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附超多关键词!AI 绘画神器 Midjourney 进阶使用技巧总结
UI交互 2023-03-31上次的基础教程反响还不错,自己也有了继续写下去的动力。最近工作小忙,只能每天抽空写一点。肝了一周,终于是拿出跟大家见面了,希望能带给你一点点小小的帮助~超详细!上次的基础教程反响还不错,自己也有了继续写下去的动力。最近工作小忙,只能每天抽空写一点。肝了一周,终于是拿出跟大家见面了,希望能带给你一点点小小的帮助~
超详细!AI 绘画神器 Midjourney 基础使用手册 一、前提条件 需要魔法: 新用户可免费创作 25 张图片,超过需要办会员 版权问题:会员生成的图片版权归创作者所有 Midjourney相关资讯: 二、注册/链接 服务器 温馨提示:下方多图预警 1. 注册、创建服务器 ① 打开Midjourney官网,右下角选择"J
阅读文章 >
声明
因为我也处于学习阶段,一些案例也是其他博主那里学习来的。但为了尽可能不出错,每个案例都是自己尝试了很多次后才拿出来的。挑选了几个效果比较好,使用场景较高的类型来给友友们分享。希望大家喜欢,后续还会一直研究下去~
好了,废话不多说,直入正题~
下面是用来提升画面质量的关键词,大家想要出图更精细可以酌情添加,教程案例中就不单独讲解了~
一、通用场景模版 1. 具象描述法:
*模版只是列举了常用的几类关键词,大家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加减即可
句式:
「媒介」+「画面风格」+「画面主体」+「画面环境」+「光照」+「色彩」+「视角」+「渲染方式」+「出图质量」+「官方指令」
以什么为媒介出图?(雕塑、油画、手稿...[非必要]) 用什么风格出图?(插画、漫画、照片...) 画面主体是什么?(人、物品、动物...) 主体材质是什么?(黏土、模型、玻璃...[非必要]) 主体之外的环境?(卧室、森林、城市...) 主环境打什么光?(柔和光、荧光、工作室灯光...) 整体色调什么样?(高饱和、柔和的颜色、蓝色调...) 用什么视角出图?(全景图、透视、轴测图...) 例子1:
译:插画,赛博朋克,一个身穿夹克的老人在街道上捡垃圾,废墟,霓虹灯冷光,鸟瞰图,虚幻引擎,8k 质量 ,渲染质量 2Illustration, Cyberpunk, an old man in a jacket picking up garbage on the street, ruins, neon cold lighting, aerial view, Unreal Engine, 8k --q 2
例子2:
译:中国油画,一个带着白色帽子的少女,在乡间小路上,道路两旁是向日葵,柔和的光,暖色调,透视,8k,高品质,杰作 --q 2 --v 5In Chinese oil painting, a young girl with a white hat is on a rural road flanked by sunflowers, with soft light, warm colors, and perspective,8k,hyper quality,high detail,masterpiece --q 2 --v 5
2. 抽象描述法:
*这种方法不需要描述具体的事物,只通过描述一个场景的情绪氛围和故事来进行出图
句式:
「故事场景」+「画面情绪」+「电影关键词」+「摄影关键词」
「年代」加上年代,可以让出图更具有特定的年代氛围;
「摄影」加上摄影的关键词,诸如相机型号或镜头参数,可以让出图更真实;
「电影」加上一些电影关键词,诸如电影艺术,电影色彩可以让出图有电影的质感。
例子 1:(*来源网上,亲测)
译:台湾爱情剧中的感人时刻,深情的爱情,深情的角色,艺术的摄影作品,充满活力的城市生活,引人入胜的对话,复杂的爱情故事--v 5Touching moment in Taiwanese romance drama, deep affection, soulful characters, artistic camera work, vibrant city life, engaging conversation,complex love story--v 5
例子 2:(*来源网上,亲测)
译:台湾年轻人一起欢笑和行走的动态镜头,时尚的街头服饰,夜市场景,索尼 A7 III,电影色彩 Dynamic shot of Taiwanese young people laughing and walking together, stylish streetwear, night market scene, Sony A7 III, cinematic colors --v 5
二、通用人物模版 这里主要讲人物,所以背景就以 pure white background(纯白色背景,方便后期抠图)
1. 基础人物生成
句式:
「年龄」 + 「性别」 + 「人种」+ 「身体特征」 + 「衣着描述」 + 「拍摄视角」
例子:
译:50 岁,中国,大妈,卷发,金色耳环,褶皱的衣服,刺绣夹克,棕色棉裤,卷发,老人鞋,纯白背景,摄影,(全身镜头),正视图,8k,超高质量 画面比例 1:2,v 5a 50-year-old Chinese woman, gold earrings, wrinkled clothes, warm embroidered jacket, brown cotton pants, curly hair, old people’s shoes, pure white background, photography,(FULL SHOT) ,Front view,8k,hyper quality --ar 1:2 --v 5
下面是关于整个人物视角和拍摄角度的关键词:
2. 卡通 IP 类人物
*不喂图就需要更多关键词来约束画面,大家可以酌情选择两种方法,或者结合使用效果更佳~
方法 1:关键词直接生成
句式:
「人物描述」+「关键词」
译:泡泡玛特女孩,中国人,棕色卷发,黑色大眼镜,兔子鞋,柔和的颜色,实物模型,精细的光泽,干净的背景,3D 渲染,软焦,oc,搅拌机,IP,最佳质量,8k-v 5girl by pop mart,chinese,Brown curlyhair,black bigglasses,Rabbit shoes,(FLS),pastel color,mockup,fine luster,clean background,3D render,Soft focus,oc,blender,IP,best quality,8k --v 5
方法 2:喂图+关键词
句式:
「参考图」+「人物描述」+「关键词」
① 找参考图
去找几张预期风格的图3~5张即可
② 描述主体人物
参考基础人物句式,此处不做赘述
③ 加风格关键词
soft color,model, fineluster,clean background, 3D*其他什么渲染器之类的都不用加,更具有质感一些。
例子1:
译:女医生,戴着护士帽和口罩,穿着白色外套,戴着听诊器,向前看,颜色柔和,模型,光泽细腻,背景干净,3D
Female doctor, wearing a nurse's cap and mask, wearing a white coat, and wearing a stethoscope,Look ahead,soft color,model, fineluster,clean background, 3D --v 5
例子 2:
译:女孩,棕色头发,戴着眼镜,拿着一本书,颜色柔和,模特,光泽细腻,背景干净,3D
Girl, brown hair, wearing glasses, holding a book,soft color,model, fineluster,clean background, 3D --v 5
例子 3:
想要更风格化一点,可以加上「by pop mart」
译:泡泡玛特制成的女孩,棕色头发,戴着眼镜,拿着一本书,颜色柔和,模特,光泽细腻,背景干净,3D
Girl by pop mart, brown hair, wearing glasses, holding a book,soft color,model, fineluster,clean background, 3D
例子 4:
如果还不够,可以把喂的图换一下,或者通过「--iw 0.5」命令降低参考图的权重
换了参考图,同样的关键词,出图↓↓↓
做头像:
当然,如果你想用真人照片来生成卡通头像,就用「真人照片」+「照片描述」+「方法 1 的关键词」来处理即可,下面是我拿自己照片头像生成的(ps:就不露脸~),还不错。大家自行尝试。↓↓↓
总结:
细心的友友可能发现了我刚开始喂的图其实也是 AI 生成的。这就要给大家提个醒了,在玩的过程中如果生成了自己比较满意的图,一定要记得存起来。下次想要同种类型的就可以直接拿来喂图,效果要比重新找的好很多哟~
三、3D 建模类型 1. 基础模版
主打的就是大道至简,用最少的关键词,出最好的效果。
句式:
「3d」+「画面主体」+「灯光」+「渲染器」
以下是示例:
① oc渲染:3d,air blower,Soft Lights,octane render
② blender渲染:3d,air blower,Soft Lights,blender
③ 换个灯光:3d,air blower,neon cold lighting,blender
了解基本组成后,就可以随意组合灯光和渲染关键词喽,其实也可以将所有渲染器都加到后面来出图的,例如上面的 oc 和 blender 可以同时添加,大家可以自行尝试。
2. 最简单的建模质感
低多边形「low poly」
没错,只需要这一个关键词,出来的结果就类似于 3d 里的低模渲染,很适合做一些小物品和场景,再也不用吭哧吭哧建模了
例子①:low poly,airplane
例子②:Low poly, Swimming pool, volleyball, swimming circle
例子③:low poly,Office area, computer, keyboard, mouse
效果就不多说了,有目共睹,这么简单粗暴,赶紧玩起来吧!
四、APP 图标 经过很多测试,目前 3d 风格的效果还不戳,其他的出来结果都不咋地
句式:
「app icon 」+「主体」+「风格」+「dribble,pinterest,Clean background,Minimalist」
解释:
app icon 定义图标,dribble,Pinterest 是给定参考,Minimalis 是极简主义,干净背景是为了后期抠图,以下是示例:
① 3d图标:isometric 3d
例子:app icon,isometric 3d,Water cup,pinterest,dribble,Clean background,minimalist --q 2 --c 100
② 渐变图标:gradient
例子:app icon,gradient,Water cup,pinterest,dribble,Clean background,minimalist --q 2 --c 100
③ 扁平图标:flat
例子:app icon,flat,Water cup,pinterest,dribble,Clean background,minimalist --q 2 --c 100
五、特写镜头 关键词:closeup view(特写)FHD(全高清)
*适用于一些产品特写,微观景物的镜头,精密器械的出图
例子 1:
*这是 V5 刚出来时生成的第一张图,整个被震惊到,大家自行体会下↓↓↓
译:一份中等程度的牛排,上面放着盐和薯条,特写镜头,FHD--ar 1:1--v 5A steak medium rare with salt and chips on top, extreme closeup view, FHD --ar 1:1 --v 5
例子 2:
根据这个关键词思路,尝试了其他的
译:黑色入耳式耳机,哑光磨砂外壳,极致特写,FHD--q 2--v 5Black over-ear headphones with matte frosted shell,extreme closeup view, FHD --q 2 --v 5
例子 3:
译:一只由精密机械制成的苍蝇,特写,FHD-q-v-5a fly made of precision mechs,closeup view, FHD --q 2 --v 5
六、喂图思路 1. 确认需求
需要一张科技感的隧洞来做动效的背景
2. 找参考
花瓣等网站找到 1-2 张大概的样式参考
3. 关键词分析
描述画面:赛博朋克风格,方形隧道,纵深,霓虹冷光,凹凸不平,科技。关键词:cyberpunk style, square tunnel, depth, neon cold lighting,undulation,technology 加细节和官方命令:high detail,8k --ar 1:2 --q 2 --v 5 控制参考图权重:--iw 0.8(我找的这张跟我预期很贴近,所以我就不设置了,默认是 1)
4. 生成结果
图片链接+关键词+官方命令
5. 选一张自己满意的即可
以上是我工作时的一个实例,只是给大家提供一个思路。想要同样「风格」「配色」「构图」「材质」等等都可以按照这个思路来喂图,在你可以找到画面参考图的情况下,参考图+关键词可以帮你事半功倍。更多例子:
最后总结 喂图:看完整套教程大家可能发现了,很多地方我都用到了喂图。学会喂图,是非常重要的一个midjourney技能,可以令出图质量和效果更加贴切自己的预期,所以在使用过程中灵活的喂图,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方法:分享我对关键词的学习方法,当我看到其他人的关键词分享,我都会大胆的去举一反三脑洞大开。例如这个效果是用在景物身上的,那我试试用在生成人像图什么效果。虽说是AI出图,大家的想象力和思路才是更重要的,这样我们才能将每个关键词利用到极致,也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
思路:在看教程时注意方法,关键词其实很多,不可能一一列举。咱们主要学的是基础的句式语法,就好比主谓宾宾状补一样。掌握了基本句式和描述方法,就可以通过现有的关键词进行自由搭配组合了,旨在教会大家一个关键词思路和方法。就不多啰嗦了,后面如果有新研究,会再分享,感谢观看~
「腾讯文档」midjourney 关键词汇总(持续更新): https://docs.qq.com/sheet/DTHRpUkRZeEpmSEVn
提高3倍效率!能落地的AI绘画&设计系统课来了! 如何快速入门AI绘画和AI设计?
