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字长文!六大章节帮你掌握B端产品的按钮设计体系
UI交互 2022-12-19提到按钮,大部分人印象就是文字加个背景框,并没有太多需要设计的空间。但是作为 B 端设计师,相信很多同学在工作过程中都产生过以下问题:按钮作为最基本的交互单位之一,几乎在每个页面中我们都会使用到。由于不同行业下业务场景的复杂性,很多时候很难直接参照其他产品的按钮进行复用,也无法用一套布置方案复用所有场景,所以作为...提到按钮,大部分人印象就是文字加个背景框,并没有太多需要设计的空间。但是作为 B 端设计师,相信很多同学在工作过程中都产生过以下问题:
按钮作为最基本的交互单位之一,几乎在每个页面中我们都会使用到。由于不同行业下业务场景的复杂性,很多时候很难直接参照其他产品的按钮进行复用,也无法用一套布置方案复用所有场景,所以作为 B 端设计师需要对按钮控件具备足够的认知,理解其背后的使用逻辑和规范,才能满足多层级跨场景的设计需要。
本文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对按钮进行了系统性的整理和总结,希望对各位 B 端设计师同学的日常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
更多 按钮设计 干货:
万字干货!3个维度帮你有理有据做好CTA按钮设计 任何设计师都曾经与 CTA 按钮打过交道。
阅读文章 >
一、按钮的发展历史 在详细介绍按钮前,我们先简单了解下按钮的发展历史。按钮的概念起初是源自现实物理世界的实体按钮,在日常生活中如电源开关、计算器、电话等都是通过实体按钮进行控制,由于其简单直观易操作的特性,即使如今各种电子产品都逐渐发展为触控屏操作,实体按钮依旧被保留了下来。
当数字屏诞生后,人机交互设计开始走向数字屏幕后,为方便用户理解,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设计师都是采用拟物风按钮来暗示用户可执行的操作。伴随着客户端设备升级和开发方式的变更,至 2013 年 Apple 在 iOS7 上第一次采用了扁平化设计,至此按钮样式开始往扁平化发展。随后历经了多年发展,按钮的样式开始层出不穷,但是无论样式如何变更,其背后的体验交互逻辑依旧是物理世界按钮的映射。
二、什么是 B 端中的按钮 1. 按钮的定义
在 B 端设计中什么样的组件可以定义为按钮?我们先来看看国内外设计系统中对按钮组件的定义:
总结来说,按钮可以理解为用于承载即时操作和命令的组件。由于 B 端产品业务逻辑复杂、页面流程多,相较于传统意义上的按钮,B 端中的按钮被设定为可复用、规范化的组件,通过对组件元素进行拆解、归纳、重组,将其划分为特定类型的组件方便管理和使用。
按钮相较于输入框、选择器、单选框等控件无法进行数据输入,相较于标签、文字提示等控件也无法进行信息浏览,其关键在于「即时性」和「承载操作」,既可单独完成操作,也可与其他控件联动,作为触发操作的行动点。
2. 容易与按钮混淆的控件
① 标签 Tag
虽然同样翻译为标签,但是此处指的是 Tag 标签,而非 Tabs 标签页。标签在样式上与按钮几乎相同,且同样可以添加图标标识和触发操作。两者的区别在于,标签侧重于信息的选择、筛选和分类,而按钮则只是单纯用于触发即时操作,因此很多时候标签会设置不同颜色样式以便信息区分。
② 开关 Switch
和其他录入控件相比,开关 Switch 最显著的特点便是和按钮一样触发后立即生效,因此很多初级设计师很容易将其与按钮归为一类。
其区别是,开关承载的是两种互斥状态的切换,如打开/关闭、显示/隐藏、启用/禁用等,此外由于在视觉上符合用户对现实世界中开关的认知,所以可以直接展示当前项的状态。
③ 单选/多选框 Radio/Checkbox
单选框和多选框一般用于状态标记,但是无法直接触发操作,所以通常会和按钮配合进行使用。最常见的搭配场景便是在登录页,用户勾选「记住密码」或「自动登录」后标记其状态,再点击按钮进行登录。
三、按钮的原子拆解 相较于其他组件,按钮的元素构成较为简单,分为内容层和容器层,通过将不同元素进行搭配组合,即可设计出不同类型的按钮类型和按钮状态。
内容层:图标和文字自由组合。内容层作为操作引导的核心必须存在。 容器层:控制颜色、圆角、描边、投影等样式,有些设计系统下还会加上交互动效,提升用户体验感。
四、如何区分按钮类型
在查阅大厂的设计规范时,相信以下按钮名称大家应该都不陌生:主按钮、悬浮按钮、图标按钮、危险按钮、下拉按钮、文字按钮、CTA 按钮……很多新手设计师会产生疑惑:
为什么要划分如此多的按钮类型? 这些按钮间的区别是什么? 为什么各家设计系统下按钮分类都不相同,我应该选择哪种作为参考? 为了区分好按钮类型,关键要先明确类目划分的边界。这里为了方便大家学习,我从按钮的强调程度和使用场景 2 个维度将按钮进行划分,基本涵盖了常见的按钮类型:
1. 依据强调程度划分
在同一个页面中往往会存在多个行动点,因此需要将按钮依据强调程度进行划分,确保用户可以依据设计的按钮层级快速找到最需要操作的按钮。常见的按钮强调程度可以分为 3 个层级:
高度强调:承载页面上最重要和突出的行动点。为了保证视觉层级最高,通常会采用大面积主色填充或投影增加空间层级的方式进行区分,例如主按钮和 FAB 按钮(悬浮按钮) 中度强调:承载仅次于最重要行动点的常规操作。为了避免太过吸引用户注意,通常采用中性色进行描边或填充,也被称之为次按钮。 轻度强调:对页面中其他操作补充或可选操作。为了确保视觉上不凸显,通常不会填充背景色,常见于文字按钮和图标按钮。在轻度强调中还可以划分为弱强调(内容填充主色)和不强调(内容填充中性色),由于文字按钮填充中性色难以和正常文本进行区分,所以一般内容填充中性色只会用在图标上。 由此我们得到了依据强调程度划分的几个常见按钮类型:主按钮 > 次按钮 > 文字按钮 > 图标按钮。接下来针对每种类型我们来展开说明。(FAB 按钮在 B 端页面中属于特定场景下使用的按钮,不具有通用性,故划分到使用场景中进行讨论)
① 主按钮 Primary
主按钮代表着页面中的核心操作项,是视觉权重最高的按钮,常用于突出提交、完成、确定等操作。为吸引用户注意,常使用品牌色填充背景引导用户视觉焦点。关于主按钮的使用需要遵循以下 2 个原则:
在一个焦点任务中最多只使用一个主按钮。同时存在多个主按钮会让用户失去操作焦点,造成信息干扰。
主按钮并非必须使用。如果没有必须突出的操作项,强行添加主按钮反而会打破按钮间的层级关系。
② 次按钮 Secondary
次按钮是使用最频繁的按钮,当在页面中不确定选择哪种按钮时,使用它往往是最安全的。次按钮通常使用中性色,其样式可以分为描边型和填充型:描边型使用最为广泛,是次按钮首选的样式,而填充型相对特殊,在不同设计系体下会根据业务场景选择是否使用。
关于填充型次按钮
相较于描边型,早年在 B 端产品中很少会见到使用填充型样式作为次按钮使用的,但是可以发现近几年国内外设计系统如 Arco Design、Marterial 等,开始陆续将填充型次按钮纳入到按钮组件库中。
填充型次按钮更多的使用场景是在移动端上,其视觉强调程度弱于主按钮但又高于描边型,可以更好的表达组件的整体性和吸引用户注意。
伴随着硬件设备的发展,桌面端和移动端的操作边界开始逐渐模糊,各产品开始追求全生态环境下的统一性。为降低用户在设备切换时的体验隔阂,一套设计系统需要能同时满足多端设备的兼容,而填充型样式更符合其场景需求。最典型的便是 iPadOS 连接鼠标操作时,悬停态下填充型按钮明显比描边型更容易被识别。
如何选择次按钮的样式
基于以上考虑,在工作中选择次按钮样式时可以参考以下建议:
如果当前项目上已经有在使用的开源库,尽量以原有组件库为主。除非自身产品有设备互通的场景或需要同一套设计语言兼顾不同端,否则增加多余的次按钮样式只会更加复杂且影响用户的体验一致性。 如果是项目是 0~1 搭建组件库,根据自身业务场景选择其中一种样式使用即可。一般桌面端产品使用描边型,如果产品生态中有移动端,为了保持设计语言的统一更建议采用填充型。 此外还需考虑前端修改组件库样式时的开发成本。 ③ 文字按钮 Text
文字按钮适合承载如取消、还原等无需特意强调的操作,通常使用在表格操作栏、表单页等场景。为了和普通文本做区分,提示当前内容可交互,需要加上链接色(一般是蓝色)提醒用户。
文字按钮和链接的区别
文字按钮和链接(Link)的默认样式一致,在搭建组件库时很容易发生混淆。其区别在于按钮用于发起动作,触发相应的业务逻辑,而链接的作用是导航,作为页面跳转或锚点定位的触点。为了更好地区分,可以在交互样式上进行处理:
文字按钮:指针悬停时容器添加背景色。 链接:指针悬停时文本添加下划线。
④ 图标按钮 Icon
图标按钮的视觉层级最弱,但是由于占据空间小,常用于同时展示多个操作项时使用。由于缺少文字解释,单纯的图标可能会造成用户的理解偏差,故建议在指针悬停时加上 Tooltip 的文字提示进行辅助说明,对于特定操作还可加上快捷键指引。
2. 依据使用场景划分
在依据强调程度划分的基础上,还有部分按钮只应用于在特定的业务场景中,所以各设计系统下的按钮分类会有所不同。以下按钮的应用场景较为频繁,故被单独划分为一类方便交流和管理。
① 功能按钮 Function
功能按钮顺应用户心智,采用绿色、橙黄色、红色代表了成功、警告、危险三种功能按钮,用户无需浏览按钮内容,直接通过色彩即可识别当前操作可能导致的后果。
由于功能按钮的视觉权重往往比主按钮还高,在页面中需谨慎使用,避免对其他页面信息造成干扰。
② 虚线按钮 Dashed
相较于普通的描边型按钮,虚线按钮只承载传输文件或新增配置项等操作,为方便用户感知,将其描边设计为虚线样式。
上传 Upload
由于虚线按钮只能支持单纯的触发操作,在很多上传情景下不能满足其业务需求,故逐渐衍生出单独的上传组件,相较于虚线按钮:
上传组件支持批量上传 通常有更大的交互区域且允许支持拖拽上传,以降低用户的操作门槛 搭配展示文件列表,用于对已上传文件进行预览、重新上传、删除等操作
③ 幽灵按钮 Ghost
顾名思义,幽灵按钮不具备实体性,一般底色为透明,其按钮的内容反色,通常使用在复杂或颜色较深的背景中,例如 banner 图、官网首图等,避免按钮突兀地破坏背景的整体性。由于幽灵按钮使用的场景不固定,因此无须严格遵循现有规范,只要满足其特定场景下的业务需求即可。
④ 行为召唤按钮 CTA
CTA,即“Call to Action”的缩写,意思是行为召唤。该词原本是营销领域的术语,后来逐渐引用至互联网领域中,即目的在于给用户一个明确的反馈:当前事件的操作流程已经完成或即将发起一个新的流程。
CTA 按钮之所以会被单独归类,因为当按钮作为吸引用户采取点击行为的载体时,时常在事件操作的最后一步出现,作为产品的关键触点之一,可以有效提高页面或屏幕的转化。也因此当页面中存在多个按钮时,CTA 按钮的优先级往往是最高的,可以通过色彩对比、元素点缀等方式引导用户点击。
⑤ 悬浮按钮 FAB
悬浮按钮 FAB,即 Floating Action Buttons 的缩写,其特点是会始终悬浮在页面的固定位置,不会随着页面滚动而消失。
在 B 端产品中,FAB 按钮更多的使用场景是承载全局性的附属功能,常见操作包括咨询、客服、快捷键、点赞、收藏、分享、回到顶部等。在设计 FAB 按钮时需注意以下要点:
不能干扰用户在当前页的正常操作和浏览。尽量放置在页面的固定位置,当操作数过多时可将其他操作下钻至更多按钮中。 承载操作须是当前页的全局操作,无须与其他页面元素发生联动即可触发。如不能承载保存、删除、清空等操作。
⑥ 下拉菜单 Dropdown
按钮组不是单独的按钮类目,而是按钮组的集合体,当多个同级操作项同时出现,但不想占有太多页面空间时使用。通常按钮组会将最关键的主操作露出,其他操作收入更多操作项中。
严格来说 下拉菜单 Dropdown 并不属于按钮类型,但因为其使用场景较为频繁且时常用来承载多个按钮操作,故在此处作为单独类型进行讲解。下拉菜单作为操作命令集合使用时,可以简单理解成按钮组:将多个操作按钮收纳到同一菜单下。在使用时有两点需要额外注意:
和选择器 Select 的区别
选择器 Select 属于录入控件,在基本形态上和 下拉菜单 Dropdown 高度相似,都是通过下拉浮层来容纳更多信息,在实际应用时经常容易被混淆。要区分两种组件,最关键是理解其使用场景:
下拉菜单:当页面上的操作命令过多时,用此组件可以收纳操作元素。核心是菜单导航和命令集合 选择器:用于一组选项中选择一个或多个数值。核心表单填写和数据筛选 样式与操作项的关系
当下拉菜单用来承载操作项时,各操作项关联性也会引起下拉菜单样式上的区别,这里用实际的案例辅助大家理解:
乍一看似乎都是差不多的样式,在工作中很多设计师也是随机选择其中一种进行使用,但是作为设计师,就是应该从细节之处见真章,每一处设计都应有理有据。
简单来说,以上三种组合按钮中的操作关联性是逐渐疏远的,这一点从按钮样式上也可以看出。
新建一:合并同类项。突出新建操作本身,更多操作项是新增的数据类型进行区分,减少重复文案的出现。 新建二:操作延展。强调的是数据导入的形式,提供更多操作渠道供用户选择。 新建三:信息收纳。各操作项之间并没有关联性,只是缓解空间压力或突出使用最频繁的操作。
五、按钮的交互状态 在了解了以上按钮类型,我们来看看按钮的交互状态。不管哪种按钮类型都会存在相应的交互状态,设计师在交付设计稿时需要将不同状态下的按钮样式进行标注,方便前端开发。
在刚开始接触按钮时也曾被一堆状态给乱花了眼,光是理解不同状态的区别已经头大。其实回头来看,开始只要记住 4 种最关键的按钮状态便可满足大部分的使用场景,即按钮的正常态、悬停态、点击态和禁用态。
在日常工作中,没有设置聚焦态和加载态并不会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但是加上后可提升用户的产品使用体验,大家可以根据开发成本和实际的业务情况考虑是否加上。
1. 正常 Normal/Default
按钮的初始状态,即默认情况下的基础样式,此处不多做介绍。
2. 悬停 Hover
当鼠标指针移入按钮时的状态。为了暗示用户鼠标指针已进入按钮的可交互区域,按钮相较于正常状态在背景色彩等样式上会有明显的区别。悬停态通常还会配合鼠标指针变化辅助用户理解,在前端 CSS 样式表中常用 cursor:pointer,指针变化为伸出食指的手。
由于悬停态是由鼠标指针移动引起,故只有设计桌面端产品时需要考虑到,而在移动设备上通过手指操作故按钮不存在悬停的状态。(在 iPadOS 更新至 13.4 版本后开始支持连接键鼠操作,但是在日常工作中很少会出现,此处不予以讨论)
3. 激活/点击 Active/Press
鼠标点击即按下按钮时的状态。激活态是在悬停态基础上发生变化,鼠标指针样式和悬停态保持一致,按钮背景色发生变化,提示用户已触发点击操作。
4. 禁用 Disabled
按钮无法操作被锁定时的状态。该状态是为避免用户误操作而设立,如在登录页未完成信息填写时将提交按钮禁用,提示用户无法点击,只有填写完必填字段后才可以点击提交。在鼠标悬停时指针变化为禁用状态,在前端 CSS 样式表中常用 cursor: not-allowed,通常会配合 tooltip 文字解释说明行动点不可用的原因,避免用户疑惑。
值得一提的是,禁用按钮并非只有置灰一种样式,只降低色彩饱和度和明度也是禁用按钮的表现手法之一,且相较于置灰更方便用户识别主次按钮。
以上是针对不同按钮状态的说明,这里并没有针对不同状态的样式进行详细说明,因为不同的设计体系下可能会采用不同状态样式进行展示。为方便对比,这里将常见组件库中的按钮状态进行了整理:
可以发现,除了 TDesign 中描边按钮激活态下增加了中性色填充外,基本按钮状态都是保持着一致的梯度变化。这里以正常态的按钮样式为基准,将悬停和激活状态下的色彩变化进行整理:
总结来看,在不同色彩的按钮上按钮状态会按照不同梯度分布:
主色(品牌色)按钮色彩梯度从浅到深:激活 〉正常 〉悬停 中性色按钮色彩梯度从浅到深:激活 〉悬停 〉正常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在搭建产品色彩体系时,品牌色一般会采用色板中间色作为主色(通常是第六个颜色),故不管往浅往深都有更多灵活调整的空间。而背景使用的中性色为了避免干扰视觉层级,通常选择色彩较浅的中性色,因此没有再往下延伸色彩梯度的空间。
以上介绍的四种状态建议采用色彩组件库中色卡进行配色,上图标注了不同按钮状态的 配色 选择,下面是 AntD 和 ArcoD 的色板生成工具地址(关于产品取色未来会专门出一期文章进行讲解)。
ArcoDesign Palette 色彩工具: https://arco.design/palette/list
Ant Design 色板生成工具: https://ant.design/docs/spec/colors-cn#色板生成工具
5. 聚焦 Focus
该状态用于指示电脑光标的位置。在有些场景下不操控鼠标,只通过键盘方向或 Tab 切换选择页面元素进行操作,反而是更高效的操作方式。常见的聚焦态按钮样式为增加描边,有的设计系统下会采用和悬停态一样的样式。键盘操控快捷键推荐:
「Tab」前进 「Shift + Tab」后移 「Enter」激活
6. 加载 Loading
表明用户操作后系统正在处理的状态。由于服务器响应或网络延迟等问题,有时候用户操作完需要间隔一段时间才能响应,加载态可缓解用户的焦虑情绪,避免用户由于未收到反馈而反复操作的情况。
六、按钮设计需考虑的因素 接下来便到了本文的最关键部分,也是按钮设计中出现最频繁和令人头痛的问题:我的按钮究竟应该放在哪里?
