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全面的B端设计规范指南(一):基础组件
UI交互 2023-02-04新的一年,先祝大家运势涨如脱兔,因为年前和过年这段时间工作没那么忙,就抽空继续整理了一些工作中对B端设计的总结,希望可以带给需要的人一些启发。如有纰漏,欢迎各路大神指正。上一篇说到了设计原则,接下来我们讲讲 B 端常用组件的内容。新的一年,先祝大家运势涨如脱兔,因为年前和过年这段时间工作没那么忙,就抽空继续整理了一些工作中对 B端设计 的总结,希望可以带给需要的人一些启发。如有纰漏,欢迎各路大神指正。
上一篇说到了设计原则,接下来我们讲讲 B 端常用组件的内容。
超全面的B端设计规范指南(一):设计原则 前言 B 端设计离不开设计规范这个话题,而做好设计规范是一个庞大复杂工程,很多人对这些处于一知半解状态,在这个系列文章里我通过结合自己平时的项目案例来谈谈自己对 B 端设计规范的一些理解,希望可以带来一些启发。
阅读文章 >
谈到 B 端组件,很多人的印象是多且杂,想要全面准确的熟悉这些它们,需要我们对它有个合理的归纳总结。可能每个人会从不同的视角去做这件事情,我一般是按照使用场景去对组件分类整理。
下面我们根据这个分类框架来逐个聊聊这些组件。
一、基础组件 说到基础组件,我想再将其细分成两个大类:一类是通用组件;一类是栅格/导航。怎么去更深刻的理解这两类的区别呢,我们可以打个这样的形象比方:
通过这个比方我们不难理解,栅格/导航是先给页面定下了基本框架,而通用组件则是在这个框架基础上搭建页面的所用到基本元素。
1. 通用组件 常见通用组件一般包含:色彩/字体/间距/圆角/分割线/按钮。需要注意的是,通用组件看起来似乎很简单,但却是决定产品品牌调性、界面细节品质的重要因素,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色彩
色彩可分为主色,功能色,中性色三类。下面谈谈这三类颜色如何配置,以及如何定义这些颜色梯度。
① 主色
主色的选取
主色作为产品的主要色调,在选取时应当优先选择品牌色,但有一点要注意的是 B 端和 C 端不一样,B 端一般不适合采用暖色系作为主色,如果品牌色为暖色调,则尽量考虑另选取一个冷色系作为主色,原因有两点:一是为了避免和警告、错误色冲突,产生歧义;二是冷色系带有商务、专业、冷静的情感,更符合 B 端产品调性。
同时主色选取应避免高亮、荧光色、灰调高的颜色。
主色的应用
主色在设计中常见的应用包括可交互、选中状态、可视化、插图、图标等场景。
② 功能色
功能色主要用于页面表征状态,常见有成功色、警告色、报错色等。
成功色
主要用于操作结果成功提示以及标签配色等。
警告色
主要用于警告提醒功能以及标签配色等。
报错色
主要用于系统报错提示、圆点提示、以及标签配色等。
③ 中性色
中性色在页面设计中应用非常广泛,从线条到文字再到图形等等都可以见到它的影子。 Tips:无论我们主色调是什么,中性色在调色时建议可加入适量的蓝色调,可让页面观感更清爽。
④ 颜色梯度
选取好了颜色后,怎么去更合理的定义每个颜色的梯度呢?(这里主要指对主色以及功能色定义梯度)
我的方法是给颜色加一层半透明黑/白遮罩,当我们需要浅色,通过调整白色遮罩透明度得到合适颜色;而当我们需要深色时,则通过调整黑色遮罩透明度得到合适颜色。
这样定义颜色梯优点是后续如果需要更改配色,只需一键替换全局色即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文字
文字规范包含字体、字号、字重、行高等。
① 字体/字重
B 端字体/字重一般按照如下规范即可:
② 字号
不同于 C 端,B 端在字号选择上应当尽量保持克制。研究表明,Web 端上正文字号为 14 时,可以带来最佳阅读体验。因此在字号选取上应尽量优先选取 14 号字。如果想要区分文字层级,优先级从高到低的手法应该是颜色、字重、字号,也就是说一般尽量不采用字号大小区分文字层级。
③ 行高
行高可以参照下面的公式或行高参照表快速获得,如果通过公式算出行高非整数或非偶数,可就近取偶整数。
间距
关于间距取值,在目前主流屏幕分辨率下,只有 4 或 8 被整除率最高,考虑到 4 的颗粒度偏小,因此可优先考虑 8px 的倍数作为间距值,在一些特殊场景可采用 4px 的倍数间距值。
分割线
分割线宽度一般统一为 1px 即可,同时注意颜色不可过深,以免干扰主体信息。如果需要不同层级分割线,可用颜色深浅来区分。
圆角
圆角大小一般根据使用场景控制在 2-3 个梯度即可,既不能全部统一一个圆角值,同时也不适合出现过多圆角值。同时圆角值不要过大,建议控制在 2-6px,以符合 B 端产品严谨专业调性。
按钮
这里从按钮的大小/状态/排放位置几个纬度来讲。
① 按钮尺寸
按钮高度一般情况下可以设置 3-4 种尺寸按钮,足以满足各种使用场景。至于按钮宽度,我们一般定义一个最小值,当超过最小值时,可设置 padding 值,按钮宽度根据内容自适应。
② 按钮状态
操作按钮过程中,按钮会呈现不同的交互状态。
③ 按钮位置
对于主次按钮组合,主次按钮排放位置应该怎么规定呢?可分为两种场景:一是当为从左到右阅读顺序时,主要按钮应当排在次要按钮左侧。二是当为从右到左阅读顺序时,主要按钮应当排在次要按钮右侧。而当一些特殊场景与这个原则冲突时,应权衡优先级做出取舍。
2. 栅格/导航 熟悉通用组件后,我们要通栅格/导航来确定产品页面框架。
栅格
栅格可以有效地保证设计的一致性、让页面布局更具规律,并提高团队协作效率。应该如何设计栅格呢?
① 栅格区域的划定
我们一般习惯将页面从下到上划分为背景层、全局控制层、内容层、临时层,而栅格区应当用在内容层。以下为常见几种页面布局栅格区的划定。
② 栅格自适应规则
随着页面宽度变化,一般来说是通过栏宽变化实现自适应。
③ 栅格栏数的确定
根据页面内容丰富程度,栅格栏数一般定 12 或者 24 栏,考虑到 B 端产品功能往往比较复杂,建议采用 24 栏即可。
④ 上下布局栅格
⑤ 左右布局栅格
导航
导航可分为全局导航与局部导航。
① 全局导航
全局导航包含顶部导航、侧边导航、混合导航。
这三种导航样式各具特点,应结合产品特性选择合适的导航样式。这里要注意的一点是,当产品可用性和用户体验产生冲突时,应优先保证产品可用性。
② 局部导航
局部导航包含面包屑、标签页、步骤条、分页器。
面包屑
面包屑导航的作用是告诉用户当前页面在系统层级结构中的位置以及父子级页面间的关系,并且可以快速回到上几级导航。
标签页
标签页可以帮助用户在一个页面实现快速切换不同内容,提升单个页面内容扩展性。可分为基本样式、标签样式、卡片样式。
步骤条
当任务复杂或者存在先后关系时,可将其分解成一系列步骤,这里就会用上步骤条。步骤条是引导用户按照流程完成任务的导航条,作用包含 3 点:一是让用户对操作流程长度和步骤有个预期,二是明确知道自己目前所在步骤,三是可以对用户的任务完成度有明确的度量。
步骤条一般分为横向与纵向两种样式。
步骤条小 Tips:当步骤条中有操作难度偏大的内容时,为了提高用户操作完成率,我们可以考虑把其放在靠后的步骤中,原因是用户前面已经完成了大部分简单操作,后面碰到高难度操作后,出于损失厌恶心理,不会轻易放弃操作。
分页器
当有大量内容需要展现时进行分页加载处理,分页器作用是可以让用户清楚的知道自己所要浏览的内容有多少页、当前所在页码、快捷前往目标页码。
分页器一般分为迷你、简易、自定义三种样式。
妙用分页器小 Tips:当表格中需要对数据全选操作时,为了提高操作效率,可将自定义每页跳数调到最大。例如一共 100 条数据,默认每页 10 条数据,要完成全选需要点击 9 次翻页,10 次全选(表格的全选框勾选后一般只选中当前页面全部数据,而不是所有页面总数据),当把每页条数调整为 50 后,则只需翻页 1 次,点击 2 次全选即可。
到这里关于 B 端的基础组件就全部梳理完了,后续我们就来揭开展示组件的神秘面纱。
部分参考资料:
《B 端产品设计-Mia》 《Ant Design》
-
超全面的B端设计规范指南(一):基础组件
UI交互 2023-02-04新的一年,先祝大家运势涨如脱兔,因为年前和过年这段时间工作没那么忙,就抽空继续整理了一些工作中对B端设计的总结,希望可以带给需要的人一些启发。如有纰漏,欢迎各路大神指正。上一篇说到了设计原则,接下来我们讲讲 B 端常用组件的内容。新的一年,先祝大家运势涨如脱兔,因为年前和过年这段时间工作没那么忙,就抽空继续整理了一些工作中对 B端设计 的总结,希望可以带给需要的人一些启发。如有纰漏,欢迎各路大神指正。
上一篇说到了设计原则,接下来我们讲讲 B 端常用组件的内容。
超全面的B端设计规范指南(一):设计原则 前言 B 端设计离不开设计规范这个话题,而做好设计规范是一个庞大复杂工程,很多人对这些处于一知半解状态,在这个系列文章里我通过结合自己平时的项目案例来谈谈自己对 B 端设计规范的一些理解,希望可以带来一些启发。
阅读文章 >
谈到 B 端组件,很多人的印象是多且杂,想要全面准确的熟悉这些它们,需要我们对它有个合理的归纳总结。可能每个人会从不同的视角去做这件事情,我一般是按照使用场景去对组件分类整理。
下面我们根据这个分类框架来逐个聊聊这些组件。
一、基础组件 说到基础组件,我想再将其细分成两个大类:一类是通用组件;一类是栅格/导航。怎么去更深刻的理解这两类的区别呢,我们可以打个这样的形象比方:
通过这个比方我们不难理解,栅格/导航是先给页面定下了基本框架,而通用组件则是在这个框架基础上搭建页面的所用到基本元素。
1. 通用组件 常见通用组件一般包含:色彩/字体/间距/圆角/分割线/按钮。需要注意的是,通用组件看起来似乎很简单,但却是决定产品品牌调性、界面细节品质的重要因素,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色彩
色彩可分为主色,功能色,中性色三类。下面谈谈这三类颜色如何配置,以及如何定义这些颜色梯度。
① 主色
主色的选取
主色作为产品的主要色调,在选取时应当优先选择品牌色,但有一点要注意的是 B 端和 C 端不一样,B 端一般不适合采用暖色系作为主色,如果品牌色为暖色调,则尽量考虑另选取一个冷色系作为主色,原因有两点:一是为了避免和警告、错误色冲突,产生歧义;二是冷色系带有商务、专业、冷静的情感,更符合 B 端产品调性。
同时主色选取应避免高亮、荧光色、灰调高的颜色。
主色的应用
主色在设计中常见的应用包括可交互、选中状态、可视化、插图、图标等场景。
② 功能色
功能色主要用于页面表征状态,常见有成功色、警告色、报错色等。
成功色
主要用于操作结果成功提示以及标签配色等。
警告色
主要用于警告提醒功能以及标签配色等。
报错色
主要用于系统报错提示、圆点提示、以及标签配色等。
③ 中性色
中性色在页面设计中应用非常广泛,从线条到文字再到图形等等都可以见到它的影子。 Tips:无论我们主色调是什么,中性色在调色时建议可加入适量的蓝色调,可让页面观感更清爽。
④ 颜色梯度
选取好了颜色后,怎么去更合理的定义每个颜色的梯度呢?(这里主要指对主色以及功能色定义梯度)
我的方法是给颜色加一层半透明黑/白遮罩,当我们需要浅色,通过调整白色遮罩透明度得到合适颜色;而当我们需要深色时,则通过调整黑色遮罩透明度得到合适颜色。
这样定义颜色梯优点是后续如果需要更改配色,只需一键替换全局色即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文字
文字规范包含字体、字号、字重、行高等。
① 字体/字重
B 端字体/字重一般按照如下规范即可:
② 字号
不同于 C 端,B 端在字号选择上应当尽量保持克制。研究表明,Web 端上正文字号为 14 时,可以带来最佳阅读体验。因此在字号选取上应尽量优先选取 14 号字。如果想要区分文字层级,优先级从高到低的手法应该是颜色、字重、字号,也就是说一般尽量不采用字号大小区分文字层级。
③ 行高
行高可以参照下面的公式或行高参照表快速获得,如果通过公式算出行高非整数或非偶数,可就近取偶整数。
间距
关于间距取值,在目前主流屏幕分辨率下,只有 4 或 8 被整除率最高,考虑到 4 的颗粒度偏小,因此可优先考虑 8px 的倍数作为间距值,在一些特殊场景可采用 4px 的倍数间距值。
分割线
分割线宽度一般统一为 1px 即可,同时注意颜色不可过深,以免干扰主体信息。如果需要不同层级分割线,可用颜色深浅来区分。
圆角
圆角大小一般根据使用场景控制在 2-3 个梯度即可,既不能全部统一一个圆角值,同时也不适合出现过多圆角值。同时圆角值不要过大,建议控制在 2-6px,以符合 B 端产品严谨专业调性。
按钮
这里从按钮的大小/状态/排放位置几个纬度来讲。
① 按钮尺寸
按钮高度一般情况下可以设置 3-4 种尺寸按钮,足以满足各种使用场景。至于按钮宽度,我们一般定义一个最小值,当超过最小值时,可设置 padding 值,按钮宽度根据内容自适应。
② 按钮状态
操作按钮过程中,按钮会呈现不同的交互状态。
③ 按钮位置
对于主次按钮组合,主次按钮排放位置应该怎么规定呢?可分为两种场景:一是当为从左到右阅读顺序时,主要按钮应当排在次要按钮左侧。二是当为从右到左阅读顺序时,主要按钮应当排在次要按钮右侧。而当一些特殊场景与这个原则冲突时,应权衡优先级做出取舍。
2. 栅格/导航 熟悉通用组件后,我们要通栅格/导航来确定产品页面框架。
栅格
栅格可以有效地保证设计的一致性、让页面布局更具规律,并提高团队协作效率。应该如何设计栅格呢?
