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产品出海特别企划,助力出海的4大锦囊

    设计动态 2023-02-07
    据统计,目前中国互联网出海企业多达7400家,布局海外市场成为2023年大多数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出海”为企业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挑战,例如海外市场的多样化、同发达国家的竞争、不同国家法律政策、语言、文化宗教等问题。 为了助力产品经理、运营人在

    据统计,目前中国互联网出海企业多达7400家,布局海外市场成为2023年大多数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出海”为企业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挑战,例如海外市场的多样化、同发达国家的竞争、不同国家法律政策、语言、文化宗教等问题。

    为了助力产品经理、运营人在出海业务拓展成功,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联合AppsFlyer,从行业研究报告、精品文章、进阶课程等多个维度,为大家准备了一份「出海锦囊」——从简单的市场环境信息获取,到实践方法论课程分享,还可加入官方出海社群,获得同行交流讨论的机会,帮助大家拔高对企业出海的认知,找到最佳路径!

    这份「出海锦囊」将面向平台所有用户开放,希望您能从中有所收获!

    那么这份锦囊中,都有哪些干货呢?

    滑下去,让小编带你速速一览!

    一、第15版《广告平台综合表现报告》 全球营销衡量与体验管理平台AppsFlyer发布《广告平台综合表现报告》第15版,帮助产品经理们对全球App应用多端数据表现情况做深入的分析,全面展示全球广告平台的综合排名,反映移动营销的发展趋势,帮助产品经理做出更好的商业决策。

    报告亮点内容:

    深度剖析2022上半年行业趋势,独家呈现Android/iOS与游戏/非游戏领域结合下的四大微型移动生态图景。 SKAN指数改版升级,涵盖应用内互动、应用内购买以及应用内广告变现等维度。 全面展示App投放、留存、再营销、增长与变现等 500 多家媒体渠道最新排名。 统计数据基于1.9万个App、涵盖全球11个地区、40多个应用垂类。 领取方式:填写企业邮箱,即可免费获取分析报告

    https://www.appsflyer.com/zh-hans/resources/reports/performance-index/?utm_source=woshipm&utm_medium=cpc&utm_campaign=pi_15&utm_content=wechat&utm_term=v3_phase2

    二、应用出海必读报告+精选文章

    三、广告营销必读报告+精选文章

    四、精选进阶课程

    除上述学习资料以外,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更为大家建立了官方出海学习交流微信社群,社群内主要汇集创业者、投资人、大公司海外业务负责人和关注海外的泛互联网从业者,我们将聚焦探讨企业出海话题,不定时为大家分享商业前沿内容资讯、出海活动第一手信息等。

    对以上任一内容感兴趣的同学,均可填写表单: https://996.pm/Mkb8j 领取,或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小助手咨询获取。

  • 为了摆脱“千年老二”称号,快狗打车入驻了微信

    设计动态 2023-02-07
    一般来说,你都用微信做什么?小雷相信,对绝大多数的用户来说微信本质上就是一个通信工具,依托这个平台交换信息是最重要的使用场景。但实际上,随着微信用户数量的不断增多和出于软件未来发展的考虑,这些年来微信在内部添加了众多的基础功能,将其打造成能够提供信息检索、生活

    快狗打车近日得到微信入口的支持,逐渐成为超级平台、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微信,能够让千年老二快狗打车焕发生机吗?面向C端的破局之法是不是真的有用呢?这篇文章横向对比了快狗打车与相似产品滴滴货运、货拉拉等的受众人群、受众广泛度、服务体验等方面,为快狗打车今后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推荐对产品运营、出行产品感兴趣的童鞋阅读。

    一般来说,你都用微信做什么?小雷相信,对绝大多数的用户来说微信本质上就是一个通信工具,依托这个平台交换信息是最重要的使用场景。但实际上,随着微信用户数量的不断增多和出于软件未来发展的考虑,这些年来微信在内部添加了众多的基础功能,将其打造成能够提供信息检索、生活服务等能力的超级平台,进一步提升了用户粘性。

    毫不夸张地说,我们参与互联网所需要的绝大多数服务,都能在微信上找到入口。围绕“衣食住行”四大领域,我们能够在微信上找到贝壳找房、酒店入住的相关信息,能够在微信上直接点外卖、打车,甚至购物也能通过拼多多、唯品会等合作伙伴实现。

    在其中,出行板块又是腾讯近年来重点的布局对象,目前腾讯出行服务平台已经能够提供打车、加油充电、油卡充值、代驾、租车、公交地铁、火车汽车票、船票、停车缴费、违章查缴、洗车保养等多种出行服务。

    2月3日,著名同城货运平台快狗打车以“首家入驻”这样的标签高调官宣加入到微信出行服务板块中,壮大了腾讯出行服务的覆盖面,也算是填补了微信出行服务在同城货运领域的空白。

    (图片来源:雷科技制作)

    实际上,和网约车这类相对成熟的互联网出行服务相比,虽然货拉拉、滴滴货运和快狗打车等同城货运服务也是基于网约车模式,但在营收成绩、运营模式和用户体验上相去甚远。

    此外,过去几年里同城货运服务也曾发生过一些轰动全国的乘客意外事件,让服务供应商背负了极大的经营压力。归根到底,同城货运的市场规模远不如常规网约车,缺乏规模效应支撑,缺乏足够的市场竞争,自然无法在用户体验上保持迭代升级,进而走进死循环。

    但是,如果说同城货运能够得到微信这个流量巨无霸的支持,会不会扭转过往局面?尤其是对快狗打车来说,作为“行业老三”更希望进一步拉近和竞争对手的距离,这种情况下联手微信,就有了一种孤注一掷的感觉。

    01 快狗不快:起了大早赶了晚集 说起“快狗打车”可能大家会比较陌生,但如果换一个名字叫“58速运”,是不是能勾起大家的一些回忆?如果排资论辈,快狗打车成立的时间可不早,2013年货拉拉作为网约车式同城货运服务在大湾区正式成立,翌年也就是2014年,快狗打车的前身“58速运”便登上了历史舞台。

    只不过,快狗打车并没有像当年的苹果、微软那样“一时瑜亮”,虽然同城货运盘子小、用户少,但货拉拉始终是业界龙头,当时的“58速运”叫做是“行业第二”,但和第一差距不小。

    2018年,58速运品牌升级改名为“快狗打车”,虽说有“打车”之名,但打来的车主要是提供搬运、送货服务,而把“狗”这个字眼加到商标之中,在当时也引起了一些签约司机的不满。尴尬的是,改名并没有帮助快狗打车交上好运,哪怕随后上市,也只不过是为我们提供了更加直观的业绩参考。

    根据招股书显示,2018到2021年间,快狗打车的营收情况为亏损10.71亿元、1.84亿元、6.58亿元和8.73亿元,合计27.86亿元。 而在行业排位上,“行业老二”的位置也不保,被后面创新的滴滴货运反超,滑落到了第三的位置。

    (图片来源:价值研究所)

    简单来说,尽管依然处于行业前三,但快狗打车的表现却难以让人满意。照理说,快狗打车作为58同城的配套服务之一应该有着更高的用户基数和认可态度,但到了如今田地,自然有自己的原因。

    原因其一,快狗打车毕竟是从B端切换至C端,用户量本就先天不足。

    为了追赶竞争对手,快狗打车改名之后没少在营销上下功夫,在2018年至2020年间,快狗打车的营销费用最高时达到了5.24亿元,是同期收入的115.7%。然而,C端的用户抢夺战还没等到好消息,货拉拉却推出了企业版攻占快狗打车原先的B端市场,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个人认为,对同城货运来说做B还是做C不是一个取舍问题,而是一个时机问题。同城货运的整体发展趋势一定是从小众到大众、从B端到C端,如果考虑未来发展的话,货拉拉这样先做C端的布局就更有前瞻性。

    而快狗打车先做B端再做C端的模式,的确在早期获得了稳定的收入,但也可以见到随着市场的拓宽、消费需求的兴起,由于缺少前期的用户基数积累快狗打车在与货拉拉的比较中差距被进一步拉开,甚至被拥有庞大C端用户基础的滴滴货运反超,这就是一个时机判断的失误。

    而第二个原因,收入模式的不同引发了一系列后续问题。

    简单来说,虽然快狗打车已经积极转型,但现在主要的营收依然依赖ToB业务,招股书数据显示,快狗打车的收入绝大多数来自平台服务与企业服务,2021年前三季度平台服务与企业服务的营收占比分别达到了39.3%和57.1%,而增值服务营收只占总营收的3.6%。

    而我们知道,C端企业相比B端企业总是能够有更高的估值,比如说货拉拉的2021年估值约为650亿元,这几乎是快狗打车无法企及的高度,相信如果快狗打车能以这样的估值拿到融资,没了资金的压力距离走上正循环轨道也不是问题。

    总结下来,快狗打车可谓是成也B端,败也B端。率先发力B端虽然能够带来稳定的收入,但无法在行业上升发展时跟上节奏,当快狗打车回过神来,货拉拉甚至滴滴货运,已经在C端市场捷足先登。

    由此可见,快狗打车最重要的发展方向是打开C端市场,而和微信合作相信也是为了解决C端用户难题而作出的破局之法。但显然微信并不是快狗打车解决问题的灵丹妙药,摆在快狗打车,甚至是整个同城货运行业面前仍有诸多难题需要解决。

    02 网约打车,体验是根本 虽然同城货运服务的根本需求是货物运输,但在运营模式上依然是网约车的那一套——换言之服务质量、使用过程体验非常重要。得到微信入口的支持,快狗打车固然能够获得流量入口上的巨大优势,只不过拉新做得好了,留存也需要重视。

    (图片来源:B站视频截图)

    但是,和货拉拉或者滴滴货运的直接对比中,快狗打车在产品层面仍存在提升空间。比如说,各家平台服务大同小异,快狗打车的优势到底是什么?

    需要认清的是,尽管各家平台在客户端、接派单系统和运力调度等层面进行了全面升级,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传统货运行业供需不匹配、运力分散等问题,但从数字化程度来看,货拉拉、快狗打车和滴滴货运等平台并没有明显差异,也就是说技术无法成为它们的护城河。

    然而,其他几家货运服务供应商可以对此无所谓,但快狗打车却不行,毕竟他们曾说自己是“利用科技让同城物流更简单”、希望用技术驱动发展的企业。

    因此,本该以科技为主要卖点、用户体验应当领先的快狗打车在最终的实现上并没有展现出太多的技术优势,只不过,这里要说的不是软件美观性这些表面上的东西,更深层次的还是算法优化、路线匹配还有其他安全层面的考虑。

    就以安全为例,快狗打车也是在严重的社会性事件出现后才强制上线行程录音功能,而在这之前类似的司机、乘客安全保障功能,哪怕在行业内基本是一片空白。 而在算法方面,同城货运平台并未呈现出什么令人印象深刻体验优势。

    以小雷的实际体验来看,同城货运平台的地图精度、路线规划甚至是不如传统网约车平台,这样的结果直接带来了运费结算、时间成本等一系列问题,至少用户的单次体验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因素。

    (图片来源:雷科技制作)

    因此,如果无法在体验上带来优势,快狗打车也无法通过订单积累口碑,吸引更多的新用户尝试。要知道,同城货运在C端并非高频服务,绝大多数人的搬家时间间隔都在1年或以上,想要靠“回头客”维持营收基本不可能实现。

    因此,形成口碑效应、不断吸引新用户使用才是同城货运平台维持营收的唯一通路,而目前只有货拉拉靠市场份额、品牌口碑做到了这一点,而且还离不开早前通过补贴、抽佣调整等手段聚集而来的大量货运司机,但无论是用户体量、品牌口碑还是司机数量,快狗打车均不占优。

    说到底,得到微信入口的支持让快狗打车的ToC生意见到了希望,但远谈不上“制胜一击”。在一个体量不够大的市场中拼杀,留给快狗打车的机会不多了,早日找到差异化,在体验上建立优势,才是真正的出路。

    作者:雷科技互联网组;编辑:Wallace;排 版:大月亮;

    原标题:为了摆脱“千年老二”称号,快狗打车抱上了微信的大腿

    来源公众号:雷科技(ID:leitech),聚焦科技与生活。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雷科技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 ,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抖音外卖,能抢美团饭碗吗?

