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波!2023年2月精选实用设计干货合集
UI交互 2023-02-07大家好,这是 2023 年 2 月的第 1 波干货!现在越来越多的设计工具开始加入人工智能算法,让设计更加轻松,而这一期的设计干货合集当中,就有很多加入了这样的功能,从抠图到图片质量提升,从配色方案到室内设计,都越来越好用。另外,还有平面设计式的网站搭建工具、游戏引擎级的动效设计工具,都相当有趣。大家好,这是 2023 年 2 月的第 1 波干货!现在越来越多的设计工具开始加入人工智能算法,让设计更加轻松,而这一期的设计 干货合集 当中,就有很多加入了这样的功能,从抠图到图片质量提升,从配色方案到室内设计,都越来越好用。另外,还有平面设计式的网站搭建工具、游戏引擎级的动效设计工具,都相当有趣。
当然,在此之前记得看看往期干货中有没有你感兴趣的素材:
第四波!2023年1月精选实用设计干货合集 大家好,这是 2023 年 1 月的第 4 波干货!
阅读文章 >
下面我们具体看看这一期的干货:
1、平面设计式网站搭建工具 https://webwave.me/
WebWave 也算是一个思路清奇的网站搭建工具,他遵循当下的设计趋势,让网站设计不再拘泥于网格系统和网站搭建约定俗成的设计方式,让设计师可以更加充分的发挥创造力, UI 元素可以被放置于任何位置,完成更加自由轻松的设计。在功能上,WebWave 也确保了诸如商店、电子邮件、SEO、域、托管等常见的网站功能,相当完善。
2、网站所用字体分析工具 https://fonty.io/
这是一个对于网页设计师和开发者非常有用的工具,你只需要输入网址,它会将这个网站所用的全部字体都列举出来,并且会在页面右侧展示字体的显示效果。对于不太习惯检查源代码查看网页字体的同学而言,这种工具可以省去大量的麻烦。
3、人工智能配色方案生成工具 https://colormagic.app/
ColorMagic 是一个使用 GPT-3 来生成配色方案的工具,这个工具也是经过大量的数据训练出来的,你依然可以使用传统的上传图片的方式来生成配色方案,当然,人工智能的加持下,更方便的方式是直接输入关键词,描述你配色方案的情绪、感觉或者是行业等其他的关键词,ColorMagic 可以借此直接生成高素质的配色方案。
4、图片素质提升+去除背景 Mac 应用 https://icons8.com/goprod
GoProd 是知名设计素材供应商 Icons8 出品的一个高质量设计辅助工具,专门针对 macOS 平台,提供去除背景和图片素质提升两个功能,对于设计师而言,这两个功能绝对是刚需。GoProd 的这两个功能也同样加入了最新的机器学习技术,来确保它的图片放大和抠背景的效果足够好。
5、将 Figma 设计导入 Webflow 的插件 https://www.figma.com/community/plugin/1164923964214525039)
这个 Figma 插件其实是 Webflow 官方出品的工具,它可以将 Figma 所设计的静态页面,直接转化为 Webflow 可用的 HTML 和 CSS 代码,然后你就可以在 Webflow 中添加交互,和更加强大的 CMS 内容管理系统连接到一起,甚至实现一键发布。在使用过程中,你需要授权给给插件,让 Figma 连接你的 Webflow 帐号或者 Webflow 网站。
6、游戏引擎级动画设计工具 https://rive.app/editor
Rive 是一个高性能的动画设计工具,但是和传统的动画工具有很大的差别,它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游戏引擎,它的交互性和可视化成都比起以往的同类工具更高,很多以往需要复杂交互才能实现的效果可以轻松实现,而且如果购买他们的团队服务,还支持高性能的实时动画设计协作。Rive 有 Mac 和 Windows 平台的客户端,不存在平台限制。
7、人工智能室内设计改造工具 https://mobel.app/
这个名为 Mobel 的人工智能室内设计平台,它最初是作为一个室内设计灵感素材平台而存在的,不过 AI 生成技术出现之后,它们开始利用这一技术来进行室内设计,你可以上传室内的照片,然后人工智能算法会自动生成各种不同的配色、家居装饰搭配的方案。对这方面有需求的同学可以先体验一下。
-
第一波!2023年2月精选实用设计干货合集
UI交互 2023-02-07大家好,这是 2023 年 2 月的第 1 波干货!现在越来越多的设计工具开始加入人工智能算法,让设计更加轻松,而这一期的设计干货合集当中,就有很多加入了这样的功能,从抠图到图片质量提升,从配色方案到室内设计,都越来越好用。另外,还有平面设计式的网站搭建工具、游戏引擎级的动效设计工具,都相当有趣。大家好,这是 2023 年 2 月的第 1 波干货!现在越来越多的设计工具开始加入人工智能算法,让设计更加轻松,而这一期的设计 干货合集 当中,就有很多加入了这样的功能,从抠图到图片质量提升,从配色方案到室内设计,都越来越好用。另外,还有平面设计式的网站搭建工具、游戏引擎级的动效设计工具,都相当有趣。
当然,在此之前记得看看往期干货中有没有你感兴趣的素材:
第四波!2023年1月精选实用设计干货合集 大家好,这是 2023 年 1 月的第 4 波干货!
阅读文章 >
下面我们具体看看这一期的干货:
1、平面设计式网站搭建工具 https://webwave.me/
WebWave 也算是一个思路清奇的网站搭建工具,他遵循当下的设计趋势,让网站设计不再拘泥于网格系统和网站搭建约定俗成的设计方式,让设计师可以更加充分的发挥创造力, UI 元素可以被放置于任何位置,完成更加自由轻松的设计。在功能上,WebWave 也确保了诸如商店、电子邮件、SEO、域、托管等常见的网站功能,相当完善。
2、网站所用字体分析工具 https://fonty.io/
这是一个对于网页设计师和开发者非常有用的工具,你只需要输入网址,它会将这个网站所用的全部字体都列举出来,并且会在页面右侧展示字体的显示效果。对于不太习惯检查源代码查看网页字体的同学而言,这种工具可以省去大量的麻烦。
3、人工智能配色方案生成工具 https://colormagic.app/
ColorMagic 是一个使用 GPT-3 来生成配色方案的工具,这个工具也是经过大量的数据训练出来的,你依然可以使用传统的上传图片的方式来生成配色方案,当然,人工智能的加持下,更方便的方式是直接输入关键词,描述你配色方案的情绪、感觉或者是行业等其他的关键词,ColorMagic 可以借此直接生成高素质的配色方案。
4、图片素质提升+去除背景 Mac 应用 https://icons8.com/goprod
GoProd 是知名设计素材供应商 Icons8 出品的一个高质量设计辅助工具,专门针对 macOS 平台,提供去除背景和图片素质提升两个功能,对于设计师而言,这两个功能绝对是刚需。GoProd 的这两个功能也同样加入了最新的机器学习技术,来确保它的图片放大和抠背景的效果足够好。
5、将 Figma 设计导入 Webflow 的插件 https://www.figma.com/community/plugin/1164923964214525039)
这个 Figma 插件其实是 Webflow 官方出品的工具,它可以将 Figma 所设计的静态页面,直接转化为 Webflow 可用的 HTML 和 CSS 代码,然后你就可以在 Webflow 中添加交互,和更加强大的 CMS 内容管理系统连接到一起,甚至实现一键发布。在使用过程中,你需要授权给给插件,让 Figma 连接你的 Webflow 帐号或者 Webflow 网站。
6、游戏引擎级动画设计工具 https://rive.app/editor
Rive 是一个高性能的动画设计工具,但是和传统的动画工具有很大的差别,它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游戏引擎,它的交互性和可视化成都比起以往的同类工具更高,很多以往需要复杂交互才能实现的效果可以轻松实现,而且如果购买他们的团队服务,还支持高性能的实时动画设计协作。Rive 有 Mac 和 Windows 平台的客户端,不存在平台限制。
7、人工智能室内设计改造工具 https://mobel.app/
这个名为 Mobel 的人工智能室内设计平台,它最初是作为一个室内设计灵感素材平台而存在的,不过 AI 生成技术出现之后,它们开始利用这一技术来进行室内设计,你可以上传室内的照片,然后人工智能算法会自动生成各种不同的配色、家居装饰搭配的方案。对这方面有需求的同学可以先体验一下。
-
万字干货!京东莫奈可视化平台体验升级复盘
UI交互 2023-02-07.video_pc { width: 100%; height: 585px; } @media (max-width:767px) { .video_pc { height: 50vw; } } 当视频无法...当视频无法加载时请刷新页面, 或前往PC获得最佳体验。
一、前言 莫奈是一款主要服务京东内部用户的数据可视化平台,它以容器的形式将京东城市各种与智慧城市建设及运营相关的能力聚合,并以可视化的形式面向客户呈现。
作为 京东 莫奈的设计负责人,过去三年一直负责 莫奈可视化 平台的用户体验设计工作,由于本人日常设计主要以智慧城市、数据可视化大屏为主,所以我既是莫奈的设计负责人也是莫奈的深度使用者或者说专家用户。在长期使用莫奈的过程中,本人梳理了大量与视觉、体验相关的问题,这些问题,部分在产品日常迭代中得到了优化,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解决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成本;与此同时,作为用户体验 设计师 ,我日常与业务方、客户方以及用户接触紧密,所以在与大量用户沟通后,也从用户侧收集了不少使用体验相关的问题。我对以上两个渠道的问题整体梳理汇总,并与产品侧讨论沟通后,大家认为这些问题比较严重的影响了用户使用莫奈的效率,降低了莫奈对业务侧赋能的质量,提高了客户使用莫奈的成本。所以我们必须规划出一个产品迭代的周期,针对莫奈体验问题,进行一次密集的优化和革新,这便是本次莫奈体验升级改版的基础背景和原因。
本篇文章写作的主要目的,是想将本人在这次改版设计中用到的一些方法、流程和经验与大家做次交流和分享,希望能为同行在类似的改版设计中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京东往期案例复盘:
让购物简单快乐!京东 APP 11.0 深度解读:视觉篇 在 APP11.0 深度解读系列的第一篇文章中,剖析了基于生态进行体系化大改版的解读与思考,本文将聚焦于视觉设计,阐明我们对此版本的设计主张与思路,在各个场景是如何外化以辅助达成改版目标的。
阅读文章 >
二、体验升级流程 实际上,在梳理出整个体验升级流程之前,通过与产品负责人的多次沟通,我们事实上已经对体验升级这个需求达成了共识,而流程图解决的是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
下图展示的这套体验升级流程较为通用,大多数产品的体验升级都可参考下面的流程执行。
这套流程的主要作用有两个,一是通过它可以更直观的跟产品负责人、开发负责人等关键角色沟通,让大家对体验升级这件事儿有整体且全面的了解,方便大家评估工时、预估成本和安排排期;另一方面也能够使我自己的工作推进的更加有节奏有条理,避免工作内容长时间停滞在某一个环节而影响整体进度。
三、改版背景及产品简介
基于 STAR 法则,背景概况部分向大家介绍莫奈体验升级的必要性。在企业中,想要推动一个需求顺利执行,那一定是需求上下游以及相关方的利益都得到了体现和满足。莫奈此次升级,从体验设计师角度来讲,我们作为用户的代言人,在了解到用户大量反馈和建议后,有责任将用户的声音转化为需求,并推进落地为产品的一部分;从产品团队来讲,莫奈想要不断发展,持续为客户和业务方带来显著的效率提升、明显的成本下降,也必须对过去老旧的产品架构做一次深度的革新和优化;从前端工程师、研发同学的角度看,以往不合理的底层代码设计,使产品在性能、稳定性等方面留有大量隐患,因此在日常迭代工作之外,研发同学总要消耗部分精力去维护那部分不稳定的存在,从而导致研发同学人效比低、开发体验差;从上级 Leader 来看,公司的核心经营理念是“成本、效率、体验”,但成本的降低、效率的提升、体验的优化都依赖于强悍的技术和优秀的产品,而莫奈此次体验升级正是践行公司核心理念的有效尝试,综上,此次体验升级于多方有益,符合部门整体利益,所以大家很快达成共识。
四、莫奈典型用户场景梳理 通常我们说用户体验时,用户是一个群体的概念,而这个群体如上图所示,可以被进一步细分为多种角色,理想情况是每一类角色的体验都被满足,但现实执行中我们必须要有策略和取舍。所以要想产品有好的体验,首先我们要知道用户群体中不同角色对产品的使用情况如何,并找到对产品依赖度强使用频次高的那部分用户和场景,然后针对他们以及他们使用的场景做高优先级的优化。
从莫奈典型用户使用场景可以归纳出:
首先,莫奈的主要使用者为各个项目的产品经理及开发工程师,其中设计师也有相当大的使用强度,这三类用户他们直接使用莫奈,并把莫奈作为解决数据可视化场景构建相关需求的主要工具和方案,所以,以上三类用户,我们将其称之为莫奈的核心用户。核心用户使用莫奈产出的作品,经由上下游同事传达和部署给业务方及客户后,莫奈的商业价值便得以体现。
其次,每类用户使用莫奈不同功能模块的频次不同。从使用场景中我们也发现,莫奈的使用具有上下游的关联性,核心用户处于流程的下游,中上游的用户虽不是核心用户,但他们因为更接近客户和业务,往往具有比核心用户更高的决策权。因此我们优先让核心用户体验提升并不意味着放弃上游的体验,而是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我们的工作必须有取舍有重点。实际上我们是通过建立核心用户的声量和口碑来向上游用户传达莫奈的价值和特色,通过核心用户使用莫奈交付的结果来证明莫奈的可靠。与此同时,我们也通过对内外的宣讲和培训,持续接收上游用户的反馈,并在迭代中持续优化。
五、体验痛点分析-用户调研 知道了核心用户是谁,那么核心用户的体验痛点是什么呢?
