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提升消息推送转化率?收下这篇超全指南!

    UI交互 2022-11-14
    本文从消息通知的基本知识、消息通知渠道、让用户再开启通知权限的方法、提高消息触达率的小技巧等4个章节,帮你掌握消息推送设计。更多消息通知设计干货:产品设计干货!5种消息通知设计的优缺点分析编者按:产品设计中常见的消息通知有哪些类型?

    本文从消息通知的基本知识、消息通知渠道、让用户再开启通知权限的方法、提高消息触达率的小技巧等4个章节,帮你掌握消息 推送设计 。

    更多消息 通知设计 干货:

    产品设计干货!5种消息通知设计的优缺点分析 编者按:产品设计中常见的消息通知有哪些类型?

    阅读文章 >

    前言 通知是产品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快速将内容的状态及变化通过不同的方式传达给用户,以便用户在收到信息后根据所传递的内容及时做出应对策略。

    在这里,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很多产品喜欢一股脑的把有效的/无效的、重要的/不重要的、用户想知道的/不想知道的等所有信息通通推送给用户。那么,你的推送渠道真的用对了吗?是否做了信息优先级区分?推送时间段是否有效?站在用户角度,下面这些场景你肯定碰到过:

    手机屏幕总是频繁弹出信息,接二连三的震动、提示音让你一怒之下卸载了一些不太常用的APP; 桌面图标99+、主页的消息入口99+、进入消息分类还是99+,清理起来非常麻烦,还不如关闭几个分类通知,少一个也能缓口气; 一天少看了几个小视频,好不容易节省出来的流量被通知无情的消耗,还不如关闭系统通知权限来得快; 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在手机短信中回复一大堆TD(退订),想吐的感觉;

    在频繁地打扰下,用户关闭了一个个通知权限、甚至一度卸载 APP。不难看出,好的消息通知能巧妙的将用户求留住(部分用户利用通知就能保持对微信、QQ 的控制欲),做的不好就会起到负面作用、失去了消息通知的初衷,这里面最需要把控就是推送的一个“度”。

    用户可能因为一条走心的推送而转化、也可能因为被打扰而放弃使用,站在设计角度,需尽可能打造让用户更喜欢的通知系统。那么,对于不同的业务需求及使用场景,又该如何差异化的进行消息推送,笔者通过本文进行分析总结,与大家一起了解。

    一、消息通知的基本知识 1. 什么是消息通知

    消息通知是产品提供的一项服务,能够及时将产品的期待或内容的变化、根据其等级权重合理的通过不同渠道及时同步给用户,常见的如互动提醒、老用户召回、活动拉新、产品更新或帮助提醒等,通过站内红点、弹窗、短信、邮件等方式与用户进行信息交换。

    2. 消息推送的目的

    用户层面,方便及时获取到想要知道的信息、以及对信息交换的控制权。例如:用户发布一条新的短视频想要对评论/点赞及时掌控、给心上人发了信息想在第一时间看到回复...等,产品也是借此用户对内容的控制欲,利用消息推送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产品层面,通过主动推送想让用户知道的信息,以达到新/老用户转化的目的。例如:通过手机短信形式发放优惠券对老用户召回、应用内通知或桌面推送对用户拉新...等,以此提高产品收益,获取更大的商业价值。

    3. 通知设计的基本原则

    首先,一个好的消息系统首先需要将消息内容设计的全面,以便用户通过消息通知能准确无误的了解到对应内容;

    其次,消息的触达方式需合理有效,必须提供便捷的操作入口以供用户及时反馈;

    另外,为了避免过于打扰用户,需选择合理的推送渠道,提高用户触达概率及反馈效率。

    二、消息通知渠道 消息通知渠道分为应用内通知应用外通知。应用内通知主要来源于消息中心或系统主动触发的弹窗来体现,而应用外通知包括桌面图标红点、手机短信、电子邮件、push、公众号信息(需绑定)等渠道推送。

    1. 应用内通知

    ① 消息功能入口

    消息功能入口提示也称为红点提示,主要有底部 Tad 栏、首页右上角、个人中心右上角三种形式。当有新的通知出现时,对应图标的右上角会出现小红点提示,清晰明了,关于小红点设计,之前这篇文章有详细说明:

    用6大章节,帮你完整掌握界面中的小红点设计 UI设计中最常见的小红点该如何设计?

    阅读文章 >

    红点提示的用户触达率较高,但需要用户在登录状态下才能查看,比如订单状态变化、用户与用户/产品之间的互动消息、产品活动通知等。

    ② 消息列表

    当产品的消息类型较多时,点击消息功能入口即可跳转至二级分类列表。与上述相比,消息列表的内容则更加清晰,通过第一次消息入口功能的引导触发,这里的用户触达率将成倍增加。

    ③ 弹窗通知

    以弹窗的形式覆盖在页面内容顶层,阻碍用户的当前操作并迫使用户对弹窗做出决策,可以是系统主动弹出或用户手动触发,对用户的干扰极大。

    弹窗通知最大的优势在于会 100%被用户看到,无法忽略,否则将不能进行其他操作,很适合产品的一些重要事件提醒,例如应用升级、活动通知、优惠券引流等。

    ④ Toast 通知

    Toast 通知是用户在操作之后给出的即时反馈,与当前页面内容关联性极强,但不会中断用户的操作,出现的时间很短,一般持续 3 秒后自动消失,对用户的干扰也比较小。

    需要注意的是,Toast 容易在用户不注意的情况下被遗漏,所以适合用于操作后不影响大局、且不可二次操作、不可逆转的轻量提示,例如删除成功、提交成功等。

    2. 应用外推送

    ① 桌面小红点

    小红点通常以圆点+数字的形式出现在图标右上角,用来提示应用内的未读消息数量,进入应用查看或清除后小红点则会消失。桌面小红点有一个必备前提,需要同时开启设备和应用内的通知权限方能接收提醒通知。

    在部分应用中,桌面小红点具有较大的价值,能对用户产生积极的影响,使用频率得到进一定的提升。例如:社交类应用中的私信、评论、点赞等;商家端的咨询信息、下单提醒等,用户在看到后都会有强烈的点击欲望,对一些数据的提升起到推动作用。

    ② PUSH 推送

    PUSH 推送通知常见于设备顶部横幅(几秒后消失)、通知中心以及锁屏后的中部区域,用户可从卡片中的内容获取信息类型及重要程度,用以决策是否需要立即打开。

    这种推送方式,用户几乎很难忽略,不处理的话会长时间浮于屏幕之上,非常适合价值及时效性较高的消息通知。除视觉提醒之外,还可通过听觉触达用户,例如支付号、微信的收款信息等,不过依然要同时开启设备和应用内的通知权限。

    ③ 手机短信

    短信推送是大家很熟悉的通知渠道了,毕竟现在都是用手机注册账号,手机号获取难度几乎为“0”,常见的有验证码短信(用户请求)、营销短信(产品推送)两种:

    验证码类似“一问一答”的互动,没有什么特别的玩法;

    营销类短信对于拉取新用户、老用户召回、节日/活动促销能起到不可替代作用,产品可通过短信发送图片、文字以及超链接,内容的时效性、用户的触达率都相对较高。

    着重说明一点,因为短信通知的成本较高,在使用之前需要足够的思考分析,细分用户群体做到精准投放,避免所花费的成本与产生的价值不成正比。另外,如果需要放超链接,那么短信内容一定要有足够的说服力及吸引力,总是被用户当做诈骗短信删除、举报的话还不如不放。

    为了减少对用户的打扰,让产品更人性化,一般会在短信结尾提供 TD(退订)提示,用户回复即可取消后续的推送,但是否真的取消成功,这就得看产品了(¬◡¬)...

    ④ 电子邮件

    电子邮件推送方式使用的并不多,一方面需要产品有 web 端服务,纯粹的移动端 APP 邮件推送不会有什么效果;另一方面,绝大多数的用户登录电子邮箱并不频繁,还容易被用户一键清理或误删。

    电子邮件唯一的好处就是用户可通过超链接直达内容出处,相比 APP 应用,免去了下载等一系列操作,还可以长时间滞留,便于用户随时查看或添加星标,处理时间段选择较为灵活,很适合 web 端服务。针对一些商业化的邮件推送,也需要花费一定的经济成本。

    产品获取用户邮箱地址的难度较大(邮箱账号除外),不难理解,使用手机号一键登录、验证码登录、第三方账号登录远比邮箱地址登录要方便的多。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个人设置的添加邮箱、问卷调查的邮箱地址预留来获取,不过这就要看用户的主动意愿了。

    ⑤ 公众号消息

    公众号背靠社交应用,普及程度及用户触达率是极高的,不过这需要产品利用部分业务、活动为导向,引导用户关注公众号后方能接收到消息通知。

    目前公众号只能向用户发送符合部分场景要求的服务通知,例如刷卡通知、物流轨迹变化、商品购买等。如果预算足够的话,还可以购买公众号列表、内容详情页、朋友圈等产品广告位进行特定用户群体推送,无需用户关注也可以看到并进行转化。

    三、让用户再开启通知权限 用户一旦关闭通知权限,对产品来说无疑是一个损失,这意味着没有消息通知的推动,用户的使用频率以及与产品之间的互动显然会减少(就连夫妻之间都需要时常互动与沟通交流,何况对于有选择余地的产品),时间长了,用户转投其他产品的“怀抱”也不是不可能。

    有没有想过,用户只是关闭通知权限而已,并没有卸载 APP,真的就没办法了吗?是不是该做点什么...

