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价值百万第二篇!从ACCD毕业后,我总结了这些导师语录
UI交互 2022-06-17前言:设计师不可不知的百万价值语录 爱因斯坦说,把学校所学的一切全都忘记后,还剩下来的才是教育。工作后考古在 ArtCenter Colle...前言:设计师不可不知的百万价值语录 爱因斯坦说,把学校所学的一切全都忘记后,还剩下来的才是教育。工作后考古在 ArtCenter College of Design 学习产品设计的四年中,记录下的让我受益匪浅、或才想起“原来这课我学过!”的导师语录精华,放出来「回锅」共勉。
上一集语录是关于“如果可以在入学就知道”的《一堂必修》,这一集语录主题关于“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和拥有什么样的事业”的《个人成长&事业的态度启示》。
上期回顾
价值百万!从ACCD毕业后,我总结了这42条导师语录 近期整理我在 ACCD 学产品的笔记时,考古出了一波阿森特(ArtCenter)教我做人系列。
阅读文章 >
再次声明:
所有语录均记录自我在 ACCD、PENSOLE、INSEAD、PDX、品牌项目期间的导师们,我的笔记里没有明确给每一句话标注,以及有些语录有原作者…
翻译、解读和 Typo 均出自我个人,尤其是 typo。个人解读与导师和学校无关。表情包均来自网络。
第二集:个人成长&事业的态度启示 这些话和具体的知识无关,但比知识更有价值。
1. 「 个人成长 」
My expectations of you should not be higher than your expectations of yourself. In fact, anyone’s exception shouldn’t be higher than yours.
我对你的期望不该高于你对你自己的期望。事实上,任何人对你的期望都不应该高于你对自身的期望。——D’Wayne @PENSOLE
来自 PENSOLE 创始人 D’Wayne Edwards,记录自 17 年第一次作为学生进入 PENSOLE。很多时候我们都面对很多人的期望,这句话刚好是一个衡量自己状态的方法。
You need to commit.
你需要真正认同并投入。——D’Wayne @PENSOLE
You should be in a constant state of learning.
你应该一直保持学习。——D’Wayne @PENSOLE
终身学习的概念大家都熟悉。离开学校走进社会才是一堂真正的大课堂。在这个社会里实在有太多东西需要学习,只是不再按照课题考纲和分数来学习,而是按自己的目标学习。
Accept unknowns.
承认不知道,接受不足。——D’Wayne @PENSOLE
这特别难,但学习的第一步是承认不知道。
No ego.
放下自负。——D’Wayne @PENSOLE
You work for the work, not for the grade.
你为成果而努力,不是为成绩而努力。—— @ACCD
我们应该以结果为导向做事,但反过来,很多事情即使没有获得应有的结果或成绩,也不该就此否定当初的决定和过程,毕竟影响结果的因素太多了。
Remember two things, yet and Pivot. You are not there, yet. It doesn’t work, just pivot.
记住两件事,还不行和调整方向。你做不到的事情,只是现在还不行。没有希望的事情,放弃前先尝试调整方向。——Frido @Creative Strategies
这两句话 Frido 的经典人生道理,就像刻在了脑子里,每次想说这事我应该做不到,就会脱口而出 Yet.
Make Lemonade.
化腐朽为神奇。——Jin @Transportation Inside Out & D’Wayne @PENSOLE
交通系课程 Inside Out 的导师 Jin 很喜欢这句话。真正的字面意思大概是:即使生活给了你一颗酸柠檬,你也得用它做好喝的柠檬汁。(我一直觉得柠檬汁太酸不好喝,所以这句话一度被我以“那就将就办吧”误会了)直到和 D’wayne 的聊天语境下我感到不对劲并提出了我对这句话的困惑…
Keep stretching the rubber band.
你的承受力就像是橡皮筋,不断挑战会让它更有弹性。——Tom @Under Armour
Tom 在 Push 和 challenge 我们时经常会说的一句话。(友情提示:橡皮筋也是会断的)
Discipline.
自律。——很多导师 @ACCD
高中之后的学习工作基本都是靠自律了,自律太辛苦的话可以用一些办法他律,比如和朋友一起卷。
Trust the milage.
相信努力。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Leonard @Product Design II
Milage 这个词经常被提及。我常在想里程数这个苍白的翻译不太能领会精神。直到想起荀子《劝学》里的这句。
Writing can heal.
写作可以治愈。——Kevin @PENSOLE
这是有一次和 Kevin 讨论如何帮助一位同学对抗抑郁和焦虑的情绪时,我们异口同声说出了 Writing 这个建议。写作是治愈自己的出口。把耿耿于怀的事情记录下来,有些能释怀,有些能和解,有些甚至会觉得当时挺好笑。还可以通过写作重建记忆骗过自己。
Just be yourself.
做你自己就好。——D’Wayne @text
You should feel good about yourself.
你应该对自己感到满意。——很多导师 @ACCD
2. 「 时间与精力管理 」
Depletion. Limit Virtuous Efforts.
注意精力消耗。努力实效有限。——Professor Carmon @Marketing Strategy @INSEAD
课堂上讲 Depletion 概念时,特别 Mark 了一下这个概念进入了语录笔记。Depletion 概念讲到人的能量精力是有限的。简单来说,如果你的一天是这样计划的:
早晨:早起+ 晨练减肥 + 洗澡 + 准备健康美味的早饭 + 吃早饭&晨读学习 + 搭配服饰&精致妆容 + 通勤路上计划一天的工作 + 到公司高效快节奏工作;
中午:外出选餐用餐 + 社交聊天 + 回公司处理琐碎事务 + 额外的学习充电 ;
下午:高效快节奏工作处理各项事务 + 番茄式穿插拉伸锻炼+ 选餐用餐 + 社交聊天;
晚上:高效快节奏工作 + 下班后 Date/社交 +超市采购 + 专注一些个人爱好 + 锻炼放松 + 洗澡护理 + 回顾一天 + 阅读片刻 + 按时睡觉…
你会累死,不是
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早起困一天大概率难以完美高效又心情愉悦地做好每件事情,因为在不断的决策和行动中你的精力会被消耗。所以如果你的日常是“既要,又要,还要”,最简单的办法是在日常事务中减少决策成本和应对精力,比如固定的用餐选择,统一的日程形式,规律的打扮样式,固定的出行路线等等… 身边很多熟悉的朋友知道我的日常低耗模式和个人时段不营业状态,反正不想做的事情,我都以给自己缓冲时段休息,不陷入过度疲劳为借口。
还保存着这张课堂 PPT 截图
Stretch your muscle.
锻炼你的肌肉。——Professor Carmon @Marketing Strategy @INSEAD
承接上一段,可以靠不断练习提高自己的精力程度。
Time management, critical.
时间管理,很关键。——很多导师 @ACCD & PENSOLE
在 ACCD 如果没有这项能力,生活会很艰难。(学费也会变得很昂贵。)
Set daily goals.
制定每日目标。——D’Wayne @PENSOLE
每天能做到一个目标就很好。21 天就能一个习惯,90 天就能稳定习惯,一年就能达成 365 天目标。
Think about three things you want to improve for this week.
想想这周你想提升的三件事。——D’Wayne @PENSOLE
每周进步一点点。写完还要贴在看得见的地方。
Tell him/her three things that can improve.
告诉 TA 三个可以提升的点。——Jin Park @VISCOM I & VISCOM IV
这是 Jin 的视觉沟通课堂习惯,让学生或助教 Critique 时说三个画面上可以改进的点。我做助教时总在想为什么不把所有可以改的点都列出来。直到期末意识到其实能在一学期里整体提升三个点都很好了。
Take notes in a consistent place.
在同一个地方记笔记。——D’Wayne @PENSOLE
还好受这句启发,我把我记的语录和段子归到了一个文档里。可惜我只在某些笔记上坚持了这件事。
Write it down on post-it notes.
把要做的事记在便利贴上。——D’Wayne @PENSOLE
别存在手机里,贴在一抬眼就看到的地方,防止忘记。
3. 「 思考和行动 」
Don’t overthink.
别过度思考。—— @ACCD
内耗太累了,比行动更累。
Write it down.
想不清楚就写下来。——Kevin Beard @PDX
这是以前和 Kevin 讨论实习行业选择时,他给出的朴实无华但很直接的建议。谁的意见和想法确实都不能代替自己的考虑。写下来是理清思路的好办法。把杂乱的各种想法都记录下来,就能看见知道自己在愁什么。草稿纸/笔记本/草图本都可以,至少留一样在手边能提高很多决策效率。
Stop thinking and start doing.
思而不行则殆。—— @ACCD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而不行则…特别殆。孔子没接着说呐。一般导师提及这句话,说的都是开始画草图做模型,但生活中也一样。方向和选择的确都很重要,但前提是已知信息和能力让我们够得到选项,(否则不用过早焦虑上清华还是上北大)在尝试的过程中排除和验证更靠谱。
4. 「 工作态度 」
Everything has its consequences. Life doesn’t always give a second chance.
任何行为都会有后果。生活并不总给第二次机会。——D’Wayne @PENSOLE
Dedication.
敬业精神。——很多导师 @ACCD
严正声明:下面这句不是导师说的。
ArtCenter failed on you if you don’t know how to BS. (BullSh**)
你要是不能学会糊弄,ArtCenter 都对不住你。——一位陌生学姐 @ACCD Computer Lab
那是头几学期在机房赶工的一个半夜,一个学姐在劝另一个学姐赶紧结束工作去睡觉时说的话,那一夜她无意间醍醐灌顶地浇醒了我。后来每一个我摇摆在“再熬一熬”还是“多睡一睡”的夜晚,都会想起这句话,可不能让学校对不住我!
Assume equals to As* you and me.
基于自己的假设做事,就是坑队友。——D’Wayne @PENSOLE
不过在工作学习中完全去除假设,还是不太简单。
5. 「 职场 」
Under-promise and over-deliver.
预期管理:降低承诺,额外交付。——Kevin Beard & D’Wayne @PENSOLE
(道理我明白,但我是把背包扔过墙才有动力执行者)
Manage up, manage down, manage around.
向上管理,向下管理,平级管理。——Kevin Beard @PDX
Ask for forgiveness, don’t ask for permission.
