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手出品!两张表格搞定埋点和数据(附实用模板)

    UI交互 2022-06-07
    问题 欠下的债迟早都要还。互联网快速迭代虽然能提前满足用户需求,验证业务模式,但也带来 BUG 增多,管理混乱的问题。 比如随着人员流动,...

    问题 欠下的债迟早都要还。互联网快速迭代虽然能提前满足用户需求,验证业务模式,但也带来 BUG 增多,管理混乱的问题。

    比如随着人员流动,没留下迭代记录。新同事提的需求却不知道离职的老同事曾经做过效果不佳,又重复做了一次,浪费资源。即使想到去查数据,每个人对 埋点 的命名规则都不一样,又得求研发工程师翻代码,查一次历史数据身心俱疲。

    如果通过制定流程规范让大家来写文档留下记录又拖慢了开发速度,于是我在思考如何能快速留下记录,后续回顾的人也方便查看。

    58UXD 出品的这篇 数据分析 基础也非常实用:

    凭什么说设计方案有用?先掌握基础的数据分析思路! “凭什么说你的方案有效果?

    阅读文章 >

    思考 1. 可视化结构化

    作为交互 设计师 我知道研发工程师看交互说明文档喜欢看图不喜欢看字,我自己也讨厌看长篇大论的报告。这份文档结构要清晰,最好能可视化,看起来一目了然。考虑到数据的呈现,我决定采用表格。

    2. 形成习惯不费力

    如果在这件事上耗费太多精力得不偿失,要形成习惯,在固定的节点花较小的代价来做这个事情。为此我根据团队的版本开发流程,决定在功能上线数据分析后撰写《上线数据分析表格》。数据分析需要查询埋点,在功能开发后期,研发工程师需要处理埋点,因此在此时记录《埋点记录表格》是最佳的。

    成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我总结出了一个管理埋点和数据的模板和方法,来和大家分享。

    1. 埋点记录

    在完成设计方案后填写如下表格。

    修改点是设计方案,目标、预期结果来源于 Google 发明的 GSM 模型,若读者不了解可自行寻找资料学习。

    设计师和产品想法不一致怎么办?试试谷歌的GSM模型! 我们为什么要使用 GSM 模型 常规工作中,需求往往由 PM 发起,UE 团队到底如何跟 PM、FE 等团队成员协同,达成目标共识,是我们值得讨论的。

    阅读文章 >

    搞清楚预期结果(指标)后,自然就知道需要什么数据。根据需要的数据思考需要哪些埋点,再梳理现存埋点,最后通知研发工程师新增还缺失的埋点。

    上线后数据分析 在版本上线分析数据后填写如下表格。

    前三列与之前表格相同,实际结果根据埋点的数据分析结论填写。为了让之后来回顾的同事一目了然,建议用绿色表示结果符合预期,红色表示不符合,黄色表示待观察。如果上线之后有遗留问题需要后续优化或者有下一步计划,可填写在后两列中。

    或许有同事看完表格后想深究,我们可以把具体详细的数据列在上线表格下方。最后补充版本号和上线日期就得到一份完整的埋点和数据文档,如下图所示。

    建议把文档命名成“版本号+上线日期”,便于识别。

    制作为模板后,每个版本花半天时间就能完成分析记录。清晰简明的文档让后续回顾某个版本的修改点和数据变得简单。

    需要模板可点击如下链接获取: https://fd0bvliidp.feishu.cn/docs/doccn52pJfYmUxrl4eIiqyF4mYf

    欢迎关注作者的微信公众号:「龙爪槐守望者」

  • 如何快速提高过稿率?我分3个阶段帮你完全掌握(中)

    UI交互 2022-06-07
    本文将讲解设计前、中、后的结构,总结设计师在什么样的阶段采取什么样的策略能提高过稿率。 上篇回顾: [link https://www.uisdc.c...

    本文将讲解设计前、中、后的结构,总结 设计师 在什么样的阶段采取什么样的策略能提高过稿率。

    上篇回顾:

    如何快速提高过稿率?我分3个阶段帮你完全掌握(上) 不知道你是不是跟曾经的我一样,在刚入行 1-2 年的时候,过方案稿的时候对自己的设计提案并没什么信心,怯怯的说不出个所以然,经常被评审的产品、开发等上下游问懵了,然后现抓理由缓解尴尬,会反复修改,找不到感觉。

    阅读文章 >

    过了“望闻问切”的设计需求评估分析阶段,已经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可以针对产品目标、制定设计目标。在交互设计输出后,视觉设计可以转战如第二阶段大展拳脚!

    关键词:方向、分析、输出

    1. 按流程输出避免返工 按照流程输出的好处:能够达成方向的共识,提升设计的效率。避免或减少我们再输出了全部页面之后,相关决策人提出风格不符合推翻重来或反复加入自己的主观审美争论不休。

    我们部门的会将 视觉设计 主流程按节点拆解为:

    阶段 1:确定风格

    好的开头时成功的一半。若大方向若不对,后面的努力都是白费。产品在 0-1 探索阶段或 1-2 视觉升级版本的阶段,我们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去确定风格。有些产品不理解这步的必要性催着设计立即执行,设计师有必要科普下情绪板的指南针作用,磨刀不误砍柴工。合理利用设计工具:

    能够与相关决策者以较小的时间和实践成本达成风格共识。 设计师也在着手设计前做到成竹在胸,围绕着“关键词”作为方向锚点进行设计,降低后续方向跑偏的风险。 后续可以在评审作为设计考核的判断依据。 (1)因果正向推导:情绪板找大感觉

    情绪板 一般是根据我们自身产品、人群定位——分析关键词——寻找代表性图像——指导设计。找到大的感觉方向,再去推导设计结果。从“为什么why”去推导“是什么what”。

    在使用情绪板时,除了图片罗列,我还会为提取风格的名称或关键词作为标题、列出根据关键词(视觉映射、感觉映射、具象映射),提取归纳共性的色彩、质感、形状等。包括适用的场景、优势劣势、风险成本机会等角度分析,帮助产品理解。如果时间充裕,可以邀请用户或相关决策者共同参与情绪板的关键词、和图片筛选。网上有很多制作情绪板的方法这里就不展开了。

    情绪板经常被吐槽?简单4步帮你做出用得上的情绪板! 几乎大部分 UI 设计师在作品集里都会放入“情绪板”这个模块,但是这个模块的利弊其实都很明显,大家都想通过展示情绪板来告诉面试官我是如何定义色彩和产品的视觉风格调性的,但是大部分设计其实在做界面之前都没有做过情绪板,而是反套的。

    阅读文章 >

    (2)果因逆向推倒:竞品分析、拆解

    竞品分析往往是根据已有的设计结果去拆解:

