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发者都“跑路”4年了,用户还舍不得删这软件

    产品设计 2023-08-03

    你有用过Clear这款软件吗?这款ToDoList (待办事项管理)类软件在诞生之时充分利用了“手势”,刷新了用户对软件交互逻辑的认知,不仅曾登顶 App Store 榜单,后续的这段岁月里,也依旧有许多“死忠粉”对这款软件表示怀念。而现在,新版Clear“回归”了。这一次,它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惊喜呢?

    2007 年,iPhone 一代发布。

    乔布斯说iPhone重新发明了手机,因为它有3.5英寸超大屏,内置了加速计、近距离感应计、光线感应,最重要的是——

    iPhone 带来了 Multi-Touch 多点触控,你可以用多根手指同时操控屏幕。

    当乔布斯在发布会上双指捏合和拉开,来放大缩小一张照片时,全场沸腾了。

    你要知道,那会手机基本是单点触控,它们要放大缩小照片:有的要进入菜单,选择放大/缩小,有的是点进度条旁边的+/-号键。

    多点触控的出现,颠覆了传统的手机交互模式,为以后各种“手势”奠定了基础。

    当然,也催生了一批伟大的 App 。

    Clear 就是其一,一款 ToDoList (待办事项管理)类软件。

    Clear 对“手势”的利用,刷新了当时人们对软件交互逻辑的认知。

    用一个设计师的话说, Clear 满足了那些注重交互设计的设计师“性幻想”

    而对用户而言, Clear 就是一个跨越时代,来自未来的 App 。

    2012 年 1 月 Clear 正式发布,一上来就拳打愤怒的小鸟,脚踢 WhatsApp ,登顶 App Store 榜单。

    第一次打开Clear,你可能会有点懵逼,屏幕里只有自己的任务列表,没有菜单栏,没有交互按钮。

    “这怎么用?我怎么返回上一层级,又怎么新增任务。”

    无论10年前还是现在,软件UI再怎么更新换代,基本框架都没变,有 TAB 栏,各种前进返回按钮。

    比如 2012 年 4 月,微信 4.0就是这种页面了。

    你别说当时 ToDoList 软件是啥样,就是 2023 年,市面上 99%同类产品也都如下图所示,页面上有各种明确的交互按钮。

    左Things右Sorted:

    那么在 2012 年,没有按钮的 Clear 怎么实现交互?

    虽然它看着毫无头绪,但只要上手随便乱划两下,你就知道它的操作逻辑了。

    左划删除,右划完成,再右划即可撤销/恢复任务。

    当然这个操作并不算多领先,微信在那会也能右划删除。

    而 Clear 高级就高级在,它把整个 App 都融进手势操作里了。

    比如说,新建任务。

    在 Clear 里,待办事项自下而上,颜色是逐渐变亮,也代表着任务的优先级。

    如果你要新建任务,点击黑色空白处,它会新建在最底下。

    如果你要新建一个高优先级的任务,就下拉列表,新任务就会出现在最顶上。

    那如果是要在两个任务中间,创建一个新任务呢。

    惊艳的来了,你可以用双指撑开这两个项目,随后添加。

    同样惊艳的,你要返回页面,双指捏合即可。

    就好比现实中,我们双手合上推拉门一样。

    最后,调整任务的顺序,就是长按它,就像把它抓起来一样,随后移动。

    我认为 Clear 的设计理念源自于现实,在追求一种“直觉”。

    你可以把所有任务看成堆起来的木板。

    要在木板之间放一块木板,就是用手先扒拉开 2 块木板,再塞新的进去;

    哪个木板不需要了,就从侧面推出来,放在最底下。

    不光是交互逻辑出色,如果你仔细观察这些动图,会发现 Clear 的动画也非常丝滑。

    完成任务时,它是先变成绿色,然后「滑」下去,并渐渐变暗的;

    在返回上一层级时,下一层级是先被捏合到一起,再返回的;

    扒拉开 2 个任务时,新任务是从“对折”状态展开的。

    这个设计,在今年还被网友认为是一种“高效好看的 UI 折叠方式”。

    可能你看到这里,会觉得这些交互就一般啊,平时用的不少 App 也有类似手势。

    那就对了。

    如果一款十几年前的产品,你现在看起来,不觉得过时和老土,挺正常的,那么对一个 2012 年的人来说,它就是设计超前,“来自于未来”。

    事实也证明如此。

    短短几年内, Clear 拥有了 250万用户,获奖无数,纽约时报, Tech Crunch 等各大媒体都推荐过它。

    但江山代有才人出,在智能机飞速发展的年代,优秀的 App 也一个接一个诞生。

    不知何时, Clear 逐渐淡出人们视野,它自己也近乎于停滞的状态。

    时间来到 2018 年,很久没更新的 Clear 发布了新版预览的短片,展示一些新功能,让大家兴奋了很久。

    但没几个月,新功能还未上线,便被同行“借鉴”。

    于是,在发了最后一个推特,交待一些事情后, Clear 开发者闷头做软件的计划,正式开始了。

    但一年,两年,三年,四年过去了,新版 Clear 毫无音讯。

    而 Clear 官推底下,成了粉丝们单相思的大型现场。

    最常见的就是老用户在 Clear 官推下催更,而 Clear 在 2019 年消失后就没回复过。

    还有的粉丝,从得知新版消息后的兴奋,逐渐变成了失落。

    甚至还有用户被迫放弃 Clear 时,会跑来留言,像是和多年老朋友来一场告别。

    也有死忠粉每天看着它的图标,一种复杂的情绪涌在心头,最终还是舍不得删掉它。

    *(这个评论我找不到截图了,大概意思是如此。)

    4 年了,就当人们心灰意冷,都坚信开发者早已放弃这款 App 时, Clear “诈尸”回归了。

    官方推特突然营业,放出了全新版本的预览视频,并向部分用户开放了测试资格。

    曾经的用户也都纷纷捧场转发,喊着青春回来了。

    世超也成功问他们要到了测试资格,在体验一番后,我觉得味道太对了。

    它依然保持自己的全手势操作设计,捏合返回,下拉创建。

    这块我就不多重复了,和初代版本没区别,我想讲讲新版的动画效果,用“Q弹”形容都不够。

    比如滑动切换主题,它在变换颜色的同时,整个屏幕还会微弹一下,就跟果冻一样。

    清除已完成项目时,也是一样。

    你按住屏幕后向上拉,就会出现颤抖体的“Clearitems”。

    释放后,就像是抖了一下地毯,整个页面弹了下。接着,“items”几个字母也和灰尘一样,掉了下来。

    新版 Clear 的 UI ,我认为也领先于同行。

    Clear 每一个主题都有对应的渐变色,如果你的任务足够多,滑动时就会发现一种渐变美。

    切换主题时,图标也会跟随主题切换。

    值得一提的是,新版Clear还带来了很多用户需要的“提醒”和“重复”功能,

    当你想给任务加一个提醒时间,直接输入自然语言就行。

    比如输入:“和同事吃饭明天下午 4 点”,它就会自动识别,在明天下午提醒我。(这功能不少 ToDoList 软件也支持)

    同样,如果有任务需要重复,也是输入文字告知。(中文支持还不够好,世超输入英文才触发)

    除了这些, Clear 在设计上还有很多细节,比如新增任务时,不同触发方式有不同气泡声;连续完成任务时,音调会越来越高;

    以上这些新特性,大家很快就能体验到了。

    虽然 Clear 新版本准备如此之久,挺让人费解的,但无论如何,它回来了。

    世超用过很多 ToDoList 类软件,付费免费都有,它们的交互和 UI 基本都差不多,没有太多惊艳的味道,唯独 Clear 除外。

    对于那些偏爱交互和动画的用户来说, Clear 绝对是他们的心头好。

    尽管 Clear 这种“极端”设计理念,注定不适合所有人,不会被每个人接受。

    但我希望这类软件可以多一点。

    多说两句:

    在智能手机迅速发展的那些年,无论国内外,各类创意软件不断涌现,百家争鸣,很多开发者甚至愿意为 App 认真拍一则宣传片。

    而我们,每天也都在体验着新颖的功能,冲刷着自己的认知,就像刚踏入魔法世界一样。

    尽管,现在的 App 在很多方面都比当时要完善得多,但我还是怀念那个时候,那个充满新奇的年代。

    图片、资料来源:

    twitter :clear

    bilibili :乔布斯 2007 年 iPhone 发布会完整版

    Clear App 截图

    Youtube:Clear Task Manager For iPhone – Tasks, Lists & To-Dos

  • 美感设计的重要性:探索用户体验的关键因素

    产品设计 2023-08-03

    设计是通过美感和逻辑来提升用户体验,提高企业满意度。本文探讨美感设计在用户体验中的作用,从五个维度分别论述美感设计的重要性,一起来看看吧。

    设计是通过逻辑和美感来解决人们的问题,满足他们的愿望。本文将探讨美感在用户体验设计中的作用,以此提高用户和企业的满意度。

    一、为什么美感对设计很重要

    数字产品的成功与否,除了其功能性能以外,美感也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用户的选择不仅仅局限于功能是否满足需求,审美愉悦和情感需求也成为了影响购买决策的关键因素。因此,设计对于产品的成功至关重要。

    随着需求层次的提高,人们的选择越来越多样化和理性化。教育和收入水平的提高,使他们开始思考超越功能的问题。此外,用户更加注重产品的美感和和谐性,因此美学在其选择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马斯洛金字塔,展示需求层次

    美感在用户体验设计中发挥以下作用:

    • 使设计变得情感化,更符合人性;
    • 保持数字事物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 支持使用感官;
    • 满足审美需求;
    • 以一种风格将不同的事物结合在一起;
    • 让产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创新农业服务FarmSense的网站设计

    美学是将设计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连接在一起的重要桥梁。当今的布局和图形基于世界文化数百年来积累的丰富遗产。现代设计师和艺术家通过各种趋势和创新对其进行改造,创造出一个新的文化历史圈子,展示了历代最杰出艺术家的杰作。这正是艺术和审美在设计中所发挥的作用。我们不是要重新发明轮子,而是要让它变得更现代化,以解决当下的问题。

    二、审美-可用性效应

    美学可用性效应是指用户更倾向于认为外观吸引人的产品更加实用。即使实际上这些产品并没有更加有效或高效。这种现象被用户体验设计大师 Nielsen Norman Group 视为一种重要原因,因为既有吸引力又实用的界面才能真正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而不仅仅是功能性 UI。

    在1995年,日立设计中心进行了一项研究,研究人员Masaaki Kurosu和Kaori Kashimura探究了人机交互实践中的美学吸引力和易用性。该研究测试了252名研究参与者对26种ATM用户界面的易用性和美学吸引力进行评分。结果分析表明,审美情趣评级与感知易用性之间的相关性高于审美情趣评级与实际易用性之间的相关性。因此,该研究得出结论,无论用户试图评估系统的功能,任何界面的美感都会对用户产生强烈的影响。

