扔块石头都掀不起波澜,员工社区还有救吗?
你们公司有内部的员工社区吗?里面会发哪些内容呢?活跃吗?很多公司出于员工关怀和宣传企业文化的目的,花了大力气搭建了企业员工论坛,但往往最后都成为一潭死水。这是为什么呢?天天问小伙伴对此发表了他们的看法,与你分享。
作为要打工三十余年的普通人,职场话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一些奇葩、罕见的职场故事更是自带流量,隔三差五就能在热搜上看到。
作为职场人士聚集的公司,不少企业都有内部的员工社区论坛,但往往无疾而终。为什么企业员工社区难以存活?
如果改成以匿名+激励的方式进行碎片化知识分享和问答,以及把行政、员工福利投票、假期通知都整合到社区里,能提高用户粘性吗?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和天天问小伙伴展开了探讨,一起来看看吧~
天天问第220期: 如果企业内部要搞员工社区平台,不知道有没有搞头?
文章内容部分来源于 @大鱼炖海棠 @要你命3000 @歇歇吧 @用心做产品 的精彩回答。
一、员工社区对于大部分公司来说都是伪需求 除了少数活跃的员工社区,大部分公司的员工社区要么是一潭死水,要么沦为行政发通知的工具,所以它有存在的必要吗?
这就要看员工社区有没有满足到用户的需求了。
员工社区作为公司人员聚集地,主要满足通知发放和员工交流两个需求。
1. 通知发放 像腾讯、字节跳动等几家头部的互联网大厂,他们的员工数量超过了万名,员工论坛可以更好地承载通知交流的功能。
而群通知和邮件足以满足其他中小型公司的通知需求了,并且一定是优先用这两种方式通知。
所以,即使有了员工社区,行政通知类的消息肯定在社区外的地方也要发,员工看见了自然就不会关注社区内的通知了。
2. 员工交流 你作为一个员工,会想要主动在员工社区发言吗?
相信很多人的答案都是不会。
员工想要在社区交流,要么是为了摸鱼,要么是为了获取知识。
要摸鱼的话,有各种各样别的社区碾压员工社区,他们提供的内容更丰富,社区氛围更浓,为什么要进员工社区呢?
要获取知识的话,员工可以私下和同事请教,或者在其他平台搜索。员工社区能提供的学习资料和其他搜索平台比起来,犹如沧海一粟。
况且,员工社区作为一个熟人社区,一旦说错话,很有可能整个公司都知道了,无疑是社死现场。较高的发言门槛也会限制员工发言的积极性。
所以,综上所述,员工社区只是一个锦上添花的产品罢了。它适合存在于人数较多、有浓厚交流氛围的大公司。
二、如果要做员工社区,怎么做? 如果即使陈述了上述这些利弊,你的老板依旧让你搭建一个员工社区,你得先想明白这些问题。
1. 想明白做企业内部社区平台的目的是什么? 通常来讲,内部社区论坛,只要不是基于办公的就应该纳入文化建设的范畴。
首先,行政的工作如果要放进来一定要做好区分,哪些是工作要求,哪些是适合员工讨论的话题。
不建议工作流或者通知类内容放到论坛社区上来,事关工作和员工利益的要放OA或者走正式的通知流程。
工作是工作,文化建设是文化建设,边界很重要。混为一谈,不伦不类的话,管理就会混乱。
也就是说,发什么福利可以发起投票让大家讨论,但是最终确定发什么、什么时候发、发多少的正式通知一定是要在OA发,而不是在论坛上以非正式的形式告知。
2. 想明白高粘性会带来什么收益和损失? 用户的高粘性对大部分产品来说都是百利而无一害,对于员工社区来说却不是这样的。
毕竟,在某些老板的眼中:员工在社区活跃=员工在摸鱼。
员工会什么时间出现在社区呢?工作时间这叫摸鱼,下班时间是违背员工诉求的。
员工唯一愿意牺牲休息时间去逛企业论坛的,要么有利益牵引,要么能肆意发泄,要么有八卦可看。
这三点是做社区的初衷吗?显然不是。
理想中一片祥和的知识问答和分享,怕是要在非常好的学习型组织文化的加持下,再加上一些福利激励才可能实现,否则在中国企业范畴内就是乌托邦而已。
想要提高社区活跃度,需要把握好一条原则:将社区定义为一个技能社区,而非交流平台(员工之间交流有无数个小群,没人会傻到在公共社区交流)。且在社区活跃是公司提倡的,不仅不算摸鱼,而且还有奖励。
这样没有后顾之忧,员工才可能愿意在社区活跃。
提高活跃度,不妨考虑以任务+激励的形式实现。
任务就是命令式的,要求员工必须活跃,比如可以做成学习+打卡的形式、做成部门积分考核式等。
激励的形式很多,比如对帮助构建社区繁荣的员工予以公开表扬+实物奖励;发出公司级通知,鼓励员工参与社区建设,且声明上班期间登录员工社区求助、提问、回答、浏览等不应当被禁止。
3. 社区内容建设该如何把关? 员工在社区活跃起来了,接下来应该如何把关内容呢?