    界面带来什么样的大方向感受?拆分页面结构&设计元素“形、色、字、质、构、动”如何配合实现?有什么样的创新和可借鉴的地方?为什么要采取这样的设计策略,他的目标用户、承载的内容、和产品定位是怎样的?从“是什么(what)”去推导“为什么(why)”。

    两者都有必要性,“情绪板”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采取抽象自然的物像,也可以配合更具体的元素拆分。通过对竞品的拆解,也会让我们减少设计上的“撞衫”和创造“方轮子”,思考为什么大家都用“圆轮子”的合理性。

    (3)产品拟人化

    一个前辈告诉我的小技巧,觉得挺好用推荐给大家,把产品拟人化:

    把你的产品和典型目标用户群里对应起来想成一种类型的人,他有什么样的外形特征,有什么样的品味,他有怎样的行为模式,带入同理心他与别人会如何对话交流。这个形象越是和目标用户重合丰满,界面设计风格和文案一致性就保持的更好,目标群体的自我形象认知和产品形象认同感就会更吻合。

    阶段 2:2-3 套主视觉风格视觉提案

    一般选择 1-2 个界面,如主页、详情页等界面,或者出现用户密接频次最多的操作页进行主视觉风格尝试。以 2 套及以上方向差异性较大方案为佳。

    阶段 3:全部页面视觉输出评审

    在风格确认后,第三节点全部页面的输出要保证重要界面易用,次要界面可用。多花时间和精力放在产品优先级高、用户操作频次高的界面优化上。

    阶段 4:视觉基础&控件规范梳理

    其实在做完典型页面后,已经可以开始着手基础规范梳理及简单常用控件规范。全部页面完成后对控件规范进行补充整理。规范的制定,可以让设计、开发协作更规范高效。

    阶段 5:标注切图

    现在我们基本上已经能够通过协同软件进行自动标注。但弹性控件,图片大小屏适配、操作热区等,一些设计师自知而开发不一定知道的规律、准则我们也需要主动用文字标注出来,避免因理解不统一造成的开发翻车,最后设计也跟着连坐。切图时提前与开发预沟通,可能需要采取一些较为特殊的切图形式。学习“盒模型思维”,用开发的盒模型思维去切图标注,元素间距、点击热区。

    关于盒模型:

    6000 字干货!写给设计师的开发沟通指南 前言 “这个做不了、很难做的啊、我没时间啊、改这个有什么意义吗?

    阅读文章 >

    阶段 6:开发跟进验收

    设计不是交出去的那一刻结束的,提前通知产品、开发为设计效果还原验收预留时间和还原度程度要求,保证我们的“孩子”能安全落地。一般会在第一轮验收时以文档形式:设计图和实现图差异对照标注,问题清晰说明并给出解决方案(如间距调整:XX 间距上移 10px),标出优先级 p0\p1\p2,对于反复提交无法达成一致的问题搬个小凳坐过去可能更高效。

    推荐截图工具 MAC 软件「xnip」 https://xnipapp.com/

    非 Mac 端推荐这款:

    设计神器!提高工作效率的截图软件Snipaste @短腿僵尸木:只要你是一名办公室职员,不管是否是设计师,都需要用到截图软件。

    阅读文章 >

    2. 如何找参考 没想法时,如何获取灵感呢?考验“搜商”的时候到了,我一般会从以下方向去搜索:

    (1)同类产品

    同业务类型的产品

    (2)同形式

    同表现形式的,如卡片式、邀请函形式…

    (3)同风格调性

    同风格的如科技风格、美漫风、酸性风、像素风、孟菲斯风格….感觉关键词:高端、文艺、小清新、传统..

    (4)跨界突破:跳出自身行业、产品类型限制。

    同行互相看很容易审美趋同,比如这段时间 UI 设计很流行用磨砂玻璃图标、3D 建模。开始新鲜流行的东西,过一段被大量使用就泯然众人,同类产品我们看的越多,越容易被反复强化思维定固住。看同行业的作品没想法,完全可以跳出行业类别,熟悉的事物形态,去看其他行业的优秀作品,摄影、服装的肌理、舞台、工业造型、海报设计…,重组融合固有元素。说不定会有新灵感,跳出趋同化。

    (5)同目标人群

    比如我们的目标人群是年轻潮人,我们想要打造年轻化的界面。除了用撞色、动感图形等表达年轻人的潮、酷等特征。我们也可以下载年轻潮人常用软件和常看的综艺节目,了解年轻人的喜好、表达方式、行为方式、搭配审美等,针对提取到的特定人性特征,采用更个性化、标签化、流行等元素,表达采用年轻人的口头禅。

    找到参考之后,不是要照抄,而是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学习,用“形色字质构”的分析法拆解表现及原因,再结合融入到自己的设计中,新瓶装旧酒。

    3. 谁说视觉设计不需要动脑! 想的越清楚,对产品 PRD 及用户深入思考,了解功能,并在设计稿中得体的表现出来,更大发挥设计的价值。

    你也可以理直气壮的说:人、功能、场景、风险项我都考虑到了,我这样设计都是基于什么样依据的得出的。从这些的角度可以更全面的思考设计:

    (1)带入不同的角色

    把自己当成用户,带入不同的「用户角色」:新用户、老用户、普通用户、专家用户的操作经验,是否需要操作新人指引、专业名词用户是否易于理解?重点内容该如何强调?图标的示意是否是可被理解的?

    带入不同的「协作者角色」:产品希望突出的重点是?开发的实现成本?运营的包容性怎样?…

    (2)从场景出发:

    场景要素:用户、需求、事件、环境状态、载体状态、人物状态

    产品组成:形态、功能、内容

    用户通常会在什么样的时间、地点、满足什么样的目的以什么样的方式使用产品?早、中、晚使用高频时间段是?使用的环境是否会有干扰被打断?是否有多线程任务需要进度提示?…

    (3)从功能完成出发

    如何引导用户操作主线任务;如何引导用户分流至支线任务;如何引导用户视觉动线、关注点。目标达成需要增强设计氛围感还是信息降噪?信息间的层次该如何区分?如何避免用户误操作?等等

    4. 至少 2-3 个方案

    (1)自我突破

    多出方案多去尝试,经过长期验证,我发现最优秀的设计往往不会在第一稿时出现,往往是在自己的能力圈内的保守方案,越做越有感觉,越能打破原型图的布局束缚,长期看对自己的设计能力也有提升。没法每次都做到 100 分尽善尽美,但可以每次都尝试做更好,每天进步一点点,瓶颈期的时候才会逐渐突破。

    (2)差异化输出

    方案之间的差异性最好大一些,保留保守的方案和大胆突破创新方案,我习惯在提案时标注分析每个方案的特征,和方案的优劣点,书面化梳理思路。这对日后整理作品集也会有帮助,帮你想起来当时为什么这么想这么做。

    (3)更多的选择

    出多个方案也可以在评审时,分散下产品的注意力在选择上,而不是集中火力对一个方案的挑剔上,多次提出不同的修改意见。甲方总是贪婪的,想要看到更多的可能性,有对比才更方便做决策,那就提前把更多的可能性展示出来。

    5. 选择好看的图片 or 真实的图片

    结论是:好看的图片 or 真实的图片全都要!