虽然在日常的交流沟通中我们已经获取了不少用户反馈、收集了相当的问题建议,但作为体验升级的系统性工作,为了更全面的了解用户体验痛点,我们还是设计了一次完整的用户调研活动。本次调研主要采用线上问卷调研、线下访谈+用户行为观察的方式进行。线上问卷采用京东良研问卷系统,除了面向核心用户推送,我们还面向莫奈主流用户及边缘用户推送了问卷内容,因此,问卷调研整体覆盖较为全面。线下访谈除了邀请部分核心用户,我们也从问卷系统中筛选了部分反馈问题多且愿意参加线下访谈的用户参与。线上线下均包含内外部用户,以期获得更加客观真实的反馈。
用户调研的核心目标是充分收集用户反馈,并将反馈结果量化及系统化,量化后的结果可做为设计侧推动产品执行体验优化的关键依据,也可以作为后续验证优化结果的对照项。
六、体验痛点分析-问卷设计 本次问卷设计我们参考了 PSSUQ 整体可用性量表,并结合本次调研目标做了部分调整。
PSSUQ 整体可用性量表可以从系统易用性、信息质量、界面质量三个方面将体验结果量化,然后通过与行业基本经验值比较,既可以知道用户对莫奈在以上三项的满意度,也可对莫奈当前整体体验结果有一个全局的概况性评价。同时根据三个方向的评分也可以更细致的指导后续的设计优化方向,为设计决策提供更多科学可信的依据。
PSSUQ 整体可用性量表作为一个通用模版,其内容比较固定,为避免多次打扰用户,提升问卷调研效率,我在 PSSUQ 的基础上添加了少量关键信息甄别、用户反馈积极性识别类问题,从而使问卷内容更加符合本次调研目标。
七、体验痛点分析-问卷调研 问卷设计好之后,接下来就是问卷发放以及结果分析了。
PSSUQ 量表内每个问题均有 8 个选项,「1-7」是对该项描述的认可程度,得分越低代表用户对该项描述越认可;「NA」代表用户对该项描述无法评价。本次调研通过京东良研发放线上问卷 100 份,共收到有效问卷反馈 87 份(大于 PSSUQ 所需的最少样本数量:20),说明问卷结果具有较好的可信度,其结果值得进一步研究。
通过整理和统计问卷数据,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内外部用户在系统易用性、信息质量、界面质量三个维度对莫奈均不满意 对比行业经验值(均值),莫奈系统总体体验质量与行业同类产品存在明显差距 莫奈用户群体整体积极性较高,具有较强的沟通及反馈意愿 整体评分结果与日常同相关同学的沟通结果一致,以上评分结果也反映出此次体验升级的紧迫性,作为由设计驱动的改版设计,设计侧面临较大压力。
八、体验痛点分析-亲和图 在设计问卷的环节我也提到过我们的问卷在 PSSUQ 量表的基础上针对本次调研目标做了部分调整和优化,而线上问卷最后两个选项以问答题的形式向被调研用户提供了对莫奈各方面建议的反馈渠道,通过问答项我们收集到用户反馈的各类问题 80 多条,我们采用亲和图对这些反馈做整理,亲和图顾名思义,它可以使具有类似特征和关联属性的问题更加临近,从而将零散的问题被归类,方便从杂乱的问题中找到规律,并通过比较不同类型问题的占比,更直观的了解用户反馈的问题主要集中在那些方向。
如下图所示,产品的反应速度及稳定性、模板和组件丰富度是用户反馈问题最集中的两项,前者影响用户最基础的使用体验,后者决定产品能多大程度上便捷的服务用户。良好的稳定性和反应速度可以让用户专注于任务本身,而使用模板能最快速的产出作品,降低新手的使用门槛,丰富的组件能够满足用户在各类复杂场景下的业务需求,减少组件二开成本,提高交付效率。针对这两个大的问题点,首先,对于那些能够在当前产品日常迭代中优化的点,我整理后会以需求的方式向产品团队提出,并在日常迭代中逐步优化;然后,对于那些需要“伤筋动骨”做底层优化以及长期运营沉淀才能有效改善的问题,我们会进一步向用户收集和完善相关信息,并将相关问题梳理到本次改版任务中,做系统的解决和处理。
九、体验痛点分析-线下用户访谈 在「05、体验痛点分析-用户调研部分」已经介绍了本次参与访谈的用户来源,但在实际执行时,我们也邀请了部分在线上问卷反馈中描述模糊不清、难以理解,需要面对面交流或者演示才能理解的问题的用户。
访谈先通过与用户简短的沟通了解用户的岗位/职业以及使用莫奈的主要场景、频次、设备等,然后通过给用户设置一到两个简单的任务,观察用户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行为、表情、语气等,以了解莫奈在一些典型使用场景下的易用性及可用性。比如,对于视觉设计师:请在画布中添加一个条形图,并将条形图的颜色修改为绿色、激活纵轴辅助线、修改辅助线为虚线样式....;
对于开发工程师:请在画布中添加一个环形图,并使用 json 为环形图添加一组动态数据....。之后,在用户完成基础任务后,我们还会针对用户关心的问题进行更细致的沟通,了解用户更细致的反馈。对于用户反馈的问题,我们整理后会在公司内部的需求及研发管理系统“行云”中以需求的方式提交给产品团队并同步添加反馈问题的用户为该需求的关注者,后续,当该需求的状态有任何更新时,问题反馈者都能及时收到更新。如此,受访者反馈的问题从需求提交到需求最终提测验收,都能在线跟踪并闭环。这样做既是我们团队的责任,也可以增进用户对莫奈的信任,并期望活跃用户后续能继续为莫奈提供建议和反馈。
十、体验问题汇总-用户体验金子塔 通过线上问卷调研及线下访谈,我们已充分了解了用户心声,接下来我们通过用户体验 5 要素模型,将各类问题进一步归纳并按照产品建设的上下游协作关系,把每一个具体的问题汇总给对应的角色,并由对应的角色产出具体的解决方案,然后通过线下会议同步各自方案并对方案进行评审和沟通,由此,关于体验升级的所有事项及具体任务便可周密安排,之后便是资源投入、推进升级工作具体执行。
从用户体验 5 要素,分析「盒马鲜生」是如何收获百万好评的! 前几天我去盒马鲜生凑热闹逛了一会,体验了一下盒马的商品品类、用户动线、展柜分布和设计、APP交互、品牌设计等方面。
阅读文章 >
用户体验 5 要素模型,从产品的战略层出发,层层递进直到表现层,把影响用户体验最根本的因素分层并可视化,借助这一模型可以让大家对“用户体验”这个概念有更好的理解,并能促成大家在更大的层面上达成共识。以往谈到用户体验,大家首先想到的是界面是否好看、交互是否流畅,然而一些对用户体验也有着重要影响但“不可见、不直观”的因素却往往被忽视,尤其对开发侧同学更是如此,他们鲜有意识到产品的目标、内容以及性能等这类的因素,也是构成用户体验的重要部分。对于莫奈这样一款长期维护持续迭代的产品来说,好的用户体验并不能以“毕其功于一役”的方式来实现,而是要通过持续不断的改进和优化才能持续满足并提升用户体验,所以借助用户体验 5 要素等模型,我们引导产品及研发团队更好的理解用户体验,这样不仅能帮助设计师在本次体验升级改版工作中与大家高效协作,也非常益于之后日常产品迭代的沟通与协作。
十一、体验问题汇总-体验升级方向
上一步,我们通过用户体验金字塔将体验问题汇总并划分给了不同的角色,之后各个负责人产出解决方案并与大家评审和沟通,而体验升级方向正是基于大家对各类方案一致沟通后达成的共识和结果,体验升级方向以设计为主导,同时兼顾产品和研发的部分目标,我们用 5 个短句将五个升级方向概括,每个方向尽量解决一个维度的问题,比如“界面视觉质量提升”解决表现层的问题、“信息层级优化”解决框架层的问题。体验升级方向作为对体验升级结果的导向,将指导后续设计动作的展开。
十二、策略制定-设计目标确定
基于体验升级方向,接下来就要制定具体的设计策略,来实现体验升级方向中要达成的结果。设计策略制定第一步先确定设计目标,我们将设计目标拆解为三个方向,每个方向通过两个关键词定义。设计目标主要分为视角与交互两个方向,同时兼顾产品侧“易拓展、易维护”的需求。实际设计中,视觉与交互并非独自分开进行,在设计开始的阶段,需要先定义设计风格等基础设计要素,之后视觉便可在此基础之上全面展开,此时视觉设计要考虑交互的效果,交互设计也需要斟酌设计的展现。
十三、设计执行-视觉风格定义 对于设计目标中关键词所代表的那些抽象概念,每个人的认知可能都不一样,但是搜索引擎和大数据推荐的算法,可以告诉我们普通大众对那些关键词所表现出来的意象是如何认知的,之后我们便可从符合大家普遍认知的视觉素材中,提取出符合关键词所表达出的意象的设计要素,之后通过在设计中应用这些设计要素,就能把关键词定义的抽象的设计概念转化为具象的认知,我把这个过程称之为“抽象概念的可视化”。而“情绪版”是我完成上述工作的主要工具。
我们使用搜索引擎以及 AI 推荐的关联算法,针对“科技和高效”这两个视觉目标的关键词收集了海量的音视频设计素材,把这些素材集合在一个画布上形成“情绪版”,然后通过归纳这些素材共有的特点/要素,就能将体现“科技、高效”这两个概念的所有设计要素剥离出来,并通过简洁的文字加以描述和归纳。此后,我们通过在视觉设计执行的过程中应用这些设计要素,通过合理的搭配和组织,将这些设计要素融入到莫奈新的设计语言,如此,产品最终便可在视觉上呈现出与视觉目标关键词定义的一致的视觉和心理感受。
十四、视觉风格定义中的 7 要素 基于情绪版提炼出的设计要素其实已经足够具体,但是如何将这些要素应用在设计中,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归纳。我个人一直以来习惯从形、色、字、质、构、动、音 7 个维度分析一个设计作品的设计风格,就如同人体是由肌肉、骨骼构成的一样,以上 7 个维度也是构成一个设计作品的“经、骨、肉”。所以,我认为对于一个设计作品,尤其是 UI 设计作品,以上 7 个维度基本能够完全概况它的风格,所以当我要为自己的产品做风格设定时,我也是从这 7 个维度出发来为每个维度定义具体的风格和策略。