你想破格的事,就别问允不允许,做了再说。——Kevin Beard @Everywhere
(然后错了就认,挨打就立正吧哈哈哈哈哈)
Become the “go to”.
成为大家找你解决问题的人。——Kevin Beard @Everywhere
Kevin 很喜欢的一句话。从第三学期开始对学生的要求逐渐从做好自己的设计迈向 Leadership,成为学校里职场上那个“go to”,大家解决不了的问题会想到求助你。走上职场后,个人开始觉得成为 go to 可以是第一个目标。之后,大概是要学会脱手,让流程可以自己跑起来。如果问题都依赖某个人来解决,可能会累垮这个人,对组织来说风险也很高。
When you hit a blocker, you may need to move out to move up.
职场生涯遇到瓶颈,有时候只能离开去往上走。——Tome & Kevin @Under Armour
大家在酒店花园的夕阳下 Team Bonding 畅聊时,不知觉到了这个职场话题,他们都有故事。
Plan B.
永远要准备 B 计划。——Kevin Beard & Mark Smith @Nike Innovation
只有一个计划,就容易计划赶不上变化。(甚至变化都赶不上变化)重要的事情除了 Plan B,还要有预案,提前规划应对各种“防不胜防”的意外,准备好突发情况兜底方案。
Disruption.
扰乱。——Mark @Nike Innovation
那是 19 年夏天最混乱的一周。Mark 带着他的“Disruption”主题,让我们见证什么叫变化赶不上变化。汇报前一个半小时改地址,半夜更新课题,更换命题,互换命题,队友重组,网络和电子产品隔绝,紧急出模型….
于是这一周内我们体验了各种人为制造的突发事件… 虽然每一次都觉得像是军训半夜被叫醒,但其实这种未知和冲刺比长时间已知条件下完成一件事更让我感到兴奋。只是那时我们更多是觉得紧张刺激无奈无语也不乏乐趣,完全不认为这样的混乱会在真实世界发生,直到 2020。
6. 「 事业和创业 」
Don’t look for a life balance before you have a career.
别在有事业之前,就追求生活平衡。——D’Wayne @PENSOLE
(不卷就没工作,不干活就没饭吃哈哈哈)
You want to get some business going besides the daily work.
上班之余你应该要有个能自己运转的生意。——Jin @VISCOM4
其实税后收入这个概念在头两年的大学学习中提及并不多。这句话发生在 Jin 在课堂上提及了他上班主要是为了社交。不应该以工作为生,要有一个能不花费大力气良性运转的生意才能生活得更好。
好的我明白了,生意在哪能指点一下嘛。
Running a business is hard.
运作商业不容易。——D’Wayne @PENSOLE
创业启动不难,生存和持久才难。
Don’t take too much money from others.
创业期间,别从别人那儿拿里拿太多钱。(容易失去控制权)——D’Wayne @PENSOLE
导师自己几十年走过的路和踏过的坑,有时只化为课堂里一句轻描淡写。直到深入故事,你才可能知道因为一个抉择他们遗憾了多久。
收汤:浓缩提炼升华时刻 这一篇语录大概最承接校园和职场,是我在回锅考古时觉得对我当下状态最深刻的内容。比起具体学了哪些设计,更有长久意义。
但毕竟大学也是学了设计的,下篇安排设计!
欢迎关注作者 微信 公众号:「乱炖设计哲学」
-
设计师第一次做可用性测试,这篇文章就够了!
UI交互 2022-06-17背景:去年 12 月因公司一个改版项目,第一次全流程负责与参与设计调研工作。这次设计调研是设计组牵头做的,领导安排了我与另外一位用研同事一起完成了此次设计...背景: 去年 12 月因公司一个改版项目,第一次全流程负责与参与设计调研工作。这次设计调研是设计组牵头做的,领导安排了我与另外一位用研同事一起完成了此次设计调研,包括从前期的设计调研项目启动、测试功能点确定、问卷设计、用户招募、用户筛选、 可用性测试 、焦点小组、数据梳理、报告产出与解读等环节。
设计调研
我把《设计调研》这本书的脉络和重点都给你划出来了! 最近重新梳理《设计调研》读书笔记。
阅读文章 >
结合自身学习与实操经验,会陆续与大家分享设计调研方法,帮助更多的 设计师 去了解与完成设计调研工作。本文将重点分享可用性测试方法。
拓展阅读
万字干货!9个方面帮你完整掌握可用性测试 设计师面试被提问可用性测试?
阅读文章 >
什么是可用性测试? 可用性测试(Usability Test)是一种通过用户使用产品来评估产品是否满足用户需求的的测试方法。让用户执行具体任务,通过观察、记录、分析用户的行为与情绪,帮助设计者发现产品存在的问题,更好的优化产品,提升产品的用户体验。
可用性测试的优点:
有助于发现产品可用性问题 有助于提高最终用户满意度 聚焦设计方向,提升产品设计效率 可用性测试的测试时机:
可用性测试适用于产品发展的各个阶段。
设计开发阶段进行高保真原型的可用性测试能够获得用户的直接参与,了解用户的看法与习惯,提高设计与开发质量。 在产品开发完成,测试版本的时候,使用可用性测试可以了解用户真正使用产品的情况,提供产品优化迭代的具体方向。 可用性测试流程 在设计调研工作中,我们可以把完整的可用性测试流程分为五个阶段:
阶段一:测试前准备 阶段二:测试中的观察与记录 阶段三:测试后的数据整理与分析 阶段四:撰写调研报告与解读报告 阶段五:材料归档 可用性测试的每一个阶段都挺重要的,都需要我们花费大量时间来准备。接下来将详细讲解每一阶段所需做的具体事情。
阶段一:测试前准备 测试前准备是整个可用性测试耗时比较久的一个阶段。测试前准备工作重点有如下几项:
1. 确定测试目标与测试功能点
确定我们此次研究的目的是什么,希望此次的研究验证达到怎样的预期结果。在这一步我们一定要与产品、用研等同事多多沟通,基于目的进行测试功能点的选择。确定需要对产品哪些服务、功能点进行测试。
像这次我们的可用性测试,我们希望通过此次的设计调研能够发现产品中存在的可用性问题,研究用户心中产品与竞品的体验差异、优化搜索功能等。与产品同事、用研同事沟通后,选取了几项高频服务与搜索功能进行测试,发现产品所存在的体验问题,以及发现搜索功能存在的问题,确定我们后续需要测试的功能点、测试范围、关键指标。
2. 定义测试用户
我们究竟找哪些用户来参与我们的测试?需要我们对调研的用户画像有清晰的定位与制定用户筛选标准。把用户特点类型按照一定比例做成筛选的条件表,也叫样本分层。最常见的筛选条件为用户的基本特征(性别、年龄、学历)与行为特征(使用频次、使用时长等)。
3. 招募和筛选测试用户
我们可以通过线上问卷或者联系专门的招募公司等方式进行人员招募、招募时附上相应酬劳或者福利,更容易招募到用户。招募到用户后需按照我们的样本分层条件来筛选符合要求的测试用户。
大量的可用性测试研究证明,5 名测试用户即可发现 80%以上的问题,测试用户并非越多越好,因为在后续会发现用户提的问题大多都是重复的,同时还会增加调研成本,所以安排大量的测试用户是没有意义的,一般选择 5-8 名测试用户参与测试即可。在筛选用户的时候也需要选出一些备选用户,以防有的测试用户临时有事来不了的情况,我们就可以联系备选用户。
在这次可用性测试中我们通过线上运营活动,通过 banner、开屏海报、朋友圈海报等形式投放调查问卷招募用户,并承诺参与问卷调查的用户有机会获得公仔等奖品,如果成为我们的测试用户有额外的现金奖励。通过这种方式招募到的用户还挺多的。但是!筛选用户也是一件特别令人头疼的事情,样本多,但找齐符合样本分层条件的用户并不那么容易。因为我们是 to g 项目,样本分层里涉及 41-50 岁年龄稍大的用户,还要分政府工作人员用户与非政府工作人员用户,这一部分用户我们筛选了很久。
4. 编写测试大纲、脚本,创建测试任务
根据前面的研究目标与测试功能点进行大纲、脚本编写,创建我们的测试任务。
可用性测试大纲是主持人在执行可用性测试流程时的流程规范,它包括测试的任务点、记录、脚本。脚本是对测试时要做的事情、说的话的一个剧本。给用户设定一个场景,让用户去完成相关的任务。比如告诉用户:近期你打算买车,打算摇个号。用户接下来的操作可能就是去找摇号服务,执行摇号功能相关的任务。
5. 准备测试所需物资
准备好记录材料、打分表;预定好会议室,设定好观察区域、测试区域;以及准备好相应的设备,如安卓手机、iOS 手机,录音笔等。
6. 预测试
在所有物资准备好后,我们需要内部进行预测试,去发现可用性测试环节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前期的准备环节哪些有遗漏与需要改进的地方。确保所有环节没有差错,所需物资没有遗漏。
阶段二:测试中的观察与记录 阶段二中所有的流程,是我们面对测试用户进行的具体环节。包括接待用户、测试前访谈、测试环节、测试后访谈、打分环节、退场环节。
1. 接待用户
提前告知用户时间与地点,当用户到达后需要去接待用户去测试的会议室。并简单告知用户流程,签订协议。可事先准备好水、小零食,让用户感到放松与亲切。
2. 测试前访谈
在测试前进行访谈,了解用户使用产品的基本情况,以及根据调研目的询问一些相关问题。比如此次我们的改版,打算增加一个生活服务版块,我们在访谈中就可以问用户平时周末有哪些娱乐活动,一般使用哪些 app 去进行周末活动。同时通过测试前轻松的访谈形式让用户慢慢放松下来。
3. 测试环节
此阶段就按照之前制定好的测试大纲与脚本进行各项功能点测试。
在测试过程中主持人应该:
保持倾听:引导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表达自己的使用感受,不随意打断用户表述。 保持客观:在提问或总结时保持客观,不要暗示或者引导用户,使用户意思发生改变。 恰当深入:在适当的时候深入问询原因,帮助用户表达潜在的意图。 掌握全局:可用性测试的整个过程中,主持人需要把控整体的节奏与流程,对测试功能点需要特别了解,另外在用户的表述跑偏主题的时候也要及时把话题拉到正确的方向上。 在测试过程中观察员应该:
熟悉流程:与主持人一样熟悉整个测试流程、了解测试功能点的几种路径。 尽可能的详细记录:观察员在现场通过投屏,查看用户的操作路径。尽可能的完整记录被访用户的言语内容、情绪、用户操作路径、完成情况等,这样会比起后续听录音笔、看用户操作视频再来记录会更高效。 补充提问:有时主持人会忘记让用户进行某个功能点测试或者遗漏某个用户访问,可以在主持人询问时做补充。 4. 测试后访谈
具体的测试任务完成后,可与用户进行一些主观的话题谈话,比如询问用户对产品未来的期待或优化建议等。
5. 打分环节
功能点测试与访谈环节介绍后,让用户进行推荐意愿与 sus 打分。在用户填写打分表时需要阐述打分规则,特别是 sus 打分,涉及正向提问与反向提问,用户在打分时很容易混淆。
6. 退场环节