    之前发现很多设计师,只选择用好看理想的素材图片去提升整体的设计调性。好看的图片确实清晰、疏密得当,美观干净,在提案的时候能让我们的设计锦上添花。

    但如果项目落地是涉及到用户可以自由选择上传图片这类 UGC 内容,图片的质量就不是我们所能够把控的。那各种情况都可能发生:杂乱的图片、透明的背景、纯白纯黑的背景都会使得可读的文字信息或操作图标识别性变差。如果我们在设计时也用真实情况的图片去验证,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案,根据实际情况去添加蒙层、为白色文字加上投影是不是就可以避免这类影响体验的情况发生。同理在输入条件不可控的前提下,尽量多用真实数据或素材去更全面验证设计的合理性。

    例:用户可自定义背景的复杂情况影响图标即文字识别

    小结:

    设计中关键词:多分析、多尝试、多验证,意在笔先。下篇分享下提案的一些经验总结吧~希望与大家多多交流,共同进步

    同一个设计稿,如何让过稿率提高70%? 本文作者介绍了进行设计评审时可以提升评审效率,帮助设计师和与会者更好地进行沟通,并顺利推进项目的一些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阅读文章 >

  • 高手出品!两张表格搞定埋点和数据(附实用模板)

    UI交互 2022-06-07
    问题 欠下的债迟早都要还。互联网快速迭代虽然能提前满足用户需求,验证业务模式,但也带来 BUG 增多,管理混乱的问题。 比如随着人员流动,...

    问题 欠下的债迟早都要还。互联网快速迭代虽然能提前满足用户需求,验证业务模式,但也带来 BUG 增多,管理混乱的问题。

    比如随着人员流动,没留下迭代记录。新同事提的需求却不知道离职的老同事曾经做过效果不佳,又重复做了一次,浪费资源。即使想到去查数据,每个人对 埋点 的命名规则都不一样,又得求研发工程师翻代码,查一次历史数据身心俱疲。

    如果通过制定流程规范让大家来写文档留下记录又拖慢了开发速度,于是我在思考如何能快速留下记录,后续回顾的人也方便查看。

    58UXD 出品的这篇 数据分析 基础也非常实用:

    凭什么说设计方案有用?先掌握基础的数据分析思路! “凭什么说你的方案有效果?

    阅读文章 >

    思考 1. 可视化结构化

    作为交互 设计师 我知道研发工程师看交互说明文档喜欢看图不喜欢看字,我自己也讨厌看长篇大论的报告。这份文档结构要清晰,最好能可视化,看起来一目了然。考虑到数据的呈现,我决定采用表格。

    2. 形成习惯不费力

    如果在这件事上耗费太多精力得不偿失,要形成习惯,在固定的节点花较小的代价来做这个事情。为此我根据团队的版本开发流程,决定在功能上线数据分析后撰写《上线数据分析表格》。数据分析需要查询埋点,在功能开发后期,研发工程师需要处理埋点,因此在此时记录《埋点记录表格》是最佳的。

    成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我总结出了一个管理埋点和数据的模板和方法,来和大家分享。

    1. 埋点记录

    在完成设计方案后填写如下表格。

    修改点是设计方案,目标、预期结果来源于 Google 发明的 GSM 模型,若读者不了解可自行寻找资料学习。

    设计师和产品想法不一致怎么办?试试谷歌的GSM模型! 我们为什么要使用 GSM 模型 常规工作中,需求往往由 PM 发起,UE 团队到底如何跟 PM、FE 等团队成员协同,达成目标共识,是我们值得讨论的。

    阅读文章 >

    搞清楚预期结果(指标)后,自然就知道需要什么数据。根据需要的数据思考需要哪些埋点,再梳理现存埋点,最后通知研发工程师新增还缺失的埋点。

    上线后数据分析 在版本上线分析数据后填写如下表格。

    前三列与之前表格相同,实际结果根据埋点的数据分析结论填写。为了让之后来回顾的同事一目了然,建议用绿色表示结果符合预期,红色表示不符合,黄色表示待观察。如果上线之后有遗留问题需要后续优化或者有下一步计划,可填写在后两列中。

    或许有同事看完表格后想深究,我们可以把具体详细的数据列在上线表格下方。最后补充版本号和上线日期就得到一份完整的埋点和数据文档,如下图所示。

    建议把文档命名成“版本号+上线日期”,便于识别。

    制作为模板后,每个版本花半天时间就能完成分析记录。清晰简明的文档让后续回顾某个版本的修改点和数据变得简单。

    需要模板可点击如下链接获取: https://fd0bvliidp.feishu.cn/docs/doccn52pJfYmUxrl4eIiqyF4mYf

    欢迎关注作者的微信公众号:「龙爪槐守望者」

  • 从占星到MBTI,神秘学收割年轻人

    设计动态 2022-06-07
    编辑导语:当MBTI测试变成了一门生意,从完整的93题版,再到28题版本,甚至有的软件只需6题就能测出你的MBTI人格时,围绕着它的争议随之增强。本文作者从三个方面分析从占星到MBTI,神秘学收割年轻人,我们一起来看看。 “遇事不决就占星”,颇具“神秘学”属性

    编辑导语:当MBTI测试变成了一门生意,从完整的93题版,再到28题版本,甚至有的软件只需6题就能测出你的MBTI人格时,围绕着它的争议随之增强。本文作者从三个方面分析从占星到MBTI,神秘学收割年轻人,我们一起来看看。

    “遇事不决就占星”,颇具“神秘学”属性的占星已经渗透进年轻人工作、交友、恋爱的方方面面。

    “我是双鱼座,所以我爱浪漫”、“远离水瓶男”。如今年轻人的社交场,星座只是开局热身,能谈两句占星运势才是真正的社交潮人。

    “我每次大考前都会去占星馆。”00后的七七告诉燃财经,身边的朋友也都这样,去占星馆的意义和转发锦鲤差不多。“毕业时在两份工作里犹豫了很久,是占星师给了我建议。”95后的方林表示,“听完占星师分析就不焦虑了,后来选的offer我也很满意。”

    来自中国青年报的社会调查显示,在2033名受访者中,70.3%的受访者称身边喜欢星座文化的人多,16%的受访觉得非常多,近两成的人会利用占卜来决定日程安排、职业规划、婚恋交友等决定。

    高人汇创始人袁钰膦曾估算,在国内庞大的14亿人口中,16-50岁的目标用户占比约45%,其中付费用户约16%,年均占卜算命最低消费为1000元,合计下来,就是一个超1000亿元的市场。

