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南亚没有“购物节”

    设计动态 2022-12-15
    自2021年3月TikTok Shop在印尼上线,到今年4月TikTok Shop推出越南、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4个新站点,再到6月新加坡站点的设立……不到两年时间,“中国式”直播电商模式已在东南亚完成了初步的购物习惯养成与“流量洗礼”。 F-Commerc

    自TikTok Shop在海外上线以来,“中国式”直播电商模式已在东南亚完成了初步的购物习惯养成与“流量洗礼”。在东南亚,每月的Double Day才是当地消费的重要节点,这也就意味着东南亚国民的消费力不容小觑,该如何通过内容电商进行本土引导?

    自2021年3月TikTok Shop在印尼上线,到今年4月TikTok Shop推出越南、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4个新站点,再到6月新加坡站点的设立……不到两年时间,“中国式”直播电商模式已在东南亚完成了初步的购物习惯养成与“流量洗礼”。

    F-Commerce是目前东南亚本土规模最大的Tiktok电商代运营公司,这家公司在东南亚做品牌电商代运营已经接近5年。在他们重点发力于TSP(TikTok Shop Partner)之前,还是东南亚电商基础服务提供商,接触过包括仓储、配送、Saas、支付、跨境供应链等品牌出海难以绕过的环节。

    在刚出炉的印尼“Tiktokshop1212megasale”,也就是“双12”的Tiktok服务商排行榜中,F-Commerce又连续十二天排在了第一名,现在,F-Commerce也成为诸多国内知名品牌信赖的东南亚TikTok跨境电商代运营合作方。

    时间接近年底,海外“黑五”之后又是东南亚“双12”,出海电商似乎到了最火热的时节。但对此F-Commerce CEO姬鲲却有着不同的看法。在与霞光社交谈中,他表达了几点与外界印象不同的东南亚电商运营实情:

    “在东南亚,黑五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重’。相比之下,东南亚自Shopee时期开始,每月的Double Day(双数日,即8月8日、9月9日……12月12日等),才是当地人比较重要的电商消费节点。尤其是今年下半年陆续进入电商旺季,才促成了年末双12的电商高峰。”

    在亚马逊系影响力更大的欧美国家,“黑五”可能是一年中购物节的高潮。但在TikTok Shop 已逐渐渗透的东南亚几个国家,卡着每月“Double Day”和发薪日带动的购物潮,才是日常电商的重点。

    这也意味着,东南亚国民有着不容小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欲。此时,如何通过“内容电商”进行本土的消费引导就显得至关重要。

    F-Commerce在东南亚双12中的榜单成绩

    一、“不必造节”的东南亚正上演“一进一退” “爆款逻辑在东南亚内容电商已经越来越成熟了,只靠一张图,或一条短视频,就卖了上万单的爆品比比皆是。”一位电商从业者告诉霞光社。

    日常小家居用品如厨房的调料盒、水杯等等,都是在短视频或直播内容影响下,东南亚消费者极易下单购买的商品。

    除此之外,“美妆跟服饰时尚,永远是卖得最好的两个大的类目。”总之,从东南亚整体消费习惯来看,需求量最大的还是覆盖生活的小商品。

    东南亚的电商格局称得上风云变幻,其中几家大厂的进退趋势已经表现得越发鲜明。

    伴随国内某电商大厂即将撤出东南亚市场的传闻,传统电商出海模式在巨大投入和有限收益之中,变成了“负重前行”。

    而与此同时,以东南亚TikTok小店为代表的内容&社交电商,却获得了国内诸多品牌的热情关注。国内某小家电品牌从业者告诉霞光社:“未来出海东南亚,我们最先准备上线的肯定是TikTok Shop,在控制成本的情况下切入直播带货,已经有不少同行吃到了红利。”

    甚至连罗永浩主导的“交个朋友”,在国内直播间业绩遥遥领先的情况下,也在布局海外电商培训领域。而他们打算进军的TikTok生态下“交个朋友海外电商学苑”,正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用主播培训课程的形式针对海外主播普及出海电商玩法。

    交个朋友海外电商学苑

    虽然处于“前进”步伐中,但“底子薄、占比低,增长快”是许多想要在东南亚内容电商领域“分一杯羹”的商家,对目前东南亚六国TikTok Shop的普遍认知。

    “TikTok Shop电商的发展,是基于TikTok在东南亚乃至全球短视频用户的基础——当地人购物需求本身就存在,只是从前附着于线下和其他老的电商平台。”姬鲲说。

    一方面,TikTok Shop的飞速发展是基于TikTok平台碾压性的内容流量优势。

    东南亚国家社交电商基础很好,Facebook、Instagram、Twitter等社交APP在东南亚的普及度很高。

    根据Sensor Tower的东南亚地区APP最新下载量数据,TikTok排名第二,今年10月在东南亚的总下载量已超1080万。其中,TikTok最多的移动端用户来自印度尼西亚,其下载数量占东南亚总下载量的44.5%。

    这让TikTok在东南亚实现从内容到商品的跳跃,来得比在欧美更为顺畅。

    另一方面,东南亚的消费需求,从来不是按照国内所习惯的造节逻辑“生造”出来的,而是现有消费需求的重组。

    东南亚市场的特殊性在于,每月都有一个“Payday(发薪日)”。东南亚绝大多数居民并没有储蓄习惯,于是月底发工资的时候,便成了一个重要的消费节点。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电商平台在东南亚是“不必造节”的。因为无论是从欧美舶来的“黑五”,还是从国内沿袭而来的“双11”,都在向东南亚本地的每月消费习惯靠拢。

    在每月发薪日的消费节点上,居民的消费需求是一个恒定值。他们面临不是“要不要消费”的问题,而是“在哪儿消费”的问题。也就是说,关键在于电商如何在特定的需求点上,通过着重推流或直播来争取当地消费者的注意力。

    从去年开始,TikTok Shop的出现与入驻品牌方、用户量的快速增长,突然给当地消费者提供了一个新的渠道。TikTok Shop的野蛮生长也催生了相关生态:品牌进场、有人卖货、有人服务。

    一些本地的从业者告诉霞光社,许多用户打开TikTok的时候,其实不是来买东西的,是来看内容、消遣的。在没有明确目的的情况下,大概率是被内容所吸引,增大了不确定性消费。这样一来,消费者对内容的要求就更高,产品的表现形式也要比货架电商更为复杂。

    在看似和国内如出一辙的内容电商逻辑之下,想在东南亚电商打出一片天地,面临的问题更加五花八门,最终又都落在“本土化”上。

    二、“临渊羡鱼”者们,难以想象的本土化 对消费者来说,对内容本土化的感知,比对商品本土化的感知更加敏锐。

    举个例子,只看平台电商上的商品图片,消费者很少会因为它够“接地气”,够熟悉而好感度加一,也不会因为产地来自不熟悉的海外,是进口产品而好感度减一。

    但对于想要入驻TikTok Shop的非本土品牌来说,海外消费者面对不熟悉的场景和生硬的表达时,就会立刻选择“划走”。这种无意识的“用脚投票”的方式,使得不够本土化的品牌直播间将面临异常惨烈的教训,而这直接体现在低迷的GMV上。

    “在中国找一个说印尼语的中国面孔,和在印尼本土找到一个印尼面孔去展示,在印尼的消费者感知和友好程度上,大概率是不一样的。短视频里哪怕只是拍摄了某些镜头,在国内拍和在印尼一个熟悉的环境里拍,用户的信任感也是不一样的。”姬鲲说。

    本土化的电商带货模式

    在印尼作很多的本土专业从业者为看来,以中国的思维去理解东南亚本地化,无异于“刻舟求剑”。

    他们认为“内容只是我们获得流量的一种形式”。

    观众想看什么,哪种场景能带来GMV,它就是我们需要的形式—— 如果观众想看的是唱歌跳舞,“321上链接”,那么我们就提供热闹的场景。而如果某些商品需要专业讲解,以推动流量的转化,那么就提供专业的主播场景。根据不同的需求,匹配不同的主播。

    “你以中式思维去招人和搭建直播间,必然遇上问题。最简单的,在东南亚直播时,如何能保障‘双11’直播间所在的街区不断网、不停电?”姬鲲说。

    如此基础的网络与电力问题,在国内拥有流畅5G网络的直播环境中,属于“极小概率事件”而被选择性忽视。但在东南亚许多国家,依然常有区域性停电问题,哪怕是在人口密集的首都也不能完全避免。在品牌筹备多时的直播中,一旦因区域性停电、网络不稳定而造成中断,无疑会造成不小的损失。

    这只是电商直播中涉及的最基础层面。除此之外,在直播尚属起步期的东南亚,遇到的职场文化冲击也是巨大的:

    国内的直播间往往是24小时长时间连轴转,在过程中更换不同主播,但“东南亚本地主播是否愿意晚上加班”依然属于值得商讨的问题。一旦遇上当地重要的节日,刚好也是电商热度时点,当地主播是否愿意留在工作岗位上,同样成为了现实问题。