这种细分维度然后定义风格的方式有多种优势,其中最明显的是它能够将我们风格定义的设计工作条理化,避免反复尝试和摸索造成的大量返工和思绪混乱,比如,如果我对质感的定义有偏差,不符合情绪版中提取出来的设计要素的特点,这时候我只需要对“质感”这个维度的风格进行优化和调整,而不需要推翻整个 7 要素重新再来。这种设计方式让我的设计更加理性,也让后续设计执行的工作更加的有条理和舒适,从设计风格落地的角度来讲,这种方式我个人认为是最能够忠于情绪版所归纳出的设计感受的方法。
十五、视觉改版:造形演绎 对于产品界面的造形设计,一方面依照情绪版中提取的设计要素“透视、空间感、异构造形”来考虑,另一方面我也结合莫奈的产品 Logo 做了适当的抽象和演绎;两者结合最终确定了当前莫奈的造形设计。
首先,产品左侧主导航采用了具有一定透视角度的异形设计;产品顶部标题区域也采用了相同的设计思路:左侧为品牌 Logo 设计了一个容器,Logo 在其中容纳放置;Logo 右侧收起的区域预留了常用公告、跑马灯的设计,方便产品把日常重要信息同步给用户;最右侧呈现用户个人中心、空间管理、使用帮助等菜单项。
对于这种异形的设计,用户是否能够接受,在设计开始时我存在一定的疑虑,因此在设计初稿定稿后我们邀请了部分用户做了测试,大部分用户认为新的设计有创意具有鲜明的特点,也有部分用户认为透视的设计看着较为怪异,尤其是左侧主导航的文字在添加透视效果后识别性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针对用户反馈我优化了透视的角度,从多个透视数值中选择了一个即能展示透视的设计效果、又不至于透视过大导致文本图标等变形严重而不易识别的角度,其次,我还配合开发同学对导航透视文本和图标的渲染做了一些优化,从而使其具有更好的识别性和清晰度。在以上两项优化完成后,新的用户测试表明大家对该设计的满意度有很好的提升。
十六、视觉改版:色彩搭配
莫奈在改版之前就已经有自己的品牌色,新的色彩升级围绕“科技与高效”两个关键词,结合情绪版提取的设计要素,将原有品牌色做了细微的调整。首先蓝色饱和度增加,绿色调整色相使其偏向蓝色的一端并增加亮度。如此,当两个颜色搭配使用时,蓝色作为主色调体现科技、可靠的视觉和心理感受;绿色作为点缀色和强调色,体现活力、高效与创新。蓝绿对比强烈,具有很好的场景适应性和品牌特色。
十七、视觉改版:字体选取 字体作为 UI 界面中最常见的元素以及作为信息呈现的主要载体,字体的使用对产品的易用性和视觉表现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结合体验升级方向中定义的“增强品牌特色”的目标以及情绪版中提取的非衬线的设计要素,对于字体的设计风格,我将其归纳为"定制化、品牌性和非衬线"。
为了实现字体风格的设计目标,我选取了两款京东品牌的定制字体“京东朗正体”及“京东正黑体”。京东朗正体经过多次迭代,目前具有丰富的字重和独特的品牌特色,将该字体用于莫奈的品牌 Logo,可以很好的体现京东的品牌特色并体现出与其它产品差异化的字体设计。京东正黑体主要用于莫奈产品中的数字、拼音、英语、数值符号四个场景,该字体也是京东金融 APP 的系统数字字体,其最大的特点是等宽、简洁、紧凑具有很好的识别性与易读性,并且该字体有较小的字符宽度,所以当其用于大屏编辑器时,能够在相同的空间下容纳比其它字体更多的字符,而这个特点对于“寸土寸金”的属性面板尤为重要。此外,该字体在作为数字字体使用时,其小数点、千分符等也具有很强的特色,具有不错的辨识度与个性。
而产品中的中文字体 Mac 与 Windows 系统有不同的方案。在 Windows 下,由于系统自带的微软雅黑当字号小于 14pt 时,字符在水平方向上存在明显“参差不齐”的现象,加之该字体很少更新,没有针对当前高像素密度、高分辨率的屏幕特点做相关的适配优化,所以在高分屏下,其字体边缘会有明显的锯齿。之前在用户调研中,有用户反馈字体模糊不清、识别困难也是上述原因造成,所以 Windows 系统下莫奈界面字体选取了思源黑体,思源黑体是 Adobe 与 Google 联合开发的开源字体,其字重丰富、字形简洁、现代,能够很好的适应 PC 与移动端的显示,也能适应当前已渐趋主流的高分屏,所以使用该字体能够给用户带来不错的信息呈现。除此之外,思源黑体的字形特点与 MacOS 系统下的苹方字体相似,因而使用思源黑体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保证用户在不同平台使用莫奈时体验的一致性。
十八、视觉改版:质感表现 质感的呈现主要通过色彩、透明度的变化、毛玻璃效果的模拟来实现,色彩与透明度的变化搭配毛玻璃效果使用,可以呈现科技、轻盈的质感。
十九、视觉改版:结构设计 结构设计主要目标是组件化及原子化,莫奈最核心页面是大屏场景编辑器,该页面承载着可视化大屏由 0 到 1 构建所需的大多数功能,也是莫奈产品日常迭代维护投入资源和成本最集中的模块。以往编辑器的界面设计虽然也有不错的设计规范,但是并没有按照原子化、组件化的思路来考虑各类组件组合使用时的搭配问题,因此基于以往的设计规范,大屏编辑器页面的产品需求总是需要 UI 产出设计稿研发才能开发,且由于没有系统的梳理过编辑器页面各种组件的类型,所以部分组件在同一页面的不同位置存在不同的形态;还有一些组件,在具体页面中的使用并不符合该组件的功能和用途,存在错用乱用的情形,由此造成编辑器的界面设计、开发和维护都具有较高的成本。
新的改版设计,在设计之初就联合产品对编辑器内的各个模块所包含的各类组件进行了梳理,通过将各个模块的组件罗列出来,然后重新梳理组合、去重、合并之后,我们就可以知道当前编辑器界面总共有哪些类型的组件,以及每类组件用在何处,而组件原子化后也通过间距规范、使用场景示例等方式解决了如何用的问题。
原子化的组件,精简了组件的数量,同时每个组件也针对自身功能和用途的特点进行了优化,在此过程中也考虑了组件搭配、组合使用的适配和呈现问题。比如,针对颜色选择组件,我们默认以十六进制展示颜色色值,并在色值后以百分比显示该颜色的透明度,我们还在色值后面增加了色值预览的小色块,这样的设计兼顾了开发与设计同学使用莫奈的场景。对于开发同学,他们在代码中习惯使用十六进制色值,而设计师更习惯于 RGBA 或 HSLA 的调色模式,因此,虽然十六进制的色值也能包含透明度信息,但我们依然在颜色后面增加了百分比及小色块,已帮助设计同学确认颜色的正确性,此外我们还通过色彩显示模式切换、自动输入校正等手段,确保不管用户输入的颜色采用何种方式,最终属性栏都是按照用户设置的模式以统一的格式呈现。而诸如此类优化,在本次体验升级中不胜枚举。
二十、视觉改版:动效设计 莫奈的动效设计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用于页面视觉效果营造的氛围类点缀动效,另一类是用于功能及信息传递的交互类动效。两类动效都通过“节奏感、轻盈”的设计风格,传递科技、高效的视觉感受。
在本次动效交付中,为了保证动效的清晰度与流畅感、并减少动效的体积和提升动效加载速度,动效文件均采用 Json 代码的形式交付前端,该类动效由浏览器在网页端实时渲染,具有矢量动画的特点,能适应多种设备及屏幕分辨率,具有优秀的前端呈现效果。
首页科技感流光氛围动效
页面及大屏加载 Loading 动画
二十一、设计执行-典型页面效果 1. 产品登录页
2. 产品首页-我的可视化页面
3. 我的可视化页面改版前后对比
4. 大屏模板页面
5. 可视化场景编辑器页面
6. 可视化场景编辑器页面改版前后对比
7. 产品主要 ICON 设计
二十二、交互优化:图表属性配置优化 针对视觉层面设计优化后,接下来针对莫奈典型的用户使用场景以及之前线上问卷、线下访谈中用户反馈问题比较集中的一些场景进行交互层面的优化,我们交互优化的目标是“简单、流畅”。
首先进行交互优化的是各类图表的属性及配置项设置相关的交互优化。
莫奈作为一款可视化场景搭建平台,为用户提供了各类型的图表,每个图表均具有“样式、数据、交互”三大类配置属性,这三大属性,从图表看起来是什么样、图表展现了什么数据、图表可以与用户进行那些互动三个维度解决了图表在数据可视化呈现中最基础的需求。由于图表在数据可视化呈现中频繁使用,所以与图表配置相关的操作自然也是相当高频和常用。当前版本下,图表配置项主要问题有两个:一个是图表配置项层级过深,用户需多次点击才能对某一内容进行修改;第二是批量对多个图表的相同属性进行修改在当前版本不可用,导致用户图表配置成本高。针对用户最关心最影响体验的两个交互问题,我的优化方案如下。
优化图表配置项层级过深,用户需要多次点击才能对某一个内容进行修改的问题
要解决问题,首先要知道问题从何而来。经过深入与产品、研发同学及部分用户访谈沟通后,我发现当前导致图表配置项层级过深主要有两个原因,分别是产品规划与设计展现。
具体来讲,产品层面有三个问题:
① 产品对于当前图表配置项的结构梳理是以程序的逻辑来呈现,而非以用户的视角来归纳。举个栗子,在当前版本如果用户要修改柱状图某个柱子的颜色,操作路劲如下:样式>数据系列>系列名称>形状设置>颜色设置。而这一路径为何如此设计?因为颜色这个属性的后端代码就是这样的结构。这一路劲把用户最易理解、最直观的属性名放到了路劲的末位,而在它之前呈现的内容、名词其实都有一定的理解难度,尤其对于新手更是如此!用户想要更改颜色,Ta 首先需要知道什么是数据系列、其次还要了解形状设置可能包含哪些属性等,正因具有一定的门槛且不直观,所以用户初次进行上述设置时往往需要在样式一级菜单下点击多个属性、反复尝试确认,才能最终完成颜色修改的设置,这样一个使用的流程自然会给用户“层级过深”的感受