① 栅格区域的划定
我们一般习惯将页面从下到上划分为背景层、全局控制层、内容层、临时层,而栅格区应当用在内容层。以下为常见几种页面布局栅格区的划定。
② 栅格自适应规则
随着页面宽度变化,一般来说是通过栏宽变化实现自适应。
③ 栅格栏数的确定
根据页面内容丰富程度,栅格栏数一般定 12 或者 24 栏,考虑到 B 端产品功能往往比较复杂,建议采用 24 栏即可。
④ 上下布局栅格
⑤ 左右布局栅格
导航
导航可分为全局导航与局部导航。
① 全局导航
全局导航包含顶部导航、侧边导航、混合导航。
这三种导航样式各具特点,应结合产品特性选择合适的导航样式。这里要注意的一点是,当产品可用性和用户体验产生冲突时,应优先保证产品可用性。
② 局部导航
局部导航包含面包屑、标签页、步骤条、分页器。
面包屑
面包屑导航的作用是告诉用户当前页面在系统层级结构中的位置以及父子级页面间的关系,并且可以快速回到上几级导航。
标签页
标签页可以帮助用户在一个页面实现快速切换不同内容,提升单个页面内容扩展性。可分为基本样式、标签样式、卡片样式。
步骤条
当任务复杂或者存在先后关系时,可将其分解成一系列步骤,这里就会用上步骤条。步骤条是引导用户按照流程完成任务的导航条,作用包含 3 点:一是让用户对操作流程长度和步骤有个预期,二是明确知道自己目前所在步骤,三是可以对用户的任务完成度有明确的度量。
步骤条一般分为横向与纵向两种样式。
步骤条小 Tips:当步骤条中有操作难度偏大的内容时,为了提高用户操作完成率,我们可以考虑把其放在靠后的步骤中,原因是用户前面已经完成了大部分简单操作,后面碰到高难度操作后,出于损失厌恶心理,不会轻易放弃操作。
分页器
当有大量内容需要展现时进行分页加载处理,分页器作用是可以让用户清楚的知道自己所要浏览的内容有多少页、当前所在页码、快捷前往目标页码。
分页器一般分为迷你、简易、自定义三种样式。
妙用分页器小 Tips:当表格中需要对数据全选操作时,为了提高操作效率,可将自定义每页跳数调到最大。例如一共 100 条数据,默认每页 10 条数据,要完成全选需要点击 9 次翻页,10 次全选(表格的全选框勾选后一般只选中当前页面全部数据,而不是所有页面总数据),当把每页条数调整为 50 后,则只需翻页 1 次,点击 2 次全选即可。
到这里关于 B 端的基础组件就全部梳理完了,后续我们就来揭开展示组件的神秘面纱。
部分参考资料:
《B 端产品设计-Mia》 《Ant Design》
-
阿北和他的豆瓣十八年
设计动态 2023-02-03当杨勃还在上海徐家汇的一家星巴克里敲代码时,当地的南方人经常和他打招呼,喊他阿勃。“勃”字因为南方口音听起来像“北”,所以杨勃就变成了“阿北”。杨勃觉得这「外号」不错,把「阿北」当成了自己的网名。 后来,他到北京创业,住在北京朝阳门内一个叫豆瓣的胡同,记住了这2005年,豆瓣社区成立,到如今已有18年了。这些年中,豆瓣是如何成长的,又经历了哪些曲折呢?本文作者对豆瓣18年的历史发展进行了总结,想要了解豆瓣的故事的同学,不妨来看一下。
当杨勃还在上海徐家汇的一家星巴克里敲代码时,当地的南方人经常和他打招呼,喊他阿勃。“勃”字因为南方口音听起来像“北”,所以杨勃就变成了“阿北”。杨勃觉得这「外号」不错,把「阿北」当成了自己的网名。
后来,他到北京创业,住在北京朝阳门内一个叫豆瓣的胡同,记住了这个烟火气十足的名字。
两下一结合,2005 年 3月 6 日,阿北创立了一个自己的网站,叫豆瓣。
随性,好像是他给人的第一感觉。
但是,了解阿北的人和豆瓣的资深用户都知道,他其实是一个极度追求精神世界的人。他有文艺青年的情怀和执拗,以及高度的精神洁癖。
他一手打造的豆瓣完全秉承了这一理念:不需要大众的认同,甚至可以屏敝掉金钱和市场,不追求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这里充满了互联网田园时代的理想主义,让人觉得自如自在,一块浮躁时代的「精神自留地」。
豆瓣这条清高孤傲、初心不改的路上,不断的被边缘化,又不断的为了不被边缘化而努力挣扎着。一转眼,18 已经过去了。
这 18 年,没有惊涛骇浪,没有荡气回肠,只有一个青年,和一个自己的小理想的平凡故事。
01 1988 年,19 岁的清华学生杨勃通过CUSPEA考试,进入了美国高校就读物理学。这个考试全称「中美联合招考赴美国留学物理研究生项目」,是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亲自主持的赴美留学计划。每年只有 100 人有这个资格。
杨勃于1969年出生在陕西的汉中小镇。刚刚七个月大就已经能说话的他,被邻里熟人认定将来必成大器,按杨勃奶奶的理论:“聪明早说话,富贵生牙晚”,这孩子长大了必定是个大人物啊。
杨勃的童年时代已与别的孩子有了明显的不同,小伙伴们翻墙倒灶,和泥爬树的时候,他如饥似渴的成天抱着《十万个为什么》啃,还天天围着老师问一些「奇思妙想」:有什么办法能让喜马拉雅山脉的雪融化?有什么办法能让沙漠变绿洲?……
被问烦了(也问住了)的老师索性塞给他一本爱因斯坦文集,希望能「难住」这个好奇宝宝。结果从那之后,杨勃迷上了物理,不可自拔——他开始对成为一名科学家发生兴趣。
1983 年,照着杂志《少年科学》里的教程,还在上初三的杨勃编写出了一个计算机程序,并在学校里一台速度像蜗牛一样的苏联计算机上成功运行。这次经历,在杨勃心中扎下了编程的种子——但还仅仅是个种子,因为那时候,他的兴趣重点还是在物理上。
高中时,杨勃自学了理论物理,结构力学,材料力学等大学课程。十六岁那年,杨勃去参加中国物理奥赛,以一等奖的荣誉被保送到了清华大学物理系。
大三那年,杨勃通过了CUSPEA考试;20岁,他漂洋过海来到美国;29岁,青年杨勃在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取得了物理学博士学位。
众所周知,八九十年代的孩子们,人均理想都是成为一名科学家,杨勃就是那极少数真的实现了理想的孩子。
但杨勃很快就发现,科学家,不是那么好当的。
来美国前,杨勃同很多憧憬科学的孩子一样,以为科学家是一个激动人心的职业:与数据和器材为伴,仰观天文辅查地理,不断向人类认知的边界发起冲击,寻找那未知世界中的知识宝藏……何等优雅和浪漫啊。
等他真的进入实验室和故纸堆中后,他才发现那光鲜之下的真相:日复一日只做一件事;99%的时间都是重复和繁琐的计算,实验工作;不与外界接触,也很少有什么新发现和理论……
理想受到极大冲击的杨勃,开始在其他方向寻求自己情绪的突破口。那颗编程的种子,此刻开始发芽。
对科研生涯感到厌倦的杨勃把兴趣转到编程和旅行上。每到假期,杨勃先去电脑公司编程挣1000~2000美元,然后就开车出去旅行。他会从美国西南角的南加州,一路开到西北角的加拿大边境。在这样的旅途中,慢慢安抚自己那颗无处安放理想的心灵。
同时,杨勃开始听音乐会、看展览、涉列大量的课外书籍。因为看了很多人文社科方面的书籍,杨勃一度对人类学产生了疯狂的兴趣,一度想转去这个专业读博士。后来他又阅读了很多宗教、哲学的书,又产生过出家的想法。
无论杨勃的思想怎样的飘忽不定,无论他有多少次曾经想过转行,放弃,他最后还是磕磕绊绊地「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历经九年的痛苦挣扎,收集了“一墙碟、两墙书、三大洲的车船票”之后,杨勃最终还是顺利的取得了物理学博士学位。
毕业后的杨博士先是去了 IBM 中国,又经同学介绍进了快步易捷。这两份工作都做的不顺心。于是他又回到美国,还是没有找到理想的落脚点。
这时的杨勃意识到,自己真正厌倦的是那「一眼看到二十年后」的人生:那些大公司,做怎么样的工作,什么时间加薪,什么时间升职,什么时候退休,有多少福利,一个辉煌、平静而又按部就班的一生。在外人眼中是成功,在杨勃眼中是窒息。
连跟他面谈的华尔街面试官都觉得,杨勃做这样的选择未免太可惜了。以杨勃的能力,为什么不去创业呢?
那就去创业吧。杨勃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什么是自己喜欢的事情呢?
他把目光投向了九年美国生涯留下的「一墙碟、两墙书、三大洲的车船票」。
杨勃先对自己的三大洲车船票下手了,这个项目叫“驴宗”。因为杨勃想办个网站,上传旅行攻略,分享见闻。根据自助游群体自称“驴友”的说法,把网站的名字叫做了“驴宗”。人们可以在这里分享自己的自助游见闻和故事。
这个想法今天回头看是没太大问题的,唯一的问题是太超前了——21 世纪初那几年,在绝大部分人旅游还停留在「上车睡觉下车拍照,带着小红帽跟着导游跑」的年代,自助游像是个小众的不能再小众的爱好。
三个月时间,六个注册用户,杨勃的第一次创业就此草草收场。他又想起了自己那「两墙书」,图书交流分享平台,有没有搞头呢?