在此之前先要理解按钮设计的目标是引导用户采取我们希望用户采取的行动。这就需要尽量帮助用户快速找到需要操作的按钮并了解执行该操作的结果,同时尽可能避免误操作。基于以上目标,我们从用户实际操作路径的视角来梳理按钮设计时应考虑的问题:
按钮区在页面中的什么位置——空间位置 有多个按钮时采用怎样的阅读顺序更合适——排列顺序 按钮采用怎样的样式更合适——视觉样式 1. 按钮区的空间位置
当用户进入页面时,除了浏览当前页的信息内容还需要寻找接下来可执行操作的可交互区域,即按钮区。除了单纯通过视觉差异区分按钮和页面其他元素外,还需考虑到用户在信息浏览过程中的视觉动线。结合古腾堡法则和格式塔原理,给出以下设计建议:
① 放置在用户的浏览路径中
在没有其他视觉效果引导时,F 型和 Z 型网页浏览模式可以作为用户视觉动线的基础指导,关于以上 2 种浏览模式网上有太多相关介绍,此处就不再赘述。
② 尽可能靠近其所控制或联动的对象
将关联性强的信息放在一起,可以降低阅读成本,提高用户的感知效率。
2. 多按钮的排列顺序
① 保持用户的操作惯性
这里先讨论一下开头提到的问题:主操作项放在左边合适还是右边合适?我们先来看看一些案例:
可以发现,即使是业内顶尖的互联网公司也并没有遵从同一套确定方案。对于新用户而言,确定按钮的位置对操作时间和错误率影响并没有太大差别。并由此得出更关键的结论:不要轻易改变当前产品中用户已经习惯的按钮位置。
在此基础上对于操作项不固定的页面,给大家整理了以下建议:
② 同类操作项按组分类
最典型的案例便是编辑器类产品的操作项,将同类操作区整理分组,方便用户查找。
③ 阅读顺序符合操作预期
此处的阅读顺序并非特指从左往右、从上往下,而是依据用户当前视觉动线,优先满足用户预期或操作可能性最大的按钮需要最先被用户发现。
考虑到人体工程学操作习惯和操作后果的影响,还需注意一些特定的场景:
④ 流程操作遵循方向认知习惯
流程属性的按钮如上一步、返回、后退等操作用户习惯在左边,而下一步、前进、更多等操作在右边。
⑤ 破坏性操作提升操作门槛
如删除或清空按钮,尽可能放置在远离主按钮的位置,甚至可以下钻至更多按钮中,避免误触。
3. 按钮的视觉样式
在文章开始基于强调程度划分按钮类型时,按钮的视觉样式便是基于其强调程度划分的,页面中越是需要强调的按钮其视觉权重越高。前文中只划分了主按钮、次按钮、文字按钮、图标按钮这 4 种基本类型,此外还可以通过文本粗细、内容量等方式进一步细分。
七、关于按钮的其他问题 1. 按钮的尺寸
按钮的尺寸优先体现在其高度上,而宽度一般根据内容区大小自动适配。通常会将按钮分为大、中、小这三种规格,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使用需求。
高度
大尺寸:通常使用在企业官网、账号登录、导航菜单等场景中。一般高度设置为 40~64px。 中尺寸:按钮的默认尺寸,适用在 B 端页面的大部分场景。一般高度设置为 28~40px。 小尺寸:常用于气泡弹窗等小型控件中。一般高度设置为 12~28px。 宽度
关于按钮宽度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按钮内容的不固定,同规格按钮可能因为内容量差异引起视觉上的层级误判。故为了减少按钮错综不齐的情况,建议设置按钮最小宽度的界限,一般为 4 个文字+左右内边距。
2. 按钮的文案
相较于其他方面,似乎大家对产品文案总是保持着“点到为止”的态度,但是并不意味着文案不重要,错误的文案会让用户产生疑惑,严重影响用户体验。相反好的按钮文字甚至可以做到即使不去阅读上下文,单凭按钮文案即可做出正确的判断。在一些关键节点的 CTA 按钮,文案的优化可以带来转化率大幅度的提升。因此关注文案细节也是设计师平时需要考虑的问题。优秀的按钮文案包含以下几个要点:
① 内容简洁,删除赘词
按钮区域寸土寸金,每一个字都要有其存在的意义,如果删除也不影响信息表达即没必要存在。
② 表达清晰,避免产生歧义
文字表达清晰,避免使用用户难以理解的专业术语。
③ 规范用词,不要出现错别字
常见的“登陆&登录”、“收获&收货”、“即时和及时”都是容易打错的词。
下方给大家整理了 常见易错的按钮文案表,建议保存收藏。
④ 一致的语法表达
如统一采用动宾结构:修改价格、提交工单、查看更多等。
⑤ 适当的情感化表达
结合自身品牌特性,在按钮中融入适当的情感化文案,也是塑造品牌心智的触点之一。
3. 按钮的圆角
当前市面上主流的互联网产品大多都采用了圆角设计,因为圆角矩形相较于直角更具安全感和亲和力、在相似内容中识别度更高,且圆角对信息的聚焦性更强。同样 B 端设计中通常也会在按钮中加入圆角,方便用户更高效的辨别和获取信息,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圆角并非越大越好,过大的圆角会导致按钮操作热区的缩窄,更不易被点击触发。如在移动端产品上都是采用手指按压,而桌面端采用鼠标指针单击,相较之下后者对点击按钮的触发精度要求更高,也因此全圆角按钮(也被称为胶囊按钮)更适合在移动端产品上使用。
此外按钮的圆角设置还需考虑到产品整体的视觉一致性,在不同场景下都要保证统一的感官体验,如在大尺寸的按钮上圆角的曲率也应设置更大。
8000字干货!超全面的 Web 端按钮设计指南 按钮是设计界面中常用且重要的组件之一,它在页面中占据的位置不大,却承载着重要的交互操作。
阅读文章 >
参考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81Xbb2zEHqJS2bABY32ztQ https://www.zcool.com.cn/article/ZMTI3MzkzMg==.html https://www.uisdc.com/button-application https://www.zcool.com.cn/article/ZMTI2MzUwMA==.html https://www.yuque.com/yovar/bq79sy/ufeuex https://uxmovement.com/buttons/why-ok-buttons-in-dialog-boxes-work-best-on-the-right/ https://www.woshipm.com/pd/3104897.html
-
入门必看!8000字完整梳理车载HMI设计的前世今生
UI交互 2022-12-19近期因为工作调度,有时间去对车载 HMI 历史进行研究。文章主要从车载中控的诞生开始讲起,涉及最新的各大品牌车载 HMI 演变路线。汽车作为代步工具距今已有 130 多年的历史。近期因为工作调度,有时间去对车载 HMI 历史进行研究。文章主要从车载中控的诞生开始讲起,涉及最新的各大品牌车载 HMI 演变路线。汽车作为代步工具距今已有 130 多年的历史。目前,在视觉范围内如此关注车载 HMI 的历史也只是近十年的事情,因为在过去,人们最注重的还是汽车技术的发展。但随着以交通安全为主的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设计和交互设计的重要性才逐渐显现出来。
首先来科普一下 HMI (Human Machine Interface)的定义:在汽车领域的交互体验设计(Interation Disign),既然说到人机界面,我们先来看看作为交互设计的车载系统是如何演变的。
进阶教程:
6000字干货!四大章节掌握HMI车载设计指南(进阶篇) HMI车载设计成为当今的热门行业,本文通过HMI车载交互设计基础、需求分析的要点、创新的交互形式和视觉设计四大章节,帮你掌握HMI车载设计。
阅读文章 >
一、车载中控系统的演变 1. 以机械按钮为主的车载系统诞生
一般来讲,我们把车载中控系统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与汽车驾驶直接相关的汽车驾驶系统,另一部分是与驾驶不直接相关的各类娱乐系统等。存在两者之间的有车载导航系统和各种与地理相关的功能系统,他们与驾驶操作本身没有关联。但汽车作为交通工具,现代人已经越来越离不开电子导航系统。
这些车载系统最开始应用到汽车上时的交互载体是按键和表盘。 接下来看看它们都是如何被加入到汽车上来的。
① 汽车驾驶系统
1886 年,卡尔·本茨获得燃气汽车第一项专利。世界上第一台汽车,除了三个车轮和一张简易沙发外,似乎看不到任何称得上内饰的设计,那会儿对于这样一台新兴的事物来说,它能开动就已经不错了。
真正的车载系统的诞生,应该从汽车界的老大哥福特 T 型车开始讲起。亨利·福特在 1908 年发明了 T 型车,还没有中控台面板的概念,仪表分布于车内外各个地方,所有的机械结构均裸露在外,甚至挡杆和手刹都被设计在车门外。
除此之外,亨利·福特赢得的另一场胜利是 与乔治·B·塞尔登的专利战。从未制造过汽车的塞尔登拥有“公路发动机”的专利,所有美国汽车制造商都以此为基础向塞尔登支付专利费。福特推翻了塞尔登的专利并打开了美国汽车市场以制造廉价汽车。换句话来说,今天我们普通老百姓能开上家用汽车,是托福特老爷子的福气。
② 汽车娱乐系统
1910 年,爱立信创始人拉什·马格拉斯·爱立信(Lars Magnus Ericsson)驱车在瑞典街道行驶,他将车停在路边,然后,他的妻子则拿出两个长杆,分别将它们钩在电话线上。爱立信则给电话机插上手柄,然后从运营商处获得信号,在车里进行通话。这便算是最早的车载电话。
时间来到 1922 年,雪佛兰与西屋公司合作,打造出了第一款搭载收音机的汽车。这在当时引起极大轰动,导致雪佛兰销量节节攀升。不过,车载收音机刚诞生的时候,也是遭受了很多的质疑,人们觉得它会影响司机的驾驶,甚至当时美国还出台了相应的法律来制约它。
后来雪佛兰重新设计收音机的操作逻辑,消除了美国政府的顾虑的同时,也实现了汽车领域早期的“盲操作”。
1930 年的意大利,一款名为:Iter Avto 的自动导航系统出现了,屏幕只有 5-7 寸的大小,在那个年代,没有人造卫星,甚至连电脑也还没有发明,更不会有语音提示了,它只是将纸质的路线地图,卷进一个小盒子,随着车辆的行驶自动展开。从当时的角度来看,这套导航系统相当神奇,这或许就是车载导航的雏形。直到今天,这项技术呢,仍然运用于汽车拉力赛中,只不过它换了个名字,叫“路书”。
早在 1986 年,别克公司就展现出了惊人的远见。在别克 Riviera 上搭载了第一个触控中控屏,这个搭载 GCC 的系统的 3*4 英寸触控屏,不仅能调节空调温度和收音机,还能显示车辆故障诊断、剩余燃油量和里程信息。
另外 80 年代盛行的车载电话也在这时被蓝牙所取代,伴随着空调系统、音响系统的完善,再加上车辆控制的功能越来越多,豪华品牌的中控台终于被各种按键排满,这样不仅看起来不够美观,使用起来也非常繁琐,甚至影响到了行车中的安全性,怎样简化中控,成为一个问题。
2. 车载系统跨入有屏时代—以中控屏作为信息交互枢纽
① 跨入有屏时代的关键节点
2000 年之后,车载中控屏随着 GPS 和电子后视镜技术的出现,以及当时苹果和三星推出的智能手机,这一次人们对这个新技术已经做好了准备,彻底跨入有屏时代,有屏的意义是什么呢?互联网传奇人物,凯文凯利曾经预言到:汽车将成第四空间,车机将成为继电视、电脑、手机后的第四块屏。
关键节点一,宝马为 2001 款宝马 7 系引入 iDrive 系统,其(非触摸式)中央显示屏的位置较高,紧邻仪表板,通过一个可以四向控制的主按键与几个快捷键,将 700 多项功能整合其中,大大的简化了中控台实体按键。随后各豪华品牌竞相推出类似的系统,随后实体按键与屏幕的组合占据了中控台的主要位置。
关键节点二,2012 年,特斯拉 Model S 的 17 寸中控竖屏横空出世,正如乔布斯当年推出 iPhone4 般惊艳,这可是在那些传统车型上从来没见过的新鲜玩意儿,它的出现让实体按键全部失去意义,标志着汽车内饰正式迈向一个新的时代。
② 车载中控屏的演变路线
随着自动驾驶的发展,通过观察各个品牌动向,我们可以预见未来汽车将朝着两个不同的方向发展。
一方面,汽车会依旧保留驾驶乐趣的体验,让驾驶者能够自主控制,“驾驶”将成为现代人的一种娱乐方式而得以保留;另一方面,汽车会作为一个高度智能的交通工具,为人类提供安全、高效的运输功能,人们用汽车从 A 点到 B 点,在途中可以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做自己想做的事,这点类似于航天飞船的全自动驾驶系统。
车载中控屏会根据汽车的发展方向去发展,归纳总结一下近年来座舱屏幕的演变路线,主要有四大主线和其他支线:
主线一:传统派一一仪表屏和娱乐屏分列布置,均为小横屏; 主线二:双联屏派一一仪表屏和娱乐屏并列布置,均为横屏; 主线三:大竖屏派一一仪表屏和娱乐屏分列布置,娱乐屏是大竖屏; 主线四:大电视派一一仪表屏和娱乐屏分列布置,娱乐屏是大横屏; 支线一:由双联屏派衍生出的多连屏派; 支线二:旋转派。 传统派
顾名思义,传统派就是传统的车内屏幕布局方式。也是绝大多数传统汽油汽车的屏幕布局形式,传统汽车主要卖点在于驾驶乐趣,那么车载中控大屏完全就是一个多余的设备,车载中控小屏也仅显示极少的必要信息,车载中控大屏对于提升驾驶乐趣毫无用处,从现在的各类超级跑车、小钢炮、硬派越野上,都能得到佐证。
值得注意的是,类似奥迪的三块屏,下面一块屏幕其实是开关的替代,因此我个人仍然把它归为传统派。目前,仍在使用传统派布局的主流车企有:大众、丰田、本田、日产、马自达、奥迪...等
双联屏派
仪表屏和娱乐屏并列布置。真双连屏的创始者是 2013 年上市的上一代奔驰 S 级,并且当上一代奔驰的内饰语言得到广泛认可后,双联屏这一浪潮也对过内外车企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很多的自主品牌开始偏向于采用奔驰的双联屏设计,就像在今年上市的长安 UNI-T 不仅外观吸睛,内饰采用液晶仪表盘和中控大屏组成的双屏联动也是科技感满满。此外,小鹏 P7、奔腾 T99 运动版等自主车型也都采用了双联屏的设计。而国外车企方面,通用、宝马.....也对双联屏爱不释手。
双联屏的主要优势在于两点,一是视觉冲击力强、二是有科技感
但在实际使用方面,双联屏也有两个非常大的缺点。
一是双联屏布局下的中控屏一般都是 14:1 的比例,很扁,这就导致在导航界面下能够显示的前方路线非常有限。
二是双联屏的中控屏位置其实是比较高比较深的,这就导致驾驶员在触摸操作时手的触及性并不好,经常需要向前移动身体,对驾驶安全有一定的影响。
而奔驰在使用双联屏的时候,其实中控屏是不能触摸的,都是依靠方向盘开关,或者下中控区域的触控面板来控制中控屏的内容。
所以说这方面,虽然国内的车企在智能座舱方面的整体实力都要强于海外企业,但是也暴露了部分国内车企在人机工程的 Know-how 方面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也正是基于以上两点原因,我个人预计后续采用双联屏设计的车企可能会越来越少,目前看来,短期内可能只有宝马在坚守。
大竖屏
仪表屏和娱乐屏分列布置,娱乐屏是大竖屏。大竖屏的开拓者毫无疑问是 2012 年上市的特斯拉 Mode S。
此后无论是造车新势力(蔚来、小鹏),还是积极拥抱变化的传统势力(沃尔沃 XC90、荣威 RX5)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大竖屏。
从体验上来说,大竖屏的优势在于:
面积比之前的所有类型的屏幕都大,可同时显示的内容多; 导航的布局非常好; 驾驶员触摸较为方便,开关进展的体验较好; 因此我个人认为,正是基于上诉这些原因,奔驰才在最新一代的奔驰 S 上抛弃了双联屏而采用了大竖屏。
与此同时,国内某些车型则是走了一些完全相反的道路....
当然了,大竖屏也并不是完美,比如:
大竖屏整体的布置位置较低,经常需要驾驶员低头; 播放视频时,大竖屏的利用率较低;
目前,仍然在坚持使用大竖屏的代表车企是蔚来,其新一代 NT2.0 平台仍然在使用与旧版 NT2.0 平台相同的屏幕布局。
大横屏
仪表屏和娱乐屏分列布置,娱乐屏是大横屏。与大竖屏一样,大横屏流派的开创者仍然是特斯拉(要不怎么说特斯拉在电动车领域的地位高呢)。
在我个人看来,特斯拉从大竖屏转变为大电视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其在 Modle 3 和 Modle Y 上取消了仪表盘,需要依靠大电视的左侧区域显示驾驶信息。与此同时,大电视的布局虽然是横屏,但由于其面积大,在导航界面的显示体验总体也比较好,并且播放视频的利用率很高。
有人问,为什么新款 SX 并没有取消仪表屏,不再采用竖屏?
答案是竖屏并不利于车载软件适配。况且新款 SX 的车载娱乐系统算力高达 10 Tops,足以游玩一些 3A 大作。既然如此,中控屏做成像电脑显示屏那样的大横屏也是情理之中——总不可能有人觉得用竖屏、窄屏、小屏或不规则屏玩游戏会感觉到舒服吧?