    更不用说在整个电商链条上的其他环节,例如仓储、快递等出现的突发情况。

    “今天在直播间里卖了很多货,明天发现品牌或外包的仓库正在放假,通知你发不了货。或是大量货品在快递站里爆仓,不能及时发货、收货时间线拉长等等,用户体验就会变差,甚至来直播间里面吐槽。”姬鲲说。

    怎么能主播说不来就不来了?怎么能网络差成这样?怎么能今天外边下暴雨,立刻就断电了呢?刚从国内出来的团队,可能会遇到无数类似这样的问题。

    诸多困难倒逼企业建立起更适用于东南亚电商生态体系的“招数”。“我每个房间里面有UPS,我们租用的楼有独立的供电系统,一个房间里我要接三个运营商的网络,来保证通畅。”F-Commerce告诉霞光社。

    真正本地化的关键,在于“把所有的坑,一步步踩一遍”。从招人,到搭建直播间,一步步在东南亚本土化泥泞中走过来的企业,无疑拥有更加丰富的问题解决经验。

    从在公司里置办UPS电源自备发电机,到致力于长期培养能适应当地员工思维的本地化企业文化,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三、“人深扎到东南亚,不是把产品丢过去” 东南亚跨境电商在各个具体国家具有分散性和差异性。

    东南亚整个的电商发展阶段,虽然还处于早期,但是鉴于当地电商发展的速度很快,从增长层面来说,未来前景十分可观。光是TikTok设立站点的国家就有六个: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越南、泰国、新加坡。

    根据Tabcut数据,今年10月光是印尼TikTok Shop内容电商的总GMV就达到1.87亿美元,订单量也达到了4500余万单。相比之下,泰国、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的GMV比起印尼略低,但也接连增长至上亿GMV,尤其是泰国和越南,增长速度非常快。

    但整个市场不是单一的,而是分散的: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市场特色。虽然把整个东南亚加起来有6亿人口,但考虑到每一个国家的差异性,想要一口气把东南亚市场吃下来难度非常大。

    但是反过来,如果只去做单一国家市场,又会发现市场份额相对国内来看其实很小。许多打算出海东南亚的品牌如果能提前对全局“心里有数”,将会十分有益。

    而本土化能力,最终将成为未来东南亚电商的最重砝码。

    今年下半年在TikTok Shop中可实现的COD(商品到付)模式,也是平台在适应了东南亚当地现金支付情况,与主流消费者消费习惯后做出的策略调整。先在直播间下单,快递员上门送货时再付款的模式,也和国内电商下单逻辑大为不同。

    F-Commerce作为东南亚头部电商代运营企业,在除新加坡之外的其他5个东南亚国家都建立了本地化团队。他们也接待了大量来自中国,想要靠内容电商打入东南亚市场的头部品牌。

    对于品牌出海,他们认为首先在准备期就要想清楚“为什么出海,为什么要来东南亚”,以及自家产品与当地用户的匹配度如何。下定决心之后,下一步就是本地化的执行。

    “做东南亚电商,其实核心是比未来谁的本土化做得好。”姬鲲说。“谁在本土化的仓储能力最强?谁在本土化的物流配送能力最强?谁在本土化的商品供给供应链能力最强?谁在本土化的本土运营能力最强?包括平台、包括卖家、包括生态里面的服务商,其实道理都是一样。”

    他告诉这些合作伙伴,想要在本地做好品牌,员工团队先要落到东南亚当地。

    品牌深入扎根海外市场,核心永远是“人得在”。一方面是品牌要有本地团队,另一方面是找到本地化真正做得好的合作伙伴,而不是单纯地把产品丢到一个陌生市场。

    今年春节,姬鲲不准备回国内过节,因为“印尼没有春节”。决定了留在印尼从“人”开始本地化,也就意味着要适应印尼本地的生活习惯和本土节日。

    对于咬定东南亚本土化不放松的跨境电商人来说,一切看似轻描淡写的决定,在外人看来都是出海路上的破釜沉舟。

    而对于F-Commerce这样的服务商来说,时间差就是红利差。替品牌方先一步踩过所有坑,是提升执行力,获得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对于出海品牌来说,最高的成本永远是时间成本。一个市场的风口一旦错过,即使后期努力赶上,也已丧失了最佳时机。

    为我投票 我在参加人人都是产品经理2022年度作者评选,希望喜欢我的文章的朋友都能来支持我一下~

    点击下方链接进入我的个人参选页面,点击红心即可为我投票。

    每人每天最多可投35票,投票即可获得抽奖机会,抽取书籍、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纪念周边和起点课堂会员等好礼哦!

    投票传送门: https://996.pm/Yw2NQ

    作者:郭照川;编辑:麻吉

    来源公众号:霞光社(ID:Globalinsights);看见新经济的万丈霞光。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霞光社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UI配图不够有设计感?可以试试这10个优化办法

    设计动态 2022-12-15
    “配图用的好,作品差不了”,UI中配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界面的品质感。它非常重要但却经常容易被忽视,要想把配图做好其实也是有规律可循的,今天的文章就将总结配图使用的10个优秀方法,相信看完一定会有所收获。之前我也写过另一篇如何选好配图的文章《如何选到设计感强的配

    在界面设计中,好看且和谐的配图会让用户潜意识里更容易接受、或者更愿意停留于当前页面,那么,如何才能把配图做好,让界面看起来更加高级和耐看?本篇文章里,作者总结了10个优化UI配图的小方法,一起来看一下。

    “配图用的好,作品差不了”,UI中配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界面的品质感。它非常重要但却经常容易被忽视,要想把配图做好其实也是有规律可循的,今天的文章就将总结配图使用的10个优秀方法,相信看完一定会有所收获。之前我也写过另一篇如何选好配图的文章《如何选到设计感强的配图,我总结了这7个实用方法》,同时也分享了很多超高质量的图片素材资源和网站,千万别错过。

    在欣赏了Behance上数百个高质量的项目和众多Dribbble优质作品后,我总结出了一套可以将图片与UI结合提升设计感的方法,可以让你的作品立即看起来更加专业。

    本文的灵感来源于我刚开始做UI时所遇到的困难。和许多其他设计师一样,当我在Dribbble和Behance上浏览别人的作品获得灵感时,面对这些海量作品时常会感到迷失和不知所措。就像透过万花筒看到各种花哨的图案一样,当把万花筒挪开的时候这些图案就消失了,幸福的感觉是短暂的。当我自己开始设计作品时,我仍然不知道该怎么做。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意识到我并没有从日常的作品欣赏和搜集中思考和学习,就只是漫无目的地欣赏了其他设计师的作品。

    渐渐地我发现了一种欣赏其他设计师作品的好方法,我会有意识地去总结记录下他们使用的想法和技巧,然后应用到我的日常工作。在本文中,我很想分享一些其他设计师用来处理配图的方法,这些方法可以使作品看起来更加专业。

    一、使用图片作为背景 (彩云说:这里的图片选择要突出核心内容且一定要高质量,不要选择杂乱无章或与主题无关的低质量图片。)

    二、将图片于背景进行融合 (彩云说:结合页面表达需要,选择合适的配图并做融合或出界的设计,会让画面极具吸引力和强烈的设计感。)

    三、将高质量的图片紧密的放在一起,不留任何间距 (彩云注:当画面主要以高质量图片吸引用户注意时,尽可能的利用更大展示面积,这样会显得更加高级和有视觉冲击力。)

    四、在图片下方添加色块 (彩云注:这里的色块要注意跟图片的主色调保持相近,可以直接吸图片上的颜色然后找找邻近色就好了,色环上30°区间内的颜色就比较和谐。)

    五、在图片下方/上方增加图案或形状 (彩云注:这里的形状建议不要太过于复杂,用一些基本图形就可以,比如圆点、方块矩形之类的,增强画面的形式感。)

    六、在图片下方或上方增加文字、图案或不规则形状 (彩云注:这里的文字、图案或不规则形状跟上面的技巧类似,都是起到装饰的作用,但文字的话有时候还要注意识别性,比如文字比较紧凑的时候。图案或形状更多的是起到视觉引导的作用。)

    七、将图片剪切到文字或形状中 (彩云注:这个很好理解,就是以文字或形状作为遮罩,增加画面的设计感,文字尽量选择粗体。)

    八、在图片周围增加一个非常窄的边距 (彩云注:这个技巧可能跟第3条有些冲突,其实这2个方法都是可以的,要根据页面具体的排版情况灵活使用。)

    八、在图片上增加颜色层 (彩云注:这个技巧也比较容易理解,一般会选择饱和度较高的颜色应用在充满活力的页面上,增加画面的冲击力。)

    九、在彩色叠加到图片中的一部分上 (彩云注:这个技巧跟上面的有些类似,只不过是以小面积叠加的形式,颜色一般选择品牌色或主题色,与背景尽量有较大反差会更加容易出彩。)

    十、将图片剪切成其他形状 (彩云注:这个方法有一点需要注意的就是剪切的形状不要过于复杂,一般用基础图形就好。)

    以上,就是我总结的一些可以用来操作UI图片的实用方法,这些方法可以使得作品变得更加有视觉感也更加专业。

    为我投票 我在参加人人都是产品经理2022年度作者评选,希望喜欢我的文章的朋友都能来支持我一下~

    点击下方链接进入我的个人参选页面,点击红心即可为我投票。

    每人每天最多可投35票,投票即可获得抽奖机会,抽取书籍、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纪念周边和起点课堂会员等好礼哦!