当所有测试环节都结束后,应按照之前承诺给予用户对应奖品、奖金,在测试机上退出用户的登录信息,然后送用户离开现场。
阶段三:测试后的数据整理与分析 测试完成后应及时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与分析,发现与归纳产品所存在的问题。
一般来说最后整理的信息表有:
任务测试记录表:这个表记录了所有用户执行各项任务的具体情况。包括用户基本信息、用户完成任务的路径、完成结果、情绪、使用感受等,以及用户的 sus 打分值、净推荐值。
sus 计算方法:
奇数项问题,将得分减 1(比如第 1 题分数为 3,得分为 3-1=2 分) 偶数项问题,用 5 去减得分(比如第 2 题分数为 3,得分为 5-3=2 分) 最后得分为所有得分求和乘以 2.5(因为每个题目的得分范围为 0~4,SUS 可用性得分的范围在 0~100,进行换算需乘以 2.5) 后续也会写专门的文章来深入讲解系统可用性量表(SUS )是什么、怎么算、怎么通过 sus 分数来评判产品,欢迎大家关注,催更。
可用性问题汇总表:这个表记录了整个测试过程发现的所有问题点。包括问题出现的位置、问题名称、问题描述、问题类型、问题严重等级、后续改进、备注等内容。
阶段四:撰写调研报告与报告解读 当我们完成所有测试工作与数据整理分析后,需要产出一份完整的调研报告,方便其他同事、领导查看。如果材料需要对外汇报记得对用户信息进行脱敏。
调研报告的撰写可以从项目背景、调研目的、调研方法、调研流程、调研结论维度来写我们的调研报告。完成调研报告后,我们需与相关同事进行调研报告解读,同步调研结果,发现产品存在的问题与机会。将设计调研结果的价值发挥到最大,这一步才是最重要的,也是设计师价值提升的体现。
阶段五:归档所有材料 将整个设计调研过程中所涉及的材料进行归档。归档材料主要包括收集到的问卷、问卷结果、被访用户基本信息、每一个用户的录音与录屏材料、任务测试记录表,可用性测试问题汇总表、调研报告。在这一步才表示我们所有的设计调研工作结束了。
最后 这是我参与工作以来,第一次接手完整的设计调研工作,在整个过程中不断请教用研同事,查看了大量设计调研方法与调研资料,最终完成了此次调研工作。另外关于设计调研报告如何梳理,国内相关资料还是很少的,自己也是一边与领导沟通,一边产出。虽然整个过程比较耗时,也比较累,但整个过程中我相当于是在接触新知识,实操所学所得,最后的产出报告也获得了整个团队的认可,对于自己来说是一次特别宝贵的经验,也特别感谢领导给了我此次机会,去深入学习与实践设计调研方法。
实战案例告诉你,用户调研报告应该怎么写? 前一阵公司市场部对用户进行了一次深度调研,投放了两千多份问卷,产出了非常专业的调研报告,对指导产品工作很有帮助。
阅读文章 >
这次调研工作也让我体会到设计师的价值,不是单单只作图,把图做好就行,更多的是走近产品,走近用户,通过一些比较客观、科学的方法(例如 用户研究 )去挖掘真正的设计机会点,通过设计赋能业务,去撬动产品、用户、公司最大的价值平衡才是设计师最大的价值体现。
欢迎关注作者微信公众号:「晴天的设计宝藏」
-
18种寄件方式!从7个方面拆解「顺丰速运」的产品设计
UI交互 2022-06-17顺丰把快递这个简单的消费行为按不同的场景、空间、时间、功能和用户划分,为用户提供了多达 18 种寄件方式! 提到顺丰速运,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这款国民级...顺丰把快递这个简单的消费行为按不同的场景、空间、时间、功能和用户划分,为用户提供了多达 18 种寄件方式!
提到顺丰速运,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这款国民级 APP 是我们生活中使用频率非常高的产品。「设计大侦探」近期在拆解 顺丰 速运 产品设计 的时候,发现它竟然把快递这个简单的消费行为按不同的场景、空间、时间、功能和用户划分,为用户提供了多达 18 种寄件方式,这让我们都难以置信,原来快递产品还可以这么设计。It’s so unbelievable!
拓展阅读
顺丰实战案例!惊喜送达动态贺卡设计复盘 前言 送礼作为一种增进情感的传统表达方式,送什么样的礼物一直是一个重要的命题,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方式日益线上化,线上送礼的需求也逐渐增长,相比与线下送礼,线上方式缺少了面对面的沟通交流,那么如何让远方的 TA 更多的感受到你的用心和诚意,让你送的礼物更有仪式感,也成为了本次
阅读文章 >
按寄件形式 1. 快速寄件
快速寄件是最简单也是最标准的寄件方式,从上至下,用户需要填入寄件人和收件人信息,选择寄件形式和快递小哥上门时间,填入物品信息,选择付款方式后,即可下单成功。
关键发现
①在填入物品的时候,顺丰增加了丰富多样的个性贺卡服务,比如会结合各种节日主题设计专属贺卡,当收件人打开快递详情页时,就会收到精美的贺卡祝福动画,这样创新的设计不仅给用户带来了多变性,还可以把邮寄这样普通行为变得丰富有趣。
②付款方式支持寄付现结、寄付月结和到付三种方式,其中寄付现结不仅支持微信支付分超过500的用户先寄后付,新速运通卡支付还可享受9折优惠。月结主要针对B端企业用户,在付款方式这里支持快速切换其实真的非常方便,极大提高用户满意度。
③当用户填入信息后,提供同城急送、顺丰即日和顺丰标快三种服务满足用户各种需求。同城急送就是跑腿,速度最快,2小时内送达,顺丰即日1天内送达,顺丰标快则是标准服务,一般次日送达。
④考虑到快递的安全性,提供了安全保护、保价和信息加密三种服务。安全保护是指当骑士上门取件时,寄件人需要提供取件码给骑士,保证货品是该订单的同城骑士取件,而当骑士送货上门时,收件人需要提供签收码,保证货品是真正收件人签收。保价则像是对寄件物品购买一个保险,而信息加密则是支持把收寄双方的姓名、地址隐藏。
⑤增值服务包含了包装服务、准时保、代收货款、签单返还和定时派送,全面解决了用户在快递邮寄过程中所有的顾虑。其中代收货款就像顺丰宝,为寄件用户提供买家收货方支付担保服务;而签单返还不仅支持拍照回传、电子回单和纸质回单这三种线上线下签回形式,更是从环保的角度出发,用户每减少1次纸质的运输,在用户中心就会获取碳能量奖励。
2. 扫码寄件
扫码寄件就是二维码下单,核心用户主要是比较注重安全性和频率较高的用户,通过批量领取文件袋,扫描文件袋二维码,装入物品后只需等待顺丰小哥上门取件。
3. 服务点自寄
网点寄件和丰巢寄件属于服务点自寄,在快速寄件的时候可选择服务点自寄,其次也单独拆分了两个服务的场景,为用户提供快捷入口。网点寄件就是用户填入寄件信息以后,向服务点营业员出示寄件码即可快速寄件,而丰巢寄件更为方便,填写寄件信息,把快递装入格口,等待快递工作人员寄件即可。
按寄件体积 1. 寄大件
寄大件就是按照物品体积的大小来寄件,主要针对 20 公斤以上和需要大件托运的物品,由顺丰卡航(卡车)运输,这样可以完美满足各种用户需要大包裹、门店调货的需求,而且全程提供高品质门到门收派服务。
按寄件数量 1. 批量寄
批量寄就是指一次下单可以批量邮寄多个快递,用户添加多个收件人,只需要一个订单就可以完成,这样的寄件场景划分可以满足各类不同用户的需求。
按运输时间 1. 同城急送
同城急送就是同城跑腿,1 小时内送全城,不管送物品,还是取物品,甚至支持帮排队等功能,目前同城急送已经单独开发成 APP 运营,深入 O2O 跑腿市场肉搏抢夺用户。
2. 生鲜寄
生鲜寄就是指用户可以邮寄生鲜、水果、肉禽等,可选择顺丰即日和顺丰标快两种方式,另外顺丰还提供保险服务和包装服务,让食品更加保鲜,为用户提供更专业的服务。
3. 食品冷链
食品冷链仅限 B 端月结客户,为用户提供冷运大件或冷运专车两种寄件服务,支持运输各种农产品、加工食品等。
按功能主题 1. 代收货款
代收货款主要针对某部分商家人群,为卖方和买方做一个交易保障,从而提高快递下单数量,解决双方在交易过程中的担心(卖方担心发货收不了钱,买方担心付钱了不发货),这有效解决了这类用户人群的痛点,让快递服务更加人性化。
2. 医寄通
医寄通就是为患者和医疗相关从业者量身定制的医疗产品快递服务,解决用户在运输医疗物品时候的痛点,根据药品的属性和温、湿度需求,为客户提供 2-8℃精准温区的零担物流服务。
3. 公益寄件
顺丰把寄件和公益链接在一起,以“让公益成为一种生活习惯”的理念,鼓励用户可以捐赠旧衣服、旧书籍等,顺丰无偿提供快递服务,把爱心送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不可以增加品牌的温度感,更能把企业文化传递给更多人。
4. 微友寄
微友寄是一种针对具有一定下单数量小型卖家的快递方式,需要扫描快递人员的邀请码才能开通,开通以后,当你寄件越多就能享受更多优惠。微友寄以小程序的形式运营,将寄件下单优惠、订单管理、数据分析等聚合一体,为用户提供更具性价比的快递服务及便捷高效的经营管理工具,以便更好长期捆绑小型微商的寄递行为。
5. SFBUY
SFBuy 是顺丰旗下独立的一个集货转运平台,以小程序的载体运行。所谓集货是指当用户在不同的平台购买商品时,SFBuy 会把不同的商品打包成一个包裹寄给你,可以为你节省高达 36%的运费。而转运就是当用户从无法提供跨境配送的境外购物平台购买商品后,可以把商品发送到指定仓库地址,然后再由顺丰邮回国内。
6. 主题寄件
主题寄件就是根据节假日主题设计相应的寄件贺卡动画,不仅可以增强节日氛围,还能提高用户寄件频次,为用户提供完美的 用户体验 。
按寄件地区 1. 寄港澳台
顺丰支持寄往港澳台,用户在填写快递信息后,可选择顺丰特快和顺丰标快两种寄件服务,用户还可在客服窗口查询寄件的费用和时间。
2. 国际邮寄
顺丰支持国际邮寄服务,覆盖范围包含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日本、韩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为用户提供高效便捷、专业稳定的寄件服务。
按用户类型 1. C 端消费者
作为一个国民级产品,顺丰速运的消费者类型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大众消费者,有任何快递需求的用户都属于这一类,基数大,频次低,一般使用快速寄件;第二类,微型商户,有销售场景,需要为买家发货的微商,基数小,频次高,有多重寄件场景需求。
2. B 端企业
B 端企业主要为个体工商户、电商卖家以及大大小小的企业,这类用户一般以开通月结账户寄件,按月结算,支持开票,从而让企业做账、运营更加方便。
总结 从顺丰的 18 种寄件方式可以看出,不管是任何行业的产品,我们都可以借鉴顺丰对快递的拆解方式,从时间、空间、体积、功能等不同的维度去拆分,这样你的产品就能像顺丰一样,想用户所想,满足不同类型用户的需求,为用户带来极致的用户体验。
欢迎关注作者微信公众号:「设计大侦探」
-
全新的 iOS 16 锁屏设计,我总结了这10个功能要点!
