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如何有效实现年度目标?我总结了3个步骤!

    UI交互 2023-02-09
    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今天谈个话题,关于:如何有效实现你的年度目标?首当其冲的是我们要区分目标跟愿望之间的区别,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世界和平一类都属于愿望,所以首先你不能将年度目标定为发家致富,光宗耀祖,太虚幻。“目标应该怎么定”其实已经可以写本书,但也可以简单概括为一句话,就是:“符合长远规划,能比过去进步,并不容易...

    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今天谈个话题,关于:如何有效实现你的年度目标?

    首当其冲的是我们要区分目标跟愿望之间的区别,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世界和平一类都属于愿望,所以首先你不能将年度目标定为发家致富,光宗耀祖,太虚幻。

    “目标应该怎么定”其实已经可以写本书,但也可以简单概括为一句话,就是:

    “符合长远规划,能比过去进步,并不容易,但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的事情。”

    比如 2022 年通过设计你赚了 200 万,那么今年的目标是 300 万,又比如做自媒体,2022 年你全网粉丝 20 万,2023 年目标是突破 30 万。

    据此,大家可根据自己实际规划,具体怎么有效实现,马上就谈。

    一、小学思维做执行 当有了切合实际的目标,就需要分析如何落实,根据个人体验,有个方法十分凑效。

    过去我经常跟朋友分享一句话,叫:越难的事情,用越笨的方法。

    儿子读一年级,某一天我看他写了很多页的“月”字,我翻了下,发现越到后面写得越好。

    一个人要进步,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啊!

    月字所以能写好无非是有足够练习量,而且这种事情要跟自己比,不要跟别人比,一些人写 3 页就能写好,一些人则可能需要写 30 页。

    所以希望能有效完成目标,首先是必须完成对应目标的工作量,我举些例子:

    比方过去你做了 1000 万业绩是从 20 个客户身上产生的,那么假设今年要完成 1500 万,用最简单的数学模型推算,今年最少要谈下 30 个客户。

    而能成功跟 20 个客户合作过去需要见 60 个客户,因此今年你最少得见 100 个客户。

    先不管最后能不能成功突破 1500 万业绩,这见 100 个客户的量首先要完成,因为这是完成 1500 万业绩的最基本保证。

    说个自身例子,B 站去年 12 月忽然给我流量,所以我对做好 B 站有了更强烈的兴趣。

    今年目标是要突破 10 万粉丝,分析下来大概需要发布 40-50 个视频,根据过去数据,一个有效视频大致能涨粉 1000-2000,而且一年 40-50 个视频能有效平衡质与量,并有可操作性。

    可操作性很重要,所以规划量的时候必须符合实际,看能否落地,不能真的就像做数学题。

    譬如有些人认为既然见 100 个客户做 1500 万,那我见 200 个客户是不是就能做 3000 万了,这就是典型的钻牛角尖与抬杠。

    二、区分坚持与固执 前面谈到 12 月 B 站忽然给我流量是怎么一回事呢?这是要谈的第二个话题,就是基于量的变通。

    很多人分不清楚坚持与固执,我们常说“坚持就是胜利”,但忘记“固步就会自封”。

    在奔向一个目标的时候,坚持绝对是最基本的,但过程中不能忘记优化与变通。

    去年 8 月我做了次直播,当时谈到接下来的重心会往大众平台发展,因为专业平台的数据我已经做到一个瓶颈,因此 B 站成为其中一个选择。

    8 月之后我就开始改变制作视频的方式,从 PPT 录音为主变作真人口播,图片比例,剪辑节奏,开场白等都做了调整,这里的考虑暂不细说,反正我试着不断改变内容呈现方式来测试观者反应及平台数据。

    大致以全新方式发布了 10 个视频左右(这 10 个视频也存在不断优化的细节区别),B 站就开始推荐我的内容了,而且后续类似制作方式的视频数据都不错。

    其实很多平台的算法都存在流量池机制,就是不同作者随着制作内容的变化会被放到不同流量池,从几百晋升到几千,再到几万,几十万不等。

    意思是一旦成功进入了几万的池,一般只要发布都有几万流量,但是过程中有正向有反向,比方质量越来越好流量池就越来越大,反之则会被下降。

    除了 B 站,我的文章也通过标题优化在头条号获得不错推荐,可以说同一个内容,通过改变制作方式,改变标题,改变篇幅等方式去适应不同平台的喜好、规范与算法,就能获得完全不同的结果,有时候还很惊喜。

    我们回到设计公司的例子,假设做 1500 万要见 30 位客户,当你见到 20 位的时候发现成交量远远达不到预期,那么是否可以调整一下策略,在已合作的客户中进行需求深挖。

    因为发展一个新客户的成本远远高于老客户的复购或者转介绍,所以情况不对要立马调整,这也是《易经》常说的“持经达变”,意思是保持基本原则底线,但随时变通。

    所以这里谈的重点是冲刺一个目标的时候需要不定期(或定期)进行复盘,发现不通就要改变,不要一条路走到黑,自己感动自己,认为已经尽了最大努力。

    关于这点我也总结为一句话,就是:在坚持中优化,在优化中坚持。

    三、制造奖励与平常心 梁启超曾经谈过自己是趣味主义者,也鼓励大家做这样的人,他曾例举 4 样事情是能从趣味起,到趣味终的,分别是:

    劳作,游戏,艺术,学问。

    细想一下,4 样事情有个共通点,就是过程中有充分的“奖励机制”,这种奖励通常是非物质的,但能让人不断产生多巴胺,越做越发现其乐无穷。

    劳作其实可以理解为工作或者手工艺,再引申一下,设计跟其它匠人都属于这个范围,我们公司一位同事就喜欢说:设计本身能产生葡萄糖,当对完成效果感到满意,会情不自禁的身心愉悦。

    游戏方面就不用细说,而从事艺术的奖励我认为是来自表达的满足。

    而做学问我也有感触,撰写多年设计史文章后,感觉像爬楼梯,每高一级视野就更广,但同时更虚心,因为看到的未知世界更大,属于求知欲获得满足的奖励。

    撰写的设计史文章合集: https://www.uisdc.com/zt/design-history

    说了那么多,我想帮梁先生再加一项,就是创业,创业过程其实跟游戏、劳作、做学问似乎都相似,无论起伏都会让人感受到乐趣。

    我自身创业的开心时刻有很多种,比方给大家发钱,是一种承担责任的快乐,比方获得甲方由衷赞赏,是获得认同的快乐,再比方签下项目,是收获的快乐,诸如此类。

    甚至有时候面对挫折难题,通过努力解决也是一种成长的快乐。

    我们在实现目标的时候要时刻培养这种主动感受快乐的能力,这些都有奖励机制的作用,在实现目标过程中必不可少。

    这里头可以有些小技巧,比如现实一点,通过物质给自己制造奖励,从 2020 年开始我就养成一个习惯,因为喜欢酒,除了喝还有研究,因此每当我签下一个项目就给自己买支喜欢的酒,我的酒架子上因此有了轩尼诗、马爹利、人头马、卡慕等不同等级的白兰地。

    每次跟朋友去分享这些酒的时候就像分享一个成果,这样的机制能达到一种良性循环,让我有持续完成目标的动力。

    最后一点就是平常心,规划目标是对的,但目的性不能太强,因为越大的期待会隐藏越大的失望。

    《传习录》里王阳明跟弟子谈话的时候经常会出现一个词叫“将迎意必”,这个词能追溯到《庄子·知北游篇》,比较深奥,大意是:

    要来的,我就去迎接,想要的,就必须得到。

    比方我要出版书籍,还没写完,就臆想登陆新书畅销榜,又比方做自媒体制作视频,刚刚拍完就臆想发布后必火,一夜成名做网红。

    这样的心态非常浮躁,不利于目标的完成,还会给完成目标的过程中制造痛苦。

    不管你的目标是什么,要专注当下,除了努力将当下具体事情做好,无须将迎意必之外,还要专注感受当下做事情的乐趣,那么不管结果如何,都必然会有收获。

    最后祝愿大家在 2023 年都能完成自己的规划目标,平安喜乐,一切顺利!

    话题谈到这里,感谢各位,下期再会!

    欢迎关注作者的 微信 公众号「设计史太浓」:

  • 2023年如何有效实现年度目标?我总结了3个步骤!

    UI交互 2023-02-09
    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今天谈个话题,关于:如何有效实现你的年度目标?首当其冲的是我们要区分目标跟愿望之间的区别,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世界和平一类都属于愿望,所以首先你不能将年度目标定为发家致富,光宗耀祖,太虚幻。“目标应该怎么定”其实已经可以写本书,但也可以简单概括为一句话,就是:“符合长远规划,能比过去进步,并不容易...

    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今天谈个话题,关于:如何有效实现你的年度目标?

    首当其冲的是我们要区分目标跟愿望之间的区别,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世界和平一类都属于愿望,所以首先你不能将年度目标定为发家致富,光宗耀祖,太虚幻。

    “目标应该怎么定”其实已经可以写本书,但也可以简单概括为一句话,就是:

    “符合长远规划,能比过去进步,并不容易,但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的事情。”

    比如 2022 年通过设计你赚了 200 万,那么今年的目标是 300 万,又比如做自媒体,2022 年你全网粉丝 20 万,2023 年目标是突破 30 万。

    据此,大家可根据自己实际规划,具体怎么有效实现,马上就谈。

    一、小学思维做执行 当有了切合实际的目标,就需要分析如何落实,根据个人体验,有个方法十分凑效。

    过去我经常跟朋友分享一句话,叫:越难的事情,用越笨的方法。

    儿子读一年级,某一天我看他写了很多页的“月”字,我翻了下,发现越到后面写得越好。

    一个人要进步,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啊!