总体来看,四条主流路线中,对于电动汽车,我个人认为大电视其实当前的最佳布局,燃油车的最佳布局则是大竖屏。
多联屏
在多联屏流派中,影响最大的当属是理想 One 了。
一般来说,典型的多联屏是在双联屏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副驾屏,有的车型还会怎加一块开关屏,从而组成一套完整的前排座舱交互系统。增加的副驾屏可以照顾副驾驶的娱乐需求,而增加的开关屏则可以解决触摸不便的问题。
但是双联屏遗留的对地图界面不友好的问题仍然没有能够解决,此外,多联屏最大的缺点就是贵。
相比之下,奔驰 EQS 的多联屏则是另外一种形态,更像是把仪表、大电视和副驾驶屏做成一体,解决了副驾驶的美观问题。
如果说,上一代奔驰 S 级的内饰是燃油车时代的美学巅峰,那么,EQS 自一出场就拥有这种底气,相信 EQS 的内饰也将成为大学汽车设计专业课堂上的模版典范。
旋转派
最后咱们来说说我个人眼里另类——比亚迪旋转屏
在到底是横屏好用还是竖屏好用这件事上,或许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但比亚迪把单选题做成了多选题。
我可以转,你爱用哪种模式就用哪种模式。
但是,这不代表旋转屏就是完美的。
为了保证两种模式均不遮挡空调出风口,比亚迪只能把出风口布置在非常靠下的地方,导致空调吹脸效果受到很大影响。
二、新科技:HUD 抬头显示器 1. HUD 的诞生:从航空领域到汽车行业
HUD(Heads Up Display)抬头显示系统,作为一种综合电子显示设备,可以将车辆的信息,如车速、油耗、发动机转速、导航等,投影到前挡风玻璃上或其他显示介质上,供驾驶者查看,从而减少驾驶者因低头或视线转移而带来的安全隐患。
HUD 起源于航空领域, 1988 年通用汽车首次将 HUD 应用在汽车领域。2003 年,宝马成为欧洲车企中第一家配备 HUD 的公司,此后多家整车厂,如奔驰、奥迪、丰田、本田等,也开始推出装配 HUD 的车型。
随着 2020 年奔驰新 S 级推出业界首款量产 AR-HUD(增强现实型抬头显示系统),整个 HUD 市场再次按下加速键。
2. HUD 的发展现状:W-HUD 为市场主流,AR-HUD 初露锋芒
车载 HUD 经历三代升级,成像质量不断优化,信息量持续增加,科技感大幅增强。目前市场上 W-HUD 为主流,AR-HUD 加速落地量产。
第一代为 C-HUD(Combiner HUD),组合式抬头显示系统。C-HUD 采用半透明树脂板作为显示介质,具有安装便利的优点,但是成像区域小、显示信息少,由于 C-HUD 是以配件的形式加装在车辆上,在发生事故时容易对驾驶员造成二次伤害。
第二代 W-HUD(Windshield HUD)风挡式抬头显示系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 HUD,已经实现量产。W-HUD 利用光学反射将行车信息投射到汽车前挡风玻璃上。W-HUD 较 C-HUD 显示范围更大、投影距离更远。
第三代 AR-HUD(Augmented Reality HUD)增强现实抬头显示系统,是一种全新的抬头显示技术,和传统的 W-HUD 相比,AR-HUD 投影范围大、信息量多,可以更好地结合 ADAS 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场景融合,通过数字图像与真实场景的叠加,增强 HUD 的实用性和科技感。
接触过 AR 成像技术的读者可能知道,目前行业主流的 AR 成像技术普遍存在重影眩晕、画面较小、强光倒灌难以看清的小问题,市面上做的比较好的 AR-HUD 是是奔驰和华为。
虽说市面上的 AR-HUD 仍显鸡肋,但随着以交通安全为目的自动驾驶得以普及,HUD 就会变得更加可有可无。毕竟如果不用依靠表面上的显示信息,在无需花费全部的注意力的情况下,系统就能在无形之中助力驾驶,对驾驶人来说是更理想的选项。
三、汽车大脑:车载操作系统 在汽车智能化时代,汽车的动力、内饰与机械性能不再是评估汽车好坏的核心标准,取而代之的是汽车大脑车载操作系统。
根据佐思汽研公布的报告,广义上的汽车操作系统分为四类,分别是手机映射系统、ROM 型汽车操作系统、定制型汽车操作系统以及基础汽车操作系统。
1. 手机映射系统——Android Auto、CarPlay
很容易理解,就是打开手机,通过有线、无线连接车载大屏,将手机中的地图、音乐、社交、语音软件投射到汽车大屏中,可以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车主们常用的 CarPlay、Carlife、Hicar 都属于这一类。
在目前已知的车载系统中,手机映射普及率相对较高,只要有汽车大屏与无线功能的汽车,几乎都可以使用手机映射系统。
2. ROM 型汽车操作系统——小鹏与蔚来以及宝马、奔驰等
通常情况下,像在手机操作系统中的小米 MIUI 一样,在基础操作系统的平台上定制 UI 与个性化功能。造车新势力中的小鹏与蔚来,以及宝马、奔驰等国际品牌,纷纷选择该思路。
汽车底层操作系统主要有 QNX、Linux、安卓以及阿里巴巴旗下的 AliOS。这些操作系统包含系统内核、底层驱动等底层组件,等同于手机操作系统中的 iOS、安卓。
3. 深度定制车载操作系统——小度车载 OS
如今,不少汽车系统还可以深度定制,修改系统内核、实现座舱系统以及自动驾驶平台等。小度车载 OS 就属于深度定制车载操作系统。
手机除了屏幕就没有更多显示终端,可汽车不一样,有电池组、发动机、车窗、车门、方向盘等诸多组件,所以需要深度定制。
4. 国产车载系统,群雄纷起
从基础功能上来看,汽车操作系统其实只有三类,分别是基础系统、定制系统与深度定制系统。在这三大类别中,有许多国产操作系统存在。它们仿效鸿蒙系统,试图在车载系统中打出一片天。
① AliOS
十年前,中国三大互联网公司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作为这波汽车操作系统国产化浪潮中的领头羊,其中最早开始研究的当属阿里巴巴,AliOS 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 2011 年。
那时候,鸿蒙系统尚未诞生,苹果 iOS 系统、安卓系统与 Windows Phone 在手机操作系统领域三分天下。阿里巴巴抱着打破垄断的念头,毅然进入该领域,推出 YunOS 操作系统。只可惜由于系统使用人数过低,以及与安卓系统的抄袭纠纷,最终被迫放弃开发。
一个失败的手机操作系统,该如何处理研发团队?阿里巴巴想到的法子是转型,向整个物联网领域扩展,把汽车视作了一个重要的物联网切入点。于是在 2016 年,阿里巴巴与上汽集团合作成立了新公司斑马智行,而 YunOS 也摇身一变改名 AliOS,开始在汽车操作系统中大展拳脚。
② 小度车载 OS
与 AliOS 离奇的身世相比,百度旗下的小度车载 OS 诞生历程相对简单。从五六年前开始,百度就不满足于搜索业务,全力进军 AI 相关产业,而智能汽车正是 AI 重要的落地场景。百度 Apollo 是向汽车行业及自动驾驶领域的合作伙伴提供的软件平台。
小度车载 OS,就是智能车联开放平台(Apollo )的外在形式。囊括了几百家生态合作伙伴,支持上千个车载小程序,智能语音助手连接万物,百度的车载系统在底层系统并未做多少改变,核心在于定制化服务以及个性化交互。
③ 腾讯车载小程序
腾讯小程序是一套跨 OS、云端轻量化的车载应用开发框架,基于微信小程序的基础,能够让 300 万量级的微信小程序生态以更低成本、更快速地上车。简单来说,腾讯希望通过自己海量的小程序优势,通过数量优势战胜对手,在车载系统领域打造全新的超级 App。
④ 华为 HiCar
阿里、百度、腾讯,切入方式不同,带来的车载系统生态也各有特色。然而,它们并不是最有希望取得成功的国产车载操作系统。因为,华为也来了。
华为觊觎智能汽车市场多年,一开始华为推出了手机映射系统 HiCar,HUAWEI HiCar 将移动设备和汽车连接起来,把手机的应用和服务延展到汽车,实现手机为核心的全场景体验,给消费者创造智慧出行体验。据介绍,华为 HiCar 运用了很多鸿蒙系统的设计元素,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鸿蒙的初级形态。
华为鸿蒙车机的主界面由多个卡片式小组件构成,显示的是推荐使用的应用程序与场景。至于鸿蒙系统广为传播的分布式能力,华为支持车机与智慧家庭联动。在车上轻轻一点,家中的智能家居产品也会随之运动。
在原理上,华为鸿蒙车载系统基于 Linux 核心打造,属于定制型车载系统。不过,随着华为与长安和宁德时代共同打造的阿维塔推出,华为鸿蒙系统正在朝着深度定制系统迈进。接下来,拥有智能座舱、与自动驾驶系统联动的鸿蒙系统或许会给我们带来惊喜。
四、6 大车载系统开源地址 Android Auto: https://developers.google.com/cars/design/android-auto ios Carplay: https://developer.apple.com/design/human-interface-guidelines Apollo (设计系统暂未开源): https://developer.apollo.auto/document_cn.html AliOS: https://miniapp.alios.cn/index#/document 腾讯车载小场景: 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1377214 华为车机: https://developer.huawei.com/consumer/cn/doc/distribution 最后我想说,从阿里到华为,他们已经向世界证明了中国制造。
当前全球汽车产业目前已进入产品价值被重新定义的全新阶段,各种类型的车载系统方案暂时也无法评估优劣。但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发展,以人为本的用户体验成为决定产品成败的关键因素,如何让消费者感受到与众不同的体验成为产品开发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车载设计万字干货!从零开始帮你学会 HMI 可用性测试 前言 这篇文章针对车载行业的可用性测试,我们做一下深入探讨,前面几篇跟下来的读者也都知道我写作的节奏,前面会深入讲解该主题的基础内容,并结合一些我工作中实际案例给予大家去了解,后半部分以实践案例为主,将前面基础知识融入进来,结合案例进行剖析可用性测试,这次文章大纲分为三大内容:可用性基础
阅读文章 >
车载设计万字干货!帮你掌握 HMI 设计的知识体系 这是我第一篇HMI系列的文章,对于车载的热爱,我的想法就是多去分享一些行业知识,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追光吧 ~ 拓展阅读:
阅读文章 >
-
如何提升电商图的点击率?先来了解注意力法则!
UI交互 2022-12-19信息爆炸的今天,消费者的注意力越来越稀缺,设计的目的不再仅仅是美观,更要有效。所以在开始动手之前你需要清楚这六点!电商好文:一小时1200张图!信息爆炸的今天,消费者的注意力越来越稀缺,设计的目的不再仅仅是美观,更要有效。所以在开始动手之前你需要清楚这六点!
电商好文:
一小时1200张图!当电商设计师把AI画画加入实战,效果太炸了! 编者按:AI画画一直是2022年的热门话题,但至今仍鲜有实战案例。
阅读文章 >
一、视觉设计需要在信息爆炸的环境中吸引注意力 这个时代信息量增长的速度就像是宇宙大爆炸一样迅猛,在如此巨大的信息河流中,每个人都难免会被干扰到。
优秀的广告设计有一种神奇的本领——“它们知道怎样能吸引顾客的注意力”。在互联网出现之前,我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可能是电视、报纸、杂志、收音机、路牌广告…… 那个时候人们身边的信息来源相对较少,我们还比较愿意去花点时间去阅读它,我还记得我小时候无聊时翻看旧报纸时,就算是报纸上的广告也会一个字一个字的去看一遍,因为这是打发时间的好办法,如果遇到哪些有精美插图的读物,我会翻来覆去看上好几遍。然而,互联网的出现让信息像是插上了翅膀一样飞速增长,看看现在我们身边各种各样的广告牌、电视、电脑、手机,那一块小小的屏幕就像是无底洞一样,可以装下任何东西,信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
每天在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出现了大量的信息,信息的增长速度绝对是一件近乎恐怖的事情——信息爆炸。信息爆炸表现在五个方面:1、新闻信息飞速增加。2、娱乐信息急剧攀升。3、广告信息铺天盖地。4、科技信息飞速递增。5、个人接受严重“超载”。
“相比于爆炸的信息量,我们的时间并没有变多,注意力甚至更少了”
相比于与日俱增的信息量,我们的时间并没有变多,我们一天还是 24 个小时,每个小时还是只有 60 分钟。时间非但没有增加,反而变少了!因为我们把本来就不多的时间分给了不同的信息,你可能每天会刷一会抖音,看一下朋友圈,上淘宝看看自己的快递到哪了,下了班放松一下打个游戏、追个剧……不知不觉中你的时间被分割成了无数个碎片。碎片化的信息、碎片化的浏览和阅读、碎片化的时间,碎片化就是我们今天生活状态的一个写照。
在这种情况下,不受干扰的做一件事情来变得越来越困难,或许你也想把注意力用在学习上,但你刚刚准备翻开一本书时,你的好友却发来一条 微信 消息,接下来你很难忍住不看它。
当你伸手去点亮屏幕时,你的注意力就像是暴露在了空地上,被各种信息瞄准,各种广告、推送、消息……它们蹦着跳着来吸引你的关注。多数情况下你会乖乖就范,注意力被它们所吸引,马上就忘掉了刚才那个要努力学习的自己,踏上了时间偷偷流逝的奇怪过程中。
二、你的“大”战场在一块“小”屏幕上 在信息与日俱增的今天,承载信息的主要载体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小。以前我们信息的主要是通过书籍、杂志、报纸、纸张这些载体来传递,在纸张作为信息的主要载体时,人们的注意力专注度是很高的,没有消息弹出、没有信息推送,很少有信息能够干扰到你。
随后电视与无线广播加入其中,我们的世界开始变得丰富多彩,有了声音和动画,但是我们还是能够保持专注来看节目或听节目,毕竟信息不是很多,我们还没有学会看一眼就能分辨出哪些是有价值的信息、哪些是无用的广告的本领,一切都东西对于我们还都是新鲜的。
电脑出现后,信息就像是长了翅膀一样,飞速增加,各种博客、论坛开始受到追捧。 互联网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成为了“第四大众传媒”互联网发展的速度远远超过了前几任媒体。
无线电广播问世 38 年后,拥有 5000 万听众,电视诞生 13 年后,拥有同样数量的观众,而互联网从 1993 年对公众开放,到拥有这个数量的用户只花了 4 年时间。获取信息对于我们而言变得容易了很多,敲几下键盘,屏幕上就能找到我们想要的信息。但我们还是要老老实实坐在电脑前,保持一个相对专注的状态,并且使用时间也很长。
直到 2007 年 1 月 9 日,乔布斯发布了 iPhone,随后在短短的时间里这个小小的屏幕能干的事情越来越丰富。听音乐、看电影、联络亲朋好友、订票、购物……并且它的使用环境非常便捷,你可以在乘车时候看电影,散步的时候听音乐、躺在床上还不耽误上网购物。然而这所有的功能全都基于那快还没有你手掌大的屏幕。
在手机屏幕上,点、按、滑动,所有的操作都在一块几英寸的屏幕上进行,当然即使是阅读也只能在手机屏幕这小小的面积上进行。雪上加霜的是电子屏幕比纸制阅读更加难以进行,因为屏幕的刷新与发光特性会让眼球的疲劳加快。不仅是这些,越来越多的信息都加入了这场注意力的争夺战,这让你的专注度更加难以维系,在查看一些碎片信息的过程中,最长出现的情况是看到一个有兴趣的内容,然后就会沿着主题进而搜索相关的信息,从而注意力越扯越远,形成一种“注意力游离”的状态,半小时的时间变成了一上午的闲逛,到头来也不知道自己做了些什么。所以你要清楚顾客的阅读场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像这种碎片化的时间已经成为了消费者使用手机的主要场景。
各种各样的信息变得越来越多,注意力的争夺变得尤为激烈,消费者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没有耐心。从原先一个字一个字读,到一行一行读,再到一屏一屏读。
但是我们只能在这一小块屏幕上施展拳脚,毕竟这块小小的屏幕是人们最常用的上网渠道。
截止到 2019 年,我国网民规模达到了 8.29 亿,全年新增手机网民 6433 万;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高达 98.6%,手机已经成为网民最常用的上网渠道!用 PC 的甚至都可以忽略不计了。上网时间又多少呢?人均每周上网 27.6 个小时!这块小小的屏幕产生出巨大的价值,以天猫 2018 年双十一交易为例,24 个小时创造了 2135 亿的成交金额,而移动端的销售额竟然占了其中的 90%以上!手机上这块小小的屏幕已经成为了移动着的激烈战场。
三、你只有 3 秒钟的时间抓住顾客的眼球 在“浮躁”盛行的当下,“耐心”或者说是“注意力”渐渐成为了这个时代的稀缺资源。快节奏的生活让时间从来没有像今天一样紧迫,我们不会轻易把自己宝贵的时间交给谁,除非某条信息或某件商品对你来说有很大价值!比如你在面对眼前的广告时,会有一种“麻木”的状态,即使它出现在你眼帘中,你也不会去话时间去关注它,只有看到你关注的信息出现时才会花时间去了解。
面临各式各样的商品推销信息,消费者开始学会了一种实用的技能——用最短的时间去找到自己想要的商品。所以绝大多数广告信息不会得到顾客的仔细阅读,甚至都没进入到顾客的眼帘就被顾客本能的杀掉了。
人们每天要面临的信息量太多了,有效的设计才会被注意。
现在你费尽心思营销你的商品,用尽各种方式证明你的商品有多好,但很多商家往往会漏掉一个最重要的环节:让顾客现在、立刻、马上购买!如果没给出一个立即购买的理由,顾客的反应则是“恩,这个东西看起来确实还不错,以后我可能会买一件试试看。”但是,想让顾客主动记住你、在下次购物时再想起你是非常难的!因为人们在互联网巨大的信息流的裹挟中,已经越来越“健忘”,人们习惯收集各种各样的干货文章还有各种感兴趣的商品,但是收藏后就再也没有打开过,甚至在一段时间后重新翻看我们收藏的信息时,面面相觑感觉从来就没有见过一样。
在亿万件商品中,顾客的“健忘”会更加严重,顾客看完后如果觉得“没有必要现在买,等以后非用不可的时候在说吧”,那你的营销是失败的,这就好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推销员在给你介绍了两个小时商品后表示:您不必现在买,什么时候买都一样。多么可笑和愚蠢?你能保证顾客在下次有需要时还能想起你吗?
总之,你要记住网络中的消费者普遍具有“健忘”的特点,不要指望他能记住你,如果要成交,最好的时机不是明天,不是后天,而是现在!
如何唤起顾客的紧迫感,让顾客立刻下单,这又是一个详细的分支,大家感兴趣的话骉叔后面会单独针对这个方面写一篇。
放射状的注意力:注意力,或者说是人们所注意的内容和方式,总会被认为是点状的。点状的注意力特征是长时间专注,比如我们在阅读一本著作时,会把注意力努力控制在这本著作的内容上,尽量避免周围的环境和信息所干扰,即使周围有某些声音的干扰,我们也会把注意力拉回来,让注意力长时间的在“阅读”这件事上。
但是,这是传统的阅读注意力的形态,互联网时代的注意力已经不再是点状了!
