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超多案例,帮你学会区分现代主义跟国际主义风格 收藏
本期内容,我们将正式讲述一下“ 现代主义 ”与“国际主义”的区别跟联系。
更多 设计史 故事:
用一篇文章,帮你了解风靡平面界的「图画现代主义」 上回我们聊了意大利的“自由风格“,作为新艺术平面设计风格的收篇内容,从 1890 年到 1910 年,历时大致 20 年的新艺术基本走向谢幕。
阅读文章 >
过去讲述的现代主义,主体有德国、荷兰与俄罗斯,而国际主义主体主要是美国,两种风格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它们的衔接是通过建筑完成的,后来延展到产品,平面,然后再从这些领域走出美国,去到欧洲,日本,直至影响全球,1960 年代-1980 年代期间国际主义发展为一种垄断式的风格。
国际主义成为建筑中的垄断风格
直到如今多种风格并存的年代,国际主义仍旧占据了极大比例。
一、东山再起 国际主义这个名称是怎么来的呢?
话说 1927 年时候德国举办了一个叫“魏森霍夫现代住宅“(Weissenhof-Siedlung Houses)的建筑展览,这个展览在当时像一场英雄大会,是德意志制造同盟组织的一次大型”华山论剑“类活动。
魏森霍夫现代住宅全景
大致流程是邀请当时新锐的建筑大咖各自设计一栋建筑进行评奖交流,这些建筑展现出一种统一的现代主义风格,讲究理性功能,造型简约。
魏森霍夫现代住宅
而当时现场恰好有一位刚刚从哈佛毕业的年轻美国人,名叫菲利普·约翰逊(Philip Johnson)。
年轻的菲利普·约翰逊
约翰逊认为这次建筑展览的风格日后一定会国际流行,他首先将其称为“国际主义风格”(International Style)。
此人后来成为一名建筑师与设计评论家,其家族本身非常有实力,于是年纪轻轻的他在欧洲设计界拥有广泛高端的人脉,是现代设计进程中一位重要的人物。
约翰逊后来设计了著名的玻璃屋
他通过撰写文章及为项目引荐设计师的方式让现代主义慢慢进入美国。
而 20 世纪 30 年代发生了著名的“包豪斯人才集体移民事件”(详见过去文章),大批现代主义设计大人物来到美国,美国因此成为现代主义后续发展的主要地区。
看故事学设计!包豪斯是如何在美国德国发展起来的? 1933 年包豪斯被纳粹政府正式关闭,但所谓“人在灯就在”,包豪斯培养出来的优秀学员并没有放弃对现代设计的探索。
阅读文章 >
包豪斯设计学院部分导师
欧洲的现代主义设计研究服务对象其实主要是贫民,因为当时欧洲社会只是简单划分为少数富裕阶层及大量平民百姓,现代主义设计思想中存在民主与理想主义色彩。
而美国社会结构是两者中间还存在大量收入不错的中产阶层,他们才是美国社会的核心构成,所以现代主义刚到美国好像一下子失去了服务对象。
美国 1950 年代的中产家庭
所以他们初期需要通过尝试找到打开市场的路径,这种尝试最后也打通了美国每个阶层。
首先是曾为包豪斯第三任校长的密斯凡德罗主张的“少即是多”设计理论打动了美国人,这种风格具有鲜明的现代特征,代表作品有纽约的“西格莱姆大厦“(Seagram Building)。
晚上的西格莱姆大厦
这种钢筋混凝土与玻璃幕墙组合的大楼结构非常受美国企业欢迎,认为格调一流,简约不简单,重视理性而有品质感,让人耳目一新,被大型企业广泛喜爱。
再然后是包豪斯创始人格罗皮乌斯做的德绍包豪斯校舍那种建筑风格因为成本低廉,功能好用,形式简约也被美国人广泛应用到学校、大学宿舍、政府办公大楼跟一些低收入阶层的住宅当中。
格罗皮乌斯设计的哈佛研究生综合大楼
如此双管齐下之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形式就成为“国际主义“建筑的标准面貌。
因此我们要清楚,现代主义跟国际主义在形式造型上基本一致,区别在于意识形态,现代主义主张为大众服务,民主主义与理想主义,而国际主义则代表资本主义的权力金钱,还有市场商业法则。