    在 UX 设计中,美感是一个关键因素,它对用户体验目标有着深远的影响。UX 设计通常包括四个核心方面外观吸引力和视觉和谐、可用性、可访问性和效用性。这些方面综合起来,使得产品具有吸引人的外观、易于操作、适用于不同能力和设备、能够解决问题以及让用户感到愉悦。

    Flower Store 应用程序指导用户完成订购个性化花束的过程

    三、业务目标

    然而,对于那些开始推出新产品或改进知名产品的公司来说,他们也必须从不同的角度考虑。他们需要思考各种财务、转换、销售和所有其他业务运营方面的因素。

    设计美学是否会对他们的商业目标产生影响呢?当然会。色彩理论和心理学、屏幕上的和谐、易读的文本内容以及吸引人的图像不仅对于满足用户需求非常重要,而且对于销售和让企业获得满意度也至关重要。

    四、用户体验美学的元素

    不同的元素可以融入用户界面并构建其美感,其中包括:

    • 排版
    • 布局
    • 照片
    • 插图
    • 3D图形
    • 动画
    • 视频
    • 人物

    这些要素一起形成了交互美学,对于积极的用户体验有着直接的影响。另外,建议我们将过长的句子分解为短句,以减少重复,并提供改进建议。

    加密博客设计使用有限的调色板使其看起来严肃但不沉闷,并呼应大报的传统布局以设置印刷媒体迁移到数字世界的强烈美感。

    五、一致性

    在 UX 和业务的交叉点上,一致性是实现美学和可用性效果的核心。Jacob Nielsen 曾指出:“一致性是最强大的可用性原则之一,因为当事物表现始终一致时,用户不必担心会发生什么。”因此,为了实现一致性,必须确保整个产品中的界面元素和交互方式始终保持一致,并遵循统一的设计准则。

    事实上,它比交互更进一步。它还有助于建立强大的品牌。标志和品牌项目、网站、应用程序、电子邮件和社交网络——产品与用户的每一个接触点都应该遵循一个总体理念和一套价值观,并以一致和完整的风格包装。

    金融科技服务 Crezco的身份设计采用一致的方法,使品牌能够通过各种沟通渠道建立有吸引力、值得信赖和稳固的形象。

    在全球范围内,所有设计解决方案都需要回答一个关键问题——为什么?Simon Sinek,一位领袖力专家曾说过:“人们购买的不是你做的事情,而是你为什么这样做。”你所做的只是证明你的信念,这是产品和服务保持一致和鼓舞人心的原因。从“为什么”开始做出的决策将决定如何与用户交流,无论通信方式是什么。因此,您需要明确您所沟通的内容,无论与品牌的联系是什么。这样可以建立信任,使品牌更加强大,这正是美学在用户体验中发挥作用的地方。此外,您应该简化长句,减少重复,并提供改进建议以提高文本的清晰度和简洁性。

    六、总结

    设计不仅要解决功能问题,还要考虑美感与情感需求。在数字产品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美感对于产品的成功非常重要。人们的需求也逐渐提高,开始关注产品的美感和和谐性。美感在用户体验设计中的作用包括:使设计情感化,保持数字产品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支持使用感官,满足审美需求,以风格将不同事物结合在一起,让产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用户更倾向于认为外观吸引人的产品更加实用,这也是良好用户体验的重要原因。

  • 理解用户需求:易用性中的易理解性怎么用?

    产品设计 2023-08-03

    在一个页面中,用户若读不懂当中的信息,不能从中看到有用的信息,这就体现了信息易理解性的重要性。本文将提供控制易理解性的方法,以及对应的具体方式,并结合相关案例,与你分享当中的技巧,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一图了解全文内容:

    一、什么是易理解性

    《GB/T 29836-2013 系统与软件易用性》将易用性拆解位四个要素,分别为易理解性、易学性、易操作性和吸引性。从人机交互系统模型中,我们又可以了解到其中有一环是“思维处理器(认知)”,这就是易理解性所在的地方。信息在发现之后,肯定要经过大脑的处理,否则无法理解发现的信息具备什么含义。

    比如在一个不懂葡萄牙语的人,看一本葡萄牙语写的书。会读不出任何有用的信息来,只能看到一排排字符。这是个极端的情况,但也说明信息具备易理解性的重要性。这篇文章将提供控制易理解性的方法,以及对应的具体方式。

    二、如何控制易理解性

    1. 信息之间的关联

    (1)从空间角度看

    格式塔原理中提到:我们的眼睛和大脑在观察事物,接收影像刺激的时候,会有一些特别的倾向。这些倾向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快速的辨别事物。举例来说当我们在观察另一个人的时候,并不是先看到他的手,脚,头,眼睛,耳朵,鼻子,然后把这些视觉特征组合成一个称为「人」的组合。我们是直接的观察到人这个「整体」,而不是手,脚,头,眼睛,耳朵,鼻子的合集。

    利用其中的“视觉倾向”,把不同类别的信息分开帮助理解,帮助我们快速识别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块。比如用户只想看标题,来判断自己要不要看这篇文章。可以利用“视觉倾向”,比如字体大小、粗细,就可以帮助用户区分“标题”和“正文”。下面我们来看看“格式塔原理”如何组织信息的。

    相似性:

    人们习惯将所看到的东西,按照形状、大小、颜色、方向等外观明显且有某些相似之处的元素自动的整合或集合为一组。

    案例:京东把产品分类用扁平图标显示,放在上面。百亿补贴产品用实际图片显示,放在下面。这样两类内容就很好得区分开了。

    接近性:

    距离/位置相近的元素趋于组成一个整体。如下图,用户会认知为“两条”(两组圆)而不是“一条”(一组圆)。

    案例:在巨量星图筛选组件中,“标签”和“内容”之间有较大的间距,而“内容”之间的间距较小,它就是用接近性来区分两者。

    闭合性:

    构成闭合造型的元素趋于组成一个整体。如下图,用户会认知为两个框,而不是许许多多的小圆。我们的视觉系统自动的尝试将敞开的图形封闭起来,从而将其感知为完整的物体而不是分散的碎片。

    案例:在页面设计过程中也有很多地方利用了这条原理。巨量星图筛选组件中,要区分“可展示的指标”和“已选中的指标”内容,将两块区域用灰色的线框框起来。

    IBM的Logo运用封闭性原则即使部分没有了依然不会影响我们对整体的图形的识别。

    连续性:

    我们的大脑会倾向于将事物看成连续的形体,连续性帮助我们通过构图来解释方向和运动。如下图,用户第一认知是一条线,而不是六个圆。

    主体与背景的关系:

    该法则指出我们在感知事物的时候,总是自动的将视觉区域分为主体和背景。一旦图像中的某个部分符合作为背景特征的话,我们的视觉感知就不会把它们作为主体焦点。根据这样的原理在用户界面设计当中,我们就可以通过一些处理将图像中的某些部分变成背景,这样可以显示更多的信息或者将用户的焦点转移。如下图中,我们往往会注意到蓝色的正方形,而不会去注意淡蓝色的背景。

    案例:在IOS的软件界面打开“应用聚合”,会将背景模糊处理,使用户的视觉焦点转移到新的主体上。如果不那么处理,丰富的背景会抢夺用户的注意力。

    (2)从时间角度看

    当操作之后马上出现变化,用户往往会把这个“操作”和这个“变化”联系起来,甚至哪怕事实上两者没有关系。系统在 400ms 内对使用者的操作做出响应,这样才能够让使用者保持专注,并提高生产效率。当高延迟不可避免的时候,使用有趣的加载动画。

    案例:在映兔官网中,将鼠标悬浮到“立即咨询”上,会出现客服的二维码。这样“鼠标悬浮操作”和“出现二维码”就被联系在一起了。

    共同命运:

    指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朝同一方运动和具有相同速度的元素会被组织在一起,无论元素之间有形状、颜色的差异。

    案例:京东首页下滑中,我们可以看到顶部和底部没有移动,中间的内容在移动。这种“共同命运”把两者区分开来,用户能更加注意看中间的内容。

    2. 模仿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科技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手机、电脑,衣食住行与它们捆绑在一起,使得人们对它们产生了深深的依赖。滑动、点击,人们熟练得使用着设备,使用它们延展自己的世界。

    然而20世纪70年代之前,早期的电脑却只有专家们在使用。除了昂贵的价格,巨大的学习成本劝退普通人。下图是命令行,若是没有系统学习过的人无法理解这到底是什么。

    而在20世纪70年代,一项人机交互历史上最伟大的产品诞生了——图形界面。施乐公司(Xerox)将晦涩难懂的命令行转化成连小孩子都易于理解的东西,进一步普及了计算机。

    图形化所使用的便是“隐喻”。“隐喻”一词来自于希腊语,意思为“意义的转化”,用一个词表达另外一个词。这样交互设计可以用一个熟悉的东西去比喻一个不熟悉的东西,让使用者更好理解、使用一个他从来没有遇到过的东西。

    (1)现实世界的模仿-隐喻

    空间隐喻:

    空间隐喻中最为知名的便是Material Design中“阴影”。虽然屏幕在物理上是一个平面,但是Material Design却将界面理解成一个有高度的空间。各个组件在其中有不同的高度,在光线的照射下会出现阴影,而组件的高度可以用阴影来表达。组件越高,阴影越弥散,如下图所示。阴影在不同设备中高度并不一致,例如“桌面端的静止状态的海拔高度比所列值低 2dp,以适应鼠标和非触控环境。”

    Material Design通过对阴影的控制,让使用者更容易理解界面上所发生的事情,更加易于使用。

    除了阴影表达空间,运用上面的格式塔心理学能起到同样的作用。格式塔心理学又叫完形心理学,其中的封闭性提出,当人看到某个部分又缺失的时候,我们的大脑会将不完整的信息按照已有的信息填补,形成一个易于理解的整体。如下图,这看起来是三个残缺的圆,它们组成了一个三角形。这里特性同样在界面上使用。

    在许多应用中,我们常常能看见下面的那种活动面板,一般由下方升起。它出现的形式暗示了屏幕中的空间。另外,对于活动面板上方的角,优秀的设计都会将其设计成圆角,后方的“图像”表现出“残缺”,同时暗示下方内容的存在。

    图形隐喻:

    图形隐喻是最为常见的,也可以说最为重要的隐喻方式了。据实验显示人从外界接受的信息中,视觉占70%以上。

    按钮可以说是应用中最常见的组件之一了。根据生活中的经验,按钮自然而然跟“按下”这个操作联系在一起。下方图中的app界面是一个空白页,一旦加上按钮之后,就会引导使用者按下。视觉隐喻的例子有很多,Gui界面中几乎处处都是——“记事本”、“照相机”等等,在此也不需要列举。

    听觉/触觉隐喻:

    听觉和触觉隐喻虽然没有视觉隐喻一样大行其道。但是它们仍然发挥者重要的作用。下面是iphone自带的时钟应用。只要体验过,就能感受到听觉和触觉的作用。线性马达的震动、“滴滴”的声响给人无与伦比的体验,仿佛是十几年前给时钟拧发条一般。

