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轻人花式“巧取”爱优腾
设计动态 2023-02-07围绕付费与否的博弈,再次在年轻人与视频平台之间上演。 因为需要再次花钱升级才能在电视上投屏480P以上画质,已经是爱奇艺会员的赵白,为了能在春节期间与家人一起追《狂飙》,听从朋友建议登录了一个免费资源网站,上面罗列有时下各个视频平台的热门剧集,且都支持高清投屏近期的电视投屏事件再一次引起了用户与平台之间的博弈,围绕付费与否的博弈,再次展开探讨。为了获得投屏自由,年轻人在社交平台搜罗花式投屏教学。面对如许情境,长视频平台该如何调整商业化道路?
围绕付费与否的博弈,再次在年轻人与视频平台之间上演。
因为需要再次花钱升级才能在电视上投屏480P以上画质,已经是爱奇艺会员的赵白,为了能在春节期间与家人一起追《狂飙》,听从朋友建议登录了一个免费资源网站,上面罗列有时下各个视频平台的热门剧集,且都支持高清投屏。
赵白的经历并非个例。网络社交平台上,有会员用户表示,不让高清投屏,就用盗版的1080P投屏。
还有网友表示正在看《狂飙》里张译的一个眼神,以为要出现一个厉害的转场镜头,结果转头上来两套小广告,毫无会员体验。
也有用户表示,PC端只能登录一台的限制一出,考虑到自己家里和公司的电脑每天来回登录,年费一过就打算不再充值了。
倒逼越来越多如赵白一样的年轻人“抛弃”付费意识,重新寻找起“免费资源”的一大原因,来自当下长视频平台不断上涨的会员价格和不时变化的新规。
最近一段时间内,为提升付费收入规模,长视频平台各种操作不断。
爱奇艺先是在去年12月份宣布“三年以来的第三次”涨价,又在今年1月份调整了对电视投屏清晰度的措施,并在近期因“3台设备同时登爱奇艺账号被封”而冲上微博热搜。2月2日,爱奇艺被爆下线了会员转赠服务,爱奇艺随后回应称,为满足用户需求,该功能已重新上线。
优酷也在近期陷入诱导消费的争议之中。去年底,优酷上线“首月1元”会员优惠充值活动,却被用户反映称如果提前中止参与该活动,就会扣回已享优惠的24元。优酷对此回应称,活动规则已提前告知。此外,优酷还以打击“灰黑产”为由,调整了会员登录规则,限制会员可登录手机数量。
除了不断缩水的会员权益,用户对视频平台的不满还在于,在不断上涨的会员费用之外,平台提供的视频内容却未有与之相匹配的提升。
当用户认为长视频网站开始破坏契约,削弱会员权益,他们中的一部分就会实施“反击”,通过其他途径,甚至是某种不合规的方式来追剧就是手段之一。更重要的是,经历了十多年时间,长视频网站培育起来的在爱优腾芒追剧看综艺的习惯,以及付费来获取内容的生活方式,或许面临被改变的危险。
01 为了应对长视频平台的限制投屏措施,一些年轻人开始了花式投屏教学。
B站游戏博主@小美哥Cool就讲述了如何使用游戏机接入电视大屏看剧的方法。在电视上接入游戏机后,用户通过视频会员账号登录游戏机,然后借助游戏机自带的浏览器就可以直接观看相关影视内容,不仅清晰且还带有弹幕。没有游戏机的用户,也可以通过在电视上接入笔记本电脑达成相同的大屏观看效果。
图源:B站游戏博主 小美哥Cool
这样一来,拥有普通手机端会员的用户,就能避免额外花钱,才能享受高清电视大屏观看体验的损失。
为了绕开视频平台的会员登陆设备数限制,更有一些年轻人开始被迫转向“盗版”。程序员李景原本想找亲戚借会员观看热剧《狂飙》,但在收到限制提醒后,在身边朋友的推荐下,下载了某宝软件,打开之后就是一个普通的工具页面,在朋友发来的教程指导下,李景先搜索“实用的工具”,然后关掉软件并且退出后台,再重新打开软件,就看到了时下多个视频平台的热门剧集,包括她想追的《狂飙》。
实际上,这种披着马甲的盗版视频软件并不少见。有的披着“实用工具”的外衣,有的套着“物业服务”的马甲。
有网友曾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过某物业服务平台,表面上是物业管理,实际却是一款隐藏起来的专注于蓝光画质的聚合影视搜索引擎APP。安装攻略则是随便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然后进入一个物业服务监管页面,最后再点击“通行证进入二维码”,用微信扫一扫即可开门成功,退出软件重启后就能免费观看各种热门影视资源。
这些免费视频软件有的支持投屏,有的不支持投屏,但无一例外都有广告,有的是在视频播放页面中出现广告字样,有的需要在视频播放前观看10-20秒的广告。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免费资源网站也开始打起了会员费的主意。 字母榜通过社交平台联系到了一位推广相关软件的网友。据其介绍,腾讯、爱奇艺、优酷、芒果各大平台的视频内容,都可以看,还支持电脑端、电视端,清晰度是1080P,一年会员费29元,永久会员费99元。
该网友向字母榜展示的图片中显示,其推广的这款软件已经运行了4年,目前还在“诚招中国合伙人代理商”。
最近在小红书、微博等社交平台,一些打着“不花一分实现追剧自由”“8个免费看电影追剧网站”“世上最强资源网站合集”的分享帖子再度火了起来,里面充斥着网友对盗版资源的分享,点赞量也比较高。
此外,也有网友分享如何通过购买VPN服务来追剧,以及通过网盘工具实现追剧和高清投屏自由。
02 近几年,用户一直就会员权益问题与长视频平台展开博弈。
据澎湃新闻报道,因平台限制投屏,广东一名用户一纸诉状将爱奇艺告上法庭。据报道,这名用户自称是爱奇艺7年“老粉”。今年1月,他发现黄金VIP会员不再支持4K投屏,仅支持480P画质投屏,如需高清晰度投屏,需升级到白金会员。而白金VIP会员比黄金VIP会员一年高出80元。这名用户表示:不要求民事赔偿,只要求爱奇艺在会员期限内,不得以任何方式限制投屏清晰度。
针对此事,爱奇艺方面回应称,已收到关于投屏清晰度变更的应诉通知,会本着尊重法律、尊重合同、尊重消费者权益的原则认真审慎对待。
羊城晚报也报道称,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钟兰安律师表示,爱奇艺的限制投屏清晰度、会员权益转赠功能下线等行为,事实上减损了用户既有的合同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三条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
实际上,这不是爱奇艺第一次因未经协商单方变更合同条款而被用户告上法庭。2019年,爱奇艺就因为超前点播被用户告上法庭,最终法院认定爱奇艺方面违约。
而限制投屏的不止爱奇艺,2022年7月,优酷也禁止了手机会员的投屏功能。即使是优酷VIP会员,如果需要投屏也需要升级“酷喵VIP”,升级后方可享受电视端权益,否则只能试看六分钟。
今年1月,还有网友反馈,爱奇艺对HDMI连线播放功能也进行了限制。爱奇艺声明,限制HDMI连线播放功能是应版权方要求,基于数字版权保护协议,防止录屏盗版。该功能已经上线多年,也是行业通行的做法。
接二连三的限制性措施正在使得用户的会员权益不断缩水。 近些年,长视频平台面向用户衍生了各种花式付费模式,比如已经全面下线的超前点播,追一部剧可能需要在会员的基础上再多花四五十元,以及各大平台推出的“会员专属广告”,即使开通会员也需要观看植入广告。
除了不断缩水的会员权益,长视频平台接二连三的涨价也引起了消费者的抗议。以爱奇艺为例,自2020年以来,三年连续三次上调会员价格;腾讯视频也自2021年以来,连续两年上调会员价格。此外,优酷和芒果TV也分别上调了会员费用。
03 长视频平台不断推出付费新举措的背后,是各家会员规模增长放缓的现实困境。为了增强商业变现能力,提升ARPU(每用户平均收入)值就成了它们不得不施行的一大举措。
在2018年爱优腾会员数纷纷突破亿级之后,至2022年,Questmobile数据显示,三家付费用户仍然在1亿左右浮动。
提价的效果也显而易见。以爱奇艺为例,在此前两次的会员涨价中,爱奇艺都实现了新季度的收入增长:2020年11月,第一次涨价助推其在2021年一季度的会员业务收入达到43.1亿元,环比增长13.4%;2021年12月,第二次提价后,爱奇艺2022年一季度会员收入再创新高,达到45亿元。
但提价举措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用户流失。在爱奇艺2020年11月涨价后,其当季订阅用户同比下降4.9%减少到1.017 亿;2021年12月再次提价后,爱奇艺当季日均订阅会员总数跌破1亿大关,同比减少470万,环比减少660万。
除了小幅度的会员流失之外,对爱优腾来说,更大的危机在于,长视频平台十多年来培养起来的付费意识正在经受新的挑战。
面对国内盗版视频网站泛滥的局面,2009年,搜狐视频牵头成立反盗版联盟,让酷6、土豆、迅雷等视频网站轮番坐上了被告席,几乎没有一家视频网站不被牵涉其中。
一位视频业内人士称,当时视频分享类网站的流量有接近80%来自于盗版。而红极一时的还有种子资源网站BTchina、电驴资源网站very CD等,后续都因为版权问题被迫整改或关停。
经过几次视频网站的反盗版战争,用户的付费意识逐渐觉醒。2012年前后,在线视频网站陆续推出付费会员。经过十年发展,截至2021年底,互联网视频年度付费用户达7.1亿。
这背后离不开爱优腾等视频平台对内容的投入。依靠自制和版权采买,视频平台培养起了用户为内容付费的习惯。
但在各种变相会员提价举措出台后,用户承担着一路水涨船高的视频会员价格,却未能拥有与之匹配的更高质量影视内容,甚至还可能承担花钱买烂剧的风险。
腾讯视频总裁孙忠怀曾讲过关于影视剧“注水”的问题。电视剧按集结算,项目确定后,采购合同会约定多少集,每集多少钱,交片的时候如果少交一集,制片公司就要少收几百万元,所以每个制片团队都会尽可能把内容撑长,在注水程度最大范围内撑得越长越好。
如何在会员提价的同时,还能保持员会规模的进一步增长?这方面,奈飞或许是一个值得借鉴的样本。
2022年1月,奈飞宣布提高其在美国和加拿大的订阅价格,并表示涨价是为了新节目。涨价之后,奈飞曾在2022年一季度迎来首次订阅用户流失,减少约20万订阅用户。
为了应对会员流失危机,奈飞甚至开始打击账号共享行为,并推出面向低端用户的含广告套餐。但最终帮助奈飞走出危机的法宝,则是持续不断的高质量剧集。过去近一年间,奈飞上线的热门美剧《怪奇物语》第四季,成为有史以平台观看量最多的英语剧集;《利刃出鞘2》,成为有史以来最受欢迎电影第四名,还包括热播的韩剧《非常律师禹英禑》,大受追捧的《亚当斯一家》的衍生剧《星期三》等等。
反映在付费用户数上,2022年三季度奈飞订阅用户新增241万,四季度再次新增766万。截至2022年底,奈飞付费用户总数比2021年同期增长4%。
如何重新召回那些开始寻找盗版的年轻人,将持续考验着爱优腾在商业变现与内容制作之间的平衡。
参考资料:
《爱奇艺“狂飙”不起:限制用户权益屡陷争议,如何拯救会员服务》澎湃新闻 《爱奇艺屡遭用户维权 “套娃式”收费何时止?》羊城晚报 《视频网站反盗版风潮:盗版猖獗反盗版也变了味》北京商报 《爱奇艺“瘦身”显成效?运营亏损收窄 会员数却跌破1亿》TechWeb 《亏损率收窄、日均订阅会员总数跌破1亿 亏损十年后爱奇艺给出盈利时间表?》每日经济新闻 《Netflix又行了?三季度会员数反弹上涨241万,下月推出带广告的低价订阅计划》界面新闻 作者:薛亚萍;编辑:赵晋杰
来源公众号:字母榜(ID:wujicaijing),让未来不止于大。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字母榜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思维保健品,又盯上了爸妈
设计动态 2023-02-07上班时间,公交车、地铁,甚至是电梯的拥堵,本来就让压点上班的打工人头疼。而恰好这个时间,还有一大波中老年已经悄然出动,乘坐着公共交通,踏上了领鸡蛋、领脸盆、领洗衣粉的旅途。 过去,这种现象屡见不鲜,也最让子女们烦恼。本着领几颗鸡蛋小算盘的父母,却没能耐过“声情#本文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原创激励计划》出品。
自从防骗知识的普及,保健品、投资等骗局已经在中老年群体中逐渐消失。但是,新一轮的骗局转移到了网上,并且更难以察觉。这种线上的思维保健品、思维投资项目骗局是如何一步步骗到老人的?本文作者对此进行了分析,与你分享。
上班时间,公交车、地铁,甚至是电梯的拥堵,本来就让压点上班的打工人头疼。而恰好这个时间,还有一大波中老年已经悄然出动,乘坐着公共交通,踏上了领鸡蛋、领脸盆、领洗衣粉的旅途。
过去,这种现象屡见不鲜,也最让子女们烦恼。本着领几颗鸡蛋小算盘的父母,却没能耐过“声情并茂、有理有据、真挚诚恳”的讲座,要么购买了动则数千上万的保健品,要么把多年积蓄,投资在了飘渺抽象的项目上。
不过近几年,这些问题似乎有所缓解。
一来,社会媒体以及亲友持之以恒的劝诫,让中老年朋友们也得到了认知上的进步,认清了一些骗局。二来,网络、智能手机的普及,改变了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当他们把精力放在砍一刀、种果树上面的时候,也就未必再想起那几颗鸡蛋的事情。再者,更为重要的,因为需要戴口罩的原因,父母们出于安全考虑,都不愿意再频繁出门、聚集。于是乎,躲在写字楼里的保健品、投资局,日益消减。
然而,实物保健品退散了,思维上的保健品又无声无息的潜伏到了我们身边。近期,有不少“教你如何直播带货挣钱”的直播培训课程,正在延续着中老年保健品、投资局的思路,把目标对准了爸妈。
一、是陷阱吗? 如果是专业的培训,那也称不上陷阱。
1. 知识值得付费 毕竟,在直播带货如此火热的年代,围绕其而产生的周边产业,也绝对不在少数。
视频编辑软件、滤镜有收费的项目,能让视频变得更丰富多彩,人像变得更苗条、美丽; 高级的摄影设备、声卡、补光灯,能让直播的音效、画质上升台阶; 情节火爆的带货剧本,有专业的从业人员进行编写; 专业的经济公司为网红进行包装、联络资源。 这些周边产业,就如同美国淘金热时代,满足工人服装耐脏、耐磨需求的牛仔裤一样,推动了直播行业的兴盛。
而其中针对性的短视频、直播培训,教主播如何做好账号规划、带货表演、内容设计等细节的课程,也算值得一次知识付费。
若真如此,让退休在家、却还有奋斗热情的父母们学习一下,也不妨是个填充时光、创造价值的机会。
不过一些人正瞄准了爸妈们,用饱含水分的知识,滥竽充数。
2. 知识水分几何? 一些直播培训课程,将目标用户群体明确定在了中老年身上。
他们所传授的内容,往往没有什么含金量。
比如,如何下载剪影这类的视频剪辑软件,如何使用软件里的每个功能。仅仅是如何裁剪视频的比例,从打开软件,到加载素材,到找到裁剪功能,再到选择尺寸、开始裁剪、确定、保存,再到后续的演示、跟做、检查作业。仅一个小功能,就可以讲整整一个课时。
又或者,在几节基础的视频尺寸裁剪、比例裁剪、长度裁剪课程后,他们又开始传授心法,为父母们把账号运营方向,定位在裁剪爆款——将已经在网上火爆的热门视频,进行简单的裁切,搬运到自己的账号上。
总体来看,他们所讲述的课程,从操作上来说,往往是极为入门的功能操作;从思路上来说,也是现如今推荐算法逐渐完善后,越来越难以赢得流量的且已经泛滥的初级黑帽手段。
