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面设计作品不出彩?来看高手总结的18个细节!

    UI交互 2022-09-01
    本文用真实的平面设计作品案例,通过优化前后的关系,让读者短时间受到启发,建议平面设计师收藏保存哟

    本文用真实的平面设计作品案例,通过优化前后的关系,让读者短时间受到启发,建议 平面设计 师收藏保存哟

    上期回顾:

    为什么你的平面设计作品不出彩?来看高手总结的14个细节! 很多人想提升自己加了无数大神的微信,通过了大量的精力去寒暄,希望得到大神的指点。

    阅读文章 >

  • 平面设计作品不出彩?来看高手总结的18个细节!

    UI交互 2022-09-01
    本文用真实的平面设计作品案例,通过优化前后的关系,让读者短时间受到启发,建议平面设计师收藏保存哟

    本文用真实的平面设计作品案例,通过优化前后的关系,让读者短时间受到启发,建议 平面设计 师收藏保存哟

    上期回顾:

    为什么你的平面设计作品不出彩?来看高手总结的14个细节! 很多人想提升自己加了无数大神的微信,通过了大量的精力去寒暄,希望得到大神的指点。

    阅读文章 >

  • 平面设计作品不出彩?来看高手总结的18个细节!

    UI交互 2022-09-01
    本文用真实的平面设计作品案例,通过优化前后的关系,让读者短时间受到启发,建议平面设计师收藏保存哟

    本文用真实的平面设计作品案例,通过优化前后的关系,让读者短时间受到启发,建议 平面设计 师收藏保存哟

    上期回顾:

    为什么你的平面设计作品不出彩?来看高手总结的14个细节! 很多人想提升自己加了无数大神的微信,通过了大量的精力去寒暄,希望得到大神的指点。

    阅读文章 >

  • 设计师如何做好知识管理?我总结了这3个方面!

    UI交互 2022-09-01
    什么是知识管理?为什么设计师要做知识管理?如何做好知识管理?

    编者按:什么是知识管理?为什么设计师要做知识管理?如何做好知识管理?本文从这3个方面帮你掌握设计师的独特 知识管理 方法。

    方法之外,神器也能提高效率:

    囊括工作全流程!腾讯设计师自用的17款效率神器合辑 导语 距离业界首次提出“全链路设计师”这个概念已经过去了几年,从称谓的变化我们就可以感受到设计师这一角色职责的变化。

    阅读文章 >

    在这个信息洪流时代,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的问题: 聊的最多的永远是 微信 传输助手、调取信息有如大海捞针、收藏却再也没有阅读过、每天大量输入却记不住用不了…

    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在于知识管理出了问题。

    1. 什么是知识管理 提到知识管理的本质,不得不说一套非常经典的模型 -DIKW 模型。

    DIKW 模型

    这个模型呈金字塔结构,从下到上依次是数据、信息、知识还有智慧。

    它的意义在于:

    属于信息管理、信息系统和知识管理学科的最经典模型

    首次提出了数据、信息、知识和智慧的定性结构关系,提供了从数据到智慧的转化路径

    首次客观揭晓了为什么长期学习却依旧无法改变现状的难题

    关于数据,是对客观存在的事物进行一个记录观察的产物。因为缺乏上下文关联、没有时空设定,所以没有任何意义。

    关于信息,信息论创始人香农,把信息定义为「不确定性的解决」。要解决数据的不确定性,就需要主观解读,赋予意义。比如两串百分比数字,在解读前只是一组无意义的数据,但当我告诉你这是 banner 优化前后的点击率,它便消除了不确定性,变为信息。

    比如灰色的天空、潮湿的空气,这些感官输入的信号同样是数据,但是经过主观解读,就可以推断出「今天是个阴天」这个信息。

    而知识,根据前辈们的解释,可以简单下个定义:能运用到工作生活、能指导行为的信息便是知识。

    比如 banner 的点击提升源自利益点信息的强化,那么「banner 中强化利益点,可以提升点击」就是知识。它能指导我们在遇到类似的需求中无需思考,快速做正确的决策,把事情做正确。

    知识指导行为, 在这个长期知行合一的阶段,慢慢形成的能力、远见就叫智慧。它的最大用处,就是预测并解决未来的问题。

    所以知识管理就是将数据信息动态转化为知识智慧的过程。作用就是辅助我们更好的决策跟行动,以获得持续性的成长。

    2. 为什么要做知识管理 01 我们身处内容时代

    消费者为了填补精神诉求而沉迷内容;平台为了赚取利润而加入信息流来吸引消费,为了源源不断得实现内容供给,通过各种激励政策吸引素人创作者生产内容;疫情、红利的催化下,大量创作者涌入赛道,为了获得平台的推荐,不断生产博眼球的内容。

    在这个内容时代下,如果我们不去对这些信息进行有意识地筛选管理,最终将被信息洪流所淹没。

    另外,算法推荐的普及导致另一个问题:信息茧房。人们关注的信息领域,会习惯性地被自己兴趣所引导,从而将自己的生活桎梏于蚕茧一般的“茧房”中的现象。你所看到的 可能都是别人想让你看到的,或者你自己想看到的。

    02 生有涯而学无涯

    我们不可能在有限的生命中去学习无尽的知识,所以需要去通过知识管理的手段,在有限的时间内追寻,追寻那些对我们真正有用的知识。

    03 大脑不擅长存储

    大脑其实并不擅长存储,更擅长的是思考跟决策,所以就需要通过知识管理,也就是通过外部存储的手段来代替大脑进行存储。

    3. 怎么做知识管理 五环:信息获取、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信息整理和信息内化。

    01 信息获取 这个阶段注意两个问题:

    第一个被动阅读。在看什么信息这件事上,我们很多人不知不觉得选择了被动。

    前面,我们有说过,现在这个时代最不缺的就是内容,而且绝大部分内容,都会被平台以推送的方式投喂到你嘴边。如果不主动限制,那么导致的,可能是 70%甚至以上的信息都将由抖快、头条等信息源主导,我们注意力不断被剥夺、自主选择信息的主动权也不断被削弱。

    解决方案很简单:干掉推送/隐式推送。干掉之后,我们就有足够的注意力选择那些更优质的信息。

    信息获取第二个问题,就是固有场景。我们很多人都存在一个误区:信息的获取总是源自文章/书本。

    但根据信息的定义,信息并不会存在媒介的限制。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各种优质的讯息、各种观点或者各种案例,各种现象,都可以成为我们的信息源。只要对其进行主观解读、赋予意义就是优质的信息源。

    比如——

    02 信息采集 我认为,一款好的采集工具,需要满足四个标准:

    全网内容快速聚合。包括视频、图文等。 分类搜索,便于快速取用,管理与维护。 支持高亮跟标注,便于强调和思考 专注阅读,完全独立于笔记 我深度使用过 5 款稍后阅读工具,最后确定了 Cubox 作为我的主力的采集工具。它可以完美满足我的使用诉求。

    03 信息处理 信息转化到知识最为关键的一步。

    信息处理的关键在于思考,思考的关键在于关联自己。因为只有关联自己,关联自己旧有的经验,你才能指导自己之后的行为,解决问题改变结果。

    比如你正在看一篇关于设计师如何做竞品分析的文章,一种选择是看完啥也没想没做,继续干别的事,另一种选择,是你在看的过程中不断思考,我之前做的竞品分析存在哪些问题?这个方法能不能解决?我可以用到现在做的哪些需求 等等。后者所产生的价值是否要多得多?

    而基于关联自己的心态,你在阅读中会不断带着「有哪些东西可以为我所用」的目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功利心阅读。通过这样的阅读方式,以解决我们生活中的问题为最终导向, 来快速收割那些真正对我们有用的信息,大幅提升自己的阅读效率。

    04 信息整合 信息整合的目的,就是将那些碎片化信息整合到一个知识体系中。

    信息整合的方法是构建知识树,让知识形成一个互相有关联的一个体系,来对抗知识碎片化。

    因为大脑不擅长存储,所以可以用知识树代替大脑进行知识的永久存取;另一方面金字塔结构形式,让知识成为体系,对抗知识碎片化;最后,通过反复地存储调用,也可以加快形成长期记忆的脚步,让我们记得更牢固。

    如何搭建知识树?