    月字所以能写好无非是有足够练习量,而且这种事情要跟自己比,不要跟别人比,一些人写 3 页就能写好,一些人则可能需要写 30 页。

    所以希望能有效完成目标,首先是必须完成对应目标的工作量,我举些例子:

    比方过去你做了 1000 万业绩是从 20 个客户身上产生的,那么假设今年要完成 1500 万,用最简单的数学模型推算,今年最少要谈下 30 个客户。

    而能成功跟 20 个客户合作过去需要见 60 个客户,因此今年你最少得见 100 个客户。

    先不管最后能不能成功突破 1500 万业绩,这见 100 个客户的量首先要完成,因为这是完成 1500 万业绩的最基本保证。

    说个自身例子,B 站去年 12 月忽然给我流量,所以我对做好 B 站有了更强烈的兴趣。

    今年目标是要突破 10 万粉丝,分析下来大概需要发布 40-50 个视频,根据过去数据,一个有效视频大致能涨粉 1000-2000,而且一年 40-50 个视频能有效平衡质与量,并有可操作性。

    可操作性很重要,所以规划量的时候必须符合实际,看能否落地,不能真的就像做数学题。

    譬如有些人认为既然见 100 个客户做 1500 万,那我见 200 个客户是不是就能做 3000 万了,这就是典型的钻牛角尖与抬杠。

    二、区分坚持与固执 前面谈到 12 月 B 站忽然给我流量是怎么一回事呢?这是要谈的第二个话题,就是基于量的变通。

    很多人分不清楚坚持与固执,我们常说“坚持就是胜利”,但忘记“固步就会自封”。

    在奔向一个目标的时候,坚持绝对是最基本的,但过程中不能忘记优化与变通。

    去年 8 月我做了次直播,当时谈到接下来的重心会往大众平台发展,因为专业平台的数据我已经做到一个瓶颈,因此 B 站成为其中一个选择。

    8 月之后我就开始改变制作视频的方式,从 PPT 录音为主变作真人口播,图片比例,剪辑节奏,开场白等都做了调整,这里的考虑暂不细说,反正我试着不断改变内容呈现方式来测试观者反应及平台数据。

    大致以全新方式发布了 10 个视频左右(这 10 个视频也存在不断优化的细节区别),B 站就开始推荐我的内容了,而且后续类似制作方式的视频数据都不错。

    其实很多平台的算法都存在流量池机制,就是不同作者随着制作内容的变化会被放到不同流量池,从几百晋升到几千,再到几万,几十万不等。

    意思是一旦成功进入了几万的池,一般只要发布都有几万流量,但是过程中有正向有反向,比方质量越来越好流量池就越来越大,反之则会被下降。

    除了 B 站,我的文章也通过标题优化在头条号获得不错推荐,可以说同一个内容,通过改变制作方式,改变标题,改变篇幅等方式去适应不同平台的喜好、规范与算法,就能获得完全不同的结果,有时候还很惊喜。

    我们回到设计公司的例子,假设做 1500 万要见 30 位客户,当你见到 20 位的时候发现成交量远远达不到预期,那么是否可以调整一下策略,在已合作的客户中进行需求深挖。

    因为发展一个新客户的成本远远高于老客户的复购或者转介绍,所以情况不对要立马调整,这也是《易经》常说的“持经达变”,意思是保持基本原则底线,但随时变通。

    所以这里谈的重点是冲刺一个目标的时候需要不定期(或定期)进行复盘,发现不通就要改变,不要一条路走到黑,自己感动自己,认为已经尽了最大努力。

    关于这点我也总结为一句话,就是:在坚持中优化,在优化中坚持。

    三、制造奖励与平常心 梁启超曾经谈过自己是趣味主义者,也鼓励大家做这样的人,他曾例举 4 样事情是能从趣味起,到趣味终的,分别是:

    劳作,游戏,艺术,学问。

    细想一下,4 样事情有个共通点,就是过程中有充分的“奖励机制”,这种奖励通常是非物质的,但能让人不断产生多巴胺,越做越发现其乐无穷。

    劳作其实可以理解为工作或者手工艺,再引申一下,设计跟其它匠人都属于这个范围,我们公司一位同事就喜欢说:设计本身能产生葡萄糖,当对完成效果感到满意,会情不自禁的身心愉悦。

    游戏方面就不用细说,而从事艺术的奖励我认为是来自表达的满足。

    而做学问我也有感触,撰写多年设计史文章后,感觉像爬楼梯,每高一级视野就更广,但同时更虚心,因为看到的未知世界更大,属于求知欲获得满足的奖励。

    撰写的设计史文章合集: https://www.uisdc.com/zt/design-history

    说了那么多,我想帮梁先生再加一项,就是创业,创业过程其实跟游戏、劳作、做学问似乎都相似,无论起伏都会让人感受到乐趣。

    我自身创业的开心时刻有很多种,比方给大家发钱,是一种承担责任的快乐,比方获得甲方由衷赞赏,是获得认同的快乐,再比方签下项目,是收获的快乐,诸如此类。

    甚至有时候面对挫折难题,通过努力解决也是一种成长的快乐。

    我们在实现目标的时候要时刻培养这种主动感受快乐的能力,这些都有奖励机制的作用,在实现目标过程中必不可少。

    这里头可以有些小技巧,比如现实一点,通过物质给自己制造奖励,从 2020 年开始我就养成一个习惯,因为喜欢酒,除了喝还有研究,因此每当我签下一个项目就给自己买支喜欢的酒,我的酒架子上因此有了轩尼诗、马爹利、人头马、卡慕等不同等级的白兰地。

    每次跟朋友去分享这些酒的时候就像分享一个成果,这样的机制能达到一种良性循环,让我有持续完成目标的动力。

    最后一点就是平常心,规划目标是对的,但目的性不能太强,因为越大的期待会隐藏越大的失望。

    《传习录》里王阳明跟弟子谈话的时候经常会出现一个词叫“将迎意必”,这个词能追溯到《庄子·知北游篇》,比较深奥,大意是:

    要来的,我就去迎接,想要的,就必须得到。

    比方我要出版书籍,还没写完,就臆想登陆新书畅销榜,又比方做自媒体制作视频,刚刚拍完就臆想发布后必火,一夜成名做网红。

    这样的心态非常浮躁,不利于目标的完成,还会给完成目标的过程中制造痛苦。

    不管你的目标是什么,要专注当下,除了努力将当下具体事情做好,无须将迎意必之外,还要专注感受当下做事情的乐趣,那么不管结果如何,都必然会有收获。

    最后祝愿大家在 2023 年都能完成自己的规划目标,平安喜乐,一切顺利!

    话题谈到这里,感谢各位,下期再会!

    欢迎关注作者的 微信 公众号「设计史太浓」:

  • 面对新业务设计师如何快速接入?来看大厂高手的方法!

    UI交互 2023-02-09
    年后有不少小伙伴们要开始找工作了,都会面临相同的问题:换一家公司,如何快速了解业务并展开工作?其实除了换工作之外,类似的场景还有:公司业务孵化出新产品被临时调配,或转岗遇到不熟悉的业务...作为职场人,公司招人的目的是来救火的,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来培养员工。面对新的环境能不能快速融入业务状态,也是对设计师能力的考验。

    年后有不少小伙伴们要开始找工作了,都会面临相同的问题:换一家公司,如何快速了解业务并展开工作?其实除了换工作之外,类似的场景还有:公司业务孵化出新产品被临时调配,或转岗遇到不熟悉的业务...

    作为职场人,公司招人的目的是来救火的,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来培养员工。面对新的环境能不能快速融入业务状态,也是对 设计师 能力的考验。那么当面对新业务时,应该如何快速接入呢?我将结合自身经历跟大家分享一些心得体会。

    更多方法:

    如何熟悉新业务?6个业务分析模型与方法送给你! 作为互联网设计师,面对不断变化的业务内容和场景,不仅需要掌握基本的专业设计方法,同时也要求熟悉业务,在深入分析业务痛点的基础上,洞察设计创新机会点,助力业务发展。

    阅读文章 >

    一、多渠道快速了解行业 当投入新的领域工作时,在不了解业务的情况下,仓促投入工作中套用之前的经验在新业务上,往往无法提供满足需求的解决方案。原有业务中的用户、商业逻辑在其他领域可能很难适用。所以我们需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快速了解业务概貌,也为后面工作的开展做好铺垫。

    1. 查阅行业报告

    首先从宏观上了解整个行业的现状。我们可以通过研读行业报告,建立起对这个行业的基本认识。因为在行业报告中会提到相关行业的发展状态,政策导向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分析行业中包含了哪些垂直赛道、每个赛道都有哪些相关企业,目标公司的规模、融资情况和业务进展等。这里推荐通过以下两个网站查询:

    IT 桔子:关注 IT 互联网行业结构化的公司数据库和商业信息服务提供商。 艾瑞咨询:可以免费阅读包括新零售研究、大数据研究、企业咨询、投资研究等方向的高质量行业分析报告。

    2. 关注行业资讯

    其次从中观上通过阅读行业资讯,提升业务思维能力。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阅读有关行业或公司业务的最新行业报道和评论,了解业务发展战略和面临的难题等,也可以看一些行业老板们的公开讲话,也会谈到公司及整个行业的未来走势。资讯的获取渠道有很多,包括各大门户网站、公众号、博客论坛等。这里推荐几个常用的专业网站查询:

    36 氪:信息更新快,时效性高。以全面、独家的视角为用户深度剖析最前沿的资讯。内容涵盖快讯、科技、金融、投资、互联网等。 虎嗅:专注于有深度、犀利的优质商业资讯,围绕创新创业的观点剖析与交流。 创业邦:更专业、更有深度。为创业者提供高价值的资讯和服务。

    3. 体验行业竞品

    然后再从微观上了解同类竞品,不仅看产品本身,还要比较行业地位,了解在目前的背景下,我们的产品是处于行业领先还是向竞品追赶的地位。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关注竞品的差异,分析背后的原因,取其精华,为后期产品的迭代提供方向。

    二、深入业务提升产品思维 设计师对业务不够理解,往往跟产品对接时只能进行“信息不对等”沟通,只有真正理解业务才能发挥更大的设计价值,挖掘更多的设计机会点,站在更好的视角为产品服务和决策,帮助到达更高的业务目标。

    1. 了解产品历史

    产品经理与用户走得更近,了解业务并分析竞品,他们对于这些领域有深刻的了解。多于他们交谈,或者从他们这里拿到之前相关的产品文档、会议记录等资料,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产品创建的契机、愿景、历经的过程等信息。

    另外查看 Sketch 等设计源文件更能直观了解设计的历史版本、试错过程和优化方案,帮助了解更多产品及视觉设计的信息。

    2. 了解目标用户

    不同的产品服务的目标用户也各不相同。用户的性别、年龄段、职业、喜好、习惯、消费水平等特征的差异决定了产品的方向。我们需要明确产品的用户群及对应的用户特征。当你了解目标客户现在如何解决他们的问题后,你可以更好地了解潜在客户现有的动机、行为和期望,以预测他们将如何对待一个新的解决方案。

    用户的使用场景也是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举个例子,在房产经纪人使用的直销后台系统中,考虑到经纪人常用的电脑分辨率和工作场景,合理的字号设置和首屏利用率对于经纪人阅读和操作效率尤为重要。

