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进入人工智能时代,设计师如何保持竞争力?

    UI交互 2023-01-13
    编者按:人工智能的时代已经来临,设计的方式正在发生改变,而曾经让设计师取得成功的要素也悄然变化。这篇文章将会探讨人工智能当前的状况,所产生的影响,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以及设计师所需要应对的问题,和需要做好的准备。本文由设计师 Irina Nik 在 ChatGPT 和 Grammarly 的 AI 辅助下完成撰写。

    编者按:人工智能的时代已经来临,设计的方式正在发生改变,而曾经让设计师取得成功的要素也悄然变化。这篇文章将会探讨 人工智能 当前的状况,所产生的影响,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以及设计师所需要应对的问题,和需要做好的准备。 本文由设计师 Irina Nik 在 ChatGPT 和 Grammarly 的 AI 辅助下完成撰写 。Irina 在完成文章之后,要求 ChatGPT 重写了部分段落让它们看起来更好。

    客观现实,而非炒作 人工智能革命并非未来,它是当下正在发生的客观事实。根据 Morning Consult 做过一个全球人工智能调查 ,美国、欧洲和中国 34%的企业都已经用上了人工智能。

    包括世界经济论坛和 IBM 在内的许多组织都将人工智能视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技术,它将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生活、工作和两者之间的关系。

    当然,人工智能可能有偏见,存在道德风险,生成错误的结果,传递误导性信息。但即便如此,它依然以惊人的速读发展,这些问题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得到解决。

    生成式人工智能如何改变世界 2022 年,生成式 AI 所输出的结果是颠覆性的:AI 可以生成新事物,而不是分析已经存在的东西。

    Sequoia 梳理的 AI 应用前景

    能够给出类似人类的答案 随着来自 OpenAI 的 ChatGPT 逐渐流行, Google 也拉响了「红色警报」 。用户开始青睐向 AI 提问,而不是在 Google 搜索结果。

    目前,人工智能给的答案并不可靠。但是在未来,它们或许可以和专业的咨询顾问竞争。 根据麦肯锡的说法,人工智能有可能被用于保险和法律行业,回答复杂的问题,审核法律文件,起草年度报告。 比如摩根士丹利已经在研究人工智能 ,这项AI服务可以给客户提供财富管理的建议。

    客户服务也将从人工智能当中受益,目前的聊天机器人还无法满足用户的期望,但是它在未来可以取代更多的人工客服。

    Midjourney 基于语言生成的图片概念设计

    内容生成能力 如今这种生成式人工智能已经被用于营销和搜索引擎优化,它加快了内容创建,并且提供必要的插图内容。

    比如, Jasper 就是一个以营销为卖点的 GPT-3 的分支版本 ,可以用来撰写博客文章,社交媒体帖子,网络文案,营销电子邮件,甚至广告等面向客户的内容。

    图像生成能力 Microsoft Designer 、 Runway 、 DALL-E 和 Midjourney 等工具让设计更方便,并且更容易为大众用户所接受,加速可视化内容的生成。

    这类服务在营销和设计当中已经广泛运用了。雀巢在营销活动当中使用了 Vermeer 的人工智能加钱版, Stitch Fix 使用 DALL-E2 进行实验,根据客户对于配色、面料、款式的偏好来可视化地呈现服装设计。 Nutella 使用一种算法来结合人工智能创建了 700万种独特的包装,广告公司 BBDO 则正在测试使用 Stable Difffusion 来创建设计物料。

    这也意味着可以在没有设计师的情况下,普通用户可以创建出好看的演示文稿和社交媒体帖子。

    下面是红杉资本所制作的图表,其中包含了根据当前的状态,对未来人工智能在不同领域当中,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前景和可能性。

    UI 界面设计 人工智能已经可以创建出 Dribbble 级别的 UI了,以下界面是 Midjourney 所创建的:

    同一个 AI 在不同的图片内容训练之下的结果,能够生成的作品是截然不同的。如果我们专门针对 UI 设计来创建训练集会怎样?

    比如,我们在未经作者同意的前提之下,将整个 Artstation 的图片拿来训练,那么可能会有人拿 Dribbble、Mobbin、PageFlow 或者 Pttrns 上被完美标记的作品来训练自己的模型。

    那么有了这样的训练出来的模型,是不是可以在 Figma 上直接生成 UI ?现在第一个实验已经开始了:

    Airbnb 现在就在拿这些优秀的作品来训练 ,从基本的线框图一路到可用的代码。

    那么有没有 AI 可以根据描述生成整个程序? Builder.ai 已经在探索这个领域了,创建了人工智能直接生成 APP 的基础版本。

    紧随其后,我们处理设计系统的方法也可能发生变化。随着 Figma 对无头设计系统的引入,训练 AI 生成标准的组件已经可行了,咱们现在每天头疼不已的工作可能很快就要外包给 AI 了。

    想法探索 生成式 AI 是强大的绘图工具,它可以加快探索的过程。设计师和非设计师都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快速探索大量的替代方案。

    用户研究 如今,生成式 AI 在用研领域也有一些进展。比如我们想象人工智能能够协助创建调研的准备材料和各种相关报告。

    但是其实其他的人工智能磨ixng,可以通过分析研究数据,将用研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比如 UserTesting 已经在借助机器学习,来识别用户在调研视频中的情绪。我们目前还不确定,未来越来越成熟的大型语言识别模型,能够从这些测试视频当中挖掘出多少信息,可以生成多少报告。

    UserTesting 识别视频中的用户情绪

    人工智能还能帮助分析不同来源的大量客户数据,比如对讲机、社交媒体、APP 评论、电子邮件等等,因此,用户体验设计师能够用更少的时间来获取更加可靠的用户行为分析。

    随着这些领域中机器学习的引入,增长模式也可能发生变化。 Facebook 正在广告模型当中使用人工智能 ,他们会在众多广告变体当中,挑选出最好的一个,并且了解什么时候向什么类型的用户推送,会有最好的结果。未来,设计师可能会有类似的工具,来进行自动化测试,并且加速增长。

    设计师要做哪些准备 在设计过程中引入 AI 的尝试已经开始了。室内设计师征才测试 InteriorAI 来创建模型。服务设计师开始使用 AI 作为草图绘制工具,而产品设计师也在头脑风暴当中使用 DALL-E2。

    设计师 Isabella Orsi 使用 InteriorAI 制作的室内设计模型

    生产力 人工智能确实是会显著提高设计师的生产力。它将加快分析用户数据,并提升制作原型的过程。

    如今设计师可以使用这些 AI 生成图标、文案和图像,并且使用 AI 进行视觉探索。

    如果你需要了解相关的服务,你可以看看这些: Phraser 、 Dallelist 、 Midjourney Prompt Generator 、 PromptHero 、 dallery.gallery 手册 。

    更高层次的设计 生产力的提升,意味着 AI 将会承担更多的重复工作和体力活儿,而设计师可以拥有更多的时间和资源,来关注更高层级的设计问题,比如设计研究,产品策略和增长实验。

    Midjourney 生成的设计思维主题图片

    以人为本的设计 随着人工智能承担越来越多的硬技能向的工作,设计师将会有更多的精力深入到社会认知相关的活动,比如什么样的设计能够带来社会价值,能够给人带来愉悦感,人和社会体系之间的交互逻辑,这些深层的研究和洞察很难外包给 AI 。

    AI 则可能会 给以人为本的设计和无障碍的工作提供更多关注、资源和机会。

    设计师的新挑战 随着 AI 技术的发展,设计师将会面对新的挑战。

    当我们开始广泛的应用和使用面向客户的 AI 的时候,设计师需要确保 AI 生成的结果是不带偏见、合乎道德规范并且有价值的。

    另外,元宇宙将会带来前所未有的交互挑战,和 UI 设计不同,虚拟现实目前还没有既定的交互模式,有许多问题尚未解决。

    Midjourney 生成的元宇宙的概念设计

    人工智能将会改变设计师的哦概念工作方式,而市场对于设计师技能组合的要求会随之发生变化。显而易见的趋势是,大部分常规的设计工作将会彻底的自动化和 AI 化,只是目前这个变化周期不确定,接下来会被 AI 取代的工作内容还不确定。

    但是设计师需要适应使用 AI 来进行设计。

    如今仅仅只是 AI 化的第一步,但是如今 AI 所引领的技术突破在过去历史当中,速度也是史无前例的,甚至可以替代人类执行人物的 「通用智能」 ,可能也不会太过遥远。

    如果对于人工智能设计感兴趣,可以关注 「夏花生」 ,你可以在她的文章中看到各种热门流行的最新的 AI 设计工具。

  • 平面干货!3个章节学会运营设计中的视觉动线

    UI交互 2023-01-13
    我们的作品信息的传递效率高吗?什么样的设计是清晰有效的?想要搞清楚这些问题,首先你得了解视觉动线这个概念。

    我们的作品信息的传递效率高吗?什么样的设计是清晰有效的?想要搞清楚这些问题,首先你得了解 视觉动线 这个概念。

    往期回顾:

    平面设计构图法!6招快速提升版式水平! 任何类型的设计都离不开版式构图,但产物的不同构图方式也会有所差异,本文将探讨运营活动设计中的构图方式和技巧~ 往期干货:

    阅读文章 >

    一、什么是视觉动线 1. 动线

    动线一词最早是源自建筑与室内设计领域。指的是人在某个空间内的移动轨迹。例如住宅空间的动线设计,我们会经常听到动静分离的概念,讲的就是动线的设计。住宅动线的设计目的是提高居住体验,减少在室内的重复行走轨迹。

    例如家务动线的设计,从进门到厨房再到生活阳台,是家务劳动中最经常行走的路线。通过设计动线,减少家务劳动的行走,就能提高家务劳动的效率。在这里动线越短,效率越高。

    在商业建筑领域,动线的设计也被频繁的运用。例如店铺的顾客动线设计,通过兴趣区吸引顾客,引导顾客尽量多的浏览店铺的商品,从而提高销售额。商业空间的动线设计讲究的是坪效(每平米的销售额),动线的设计更侧重迂回。

    还有比如动物园、游乐场的路线设计,就涉及到游玩顺序的体验,以及缓解拥堵等问题。因此动线设计的目的在于提高效率,在家居和商业空间领域已广泛应用。而在 视觉设计 领域,也存在动线的概念。