    投票传送门: https://996.pm/MZ9B9

    原文作者:Victor Adeyemo(本文翻译已获得作者的正式授权)

    原文:https://bootcamp.uxdesign.cc/top-10-techniques-to-make-your-ui-images-pop-113ac366420d

    译者:彩云Sky,公众号:彩云译设计;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腾讯高级视觉设计师。

    本文由@彩云sky 翻译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一款出海SaaS产品的中场思考

    设计动态 2022-12-15
    过去一年中,我一直在做一款面相海外的WEB端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工具,这款产品经过一年的探索与发展,即将达到50万美金年营收的第一阶段小目标。 起初做这款产品时,我并无绝对的把握,毕竟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做过内容型、电商型、服务

    每个产品经理在做产品的过程中都可能面临许多不确定性,比如怎么做才有可能给予用户更好的体验,怎样才能赋予产品更准确的定位,等等。诸如此类问题,可能产品经理往往需要通过实战和事后复盘来进行更准确的总结。本文作者便抽象出了他在做一款出海SaaS产品时的经验,一起来看。

    过去一年中,我一直在做一款面相海外的WEB端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工具,这款产品经过一年的探索与发展,即将达到50万美金年营收的第一阶段小目标。

    起初做这款产品时,我并无绝对的把握,毕竟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做过内容型、电商型、服务型、网赚型的产品,但并没有真正意义上接触过SaaS工具。

    然而一年的时间过去,从数据层面基本上论证我在思路上的正确性。由于业务还在发展中,需要避谈具体的细节,所以我抽离了一些做这款产品时的思考,算是一次产品层面的小总结。‍‍‍‍

    一、看数据又不要看数据 不同产品会有着截然不同的思维路径和打法策略——我在做电商时是非常重视数据和AB测试的,电商的本质是通过有效的说服来达成交易;做网赚时则要充分考虑整个系统机制的设计,这个过程中我研究了大量的游戏化设计思路;而到了工具产品上,则需要对用户的心理与行为有深刻的洞察,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产品策略。

    这里所说「看数据又不要看数据」,看似是前后矛盾的,实则是辩证统一的。

    前一个「数据」是指工具类型的产品也必须经受数据的检验,是必须要考虑到营收的,所以一款工具产品的成功与否最终是商业化决定的、而不是孤芳自赏的。

    而后一个「数据」则是指这个过程中不要过于关注细节性数据的变化,不要过于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不要局限于提升局部的数据,而是需要着眼于给用户提供完整且高效的体验。

    我时常看到一些工具产品每当有小的功能更新与迭代,就要刻意的做一番引导和提示,让用户了解到它们的变化,这种行为未免过于矫情。对于老用户而言,一些锦上添花的小功能可能并非是他们常用的;而对于新用户而言,刚进入产品就强调一些细枝末节的更新,除了让人想让人想要快速关闭外,我想不出更多的好处。

    所以在做工具产品时,我时常会反问自己:这样做是否是合理的?是否有助于主流用户的核心体验提升?而非着眼于某个细节性的数据的提升,只有如此才可能有一种宏观的产品体验思维。

    细节性数据的提升在一些时候不仅无助于用户整体体验的提升,反而会带来损失。

    以iPhone上的通知为例,每个 APP的运营人员都在想尽办法通过【增加通知频次】来提升应用的打开率,但长期如此带来的恶果就是导致用户的信息过载与疲惫,所以IOS在近两年的版本中对此做了严格限制,让用户可以在通知中心简单的直接关闭应用通知。此种做法显然会降低通知的打开率,但却会有助于用户的整体体验,从而维护一个良好的系统生态。

    二、用「压强原则」来做核心体验 「压强原则」是任正非所提出的观念,其含义是将有限的资源集中于一点,在配置强度上大大超过竞争对手,以求重点突破,然后迅速扩大战果,最终达到系统领先。

    做工具产品初期也非常适用于这一点,需要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产品的核心体验中。

    奇怪的是如此简单易懂的道理大多数的产品竟然都未能明白,大量的产品在核心的体验上做的普普通通、甚至仅仅是及格状态,却在此基础上叠加一堆低频使用的新功能,以此来彰显自己在逼迫研发人员加班上是多么的有能力。

    在苹果2016年发售第一代AirPods之前,无线耳机早已经是一个红海市场,索尼、铁三角、森海塞尔、BOSE等一堆玩家挤在这个赛道上。但Airpods一经发售边干翻所有前辈,成为最畅销的无线耳机。

    回到AirPods的第一代的产品上,苹果所做的事情也就是利用「压强原则」把无线耳机做成了真无线,并且用强悍的产品力把传输、操控、佩戴、续航等常规使用体验做到了极致。看似AirPods没有做任何真正意义上的创新,但这些极致的基础体验叠加起来让它成为了毫无疑问的行业标杆。

    回到工具产品上来,在产品初期利用压强原则把核心的产品体验做到极致,是在我看来最为关键的事情之一。

    在此基础上再去考虑是否要拓展场景与新增功能,我们常犯的错误是在核心的体验上做个半吊子,然后就开始疯狂的叠功能。

    想要把核心体验做到极致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它需要对行业、对用户深入的思考与洞察,在这个基础上反复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案,直到找到最佳策略。它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在过去一年中把产品内核心功能优化了再优化,甚至按钮的位置都变更了差不多六七遍,也就是因为我一直在思考和探索什么是最极致的核心体验。

    三、拆解竞品的思路而走自己的路 几乎所有的人做产品时,都是需要研究竞品的。但可悲的是我们很多人把研究竞品最终变为了抄袭竞品。甚至前段时间当我询问一个同事为何会提出某种想法时,对方直接回答:Adobe也是这么做的。言语中还透露出一种理直气壮。

    竞品中可以观察到前人或同行所走过的道路,但我们其实并不清楚当时对方所面临的大量外部变量,对方在做出决策时的时间和环境等因素与我们当下的可能截然不同。这时我们需要通过反复琢磨来拆解对方的思路,尽可能的推演出对方这么做的背后思考,以及对方所走道路的利弊。

    最忌讳的就是对于竞品的策略与方法丝毫未加深入的思考,就搬过来直接抄。最终给出的理由无非是:对方是行业标杆,这么做肯定是合理的;对方那么大的规模和体量,我们跟着做大概率也没错。

    这种说辞的本质其实是思维惰性,每当我听到类似的言论时,我就会直接说道:那可不一定。

    以我做的设计工具为例,市面上最好的设计工具类产品是Adobe公司的,但Adobe系列的产品对于大多数新兴的设计工具并没有直接的参照意义。Adobe创立于1982年,在整个设计工具领域已经深耕几十年,它旗下的工具已经成为诸多领域的【教科书】。

    既然是教科书,也就意味着如果你是设计师或想要从事设计工作,Adobe的产品是你必须要学习的,所以它的工具可以做的无比深入、功能可以极其强悍、使用门槛也可以很高。

    但新兴的设计工具大多解决的是设计时的效率和门槛问题,相较于教科书,我们充其量只是一本【课外读物】。教科书是必学的,而课外读物则是可有可无的;教科书可以极为严谨和有深度,而课外读物则必须有趣和易读。

    但以上并非是要说明竞品就不需要研究了,而是要用辩证的态度进行判断。这个过程中我常用的做法是在遇到问题时先自己进行思考,有一套自己的解题思路。然后再通过调研竞品来分析不同的解题思路,当我能够把不同思路的利弊都考虑的比较清楚的时候,大概率我也就想清楚了自己将要怎么做。

    这一点听起来似乎是要遵循下马斯克所言的【第一性原理】。

    四、好的工具应当是什么样的? 每个人对于这个问题都有自己的理解。我对一款好的工具产品的定义是:好的工具应当是面向大众的,好的工具应当是优雅的,好的工具应当是流动和变化的。

    1. 好的工具是面向大众的 我所定义的好的工具一定是面向大众的、而非面向专家的,这种观点可能偏颇,但却是我在坚持的。‍

    从宏观的层面讲,互联网应当是具有普世意义的,是任何人都可以无障碍使用的,我作为从业者是以此为使命的。从微观的产品上看,大众的、跨文化的东西反而是更难的,专业性产品其实可以从专家用户处获得很多反馈,但大众的产品往往需要对群体行为有所研究和洞察。

    群体行为往往又具有矛盾性、甚至带有欺骗性。用户在向我们提出某个功能时,他背后可能并不是需要这个功能,而是希望解决某个需求;用户在向我们抱怨新版本的改动时,可能并不是因为新版本的设计不好,而仅仅是因为改变了他的使用习惯……

    所以我周围人会说我喜欢看数据,反而对于用户的反馈经常无动于衷,而且经常把产品的价值观放在嘴边。——这些看法其实都是误解。

    针对用户反馈,我表面无动于衷,实则在判断用户所代表的群体和他的真实意图;我喜欢看数据,但也仅仅是把数据当作纠错的依据和标准;而我把价值观放在嘴边,是因为我内心是真正的理想主义者,我做产品的过程也就是我践行自己理想的路途。