    1. 寻找关闭原因

    用户之所以还未卸载 APP,说明还有价值,归根结底,关闭通知权限的原因都是因为消息的“狂轰乱炸”带来的无尽骚扰,几乎没有例外,而产品还会添上一把火,用户再次打开 APP 时无底线的催促用户再度开启,耗尽用户最后一点耐心后,或许再也没有机会了。

    这个时候,设计师考虑的不是频繁提醒用户开启,而是用户关闭通知的真正原因(“狂轰乱炸”只是概括),细化各种可能性,然后从中找出机会点,但凡有所改进都值得试一试,毕竟相比什么都不做不会更糟。这么解释似乎毫无说服力,下面举个例子:

    当产品中的某项免费服务突然有一天开始收费了,但受到了大多数用户的抵触,这个时候你该怎么做,是无视用户诉求继续收费、还是恢复到之前的免费?这并不是一个选择题,继续收费会导致大量用户流失、恢复免费可能连维持运营成本都难,所以不经思索的选择草草收场、连下下策都算不上。用户抵触的原因可能收费过高或是与实际价值不符,有没有想过利用限时折扣、附加其他增值服务(成本较小)或者组合捆绑销售也不失为一种策略。

    那么,到底该如何做既能愉快的发送消息通知、还能能挽回用户的心呢?

    2. 引导二次开启

    用户关闭通知权限,并非没有需求,最典型的就是在某宝、某东加了满满一“车”商品等待降价,然后抱怨消息通知太吵关掉了通知权限,最后就是无法收到折扣通知、还把问题怪在了 APP 身上,着实太冤。用户只要还有需求,通知权限就还有被重新开启的机会。

    ① 损失厌恶/利益引诱

    首先,我们需要找出对应的价值点,利用优秀的文案给予用户思考的余地,用户每多思考一会,结果都有可能发生改变。

    人们都讨厌失去,对于损失的不可控很难接受,在引导用户开启通知权限时,需要强调不开启会失去什么,毕竟面对“得到”和“失去”时,损失更加让人难以忍受,例如物流产品告诉用户“未开启通知,将错过重要的快递信息”。还可以通过激励等进行利益引诱,如“开启后能及时获取红包卡券、折扣通知”等,并提供快捷通道,促使用户重新开启通知权限。

    ② 消息分类/分别处理

    每种类型的通知都不可能符合所有用户的“胃口”,针对社交、电商类产品,可将通知类型分类处理,用户希望接收哪种类型的消息单独开启即可。

    例如支付宝将消息拆分为多个类型;京东还增加了午休免打扰设置,开启后在 12:30-13:30 不会收到任何消息提醒;微信群过多、消息太吵时,开启免打扰又担心错过重要人的信息,于是微信在去年上线了开启群消息免打扰后、可设置群内 4 个人的消息正常通知,算是比较人性化的设计了。

    ③ 提供关闭/关不彻底

    部分产品提供了关闭消息通知功能,但又关不彻底,这是产品基于妥协的基础上,依然在低频推送消息的“流氓”玩法,与用户完全关闭相比,已经算是不错的结果了。

    常见于 PC 客户端,就像很多软件的插件一样,不管怎么关,总是无法彻底关闭,甚至还将开启操作伪装成其他内容引导用户误触;手机短信推送也会有这种情况,用户回复过“退订”后依然会收到相关短信。

    这种方式需谨慎使用,在用户关闭通知后,需通过后续推送内容的质量、频率试探用户底线,然后逐渐提升,切不可无视用户操作。

    四、提高消息触达率的小技巧 1. 减少重复通知

    反复推送相同的内容只会让用户更加反感,回复退订、卸载应用都可能在这一刻发生。

    很明显,消息发出后,如果用户的触达率较高就没必要再次推送。反之触达率较低,重复推送会让用户有种被催促、胁迫的感觉,适得其反,触达率低有没有可能是文案不够友好、表达不够清晰或者吸引力不够?即便同一件事情,也尽量使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如何想办法重新引起用户的关注才是关键点。

    2. 言语得当、避免误会

    中华文字博大精深,且有 56 个民族,其性格习惯各异,特别在利用当前社会热点、媒介进行的营销推送时,尽可能规避掉敏感信息,如地域/民族歧视、性暗示等。

    3. 细分受众群体

    很多时候,消息推送太少无法满足产品目标、太多则会惹恼用户导致通知权限被彻底关闭,所以不仅要考虑消息推送频率,更重要的是对受众群体进行分类、分别推送,不要每次都一股脑的将消息发给所有用户,当然,能做到千人千面(成本大)则会更好。

    4. 内容清晰简洁

    没有用户愿意在不明所以的情况下来看长篇大论的内容,需确保消息内容简单直接、清晰易懂,并符合用户认知习惯,还得保持友好的语气以及富有创造力的品牌形象。

    处于营销目的时,可利用感兴趣的事件/事物勾起用户的点击欲望,例如网络热词、时下热点等,笔者虽然并不提倡“标题党”,但不得不说,很多标题党都能起到不错的效果。

    5. 提供“下一步”入口

    消息通知需要一个有效操作入口,并且在消息内容中有对应的指向,点击应用内通知切换 APP 界面、应用外推送链接跳转至 web 页,从始至终都需要为用户提供一个查看更多内容或参与的有效途径。

    五、结语 消息通知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在正确的时间、以正确的方式将内容呈现给用户,并提高产品的转化率,不管用户愿不愿意接受,这始终都是一个呈现信息的不错途径。

    本文主要总结了消息的通知渠道、常见问题处理、提升用户触达率的方法,以帮助新手设计师快速掌握完整的消息系统。或许最终的结果事与愿违,但不能否认其魔力,需要做好的是确保消息内容质量、对应的受众群体及合理的推送渠道,相信总有一种方式适合你产品。

    欢迎关注作者微信公众号:「能量眼球」

  • B端产品中常用的3种面板,全给你总结好了!

    UI交互 2022-11-13
    尽管现在有很多的组件工具可以使用,但是要设计出良好的应用(产品),仍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本文带你了解B端产品中常用的3种面板设计,从基础概念、使用时间到使用方法,帮你快速掌握。更多B端设计干货:B端对齐如何设计?

    尽管现在有很多的组件工具可以使用,但是要设计出良好的应用(产品),仍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本文带你了解 B端产品 中常用的3种 面板设计 ,从基础概念、使用时间到使用方法,帮你快速掌握。

    更多 B端设计 干货:

    B端对齐如何设计?我总结了这3种常用场景! B端设计中如何做好对齐设计?

    阅读文章 >

    一、折叠面板 1. 它是什么

    把不同的内容模块,放到一组顺序排列的面板中,这些面板每一个都可以折叠、可以展开,互不干扰。

    2. 什么时候使用

    你需要在页面上显示大量各种各样的内容,可能包括文本、列表、按钮、表单控件等,而你又没法把它们都显示在页面上。

    这些内容通过分组,形成了不同的模块,以下是这些模块的特点:

    ① 用户可能一次只需要查看一个模块的内容。有些模块比别的模块更长或更短,不过它们的宽度一样。

    ② 这些模块组成了一个工具箱,或者两级菜单,或者包括一些交互式元素的某种结构,这些模块的内容要么彼此相关,要么彼此类似。

    ③ 要注意的是,当一个大模块打开或者打开了很多个模块的时候,模块底部的标签可能会滚动到屏幕或窗口的外面。如果这一点对用户来说有问题,那就要考虑一下其他的解决方案。

    3. 如何使用

    竖向排列这些模块,并使用对于用户来说有意义的排列顺序。

    例如:QUICK BI 右侧折叠面板,顺序是从大到小,从外到内。

    为每个模块选择一个简短而富描述性的标题,并把这个标题放到一个横条上,让用户可以单击它来打开或关闭这个模块。

    也可以用一个可以变换方向的三角形图标来提示打开/关闭的操作:关闭的时候向右或向下,打开的时候向上。

    一次允许打开多个模块。

    人们在这个问题上有一些不同的看法,有的人喜欢一次只能打开一个模块。不过根据经验,特别是在各种应用里,一次允许打开多个模块更合适。这样可以避免一个之前打开的模块突然消失,这样会让用户觉得很粗鲁,也很意外:“喂, 那个菜单哪里去了?之前就在这里的!

