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标中的辅助图形,如何设计才有亮点?我总结了这5条实用经验
设计动态 2022-12-14一、什么是图标辅助图形? 很多人知道品牌设计中有辅助图形的概念,辅助图形对于品牌识别体系非常重要,但其实在图标设计时,也会经常用到辅助图形。图标中的辅助图形,简单理解就是图标的装饰元素,它能让图标设计有更多的细节和特点,强化图标识别性,同时还能让图标更具视觉表图标中的辅助图形一定程度上可以让图标的视觉表现力更强,并强化图标的细节和特点。那么作为设计师,要如何用好图标设计中的辅助图形?本篇文章里,作者总结了5条相关经验,不妨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什么是图标辅助图形? 很多人知道品牌设计中有辅助图形的概念,辅助图形对于品牌识别体系非常重要,但其实在图标设计时,也会经常用到辅助图形。 图标中的辅助图形, 简单理解就 是图标的装饰元素, 它能让图标设计有更多的细节和特点,强化图标识别性,同时还能让图标更具视觉表现力。
举个例子,像下面这套图标中的浅色部分和噪点就是图标中的辅助图形,去掉这些辅助图形不大会影响图标的识别性,但增加这些辅助图形后,图标变得更有特点,更容易被记住。
https://dribbble.com/shots/14490441-Feature-Icons
二、如何用好图标辅助图形? 善用辅助图形为图标增强表现力是图标设计中的一个秘密武器,彩云在工作中总结了一些经验,大概有以下5点:
1. 尽量让辅助图形有意义 《简约至上》这本书中提到过一个删除原则:删除是将不必要的元素都剔除掉,直到不能再删除为止。那么在图标设计中,这一点尤为重要,因为图标本身就浓缩了大量的信息,所以 要让用到的辅助图形有它存在的价值,不加多余的元素。
比如下面这个案例,容易看出其中的辅助图形是绿色部分。在图标中它们代表的是行动或者结果,作为事物主体的补充,可以理解为主语和宾语的关系。因为有了这样的辅助图形存在,强化了图标的识别性,这就能让图标增色不少。
https://dribbble.com/shots/14374503-Covid-19-Back-to-Work
下面这个案例是星球中一位同学的练习,整体来说还是不错的,但就辅助图形的使用上看就有些小问题了。淡黄色的辅助图形圆形跟主体图形没有太大的关联,也没有太多实际意义,可以理解为强行为了统一而统一。图标主体已经做了双色设计,增加这些圆形后让图标变得比较复杂且删除对图标意义的表达也没影响,所以这里的辅助图形的使用稍显多余。
2. 结合品牌色 在配色上,辅助图形还可以结合品牌色彩。用品牌色的主色作为主体颜色,辅助色作为辅助图形的颜色,或者直接用品牌主色调作为辅助图形的配色都可以作为图标设计的亮点。
品牌色的加入, 能够让图标配色的使用找到立足的理由,马上就能加分。
比如大家经常在画图标的时候,图标主体通常以单色为主,但此时可以尝试加入以品牌色装饰元素作为点缀,立马就能提升图标细节。下面这个案例是爱奇艺的首页图标设计,能看出来它的辅助图形设计配色上是按品牌绿色来设计的。
3. 避免太过一致 在使用辅助图形的时候,尤其是对于多图标体系来说,完全一致的辅助图形就显得比较呆板,缺乏细节。再拿上面那个星球同学的练习来看,不看辅助图形的具体含义和复杂度,在整体上看起来也缺乏变化,圆形都在同一个位置,保持着同一个大小和颜色。
辅助图形的使用想要有更好的效果, 尽量在一定的范围能多一些变化。
比如下面这个例子,虽然图形的位置和大小都一样,但在颜色上做了不同的变化,整体看来细节度还是不错的。
https://dribbble.com/shots/14728145-Project-icon
再比如下面这个案例, 辅助图形的使用有丰富的变化,使得图标的细节满满。
https://dribbble.com/shots/3861669-Australia-Post-Iconography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 变化应该在一定的范围,不可以变化太大。
比如星球中另一位同学的练习,她在图标的底部用了浅色的蓝色填充作为辅助图形,但这3个之间的辅助图形差异太大,前面2个还能理解是一套,但对于第三个图标来说,辅助图形的比例明显大于前2个图标,显得不够统一。
而对于下面这组图标来说,蓝色的辅助图形的面积变化相对一致,显得更为统一。
https://dribbble.com/shots/3817782-Gretchen-Rubin-Icons
4. 不要喧宾夺主 虽然使用图标辅助图形会让图标显得更加有特点,但也要分清主次, 不应该超过图标本身的核心意义,不能太抢用户的注意力而影响识别性。
比如下面的案例,图标主体特征一眼就能识别出来,辅助图形的加入并不会影响主次关系。
https://dribbble.com/shots/3235311-Clearly-Eyewear-Iconography
星球中的一位同学做的练习,这里的辅助图形有些太过于抢眼,且盖在图标上面影响了一定的图标识别性。修改方向是如果能把辅助图形的玻璃质感做一个强化,增加一些透明度,把主体元素凸显出来就会好很多。
这是另一位同学的练习,也是同样的问题,辅助图形抢了主体元素的风头。修改方向是把辅助图形改小一些就会好很多。
她画这个图标是临摹了原作的效果,能看到原作中的星星辅助图形小一些会好很多。
5. 风格保持一致 图标辅助图形也是图标的一部分,从整体上也需要遵循图标本身的风格体系。
这是星球中一位同学的练习,辅助图形用星星是没问题的,但这里星星的尖角相对于主图形的圆角来说就显得风格不够统一,把星星的尖角改为圆角就会好很多。
这位同学的作品也是临摹了原作的效果,能看到在原作中辅助图形都是以同样的圆润图形为主的,这里就体现了风格的一致性。
比如对照看看MBE的图标风格,他的辅助图形跟主图形一样,都是比较圆润可爱的,这样看起来整体的风格更加统一和谐。
https://dribbble.com/shots/2636752-Rocket
三、总结 以上这5点就是彩云关于图标辅助图形的一些个人经验总结,不一定适用于所有场景,仅供参考。
对于图标来说,辅助图形经常不被重视,以为只是为了让图标看起来不单调就加一些效果堆上去,其实这里面也有很多规律和要注意的细节。希望大家能够合理善用辅助图形,关注细节,让自己设计的图标更具亮点。
为我投票 我在参加人人都是产品经理2022年度作者评选,希望喜欢我的文章的朋友都能来支持我一下~
点击下方链接进入我的个人参选页面,点击红心即可为我投票。
每人每天最多可投35票,投票即可获得抽奖机会,抽取书籍、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纪念周边和起点课堂会员等好礼哦!