    2. 好的工具是优雅的 我在先前写过文章分析中美互联网产品的差异性,中间略显严谨的讲了不少点,然而如果真的要让我从感性的角度谈谈,我恐怕会说:中国的产品往往没有品位、不够优雅。

    这当然有其历史原因,美国的互联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是领导者,中国作为后起之秀更多是在借鉴和追赶。而两国的国民受教育程度和审美水平之间亦有差距,这里不做深入赘述。

    但今天我们讨论工具产品出海,就必须要考虑到品位和优雅的问题,我们的受众可能是一群欧美地区接受过良好审美教育的中产人群。他们是能够欣赏和识别不同品位产品差异的。

    而我所说的品位并非是在设计和交互这些面上整些花里胡哨的效果,而是在理解了用户的需求并深入思考后,提出吻合到人性的解决方案。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提升产品的品位呢?似乎也没有绝对的捷径,可能真正的要取决于这个团队的气质,甚至是产品经理的气质。——这也就是我近两年大量的阅读历史、哲学、艺术类书籍的原因之一吧。

    3. 好的工具是流动和变化的 做产品之初,我怀有的热情是寄希望于打造出最好的作品。但这种观念近年来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何谓最好?——这个标准在我心里每年都在发生着变化。原因在于我认为产品的高度取决于认知的深度,而我的认知似乎处于持续的迭代和更新中。

    而对于工具产品,我的理解是——没有最好的工具,只有更好的工具。

    我当下所做的,一定反应着我当前的认知、审美、思考与操守,这是流动和变化的,也是一个极为有意思的探索过程。‍‍‍

    最后,用乔布斯的一句话收尾“真正伟大的人还会继续向前,直至找到问题的关键和深层次原因,然后再拿出一个优雅的、堪称完美的有效方案。”

    专栏作家

    旺仔九号,微信公众号:产品深网,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2018年年度作者。心理学硕士,目前从事出海互联网工作。一名奋斗中的产品汪,致力于将心理学与互联网进行深度整合。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注意看,小帅和小美正在围剿电影配乐

    设计动态 2022-12-15
    “注意看,这个男人叫小帅,这个女人叫小美。” 小帅和小美之间将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对于电影解说爱好者而言,他们甚至不需要看画面,仅通过BGM就可以将这个问题的答案猜到七七八八。 听到《Dein Weg》中空灵的女声吟唱,小帅和小美之间一定是发生了一场热血的救赎故

    在短视频时代,“电子榨菜”这类内容逐渐开始流行起来,与此相对应的解说配乐也逐渐“侵袭”了人们的耳朵。这就带来了一个思考,即“电子榨菜”及“榨菜配乐”是否会让艺术陷入消亡的险境。本篇文章里,作者发表了他的看法,一起来看一下。

    “注意看,这个男人叫小帅,这个女人叫小美。”

    小帅和小美之间将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对于电影解说爱好者而言,他们甚至不需要看画面,仅通过BGM就可以将这个问题的答案猜到七七八八。

    听到《Dein Weg》中空灵的女声吟唱,小帅和小美之间一定是发生了一场热血的救赎故事;听到《Time Back》尖锐的钢琴伴奏,小帅和小美的故事一定充满了悬疑和惊悚元素;听到《Paris》中循环不休的让人汗毛倒竖的采样,小帅极可能是个变态杀人狂,而小美一定凶多吉少;听到《Illusionary Daytime》悠远绵长的钢琴声,小帅和小美之间一定是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

    藉由“电影解说”、“三分钟说电影”一类的“电子榨菜”,这些甚至不曾被记得名字的音乐传遍互联网。 为什么这些配乐会受到“电子榨菜”青睐? 它们又缘何可以血洗互联网?

    一、血洗互联网的“榨菜配乐” 每一个当代人,都无法拒绝一份“电子榨菜”。

    想象这样一个场景:刷卡走进地铁站,将手机屏幕横放,随着人流前进,耳机里的AI男声仿若恭候多时,“注意看…”仿佛一声令下,你全身投入到小帅和小美的故事当中,或跌宕或离奇。当列车进站,你随着众人拥挤进车厢,一个钟头有余的电影凝聚在短短三分钟之内,正适合你从进站口走到车厢内,一气呵成,不多不少。

    这就是“电子榨菜“的意义,就像正餐的佐料一样,填补到当代人生活中的一切碎片时间。 而“三分钟说电影”这类内容,可谓是所有“电子榨菜“品类中最让当代人欲罢不能的品类。短短几分钟的时间,撷精了一部电影中最刺激的画面、最露骨的旁白,配上最戏谑的角色名字、最抓耳的BGM,让当代人完成了一场密度极大的情感体验。

    当你拥挤进车厢,站定,滑到下一个视频时,是 “这些BGM一响就有画面感了”、“影视解说经典BGM你听过几首”等盘点类短视频。当每一首BGM对你而言都再熟悉不过,你才恍然大悟,相较于“电子榨菜”:中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情节,这些“榨菜配乐”才是真的血洗了互联网。

    在浏览器、流媒体上检索“电影解说配乐”,只需要几秒你就可以获得几百首热门的“榨菜配乐”。

    细看之下,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早年间曾掀起过热潮的金曲,例如由Kim Taylor演唱的歌曲《I Am You》,Kim Taylor的嗓音独特,以低沉、沙哑、慵懒感见长,尤其是歌曲前奏的吟唱,轻而易举就攫住了歌迷的情感神经。值得一提的是,这首歌一开始就作为美剧《闪电行动》的插曲发行,自带救赎、奉献、感动、治愈的气质而备受电影解说的青睐。

    再如,由Max Raabe重新演绎的《We Will Rock You》,属于百老汇时代的复古滑稽唱腔,辅以Max Raabe独特的卷舌音,听来就脑补出一位蓄着络腮胡的风骚大叔,如此一来,该歌曲也常常出现在各种喜剧电影的解说中。

    还 有一些音乐来自于世界各地的独立制作人,属于自然传播,偶然引爆。 例如,歌曲《Illusionary Daytime》就由居住在洛杉矶的独立音乐人Shirfine在9年前创作,而Shirfine在采访中也表示,从未料想过歌曲会被这么多人喜爱,她在创作时非常依赖直觉和感受,便将歌曲的走红归结于听众的“共鸣”。

    而更多的“榨菜配乐”来自于不知名的个体音乐人,甚至难以溯源到谁是真正的原作者。就像视频和图片被加上一层又一层的水印而变得模糊不清,这些配乐也在经由一次又一次低劣的加速或降速Remix后变得一片混沌,失去原有的细节,只剩下清晰的高潮。

    例如,《她的微笑》因为一阵十分热血的枪声而成为配乐宠儿,而事实上同名歌曲来自于一个叫阳山伟伟的国内制作人,并且在Original Mix版本中并没有枪声。除此之外,《她的微笑》实际上是将LookedatHerFore的作品《Tears of The Sun》进行Remix的版本,而这首《Tears of The Sun》与挪威音乐制作人Alan Walker的处女作《Fade》查重率在90%以上。

    事实上,很多“榨菜配乐”都是如此,具有明显的强节奏感、强画面感、强故事感,也由此被电影解说者用作视频BGM,以便迅速带给手机前的观众以强情绪感,为这段电子榨菜全神贯注三分钟。

    如果原始版本的情绪调动力不足,那么有一些专门为短视频定制歌曲的公司,依靠他们成套的流行元素、趋势的监控体系,在原版歌曲基础上进行更精细化的运作,为歌曲叠加一段又一段抓耳、重复的旋律,直到最终可以在“注意看”的感召下,洗进当代人的脑子里。

    二、谁把“榨菜配乐”刻在我们脑子里? “与恋人依依不舍分别时,传来的是平静的音乐;交通工具加速开始疾驶时,响起的是有速度感的音乐;华丽的格斗场面就搭配豪放有力的曲子。这种事情在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可能发生,类似这种为了带起电影气氛的配乐就被称为‘戏外音乐’。”

    在知名电影配乐大师久石让的音乐自传《感动,如此创造》中,他如此评价电影配乐的作用,即 创造一种“虚假之中的真实”,“虚假”在于电影配乐存在与“戏外”,并不是电影对于现实生活场景的还原,现实中不可能出现,“真实”在于配乐并不会让人觉得虚假、不协调,正在于配乐还原了一种“气氛”。

    “配乐能够进一步增添场景中的气氛。日文‘气氛’一词的词义模糊不清,指的是现场散发出的感觉,犹如阴影一般变化不定。电影里的世界理应能借助影像展现,但通过配乐后,更能烘托出演员的演技、深层的心情,甚至是导演对于整部电影的想法。”

    在久石让看来,传统电影配乐的作用在于“造景”,形成一种想象上的空间来烘托演员的演技,在于“共情”,让观众更能明白角色的深层心情,最终实现“达意”,反映电影的主旨,传达导演对于整部电影的想法。