放射状可能能够更加贴切的描述现代人们的注意力形态。请你尝试阅读下面这段话:卡夫卡说人类有两大主罪,所有其他罪恶均和其有关,那就是缺乏耐心和漫不经心。
对于不了解卡夫卡的人来说,注意力已经不再是点状,因为这个点跑了。你会很好奇“卡夫卡是谁?我好像听说过,但又不太了解。于是你搜索“卡夫卡”了解到他是一位伟大的小说家,耳熟能详的作品有《变形记》,好像有档节目名字就叫变形记,于是你的又搜索了这两个变形记是否有关联……
你有没有注意到?短短的时间,你的注意力已经从原先的一个点,放射出了很多个点,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方向……
回到我们熟悉的购物过程中,即使我们带着明确目的去购买一件商品,也总是很容易被首页的各种广告把我们的注意力给分散开。你看了半小时的漂亮球鞋,忽然才想起来要买的是啤酒。可能是那双球鞋的图片拍的太漂亮,唤起了你拥有它的欲望,让你离你原来的目的地越来越远。
3秒 注意力法则 :你只有几秒钟的时间抓住顾客的注意力,并且激起他们的兴趣……就像宇宙的大爆炸一样,前几秒、几毫秒特别重要。因为人们在浏览时会先以毫秒级的速度来扫描一下屏幕,然后做出判断,判断哪些是自己想要看的信息、哪些不确定、哪些直接拉进黑名单!
注意力的分布还和屏幕的位置有密切的关系。简单来说就是倒三角原则:屏幕上面的信息会得到更多的注意,越往下所获得的注意力也就越少。
所以我们商品描述的部分,处于顶端的头图是最被重视的,顾客的注意力大半都在头图的介绍中,而我们重点优化的产品详情介绍,其实是处于相对次要的位置!互联网经济就是注意力经济:互联网经济中,无论是社交、内容、购物、游戏、视频……归根结底就是注意力经济。谁能购在众多信息中争夺到用户的注意力,获取到用户的时间,谁就获得了更多的资本与力量!
四、消费者阅读模式的变革决定了设计思路的转变 人类感知这个世界的方式可以分为五种: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Treicher)做过一个著名的心理实验,是关于人类获取信息的来源。他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 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有 94%。
网络带给我们一个视听结合的虚拟空间,也就是说,在网络中只有我们的视觉与听觉在发挥作用,嗅觉、味觉、触觉的信息无法获得。但是其中听觉所占的比例远远低于视觉,因为我们更多地是在“浏览”在“看”而非“听”。
我们在浏览时主要是去看图像与文字,图像和文字这两种元素基本上构成了我们的互联网世界。
所以视觉是消费者对商品、对品牌判断的最重要依据
你在购买衣服时,对这件衣服的面料材质、版型设计、功能特性全部都是通过视觉来获取的,而产品的质量如何?触感是否舒适?有没有特殊的味道?这些信息也只能通过视觉信息去联想,比如你看到面料的特写,会联想它摸起来是一种什么样的触感,穿着是否舒适?是否有弹力?
在购买零食时,图片是不是足够漂亮、能够唤醒你的食欲?这肯定是你购买的最关键信息,至于闻起来味道怎么样?口感如何?是否有足够的分量?这些都变得不再重要,因为从图片上你会感觉到“肯定好吃”甚至你的口水都被它挑逗出来了。
除了产品,对一个品牌来说,视觉也是我们对它进行判断时最重要的因素:进入店铺后如果看到的是劣质的图片、毫无逻辑的布局、没有任何品牌辨识度的颜色,顾客会心里的好感度与信赖感会迅速降低,以至于怀疑你产品的质量,在你还没开始介绍时已经拒绝了你!这就像是我们对一个陌生人的判断,基本上也都是来源于你能看到的外表。
视觉是我们所有感官之首,以前是,现在更是。
图片比文字更容易被记住:莱昂内尔 斯坦丁做过一个试验,他请研究对象在 5 天内看了 10000 张图片,每张图片展示 5 秒,之后再向研究对象展示成组的图片时(一张见过的,一张没见过的),他们能记住之前看到过的 70%的图片。
试试展示 10000 条广告口号,每条 5 秒钟,一个人在 5 天之后还能记住多少?为什么图片更容易被记住?
因为图像给人的信息是具体而具象的,在信息堵塞的今天,大脑会本能的“偷懒”,去避免思考和记忆。所以人的大脑更容易记住具象的信息,这种可视化的图像信息更容易被记住,让信息的记忆成本变得很低,所以我们更愿意去看图,而非看字。
就像上面我们提到的实验一样,给你看十张图片,肯定比给你十个英文单词更容易记住。我们总认为顾客会盯着我们的每个广告,去仔细阅读我们的内容,而实际上他们只是在每个页面上瞥一眼,扫过几个关键字,点击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链接,至于其他的部分,顾客通常连看都不看。
我们不是阅读,而是扫描,通常我们只是花极少的时间来浏览大部分页面,或者只是扫描一下,寻找能引起我们注意的文字或图片。
“用户看起来更像“以 100 公里的速度驶过广告牌”。这是《点石成金》中的一个比喻,而且这是在将近二十年前所提出的,当时的互联网热潮刚刚兴起,信息拥挤的情况还远远不及今日。何况今天信息量爆发式增长。如果以前是“以 100 公里的速度驶过广告牌”,那今天应该至少是“以 300 公里的速度驶过广告牌”人们已经从汽车换成了高铁。
所以,顾客可能会对你的那些含蓄的文字、无关紧要的装饰无感并且忽略掉,你应该把心思放在让顾客“驻足观看”上。
五、广告图的设计不要让消费者长时间思考 现代生活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和爆炸的信息让人们形成了不加思索的思考方式,并且这种现象未来会越来越普遍。——罗伯特恰尔蒂尼
思考是购买路上的拦路虎:现在,随便点进一家商城,都不难找到那些充满“创意”的广告,他们通常会有两个特征:
广告语都是些华丽漂亮的大词,有时还会用一些聪明的双关语,好像被人一眼看明白就是自己的文案不合格一样。 设计形式充满美感,各种点缀元素和绚丽的颜色搭配,但就是没把产品展示的好看。这种设计方式最大的特点是:“充满设计与创意,但第一眼就是没看明白” 这就犯了一个普遍的错误,我们前面提到过:顾客并不是盯着我们的每个广告,去仔细阅读我们的内容,实际上他们只是在每个页面上瞥一眼,扫过几个关键字,点击一个领自己感兴趣的链接,至于其他的部分,顾客通常连看都不看。这些信息不够直接了当,不够清晰易懂,顾客必须停顿下来仔细看几遍你的广告才有可能领会其中意义。而在选择点击这件事上,没人会像去写论文一样思考。
很多说法规定,让顾客从点击到购买完成,这个过程中的点击几次是最好的,有的规定在三次,有的是四次。
其实重要的不是点击的次数,而是每次点击时,顾客需要多少思考?这个点击的动作有多艰难。如果你的点击是让人摸不着头脑,不知道点击的下一步是什么,即使你只需点击一下,也没人去点击。如果你的每一次点击都是毫不费力的、轻松而明确的,那么就不存在必须限制在几次以内。
还有一种信息堵塞的情况:总是在很小的面积内塞满各种各样的产品卖点,密密麻麻的文字、各式各样的配图、五花八门的利益点都打包给浏览的顾客。至于如何消化吸收这些信息则完全让顾客自己去思考,这也是一种错误的做法。顾客总是单纯快速浏览,很少去仔细阅读你的广告,所以顾客会选择轻松的关闭网页,重新选择一个读起来毫不费力的页面。
所以,你的广告或店铺看起来都应该是不言而喻、一目了然的。
六、这些原则不会改变 让我们来总结一下,互联网让顾客有了哪些改变:
互联网环境中的顾客专注力变得更短,更欢迎一些“小块”的信息,而非大量信息。 信息泛滥,注意力却贫乏。这就表示你的广告内容必须与顾客切身相关,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渴望,这样才能抓住顾客的注意力,这是销售的第一步。 顾客懂得了闪避推销,更能分辨哪些是浮夸的宣传,变得越来越多疑。这意味着你的商品介绍中要给出足够多的“证据”让消费者能够消除这种不信任感。 顾客喜欢看图片,因为这样更容易记忆和理解。 让顾客思考是一件成本很高的事,请把复杂换成明确易懂。 互联网虽然改变了各种生活方式,但是互联网并没有改变人本身。
如同劳德·霍普金斯在他的经典著作《科学的广告》中所描述的:“人类的本质是不会变的。从大部分的角度来看,现代人跟凯撒时代的人没什么两样,所以基本的心理学原则依然牢靠,因此,你永远不必将学过的心理学原则全部打破、从新建立。
基本的设计原则永远经典,哪怕世事变迁,沧海苍天。尽管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但是人本身的变化却非常缓慢。我们依然是只关心与自己有关的信息,至于商家宣传自己的规模有多大,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就,那些我们都不感兴趣,我们只关注自己能获得什么。
就像 Jakob Nielsen 所述:人类大脑的容量不会马上发生变化,所以研究这些人类行为所得到的成果在很长时间内都不会失效。对于顾客来说,20 年前他们遇到的困难,现在同样如此。
无论什么时候,去了解你的顾客都是最重要的:无论在传统的报刊上刊登广告,还是在电视上播放广告,或者现在在网页上和手机 app 上展示你的广告。都有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就是尽可能多的去了解你的顾客!
对你的顾客了解的越深入,你的广告也就更具有针对性。不要想着设计一则广告去吸引所有人,把你的商品卖给所有人,那样结果很可能是没人被你吸引,也没人购买你的商品。了解顾客哪些信息?
目标顾客的年龄范围是什么?他们是 00 后还是 90 后?有或者是更成熟的 80 后? 哪种性别的顾客对你的产品更感兴趣? 你的潜在顾客收入水平大概是多少?收入会影响他们的品位和生活习惯。 你的潜在顾客教育水平怎样?你用的那些专业术语他们能看懂吗? 你的商品是顾客的生活必需品?还是奢侈品? 顾客在什么样的场景使用你的产品?怎样使用你的产品?多展示这些场景,增加顾客的代入感。 你的顾客觉得最有价值的是什么?便捷、便宜、个性还是品质? 顾客除了在你的商店,还会在哪些渠道看到你的信息? 你的顾客长期生活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明显的气候特点? 你的顾客群体有没有独特的群体文化? 你的顾客是哪种消费理念?是使用为主的持家型还是重视当下享受的?
以上这些问题是一些比较典型的分析方向,我强烈建议你根据用户的特点总结出一个,或多个消费者画像,可以是具有不同性格、不同性别、不同工作性质的多个消费者画像,总之要能够代表你的消费者特点,并且去不断优化和修正。
这样你在设计时会有明确的方向性,你可以在进行设计前考虑“这些顾客最关注的是什么?”,设计完成后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去思考“他们会对这个设计感兴趣吗?”。
-
年后求职涨薪秘诀!热门3D软件Blender系统课程来了!
UI交互 2022-12-19无论是刚过去的双 11 还是昨天的双 12,只要打开电商网站,细心的设计师应该都会发现,3D 场景已经成为当下势不可挡的潮流了。优设老师小毅作品作为 3D 设计的老牌工具,C4D 曾经是很多人的学习首选。但正版近 2 万的售价和苛刻的硬件要求,也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用免费且硬件要求更低的 3D 设计新秀神器:Bl...无论是刚过去的双 11 还是昨天的双 12,只要打开电商网站,细心的 设计师 应该都会发现,3D 场景已经成为当下势不可挡的潮流了。
优设老师小毅作品
作为 3D 设计的老牌工具,C4D 曾经是很多人的学习首选。但正版近 2 万的售价和苛刻的硬件要求,也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用免费且硬件要求更低的 3D 设计新秀神器:Blender。
对普通的 UI 和视觉设计师而言,Blender 无疑更适合作为 3D 设计的工具:
多平台通用:Mac/Windows 双平台,Mac 用户无需额外购买主机 轻量化免费:对硬件要求低,安装包仅 230M,创作的作品可自由商用 3D 创作功能强大:绝大部分 3D 设计需求,都能通过 Blender 实现 渲染速度更快:Blender 自带渲染器速度很快,适合快速出图 当然,相比 C4D,Blender 的缺点是教程较少,遇到一个难题,有可能耗费一下午才能找到答案。
现在这个问题的系统解决方案来了!
优设联合京东高级视觉设计师小毅,耗费大半年的时间精力,打磨出这一套可能是目前性价比最高的 Blender 零基础直播课程!
课程原价 699 元, 限时特惠价 599 元! 之后立刻恢复原价!
手机扫码报名,网页端右戳报名 ? https://pro.uisdc.com
一、循序渐进,零基础也能轻松上手! 3D 设计看似复杂,但只要掌握了正确完整的学习流程,也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上手。而一个拥有多年 3D 创作经验的设计师,无疑是你学习路上的绝佳帮手。
在课程设置上,Blender 系统直播课会从软件基础开始,帮你快速熟悉界面后,从一个小元素入手,用简单轻松的方式,创作出你的第一套 3D 作品,相信我,那一刻的成就感会让你有百倍信心跟完这门课!
之后课程逐步进阶,从中型场景到大型场景,每一步都增加了难度,但又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帮你实现 从零基础到 Blender 3D 创作达人的平滑过渡。
学员熊猫反馈
学员 C 反馈
为了让你的基础更牢固,老师还额外录制了价值百元的 Blender 基础课,报名即送!
更详细的课程安排,可以看这份大纲:
二、有问必答,保姆级课程服务 无需再担心问题一直找不到答案了。参加课程后,遇到任何问题,老师和助教都会在群里解答。而且你的每一份作业,只要按时完成,都会在课程周期内得到老师的点评建议,甚至直接上手帮你修改源文件。不用担心自己在原地踏步,在这套课里,你的进步,我们帮你看见。
学员萌该皮不皮反馈
三、第二期重磅升级! 课程采用全新的直播上课+录播课点评的形式,直播形式让大家上课时有问必答,录播点评作业形式能让老师抽出更多时间为大家仔细讲解,同时会收取同学们的作业源文件,老师直接上手修改,为你展示更合理的优化方法!
在课程排期上,由于上期有同学反馈作业时间不够,这期整个课程周期拉长,大作业的时间都留有 5 天时间,再也不用熬夜赶了。
学员嘎嘣嘣反馈
四、首屈一指的小毅老师 与别的 3D 课老师不同,小毅老师作为现任的京东高级视觉设计师,承接过多次大型电商大促级别的视觉项目设计,成功落地多款上亿流量的设计项目,拥有一线实战和电商 3D 设计经验。聪明的人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他教给你的东西,是真正能落地成为作品集,去面试大厂的。
老师作品:
当然,看学员作品更能感受到这门课的强大。
学员作业:
想跟着他一起学习 Blender,掌握 3D 创作的方法,今晚秒杀价就别错过啦
课程原价 699 元, 限时特惠价 599 元! 之后立刻恢复原价!
手机扫码报名,网页端右戳报名 ? https://pro.uisdc.com
-
万字干货!4个章节深析B端设计的职能思考
UI交互 2022-12-181994 年,中国正式接入因特网。将近 30 年的时间,学界普遍认为,经历了三个特征性的阶段。第一阶段“建立信息获取”,互联网作为新兴媒介得到关注,门户类网站和搜索兴起,进入互联网的入口相对集中,信息从“被动接收”到“主动发掘”逐步转化。1994 年,中国正式接入因特网。将近 30 年的时间,学界普遍认为,经历了三个特征性的阶段。
第一阶段“建立信息获取”,互联网作为新兴媒介得到关注,门户类网站和搜索兴起,进入互联网的入口相对集中,信息从“被动接收”到“主动发掘”逐步转化。
第二阶段“建立信息传播”,人因属性进一步加强,人人皆可创造信息,以人为主体的信息链传播出现,刺激表达自我和沟通情感。流动的信息、社交化网络成为主流。
第三阶段“健全信息场景”,极大的用户量,催生了一系列的网络服务和商业机会,互联网产品变得更加的具体化和场景化。与此同时,移动互联网爆发,4G 技术的成熟,信息的流通进入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互联网的发展从最初的“集中式单向信息分发”到现在的“基于场景化的信息服务“,围绕的始终是“人”这个主体。
疫情场景之下,社会生产条件发生了更多微妙的变化。除个人生活消费需求持续得到满足,“线上办公、线上管理”的企业信息服务需求,也成为不可忽视的存在。
此类需求以企业团队为使用的主体,呈现强的群体办公协作性,填补上因疫情难以开展的线下工作模式,再次激活了各类产业对于互联网融入的期待。
在更早的时候,互联网呈现出的创造能力已经默默牵动着传统产业的变革。
各个产业领域积极探索融合可能性,例如在生产、流通、交易过程的效率提升,平台性资源的整合统筹, 洞察新的业务风口和营收模式等等,确实带来过成功的案例。同时,变革也伴随着未知的风险,成本激增让传统企业变得格外谨慎。
产业互联网不会是一蹴而就,它依赖很多基础条件的建设,也依赖人们对互联网价值的正确认知。
产业互联网不是简单加入互联网的数字化,信息化技术,它不止于在原来的基础上去增加因素,而是从底层逻辑去重塑产业模式。
产业互联网也不仅是为互联网企业去扩展范畴,而应是以互联网技术和精神去深化产业的发展方向,以虚心学习的姿态去服务和解决产业的难点,带来真实有效的价值,助力于产业的良性成长。
消费互联网(C 端)和产业互联网(B 端),在场景、角色、需求上都存在巨大差异。
C 端产品的成功经验,更容易让我们陷入盲目自信,把对“个人用户”的理解方式简单映射到对“企业客户”的理解上。
虽然产品服务对象最终仍是落到“人”这个个体,但强烈的专业属性,多环节多角色群体协作性,商业经营特性等,都将导致在“客户采用决策”和“服务体验感受”等基础因素的理解上有着巨大的不同。
我们也走过弯路,甚至一度沮丧,质疑设计在整个 B 端产品中存在的价值。作为跟随大趋势转型中的设计者,我们持续思考着这个新课题,也从中慢慢看到巨大的机遇。
作为探索 B 端的设计者,我们需要做好一些储备。
更多 B端设计 干货:
B端设计师如何体系化了解业务?4个步骤快速搞定! 前言 接触 B 端设计的小伙伴会发现,很多业务具有角色多,业务场景复杂,功能链路长等特点,所以在工作中会经常遇到以下几个问题: 突然被调配到新业务,拿到一个不熟悉的业务或者新产品,不知如何开展工作?