    第一步建立框架,这类框架要注意三点

    需要使用笔记系统作为载体的; 遵循 MECE 原则、相互独立,完全穷尽; 编码体系建立秩序。利用前缀点的聚焦性,快速形成视觉落点,加速视觉动线。(强推这个习惯,我自己已经沿用到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效益极高)

    知识树搭好之后,就可以进行知识填充了。这一步注意四点:

    附上自己的思考跟洞察,让这个知识尽可能地去关联解决自己的现有问题。 附上信息的来源、出处以及链接,帮助我们可以去随时查看。 现在很多笔记它会有一个链接功能,就在于给信息之间打通,去创造一条通路,让信息之间相互关联。 如果框架不够用或者有问题,可随时动态更新,像产品一样迭代。

    05 信息内化 信息内化的目的,在于将信息彻底变为我们自己的东西。提到内化,不得不提到费曼,他曾经说过一句非常经典的话:如果不能把一个科学概念讲得让一个大学新生听得懂,说明你并没有真正理解。

    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教学的方式,直面自己的知识盲区,通过教学的方式来查漏补缺。

    而教学方式,可以写作,可以分享,也可以讲给自己听、简单易用。

    最后,再次总结下知识管理的这五个步骤:信息获取、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信息整理和信息内化。

    希望这次分享对你有所帮助~

    再次感谢 Andrew 老师本期的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许多知识管理的好方法。小伙伴们有任何问题或是对 U 享会的建议,欢迎在下方留言,期待下次再见。

    欢迎关注「58UXD」的微信公众号:

  • 平面设计作品不出彩?来看高手总结的18个细节!

    UI交互 2022-09-01
    本文用真实的平面设计作品案例,通过优化前后的关系,让读者短时间受到启发,建议平面设计师收藏保存哟

    本文用真实的平面设计作品案例,通过优化前后的关系,让读者短时间受到启发,建议 平面设计 师收藏保存哟

    上期回顾:

    为什么你的平面设计作品不出彩?来看高手总结的14个细节! 很多人想提升自己加了无数大神的微信,通过了大量的精力去寒暄,希望得到大神的指点。

    阅读文章 >

  • B端设计长文!深度分析桌面端与移动端的设计差异

    UI交互 2022-09-01
    B端设计中,桌面端与移动端究竟差别有多大?本文总结了8个方面的差异,并用语雀的案例让你的认识更深一步。

    编者按: B端设计 中,桌面端与移动端究竟差别有多大?本文总结了8个方面的差异,并用语雀的案例分析让你的认识更深一步。

    作者往期文章:

    高手来了!10个B端设计的常见问题答案 本文总结了10个常见的B端设计问题,帮你对B端设计的认识更进一层。

    阅读文章 >

    关于桌面端与移动端的交互差异,一直以来很多设计师都非常的迷茫,因为在众多的 B 端产品当中,你一定会接触到同一个页面中桌面端与移动端的设计需求,比如一个需求是关于员工详情页面的桌面端与 移动端设计 ,你会如何做?你会有哪些思考?

    我相信你应该会有不少疑惑,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桌面端的产品以及移动端的产品究竟有何差异。

    1. 优雅降级与渐进增强引发的一系列问题 虽然关于优雅降级与渐进增强是源自浏览器兼容的技术场景,之前的文章也有提到过,但是我们可以将其用来类比桌面端与移动端的设计。

    优雅降级:是从复杂的现状开始,并试图减少用户的使用模块

    渐进增强:渐进增强则是从一个基础的版本开始,并不断扩充,以适应未来环境的需要

    优雅降级 意味着得往回看,把基础的功能进行对应的简化;而渐进增强则意味着向前看,同时保证底层基础逻辑的完整。

    在整个 B 端项目的初期,通常会优先考虑桌面端的设计,因为它能够验证整个产品的基础流程,了解清楚具体的项目背景,并且所有的功能模块能够在桌面端当中快速跑通。

    紧接着项目开始逐步商业化,使用人数也在不断增多,角色也越来越复杂,而后就会发现项目会有越来越多 移动端 的需求。

    比如:有的员工会在上下班中途办公使用,有的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想白嫖员工的手机,有的老员工会习惯于移动端使用…

    这基本上就是企业的移动端的需求来源,而在移动端与桌面端的设计当中,会有非常多的差别(如果悟性较高的小伙伴,可以转换思维,将其运用到作品集)

    2. 屏幕空间 关于桌面端与移动端,大家首先肯定能想到的就是「屏幕空间尺寸」上的差异,现在把电脑与手机放在一起,你能够直观感受到两者的差异:

    首先是桌面端,你会发现所有的电脑都是通过 横屏 的方式进行显示,并且横向的空间会更多。

    这也就造成了作为桌面端的产品,会更多考虑在横向上进行拓展。比如这时候需要去增加一个导航菜单、信息列表,都可以考虑在横向空间上下功夫。

    ​而到了移动端,虽然它也可以横屏进行使用,但是你会发现大多数应用下,只能够支持的就是屏幕纵向展示,因此纵向空间就会格外重要。

    而对于设计者来说,发现了这一问题,无论是在导航栏、又或者是标题栏,都是在利用纵向空间进行排布。

    比如用导航菜单来感受一下横纵差异,移动端设计的早期,我们也会简单的将桌面端的导航菜单直接迁移到移动端,这便是移动端的抽屉式导航,而现如今抽屉式导航在移动端已经很少见到,因为发现这样的导航布局不太合理。

    而在现如今的手机端,你会发现都是以底部导航菜单作为基础进行设计,抽屉式导航只能作为产品架构的补充

    比如我们这里还是以 飞书、钉钉 这样的协同办公领域的产品为例,在他们自身的产品当中,它们在去设计移动端导航菜单的时候,就会具有“参考意义”。

    3. 操作交互的方式 在使用手机与电脑,移动光标时,你会发现完全不一样的现象。使用手机移动光十分的困难需要反复操作;而电脑当中的鼠标则可以精准操作,进而实现快速选择,其实这就是手势交互与鼠标交互的差异。

    在移动端的手势设计当中,主要是以 点击、滑动、为主要操作;以手指的放大、缩小 等手势为辅助操作,这也就造成移动设备更适合“滚动、点击”等浏览型的场景,比如 在阅读信息流资讯时,通过手机查看就会比电脑更为“合适”。

    在桌面端的交互方式当中,我们更需要去关注的是鼠标的交互操作(虽然会存在触控板,但在这里就简单统一归为一类)在鼠标的交互当中,对应的交互状态会有太多,但目的都是想让用户尽可能知道:

    这个内容能不能点击 可以点击的区域有多大 点击过后会有什么后果 比如光标的所有状态以及我们设计的组件不同状态,都是在去解答上面三类事情,因此鼠标光标状态也尤为重要

    至于鼠标与手指 最大的差别,我想应该就是交互热区上的变化。还能依稀记得之前“背诵”的规范。

    iOS 的交互热区不能小于 44px

    Android 的交互热区不能于 48px

    (为什么会相差这 4px,是因为安卓屏幕不够灵敏。当然已经是很早期的观点了)

    但是在桌面端的设计当中,很少提到热区的概念,通常图标大小就是热区大小。

    而热区的变化更多则是影响整个产品的整体设计形式:

    1. 在桌面端的页面设计当中,页面元素多是以小而密的方式呈现,因为它屏幕面积大、功能完整、热区较小,所以你可以看到桌面端的页面设计当中都是十分紧密的排布。

    在功能层面上,桌面端通常都是 B 端产品的 “完全体”

