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发说这个设计实现不了?从3个阶段解决问题!
UI交互 2022-08-19前段时间在进行面试的时候,问到很多候选人开发沟通上的问题上,大多人都回答的模糊不清,决定根据自己的过往经验讲一下在工作如何沟通协调项目。 [link h...前段时间在进行面试的时候,问到很多候选人开发沟通上的问题上,大多人都回答的模糊不清,决定根据自己的过往经验讲一下在工作如何沟通协调项目。
想让设计更酷炫?先学会 6 种常用的动效落地方案(附插件下载) 大家好,我是小六。
阅读文章 >
本文分别以对接前准备、对接中避免摩擦、对接后追踪三个时间段讲解流程中应该注意什么。
对接开发的重要性 作为产品设计师,无论在什么公司什么岗位,都免不了与研发团队进行沟通,如果不进行沟通就无法交付我们的设计稿,即便很成熟的团队也会出现在沟通上的问题,在产品研发的过程中沟通是必要的流程,为了创造一致的用户体验,设计师需要与开发人员在视觉上、交互上达到一致的想法,但是讲起来简单,说起来难,在整个过程设计师和开发都是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的,我们思考的如何达到美观的界面、流畅的交互等问题,而开发关心的是做这件事我需要花费多长时间,实现难度如何等等,首先目标就不在同一个维度,那么必然会造成我们在对接的时候出现掰扯的问题,最后耽误的都是双方的时间,更严重点页面最后的体验也没有达到一致。
任何团队都会出现设计师与开发脱节的问题很常见,遇见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毕竟人与人的性格、沟通方式等都是不同的。
我们只需要在不同的流程里去做不同的事情就可以避免这些问题了,对于任何设计师基本都会适用,往下看~
对接前的准备 1. 产品信息文档确认
在接到一个需求的时候产品经理会通知上下游进行需求的评审,这时候一般会是产品经理、设计师、开发三个组进行需求的评估,具体的需求评审在本章就不细讲,我们此次主要讲设计师与开发相关的信息同步。
在评审过程中产品经理会把需求背景、需求目标等相关信息同步给相关的人员,作为设计师这时候就要关注需求目标,这个目标不仅是产品经理的目标,也是整个项目的目标,所以与每个人都相关,需求目标清晰后期推动开发的时候才会有依据。
评审会议结束后,产品经理会同步期望上线时间,如果是常规需求,会当时就评估出设计时间、开发时时间,我们设计师这时候就要关注这些时间,因为我们通过上线时间就可以估算开发节奏,给我们后期的修改以及临时添加的一些动效制作时间会留出充裕的时间。
设计评审流程细节本章不进行细节讲解,本章重点讲与开发对接。
近期我在公司做了一个商业化的直播项目需求,由于产品方没有过多的产研经验(后面才知道),在项目前期虽然进行了评审,但是评审的参与人员没有拉上我,等到需求给到我的时候,我顺便问了一下才知道已经评审完了,这对于我来讲是没办法进行设计输出的。
第一我不知道评审过程中开发的排期时间,以及测试时间,如果研发开始开发的时间与设计稿交付时间有冲突那么就是影响上线节奏。
第二涉及的交互操作产品经理是不清楚的,有没有哪些地方需要加复杂的交互产品也是同样不清楚,那么开发就会默认这是常规的交互,如果过程中添加那将会影响开发进度。
第三流程上不符合要求,期间如果有关键性信息没有达到共识,那将会酿成很严重的后果。
面对这种已经发生的事情,如果重新拉个会评审一次会耽误大家的时间,很多人是不愿意的,但是呢我也不能单听产品一方面的沟通,因为很多细节他是不清楚的(产品经验较少),所以当时我的处理方法呢是我先通过产品给出的上线时间,然后与前端同学单独确认一下,这样至少保证上线时间是同步的,至于其他的细节我当时是利用设计评审的方式同步给开发交互逻辑、动效方式等。
此次这个需求呢本身不大是在旧版的基础上优化功能,理论上不需要走设计评审流程,但是因为当时没有通知参加评审导致很多信息不同步,而我需要传达给开发的东西也不能在后期在告诉他们,所以我利用设计评审流程把一些交互信息同步给开发。
2. 设计图准备
在设计稿完成后,如果是小需求一般是直接交付给研发,如果是大需求一般会进行设计评审,主要评审维度是设计稿是否与产品文档同步,设计目标是否符合产品目标等等,其次如果有复杂交互效果、设计细节、组件复用情况也需要与研发对齐。
若是直接交付研发,我们需要提前把设计稿内涉及的切图、图层间距、动效使用区域等关键信息提前准备好,避免在开发过程中临时进行补充,影响开发节奏。
在设计稿内的切图,我们要提前与研发沟通,切图的范围和形式,最后把设计稿传入公司统一使用的协作网站,如蓝湖、即时设计等平台,大公司会有自己的协作平台。
3. 确定设计规范组件
讲个自己的踩坑案例,还是商业化的那个需求,由于为了商业化赋能,产品的需求文档并没有按照规范组件进行设计,但是由于产品文档标注的不清楚,在设计过程中不断与产品进行沟通,最后结果当然也是无法复用组件,当时我就把组件规范修改了,重点是研发不知道,我当时想的是研发通过产品文档应该会了解到,事实确实我大意了,后面就导致组件方面我与研发进行了相爱相杀,通过自己的以身作则我劝大家不要忽略任何一个细节!
设计规范组件在设计前就需要进行确认,项目是否有存留的规范组件,如果有,需要在设计前以及设计中去确认哪些模块是否可以调用,开发是否已经将组件写入代码中,如果不了解这些情况贸然的设计,那在对接过程中会出现修改设计稿的风险。
如果是创新项目并且没有相关的设计规范和组件,我们则需要在设计前就把规范组件的时间给算到需求内,一个产品的规范组件,决定着后续产品是否严谨、项目研发效率等等,因为规范组件不止是设计师的事情,还是团队研发比较关注的事情,研发们在代码里同样需要进行规范的组件复用。
4. 输出设计文档
当在做一些在旧版的产品页面上优化的需求时,还需要输出对应设计文档,给前端和测试看,设计文档需要写清楚设计稿优化的点,例如图标的细节优化、文字的字号优化、色彩优化、界面交互等等细节。
如果涉及到一些页面的交互,我们在提供设计稿的同时需要把具象的交互文件单独交给开发,不要奢望前端大佬们能脑补出页面之间的交互,我们不及时提供的话,后期修改研发可能会直接拒绝,并且口吐芬芳~(最简单的找到竞品页面演示给研发看)。
我的方法
前端在看我们设计稿时如果不是结构上的修改,他们不会去关注这些细节的点,而给测试看的目的是,有些公司测试会帮我们进行走查,如果不出设计文档测试没办法进行对比(测试提 bug 比设计师提 bug 更具有一些权威性)。
这里看一下我工作中输出的设计文档,我会把需求的背景、目标在设计文档上强调一下,再添加上设计目标,设计目标为了需求目标去赋能,这样在文档开始就与研发达成共识,让研发是带着共同完成目标的态度去看设计文档,便于我们后续推动,其次放上页面之间的说明。
5. 交付开发
最后总结一下,我们要交付给开发什么东西,首先是基本的设计稿,包括切图、间距、动效文件,其次是设计文档,包括需求背景、需求目标、设计目标、设计修改点说明。
对接中避免摩擦 1. 不要频繁修改
在交付设计稿后(基本设计图、设计文档),我们就要避免频繁修改,频繁的修改会导致设计稿来回更新,对开发造成一种困惑,最后在测试的时候,开发同学容易写乱,另一方面工作过的设计师都应该经历过,我们在开发的过程中修改设计稿,大部分的开发都会带点情绪,甚至不给我们改,这其实是因为大多开发的代码写的是比较规范统一的,如果中途进行修改可能会影响开发同学的代码规范,就像我们在完成一个设计稿的时候,产品经理突然改变需求,我们也是担心做好的设计稿因为修改而被打乱。
如果实在需要修改,一定要说明原因,而不是突然一个想法觉得这里设计不合适就进行修改(产品需求修改除外),我们要换位思考,具有同理心去工作,并且让开发同学感受到我们是在帮助他们减少工作量,这样在后续的一些需求中,我们的对接会很顺畅。
2. 重要信息及时通知
上面说的是站在设计师的角度去修改,还有一种情况是研发在开发过程中,作为设计师的我们突然收到产品经理的修改建议,这时候我们需要及时的同步给开发,或者给开发同事达成共识信息,因为很多时候,产品经理让我们修改的时候往往不会通知开发,因为对于产品经理而言就是一个小的修改,例如改个位置、改个颜色等等,但不管是对我们还是对于开发其实都是比较重要的,不及时同步就会出现不好的结果,如果在测试阶段没有发现问题,上线后就会造成设计师背锅的情况。
我曾经在做一个页面改版的时候,就遇到类似的问题,当时产品找到我说改一个地方的交互,并且我也觉得那个交互方式应该改,当时的我以为产品经理会同时告诉开发修改的地方,但是直到项目上线后开发都没修改那个地方的交互,本来这个修改点是个小事情,谁知刚好那一个版本被用户吐槽那个页面的交互,结果可想而知领导拉个会议开始复盘,为什么没有改,索性大家没有互相甩锅的情况,产品经理说没有同步到开发,而我也是帮产品兜了一下说更新设计稿没有告诉开发,这个事情原本是个很小的事情,只需要我顺口同步给开发,就能够避免的,就因为我没有及时同步,造成用户的反馈,影响了产品的体验。
所以各位设计师工作中如果遇到类似的事情一定要及时同步!
