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美团没做好打车?
设计动态 2023-03-213月6日,据晚点LatePost消息,美团CEO王兴发布内部邮件表示,经S-team研究决定,宣布放弃自营打车业务,全面转向聚合模式,打车业务将并入美团平台,业务BM张星远向美团平台负责人李树斌汇报。内部的通知中,美团称后续将减少对网约车业务的资源和人力投入,近日,美团宣布放弃自营打车业务。作为本地生活业务巨头之一,美团为什么始终没能在网约车业务方面取得好成绩?本文梳理了美团网约车业务的前世今生,将美团的打车服务与市面上如高德等打车平台作对比,分析了美团网约车业务在运营模式上的差距。希望能对你有所启发。
3月6日,据晚点LatePost消息,美团CEO王兴发布内部邮件表示,经S-team研究决定,宣布放弃自营打车业务,全面转向聚合模式,打车业务将并入美团平台,业务BM张星远向美团平台负责人李树斌汇报。内部的通知中,美团称后续将减少对网约车业务的资源和人力投入,轻装前行,目前的团队,一部分继续留在网约车,其余将分批次调配到其他业务线。
一直以来,美团都在努力拓展网约车等新型业务领域,然而,却始终没有像滴滴等品牌那样,在网约车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本文将就美团在网约车市场上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探讨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一、网约车,美团觊觎的蛋糕 2012年,嘀嘀(即现在的滴滴出行,以下简称“滴滴”)在中国成立。滴滴通过互联网技术,将出租车司机和乘客联系起来,提高了出租车利用率,也为乘客提供了更便捷的打车方式,之后,越来越多的网约车平台相继成立,中国网约车市场迎来快速发展。
2016年,中国政府开始对网约车行业进行监管,颁布《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该政策对网约车行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迫使行业进入规范化发展轨道。
2017年2月,美团打车在江苏省南京市上线运行打车业务,并进入网约车市场,推出“美团出行”应用程序。当时,它仅仅是一个展示出租车信息的平台,市场份额不足0.1%。
图片来源:智研咨询
美团打车对市场的开拓并不顺利,到12月28日,美团出行才在全国7个城市推出网约车服务。当时的网约车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美团出行面临来自滴滴等竞争对手的压力。早在2016年8月,滴滴出行就与优步中国合并,成为中国网约车市场中最大的企业,此后也不断扩大服务范围,先后开展顺风车、快车、豪华车、租车等多种服务形式。
2018年,美团出行拿到南京和上海的网约车经营许可证,当试点打车业务进入上海后,一周内拿下了30%的市场份额,当时的王兴认为网约车市场不会呈现寡头垄断格局,希望能拿下全国网约车30%的市场份额。但到4月5日,美团打车又因为驾驶员运营资质问题被政府再次暂停服务。
此外,受限于美团上市后控制财务表现和打车经营效率不佳等原因,美团打车在2019年从自营模式转为聚合模式。在2018年财报中,美团也表示,2019年公司将会聚焦在对核心业务具有长期竞争力的业务上,在新业务投入上将会更加审慎,并将进一步提高网约车和共享单车的运营效率,加强与平台的战略协同作用,持续减亏。
不过与此同时,美团仍然在积极储备各地的网约车资格证,等待机会。
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中国网约车市场整体下滑,美团出行也受到了影响,但美团通过大肆补贴的方式不断抢占主流城市的市场份额,并表示直到达到10%以上才会停止补贴。2021年5月,美团出行宣布将在中国数个城市推出自主品牌电动汽车,以进一步扩大其网约车服务。
2021年7月,网约车市场因滴滴下架的窗口期到来。美团打车迅速行动,一个月内在全国37个城市展开自营网约车业务,但在2021年三季度结束后,美团打车再次放缓了扩张节奏,收缩补贴,没有再开设新的自营城市,也没有推进新开城市司机的大额补贴和招募。
回顾过去几年,可以发现,美团打车的整体策略一直都比较谨慎,既没有全力投入,也没有完全放弃,虽然其市场份额远远落后于滴滴出行,但也成为了中国网约车市场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二、啃不下市场,磕不动滴滴 对于美团出行来说,滴滴被下架是一个重要的机遇。2021年7月4日,国家网信办依据《网络安全法》相关规定,通知应用商店下架“滴滴出行”App,滴滴随后回应将严格按照要求下架整改,直到2023年1月16日才恢复新用户的注册。
在这近一年半的时间里,美团也花费了巨额资金推出了大规模的优惠活动,吸引了大量的用户,但这个红利期随着滴滴出行恢复新用户注册,而逐渐消失。
一直以来,美团出行都面临两个问题:一是市场份额增长缓慢,二是用户黏性不够强。这两个问题都直接影响了美团出行在网约车市场上的表现。
在市场份额方面,美团出行的市场份额远远落后滴滴出行。据智研咨询数据显示,截止2022年12月,城市用车行业中(不包含聚合平台),滴滴出行活跃人数领域渗透率达19.27%,嘀嗒出行8.75%,花小猪打车2.89%,T3出行1.92%,曹操出行1.08%,而其他平台活跃人数领域渗透率不足1%。
与滴滴相比,美团打车的用户黏性也不足。最初,美团出行在进入网约车市场时,采用的是“先上车后补贴”的策略,报名乘客和司机均能获得奖励:前五万名报名司机可享三个月零抽成补贴。报名乘客也可领取新人见面礼,获得3张13元无门槛打车券,并打出“1分钱坐美团打车”的口号等。
这种策略虽然能够迅速吸引大量用户,但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用户在免费乘车结束后,由于服务水平和价格方面的原因,可能不会再次使用美团出行。而司机也可能会将美团视为一个领取补贴的平台,做几单就换回滴滴,而非长期入驻。
在滴滴下架几个月后,DoNews曾采访过多个城市的美团打车司机,有司机表示自己几年前就注册了美团打车,但一直没有跑过,最近只是因为跑三单会奖励21块钱,才每天上线:“只有大平台出事了,美团这些小平台才会出来给些优惠,之前一整年都没有几百块。”
另一位司机则直言美团存在各自缺陷:“美团的导航不准确,地图是给骑手们的摩托车出的,提现也麻烦,一礼拜一提,还可能就没了,有时候打电话给客服,客服也没人,滴滴一打电话肯定有客服,总之感觉不正规。”
还有一位在上海跑过一年美团的司机告诉DoNews:“单子太少了,还不能取消三公里以外的单子,但滴滴却可以。昨天有一个打车的,蛮远的,美团半个小时没人接单,证明附近根本没有车,你一次两次打不到,下次你就不用了。在美团挣钱挣个一万五(单月),一天可能要工作14小时以上,但滴滴差不多12小时。最初美团在上海招人的时候就去了,美团司机其实不少,但顾客太少啊,平台单子也少,留不住人。”
滴滴出行在技术和服务方面有多元化的服务体系,如滴滴快车、滴滴顺风车、滴滴豪华车等。美团出行的服务模式也相对单一,难以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美团业务经理告诉DoNews:“截止今日美团打车在企业端及用户端,也都没有推出顺风车业务。”,
有数据显示,目前,美团打车日单量在100万左右,其中自营订单比例约40%。美团打车曾在今年年初定下年度目标,不仅要从2022年15%的亏损率降低到8%以内;又要寻求用户的增长,日均单量从100万单增至150万单。对于2023年打车规划的投入上限,美团给出的是10个亿。
但为了控制亏损,年初以来,美团打车停止了对自营侧的司机补贴。去年12月,美团打车自营业务拥有约12万名日活跃司机,主要集中在上海、南京、成都等城市,截至今年2月已流失了近50%。
在砍掉自营业务后,美团或将进一步流失对市场的影响力。
三、美团能成为下一个高德吗? 在网约车领域,美团打车曾有过两次主要进攻,一次是与滴滴,另一次则是与高德。
与高德相比,从2021年下半年到2022年上半年,美团打车的增幅仅有四十万单左右,相较于高德3倍以上的增长,及其他平台百万单级别的增幅而言,并不突出。截至2022年6月,美团打车日单量仅在110万单左右,自营与聚合比例约为4:6。
这也与彼此的平台性质不同,美团起步于本地生活,高德则更加聚焦于出行。从战略意义上看,高德打车对于整个高德的重要性,要远高于美团打车之于整个美团。
2022年,美团打车业务当年的日单量目标定在120万单,对盈利没有要求,美团打车去年的重点放在上海、杭州、南京、成都四个城市,美团希望在区域单量大的市场沉淀方法论,而不是盲目追求增长。
但高德则有所不同,2023年,高德将目标提高至1200万单,仅目标就是美团的数倍。目前高德也占据着网约车市场近30%的份额,而美团打车在中国网约车市场的份额则仅为个位数。
此外,两者的管理规模也不同,在2022年,美团聚合打车仅接入包括神州、首汽、曹操、哈啰、幸福千万家等12家中等规模网约车平台,共进入96城。高德聚合打车则接入了超过200个地方性网约车平台,需要维系更大的平台生态,并加强合规管控。
如今,美团从自营转向聚合模式,但高德早已是网约车聚合模式下最大的玩家。从单量看,作为拥有1.2亿日活的出行平台,高德2022年为旗下接入的大小平台每天稳定提供共计超过500万笔订单,而美团打车“自营+聚合”过去几年日均单量最高维持在100万单左右。
与高德打车相比,美团打车在技术和服务方面也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从最初的提供地图导航和计价器服务,到逐渐发展为全方位的移动出行服务平台,再到推出自己的网约车平台“高德打车”,高德在网约车市场上的表现一直非常出色,此外也在不断创新和扩大服务范围,提高用户体验等。
高德打车在产品设计和服务流程上进行了多项创新。例如,高德打车增加了多种支付方式,方便用户支付车费;在司机招募和管理上,高德打车实行“零差评”制度,保证司机服务质量。
与此同时,2023年2月20日,高德还与饿了么到店业务进行了合并,不断丰富和扩大自身的服务范围。“高德出行”APP也整合了打车、公交、地铁、共享单车等多种出行方式,并在2月21日推出了一体化出行平台,为用户提供更立体的生活服务等。
对美团来说,想要成为下一个高德,还需要付出许多努力。
参考文献:
晚点独家丨美团打车放弃自营,转向聚合模式,来源:晚点LatePost 行业预览!2022年中国网约车行业全景速览: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来源:智研咨询 作者:李里里
微信公众号:DoNews(ID:ilovedonews),不局限于对互联网行业的追踪与探索,更要向未来、向未知的方向迈进。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DoNews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如何打造让人上头的游戏化增长玩法
设计动态 2023-03-21一、前言 作为百度APP用户增长方向的设计师,我们一直致力于为用户打造更有趣好玩的运营活动体验,同时助力业务达成增长目标。本文将通过百度最经典的集卡玩法案例,结合用户视角的体验设计思考和理论方法,揭示设计师如何构思出让人上头的游戏化增长玩法。 众所周知,ToC当产品进入成熟期,维护用户的活跃度就成为产品运营过程中最重要的目标,此时游戏化的方法对于维持用户粘性往往非常有效。那么如何利用游戏化玩法呢?本文通过几个成功的游戏化案例,详细讲解了游戏化玩法在世界观建立、玩法策略、用户体验等方面的设计思路,适合关注交互体验的小伙伴阅读。
一、前言 作为百度APP用户增长方向的设计师,我们一直致力于为用户打造更有趣好玩的运营活动体验,同时助力业务达成增长目标。本文将通过百度最经典的集卡玩法案例,结合用户视角的体验设计思考和理论方法,揭示设计师如何构思出让人上头的游戏化增长玩法。
众所周知,ToC产品的生命周期通常会经历四个阶段: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运营方向在不同阶段会采取不同的运营手段助推产品增长。
在导入期和成长期,运营手段侧重利益驱动,通过补贴/红包等短平快的推广活动快速获取用户;当产品积累了大量注册用户,进入漫长的成熟期,持续促进用户活跃就成为更加重要的目标,品牌运营活动是此阶段的主要运营手段之一,在利益驱动的同时,加强游戏化的趣味体验,取悦用户、制造记忆点,更有利于黏住用户、建立长期忠诚。
百度移动端产品在过去的几年中经历了快速成长期、进入成熟期,运营设计团队在这期间设计支持了多种品牌运营活动,在历年的各种节日、体育赛事、高考等大事件中,通过丰富的游戏化玩法向用户传递品牌价值,激发用户参与热情、体验百度丰富的产品服务。
二、设计师在游戏化增长玩法上如何发力?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一方面需要清楚上文提到的业务所处发展阶段和核心目标,另一方面我们需要了解影响用户参与热情的因素是什么,从而找到体验设计的发力点。通过若干次用户研究、与真实用户的多次对话,我们提炼出游戏化增长玩法的三个体验要素:玩法策略、世界观、情绪体验。