现代主义是包容的,我们会看到一些不同形态的现代主义,比方芬兰大师阿尔瓦阿尔托(Alvar Aalto)的“人情化现代主义“,而国际主义初期有强烈独裁倾向,排斥其理念之外的任何风格。
阿尔瓦阿尔托及其建筑作品
二、“新现代主义”与“典雅主义” 史太浓已出版书籍《设计大师启示录》里面谈过了大部分现代主义第一代建筑大师的故事及作品,所以他们后期虽然有国际主义发展阶段,但本次不重点讲,大家自行了解。
本次重点讲述的是活跃于 1950-1970 的第二代现代主义建筑师。
国际主义风格的伟大之处从第二代建筑师开始,优秀的设计师不再只局限于欧美,而是分布在世界各地,包括亚洲、拉丁美洲甚至非洲,形成一种真正的世界性建筑运动,影响面的广泛史无前例。
巴西设计师尼迈耶的国际主义风格建筑作品
我们选取四位作简单介绍,这四位人物恰好各自代表“国际主义风格”成熟发展后的四个主要分类。
分别是代表“新现代主义”的贝聿铭(Ieoh Ming Pei),代表“典雅主义”的山崎实(Minoru Yamasaki),代表“有机功能主义”的埃罗·沙里宁(EeroSaarinen),还有代表“粗野主义”的路易斯康(LouisI.Kahn)。
这里需要强调一下,尽管他们各自代表的流派都有名头,不同研究者也有不同看法,史太浓在此都根据时间阶段将他们纳入到“国际主义”风格范畴进行讨论。
贝聿铭是著名华人建筑师,从小在苏州于上海长大,随后到美国麻省理工学习,研究生阶段入读哈佛。
贝聿铭
因此他曾直接师从格罗皮乌斯,有很纯粹的包豪斯基因,他的代表作品有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华盛顿国家美术馆、巴黎罗浮宫(改建)及香港的中银大厦等。
华盛顿国家美术馆
以贝聿铭为代表的“新现代主义建筑”首先基于现代主义建筑基本原则,重视功能与理性。
然后进一步结合现代材料及功能、心理等需要,完善与提升现代主义,几十年如一日,不断打磨。
巴黎罗浮宫
就算在 1970 年代之后”后现代主义“建筑慢慢崛起,贝聿铭仍旧不为所动,他觉得现代主义的设计逻辑非常合理。
香港中银大厦
他曾经表示:建筑是很严肃的设计,不应该是一种时尚,不可能 20 年来一次革命。
现代主义最后的设计大师:华人之光贝聿铭(上) 随着史太浓「大师列传」的发表,蛮多朋友私信给我们提出自己希望看到的大师,其中有一位频率特别高,而他恰好也在我们的讲述计划内,就是今天的主人公,被我们称为华人之光老爷子的贝聿铭先生。
阅读文章 >
现代主义最后的设计大师:华人之光贝聿铭(下) 贝聿铭曾是包豪斯创始人格罗比乌斯的学生,也是唯一作为华人跻身于现代设计大师行列的,而且被誉为「现代主义的最后一位大师」。
阅读文章 >
跟他同样坚守现代主义且做出成绩的建筑设计师不多,美国的“纽约五人组”算是其中之一,以后有机会再跟大家介绍。
接下来是日裔美国人山崎实,他代表了“典雅主义”这种建筑风格,最著名代表作品正是 2001 年 9 月 11 日在美国纽约被恐怖分子炸掉的“世界贸易中心”(双子塔)。
山崎实
山崎实在父亲那一代其实就已经移民美国,但家庭中一直保留非常传统的日本习俗,这些日本传统文化影响了他后来对建筑设计的理念与审美观。
中学毕业后山崎实就到华盛顿大学学习建筑,毕业后曾经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教书。
911 被炸掉的双子塔就是山崎实的作品
1945 年时候去了一所建筑设计事务所工作五年,最后自行创业,成立山崎实设计事务所。
他的成名作品是美国密苏里州的“圣路易机场候机大楼”(Lambert-St. Louis International Airport)。
圣路易机场候机大楼