每年有数十万本新书面世,经典的永远历久弥新,新鲜的就永远源源不断。当分享的底蕴变得文艺,经得起沉淀又耗得起岁月,那用户又怎么会少。
于是杨勃一个人开始对这个创业项目的孕育,敲了几个月的代码之后,豆瓣诞生了,杨勃成了豆瓣“阿北”。
这一次,方向对了。
02 豆瓣诞生于 2006 年。一年前的 2005年,是中国互联网的一个大年。马云的淘宝、周鸿祎的奇虎360、王微的土豆网、王兴的校内网全部都被鼓捣起来了。阿北让豆瓣也诞生在了这个百花齐放的年份,在创业的舞台上拥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但是阿北的步调与这些优秀的商人们显然不在一个频道上。这些人都是市场上的开拓者,他们开疆扩土,目标明确,出手狠辣,不仅试图干掉一切竞争对手,还要在互联网这个阵地上名利双收。
阿北没有那么大野心,他只是在互联网的一隅开辟了一个桃花源,他只希望这桃花源里永远谈笑有鸿儒,来往无白丁,任凭外面的战场硝烟弥漫,这里永远是“琴棋书画诗酒花”。
有很长的一段时间,豆瓣只有阿北一个人在做,那时候大家都说豆瓣是阿北一个人的豆瓣;而在更长的时间里,豆瓣始终保持着阿北想要的样子,大家终于明白,豆瓣就是阿北一个人的。
阿北是资深的果粉,受乔帮主的影响很深。他没有像那些年的其他门户网站那么「妖艳贱货」,一打开呼啦啦冲过来一堆贴图色块 UI……没有,豆瓣从一开始就在视觉呈现上给了用户不一样的感受。素雅色调、极简线条、大片留白、疏朗模块。颜值通行证各个年代都好用。在互联网的一片胭脂俗粉之中,豆瓣是拂过人心头的一抹“小清新”,就单这一点,就已经受到了很多小众群体的追捧。
互联网的运营方面,阿北是门外汉。刚刚起步的豆瓣需要内容,他只好做一个孤独的创作者,自己一篇篇的写书评发到豆瓣上,像一头默默耕耘的老牛。之后,发动朋友、同学齐齐上阵,用一篇篇的书评给豆瓣充值。
终于,一个用户在豆瓣上传了一篇《查令十字街84号》的书评,引发了数千万人的沸腾,吸引来的了一大批最纯正的文艺青年,这正是阿北的初衷。
网购图书的兴起,给了阿北另一个拉文青的机会。豆瓣上线了一个比价系统,用户可以在豆瓣就同一本书在卓越网或当当网上的价格,进行对比之后再购买。豆瓣由此吸引了大量爱读书的人,他们在豆瓣写书评、展开讨论。
豆瓣“从图书分享开始,不局限于图书”,豆瓣用户可以组建自己的小组,相同喜好者参加小组,分享讨论。其中一个小组“爱看电影”,月增用户1200多人,发贴900篇,阿北马上开辟了“豆瓣电影”,他自己的“一墙碟”也终于找到了灵魂的安置所。
“用户可以发表影评,给电影评分,通过豆瓣购买电影票”这个领域的吸引力,让豆瓣拥了至今在影评圈都不可撼动的江湖地位。
豆瓣最开始的初衷就是以兴趣为切入口来寻找志同道合者。随着豆瓣的发展,阿北和用户们在一起编织着这个兴趣图谱,阿北说,是用户和他一起建设了豆瓣网。
豆瓣相继推出了豆瓣小组、豆瓣电影、豆瓣音乐、豆瓣相册……等版块,终于以书影音的文化资料库和评分体系为基础,逐渐成长为功能复杂,形式多样的网络社区。
03 豆瓣用户开始几何级的增长,当然也引起了资本的关注。对于一般的创业者来说,这是赚钱的绝佳机会。但是阿北的文青洁癖在这时候又上来了,他担心急功近利的风险投资者会改变网站的发展方向,使得用户受损。
阿北曾经跟一个投资人说,我不想要钱,我想把豆瓣注册成公益组织。最终因为公益组织有太多的要求和限制,这个理想才破灭。
太多人想投钱给豆瓣了,但投资人投进来真金白银,要的是豆瓣不断的扩张,招新,走量,变现,给投资者以更高的利益回馈。阿北做不到,他只想把豆瓣作成一个对人有用,且有人用的产品。
阿北坚持:就让豆瓣以一种「文化人的尊严」,活在中文互联网世界里。
这样「反商业逻辑」的阿北,一度成了投资圈的「地雷」,多少个投资人碰了一鼻子灰,悻悻而返。
现在豆瓣唯一的投资方是挚信资本,挚信投过许多看上去不赚钱,但很有精神文化气质的项目。这个feel,是阿北要的feel。
网站另一个生钱之道就是广告,网站火了,广告商也纷至沓来。可阿北还是那个阿北,对广告的要求苛刻到了极致。他要广告从品牌方到文案都要符合豆瓣的文艺范。不管广告商出多少钱,阿北只选那些高大上的品牌,做气质上与豆瓣相符合的广告,做豆瓣用户会喜欢广告。这让很多的豆瓣用户觉得,在豆瓣看广告都是一种精神享受。这个feel,也是阿北要的feel。
阿北拒绝一切医疗类广告,也拒绝把豆瓣小组管理权卖给商家。豆瓣小组的流量一度很被商家看好,但是阿北觉得,小组不是豆瓣的,是用户的。
赚钱,阿北都让豆瓣保持着最优雅的姿态。
阿北的坚持是豆瓣用户们最骄傲的事情,豆瓣网红人水湄物语曾说:阿北之所以有豆瓣,因为他就是典型的豆瓣人呀。资本的驱动力是非常强的,坚持是需要足够大的勇气来对抗资本,投资人肯定恨死阿北了。那我作为一个豆瓣用户,我真的爱死阿北了。
从出生开始,文青就是豆瓣最大的光环。它选择的切入点是书,之后是电影、音乐;它“以为人本”,兴趣是找到同好的关健;它不打扰用户,每个人在这里都有自己的“桃花源”。对品质的坚持,使豆瓣慢慢成为了许多年轻人心中的文化圣地。
越来越多的人在豆瓣沉淀下来,成为资深的豆粉。因为在豆瓣,他们可以轻轻松松的做自己。豆瓣最著名的一个slogan:我们的精神角落。也表明了豆瓣最独特的自身定位。
阿北彻彻底底的把豆瓣打造成了一个文化符号。
2015年,阿北在接受极客公园采访时说,豆瓣是一个边走边发现的过程,除了个人兴趣之外,包括之前书影音放在一起的话,整个豆瓣是更加关注普通人的生活里面非功利的那部分。
豆瓣是一个文艺青年的创业,一次基于理想的创业。阿北做豆瓣时想法很纯粹:做一个分享的网站,这网站是没有参照物的。中国互联网先驱谢文曾说过:豆瓣是中国唯一能称得上原创模式的互联网公司。
04 豆瓣能够获得成功,天时的原因占很大成分。
豆瓣成功保持住了内容和用户的高品质,包括用户的高品质,有一多半要归功于「PC互联网」时代。那个时候,你想成为一个网络用户,是有门槛的。截止2005年末,中国互联网网民才1.1亿,其中绝大部分是一二线城市里,有受教育基础的青年——要么是北上广深的文艺青年,要么是现实中迷茫,网络中绽放的高校学子。
这些老用户奠定了豆瓣的文化基础,而这个文化基础特别有利于豆瓣保持文青气质。
同时以阿北为代表的豆瓣团队,也以自己的高品质内容,反哺和滋养了这些用户。他们太懂豆瓣用户了,因为他们和用户就是一类人。他们使用户不仅可以在豆瓣找到同好,更可以因由豆瓣算法的推荐去发现更多符合自己调性的文化产品。让用户能够深刻的知道,豆瓣懂我。这种客户黏性,真的令其他的网站望尘莫及。
在这种独具一格的文化气氛之下,豆瓣历经波折,起起伏伏,却始终没有像天涯、贴吧、人人、猫扑那样没落。豆瓣坚强地活了下来。
然后,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了。豆瓣命运的转折点也来了。
其实阿北是嗅到了这场变革的味道的,iPhone 发布以后,阿北就意识到手机将会成为新的互联网战场。战略上没有问题,战术上却犯了大错:他认为未来的手机上会有数百个 app,去中心化将是移动互联网的主基调。2011年,豆瓣的APP矩阵在阿北的坚持下规模不断的扩张,豆瓣电影、豆瓣音乐、豆瓣小组……豆瓣接连推出13款APP,但没有一个APP叫豆瓣。
这种遍地开花的策略把豆瓣割裂了。这种割裂对豆瓣网来说是物理性的,对豆瓣用户来说是心理上的。
阿北是非常推崇“长尾理论”的,在他看来,这十几个APP就是散开的满天星,这种分化可以解决PC互联网时代很多版块互相牵扯的问题,分开之后,问题简化,逐一攻破就好了。而他们又都是豆瓣的终端,后台数据始终是在一起的,这种汇聚的力量就可以让豆瓣成为一团火。
分散资源的结果,就是让豆瓣原来建立起来的品牌效应大幅度弱化,彼时市场已经逐渐意识到意识到品牌需要做成“超级APP”,眼看着阿里、腾讯都及时转换赛道,只有阿北固守着去中心化。但是,做强十几个APP需要的力量太大了,远不是豆瓣这种「小而美」的团队可以驾驭的了的。最终这些APP被打回“小众”的原型,满天的星星哪个都没有足够闪耀,却把豆瓣这一团火给打散了。
豆瓣成了互联网版图中的英联邦,对外联合王国,对内各自为战,阿北跟英女皇一样成了个吉祥物。
2014年豆瓣年会上,阿北向同事们承认:豆瓣在移动互联网上错失了三年。眼下的目标是把一堆APP整合成一个「豆瓣」。在移动互联网时代,3分种就有可能发生天崩地裂的变化,而豆瓣的歧路走了三年。
豆瓣的大船总算掉了头,可市场已经走远。
为了打造品牌,巨头和后起之秀疯狂的在各个领域砸钱、铺渠道,豆瓣的领地被一点点吞没。社交产品越来越多,功能越来越细化,越来越全,人们可以表达、交流、分享的途径越来越多。强调以人为本的豆瓣,一定要以优雅的方式赚钱的豆瓣,在这种形势下被逐渐边缘化。
05 首先出现的问题就是头部用户的流失。
豆瓣社区的去中心化属性决定,它不是一个盛产大V的地方。支撑起豆瓣相册半壁江山的“福根儿”也不过十几万粉丝,拥有几万粉就足以称得上是豆瓣红人。用户群体的复杂性与差异性,导致各个豆瓣圈子之间井河不犯。你只有可能是某一版块的红人,而绝无可能成为全站大 V——除了阿北,没人在豆瓣路人皆知。
从好的层面上来说,这种属性决定了豆瓣是一个更加平等、理性的社交网络,这是以流量和网红、大V为主打的其它产品完全不一样的,豆瓣用户更加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迷信盲从权威。这也是为什么豆瓣时至今日依然被很多用户视为净土,依然有很多死忠粉的原因。
本来这是豆瓣在这个浮躁的互联网上最大的优势,而渐渐的,却又成为了最大的短板。
豆瓣保持着一个个顽固的小圈子彼此隔绝的状态,不会有什么全网热议的焦点,更不会产生什么粉丝百万、千万的大V,当然也就产生不了什么流量。对人群的绝对公平,也使得部分优质用户失去留在豆瓣的动力。
豆瓣的优质用户在豆瓣实现自我价值的范围太窄了。在豆瓣已经很有影响力的人都几乎找不到什么变现的方式,创作的内容也限于半封闭的社交网络而无法大规模传播。优秀内容创作者是需要获得关注,得到社会认同的。豆瓣可以是“我们的精神角落”,但“我们”也需要实实在在的上升的空间和环境的。
最终,豆瓣的优质用户——很多曾经在豆瓣开始了最初的自我实现的作家、影评人、编辑、豆瓣红人也都纷纷转到微信公众号、微博、知乎等平台。并在那里变成更大的大 V,名利双收。
之后出现的问题更严重一些,直接触及了豆瓣的底层——权威性和私密性。
豆瓣得以行走江湖多年,靠的是两板斧:一个是书影音版块,另一个是豆瓣小组。豆瓣的第一灵魂影评,人群基础好,沉淀时间长,全网第一权威;豆瓣的第二灵魂豆瓣小组,吸纳多元爱好的人群,平等管理,对外封闭,是很多人的心灵「秘密基地」。而如今这两板斧,都有点舞不动了。
最开始的不满,来自于对影视作品的打分。
豆瓣的书影音版块,曾经是国内书籍、电影、音乐等文化产品方面评分最有权威性的社区之一。豆瓣从未被资本裏挟,所以豆瓣评分曾拥有相当高的权威性,也是这块阵地一直屹立不倒的原因。
曾经,有人找到阿北,希望通过后台的运作买豆瓣的评分,升一分给80万。阿北当场拒绝,很干脆利落地回了一句:“想让评分上升,唯一的方法是把作品拍好”。
但阿北大概想不到,他们收买不了豆瓣,但他们可以收买「用户」。
2016年12月8日,《人民日报》客户端转载了《中国电影报》的一篇文章,并以《豆瓣、猫眼电影评分面临信用危机 恶评伤害电影产业》为题发布。当时有多部电影、电视剧在豆瓣的评分引发了创作者质疑。
群体关注事件发生在2021年底,连着两部新播剧在豆瓣疑似出现控评刷分现象,先是《风起洛阳》,该剧正式上线播出时间比此前“官宣”晚了近一个小时,但大量评分却在“官宣”时间集中涌入,造成剧还未播就已经出现6000余条评分记录;再是《谁是凶手》,还没有等演员登场,就出现了对该演员的演技的大量评价。
阿北曾经说过,豆瓣的评分是不可能被随意左右,因为这些评分来自于大众用户。而当饭圈时代粉墨登场后,无数粉丝和水军冲进豆瓣,靠人海战术淹没评分榜,完全无视作品质量无脑吹自家 idol 时,以“小众文化”闻名的豆瓣用户中,这个所谓的“大众用户”又有多大众呢。对此,豆瓣显然是无能为力的。
近年来,豆瓣评分越发受到质疑,曾经的权威性在一点点丧失。豆瓣唯一能做的只有排查、删除非正常评论和处理相关账号,这宛如拔剑砍苍蝇的操作,象征意义更大于实际。
另一边,豆瓣小组也后院起火。
豆瓣小组曾经是非常纯粹而简单的,它没有书影音版块那么的文艺,而是快速通过共同喜好找到志同道合的人,这是阿北一直秉持的“以人为本”。豆瓣放大了每个人自身的特质,小众趣味、独特身份、特殊嗜好者,都能在这里“找到彼此”的“根据地”。
豆瓣小组建立是不设限的,虽然用户群体极其的多元且复杂,但形成的一个个小组,的确让很多人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心灵家园。
但“以人为本”中的“人”是有阴暗面的,当自由足够多,限制足够小,人性中的阴暗面也就被释放出来了。豆瓣小组创建自由,内部封闭,审核松散。越来越多的同好的汇集,也意味着对非同好的排斥,原本的「精神根据地」逐步变成了「秘密结社组织」。
豆瓣小组小而美的氛围在不断的被损害。按创建原则,豆瓣没有管理权限,于是监管缺失,曾经的乌托邦,野蛮生长。
这一点上确实是无解的,人性经不起考验。聚沙能成塔,聚沙也能成流沙,把你淹没。与影评的处置方式一样,除了关闭部分小组,豆瓣依旧别无他法。
2021年1月至11月,豆瓣网受到20次处置处罚,共累计罚款900万元。
2022年3月,豆瓣运行了 13 年的私密小组功能下线。
阿北自己保持着善良公正,他就相信他所有的用户也都一样的善良公正。“豆瓣不针对任何特定的人群,力图包纳百味。无论高矮胖瘦,白雪巴人,都能帮你通过你喜爱的东西找到志同道合者,然后通过他们找到更多的好东西。”确实,豆瓣最开始的用户是对互联网有着平等友好交流、有渴望和憧景的一批人。
豆瓣的初衷从来没有变,变的,是互联网的环境,和上豆瓣的人。
写在最后 近些年来阿北已经不再接受媒体的采访,他更多的关注家人,更多的陪伴他年幼的女儿。面对来势汹汹的时代炮火,他选择远离活色生香的生活,成了不食人间烟火的隐士。他大隐于世,让人没那么容易接近他。
可豆瓣不行,它站得再边缘,也还是站在互联网的世界里。它只可以小隐于山林,庙堂变幻朝闻夕至,它躲不开、逃不掉、也放不下。而且,所有人都知道,想找到它,终南山就在那里。
曾经的豆瓣是有很多机会转型的,它曾经有可能成为今日头条,陌陌,小红书,下厨房,播客等等;曾经的豆瓣电影最接近传统意义上的成功,距离成为中国 IMDB,烂番茄仅一步之遥……最终,都是与阿北的理想不符。
豆瓣曾经是互联网上的净土,与世无争,佛系的互联网异类。每个人都可以在豆瓣里有自己的“乌托邦”,任何小众群里在这里都有自己的精神角落。……但那好像只能是曾经了。
阿北和豆瓣终于割裂了。
2023年第一个月,某周末,豆瓣的服务器第N次崩了,微信上评论两级分化。有的说,即然豆瓣服务器开小差,我就先祝大家周末愉快吧,有的说,即然崩了就别再回来了。在某个“你玩豆瓣吗”的投票里,参与的人不多,“从没玩过的人数”超过了“一直在玩”和“之前玩”两项人数的总和。
如今,十八岁的豆瓣,又该往哪里去呢?