三、玩法策略 在一个游戏化的运营活动中,玩法策略对用户参与热情的影响程度最强。用户进入活动首先感知到的便是玩法,这个活动是否吸引人、浅玩之后是否愿意玩下去、中后期是否能保持兴趣直到活动结束,好的玩法策略能够作为核心驱动线索、持续激发用户热情。
例如百度的集卡玩法,是春节运营活动中一直延续的经典玩法,在过去5年中,很多忠实用户每年参与,已将百度集卡视为春节期间的传统活动。在2022年之初,设计团队就参与到了新集卡玩法的策划中,提出了一个满足业务诉求的升级方案,将过去的双层卡玩法,改造为多层高级卡闯关玩法,并在春节活动中赋予不同的主题,传达新年祝福的美好寓意。
这个升级方案看上去并不复杂,其背后有一个经典的理论依据——心流模型。这个理论模型是由著名的积极心理学家Mihaly Csikszentmihalyi提出的,心流状态指的是:个人将精力完全投入在某件事上,并且感到兴奋和充实。
结合用户研究结论,我们参考经典心流理论,模拟出集卡玩法的用户心流模型。我们在调研中发现,用户在活动初期的内心动力是较强的,急切地希望集齐卡片,但若尝试一段时间感觉难度太大,用户则很容易在这时放弃;而中后期需要反复合成同样的卡片,用户感觉索然无味。
我们通过回顾分析发现,原来的双层卡翻倍玩法在界面上缺少明确的目标提示,用户对这一规则的感知较弱,并且重复收集同一套「运」卡感觉没有尽头,导致动力消退。
于是我们提出了多层卡闯关玩法,将中后期翻倍玩法改造成有限的4个关卡,合成卡片依次解锁4套精致的高级卡,分多个阶段给用户目标感和新鲜感、注入新的动力,在长达10+天的活动期,不断将用户拉回心流状态、保持参与热情。同时在策略方面降低了从始至终的集齐难度,让用户闯关更轻松、玩得更久。
四、世界观 喜欢游戏的朋友对世界观应该并不陌生,它是游戏化运营活动体验设计的第二要素,在第一要素玩法策略的基础上,世界观就像一件外衣,让参与过程有了故事感、增添趣味、甚至打动人心。
在2022年的世界杯集卡活动中,我们构思了一个简单的故事:集齐基础卡后用户解锁一只球队去参加世界杯,继续集卡合成让自己的球队晋级,从16强到冠军,最终根据晋级结果瓜分奖金。
你可能发现,这个世界观的核心玩法与上文提到的春节集卡好像是一样的?没错,我们在同一个玩法上包装了球队故事,让集卡玩法完美贴合了世界杯大事件主题,也让球迷朋友们在百度产品内感受到别样的赛事氛围。
这样的世界观是如何构想出来的呢?如果你自身想象力足够丰富,自己天马行空也是可行的。而在这个项目中,我们联动了多个职能一起进行脑暴,包括产品经理、交互设计师、视觉设计师、前端和后端研发同学,大家集思广益,最终确定了这个球队晋级的世界观。
脑暴过程中,我们使用了问题引导和5W1H方法,逐步引导参与者构建世界观。
在小组讨论时,基于Kano原则收敛形成最终的玩法世界观方案。Kano原则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Aha时刻,运营玩法中的Aha时刻可以成为用户参与过程中的一个关键外部动力,比如「恭喜开启球队」就是一个关键的Aha时刻,制造动力阶梯,为用户打开一个全新的挑战阶段。
关于脑暴方法还有很多种,例如白三角笔记法、六芒星、角色演绎等等。运营设计团队在多个项目都有应用。
五、情绪体验 前面所讲的玩法策略和世界观,对用户的参与意愿有非常直接的影响,阶段性地为用户热情注入新的动力。而在界面设计上,顺畅而带有驱动作用的细节情绪体验也能起到助推作用。在这方面,我们将前人的著名理论应用到了设计定位和方案决策中,为用户设计出细致入微的活动情绪体验。
其中八角行为模型理论对我们的情绪体验设计有重要启发,它是由游戏化和行为设计专家Yu-Kai Chou提出的,用八个维度概括了用户的行为动机,制造情绪感受从而激发用户行为。八角模型的上半部分属于白帽驱动力,让用户感觉积极正向、快乐和爽感;下半部分属于黑帽驱动力,用户感觉难以控制而焦虑;左半部分是人为制造的外部驱动力,右半部分是用户容易被激发的内部驱动力。
每种玩法都天然具备一个较强的驱动力。我们的集卡玩法本身就具有较强的「稀缺」黑帽驱动力,因此需要在设计上制造更多白帽驱动力,来平衡「稀缺」给用户的负面感受,使用户愿意持续参与。通过这一分析,在2022世界杯集卡项目中,我们的体验设计目标也逐渐清晰了,着重加强「使命」「创造」和「成就」感、适当制造「未知」神秘感激发用户的内部动力。
强化使命: 前文提到的「球队晋级」世界观本身具备明显的使命感,在参与流程设计上,我们特意在用户集齐基础卡的时刻增加了「开启新阶段」弹窗,进一步强化球队的使命感。
塑造成就: 在16强到冠军的四个关卡上设计了晋级勋章,当用户集齐过关时,通过勋章转场塑造成就感,最终开奖时用户会获得最高勋章,辅助加强分享炫耀的动力。
场景创造: 在高级卡阶段,我们一改以往的常规卡片形态,通过球队图鉴的新形式,激励用户持续抽卡合成,填补缺失球员创造晋级场景,为集卡过程增添趣味性。
未知好奇: 在最初交互设计阶段,我们曾经纠结过这样一个问题:“对于未解锁的关卡,是否允许用户看到卡片”?如果用户最终都没有到达这一关,我们精心设计的球员卡片岂不是很可惜。最终我们与业务讨论决定在这个问题上保持未知好奇感,希望在现金激励这个外部动力之外,为用户增加一个内部动力因素,更有利于用户深度参与。
通过这些细节设计,虽然集卡玩法的「稀缺」属性天然存在,但增加更多积极正向的情绪体验可以转移用户对负面感受的注意力,同时也让参与过程更加丰富有趣,打造出让人上头的玩法体验。
六、写在最后 本文围绕游戏化增长玩法展开其中的设计思考,提出了玩法体验的三要素,深入剖析了心流模型、八角行为模型的设计应用。
另一方面,笔者也想传达一个理念:我们作为设计师不仅要将交互过程和视效体验做到极致,还要能理解业务最核心的影响要素,广义地看设计师的个体价值,你会发现你能够在项目中发挥更多作用,打造出更加优秀的用户体验。最后,感谢你能读到这里,希望本文对你有所启发。
作者:MEUX
来源公众号:百度MEUX(ID:baidumeux),百度移动生态用户体验设计中心,负责百度移动生态体系的用户/商业产品的全链路体验设计。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百度MEUX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曾推出阿尔法狗的DeepMind,为什么没能做出ChatGPT?
设计动态 2023-03-21今年1月,一则裁员消息悄悄发布——谷歌旗下人工智能公司DeepMind将关闭位于加拿大埃德蒙顿市的办事处,并解雇英国办事处部分从事运营工作的员工。 DeepMind的裁员消息几乎没有在互联网上激起任何水花,那时候全世界AI从业者的目光,都被另一家人工智能公司O在几乎所有人都将目光瞄向发布了ChatGPT、GPT-4的OpenAI时,网络上关于DeepMind的讨论却相对较少,那么这家可以与OpenAI互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镜像”的公司,经历了怎么样的发展历程?一起来看看本文的分析。
今年1月,一则裁员消息悄悄发布——谷歌旗下人工智能公司DeepMind将关闭位于加拿大埃德蒙顿市的办事处,并解雇英国办事处部分从事运营工作的员工。
DeepMind的裁员消息几乎没有在互联网上激起任何水花,那时候全世界AI从业者的目光,都被另一家人工智能公司OpenAI发布的ChatGPT吸引走了。
DeepMind与OpenAI,是人工智能的一对镜像,两者有太多的相似点—— 他们最初都定位为非营利组织,却双双困于造血难题而投向科技巨头 ( 前者 投奔 谷歌,后者 投奔 微软 ) ;他们的 天使投资人都包含埃隆·马斯克; 都推出过震惊世界、足以载入史册的 AI 产品 (前者是AlphaGo,后者是ChatGPT) ; 也都怀抱着通向通用人工智能 (AGI) 的梦想 与 野心。
论资历,DeepMind比OpenAI成名更早。在OpenAI刚刚成立的第二年(2016年),DeepMind就已经凭借围棋机器人AlphaGo一炮走红;2020年,DeepMind更是凭借人工智能预测蛋白质工具AlphaFold,攻克了困扰生物学界50年的难题。
ChatGPT出现前,人们都倾向于认为DeepMind才是更优秀的、也更接近AGI的公司。实际上,AGI这一名词,就是DeepMind创始人德米斯·哈萨比斯(Demis Hassabis)在十三年前首次提出的。
但是,OpenAI在今天抢走了舞台上所有的聚光灯。从ChatGPT到上周刚刚发布的GPT-4,OpenAI一跃成为全世界最受关注的AI创业公司,没有之一。
从过往的AI成果来看,DeepMind似乎才是更应该最先推出ChatGPT的公司。但是,在OpenAI埋头研发GPT系列预训练模型的时候,DeepMind正忙着与谷歌“闹独立”。2015年,也就是在被谷歌收购的第二年起,DeepMind就开始酝酿一场分裂计划“Mario”,并一直持续到2021年。
这场分家戏或许耗费了太多精力。如果不出意外,DeepMind的命运可能就在今年1月的裁员中,继续坠落低谷。
就在这时,ChatGPT横空出世。微软与OpenAI联手在全球发起了一场AI大模型革命,从搜索引擎到办公软件,向谷歌发起冲锋。
谷歌被迫反击,仓皇推出聊天机器人Bard,但只因犯了一个ChatGPT也会犯的事实性错误,便一夜带走了千亿美元市值。
谷歌似乎此时才意识到自己手中还有DeepMind这张牌。2月底,谷歌宣布将旗下专注语言大模型的“蓝移团队”(Blueshift Team)正式并入DeepMind,旨在共同提升LLM能力。蓝移团队隶属于谷歌研究,和谷歌大脑实验室同等级。消息一出,DeepMind的科学家们在推特列队欢迎。
被遗忘的DeepMind,正在回到大模型的舞台中央。
今天,OpenAI的巨大成功掩盖了DeepMind昔日的光辉,但也恰恰因为OpenAI,DeepMind才有机会重拾辉煌。而这背后,微软与谷歌才是这场权力游戏的操盘手。
一、一桩各怀心思的收购案 2016年5月,新官上任仅数月的谷歌CEO桑达尔·皮查伊(Sundar Pichai),在谷歌I/O开发者大会上发出了谷歌的AI宣言: 谷歌将成为一家“人工智能优先” (AI-first) 的公司 。
在此之前,“谷歌”这个名字已经成为搜索的代名词——21世纪头十年的技术狂欢,是属于搜索引擎的。
从1999年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创业团队,到击败微软、雅虎以及一众搜索引擎公司,谷歌在十年内登顶搜索引擎的霸主宝座,并逐渐拉开一幅收购版图。截至2020年,谷歌已经收购了超230家公司,几乎覆盖了信息技术所涉及的一切。
2011年,谷歌的第20号员工,被无数程序员奉为“神”的杰夫·迪恩(Jeff Dean),成为将谷歌带向AI世界的关键人物。
一天,迪恩和吴恩达在一个活动偶遇。吴恩达告诉迪恩:“最近正建立‘神经网络’的实验……而Google X(秘密实验室)正在做的‘Project Marvin ’已经取得了一些惊人成果。”彼时,第三次人工智能浪潮已经在硅谷悄然而至,“深度学习”正是此次浪潮的主题词。之后,Google X便联合斯坦福大学顺势推出了聚焦深度学习的项目“谷歌大脑(Google Brain)”。随后,迪恩带领谷歌大脑稳步前进,连续推出两代深度学习软件系统DistBelief和TenserFlow。
2014年,谷歌用一贯的收购方式寻找 AI 盟友——斥资6.25亿美元收购英国人工智能公司DeepMind。
那时的DeepMind刚成立4年,还是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人数不足100人。但这家小小的公司背后,酝酿着一个名叫“AGI(通用人工智能)”的大梦想。
虽然直到今天,仍然少有人能清晰定义出到底什么是“AGI”,只是模糊地相信,AGI一定会掀起一场触及人类灵魂的革命。DeepMind创始人、CEO德米斯·哈萨比斯就是AGI最坚定的信仰者。
哈萨比斯深知AGI为人类社会带来无限想象的背后,有着难以预测的未知阴暗面——没人知道AGI到来后会是正义还是邪恶,人类又是否能真正掌握AGI的控制权?
在哈萨比斯看来,把这种不确定性降到最低最有效方法,就是让DeepMind保持独立,远离利益漩涡。但一个残酷的现实是, 探索AGI投入巨大,且变现模式未知,这让DeepMind几乎走到破产边缘。
DeepMind濒临破产之际,谷歌和Facebook两大巨头双双投来橄榄枝。被大公司收购无疑能快速解决资金问题,却很可能会威胁到DeepMind的独立性。但哈萨比斯别无选择,活下去才是第一要义。
当时,Facebook有卷积神经网络之父杨立昆(Yann LeCun)坐镇,给了DeepMind更高的报价。但面对DeepMind划出的一条条道德红线,Facebook打起了退堂鼓,谷歌则表现得十分包容。Facebook最终“输”在了格局上,错失DeepMind。
在正式收购的前一年,DeepMind要求谷歌签署了一份《道德与安全审查协议》。“审查协议”写明,DeepMind的AGI核心技术的控制权将交给道德委员会(Ethics Board),DeepMind的三名创始人均为委员会成员。
收购DeepMind后,谷歌大脑的不少员工并不理解公司的妥协。谷歌大脑更多是聚焦谷歌地图、语音搜索开发的实用派,DeepMind的AGI梦想在他们看来极其不切实际;更重要的是, 没人知道DeepMind接下来还要烧多少钱,会烧多久?