    2. 在移动端的页面设计当中,页面元素更多是大而疏,因为其屏幕面积小、功能少、热区大,你会发现移动端更多讲究的是空间,会用到卡片 等很多设计形式

    在功能层面上,移动端通常都是 B 端产品的 “缩水版”,会在功能上进行删减(即使不删减,也会通过各种手段将其隐藏在二级菜单下)因此在展示层面上,主要就是由 屏幕尺寸+交互方式决定的。

    4. 录入信息的形式 想到录入信息的形式,我就非常怀念我的 诺基亚 e63、黑莓 Passport,全键盘 yyds。也正是从那时开始到现在,如果我想高效的信息输入,我依旧会将手机以横屏的方式,进行快速的打字录入(并不是所有软件都支持,也很无奈)

    回到正题,由于时代的发展,如今已经找不到实体的按键的手机,目前市面上大多数手机的录入方式采取点击屏幕的 虚拟键盘,虚拟键盘最大的问题就是由于手指无法真实触摸到每一个具体的按键,导致无法进行快速的点击;并且屏幕整体宽度非常狭小,想要塞下 31 个按键本身有一点困难,也就会导致会出现误触的情况。

    而在电脑当中,我们录入信息的效率明显得到提升。你会发现人们的 “写作、沟通、工作” 只要涉及到长时间高强度的打字的时候,我们就会使用电脑键盘进行信息录入,因为打字的空间非常的大,并且在 F、J 按键当中会有盲点,所以能够给使用者提升打字效率。

    当有的时候需要回复一条长消息时,恨不得打开立马脱下双肩包,打开电脑进行快速的回复,因为手机打字的效率实在是太低。

    当然移动端并不是只会有劣势,它也会存在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手机可以语音输入,并且在国内像是 讯飞、百度 对于语音识别的准确性已经非常之高,因此移动端录入时,我们还需要考虑移动端语音录入的场景,像是滴答清单,就可以直接在界面当中长按,实现快速的语音创建任务。

    同时手机拥有可移动的拍摄硬件,因此在手机当中,就不适合大量的数据录入操作,假设你需要填写的信息超过 100 字,就需要考虑通过 OCR 的方式,能够让“科技”的力量帮助用户进行快速的填写。像是 CRM 产品当中的移动端设计,这几乎是产品的标配。

    我们在去对移动端设备的设计时,要多去考虑移动端自身的独特优势,扬长避短,否则无法发挥移动端的真正特性。

    5. 设备的使用场景 移动端、桌面端

    听名字就能够知道,一个可以随时移动,强调的是我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使用;一个固定场合使用,强调的是在特定的地点,我能够有更好的使用体验。虽然桌面端的电脑也会有移动属性(笔记本)但是两者在使用场景下还是截然不同。

    移动端更多强调的是“碎片化”,因为他们的使用场景是移动的,因此会出现很多零碎的时间我们可以进行利用,比如:坐地铁时,我们会拿起手机随机看两则新闻;上班摸鱼时,也会打开手机刷一刷 群里的消息,在使用它的场景当中,大多都是非严肃的场景,这也就造成了用户的注意力很容易会被轻易夺走。像是我们在阅读文章,这时随便出现一个信息通知你就会中断你的阅读,你的注意力往往就会在不经意间被夺走。(这或许就是 iOS 会推出勿扰模式的原因)。

    桌面端则更多表达的是“沉浸式”,因为固定代表着我们在使用电脑的过程中,会给自己一个暗示,我们是在认真工作,电脑写作时会更加专注、沉浸式的体验,这也就导致在设计时,会进行对应的分区、布局,并且流程固定的页面让用户投入的进行设计,并且还会有很多沉浸式的功能,比如 Ulysses 的打字机模式,让你专注于目前的段落当中信息写作。

    6. 信息架构的差异 关于信息架构,其实非常好理解。一个电脑屏幕,至少等于 10 个手机屏幕以上。

    因此在很多信息呈现上面,一定会有差距!在整体设计上,会有多个方面的差异,我们一个一个来看。

    ① 纵向单维度、横向多维度

    关于这两个维度的对比,我们就以国民级产品微信为例去分析:

    在移动端的设计当中,我们需要去思考的就是这些信息会存在于列表当中,也就导致移动端在使用纵向空间时,往往只会让你去做“一件事”,比如在这个列表页当中,你要做的就是找到那一个聊天对话,而在对话框内则是查看、发起对应的聊天。整个流程我只能够在手机屏幕当中展示单维度信息。

    而在桌面端的设计上,由于屏幕横向空间增大,导致信息展示上会不断地分割,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微信,刚才提到的找聊天对话、发起聊天,我都可以在一个固定的页面进行展开,并且可以通过左侧的卡片列表实时进行切换。

    ② 单一窗口、多窗口

    窗口,一直以来都是生产力的代表,一个窗口代表的就是一个用户的任务。比如最近 iPad OS 的台前调度,也正是 Apple 想要提高 iPad 生产力所设计出来的全新窗口模式,也能够从侧面反映多个窗口同时激活,能够带来更效率的提升。当然窗口在桌面端的设计上,是一个计算机面市以来就有的产物。并且很多 B 端产品在自身产品当中都会涉及页签窗口,还可以进行多窗口的同时协作,这样就能极大提高效率。

    而在移动端的设备当中,不会存在太多跨窗口的逻辑。大多是通过单一的窗口进行实现,这样能够降低移动端的使用难度,并且在设计上也会更加容易。

    ③ 多层级设计

    在整个 B 端设计当中最为简单的级联选择,移动端与桌面端的处理方式完全不一样

    以级联选择这一组件为例,在移动端,我们的级联选择只能通过一层展示一个页面,这样一级一级的方式呈现,而在桌面端,我们的级联选择,可以通过一个极小的下拉菜单就可以呈现多级。

    当然这样多层级的设计还会有很多,比如:树形选择、国家城市、关联数据等,在设计上都会沿用这样的设计方式。

    7. 产品架构 产品架构关系到整个产品的完整结构,我们了解产品架构必须得先去了解 移动端与桌面端 产品的优先级,也就是 优雅降级与渐进增强(忘记了的同学,记得文章开头进行回顾)

    在移动端,我们通常会去考虑小而精,也就是将整体的设计更清晰、简单的呈现;

    在桌面端,我们通常会去考虑大而全,也就是将产品完整的功能模块展现出来。

    比如在完成一个大的 B 端系统设计过后,我们就会采取优雅降级的形式,将页面当中所有信息元素进行分析。主要分析两个方面:

    第一个:这个产品模块儿是否有移动场景的诉求?

    第二个:这个产品模块能不能够在移动端展现?使用起来究竟有没有好?

    那我们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我们以 纷享销客 的这一个表格为例,考虑从桌面端迁移到移动端(这已经是最简单的案例)

    在表格当中,首先要去思考的是你是否有移动端使用的场景,通过场景试图去了解所有功能的边界,比如

    在移动端有没有必要查看数据总量? 在移动端有没有必要了解不同页面之间的分页? 在移动端有没有必要使用页面当中的筛选? 明确场景过程,对于功能模块的使用,你就会有全新的认识,去认真思考移动端的需求,当然这时候,你可以拿着小本本将这所有的功能模块进行构思,组成一个完整的草图。

    当然这时候就需要考虑表达方式,因为在桌面端的表格页面,应该如何迁移到移动端当中进行展现,究竟要采取什么什么数据表现手法,我就简单总结一下,有时间再重新写篇文章来说说

    不改变直接展示,通过滚动条让用户在手机上进行移动 List 把数据进行一一对应展示 表格部分冻结展示 卡片模式展示页面

    当然表格的内容部分解决过后,我们就需要了解页面当中的复杂功能究竟应该如何设计,比如在纷享销客当中的筛选,由于其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筛选,里面会包含诸多功能逻辑:

    筛选具体需要如何呈现 筛选外露功能如何保留 筛选与筛选组的功能如何串联 这些功能细节,需要经历一遍完整的梳理才能够了解清楚究竟应该如何下手,而这些功能之间如何映射,就需要你对 移动端、桌面端 足够了解才行。

