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字干货!人体工程学的诞生与发展设计史 收藏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经济获得更进一步发展,因为大战期间美国不但远离战场得以独善其身,还能卖武器发战争财。
在此过程中进一步促进了自身的工业技术发展,在战后用于产品生产,因为综合实力强,美国战后主导了国际贸易,可以将各式各样的产品卖到世界诸国,形成良性循环。
经济因此又进一步发展,其后的“国际主义风格”也是基于这样的背景而产生。
堪称商业设计万金油的国际主义是如何发展至今的? 国际主义(InternationalStyle)在当代是非常重要的风格,它属于商业设计中的“万金油”,放之四海而皆准,世界各国人民似乎都可以接受它,未必最好,但挺合适。
阅读文章 >
二战后的美国社会
除了产品风格方面的文化侵略,美国还有一些出色的市场运作模式被欧洲引用,比方 1932 年诞生,1950 年代被汽车行业广泛采用的“有计划的废止制度“。
主导人物是当时美国通用汽车集团总裁艾尔弗雷德·斯隆(Sloan,Alfred Pritchard Jr)。
艾尔弗雷德·斯隆
这种制度的“玩法”跟设计工作密切相关,以汽车为例,通过会预先设定好几年后将会更换的设计,一般一年一小变,三到五年一大变,通过不断的设计更新刺激消费者感觉自己的产品过时,继而产生新的购买行为。
通用汽车推出的产品
比方我们观察德国 BBA(奔驰、宝马、奥迪),基本也是遵循这样的时间周期升级产品设计。
更有甚者会在产品部件的使用性能上着手,比方五年内都用得挺好,但五年后空调不行了,音响坏了,底部有异响,顶棚脱落等。
宝马 3 系的历史演变
这些都是有意为之的设定,用意也是提醒消费者该换新的,因为维修费用并不低,这一套玩法基本成为世界通用的产品设计潜规则。
一、战后的世界设计格局 二战之后的欧洲陷入一片狼藉,比方英国在 1950 年初还在实行生活用品的配给制,而意大利那边连基本生活都难以保障,德国则被分裂为两个国家—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
随后因为全球资本主义国家阵营与社会主义国家阵营拉开冷战的关系,美国在 1947 年推行著名的“马歇尔计划“,从经济角度给西方盟国及日本提供一些援助。
马歇尔计划挽救了欧洲经济
因为这个利好政策,大致 1950 年代中期西方各国慢慢度过难关,进入了所谓的“丰裕社会“(Affluent Society)阶段。
这个阶段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物质生活极为丰富”,此时大部分西方国家都意识到设计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促进作用。
丰裕社会中的平民大众
比方英国其实在二战还没结束的时候就成立了“工业设计协会”,目的是希望通过各种可行方式提升英国工业设计水平,从而促进国际贸易发展,后来这个组织“进化”为“英国设计协会”。
丰裕社会中的精英阶层
协会的主要举措就是面向社会举办各种展览与比赛,大力奖励与资助商业的优秀设计。
比方二战刚刚结束,英国就在 1946 年举办一个叫“英国能做到”(The Britiain Can Make It)的展览以示决心,没想到足足吸引到国内 120 万观众,所以英国的举措也被欧洲各国借鉴与学习。
“英国能做到”设计展
对现代设计的发展态度方面美国显得非常个性化,两次大战之间美国设计在世界上异军突起,原因前面已经谈过,美国政府习惯将设计看作一种完全市场化的行为。
因此并不会从国家层面作出任何干预,他们做对了两件极为关键的事情,其一就是有严格的知识版权保护法规,其二是严格控制市场垄断行为。
美国当时的服装设计
这样一来给设计行业带来非常公平安全的发展环境,促进设计行业的良性发展。
二战后的美国虽然设计水平会跟随经济市场波动而波动, 但无论汽车、家庭用品,电器及办公用品等设计都位居当时全球最高水平。
美国 1940 年代的汽车设计
他们的产品风格与作业方式成为西方国家广泛学习的典范,这些影响辐射到了日本地区与东南亚。
美国文化与产品也大量输出世界各国,比如好莱坞电影、流行歌曲,可口可乐、口香糖、美国香烟与家用电器等,甚至美国杂志《生活》(life)与《时代》(Time)也风行全球。
美国《生活》杂志
因此日后称作“国际主义”的设计风格其实甚至可以狭隘的定义为“美国风格”,是一种基于现代主义形式而产生的商业风格。
这种风格是由商业市场与消费者主导,同时包含美国式的大众通俗文化。
美国随后产生了著名的战后“婴儿潮”,大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在 1950 年末出生,随着这批婴儿成长,慢慢成为主要消费阶层。
美国 1950 年代的婴儿潮
这个阶层从小就受美国式大众通俗文化的消费观念影响,教育水平更高,知识结构更完整,消费能力更强,审美更加多元化,为了适应他们的需求美国产品的设计样式也在不断发展与更新。
除了婴儿潮,战后还有一个“设计的富裕市场”产生于 1950 年代末期的“女权运动” 浪潮。
美国女权运动
这个运动在美国首先发起,然后波及西方各国,原因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大部分男性参战,所以工厂与事业单位的工作只能由女性担任,这种情况在战后继续发展,彻底改变女性的社会地位。
更独立与开放的女性