    2. 视觉动线

    大家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你要找的东西就在眼前,但是找了好久仍然没有找到。

    人眼之所以能看清物体,是因为视网膜中央有个很小的区域叫做中央凹,这个区域集中了大多数的视锥细胞,专门负责视力的高清成像。

    但是中央凹的面积极小,高清区域有限。人眼只有在 10 度视角范围内才最为敏感,30 度范围内可以分辨出颜色。这就导致人眼可视范围有限,一次只能产生一个视觉焦点。因此人眼在观察物体时,没办法一下子看到所有信息,需要逐个地移动搜寻,这种视线的移动过程,就构成了视觉动线。

    例如我们在阅读文章时,一般是从左到右逐行地阅读,这个阅读顺序就构成了视觉动线。如果文字的排版过于跳跃,没有规律,就会造成视觉焦点过多动线混乱的情况,容易出现阅读障碍,大大影响了阅读体验。

    在视觉设计中动线的设计尤为重要,例如下图的 banner,左图动线混乱主次不清。右图则能清晰地引导观众从左到右阅读信息,降低无效的阅读成本。因此构建合理有效的视觉动线,将有助于打造良好的阅读体验,能更高效地让用户获取到信息,避免用户的流失。

    二、有哪些动线类型 我们以运营设计为例,来讨论一下常见的动线类型。在 运营设计 中,banner 和活动专题是最为常见的,这类型的设计,画面往往很有感染力,内容丰富。这里介绍的动线,是指某张 banner 或者活动头部同屏类的动线轨迹。一般我们可以将常见的动线分为这几个类型:直线型、汇聚型、发散型、扇型、以及 Z 型。

    1. 直线型 直线型动线顾名思义,就是在一条路径上依次展示信息元素。我们以 banner 为例来看看如何应用。

    在分析动线轨迹的时候,我们应该逐一地寻找视觉焦点。这个案例中我们第一眼看到的是左侧的标题,我们称第一眼看到的焦点为视觉入口点;紧接着视线转移到了右侧的龙身上。这就构成了一条清晰的从左到右的视线轨迹。

    banner 中只在标题和火焰上使用了色彩,其他背景使用较灰的色系,这使得视觉焦点突出,动线清晰。

    ① 动线角度

    直线型动线在运用的时候,不一定都是从左到右的横向角度。常见的有对角线以及竖线的形式。

    例如左图这张 banner 就是对角线式的动线轨迹。对角线具有倾斜的角度,容易塑造出速度感。因此这样的动线轨迹往往画面更加的有动感。而竖向的动线一般用在窄长比例的画面中,例如手机端的运营活动。右图的活动页面就构成了从上到下,从标题到主体人物的动线浏览轨迹。

    ② 视觉焦点个数

    直线型动线中,人们的浏览轨迹是根据视觉焦点的位置进行的。在直线上依次排列视觉焦点,但并不是焦点越多越好,一般 2-3 个视觉焦点较为合理。较多的视觉焦点反而影响阅读效率。

    2. 汇聚型 汇聚型动线是将用户的视线聚焦到中心的一种动线轨迹。一般有多个视觉入口点来引导用户的视线。

    例如下面这张 banner,我们的视线会先被左右两侧英雄所吸引,延着他们冲刺的方向视线转移到了中间的标题,这就构成了汇聚型的视觉动线。汇聚型动线在元素摆放上一般具有引导性,最终目的是让观众的视线聚焦到中心,以突出中心的标题或者主体信息。

    汇聚型动线的视觉入口点一般在 2 个以上,例如下面这张活动头部,通过两侧的烟雾塑造视觉入口点,引导观众视线汇聚到中心。是一种侧重突出中心内容的动线类型。

    3. 发散型 汇聚型动线是由四周向中心聚集的动线轨迹,而发散型动线则相反,它是由中心向四周转移的动线轨迹。视觉入口点在中心,并逐步向四周扩散的动线类型。

    例如下面这个暑假活动页面,就是视线由中心往四周转移的发散型动线。我们第一眼会被醒目的标题所吸引,这就是视觉入口点。之后视线逐步地往两侧移动,依次看到人物、书本、台灯以及两侧的云朵。构成了渐进式的视觉浏览轨迹。

    而下面这个四周年的活动,最醒目的也是标题,它将观众的视线聚焦到了中心,之后逐步向四周发散。按照放射的方向,依次浏览了人物、按钮、奖励、圆球等信息。

    可以看到发散型动线一般运用在有较多信息元素的画面中,浏览顺序层层递进,比较适合对信息元素进行归类阅读。

    入口点位置

    发散型动线一般是由中心往四周发散,视觉入口点一般在中心线位置。不过入口点也有位于边缘的情况。例如下面这张 banner,作为视觉入口点的人物位于右下角,通过手势逐步引导观众阅读标题和玩具。是一种单边发散的动线类型。

    4. 扇型 扇型动线一般会在中心线上塑造一个视觉入口点,之后保持着至上而下、从左到右的视线轨迹,这种轨迹就好比一把扇子。

    例如下面这个手机端活动,我们第一眼会被可爱的小狗头部所吸引,之后视线往下,看到主标题和副标题,并按从左到右的视线轨迹阅读了标题。这就构成了扇型的动线轨迹。

    可以看到扇型的动线轨迹保持了从上到下的结构关系,一般用在画面较长的版式中。容易塑造至上而下、内容由少及多的阅读关系。

    5. Z 型 Z 型动线是最为常见的类型,它遵循了人们从左到右的阅读顺序习惯。并且在长页面中可以一直做反复的延续。

    例如下图的活动页面,我们的阅读顺序就是从左到右逐行地扫视关系。先是主标题,再是副标题,最后是木牌上的信息。这构成了循环的 Z 型动线轨迹。此类动线比较适合应用于文字类信息较多的画面中。

    三、如何制造动线 在动线的设计过程中,比较难的是如何去引导信息之间的先后关系。这里介绍几种便捷的技巧,如何更有效的来设计动线。

    1. 阅读顺序

    第一种就是根据人们的阅读习惯来设计,也就是从左到右,至上而下的顺序。因为人的眼睛,左右转动所看到的角度和区域,要比上下转动所看到的要广阔的多。从左到右也是人们通用的阅读习惯和标准,横向阅读也更为舒适。在设计中我们只需要按照从左至右自上而下的规律来摆放信息元素,就能保证有良好的阅读体验。

    2. 元素指向性

    第二种是利用元素本身的指向性来进行引导,特别是主体人物的肢体动作、手势等。例如下图中的 banner 就分别通过人物的眼神和手势进行引导,让观众的视线转移到标题上,构成了很强的关联性。让动线的引导更为自然紧密。

    3. 引导线的设计

    第三种是引导线的设计,我们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引导性的线条来引导观众的视线。常见的有放射线,或者虚拟的线条。

    例如下图 1 的 banner,就是通过左右两侧放射性的线条来增强引导,让观众的视线汇聚到中心,构成了汇聚型的动线。图 2 除了蜘蛛的视线引导外,标题文字的透视处理也构建出一条无形的引导线,让整个视线的引导更加紧密自然。在元素本身指向性不强的时候,引导线的设计能让视线的引导更加紧密,有规律。

    3. 层级的设计

    第四种是通过层级关系的设计来构建动线,也是经常要用到的方法,构建层级关系的方式有很多,这里只做简单介绍,有机会再跟大家交流。

    例如下面这个活动头部,我们的阅读轨迹是从左到右的关系,先看到左边的人物然后是标题,最后是右边的人物,构成了直线型的动线轨迹。如果我们拉开人物之间的空间关系,我们首先会注意到离我们近的物体,依据远近关系,形成了一条视觉引导轨迹。这就是层级对于视线引导的作用。

    通过层级的塑造,可以更有效的来制造动线,引导观众的阅读。

    小结 综上,只要我们能够理解动线的概念和目的,在排列元素时就能有更清晰的目的性,设计更有方向感。信息的传递是我们构建作品和观众之间交流的桥梁,也是设计中首要考虑的因素。有效的信息传递才能发挥设计最大的价值。以上仅是个人的观感与体会,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 进入人工智能时代,设计师如何保持竞争力?

    UI交互 2023-01-13
    编者按:人工智能的时代已经来临,设计的方式正在发生改变,而曾经让设计师取得成功的要素也悄然变化。这篇文章将会探讨人工智能当前的状况,所产生的影响,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以及设计师所需要应对的问题,和需要做好的准备。本文由设计师 Irina Nik 在 ChatGPT 和 Grammarly 的 AI 辅助下完成撰写。

    编者按:人工智能的时代已经来临,设计的方式正在发生改变,而曾经让设计师取得成功的要素也悄然变化。这篇文章将会探讨 人工智能 当前的状况,所产生的影响,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以及设计师所需要应对的问题,和需要做好的准备。 本文由设计师 Irina Nik 在 ChatGPT 和 Grammarly 的 AI 辅助下完成撰写 。Irina 在完成文章之后,要求 ChatGPT 重写了部分段落让它们看起来更好。

    客观现实,而非炒作 人工智能革命并非未来,它是当下正在发生的客观事实。根据 Morning Consult 做过一个全球人工智能调查 ,美国、欧洲和中国 34%的企业都已经用上了人工智能。

    包括世界经济论坛和 IBM 在内的许多组织都将人工智能视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技术,它将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生活、工作和两者之间的关系。

    当然,人工智能可能有偏见,存在道德风险,生成错误的结果,传递误导性信息。但即便如此,它依然以惊人的速读发展,这些问题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得到解决。

    生成式人工智能如何改变世界 2022 年,生成式 AI 所输出的结果是颠覆性的:AI 可以生成新事物,而不是分析已经存在的东西。

    Sequoia 梳理的 AI 应用前景

    能够给出类似人类的答案 随着来自 OpenAI 的 ChatGPT 逐渐流行, Google 也拉响了「红色警报」 。用户开始青睐向 AI 提问,而不是在 Google 搜索结果。

    目前,人工智能给的答案并不可靠。但是在未来,它们或许可以和专业的咨询顾问竞争。 根据麦肯锡的说法,人工智能有可能被用于保险和法律行业,回答复杂的问题,审核法律文件,起草年度报告。 比如摩根士丹利已经在研究人工智能 ,这项AI服务可以给客户提供财富管理的建议。

    客户服务也将从人工智能当中受益,目前的聊天机器人还无法满足用户的期望,但是它在未来可以取代更多的人工客服。

    Midjourney 基于语言生成的图片概念设计

    内容生成能力 如今这种生成式人工智能已经被用于营销和搜索引擎优化,它加快了内容创建,并且提供必要的插图内容。

    比如, Jasper 就是一个以营销为卖点的 GPT-3 的分支版本 ,可以用来撰写博客文章,社交媒体帖子,网络文案,营销电子邮件,甚至广告等面向客户的内容。

    图像生成能力 Microsoft Designer 、 Runway 、 DALL-E 和 Midjourney 等工具让设计更方便,并且更容易为大众用户所接受,加速可视化内容的生成。

    这类服务在营销和设计当中已经广泛运用了。雀巢在营销活动当中使用了 Vermeer 的人工智能加钱版, Stitch Fix 使用 DALL-E2 进行实验,根据客户对于配色、面料、款式的偏好来可视化地呈现服装设计。 Nutella 使用一种算法来结合人工智能创建了 700万种独特的包装,广告公司 BBDO 则正在测试使用 Stable Difffusion 来创建设计物料。

    这也意味着可以在没有设计师的情况下,普通用户可以创建出好看的演示文稿和社交媒体帖子。

    下面是红杉资本所制作的图表,其中包含了根据当前的状态,对未来人工智能在不同领域当中,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前景和可能性。

    UI 界面设计 人工智能已经可以创建出 Dribbble 级别的 UI了,以下界面是 Midjourney 所创建的:

    同一个 AI 在不同的图片内容训练之下的结果,能够生成的作品是截然不同的。如果我们专门针对 UI 设计来创建训练集会怎样?