其实,DeepMind内部也有一些员工反对谷歌的到来。他们认为, “自己是学者,在与谷歌打交道时,会与后者臃肿的官僚机构之间发生文化冲突”。
不过,被收购后,DeepMind还是尽力表现诚意。他们用算法计算出了一种方法,能够有效冷却谷歌数据中心的250万台计算机服务器。2016年,DeepMind表示他们已经将谷歌的能源支出削减了40%。
但在部分谷歌员工看来,这不过是一种言过其实的吹嘘,“他们只想拥有些公关资本,这样他们就可以在谷歌母公司Alphabet中宣称做出了贡献,并以此获得增值筹码”。
这些质疑并不冤枉,双方的合作中,谷歌确实是付出更多的一方。2017年,DeepMind向Alphabet公司收取了5400万英镑相关费用。而 DeepMind在2017年的亏损达2.82亿英镑,其中有2亿英镑用来 支付 员工薪水。
不过,虽然有诸多争议,DeepMind还是帮助谷歌赚足了眼球。
2016年3月,一场对弈载入史册——由DeepMind推出的围棋机器人AlphaGo,最终以4:1战胜了被誉为“不败少年”的韩国天才围棋手李世石。达闼机器人创始人、CEO黄晓庆感叹道:“AlphaGo的诞生是AI领域一次原子弹级别的爆发。”
中国围棋天才少年柯洁也曾高度评价AlphaGo:“感觉就像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在下棋一样,该弃的地方也会弃,该退出的地方也会退出,非常均衡的一个棋风,真是看不出出自程序之手。”
AlphaGo的横空出世成为全世界的头条新闻,也让蛰伏6年的DeepMind终于破茧成蝶,但DeepMind掀起的AI革命才刚刚开始。
二、一个生物学界苦寻50年的答案 就在DeepMind团队带领AlphaGo从首尔凯旋第二天,便启动了一个名为AlphaFold的新项目。如果说AlphaGo证明了人工智能切实存在,那么AlphaFold的出现,才是真正印证了DeepMind的愿景—— 解决智能,然后用智能解决一切问题。
AlphaFold始于一个假设。
1972年,美国科学家Christian Anfinsen在发表诺贝尔化学奖获奖演讲时提出了一个著名假设:蛋白质的3D折叠结构,完全取决于它的氨基酸序列。
蛋白质是几乎所有药物的主要靶点,了解蛋白质结构,是解决某些疾病的关键步骤。但蛋白质折叠预测难于登天,自然界中的蛋白质能在几毫秒内自发折叠,不确定性极高。这个问题足足困扰了学界50多年,无数专家学者试图证明该假设,弄清楚氨基酸序列和蛋白质3D结构之间的关系,但都走进了死胡同。
上世纪90年代,剑桥大学一位研究分子生物学的朋友告诉哈萨比斯,蛋白质折叠问题是人类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当时,哈萨比斯正在做Theme Park(主题公园)等AI游戏,他隐约想到:等AI发展到一定阶段,说不定就可以用来研究蛋白质折叠问题。
直到2008年,一款叫Foldit的游戏让哈萨比斯看到了希望。
Foldit是一款由华盛顿大学等机构联合开发的蛋白质折叠游戏,玩得好的玩家能够运用自己的直觉和图形处理能力,找到正确的蛋白质折叠方式。一些由Foldit玩家破解出的重要蛋白质结构甚至还被发表到《Nature》杂志上。
Foldit让哈萨比斯意识到,人工构建AI系统,让它具备能与某个领域资深专家相媲美的直觉,是完全可行的。于是,DeepMind在研发AlphaGo时首先借鉴了Foldit的思路,让AI模拟数位围棋大师的思维方式。AlphaGo成功了,他们又把类似的方法用在了预测蛋白质折叠问题上。
当时,CASP (一项全球范围的蛋白质结构预测竞赛) 是让AlphaFold一鸣惊人的重要契机。
CASP自1994年开始,每两年举办一次。参赛选手需要从零开始预测一些新发现的、还未发表的蛋白质结构,这样能很好地避免机器学习可能出现的数据过度拟合等问题,DeepMind希望能对标CASP来评价AI的蛋白质结构预测能力。
2018 年,DeepMind带着AlphaFold参加了第13届CASP竞赛,首次把尖端机器学习技术运用到了结构预测领域,一举夺冠,而且 预测准确率比往年冠军队伍高出近50%。
此次夺冠后,AlphaFold的开发者约翰·江珀(John Jumper)开始带领团队考虑继续优化AlphaFold,以进一步提高准确率,但他们很快发现在原有模型上调优的准确率已经达到天花板。这时,哈萨比斯叫停了他们的优化,让他们果断放弃原来的版本,在对蛋白质有更多生物和物理知识的基础上,重新搭建一套系统。
两年后,DeepMind带着从0开始的AlphaFold2再战第14届CASP竞赛,比赛上,AlphaFold2展现出了惊人的准确率——预测结果达到了原子精度,这是物理上的最高精度,中位数误差不到仅0.96埃米(约为 1 个原子的长度)。
就连AlphaFold的开发团队都惊叹于AlphaFold2的预测结果,竟能如此完美地契合真实的蛋白质结构。 CASP的主办方告诉DeepMind,这已经可以和实验室方法媲美,甚至可以供科研人员所用。
“那一刻,我知道我们改变了科学史”,江珀说。
哈萨比斯也非常看重AlphaFold,他曾在演讲中表示: “AlphaFold就是我们的第一个大规模 AI 用例,它唤醒了科学界,让他们意识到AI可以做些什么。”
CASP结束后,DeepMind加快步伐,让AlphaFold在生物医药领域迅速释放价值。
2020年圣诞节前后,约翰·江珀团队预测了人体中所有的蛋白质结构,共2万种 。 2021年7月,DeepMind将这项成果及软件代码发表在了Nature上。根据生物医学研究目录PubMed的数据,2020年只有4篇论文参考了AlphaFold,这一数字在2021年增长到92篇,2022年增长到546篇,2023年将会有超过1000篇论文。
此外, 目前已经有一些生物技术公司再使用AlphaFold2开发药物。
初创公司Insilico Medicine将他们的人工智能系统与AlphaFold一起使用,该公司CEO亚历克斯·扎沃龙科夫(Alex Zhavoronkov)表示,他的团队从找到药物靶点到设计药物并在实验室进行测试,只花了大约50天,不到100万美元,他认为这是药物开发一个记录。扎沃龙科夫的办公室还放着哈萨比斯的照片,在他看来,“AlphaFold是一个绝妙的发现,但它是一个巨大的乐高拼图中的一部分,你需要拥有这个拼图才能成功地将药物投放市场。”
AlphaGo和AlphaFold让DeepMind赚足眼球。不过, 人们在谈起DeepMind时,始终还会加一个前缀——Google’s。
三、一场持续6年的分裂计划 一个DeepMind无从躲避的现实是—— AlphaGo和AlphaFold的一鸣惊人,是谷歌用钱堆出来的。
在钱的问题上,谷歌给了DeepMind极大的包容。
公开数据显示,2016~2019年DeepMind共计亏损13.55亿英镑(约合18.38亿美元)。其中,2019年,Google Ireland还免除了DeepMind偿还公司间贷款和所有应计利息,共计11亿英镑(约合15亿美元)。加上这些,DeepMind亏损高达40亿美元,这让华尔街对谷歌意见颇大。
直到2020年,Deepmind实现收购6年来的首次盈利。 DeepMind在英国政府机构Companies House上的账目显示,2020年同比增长率超过300%,达到8.26亿英镑的高收入。
DeepMind并没有解释2020年收入大增的原因,但从DeepMind向政府披露的财务状况来看,其绝大部分收入订单都来自谷歌母公司Alphabet。自被收购以来,DeepMind一直向谷歌、YouTube出售软件,为谷歌数据中心做节能优化、提高安卓寿命电池设备,并与谷歌地图合作,以提高地图里“到达预测时间”的精确度,优化谷歌语音虚拟助手——和AlphaGo、AlphaFold相比,这些事一点也不“sexy”。
尽管如此,在Alphabet2020年第二季度财报电话会上,谷歌CEO桑达尔 · 皮查伊表示:“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我们在公司层面达到了SOTA(最前沿的),并处于领先地位。我对谷歌和 DeepMind 的工程与研发团队的工作节奏非常满意。”
但从谷歌的实际行动上看,却是另一种画风—— 谷歌一次又一次逼近 DeepMind此前设下的道德红线 ,并逐渐收紧对DeepMind的控制权。
2017年7月,距离谷歌总部两英里的五角大楼硅谷前哨基地,13名美国军方人员和谷歌技术高管正在进行一次秘密会谈。
会后,谷歌和五角大楼达成合作,谷歌将帮助五角大楼“利用机器学习来改进无人机打击的精度”,合作被命名为“Maven”计划,将为谷歌母公司Alphabet带来数百万美金收入。
这个数目并不算大。但对谷歌而言,这次合作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未来有可能和五角大楼在云服务及其他技术领域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这将为谷歌带来一笔难以撼动的稳定收入。直到今天,谷歌、微软、亚马逊、甲骨文等头部厂商均在云服务方面与五角大楼有所合作。
但谷歌没料到,这次合作竟引发众怒,众人大骂谷歌发“战争财”。但谷歌只是强调它们的人工智能技术不会被用来杀戮,却并没有什么实际行动。
谷歌的无动于衷点燃了AI从业者更强烈的愤怒——2018年4月,谷歌内部近4000名员工签署请愿书,要求谷歌终止Maven计划,并有12名员工向公司提出辞职;同月,技术工人联盟(Tech Workers Union)发起请愿书,要求谷歌放弃Maven,并要求包括IBM和亚马逊在内的其他主要科技公司拒绝与美国国防部合作;5月15日,又有超过90位人工智能、伦理学和计算机学学者发布公开信,公开信,要求Google结束在Maven计划的工作,并支持一项禁止自动化武器系统的国际条约。
在众多反对者中,DeepMind的声音尤为急迫。
这家2010年成立的人工智能非盈利机构,自创立第一天,便以“解决智能”为愿景,希望能够用AI造福人类。为此,DeepMind用尽各种办法,保持自身第三方非盈利机构的独立性。谷歌和五角大楼的合作,无疑是把DeepMind架在火上烤—— DeepMind小心翼翼维护的技术理想终究沦为了谷歌商业利益的牺牲品。
谷歌和五角大楼的合作被曝光后,DeepMind领导层正式向员工公布了早在2015年就开始酝酿的分裂计划“Mario”,并正式向谷歌发难,要求后者承认自己为一家“担保有限公司”,这是一种经常被非营利组织所使用的无股东组织结构。
最终,双方通过这次谈判在某些方面达成一致,协议要求谷歌需要继续为DeepMind提供资金,并获得其技术的独家许可,条件是谷歌不能跨越某些道德红线,例如将DeepMind技术用于军事武器或监视。
遗憾的是,这次谈判并没有根本解决问题。维持了一年的表面和平后,2018年,矛盾再次升级。
2016年2月,DeepMind成立DeepMind Health,由DeepMind联合创始人穆斯塔法·苏莱曼(Mustafa Suleyman)负责。苏莱曼在DeepMind Health成立之初写下承诺:“在任何阶段,患者数据都不会与谷歌的账户、产品或服务链接关联。”
只可惜,苏莱曼并未如愿,这个承诺仅维持了两年。
两年后的2018年,DeepMind带着AlphaFold在CASP上夺冠,这让谷歌对DeepMind Health垂涎不已。2018年11月8日,谷歌成立Google Health。短短五天后,谷歌就宣布DeepMind Health将被纳入母公司。
突如其来的兼并似乎让DeepMind猝不及防,不少DeepMind Health员工愤然离职。 这次兼并让所有人看到,DeepMind的“独立性”已经是有名无实。 很多人都在担心谷歌会将强硬态度延续至DeepMind后续的AGI探索中。
谷歌的强势兼并打破了此前双方就“Mario”计划达成的平衡,DeepMind的“Mario”分裂计划仍在发酵。
2021年,DeepMind向谷歌发起第二次谈判,希望拿到独立运营权,并建立独立的法律架构。谈判结果是,DeepMind未来的工作将被谷歌高级技术审查委员会所监督,委员会包括两名DeepMind高管、谷歌人工智能主管杰夫迪恩和法务高级副总裁肯特沃克(Kent Walker)——可见,谷歌对DeepMind的耐心正在消耗殆尽。
至此,谷歌和DeepMind的分裂谈判暂时告一段落。 DeepMind追求的独立几乎和AGI一样,只能不断逼近,但永远无法到达。
尽管如此,哈萨比斯依然没有放弃追求独立的信念。
2021年6月,和谷歌达成共识的两个月后,在一个人工智能技术论坛上,哈萨比斯建议成立一个人工智能全球性机构,该机构可以受联合国领导,集中人工智能领域的顶级专家。他说:“如果通过一些榜样来领导,这是更强大有效的,我希望DeepMind能够成为人工智能行业的一个榜样。”
只可惜,想成为人工智能行业“一个榜样”的公司,不止DeepMind。
四、一个后来居上的挑战者 2015年12月,OpenAI在旧金山成立,距离DeepMind被谷歌收购仅过去一年。
2014年,DeepMind被谷歌收购后,以马斯克为代表的一群人开始担心,一旦AGI到来,DeepMind会做出“灭霸打响指”的邪恶动作。为此,让AI技术民主化是解决这一隐患的最好方式。
而 AI 技术民主化的第一步,就是另立一家非营利组织来牵制DeepMind。
为此,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和格雷格·布罗克曼(Greg Brockman,前 StripeCTO,现董事长&总裁)、萨姆·奥尔特曼(Sam Altman,前 YC 总裁,现 OpenAI CEO)以及伊尔亚·苏茨克维(Ilya Sutskever,师从神经网络之父 Geoffery Hinton,现OpenAI首席科学家)在旧金山成立了OpenAI。
马斯克和奥尔特曼汇集各方势力,召集了包括领英联合创始人里德·霍夫曼(Reid Hoffman)、Paypal联合创始人彼得·蒂尔(Peter Thiel)以及YC联合创始人杰西卡·利文斯顿(Jessica Livingston)、AWS、YC、Infosys等投资人和投资机构,为OpenAI筹集了10亿美元启动资金。
OpenAI就像DeepMind的一面镜子,他们孕育着同样的AGI梦想,却走上了两条完全不同的道路。
首先,关于“钱从哪里来”的问题,OpenAI在收购之外探出了一条全新的答案。
2019年2月,OpenAI发布GPT-2,反响很好,但钱的问题已经迫在眉睫,否则下一代模型将成为泡影。一个月后,2019年3月,Sam Altman卸任YC总裁,转任董事长,同时出任OpenAI CEO。得益于多年的投资积淀,Altman决定在投资架构上另辟蹊径,成立了一家“利润上限”营利实体—— OpenAI LP 。
OpenAI声明,如果OpenAI能够成功完成其使命,投资者和员工可以获得有上限的回报,第一轮的投资者回报上限不超过100倍,往后轮次的回报将会更低。此后,OpenAI则特指盈利实体“OpenAI LP”,原先的 “OpenAI Nonprofit”法定名称为OpenAI Inc,OpenAI受到OpenAI Inc董事会监督,任何超额回报将捐给OpenAI的非营利实体。
声明发布4个月后,微软出现了。 2019年7月,OpenAI接受了微软10亿美元的战略投资,同时,OpenAI把微软的Azure作为其独家云计算供应商,共同开发新功能。
如今看来, 微软和OpenAI的结合可谓是真正的“双赢” ——微软CEO萨蒂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10亿美元并非一步到位,可能会在10年或更长的时间分发出去;奥尔特曼则表示,这10亿美元大部分将用于算力投入,而算力投入最终会回馈到微软手中。
此后,OpenAI在前方稳步推进研究进度,微软在后方夯实基础,为OpenAI扫清“钱”和“算力”的障碍。
按理说,“DeepMind+谷歌”才是最应该做出ChatGPT的黄金组合 ——2017年,DeepMind最早提出了RLHF(人类反馈强化学习)概念,这是ChatGPT涌现强大对答能力的关键一步;同年6月,Google发布NLP领域全新架构Transformer,成为后来所有LLM(Large language model,大语言模型)的基础架构,也是OpenAI整个GPT系列模型的基石。
然而,DeepMind和谷歌在AI领域的丰硕成果,最终还是为竞争对手做了嫁衣。
这个结局背后,实则是四家公司基因的不同。
从AlphaGo到AlphaZero,从stream到AlphaFold再到AlphaFold2,DeepMind专注在棋类游戏和医疗领域做针对性的项目研究—— 这是一种类似学术研究的项目驱动模式 。
相比之下,OpenAI对LLM一直情有独钟。
谷歌发布Transformer后,OpenAI和谷歌便开始了长达五年的路线之争。
可以看到, 谷歌多点开花,穷尽所有可能的路线,试出最优解;OpenAI则孤注一掷,瞄准AGI的最终目标,只做一件事: 加大模型规模。
ChatGPT出现后,微软迅速官宣将把ChatGPT整合至包括Bing、Office、Team在内的重要产品中,微软CEO纳德拉还在New-Bing发布会上向谷歌正式宣战,这让曾任阿里钉钉副总裁、明略首席战略官的张斯成直呼“动作快到不像微软”。
事实上,微软的孤注一掷背后,是多年来 AI 进展不利的窘迫。 早在2015年,微软推出Tay聊天机器人,24小时后就因歧视言论匆匆下线。彼时,在AI应用和基础研究方面,微软都和其他巨头差了一大截,如果再不赶上,微软这个昨日的巨头很可能错失AI时代。
因此,微软迫切地需要OpenAI,正如OpenAI迫切地需要微软一样。
五、一场没有终点的较量 过去几年,AI无新事,所有从业者都在等一个机会。硅基智能创始人、CEO司马华鹏也说:“这两年我们做AI的企业几乎都被其他行业‘踩在脚底’,甚至去年很多AI公司都不得不伪装成元宇宙企业。”
而ChatGPT的出现,带来一个巨大的机会,这个机会的主题正是ChatGPT背后的AI大模型。
“大模型真的要一统天下了。”司马华鹏说,“我一直认为AI是群体智能,如果把ChatGPT背后的AI大模型作为同一个母体来看,AI就像章鱼一样,有很多爪子,有一个爪子摸到门把手之后,其他地方的爪子都应该朝着这个地方走。这个本身不代表谁先进或者谁落后,只是大家都在摸,看谁先摸到了而已。”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相比普通用户的好奇,从业者感受到的震慑更有说服力。黄晓庆认为,ChatGPT是AI领域的“氢弹时刻”。要注意,氢弹需要由原子弹引爆,而OpenAI的成功离不开DeepMind此前在深度学习领域的技术成果。
于是,有人开始发问:“谁会成为中国的OpenAI?”“为什么中国没有OpenAI?”社交媒体上关于“中国版ChatGPT”“中国的OpenAI”的通稿也刷了满屏。
一切都似曾相识 ——7年前,AlphaGo战胜李世石后,也曾有一批热血创业者,宣称要做“中国的DeepMind”,也曾有人不断发问:“中国究竟能不能做出DeepMind这样的公司?”