3. 统一需求目标
开始讲到过,在需求评审的时候要与开发对齐目标,为什么需要对齐目标,因为一个项目如果目标不对齐,那么每个人都会站在自己的角度去做这个需求,设计师思考的是通过设计的手段,去帮助产品完成目标,如果设计稿上的复杂效果较多的时候,开发则会考虑你为什么这么做,这么做开发成本非常高等等,这也是说为什么我们开始就讲要输出设计文档,如果这一切都不存在的话就会导致开发是带着疑问写我们的页面,如果过程中在修改需求什么的,那我们跟开发又要相爱相杀了。
我的设计方式是通常是在产品评审阶段就与开发明确讲清楚,我大概要做什么样的效果,什么的交互形式,预计什么时候会交初步方案,中途也可能会有修改的点等等,提前让开发有个心理预期,避免在开发过程中产生抵抗情绪。
我的经验
4. 输出交互动画
如果在前期没有时间进行动效设计并没有关系,研发在开发过程中可以在把动效方面给空出来后续写,这里讲的交互动画分为两种,一种是展示的动画,一种是 ui 中的动效。
展示动画
目的是为了告知开发页面运动的轨迹,在 1-4 中讲到我个人用的方法,大家如果是刚对接研发的话,建议还是输出完整的交互动画,这里推荐一些工具 AE、Principle、Pixso、Figma 等。
AE:大家就比较熟悉了,经典的动效绘制软件,什么样的效果都能实现,但是使用成本比较高(不建议)
Principle:国外的一款交互软件,制作页面交互很方面,可以直接导入 figma 和 sketch,由于是国外软件需要使用英文界面,但是国内也有汉化版。
Pixso:国产最新的设计软件与 figma 类似,做交互的方式是使用多个页面添加热区进行使用,具体体验如何还不清楚(可以用用)
Figma:设计软件目前的天花板,流畅的体验,支持页面动画设计,但是需要安装插件才可以(建议使用)
动效文件
这个比较重要!我们一定要与研发同事沟通好,产品内使用什么样格式的动效文件,统一后能提升后续的开发效率,动效格式使用乱套的话,后续我们做更新迭代时做替换会很麻烦,开发也同样如此,这里推荐几种动效格式文件,分别是 GIF、json、pag、svga 这 4 种。
GIF:传统的动效文件格式,优点是学习成本低,第一个缺点是内存大,图片容易失真模糊,他的原理就是把每一帧的图片融合在一起,最后形成动画,图片越多,内存越大,第二个缺点是占用产品资源,当内存过高时,在加载时会出现卡顿。
Json:该文件格式是通过 Lottie 实现的,是 Airbnb 开发的一款能够为原生应用添加动画效果的开源工具,它的优点就是内存小、无需加载、动画不会失真,缺点呢就是支持得动画方式没有 gif 那么全面,以及使用成本也比较高。
具体使用步骤是需要我们装 ae 插件 bodymovin,通过插件导出 json,常遇见的问题就是在导出渐变动画时,渐变效果会消失,这是因为我们 ae 安装得都是中文版,而该插件更多的适配是英文版,不过没关系这里可以把渐变效果的名字改为 gradient fill1 就可以了,如果多个渐变的话我们更改后面序列号就可以,比如 gradient fill1、gradient fill2、gradient fill3…,这里把汉化插件链接也给大家找到了。
网站链接: https://zdo.fun/?p=557
我的经验
Pag:pag 是腾讯研发的一种技术文件,最初主要用于游戏动画和直播动画,用来解决复杂的动画效果,目前在 ui 页面中运用也比较多,优点是占比内存比 json 文件更小,支持的动画方式也更丰富,运行时可编辑,缺点是适配原生有些问题,压缩位图时会出现不显示,这个软件目前还在完善阶段,我曾经也使用过,后来因为适配问题就放弃了,感兴趣的大家可以通过下面链接下载。
网站链接: https://pag.io/docs/install.html
svga:该文件格式的强大之处在于可以完整的将位图转换成二进制代码,并且内存占比较于 json 更小,播放资源占用更低,并且技术上相对稳定(建议使用)
网站链接: https://svga.io/designer.html
我们看下 svg 实现的效果
最后,我们一定要统一产品内使用的动效文件格式,这样既方便我们,也方便开发,让开发看到我们设计师的严谨性,便于后续合作。
对接后应该干什么 1. 跟进开发进度
作为设计师,我们需要实时了解开发的进度,这样能够保证我们在过程中掌握自己的设计节奏,什么时间交给开发动效文件,如果进行修改也可以不影响上线时间(当然不建议这样做),那么具体需要怎么跟进呢,大概分为以下几个维度。
时间进度跟进:
设计师可以时不时的问一嘴,是否能按照正常的计划时间节点提测(正常需求提交后,开发会给出开发排期,尽量按照时间排期走,否则项目进度会变得很不可控)。
如果开发反馈时间会有延期风险,那设计师第一时间就要了解原因,以及预计延期多久,然后自身评估以下对设计上是否有影响。
需求变更跟进:
一般开发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些需求调整/变更的点,那么其中就会涉及设计上的改动,改动小的话产品经理有时候会直接告诉我们,并不会告诉开发,这时候如果身为设计师的我们要及时通知开发,并说明原因(避免争论)。
并且,需求变更后,需要和开发评估新的项目上线时间点,站在我们或者产品角度理解有时候我们认为的修改,对于开发来讲是耗费时间较长的,需要我们注意是否会影响上线时间。
交互动效实现跟进:
在 2-4 中讲到我们要输出交互动画,虽然我们输出的动画很直观,以及动效文件也完整,但是避免不了认知上的偏差,有时候开发会按照技术难度以及自身理解去完整交互效果,我们中途要随时跟进了解,避免开发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
测试跟进:
及时了解该需求是否已经提测、哪些还未提测,若到了提测时间的功能未进入测试,可以询问产品或开发什么原因,这样对项目或设计师都是负责的。
另外一点是我们设计师需要在提测阶段介入 UI 走查,因为各个公司或者项目测试时间有长有短,所以我们要及时把 UI 走查工作介入进去,给开发预留出修改时间,有的小公司不重视 UI 走查流程,这里我们就可以自驱进行走查,主动找测试同学了解提测时间,及时走查,保证页面还原度。
2. 设计走查
走查是 UI 工作中最为重要的工作,它决定着产品上线后能否完美的展现给用户,下面我大致把走查的流程以及范围给大家梳理下。
创建走查文档
在 UI 走查阶段,我们首先需要建立走查文档便于开发浏览解决,走查文档主要包含日期、版本、项目名称、模块、端口、问题描述、修改状态、图片标注,这样一方面能够让问题更加详细,体现设计师的专业度,一般我是使用在线表格去建立走查文档,当然这个看每个公司所使用的协作平台。
开通手机权限
一般在走查移动端产品时,安装测试包需要开通账号权限,这里可以找公司的开发或者测试同事给开通,避免影响走查效率。
走查范围
分为基础走查、细节走查、适配走查
基础走查包含字体、颜色、图标、间距、对齐方式等具体可根据产品形态进行延伸,其中间距走查比较费时间,需要我们通过测试机截图后,按照倍数缩放到源文件内进行测量,测试机分辨率需要保证与设计稿一致,否则测量不准确,例如设计图是 375*812,以 ios 为例测试机则需要使用与 375*812 分辨率相同的尺寸测试。
细节走查包含字体截字、按压状态、组件内容、交互状态
适配走查包含关键信息是否超出屏幕、是否出现挤压、是否出现重叠、识别度是否清晰
3. 避免添加复杂交互
在走查阶段如果我们发现部分的交互效果不太理想,并未达到预期,我们可以与开发进行沟通是否可以修改,或者添加新的交互效果,因为在这个阶段我们重新设计或者定义一个新的交互动效的话,会增加非常大的开发工作量,可能也会与开发产生争吵,我们在这个时期尽量避免这个问题,如果实在没有解决办法的时候再去添加新的交互。
我在工作中,如果遇到这种事情,会分两点考虑这个事情。
第一评估下当下这个交互效果是否会影响用户体验,如果影响用户体验我会要求开发必须 100%还原,当然我会讲述清楚为什么改,避免让开发产生情绪抵抗。
第二是如果不影响用户体验,但是还原度没有达到预期,我同样会先找开发进行沟通,例如按照交互稿还原会有什么困难,是时间上的困难还是技术上的困难,时间上如果困难我会沟通好下一期必须还原到位,技术上困难我一般会修改交互形式,尽量保证上线后给用户展现的是完美的状态。
4. 数据追踪
作为设计师在需求上线后并不代表需求就结束了,我们还需要追踪数据情况是好是坏,为什么我们设计师要去追踪这个数据呢,追踪数据是为了让我们在工作中提升自己的设计价值,随着现在互联网发展逐渐饱和,那么企业对于各个岗位的要求也跟互联网初期不一样,以前我们只需要画画图交付就可以了,但是现在的企业更看重的是综合能力,说简单点就是做 UI 的人很多,优秀的 UI 一样很多,那么我们就得被迫提升核心竞争力否则就是被淘汰。
而追踪数据其实就是增加我们得核心竞争力,同时也是能够体现自己设计能力的一项内容,设计最终是为商业而服务的,但我们不能嘴上说说,而是要拿出实际的行动,这个行动就是数据,我们的设计如何为数据赋能的,如何帮业务达到目标等等,数据如何分析是个很庞大的体系这里只讲下我们身为设计师为什么需要追踪数据。
简单讲下工作中数据解析的案例。
下面是我做的一个直播商业化改版需求,改版背景呢是直播业务由原先的为 c 端用户赋能改为,为 b 端企业赋能,通过与企业合作而产生价值,那么基于这个直播形态肯定是需要变化的,需求目标由原先的「用户收益」改为「企业收益」,新的目标具体为提升企业品牌曝光点击、互动、预约人数、提升直播在企业客户测的感知收益。
案例
基于这个目标,其实不难发现,目标已经从用户侧改为大客户,更多的是为企业去赋能,页面的结构肯定需要进行变化的,左边的图呢是改版之前的,右边的是改版之后的,那么我当时的思路呢其实就是基于数据方面去进行优化。
整体:产品策略添加了二级浮窗用来承载更多内容。
直播介绍:首先旧版策略是直播介绍对于用户而言并不重要,用户只需要通过看到直播标题就能够了解大致直播内容,更多是以引导形式存在,所以信息外漏较少,而新的策略是讲企业介绍默认展示在二级浮窗内,用户可选择关闭,提升企业感知。
投递简历:旧版策略是需要侧重用户投递率,因此在预约界面就展示入口,而新的策略是需要给企业强化观看人数、预约人数从而提升客户价值,基于这一点,我当时是通过数据后台看了下预约页面的点击数据,发现点击率最最高的是「投递简历」入口,而「预约直播」入口点击率相对较低,因此把投递简历入口调账到浮窗 tab 区域,降低层级,让预约直播成为视觉焦点,而上线后数据也是符合预期。
企业关注:将企业名称与关注结合并且放大,提升关注量,强化企业品牌感知和数据感知,关注与预约直播两者无论数据高低,都是符合企业目标,从而便于业务人员与企业进行合作沟通。
从我这个案例中我们能清楚看到,基本上任何需求都是可以通过数据的维度,进行优化,并且通过量化指标提升设计价值,无论对公司还是个人都有很大收益,并且我们追踪数据也便于后续我们与开发对接时,可以通过数据维度去促进我们设计上的修改、完善等工作,这也是为什么说我们需要对每个需求都要进行数据追踪。
总结 无论是对接前、对接中、对接后,在哪个阶段都需要我们认真对待,熟知这些细节后,才能更好的与开发合作,进行项目推进,优秀的设计师不仅是专业和技术上的成熟,还需要有协作上下游的能力,在很多团队中设计师跟开发都会面临不一样的挑战最终可能会因为某些问题发生冲突,我们需要减少这样的冲突。
-
设计风向标!从「墨尔本设计奖」看国外设计趋势(下)
UI交互 2022-08-19「设计风向标」墨尔本设计奖 2022 年度奖项在 7 月 7 日公布,全球超 7500 个品牌和 2500 个工作室参与提报了近万个项目,涵盖 10 大类...「设计风向标」 墨尔本设计奖 2022 年度奖项在 7 月 7 日公布,全球超 7500 个品牌和 2500 个工作室参与提报了近万个项目,涵盖 10 大类目近百个细分类别。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首次增设 Better future 类别,旨在关注设计与 ESG 发展,而在室内设计大类中,则首次聚焦潮玩体验业态,并授予中国潮玩集合品牌 X11 金奖。组委会表示,环境可持续将是未来重点趋势,而潮玩则给中国文化出海带来更多可能。
设计风向标!从「墨尔本设计奖」看国外设计趋势(上) 「设计风向标」墨尔本设计奖 2022 年度奖项在 7 月 7 日公布,全球超 7500 个品牌和 2500 个工作室参与提报了近万个项目,涵盖 10 大类目近百个细分类别。
阅读文章 >
什么是墨尔本设计奖?
墨尔本设计奖是由 DRIVEN x DESIGN 主办的全球性大奖,主办方拥有十个年度奖项,其中涵盖巴黎设计奖、伦敦设计奖、柏林设计奖、纽约设计奖等,而墨尔本设计奖是系列奖项中最早设立的,因其严格的评审制度,该奖项历来都是国内外设计师争相竞争的目标。
DRIVEN×DESIGN 拥有超过 75000 名会员,7500 个品牌及 2500 个设计工作室组成的全球社区,会员涵盖全球设计师、思想家、战略家及设计爱好者等。
墨尔本设计奖奖项分为建筑设计、产品设计、创新设计三个方向,其中每个方向下面包含各个细分行业领域。
2022 年“墨尔本设计奖”获奖作品
墨尔本设计奖因为涉及到 10 个大类上百个小类,因此本篇内容只分享大类为主。
本次分享《产品设计类》中的金奖,包括平面设计、家居设计、营销设计等作品
2022 年墨尔本设计奖在《创新类设计中》新增了 2 项小类,包括未来环境、无障碍设计类,可见依赖环境的设计和无障碍设计将是未来的趋势。
目录
在建筑类设计中,中国建筑设计入榜切获得金奖的较多。
空间设计-建筑类
澳新银行——金奖 Grampians Peaks Trail (GPT) Stage-2 ——金奖 深圳大浪消防局——金奖 西安时光谷示范区——金奖 菲茨罗伊之家——金奖 A Stitch In Time——金奖 乌镇白银时代公寓——金奖 Kirra Gardens——金奖 空间设计-室内类
CreativeCubes.Co——金奖 Insight Body and Mind——金奖 Froebel Carlton——金奖 Grill Americano——金奖 KZO – Westfield Doncaster——金奖 SHANG·SUO——金奖 From O to X——金奖 上海-一龙点心社——金奖 The Night——金奖 X11 旗舰店(温州 Incity Mega)——金奖 空间设计-环境类
THE LUME——金奖 沉阳浑南新都中日工业园——金奖 蜀山古南街改造更新三栋——金奖 水上花园购物中心——金奖 1. 空间设计-建筑类
2. 空间设计-室内设计类
3. 空间设计-环境类
-
设计风向标!从「墨尔本设计奖」看国外设计趋势(下)
UI交互 2022-08-19「设计风向标」墨尔本设计奖 2022 年度奖项在 7 月 7 日公布,全球超 7500 个品牌和 2500 个工作室参与提报了近万个项目,涵盖 10 大类...「设计风向标」 墨尔本设计奖 2022 年度奖项在 7 月 7 日公布,全球超 7500 个品牌和 2500 个工作室参与提报了近万个项目,涵盖 10 大类目近百个细分类别。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首次增设 Better future 类别,旨在关注设计与 ESG 发展,而在室内设计大类中,则首次聚焦潮玩体验业态,并授予中国潮玩集合品牌 X11 金奖。组委会表示,环境可持续将是未来重点趋势,而潮玩则给中国文化出海带来更多可能。
设计风向标!从「墨尔本设计奖」看国外设计趋势(上) 「设计风向标」墨尔本设计奖 2022 年度奖项在 7 月 7 日公布,全球超 7500 个品牌和 2500 个工作室参与提报了近万个项目,涵盖 10 大类目近百个细分类别。
阅读文章 >
什么是墨尔本设计奖?
