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提高过稿率?我分3个阶段帮你完全掌握(下) 收藏
上期回顾
如何快速提高过稿率?我分3个阶段帮你完全掌握(上) 不知道你是不是跟曾经的我一样,在刚入行 1-2 年的时候,过方案稿的时候对自己的设计提案并没什么信心,怯怯的说不出个所以然,经常被评审的产品、开发等上下游问懵了,然后现抓理由缓解尴尬,会反复修改,找不到感觉。
阅读文章 >
如何快速提高过稿率?我分3个阶段帮你完全掌握(中) 本文将讲解设计前、中、后的结构,总结设计师在什么样的阶段采取什么样的策略能提高过稿率。
阅读文章 >
设计评审 见过很多 设计师 在最终结果呈现时,只是扔两张设计效果图到群里,等待他人的反馈,在完整的项目交付一定不要这么做。等待到的不一定是一片赞扬,更有可能是各方纷至沓来的意见。别人看到的只有结果没有过程,就会提出各种合理的和不合理的质疑。
尽量拉齐相关参与决策人在 视觉评审 会,达成一致的意见。沟通弄清楚问题,比针对模糊的反馈意见来回修改时间成本要小得多。
关键词:依据、预演、人齐
不仅仅是结果的展示 1. 设计推导过程
先讲背景是什么?怎么做:讲解设计的思路,从设计需求的拆解、进行了哪些尝试;为什么使用这种颜色、元素,如何服务于主题和用户;有没有客观的理论案例佐证;用户的年龄层和性别对应的审美和操作习惯;设计的创新、未来的扩展性包容性等等。让别人看到你的充分思考,理解你的思路,双方把思路对接起来。
2. 先核心页面后流程页面
如果设计稿众多,建议先主后次的讲解。先展示说明核心页面,把最重要的内容确定下来。然后再按照模块,将流程补充或状态补充的页面展示出来。
3. 方案比对
将输出的 2-3 个方案书面整理对比各自的优劣:如适用类型的人群、场景,交互学习的成本;开发实现的成本;创新性和稳定性。把设计亮点和风险项都提前告知对方,更能做出合理的选择。
设计师也可以因此对方案选择进行合理的引导,有时候产品或者甲方提供参考的风格或许并不适合产品的定位和人群,我们可以做尝试,但可以在专业性上进行方案比对引导。
4. 场景展示、动效展示加分项
特殊场景设计如车载、大屏、物料联合等可以使用场景贴图的形式,增加沉浸式现实感。部分用静态图或者文字无法直观展示的交互动效,用直观的动态演示效果更佳。
设计预演 视觉评审会议前自己先演练一遍,在讲述的过程中自己很容易能发现做的时候没思考全面的问题,第二遍正式讲述会更流畅,更全面。
先给自己提问题:
本次设计目标是什么,解决了什么问题,如何解决的? 带入场景讲故事。设计方案是否全面覆盖主要的场景,是否符合真实的场景? 与同类型竞品的差异点在哪?沿用相同的格式的理由? 如何关注到核心内容及任务? 同类信息是否进行了归类整理相邻? 产品交互及视觉动线是否符合我们用户的使用习惯? 新方案和原设计方案不一样时怎么考虑的?有哪些优势? 是否是炫技冗余设计,会不会给开发带来额外复杂的实现成本? 全局检查,整体设计的一致性。 色彩图形使用的依据? 适用于真实的内容?极端情况:字符过长、图片不同尺寸如何适配? 可以融入哪些方法论、数据、案例可以支持设计? 内审
1. 集思广益
个人的思路和经验是有限的,当创作遇到瓶颈,内部可以集合众人的智慧,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提供给我们更多的思路。
2. 多双眼睛提前发现问题
视觉内部审查能够检查出我们忽视的问题和细节,比如是否覆盖交互设计中的所有点、状态缺失;以及从外来者角度观察:视觉表现是否将重点是否突出,图标表意是否符合大众认知,文案有无误导歧义;版权等意外情况、可能风险项规避;设计稿的一致性、扩展性…也可以先找产品先沟通预览,让产品先在大方向上把关,调整后意见一致拉一个盟友。
外审
1. 目标共识
会前明确大的前提目标,明确强调本次评审会目标要解决具体问题,和参会人员达成目标共识。会邀时可列出清晰的讨论目标概要,讨论解决方案围绕解决问题产生。
2. 针对性讨论
控场意识。但会议中也经常出现人多口杂、发散跑题的情况,这时候需要设计师作为主持控场,在过分跑题的时候引导大家关注本次会议目标,拉回主线任务。
3. 人齐
会议确保主要决策人(尤为重要),直接对接的上下游相关人员都在场。包括:决策人、产品经理、前端开发、交互设计、视觉设计、运营同事、客户协作方等等人员拉齐。
如果重要决策人因为其他事情延迟无法到场,那尽量将会议排期后延。会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尽量避免会后,很有可能重要决策相关人员在不了解设计背后情况下又提出推翻达成一致的方案,提出不同的见解,其他的人揣测其想法,你无法得知想法的本质需求,后续工作反复调整,影响大家共同的效率。
4. 反问深挖
没有给出明确合理原因的模糊、主观性修改意见,要深挖提出方背后的缘由。有可能是伪需求、或处于意见方的个人偏好。多问几个为什么?或许会发现问题根源不是来自于视觉层,更可能需要从产品层、交互层上做出调整。
对于无法当场决定的存疑,可记录下来,会后和相关方单独深入讨论;
5. 自信尊重
对自己的提案自信,展示设计亮点并展开陈述,我尽力了可能做不到最好但还有改进的空间。
评审会本身也有大家一起来查漏补缺的目标,确实没想到的点也属于正常,不必太坚持和找理由,虚心接纳意见,尊重合理质疑,等他人讲完,不要马上打断捍卫自己的方案,换位思考下。发现问题,博采众长才是评审会的意义。
6. 意见总结
过稿评审结束后,我们需要将搜集到的意见整理出来,进行优先级排序,以书面形式以邮件或群消息形式通知其他人。作为下次评估的依据,避免遗漏。
结语 要提升过稿率,与不仅仅考验的作为设计师的专业能力,也考验我们去挖掘问题本质的沟通能力。设计师不能只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作为一个工具,在某一断层执行,只有更了解产品、业务、上下游才能做出共识的设计。日常多积累,多思考,多复盘,每一次不完美积累的经验都是为下一次更接近目标做垫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