    当用户在登录状态时,折叠面板应该在多个操作期间,保持它们各自模块的打开和关闭状态,这点很重要。

    如果模块内容需要进一步拆分,折叠面板还可以级联使用,不过这样看起来会有点混乱。 因此只用一个一级折叠面板模块更合适,如果有必要可以采用其他结构代替,比如tab页。

    二、可移动面板 1. 它是什么

    把页面上的内容组合到几个不同的区块里,每一个都可以独立打开或关闭。可以随意在界面上放置这些区块,用户还可以移动它们,形成自己定义的布局。

    2. 什么时候使用

    你正在设计一个桌面应用(例如:钉钉、飞书)或者一个网页应用(例如:纷享销客、ONES),应用中会涉及看板、工作台、仪表盘、数据分析等页面,你希望用户对这些页面有一定的控制权。 这些页面应该是应用中的主页面、是用户会经常查看的页面。

    在这个页面上,需要显示大量各种各样的内容,可能包括文本、列表、按钮、表单控件、图表等,而你又没法把它们都显示在一个模块上。

    这个页面上的功能具有以下特点:

    ① 用户想同时查看好几个模块。

    ② 不同的模块对每个用户来说,有着不一样的价值。例如,有些人想看到A、B、C这三个模块,而另外一些人可能想看到的是D、E、F。 3、在空间大小方面,各个模块差异可能比较大。例如,用户希望把信息少的模块缩小。

    ③ 模块在界面上的位置对用户来说很重要。例如,重要的内容用户希望放在前面。

    ④ 有时候模块数量比较多,用户不希望全部展示出来。例如:用户汇报工作时不需要这个模块,可以把它先移除,汇报完后,再添加回来。

    ⑤ 控制这些模块的功能可能是一个工具条,或其他交互式结构的组成部分。

    3. 为什么使用

    因为不同的用户关注点也不同,他们希望能自己选择想看的内容。 可以把需要的内容放到显眼的位置,把不需要的东西隐藏起来。同时,他们还可以利用“空间记忆”来记住不同的内容在什么位置。

    空间记忆:当人们需要使用某个东西时,经常是通过回忆它们的位置来寻找它们,而不是它们的名字。 例如:你因为有事外出,需要同事打开你的电脑帮你发一份文件,通常你也说一句文件好像再桌面的右边,这也是利用了空间记忆帮助快速寻找。很多软件把对话框的按钮(确定、取消)放在右下方,有一部分原因也是考虑到用户的空间记忆依赖性。

    总结:使用可移动的面板可以让用户的工作效率更高,工作更舒服。

    4. 如何使用

    为每个模块提供名称、标题栏和默认尺寸,并为它们提供合理的默认设置。 让用户按自己的喜好在页面上移动这些模块,如果可能的话,可以提供拖曳功能。

    让每个模块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进行编辑和隐藏,也可以考虑让用户可以彻底移走这些模块,在标题栏上放一个关闭按钮就可以。

    可移动面板要清晰的体现编辑与预览状态,如果用户误操作打乱模块顺序,需要提供一个“恢复默认设置”的按钮。

    三、可收起面板 1. 它是什么

    把次要内容和可选内容放到用户能自己打开、收起的面板里。

    2. 什么时候使用

    你需要在页面上显示大量各种各样的内容,可能包括文本、列表、按钮、表单控件等,而你又没法把它们都显示在页面上。 同时,还可能有一些适用中央舞台模式的内容需要在视觉上优先处理,需要把面板收起。

    这些内容自然组成了分组或不同的模块,这些模块有着以下一些特点:

    ① 这些模块为界面上的主要内容提供注释、修改、说明或支持。(例如:WPS右边的快捷键、样式、帮助、资源)

    ② 这些模块可能不是很重要,不需要默认展开。

    ③ 对不同的用户来说,它们的价值并不一样。(例如:图中新手入门指导,老用户可能并不需要)

    ④ 甚至对同一个用户来说,这些模块可能有时候非常有用,换个时间就不一定了。当它们收起的时候,这些空间最好留给界面上的主要内容。

    ⑤ 这些模块之间可能彼此没有多大关系。当用到Tab和折叠面板时,这两个模式会把各个模块组合到一起,表示它们之间有一些关联,而可收起面板不会对内容进行分组。

    3. 为什么使用

    把无关紧要的内容隐藏起来可以让界面变得简洁。

    当用户选择隐藏某个模块时,只要简单地收起这个模块就可以了。 它所占用的空间也会还给主要内容。

    这也是渐进式展开原则的一个例子—只在用户需要的时候,需要的地方立即显示那些隐藏的内容。

    总的来说,想让界面保持整洁,通过对内容进行分组和隐藏是非常有效方式。而可收起面板、Tab、折叠面板、可移动面板,这4种模式正是有效方式的工具。 如何使用

    4. 如何使用

    把内容放到一个单独的面板里,让用户可以用一次单击来打开或关闭这些面板。 可以利用引导性的文字来表示这里可以展开(例如:更多),也可以利用三角形的图标来表示这里可以展开。

    当用户关闭这个面板时,把它所占用的空间收起来,用来显示主要内容。

    也可以在打开和关闭这些面板的时候加上动画效果,这样会让打开和关闭时的过渡更加平滑。

    如果有多个模块要用这种方式来隐藏,可以把这些模块放在一起,或者用Tab、折叠面板来组织,还可以把它们分开放在主界面上。

    如果发现大部分用户都打开了一个默认为关闭状态的可收起面板,那么应该让它默认打开。

    谢谢大家观看!

  • B端产品中常用的3种面板,全给你总结好了!

    UI交互 2022-11-13
    尽管现在有很多的组件工具可以使用,但是要设计出良好的应用(产品),仍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本文带你了解B端产品中常用的3种面板设计,从基础概念、使用时间到使用方法,帮你快速掌握。更多B端设计干货:B端对齐如何设计?

    尽管现在有很多的组件工具可以使用,但是要设计出良好的应用(产品),仍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本文带你了解 B端产品 中常用的3种 面板设计 ,从基础概念、使用时间到使用方法,帮你快速掌握。

    更多 B端设计 干货:

    B端对齐如何设计?我总结了这3种常用场景! B端设计中如何做好对齐设计?

    阅读文章 >

    一、折叠面板 1. 它是什么

    把不同的内容模块,放到一组顺序排列的面板中,这些面板每一个都可以折叠、可以展开,互不干扰。

    2. 什么时候使用

    你需要在页面上显示大量各种各样的内容,可能包括文本、列表、按钮、表单控件等,而你又没法把它们都显示在页面上。

    这些内容通过分组,形成了不同的模块,以下是这些模块的特点:

    ① 用户可能一次只需要查看一个模块的内容。有些模块比别的模块更长或更短,不过它们的宽度一样。

    ② 这些模块组成了一个工具箱,或者两级菜单,或者包括一些交互式元素的某种结构,这些模块的内容要么彼此相关,要么彼此类似。

    ③ 要注意的是,当一个大模块打开或者打开了很多个模块的时候,模块底部的标签可能会滚动到屏幕或窗口的外面。如果这一点对用户来说有问题,那就要考虑一下其他的解决方案。

    3. 如何使用

    竖向排列这些模块,并使用对于用户来说有意义的排列顺序。

    例如:QUICK BI 右侧折叠面板,顺序是从大到小,从外到内。

    为每个模块选择一个简短而富描述性的标题,并把这个标题放到一个横条上,让用户可以单击它来打开或关闭这个模块。

    也可以用一个可以变换方向的三角形图标来提示打开/关闭的操作:关闭的时候向右或向下,打开的时候向上。

    一次允许打开多个模块。

    人们在这个问题上有一些不同的看法,有的人喜欢一次只能打开一个模块。不过根据经验,特别是在各种应用里,一次允许打开多个模块更合适。这样可以避免一个之前打开的模块突然消失,这样会让用户觉得很粗鲁,也很意外:“喂, 那个菜单哪里去了?之前就在这里的!

    当用户在登录状态时,折叠面板应该在多个操作期间,保持它们各自模块的打开和关闭状态,这点很重要。

    如果模块内容需要进一步拆分,折叠面板还可以级联使用,不过这样看起来会有点混乱。 因此只用一个一级折叠面板模块更合适,如果有必要可以采用其他结构代替,比如tab页。

    二、可移动面板 1. 它是什么

    把页面上的内容组合到几个不同的区块里,每一个都可以独立打开或关闭。可以随意在界面上放置这些区块,用户还可以移动它们,形成自己定义的布局。

    2. 什么时候使用

    你正在设计一个桌面应用(例如:钉钉、飞书)或者一个网页应用(例如:纷享销客、ONES),应用中会涉及看板、工作台、仪表盘、数据分析等页面,你希望用户对这些页面有一定的控制权。 这些页面应该是应用中的主页面、是用户会经常查看的页面。

    在这个页面上,需要显示大量各种各样的内容,可能包括文本、列表、按钮、表单控件、图表等,而你又没法把它们都显示在一个模块上。

    这个页面上的功能具有以下特点:

    ① 用户想同时查看好几个模块。

    ② 不同的模块对每个用户来说,有着不一样的价值。例如,有些人想看到A、B、C这三个模块,而另外一些人可能想看到的是D、E、F。 3、在空间大小方面,各个模块差异可能比较大。例如,用户希望把信息少的模块缩小。

    ③ 模块在界面上的位置对用户来说很重要。例如,重要的内容用户希望放在前面。

    ④ 有时候模块数量比较多,用户不希望全部展示出来。例如:用户汇报工作时不需要这个模块,可以把它先移除,汇报完后,再添加回来。

    ⑤ 控制这些模块的功能可能是一个工具条,或其他交互式结构的组成部分。

    3. 为什么使用

    因为不同的用户关注点也不同,他们希望能自己选择想看的内容。 可以把需要的内容放到显眼的位置,把不需要的东西隐藏起来。同时,他们还可以利用“空间记忆”来记住不同的内容在什么位置。