② 图表配置结构存在冗余、不够精简。还是上面那个栗子,用户修改颜色需要触达第 5 级。但是这种细致的分层分级的结构设计是必要的么?答案是并不是!因为只有用户关注的才是有用的,产品应该提供用户想要的内容而不是强塞给用户产品具有的所有的功能,所以我们没有必要把图表在后端具有的所有属性都罗列出来,适当的对配置项做些精简,合并一些同类的属性、然后通过“更多”按钮隐藏一些对图表呈现无关紧要的内容,如此,图表配置项便能瘦身,用户使用起来也更轻松。
③ 图表配置项的各个属性,在属性列表的排序没有遵循用户使用的频次和习惯。排列在前面的属性并非用户最常用的那些,因此用户要在列表中从上而下的“翻找”,这种使用过程中的顿挫感,一方面影响了用户使用产品的效率,另一方面也加深了用户“层级过深”的感受。
知道了问题从何而来,那么解决问题便也变的简单。首先,我们联合产品经理,对莫奈已有的 60 多个各类图表组件,逐个进行了配置项的梳理,当所有图表的配置项都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时,他们的共同点、同类项便一目了然。此时,之前存在的“图表配置结构存在冗余、不够精简”的问题便可解决。而对于先前存在的 01 与 03 问题点,在上述梳理工作完成后有了一定的优化和改善空间,但仍然存在一些不确定的因素影响设计和产品的决策。比如、“属性列表中,哪些属性是用户最常用的”,类似这样的问题我们通过访谈几个用户并不能得到可靠的结论,对此,一方面我们通过为配置项区域增加数据埋点,分析用户对各个配置项使用的频次来为后续的持续优化提供决策支持,另一方面我们也参考、调研了同类产品中一些用户量较大、设计质量较高的产品来进行当前有限的优化。
配置项层级过深的另一个原因,是属性配置列表的结构及布局设计存在“深层级、空间利用率底”的特点。
如下图,左侧图片示意了旧版莫奈的配置列表设计结构。可以看到旧版设计完全采用树结构的形式将各项自上而下排列,并且采用每级向右缩进一个字符的形式来做层级的区分,旧版的设计基准尺寸为 1440PX,属性配置栏本身较窄,而逐级缩进的策略更是导致信息展示困难;其次,树状的结构在展开层级较多时,部分一级属性会被挤到一屏之外,用户需要频繁滚动鼠标滚轮才能看全信息,综上,旧的设计策略也给了用户“层级深”的直观感受和交互体验。
新版设计首先增加了配置属性栏的宽度,让其能够在横向上展示更多信息;其次,新版设计,将提炼后的一级属性标签固定在属性配置列表左侧。相较于之前,这样的设计始终能够让用户清晰的看到所有一级属性,用户可以随时在各类属性中切换,并且右侧属性内容的滚动也不会影响一级属性的位置,如此就给了用户很好的全局观和使用的便利性与确定性。最后,新版设计采用分隔线与色块结合的方式来表达属性列表内的层级关系,去掉逐级缩进后,配置列表在视觉上更加整齐一致、且空间利用率也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优化“批量对多个图表的相同属性进行修改在当前版本不可用,导致用户图表配置成本高”的交互问题
在数据可视化场景搭建过程中,用户对多个图表的相同属性进行统一修改、一次性调整的需求非常迫切和刚需。比如当前可视化大屏中有 N 个图表,此时,用户想要将其中 6 个图表的横轴颜色调整为相同的绿色,在用户的视角下,此时的操作应该是先选中 6 个想要调整的图表,然后找到横轴颜色设置项,之后统一调整色彩。但莫奈当前的版本,如果用户按照上述流程操作,看到的将是下图左侧的示例:图表多选之后,对齐、坐标等基础项仍然可用,而与属性相关的其它设置并没有被聚合并呈现,在此情况下,用户想要完成最初的目标就只能 6 个图表逐个依次调整!显然,这样的操作并不符合用户预期,它使用户的操作效率大大降低。
上述问题是一个体验相关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强技术相关的问题,我们想要让多个图表的同类项聚合显示,首先要能在底层对各个图表的配置项有十分清晰的梳理,好在我们解决第一个问题:“配置项层级过深”时,已经完成了对 60 多个图表的细致分析,有了这项工作的基础,当前面临的问题便不那么棘手。如右侧示例:当用户多选图表时,图表的同类项会被聚合,并以用户视角的理解,将属性类别进行分类,这样的分类打破了传统的按照图表固有属性排列的惯例,而是把图表固有属性整合归纳到用户易于理解的类目下,如此,用户多选图表之后便能够便捷的对图表的各类属性进行统一的调整和修改,而这样的操作是符合用户习惯和预期的。
二十二、新建大屏交互流程优化 新建大屏作为创建数据可视化场景的第一步,它的易用与否直接给了用户最直观的对莫奈的第一感受。对于新建大屏的交互优化主要有三个方面:创建流程、模板预览与模板展示。
创建流程优化:首先,旧版的创建流程:新建可视化>选择模板>大屏命名>创建成功。 这一流程中“大屏命名”是没有必要的,因为用户在新建可视化大屏时可能存在多种需求的可能性,也许用户只是想看看创建完成后内部编辑器是什么样,或许用户有实际项目,但当前项目名称也并未确认,所以在此时添加一个不可跳过的步骤着实让人不爽,况且大屏创建成功之后在多个位置有多种方式都能便捷的修改大屏名称,因此,更快速的进入编辑器开始设计创作才是用户创建可视化最根本的目标,所以,拿掉“命名流程”,显然可以让整个交互的过程更加流畅。
模板预览与模板展示优化:原有的设计,当用户点击创建大屏按钮后,会在页面底部拉起一个小的抽屉,抽屉内包含一个空白模板以及有限多个其它内容模板,而在如此狭小的区域展示这么多内容,不管是从交互效率还是视觉效果上看,都显得格外的拘谨和难受。新的设计首先是全屏铺开,尽可能充分的利用页面空间。
在模板展示及预览方面,我设计了列表展示与缩略图分布展示两种方式,并添加了分类标签和搜索按钮,此外还联合产品增加了模板收藏功能,这样用户可以把自己喜欢的、常用的模板收藏,方便之后更快速的使用
模板预览方面,在两种布局模式下,用户鼠标滑过模板缩略图时,模板均会以较大的视图动态呈现模板内容。在列表模式下,模板预览窗口固定在页面右侧区域;缩略图分布的模式下,预览窗口根据鼠标指针的位置激活。当用户选中某个模板时,点击底部创建按钮即刻进入大屏编辑器界面,此时用户便可基于模板内容进一步完成自己的定制化设计。
二十三、全局搜索交互优化 如今移动端各类产品已经给用户养成了算法推荐+自主搜索的产品使用习惯,这种习惯当前也逐步从移动端往 PC 端转化。搜索能从海量信息中最快速的找到用户关心的内容,因而提高搜索功能的易用性,能明显提高用户使用莫奈的效率。
以往的搜索功能按照不同模块和场景分布在不同位置,用户需要先找到对应模块才能进行搜索,降低了搜索的便捷性和易用性。新的设计在保留之前搜索能力的基础上,新增全局搜索,用户在一个位置即可完成对组件(优先展示当前画板内组件)、属性、帮助等内容的搜索和查找,进一步提升搜索的效率。
二十四、图层管理交互优化 一个数据可视化场景,通常是由 N 个数据图表与其它数据要素一起构成的多个页面来呈现和展示的。这些页面内包含大量的元素,而对这些元素的管理主要通过大屏编辑器页面左侧的图层管理面板来实现。一般我们对图层管理的手段主要有三种:命名、分组和查找。
给组件命名是一个耗时且麻烦的行为,我们在做用户调研时发现,大部分用户都没有给组件规范命名的习惯,大多数情况下,组件在图层面板列表内都是以默认名称或者默认名称+1、2、3 的形式存在。这导致了当页面组件较多时,通过组件命名来查找组件其实相当困难,所以自动生成缩略图的形式相比让用户耗费大量时间为图层命名更能改善用户体验。缩略图以快照方式保存当前组件最新状态截图,从而帮助用户更快速的将图层组件与页面上的内容对应起来。
新的设计,图层成组后也取消了缩进字符的效果,我采用给成组对象设计更明显的分组示意图标以及为组内列表添加深色色块的方式,完成了成组对象与列表内其他要素区分的需求,新的设计使成组对象更易查找和识别。
此外,我们还增加了对图层列表的搜索功能,帮助用户快速定位名称已知的设计元素。
二十五、经验总结 此次体验升级是设计主导推动,产品与研发紧密配合的结果。体验设计师作为最接近用户的群体,是产品与用户沟通的桥梁。时刻关注用户心声,并能将用户细碎的吐槽和各类反馈转化为体验痛点、制定对应的优化策略是体验设计师的基本功。而对于设计和产品本身是否热爱,也是设计能否不断精进、体验是否能够不断提升的关键。好的设计不仅服务了产品、帮助了用户、同时也成就了设计师本身。
本人为莫奈提供设计支持的三年多时间,在没有 KPI 要求和外部压力的情况下,通过公司内部需求管理系统“行云”,为莫奈提交 231 个体验优化建议;以线下线上的形式面向莫奈产品及研发团队进行了 20 多次专业分享。正是日常这些积极主动且持续的努力,使我本人与莫奈产品团队建立了非常友好紧密的联系,这也为推动本次体验升级改版提供了巨大的助力。我认为作为体验设计师,我们不仅要对用户有同理心,为用户创造愉悦舒适的感受,同时也要对身边的同事、职场中的合作伙伴有相似的同理心和换位思考的意识,体验关乎人、环境与生活,尝试在生活中磨炼自己创造好的体验的能力,并将其应用到体验设计师的职业工作中,我相信,倘若如此实践,必能在职业和生活中都获得有不错的成就。
好的产品,必然是持续关注用户诉求,不断迭代发展的产品,好的体验设计也必然是陪伴产品不断优化、持续精进的设计,复盘的意义不仅是沉淀过去的经验,更是为未来更好的体验蓄能。
此次分享如能为大家带来那怕一点点的启发,本人便倍感荣幸、开心至极! 期望大家能够与我有更多交流,么么哒~~
欢迎关注作者的微信公众号:「BYMD」
-
用研新人如何上手B端调研?来看大厂高手的总结!