    3. 体验并感受产品

    体验产品流程是一种快速熟悉产品很好的方式。很多产品的用户系统是包含多种身份角色的。我们在使用产品时要带着角色身份,有目的性地操作,避免陷入到设计师的视角陷阱,把产品体验变成了线上走查。举个例子客户管理系统中一般包含销售员、销售主管、大区经理、管理员等身份,不同身份对应不同的权限和使用功能。

    在使用的过程中,对功能流程中存在问题的页面及时截图,并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和思考点,方便到后期项目迭代中有涉及这些点的时候,可以去进一步优化。

    4. 梳理业务流程

    业务流程往往是一件复杂的事情,特别是 B 端类产品,对于加深业务理解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样能够最快了解整个产品的流转方式。在梳理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专业词汇、角色、工作流等维度进行分析。

    ① 专业词汇

    很多产品是服务于垂直的领域,所以不免涉及到专业领域的一些词汇来进行准确描述。比如在直销系统中,我们必须了解:公客池、营销客、线索、跟进等基本词汇,这些词汇的背后一般是比较庞大的功能或产品中的深层逻辑。

    公客池:按区域或某种特征组合在一起的客户分组,对全部经纪人可见并联系;

    私客:经纪人单独管理和维护的客户群,其他人不可见;

    线索:可从推广活动、广告、购买等各种渠道获得的客户简单信息,通过管理和跟进转化为客户。

    ② 工作流

    对于复杂业务,产品流程中会牵涉多个角色,我们需要关注有哪些角色、角色之间的协同关系、工作场景、操作路径等。

    例如房产经纪人使用的直销系统,核心本质是一个客户管理的销售工具,我们首先对经纪人的日常工作流程进行梳理。为了帮助经纪人提升转化率也就是房客资源利用率,从购房分析、提供具体的购房方案、房源筛选匹配、到房屋营销建议、再到销售跟进、风险管控等整个流程,帮助经纪人优化应答时间、标准话术、沟通技巧、追踪频次、服务动作,并根据不同需求客户给出效率最优的接待服务方案,从而提升经纪人的作业效率与客户转化率,进而实现业绩增长。

    总结 把握好换到新业务前两周的业务熟悉阶段,我们按照先整体再局部从大到小的思路,从行业入手了解行业竞品,产品是怎样的商业运转模式,再通过价值主张,了解产品各个功能模块的价值。

    充分利用好团队资源,包括产品、测试同学等,他们更了解业务以及产品的组织架构,知道产品的核心模块是哪些,清楚不同角色的之间的流转关系是怎样的。最后通过以上步骤,基本能够对一个新的业务有了基本的认知,希望本文能够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有更好的方法欢迎留言讨论,一起进步~

    欢迎关注「58UXD」的微信公众号:

  • 微软出品!如何设计让用户喜爱的IP形象?

    UI交互 2023-02-09
    最近在微软官方论坛上看到一篇关于 IP 形象设计的全流程文章,写的非常好,忍不住想翻译给大家看。这篇文章详细分享了国外大厂是如何从用户需求出发,有理有据的讲述了一个受大家喜欢的 IP 形象的诞生历程。我从中学到很多,也希望大家通过阅读这篇文章,能对 IP 形象的设计有更深的理解。

    最近在 微软 官方论坛上看到一篇关于 IP 形象设计 的全流程文章,写的非常好,忍不住想翻译给大家看。这篇文章详细分享了国外大厂是如何从用户需求出发,有理有据的讲述了一个受大家喜欢的 IP 形象的诞生历程。

    我从中学到很多,也希望大家通过阅读这篇文章,能对 IP 形象的设计有更深的理解。

    更多 IP设计 方法:

    6000字长文!超全面的互联网IP设计指南 近年来品牌 IP 形象几乎成了互联网企业的标配,比如有阿里动物园、京东狗、鹅厂,好像每个互联网品牌都要有一个吉祥物,那什么样的平台需要 IP 形象?

    阅读文章 >

    如果你的情绪变化可以改变皮肤颜色会发生什么?在突击测验中获得优胜后,你会散发出蓝绿色的光芒。而你失败时,头上的颜色变成了红色、橙色和紫色。当你面对恐惧时,你的全身都会是橘黄色。

    这将如何影响你去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方式?今天就会认识这样一个情绪怪物,来自微软教育 APP 中的一只毛茸茸的 IP 形象。

    通过颜色、身体语言、表情和文字定义,情绪怪物提供了一种可视化的方式表达一个人的情绪。在新冠大流行期间,当老师们努力与学生建立情感联系时,这只小动物变得不仅仅只是一张可爱的脸。

    柔软而毛茸茸的小动物,色彩鲜艳

    情绪怪兽(The Feelings Monster)是老师应用社交情感学习的辅助工具(彩云注:这是一个专业的教学方法,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 (SEL)简称 SEL,又学会一个新词,记笔记!)。随着人们认识到“软”技能(同理心、自我意识、沟通等)的重要性,这种方法在世界各地的课堂上越来越流行。

    我们不是只被装在学校或工作间的生产机器,我们有着复杂的情绪,影响我们保持积极性、在逆境中保持弹性、建立牢固的关系以及创造自我意识的能力。

    在 Microsoft Reflect 应用中,这是学生的用户体验界面

    一、为心理健康而设计 情绪会影响一切:你的健康、做出的决定、关系和自尊。它们还会影响你的学习方式。自 1960 年代以来,研究表明孩子的感受与其学业成绩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但是情绪很难识别、理解和表达。

    追求心理健康和自我意识具有挑战性。虽然这通常被认为是每个人都可以实现的,但许多人没有时间、资源或安全感,无法独立采取心理健康措施,从而变得更加焦虑了。首席产品经理 Elad Graiver 表示:“当你不知道不知所措是什么样子时,很难告诉你的老师‘我不知所措”。

    在 Microsoft Reflect 的早期迭代中,学生被要求选择能够表达他们感受的词语。问题在于,孩子们并不总能理解他们必须选择的词语的全部含义来表达他们的情绪。他们选择正确词语的困难经历使他们更加犹豫是否要分享自己的感受。

    产品设计师团队然后增加了表情以帮助学生去分类他们自己的情绪来明确他们自己的感受。使用表情符号,团队意识到细微差别能表达的情绪是有限的。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沟通能力,他们需要支持学习表达广泛的情感。团队萌生了创建角色的想法,很快他们就创造出了情绪怪兽。

    来自团队设计研究的快速草图构思

    二、重新寻找完美的情感形象 一个由视觉设计师、用研和内容设计师组成的多学科设计团队聚集在一起,共同打磨产品和角色。团队必须向社会上最脆弱的人群(儿童、青少年和年轻人)收集一些敏感信息,某个意义上说,他们也是该团队的合作者。

    这个角色设计必须能够表达学生最真实的表情和情感,这对一个形象来说会有很高的期望。首席设计经理兼研究员 Abigail Steinem 说,“我们要求学生能将这个形象视为他们自己”。

    Steinem 采访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以评估他们对设计团队设计出的角色模型的反应。设计团队认为,化身可能是人或人形,但使用化身的学生有不一样的想法。

    从游戏机到生产力软件,我们将以人为中心的视角带入我们的工作中,尽管将这些相同的原则应用于艺术和插图是一个独特的过程。如果自我表达是情绪和心理健康的化身,那么你如何在地球上几乎每个国家创建一个能够成功表达数百万年轻人情绪的化身?

    设计过程中不同方向探索的飞机稿

    三、情感怪兽的创意过程 创意总监 Alberto Cerriteno 表示:“我们正在寻找真正具有表现力的元素”。他正在做快速、反复的铅笔草图,Steinem 和高级产品设计师 Yonatan Turkin 随后向学生展示了这些草图,询问这幅画是否表达了他们认同的情感。

    该团队的研究告诉 Cerriteno,强调眼睛、嘴巴和手是传达人类情感和特定情感的关键要素,但一些学生的反馈发现了意想不到的地方。

    高级设计师 Felipe Medina Contreras 说:“没有人为此做好准备”。学生会提出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比如形象的手应该有手指还是只有拇指?如果没有一个或另一个,手看起来就像拳头。如果他们要有手指,他们就不能有四个。

    在日本,这可能是指 Yakuza 或黑手党。虹膜呢?谁会想到眉毛的重要性?他们的缺席使形象无法向其他人传达思想。现在,想象一下,在做了所有这些之后,团队仍然需要弄清楚“情绪怪兽”到底会是什么样子?

    第一版角色形象其中一个

    从 Contreras 最初的迭代中,设计团队发现这个角色不可能是人类。“这是我们第一个错误的想法,”他说。学生们将颜色和人形与特定的种族和性别联系起来,这削弱了用这种生物真正赋予每个人表达情感的目标。

    通过反复尝试,他们了解到角色的身体特征不必像真人那样复杂。这个角色必须是雌雄同体的。他们不需要衣服。他们的面部特征必须精致,而不是过于简单。不过,这个角色还必须灵活多变。

    学生们也不想要机器人。设计一个抽象人物成为团队的新焦点。学生们告诉 Steinem:“不管你们的形象最终做成什么样,希望它能有触感、有毛、温暖的,让我有理由相信它能准确地表达我”。

    他们想要生动的色彩来展现他们充满活力的内心世界。在这一切中,圆滚滚的、柔软的情绪怪兽诞生了。这个变色的角色也结交了年轻人和大学生。Turkin 说:“我们发现,在皮克斯电影中长大的这一代孩子在拥抱毛茸茸的怪物,以表达成年后的感受方面没有问题”。

    四、多维度放大形象影响力 为了进一步增加形象曝光机会,团队探索了如何使体验多维化。情绪怪兽最终以插图、漫画和真人木偶的形式存在于现实中。

    作为一部漫画,情绪怪兽通过引导呼吸和运动帮助学生释放紧张和焦虑。在木偶的形式下,情绪怪物在他们的情绪世界中导航的视频,有助于使不舒服的情绪正常化,并塑造健康的应对技能。作为一个例子,“情绪怪物”代表了 50 多个微妙的单词,可以用来描述学生的感受。

    情绪怪兽的情绪潮起潮落

    内容设计师 Tany Holzworth 通过增加深度和性格,帮助进一步将情绪怪兽带入生活。情绪怪兽以木偶的形式进入现实世界,与朋友一起展示他们的应对技巧并使情绪表达正常化。

    “他们是一群敏感的灵魂。他们喜欢植物,说话有点太快,和他们的阿姨住在一起。给他一些背景故事帮助我思考他们在面对挑战情绪时可能会说什么以及他们可能会如何行动,”Holzworth 说。