事实上,OpenAI和DeepMind的画风完全不同。 OpenAI的“拿来主义”十分粗暴,却足够有效;DeepMind始终笼罩着学者的光环。在商业世界,这样的光环有时甚至会成为一把枷锁。
这一点在哈萨比斯本人身上越发突出,他始终认为,自己首先是科学家,其次才是企业家。 谈及ChatGPT,哈萨比斯认为它仅仅是更多的计算能力和数据的蛮力,并对这种“不优雅”的方式感到失望。
然而,在铁一般的事实面前,哈萨比斯也不得不承认,这是目前获得最佳结果的有效方式,“所以我们也以此为基础”。此前,有消息称DeepMind将于今年下半年推出ChatGPT的竞品“Sparrow”,谷歌还宣布将旗下专注语言大模型领域的“蓝移团队”(Blueshift Team)并入DeepMind,来共同提升LLM能力。DeepMind注定要和OpenAI展开一场较量。
而这场较量的背后,是微软和谷歌的巨头博弈。司马华鹏认为,微软对谷歌搜索引擎的挑战类似田忌赛马,用自己较为弱势的搜索业务攻打谷歌搜索,最终收获了极大的商业价值。
如今,这场较量已经从谷歌微软两大巨头之间蔓延至全世界。其中,中国AI界反应最为热烈——国内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大厂率先宣战,王慧文、李志飞、周伯文、蓝振忠等人也纷纷宣布入局。
“ChatGPT点燃了中国科技圈的热情。”黄晓庆告诉「甲子光年」。
创业热情之外,新一轮更残酷的竞争也正在到来。对此,黄晓庆认为一味去和ChatGPT竞争不一定是好事。“我认为大家应该想想怎么利用ChatGPT迸发出的新的生产力和产业机会去发展自己的业务。比如我们做机器人,ChatGPT出来后,我们团队都受到很大激励,我们希望能做出RobotGPT,而且是一定能做出来。”
或许,探索前沿科技的路上,商业竞争终究在所难免,但AGI关乎所有人的命运。哈萨比斯、阿尔特曼、马斯克等科技狂人均不止一次地表达对AGI的担忧。因此, AGI不该只有商业竞争。
将视线拉回十三年前——
2010年8月的一个下午,旧金山正在进行一场奇点峰会。34岁的哈萨比斯在台上踱来踱去,语速很快,他正在发表一段演讲,主题是“如何用不同方式构建AGI”。
时至今日,依然没人能准确定义AGI,只有一个粗略的共识——AGI是智力和人类相同,甚至超越人类的人工智能。以人类为参照物,是因为人类是目前已知的、宇宙中唯一的通用智能案例。
未来学家将AGI到来的时刻定义为“奇点”,AGI太过神秘,谁也无法预言“奇点”到来究竟会是“灭霸的响指”,还是又一次“盘古开天辟地”。
而哈萨比斯的梦想,就是让后者成为现实。奇点峰会结束三个月后,2010年11月,DeepMind成立,愿景是成为开发“通用人工智能(AGI)”的“阿波罗计划”。
十三年过去,DeepMind目前拥有超过1000名科学家和工程师。哈萨比斯一直在尝试将硅谷的创业经验与学术界“天马行空的想像能力(blue-sky thinking)”结合起来。“通常情况下 ,这两个圈子被视作截然相反的两个环境,很多公司都没这么试过,但这就是DeepMind。”他说。
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哈萨比斯透露了DeepMind的研究进展,除了研究语言大模型,他们在《自然》和《科学》杂志上发表了关于“如何控制聚变反应堆中的等离子体”的文章,也在“帮助一些伟大的人类数学家进行猜想”,同时还在研究量子化学。正如哈萨比斯本人所说的:“我们研发的AI是块砖,哪里需要就往哪儿搬,我们在不断地拓展AI的能力。”
或许,未来会不断被一个又一个“OpenAI”所颠覆,但无论何时,世界永远需要“哪里需要就往哪儿搬”的DeepMind。
作者:刘杨楠;编辑:赵健
来源公众号:甲子光年(ID:jazzyear),立足中国科技创新前沿阵地,动态跟踪头部科技企业发展和传统产业技术升级案例。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甲子光年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电商冷清,线下热闹:小红书变现为何割裂?
设计动态 2023-03-21在小红书店铺购物的体验感究竟如何? 前几日,卡思尝试在小红书上进行了多次下单。令人遗憾的是,大部分时候的购物体验并不算愉快。 最主要的问题有两点:第一是收到的实物与卖家图片差异较大,这一点像是延续了长期以来环绕在小红书周边的“滤镜争议”;第二,则是平台的电商基这篇文章从小红书店铺购物的体验出发,从小红书目前存在的割裂现状,客观分析了小红书“自己”似乎总是赚不到钱的原因。推荐想了解未来的商业化之路的童鞋阅读。
在小红书店铺购物的体验感究竟如何?
前几日,卡思尝试在小红书上进行了多次下单。令人遗憾的是,大部分时候的购物体验并不算愉快。
最主要的问题有两点:第一是收到的实物与卖家图片差异较大,这一点像是延续了长期以来环绕在小红书周边的“滤镜争议”;第二,则是平台的电商基础设施较其他平台相比,体验感较差,包括但不限于商品详情页简单、物流追踪查看困难、向平台投诉反馈难等问题。
回顾小红书搭建电商闭环的“编年史”,最早可以追溯到2014年12月,站内上线跨境电商平台“福利社”。中间为了大力发展自己的种草社区生态,小红书也曾对电商业务进行过“边缘化”冷处理。
然而,2020年小红书公开的营收数据显示,当年电商收入只占总营收的约两成,这之后,又明显感受官方到对电商业务“上心”不少,接连开启直播电商功能、上线“蒲公英”平台、推出“号店一体”机制等。 目前,并未有公开数据向大家展示这三年小红书电商发展得有多快,但从身边众多小红书用户的感受与反馈来看,平台电商闭环的搭建或许仍是任重道远。
与官方电商业务的低迷状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平台用户的“私下交易”市场的繁荣。 卡思观察到,不少个体、商家在小红书上将流量导入私域,将小生意进行得如火如荼。此外,小红书还成了很多过去难以完成的“线下业务”的良好载体。
事实上,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几乎没有人怀疑小红书的变现能力,但小红书“自己”似乎总是赚不到钱?
01 发展电商多年,归来仍在种草? 小红书重度用户菜子收到购买自平台内某店铺的手机壳后,有些哭笑不得。
与商家发布的图片相比,实物的“塑料感”重了不少 :卖家发布的照片中,手机壳的材质像是有分量的磨砂镜面质感,颜色也是近来大热的粉紫色;而菜子收到的壳子质感更接近拼多多上三四元一个的普通塑料壳,其印花的工艺和颜色看上去也显得有些廉价。
更让她觉得有欺骗感的是,卖家秀图片里一眼吸引到她的有镭射感的小星星,变成实物后仅仅是用一张极光纸“撑场面”……
手机壳的“买家秀”与“卖家秀”这个将近20元的手机壳,在路途上差不多“漂泊”了半个月,菜子对它的期待值已经拉到最高,“买家秀”与“卖家秀”的差距让她有些不能接受。
抱着“是不是因为我贪了便宜”的心态,菜子又在淘宝上下单了同款手机壳做对比,特意选择了一家和小红书价格一样的店铺。不过,这一次收到实物并没有让她失望, 当两个手机壳放在一起时,更加坚定了她暂时放弃在小红书购物的心。
讲到这段不开心的购物经历,菜子认为不仅是该店家的问题,小红书平台也给她带来了很不好的体验。
“下完单后, 想查看订单都有难度,首页没有任何显眼的标志 (下单时是1月,那时小红书首页一级入口购物改为视频,目前该入口又变回购物),摸索了很久,才发现可以从个人中心左上角的三排横进入订单页面。 后来我想投诉该商家货不对板,又发现官方投诉通道里竟然不能对商品质量进行反馈,只能吃个哑巴亏。 ”
小红书商品投诉页面截图与菜子有相同感受的人不止一个,卡思进入该商品页面,发现寥寥几个评论清一色是对其的吐槽。并且,即使商品评分低至2.6分,却仍是该店家当月热销TOP1,某种意义上讲,似乎能反映出小红书电商流量推荐的不合理之处。
商家小红书账号截图
2021年8月,小红书推出“号店一体”机制,降低了用户在平台开店的门槛。此后,在小红书开店的达人明显增多了,其中既有从抖快等平台迁移而来的内容达人,也有很多未曾尝试过电商销售的平台原生用户。
在外界看来,小红书的长板在于社区内种草氛围浓厚,用户之间的互动以及反馈比较真实、友好,种种利好因素都能助推小红书电商的发展。
但目前来看,小红书自身的建设和运营显然还没有“跟得上趟”。 究其原因,创始人瞿芳曾明确表示过: 小红书不是电商,而是一个游乐场。 “其中的本质逻辑差异在于,用户并非为买东西而来,内容社区是小红书的横向底层架构,电商只是一个竖向变现的方式。”因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小红书电商的发展的脚步显得较为迟缓。
值得关注的是,小红书之前的“掉队”已经让其错失了拉拢商家的时机,平台流量、客源、经验上的不足,都让商家们望而退却,迟迟不敢入局。 目前活跃在上的“商家”很多仅仅是个“二道贩子”,没有任何供应链,甚至连自主发货的责任都不承担。
小红书用户笔记截图某小红书重度用户表示,近期在小红书下单了很多春装,但物流页面显示的商家几乎都来自拼多多。“甚至有拼多多商家直接在快递袋上标注,这个小红书单是从拼多多来的,让我直接去拼多多上下单,价格能比小红书便宜将近一半。“
看起来,小红书目前似乎仍未摆脱替其他电商平台种草的命运。
02 如火如荼的线下业务 与官方电商业务进展相对迟缓不同,其站内用户的“私下交易”好像越来越好。
春节期间,小红书上的“宠托生意”相当火爆。
小红书
刺猬是一名在北京的大学生,也是一名完成了专业培训的宠托师,平时她就会通过小红书、咸鱼、喵巷等平台收获客源,兼职照顾小动物,喂养一次的收费在30-100元不等。
她向卡思表示,今年春节的订单尤其多,是此前节假日的几倍,多的时候一天要跑10户,不得已还拒绝了很多订单,而这之中,很多客人都是经由小红书找到了她。
“日常我会在小红书上发布一些自己照顾小猫小狗的视频,然后写清楚自己的接单标准、收费情况,有需求的用户会直接来私聊我。”
事实上,刺猬在小红书的粉丝还不足百数,但这类“有用”的信息却能在站内得到很好的传播,对其他平台而言很难获得的线下业务客源,看上去也“得来全不费工夫”。
这主要得益于小红书社区的整体氛围,加上平台上的用户大多是生活在一二线城市的年轻女性,相互之间有更强的信任感。因此,像这种让陌生人独自进家门照顾宠物的风险性行为,大家似乎格外偏爱在小红书寻找合适的对象。
小红书用户发布的招聘广告
谈及费用问题,刺猬坦言在小红书的收费相对会稍微便宜一点,因为都是私下交易,没有平台提点抽成的问题。 “其实我是在喵巷上培训的宠托师执照,那上面也能接单,因为是专注托宠的平台,各项设施也会更完善。但是一来那边收费较高,二来流量相比小红书小很多,所以大部分情况下还是从小红书接单。” 刺猬说到。
除了托宠,还有很多线下商家或是线下服务,都在小红书找到了生存的沃土。 分析其原因,或许是因为作为一个以用户分享百态生活内容为主的平台,小红书可能是离现在常常被提及的“本地生活”概念最近的。
比如,去年疫情期间,卡思在小红书上浏览到很多换药、送药、求药的帖子,在北京布洛芬一颗难求最艰难的时期,有不少小红薯通过小红书找到了药源。
又比如,很多中介也逐渐涌向小红书,仅就卡思实际看到过的,就有房屋中介、留学中介、医疗服务中介等等,甚至用户在一些家居博主分享的房屋照片下留言说喜欢,就会有中介回复称有房源可推荐。
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还是借由小红书刮起的一阵阵探店打卡热潮。据媒体报道,不少“陈年老店”在小红书用户的热情推荐下,变成了时下流行的网红店铺,特别是在过去的一段艰难时光里,挽救了不少商户的生意。
小红书商家笔记
03 小红书变现为何“割裂”? 就已公开的数据来看,小红书广告与电商营收比重严重失衡,导致其收入模式单一,不利于平台的进一步发展,这也是近年来小红书在构建电商闭环上表现得相当积极的原因。然而,如同上文提到的,自成立伊始,虽然小红书经历过多次迭代升级,但始终保持着自己要做内容社区的初心不改,故而多次改变都集中于产品内容升级上,于电商层面缺乏突破性的创新。
在卡思看来,小红书平台目前出现的种种“变现割裂”问题,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人与货上。如上文所提到的, 现阶段的小红书甚至不是缺货源,而是无货源状态。 活跃在平台上的商家很多并没有自己的供应链,仅仅是搬运其他平台的产品信息至小红书,赚一个信息差的钱。这种情况下,一来商品的质量很难保证,二来想要维系老用户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长期以往,平台于电商端的口碑只会持续下降。
而人方面,如果说生意成交的底线是消费者对商家的信任,那么小红书用户不是不信任小红书商家,而是太信任商家,对于平台如何作为反而没有了感知。换句话说, 目前小红书用户的信任都是对平台内的其他用户的,而不是基于小红书平台本身。
作为一个内容社区,小红书从始至终都未曾经营起用户对自己作为电商平台的信任心智。大家会出于对淘宝、京东、拼多多的信任在上消费,但粉丝在小红书上消费几乎不可能是因为信任。
当然,想要培养起用户的信任是多方面的,如上文所述,现阶段的小红书连基本的电商设施都称不上完备,自然很难在短时间内赶上巨头,赢得用户的心。