    设计动态 2023-02-07
    过去一年,抖音外卖以不容忽视的速度起跑了。 2022年12月5日,抖音与达达、顺丰同城、闪送达成合作,为抖音生活服务商家提供“团购配送”服务,逐步实现团购套餐“全城平均1小时达”。12月7日,河南本地即时配送平台UU跑腿也宣布与抖音生活服务达成“团购配送”合作

    2022年,抖音试水外卖,以生活服务为起点加入外卖业务的行列。在同城服务竞争激烈的今天,抖音为什么要开展外卖业务?它的成长又将给这个行业带来怎样的变化?本文详细讲解了抖音外卖在过去一年中的表现,希望对关注抖音、同城服务的你有所帮助。

    过去一年,抖音外卖以不容忽视的速度起跑了。

    2022年12月5日,抖音与达达、顺丰同城、闪送达成合作,为抖音生活服务商家提供“团购配送”服务,逐步实现团购套餐“全城平均1小时达”。12月7日,河南本地即时配送平台UU跑腿也宣布与抖音生活服务达成“团购配送”合作,后续将为抖音本地生活用户提供团购配送服务。

    在这之前,2022年8月19日,饿了么和抖音方面宣布达成合作,携手探索本地生活服务的场景升级,在视频化时代带来“即看、即点、即达”的本地生活服务新体验。

    抖音试水外卖说明短视频正朝着重度垂直化深耕,其根本原因在于平台增收压力大。 从尝试上线到正式宣布和多方外卖平台及同城物流合作,已过去半年。谁会更愿意在抖音点外卖?抖音外卖,目前走到了哪一步?还有哪些难题待解?

    一、尝试送外卖两年,抖音做了什么? 早在2021年,抖音就开始内测“心动外卖”小程序,尝试布局外卖业务,但该程序几个月后便下线,最终未正式上线。

    2022年春夏之交,因疫情原因各地停止堂食,此时商家井喷的“直播+外卖”需求,以及大量商家自配送带来的用户体验问题,推动了抖音重新重视起外卖业务。

    目前,抖音外卖发展出了两条链路:

    1. 饿了么抖音小程序:专有配送渠道+联合营销项目 2022年8月19日,抖音和饿了么共同宣布达成合作。而后,“饿了么抖音小程序”外卖经营方式已在南京开放试点,正式落地。据了解,参与首批试点的品牌有50余家,预计覆盖约2000余家南京门店,包括小厨娘、南京大牌档、狮王府、沉香鸭等江淮特色品牌,还包括喜姐炸串、袁记云饺等全国连锁品牌。

    用户在抖音平台浏览短视频或者直播时,可以通过短视频POI或直播“小房子”浏览商家的具体商品,在产生购买兴趣进行商品点击后,跳转至“饿了么抖音小程序”,进行下单支付。与此同时,商家通过“饿了么抖音小程序”进行接单,匹配饿了么专有配送体系,将商品送达至用户手中,实现便利、快速的精准配送。

    “饿了么抖音小程序”方式支持“购物车”功能,用户可以自行组合购买。同时,合作商家也有机会参与抖音生活服务与饿了么的联合营销活动,获得平台流量、运营扶持、培训等其他支持。

    2. 团购配送:多元配送方式+营销组合 商家可以选择以“团购配送”方式在抖音上做外卖。

    商家能够以套餐的形式在抖音的短视频或者直播中多角度展现商品,用户在短视频或直播间中被“种草”后便可立即通过短视频的POI、直播间中的小房子来购买商品。

    抖音团购达人视频截图

    “团购配送”链路有多种配送方式可选,比如,使用抖音生活服务提供的三方聚合配送资源或者选择自配送,目前抖音生活服务与顺丰同城、闪送、达达快送等优质伙伴达成多方合作,满足了商家多样化、全渠道的配送需求,也提高了商品的送达效率。

    此外, “团购配送”链路支持商家复用餐饮现有达人生态进行内容经营、阵地经营;也有机会参与平台货补、营销IP、节点营销活动等多样营销项目 。比如此前卡思就曾报道过世界杯期间,餐饮商家如何靠在抖音做好外卖生意“翻身”。(单日GMV4.16亿,谁在抖音吃到了世界杯红利?)

    目前, “饿了么抖音小程序”、“团购配送”正在探索阶段,暂时仅面向试点城市商家开放参与。

    二、抖音为什么执着于“送外卖”? 本地生活一直是一个大市场,加上疫情对线下的影响,线上渠道成为重要的增长点。

    据36氪报道,2022年上半年,抖音本地生活的GMV约为220亿元,超过2021年一整年未能达到的200亿元目标。截至2022年6月,抖音本地生活已拓展至33个城市,全年计划是50-55个城市。

    抖音生活服务2023年的目标为1500亿,这一目标约为上一年GMV的两倍。这个数字已经超过美团一年到店酒旅交易额的三分之一。 具体细分到各条业务线, 餐饮承担了一半的GMV目标,计划完成750亿,到综计划完成450亿,酒旅计划完成300亿。

    外卖,就是抖音生活服务餐饮业务的“最后一公里”。 抖音瞄准外卖,看重的是其带来的变现效果以及在平台内形成闭环。

    《短视频行业深度分析:竞争格局的视角》指出,当前国内短视频行业的用户规模与时长增长均明显趋缓,行业进入常态化的慢增长。处于慢增长的短视频行业,增收的核心在于广告。要提升广告变现效率,就一定要找大赛道,像旅游、外卖餐饮都属于生活服务类的核心赛道。

    疫情反复下,外卖从“堂食的补充”进化为双主场模式,成了餐企重要的增收渠道。

    《2022年疫情背景下餐饮企业调研报告》数据显示,近五成受访餐企在疫情期间开拓了外卖、团购等业务。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2022年第一季度,在线餐饮销售额同比增长20.8%。其中,到店用餐、外卖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67.8%和14.8%。

    另据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2年中国外卖餐饮行业市场规模将达9417.4亿元。 外卖餐饮市场巨大,抖音也有一定优势,推出团购配送,势必影响整个市场。

    相比美团和饿了么,抖音以内容和兴趣为核心驱动力,有超6亿日活的庞大流量池和动态化的视频展现形式,能够更为全面和直观的展现商品的特点,让消费者产生消费欲望,引导成交高客单价的外卖商品。

    三、抖音外卖,痛点何在? 即使有流量优势,在传统外卖平台已先行占据大部分市场的情况下,抖音想从中分一杯羹并非易事。

    上线“团购配送”功能,是抖音向本地生活中的外卖业务迈出的一步。即使拥有流量优势,抖音外卖也存在短板。

    首先是商家运营成本较高,人力支出和营销费用就不可避免,何况增加一个平台运营,就意味着更多的压力和风险。 比如,团购的形式,一般是把店面的某些菜品,以极低的价格出售,来吸引消费者到门店就餐,一般来讲只有初次体验的消费者,才能享受比较大的折扣。若折扣力度太大,一但恢复原价,即使对餐品满意的消费者也会犹豫。

    其次,消费者是否能够沉淀复购,根本还在于产品的实际品质和商家自身的用户运营策略。 如果短暂的尝试失败了,还有多少商家愿意留在抖音长期经营抖音外卖是否只能留住连锁大品牌?这些都是重要的问题。

    如果抖音想再造出一个“美团”,从商家入驻到自建配送,抖音需要一步步建立和积淀。在内容分发的技术方面,抖音可能优于美团和饿了么,但是在地推能力上不一定具备优势。

    以美团业务为例,2021年,骑手成本支出已经占到美团外卖总收入的71%。其创始人王兴曾在一次采访中提到, “这个事情已经被反复证明,光有流量是不够的,他得有实际的商户,有整个运营体系,愿意干苦活累活。”

    抖音等短视频平台若想在本地生活赛道上做好,就得找到自己的定位差异点,方能体现竞争优势。

    值得关注的是,美团也在招募达人,尝试补足自己的内容短板。

    2023年1月,美团上线了微信小程序“美团圈圈探店”,做起了商家和探店达人的撮合服务。据《Tech星球》消息,美团将以“值得抢”为新业务取名,将美团圈圈内嵌在首页导航栏中,与美团优选、共享单车等业务并列。

    美团圈圈·探店 小程序截图

    目前,美团圈圈探店 支持大众点评、微博、抖音、快手、小红书5个渠道的达人认证,还在平台内做交易撮合服务,为商家提供达人对接服务,为探店达人提供接单、收益结算服务。

    实际上,美团圈圈探店,是在暗暗和抖音争抢探店达人资源,将内容平移进美团和合作伙伴平台,但不高的佣金,注定只能吸引来部分中小探店达人的入局和转移,目前小程序内的商单招募进度显示一直为0,可接的订单量也屈指可数。

    2019年开始,抖音联合服务商,靠着内容和流量优势不断加码本地生活,用超6亿的日活和无数探店达人打造的内容对美团进行“降维打击”,从各类团购做到了外卖,用低佣金和流量不断吸引商家,频频试探美团的基本盘。

    2023年,外卖赛道上,又要上演怎样的激烈战事?答案将由各平台书写。

    作者:楼星垂

    来源公众号:卡思数据(ID:caasdata6),数据赋能短视频内容创作、运营、营销和电商带货。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卡思数据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昔日坐拥1.6亿用户的影视平台,为何走向衰落?