    主要是之前做过太多类似功能,也就不在这里过多赘述了。

    8. 使用门槛与采购成本 因为我们最终是要去落地到 B 端产品当中,我们一定还得提一下使用门槛与采购成本。

    你会发现一个现象,在国内很多 B 端设备都会推出移动端产品,甚至很多特定行业,使用人群并不是我们理解“打工人”,而更多是那些只会熟悉手机操作的 “父辈”。

    最近了解仓储物流系统,走访了很多 货物储存企业,发现里面的员工以 40-50 岁左右的中年人为主,他们当中极大多数是不会去使用电脑的,而在工作当中,手机的使用门槛就会变得非常低,再加上国内对于智能手机的普及,每一个人至少都有一台甚至多台手机。作为企业就不想为员工单独采购设备,因此使用员工的手机进行工作就成为企业大多数的选择,这种情况像是外卖配送员、火锅店服务员、仓库备货员、快递小哥、菜鸟驿站。这或许就是很多 B 端软件,虽然做得很丑,但是也必须得有移动端设备的原因。

    手机的门槛明显要比电脑低,而正是这样,就不需要过于深入的教育用户。

    9. 案例 – 语雀 最后,我们来尝试回顾一款产品的设计,去看看他们的移动端与桌面端之间究竟存在什么差异。

    想到移动端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语雀,首先语雀在网页端拥有非常完整的文档功能。但是在语雀已经面市近 2 年多时间内,收到最多的就是移动端的留言,相应语雀做了几次尝试,由最开始的 H5,到后面的支付宝小程序,整体的设计总是差强人意。刚好今年 2 月份正式上线移动端,我们就来看 阿里 团队的设计思路。

    语雀小记

    打开移动端的语雀,它的第一个分类便是语雀小记,这让我非常诧异。因为在网页端的页面的当中,我们首先看到是工作台的最近编辑文档。

    因此你会发现,语雀小记是设计团队为了满足用户的碎片化记录,故意将它的产品架构提高,而它的这种提高正好满足移动端的真实场景,并且在语雀小记里面,我们可以导入手机的大量照片、链接等内容,能够方便我进行快速的记录。因此你会发现语雀小记在移动端是非常重要的,也非常的合理。

    文档

    进入到文档页面里,你会发现 设计团队这里将页面当中的内容进行对应的映射,将列表与移动端的列表进行对应,只是在新建入口当中,你会发现移动端似乎不太鼓励用户去新建文档,因为新建入口做的极其的弱,与桌面端形成鲜明对比。

    这也就刚好对应的 桌面端编辑场景、移动端浏览场景。

    编辑器

    编辑器里更多就是将多个功能入口融合,同时又可以展现移动端小而精的设计理念,将编辑器与移动端的产品进行对比。也正是用到了 前面讲到了 产品架构、录入信息的形式差异 这两点

    消息通知

    消息通知对于语雀来说一直非常头疼,虽说有 邮箱提示 + 站内提示 这种方式,但是 邮箱 大家基本都很少使用,至于站内提示,我都进入到你的语雀了,这个提示就没啥用了,因此消息通知一直都是语雀的一个痛点。

    而通知,最好的形式就是我们平时高频使用打开的设备,那移动端自然不必多说,因此你可以发现,语雀移动端的通知非常的重要,在页面当中可以快速查看通知消息,这样就能够方便用户进行快速的回复。

    建议

    当然在语雀移动端当中,我认为广场这个页面也尤为关键,因为首先语雀自身会有很多优质的内容,在想要去阅读的时候想的是能够通过移动端进入到广场当中,去进行一个碎片化的阅读,但是为什么没有做?(既然都读到这里,大概率就是忠实的小伙伴,可以试着下载语雀 移动端,好好分析一下。没有标准答案,大家畅所欲言)

    10. 聊两句 关于移动端与桌面端的差异,其实在我们 B 端产品的设计当中是非常频繁的,而不同的设备之间会存在很多业务逻辑,比如 海底捞为什么用 iPad 提供给用户点餐、医美行业的顾问为什么也会每人配备一台 iPad,我们除了要去了解设计形式上的差异之外,更为重要的是了解业务上的诉求,他们去使用这类设备的真正原因。

    我们在去选择任意一款设备时,如同将不同的特点平均的放在天平两端,而作为用户就是要不断的去衡量那边的诉求更为合理,因此选择设备形态只是它的最终结果罢了。

    其实细心的小伙伴应该发现了,就是在移动端的设计当中,我们并没有提到桌面端与移动端产品究竟应该如何映射,并且映射这部分内容会更抽象,这个问题就改天有机会再慢慢聊~

    既然都看到这里了,就别忘了点个赞。

    欢迎关注作者的微信公众号: CE青年Youthce

  • 设计师如何做好知识管理?我总结了这3个方面!

    UI交互 2022-09-01
    什么是知识管理?为什么设计师要做知识管理?如何做好知识管理?

    编者按:什么是知识管理?为什么设计师要做知识管理?如何做好知识管理?本文从这3个方面帮你掌握设计师的独特 知识管理 方法。

    方法之外,神器也能提高效率:

    囊括工作全流程!腾讯设计师自用的17款效率神器合辑 导语 距离业界首次提出“全链路设计师”这个概念已经过去了几年,从称谓的变化我们就可以感受到设计师这一角色职责的变化。

    阅读文章 >

    在这个信息洪流时代,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的问题: 聊的最多的永远是 微信 传输助手、调取信息有如大海捞针、收藏却再也没有阅读过、每天大量输入却记不住用不了…

    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在于知识管理出了问题。

    1. 什么是知识管理 提到知识管理的本质,不得不说一套非常经典的模型 -DIKW 模型。

    DIKW 模型

    这个模型呈金字塔结构,从下到上依次是数据、信息、知识还有智慧。

    它的意义在于:

    属于信息管理、信息系统和知识管理学科的最经典模型

    首次提出了数据、信息、知识和智慧的定性结构关系,提供了从数据到智慧的转化路径

    首次客观揭晓了为什么长期学习却依旧无法改变现状的难题

    关于数据,是对客观存在的事物进行一个记录观察的产物。因为缺乏上下文关联、没有时空设定,所以没有任何意义。

    关于信息,信息论创始人香农,把信息定义为「不确定性的解决」。要解决数据的不确定性,就需要主观解读,赋予意义。比如两串百分比数字,在解读前只是一组无意义的数据,但当我告诉你这是 banner 优化前后的点击率,它便消除了不确定性,变为信息。

    比如灰色的天空、潮湿的空气,这些感官输入的信号同样是数据,但是经过主观解读,就可以推断出「今天是个阴天」这个信息。

    而知识,根据前辈们的解释,可以简单下个定义:能运用到工作生活、能指导行为的信息便是知识。

    比如 banner 的点击提升源自利益点信息的强化,那么「banner 中强化利益点,可以提升点击」就是知识。它能指导我们在遇到类似的需求中无需思考,快速做正确的决策,把事情做正确。

    知识指导行为, 在这个长期知行合一的阶段,慢慢形成的能力、远见就叫智慧。它的最大用处,就是预测并解决未来的问题。

    所以知识管理就是将数据信息动态转化为知识智慧的过程。作用就是辅助我们更好的决策跟行动,以获得持续性的成长。

    2. 为什么要做知识管理 01 我们身处内容时代

    消费者为了填补精神诉求而沉迷内容;平台为了赚取利润而加入信息流来吸引消费,为了源源不断得实现内容供给,通过各种激励政策吸引素人创作者生产内容;疫情、红利的催化下,大量创作者涌入赛道,为了获得平台的推荐,不断生产博眼球的内容。

    在这个内容时代下,如果我们不去对这些信息进行有意识地筛选管理,最终将被信息洪流所淹没。

    另外,算法推荐的普及导致另一个问题:信息茧房。人们关注的信息领域,会习惯性地被自己兴趣所引导,从而将自己的生活桎梏于蚕茧一般的“茧房”中的现象。你所看到的 可能都是别人想让你看到的,或者你自己想看到的。