    比如,我们在未经作者同意的前提之下,将整个 Artstation 的图片拿来训练,那么可能会有人拿 Dribbble、Mobbin、PageFlow 或者 Pttrns 上被完美标记的作品来训练自己的模型。

    那么有了这样的训练出来的模型,是不是可以在 Figma 上直接生成 UI ?现在第一个实验已经开始了:

    Airbnb 现在就在拿这些优秀的作品来训练 ,从基本的线框图一路到可用的代码。

    那么有没有 AI 可以根据描述生成整个程序? Builder.ai 已经在探索这个领域了,创建了人工智能直接生成 APP 的基础版本。

    紧随其后,我们处理设计系统的方法也可能发生变化。随着 Figma 对无头设计系统的引入,训练 AI 生成标准的组件已经可行了,咱们现在每天头疼不已的工作可能很快就要外包给 AI 了。

    想法探索 生成式 AI 是强大的绘图工具,它可以加快探索的过程。设计师和非设计师都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快速探索大量的替代方案。

    用户研究 如今,生成式 AI 在用研领域也有一些进展。比如我们想象人工智能能够协助创建调研的准备材料和各种相关报告。

    但是其实其他的人工智能磨ixng,可以通过分析研究数据,将用研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比如 UserTesting 已经在借助机器学习,来识别用户在调研视频中的情绪。我们目前还不确定,未来越来越成熟的大型语言识别模型,能够从这些测试视频当中挖掘出多少信息,可以生成多少报告。

    UserTesting 识别视频中的用户情绪

    人工智能还能帮助分析不同来源的大量客户数据,比如对讲机、社交媒体、APP 评论、电子邮件等等,因此,用户体验设计师能够用更少的时间来获取更加可靠的用户行为分析。

    随着这些领域中机器学习的引入,增长模式也可能发生变化。 Facebook 正在广告模型当中使用人工智能 ,他们会在众多广告变体当中,挑选出最好的一个,并且了解什么时候向什么类型的用户推送,会有最好的结果。未来,设计师可能会有类似的工具,来进行自动化测试,并且加速增长。

    设计师要做哪些准备 在设计过程中引入 AI 的尝试已经开始了。室内设计师征才测试 InteriorAI 来创建模型。服务设计师开始使用 AI 作为草图绘制工具,而产品设计师也在头脑风暴当中使用 DALL-E2。

    设计师 Isabella Orsi 使用 InteriorAI 制作的室内设计模型

    生产力 人工智能确实是会显著提高设计师的生产力。它将加快分析用户数据,并提升制作原型的过程。

    如今设计师可以使用这些 AI 生成图标、文案和图像,并且使用 AI 进行视觉探索。

    如果你需要了解相关的服务,你可以看看这些: Phraser 、 Dallelist 、 Midjourney Prompt Generator 、 PromptHero 、 dallery.gallery 手册 。

    更高层次的设计 生产力的提升,意味着 AI 将会承担更多的重复工作和体力活儿,而设计师可以拥有更多的时间和资源,来关注更高层级的设计问题,比如设计研究,产品策略和增长实验。

    Midjourney 生成的设计思维主题图片

    以人为本的设计 随着人工智能承担越来越多的硬技能向的工作,设计师将会有更多的精力深入到社会认知相关的活动,比如什么样的设计能够带来社会价值,能够给人带来愉悦感,人和社会体系之间的交互逻辑,这些深层的研究和洞察很难外包给 AI 。

    AI 则可能会 给以人为本的设计和无障碍的工作提供更多关注、资源和机会。

    设计师的新挑战 随着 AI 技术的发展,设计师将会面对新的挑战。

    当我们开始广泛的应用和使用面向客户的 AI 的时候,设计师需要确保 AI 生成的结果是不带偏见、合乎道德规范并且有价值的。

    另外,元宇宙将会带来前所未有的交互挑战,和 UI 设计不同,虚拟现实目前还没有既定的交互模式,有许多问题尚未解决。

    Midjourney 生成的元宇宙的概念设计

    人工智能将会改变设计师的哦概念工作方式,而市场对于设计师技能组合的要求会随之发生变化。显而易见的趋势是,大部分常规的设计工作将会彻底的自动化和 AI 化,只是目前这个变化周期不确定,接下来会被 AI 取代的工作内容还不确定。

    但是设计师需要适应使用 AI 来进行设计。

    如今仅仅只是 AI 化的第一步,但是如今 AI 所引领的技术突破在过去历史当中,速度也是史无前例的,甚至可以替代人类执行人物的 「通用智能」 ,可能也不会太过遥远。

    如果对于人工智能设计感兴趣,可以关注 「夏花生」 ,你可以在她的文章中看到各种热门流行的最新的 AI 设计工具。

  • 淘宝网页设计摆烂?淘宝京东网页细节体验分析

    UI交互 2023-01-13
    最近突然想起要买一个东西,刚好手就放在键盘上,刚好手机又有点远,我就用浏览器打开了淘宝。当我在搜索结果页点击商品时,突然被告知要登录:着急想要了解商品的我……没有登录而是新开标签页进入了京东。

    最近突然想起要买一个东西,刚好手就放在键盘上,刚好手机又有点远,我就用浏览器打开了淘宝。

    当我在搜索结果页点击商品时,突然被告知要登录:

    着急想要了解商品的我……没有登录而是新开标签页进入了京东。

    找到想要的商品后,我登录下单了。

    事后我仔细对比了一下,发现淘宝的网页处处显得「敷衍」。反衬之下,京东显得专业多了。

    这就让我有点惊奇了。

    2021 年阿里巴巴旗下以淘宝为代表的淘系零售电商占据过半市场份额(52%),是京东(20%)的两倍不止。

    在使用手机端网购时,我也是向来更喜欢淘宝而不是京东的。

    而且在互联网从业人员眼中,阿里属于一线大厂,京东一般认为是二线大厂,前者更能吸引顶尖人才。

    为啥淘宝的网页端还明显不如京东呢?

    如果只是稍逊一点也就算了,关键淘宝网页端有很多迷惑的设计点。

    更多 网页设计 干货:

    只会黑白灰?7大要点帮你做好悼念缅怀的网页设计! 如何设计悼念缅怀相关的网页?

    阅读文章 >

    我们就以首页为例分析一下:

    一、大片无效模块 首先,现在应该没那么多人有耐心愿意先登录再使用吧,登录模块占用那么大的位置挺没必要的。

    而且还没登录,就展示那么大的宝贝收藏、买过的店、收藏的店……感觉没啥意义。

    然后 banner 下的第一个模块居然是猜你喜欢(个性推荐)?

    我还没登录,显然猜不准,这个模块基本也废了。

    然后那个 banner,我翻了一下,都是什么贵就卖什么……切中普通用户需求的几率也是相当之低

    也就是说,这整个首页,大半的空间都是无效的。

    作为业内人士,我猜,设计成这样,可能是因为设计师压根没想到大部分访客可能没登录?

    对比一下,京东的登录模块小很多,banner 内容更有吸引力,而且第一个模块是秒杀活动(虽然露出不多)。

    二、双重悬停态 Banner 左侧的这个分类导航很奇怪,鼠标移上去是整行高亮,而且每行一个图标。

    刚开始,我还以为每行的 3 个链接点过去都往一个地方跳转,结果发现不是。

    仔细一看,每个链接有单独的下划线悬停样式!

    不但如此,商品卡片也有 2 个悬停态!

    鼠标放在卡片上时,背景色和边框变一下;然后鼠标放到商品名称上时,商品名称单独高亮了。

    点击这两块区域跳转到不同的地方吗?

    不,没有差别。

    对比一下,京东就正常很多:

    三、粗糙的细节 首先,很明显的是淘宝这个 banner 的箭头不但上下没对齐,而且里面的图标也没居中,强迫症看着闹心。

    然后淘宝大量使用灰色卡片,却不把间距统一一下。

    虽然一般用户看不出来,但这应该是基本的设计规范吧?

    对比一下,京东的边距就整齐多了:

    四、梦回上个世纪的消息通知 淘宝首页这个消息通知我很想吐槽,等了好几条,几乎没有一条能引起普通消费者的兴趣。

    京东也做了消息通知,虽然字显示不全也不滚动,但好歹内容稍微有用了一点:

    五、不登录看不了商品 前面也说过了,虽然淘宝能够直接搜索,但是即便搜到了,也必须登录后才能查看。 刚有点兴趣,还没确认要买就把人拦下,这显然不明智:

    对比一下,京东会等到用户决定要买的事后,再提醒登录:

    六、内容太少 往下一翻,淘宝 banner 下面只有一个模块,还都是猜不准的猜你喜欢:

    京东的模块就丰富多了:

    七、为啥淘宝在网页端摆烂? 以我自己在大厂工作过的经验来说,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十有八九是网页端数据占比太低,团队不重视。

    就算以目前这个状态,淘宝网页端的访问量都未必比京东网页端低。

    淘宝如果愿意把网页端稍微捯饬一下,数据量肯定能明显超过京东网页端。

    但淘宝手机端太赚钱了,所有资源都倾斜过去,其它端的资源还不如二线厂商。

    大厂的资源分配的马太效应比很多人以为的更加严重。

    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圣经《新约·马太福音》

    可让网页端这样摆烂多少也是个隐患不是?