这些内容,对于普通的年轻网民来说,并没有什么价值。一来,大家或多或少都有所了解。二来,就算不懂想要学习,也可以在网络上,轻松找到很多讲的更深、更好的免费课程。
但是,售卖这样的课程,甚至是动则几千、上万高价售卖这样的课程,却很难被界定为欺诈。
就像过去被子女们深恶痛绝的中老年保健品、直销产品,只要产品本身合格、合规,销售形式没有超过法定边界,即使子女们认为存在欺诈的成分,从法律角度来说也是无碍的。
且在知识付费领域,产品的价值是否符合其价格,更是一直以来难以界定的问题。
这些直播培训课所讲述的内容,对于熟悉网络的年轻人,或许一文不值。但对于原本并不熟悉网络的父母们,却又是具备一些价值的知识。甚至于其中某几位父母,也可能在学完课程后,自己开通直播,通过自身的个人魅力、后续学习、或是沿用他们教授的基础方法却博得概率,最终成为网红。也很难说这个从普遍意义上没太大价值的课程,到底在其中起到了怎样的杠杆作用。
就像我们现在去看1+1=2没什么用处,但对于小朋友来说,却又是不可或缺的过程。
只不过,其中的一些课程,出发点就不纯粹。他们从一开始,就精确瞄准了爸妈们。
二、精准打击父母? 1. 直播现在最挣钱 近几年,建立在网速和手机升级的基础上,短视频、直播软件,在自身优势及厂商力推的综合作用下,出现在了每部手机中。
或被朋友推荐,或为了几块几毛而下载、浏览,父母们终归是学会了如何观看,甚至是刷上了瘾。
我们最早从YY直播就认识到,做好直播很挣钱这个事实,近几年才被父母所深切感知。
尤其是在戴上口罩不敢出门的这段时间里,他们更把大量的时间投入到了线上的娱乐方式中,加速了娱乐途径的转变。
当他们处在投入并沉迷于视频、直播的进程阶段时,这一行业对他们的刺激就会无限放大。而不像我们这些老网民,对直播的喜好、认知都在持续下滑。就像小时候第一次吃汉堡,觉得是世界上最好吃的食物。可吃的多了以后,也就觉得普普通通。
尤其是近几年关于直播、视频收入,越来越多的热点事件,比如某网红一场直播收入数亿、某主播买下科技公司大楼。让父母们在看好直播行业的同时,再一次认识到,做直播、做视频是很挣钱的。
这就为直播培训埋下了利益根基。
2. 我们就是要挣钱 在父母逐渐了解视频、直播后,发现视频、直播的挣钱方式,极为符合自身需求。
1)职业生涯的转换、延续
当父母们处在临近退休、刚退休的阶段,会希望在退休后找到新的收入方式,既为子女提供更多照拂,也为自己维持生活品质。
所以,这些针对父母而生的培训课程,在讲解过程中,会一遍一遍的强调,“我们就是要挣钱、我们要为子女挣钱”,还会不断展示成功学员的挣钱案例,既增加信任感,又让父母们把目光持续锁定在“靠直播挣钱”这个概念上。
2)相对自由的时间
短视频、直播,什么时候都能做,想做多少做多少。这其中的自由,是吸引父母们投入其中的另一个因素。
无论是还在工作岗位,又或者退休带孙子,父母们拥有适当的不少闲时,这个闲时却并不稳定。再加上忙碌了一辈子,也不愿再按部就班的每天打卡上班。因而这种自由创作者的身份,对他们而言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
闲的时候可以做视频、搞直播挣钱,如果有其他事情要做,也可以暂时中断一段时间,以后再说。
3)情感需求
除了现实的利益外,父母情感方面的需求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一方面,父母可以为退休后的自己,找到投入时间、精力去追求的事业,让自己的生活更有成就感、价值感。
另一方面,父母也能通过这样的创作经历,让自己紧跟时代步伐,避免成为与世隔绝的“烂柯人”。
于是乎,做视频、做直播挣钱的念头,萦绕在了父母们的心中。
3. 课程生产门槛低 有了迫切的需求作为基础,这些培训课还有着设计难度低的便利。
现如今,父母们已经沉迷于直播、视频,但归根结底,他们与互联网行业的接触并不够深入,对短视频创作、直播变现等概念也只停留在听说的层面。因而,只需要编写最基础的课程,就能够让他们觉得有所收获。
视频剪辑软件如何使用、哪些平台能够投放视频、什么时段直播比较好、蹭热点视频是什么,这些概念,对于老网民来说没什么新意,但对于没怎么听到过这些概念的父母而言,却是新鲜、深奥、专业的。
因此,针对父母做直播培训的经营者,可以不去认真打磨课程产品,只需要专注于调动情绪、关注营收就足够。至于课程内容,随便找本相关的书现扒就OK。
在本身产品质量难以保证的基础上,仔细观察一下这些培训课程的付费路径,就会发现,他们的整体思路,与曾经线下的中老年保健品、投资项目模式,几乎如出一辙。
三、怎样让父母掏钱 1. 传播手段 如何能精准接触到父母这个群体?
除了做针对性的视频,借助越来越聪明的推送机制,直接接触到父母们之外,像过去售卖中老年保健品、投资项目一样,借助父母们的人际渠道,在同龄人之间传播,才是最值得依仗的手段。
处在父母这个年龄阶段,同龄朋友很多,目标人群精准。 相比我们和同龄人间的联系,父母与他们同龄人之间的联系更为密切。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阅历不断增长,体内的激素水平又趋于稳定,他们的性格逐渐变得沉稳、随和。在有了更充裕的闲暇时间后,他们可以且愿意与更多的同龄人保持交流,即使只是每天的相互问候。
而直播培训课程,就可以借助他们的日常交流传播。
而关于如何做视频挣钱,在父母同龄人之间,又是个不错的谈资。既可以引起更多人的兴趣,引发长谈,又可以让父母热心分享,赢得社交货币。
而在父母分享的过程中,这些直播培训课程本身目的性的掩饰,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 引流手段 最初免费的直播培训课,也不是纯粹为爱发电、知识分享,会在适当的时机收取费用。当我们站在旁观的角度时,对此一清二楚。
但身处其中的父母,却未必察觉。又或者说,为了贪图一些小便宜,而假装未觉。
就像去领取免费鸡蛋的人,也知道天上没有馅饼,送鸡蛋的公司最终肯定要售卖产品。但所有人都认为自己聪明,会占尽便宜,于是用自己的富余时间,听取健康讲座,换取免费鸡蛋。
而事实证明,不是所有人都能始终维持理性。在日复一日听取“健康讲座”的过程中,有的人就会从应付变成认同,并最终消费购买产品。
直播培训课初期的免费课程,就如同是免费的鸡蛋。在提供一些价值的同时,可以让父母们持续关注、活跃,创造后续付费机会。又可以让父母们把这个课程当作社交货币,分享给身边的朋友,获取他们的认可、感谢。
3. 转化手段 当父母和他们的同龄人持续关注,并逐渐加深了做视频、直播的兴趣后,直播培训课的转化也将开启。
首先是公开课转私教课。
这个模式与过去的成功学培训、职业培训没什么两样。公开课负责调动兴趣,当听众兴趣高昂、讲到关键环节时,故意设置悬念,售卖私教课程,让人们为之付费。
其次是售卖直播、做视频的周边商品。
想做直播,单有课程可不够。可能用到的稳定器、声卡、背景墙、高级剪辑软件等,都存在着价格透明度低,利润可操作空间巨大的问题。
在父母们打算投身直播行业时,无论能否成行、能走多远,一时冲动购买整套的产品也在情理之中。
之后还有后期的跟踪收益。
如果购买培训课程的用户,恰好有人博得小概率,成为了或大或小的网红,在幸存者偏差的加持下,培训方自然会深深获得他们的信赖。
此基础上,无论是从事经纪公司的生意,还是做直播私人服务,都是长期的利益来源。
四、变与不变 当线下的保健品、投资项目,逐渐远离父母们时,线上的思维保健品、思维投资项目,又以一种新潮的方式蠢蠢欲动。
之所以说是思维保健品,这些直播培训课和保健品一样,都是针对着焦虑、渴望而生。
之所以说与投资项目形似,当人们一心想着日后的收益时,都会忽视风险,在当下付出金钱投入。
都瞄准了人们趋利、避害的本能。
形式在变、本质不变,这些针对人性的陷阱,会与人类社会一起,继续繁衍长存。
专栏作家
墨饕,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网络营销人,心理咨询师。擅长消费者行为学、文字传播学、市场营销学等领域。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本文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原创激励计划》出品。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实战案例!6个情感化设计技巧帮你俘获用户的心
UI交互 2023-02-07我们每个人,都会与身边的服务或产品建立起某种情感上的联系,首先我们通过以下 3 个小故事来理解一下。一、3个故事故事一:爱购物的女人你有没有发现这样的一个现象:身边大多数女性会买回很多不一定会穿用的东西,这是为什么呢?那是因为他们购物的过程中,已经享受了购物过程带给她情感上的快乐,比如享受了试穿、被他人服务、被他...我们每个人,都会与身边的服务或产品建立起某种情感上的联系,首先我们通过以下 3 个小故事来理解一下。
一、3个故事 故事一:爱购物的女人
你有没有发现这样的一个现象:身边大多数女性会买回很多不一定会穿用的东西,这是为什么呢?
那是因为他们购物的过程中,已经享受了购物过程带给她情感上的快乐,比如享受了试穿、被他人服务、被他人赞美的过程。
故事二:给美女主播打赏的工人
据相关数据调查,很多人会拿出个人工资的 80%给女主播打赏,为什么呢?
那是因为他们在直播当中喜欢与美貌女主播互动,在这过程中能够带给他情感上的满足感。
故事三:购买保健品的老人
另外还有一个现象,很多老人宁可省吃俭用也要买很多无用的保健品放家里,也不一定会吃,因为保健品能给老人情感上的安全感。
以上三个故事向我们表明:商家在面对个人消费者的时候,通过满足人情感需求的方式,让人感受到幸福快乐或避免恐惧忧伤,从而达到赚钱的目的。同样,我们产品的目的也是服务于人,也需要满足用户情感上的需求。
美事是 58 沟通协作的办公管理平台,作为一款 B 端的工具型产品,相比 C 端产品在设计上会更理性和更严谨些,但给产品注入更好的情感设计,是任何产品都需要考虑的,因为它不但可以增加用户在体验上的愉悦感,也能向用户传达它的品牌价值。
那什么是情感化设计呢?
唐纳德·诺曼在他的设计心理学提出: 情感化设计 是指以人与物的情感交流为目的的创作行为活动,旨在引起用户注意、诱发情感反应以提高执行特定行为的可能性设计。
简单理解是:它是一种顺应或唤起用户内心情感的设计方法,旨在让用户产生积极的 用户体验 和行为。
更多情感化设计干货:
17个优秀设计案例,帮你快速了解情感化设计 情感化设计,由唐纳德·诺曼在 《情感化设计》 一书中完整提出,书中其由浅入深的将情感化设计分成了三个层次:本能层、行为层、反思层。
阅读文章 >
二、前期分析 1. 项目背景&目标
基于美事 6.0 全新升级之后,产品界面的还有部分品牌视觉不统一、基础体验待优化的问题,于是我们启动了以“情感化”为设计方向,打造更精致的品牌视觉体验,来增加用户对美事新品牌的认知以及提升产品的基础体验。
2. 应用场景梳理
首先我们对市面产品可以做情感化的设计场景进行了大致梳理,包括:缺省页、操作反馈、引导浮层、表情包、闪屏、皮肤、生日弹窗、登陆页面、loading、下拉刷新等。
由于 B 端产品和 C 端产品在各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B 端产品使用情感化的前提必须是在不影响产品本身的功能性与可用性的基础上,之后才能去考虑怎么从情感化的角度去优化这个产品。
3. 建立情感化设计模型
诺曼根据人类心理特征,将情感化设计分为:本能层、行为层、反思层,我们通过这三个层次,结合设计手段及用户心理搭建一套情感化设计模型。
首先在本能层,通过感官的传递,在视觉上呈现给用户的感受是美观的、愉悦的,唤起用户对产品的喜爱;
其次在行为层,通过简洁易用的互动模式,引导用户完成他的操作目的,建立起用户与产品直接的情感关联;
最后在反思层,在本能层与行为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运营设计手段来加强用户对产品的情感连接,并带来情感上的共鸣,以此来赢得用户对产品的认同。
4. 关键词提取
结合情感设计理论和我们的目标,进行提取了 4 个关键词,分别是愉悦性、趣味性、品牌化、情感共鸣。
三、6个技巧 接下来我们会通过围绕 4 个关键词及结合情感化设计模型,将情感化设计完美的应用到产品当中。
1. 品牌符号化,传达品牌印记
在本能层上,我们希望传达给用户的视觉感受是轻松、愉悦的,因此在设计启动页的过程中,先通过赋予美事 logo 更多的含义,以 logo 图形+内容的组合的方式来诠释美事产品的特点,来提升用户对美事品牌的感知;另外画面做轻量化处理,既能让用户的视觉更聚焦,也更能突出品牌来加深印象。
2. 创意图形与文字,增加用户愉悦感
插画和文字都是传达信息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情绪的重要载体。因此在美事缺省页设计的时候,我们采用了创意的插画表达形式,再结合风趣幽默的文字,当用户遇到阻碍时,通过增加产品的流畅性和愉悦性能很好的减少用户不良情绪。
这种良好的情感化设计,不仅能帮产品更好的传达品牌,还能引发用户的情感共鸣,为用户带来更愉悦的体验。
3. 沟通互动,拉近用户情感
美事作为沟通工具,表情包是用户沟通中最常用的表达方式,也更容易唤起用户的情感,并能有效的缓和或带动气氛,拉近用户之间的距离。
4. 注重仪式感,创造氛围与意境
反思层次的设计,在于更高层次地满足用户的精神需求,为了让用户感受到更多人文关怀,因此我们在新员工入职、生日、司龄的时候,会送上祝福和礼品,营造温暖舒心的工作氛围,向用户传递品牌温度。
在职天数场景也都能加深品牌对用户的情感触达,让用户感到温暖。
5. 打造设计周边,渗透品牌文化
通过对美事表情包元素的提取,设计创意的礼品周边,既能有效渗透美事的品牌文化,还能大大提升用户对于产品的好感度。
6. 情感运营,加强用户粘性
年底通过盘点用户数据,为用户营造一个个性化、情感化、有温度的视觉感受,打造一份具有仪式感的专属年度报告,易拉近用户间与产品的距离。另外在可通过制造些话题,形成一定范围内的传播效应。
总结 到尾声,简单做个总结:在整个项目过程,我们从用户角度出发并关注用户情感的多样性,洞察更多用户的真实诉求,从而不断优化我们的产品体验设计。为了给用户提供更愉悦的体验,我们思考如何更好的将情感化设计应用到产品当中,简单来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首先明确项目的目标。这点非常重要,这能让我们在后面的设计过程中不跑偏方向。 然后梳理情感化设计的应用场景。根据自身产品的需求,可以对应用场景做个优先级,慢慢迭代设计。 最后通过符合或 IP 融合到设计创意并贯穿整个产品的设计中。拟人化的 IP 传达的信息,更容易引起用户共鸣。 以上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有关情感化设计的一些思考,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些启发,也借此与大家一起共同探索、学习成长,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
最后感谢大家的阅读。
欢迎关注「58UXD」的微信公众号:
-
用研新人如何上手B端调研?来看大厂高手的总结!