阅读文章 >
-
通俗易懂!写给设计师看的前端基础知识科普
UI交互 2023-03-31前言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设计师和开发人员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在过去,设计师只需要关注设计方面的工作,而开发人员只需要关注编程方面的工作。但现在,设计师需要具备一定的开发知识,以便更好地与开发人员合作,共同完成项目。前言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设计师和开发人员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在过去,设计师只需要关注设计方面的工作,而开发人员只需要关注编程方面的工作。但现在, 设计师 需要具备一定的开发知识,以便更好地与开发人员合作,共同完成项目。接下来讲一些基础知识拆分为车架/外壳/动力系统进行讲解,希望通过具象化的策略帮助各位同行理解前端知识。
更多前端知识:
想让设计落地效果更好?5分钟帮你掌握前端基础知识! 编者按:设计师应该学习哪些前端基础知识,才能和工程师顺畅沟通?
阅读文章 >
一、设计师理解开发知识的难点 设计师可能不熟悉开发中使用的技术术语和概念,例如编程语言、技术框架、数据库等。这些术语和概念对于开发人员来说非常熟悉,但对于设计师来说可能比较陌生,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理解。
设计师可能对于某些技术实现的复杂性感到困惑或者无从下手。例如,设计师可能不了解如何使用代码实现某个功能,或者不知道如何集成不同的技术框架。这些问题需要通过学习和实践来逐步解决。
设计师可能无法理解开发人员使用的术语和技术,而开发人员可能难以理解设计师的想法和需求。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通过积极的沟通和协作来解决问题。
很多时候无法理解某些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以及如何解决实际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通过实践和学习来积累经验,并且与开发人员保持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在实际工作中,设计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开发知识,以便更好地与开发人员协作,完成项目的开发和实现。同时,设计师也需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和积极的态度,不断学习和探索,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二、基础认知 常见的 WEB 端的基础开发分为 HTML,CSS 以及 JavaScript:
HTML:方便对网页的结构进行调整,这里具象化为车架还有底盘。 CSS:需要了解网页样式,例如:字体大小,颜色等等。这里具象为车。 JavaScript 基础:UI 设计师需要了解 JavaScript 的基本语法和常用 API,以便在设计过程中实现一些简单的交互效果和动画效果。这里比喻为发动机和传动系统。 三、车架+底盘 HTML 是 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超文本标记语言)的缩写,是一种用于创建网页的标准标记语言。HTML 使用一系列标记(tag)来描述网页中的各种元素,例如文本、图像、链接、表格等等,通过浏览器解析这些标记,最终呈现出整个网页的样式和内容。HTML 标记通常由一对尖括号(< >)和一个标记名组成,名通常表示标记的类型,例如表示一个 HTML 文档的开始,表示文档的头部,表示文档的主体部分。
除了标记名之外,标记还可以包含一些属性,用于描述标记的一些特性和属性。例如,标记用于插入图像,可以包含 src(图像的 URL)、alt(图像的说明文字)等属性。HTML 标记语言非常强大和灵活,可以通过各种标记和属性来实现各种不同的功能和效果,例如创建表格、列表、链接、表单等等。同时,HTML 也是一门相对容易学习的编程语言,可以为初学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入门门槛,帮助他们了解网页开发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三、车身 CSS 是 Cascading Style Sheets(层叠样式表)的缩写,是一种用于描述网页样式的语言。CSS 可以为 HTML 文档中的各种元素(包括文本、图像、背景等)定义不同的样式和布局,从而改变它们在浏览器中的外观和行为。CSS 中的样式通常由一对花括号({ })和一些属性-值对组成,例如:
plaintextCopy code h1 { color: red; font-size: 24px; }{{{pre> 这个样式表示将所有的 h1 标题颜色设为红色,字体大小为 24 像素。其中,color 和 font-size 是样式属性,red 和 24px 则是对应属性的值。这些属性和值的组合可以控制元素的字体、颜色、边框、内边距、外边距、定位等等方面的样式。CSS 还支持选择器的使用,可以根据元素的标签名、类名、ID 等属性来选择特定的元素,并对其应用样式。例如:
plaintextCopy code p { color: blue; }{{{pre> 这个样式表示将所有的 p 段落文字颜色设为蓝色。而如果想仅对 class 为 content 的元素应用样式,可以这样写:
plaintextCopy code .content { font-size: 16px; }{{{pre> CSS 的强大和灵活性使得它成为现代网页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 CSS,设计师和开发人员可以轻松地控制网页中各个元素的外观和行为,从而实现丰富多样的视觉效果和交互特性。
除了基础的样式,还有栅格系统和开发的布局方式。
四、常规的网页布局 1. 盒模型布局:
基于盒模型的布局方式,即将网页上的每个元素看作一个盒子,通过设置盒子的宽、高、内边距、外边距、边框等属性,来控制元素在网页上的布局。
2. 浮动布局:
通过设置元素的浮动属性,使元素脱离文档流,从而实现多列布局等效果。
3. 定位布局:
通过设置元素的定位属性,来控制元素在网页上的位置,常用的有相对定位、绝对定位和固定定位等。
4. 弹性布局:
基于 CSS3 弹性盒子布局模型,通过设置元素的弹性属性,来实现网页的自适应布局。
5. 网格布局:
基于 CSS3 网格布局模型,通过设置网格列数和行数,以及各个网格元素的位置和大小,来实现网页的复杂布局效果。
五、栅格栏 前端中的栅格布局可以通过使用 CSS 框架来实现,比如 Bootstrap、Foundation 等。这些框架都提供了栅格系统的封装,使得开发者可以通过简单的 HTML 和 CSS 代码,实现网页的栅格布局。 以 Bootstrap 为例,它的栅格系统基于一个 12 列的网格布局,可以通过在 HTML 中使用
元素和一些预定义的类来创建栅格布局。具体实现步骤如下:
在 HTML 文件中引入 Bootstrap 的 CSS 和 JS 文件。 在 HTML 文件中使用
元素创建需要的栅格布局,将每一行分成 12 列。 根据需要,可以在元素中嵌套其他元素,实现更复杂的布局。在这个例子中,我们使用了.container 来创建一个容器,.row 来表示一行,.col-6 和.col-3 来表示每个列的宽度。.col-6 表示该列占据 6 个网格,即栅格系统的 1/2 宽度,.col-3 表示该列占据 3 个网格,即栅格系统的 1/4 宽度。
根据需要,可以在
元素中嵌套其他元素,实现更复杂的布局。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在.col-6 元素中嵌套了一个.card 元素和一个.alert 元素,实现了一个简单的栅格布局。 通过使用 Bootstrap 的栅格系统,开发者可以快速实现网页的栅格布局,提高开发效率。
六、发动机和传动系统 JavaScript 是一种基于对象和事件驱动的脚本语言,用于在网页中添加动态和交互性。它是一种解释型语言,可以直接在浏览器中运行,而不需要编译成机器码。JavaScript 可以用于处理网页中的各种事件和数据,例如鼠标点击、表单提交、页面加载等等,从而实现动态效果和交互特性。JavaScript 最初是由 Netscape 公司开发的,最初被称为 LiveScript,后来改名为 JavaScript。现在,JavaScript 已经成为 Web 前端开发 的核心语言之一,被广泛用于网页交互、动态效果、数据处理等方面。JavaScript 是一种灵活、易学、易用的语言,它支持面向对象的编程风格,同时也支持函数式编程风格。JavaScript 可以与 HTML 和 CSS 无缝集成,通过 DOM(文档对象模型)和 BOM(浏览器对象模型)等 API,可以访问和操作网页中的各种元素和属性。JavaScript 还有很多优秀的框架和库,例如 jQuery、React、Vue.js 等,可以帮助开发人员更加高效地完成各种任务。同时,JavaScript 也在不断发展和改进,例如 ES6 和之后的版本,引入了许多新的语法和特性,使得 JavaScript 更加强大和易用。
其中动画是一个比较难实现的点。
七、动画 动画实现方案有以下
使用 CSS3 动画:CSS3 提供了丰富的动画效果,通过设置 animation 属性和关键帧,可以实现复杂的动画效果。在 JavaScript 中,可以通过操作 CSS 样式来控制 CSS3 动画的播放。 使用 JavaScript 定时器:JavaScript 提供了 setInterval()和 setTimeout()两个定时器函数,可以通过这两个函数来控制动画的播放。例如,可以使用 setInterval()函数来定时更新元素的位置从而实现动画效果。 使用 JavaScript 动画库:JavaScript 动画库如 GreenSock、Velocity.js 等提供了丰富的 API 和动画效果,可以帮助我们更方便地实现动画效果。 八、如何更好的交付 设计稿的规范性:设计稿需要规范,包括设计稿的尺寸、颜色规范、字体规范、间距规范等。这样可以确保开发人员能够准确地理解设计稿并按照设计要求实现。
设计稿的可读性:设计稿需要具有良好的可读性,包括标注清晰的页面布局、交互效果、按钮状态、输入框样式等。这样可以帮助开发人员更快地理解设计师的意图并快速地将设计稿转化成代码。
设计稿的标注:设计稿需要提供清晰的标注,包括注释、样式名称、字体大小、颜色等。这样可以帮助开发人员更好地理解设计师的意图,减少交流成本。
设计稿的规范格式:设计稿需要按照一定的规范格式进行交付,包括文件格式、图层命名规范、图片大小等。这样可以使开发人员更方便地进行开发,并减少因为格式问题产生的交流成本。
设计稿的版本控制:设计师需要对设计稿进行版本控制,确保开发人员使用的是最新的设计稿,以避免因为设计稿版本问题导致的开发延误。
总结 当设计师懂得开发知识时,他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开发人员,更好地协调项目进度,从而提高项目的质量,降低项目的成本。写出来希望对同行有所帮助,如果有哪里的理解或者是代码写错了,请留言指正。
如何做好B端产品的导航栏设计?来看高手的5000字总结!