    这么看还是拼多多聪明,既然懒得管网页端,就干脆不做了:

    欢迎关注作者的微信公众号:「体验进阶」

  • 平面干货!3个章节学会运营设计中的视觉动线

    UI交互 2023-01-13
    我们的作品信息的传递效率高吗?什么样的设计是清晰有效的?想要搞清楚这些问题,首先你得了解视觉动线这个概念。

    我们的作品信息的传递效率高吗?什么样的设计是清晰有效的?想要搞清楚这些问题,首先你得了解 视觉动线 这个概念。

    往期回顾:

    平面设计构图法!6招快速提升版式水平! 任何类型的设计都离不开版式构图,但产物的不同构图方式也会有所差异,本文将探讨运营活动设计中的构图方式和技巧~ 往期干货:

    阅读文章 >

    一、什么是视觉动线 1. 动线

    动线一词最早是源自建筑与室内设计领域。指的是人在某个空间内的移动轨迹。例如住宅空间的动线设计,我们会经常听到动静分离的概念,讲的就是动线的设计。住宅动线的设计目的是提高居住体验,减少在室内的重复行走轨迹。

    例如家务动线的设计,从进门到厨房再到生活阳台,是家务劳动中最经常行走的路线。通过设计动线,减少家务劳动的行走,就能提高家务劳动的效率。在这里动线越短,效率越高。

    在商业建筑领域,动线的设计也被频繁的运用。例如店铺的顾客动线设计,通过兴趣区吸引顾客,引导顾客尽量多的浏览店铺的商品,从而提高销售额。商业空间的动线设计讲究的是坪效(每平米的销售额),动线的设计更侧重迂回。

    还有比如动物园、游乐场的路线设计,就涉及到游玩顺序的体验,以及缓解拥堵等问题。因此动线设计的目的在于提高效率,在家居和商业空间领域已广泛应用。而在 视觉设计 领域,也存在动线的概念。

    2. 视觉动线

    大家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你要找的东西就在眼前,但是找了好久仍然没有找到。

    人眼之所以能看清物体,是因为视网膜中央有个很小的区域叫做中央凹,这个区域集中了大多数的视锥细胞,专门负责视力的高清成像。

    但是中央凹的面积极小,高清区域有限。人眼只有在 10 度视角范围内才最为敏感,30 度范围内可以分辨出颜色。这就导致人眼可视范围有限,一次只能产生一个视觉焦点。因此人眼在观察物体时,没办法一下子看到所有信息,需要逐个地移动搜寻,这种视线的移动过程,就构成了视觉动线。

    例如我们在阅读文章时,一般是从左到右逐行地阅读,这个阅读顺序就构成了视觉动线。如果文字的排版过于跳跃,没有规律,就会造成视觉焦点过多动线混乱的情况,容易出现阅读障碍,大大影响了阅读体验。

    在视觉设计中动线的设计尤为重要,例如下图的 banner,左图动线混乱主次不清。右图则能清晰地引导观众从左到右阅读信息,降低无效的阅读成本。因此构建合理有效的视觉动线,将有助于打造良好的阅读体验,能更高效地让用户获取到信息,避免用户的流失。

    二、有哪些动线类型 我们以运营设计为例,来讨论一下常见的动线类型。在 运营设计 中,banner 和活动专题是最为常见的,这类型的设计,画面往往很有感染力,内容丰富。这里介绍的动线,是指某张 banner 或者活动头部同屏类的动线轨迹。一般我们可以将常见的动线分为这几个类型:直线型、汇聚型、发散型、扇型、以及 Z 型。

    1. 直线型 直线型动线顾名思义,就是在一条路径上依次展示信息元素。我们以 banner 为例来看看如何应用。

    在分析动线轨迹的时候,我们应该逐一地寻找视觉焦点。这个案例中我们第一眼看到的是左侧的标题,我们称第一眼看到的焦点为视觉入口点;紧接着视线转移到了右侧的龙身上。这就构成了一条清晰的从左到右的视线轨迹。

    banner 中只在标题和火焰上使用了色彩,其他背景使用较灰的色系,这使得视觉焦点突出,动线清晰。

    ① 动线角度

    直线型动线在运用的时候,不一定都是从左到右的横向角度。常见的有对角线以及竖线的形式。

    例如左图这张 banner 就是对角线式的动线轨迹。对角线具有倾斜的角度,容易塑造出速度感。因此这样的动线轨迹往往画面更加的有动感。而竖向的动线一般用在窄长比例的画面中,例如手机端的运营活动。右图的活动页面就构成了从上到下,从标题到主体人物的动线浏览轨迹。

    ② 视觉焦点个数

    直线型动线中,人们的浏览轨迹是根据视觉焦点的位置进行的。在直线上依次排列视觉焦点,但并不是焦点越多越好,一般 2-3 个视觉焦点较为合理。较多的视觉焦点反而影响阅读效率。

    2. 汇聚型 汇聚型动线是将用户的视线聚焦到中心的一种动线轨迹。一般有多个视觉入口点来引导用户的视线。

    例如下面这张 banner,我们的视线会先被左右两侧英雄所吸引,延着他们冲刺的方向视线转移到了中间的标题,这就构成了汇聚型的视觉动线。汇聚型动线在元素摆放上一般具有引导性,最终目的是让观众的视线聚焦到中心,以突出中心的标题或者主体信息。

    汇聚型动线的视觉入口点一般在 2 个以上,例如下面这张活动头部,通过两侧的烟雾塑造视觉入口点,引导观众视线汇聚到中心。是一种侧重突出中心内容的动线类型。

    3. 发散型 汇聚型动线是由四周向中心聚集的动线轨迹,而发散型动线则相反,它是由中心向四周转移的动线轨迹。视觉入口点在中心,并逐步向四周扩散的动线类型。

    例如下面这个暑假活动页面,就是视线由中心往四周转移的发散型动线。我们第一眼会被醒目的标题所吸引,这就是视觉入口点。之后视线逐步地往两侧移动,依次看到人物、书本、台灯以及两侧的云朵。构成了渐进式的视觉浏览轨迹。

    而下面这个四周年的活动,最醒目的也是标题,它将观众的视线聚焦到了中心,之后逐步向四周发散。按照放射的方向,依次浏览了人物、按钮、奖励、圆球等信息。

    可以看到发散型动线一般运用在有较多信息元素的画面中,浏览顺序层层递进,比较适合对信息元素进行归类阅读。

    入口点位置

    发散型动线一般是由中心往四周发散,视觉入口点一般在中心线位置。不过入口点也有位于边缘的情况。例如下面这张 banner,作为视觉入口点的人物位于右下角,通过手势逐步引导观众阅读标题和玩具。是一种单边发散的动线类型。

    4. 扇型 扇型动线一般会在中心线上塑造一个视觉入口点,之后保持着至上而下、从左到右的视线轨迹,这种轨迹就好比一把扇子。

    例如下面这个手机端活动,我们第一眼会被可爱的小狗头部所吸引,之后视线往下,看到主标题和副标题,并按从左到右的视线轨迹阅读了标题。这就构成了扇型的动线轨迹。

    可以看到扇型的动线轨迹保持了从上到下的结构关系,一般用在画面较长的版式中。容易塑造至上而下、内容由少及多的阅读关系。

    5. Z 型 Z 型动线是最为常见的类型,它遵循了人们从左到右的阅读顺序习惯。并且在长页面中可以一直做反复的延续。

    例如下图的活动页面,我们的阅读顺序就是从左到右逐行地扫视关系。先是主标题,再是副标题,最后是木牌上的信息。这构成了循环的 Z 型动线轨迹。此类动线比较适合应用于文字类信息较多的画面中。

    三、如何制造动线 在动线的设计过程中,比较难的是如何去引导信息之间的先后关系。这里介绍几种便捷的技巧,如何更有效的来设计动线。

    1. 阅读顺序

    第一种就是根据人们的阅读习惯来设计,也就是从左到右,至上而下的顺序。因为人的眼睛,左右转动所看到的角度和区域,要比上下转动所看到的要广阔的多。从左到右也是人们通用的阅读习惯和标准,横向阅读也更为舒适。在设计中我们只需要按照从左至右自上而下的规律来摆放信息元素,就能保证有良好的阅读体验。

    2. 元素指向性

    第二种是利用元素本身的指向性来进行引导,特别是主体人物的肢体动作、手势等。例如下图中的 banner 就分别通过人物的眼神和手势进行引导,让观众的视线转移到标题上,构成了很强的关联性。让动线的引导更为自然紧密。

    3. 引导线的设计

    第三种是引导线的设计,我们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引导性的线条来引导观众的视线。常见的有放射线,或者虚拟的线条。

    例如下图 1 的 banner,就是通过左右两侧放射性的线条来增强引导,让观众的视线汇聚到中心,构成了汇聚型的动线。图 2 除了蜘蛛的视线引导外,标题文字的透视处理也构建出一条无形的引导线,让整个视线的引导更加紧密自然。在元素本身指向性不强的时候,引导线的设计能让视线的引导更加紧密,有规律。

    3. 层级的设计

    第四种是通过层级关系的设计来构建动线,也是经常要用到的方法,构建层级关系的方式有很多,这里只做简单介绍,有机会再跟大家交流。

    例如下面这个活动头部,我们的阅读轨迹是从左到右的关系,先看到左边的人物然后是标题,最后是右边的人物,构成了直线型的动线轨迹。如果我们拉开人物之间的空间关系,我们首先会注意到离我们近的物体,依据远近关系,形成了一条视觉引导轨迹。这就是层级对于视线引导的作用。

    通过层级的塑造,可以更有效的来制造动线,引导观众的阅读。

    小结 综上,只要我们能够理解动线的概念和目的,在排列元素时就能有更清晰的目的性,设计更有方向感。信息的传递是我们构建作品和观众之间交流的桥梁,也是设计中首要考虑的因素。有效的信息传递才能发挥设计最大的价值。以上仅是个人的观感与体会,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 如何成为一名全栈设计师?来看4位大厂高手的专访!