墨尔本设计奖是由 DRIVEN x DESIGN 主办的全球性大奖,主办方拥有十个年度奖项,其中涵盖巴黎设计奖、伦敦设计奖、柏林设计奖、纽约设计奖等,而墨尔本设计奖是系列奖项中最早设立的,因其严格的评审制度,该奖项历来都是国内外设计师争相竞争的目标。
DRIVEN×DESIGN 拥有超过 75000 名会员,7500 个品牌及 2500 个设计工作室组成的全球社区,会员涵盖全球设计师、思想家、战略家及设计爱好者等。
墨尔本设计奖奖项分为建筑设计、产品设计、创新设计三个方向,其中每个方向下面包含各个细分行业领域。
2022 年“墨尔本设计奖”获奖作品
墨尔本设计奖因为涉及到 10 个大类上百个小类,因此本篇内容只分享大类为主。
本次分享《产品设计类》中的金奖,包括平面设计、家居设计、营销设计等作品
2022 年墨尔本设计奖在《创新类设计中》新增了 2 项小类,包括未来环境、无障碍设计类,可见依赖环境的设计和无障碍设计将是未来的趋势。
目录
在建筑类设计中,中国建筑设计入榜切获得金奖的较多。
空间设计-建筑类
澳新银行——金奖 Grampians Peaks Trail (GPT) Stage-2 ——金奖 深圳大浪消防局——金奖 西安时光谷示范区——金奖 菲茨罗伊之家——金奖 A Stitch In Time——金奖 乌镇白银时代公寓——金奖 Kirra Gardens——金奖 空间设计-室内类
CreativeCubes.Co——金奖 Insight Body and Mind——金奖 Froebel Carlton——金奖 Grill Americano——金奖 KZO – Westfield Doncaster——金奖 SHANG·SUO——金奖 From O to X——金奖 上海-一龙点心社——金奖 The Night——金奖 X11 旗舰店(温州 Incity Mega)——金奖 空间设计-环境类
THE LUME——金奖 沉阳浑南新都中日工业园——金奖 蜀山古南街改造更新三栋——金奖 水上花园购物中心——金奖 1. 空间设计-建筑类
2. 空间设计-室内设计类
3. 空间设计-环境类
-
腾讯5000字干货!深度分析B端产品设计中的「用户角色」
UI交互 2022-08-191. 前言 作为体验设计师,用户永远是我们最关注的部分。对于 C 端产品,我们常常绘制用户画像进行分析;而 B 端产品由于特有的复杂业务性质...1. 前言 作为体验 设计师 ,用户永远是我们最关注的部分。对于 C 端产品,我们常常绘制用户画像进行分析;而 B 端产品由于特有的复杂业务性质,用户更多通过「角色」的概念与系统进行链接。因而 B 端 用户角色 的分析对于产品设计有着更大的意义。
两步走!从用户角色捋清B端产品设计思路! 作为 B 端产品的交互设计师,我们常常会感到困惑,面对复杂的业务逻辑让我们感到“无从下手”,犹如在一团乱麻找不到“线头”所在。
阅读文章 >
在我近期参与的 B 端项目中,遇到过这样的问题:
无关功能对用户造成了干扰
有用户反馈,某 CI 产品的 A 功能他并不需要使用,却占据了界面的核心模块,造成了一定的干扰;另一类用户则表示他只需要 A 功能,其他完全不关心,所以觉得现有产品形态太过复杂了。
事实上,这两类用户的确存在不同的业务需求,这决定了他们使用产品时的目标和路径。B 端产品尤其注重效率和目的性,与业务无关的内容通常也并不该引起用户过多关注,否则将影响用户的操作流畅度和整体体验。
不同角色的用户操作路径交错无序
另一款面向游戏营销活动的管理平台,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尽管平台划分了「运营中心」和「开发中心」两个模块,但在经历多轮快速迭代后,有大量运营管理操作杂糅在了开发中心流程中,并未真正解耦合。这使得运营用户需要在两个模块之间反复横跳,操作路径不清晰。
这些问题都源于前期对用户的分析不够透彻,缺少业务流程中针对不同用户的差异化设计。而「用户角色」的概念在这里能更明确地定义各类用户的分工和目标,有效形成业务闭环。
2. 关于用户角色 根据拉里·康斯坦丁 (Larry Constantine) 的定义:用户角色 (User Role) 是一种抽象的概念模型,是对一类用户及其问题之间关系的定义,包括需求、兴趣、期望和行为模式。
可见「用户角色」和「用户」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不同的意义——
角色是抽象的,用户是具体的 角色表示的是一种身份和逻辑关系,用户表示的是切实、独立的个体
角色建立在用户与问题/业务/系统之间,帮助我们概括两个问题:
① 业务需要什么用户做什么事;② 用户希望如何完成 Ta 的业务。
当然,C 端产品也有「用户角色」的概念,只是一般比较宽泛,不会显式强调出来这一名词。
比如教育类 APP,显而易见就有「讲师」和「学员」两种角色,只不过在设计研究中,角色的概念通常直接融入到用户画像里进行描述了。
从宏观意义上,C 端与 B 端的「用户角色」可以说并无不同,因为不管 C 端 B 端,我们都需要通过分析不同角色的目标来有针对性地拆解问题,解决用户痛点,完成体验设计;但从具体的操作思路上,二者还是有区别的。
我认为一个比较大的区别在于:
C 端用户角色是「外驱」的,由外部条件和场景影响用户行为,从而创造用户画像;B 端用户角色则是「内驱」的,是业务由内而外赋予用户角色的定义。
如何理解这两个词呢?
C 端在做体验分析的时候,更多是通过场景来对用户进行观察剖析,然后才会产生相应的角色,这些角色很多时候也不会有太明确的边界。
比如高德地图的驾车导航最近出了「新手模式」和「标准模式」,产生了「新手司机」和「老司机」两种角色。其实这一变化就是基于两种用户场景给出不一样的播报体验,而基础的用户目标和设计策略本质上还是一致的。
反观 B 端则是以业务为核心,由业务直接决定了用户角色的存在和定义,而具体的单个用户个体我们几乎不再关心了,哪怕去做用户调研、访谈,视角也是围绕“这类角色的用户遇到什么问题、如何解决”等等。
B 端的用户角色具有很强烈的边界,比如常见的 OA 审批,提单者和审批者的操作流程完全不一样,他们的目标也不一样,前者追求简单快速,后者追求安全准确,那么设计时的关注点也会大大不同。
3. 为什么要分析用户角色 业务层面
用户体验设计的根本目标就是解决「用户」的问题,而 B 端产品除了面对人,还与复杂的「业务」息息相关。「用户角色」常常就是链接用户与业务的一种逻辑概念。
正是由于 B 端产品具有显著的业务特性,设计师在分析逻辑、处理用户体验问题时,首先要明确「业务场景」。不同场景下,用户的体验目标和任务路径有很大差异,这就需要对用户角色有清晰的认知。
另一方面,设计师需要有同理心,那么我们对用户角色进行分析的过程,同时也是我们开始用同理心站在业务视角去理解用户的过程。
用户角色的分析对于建立心智模型有很大帮助,只有对角色有了充分的理解和认识后,才能产生同理心,做出真正有价值、受人认同的设计方案。
技术层面
B 端产品中的角色权限系统是必备的基础能力,这也使得「用户角色」在 B 端的产品设计中更具研究意义。
这是典型的 RBAC 权限结构,源于计算机数据库系统,用来管理用户在操作使用时的权限,也就是通过角色来约束哪些用户能访问什么、变更什么。
在这里「角色」同样不是一种「实体」,而是一种「关系」,它的作用是解耦合。
在计算机的世界里,天然存在「权限」的课题,因为不可能每个用户都拥有完全的权限;而如果没有角色这个中间层,那么系统管理员需要对每一个来访用户单独配置对应权限,显然是很低效的做法。
角色就把这层关系进行了松绑,因为角色是有限的,只要定义了角色所拥有的权限,无论加入多少用户都只需赋予其角色即可。另外,当权限分配发生变化时,也只需对角色进行调整,不必每个用户都排查一次,维护成本也大大减少了。
B 端常见的权限中心设计,必定会接触到这一逻辑结构。目前大部分的 B 端平台也都是采用这套权限管理机制的,属于平台的基础能力。
某一角色的用户在平台中能做什么、怎么做,一定程度上已经由权限系统进行定义和限制,那么设计师就更应该全面掌握各类角色所处的背景,明确业务流程中每个环节所参与的角色,从他们的视角中挖掘操作体验的问题。
比如常见的运营 SaaS 平台中会有「开发者」和「运营者」两种角色。哪怕在同一业务场景中,这两种角色的用户认知习惯和操作流程都会不同,设计师就需要针对角色的目标进行深入分析。
由此可见,相比 C 端,在 B 端的体验设计中将更有必要面向「用户角色」进行设计分析。
4. 用户角色有哪些特征 作为一种技术性的抽象模型,用户角色有别于人物模型或用户画像 (Personas)。人物模型是一种比喻模型,它们被构造为类似真实的用户,更像身边的普通人。而用户角色是抽象属性的集合,通过背景、特征和指标来综合表现。
具体而言,人物模型会尽可能真实地描述一名用户的性别、年龄、所在城市和日常习惯偏好;而用户角色则并不纠结这些细节,而是把构建的精力放在业务特性中,沿着关键决策链来划分用户群体。
那么,结合理论资料及 B 端领域的实践经验,我归纳了「用户角色」的如下三个特征:全覆盖、差异化和收敛性。
全覆盖
覆盖,指的是用户角色的覆盖范围。我们在初期对角色进行分组定义时,必须涵盖系统中的每一类角色,从而保证业务闭环的完整性,避免流程断裂而跑不下去。
比如上图所示三种角色,他们共同完成了产品上线所需的三个核心环节,缺一不可。
再比如开篇提到的开发运营工具,我们知道显然存在「开发者」和「运营者」两种角色,但除此之外,经过洞察会发现还会有部分用户属于「测试人员」或「产品经理」,同时也必定会有各级别「管理员」权限的角色。所有这些角色的配合才能构成完整业务的协作流,而每个角色所处的环节都是设计师需要换位分析的。
因此,设计师需要在分析问题之前先明确所有角色,保证全面覆盖到业务。
差异化
用户角色与人物模型的其中一个鲜明区别,就在于用户角色有着更为明确的边界。由于业务分工的明确性,也由于系统权限的客观定义,角色和角色之间定有比较清晰的分界线,使得用户目标、操作流程等都存在显式的差异化。
比如腾讯英语君通过初次使用时选择身份来提供差异化的服务,让不同角色的用户能更快更好地达成他们使用 APP 的目标。
又比如我最近参与的 CI 产品,两类用户对于产品的诉求完全不同,正是因为他们的角色有明确的业务分工,需要完成的任务有差异性,因此需要针对他们所处的场景和目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定制符合各自预期的体验方案。
收敛性
我们知道,C 端产品在做人物模型会尽可能丰富地展现用户的多面性,以发散的视角去还原一个「真实的人」。但 B 端分析用户角色时明显相反,受限于业务的既定范围,用户角色天然具备收敛性;简言之:B 端用户一般不会进行与其角色目标无关的操作,也不太会有额外的个性化的想法。
好比一款 OA 系统,普通员工一般无法进行审批,所以审批相关的操作流程不需要引起他们关注;而即便是审批者或管理员,在这个系统中也不会凭空希望增加评价功能的体验,或增强审批过程的趣味性,因为他们角色的业务目标是高效准确地完成批复。
5. 如何针对用户角色进行设计 B 端产品中,角色定义通常已经由业务所决定,但我们在设计中仍然需要关注各角色的特点和任务目标,可通过同理心地图等研究工具进行拆解分析,解决不同用户路径中存在的体验问题。
业务边界
站在内部视角,我们知道用户角色是源于自身业务属性的。不同角色之间体现了差异性,也就存在较为明确的业务边界。当我们能清楚划分这些边界时,我们也就可以梳理出某一角色在某一场合下既定的操作流程。
那么,设计师需要做的就是结合这些业务特性,确定各角色的用户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从而排除冗余的信息和操作,提高信噪比,聚焦任务目标。
我比较常用的工具是泳道流程图,在一些多角色协作的业务场景中,泳道的分隔线就提供了直观的边界,我们可以清晰梳理出协作的每一个环节,以及每个角色所关注的信息。
以前面提及的 CI 产品为例,第一类用户的业务操作不涉及 A 功能模块,但第二类用户反而以 A 功能为核心任务,这就是角色之间的差异性。当我们清楚了解这些边界之后,就可以寻求更优的方案,使用户不被过多无关信息所干扰,操作流程就会更聚焦也更顺畅。
同理心地图
站在外部视角,带着用户的眼光进行审视,我们可以运用同理心地图等用户研究工具,代入角色去了解目标用户。
但值得注意的是,「同理心」对于抽象的角色模型其实是不起作用的。所以我们仍然需要在用户角色基础上进一步开发出人物模型,多维度表现用户目标及复杂行为模式,为同理心地图提供更全面具体的情境。
来源:《Updated Empathy Map Canvas》——Dave Gray
在《About Face》中也提到,用户角色是抽象概念,也存在着局限性。
换言之,我们在审视用户角色的时候,并不会认为那就是一个具体的人、一个真实的用户。所以它并不等同于用户画像。
那么我们在 B 端项目中进行了用户角色分析后,仍然有必要结合具体的场景和行为进行讨论。比如,同一个用户很有可能同时属于「开发者」和「项目管理员」,那么他的诉求将会更为具体也更为复杂。
6. 案例浅析 那么,对于开篇提到的两款产品,在设计分析阶段如何找到切入点呢?