UI交互 2023-03-31编辑导读:导航栏是用户对产品架构了解的第一途径,是作为产品各个功能之间的桥梁,能够对产品功能进行分发、引导。本文作者以 B 端产品的导航栏为例,对其进行分析,希望对你有帮助。相关干货:5000字干货!编辑导读:导航栏是用户对产品架构了解的第一途径,是作为产品各个功能之间的桥梁,能够对产品功能进行分发、引导。本文作者以 B 端产品的导航栏为例,对其进行分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相关干货:
5000字干货!全方位掌握「导航栏设计」知识点! 前言 APP 的顶部导航栏(以下简称“导航栏”)对我们来说再熟悉不过了,它是 UI 设计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几乎每一个页面都会使用到。
阅读文章 >
一、定义 B 端导航栏,是 B 端产品最重要的模块,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使用 B 端产品主要是对具体功能进行操作,而导航栏作为产品各个功能的桥梁,他的作用是对产品功能进行分发、引导,让用户可以高效、准确的在各模块间穿梭。
导航栏的作用可以归纳为以下 4 点:
作用一:这里有什么,告诉用户这里有些什么,导航栏通过将功能结构可视化的方法,告知用户产品有哪些功能;
作用二:我在哪里,确定用户的位置,好的导航会告诉用户当前所处位置,避免迷路;
作用三:怎么去,告诉用户如何使用,好的导航能够帮助用户规划行程,执行完这一步操作后,下一步该去哪操作,帮用户快速找到所需内容;
作用四:怎么回,告诉用户怎么返回,逆向导航,告知用户路径或者规划好用户的返回路径,让用户可以无感回到起始页面。
二、菜单 B 端产品设计中,导航栏是功能菜单的载体,核心是功能。因此在进行 导航栏设计 时,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就是要对菜单进行规划,整理。
1. 菜单的历史变迁
2. 整理菜单
导航栏设计,必然要满足 “导航” 这个核心目标,组件的样式、交互必须为功能服务。通常情况下,导航是反映产品功能模块的入口,产品中包含多少模块、子模块,就需要有序的布置到导航里面。我们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将菜单罗列出来,思维导图能解释不同功能层级的结构和从属关系,尤其是当菜单数量多,且层级超过两级的时候,思维导图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理想状态下,导航菜单建议最多不要超过 9 个,最少不要低于 5 个。
根据“7±2 原则”描述明确到:在导航菜单当中,超过 9 个会给用户查找时带来困难,低于 5 个说明导航菜单的分配效率不够高效。但在实际业务中,很多时候会超过 9 个菜单,这时需要对菜单进行分组,因为导航过多,用户寻找会十分迷茫,通过分组的方式,能够对菜单进行再次分类,提高查找效率。
7±2 原则解释:1956 年乔治米勒对短时记忆能力进行了定量研究,他发现人类头脑最好的状态能记忆含有 7(±2)项信息块,在记忆了 5-9 项信息后人类的头脑就开始出错。
3. 菜单的深度和广度
当菜单广度过大,我们也能够通过设计的方法来优化导航菜单,
方法一:增加搜索栏,筛选菜单;
方法二:千人千面,据用户角色的不同,展示不同的菜单,大部分 B 端用户并不需要使用到全部功能菜单,管理员可以根据自身公司的业务不同,给用户配置出不同的角色权限予以满足用户的导航需求,这样在设计层面上能够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某云目前拥有大概 100+功能,这些都需要在导航菜单上显示,因此在导航设计上,它的模式是:全部菜单导航+搜索菜单
4. 导航菜单不能隐藏超过两级
导航菜单隐藏超过两级时,代表着产品在用户的使用规划中,没有深入思考整个用户体验,导航菜单层级越多,用户查找就会越慢,有一些三级导航的菜单,会通过设计优化来实现隐藏导航的合并,从而减少用户操作负担。
三、导航 1. 导航栏-PC
多种导航栏类型,该如何选择?功能型产品适合侧边导航,侧边导航效率高、迟疑和错误更少,用户也普遍比较喜欢,信息型产品适合顶部导航,比如门户网站。
Jennifer Rose Kingsburg 曾经对网页的三级菜单导航进行过一份研究,结论是左侧导航相对顶部导航优点更多些
① 侧边导航栏
将菜单栏放置在左侧,页面布局上基本为左右结构,侧边导航在国内产品中最为常见,国内厂商对于侧边栏导航的尤为偏爱,也就造成了现在 B 端产品的发展也逐渐趋同。
那么为什么国内 B 端为什么大多数是侧边导航栏呢?我把这种现象归纳为以下 3 个原因:
原因一:中文文字宽度较短,侧边导航能最大发挥出他的优势,能最大限度减少空间的使用率;
原因二:国内的业务复杂,以及对于扩展性的要求较高,每个企业都想做一个又大又全的产品,因此侧边导航栏更加适合国内的实际需求;
原因三:一级导航在左侧时,效率高、迟疑和错误更少,用户追求的是使用产品完成目标任务,注重的是功能完整性和操作便捷性。
② 顶部导航栏
将菜单栏放置在顶部,页面布局上基本为上下结构,顶部导航早期出现于各类门户网站,比如企业官网,各种咨询类的网站经常会采取这样的导航形式。顶部导航通常在 B 端产品中也是十分常见的,但还是以国外产品最为集中。
③ 混合导航栏
将顶部导航与侧边导航进行结合。通常将一级导航菜单放置顶部,通过一级菜单的点击后,展示侧边的二、三级菜单。在一些产品拥有复杂的逻辑关系,菜单之间关系分明的产品中,混合导航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2. 导航栏-APP
① 拇指热区
移动端的交互都在手掌上完成,因此,在对移动端产品进行设计时,手势是不可忽略的一部分。
拇指热区概念来源于交互大神 Steve Hoober 的一个观察实验,他发现在手机大屏时代,大部分的用户是以下图的方式抓握手机:以拇指的底部为支点,抵在手机的右下角。
设计导航系统的时候,也会遵循拇指热区的原则,把主要功能放在绿色区域,辅助功能放在黄色或者红色区域。
② 底部导航栏
APP 最常使用的导航模式,用于一级目录的导航,位于页面底部,无论用户单手还是双手操作都能轻松点击,能告诉用户当前位置及用户切换统一层级之间的不同模块。底部 Tab 栏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可以形成最基本的信息框架,然后用其他的导航模式来承载具体的功能和内容。展现形式有文字 + icon,也有纯 icon 形式,大部分是文字+icon,可能是减少用户记忆负担。
优点:可以在第一时间让用户了解使用频率最高、最重要的功能和信息,同时能够支持用户在不同模块之间的快速切换。
缺点:底部导航栏超过 5 个就容易引起误点操作,同时在底部会占据一定的屏幕空间。
③ 底部(舵式)拓展栏
为了突出中间的功能,把 Tab 做的比较突出,鼓励用户更多使用该功能。常见的 APP 如某鱼、某乎等使用了这种导航栏,把第三个 Tab 标签做的更加突出,放进了一些常用的功能。
优点:可以提高导航栏趣味性,让用户贡献更多的内容。
缺点:此类导航也是一种二级导航,既然是重要功能为什么会放在二级导航呢?把重要功能放在二级界面,会增加用户的记忆负担以及操作负担。
④ 顶部 Tab 栏
用于展示同一模块下不同类别的信息或者筛选不用模块的信息,一般二级导航且支持左右滑动。
优点:可以很好地扁平化信息层级,让用户可以迅速实现同一模块下不同类别信息之间的切换并且不会迷失方向。
缺点:位于顶部切换起来不是很方便,同时占据空间,导致屏幕可展现区域变少。
⑤ 侧边(矩式)导航栏
通常针对产品偏沉浸式阅读的情况下使用,主导航模块切换频率低,放入其中的模块使用频率低。常与底部标签式导航组合使用,将一级页面内的信息再细分,给人以清晰的呈现方式。通过把非核心功能的低频操作都放到一个抽屉里,使得用户获得沉浸式的体验,而且能够集中用户的注意力,让用户去更好地完成核心功能,不被打扰。
优点:用户可以将注意力放在首页,减少其他类型的导航带来分散用户注意力的情况,给用户更沉浸式的操作感和阅读感,同时可以最大限度利用屏幕空间。
缺点:侧边导航属于二级导航,用户使用的频率会降低,不利于产品页面流量的最大化,越放在下面的功能点击率越低,如果产品框架比较大,有很多功能需要推广时,一般不用此类导航。
⑥ 列表式导航栏
通常用来展示某个具体模块内容的信息进行分类,以列表的形式呈现大量的条目。多用于辅助主导航来展现信息甚至更多层次的内容,有时候需要一些提示信息。
优点:
列表式结构具有很强的延展性,调整的弹性高,菜单的排序更符合人的阅读习惯,它的导航效率高;
可以引入字母索引,在菜单很多时对菜单进行二次分类。
缺点:
承载的信息种类比较单一,容易引起用户的单调感,很难让用户长时间停留,如果列表中蕴含的信息量比较庞大,往往需要加入搜索功能或者索引,否则用户会遇到寻找信息的困难。
⑦ 宫格式导航栏
一般作为信息或平台的入口,为产品或项目信息提供聚合的载体,适合承载订阅类产品或众多属性差异非常明显的分类信息,此类导航信息的呈现内容比较少,但是每个项目选取的效率比较高。
优点:
可以通过入口来进行流量的分发,具有较强的延展性,可以无限扩展内容; 可以划分多个内容、多个模式,由不同团队独立开发每个模块再聚合。 缺点:
宫格式结构是信息或平台的入口,所以具体的信息往往隐藏在下一级界面,用户无法第一时间看到信息,会增加用户的认知成本; 同时多个入口的情况下用户选择压力大,不同入口之间缺乏联动性,有可能会增加用户的操作。
⑧ 卡片式导航栏
宫格式导航的一种延展形式,通过增加内容的可视化程度让每个条目呈现更多的信息。它能根据页面内容的变化及时更新图片,适合以图片为主的内容,像新闻、美食、旅行、视频图片等经常使用,常作为二级导航。
优点:对运营量的要求比较低,而且单个条目的转化率会相应的提高。
缺点:当运营量较大的时候,这种结构会降低用户寻找信息的效率。
⑨ 轮播(平铺)式导航
适用于足够扁平化的内容和随意浏览的阅读模式,将所有信息平铺在一个页面,很容易带来高大上的视觉体验。
优点:最大程度的保证了页面的简洁性和内容的完整性,且一般都会结合滑动切换的手势,操作起来也非常方便。
缺点:用户只能切换的相邻页面,很难跳转到非相邻的页面,容易迷失位置。
四、设计落地-以 PC 端为例 1. 第一步:整理层级框架
制定出一个能满足层级显示和操作的交互结构出来,值得注意的是,导航选项中,并不是所有的选项都是用来跳转的,有的菜单是用来辅助区分内容和用来展开的,我们可以在菜单上标注说明。
2. 第二步:思维导图提取信息
现状:一级菜单 11 个,二级菜单 37 个,最多有三级,产品经理反馈二期会有新增功能
分析:一级菜单目前 11 个已经超过顶部导航的显示范围,且后续会不定数量新增,考虑到导航的扩展性及容纳性,侧边导航可能更适合产品本身
3. 第三步:设计导航栏
整理好上方的内容层级,到具体设计步骤里,首先要做的,就是制定出一个能满足层级显示和操作的交互结构出来。
再整理一遍,侧边栏的内容包含:
不可点击的分类标题 可以展开的一级分类 可以实现跳转的一级分类 可以点击的二级分类 而可交互的元素,对应的交互状态就包括:
鼠标悬浮一级菜单样式 鼠标悬浮二级菜单样式 选中一级分类,一级分类高亮 展开一级并选中二级分类,二级分类高亮 先用原型做个示意,它的状态包含了默认、选中一级、选中二级三种情况:
4. 第四步:导航栏的选中样式
菜单的选中样式是指示用户当前所处位置的重要因素
设计时要注意:
子级和父级之间的区分 悬停状态与选中状态的区分 如果有悬停展开的子级,就要注意,显示悬停菜单时,一级菜单尽量不出现背景填充的样式。
5. 第五步:功能拓展
前面提到,产品二期会有新功能上线,后面还会有三期、四期…需要考虑导航栏的可拓展性,功能太多该怎么调整?