    UI交互 2023-01-13
    全栈设计师已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然而全栈设计师到底是怎么样的?如何进行他们的工作?我们是否可以简单地认为一名全栈设计师是一名多才多艺的设计师?

    全栈设计师已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然而全栈设计师到底是怎么样的?如何进行他们的工作?我们是否可以简单地认为一名全栈设计师是一名多才多艺的设计师?可能大多数从业者仍不甚了解。UXD 团队内对全栈设计师的培养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我们本次采访了 4 位不同资历的设计师,从不同角度为你解答如何做一名 全栈设计师 。

    更多职场干货:

    如何面对职业未来?腾讯资深设计师的6个职场思考! 最近我学到了一些经验,也想清楚了一些事情。

    阅读文章 >

    一、采访对象:大晟 视觉设计师

    Q:你觉得什么是全栈设计师?

    A:全栈设计师往大了说,是拥有完成一个项目的所有能力的角色。是从机会点的挖掘,到对策略概念的制定,到设计的产出,到最后的开发执行的一个全能角色。

    我们刚开始培养全栈设计师,对“全栈”的认知可能暂时局限在设计或开发这些我们熟悉的互联网领域里。打开了说,我觉得很多艺术家也可以说是“全栈”,比如说大地艺术家克里斯托夫妇,他们在做“包裹德国国会大厦”项目时,花费二十四年去游说政府,同时花费大量的时间解决复杂的技术,资金,人力,工程等事项上。这些在外人看来,可能都不是艺术家要做的事,但是他们其实要花大量的时间在这些方面上,要去做很多艺术之外的事情。

    Q:你现在的主要工作是什么?

    A:我的工作内容是比较丰富的,有品牌方面的设计,有运营视觉的设计,有 IP 运营的探索,再到通过视频完成不同项目的包装推广等。有很多项目都需要从概念设定开始做,然后设计执行,再到推广等环节。

    一开始做设计其实也只专注于“画图”这一件事儿上,少有关心为什么要做,设计稿如何落地。其实我觉得只要是有追求的设计师后来一定会关注到整个流程、整个项目的方方面面,会做很多“画图”以外的工作,才有机会去包裹国会大厦。不想包裹国会大厦的设计师,不是好的设计师。哈哈哈哈。

    Q:经过这么久的沉淀,你想继续丰富自己的设计深度还是设计广度?

    A: 作为一个设计师,肯定有你最擅长的地方,有的人可能特别擅长于沟通,特别擅长于去协调;有的人他可能非常他的天赋可能在于整个概念的构建,有能力讲好整个故事;有的人可能在视觉语言的表达能力上特别强。

    我觉得首先应该抓住自己最为擅长的部分,会继续去挖掘自己擅长的地方。在这个基础上,再去对整个流程进行了解和拓展。

    Q:对于年轻的设计师你有什么建议?

    A:需要先去发现自己擅长的是什么,建议从兴趣出发,当你想包裹国会大厦的时候,你其实自然而然就会去了解整个流程上的所有东西。

    二、采访对象:迪迪 交互设计师

    Q:你觉得什么是全栈设计师?

    A: 我觉得全栈设计师不光要在职能上覆盖各个流程环节,在能力上也能胜任每个环节的工作,甚至可以在某 1~2 个环节上特别擅长,在整个链路上发挥自己的能力。

    Q:为什么会选择转型全栈设计师?

    A:其实我不是为了提升能力而去转型,而是为了更好的了解我的合作方的工作的内容,更多的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我的设计。比如说我之前做交互的时候会画低保真的稿子,因为我最后只要截出一张图来就可以。包括画布尺寸之类的我都没有特别关注,布局、比例等很多细节也没有考虑。所以经常出现稿子做出来以后,UI 同学的产出会跟设计的界面不太一样的情况。

    之后我就在思考为什么我不能在这个环节就把它做好,在做交互图时就解决这些问题,减少 UI 同学的工作量或者交互的二次调整和设计。

    然后再比如说可以多了解一下 UI 方面的工作,还能提升一些视觉上的能力,换一下视角对我来说还挺好的。我本身视觉能力不是非常强,我觉得也可以跳出舒适区,去感受一下相对来说不太擅长的东西,我觉得也挺好的。

    Q:你现在的主要工作是什么?

    A:我现在的主要工作就是挑选一些比较适合做全栈设计的项目,从跟产品沟通、交互设计、UI 设计,最后跟进产品和技术同学去做 UI 界面细节的调整。

    Q:经过这么久的沉淀,你想继续丰富自己的设计深度还是设计广度?

    A: 我觉得在我现在这个阶段可能深度比较重要,因为我觉得能力很平均的人有很多,大家每一个方面都可以去尝试,但是如果想要让自己有突出的表现,还是要靠自己对某一个维度有深入的了解或者有特别强的一项能力。

    想要专精我认为是特别难的一件事,因为你要很坚持,你要一直努力的去围绕这个维度找各种不同的方向持续深入。我觉得其实对我来说其实还是挺难的,所以我觉得对我来说深度可能还比较重要一点。

    Q:对于设计和工作你未来目标是什么?

    A:我的未来目标就是先成为有广度的设计师,然后再成为有深度的设计师。也希望能够体验非交互设计师的一些岗位,比如体验设计师,会跟现在的工作内容有一些不一样,也能逼着自己去弥补一些短板。

    三、采访对象:李洋 UI 设计师

    Q:你觉得什么是全栈设计师?

    A:全栈设计师不能把它单纯的理解为全能的设计师,比如对 UI 设计师来说单单解决了一个交互的问题、解决一个设计问题、解决一个运营问题,就是全栈设计师了。

    全栈最早是阿里提出来的,定义全栈是跨界的,脱离了设计本身去做事情,比如产品研发,甚至说这种 PMO 的项目管理了。

    全栈设计师,其实是跨界能力的体现,你可以把它定义为用更广的视角来看待同一件事情,然后通过你不同的能力去解决和输出不同的问题,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和思路。

    Q:你现在的主要工作是什么?

    A:目前负责斑马的项目,以及二手车的基础体验。

    Q:经过这么久的沉淀,你想继续丰富自己的设计深度还是设计广度?

    A:如果是面向咱们整个团队的设计师来说,我主张的是先有深度再有广度。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现在正在做某项设计需求,需求的本身你都做不好,那如何向上或向下的评断我的这个产品整体是怎么样的,我的业务是怎么样的,我的底层的架构是什么样子的呢?

    看不到,当你不了解这个业务的时候,你横向更看不到我业务的发展是什么,后续的迭代方向是什么。这时候你说我去培养一个全栈,理解我的研发能力,理解我的测试能力,理解我的产品能力等,是不太现实的。等于是一个很瘦弱的躯体外面包裹一个很大的空壳,它支撑不了你整个概念,所以说我主张是先有深度再有广度。

    Q:对于设计和工作你未来目标是什么?

    A:我的感觉是目标可以分两个:一个是业务支持方面,如何让业务变得更好;二是依托这部分的能力,怎么样能覆盖到更多的人,影响到更多的人。

    咱们现在团队都是在互联网平台的设计师,可能大家都会站在现有的角度去想我要做成一件什么事。但是就像第一个问题所说的,大家对全栈设计师的理解,可能是认为就是全能的,但其实全栈的底层还是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说我想说以我的一些思路和方法能够覆盖到更多的同学,然后让他们真正的意识到说我怎么样去做这个事情。

    Q:对于年轻的设计师你有什么建议?

    A:不要浮躁,也不要摆烂。首先浮躁会让你在选择方向的时候选择不定。也不要盲目跟风,之前有一段时间 C4D 和 Blender 火了,大家都开始学。学习本身是没问题的,但是你首先要明白你自己为什么学,不要让浮躁和盲目影响到你的一些判断。选择自己需要的,这个是最重要的。

    四、采访对象:大哥 视觉设计师

    Q:你觉得什么是全栈设计师?

    A:其实刚刚知道全栈设计师这个话题的时候,发现它可能是设计师在设计的本职工作以外向前向后的延伸,比如设计前期的产品策略以及活动策略能力和设计流程后的前端代码能力。

    我理解其实在各个设计领域都可以把全栈称为全链路,我觉得全链路在全栈基础上的一种表达,全链路它可能指的不光是解决设计本身的问题,而是用一种全局思维去思考和解决在产品设计流程中所有点,用之前的一个观点来说是:“设计一件事情,而不只是设计一个画面。”

    Q:你现在的主要工作是什么?

    A:主要在做运营设计和偏品牌向的视觉设计。

    Q:经过这么久的沉淀,你想继续丰富自己的设计深度还是设计广度?

    A:可能更多的是想丰富广度,在视觉表现的维度有了一些沉淀了以后,想在此基础上继续做一些边界的外延。去更多的了解一些跨界的领域,比如说像广告和营销的领域。能对互联网设计产生一些影响或者开阔设计思路的一些方向进行探索。

    Q:对于年轻的设计师你有什么建议?

    A:说不上是什么建议,不过有一个小点。一个是我感觉可能是在视觉上面可以保持专注,往深里去挖掘,让视觉呈现更加的讲究和精致。

    另外一个就是横向的,可能除了设计以外要看更多的东西和跨界的领域。这些可能会对设计有一些积极的帮助和正向的影响。

    欢迎关注「58UXD」的微信公众号:

  • 腾讯“全厂的希望”,站上微信C位

    设计动态 2023-01-13
    1月10日,一年一度的微信公开课Pro如约而至,张小龙又没来。这是他第二年缺席公开课Pro,或许以后也不会再出现。 不过,似乎也不重要, 以往微信公开课Pro是外界了解微信下一步动作和张小龙作为“微信教父”哲思的窗口,但今年人们不需要再猜哑谜。半个多月前的腾讯

    在今年的微信公开课Pro之后,我们会发现,视频号在微信生态中所占据的地位正越来越重,而与此同时,视频号也亟需解决商业化变现的难题。那么如何解读微信视频号当前的发展?视频号发展的尽头又是什么?一起来看看作者的解答。

    1月10日,一年一度的微信公开课Pro如约而至,张小龙又没来。这是他第二年缺席公开课Pro,或许以后也不会再出现。

    不过,似乎也不重要, 以往微信公开课Pro是外界了解微信下一步动作和张小龙作为“微信教父”哲思的窗口,但今年人们不需要再猜哑谜。半个多月前的腾讯内部员工大会上,CEO马化腾已经明确表态,“视频号是全厂的希望”。