UI交互 2022-06-17熬夜看 WWDC 是一件不太友好的事情,除了熬夜本身的疲惫之外,通常不发布硬件的 WWDC 似乎很少会像苹果 9 月特别活动那样新品不断,让剁手的冲动盖住...熬夜看 WWDC 是一件不太友好的事情,除了熬夜本身的疲惫之外,通常不发布硬件的 WWDC 似乎很少会像苹果 9 月特别活动那样新品不断,让剁手的冲动盖住疲惫。
不过好在今年的 WWDC 还是有硬件发布的,M2芯片,Macbook Air 以及:
当然,iOS、iPadOS 乃至于新的 macOS 还是值得期待的,其中 iOS 16 最令人瞩目的新功能之一,应该就是完全翻新后的锁屏功能了。关于这个功能,来自 Techradar 的编辑同苹果的软件高级副总裁Craig Federighi 和现任设计副总裁 Alan Dye 深入聊了一下,独家揭秘了这个功能背后的开发、决策和技术内幕。
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阅读原文:
https://www.techradar.com/features/exclusive-inside-apples-remaking-of-the-iphones-iconic-lock-screen
以下我梳理了这个访谈中,关于这一功能的10个要点。
1、iOS 14 时就已经开始着手准备 早在 iOS 14 推出桌面小组件的时候,苹果就开始有计划地逐步推动用户体验的个人化了。
Craig Federighi 在访谈中提到,这个功能早就已经纳入更新排期当中,最开始是桌面小组件,然后当通知摘要功能也完善出来之后,锁屏界面的更新就自然而然到来了:
「这是我们看准的一个机会,这是一个随着推进缓慢但是进步空间巨大的一个领域,我们希望能够在此做出真正大的改变——这是非常苹果也非常个人化的事情。这是一种基于热爱的行为。」
2、难点是品牌认知和个性化之间的平衡 对于苹果而言,针对锁屏界面进行改变是一场豪赌。针对锁屏这种高频、标志性地交互界面进行重设计,需要谨慎对待。这个重设计方案不能让用户觉得他们被逼着去适应——这意味着这套设计,需要能够提供一些足够个人、对用户有好处的设计,同时又保持着苹果在锁屏界面上一直以来的品牌特征,毕竟这是「门面」。
Alan Dye 对于目标而言是这么说的:
「我们的目标是让 iPhone 更加个性化——并且更加有用——同时保持iPhone 的关键要素,并且让整个 iPhone 更加完整。」
3、时钟功能是 15 年来的标志性特征
在 iOS 的锁屏界面上,最具有代表性的视觉元素是时钟元素,在过去 15 年的锁屏界面中,它从未缺席过。它位于屏幕顶部 1/3 的位置居中显示,即使 iOS 整体风格从拟物化变为扁平化,再进化到今天的玻璃拟物化,它都未曾缺席。
但是,为了让时钟更加个性化,Alan Dye 带领设计团队继续为 San Francisco 字体族丰富其中的成员,加入了多种不同的字体,让用户拥有更多的定制空间,而这也正是苹果从 80 年代 Macintosh 原始团队直到今天一直延续下来的「传统艺能」。
「对于字体排版,我们一直有着巨大的热情,并且还设计了很多其他的字体,甚至包括一些非西文的字体。所以我们希望用户能够从中选到他们喜欢的方案。」
4、让锁屏界面的外观「杂志化」
实际上,iOS 16 的锁屏界面比起以往的界面可玩性更强,有着比以往更加引人瞩目的视觉效果,有着更大的个人设计的空间,这使得锁屏界面不再是简单的壁纸+时钟的简单组合。
关于这个部分,Alan Dye 是这么说的:
「从设计团队的角度来看,我们的目标是创造出更具编辑空间的东西,让用户能够创造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锁屏界面……最终看起来像是一张很棒的杂志封面或者电影海报,但是我们也希望这种编辑过程不会太复杂,好在我们借助了一些自动化的功能,让它足够有趣。」
实际上,新的锁屏界面,是由可编辑的时钟、一系列新控件和可以深度定义的壁纸共同组成的,这当中还结合了一些非常强大的 AI 技术来辅助用户,降低复杂度、提升编辑空间。
5、「照片」是整个锁屏界面的核心
作为背景的照片是整个锁屏界面的视觉核心,而这个功能也是布局久矣。早在 iOS 10 的时代就加入的「人像模式」摄影功能,就是这个壁纸功能的起点。随着苹果 A 系列芯片越来越强,人像优化、对象识别也越来越熟练,如今借助机器学习,iPhone 可以更好地处理人像照片。
Craig Federighi 在访谈中谈到了壁纸照片的功能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相当深厚的技术功底:
「实际上,我们大概准备了十几个不同的神经网络算法在后台,帮助用户来判断一张照片能否生成合理的主题,人物角色在哪里,构图要如何排布更加合理,甚至会识别 人物表情、情绪是否合适。所有的这些算法自动处理能够帮助用户生成超级棒的锁屏背景,以一种从未有过的用户体验来将背景生成在屏幕上。」
不过,所生成的锁屏背景也并非完全位于「底部」,实际上算法既然能够抠图,自然也能让被扣出的视觉主体从底层悬浮出来,成为独立的「分层」,并且和顶部的控件交叠覆盖,形成有趣的视觉互动。
6、锁屏控件并不能随便排布的
但是在另外一方面,iOS 16 的锁屏界面在大的布局模式上,并没有像 Android 那样随性,你可以选择锁屏时钟的样式,但是并不能挪动它的位置,锁屏控件正好位于时钟之下,但是同样的不能移出它的既定区域,这也意味着 iOS 16 的锁屏布局是有着严格的排版约束,它不会彻底的自由,但是在整体视觉上也很难真的变难看。
关于这个问题,Craig 表示并不是没有考虑更自由的方案,但是目前 的选择更加平衡:
「放置小组件这件事情非常有意思,很多人会说要不更自由一点,让小控件可以随便放到不同的地方。老实说,从技术上来说,这完全没有挑战。当然,我们尝试过很多可能性,或者说我们几乎尝试过所有的可能性, 只是这样很容易失去平衡。」
7、AI 算法和神经网络芯片一直在发挥作用 前面提到了,iOS 16 的锁屏背景的筛选处理过程中,会用到十几种算法和神经网络来进行筛选,实际上 AI 算法和芯片在方方面面都会持续地运算并且辅助用户完成各种操作。比如编辑背景的时候,算法能够在 100毫秒内完成抠图和编辑,算法会考虑前景的控件、时钟和背景的对比度,借助算法加入滤镜和参数调整,并且为用户提供处理后的多个备选方案。
对于这个处理过程,Alan Dye 是这样解释的:
「这些处理后的结果并非简单的滤镜叠加,实际上后台会调整各种参数,加入滤镜,芯片和算法会理解照片内容场景,为不同的照片提供不同的智能处理方案。这种结果是设计和技术的完美结合,我认为它们非常漂亮。」
Craig Federighi 补充道:
「你会得到比给照片加滤镜更加引人瞩目的结果。」
8、保证前景内容可读性的「智能材料」
实际上,锁屏界面上的文本和控件都是以半透明的形式叠加在背景上,但是背景图片是用户选取的,怎么保证前后景的对比度?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案,是研发和设计团队协同创造的「智能材料」。Craig 解释道:
「我们构建的东西本质上是虚拟的——(在前后景之间)像纸、玻璃或者布料一样的材料——我们借助这个智能的图层来创造模糊、半透明的效果,借助它我们确定哪些光可以透过这个材料层,而它能够确保顶层的内容可读……谁知道底层的图片会是什么,对吧?」
这个同样基于算法和神经网络的功能也同样是会灵活自适应的,苹果的设计团队测试过无数的背景图片,甚至包括黑白棋盘这种奇葩的壁纸。
9、一举两得触手可及的底部推送栏
这次锁屏界面功能中,最为实用的一项更新是系统通知状态栏的变更。通常我们在锁屏界面下看到的通知列表会将整个壁纸给盖住,而这次整个列表被收纳到底部,在接收通知的同时,不影响壁纸的美观,而所处的位置也更容易触及,一举两得。
对此 Alan Dye 在访谈的时候这么说道:
「如果考虑到个性化的设计,那么这种从底部进入的通知推送是非常好的,因为我们经常看到各种壁纸被通知覆盖的截图,我不希望我们的新设计也会带来这样的效果。」
这种底部通知推送的机制,最早出现在 webOS 当中,并且一直被视作为这一系统的优秀交互设计,如今终于被 iOS 给「借鉴」过来了,也不失为一次 交互设计 的「文艺复兴」。
10、不同专注模式下有不同的锁屏界面
在 iOS 15 当中,专注模式的加入,让用户对自己的状态进行区分提供了可能性。原本的专注模式分为 个人、工作、睡眠和勿扰 四种常见模式,用户还可以自定义更多的专注模式。
在 iOS 16 中,不同的模式之下,可以拥有独立的、契合当前模式的锁屏界面。对此,Craig 是这样解释的:
「我认为手机的个性化风格和你所处的心态和状态都是相关的。当我进入特定状态的时候,手机各个方面都应该发出对应的信号,而锁屏界面也通过个性化对这种状态进行强化。」
-
老板娘直播,为何能站上抖、快C位?