投票传送门: https://996.pm/MZ9B9
专栏作家
彩云sky,公众号:彩云译设计;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腾讯高级视觉设计师。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到家这件事,快手还做不做?
设计动态 2022-12-14本地生活场景中,“团购到店”始终低频,“外卖到家”日渐高频。“到店一条腿”走路的快手,失去的不仅是消费者和商家期待。 四年一届的世界杯激战正酣,啤酒、饮料、零食、烧烤外卖等成为无数球迷看球“刚需”。 “边看世界杯,边刷快手。想买一些零食、烧烤、啤酒助兴,发现快后疫情时代,团购“到店”想象力始终有限,外卖“到家”交易频次、覆盖人群显然更高。快手到家这件事还做不做?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怎么说吧。
本地生活场景中,“团购到店”始终低频,“外卖到家”日渐高频。“到店一条腿”走路的快手,失去的不仅是消费者和商家期待。
四年一届的世界杯激战正酣,啤酒、饮料、零食、烧烤外卖等成为无数球迷看球“刚需”。
“边看世界杯,边刷快手。想买一些零食、烧烤、啤酒助兴,发现快手上居然无法点外卖,只有商家的美团团购功能,对我需求而言没有任何作用。”近日,快手老铁“阿满”最近对此颇为疑惑:送外卖不应该是快手本地生活业务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吗?
从表面看,的确如此。早在去年12月,快手就宣布与美团达成互联互通战略合作。快手彼时表示,通过美团小程序,快手将为用户打造“一站式的消费链路”。“边看边下单点外卖,即见即得”,成为外界期待。
一年过去,快手仍没有涉及外卖到家业务—— 作为一个连中老年人相亲市场都有所涉及的超级APP,外卖为首的本地生活服务上,快手迄今为止能提供给消费者的,仍然只有代金券团购单一到店业务。
多位业内人士指出,后疫情时代,团购“到店”想象力始终有限,外卖“到家”交易频次、覆盖人群显然更高。只有全门店、全业态、全渠道覆盖的“到家+到店”新零售模式,才能将本地生活蛋糕真正做大。
这也是抖音近日与达达、顺丰同城、闪送达成合作上线外卖链路,以及和饿了么合作在南京正式落地后试点后,将“团购到店”与“外卖到家”并列呈现的逻辑。
遗憾的是,对快手而言,不止外卖等本地生活业务不提供到家服务,在火热的即时零售风口,快手也因“到家”服务的缺失,空有数亿流量却错失布局先机。
一、本地生活,一条腿走路 “到店”和“到家”,是本地生活服务的两条腿。
到店主要聚焦店铺服务场景,用户在线购买团购或服务后也需要到店消费。电商出现之前的零售时代,整个零售模式都可以看成单一到店模式。
到家关键环节,则是送货上门或到家服务,门槛更高,商家到家服务能力、物流履约效率与服务质量是消费者关注的重点。比如餐饮外卖上门正是其中最典型的服务场景。
从“极点商业”观察来看,目前“团购到店”模式是快手切入本地生活服务的核心— —在快手APP,进入同城本地生活版块,会出现货架型的团购套餐展示,涵盖附近美食、周边景区、休闲娱乐、酒店民宿等品类。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品类并未涉及任何“到家”服务。以重庆为例,尽管今年1月有消息称快手在重庆成立分公司上线了“同城巨拼”业务——且顺丰同城将为快手外卖业务提供即时配送服务,但从验证看,可以搜索到的同城生活商家都无法提供“到家配送”,只有“到店”消费的团购业务。
并且,这些团购链接大多来自美团小程序,包括下单交易、服务等功能,也大多通过美团小程序完成。
对“团购到店”,快手探索较早。2021年上半年,快手就低调内测同城团购功能,去年12月底与美团合作后,商家、品类得到了很好补充——在联姻中,快手放弃亲自下场做交易闭环,而是将自身定位明确为“流量入口”,布局本地生活业务。
快手以“团购到店”切入本地生活可以理解。相比利润微薄的外卖到家“苦生意”,“团购到店”算得上低投入风险小——只需在平台开辟一个入口,就可以免去物流基础设施以及服务长周期建设,轻装上阵,利用短视频更直观的天然属性做起团购生意。
同时, 拥有巨大流量的短视频,也可以通过“团购到店”成为商家引流、留客重要手段。 比如沪上阿姨曾经晒出成绩单,在三天的抖音直播中,卖出超150万份团购券,交易额突破2300万。最终,表现出色的团购业务,助推抖音本地生活整体高速发展。
快手逻辑也是如此。但 “一条腿”走路问题在于,“团购到店”始终低频,“外卖到家”才是高频,高频意味着更多流量变现和交易GMV。 这也是团购客单价、利润更高,但覆盖更广泛人群的外卖业务,才是美团基本盘的重要原因。
同时,即便短视频天然属性更好,但对商家而言,依然面临成本较高、到店履约率低、二次转化不易等局限。此外,“团购到店”和消费者意愿紧密挂钩,宏观大环境不确定的后疫情时代,消费者对“到店”诉求急剧减少。
以消费最高频次的餐饮为例,疫情给餐饮行业到店消费按下“减速键”,同时为餐饮行业线上数字化按下“加速键”,更多人的餐饮消费习惯已经改变,如今更愿意选择在家烹饪或线上外卖方式。
这些都在意味着,“团购到店”想象空间不如“外卖到家”。以美团为例,2021年美团餐饮外卖配送部分GTV(业务交易金额)约6300亿,而到餐部分GTV预计在1000亿左右——到家是到店业务的6倍,还不包括同为“到家”的闪购业务。
按2022年多地疫情反复、线下到店业务按下暂停键,餐饮外卖行业增长态势,两者差距无疑会进一步拉大 。一个例子是,德基、必胜客的港股上市公司百胜中国近日财报显示,三季度外卖业务量同比增长19%,占销售收入的38%,数字订单已经占到肯德基和必胜客餐厅收入的九成。
二、难以满足商家和用户需求 业内人士认为,餐饮行业进入堂食外卖并重“双主场”时代后,对抖快等短视频平台而言,餐饮行业中比重不断上升的外卖“到家”,本应是无法割舍的业务。