    02 生有涯而学无涯

    我们不可能在有限的生命中去学习无尽的知识,所以需要去通过知识管理的手段,在有限的时间内追寻,追寻那些对我们真正有用的知识。

    03 大脑不擅长存储

    大脑其实并不擅长存储,更擅长的是思考跟决策,所以就需要通过知识管理,也就是通过外部存储的手段来代替大脑进行存储。

    3. 怎么做知识管理 五环:信息获取、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信息整理和信息内化。

    01 信息获取 这个阶段注意两个问题:

    第一个被动阅读。在看什么信息这件事上,我们很多人不知不觉得选择了被动。

    前面,我们有说过,现在这个时代最不缺的就是内容,而且绝大部分内容,都会被平台以推送的方式投喂到你嘴边。如果不主动限制,那么导致的,可能是 70%甚至以上的信息都将由抖快、头条等信息源主导,我们注意力不断被剥夺、自主选择信息的主动权也不断被削弱。

    解决方案很简单:干掉推送/隐式推送。干掉之后,我们就有足够的注意力选择那些更优质的信息。

    信息获取第二个问题,就是固有场景。我们很多人都存在一个误区:信息的获取总是源自文章/书本。

    但根据信息的定义,信息并不会存在媒介的限制。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各种优质的讯息、各种观点或者各种案例,各种现象,都可以成为我们的信息源。只要对其进行主观解读、赋予意义就是优质的信息源。

    比如——

    02 信息采集 我认为,一款好的采集工具,需要满足四个标准:

    全网内容快速聚合。包括视频、图文等。 分类搜索,便于快速取用,管理与维护。 支持高亮跟标注,便于强调和思考 专注阅读,完全独立于笔记 我深度使用过 5 款稍后阅读工具,最后确定了 Cubox 作为我的主力的采集工具。它可以完美满足我的使用诉求。

    03 信息处理 信息转化到知识最为关键的一步。

    信息处理的关键在于思考,思考的关键在于关联自己。因为只有关联自己,关联自己旧有的经验,你才能指导自己之后的行为,解决问题改变结果。

    比如你正在看一篇关于设计师如何做竞品分析的文章,一种选择是看完啥也没想没做,继续干别的事,另一种选择,是你在看的过程中不断思考,我之前做的竞品分析存在哪些问题?这个方法能不能解决?我可以用到现在做的哪些需求 等等。后者所产生的价值是否要多得多?

    而基于关联自己的心态,你在阅读中会不断带着「有哪些东西可以为我所用」的目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功利心阅读。通过这样的阅读方式,以解决我们生活中的问题为最终导向, 来快速收割那些真正对我们有用的信息,大幅提升自己的阅读效率。

    04 信息整合 信息整合的目的,就是将那些碎片化信息整合到一个知识体系中。

    信息整合的方法是构建知识树,让知识形成一个互相有关联的一个体系,来对抗知识碎片化。

    因为大脑不擅长存储,所以可以用知识树代替大脑进行知识的永久存取;另一方面金字塔结构形式,让知识成为体系,对抗知识碎片化;最后,通过反复地存储调用,也可以加快形成长期记忆的脚步,让我们记得更牢固。

    如何搭建知识树?

    第一步建立框架,这类框架要注意三点

    需要使用笔记系统作为载体的; 遵循 MECE 原则、相互独立,完全穷尽; 编码体系建立秩序。利用前缀点的聚焦性,快速形成视觉落点,加速视觉动线。(强推这个习惯,我自己已经沿用到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效益极高)

    知识树搭好之后,就可以进行知识填充了。这一步注意四点:

    附上自己的思考跟洞察,让这个知识尽可能地去关联解决自己的现有问题。 附上信息的来源、出处以及链接,帮助我们可以去随时查看。 现在很多笔记它会有一个链接功能,就在于给信息之间打通,去创造一条通路,让信息之间相互关联。 如果框架不够用或者有问题,可随时动态更新,像产品一样迭代。

    05 信息内化 信息内化的目的,在于将信息彻底变为我们自己的东西。提到内化,不得不提到费曼,他曾经说过一句非常经典的话:如果不能把一个科学概念讲得让一个大学新生听得懂,说明你并没有真正理解。

    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教学的方式,直面自己的知识盲区,通过教学的方式来查漏补缺。

    而教学方式,可以写作,可以分享,也可以讲给自己听、简单易用。

    最后,再次总结下知识管理的这五个步骤:信息获取、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信息整理和信息内化。

    希望这次分享对你有所帮助~

    再次感谢 Andrew 老师本期的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许多知识管理的好方法。小伙伴们有任何问题或是对 U 享会的建议,欢迎在下方留言,期待下次再见。

    欢迎关注「58UXD」的微信公众号:

  • B端设计长文!深度分析桌面端与移动端的设计差异

    UI交互 2022-09-01
    B端设计中,桌面端与移动端究竟差别有多大?本文总结了8个方面的差异,并用语雀的案例让你的认识更深一步。

    编者按: B端设计 中,桌面端与移动端究竟差别有多大?本文总结了8个方面的差异,并用语雀的案例分析让你的认识更深一步。

    作者往期文章:

    高手来了!10个B端设计的常见问题答案 本文总结了10个常见的B端设计问题,帮你对B端设计的认识更进一层。

    阅读文章 >

    关于桌面端与移动端的交互差异,一直以来很多设计师都非常的迷茫,因为在众多的 B 端产品当中,你一定会接触到同一个页面中桌面端与移动端的设计需求,比如一个需求是关于员工详情页面的桌面端与 移动端设计 ,你会如何做?你会有哪些思考?

    我相信你应该会有不少疑惑,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桌面端的产品以及移动端的产品究竟有何差异。

    1. 优雅降级与渐进增强引发的一系列问题 虽然关于优雅降级与渐进增强是源自浏览器兼容的技术场景,之前的文章也有提到过,但是我们可以将其用来类比桌面端与移动端的设计。

    优雅降级:是从复杂的现状开始,并试图减少用户的使用模块

    渐进增强:渐进增强则是从一个基础的版本开始,并不断扩充,以适应未来环境的需要

    优雅降级 意味着得往回看,把基础的功能进行对应的简化;而渐进增强则意味着向前看,同时保证底层基础逻辑的完整。

    在整个 B 端项目的初期,通常会优先考虑桌面端的设计,因为它能够验证整个产品的基础流程,了解清楚具体的项目背景,并且所有的功能模块能够在桌面端当中快速跑通。

    紧接着项目开始逐步商业化,使用人数也在不断增多,角色也越来越复杂,而后就会发现项目会有越来越多 移动端 的需求。

    比如:有的员工会在上下班中途办公使用,有的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想白嫖员工的手机,有的老员工会习惯于移动端使用…

    这基本上就是企业的移动端的需求来源,而在移动端与桌面端的设计当中,会有非常多的差别(如果悟性较高的小伙伴,可以转换思维,将其运用到作品集)

    2. 屏幕空间 关于桌面端与移动端,大家首先肯定能想到的就是「屏幕空间尺寸」上的差异,现在把电脑与手机放在一起,你能够直观感受到两者的差异:

    首先是桌面端,你会发现所有的电脑都是通过 横屏 的方式进行显示,并且横向的空间会更多。

    这也就造成了作为桌面端的产品,会更多考虑在横向上进行拓展。比如这时候需要去增加一个导航菜单、信息列表,都可以考虑在横向空间上下功夫。

    ​而到了移动端,虽然它也可以横屏进行使用,但是你会发现大多数应用下,只能够支持的就是屏幕纵向展示,因此纵向空间就会格外重要。

    而对于设计者来说,发现了这一问题,无论是在导航栏、又或者是标题栏,都是在利用纵向空间进行排布。

    比如用导航菜单来感受一下横纵差异,移动端设计的早期,我们也会简单的将桌面端的导航菜单直接迁移到移动端,这便是移动端的抽屉式导航,而现如今抽屉式导航在移动端已经很少见到,因为发现这样的导航布局不太合理。