UI交互 2023-02-07俞军老师曾说:“用户是需求的集合。”需求的诱导因素是复杂的,需求的表达形式也是各异的。B 端产品与 C 端产品显然面向不同的人群,满足于不同的需求,简单来说,B 端产品多从角色视角出发考虑需求,服务于企业或组织,偏向于满足降本提效与资源整合的诉求,而 C 端产品多从用户视角出发考虑需求,服务于个人或消费者,偏向于...俞军老师曾说:“用户是需求的集合。”需求的诱导因素是复杂的,需求的表达形式也是各异的。B 端产品与 C 端产品显然面向不同的人群,满足于不同的需求,简单来说,B 端产品多从角色视角出发考虑需求,服务于企业或组织,偏向于满足降本提效与资源整合的诉求,而 C 端产品多从用户视角出发考虑需求,服务于个人或消费者,偏向于满足市场发展与体验升级的诉求。本篇文章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形象地理解 B 端与 C 端的区别以及如何上手 B 端调研。
一、B 端与 C 端的区别 在了解差异前,首先要明确 B 端与 C 端的定义:
B 全称是 Business,即商业,多指企业用户,使用的是具有业务管理思想的数字化工具,常见的 B 端产品有 ERP、OA、CRM、Slack、Notion 等。 C 全称是 Customer,即消费者,多指个人用户,使用的是能够满足某一群体需求的客户端,常见的 C 端产品有例如京东、微信、抖音、微博等。 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我们都离不开使用 B 端与 C 端的产品。洗漱时,我们打开“网易云”听最近喜欢的音乐;出门时,我们打开“百度地图”查看路况并叫车;工作时,我们登录 Outlook、京 me、JoySpace 与营销中心等办公工具,进行邮件查收、业务沟通、会议记录与活动发布;下班后,我们在“美团外卖”挑选晚餐并下单,B 端与 C 端的产品就这样穿插在我们的生活与成长里,那它们在产品定位上到底有什么差异呢?
目标用户的不同
C 端面向个人用户,服务于在不同生活场景下的每一个人。C 端产品拥有更宽泛的受众群体,每一个核心功能都在解决大多数人的诉求,这也意味着,它需要更细致的用户画像,比如年龄、地域、收入、文化、职业、喜好等等。
B 端则面向企业用户,服务于在不同经营场景下的每一个“企业”,企业可以是商家,可以是团队,可以是组织。B 端产品拥有更垂直但复杂的受众群体,它不需要收集这类人在性别、年龄与地区等维度的差异,转而关注这类人所属角色之间的差异。“营销中心”是京东内各业务方开展京东营销活动时的中心化工作平台,一个典型的 B 端产品。我们在调研过程中会通过岗位/负责品类/工作年限明确用户所属的群体角色,比如是运营还是营销,负责的品类是图书还是汽车,至于用户年龄多大、哪里出生与性格怎样并不会影响对产品需求的判断。
使用场景的不同
C 端产品的使用场景具有极高的自由度,它会出现在各式各样的状态下,甚至在同一时间里或一个任务下可以使用多个产品,比如在在外出旅游的晚上,打开“腾讯视频”追着最近爆火的综艺,打开“轻颜相机”美化下白天拍摄的相片,再去到“微信”发一条旅游主题的朋友圈。使用场景的碎片化与任务的随机性,使得 C 端产品需要始终注重体验的提升。
B 端产品的使用场景则不同,用户是为了工作,工作包含特定的任务,任务具有明确的动线,因此用户需要长时间与沉浸式的使用,使得 B 端产品需要具备严谨高效的操作流程与简单清晰的页面设计,为了更准、更快、更好地解决问题。
核心诉求的不同
C 端产品对于开发者而言,核心诉求是拉新、留存、转化,通过对用户需求的挖掘,迭代优化出有价值的产品,大多 C 端产品最终目的为了盈利;但对于用户而言,核心诉求是满足自我情绪,通过“微信”与父母视频,满足思念的情绪,春节期间在“京东”购买新衣,满足能在春节收到货的期待。
B 端产品的核心诉求是基于业务规范,让业务流转效率更高,员工学习成本更低。相比于 C 端对用户体验的极致化追求,B 端产品的需求更易受到业务形态或是企业战略的影响。
更多B端和C端的差异对比:
如何区别B端与C端的产品设计差异?我总结了26条对比! 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B 端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B 端产品也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多的 C 端设计师转行到 B 端产品的设计上来。
阅读文章 >
固然 B 端与 C 端存在各种维度的差异,看似 C 端产品对用户体验更为重视,但无论是 B 端还是 C 端,实际的使用者都“人”,C 端产品需要考虑商业价值与用户体验的平衡,B 端产品亦是,精准地洞察用户的需求,对企业效率的提升也大有裨益,但新人小白如何快速上手 B 端调研呢?
二、B 端调研的小经验 入职京东的第一个完整的项目是《通天塔用户体验研究》,通天塔是京东旗下一个快速搭建活动页面的平台,我们在京东看到的活动落地页大多是依赖于通天塔的能力。在调研过程中,作为新人的我,踩了很多的“坑”,也总结出些许经验,希望与大家分享,欢迎大家的批评指正。
全面理解业务
C 端产品是个体导向的,个体的偏好不影响他人的偏好,个体的痛点也未必是他人的痛点。但 B 端产品中的各方是广泛关联的,所以个体的偏好与痛点并不是随机的,也不是完全独立自主决定的,而是受到整个业务场景的影响。因此,在思考 B 端产品体验的时候,不应该仅仅思考其中某个个体的体验,还应思考他所处的业务场景。
“模板组件不丰富”是关于通天塔的一个最高频反馈,也是产品侧希望优化的重点方向。作为新手研究员的我们应该避免在访谈时问出“您需要什么样子的模板?”,并草率地给出“进一步丰富模板组件”的建议,而是需要把侧重点放到对业务场景的分析以及业务需求的梳理上。比如,“您的岗位职责是什么?”、“在页面搭建过程中主要负责的任务有哪些?”、“参与搭建的页面展示在前端的哪些位置?”、“希望通过活动页面达到什么业务效果?”、“重点关注哪些维度的效果数据?”、“负责的是什么品类?”、“这个品类有什么特性?”、“品类特性期望在页面中以什么形式展示?”等等,以此,我们会更清楚当前用户的业务范围以及这类角色的业务诉求,更好地站在业务的视角出发提出更有针对性的优化建议,找到真正被需要的“丰富性模板”。总之,调研过程中需时刻牢记业务目标,最大限度地为企业赋能,避免在细节中“钻牛角尖”。
深度熟悉产品
在入职京东前,我在京东购买过各类商品,参与过各类活动,在没有系统性的学习下,我也可以熟练使用各项基础功能。但在第一次接触“通天塔”时,我遇到了许多问题,比如“我不知道素材组是什么以及如何绑定”,“在没有素材组 ID 可用于测试时,也不知道如何去其他系统里创建素材组”,我意识到 B 端产品远比 C 端产品难上手。在对产品不熟练时,直接去邀约用户执行访谈显然是低效的,因为“你对用户的调研”会变成“用户对你的授课”。所以在调研执行前,能够熟练使用 B 端产品是必要的,特别是用户日常高频使用的功能,减少调研时的“讨教”与因功能盲点造成的理解偏差。此外,即使研究员已经可以熟练使用产品,在执行过程中,用户的“实操”仍比“口述”更有效,引导用户直观地展示操作动线,会更容易地挖掘卡点与痛点,也能减少研究员在操作任务上的理解成本。
拓宽竞品分析的边界
竞品,可以理解为一个参照物,观对手,明优劣。C 端的竞品是清晰好找的,比如京东的竞品有淘宝与拼多多等,抖音的竞品有快手等,爱奇艺的竞品有腾讯视频与优酷视频等,但通天塔的竞品是什么?大家会说自然是各大友商旗下搭建页面的工具,但这类产品往往是企业自行开发,供于内部员工与商家使用,作为一名个人用户,是难以获得权限进行走查的。此外,B 端产品往往是服务于特定企业,具有个性化需求,难以从市场中获取相关信息。所以应该如何进行竞品分析呢?
首先要敢于申请账号,想要全方位走查 B 端产品定需要足够的权限,但不能因此就放弃尝试。从申请一个账号开始,会发现部分 B 端产品并没有非常严格的使用界限。我在调研过程中,百度搜索了许多竞品,部分页面搭建的产品其实是同时面向 C 端与 B 端的,初次注册的个人账号虽缺少对一些高级功能的使用权限,但也足以给到一些启迪。其次,受访者的信息是重要的。在执行访谈的过程中,不要忽略询问受访者对竞品的态度,因为有些受访者有使用过相关竞品的经验或目前仍在多个渠道中负责搭建页面,他们对竞品能力的熟悉度与可提供信息的价值性要远大于个人走查所能带来的。
以上就是个人对 B 端的理解以及在 B 端调研时沉淀的小经验,作为新手研究员,仍有许多不足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欢迎关注「JellyDesign」的小程序:
-
实战案例!6个情感化设计技巧帮你俘获用户的心
UI交互 2023-02-07我们每个人,都会与身边的服务或产品建立起某种情感上的联系,首先我们通过以下 3 个小故事来理解一下。一、3个故事故事一:爱购物的女人你有没有发现这样的一个现象:身边大多数女性会买回很多不一定会穿用的东西,这是为什么呢?那是因为他们购物的过程中,已经享受了购物过程带给她情感上的快乐,比如享受了试穿、被他人服务、被他...我们每个人,都会与身边的服务或产品建立起某种情感上的联系,首先我们通过以下 3 个小故事来理解一下。
一、3个故事 故事一:爱购物的女人
你有没有发现这样的一个现象:身边大多数女性会买回很多不一定会穿用的东西,这是为什么呢?
那是因为他们购物的过程中,已经享受了购物过程带给她情感上的快乐,比如享受了试穿、被他人服务、被他人赞美的过程。
故事二:给美女主播打赏的工人
据相关数据调查,很多人会拿出个人工资的 80%给女主播打赏,为什么呢?
那是因为他们在直播当中喜欢与美貌女主播互动,在这过程中能够带给他情感上的满足感。
故事三:购买保健品的老人
另外还有一个现象,很多老人宁可省吃俭用也要买很多无用的保健品放家里,也不一定会吃,因为保健品能给老人情感上的安全感。
以上三个故事向我们表明:商家在面对个人消费者的时候,通过满足人情感需求的方式,让人感受到幸福快乐或避免恐惧忧伤,从而达到赚钱的目的。同样,我们产品的目的也是服务于人,也需要满足用户情感上的需求。
美事是 58 沟通协作的办公管理平台,作为一款 B 端的工具型产品,相比 C 端产品在设计上会更理性和更严谨些,但给产品注入更好的情感设计,是任何产品都需要考虑的,因为它不但可以增加用户在体验上的愉悦感,也能向用户传达它的品牌价值。
那什么是情感化设计呢?
唐纳德·诺曼在他的设计心理学提出: 情感化设计 是指以人与物的情感交流为目的的创作行为活动,旨在引起用户注意、诱发情感反应以提高执行特定行为的可能性设计。
简单理解是:它是一种顺应或唤起用户内心情感的设计方法,旨在让用户产生积极的 用户体验 和行为。
更多情感化设计干货:
17个优秀设计案例,帮你快速了解情感化设计 情感化设计,由唐纳德·诺曼在 《情感化设计》 一书中完整提出,书中其由浅入深的将情感化设计分成了三个层次:本能层、行为层、反思层。
阅读文章 >
二、前期分析 1. 项目背景&目标
基于美事 6.0 全新升级之后,产品界面的还有部分品牌视觉不统一、基础体验待优化的问题,于是我们启动了以“情感化”为设计方向,打造更精致的品牌视觉体验,来增加用户对美事新品牌的认知以及提升产品的基础体验。
2. 应用场景梳理
首先我们对市面产品可以做情感化的设计场景进行了大致梳理,包括:缺省页、操作反馈、引导浮层、表情包、闪屏、皮肤、生日弹窗、登陆页面、loading、下拉刷新等。
由于 B 端产品和 C 端产品在各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B 端产品使用情感化的前提必须是在不影响产品本身的功能性与可用性的基础上,之后才能去考虑怎么从情感化的角度去优化这个产品。
3. 建立情感化设计模型
诺曼根据人类心理特征,将情感化设计分为:本能层、行为层、反思层,我们通过这三个层次,结合设计手段及用户心理搭建一套情感化设计模型。
首先在本能层,通过感官的传递,在视觉上呈现给用户的感受是美观的、愉悦的,唤起用户对产品的喜爱;
其次在行为层,通过简洁易用的互动模式,引导用户完成他的操作目的,建立起用户与产品直接的情感关联;
最后在反思层,在本能层与行为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运营设计手段来加强用户对产品的情感连接,并带来情感上的共鸣,以此来赢得用户对产品的认同。
4. 关键词提取
结合情感设计理论和我们的目标,进行提取了 4 个关键词,分别是愉悦性、趣味性、品牌化、情感共鸣。
三、6个技巧 接下来我们会通过围绕 4 个关键词及结合情感化设计模型,将情感化设计完美的应用到产品当中。
1. 品牌符号化,传达品牌印记
在本能层上,我们希望传达给用户的视觉感受是轻松、愉悦的,因此在设计启动页的过程中,先通过赋予美事 logo 更多的含义,以 logo 图形+内容的组合的方式来诠释美事产品的特点,来提升用户对美事品牌的感知;另外画面做轻量化处理,既能让用户的视觉更聚焦,也更能突出品牌来加深印象。
2. 创意图形与文字,增加用户愉悦感
插画和文字都是传达信息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情绪的重要载体。因此在美事缺省页设计的时候,我们采用了创意的插画表达形式,再结合风趣幽默的文字,当用户遇到阻碍时,通过增加产品的流畅性和愉悦性能很好的减少用户不良情绪。
这种良好的情感化设计,不仅能帮产品更好的传达品牌,还能引发用户的情感共鸣,为用户带来更愉悦的体验。
3. 沟通互动,拉近用户情感
美事作为沟通工具,表情包是用户沟通中最常用的表达方式,也更容易唤起用户的情感,并能有效的缓和或带动气氛,拉近用户之间的距离。
4. 注重仪式感,创造氛围与意境
反思层次的设计,在于更高层次地满足用户的精神需求,为了让用户感受到更多人文关怀,因此我们在新员工入职、生日、司龄的时候,会送上祝福和礼品,营造温暖舒心的工作氛围,向用户传递品牌温度。
在职天数场景也都能加深品牌对用户的情感触达,让用户感到温暖。
5. 打造设计周边,渗透品牌文化
通过对美事表情包元素的提取,设计创意的礼品周边,既能有效渗透美事的品牌文化,还能大大提升用户对于产品的好感度。
6. 情感运营,加强用户粘性
年底通过盘点用户数据,为用户营造一个个性化、情感化、有温度的视觉感受,打造一份具有仪式感的专属年度报告,易拉近用户间与产品的距离。另外在可通过制造些话题,形成一定范围内的传播效应。
总结 到尾声,简单做个总结:在整个项目过程,我们从用户角度出发并关注用户情感的多样性,洞察更多用户的真实诉求,从而不断优化我们的产品体验设计。为了给用户提供更愉悦的体验,我们思考如何更好的将情感化设计应用到产品当中,简单来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首先明确项目的目标。这点非常重要,这能让我们在后面的设计过程中不跑偏方向。 然后梳理情感化设计的应用场景。根据自身产品的需求,可以对应用场景做个优先级,慢慢迭代设计。 最后通过符合或 IP 融合到设计创意并贯穿整个产品的设计中。拟人化的 IP 传达的信息,更容易引起用户共鸣。 以上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有关情感化设计的一些思考,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些启发,也借此与大家一起共同探索、学习成长,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
最后感谢大家的阅读。
欢迎关注「58UXD」的微信公众号:
-
万字干货!京东莫奈可视化平台体验升级复盘
UI交互 2023-02-07.video_pc { width: 100%; height: 585px; } @media (max-width:767px) { .video_pc { height: 50vw; } } 当视频无法...当视频无法加载时请刷新页面, 或前往PC获得最佳体验。
一、前言 莫奈是一款主要服务京东内部用户的数据可视化平台,它以容器的形式将京东城市各种与智慧城市建设及运营相关的能力聚合,并以可视化的形式面向客户呈现。
作为 京东 莫奈的设计负责人,过去三年一直负责 莫奈可视化 平台的用户体验设计工作,由于本人日常设计主要以智慧城市、数据可视化大屏为主,所以我既是莫奈的设计负责人也是莫奈的深度使用者或者说专家用户。在长期使用莫奈的过程中,本人梳理了大量与视觉、体验相关的问题,这些问题,部分在产品日常迭代中得到了优化,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解决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成本;与此同时,作为用户体验 设计师 ,我日常与业务方、客户方以及用户接触紧密,所以在与大量用户沟通后,也从用户侧收集了不少使用体验相关的问题。我对以上两个渠道的问题整体梳理汇总,并与产品侧讨论沟通后,大家认为这些问题比较严重的影响了用户使用莫奈的效率,降低了莫奈对业务侧赋能的质量,提高了客户使用莫奈的成本。所以我们必须规划出一个产品迭代的周期,针对莫奈体验问题,进行一次密集的优化和革新,这便是本次莫奈体验升级改版的基础背景和原因。