UI交互 2023-02-07俞军老师曾说:“用户是需求的集合。”需求的诱导因素是复杂的,需求的表达形式也是各异的。B 端产品与 C 端产品显然面向不同的人群,满足于不同的需求,简单来说,B 端产品多从角色视角出发考虑需求,服务于企业或组织,偏向于满足降本提效与资源整合的诉求,而 C 端产品多从用户视角出发考虑需求,服务于个人或消费者,偏向于...俞军老师曾说:“用户是需求的集合。”需求的诱导因素是复杂的,需求的表达形式也是各异的。B 端产品与 C 端产品显然面向不同的人群,满足于不同的需求,简单来说,B 端产品多从角色视角出发考虑需求,服务于企业或组织,偏向于满足降本提效与资源整合的诉求,而 C 端产品多从用户视角出发考虑需求,服务于个人或消费者,偏向于满足市场发展与体验升级的诉求。本篇文章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形象地理解 B 端与 C 端的区别以及如何上手 B 端调研。
一、B 端与 C 端的区别 在了解差异前,首先要明确 B 端与 C 端的定义:
B 全称是 Business,即商业,多指企业用户,使用的是具有业务管理思想的数字化工具,常见的 B 端产品有 ERP、OA、CRM、Slack、Notion 等。 C 全称是 Customer,即消费者,多指个人用户,使用的是能够满足某一群体需求的客户端,常见的 C 端产品有例如京东、微信、抖音、微博等。 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我们都离不开使用 B 端与 C 端的产品。洗漱时,我们打开“网易云”听最近喜欢的音乐;出门时,我们打开“百度地图”查看路况并叫车;工作时,我们登录 Outlook、京 me、JoySpace 与营销中心等办公工具,进行邮件查收、业务沟通、会议记录与活动发布;下班后,我们在“美团外卖”挑选晚餐并下单,B 端与 C 端的产品就这样穿插在我们的生活与成长里,那它们在产品定位上到底有什么差异呢?
目标用户的不同
C 端面向个人用户,服务于在不同生活场景下的每一个人。C 端产品拥有更宽泛的受众群体,每一个核心功能都在解决大多数人的诉求,这也意味着,它需要更细致的用户画像,比如年龄、地域、收入、文化、职业、喜好等等。
B 端则面向企业用户,服务于在不同经营场景下的每一个“企业”,企业可以是商家,可以是团队,可以是组织。B 端产品拥有更垂直但复杂的受众群体,它不需要收集这类人在性别、年龄与地区等维度的差异,转而关注这类人所属角色之间的差异。“营销中心”是京东内各业务方开展京东营销活动时的中心化工作平台,一个典型的 B 端产品。我们在调研过程中会通过岗位/负责品类/工作年限明确用户所属的群体角色,比如是运营还是营销,负责的品类是图书还是汽车,至于用户年龄多大、哪里出生与性格怎样并不会影响对产品需求的判断。
使用场景的不同
C 端产品的使用场景具有极高的自由度,它会出现在各式各样的状态下,甚至在同一时间里或一个任务下可以使用多个产品,比如在在外出旅游的晚上,打开“腾讯视频”追着最近爆火的综艺,打开“轻颜相机”美化下白天拍摄的相片,再去到“微信”发一条旅游主题的朋友圈。使用场景的碎片化与任务的随机性,使得 C 端产品需要始终注重体验的提升。
B 端产品的使用场景则不同,用户是为了工作,工作包含特定的任务,任务具有明确的动线,因此用户需要长时间与沉浸式的使用,使得 B 端产品需要具备严谨高效的操作流程与简单清晰的页面设计,为了更准、更快、更好地解决问题。
核心诉求的不同
C 端产品对于开发者而言,核心诉求是拉新、留存、转化,通过对用户需求的挖掘,迭代优化出有价值的产品,大多 C 端产品最终目的为了盈利;但对于用户而言,核心诉求是满足自我情绪,通过“微信”与父母视频,满足思念的情绪,春节期间在“京东”购买新衣,满足能在春节收到货的期待。
B 端产品的核心诉求是基于业务规范,让业务流转效率更高,员工学习成本更低。相比于 C 端对用户体验的极致化追求,B 端产品的需求更易受到业务形态或是企业战略的影响。
更多B端和C端的差异对比:
如何区别B端与C端的产品设计差异?我总结了26条对比! 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B 端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B 端产品也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多的 C 端设计师转行到 B 端产品的设计上来。
阅读文章 >
固然 B 端与 C 端存在各种维度的差异,看似 C 端产品对用户体验更为重视,但无论是 B 端还是 C 端,实际的使用者都“人”,C 端产品需要考虑商业价值与用户体验的平衡,B 端产品亦是,精准地洞察用户的需求,对企业效率的提升也大有裨益,但新人小白如何快速上手 B 端调研呢?
二、B 端调研的小经验 入职京东的第一个完整的项目是《通天塔用户体验研究》,通天塔是京东旗下一个快速搭建活动页面的平台,我们在京东看到的活动落地页大多是依赖于通天塔的能力。在调研过程中,作为新人的我,踩了很多的“坑”,也总结出些许经验,希望与大家分享,欢迎大家的批评指正。
全面理解业务
C 端产品是个体导向的,个体的偏好不影响他人的偏好,个体的痛点也未必是他人的痛点。但 B 端产品中的各方是广泛关联的,所以个体的偏好与痛点并不是随机的,也不是完全独立自主决定的,而是受到整个业务场景的影响。因此,在思考 B 端产品体验的时候,不应该仅仅思考其中某个个体的体验,还应思考他所处的业务场景。
“模板组件不丰富”是关于通天塔的一个最高频反馈,也是产品侧希望优化的重点方向。作为新手研究员的我们应该避免在访谈时问出“您需要什么样子的模板?”,并草率地给出“进一步丰富模板组件”的建议,而是需要把侧重点放到对业务场景的分析以及业务需求的梳理上。比如,“您的岗位职责是什么?”、“在页面搭建过程中主要负责的任务有哪些?”、“参与搭建的页面展示在前端的哪些位置?”、“希望通过活动页面达到什么业务效果?”、“重点关注哪些维度的效果数据?”、“负责的是什么品类?”、“这个品类有什么特性?”、“品类特性期望在页面中以什么形式展示?”等等,以此,我们会更清楚当前用户的业务范围以及这类角色的业务诉求,更好地站在业务的视角出发提出更有针对性的优化建议,找到真正被需要的“丰富性模板”。总之,调研过程中需时刻牢记业务目标,最大限度地为企业赋能,避免在细节中“钻牛角尖”。
深度熟悉产品
在入职京东前,我在京东购买过各类商品,参与过各类活动,在没有系统性的学习下,我也可以熟练使用各项基础功能。但在第一次接触“通天塔”时,我遇到了许多问题,比如“我不知道素材组是什么以及如何绑定”,“在没有素材组 ID 可用于测试时,也不知道如何去其他系统里创建素材组”,我意识到 B 端产品远比 C 端产品难上手。在对产品不熟练时,直接去邀约用户执行访谈显然是低效的,因为“你对用户的调研”会变成“用户对你的授课”。所以在调研执行前,能够熟练使用 B 端产品是必要的,特别是用户日常高频使用的功能,减少调研时的“讨教”与因功能盲点造成的理解偏差。此外,即使研究员已经可以熟练使用产品,在执行过程中,用户的“实操”仍比“口述”更有效,引导用户直观地展示操作动线,会更容易地挖掘卡点与痛点,也能减少研究员在操作任务上的理解成本。
拓宽竞品分析的边界
竞品,可以理解为一个参照物,观对手,明优劣。C 端的竞品是清晰好找的,比如京东的竞品有淘宝与拼多多等,抖音的竞品有快手等,爱奇艺的竞品有腾讯视频与优酷视频等,但通天塔的竞品是什么?大家会说自然是各大友商旗下搭建页面的工具,但这类产品往往是企业自行开发,供于内部员工与商家使用,作为一名个人用户,是难以获得权限进行走查的。此外,B 端产品往往是服务于特定企业,具有个性化需求,难以从市场中获取相关信息。所以应该如何进行竞品分析呢?
首先要敢于申请账号,想要全方位走查 B 端产品定需要足够的权限,但不能因此就放弃尝试。从申请一个账号开始,会发现部分 B 端产品并没有非常严格的使用界限。我在调研过程中,百度搜索了许多竞品,部分页面搭建的产品其实是同时面向 C 端与 B 端的,初次注册的个人账号虽缺少对一些高级功能的使用权限,但也足以给到一些启迪。其次,受访者的信息是重要的。在执行访谈的过程中,不要忽略询问受访者对竞品的态度,因为有些受访者有使用过相关竞品的经验或目前仍在多个渠道中负责搭建页面,他们对竞品能力的熟悉度与可提供信息的价值性要远大于个人走查所能带来的。
以上就是个人对 B 端的理解以及在 B 端调研时沉淀的小经验,作为新手研究员,仍有许多不足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欢迎关注「JellyDesign」的小程序:
-
这5款工具,让设计师工作效率提升 200%!(十三)
UI交互 2023-02-06大家好,这里是和你们聊设计的花生~今天为大家带来设计师 效率工具 第 13 期,本期推荐的 5 个神器分别是:用嘴改图!轻松换背景、改颜色的在线 AI 修图工具 ImageEditor免费下载!拥有 2000+知名品牌 VI 手册的档案库 The Branding Style Guides打开即用!大家好,这里是和你们聊设计的花生~
今天为大家带来 设计师 效率工具 第 13 期,本期推荐的 5 个神器分别是:
用嘴改图!轻松换背景、改颜色的在线 AI 修图工具 ImageEditor 免费下载!拥有 2000+知名品牌 VI 手册的档案库 The Branding Style Guides 打开即用!在线图片、GIF 及视频编辑工具 ImagesTools 情人节设计必备!WannaThis 分享的免费高质量的 3D 素材包 省力便捷!可定时自动关闭标签页的浏览器插件 Tab Wrangler 往期回顾:
这5款工具,让设计师工作效率提升 200%!(十二) 大家好,这里是和你们聊设计的花生~ 今天为大家带来设计师效率工具第 12 期,本期推荐的 5 个神器分别是: 免费好用!