设计动态 2022-06-16编辑导语:在快手电商草莽生长的年代,“老板娘”身份的主播,曾占据了快手TOP100电商主播的半壁江山,而如今拥有此类身份的头部主播也在快速增加。那么老板娘直播,为何能站上抖、快C位?本文就此问题做了分析和解答,一起来看看吧。 无论是抖音还是快手,头部服饰主播都编辑导语:在快手电商草莽生长的年代,“老板娘”身份的主播,曾占据了快手TOP100电商主播的半壁江山,而如今拥有此类身份的头部主播也在快速增加。那么老板娘直播,为何能站上抖、快C位?本文就此问题做了分析和解答,一起来看看吧。
无论是抖音还是快手,头部服饰主播都活跃着这样一群人——“老板娘”主播。
这些主播有一个核心的共通点: 人货一体 。所谓“人货一体”,指的是主播大多是做实体、批发或档口出身,“夫妻作坊式”经营更为见,妻子前台卖货,丈夫后台找货。
相较而言,他们对于互联网的理解、认知都相对欠缺,但优势肉眼可见:比如离货近,多依托于产业带,建立有工厂或合作有成熟供应链,能够基于自身的经验来前置判断流行趋势,并快速找到爆款;又比如非常懂人,多年的线下实体经验,让他们深谙消费心理,因此即便将销售的主场迁移到线上,也能够通过成熟的话术来打消用户的购买疑虑。
在快手电商草莽生长的年代,这些“老板娘”身份的主播,曾占据了快手TOP100电商主播的半壁江山,她们凭借着个性化人设和良好的穿版、搭配能力,成为了老铁们信任的“时尚导师”,也撑起了快手电商日播GMV的基本盘。
而今天,在抖音,卡思发现,拥有此类身份的头部主播也在快速增加。
且相比于带货型主播,“老板娘”主播的直播承留能力更强,直播间流量转化效率也更高,她们以“不变(高频的开播和成熟沟通话术)”对抗着平台流量的“善变”,因此,她们的日播GMV相对没有那么高低起伏,而是在一个相对恒定的阈值内上下浮动 。
一、在抖、快卖服装的“老板娘” 卡思曾盘点2-4月预估销售额最高的100位抖音主播(注:不含旗舰店铺), 发现:有34位经营的品类是服饰内衣,而分析这些主播的身份背景,近7成拥有实体批发和零售经验。
从细分上看,有开设服装工厂的,如@十三姑;有做档口批发的,如@上海车王女装;有经营实体店铺的,如@杭州四季青服装市场林宏武服饰店;也有原创品牌主理人,如@千屿sheila、@罗拉密码。从区域分布看,他们多集中在浙江、江苏与广东三地,受区域供应链影响,无论是直播间里的服装款式、主打品类还是客单价,都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
以@广州琴姐服饰为例。卡思统计,2-4月,琴姐直播间的预估销售额达到了1.54亿,而与琴姐同处广州的@广州熙薇SiVi,也在3个月时间里,预估卖掉了1.49亿。
相比于琴姐直播间的服装款式偏时尚甜美,熙薇直播间里产品则主打大众休闲。这也带来了两者直播间人群画像的差异,琴姐直播间用户更为年轻,18-30岁的用户占比为83.22%,学生党群体为主,而熙薇直播间的用户年龄跨度增大,24-40岁用户达到了74.42%。
但她们的直播间里,都能够找到广州服饰的共性 :款式多样,上新速度快,价格亲民。极高的性价比和高频的上新,也丰富了直播的看点,也带来粉丝粘性和复购的提升。
将目光转移到江浙一带的老板娘型直播间,则能看到,直播间的均客单价较广州整体有较大程度上浮(多在50%以上),主打的风格也以轻熟、OL风为主,用户年龄跨度进一步扩大,直播间的消费能力也有所增强。典型代表如:溶溶Zero、洛哥、老贝轻奢女装定制等。
但在快手,老板娘主播的活跃阵地,与老铁们的活跃区域一样,向北方移动。
以河北、山东两地服饰主播群最大,其中,又以临沂和石家庄分布更高,典型如:石家庄蕊姐、大璇,山东的徐小米、超级丹、陶子家等。
但相比于山东缺乏服饰产业带,老板娘多选择从广州、杭州等地拿货,带来直播间主推品类相似有所不同,河北的老板娘则是在产业带依附下快速成长起来的,典型如:@石家庄蕊姐,入局快手前,本身就是做裤子批发的,因此,裤子成为了蕊姐直播间的拳头品类;而@石家庄大璇,早期也是凭借“卫衣”起家,完成了初始粉丝沉淀。
而随着快手“南下”,希望整合南方地区优质且发达的产业带资源,广东地区的服饰主播也在快手高速崛起,且整体的成长速度要超过北方主播,典型如@广州芈姐和@MIMI,也有如@真姐、@娃娃一样,南下广州开服装工厂的,她们成为了快手服饰销售的主力军。
二、抖、快老板娘直播的“异与同” 其实,早在去年同期,卡思数据就曾盘点过“抖快服饰主播的差异”,一年过后,当我们再次比较,则会发现: 差距在减小,共性在增加,分析认为与抖、快直播电商生态走向成熟相关,也与抖、快用户重合度越来越高有关。
“差距减小”,首先体现在的是头部主播销售的产品价格段上。
据卡思统计, 2-4月,34位上榜预估销售额TOP100的服饰主播,有8位商品客单价在50-100元,而一年以前,我们几乎还找不到销售这一价格区段商品的服饰主播。 若把视角扩大到预估销售额TOP200的服饰类主播研究上,则能看到:他们的客单均价在120元上下,相比于一年前的230元也有大幅下降。
抖音头部主播直播间的均客单下降, 与直播间用户走向“下沉”,多元化的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催生着多元化的主播和货盘有关;也与大主播优化了直播间排品、组品有关。
以@广州琴姐为例,在她的直播间里,会经常上架一些福利品。这些福利品,有服装外的配饰,也有食品日用等,如:39.9元的墨镜、19.9元的牙膏、9.9元的干脆面等等。这些福利品多会在琴姐换装的时间里,由助播(多是琴姐老公)负责上架讲解。这样的安排,不仅拓宽了直播间的货品宽度,丰富了用户的选择,还能有效提升直播间的销量和转化率,为直播间带来更多自然流量。
而快手头部服饰主播的均客单价, 卡思发现则有小幅上升,但仍集集在50-80元的区段。
分析原因,一方面在于老铁消费理念走向成熟,对服装品质要求提升,会督促主播开发/采购更多 “高体验-性价比”的商品,在做高小店评分的同时,主播也可以通过直播间、视频评论区这种半公域的场合老铁们的正向反馈,加速私域沉淀;另一方面,则与主播受邀为品牌带货有关。
以@超级丹为例,过去30日,其直播间的均客单价为74.96元,相比于去年同期,均客单上调了14元,究其原因,是因为直播间里品牌货明显增加,且会受邀带货品牌专场,如:安踏、海澜之家等,这些都会冲高直播间的均客单价。
除客单价的差距减小,抖、快头部服饰主播对于视频内容,以及直播间“场”的关注度,都较去年有了提升 。但仔细比较,仍能找到差异。
比如: 抖音的老板娘主播多会在开播前1日和播前1小时才开启对新款的密集种草 , 而快手往往在开播前2-3日就已对新款种草了。 很显然,这与两平台的私域粘性,以及主播对于私域成交的依赖度都有关。
对于快手的头部主播来说,服务好私域用户仍是大主播稳住直播GMV的核心方式, 因此,在开播前2-3日,就开始在用户活跃的不同时段发布种草视频,不仅能够帮助主播更好地圈住或唤醒老用户,吸引他们预约直播并最终引流直播间,还还可以基于视频下方用户的互动反馈(如点赞、评论等),来提前测款,找到潜力爆款并做好排品和讲解。
但在主打“公域”的抖音平台来说,主播们拍摄种草视频的核心显然不能只是服务老用户,还背负着提升投放ROI,并吸引新用户关注的重担。
卡思发现,无论是@广州琴姐还是@广州熙薇SiVi, 都会选择在开播前一日的黄金时段,通常是19时-24时,发布新款视频以达到密集种草的目的,然后会在开播前1小时和开播中,陆续发布视频引流直播间。
从内容形式看,@广州琴姐的视频多会结合平台的热点、热梗进行创作,典型如对口型演绎,手势舞等,此外,也十分注重视频文案的设计,这样也有助于优化主播人设并带来更多的互动;而@广州熙薇SiVi的内容则以融合场景的街拍为主,内容质量相对高,但发布频次较@琴姐低。
选择在流量的高峰期发布种草视频,其实是一个非常讨巧的手法—— 能够在覆盖足量老用户的基础上,增加对潜在用户人群(也就是新用户)的曝光。
卡思在研究中还发现,对于同款服装,@琴姐还会拍摄两组视频,这两组视频无论是风格、呈现方式还是文案描述上都会有差异,以用于“预热”和“引流”的不同阶段,在优化视频素材质量的同时,也能影响投放的ROI或者说GPM。
据卡思了解, 5月起,巨量千川再度更新,在预估点击率、转化率和出价外,增加了对“广告视频互动率(内容分)”的考核,也就是说,如果要你要投放短视频,短视频的完播、点赞等将纳入千川考核,并影响广告的消耗。 这样意味着,内容质量对于的投流的价值也在提升,哪怕是付费投流端,抖音也没能忘记自身作为内容平台这个基本。
除此以外, 抖、快“老板娘”型主播的差异,还体现在她们的粉丝量和上播频次上。
从粉丝量看,抖音上榜的34名主播里,有16位粉丝量在100-200万区间,另有7位粉丝在10-100万区间,而快手的头部服饰类主播,千万粉丝以上的主播占比绝大比重。
而从直播频率上看,相比于抖音的老板娘仍在勤勤恳恳亲自直播,快手的头部主播多完成了“去IP化”的过程,她们通过矩阵孵化已经淡出了直播间。
通常而言,除了一天流量的高峰时段或者重要的电商节点,老板娘会亲自开播,其他的时间里,直播间多交予了矩阵主播在打理,这些主播有老板娘的助理、原来的副播、三播,也有通过签约方式快速培养起来的主播新秀。在长期陪伴老板娘直播的过程里,他们与老铁们建立了稳定的信任关系,因此,他们的上播,并不会造成直播间GMV的大塌方。
最后,我们来看看抖、快老板娘直播间里“货”的差异。
在抖音,设计师品牌大行其道,并出现了基于目标消费者的身材、身形而进行了品类细分的头部直播间,如:@蕾蕾公主脸皮是真的厚,主打的大码女装,而@小个子切糕教穿搭,则聚焦小个子穿搭。
而快手“老板娘”主播的直播间里,大众款,通货会更畅销。哪怕粉丝量过千万,也没有出现极致细分的服饰直播间。与此同时,在日常讲解和逼单话术上,抖快老板娘直播间也会有所差异,前者强调品质、品牌和设计理念,后者则更为强调性价比。
老板娘直播站上抖、快C位,本质上反映的是直播电商走向成熟,从比拼“流量”的阶段进入到比拼“精细化运营”的新阶段,这时候,兼具“人与货”优势的老板娘,只需要在“场”上投入多一点的用心,就很容易“后来者居上”,成为平台卖货的新顶流。
来源公众号:卡思数据(ID:caasdata6),数据赋能短视频内容创作、运营、营销和电商带货。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卡思数据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途家木鸟美团夏日折扣对垒,门槛低就一定香吗?