本篇文章写作的主要目的,是想将本人在这次改版设计中用到的一些方法、流程和经验与大家做次交流和分享,希望能为同行在类似的改版设计中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京东往期案例复盘:
让购物简单快乐!京东 APP 11.0 深度解读:视觉篇 在 APP11.0 深度解读系列的第一篇文章中,剖析了基于生态进行体系化大改版的解读与思考,本文将聚焦于视觉设计,阐明我们对此版本的设计主张与思路,在各个场景是如何外化以辅助达成改版目标的。
阅读文章 >
二、体验升级流程 实际上,在梳理出整个体验升级流程之前,通过与产品负责人的多次沟通,我们事实上已经对体验升级这个需求达成了共识,而流程图解决的是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
下图展示的这套体验升级流程较为通用,大多数产品的体验升级都可参考下面的流程执行。
这套流程的主要作用有两个,一是通过它可以更直观的跟产品负责人、开发负责人等关键角色沟通,让大家对体验升级这件事儿有整体且全面的了解,方便大家评估工时、预估成本和安排排期;另一方面也能够使我自己的工作推进的更加有节奏有条理,避免工作内容长时间停滞在某一个环节而影响整体进度。
三、改版背景及产品简介
基于 STAR 法则,背景概况部分向大家介绍莫奈体验升级的必要性。在企业中,想要推动一个需求顺利执行,那一定是需求上下游以及相关方的利益都得到了体现和满足。莫奈此次升级,从体验设计师角度来讲,我们作为用户的代言人,在了解到用户大量反馈和建议后,有责任将用户的声音转化为需求,并推进落地为产品的一部分;从产品团队来讲,莫奈想要不断发展,持续为客户和业务方带来显著的效率提升、明显的成本下降,也必须对过去老旧的产品架构做一次深度的革新和优化;从前端工程师、研发同学的角度看,以往不合理的底层代码设计,使产品在性能、稳定性等方面留有大量隐患,因此在日常迭代工作之外,研发同学总要消耗部分精力去维护那部分不稳定的存在,从而导致研发同学人效比低、开发体验差;从上级 Leader 来看,公司的核心经营理念是“成本、效率、体验”,但成本的降低、效率的提升、体验的优化都依赖于强悍的技术和优秀的产品,而莫奈此次体验升级正是践行公司核心理念的有效尝试,综上,此次体验升级于多方有益,符合部门整体利益,所以大家很快达成共识。
四、莫奈典型用户场景梳理 通常我们说用户体验时,用户是一个群体的概念,而这个群体如上图所示,可以被进一步细分为多种角色,理想情况是每一类角色的体验都被满足,但现实执行中我们必须要有策略和取舍。所以要想产品有好的体验,首先我们要知道用户群体中不同角色对产品的使用情况如何,并找到对产品依赖度强使用频次高的那部分用户和场景,然后针对他们以及他们使用的场景做高优先级的优化。
从莫奈典型用户使用场景可以归纳出:
首先,莫奈的主要使用者为各个项目的产品经理及开发工程师,其中设计师也有相当大的使用强度,这三类用户他们直接使用莫奈,并把莫奈作为解决数据可视化场景构建相关需求的主要工具和方案,所以,以上三类用户,我们将其称之为莫奈的核心用户。核心用户使用莫奈产出的作品,经由上下游同事传达和部署给业务方及客户后,莫奈的商业价值便得以体现。
其次,每类用户使用莫奈不同功能模块的频次不同。从使用场景中我们也发现,莫奈的使用具有上下游的关联性,核心用户处于流程的下游,中上游的用户虽不是核心用户,但他们因为更接近客户和业务,往往具有比核心用户更高的决策权。因此我们优先让核心用户体验提升并不意味着放弃上游的体验,而是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我们的工作必须有取舍有重点。实际上我们是通过建立核心用户的声量和口碑来向上游用户传达莫奈的价值和特色,通过核心用户使用莫奈交付的结果来证明莫奈的可靠。与此同时,我们也通过对内外的宣讲和培训,持续接收上游用户的反馈,并在迭代中持续优化。
五、体验痛点分析-用户调研 知道了核心用户是谁,那么核心用户的体验痛点是什么呢?
虽然在日常的交流沟通中我们已经获取了不少用户反馈、收集了相当的问题建议,但作为体验升级的系统性工作,为了更全面的了解用户体验痛点,我们还是设计了一次完整的用户调研活动。本次调研主要采用线上问卷调研、线下访谈+用户行为观察的方式进行。线上问卷采用京东良研问卷系统,除了面向核心用户推送,我们还面向莫奈主流用户及边缘用户推送了问卷内容,因此,问卷调研整体覆盖较为全面。线下访谈除了邀请部分核心用户,我们也从问卷系统中筛选了部分反馈问题多且愿意参加线下访谈的用户参与。线上线下均包含内外部用户,以期获得更加客观真实的反馈。
用户调研的核心目标是充分收集用户反馈,并将反馈结果量化及系统化,量化后的结果可做为设计侧推动产品执行体验优化的关键依据,也可以作为后续验证优化结果的对照项。
六、体验痛点分析-问卷设计 本次问卷设计我们参考了 PSSUQ 整体可用性量表,并结合本次调研目标做了部分调整。
PSSUQ 整体可用性量表可以从系统易用性、信息质量、界面质量三个方面将体验结果量化,然后通过与行业基本经验值比较,既可以知道用户对莫奈在以上三项的满意度,也可对莫奈当前整体体验结果有一个全局的概况性评价。同时根据三个方向的评分也可以更细致的指导后续的设计优化方向,为设计决策提供更多科学可信的依据。
PSSUQ 整体可用性量表作为一个通用模版,其内容比较固定,为避免多次打扰用户,提升问卷调研效率,我在 PSSUQ 的基础上添加了少量关键信息甄别、用户反馈积极性识别类问题,从而使问卷内容更加符合本次调研目标。
七、体验痛点分析-问卷调研 问卷设计好之后,接下来就是问卷发放以及结果分析了。
PSSUQ 量表内每个问题均有 8 个选项,「1-7」是对该项描述的认可程度,得分越低代表用户对该项描述越认可;「NA」代表用户对该项描述无法评价。本次调研通过京东良研发放线上问卷 100 份,共收到有效问卷反馈 87 份(大于 PSSUQ 所需的最少样本数量:20),说明问卷结果具有较好的可信度,其结果值得进一步研究。
通过整理和统计问卷数据,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内外部用户在系统易用性、信息质量、界面质量三个维度对莫奈均不满意 对比行业经验值(均值),莫奈系统总体体验质量与行业同类产品存在明显差距 莫奈用户群体整体积极性较高,具有较强的沟通及反馈意愿 整体评分结果与日常同相关同学的沟通结果一致,以上评分结果也反映出此次体验升级的紧迫性,作为由设计驱动的改版设计,设计侧面临较大压力。
八、体验痛点分析-亲和图 在设计问卷的环节我也提到过我们的问卷在 PSSUQ 量表的基础上针对本次调研目标做了部分调整和优化,而线上问卷最后两个选项以问答题的形式向被调研用户提供了对莫奈各方面建议的反馈渠道,通过问答项我们收集到用户反馈的各类问题 80 多条,我们采用亲和图对这些反馈做整理,亲和图顾名思义,它可以使具有类似特征和关联属性的问题更加临近,从而将零散的问题被归类,方便从杂乱的问题中找到规律,并通过比较不同类型问题的占比,更直观的了解用户反馈的问题主要集中在那些方向。
如下图所示,产品的反应速度及稳定性、模板和组件丰富度是用户反馈问题最集中的两项,前者影响用户最基础的使用体验,后者决定产品能多大程度上便捷的服务用户。良好的稳定性和反应速度可以让用户专注于任务本身,而使用模板能最快速的产出作品,降低新手的使用门槛,丰富的组件能够满足用户在各类复杂场景下的业务需求,减少组件二开成本,提高交付效率。针对这两个大的问题点,首先,对于那些能够在当前产品日常迭代中优化的点,我整理后会以需求的方式向产品团队提出,并在日常迭代中逐步优化;然后,对于那些需要“伤筋动骨”做底层优化以及长期运营沉淀才能有效改善的问题,我们会进一步向用户收集和完善相关信息,并将相关问题梳理到本次改版任务中,做系统的解决和处理。
九、体验痛点分析-线下用户访谈 在「05、体验痛点分析-用户调研部分」已经介绍了本次参与访谈的用户来源,但在实际执行时,我们也邀请了部分在线上问卷反馈中描述模糊不清、难以理解,需要面对面交流或者演示才能理解的问题的用户。
访谈先通过与用户简短的沟通了解用户的岗位/职业以及使用莫奈的主要场景、频次、设备等,然后通过给用户设置一到两个简单的任务,观察用户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行为、表情、语气等,以了解莫奈在一些典型使用场景下的易用性及可用性。比如,对于视觉设计师:请在画布中添加一个条形图,并将条形图的颜色修改为绿色、激活纵轴辅助线、修改辅助线为虚线样式....;
对于开发工程师:请在画布中添加一个环形图,并使用 json 为环形图添加一组动态数据....。之后,在用户完成基础任务后,我们还会针对用户关心的问题进行更细致的沟通,了解用户更细致的反馈。对于用户反馈的问题,我们整理后会在公司内部的需求及研发管理系统“行云”中以需求的方式提交给产品团队并同步添加反馈问题的用户为该需求的关注者,后续,当该需求的状态有任何更新时,问题反馈者都能及时收到更新。如此,受访者反馈的问题从需求提交到需求最终提测验收,都能在线跟踪并闭环。这样做既是我们团队的责任,也可以增进用户对莫奈的信任,并期望活跃用户后续能继续为莫奈提供建议和反馈。
十、体验问题汇总-用户体验金子塔 通过线上问卷调研及线下访谈,我们已充分了解了用户心声,接下来我们通过用户体验 5 要素模型,将各类问题进一步归纳并按照产品建设的上下游协作关系,把每一个具体的问题汇总给对应的角色,并由对应的角色产出具体的解决方案,然后通过线下会议同步各自方案并对方案进行评审和沟通,由此,关于体验升级的所有事项及具体任务便可周密安排,之后便是资源投入、推进升级工作具体执行。
从用户体验 5 要素,分析「盒马鲜生」是如何收获百万好评的! 前几天我去盒马鲜生凑热闹逛了一会,体验了一下盒马的商品品类、用户动线、展柜分布和设计、APP交互、品牌设计等方面。
阅读文章 >
用户体验 5 要素模型,从产品的战略层出发,层层递进直到表现层,把影响用户体验最根本的因素分层并可视化,借助这一模型可以让大家对“用户体验”这个概念有更好的理解,并能促成大家在更大的层面上达成共识。以往谈到用户体验,大家首先想到的是界面是否好看、交互是否流畅,然而一些对用户体验也有着重要影响但“不可见、不直观”的因素却往往被忽视,尤其对开发侧同学更是如此,他们鲜有意识到产品的目标、内容以及性能等这类的因素,也是构成用户体验的重要部分。对于莫奈这样一款长期维护持续迭代的产品来说,好的用户体验并不能以“毕其功于一役”的方式来实现,而是要通过持续不断的改进和优化才能持续满足并提升用户体验,所以借助用户体验 5 要素等模型,我们引导产品及研发团队更好的理解用户体验,这样不仅能帮助设计师在本次体验升级改版工作中与大家高效协作,也非常益于之后日常产品迭代的沟通与协作。
十一、体验问题汇总-体验升级方向
上一步,我们通过用户体验金字塔将体验问题汇总并划分给了不同的角色,之后各个负责人产出解决方案并与大家评审和沟通,而体验升级方向正是基于大家对各类方案一致沟通后达成的共识和结果,体验升级方向以设计为主导,同时兼顾产品和研发的部分目标,我们用 5 个短句将五个升级方向概括,每个方向尽量解决一个维度的问题,比如“界面视觉质量提升”解决表现层的问题、“信息层级优化”解决框架层的问题。体验升级方向作为对体验升级结果的导向,将指导后续设计动作的展开。
十二、策略制定-设计目标确定
基于体验升级方向,接下来就要制定具体的设计策略,来实现体验升级方向中要达成的结果。设计策略制定第一步先确定设计目标,我们将设计目标拆解为三个方向,每个方向通过两个关键词定义。设计目标主要分为视角与交互两个方向,同时兼顾产品侧“易拓展、易维护”的需求。实际设计中,视觉与交互并非独自分开进行,在设计开始的阶段,需要先定义设计风格等基础设计要素,之后视觉便可在此基础之上全面展开,此时视觉设计要考虑交互的效果,交互设计也需要斟酌设计的展现。
十三、设计执行-视觉风格定义 对于设计目标中关键词所代表的那些抽象概念,每个人的认知可能都不一样,但是搜索引擎和大数据推荐的算法,可以告诉我们普通大众对那些关键词所表现出来的意象是如何认知的,之后我们便可从符合大家普遍认知的视觉素材中,提取出符合关键词所表达出的意象的设计要素,之后通过在设计中应用这些设计要素,就能把关键词定义的抽象的设计概念转化为具象的认知,我把这个过程称之为“抽象概念的可视化”。而“情绪版”是我完成上述工作的主要工具。
我们使用搜索引擎以及 AI 推荐的关联算法,针对“科技和高效”这两个视觉目标的关键词收集了海量的音视频设计素材,把这些素材集合在一个画布上形成“情绪版”,然后通过归纳这些素材共有的特点/要素,就能将体现“科技、高效”这两个概念的所有设计要素剥离出来,并通过简洁的文字加以描述和归纳。此后,我们通过在视觉设计执行的过程中应用这些设计要素,通过合理的搭配和组织,将这些设计要素融入到莫奈新的设计语言,如此,产品最终便可在视觉上呈现出与视觉目标关键词定义的一致的视觉和心理感受。
十四、视觉风格定义中的 7 要素 基于情绪版提炼出的设计要素其实已经足够具体,但是如何将这些要素应用在设计中,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归纳。我个人一直以来习惯从形、色、字、质、构、动、音 7 个维度分析一个设计作品的设计风格,就如同人体是由肌肉、骨骼构成的一样,以上 7 个维度也是构成一个设计作品的“经、骨、肉”。所以,我认为对于一个设计作品,尤其是 UI 设计作品,以上 7 个维度基本能够完全概况它的风格,所以当我要为自己的产品做风格设定时,我也是从这 7 个维度出发来为每个维度定义具体的风格和策略。
这种细分维度然后定义风格的方式有多种优势,其中最明显的是它能够将我们风格定义的设计工作条理化,避免反复尝试和摸索造成的大量返工和思绪混乱,比如,如果我对质感的定义有偏差,不符合情绪版中提取出来的设计要素的特点,这时候我只需要对“质感”这个维度的风格进行优化和调整,而不需要推翻整个 7 要素重新再来。这种设计方式让我的设计更加理性,也让后续设计执行的工作更加的有条理和舒适,从设计风格落地的角度来讲,这种方式我个人认为是最能够忠于情绪版所归纳出的设计感受的方法。
十五、视觉改版:造形演绎 对于产品界面的造形设计,一方面依照情绪版中提取的设计要素“透视、空间感、异构造形”来考虑,另一方面我也结合莫奈的产品 Logo 做了适当的抽象和演绎;两者结合最终确定了当前莫奈的造形设计。
首先,产品左侧主导航采用了具有一定透视角度的异形设计;产品顶部标题区域也采用了相同的设计思路:左侧为品牌 Logo 设计了一个容器,Logo 在其中容纳放置;Logo 右侧收起的区域预留了常用公告、跑马灯的设计,方便产品把日常重要信息同步给用户;最右侧呈现用户个人中心、空间管理、使用帮助等菜单项。
对于这种异形的设计,用户是否能够接受,在设计开始时我存在一定的疑虑,因此在设计初稿定稿后我们邀请了部分用户做了测试,大部分用户认为新的设计有创意具有鲜明的特点,也有部分用户认为透视的设计看着较为怪异,尤其是左侧主导航的文字在添加透视效果后识别性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针对用户反馈我优化了透视的角度,从多个透视数值中选择了一个即能展示透视的设计效果、又不至于透视过大导致文本图标等变形严重而不易识别的角度,其次,我还配合开发同学对导航透视文本和图标的渲染做了一些优化,从而使其具有更好的识别性和清晰度。在以上两项优化完成后,新的用户测试表明大家对该设计的满意度有很好的提升。
十六、视觉改版:色彩搭配
莫奈在改版之前就已经有自己的品牌色,新的色彩升级围绕“科技与高效”两个关键词,结合情绪版提取的设计要素,将原有品牌色做了细微的调整。首先蓝色饱和度增加,绿色调整色相使其偏向蓝色的一端并增加亮度。如此,当两个颜色搭配使用时,蓝色作为主色调体现科技、可靠的视觉和心理感受;绿色作为点缀色和强调色,体现活力、高效与创新。蓝绿对比强烈,具有很好的场景适应性和品牌特色。
十七、视觉改版:字体选取 字体作为 UI 界面中最常见的元素以及作为信息呈现的主要载体,字体的使用对产品的易用性和视觉表现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结合体验升级方向中定义的“增强品牌特色”的目标以及情绪版中提取的非衬线的设计要素,对于字体的设计风格,我将其归纳为"定制化、品牌性和非衬线"。