案例之一是一款 CI 产品,集成了测试自动化、运维可视化的代码交付部署平台,并能帮助业务上线前高效收集体验反馈。
产品分为两大功能模块:代码部署的流水线管理、业务内测安装体验,由此产生两大类用户:开发运维用户、产品体验用户。
问题就在于,目前移动端的信息架构划分了四个板块,A 作为首页,推送的都是与 B 板块相关的产品体验内容,而只有 C 是面向运维的流水线管理功能。于是就收到了前述的一些用户反馈。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因为产品在迭代过程中只是粗暴地堆砌功能,没有先对用户角色进行拆解分析,于是所有的用户都看到完全一样的信息,却并不是他们最想看到的内容。
于是我从「收敛性」的角度进行用户分析,找准不同角色的目标。
结合反馈和进一步访谈结论,可以定位到一个关键的问题:缺少针对不同用户角色的 APP 首页差异化设计。因无法将不同用户快速引流到他们预期的功能板块,从而阻碍了他们处理业务的操作流程。
针对这一问题,可以将设计目标定义为「精准」——让用户在自身角色场景下更轻松、更准确地找到当前需要处理的任务。
通过用户分层设计,减少与角色无关的信息干扰。开发运维用户的业务操作不涉及 A、B 功能模块,但业务体验用户反而以 A 功能为核心任务,这就是角色之间的差异性。当我们清楚掌握这些边界之后,就可以寻求更优的方案,使用户不被过多无关信息所干扰,操作流程就会更聚焦、更顺畅。
案例二是面向游戏营销活动的开发运营平台,通过统一的自研的前端开发框架,实现游戏项目内嵌的运营活动,使不同游戏业务都能复用相同的开发资源,快速发布、运营游戏内营销活动。
这个项目处于快速迭代功能的阶段,也就是先后追加功能模块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就出现了“熵变”,信息架构越来越混乱无序。主要体现在平台的两个主要板块:运营中心和开发中心。
从字面可以理解,两个板块分别面向运营人员和开发人员。然而,当前运营中心里只有运营数据以及第三方运营平台的入口,而运营人员日常高频操作的应用发布、管理,却全部集中在开发中心里。
造成这一困扰的原因也是初期追求快速迭代,希望将开发中心已实现的一套功能直接对运营人员开放,协同完成开发和发布。
而后果就是,运营人员需要在两个板块间反复横跳,操作路径无序又冗长;而且大多数情况下需要深入到看起来与角色无关的开发中心里管理他们的运营业务,显然对新手非常不友好。
从用户角色的「差异化」入手,通过对角色分析和信息架构的重新梳理,可以得到设计目标就在于「聚焦」——依托业务边界,使用户聚焦关注自身角色的业务流程。 前面提到用户角色具有业务边界,那么边界外的信息就应该尽量减少,从而提高认知和操作效率。
进一步推导设计策略:通过对运营人员角色的流程疏导,整合搭建运营中心的信息架构,将运营业务从开发中心中抽离,从而简化运营操作路径。
7. 总结 「当(某角色)用户使用产品某项功能的时候,他们是为了完成某个特定的任务(到达某种目标)」
一旦理解了这句话,并在设计过程中切实围绕场景、角色、目标去深入分析,我们的设计方案将会更有效地解决体验问题、提高业务效率。
欢迎关注作者微信公众号:「腾讯设计族」
-
腾讯5000字干货!深度分析B端产品设计中的「用户角色」
UI交互 2022-08-191. 前言 作为体验设计师,用户永远是我们最关注的部分。对于 C 端产品,我们常常绘制用户画像进行分析;而 B 端产品由于特有的复杂业务性质...1. 前言 作为体验 设计师 ,用户永远是我们最关注的部分。对于 C 端产品,我们常常绘制用户画像进行分析;而 B 端产品由于特有的复杂业务性质,用户更多通过「角色」的概念与系统进行链接。因而 B 端 用户角色 的分析对于产品设计有着更大的意义。
两步走!从用户角色捋清B端产品设计思路! 作为 B 端产品的交互设计师,我们常常会感到困惑,面对复杂的业务逻辑让我们感到“无从下手”,犹如在一团乱麻找不到“线头”所在。
阅读文章 >
在我近期参与的 B 端项目中,遇到过这样的问题:
无关功能对用户造成了干扰
有用户反馈,某 CI 产品的 A 功能他并不需要使用,却占据了界面的核心模块,造成了一定的干扰;另一类用户则表示他只需要 A 功能,其他完全不关心,所以觉得现有产品形态太过复杂了。
事实上,这两类用户的确存在不同的业务需求,这决定了他们使用产品时的目标和路径。B 端产品尤其注重效率和目的性,与业务无关的内容通常也并不该引起用户过多关注,否则将影响用户的操作流畅度和整体体验。
不同角色的用户操作路径交错无序
另一款面向游戏营销活动的管理平台,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尽管平台划分了「运营中心」和「开发中心」两个模块,但在经历多轮快速迭代后,有大量运营管理操作杂糅在了开发中心流程中,并未真正解耦合。这使得运营用户需要在两个模块之间反复横跳,操作路径不清晰。
这些问题都源于前期对用户的分析不够透彻,缺少业务流程中针对不同用户的差异化设计。而「用户角色」的概念在这里能更明确地定义各类用户的分工和目标,有效形成业务闭环。
2. 关于用户角色 根据拉里·康斯坦丁 (Larry Constantine) 的定义:用户角色 (User Role) 是一种抽象的概念模型,是对一类用户及其问题之间关系的定义,包括需求、兴趣、期望和行为模式。
可见「用户角色」和「用户」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不同的意义——
角色是抽象的,用户是具体的 角色表示的是一种身份和逻辑关系,用户表示的是切实、独立的个体
角色建立在用户与问题/业务/系统之间,帮助我们概括两个问题:
① 业务需要什么用户做什么事;② 用户希望如何完成 Ta 的业务。
当然,C 端产品也有「用户角色」的概念,只是一般比较宽泛,不会显式强调出来这一名词。
比如教育类 APP,显而易见就有「讲师」和「学员」两种角色,只不过在设计研究中,角色的概念通常直接融入到用户画像里进行描述了。
从宏观意义上,C 端与 B 端的「用户角色」可以说并无不同,因为不管 C 端 B 端,我们都需要通过分析不同角色的目标来有针对性地拆解问题,解决用户痛点,完成体验设计;但从具体的操作思路上,二者还是有区别的。
我认为一个比较大的区别在于:
C 端用户角色是「外驱」的,由外部条件和场景影响用户行为,从而创造用户画像;B 端用户角色则是「内驱」的,是业务由内而外赋予用户角色的定义。
如何理解这两个词呢?
C 端在做体验分析的时候,更多是通过场景来对用户进行观察剖析,然后才会产生相应的角色,这些角色很多时候也不会有太明确的边界。
比如高德地图的驾车导航最近出了「新手模式」和「标准模式」,产生了「新手司机」和「老司机」两种角色。其实这一变化就是基于两种用户场景给出不一样的播报体验,而基础的用户目标和设计策略本质上还是一致的。
反观 B 端则是以业务为核心,由业务直接决定了用户角色的存在和定义,而具体的单个用户个体我们几乎不再关心了,哪怕去做用户调研、访谈,视角也是围绕“这类角色的用户遇到什么问题、如何解决”等等。
B 端的用户角色具有很强烈的边界,比如常见的 OA 审批,提单者和审批者的操作流程完全不一样,他们的目标也不一样,前者追求简单快速,后者追求安全准确,那么设计时的关注点也会大大不同。
3. 为什么要分析用户角色 业务层面
用户体验设计的根本目标就是解决「用户」的问题,而 B 端产品除了面对人,还与复杂的「业务」息息相关。「用户角色」常常就是链接用户与业务的一种逻辑概念。
正是由于 B 端产品具有显著的业务特性,设计师在分析逻辑、处理用户体验问题时,首先要明确「业务场景」。不同场景下,用户的体验目标和任务路径有很大差异,这就需要对用户角色有清晰的认知。
另一方面,设计师需要有同理心,那么我们对用户角色进行分析的过程,同时也是我们开始用同理心站在业务视角去理解用户的过程。
用户角色的分析对于建立心智模型有很大帮助,只有对角色有了充分的理解和认识后,才能产生同理心,做出真正有价值、受人认同的设计方案。
技术层面
B 端产品中的角色权限系统是必备的基础能力,这也使得「用户角色」在 B 端的产品设计中更具研究意义。
这是典型的 RBAC 权限结构,源于计算机数据库系统,用来管理用户在操作使用时的权限,也就是通过角色来约束哪些用户能访问什么、变更什么。
在这里「角色」同样不是一种「实体」,而是一种「关系」,它的作用是解耦合。
在计算机的世界里,天然存在「权限」的课题,因为不可能每个用户都拥有完全的权限;而如果没有角色这个中间层,那么系统管理员需要对每一个来访用户单独配置对应权限,显然是很低效的做法。
角色就把这层关系进行了松绑,因为角色是有限的,只要定义了角色所拥有的权限,无论加入多少用户都只需赋予其角色即可。另外,当权限分配发生变化时,也只需对角色进行调整,不必每个用户都排查一次,维护成本也大大减少了。
B 端常见的权限中心设计,必定会接触到这一逻辑结构。目前大部分的 B 端平台也都是采用这套权限管理机制的,属于平台的基础能力。
某一角色的用户在平台中能做什么、怎么做,一定程度上已经由权限系统进行定义和限制,那么设计师就更应该全面掌握各类角色所处的背景,明确业务流程中每个环节所参与的角色,从他们的视角中挖掘操作体验的问题。
比如常见的运营 SaaS 平台中会有「开发者」和「运营者」两种角色。哪怕在同一业务场景中,这两种角色的用户认知习惯和操作流程都会不同,设计师就需要针对角色的目标进行深入分析。
由此可见,相比 C 端,在 B 端的体验设计中将更有必要面向「用户角色」进行设计分析。
4. 用户角色有哪些特征 作为一种技术性的抽象模型,用户角色有别于人物模型或用户画像 (Personas)。人物模型是一种比喻模型,它们被构造为类似真实的用户,更像身边的普通人。而用户角色是抽象属性的集合,通过背景、特征和指标来综合表现。
具体而言,人物模型会尽可能真实地描述一名用户的性别、年龄、所在城市和日常习惯偏好;而用户角色则并不纠结这些细节,而是把构建的精力放在业务特性中,沿着关键决策链来划分用户群体。
那么,结合理论资料及 B 端领域的实践经验,我归纳了「用户角色」的如下三个特征:全覆盖、差异化和收敛性。
全覆盖
覆盖,指的是用户角色的覆盖范围。我们在初期对角色进行分组定义时,必须涵盖系统中的每一类角色,从而保证业务闭环的完整性,避免流程断裂而跑不下去。
比如上图所示三种角色,他们共同完成了产品上线所需的三个核心环节,缺一不可。
再比如开篇提到的开发运营工具,我们知道显然存在「开发者」和「运营者」两种角色,但除此之外,经过洞察会发现还会有部分用户属于「测试人员」或「产品经理」,同时也必定会有各级别「管理员」权限的角色。所有这些角色的配合才能构成完整业务的协作流,而每个角色所处的环节都是设计师需要换位分析的。
因此,设计师需要在分析问题之前先明确所有角色,保证全面覆盖到业务。
差异化
用户角色与人物模型的其中一个鲜明区别,就在于用户角色有着更为明确的边界。由于业务分工的明确性,也由于系统权限的客观定义,角色和角色之间定有比较清晰的分界线,使得用户目标、操作流程等都存在显式的差异化。
比如腾讯英语君通过初次使用时选择身份来提供差异化的服务,让不同角色的用户能更快更好地达成他们使用 APP 的目标。
又比如我最近参与的 CI 产品,两类用户对于产品的诉求完全不同,正是因为他们的角色有明确的业务分工,需要完成的任务有差异性,因此需要针对他们所处的场景和目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定制符合各自预期的体验方案。
收敛性
我们知道,C 端产品在做人物模型会尽可能丰富地展现用户的多面性,以发散的视角去还原一个「真实的人」。但 B 端分析用户角色时明显相反,受限于业务的既定范围,用户角色天然具备收敛性;简言之:B 端用户一般不会进行与其角色目标无关的操作,也不太会有额外的个性化的想法。
好比一款 OA 系统,普通员工一般无法进行审批,所以审批相关的操作流程不需要引起他们关注;而即便是审批者或管理员,在这个系统中也不会凭空希望增加评价功能的体验,或增强审批过程的趣味性,因为他们角色的业务目标是高效准确地完成批复。
5. 如何针对用户角色进行设计 B 端产品中,角色定义通常已经由业务所决定,但我们在设计中仍然需要关注各角色的特点和任务目标,可通过同理心地图等研究工具进行拆解分析,解决不同用户路径中存在的体验问题。
业务边界
站在内部视角,我们知道用户角色是源于自身业务属性的。不同角色之间体现了差异性,也就存在较为明确的业务边界。当我们能清楚划分这些边界时,我们也就可以梳理出某一角色在某一场合下既定的操作流程。
那么,设计师需要做的就是结合这些业务特性,确定各角色的用户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从而排除冗余的信息和操作,提高信噪比,聚焦任务目标。
我比较常用的工具是泳道流程图,在一些多角色协作的业务场景中,泳道的分隔线就提供了直观的边界,我们可以清晰梳理出协作的每一个环节,以及每个角色所关注的信息。
以前面提及的 CI 产品为例,第一类用户的业务操作不涉及 A 功能模块,但第二类用户反而以 A 功能为核心任务,这就是角色之间的差异性。当我们清楚了解这些边界之后,就可以寻求更优的方案,使用户不被过多无关信息所干扰,操作流程就会更聚焦也更顺畅。
同理心地图
站在外部视角,带着用户的眼光进行审视,我们可以运用同理心地图等用户研究工具,代入角色去了解目标用户。
但值得注意的是,「同理心」对于抽象的角色模型其实是不起作用的。所以我们仍然需要在用户角色基础上进一步开发出人物模型,多维度表现用户目标及复杂行为模式,为同理心地图提供更全面具体的情境。
来源:《Updated Empathy Map Canvas》——Dave Gray
在《About Face》中也提到,用户角色是抽象概念,也存在着局限性。
换言之,我们在审视用户角色的时候,并不会认为那就是一个具体的人、一个真实的用户。所以它并不等同于用户画像。
那么我们在 B 端项目中进行了用户角色分析后,仍然有必要结合具体的场景和行为进行讨论。比如,同一个用户很有可能同时属于「开发者」和「项目管理员」,那么他的诉求将会更为具体也更为复杂。
6. 案例浅析 那么,对于开篇提到的两款产品,在设计分析阶段如何找到切入点呢?