思考方向:侧栏如何容纳超过一屏的菜单?如何快速找到我想要的功能?
解决方案 1:单一用户或角色所需要使用的功能菜单一般只有几个,管理员可以针对角色或用户进行权限配置,特定角色展示特定菜单;
解决方案 2:可以增加搜索栏,对菜单进行快速查找。
6. 最后落地
通过上述的分析与整理,便得出能满足我们现有功能的导航栏。
注意踩坑:如果一种导航模式用起来不够好用,是否需要在重构时切换到另外一种模式呢?根据 Jira 的用户测试 ,95% 的老用户对于这种情况会感到非常迷惑,即使是再小的导航功能修改都可能直接影响到大量用户的日常使用,因此不管哪种导航模式,一旦选定,尽量不要改变,所以在选择使用何种导航时,一定要结合产品的特性来谨慎选择。
五、逆向导航 横向导航和前进导航分别指引用户操作的水平渐进和层级渐进,逆向导航则负责对反向轨迹进行定义和实施,三者结合,实现对页面的全局操控。
PC 产品,通过页面常驻的导航栏+面包屑+浏览器的返回键,用户可以很轻易地返回或者向上跳转。相较之下,移动端的逆向导航需要进行更多的设计。后面的讨论以移动端为例。
逆向导航的概念官方定义出自 Material Design:从用户行为维度,分成三类:Lateral navigation(横向导航)、Forward navigation(前进导航)以及 Reverse navigation(逆向导航)
1. 什么时候需要逆向导航?
2. 反向导航的设计要点
① 逻辑:操作闭环
不管是由用户还是系统触发,都必须保留回退的通路。使用过程中不能给用户留下死胡同、断头路。
② 体验:满足预期
在完成第一步的基础上,需要对反向导航做更多的思考。
当用户进入比较深的页面,并不一定希望按照顺序依次返回。 当任务流结束的时候,用户更期待返回“首页”,而不是“上一页”。 90%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用 “从哪来回哪去“的方式满足需求。但是在 B 端产品中,容易出现链条很长的任务流,用户一个页面一个页面地操作,最后完成提交或者保存。这时候用户进入层级太深,“逐层返回“的方式就不太合适了,回到首页更符合用户的预期。
六、结束语 工作中还有很多可以进行深入研究的地方,这里就说到这,文中如有不当的地方,欢迎大家一起交流。
附超多关键词!AI 绘画神器 Midjourney 进阶使用技巧总结
UI交互 2023-03-31上次的基础教程反响还不错,自己也有了继续写下去的动力。最近工作小忙,只能每天抽空写一点。肝了一周,终于是拿出跟大家见面了,希望能带给你一点点小小的帮助~超详细!上次的基础教程反响还不错,自己也有了继续写下去的动力。最近工作小忙,只能每天抽空写一点。肝了一周,终于是拿出跟大家见面了,希望能带给你一点点小小的帮助~
超详细!AI 绘画神器 Midjourney 基础使用手册 一、前提条件 需要魔法: 新用户可免费创作 25 张图片,超过需要办会员 版权问题:会员生成的图片版权归创作者所有 Midjourney相关资讯: 二、注册/链接 服务器 温馨提示:下方多图预警 1. 注册、创建服务器 ① 打开Midjourney官网,右下角选择"J
阅读文章 >
声明
因为我也处于学习阶段,一些案例也是其他博主那里学习来的。但为了尽可能不出错,每个案例都是自己尝试了很多次后才拿出来的。挑选了几个效果比较好,使用场景较高的类型来给友友们分享。希望大家喜欢,后续还会一直研究下去~
好了,废话不多说,直入正题~
下面是用来提升画面质量的关键词,大家想要出图更精细可以酌情添加,教程案例中就不单独讲解了~
一、通用场景模版 1. 具象描述法:
*模版只是列举了常用的几类关键词,大家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加减即可
句式:
「媒介」+「画面风格」+「画面主体」+「画面环境」+「光照」+「色彩」+「视角」+「渲染方式」+「出图质量」+「官方指令」
以什么为媒介出图?(雕塑、油画、手稿...[非必要]) 用什么风格出图?(插画、漫画、照片...) 画面主体是什么?(人、物品、动物...) 主体材质是什么?(黏土、模型、玻璃...[非必要]) 主体之外的环境?(卧室、森林、城市...) 主环境打什么光?(柔和光、荧光、工作室灯光...) 整体色调什么样?(高饱和、柔和的颜色、蓝色调...) 用什么视角出图?(全景图、透视、轴测图...) 例子1:
译:插画,赛博朋克,一个身穿夹克的老人在街道上捡垃圾,废墟,霓虹灯冷光,鸟瞰图,虚幻引擎,8k 质量 ,渲染质量 2Illustration, Cyberpunk, an old man in a jacket picking up garbage on the street, ruins, neon cold lighting, aerial view, Unreal Engine, 8k --q 2
例子2:
译:中国油画,一个带着白色帽子的少女,在乡间小路上,道路两旁是向日葵,柔和的光,暖色调,透视,8k,高品质,杰作 --q 2 --v 5In Chinese oil painting, a young girl with a white hat is on a rural road flanked by sunflowers, with soft light, warm colors, and perspective,8k,hyper quality,high detail,masterpiece --q 2 --v 5
2. 抽象描述法:
*这种方法不需要描述具体的事物,只通过描述一个场景的情绪氛围和故事来进行出图
句式:
「故事场景」+「画面情绪」+「电影关键词」+「摄影关键词」
「年代」加上年代,可以让出图更具有特定的年代氛围;
「摄影」加上摄影的关键词,诸如相机型号或镜头参数,可以让出图更真实;
「电影」加上一些电影关键词,诸如电影艺术,电影色彩可以让出图有电影的质感。
例子 1:(*来源网上,亲测)
译:台湾爱情剧中的感人时刻,深情的爱情,深情的角色,艺术的摄影作品,充满活力的城市生活,引人入胜的对话,复杂的爱情故事--v 5Touching moment in Taiwanese romance drama, deep affection, soulful characters, artistic camera work, vibrant city life, engaging conversation,complex love story--v 5
例子 2:(*来源网上,亲测)
译:台湾年轻人一起欢笑和行走的动态镜头,时尚的街头服饰,夜市场景,索尼 A7 III,电影色彩 Dynamic shot of Taiwanese young people laughing and walking together, stylish streetwear, night market scene, Sony A7 III, cinematic colors --v 5
二、通用人物模版 这里主要讲人物,所以背景就以 pure white background(纯白色背景,方便后期抠图)
1. 基础人物生成
句式:
「年龄」 + 「性别」 + 「人种」+ 「身体特征」 + 「衣着描述」 + 「拍摄视角」
例子:
译:50 岁,中国,大妈,卷发,金色耳环,褶皱的衣服,刺绣夹克,棕色棉裤,卷发,老人鞋,纯白背景,摄影,(全身镜头),正视图,8k,超高质量 画面比例 1:2,v 5a 50-year-old Chinese woman, gold earrings, wrinkled clothes, warm embroidered jacket, brown cotton pants, curly hair, old people’s shoes, pure white background, photography,(FULL SHOT) ,Front view,8k,hyper quality --ar 1:2 --v 5
下面是关于整个人物视角和拍摄角度的关键词:
2. 卡通 IP 类人物
*不喂图就需要更多关键词来约束画面,大家可以酌情选择两种方法,或者结合使用效果更佳~
方法 1:关键词直接生成
句式:
「人物描述」+「关键词」
译:泡泡玛特女孩,中国人,棕色卷发,黑色大眼镜,兔子鞋,柔和的颜色,实物模型,精细的光泽,干净的背景,3D 渲染,软焦,oc,搅拌机,IP,最佳质量,8k-v 5girl by pop mart,chinese,Brown curlyhair,black bigglasses,Rabbit shoes,(FLS),pastel color,mockup,fine luster,clean background,3D render,Soft focus,oc,blender,IP,best quality,8k --v 5
方法 2:喂图+关键词
句式:
「参考图」+「人物描述」+「关键词」
① 找参考图
去找几张预期风格的图3~5张即可
② 描述主体人物
参考基础人物句式,此处不做赘述
③ 加风格关键词
soft color,model, fineluster,clean background, 3D*其他什么渲染器之类的都不用加,更具有质感一些。
例子1:
译:女医生,戴着护士帽和口罩,穿着白色外套,戴着听诊器,向前看,颜色柔和,模型,光泽细腻,背景干净,3D
Female doctor, wearing a nurse's cap and mask, wearing a white coat, and wearing a stethoscope,Look ahead,soft color,model, fineluster,clean background, 3D --v 5