行业比重攀升外,《2021年中国连锁餐饮行业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上外卖用户规模达5.44亿人,较2020年12月增长1.25亿,各类调查应用中增速最为明显,网民使用率上升到52.7%。
这超过快手的日活规模(3.63亿)。 对快手而言,抓住“到家”业务,不但可以提高流量变现,还有望引入新的流量活水。而且,外卖整体下沉趋势下,“老铁”快手看上去有更多机会,借助外卖业务向更多本地生活服务渗透,打造新的增长曲线。
更重要的是,在数字化加速本地生活,用户决策路径、消费行为习惯变化,不少餐饮企业打造“到店+到家+零售”新经营模式下,“到家”对快手来说绝非可有可无的收益,而是关系着商家、用户需求的精准匹配,以及事关平台黏性。
这也是抖音多年来外卖野心“不死”,加速布局“到店+到家”双模式的原因。从试水“心动外卖”,到在成都新建大本营成立外卖业务和团购配送业务,构建“饿了么即时配送+平台第三方配送+品牌自配送”后,流量规模更为庞大的抖音的本地生活外卖业务,双轮驱动效应不容小觑。
商家角度来看,如今抖音已是不可忽略的重要阵地,有越来越多的商家在尝试抖音外卖。比如上海稻园里,这家烘焙品牌今年2月开业,8月份尝试抖音自营外卖。目前,其外卖到家已占总成交额的50%-60%。
在没有开通外卖到家的城市,一些商家也抢先布局。号称重庆地标美食名片的“李子坝XX鸡”,目前商家没有入驻快手,只有少量网友上传的打卡视频,但商家却入驻了抖音,且有多种团购商品、团购到家和线下数十家门店定位展示。
“X师兄火锅”等更多当地知名餐饮企业也是同样情况。就连通过“品牌小程序”方式在抖音提供外卖服务的麦当劳、肯德基等头部连锁品牌,在快手上也标明是“到店自取”,不提供外卖到家服务。
“缺一条腿”的差距,导致快手上的商家、用户配送需求服务得不到满足,最终影响了“团购到店”业务——相比抖音,入驻快手的“团购到店”餐饮商家,数量上明显感觉少了许多。
不止抖音,近期京东再次传出将试点餐饮外卖业务消息,格力被曝成立相关主体进军餐饮外卖。这一切似乎都在说明,尽管外卖市场已高度集中,但随着本地生活竞争进入深水区,外卖到家稳定和高频点餐需求,才是商家们最想要的。
是快手不愿意涉足餐饮到家业务吗?显然不是。去年底与美团合作,今年1月与顺丰同城的合作,其实都是快手补足线下履约短板,发力餐饮到家业务的野望。
但一年过去,只有美团给快手带来部分“团购到店”单选项。当初被寄予厚望的与顺丰同城合作的“同城巨拼”即时配送业务,今年1月曾在全国启动招商,或许是因为城市招商、业务落地推进欠佳,快手方面此后再未公布过相关情况。
在苹果商城,“同城巨拼”APP只有3个评分。在微信,一个未认证的“同城巨拼”公众号,更新消息停留在去年12月11日——上述公众号发布内容皆为快手相关招商信息。
不过,无法判断上述APP和公众号,是否与快手业务有关。毕竟,今年10月中旬快手曾起诉广东、成都两家公司涉嫌“同城巨拼”商标权纠纷。
三、即时零售群雄逐鹿,独缺快手 万物皆可“外卖”当下,“到家”服务的缺失,很可能让快手错失即时零售万亿规模市场风口。
所谓即时零售,简单而言是依托本地线下门店,用户平台下单、本地门店供货、骑手即时配送流程,就近为消费者提供小时达乃至分钟达的到家服务。
餐饮外卖可以视为即时零售中的一种品类。此外,还包含生鲜、百货、鲜花、蛋糕、医药、商超、母婴、3C数码等更多垂类,造成即时零售系统庞大复杂,覆盖的门店品类、SKU量级庞大,对平台、商家服务全渠道整合能力有着很高要求。
即时零售并非新概念,但在最近两年疫情催化,以及消费者越来越注重购物效率和配送体验趋势推动下,即时零售成为火热风口。多位零售商就曾表示,到家业务是零售商一个很重要的渠道,未来到家业务占比能达到20%,甚至部分门店可以做到50%。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白皮书显示,2020年至2021年,国内即时零售年同比增长率保持在80%—100%。到2025年,有望达到万亿规模。这一巨大市场规模,让进入存量时代的互联网企业们喜出望外,纷纷加大布局将其视为下一个扩张主要驱动力。
美团、京东、阿里、拼多多、抖音等平台,以及盒马、朴朴、叮咚买菜等自营即时零售商,都是即时零售战场主要参与者。不过,本应参与其中的快手,尚未正式入局。
从入局主要玩家来看,京东在小时购基础上布局达达,主打小时购和到家履约服务;美团是在外卖点餐外,用明日达超市和美团闪购进行延伸,主打闪购+到家履约服务;拼多多发力24小时同城配;阿里主打协同,分散在饿了么、天猫超市、盒马等不同板块;抖音超市则在广州、深圳、惠州、东莞四地,为消费者提供“次日达”“小时达”两种服务。
总体来看, 到家服务+履约能力,依然是即时零售两大关键。由此可以理解,“到家”服务能力缺失的快手,为何难以成为即时零售主要玩家。
不过,即时零售与本地生活业务概念有所不同——后者既有“到家”,也有“到店”,对物流履约能力要求没有那么高,是一个超大规模的市场。
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本地生活服务市场规模为19.5万亿元,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会增长为35.3万亿元,且本地生活整体线上渗透率也仅为10%。
蛋糕如此大,快手分到的却很小 。“晚点LatePost”今年9月消息显示,抖音本地生活业务2022半年GMV就完成了220亿,原本“保300争400”的目标直接大幅调整到了500亿元。与之对比,快手本地生活业务GMV只有数亿元。
对快手CEO程一笑而言,如此差距显然无法接受。以今年9月开启新一轮组织结构调整,本地生活业务升级为单独事业部为节点,快手开始大规模布局本地生活业务。
最明显动作,是10月初开启大规模招聘。不完全统计显示,快手官网本地生活最新招聘超过70个岗位——仅仅在12月13日,就发布了24个招聘需求。整体来看,释放最多的是运营、产品、招商类等岗位,以及少量算法、工程、职能、战略类需求,招聘范围覆盖快手北区、东区、西南区、南区“四大战区”。
这些动作,可以看出快手非常重视本地生活业务营销上的发力,但这些营销类布局,是否能解决线下履约、运力能力的焦虑?