    教育者有时会利用有趣的体育活动来分散他们的课程,在提高他们的考试分数的同时,也会提高孩子的注意力以及营造一个有趣的学校环境。

    为了支持教育者引导这些大脑休息,做成一个动画情绪怪兽跳舞、冥想和瑜伽。很快,当这一功能可用时,学生将可以在三个选项中进行选择。

    技术艺术总监 Rudy Vessup 说,他观看了孩子们跳舞的视频,让这个生物模仿孩子们的动作。Vessup 说 “我必须让他们的动作简单流畅,但要自然,”情绪怪兽指引全班同学行动起来。

    情绪怪兽让大脑休息下,开始聆听音响中的声音

    身体运动还创造了学生通常感觉不够的东西:自主性。他们可以控制自己的行动,个人能动性的重要性也适用于产品设计。学生通常了解世界上的问题,但很少参与制定解决方案。

    同样,在创建他们使用的工具时,他们并不经常被征求意见,对于情绪怪兽背后的团队来说,逆势而上很重要。学生的意见反映了 Microsoft Reflect 和情绪怪兽开发的每个阶段,这让学生代表了解他们希望如何通过我们的产品表达自己。

    在世界各地,年轻人正在一个复杂、有时甚至是残酷的环境中生存。他们需要一个可以提供安全空间来练习应对技巧的人。

    在 SEL 实践中添加情绪怪兽可以帮助教育工作者提供这种榜样,一种柔和的榜样,可以减少参与的障碍——比如直接与你的老师交谈。我们希望情绪怪兽将继续让学生和教育工作者在分享他们的情感时感到更加轻松和被理解。

    欢迎关注作者的微信公众号:「彩云译设计」

  • 5000字干货!B端产品指南:HRM设计入门

    UI交互 2023-02-09
    B 端产品,在我们平时沟通交流过程当中,经常会提到这个词,但是对于 B 端产品的具体划分,其实也会不尽相同。比如对视觉、交互的要求都会比较高的 项目协同类产品;也会有对业务、交互要求更高的垂直业务型产品,又或者是按照管理模式,可以分为:管人与管货。不同的产品,对于 业务、页面模式 上都会有明显的差异,之前有加过我...

    B 端产品,在我们平时沟通交流过程当中,经常会提到这个词,但是对于 B 端产品的具体划分,其实也会不尽相同。比如对视觉、交互的要求都会比较高的 项目协同类产品;也会有对业务、交互要求更高的垂直业务型产品,又或者是按照管理模式,可以分为:管人与管货。

    不同的产品,对于 业务、页面模式 上都会有明显的差异,之前有加过我们交流群的同学应该都知道,我们进群的时候会问这么一个问题:“想进群还要考一考你,CRM、HRM、ERP、UEX,哪一个不是 B 端产品的简称?”其中有不少同学回答为 HRM ,证明大家对于这类型产品并不了解,今天我们就来聊聊 人力资源系管理系统。

    更多 B端产品 解析:

    B端设计师收藏!5个章节深度解析客户关系管理CRM产品 编者按:B端设计师如果想了解客户关系管理CRM产品,这篇堪称保姆级教程了。

    阅读文章 >

    一、定义丨明确其产品含义 HRM 系统的全称为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是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的缩写,主要作用是帮助企业管理和维护其人力资源。从产品类型上看,HRM 产品是属于垂直业务型产品,也就是说 任意行业的 人力资源相关部门 都可以使用这个产品,来跟踪员工的个人信息、工作历史和薪资情况,并可用于实施人力资源策略、管理员工培训和监控员工绩效以及处理员工福利和薪酬问题等工作。

    目前 HRM 系统在国内的地位其实非常的高,根据市场研究公司 Technavio 的数据,国内 HRM 的市场规模会比 CRM 更高,年规模将来到 41.2 亿美元,同时艾瑞数据也做了推测,因此在整个 B 端 行业当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并且这个产品几乎在每一个公司都会用到,所以相对来说比我们之前讲到的 CRM 要更为普及。

    二、作用丨了解产品的主要作用 同样想要了解 HRM 系统,我们必须了解它带来的作用有哪些?首先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主要针对的用户群体为 中大型企业,而初创型企业一般使用较少,主要原因有二:

    初创型企业因为 规模较小,很少有具备完整的人力资源部门,因此购买使用类似软件的需求场景少。 多数软件会具备基础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块,因此不需要专业复杂的系统来进行管理。比如 悟空 CRM 里面就会包含有 HRM 系统来进行管理,对于他们来说基本的功能就已经足够。

    那对于中大型企业来说,HRM 系统究竟能够为其带来哪些价值,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它究竟有什么作用。

    1. 提高 HR 工作效率

    很多人都会觉得 HR 工作非常简单,无外乎就是 招人+面试,但是我身边的 HR 朋友都会给我抱怨每天忙得团团转,他们给我分享 HR 的工作主要负责 五个方面:招聘、培训、薪酬福利、绩效、员工关系优化。

    通常在企业之间的大大小小的事情可能都需要 HR 参与,比如隔壁设计部一位设计师,对自己的薪酬不太满意,需要和你沟通;一位非常优秀的骨干人才需要离职,你需要努力留住;今年所有员工的绩效评估,你需要进行跟进。

    因此你会发现在 HR 的日常工作当中,存在大量重复性的工作(比如:工薪酬管理、培训计划制定、绩效评估报告)系统的出现能够让这些 HR 更专注于策略性的配置工作,重复的部分交给系统来进行完成,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此外,HRM 系统还能够提供数据支持,帮助 HR 制定合理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2. 人力资源优化

    人力资源优化通常是指提高员工的能力和素质,进而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来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人力资源(简单来说就是帮助企业,用更少的钱白嫖更多的生产资源)

    最近节后你是不是一直在 996 的疯狂加班?那你可以想想是不是因为 HRM 系统在背后捣鬼~

    对于 HRM 系统来说,优化人力资源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

    按照特定周期对企业员工进行能力评估,进而判断员工的能力与素质是否达标。比如很多公司都会在每一季度进行工作汇报,并且每年进行一次年终总结,这些都是在判断员工能力是否达标。 优化企业的培训与发展机制,正向帮助员工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与水平。比如举办一些 用户体验设计 相关的分享大会,开展行业内的设计交流。 开展合理的绩效考核,能够帮助员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工作表现。比如年末的绩效考核,使用 OKR、KPI 等考核标准来展开进而实现人力资源优化。 企业员工的合理的优化、关于人力资源的优化,你会发现在各个方式都能够在系统当中寻找到对应功能来去体现。 3. 人才梯队建设

    人才梯队建设是指对员工的绩效管理、培训与发展、晋升机制等方面的管理,以培养企业内部的高素质人才。让企业能够搭建出一支 有序、高效 的人才梯队。通过人才梯队建设,企业可以有效地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增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简单来说就是让员工能够对未来充满憧憬。比如在 BAT 等多个大厂当中,大家都会有相应的职级标准以及晋升机制,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人才梯队。

    三、专业词汇丨打破行业瓶颈 专业词汇指的是在一个行业当中,必定会存在这个行业相关的行业术语,因此我们通过专业词汇的整理,能够快速掌握这个行业的专业知识,了解行业的具体动向。

    Offer:Offer 通常指的是招聘企业向求职者提供的工作机会。在 HRM 系统中,管理人员可能会利用 Offer 来记录和管理招聘信息,包括职位描述、工作地点、工资待遇、福利待遇等。Offer 可以用来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招聘信息,并帮助求职者了解招聘企业提供的工作机会。

    HC:Headcount 组织或团队内雇员的数量。也可以用来代指组织或团队的人力规划(招聘)目标。

    补休:通常指的是补偿性休假,即超过正常工作时间而没有额外报酬的加班时间。通常会将这部分时间作为额外的休假时间提供给员工,以便员工可以休息和恢复体力。在 HRM 系统中,补休可能会被记录在员工的工作记录中,以便管理人员更好地管理员工的休假情况。

    COE:HR-COE(Center of Expertise),人力资源领域专家,指精通某一领域的人力资源专家,主要为业务单元提供人力资源方面的专业咨询。职责包括制定和设计制度、流程和方案,提供全球方案标准,并进行管理;与 HRBP 合作推广新方案并实施;在专业领域对 HRBP 提供技术支持等。

    定员:定员指根据企业既定的产品方向和生产规模,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的技术、组织条件下,规定企业应配备的各类人员的数量标准。

    激励:把以人为本,充分考虑人性发展的要求,尽最大可能去调动和发挥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从而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的管理方法

    定额: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采用科学的方法和具体的计量形式,对生产过程中劳动者的劳动消耗量所规定的限额。常见的有时间定额、产量定额、看管定额、人员定额、服务定额、工作定额等。

    人才:是指在 HRM 系统中,具有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并能够为企业的发展和增长做出贡献的员工。通常情况下,人才指的是拥有特定技能或专业知识的员工,这些技能或知识对于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 HRM 系统中,人才可能会被管理人员特别关注,并会给予他们更多的培训和支持,以帮助他们在企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人力资源保障成本:是保障人力资源在暂时或长期丧失使用价值时的生存权而必须支付的费用,它包括劳动事故保障,健康保障,退休养老保障,失业保障等。

    OKR:OKR 是指目标与关键结果,是一种组织目标管理方法,常用于企业管理和员工绩效考核。在 OKR 中,目标(Objectives)指的是企业或员工的长期愿景和意图,而关键结果(Key Results)则是帮助实现目标的具体衡量标准。OKR 通常会在 HRM 系统中用来记录企业或员工的目标和关键结果,并用于管理人员对员工绩效进行考核。

    花名册:花名册通常指的是组织或公司中员工的姓名和联系方式的一种列表,这种列表通常用于记录和管理员工的信息。在 HRM 系统中,花名册可能包括员工的姓名、联系方式、工作岗位、工作时间、休假情况等信息。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花名册来查看和管理员工的信息,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员工。

    四、产品流程丨了解产品的主要业务核心 因为 HRM 系统主要围绕人力资源展开的,因此整体的流程主要是与这部分相关。主要流程分为:人力资源规划、人员招聘、面试选拔、入职、员工培训、薪酬福利、员工考核、员工离职。

    人力资源规划:HR 会根据企业的发展计划,去指定人力资源的规划安排,同时设定人力资源招聘和培训的目标。通常人力资源规划会着眼于企业的战略发展,同时对现有的人力状况进行分析,从而对组织规划、制度规划、人员规划、费用规划去制定合适的目标。