女性不但可以经济独立,也可以是消费主力军,她们对服装、化妆品、个人护理产品等产生大量需求,这些需求都需要设计行业进行快速的响应。
二、世纪中叶的设计浪潮 到了 20 世纪中叶,设计行业在西方已经变得成熟,在企业及品牌运作当中其地位也进一步获得重视。
比方前面我们谈包豪斯篇章时提及的乌尔姆学院就活跃于这个时期,其对设计的教学研究及商业运用已趋向科学性。
看故事学设计!包豪斯是如何在美国德国发展起来的? 1933 年包豪斯被纳粹政府正式关闭,但所谓“人在灯就在”,包豪斯培养出来的优秀学员并没有放弃对现代设计的探索。
阅读文章 >
乌尔姆学院的课堂
所以当设计在美国经历了职业化之后,也慢慢体系化与制度化。
比方在商业市场上,1960 年代-1970 年代“企业形象”(如今称作 CI,Corporate Identity)设计活动发展得迅速而广泛,企业也认同其对市场运作有良好作用。
随后更发展出“行为标志”(简称 BI,Behavior Identity)与“观念标志”(简称 MI,Mind Identity),这种体系直到如今仍旧是大部分设计服务公司的核心服务。
美国著名平面设计师保罗兰德
这类设计的雏形其实在 60 年前就出现,就是 1907 年时候德国设计师彼得贝伦斯为 AEG 电器设计的一系列品牌形象。
1907 年 AEG 电器的品牌形象设计
美国人将其完整规范化下来,这套做法直到 20 世纪 90 年代末才从日本传到中国,当时收费高昂,但其实真正能做好的设计师不多,能接受的客户也很少。
20 世纪 60 年代之后讨论“设计”的语境跟战前已经大为不同,设计专业变得越来越细分。
产品设计成为新兴的独立行业
设计师也不像第一代那样以“包打天下”的模式服务,公司可以业务形式多样,但主创设计师慢慢更加专注于一个领域。
比方工业设计在现代化进程中其专业性越发凸显,这个时期产品设计的美观、体验、功能、品位都被更综合的考虑起来,工业设计师需要懂的知识更多,比方工程学、消费心理学、品牌学等。
汽车设计的发展越来越完善
因此,诞生了一门新学问系统,这门学问跟产品设计密切相关,到了一种不得不考虑的程度,也就是—— 人体工程学 (Ergonomics)
三、人体工程学的诞生与发展 人体工程学其实并非一个全新学问,从定义上来说,这是一种:“研究人与人造产品之间协调关系的学问,通过研究人的行为,动机及反应,将其归纳为系统为产品设计过程提供依据,以求达到优化人与产品之间的互动关系,获得最佳表现”
所以有一些翻译也会译作” 人机工程学 “。
人机工程学测试
所以严格而言自从人类开始制造工具之后就产生这种人体工程学的考量了,比方尺寸大小,使用是否方便与安全等。
根据一些记载,古希腊时期的医生在设计手术工具及流程的时候就有这种人体工程的考虑,比方手术过程该站立还是坐下,如何布光更方便观察,手上工具的形状大小及重量该如何设计更适中,如何摆放更方便取用等等。
古希腊时期的医生
所以人体工程学只是因为工业化高速发展,产品与工具越来越多的情况下,才被更系统的研究,发展为一套完整学问。
发展过程有三个主要阶段:
1. 工业革命的成熟
前面说过,工业革命之后人类使用的工具越来越多,就产生了过去很多从未遇过的问题,于是需要更系统去考量彼此关系。
比方 1911 年时候美国一名管理学家在研究如何提升煤矿工人工作效率时候发现,假设将煤铲尺寸减小,同时提高铲煤频率居然可以让工人的效率提升三倍
工作中的煤矿工人
同样的实验还有将一些砌砖工人的工作方法进行改良,将其动作数量由 18 个减少到 4.5 个,居然将工人以往 1 小时砌砖的数量从 120 块提升到 350 块。
工作中的砌砖工人
所以第一个阶段的人体工程学主要集中在研究提升工业化生产效率问题。
2. 世界大战阶段
第一次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是工体工程学获得长足进步与转变的阶段,因为战争过程中,如何让武器最大可能适应人的使用要求可以成为战争是否胜利的关键,需要就是发明之母完,因此参战各国都在努力往这方面研究。
战争期间美国的武器工场
比方当时一名美国陆军中尉通过调查发现,一些战斗机不同功能的操控按钮太相似,位置安排也不分类,极容易操作失误造成严重后果,所以开始进行针对性优化。
战斗机的机舱
比方将同类型操作的按钮分区组合,将一些重要操作位置加大,改变形态,通过手感也能区分,这些改进大大减少了战机失误,从而提升战斗力。
这个时候我们想一想,假设你日常需要驾车,就会恍然大悟为何一些按钮要放在特定位置,比方应急灯,为啥一些按钮的形状还有位置间距居然那么合理,你总是在需要的时候不用看也能按中,其实因为它们都融入了人体工程学的考虑。
人体工程学汽车内饰设计探索
3. 战后至今
二战之后人体工场学开始被独立出来专门研究,因此进入最高速的发展阶段,直到如今还在不断优化完善。
第一第二阶段的发展主要是针对拓展人的肌肉力量,而战后至今的研究就转而扩大到增强人的思维力量了,希望通过设计解放与拓展人的脑力劳动。
人体工程学的研究
人体工程研究首先在 1970 年代达到高潮,当时人体工程被认为是获得良好设计的唯一途径。
每当话说到这种份上就存在“神化”的嫌疑了,所以后来慢慢回归理性,至今而言,人体工程学主要研究区域集中在四个大类,分别是人的生理,人的心理,人与组织及人与环境,所以成为一个综合的专业学科。
人体工程学相关实验
希望做好设计的朋友们千万不要忽略这个学科的重用性,今天分享就到这里,感谢各位,我们下期再会。
欢迎关注作者的微信公众号「 设计史 太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