为了实现字体风格的设计目标,我选取了两款京东品牌的定制字体“京东朗正体”及“京东正黑体”。京东朗正体经过多次迭代,目前具有丰富的字重和独特的品牌特色,将该字体用于莫奈的品牌 Logo,可以很好的体现京东的品牌特色并体现出与其它产品差异化的字体设计。京东正黑体主要用于莫奈产品中的数字、拼音、英语、数值符号四个场景,该字体也是京东金融 APP 的系统数字字体,其最大的特点是等宽、简洁、紧凑具有很好的识别性与易读性,并且该字体有较小的字符宽度,所以当其用于大屏编辑器时,能够在相同的空间下容纳比其它字体更多的字符,而这个特点对于“寸土寸金”的属性面板尤为重要。此外,该字体在作为数字字体使用时,其小数点、千分符等也具有很强的特色,具有不错的辨识度与个性。
而产品中的中文字体 Mac 与 Windows 系统有不同的方案。在 Windows 下,由于系统自带的微软雅黑当字号小于 14pt 时,字符在水平方向上存在明显“参差不齐”的现象,加之该字体很少更新,没有针对当前高像素密度、高分辨率的屏幕特点做相关的适配优化,所以在高分屏下,其字体边缘会有明显的锯齿。之前在用户调研中,有用户反馈字体模糊不清、识别困难也是上述原因造成,所以 Windows 系统下莫奈界面字体选取了思源黑体,思源黑体是 Adobe 与 Google 联合开发的开源字体,其字重丰富、字形简洁、现代,能够很好的适应 PC 与移动端的显示,也能适应当前已渐趋主流的高分屏,所以使用该字体能够给用户带来不错的信息呈现。除此之外,思源黑体的字形特点与 MacOS 系统下的苹方字体相似,因而使用思源黑体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保证用户在不同平台使用莫奈时体验的一致性。
十八、视觉改版:质感表现 质感的呈现主要通过色彩、透明度的变化、毛玻璃效果的模拟来实现,色彩与透明度的变化搭配毛玻璃效果使用,可以呈现科技、轻盈的质感。
十九、视觉改版:结构设计 结构设计主要目标是组件化及原子化,莫奈最核心页面是大屏场景编辑器,该页面承载着可视化大屏由 0 到 1 构建所需的大多数功能,也是莫奈产品日常迭代维护投入资源和成本最集中的模块。以往编辑器的界面设计虽然也有不错的设计规范,但是并没有按照原子化、组件化的思路来考虑各类组件组合使用时的搭配问题,因此基于以往的设计规范,大屏编辑器页面的产品需求总是需要 UI 产出设计稿研发才能开发,且由于没有系统的梳理过编辑器页面各种组件的类型,所以部分组件在同一页面的不同位置存在不同的形态;还有一些组件,在具体页面中的使用并不符合该组件的功能和用途,存在错用乱用的情形,由此造成编辑器的界面设计、开发和维护都具有较高的成本。
新的改版设计,在设计之初就联合产品对编辑器内的各个模块所包含的各类组件进行了梳理,通过将各个模块的组件罗列出来,然后重新梳理组合、去重、合并之后,我们就可以知道当前编辑器界面总共有哪些类型的组件,以及每类组件用在何处,而组件原子化后也通过间距规范、使用场景示例等方式解决了如何用的问题。
原子化的组件,精简了组件的数量,同时每个组件也针对自身功能和用途的特点进行了优化,在此过程中也考虑了组件搭配、组合使用的适配和呈现问题。比如,针对颜色选择组件,我们默认以十六进制展示颜色色值,并在色值后以百分比显示该颜色的透明度,我们还在色值后面增加了色值预览的小色块,这样的设计兼顾了开发与设计同学使用莫奈的场景。对于开发同学,他们在代码中习惯使用十六进制色值,而设计师更习惯于 RGBA 或 HSLA 的调色模式,因此,虽然十六进制的色值也能包含透明度信息,但我们依然在颜色后面增加了百分比及小色块,已帮助设计同学确认颜色的正确性,此外我们还通过色彩显示模式切换、自动输入校正等手段,确保不管用户输入的颜色采用何种方式,最终属性栏都是按照用户设置的模式以统一的格式呈现。而诸如此类优化,在本次体验升级中不胜枚举。
二十、视觉改版:动效设计 莫奈的动效设计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用于页面视觉效果营造的氛围类点缀动效,另一类是用于功能及信息传递的交互类动效。两类动效都通过“节奏感、轻盈”的设计风格,传递科技、高效的视觉感受。
在本次动效交付中,为了保证动效的清晰度与流畅感、并减少动效的体积和提升动效加载速度,动效文件均采用 Json 代码的形式交付前端,该类动效由浏览器在网页端实时渲染,具有矢量动画的特点,能适应多种设备及屏幕分辨率,具有优秀的前端呈现效果。
首页科技感流光氛围动效
页面及大屏加载 Loading 动画
二十一、设计执行-典型页面效果 1. 产品登录页
2. 产品首页-我的可视化页面
3. 我的可视化页面改版前后对比
4. 大屏模板页面
5. 可视化场景编辑器页面
6. 可视化场景编辑器页面改版前后对比
7. 产品主要 ICON 设计
二十二、交互优化:图表属性配置优化 针对视觉层面设计优化后,接下来针对莫奈典型的用户使用场景以及之前线上问卷、线下访谈中用户反馈问题比较集中的一些场景进行交互层面的优化,我们交互优化的目标是“简单、流畅”。
首先进行交互优化的是各类图表的属性及配置项设置相关的交互优化。
莫奈作为一款可视化场景搭建平台,为用户提供了各类型的图表,每个图表均具有“样式、数据、交互”三大类配置属性,这三大属性,从图表看起来是什么样、图表展现了什么数据、图表可以与用户进行那些互动三个维度解决了图表在数据可视化呈现中最基础的需求。由于图表在数据可视化呈现中频繁使用,所以与图表配置相关的操作自然也是相当高频和常用。当前版本下,图表配置项主要问题有两个:一个是图表配置项层级过深,用户需多次点击才能对某一内容进行修改;第二是批量对多个图表的相同属性进行修改在当前版本不可用,导致用户图表配置成本高。针对用户最关心最影响体验的两个交互问题,我的优化方案如下。
优化图表配置项层级过深,用户需要多次点击才能对某一个内容进行修改的问题
要解决问题,首先要知道问题从何而来。经过深入与产品、研发同学及部分用户访谈沟通后,我发现当前导致图表配置项层级过深主要有两个原因,分别是产品规划与设计展现。
具体来讲,产品层面有三个问题:
① 产品对于当前图表配置项的结构梳理是以程序的逻辑来呈现,而非以用户的视角来归纳。举个栗子,在当前版本如果用户要修改柱状图某个柱子的颜色,操作路劲如下:样式>数据系列>系列名称>形状设置>颜色设置。而这一路径为何如此设计?因为颜色这个属性的后端代码就是这样的结构。这一路劲把用户最易理解、最直观的属性名放到了路劲的末位,而在它之前呈现的内容、名词其实都有一定的理解难度,尤其对于新手更是如此!用户想要更改颜色,Ta 首先需要知道什么是数据系列、其次还要了解形状设置可能包含哪些属性等,正因具有一定的门槛且不直观,所以用户初次进行上述设置时往往需要在样式一级菜单下点击多个属性、反复尝试确认,才能最终完成颜色修改的设置,这样一个使用的流程自然会给用户“层级过深”的感受
② 图表配置结构存在冗余、不够精简。还是上面那个栗子,用户修改颜色需要触达第 5 级。但是这种细致的分层分级的结构设计是必要的么?答案是并不是!因为只有用户关注的才是有用的,产品应该提供用户想要的内容而不是强塞给用户产品具有的所有的功能,所以我们没有必要把图表在后端具有的所有属性都罗列出来,适当的对配置项做些精简,合并一些同类的属性、然后通过“更多”按钮隐藏一些对图表呈现无关紧要的内容,如此,图表配置项便能瘦身,用户使用起来也更轻松。
③ 图表配置项的各个属性,在属性列表的排序没有遵循用户使用的频次和习惯。排列在前面的属性并非用户最常用的那些,因此用户要在列表中从上而下的“翻找”,这种使用过程中的顿挫感,一方面影响了用户使用产品的效率,另一方面也加深了用户“层级过深”的感受。
知道了问题从何而来,那么解决问题便也变的简单。首先,我们联合产品经理,对莫奈已有的 60 多个各类图表组件,逐个进行了配置项的梳理,当所有图表的配置项都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时,他们的共同点、同类项便一目了然。此时,之前存在的“图表配置结构存在冗余、不够精简”的问题便可解决。而对于先前存在的 01 与 03 问题点,在上述梳理工作完成后有了一定的优化和改善空间,但仍然存在一些不确定的因素影响设计和产品的决策。比如、“属性列表中,哪些属性是用户最常用的”,类似这样的问题我们通过访谈几个用户并不能得到可靠的结论,对此,一方面我们通过为配置项区域增加数据埋点,分析用户对各个配置项使用的频次来为后续的持续优化提供决策支持,另一方面我们也参考、调研了同类产品中一些用户量较大、设计质量较高的产品来进行当前有限的优化。
配置项层级过深的另一个原因,是属性配置列表的结构及布局设计存在“深层级、空间利用率底”的特点。
如下图,左侧图片示意了旧版莫奈的配置列表设计结构。可以看到旧版设计完全采用树结构的形式将各项自上而下排列,并且采用每级向右缩进一个字符的形式来做层级的区分,旧版的设计基准尺寸为 1440PX,属性配置栏本身较窄,而逐级缩进的策略更是导致信息展示困难;其次,树状的结构在展开层级较多时,部分一级属性会被挤到一屏之外,用户需要频繁滚动鼠标滚轮才能看全信息,综上,旧的设计策略也给了用户“层级深”的直观感受和交互体验。
新版设计首先增加了配置属性栏的宽度,让其能够在横向上展示更多信息;其次,新版设计,将提炼后的一级属性标签固定在属性配置列表左侧。相较于之前,这样的设计始终能够让用户清晰的看到所有一级属性,用户可以随时在各类属性中切换,并且右侧属性内容的滚动也不会影响一级属性的位置,如此就给了用户很好的全局观和使用的便利性与确定性。最后,新版设计采用分隔线与色块结合的方式来表达属性列表内的层级关系,去掉逐级缩进后,配置列表在视觉上更加整齐一致、且空间利用率也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优化“批量对多个图表的相同属性进行修改在当前版本不可用,导致用户图表配置成本高”的交互问题
在数据可视化场景搭建过程中,用户对多个图表的相同属性进行统一修改、一次性调整的需求非常迫切和刚需。比如当前可视化大屏中有 N 个图表,此时,用户想要将其中 6 个图表的横轴颜色调整为相同的绿色,在用户的视角下,此时的操作应该是先选中 6 个想要调整的图表,然后找到横轴颜色设置项,之后统一调整色彩。但莫奈当前的版本,如果用户按照上述流程操作,看到的将是下图左侧的示例:图表多选之后,对齐、坐标等基础项仍然可用,而与属性相关的其它设置并没有被聚合并呈现,在此情况下,用户想要完成最初的目标就只能 6 个图表逐个依次调整!显然,这样的操作并不符合用户预期,它使用户的操作效率大大降低。
上述问题是一个体验相关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强技术相关的问题,我们想要让多个图表的同类项聚合显示,首先要能在底层对各个图表的配置项有十分清晰的梳理,好在我们解决第一个问题:“配置项层级过深”时,已经完成了对 60 多个图表的细致分析,有了这项工作的基础,当前面临的问题便不那么棘手。如右侧示例:当用户多选图表时,图表的同类项会被聚合,并以用户视角的理解,将属性类别进行分类,这样的分类打破了传统的按照图表固有属性排列的惯例,而是把图表固有属性整合归纳到用户易于理解的类目下,如此,用户多选图表之后便能够便捷的对图表的各类属性进行统一的调整和修改,而这样的操作是符合用户习惯和预期的。
二十二、新建大屏交互流程优化 新建大屏作为创建数据可视化场景的第一步,它的易用与否直接给了用户最直观的对莫奈的第一感受。对于新建大屏的交互优化主要有三个方面:创建流程、模板预览与模板展示。
创建流程优化:首先,旧版的创建流程:新建可视化>选择模板>大屏命名>创建成功。 这一流程中“大屏命名”是没有必要的,因为用户在新建可视化大屏时可能存在多种需求的可能性,也许用户只是想看看创建完成后内部编辑器是什么样,或许用户有实际项目,但当前项目名称也并未确认,所以在此时添加一个不可跳过的步骤着实让人不爽,况且大屏创建成功之后在多个位置有多种方式都能便捷的修改大屏名称,因此,更快速的进入编辑器开始设计创作才是用户创建可视化最根本的目标,所以,拿掉“命名流程”,显然可以让整个交互的过程更加流畅。
模板预览与模板展示优化:原有的设计,当用户点击创建大屏按钮后,会在页面底部拉起一个小的抽屉,抽屉内包含一个空白模板以及有限多个其它内容模板,而在如此狭小的区域展示这么多内容,不管是从交互效率还是视觉效果上看,都显得格外的拘谨和难受。新的设计首先是全屏铺开,尽可能充分的利用页面空间。
在模板展示及预览方面,我设计了列表展示与缩略图分布展示两种方式,并添加了分类标签和搜索按钮,此外还联合产品增加了模板收藏功能,这样用户可以把自己喜欢的、常用的模板收藏,方便之后更快速的使用
模板预览方面,在两种布局模式下,用户鼠标滑过模板缩略图时,模板均会以较大的视图动态呈现模板内容。在列表模式下,模板预览窗口固定在页面右侧区域;缩略图分布的模式下,预览窗口根据鼠标指针的位置激活。当用户选中某个模板时,点击底部创建按钮即刻进入大屏编辑器界面,此时用户便可基于模板内容进一步完成自己的定制化设计。
二十三、全局搜索交互优化 如今移动端各类产品已经给用户养成了算法推荐+自主搜索的产品使用习惯,这种习惯当前也逐步从移动端往 PC 端转化。搜索能从海量信息中最快速的找到用户关心的内容,因而提高搜索功能的易用性,能明显提高用户使用莫奈的效率。
以往的搜索功能按照不同模块和场景分布在不同位置,用户需要先找到对应模块才能进行搜索,降低了搜索的便捷性和易用性。新的设计在保留之前搜索能力的基础上,新增全局搜索,用户在一个位置即可完成对组件(优先展示当前画板内组件)、属性、帮助等内容的搜索和查找,进一步提升搜索的效率。
二十四、图层管理交互优化 一个数据可视化场景,通常是由 N 个数据图表与其它数据要素一起构成的多个页面来呈现和展示的。这些页面内包含大量的元素,而对这些元素的管理主要通过大屏编辑器页面左侧的图层管理面板来实现。一般我们对图层管理的手段主要有三种:命名、分组和查找。
给组件命名是一个耗时且麻烦的行为,我们在做用户调研时发现,大部分用户都没有给组件规范命名的习惯,大多数情况下,组件在图层面板列表内都是以默认名称或者默认名称+1、2、3 的形式存在。这导致了当页面组件较多时,通过组件命名来查找组件其实相当困难,所以自动生成缩略图的形式相比让用户耗费大量时间为图层命名更能改善用户体验。缩略图以快照方式保存当前组件最新状态截图,从而帮助用户更快速的将图层组件与页面上的内容对应起来。
新的设计,图层成组后也取消了缩进字符的效果,我采用给成组对象设计更明显的分组示意图标以及为组内列表添加深色色块的方式,完成了成组对象与列表内其他要素区分的需求,新的设计使成组对象更易查找和识别。
此外,我们还增加了对图层列表的搜索功能,帮助用户快速定位名称已知的设计元素。
二十五、经验总结 此次体验升级是设计主导推动,产品与研发紧密配合的结果。体验设计师作为最接近用户的群体,是产品与用户沟通的桥梁。时刻关注用户心声,并能将用户细碎的吐槽和各类反馈转化为体验痛点、制定对应的优化策略是体验设计师的基本功。而对于设计和产品本身是否热爱,也是设计能否不断精进、体验是否能够不断提升的关键。好的设计不仅服务了产品、帮助了用户、同时也成就了设计师本身。
本人为莫奈提供设计支持的三年多时间,在没有 KPI 要求和外部压力的情况下,通过公司内部需求管理系统“行云”,为莫奈提交 231 个体验优化建议;以线下线上的形式面向莫奈产品及研发团队进行了 20 多次专业分享。正是日常这些积极主动且持续的努力,使我本人与莫奈产品团队建立了非常友好紧密的联系,这也为推动本次体验升级改版提供了巨大的助力。我认为作为体验设计师,我们不仅要对用户有同理心,为用户创造愉悦舒适的感受,同时也要对身边的同事、职场中的合作伙伴有相似的同理心和换位思考的意识,体验关乎人、环境与生活,尝试在生活中磨炼自己创造好的体验的能力,并将其应用到体验设计师的职业工作中,我相信,倘若如此实践,必能在职业和生活中都获得有不错的成就。
好的产品,必然是持续关注用户诉求,不断迭代发展的产品,好的体验设计也必然是陪伴产品不断优化、持续精进的设计,复盘的意义不仅是沉淀过去的经验,更是为未来更好的体验蓄能。
此次分享如能为大家带来那怕一点点的启发,本人便倍感荣幸、开心至极! 期望大家能够与我有更多交流,么么哒~~
欢迎关注作者的微信公众号:「BYMD」
-
第一波!2023年2月精选实用设计干货合集
UI交互 2023-02-07大家好,这是 2023 年 2 月的第 1 波干货!现在越来越多的设计工具开始加入人工智能算法,让设计更加轻松,而这一期的设计干货合集当中,就有很多加入了这样的功能,从抠图到图片质量提升,从配色方案到室内设计,都越来越好用。另外,还有平面设计式的网站搭建工具、游戏引擎级的动效设计工具,都相当有趣。大家好,这是 2023 年 2 月的第 1 波干货!现在越来越多的设计工具开始加入人工智能算法,让设计更加轻松,而这一期的设计 干货合集 当中,就有很多加入了这样的功能,从抠图到图片质量提升,从配色方案到室内设计,都越来越好用。另外,还有平面设计式的网站搭建工具、游戏引擎级的动效设计工具,都相当有趣。
当然,在此之前记得看看往期干货中有没有你感兴趣的素材:
第四波!2023年1月精选实用设计干货合集 大家好,这是 2023 年 1 月的第 4 波干货!