    今年,主论坛的整个上午都属于视频号,并且拿出了一连串数据:原创内容播放量同比提升350%,直播看播规模增长300%;视频号直播商业潜力持续释放,直播带货销售额同比增长超8倍……

    短视频、直播、带货,2020年6月跨过“生死线”的视频号,进化路径和其他短视频平台并无不同,经过三年发展,视频号从泛咨询内容为主的形态,转变为内容丰富、多元、共生的全民消费平台。

    不过,既然是“全厂的希望”,意味着视频号必须扛起“鹅厂”营收的重任,这也让视频号的商业化之路走得更快,而宇宙的尽头,依然是直播带货。

    一、关于“时间”的战争 2021年的微信公开课Pro上,张小龙表示,“ 视频化表达应该是下一个十年内容领域的主题 ”,如今两年过去,这个趋势愈发明显,而在短视频领域屡次折戟的腾讯,这次终于靠视频号抓住了风口。

    微信公开课讲师刘泽霖透露,视频号用户的总使用时长已经超过朋友圈的80%,消费时长也正在逐渐接近朋友圈,视频号的日活创作者数量和日均视频上传的视频量同比涨幅均超过了100%,万粉及以上的创作者数量增长308%,点赞10w+的爆款内容增长186%。

    以原子化内容组件出现的视频号,散落在微信生态的各个角落:朋友圈、订阅号、小程序、企业微信……用户可以轻易进入视频号。

    相较于抖音和快手,在微信中看到视频的过程更加自然流畅。反映在数据上便是QuestMobile发布的《2022中国移动互联网半年报告》:截至2022年6月,微信视频号月活规模突破8亿,抖音和快手分别为6.8亿和3.9亿,其中微信视频号对抖音、快手平台的用户渗透率分别为 59.2%、30.8%。

    直播也是视频号引流的重要手段。首先是现象级的音乐会直播和重播,周杰伦、崔健、罗大佑、李健等歌手的演唱会,都在2022年“霸占”过你的朋友圈;其次是重大新闻事件的直播,受益于公众号时代与媒体形成的良好关系,央视、澎湃、新京报等几乎所有主流媒体都在视频号里开启直播。刘泽霖透露,视频号的泛资讯内容较2021年同比增长了237%,依托社交传播的优势, 视频号已经成为新闻资讯的第一现场 。

    数据显示,视频号的看播规模增长300%,看播时长增长156%,意味着有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进入直播间,停留的时长也更长了。

    本质上,这是一场关于时间的战争。根据《2022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半年报告》,短视频用户总市场占比近三成,同比增长2.3%,但即时通讯占比22%,同比下降0.9%。加上抖音这几年不断试水社交工具,视频号没有退路。

    因此,与不断减少的公众号展示不同,微信给视频号不断做加法。试运行时,究竟是朋友点赞还是算法推荐更能带来流量,微信内部还存在一定争议,甚至到2021年1月,依然是朋友点赞留存率更高。 但张小龙预测,未来一定是机器算法“推荐”的内容更符合用户喜好,“关注”“点赞”“推荐”的命中率应该是1:2:10 。

    如今,两年过去,基于推荐算法的视频播放量同比增长了400%,“推荐”成为进入视频号的默认选择。

    二、终点依然是直播带货 直播的终点自然是带货。

    2022年视频号直播带货规模保持高速增长,销售额同比增长超8倍,平台公域购买转化率提升超过100%,客单价超200元,而据此前《晚点LatePost》的报道,京东、淘宝天猫、抖音、快手的客单价分别是200元、120-150元、90元和50-60元。客单价高,这或许和视频号的用户画像有关:一二三线城市的消费者占比超过60%,男女比例为1:4,年龄分布上略偏成熟,整体消费能力较强。

    “必须是赚钱了。”哥弟视频号运营负责人杨春丽透露,每个月GMV的增幅在两位数以上,个别月份甚至超过三位数,几乎每一场都破百万。周大生电商副总经理郑凯龙也透露,单场直播最高销售额超过500万元。

    在保持规模增长的同时,平台私域成交仍然保持了较高的占比,越来越多的商家和达人将自己运营的社群用户、公众号粉丝与视频号场景进行联动,郑凯龙认为,微信的最大优势在于生态,它结合视频号、直播、小程序,形成了一个完美的闭环。

    站在用户角度,这是个几乎没有门槛的过程。刷朋友圈、看短视频、进直播、下单支付。即便是老年群体,经过多年的移动支付市场培育,微信支付能力大大增强,社科院2021年的调查显示,2021年第二季度老年群体微信支付金额增长为5227%。

    因此,在视频号直播带货时,来自公域流量人群年龄偏大。 周大生在其他平台的货盘主要针对年轻低单价的用户人群,但在针对视频号群体开发不同专款之后,客单价有了较大提升。

    三、从抖音、快手碗里“抢肉” 当然,从商业价值上看,视频号和抖快的差距还很明显。腾讯总裁刘炽平在2022年Q3财报会上透露,视频号广告收入一直在快速增长,单季度收入有望在今年四季度超过10亿元。至于短视频平台的另一个主要收入来源——电商,视频号并没有公布整体数据,但此前两年多,视频号一直免收商家技术服务费,直至2023年1月1日才正式开始收费,这从侧面意味着, 至少到2022年底,视频号没有佣金收入 。

    反观抖快,在电商领域已基本站稳了。有媒体透露,抖音平台去年电商交易总额约1.41万亿元,如果根据2%~5%的抖音小店抽成比例计算,这部分收入在282亿~705亿元之间。

    长期来看,腾讯一直没有完成的电商梦,很有可能在视频号里圆满了。正如前文所提, 视频号开始收取商家技术服务费,这通常是电商在跨过“生死线”后才会采取的措施 。

    2022年7月21日,微信推出“视频号小商店”服务,用户可以在“小商店助手”里上传商品,也可以在官方商品池里选货形成“视频号橱窗”。如今,仅仅不到半年,平台来自小店的销售额占比已经超过90%。近期微信还上线了视频号小店优选联盟,吸引优质的品牌商家和供应链合作伙伴入驻,目前通过联盟分销的销售额占比已经超过15%,并且仍然在快速增长中。

    这些熟悉的动作,在淘宝直播、抖音电商的发展历程中都曾出现过,如今视频号一样也不落,而且和此前几乎无水花的拍拍等腾讯电商尝试相比,微信有熟人社交平台做背书,逐渐为视频号建立客群优势。

    四、腾讯的春天快来了 浙商证券预估,到2024年,视频号有望给腾讯带来约240亿元的增量广告收入,约180亿元增量税前利润与约150亿元增量净利润,而电商业务的收入约为广告业务的20%左右。

    更关键的是,这些收入对腾讯而言都是增量收入,并不与自己现有业务生态产生冲突 ,刘炽平在提及2022年三季度视频号收入时特意强调,这一增长没有蚕食腾讯生态内其他业务的广告收入,“一部分会来自目前在其他短视频平台的投放,还有一部分来自电商广告。”

    在马化腾罕有的“发飙”之后,腾讯的2023年反而似乎前景明朗起来。2022年末版号发放重启,腾讯包括重磅端游《无畏契约》和《命运方舟》在内的10款游戏获批,华创证券认为,这将为腾讯2023年贡献可观的流水与利润。同时,华创证券预估,视频号也将为腾讯贡献近百亿的增量。

    不过,与腾讯全年5601.2亿元的营收(2021年)相比,视频号要想真正成为“第二曲线”,还需要继续蓄力。

    作者:郝俊慧,编辑:挨踢妹

    来源公众号:IT时报(ID:vittimes),做报纸,也懂互联网。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IT时报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产品周报235期 | 数字人民币无网无电支付功能正式上线,支付宝 2023 年

    设计动态 2023-01-13
    早上好呀,又到了快乐的周五!来看看这周发生了什么吧~ 1月11日,北京商报记者独家获悉,数字人民币无网无电支付功能正式上线,在部分安卓手机用户中,数字人民币App硬钱包的“支付设置”,已经新增 “无网无电支付”入口,另外,北京商报记者同时了解到,这一创新功能,

    早上好呀,又到了快乐的周五!来看看这周发生了什么吧~

    1月11日,北京商报记者独家获悉,数字人民币无网无电支付功能正式上线,在部分安卓手机用户中,数字人民币App硬钱包的“支付设置”,已经新增 “无网无电支付”入口,另外,北京商报记者同时了解到,这一创新功能,后续还将面向更多机型及场景有序开放。

    支付宝官方宣布,2023 年“集五福”活动将于 1 月 10 日 0 点开启,活动时间为 2023 年 1 月 10 日 00:00 ~ 1 月 21 日 22:00。今年可以提前获得“五福礼包”,获得后可随机开出“五福”中的一种。不过,该礼包只能够在“集五福”活动正式开启后,才能进行兑换。

    一、值得关注 数字人民币无网无电支付功能正式上线

    你是否遇到过手机没电,但又着急支付的情况?如今,数字人民币已让手机无电无网支付成为可能。1月11日,北京商报记者独家获悉,数字人民币无网无电支付功能正式上线,在部分安卓手机用户中,数字人民币App硬钱包的“支付设置”,已经新增 “无网无电支付”入口,另外,北京商报记者同时了解到,这一创新功能,后续还将面向更多机型及场景有序开放。

    蚂蚁集团回应重启 IPO 猜测:专注整改,未启动上市计划

    随着股东投票权调整一事公布,关于蚂蚁集团重启上市的话题持续引发关注。针对上市计划,1 月 8 日,蚂蚁有关人士回应记者称,目前蚂蚁仍专注于整改和业务升级,没有启动上市的计划。

    支付宝 2023 年“集五福”活动官宣1月10日 0 点开启

    支付宝官方宣布,2023 年“集五福”活动将于 1 月 10 日 0 点开启,活动时间为 2023 年 1 月 10 日 00:00 ~ 1 月 21 日 22:00。今年可以提前获得“五福礼包”,获得后可随机开出“五福”中的一种。不过,该礼包只能够在“集五福”活动正式开启后,才能进行兑换。2022年,有超过2.75亿人集齐五福,共分5亿现金,平均每人不到两块钱,只能说参与活动图个乐呵。

    报告:2022年腾讯带动了147个新职业,未来5年将创造3180万新就业机会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与腾讯社会研究中心联合举办“数字生态创造高质量就业”专家研讨会,发布“腾讯新职业与就业发展报告(2022)”。报告显示,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腾讯数字生态带动了147个新职业,其中稳定期新职业14个,主要集中在云与智慧产业生态、互动娱乐、广告营销等领域。在2019年后国家颁布的74个新职业中,腾讯生态催生的稳定期新职业占比近20%。报告评估,未来5年腾讯数字生态新职业有忘创造3180万新就业机会。