    人员招聘:根据企业的需求去发布招聘需求。并通过 HRM 系统发布招聘信息,将招聘信息分发到各个平台当中(Boss 直聘、拉勾、猎聘等平台),收集应聘者的简历与作品集并进行筛选。这也是 HRM 系统当中非常重要的能力,因为他是所有功能的入口,因此会格外重视。

    面试选拔:通过各大招聘平台收集到应聘者的作品集和简历过后,进行筛选与面试来对人员进行选拔,一般细致的流程分为:初筛、用人部门筛选、面试(3-5 轮)、发送 Offer,通常人员的选拔是一个 HR 非常重要的考核指标,因此在行业当中会存在很多 HR 为了他的 KPI 而进行面试的情况。人员选拔需要注重外部的协同,因为求职者需要参与线上面试、测试题、线下面试 等多个阶段,需要考虑清楚如何与多个软件进行协同,优化整体体验。

    员工入职与培训:通过 HRM 系统来安排员工的入职,通常入职需要与新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并安排培训和工作安排,帮助新员工适应新的工作环境。

    发放薪酬与福利:使用 HRM 系统管理员工的薪酬和福利,包括工资、奖金、福利等。

    员工考核:员工考核是指公司按照一定的标准,采用科学的方法,衡量与评定员工完成岗位职责任务的能力与效果的管理方法,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员工更好的工作,为公司服务。

    员工离职:使用 HRM 系统处理员工的离职手续,包括离职证明、结算工资等。

    当然,作为 HRM 系统要涉及到的功能远不止这些,它所要面对的内容非常之多,比如招聘信息的发布页面、OKR 员工的目标对齐,因此我们上述讲到的,更多是 HRM 的核心场景所推导的。

    五、核心页面丨帮助你更快上手设计 在 HRM 系统当中,同样会存在很多员工高频使用,同时设计起来也是非常困难的页面。我们就通过真实的截图,来带领大家理解一下这些核心页面在设计的过程当中需要注意哪些细节,这样能够保证大家在之后接触到类似的页面以后,不会犯迷糊~

    1. 职位发布

    职位发布作为 HRM 系统当中的核心,其实在系统当中的地位十分的高。而在基础的招聘信息当中,针对职位一共有:25 个字段(不包含特定情况存在的自定义字段),这些字段信息在各个系统当中基本相同。HRM 系统的职位发布,主要是在系统内部进行发布。而我们在日常求职时,通常不会在这些平台,而是在招聘网站上,因此各个 HRM 系统都会将职位信息,通过各种方法同步到不同的平台当中。

    以 鑫招聘 为例,发布完职位信息过后,我们就可以通过浏览器插件,将职位信息同步到不同的渠道当中,进行快速发布,这样更为省时省力。

    同样在飞书招聘里,它们也能够通过浏览器插件的形式,快速上线各个平台的招聘信息,进而减少 HR 的工作量。因此会发现这是一个重要功能,而我们要去关注的就是在不同的平台表单信息是如何去做的映射关系,我们需要将其标注清楚。

    2. 面试安排

    面试目前存在线上面试与线下面试两种方式,而在 HRM 系统当中,你会发现目前大多数产品推荐的都是以线上面试为主,因为疫情再加上线上面试成本较低,因此这种方式逐渐变成了行业主流。对于线上面试而言,我们需要解决的就是 笔试、视频、面评 等几个环节的线上体验,就需要我们集成:视频会议、在线文档、IM 以及问卷系统,因此在这里面做的最好的便是飞书招聘。首先我能够在一个页面当中做到视频面试、简历查看、面评填写,同时通过飞书妙记的能力,实现面试记录的快速新建,这样减轻面试过后再去回顾面试内容的痛苦。

    飞书招聘的优势主要也体现在集成工具上,因此协同起来效率更高。(这是我用 3 年飞书的一个经验)

    3. 考核制度

    考核制度一定就会说到 OKR 以及 360 环评,前者主要是一个任务目标管理工具,后者主要是做绩效考核的一种方式,这部分在 HRM 系统里面都是非常重要的页面。首先是 OKR,我就只展示页面了, 因为大多数的 OKR 工具都是大同小异,基本的交互模式就是 左侧为人员的列表,中部为 目标呈现,右侧是信息内容以及协同 内容。相对较为固定。如果感兴趣我们后续再给大家讲讲 OKR 产品的设计特点。

    360 环评则更为简单,其实可以简单的把它理解为是一个问卷系统,只是说我们会有不同的评价规则,进而来对员工进行考核。因此我们可以参考大多数的问卷软件,只是需要单独调研 360 环评的具体配置规则即可。

    4. 工作台

    对于很多 HR 来说,工作台页面其实非常重要。因为 HR 的大部分工作都是在协同,一方面联系今天需要参与面试的候选人,另一方面需要通知参与的面试官,同时还要筛选简历、发放 Offer,这些都需要通过工作台来实现,因此在工作台页面里面,你会发现都是关键的数据以及关键的信息安排。

    总结 其实 HRM 行业一直以来,给我的感觉就是非常的神秘,因为在行业当中是非常重要的产品类型,但是你几乎没有途径体验到与之相关的产品,这也就造成大家对这类型的产品了解并不多。同时 HRM 本身是非常注重协同,无论是公司内部的链接还是外部人员的协同,也就造成 HRM 行业对设计师的要求非常的高。当然我对于这个行业的了解仅限于我自己的阅读以及身处这个行业同学们的资料辅助,如果你也身处这个行业,不妨在评论区说说自己的看法。下个 B 端产品我们来聊聊 WMS,下期见~

  • 面对新业务设计师如何快速接入?来看大厂高手的方法!

    UI交互 2023-02-09
    年后有不少小伙伴们要开始找工作了,都会面临相同的问题:换一家公司,如何快速了解业务并展开工作?其实除了换工作之外,类似的场景还有:公司业务孵化出新产品被临时调配,或转岗遇到不熟悉的业务...作为职场人,公司招人的目的是来救火的,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来培养员工。面对新的环境能不能快速融入业务状态,也是对设计师能力的考验。

    年后有不少小伙伴们要开始找工作了,都会面临相同的问题:换一家公司,如何快速了解业务并展开工作?其实除了换工作之外,类似的场景还有:公司业务孵化出新产品被临时调配,或转岗遇到不熟悉的业务...

    作为职场人,公司招人的目的是来救火的,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来培养员工。面对新的环境能不能快速融入业务状态,也是对 设计师 能力的考验。那么当面对新业务时,应该如何快速接入呢?我将结合自身经历跟大家分享一些心得体会。

    更多方法:

    如何熟悉新业务?6个业务分析模型与方法送给你! 作为互联网设计师,面对不断变化的业务内容和场景,不仅需要掌握基本的专业设计方法,同时也要求熟悉业务,在深入分析业务痛点的基础上,洞察设计创新机会点,助力业务发展。

    阅读文章 >

    一、多渠道快速了解行业 当投入新的领域工作时,在不了解业务的情况下,仓促投入工作中套用之前的经验在新业务上,往往无法提供满足需求的解决方案。原有业务中的用户、商业逻辑在其他领域可能很难适用。所以我们需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快速了解业务概貌,也为后面工作的开展做好铺垫。

    1. 查阅行业报告

    首先从宏观上了解整个行业的现状。我们可以通过研读行业报告,建立起对这个行业的基本认识。因为在行业报告中会提到相关行业的发展状态,政策导向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分析行业中包含了哪些垂直赛道、每个赛道都有哪些相关企业,目标公司的规模、融资情况和业务进展等。这里推荐通过以下两个网站查询:

    IT 桔子:关注 IT 互联网行业结构化的公司数据库和商业信息服务提供商。 艾瑞咨询:可以免费阅读包括新零售研究、大数据研究、企业咨询、投资研究等方向的高质量行业分析报告。

    2. 关注行业资讯

    其次从中观上通过阅读行业资讯,提升业务思维能力。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阅读有关行业或公司业务的最新行业报道和评论,了解业务发展战略和面临的难题等,也可以看一些行业老板们的公开讲话,也会谈到公司及整个行业的未来走势。资讯的获取渠道有很多,包括各大门户网站、公众号、博客论坛等。这里推荐几个常用的专业网站查询:

    36 氪:信息更新快,时效性高。以全面、独家的视角为用户深度剖析最前沿的资讯。内容涵盖快讯、科技、金融、投资、互联网等。 虎嗅:专注于有深度、犀利的优质商业资讯,围绕创新创业的观点剖析与交流。 创业邦:更专业、更有深度。为创业者提供高价值的资讯和服务。

    3. 体验行业竞品

    然后再从微观上了解同类竞品,不仅看产品本身,还要比较行业地位,了解在目前的背景下,我们的产品是处于行业领先还是向竞品追赶的地位。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关注竞品的差异,分析背后的原因,取其精华,为后期产品的迭代提供方向。

    二、深入业务提升产品思维 设计师对业务不够理解,往往跟产品对接时只能进行“信息不对等”沟通,只有真正理解业务才能发挥更大的设计价值,挖掘更多的设计机会点,站在更好的视角为产品服务和决策,帮助到达更高的业务目标。

    1. 了解产品历史

    产品经理与用户走得更近,了解业务并分析竞品,他们对于这些领域有深刻的了解。多于他们交谈,或者从他们这里拿到之前相关的产品文档、会议记录等资料,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产品创建的契机、愿景、历经的过程等信息。

    另外查看 Sketch 等设计源文件更能直观了解设计的历史版本、试错过程和优化方案,帮助了解更多产品及视觉设计的信息。

    2. 了解目标用户

    不同的产品服务的目标用户也各不相同。用户的性别、年龄段、职业、喜好、习惯、消费水平等特征的差异决定了产品的方向。我们需要明确产品的用户群及对应的用户特征。当你了解目标客户现在如何解决他们的问题后,你可以更好地了解潜在客户现有的动机、行为和期望,以预测他们将如何对待一个新的解决方案。

    用户的使用场景也是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举个例子,在房产经纪人使用的直销后台系统中,考虑到经纪人常用的电脑分辨率和工作场景,合理的字号设置和首屏利用率对于经纪人阅读和操作效率尤为重要。

    3. 体验并感受产品

    体验产品流程是一种快速熟悉产品很好的方式。很多产品的用户系统是包含多种身份角色的。我们在使用产品时要带着角色身份,有目的性地操作,避免陷入到设计师的视角陷阱,把产品体验变成了线上走查。举个例子客户管理系统中一般包含销售员、销售主管、大区经理、管理员等身份,不同身份对应不同的权限和使用功能。