例子 2:
译:女孩,棕色头发,戴着眼镜,拿着一本书,颜色柔和,模特,光泽细腻,背景干净,3D
Girl, brown hair, wearing glasses, holding a book,soft color,model, fineluster,clean background, 3D --v 5
例子 3:
想要更风格化一点,可以加上「by pop mart」
译:泡泡玛特制成的女孩,棕色头发,戴着眼镜,拿着一本书,颜色柔和,模特,光泽细腻,背景干净,3D
Girl by pop mart, brown hair, wearing glasses, holding a book,soft color,model, fineluster,clean background, 3D
例子 4:
如果还不够,可以把喂的图换一下,或者通过「--iw 0.5」命令降低参考图的权重
换了参考图,同样的关键词,出图↓↓↓
做头像:
当然,如果你想用真人照片来生成卡通头像,就用「真人照片」+「照片描述」+「方法 1 的关键词」来处理即可,下面是我拿自己照片头像生成的(ps:就不露脸~),还不错。大家自行尝试。↓↓↓
总结:
细心的友友可能发现了我刚开始喂的图其实也是 AI 生成的。这就要给大家提个醒了,在玩的过程中如果生成了自己比较满意的图,一定要记得存起来。下次想要同种类型的就可以直接拿来喂图,效果要比重新找的好很多哟~
三、3D 建模类型 1. 基础模版
主打的就是大道至简,用最少的关键词,出最好的效果。
句式:
「3d」+「画面主体」+「灯光」+「渲染器」
以下是示例:
① oc渲染:3d,air blower,Soft Lights,octane render
② blender渲染:3d,air blower,Soft Lights,blender
③ 换个灯光:3d,air blower,neon cold lighting,blender
了解基本组成后,就可以随意组合灯光和渲染关键词喽,其实也可以将所有渲染器都加到后面来出图的,例如上面的 oc 和 blender 可以同时添加,大家可以自行尝试。
2. 最简单的建模质感
低多边形「low poly」
没错,只需要这一个关键词,出来的结果就类似于 3d 里的低模渲染,很适合做一些小物品和场景,再也不用吭哧吭哧建模了
例子①:low poly,airplane
例子②:Low poly, Swimming pool, volleyball, swimming circle
例子③:low poly,Office area, computer, keyboard, mouse
效果就不多说了,有目共睹,这么简单粗暴,赶紧玩起来吧!
四、APP 图标 经过很多测试,目前 3d 风格的效果还不戳,其他的出来结果都不咋地
句式:
「app icon 」+「主体」+「风格」+「dribble,pinterest,Clean background,Minimalist」
解释:
app icon 定义图标,dribble,Pinterest 是给定参考,Minimalis 是极简主义,干净背景是为了后期抠图,以下是示例:
① 3d图标:isometric 3d
例子:app icon,isometric 3d,Water cup,pinterest,dribble,Clean background,minimalist --q 2 --c 100
② 渐变图标:gradient
例子:app icon,gradient,Water cup,pinterest,dribble,Clean background,minimalist --q 2 --c 100
③ 扁平图标:flat
例子:app icon,flat,Water cup,pinterest,dribble,Clean background,minimalist --q 2 --c 100
五、特写镜头 关键词:closeup view(特写)FHD(全高清)
*适用于一些产品特写,微观景物的镜头,精密器械的出图
例子 1:
*这是 V5 刚出来时生成的第一张图,整个被震惊到,大家自行体会下↓↓↓
译:一份中等程度的牛排,上面放着盐和薯条,特写镜头,FHD--ar 1:1--v 5A steak medium rare with salt and chips on top, extreme closeup view, FHD --ar 1:1 --v 5
例子 2:
根据这个关键词思路,尝试了其他的
译:黑色入耳式耳机,哑光磨砂外壳,极致特写,FHD--q 2--v 5Black over-ear headphones with matte frosted shell,extreme closeup view, FHD --q 2 --v 5
例子 3:
译:一只由精密机械制成的苍蝇,特写,FHD-q-v-5a fly made of precision mechs,closeup view, FHD --q 2 --v 5
六、喂图思路 1. 确认需求
需要一张科技感的隧洞来做动效的背景
2. 找参考
花瓣等网站找到 1-2 张大概的样式参考
3. 关键词分析
描述画面:赛博朋克风格,方形隧道,纵深,霓虹冷光,凹凸不平,科技。关键词:cyberpunk style, square tunnel, depth, neon cold lighting,undulation,technology 加细节和官方命令:high detail,8k --ar 1:2 --q 2 --v 5 控制参考图权重:--iw 0.8(我找的这张跟我预期很贴近,所以我就不设置了,默认是 1)
4. 生成结果
图片链接+关键词+官方命令
5. 选一张自己满意的即可
以上是我工作时的一个实例,只是给大家提供一个思路。想要同样「风格」「配色」「构图」「材质」等等都可以按照这个思路来喂图,在你可以找到画面参考图的情况下,参考图+关键词可以帮你事半功倍。更多例子:
最后总结 喂图:看完整套教程大家可能发现了,很多地方我都用到了喂图。学会喂图,是非常重要的一个midjourney技能,可以令出图质量和效果更加贴切自己的预期,所以在使用过程中灵活的喂图,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方法:分享我对关键词的学习方法,当我看到其他人的关键词分享,我都会大胆的去举一反三脑洞大开。例如这个效果是用在景物身上的,那我试试用在生成人像图什么效果。虽说是AI出图,大家的想象力和思路才是更重要的,这样我们才能将每个关键词利用到极致,也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
思路:在看教程时注意方法,关键词其实很多,不可能一一列举。咱们主要学的是基础的句式语法,就好比主谓宾宾状补一样。掌握了基本句式和描述方法,就可以通过现有的关键词进行自由搭配组合了,旨在教会大家一个关键词思路和方法。就不多啰嗦了,后面如果有新研究,会再分享,感谢观看~
「腾讯文档」midjourney 关键词汇总(持续更新): https://docs.qq.com/sheet/DTHRpUkRZeEpmSEVn
提高3倍效率!能落地的AI绘画&设计系统课来了! 如何快速入门AI绘画和AI设计?
阅读文章 >
为什么几乎所有AI都以「女性」形象呈现?
UI交互 2023-03-31编者按:AIGC 的成熟必然会促进几乎陷入瓶颈的 AI 语音助手类产品,后续的 VUI 必然会越来越聪明,反应也会越来越快。但是这当中一直存在一个问题:几乎所有的 AI 语音助手都是「女性」。这似乎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编者按: AIGC 的成熟必然会促进几乎陷入瓶颈的 AI 语音助手类产品,后续的 VUI 必然会越来越聪明,反应也会越来越快。但是这当中一直存在一个问题:几乎所有的 AI 语音助手都是「女性」。这似乎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是背后的原因是值得深究的,今天这篇出自设计师 Daley Wilhelm 的文章探讨了背后的问题,它的影响可能并没有那么简单。以下是正文。
《奥创纪元》中的 Jarvis,在它变成幻视之前
在科幻小说当中,人类生活在高科技世界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极其聪明的人工智能语音助手。在《星际迷航》中,企业号拥有几乎无所不能的计算机,而钢铁侠 Tony Stark 创造的人工智能 Jarvis 干脆直接进化为实体智能生命幻视。在今天,现实世界当中,我们暂时只能梦想 Jarvis 这种既能满足人类需求又能预测人类需求的 AI,想要实现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相比之下,已经和我们相伴多年的 Alexa、 Siri 和 Cortana 则显得苍白而无力。
在 Jarvis 变成幻视之后,钢铁侠的人工智能助手则是一个有着明显女性形象的 AI,Friday(星期五),他借由这个女性 AI 来操控和管理无数先进的技术。
和 Jarvis 类似,Friday 同样有着超强的能力和非常明显的个性。而当小蜘蛛从钢铁侠那里继承了升级版的蜘蛛侠套装之后,他也拥有了一个预装其中的人工智能语音界面,而小蜘蛛 Peter Parker 随后将他的 AI 命名为「Karen」。
在漫画中,Friday 穿着高跟鞋,有着鲜明的女性形象
为什么 Jarvis 是钢铁侠前后诸多 AI 当中唯一的男性 AI?而我们目前已知的、接触的 AI 当中,几乎都是以女性形象示人的?