    微信回应切断抖音外链:坚决打击给用户造成诱导、骚扰的字符口令

    抖音链接目前在微信内既无法直接打开、也无法复制完成跳转,甚至要通过图片OCR识别进行文字提取的情况。但微信内淘宝链接仍可进行复制,完成在淘宝内的链接跳转。微信团队深夜回应称:为保障用户体验、保护用户数据安全,微信长期保持着对外链内容的严格规范管理,坚决打击给用户造成诱导、骚扰的特殊字符集、特殊标识、特殊代码和各类口令。针对影响用户体验和隐私安全的外链内容,微信将不断优化管理举措,继续营造绿色、健康的网络环境。

    二、产品动态 快手旗下快看点宣布将于2月6日停止运营

    快手旗下的快看点近期发布停运公告。公告称,快看点图文资讯App由于业务调整,将于2023年2月6日00:00:00终止运营,届时用户将无法访问快看点App。

    抖音网页版上线“放映厅”功能,无需会员免费看电影电视剧

    1 月 6 日消息,抖音网页版现已上线放映厅功能,可免费观看一些在其他平台需会员才能观看的影视剧。抖音网页端“放映厅”无需登录即可点击观看影视剧,视频分辨率可选 1080p。

    爱奇艺App开始限制电视投屏:黄金VIP只支持480P投屏

    爱奇艺 App 开始对投屏功能作出限制,之前黄金 VIP 会员支持最高 4K 清晰度投屏,现在只能选最低的 480P 清晰度,要想进行 4K 投票必须购买白金 VIP 会员。黄金 VIP 会员连续包年 118 元 / 年,电脑、手机、平板可用,黄金 VIP 会员连续包年 198 元 / 年,拥有黄金 VIP 会员的同时电视也可以使用,现在降低投屏的分辨率后,只能逼着用户选择白金 VIP 会员了。

    曹操出行上线“智能控温”功能,乘客可用手机控制车内温度

    近日,曹操出行“智能控温”功能正式上线,乘客可以通过曹操出行APP或小程序端远程控制车内温度,自主调节车内空调的温度和风量。据了解,目前该功能已在曹操出行的专车和惠选车型中陆续上线。

    腾讯 QQ 音乐 Mac 版 8.5.7 推出:支持臻品母带 / Hi-Res 无损等功能

    1 月 10 日消息,QQ 音乐 Mac 端最新版 8.5.7 现已推出,带来臻品母带、臻品全景声和 Hi-Res 无损等功能。

    三、运营动态 微信搜一搜2022年月活跃用户已达8亿,成为流量增长新入口

    1月6日,2022微信公开课PRO于广州举办。主论坛上,腾讯公司副总裁、微信搜索应用部负责人周颢就微信搜一搜业务做了主题为“用微信,搜所有”的分享——过去一年,“全局搜”等搜索入口正帮助用户高效匹配搜索需求;服务搜索提供多样性需求直达入口,为生活带来便利;品牌官方区则助力构建新“官网”,实现线上线下联动及一站式触达。同时他还透露,微信搜一搜月活跃用户已超7亿。

    唯品会在东南亚推出出海项目,官网“vipshop.sg”与APP已同步上线

    在中国电商企业集体出海的大潮下,中国在线品牌折扣零售商唯品会(NASDAQ:VIPS)也于近日正式在东南亚推出出海项目,官网“vipshop.sg”与APP已同步上线。据官网介绍显示,VIPSHOP Singapore Pte. Ltd.是唯品会的东南亚官方总部。唯品会拥有2000多名国际买手,并与超过2万个品牌合作,提供时尚服装、鞋和包、化妆品、母婴、家居和生活等品类的商品。

    京东图书与当当网达成战略合作,当当旗舰店在京东上线运营

    京东图书与当当网在京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当当官方旗舰店在京东全面上线运营。京东图书与当当网表示,双方将以此为起点,在货品融通、客户服务、整合营销、供应链协作等领域持续深化合作。据介绍,当当官方旗舰店将涵盖当当网所有图书品类,包括当当网独家渠道的货品,实现与当当网全站的货品通联、价格对标。同时,双方还将在打击盗版书方面展开合作。

    百度正式发布全球首个独立元宇宙解决方案,最快40天即可打造独立元宇宙

    百度Create大会暨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百度正式发布全球首个独立元宇宙解决方案——希壤元宇宙底座MetaStack。MetaStack基于一系列元宇宙组件化基础设施和一站式开发平台,具备开箱即用、深度智能、全面开放、互联互通四大优势。借助MetaStack,原本需要6个月到一年的元宇宙开发,如今最快40天即可完成。

    腾讯PCG所有业务在2022年末实现盈利

    腾讯平台与内容事业群(PCG)所有业务在2022年末实现盈利,其中部分业务如腾讯视频为首次实现盈利。这也让该事业群全年新增利润达数十亿元。根据财报,腾讯2021年净利润(Non-IFRS)为1237.88亿元。具体来看,腾讯视频2022年全年收入超百亿元,并从10月起开始了盈利;腾讯新闻也在2022年最后一个季度扭亏为盈;QQ浏览器通过大幅降低推广和买量成本,实现全年盈利;此外,腾讯微视在大幅收缩团队和业务后,目前已停止亏损。

    四、好文推荐 《交接工作有多抓马?同事跑路、连夜赶制、冲进家里要文档……》作者@瑞瑞女士

    编辑推荐:马上就要过年了,是不是有很多人想要在年后跳槽找到一份好工作?不论是跳槽去哪里,交接工作是避免不了的,尤其要和接任的同事沟通清楚交接的事宜。但是,职场上因为交接闹得不欢而散的事情并不少。交接工作到底可以有多抓马?本文作者例举了几个案例,来一起看看吧。

    >>>点击此处立即跳转阅读

    《红包大战熄火,春节黄金档渐成鸡肋?》作者@Tech星球

    编辑推荐:往年的春节黄金周,都是各大互联网大厂集体出动,大搞活动的时候,今年却低调得不同往常。红包大战是否逐渐成为鸡肋?春节黄金周对于互联网公司而言意味着什么?2023年,互联网更注重什么?本文一一解析。

    >>>点击此处立即跳转阅读

    《搜一搜中走出来的骑手日记》作者@几何小姐姐

    编辑推荐:在最近过去的2023微信公开课PRO中,微信带来了许多新变化,其中就谈到了搜一搜,它为创作者提供的流量渠道,带来了极大的运营便利,近年来搜一搜的用户MAU也在增长。本文讲述了作者是如何利用搜一搜的运营便利进行骑手日记的创作的,分享给你,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点击此处立即跳转阅读

    五、精彩问答 Q:用户协议是否必须做成让用户主动确认?

    记忆中,用户协议都是有一个勾选的动作的,直觉上也觉得应该是有什么法规要求。

    但调研了一下各大产品的服务购买界面,发现各种风格的都有。

    腾讯视频,还算规矩,但是讨了个巧,把购买按钮和确认按钮做在一起了;网易云音乐,直接就没有,只在续费上方放了一个可以点的小字“自动续费”,用户协议更是藏在页面底部;

    这都是合规的么?还是大厂比较勇?

    欢迎来围观:点击此处,前往回答

     

    本文值得关注、产品动态、运营动态内容,综合选取自泡面小镇微信公众号、新浪财经、网易新闻、腾讯网

    问题来自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旗下问答平台 ——  天天问 ,欢迎各位小伙伴前往交流、切磋~

  • 小程序“三国杀”,商家怎么选?

    设计动态 2023-01-12
    随着抖音加速布局,小程序之争正在从微信、支付宝“二人转”演变至“三国杀”。 上月底,抖音开放交通出行类小程序,T3出行首批入驻。更早时候,饿了么也与抖音围绕小程序达成合作。饿了么、T3出行分别从“吃”和“行”两大高频场景切入,有望给抖音小程序带来提振。 在抖音

    一个理想的小程序,是在公私域流量中循环,并为商家提供基础需求,但除此之外,还应有更多的特色功能,帮助商家更好地运营。在抖音入局小程序后,微信与支付宝与其展开竞争态势,“小程序+”时代的到来,不同平台的特点不同,商家该怎么选?

    随着抖音加速布局, 小程序之争正在从微信、支付宝“二人转”演变至“三国杀”。

    上月底,抖音开放交通出行类小程序,T3出行首批入驻。更早时候,饿了么也与抖音围绕小程序达成合作。饿了么、T3出行分别从“吃”和“行”两大高频场景切入,有望给抖音小程序带来提振。

    在抖音加码之前,微信和支付宝是小程序的主要玩家。根据调研公司QuestMobile上月底发布的数据,2022年微信和支付宝小程序的去重活跃用户规模分别为 9.21亿和6.68亿,领先其他平台。

    此前,绝大多数商家都把小程序主阵地放在了微信和支付宝。如今,随着抖音的入局,商家做小程序的选择余地又大了一些。不过,商家不可能在三大小程序平台上平均发力,需要找到最适合自身的平台,把资源用在刀刃上。

    一个理想的小程序生态,应当建立高效的公私域流量模型,让流量在公域和私域之间顺畅流转,并沉淀至商家私域中,为长线用户运营提供基础;同时,它除了提供基础功能外,还需要具备整合全平台特色能力和精准场景的能力,从运营工具升级为生意助手。

    这种超越小程序基础功能的新需求,预示着“小程序+”时代的到来。

    目前,微信、支付宝和抖音小程序各有所长,主要区别在于平台流量的分发机制,以及对于商家成长的扶持方式和能力上。这种源自基因的深层次差异,将在“小程序+”时代塑造三大平台的基本竞争态势,并为小程序的下一步探明方向。

    01 2017年1月,自微信开始,支付宝、百度、抖音等相继入局拉开小程序序幕。据小程序数据平台阿拉丁统计,2022年上半年,全网小程序超过750万个,合计拥有超7.8亿DAU(日活跃用户)。

    商家布局小程序,首先看重平台流量。三大平台的小程序背靠亿级流量池,覆盖不同层级网民,对商家极具吸引力。但 对于如何分发流量,微信、抖音和支付宝的理念不同。

    微信小程序一直侧重于私域运营。商家开设小程序后,需要在不同渠道寻找流量,比如在公众号、视频号等内容场景挂载小程序入口,或者针对搜索、地理位置等站内工具进行优化等。