    但是,当电影被压缩到只有短短三分钟以后,“电子榨菜“必须要剔除一切可能造成观众理解障碍的问题。就像一切角色的名字都被缩略成了小美和小帅一样,电影配乐也要力求剔除一切缓慢的宣传和长长的蓄势,直接将观众拖到情绪的至高点。

    如此一来,“榨菜配乐”的作用也变得简单,即创造“模因”。

    无论是《她的微笑》中热血十足的枪声,还是《I Am You》中深情的吟唱,抑或是《We Will Rock You》中诙谐的配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都是一个模因,一个流行的最小单元,力图在瞬间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洗进听众的脑子里。

    此时,配乐不再需要“字斟句酌”,它只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能瞬间抓住听众的耳朵,二是能满足所解说电影的情感主旨。前者由“模因”来实现,后者则与解说类视频的流水线生产有关。

    2015年,一个叫谷阿莫的男人横空出世,他发明了“X分钟说电影”这一商品,用带着台湾腔的口音将一部部电影拆解成一个个戏谑的小品,将严肃的影评调侃成电影“局外人”角度的脱口秀。

    当这一模式填补了碎片化的阅片需求后,谷阿莫顺势走红。随后,这一品类迅速兴起,无数“X分钟说电影”的后浪正在洗出谷阿莫身上一切个人化、差异化的特质,将电影解说做成一条条流水线。“她好单纯好不做作,跟外面那些妖艳贱货好不一样”、“他是主角,主角怎么会死?”,这些具有谷阿莫标签的幽默与讽刺,连同他独树一帜的台湾腔,由于不够经济、不够高效而被“电子榨菜”的流水线抛弃。

    如今,在抖音、快手上有不计其数的电影解说类账号。在这一细分垂类下,毒舌电影、布衣探案、乌鸦电影等账号的粉丝已经达到了千万级。他们的更新频率大多是3到4天更新一期,一期一般分为三个视频发布,这意味着他们必须在三到四天的周期内完成选题、脚本撰写、素材选曲、剪辑、审核和上传。

    相较之下,更多中腰部、处于孵化期的账号还需要寻找观众的痛点和痒点,那么更新的频率而更高,日更是常态,甚至需要一天之内更新多个作品。

    为顺应高强度的生产节奏,电影解说类视频愈加趋同。一模一样的画面分割比例、一模一样的AI人声、一模一样的解说话术,而对于配乐而言,复制已成功的配乐经验毫无疑问是最高效的方式。

    最终,这些“榨菜配乐“就刻在了当代人的脑子里,而我们可能从始至终都没有提取兴趣去检索一下这首配乐的名字。当这些音乐响起的时候,我们也只记得它曾渲染了小帅和小美之间的一段故事。

    至于故事细节,我们不记得,当然也不重要。

    三、“谱曲器“和文化消亡的恐慌 “近几个星期,这首小调在伦敦非常流行,这不过是音乐司下属的一个科室为无产者特别生产的许许多多类似的歌曲中的一首。这种歌的歌词都是由叫作谱曲器的机器自动编写的,不须假借人手。”

    乔治·奥威尔在《1984》一书中塑造的反乌托邦的社会中,有一种机器被称为“谱曲器”,它可以在“没有任何人为干预的情况下”创作歌曲,这种歌曲在小说的主人公看来,“野蛮粗俗,咆哮不停”,甚至“很难被称之为音乐”,但这些歌曲却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流行”。

    如果乔治·奥威尔活在短视频时代,那么他很可能会看到他的预言成为现实。这些粗制滥造的音乐足以满足消费,但也足以摧毁消费者的审美。

    《1984》中发明了“谱曲器”是老大哥,而现实生活中发明“谱曲器”的可能是短视频或者算法。但无论是老大哥还是短视频算法,他们都形成了一种文化上的“专制力量”,把大众囚禁在一种低劣的、缺乏审美的“文化监狱”之中,让我们陷入精神枯萎,甚至最终让我们的文化消亡。

    害怕“电子榨菜”摧毁电影艺术,害怕“榨菜配乐”摧毁音乐艺术,我们陷入一种文化消亡的恐慌。

    然而事实上,无论是在印刷时代、广播时代还是电视时代,信息都是单向传递的,大众只能选择接受。甚至,到了门户网站时代也是如此,网站编辑炮制包括广告、观念在内的信息消费品,通过电话线分发给早期的互联网用户。

    当门户网站摇身一变成为平台,个人创作的技术门槛降低,全民创作的风潮兴起,大众不再只是信息的受众,同时也是信息的生产者。就算我们对“电子榨菜”或“榨菜配乐”深恶痛绝,我们也不能否认的是,信息的生产和分发从未如此“民主”过。

    不过,新旧媒介交替的时候,必定会带来一段时间内的野蛮生长的内容。当内容膨胀到注意力的极限,就会激发出各种博弈的力量,博弈带来制衡,而制衡将会在各类博弈中实现规范化发展。

    就像电影解说的版权问题在“法律和政策”这样硬性的博弈力量下,形成规范发展;而电影解说的“榨菜配乐”也会经过调侃、审美疲劳,最后在“受众选择”这样柔性的博弈力量下,形成一种规范发展的样态。

    如今的“榨菜配乐”似乎少了一种音乐的“精雕细琢”,少了一份艺术的高雅。

    不过,媒介的更迭注定于批评相伴,就像尼尔·波兹曼痛斥电视将成人儿童化、麦克卢汉批判色情和暴力的商业广告是“工业人的民俗”,这些没有门槛的、注重情绪刺激的“榨菜配乐”不啻为洞见当代人生活的切口。 他们和当代人的生活节奏相匹配,快节奏、高强度、可复制,无论好坏都有很强的生命力,也许未来会被称为“短视频人的民俗”。

    至于技术的发展,永远是给人们提供更多的选择,长或短,快或满,种种差别都因为自由和包容而消散了。就像唱片时代中的经典所言:“无论你爱与不爱,都是历史的尘埃。”

    作者:朋朋;编辑:范志辉

    来源公众号:音乐先声(ID:nakedmusic),解读音乐产业,见证黄金时代。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音乐先声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我的职场图鉴be like ,你呢?

    设计动态 2022-12-15
    2022年的搬砖进度条已经快拉至末尾,又到一年总结时刻,但问如何评价自我,定义自己的职场生活,终觉下笔难。 在不同的企业与职场氛围下,互联网人的职场生活可谓是多姿多彩,或有不同的境遇。 有的小伙伴可谓是“心苦了”。在临近下班时,领导随手甩来一个需求文档,内心“

    今年在职场上“叱咤风云”的你,是领导眼里的“一级梗王”,还是同事心目中的“办公室茶农”?

    2022年的搬砖进度条已经快拉至末尾,又到一年总结时刻,但问如何评价自我,定义自己的职场生活,终觉下笔难。

    在不同的企业与职场氛围下,互联网人的职场生活可谓是多姿多彩,或有不同的境遇。

    有的小伙伴可谓是“心苦了”。在临近下班时,领导随手甩来一个需求文档,内心“达咩”,却无可奈何,文档里扭扭捏捏只留下一串字:“下班?什么是下班?” 或有小伙伴初来乍到,面对同事们的疯狂摸鱼,内心OS:“求求你们上会班吧!”可过了不久之后,已然入职随俗。 亦有工友遵循早C晚A,咖啡你冲不冲,当然是冲冲冲冲冲!早起来杯咖啡安慰昨天熬夜的自己,下午打工累了,冲一杯奶茶犒劳一下辛苦的自己~ …… 职场生活丰富多样,职场外的生活更是多姿多彩。

    “上班丑关我下班什么事”是许多职场人的真实生活写照。上班入职随俗,不修边幅,下班摇身一变成为“都市丽人”。 大多数职场人上了一天班,也许会选择打把游戏放松一下,奖励下辛苦的自己,随即开始“TiMi” ,侦查峡谷地形,致力于“刷步数”。 更有自律的“撸铁达人”为了消耗上班久坐的卡路里,健身房里挥汗如雨,击退“卡路里刺客”。 …… 每个互联网职场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图鉴,你的2022年又是如何呢?你是茶水间里的摸鱼王者,还是工位上的守夜冠军?亦或是扮演着其他的角色?2023的工作运势又将如何?

    识别下方二维码,做个小测试,生成专属于你的2022互联网人年度职场报告?

    这一年里,也有不少互联网人将自己在职场中的点点滴滴汇集成文字,将其所见、所得、所感传递给大家,或给予启发,或升华思维,或成为了你的“指南针”。

    为感谢作者们将自己亲身经历的总结以及行业洞察等内容分享给大家,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发起了一场年度评选活动,为2022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一、入围作者 以下将展示部分参选作者信息,完整版作者名单详见链接: https://996.pm/YBv2y

    二、活动详情 1. 活动时间 2022年12月12日-2022年12月21日(18:00截止)

    2. 活动详情 每年仅此一次的年度作者评选,除了要选出最受大家喜爱的作者,同时我们也准备了一些好玩有趣的互动活动,等你来玩哦~

    1)年度作者评选投票

    每个用户每天登录即有10次的投票机会。分享页面、参与互动以及生成年度报告还可获得额外投票机会哦,再也不怕“选择困难症”了,喜欢的作者统统可冲!