    设计动态 2023-02-07
    沉寂已久的人人视频再陷旋涡。 2月5日,天眼查信息显示,人人视频关联主体公司上海众多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新增多个开庭公告,案由几乎都与版权有关,涉及“著作权权属、侵权纠纷”,“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等。 多家原告方的阵容更为抢眼,包括环球内容制作公司、索尼

    人人视频网站的身影正在人们的视野中隐匿,那么回顾人人视频平台的过往发展历史,我们是否可以探寻其走向沉寂的背后原因?人人视频是否还可以找到成功转型的机会点?本篇文章里,作者便发表了他的看法,一起来看一下。

    沉寂已久的人人视频再陷旋涡。

    2月5日,天眼查信息显示,人人视频关联主体公司上海众多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新增多个开庭公告,案由几乎都与版权有关,涉及“著作权权属、侵权纠纷”,“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等。

    多家原告方的阵容更为抢眼,包括环球内容制作公司、索尼影视、华纳兄弟、二十世纪福克斯电影、奈飞、派拉蒙电影、索尼等全球知名影视公司。

    网络影视版权纠纷事件常见,但是一家视频平台能在一个时间节点,集中遭到多家全球影视公司的版权诉讼,实属罕见。

    在短视频风靡、长视频节目丰富、热播网剧风靡的今天,已经很久没有听到人人视频的声音。

    多年以来,我们听到人人视频相关的声音都是版权纠纷、更名、APP下架等“丑闻”,可如果将时间线拉回到十几年前,那时候的人人视频风光无限。

    从过去的风光无限,到如今的负面缠身,深陷危机,人人视频是如何从巅峰走向衰落的?人人视频未来还有救吗?

    一、昔日坐拥1.6亿用户的影视平台 传统PC时代,人们的娱乐方式并不多,主要用网络听音乐、看电影、玩游戏,看电影的方式主要是通过电影BBS论坛下载或者在影视网站观看。

    在那个时代,出现了多家备受影迷追捧的影视网站,人人视频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人人视频的前身为2003年由加拿大华裔留学生创立的YYeTs字幕组,最开始是一个以分享、交流、学习为主要目的的外国影视节目非专业字幕组。

    经过三年时间的发展,2006年6月,YYeTs字幕组进行了大升级,建立独立论坛,不过值得关注的是,人人影视最开始宣传称,字幕组不以盈利为目的,加入仅凭个人兴趣,没有任何金钱回报。

    很快人人影视发展成知名影视网站之一,包括动作片、喜剧片、综艺片等十几个频道,提供视频分享及下载服务,巅峰时期的人人视频坐拥1.6亿用户。

    没想到,到了2009年,人人视频因为盗版资源被查,当时包括伊甸园、BT中国联盟、悠悠鸟等多内前几大BT网站在内的111家视听节目服务网站被关停整改,人人影视不得不宣布网站转型,放弃视频下载,只提供字幕服务。

    在当时互联网作品版权意识薄弱的时代,人人影视通过带字幕的“熟肉资源”快速积累了一众美剧粉丝。

    得益于庞大用户群,人人视频曾是资本宠儿。天眼查数据显示,人人视频共获得八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创新工场、今日资本、百度、小米等知名创投机构及互联网大厂。

    尽管人人视频备受争议,但依然能获得融资,2021年6月中旬,人人视频还获得了新一轮融资,新增股东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等,短视频平台投资传统影视网站并不多见。

    可见,人人视频也曾有过辉煌的巅峰时刻。

    二、争议中的人人视频走向衰落 由于人人视频一直游走在灰色地带,其商业模式一直备受争议,风波不断。

    2013年、2014年,人人视频曾被两度关停,多次因为违反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而受到处罚。

    2014年,字幕组迫于压力曾一度解散,后因第三方投资机构组建团队,打造了全新的人人美剧App,视频网站与字幕组共同展开合作而存活。随后,人人美剧再次更名为“人人视频”。

    2016年底,人人影视字幕组宣布退出人人视频,并于2017年1月,对外发布《人人视频与人人影视不是一家!已彻底无瓜葛》文章,称其“和投资方在理念和价值观存在较大分歧以及矛盾不断”。至此,字幕组和视频网站完成分割。

    2019年12月,人人视频因违规收集个人信息被要求整改。2020年1月,人人视频因“应用内存在部分早期技术问题未解决”,被工信部要求在应用商店下架。

    2021年6月,人人视频在苹果应用商店下架,人人视频中“快看”板块也发布下线整改通知,通知称,将对于问题严重、影响恶劣的账号及违规内容,从严从重处置。当年7月,人人视频超过80%的影视内容被下架,包括当时热播的《致命女人》(第二季)和已完结的经典老剧《绝命毒师》《生活大爆炸》《摩登家庭》等。

    2022年2月1日,人人视频发布“品牌升级公告”,宣布正式更名“多多视频”,并上架各大应用商店。

    据艾媒北极星最新数据,2022年12月,人人视频活跃用户347.06万,排在综合类视频行业第20名,显然已经不能与月活跃用户均超过4亿的“爱优腾”三家长视频平台相提并论。

    如今来看,人人视频正加速衰落。

    三、人人视频为何衰落? 那么,人人视频从昔日的知名影视平台为何会一步步走向衰落?

    在新品略财观看来,可以从商业模式,致命缺陷,行业发展,被新一代年轻用户抛弃,以及被资本抛弃等方面来看。

    先说,人人视频一直没有一套完整的商业模式,也没有探索出成功的商业模式。

    对任何一家企业来说,有一套可行性及可持续的商业模式是生存关键,互联网平台前期靠流量、靠会员、靠大数据,但后期要有业务体系及进行会员转化。

    人人视频最开始只是一个小小的分享平台,即使后来转型成为行业论坛,升级成影视平台网站,依然宣传不看重盈利,这一点在商业逻辑上根本就不成立。

    人人视频的免费模式很难持续,人人视频的海外剧/电影+免费的运营模式,前期虽然能吸引过亿的会员和大量的忠实用户,没有形成利润点,不盈利的企业根本就不可能良性发展。

    再说,致命缺陷,没有版权意识和版权思维,游走在灰色地带,盗版生意终有终点。

    在人人视频出现和发展的时代,当时的互联网行业版权意识普遍薄弱,不尊重互联网作品版权,人人影视等一大批平台都游走在灰色地带,做起了盗版生意和擦边球生意。

    随着行业监管趋严,互联网行业版权意识日益重视,人人视频必定首当其冲,争议不断,纠纷不断,必定会遭到其他正版视频平台的“群体攻之”。

    最新人人视频又遭到国外多家知名影视公司的“集体讨伐”,也在意料之中。

    第三,是行业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互联网时代大发展,网络视频及影视行业更新迭代,人人视频必然遭到围追堵截。

    先是网络进入长视频时代,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等为代表的长视频平台崛起,而且都背靠互联网大厂和海量流量,这些长视频平台都开始注重版权,投入巨资引进正版电视剧、电影,甚至亲自下场布局影视行业,自制娱乐节目等,试图打造各自的特色。

    而人人视频依然是一个搬运工,做的是盗版生意,一定会受到其他平台的围攻。天眼查信息显示,人人视频曾被搜狐视频、腾讯视频、B站等视频网站告上法庭,案由均为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版权纠纷。

    第四,短视频风靡冲击,人人视频被新一代年轻人抛弃。

    短视频出现又给人人视频致命一击,抖音、快手等短视频风靡,占据了人们日常生活娱乐的绝大部分时间,人们更青睐于用更短的时间去获取更多的影视娱乐及关键信息,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影视解说类短视频博主能大火的原因所在。

    新一代年轻人迷上短视频或者充值长视频网站会员,很难静下心来去看其他网络影视平台。

    相对而言,人人视频的核心用户群体为80、90后年龄群,现在没有那么多时间娱乐,而如今是90后、00后是网络影视娱乐的主要人群,人人视频被新一代年轻人抛弃。

    此外,人人视频以前曾被投资机构及互联网平台投资者所看好,转型不利,持续走下坡路,犹如扶不起的阿斗,自然会被资本抛弃,没有资本输血,人人视频的日子越来越难。

    可见,人人视频兴起,得益于传统互联网时代的影视红利,但却败于版权,盗版搬运工生意难以持续。

    四、人人视频还有救吗? 从昔日的辉煌,到后来艰难转型,负面缠身,争议纠纷不断,如今又面临多家国际知名影视公司的“集体讨伐”,人人视频还有救吗?

    其实,人人视频也一直在尝试转型,进行过商业化探索,但并不成功。

    2020年,人人视频上线了付费会员功能,试图调整其业务模式,向传统视频平台的广告+会员收入结构靠拢,但成效显著。

    人人视频更是向正版化和正规化进行探索。2021年6月人人视频拿到快手、小米投资,为了正规化,人人视频和重庆广电达成了合作,还计划把人人视频整体经营业务转移至重庆,并以重庆本地公司作为上市主体在国内或国外挂牌上市。

    从这两三年的发展来看,人人视频仍然走下坡路,存在感越来越弱,要不是最近遭到多家国内知名影视公司诉讼,很难引起关注。

    人人视频可以说是因为版权纠纷问题而臭名昭著,但想求转型,求发展却又缺资源、缺资金,更缺时间。

    在新品略财观看来,目前摆在人人视频面前可选择和尝试的路径,已经不多了。

    第一条路径:人人视频要洗心革面,认真解决纠纷问题,进行新商业化探索,形成造血能力。

    版权纠纷问题是摆在人人视频面前最核心,也最需要面对和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但是需要付出沉重的代价,这个过程也会相当痛苦。

    更为关键的是人人视频需要探索出一套可行的商业模式,而不是试错,比如上文所述,人人视频推出会员收费模式,不在于内容收费,而是来自平台与外部的合作,例如餐饮到酒旅等其他方面的收益,人人视频显然不具备跨界合作的商业转化功能。

    但网络视频平台,无论是“爱优腾”等长视频平台,还是现如今的短视频平台,大家都在进行商业化探索,目前都处于探索阶段。

    目前的网络视频网站都是以会员费、广告、超前点播、付费点播等方式来盈利,行业基本的商业逻辑并没有变化,人人视频需要回归行业本质,尊重行业发展逻辑,探索商业化。

    第二条路径:与其他行业竞争者进行优质资产的整合,或将有一线生机。

    人人视频毕竟是一家有着一定发展史的网络影视平台,也曾坐拥1.6亿的用户,有着庞大的用户数据群体,这也正是当初小米、快手所看重的价值点。

    人人视频与其继续走下坡路,反而不如找一棵大树,进行优质资产和大数据的整合,或许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选项。

    但从行业大环境来看,网络影视市场留给人人视频的时间真的不多了,如果人人视频再不努力转型和探索,继续衰落下去,命运将会走向终点。

    所以,未来能拯救人人视频的只有人人视频自己。

    你认为人人视频还有救吗?