案例之一是一款 CI 产品,集成了测试自动化、运维可视化的代码交付部署平台,并能帮助业务上线前高效收集体验反馈。
产品分为两大功能模块:代码部署的流水线管理、业务内测安装体验,由此产生两大类用户:开发运维用户、产品体验用户。
问题就在于,目前移动端的信息架构划分了四个板块,A 作为首页,推送的都是与 B 板块相关的产品体验内容,而只有 C 是面向运维的流水线管理功能。于是就收到了前述的一些用户反馈。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因为产品在迭代过程中只是粗暴地堆砌功能,没有先对用户角色进行拆解分析,于是所有的用户都看到完全一样的信息,却并不是他们最想看到的内容。
于是我从「收敛性」的角度进行用户分析,找准不同角色的目标。
结合反馈和进一步访谈结论,可以定位到一个关键的问题:缺少针对不同用户角色的 APP 首页差异化设计。因无法将不同用户快速引流到他们预期的功能板块,从而阻碍了他们处理业务的操作流程。
针对这一问题,可以将设计目标定义为「精准」——让用户在自身角色场景下更轻松、更准确地找到当前需要处理的任务。
通过用户分层设计,减少与角色无关的信息干扰。开发运维用户的业务操作不涉及 A、B 功能模块,但业务体验用户反而以 A 功能为核心任务,这就是角色之间的差异性。当我们清楚掌握这些边界之后,就可以寻求更优的方案,使用户不被过多无关信息所干扰,操作流程就会更聚焦、更顺畅。
案例二是面向游戏营销活动的开发运营平台,通过统一的自研的前端开发框架,实现游戏项目内嵌的运营活动,使不同游戏业务都能复用相同的开发资源,快速发布、运营游戏内营销活动。
这个项目处于快速迭代功能的阶段,也就是先后追加功能模块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就出现了“熵变”,信息架构越来越混乱无序。主要体现在平台的两个主要板块:运营中心和开发中心。
从字面可以理解,两个板块分别面向运营人员和开发人员。然而,当前运营中心里只有运营数据以及第三方运营平台的入口,而运营人员日常高频操作的应用发布、管理,却全部集中在开发中心里。
造成这一困扰的原因也是初期追求快速迭代,希望将开发中心已实现的一套功能直接对运营人员开放,协同完成开发和发布。
而后果就是,运营人员需要在两个板块间反复横跳,操作路径无序又冗长;而且大多数情况下需要深入到看起来与角色无关的开发中心里管理他们的运营业务,显然对新手非常不友好。
从用户角色的「差异化」入手,通过对角色分析和信息架构的重新梳理,可以得到设计目标就在于「聚焦」——依托业务边界,使用户聚焦关注自身角色的业务流程。 前面提到用户角色具有业务边界,那么边界外的信息就应该尽量减少,从而提高认知和操作效率。
进一步推导设计策略:通过对运营人员角色的流程疏导,整合搭建运营中心的信息架构,将运营业务从开发中心中抽离,从而简化运营操作路径。
7. 总结 「当(某角色)用户使用产品某项功能的时候,他们是为了完成某个特定的任务(到达某种目标)」
一旦理解了这句话,并在设计过程中切实围绕场景、角色、目标去深入分析,我们的设计方案将会更有效地解决体验问题、提高业务效率。
欢迎关注作者微信公众号:「腾讯设计族」
-
PPT超全自学指南(11):进击的版式之关键词页面(下)
UI交互 2022-08-19进击的版式简而言之就是分享一些我观察设计作品的方法,从整体到细节都会讲到。如果一个作品GET不到,就带大家多看一些(我也不想这么中二的,如果有更好的名字欢...进击的版式简而言之就是分享一些我观察设计作品的方法,从整体到细节都会讲到。如果一个作品GET不到,就带大家多看一些(我也不想这么中二的,如果有更好的名字欢迎评论。
往期回顾:
PPT 超全自学指南(1):明确目标+软件操作 历时一个月的精心制作,用轻量有趣的图文,帮你轻松自学 PPT 设计。
阅读文章 >
PPT 超全自学指南(2):搜索能力和逻辑能力 历时一个月的精心制作,用轻量有趣的图文,帮你轻松自学 PPT 设计。
阅读文章 >
PPT 超全自学指南(3):图示能力和设计审美 历时一个月的精心制作,用轻量有趣的图文,帮你轻松自学 PPT 设计。
阅读文章 >
PPT 超全自学指南(4):深入发展和学习资源 历时一个月的精心制作,用轻量有趣的图文,帮你轻松自学 PPT 设计。
阅读文章 >
PPT 超全自学指南(5):8个常见问题解答 历时一个月的精心制作,用轻量有趣的图文,帮你轻松自学 PPT 设计。
阅读文章 >
PPT 超全自学指南(6):进击的版式之观察逻辑(上) 进击的版式简而言之就是分享一些我观察设计作品的方法,从整体到细节都会讲到。
阅读文章 >
PPT 超全自学指南(7):进击的版式之观察逻辑(下) 进击的版式简而言之就是分享一些我观察设计作品的方法,从整体到细节都会讲到。
阅读文章 >
PPT超全自学指南(8):进击的版式之封面页 进击的版式简而言之就是分享一些我观察设计作品的方法,从整体到细节都会讲到。
阅读文章 >
PPT超全自学指南(9):进击的版式之目录页 进击的版式简而言之就是分享一些我观察设计作品的方法,从整体到细节都会讲到。
阅读文章 >
PPT超全自学指南(10):进击的版式之关键词页面(上) 进击的版式简而言之就是分享一些我观察设计作品的方法,从整体到细节都会讲到。
阅读文章 >
-
设计师如何掌握系统阅读能力?来看这份7000字总结!
UI交互 2022-08-19全文7334字,为大家介绍一种系统化阅读的方法,帮助大家像标准化的产品设计一样,有目标、有步骤、有体系的阅读,从而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读完这篇文章,记...全文7334字,为大家介绍一种 系统化阅读 的方法,帮助大家像标准化的产品设计一样,有目标、有步骤、有体系的阅读,从而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读完这篇文章,记得参加读书打卡活动哦:
来了!免费送设计书活动正式开启 每天下班后都沉迷于短视频的短暂性快乐?
阅读文章 >
1. 序言 你很清楚读书的价值,因为读书是这个时代成本最低的学习方法;
你平时也会看书,但非常零散,有空的时候就翻翻,看完了转个身就忘得一干二净;
你还会因为要选择读什么书头疼,时常让别人给你推荐,但往往发现那些“好”的书,你根本看不进去;
你甚至有时候很害怕那些读书的人,因为他们就像一面镜子,有时候让你为自己的无知感到惭愧;
我和你一样,在过去都被这些问题所困扰。过去十年,我尝试过 3 次系统化阅读,前两次都失败了。我买过很多书,也逼着自己读《基业长青》、读《定位》、读《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但最后发现,我一无所获,什么都记不住,阅读的过程特别难受,我觉得自己就属于那种不爱阅读的人。
直到三年前我再一次逼着自己阅读,我把读书和自己的工作关联起来,每周坚持读 3-5 个小时,一开始也特别难受,但随着我把书本里的知识快速应用到工作中,比如《有效竞品分析》教会我如何做竞品,《超级转换率》教会我如何设计内容策略,《上瘾》教会我如何去培养用户的习惯,我突然对阅读产生了很大的兴趣。而随着阅读的书越来越多,我突然发现就在某一天,那些过去所积累的知识点全部都可以串起来了,他们就像琴键上的音符,我可以随意弹奏自己喜欢的曲子。这种感觉,让我特别兴奋,也让我建立了自己的知识体系。
在分享这个读书方法之前,我特意阅读了查尔斯·范多伦在 1940 年就出版的《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完这本书后,悔恨万分,如果早在十年前就看了这本书,也许自己就可以少走很多弯路。但我又特别庆幸,虽然走了很多弯路,但原来我摸索出来的 阅读方法 可以获得验证,而且结合了自己的阅读目标和习惯以后,这个方法对我有特别大的帮助。
在接受到优设网的读书共创活动邀请以后,我突然很想把这一套系统化阅读的方法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可以通过这套方法,养成系统化阅读的习惯,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最终找到这个提升学习最简单的办法。
2. 为什么需要系统化阅读? 阅读其实分两种类型,一种是零散的阅读,另一种是系统化的阅读。这两种类型就有点业余和专业的区别,零散的阅读重在消遣,甚至很随性;而系统化的阅读,则是体系化地设计读书的方向和目标。
① 什么是零散的阅读?
零散的阅读就是很随机的阅读,你可能在某个直播间看到他正在推荐一本书,你刚好有兴趣,然后就买了。最后当书邮寄到家里的时候,你随便翻了翻,最后发现工作很忙,就丢到一边了。或者你下载某个读书 APP,看了几页《情感化设计》,又去阅读《腾讯传》,不到 1 周,你就把 APP 直接卸载了,因为你当下的工作内容焦点是画好一个产品的原型,你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读这些书。
这就是零散的阅读,像兴致高昂的时候看一部电影,看完以后,只能聊以慰藉。这样的阅读形式,没有目标、没有体系,所以导致最后放弃阅读。这样的场景,相信大家都有经历过。
② 什么是系统化阅读?
系统化阅读和零散的阅读刚好相反,它需要把读书这件事,像运营一个产品一样,定方向、定目标、定 KPI,每天都要持续阅读,吸收知识,从而保持一个长期学习和阅读的状态。这很像一个军事化的管理,把阅读这件事,当作一个每天要完成的工作一样对待。
听上去好像很难,但事实上系统化阅读并不复杂,只要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坚持下去,从而把读书培养成一个习惯,帮助我们把工作做得更好。
③ 系统化阅读对我们有什么帮助?
第一,持续性地输入。就像上面所描述的,如果只是零散的阅读,它就像看一场电影,对你的帮助很小。但系统化阅读可以让你保持每天持续性地输入,这就是提升内力,让你真正变成一个武林高手。
第二,形成知识体系。我在下面会介绍一个知识阅读地图的工具,其实它就可以当做知识体系,你要阅读的书籍,一定要和你的职业、兴趣挂钩,这样才能学以致用,让你认识到读书对你的工作有多么重要。
第三,成为知识创作者。随着你的阅读时间越长、知识的积累越多,你就可以尝试输出。你也可以成为你现在羡慕的那些创作者,给大家讲费茨定律,讲尼尔森十大交互原则,甚至出书。
3. 如何学会系统化阅读? 想要学会系统化的阅读,我们就需要学会如何找到对自己有帮助的书籍,学以致用,才能让我们保持旺盛的精力和兴趣阅读下去。很多时候,并不是我们不能坚持,而是我们缺乏如何系统化规划读书这件事的方法。所以我们需要先构建一份知识阅读地图,然后掌握选书的方法,最后再开始系统化的阅读。
① 读书准备 构建知识阅读地图
知识阅读地图就是根据自己的职业、兴趣去设定一个个读书主题,这些主题最终会组成你的阅读地图,帮助你把读书这个宽泛的概念聚焦到你自己身上,从而让你有目标地读书。这其实就是我们自己的知识体系。
我曾经尝试过 3 次系统化读书的计划,但前两次都失败了。当我第三次咬着牙最后坚持下来以后,我发现前两次之所以失败,并不是我没有毅力,而是不懂去设计这样的知识阅读地图。这导致我很多时候不知道看什么书,也无法把这些书籍链接起来,形成我的知识体系。
这有点像我们坐地铁的时候,如果你坐在中间,没有语音播报、也看不见地铁的路线图,你就很慌,不知道自己在哪里,你要在什么时候换乘,甚至到站了也不知道。知识阅读地图就能扮演这样的角色,让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状态和兴趣随时换乘、随时阅读,让读书有体系化。
如何设计知识阅读地图?