阅读文章 >
下面我们具体看看这一期的干货:
1、平面设计式网站搭建工具 https://webwave.me/
WebWave 也算是一个思路清奇的网站搭建工具,他遵循当下的设计趋势,让网站设计不再拘泥于网格系统和网站搭建约定俗成的设计方式,让设计师可以更加充分的发挥创造力, UI 元素可以被放置于任何位置,完成更加自由轻松的设计。在功能上,WebWave 也确保了诸如商店、电子邮件、SEO、域、托管等常见的网站功能,相当完善。
2、网站所用字体分析工具 https://fonty.io/
这是一个对于网页设计师和开发者非常有用的工具,你只需要输入网址,它会将这个网站所用的全部字体都列举出来,并且会在页面右侧展示字体的显示效果。对于不太习惯检查源代码查看网页字体的同学而言,这种工具可以省去大量的麻烦。
3、人工智能配色方案生成工具 https://colormagic.app/
ColorMagic 是一个使用 GPT-3 来生成配色方案的工具,这个工具也是经过大量的数据训练出来的,你依然可以使用传统的上传图片的方式来生成配色方案,当然,人工智能的加持下,更方便的方式是直接输入关键词,描述你配色方案的情绪、感觉或者是行业等其他的关键词,ColorMagic 可以借此直接生成高素质的配色方案。
4、图片素质提升+去除背景 Mac 应用 https://icons8.com/goprod
GoProd 是知名设计素材供应商 Icons8 出品的一个高质量设计辅助工具,专门针对 macOS 平台,提供去除背景和图片素质提升两个功能,对于设计师而言,这两个功能绝对是刚需。GoProd 的这两个功能也同样加入了最新的机器学习技术,来确保它的图片放大和抠背景的效果足够好。
5、将 Figma 设计导入 Webflow 的插件 https://www.figma.com/community/plugin/1164923964214525039)
这个 Figma 插件其实是 Webflow 官方出品的工具,它可以将 Figma 所设计的静态页面,直接转化为 Webflow 可用的 HTML 和 CSS 代码,然后你就可以在 Webflow 中添加交互,和更加强大的 CMS 内容管理系统连接到一起,甚至实现一键发布。在使用过程中,你需要授权给给插件,让 Figma 连接你的 Webflow 帐号或者 Webflow 网站。
6、游戏引擎级动画设计工具 https://rive.app/editor
Rive 是一个高性能的动画设计工具,但是和传统的动画工具有很大的差别,它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游戏引擎,它的交互性和可视化成都比起以往的同类工具更高,很多以往需要复杂交互才能实现的效果可以轻松实现,而且如果购买他们的团队服务,还支持高性能的实时动画设计协作。Rive 有 Mac 和 Windows 平台的客户端,不存在平台限制。
7、人工智能室内设计改造工具 https://mobel.app/
这个名为 Mobel 的人工智能室内设计平台,它最初是作为一个室内设计灵感素材平台而存在的,不过 AI 生成技术出现之后,它们开始利用这一技术来进行室内设计,你可以上传室内的照片,然后人工智能算法会自动生成各种不同的配色、家居装饰搭配的方案。对这方面有需求的同学可以先体验一下。
-
第一波!2023年2月精选实用设计干货合集
UI交互 2023-02-07大家好,这是 2023 年 2 月的第 1 波干货!现在越来越多的设计工具开始加入人工智能算法,让设计更加轻松,而这一期的设计干货合集当中,就有很多加入了这样的功能,从抠图到图片质量提升,从配色方案到室内设计,都越来越好用。另外,还有平面设计式的网站搭建工具、游戏引擎级的动效设计工具,都相当有趣。大家好,这是 2023 年 2 月的第 1 波干货!现在越来越多的设计工具开始加入人工智能算法,让设计更加轻松,而这一期的设计 干货合集 当中,就有很多加入了这样的功能,从抠图到图片质量提升,从配色方案到室内设计,都越来越好用。另外,还有平面设计式的网站搭建工具、游戏引擎级的动效设计工具,都相当有趣。
当然,在此之前记得看看往期干货中有没有你感兴趣的素材:
第四波!2023年1月精选实用设计干货合集 大家好,这是 2023 年 1 月的第 4 波干货!
阅读文章 >
下面我们具体看看这一期的干货:
1、平面设计式网站搭建工具 https://webwave.me/
WebWave 也算是一个思路清奇的网站搭建工具,他遵循当下的设计趋势,让网站设计不再拘泥于网格系统和网站搭建约定俗成的设计方式,让设计师可以更加充分的发挥创造力, UI 元素可以被放置于任何位置,完成更加自由轻松的设计。在功能上,WebWave 也确保了诸如商店、电子邮件、SEO、域、托管等常见的网站功能,相当完善。
2、网站所用字体分析工具 https://fonty.io/
这是一个对于网页设计师和开发者非常有用的工具,你只需要输入网址,它会将这个网站所用的全部字体都列举出来,并且会在页面右侧展示字体的显示效果。对于不太习惯检查源代码查看网页字体的同学而言,这种工具可以省去大量的麻烦。
3、人工智能配色方案生成工具 https://colormagic.app/
ColorMagic 是一个使用 GPT-3 来生成配色方案的工具,这个工具也是经过大量的数据训练出来的,你依然可以使用传统的上传图片的方式来生成配色方案,当然,人工智能的加持下,更方便的方式是直接输入关键词,描述你配色方案的情绪、感觉或者是行业等其他的关键词,ColorMagic 可以借此直接生成高素质的配色方案。
4、图片素质提升+去除背景 Mac 应用 https://icons8.com/goprod
GoProd 是知名设计素材供应商 Icons8 出品的一个高质量设计辅助工具,专门针对 macOS 平台,提供去除背景和图片素质提升两个功能,对于设计师而言,这两个功能绝对是刚需。GoProd 的这两个功能也同样加入了最新的机器学习技术,来确保它的图片放大和抠背景的效果足够好。
5、将 Figma 设计导入 Webflow 的插件 https://www.figma.com/community/plugin/1164923964214525039)
这个 Figma 插件其实是 Webflow 官方出品的工具,它可以将 Figma 所设计的静态页面,直接转化为 Webflow 可用的 HTML 和 CSS 代码,然后你就可以在 Webflow 中添加交互,和更加强大的 CMS 内容管理系统连接到一起,甚至实现一键发布。在使用过程中,你需要授权给给插件,让 Figma 连接你的 Webflow 帐号或者 Webflow 网站。
6、游戏引擎级动画设计工具 https://rive.app/editor
Rive 是一个高性能的动画设计工具,但是和传统的动画工具有很大的差别,它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游戏引擎,它的交互性和可视化成都比起以往的同类工具更高,很多以往需要复杂交互才能实现的效果可以轻松实现,而且如果购买他们的团队服务,还支持高性能的实时动画设计协作。Rive 有 Mac 和 Windows 平台的客户端,不存在平台限制。
7、人工智能室内设计改造工具 https://mobel.app/
这个名为 Mobel 的人工智能室内设计平台,它最初是作为一个室内设计灵感素材平台而存在的,不过 AI 生成技术出现之后,它们开始利用这一技术来进行室内设计,你可以上传室内的照片,然后人工智能算法会自动生成各种不同的配色、家居装饰搭配的方案。对这方面有需求的同学可以先体验一下。
-
万字干货!京东莫奈可视化平台体验升级复盘
UI交互 2023-02-07.video_pc { width: 100%; height: 585px; } @media (max-width:767px) { .video_pc { height: 50vw; } } 当视频无法...当视频无法加载时请刷新页面, 或前往PC获得最佳体验。
一、前言 莫奈是一款主要服务京东内部用户的数据可视化平台,它以容器的形式将京东城市各种与智慧城市建设及运营相关的能力聚合,并以可视化的形式面向客户呈现。
作为 京东 莫奈的设计负责人,过去三年一直负责 莫奈可视化 平台的用户体验设计工作,由于本人日常设计主要以智慧城市、数据可视化大屏为主,所以我既是莫奈的设计负责人也是莫奈的深度使用者或者说专家用户。在长期使用莫奈的过程中,本人梳理了大量与视觉、体验相关的问题,这些问题,部分在产品日常迭代中得到了优化,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解决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成本;与此同时,作为用户体验 设计师 ,我日常与业务方、客户方以及用户接触紧密,所以在与大量用户沟通后,也从用户侧收集了不少使用体验相关的问题。我对以上两个渠道的问题整体梳理汇总,并与产品侧讨论沟通后,大家认为这些问题比较严重的影响了用户使用莫奈的效率,降低了莫奈对业务侧赋能的质量,提高了客户使用莫奈的成本。所以我们必须规划出一个产品迭代的周期,针对莫奈体验问题,进行一次密集的优化和革新,这便是本次莫奈体验升级改版的基础背景和原因。
本篇文章写作的主要目的,是想将本人在这次改版设计中用到的一些方法、流程和经验与大家做次交流和分享,希望能为同行在类似的改版设计中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京东往期案例复盘:
让购物简单快乐!京东 APP 11.0 深度解读:视觉篇 在 APP11.0 深度解读系列的第一篇文章中,剖析了基于生态进行体系化大改版的解读与思考,本文将聚焦于视觉设计,阐明我们对此版本的设计主张与思路,在各个场景是如何外化以辅助达成改版目标的。
阅读文章 >
二、体验升级流程 实际上,在梳理出整个体验升级流程之前,通过与产品负责人的多次沟通,我们事实上已经对体验升级这个需求达成了共识,而流程图解决的是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
下图展示的这套体验升级流程较为通用,大多数产品的体验升级都可参考下面的流程执行。
这套流程的主要作用有两个,一是通过它可以更直观的跟产品负责人、开发负责人等关键角色沟通,让大家对体验升级这件事儿有整体且全面的了解,方便大家评估工时、预估成本和安排排期;另一方面也能够使我自己的工作推进的更加有节奏有条理,避免工作内容长时间停滞在某一个环节而影响整体进度。
三、改版背景及产品简介
基于 STAR 法则,背景概况部分向大家介绍莫奈体验升级的必要性。在企业中,想要推动一个需求顺利执行,那一定是需求上下游以及相关方的利益都得到了体现和满足。莫奈此次升级,从体验设计师角度来讲,我们作为用户的代言人,在了解到用户大量反馈和建议后,有责任将用户的声音转化为需求,并推进落地为产品的一部分;从产品团队来讲,莫奈想要不断发展,持续为客户和业务方带来显著的效率提升、明显的成本下降,也必须对过去老旧的产品架构做一次深度的革新和优化;从前端工程师、研发同学的角度看,以往不合理的底层代码设计,使产品在性能、稳定性等方面留有大量隐患,因此在日常迭代工作之外,研发同学总要消耗部分精力去维护那部分不稳定的存在,从而导致研发同学人效比低、开发体验差;从上级 Leader 来看,公司的核心经营理念是“成本、效率、体验”,但成本的降低、效率的提升、体验的优化都依赖于强悍的技术和优秀的产品,而莫奈此次体验升级正是践行公司核心理念的有效尝试,综上,此次体验升级于多方有益,符合部门整体利益,所以大家很快达成共识。
四、莫奈典型用户场景梳理 通常我们说用户体验时,用户是一个群体的概念,而这个群体如上图所示,可以被进一步细分为多种角色,理想情况是每一类角色的体验都被满足,但现实执行中我们必须要有策略和取舍。所以要想产品有好的体验,首先我们要知道用户群体中不同角色对产品的使用情况如何,并找到对产品依赖度强使用频次高的那部分用户和场景,然后针对他们以及他们使用的场景做高优先级的优化。
从莫奈典型用户使用场景可以归纳出:
首先,莫奈的主要使用者为各个项目的产品经理及开发工程师,其中设计师也有相当大的使用强度,这三类用户他们直接使用莫奈,并把莫奈作为解决数据可视化场景构建相关需求的主要工具和方案,所以,以上三类用户,我们将其称之为莫奈的核心用户。核心用户使用莫奈产出的作品,经由上下游同事传达和部署给业务方及客户后,莫奈的商业价值便得以体现。
其次,每类用户使用莫奈不同功能模块的频次不同。从使用场景中我们也发现,莫奈的使用具有上下游的关联性,核心用户处于流程的下游,中上游的用户虽不是核心用户,但他们因为更接近客户和业务,往往具有比核心用户更高的决策权。因此我们优先让核心用户体验提升并不意味着放弃上游的体验,而是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我们的工作必须有取舍有重点。实际上我们是通过建立核心用户的声量和口碑来向上游用户传达莫奈的价值和特色,通过核心用户使用莫奈交付的结果来证明莫奈的可靠。与此同时,我们也通过对内外的宣讲和培训,持续接收上游用户的反馈,并在迭代中持续优化。
五、体验痛点分析-用户调研 知道了核心用户是谁,那么核心用户的体验痛点是什么呢?