于传统电商上,小红书可能已经失去了先机,但好在小红书仍有自己独特的优势。 人群的高粘性、强消费力以及内容偏好,都可以帮助小红书继续自己的种草生意,“有用”永远是小红书的核心竞争力,使其面临大厂“围攻”也能屹立不倒。
而自去年下半年开始,小红书也在努力改善平台商业化上的“拧巴”状态,持续扩大平台的广告营销价值。据报道,小红书开屏广告现已支持跳转至淘宝品牌活动页面,用户点击开屏页面下方的“跳转至第三方页面或应用”即可完成跳转。但除此之外,小红书笔记和直播目前仍不支持跳转外链。此外,在品牌和博主的商业笔记合作上,平台也有了新动作。
今年1月,小红书对蒲公英品牌标记组件进行升级,原有的“品牌合作标”升级为“品牌标记组件”,品牌方可基于营销诉求自主选择展示或不展示。也就是说, 未来,可以根据品牌方和博主的意愿,自主决定是否需要展示报备笔记中的“合作标”。 这一改变,对于优质商业笔记的互动数据和流量推荐会更友好,对博主和品牌方而言都算是利好。
显然,对于未来的商业化之路,小红书已经规划了更多的方向。
作者:江北
来源公众号:卡思数据(ID:caasdata6),数据赋能短视频内容创作、运营、营销和电商带货。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卡思数据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百亿补贴,京东铁了心,但商家不坚定
设计动态 2023-03-21上班族小毅早就想买一台13.3英寸带M1芯片的Macbook Air。他在拼多多的百亿补贴频道中已经看过多次,到手价为5848元。由于价格超过5000元,在小毅的消费中属于大宗支出,他一直在犹豫。 直到3月6日京东百亿补贴上线。小毅发现,拼多多上的那款电脑在京京东的百亿补贴上线了有一段时间了,运营效果如何?作者进行观察和走访发现,真正参与的官方旗舰店很少,更多还是经销商专卖店参与,甚至有的品牌还接受了平台的“支持性邀请”,选择一两款非核心产品参加,主要原因是京东对品牌的价格要求比较高。相比已经有过三四年百亿补贴经验的拼多多而言,京东百亿补贴这条路,待解决的难题仍有许多。
上班族小毅早就想买一台13.3英寸带M1芯片的Macbook Air。他在拼多多的百亿补贴频道中已经看过多次,到手价为5848元。由于价格超过5000元,在小毅的消费中属于大宗支出,他一直在犹豫。
直到3月6日京东百亿补贴上线。小毅发现,拼多多上的那款电脑在京东平台的日常价是7999元,但百亿补贴期间,它的价格为5699元,相当于一次性直降2300元。
专卖店客服向小毅称,参与百亿补贴的产品已经是最低价,无法叠加其他优惠,目前一共准备了50台价格为5699元的Macbook Air,售完即退出补贴活动。两相对比之下,3月8日,小毅果断放弃拼多多,从京东上入手了这款电脑。
不过,不是所有用户都有小毅这样的好运气。
也有媒体人在朋友圈调侃,京东的百亿补贴,差点意思;想买的产品价格不够低,价格够低的产品不够新,补了个寂寞。
行业人士对京东百亿补贴上线两周的评价是,价格足够低,但选择不够多。
选择不够多的原因是京东百亿补贴活动刚开始不久,大部分商家还是观望,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毕竟京东的用户心智一向是高品质和快速,品牌入驻京东也是为了拿到更多的品牌溢价,而非低价走量。
根据剁椒TMT的观察和对商家走访发现,真正参与京东百亿补贴的大品牌并不多,更多还是经销商专卖店参与,甚至有的品牌还接受了平台的“支持性邀请”,选择一两款非核心产品参加。
在外界看来,传统电商流量正在下滑,京东发起百亿补贴完全是应对拼多多竞争的一场防御战,而非进攻。这条路,并不好走。
作为核心权力层直接推动的大战略,两周过去了,京东百亿补贴如今究竟怎么样了?对于京东而言,百亿补贴究竟值不值得?
01 3C电子类产品补贴最高 由于是高层自上而下推动,京东百亿补贴行动非常迅速。2月24日完成竞价系统上线,2月28日全方位开启提报,审核通过商品陆续上线,3月初,前台切量100%正式上线。
京东已经放话,只要百亿补贴商品池里面的产品,价格比拼多多或天猫高,直接双倍差额赔付。这次京东选择正面“硬刚”拼多多,旨在表明“京东不光品质好,价格也同样有竞争力”。
但点开百亿补贴频道会发现,真正参与的官方旗舰店很少。主要原因是京东对品牌的价格要求比较高。
“我们参与了,但是力度不大,属于部分品类参加。其他产品没参加是因为折扣方面条件达不到京东的要求。这次参与百亿补贴主要是作为京东全年的核心合作伙伴,出于商务支持参与一下。”一家头部服饰品牌方表示,不是商家对京东百亿补贴的信心不足,而是大部分商家给到京东的折扣力度不够。
根据剁椒TMT的观察,京东百亿补贴专栏中3C电子类产品补贴金额最高。比如Macbook Air这样的产品直接补贴2300元;苹果手机14Pro补贴2100多元。
这是由于3C电子类产品客单价本身就高,一直以来也是京东的核心基本盘,而且,拼多多在3C电子领域飞速发展。
2019年618期间,拼多多开始百亿补贴。通过这一补贴活动,拼多多抢走了不少京东用户,尤其是两家用户画像相同的3C领域,致使京东在自己的主营类目上的流量受到了冲击。
去年,京东还在采用保守战法,讲求降本增效,而今年,就先拿出10亿补贴为敬。
打开手机专栏可以看到,目前参与京东百亿补贴的手机已经覆盖华为、小米、OPPO、VIVO等主流型号手机品牌。
单从价格上来看,京东百亿补贴里不少商品确实低于拼多多百亿补贴的价格,但是产品丰富度上还是有很大差距。
以食品品牌自嗨锅为例。在京东百亿补贴中,自嗨锅只有一款“麻辣烫+酸辣粉+牛肉粉”的组合产品参与补贴,但在拼多多上,自嗨锅品牌官方旗舰店+专卖店至少30种产品组合参与了百亿补贴活动。
另一家服饰品牌Champion冠军只有两款短风衣参与京东百亿补贴,但Champion冠军旗下几乎所有单品都参与了拼多多百亿补贴,多达500款以上。
还有一些品牌为京东百亿补贴单独制作了特制产品,比如食品品牌荷美尔就特意制作了一款1KG规格的培根产品专门来参与京东百亿补贴,其他平台没有。
在这些试水的商家中,经销商大约占了一半。
一位分析人士称,过去几年,除了食品以外,包括服装、酒水等品类都产生了大量库存,经销商也承担着现金压力,他们需要低价活动,通过薄利多销清理库存。
“京东通过竞价系统要求商家谁出价低,谁就能参与百亿补贴。这样的要求对品牌来说难做,但对经销商来说无所谓。就算参与补贴活动的商品利润低,经销商手里还有其他品牌的商品,可以再赚回来。”
当然,京东百亿补贴才刚刚开始,包括SK2、海蓝之谜、戴森等大品牌也还未参战,自然无法与已经有过三四年经验的拼多多同日而语,商家们更多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参与竞标也无可厚非。
02 心智错位,部分商家保持观望 根据剁椒TMT观察,相比3月6日刚上线时的数据,两周以来,参与京东百亿补贴的商家明显增多,仅仅宠物类食品已经达到60多家品牌。但大部分商家还在观望中。
商家们犹豫的原因之一是价格。
为了追求绝对的低价,在京东的百亿补贴中实行竞价原则。平台在后台发标,自营商家与 POP 商家同时竞标,报价更低者中标。
但低价对于商家来说,是个不小的考验。一家食品类头部品牌表达了这方面的担忧,不是利润低的问题,主要是百亿补贴活动出现了品牌破价,扰乱了价格体系。
“京东百亿补贴要求加入活动的商家拿出全网最低价,还要再给一个京东集体采购优惠,然后,平台在最低价的基础上再进行补贴。”
京东与品牌方之间的价格博弈在去年就出现过。当时,京东自营因多次降价销售“52度国窖1573”系列产品,泸州老窖曾经直接宣布与京东暂停合作。
更重要的是,品牌商家认为,京东的心智不是低价,而是品质。
“在京东,品牌追求的是溢价,而不是销量。如果只追求销量,或者是只追求流量,我们还不如走微商或者是自己的直播间呢,这样还能给自己引流。”在上述品牌方看来,今天细分品类的头部品牌,如果自愿主动打折,谁还愁卖呢?但没有品牌资产,多打几次折,花在品牌上的钱就白花了。
退一步说,品牌也可以给到全网最低价,但是要看京东拿什么跟品牌交换。就像李佳琦直播间为什么能拿到品牌全网最低价?因为李佳琦不仅能给品牌带来新客,还可以实现品牌种草。而京东百亿补贴的种草属性有限。
在抖音、拼多多、淘系等传统电商平台行列,京东的流量并不占优势。
为了缓解流量压力,从几年前开始,京东推出主打下沉市场的“京喜”APP,后来又推出了京东极速版,运营过百亿补贴活动。入选补贴活动的商品将享受极速版平台专项补贴,并在活动期间提供专属的流量扶持。
但因为APP的使用率太低,仅出现在子频道,品类少,优惠力度相对拼多多没有竞争力,所以效果并不好。
“京东之前有过几次补贴活动,但是效果都不是很好,有时候补贴部分可能还需要商家来承担。我们也在观望,这次补贴是不是像之前一样雷声大雨点小,最后不了了之。”一家服装品牌品牌负责人表示。
在一家冬季服装品牌看来,京东在百亿补贴的同时,还有京东秒杀、9.9包邮,甚至618等各种促销时间节点,并不是说有了百亿补贴,京东就不做其他大促了,因此,没必要完全死磕百亿补贴。
此外,在竞价系统中,除了京东自营,京东POP商家也能进入百亿补贴频道。这就有可能导致京东自营与经销商体系产生冲突。如果京东大力扶持经销商,会难以平衡平台与自营品牌之间的关系。
03 京东的百亿补贴能坚持到底么? 在Q4财报中,京东强调“百亿补贴”、“买贵双倍赔”、“天天低价”等不是一次短期的、个别品类的促销,此次多快好省将着眼于零售行业长期的痛点,是京东围绕产品、价格、服务打造极致体验的重要一环。
因此,京东此次百亿补贴战略相当坚定。整个百亿补贴项目由京东零售CEO辛利军拍板,在预算层面不设上限。具体到“百亿补贴”,徐雷表示首月整体投入在10个亿左右。
但京东百亿补贴在资本层面并不被看好。
百亿补贴上线后,京东股价从3月7日的186.4港元/股跌到了3月17日的154.6港元/股,跌幅为17%。股价的跳空低开,侧面也反应出投资者们的担忧。券商分析师们认为,百亿补贴将反噬京东的利润。
作为一种重要营销手段,价格战往往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但京东已经到了不得不铤而走险打价格战的边缘。
京东披露2022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报时,数据显示,京东第四季度净营收为 2954 亿元,同比增长 7.1%,京东 2022 全年的 GMV 增速仅有 5.6%。
此外,2022年京东的营收增速仅为9.95%,而在过去的两年里,同样是在疫情管控的大背景下,京东的营收增速分别达到了29.28%和27.59%;相比之下,2022年京东的营收增速直接掉了一大半,营收增速下滑的迹象十分明显。市场对于这个成绩显然并不满意,财报发出后,京东股价下跌了 11%。
这场价格战中京东胜算几何或许不太好判断,但可以确定的是,当年,京东打败当当和苏宁那两场价格战属于主动出击,而如今,是被动跟随,攻守环境依然翻转。
京东如今的体量,刘强东再也难喊出“未来5年,不赚一分钱。”这样的口号了。
而拼多多的百亿补贴之所以能成功,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拼多多不仅仅是通过低价建立了心智,还将低价一直坚持了下来。
京东的百亿补贴如果能一直坚持下去,也能赢。但是,对于目前的京东来说,坚持是最难的。
作者:西西弗
来源公众号:剁椒TMT(ID:ylwanjia),新流量、新科技、新玩法、新经济的气味与温度。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剁椒TMT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卡片盲盒,新一代割韭菜神器
设计动态 2023-03-21I used to be a cool man. 17岁的时候,我坐着绿皮火车驶向天安门,想见见世面,觉得手上1块钱的北京方便面就是人间珍馐。 27岁的时候,熬夜写稿的我,突然发现,喜爱多年的面饼已经味同嚼蜡。 我再也不爱吃方便面了。 但关于方便面,我还是有话在某些时刻,我们可能会为情怀买单,因为某些商品可能触动了我们记忆中的故事,但是在部分电商交易社区里,这种情怀却变质了,比如那些让孩童疯狂抽卡的卡片盲盒。当诸如此类交易已经变成炒作之后,情怀就陷入了被绑架的尴尬境地。
I used to be a cool man.
17岁的时候,我坐着绿皮火车驶向天安门,想见见世面,觉得手上1块钱的北京方便面就是人间珍馐。
27岁的时候,熬夜写稿的我,突然发现,喜爱多年的面饼已经味同嚼蜡。
我再也不爱吃方便面了。
但关于方便面,我还是有话要讲。
最近,混收藏圈的表哥告诉我,他小时候收集起来的干脆面袋子,居然摇身一变成了宝藏,卖出了200多元的高价,比成本溢价了一百多倍。
怀疑人生之余,我顺着宝藏聚集地,回到记忆中的绿皮火车。
一·、情怀的价值 很多没玩过闲鱼的朋友,都存在一个认知误区:
这儿就是个二手货交易平台,专门卖便宜货的。
首先,“二手”这个词本身,就是个非常狭隘的概念,只有用过的东西才叫二手。
实际上,稍微逛过的人都会惊讶地发现,咸鱼上的全新商品并不比二手货少,价格还很性感。
其次,二手的,不一定就是便宜货。
如果认真观察闲鱼,你会发现,这个社区的宽度与深度,超过任何一本人类学与社会学的教科书。
皱巴巴的干脆面袋子,在大多数人眼里是垃圾,之所以能高溢价卖出,是因为对特定人群而言,它具备重要的历史价值。
甚至卖家都能如数家珍般跟你讲述背后的故事。
连包装袋都这样了,袋子里的小卡片还不起飞了?