阅读文章 >
一、ImageEditor 网站直达: https://imageeditor.ai/
ImageEditor 是一款免费便捷的在线图像编辑工具,借用 AI 生成技术生成智修改图像,如修改物体颜色、替换背景,修改画面精细度或色调,处理速度也很快。
使用方法:上传图片后,在下面的文本框内输入需要修改的描述词,还可以指定图片内需要替换的对象以及无需修改的部分。修改词设置好后,可以根据图片内容规定智能修改方向,勾选“修复面部”可以防止修改过程中出现人脸扭曲;勾选“周围环境”可以智能生成新的背景或环境;勾选“扩大维度”可以提升图片清晰度。描述词需要是英文,不熟悉的小伙伴可以借助翻译软件。
二、The Branding Style Guides 网站直达: https://brandingstyleguides.com/ (搭梯子速度更快)
The Branding Guidelines Archive 意为“品牌风格指南”,网站收录了 2474 份世界各大知名品牌及项目的品牌 VI 手册,包含的科技、互联网、餐饮、农业、金融、美妆、房地产、艺术等多个行业,我们熟悉的微信、抖音、麦当劳、星巴克、Discord 等品牌的 VI 手册在里面都可以找到。
在站内可以通过品牌名和行业分类标签进行文件搜索,登录注册后可以下载完整高清的 PDF 文件 ,而且都是官方出品的标准文件,形式完整内容详细,非常具有参考价值。
三、ImagesTools 网站直达: https://imagestool.com/zh_CN/index.html
ImagesTools 是一个在线的图片、动图及视频处理工具,功能包括图片压缩、裁剪、拼接、添加水印及格式转换;Gif 的压缩、裁剪、合并、及视频裁剪与转换为 Gif,无需注册打开即用。
四、情人节 3D 素材包 网站直达: https://wannathis.one/freebies/valentines-day-3d-illustrations
2 月 14 号就是情人节了, 国外知名 3D 素材网站 WannaThis 公开分享了一个免费可商用的情人节主题 3D 素材包,包含爱心、字母、钻戒、表情包、巧克力等 36 个素材,建模精致,可以下载 Figma 和 PNG 两种格式,用来作为海报 Banner 的主视觉或装饰元素都可。
下载方式:进入网站后点击下载按钮,按指示输入邮箱,等待一会素材包的下载链接就会发送到邮箱,进入链接下载即可。
五、Tab Wrangler Chrome 浏览器插件页: https://chrome.google.com/webstore/detail/tab-wrangler
Tab Wrangler 是一款 Chrome 和 Firefox 浏览器插件,可以帮助用户定时自动关闭不使用的标签页。找资料时我习惯一连点开几十新标签页然后慢慢看,但是看完后并没有随手关的习惯,结果就是网页挤得名称都看不全,一个个点击关闭不仅麻烦费事,浏览器还经常半途卡死。
安装 Tab Wrangler 后,我按照自己的阅读习惯,设置了一个 10 分钟的期限,当标签页超过 15 个且 10 分钟内没有再看过这个标签页,它就会自动关闭。此外还可以设定锁定网址,其标签页就不会被关闭;被关闭的网址也都有记录,可以轻松找回,非常方便。
好啦以上就是第 13 期 设计师效率 工具推荐,喜欢本期推荐的话请大家多多点赞收藏进行支持,我会更有动力为大家推荐设计干货知识 ~ 有关于本文或者设计的问题可以在评论区提出 ,我会第一时间回复。
推荐阅读:
AlternativeTo!超好用的相似软件推荐网站 大家好,这里是和你们聊设计的花生~ 做设计或者日常学习娱乐我们都离不开各种软件,如果这款软件是免费的就更棒了。
阅读文章 >
2023年,让这20款AI工具帮你更高效地完成工作~ 2023年,让这20款AI工具帮你更高效的完成工作~ 大家好,这里是和你们聊设计的花生~ 2022年是AI技术大发展的一年,我都快记不清为大家推荐多少种AI工具了。
阅读文章 >
-
好用易上手!可能是全网最简单的设计文章写作方法了!
UI交互 2023-02-06导读可能是全网最简单的写作方法了!不会写作的设计师在这里可以收获简单易上手的写作方法,文中提及的同学之前从未写过,学习后也能写出优秀的文章。全文约 3000 字,阅读约 5 分钟。导读
可能是全网最简单的 写作方法 了!不会写作的 设计师 在这里可以收获简单易上手的写作方法,文中提及的同学之前从未写过,学习后也能写出优秀的文章。全文约 3000 字,阅读约 5 分钟。
设计作为平衡商业与美感的手段,其价值不止于视觉表层,深层的思考更是设计的价值所在。与直接交付设计方案相比, 设计写作 有机会表达更多的思考过程,在网络传播,产生设计影响力。
影响力是什么?是通过对个人才能和知识的总结、展示及传播并获得正向反馈,从而帮助组织和个体共同进步的能力。也是优秀人才不可或缺的能力之一。
更多设计写作方法:
设计师想做自媒体?我总结了3个上手就用的写作方法! 编者按:设计师想发展副业,成为自媒体?
阅读文章 >
一、学习设计写作的产出 之前大家都不敢也不会写作,在发起设计写作学习后,人均完成 1 篇以上。目前已有 3 篇发布到 OPA 微信公众号,阅读量 2500+,点赞&分享&评论 60+。
二、发起设计写作的直接原因 2022 年设计中心创建了个人能力模型,让中心的每位设计师从 8 个方面进行自我能力评估。经过评估发现,影响力是能力模型里最明显的短板之一。
虽然前面说了设计写作可以提升影响力。但之前大家从不关注设计写作,也没有写作过,甚至有点抵触写作。不知道写作的好处,怎么写作,没有学习写作的机会。所以导致很多有价值的才能和知识没有得到总结、展示和传播,对个人和组织都是损失。
于是我们发起了设计写作的学习,通过了解写作的好处、学习写作的方法、在网络公开发布来提升影响力。
三、设计写作的好处 我们看到网络上优秀的设计师除了出众的视觉表现能力,还有优秀的设计写作能力。他们通过写作放大个人能力,向外部赋能。
同时写作的核心是输入、思考、输出,这要求我们有大量、优质的输入,深度、持续的思考,灵活、有逻辑的输出。因此写作也是倒逼个人成长、检验学习结果的最好方式。
四、设计写作的方法 为了大家能快速学会设计写作,我们把学习内容简化为:先整体介绍写作步骤用于快速了解写作全貌,随后逐一介绍每个步骤的具体内容。包括怎么筛选主题、怎么撰写大纲、怎么撰写正文、怎么配图、怎么检查几个部分。
1. 写作的步骤
写作文章包括筛选主题、撰写大纲、撰写正文、配图、检查几个步骤。我们把写作文章比作造车,主题是车的核心引擎,大纲是车的框架结构,正文是车身主体,配图是车的内外装饰,检查是车出厂前的核验。几个步骤环环相扣,缺一不可,最终完成一篇文章。
2. 筛选主题
主题是一篇文章的核心引擎,好的主题意味着文章成功了一半。如何选出优质有价值的选题?做到以下几点中的一点就可以。
如遥同学的《节日重点活动思考与总结》,针对设计师反复设计节假日活动导致灵感缺失的痛点,分享了自己的设计思路。
如何做好节日活动的视觉设计?来看高手的思考与总结! 前言 这次节日活动做了节奏性规划,从题材探索、物料提效、数据论证几个方面,跟大家分享设计是如何深度参与活动当中的。
阅读文章 >
3. 撰写大纲
大纲是一篇文章的框架结构,好的大纲可以确保文章紧扣主题,表达有逻辑,写作有效率。如何写出好的大纲?下面 2 个简单的写作方法帮助大家轻松完成大纲写作。
方法 1.项目发展写作法
项目发展写作法根据项目发展顺序记录内容,所见即所得,可以呈现内容清晰的文章。通过项目发展的方式即可将大纲梳理出来。
方法 2.目标导向写作法
目标导向写作法的关键是把握目标、问题、解决方案三者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以此呈现逻辑严谨的文章。
4. 撰写正文
正文是一篇文章的主体,是展示设计过程中思考的地方,通常分为开篇、中间、结尾三个部分。好的正文讲究“虎头猪肚凤尾”,开篇如“虎头”有气势,中间如“猪肚”内容丰富,结尾如“凤尾”干净利落。在设计写作时可以参照下面的方法写好正文。
开篇:结论先行;展示价值;对读者有用
结论先行:先说结果再说原因,先说目标再说方法,先说总体再说细节 展示价值:在最前面展示文章的价值,让用户觉得值得阅读 对读者有用:从用户思维出发,在文章开篇直接向读者表明,这篇文章与他有关、对他有用,吸引用户阅读 中间:内容丰富;内容精炼;逻辑严谨
内容丰富:该有的信息要有,已有的信息要详尽,论点维度多,论据数据多,充分展示设计过程中的思考 内容精炼:删除与主题无关的信息,不要重复表达,精简每一句话 逻辑严谨:有理有据,论证精彩,归纳分类 结尾:回顾全文;强化价值
回顾全文:通过思维导图等形式与读者回顾全文内容,增强读者的阅读回报感 强化价值:读文章是为了收获价值,结尾强化价值增强读者的阅读获得感、启发感 5. 配图
配图是一篇文章的装饰,好的配图能清晰的介绍文章内容,降低读者理解成本;充分展示精彩的项目设计成果,凸显设计能力。那我们来看看好的配图标准。
6. 检查
检查是一篇文章出厂前的核验,好的检查能找出文章需要优化的部分,完成最后的修改优化,让文章的写作顺利完成。如何检查呢?可以从大纲、正文、配图等方面自我检查,同时也可以请他人阅读检查。
五、网络公开发布 完成写作后,便是将文章发布到适合的网络公开平台,如:微信公众号、站酷、优设、Behance 等,放大个人影响力,赋能团队。
六、价值延伸 看完本文之后,是不是觉得设计写作确实简单易上手呢?
正如最前面说的:与直接交付设计方案相比,设计写作有机会表达更多的思考过程。在我们发起设计写作学习后,大家将工作中宝贵的项目经验以文章的形式无私的分享了出来,帮助组织共同进步。目前已有 3 篇+发布到 OPA 微信公众号,获得 2500+阅读量,60+点赞&分享&评论。
让我们拿起笔,写下设计中的思考过程,提升设计影响力吧!
欢迎关注作者微信公众号:「 OnepinganDesign」
-
好用易上手!可能是全网最简单的设计文章写作方法了!