    千亿的市场规模与年轻群体的日益追捧,让“占星”这个领域融资不断。

    测测星座在2013年、2014年分别获得九合创投的天使轮和远瀚资本的Pre-A轮融资,2017年获百合网1920万元A+轮融资。同年,莫小棋创立的星座女神获得左驭资本、水木资本、小米、韦玥创投共计3000万元的A轮融资。2021年2月,测测星座再次获得腾讯战略投资。同年9月,灵机文化获500万天使轮融资。此外,占心、蓝星漫、桃桃喜也都顺利完成融资。

    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约有170家企业从事“星座占卜、易经风水、命理分析”等相关业务。从注册时间上看,这些从事占卜相关业务的企业主要成立于2014-2018年。注册资本方面,5成以上的相关企业注册资本在100万元以内。

    而就在年轻人还在为星座、占星、塔罗如痴如迷时,互联网“神秘学”市场中又兴起了新的热潮——MBTI人格测试。不少年轻人表示,尽管占星和MBTI人格测试存在许多差别,但MBTI似乎正越过占星,成为互联网神秘学的新风口。

    图/MBTI十六种人格;来源/微博@MBTI十六人格

    “原来是开口必问星座,逛展必去占星,现在变成了在朋友圈更新MBTI人格。”七七告诉燃财经,继星座、占星、塔罗后,MBTI正逐渐成为年轻群体的新社交货币。

    “占星和MBTI都是年轻人用来认识自我的一种工具。”占星师潘子仲告诉燃财经,工具越便捷,传播效果就越好,“不过MBTI究竟能不能代替占星,或者说MBTI和占星在‘神秘学’领域的博弈会如何,至少现阶段很难有所定论。”

    一、对“神秘学”上头的年轻人 “一开始我不太相信占星,但现在连交男朋友都会先看看星盘。”七七告诉燃财经,一次刷抖音无意间看到了某个讲星座的短视频,“不止我的星座非常符合我,朋友的星座分析得也很准。”自此之后,原本对占星、星座一窍不通的七七开始尝试研究占星,“每次和占星师聊完都会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和七七一样迷恋上占星的还有00后小鱼,但小鱼“入行”的时间却要早很多。小鱼告诉燃财经,从高中起她就已经开始研究占星,“从星盘上我能够更好的了解自己,掌握自己的人生。”

    上大学后,小鱼开始通过小红书兼职做占星师,并很快有了自己的第一批顾客。“第一批来找我咨询的消费者几乎都是学生。他们相信占星的结果,我也会很认真地去解读星盘,因为大家有着共同的爱好,我就很希望帮他们解决问题。”

    与此同时,占星也正逐渐成为年轻群体的“谈资”和“社交货币”。方林告诉燃财经,有次面试心仪的公司,起初自己在谈话的过程中过于拘谨。但随后面试官突然聊到了星座,滔滔不绝的对谈便由此开始了。毫不意外,和面试官相谈甚欢的方林顺利拿到了offer。

    而小鱼和朋友的互动,也经常围绕互相转发星座运势展开,“平时大家都忙,转发也能表达对朋友的关心。”

    “我会让占星师看我嗑的CP运势,分析的内容我不会当真,但很有意思。”资深追星的陈莹表示,副业写小说的她会将设定的虚拟人物交给占星师推演,以此获得写作灵感,“有时没灵感了,就会根据占星的运势分析续写故事,减轻日更压力。”

    正如上述多位年轻人所说,占星这一通过观测和解释天体运行而预卜未来的外来“神秘学”,正在通过线上、线下等不同方式吸引着越来越多各行各业的年轻人。

    占星师肖珺告诉燃财经,“占星本是个相对小众的‘游戏’,但随着小红书、抖音、B站等社交平台的兴趣,不仅给了这些‘神秘学’更丰富的传播渠道,也让星座成为了普及性的概念,并慢慢出圈。

    二、“神秘学”,圈粉又赚钱 如肖珺所说,占星早已不再“小众”,互联网“神秘学”也成为了新的青年亚文化并逐渐成了新的财富密码之一。

    “逛街时和闺蜜一起去占星馆,新年也会一起约着占星,氛围很轻松。”2002年出生的林灵保持着一年3-4次的占星频率。另外,冥想、看手相都已经成了她的日常娱乐活动。中国科协发布的《第三次中国公众对未知现象的抽样调查报告》显示,每4个中国人中至少有1个“相信”玄学,有过算命行为的受访者高达40%。

    旺盛需求之下,这一充满了神秘色彩的领域,圈粉无数。而品牌联动、广告合作、IP合作、直播带货,则让“神秘学”从业者实现了财富自由。

    公开资料显示,知名占星师“Alex是大叔”微博粉丝已达1743万,并与众多一线大牌、快消品合作。热门星座博主“陶白白Sensei”微博粉丝数1757万。据统计,仅仅2021年,“陶白白Sensei”就8次登上微博热搜。微博之外,“陶白白Sensei”抖音粉丝数量更是高达2324.5万,其首次在抖音带货便卖出2516支唇釉,创造了17万元的销售额。

    图/Alex是大叔微博合作截图(左);塔罗性格测试截图(右);来源/燃财经截图

    肖珺表示,在其2014年留学韩国攻读宗教学时,就已经开始面向中国留学生提供占星服务,每月大概能有30000元的收入。

    潘子仲告诉燃财经,占星客单价较高,早在2016年,占星的单次收费就已经在2000-3000元了。但与此同时,潘子仲也直言,解读星盘费时费力,即使是熟练的占星师也需要2个小时以上。

    相比之下塔罗客单价较低,单次消费不会超过500元,但复购率较高。一位线下塔罗馆老板告诉燃财经,自己的店里设置了两个占星师,业绩好的单个塔罗师能到4万元一月,业绩不好的时候也有2万元。

    与此同时,强烈的市场需求下,让经过系统学习的占星师“供不应求”,占星师培训课程便应运而生。潘子仲表示,自己创建的R.A.S亚洲塔罗协会开办的占星课学费为7000元,时长3个月的塔罗课价格为16800元。

    “现在国内的占星市场足够大,需求也足够旺,是一个流量很大的行业。”潘子仲如是说道。“国内占星文化源于国外,但现阶段来看,仍旧不够成熟。如果不进行真正的本地化,不仅很难形成竞争力,也很容易被某些新事物代替。”潘子仲补充道。

    三、MBTI“取代”占星? 近日在社交平台爆火的MBTI,或许就是潘子仲口中的新事物之一。

    4月初,原本常用于企业招聘和内部训练的性格测试工具MBTI彻底“出圈”。与之相关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阅读次数达到了23亿次。在小红书搜索MBTI,相关帖文高达5万篇,抖音各大博主紧跟热点,发布自己的MBTI测试人格。B站上,关于MBTI的28题速测互动视频播放量更是高达236万。