设计动态 2022-06-16编辑导语:当各地出游政策不断放宽,各大平台的夏日主题活动呈现爆发趋势,各大民宿预订平台为了拉拢到更多用户,也都进行了一波激励政策。然而,民宿预订的优惠门槛却越走越低,门槛低就一定香吗? 你知道现在民宿周边游有多火吗? 这体现在各地出游政策的不断放宽,又体现在各编辑导语:当各地出游政策不断放宽,各大平台的夏日主题活动呈现爆发趋势,各大民宿预订平台为了拉拢到更多用户,也都进行了一波激励政策。然而,民宿预订的优惠门槛却越走越低,门槛低就一定香吗?
你知道现在民宿周边游有多火吗?
这体现在各地出游政策的不断放宽,又体现在各大平台的夏日主题活动呈现爆发趋势。近日,新疆、浙江、福建福州、河南等地相继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学生暑期研学游。多地松绑学生出行,暑期游迎利好。
当夏日出游已经蓄势待发,而各大民宿预订平台早已虎视眈眈。为了拉拢到更多用户,当前主流民宿预订平台都进行了一波激励政策。
途家民宿、木鸟民宿、美团民宿等平台均针对暑期市场打起了前站,纷纷推出夏日周边游主题活动,当各家竞争不断激烈的同时,民宿预订的优惠门槛却为何越走越低?
01 平台较量加剧再引用户之争 其实各家平台之所以纷纷开展促销优惠,或许与各家的房源之争有所关联。
自爱彼迎与途家、美团、小猪三家达成合作后,木鸟在舆论上处于相对劣势。然而爱彼迎总计15万的国内房源,并且有许多房东其实是各大平台都有上线的。从房源绝对增量来说,各家或许增长5万已经是一个很不错的数据。但从第三方的数据下载量来看,木鸟民宿的用户认可度相对突出,只能说各有得失。平台竞争最终还是要放在用户流量的竞争上。
此外,随着疫情好转。除北京外,全国跨省游复苏步伐加快,但这并不意味着民宿消费的报复性增长。尽管暑期旅游市场回暖,但能否顺利出行也与当地的防控政策息息相关。短时间内,消费者的跨省出行需求仍偏向保守。
不同于象征着诗和远方的跨省出游,周边游背后代表的其实是“品质生活”,以消费者可以接受的较低成本,在一定的时间周期内提供优质产品,从而描绘高品质生活的印象。这是城市周边游火爆的根本原因。也是各家纷纷开展周边游活动的原因。
02 途木美齐发力向用户撒网 为了抢夺周边游市场,三家纷纷推出主题活动,相比之下,也能够显示出各大预订平台的不同点。
途家和木鸟旗帜鲜明的打出了周边游的口号,发布了以周边游为主题的活动。美团则瞄准了学生群体,试图通过“拼多多”式的拉人助力达成平台注册量和订单量的双提升。那么各家的优惠门槛和力度究竟如何呢?
途家民宿的活动参与门槛应该是最低的,点开活动界面直接下单即可。在活动界面,处处可见优惠已减XX元的字样。然而这只是平台放出的烟雾弹。
细心一点可以发现,任意选择标注优惠字样的民宿点击预订时,优惠详情标注的均为“天天特惠”“新客专享”“今夜特价”等平台常规优惠,这一点其实各大平台都有涉及。途家民宿仅仅将平台的常规活动以及房东特价等优惠做了汇总,不免有些诚意不足。
另外,或许是由于疫情,北京多处民宿在预订时出现“不可退订”的优惠字样,对部分北京消费者来说,如果直接在途家预订可能会造成后续行程的不便。
而同样是平台买单,木鸟民宿和美团民宿的优惠打法又有不同。相较来说,美团一直以来都在发力学生群体,此次优惠活动延续了他们一直以来的策略。从优惠力度来看,美团最高可优惠100元,木鸟最高可优惠70元。从实现难度来看,木鸟民宿是更为简单的。
木鸟民宿相较途家民宿来说,在平台常规活动的基础上添加了6档优惠,如下图所示。平台优惠券其实可以看作现金,这部分成本是由平台承担的。6档优惠也很好的满足了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同时在下单界面赠送了住宿意外险。
美团民宿则试图通过老带新的方式给用户优惠,这个优惠门槛其实是三家当中最高的。点开活动详情页,平台给出了在校生和高考生两个拉人目标。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输入这些隐私信息的难度不亚于下载拼多多砍一刀,背后消耗的人情门槛很难达到。如果可以通过帮点红包或者取消认证,或许平台活动的效果会更好。
综合来看,由于周边游住宿周期短、短期回本快、整体市场需求相对较大等优势,使得周边游在各大平台都被当做了“掌中宝”。也正是如此,各家给出的活动优惠是否容易实现、是否诚意十足,就成为了消费者更加看重的内容。
03 民宿周边游没有“赢家通吃” 没有一个企业能够包罗万象,民宿市场也是如此,不同的企业在不同的发力点找到自己的发力方式。
目前木鸟民宿相较于其他两个平台,还是有很大优势。尽管其因为背后没有金主爸爸,在品牌知名度上有所欠缺,但在平台房源量、用户认可度、APP排行等方面还是可圈可点的。目前木鸟民宿已经在用户层面取得一定优势。
途家民宿虽然在前期走了另一条赛道面向B端房东,但疫情后正处于由重转轻的转型调试期,后期还需要不断延伸自身优势实现自主造血,才能实现更好发展。
后劲十足的美团,其发展势头也不可小觑。虽然晚于木鸟民宿和途家民宿将近6年进入市场,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资源来吸引双端用户。但依托于美团本地生活的流量以及较为精准的目标群体,日后美团民宿或许会实现小而美的发展愿景。
不论是消费升级的推动还是民宿平台的良性竞争,民宿房源的个性化和场景化都会成为未来供应端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如今来看,民宿市场还未成定局,依旧有众多参与者入局,不同的从业者都试图创新实现后来居上。相信随着民宿消费的不断增长,以及供应链端的不断增多,未来行业将涌现出更多富有创新性的民宿产品,行业将会继续焕发生机。
本文由 @黑白之键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苹果版“花呗”上线,这次支付宝急了…
设计动态 2022-06-16编辑导语:一年一度的购物狂欢节618即将来临,今年的经济形势不容乐观,但是大家买买买的心还是十分躁动,近日国外也掀起了先买后付的热潮,以此来刺激消费。苹果版“花呗”的推出更加顺应了这一热潮,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作者:老狐;公众号:科技狐(ID:kejihut编辑导语:一年一度的购物狂欢节618即将来临,今年的经济形势不容乐观,但是大家买买买的心还是十分躁动,近日国外也掀起了先买后付的热潮,以此来刺激消费。苹果版“花呗”的推出更加顺应了这一热潮,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作者:老狐;公众号:科技狐(ID:kejihutv);
今年的 618 高潮将会在今晚开启,大伙的购物车都塞满了吗?