参考资料:
①李政道与中国赴美留学生项目 《百年潮》2008年第11期 作者:顾迈男
②清华才子“不务正业”,13年拿下3亿用户,他如何做到的?电商观察网 作者:魏无忌
③豆瓣网创始人杨勃——文艺青年创业记 《赢未来》2013年03期 作者:陈永恒
④“文青”豆瓣:生于文艺,忧于文艺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
⑤豆瓣十年,一朝重来 钛媒体 作者:张远
⑥阿北不是老板,豆瓣不是公司 公众号:晚点LatePost 作者:姚胤米
⑦慢公司豆瓣:只要不死就让我们这们样丧着吧 文:张潇潇
⑧被裹挟的豆瓣的一生 作者:苏青阳
⑨微博你说得对,豆瓣用户就是没有任何价值 作者:刘阳子
⑩再评豆瓣:成也精神角落,败也精神角落 钛媒体 作者:张远
作者:入场,编辑:谷子
来源公众号:公众号:慢放(ID:manfangsd),保持好奇心,慢放一下。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慢放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一名入职“神仙公司”的实习生,再也没有更新
设计动态 2023-02-03春节假期过去,春招便静悄悄地开始了。 无论是应届生找工作还是职场人跳槽,都少不了在互联网上人设搜索“神仙公司”。他们期待着一份“955”、交足五险一金、工作气氛和睦的工作。 而就算是没有找工作需求的人,也难免会浏览到这些帖子。大家时而羡慕“别人家的公司”,时而在互联网上,我们总能够找到别人家的“神仙公司”,也因为他人入职“神仙公司”而感到羡慕或共情。殊不知,在这样的帖子下,也许藏着各种方式商业变现。本文以一个运营的角度,讲述其扮演的三种人生的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春节假期过去,春招便静悄悄地开始了。
无论是应届生找工作还是职场人跳槽,都少不了在互联网上人设搜索“神仙公司”。他们期待着一份“955”、交足五险一金、工作气氛和睦的工作。
而就算是没有找工作需求的人,也难免会浏览到这些帖子。大家时而羡慕“别人家的公司”,时而和发帖人共情,似乎找到了互联网上的“世另我”。
看见陌生人入职“神仙公司”,字里行间的喜悦让我们也感到很开心。/网页截图
然而,你有想过吗?那些“月薪30k的老板”、“10年技术总监告诉你行业内幕”、“幸运进入神仙公司”的实习生的帖子背后,很可能是同一个初级运营。
这些所谓的“神仙公司”“神仙岗位”,看似无欲无求,不接广告,实际上却是品牌和公司最好的软广,能轻而易举地将网友们对美好职业的期望,以各种方式商业变现。
而你我,可能从未察觉。
只缘身在此山中。/纪录片《监视资本主义:智能陷阱》
一、三种人生,来自同一个运营 2022年下半年,计算机专业的海胆从原公司的开发岗位跳槽到了一家新公司,成为了一名零基础、零经验的品牌运营助理。
新公司属于快消品行业,自然对品牌运营十分重视,而海胆所属的品牌部门的工作方向,就是在小红书上通过达人种草等内容进行商业变现。
只是入职不到两周,品牌负责人离职,整个品牌部剩下她一个人。整个公司也没有第二个人懂品牌,海胆只能自己开始摸索着做。
海胆会在网络上找类似的“打造人设”的教程。/@腻腻大叔
她在小红书上搜索了各种各样的人设账号,学习了它们的文案技巧和图片编辑方式,最后给出了三个账号的人设规划,分别是公司老板、专业人员和一个实习生。
公司老板的号,显而易见,是专门为公司打广告的。账号中会发布一些微信聊天记录,海胆会从真实对话中取材并改编,主要显示这个老板的人情味和幽默。
专业人员的号每天都会发一些科普,把用户的常见问题一条条解释清楚。这样的科普号不但做了消费者教育,还宣传了公司产品的过硬品质,产品转化率是三个号中最高的。
最后一个人设是一个刚进入社会没多久的实习生,海胆为此投入了最多的感情。
这位“实习生”对职场充满了好奇和美好的憧憬,虽然工作上遇到很多问题,但总是一路受挫一路成长,并给观众们分享了许多面试、职场经验。
海胆告诉新周刊记者,这个号的作用是说出一些不适合品牌官方说的话,比如“项目历经千辛万苦”“请大家多多包涵”“希望能给用户一个惊喜”,等等。
海胆运营的账号,就属于“员工号”范畴。/@Cici
“如果用官方名义表达,很容易招致差评,但一个年轻的项目参与人这样说,就可以获得很多夸奖。”海胆解释道。
社交媒体平台上的用户,很多都是大学生或刚毕业没几年的人。他们纷纷对这位“实习生”的经历产生共鸣,这个账号自然成为了运营数据最好的账号。
“实习生”的几篇帖子在小红书上24小时内破千赞,最好的一篇有超10万次的浏览量。
偶尔也会有一些私信询问公司还招不招人,甚至账号粉丝还没破百的时候,就有品牌来找海胆合作,发种草笔记。
“还有很多人会来鼓励、恭喜我遇到了很好的工作,我也会回复并祝福他们。”海胆说。
有了人设方向当然不够,没有细节的支撑很容易“翻车”,因此,想要做到“润物细无声”地成为“神仙公司”,还需要更多细节的打磨。
二、“神仙公司”,是怎么打造出来的? 在海胆的设计中,这位“实习生”打字喜欢用空格,总加表情包,标点符号也很少规范地使用。
她找了好久的工作,慢慢摸到面试的技巧,终于入职了“神仙公司”,她的老板大方又明智,她的同事拒绝内卷,她听到公司的各种八卦……
“神仙公司”的同事们还会一起出去团建、露营等。/《实习生》剧照
种种细节的补充,都是海胆参考其他账号的故事、人设,结合同事或自己的经历改编而成的。
真实经历的加入和精确到标点符号的细节把控,让这个角色成为了十分“独属于”海胆的人设。
事实上,这种“编造人设”的做法是新媒体营销中很常见的一套操作方式,凡是可以通过内容种草完成变现的品牌,都有可能会使用。
虽然从来没有做过运营,但海胆很快就能上手,也是因为打造人设的方法在社交媒体上已经十分成熟的,甚至可以直接在网上搜到详细教程。
网络上的教程详细到了账号搭建的全流程。/@建筑学姐跨界分享
这些号的作用要么是发软广促成交易(如卖货、卖课),要么是打造品牌。
实习生人设就是提供了一个从内部看品牌的视角,更容易让人记住、共情,这不比看广告有意思多了吗?
编造一个“神仙公司”也并不难:世界上任何一个公司都有自己的优缺点,那只要隐瞒缺点、放大优点,在外人看来就会觉得很美好。
于是在海胆的帖子里,公司双休,上班还不用打卡是事实,但下班以后要一直回复工作信息这件事就被隐藏了。
公司支持亚文化是事实,但是员工加班费每小时只有十几块钱的事,她不说也就没人知道了。
海胆表示,当初公司选择打造人设的最大原因是低成本、高收益,只要有了粉丝基础,转化顾客是很有效率的。
这几个账号也确实有成功变现,比如“实习生”故事引起了很多人的好奇,海胆便在图片里“不经意”地露出了公司产品的logo,马上就有不少人去搜索。
“在我们的数据后台能看到,搜索我们品牌的人数变多,销量也会上去。后来每个月复盘的时候我有算过,每个月有10%的销量是通过我运营的账号带来的。”海胆说。
刚开始的时候编造故事海胆也觉得挺有趣,但后来文章的数据没有那么亮眼了,其余两个账号的数据也都是不温不火。
业绩无法完成,公司效益也不好,今年年初,海胆因为身处“非必要岗位”被公司裁员了。
“公司里不会再有人能模仿我的口吻,所以这个号也不会再更新了。只是那个‘实习生’的职场路走得很顺利,结果运营她的人被裁了,这种对比还挺幽默的!”海胆感慨道。
三、你看到的光鲜生活,可能都是包装出来的 被裁员之后,海胆把自己“一个运营,三种人生”的经历发在了社交媒体上。
这个“实习生”的账号被她比喻为“无限的互联网世界中的一块电子废料”——就像没有人会花费精力去回收的太空垃圾,只能随着时间的流逝被所有人遗忘在互联网的某个角落里。
许多人表示没想到整个号的人设都能作假,而更多人奇怪的是,自己平时也算很谨慎了,但怎么就看不出来这是假人设呢?
一个原因是,后真相时代,诉诸情感的内容比理性内容更容易传播。/纪录片《真相背后:虚假新闻与信息的代价》
这也不难理解,人设账号中分享的内容确实融入了运营本人的真实经历,他们在打造人设时就想好了各种细节。
像海胆就在实习生账号中分享了很多自己工作好几年之后的、浓缩并划过重点的心得。
而关注这个账号的用户基本都是初入社会的年轻人,面对如此详尽的干货经验帖,会充分信任并点赞收藏也很正常。
更主要的原因,或许是大家对互联网上的内容并没有那么在意。
用户们可能看到帖子的当下会觉得有用,点赞收藏,但之后也很少会再翻出来回顾了。
也就更没多少人会去想,这个人也不接广告,为什么要花这么多时间,写这么多笔记给我们看呢?肯定就是纯分享生活吧?那我不得支持下她的工作吗?
共情、转粉、种草,最后被转化成为品牌的消费者,营销套路便形成了闭环。
海胆向新周刊记者透露,在国内偏互联网的行业里的销售、运营岗位工作过几年的人大多都知道这种套路。
而可以预见的是,以后类似的营销套路还会层出不穷。
互联网上的套路,总能突破我们的认知和想象。/纪录片《监视资本主义:智能陷阱》
只是如今这些铺天盖地的虚假人设,占据了观众们太多的专注力、时间和情绪,仅仅是浏览社交媒体上“优秀”人设带来的朋辈压力,就已经让很多人焦虑不已了。
因此海胆的揭秘贴一发出,不少人都表示自己“释然”了。
原来那些让大家无比羡慕、焦虑的对象,都只是被编造的故事;而那些精彩的生活,也从来不是靠幸运、靠模仿博主们的行为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做到的。
多多关注自己,取悦自己才是正事。/网页截图
海胆也表示,自己以后不会再做运营的工作了。
每天编造人设的工作耗费了她太多的精力,现在的她不想再撒谎,只希望拥有别人问什么都能老老实实回答的自由。
虽然做了几个月的运营,也有了一些经验,但面对各种各样精心打造的账号,海胆坦言还是很难分辨出到底哪些是包装出的人设,哪些是纯分享帖。
但希望看完本文的朋友们,下次在社交媒体上看见一些“同龄人”分享一些让你惊讶的见解和经历时,不要太焦虑。
毕竟这些“经验”,十有八九又是哪一个新手运营包装出来的呀!