    一夜之间,MBTI俨然成为了互联网“神秘学”的新宠。

    MBTI是以瑞士心理学家卡尔·荣格划分的8种心理类型为基础,把人划分成十六种不同的人格类型,主要用于公司的人员招聘和管理。MBTI从业者方晓表示,MBTI本质是一种性格测试,类似的还有九型人格、霍兰德职业兴趣、性格颜色测试等。

    但随着MBTI的出圈,其慢慢地从人员招聘走进了年轻人的恋爱和交友圈,并被部分社交APP引入,将其纳入用户匹配标准。

    而越炒越热的MBTI也已经出现了商业化苗头。“以国内某心理测评为例,2021年其用户量为510万,按照单个用户10-19元的心理测评费用计算,一项MBTI测试就能获取亿元级别的收益。”方晓告诉燃财经。在国外,MBTI测试的版权持有方,CCP公司所经营的性格测试更是已形成约20亿美元的市场,并开发出800种周边产品。

    方晓直言,“MBTI并不是完全科学的心理学量表,但确实是成功的商业营销案例。”国内外包括但不限于Facebook、谷歌、可口可乐、腾讯、华为等大厂都会或多或少使用MBTI辅助招聘和团队管理。随着社交网站上娱乐性的MBTI人格梗图的传播,MBTI已经成为了年轻群体寻求自我认知和社交娱乐的重要工具。

    而当MBTI测试变成了一门生意,从完整的93题版,再到28题版本,甚至有的软件只需6题就能测出你的MBTI人格时,围绕着它的争议随之增强。公开资料显示,不仅作为发明者的迈尔斯母女根本没有接受过心理学的正规训练。不少用户开始吐槽自己每隔一段时间测出的人格都会大不相同。

    MBTI是伪科学便呼之欲出,而这种争议,与占星倒是颇为相似。首先就是占星利用从地球上看到的恒星、行星和太阳的位置占卜运势,但实际上在宇宙不同位置看到的星座位置和形状可能截然不同。其次,占星高度依赖占星师的个人经验,有用户表示不同的占星师甚至会给出截然不同的解读和建议。

    事实上,无论是MBTI还是占星,年轻人在意的或许并不完全是结果。“MBTI和占星之间,并不是‘取代’的关系。”方晓表示,尽管他们都服务于同一群年轻群体,但这批用户从不是割裂的。无论是占星、塔罗,还是MBTI,贩卖的都是一种仪式感,一种咨询服务。它们都能营造一种新奇感、神秘感,也能给用户一个认知自我的全新视角。这才是这群年轻人真正看重的东西。

    潘子仲同样认为,MBTI和占星只是工具不同,本质都是在提供咨询服务,让用户更好的梳理问题,分析问题,认识自己。“其实更多的年轻人会把他们结合到一起,娱乐自己。”

    “这周末我打算再去占星问问恋爱运,毕竟我是最难脱单的intp啊。”林灵说道。

     

    作者:马舒叶;编辑‍‍‍‍‍‍‍‍‍‍‍‍‍:曹 杨;微信公众号:燃次元(ID:chaintruth)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t34SszmmI5t-rYMs1a9FXw

    本文由 @燃次元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Pexels,基于CC0协议

  • 第一波!2022年6月精选实用设计干货合集

    UI交互 2022-06-07
    6月第1波设计干货合集来了!这次的合集中有好几个图库网站、图标库乃至于专门下载免费素材的设计网站推荐,简单来说,就是大家日常永远不够用的那些「优质设计素材...

    6月第1波设计干货合集来了!这次的合集中有好几个图库网站、图标库乃至于专门下载 免费素材 的设计网站推荐,简单来说,就是大家日常永远不够用的那些「优质设计素材」,在结尾我还附赠了一个颇为有趣的、设计感十足的小游戏,希望大家能够劳逸结合。对了,上个月的 干货合集 也记得看看:

    第一波!2022年5月精选实用设计干货合集 五一假期结束了,给大家贡献一波设计干货吧!

    阅读文章 >

    第二波!2022年5月精选实用设计干货合集 五月的第二波设计干货合集紧跟着就来了!

    阅读文章 >

    第三波!2022年5月精选实用设计干货合集 五月第三波设计干货合集来了!

    阅读文章 >

    第四波!2022年5月精选实用设计干货合集 五月第四波设计干货合集来了!

    阅读文章 >

    下面我们具体看看这一期的干货:

    1、定制矢量插画动画的图库工具 https://designstripe.com/crayon

    Crayon 是一个实用性非常强的工具,如果你有 SVG 格式的矢量素材,可以上传到 Crayon 上将它改成动画,如果你没有素材,可以直接在 Crayon 的素材库中寻找你心仪的插画,然后将它制作成你能用的动画,非常方便!

    2、超多高素质图标的 Figma 图标库 https://www.untitledui.com/icons

    这个图标库有胆子自称为终极图标库,肯定是有两把刷子的——从设计的素质上来说,这套图标库是高度统一的 Figma 原生图标库,不是从别处移植来的,从数量上来说,它涵盖 3500 多个不同的图标,怎么着都能覆盖日常的需求,风格上来说,现代而清爽,涵盖多个不同的常用样式。这种用心制作的图标库,一定要收藏。

    3、免费插画素材下载网站 https://freeillustrations.xyz/

    这个名为「免费插画」的网站就非常直接,它专门为你搜罗各种免费的插画素材,有的是个人项目,有的是商业项目,需要稍微注意一下这些免费素材的适用范畴。

    4、免费3D风插画素材包 Saly https://www.figma.com/community/file/890095002328610853

    这是一套完全免费的 3D 风格的插画素材,你可以在 Figma 当中直接适用。这套素材包含有30+ 插画,而且还在不断的更新和新增,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对这些插画进行调整。

    5、合理又友好的开源配色库 https://reasonable.work/colors/

    Reasonable Colors 是一个开源的配色系统,用于构建可访问性良好且美观的配色方案。这套配色系统中每组颜色都严格遵循 WCAG 的用色对比度标准,确保两个颜色之间的对比度足够大,可用性较强,但是又不会显得突兀,这套配色系统对于绝大多数的网站和 APP 而言都足够用了。

    6、在线3D设计渲染和应用工具 https://www.vectary.com/

    Vectary 是一个新近出来的 3D 场景设计工具,或者说是包含工具的设计服务,它内置了大量的免费场景、模型以及素材,你可以直接借用这些元素来快速搭建场景,也可以完全从零开始设计。这个工具并非完全收费的,用户可以免费使用部分服务,并且最重要的是,你可以借助官方插件,在 Sketch 和 Figma 当中调用它。

    7、设计感超强的视频灵感库 https://www.showreelz.com/

    对,这个名为 Showreelz 是一个灵感库,其中搜集了大量素质超高、设计感足够强的视频内容,可以给你制作视频、寻找设计灵感提供有效的参考!