    (2)同类产品的模仿

    喻体不但可以是现实中的,也可以是虚拟中的。如下图,京东、淘宝和拼多多三个电商平台的app界面,它们的页面结构出奇相似。最上面是“产品分类区”,下面是“活动商品区”,最下面是“商品瀑布流区”。最开始应用这个结构的产品不清楚,但是大公司不一而同地使用了这个方式。一方面是因为它确实有效,另一方面是因为用户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结构。

    模仿可靠竞品,能提高用户对产品的熟悉度和安全感。

    3. 易取原则

    易取原则是指用户对于页面内的交互应尽可能明晰,通过把组件、按钮及选项可见化,来降低用户的记忆负荷。用户不需要记住各个对话框中的信息。

    (1)减少信息量

    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在面对复杂信息会不知所措,难以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所以要提供精简、准确的信息,不是越多越好。很多产品喜欢在外面加月来越多的信息,因为认为在外面给信息,用户不用点进去看。但实际上,用户可能就判断不去看这个信息块了。

    案例:如下图左侧的信息内容非常复杂,对于我来说有很多的无用信息。比如“红包最高22元”,对于老用户而言,早就知道“最高”意味什么意思了。修改之后的信息更加简洁,对我的选择更有帮助。

    (2)图形而不是文字

    人们一说到传递信息往往想到用文字,但图形常常被遗忘。实际上图形表意不但历史悠久,而且方便记忆,甚至含义可以超过文字。

    如下图,这是figma界面中的一部分,我们可以很明显得看出在熟悉的情况下“图形”的信息密度,高于“文字”的信息密度。

    (3)文案用语

    文案贴近用户理解:

    产品功能/相关概念,应以用户理解为中心,使用用户熟悉的语言。避免使用过度专业或生涩的表述,让用户产生困惑;若必须使用专业词汇,可在旁边增加相关注释说明,让用户快速理解其含义,不至于猜来猜去,最终放弃使用。

    案例:下图是崩坏学院二在应用商店的介绍。前面一个是2014年,大部分人对其中的文案会一头雾水。大家都用中文,咋就看不懂呢。但是针对其二次元用户群体是非常有意思的介绍,哪怕现在这段文案还会发在互联网上。

    用词简练:

    能用一句话说清楚的,不要用两句话。易用性是针对信息的传递的准确性,所以这里不涉及趣味性。

    1. 确认要传达的内容
    2. 所有内容围绕要传达的内容
    3. 把结论放在前面
    4. 减少长句

    4. 详细介绍

    用户面对完全陌生的东西时会感到无助,为了帮助用户进入下一个阶段,需要去引导用户。一般使用文字和视频两种方式。

    (1)从文字角度

    Tooltip 文字提示:

    针对名称的解释,当Input Prompt超过两行的时候要使用Tooltips。

    Input Prompt 输入说明:

    Input Prompt是适用性最广的帮助方式,Input Hints往往使用在有input的组件里,Input Prompt在其他地方同样能够使用。相比Tooltips、Input Hints有更强的存在感,会占用一定空间,可用于不容易记忆且重要的内容。Input Prompt可以使用按钮跳转到相关网页。

    Input Hints 输入线索:

    用于输入框内,其内容需要比Input Prompt更容易理解。因为它会被输入的内容覆盖。

    Alert警告:

    Alert可以在表单某卡片内,也可以在卡片外,主要取决于它作用的范围。另外可以弱提醒,放在title的右侧。算Alert的弱化版。

    帮助中心:

    作为所有帮助中心的集合地,用户有不理解的地方就会到这里。打造合理、高效的帮助中心,就可以减少大量的用户支持工作了。

    下图为蓝湖的帮助中心,结构清晰——左侧列出文章,右侧是文章目录。

    (2)从视频角度

    新手帮助:

    面对上手门槛极高,用户完全陌生的产品,因为图文的视觉化能力不足以支撑一点都不懂的用户,需要用视频逐步为用户介绍功能。下图为巨量星图首页的新手上路模块。

    总结

    易理解性虽然不常被提及,且被提及后只简单用几个例子讲述,缺少更底层的原理。本文用“信息之间的关联”、“模仿”、“易取原则”、“文案用语”、“详细介绍”5个方面进行阐述了如何控制易理解性。希望这篇文章可以帮助到更多刚接触易理解性的设计师。

  • 交互四策略在数据驾驶舱设计的应用

    产品设计 2023-08-03

    通过建设数据驾驶舱,能够让管理者从庞大的数据中快速获取信息,掌握运营动态。本文以融资平台数据驾驶舱为例,总结在设计实践中如何灵活运用Giles Colborne提出的交互设计四策略,快速完成可靠的数据大屏设计方案。

    背景

    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和落实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政策的背景下,各地政府已经搭建起各具特色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随着运营业务的不断深入,承载着企业、银行和政府等多方用户海量数据的融资平台,面临着数据分散割裂、数据价值未被充分挖掘的问题。通过建设数据驾驶舱,有利于管理者从庞大而复杂的数据中快速获取所需信息,全面掌握运营动态,实时高效地控制和决策。

    本文以融资平台数据驾驶舱为例,以统计全平台运营数据为目标,从框架层、表现层的角度,讲述在设计实践中如何灵活运用Giles Colborne提出的交互设计四策略,快速完成可靠的数据大屏设计方案。

    策略一:删除

    删除是指删除不必要的地方,直至不能删除为止。目的是减少对用户的干扰项,避免分散注意力,让用户的注意力集中在核心的部位。

    数据驾驶舱是内嵌于用户端系统,系统的常规核心内容区域和一二级导航之间存在分隔区域,用于提高白色区域之间的层次感。但由于数据驾驶舱的底色选用了暗色,和导航之间本身带有很好的区分度,层级上没有下钻需求,再加上为了更好地实现多屏幕尺寸自适应显示效果,删除常规内容区域的间隔区域和间隔内的面包屑导航,必要时支持双击驾驶舱进入或退出全屏展示,从而扩展数据大屏的展示空间,提供更为沉浸式的数据监控视觉体验。

    策略二:组织

    组织是指按照有意义的标准,把所需的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律划分成组。组织分类是加快用户阅读效率的方式之一,也是一种常见的简化设计方法。

    合理分块。在有限的展示区域里,把单个版面的信息分成主次分明的若干个板块,板块数量控制在“7±2”的范围内,因为这是人的大脑中瞬间能够记住的最大数目,分块数量越少,用户记忆的负担越少。

    分类标准。清晰的分类标准呈现逻辑清晰的数据脉络。围绕着融资审批的贷前贷中贷后业务流程,我们可以从发布、申请、受理、审核、授信、放款等环节设置统计点。此外,也可以从企业、机构等用户角色的角度来统计入驻平台数据。

    色标指引。利用每个分组的大标题引导用户识别组与组之间的顺序和联系,注意大标题和小标题之间的视觉分量,便于用户快速理解各板块的主次关系。

    大小和位置。在一个分组中,往往存在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机构包括银行、投资、担保等机构,在排布时总的数据要大于分的数据。而相似的数据则遵从就近原则,业务类、排名类数据都有各自的统计特征,摆放位置自然也靠近一些。

    策略三:隐藏

    隐藏部分信息是一种低成本且能有效简化信息的方法,我们需要权衡哪些信息可以隐藏。

    过量的数据适度隐藏。我们刚获得的数据统计指标往往是庞大而复杂的,可能只经过一次粗略处理。在设计过程中,受限于终端的展示区域面积,同时考虑到数据驾驶舱一目了然的设计理念,将大量的数据塞进一个界面里,即时能滚动查看全部数据,其查阅体验也是不够理想。此时可以考虑把数据切割为几个大门类,通过切换组件实现门类之间的页面跳转,既达到了单个页面信息量简化的目的,又使数据统计框架更为清晰。

    不同角色看不同区域的数据。系统根据用户单位所属区域和层级的不同,自动统计并反显相应区域的汇总数据,权限范围以外的数据将被隐藏,实现数据层级化管理,严格保障信息安全。

    策略四:转移

    转移指把功能或任务放在合适的设备或平台,发挥最大价值。

    在系统初步规划阶段,需求方容易落入“多就是好,好就是多”的误区,认为功能丰富的系统是好系统。但任何设备或平台都有各自的长处和短处,在规划功能时需综合考虑设备的优点和平台的定位,把功能转移到能发挥其优点的地方,才是设计的最优解。数据驾驶舱的定位是展示平台全局数据,展示性大于功能性,因此要减少在数仓上面的操作,而对于导出等功能,安放在数据量更为全面的后台运营端更为合适。

    总结

    利用交互设计四策略,我们可以有效梳理数字驾驶舱各数据维度之间的内在逻辑,较为快速地构建起展示大屏的应用层基本框架。通过思考数据与数据、数据与人、设备与人之间的关系,做出合理的设计决策,创造友好的用户体验。通过建设数据驾驶舱,分解、量化了融资平台各项运营指标,以图表的方式,直观展示平台运营的实际情况,改变管理者传统的工作调研和汇报方式,实时获取机构入驻概况、融资实况、融资效率、融资排名等数据,助力管理者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地掌握运营动态、把握运营方向,做出有效的运营决策。

  • 体验过剩和体验边缘化教会我们强大

    产品设计 2023-08-03

    体验设计是打造特定场景的服务过程,而如果在体验打造的过程中注入了过于广泛或细腻的体验设计,则会造成体验过剩。体验过剩是怎么产生的呢?它又带来了什么?本文作者对此进行了分析,一起来看一下吧。

    回顾了下这个体验著称的行业,好像已经跨入了体验过剩的时代了,也有人说明明很多产品的体验都不咋滴,很欠缺,怎么就体验过剩了?但确实已经来了,这次好好唠唠,也说说心里话。

    一、什么是体验过剩

    体验是一种经历与感受,体验设计就是打造特定场景的服务过程,为用户提供好的经历与感受。

    而体验过剩我们可以根据字面意思粗浅的理解为,体验打造的过程中注入了过于广泛或者过于细腻的体验设计,即体验设计用力过猛,事实上,这些大可不必的设计并不能使用户体验更上一层,反而可能为用户带来困惑或是任务进程的阻碍。

    想象一下,快速相亲配对,一次相两个漂亮妹子,我比一比可能就有了倾向,这时你给我一次安排十个漂亮妹子,我不得选花眼,于是迷茫、困惑、焦虑、决策慢、兴奋啊!

    1. 过度设计≠体验过剩

    过度设计时常会引起体验过剩,过度设计常指在产品设计中,过分追求视觉效果或形式上的体验,而忽略了用户真实的感受或场景特征,然后导致用户感到混淆、困惑、厌倦无感。单方面细腻的设计在作品中可能很亮眼,但用户却不一定能感知和吸收设计想要传达的价值,反而成了吃力不讨好。

    例如一个页面金刚区采用了精致的图标,并给主推项结合了少量动画,那这时可能满足了业务目标的同时给用户也带来了好的体验,但若是个个都带动画,闪烁不停,那你脑补一下吧,甚至可以再配上一曲《爱如火》。

    还一种就是像月饼包装那样,给人一种华丽、豪华、高档的视觉盛宴,但里面的月饼却没有因为包装的华丽或高昂的价格而变得更大更好吃,这时价值开始由月饼本身转向包装了,这就像产品在增加功能和实现商业目标的时候未能权衡好用户体验与商业营收,想好了捞钱,却忘了搞好产品,短期或许能赚到,但长期必定是恶化或被整顿。

    本质上都是某一方面卷的特别厉害,都是投入了更多的资源或成本,而转移或偏离了本该有的价值,而最终换取了其他利好,但却忽视了用户真实的诉求和感受。

    2. 体验过剩&体验不足

    先问问自己什么是好的体验?