    而在现如今的手机端,你会发现都是以底部导航菜单作为基础进行设计,抽屉式导航只能作为产品架构的补充

    比如我们这里还是以 飞书、钉钉 这样的协同办公领域的产品为例,在他们自身的产品当中,它们在去设计移动端导航菜单的时候,就会具有“参考意义”。

    3. 操作交互的方式 在使用手机与电脑,移动光标时,你会发现完全不一样的现象。使用手机移动光十分的困难需要反复操作;而电脑当中的鼠标则可以精准操作,进而实现快速选择,其实这就是手势交互与鼠标交互的差异。

    在移动端的手势设计当中,主要是以 点击、滑动、为主要操作;以手指的放大、缩小 等手势为辅助操作,这也就造成移动设备更适合“滚动、点击”等浏览型的场景,比如 在阅读信息流资讯时,通过手机查看就会比电脑更为“合适”。

    在桌面端的交互方式当中,我们更需要去关注的是鼠标的交互操作(虽然会存在触控板,但在这里就简单统一归为一类)在鼠标的交互当中,对应的交互状态会有太多,但目的都是想让用户尽可能知道:

    这个内容能不能点击 可以点击的区域有多大 点击过后会有什么后果 比如光标的所有状态以及我们设计的组件不同状态,都是在去解答上面三类事情,因此鼠标光标状态也尤为重要

    至于鼠标与手指 最大的差别,我想应该就是交互热区上的变化。还能依稀记得之前“背诵”的规范。

    iOS 的交互热区不能小于 44px

    Android 的交互热区不能于 48px

    (为什么会相差这 4px,是因为安卓屏幕不够灵敏。当然已经是很早期的观点了)

    但是在桌面端的设计当中,很少提到热区的概念,通常图标大小就是热区大小。

    而热区的变化更多则是影响整个产品的整体设计形式:

    1. 在桌面端的页面设计当中,页面元素多是以小而密的方式呈现,因为它屏幕面积大、功能完整、热区较小,所以你可以看到桌面端的页面设计当中都是十分紧密的排布。

    在功能层面上,桌面端通常都是 B 端产品的 “完全体”

    2. 在移动端的页面设计当中,页面元素更多是大而疏,因为其屏幕面积小、功能少、热区大,你会发现移动端更多讲究的是空间,会用到卡片 等很多设计形式

    在功能层面上,移动端通常都是 B 端产品的 “缩水版”,会在功能上进行删减(即使不删减,也会通过各种手段将其隐藏在二级菜单下)因此在展示层面上,主要就是由 屏幕尺寸+交互方式决定的。

    4. 录入信息的形式 想到录入信息的形式,我就非常怀念我的 诺基亚 e63、黑莓 Passport,全键盘 yyds。也正是从那时开始到现在,如果我想高效的信息输入,我依旧会将手机以横屏的方式,进行快速的打字录入(并不是所有软件都支持,也很无奈)

    回到正题,由于时代的发展,如今已经找不到实体的按键的手机,目前市面上大多数手机的录入方式采取点击屏幕的 虚拟键盘,虚拟键盘最大的问题就是由于手指无法真实触摸到每一个具体的按键,导致无法进行快速的点击;并且屏幕整体宽度非常狭小,想要塞下 31 个按键本身有一点困难,也就会导致会出现误触的情况。

    而在电脑当中,我们录入信息的效率明显得到提升。你会发现人们的 “写作、沟通、工作” 只要涉及到长时间高强度的打字的时候,我们就会使用电脑键盘进行信息录入,因为打字的空间非常的大,并且在 F、J 按键当中会有盲点,所以能够给使用者提升打字效率。

    当有的时候需要回复一条长消息时,恨不得打开立马脱下双肩包,打开电脑进行快速的回复,因为手机打字的效率实在是太低。

    当然移动端并不是只会有劣势,它也会存在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手机可以语音输入,并且在国内像是 讯飞、百度 对于语音识别的准确性已经非常之高,因此移动端录入时,我们还需要考虑移动端语音录入的场景,像是滴答清单,就可以直接在界面当中长按,实现快速的语音创建任务。

    同时手机拥有可移动的拍摄硬件,因此在手机当中,就不适合大量的数据录入操作,假设你需要填写的信息超过 100 字,就需要考虑通过 OCR 的方式,能够让“科技”的力量帮助用户进行快速的填写。像是 CRM 产品当中的移动端设计,这几乎是产品的标配。

    我们在去对移动端设备的设计时,要多去考虑移动端自身的独特优势,扬长避短,否则无法发挥移动端的真正特性。

    5. 设备的使用场景 移动端、桌面端

    听名字就能够知道,一个可以随时移动,强调的是我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使用;一个固定场合使用,强调的是在特定的地点,我能够有更好的使用体验。虽然桌面端的电脑也会有移动属性(笔记本)但是两者在使用场景下还是截然不同。

    移动端更多强调的是“碎片化”,因为他们的使用场景是移动的,因此会出现很多零碎的时间我们可以进行利用,比如:坐地铁时,我们会拿起手机随机看两则新闻;上班摸鱼时,也会打开手机刷一刷 群里的消息,在使用它的场景当中,大多都是非严肃的场景,这也就造成了用户的注意力很容易会被轻易夺走。像是我们在阅读文章,这时随便出现一个信息通知你就会中断你的阅读,你的注意力往往就会在不经意间被夺走。(这或许就是 iOS 会推出勿扰模式的原因)。

    桌面端则更多表达的是“沉浸式”,因为固定代表着我们在使用电脑的过程中,会给自己一个暗示,我们是在认真工作,电脑写作时会更加专注、沉浸式的体验,这也就导致在设计时,会进行对应的分区、布局,并且流程固定的页面让用户投入的进行设计,并且还会有很多沉浸式的功能,比如 Ulysses 的打字机模式,让你专注于目前的段落当中信息写作。

    6. 信息架构的差异 关于信息架构,其实非常好理解。一个电脑屏幕,至少等于 10 个手机屏幕以上。

    因此在很多信息呈现上面,一定会有差距!在整体设计上,会有多个方面的差异,我们一个一个来看。

    ① 纵向单维度、横向多维度

    关于这两个维度的对比,我们就以国民级产品微信为例去分析:

    在移动端的设计当中,我们需要去思考的就是这些信息会存在于列表当中,也就导致移动端在使用纵向空间时,往往只会让你去做“一件事”,比如在这个列表页当中,你要做的就是找到那一个聊天对话,而在对话框内则是查看、发起对应的聊天。整个流程我只能够在手机屏幕当中展示单维度信息。

    而在桌面端的设计上,由于屏幕横向空间增大,导致信息展示上会不断地分割,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微信,刚才提到的找聊天对话、发起聊天,我都可以在一个固定的页面进行展开,并且可以通过左侧的卡片列表实时进行切换。

    ② 单一窗口、多窗口

    窗口,一直以来都是生产力的代表,一个窗口代表的就是一个用户的任务。比如最近 iPad OS 的台前调度,也正是 Apple 想要提高 iPad 生产力所设计出来的全新窗口模式,也能够从侧面反映多个窗口同时激活,能够带来更效率的提升。当然窗口在桌面端的设计上,是一个计算机面市以来就有的产物。并且很多 B 端产品在自身产品当中都会涉及页签窗口,还可以进行多窗口的同时协作,这样就能极大提高效率。

    而在移动端的设备当中,不会存在太多跨窗口的逻辑。大多是通过单一的窗口进行实现,这样能够降低移动端的使用难度,并且在设计上也会更加容易。

    ③ 多层级设计

    在整个 B 端设计当中最为简单的级联选择,移动端与桌面端的处理方式完全不一样

    以级联选择这一组件为例,在移动端,我们的级联选择只能通过一层展示一个页面,这样一级一级的方式呈现,而在桌面端,我们的级联选择,可以通过一个极小的下拉菜单就可以呈现多级。

    当然这样多层级的设计还会有很多,比如:树形选择、国家城市、关联数据等,在设计上都会沿用这样的设计方式。

    7. 产品架构 产品架构关系到整个产品的完整结构,我们了解产品架构必须得先去了解 移动端与桌面端 产品的优先级,也就是 优雅降级与渐进增强(忘记了的同学,记得文章开头进行回顾)

    在移动端,我们通常会去考虑小而精,也就是将整体的设计更清晰、简单的呈现;

    在桌面端,我们通常会去考虑大而全,也就是将产品完整的功能模块展现出来。

    比如在完成一个大的 B 端系统设计过后,我们就会采取优雅降级的形式,将页面当中所有信息元素进行分析。主要分析两个方面:

    第一个:这个产品模块儿是否有移动场景的诉求?