世纪之交,小浣熊干脆面曾一款现象级产品,甫一推出,旋即迷了小孩们的心窍,成为儿童界的独宠。
“买零食、送赠品”,绝对是超越时代的营销手法,水浒英雄卡更是传说级别的经典案例。
孩子们的消费动机,很少是为了吃面,只是为了收集附赠的卡片。少数家里有矿的,甚至连袋儿带面扔掉,搞得校园遍地都是小浣熊包装袋,那是85后、90后儿时记忆中的风景。
现在想想,那是满地的钞票啊……
彼时,没有几十张的水浒英雄卡片,就没有进入校园社交的敲门砖,青春便有点黯然失色。
基本上在班里混得好的风云人物,兜里都得揣着一摞卡牌,才能收获小朋友们羡慕的眼光。
青春和稀缺性,这两个重要符号,是如今炒卖小浣熊卡片的重要元素。
尤其是卡片里的究极稀有好货,很容易就能成为商品区的宝藏。比如一张小浣熊水浒黑如意卡,就能叫出20000元的价格,这还不是最贵的。
不止是干脆面卡片。
在信息时代的洪流中,几乎所有青年一代的童年玩物,在被淹没在时间长河、安静躺在某个角落蒙尘的同时,都在二手市场苏醒了第二春。
肯德基玩具、游戏王卡组、数码宝贝扭蛋、炫酷的四驱车,乃至各种奥特曼、动漫人物的手办,只要你愿意在二手市场掺一脚,挂点压箱底的玩意,说不定就能发一笔意外之财。
看到这里,肯定有人发出疑问: 难道一个东西够老,就有价值吗?
当我把相同的疑问发给表哥后,隔着手机屏幕,我仿佛能看到他带着追忆神情打字回复我:
“情怀无价!我上架的老物件,基本不愁卖不出去。有人看都不看一眼,有人却愿意为个方便面袋子花几百元。”
的确,不论是叔叔爷爷辈花大价钱集邮,还是青年一代斥重金购买古早的卡片、玩具,愿意给情怀买单的人,永远存在。
本质上,是对曾经童真的追忆,铜臭味掩盖不了它的美好。
但这种童真,传到我们的下一代时,似乎已经变质了。
二、变质的童真 收集癖是人的天性。
现在的成年人,宅男收集手办,美女收集口红,中年人收集钱币纪念币,最没钱的也去开盲盒了。
而小朋友,和他们的父辈一样,对收集卡片有莫大的兴趣。尤其在防沉迷全面落地后,玩不了王者荣耀的小学生,对集卡愈发来劲。
你看,小孩子的快乐也就这么多了~
有需求就有市场,有市场则有买卖。在电商无比成熟的今天,这个准则更是被妖魔化。
儿童的游戏一旦与金钱挂钩,就变质了。
作为60年的老ip,兼具正义与力量的奥特曼,魅力从未衰减。
大约是从2021年下半年起,也就是全国防沉迷实施后不久,一种奥特曼卡片一跃成为卡游界新王,俨然成为小学生圈的社交货币。
在你那被AirPods糊住的世界外, “来来来,对战”、“啊啊啊啊,我出了一张闪光迪迦” 等稚嫩的声音,早已在小区公园里回响了几万次。
他们对奥特曼卡片的痴迷程度,远远超过了父辈对小浣熊水浒卡的热衷。不夸张地说,10个小男生里有9个热爱奥特曼卡牌。
拥有一张稀有卡,孩子们不仅能收获同学羡慕的眼光,甚至能牵上心仪女生的手。
这才叫,硬通货。
所以,想要不被小伙伴排挤,孩子们只好节衣缩食,从零花钱里挤出买奥特卡牌的预算。
就像你以前省下早餐钱,拿去网吧消费一样。
随便逛逛就能发现,如今不论是学校附近的小卖部,还是文具店,甚至一些远离校区商场文具店里,都不约而同的将奥特曼卡摆在了店内的C位。
单价其实不高,小包拆分来卖,有钱的可以买百八十元的套盒,没钱的可以买5块10块的小包,相中的就是小朋友们的零花钱。
越贵的越容易开到好卡。
但集卡这回事,成年人都懂的。一开始随便买,越到后面,想要不重复且稀有的卡,那只能买最贵的了。
这,属实不便宜啊,零花钱肯定是不够的,只能请求家长的钞能力支援。
不给买,就哭就闹,在地上打滚儿。
喂!那可是奥特曼啊!
别说小朋友了,家长们自己也不一定能顶得住。80、90后也是看着奥特曼长大的,既能哄孩子,还能实现自己的童年梦,氪金就成了理所当然。
这岂止是社交货币,简直社交悍匪。
在小红书、知乎、抖音、视频号等平台上搜索“奥特曼卡片”关键词,映入眼帘的不仅是小学生持卡炫耀,还有家长们总结的认卡经验,供其他“奥特曼妈妈”参考,可见他们对于孩子玩奥特曼卡片这事儿有多上心。
当然,控诉卡片公司的也不少。毕竟中国式家长,懂得都得。
和以前5毛钱的小浣熊不同,这玩意就是无底洞,成年人你也玩不起。
有爱好者科普称,在这个圈子里,总花费万元左右的,只是“一般爱好者”,过十万,才称得上“行家”,到了百万级,就是“卡王”了。
花销之大,令人咋舌。
去年8月,就有一家长斥资200万,仍未给娃集齐奥特曼卡的新闻登上热搜,惊呆了大伙。
为什么这么贵?想要集齐一套奥特曼卡得花多少钱?
按照2022年的数据,卡游公司出版的奥特版共有15个版本报,每个版本又按照不同频率更新,其中经典版已更新到第30代。
根据卡游图鉴, 奥特曼系列分为33种稀有度,全套共有5605张卡。
33种……别说小孩子,我也晕。
而且集卡又是盲盒模式,每包大多数是基础卡,孩子们买一包能抽一两张留下就不错了,剩下的基本全扔。别说集齐了,就是随便玩玩,花费上万也只是洒洒水。
更坑的是,卡游还会定期推出限量卡牌,数量极少,价格较高。而且还分颓盒和必中盒,里面讲究可大了。
毕竟, 虽然小朋友是消费主力,但做生意的还是大人。
大量卡贩子或是和厂商勾结,或是长时间浸淫其中,绝大部分必中盒都被事先挑走了。抽出稀有卡,然后在二手渠道高价拍卖。
往往一张卡片,少则几百元,高则大几千,甚至还有十几万的,价格越炒越高。
比如在2月9日晚上,就有一张欧布奥特曼9.5分保粹评级卡(不知道啥意思),以15.8万元的价格成交,各大平台、主播都有直播。
实在无法理解。
尽管卡游早就回复称: 不参与任何二手市场交易,并在所有销售渠道和门店公约内提倡。
但不管是故意的还是无意的,奥特曼卡在二手市场的价格越来越高是事实。如此,小孩子继续抽卡的动力就越足,公司的销售额自然水涨船高。
成立于2018年的卡游公司,2021年的营收为40亿,净利率超过50%。2022年的数据暂时没有,但想必是更高的。
比曾经的泡泡马特夸张多了,吊打A股一众上市公司。
这点从奥特曼ip拥有者,圆谷公司的财报就能推测出来。
2022年下半年,圆谷销售额创历史新高,达到896.07亿日元,同比增23.5%;归母净利润56.46亿日元,同比增215.9%。
据其财报, 中国市场贡献了半壁江山。
看着大大小小直播间里,主播们风骚地表演拆卡、决斗,家长们守在手机前剁手抢购卡片——这一幕无比怪异。
没准,他们能把卡游推上市。
回忆起十几年前的夏天,我们这辈人也都曾变成过光,和迪迦一同保护地球。
庆幸的是,那个时候,没有成年人资本的恶意炒作,有的只是嬉戏打闹的战斗“游♂戏”。
纯洁的很。
以前,奥特曼号召大家去相信光。现在,他却成了满身铜臭的小贩,直说 “来买我卡”。
迪迦,你变了。
三、尾声 有人说,伴随网游和日漫黄金年代长大的80、90后,是最没资格批判当今小孩的一代人。
相比之下,成年人十来个648砸在手游里,可能连个屁都砸不出来。同样的钱砸在奥特曼卡上,卡组可能吊打方圆十里内的小学生。
于你不过废纸一张的卡片,却可能是孩子眼里值得珍视的财宝。
的确,小孩子玩卡没问题,甚至家长隔三差五和孩子来一场卡片对战,还能增进亲子关系。
凡事都有个度。
炒作、二手交易,将金钱融入儿童的日常游戏里,就是不对。
可以理解为,这是将全国一亿小学生,当成牟利工具的恶臭手段,完全贬值了。
我们只是希望,每一个孩子能远离消费主义的荼毒,远离无良资本布置的陷阱。
从印象中美好的小浣熊卡片,到如今金光闪闪的卡游卡牌,氪金游戏已将集卡伎俩进化为一大吸金法器,捞金无数。或许,是时候清理两代人的共同回忆了。
童年单纯的热爱,不应该被绑架。
作者:万连山
来源公众号:格隆汇APP(ID:hkguruclub),中国领先的全球投资研究平台。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格隆汇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晋江赢在太懒,LOFTER输在勤快?
设计动态 2023-03-21随着ChatGPT热议出圈、文心一言紧随其后,AIGC(AI Generated Content,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生成内容)在今年成为大众热门话题。关于AI淘汰人工的严肃讨论也好、调侃段子也罢,也在制造着似乎并没人真正担心的焦虑。 但谁能想到,国内首个“ALOFTER和晋江,一个是轻博客,一个是原创文学产品,虽不是同类产品,但都是典型的女性内容生态。这两个产品,也有着不同的运营思路,LOFTER不断调整增添功能,晋江APP却是满满的PC遗风,其网站也仿佛停留在十年前的设计风格。就是这样的两款产品,最近因LOFTER推出的“头像生成器”功能,引发了作者对女性内容生态的思考,欢迎阅读。
随着ChatGPT热议出圈、文心一言紧随其后,AIGC(AI Generated Content,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生成内容)在今年成为大众热门话题。关于AI淘汰人工的严肃讨论也好、调侃段子也罢,也在制造着似乎并没人真正担心的焦虑。
但谁能想到,国内首个“AI抢人类饭碗”的舆情风波这么快就来了,还发生在网易LOFTER ——这么个有着低龄化、二次元标签的小众产品,始于一个外人看来实在不算过激、不算重要、不算高科技的“头像生成器”功能。
之后的一连串连锁反应更令人始料未及,常年低调的LOFTER被送上微博热搜处刑。但相比用户销号抗议、读者追随“太太”出走,这一点已是无足轻重。
3月16日LOFTER发布道歉信后的评论区
补充点背景知识。LOFTER在诞生之初其实是一款以摄影师、设计师、文艺青年等现充人群为目标受众的轻博客产品,类似于国外的Tumblr。后来却被当时因贴吧整改无处可去的同人女群体看中,逐渐成长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同人社区,拥有了与同类产品不同的发展轨道与生命周期。
不管是与许多昙花一现的图片社交产品、曾试图瓜分同人这块蛋糕的阅读产品,还是与那些想靠砸钱挖人做社区的大厂产品相比,LOFTER的运气都算不错,一上来就拥有了核心要素和稳定受众。
但之后却正应了那句“越努力越不幸”。LOFTER调整增添的功能越多,就把用户推得越远。两相对比,界面十几年如一日、常年因为不作为被边用边骂的晋江都显得明智许多。
晋江文学城和网易LOFTER虽非同类产品,但都是典型的女性内容生态。文娱产业这场IP浪潮中,拥有创作欲、表达欲与消费欲的女性群体,在IP产业链的形成与运转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然而,她们并没能得到与之对等的快乐,而是时常处于这样那样的焦虑之中。三天两头被“抄家”,或者更多时候是外头还没杀进来、就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女性内容生态的健康与活力也因此受到影响。
今天是LOFTER成了靶子,当年轰轰烈烈的“227”事件,其实也是类似问题的折射。这不是哪一个平台的困局,也非短期形成、可以一揽子解决的问题。但很可能是一个如若处理不好、最终将由整个文娱行业来买单的问题。
01 越努力越不幸? “如果2016年的时候LOFTER被陨石砸了,它会变成本世纪最传奇的同人APP;如果2018年的时候LOF被陨石砸了,它将是一家值得怀念的同人APP;如果2020年的时候LOF被陨石砸了,它将是一家令人惋惜的同人APP;如果今年LOFTER被陨石砸了,那将是一颗完美的陨石。”
这条段子点出了用户对于LOFTER的情感变化,在微博上被热转五千多条。可见失望是平时一点一滴累加的,AI绘画只不过是最后一根稻草。
比较突出的是审核问题,这确实不能全怪平台。2020年的227事件中,LOFTER一同下架整改,许多旧文一夜之间消失,内容尺度也大大收紧。然而它并没有发布过明确的审查标准,也没有足够的样本供大家去反推,或者像文学网站一样有编辑可以咨询。很多时候只能靠创作者一遍遍试探,之后要么修改,要么走外链。
发文比写文还累,无疑打击创作者的积极性。而看文看到一半就要准备跳转其他应用、甚至还要加群,于读者而言也增加了看文成本。
付费彩蛋也是令许多人无语的一个功能。作为商业化尝试,LOFTER近年陆续推出了打赏、高级粉丝、彩蛋等功能。创作者可以将一部分内容放在彩蛋栏里,有意者可通过赠送免费或付费道具解锁。
1元=7乐乎币
众所周知,同人商用至今都是一个敏感话题,这一功能实在算不上是正确引导。彩蛋按理说是令人会心一笑,不至于影响整体理解的东西,但许多创作者还是把这一功能玩成了付费阅读。
类似于抵制超前点播的逻辑,读者并不是花不起这个钱,而是被逼着买的感觉令人不爽 。另一方面,彩蛋全凭作者自己定价,可能在A那里用免费道具就能开出几百字,在B那里用付费道具却只能开出几行字,购买体验根本无从保证。
还有一些功能看似不痛不痒甚至很贴心,实则与同人精神背道而驰。比方说,喜欢、推荐按钮与表情包可代替文字表情达意,于读者来说是降低了互动成本。可这些远远满足不了同人作者对于交流与共鸣的期待,敏感一些的甚至会陷入“是不是写得不够好”的自我怀疑。
再比如算法推荐,虽说增加了内容曝光度、为读者节省了搜索步骤,但也增加了踩雷以及各圈产生摩擦的几率。 要知道,LOFTER当初被同人女看中,正是因为它的标签机制可以让大家各玩各的、互不干扰。而如今圈地自萌与为爱发电一样,似乎都只是某种上古同人共识了,对当下没什么指导意义。
当然,还有一些内容社区在破圈过程中的共性问题,比如用户低龄化导致的劣币驱逐良币,以及内容日渐混杂。短视频营销号跟风进入,还有原创小说到这里来分发,标题通常都很骇人听闻,与那些连接吻描写都无法过审的同人文仿佛身处平行世界。