    好的体验涉及很多面,很难标准化,也因人而异。因此我以为它的核心应该是帮助用户轻松愉悦的完成任务,并且给到用户足够诚意的价值或让利,当一个产品达到这种程度,我不会因为他的一些细枝末节而说他体验不好,顶多是说细节可以再打磨打磨。

    而当一个产品的基础功能有缺失,或者任务进行过程有其他阻力,就可以认为是体验不足,这不仅限于核心功能的缺失、交互的难用、不满足用户需求、未能达到用户预期、设计不合理、信息混乱不透明、售价高昂等,所以当体验过剩为我们造成了困惑或阻碍时,这时体验过剩便成了体验不足。

    3. 体验过剩的具体表现

    当你使用某个产品来完成某项任务时,却有种“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不知从何入手不知如何下一步,亦或是某天闲来无事突然发现某个页面尤为精细,交互形式也很炫,类似情况基本上都是过度设计或是体验过剩在作祟。

    而作为设计师,最能直观感受的应该是中大厂的产品设计案例分享的评论区,于是乎华而不实、冠冕堂皇、浮与表面、自圆其说、过度内耗、花里胡哨、无关痛痒、修饰总结等一系列词就开始频频出现,而你之前体验他们的产品时,又感受到了多少对方所描述的细腻体验?这过剩的不直观嘛,但是人家真的没有努力研究和设计吗?

    更有意思的是,在中大厂里,这些体验相关的方法论、策略、量化不仅用于包装,还在内部报告会议或是业绩上大有作用,都是资源博弈的筹码。但,还记得有年电商节吗?各种活动预热,各种视觉冲击,各种营销策划,一切红红火火,美中不足的是广大用户连优惠券都没整明白,所以是体验设计的不够细腻吗?还是过剩偏离了方向?

    4. 如何衡量体验过剩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反驳体验不是越细腻越好吗?为什么会过剩?好比一台电脑配备4060的显卡,你拿来看看视频性能过剩了,但是别人可以拿来玩3A大作啊。话虽如此,但每个产品的用途是有定位的,还是拿电脑例举,我要用于GPU类渲染工作,那我把钱花多花一些在显卡跟显示器上,那我必然能收获更好的体验,但若是我看中了一套炫酷的联名款机箱外设,多花了好几千预算,而从显卡或显示器上缩减了预算,那我最终就很难获取愉悦的渲染体验,即使我有一套高级的炫酷外设,但在工作时,感受到的却是体验不足或过剩。

    说到这里应该有些概念了吧,一方面要看丰富细腻的体验设计是否用在了刀刃上,或者说是否围绕产品核心业务而展开,当局部的体验升级时,肯定也是优先考虑核心业务,不然体验升级可能并带不来实质上的竞争力,这时你也可以试图回想一下那些让你印象不好的体验是出于什么原因。

    另外就是在追求细腻的体验设计时,是否用力过猛,产生了过多的细节呈现,使得用户短时间无法吸收而成了信息障碍而困惑,亦或者用户根本感知不到,只是设计师的过度输出。

    面对那些用户群体更广泛的产品,衡量体验是否过剩本质还是以上这些。面向用户群体更广泛了,功能服务也必定更多,那么首先要看主业务的整个流程体验如何,在主业务流程体验还不错的情况下,其他衍生服务才会成为加分项,而后更多的就是看用户感受了,即对于用户使用的成本、门槛、效率诸多方面,保证用户感受到的价值大于付出即可,讲大道理就是内容为王、价值为王。

    本末倒置的用户体验还能是好的体验吗?听说过峰终效应吧,你让用户在一些细枝末节上或是边缘业务上感受到细腻的体验,出于产品核心价值进行体验的用户最终又能落个什么印象呢?

    二、为什么会体验过剩

    1. 先聊聊产品本身(建立认知)

    产品本身作为用户体验的载体,我们要对产品与体验间有清晰的认知,认识到体验如何诞生如何趋向过剩。

    一个产品的生命周期包括了入市、成长、成熟、衰退四大阶段,就前三个正向阶段分别在做的事,分布是建设产品价值,完善产品体验,构建品牌与气质,当然了也还有运营推广,这一建设过程有同行用一个金字塔进行表示;

    1)一切从产品价值开始

    产品价值代表了能为用户提供什么样的服务价值,又能为企业带来什么样的商业价值,是产品诞生入市的基础,一般产品0-1阶段就是指的产品价值建设,是基础且核心的服务功能建设。

    看到这么一段话,说项目前期都是能用就行,不管好看与否,后期则将用户体验作为重要指标,其中透漏的无非就是所有产品都是基于用途价值所展开的,然后就是差异化或是优质的体验做竞争力。

    通常我们会将可用与好用作为一个体验的分水岭,能用是为了满足产品核心价值层建设,好用则才开始建立优质用户体验与竞争力。这一系列分层便是之前那个金字塔模型了,而价值理所当然的在最基层。

    2)好体验先从价值开始

    以上所述,不论是说体验还是商业,围绕的都是产品价值,如果将上面的金字塔模型视为完整的体验,那么所谓的优质体验就应该不断的向下靠拢,或者由下而上建设产品,这与产品体验五要素模型也是相呼应的,应该做好核心业务体验再进行边缘服务的体验升级,以下例子你觉得那个体验会更好?

    3)阶段化的商业体验

    用户体验向来不是单单为用户服务,也为商业服务,大多互联网产品的价值都是有局限性的,并且有产品定位限制着业务扩张范围,所以在有限的产品价值中获取更多的商业盈利或用户留存就成了关键。(要不还是说大厂会玩,直接把定位生态化,开始大量拓展各种商业矩阵)

    然后理所当然的,用户体验作为企业发展的必备条件之一,随着产品发展,开始融入了更多的商业目标,例如火爆一时的“App暗色模式”被包装成了护眼、缓解疲劳、有效省电,但可信的研究报告中,真正能省电的也只是“#000000”的死黑像素可以,护眼跟缓解疲劳更不值一提,你要呵护眼睛就应该劝人家关掉屏幕才对,除了满足了部分用户对主题视觉的偏好以外,更多则是延长了用户使用时长这一系列商业指标,千万不要小瞧多停留的那一分一毫,却是一些社交应用的重要指标之一。

    这就是被用户体验包装起来的商业体验,虽说好的用户体验应该是以用户为导向,但架不住商业才是目的,所以体验还常常要兼顾商业,如此看,用户体验是不是可以说成做商业设计还要常常兼顾用户呢hhhhh。

    4)总绕不开体验过剩

    当一个产品开始注重用户体验或打造品牌气质,那就说明已经进入或过了成长期,同时也将面临更多挑战;当核心业务逐步稳定,价格或业务模式就会难以变更。

    本来塑造品牌与气质就需要对交互形式、动画效果、品牌视觉深入改造,所以体验设计也就沿用到了一些表象或是边缘业务上,并且每个产品的功能服务或者商业模式都不可能无限扩张,增长减缓是必然的过程,而体验与留存会成为中后期的核心竞争力,一顿卷,体验必然过剩,这是与产品本身周期强关联的,并且与市场竞争企业文化里外呼应的。

    2. 市场竞争的助推(外部诱因)

    伴随市场的竞争,企业不得不深入考虑商业化,以及为产品附加更多的功能服务或尝试创新和引进新技术,来维持产品新鲜感和赛道角逐力,这样可以扩展用户群体与营收能力,通常竞争企业也会及时跟进,从而加剧市场竞争。

    与此同时,这种快节奏与竞相效仿也会导致缺乏对用户的深入了解,可能把资源消耗在一些对用户不痛不痒的体验设计上,这时你会发现大家都在体验过剩的风口上,想要下来都难,这种行为可能是为了追求增长而忽略了用户的真实需求。

    所以抄对竞品跟做好用户研究还是很重要的。

    再者就是以业务价值为主导的创新枯竭,可能从生产到消费到售后都一条龙了,核心业务价值已经没多少挖掘空间了,面对企业发展与市场竞争,企业开始尝试新技术开发或应用,从而提高所谓的用户体验和满意度,或者说融资噱头或股价,但若未权衡好,也可能产生更高的门槛,或是让产品变得复杂难用。

    3. 企业文化的助推(内部诱因)

    说到体验过剩就不得不提企业文化,看起来最能控制体验过剩的好像就是企业自身,实际上企业文化跟体验过剩的加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大厂的项目矩阵往往是庞大的,这也需要大量的设计师,但这并不意味所有的项目都是稳定的,所以设计师就干脆以团队的形式出道了。

    设计中心或者UEDC诞生了,那么作为一个组织是不是就应该有影响力和价值体现?那它就会发一些公开的设计案例体现团队专业性和传播影响力,它的案例也要比一般的设计更全面更专业,这个时候他的案例就会包含更多的包装成分,以及更多其他职能的内容配合,当看起来更专业更UCD就达到目的了。

    更多人看到了UEDC的价值,渴望加入UED的团队,也渴望建立自己公司的UEDC,甚至个人的作品发布也会对标那些UEDC的。但事实上这些UEDC发布的内容不乏有一些噱头以及过度的体验思考,但大家却不自觉的相互效仿卷了起来,那可不得体验过剩嘛。

    另外我们悉知大厂或头部企业的文化和管理模式一向是走的比较前沿的,很快那些管理方法、管理工具就被引进和广泛应用,如我们耳熟能详的绩效考核、KPI、OKRs、体验量化等,并且企业之间相互效仿学习,加上员工跳槽快速传播着这些企业文化、职场风气,但同时水土不服、负面的、隐性的问题也被快速带入行业。

    职场上,面对企业文化带来的一系列要求,我们被动的与业务增长、绩效考核、精益运营、数据指标等绑在一起,又没法躺平,也只好互相寻求横向的价值增长机会来应对上面的政策(内卷),此时大家更在意业绩数据或是成果包装,只有故事讲好了,数据好看了,大家才能好过,哪有精力去深度挖掘用户需求或体验升级,体验过剩不就显得合乎情理嘛。

    做过用研的同学其实都清楚,要想微调调研结果方向,中间的操作空间还是很足的,甚至一句话的事儿。而一个符合预期的体验结果重要吗?重要。关系到向上汇报、成果展示、项目奖金、绩效考核,而体验这种东西是不好定义标准的,因此有了体验度量,同时又不是极个别职能的成果,因此就成了部门之间横向拓展寻求增长价值。设计给上级看同行看,那如何让用户感知到和认可呢?那就通过上面所述搞一个看起来可信的结果。

    职场人人都在谈论体验,但人人都更关注自己期盼的体验,各自又对体验有着不不同的见解,那么所谓的体验设计就很难不夹带私货,以及难以在部门与部门之间形成标准共识,之前我写过一篇《个人设计偏好对工作的影响》,其中个人对体验的理解偏好与旧的体验设计经验是很容易潜移默化的带入到新的工作中,看似用户体验,实则可能是自我体验设计,那么一旦在设计落地或决策时,没有把控住核心价值地带,那就可能奔着体验过剩发展了。

    4. 我个人主观的感受

    设计师面对体验过剩这种现象往往是被动的,我们能做好的,通常也只是被要求的部分,并不会有太多话语权、决策权,所以有时候能碰上一个厉害的产品或项目管理还是很幸运的。另外产品面对市场环境跟我们面对企业文化有异曲同工之妙啊,又卷又要不上价,不想掉队,又只好跟上,然后产能又过剩,市场却既要又要还要,简直是一个恶循环。

    三、体验过剩带来了什么

    相信这也是大家关心的环节,甚至体验过剩的部分影响大家已经真真切切的感受过了,这里我简单说一下,请看~

    1. 关于是好是坏?