为什么我们更加偏爱女声? 必须承认的是,相比于男声,女性的声音更加悦耳,更加易于理解,尽管没有特别充分的科学研究能够支撑这一说法。然而,这确实是科技行业会优先选择女性声音作为人工智能语音助手的理由。
未来学家和作家 Bernard Marr 曾经撰写大量关于大数据的书籍,根据他的说法:「研究可能表明,人类更喜欢女性的声音,并且研究发现,女性的声线在发出元音的时候会更加清晰,也更加易于听清和理解。在我们所拥有的声音库当中,女性的声音数据更多,而这些数据越多,我们自然能够更好地训练支撑语音助手的自然语言算法,进而可以让女性声线更加清晰、准确和逼真。」
从历史上看,自语音 UI 诞生之日起,使用女性声线来作为支撑语音助手的交互就似乎成了「标准操作」,而这种情况也解释了为什么如今会有大量的女性声音数据。事实上,当 Google 开始打算使用中性的名称「Google Assistant」(谷歌助理)的时候,他们就意识到了男性的声音更难处理:它们会犯更多语音识别上的错误,并且需要花费更长时间来进行「规训」(无论是输出还是识别男性声线,以及让男性声音被听到和理解,都比女性声音更麻烦)。Google 的文本转语音全球工程经理 Brant Ward 说:「我们曾经在很多不同的(AI)平台上测试过,但总是很难获得质量足够好的男性的声音,可能是因为这些 AI 系统本身,因为无论来自于哪里,针对女性声音的训练数据总是比男性声音更多。」
为什么我们需要用不同的声音 我们绝大多数的 AI 语音助手都是采用的女性声音,无论是真实存在的还说影视作品当中呈现的,基本都是采用的女性形象和声音,这件事情本身是个问题吗?
xkck 创作的关于 Siri 的漫画
回忆一下我们和 AI 语音助手之间对话的方式吧——我们通常不会客气,甚至永远不用说的太清楚,哪怕是带有侮辱性质的命令,Siri 总会泰然自若地处理。而家里有 AI 语音助手的父母们开始担心孩子们会变得更加粗鲁,因为 Alexa 永远不会大声地给孩子们下命令,也不会斥责他们。
但是孩子们面对 Alexa 说话时,也不会像和父母说话一样客气吧?赫瑞瓦特大学计算机科学教授 Verena Rieser 曾经警告过,当我们将 AI 语音助手女性化的时候,可能会对现实世界产生切实的影响。
「我们和 AI 在线上互动的后果可能会影响到现实,而这种影响可能是危险的。这里需要注意一个重要的前提,人工智能并不是中立的,因为它是人类创造的,所以它同样会从我们的社会偏见中汲取信息。现在的人工智能也会反映出这些偏见,而我们也正需要解决这个问题。」
这种偏见就是,女性是顺从的,适合担当助理的角色,她们从不顶嘴或者抗议。
我们用来构建未来人工智能的数据,受到如今普遍存在的人类偏见的影响。事实上,IBM 所创建的超级计算机 Watson 采用的也是少见的男性角色形象,使用着男性的嗓音,而「他」本身并不是作为「助理」来创建的,这未尝不是从侧面印证来这一偏见。
男性是主角,这才是问题 Jarvis 在电影《复仇者联盟2:奥创纪元》中,从一坨算法进化成为一个有知觉的生命体,在此之前,在它尚且是「助理」的阶段,就已经透过漫画圈粉无数。而在另外一部经典的科幻电影《2001太空漫游》中,库布里克所塑造的人工智能 HAL 同样是男性形象,同样拥有知觉,但是显得非常的险恶。有意思的是,当 AI 在故事中以男性角色出现的时候,它通常会拥有机会完成属于自身的角色弧光,补完叙事,而不是悄无声息地作为缺少存在感的辅助元素。在《复仇者联盟2:奥创纪元》之后,Friday 一直作为 Tony 的 AI 助手存在,但是直到《复联4》你都很少能够感受到她的存在感。女性 AI 少有能享受到主角待遇,迪士尼出品的《智能家居》(又名《我的妈咪不是人》)算是其中之一(但是在中国很少有人看过,豆瓣观看人数仅有19人)。
人类社会被这样的偏见所感染:「女性应该是助理而非主角」。这种偏见融入到如今的 AI 数据构建当中,即使设定为中性的 Google Assistant 也默认是女性角色,因为很难找到和生成足够好用的男性语音数据。
我们有理由关注 AI 语音助理的女性化问题,它从某种程度上强化了刻板印象。有一项研究表明,采用女性语音的人工智能在无法给出正面有效回应时,会招致用户更多的辱骂乃至于厌女的反应。即使是缺乏知觉的代码,也不应该因为性别而招致侮辱。
这种情况实在是太蠢了,即使 Jarvis 和 Friday 都会这么觉得。
AI 需要更多不同的声音,这不仅仅是为了降低偏见。
提高3倍效率!能落地的AI绘画&设计系统课来了! 如何快速入门AI绘画和AI设计?
阅读文章 >
为什么几乎所有AI都以「女性」形象呈现?
UI交互 2023-03-31编者按:AIGC 的成熟必然会促进几乎陷入瓶颈的 AI 语音助手类产品,后续的 VUI 必然会越来越聪明,反应也会越来越快。但是这当中一直存在一个问题:几乎所有的 AI 语音助手都是「女性」。这似乎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编者按: AIGC 的成熟必然会促进几乎陷入瓶颈的 AI 语音助手类产品,后续的 VUI 必然会越来越聪明,反应也会越来越快。但是这当中一直存在一个问题:几乎所有的 AI 语音助手都是「女性」。这似乎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是背后的原因是值得深究的,今天这篇出自设计师 Daley Wilhelm 的文章探讨了背后的问题,它的影响可能并没有那么简单。以下是正文。
《奥创纪元》中的 Jarvis,在它变成幻视之前
在科幻小说当中,人类生活在高科技世界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极其聪明的人工智能语音助手。在《星际迷航》中,企业号拥有几乎无所不能的计算机,而钢铁侠 Tony Stark 创造的人工智能 Jarvis 干脆直接进化为实体智能生命幻视。在今天,现实世界当中,我们暂时只能梦想 Jarvis 这种既能满足人类需求又能预测人类需求的 AI,想要实现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相比之下,已经和我们相伴多年的 Alexa、 Siri 和 Cortana 则显得苍白而无力。
在 Jarvis 变成幻视之后,钢铁侠的人工智能助手则是一个有着明显女性形象的 AI,Friday(星期五),他借由这个女性 AI 来操控和管理无数先进的技术。
和 Jarvis 类似,Friday 同样有着超强的能力和非常明显的个性。而当小蜘蛛从钢铁侠那里继承了升级版的蜘蛛侠套装之后,他也拥有了一个预装其中的人工智能语音界面,而小蜘蛛 Peter Parker 随后将他的 AI 命名为「Karen」。
在漫画中,Friday 穿着高跟鞋,有着鲜明的女性形象
为什么 Jarvis 是钢铁侠前后诸多 AI 当中唯一的男性 AI?而我们目前已知的、接触的 AI 当中,几乎都是以女性形象示人的?
为什么我们更加偏爱女声? 必须承认的是,相比于男声,女性的声音更加悦耳,更加易于理解,尽管没有特别充分的科学研究能够支撑这一说法。然而,这确实是科技行业会优先选择女性声音作为人工智能语音助手的理由。
未来学家和作家 Bernard Marr 曾经撰写大量关于大数据的书籍,根据他的说法:「研究可能表明,人类更喜欢女性的声音,并且研究发现,女性的声线在发出元音的时候会更加清晰,也更加易于听清和理解。在我们所拥有的声音库当中,女性的声音数据更多,而这些数据越多,我们自然能够更好地训练支撑语音助手的自然语言算法,进而可以让女性声线更加清晰、准确和逼真。」
从历史上看,自语音 UI 诞生之日起,使用女性声线来作为支撑语音助手的交互就似乎成了「标准操作」,而这种情况也解释了为什么如今会有大量的女性声音数据。事实上,当 Google 开始打算使用中性的名称「Google Assistant」(谷歌助理)的时候,他们就意识到了男性的声音更难处理:它们会犯更多语音识别上的错误,并且需要花费更长时间来进行「规训」(无论是输出还是识别男性声线,以及让男性声音被听到和理解,都比女性声音更麻烦)。Google 的文本转语音全球工程经理 Brant Ward 说:「我们曾经在很多不同的(AI)平台上测试过,但总是很难获得质量足够好的男性的声音,可能是因为这些 AI 系统本身,因为无论来自于哪里,针对女性声音的训练数据总是比男性声音更多。」
为什么我们需要用不同的声音 我们绝大多数的 AI 语音助手都是采用的女性声音,无论是真实存在的还说影视作品当中呈现的,基本都是采用的女性形象和声音,这件事情本身是个问题吗?
xkck 创作的关于 Siri 的漫画
回忆一下我们和 AI 语音助手之间对话的方式吧——我们通常不会客气,甚至永远不用说的太清楚,哪怕是带有侮辱性质的命令,Siri 总会泰然自若地处理。而家里有 AI 语音助手的父母们开始担心孩子们会变得更加粗鲁,因为 Alexa 永远不会大声地给孩子们下命令,也不会斥责他们。
但是孩子们面对 Alexa 说话时,也不会像和父母说话一样客气吧?赫瑞瓦特大学计算机科学教授 Verena Rieser 曾经警告过,当我们将 AI 语音助手女性化的时候,可能会对现实世界产生切实的影响。
「我们和 AI 在线上互动的后果可能会影响到现实,而这种影响可能是危险的。这里需要注意一个重要的前提,人工智能并不是中立的,因为它是人类创造的,所以它同样会从我们的社会偏见中汲取信息。现在的人工智能也会反映出这些偏见,而我们也正需要解决这个问题。」
这种偏见就是,女性是顺从的,适合担当助理的角色,她们从不顶嘴或者抗议。
我们用来构建未来人工智能的数据,受到如今普遍存在的人类偏见的影响。事实上,IBM 所创建的超级计算机 Watson 采用的也是少见的男性角色形象,使用着男性的嗓音,而「他」本身并不是作为「助理」来创建的,这未尝不是从侧面印证来这一偏见。
男性是主角,这才是问题 Jarvis 在电影《复仇者联盟2:奥创纪元》中,从一坨算法进化成为一个有知觉的生命体,在此之前,在它尚且是「助理」的阶段,就已经透过漫画圈粉无数。而在另外一部经典的科幻电影《2001太空漫游》中,库布里克所塑造的人工智能 HAL 同样是男性形象,同样拥有知觉,但是显得非常的险恶。有意思的是,当 AI 在故事中以男性角色出现的时候,它通常会拥有机会完成属于自身的角色弧光,补完叙事,而不是悄无声息地作为缺少存在感的辅助元素。在《复仇者联盟2:奥创纪元》之后,Friday 一直作为 Tony 的 AI 助手存在,但是直到《复联4》你都很少能够感受到她的存在感。女性 AI 少有能享受到主角待遇,迪士尼出品的《智能家居》(又名《我的妈咪不是人》)算是其中之一(但是在中国很少有人看过,豆瓣观看人数仅有19人)。
人类社会被这样的偏见所感染:「女性应该是助理而非主角」。这种偏见融入到如今的 AI 数据构建当中,即使设定为中性的 Google Assistant 也默认是女性角色,因为很难找到和生成足够好用的男性语音数据。
我们有理由关注 AI 语音助理的女性化问题,它从某种程度上强化了刻板印象。有一项研究表明,采用女性语音的人工智能在无法给出正面有效回应时,会招致用户更多的辱骂乃至于厌女的反应。即使是缺乏知觉的代码,也不应该因为性别而招致侮辱。
这种情况实在是太蠢了,即使 Jarvis 和 Friday 都会这么觉得。
AI 需要更多不同的声音,这不仅仅是为了降低偏见。
提高3倍效率!能落地的AI绘画&设计系统课来了! 如何快速入门AI绘画和AI设计?