阅读文章 >
一、理解商业运作 “商业产品”是向特定客户群体提供能力服务,实现商业盈利的产品。本身具备“使用属性”和“商业属性”。
C 端
互联网产品服务于个人,使用者具有高的支配权和决策权。在获取成本极低且免费的产品占绝大多数的环境之下,“使用属性”是被提及的第一要素。
“产品体验”作为使用的增强剂一直是 C 端产品制胜的法宝,优秀的视觉效果让用户一见钟情,有效有趣的交互模式让用户不亦乐乎,加上对人性欲望的深刻洞察使产品功能变得极具“诱惑力”,最终独占用户尽可能多的投入时间,在用户停留的过程中去实现“商业属性”的变现。
B 端
盈利目的更加直接,“商业属性”成为关注的第一要素。
产品使用者和购买决策者通常为不同的人群,决策者从经营利益出发,思考的是购买成本、运营成本和最大化利己的交换条件。
不同决策者因政策环境、行业属性和心态等的不同,需要灵活的与之沟通的手段,厂商的“销售服务”能力是核心。
另外,经典商业场景中,货源和客户是极难对应上的,“销售服务”承担起把信息的不对称打通,带来直接盈利转化。
销售专员既要深度了解产品的全部能力,又需要掌握错综复杂的社会人脉网络和需求,特别是在重要的 KA 客户层面,优秀的客情关系能极大的助力赢单。
在任何产品稀缺,获取困难,单价昂贵,但客户又有明确购买需求的环境下,能连接一切,促成交易的沟通能力必然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在 B 端产品的生命周期中,销售环节传递出的建议往往是产品改善的重要指导方向。
二、了解环境变化 互联网对传统产业的影响,同样影响着互联网企业对 B 端产品的建设思路,从 AWS、阿里等同质云厂商的发展历程看,平台化机制将越来越深刻的影响 B 端产品的售卖策略。
销售专员服务仍然会是商业运作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为保证健康的客情维系,甚至会孵化出“客户成功”的专业技术部门。
在接下来长远的时间里,B 端产品仍需要通过销售专员来连接 KA 客户“人”的情感(产品价值感、服务品质、尊贵身份象征、业务需求满足等),大额商品的购买决策,不会只是一次付费的行为。
同时,平台将会分担更多非 KA 客户的销售职能,改变现有销售侧重。
首先,平台化后,产品更容易被全面对比。
当变得触手可及,有更多的厂商提供到类似的产品能力和服务时,客户的心理就会从“我好像只能选用你“变成“我为什么选用你”。
客户在选择产品的时候可考虑的因素变得丰富,这个时候“试用模式”被广泛启用,产品的核心能力需要凸显,“使用属性”中“产品体验”的价值也将有所提升,以作为“销售服务”有利的支撑。
我们甚至可以看到 PLG 的形式得到强化,也侧面说明,使用者参与决策,影响决策者购买选择的趋势在加强。
和 C 端一样,人性将再次成为产品构建考虑的因素之一;但与 C 端讲究“感官享受”不同,B 端的体验设计一定是以“效率(更好、更快、更省心)”为第一位。
“效率”需要层次感的设计,让使用者少想一点,让机器多想一点。本质上工作是令自然人没那么开心的事情,更快的完成任务特别是重复式任务,一定是 B 端产品要解决的基础问题。
其次,平台化势必造就标准化。
在产品构建初期,由于对行业市场的不了解,以及对于赢单的渴望,产品往往呈现割裂堆叠、体验精分的状态,看似什么都有但都不行。
从我们曾主导过的“3D 可视化”案例看,最初觉得“客户根本不懂要什么,我们有能力引导”到懂得“客户也专业,还是出资方,需求尽量满足”,再到思考“客户需求有通用性,能达成标准交付”,再到发现“每个客户觉得他说的才是标准化,我们定义的标准难以成为标准”的一系列过程。
没能抓住行业需求核心,让销售、产品和设计一直处于凌乱中。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平台化将让产品的客户触达面更广,意味着我们在经历前期洗礼后,必须明确基本功能和优势卖点,尽快建立产品的标准化和套餐化(可订阅可扩展),过滤客户的冗余需求,好产品绝非万能。
同时需要建立更高效的销售和运维的弱参与模式,缓解指数级增长的客户服务;也需要构建起设计组件的标准化,系列产品体验的一致化,以减少产品快速搭建过程的时间消耗和客户使用过程的认知疑惑。
再者,定制化的需求也永远不会消失。
第二次工业革命,商品的工业化取代了传统的手工艺体系,以包豪斯为代表的现代设计思潮开始关注新型生产力带来的社会变革。
工业革命让更多平民能使用上商品,所以如何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带来商品品质提升成为包豪斯在近现代史上不可磨灭的贡献。
目前从事 B 端设计,致力于改善传统产业办公效率的同学们,何尝不是类似的先驱呢。
但是,工业化生产并不能消灭定制化的需求,这种定制化远不止是为了达成“差异化”。定制化是建立在有效标准化的基础上。
《王牌特工》里主角在萨维尔街 H Huntsman & Sons 定制西装,这家店在 1846 年营业至今,比第二次工业革命(19 世纪末)还要古老。劳斯莱斯仍是以“纯手工,定制化打造”为荣,依照客户的合理需求打造专属而尊贵的产品。
投入价值是为了得到更广的价值。
有人可能觉得 B 端企业级产品不可能达到这样的价值高度,我的理解是互联网还太年轻,我们把定制服务的价值想得太简单。
最后,人对信息处理的演化也是设计需要思考的因素,关于“信息过载”和“体验的代际差异”。
21 世纪是信息量暴增的时代。以安全产品为例,10 年前的全局防御系统只相当于现在海量安全系统的一小块。
攻防对抗升级,渗透形式多样性导致防御手段的多样性,从被动防御到主动防御再到动态防御,同时带来的就是防御平台的精细化。一个企业需要大量产品来应对不同的威胁,而安全运维的人力可能并没有上涨。
“信息过载”导致效率低下,B 端产品“信息聚合”“信息可视化”设计是必然的趋势,但现状的可视只是第一步,第二步是信息的倾向,第三步则涉及应对的机制。
深入了解使用场景,综合视角,克制功能铺张将是 B 端产品设计的趋势。
“体验的代际差异”是指,伴随人们高频使用互联网产品,体验阈值被不断提高。
正如电视控制组件,从黑白电视的旋钮开关,到彩电的多功能遥控器,再到互联网电视的简约功能遥控,人与设备的交互方式,基于技术变革产生了演化。
如今 B 端产品的使用者也都在使用着安卓系统、苹果系统,他们与 10 年前对产品“可用”的理解有着巨大的变化。
当有功能类似、体验更优秀(操作清晰,简单高效)的同类产品出现,即使迁移有成本,也会比以往更具更换的决心。
三、全链路视角 在 B 端“商业属性”优先的策略下,中短期内“重渠道建设”、“产品功能快速应标”等成为主要的目的,设计远离客户(设计者对行业了解深度不足)。
这个客观限制条件之下,控制台的体验打磨很难执行,“经典 UI”设计能输出的价值有限。幸运的是设计陪伴产品经历过一个重要的时刻,让我们意识到在 B 端可能的发展模式。
C 端向 B 端转型时业务遇到巨大的不确定性。B 端安全产品对企业系统和网络技术的理解要求高,对行业市场的了解也还存在较多盲区,紧接着一年的时间,尝试多种方向,产品需尽快找到赛道。
“产品死,设计也得死”是相当长时间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我们需要为业务生存主动去思考一些事情。
设计能做点什么?要不我们协助做“市场研究”?
以产品较坚定想探索的某一个方向出发,从主要市场玩家的“基本面分析:国内外发展历程、营收现状、经营杠杆...”到“产品分析:产品线矩阵关系、核心竞争点、收购的战略意图...”,再到“市场分析:市场策略、客户构成、收入结构和留存、渠道分析...”。
我们查阅 Gartner/IDC 等行业安全报告、头部产品白皮书和能收罗到的各类财报和新闻,加入设计团队的理解整合成多份报告,辅助产品同事在更完善的情报支撑下做出了关键决策。多次主动贡献的价值得到产品侧的高度认可。
此刻,设计者也意识到 B 端设计需要跳出“经典 UI”视角,为更完整的链路视角做好服务。
而后,我们主动学习 B 端产品生态全链路包含了哪些环节。
我们了解了公/私有云的销售模式,感受销售专员在“收入压力”之下的难处和渴求;了解售中签单的流程转化,让我们更加尊重构建辅助系统的项目专家默默的付出;了解了私有化部署交付过程中的痛点,各类接口的不统一和业务数据与安全数据混建的纠结;了解了售后运维用血汗堆建服务口碑,懂得不负责任的承诺和不靠谱的产品质量带来的惨痛教训。我们也看到在为“腾讯企业安全”大品牌对外发声,战略部、市场部和公关部同事一次次用心的策划。
B 端确实是团战模式,从客户的“获取、激活、留存、收入转化到口碑推荐”,各类角色在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中会有侧重的演绎。
以“尽力做好服务”为初衷,“经典 UI”无法企及的广大领域里,还存在多少设计者能去设计增值的地方?
自研产品三年时间,从几个到二三十个的发展。设计团队以腾讯云 UI 规范为底座,填充安全 UI 组件。快速学习企业安全领域知识,配合技术型产品、销售型产品同事构建和迭代安全平台。与此同时,我们给自己下了“助力销售”的要求。
首先,我们发现安全业务理解的抽象和复杂性,使销售专员难以短时间学习并有效告知客户。于是,我们凭借对业务场景的理解,把部分核心产品通过“短视频”的方式做输出,从销售同事反馈看确实有效。主要规范了两类视频:
产品标签视频:从企业获得价值入手,讲该安全产品可以带来什么,目标是客户的决策层。 产品功能视频:讲述功能的使用流程,协助客户(相对阅读文档)更快上手,放入控制台的教程体系,目标是客户的运维人员。 然后,我们发现代表腾讯产品官方形象的白皮书由于撰写粗糙客户阅读困难,与产品经理、销售专员一起就内容构成、视觉设计和品牌性做了“最佳实践”,实际推动了大量白皮书升级,使有效性和品质提升。也因此得到安全文档建设团队认可,投入到更多类型的文档优化工作中。
我们也积极参与到从“商机”到“交付”管理的效能优化系统建设中,在项目管理专家的指导下为销售专员和售后运维同事提供使用更顺手的管理平台。最后,我们必然也有在公有云控制台的“销售转化”上展开研究。
“体验不好”是去年经常被客户点名投诉的问题。每被提及,深知我们在 B 端设计资历尚浅,先送上膝盖再跟进原因。实话说,心里是有窃喜的,“体验”问题终于能得到关注。
通过工单分析、客户深访和销售专员转述,我们了解到,除确实存在的“引导不足”“流程不畅”等设计问题外,客户表达的也包含对“产品与竞品对比存在能力缺失”、“售后跟进问题处理不及时”、“定制化服务没做到位”、“业务场景化理解有偏差”等多方面问题。
原来 B 端企业客户(含购买决策者)理解的“体验”和 C 端使用者理解的“体验”完全不在一个层面。
客户反馈是获知产品整体评价的重要形式,“体验”问题涉及产品中多种角色工作范畴,单一角色优化输出难以改变整体产品评价。
我们开始在思考是否可以为每种角色找到评定“工作效果”的可测指标,即建立“全链路的度量体系”。
我们坚持“度量”不应该做为产品间“客户口碑”的考核,而是检验产品中各环节角色在单个产品的当前生命周期阶段中的职责完善度,以期改善各角色的服务效果(品质),提升客户满意,提高产品整体的品质。
我们学习了“ISO25010”、“ISO9126”,头部产商“UES”、“KEI”等,其他垂类“PLUSE”、“HEART”等 14 家企业组织的度量模型,结合腾讯安全现状,最终产出了四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结合之前对产品生态全链路的理解,找到环节中代表性角色,通过多次访谈,以环节角色意见为主,协助梳理出可评价的主观指标和客观指标。比如我们配合“售后服务”“文档建设”构建指标,也建立了“设计效果”评测指标,也尝试促成“产品能力”指标建设(之后,由战略部同事引导建成的“卓越产品”内生指标和外生指标更具科学性)。
第二,针对各类角色关注的有效指标,抽取可形成主观性评价的条目,丰富和完善设计原先在做的“产品满意度”系统,使满意度从对“设计”和“功能”的评价扩展到全链路,并且可以针对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选择侧重需要关注的环节进行深度测试。
第三,安全线提出“卓越产品”目标后,在核心层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构建了满意度“双星”体系,以“宏观满意度”和“微观满意度”两个视角持续赋能产品优化建设,作为外生指标的重要结论性观测指标。“双星”相辅相成,既实现了短期数据变动可视,又实现了关键节点可深挖下钻发掘问题。
第四,客户评价属于置后行为,在产品发布之前,需要内部各环节做好质量评测。设计正在构建一套带有安全属性并符合影响满意度关键因素的自检系统,以期提升出品质量。
产品(狭义)不是设计的全部,连接产品和客户的服务纽带上存在无数的体验触点,设计者应从中立观望走向和解与学习。从“全链路视角”看,设计能输出的贡献远不止如此,任重而道远。
四、回归体验设计 “市场研究”、“助力销售”和“度量体系”等工作始终是在主动探索着 B 端设计的边界,此类建设需要在良好信任的基础下,长期进行经营。
回归本职,即使大环境上有所限制,作为设计者也无需过于感伤,“戴着脚镣的舞者”同样有机会展现出色的舞姿。在如何做 B 端更好的体验设计上我们不断在尝试。
“可视化设计”在 B 端有巨大价值。
C 端转型 B 端的早期,曾有前辈敏锐洞察,B 端产品的数据复杂程度远高于 C 端,复杂产品比简单产品在信息的传递上要艰难得多,所以数据需要经过再加工,如果数据信息呈现出时间和空间的属性,那么 3D 可视化或许是不错的解法。
之后,我们利用 3D 技术承接到一些企业项目。一方面是以业务场景实例,学习数据可视化中各类信息图的使用规则;一方面也通过项目,努力去了解企业管理视角下对业务的关注核心。
这段探索时期对后续的 B 端设计起到了一定指引作用。
例如在 B 端安全产品(SOC 安全运营中心)控制台的设计中,我们策划了“态势感知”页面,把多源复杂日志数据做了流向归类,按照攻击链路阶段“配置、扫描、投递、植入”等步骤做了信息可视的推演。
在“AI 智能检测”的功能上,产品允许客户自定义规则和脚本,但书写脚本需要极高的专业能力和巨大的编程工作量,在参考了 Scratch 类积木化编程和 Unreal(虚幻)的图形化编程方式后,我们协助产品设计了简单有效的“可视”编辑方式。
让日常安全运维的数据和功能操作更直观,较好满足了工作人员的效率需求。我们也从决策者的视角出发,构建出符合其阅读习惯和关注重心的可视化大屏。
以更宏观的数据面来展现业务的安全现状,从“漏洞”、“告警”、“内外部攻击”等关键场景去剖析造成现状的因素,让决策者可以快速的掌控形势,制定未来安全的部署策略。
在“数据可视化”、“操作可视化”、“流程可视化”的研究过程中,我们仍处在非常稚嫩的阶段,去年参与了 ChinaVis 大会,接触到更多领域内专家学者的深度研究,十分欣喜,持续保持着探索和学习。
“可视化设计”是 B 端的特色,“用户多样性”也是一个显著的特征。
B 端产品,即使划分出了“使用者”和“决策者”也依然很难达成有效的设计,在我们从事的安全领域,“使用者”更是面目模糊。
当前问题,很大程度是出于对使用者这个定义的抽象化,即使是有丰富经验的 B 端产品经理和销售专员加盟,也由于宏观抽象了使用者后,把多类不同使用需求杂糅到了一起,变得难以精准分析哪些需求是真,哪些需求是伪。
针对不同使用者的使用场景下,需求可能都为真。
设计同样遇到这样的问题,对于使用者我们的理解更加遥远,难以带入同理心和认知体系,最终沦为需求的执行工具。
我们曾在一个产品的满意度里洞察到神奇的现象,设计做的越深入则客户满意度越低,暴露出的问题并非说明设计的无用,而很可能是设计方向出了问题。侧面可看出,定位功能时对于使用者的理解存在巨大偏差。
“客户精准画像”是我们在投入建设的重点工作。
举例,我们会发现某一个安全产品使用者可以分为“内容审核员”、“质检员”、“供应商管理员”,而另外一个安全产品则分为“IT 运维人员”、“安全技术员”、“安全专家”和“IT 管理者”。他们是各自平台的共同使用者,但在使用平台功能时存在不同的侧重。
最初他们都被归属在“使用者”这个标签之下,只认为是单一性质角色在不同场景下的需求切换。
设计来源于对生活的细致观察。我们需要从客户角度出发,梳理出功能和角色的对应,针对他们的知识程度、工作性质和使用心态等去设计深浅不一,复杂度各异的使用方式,而绝非为了体现产品的专业度一味去加深专业属性的呈现。
同一个产品,在不同客户环境下,由于使用者的属性差异(哪怕只有一个使用者,也会有明确的角色标签)提出的问题总是千奇百怪的,当我们逐步去解析使用者,沉淀出各类角色的共性和差异,明确各种功能服务的目的,才可能真正明白,我们到底在为什么人提供服务,应该提供什么程度的服务,实际的服务效果又是如何。
B 端产品的复杂性,让“引导体系”建设变得尤为重要。
通过画像研究,我们会发现多数产品使用者专业程度并非很高。面对一个不熟悉的复杂系统,当出现使用问题时只有两种处理路径:“自助”或“求助”。
B 端往往是付费产品,找“售后”提供人工服务是客户的习惯性选择,但随着平台化普及,公有云产品逐渐成为主流,大量使用者的涌入会使咨询服务的工作量激增。
那么,考虑到成本和效率,还是让客户尝试着自己能解决问题吧。在这个事情上,我们除了优化流程减少使用者学习成本,也制定了“引导体系”(最优秀的产品无需引导,在 B 端产品上我们仍需持续努力)。
首先,我们充分体验了国内外几家云服务先行者的产品,根据产品的生命周期推导出使用者在“引导体系”中的三个阶段,分别是“1 新手期”、“2 使用期”和“3 迭代期”。
① 新手期(解惑)
我们提供一种快速开通的引导能力,例如“新手任务”或“虚拟教学”,遵循开箱即用的逻辑,以最小代价协助使用者进入系统了解核心流程和核心能力。
② 使用期(辅助)
又再细分出三个子阶段“使用前”、“使用中”和“使用后”,“使用前”结合上文提及的“产品功能视频”等手段快速讲解复杂功能的使用方式;“使用中”则进一步在使用者进入编辑状态后适当牵引录入(部分安全产品需要同时在几个控制台联调),并做好各类异常录入提醒;“使用后”是提供一种更持久的可供查阅的方式,例如“知识文档库”、“在线客服系统(需要建设基础问题应答系统)”等更全面的帮助系统。
③ 迭代期(提醒)
是指“新功能上线”或“对旧有业务逻辑变更后产生了新操作牵引”等产品迭代行为的引导。
随后我们也发现,“引导体系”非常庞大,建设时间长久,对于新业务来说也不需要所有环节都马上具备。
所以,产品处于不同的生命周期,需要优先补齐的引导模块也就不尽相同,于是我们又针对产品生命周期和引导的模块做了关联研究。目前“引导体系”已有理论框架,落地效果仍需要伴随着业务的发展逐步验证,我们满怀期待并做好不断迭代的准备。
B 端设计还有一个痛点,亦是我们努力在寻找突破口的难点,是关于完整的“用户角色代入”。
上文提及的“精准画像”研究价值极高,了解使用者画像后可以更好的协助产品定位需求,推理功能和流程设计,但这仍是在一个“虚构拟真”的场景中。
C 端产品由于学习成本较低,且多为“日常生活”需求,设计者无需高昂的学习投入就可秒变使用者,所以设计可发挥的主动价值更大。B 端产品(如安全)需要的专业技术能力远高于设计者短期能达成的水平。
为了让设计者有可能完成完整的“用户角色代入”,需要精巧的设计测试环境和测试内容。
参考人类学领域的“田野调查”研究方法,结合产品正好发起的一次内部测试“试验田”,我们为一个重点产品的重点运维环节,设定了专项局部功能研究。一周的前置学习和规划,两周的“新人上岗”培训和真实运维工作,发现出非常多的产品问题。
“我们假定的功能流程原来真实使用者不是这样去用的”,“功能使用者向我们描述的需求原来是跳跃式的”,“原来我们应该在这些地方重点强化甚至为他构建一个独立的功能”......