    专栏作家

    作者:吴文武,微信公众号:新品略财观(ID:nbscaijing),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原创商业观察者,解读趋势与未来。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新加坡,不一定适合中国大厂

    设计动态 2023-02-07
    一则阿里全球总部落户新加坡的假消息,再一次把新加坡推倒了风口浪尖。 “前出新加坡,经略东南亚”,正在成为这几年各路创业者与投资人争相追赶的时髦。从2020年起,web3.0的创业者与投资人开始涌向这里,“分布式办公”的各路加密货币交易所,也选择在新加坡开设办公

    作为现代版“下南洋”,新加坡与东南亚或许适合中小型的出海创业者,但对于习惯国内玩法的互联网平台大厂,素来“难伺候”的东南亚,似乎不在他们的业务扩张范围内。阿里全球总部落户新加坡,是互联网大厂出海是前瞻举措吗?本文深度分析了新加坡这一出海站点的优势和局限,对互联网大厂向海外设立总部这一行为提出了独到见解。

    一则阿里全球总部落户新加坡的假消息,再一次把新加坡推倒了风口浪尖。

    “前出新加坡,经略东南亚”,正在成为这几年各路创业者与投资人争相追赶的时髦。从2020年起,web3.0的创业者与投资人开始涌向这里,“分布式办公”的各路加密货币交易所,也选择在新加坡开设办公室。

    看到这波热潮的并不只有web3行业,中国的互联网大厂,早就开始了针对新加坡的“重仓”——在2020年5月,阿里花费16.8亿新元,收购了50层高的安生保险大厦50%的股权,成为其控股电商平台Lazada的总部。

    值得一提的是,阿里在新加坡收购的这栋大楼,近期也在抖音博主的口中摇身一变,成为阿里的“全球总部”,并“喜提”阿里在兔年的第一个热搜。虽然这则消息很快在集团层面被辟谣,但这同样传递了一个信号:起码在市场认知中,新加坡十分适合出海的互联网大厂设立区域中心以上的办公地点。

    唯一的问题是,作为投资人和创业者们争相前往的“流着奶与蜜的应许之地”,新加坡真的适合中国互联网大厂设立总部么?

    业务都没出海,总部就先出海,这个愚蠢的逻辑,什么样的大厂会选择?

    一、如何定义全球总部? “阿里全球总部设在新加坡”的说法,最开始是来自去年11月,某个抖音博主的随意剪辑炮制而成。但在今年春节再次被顶上热搜后,阿里巴巴的相关负责人的回应相当斩钉截铁:

    “阿里巴巴出生在杭州,生长在杭州,发展在杭州。阿里全球总部始终在杭州,是自然也是必然。”

    阿里可以如此回应的底气是,早在2013年,阿里巴巴的全球总部就已经落户杭州余杭区的未来科技城,最迟在2023年底,就会建成并投入使用,预计可容纳6万人在此办公。服务于早已确定的“双总部战略”北京的阿里总部,也是在2019年由阿里投资64亿破土动工,竣工投入使用的时间点,同样也是在2023年底,届时阿里在北京的近两万名员工将会搬入。

    陆玖商业评论在向阿里巴巴相关人士求证时,除了确认杭州总部的相关信息,阿里方面人士还补充道,作为大部分业务都在中国境内的互联网公司,阿里除了拥有北京和杭州两个总部,在各个省/市都会有相应的办公地点,以支持当地的业务开展,譬如重庆的西南总部、广州的华南总部等等。

    从总部职能上看,北京晨报2017年的一篇报道显示,UC浏览器、高德地图、优酷土豆、阿里移动事业群,以及阿里影业、阿里健康总部,来自18个事业群的主要业务也在彼时落地北京。

    来自阿里旗下某业务的相关人士告诉陆玖商业评论,截至目前,UC浏览器的总部在广州,优酷、高德地图总部则在北京。不过有些子公司,譬如高德的北京总部,并没有与阿里的办公室在同一个位置。

    另一种市场观点则认为,阿里的北京总部更像是处理企业金融和对政府关系的公共关系总部,因为北京是离政策与媒体最近;而杭州由于长期的产业集聚,电商产业链更发达,那里的总部则专注于具体的企业战略决策与日常运营,符合一般人对于“企业总部”的认知。

    百度总部的情况与阿里有所不同。百度相关人士回复陆玖商业评论时提到,北京百度大厦目前的人员构成,仍然是以高管与行政、职能部门为主,同样也有处理公共关系的功能。如云计算、AI等具体业务的研发人员,多数分散于全球各地的研发中心,对百度各项具体业务进行技术支撑。

    从这个意义上看,无论是全球总部抑或是区域总部,驱动平台公司开设总部的核心动力,仍然是着眼于统筹该区域的公司业务,或是按照城市定位的不同,为集团战略或者公共关系服务。

    财报数据同样显示,阿里巴巴在整个2022财年,来自海外业务的营收为311.98亿元,占集团整体营收不到8%。若阿里真如传闻所言,把总部搬至新加坡,国内诸多已经享受的政策支持能否存续尚且不论,新加坡本地的资源禀赋、政策环境,也难以让拥有数万员工规模的阿里总部顺利落地。

    一位在新加坡创业多年的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告诉陆玖商业评论,全球总部,对于业务没有全球化的企业来说,没有意义,你的基本面如果90%以上都在单一市场里,那么总部就应该在这个市场,中国大部分互联网公司的业务,都在中国,总部设立在海外没有意义,除非想要转移财产,像字节跳动为何在新加坡设立了总部,因为tiktok现在在海外的份额很高,整个字节的业务,几乎五五开了,人家在新加坡设立总部,顺其自然。

    此外,据陆玖商业评论了解到,还有很多美国公司会选择去欧洲,比如爱尔兰设立总部,是因为可以享受更加优惠的税收政策。

    二、新加坡的局限性 说缺什么之前,先说说新加坡有什么。

    去年9月发布的“第32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GFCI 32)”显示,在全球119个金融中心中,中国香港第一次失去了亚洲第一大金融中心的位置,被新加坡取代。

    几乎与这份报告发布同期,众多资本市场的投资峰会在新加坡举行。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会议在之前的年份,很多都在香港举办,但在去年,他们不约而同选择了新加坡。经纬创投的创始合伙人张颖在那段时间甚至发朋友圈说,他认识的一半以上的投资人与头部企业家几乎都去了新加坡。

    但在一些要素叠加之后,上述“过热”现象也就不难理解。

    其一是富人投资增加。截至2020年底,新加坡聚集了大约400家家族办公室,而在之后一年,增加的家族办公室数量是229个。新加坡证券交易所董事总经理陈庆在接受投中网采访时指出,新加坡目前的在管资产已经达到2.9万亿美元,年增长幅度为15.7%;

    其二是产业转移,除了已经在新加坡风行的web3与加密货币行业,在去年4月,汽车芯片巨头安森美将上海的全球配送中心迁移到新加坡,包括戴森在内的很多国际企业,也先后在新加坡设立总部。相对的是,香港的亚洲区域总部数量正在逐年减少。

    对于这些总部职能放在新加坡的公司,政府对总部业务的收入给予了5%-10%的优惠税率,还可以与“先锋企业优惠” 或 “发展与扩张计划” 一同授予。而且,这只是新加坡对于国际企业诸多税收优惠的一部分——相对直给的政策福利,让新加坡的营商环境排名在世界范围内一直靠前,74%的华人人口占比,让国内大厂前往新加坡不会有太多的语言壁垒。

    不过,即便有上述优点,也难以掩盖新加坡在体量上的劣势:用定性的说法,新加坡只有1.5个北京朝阳区的面积,中国地级市级别的人口规模;用定量的说法,新加坡只有不足600万人。无论互联网大厂的业务如何在新加坡落地生根,规模增长的天花板早就摆在那里。至于更多创业者意淫的东南亚腹地,一众中国公司在游戏、电商领域的增长受阻已经传达出一个讯息:东南亚与新加坡并不能一概而论。

    更何况,中国互联网大厂的业务发展,需要的是精于IT的研发人员。而新加坡的本土人才产出长期以来以金融、管理、咨询为主,即便按照中国4.9%的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大学生比重,新加坡也只有不到30万人,而这些人能否适应互联网大厂的人才需求、工作节奏,仍未可知。

    亲身经历“新加坡热”的张颖,恢复冷静的速度同样很快。他在一篇名为《乱世不闯新加坡》的文章下留言表示,他并不能理解一些人放弃国内市场转投新加坡的动机,因为中国的市场体量已经足够他们一展身手。

    除此之外,web3行业的“新加坡”寒气,到来得比想象中更早。2021年底,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将全球最大的加密货币交易所“币安”列入“投资者须警惕名单”,禁止其向新加坡居民提供服务。

    虽然政府没有明面上禁止加密货币业务,但对这类企业的审批相比以往更加漫长。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局长孟文能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也明确表示,“在区块链网络之外,加密货币除了作为投机工具,没有任何有用功能”。

    从web3行业的经验可以看出,信奉完全市场化运作的新加坡政府,政策转向的速度可能比一般人想象得更快。国内互联网大厂在国内政策层面获得的支持力度,远比新加坡的周期要长。另一件事情同样很难说清——在国内互联网大厂“移师”新加坡之后的政策红利,会不会在一两个短暂的经济周期之后因为新加坡的战略转向荡然无存。

    三、总部出海,没有必要 业务出海都没成功,总部出海的意义在哪里?

    关于是否在新加坡设立总部以经略东南亚的问题上,京东显然很有发言权。现在打开京东泰国的官网页面,就会弹出这样一个公告框——谷歌翻译的结果显示,京东在泰国、印尼的服务都将在佛历2566年3月3日起正式终止。京东出海的另外一站印尼,将会在最早在半个月后,也就是2月15日就会停止下单。

    要知道,京东在印尼的深耕已经超过8年,在泰国的上线时间也已经6年。即便上线之前如此之久,京东也没有选择在东南亚区域,或者新加坡自建总部,京东泰国便是与当地最大的零售企业尚泰集团进行合资。假使京东真的斥资数十亿在印尼或者新加坡设立总部,如今业务退出之后,总部资产处置的问题,或许会比退出这件事本身更为复杂。

    到目前为止,也只有美团王兴在公开演讲中提及“走出国门,抢占全球市场”,时间是在2017年,彼时的国内互联网市场尚未饱和。

    值得一提的是,百度曾经也有过自己的国际业务总部,百度百科的词条显示,它坐落于深圳南山区高新技术产业园的百度国际大厦,还身兼百度华南总部与深圳研发中心的角色。但在2018年5月,百度国际业务中的全球移动应用及DAP广告平台业务被拆分,成立了新公司小熊博望。

    企查查数据显示,目前小熊博望的注册地址与年报地址仍然在北京海淀区,中国互联网的传统聚集地。陆玖商业评论获悉,小熊博望目前在新加坡也已经有办公室,但总部职能大概率不在新加坡。

    一位天使投资人还向陆玖商业评论补充道,目前中国企业的出海主流,仍然是中小企业为主,但最理想的目的地仍然不是新加坡或者东南亚。非洲的前五大收入国家,譬如尼日利亚,坐拥十多亿人口的印度,都是VC目前最看好的地点之一。

    他向陆玖商业评论举例,一个中国公司如果想把业务拓展到中东 ,阻力最小的一个方式,可以是与中东某个国家主权基金成立合资公司,按照当地法律给外国人持有相应公司股份,至于来自中国的主创团队,除非通过各种手段消失在股权穿透图中,否则会受到很大的业务阻力。

    但这通常只是业务上的“走出去”。总部想要真正走出去,仍然需要走很长的路,可能会远超过京东的6年或者8年。在“国际范儿”的新加坡设立办公室或者业务分部,可以是金融场景或者业务场景下的“跳板”,但凭目前新加坡能调动的资源,它能在多大程度上符合公司目前的国际化战略,仍然有待观察。

    毕竟,总部对于一个公司,除了地缘与政策能获得的在地利益,它更像是公司业务的一个“家”。正如经纬张颖所言,中国目前的市场厚度,已经足够很多企业去聚焦和深耕。

    对于中国的互联网大厂,如果战略上没有出海的必要性,在新加坡设立办公室与区域总部,除了吸引不必要的舆论关注,实际上没有太多收益可言。或者用一句更朴素的道理来讲,国内讨生活如果不太艰难,何苦远赴他乡?