    2)幸运大抽奖

    参与2022年度作者评选,给作者投票后,可以获得一次抽奖机会,同时参加互动活动还可额外获取3次抽奖机会,抽取包括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珍藏版周边、产品&运营枕边书、起点课堂VIP会员以及2022产品经理大会视频等超值好礼。

    3)互动广场

    爱创作的你别错过分享的机会哦,在互动广场晒出你在平台写的文章,即可被更多人发现与看见!

    若没有可分享的文章,可以点击立flag,明年再来这里看看,万一自己的flag实现了呢?

    4)参与问答赢周边,瓜分奖金

    新媒体时代,5G冲浪选手不是在造梗就是在玩梗,“梗文化”深入人心,成为了当代网友的一大乐趣。这一年,出现了众多新奇的网络梗,诸如“你是懂xx的”、“刘畊宏女孩”、“栓Q”……每个年度的热梗都几乎是时代的一个缩影。

    那么2022年,你心目中最红的网络热梗是哪一个?识别下方二维码,参与话题互动,一起瓜分奖金?

    2022年的互联网圈动态不断,比如IE浏览器正式退役,小程序游戏“羊了个羊”爆火而起…那在今年的互联网大事件中,哪件事情另你印象最深刻?一起聊聊,赢取纪念版周边?

    5)年度热文榜

    互联网时代,内容瞬息万变,在这个过程中,有哪些精华逐渐沉淀?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精选了这份2022年度热文榜单,从“火出大气层”的#羊了个羊#、到互联网人的职场故事,再到产品经理、运营人的必备#干货#……多维度的内容分享,希望可以给你带来一些启发。

    若想查看完整版热文榜单,点击链接即可跳转: https://996.pm/zA6K3

    6)助力作者成长

    作为一个内容平台,我们时刻关注创作者的需求。

    如何从一个小白萌新成长为产出优质内容的专栏作家?【作家成长计划】了解一下~

    如何解决创作中的选题问题、写法问题?如何让自己的文章得到更多的曝光?你可以了解一下【原创激励计划】。

    7)历届年度优秀作者书籍

    我们还收集了历届年度优秀作者出版的书籍,跟随前辈的脚步,继续前进吧!

    年度作者评选也有“疯狂”时刻,今天是“膨胀日”,你的一票将是对作者的双倍鼓励与支持,每一张票都能逆转乾坤。

    长按图中二维码,投票即可参与抽奖,快上车!非酋也能变欧皇!

    或点击链接: https://996.pm/YBv2y ,参与活动。

  • 8个PNG免扣素材网站,助你提升200%的设计效率!

    UI交互 2022-12-15
    每个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都会用到 PNG 图片。对一些设计师而言,手动抠图有两个弊端,一是达不到理想效果,二是会浪费很多时间。所以, 今天给大家分享 8 个 PNG 免扣素材网站,帮助大家提升设计品质与效率。

    每个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都会用到 PNG 图片。对一些设计师而言,手动抠图有两个弊端,一是达不到理想效果,二是会浪费很多时间。所以, 今天给大家分享 8 个 PNG 免扣素材 网站,帮助大家提升设计品质与效率。

    往期 PNG素材 推荐:

    超全整理!设计师必备的9个高质量免扣PNG素材网站 大家好,这里是和你们聊设计的花生~ 前几天看到有小伙伴在优设问答里问有没有高质量的免扣PNG素材库推荐,答案是当然有啦~ 其实优设已经为大家推荐过不少PNG素材网站,我将这些资源都梳理了一遍,挑选出其中9个资源质量较高且可以免费商用的网站,整理成了这篇合集, 方便大家之后查询使用,需要

    阅读文章 >

    一、PurePNG 网站链接: https://purepng.com/ (需梯子访问)

    PurePNG 是一个由创意人士组成的社区,提供了 31000+ 高质量 PNG 图片,包含了动物、建筑、名人、剪贴画、电子产品等多种分类,可免费下载使用。

    二、Stickpng 网站链接: https://stickpng.com/

    StickPNG 是一个由创意人士组成的充满活力的社区,提供了 50000+ 高质量 PNG 图片,无需登录即可免费下载,并可以将这些图像用于您的个人非商业或教育项目。

    三、PngTree 网站链接: https://pngtree.com/

    PngTree 拥有数百万免版税高质量 PNG 图片,每日更新 500+。除此之外,网站还提供海报设计模板和文字效果以及插画素材,每天可以免费下载 2 次。

    四、CleanPng 网站链接: https://www.cleanpng.com/

    CleanPng 拥有超过 3,000,000 张透明 PNG 图片,50000 多个类别,无需登录即可免费下载所有图片,并且没有次数限制。

    五、Pixelsquid 网站链接: https://www.pixelsquid.com/

    PixelSquid 是一个 3D 图库,拥有近 20000 个可以旋转的 3D 对象,包含了人物、家具、自然等多种分类,并且提供免费的 PhotoShop 插件,您可以在图形设计项目和工作流程中轻松使用它们。

    六、PngMart 网站链接: https://www.pngmart.com/

    PnrMart 拥有海量的 PNG 图片,包含了动物、艺术、时尚、游戏等多种分类,无需登录即可免费下载。

    七、PngAll 网站链接: https://www.pngall.com/

    PngAll 是一个由创意人士组成的社区,拥有海量的 PNG 图片、矢量背景和剪影素材。在这里你可以搜索到任何想要的图片,无需登录即可免费下载。

    八、Silhouetteac 网站链接: https://silhouetteac-cn.com/

    Silhouetteac 拥有 200,000,000 图形资源,可以免费下载使用。

    更多素材推荐:

    4500张!免扣复古插图素材网站「Free Vintage illustrations」 大家好,我是和你们聊设计的花生~ 在上周给大家推荐的 9 个高质量的免扣素材网站中,有一个高质量的复古插画网站 Heritage Library,里面有 270 套复古插图素材可以免费商用,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收藏用起来呢?

    阅读文章 >

  • 审美养成系列!8个我私藏多年的顶级插画师推荐(二)

    UI交互 2022-12-15
    在文章《审美养成系列之我的私藏插画师作品集(第一季)》中,我们详细介绍了 8 位我非常喜欢的插画师和他们的作品,这一篇文章,我继续把自己的私藏心水掏出来和大家分享,仍然选齐了 8 位我所喜欢的插画师。审美养成系列!8个我私藏多年的插画师作品集(一)大家也许都知道,学习设计,提高审美,第一件事就是打开优秀作品集,不...

    在文章《审美养成系列之我的私藏插画师作品集(第一季)》中,我们详细介绍了 8 位我非常喜欢的插画师和他们的作品,这一篇文章,我继续把自己的私藏心水掏出来和大家分享,仍然选齐了 8 位我所喜欢的插画师。

    审美养成系列!8个我私藏多年的插画师作品集(一) 大家也许都知道,学习设计,提高审美,第一件事就是打开优秀作品集,不断给自己的眼睛充电。

    阅读文章 >

    大家知道我一直很强调原创,能形成自己原创的独特风格的插画师其实并不多,在扁平插画这个领域,偶然能遇上一个我也会如获至宝。他们的作品一直在帮我拓宽对于插画的理解,也帮我看到插画创作的可能性。走马观花看一千个作品,不如好好静下来研究一副作品。他们每一个人的每一种风格都具有耐人寻味的细节,如果不仔细看,也很容易点“赞”以后匆匆离开,其实并没有太大收获。

    你们能从这些作品里看到,一种风格的形成,背后需要的是不断的大胆尝试的野心,和对安全感的抛弃。独创需要的也是一种独行侠的精神。不管怎样,这种精神总是能给我们带来惊喜!