这并不容易。在今年,快手电商业务上试水过“按需派送”服务,即联合快递公司,提升末端配送服务质量和体验。不过后来快手电商供应链服务中心负责人称,“按需配送”服务还未大范围开展——快手履约能力建设又一次受阻。
第三方合作外,快手也试图自建物流体系,来解决运营压力。今年6月,快手成立了供应链管理公司“成都快送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分析人士认为,其目的是更好服务快手电商——是否会服务于本地生活、即时零售等业务,补上“到家”能力,尚未可知。
可以肯定的是,竞争愈发惨烈,倘若仅仅依靠“到店”服务,快手失去的,不仅是消费者和商家的更大期待,还有市场未来更大蛋糕。
作者:刘珊珊,编辑:杨铭
来源公众号:极点商业(ID:jdsy2020),见证中国商业生态进化、重塑与未来。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极点商业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SHEIN的尽头是亚马逊
设计动态 2022-12-14根据《华尔街日报》审查的一份投资者备忘录,快时尚零售商SHEIN有计划开放卖家直接面对客户销售功能,这意味着SHEIN的野心已经超越快时尚,直指亚马逊等一众电商平台。 2008年在中国推出的SHEIN已经迅速成长为世界顶级的在线时尚零售商之一。2021年,其年SHEIN为全球消费者提供了种类繁多的服装、饰品、家居用品等,而且价格超低。SHEIN对电子商务市场模式进一步关注,为了缩短交货时间,SHEIN正在加快在全国建立分销中心,提高其在其他主要市场的仓储投资。
根据《华尔街日报》审查的一份投资者备忘录,快时尚零售商SHEIN有计划开放卖家直接面对客户销售功能,这意味着SHEIN的野心已经超越快时尚,直指亚马逊等一众电商平台。
2008年在中国推出的SHEIN已经迅速成长为世界顶级的在线时尚零售商之一。2021年,其年收入达到160亿美元,比前一年的100亿美元增长了60%。
相比之下,Zara的收入达到277亿欧元,但增长是SHEIN的一半,而H&M的收入为233.59亿美元,年增长仅是SHEIN的四分之一。
凭借中国强大而全面的制造能力和供应链,SHEIN为全球消费者提供了种类繁多的服装、饰品、家居用品等,而且价格超低。SHEIN为全球消费者提供了种类繁多的服装、饰品、家居用品等,而且价格超低。SHEIN与亚马逊、速卖通这类跨境电商平台还是很大不同
尽管品类早已超出SHEIN创始时的婚纱,但直到今天,SHEIN与亚马逊、速卖通这类跨境电商平台还是很大不同。SHEIN的第三方卖家依然是供应商,后者唯一任务是为SHEIN生产产品,而SHEIN则负责将产品贴牌、销售给客户,同时负责仓储、交付、售后服务等。在这种合作关系中,平台对定价有更多的发言权。
此外,通过利用数据和采用供应链管理软件,SHEIN可以向供应商提供实时的消费洞察来快速调整设计和生产,从而提高生产效率。据报道,与竞争对手数周的生产周期相比,这家时尚新贵的产品周期仅需几天。
这些优势帮助这家将产品从中国运往150多个国家的公司, 在2021年超过亚马逊,成为美国苹果商店中下载量最大的购物应用程序。
SHEIN登顶早已不是新闻。图源:App Store
SHEIN计划向第三方卖家开放不是突然间的事。上个月,晚点报道说,该公司正在测试让第三方商家在巴西开店并通过SHEIN app销售。一位熟悉此事的人士告诉晚点,试点决定是在2021年做出的,并在今年3月正式启动。
12月初,该公司任命东南亚电子商务巨头Lazada的前联合总裁刘秀云为副总裁,负责全球品牌合作。刘秀云在与品牌合作方面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在加入Lazada之前,她在阿里巴巴工作了7年,为大品牌经营这家电子商务巨头的在线百货商店。
对市场模式的进一步关注将使SHEIN与亚马逊的竞争更加直接。这对SHEIN来说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为电子商务巨头亚马逊一直在大力投资,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一个强大的履约网络,并向第三方卖家开放,使运输服务更加标准化,运输时间更有保障。
目前,美国客户需要等待7至15天才能收到来自中国的SHEIN订单,比亚马逊、Zara和H&M这些品牌在美国有足够的仓库的平台和品牌要长几周。
为了缩短交货时间,SHEIN正在加快在全国建立分销中心。 它在印第安纳州Whitestown的配送中心已经投入使用,将运输时间缩短了四天。该公司说,第二个设施预计将于2023年春季在南加州开业,它正在考虑在美国东北建立第三个配送中心。
SHEIN正在提高其在其他主要市场的仓储投资。 它已宣布计划在波兰建立一个为欧洲服务的配送中心,并于11月2日在多伦多开设了一个17万平方英尺的仓库,同时在同一地点设立公司办公室。
由于高通胀率使许多人对价格更加敏感,像SHEIN这样经济实惠的零售商正以实惠的产品赢得购物者的青睐。
仅在美国市场,青少年价值零售商Five Below计划在未来两年内开设多达400家门店,而经济型服装品牌Primark预计到2026年10月在美国拥有60家门店,而现在只有13家。
最近,拼多多旗下跨境电商Temu通过提供广泛的促销活动和低到咋舌的价格(甚至比SHEIN还低),在App Store美国购物类别中名列前茅。
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对客户注意力的竞争势必升温,因为他们对价格变得更加敏感。亚马逊的竞争对手正虎视眈眈地从抢夺更多的份额。