    体验过剩是整个市场或行业环境孵化出来的,我也说不上究竟是好是坏,因为不同人群有着不同的立场,有泥泞也有机遇。

    2. 先说说机遇

    当企业在过度追求体验设计时,新的工作机遇这不就来了吗,这为设计提供了更多的价值上升空间,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或是发展机遇,对于个人来讲,可以丰富能力,提升对体验设计的认知,丰富设计视野,要是能力够开个培训班帮大家提升体验设计能力不也行嘛。

    3. 产品体验的门槛

    当越来越多的产品都在竞争中强调用户体验时,用户对于不同产品之间的体验差异可能会变得越来越小,用户也会快速适应这些体验设计,并形成一套体验的合格标准,而对于那些无法提供对应体验水准的产品则更容易被淘汰。

    另外体验过剩必然会带来更多的产品功能或视觉内容,这对用户可能会带来更多的认知负荷,用户则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学习和适应产品的复杂性,对于用户引导设计和啊哈时刻激活都有不少阻力。

    4. 体验边缘化

    这里我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叫做“体验边缘化”,一方面是指体验设计不能聚焦核心业务或深入业务价值,而停留在表象体验设计更多一些,对于用户为导向的体验也逐步被商业或数据增长而侵蚀。

    另一方面,用户在体验产品时,是会关注产品之间的差异化或独特性的,若因为体验过剩与同质化严重,那么产品本身也可能会丧失核心价值或市场份额的竞争力,这种情况也是一种体验边缘化。

    这些边缘化的体验却不能满足以核心用途为主的用户,并且这些体验可能会被忽视或不被感知。例如电商设计了更精致的UI、细腻的交互、清晰的大图,或许能够增强选购体验,但是并不能解决优惠、实物符合度、大促卡顿、快递服务这一系列核心价值,说到这里那些优化电商物流的平台还是有些东西的。

    总之体验边缘化伴随着体验过剩已经存在了,但是迫于市场内卷的形势,即使知道应该注重产品核心价值、关注用户需求与感受,遵循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原则、提供更加便捷、易用、高效的设计方案,但却还是很难真真做到。

    5. 逃不掉的内卷

    相信你已经感受到了体验过剩带来的内卷了吧!真的是逃不掉的内卷!

    企业为了追求用户体验不断增加产品功能或是局部体验优化,竞品之间又会竞相模仿,市场便形成了激烈的竞争,这时企业为了在市场上占据优势而加大投入,打工人就只好背上更多的任务和指标,于是就开始了加班和内卷。

    内卷不仅带来了更多的压力与负荷,同时也使得设计行业对专业技能有了更多的要求,随之打工人又要学习和提升更多的专业能力,还要在工作中进行体现和汇报,而后又进一步的加剧了体验过剩与内卷。

    6. 资源的浪费

    就内卷而言,已经是一种资源的浪费了,更多的都是加速了内部资源内耗,而非市场或外部价值的增长。内卷带来了更多工作量也降低了效率,打工人需要消耗更多的时间精力来博弈、来设计包装、内部对齐、展现价值。

    真实场景中,对于产品体验的过分思考与设计真的就能如愿以偿的带来好的体验提升吗?真不一定,事实上这么多年的设计与产品体验经历告诉我,用户使用产品的行为动机与直观感受有着相当的比重,即7分思考3分设计用户往往只赏你3分薄面,如此一来,在大多竞品都大同小异的情况下,你7分的设计思考,不如多花几分在其他地方,例如研究设计方向是否正确,再考虑如何设计正确的方案之类的。

    实在不行卷卷视觉好了,美化一下总归错不了多少的,反之,都是市面上的东西,3分设计你讲出10分思考,那不是设计思维,那是在包装、在内卷,就好像是做了一个LOGO,然后为此讲述了一个几千字的故事,但是广大用户直观感受到的又能有多少?

    四、如何应对体验过剩

    如果你有心要克制体验过剩或者想要寻求一些方法避免,那么以下有一些建议你可以参考一下。

    1. 核心价值主导

    如果想要对抗体验过剩的话,那么主张核心价值驱动体验设计会是一个好的开始,以正确地设计方向作为开始,再考虑设计的正确,核心价值指的是产品最重要的服务和优势,也是主流用户最需要的部分。通过将核心价值作为驱动力,可以确保体验设计为产品产生更好的竞争力,并聚焦产品优势与用户核心诉求,从而避免过度追求细节和完美导致的体验过剩问题。

    当然了,这都是理想状态,或许有些讲大道理了,面对市场激烈的竞争以及陆陆续续的商业目标,很多时候往往都是浮躁的,想要吃一波红利,真正打磨产品细节和体验的都是少数。

    并且现在普遍以大数据代替了真实的用户发声,这是一种捷径,可以快速验证效果和了解用户行为,但也不乏很多时候只是在为数据而设计,面对真实用户的直观感受或心理活动以及情绪变化,却是无法感知的。

    2. 定制化与极速版

    当我们明确使用一个产品的目标时,作为用户的我们更希望的是简洁、直观、易用、透明,事实上产品设计师们也知道,因此面对产品功能的快速堆积和体验过剩,设计师们也采取了一些较为可行的方案,如定制化与新开一个极速版之类的。

    定制化讲究一个循序渐进,千人一面,个人看来主要做两件事,一件事是将功能内容重组分类,划分层级,使得用户可以根据需求方向和阶段逐步的接触和使用更多的功能服务,而不是一股脑儿都放出来,告诉用户我们主打一个样样都有;

    其二就是支持用户根据偏好自己控制延展服务的入口,例如微信,事实上微信的服务范围很广,已经涵盖了社交、支付、多媒体娱乐、生活服务和企业服务多方向,但整体层级还是严格控制着,并不会让用户进入应用后就觉得臃肿难用,同时赋予用户根据偏好设置业务入口的能力,可以让应用变得轻量、灵活、可控。

    而极速版主打精简与高效的核心服务,通常会将边缘化服务去除,只保留核心功能,以达到轻量化和减少资源占用,这样能够更好的应对体验过剩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达到提升用户体验的目的,典型用户可以享受到更聚焦核心业务的产品,获得更简洁易用高效透明的服务,面向企业也解决了一定的用户留存或品牌传播问题。

    3. 可感知测试

    构成体验的因素是广泛的,但是作为用户通常会根据“功能价值、易用性、性价比、服务质量、稳定性、安全性、响应速度、视觉美感”这几大方面的直观感受来评判体验好坏,甚至有时候被那么一两个点特别打动,也会认为是一个很好的体验,所以好体验一定要想办法让用户感受到。

    在我个人的认知中,一切精益化的体验应当建立在可感知-可用-易用这套体系上,并且对于那些非颠覆式的创新,不必在形式上追求过多的体验设计,遵循常规、行业标杆、大众认知总归是不会错多少的,这也算是站在巨人的肩上做设计了,既然知道1+1=2,那就直接用好了,没必要寻求新的公式证明1+1=2。

    关于如何做可感知测试,答案就在命题里了,如果那天有时间,找几个客户线上简单的聊聊,访谈一下其实都是可以的,毕竟从来没人说过答案只有在正式的访谈或用户研究中才能挖掘出来,我真的觉得闲谈也很有价值,其他的就是一些耳熟能详的可用性测试、AB测试、灰度测试、焦点访谈什么的,总之做做看吧,再亲近用户些,不要只是盯着后台的用户数据来臆想。

    4. 奥卡姆的飞科剃须刀

    其实是奥卡姆剃刀定律啦,写到这里就突然想到了,为什么会想到呢?我把百科上的解释贴过来各位感受一下。

    这个原理称为“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Entities should not be multiplied unnecessarily),有时为了显示其权威性,人们也使用它原始的拉丁文形式:

    • Numquam ponenda est pluralitas sine necessitate.(避重趋轻)
    • Pluralitas non est ponenda sine necessitate.(避繁逐简)
    • Frustra fit per plura quod potest fieri per pauciora.(以简御繁)
    • Entia non sunt multiplicanda praeter necessitatem.(避虚就实)

    是不是特别像刚入行设计的那句话,不要为了设计而设计

    五、最后作为职场人的我们

    1. 职场的我们

    在设计这条道上,有人离去也有人进来,但不难发现,这条道越发的艰难了,还坚持在一线设计的朋友们,我相信都是对设计还怀揣着热爱的那批人,既然内卷、体验过剩什么的我们没有话语权或能力来改变,那就索性把能够触及到的体验设计尽量做好吧,所以面对体验过剩内卷啥的也不要总是怪责设计师们,设计依旧值得我们热爱,设计是热爱,工作是生活,能在生活中兼顾热爱,或许也没那么糟糕。

    另外被卷的这个过程中,也确实学到了更多,认知上通透了许多,特别是思维方面的,以及业务理解方面,事实上初入设计,技法很重要,但越往后越会发现,设计思维与业务理解更重要,技法随时都能网上学习,但唯有设计思维是真正能用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的复用性也很强,应用场景也更广。夸张点说,设计思维可以受益终身,但技法不行,现在卷的就当是为以后投资了。

    2. 一些发散胡思乱想

    产品是应商业而生,通常考虑的最多的两件事分别是谋求更多的利润和用户,所以体验设计的背后更多的是商业价值,因此多数设计中都是携带商业目标进行的,完全以用户为中心是不可能的,这时会发现体验设计是为了让商业更被用户接受或认可,这才是真实的体验设计现状,我们常把“以用户为中心设计”捧得那么高,或许正是因为难以做到才变得更为神圣吧。

    但,也不用因此而摆烂,我觉得正是因为大家对“以用户为中心”的追求,才使得商业设计中夹带更多的用户立场,反而让商业更美好起来,叫我说,应该坚持下去,这样设计才会更美好,和值得我们热爱!

    写到这里发现已经很多了,看到这里的朋友们,辛苦了,如果觉得写得还不错,欢迎点赞+收藏。

  • 格式塔心理学 | 设计师需要知道的设计原则!