虽然在日常的交流沟通中我们已经获取了不少用户反馈、收集了相当的问题建议,但作为体验升级的系统性工作,为了更全面的了解用户体验痛点,我们还是设计了一次完整的用户调研活动。本次调研主要采用线上问卷调研、线下访谈+用户行为观察的方式进行。线上问卷采用京东良研问卷系统,除了面向核心用户推送,我们还面向莫奈主流用户及边缘用户推送了问卷内容,因此,问卷调研整体覆盖较为全面。线下访谈除了邀请部分核心用户,我们也从问卷系统中筛选了部分反馈问题多且愿意参加线下访谈的用户参与。线上线下均包含内外部用户,以期获得更加客观真实的反馈。
用户调研的核心目标是充分收集用户反馈,并将反馈结果量化及系统化,量化后的结果可做为设计侧推动产品执行体验优化的关键依据,也可以作为后续验证优化结果的对照项。
六、体验痛点分析-问卷设计 本次问卷设计我们参考了 PSSUQ 整体可用性量表,并结合本次调研目标做了部分调整。
PSSUQ 整体可用性量表可以从系统易用性、信息质量、界面质量三个方面将体验结果量化,然后通过与行业基本经验值比较,既可以知道用户对莫奈在以上三项的满意度,也可对莫奈当前整体体验结果有一个全局的概况性评价。同时根据三个方向的评分也可以更细致的指导后续的设计优化方向,为设计决策提供更多科学可信的依据。
PSSUQ 整体可用性量表作为一个通用模版,其内容比较固定,为避免多次打扰用户,提升问卷调研效率,我在 PSSUQ 的基础上添加了少量关键信息甄别、用户反馈积极性识别类问题,从而使问卷内容更加符合本次调研目标。
七、体验痛点分析-问卷调研 问卷设计好之后,接下来就是问卷发放以及结果分析了。
PSSUQ 量表内每个问题均有 8 个选项,「1-7」是对该项描述的认可程度,得分越低代表用户对该项描述越认可;「NA」代表用户对该项描述无法评价。本次调研通过京东良研发放线上问卷 100 份,共收到有效问卷反馈 87 份(大于 PSSUQ 所需的最少样本数量:20),说明问卷结果具有较好的可信度,其结果值得进一步研究。
通过整理和统计问卷数据,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内外部用户在系统易用性、信息质量、界面质量三个维度对莫奈均不满意 对比行业经验值(均值),莫奈系统总体体验质量与行业同类产品存在明显差距 莫奈用户群体整体积极性较高,具有较强的沟通及反馈意愿 整体评分结果与日常同相关同学的沟通结果一致,以上评分结果也反映出此次体验升级的紧迫性,作为由设计驱动的改版设计,设计侧面临较大压力。
八、体验痛点分析-亲和图 在设计问卷的环节我也提到过我们的问卷在 PSSUQ 量表的基础上针对本次调研目标做了部分调整和优化,而线上问卷最后两个选项以问答题的形式向被调研用户提供了对莫奈各方面建议的反馈渠道,通过问答项我们收集到用户反馈的各类问题 80 多条,我们采用亲和图对这些反馈做整理,亲和图顾名思义,它可以使具有类似特征和关联属性的问题更加临近,从而将零散的问题被归类,方便从杂乱的问题中找到规律,并通过比较不同类型问题的占比,更直观的了解用户反馈的问题主要集中在那些方向。
如下图所示,产品的反应速度及稳定性、模板和组件丰富度是用户反馈问题最集中的两项,前者影响用户最基础的使用体验,后者决定产品能多大程度上便捷的服务用户。良好的稳定性和反应速度可以让用户专注于任务本身,而使用模板能最快速的产出作品,降低新手的使用门槛,丰富的组件能够满足用户在各类复杂场景下的业务需求,减少组件二开成本,提高交付效率。针对这两个大的问题点,首先,对于那些能够在当前产品日常迭代中优化的点,我整理后会以需求的方式向产品团队提出,并在日常迭代中逐步优化;然后,对于那些需要“伤筋动骨”做底层优化以及长期运营沉淀才能有效改善的问题,我们会进一步向用户收集和完善相关信息,并将相关问题梳理到本次改版任务中,做系统的解决和处理。
九、体验痛点分析-线下用户访谈 在「05、体验痛点分析-用户调研部分」已经介绍了本次参与访谈的用户来源,但在实际执行时,我们也邀请了部分在线上问卷反馈中描述模糊不清、难以理解,需要面对面交流或者演示才能理解的问题的用户。
访谈先通过与用户简短的沟通了解用户的岗位/职业以及使用莫奈的主要场景、频次、设备等,然后通过给用户设置一到两个简单的任务,观察用户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行为、表情、语气等,以了解莫奈在一些典型使用场景下的易用性及可用性。比如,对于视觉设计师:请在画布中添加一个条形图,并将条形图的颜色修改为绿色、激活纵轴辅助线、修改辅助线为虚线样式....;
对于开发工程师:请在画布中添加一个环形图,并使用 json 为环形图添加一组动态数据....。之后,在用户完成基础任务后,我们还会针对用户关心的问题进行更细致的沟通,了解用户更细致的反馈。对于用户反馈的问题,我们整理后会在公司内部的需求及研发管理系统“行云”中以需求的方式提交给产品团队并同步添加反馈问题的用户为该需求的关注者,后续,当该需求的状态有任何更新时,问题反馈者都能及时收到更新。如此,受访者反馈的问题从需求提交到需求最终提测验收,都能在线跟踪并闭环。这样做既是我们团队的责任,也可以增进用户对莫奈的信任,并期望活跃用户后续能继续为莫奈提供建议和反馈。
十、体验问题汇总-用户体验金子塔 通过线上问卷调研及线下访谈,我们已充分了解了用户心声,接下来我们通过用户体验 5 要素模型,将各类问题进一步归纳并按照产品建设的上下游协作关系,把每一个具体的问题汇总给对应的角色,并由对应的角色产出具体的解决方案,然后通过线下会议同步各自方案并对方案进行评审和沟通,由此,关于体验升级的所有事项及具体任务便可周密安排,之后便是资源投入、推进升级工作具体执行。
从用户体验 5 要素,分析「盒马鲜生」是如何收获百万好评的! 前几天我去盒马鲜生凑热闹逛了一会,体验了一下盒马的商品品类、用户动线、展柜分布和设计、APP交互、品牌设计等方面。
阅读文章 >
用户体验 5 要素模型,从产品的战略层出发,层层递进直到表现层,把影响用户体验最根本的因素分层并可视化,借助这一模型可以让大家对“用户体验”这个概念有更好的理解,并能促成大家在更大的层面上达成共识。以往谈到用户体验,大家首先想到的是界面是否好看、交互是否流畅,然而一些对用户体验也有着重要影响但“不可见、不直观”的因素却往往被忽视,尤其对开发侧同学更是如此,他们鲜有意识到产品的目标、内容以及性能等这类的因素,也是构成用户体验的重要部分。对于莫奈这样一款长期维护持续迭代的产品来说,好的用户体验并不能以“毕其功于一役”的方式来实现,而是要通过持续不断的改进和优化才能持续满足并提升用户体验,所以借助用户体验 5 要素等模型,我们引导产品及研发团队更好的理解用户体验,这样不仅能帮助设计师在本次体验升级改版工作中与大家高效协作,也非常益于之后日常产品迭代的沟通与协作。
十一、体验问题汇总-体验升级方向
上一步,我们通过用户体验金字塔将体验问题汇总并划分给了不同的角色,之后各个负责人产出解决方案并与大家评审和沟通,而体验升级方向正是基于大家对各类方案一致沟通后达成的共识和结果,体验升级方向以设计为主导,同时兼顾产品和研发的部分目标,我们用 5 个短句将五个升级方向概括,每个方向尽量解决一个维度的问题,比如“界面视觉质量提升”解决表现层的问题、“信息层级优化”解决框架层的问题。体验升级方向作为对体验升级结果的导向,将指导后续设计动作的展开。
十二、策略制定-设计目标确定
基于体验升级方向,接下来就要制定具体的设计策略,来实现体验升级方向中要达成的结果。设计策略制定第一步先确定设计目标,我们将设计目标拆解为三个方向,每个方向通过两个关键词定义。设计目标主要分为视角与交互两个方向,同时兼顾产品侧“易拓展、易维护”的需求。实际设计中,视觉与交互并非独自分开进行,在设计开始的阶段,需要先定义设计风格等基础设计要素,之后视觉便可在此基础之上全面展开,此时视觉设计要考虑交互的效果,交互设计也需要斟酌设计的展现。
十三、设计执行-视觉风格定义 对于设计目标中关键词所代表的那些抽象概念,每个人的认知可能都不一样,但是搜索引擎和大数据推荐的算法,可以告诉我们普通大众对那些关键词所表现出来的意象是如何认知的,之后我们便可从符合大家普遍认知的视觉素材中,提取出符合关键词所表达出的意象的设计要素,之后通过在设计中应用这些设计要素,就能把关键词定义的抽象的设计概念转化为具象的认知,我把这个过程称之为“抽象概念的可视化”。而“情绪版”是我完成上述工作的主要工具。
我们使用搜索引擎以及 AI 推荐的关联算法,针对“科技和高效”这两个视觉目标的关键词收集了海量的音视频设计素材,把这些素材集合在一个画布上形成“情绪版”,然后通过归纳这些素材共有的特点/要素,就能将体现“科技、高效”这两个概念的所有设计要素剥离出来,并通过简洁的文字加以描述和归纳。此后,我们通过在视觉设计执行的过程中应用这些设计要素,通过合理的搭配和组织,将这些设计要素融入到莫奈新的设计语言,如此,产品最终便可在视觉上呈现出与视觉目标关键词定义的一致的视觉和心理感受。
十四、视觉风格定义中的 7 要素 基于情绪版提炼出的设计要素其实已经足够具体,但是如何将这些要素应用在设计中,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归纳。我个人一直以来习惯从形、色、字、质、构、动、音 7 个维度分析一个设计作品的设计风格,就如同人体是由肌肉、骨骼构成的一样,以上 7 个维度也是构成一个设计作品的“经、骨、肉”。所以,我认为对于一个设计作品,尤其是 UI 设计作品,以上 7 个维度基本能够完全概况它的风格,所以当我要为自己的产品做风格设定时,我也是从这 7 个维度出发来为每个维度定义具体的风格和策略。
这种细分维度然后定义风格的方式有多种优势,其中最明显的是它能够将我们风格定义的设计工作条理化,避免反复尝试和摸索造成的大量返工和思绪混乱,比如,如果我对质感的定义有偏差,不符合情绪版中提取出来的设计要素的特点,这时候我只需要对“质感”这个维度的风格进行优化和调整,而不需要推翻整个 7 要素重新再来。这种设计方式让我的设计更加理性,也让后续设计执行的工作更加的有条理和舒适,从设计风格落地的角度来讲,这种方式我个人认为是最能够忠于情绪版所归纳出的设计感受的方法。
十五、视觉改版:造形演绎 对于产品界面的造形设计,一方面依照情绪版中提取的设计要素“透视、空间感、异构造形”来考虑,另一方面我也结合莫奈的产品 Logo 做了适当的抽象和演绎;两者结合最终确定了当前莫奈的造形设计。
首先,产品左侧主导航采用了具有一定透视角度的异形设计;产品顶部标题区域也采用了相同的设计思路:左侧为品牌 Logo 设计了一个容器,Logo 在其中容纳放置;Logo 右侧收起的区域预留了常用公告、跑马灯的设计,方便产品把日常重要信息同步给用户;最右侧呈现用户个人中心、空间管理、使用帮助等菜单项。
对于这种异形的设计,用户是否能够接受,在设计开始时我存在一定的疑虑,因此在设计初稿定稿后我们邀请了部分用户做了测试,大部分用户认为新的设计有创意具有鲜明的特点,也有部分用户认为透视的设计看着较为怪异,尤其是左侧主导航的文字在添加透视效果后识别性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针对用户反馈我优化了透视的角度,从多个透视数值中选择了一个即能展示透视的设计效果、又不至于透视过大导致文本图标等变形严重而不易识别的角度,其次,我还配合开发同学对导航透视文本和图标的渲染做了一些优化,从而使其具有更好的识别性和清晰度。在以上两项优化完成后,新的用户测试表明大家对该设计的满意度有很好的提升。
十六、视觉改版:色彩搭配
莫奈在改版之前就已经有自己的品牌色,新的色彩升级围绕“科技与高效”两个关键词,结合情绪版提取的设计要素,将原有品牌色做了细微的调整。首先蓝色饱和度增加,绿色调整色相使其偏向蓝色的一端并增加亮度。如此,当两个颜色搭配使用时,蓝色作为主色调体现科技、可靠的视觉和心理感受;绿色作为点缀色和强调色,体现活力、高效与创新。蓝绿对比强烈,具有很好的场景适应性和品牌特色。
十七、视觉改版:字体选取 字体作为 UI 界面中最常见的元素以及作为信息呈现的主要载体,字体的使用对产品的易用性和视觉表现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结合体验升级方向中定义的“增强品牌特色”的目标以及情绪版中提取的非衬线的设计要素,对于字体的设计风格,我将其归纳为"定制化、品牌性和非衬线"。
为了实现字体风格的设计目标,我选取了两款京东品牌的定制字体“京东朗正体”及“京东正黑体”。京东朗正体经过多次迭代,目前具有丰富的字重和独特的品牌特色,将该字体用于莫奈的品牌 Logo,可以很好的体现京东的品牌特色并体现出与其它产品差异化的字体设计。京东正黑体主要用于莫奈产品中的数字、拼音、英语、数值符号四个场景,该字体也是京东金融 APP 的系统数字字体,其最大的特点是等宽、简洁、紧凑具有很好的识别性与易读性,并且该字体有较小的字符宽度,所以当其用于大屏编辑器时,能够在相同的空间下容纳比其它字体更多的字符,而这个特点对于“寸土寸金”的属性面板尤为重要。此外,该字体在作为数字字体使用时,其小数点、千分符等也具有很强的特色,具有不错的辨识度与个性。
而产品中的中文字体 Mac 与 Windows 系统有不同的方案。在 Windows 下,由于系统自带的微软雅黑当字号小于 14pt 时,字符在水平方向上存在明显“参差不齐”的现象,加之该字体很少更新,没有针对当前高像素密度、高分辨率的屏幕特点做相关的适配优化,所以在高分屏下,其字体边缘会有明显的锯齿。之前在用户调研中,有用户反馈字体模糊不清、识别困难也是上述原因造成,所以 Windows 系统下莫奈界面字体选取了思源黑体,思源黑体是 Adobe 与 Google 联合开发的开源字体,其字重丰富、字形简洁、现代,能够很好的适应 PC 与移动端的显示,也能适应当前已渐趋主流的高分屏,所以使用该字体能够给用户带来不错的信息呈现。除此之外,思源黑体的字形特点与 MacOS 系统下的苹方字体相似,因而使用思源黑体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保证用户在不同平台使用莫奈时体验的一致性。
十八、视觉改版:质感表现 质感的呈现主要通过色彩、透明度的变化、毛玻璃效果的模拟来实现,色彩与透明度的变化搭配毛玻璃效果使用,可以呈现科技、轻盈的质感。