    8、配色有趣的益智小游戏 https://eightcolors.net/

    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这并不是一个设计工具,仅仅是一个配色非常有趣且好玩到停不下来的在线益智小游戏,越往后的关卡颜色越多,图案也越复杂,通过方向键和Shift 键来挪动位置和小圆点,拼合出底部给出的图案,非常适合摸鱼的时候玩玩……

  • 让设计感暴增!8个画册标题的排版技巧

    UI交互 2022-06-07
    标题排版在画册设计中有着很关键的作用,标题排得好可以让整个版面的气质提升不少,反之亦然,而很多设计师在排画册的标题时,通常都是单纯选择一个笔画较粗的字体,...

    标题排版 在画册设计中有着很关键的作用,标题排得好可以让整个版面的气质提升不少,反之亦然,而很多 设计师 在排画册的标题时,通常都是单纯选择一个笔画较粗的字体,把字号拉大与正文对齐,这种标题的排版太过常规,容易导致整个版面缺乏设计感,比如下图。

    其实画册的标题也能排出许多新意,本篇文章,葱爷来给大家分享几个可以给画册设计加分的标题 排版技巧 。

    更多排版案例:

    有哪些容易上手,而且特别出效果的版式设计技巧? 排版的技巧有很多,而且随着设计的发展,每过一段时间都会有一些新的技巧流行起来,葱爷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这 7 个技巧,也是近几年比较流行,且容易上手、容易出效果的排版技巧。

    阅读文章 >

    描边字错位组合 上图是某院校招生画册的“学院简介”排版,由于太过讲究对齐,缺少变化,所以显得不够灵活,我们可以把标题的中英文词汇拆开进行错位排版,错位时要注意左右的平衡,另外,三行错位比起两行错位的变化会更丰富一些。

    单纯只是做错位处理,效果并不怎么好,因为没有层级关系,所以可以再加上字号大小的变化,突出重点词汇,弱化次要词汇。

    这样层级丰富多了,但是众多很粗很黑的字体挤在一起略显压抑,把其中部分词汇改成描边后,整体就变得更透气、更有设计感一些了,注意描边要细一点,以避免描边的笔画重叠在一起影响识别性和美观性。

    标题排好以后,再根据标题调整一下内文、页眉、页码的排版,内文通常会对齐标题中的某个字词,但一边对齐就好,不需要两端都对齐,页眉、页码可以作为装饰来排版,填充一点颜色可以让版面变得更活跃。

    彩色标题叠加灰色图片 还是拿前面的那个案例举例,把学校图片换成一张没有去底的矩形照片,然后把它处理成黑白色照,移动至版面上方,标题使用蓝色压住图片的左上角,这时标题就不是孤立的几行文字了,而是与图片形成了一个整体,这种排版方式在网页设计中比较常见,用于画册的标题排版,效果也是很不错的。

    图片做出血处理显得更大气,左下角的页码与标题左对齐,可以加强版面的整体性和关联性。

    手写体搭配黑体 同一个标题我们通常只会使用一种字体(不包括英文),但有时候也可以试试用两种字体搭配来使用,比如手写字体搭配无衬线字体,这两种字体在风格上完全不一样,对比非常强烈,能够给版面带来新意。

    由于该中文标题过于简短,所以搭配上英文会更丰富一些。

    正文刻意与标题进行了错位排版,当然,同时也保持着某些对齐关系,图片的排版同样如此,与正文错位,但与标题左对齐,整个版面既灵活又很有序,符合学校画册的调性。

    文字叠加色块 加色块是标题设计中常用的手法,但如果只是用一个色块把标题包住,那么效果是比较普通的,很容易像促销折页的做法。所以我们可以只把色块作为标题的一个装饰元素,用一个小小的色块放在标题后面,使其视觉上更丰富、更突出。

    图片的刻意错位很关键,如果图片与正文两端对齐,那么英文标题、正文、图片、页码都是沿着一条直线对齐的,整个版面就会变得生硬很多。

    文字加色块还有另一种效果也不错,即把文字色块合并在一起做成补丁效果,首先把文字错位排版,然后分别给每一行文字加一个色块把文字框住,色块与色块上下相连。

    搭配上序号和英文标题,丰富标题的对比关系,使其更美观、更有设计感,色块可以根据需求适当超出文字的长度。

    正文的排版我做了一点改变,把第一段单独拿出来作为引文使用,刚好这段文字在内容上也正好是起到提前说明的作用,这样处理后这个版面也变得有了一些新意,标题十分显目。

    手写体跨版 在画册设计对于有些版面,可以排得大气一点,比如把原本可以 1P 排完的内容排成一个跨 P,这时标题也可以拉大跨版排列,这种做法可以加强文字的大小对比,也会有更多留白空间。

    为什么用手写体呢?宋体和黑体不行吗?其实也可以,不过由于汉字的笔画比较复杂,宋体和黑体又比较方正,所以拉太大排列时会显得不够灵活,如果是英文则会好一些,所以在排版的时候我还做了倾斜与裁剪处理,并且搭配了英文进行错位排版,不然会显得过于单调。

    标题与正文左右排版 在竖版的画册中,我们通常喜欢把标题排在正文的上方,而如果把标题与正文左右摆放,那么又会有种不一样的感觉。但不要把标题与正文水平对齐,那样的话标题的空间就过小了,会显得很压抑,而是要把标题放在正文的左上方,并保持某些对齐关系。

    如果把这种排版方式看成是分栏网格,那么它属于不对称网格,即正文栏应该比标题栏更大一些,以保证有足够大的空间排列正文内容。标题栏可以有大量留白,页脚可以与标题形成呼应,丰富版面的细节。

    扭曲标题 这种标题处理手法在海报设计中比较常见,其实国外很多画册也这么做,效果很酷,冲击力很强。

    用中文来做这种效果行不行呢?也可以,不过不适合太严肃的画册,用在设计类和时尚类的画册中会比较合适,比如前面列举过的设计书籍的排版。由于文字较多,所以进行分行错位处理,然后在顶部菜单栏中选择对象-封套扭曲-用网格建立,把网格参数设置为 3 行 5 列。

    移动网格的锚点使文字呈波浪形,如下图。

    拉拽锚点左右两边的手柄使波浪形变得柔和一点。

    波浪效果做得差不多后,按快捷键 E 调出自由变换工具面板,并选择自由扭曲工具,把标题扭曲成如下效果。

    再调整一下细节,然后把它放在版面中,把内容篇章的序号处理成描边样式与标题叠加在一起,可以起到装饰的作用。

    扭曲的标题搭配上鲜艳一点的颜色,效果会更时尚,对于这种版面,正文也不要排得过于规矩,所以,我刻意把版面中的两张图片做了错位处理。

    打散排列 通常我们会把标题文字集中排放,但对于设计和时尚类画册,我们可以打破传统的做法,把标题做适当的分散排版,效果也很不错,当然,标题文字如果太少就不合适了。

    另外,为了使标题更特别 ,给文字加上下划线效果会更好,并且下划线可以根据需求适当延长,以加强这些分散文字的关联性,甚至还可以加上英文做装饰。

    正文的排版与标题文字左右两端保持对齐。

    结语 设计是一个不断尝试、调整的过程,排标题同样也是如此。另外,标题的排版固然是很重要的,但是想要整体效果得到比较大的改善,正文、图片、页眉、页脚、页码的配合也很重要,永远要把整体的大效果摆在第一位。

    欢迎关注作者的微信公众号:「葱爷」

  • 第一波!2022年6月精选实用设计干货合集

    UI交互 2022-06-07
    6月第1波设计干货合集来了!这次的合集中有好几个图库网站、图标库乃至于专门下载免费素材的设计网站推荐,简单来说,就是大家日常永远不够用的那些「优质设计素材...