    产品设计 2023-08-03

    格式塔心理学是一种研究形式、构造与心理之间关系的心理学分支,对于设计师来说,了解和应用格式塔心理学的法则是非常重要的。本篇文章中介绍了7项常用的法则,一起来看看格式塔心理学在设计中的应用。

    人的大脑总是倾向于通过以往的经验或视觉模式来理解、感知这个世界,并将这些信息连接起来。例如:天空中出现的一团“怪异”的云朵,我们会将其看作成某种动物或某个熟悉的物体。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奇妙的联系呢,这就要归功于大脑的运作方式,它以看到的蓬松气体来感知形状或形式,一边过滤大脑中曾接收过的信息、一边以任意组合并填补空白,直至出现我们认为的那个结果。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视觉和心理是相互联系、且相互影响。

    在设计中,设计师可以通过了解一些基本心理法则知道视觉和大脑是如何建立联系、如何工作的,这有助于我们理解和控制这些联系,本文要讲的“格式塔原理”就是其中之一。

    虽然很多设计师知道格式塔这个词,但对其核心理念、延展知识却知之甚少。格式塔到底是什么?在设计中如何运用?本文笔者通过自身积累以及阅读过的大量文章进行总结,希望能帮你做出更好的设计,不足之处,欢迎一起探讨。

    一、了解格式塔原理

    1.格式塔的起源

    1910年,心理学家韦特海墨(M,Wetheimer)所乘坐度假旅行的火车在经过一个铁道路口时,正在闪烁的灯让他产生了光在运动的错觉,随后下车买了一个西洋镜来测试,并发现了“似动现象”,这便奠定了格式塔的基础,后经三位德国心理学家韦特海默、苛勒和考夫卡创立格式塔心理学,并在德国迅速发展。

    格式塔的德文为“Gestalt”,意思为「形状」和「图形」,在心理学中可以看作是任何一种被分离的整体。格式塔心理学的研究源于视知觉,是现代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先驱,为后来的社会心理学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什么是格式塔

    格式塔的核心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即人类的视觉感知具有整体性,当感知到复杂的事物时,会从神经系统层面感知形状、图形或物体,并在大脑的指挥下将视觉输入自建结构成为一个整体,而不是单独的互不相关的边、线或区域。

    在格式塔中,整体不能简单地看作为个体集合,其特性并不包含于元素之内。例如:矩形+矩形可以组合成一个圆,一些色块组合起来就是一只熊猫等。

    3.为什么选格式塔原理

    格式塔原理是设计心理学中的先驱,具备纲领性和指导性,几乎是所有设计师入门必学的基础心理学,如我们熟悉「对齐、重复、对比、亲密」4原则也是它的另一种总结。合理运用格式塔原理,能用来影响用户的感知、吸引用户注意力,最终通过引导用户做出行为的改变,让我们有意识地做出真正符合用户的设计。

    4.常用的原则有哪些

    格式塔原理描述的是人类视觉从神经系统对事物的感知方式,经心理学研究者总结并得出若干理论,但在设计中,常用的有以下7种:

    • 接近性原则
    • 相似性原则
    • 连续性原则
    • 封闭性原则
    • 简单对称性原则
    • 主体与背景原则
    • 共同命运原则

    二、接近性原则

    1.什么是接近性

    接近性原则指出,物体之间的相对距离会影响我们感知它们的关系,元素之间越是接近,组合在一起的可能性就越大,会被看作成一个整体,反之那些距离较远的则自动划分到组外。

    在复杂的设计中,接近性需要通过对比来考虑各元素之间的内部逻辑关系,来划分结构和视觉层次。如图B,我们一眼就能将其分为三组,但细看内部结构对比就很容易发现,每个小组又可以分为两组,这就是接近性法则最直观的体现。

    2.应用于设计

    设计师想要表达信息的层级关系时,就需要合理运用接近性法则,它能让界面层次清晰有序。例如列表页设计,将相关的信息组合在一起并重复排列出来,就能明显感知不同小组之间的界限,当同一小组内元素关系明确时,将其更加靠拢,用户视觉就会更聚焦。

    下图的人员列表,首先我们可以快速将其分为四组内容,但在组内通过距离对比,又可以将头像、介绍、操作分为三个小组。

    三、相似性原则

    1.什么是相似性

    相似性认为,有共同视觉元素的物体看起来更有关联性,我们倾向于将彼此相似的元素(形状、尺寸、方向、颜色…)分为一组,这就意味着当功能、含义和层次结构相同时,应该让它们在视觉上保持一致。

    如下图,整体是一个正方形,我们分别可以从颜色、大小、形状等共同属性将其分为不同的小组。

    2.应用于设计

    在UI设计中,当界面元素过多,接近形原则不足以满足信息层级区分时,可以使用相似性原则来统一视觉样式、表达统一的功能性。

    例如下图的金刚区,使用不同的大小、颜色、形状来创建对比或视觉权重,呈现出不一样的视觉效果,以达到弱化(降低视觉)或凸显(强化视觉)某些内容。除此之外,还有底部Tab栏、超链接、按钮、标题等设计,都会用到相似性原则。

    四、连续性原则

    1.什么是连续性

    连续性指出,人的视觉倾向于完整的连接一个图形,而不是零散的碎片,通过感知事物的形状和运动方向将分散的元素连接在一起,使直线继续成为直线、曲线继续成为曲线并朝着特定的方向延续。

    连续性需要基于人们已有的认知来感知事物的存在,利用视觉惯性进行延续,直至闭合,如果形象过于陌生则无法产生闭合联想。如下图,虽然是矩形组合,但我们一眼就能认出这些几何图形。

    2.应用于设计

    在互联网产品中,做字体设计时,合理的通过断点来打破常规并不影响识别度,这正是利用的连续性原则。UI界面中的banner轮播图交互模块、图标等,很多都结合了连续性设计来提升用户的视觉体验。

    如下图的字体、图标,虽然有多个元素拼合或断点处理,但碎而不散,我们依然能通过惯性思维感知到这是一个完整的元素。

    五、封闭性原则

    1.什么是封闭性

    封闭性认为,人们的视觉系统倾向于将不完整的局部当做一个整体来感知,看起来与连续性有诸多相似,不过连续性是通过物体的形状和运动方向、按照视觉惯性来制定闭合规律,而封闭性则并无特定规律,只要把握好不完整物体的尺度、使各元素之间相互辅助,就能让其与我们认知模型中的原型匹配。所以,不管是缺少了一部分还是更多,我们都可以自行脑补后将其视作一个完整物体。

    如下图的熊猫剪影,好几个地方都没有明显的封闭界限,即便有多个零散的色块,都不会影响识别度。IBM的LOGO像是被“刀砍过”、苹果的LOGO被“咬了一口”,我们依然可以识别出完整的图形,这些都是封闭性原则中非常著名的案例。

    2.应用于设计

    在图形用户界面中,运用封闭性原则做省略或减法处理,可以节省很多空间资源。例如界面的横向滑动组件,右侧只显示少部分内容用来提示,用户便能自行联想出隐藏的更多内容。还有一些卡片设计,下方直接被水平截断,用户看到不完整的形状后也能脑补出缺失的部分。

    六、简单对称性原则

    1.什么是简单对称性

    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人们的第一印象更倾向于简单且对称的物体,当看到一个复杂的事物时,神经系统会潜意识地移除无关细节并简化它们,使其成为简单且统一的形状这就是简单对称性原则。

    简单的物体可以降低大脑的认知负荷,更容易被识别。规则、对称的物体能给人一种坚不可摧的感觉,不管有多远的距离,都可以将其归属在一起并成为一个相对的整体,不过有时候,对称的物体会比较烦闷 ,可以通过添加一些修饰元素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2.应用于设计

    在UI设计中,大家也会经常利用简单对称原则做设计。如下图,我们会将其解构为独立且大小相同(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的物理联想)的三张图片。

    瀑布流也是该原则最直观的体现,尤其是这种以图片流为主的产品,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用户的阅读压力,提高浏览效率。

    七、主体与背景原则

    1.什么是主体与背景

    人们在感知事物的时候,总是会将视觉区域分为主体和背景两个部分,主体指的是最吸引视觉注意力的元素,其他的元素皆为背景,这对于我们区分重要信息和次要信息至关重要。在同一画面中,不管有多少元素,都只能存在一个主体。

    区分主体与背景需要从多个维度,从场景角度,我们倾向于将大场景中的小元素视为主题,大场景则为背景;从层级角度,可直接忽略大小,处于视觉第一层级的则为主体。设计师通过对主体与背景关系的处理,向用户传递出不同内容的优先级。

    2.应用于设计

    将主体与背景原则运用于UI设计中,能帮助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抓住用户注意力。如下图界面中的弹窗设计,就是利用了这一原则,通过拉大主体与背景的差异性,突出弹窗,让用户优先看到我们想让他们看到的信息。

    八、共同命运原则

    1.什么是共同命运

    共同命运原则指出,人们倾向于将具有共同运动形式的事物感知为一个彼此相关的整体,无论元素之间的距离有多远、或其他属性(形状、颜色、大小)各异,但只要沿着相同的方向、相同的速度运动,共同命运就会将其归类。

    共同命运针对的是运动的物体,适合用在交互设计中,与前面提到的相似性、接近性相关。当某些元素的动作需要保持相似性或一致的运动方向时,人的视觉神经系统就可以将这些元素分离出来并视为同一个小组。

    2.应用于设计

    移动端产品中有很多这样的案例,如iOS系统中,长按删除某个APP时,所有桌面图标会抖动、且左上角都有一个相同的删除图标,通过一致性的动作告知用户图标的可操作状态,非常直观。

    电商APP的购物车也是一样,当添加了太多商品需要删除一部分,点击管理后,每个商品都会保持相同的动作及视觉样式,将可编辑与不可编辑的内容形成隔离效果,具有很强的视觉引导性。

    结语

    设计要求和谐有序、层次分明,这不仅是辅助传达内在业务信息的存在,还是一门关于沟通、性能和便利性的学问,灵活运用格式塔原理能帮助我们实现这些目标,对产品体验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所以不管是产品经理还是设计师,都应该重视格式塔原理。

    从上述的设计案例中不难发现,这7项常用的法则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之间相辅相成,具有高度的关联性。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需求和使用场景,将这些基本法则组合使用,才能使你的设计方案更加有据可依,用户也能更好地理解、使用我们的产品。

    笔者总结本篇文章的目的在于让更多设计师知道格式塔心理学在设计中的重要性。当然,格式塔心理学虽然可以帮助我们提升设计水平,但只要善于学习、持续探索,便会发现还有更多的心理学能帮助我们做出更好的设计,格式塔只是最基本的理论知识而已。

  • 百度直播丨构筑数字人直播带货新形态

    产品设计 2023-08-03

    随着AI技术不断进步,AI主播在直播行业已经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那么该如何创造一个能够吸引观众、留住观众的AI主播呢?本文详细讲解了AI主播的形象构建与设计策略,帮助你更好地利用AI主播打动更多的用户。适合关注直播、人工智能的小伙伴阅读。