作者:牧羊;本文来自新周刊APP
来源公众号:锐见Neweekly (ID:app-neweekly),有态度、有温度、有速度、有深度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新周刊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pexels,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字节复活“悟空问答”,头条系又有了新想法
设计动态 2023-02-03Tech星球独家获悉,两年前关停运营的“悟空问答”APP,将择机再次上线,并会启用全新的产品LOGO,以今日头条风格的红白色为主,并配以“悟空”二字。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今日头条首个“复活”的产品。该产品是从2022年下半年起,由今日头条团队重新打造,是今日头条两年前关停的“悟空问答”APP,将择机以新的面孔重新上线。这是今日头条首个“复活”的产品。“卷土重来”的“悟空问答”能够创造出新篇章,找回自己的位置吗?一起来看看。
Tech星球独家获悉,两年前关停运营的“悟空问答”APP,将择机再次上线,并会启用全新的产品LOGO,以今日头条风格的红白色为主,并配以“悟空”二字。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今日头条首个“复活”的产品。该产品是从2022年下半年起,由今日头条团队重新打造,是今日头条旗下“悟空”系列产品的其中一环。
对此,Tech星球向字节方面进行求证,对方表示“消息不实”。
与此前关停的产品不同,复活后的悟空问答APP,将通过极简的设计,和更加聚焦基于搜索的功能设计,让用户直观地发现答案。可以预见,将复活重新上线的悟空问答APP,会加强对用户寻找和浏览答案的体验,而且产品定位会由原来的问答社区,变成类似于工具模式的简版知乎。
图注:新版“悟空问答”APP的LOGO。
实际上,问答在内容生态里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每个人的心中都有着一本《十万个为什么》,正是对学习知识和破解未知的需求,催生出线上知识问答业务的发展。
在旧版的悟空问答APP未下架前,字节跳动为了发展刚独立成APP的悟空问答,分别在2017年和2018年,宣布投入10亿元补贴答主,并挖角了柳岩、黄健翔、罗永浩等头部大V,而且在面对“如何看悟空问答签约大V答主”的热议时,字节跳动公司创始人张一鸣亲自站台,在今日头条内公开回应,可见悟空问答在当时对于字节和今日头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只不过这一次,卷土重来的“悟空问答”APP,能重拾字节的“知乎梦”吗?
一、“悟空”归来有了新想法,突出浏览和搜索 实际上,悟空问答APP在2021年2月3日下架后,并没有真正的消失,而是以今日头条作为重要体裁,以头条问答的形式继续运营,在后续的运营中,头条问答也在持续为创作者和用户,分别提供奖励和浏览服务,这为即将重新上线的新版“悟空问答”APP提供了知识储备和用户基础。
此次字节再度启用“悟空问答”APP,或是为了对以往的产品模式和运营进行更新和修正。因为下架前的悟空问答,通过对标知乎的问答社区,以期能够打造字节版的内容知识社区,但在实际的发展中不及预期。
尽管今日头条在2017年和2018年分别投入10亿元补贴答主,并挖了头部大V,但仍然没将问答社区做起来。行业人士分析认为,悟空问答依靠今日头条式的算法分发机制,并没有将答主、运营、用户三者之间形成自然生长的空间,处于答完、看完即止的状态。所以,在此次的产品更新,更加突出浏览和搜索。
Tech星球获得的悟空问答APP介绍显示,新版的“悟空问答”采用极简设计,用户通过在搜索框内搜索相关问题后,即可在结果界面找到相关的问题,每个问题下会有多个答案,供用户选择浏览。
图注:新版“悟空问答”APP的介绍界面。
值得注意的是,悟空问答APP的问答内容来自现在的头条问答,而且在悟空问答内,用户似乎并不能发布问题,只能搜索发现答案。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款产品更加注重搜索结果,为用户更加直接的提供想要的内容。
这说明新版的悟空问答调整了此前的社区发展策略,而是想打造一个简单的问答搜索平台,大大降低了运营成本和难度,只需要注重优质内容的搜索体验即可,这也是新版悟空问答APP最大的改变。所以,这款产品更像是一个简版“知乎”。
一位在线问答的答主向Tech星球表示,悟空问答APP的复活,可以让用户有更多的使用选择,同时也为答主增加了一个收入来源。如今的头部在线问答平台提高了答主的收入,比如百度知道就提供了不少的奖励活动,他一个月专心做答主,可以获得近万元的收入。所以悟空问答APP回归后,是否会加强对答主的现金扶持,更加值得他们关注,毕竟优质的答案,也离不开奖励机制。
从更深层次看,字节复活悟空问答APP,不仅仅是对内容生态的补充,也是为内容商业化寻找新的入口。一般而言,搜索型的问答产品,有较好的商业化空间。当下主流问答平台的商业化手段包含搜索广告展示、知识付费等,不排除悟空问答APP会在后续版本中加入这样付费服务。
从在线问答的市场来看,国内的大部分互联网大厂都有布局,比如百度知道、新浪爱问、搜狗问问、360问答、知乎等。其中,百度知道和知乎,已经成为国内的头部问答平台,百度知道,已累计用户数超过9亿人,累计解决问题量超过5.9亿,回答者超过1.8亿。这可观的数据也为平台创造出会员付费、知识付费和广告等两大收入,所以各互联网大厂都希望将在线问答做成新的增长点。对于营收增速放缓的字节而言,复活悟空问答APP,不失为一次创造新营收增长点的机会。
二、打造“悟空”产品全家桶,复兴今日头条 尽管2021年的那场业务架构调整中,今日头条与西瓜视频、搜索、百科以及国内垂直服务业务并入到抖音中,但今日头条并没有甘于委身于抖音中,而是在近两年一直在尝试新的业务探索。
Tech星球梳理统计发现,从2021年开始,今日头条就在不断探索新的业务,不仅推出头条号外、识区、识典百科等新式内容产品,也跨领域地尝试虚拟社交,并推出“派对岛”产品,最重要的是孵化“悟空系”品牌,打造悟空浏览器、悟空搜索,以及未上线的悟空问答等内容产品矩阵。
图注:今日头条近两年推出的新产品和业务。
就目前情况看,今日头条的新业务探索也面临挑战。首先是派对岛、识区等产品在上线后不到半年,先后下架,然后是头条号外等一众新业务,虽然得到了在抖音内推广的机会,但到目前尚未出圈。
作为今日头条着力打造的悟空系列产品,被认为肩负着复兴今日头条的重任。“悟空”系列中,当属悟空浏览器最受关注。七麦数据显示,依靠网赚模式的悟空浏览器,在安卓端累计下载量近4.6亿次,这是今日头条近两年内下载量最多的一款产品。
而悟空搜索是继头条搜索、抖音搜索后,字节的第三个搜索品牌,但是这款产品在早期推出时的功能定位,与更早推出的悟空浏览器相冲突,都因为主打下沉市场用户,且都融入有网赚的活动,所以造成了内部竞争和成本补贴。最终,悟空搜索全面升级为类似于夸克的极简搜索产品,但改版升级后的产品似乎并没有引起太大反响。
将复活上线的简版“知乎”——悟空问答APP,承载着今日头条的新希望。不过,当下传统内容资讯的生意并是那么不好做。近半年来,快手的快看点关停、腾讯的快报APP关停,都预示着传统内容资讯平台要转型,知识问答显然是探索升级的一个方向。
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泛知识内容行业成长为千亿级别的市场,移动端网民渗透率平均已达到86%以上,而且在线知识问答平台的企业合作仍处于早期起步阶段,从数量和覆盖领域上仍有较大发展空间。此外,作为另一分支的知识付费市场,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知识付费市场规模达1126.5亿元,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达2808.8亿元。
如果今年头条能够加强对优质问答内容的推荐,以及对答主的奖励力度,这款工具型的悟空问答APP,或将能在不断增长的在线问答市场中占得一席之地。
三、字节需要更强大的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之于字节跳动,就像QQ之于腾讯,今日头条对于字节而言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产品,而是字节的“门面”和“里子”。
而且,在如今互联网的绝大部分赛道中,业务要想获得进一步发展,都离不开内容上的扶持,字节旗下当红的短视频平台抖音亦是如此。随着抖音进一步朝着超级APP发展,内容服务开始成为其重要一环,今日头条无疑可以成为其最大的助力。
在今日头条并入到抖音的版图后,抖音开始不断吸收整合今日头条的内容服务,比如加入百科、图文、搜索、文章阅读等内容功能,丰富其内容服务。而且,抖音电商、直播也开始将其业务盘向外延伸,作为月活仍有近3亿的今日头条,成为抖音这两个业务的重要窗口。
为了让抖音以及其他业务得到优质丰富的内容供给,今日头条需要变得更强大。为此,今日头条不仅仅在业务上探索,打造悟空产品矩阵,并探索其他新业务,同时也调整了新负责人和对未来的规划布局。
2022年底,今日头条再次换帅,新任负责人张超在头条生机大会上首次露面并表示,2023年,平台在继续保持优质流量扶持力度的基础上,还将新增2000亿流量池至优质图文内容,包括文章、微头条和问答三大载体。可见,今日头条将继续在优质内容上进行挖掘,并尝试更多的商业场景。
去年12月,字节跳动CEO梁汝波在公司全员会议上提到,2022年字节营收增速减慢。这意味着接下来字节需要在未来发掘出更多商业变现的业务场景,而随着抖音在电商、生活服务上的多点开花,作为字节“发家功臣”,今日头条的创新探索也值得期待。
作者:陈桥辉
来源公众号:Tech星球(ID:tech618);聚焦互联网前沿科技和新商业。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Tech星球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数字游民“流浪”在海南
设计动态 2023-02-032023年的春节假期,海南迎来爆棚人潮。 “实在是太堵了。”有游客向时代周报记者回忆起这次假期开车游玩海南的过程仍心有余悸。从进港口,到排队待渡,再到登岛,原本计划只要3、4个小时的时间,因为海南旅游旺季,硬生生堵了十几个小时。 今年春运期间,海南进出岛旅客人这几年,“数字游民”这个概念在社交平台上火了起来,有些人会通过旅居的形式探索生活和景色,追求更自在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比如在本篇文章里,就有这样一位“数字游民”展现了他的旅居故事和想法,不妨一起来看一下。
2023年的春节假期,海南迎来爆棚人潮。
“实在是太堵了。”有游客向时代周报记者回忆起这次假期开车游玩海南的过程仍心有余悸。从进港口,到排队待渡,再到登岛,原本计划只要3、4个小时的时间,因为海南旅游旺季,硬生生堵了十几个小时。
今年春运期间,海南进出岛旅客人数达到了5年以来历史新高。数据显示,春节7天假期,海南铁路轮渡发送散客10万人次,发送车辆近2.9万辆次,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84%和68%。
人潮背后,是疯狂攀升的机票与酒店价格。在某订票平台上,春节期间,海南机票整体维持在较高水平,几乎多为超1900元的全价票;海南高星酒店平均价格同样在千元以上,热门城市海南万宁、三亚的酒店几乎翻倍。
但有一些人,早就赶在这波热度之前,提前体验了面朝大海的旅居生活。
长期旅居各地的互联网产品运营大灰,在2020年前,几乎每年都会在海南待上几个月。今年他通过自驾的方式,一路从西安开到海南。用近一个月的时间,走遍海南的东西线。
与大多数的游客不同,只要在路上遇到舒适的环境和景色,大灰就会选择就地停留2到3天。随机探索周边的地点和未知。
大灰在路上露营/受访者供图
在海南,大灰的一天常常是这样的:早上睡到自然醒后,会用1-2个小时的时间处理一下工作,然后就开着装有露营设备和食物的车,沿着海南的海岸线慢慢开。阳光、海岸、椰林、沙滩,海南在冬天的舒适,对身为寒冷西北人的他,毫无免疫力。
用他的话说,人一旦拥抱过自然和户外、山川与湖海,就很难再回去水泥城市中的办公室。
与往年不同,2023年,大灰在海南的旅居增加了一个新目标——在靠海的地方找一处院子,改造成一个“游牧旅居公社”。
在大灰的描述中,这个公社是一个能够容纳20人左右、适合和他类似的数字游民、远程工作者、自由职业者等旅居人群,长期居住+联合办公的空间。大家一起工作,共同居住,一起探索周边。