知识阅读地图的设计可以根据两个维度来划分,第一种是职业技能,第二种是个人兴趣。比如对我们产品 设计师 来说,我们平时最关注的有产品、交互、UI 设计、用户心理学等相关的知识点,那么我们就可以把这些主题都写出来。
我是一个创业者,所以我的知识阅读地图是这么去设计的。从创业思维到商业分析,从产品分析到交互设计,最后从市场营销到用户运营,这其实是一个互联网产品设计开发的路线图。而当我构建了这个地图以后,我对自己的读书计划就非常清晰,我知道自己要读什么书、需要加深哪方面的知识。当我在某一个点比较疲惫的时候,我又可以跳出来重新思考,从整体到局部、从宏观到微观去调整我的读书节奏。
个人兴趣非常好理解,比如你喜欢历史,你喜欢文学,你喜欢音乐,那么你可以把你这些有兴趣的点都加上,这样当你阅读产品设计很疲惫的时候,可以跳出来去换一下读书主题,这样会获取不同的灵感。
② 选对的书 有句话叫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对于读书也是一样。如何选书,选到一本对自己有帮助的书,可以根据以下三个原则来选择。
关心什么,就读什么书
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读书也一样。如果你选了一本自己当下不感兴趣的书,比如现在你最想提升交互设计相关的知识,那么让你去读《疯传》,你会很容易放弃。因为那样的书籍,是偏向非常宏观的产品设计书籍,和你当下的兴趣焦点不匹配。但如果我推荐《步步为赢》给你,你就很容易看得进去,这本书里的知识都和交互设计相关,你打开就有兴趣。所以,选书一定要结合自己当下的工作、兴趣和焦点来选择,不要去读那些和自己当前无关的书籍,这样你会很难受,你即便花费很多精力读完了,你也不知道怎么用。
浅入深出,先找容易的
如果你在刚尝试阅读的初期就去选择《设计心理学》、《about face 4: 交互设计精髓》这类书籍,你可能很容易就会放弃。首先这类书籍本身是国外的专家撰写,文字风格和写作思维本来就和我们不同,再加上又是翻译过来的,读这类书籍本身就很晦涩,而且阅读难度很高,需要很强的理解能力和知识积累。所以我们在初期选书的时候,一定要选容易上手的,比如《UI 设计那些事儿》这样的书籍,很容易看进去,它本身的知识点比较少,文笔风格通俗易懂,读这类书,可以快速让我们产生对阅读的兴趣,让你有欲望读下一本。
读得越多,选书更容易
当你去读一本书的时候,你会发现这本书里有很多新的知识点,或者会提到很多书籍。比如《步步为赢》的序就是《破茧成蝶》系列的作者写的,而《破茧成蝶》这套系列书也主要讲交互设计入门,那么当你看完《步步为赢》你就可以去读《破茧成蝶》,这会巩固你对交互设计的学习。
我的微信读书书架,都是这样一本本添加进去的。我去读《抢占心智》,然后把特劳特的《定位》加进来;我去读《定位》,又把迈克尔·波特的《战略的本质》加入到书架,当你读得越多,你越不担心如何选书。
③ 开始阅读 艾德勒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把读书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你学会了选书,还要懂得如何去阅读,别小看阅读这件事,掌握一个正确的阅读方法将会极大提升你的阅读效率和收获。
第一遍:快速阅读
所谓快速阅读,就是去快速了解一本书。为什么要快速了解一本书,这有点像相亲,我们需要快速的先了解一下彼此,看看是否有进一步的必要。快速阅读的作用,就是这样,让你从最短的时间里去了解这本书讲了什么,主题是什么,它会对你有什么帮助,值不值得深入阅读。
查看书籍介绍、目录和序
先查看书籍的介绍。这短短的一两百字,能很清晰的把这本书讲了什么说清楚,这可以帮助你快速判断这本书的价值怎么样。如果使用 APP 读书的朋友,还可以去查看这本书的评论,从评论里去看看大家读完的感受。然后仔细阅读这本书的目录。目录就像产品的信息结构,非常清晰地把这本书的内容结构向你展示。最后再仔细阅读作者的序。作者写这本书的背景是什么,为什么写,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自序里面作者都会交代得很清楚,这对我们判断这本书是否值得第二遍深入阅读,非常有帮助。
把阅读时间控制在 1-2 小时
尝试在 1-2 个小时内把这本书快速读完。虽然是快速阅读,但如果只是潦草的翻一翻,这样的价值也不大,我更建议在第一遍快速阅读的时候也要稍加心思阅读,把时间控制在 1-2 小时之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个阶段,一定要注意,不要抠字眼,不要因为前后无法连接就消耗时间,记住,这只是第一遍,我们就像相亲一样,先吃个饭看看有没有继续了解的必要。
第二遍:深入阅读
所谓深入阅读,就是当你快速读完一本书之后,这本书对你有没有帮助,值不值得你深读,你已经可以做出判断了。如果这本书很有价值,那么就需要开始深入阅读,而如果这本书对你没啥帮助,先扔掉它,别犹豫。由于我已经彻底习惯用 APP 读书,所以下面的阅读方法主要基于 APP 读书的习惯,不过方法都大同小异,大家可灵活调整。
放慢速度,理解作者的意图
当你开始第二遍阅读的时候,一定要慢。像曲卉的《硅谷增长黑客笔记》,我是第二遍细读的时候才真正读懂这本书,我一共消耗了 13 个小时。千万不要在意自己读书慢,只有把知识吃透,你才能实现知识的输入。而一本好书,是非常值得你花费很多时间去深究和阅读。所以记住,第二遍深入阅读的时候,放慢速度,要去理解作者真正的意图,这样才能吸收作者的知识。当然,我个人建议可以把时间控制在 5-10 个小时,这样会比较理想。
划线做笔记,把重要的记下来
以微信读书为例,虽然传统的阅读是一个封闭的行为,但微信读书加入了社交元素,所以在读书的时候,就能看到很多热门划线。这些划线其实就是一本书里的核心观点,你可以跟着书友们一起划线,也可以把你觉得很重要的内容划线标记下来,这样你就开始慢慢积累知识点。
看别人的想法,换个角度去理解
我习惯了开放式的读书方式,所以在某个知识点我不是很理解作者意图的情况下,我会去查看别人的想法,去看看别人怎么理解这个知识点,这样可以快速解决我的一些困惑点。就像《疯传》、《上瘾》这些书籍,很多翻译非常难理解,但去查看书友的想法,我甚至能找到英文原文,这对我的理解有非常大的帮助。
④ 持续阅读 当你已经把一本感兴趣、有价值的书读完的时候,很多人都会陷入一个思维怪圈,那就是要写读书笔记,似乎如果不长篇大论来一篇就感觉自己的书白读了。我过去也陷入这个怪圈,总感觉不写点什么好像对不住自己。
但当我一步步构建了自己的知识阅读地图的时候,我突然明白,读书笔记这个东西,不一定非得你读完就去写。这就像选书一样,一定要和当下的兴趣相关,你如果没时间、没精力,甚至不知道怎么写,那么就继续阅读其他你感兴趣的书籍,不要把输出当做是一个必然的行为。
事实上,你划线、写想法,也是一种输出。另外,你读的书不够多,你输出的质量也不会很高,所以我的建议很简单,如果很想写,那么就需要开始第三次、第四次阅读,如果没精力,那就继续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书籍,持续阅读,不要停下来。
⑤ 输出笔记 当你读的书足够多,你所积累的知识点其实已经慢慢串联起来了,这个时候你可以尝试输出,形成你自己阅读的闭环。我把读书笔记的输出,分为「介绍一本书」、「点评一本书」和「创作一本书」三个层次,我们今天先讨论如何学会「介绍一本书」这个最常见和最简单的输出形式。
梳理内容信息结构
一本书和一个产品一样,它也有内容信息结构,我们在尝试输出的时候,需要先把整本书的内容信息结构梳理出来,这很像我们做产品拆解,第一步就是梳理信息结构,完完整整的了解它。内容信息结构就像一本书的骨骼,它有多少骨头、器官,你都需要了解,这个时候,我们只需要用类似 Xmind 这样的思维导图工具就能辅助完成。
当你去梳理这本书的内容信息结构的时候,其实就是第三次阅读。你要以复习回顾的姿态去阅读,一边梳理一边细读,最好把你在深入阅读时候的状态调动起来。你会感觉从未这么清晰地阅读过一本书,你仿佛就是作者本人,从内到外、从全局到细节,你都了如指掌。
说清楚这本书讲了什么?
当我们梳理完内容信息结构以后,我们可以轻松地从全局到细节去了解作者这本书。这个时候,你要做的,就是向读者介绍清楚,这本书讲了什么。
从内容结构切入
所谓内容创作结构,就是作者以什么结构去写这本书。对读者而言,他们首先想知道这本书讲了什么,那么你先从内容结构切入介绍,这是最高效的方式之一。比如《上瘾》,作者提出上瘾模型以后,开始对上瘾模型的四个原则进行详细的阐述,最后对上瘾模型的使用、注意事项进行总结。而这种“提出核心观点-分段介绍-如何应用”的内容结构是大部分书籍创作的通用形式,比如像《影响力》、《疯传》、《增长黑客》这些书都是这样。
筛选有趣的案例
对于作者原书的案例,我不建议过多使用,这样会降低读书笔记的原创度。但是可以挑选一些有趣的故事案例,但记住,不要生搬硬套,而是要根据创作的意境把案例加入进来。严格来说,在引入作者的案例的时候,一定要尝试二次创作,不管是文字风格,还是切入的角度,都要和你文章的调性保持一致。
灵活调整内容比例
所谓内容比例,就是这本书的介绍所占整篇文章的比例。这个比例,我觉得占到整篇笔记的 30%-50%都可以。这其实主要和你输出的主题有关,如果你只是把这本书当一个切入点用来延展讨论,那么你可以弱化,而如果你主要以介绍这本书为主,那么再多一点也无妨。
如何应用这本书?
学以致用是读书最大的目的,如果不能把一本书的知识转换到我们的工作里面去,很难有人能坚持下去。所以在把一本书介绍完以后,一定要去思考这本书如何应用,不仅仅是为读者,更是为自己。比如《UI 设计那些事儿》这本书,对我而言,它就是一本设计工具书籍、一个文案词典和一套底层设计思维。所以我在解读的时候,简单直接地把我如何应用的场景描述出来,读者看了就会感觉身临其境,原来这本书可以这么用。
这本书是什么类型?
一本书的分类很重要,比如像《秒赞》这种书籍,我会把它定位成一本写标题时候的工具书,只要我没灵感,我去翻一翻,就能找到很多参考;再比如《疯传》这样思维提升的书,当我要去为客户策划一个新品牌的时候,我就需要用到他的 STEPPS 模型。所以你可以先为这个书做一个清晰的定位,然后告诉读者,这本书首先可以帮助你解决什么。
可以应用到什么场景?
你可以描述具体的场景,比如你在做某个项目售前的提案中引用到了这本书的某个知识点,它对你有什么帮助,最后帮你解决了什么,这样就能实现从输入到输出,再到应用的闭环。这样的场景描述,如果加上排比语句,会给读者很大的冲击,它可以让读者快速感知到这本书的价值。
对我们有什么帮助?
你可以描述自己真实的感受,这本书教会了你什么,你又如何把书中的知识点应用到你的工作中,你也可以对这本书的创作风格、内容结构、主题深度等多方面进行讨论。你可以尝试以开放性的话题去创作,比如我对某个知识点的看法是这样,那么你呢?这样可以吸引读者对这些知识点有更高的关注,也会和你一起讨论,获取更多的互动。
4. 送给产品设计师的书单 作为一个连续创业者,这份知识阅读地图,不仅仅是我的知识体系,也浓缩了我的创业思维。我根据自己在创业过程中所需要的知识,按照互联网产品设计开发的路线图而设计。比如,在思考转型到知识付费之前,我读过《精益创业》,所以明白我可以先做一个公众号探索商业模式;我啃了很多遍《疯传》,所以我们的品牌名字叫「设计大侦探」,这个天生就带有传播属性的品牌名称;《善战者说》虽然还没有读完,但我明白做一个品牌之前,愿景有多么重要,所以我以「一起拆解改变世界的产品」为口号;我读过《定位》和《品类战略》,所以我们的内容以产品拆解+读书分享为主;我读过《一人企业》,所以找到当下最适合自己的创业模式。这 8 个书单,介于篇幅,我只是筛选部分书籍,大家也可以添加我的微信好友,我会持续分享,一起共读。其次未来我会在「读书分享」栏目把这些经典的书籍全部解读完。
5. 写在后面的话 戴安娜·莱特在德内拉·梅多斯的《系统之美》的献词里有一句话,我非常认可。“一本书真的可以帮助这个世界,帮助包括你在内的各位读者吗?我认为是的。”
我感谢过去三年咬着牙坚持啃完的每一本书,它们不仅仅帮助我把工作做得更好,更是让我从思维发生质的改变。如果我不读《从 0 到 1》,我很难理解为什么当初我要义无反顾的创业,并不是为了金钱,而是为了活出更精彩的人生;如果我不读《设计心理学》,我就无法弄懂设计需要遵循什么原则,如何把设计服务于不同的用户;如果我不读《如何阅读一本书》,我就无法总结出这套可以帮助很多产品设计师建立知识体系的读书方法,正是因为有了摸索和验证,我才能把这个像标准化产品一样的阅读方法分享给大家。
感谢阅读,让我每天都在进步,感谢系统化阅读,让我不再焦虑!
欢迎关注作者微信公众号:「设计大侦探」
-
设计师如何掌握系统阅读能力?来看这份7000字总结!
UI交互 2022-08-19全文7334字,为大家介绍一种系统化阅读的方法,帮助大家像标准化的产品设计一样,有目标、有步骤、有体系的阅读,从而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读完这篇文章,记...全文7334字,为大家介绍一种 系统化阅读 的方法,帮助大家像标准化的产品设计一样,有目标、有步骤、有体系的阅读,从而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读完这篇文章,记得参加读书打卡活动哦:
来了!免费送设计书活动正式开启 每天下班后都沉迷于短视频的短暂性快乐?