真实运维人员的“勉强”使用让我们非常糟心,他们其实很不爽,但把难用熬成了理所当然,没人可以帮助到他们,只因为他们就只购买了这款产品。
“田野调查”的代价是巨大的,在“真实环境的营造”、“真实设计者变真实安全运维人员的学习成本”和“真实的长期投入运维工作”上。但“田野调查”的价值也是巨大的,获取的不再是多层转译的信息,让设计者能身临其境去审视设计的效果,懂得为之服务的使用者最真的感受。
只有真正懂得客户,深刻了解行业的设计者才能在 B 端领域产生不可或缺的价值,形成自身的技术壁垒。做可持续的“卓越产品”至少得能拿得出这个气魄吧。
未来,“精准画像”仍会是我们能最接近使用者的手段,伴随业务成长,保持与客户沟通,长期服务的设计者也必将更懂产品,也许技术的改进,构建“试验田”的代价也会降低,最终 B 端的设计者能像 C 端的设计一样产出更多的价值。
至此,设计创新才开始了萌芽。
结而未结 写到最后,貌似关于效率型改进还未阐述,B 端设计团队在这点的思考上投入一定是最多的,改进分“设计效能优化”和“产品使用效能优化”。
“设计效能优化”行业内有不少文章给出了很好的建议,上文也略有提及;“产品使用效能优化”则需要根据业务类型细致来分析,就留待安全设计的同学们后续再发布思考了。
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标准化并没能拯救诺基亚。设计者应该去实现“用户”的梦想,从文化中获取火花灵感,从经验中梳理科学的解决方案。
本次撰文的目的是希望与 B 端设计者一同面对现实,从更宽的视野去探究 B 端设计的可能性,也探讨设计者职能的转化。文中积累皆来自设计团队多年的尝试(部分研究),感谢团队的辛苦付出,感谢 B 端设计同行的相互帮扶。
寒冬很冷,以卓越为目标踏实前行,为更好的产品和更好的自己努力思索吧。
参考:
《中国互联网的 25 年》新华网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9-10/18/c_1125123489.htm 《让实体经济成为产业互联网的主角》腾讯研究院 https://tisi.org/15355 欢迎关注作者微信公众号:「腾讯TSD」
-
万字干货!4个章节深析B端设计的职能思考
UI交互 2022-12-181994 年,中国正式接入因特网。将近 30 年的时间,学界普遍认为,经历了三个特征性的阶段。第一阶段“建立信息获取”,互联网作为新兴媒介得到关注,门户类网站和搜索兴起,进入互联网的入口相对集中,信息从“被动接收”到“主动发掘”逐步转化。1994 年,中国正式接入因特网。将近 30 年的时间,学界普遍认为,经历了三个特征性的阶段。
第一阶段“建立信息获取”,互联网作为新兴媒介得到关注,门户类网站和搜索兴起,进入互联网的入口相对集中,信息从“被动接收”到“主动发掘”逐步转化。
第二阶段“建立信息传播”,人因属性进一步加强,人人皆可创造信息,以人为主体的信息链传播出现,刺激表达自我和沟通情感。流动的信息、社交化网络成为主流。
第三阶段“健全信息场景”,极大的用户量,催生了一系列的网络服务和商业机会,互联网产品变得更加的具体化和场景化。与此同时,移动互联网爆发,4G 技术的成熟,信息的流通进入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互联网的发展从最初的“集中式单向信息分发”到现在的“基于场景化的信息服务“,围绕的始终是“人”这个主体。
疫情场景之下,社会生产条件发生了更多微妙的变化。除个人生活消费需求持续得到满足,“线上办公、线上管理”的企业信息服务需求,也成为不可忽视的存在。
此类需求以企业团队为使用的主体,呈现强的群体办公协作性,填补上因疫情难以开展的线下工作模式,再次激活了各类产业对于互联网融入的期待。
在更早的时候,互联网呈现出的创造能力已经默默牵动着传统产业的变革。
各个产业领域积极探索融合可能性,例如在生产、流通、交易过程的效率提升,平台性资源的整合统筹, 洞察新的业务风口和营收模式等等,确实带来过成功的案例。同时,变革也伴随着未知的风险,成本激增让传统企业变得格外谨慎。
产业互联网不会是一蹴而就,它依赖很多基础条件的建设,也依赖人们对互联网价值的正确认知。
产业互联网不是简单加入互联网的数字化,信息化技术,它不止于在原来的基础上去增加因素,而是从底层逻辑去重塑产业模式。
产业互联网也不仅是为互联网企业去扩展范畴,而应是以互联网技术和精神去深化产业的发展方向,以虚心学习的姿态去服务和解决产业的难点,带来真实有效的价值,助力于产业的良性成长。
消费互联网(C 端)和产业互联网(B 端),在场景、角色、需求上都存在巨大差异。
C 端产品的成功经验,更容易让我们陷入盲目自信,把对“个人用户”的理解方式简单映射到对“企业客户”的理解上。
虽然产品服务对象最终仍是落到“人”这个个体,但强烈的专业属性,多环节多角色群体协作性,商业经营特性等,都将导致在“客户采用决策”和“服务体验感受”等基础因素的理解上有着巨大的不同。
我们也走过弯路,甚至一度沮丧,质疑设计在整个 B 端产品中存在的价值。作为跟随大趋势转型中的设计者,我们持续思考着这个新课题,也从中慢慢看到巨大的机遇。
作为探索 B 端的设计者,我们需要做好一些储备。
更多 B端设计 干货:
B端设计师如何体系化了解业务?4个步骤快速搞定! 前言 接触 B 端设计的小伙伴会发现,很多业务具有角色多,业务场景复杂,功能链路长等特点,所以在工作中会经常遇到以下几个问题: 突然被调配到新业务,拿到一个不熟悉的业务或者新产品,不知如何开展工作?
阅读文章 >
一、理解商业运作 “商业产品”是向特定客户群体提供能力服务,实现商业盈利的产品。本身具备“使用属性”和“商业属性”。
C 端
互联网产品服务于个人,使用者具有高的支配权和决策权。在获取成本极低且免费的产品占绝大多数的环境之下,“使用属性”是被提及的第一要素。
“产品体验”作为使用的增强剂一直是 C 端产品制胜的法宝,优秀的视觉效果让用户一见钟情,有效有趣的交互模式让用户不亦乐乎,加上对人性欲望的深刻洞察使产品功能变得极具“诱惑力”,最终独占用户尽可能多的投入时间,在用户停留的过程中去实现“商业属性”的变现。
B 端
盈利目的更加直接,“商业属性”成为关注的第一要素。
产品使用者和购买决策者通常为不同的人群,决策者从经营利益出发,思考的是购买成本、运营成本和最大化利己的交换条件。
不同决策者因政策环境、行业属性和心态等的不同,需要灵活的与之沟通的手段,厂商的“销售服务”能力是核心。
另外,经典商业场景中,货源和客户是极难对应上的,“销售服务”承担起把信息的不对称打通,带来直接盈利转化。
销售专员既要深度了解产品的全部能力,又需要掌握错综复杂的社会人脉网络和需求,特别是在重要的 KA 客户层面,优秀的客情关系能极大的助力赢单。
在任何产品稀缺,获取困难,单价昂贵,但客户又有明确购买需求的环境下,能连接一切,促成交易的沟通能力必然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在 B 端产品的生命周期中,销售环节传递出的建议往往是产品改善的重要指导方向。
二、了解环境变化 互联网对传统产业的影响,同样影响着互联网企业对 B 端产品的建设思路,从 AWS、阿里等同质云厂商的发展历程看,平台化机制将越来越深刻的影响 B 端产品的售卖策略。
销售专员服务仍然会是商业运作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为保证健康的客情维系,甚至会孵化出“客户成功”的专业技术部门。
在接下来长远的时间里,B 端产品仍需要通过销售专员来连接 KA 客户“人”的情感(产品价值感、服务品质、尊贵身份象征、业务需求满足等),大额商品的购买决策,不会只是一次付费的行为。
同时,平台将会分担更多非 KA 客户的销售职能,改变现有销售侧重。
首先,平台化后,产品更容易被全面对比。
当变得触手可及,有更多的厂商提供到类似的产品能力和服务时,客户的心理就会从“我好像只能选用你“变成“我为什么选用你”。
客户在选择产品的时候可考虑的因素变得丰富,这个时候“试用模式”被广泛启用,产品的核心能力需要凸显,“使用属性”中“产品体验”的价值也将有所提升,以作为“销售服务”有利的支撑。
我们甚至可以看到 PLG 的形式得到强化,也侧面说明,使用者参与决策,影响决策者购买选择的趋势在加强。
和 C 端一样,人性将再次成为产品构建考虑的因素之一;但与 C 端讲究“感官享受”不同,B 端的体验设计一定是以“效率(更好、更快、更省心)”为第一位。
“效率”需要层次感的设计,让使用者少想一点,让机器多想一点。本质上工作是令自然人没那么开心的事情,更快的完成任务特别是重复式任务,一定是 B 端产品要解决的基础问题。
其次,平台化势必造就标准化。
在产品构建初期,由于对行业市场的不了解,以及对于赢单的渴望,产品往往呈现割裂堆叠、体验精分的状态,看似什么都有但都不行。
从我们曾主导过的“3D 可视化”案例看,最初觉得“客户根本不懂要什么,我们有能力引导”到懂得“客户也专业,还是出资方,需求尽量满足”,再到思考“客户需求有通用性,能达成标准交付”,再到发现“每个客户觉得他说的才是标准化,我们定义的标准难以成为标准”的一系列过程。
没能抓住行业需求核心,让销售、产品和设计一直处于凌乱中。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平台化将让产品的客户触达面更广,意味着我们在经历前期洗礼后,必须明确基本功能和优势卖点,尽快建立产品的标准化和套餐化(可订阅可扩展),过滤客户的冗余需求,好产品绝非万能。
同时需要建立更高效的销售和运维的弱参与模式,缓解指数级增长的客户服务;也需要构建起设计组件的标准化,系列产品体验的一致化,以减少产品快速搭建过程的时间消耗和客户使用过程的认知疑惑。
再者,定制化的需求也永远不会消失。
第二次工业革命,商品的工业化取代了传统的手工艺体系,以包豪斯为代表的现代设计思潮开始关注新型生产力带来的社会变革。
工业革命让更多平民能使用上商品,所以如何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带来商品品质提升成为包豪斯在近现代史上不可磨灭的贡献。
目前从事 B 端设计,致力于改善传统产业办公效率的同学们,何尝不是类似的先驱呢。
但是,工业化生产并不能消灭定制化的需求,这种定制化远不止是为了达成“差异化”。定制化是建立在有效标准化的基础上。
《王牌特工》里主角在萨维尔街 H Huntsman & Sons 定制西装,这家店在 1846 年营业至今,比第二次工业革命(19 世纪末)还要古老。劳斯莱斯仍是以“纯手工,定制化打造”为荣,依照客户的合理需求打造专属而尊贵的产品。
投入价值是为了得到更广的价值。
有人可能觉得 B 端企业级产品不可能达到这样的价值高度,我的理解是互联网还太年轻,我们把定制服务的价值想得太简单。
最后,人对信息处理的演化也是设计需要思考的因素,关于“信息过载”和“体验的代际差异”。
21 世纪是信息量暴增的时代。以安全产品为例,10 年前的全局防御系统只相当于现在海量安全系统的一小块。
攻防对抗升级,渗透形式多样性导致防御手段的多样性,从被动防御到主动防御再到动态防御,同时带来的就是防御平台的精细化。一个企业需要大量产品来应对不同的威胁,而安全运维的人力可能并没有上涨。
“信息过载”导致效率低下,B 端产品“信息聚合”“信息可视化”设计是必然的趋势,但现状的可视只是第一步,第二步是信息的倾向,第三步则涉及应对的机制。
深入了解使用场景,综合视角,克制功能铺张将是 B 端产品设计的趋势。
“体验的代际差异”是指,伴随人们高频使用互联网产品,体验阈值被不断提高。
正如电视控制组件,从黑白电视的旋钮开关,到彩电的多功能遥控器,再到互联网电视的简约功能遥控,人与设备的交互方式,基于技术变革产生了演化。
如今 B 端产品的使用者也都在使用着安卓系统、苹果系统,他们与 10 年前对产品“可用”的理解有着巨大的变化。
当有功能类似、体验更优秀(操作清晰,简单高效)的同类产品出现,即使迁移有成本,也会比以往更具更换的决心。
三、全链路视角 在 B 端“商业属性”优先的策略下,中短期内“重渠道建设”、“产品功能快速应标”等成为主要的目的,设计远离客户(设计者对行业了解深度不足)。
这个客观限制条件之下,控制台的体验打磨很难执行,“经典 UI”设计能输出的价值有限。幸运的是设计陪伴产品经历过一个重要的时刻,让我们意识到在 B 端可能的发展模式。
C 端向 B 端转型时业务遇到巨大的不确定性。B 端安全产品对企业系统和网络技术的理解要求高,对行业市场的了解也还存在较多盲区,紧接着一年的时间,尝试多种方向,产品需尽快找到赛道。
“产品死,设计也得死”是相当长时间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我们需要为业务生存主动去思考一些事情。
设计能做点什么?要不我们协助做“市场研究”?
以产品较坚定想探索的某一个方向出发,从主要市场玩家的“基本面分析:国内外发展历程、营收现状、经营杠杆...”到“产品分析:产品线矩阵关系、核心竞争点、收购的战略意图...”,再到“市场分析:市场策略、客户构成、收入结构和留存、渠道分析...”。
我们查阅 Gartner/IDC 等行业安全报告、头部产品白皮书和能收罗到的各类财报和新闻,加入设计团队的理解整合成多份报告,辅助产品同事在更完善的情报支撑下做出了关键决策。多次主动贡献的价值得到产品侧的高度认可。
此刻,设计者也意识到 B 端设计需要跳出“经典 UI”视角,为更完整的链路视角做好服务。
而后,我们主动学习 B 端产品生态全链路包含了哪些环节。
我们了解了公/私有云的销售模式,感受销售专员在“收入压力”之下的难处和渴求;了解售中签单的流程转化,让我们更加尊重构建辅助系统的项目专家默默的付出;了解了私有化部署交付过程中的痛点,各类接口的不统一和业务数据与安全数据混建的纠结;了解了售后运维用血汗堆建服务口碑,懂得不负责任的承诺和不靠谱的产品质量带来的惨痛教训。我们也看到在为“腾讯企业安全”大品牌对外发声,战略部、市场部和公关部同事一次次用心的策划。
B 端确实是团战模式,从客户的“获取、激活、留存、收入转化到口碑推荐”,各类角色在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中会有侧重的演绎。
以“尽力做好服务”为初衷,“经典 UI”无法企及的广大领域里,还存在多少设计者能去设计增值的地方?