一、旅居的数字游民 大灰看似大多时间都在外骑车、自驾、露营,working on the road,但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国内一家自由工作社区的创始人。这个多年运营的社区,已经聚集了国内外大量的远程工作者、数字游民、自由职业等人群,有了一定的流量优势。
因为工作性质相对自由,又加上无法抗拒拥有热带气候和蔚蓝大海的岛屿,每到冬天,大灰就会在海南待上1、2个月的时间。他以环岛自驾的方式,去过海南许多城市,有热门的三亚、万宁、陵水,也有十分小众的村落与镇子。
大灰在海南/受访者供图
很多人吐槽,海南物价高、生活成本高,工资水平却不高。但这对大灰却似乎没有影响。
身为互联网产品运营的职业能给带他持续而稳定的收入,再加上这些年旅居带给他的精简生活理念。“我的物欲极低,一切从简,基本不怎么跟风网购,已经连续多年双十一零贡献了。”大灰调侃道。
在海南,大灰一个月能将开销控制在3000-5000元左右。他对热门的商圈和网红店没什么兴趣;去的都是一些小众的城市和村子,吃喝也不贵。旅行最大的开销是住宿,但由于海南的天气温暖,他大多数时候都可以睡车里或者户外露营,这块也省了。
长期旅居让他对物质生活的包容度很强:露营时会吃简单的食物凑合,也会去打卡城市里的美食;会为了美景在野地里搭帐篷凑合,也会为了独特体验去住一些较贵的精品民宿。
他自我总结,“长期旅居也带给了我心性上的变化,这些年明显变佛了,性格开始随和,对人和事的包容度变得更强。学会了接受个体、人生、世界的多样性,人就会变得更加平和。”
“走的越多,见多越多,你就会愈发明白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所以他选择做好当下,很少规划未来。
说走就走,想停就停的生活,也意味着过去十年,大灰几乎没再过朝九晚五坐在办公室的生活。但跳脱开传统的职场体系,大灰身上的标签很多:远程工作者/数字游民/旅居工作,他是真正的斜杠青年。
如同大灰介绍他的社区的一般:没有用户目标,没有增长指标,甚至没有客户留存率乃至营收目标。在大灰眼中,希望一切发展是自然而然发生的结果,而不是一个容易变得急功近利和焦虑忙碌的目标。
这些年,尤其是数字游民,已成为火爆标签。在大灰看来,这是近两三年才开始见诸于社交媒体的概念,“还是可以有更通俗化的表达,‘旅居’二字,就能够描述像我们这样的群体了”。
二、找一个承载梦想的院子 但旅居不是漫无目的,大灰有自己的最新规划。
做旅居空间是大灰今年给自己的年度目标之一。“独乐乐不如众乐。”大灰希望和自己有同样需求的旅居人群,能够有1-2处适合长期居住办公的线下空间。“要低成本,要舒适,要有意思”。
“要么云南、要么海南”,纠结许久,大灰决定还是先来海南。作为预热,1月5日,大灰在小红书上发了一个主题为“我要在海南找院子”的帖子。没想到,很快便吸引了上百点赞、收藏以及评论。有帮忙出谋划策的、有想要一起参与共建的、也有热心提醒院子线索的。
大灰没想到有这么多人有着同样的想法,他在之后把自己找到的院子都拍成短视频继续发布在小红书上。“希望能帮到这些想找院子但没有时间亲自找的人。”大灰说。
在他的理想标准中,海南的这个院子最好是能离海近一些,至少10间房以上,有基本的住宿条件。“最好是经营不善,愿意出租和转让的民宿或者青旅,我们可以通过软装的针对性改造来让它变的更适合工作和生活。”
可以远离市区,但周边需要有城镇和村子提供购买和快递的便利性。最好是在一个不太商业化的村落。“也希望我们这群外来人能跟所在的村民发生交互和反应,能帮助村子变得更好,这样就不但有了意思,也有了意义。”
图源:小红书
经过这些天的摸排,大灰已做到心里有数,“一开始很累,但越找越有信心,大概率能实现。”
和一般的旅居者相比,大灰做这个事情更加顺理成章。毕竟他的另一个身份是一家自由工作社区的创始人,而这个多年运营的社区,已经聚集了国内外大量的远程工作者、数字游民、自由职业等人群,有了一定的用户基础。
“我想能有一个线下的空间,把这些大家联系起来,是很顺其自然的。”大灰说,通过找院子的事情,身边信息不断延伸,人和资源也变多了。
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感兴趣的人,联系他想要一起做这个事情。但他并不需要资金上的投资者,“我更需要真正互补的合伙人,Ta能给这个项目贡献合适的场所或者其他我没有或者做不到的事情。”
这几年,大灰察觉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出现在旅居的路上。在他看来,这是社会进度和发展的必然。当人们的基本需求层次被满足后,自然会去追求更自由、更舒服、更酷的工作和生活状态。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独立思考,接受多样化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并不断通过行动和实践来验证、取舍,最终找到适合自己路径和方式。这是非常好的事情。”大灰感慨道。
作者:涂梦莹;编辑:洪若琳
来源公众号:19号商研社(ID:time_biz),穿透商业迷雾,回归价值本质。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19号商研社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奢侈品社区店,一种很新的二手生意
设计动态 2023-02-03“现在谁有LV,皮包很好收,我现在是皮包欠了一堆,更别提老花了。”大年初十,生意火爆的罗晨依旧显得十分着急,尽管已经意识到今年行情会不错,但是实际情况还是出乎他的意料。年前的备货不仅被一扫而空,现在还欠上了客户的“账”。 罗晨经营的二奢店,开在成都的社区之中,奢侈品二手市场,正悄然迎来一场大变局。社区二奢生意正凭借着经营成本低、私域流量大、收货价格低,利润大等特点在行业内兴起,从电商平台到社区二奢渠道的变化,意味着什么?这条路是否能够走通?一起来看看本文分析。
“现在谁有LV,皮包很好收,我现在是皮包欠了一堆,更别提老花了。”大年初十,生意火爆的罗晨依旧显得十分着急,尽管已经意识到今年行情会不错,但是实际情况还是出乎他的意料。年前的备货不仅被一扫而空,现在还欠上了客户的“账”。
罗晨经营的二奢店,开在成都的社区之中,由于客户大都是多次回购的熟人,所以也并不介意罗晨这种“欠包”的行为。
生意的火爆也让模仿者竞相加入,成都资深奢侈品买家刘敏对「新熵」表示,近段时间社区二奢店在成都发展很快,从小洋楼,到社区旁巷子里,创业者似乎都在赶这波风潮。“小区里既可以收,也可以卖,离客户也近。当然,除了中间商赚差价,关键是确实有需求。”
而刘敏所说的需求,则可以反映在下面的数据之中。在2022年的《中国高质量消费报告》中,尽管在疫情之下,消费有所收缩,中国国内市场却逆势收获增长,第一次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场,总消费额达到1465亿美元,占比全球奢侈品市场的46%。庞大的市场是造就更为丰富业态的基础,在新品需要配货、价格过高的情况下,二奢逐渐被追捧就成为一种确定性趋势,《2022中国循环时尚产业创新研究报告》白皮书预测,到2025年,仅国内二手高端消费品的市场规模就将突破千亿元。
另一方面,在专业投资人中,社区二奢的优点似乎更加突出:“社区二奢店正在形成一种大趋势,因为你在社区深耕之后,会发现有人愿意把包以特别低的成本卖,你只有在社区才能收到。线上虽然发达,但是一上网人们就开始比价了。”前当代集团首席投资官吕晓彤曾多次在访谈中提及社区二奢的价值。
社区二奢的兴起,像是一次渠道的主动变革,但相关的红利似乎并没有传递到相关平台型公司,奢侈品电商寺库,在上市之后一路暴跌超90%。而相关平台,如红布林、得物,也因为货源不足,交易体验感差、假货等问题,逐渐归于平淡。
面对较为复杂的市场格局,社区二奢生意正凭借着经营成本低、私域流量大、收货价格低,利润大等特点在行业内悄然火了起来。而从电商平台到社区二奢的渠道变化,似乎也意味着,一些传统、精细的商业模式的回归。
01 二手奢侈品进社区,一场精明的“算计”
大年初七,当周围店铺都没营业时,张毅开在湖州某社区内的中古奢侈品店已经非常热闹。
与其它店铺较为直接的交易属性不同,这里更像是一个巨大的会客场所,交谈声、喝茶声不断,张毅和店员并没有奢侈品店中傲慢的形象,反而与客户交谈老友聚会聊天,似乎非常熟络。
曾经从事多年海外代购生意的张毅,回国创业选择了自己较为熟悉的奢侈品领域,用他的话说,当年跑打折村,串专柜的本事不能丢下。至于将店开进社区之中,是他算了一笔更为精明的账。“这里租金相对便宜,而且离大客户也近,关键收货价格低,这是社区店最大吸引力所在。”
在张毅的论述中,二手奢侈品其实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市场,涉及的内容也并非只是C端生意,具体来说,一个收来的货品大概可以有7个价格,分别为:
C端回收价格 同行兜底的价格 同行清货价格 同行交易价格 同行找货价格 6. 主播带货的价格 7. To C线下门店价格 而这7个价格体系,只要任意组合都可以产生不同的商业模式。但如果从盈利来考虑,C端回收价格最低,利润值最大,而在C端回收当中,社区中由于信息更加不对称,且距离客户距离很近,优势则更为明显。
“二奢生意最重要的就是货源和销售,现在由于有了直播电商、私域流量,其实销售端的问题已经解决了很多,最关键的就是回收端的货源,谁能拿到便宜的货源,就能保证利润,而社区店解决了很大的问题。”当然,在张毅的视角之中,社区二奢店,并非没有门槛,不仅要对产品熟悉,更要对二奢生意的经营非常熟悉。“比如说这个款式,这个尺寸,这个颜色,感兴趣的人多不多,这个东西好不好卖,周转率高不高,毛利率高不高,它大概市场的行情在哪个区间,都要非常了解才能把生意转起来。”
对比起张毅的老练与缜密,前年刚刚留学归来的李彤,开社区二奢店的经历则显得有些坎坷。毕业于北欧某知名院校精工设计系的她,在父母的支持之下,一回国就开启了自己的创业之路。“当时有钱人的流行趋势是去logo,去大牌化,我和朋友都认为定制的珠宝、包括定制的西装是一个不错的风口。而刚好我又是学这个的,当时信心满满。”但现实事与愿违,李彤开在商圈的店面经历了疫情、消费降级等多轮打击之后,没有撑多久,就宣告失败。
再次出发,李彤听了长年做生意家人的意见。“我姐当时就说,你只要抓好那7、8个客户,生意就能做下去,特别是对于珠宝,黄金这种,有圈层之后,变现是容易的。”
李彤试着理解家人的思路,把自己的店铺搬到了高端社区。“社区店就是离大客户很近,约着喝茶喝咖啡,生意可能就能谈成。”在李彤看来,社区二奢的优势,更在于对信息的垄断,以及对于私域的培养。“大客户没有太多时间比价,产品只要能高频地出现,并且价格不错,生意就很容易达成。”
无论是专业的二奢交易者,还是半路转行的从业人员,社区二奢的价值似乎正在被更多人热捧,而无论是低价的利润,还是私域的信息垄断,对于其它方向的经营模式,也在产生影响。
02 线上二奢,进军“社区化”
“这个小区的价值15万一平方,今天我们来到了朝阳区的合生汇这边,来看看这位豪横大哥家里有什么好鞋。”抖音博主sunny,在冰天雪地的北京开启了一天的收货之旅,这趟行程sunny一共拿下了包括华伦天奴、阿迪限量款等多达20双球鞋。
来小区上门收货,与粉丝建立联系,已经成了这位奢潮品牌主理人抖音的日常内容。这种类似于社区二奢的经营方式,如今在抖音上非常火爆。
“大多数老哥是因为看了我们的内容,才发现自己的球鞋具有一定价值。”与真正经营在社区的二奢一样,视频中的球鞋往往以低价的形式出现。“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并不是球鞋发烧友,这些东西如果我们不收,那么结局就是扔掉。”
秉承社区二奢经营理念当然不止sunny一人,抖音博主“老孟收的顶”,可谓将天津市的奢侈品免费上门回收做到了极致。天津人独特的亲和力,加上在社区中收货的各种奇遇故事,让他的抖音账号短短时间内收获了7万粉丝。
“你的视频我每一期都看,我知道最后都能往上加一点的。”面对粉丝,老孟略显委屈地答应了加价的要求。翻看老孟多个视频,不难发现,虽然他并没有将店开在社区之中,但是与粉丝之间的互动联系,成就其可靠、信任、腼腆的形象,从而使他达成了更类似于心理上的“社区店”的效果。
“互联网上虽然有比价效应,但是,如果形成所谓粉丝经济,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对冲掉一些比价带来的成本上升。”长期跟踪二奢行业的分析师赵创对「新熵」表示。
在赵创的理解之中,二手奢侈品的商业模式包含了收货、鉴定、寄卖、养护等多种方式,虽然可以设置sop标准化流程,但相关链条太过长,对于平台来说,很难保持其灵活性,只有转化成更为细小的分支,往往才有生存的可能性。
03 奢侈品生意,传统二手电商平台难走通?