阅读文章 >
体验地图如何应用到B端业务?来看高手的总结!
UI交互 2023-03-30一、概念理解1. 什么是体验地图在用户体验设计的领域里,有多种可视化的图表来描述典型用户的群体行为,或者反映了企业的产品和流程,比较常见的图表包括服务蓝图、客户旅程图、体验地图和心智模型图。相关干货:用户体验地图设计指南(下篇):构成拆解与流程实操在日常的工作中,大家或多或少都听过/用过用户体验地图,简单的说,用...一、概念理解 1. 什么是 体验地图
在 用户体验设计 的领域里,有多种可视化的图表来描述典型用户的群体行为,或者反映了企业的产品和流程,比较常见的图表包括服务蓝图、客户旅程图、体验地图和心智模型图。
相关干货:
用户体验地图设计指南(下篇):构成拆解与流程实操 在日常的工作中,大家或多或少都听过/用过用户体验地图,简单的说,用户体验地图是梳理用户场景和体验问题的一种工具,那在用户研究中,什么时候/阶段适合用体验地图?
阅读文章 >
用户体验地图设计指南(上):概念介绍与使用价值 在日常的工作中,大家或多或少都听过/用过用户体验地图,简单的说,用户体验地图是梳理用户场景和体验问题的一种工具,那在用户研究中,什么时候/阶段适合用体验地图?
阅读文章 >
这些图表类型都在一定程度上可视化的反映了用户的体验方式,并且根据不同的描述场景,也有使用方式的区分。
体验地图是其中一种工具,主要用来描述和可视化用户对产品或服务的交互过程以及对这些交互的感受和体验。它可以帮助团队理解用户在整个流程中的行为需求和情感状态,以及了解用户对产品的期望和遇到的问题。这有助于确定机会点并设计策略,以便更好地进行设计、开发和优化产品。
体验地图描述的是用户在特定情境下使用的各种交互过程,适用于长期跟踪用户和行为分析。由于它与用户行为的关联性较大,因此前期的用户调研尤为重要,以避免最终产生的图表与用户实际行为结果有偏差。
制作体验地图需要收集大量的用户数据,包括用户行为和反馈等信息,并且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这些数据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收集,例如用户调研、用户访谈、用户测试等。
同时,在制作体验地图时,需要考虑不同用户的需求和行为可能存在差异,因此需要对不同用户画像的行为流程制作对应的地图。
一个完整的体验地图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行为阶段 所采取的行动和步骤 需要完成的工作、目标或需求 想法和问题 情绪和精神状态 痛点 物理产品和设备 机会
2. 体验地图的作用
体验地图能够较完整的梳理用户体验流程,使团队对用户需求有较整体的认识,理解用户在不同行为阶段的想法和目标,进行全局性的机会点挖掘。
在用户的体验过程中,包括了行为的前后延续性方式以及与各个触点的交互方式,在整个流程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了解目标用户:通过用户体验地图,团队可以更全面深入地了解用户的需求、心理状态和情感起伏变化 梳理行为流程:能够帮助团队梳理用户与产品或服务的行为交互流程,并发现不同阶段的问题,有助于优化用户体验 发现痛点机会点:能够发现用户对产品或服务的不同反馈,通过持续迭代优化体验效果,可以提高用户对产品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由此可见,用户体验地图是一个有助于深入了解用户、重视用户体验、优化产品的工具。常被应用在 C 端业务中来评估用户体验,完整的体验地图也有助于不同岗位协作目标的一致性。
二、体验设计 1. 用户体验目标的差异化
在 C 端业务中,大多数产品的最终目标都是商业收益,因此在 C 端产品中有更多的内容表现形式,来适应大众化人群的使用场景。在用户人群中,虽然存在着不同用户画像,但是会使用相同的产品一般都是同个圈层用户,也会有相似需求的特点,较容易引导形成转化。
C 端领域有较多相似竞品,在用户行为教化上可以通过不同的产品学习,一定程度上也可以降低学习成本。体验目标侧重点在于如何提升用户的使用动机,策略上以引导用户形成最终转化变现。不仅要考虑运营侧的氛围渲染与视觉效果,还要顾及产品侧的商业模式及策略,以及在用户侧的情感需求和使用场景。
相对于 C 端产品来说,B 端产品则需要具备特定领域的知识和认知才能很好地使用产品,主要原因在于 B 端行业壁垒高、业务复杂、逻辑复杂、服务角色多、竞品类型较少。对业务流程的熟悉程度往往需要较大的学习成本,所以在设计思路上就需要更注重流程细节的完整性和清晰易懂。
B 端产品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解决某个场景下的问题,在产品使用目的上较为明确,具有较强的目标导向性,也有着较强的使用动机。功能业务上相对独立,但又会有部分逻辑相互影响的特点。
在 C 端中的用户角色大多为直接消费者,而在 B 端中,会有多个角色影响产品的使用。较简单的可以分为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不同角色对产品的期望也有所不同,比如决策层对数据安全保障较为看重,而执行层关注点在于如何提升操作效率。
产品解决方案应尽可能满足不同角色的期望,平衡给出最合适的设计方案。在进行前期产品调研、构建产品逻辑架构时,应对不同使用角色进行了解,确保正确的需求方向,B 端业务的使用者较为明确也较容易接触并收集反馈,应多沟通了解他们的使用习惯并分析得出结论,应用在设计上。
所以在 B 端项目的设计中,用户体验目标会有所区别,体验目标侧重在于如何提升用户使用过程中的任务效率,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在我看来,C 端的用户体验目标是建立在满足大众化的用户需求基础上,在产品的使用中实现价值互换的过程。B 端产品更类似于 C 端的工具类型产品,用户体验目标在于根据功能性交互操作,帮助用户解决特定场景下的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保持行为的流畅状态。
2. B 端体验设计关注点
体验地图可以简单理解为将用户体验过程中目标,行为,想法等描述成一个故事,并可视化出来。在《用户体验可视化指南》中,对体验地图的定义是,个体被认为是目标驱动的,在一个广泛的系统或领域操作和潜在的多个服务交互。
体验地图包含整个行为流程化的信息,以及在不同特定阶段下的详细交互方式,制作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团队发现和理解用户的行为模式,并在流程中发现问题,创造价值。
在 B 端产品的使用中,用户会带有更强的目的性,并且会有更多的关于完成任务的交互行为,而在整个过程中,用户当下的情绪波动和精神状态是相对稳定的。
所以在 B 端体验地图中,应更多关注触点的交互方式,行为流程的合理性,不只在于单个触点的优化,而要将触点整合成统一整体来评估,创造更好的体验。
在产品的设计目标上,应帮助用户快速 “找到” 功能,并能懂得 “使用” 功能,让用户高效解决问题。
在 B 端产品中,因为各个功能使用相对独立的特点,还可以将关联性较弱的用户行为拆分成独立较小的行为体验流程,再通过触点可视化的进行管理。
体验地图的一个弊端是需要耗费很多的人力物力来制作,如果直接复用 C 端产品使用方式就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来处理,对逻辑较多较复杂的 B 端产品来说可能不是那么方便和高效。因此可以根据体验目标的不同对地图进行侧重点调整,简化体验地图。
如以下 airtable 体验地图简化版,可以快速地对行为流程进行分析,同样可以得出有价值的信息。
三、业务应用 1. 行为流程应用场景
产品需要优先考虑在企业内部存在的价值,有什么用处,能干什么,也就是用户体验五要素中战略层的产品目标。
B 端项目的产品目标一般为提升任务完成效率,分析设计目标,需要制定哪些功能内容来支持和实现,可以从减少步骤、多线操作、缩短用时、功能复用、自动化等角度考虑。
体验地图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时间线上的用户行为流程,当设计目标确定后就需要完善行为流程,列出行为触点,并结合设计目标分析出具体的分阶段行为目标。
2. B 端体验地图分析策略
体验地图适合作为需求分析的工具使用,在调研前期需明确解决的场景问题,确保团队成员对本次需求有明确的目标,之后再通过调研目标用户的角色行为来确定任务流程。
考虑到 B 端需求逻辑的复杂性,明确的设计目标有助于在思考的过程中较合理的进行方案收敛,在行为触点的设计策略上也会有较清晰的指向性,防止过多的顾虑和不确定,影响方案产出。
体验地图适合分析行为流程,为确保在复杂的业务逻辑中进行快速的方案产出,我将 B 端业务的体验地图总结成以下内容:
解决的场景问题:需要完成的工作、目标或需求 目标用户:了解使用方式,在用户角色认知基础上做设计 设计目标:满足降本增效的产品目标 任务流程:包含用户具体交互行为流程以及触点行为目标,分析痛点,平衡整个流程得出设计策略来解决
举一个较简单的例子,有一个功能需求是需要将已有的用户列表以项目组的形式进行归类,方便项目负责人对相同项目的成员进行人员的管理。
根据产品需求分析,需要在用户列表管理增加项目分组功能,就是本次要解决的场景问题,而功能的角色使用者是需要一定权限的管理员身份,所以之后方案需要做权限判断处理。
设计目标考虑功能的易用性体验,结合提升效率的原则,可以增加批量操作来减少多次添加的步骤,并且可以在用户编辑中增加项目组选择的反向关联,多线程并行。通过对内容的分析思考,由此来确定功能的影响范围。
根据设计目标的范围规划产生两种行为路径,再分析不同触点的交互行为,得出设计策略。通过可视化的信息展示,对行为流程进行分析,减少逻辑遗漏,并且可以快速确定方案所需关联功能的页面呈现效果,当设计内容分析完整,之后的工作就是简单的组件复用搭建方案的交互原型。
欢迎关注作者微信公众号:「小馒头的交互笔记」
10个产品细节剖析,看看高手是如何做设计的!