阅读文章 >
1. 序言 你很清楚读书的价值,因为读书是这个时代成本最低的学习方法;
你平时也会看书,但非常零散,有空的时候就翻翻,看完了转个身就忘得一干二净;
你还会因为要选择读什么书头疼,时常让别人给你推荐,但往往发现那些“好”的书,你根本看不进去;
你甚至有时候很害怕那些读书的人,因为他们就像一面镜子,有时候让你为自己的无知感到惭愧;
我和你一样,在过去都被这些问题所困扰。过去十年,我尝试过 3 次系统化阅读,前两次都失败了。我买过很多书,也逼着自己读《基业长青》、读《定位》、读《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但最后发现,我一无所获,什么都记不住,阅读的过程特别难受,我觉得自己就属于那种不爱阅读的人。
直到三年前我再一次逼着自己阅读,我把读书和自己的工作关联起来,每周坚持读 3-5 个小时,一开始也特别难受,但随着我把书本里的知识快速应用到工作中,比如《有效竞品分析》教会我如何做竞品,《超级转换率》教会我如何设计内容策略,《上瘾》教会我如何去培养用户的习惯,我突然对阅读产生了很大的兴趣。而随着阅读的书越来越多,我突然发现就在某一天,那些过去所积累的知识点全部都可以串起来了,他们就像琴键上的音符,我可以随意弹奏自己喜欢的曲子。这种感觉,让我特别兴奋,也让我建立了自己的知识体系。
在分享这个读书方法之前,我特意阅读了查尔斯·范多伦在 1940 年就出版的《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完这本书后,悔恨万分,如果早在十年前就看了这本书,也许自己就可以少走很多弯路。但我又特别庆幸,虽然走了很多弯路,但原来我摸索出来的 阅读方法 可以获得验证,而且结合了自己的阅读目标和习惯以后,这个方法对我有特别大的帮助。
在接受到优设网的读书共创活动邀请以后,我突然很想把这一套系统化阅读的方法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可以通过这套方法,养成系统化阅读的习惯,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最终找到这个提升学习最简单的办法。
2. 为什么需要系统化阅读? 阅读其实分两种类型,一种是零散的阅读,另一种是系统化的阅读。这两种类型就有点业余和专业的区别,零散的阅读重在消遣,甚至很随性;而系统化的阅读,则是体系化地设计读书的方向和目标。
① 什么是零散的阅读?
零散的阅读就是很随机的阅读,你可能在某个直播间看到他正在推荐一本书,你刚好有兴趣,然后就买了。最后当书邮寄到家里的时候,你随便翻了翻,最后发现工作很忙,就丢到一边了。或者你下载某个读书 APP,看了几页《情感化设计》,又去阅读《腾讯传》,不到 1 周,你就把 APP 直接卸载了,因为你当下的工作内容焦点是画好一个产品的原型,你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读这些书。
这就是零散的阅读,像兴致高昂的时候看一部电影,看完以后,只能聊以慰藉。这样的阅读形式,没有目标、没有体系,所以导致最后放弃阅读。这样的场景,相信大家都有经历过。
② 什么是系统化阅读?
系统化阅读和零散的阅读刚好相反,它需要把读书这件事,像运营一个产品一样,定方向、定目标、定 KPI,每天都要持续阅读,吸收知识,从而保持一个长期学习和阅读的状态。这很像一个军事化的管理,把阅读这件事,当作一个每天要完成的工作一样对待。
听上去好像很难,但事实上系统化阅读并不复杂,只要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坚持下去,从而把读书培养成一个习惯,帮助我们把工作做得更好。
③ 系统化阅读对我们有什么帮助?
第一,持续性地输入。就像上面所描述的,如果只是零散的阅读,它就像看一场电影,对你的帮助很小。但系统化阅读可以让你保持每天持续性地输入,这就是提升内力,让你真正变成一个武林高手。
第二,形成知识体系。我在下面会介绍一个知识阅读地图的工具,其实它就可以当做知识体系,你要阅读的书籍,一定要和你的职业、兴趣挂钩,这样才能学以致用,让你认识到读书对你的工作有多么重要。
第三,成为知识创作者。随着你的阅读时间越长、知识的积累越多,你就可以尝试输出。你也可以成为你现在羡慕的那些创作者,给大家讲费茨定律,讲尼尔森十大交互原则,甚至出书。
3. 如何学会系统化阅读? 想要学会系统化的阅读,我们就需要学会如何找到对自己有帮助的书籍,学以致用,才能让我们保持旺盛的精力和兴趣阅读下去。很多时候,并不是我们不能坚持,而是我们缺乏如何系统化规划读书这件事的方法。所以我们需要先构建一份知识阅读地图,然后掌握选书的方法,最后再开始系统化的阅读。
① 读书准备 构建知识阅读地图
知识阅读地图就是根据自己的职业、兴趣去设定一个个读书主题,这些主题最终会组成你的阅读地图,帮助你把读书这个宽泛的概念聚焦到你自己身上,从而让你有目标地读书。这其实就是我们自己的知识体系。
我曾经尝试过 3 次系统化读书的计划,但前两次都失败了。当我第三次咬着牙最后坚持下来以后,我发现前两次之所以失败,并不是我没有毅力,而是不懂去设计这样的知识阅读地图。这导致我很多时候不知道看什么书,也无法把这些书籍链接起来,形成我的知识体系。
这有点像我们坐地铁的时候,如果你坐在中间,没有语音播报、也看不见地铁的路线图,你就很慌,不知道自己在哪里,你要在什么时候换乘,甚至到站了也不知道。知识阅读地图就能扮演这样的角色,让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状态和兴趣随时换乘、随时阅读,让读书有体系化。
如何设计知识阅读地图?
知识阅读地图的设计可以根据两个维度来划分,第一种是职业技能,第二种是个人兴趣。比如对我们产品 设计师 来说,我们平时最关注的有产品、交互、UI 设计、用户心理学等相关的知识点,那么我们就可以把这些主题都写出来。
我是一个创业者,所以我的知识阅读地图是这么去设计的。从创业思维到商业分析,从产品分析到交互设计,最后从市场营销到用户运营,这其实是一个互联网产品设计开发的路线图。而当我构建了这个地图以后,我对自己的读书计划就非常清晰,我知道自己要读什么书、需要加深哪方面的知识。当我在某一个点比较疲惫的时候,我又可以跳出来重新思考,从整体到局部、从宏观到微观去调整我的读书节奏。
个人兴趣非常好理解,比如你喜欢历史,你喜欢文学,你喜欢音乐,那么你可以把你这些有兴趣的点都加上,这样当你阅读产品设计很疲惫的时候,可以跳出来去换一下读书主题,这样会获取不同的灵感。
② 选对的书 有句话叫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对于读书也是一样。如何选书,选到一本对自己有帮助的书,可以根据以下三个原则来选择。
关心什么,就读什么书
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读书也一样。如果你选了一本自己当下不感兴趣的书,比如现在你最想提升交互设计相关的知识,那么让你去读《疯传》,你会很容易放弃。因为那样的书籍,是偏向非常宏观的产品设计书籍,和你当下的兴趣焦点不匹配。但如果我推荐《步步为赢》给你,你就很容易看得进去,这本书里的知识都和交互设计相关,你打开就有兴趣。所以,选书一定要结合自己当下的工作、兴趣和焦点来选择,不要去读那些和自己当前无关的书籍,这样你会很难受,你即便花费很多精力读完了,你也不知道怎么用。
浅入深出,先找容易的
如果你在刚尝试阅读的初期就去选择《设计心理学》、《about face 4: 交互设计精髓》这类书籍,你可能很容易就会放弃。首先这类书籍本身是国外的专家撰写,文字风格和写作思维本来就和我们不同,再加上又是翻译过来的,读这类书籍本身就很晦涩,而且阅读难度很高,需要很强的理解能力和知识积累。所以我们在初期选书的时候,一定要选容易上手的,比如《UI 设计那些事儿》这样的书籍,很容易看进去,它本身的知识点比较少,文笔风格通俗易懂,读这类书,可以快速让我们产生对阅读的兴趣,让你有欲望读下一本。
读得越多,选书更容易
当你去读一本书的时候,你会发现这本书里有很多新的知识点,或者会提到很多书籍。比如《步步为赢》的序就是《破茧成蝶》系列的作者写的,而《破茧成蝶》这套系列书也主要讲交互设计入门,那么当你看完《步步为赢》你就可以去读《破茧成蝶》,这会巩固你对交互设计的学习。
我的微信读书书架,都是这样一本本添加进去的。我去读《抢占心智》,然后把特劳特的《定位》加进来;我去读《定位》,又把迈克尔·波特的《战略的本质》加入到书架,当你读得越多,你越不担心如何选书。
③ 开始阅读 艾德勒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把读书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你学会了选书,还要懂得如何去阅读,别小看阅读这件事,掌握一个正确的阅读方法将会极大提升你的阅读效率和收获。
第一遍:快速阅读
所谓快速阅读,就是去快速了解一本书。为什么要快速了解一本书,这有点像相亲,我们需要快速的先了解一下彼此,看看是否有进一步的必要。快速阅读的作用,就是这样,让你从最短的时间里去了解这本书讲了什么,主题是什么,它会对你有什么帮助,值不值得深入阅读。
查看书籍介绍、目录和序
先查看书籍的介绍。这短短的一两百字,能很清晰的把这本书讲了什么说清楚,这可以帮助你快速判断这本书的价值怎么样。如果使用 APP 读书的朋友,还可以去查看这本书的评论,从评论里去看看大家读完的感受。然后仔细阅读这本书的目录。目录就像产品的信息结构,非常清晰地把这本书的内容结构向你展示。最后再仔细阅读作者的序。作者写这本书的背景是什么,为什么写,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自序里面作者都会交代得很清楚,这对我们判断这本书是否值得第二遍深入阅读,非常有帮助。
把阅读时间控制在 1-2 小时
尝试在 1-2 个小时内把这本书快速读完。虽然是快速阅读,但如果只是潦草的翻一翻,这样的价值也不大,我更建议在第一遍快速阅读的时候也要稍加心思阅读,把时间控制在 1-2 小时之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个阶段,一定要注意,不要抠字眼,不要因为前后无法连接就消耗时间,记住,这只是第一遍,我们就像相亲一样,先吃个饭看看有没有继续了解的必要。
第二遍:深入阅读
所谓深入阅读,就是当你快速读完一本书之后,这本书对你有没有帮助,值不值得你深读,你已经可以做出判断了。如果这本书很有价值,那么就需要开始深入阅读,而如果这本书对你没啥帮助,先扔掉它,别犹豫。由于我已经彻底习惯用 APP 读书,所以下面的阅读方法主要基于 APP 读书的习惯,不过方法都大同小异,大家可灵活调整。
放慢速度,理解作者的意图
当你开始第二遍阅读的时候,一定要慢。像曲卉的《硅谷增长黑客笔记》,我是第二遍细读的时候才真正读懂这本书,我一共消耗了 13 个小时。千万不要在意自己读书慢,只有把知识吃透,你才能实现知识的输入。而一本好书,是非常值得你花费很多时间去深究和阅读。所以记住,第二遍深入阅读的时候,放慢速度,要去理解作者真正的意图,这样才能吸收作者的知识。当然,我个人建议可以把时间控制在 5-10 个小时,这样会比较理想。
划线做笔记,把重要的记下来
以微信读书为例,虽然传统的阅读是一个封闭的行为,但微信读书加入了社交元素,所以在读书的时候,就能看到很多热门划线。这些划线其实就是一本书里的核心观点,你可以跟着书友们一起划线,也可以把你觉得很重要的内容划线标记下来,这样你就开始慢慢积累知识点。
看别人的想法,换个角度去理解
我习惯了开放式的读书方式,所以在某个知识点我不是很理解作者意图的情况下,我会去查看别人的想法,去看看别人怎么理解这个知识点,这样可以快速解决我的一些困惑点。就像《疯传》、《上瘾》这些书籍,很多翻译非常难理解,但去查看书友的想法,我甚至能找到英文原文,这对我的理解有非常大的帮助。
④ 持续阅读 当你已经把一本感兴趣、有价值的书读完的时候,很多人都会陷入一个思维怪圈,那就是要写读书笔记,似乎如果不长篇大论来一篇就感觉自己的书白读了。我过去也陷入这个怪圈,总感觉不写点什么好像对不住自己。
但当我一步步构建了自己的知识阅读地图的时候,我突然明白,读书笔记这个东西,不一定非得你读完就去写。这就像选书一样,一定要和当下的兴趣相关,你如果没时间、没精力,甚至不知道怎么写,那么就继续阅读其他你感兴趣的书籍,不要把输出当做是一个必然的行为。
事实上,你划线、写想法,也是一种输出。另外,你读的书不够多,你输出的质量也不会很高,所以我的建议很简单,如果很想写,那么就需要开始第三次、第四次阅读,如果没精力,那就继续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书籍,持续阅读,不要停下来。
⑤ 输出笔记 当你读的书足够多,你所积累的知识点其实已经慢慢串联起来了,这个时候你可以尝试输出,形成你自己阅读的闭环。我把读书笔记的输出,分为「介绍一本书」、「点评一本书」和「创作一本书」三个层次,我们今天先讨论如何学会「介绍一本书」这个最常见和最简单的输出形式。
梳理内容信息结构
一本书和一个产品一样,它也有内容信息结构,我们在尝试输出的时候,需要先把整本书的内容信息结构梳理出来,这很像我们做产品拆解,第一步就是梳理信息结构,完完整整的了解它。内容信息结构就像一本书的骨骼,它有多少骨头、器官,你都需要了解,这个时候,我们只需要用类似 Xmind 这样的思维导图工具就能辅助完成。
当你去梳理这本书的内容信息结构的时候,其实就是第三次阅读。你要以复习回顾的姿态去阅读,一边梳理一边细读,最好把你在深入阅读时候的状态调动起来。你会感觉从未这么清晰地阅读过一本书,你仿佛就是作者本人,从内到外、从全局到细节,你都了如指掌。
说清楚这本书讲了什么?