    一、行业洞察

    疫情的发展和AI技术的革新,加速线上数字化内容⽣产与传递,全球经济、市场、商品等多维⼀体化发展的趋势,助⼒直播⾏业数字化转型,并加速数字⼈在直播⾏业中的快速应用发展和商业变现。

    二、业务痛点

    反观真人主播的现状,存在着主播精力有限、人设塌房品牌损失大、直播间搭建成本高等一系列问题;如果能探索一个全新数字人直播新形态,即可保证开播时长的稳定性、人设可控性和降本增效赋能商业变现。

    三、设计策略:数字人直播新形态

    依托AI云渲染、算力和数字视觉技术,构建数字⼈⽣产、直播间搭建、⼈机互动三⼤平台,商家无需穿戴设备,仅使用“所见即所得”的B端数字人直播平台,就可以实现7*24h数字⼈⾃动化直播,全年⽆休,⼈设不崩,让直播更简单,⼈⼈皆可播;释放企业⼈⼒和场地成本,战疫助农,改善⼩微企业的⽣活,拉升GMV和增强粉丝粘性;⽤户随时随地获取信息,减少⽣活⽣产的成本,助⼒新时代经济的转型与发展。

    以观众视角构建六层AI直播间框架范式,打造表现力的数字IP,解放主播人力劳动;提供多元化直播场景,降低直播间搭建成本;建设丰富的内容形态提升传达效率;多模态智能交互,有趣灵魂打动观众。

    1. 表现力基础IP,解放主播人力劳动

    首先,从角色层入手,自建虚拟人设五维体系生产第一个具有表现力的基础IP,既要注重形象、肢体、镜头的雕琢,也要注重声音的音色/语调/语速、以及语言的专业话术的表达。

    (1)形象感染力

    基础IP构建

    第一,搭建一个具有普适性的基础IP为切入点,代入「巴卡罗九风格坐标图」的“曲直+量感”两大风格要素,定位到曲直适中/大量感「大气型风格」复合大众审美喜好,且具有感染力,符合消费群体认知的带货主播形象;体型/面貌/。

    除了体型/面貌/穿搭的外在形象,还设定“超市老板”的身份,“成功经验多家中等规模超市”的成就,和“比价/淘好物”的爱好等基本信息,“幽默搞笑”的性格,“大气热情”的气质,“积极乐观”的心态等内在修养,塑造感染力的形象。

    (2)肢体表现力

    第二,除了感染力的形象塑造,还需要围绕身份、性格和气质等,全链路设定带货场景“入场/带货讲解/促互动&下单转化/正向激励/负向激励/关播”16套不同的动作组合,定义表现力的肢体语言,达到在与观众交流时,从站姿、手势、头部、眼神等动作中产生情绪共鸣。

    (3)镜头表现力

    第三,数字主播表现为情绪饱满,眼神自然,笑容常驻、表情投入;按照场景把基本情绪划分为快乐、伤感两类,欢迎/引导/收到赞的正向行为,表现为快乐的微笑;答不上来问题的负向行为,表现为伤感的噘嘴/皱眉,避免使用带有攻击性的(悲痛、愤怒、憎恨)。

    (4)语言表达力

    第四,围绕“超市老板”的身份、“大气热情”的气质,设定“朋友们”的粉丝称呼、“闭眼入/炸一波”的口头禅”;全链路六大模块19个场景,搭建带货场景专属的话术框架/案例;比如在带货讲解模块的价值塑造环节,话术框架为痛点-卖点-群体。

    (5)声音表现力

    第五,提供饱含热情的音色库,根据大气热情的气质,选择脱口秀音色;输入文字即可驱动数字人讲解和交流,彻底解放人力劳动。

    以上是虚拟人设五维体系生产的全流程,用以上的方式,扩展出知识讲说类主播、泛生活类主播、美妆类博主、娱乐性数字主播。

    为快速满足业务多元化形象诉求,设计师自建MAYA捏脸工具,提效3D工作流,储备10+脸/眉毛/眼睛/睫毛/鼻子/唇部/发型/动作/表情/穿搭多套资产,便于简单高效生产形象,助力品牌快速生成品牌IP。

    2. 多元直播场景,降低直播间搭建成本

    其次,通过内置灯光、运镜、机位切换等,打造直播专属的多元化场景,包含3D、实景静态图片、实景动态视频等,以及前景层贴片,多角度全面展示直播空间创意,实现对商品属性与品牌理念的真实呈现,增强主题代入感并吸引观众。

    3. 多模态智能交互,有趣灵魂打动观众

    (1)智能互动&真情交流

    根据直播间在线人数和互动率,AI主播智能触发红包雨/优惠券等营销活动;自建问答场景实现精准智能对话。

    (2)趣味互动&沉浸看播

    花式互动新玩法,吸引观众沉浸式的看播;观众互动时,AI主播给予对应的动作+特效+话术激励反馈。

    (3)情感互动&温情陪伴

    春节时和观众一起赏烟花,观众所在地下雪时飘雪花,直播间人气冷清时会生气,热闹时会卖萌,给予观众温情陪伴,全方位完成人类意识在虚拟维度的生产实践。

    四、写在最后

    数字人直播形式开创了网络直播卖货的新方案,助力直播行业数字化转型,并加速数字人直播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商业变现。同时,数字人直播作为企业的恒久数字资产,未来将为品牌与消费者建立新的沟通桥梁、为企业品效提供新的增长空间,进而真正意义上让品牌直播营销实现持续化、持久化。未来,在直播带货体验和数字人交流的生动性上,我们设计团队持续打磨特色体验。

  • 产品如何找到购买理由

    产品设计 2023-08-03

    本文全方位解析了营销中的“购买理由”,从多个角度深入剖析了理由的内涵和要素,极具启发性。 还使用大量贴近生活的案例,如王老吉、六个核桃等,说明观点。可以为优化营销提供全新的思路,值得一读。

    一、营销一件事

    很多时候,不是因为竞争对手打败了我们,而是我们自己从一开始就没有在消费者为什么买——购买理由——上做足思考,最后自己出了问题索性推给竞争对手太强大。

    • 对于营销来说所有的事都是一件事,这句话不错
    • 问题是还没有说到底
    • 对于营销而言所有的事都是一件事
    • ——为购买提供理由
    • 这个理由你想不想的清楚,决定了你说不说的明白

    不要给消费者讲知识,要提供购买理由。一些企业,花尽了心思给消费者讲知识。做红酒的讲怎么鉴别红酒、做净化器的讲怎么鉴别真伪,简直是绞尽了脑汁,恨不得把每个消费者教成产品专家。

    问题是,消费者需要的是选择你的理由,而不是所谓的产品知识。没有人在购物时想去学习知识(你和我都不想),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时,消费者需要的是清晰而差异化的购买理由——不要去做些自以为有用的,无用功。

    二、什么是购买理由

    首先,理由不是知识,不要给消费者讲知识;理由不是道理,消费者不听道理。因为,消费者要买的东西太多了,没有人有时间为买个东西,做个产品的专家,那样的效率太低,忙不过来。

    科特勒讲需求,什么是需求。需求=欲望+购买力。所以,与其说七七八八的产品知识、讲道理,还是理由来的实在——一个理由就够了。

    欲望激发购买、理由左右选择。

    第二,理由要以产品的功能为基础,利益为导向。一个产品有很多功能,消尖产品就是舍九取一,就说一个、就打一个点。换句话说:购买为了什么?如果用科特勒的话说就是消费者的总收益大于购买付出的总成本。

    大部分的关于产品的描述只停留在功能层面,功能是你自己、不是消费者。因为产品的某种功能,满足了消费者某方面的利益。购买理由就是一个消尖的利益——怕上火,喝王老吉啊。

    第三,既要说清自己,也要划分对手。要具有差异性和竞争性——为什么选择你而不竞争对手。也就是要体现差异性,具有竞争性。所以,百事是新一代的选择,这个新一代的选择和谁比呢,就是和可口可乐这个正宗比。

    第四,语言要有画面感,画面要能够带出语言性来。文字的传播力不在播、在传。口口相传的文字,才能够具有放大的效率。一车传三代、人死车还在;你需要一个逻辑的表达:戏剧化表达+可信+功能/利益。

    • 动态胜静态
    • 有声胜无声
    • 图、文、声、乐
    • 视听合一,法力无边

    1979年被誉为广告元年,11月份中央宣传部颁发《刊报、广告、电视刊登和播放中国广告的通知》,同年12月,中央电视台开辟“商品信息”节目,集中播放国内外广告,上海电视台和广东电视台也陆续刊登广告;90年代被称为中国广告发展的黄金十年,央视的广告收入由1993年的5.6亿元飙升至1998年的48亿元。

    • 燕舞888,质量顶呱呱
    • C型F型,价格398
    • 全国大型一类企业
    • 国营盐城无线电总厂生产

    这是1989年的燕舞广告,品牌、产品、价格信息、信任状都全了,再配上音乐,押韵的了不得。现在大部分广告,都还没有达到燕舞888的水平。营销的工具在进步,营销人还那样。

    宝马的理由是驾驶、奔驰的理由是舒适、王老吉的理由是怕上火、六个核桃是补脑。在信息碎片化的当下,一个词你守住了就是一个好理由。

    • 今天一个诉求、明天一个诉求,总觉得消费者不买账,其实不是消费者不买账,是你自己不认这账

    这个行当,只有2种人第一种:真懂的、第二种:装懂的。是那么回事和像那么回事,永远是两码事——要么你真懂,要么装懂。郭德纲说,相声这个行业坏事就坏在吃张口饭——门槛太低,入门太难。

    三、购买理由四则

    1、理由要以产品功能、利益为基础

    产品的功能与利益对接的是基本需求,无论购买行为如何复杂。切记,最终产品是靠功能与利益来满足消费者需求——你去看大单品,哪个不是卖基础款卖出来的。什么是基础款,就是产品满足消费者的基本功能、基本利益。

    越是与消费者对产品功能、利益认知相一致的理由,就越是好的购买理由、强的理由。比如:老板大吸力油烟机,从消费者对产品功能、利益认知中来、到购买理由诉求传播中去。

    2、说清自己,划清了对手

    要说清自己是谁,我是谁、我是什么。只有自己把自己说清了,你和别人(对手)的区别自然就清楚了(差异性、竞争性)。除非要强借势、借强势,否则最好不要,怼、更不要,追。非可乐错就错在,借势而没有对立。最后,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让雪碧占了大便宜。

    把自己定义清楚了,其他的就都清晰了;自己定义不清楚,就容易被对手的信息打乱节奏。商业竞争中,跟进的策略不在跟,在绕着打、在“对”着干。

    3、戏剧化表达+可信+功能/利益

    怎么去提炼理由,有个基本的逻辑:戏剧化表达+可信+功能/利益。戏剧化表达是传播、可信是顺应认知、功能/利益是基础。只有戏剧化表达就会出现香飘飘后期的问题,从绕地球小跑三四五六七到小饿小困香飘飘,其实是在补前期的漏洞。戏剧化过头了,就成了买椟还珠、甚至是南辕北辙。