自研产品三年时间,从几个到二三十个的发展。设计团队以腾讯云 UI 规范为底座,填充安全 UI 组件。快速学习企业安全领域知识,配合技术型产品、销售型产品同事构建和迭代安全平台。与此同时,我们给自己下了“助力销售”的要求。
首先,我们发现安全业务理解的抽象和复杂性,使销售专员难以短时间学习并有效告知客户。于是,我们凭借对业务场景的理解,把部分核心产品通过“短视频”的方式做输出,从销售同事反馈看确实有效。主要规范了两类视频:
产品标签视频:从企业获得价值入手,讲该安全产品可以带来什么,目标是客户的决策层。 产品功能视频:讲述功能的使用流程,协助客户(相对阅读文档)更快上手,放入控制台的教程体系,目标是客户的运维人员。 然后,我们发现代表腾讯产品官方形象的白皮书由于撰写粗糙客户阅读困难,与产品经理、销售专员一起就内容构成、视觉设计和品牌性做了“最佳实践”,实际推动了大量白皮书升级,使有效性和品质提升。也因此得到安全文档建设团队认可,投入到更多类型的文档优化工作中。
我们也积极参与到从“商机”到“交付”管理的效能优化系统建设中,在项目管理专家的指导下为销售专员和售后运维同事提供使用更顺手的管理平台。最后,我们必然也有在公有云控制台的“销售转化”上展开研究。
“体验不好”是去年经常被客户点名投诉的问题。每被提及,深知我们在 B 端设计资历尚浅,先送上膝盖再跟进原因。实话说,心里是有窃喜的,“体验”问题终于能得到关注。
通过工单分析、客户深访和销售专员转述,我们了解到,除确实存在的“引导不足”“流程不畅”等设计问题外,客户表达的也包含对“产品与竞品对比存在能力缺失”、“售后跟进问题处理不及时”、“定制化服务没做到位”、“业务场景化理解有偏差”等多方面问题。
原来 B 端企业客户(含购买决策者)理解的“体验”和 C 端使用者理解的“体验”完全不在一个层面。
客户反馈是获知产品整体评价的重要形式,“体验”问题涉及产品中多种角色工作范畴,单一角色优化输出难以改变整体产品评价。
我们开始在思考是否可以为每种角色找到评定“工作效果”的可测指标,即建立“全链路的度量体系”。
我们坚持“度量”不应该做为产品间“客户口碑”的考核,而是检验产品中各环节角色在单个产品的当前生命周期阶段中的职责完善度,以期改善各角色的服务效果(品质),提升客户满意,提高产品整体的品质。
我们学习了“ISO25010”、“ISO9126”,头部产商“UES”、“KEI”等,其他垂类“PLUSE”、“HEART”等 14 家企业组织的度量模型,结合腾讯安全现状,最终产出了四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结合之前对产品生态全链路的理解,找到环节中代表性角色,通过多次访谈,以环节角色意见为主,协助梳理出可评价的主观指标和客观指标。比如我们配合“售后服务”“文档建设”构建指标,也建立了“设计效果”评测指标,也尝试促成“产品能力”指标建设(之后,由战略部同事引导建成的“卓越产品”内生指标和外生指标更具科学性)。
第二,针对各类角色关注的有效指标,抽取可形成主观性评价的条目,丰富和完善设计原先在做的“产品满意度”系统,使满意度从对“设计”和“功能”的评价扩展到全链路,并且可以针对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选择侧重需要关注的环节进行深度测试。
第三,安全线提出“卓越产品”目标后,在核心层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构建了满意度“双星”体系,以“宏观满意度”和“微观满意度”两个视角持续赋能产品优化建设,作为外生指标的重要结论性观测指标。“双星”相辅相成,既实现了短期数据变动可视,又实现了关键节点可深挖下钻发掘问题。
第四,客户评价属于置后行为,在产品发布之前,需要内部各环节做好质量评测。设计正在构建一套带有安全属性并符合影响满意度关键因素的自检系统,以期提升出品质量。
产品(狭义)不是设计的全部,连接产品和客户的服务纽带上存在无数的体验触点,设计者应从中立观望走向和解与学习。从“全链路视角”看,设计能输出的贡献远不止如此,任重而道远。
四、回归体验设计 “市场研究”、“助力销售”和“度量体系”等工作始终是在主动探索着 B 端设计的边界,此类建设需要在良好信任的基础下,长期进行经营。
回归本职,即使大环境上有所限制,作为设计者也无需过于感伤,“戴着脚镣的舞者”同样有机会展现出色的舞姿。在如何做 B 端更好的体验设计上我们不断在尝试。
“可视化设计”在 B 端有巨大价值。
C 端转型 B 端的早期,曾有前辈敏锐洞察,B 端产品的数据复杂程度远高于 C 端,复杂产品比简单产品在信息的传递上要艰难得多,所以数据需要经过再加工,如果数据信息呈现出时间和空间的属性,那么 3D 可视化或许是不错的解法。
之后,我们利用 3D 技术承接到一些企业项目。一方面是以业务场景实例,学习数据可视化中各类信息图的使用规则;一方面也通过项目,努力去了解企业管理视角下对业务的关注核心。
这段探索时期对后续的 B 端设计起到了一定指引作用。
例如在 B 端安全产品(SOC 安全运营中心)控制台的设计中,我们策划了“态势感知”页面,把多源复杂日志数据做了流向归类,按照攻击链路阶段“配置、扫描、投递、植入”等步骤做了信息可视的推演。
在“AI 智能检测”的功能上,产品允许客户自定义规则和脚本,但书写脚本需要极高的专业能力和巨大的编程工作量,在参考了 Scratch 类积木化编程和 Unreal(虚幻)的图形化编程方式后,我们协助产品设计了简单有效的“可视”编辑方式。
让日常安全运维的数据和功能操作更直观,较好满足了工作人员的效率需求。我们也从决策者的视角出发,构建出符合其阅读习惯和关注重心的可视化大屏。
以更宏观的数据面来展现业务的安全现状,从“漏洞”、“告警”、“内外部攻击”等关键场景去剖析造成现状的因素,让决策者可以快速的掌控形势,制定未来安全的部署策略。
在“数据可视化”、“操作可视化”、“流程可视化”的研究过程中,我们仍处在非常稚嫩的阶段,去年参与了 ChinaVis 大会,接触到更多领域内专家学者的深度研究,十分欣喜,持续保持着探索和学习。
“可视化设计”是 B 端的特色,“用户多样性”也是一个显著的特征。
B 端产品,即使划分出了“使用者”和“决策者”也依然很难达成有效的设计,在我们从事的安全领域,“使用者”更是面目模糊。
当前问题,很大程度是出于对使用者这个定义的抽象化,即使是有丰富经验的 B 端产品经理和销售专员加盟,也由于宏观抽象了使用者后,把多类不同使用需求杂糅到了一起,变得难以精准分析哪些需求是真,哪些需求是伪。
针对不同使用者的使用场景下,需求可能都为真。
设计同样遇到这样的问题,对于使用者我们的理解更加遥远,难以带入同理心和认知体系,最终沦为需求的执行工具。
我们曾在一个产品的满意度里洞察到神奇的现象,设计做的越深入则客户满意度越低,暴露出的问题并非说明设计的无用,而很可能是设计方向出了问题。侧面可看出,定位功能时对于使用者的理解存在巨大偏差。
“客户精准画像”是我们在投入建设的重点工作。
举例,我们会发现某一个安全产品使用者可以分为“内容审核员”、“质检员”、“供应商管理员”,而另外一个安全产品则分为“IT 运维人员”、“安全技术员”、“安全专家”和“IT 管理者”。他们是各自平台的共同使用者,但在使用平台功能时存在不同的侧重。
最初他们都被归属在“使用者”这个标签之下,只认为是单一性质角色在不同场景下的需求切换。
设计来源于对生活的细致观察。我们需要从客户角度出发,梳理出功能和角色的对应,针对他们的知识程度、工作性质和使用心态等去设计深浅不一,复杂度各异的使用方式,而绝非为了体现产品的专业度一味去加深专业属性的呈现。
同一个产品,在不同客户环境下,由于使用者的属性差异(哪怕只有一个使用者,也会有明确的角色标签)提出的问题总是千奇百怪的,当我们逐步去解析使用者,沉淀出各类角色的共性和差异,明确各种功能服务的目的,才可能真正明白,我们到底在为什么人提供服务,应该提供什么程度的服务,实际的服务效果又是如何。
B 端产品的复杂性,让“引导体系”建设变得尤为重要。
通过画像研究,我们会发现多数产品使用者专业程度并非很高。面对一个不熟悉的复杂系统,当出现使用问题时只有两种处理路径:“自助”或“求助”。
B 端往往是付费产品,找“售后”提供人工服务是客户的习惯性选择,但随着平台化普及,公有云产品逐渐成为主流,大量使用者的涌入会使咨询服务的工作量激增。
那么,考虑到成本和效率,还是让客户尝试着自己能解决问题吧。在这个事情上,我们除了优化流程减少使用者学习成本,也制定了“引导体系”(最优秀的产品无需引导,在 B 端产品上我们仍需持续努力)。
首先,我们充分体验了国内外几家云服务先行者的产品,根据产品的生命周期推导出使用者在“引导体系”中的三个阶段,分别是“1 新手期”、“2 使用期”和“3 迭代期”。
① 新手期(解惑)
我们提供一种快速开通的引导能力,例如“新手任务”或“虚拟教学”,遵循开箱即用的逻辑,以最小代价协助使用者进入系统了解核心流程和核心能力。
② 使用期(辅助)
又再细分出三个子阶段“使用前”、“使用中”和“使用后”,“使用前”结合上文提及的“产品功能视频”等手段快速讲解复杂功能的使用方式;“使用中”则进一步在使用者进入编辑状态后适当牵引录入(部分安全产品需要同时在几个控制台联调),并做好各类异常录入提醒;“使用后”是提供一种更持久的可供查阅的方式,例如“知识文档库”、“在线客服系统(需要建设基础问题应答系统)”等更全面的帮助系统。
③ 迭代期(提醒)
是指“新功能上线”或“对旧有业务逻辑变更后产生了新操作牵引”等产品迭代行为的引导。
随后我们也发现,“引导体系”非常庞大,建设时间长久,对于新业务来说也不需要所有环节都马上具备。
所以,产品处于不同的生命周期,需要优先补齐的引导模块也就不尽相同,于是我们又针对产品生命周期和引导的模块做了关联研究。目前“引导体系”已有理论框架,落地效果仍需要伴随着业务的发展逐步验证,我们满怀期待并做好不断迭代的准备。
B 端设计还有一个痛点,亦是我们努力在寻找突破口的难点,是关于完整的“用户角色代入”。
上文提及的“精准画像”研究价值极高,了解使用者画像后可以更好的协助产品定位需求,推理功能和流程设计,但这仍是在一个“虚构拟真”的场景中。
C 端产品由于学习成本较低,且多为“日常生活”需求,设计者无需高昂的学习投入就可秒变使用者,所以设计可发挥的主动价值更大。B 端产品(如安全)需要的专业技术能力远高于设计者短期能达成的水平。
为了让设计者有可能完成完整的“用户角色代入”,需要精巧的设计测试环境和测试内容。
参考人类学领域的“田野调查”研究方法,结合产品正好发起的一次内部测试“试验田”,我们为一个重点产品的重点运维环节,设定了专项局部功能研究。一周的前置学习和规划,两周的“新人上岗”培训和真实运维工作,发现出非常多的产品问题。
“我们假定的功能流程原来真实使用者不是这样去用的”,“功能使用者向我们描述的需求原来是跳跃式的”,“原来我们应该在这些地方重点强化甚至为他构建一个独立的功能”......
真实运维人员的“勉强”使用让我们非常糟心,他们其实很不爽,但把难用熬成了理所当然,没人可以帮助到他们,只因为他们就只购买了这款产品。
“田野调查”的代价是巨大的,在“真实环境的营造”、“真实设计者变真实安全运维人员的学习成本”和“真实的长期投入运维工作”上。但“田野调查”的价值也是巨大的,获取的不再是多层转译的信息,让设计者能身临其境去审视设计的效果,懂得为之服务的使用者最真的感受。
只有真正懂得客户,深刻了解行业的设计者才能在 B 端领域产生不可或缺的价值,形成自身的技术壁垒。做可持续的“卓越产品”至少得能拿得出这个气魄吧。
未来,“精准画像”仍会是我们能最接近使用者的手段,伴随业务成长,保持与客户沟通,长期服务的设计者也必将更懂产品,也许技术的改进,构建“试验田”的代价也会降低,最终 B 端的设计者能像 C 端的设计一样产出更多的价值。
至此,设计创新才开始了萌芽。
结而未结 写到最后,貌似关于效率型改进还未阐述,B 端设计团队在这点的思考上投入一定是最多的,改进分“设计效能优化”和“产品使用效能优化”。
“设计效能优化”行业内有不少文章给出了很好的建议,上文也略有提及;“产品使用效能优化”则需要根据业务类型细致来分析,就留待安全设计的同学们后续再发布思考了。
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标准化并没能拯救诺基亚。设计者应该去实现“用户”的梦想,从文化中获取火花灵感,从经验中梳理科学的解决方案。
本次撰文的目的是希望与 B 端设计者一同面对现实,从更宽的视野去探究 B 端设计的可能性,也探讨设计者职能的转化。文中积累皆来自设计团队多年的尝试(部分研究),感谢团队的辛苦付出,感谢 B 端设计同行的相互帮扶。
寒冬很冷,以卓越为目标踏实前行,为更好的产品和更好的自己努力思索吧。
参考:
《中国互联网的 25 年》新华网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9-10/18/c_1125123489.htm 《让实体经济成为产业互联网的主角》腾讯研究院 https://tisi.org/15355 欢迎关注作者微信公众号:「腾讯TSD」
-
超吸睛的动态平面设计,五个章节帮你掌握!
UI交互 2022-12-17好奇心总在驱使着人类进步,从二维到五维空间,从登陆月球到地球以外 930 亿光年的宇宙空间探索,人类的进步永不止步。如今在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下,用户的审美、诉求都在不断提高,同时反向推动设计的进步。近些年,你会发现,更多的设计“动了起来”。好奇心总在驱使着人类进步,从二维到五维空间,从登陆月球到地球以外 930 亿光年的宇宙空间探索,人类的进步永不止步。如今在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下,用户的审美、诉求都在不断提高,同时反向推动设计的进步。近些年,你会发现,更多的设计“动了起来”。今天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 动态平面设计 」。
关于 动态设计 趋势:
腾讯出品!2021-2022设计趋势报告:动态篇 前言 动态设计(Motion Design)有助于创建令人愉悦且直观的用户界面。
阅读文章 >
一、动态平面设计是什么? 「动态设计是基于一定的静态基本视觉元素,通过动画软件将其再设计成一种特定时间内,会发生运动和变化的图形结果。」
当然在交互设计中,动态平面设计也与界面设计有所交集,被称之为界面动效,这次我们讨论的范围包含了界面之外的应用场景。对于设计师而言,需要去学习及拥抱这一趋势。
二、作用 1. 提高连贯性
让界面元素在用户流程中顺畅地转变与过渡,将用户操作导向期望的任务结果。
连续性的动作有助于引导用户完成任务
2. 链接场景
在转换场景的过程中扮演润滑剂的角色,阐明场景之间的位置、层级与空间的关系。
3. 视觉吸引
聚焦用户视线,将其注意力放在重要的事情上,从而起到信息传达、提升识别度的作用。
三、优势 相较于静态平面,更具有感染力,通过增加「删除线」「眼睛的偏移位置」「伸手动作」来强化海报“不要”的情绪。
增加动态区域后:
设计创意来自@小红书 HE毛蛋
与静态平面不同的是,动态平面可在一定时间内给予用户一定的沉浸体验。
静态平面也能给予用户沉浸体验,但多数为多张图去表达含义,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漫画,或是一些影视作品的分镜,从而达到用户置身于故事情节内的体验目的。
动态平面更多的是让用户参与到一种交流活动中,用户可以以自己的选择去导向一种结果,更趋向于一种简单的 RPG(角色扮演)游戏。
动起来后的趣味性,也是吸引用户并且加深记忆点的方式,点击按钮的动作对比与方言的结合,使得海报宣传更加生动且亲切,容易增加用户的代入感。
创意来自@小红书 HE毛蛋
四、类型 1. 混合媒体/动画拼贴
动画拼贴总给人一种复古 vibe,如同像素风格,拉回到旧时光。「We the people」是由 Netflix 网飞推出的动画,以定格、拼贴、字体等多种艺术形式,讲述了美国的立法史。
@Netflix
2. 动态字体
动态字体通过变形与音乐相结合,可表达字体的性格,或灵动活泼,或成熟稳重。如果是作为品牌的宣传,也能起到展示品牌调性的意图。喜茶联合方正字体所推出的专属字体,在字体斜笔和勾画的弯曲幅度上进行了微调,曲率更克制平滑,使得字体更简洁、年轻态并多了一份亲和力。
超实用!设计师必看的5个可变字体资源网站 大家好~ 这里是被大暴雨吵得没睡好的花生,当然这并不耽误我和大家继续聊设计。
阅读文章 >
@喜茶 x 方正字库
3. 故障效果
故障错位感给人一种身临全数字化氛围中,特别是赛博朋克的影响,给人一种未来感,在科技进步的同时,又有一定的失序感。
4. 复古怀旧
复古怀旧把人们拉回到文艺复兴时期,用旧物搭配上现代的梗致敬经典。
5. 变形
变形使动画的转场更有趣且多层次。
6. 液体动态
液体在光线折射下能使物体产生形变,这种动态形式运用到动态平面中,产生一种独特风格。
五、应用范围 1. 海报、自媒体等
厦门磐基名品中心 The Little 的开业动态海报,结合了「儿童好物」这一主题,使用的图形均以简单的几何形态勾勒出可爱童趣的一面。通过箱子拟人、几何形状的变形及音乐配合达到多元、有趣的表现形式。
@地心引力品牌设计
通过对平面的「转场」「叠加」「快速切换」等,让用户大致了解其设计风格,适合运用至品牌宣传、个人风格表现等。
@by Design style
对于突出个性风格越发显著的自媒体时代,每个公众号都想要阅读量 10w+文章,排版设计风格已成重要的辅助。通过采访者相关元素提取到设计排版中,纸板箱印刷字、夜市塑料凳增添了「街头采访」的意味,产生一种轻松随意的交流氛围。
@by「设计便利店」公众号
2. 品牌 logo
① airbnb
「airbnb」由 4 个 icon 结合而成,提取了 4 种含义创造出这个新 logo:
以人为本,所有的功能都应基于用户痛点出发,以用户使用的满意度为情绪素材; 其次由产品所到目的地的 icon 作为创作元素; 整个旅程是愉悦的感受,路途中也充满着惊喜,爱也是人文关怀精神的体现; 取自 airbnb 首字母「A」。 四种图形的融合,成为 airbnb 的 logo。
通过动态形式,描述「我们是干什么的」。动态 logo 由小场景到大场景切换,并最终回归到 logo 本身,表达「我们能够定到任何形式的民宿」。
弹性圆润的线条给人一种轻松愉悦感,与度假的心情相得益彰。与此同时,品牌表达出能给予用户多种品类选择的含义。
@airbnb
② Meta(Facebook)
品牌 logo 改版也可以通过动态形式表达。去年 Facebook 改名为 Meta。logo 也随之改版,通过一张动态图能清楚知道,扎克伯格希望 Meta 是多种媒体媒介和技术的集成。
他表示 Facebook 名字不能包含集团的一切,「元宇宙」概念是以 VR 和 AR 技术构建的超级虚拟世界,在此空间中人们可以开虚拟会议室进行工作、社交和玩游戏,它打破了物理空间的局限性。
有很多人将新 logo 解读为「无限」的符号,象征着「元宇宙」中的无限视野。这说对了一半,这里觉得更多的是借鉴了「莫比乌斯带」的概念。
「莫比乌斯带」与普通纸带具有两个面(双侧曲面)不同,它只有一个面(单侧曲面),因此它就有了可「无限」运动的意义。
莫比乌斯带
Meta 的动态 logo 使我们看到了从 2D 转换为 3D 的视角。起先是平面圆环,后来扭曲 180 度,形成 3D 状态,动态的优势是让视觉看见了空间。
3. 网页交互
网页也是动态效果最常见的地方,特别是品牌类网站。动态交互首先为了提升品牌影响力与调性,再来网站也是用户体验的最直接接触方式,可能产品实物还未见到,网站即变成了初见面的第一印象。
@苹果官网
对于工具软件型网站来说,动态平面更便于用户去了解产品功能及用途,并给予网站赋予趣味性。
@Figma 官网
一些纯视觉的动态交互,适合用在个人主页、展会等宣传。
上图为鼠标拖动的交互
上图为菜单的交互
4. 商业广告
动态设计商业广告方面也不容小觑。蕉内以圆形、矩形、多边形及圆角矩形为基本元素,象征产品多样性,通过字符的不断变换及延展,让新用户首先了解到其品牌类别(服饰类),再到之后呈现形象人物,并用品牌色点缀身体部位,表示品牌做的是关于内衣的产品。
@蕉内
diptyque 新产品北京城市限定 PEKIN 宣传片由 PARALLEL STUDIO 制作,比较特别的是全动画的视觉效果,樱花、宫廷与龙的元素穿插其中,优雅且有历史底蕴,契合北京城市限定主题。
@diptyque
5. 会展宣传
2020 台湾设计展主视觉形象由台湾知名设计工作室卵形设计的负责人叶忠宜操刀,以主题「Check in 新竹--人来风」为核心概念,使用「风」「wifi」「竹」「网络」「方向」等概念,提取几何图形符号来诠释「一位客人到达新竹的旅程」生动的动态感。
「风」,边界由圆润到尖锐,并以转动的动态形式幻化成新竹兽,网格的拓展让画面更具有延展性,旋起「人来风」。
「wifi」,用信号的图标,体现信息的传递与扩散,也是贯穿这一动态主题的媒介之一。
「竹」,字体简化成箭头图形,并作为「去往新竹」的方向指引,存在于画面中并可扩大至各种设施应用的指示图形中。
2020 台湾设计展 logo 动态
第 59 届 2022 金马奖主视觉设计由刘耕名担任视觉统筹,并携手 Bito 设计团队打造。其动态视觉海报在平面状态时,被分为正视图与侧视图,而在 3D 动效海报中,将「59」字型构成金马图腾,通过 90 度翻转时,则变换形态为「金马」两字。
「金马」两字以幕后工作人员避免光线反射的黑色服装为底色,呈现喷漆颜料水渍、定位胶带的标记、剧场器材间的磨损刮痕,各种记号形成交错的痕迹。这也体现了他们在幕后兢兢业业地付出,克服无数困难的勇气。
“金马 59” 主视觉横版及竖版
6. NFT 相关
伴随着数字艺术近年来的兴起,很多平面设计大师也开始驻足于此,对于普通数字爱好者来说,也能将自己的创作品发布于 OpenSea(海外)或是国内部分 NFT 平台(NFT 中国等)进行交易。
OpenSea 官网
《Vogue Taiwan》以「Formosa Love(福尔摩沙之爱)」和「一座岛屿的可能性」为题,邀请平面设计师聂永真打造 2021 年 7 月号的特别版封面。聂永真这幅封面作品以 30 以太币、92,029.20 美金(约人民币 60 万)成交。
后续聂永真受台湾地区微风集团的邀请为他们打造了 502 枚 NFT。本系列 NFT 共推出 502 枚,除了 2 枚为特别版,由微风及设计师聂永真分别拥有外,其余 500 枚又以 75%、20%、5%的比例被分为三个等级。
以上设计作品版权归品牌和作者所有,更多内容请移步官网 https://www.breezeverse.io/#mint
欢迎关注作者 微信 公众号:「Gtech UED」
-
超吸睛的动态平面设计,五个章节帮你掌握!