据报道,SHEIN有望在今年实现240亿美元的收入。 这家由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和泛大西洋投资支持的初创公司,于2021年2月将其全球总部从中国迁至新加坡。
作者:Rebbeca Ren;译者:王博源
本文编译自品玩英文站文章 Watch out, Amazon: Shein wants to be more like an online marketplace
来源公众号:品玩Global(ID:pinglobal),有品好玩的科技,一切与你有关。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品玩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刘畊宏退烧
设计动态 2022-12-14热度仅有过去的10%、每日3万粉丝的负增长、降低的直播频率以及直播卖货的加入,刘畊宏直播间也在经历冬天。 刘畊宏退烧潮来临,是看客散去了,也是畊练女孩回归生活正轨。 2022年5月前后的直播间,无论有无锻炼习惯的人都在跟练《本草纲目》,媒体人在找流量密码。一时相较于前几个月,刘畊宏直播间的热度正在逐渐下降,跟练的用户占比正在减小,另一方面,健身直播的带货效果也并不如预期里的可观。那么站在这个节点,我们要如何看待刘畊宏这一健身偶像引发的全民跳操现象?不如来看看作者的解读。
热度仅有过去的10%、每日3万粉丝的负增长、降低的直播频率以及直播卖货的加入,刘畊宏直播间也在经历冬天。
刘畊宏退烧潮来临,是看客散去了,也是畊练女孩回归生活正轨。
2022年5月前后的直播间,无论有无锻炼习惯的人都在跟练《本草纲目》,媒体人在找流量密码。一时兴起的看客来去匆匆,仍有一波畊练女孩成为直播间的中流砥柱。
小红书上关于平衡工作与跳操的帖子
但随着生活回到正轨,畊练女孩们也练不动了。 尽管直播时间固定在晚上19:30,直播间的氛围和减肥的动力也难以招架白日的工作和柴米油盐的生活。在槽值进行的调研发现,在跳操的人群中,仅有近12%的用户还在坚持跟练。
直播的尽头是带货,为生活改变的也包括刘畊宏,流量的变现虽迟但到。 一向无广著称的跳操,也慢慢加入了面霜、脱毛仪、钻戒、龙角散等健身外的生活向软广。刘畊宏妻子Vivi也运营了带货直播间「刘畊宏肥油咔咔掉」,现有粉丝1300+万。
尽管,刘畊宏团队旗下的两个账号坐拥千万级别的粉丝,带操盛况并没有延续到带货上。即使在9月23日销量最好的一次直播,也仅位于实时带货榜单的第15名。 健身直播出现了看的人不买,买的人不看的怪象。
刘畊宏直播间带货
刘畊宏热度降温,也来自于粉丝的分流。 跳操的流行,也划分了不同的训练强度,出现了「畊练团」和「雪总」「飞燕」等千万粉丝健身直播间,平均观看人数也在30万人次左右。
直播的形式和流量驱动的运作模式之下,健身内容也变得娱乐化,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 在槽值的用户调研发现,超7成的女生尝试过跳操,超36%成用户运动量有所增加,更是有25%的不运动用户开始动起来。
刘畊宏、畊练团、雪总抖音信息
来源:抖查查
可以说,在健身场景有限的大环境中,带有娱乐特性的健身直播成为众多健身小白的启蒙。
遗憾的是,流量驱动下的健身主播在耗尽新鲜感后,因为缺少内容创新的能力,即便借助直播健身实现快速圈粉,但也完不成「健身教育」的长线锁粉。
当《本草纲目》《龙拳》等一系列适合跳操的热歌都被跳熟了,接下来刘畊宏的直播间要何去何从。
中国线上健身用户的特点: 小白群体大,为健身内容消费意愿低,容易被吸引却难以深度参与健身,也使得健身直播娱乐化趋势严重,部分健身主播直接转型为带货、娱乐主播。
中国线上健身用户对健身内容消费意愿低
来源:精练GYMSQUARE《2022中国健身行业报告》
健身直播,乃至线上健身的发展势必引来健身看客的停留,但行业更需要一批愿意为优质内容消费的核心用户。
健身行业,需要更多健身偶像带来健身启蒙,也需要优质的健身内容持续进行用户教育,将健身小白转化为稳定用户。
跳操似乎也正在成为非典买盐一般的特殊记忆, 但刘畊宏这一健身偶像引发的现象级全民跳操在健身界不可忽视,更值得反思。
一、畊练女孩生活回归,刘畊宏直播间热度消退 4月、5月,刘畊宏的直播间迎来热练时期,无广无带货,场均2000万观看的每日直播,巅峰时期高达5200万,6天涨粉3千万。
高开之后,刘畊宏的跳操热潮正在稳定的退烧。
10月后,刘畊宏直播间热度降温明显,跟练人数少有500万人次,直播次数由日更转变为每周3次,粉丝量也出现了每日3万的负增长。
无论是因为刘畊宏热度下降、健身兴趣不合,还是练强度不适受了伤, 一时兴起的看客来去匆匆,但刘畊宏直播间仍有一波较为稳定的用户。
槽值《2022运动生活调查报告》
基于槽值《2022运动生活调查报告》,有近3成用户跟练刘畊宏超过10次以上,这一比例与跟练1-10次的人群相当。
尽管有着稳定的受众,但随着工作生活的回归,刘畊宏女孩不是不想练,而是跟不动了。 工作、生活以及锻炼的平衡,也成为众多用户困扰的话题。
网友可婷表示,自己并不想放弃跟练,只是再回归正常生活后,下班晚就只能被迫错过直播。其他畊练女孩更多依靠录播、剪辑版保持跟练。
对于资深健身爱好者, 直播健身终究还是线下健身的备胎,随着健身场所的陆续开放以及户外运动潮流的兴起,撸铁、团操爱好者也陆续回归。
同样回归生活的,还有刘畊宏,带操,也开始了带货—— 也印证了「直播的尽头是带货」。
抖音健身直播间一览
来源:抖查查
相比于, 跳操带广告,刘畊宏团队选择带货带操双渠道。 一方面,刘畊宏直播间还是保持1周3次的跳操直播;另一面,在5月31日刘畊宏妻子Vivi主营的直播间「刘畊宏肥油咔咔掉」启动,主要负责带货直播,现已积累粉丝1300+万。