    空间记忆:当人们需要使用某个东西时,经常是通过回忆它们的位置来寻找它们,而不是它们的名字。 例如:你因为有事外出,需要同事打开你的电脑帮你发一份文件,通常你也说一句文件好像再桌面的右边,这也是利用了空间记忆帮助快速寻找。很多软件把对话框的按钮(确定、取消)放在右下方,有一部分原因也是考虑到用户的空间记忆依赖性。

    总结:使用可移动的面板可以让用户的工作效率更高,工作更舒服。

    4. 如何使用

    为每个模块提供名称、标题栏和默认尺寸,并为它们提供合理的默认设置。 让用户按自己的喜好在页面上移动这些模块,如果可能的话,可以提供拖曳功能。

    让每个模块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进行编辑和隐藏,也可以考虑让用户可以彻底移走这些模块,在标题栏上放一个关闭按钮就可以。

    可移动面板要清晰的体现编辑与预览状态,如果用户误操作打乱模块顺序,需要提供一个“恢复默认设置”的按钮。

    三、可收起面板 1. 它是什么

    把次要内容和可选内容放到用户能自己打开、收起的面板里。

    2. 什么时候使用

    你需要在页面上显示大量各种各样的内容,可能包括文本、列表、按钮、表单控件等,而你又没法把它们都显示在页面上。 同时,还可能有一些适用中央舞台模式的内容需要在视觉上优先处理,需要把面板收起。

    这些内容自然组成了分组或不同的模块,这些模块有着以下一些特点:

    ① 这些模块为界面上的主要内容提供注释、修改、说明或支持。(例如:WPS右边的快捷键、样式、帮助、资源)

    ② 这些模块可能不是很重要,不需要默认展开。

    ③ 对不同的用户来说,它们的价值并不一样。(例如:图中新手入门指导,老用户可能并不需要)

    ④ 甚至对同一个用户来说,这些模块可能有时候非常有用,换个时间就不一定了。当它们收起的时候,这些空间最好留给界面上的主要内容。

    ⑤ 这些模块之间可能彼此没有多大关系。当用到Tab和折叠面板时,这两个模式会把各个模块组合到一起,表示它们之间有一些关联,而可收起面板不会对内容进行分组。

    3. 为什么使用

    把无关紧要的内容隐藏起来可以让界面变得简洁。

    当用户选择隐藏某个模块时,只要简单地收起这个模块就可以了。 它所占用的空间也会还给主要内容。

    这也是渐进式展开原则的一个例子—只在用户需要的时候,需要的地方立即显示那些隐藏的内容。

    总的来说,想让界面保持整洁,通过对内容进行分组和隐藏是非常有效方式。而可收起面板、Tab、折叠面板、可移动面板,这4种模式正是有效方式的工具。 如何使用

    4. 如何使用

    把内容放到一个单独的面板里,让用户可以用一次单击来打开或关闭这些面板。 可以利用引导性的文字来表示这里可以展开(例如:更多),也可以利用三角形的图标来表示这里可以展开。

    当用户关闭这个面板时,把它所占用的空间收起来,用来显示主要内容。

    也可以在打开和关闭这些面板的时候加上动画效果,这样会让打开和关闭时的过渡更加平滑。

    如果有多个模块要用这种方式来隐藏,可以把这些模块放在一起,或者用Tab、折叠面板来组织,还可以把它们分开放在主界面上。

    如果发现大部分用户都打开了一个默认为关闭状态的可收起面板,那么应该让它默认打开。

    谢谢大家观看!

  • 如何做好B端产品的引导帮助?我总结了2个方面!

    UI交互 2022-11-12
    合理的产品引导功能,可以使用户在较短时间内了解产品的特性与使用,本文带你了解静态和动态2种邀请引导方式。更多引导功能设计:如何做好游戏的新手引导设计?试试这个「认知负荷」理论!

    合理的产品引导功能,可以使用户在较短时间内了解产品的特性与使用,本文带你了解静态和动态2种邀请引导方式。

    更多 引导功能 设计:

    如何做好游戏的新手引导设计?试试这个「认知负荷」理论! 游戏引导设计的重要性 1. 快餐文化背景下的玩家追求: 在游戏初对玩家进行最有效引导,是游戏设计的重要环节。

    阅读文章 >

    一、用户怎么知道此功能的使用方式? 前几天眼睛不太舒服,去医院做了一个检查(视疲劳导致)。因为要走商保,所以要使用社保卡,之前我记得用社保结算都需要去人工窗口,我刚过去就被一个穿着红马褂的大妈拦住说自助机也可以用社保,要我扫她胸前挂的码(可以快速到达电子社保二维码界面),扫完她就开始帮我点击操作。

    她觉得我应该不会操作,所以让我看一遍,其实这个操作并不难,只是因为我不知道自助机上可以用,自助机周围也没引导操作流程。而且她这种方式让很多年纪大的人和外地过来看病的觉得你是个骗子,后面好几个人都还是去了窗口。

    在 B 端产品中也有很多类似问题,用户不知道有这个功能、也不知道这个功能怎么使用,特别是一些大数据产品,专业性比较强。产品、技术都认为用户和他们一样都懂,实际上并不是,这个时候你需要提供一些邀请,引导用户进行使用。

    邀请就是引导用户进行操作前的提醒和暗示,通常包括实时的提示信息和预期功能,以表明在下这个界面或下个界面可以做什么,这是成功的交互式界面关键所在。

    例如:飞书我的空间,当鼠标停留在可编辑区域上时,就会实时地显示邀请(复选框),这个例子的缺点是鼠标如果不处于相应区域上,就不会显示邀请。

    另一种方案是任何时候都显示邀请,例如:石墨文档我的桌面,复选框一直显示。

    二、静态邀请 静态邀请就是通过直接在页面上给出交互提示,可以让用户随时看到期望的界面功能。

    静态邀请主要有两种模式:引导操作邀请、漫游探索邀请

    1. 邀请操作 步骤邀请

    例如:华为云 HECS 服务器产品就给出 1、2、3 操作步骤 引导操作会占据页面较大的空间,同时也会吸引用户的眼球。所以在设计时需要思考一下,你希望引导用户执行什么操作,用户是否可以多次查看,这样有利于设计出明晰的页面和信息层。

    白板引导

    另一种引导操作邀请叫作白板式引导。 意思很明确:现在只有一个空白页面,需要引导用户创建内容。

    利用空白区域“变废为宝”,如何对该区域应有的功能给出提示,是诱导用户创建内容(填补空白)的有效方式。

    2. 漫游探索邀请 与引导操作邀请关系密切的是漫游探索邀请。假设你重新设计了某个页面并添加了一组全新的功能,怎样才能保证用户恰当地使用新页面,同时发现新添加的功能呢?漫游邀请是向用户介绍新功能最好的方法。

    最佳实践:

    漫游功能用户可能不想用,所以需要有可选功能,也就是可以跳过或关闭; 漫游功能不是“创可贴”不要乱用,只有针对精心设计的界面使用才能发挥价值; 设计漫游的关键在于保持简单,让它容易开始也容易停止。漫游应该只是页面本身的一个演示。脱离页面的“教程”式漫游很难起到作用。 三、动态邀请 静态邀请适合提示用户当前界面中包含什么功能。然而,许多调查试验表明,用户经常不会阅读指导说明性的文字。而在用户交互过程中,在他们需要的时候提供邀请则是一种不错的方式。动态邀请就是在用户交互过程中的某个点上吸引用户,并引导他们继续下一步操作。

    1. 悬停邀请:在鼠标悬停期间发出邀请

    吸引用户的一种方式是通过鼠标悬停来显示邀请

    例如:飞书消息列表鼠标移入后, 背景变化的同时会有一个“勾”图标来吸引用户,鼠标移入上去后提示可以勾选完成,点击完成后消息移除列表。

    最佳实践

    当操作没有内容重要,而且希望界面整洁时,使用悬停邀请。 在实现悬停邀请时,可以通过改变光标、改变背景和显示提示条共同配合表明所邀请的操作 在交互的不同阶段,尽量点缀一些用户熟悉的元素,通过熟悉的概念引出新概念有助于用户快速理解新功能。最常见的元素是按钮、链接、下拉箭头和众所周知的图标。 通过距离表明邀请操作的目标对象。 2. 预期功能邀请:使用熟悉的实物引出新实物

    唐纳德·诺曼将这个术语引入到设计领域。最经典的例子是门把手,门把手的预期功能是可以抓握、扭转或按压。屏幕元素可感知的预期功能没有物理属性,不过,由于习惯、术语、图形及一致性等原因,用户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感觉到他们可以操作这些元素。

    例如:第一张图飞书文档 sheet 页“加号”图标与第二张图“三个点”图标,就是一种预期功能邀请。用户没触发之前就能猜到触发后会是什么效果。

    预期功能邀请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利用人们已知的习惯与认知引入交互,从而让用户顺利完成一连串操作。

    最佳实践

    通过人们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的概念来引出新的、不熟悉的交互方式。 使用可感知的预期功能来给出邀请提示(例如,用向下的箭头表示可以打开下拉菜单,而用向上的箭头表示可以关闭菜单) 把邀请安排在适当的上下文中,特别是要靠近交互的主体。 3. 推论邀请:用于交互期间

    设计邀请时怎么才能猜测用户的想法,也是一项重要挑战。如果用户下一步可能会执行多种操作,而事实上又不可能准确判断用户想法,那么面临的困难就会比想象的大很多。

    在 google sketchup (3D)绘图工具中,当鼠标点击某个点后,进行第二个点连接时,会有多种可能性,这个时候系统也不确定用户会怎样连接,但会给出对应的提示,比如:端点、中点、背面、侧面等点位来辅助用户进行连接。

    例如:这种工作流场景个人觉得也算是一种,点击“加号”右侧会滑出面板,给出你可以添加的动作。 这种在交互期间以可见方式向用户表明系统推断出的用户想法被称为推论邀请。

    4. 更多内容邀请:用于邀请用户查看更多内容

    图片类型的更多邀请,例如:站酷相关推荐

    文字更多邀请,例如:QQ 邮箱右侧最近联系人

    四、邀请的优点 精心设计的应用能够通过邀请体现出各自的细微差别,无论是静态还是动态,都是引导用户顺利进入下一个交互层次的有效方法。

    谢谢观看!