十九、视觉改版:结构设计 结构设计主要目标是组件化及原子化,莫奈最核心页面是大屏场景编辑器,该页面承载着可视化大屏由 0 到 1 构建所需的大多数功能,也是莫奈产品日常迭代维护投入资源和成本最集中的模块。以往编辑器的界面设计虽然也有不错的设计规范,但是并没有按照原子化、组件化的思路来考虑各类组件组合使用时的搭配问题,因此基于以往的设计规范,大屏编辑器页面的产品需求总是需要 UI 产出设计稿研发才能开发,且由于没有系统的梳理过编辑器页面各种组件的类型,所以部分组件在同一页面的不同位置存在不同的形态;还有一些组件,在具体页面中的使用并不符合该组件的功能和用途,存在错用乱用的情形,由此造成编辑器的界面设计、开发和维护都具有较高的成本。
新的改版设计,在设计之初就联合产品对编辑器内的各个模块所包含的各类组件进行了梳理,通过将各个模块的组件罗列出来,然后重新梳理组合、去重、合并之后,我们就可以知道当前编辑器界面总共有哪些类型的组件,以及每类组件用在何处,而组件原子化后也通过间距规范、使用场景示例等方式解决了如何用的问题。
原子化的组件,精简了组件的数量,同时每个组件也针对自身功能和用途的特点进行了优化,在此过程中也考虑了组件搭配、组合使用的适配和呈现问题。比如,针对颜色选择组件,我们默认以十六进制展示颜色色值,并在色值后以百分比显示该颜色的透明度,我们还在色值后面增加了色值预览的小色块,这样的设计兼顾了开发与设计同学使用莫奈的场景。对于开发同学,他们在代码中习惯使用十六进制色值,而设计师更习惯于 RGBA 或 HSLA 的调色模式,因此,虽然十六进制的色值也能包含透明度信息,但我们依然在颜色后面增加了百分比及小色块,已帮助设计同学确认颜色的正确性,此外我们还通过色彩显示模式切换、自动输入校正等手段,确保不管用户输入的颜色采用何种方式,最终属性栏都是按照用户设置的模式以统一的格式呈现。而诸如此类优化,在本次体验升级中不胜枚举。
二十、视觉改版:动效设计 莫奈的动效设计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用于页面视觉效果营造的氛围类点缀动效,另一类是用于功能及信息传递的交互类动效。两类动效都通过“节奏感、轻盈”的设计风格,传递科技、高效的视觉感受。
在本次动效交付中,为了保证动效的清晰度与流畅感、并减少动效的体积和提升动效加载速度,动效文件均采用 Json 代码的形式交付前端,该类动效由浏览器在网页端实时渲染,具有矢量动画的特点,能适应多种设备及屏幕分辨率,具有优秀的前端呈现效果。
首页科技感流光氛围动效
页面及大屏加载 Loading 动画
二十一、设计执行-典型页面效果 1. 产品登录页
2. 产品首页-我的可视化页面
3. 我的可视化页面改版前后对比
4. 大屏模板页面
5. 可视化场景编辑器页面
6. 可视化场景编辑器页面改版前后对比
7. 产品主要 ICON 设计
二十二、交互优化:图表属性配置优化 针对视觉层面设计优化后,接下来针对莫奈典型的用户使用场景以及之前线上问卷、线下访谈中用户反馈问题比较集中的一些场景进行交互层面的优化,我们交互优化的目标是“简单、流畅”。
首先进行交互优化的是各类图表的属性及配置项设置相关的交互优化。
莫奈作为一款可视化场景搭建平台,为用户提供了各类型的图表,每个图表均具有“样式、数据、交互”三大类配置属性,这三大属性,从图表看起来是什么样、图表展现了什么数据、图表可以与用户进行那些互动三个维度解决了图表在数据可视化呈现中最基础的需求。由于图表在数据可视化呈现中频繁使用,所以与图表配置相关的操作自然也是相当高频和常用。当前版本下,图表配置项主要问题有两个:一个是图表配置项层级过深,用户需多次点击才能对某一内容进行修改;第二是批量对多个图表的相同属性进行修改在当前版本不可用,导致用户图表配置成本高。针对用户最关心最影响体验的两个交互问题,我的优化方案如下。
优化图表配置项层级过深,用户需要多次点击才能对某一个内容进行修改的问题
要解决问题,首先要知道问题从何而来。经过深入与产品、研发同学及部分用户访谈沟通后,我发现当前导致图表配置项层级过深主要有两个原因,分别是产品规划与设计展现。
具体来讲,产品层面有三个问题:
① 产品对于当前图表配置项的结构梳理是以程序的逻辑来呈现,而非以用户的视角来归纳。举个栗子,在当前版本如果用户要修改柱状图某个柱子的颜色,操作路劲如下:样式>数据系列>系列名称>形状设置>颜色设置。而这一路径为何如此设计?因为颜色这个属性的后端代码就是这样的结构。这一路劲把用户最易理解、最直观的属性名放到了路劲的末位,而在它之前呈现的内容、名词其实都有一定的理解难度,尤其对于新手更是如此!用户想要更改颜色,Ta 首先需要知道什么是数据系列、其次还要了解形状设置可能包含哪些属性等,正因具有一定的门槛且不直观,所以用户初次进行上述设置时往往需要在样式一级菜单下点击多个属性、反复尝试确认,才能最终完成颜色修改的设置,这样一个使用的流程自然会给用户“层级过深”的感受
② 图表配置结构存在冗余、不够精简。还是上面那个栗子,用户修改颜色需要触达第 5 级。但是这种细致的分层分级的结构设计是必要的么?答案是并不是!因为只有用户关注的才是有用的,产品应该提供用户想要的内容而不是强塞给用户产品具有的所有的功能,所以我们没有必要把图表在后端具有的所有属性都罗列出来,适当的对配置项做些精简,合并一些同类的属性、然后通过“更多”按钮隐藏一些对图表呈现无关紧要的内容,如此,图表配置项便能瘦身,用户使用起来也更轻松。
③ 图表配置项的各个属性,在属性列表的排序没有遵循用户使用的频次和习惯。排列在前面的属性并非用户最常用的那些,因此用户要在列表中从上而下的“翻找”,这种使用过程中的顿挫感,一方面影响了用户使用产品的效率,另一方面也加深了用户“层级过深”的感受。
知道了问题从何而来,那么解决问题便也变的简单。首先,我们联合产品经理,对莫奈已有的 60 多个各类图表组件,逐个进行了配置项的梳理,当所有图表的配置项都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时,他们的共同点、同类项便一目了然。此时,之前存在的“图表配置结构存在冗余、不够精简”的问题便可解决。而对于先前存在的 01 与 03 问题点,在上述梳理工作完成后有了一定的优化和改善空间,但仍然存在一些不确定的因素影响设计和产品的决策。比如、“属性列表中,哪些属性是用户最常用的”,类似这样的问题我们通过访谈几个用户并不能得到可靠的结论,对此,一方面我们通过为配置项区域增加数据埋点,分析用户对各个配置项使用的频次来为后续的持续优化提供决策支持,另一方面我们也参考、调研了同类产品中一些用户量较大、设计质量较高的产品来进行当前有限的优化。
配置项层级过深的另一个原因,是属性配置列表的结构及布局设计存在“深层级、空间利用率底”的特点。
如下图,左侧图片示意了旧版莫奈的配置列表设计结构。可以看到旧版设计完全采用树结构的形式将各项自上而下排列,并且采用每级向右缩进一个字符的形式来做层级的区分,旧版的设计基准尺寸为 1440PX,属性配置栏本身较窄,而逐级缩进的策略更是导致信息展示困难;其次,树状的结构在展开层级较多时,部分一级属性会被挤到一屏之外,用户需要频繁滚动鼠标滚轮才能看全信息,综上,旧的设计策略也给了用户“层级深”的直观感受和交互体验。
新版设计首先增加了配置属性栏的宽度,让其能够在横向上展示更多信息;其次,新版设计,将提炼后的一级属性标签固定在属性配置列表左侧。相较于之前,这样的设计始终能够让用户清晰的看到所有一级属性,用户可以随时在各类属性中切换,并且右侧属性内容的滚动也不会影响一级属性的位置,如此就给了用户很好的全局观和使用的便利性与确定性。最后,新版设计采用分隔线与色块结合的方式来表达属性列表内的层级关系,去掉逐级缩进后,配置列表在视觉上更加整齐一致、且空间利用率也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优化“批量对多个图表的相同属性进行修改在当前版本不可用,导致用户图表配置成本高”的交互问题
在数据可视化场景搭建过程中,用户对多个图表的相同属性进行统一修改、一次性调整的需求非常迫切和刚需。比如当前可视化大屏中有 N 个图表,此时,用户想要将其中 6 个图表的横轴颜色调整为相同的绿色,在用户的视角下,此时的操作应该是先选中 6 个想要调整的图表,然后找到横轴颜色设置项,之后统一调整色彩。但莫奈当前的版本,如果用户按照上述流程操作,看到的将是下图左侧的示例:图表多选之后,对齐、坐标等基础项仍然可用,而与属性相关的其它设置并没有被聚合并呈现,在此情况下,用户想要完成最初的目标就只能 6 个图表逐个依次调整!显然,这样的操作并不符合用户预期,它使用户的操作效率大大降低。
上述问题是一个体验相关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强技术相关的问题,我们想要让多个图表的同类项聚合显示,首先要能在底层对各个图表的配置项有十分清晰的梳理,好在我们解决第一个问题:“配置项层级过深”时,已经完成了对 60 多个图表的细致分析,有了这项工作的基础,当前面临的问题便不那么棘手。如右侧示例:当用户多选图表时,图表的同类项会被聚合,并以用户视角的理解,将属性类别进行分类,这样的分类打破了传统的按照图表固有属性排列的惯例,而是把图表固有属性整合归纳到用户易于理解的类目下,如此,用户多选图表之后便能够便捷的对图表的各类属性进行统一的调整和修改,而这样的操作是符合用户习惯和预期的。
二十二、新建大屏交互流程优化 新建大屏作为创建数据可视化场景的第一步,它的易用与否直接给了用户最直观的对莫奈的第一感受。对于新建大屏的交互优化主要有三个方面:创建流程、模板预览与模板展示。
创建流程优化:首先,旧版的创建流程:新建可视化>选择模板>大屏命名>创建成功。 这一流程中“大屏命名”是没有必要的,因为用户在新建可视化大屏时可能存在多种需求的可能性,也许用户只是想看看创建完成后内部编辑器是什么样,或许用户有实际项目,但当前项目名称也并未确认,所以在此时添加一个不可跳过的步骤着实让人不爽,况且大屏创建成功之后在多个位置有多种方式都能便捷的修改大屏名称,因此,更快速的进入编辑器开始设计创作才是用户创建可视化最根本的目标,所以,拿掉“命名流程”,显然可以让整个交互的过程更加流畅。
模板预览与模板展示优化:原有的设计,当用户点击创建大屏按钮后,会在页面底部拉起一个小的抽屉,抽屉内包含一个空白模板以及有限多个其它内容模板,而在如此狭小的区域展示这么多内容,不管是从交互效率还是视觉效果上看,都显得格外的拘谨和难受。新的设计首先是全屏铺开,尽可能充分的利用页面空间。
在模板展示及预览方面,我设计了列表展示与缩略图分布展示两种方式,并添加了分类标签和搜索按钮,此外还联合产品增加了模板收藏功能,这样用户可以把自己喜欢的、常用的模板收藏,方便之后更快速的使用
模板预览方面,在两种布局模式下,用户鼠标滑过模板缩略图时,模板均会以较大的视图动态呈现模板内容。在列表模式下,模板预览窗口固定在页面右侧区域;缩略图分布的模式下,预览窗口根据鼠标指针的位置激活。当用户选中某个模板时,点击底部创建按钮即刻进入大屏编辑器界面,此时用户便可基于模板内容进一步完成自己的定制化设计。
二十三、全局搜索交互优化 如今移动端各类产品已经给用户养成了算法推荐+自主搜索的产品使用习惯,这种习惯当前也逐步从移动端往 PC 端转化。搜索能从海量信息中最快速的找到用户关心的内容,因而提高搜索功能的易用性,能明显提高用户使用莫奈的效率。
以往的搜索功能按照不同模块和场景分布在不同位置,用户需要先找到对应模块才能进行搜索,降低了搜索的便捷性和易用性。新的设计在保留之前搜索能力的基础上,新增全局搜索,用户在一个位置即可完成对组件(优先展示当前画板内组件)、属性、帮助等内容的搜索和查找,进一步提升搜索的效率。
二十四、图层管理交互优化 一个数据可视化场景,通常是由 N 个数据图表与其它数据要素一起构成的多个页面来呈现和展示的。这些页面内包含大量的元素,而对这些元素的管理主要通过大屏编辑器页面左侧的图层管理面板来实现。一般我们对图层管理的手段主要有三种:命名、分组和查找。
给组件命名是一个耗时且麻烦的行为,我们在做用户调研时发现,大部分用户都没有给组件规范命名的习惯,大多数情况下,组件在图层面板列表内都是以默认名称或者默认名称+1、2、3 的形式存在。这导致了当页面组件较多时,通过组件命名来查找组件其实相当困难,所以自动生成缩略图的形式相比让用户耗费大量时间为图层命名更能改善用户体验。缩略图以快照方式保存当前组件最新状态截图,从而帮助用户更快速的将图层组件与页面上的内容对应起来。
新的设计,图层成组后也取消了缩进字符的效果,我采用给成组对象设计更明显的分组示意图标以及为组内列表添加深色色块的方式,完成了成组对象与列表内其他要素区分的需求,新的设计使成组对象更易查找和识别。
此外,我们还增加了对图层列表的搜索功能,帮助用户快速定位名称已知的设计元素。
二十五、经验总结 此次体验升级是设计主导推动,产品与研发紧密配合的结果。体验设计师作为最接近用户的群体,是产品与用户沟通的桥梁。时刻关注用户心声,并能将用户细碎的吐槽和各类反馈转化为体验痛点、制定对应的优化策略是体验设计师的基本功。而对于设计和产品本身是否热爱,也是设计能否不断精进、体验是否能够不断提升的关键。好的设计不仅服务了产品、帮助了用户、同时也成就了设计师本身。
本人为莫奈提供设计支持的三年多时间,在没有 KPI 要求和外部压力的情况下,通过公司内部需求管理系统“行云”,为莫奈提交 231 个体验优化建议;以线下线上的形式面向莫奈产品及研发团队进行了 20 多次专业分享。正是日常这些积极主动且持续的努力,使我本人与莫奈产品团队建立了非常友好紧密的联系,这也为推动本次体验升级改版提供了巨大的助力。我认为作为体验设计师,我们不仅要对用户有同理心,为用户创造愉悦舒适的感受,同时也要对身边的同事、职场中的合作伙伴有相似的同理心和换位思考的意识,体验关乎人、环境与生活,尝试在生活中磨炼自己创造好的体验的能力,并将其应用到体验设计师的职业工作中,我相信,倘若如此实践,必能在职业和生活中都获得有不错的成就。
好的产品,必然是持续关注用户诉求,不断迭代发展的产品,好的体验设计也必然是陪伴产品不断优化、持续精进的设计,复盘的意义不仅是沉淀过去的经验,更是为未来更好的体验蓄能。
此次分享如能为大家带来那怕一点点的启发,本人便倍感荣幸、开心至极! 期望大家能够与我有更多交流,么么哒~~
欢迎关注作者的微信公众号:「BYM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