    第二个:这个产品模块能不能够在移动端展现?使用起来究竟有没有好?

    那我们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我们以 纷享销客 的这一个表格为例,考虑从桌面端迁移到移动端(这已经是最简单的案例)

    在表格当中,首先要去思考的是你是否有移动端使用的场景,通过场景试图去了解所有功能的边界,比如

    在移动端有没有必要查看数据总量? 在移动端有没有必要了解不同页面之间的分页? 在移动端有没有必要使用页面当中的筛选? 明确场景过程,对于功能模块的使用,你就会有全新的认识,去认真思考移动端的需求,当然这时候,你可以拿着小本本将这所有的功能模块进行构思,组成一个完整的草图。

    当然这时候就需要考虑表达方式,因为在桌面端的表格页面,应该如何迁移到移动端当中进行展现,究竟要采取什么什么数据表现手法,我就简单总结一下,有时间再重新写篇文章来说说

    不改变直接展示,通过滚动条让用户在手机上进行移动 List 把数据进行一一对应展示 表格部分冻结展示 卡片模式展示页面

    当然表格的内容部分解决过后,我们就需要了解页面当中的复杂功能究竟应该如何设计,比如在纷享销客当中的筛选,由于其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筛选,里面会包含诸多功能逻辑:

    筛选具体需要如何呈现 筛选外露功能如何保留 筛选与筛选组的功能如何串联 这些功能细节,需要经历一遍完整的梳理才能够了解清楚究竟应该如何下手,而这些功能之间如何映射,就需要你对 移动端、桌面端 足够了解才行。

    主要是之前做过太多类似功能,也就不在这里过多赘述了。

    8. 使用门槛与采购成本 因为我们最终是要去落地到 B 端产品当中,我们一定还得提一下使用门槛与采购成本。

    你会发现一个现象,在国内很多 B 端设备都会推出移动端产品,甚至很多特定行业,使用人群并不是我们理解“打工人”,而更多是那些只会熟悉手机操作的 “父辈”。

    最近了解仓储物流系统,走访了很多 货物储存企业,发现里面的员工以 40-50 岁左右的中年人为主,他们当中极大多数是不会去使用电脑的,而在工作当中,手机的使用门槛就会变得非常低,再加上国内对于智能手机的普及,每一个人至少都有一台甚至多台手机。作为企业就不想为员工单独采购设备,因此使用员工的手机进行工作就成为企业大多数的选择,这种情况像是外卖配送员、火锅店服务员、仓库备货员、快递小哥、菜鸟驿站。这或许就是很多 B 端软件,虽然做得很丑,但是也必须得有移动端设备的原因。

    手机的门槛明显要比电脑低,而正是这样,就不需要过于深入的教育用户。

    9. 案例 – 语雀 最后,我们来尝试回顾一款产品的设计,去看看他们的移动端与桌面端之间究竟存在什么差异。

    想到移动端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语雀,首先语雀在网页端拥有非常完整的文档功能。但是在语雀已经面市近 2 年多时间内,收到最多的就是移动端的留言,相应语雀做了几次尝试,由最开始的 H5,到后面的支付宝小程序,整体的设计总是差强人意。刚好今年 2 月份正式上线移动端,我们就来看 阿里 团队的设计思路。

    语雀小记

    打开移动端的语雀,它的第一个分类便是语雀小记,这让我非常诧异。因为在网页端的页面的当中,我们首先看到是工作台的最近编辑文档。

    因此你会发现,语雀小记是设计团队为了满足用户的碎片化记录,故意将它的产品架构提高,而它的这种提高正好满足移动端的真实场景,并且在语雀小记里面,我们可以导入手机的大量照片、链接等内容,能够方便我进行快速的记录。因此你会发现语雀小记在移动端是非常重要的,也非常的合理。

    文档

    进入到文档页面里,你会发现 设计团队这里将页面当中的内容进行对应的映射,将列表与移动端的列表进行对应,只是在新建入口当中,你会发现移动端似乎不太鼓励用户去新建文档,因为新建入口做的极其的弱,与桌面端形成鲜明对比。

    这也就刚好对应的 桌面端编辑场景、移动端浏览场景。

    编辑器

    编辑器里更多就是将多个功能入口融合,同时又可以展现移动端小而精的设计理念,将编辑器与移动端的产品进行对比。也正是用到了 前面讲到了 产品架构、录入信息的形式差异 这两点

    消息通知

    消息通知对于语雀来说一直非常头疼,虽说有 邮箱提示 + 站内提示 这种方式,但是 邮箱 大家基本都很少使用,至于站内提示,我都进入到你的语雀了,这个提示就没啥用了,因此消息通知一直都是语雀的一个痛点。

    而通知,最好的形式就是我们平时高频使用打开的设备,那移动端自然不必多说,因此你可以发现,语雀移动端的通知非常的重要,在页面当中可以快速查看通知消息,这样就能够方便用户进行快速的回复。

    建议

    当然在语雀移动端当中,我认为广场这个页面也尤为关键,因为首先语雀自身会有很多优质的内容,在想要去阅读的时候想的是能够通过移动端进入到广场当中,去进行一个碎片化的阅读,但是为什么没有做?(既然都读到这里,大概率就是忠实的小伙伴,可以试着下载语雀 移动端,好好分析一下。没有标准答案,大家畅所欲言)

    10. 聊两句 关于移动端与桌面端的差异,其实在我们 B 端产品的设计当中是非常频繁的,而不同的设备之间会存在很多业务逻辑,比如 海底捞为什么用 iPad 提供给用户点餐、医美行业的顾问为什么也会每人配备一台 iPad,我们除了要去了解设计形式上的差异之外,更为重要的是了解业务上的诉求,他们去使用这类设备的真正原因。

    我们在去选择任意一款设备时,如同将不同的特点平均的放在天平两端,而作为用户就是要不断的去衡量那边的诉求更为合理,因此选择设备形态只是它的最终结果罢了。

    其实细心的小伙伴应该发现了,就是在移动端的设计当中,我们并没有提到桌面端与移动端产品究竟应该如何映射,并且映射这部分内容会更抽象,这个问题就改天有机会再慢慢聊~

    既然都看到这里了,就别忘了点个赞。

    欢迎关注作者的微信公众号: CE青年Youthce

  • 用户研究干货!设计师如何建立和利用用户画像?