  • 千万级产品实战!「百度小说」会员全链路设计复盘

    UI交互 2022-11-12
    本文通过强化会员品牌、全链路精细化运营和提升会员服务的设计手段,阐释如何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更多关于会员设计的思路:会员中心该怎么画?从3个方面详细拆解!

    本文通过强化会员品牌、全链路精细化运营和提升会员服务的设计手段,阐释如何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更多关于 会员设计 的思路:

    会员中心该怎么画?从3个方面详细拆解! 越来越多的产品引入会员系统,如何做好一个会员系统,是当下设计师需要解答的一个命题。

    阅读文章 >

    百度小说是百度 APP 内的垂直频道,拥有过亿月活和行业最全的正版书籍。随着著作权保护意识逐步上升,越来越多的用户愿意为优质的资源和阅读体验付费。2019 年底,为了满足用户消费升级所产生的一系列需求, 百度小说 初步建立了会员体系。经过两年多的打磨,我们不断提升会员的服务体验,并进行了多次优化升级,现在将我们的设计经验分享给大家。

    一、设计背景 2021 年我国数字阅读用户规模达到 5.06 亿,同比增长 2.43%,半数以上用户愿意为电子阅读付费,占比最重的人群为 19~25 岁用户,达到 44.63%(数据来源《中国数字阅读报告》),“Z 世代”已经成为我国数字阅读的主要群体。随着消费升级,用户对服务的需求不断提升,更看重信息之上的附加价值,如认同感、归属感和仪式感。

    二、改版原因 2019 年,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我们完成了小说会员从无到有、从 0-1 的基础场景搭建。但随着设计趋势的变化,当时小说会员的设计风格与主流用户的喜好不完全匹配,在使用场景中也存在易用性不足、内容缺乏吸引力等问题。下图是 2019 年小说会员的界面。

    同时,我们对小说用户进行了视频访谈,搜集了用户在使用会员服务中遇到的问题,如会员福利少、找不到会员专属内容、购买过程有卡顿等,最终梳理为的三大核心问题:身份感知弱、购买路径长和资源内容少。

    三、设计目标 在小说会员亟待改版的背景下,我们结合业务目标、旧版核心问题和用户诉求,推导出了本次改版的设计目标—品牌化、链路化和服务化。

    1. 品牌化—强化会员品牌

    小说会员作为百度 APP 众多会员之一,设计团队希望能带给阅读用户一些不同的品牌记忆点。

    ① 设计关键词

    基于会员的主流用户、产品属性和用户诉求,我们衍生出以下关键词:年轻、品质、尊贵、超值。年轻用户群体的占比越来越高,新版的设计风格力求更好满足年轻用户的审美需求。

    ② 会员符号

    符号是最直观的视觉元素之一,能够以最快的方式传递产品记忆点。在会员品牌符号设计的草图阶段,我们从字母 V、VIP、钻石、王冠和小说 IP 白嘟嘟等多个方向进行了方案发散。最终采用了白嘟嘟图形与尊贵感的 V 形符号相结合的形式。该方案既延续了小说的视觉符号,又与竞品的会员标识形成差异,从而加深用户的品牌感知和视觉记忆。

    ③ 会员色彩

    为了确定更加独特的品牌色,设计团队搜集了大量的尊贵氛围图片,提炼出了玫瑰金,牙金,赤墨等 8 个具有品质感的颜色。在视觉初稿阶段,我们选择了玫瑰金和黄金两种主色进行了方案尝试。最终根据整体效果确定主色为明亮、高贵的玫瑰金,辅色为黑茶棕,深支子和漆黑的配色方案。新的 配色 方案让用户感受到新颖、现代,焕然一新。

    ④ 会员图标

    在图形元素上,为了增强亲和感,我们选择了圆润的面形图标样式,通过大圆弧和小圆角的细节处理,传递给用户一种年轻、品质的品牌印记。

    ⑤ 信息传达

    我们对会员购买页和权益详情页进行了布局重构,采用深色的背景衬托卡片信息,使得产品框架层和内容信息层更加明确,突出核心内容。

    在各类场景中,我们通过会员品牌色彩、图形、符号和 IP 形象的渗透,强化会员品牌印记。

    经过分析研究和实践,我们完成了主场景的设计升级。

    2. 链路化—精细化运营

    就会员体验而言,我们需要关注用户在各种时间和各类场合下的需求,因此我们将会员的全链路状态分为时机、场景和人群三个维度。

    ① 时机

    在不同的时机状态下,我们需要传递给用户不同的信息。只有深入剖析不同状态下的用户诉求,才能为其提供更好的服务。接下来我们从购买前、购买中、购买后和即将过期四个阶段阐述:

    购买前—权益/优惠信息引导

    在用户购买前,我们强化了低价和省钱信息,让用户直观的感受到购买会员后的价格福利。为此我们从三个方向上进行优化,在开通购买页,外露省钱金额,帮助用户了解开通会员可享受的收益;在会员频道页,采用外露多项权益,让用户快速了解会员权益;在章节购买页,采用突出会员折扣和会员优惠价,让用户感受到开通会员的折扣福利。

    购买中—优化路径流程

    在用户购买中,我们在会员购买链路环节进行简化,采用当前页弹出半层面板替代跳转至会员聚合页的方式,缩短等待加载时间;在章节付费链路环节,将商品选择区信息结构进行优化,减少多章购买的页面跳转,使得用户能够更流畅的完成支付,提升付费体验。

    购买后—强化权益感知

    在用户购买后,鉴于付费用户对商品和服务品质有着更高追求,为此我们通过在各类重要入口展示会员权益,包括省钱金额、去广告次数以及各类场景 VIP 状态提示等方法,以达到强化用户的权益感知。

    即将过期—轻引导续费

    在即将过期前,为了避免对用户造成强付费的不友好感知。过期前 3 天,我们采用了轻量化的形式告知用户续费,通过各类引导信息的提示,让用户知晓会员服务期限届满。

    ② 场景

    我们在入口和功能场景中也进行了精细化设计,让用户更便捷地使用会员服务。为了突出会员优质内容和服务,我们设置了会员专属的频道和书库,方便用户选择。

    在各类功能场景中,为了方便用户在使用功能的过程中随时购买,我们设置了多个功能场景的会员开通入口。让用户快捷享受会员服务。

    ③ 人群

    通过小说用户数据分析,我们将用户人群分为会员用户、潜在用户、新用户和过期用户。

    为了让会员用户能够体验到区分于普通用户的尊贵感,我们在付费页、批量离线、TTS 播放页和签到页等场景均采用了会员定制化的配色方案和引导提示,这样使得会员用户在体验服务的各类场景中有更强的身份专属性。

    所谓潜在用户,是指仍在犹豫是否购买会员的用户。我们通过限时优惠券、激励视频试用 15 分钟、书架省钱提示、挽留弹窗和降级版免广告权益等方式,让潜在用户不仅可以先试后买了解会员权益,而且可以通过各类信息提示通晓会员体验,更好地判断是否通过会员服务减少付费金额和提升阅读体验。

    我们针对新用户建立了新人见面礼活动,用户在新手福利活动期内可享受超值折扣开通会员,低价体验会员权益。而针对已过期的用户,我们通过下发优惠券、强化特权等形式唤醒用户,以免错过各类福利和特权。

    3. 服务化—提升会员服务

    在内容为王的时代背景下,为了增加会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我们持续扩充会员书库的数量和类目、拓展会员权益,让用户阅读到更加丰富的小说内容和体验到更多权益的会员服务。小说书库的付费和免费书数量大幅扩充,且书籍类型新增了有声书和短篇故事,增添了小说资源的多样性。

    在权益上,对内我们持续拓展会员特权,从最初的 4 项扩展为 10 项,新增了有声免费听、免费读故事、整本离线、专属字体、签到 1.5 倍书币等权益;对外我们联合其他产品,推出了会员赠礼和联合会员服务,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购买,享受组合购买的优惠。

    通过多个版本的迭代,我们完成了会员体系的设计升级和落地,用户体验得到了显著提升。

    四、未来规划 提升付费产品的用户体验是一个体系化的研究课题,需要各个角色通力合作,合力同行,开拓革新。将来我们还会不断探索,通过不断优化体验细节,不断增加用户权益感知,不断尝试方案创新,形成设计组合拳,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欢迎关注作者的微信公众号:「百度MEUX」

  • 如何做好B端产品的引导帮助?我总结了2个方面!