    微信也为小程序开设了为数不多的公域入口,比如首页下拉的“最近使用的小程序”,以及发现页的小程序汇总页等。但这些入口大都面向复用场景;倘若商家需要推广新的小程序,仍然只能自行引流。

    抖音小程序与微信相反,中心化的特征十分明显,平台拥有更大话语权。商家小程序做得好不好,除了自身素质要过硬外,往往也要考虑抖音的扶持力度。

    作为抖音试图打造的样板,饿了么2020年初就入驻抖音小程序。但彼时用户只能通过搜索进入,合作效果平平;同时期入驻的美团则早早离场。直到2022年下半年,抖音寻找本地生活盟友,饿了么小程序才迎来转机,双方合作开始在南京等城市陆续落地。

    支付宝则是走过了两个阶段。2018年刚刚上线时,支付宝提出 “中心化+去中心化” 相结合的流量分发模式。但由于彼时阿里系小程序占比较高,且占据支付宝APP的优质流量位,这一模式实际导致流量向“自己人”倾斜,间接拖累第三方商家。

    到了2021年,支付宝小程序释放彻底放开的信号,升级为 “去中心化为主+中心化为辅” :平台尽可能把公域流量引导至商家私域,并留存下来;商家小程序逐渐在支付宝生态内占据C位。

    在新的策略指引下,首先被动刀的是“肥水不流外人田”问题:当年5月,支付宝把“我的小程序”挪到首页九宫格,用户可以自行编辑;两个月后,又开放了九宫格的自定义功能,平台服务不再享有固定位置,与商家小程序平起平坐。

    这种 公域给私域打工 的策略,在2022年进一步强化。支付宝APP开放更多公域流量入口,包括将首页底部中心标签页从“口碑”切换为聚合商家生活号的“生活频道”,给那些尚未被用户发现的小程序更多曝光。

    此外,支付宝还在以流量补贴鼓励商家自运营。根据去年5月的繁星计划2.0,商家通过各类自运营动作引导用户访问小程序,可获得公域流量激励,放大经营成果。根据《2022支付宝助力实体年度报告》披露的最新数据显示,该计划已开放了近200亿免费流量,平均每天给单个商家小程序带去100万用户,商家年均可节约20万元营销费用。

    02 整体来看,无论是中心化、去中心化还是两者结合,三大平台的小程序流量分发模型都是基于自身基因,并无绝对优劣。但不同流量模型与平台特性相叠加,让他们的小程序生态呈现不同样貌。

    微信小程序背靠微信社交关系链,尤其适合娱乐类内容,以及基于社交裂变的玩法。 前者的典型代表是去年9月爆红的小游戏《羊了个羊》;后一种玩法的代表当属拼多多,在被微信封禁之前,各种“砍一刀”小程序链接在微信群里疯传,让拼多多薅到了一大把免费流量。

    本周的2023微信公开课上,微信相关人士特别提到,过去一年小游戏群体规模不断扩大,人均活跃时长同比增长24%,人均启动次数同比增长20%;覆盖地域也实现了二三线城市与三线以下城市五五开。这也从侧面证明,微信小程序对于泛娱乐内容和玩法高度兼容。

    抖音的能力长板是基于推荐算法的爆款制造能力。 此次加码小程序,抖音并没有迅速覆盖所有行业,而是引入饿了么等头部商家,并给予全方位扶持。这和抖音批量产出直播顶流的思路高度相似,而优势算法和流量池足以让抖音小程序复制这一路径。

    支付宝小程序则背靠交易流量,在经营门槛和转化效率方面占据优势。

    从流量属性来看,微信是社交+内容,抖音是内容+电商,只有支付宝是较为纯粹的交易型流量。支付宝不做社交,不过以生活号为主体的内容生态搭建颇见成效。但支付宝并未攻彼所长,而是尽可能多地开放流量、资源和能力,降低商家经营门槛。

    《2022支付宝助实年度报告》显示,一年开放101个通用平台产品、1809个API接口;开放近200亿免费流量。因此商家数字化热情极高:2022年,集成支付宝数字化产品的商家数新增300万家,产品的使用量同比涨53倍。

    此外,支付宝小程序还能够调动支付宝体系的产品功能和场景生态,比如集五福营销IP、会员频道、芝麻信用、蚂蚁森林等。商家可以通过接入这些能力,更高效地促成交易、留住用户,自运营链路更顺滑。

    除了流量策略和生态样貌迥异外, 微信、抖音和支付宝面对小程序,还暗含着战略心态的微妙差别。

    三大平台中,微信的明星产品当属视频号,这也是马化腾钦点的“全场希望”。在近两年的微信公开课上,视频号早已成为绝对C位,而小程序越来越处于从属地位。更何况,微信小程序用户众多、地位稳固,暂时看不到大刀阔斧改革的必要。这也让微信小程序略显佛系,无处不在却又不在舞台中央。

    抖音尽管把小程序称作“开放平台的主要载体”,但在它的战略序列中,哪怕是开放平台都并非第一阵列。抖音的当红炸子鸡当属直播电商,而货架电商也在2022年得到全力扶持;本地生活板块位居次席,目前正在加速推进。小程序固然重要,但并非抖音的生命线。

    相比之下, 支付宝对小程序的投入决心最大。 它的支付板块已经进入成熟期,而服务板块要靠小程序来承接,能不能做好将很大程度上决定支付宝的生长边界。相比其他两个对手,支付宝更愿意投入资源和精力,想尽办法扩大开放和扶持力度,让商家小程序运营得更好。

    整体来看,微信、抖音和支付宝小程序各有长处和短板,但前两者并不是腾讯和抖音集团的绝对核心,自然也没有All in 小程序的战斗姿态。而支付宝要想在支付之外有所作为,小程序是目前最靠谱的路径,如今奋起直追、背水一战的态度更坚决,商家能够获得的“慢红利”也更多一些。

    03 商家从平台公域淘金、沉淀到私域,除了关心流量规模、能否留得住外,他们也格外看重 公私域运营的门槛是否足够平易近人,既能引流,又能留存和转化。

    一个低门槛的小程序公私域运营模型,既包括流量成本更低,商家不需要额外投入更多资金;也包括流量转化效率更高,公域用户能够沉淀到私域,而非大水漫灌、水过无痕。

    不少商家的打法是,在平台规则允许范围内, 充分利用社交裂变从公私域引流。 这一玩法的佼佼者当属微信小游戏《羊了个羊》,它利用洞察人性的精巧设计,结合微信熟人社交关系网,在微信群和朋友圈掀起风暴,并破圈到微博、B站、小红书等平台,最终成为现象级的爆款小程序。

    不过,《羊了个羊》的神话实属凤毛麟角,上一个引发如此轰动的还要追溯至两年前的《合成大西瓜》。而后者在高光之后,如今已经回归平淡。这也折射出, 即使流量再大,如果不能沉淀到私域,小程序的长线生存依然堪忧。

    一些商家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极氪订阅是一家汽车订阅服务商,去年6月上线,把主要经营阵地放在了APP和支付宝小程序。在支付宝平台上,它从消费券、生活频道等公域流量池拉新获客,半年完成冷启动,春节等热门时段常常爆单。

    极氪订阅运营负责人马坤认为,做支付宝小程序相当于玩《魔兽世界》,所有“资源”都可以通过自运营获得;而在其他平台,商家需要花钱买流量,相当于“氪金”。

    另一方面,平台公域流量越精准、与商家潜在客群重合度越高,用户完成消费、留存下来的机会也就越大。这相当于拉低了商家的流量需求,实现营销环节的降本增效。

    以酒旅行业为例,华住集团很早就建立了会员体系“华住会”,如今已有1.9亿会员。想进一步扩大会员体量,华住需要找到更多高价值用户。

    在华住看来,支付宝会员的用户画像与之匹配,且聚拢在会员频道等垂直场景。它在2019年开设支付宝小程序。随后几年间,华住以支付宝小程序为基础,通过会员体系打通、“集五福”IP合作等拉新拓客。去年6月,华住战略合作及平台运营副总裁何流在一场行业活动上表示,支付宝小程序已经成为华住集团订单量增速最快的渠道,去年华住的线上新增会员中有近一半来自支付宝。

    更多商家仍然在摸索适合自身的小程序方法论。 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大幅松动,2023年是大小商家触底反弹的关键机遇期。怎样用好小程序,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把握“报复性消费”,是商家们的普遍关切。

    针对这一难题,三大平台除了亲自下场指导外,也在搭建第三方服务商体系,让专业机构帮助商家代运营小程序,以更轻巧的方式完成引流、转化、沉淀等关键动作。

    服务商的价值已经显现。根据腾讯财报,微信小程序的GMV在2020和2021年均实现了超100%的增长;支付宝也在去年开放了针对服务商的流量代运营能力。据支付宝助实年报,过去一年联合服务商打造超400个行业解决方案,帮部分技术型服务商比前一年多赚50万。

    不过,服务商能够覆盖的商家毕竟有限,大多数商家仍需要以自运营为主。以小程序为运营底座,借助平台流量、特色能力和精准场景,将公域用户沉淀至私域,进行转化留存和长线运营, 这套“小程序+”模式正逐渐成为商家公私域运营的通用解法。

    对于微信、抖音和支付宝而言,“小程序+”意味着开放更多流量、提供更多能力、开辟更多场景。小程序“三国杀”除了玩家增多,竞争维度也从功能和流量向着更广阔图谱演进,产品和流量之争被全生态比拼所替代。

    当下,微信的小程序体量趋于饱和,平台红利开始向视频号倾斜;抖音小程序刚刚起步,如何让流量为商家私域所用还在探索解法;支付宝经过大刀阔斧的开放,公私域运转的机制趋于畅通,商家自运营门槛也更低,加上平台流量尚有红利,成为眼前能尽快上手的选择。

    而对平台来说,怎样扬长避短、发挥整个体系的特色优势,将决定三大平台在“小程序+”时代格局中的站位,并对万千商家形成不同的吸引力。

    作者:彦飞;编辑:王靖

    来源公众号:字母榜(ID:wujicaijing),让未来不止于大。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字母榜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让你的品牌快速脱颖而出,抢占市场份额,提升销量
免费获取方案及报价
*我们会尽快和您联系,请保持手机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