    作者 : 桥杉;编辑 : 三火

    来源公众号:陆玖商业评论(ID:liujiucaijing69),真相无法揭露,只能接近。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陆玖财经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当年轻人“不再恐婚”,互联网婚介却迎来大衰退

    设计动态 2023-02-07
    今年春节,吐槽长辈催婚的年轻人变少了。 相反,在经历了疫情三年、各种不确定性频繁出现在生活中后,曾经追求自由、独居的年轻人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情感生活。 高烧不退时递来一颗退烧药、头晕目眩时有人可以做好一碗热粥、在医院等待时,有人能帮忙挂号付费忙前忙后…… 一场

    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改变,比如不少年轻人就在网络平台上寻找更多交友或者恋爱机会。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互联网婚介却并不都是可靠的,入场人需要睁大眼睛,注意辨认陷阱。那么互联网婚介行业都发生了怎样的故事?一起来看看本文主人公的经历。

    今年春节,吐槽长辈催婚的年轻人变少了。

    相反,在经历了疫情三年、各种不确定性频繁出现在生活中后,曾经追求自由、独居的年轻人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情感生活。

    高烧不退时递来一颗退烧药、头晕目眩时有人可以做好一碗热粥、在医院等待时,有人能帮忙挂号付费忙前忙后……

    一场疾病,足以杀死一个人的孤单。

    婚恋平台的数据最能证实这一现象,2021年中国互联网婚恋交友市场规模达到72.0亿元,同比增长11.6%。

    2022年上半年,互联网婚恋交友用户规模总体呈现平稳增长态势,6月用户规模突破3300万,达3346.9万人。

    婚姻,或许带来的不仅仅是束缚、失去自由,也可以得到永远支持自己、帮助自己的伴侣,为不确定的人生增加一分确定。

    但如同所有行业,在高速发展的时候,必将伴随无序、野蛮的竞争一样,婚恋交友市场也充满了陷阱。

    本期显微故事将走进婚介产业,他们之中:

    有的人是支付了天价服务费后,却被红娘反向教育了一番,对方说她“眼界高”,让她“反思自己的择偶观”,从相亲服务变成了“指责服务”;

    有的人从事相亲行业红娘职业,她坦白自己就是靠贩卖焦虑实现财富增值,如今成为了行业高收入群体;

    在“说媒拉纤”这个古老的行当里,我们会看到行业、城市变化带来的另一面变化。

    以下,是关于这个行业的真实故事:

    一、为了找到另一半,花5万元算什么? 赵晴是被小红书“骗”进婚介所的。

    29岁的赵晴是出生于湖北县城的独生女,远在上海工作,因社交有限,自2017年分手后赵晴一直处于空窗期。

    她也尝试过线上相亲。但因为龙蛇混杂、赵晴一直没有配对成功,以至于她想过“要不就单身算了”,甚至还去网上了解过“单身女性抱团养老项目”。

    但2022年充满不确定的生活让赵晴犹豫了。

    去年12月,全国取消疫情封控,赵晴也成了第一批“小阳人”。当赵晴发着高烧、浑身酸痛的躺在床上时,她感觉自己就好像“提前体验了老年时不能自理的生活”。

    那是赵晴第一次萌生出结婚的冲动,主动上网询问“如何快速脱单”。

    她将自己的想法发在网上后,无数“单身俱乐部”的红娘通过社交平台联系到她。

    这些账号大多以“单身”、“爱情”冠以账号名称,主页有非常多的“优质男性”资源, 个个都有房有车、年收入几十万,“按照择偶范围打造的”。

    图 | 赵晴每天都会收到很多“招呼”

    添加这些账号为好友后,对方会不约而同寒暄几句,随后就发给赵晴长串的待填项目。

    填写完后,对方会打电话邀请赵晴到门店中做个“认证”,言之凿凿保证“自己线下资源、绝无欺骗、可以来了解一下”。

    在连续接了5家不同平台的邀约电话后,赵晴终于走进了位于陆家嘴的写字楼里。

    如果不是提前预约得知具体位置,很难想象在一众科技公司、金融公司中,夹杂了这样一间“婚介所”: 走廊上挂满了锦旗、宽敞的空间被隔成小单间、单间墙上则贴着许多情侣照片。

    预约的脱单顾问“冯老师”也变成了另外的爱情导师“黄老师”,认证也没有查看身份证,变成了1v1推销。

    在私密小隔间谈话的2个小时里,红娘从赵晴的年龄、工作、家庭出发,给出了“适合结婚,但需要努力才能找到对象”的判断, 并给出了28800元和48800元的两个套餐。

    前者只介绍5个匹配的对象,后者不仅介绍5个对象,提供全程的约会指导,如规定时间内成功恋爱,则退还50%的金额,看起来更具有吸引力。

    看赵晴还有些犹豫,红娘马上拿出手机展示了最近一周的收款记录:其中有生活在上海嘉定、02年的护士;也有94年出生、年薪百万的清华博士,一长串的名单滑不到底。

    “丫头,02年的都来相亲了,30岁是个门槛,你再不抓住机会,就找不到好对象了”, 说罢还向赵晴展示了手中男会员资源。

    最终在对方“最快下周能约会”的保证和“高达72%的配对成功率”的历史数据下,赵晴使用花呗缴纳了48800元成为会员。

    随后,红娘给赵晴总结了一份“情感报告”,里面用各种专业术语分析了赵晴的不足,并承诺下周就能开始相亲。

    图 | 赵晴收到的情感报告

    之后赵晴约见了3位对象,但都不如之前在红娘手中看到的男生那般合心意,每次双方尴尬的对坐着,只有一边的老师在努力“拉郎配”。

    失败次数多了之后,热络的老师也变得高冷。

    原本承诺的“特别好找对象”,变成了赵晴“眼界高、择偶标准畸形、不容易脱单”、至于自己“还要服务其他的客户,没办法做到及时响应”。

    等赵晴想要退款时,才发现自己前路漫漫:合同中只约定了见面的次数和服务时间,还有30%违约金,根本无法全额退款。

    二、制造焦虑,红娘销售的“秘密法宝” 赵晴将自己的经历发布到网上,引来了许多有相同经历的年轻人。

    其中,有个深圳网友和赵晴说,自己也是在被某个线上婚介平台吸引, “平台上男生都有房有车,收入极高”, 付费后红娘推荐了几位,“线上聊着可以、一聊到线下见面就没音信了”。

    她找红娘要说法,对方却趁机推荐情感课程、心理课程,让她多学习和异性相处。

    “这明显就是下套,根本就不存在什么成功配对,把你当猪宰”。

    还有个网友和赵晴说,自己也去了某个连锁婚恋品牌的线下门店,付了28800元套餐费,接着就被红娘密集定了好几次约会, “来的人都不怎么样,感觉红娘就是为了快点消耗约会次数”。

    甚至还有个网友,在婚介所支付了5万元定金后,还没等服务期到期,婚介所就直接卷款跑路了。

    图 | 网友们分享自己被婚介所欺骗的经历

    “想要通过婚介所找到对象,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蔡佳说。

    87年出生的蔡佳曾经在一家以婚介知名的互联网婚公司工作,做过5年“红娘”,“这个行业并不规范”。

    不规范的根源在于盈利模式。

    蔡佳解释,婚介所的盈利模式为收取“服务费”,但婚姻本身是非标的,于是服务的考核只能落在“约见次数”等可以具体化的层面上——这才出现了许多钻空子、想要消耗次数尽快完成约见次数的情况。

    此外,红娘的收入多采用“低工资+高提成”模式,即成功签单后可以拿用户缴纳金额6%-15%的费用作为提成,所以红娘们更像“销售”。

    他们会用各种话术挖掘用户们的信息、然后促进成交, “一旦发现不是目标客户,或者成交后,我们会毫不犹豫撤离”。

    为了提高成交,公司会针对红娘培训,包括如何打压用户、3个小时内分别用什么话题来引导聊天节奏等。

    红娘们还会去不同平台“盗图”、编造信息,伪装为手上拥有的优质资源;甚至不少平台会雇佣“婚托”来提升用户活跃度。

    “最重要的就是制造焦虑,焦虑了对方自然信任你”,蔡佳回忆。

    她曾经有个同事接待了一名被父母带来的海归女生,对方32岁,自己创业,年收入能有50万,在上海有房有车,并不着急结婚,相反站在她身边的父母比较急。

    同事画了一个时间轴交给她的父母:

    “相亲谈恋爱起码得1年吧?到时候过二人世界得一段时间吧?”

    “怀孕得一年吧,你现在32岁了,如果再不抓紧就是高龄产妇了。”

    “你这个年龄,我不保证能匹配合适。”

    父母内心的焦虑被激发,当场交了6万多元,购买了最贵的套餐。

    “可以说,制造焦虑是红娘的法宝”, 蔡佳回忆, 自己曾在一天之内成交5单,光提成就有1万多元。

    退款难则是因为婚介行分工越发精细导致的。

    53岁的黄文月是一名入行20多年的红娘,“以前我们红娘直面客户”红娘都是公园等地出没,将合适的男女信息登记,然后进行配对,两人出现了问题也是红娘调节,“一般只做熟人、本地人的生意”。

    但现在交通、网络发达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流动起来后,情况发生了改变。

    “现在年轻人爱上网,都喜欢网上沟通”,黄文月的婚介公司也将网络视为了重点阵地, 并配备了不同的工作人员,即先由账号运营人员在不同平台上发布信息“养号”,有用户互动、留言之后私信对方获取联系方式。

    “我们还去同行的帖子下联系潜在用户,然后获得对方联系方式后交给‘电邀红娘’(又称为脱单老师等),电邀红娘和用户进行初步的沟通后,邀请至店里,再由面谈红娘促单。”

    环节中的每一个岗位考核都不同,比如联络员,一旦成功联系一个用户就有提成, “都需要成本,所以不可能全部退款”。

    另一方面,面谈需要场所,而大部分的婚介中心需要用户到店面谈,要考虑交通,所以大多开在市中心的写字楼里,成本昂贵。

    “说到底,我们都是在做生意,只是交易的对象是人”,蔡佳戏谑道。

    三、一个被“高速发展”劝退的行业 在维权的过程中,赵晴发现一个特殊的现象:许多高达万元的相亲维权里,女性比例高居不下,“甚至只有女性”。

    “这是大城市相亲市场里男少女多造成的”,蔡佳说。

    一般相亲服务费和当地收入水平相关,能付得起数万元相亲服务费的群体大多聚集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