    6月第1波设计干货合集来了!这次的合集中有好几个图库网站、图标库乃至于专门下载 免费素材 的设计网站推荐,简单来说,就是大家日常永远不够用的那些「优质设计素材」,在结尾我还附赠了一个颇为有趣的、设计感十足的小游戏,希望大家能够劳逸结合。对了,上个月的 干货合集 也记得看看:

    第一波!2022年5月精选实用设计干货合集 五一假期结束了,给大家贡献一波设计干货吧!

    阅读文章 >

    第二波!2022年5月精选实用设计干货合集 五月的第二波设计干货合集紧跟着就来了!

    阅读文章 >

    第三波!2022年5月精选实用设计干货合集 五月第三波设计干货合集来了!

    阅读文章 >

    第四波!2022年5月精选实用设计干货合集 五月第四波设计干货合集来了!

    阅读文章 >

    下面我们具体看看这一期的干货:

    1、定制矢量插画动画的图库工具 https://designstripe.com/crayon

    Crayon 是一个实用性非常强的工具,如果你有 SVG 格式的矢量素材,可以上传到 Crayon 上将它改成动画,如果你没有素材,可以直接在 Crayon 的素材库中寻找你心仪的插画,然后将它制作成你能用的动画,非常方便!

    2、超多高素质图标的 Figma 图标库 https://www.untitledui.com/icons

    这个图标库有胆子自称为终极图标库,肯定是有两把刷子的——从设计的素质上来说,这套图标库是高度统一的 Figma 原生图标库,不是从别处移植来的,从数量上来说,它涵盖 3500 多个不同的图标,怎么着都能覆盖日常的需求,风格上来说,现代而清爽,涵盖多个不同的常用样式。这种用心制作的图标库,一定要收藏。

    3、免费插画素材下载网站 https://freeillustrations.xyz/

    这个名为「免费插画」的网站就非常直接,它专门为你搜罗各种免费的插画素材,有的是个人项目,有的是商业项目,需要稍微注意一下这些免费素材的适用范畴。

    4、免费3D风插画素材包 Saly https://www.figma.com/community/file/890095002328610853

    这是一套完全免费的 3D 风格的插画素材,你可以在 Figma 当中直接适用。这套素材包含有30+ 插画,而且还在不断的更新和新增,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对这些插画进行调整。

    5、合理又友好的开源配色库 https://reasonable.work/colors/

    Reasonable Colors 是一个开源的配色系统,用于构建可访问性良好且美观的配色方案。这套配色系统中每组颜色都严格遵循 WCAG 的用色对比度标准,确保两个颜色之间的对比度足够大,可用性较强,但是又不会显得突兀,这套配色系统对于绝大多数的网站和 APP 而言都足够用了。

    6、在线3D设计渲染和应用工具 https://www.vectary.com/

    Vectary 是一个新近出来的 3D 场景设计工具,或者说是包含工具的设计服务,它内置了大量的免费场景、模型以及素材,你可以直接借用这些元素来快速搭建场景,也可以完全从零开始设计。这个工具并非完全收费的,用户可以免费使用部分服务,并且最重要的是,你可以借助官方插件,在 Sketch 和 Figma 当中调用它。

    7、设计感超强的视频灵感库 https://www.showreelz.com/

    对,这个名为 Showreelz 是一个灵感库,其中搜集了大量素质超高、设计感足够强的视频内容,可以给你制作视频、寻找设计灵感提供有效的参考!

    8、配色有趣的益智小游戏 https://eightcolors.net/

    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这并不是一个设计工具,仅仅是一个配色非常有趣且好玩到停不下来的在线益智小游戏,越往后的关卡颜色越多,图案也越复杂,通过方向键和Shift 键来挪动位置和小圆点,拼合出底部给出的图案,非常适合摸鱼的时候玩玩……

  • 让设计感暴增!8个画册标题的排版技巧

    UI交互 2022-06-07
    标题排版在画册设计中有着很关键的作用,标题排得好可以让整个版面的气质提升不少,反之亦然,而很多设计师在排画册的标题时,通常都是单纯选择一个笔画较粗的字体,...

    标题排版 在画册设计中有着很关键的作用,标题排得好可以让整个版面的气质提升不少,反之亦然,而很多 设计师 在排画册的标题时,通常都是单纯选择一个笔画较粗的字体,把字号拉大与正文对齐,这种标题的排版太过常规,容易导致整个版面缺乏设计感,比如下图。

    其实画册的标题也能排出许多新意,本篇文章,葱爷来给大家分享几个可以给画册设计加分的标题 排版技巧 。

    更多排版案例:

    有哪些容易上手,而且特别出效果的版式设计技巧? 排版的技巧有很多,而且随着设计的发展,每过一段时间都会有一些新的技巧流行起来,葱爷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这 7 个技巧,也是近几年比较流行,且容易上手、容易出效果的排版技巧。

    阅读文章 >

    描边字错位组合 上图是某院校招生画册的“学院简介”排版,由于太过讲究对齐,缺少变化,所以显得不够灵活,我们可以把标题的中英文词汇拆开进行错位排版,错位时要注意左右的平衡,另外,三行错位比起两行错位的变化会更丰富一些。

    单纯只是做错位处理,效果并不怎么好,因为没有层级关系,所以可以再加上字号大小的变化,突出重点词汇,弱化次要词汇。

    这样层级丰富多了,但是众多很粗很黑的字体挤在一起略显压抑,把其中部分词汇改成描边后,整体就变得更透气、更有设计感一些了,注意描边要细一点,以避免描边的笔画重叠在一起影响识别性和美观性。

    标题排好以后,再根据标题调整一下内文、页眉、页码的排版,内文通常会对齐标题中的某个字词,但一边对齐就好,不需要两端都对齐,页眉、页码可以作为装饰来排版,填充一点颜色可以让版面变得更活跃。