    UI交互 2022-11-12
    合理的产品引导功能,可以使用户在较短时间内了解产品的特性与使用,本文带你了解静态和动态2种邀请引导方式。更多引导功能设计:如何做好游戏的新手引导设计?试试这个「认知负荷」理论!

    合理的产品引导功能,可以使用户在较短时间内了解产品的特性与使用,本文带你了解静态和动态2种邀请引导方式。

    更多 引导功能 设计:

    如何做好游戏的新手引导设计?试试这个「认知负荷」理论! 游戏引导设计的重要性 1. 快餐文化背景下的玩家追求: 在游戏初对玩家进行最有效引导,是游戏设计的重要环节。

    阅读文章 >

    一、用户怎么知道此功能的使用方式? 前几天眼睛不太舒服,去医院做了一个检查(视疲劳导致)。因为要走商保,所以要使用社保卡,之前我记得用社保结算都需要去人工窗口,我刚过去就被一个穿着红马褂的大妈拦住说自助机也可以用社保,要我扫她胸前挂的码(可以快速到达电子社保二维码界面),扫完她就开始帮我点击操作。

    她觉得我应该不会操作,所以让我看一遍,其实这个操作并不难,只是因为我不知道自助机上可以用,自助机周围也没引导操作流程。而且她这种方式让很多年纪大的人和外地过来看病的觉得你是个骗子,后面好几个人都还是去了窗口。

    在 B 端产品中也有很多类似问题,用户不知道有这个功能、也不知道这个功能怎么使用,特别是一些大数据产品,专业性比较强。产品、技术都认为用户和他们一样都懂,实际上并不是,这个时候你需要提供一些邀请,引导用户进行使用。

    邀请就是引导用户进行操作前的提醒和暗示,通常包括实时的提示信息和预期功能,以表明在下这个界面或下个界面可以做什么,这是成功的交互式界面关键所在。

    例如:飞书我的空间,当鼠标停留在可编辑区域上时,就会实时地显示邀请(复选框),这个例子的缺点是鼠标如果不处于相应区域上,就不会显示邀请。

    另一种方案是任何时候都显示邀请,例如:石墨文档我的桌面,复选框一直显示。

    二、静态邀请 静态邀请就是通过直接在页面上给出交互提示,可以让用户随时看到期望的界面功能。

    静态邀请主要有两种模式:引导操作邀请、漫游探索邀请

    1. 邀请操作 步骤邀请

    例如:华为云 HECS 服务器产品就给出 1、2、3 操作步骤 引导操作会占据页面较大的空间,同时也会吸引用户的眼球。所以在设计时需要思考一下,你希望引导用户执行什么操作,用户是否可以多次查看,这样有利于设计出明晰的页面和信息层。

    白板引导

    另一种引导操作邀请叫作白板式引导。 意思很明确:现在只有一个空白页面,需要引导用户创建内容。

    利用空白区域“变废为宝”,如何对该区域应有的功能给出提示,是诱导用户创建内容(填补空白)的有效方式。

    2. 漫游探索邀请 与引导操作邀请关系密切的是漫游探索邀请。假设你重新设计了某个页面并添加了一组全新的功能,怎样才能保证用户恰当地使用新页面,同时发现新添加的功能呢?漫游邀请是向用户介绍新功能最好的方法。

    最佳实践:

    漫游功能用户可能不想用,所以需要有可选功能,也就是可以跳过或关闭; 漫游功能不是“创可贴”不要乱用,只有针对精心设计的界面使用才能发挥价值; 设计漫游的关键在于保持简单,让它容易开始也容易停止。漫游应该只是页面本身的一个演示。脱离页面的“教程”式漫游很难起到作用。 三、动态邀请 静态邀请适合提示用户当前界面中包含什么功能。然而,许多调查试验表明,用户经常不会阅读指导说明性的文字。而在用户交互过程中,在他们需要的时候提供邀请则是一种不错的方式。动态邀请就是在用户交互过程中的某个点上吸引用户,并引导他们继续下一步操作。

    1. 悬停邀请:在鼠标悬停期间发出邀请

    吸引用户的一种方式是通过鼠标悬停来显示邀请

    例如:飞书消息列表鼠标移入后, 背景变化的同时会有一个“勾”图标来吸引用户,鼠标移入上去后提示可以勾选完成,点击完成后消息移除列表。

    最佳实践

    当操作没有内容重要,而且希望界面整洁时,使用悬停邀请。 在实现悬停邀请时,可以通过改变光标、改变背景和显示提示条共同配合表明所邀请的操作 在交互的不同阶段,尽量点缀一些用户熟悉的元素,通过熟悉的概念引出新概念有助于用户快速理解新功能。最常见的元素是按钮、链接、下拉箭头和众所周知的图标。 通过距离表明邀请操作的目标对象。 2. 预期功能邀请:使用熟悉的实物引出新实物

    唐纳德·诺曼将这个术语引入到设计领域。最经典的例子是门把手,门把手的预期功能是可以抓握、扭转或按压。屏幕元素可感知的预期功能没有物理属性,不过,由于习惯、术语、图形及一致性等原因,用户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感觉到他们可以操作这些元素。

    例如:第一张图飞书文档 sheet 页“加号”图标与第二张图“三个点”图标,就是一种预期功能邀请。用户没触发之前就能猜到触发后会是什么效果。

    预期功能邀请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利用人们已知的习惯与认知引入交互,从而让用户顺利完成一连串操作。

    最佳实践

    通过人们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的概念来引出新的、不熟悉的交互方式。 使用可感知的预期功能来给出邀请提示(例如,用向下的箭头表示可以打开下拉菜单,而用向上的箭头表示可以关闭菜单) 把邀请安排在适当的上下文中,特别是要靠近交互的主体。 3. 推论邀请:用于交互期间

    设计邀请时怎么才能猜测用户的想法,也是一项重要挑战。如果用户下一步可能会执行多种操作,而事实上又不可能准确判断用户想法,那么面临的困难就会比想象的大很多。

    在 google sketchup (3D)绘图工具中,当鼠标点击某个点后,进行第二个点连接时,会有多种可能性,这个时候系统也不确定用户会怎样连接,但会给出对应的提示,比如:端点、中点、背面、侧面等点位来辅助用户进行连接。

    例如:这种工作流场景个人觉得也算是一种,点击“加号”右侧会滑出面板,给出你可以添加的动作。 这种在交互期间以可见方式向用户表明系统推断出的用户想法被称为推论邀请。

    4. 更多内容邀请:用于邀请用户查看更多内容

    图片类型的更多邀请,例如:站酷相关推荐

    文字更多邀请,例如:QQ 邮箱右侧最近联系人

    四、邀请的优点 精心设计的应用能够通过邀请体现出各自的细微差别,无论是静态还是动态,都是引导用户顺利进入下一个交互层次的有效方法。

    谢谢观看!

  • 千万级产品实战!「百度小说」会员全链路设计复盘

    UI交互 2022-11-12
    本文通过强化会员品牌、全链路精细化运营和提升会员服务的设计手段,阐释如何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更多关于会员设计的思路:会员中心该怎么画?从3个方面详细拆解!

    本文通过强化会员品牌、全链路精细化运营和提升会员服务的设计手段,阐释如何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更多关于 会员设计 的思路:

    会员中心该怎么画?从3个方面详细拆解! 越来越多的产品引入会员系统,如何做好一个会员系统,是当下设计师需要解答的一个命题。

    阅读文章 >

    百度小说是百度 APP 内的垂直频道,拥有过亿月活和行业最全的正版书籍。随着著作权保护意识逐步上升,越来越多的用户愿意为优质的资源和阅读体验付费。2019 年底,为了满足用户消费升级所产生的一系列需求, 百度小说 初步建立了会员体系。经过两年多的打磨,我们不断提升会员的服务体验,并进行了多次优化升级,现在将我们的设计经验分享给大家。

    一、设计背景 2021 年我国数字阅读用户规模达到 5.06 亿,同比增长 2.43%,半数以上用户愿意为电子阅读付费,占比最重的人群为 19~25 岁用户,达到 44.63%(数据来源《中国数字阅读报告》),“Z 世代”已经成为我国数字阅读的主要群体。随着消费升级,用户对服务的需求不断提升,更看重信息之上的附加价值,如认同感、归属感和仪式感。

    二、改版原因 2019 年,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我们完成了小说会员从无到有、从 0-1 的基础场景搭建。但随着设计趋势的变化,当时小说会员的设计风格与主流用户的喜好不完全匹配,在使用场景中也存在易用性不足、内容缺乏吸引力等问题。下图是 2019 年小说会员的界面。

    同时,我们对小说用户进行了视频访谈,搜集了用户在使用会员服务中遇到的问题,如会员福利少、找不到会员专属内容、购买过程有卡顿等,最终梳理为的三大核心问题:身份感知弱、购买路径长和资源内容少。