刘畊宏热度降温,也是健身直播竞争的结果,健身主播也有项目区别、时间划分。 刘畊宏和「畊练团」前辈带后辈,覆盖了大多数闲暇时间,平均每场有40.3万的观看人次;以形体为主的刘芳形体更是有近1800万粉丝,覆盖中青年女性群体。
抖音「雪总」「飞燕」等千万级别健身直播间,平均观看人数也在30万人次左右;个人主播辰亦儒通过健身直播圈粉725万,场均观看人次达86万,其场均销售额高达2500万元。
刘畊宏直播间氛围欢快
健身通过直播使得枯燥无趣的健身更加娱乐化,得以出圈,获得了更多的关注与参与。根据槽值的问卷调研,能带来快乐是超55%的用户选择一项新运动原因,而直播间娱乐化的健身有着欢快且有律动的氛围正中打工人下怀。
线上健身需要娱乐作为拉力,但泛娱乐化的健身内容并非长久之计。
二、健身直播,离不开流量驱动 在健身场所受限的大环境下,健身直播为都市人提供了一种复古的健身方式「跳操」。也正是这个契机,让很多无运动经验人士尝试健身运动, 健身直播成为许多运动小白的「健身启蒙」。
但直播的形式,本身难逃「变现」的命运,究其根本是受流量驱动。 健身直播是一种训练,也更像是一种节目。
抖音健身直播
在资本包装和流量推动下,健身直播博主有着娱乐化的短暂高光,但往往最终还是以生活带货为归宿或不了了之。
在刘畊宏爆火后,各平台也尝试着用明星流量复刻这一成功。 抖音先后邀请了谷爱凌、苏炳添制作健身视频,也开设了辰亦儒、陈妍希等明星健身课,希望直播健身借势而上。
但资本运作快车也有翻车时,粉丝效应让热度来之汹汹,退也迅猛。
帕梅拉宣布全平台直播时,各平台粉丝数量以百万级别增长, 但在5月份的健身直播被网友指出用录播充数,大败好感。
帕梅拉中国直播首秀播放录播 引发不满
即便是刘畊宏,维持热度,也困难重重。 究其根本,流量驱动吸引各样的主播,但依旧缺乏创新的健身内容。
「人设+流行乐+动作编排」 的健身直播内容,提供的较广的接受度,但也限制了内容的深度,使得这一模式也很快在各健身直播中复制,同质化严重。
当新鲜感和热情消退,线上健身市场需要更具创新、深度的健身内容,完成对健身消费者的继续教育和向资深爱好者的转化。
刘畊宏的爆火与消退也反映出,做健身内容的挑战也来自于中国线上健身用户的消费需求。
中国线上健身用户以健身年限较少的健身新人居多,根据精练《2022中国健身行业报告》显示, 线上健身用户具有年轻化、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的特点。
相比于线下,线上健身用户的经济基础较弱
这也导致线上健身用户的对健身内容的消费意愿较低, 超半数的线上健身用户不愿为50元以上的健身内容买单,甚至在运动锻炼的花费也很节制。
以刘畊宏直播间带货品类为例,除了自有品牌服饰,近60%都是非运动场景的食品、个护产品;在辰亦儒直播间,最热销的品类分别是家纺、珠宝、美妆护肤。健身直播间,很难依靠健身变现。
核心用户的转化和积累,这不仅是健身直播遇到的瓶颈,也是线上健身的难题。 因为,线上健身不仅需要启蒙,更是需要对用户的市场教育。
keep一直在努力通过明星带动健身流量
纵使,5月刘畊宏直播间的流量可敌keep,健身直播的娱乐性质为健身带来了新的增量, 但由于缺乏内容的创新和深度,难以将健身流量变现或是化成核心用户。
而另一面,以内容创新为核心竞争力的keep,虽然尝试做了很多形式来做用户教育,但是还是很难发展出稳定的核心用户。
线上健身的发展需要健身看客的流量,更需要健身核心用户的投入。
三、健身行业需要健身偶像 虽然健身直播并不能完成健身市场教育的重任,但当下的健身直播对健身行业来说,依然起着举足轻重的传播作用。
健身明星和健身偶像成为健身内容的创作、传播极为重要的一环。
明星偶像一词,始于娱乐产业,但自从自媒体流行以来,每一个领域都不缺偶像,在健身界也一样。
体育明星往往能成为一项运动出圈,甚至大众化的密码。 NBA和篮球能在中国市场如此受欢迎,姚明,作为其中的纽带功不可没;而谷爱凌、苏翊鸣的出现,更是将大众的关注转移到冰雪项目之上。
刘翔的跨栏,张国伟的跳高,孙杨的游泳,中国女排,通过明星偶像拉近大众与体育距离的例子在竞技场上数不胜数。
健身,作为竞技项目时,圈子有限,偶像更多是「圈内大神」;但作为大众项目,跳操界的翘楚可以从妈妈辈说起。
郑多燕的减肥操,美丽芭蕾,周六野,帕梅拉,再到刘畊宏。虽然在资深健身爱好者眼里,他们更符合健身博主/明星, 但不可否认,他们对健身新人的吸引、新人健身习惯的培养绝对是现象级别的。
施瓦辛格、吕小军、鹿晨辉等撸铁界偶像,对资深爱好者来说,更像是信仰般的存在,刺激着训练者学更深、练更多,拓展健身爱好者训练的深度。
健身行业需要健身名人,用户增量需要流量健身明星来拓展,核心用户巩固需要实力背书的健身偶像激励迸发、用户教育。
作者:以偿;编辑:GymSquare编辑部;公众号:精练GymSquare(ID:GymSquare)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ad5as87h_jvtRQMBst6yRQ
本文由 @精练GymSquare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
双十二已“死”?
设计动态 2022-12-14当一个事物、一种文化走向消亡时,旁人会作何反应? 答案不是质疑,而是遗忘。有争议有不满,至少说明还有人在乎;等到无人关注的时候,或许就是一个事物彻底消失的前奏。 就好像一直被唱衰的双十一,和已然被众人无视的双十二。 13日零点的钟声敲响,2022年双十二正式告今年的“双十二”大促没有引起太大的波澜就悄无声息地结束了,这一方面说明了平台方和商家们可能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另一方面则意味着“双十二”购物节还有待找到自己的合适定位。具体如何解读“双十二”的现状与未来?不如来看看作者是怎么看的。
当一个事物、一种文化走向消亡时,旁人会作何反应?