    这些城市因房价高、生活成本昂贵,许多经济能力稍逊色的男性被拦在了相亲市场门槛之外,以至于出现了女多男少的情况。

    这也导致了适婚、有一定基础的男性成为稀缺资源,因此大城市中的女性成为相亲付费的主要买单方。

    在男女“供需”端不平衡之下,婚恋交友市场迎来巨大发展。

    比达咨询2022年1月6日发布《2021年度中国互联网婚恋交友市场研究报告》(简称“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互联网婚恋交友市场规模达到72.0亿元,同比增长11.6%。

    但现在,这个“人口”生意并不好做了。

    曾经女多男少的优势,反而成了劣势。和其他服务不一样,婚介服务属于低频次的服务,“很多人只会购买一次”,而男性资源的缺乏,使得配对成功率下降。

    为了维持销量,曾经不少公司采用婚托、编纂虚假信息吸引用户, “但很多用户了解到真实情况后就不再上当”。

    作为电邀红娘的李菲明显感觉到用户产生了抵触心理, “有时候我们刚说出自己是‘情感老师’对方就挂断了。”

    和李菲搭档、负责运营公司账号、发布征婚信息、收集女性用户信息的王肖也觉得“难”做了。

    2021年她刚接手公司账户时,评论区还有许多人友善留言、点评发布信息的用户,或者私下给自己发送消息询问情况:

    “今年则很多用户在评论区骂我们是骗子”,并劝阻很多留言用户“别相信”,甚至会自发举报账号。

    仅去年下半年,公司就有7个账号被封。

    另一边,疫情催生了一批“想结婚”的年轻人,也带来了许多不确定——很多被裁员的适龄年轻人,就此选择了回到家乡或者省会。

    黄文月最近打电话时感触特别深, “好多女孩子联系着联系着,就发现回老家了”,而回到老家或者省会城市的年轻人,“或多或少都有亲戚在身边张罗,不需要婚介”。

    留下来的年轻人择偶观也发生了改变,“以往程序员是香饽饽”,李菲说现在很多女孩子会强调工作稳定、经济条件好,“可哪有这么多实力雄厚的男生?”

    于是行业只能押宝在销售上,“那不又回到了虚假营销上面?”

    可高昂的服务费用劝退了不少年轻人,“毕竟年轻人也越来越没钱了”;此外,一线城市的房价高昂,越来越多“不婚”的声音出现,也让李菲、黄文月、王肖等从业人士感到行业难以持续。

    来自年轻人的反击更是削弱了婚介的市场—— 很多年轻人抱团成立了社群,不收取服务费,通过线下活动来撮合单身;甚至不少公司为了留住人才,开始倡导联谊、解决男女青年的婚姻问题。

    在对未来的不明朗之下,蔡佳选择了离开,“我们就是销售,谁也不知道这个行业还能做多久”。

    制造焦虑,曾经是行业人士的成交法宝。但现在,“焦虑”也成了挂在婚恋行业从业者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作者:常宁宁,编辑:曹梦然

    来源公众号:显微故事(ID:xianweigushi),大时代下,每一个小人物都值得被看到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显微故事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当微信向淘宝打开大门

    设计动态 2023-02-07
    互联网巨头们之间的互联互通并不仅仅只是说说而已,而是有实际行动作为注脚的。这一次,微信文章底部增加淘宝入口,再一次向我们诠释了这一点。据悉,腾讯在微信公众号文章的底部广告位,增加了一个淘宝的广告位入口,用户只需要点击,便可以直接进入到淘宝APP内完成购买下单,

    近期,我们可以发现微信文章底部增加淘宝入口,用户只需要点击广告位就可以进入淘宝入口,互联网互联互通正在打开。这一举动,对于整个互联网行业而言有着不同的意义,本文对此展开分析,一起来看看。

    互联网巨头们之间的互联互通并不仅仅只是说说而已,而是有实际行动作为注脚的。这一次,微信文章底部增加淘宝入口,再一次向我们诠释了这一点。据悉,腾讯在微信公众号文章的底部广告位,增加了一个淘宝的广告位入口,用户只需要点击,便可以直接进入到淘宝APP内完成购买下单,且能返回淘宝首页浏览更多商品。此举被认为是互联网巨头们之间实现互联互通的又一大明证。

    事实上,有关互联网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早已被提上了议事日程。然而,在互联互通落地的过程当中,总是给人一种雷声大雨点小的印象,甚至还有人认为互联网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更像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乌托邦。然而,如果互联网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无法实现,那么,互联网行业始终都会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非但用户的利益受到影响,对于互联网玩家们的发展来讲都会是一个「紧箍咒」。

    此番微信向淘宝打开大门,无疑正在用生动的事实告诉我们,所谓的互联互通并非仅仅只是一个口头上的说辞,而是一个互联网玩家们在不断探索,并且付诸实现的存在。从表面上看,微信向淘宝打开大门,仅仅只是一个再微小不过的事情,但是,对于整个互联网行业来讲,特别是对于正处于变革期的互联网行业来讲,则具有非同寻常的内涵和意义。

    01 当微信向淘宝打开大门,互联网的竞争逻辑业已改变 以往,谈及互联网玩家们之间的竞争,我们同样会用不同的派系和生态来形容。说到底,互联网玩家们之间的竞争还是依靠不断地拓展边界,不断地构建护城河,通过规模效应来获得自身的发展。可以说,谁在互联网时代建构了足够大的生态,谁在互联网时代建构了足够大的规模,谁就能够在竞争过程当中获胜。

    以阿里、腾讯、百度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自不必说,就连后来的美团、滴滴,同样也在用这样一种竞争逻辑来实现自身的发展。不得不说,通过不断地垒高城墙,不断地建构一个又一个的系统,的确可以将竞争对手尽可能多地拒之门外,的确可以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然而,我们同样要看到的是,以「困在系统里」、「大数据杀熟」为代表的乱象,同样开始出现。

    可以说,如果互联网行业以这样的竞争逻辑发展下去,非但会极大地阻碍它的健康发展,甚至还背离它的开放、共享的初衷。长此以往,互联网行业的发展非但无法持续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甚至还将会陷入到死气沉沉、一潭死水的发展状态里。欲要改变这种状态,实现互联网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成为一种必然和趋势。

    微信向淘宝打开大门,正是这种现象的直接体现。透过它,我们需要看到的是,互联网的竞争逻辑业已发生改变。未来,互联网玩家们之间的竞争,仅仅只是依靠庞大的规模,仅仅只是依靠孤立的生态,必然是无法实现的。只有真正服务好用户,不断地给用户带来好的产品和服务,才能真正留住用户,才能找到增长的「第二条曲线」。

    02 当微信向淘宝打开大门,互联网的全新红利将会释放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张勇曾经在财报会议上表示,平台之间的大循环能产生的社会价值,一定远远大过在单一平台内的小循环。平台间如果能够互联互通,肯定会带来新的改革红利。如果对这样一种红利进行总结的话,笔者更加愿意将此归结为流量的自由流动所带来的增长势能。

    我们都知道,所谓的互联网,其实就是流量的买卖,就是不断地打破中间壁垒,不断地减少中间的流程和环节来提升行业运行效率的事情。对于不同类型的互联网玩家们来讲,它们通过将自身业务范围内的流量尽可能多地聚拢到自身的平台上,的确是极大地提升了行业的运行效率的,的确是为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红利的。

    然而,等到不同平台的规模确定,等到互联网行业的格局固化,我们看到的是,互联网玩家们所带来的这样一种效率的提升,仅仅只是局限在自身生态和系统之内,当用户想要突破这样一种生态和系统的时候,他们所付出的成本要比仅仅只是停留在生态和系统内部要多得多。欲要实现成本的降低,效率的提升,必然需要推倒业已构筑起来的高墙,必然需要打破业已形成的藩篱,通过流量的自由流动来获得新的发展势能。

    当微信向淘宝打开大门,我们正是看到的是,这样一种新的红利的释放。据有关统计显示,2022年,微信公众号共产生超3.98亿篇文章,每天至少有超过109.27万篇新文章推送给读者。从目前微信公众号的数量已超过2000万来看,这些公众号日贡献的PV超过30亿。如此庞大的流量,对于淘宝来讲,不得不说是一种巨大的增长红利。

    同样地,对于微信来讲,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红利。单单在微信公众号展示淘宝广告位一项,微信方面就可以获得巨大的流量分成,并由此可以为微信打开新的盈利点。

    如果将互联网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放置于更大的视角之下,我们或许将会看到比这还要庞大得多的增长的红利。以此为开端,对于一直视流量为生命线的互联网行业来讲,无疑将会打开更多新的发展红利。

    03 当微信向淘宝打开大门,互联网的本质将彻底被改变 一直以来,人们对于互联网的认识都是将其划归到独立于现实的产业和实体经济之外的存在,平台经济、虚拟经济等概念,便是在这样一个大的语境之下产生的。以阿里、腾讯、百度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以美团、滴滴、拼多多为代表的独角兽,同样都是在这样一种机制下诞生,并发展壮大的。

    如果对以往的互联网的本质进行总结的话,它更像是一个传统行业、实体经济的对立面,更像是一个传统行业、实体经济的竞争对手。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同样看到了互联网行业的欣欣荣荣,传统行业的日渐沉沦的发展状态。于是,人们对于互联网本质的认识,更像是一个你弱我强,此消彼长的存在。换句话说,它的发展,必然是建立在其竞争对手的沦落的基础之上的。

    对于互联网的这样一种认识,并不仅仅只是局限在互联网行业与传统行业的大的层面上,纵然是在互联网行业内部,同样有这样一种发展趋势。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在经历了早期的野蛮生长、群雄逐鹿、百家争鸣的发展阶段之后,同样开始进入到三足鼎立、此消彼长、你强我弱的发展状态里。

    如果无法从全新的角度来看待互联网的本质,如果无法对互联网的本质进行全新的诠释,那么,互联网行业的发展终究会陷入到发展的死胡同里。当微信向淘宝打开大门,我们看到的是,互联网的本质开始不再像传统意义上的那种此消彼长、你强我弱的发展状态,而是开始更多地通过开放、协同和共享来打开新的增长点和突破口。

    当这样一种发展势头持续,我们将会看到互联网将越来越多地趋向于基础,我们将会看到互联网将越来越多地趋向于普惠,我们将会看到互联网将越来越多地趋向于普适。互联网若要获得本质上的突破,必然需要通过不断地自我革新,自我进化,衍生出新的技术,新的商业模式,才能实现新的发展。否则的话,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必然会再一次陷入到停滞的状态当中。

    结语 互联网巨头们之间的互联互通并不仅仅只是说说而已,而是有实际行动作为注脚的。此番微信向淘宝打开大门,再一次为我们诠释了这一点。然而,透过此次微信向淘宝打开大门,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互联网行业本身正在发生着的显著且彻底的变化。透过这样一种变化,我们需要窥探到互联网行业的新红利和新机会,从而真正让互联网行业的发展突破日渐迫近的天花板,驶向更加富有想象力的新蓝海。

    专栏作家

    孟永辉,微信公众号:menglaoshi007,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资深撰稿人,特约评论员,行业研究专家。长期专注行业研究,累计发表财经科技文章超400万字。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老蒋连麦侯翠翠谈论“伪下沉”,七千网友在线围观,带来哪些思考?