UI交互 2023-02-06导读可能是全网最简单的写作方法了!不会写作的设计师在这里可以收获简单易上手的写作方法,文中提及的同学之前从未写过,学习后也能写出优秀的文章。全文约 3000 字,阅读约 5 分钟。导读
可能是全网最简单的 写作方法 了!不会写作的 设计师 在这里可以收获简单易上手的写作方法,文中提及的同学之前从未写过,学习后也能写出优秀的文章。全文约 3000 字,阅读约 5 分钟。
设计作为平衡商业与美感的手段,其价值不止于视觉表层,深层的思考更是设计的价值所在。与直接交付设计方案相比, 设计写作 有机会表达更多的思考过程,在网络传播,产生设计影响力。
影响力是什么?是通过对个人才能和知识的总结、展示及传播并获得正向反馈,从而帮助组织和个体共同进步的能力。也是优秀人才不可或缺的能力之一。
更多设计写作方法:
设计师想做自媒体?我总结了3个上手就用的写作方法! 编者按:设计师想发展副业,成为自媒体?
阅读文章 >
一、学习设计写作的产出 之前大家都不敢也不会写作,在发起设计写作学习后,人均完成 1 篇以上。目前已有 3 篇发布到 OPA 微信公众号,阅读量 2500+,点赞&分享&评论 60+。
二、发起设计写作的直接原因 2022 年设计中心创建了个人能力模型,让中心的每位设计师从 8 个方面进行自我能力评估。经过评估发现,影响力是能力模型里最明显的短板之一。
虽然前面说了设计写作可以提升影响力。但之前大家从不关注设计写作,也没有写作过,甚至有点抵触写作。不知道写作的好处,怎么写作,没有学习写作的机会。所以导致很多有价值的才能和知识没有得到总结、展示和传播,对个人和组织都是损失。
于是我们发起了设计写作的学习,通过了解写作的好处、学习写作的方法、在网络公开发布来提升影响力。
三、设计写作的好处 我们看到网络上优秀的设计师除了出众的视觉表现能力,还有优秀的设计写作能力。他们通过写作放大个人能力,向外部赋能。
同时写作的核心是输入、思考、输出,这要求我们有大量、优质的输入,深度、持续的思考,灵活、有逻辑的输出。因此写作也是倒逼个人成长、检验学习结果的最好方式。
四、设计写作的方法 为了大家能快速学会设计写作,我们把学习内容简化为:先整体介绍写作步骤用于快速了解写作全貌,随后逐一介绍每个步骤的具体内容。包括怎么筛选主题、怎么撰写大纲、怎么撰写正文、怎么配图、怎么检查几个部分。
1. 写作的步骤
写作文章包括筛选主题、撰写大纲、撰写正文、配图、检查几个步骤。我们把写作文章比作造车,主题是车的核心引擎,大纲是车的框架结构,正文是车身主体,配图是车的内外装饰,检查是车出厂前的核验。几个步骤环环相扣,缺一不可,最终完成一篇文章。
2. 筛选主题
主题是一篇文章的核心引擎,好的主题意味着文章成功了一半。如何选出优质有价值的选题?做到以下几点中的一点就可以。
如遥同学的《节日重点活动思考与总结》,针对设计师反复设计节假日活动导致灵感缺失的痛点,分享了自己的设计思路。
如何做好节日活动的视觉设计?来看高手的思考与总结! 前言 这次节日活动做了节奏性规划,从题材探索、物料提效、数据论证几个方面,跟大家分享设计是如何深度参与活动当中的。
阅读文章 >
3. 撰写大纲
大纲是一篇文章的框架结构,好的大纲可以确保文章紧扣主题,表达有逻辑,写作有效率。如何写出好的大纲?下面 2 个简单的写作方法帮助大家轻松完成大纲写作。
方法 1.项目发展写作法
项目发展写作法根据项目发展顺序记录内容,所见即所得,可以呈现内容清晰的文章。通过项目发展的方式即可将大纲梳理出来。
方法 2.目标导向写作法
目标导向写作法的关键是把握目标、问题、解决方案三者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以此呈现逻辑严谨的文章。
4. 撰写正文
正文是一篇文章的主体,是展示设计过程中思考的地方,通常分为开篇、中间、结尾三个部分。好的正文讲究“虎头猪肚凤尾”,开篇如“虎头”有气势,中间如“猪肚”内容丰富,结尾如“凤尾”干净利落。在设计写作时可以参照下面的方法写好正文。
开篇:结论先行;展示价值;对读者有用
结论先行:先说结果再说原因,先说目标再说方法,先说总体再说细节 展示价值:在最前面展示文章的价值,让用户觉得值得阅读 对读者有用:从用户思维出发,在文章开篇直接向读者表明,这篇文章与他有关、对他有用,吸引用户阅读 中间:内容丰富;内容精炼;逻辑严谨
内容丰富:该有的信息要有,已有的信息要详尽,论点维度多,论据数据多,充分展示设计过程中的思考 内容精炼:删除与主题无关的信息,不要重复表达,精简每一句话 逻辑严谨:有理有据,论证精彩,归纳分类 结尾:回顾全文;强化价值
回顾全文:通过思维导图等形式与读者回顾全文内容,增强读者的阅读回报感 强化价值:读文章是为了收获价值,结尾强化价值增强读者的阅读获得感、启发感 5. 配图
配图是一篇文章的装饰,好的配图能清晰的介绍文章内容,降低读者理解成本;充分展示精彩的项目设计成果,凸显设计能力。那我们来看看好的配图标准。
6. 检查
检查是一篇文章出厂前的核验,好的检查能找出文章需要优化的部分,完成最后的修改优化,让文章的写作顺利完成。如何检查呢?可以从大纲、正文、配图等方面自我检查,同时也可以请他人阅读检查。
五、网络公开发布 完成写作后,便是将文章发布到适合的网络公开平台,如:微信公众号、站酷、优设、Behance 等,放大个人影响力,赋能团队。
六、价值延伸 看完本文之后,是不是觉得设计写作确实简单易上手呢?
正如最前面说的:与直接交付设计方案相比,设计写作有机会表达更多的思考过程。在我们发起设计写作学习后,大家将工作中宝贵的项目经验以文章的形式无私的分享了出来,帮助组织共同进步。目前已有 3 篇+发布到 OPA 微信公众号,获得 2500+阅读量,60+点赞&分享&评论。
让我们拿起笔,写下设计中的思考过程,提升设计影响力吧!
欢迎关注作者微信公众号:「 OnepinganDesign」
-
这5款工具,让设计师工作效率提升 200%!(十三)
UI交互 2023-02-06大家好,这里是和你们聊设计的花生~今天为大家带来设计师 效率工具 第 13 期,本期推荐的 5 个神器分别是:用嘴改图!轻松换背景、改颜色的在线 AI 修图工具 ImageEditor免费下载!拥有 2000+知名品牌 VI 手册的档案库 The Branding Style Guides打开即用!大家好,这里是和你们聊设计的花生~
今天为大家带来 设计师 效率工具 第 13 期,本期推荐的 5 个神器分别是:
用嘴改图!轻松换背景、改颜色的在线 AI 修图工具 ImageEditor 免费下载!拥有 2000+知名品牌 VI 手册的档案库 The Branding Style Guides 打开即用!在线图片、GIF 及视频编辑工具 ImagesTools 情人节设计必备!WannaThis 分享的免费高质量的 3D 素材包 省力便捷!可定时自动关闭标签页的浏览器插件 Tab Wrangler 往期回顾:
这5款工具,让设计师工作效率提升 200%!(十二) 大家好,这里是和你们聊设计的花生~ 今天为大家带来设计师效率工具第 12 期,本期推荐的 5 个神器分别是: 免费好用!
阅读文章 >
一、ImageEditor 网站直达: https://imageeditor.ai/
ImageEditor 是一款免费便捷的在线图像编辑工具,借用 AI 生成技术生成智修改图像,如修改物体颜色、替换背景,修改画面精细度或色调,处理速度也很快。
使用方法:上传图片后,在下面的文本框内输入需要修改的描述词,还可以指定图片内需要替换的对象以及无需修改的部分。修改词设置好后,可以根据图片内容规定智能修改方向,勾选“修复面部”可以防止修改过程中出现人脸扭曲;勾选“周围环境”可以智能生成新的背景或环境;勾选“扩大维度”可以提升图片清晰度。描述词需要是英文,不熟悉的小伙伴可以借助翻译软件。
二、The Branding Style Guides 网站直达: https://brandingstyleguides.com/ (搭梯子速度更快)
The Branding Guidelines Archive 意为“品牌风格指南”,网站收录了 2474 份世界各大知名品牌及项目的品牌 VI 手册,包含的科技、互联网、餐饮、农业、金融、美妆、房地产、艺术等多个行业,我们熟悉的微信、抖音、麦当劳、星巴克、Discord 等品牌的 VI 手册在里面都可以找到。
在站内可以通过品牌名和行业分类标签进行文件搜索,登录注册后可以下载完整高清的 PDF 文件 ,而且都是官方出品的标准文件,形式完整内容详细,非常具有参考价值。
三、ImagesTools 网站直达: https://imagestool.com/zh_CN/index.html
ImagesTools 是一个在线的图片、动图及视频处理工具,功能包括图片压缩、裁剪、拼接、添加水印及格式转换;Gif 的压缩、裁剪、合并、及视频裁剪与转换为 Gif,无需注册打开即用。
四、情人节 3D 素材包 网站直达: https://wannathis.one/freebies/valentines-day-3d-illustrations
2 月 14 号就是情人节了, 国外知名 3D 素材网站 WannaThis 公开分享了一个免费可商用的情人节主题 3D 素材包,包含爱心、字母、钻戒、表情包、巧克力等 36 个素材,建模精致,可以下载 Figma 和 PNG 两种格式,用来作为海报 Banner 的主视觉或装饰元素都可。
下载方式:进入网站后点击下载按钮,按指示输入邮箱,等待一会素材包的下载链接就会发送到邮箱,进入链接下载即可。
五、Tab Wrangler Chrome 浏览器插件页: https://chrome.google.com/webstore/detail/tab-wrangler
Tab Wrangler 是一款 Chrome 和 Firefox 浏览器插件,可以帮助用户定时自动关闭不使用的标签页。找资料时我习惯一连点开几十新标签页然后慢慢看,但是看完后并没有随手关的习惯,结果就是网页挤得名称都看不全,一个个点击关闭不仅麻烦费事,浏览器还经常半途卡死。
安装 Tab Wrangler 后,我按照自己的阅读习惯,设置了一个 10 分钟的期限,当标签页超过 15 个且 10 分钟内没有再看过这个标签页,它就会自动关闭。此外还可以设定锁定网址,其标签页就不会被关闭;被关闭的网址也都有记录,可以轻松找回,非常方便。
好啦以上就是第 13 期 设计师效率 工具推荐,喜欢本期推荐的话请大家多多点赞收藏进行支持,我会更有动力为大家推荐设计干货知识 ~ 有关于本文或者设计的问题可以在评论区提出 ,我会第一时间回复。
推荐阅读:
AlternativeTo!超好用的相似软件推荐网站 大家好,这里是和你们聊设计的花生~ 做设计或者日常学习娱乐我们都离不开各种软件,如果这款软件是免费的就更棒了。
阅读文章 >
2023年,让这20款AI工具帮你更高效地完成工作~ 2023年,让这20款AI工具帮你更高效的完成工作~ 大家好,这里是和你们聊设计的花生~ 2022年是AI技术大发展的一年,我都快记不清为大家推荐多少种AI工具了。
阅读文章 >
-
4000字干货!帮你快速入门认知和行为心理学
UI交互 2023-02-06用户体验设计是对人性和需求的洞察诠释。优秀的用户体验设计起始于对用户心理和场景的洞察、共情、深刻理解,尤其是在人机交互的体验设计中,当下的智能时代中的人机交互设计,一个按钮代表了用户的可操作性,会发生什么,会产生什么结果。用户体验设计正是以用户目标为中心的设计,而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自然需要通过深刻研究“用户”,包...用户体验设计是对人性和需求的洞察诠释。优秀的用户体验设计起始于对用户心理和场景的洞察、共情、深刻理解,尤其是在人机交互的体验设计中,当下的智能时代中的人机交互设计,一个按钮代表了用户的可操作性,会发生什么,会产生什么结果。
用户体验设计正是以用户目标为中心的设计,而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自然需要通过深刻研究“用户”,包括研究“用户需求”以及“用户能力”,其中能力又由“认知和行为”两方面构成,同时认知和行为也构成了对外界“感知和行为”的反馈。围绕认知研究产生的认知心理学,围绕行为研究产生的行为设计学,这大体构成“设计认知行为心理学”的核心。如何理解认知心理学和行为设计学?就是今天要大家探讨的话题。
一、认知心理学与行为设计学 认知心理学的核心指研究人的认知过程,如注意、知觉、表象、记忆、思维和言语等,认知心理学家研究那些不能观察的内部机制和过程,如记忆的加工、存储、提取和记忆力的改变等。
行为设计学的核心部分是“福格模型”,它定义一个行为得以发生:行为者首先需要有进行此行为的动机,以及操作此行为的能力,以及在被提醒(引导)下触发进行。
如何提高设计转化?先学会经典的「福格模型」 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要考虑如何吸引用户转化。
阅读文章 >
围绕“ 设计心理学 ”和“行为设计学”所展开的设计模型,关于对心理学和设计等相关原则纷繁众多,如何将这些设计原则系统性的理解和使用、厘清设计模型之间的关系,是我们理解设计原则且吸收的关键。
二、认知心理学 1. 人脑的潜意识和有意识
我们来看一个小品的对话内容,以“马爸爸和宋小宝”的小品台词……
马:什么样的老鼠,是两条腿走路?