答案不是质疑,而是遗忘。有争议有不满,至少说明还有人在乎;等到无人关注的时候,或许就是一个事物彻底消失的前奏。
就好像一直被唱衰的双十一,和已然被众人无视的双十二。
13日零点的钟声敲响,2022年双十二正式告一段落。各大电商平台没有公布GMV甚至没有对应战报,社交媒体上也没有多少讨论热情,一切都显得平静,就像任何一个普通的日子一样。
在双十一、618热度均有所下降的情况下,向来不受重视的双十二处境更加艰难。今年双十二期间,平台心猿意马,商家无意加入,消费者也佛系躺平似乎并不叫人意外。
面对此景此景,这个史上“最冷”购物节还有存在下去的必要吗?未来还有翻身的机会吗?
一、双十二现状:平台躺平,商家、消费者集体缺席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这一届双十二,低调、冷清、惨淡似乎都还不够贴切了。
作为电商平台骨灰级用户的95后小朋告诉价值研究所,要不是在朋友圈看到有人吐槽没忍住又剁了手,他都没有意识到今年双十二已经结束了。在上个月的双十一期间,他可是提前许久自己做攻略,趁着换季的机会买了大量冬装和护肤品。
“待收货二十几件,我都没有想过自己会那么疯狂。”
而在刚刚过去的双十二,他甚至还没有反应过去一切就结束了,仿佛这个节日从来没有存在一样。
在价值研究所看来,迎来史上最没有存在感的双十二,没有一个人是无辜的: 从平台到商家,再到屏幕前的千万用户,所有人都在双十二的消亡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首先是充当组织者的电商平台,为双十二投入的资源相当有限。
一方面,本届双十二在玩法上并无创新之处,活动周期也较双十一大幅缩短,缺乏持续推高热度的基础。
淘宝的双十二活动时间定在12月5日至12月12日,期间安排三轮红包发放活动,正式开售时间为12月10日至12月12日。京东这边活动周期更短,只在12月8日至12月12日期间进行。
在优惠力度上,淘宝提供经典的跨店满减活动,满200减30的折扣和此前几年相比几无差异。除此之外,大额优惠券、店铺优惠券等活动也并无新意。
另一方面,阿里、京东两大巨头也没有在浏览器、门户网站和社交平台投放太多宣传。哪怕在自家平台和宣传渠道上,双十二也不是这段时间的C位。
天猫这边,除了合作品牌的活动之外,平台在12月官方组织的大型活动还有20-21日的“双旦礼遇节”,17日的“天猫超级品类日·男士理容专场”以及始于12月29日的年货节。
在天猫的官方微博上,进入12月之后出镜率最高的活动是“拍拍乐世界杯”,在12月10日至12日期间保持每日2-3篇更新的节奏。反观双十二,直到12日当天晚间才通过结束倒计时的形式吸引了一波关注。
淘宝虽然在12月初增加了双十二“全民淘宝节”的宣传力度,但仅局限于种草好店推荐、冬装服饰专场等常规推广手段,并没有给予商家太多额外支持。
价值研究所就认为,这一届双十二确实流年不利,在时间上比此前几年更加尴尬:和四年一届的世界杯决赛圈重叠,用户、商家被分走了大量精力;今年的农历新年来得额外早,人造节日远比不上年货节那么有吸引力,不少卖家都将重点放到后者身上。
当然,平台对商家、用户的冷淡态度早有预期—— 正是后者过去几年的持续躺平,才让平台不断削减资源,直到如今将双十二彻底打入冷宫。
环球网在去年双十二当天早上进行一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37%的消费者认为没有必要为双十二熬夜剁手,另有30%的用户表示“还在观望”。虽然不知道这30%需要观望的消费者最终有多少人忍不住出手,但可以肯定的是双十二早已没有引发全民狂欢的能力。
即便是当时还如日中天的薇娅、李佳琦两位淘宝大主播,也没有为双十二做太多额外准备。李佳琦直播间在双十二期间虽然安排了专场直播,但选品从前一年的400多件下降到100件左右,薇娅直播间则一切如常没有大肆宣传也没有上线专门为双十二准备的折扣商品。
前车可鉴,电商平台今年收紧资源也无可厚非。而在平台宣传力度锐减的情况下,商家和用户必然会变得更加冷淡。甚至一些本有购物打算的用户,也在社交平台上发出叩问:
“双十二这就结束了?!”
(图片来自微博)
都说人要等到失去了才懂珍惜,难道双十二也要等到寿终正寝那一天,才能再次引发人们的重视?
二、重估双十二:办购物节真的不划算了 消费者会不会重新燃起对双十二的热情还不好说,但平台早就有了另外的盘算。
抛开直播电商兴起、购物节泛滥等近年涌现的消极因素不谈,双十二购物节自诞生之日起便存在定位不明确、影响力有限等问题。先天不足,后天生存条件也不算优越,各方或许需要思考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办双十二,还划算吗?