    一、Idan Barzilay:柔和的光线

    1. 看点

    idan 的插画非常接近水彩质感,虽然部分作品仍然是经由软件才能实现的光效,但画作的底层逻辑仍然是水彩,尤其是对于光影的描绘和形态的不可捉摸,形状自由感,强化了这一印象。

    在造型方面,idan 也是别具一格,简约空灵。他非常擅长描绘人物以及人物的衣服折痕布料的轻盈感,利用光影制造体积感,结合配色中本身所表现的柔和感魅力,让 idan 的插画风格独创、深具开拓性。

    2. 食用方法

    如果你有水彩笔刷,就可以用水彩笔刷去临摹 idan 的插画,一笔一画感受他对光影的表达。其实 idan 的光影表现非常简单,并没有多么复杂的技巧,作品的优势仍然是体现的构图、配色和光影这个层面上。

    如果是用软件,试着去理解光影的表现手法,尤其是多层次的光影特色,在作品中非常明显。这一点是值得慢慢品味的。

    3. 更多作品

    网站链接: https://dribbble.com/idanbarzilay

    二、Brad Cuzen:线条的魅力

    1. 看点

    作品中人物的造型和色彩都很时尚,Ta 非常善用运用线条来表现衣服的造型质感,在扁平插画的简洁中增加了几分手绘的魅力。尤其是在设计小场景的时候,大量的手绘线条的运用,可以替代部分的质感,让画面显得生动有力。色彩本身很饱满、简洁,单色平涂就能设计出活泼可爱的作品。

    2. 食用方法

    在矢量的扁平插画之上,试着运用线形组合来表现造型,尤其是线条需要具有手绘感,搭配以单色的简洁色彩,就能有效临摹出插画中的趣味。

    3. 更多作品

    网站链接: https://dribbble.com/bradcuzen

    三、Febin Raj:高保真风景

    1. 看点

    Febin_Raj 的作品都是风景居多,且具有类似照片一样的对自然光影的表现力,风景看起来恢弘大气,简洁中富有形块的韵律,色彩搭配游刃有余,让人惊叹。在建筑造型上是偏写实的,结构感非常强烈。

    颗粒的运用也很克制,虽然是均匀平铺,但在不需要颗粒的部分也做了平滑处理,并没有整图平铺,而是在不同的材质上、不同光线下运用了不同的颗粒大小。

    2. 食用方法

    要临摹 Febin 的作品,需要是对形的简练概况程度,线条的精准度以及对透视的把握能力。尤其是写实的画面更是需要严谨的制图态度。对于颗粒的运用非常清晰明了,绝不能整图平铺。

    3. 更多作品

    网站链接: https://www.behance.net/febinraj

    四、Diana Traykov:像儿童那样去画

    1. 看点

    Diana Traykov 的作品非常童趣天真,尤其是她对人物的造型还在探索阶段,但每一次探索都能看到她对人物造型的大胆表达。她的构图也是随性而为,并没有严格的规律可循。这和上一个插画艺术家 Febin 的严丝合缝的创作截然不同。

    2. 食用方法

    临摹 Diana 其实最重要的是学会她背后的随性自在的创作思路,技法都非常简单,甚至只是简单的色块堆积。这也是临摹过程中最困惑的问题,很多人临摹的作品都很好,但自己无法原创也就是因为背后的创作思路是被架空的状态。

    3. 更多作品

    网站链接: https://dribbble.com/dianaxstoyanova

    五、Linn Fritz:极简形块

    1. 看点

    Linn 的创作很像我们在第一季中的 Ana Duje 的风格,只是 linn 的风格更为简约,极少用到纹理,色彩也相对比较柔和,最大程度的表达出极简感,细线条风格强化了这种感觉。linn 的作品中最值得看到的还是创作的思维,对于画面感的呈现,几何形体被运用得恰到好处。

    2. 食用方法

    要临摹 TA 的作品需要的仅仅是出于对夸张人物的了解,而其中的技法仍然是简单的。需要重点关注到的是形色的表现力。这是在简约风格的插画中非常明显的一个点。

    3. 更多作品

    网站链接: https://dribbble.com/linnfritz

    六、Xuan Loc Xuan:青春梦幻篇

    1. 看点

    Xuan Loc Xuan 的插画作品里有一种清新感觉的少年气息,作品主角都是少男少女和植物动物。人物的画法比较具象,但单独每一个形又是抽象的,带着独有的统一的质感,有非常明显的纸质纹理,具备水彩画的视觉特点。

    2. 食用方法

    技法上的独特魅力仍然来自于水彩功底的精湛和独到,除此而外,你可以选择运用他的表现手法,丰富的人物和植物以及动物做出的有机组合,撞击出别出心裁的想象力。

    3. 更多作品

    网站链接: https://www.behance.net/xuanlocxuan

    七、Kirsten Ulve:抽象的玩法

    1. 看点

    Kirsten 的插画风格是绝对的矢量和绝对的抽象,它的风格非常具有时尚感、女性主义的精致细腻,画风几乎无人能仿效。

    矢量插画在大家的眼中,几乎是很难保留自身的特点的,其他插画风格的笔触,用矢量画出来的时候几乎看不到。但 Kirsten 把形色玩到了极致,让其他画手可望不可及。

    2. 食用方法

    你几乎就可以放弃临摹 Kirsten 的插画,和 Malika 的插画一样,她的极简,让技法消失了。在作品中,看不到技法的痕迹。与其临摹,不如学着运用她的作品中的风格元素进行创作,小圆点、线条等,抽象的表达法,这里你可以找到端倪。

    3. 更多作品

    网站链接:h ttps://www.behance.net/kirstenulve https://www.kirstenulve.com/

    八、ellice weaver:人间四月天

    1. 看点

    一个已然具备自身风格的插画师,在创作的主题上也会比较明确的对象。比如 ellice weaver 就是以多人物场景作为主题,风格温暖、人情味十足,每一幅都是热闹的生活场景,安静不张扬,但富有情调。质感运用得恰到好处,也很克制,同时具备手绘的随意感和矢量的内部形态。

    2. 食用方法

    临摹 ellice weaver 的插画是非常舒服的一件事,因为在寻找质感的时候,也不知不觉进入了形色的迷宫,开始了自己的探索。他的作品会带你不知不觉进入探索之中。

    3. 更多作品

    网站链接: https://www.ellice-weaver.com/

    这五位顶尖插画师的作品,是我每日学习的源泉!(地图插画专题) 大家好呀,我是和你们聊设计的花生~ 之前为大家推荐地图素材资源的时候,提到一种优化地图的思路是使用插画类地图,而在插画类地图中矢量地图在创作上比手绘地图更加简单高效。

    阅读文章 >

  • 学会这5个Ai小技巧,帮你快速提升操作效率!

    UI交互 2022-12-15
    大家好,这里是和你们聊设计的花生~之前和大家分享了 4 期提升 Ai 文本排版效率的小技巧,很多小伙伴都说非常实用。这段时间我又学到了不少新的 Ai 小技巧,冷门但可以有效简化一些操作步骤,今天就先整理其中五个分享给大家~往期回顾:掌握这5个Ai小技巧,帮你快速提升文字排版效率(四)大家好,我是和你们聊设计的花生...

    大家好,这里是和你们聊设计的花生~

    之前和大家分享了 4 期提升 Ai 文本排版效率的小技巧,很多小伙伴都说非常实用。这段时间我又学到了不少新的 Ai 小技巧,冷门但可以有效简化一些操作步骤,今天就先整理其中五个分享给大家~

    往期回顾:

    掌握这5个Ai小技巧,帮你快速提升文字排版效率(四) 大家好,我是和你们聊设计的花生~ 今天继续为大家带来 Ai 排版技巧第四期,这期主要和大家分享 5 个与长文本排版相关的实用小技巧,一起来看看吧~ 上期回顾: 1. 设置网格并转换为参考线 在进行折页或者画册设计时,为了保证版面的整洁有序、信息清晰传达,设置网格是必然可少的一步。

    阅读文章 >

    一、快速切换填色模式 之前想填充渐变色时,我都是用鼠标在左侧工具栏里点击渐变色,后来发现其实纯色、渐变和无填充三个选项都有快捷键,分别是"<"、">"、"/",也就是半角键盘状态下的逗号、句号和顿号键。选择对象后使用快捷键可以快速在三种状态间切换,比鼠标操作更方便。

    二、内部绘模式 Ps 里的“剪切蒙版”可以让顶部图层的内容局限在底部图层内部,其实在 Ai 里面也有一项功能可以实现同样的效果,就是“内部绘图”模式,快捷键为 Shift+D。使用这个快捷键可以在“正常绘图”、“背面绘图”和“内部绘图”三种模式间快速切换,满足不同的绘图需要。

    (进入内部绘图模式后对象四周会出现虚线标记,如果内部绘图模式无法选取,可以右键选择“取消编组”或“释放剪切蒙版”)。

    三、快速切换边角样式 Ai 里的边角样式有“斜接”“圆角”和“斜角”三种,通常是点击顶部工具栏里的“描边”选项进行修改。其实边角样式也有快捷键,具体的操作方法为:用直接选择工具选中需要修改的边角,在鼠标右下角出现小标记时,按住 Alt 键再次点击这锚点,就能在这三种样式中快速切换了。

    四、吸取局部颜色 使用吸管工具吸取其他对象的颜色时,会将该对象的颜色完全复刻过来。如果我们想只取其中一种颜色,可以在取色的时候按住 Shift 键。用这种方式我们可以只吸取渐变色中的一种,或者只吸取描边的颜色。

    (Tips:通常我们先选中 B,然后用吸管工具去吸取 A 的颜色,则 B 的颜色变成和 A 一样。如果我们选中 B 后,按住 Alt 键用吸管工具点击 A,那会变成 A 颜色和 B 一样。)

    五、矩形橡皮擦 再给大家介绍一个有关橡皮擦工具的新用法。Ai 里的橡皮擦是圆形的,用它来擦除形状时边缘总留下弧形,如果想让橡皮擦变成方形,可以在使用的时候按住 Alt,就能像拉取矩形选框一样删除不需要的部分。

    以上就是为大家推荐的 5 个冷门但实用的 Ai 小技巧,赶快打开软件亲手操作一遍吧 ~ 喜欢本期推荐的话记得点赞收藏,也可以转发给身边有需要朋友 。如果你有关于本文或者设计的疑问,可以在评论区提出,我会第一时间为大家解答 ~