这栋大楼在 1956 年落成,当时正值密斯凡德罗“少即是多”那种国际主义发展最迅猛的时候,大部分建筑都做成一个盒子模样,山崎实的建筑首先让大家发现了国际主义的更多可能性,因为这个候机楼他采用了三个优美的拱壳作顶部,有种特殊的典雅气息。
所以山崎实所代表的“典雅主义”是基于区分密斯凡德罗那种刻板建筑而成立的。
这个主义的主张大致有几点,首先认为建筑强调功能第一之余还要考虑心理感受,所以必须美。
山崎实作品“麦克格里戈纪念会议中心”
然后大量使用玻璃与钢筋混凝土的同时不否定传统木材、沙石与砖块等材料,最后则是不能只盲目学习第一代大师的建筑形式,而应该学习他们的思想。
基于这几点构成了“典雅主义建筑风格”,成为国际主义建筑当中一个重要流派。
三、“有机功能主义”与“粗野主义” 埃罗沙里宁是芬兰人,父亲也是著名建筑师,名为艾里尔·沙里宁(ElielSaarinen),他与儿子曾经共同组建了一所“沙里宁与沙里宁设计事务所”,非常有意思。
埃罗沙里宁 VS 艾里尔·沙里宁
两人的设计当中都带有北欧设计传统的“有机功能主义”风格。
所谓“有机功能主义”我们可以理解为“有生物形态的功能主义”,就是在重视功能实现的前提下,建筑有生物形态或者自然形态的形式感。
这种建筑风格经过小沙里宁演绎,成为国际主义建筑当中一个重要流派。
沙里宁的代表作品首先是 1953 年的麻省理工学院克莱斯格大会堂。
麻省理工学院克莱斯格大会堂
这个会堂采用了大穹顶结构,像一块手帕飘落在建筑顶部,整体形式简单,室内宽敞且分布合理,仍然充分体现国际主义建筑特点。
这个时期跟山崎实设计“圣路易机场候机大楼”差不多时间,所以两人几乎同一个阶段在国际主义建筑中打开新的局面。
除此之外还有现已经成为美国国家象征性建筑之一的“杰斐逊国家纪念碑”,这是一个巨大的抛物线金属拱,雄伟无比,落实时候好评如潮。
杰斐逊国家纪念碑
而沙里宁最为巅峰的作品是“肯尼迪国际机场的美国环球航空公司候机大楼“,沙在建筑中央沙里宁大胆使用了一种展翅腾飞的鸟抽象形态,建筑内外部几乎没有直线,但功能良好,形态简约,将”有机功能主义“发挥到了极致。
肯尼迪国际机场的美国环球航空公司候机大楼
最后是路易斯康代表的“粗野主义“,他在生时候并不是非常受重视,但去世后慢慢被追认为国际主义风格最重要的大师之一。
路易斯康
其实”粗野主义“早在现代主义时期由勒·柯布西耶创立。
这种风格顾名思义,就是在建筑设计中刻意不作精细化修饰,让材料与形态凸显一种天然与粗犷,比方不加粉饰的混凝土墙面,形成一种独特风格。
勒·柯布西耶的粗野主义风格建筑
勒·柯布西耶这方面的代表作品有巴黎大学瑞士学生宿舍及马赛公寓等。
路易斯康最初曾在费城的宾夕法尼亚州大学读建筑,这所学院教授的是比较传统的古典建筑法则,一般要从研究古罗马建筑开始。
路易斯康后来在 1924 年毕业后到欧洲游历无意中了解到正在兴起的现代主义建筑,对柯布西耶的思想深深着迷,继而坚决在后来的国际主义风格中走出自己的路线。
路易斯康的发展道路并不顺畅,他从 1935 年成立公司以来一直处于探索风格的过程,期间还曾经到意大利“回炉“进修建筑。
直到 1965 年 60 岁的他才算设计出代表作品,就是宾夕法尼亚里查兹的医学研究中心大楼。
宾夕法尼亚里查兹的医学研究中心大楼
他认为建筑内部空间应该划分为两部分,一个是主要的,一个是次要的,主要的包括大厅跟房间,次要空间包括楼梯、电梯、出入口通道等。
他将这些次要空间集中设计在研究中心大楼的四个塔筒里,显得很有特点,目的是突出主要空间,这种方法成为路易斯康设计建筑的一个重要原则。
大楼的塔筒
他的另一个重要作品是 1974 年才竣工的耶鲁大学英国艺术中心,这个作品有古典与中世纪建筑的影子,采用了简单粗野的几何形式,全部材料都是钢筋混凝土及砖块构成。
耶鲁大学英国艺术中心
路易斯康将这些不同元素很好统一了起来,成为他独有的设计风格。
本期内容到此结束,感谢各位,下期再会。
欢迎关注作者的 微信 公众号「设计史太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