宝:……袋鼠!
马:错,是米老鼠!
宝:…… 我没准备好
马:那我再来问一个
马:什么样的鸭子,是两条腿走路?
宝:照这么说是……唐老鸭!
马:错,所有的鸭子都是两条腿走路!
宝哥,已经是大无语了
以上的对话有什么共鸣?为何会经常性出现类似的场景……
因为在我们日常中许多行为都是人的潜意识的反应。也就是说,行为发生时人们是无意识的,通常已经做了,我们才知道自己要做的事、要说的话,或要思考的东西。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的发生呢?实际上我们的大脑有两个非常不同的反应和处理模块,我们称为两个大脑:潜意识和有意识,它们并不总是在互相沟通。
潜意识是无意识,它的反应是迅速的、自发的、感性的,也可以称为快思考。有意识的反应是缓慢的、受控的、理性的,也可以称为慢思考。
2. 人脑思考的双系统理论
3. 无意识和有意识,对应人脑思考的“双系统理论”。
在 2000 年左右著名心理学家斯坦诺维奇首先提出了“双系统理论”, 这启发了认知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后者因为决策理论的研究获得了 2002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一书中表示,他认为人的大脑活动存在两种模式,他称之为系统 1 和系统 2。
系统 1 是快思考,代表人类的本能和习惯,可以快速且自动启动,耗费资源很少,经常为习惯、经验、刻板印象等认知偏见所支配。
系统 2 是慢思考,代表人类的逻辑和理性,其启动是被动、缓慢、 耗费资源的,存在意识控制。人的大脑进化不是为了求知,而是为了生存和传承。
人脑遵循能量最小消耗原则,能不动脑就不动脑,默认使用系统 1 思考,即快思考(潜意思)。
在设计认知心理学的范畴,对应人脑思考的系统 1 和系统 2 的理论是“认知和情感的三个层次”理论,三个层次分别是:本能的、行为的、反思的。
4. 认知和情感的三个层次
本能层:这是人类情感系统最基本的保护机制的一部分,能够对环境做出快速的判断;好或坏,安全或危险。
行为层:对设计来说,行为层次最重要的,是让每一个行动都与一个期望想关联。
反思层:是认知的、有深度的、缓慢的。最高层次的情感来自反思层次。
当我们将“双系统理论”模型和“认知和情感的三个层次”结合来看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系统 1 的快思考,对应本能层和行为层,可以快速且自动启动,耗费资源很少,经常为习惯、经验、刻板印象等认知偏 见所支配。(上述的小品对话即如此)
系统 2 是慢思考,代表人类的逻辑和理性、对应反思层和(5%的意识行为),其启动是被动、缓慢、 耗费资源的,存在意识控制。
行为科学研究得出结论,一个人一天的行为中大约有 5%是非习惯性的, 而其他 95%的行为都源自习惯。
这基本上意味着是“习惯而不是逻辑”决定了我们的一生。我们以为自己是理性的,我们以为自己的一举一动都是讲逻辑、 有道理的。但事实上,我们的多数日常行为,都是一些我们自己根本无法了 解的隐蔽动机导致的结果。所谓理性,是指当条件合适时(理性并非总是优于本能和习惯),优先用逻辑、知识和思维去做出决策和预期收益最大化的 行为,而不是任由本能和习惯驱使。
本能和习惯会塑造人的偏好,偏好会影响人理性认知。
三、行为设计学之福格行为模型 在展开行为设计学前,先了解行为设计学核心的一个理论模型——福格行为模型。
福格行为模型是指:行为的发生,需要动机、能力和提示 3 大要素同时发挥作用。
当动机(motivation)、能力(ability)和提示(prompt)同时出现的时候,行为(behavior)就会发生。
动机是欲望或需求,能力是认知和执行能力,而提示是提醒或信号,缺一不可。
简而言之,该模型说明:要使目标行为发生,一个人必须有足够的动机、足够的能力和有效的触发器。
动机
从概念上讲,动机设计的目标是将用户移动到福格模型区域中的更高位置。换句话说,能力高但动机低的用户需要提高动机,才能到达行为激活阈值。动机的三个层次:痛苦与快乐,希望和恐惧,社会接受和拒绝。
能力
在现实世界的设计中,提高能力并不是教人们做新事物或培训他们进行改进如此简单。人们通常抵制教学和培训,因为它需要努力。这与人的自然联系相冲突:我们从根本上是懒惰的。
所以,需要人们学习新事物的产品通常会失败;相反为了提高用户的能力,有说服力的体验设计者必须让行为更容易做到。换句话说,有说服力的设计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简单的力量和习惯,可以进行简单理解和简单操作的产品更易于行动的达成。
触发器
触发器的一般概念有很多名称:提示、提醒、行动信号等。
体验设计中常见的触发器包括:
激励提示 引导提示 信号反馈等 1. 行为发生的七个阶段 人和外部环境(产品或系统)之间交互时的心理活动。
所谓的行动 7 个阶段,是指我们在做一件事情的过程被划分为 7 个阶段。做一件事情涉及到四个问题:目标、外部世界、作用于外部世界的动作、作用于外部世界的动作的反馈。
关于这个过程的一个例子:
你在看书,天色暗了下来,你想让光线亮起来继续看书。想让光线亮起来继续看书,就是你的目标。
怎么样可以达到目标,开灯。于是你站起来,走到灯跟前,打开开关。这一系列的行动就是作用于外部世界的动作。
灯开了,光线变亮了,你可以继续看书了。光线变亮了,就是作用于外部世界的动作的反馈。
从目标到外部世界之间过程,可以细分为 3 个阶段。
即:行动意图、动作顺序、执行动作。我们把这 3 个阶段概括为“执行”。其中行动意图、动作顺序属于心理活动,执行动作属于外部活动。
同样,从外部世界到目标之间的过程,也可以细分为 3 个阶段。即:感知状况、解释状况、评估解释。我们把这 3 个阶段概括为“反馈”。其中感知状况属于外部活动,解释状况、评估解释属于心理活动。
所以整个过程可以分为 7 个阶段:目标→行动意图→动作顺序→执行动作→感知状况→解释状况→评估解释。
在每个环节之间都会存在鸿沟,解决鸿沟,就是设计的任务。无论我们设计什么产品,都可以把解决这个过程间的鸿沟作为设计思考的内容;因为每个产品都是用来满足人的目的,人通过与产品交互来满足动机背后的目的。
把“行动七个阶段”和“人脑认知和情感的三个层次“模型结合
本能的反应存在于最底层:控制简单的肌肉群,感知外在的世界和身体。行为层次与期望有关:对行动次序的意图敏感,然后才是对反馈的阐释。反思层设定目标和计划行动的部分:受到对实际发生的结果与期望比较的影响。
2. 心流状态理论 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定义心流为一种将个体注意力完全投注在某活动上的感觉;心流产生时同时会有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正向情绪为主,正负性波动;紧张感积累,完成挑战的成就感。
“心流”状态发生在行动的挑战稍稍超过我们的技能水平。
一个简单的远低于我们技能水平的任务,很容易满足期望,没有挑战。一个艰难的远超出我们能力的任务,会引来许多失败的预期,导致沮丧、焦虑和无助。这两种情况都无法达到心流状态。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提出使心流发生的活动有以下特征:
我们倾向去从事的活动。 我们会专注一致的活动。 有清楚目标的活动。 有及时回馈的活动。 我们对这项活动有主控感。 在从事活动时我们的忧虑感消失。 主观的时间感改变——例如可以从事很长的时间而不感觉时间的消逝。 我们对于所从事的活动是力所能及的,且具有一定挑战的,我们可以通过不断地练习来提升能力超越更高的难关。 当福格模型和心流理论结合来看
心流通道是在福格模型的“触发成功区域”内,即完成一个任务的时,动机适中、能力适中,触发任务的区域以及任务的完成过程会产生心流的通道状态;
构建这种状态(体验设计方案),是设计师在设计产品功能和体验时应该去思考的。
本篇小结
从“认知心理学”到“行为设计学”的大体介绍,我们可以初步窥探“设计认知行为心理学”的基本框架和内涵。
底层的原则和模型可以帮助我们回归产品设计过程中,洞察用户的人性、理解需求的本质,最终以人为本进行设计。
本文内容篇幅有限,未完全涵盖当前的关于认知心理学和行为设计学全部模型框架,作为“设计认知行为心理学”框架的提出及启发,未来将持续研究完善。
推荐阅读书籍:
《设计心理学 1.2.3 册》—— 唐纳德·A·诺曼; 《设计行为学》—— 奇普·希思/丹·希思; 《福格行为模型》—— B.J. 福格; 《思考,快与慢》—— 丹尼尔·卡尼曼; 《俞军产品方法论》—— 俞军等 若有收获,点赞、关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