    彩色标题叠加灰色图片 还是拿前面的那个案例举例,把学校图片换成一张没有去底的矩形照片,然后把它处理成黑白色照,移动至版面上方,标题使用蓝色压住图片的左上角,这时标题就不是孤立的几行文字了,而是与图片形成了一个整体,这种排版方式在网页设计中比较常见,用于画册的标题排版,效果也是很不错的。

    图片做出血处理显得更大气,左下角的页码与标题左对齐,可以加强版面的整体性和关联性。

    手写体搭配黑体 同一个标题我们通常只会使用一种字体(不包括英文),但有时候也可以试试用两种字体搭配来使用,比如手写字体搭配无衬线字体,这两种字体在风格上完全不一样,对比非常强烈,能够给版面带来新意。

    由于该中文标题过于简短,所以搭配上英文会更丰富一些。

    正文刻意与标题进行了错位排版,当然,同时也保持着某些对齐关系,图片的排版同样如此,与正文错位,但与标题左对齐,整个版面既灵活又很有序,符合学校画册的调性。

    文字叠加色块 加色块是标题设计中常用的手法,但如果只是用一个色块把标题包住,那么效果是比较普通的,很容易像促销折页的做法。所以我们可以只把色块作为标题的一个装饰元素,用一个小小的色块放在标题后面,使其视觉上更丰富、更突出。

    图片的刻意错位很关键,如果图片与正文两端对齐,那么英文标题、正文、图片、页码都是沿着一条直线对齐的,整个版面就会变得生硬很多。

    文字加色块还有另一种效果也不错,即把文字色块合并在一起做成补丁效果,首先把文字错位排版,然后分别给每一行文字加一个色块把文字框住,色块与色块上下相连。

    搭配上序号和英文标题,丰富标题的对比关系,使其更美观、更有设计感,色块可以根据需求适当超出文字的长度。

    正文的排版我做了一点改变,把第一段单独拿出来作为引文使用,刚好这段文字在内容上也正好是起到提前说明的作用,这样处理后这个版面也变得有了一些新意,标题十分显目。

    手写体跨版 在画册设计对于有些版面,可以排得大气一点,比如把原本可以 1P 排完的内容排成一个跨 P,这时标题也可以拉大跨版排列,这种做法可以加强文字的大小对比,也会有更多留白空间。

    为什么用手写体呢?宋体和黑体不行吗?其实也可以,不过由于汉字的笔画比较复杂,宋体和黑体又比较方正,所以拉太大排列时会显得不够灵活,如果是英文则会好一些,所以在排版的时候我还做了倾斜与裁剪处理,并且搭配了英文进行错位排版,不然会显得过于单调。

    标题与正文左右排版 在竖版的画册中,我们通常喜欢把标题排在正文的上方,而如果把标题与正文左右摆放,那么又会有种不一样的感觉。但不要把标题与正文水平对齐,那样的话标题的空间就过小了,会显得很压抑,而是要把标题放在正文的左上方,并保持某些对齐关系。

    如果把这种排版方式看成是分栏网格,那么它属于不对称网格,即正文栏应该比标题栏更大一些,以保证有足够大的空间排列正文内容。标题栏可以有大量留白,页脚可以与标题形成呼应,丰富版面的细节。

    扭曲标题 这种标题处理手法在海报设计中比较常见,其实国外很多画册也这么做,效果很酷,冲击力很强。

    用中文来做这种效果行不行呢?也可以,不过不适合太严肃的画册,用在设计类和时尚类的画册中会比较合适,比如前面列举过的设计书籍的排版。由于文字较多,所以进行分行错位处理,然后在顶部菜单栏中选择对象-封套扭曲-用网格建立,把网格参数设置为 3 行 5 列。

    移动网格的锚点使文字呈波浪形,如下图。

    拉拽锚点左右两边的手柄使波浪形变得柔和一点。

    波浪效果做得差不多后,按快捷键 E 调出自由变换工具面板,并选择自由扭曲工具,把标题扭曲成如下效果。

    再调整一下细节,然后把它放在版面中,把内容篇章的序号处理成描边样式与标题叠加在一起,可以起到装饰的作用。

    扭曲的标题搭配上鲜艳一点的颜色,效果会更时尚,对于这种版面,正文也不要排得过于规矩,所以,我刻意把版面中的两张图片做了错位处理。

    打散排列 通常我们会把标题文字集中排放,但对于设计和时尚类画册,我们可以打破传统的做法,把标题做适当的分散排版,效果也很不错,当然,标题文字如果太少就不合适了。

    另外,为了使标题更特别 ,给文字加上下划线效果会更好,并且下划线可以根据需求适当延长,以加强这些分散文字的关联性,甚至还可以加上英文做装饰。

    正文的排版与标题文字左右两端保持对齐。

    结语 设计是一个不断尝试、调整的过程,排标题同样也是如此。另外,标题的排版固然是很重要的,但是想要整体效果得到比较大的改善,正文、图片、页眉、页脚、页码的配合也很重要,永远要把整体的大效果摆在第一位。

    欢迎关注作者的微信公众号:「葱爷」

  • 2022年软饮料国潮发展洞察报告

    设计动态 2022-06-06
    编辑导语:本分析内容主要分析对象是中国软饮料行业国潮发展动向及发展态势,包括软饮料行业国潮化进程及竞争格局、三大国潮力量的发展潜力及未来发展趋势。一起来看一下吧。 易观分析:《数字经济全景白皮书》浓缩了易观分析对于数字经济各行业经验和数据的积累,并结合数字时代

    编辑导语:本分析内容主要分析对象是中国软饮料行业国潮发展动向及发展态势,包括软饮料行业国潮化进程及竞争格局、三大国潮力量的发展潜力及未来发展趋势。一起来看一下吧。

    易观分析: 《数字经济全景白皮书》浓缩了易观分析对于数字经济各行业经验和数据的积累,并结合数字时代企业的实际业务和未来面临的挑战,以及数字技术的创新突破等因素,最终从数字经济发展大势以及各领域案例入手,帮助企业明确在数字化浪潮下的行业定位以及业务发展方向。

    《数字经济全景白皮书》持续关注软饮料行业。本分析内容主要分析对象是中国软饮料行业国潮发展动向及发展态势,包括软饮料行业国潮化进程及竞争格局、三大国潮力量的发展潜力及未来发展趋势。

    伴随消费实力提升及消费世代更迭,品类分化与品牌更迭加速,品类上呈现无糖化、高端化、功能化、融合化趋势,竞争格局上国潮品牌加速崛起,替代国际品牌成为市场主导力量。未来国潮品牌将进一步加速发展状态,而后浪黑马品牌有望在关键新品类上逆袭,成为领导品牌。

     

    本文由 @易观分析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作者投稿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让你的品牌快速脱颖而出,抢占市场份额,提升销量
免费获取方案及报价
*我们会尽快和您联系,请保持手机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