    在使用的过程中,对功能流程中存在问题的页面及时截图,并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和思考点,方便到后期项目迭代中有涉及这些点的时候,可以去进一步优化。

    4. 梳理业务流程

    业务流程往往是一件复杂的事情,特别是 B 端类产品,对于加深业务理解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样能够最快了解整个产品的流转方式。在梳理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专业词汇、角色、工作流等维度进行分析。

    ① 专业词汇

    很多产品是服务于垂直的领域,所以不免涉及到专业领域的一些词汇来进行准确描述。比如在直销系统中,我们必须了解:公客池、营销客、线索、跟进等基本词汇,这些词汇的背后一般是比较庞大的功能或产品中的深层逻辑。

    公客池:按区域或某种特征组合在一起的客户分组,对全部经纪人可见并联系;

    私客:经纪人单独管理和维护的客户群,其他人不可见;

    线索:可从推广活动、广告、购买等各种渠道获得的客户简单信息,通过管理和跟进转化为客户。

    ② 工作流

    对于复杂业务,产品流程中会牵涉多个角色,我们需要关注有哪些角色、角色之间的协同关系、工作场景、操作路径等。

    例如房产经纪人使用的直销系统,核心本质是一个客户管理的销售工具,我们首先对经纪人的日常工作流程进行梳理。为了帮助经纪人提升转化率也就是房客资源利用率,从购房分析、提供具体的购房方案、房源筛选匹配、到房屋营销建议、再到销售跟进、风险管控等整个流程,帮助经纪人优化应答时间、标准话术、沟通技巧、追踪频次、服务动作,并根据不同需求客户给出效率最优的接待服务方案,从而提升经纪人的作业效率与客户转化率,进而实现业绩增长。

    总结 把握好换到新业务前两周的业务熟悉阶段,我们按照先整体再局部从大到小的思路,从行业入手了解行业竞品,产品是怎样的商业运转模式,再通过价值主张,了解产品各个功能模块的价值。

    充分利用好团队资源,包括产品、测试同学等,他们更了解业务以及产品的组织架构,知道产品的核心模块是哪些,清楚不同角色的之间的流转关系是怎样的。最后通过以上步骤,基本能够对一个新的业务有了基本的认知,希望本文能够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有更好的方法欢迎留言讨论,一起进步~

    欢迎关注「58UXD」的微信公众号:

  • 5000字干货!超详细的交互动效设计指南

    UI交互 2023-02-08
    前言当我们提及“动效设计”这一词,第一印象往往是那一类炫酷的极具视觉表现力的动效,而有一类动效,它们如春风细雨般融入了用户交互过程的点滴之中,为打造符合用户心智的流畅体验默默做着贡献,它们就是「交互动效」。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介绍——「什么是交互动效」「为什么要重视交互动效」「交互动效的设计流程和方法」,带领...

    前言

    当我们提及“动效设计”这一词,第一印象往往是那一类炫酷的极具视觉表现力的动效,而有一类动效,它们如春风细雨般融入了用户交互过程的点滴之中,为打造符合用户心智的流畅体验默默做着贡献,它们就是「交互动效」。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介绍——「什么是交互动效」「为什么要重视交互动效」「交互动效的设计流程和方法」,带领大家了解交互动效的基础概念,以及具体的设计流程方法,希望大家看完后能够对 交互动效 有更加清晰的认知。

    更多 动效设计 干货:

    新手科普!交互动效基础知识入门 什么是交互动效 界面交互动效: 用户与界面进行交流互动时以动效的形式进行信息传达。

    阅读文章 >

    一、什么是交互动效? 交互动效指的是那些用于引导和响应用户交互行为的动效,它们与用户的交互行为密切相关,起到帮助用户理解、提供操作反馈、提升感知流畅性的作用。

    与视觉动效不同的地方在于,交互动效主要作用于产品的基础体验和功能体验层面,为用户营造更加自然流畅的体验。而视觉动效除了在功能体验层面能帮助用户降低理解成本之外,更多作用于情感体验,增加产品趣味性、传递产品调性,目的是引起用户的情感共鸣,调动用户的正面情绪。

    交互动效&视觉动效示例

    交互动效与视觉动效的影响范围差异

    二、为什么要重视交互动效? 在实际的项目中, 交互设计 师往往会先处理任务流程和页面信息设计。在设计工作量大、时间紧张的时候,很可能遗漏掉需要增加交互动效的细节,到点检验收的时候才发现这些问题,这种情况在新人设计师中较为常见。

    在验收阶段,由于项目排期时间紧,开发有别的 bug 要改,可能没有时间去处理动效方面的优化,从而导致了线上出现体验问题。

    验收阶段才发现动效问题的尴尬

    必要的场景缺失动效直接上线,可能会产生以下的体验问题:

    不符合预期,产生理解困难:交互动效用于传达页面变化过程,如果过程缺失,可能会导致变化不符合用户预期,使得用户产生理解困难。 感知卡顿:缺失必要的手势动效会导致用户操作的不流畅,缺失必要的转场动效则会影响视觉观感的流畅性。

    动效缺失产生体验问题例子

    总的来说,不注重交互动效将会给产品体验埋下各种体验问题隐患,加上进入互联网下半场后,互联网产品将会更加注重设计上的精致精细度。由此来看,掌握系统化的动效设计方法,已然成为设计师们的必修课。

    三、交互动效的设计流程和方法 1. 动效评估

    在设计之前,我们需要先判断是否真的需要做动效?不能为了做动效而去做动效。

    ① 场景聚焦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什么样的场景适合做交互动效?可以总结为以下三类场景:

    三种适合做交互动效的场景

    「场的变化」指的是用户需要从产品中的一个「场」到另一个「场」,发生在页面间的转场、或页面内的转场。

    「场的变化」相关例子

    「内容的新增或减少」指的是由于用户的交互行为,导致页面中的内容(模块、组件、元素等)产生新增或减少。

    「内容新增/减少」相关例子

    「元素的属性变化」指的是由于用户的交互行为,导致页面中的元素属性产生变化,例如位置改变、状态变化、值变化等。

    「元素属性变化」相关例子

    ② 优先级评估

    筛选出适合添加交互动效的场景后,我们需要评估在这个场景中做动效的优先级。判断做动效的必要性,可以从以下四个维度从高到低的维度去进行优先级评估:

    「一致性」——如果某个场景已经有定义好的动效规范,原则上需要遵循规范进行适配,以确保全局动效体验的一致性。这一个维度对于那些存在动效语言的产品是非常重要的,一致性是为整体产品调性和品牌所服务。例如iOS在全局都保持了高度统一的动效体验,如果某一个组件缺失了用户习以为常的动效,很容易被用户感知到且产生对品牌的负面评价。

    「帮助用户理解」——不加动效是否会影响用户对当前页面变化的理解?如果因为缺失动效,在元素关系、页面层级、状态变化上造成用户较大的困惑,影响了用户体验,那么在该场景下添加动效的必要性是较大的。

    「提升流畅度」——不加动效是否会影响视觉层面和操作层面的流畅度?即视觉上是否会产生闪跳、突变等卡顿感,操作上是否实时反馈、符合用户预期。

    「引导注意力」——页面中的元素是否需要通过动效来引导用户的注意力?会不会对用户造成不必要的打扰?有时候产品会出于业务诉求希望通过动效的手段来引导用户注意力,达到业务的目标,但是我们需要站在用户的角度去思考用户的注意力是否应该被引导,不让动效成为对用户的干扰。

    动效优先级评估

    2. 动效设计

    ① 动效原则

    设计原则用于指导我们设计动效的方向,确保不偏离正确的方向。结合行业内的各类动效规范的设计原则,我们总结出以下六个通用性较高的设计原则:

     舒适:动效需要符合现实世界的物理属性,贴近用户的心智认知,感知上舒适、同时兼具视觉美感。 高效:高效响应并减少过长的位移和时间,使动效触达不拖沓。 流畅:不卡、不闪、不跳,帧率稳定、响应及时、跟手操作是动效流畅体验的基础要求 统一:同个产品内的动效体验感知统一,体现在相同的控件动效保持一致、相似的动效编排一致。 简单清晰:界面元素运动尽可能少且简洁,减少路径及不必要的元素,确保动效过程清晰、重点突出。 克制有度:控制出现频率,不增加额外操作,不干扰用户,确保动效有意义。

    交互动效设计原则

    ② 动效属性

    变化

    一个完整的动效是由不同元素的不同变化组成的,常见的变化类型有:位移、透明度、大小、旋转、3D 旋转...

    动效常用变化类型

    时长

    小于 200ms 的动效不易被感知,多于 1000ms(1s)则让用户感到缓慢,交互动效时长一般在 200ms-500ms 之间,我们在设计时长时,可以从以下几个因素进行考虑:

    i)复杂程度:复杂的动画比简单的动画需要更多的时间来表达

    动效复杂程度对时长的影响

    ii)区域范围:动效运动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小范围内比大范围的运动所用的时间相对更短

    动效区域范围对时长的影响

    iii)入场/退场:一般来说,退场的动效时长要比入场短,让用户更把注意力放在后续的内容中

    动效入场/退场对时长的影响

    曲线

    曲线与时长相互配合产⽣运动的韵律感。调整曲线能使物体实现加速和减速,⽽不是以恒定的速率运动。在自然定律下,物体不会突然开始或停止移动,它们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加速和减速。以下是三种常用的曲线类型:

    i) 加速曲线:适用原本在视线中的物体,需要消失或退场,逐渐加速符合退场行为特征,例如弹窗/浮层退出、卡片删除等。

    加速曲线示意

    ii) 减速曲线:适用原本在视线外的物体,需要出现或进场,逐渐减速符合进场行为特征,例如弹窗/浮层出现、页面进入等。

    减速曲线示意

    iii) 缓入缓出曲线:先加速后减速,适用于运动前后始终在用户视线范围内的物体,符合物体启动和停止的真实规律,例如图片缩放、tab 切换、开关等。

    缓入缓出曲线示意

    ③ 动效编排

    动效属性是针对单个元素进行设置的,那么如何对多个元素进行动效组合和编排?下面提供一些动效编排的技巧:

     淡入淡出

    淡入淡出是通过透明度变化来实现过渡转场,也是最简洁实用、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其分为「单向淡入淡出」、「交叉淡入淡出」和「错开淡入淡出」

    i) 单向淡入淡出:在前后层叠的场景中,只有前景元素进行淡入或淡出动作,下方元素无变化。

    单向淡入淡出示意

    ii) 交叉淡入淡出:存在退场元素与进场元素的场景下,一个淡入视野,另一个淡出。在整个过程中,会存在两个元素和它们后面的内容同时可见的时候。

    交叉淡入淡出示意

    如果退场元素和入场元素在视觉样式或者布局结构上差异较大,交叉淡入淡出可能会带来视觉上的混乱,这时候可适当错开出场元素淡出和进场元素淡入的时机。

    可通过错开元素进出场时机避免带来视觉混乱

    iii) 错开淡入淡出:在入场元素淡入之前,将退场元素完全淡出。这种方式可以规避视觉上出现重叠元素,但是可能会造成有一瞬间出现容器内容为空的情况。

    错开淡入淡出示意

     一镜到底

    一镜到底是通过共享元素、容器和动势来进行转场过渡的一种编排方式,有助于提升用户操作任务的效率,增强视觉的流畅感,是转场设计中重点推荐的编排方法。

    i) 共享元素

    共享元素是转场前后持续存在的界面元素,是在转场发生后希望用户关注到的焦点元素,它增强了转场的连续感。

    共享元素转场示意

    ii) 共享容器

    当一组元素在过渡时包含明确的边界,可使用容器来让转换过程有连续感。容器通过大小、高度、圆角等属性进行补间过渡转换,容器内的元素可通过淡入淡出或共享元素的手法进行过渡。

    共享容器转场示意

    在使用共享容器转场时,有以下原则需要注意:

    原则 1——尽量减少独立移动的元素数量。多个元素运动会争夺并分散注意力,我们可以通过淡入淡出减少元素移动,让注意力更聚焦。

    原则 1:避免过多独立移动的元素

    原则 2—— 避免焦点元素在运动过程中和其他元素重叠。焦点元素和其他元素运动轨迹重叠会产生杂乱无章的过渡,同样地,可以用淡入淡出来简化运动。

    原则 2:避免焦点元素运动轨迹和其它元素重叠

    iii) 共享动势

    无法通过补间变化来实现柔和过渡,可以提取出可用的共享转换属性,来实现前后的平滑过渡。常用的共享运动属性有位移、缩放、旋转等。

    共享动势效果示意

    其它编排技巧

    i) 运动路径

    如果转场中的元素沿对角线移动,线形运动路径具有简单而实用的风格,而弧形运动路径则创造了更加强调和戏剧性的风格。

    线形和弧形运动路径差异对比

    ii) 振荡

    一般情况下,转场动效在到达终点时会结束。当添加振荡时,过渡路径至少超过其端点一次,然后反向返回端点。振荡可以用来表达一种更加俏皮和充满活力的过渡风格。

    有无振荡差异对比

    iii) 纵深变化

    一般情况下,背景内容在容器变换过渡期间保持静态。可以通过动画背景内容的比例来强调纵深变化。这种通过强调前景和背景内容之间的距离,使过渡看起来更加生动。

    有无纵深变化差异对比

    iv )交错

    一般情况下,入场元素会打包为一个组进行处理。「交错」是指通过对组中的元素应用短延迟,创建一种级联效果,将注意力非常短暂地集中在组中的每个元素或个别元素上。

    通过交错将注意力短暂地集中在每一项上

    交错还有可以用于强调页面元素,将需要强调的页面核心操作或元素在其他元素入场完毕后完成入场,能够吸引用户注意力,完成视觉引导。

    通过交错突出核心元素

    ③ 动效落地

    尽管我们把动效设计得再精美,最终还是要靠开发大哥们把它还原出来。交互动效需要开发通过代码来实现,因此动效标注如何让开发看得懂且能理解,就尤为重要。

    这里推荐大家使用参数化的表格来进行标注,转场动效的标注文档中需要包括以下要素:

    动效 demo 附件:方便开发直接查看整体的动效效果 触发条件:说明动效发生的条件,即用户通过什么行为触发该动效 元素示意:将动效中发生变化的元素进行拆解,通过图示清晰示意 变化属性:元素的什么属性发生,例如透明度、位置、大小等等 动效时间:「延迟开始时间」表示元素从触发条件发生后延迟多长时间开始执行,「持续时长」表示该变化持续发生多长时间 变化值&贝塞尔曲线:描述属性具体的变化值范围,以及相应使用的贝塞尔曲线参数

    转场动效标注文档示意

    手势动效的标注和转场动效略有不同,因为手势动效是跟手的效果,不像转场动效是在固定的时长内完成,因此不需要描述时长相关的参数和动效曲线,取而代之的是需要描述清楚页面元素跟手的联动关系。

    手势动效标注文档示意

    在动效验收的时候,如果发现有还原问题,那么可以将没有按照设计标注来做的地方在表格中圈出来,帮助开发快速定位问题,提高沟通效率。

    在验收环节运用标注文档定位问题

    结语 交互动效作为提升产品精致精细度的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也是作为设计师不可或缺的技能,本文给大家讲解了从动效评估-动效设计-动效落地的全流程方法,希望能对大家了解交互动效、上手交互动效设计有一定的帮助。当我们希望给用户带来不一样的惊喜和极致体验时,不妨试一试从交互动效入手。

    参考资料及部分示例图来源:

    material.io/design/motion developer.harmonyos.com 欢迎关注作者微信公众号:「VMIC UED」

  • ChatGPT发展势不可挡!谷歌、微软、百度也纷纷开始发力

    UI交互 2023-02-08
    大家好,这里是和你们聊设计的花生~这两天有关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 ChatGPT 的新闻频频冲上微博热搜,并引起广大网友的热切关注和讨论。2月7日的微博热搜榜,前10名中ChatGPT占据了两席如果说 2022 年是AI技术在文本生成图像领域的爆发之年,那么2023年这股冲击波已经延伸到文本语言的生成处理上了,而且...

    大家好,这里是和你们聊设计的花生~

    这两天有关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 ChatGPT 的新闻频频冲上微博热搜,并引起广大网友的热切关注和讨论。

    2月7日的微博热搜榜,前10名中ChatGPT占据了两席

    如果说 2022 年是AI技术在文本生成图像领域的爆发之年,那么2023年这股冲击波已经延伸到文本语言的生成处理上了,而且相关技术已经开始深入到应用层面,无论是搜索引擎、程序编码还是文案写作、语言翻译,都能看到新的AI工具的出现,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看看最近值得关注的新工具~

    了解 ChatGPT的详情:

    地表最强AI聊天机器人ChatGPT诞生!会给设计师带来哪些影响? 大家好,这里是和你们聊设计的花生~ 前几天刚和大家聊过 AI 绘画工具 Midjourney 的 V4 模型,感叹它图像生成质量之高。

    阅读文章 >

    1)风头正盛的ChatGPT ChatGPT 发布之今不过 2 个多月,月活用户就突破了1亿,成为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消费者应用程序,OpenAI 也凭借 ChatGPT 成功获得微软100亿美元投资。

    ChatGPT 的出现给很多行业带来了实质性影响,首当其冲的就是学校教育。据调查,美国有 89% 的学生都在使用 ChatGPT 来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也有老师利用 ChatGPT 制作教学大纲。

    因为担心 ChatGPT 影响学生建立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而且 ChatGPT 生成的内容在安全性和准确性上也没有保证,纽约市颁布了针对 ChatGPT 的禁令,规定无论是老师和还是学生,都不能通过公立学校的网络和设备使用 ChatGPT。虽然如此,但大家也可以在家里使用 ChatGPT,所以这个禁令的实际效果如何还不好说。

    推特网友的分享:一位老兄用ChatGPT写作业被抓到了,成绩判为0。图片来源: (19) Chris Bakke on Twitter

    ChatGPT 自推出后就有观点认为它会颠覆谷歌的地位,而谷歌也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措施来应对可能出现的危机。就在昨天,谷歌母公司 Alphabet 宣布将推出名为“Bard”的 AI 聊天机器人服务以及更多的人工智能项目。据体验过 Bard 的微博网友介绍,它的使用体验甚至好过 ChatGPT。

    图片来源: https://weibo.com

    谷歌官方公布的Bard 用户界面,图片来源: https://blog.google

    由于与OpenAI 有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微软则计划将 ChatGPT-4 集成到新版的 Bing 搜索引擎中,让用户可以直接获取简要的查询答案,并以与聊天机器人的对话的方式进行深入的信息检索。新版 Bing 在前几日 曾短暂上线,推特上已经有用户分享使用体验。

    推特用户 @Owen_Yin 分享的新版bing界面

    2)AI 搜索引擎 Perplexity Ask 网站直达: www.perplexity.ai (需搭梯子)

    Perplexity Ask(意为“有困惑就问”)是一款与ChatGPT相似的AI搜索引擎工具,都是通过对话的方式直接获取整理好的答案,可以理解上下文的意思与用户进行持续交流。

    针对提出的问题,Perplexity Ask 会给出一个简要的概述答案,并标明所给答案的信息来源。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使用 ChatGPT 时会出现的“胡编乱造“的问题,保证了答案的可信度。就这一点来说,Perplexity Ask 是比 ChatGPT 更加可靠的信息搜索工具,可以极大简化我们写作时检索信息的流程,提升写作效率。

    用中文在Perplexity Ask 提问后获取的答案(居然看到了自己的文章哈哈哈)

    人工智能快速出图!盘点 4 款人气超高的 AI 绘画神器 大家好,我是和你们聊设计的花生~ 有关注 AI 绘画领域的小伙伴可能注意到,国内已经出现了能直接使用中文提示词生成 AI 图像的工具了,这就进一步降低了我们进入 AI 绘画世界的门槛,对设计师和创意工作者来说无疑是好消息。

    阅读文章 >

    Perplexity Ask 还有一个 Twitter SQL 功能,可以精准搜索你想要的推文。比如输入“上周点赞最多的 10 条 ChatGPT推文”,就能快速获取对应的内容。如果你不常用推特但是由想快速获取上面的有信息,Perplexity Ask让你的获取效率暴增。

    与ChatGPT相比,Perplexity Ask没有繁琐的注册流程,搭上梯子后打开即用,并且是实时联网的,可以根据最新的咨询消息提供答案。它支持中英双语搜索,二者区别在于使用中文提问会主要从中文网站上获取信息,使用英文则会从外网上获取信息。

    3)腾讯智能创作助手Effidit ChatGPT 的迅速发展也引起了国内对相关技术的关注,百度宣布将在今年3月份推出与ChatGPT类似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服务文心一言,英文名ERNIE Bot,目前项目已经在做上线前的冲刺。腾讯则是在2020年就推出了智能创作助手 Effidit,探索用 AI 技术提升写作者的写作效率和创作体验。