02 躺平之道 身处互联网时代,许多阅读APP都在产品体验上卷生卷死,努力整活儿。
起点的“本章说”以及人物卡牌、角色打榜功能硬糖君已经提过很多次,还有一点颇为印象深刻:就是每当有读者为某部作品一掷千金时,都会向全站广播,作品名与用户名也都会露出,实在是非常懂得打赏行为背后的心理。
番茄小说则是非常字节风格的产品,吸引用户靠的不仅是免费,也不仅是更爽更浅显的文字,还有五花八门的推荐方式:如读者之间的互助推文,还有大数据手段加持下的个性推荐与流动热榜。哪怕你依然对它的内容带有偏见,也不得不感叹它真的智能。
而与此同时,晋江APP却是满满的PC遗风,其网站也仿佛停留在十年前,字小行密、大粉大绿 。什么移动互联、2345G,什么设计潮流、产品热点、用户体验,都与我无关。
这仿佛是平台气质的一种外在显示。晋江于2003年由一群业余的文学爱好者成立,在推行VIP制度、被资本收编、推出移动端这些事上都是最晚的。它也没什么扩张野心,根据好奇心日报2017年报道,晋江当时从盛大融来900多万资金,一半留下用于日常运营,一半用来买了办公楼。这个所谓办公楼如果就是硬糖君熟悉的那个,那就在北京五坏外一处居民楼一楼,以前硬糖君就住它对面小区。
IP潮、特别是耽改潮到来后,晋江存在感猛增,但它既没有顺势进军影视(大部分网文平台或多或少都尝试过),看起来也没怎么在PR上砸钱。很多风口浪尖的时刻都是站长冰心夫妇亲自出来回应,然后被愤怒的用户痛斥“夫妻店”、“不专业”。
免费阅读搞得人心惶惶的时候,冰心更是以“晋江肯定是反应最慢、最迟钝、最保守,最怂的那一个”对作者进行安抚。
《晋江文学城又慢又怂,为什么爆款越来越多?》
一问一答中不难看出, 晋江为自己选定的生存之道几乎可以概括为: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与其做错、宁可不做。
躺得如此心安理得,首先是因为晋江卖股权时保持了独立经营,在盈利方面不太会有外部压力。其次是晋江成立早、沉淀深,即便许多古早大神或封笔、或转型,古早作品已经被拍了一轮又一轮,晋江在女频作者与读者之中仍有强大的向心力。
在硬糖君看来,冰心虽然不是一个专业经营者、不是目光深远的互联网商业大佬,却是网文成长壮大、由非商业走向商业化的亲历者,在有一点上想得比较明白:那就是对于晋江来说,最早的样子就是最好的样子。经营的重点不在于如何变革,而是如何尽可能少地改变,保持住惯性。
试想有朝一日晋江移动端真的改头换面、焕然一新,用户也未必会毫无怨言、百分百欢迎。
03 女性内容生态,正在经历什么? “简中同人女流浪的一生”,在227事件与此次LOFTER事件中,这个说法被频频使用。圈外人恐怕很难对此产生共鸣,怎么了呢?就如此自怜自伤。
除了低龄因素,还有非常关键的一点是女性写作的特殊性。 不同于传统的文学艺术创作,也不是商业写手毫无感情的码字,阅读与创作对于女性来说有许多独特的附加价值,比如情感抚慰、自由抗争。
结合互联网时代的最新实践,学者肖映萱将中国网络文学语境下的“女性向写作”定义为:女性获得逃离男性目光的独立空间之后,自发产生的以满足女性的欲望和意志为目的、用女性自身话语进行创作的群体性写作趋势。
不管时代如何发展、媒介如何进步,女性写作从未离开爱欲驱使、交流共鸣、不被窥探这几点。但与此同时,技术与商业化的浪潮又不断对其发起冲击,从而造成许多人迷茫、焦虑与寒心的情绪。
其中最具毁灭性的,莫过于商业逻辑对于作者、读者关系的改写。 2022年7月,一则由“排雷”引起的晋江作者轻生事件震惊全网。但硬糖君这样的老读者作证,在转型付费阅读之前,晋江的氛围也曾友好到像个乌托邦。作者随缘更新,读者则对用爱发电的作者们有着天然的尊敬与维护。
而在付费阅读之后,作者不得不考虑市场需求,消费者这边如果自觉花了冤枉钱、当然也不能轻易放过。内容同好变成了卖家买主,如此双方关系日渐紧张,内容创作也凭空多了几道枷锁,创造力遭到抑制。加上消费者权益意识爆棚后,谁都要出来喊两嗓子,自己不爱吃的东西可以不吃,非要求人家不许做、别人也不许吃。
不仅原创如此,同人圈子也一样。一方面,正如上文所说,同人正在暗戳戳尝试付费。另一方面,同人虽然不能通过“排雷”制裁作者,但基于饭圈文化的常年浸染,举报、挂人、在bot匿名内涵、甚至直接组团网暴骚扰,都是比较常用的手段。
而且相较原创,同人群体通常年龄更低、心智不成熟,更加难以处理虚拟世界的爱恨,也更难以应对数据的困扰,难以抵挡热度的诱惑。LOFTER作为一个典型的低龄同人社区,像其他产品一样用热度排行与变现来刺激产出,细想并不妥当。
LOFTER的塌房开启了新一轮的竞品讨论,包括对于一些老牌社区的追忆。从中不难看出,大家想要的其实还是自由、隐匿,多点优质内容、少点乌烟瘴气。
归根结底, 女性内容社区比拼的不是如何追逐热点、开疆扩土,反而是谁更克制、保守、本分,让自留地就做好自留地。
作者:顾 韩;编辑:李春晖
来源公众号:娱乐硬糖(ID:yuleyingtang),有温度的泛娱乐产业自媒体。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娱乐硬糖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进入高端招聘市场,脉脉们能讲出好故事吗?
设计动态 2023-03-21前不久,脉脉CEO林凡将矛头对准BOSS直聘,称其没有解决中高端人才的痛点,而脉脉的全维招聘对BOSS直聘形成了降维打击。所谓的全维招聘,其实就是“社交+社区+智能算法”。 这番口诛笔伐,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是为脉脉的高端之路造势。 前不久,脉脉成立“脉脉高聘”,互联网招聘行业还存在着可挖掘的商业化空间,脉脉、BOSS直聘、猎聘等选手也尝试讲出自己的故事。那么在进军高端人才招聘市场的征程中,脉脉等玩家是否可以顺利前进?其过程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阻碍?一起来看看作者的分析和解读。
前不久,脉脉CEO林凡将矛头对准BOSS直聘,称其没有解决中高端人才的痛点,而脉脉的全维招聘对BOSS直聘形成了降维打击。所谓的全维招聘,其实就是“社交+社区+智能算法”。
这番口诛笔伐,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是为脉脉的高端之路造势。
前不久,脉脉成立“脉脉高聘”,主打年收入30万以上的中高端人才市场。林凡把直聊模式当成了靶子,“直聊模式更适合像会计、设计师这样的标准工种和职位,但是却无法解决中高端人才的求职需求,因此脉脉高聘应运而生”。
互联网招聘其实是个重营销的行业,需要有这样的“开喷”事件来吸引用户眼球,不足为奇。倒是脉脉进军高端化的动作,引起不少业内人的兴趣。
就整个互联网招聘行业来看,在市场增速下滑之后,高端化的确成为平台寻找增量的方向,还有很大的商业化空间待挖掘。
不过,脉脉真正瞄准的对手应该是猎聘,而不是BOSS直聘。因为猎聘一直聚焦在中高端人才市场,而BOSS直聘主要以蓝领和初级白领为主。
更为关键的是,透过猎聘可以发现,脉脉想要进军的高端之路并没有那么好走。猎聘在市值和营收上,反而不及“低维度”的BOSS直聘。也就是说至少在资本市场和企业规模上,它并没有对后者形成降维打击。
猎聘在高端化上碰到哪些难题?正在往高端跃迁的脉脉,能够超越猎聘并对BOSS直聘形成降维打击吗?
互联网招聘的高端山头上,弥漫着待穿透的迷雾。
一、滚滚来袭的“人才红利” 高端人才招聘的市场空间,其实是由时代浪潮拍打出来的。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过后,美国《时代》杂志的封面人物选择了三位中国农民工。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人认为,中国经济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庞大中国农民工群体创造的人口红利功不可没。
必须承认,中国过去四十多年取得的经济成就,很大程度上是靠人口红利。但是,如今中国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劳动力成本也在不断上升,再依靠人口红利难以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人才红利”势在必行。
随着近些年高等教育普及化,大专及以上的人群逐步增加,社会发展从人口红利期转移到人才红利期。再加上国内传统制造业在逐步转型升级,AI、芯片、机器人等高端产业兴起,疫情加速了企业数字化转型之路等因素,市场对高端人才提出更大的需求。
但是,人才供应和需求之间,还存在着巨大的缺口。 人社部、工信部发布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显示,中国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2020年的人才缺口超过1900万人,到2025年将接近3000万人,缺口率高达48%。
供不应求之下,人才的紧缺直接反映在了中高端招聘市场上。 艾瑞咨询报告显示,宽口径上2021年中国招聘市场规模达1489亿元,同比增长23%。其中,中高端招聘市场规模占比86.5%,达到1288亿元。
庞大的市场规模背后,是更多的企业对高端人才有更多需求,同时也愿意为招聘高端人才付出更多的费用。这将为众多招聘平台提供广阔的掘金空间,也是吸引脉脉等平台入局的主要动力。
中国在线招聘平台前三分别为前程无忧、BOSS直聘和猎聘三大玩家,合计占据了近70%的市场份额。相对来看,BOSS直聘和猎聘两家后起之秀更具有典型性和成长性。
市场定位上,BOSS直聘主要以蓝领和初级白领为主,累计服务认证求职者高达1.132亿人。在认证企业中,员工数少于100人的中小企业占比达到84.6%,盈利模式主要是为这些企业提供线上招聘服务,然后收费。
猎聘则一直聚焦在中高端人才招聘这一细分赛道,同样的,其盈利模式也是主要向企业主收取招聘服务费。
眼下,BOSS直聘市值达到802亿港元,远高于猎聘的64亿港元。去年前三季度,BOSS直聘营收为34.2亿元,高于猎聘的20.1亿元「1」。
按照常理,高端招聘领域需求大、掘金空间广阔,猎聘市值和营收跟BOSS直聘的差距应该不会这么大,为何反而占据下风呢?
解答出这个谜题,将对脉脉进军高端招聘之路产生价值启示。
而答案,就藏在互联网招聘的本质里。
二、透视“高端化迷局” 互联网招聘平台经常用各种营销策略包装自己,但本质上它还是非常传统的生意。
最终的目的,就是完成求职者和招聘者之间的撮合。
这种撮合看起来简单,但其实是非常复杂。因为跟电商里的“人找货”或者“货找人”不同,招聘撮合的是“人找人”这一过程,而“人”往往是不确定性最高的因素,所以市场上经常出现“招人难”和“求职难”并存的“结构性错配”难题。
开年以来,广东沿海等地许多制造企业和外贸企业都在扩大招工规模,有的企业甚至专门雇十几家招聘公司帮忙招人。然而,这种热潮的反面是内地不少年轻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人社部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国内劳动力市场的求人倍率(需求人数/求职人数)长期维持在1.0以上,也就是说需求大于供给。
这种“结构性错配”,一方面在于现在许多年轻人宁愿送外卖、跑滴滴,也不愿意去工厂,另一方面也源于信息差造成的供需不对等问题。
在高端人才招聘领域,这种“错配”更为明显。因为在这块领域里,匹配更为复杂,隐性的需求更多。
相对来看,高端人才在求职或者跳槽上更为“傲娇”。就像刘备三顾茅庐邀请诸葛亮一样,高端人才更愿意被主动发掘和联络。
脉脉人才智库数据显示,年薪30万以上的中高端人才更倾向于被发掘。随着收入增加,他们主动求职的意愿逐渐降低。年薪100万以上的职场人中,超半数被动求职。在蓝领或者初级白领招聘市场恰恰是相反的,求职者相对更为主动。
正是这份“傲娇”,让高端人才的应聘决策周期更长,眼光更为苛刻。数据显示,年薪50万~100万的职场人中,超过1/4求职决策期超过2个月,而在年薪100万以上的职场人中,这一比例增加到了40%。
更为被动的求职和更为漫长的决策期,其实让招聘者和应聘者之间的匹配更为复杂,非标和隐性条件更多。因此,高端招聘通常需要猎头进行人工匹配,不懂人性的算法往往会失灵。
在此局面之下,猎聘打造出B(企业)-H(猎头)-C(求职者)的模式,用大量猎头去接触高端人才,相对能够提高高端招聘市场里的匹配效率,是位优质的“撮合者”。
然而,它却不是位赚钱好手。在各个行业里占据高端细分赛道的选手,往往具有较高的净利润率,说白了就是赚钱能力。比如,茅台净利润率超过50%,苹果的净利润率超过20%,但是猎聘的净利润率仅为个位数,甚至低于BOSS直聘和前程无忧。
较低的净利润率背后,一方面是因为高端人才较长的决策周期,增加了猎头的匹配和沟通成本,进而拉低了猎聘整体的净利润率,另一方面是因为猎聘的盈利模式过于单一,主要还是依靠B端企业付费,同时依靠职位发布、简历下载、套餐出售等方式赚钱,这些方式盈利空间小,而且跟智联招聘、前程无忧等老一代招聘平台的赚钱方式没有太大区别。
所在的赛道具有前景,但是赚钱能力不足、故事不够新颖,这也是猎聘的估值远低于BOSS直聘的重要原因。
那么,新加入赛道的脉脉能靠“社交+社区+智能算法”的模式,讲出一个新的好故事吗?