虽然今年的经济形势不太好,但有些东西该买还得买,哪怕一时半会还付不上,还有各种 花呗、白条,24 期免息 等着我们,生怕我们不买。
确实,网络支付这一块,中国已经领先国外太多了,甩它们几条街。
可能觉得差距太大了吧,最近国外也掀起了 先买后付 的热潮,而且出了名“反应慢”的苹果也加入了战斗,推出了苹果版“花呗”,不知道现在支付宝是啥心情呢。
一、苹果版“花呗”上线 以前的苹果支付,大家一般就刷刷公交,或者有啥羊毛才会拿出来薅一下,不然平时都是优先微信/支付宝买单。
可能苹果也想努力一把吧,在上周的 WWDC 大会上,推出了 Apple Pay Later 分期付款方案。
这项服务将会内置在 iOS16 的钱包功能里,今年 9 月份左右就会跟大家见面了。
这服务名字还挺长的,但功能真不复杂,它就是简化版的“花呗”,它会把你的账单分为 四份相等的金额 ,只要在六周内完成还款,这过程 不收任何的利息和手续费。
虽然网络上很多坑人的金融服务,但苹果这个真没啥坑的,直接六周免息,大家按时还款,啥事没有。
而且只要是通过 Apple Pay 的账单都支付,纯纯的 Apple Pay 用户福利了。
至于大家常用的花呗,只要买单时没注明免息,那么你的分期账单还是有利息的,哪怕手续费不高,但要给额外的钱,就觉得自己亏了好吧…
这波 Apple Pay Later 服务确实不错,但也仅限于 Apple Pay 的范畴,其实现在国内还有很多场景是不支持 Apple Pay 的。
例如大家常逛的淘宝,就不支持,还有线下需要自己扫码付款的场景都无法使用 Apple Pay 。
所以,苹果想要靠 Apple Pay 抢占国内市场,还得多做些接地气的改变,不然真打不过微信、支付宝两大哥的。
二、火爆的先买后付 大家都知道苹果不爱推新技术,它会用证明这项技术/服务很火,或者能很稳定的使用,而先买后付服务在国外已经火了很长一段时间了,这类服务被称为 BNPL ( Buy Now,Pay Later )。
有朋友会问,国外的信用卡分期支付不比国内早 N 年出现吗,为何现在才开始火呢?
国外的信用卡体系确实很完备,分期支付大部分人也在用,但BNPL 可以看成是 信用卡分期付款的新版本。
由于国外的信用卡体系过于完善,所以有很多专门的法律条款限制它的使用,例如美国会 限制21 岁以下的年轻人申请信用卡 。
但 BNPL 平台却毫无限制,而且申请条件无比简单,放款速度极快,想买啥基本就能分期买到。
不仅申请快捷,BNPL 还优势多多,美国信用卡 平均利率在15%-20% 左右 ,但 BNPL 直接免息,只要你能在限期内把借的钱还上了,那就没有任何的费用。
还有一个逆天的优势,那就是 BNPL 不上征信!
虽然大家按期归还上征信也没啥问题,但说不定哪天忘了还,或者手头紧真还不上,那我们的征信就会带上几个明显的逾期记录,说不定以后房贷都下不来…
而BNPL不上征信的优势,真能让用户放心的使用,哪怕暂时还不上,也不至于那么慌…
一顿下来,很多朋友会怀疑,羊毛出在羊身上,BNPL 不可能是做慈善的,肯定会在哪里把钱收回来!
确实 BNPL 平台是商业性质的,但它不收普通消费者的钱,它收的是商家的钱。
就像国内一些返利商城,BNPL 平台同样靠 收取商家的佣金盈利 ,一般一家 BNPL 平台会跟商家收取 4% 左右的佣金 ,也就是说只要用户下单多,它赚得就越多。
这怪不得,外媒都在报道BNPL把欧美年轻人给掏空了。
三、消费量力而为 来到这里老狐就不想笼统的去批判什么消费主义的了,毕竟现在到处都在刺激消费,没人消费,我们的生活也好不到哪里去。
至于BNPL模式最大的缺点也正是 坏账率高 ,很多人盲目的享受先买后付,导致债台高筑,入不敷出。
但这不能否定 BNPL 存在的合理性,BNPL 把收益来源从消费者转移商家,减轻了用户负担。
而且消费行为不上征信,同样减少了用户的使用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都是妥妥的利好。
哪怕 BNPL 平台暴雷跑路了,也不用消费者承担责任,毕竟货已经拿到了,至于钱,商家问平台要去,跟消费者没一毛钱关系。
所以,只要我们的消费观念足够的科学,那么完全可以利用好 BNPL 服务,在享受和消费之间做出更好的平衡,让自己过得更好。
没钱就不怕被骗了。
作者:老狐;编辑:猪肉丸;公众号:科技狐(ID:kejihutv);
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vXtnqVebfuognYoFt3DkZA
本文由 @科技狐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
俞敏洪与罗永浩的「交接仪式」
设计动态 2022-06-16最近直播圈的消息有点多,罗永浩正式宣布“离开”交个朋友管理层,同时退出微博等社交平台,号称“再次埋头创业去了”,随后俞敏洪旗下的“东方甄选”也做的风风火火,实践证明从新东方出来的老师做主播也是一把好手,未来路在何方,让我们留点期待,一起来看看作者的分析吧。 俞最近直播圈的消息有点多,罗永浩正式宣布“离开”交个朋友管理层,同时退出微博等社交平台,号称“再次埋头创业去了”,随后俞敏洪旗下的“东方甄选”也做的风风火火,实践证明从新东方出来的老师做主播也是一把好手,未来路在何方,让我们留点期待,一起来看看作者的分析吧。
俞敏洪的兄弟姐妹还剩5万人,罗永浩欠的债还有一个亿。直播电商界意外地来了一场“交接”仪式。先是,罗永浩正式宣布退出“交个朋友”管理层,同时退出微博等社交平台。
随后,俞敏洪旗下的“东方甄选”制造刷屏盛况,直播间三天涨粉157万,销售额更是增加1777万,更是让新东方在线股价暴涨100%,而主播董宇辉也不断占据社交媒体话题。
破过产、“卖过身”的罗永浩成熟了,早年他会公开批判老东家新东方的文化,揶揄老俞没发现他是个人才。而前天,罗永浩则在微博上肯定新东方的转型,为新锐主播董宇辉打call。
上个月,俞敏洪在和樊登对谈时表示,新东方培养的包括罗永浩在内的大量名师因为缺乏激励而流失,而他没有及时把和这些人才的关系从雇佣转为合作,他的确应该反思,因为新东方不但错过了罗永浩、李笑来,曾经的二当家徐小平、三当家王强也更成功,还更自由。
直播带货对于罗永浩是“卖身赚钱”,虽然折磨,但钱一旦攒够了就能够抽身离开。无奈的是,直播带货确实罗永浩到目前为止赚钱最多的商业项目。
罗永浩透露,他的直接债务还剩不到一个亿,因为不想错过风口,所以已经和交个朋友公司达成了协议,由后者替他还完。
而直播带货对于背负着5万名兄弟姐妹命运的俞敏洪来说,更是一场来了就不能走的事业。
老俞必须给它加个意义。于是,他把直播经济定位为大卖场、电商之后的第三次革命。
一、仍旧书生意气 罗永浩本人已经证明了,新东方老师能成为合格的主播。上过新东方课的都知道,他们的老师一向就是这个风格,幽默、有文化,旁征博引的同时还能抖个包袱。
所以,在去年9月17日的方高管会议上,在宣布秋季课程后放弃中小学课后辅导业务后,俞敏洪提出,薇娅一年带货能卖100多亿,他和新东方几十个老师一起做直播成绩也能不差吧。
当时会上的大多数人以为老俞要直播带货的产品是教育硬件或者就是新东方课程,因为新东方当时正在让各地的分校卖学习机,素质课程和职业课程的推广也是重点, 但没想到他竟然要做农产品。 这个决策自然招来了内部一致的反对声音。
平心而论,农产品直播电商确实和新东方老师们的人设相去甚远。这违背了选品和主播契合的带货铁律。
在去年底刚推出的时候,“东方甄选”集中在水果、牛羊肉的农产品带货。
现实给了俞敏洪无情的暴击, 他的首次开播收获了480万销售额,和罗永浩首播的1.1亿元简直是天壤之别。 新东方在线当天的股价暴跌21%。
新东方跨界做直播带货给供应链带来极大挑战。
要知道,薇娅做直播前,是北京动物园批发市场练摊卖衣服的;李佳琦爆红前,是欧莱雅的柜员;罗永浩开启“真还传”以前,锤子手机也卖了300多万台。他们都选择了自己最擅长的行业开启直播。
新东方却反其道而行之。
于是,东方甄选刚开始卖的东西价格很高:15颗平石头苹果要128元,8斤稻花香大米要268元,还有超级贵的960元的兆丰有机特制颗粒面粉。
这劝退了在李佳琦直播间抢惯了便宜货的观众们 ,他们一边吐槽一边拒绝向新东方老师们缴纳智商税。
而且,高端农产品礼盒在现实中的购买往往来自B端用户,而“东方甄选”却想通过直播把它送到寻常百姓家,这个明显充满理想主义的思路落地的难度可想而知。
新抖数据显示,“东方甄选”最初的2个月直播26场,总销售额只有454.76万元,不要说和罗永浩相比,连俞敏洪的直播带货首秀的成绩都不如。
另一方面,新东方等不及“东方甄选”成为真正的明星直播间,就已经开始搞大量垂类账号。这些账号的主播是来自新东方主播公会的老师,覆盖食品、母婴等品类。
现在在抖音上,能搜到“东方甄选之美食特产”、“东方甄选之3C数码”、“东方甄选之个护美妆”等账号。
抖音号还没有起势,“东方甄选”竟然已经在布局视频号。就算视频号是未来,常规的思路也是先把主号做起来了,积累一些经验,再向其他渠道扩展。
带货农产品的决定天马行空,四面出击的打法书生意气 ,带着5万名老师进入陌生领域的俞敏洪,看样子就要拿到一个中年再创业失败的惨痛剧本了。
转机却来了。
二、画风对了,一切都对了 刹那间,一切峰回路转了。
“东方甄选”的运营实体“新东方在线”的股价一个月的时间就从2.84元冲高到昨天的最高值12.5,翻了4倍多。
6月10日的时候,“东方甄选”抖音直播间的粉丝数还不到100万,6月14日已经来到500万左右。“东方甄选”积累100万粉丝用了半年,而从100万到500万只用了4天。
什么改变了呢?