当我们梳理完内容信息结构以后,我们可以轻松地从全局到细节去了解作者这本书。这个时候,你要做的,就是向读者介绍清楚,这本书讲了什么。
从内容结构切入
所谓内容创作结构,就是作者以什么结构去写这本书。对读者而言,他们首先想知道这本书讲了什么,那么你先从内容结构切入介绍,这是最高效的方式之一。比如《上瘾》,作者提出上瘾模型以后,开始对上瘾模型的四个原则进行详细的阐述,最后对上瘾模型的使用、注意事项进行总结。而这种“提出核心观点-分段介绍-如何应用”的内容结构是大部分书籍创作的通用形式,比如像《影响力》、《疯传》、《增长黑客》这些书都是这样。
筛选有趣的案例
对于作者原书的案例,我不建议过多使用,这样会降低读书笔记的原创度。但是可以挑选一些有趣的故事案例,但记住,不要生搬硬套,而是要根据创作的意境把案例加入进来。严格来说,在引入作者的案例的时候,一定要尝试二次创作,不管是文字风格,还是切入的角度,都要和你文章的调性保持一致。
灵活调整内容比例
所谓内容比例,就是这本书的介绍所占整篇文章的比例。这个比例,我觉得占到整篇笔记的 30%-50%都可以。这其实主要和你输出的主题有关,如果你只是把这本书当一个切入点用来延展讨论,那么你可以弱化,而如果你主要以介绍这本书为主,那么再多一点也无妨。
如何应用这本书?
学以致用是读书最大的目的,如果不能把一本书的知识转换到我们的工作里面去,很难有人能坚持下去。所以在把一本书介绍完以后,一定要去思考这本书如何应用,不仅仅是为读者,更是为自己。比如《UI 设计那些事儿》这本书,对我而言,它就是一本设计工具书籍、一个文案词典和一套底层设计思维。所以我在解读的时候,简单直接地把我如何应用的场景描述出来,读者看了就会感觉身临其境,原来这本书可以这么用。
这本书是什么类型?
一本书的分类很重要,比如像《秒赞》这种书籍,我会把它定位成一本写标题时候的工具书,只要我没灵感,我去翻一翻,就能找到很多参考;再比如《疯传》这样思维提升的书,当我要去为客户策划一个新品牌的时候,我就需要用到他的 STEPPS 模型。所以你可以先为这个书做一个清晰的定位,然后告诉读者,这本书首先可以帮助你解决什么。
可以应用到什么场景?
你可以描述具体的场景,比如你在做某个项目售前的提案中引用到了这本书的某个知识点,它对你有什么帮助,最后帮你解决了什么,这样就能实现从输入到输出,再到应用的闭环。这样的场景描述,如果加上排比语句,会给读者很大的冲击,它可以让读者快速感知到这本书的价值。
对我们有什么帮助?
你可以描述自己真实的感受,这本书教会了你什么,你又如何把书中的知识点应用到你的工作中,你也可以对这本书的创作风格、内容结构、主题深度等多方面进行讨论。你可以尝试以开放性的话题去创作,比如我对某个知识点的看法是这样,那么你呢?这样可以吸引读者对这些知识点有更高的关注,也会和你一起讨论,获取更多的互动。
4. 送给产品设计师的书单 作为一个连续创业者,这份知识阅读地图,不仅仅是我的知识体系,也浓缩了我的创业思维。我根据自己在创业过程中所需要的知识,按照互联网产品设计开发的路线图而设计。比如,在思考转型到知识付费之前,我读过《精益创业》,所以明白我可以先做一个公众号探索商业模式;我啃了很多遍《疯传》,所以我们的品牌名字叫「设计大侦探」,这个天生就带有传播属性的品牌名称;《善战者说》虽然还没有读完,但我明白做一个品牌之前,愿景有多么重要,所以我以「一起拆解改变世界的产品」为口号;我读过《定位》和《品类战略》,所以我们的内容以产品拆解+读书分享为主;我读过《一人企业》,所以找到当下最适合自己的创业模式。这 8 个书单,介于篇幅,我只是筛选部分书籍,大家也可以添加我的微信好友,我会持续分享,一起共读。其次未来我会在「读书分享」栏目把这些经典的书籍全部解读完。
5. 写在后面的话 戴安娜·莱特在德内拉·梅多斯的《系统之美》的献词里有一句话,我非常认可。“一本书真的可以帮助这个世界,帮助包括你在内的各位读者吗?我认为是的。”
我感谢过去三年咬着牙坚持啃完的每一本书,它们不仅仅帮助我把工作做得更好,更是让我从思维发生质的改变。如果我不读《从 0 到 1》,我很难理解为什么当初我要义无反顾的创业,并不是为了金钱,而是为了活出更精彩的人生;如果我不读《设计心理学》,我就无法弄懂设计需要遵循什么原则,如何把设计服务于不同的用户;如果我不读《如何阅读一本书》,我就无法总结出这套可以帮助很多产品设计师建立知识体系的读书方法,正是因为有了摸索和验证,我才能把这个像标准化产品一样的阅读方法分享给大家。
感谢阅读,让我每天都在进步,感谢系统化阅读,让我不再焦虑!
欢迎关注作者微信公众号:「设计大侦探」
-
原来苹果也没有做好!Apple Music 用户体验分析
UI交互 2022-08-18Hi,我是彩云。我自从在 2014 年入手了第一台苹果本后,就把身边常用的手机,耳机之类的常用设备都换成了苹果系列,也算是资深果粉了。对于苹果的软件产品,...Hi,我是彩云。我自从在 2014 年入手了第一台苹果本后,就把身边常用的手机,耳机之类的常用设备都换成了苹果系列,也算是资深果粉了。对于苹果的软件产品,也非常信任,毕竟是业界的体验标杆了。但即使如此,它们也并不完美,我个人觉得最失败的就是苹果鼠标的设计,充电的时候居然要插在底部,每次没电了就不能工作了,不知道你怎么看?
当然,今天这篇文章是以国外一位产品设计 leader 的视角来分析 Apple music 的很多体验问题,看看他是如何分析一个标杆产品的使用体验吧。
2022 苹果设计大奖出炉!盘点那些官方认证的优秀产品设计 其实在今年 WWDC 之前,苹果设计大奖的提名名单就已经对外公布了,只不过最终的颁奖结果是直到 WWDC 之后才公布。
阅读文章 >
Illustration by Jan Marin
Apple Music 诞生的原因? 我是果粉,在过去的 10 年里一直在用苹果产品,很欣赏乔布斯早在那时就倡导的优秀设计理念。在那些年里,我迷上了苹果的生态系统,因为对我来说,“它太好用了”。
其中一个便是 iTunes。我会花大量的时间仔细整理我的音乐库,并将它同步到我的 iPod 上。
在中间,我发现了 Spotify,几年后,我曾经喜欢的 iTunes 乐库已经积灰了。
在大量的猜测和谣言之后,苹果最终加入了流媒体竞争——完全放弃iTunes,并推出他们的新音乐产品,带有付费订阅流媒体服务的可选功能,名为“ Apple Music ”。
Source: Apple
在用了 Spotify 多年后,我决定给苹果一个机会,重新尝试用苹果的音乐产品,到现在用了苹果音乐大概一年。
不多废话了,以下是我作为一个产品设计师和一个想听音乐的普通用户整理的一些想法,分析下 Apple music 存在哪些体验问题。
1. 搜索
音乐 APP 的一个关键功能就是搜索,在 APP 中它的使用频率很容易排到前三。那么,Apple music 的搜索功能我觉得做的还不够好。
假设我们想要搜索一个知名的摇滚乐队 Weezer,他们是一个很酷的乐队。
我们正确输入了 Weezer,自动提示似乎已经出现了。但是等等——这是自动提示吗?
让我们试着输入“Wezer”,假装我们拼错了乐队的名字,以再次确认这确实是一个自动提示,帮助我们确认它与苹果库中的 Weezer 匹配。
看到这个结果,我猜这应该不是一个很好的自动提示。为了确定是否真的做了自动提示功能,我们换一个关键词,这次选另一个非常受欢迎的摇滚乐队-Queen。
这次好像终于是有自动提示了,但为什么 Queen 能快速出关联结果而 Weezer 没有?
好吧,让我们继续寻找线索。点击那个下拉列表,看看它将带我们去哪里。
结果出现了一个全新的“结果页面”。如果能够完全跳过这一页就好了(就像我们搜索 Queen 的时候),因为我真正想做的是直接进入 Weezer 的音乐。
此时想想我们下一步要做什么。我不记得我最后去了哪里,但我知道我想回到最初的位置。我们该怎么做呢?可能像我们在浏览器一样有一个后退按钮,对吧?但没有找到。
事实证明,没有后退按钮。至少,它没有通用的后退按钮来撤消你所做的任何导航操作。你能猜到为什么吗?
2. 导航
我不知道你怎么想,但我发现 Apple Music 的导航是它最令人困惑的方面之一。优秀应用不会让你思考你在哪里,每一个页面都会是清晰的且可以很容易撤消和回到你之前的地方。
苹果 iOS 的人机界面指南为应用提供了三种类型的导航,苹果似乎也在 macOS 中使用了这些概念,苹果音乐就使用了平行导航。
(彩云注:这里我跟大家解释下 iOS 的三种类型导航模式
层级导航(Hierarchical navigation)。这个导航模式只能在每个屏幕做一个选择到达一个目的地。为了到达另外的目的地,你必须重新开始你的步骤或者从起点重新开始,做出不同的选择。设置和邮箱就使用这种导航样式。
平行导航(Flat navigation)。这个导航模式允许在多个内容目录之间转换。Music 和 AppStore 使用这种导航样式。
内容驱动或者体验驱动导航(Content-driven or experience-driven navigation)。这个导航模式在内容间自由移动,或者依据内容本身定义导航。游戏,图书和其他沉浸式 app 基本使用这种导航方式。)
Apple music 有一个侧边栏,但我觉得这样意义不大。平行导航在移动端体验中非常好用,因为屏幕面积很小。如果你经常使用导航栏,你可以知道你在哪个标签页上,还可以独立于其他选项卡更深入地探索一个选项卡。
这是一个自 iPhone 发布以来一直保持的惯例,人们不会轻易混淆自己在哪里。那么这在桌面上是如何工作的呢?
简而言之,这也意味着侧边栏中的每一项都有自己独立的导航。现在让我们看看 Spotify 是如何处理桌面导航的。
注意到了吗?Spotify 似乎结合了侧边栏的优点,无论你点击应用的哪个位置,它都允许你轻松地回溯你的步骤。
为什么在我看来这比苹果的设计更好?
它可以减少认知负荷。人们没有时间去记住他们上次在应用中的位置。人们习惯于使用他们的浏览器的后退键。Spotify 利用了这一点,使新用户的行为符合心理预期。
它还降低了用户焦虑感,允许用户自由探索,而不用担心搞砸或无法解决问题。
3. 系统反馈与探索
点击是任何应用的一个重要部分,因为你需要点击来操作。但 Apple music 的点击体验有点糟糕。
就拿这个正在播放的状态来说吧。
自从 iTunes 诞生以来,这在很大程度上保持着相同的功能一致性,一种查看当前正在播放的歌曲的方式。
当你听着 Weezer 的一首新歌,然后想,“嗯,这支乐队太棒了,让我看看他们其他的目录!”让我们从这里点击 Weezer !
当我们点击了标题和专辑,但毫无效果。你能猜到这里具体要怎么操作才能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吗?
你猜不到的是居然要点击“更多”菜单,浏览列表,然后在列表底部看到“在 Apple music 中显示”。
但在应用的其他地方呢?你可以点击歌曲、专辑或艺术家吗?好像也不行。
在这一点上,你可能会想,我为什么要在这个问题上做文章?因为我认为音乐应用的全部意义,尤其是在一个巨大的流媒体库中寻找新音乐的意义:是点击、探索,并轻松地找到歌曲、专辑和艺术家。
我认为用户不应该因为不遵守应用希望使用它的方式而受到阻碍。
(彩云注:这里作者想要表达的问题是交互上不应该让用户去遵循产品的规则,而应该尽可能的满足用户的心智模型,用户在这里的需求很清晰,打通这里的流程问题很重要)。
4. 响应时间
一款好的应用不会让你等待。我们知道加载时间会极大地影响网页的跳出率,我不认为我们必须区别对待本地应用。
这让我想到了使用 Apple Music 时最大的痛苦之一:
在页面之间等待,等待。想知道下一个糟糕的行为会是什么?失去当前的状态提示。因为延迟,无响应的问题,不知道当我点击“播放”时,我的歌曲是否会真正播放。
总结 我相信好的设计应该是令人向往的。我想喜欢 Apple music,更重要的是,我相信苹果仍然有很强的设计原则。但我这次在 apple music 中没有让我享受到该有的好体验。这是一个遗憾,因为作为一项服务,Apple music 还是有很多优点。
从策划的角度来看,我发现苹果选择的曲目质量很高。从人工挑选的歌曲(比如上面显示的播放列表)到算法根据我的听歌习惯为我提供优秀的音乐。这感觉非常像苹果,我一直惊讶于它的选择是多么的好。 从音频的角度来看,我实际上更喜欢音乐的质量,这一点要 Spotify 要好。 这些优点反而让我更加失望,因为这个产品本身不容易使用。
说到底,真正的问题在于苹果没有明确定义他们的产品是什么。如果说音乐应用是 iTunes 的继承者,那么不幸的是,它没有达到目标,因为他们试图将流媒体服务(Apple music)嵌入到传统模式中。如果 Apple Music 是他们的重点,他们并没有让它作为一个独立的服务脱颖而出。
有一件事是肯定的,桌面版的 Apple Music 如果要达到一个像样的可用性水平,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你觉得呢? 你在体验苹果产品时,还遇到哪些痛点?期待你在留言区探讨~
欢迎关注作者的微信公众号:「彩云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