    Effidit网站直达: https://effidit.qq.com/ (在线体验推荐使用 Chrome 或 Microsoft Edge 浏览器)

    Effidit(Efficient and Intelligent Editing) 是由腾讯 AI Lab 研发的智能创作助手,有通用版和学术版两个版本,支持中英文双语写作,可以提供智能纠错、文本补全、文本改写、文本扩写、词语推荐、句子推荐与生成等功能。

    Effidit 的操作界面,左边是文本输入框,右边是编辑功能。可以看到我们在输入文本的时候Effidit会根据内容自动补充语句。

    纠错这种基础功能就不多谈了,个人感觉Effidit 比较实用的功能一是“文本润色”,二是“超级网典”。“文本润色”包括短语润色和句子润色,短语润色可以智能推荐或生成更为准确高级的词汇,对非专业写作人员来说非常友好;句子润色则包括句子改写和句子扩写,能使语句表达形式更多样。

    “超级网典”则可以为指定的文本内容提供参考素材,比如我在写有关“二十四节气”的文章时,在“超级网典”内输入“二十四节气”,就会得到关于二十四节气的文章推荐、英文翻译,甚至有英文文献参考,这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我们的资料检索流程。

    4) 专业AI英文写作工具 Deepl Write 之前在“设计师效率工具”第三期向大家推荐了一款超好用的长文本翻译软件 Deepl,它翻译出的内容逻辑通畅,语句衔接自然,效果堪比人工翻译,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准确的翻译工具。

    Deepl翻译: https://www.deepl.com/translator  (搭梯子浏览速更快)

    这 5 款工具,让设计师工作效率提升 200%!(三) 大家好,我是和你们聊设计的花生~ 上一期为大家分享的神器都用起来的了吗?

    阅读文章 >

    今年 1 月份 Deepl 又推出了新的AI协助写作工具 DeepL Write,目前支持英语和德语写作修正。它不仅可以纠正语法和标点错误,针对整句或单词给出多种备选项,还能给出措辞、语气、风格方面的建议。无论你本身英语写作水平如何,都能通过DeepL Write 实现最真实自然的表达,达到英语母语者的写作水平,有效提升英语写作更有效率。

    Deepl 写作: https://www.deepl.com/write  (搭梯子浏览速更快)

    以上就是今天为大家推荐的几款最近关注程度比较高的AI工具,特别推荐大家试一试其中的 AI 搜索引擎 Perplexity Ask 和 腾讯腾讯智能创作助手 Effidit,对文案写作非常有帮助。喜欢本期推荐的话请大家多多点赞收藏进行支持,我会更有动力为大家推荐设计干货知识 ~ 有关于本文或者设计的问题可以在评论区提出 ,我会第一时间回复~

    参考资料:

    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2302/07/t20230207_38379618.shtml

    https://medium.com/@apappascs/perplexity-ask-a-game-changing-search-tool-powered-by-ai-eb0da75ce87b

    推荐阅读:

    字节、腾讯也玩起AI绘画了,效果还非常不错! 大家好,这里是和你们聊设计的花生。

    阅读文章 >

    清华出品!AI 神器 WantQuotes 让你的文案立马变高级 大家好,我是和你聊设计的花生~ 前两天刚盘点完一波人工智能在图像生成方面的超强工具,又在微博上看到了清华大学推出的一款“据意查句”的 AI 工具,可以按照你想要的意思快速查找出相关的名言、诗句、俗语等 。

    阅读文章 >

  • 想做国际化产品?先来掌握「多币种支付」设计方法!

    UI交互 2023-02-08
    导读随着全球化贸易的进一步加深,不少互联网产品为了引入更大体量的用户体验并使用产品而开启了“出海之旅”。直接降低用户购买门槛的多币种支付,变成了产品必需品。如果说语言翻译是产品国际化的第一步,那么多币种支付能力的搭建就是紧随其后的第二步。

    导读

    随着全球化贸易的进一步加深,不少互联网产品为了引入更大体量的用户体验并使用产品而开启了“出海之旅”。直接降低用户购买门槛的多币种支付,变成了产品必需品。如果说语言翻译是产品国际化的第一步,那么多币种支付能力的搭建就是紧随其后的第二步。

    更多出海产品设计方法:

    产品出海如何做好本土化设计?来看京东高手的实战总结! 互联网企业“出海”浪潮背景下,作为设计师,面对新鲜未知的市场,如何找到适合海外产品的设计方向?

    阅读文章 >

    为什么要“多币种支付”?

    由于用户对非自己国家/地区货币价值概念欠缺,在支付场景需要自行汇率计算、衡量价值等一系列时间/学习成本,支付转化率较低。为了提升用户的支付体验,提高支付人数和支付转化率,产品需要将价格做的更加显性——所见即所付。

    以 Amazon、AliExpress 为例,都为用户提供了多币种支付方案,支持用户使用本币付款。本文将重点对多币种支付方案设计及注意点进行说明。

    Amazon 中多币种方案

    AliExpress 中多币种方案

    一、币种展示 1. ISO 代码 + 货币名称

    每一种货币都统一由三位英文字母代表,而这一套三位英文字母,就是国际标准 ISO 4217。但是进行币种切换选择时,只看到 ISO 代码,部分用户也会定位难度。这种情况下,货币的名称就成为了辅助信息,帮助用户定位货币种类;用美元作为例子,如下图:

    2. 货币符号+ISO 代码+货币名称

    在币种展示中增加货币符号,可以提高用户币种寻找效率。不仅因为日常生活中用户接触更多的是货币符号,而且符号类视觉元素相比文案或者 ISO 代码更易用户阅读与聚焦。

    需要注意的是,货币符号是存在多国/多地区通用的情况。单独的一个货币符号,并不能直观的表达一种货币。例如美元符号"$",加拿大元、新加坡元、澳元符号相同,使用时可用 ISO 代码在货币符号前做以区分;如下图:

    注意:通常在网站中,为了视觉效果等原因 设计师 会考虑国旗与币种共同使用。这个设计决策是非常危险的,首先同一国家不同地区也会存在使用不同货币的可能,另外国旗会有触碰敏感话题的风险。

    二、币种界面和功能 1. 价格展示较长

    当价格展示空间有限,可以考虑缩小货币符号和小数点后金额缩小的方式为整数金额争取更多位置。如图:

    同时,金额较大时,别忘记为千位分隔符留下足够字符空间;

    2. 考虑货币符号

    如上文币种展示中提到的,币种符号存在多币种同用情况,例如符号“¥”,人民币和日元都在使用;符号“$”美元、加拿大元、澳元等共同使用;创建币种符号对照表可解决这一问题,同时方便设计师或研发定期更新维护;

    币种符号$对照表

    3. 千位分隔符

    因为英文中没有“万”、“亿”,与之替代的只有“千(Thousand)”、“百万(Million)”和“十亿(Billion)”的概念,所以西方习惯在较长数字中每隔三位增加一个逗号,以方便在数字位数较多的情况下也能快速看出它的值。这种情况多使用在日元、韩元等货币位数较多的价格展示中,为用户简化金额阅读。如下图:

    三、币种本地化 1. ISO 代码定期更新

    ISO 4217 货币代码亦可改动,例如当一个国家发行新货币,进行货币改革,更换货币单位之时。俄罗斯的卢布就曾由代码 RUR,改成 RUB。

    所以不要忘记定期关注 ISO 代码相关消息,发现调整,实时更新;

    2. 币种默认初始逻辑

    默认记住上一次用户的币种选择可以让用户免去重复的币种切换工作,直接享受畅通购买的体验。

    使用 IP 定位确定新用户所在地区,并为用户切换至对应地区使用币种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是对于正在出差的用户来说有些多此一举;

    使用浏览器默认语言并为用户定位对应币种容错率相对更高些。

    另外,用户登录与未登录两种场景也可以结合考虑添加默认币种逻辑;

    3. 考虑提供参考价格

    世界上大约有 170 种货币,产品不可能为每一种货币提供支付渠道。那部分不可支付币种,我们可以通过当天汇率,在前端页面展示参考价格,方便用户衡量价值。

    例如,Amazon 中切换肯尼亚先令等,可以看到如下备注信息,提示用户页面价格只作为参考,用肯尼亚先令支付可能不成功。

    四、切换币种功能 用户的购买支付流程根据不同用户习惯会有所区别,主要可分为两类:

    ① 先看价格范围再看商品详情

    ② 先看商品详情再查看价格

    第一类用户在平台上首先会将币种进行本地切换。那么全局币种切换器成为这类用户的必需品。而第二类用户在意商品细节多过于价格或是默认币种与本地货币换算较为常见,所以通常到了最后一步支付时,用户切换到本地货币进行最终的价格确认。这种情况,支付时的币种切换器更有意义。

    1. 全局的货币选择器

    很多大型电商平台中,默认用户地区会使用网页 IP 定位,而地区确定后又可以推测用户使用货币,所以设计师会将币种设置与导航栏的语言/地区/国家设置进行入口合并。

    这样做可以让用户在有相关设置需求时,较快的定位入口,同时也考虑设置内容的联动性,辅助用户批量设置。

    当你的网站导航栏不固定时,在方案对比页面增加货币选择器是个不错的选择。用户查看方案详情或对比方案信息时,产生货币切换需求概率较高。在方案页面的币种选择器可以更快的满足用户需求,从而促进用户支付。

    2. 支付链路中的货币选择器

    在一些复杂的支付链路中,我们会使用弹窗让用户完成购买信息的细节选择。例如选择套餐的付款方式(优惠券/活动码)、套餐的付款周期(月/季度/年)等情况,而这也是用户最后切换支付币种的机会。

    不要忘记贴心的为用户保留币种切换功能,帮助用户顺滑的完成支付链路。

    结语 在“多币种”支付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需要选择合适的币种展示方式和币种时机(币种选择器位置),并结合支付场景、支付链路、开放币种范围等因素综合思考,才能保证国际化用户良好的支付体验和感知。“多币种”支付不仅可以传递产品国际化信息,也可以给业务带来营收价值。

    国际化支付场景虽然常见,但是设计细节关注度较低,很多设计师无论是否拥有 国际化设计 经验都习惯凭主观直觉设计。因此,我们对国际化“多币种” 支付设计 抽丝剥茧,总结出比较系统化的设计方法。希望这篇文章可以帮助到更多刚接触国际化业务的设计师。


让你的品牌快速脱颖而出,抢占市场份额,提升销量
免费获取方案及报价
*我们会尽快和您联系,请保持手机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