有多年二手奢侈品线上交易经验的田可表示,目前体验过的二手奢侈品线上交易平台都对用户不太友好。
“我的一个包包,在回收时使劲压价,我没同意,就转成平台寄卖,没想到平台显示成交之后,又不发货,最后我联系客服,客服说买家不要了。”体验感差,反反复复,让田羽最终放弃了这笔交易。“一个比一个难用,得物压价太低,赚不到钱,红布林对C端用户寄卖的出货速度一般,运营重心还是在自己平台的货上。”
目前,二手时尚闲置交易平台红布林的交易体系共分为寄卖与回收,均包含估价、鉴定等环节。为提高用户的交易活跃度,无论是寄卖还是回收,平台以高价回收吊足用户胃口,但现实往往是残酷的。
较高的预期与往往现实交易金额差距甚远,导致用户体验进一步下降。其次,相较于社区二奢简单直接的估价与回收环节,线上平台周期与相关链条往往过长,为了保证标准化以及货物的品质与利润率,在收货端往往灵活度很差,特别是在信息较为透明的互联网端。而与之相反,在社区二奢的收货端,收货对于卖方则意味着价格灵活、批量成交以及立即到账,而这样的情形在平台端一般很难实现。
翻看小红书等消费者平台,田可的经历并非个例,关于#红布林靠谱吗#帖子多达8000+,而其中的大多数,都在吐槽“私自更新成色”“包包丢失”“99新包包五金生锈到斑驳”都是热门的话题。
另一边,德勤在《2023中国消费者洞察与市场展望》调研之中表示,强调体验感的奢侈品线下交易模式的复兴,已成为一个明显趋势。
尽管线上平台发展迅速,但实体奢侈品、二手奢侈品零售仍有其独特的价值,因信息透明、感受直观、体验真实、即时可得等特点带给消费者别样体验。根据调研结果,消费者仍然认可实体零售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报告指出,38%的受访者认为能即时拿到商品是选择实体店的前三位重要原因,37%的受访者认为商品质量更有保障,35%的受访者选择实体店因为能更直接感受到商品(材质触感等)。
正是这样的差异,在现今的二奢市场之中,对于中小玩家来说,二奢电商平台对于他们来说现在更像是一个出货渠道。“无论是得物、红布林还是只二等平台,现在第一流量不高,第二也没有完全赢得用户信任。所以他们没有太大的话语权。”某位社区二奢经营者向「新熵」表示。
以年轻奢潮为代表的得物,在二手潮流物品交易版块“95分”后,也加入到了二奢交易的行列之中。95分除了传统的寄卖与回收之外,还开创拍图售卖的模式,由卖方自己拍图售卖完成交易,交易模式开始变轻,有玩家分析这种模式更有利于球鞋等潮流时尚产品,对于奢侈品交易,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总结来看,当下二奢电商的困境,一方面来自于短视频平台等新兴流量平台的挤压。虽然红布林等线上二奢平台也纷纷开启直播带货模式,但较为趋同的经营手法看,并未带来实质性的改变。另一方面,鉴定模式不透明和较长的交易链条,导致双方达成共识的可能性进一步降低。
在2022年12月,红布林宣布已获转转集团战略投资1亿美元。在相关的融资说明之中,红布林除了强调自身全品类、2000+时尚品牌的规模外,特别强调其整体服务能力始终保持行业第一,但口碑始终不甚乐观,黑猫投诉高达3375条,被客服拉黑、货品丢失、货不对板、欺骗消费者等投诉不绝于耳。
无独有偶,在2022年1月30日,依托抖音流量,妃鱼二奢拿下品牌自播号排名第一,单日GMV达到了1000万-2500万。尽管处于风口之中,但妃鱼二奢也经历着与红布林类似的困扰,黑猫投诉量达304条。
在《第四消费时代》之中,三浦展认为,日本的消费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即第一阶段为西方化少数中产享受的消费,第二阶段为以家庭为中心的大众消费,第三阶段以个人为中心的追求个性的消费,而第四类就是追求低价、共享、感性的消费生活。
而现在来看,二奢生意的出现,本身似乎印证着,消费模式正在经历从第三阶段向第四阶段跨越的时期。消费者更加理性地面对奢侈品,不介意是否为新品,而在这种层面的交易关系之中,售卖方的发展趋势,似乎也如三浦展所言感性的力量正在开始发挥作用。从这个维度出发,传统电商平台较为死板的商业模式,不再受到追捧似乎也是合情合理。
总结来看,二奢生意正在以更加确定性的增长回归人们的主流视线。但是,过长的链条似乎正在告诉参与其中的从业人员,保持运营的稳定性及服务的可靠性,正在成为二奢产业最为关键的内核。
而作为一个以中小玩家为主的商业形态,无论是物理上的社区化,还是心理上的社区化似乎都在成为弥补规模型平台的一种不错选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二奢行业正在成为中小核心玩家引领创新的商业形式,这无疑给了更多创业者发展的空间。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作者:樱木;编辑:月见
来源公众号:新熵(ID:baoliaohui),洞察商业变量,探寻商业本质。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新熵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大厂“抢”超市,线下商超慌不慌?
设计动态 2023-02-03电商行业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再次打响。 “今年不管是打开电商平台软件,还是短视频平台、外卖软件,无时不刻都能看到'超市'的影子。”习惯用线上超市取代传统商超来满足购物体验的90后女生刘瑞,自今年春节开始明显感觉到了“超市”行业的变化。 “越来越多互联网大厂都在抢从天猫超市、京东超市到美团的即时超市和明日达超市、抖音超市、淘菜菜超市,从电商平台到本地生活平台、兴趣电商平台,从老玩家到新玩家,线上商超火热的背后,是各家平台都不约而同看到了这一赛道背后的巨大的市场规模,以及未来增长前景,电商行业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再次打响。下面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来看看电商平台是如何混战超市的吧。
电商行业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再次打响。
“今年不管是打开电商平台软件,还是短视频平台、外卖软件,无时不刻都能看到’超市’的影子。”习惯用线上超市取代传统商超来满足购物体验的90后女生刘瑞,自今年春节开始明显感觉到了“超市”行业的变化。
“越来越多互联网大厂都在抢’超市’概念,比如美团的明日达超市(美团优选)、一站式即时超市(美团闪购),抖音的抖音超市,阿里的淘菜菜超市、天猫超市,京东的京东超市,线上超市平台越来越多了” 。
95后迟威,今年年货基本都是通过线上超市采购到,“假期那几天,许多线下超市都关门了,这些最晚也能第二天送到的线上超市用起来就很方便”。
刘瑞和迟威的直观感受有迹可循。 从天猫超市、京东超市到美团的即时超市和明日达超市、抖音超市、淘菜菜超市,从电商平台到本地生活平台、兴趣电商平台,从老玩家到新玩家,线上商超火热的背后,是各家平台都不约而同看到了这一赛道背后的巨大的市场规模,以及未来增长前景。
其实早在2017年,国内就有多份研报分析出, 电商大战最终要回归最难攻克的快消品类 ,高频、流量稳定的快消品类能为电商行业带来新增长。因此,互联网巨头比如阿里、美团、京东、抖音先后不断加码对商超的布局,想要在快消品类中占据优势。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等调研后发现, 仅我国以线上超市为主体的即时零售市场,在今后几年中就能连续保持50%以上的复合增长率。
纵观目前的电商超市赛道,不止即时达,还有半日达、次日达等多重模式盘踞。单拎出来任何一个业态,背后都是足够性感的市场规模。
线上超市带来的万物到家便捷性,将电商平台卷入了更激烈的竞争, 本地流量的重要性再次提升,从可选战场变成电商的兵家必争之地。
这也在加速挑战传统线下实体大卖场的敏感神经。 进军线上超市,实则是向本地生活业务加码,这意味着抖音、美团等新玩家们对消费领域的渗透越来越深,触角已经延伸至零售市场。
要知道,曾经得以立足消费者日常购物消费的传统超市业态,就是基于“一站式购足”下的计划性消费。
随着抖音、美团等线上超市业态玩家的加速入场,这场线上线下的拉锯战势必将愈演愈烈。
一、电商平台混战“超市” 线上超市,让多家电商平台又齐聚同一战场。
阿里和京东很早就依靠电商业务积攒的货源和客源,推出自己的线上超市,其他巨头也表现出对这一战场虎视眈眈的野心。 最新入局的便是抖音。
继抖音商城后,近日抖音正式面向全国用户上线了抖音超市,并在这一新平台同步开启“春节不打烊”活动。
只不过,这次抖音低调了许多。 “商城”页面未直接接入抖音超市入口,用户需要在搜索“抖音超市”才能跳转到相关页面。从这一入口位置来看,抖音超市的权重在抖音内部或许还尚不明朗。
从商品来看,抖音超市主要以快消品为主,仅有“乳饮冲调、纸品洗衣、酒水保健、家庭清洁、个护美妆、零食糖巧、母婴宠物、粮油速食、电器百货”九个大类目。
和天猫超市、京东超市老玩家相比,新玩家抖音超市给消费者的商品选择不算丰富。 例如,在乳品饮料一栏,“调制奶”“果汁椰汁”仅上架4款商品,“能量饮料”仅上架了2款,“水气泡水”“凉茶”类目还未上架商品。
图源抖音App
另外, 在消费者对于超市的期待是“又快又稳”的消费需求下,与基本都能做到次日达的一众线上商超玩家相比,抖音超市的配送速度尚未体现出明显优势。
事实上,抖音超市在去年就试点上线了。在首批试点超市广州、深圳、惠州、东莞四个城市中, 抖音超市的最初页面版本由“超市”与“小时达”组成。
其中超市类目主要销售官方直发商品,基本能做到次日达,由顺丰物流承担配送;小时达主要本地生活商家供货,主要售卖水果、蔬菜、鲜花等生鲜品,配送由商家自行完成。
但目前,连线Insight分别切换到试点城市和非试点城市, 除了深圳保留“小时达”服务,其他基本属于“超市”版本。前者承诺能做到“次日达”,后者只能满足“现在付款,明天发货”。
从购物体验上,连线Insight比较了一下抖音超市与电商平台,价格相差无几。
仅以上几个维度的对比能看出,抖音超市目前尚未达到多、快、好、省这一行业标准,还处于比较早期的运营阶段,后续的商品、配送和运营都需要继续补课。
跟抖音超市从流量切入电商的角度不同,美团并非初来乍到。依靠多年本地生活服务积累的商户资源以及全国的即时配送队伍,过去一年美团在用户心智中塑造出了一个“本地超市”的形象。
去年10月,美团优选将原定位“社区电商”,升级为了“明日达超市”, 至此美团有了两个“超市”,分别是以美团优选为主的“明日达超市”,和以即时零售模式下的一站式“即时超市”。
美团优选的“预售+自提”的次日达模式,用户再熟悉不过。借助社区团购模式,美团优选完成对国内主要城市的布局,且在价格和用户心智上形成先发优势。升级为“明日达超市”后,它进一步扩容SKU,朝着全品类、性价比的路线进化,更像是推出的全新一站式购齐超市服务。
另一边,自美团创始人王兴在2021年第三季度的业绩会上,提出“即时零售”概念后,美团通过闪电仓项目,将全国多地同城配送业务的品类,扩展到了生活日用、3C数码、小家电等多领域,美团越来越像一个即时综合超市,笼络更多用户群。
有意思且鲜为人知的一件事是,美团大张旗鼓推进两大“超市”业态的同时,老玩家阿里也采用了聪明的跟随策略。
连线Insight近期发现,美团优选升级为“明日达超市”不久后, 淘菜菜紧追不舍推出了“明日达超市”新定位,并且改名为“淘菜菜超市”(手淘App首页显示为“菜菜超市”)。与美团优选的“真的真的省”Slogan句式相似,淘菜菜改为“真的真的好”。
美团优选与淘菜菜在“明日达超市”领域的隔空厮杀,变得越发白热化。
图源淘宝App
抖音、美团、阿里、京东……越来越多互联网巨头今年在“线上超市”业态同聚掰手腕,一场显而易见的贴身肉搏战,似乎开始了。
二、线上商超为何成了必争之地? 本地生活向来是硝烟弥漫,这次互联网巨头们将新锚点切换到了线上超市。
其实线上超市不是一门新生意。十多年前,阿里和京东看中了这一行业高频次购买及带来稳定流量的属性,就开始布局网上超市业务,也就是之后的“天猫超市”和“京东超市”。
在商超领域,京东超市一直是天猫超市最大的竞争对手,两者一直在争夺“第一商超”的位置。
而随着时间的推进,竞争的主角也早已经从京东超市和天猫超市的个体对决,转为包含了线上、线下各业态协同合作的团体作战。