员工社区的内容大致分为三部分:通知发布、学习资料分享、公司事务反馈。
通知发布是经过层层部门审批通过的,自然不用担心。
社区内发布的学习资料,尤其是牵扯到公司内部的数据,需要有专门的运营人员来把控,避免数据外泄。
关于公司事务的反馈,不管是匿名还是真名发言,其实每个员工的表达都在公司的掌控之中。员工也深知这个道理,因此发表的言论就不一定是百分百的真心话了。
所以,这就必然导致社区内的发言信任度较低。一个不真实的社区毫无意义,内部社区相比于第三方平台的巨大劣势就在于此。
这部分的内容建设,建议认真评估一下真实企业文化。不是企业宣扬的那些口号,而是员工对雇主品牌的真实评价,企业是否具备学习型组织的文化,能否打造。
三、一个成功的员工社区长什么样? 天天问小伙伴@歇歇吧 分享了一个成功的员工社区案例,来看看他是如何搭建的。
首先,这个员工社区是定位明确的知识分享和交流社区。公司有一定规模,且业务类型足够丰富,有成熟的运营团队专门运营。
社区内容分以下几种:
公司内攻略:比如如何下载连接vpn,各部门人员如何连接wifi,如何订餐报销等。 项目经验分享:会有专属人员负责与各部门负责人沟通约稿,获得优秀项目的经验分享。 数据调研报告:公司有专门的数据部门,会定期对公司产品或者行业进行数据研究和总结,产出数据报告供查看。 公司新技术发现与进展:公司专门的技术部门会不定期研发新技术,并分享技术的发展,现状,未来等信息如果其他业务需要对应技术支持可持续关注。 员工自发分享:员工自己可分享的内容就没有限制,调研报告,策划文档,运营心得等都可以分享。 这些五花八门的内容来源于以下这些渠道:
公司会要求部分部门(如数据部门、技术部门)必须分享相关内容; 社区运营人员主动联系各部门负责人,进行约稿; 公司下发任务到部门,部门要求员工分享; 员工自发的分享; 公司部门众多,仅是有政治任务的部门发布也能有较好的更新,因此社区内容保持较高频率更新。
且经过多年沉淀,社区内容池已足够,不存在无内容可看的情况。大部分员工是作为内容消费者而非内容生产者,因此不会对员工社区产生抵触心理。
大部分员工都不是高频次地使用,更多的是注重内容的质量,员工社区真的能解决问题或获得新知识。
四、结语 员工社区作为一个企业内部沟通交流的平台,在不同公司的地位不同。在大公司,是传播企业文化、进行员工关怀的载体,但在更多的中小型公司中,它只是一个若有似无的摆件。
市场上既有微信这样的熟人社交工具,又有脉脉这样的职场社交平台,员工社区的定位就显得比较尴尬。
况且,在熟人圈子中,少了互联网这层纱,很多人就放不开了。
关于“如果企业内部要搞员工社区平台,不知道有没有搞头?”,你有什么看法?点击下面的链接,一起来聊聊吧~
戳: https://996.pm/MQJE6
#天天问神回复# 「天天神回复」是天天问的一个新栏目,致力于发现天天问小伙伴的精彩语录。抖机灵,大伙儿也是认真的!如果喜欢,记得点击问题链接,和TA一起互动吧,我们也在 这里 期待你的发言哟~
买肉送水是做什么营销?春节买的礼盒的肉,打开发现里面有两瓶水,品牌为的是什么?
@CarieVinne:非常隐晦的告知消费者,我司产品很水
一起来吐槽你遇到过的那些奇葩的需求?
@Bin:过一个劣质PM,提出一个需求:要求技术在给用户发的短信里,公众号字段在短信里标红加粗。觉得无限奇葩的点赞!
一句话形容今年找工作的感受?
@冬:两年前当我还是初级产品经理时可以找到18K的工作。
两年后当我达到中级产品经理时找个16K的工作很费劲。
#相关阅读# 【天天问每周精选】第219期:用户攒了上万积分就是不花,怎么破?
【天天问每周精选】第218期:曾经最火爆的互联网社区,为什么被用户冷落了?
【天天问每周精选】第217期:大学生搜题软件,未来可期吗?
【天天问每周精选】第216期:从“优雅”到“孤勇者”,来看看2022最火爆的网络热梗
【天天问每周精选】第215期:2022年,10件令人印象深刻的互联网大事
素材来源:天天问话题精选
「天天问」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社区旗下的互助问答模块,致力产品、运营、营销等领域知识的学习交流。
本栏目由 @Darcy 整理编辑发布,欢迎大家踊跃提问,一起交流。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