UI交互 2022-12-17好奇心总在驱使着人类进步,从二维到五维空间,从登陆月球到地球以外 930 亿光年的宇宙空间探索,人类的进步永不止步。如今在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下,用户的审美、诉求都在不断提高,同时反向推动设计的进步。近些年,你会发现,更多的设计“动了起来”。好奇心总在驱使着人类进步,从二维到五维空间,从登陆月球到地球以外 930 亿光年的宇宙空间探索,人类的进步永不止步。如今在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下,用户的审美、诉求都在不断提高,同时反向推动设计的进步。近些年,你会发现,更多的设计“动了起来”。今天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 动态平面设计 」。
关于 动态设计 趋势:
腾讯出品!2021-2022设计趋势报告:动态篇 前言 动态设计(Motion Design)有助于创建令人愉悦且直观的用户界面。
阅读文章 >
一、动态平面设计是什么? 「动态设计是基于一定的静态基本视觉元素,通过动画软件将其再设计成一种特定时间内,会发生运动和变化的图形结果。」
当然在交互设计中,动态平面设计也与界面设计有所交集,被称之为界面动效,这次我们讨论的范围包含了界面之外的应用场景。对于设计师而言,需要去学习及拥抱这一趋势。
二、作用 1. 提高连贯性
让界面元素在用户流程中顺畅地转变与过渡,将用户操作导向期望的任务结果。
连续性的动作有助于引导用户完成任务
2. 链接场景
在转换场景的过程中扮演润滑剂的角色,阐明场景之间的位置、层级与空间的关系。
3. 视觉吸引
聚焦用户视线,将其注意力放在重要的事情上,从而起到信息传达、提升识别度的作用。
三、优势 相较于静态平面,更具有感染力,通过增加「删除线」「眼睛的偏移位置」「伸手动作」来强化海报“不要”的情绪。
增加动态区域后:
设计创意来自@小红书 HE毛蛋
与静态平面不同的是,动态平面可在一定时间内给予用户一定的沉浸体验。
静态平面也能给予用户沉浸体验,但多数为多张图去表达含义,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漫画,或是一些影视作品的分镜,从而达到用户置身于故事情节内的体验目的。
动态平面更多的是让用户参与到一种交流活动中,用户可以以自己的选择去导向一种结果,更趋向于一种简单的 RPG(角色扮演)游戏。
动起来后的趣味性,也是吸引用户并且加深记忆点的方式,点击按钮的动作对比与方言的结合,使得海报宣传更加生动且亲切,容易增加用户的代入感。
创意来自@小红书 HE毛蛋
四、类型 1. 混合媒体/动画拼贴
动画拼贴总给人一种复古 vibe,如同像素风格,拉回到旧时光。「We the people」是由 Netflix 网飞推出的动画,以定格、拼贴、字体等多种艺术形式,讲述了美国的立法史。
@Netflix
2. 动态字体
动态字体通过变形与音乐相结合,可表达字体的性格,或灵动活泼,或成熟稳重。如果是作为品牌的宣传,也能起到展示品牌调性的意图。喜茶联合方正字体所推出的专属字体,在字体斜笔和勾画的弯曲幅度上进行了微调,曲率更克制平滑,使得字体更简洁、年轻态并多了一份亲和力。
超实用!设计师必看的5个可变字体资源网站 大家好~ 这里是被大暴雨吵得没睡好的花生,当然这并不耽误我和大家继续聊设计。
阅读文章 >
@喜茶 x 方正字库
3. 故障效果
故障错位感给人一种身临全数字化氛围中,特别是赛博朋克的影响,给人一种未来感,在科技进步的同时,又有一定的失序感。
4. 复古怀旧
复古怀旧把人们拉回到文艺复兴时期,用旧物搭配上现代的梗致敬经典。
5. 变形
变形使动画的转场更有趣且多层次。
6. 液体动态
液体在光线折射下能使物体产生形变,这种动态形式运用到动态平面中,产生一种独特风格。
五、应用范围 1. 海报、自媒体等
厦门磐基名品中心 The Little 的开业动态海报,结合了「儿童好物」这一主题,使用的图形均以简单的几何形态勾勒出可爱童趣的一面。通过箱子拟人、几何形状的变形及音乐配合达到多元、有趣的表现形式。
@地心引力品牌设计
通过对平面的「转场」「叠加」「快速切换」等,让用户大致了解其设计风格,适合运用至品牌宣传、个人风格表现等。
@by Design style
对于突出个性风格越发显著的自媒体时代,每个公众号都想要阅读量 10w+文章,排版设计风格已成重要的辅助。通过采访者相关元素提取到设计排版中,纸板箱印刷字、夜市塑料凳增添了「街头采访」的意味,产生一种轻松随意的交流氛围。
@by「设计便利店」公众号
2. 品牌 logo
① airbnb
「airbnb」由 4 个 icon 结合而成,提取了 4 种含义创造出这个新 logo:
以人为本,所有的功能都应基于用户痛点出发,以用户使用的满意度为情绪素材; 其次由产品所到目的地的 icon 作为创作元素; 整个旅程是愉悦的感受,路途中也充满着惊喜,爱也是人文关怀精神的体现; 取自 airbnb 首字母「A」。 四种图形的融合,成为 airbnb 的 logo。
通过动态形式,描述「我们是干什么的」。动态 logo 由小场景到大场景切换,并最终回归到 logo 本身,表达「我们能够定到任何形式的民宿」。
弹性圆润的线条给人一种轻松愉悦感,与度假的心情相得益彰。与此同时,品牌表达出能给予用户多种品类选择的含义。
@airbnb
② Meta(Facebook)
品牌 logo 改版也可以通过动态形式表达。去年 Facebook 改名为 Meta。logo 也随之改版,通过一张动态图能清楚知道,扎克伯格希望 Meta 是多种媒体媒介和技术的集成。
他表示 Facebook 名字不能包含集团的一切,「元宇宙」概念是以 VR 和 AR 技术构建的超级虚拟世界,在此空间中人们可以开虚拟会议室进行工作、社交和玩游戏,它打破了物理空间的局限性。
有很多人将新 logo 解读为「无限」的符号,象征着「元宇宙」中的无限视野。这说对了一半,这里觉得更多的是借鉴了「莫比乌斯带」的概念。
「莫比乌斯带」与普通纸带具有两个面(双侧曲面)不同,它只有一个面(单侧曲面),因此它就有了可「无限」运动的意义。
莫比乌斯带
Meta 的动态 logo 使我们看到了从 2D 转换为 3D 的视角。起先是平面圆环,后来扭曲 180 度,形成 3D 状态,动态的优势是让视觉看见了空间。
3. 网页交互
网页也是动态效果最常见的地方,特别是品牌类网站。动态交互首先为了提升品牌影响力与调性,再来网站也是用户体验的最直接接触方式,可能产品实物还未见到,网站即变成了初见面的第一印象。
@苹果官网
对于工具软件型网站来说,动态平面更便于用户去了解产品功能及用途,并给予网站赋予趣味性。
@Figma 官网
一些纯视觉的动态交互,适合用在个人主页、展会等宣传。
上图为鼠标拖动的交互
上图为菜单的交互
4. 商业广告
动态设计商业广告方面也不容小觑。蕉内以圆形、矩形、多边形及圆角矩形为基本元素,象征产品多样性,通过字符的不断变换及延展,让新用户首先了解到其品牌类别(服饰类),再到之后呈现形象人物,并用品牌色点缀身体部位,表示品牌做的是关于内衣的产品。
@蕉内
diptyque 新产品北京城市限定 PEKIN 宣传片由 PARALLEL STUDIO 制作,比较特别的是全动画的视觉效果,樱花、宫廷与龙的元素穿插其中,优雅且有历史底蕴,契合北京城市限定主题。
@diptyque
5. 会展宣传
2020 台湾设计展主视觉形象由台湾知名设计工作室卵形设计的负责人叶忠宜操刀,以主题「Check in 新竹--人来风」为核心概念,使用「风」「wifi」「竹」「网络」「方向」等概念,提取几何图形符号来诠释「一位客人到达新竹的旅程」生动的动态感。
「风」,边界由圆润到尖锐,并以转动的动态形式幻化成新竹兽,网格的拓展让画面更具有延展性,旋起「人来风」。
「wifi」,用信号的图标,体现信息的传递与扩散,也是贯穿这一动态主题的媒介之一。
「竹」,字体简化成箭头图形,并作为「去往新竹」的方向指引,存在于画面中并可扩大至各种设施应用的指示图形中。
2020 台湾设计展 logo 动态
第 59 届 2022 金马奖主视觉设计由刘耕名担任视觉统筹,并携手 Bito 设计团队打造。其动态视觉海报在平面状态时,被分为正视图与侧视图,而在 3D 动效海报中,将「59」字型构成金马图腾,通过 90 度翻转时,则变换形态为「金马」两字。
「金马」两字以幕后工作人员避免光线反射的黑色服装为底色,呈现喷漆颜料水渍、定位胶带的标记、剧场器材间的磨损刮痕,各种记号形成交错的痕迹。这也体现了他们在幕后兢兢业业地付出,克服无数困难的勇气。
“金马 59” 主视觉横版及竖版
6. NFT 相关
伴随着数字艺术近年来的兴起,很多平面设计大师也开始驻足于此,对于普通数字爱好者来说,也能将自己的创作品发布于 OpenSea(海外)或是国内部分 NFT 平台(NFT 中国等)进行交易。
OpenSea 官网
《Vogue Taiwan》以「Formosa Love(福尔摩沙之爱)」和「一座岛屿的可能性」为题,邀请平面设计师聂永真打造 2021 年 7 月号的特别版封面。聂永真这幅封面作品以 30 以太币、92,029.20 美金(约人民币 60 万)成交。
后续聂永真受台湾地区微风集团的邀请为他们打造了 502 枚 NFT。本系列 NFT 共推出 502 枚,除了 2 枚为特别版,由微风及设计师聂永真分别拥有外,其余 500 枚又以 75%、20%、5%的比例被分为三个等级。
以上设计作品版权归品牌和作者所有,更多内容请移步官网 https://www.breezeverse.io/#mint
欢迎关注作者 微信 公众号:「Gtech UED」
-
HMI的点击区域应该多大?总监上路帮你实测!
UI交互 2022-12-17设计师都知道根据《苹果 iPhone 人机界面设计指南》,手机 UI 的最小点击区域是 44px。但汽车 HMI 的最小点击区域业内却没有定论。考虑到汽车驾驶关系交通安全,点击区域大小与反应时间极为重要。设计师都知道根据《 苹果 iPhone 人机界面设计指南》,手机 UI 的最小点击区域是 44px。但汽车 HMI 的最小点击区域业内却没有定论。考虑到汽车驾驶关系交通安全,点击区域大小与反应时间极为重要。文章的作者 Casper Kessels(德国 Snapp 汽车软件公司设计总监)通过 Figma 制作原型在实车上进行测试,得出了汽车 HMI 最小点击区域的结论。
本文译自: https://medium.com/snapp-automotive 原文作者:Casper Kessels(德国 Snapp 汽车软件公司设计总监)
往期HMI干货:
总监出品!车载语音助手设计指南 现在的汽车就像智能手机一样有丰富的功能,我们可以在车上导航、听音乐、看视频甚至订酒店。
阅读文章 >
我们相信汽车消费软件可以做得更好。因此,我们一直在开发基于 Android Automotive 的信息娱乐系统。期望看到可用性的改进。
与物理控制器相比,触摸屏没有材质和位置变化之类的反馈触感。驾驶员必须将视线从路面上转移到屏幕上,以便用手指对准屏幕。而且必须在没有错误的情况下,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避免分心造成交通事故。
触控区域的大小是优化这一点的关键。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进行实验来确定最小触摸区域,这将成为我们设计的基础。
一、测试环境 我们在 Figma 里创建了 4 个原型,按钮大小分别为 60px、80px、100px 和 120px。物理尺寸分别对应 11 毫米、15 毫米、20 毫米和 23 毫米。
4 个原型
为了确保结果准确,我们决定在真实道路驾驶来进行测试。汽车的车速等情况对按钮大小也有影响。我们决定把 iPad 放在真车的 HMI 上。当然,在繁忙的城市驾驶时,让驾驶员与原型机进行交互可能会产生交通事故。所以我们把 iPad 放在中间,副驾驶和驾驶员与 iPad 距离一样。然后,注:驾驶员专注于开车,由副驾驶代替驾驶员,与 iPad 上原型进行交互实验。
由副驾驶与原型交互,请注意安全驾驶,遵守交通规则。
二、测试结果 在柏林的不同路面上驾驶之后,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触控区域会产生更好的效果。
60px 和 80px 的原型有明显的区别,可以看看 60px 原型的效果:
60px 的原型。由副驾驶与原型交互,请注意安全驾驶,遵守交通规则。
与 80px 的原型相比,60px 的表现要差得多:
80px 的原型,由副驾驶与原型交互,请注意安全驾驶,遵守交通规则。
80px 和 100px 之间的差异较小,但并非微不足道。
100px 的原型,由副驾驶与原型交互,请注意安全驾驶,遵守交通规则。
然而,最大的触控区域并没有产生比 100px 更好的效果。如果一个 100px 的按钮很难点击,那么在 120px 也同样困难。请看下面的极端例子。
120px 的原型,由副驾驶与原型交互,请注意安全驾驶,遵守交通规则。
我们开车在城市里转了一圈,亲自感受了一下不同之处,最后得出了这样的结果。在理想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测量驾驶员的注意力分散指标,比如离开道路的时间等等。幸运的是,已经有许多相关科学实验得出对应结论了。有趣的是,我们的研究结果与汽车界面和其他相关应用领域的学术研究结果也相符。这些结论也表明,随着触摸区域的增大,改善程度也会减弱。
结论 在实验之后,我们将最小触控区域设置为 80px。HMI 中的每个可交互元素都至少为 80px。对于更高频的交互,我们将最小触控区域定义为 100px。比如,跳过一首歌,或改变空调温度。
我们目前正在开发一个高保真的 Android Automotive 原型,来验证这些设计决策。此外,我们正在测试其他使汽车触摸界面更安全的手势,比如滑块和其他可交互元素。我们将继续在这个博客分享我们学到的新知识,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