    UI交互 2022-09-01
    本文从设计师如何建立和利用用户画像的角度,跟大家聊聊用户画像,让没有用研支撑的设计师,可以初步尝试建立用户画像,让有用研支撑的设计师,可以更好的利用用户画像,产出合理的设计方案以及需求洞察。

    回顾个人工作经历,在 用户研究 中,我从未亲自进行用户画像建模,但却一直和用研同学保持密切的合作,并借助他们的用户画像建模成果输出过很多有益于业务的需求洞察和方案设计。所以今天,我打算从设计师如何建立和利用用户画像的角度,来跟大家聊聊用户画像,让没有用研支撑的设计师,可以初步尝试建立用户画像,让有用研支撑的 设计师 ,可以更好的利用用户画像,产出合理的设计方案以及需求洞察。

    被奉为经典设计工具的用户画像,有哪些问题与局限? Persona,在国内通常被称为「用户画像」,其概念最初由 Alan Cooper 在 1999 年提出[1]。

    阅读文章 >

    1. What | 什么是用户画像? ① 用户画像的定义

    用户画像(Persona),又称用户角色,人物模型,典型用户等。

    图 1 用户画像的定义

    他是 Alan·Cooper 发展出来的关于用户的描述性模型。用户画像并非真正的人,他是基于研究和观察真实用户的行为和动机,提炼并虚构出来的一个或多个“用户”,他比任何一个真实的个体都更能代表一个用户群。

    ② 用户画像的示例

    典型的用户画像至少包括 4 类信息:

    图 2 用户画像的示例

    用户概览:一般包括照片、姓名、角色类型和基本的人口学信息(性别、年龄、职业、城市、收入等)。 用户行为与态度:描述角色使用产品的场景、目标、使用过程中的感受、态度和具体行为。 用户痛点:描述用户在(替代)产品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障碍。 用户需求:用户使用产品的体验目标、最终目标(甚至人生目标)。 为了保证用户画像的有效性,除用户姓名外,要求用户画像中的每一句描述,都可以在用户调研或后台数据中找到依据,不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虚构。

    2. How | 设计师如何建立用户画像? 建立用户画像是一个定性定量结合的过程,如果是用研同学来做,会有非常严谨和严格的执行过程, 以我们用研团队输出的应用商店用户画像为例:

    图 3 用研团队输出用户画像的研究过程

    他们先进行了问卷调研摸底,然后通过 3 省 6 地 28 名用户的浸入式家访,最后再结合用户后台大数据的分析、验证才输出用户画像。如果有这个条件,设计师也要尽可能地按照这个流程去进行用户画像的构建,定量定性结合+验证,可以让用户画像更加贴近真实的用户群体。

    我将用户画像的构建,简单拆解为 3 个步骤,方便大家入门(用户画像的构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非一劳永逸,有用户画像会比没有用户画像好,精确的用户画像会比模糊的用户画像好,大家可以通过多次用研和数据分析,迭代用户画像,让用户画像越来越精准):

    图 4 用户画像构建的 3 个步骤

    这个步骤相对简略。如果有条件进行更严谨的画像构建,可以参见 Alan cooper 在《About Face4》中介绍的构造人物模型的 8 步法,建立更加精确的用户画像。

    ① 数据收集

    回到之前我总结的用户洞察的 4 种方式:

    图 5 用户洞察的 4 种方

    为了构建用户画像,我们核心要依赖于用户调研和数据提取去收集数据,尽可能的避免使用自己的同理心和知识经验去代入用户。

    具体的数据收集方式有以下几种:

    图 6 数据收集方式

    问卷调研:通过问卷的方式,去了解用户的人口学信息,并定量的验证用户的行为、态度和需求。 用户访谈:通过侵入式访谈或者用户日志的方式,去深入了解用户的产品使用场景和需求,挖掘用户在产品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和痛点。 用户观察:在和用户互动的过程中,观察用户真实的行为、挖掘用户的需求,并验证用户访谈过程中所表达的内容。 后台数据:提取用户产品使用的核心流程数据,构建用户产品使用过程中的桑基图和用户旅程图。 在这几种数据采集的方式中,核心都要围绕用户的需求(目标)和行为来展开,推荐使用之前我们介绍的场景公式,来具象化用户的产品使用细节。

    图 7 场景公式

    场景=什么类型的用户(Who)在什么时间(When)什么地点(Where),因为察觉到什么事物(What)而产生什么需求(What Needs),并希望通过什么行为(How to act)来满足这种需求。

    不管是在定性调研还是定量调研,还是在用户观察中,都聚焦在这些问题上,收集充分的信息。

    ② 用户细分

    当围绕我们的产品使用场景,收集到大量的用户数据之后,我们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找到用户之间共同的行为模式,让相似人群轨迹归到某个用户类型中去,并保证每个用户类型都会有一些显著的行为模式区分于其他人群,这就是用户细分。

    图 8 用户细分

    用户细分的具体步骤可以粗略的分为 3 步:

    先将提炼到的关键信息做成卡片,一张卡片只写一种重要信息(行为、目标和观点)每张卡片都需标注用户的编号。 在墙上将类似的或相关的卡片贴在一起,然后对每组卡片进行描述,提炼关键的变量,写在不同颜色的便利贴上,接下来继续重复进行几次汇总,同时移动或重新组织,直到形成最终的亲和图。 将类似的用户行为进行聚类和连线,抽象出几类用户的画像,给每个画像打上一个便于记忆的标签。 这过程中用到的方法就叫亲和图法。

    图 9 亲和图法示例

    亲和图法是一种将大量收集提炼到的事实、意见或构思等定性资料,按其相似性进行归纳整理的一种方法,并将内容可视化。

    因为公司内部的用户画像是保密的,所以我这里以知群课程中的教学案例给大家做个简单的示意,大家可以按照这个思路去思考、理解用户画像的产生过程。详细案例过程,我将在周日小课堂中为大家阐述。

    图 10 知群案例示意

    ③ 完善用户画像

    通过前面用户细分后,我们已经得到了几类不同的典型用户,接下来我们需要对这几类用户进行优先级排序,并输出完整的可视化的用户画像。

    确定用户优先级一般有以下几个考虑维度:

    图 11 用户画像的优先级

    产品/功能使用频率; 市场大小/用户规模; 用户价值/用户带来的商业收益 竞争优势/策略等。 在可视化用户画像阶段,我们可以按照以下顺序,让用户画像更真实和丰满:

    图 12 完善用户画像细节

    结合问卷数据,添加用户的典型的人口学特征、目标、态度、和行为数据加入到用户画像中。 加入场景描述,让用户目标及行为更加真实,易理解。 将用户画像中的范围和抽象的描述具体化。 修改用户画像的措辞描述,让其更有利于记忆 根据亲和图结果,进一步完善后的知群用户画像案例如下:

    图 13 知群用户画像示例

    大家在进行自家产品的用户画像输出时,可以以这个作为参考,以终为始,收集对应类型的数据,并分类整理,最终输出带有这些维度信息的用户画像。

    3. How | 设计师如何利用用户画像 ① 理解用户画像和产品

    如果用户画像是设计师和用研团队一起密切合作的产物,那设计师可以在建模的过程中多提出一些关于用户场景、目标、行为、态度的方面的问题,让用用研同学进行深度挖掘,并实地跟访,亲自感受用户的使用场景和具体态度行为,这会比只听用研同学的宣讲或者只是看用研同学的输出报告会更有意义。这将帮助你建立更丰满的用户形象,方便你后续做其他设计决策。

    当然如果用户画像已经输出了,你则可以重点了解画像中的目标、行为、痛点等内容,和用研同学聊,了解每一个目标背后的数据依据,并查看对应的数据和访谈视频/录音,增加对用户的体感,确保你真正的理解了用户画像上的内容。

    理解用户画像后,可以带入用户角色视角,审视一下当下产品的设计,思考每个界面的核心用户角色是谁?它是如何帮助用户角色实现其目标的?多种用户角色都会使用的产品界面,次要用户角色的需求是否有影响到主要角色的需求?根据这些思考,发现并优化产品体验。

    ② 梳理用户体验旅程图

    将各类用户的产品体验旅程梳理成独立的用户体验旅程图,明确核心用户在核心链路上的痛点及情绪体验,思考如何利用峰终定律,消灭产品体验低谷,同时思考在现有路径和目标下,做哪些改进和优化,可以打造用户的峰值体验,提升用户旅程的体验和满意度。

    ③ 挖掘用户深层需求

    围绕用户体验目标、最终目标和人生目标,审视现有产品功能分别处于哪一个阶段,在保证最终目标达成的过程中,通过提升体验(上一步用户旅程中的峰值体验)提升体验目标,然后围绕人生目标,思考产品的设计方向,挖掘用户深层次的需求,并以新功能/任务的形式进行呈现,进一步帮助用户接近人生目标。

    欢迎关注作者 微信 公众号:「悦姐聊设计」


让你的品牌快速脱颖而出,抢占市场份额,提升销量
免费获取方案及报价
*我们会尽快和您联系,请保持手机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