    三、设计目标 在小说会员亟待改版的背景下,我们结合业务目标、旧版核心问题和用户诉求,推导出了本次改版的设计目标—品牌化、链路化和服务化。

    1. 品牌化—强化会员品牌

    小说会员作为百度 APP 众多会员之一,设计团队希望能带给阅读用户一些不同的品牌记忆点。

    ① 设计关键词

    基于会员的主流用户、产品属性和用户诉求,我们衍生出以下关键词:年轻、品质、尊贵、超值。年轻用户群体的占比越来越高,新版的设计风格力求更好满足年轻用户的审美需求。

    ② 会员符号

    符号是最直观的视觉元素之一,能够以最快的方式传递产品记忆点。在会员品牌符号设计的草图阶段,我们从字母 V、VIP、钻石、王冠和小说 IP 白嘟嘟等多个方向进行了方案发散。最终采用了白嘟嘟图形与尊贵感的 V 形符号相结合的形式。该方案既延续了小说的视觉符号,又与竞品的会员标识形成差异,从而加深用户的品牌感知和视觉记忆。

    ③ 会员色彩

    为了确定更加独特的品牌色,设计团队搜集了大量的尊贵氛围图片,提炼出了玫瑰金,牙金,赤墨等 8 个具有品质感的颜色。在视觉初稿阶段,我们选择了玫瑰金和黄金两种主色进行了方案尝试。最终根据整体效果确定主色为明亮、高贵的玫瑰金,辅色为黑茶棕,深支子和漆黑的配色方案。新的 配色 方案让用户感受到新颖、现代,焕然一新。

    ④ 会员图标

    在图形元素上,为了增强亲和感,我们选择了圆润的面形图标样式,通过大圆弧和小圆角的细节处理,传递给用户一种年轻、品质的品牌印记。

    ⑤ 信息传达

    我们对会员购买页和权益详情页进行了布局重构,采用深色的背景衬托卡片信息,使得产品框架层和内容信息层更加明确,突出核心内容。

    在各类场景中,我们通过会员品牌色彩、图形、符号和 IP 形象的渗透,强化会员品牌印记。

    经过分析研究和实践,我们完成了主场景的设计升级。

    2. 链路化—精细化运营

    就会员体验而言,我们需要关注用户在各种时间和各类场合下的需求,因此我们将会员的全链路状态分为时机、场景和人群三个维度。

    ① 时机

    在不同的时机状态下,我们需要传递给用户不同的信息。只有深入剖析不同状态下的用户诉求,才能为其提供更好的服务。接下来我们从购买前、购买中、购买后和即将过期四个阶段阐述:

    购买前—权益/优惠信息引导

    在用户购买前,我们强化了低价和省钱信息,让用户直观的感受到购买会员后的价格福利。为此我们从三个方向上进行优化,在开通购买页,外露省钱金额,帮助用户了解开通会员可享受的收益;在会员频道页,采用外露多项权益,让用户快速了解会员权益;在章节购买页,采用突出会员折扣和会员优惠价,让用户感受到开通会员的折扣福利。

    购买中—优化路径流程

    在用户购买中,我们在会员购买链路环节进行简化,采用当前页弹出半层面板替代跳转至会员聚合页的方式,缩短等待加载时间;在章节付费链路环节,将商品选择区信息结构进行优化,减少多章购买的页面跳转,使得用户能够更流畅的完成支付,提升付费体验。

    购买后—强化权益感知

    在用户购买后,鉴于付费用户对商品和服务品质有着更高追求,为此我们通过在各类重要入口展示会员权益,包括省钱金额、去广告次数以及各类场景 VIP 状态提示等方法,以达到强化用户的权益感知。

    即将过期—轻引导续费

    在即将过期前,为了避免对用户造成强付费的不友好感知。过期前 3 天,我们采用了轻量化的形式告知用户续费,通过各类引导信息的提示,让用户知晓会员服务期限届满。

    ② 场景

    我们在入口和功能场景中也进行了精细化设计,让用户更便捷地使用会员服务。为了突出会员优质内容和服务,我们设置了会员专属的频道和书库,方便用户选择。

    在各类功能场景中,为了方便用户在使用功能的过程中随时购买,我们设置了多个功能场景的会员开通入口。让用户快捷享受会员服务。

    ③ 人群

    通过小说用户数据分析,我们将用户人群分为会员用户、潜在用户、新用户和过期用户。

    为了让会员用户能够体验到区分于普通用户的尊贵感,我们在付费页、批量离线、TTS 播放页和签到页等场景均采用了会员定制化的配色方案和引导提示,这样使得会员用户在体验服务的各类场景中有更强的身份专属性。

    所谓潜在用户,是指仍在犹豫是否购买会员的用户。我们通过限时优惠券、激励视频试用 15 分钟、书架省钱提示、挽留弹窗和降级版免广告权益等方式,让潜在用户不仅可以先试后买了解会员权益,而且可以通过各类信息提示通晓会员体验,更好地判断是否通过会员服务减少付费金额和提升阅读体验。

    我们针对新用户建立了新人见面礼活动,用户在新手福利活动期内可享受超值折扣开通会员,低价体验会员权益。而针对已过期的用户,我们通过下发优惠券、强化特权等形式唤醒用户,以免错过各类福利和特权。

    3. 服务化—提升会员服务

    在内容为王的时代背景下,为了增加会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我们持续扩充会员书库的数量和类目、拓展会员权益,让用户阅读到更加丰富的小说内容和体验到更多权益的会员服务。小说书库的付费和免费书数量大幅扩充,且书籍类型新增了有声书和短篇故事,增添了小说资源的多样性。

    在权益上,对内我们持续拓展会员特权,从最初的 4 项扩展为 10 项,新增了有声免费听、免费读故事、整本离线、专属字体、签到 1.5 倍书币等权益;对外我们联合其他产品,推出了会员赠礼和联合会员服务,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购买,享受组合购买的优惠。

    通过多个版本的迭代,我们完成了会员体系的设计升级和落地,用户体验得到了显著提升。

    四、未来规划 提升付费产品的用户体验是一个体系化的研究课题,需要各个角色通力合作,合力同行,开拓革新。将来我们还会不断探索,通过不断优化体验细节,不断增加用户权益感知,不断尝试方案创新,形成设计组合拳,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欢迎关注作者的微信公众号:「百度MEUX」

  • B端产品如何降低用户认知门槛?这3个技巧学起来!

    UI交互 2022-11-12
    我们都说,B 端产品很复杂,如何利用设计为用户降低产品的固有复杂性带来的成本呢?在设计中有一个定律叫做特斯勒定律,又称复杂性守恒定律。它指的是每一个应用程序都具有无法被转移或者隐匿的复杂固有量。

    我们都说,B 端产品很复杂,如何利用设计为用户降低产品的固有复杂性带来的成本呢?在设计中有一个定律叫做特斯勒定律,又称复杂性守恒定律。它指的是每一个应用程序都具有无法被转移或者隐匿的复杂固有量。

    简而言之,产品的复杂度是守恒的。那么,我们应该将谁置于所谓的“复杂”之下?是增加代码的复杂度让交互更加便利还是增加交互成本让代码变地简单一点?特勒斯定律认为:产品的复杂度要交由代码,而不是让用户在应用内哪怕多花一分钟。

    基于这个设计原则,作为 设计师 ,我们在设计的时候要控制产品的复杂度,站在用户的角度进行向导式方案设计,以此降低用户的学习成本,在使用时强化顺畅的爽感以形成愉悦的体验感。

    让设计更有说服力的20条经典原则:特斯勒定律 往期回顾: 《让设计更有说服力的20条经典原则:美即好用效应》 《让设计更有说服力的20条经典原则:多尔蒂门槛》 《让设计更有说服力的20条经典原则:菲茨定律》 《让设计更有说服力的20条经典原则:希克定律》 《让设计更有说服力的20条经典原则:雅各布定律》 《

    阅读文章 >

    在 B 端设计中,设计出符合业务需求的交互,以及界面排版的合理性,达到产品的可用性、易用性、高效性最为关键的。要达到这三点,我们面对着两大“拦路虎”。

    1. 业务复杂造成难理解

    B 端业务理解跨度相较于 C 端产品比较大,任务路径分散,越是复杂的使用流程,用户越容易迷路,出错。而通常情况下用户的行为是不可控的,不会按你设定的路线或期望的方式使用产品。

    2. 信息量大造成认知负荷

    业务的复杂性导致 B 端产品中信息承载量较高;产品中信息输入量越大,给用户带来的认知负荷就越大,给用户带来用户的理解成本就更高了。

    例如,B 端场景中业务功能往往不是独立存在的,功能/步骤间相互存在依赖关系,如果信息层级不清晰,步骤间缺少必要关系等,都会增加用户的认知负荷。

    首先,用户认知含两个过程,信息识别和信息处理。信息识别就是用户看到并进行选择的过程;信息处理则是用户对信息的思考和理解决策的过程,用户对信息进行甄别,判断可用性,知道该如何操作。

    正如希克定律所说,当人面临的选项越多所需要做出决定的时间就越长。

    要降低 B 端产品用户学习成本的一个设计思路是在设计中关注用户行为进行向导式引导,引导用户需要在明确的选项中和指令中操作,以减少用户 认知负荷 。

    让设计更有说服力的20条经典原则:希克定律 编者按:作者整理了 20 条经典原则,并通过正反例子说明这些原则在设计中是如何运用的。

    阅读文章 >

    下面我们就来展开说说 B 端设计中的三个小技巧:

    一、新手引导:展现核心操作链路 B 端产品是有门槛的,当固有的业务无法改变时,可以通过设计手段降低用户学习成本,帮助用户理解业务是产品设计的首要任务。

    通过设计「新手引导页」,将产品核心操作链路展现给用户,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产品/任务。

    以晨星远程协作的新手引导页面为例,在用户使用产品前先给用户营造好产品的基调和氛围,告知用户最核心的操作方式,引导新用户对产品建立初步了解与印象,以帮助新用户顺畅完成业务操作。

    二、信息分组:分类梳理内容,控制信噪比 过多的信息罗列会导致注意力分散,带来大量视觉噪音,通过内容分类展示会让用户的关注点更加聚焦,减少信息同时输入的视觉压力。

    例如下图中这种轻量的弹窗填写操作页,如果一开始就把全量的设置信息展示给用户,会增加用户的抵触心理,产生功能复杂难用的心理感受。

    我们的设计思路是将需要填写设置内容将分步骤、分类展示给用户,让信息结构呈现地更加清晰,逐步引导用户录入内容,每次只需要聚焦处理 1 类信息,从而降低用户认知负荷。

    三、线性任务:突出重要信息与行为引导点 在设计时,通过固定任务操作路径,让用户知道哪些任务需要先完成,把任务节点划分清晰。

    例如下图中需要配置项的内容较多,步骤间存在先后顺序逻辑关系。于是,我们将一系列复杂的设置内容拆分到具体重点步骤中,通过流程可视化分步显示,用户对流程有掌控感,能够明确当前所在的进度节点,清晰展现此刻具体步骤及状态。

    这样的设计能够有效节约用户的思考时间,增强用户决策的效率,减少用户在体验中卡壳的情况,快速根据我们的设置一步步准确地完成任务。

    掌握了技巧之后,当我们落实到具体的使用场景中,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米勒定律:“人的大脑同时只能处理 5-9 个信息团。”

    让设计更有说服力的20条经典原则:同域原则、米勒定律 编者按:文章整理了同域原则和米勒定律两条原则,利用正反案例说明原则在设计中的运用。

    阅读文章 >

    所以在设计向导步骤为 2-5 步比较合适。小于 2 步大于 10 步的使用场景是不合适的。过少的步骤没有必要拆分,而过多的步骤会给用户压迫感,让用户本能地认为产品使用过于繁琐,拒绝尝试和使用。

    开头提到的特斯勒定律的复杂度守恒其实是个整体平衡性问题,产品固有的复杂度无法依照我们的意愿去除,只能在设计侧设法调整、平衡。产品设计就是始终在设法平衡性问题。在《交互设计指南》书中,也提到过:

    Q:有什么规则,是交互设计师不可违反的?

    A:只有一个,那就是必须为用户设计。

    所以在 B 端设计中,只有抓住核心场景和目标,立足用户的利益点进行设计,才能有效降低用户的认知负荷和学习成本,尽量提高产品的易用性。

    欢迎关注作者微信公众号:「联想上研」

  • B端产品如何降低用户认知门槛?这3个技巧学起来!

    UI交互 2022-11-12
    我们都说,B 端产品很复杂,如何利用设计为用户降低产品的固有复杂性带来的成本呢?在设计中有一个定律叫做特斯勒定律,又称复杂性守恒定律。它指的是每一个应用程序都具有无法被转移或者隐匿的复杂固有量。

    我们都说,B 端产品很复杂,如何利用设计为用户降低产品的固有复杂性带来的成本呢?在设计中有一个定律叫做特斯勒定律,又称复杂性守恒定律。它指的是每一个应用程序都具有无法被转移或者隐匿的复杂固有量。

    简而言之,产品的复杂度是守恒的。那么,我们应该将谁置于所谓的“复杂”之下?是增加代码的复杂度让交互更加便利还是增加交互成本让代码变地简单一点?特勒斯定律认为:产品的复杂度要交由代码,而不是让用户在应用内哪怕多花一分钟。

    基于这个设计原则,作为 设计师 ,我们在设计的时候要控制产品的复杂度,站在用户的角度进行向导式方案设计,以此降低用户的学习成本,在使用时强化顺畅的爽感以形成愉悦的体验感。

    让设计更有说服力的20条经典原则:特斯勒定律 往期回顾: 《让设计更有说服力的20条经典原则:美即好用效应》 《让设计更有说服力的20条经典原则:多尔蒂门槛》 《让设计更有说服力的20条经典原则:菲茨定律》 《让设计更有说服力的20条经典原则:希克定律》 《让设计更有说服力的20条经典原则:雅各布定律》 《

    阅读文章 >

    在 B 端设计中,设计出符合业务需求的交互,以及界面排版的合理性,达到产品的可用性、易用性、高效性最为关键的。要达到这三点,我们面对着两大“拦路虎”。

    1. 业务复杂造成难理解

    B 端业务理解跨度相较于 C 端产品比较大,任务路径分散,越是复杂的使用流程,用户越容易迷路,出错。而通常情况下用户的行为是不可控的,不会按你设定的路线或期望的方式使用产品。

    2. 信息量大造成认知负荷

    业务的复杂性导致 B 端产品中信息承载量较高;产品中信息输入量越大,给用户带来的认知负荷就越大,给用户带来用户的理解成本就更高了。

    例如,B 端场景中业务功能往往不是独立存在的,功能/步骤间相互存在依赖关系,如果信息层级不清晰,步骤间缺少必要关系等,都会增加用户的认知负荷。

    首先,用户认知含两个过程,信息识别和信息处理。信息识别就是用户看到并进行选择的过程;信息处理则是用户对信息的思考和理解决策的过程,用户对信息进行甄别,判断可用性,知道该如何操作。

    正如希克定律所说,当人面临的选项越多所需要做出决定的时间就越长。

    要降低 B 端产品用户学习成本的一个设计思路是在设计中关注用户行为进行向导式引导,引导用户需要在明确的选项中和指令中操作,以减少用户 认知负荷 。

    让设计更有说服力的20条经典原则:希克定律 编者按:作者整理了 20 条经典原则,并通过正反例子说明这些原则在设计中是如何运用的。

    阅读文章 >

    下面我们就来展开说说 B 端设计中的三个小技巧:

    一、新手引导:展现核心操作链路 B 端产品是有门槛的,当固有的业务无法改变时,可以通过设计手段降低用户学习成本,帮助用户理解业务是产品设计的首要任务。

    通过设计「新手引导页」,将产品核心操作链路展现给用户,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产品/任务。

    以晨星远程协作的新手引导页面为例,在用户使用产品前先给用户营造好产品的基调和氛围,告知用户最核心的操作方式,引导新用户对产品建立初步了解与印象,以帮助新用户顺畅完成业务操作。

    二、信息分组:分类梳理内容,控制信噪比 过多的信息罗列会导致注意力分散,带来大量视觉噪音,通过内容分类展示会让用户的关注点更加聚焦,减少信息同时输入的视觉压力。

    例如下图中这种轻量的弹窗填写操作页,如果一开始就把全量的设置信息展示给用户,会增加用户的抵触心理,产生功能复杂难用的心理感受。

    我们的设计思路是将需要填写设置内容将分步骤、分类展示给用户,让信息结构呈现地更加清晰,逐步引导用户录入内容,每次只需要聚焦处理 1 类信息,从而降低用户认知负荷。

    三、线性任务:突出重要信息与行为引导点 在设计时,通过固定任务操作路径,让用户知道哪些任务需要先完成,把任务节点划分清晰。

    例如下图中需要配置项的内容较多,步骤间存在先后顺序逻辑关系。于是,我们将一系列复杂的设置内容拆分到具体重点步骤中,通过流程可视化分步显示,用户对流程有掌控感,能够明确当前所在的进度节点,清晰展现此刻具体步骤及状态。

    这样的设计能够有效节约用户的思考时间,增强用户决策的效率,减少用户在体验中卡壳的情况,快速根据我们的设置一步步准确地完成任务。

    掌握了技巧之后,当我们落实到具体的使用场景中,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米勒定律:“人的大脑同时只能处理 5-9 个信息团。”

    让设计更有说服力的20条经典原则:同域原则、米勒定律 编者按:文章整理了同域原则和米勒定律两条原则,利用正反案例说明原则在设计中的运用。

    阅读文章 >

    所以在设计向导步骤为 2-5 步比较合适。小于 2 步大于 10 步的使用场景是不合适的。过少的步骤没有必要拆分,而过多的步骤会给用户压迫感,让用户本能地认为产品使用过于繁琐,拒绝尝试和使用。

    开头提到的特斯勒定律的复杂度守恒其实是个整体平衡性问题,产品固有的复杂度无法依照我们的意愿去除,只能在设计侧设法调整、平衡。产品设计就是始终在设法平衡性问题。在《交互设计指南》书中,也提到过:

    Q:有什么规则,是交互设计师不可违反的?

    A:只有一个,那就是必须为用户设计。

    所以在 B 端设计中,只有抓住核心场景和目标,立足用户的利益点进行设计,才能有效降低用户的认知负荷和学习成本,尽量提高产品的易用性。

    欢迎关注作者微信公众号:「联想上研」


让你的品牌快速脱颖而出,抢占市场份额,提升销量
免费获取方案及报价
*我们会尽快和您联系,请保持手机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