    推荐阅读:

    简单又实用!5种设计师必学的海报设计装饰元素(三) 大家好,这里是和你们聊设计的花生~ 今天继续为大家带来海报设计常用 装饰元素 的第 3 期,本期的元素分别是:英文字体、中心辐射线、心形、镭射风及卡通风贴纸和渐变波点,并有超多实用教程和免费可商用资源分享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上期回顾: 一、英文字体 英文字体在海报设计中很常见

    阅读文章 >

    让版式更好看!7个字体排版设计小技巧 今天这篇文章比较偏基础,但胜在讲的很全面,自己做项目的时候也可以拿来自检。

    阅读文章 >

  • 总监出品!车载语音助手设计指南

    UI交互 2022-12-15
    现在的汽车就像智能手机一样有丰富的功能,我们可以在车上导航、听音乐、看视频甚至订酒店。但汽车和智能手机的不同在于,司机必须为了安全把注意力放在路上,把手紧握方向盘,很多时候不能用触摸来操作中控屏。而语音助手只需说话就能完成交互,成为车载交互的主要方式之一。

    现在的汽车就像智能手机一样有丰富的功能,我们可以在车上 导航 、听音乐、看视频甚至订酒店。但汽车和智能手机的不同在于,司机必须为了安全把注意力放在路上,把手紧握方向盘,很多时候不能用触摸来操作中控屏。而语音助手只需说话就能完成交互,成为车载交互的主要方式之一。这次带来一篇相关研究的译文,文章的作者 Casper Kessels(德国 Snapp 汽车软件公司设计总监)通过工作经验总结出 车载 语音助手的具体设计指南。

    本文译自: https://www.theturnsignalblog.com/blog/voice-design-guidelines 原文作者:Casper Kessels(德国 Snapp 汽车软件公司设计总监)

    往期干货:

    HMI设计干货!滑动和点击哪个更不容易让司机分心? 车载触摸屏与手机/平板电脑最大的区别之一是使用场景 —— 车载触摸屏可在汽车驾驶使用。

    阅读文章 >

    过去几个月我一直在研究语音助手在减少驾驶员分心方面的作用。我发现,如果语音助手的设计合理,就可能减少分心。在我上一篇文章中已经涵盖了这个理论背景,我收集了所有的研究成果,并将其转化为设计驾驶员语音助手的具体指导方针。

    一、通用设计原则 在设计与语音助手的交互之前,考虑其在车内的环境。语音交互将影响驾驶员和车内系统的其余部分的行为。在实现语音助手时,需要考虑以下指导方针。

    1. 听觉信息应该与视觉信息来自同一位置

    人类很难在空间上划分注意力。司机专注于观察道路。为了优化司机的多任务处理能力,来自助手的声音应该与该视觉信息来自同一位置,都在司机面前。

    2. 总是显示系统的状态

    根据尼尔森的第一个可用性原则,驾驶员应该意识到系统的状态,以避免混淆。

    用超多案例,帮你掌握尼尔森十大可用性原则 尼尔森设计原则是人机交互学博士 Jakob Nielsen 于 1995 年发表的“十大可用性原则”。

    阅读文章 >

    系统在接收、处理和输出信息时应该告知状态。此外,它应该清楚地显示错误状态。例如,开车时,网络连接通常不稳定。为了防止错误,应该让司机清楚地知道,处理一系列任务需要更长的时间。

    3. 允许语音或手动激活语音助手

    驾驶员应该能够通过语音和手动输入触发和中断语音交互。语音激活可以是一个特定的短语,比如“嘿,Eva”,或者是一个直接命令,比如“打开 Spotify”。特别是在语音激活的情况下,系统必须立即对激活做出反应。

    4. 注意视觉干扰

    与语音助手互动可能会导致视觉分心,原因有多种:

    当一项任务需要大量认知资源时,它会影响驾驶员的多任务处理能力,导致视觉处理能力下降。 有些司机在说话时倾向于将目光投向语音助手的“源头”(例如中间的屏幕) 驾驶员检查屏幕有上提示的视觉输出,以确认操作是否正确执行。 确保与语音助手的交互不会造成没必要的视觉干扰。

    二、将语音助手与界面的其余部分紧密地集成在一起 根据实现的不同,语音助手可以是车内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是一个未被使用的噱头。尽管从技术上讲,语音助手通常与其他信息娱乐系统是分开的,但从驾驶员的角度来看,这些系统应该很好地集成在一起。

    1. 选择最佳的输入输出方式

    不是每个用例都能通过语音命令获得最佳效果。测试每个交互的最佳模式。交互过程可能依赖于多种模式。

    例如,说出一个地点的名称比打字输入更容易。另一方面,在屏幕上选择路线可能比语音更容易。

    2. 允许司机说话时提到屏幕上的任何元素

    司机经常会说话间提到屏幕看到的内容。可能提到名称或常用术语。例如,当司机在导航系统上看到即将到来的交通堵塞时,可能会问 “堵车得多久”。语音助理应该能够推断出司机在说什么。

    3. 不要把语音界面做成全屏

    任何时候都不能阻挡方位路线或警告等信息。语音助手应该显示其状态,但不能覆盖其他元素。当语音助手处于活动状态时,司机应该能够查看屏幕上的所有内容。

    苹果公司改变了 CarPlay Siri 的用户界面,以防止遮挡其他元素

    三、个性化 人类不是机器。人类使用模棱两可的语言、语气词、表情等进行交流。在与语音助手交流时也应如此。语音助理表现得越 “人性化”,其信任度和满意度就越高。

    1. 换着花样回答

    单调的对话让人犯困。在重复的任务中,语言助手的反应每次应该不一样。有一个多样化的、迷人的助手可以减少困倦。此外,语音助手应该理解和使用“人类”的对话模式,如歧义和语气词。此外,一定要使用主动时态,并找到正确的形式,这可能取决于文化。

    2. 匹配司机的性格和情绪

    许多研究表明,与司机的个性和情感状态相匹配可以大大增加信任度和满意度。但要注意这一点,个性和情绪的不匹配将会产生不利影响。

    3. 注意司机所处的场景

    如果助手能够了解驾驶员的环境,例如位置、天气、乘客数量和以前的交互,那么交互效果就会得到很大的改善。

    四、错误处理 语音助手的主要挑战之一是处理错误。与视觉界面相比,说话障碍更难纠正,并导致更大的压力。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更加关注预防错误的原因。对于每个交互过程,设计人员应该记住并测试可能发生的错误,并找到预防错误的方法。

    1. 直接提问

    让司机更容易回答问题。避免使用开放式问题以避免混淆或不必要的答案。

    2. 防止错误循环,如果发生误解,应该改变提示

    当司机不明白什么地方出错了,他们可能会重复相同的答案,导致错误再次发生。在误解发生后,一定要改变提示,为恰当的回答提供更多的上下文和线索。

    然而,当重新提示时,一定再次给出相同的上下文。当危险的交通状况发生时,司机会认知上“关闭”语音助手的声音。假装什么都没听到。

    3. 适应用户的能力水平

    初学者需要更多的信息才能理解系统的局限性。通过与这些用户沟通,提供改进交互的方法来帮助他们。如果司机使用未知命令,请提供备用选项。

    五、适应驾驶场景 正如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所解释的,减少分心应该是设计师的主要目标。如果设计得好,语音助手在这方面是一项很有前途的技术。在设计驾驶语音助手时,需要考虑几个不同于典型语音助手场景的因素。

    1. 尽量减少交互次数

    司机的重点是安全驾驶。语音助手应该尽可能有效地进行通信,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驾驶员与语音助手交流的时间。以下是如何实现这一目标的 3 个例子:

    ① 保持交互简短,用自然语言

    ② 不要问没必要的问题

    ③ 如无必要,不加提示

    2. 在司机不忙的时候传递信息

    当汽车处于平静的环境中时,传递语音信息是最理想的。人们认为音频信息比视觉信息更重要,更能吸引注意力。在关键时刻(比如开车躲避障碍物)传递消息可能导致司机无法作出适当反应或忽略消息。

    3. 更长的等待响应时间,因为司机可能另有安排

    如果交互发生在关键时刻,司机会优先处理手头事务,直到情况有所改善。要知道说话比听需要更多的认知资源。司机可以在句子中间暂停,或者比平时等待更长的时间来回答。语音助手应该在取消整个交互过程之前考虑到这一点。

    4. 让司机控制语音助手

    考虑让司机控制交互的速度。允许他们轻松地暂停或打断,以便他们可以在喜欢的时候继续。

    最后 愉快地探索语音助手

    如果你是一名汽车行业的设计师,你应该认真对待语音助手,并在设计过程的早期就将其纳入其中。这比你想象的要容易得多。现在有一些很棒的工具可以用来制作语音交互的原型。我喜欢使用 ProtoPie,它针对汽车应用有专门优化。有很多机会可以改进与语音助手的车内交互,但只有在体验探索之后,你才会知道什么是可行的!


让你的品牌快速脱颖而出,抢占市场份额,提升销量
免费获取方案及报价
*我们会尽快和您联系,请保持手机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