2018年,天猫升级为“大天猫”,形成天猫事业群、天猫超市事业群(后更名为同城零售事业群)、天猫进出口事业部三大板块,天猫超市直接与天猫事业群、天猫进出口事业群并驾齐驱。
淘鲜达纳入天猫超市事业群,还接入了包括大润发、武汉中百等六百多个实体商超门店。 阿里是希望通过各业态协同合作,实现“天猫超市、天下超市”的理想。京东则从2015年开始对线下商超进行整合。
随着越来越多互联网巨头们不再局限于单一业务,增长的需求让它们不断横向、纵向扩张,线上商超出现层出不穷的对手和旗鼓不息的战争。
电商超市之所以受到如此重视,与其带来的巨大红利不可分割。从阿里、京东两家超市的发展状况,能直接窥出一二。
一个直接的表现是, 京东超市的目标是,成为京东零售第二个拥有较大领先优势的支柱品类和拉新用户的绝对主力。
而阿里2022财年三季度财报显示,与线上超市高度关联的“直营及其他收入”(盒马、天猫超市、高鑫零售旗下大润发等业务), 仅一个季度就为集团贡献了超过600亿元营收。
至于向来是兴趣电商的“代言人”抖音,转来货架电商场域做线上超市的原因,百联咨询创始人庄帅认为主要有两点:
扩充品类。 快消品的高频次购买属性是一个巨大的流量入口,这恰好是超市的主要类目,抖音可通过运营超市品类提升电商的复购率以及流量的变现效率; 完成混合式经营。 从全球零售业态观察,最成功、发展最稳健的经营方式就是开放平台+自营。抖音电商业务要想实现更大发展,必须突破兴趣电商,向更广的电商市场走去。 推出抖音超市这一传统货架电商的另一面,也是兴趣电商趋近天花板的忧虑。
据《晚点LatePost》报道,抖音电商GMV正在快速逼近天花板。在未来增长空间有限,且用户增量在减少的现实情况下, 手握超7亿日活的它亟需新的变现渠道。显然,线上商超成了新试验场。
从目前的市场格局来看,抖音超市的最明显优势是拥有抖音这一超级流量入口,但并不能直接决定抖音会把线上超市业务做好, 它在供应链、物流履约和运营能力上,还需要补足能力。
目前,抖音超市的销售量比不上老玩家天猫超市和京东超市, 这意味着抖音无法凭借平台采购规模在供应商处建立议价优势,进一步降低商品价格。
即便抖音超市目前通过价格补贴来抢占市场份额,也只能满足短期的发展需求,长远来看还是要不断完善供应链建设。
庄帅认为最重要的一大挑战是,“自营平台运营体系、开放平台、去中心化开放平台三个平台运营体系中, 自营平台运营是最难的、门槛最高的” 。搜索规则、技术投入、采购团队等内部环节建设,需要一步步优化、克服。同时,消费者也需要时间培养在抖音的货架电商平台购物的习惯。
在超市这一领域,各互联网巨头一直未停止尝试分得更多蛋糕的动作,而抖音超市能否快速补齐短板,将决定其在这场线上大战中扮演的角色和地位。
三、线下商超慌不慌? 自线上购物平台兴起,线上超市和实体商超之间的较量就从未停歇。
近几年尤其是疫情三年中,有关线下商超百货的热议话题之一就是线上电商冲击和客流量减少的情况越发明显。
随着越来越多传统商超衰退场景的出现, 一般的传统商超可以提供的价值,和高速增长、迭代的消费需求,不再能高度匹配,进一步稀释了居民对大型超市的依赖。
传统卖场正在经历发展中寒冷的冬天,也真切反映在了各自财报中。
作为“大卖场”模式的先行者家乐福,一场突然袭来的疫情将亏损已久的家乐福拉向深渊,在2021年的年报中,其无奈指出电商和社区团购的快速发展对传统大卖场业务形成持续冲击。之后两年,家乐福超市关店的步伐不断加快。直到去年年底,市场甚至多次传出家乐福“即将倒闭”的消息。
对于线上转型这件事,家乐福始终态度迷离,这被外界视为它走向衰落的诱因。
除了家乐福外,二十多年前与家乐福同期进入国内市场的 沃尔玛、麦德龙等大型连锁超市,以及物美、永辉等本土超市,无一例外也在接连关闭门店。
曾经千亿市值的永辉超市,从2021年开始陷入亏损窘境。为了减亏,陆续关闭了多家门店。据永辉超市官网数据,截至2月1日,剩余门店为1033家,与最高点的1440家相比,永辉超市三年来共关闭了407家门店。
图源永辉超市官网
与家乐福不同的是,意识到不能单纯依赖线下实体门店的永辉超市,找到了线上的发力点。 商超的“到家业务”,就是简化版的“即时零售”。 其最新发布的2022年年度业绩预告显示,线上业务销售额同比增长了21%。
除了永辉超市, 不少线下商超也有涉足线上,但大多浅尝辄止,没有真正按与实体门店同等权重进行布局,到家业务只是门店功能的一个延伸。
比如去年7月,苏宁在自家APP里上线了“苏宁速达”服务,其承诺只要用户周围3-5公里内有苏宁门店,就能在线下单、免配送费送货,平均配送时间约1小时左右。但从如今消费端反馈来看,此动作并未掀起多少水花。
以卖场模式为代表的传统超市业态,经历了黄金20年后, 被来自电商、团购的外部压力挤压,逐一暴露了其内在选品管理、运营模式的落后。
零售市场不断迭代,优胜劣汰一直存在,越来越多传统大卖场关门歇业, 但实体零售行业依然具有生命力,仍有活力的市场便不缺消费者。 比如Costco、山姆会员店、盒马X会员店等活跃在实体零售行业的新零售会员制超市,就能让“实体零售要完蛋”的观点不攻自破。
日渐式微的传统大卖场在从增量逐渐转向存量的周期中,打好翻身仗的核心能力是要回归零售的基本功。通过优化商品力、适应新消费趋势、提升供应链整体效率,为顾客和会员持续地提供价值。
前有阿里与京东,后有抖音、美团新入局,这场长达十年的线上商超战越来越激烈。这也意味着留给线下商超转型的时间越来越少,今年,超市领域的“淘汰赛”也将越来越残酷了。
作者:周逸斐
来源公众号:连线Insight(ID:lxinsight),产业升级创新者的聚集地。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连线Insight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这门生意,在春运时翻倍暴涨
设计动态 2023-02-03在田野里肆意奔跑、钻进灶台里黏一身灰、抓一只老鼠献给“铲屎官”……春节前夕,“那些回村过年的狗/猫还好吗?”成为热门话题。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今年,更多的打工人加入春运行列,其中不少人带着自己的宠物来回奔波。 带宠物坐公共交通不方便,“铲屎官们”出行的最在今年的春节假期里,有些人可能因为抢不到票、或者因为需要带着宠物奔波等各种原因而选择了顺风车出行,出行平台的顺风车订单量也在这个假期期间有所上涨。那么,顺风车市场有着怎样的发展前景?一起来看看作者的解读。
在田野里肆意奔跑、钻进灶台里黏一身灰、抓一只老鼠献给“铲屎官”……春节前夕,“那些回村过年的狗/猫还好吗?”成为热门话题。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今年,更多的打工人加入春运行列,其中不少人带着自己的宠物来回奔波。
带宠物坐公共交通不方便,“铲屎官们”出行的最好方式就是搭乘顺风车。实际上,不仅是因为“铲屎官”的需求,当抢不到票的时候,不少人都会选择顺风车。
相关数据显示,相较往年春运,今年顺风车订单量明显上涨。其中,自1月7日春运开始以来,哈啰累计接到的顺风车出行需求和乘客发单数量较去年增长超过105%。
一、坐顺风车,放弃“抢票” 1月18日,距离除夕还有3天,傍晚6点多,北京的王先生拖着行李站在单位门口,他要回到350公里开外的河北老家。
一辆两天前就约好的嘀嗒顺风车正在穿越北京的茫茫车流向他驶来,约半个小时后,王先生上了车,车主一开口,他就知道是老乡。王先生告诉《IT时报》记者,无论是从出行成本还是时间效率角度考虑,从北京到老家都非常适合顺风车,一次回家大概150元,不堵车4小时就能到达,他已经好几年没抢票了,“有时抢不到票,还要让家人开车接送。”
几个老乡在一辆车上,自然更加聊得来。车辆行驶到一个服务区时,车主说自己有点疲倦,王先生于是表示自己可以替车主开完剩下的路。于是,剩下的路,王先生担任“临时司机”,23:30左右,王先生终于到家了,为了感谢王先生后半程的相助,车主还给王先生免单。
“其实并不在乎这点钱,是人与人之间的人情味。” 王先生曾叫到过一辆顺风车,和车主攀谈时,俩人意外地发现竟然是小学同学,断了十几年的联系又重新建立了。
就在王先生回家的路上,另一辆顺风车也正在从天津开往河北,那是王先生替他嫁到天津的姐姐叫的,四年了,姐姐没有回过河北过年。这次,一辆顺风车把姐姐一家带回来团圆。大年初五,王先生又坐着顺风车回到北京。
而在广东河源,顺风车车主邹先生在除夕夜吃完年夜饭后回家,在嘀嗒上看到一位要回隔壁镇的乘客正在寻找顺风车,“当时已经蛮晚,公共交通已经没有了,他一直在焦急地等车,觉得当晚回家已经没戏了,没想到叫到了顺风车。”邹先生告诉《IT时报》记者,等他送完这位乘客时,四周已经响起了鞭炮和烟花,乘客的妈妈在门口等着,要请他进屋喝杯茶,他婉拒了。
二、今年春节,司机选乘客 《IT时报》记者从一些出行平台了解到,今年春节期间的顺风车单量明显上涨。哈啰出行相关人士表示, 自1月7日春运开始以来,哈啰累计接到的顺风车出行需求和乘客发单数量较去年增长超过105%,预计春运回程高峰将持续到元宵节前。
嘀嗒出行相关人士告诉《IT时报》记者,今年春运,跨城顺风车出行需求同比增幅较为明显。从平台数据看,有近半数乘客都是当天下单当天出发,而超过半数车主则是当天接单当天出发,这满足了春运期间很多人说走就走的出行需求。此外,春运期间的跨城顺风出行以中短途为主。
对于这样的变化,不少顺风车车主和乘客均有同感。“我家在上海,工作在杭州,几乎每周都要往返沪杭,每次往返都要接几位乘客。最近顺风车订单多了,有些乘客会带宠物回家,上不了高铁,会选择顺风车。”哈啰顺风车车主沈先生说,自己一般会提前三个小时左右在App上发布行程,基本上都能接到乘客。
深圳陈先生是嘀嗒顺风车车主,经常往返深圳和惠州,“防疫政策不断优化后,很多车主都有爆单的感觉。”陈先生说, 以前都是乘客选司机,今年是司机选乘客。
对于乘客来说,顺风车优势在于性价比更高、去偏远的地方更方便。山东济南的小雪乘坐嘀嗒顺风车已有4年时间,在没有顺风车以前,单程就要耗时大半天,而坐顺风车只要一个小时左右,从出行成本来看,比网约车、出租车要便宜一半以上,“最早的时候等车主接单要等很长时间,不敢临时叫车,而现在经常能‘秒接’,感觉车主越来越多了。”
“顺风车对紧张的春运运力是很好的补充,近三年来由于疫情影响,顺风车的订单量不可避免地下滑,今年顺风车出现大幅度反弹性增长,平台订单爆满。”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向《IT时报》记者表示。
三、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 在采访中,《IT时报》记者了解到,大多数车主和乘客起初是为了节省通勤成本,但当单量上升后,更在意社会效益和出行体验。
“让我感受最明显的变化是平台在安全方面花了很多心思,包括全程录音、定位、分享亲友等,对司乘双方都有利。”乘客王先生告诉《IT时报》记者。
作为一名资深乘客,小雪也表示,顺风车平台个性化服务更多。“我怀孕的时候在叫顺风车时会备注自己是孕妇,平台会派没有烟味、车内环境较好的车。”小雪说。
天风证券报告显示,国内四轮出行市场包括出租车扬召、出租车网约、网约车和顺风车, 顺风车虽然只占1%份额,但其增长态势强劲,预计未来五年,顺风车将是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2025年交易额将达到1139亿元。
普惠、低价的四轮出行需求非常大,顺风车平台还需要持续探索。在网经社电商分析师陈礼腾看来,业内主要竞争点主要有两点:第一是履约能力,基于汽车保有量为前提,顺风车拥有比较可观的市场增长空间,在此基础上,平台的司机注册量决定了平台履约能力的高低。顺风车作为一个司乘双方需求匹配的模式,更多的用户基数能提高其运营效率,因此,司机数量是业内竞争的关键点之一;第二是安全水平,此前顺风车安全事件对该行业的发展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因此,对于出行安全环境的打造成为各家平台的重中之重。
“目前顺风车市场格局尚未稳定,有几家平台形成了先发优势,服务能力强、覆盖范围广、能迅速解决车客问题的平台会受到用户欢迎。”张孝荣表示,此外要充分尊重顺风车的公益属性,不宜过度追求商业化。
作者:潘少颖;编辑:钱立富,挨踢妹
来源公众号:IT时报(ID:vittimes),做报纸,也懂互联网。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IT时报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