首先是价格和供应链。
经过一番磨合之后的“东方甄选”很可能找到了新的供货渠道,价格明显降下来了:开始有了10斤58元的长粒香米和5斤22.9元的山西红油桃。
然后是选品。
俞敏洪上周组建了“新东方直播间”团队,专门用来推广新东方教育产品及图书、智能软硬件学习设备以及文教产品。
紧接着,捧出了明星主播董宇辉。
无论是撞脸“兵马俑”的梗,还是推荐图书时出口成章,以及讲解产品时候的中英文讲解,夹杂着陕西方言,时不时来的精妙段子,让这位8年带过50万学生的董宇辉瞬间引爆了抖音,随后蔓延到其他社交媒体。
亡羊补牢效果还不错。6月12日晚上,董宇辉直播间卖出了数万册图书,单日销售额首次突破千万,达到1505万元。
销量最高的是卖了2686套的《哈利波特英汉对照版全集全11册英文原版内容经典译本》。
6月13日,“东方甄选”上架了89个产品,包括《理想国》、《儿童版世界简史》、《人类简史三部曲》、《平凡的世界》、《活着》等图书,还有新东方扫描学习笔和智能电子琴。
新东方老师一边双语讲课,一边对天文地理、古今中外的段子信手拈来,或者边弹钢琴边唱英文歌,这才是符合观众预期的正确画风。
“东方甄选”对产品本身的信息介绍不多,一旦开始聊产品,流量就会掉。 在大量的非带货信息当中把产品销出去,这个套路在抖快不乏先例,应该是能够跑通的。
如果“东方甄选”的业务能够做起来,新东方还可以顺势上马直播电商培训课程,它的原副总裁李亮不就加入了罗永浩的“交个朋友”公司,当上了电商学苑校长。
三、人只能从自己痛恨的事情上赚到钱 “交个朋友电商学苑”只是罗永浩为自己的离开做的诸多准备之一。
其实在踏进直播行业一开始,老罗就没有一天不在想着离开。他在自己的书房门口挂了一块白板,专门罗列“退休的利弊”,下了直播有了灵感就去添上一条。最终,白板上密密麻麻列出了几十条。
上一周,“罗永浩”直播间正式更名为“交个朋友”。而在这之前的半年多,罗永浩已经把自己的直播时长控制到了“交个朋友”公司总直播市场的3%以下。
在新东方出身的老师里,罗永浩更具备带货基因。这不单单是因为他做锤子手机的创业经历, 他的个性也在用大锤砸烂西门子冰箱的维权事件当中发挥的淋漓尽致。
这风格当然地延续到了他的直播间。
他会尽量避免问题企业的产品,即使是利润很高也不选;他也会在直播商品出问题的时候,在大规模投诉和市监局介入之前,主动对消费者进行三倍赔偿。
在与晚点LatePost的对话中,罗永浩展露了他要做下一代计算平台的野心,还有些得意地透露了自己的B计划和C计划。
B计划是“被一家有足够资源的大公司投资、控股或收购,完全有机会做成一个类似安卓的东西”;C计划是“做成华、米、O、V 这样的智能硬件产品公司”。
他对三个计划的成功概率的评估分别是“九死一生”、“完全有机会”和“有很大的机会”,依据是“我们比多数有实力的同行早了好几年。”
“入场时机早晚决定成败”似乎是罗永浩从锤子手机创业失败的经历中学到的全部教训。
他丝毫不怀疑自己究竟适不适合创业。实际上,他最成功的经历就是在新东方和直播带货,中间创业做牛博网、做老罗英语培训学校和锤子手机都不是很成功。前两段的经历主要是公众表达,后几段是当企业家。
和罗永浩一样,对“做企业没太大兴趣”的俞敏洪也在和给自己带来痛苦的项目死磕。
但不一样的是,不解释自己彪悍人生的罗永浩是真性情的、外露的,大家明明白白知道他做直播就是为了还钱,还了钱他才能去做那些让他能亢奋一阵子的事。
而俞敏洪则不爱倾诉,甚至连当年的合伙人王强都不知道他内心深处究竟在想些什么。
王强和新东方的其他人都时不时能感受到他的犹疑、痛苦、彷徨,但不知道这究竟是来自敬畏、恐惧还是责任感。
今天唯一清楚的是,俞敏洪带着5万名兄弟姐妹在直播带货领域会继续做下去。他在创业初期连开人都要借助刚回国的王强,如今裁掉几万人的他想必内心的那根弦已经绷到了极限。
老罗带着自己的A、B、C计划重新出发了,祝他玩得开心;而老俞则不需要祝福,因为连只愿意把重大事情托付给徐小平的王强都很可能认为, 再创业的他正在经历人生更伟大的时刻。
作者:太史詹姆斯;
来源公众号:壹娱观察(ID:yiyuguancha),泛娱乐产业的望远镜和声呐。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壹娱观察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用了 14 年的国民视频 App ,今天彻底凉了!
设计动态 2022-06-16编辑导语: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各种各样的APP也在不断地更新迭代,不免有一些竞争力相对弱的APP逐渐落幕,QQ影音这一用了14年之久的国民视频APP也不例外。本文作者分享了有关QQ影音落下帷幕的内容,讲述了当下市场的形势,感兴趣的一起来看看吧。 作者:狐妹;公众编辑导语: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各种各样的APP也在不断地更新迭代,不免有一些竞争力相对弱的APP逐渐落幕,QQ影音这一用了14年之久的国民视频APP也不例外。本文作者分享了有关QQ影音落下帷幕的内容,讲述了当下市场的形势,感兴趣的一起来看看吧。
作者:狐妹;公众号:科技狐(ID:kejihutv);
狐妹昨天下班回家追《梦华录》看得正上头,屏幕上方突然弹出个消息,把狐妹吓得一愣,半天不敢相信。
一、老Q,没有你我可怎么办呀 就是这么猝不及防,腾讯 QQ 影音官方网站显示,该软件的 PC 、Mac 、安卓、iOS 版本均已不可下载,改为了“敬请期待”状态。
在主页上也没有任何关于软件功能的介绍信息。
这咋回事?下架啦?
据网友反馈,QQ 影音 PC 版出现了运行错误,QQ 影音 Mac 商店版仍可正常运行。
* 图片来源中国基金报
这个消息也是迅速登上微博热搜,一时间,讨论声迭起。
网友们纷纷表示 QQ 影音这么好用的软件下架实在太可惜了,直言这是时代的眼泪。
至于下架原因网友猜测应该是 QQ 影音不赚钱了,被腾讯所抛弃。
也有网友表示,自己电脑里 QQ 影音还可以正常播放。
在回复区可以看到有留言称,如果快进的话会特别卡,应该是运行代码出问题了,期待后面会有新版本上线。
目前, 腾讯还未对 QQ 影音官网下架发表任何声明 ,吃瓜网友们可再继续观望观望。
二、一代王者不复存在 说回 QQ 影音本身,这是腾讯在 2008 年推出的一款本地播放器。
没有广告、功能齐全、界面干净,让它深受看片网友的喜爱。
从 2008 年到 2015 年,QQ 影音不断更新版本。
但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人们的观影习惯逐渐改变,比起占用硬盘的“本地”,“在线”影音似乎更香。
乐视、爱奇艺、B 站快速发展,QQ 影音也就没之前那么辉煌了。
而 QQ 影音的下架也是早有预示。
2021 年 2 月份,Android 版本 QQ 影音下载链接就已经被移除,至今还是正在升级状态,让大家敬请期待。
但这就跟闺蜜说下次请你吃饭一样,谁也不知道下次是什么时候(说不定还让你请她吃)。
PC 端 QQ 影音上次更新还是在 2019 年的 5 月份,当时增加多项新功能并修复软件错误。
* 图片来源Wflynnweb
这些信息无不是腾讯在向外界传达,我们终有一天要和 QQ 影音说拜拜了。
毕竟按目前的市场形势, QQ 影音确实没有很大的竞争力了。
短视频的快速兴起,将长视频挤压的喘不过气来。
而大家要追剧或看电影的话,也完全可以通过在线视频平台或客户端来收看,视频播放器似乎没有派上用场的机会。
如果是经济情势大好的话,腾讯或许还会考虑保留这个项目。
但据此前腾讯公布的第一季度财报来看,腾讯最近的日子也并不好过。
无论是本土游戏市场、还是广告业务都是下降的趋势。
另一方面,开支却是在不断增加,这导致腾讯第一季度净利润直接减少了 23% 。
如此情况下,腾讯自然也不会来养一个收益甚微的 QQ 影音了,毕竟赚钱才是王道。
三、哥的心酸你不懂 而要说起来, QQ 影音的这次下架,也只是本地播放器寒冬的冰山一角。
像曾经的顶流暴风影音,可谓是装机必备工具。
还把昔日王者“超级解霸”都收于囊下,并连续获得《电脑迷》、《电脑报》、《电脑爱好者》等权威 IT 专业媒体评选的消费者最喜爱的互联网软件荣誉。
不可谓不风光。
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代顶流暴风影音终究是没有抵抗住互联网的浪潮。
2019 年 12 月2 日,暴风集团发布公告称,除冯鑫以外,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已全部辞职,公司仅剩下了 10 余人。
甚至由于资金状况紧张,还拖欠了部分员工工资。
如今虽然暴风影视播放器还在,但早已退市,逐渐被人们所遗忘。
另一款当初的音乐播放器顶流-千千静听,在诸神之战中,终是厂商资本全被烧没,最后被百度收购,彻底告别了网络市场。
不可否认的是,本地影音播放器,似乎正在和这个快速发展的互联网告别。
而惋惜也好,意料之中也罢,狐妹想说,时代的洪流无法抵抗,唯有保持初心,不断改进,才能真正的立足。
参考资料:
微博:新浪科技;
公众号:Wflynnweb、中国基金报、科技圈那些事;
百度:暴风影音;
作者:狐妹;编辑:冉曦;公众号:科技狐(ID:kejihutv);
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yAeQ6gkb263vMl-UHtb7Ug
本文由 @科技狐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