三、后浪能讲好新故事吗? 互联网招聘是一个双边市场,一头连接B端企业,另一头连接C端用户。
要打破盈利天花板,关键要取得双边市场中的“网络效应”。也就是尽可能多地增加B端企业或者C端用户的数量,通过规模效应降低运营成本,然后去挖掘更多的盈利点。
这时候,“讨好”B端还是C端就成为一个关键选择。
智联招聘、前程无忧等老一代招聘平台都是更倾向于B端企业,在用户体验上不够出色。而作为后浪的BOSS直聘,更注重C端的用户体验。其一方面通过大量的营销活动吸引C端用户,另一方面通过“移动+直聊”的模式,提升了用户黏性。
当BOSS直聘获得较高的用户活跃度,就吸引了不少B端企业入驻。平台的“智能匹配”,减少了整个招聘过程中的“错配”,进一步吸引更多的企业,也让BOSS直聘挖掘出更多盈利空间。这种模式向资本讲出了新故事,因此BOSS直聘的市值在同行中遥遥领先。
脉脉进军高端的“社交+社区+智能算法”模式,跟BOSS直聘“移动+直聊+智能匹配”模式,其实都是把天平偏向了用户。当然,最大区别就是“社区”和“直聊”。
作为高端招聘领域里的后浪,脉脉能靠“社区”能够吸引更多C端用户和B端企业吗?
并不一定。
此前,脉脉通过独特的“匿名职场社交”吸引了一大批C端用户。它也凭借接连爆出不少大厂的猛料,一度被称为“职场茶水间”。一些没有求职意向的用户,也会在八卦的心理上逛社区。这种强社交和社区属性,加强着脉脉的用户粘性。
但是,在C端用户规模上,脉脉还是要弱于其他招聘平台。QuestMobile数据显示,脉脉2021年12月MAU在380万左右,同期BOSS直聘MAU超过1000万,猎聘MAU超过600万。
更为关键的是,高端人才在求职过程中,对社交或者匿名评价并不感冒。某公司中层管理人员告诉《一点财经》,高端人才通常都有一个圈子,不管是求职还是跳槽一般都是优先通过熟人介绍或者联系猎头,很少通过社交平台来了解企业。
面向B端企业,也就是所谓的“付费金主”,脉脉的社交模式依然不占优势。因为被曝出黑料,一些企业对脉脉避而远之,脉脉的盈利增长也进展缓慢,惊蛰研究所调查显示,脉脉目前的营收主要为付费会员和卖课两种。
如此来看,用社交进军高端招聘市场,更像是一份可行性较低的商业计划书,需要待实践检验。
当然,互联网高端招聘市场依然前景广阔。艾媒咨询报告显示,中国在线招聘市场在逐步增长当中,2022年已经达到202亿元,预计到2024年将达到289亿元。
电影《天下无贼》中,葛大爷留下过一句经典台词: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虽然葛大爷没学过企业管理学,但其跟管理大师德鲁克的观点不谋而合:企业只有一项真正的资源:人。
随着产业升级,企业对于高端人才的需求会越来越旺盛,互联网高端招聘的空间会不断加大,包括猎聘、脉脉在内的入局者,需要在匹配效率和商业化中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才能持续地自我壮大。
在这条长赛道上,笑到最后的才是王者。
注释:
「1」BOSS直聘与猎聘市值统计时间截至2月24日
作者:启鸣,编辑:刘煜
原文标题:脉脉林凡“开喷”,BOSS直聘慌了?猎聘输了?
来源公众号:一点财经(ID:yidiancaijing),挖掘资本故事,深剖商业逻辑。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一点财经编辑部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大厂狂卷0门槛开店,真香还是真坑?
设计动态 2023-03-21电商“抢铺子”,低至零门槛。 这是一场由头部电商平台掀起的,针对个人商家的抢人大战。 叮当是某电商平台的个人店商家,主营类目是服装。今年以来,她感到网上对个人开店的讨论越来越多,就连老家卖米面粮油的父辈亲戚都在向她打听如何在京东超市和小红书开店,不少平台都在开今年以来,不少互联网平台都在开放并大力宣传低门槛甚至零门槛的个人店铺。这场风口下有喜悦和冷静两种声音,前者认为个人店政策有利于普通人抓住电商红利,后者则认为个人店只是一场美梦。本轮个人店大潮是否是一次值得抓住的机遇呢?一起来看一下吧。
电商“抢铺子”,低至零门槛。
这是一场由头部电商平台掀起的,针对个人商家的抢人大战。
叮当是某电商平台的个人店商家,主营类目是服装。今年以来,她感到网上对个人开店的讨论越来越多,就连老家卖米面粮油的父辈亲戚都在向她打听如何在京东超市和小红书开店,不少平台都在开放并大力宣传低门槛甚至零门槛的个人店铺。叮当对此保持谨慎态度:“零门槛开店只是看起来很美。”
这轮个人店热潮由多个互联网平台主导。
自2023年1月1日起,京东针对个人商家开放入驻通道,自然人可注册“京东小店”(即针对个体工商户和自然人商家入驻的POP店铺模式),且仅需身份证和手机号就可通过京东APP、京麦APP、京东招商小程序、京东招商微信公众号等操作店铺注册,最快10分钟即可成功开店。
而在抖音电商方面,时隔近两年后,抖音小店的个人店铺也已重新开放。据了解,自2023年3月起,个人无需提供营业执照,仅用符合要求的身份证实名认证,即可注册“抖音小店”成为商家,最快1小时能够快速开店。并且在试运行期间,对个人商家开放的类目包括运动户外、个护家清、智能家居下属的44个二级类目,后续则将逐步开放新的类目。
而小红书则一直于2021年9月开启“号店一体”模式后一直延续该模式至今,每个账户均可实行0门槛开店。
这场风口下有喜悦和冷静两种声音,前者认为,超低门槛的个人店政策有利于普通人抓住电商红利,而后者认为,个人店只是一场美梦。那么对电商平台来说,全面开放个人店入驻意味着什么?对平台和个人来说,本轮个人店大潮是不是一次值得抓住新机遇?
01 从“过街老鼠”到“万人迷” 个人店与个体店的区别在于“持个人身份证注册,还是持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注册”。
而个人店一度是电商平台眼中的“过街老鼠”。 根据《电子商务法》,从事零星小额交易活动(年交易额不超10万元),销售自产农副产品、家庭手工业制品,利用个人技能开展普通劳务活动的个人无需办理营业执照,对应个人店范畴。
以抖音电商为例,早在2021年,抖音便暂停过个体店入驻通道。根据抖音发布的《招商标准及入驻规范(修订)公示通知(2021.01.11)》,抖音不再接受个人商家入驻,只保留个体店、企业店两种类型,但已入驻个人商家暂不受影响,同时对品牌商家提出同品牌一类一店、一主体一店等限制。
这被抖音商家解读为抖音电商由量转质的重要信号。对比同为短视频平台的快手,快手电商支持个人身份开店,只需提供个人身份证和实名认证,但不支持部分类目如食品类,个人商家不可参与达人和商家推广,但可以在视频或直播间内卖货。
以微信视频号为例,2022年3月17日,微信视频号发布了《停止对个人主体店提供橱窗服务的公告》,宣布停止个人小商店入驻视频号橱窗,已入驻的商店也将逐步停止服务,目的是保障消费者权益,规范商家及达人经营行为,并鼓励个人商家尽快注册非个人主体店铺。
从原因看,在新电商法发布之前,除了个别需要资质的类目如食品、保健品以外,个人店是C2C电商平台的主流模式,而2018年颁布的新电商法明确了电商从业者的纳税义务,电商避税时代终结,“持照上岗”时代降临,个体店一跃成为个人电商创业的主流模式。
2022年5月,市场监管总局印发了《关于开展“百家电商平台点亮”行动的通知》,要求百家电商平台亮证、亮照、亮规则,即商家需持续公示营业执照、有关证书,电商平台需持续公示服务协议及交易规则。这推动了电商平台的新一轮严格监管,如清理无照商家、执照过期商家等。
对电商平台来说,个人店会增大平台的监管成本,从不同平台政策看,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三大短视频平台都对无照个人店进行了严格限制,除快手禁止个人店进入达人分销体系外,抖音、微信视频号均选择屏蔽个人店。
而从今年以来,个人商家的开店门槛逐步放宽,个人店开始成为受行业追捧竞争的对象。
以京东、抖音为代表,对个人店入驻实行10分钟开店。0元试运营、免费帮扶措施成为电商平台的主流趋势。如京东在春晓计划中开篇点名目的——促进经济社会恢复与加快发展,稳就业、促创业。这意味着,不仅电商平台需要挖掘新的增长点,个人店创业的监管环境也在进入新一轮的宽松周期。
02 电商平台在抢什么? 个人店只是电商平台“扩招”的开胃菜,背后是进入后疫情时代,电商平台争夺全品类、全类型商家的大趋势。
根据京东公告,春晓计划将从4月1日起,对大部分类目的企业店铺新商家放开“0元试运营”;根据淘宝千牛头条公告,“百万新商计划”将为新商家提供免缴保证金,以及流量券等政策,直播赛道商家和趋势商品商家同时享有直播抵扣券和直通车抵扣券。
流量红利见顶,用户增长放缓的背景下,电商行业的竞争逐渐从争夺买家走向竞争ARPU(每用户平均收入),以及经营成本的降低。根据ARPU=月度销售总额(单用户单次消费额*平台月度总消费次数)/月度平均活跃用户数的公式,各家都在放弃粗暴增长方式,如何提升用户客单价,提升消费频次成为竞争核心。
在去年一季度,阿里巴巴过去一年的全球活跃用户数达到13.1亿,其中中国市场超过10亿,但二季度不再披露相关数据;京东在去年三季度财报显示,过去一年的活跃用户数为5.9亿,同比增速为6.5%,但到四季度也不再披露;拼多多在2021年四个季度的新增用户数分别是3500万、2610万、1700万和-810万,截至去年一季度末,拼多多过去一年的活跃买家数为8.8亿,同比增长7%,但在二季度也不再披露用户增长数据。
短视频平台的情况也不乐观,根据QuestMobile发布的2022中国移动互联网年度大报告,抖音集团和快手集团旗下产品在截至去年12月末的去重总用户量分别为9.97亿和5.8亿,同比增速分别为7%和9%。而根据快手去年三季度财报,快手平均日活为3.63亿,同比增速为13.4%。整体来看,短视频占用户使用时长比例正在增长,但绝对增速在持续放缓。
在此背景下,各平台都在思索降本增效,费用优化之道,过去大行其道的消费者补贴有所消退,挖掘更多消费品类和消费趋势成为竞争重心,而这离不开培育更多的新锐品类和新锐商家。
对这些新入驻商家,电商平台普遍采取了谨慎态度,以确保新商家扶持政策主要流向平台需要的优质商家,而并非被滥用。
以淘宝百万新商计划为例,活动制定了严格的新商成长计划,月成交额破两万的新商家将享有市场洞察全年经营分析工具的半价优惠以及激励基金、流量券分享机遇;年成交额破百万的新商家有对应的专属激励基金和流量券,对直播赛道商家和趋势赛道商家均有“对口扶持”。
以抖音电商此次推出的个人店0元入驻活动为例,3月13日发布的《个人店铺可经营类目明细表》严格规定了个人店铺的经营范畴,包括不允许经营品牌商品,仅开放运动户外、居家布艺、家庭清洁工具、时尚饰品这几个一级类目,二级类目仅有44个,至于短视频平台公认的优质类目如美妆、女装等,个人店尚无入场资格。
同时,抖音个人店无法进入内容场景,无法使用平台补贴,限制营销活动及营销工具,不支持个人店商品进入直播、短视频等内容场景。根据抖音官方的回复,个人店只能通过抖音商城、搜索、店铺、橱窗等主动场景进行引流成交。
这意味着,电商平台普遍看到个人商家的双刃剑属性,并极力引导这些商家发挥货与场的补充效应,而拒绝向平台的核心品类和资源完全放开。
03 个人店,是普通人的机遇吗? 尽管平台侧的政策密集出台,商家侧却不断在涌现冷静的声音。
星星是一位内容电商平台的“多栖商家”,她力劝商家“慎重开设抖音个人店”,并坦言“货架没什么搞头”,也不能明目张胆卖品牌商品,容易给职业打假人盯上。一位个体店商家则力劝同行直接开设个体店而非个人店:
“拿营业执照基本没什么门槛,个体店可以上各种商品,个人店品类太少,开了等于没开。”
品类限制和营销限制,正在使抖音个人店成了商家眼中“名不副实”的资源,从官方宣传看,个人店有零门槛、零粉丝数、低资金量的需求优势,不仅注册简单,且享有商品卡免佣、免费培训课程、抖音电商罗盘等免费经营工具的优势。
但在商家眼中,热门品类、达人营销才是抖音的核心资源。一位抖音商家甚至表示这样的个人店入驻政策像个“天坑”:“热门类目都不让做,不能加入精选联盟,不能做任何营销活动,还有收入限制,除了浪费手机号,什么用都没有。”
此外,无货源模式也是个人商家与电商平台博弈的重心。无货源指商家无现货,而是在淘宝、1688、拼多多等平台把货源信息搬入店铺,由上游货源方向消费者发货,自己在中间赚取差价。
对此,各电商平台都有对无货源模式的限制措施,抖音平台的《商家—无货源店铺细则》公告显示,对情节一般的无货源商家,每出现一次违规行为,限制上架商品数量至1000,每出现一次消费者投诉,扣除违规积分A4分,情节严重商家则限制发布商品,处理关联店铺、账号等。
但无货源商家对此不乏对策,一位商家表示,只要销售情况好,平台的扣分、罚款惩罚完全可以无视。另一位无货源商家表示,在电商平台某些品类的增长期,无货源商家的作用不可替代,平台没有动力进行“根除”。此次抖音个人店放开后,无货源商品的数量一定会有提升。
而对认真经营的商家来说,做好个人店并非易事。
例如,当前小红书平台的个人商家入驻活跃,商品数量快速增加,但流量主要依靠商品笔记引流,而做好商品笔记引流需要商家拥有成熟的设计、创意能力;在京东,个人店和第三方店铺一样处于流量分配的边缘位置,杀进关键品类的难度不小;在淘宝,个人店竞争整体处于红海状态。一位淘宝商家对「新熵」表示,这几年头部品牌一直在砸钱买流量,中小商家的生存压力很大,传统品类很难让小店杀出来;在抖音,货架电商整体还处于建设阶段,平台产生转化的主场景还是在直播和短视频,货架跑出“大C店”的难度仍很大。
由此来看,尽管电商行业释放了对个人小店的友好信号,但更需要品类新颖,运营能力强的成熟商家,普通人入场的成功概率并不高,长尾生态将是个人店的未来走向。
作者:白芨,编辑:月见
来源公众号:新熵(ID:baoliaohui),洞察商业变量,探寻商业本质。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新熵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