    设计动态 2023-02-07
    上周,B站UP主“老蒋巨靠谱”直播连麦峰哥(UP主“峰哥亡命天涯”)、侯翠翠,众多网友以及不少百万粉UP主在线围观,引起了一场关于“伪下沉”的争论,场面十分热闹,高峰时7千人同时在线围观,有网友称其为“知识区春晚”。 事件起源于1月22日,“老蒋巨靠谱”在一期

    从”下沉“到”伪下沉“,有关”接地气“的全新命题不仅引发内容创作者们的广泛讨论,也让视频观众们陷入思考。从底层走来,在大众目光中一步步实现阶级跨越的草根创作者们,面对转型难题时该何去何从?什么样的内容能够重新唤起观众的热情?看完这篇文章,或许能给你带来启发。

    上周,B站UP主“老蒋巨靠谱”直播连麦峰哥(UP主“峰哥亡命天涯”)、侯翠翠,众多网友以及不少百万粉UP主在线围观,引起了一场关于“伪下沉”的争论,场面十分热闹,高峰时7千人同时在线围观,有网友称其为“知识区春晚”。

    事件起源于1月22日,“老蒋巨靠谱”在一期题为《下沉内容崛起:一场双向奔赴的伪下沉表演【解构B站】》的视频中抛出的一个观点,就是他认为,近年来下沉内容在B站崛起,其中部分下沉内容并不是“真下沉”,而是“双向的伪下沉,即UP主和用户都不是真的下沉,都在表演下沉”,而且这种“双向奔赴的表演”可能是在双方都无意识的情况下发生的。

    用户视角,老蒋认为B站用户的基本盘还是在一二三线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这些用户喜欢看下沉内容的原因,可能是猎奇(没见过这样的生活),可能是逃避(从现实期待带来的焦虑中得到释放),也可能因为某种优越感从而得到精神按摩,等等。

    在他看来,真正的下沉群体可能是“体力劳动者包括搬运工农民工包括上完中学就出来打工的老哥们”。‍

    “峰哥亡命天涯”《探访老哥的小家,房租0元,纯粹社会边缘人的生活》视频评论区

    UP视角,老蒋将下沉内容分为四类:

    一是从来没有伪装过自己是下沉群体,只是拍摄下沉群体,比如“二舅”的作者“衣戈猜想”。 二是有不下沉的资本但选择了下沉,比如侯翠翠。 三是因为一些原因误入下沉生态,比如大猛子。 四是真正的下沉人群,内容多为分享日常生活。 老蒋的定义中,前三种在都不是“真下沉”,即便创作的是下沉内容但“这类UP在见识眼界、收入潜力等方面依然要比身边的当地人高半层”。‍

    到这里,老蒋还只是单方面提出了一个互联网现象观察,真正将“伪下沉”讨论推向一个小高潮的是开头提到的这场直播。1月24日,老蒋在直播间连麦峰哥、侯翠翠,“-LKs-”“冲浪普拉斯”“远古时代装机猿”等百万粉UP主在线围观。

    侯翠翠并不认同老蒋的观点,不过,侯翠翠和老蒋这场连麦并没有真正切题地对“伪下沉”进行深入探讨,这也是比较遗憾的地方。好的地方是,双方的表达都比较真诚,也给网友带来了一些延伸思考比如“我们为什么可以评价他人”“百大UP还能说自己是普通人吗”。

    在信息茧房加剧互联网讨论两级分化、内容作者尤其头部博主的发言变得越来越谨慎的环境下,这种讨论本身是难得的。‍截至目前,老蒋这条视频播放量超136万,“老蒋巨靠谱”也在近两周B站涨粉超4万。

    数据来源 新站

    整个事件中,网友关注的焦点一是侯翠翠,毕竟老蒋视频中提到一连串UP主真的能来连麦对聊的不多,更何况这个人还是在2022年凭借一百多条唠嗑视频唠成了B站最受关注的“反内卷”UP主、新晋百大侯翠翠。

    一定程度上这也是“伪下沉”话题得到大量关注的一个原因。‍二是关于“伪下沉”这个概念是否成立的争论,以及上文提到的一些延伸话题。其中有夸赞,也有批评。老蒋也在评论区对“下沉内容”“高半层”等说法进行了解释。

    在我看来,老蒋提出的“伪下沉”首先是一个中性词,伪不等于假(而是指与一些普遍认定的情况不相符),下沉也不等于低人一等(而是基于经济地理环境等条件限制造成的一些客观差异),更多是表达他对一种互联网现象的理解,而且不是什么不好的现象,相反还涌现出不少很不错的内容。以上也是我认为这个讨论值得进行的前提。

    依照老蒋的定义,走出国门的李子柒、此前在抖音爆红的张同学,都有那么点“伪下沉”的意思。他们的创作能力、见识潜力不要说对比身边的人比如同村村民,跟内容行业大部分创作者相比都要高上一筹。

    老蒋自己也在视频中推荐个人爱看的“伪下沉”博主,比如在村里变装国际超模的耿奶奶、改造家乡的画画UP主刘小备,他们的内容也并不“下沉”,最多是“环境下沉”,这种“环境下沉”又为他们的内容创作赋予了一些特别的意义,比如刘小备的绘画让一座村庄变得美好,这件事让他的画变得更酷了。

    UP主刘小备的视频画面‍‍‍此外,对于很多这类博主的爆红,“下沉”也只是其中一个原因。

    比如侯翠翠走红前B站就有同类型的唠嗑博主,走红后也出现了一些跟风蹲在田间地头唠嗑的模仿视频,但基本没有在涨粉速度、播放量级上能够赶超的。‍别的不说,就看侯翠翠播放量最高的几条“女装”视频,她前一秒还是蹲在田间戴个眼镜操一口方言特能唠嗑的反卷侯师傅,后一秒可是近几年最火的视频赛道之一——颜值变装。

    除此之外,不到一年更新了上百条视频,论更新频次,侯翠翠可能是反卷但真不是躺平更不是摆烂。

    老蒋的“伪下沉”,实际上是在对近几年流行于社交媒体的所谓“下沉内容”进行了一次下沉细分。‍而相较“侯翠翠的内容到底是不是伪下沉”,我觉得这里有一个更值得探讨的话题,来自“-LKs-”对老蒋视频的评论:

    接地气类UP主火到一定阶段后,面临快速增长的存款与如何继续接地气的矛盾时,如何转型?

    这里的“接地气类”包括前面说到的一些下沉内容,尤其是创作素材直接取材于个人生活的内容。‍

    观众对于这类博主的关注建立在情绪价值而不是提供信息上,就像我们一般不会先关注提供健康养生干货的博主家底有多厚,而是看内容实不实用,但我们会关心每天在追的vlogger是个什么样的人,因为我们更容易对具体的人共情,会觉得自己通过视频参与了另一个人的生活,从而把对方当成自己的朋友,即便这种“参与”实际上是很有限的。‍

    我们可能会把自己的生活投射到对方身上,也可能是想让对方替自己去“做梦”,就像很多在一二线996的年轻人不约而同关注着流浪中国的徐云,很多考研求职受挫、在现实中进退犹疑的人因为寻找互联网同伴而关注了侯翠翠。‍在侯翠翠的直播间你会看到很多这样的提问,“家里催婚怎么办”,“怎么能像你一样会说话”,“好孤独怎么办”,还有一些研友在评论区相互打气。‍

    总之,由于这类博主身上的接地气或者说朴实感,天然地让人感到容易亲近和共情。但博主客观条件升级带来的矛盾感如果没有很好的过渡,可能会打破这种隔着屏幕建立起来的情感。

    曾经站在舆论风口浪尖的“徐大sao”算是一个典型案例。‍其他涉及内容创作的行业也存在类似的现象。比如一些脱口秀演员之前讲自己穷困潦倒时期的段子,走红之后再讲气氛就没那么对味儿了。

    这或许也是侯翠翠面临的困扰。24日的直播中,侯翠翠聊到做UP主对自己的物质生活带来改变,但她还是没什么安全感,“不知道这个流量能持续到什么时候,也不知道挣这个钱能挣到什么时候”,她在直播说自己“不敢变”。

    看上去,快速成长的侯翠翠还没有做好成为“侯翠翠”的准备。很多观众习惯了面对失业裁员等种种失败还能积极面对的反卷达人,对视频内容有了相对固定的预期,这可能也给她带来了一点压力。

    随着UP主的现实境遇越来越好,一部分观众会从这种见证和养成中得到欣慰和动力,一部分会因为无法继续共情或眼红选择离开,这也是人之常情。‍‍‍

    但人的成长才是常态。在我看来,这类UP主也可以坦然接受自己身份定位的转变,到了新的阶段可以去呈现新阶段的自己,同时,最好对伴随影响力而来的责任和议论有所预期。会有人取关离开,粉丝构成也会发生变化,观众想看的是“初心是不是还在”“表达是不是还真诚”。

    比如2018年因为竹鼠沙雕表情包走红的华农兄弟。竹鼠养殖被迫停止后,这两年他们转做农副产品销售,虽然仅在B站就有636万粉丝,但继续将拍视频作为副业,并为当地做助农带货,自己影响力提升的同时也没有忘记改善周边的环境。

    视频中没了竹鼠,他们就拍一些朴实的乡村生活,摘果子、挖竹笋、抓山鸡,没有花里胡哨的噱头,就是简简单单的日常,到现在一直有不少粉丝追随。‍

    再比如抖音张同学,选择在流量高峰期结束后才开启直播带货,做乡村视频,推广当地农产品。如今视频中的张同学搬进了新房子,还是熟悉的BGM,评论区也有网友说新房子“没内味儿了”,但更多是祝福,因为看到了他怎么一步步带村子致富。老屋搬新家,这样的变化是正常的。

    如果内容创作不能让创作者越来越好,还有多少人愿意投身内容呢。‍很多脱口秀演员走红后也会开始讲走红后的段子,因为表达依然真诚,观众还是能够发笑。

    流量经济时代,观众对于创作者走红后的境遇变化,是不会没有预期的。‍容易翻车的反而是为了保持不变营造假象,或者创作者确实因为心态变化内容变得敷衍,不再真诚,这些都比“快速增长的存款”要硬伤更多。不如放下包袱学学徐志胜,面对脱口秀顶流的光环,也可以轻松剪掉自己的刘海。

    作者:张洁

    来源公众号:新榜(ID:newrankcn),专注互联网内容领域的观察报道,关心与内容产业相关的人和事。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新榜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木鸟、美团、途家,撞上民宿“边界”

    设计动态 2023-02-07
    2022年,对民宿业来说是苦难的一年,突发疫情叠加大环境低迷导致民宿业客流少、收入低,整个行业都处于亏损边缘,更有甚者倒闭、关停彻底退出民宿圈,例如曾红极一时的民宿短租公寓预订平台爱彼迎。 2022年7月,市场传来爱彼迎退出中国市场的消息,引得各方人士热议,一

    刚刚过去的元宵节,你出门玩耍了吗?最近的假期中,热门旅游城市的民宿供不应求,民宿行业终于迎来了复苏的曙光。本文作者以木鸟、美团、途家为代表,分析民宿行业的现状和未来,希望对你有帮助。