UI交互 2023-03-30设计做到极致注重的就是对于细节的把控力,大厂的设计师之所以比较优秀,就是他们具备很好的细节把控力。想要提高产品设计的能力,发现设计细节和思考设计深入的能力至关重要。最近在体验产品的时候,发现了一些设计细节做得比较好的优秀案例,分享给大家学习一下。设计做到极致注重的就是对于细节的把控力,大厂的设计师之所以比较优秀,就是他们具备很好的细节把控力。想要提高产品设计的能力,发现设计细节和思考设计深入的能力至关重要。
最近在体验产品的时候,发现了一些 设计细节 做得比较好的优秀案例,分享给大家学习一下。
往期回顾:
10个产品细节剖析,看看高手是如何做设计的! 作为 UI 设计师来说,体验总结是必不可少的日常习惯,灵感的来源离不开对优秀设计的探索。
阅读文章 >
一、Banner 轮播转场的品牌化 立足于品牌做设计,才能强化自身产品的差异化。如何在更多设计场景中融入品牌基因,是设计师需要深入思考的关键。
最近在使用腾讯视频 APP 时,发现首页 Banner 图在轮播的转场过程中,以品牌 LOGO 造型作为转场过度。一个小小的细节强化了用户对于品牌的记忆度,也体现出专属的设计差异。
二、情感化的弹窗设计 通过弹窗设计可以提高用户操作效率,也是传播信息(活动/广告)最直观的形式。但是体验多了用户便会开始排斥,提高弹窗的情感化设计变得尤为重要,降低用户的排斥感才能提高弹窗的作用。
很多娱乐影视等 APP 都会有“青少年模式”弹窗提示,抖音将弹窗视觉表达融入了精美的国风插画。也通过针对性的内容作为设置的引导,提高了用户对“青少年模式”的深入理解,增强了体验的积极性。
插画的形式在弹窗设计中表现比较突出,比如嘀嗒出行 APP 将“推送通知”的弹窗设计运用插画增强情感化表达。相较于生硬的表达方式用户更能接受,通过营销的文案引导用户授权,提高了产品的感官体验。
三、最小化显示提高空间利用率 对于工具型产品不同用户的操作焦点不同,更多定制化的体验才能提高用户的操作效率。
钉钉 APP 在协作栏目中,默认展示的各类工具可以进行收起,实现最小化显示。用户可以根据使用习惯和操作方式选择收起/展开,提高了当前空间的利用率,自定义的功能设计可以提高用户的操作体验。
四、动态化的设置引导 为了提高用户隐私权益,手机系统针对产品调用权限进行了阻力设计,需要用户的授权操作。提高用户的各类功能授权就需要设计师探索,降低用户的排斥感和提高授权的利好政策才能获得授权。
抖音在引导用户开启通知权限的设计中,采用了动态画面的表达来强调开启通知的利好政策,以此来攻破用户的心理防备。相较于生硬的弹窗提示,动态的表达和引导性的文案更能拉近与用户的距离感。
五、沉浸式的活动氛围设计 沉浸式的体验可以带给用户更好的场景感,提高用户的参与度。在活动的设计中,不断向游戏化和沉浸式方向加强体验,提高活动的趣味性和强化用户参与的积极性。
腾讯视频在情人节的互动活动设计中,就将抢红包的活动融入到当前的界面中,红包雨铺满整个屏幕,以趣味性的形式满足用户心理。不隔断与界面之间的联系,降低活动对用户的干扰,进而提高活动氛围感和参与度。
六、人性化的提示设置 短视频近些年改变了大家的生活方式和娱乐形式,也有用户容易过度依赖进而影响休息质量。
抖音作为短视频领域的头部产品之一,在增强用户体验的同时也要起到良性的引导作用。当用户刷短视频一定时间后会弹窗提示休息,而提示时间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设置,灵活的设置可以让用户合理分配时间。健康使用的引导可以让用户感受到产品的温度,提高用户体验的认可度。
七、动态感知的温度设计 天气预报是用户关注度较高的信息,对于温度的感知可以让我们出行更容易把控。在产品中显示天气情况也是一种情感化的升级,可以带给用户更有温度的体验。
利用饿了么 APP 点餐之后,首页会显示配送情况和当前的天气温度,背景以动态的天气画面增强视觉感知。也希望用户可以根据天气情况对外卖员多一份理解,加强人与人之间的宽容心,带给用户更强的情感化体验。
最近在使用爱奇艺 APP 时,发现左上角的品牌位置也结合了天气情况,结合顶部视觉区域的流体渐变,新增的天气预报和品牌 LOGO 完美的通过动效过度。整个设计表达流畅自然,感官体验也是非常值得学习的。
八、无处不在的广告位开发 广告是众多产品实现流量变现的方式之一,广告位的开发也是见缝插针,如何在仅有的空间增加更多广告位,产品设计师也在不断探索。
最近在使用腾讯视频 APP 时,进入到个人中心时会默认有个下拉广告。这个见缝插针的广告位新增,对于设计师来说让我感受到了广告的无处不在,不过对于用户来说是否会心生排斥感得通过数据去验证。但是作为产品设计师这也是一个启发,将有限的空间进行深度开发,还不会影响已有的结构布局,这也是一个启发性的案例。
九、主题化的图标设计 图标是产品中不可或缺的存在,图标设计的研究也是设计师需要重点对待的技能范围。精美的图标不仅可以提高产品的感官体验,也能吸引用户的关注度,进而提高业务模块的点击欲。
最近在使用顺丰速运小程序时,寄快递栏目的各业务入口图标设计非常引人注目,结合主题化的图标设计突出了活动传播力度。对于工具型产品而言,强化氛围感可以打破用户原有的认知,不仅可以突出活动主题,也能强化用户对产品的视觉感知。
十、新颖的卡片式设计 卡片式设计已经流行好几年了,目前依然是非常普及的 UI 设计趋势之一。如何进一步强化卡片式设计的创新度,我们需要不断的尝试和总结。
哗哩哗哩 APP 的创作中心设计也许是一个不错的启发,卡片内部右上角的视觉强化使得原本普通的表达变得更有视觉感。突出的设计也成功的吸引了 UP 主的注意力,强化了该入口的点击欲。这样的设计表达在保留卡片式设计的基础上,也是一种新颖的视觉表现,可以作为突出业务入口的表现方式进行探索。
小结 体验、记录和总结是为了提高我们对于优秀设计解决方案的理解,也能强化我们的设计思路和灵感。对于设计的理解阐述属于个人见解,不足之处欢迎大家留言补充,我们互相进步。
欢迎关注作者的微信公众号:「黑马家族」
D.Design 堆友!1000+ 免费可商用3D素材等你来用
UI交互 2023-03-30大家好,这里是和你们一起聊设计的花生~阿里巴巴在上周推出了一个新的设计工具——在线 3D 编辑器 D.Design 堆友,里面有海量可以免费商用的 3D素材,都是大厂设计师原创,质量非常高,元素还可以在线编辑,下载也非常方便,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堆友的功能~往期推荐:超全整理!不会3D软件也能做的8种立体效果(附...大家好,这里是和你们一起聊设计的花生~
阿里巴巴在上周推出了一个新的设计工具——在线 3D 编辑器 D.Design 堆友,里面有海量可以免费商用的 3D素材 ,都是大厂设计师原创,质量非常高,元素还可以在线编辑,下载也非常方便,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堆友的功能~
往期推荐:
超全整理!不会3D软件也能做的8种立体效果(附教程) 大家好,这里是和你聊设计的花生~ 3D 元素在设计中应用广泛,但 3D 软件的学习门槛并不低。
阅读文章 >
一、D.Design 堆友简介 官网直达: https://d.design/
堆友的在线编辑功能包括两方面:头像编辑和场景编辑。
头像编辑器可以让我们自由组合设计 3D 人物头像,头像的表情、发型、眉毛、眼睛、衣服、配饰都可以调整,选中对应的部位,在左侧工具栏单击一下就能立马更换,人物的发色、肤色、衣服配饰、背景的颜色也都可以自定义调整,因此生成的结果非常多样,不用担心会撞脸。
头像编辑好后,点击右上角的「下载图片」就能保存到本地了,文件格式为 jpg,分辨率是 1000*782,可以用在作品集、简历、社交头像中。
场景编辑器中有节日营销、休闲娱乐、物流交通、办公家居 4 类共 100 多个 3D 设计场景,1000 多个可选元素。场景内的元素,比如背景颜色、物体的大小、颜色、位置角度,人物的形象,穿着和肤色等,也都是可以调整,类似在 3D 设计软件里的调整物体。
点击编辑器左侧的工具栏可以更改大场景和里面的小元素,或为画面添加新的元素,按住鼠标左键可以拖动查看视图的不同角度,按住鼠标滚轮上下拖动可以调整视图大小。丰富的场景模型和可调整的元素让设计师可以按需要生成各种不同的场景,作为素材用在海报、banner、H5 中都很不错。
除了自定义编辑头像和场景,堆友的所有 3D 素材还可以直接下载。点击顶部的「素材」进入素材列表,里面有人物、场景、元素 3 大类素材,将鼠标悬停在素材上方,点击出现的「下载」按钮即可。
堆友素材的免费下载并非无限制,每次下载都会扣取官方发放的“堆豆”。用户每天登录时会收到 50 堆豆,每次下载扣除 10 堆豆,扣完就不能下载了。堆豆用完后,我们可以点击自己的头像进入个人中心,完成官方任务赚取堆豆,或者等第二天去登录获取新的堆豆。
二、版权声明 堆友官方版权声明: https://terms.alicdn.com/legal-agreement/terms
虽然堆友官方在宣传时称所有素材都是免费可商用的,但是我看完官方的版权声明后,发现有一些特殊情况需要注意,建议大家在使用堆友的素材前确认好自己的用途是否在授权范围内。
使用堆友素材需要注意的地方:
不能用于制作公司标识、商标或服务标志。 不能利用 3D 软件或其他工具对堆友自营素材进行逆向建模及素材制作。 不能将堆友自营素材或其衍生作品进行转授权、转让、出售、共享、出租、赠与等。 不能将堆友自营素材或其行生作品以任何形式提供给任何第三方下载、提取、解压缩、或其他未经授权的使用。
免费且高质量的 3D 素材并不好找,堆友 3D 素材编辑器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们找 3D 素材难的问题。优设和优优之前也为大家推荐过一些比较好的免费 3D 素材,比如可以在线编辑 3D 素材并免费下载的 VERTEX,还有包含超多精美 3D 小元素的素材包 3D ICONS,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看看。
D.Design 堆友官网: https://d.design/
VERTEX 介绍: https://uiiiuiii.com/software/500189.html
3D ICONS 介绍: https://uiiiuiii.com/software/467115.html
推荐阅读:
Blender自学必看!6款零基础小白免费入门教程推荐 大家好,这里是和你们聊设计的花生~ 之前经常在网上看到各种用 Blender 设计作品,非常好看,于是自己也想着学一下。
阅读文章 >
Text to Skybox ! 一键生成360°无缝环境贴图的AI神器 大家好,这里是和你们聊设计的花生~ 之前向大家介绍过不少 AI 绘画工具,比如 Dall·E 2、Midjourney、Stable diffusion 等,它们都是大型的 Text-Image 模型。
阅读文章 >
让你的品牌快速脱颖而出,抢占市场份额,提升销量免费获取方案及报价*我们会尽快和您联系,请保持手机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