    • 购买理由脱离了功能/利益
    • 终究会造成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的底层困惑
    • ——我为何还要选择你、我选择你的理由在哪里

    4、语言要有画面感、语言带出画面来

    除此之外还有的话就是所传递的产品信息可以激发潜在消费者对画面的联想(听取蛙声一片),就是信息要有画面感。同时,画面也要有信息度、也要传递信息。

    品牌在传递信息的时候,要做到上面我们说的信息与画面之间的无缝对接、信息与画面的超级联接。语言一说出去,画面就浮现在消费者的脑子里了,人头马一开,好运自然来。

    很多时候,我们往往把信息要有画面感简单的理解成了文字+图案,甚至就是在文字的旁边怼上图案就可以了。实际上,我们说的信息不是去创造信息,而是要发现符合消费者对于品牌(品类、特性)的某种认知的信息。

    不要去创造、而要去发现——创造往往是陌生的、发现则是熟悉的,发现那些原本就有的、熟悉的信息——消费者对于品牌(品类、特性)原本就有的认知。

    比如:老板强调大吸力油烟机,大吸力是从消费者对吸油烟机的认知中来。消费者认为油烟机当然吸力大的好,这是消费者对于油烟机的认知。但是在传递信息中我们要把大吸力这样的信息用画面的方式呈现出来,什么样的画面有助于体现大的吸力,传递大吸力呢。

    显然,不是老板选择的那个蓝色的鲸。鲸是大,但没有帮助消费者联想到大吸力。这就是画面要有信息的意义,就是要看到画面想到信息、听到语音就唤醒画面记忆——画面要有信息感、信息要有画面感

    信息与画面两层皮是经常在品牌传播中见到的,像上面的老板油烟机,大吸力很好、蓝鲸就差了那么一点点。再比如:厨邦的“绿格子”,画面是很“醒目”,但是和“晒足180天”的关系就远隔千里了。

    晒足180天是工艺,其实想支撑的是鲜的特性,这时候画面的意义在于建立两者之间的连接。绿格子很好、是饭桌符号,但是和180天、鲜没关系。

    画面如果不和信息无缝对接,那就真成了两张皮——说到底还是认知走了半截路。品牌传播的目的是传递品牌所要传递的那个信息,是为了帮助品牌占据想要去的那个心智空位。

    信息要有画面感、画面要传递信息,前提是找到原本就存在于消费者认知中的信息,切不可去创造信息,你一创造成本就高了,你学会发现成本就低了。

  • 阿玛尼、戴森、MANNER都在做的展览营销,背后有何逻辑?

    产品设计 2023-08-03

    办展,成为了品牌界新的潮流风向。本篇文章从办展热潮讲起,指出阿玛尼、戴森等大品牌在办展热潮中所起的作用,结合相关案例,带你分析品牌办展背后的营销逻辑,一起来看看吧。

    近年来,“办展”正在成为品牌界新的潮流风向。

    从阿玛尼、宝格丽等奢侈品大牌的专属艺术展,到美妆、餐饮品牌的各类主题展。办展,悄无声息间成为了品牌揽获用户的“流量密码”。

    与之对应的是,“看展”正在当代年轻人的新时尚标配。截至目前,在小红书平台,“看展”话题累计已有超237万+笔记。

    办展是怎么火的?为什么品牌们都开始扎堆办展?通过一些案例,带你分析品牌办展背后的营销逻辑。

    一、从奢侈品到新消费

    1、「办展热」席卷品牌界

    过去几年,阿玛尼、香奈儿、迪奥等奢侈品牌在国内频繁开办自己的艺术展,带动了一股奢侈品办展热潮。

    例如今年4月的宝格丽举办的一次艺术展,不仅精彩诠释了品牌系列产品的形象,也完美向消费者表达了品牌故事和格调,从中体现了宝格丽的创意灵感与独特美学。在众多奢侈品牌的影响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新消费品牌也选择加入办展的行列。

    MANNER咖啡就曾携手 UCCA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借「成为安迪·沃霍尔」展览在上海开展之际,以沃霍尔的标志元素「香蕉」作为灵感推出限定展览。

    活动期间,用户不仅可以在场馆内,欣赏沃霍尔的艺术作品,还能品尝“香蕉三重奏”特色饮品。参加活动的消费者,纷纷打卡拍照,为品牌带来巨大的曝光和热度。

    除了MANNER外,还有奈雪的cup美术馆、HARMAY话梅的创造者嘉年华都作为高质量的展览,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维度的体验。

    但对品牌来说,出钱出力地办展,往往目的却不是为了赚钱。为什么还有这么多品牌为此趋之若鹜呢?

    二、为什么品牌都爱办展?

    2023年,国内展览行业迎来爆发。据统计2023年中国展览馆的数量将超过1050家,比2020年翻了一番。

    越来越多的品牌争相加入办展的行列,变得“不务正业”起来。那么,对品牌来说,办展究竟有何重要意义和价值呢?通过几个案例我们可以总结发现。

    1、讲述品牌故事

    品牌策展的最常见玩法,就是通过展览讲述品牌故事,加强用户认知心智,这在奢侈品界可谓屡见不鲜。

    今年4月,卡地亚猎豹主题展在广州邮政博物馆正式揭幕。

    作为品牌标志性的动物形象,早在1914年,猎豹就出现在卡地亚的动物世界中。随后,这一极具神秘气息的动物,在设计师贞·杜桑的引领下,成为卡地亚的经典设计之一。

    本次展览,卡地亚回顾了品牌成立百年来猎豹风格的变迁,借助高科技设备打造沉浸式体验,让观众在参观过程中感受品牌的历史与风格。

    2、加强情感连结

    当然,展览的另一大妙用,在于加强品牌与用户的连结。相比于看不见摸不着的电视广告,线下的展览更直观,也更有效。

    值麦乐鸡40周年之际,麦当劳为这款王牌产品做了一场展览。麦当劳别开生面的设置了“玩扭蛋赢奖品”、“和巨型麦乐鸡合照”、“阅读麦乐鸡故事书”等多个游戏环节,大大增加了用户的参与感。

    以“巨型麦乐鸡”为例,据说这个创意的灵感,来源于一位小红书博主。作为麦门信徒,他想为自家小狗打造一个麦乐鸡小窝。没想到这次麦乐鸡活动,就收到了官方参与线下活动互动装置制作的邀请。

    由此可见,麦当劳非常在意品牌与用户之间的情感连结。而策展则提供了一个让粉丝面对面与品牌对话的窗口。

    3、突出产品卖点

    对于品牌来说,既然提升销量是营销的终极目的。那么,或许也可以“简单粗暴”一点。通过策展,直白的突出产品卖点,刺激消费者的购物欲望。

    比如2019年,洗涤品牌滴露打造了一场“衣服的真相”地铁艺术展,以艺术的形式,展现出衣服上的细菌,让人眼前一亮!

    本次展览的展品是三件特殊工艺制作的服装。滴露以衣服为纸,细菌为字,做成一件艺术作品以此来提醒人们,看似干净的衣服,其实隐藏着很多“看不见”的细菌。

    在这场”脑洞大开“的艺术展里,滴露通过向大众传递,洗衣去污不等于除菌的理念,来推广自己的王牌产品——滴露衣物除菌液。

    4、传递品牌理念

    虽然策展多为营销,但有时,品牌策展也可以不露出自家产品,仅仅以传递理念为目的。

    比如,2022新年之际,国货品牌珀莱雅就现身深圳地铁,举办了一场「翻身」诗歌展。

    这场诗歌展邀请了余秀华、陈年喜、谢春花等27位不同领域的诗人,以[希望]为主题,写下新年的第一首诗。与此同时,珀莱雅还在现场设置了趣味互动装置,增加来往行人的参与感。

    这些诗人的故事与诗歌再次印证了,希望与诗歌是向所有人敞开的,它无关年龄、无关境遇,这也正是珀莱雅想要传达出的品牌态度。

    三、品牌如何打造一场“高质量”的展览?

    如今的品牌展,大多也是“网红展”,明星与KOL的打卡吸引着消费者前去参观。

    但是,展览本身如果也没有超越产品的创造性思考和特点,品牌展就很可能变成升级版的快闪店,最后反响平平。

    作为品牌应该如何别出心裁,打造一场高质量的展览?下面,我将从3个维度,为品牌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议。

    1、主题鲜明,有故事性,给用户一个参与的理由

    既然是品牌策展,其目的显然是为了借由展览推广产品或扩大品牌影响力。因此,展览需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并且围绕这个主题,开展一系列的设计。

    也只有这样,才能剥除杂质,更精准的传递品牌用意,更聚焦的与消费者形成深度对话。

    以方太「手的故事」展览为例,方太洗碗机以“解放双手”为切入点,做了一场品牌影展,记录那些来自双手的故事。

    展览收集了世界冠军邓亚萍,知名眼科专家陶勇及众多方太洗碗机用户的双手闪耀时刻。通过「手创传奇」「手握匠意」「手捧人生」三个篇章,展现品牌对洗碗机的重新定义与思考。

    2、视觉突出,容易出片,给用户一个传播的理由

    展览的外观是观众参观时的第一印象,因此品牌要在外观上令人“眼前一亮“。具体可以运用鲜明的色彩、独特的形状或吸引人的图案来引起观众的注意。

    丰富的视觉效果不仅能够增加观众停留的概率,还能刺激他们“拍照打卡”的欲望。现如今,社媒种草已经成为品牌流量的重要来源,因此“易出片”是当下品牌策展的重要原则之一。

    以“时空浮游”阿玛尼高定私藏香氛全球首展为例。阿玛尼从视、听、味三个维度打造了一场璀璨迷人的光影大戏。

    观众不仅可以在展览中看到品牌最新款高定时装,还能闻到4款私藏香氛的气味,让人仿佛回到了乔治阿玛尼高定时装秀场。

    3、体验为王,参与感强,给用户一个消费的理由

    除了视觉冲击和主题传达外,品牌策展的另一大要点,在于体验感的设计。

    在“体验为王”的时代里,消费者已不再满足于当一个安静的“听众”。而希望能更多的参与和品牌的对话与沟通。因此,品牌需要在策展环节,设计一些打卡点、小游戏,来增强用户的参与感。

    并且通过对产品进行触摸、操作和互动,消费者也能够更直观的了解产品的功能和文化,在沉浸式体验中加深对于品牌的认同。

    以戴森的「新我发现所」体验展为例,展览现场以生动的科技展示、近距离的造型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留影服务,不仅让消费者们直观地感受到戴森产品的科技,亦提供了全新的护发造型体验机会。

    四、总结

    时尚教母可可·香奈儿曾有言:“时尚易逝,风格永存”。

    面对稍纵即逝的时尚,品牌借由展览的形式,可以很好的将自己的风格留在大众心中,并形成记忆与联想,但万不可将办展当做“万能药”。

    对于品牌来说,在展示风格的同时注重品牌内涵的打造,以使品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人们心中真正有价值的存在。


让你的品牌快速脱颖而出,抢占市场份额,提升销量
免费获取方案及报价
*我们会尽快和您联系,请保持手机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