    2022年,对民宿业来说是苦难的一年,突发疫情叠加大环境低迷导致民宿业客流少、收入低,整个行业都处于亏损边缘,更有甚者倒闭、关停彻底退出民宿圈,例如曾红极一时的民宿短租公寓预订平台爱彼迎。

    2022年7月,市场传来爱彼迎退出中国市场的消息,引得各方人士热议,一时间民宿业走衰的呼声不绝于耳。据了解,去年爱彼迎宣布业务调整,暂停支持中国境内游房源、体验及相关预订,将全面服务于出境游。

    虽然民宿行业十分灰暗和寒冷,但行业小角落里还是开出了“小梅花”,民宿业迎来不少新玩法、新制度、新生意。例如火爆的露营带火了周边游,为民宿带来了客流,又如国家标准委发布《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等级划分》,极大程度提高了民宿业的服务标准。

    2023年,疫情全面开放出游人数逐渐增多,木鸟、途家、美团等民宿预订平台订单激增,特别是元旦、春节小长假期间,热门旅游城市的民宿供不应求,等了三年的旺季终于到来,民宿业迎来了复苏的转机。

    一、民宿“复活券” 各省文旅产业数据和在线旅游平台民宿搜索热度,揭示了2023年初民宿业的火爆。

    飞猪数据显示,乡村民宿春节订单量同比增长超2.6倍,大理、丽江、厦门、三亚、北海是民宿预订最热的目的地。大理州文旅局公布数据显示,春节期间大理民宿、客栈预定量涨了10倍,约6000间住满。

    要知道2020年至2022年春节期间,受疫情影响民宿预定量大幅减少,此刻激增的数据凸显了2023年初民宿业的火热。携程数据显示,兔年春节前4天,包括酒店、民宿、门票在内的旅游多业态已反超2019年同期。与去年春节同期相比,民宿预订量同比增长超2倍。

    民宿预订热潮的产生源于疫情开放后旅游业的复苏。

    一来,外出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利好交通、景区、民宿等业态。 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数据:2023年元旦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5271.34万人次,同比增长0.44%;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65.17亿元,同比增长4.0%。

    二来,传统酒店服务和装修相对同质化 ,特别是囚于成本的中低端酒店很难提供新颖、有趣的服务,度假式民宿、体验式民宿、情怀式民宿、爱好式民宿等多种风格民宿的出现,给人们提供了另一种出行选择。

    近期热映的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讲述了一群在大城市生活的人在云南一个小民宿里自我救赎的故事,反映了民宿已成为众多年轻人外出旅游首选的居住场所。据木鸟数据,从年龄分布来看,18-24岁用户占比为47%,25-29岁用户占比为24%,30-34岁用户占比为18%,35-39岁用户占比为7%,40岁及以上用户占4%,民宿消费者主要为18-24岁的年轻用户。

    三来,在乡村振兴政策支持下,乡村经济日渐崛起带动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身处城市周边的乡村民宿也迎来客流高峰。 此外,乡村民宿会结合游客需求,提供水果采摘、露天电影、骑行、垂钓等服务,打造“旅游跟住宿一体化”模式,是吸引新游客的一大服务亮点。

    机票上涨、旅游目的地的搜索量上升,民宿产业获得一张“复活券”,而民宿巨大的发展空间引得民宿预订平台虎视眈眈,民宿竞争的暗流已开始涌动。

    二、头部梯队“暗流涌动” 有市场的地方就有竞争,民宿业第一梯队玩家木鸟、途家、美团已经开始为新一年即将全面复苏的民宿市场做准备。而基因不同打法不同,木鸟、途家、美团在发展民宿短租业务战略上的不同见解将直接影响竞争结果。

    从行业规模和知名度来看,木鸟、途家、美团三家民宿预订平台相差不大,在行业淡季甚至寒冬时期,各大玩家各顾各的无暇顾及其它事,而今有名气的木鸟、有靠山的途家、有流量的美图再次正面交锋。

    木鸟是民宿业“百团大战”的幸存者,也是新型民宿的引领者,和美图、途家相比更有韧性生命力也更强,不过木鸟民宿缺少在线旅游平台和本地生活业务的支撑,有时会误走更多的弯路和远路,未来的日子并不轻松。

    一来,木鸟丰富的运营经验和海量的房源,是其持续扩张和发展新业务坚实的“资源底座”; 二来,木鸟拥有很强自我革新的意识,其基于年轻消费群体需求,孵化高颜值的网红民宿,得到了新一代消费者的青睐; 三来,木鸟善用智能新技术,依托数字化媒体渠道实现了品牌口碑裂变,制造了增长的机会。 和关注“流量思维”的木鸟不一样,背靠携程系的途家拥有庞大的数据支持和流量优势,可以说是不费吹灰之力就建立起了流量池,在新一轮竞争中有更强供应优势。

    一方面,途家民宿主打商旅用户与携程目标用户重合,在流量获取方面占尽优势,而且背靠大树好乘凉,途家抗风险能力更高。另一方面,途家注重服务品质和房源的把控,积极提高服务水平并向中高端市场挺进,未来增长空间更大。

    据官方数据,途家民宿自 2011 年 12 月上线,目前在线房源已超过 230 万套,覆盖国内 400 个城市地区和海外 1037 个目的地。不过,途家民宿与携程系高度绑定必然是荣辱与共,如若巨人的崩塌,那么站在巨人肩膀上的途家会跌的更重。

    谈及美团民宿,大众会想到一个词“性价比”,因为美团民宿是其对本地生活服务资源的再次开发。 其战略打法和美团发展外卖、酒旅业务的打法类似,均是通过“流量优势+低价策略”稳住平台用户,盘踞中低端市场后再向中高端市场进发。

    和木鸟、途家相比,美团的本地属性强平台用户粘度高,而且主打中低端民宿避开了木鸟、途家盘踞的中高端民宿市场,竞争压力相对较小,市场规模上也更有优势。不过,未来民宿市场服务标准和要求会更高,美团民宿向中高端市场转型迫在眉睫。

    总之,木鸟民宿、美团民宿、途家民宿各有优势又各有不足,想要在新一轮竞争中获得更大的胜利,那还需要在服务、产品的差异化方面下功夫。

    三、场景战“接”价格战 疫情三年,客流少民宿低入住率经营惨淡。根据脉脉网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民宿行业入住率约64%;2020年我国民宿行业的平均入住率约为29%;2021年我国民宿行业入住率约为39%;2022年我国民宿行业入住率为36%。

    为了抢夺为数不多的客流,民宿行业长期打价格战,试图通低价吸引客流,提高民宿入住率。据了解,正常房价好几百的房间,在疫情淡季期间房价低至九十九元,各别省份还实行半价民宿措施,保障旅客居住权益,引得民宿业老板哀声道怨。

    有意思的是,轰轰烈烈的价格战在疫情开放后从低价之争变成高价之争。春节旺季期间不少民宿提高了房价,网上谣传“三亚某民宿一个月利润差不多磨平此前三年亏损”,不过热门旅游城市民宿价格暴涨,不代表行业整体向好发展。

    价格之战的本质是获客,轰轰烈烈的价格之战后,民宿平台有迎来了新一轮的“获客之战”,即场景之争。

    主打网红民宿的木鸟上线电竞民宿、滑梯民宿、婚纱民宿等不同风格民宿,引来旅客打卡。无独有偶,美团、途牛平台上的民宿风格和类型也越来越多元化和个性化。木鸟民宿报告指出,2022年木鸟民宿平台网红民宿订单达到2019年的1.3倍。Ins风、新中式、工业复古风、摩洛哥风、侘寂风……木鸟民宿拥有众多年轻人喜欢的网红特色民宿。

    行业“热度+新颖度”即趋势,民宿场景化之争趋于白热化。

    首先,Z世代群体对民宿服务品质的要求更高,个性化消费的意愿更强,迫使民宿平台开拓新场景、新服务。 前文提及,民宿主要的服务对象是Z世代消费全体,可传统民宿产品同质化现象愈发严重,差异化的场景服务将是一个突破口,也将是一个新阵地。

    其次 ,人们旅游住宿需求从单纯住宿向“住宿+”升级,提供特色、趣味化服务成为民宿平台发展共识。 目前,常见的“民宿+电竞”、“民宿+露营”、“民宿+垂钓”等场景化消费逐渐提升,今年春节民宿提供的写福字、放烟花、围炉煮茶、打糍粑、吃杀猪饭等活动也十分受消费者青睐。

    再有,现代科技飞速发展,民宿产业加速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融合,形成了全新的智能化场景之争。 对于木鸟、途家、美团等民宿预订平台来说,场景化之争关乎平台关注度、曝光量,而智能化技术可以帮助其提高场景营销精准度和覆盖面,增加消费者回头率。

    如此看来,战火已烧到了民宿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民宿争夺战从价格之争到场景之争,是产业竞争从“混战”走向“团战”又走向“自强”的结果,而未来之争将更加考验木鸟、美团、途家等平台的自我变革、升级能力。

    四、民宿不设边界 疫情开放、游客回归、春节消费热潮,将民宿消费推到新高度,虽不能全部都“一个月赚回三年亏损数”,但此波民宿消费热让民宿平台看到了重回增长正规的希望。目前,“民宿+”新业态被认可,“AI+”智慧民宿的建设逐渐成型,民宿业边界将被进一步拓宽和延长。

    民宿市场在为应对市场需求而转型升级中前进,民宿平台在新的经营阶段遇到了挑战。

    挑战一:新时代下,民宿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需要提升。 消费者协会数据显示,在调查中得知仅有19%的房屋内,床上用品能做到一般干净,40%的民宿没有行业统一、明码标价的收费标准,并且有45%的民宿屋内,没有投诉联系方式和负责人联系方式。

    民宿业鱼龙混杂服务不到位是老生常谈的问题,即便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民宿业主和民宿平台也应该做好基础服务做到合规合法,同时探索特色、多样的民宿服务,来满足游客越来越高的度假体验需求。

    挑战二:本地文化与民宿难互融,特色民宿口碑难以为继。 在“民宿+”趋势下,越来越多民宿推出与本地文化相结合的有文化底蕴的特色民宿,但事与愿违,市面上的特色民宿几乎沦为了网红打卡的地方,特色民宿的打造任重道远。

    挑战三:民宿与酒店边界逐渐模糊,需要进一步强化民宿在价格、风格、服务等方面的优势。 人们对酒店和民宿的根本认知是,酒店风格相对商业化而民宿风格相对家庭化,但现在越来越多酒店的情怀故事、装修风格还有选址都与民宿风格重叠,不利于民宿未来发展。

    总而言之,民宿业“复活”,木鸟、美团、途家等民宿预订平台又开始为突破民宿商业化、服务边界而战,再次忙碌起来了……

    专栏作家

    刘旷,微信公众号:liukuang110,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海南三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购团邦资讯创始人、知名自媒体。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让你的品牌快速脱颖而出,抢占市场份额,提升销量
免费获取方案及报价
*我们会尽快和您联系,请保持手机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