首先要明确的是,无论从平台还是商家的角度讲,筹办一场大型购物节都是需要花费很多人力物力。
京东曾对外公布618的筹备计划,一共分为筹备期、蓄水期、预热期、售卖期和售后期等阶段,每个阶段都要在内部抽调人员和各种资源相互配合。双十二的规模当然无法和618、双十一相提并论,但前期预热、联系商家备货、保障售后物流等环节一个都不能少。
当双十二热度、销售额齐齐下滑的时候,平台投入的人力、物力能否回本,就成了一个无人能回答的难题。
商家这边,由于淘宝一直有在双十二扶持中小商家的传统,大商家获得的流量倾斜没有双十一那么明显,更大的麻烦集中在备货环节上。
不同于双十一,商家准备已经实现流程化,爆款商品一般根据不同商家体量按倍数备货即可。双十二体量太小,每年的情况也不稳定,往往会给备货带来了很大考验。
有鉴于此,大量商家将双十二视作清库存的机会,将“仓底货”打上折扣、贴上活动标签推向市场。但缺乏爆款的参与,又进一步削弱了双十二的吸引力、营销销路,进而再度挫伤商家参与热情,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其次,哪怕看起来坐享其成的消费者,也为购物节贡献很多额外的精力和时间,尤其是那些购物节的骨灰粉。
小朋就直言,这几年为了“打赢”双十一这场硬仗,他一般要提前半个月做功课,基本上和平台预热、预售再到正式开售等全套流程重合,费时费力。既要在不同平台对比商品价格和满减力度,不同店铺的同类商品有时也会存在批次不一样、售后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这些都需要花不少时间进行对比,再做出选择。
更不用说电商平台近年来愈发复杂的活动规则,更是耗尽了用户的精力。小朋就向价值研究所表示,那段时间在支付宝、闲鱼、饿了么等所有阿里系平台都有相关活动,他一个都不想漏——“毕竟购物节就是为了薅羊毛,少薅一点都觉得亏。”
只不过,这种全身心投入的活动不宜过于频繁。小朋对天猫此前某一年的叠房子换红包活动至今“心有余悸”,“感觉自己快要魔怔了,每天叠房子叠到那么高甚至都不考虑有什么用”,以至于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都对类似的活动敬而远之。
双十二和双十一实际间隔不超过一个月,对电商平台和商家来说,短时间内连续办两场购物节消耗太大并不划算;对消费者来说,花费精力连续参加两轮促销,同样是对精神、钱包的一次考验,参加购物节也没有那么划算了。
而被各方嫌弃、冷待的双十二,真的到了必须变革的时候。
三、救赎之机?线下商家和双十二正在双向奔赴 虽然最近一年讨论热度稍有下降,但王兴在2016年提出的互联网下半场概念,依旧被不少业内人士奉为宝典。
在王兴提出的观点中,企业想赢得互联网下半场要靠三大路径:持续投入搞研发并提高技术能力,走向国际市场和全球企业竞争,以及实行互联网+策略,用互联网手段帮助传统行业升级改造。
将这个观念套到双十二身上,其上半场战事一定打得相当糟糕:人气持续下滑、平台商家收紧资源,眼看着就要被市场彻底抛弃。如果想在下半场触底反弹,上述三条逆袭路径中,双十二其实也有一个值得尝试的方式: 和传统行业,尤其是线下商家联手。
早在2017年,就有多达60万家餐厅、2.4万家超市报名参加口碑的双十二促销活动。时任口碑CEO范驰表示,和大多数时候集中于线上渠道的双十一不同,双十二为线下商家打开了一个的场景,是本地生活服务、零售行业全面向数字化转型的机会。
在价值研究所看来,双十一立足线上的情况很难改变,用户消费习惯和观念也已经固定。 反倒是更年轻,定位也更尴尬的双十二,线上属性也不强,在线下渠道还有很多新故事可以讲。
尤其是最近两年,在数字化升级、线上线下融合趋势不断增强的背景下,线下商家对双十二投入热情也在不断提高。
一方面,各地政府、商业组织对双十二的亲自下场,借着双十二的机会举办了大量活动,希望借助电商渠道帮本土企业打开市场。
江苏高邮市商务局、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在去年双十二牵头当地企业举办了首届“双十二大型直播带货活动”,邀请了大量当地特色企业、电商平台和网红主播参与。
同一时间,远在千里之外的河北肃宁也举行了首届“电商文化节暨双十二裘皮电商购物节”活动。该活动延续了整整一个月,在当地科创中心为商家提供展示摊位,并联合电商平台进行引流。
另一方面,一批深谙线上、线下融合之道的新消费、新零售品牌,也在借助双十二的名号大搞促销活动。
近些年来发展速度很快的水果新零售品牌果叔就在今年双十二期间推出了全场满69减20和满99减30的优惠活动,时间从12月3日一直持续到12日当天凌晨24点。
家住广州白云的宁宁表示,她平时就习惯在楼下的果叔门店买水果,也会注意挑周二会员日的时候去购物,但每次都会控制分量,“毕竟水果这东西还是要挑新鲜的,不能说因为有优惠就大量囤”。
但在12月10日那天,原本没有购物打算的她还是在店长的病毒式轰炸中沦陷,在家里存货还没消耗完的情况下又购买了一份当季的褚橙和一份阳光玫瑰青提。
“说实话平时真没有双十二这么大的优惠力度,我这也算是有史以来第一次为双十二做贡献了吧。”
(宁宁提供的社群截图,店长不遗余力地宣传双十二活动)
宁宁的经历说明,消费者对双十一、双十二等节日可能已经免疫,但他们的消费需求一直都存在。 消费者们真正需要的,或许只是一个激发他们欲望的窗口,一种创新的消费形式,而不是年复一年的跨店铺满减优惠。
站在商家的角度,通过线上APP、小程序、社群引流和提高热度,再将消费者引导至线下门店消费,这种做法既能提高社群活跃度和核心用户黏性、盘活私域流量,又能为线下门店增添人流带来实打实的业绩。越来越多新零售商家的加入,则能改善线上商家集体缺席后,双十二人气凋敝的境况,可谓双赢。
在价值研究所看来,未来几年双十二线下化的趋势仍可能持续加强,而且有机会让这个日薄西山的购物节焕发第二春。尤其是考虑到京东、阿里、拼多多三大电商巨头都提出扎根实体经济,以数字手段助力传统行业升级的战略,双十二完全可以充当“数实结合”的大型试验场。
没有退路的双十二,需要新的出路。现在,至少线下商家已经为其提供了希望。
四、写在最后 2013年双十二前夕,马云发出这样一番肺腑之言:
“看别人干事总觉得很容易,其实每个人都不容易。”
马云这番话,原本是说给平台上一众中小商家听的,希望它们积极参与双十二活动,抓住难得的流量红利。淘宝也在那一年定下目标,利用双十二这个窗口打造100万个年销售额过100万的特色店铺,扶持中小商家成长。
现在回过头看,双十二岂止对商家不容易,对淘宝也不再是一门好生意。走到这个阶段,双十二想活下去、活的更好,必然要作出改变。走向线下,为电商平台、用户和传统线下搭建合作桥梁,就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新路径。
对电商平台和用户来说,购物节的意义早已不同以往。在下一个阶段,只希望双十二能找到自己的新使命和定位。
注:文中小朋、宁宁均为化名。
作者:Hernanderz
来源公众号:价值研究所(ID:jiazhiyanjiusuo),关注企业长期价值。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价值研究所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一个产品经理的“耿直”理财与操作总结
设计动态 2022-12-14“地生五谷,是出于自然:先发苗,后长穗,再后穗上结成饱满的子粒。” “五分钟教你如何一夜暴富”,“十个财富自由的方法”……等等,似乎每个人都很焦虑,对收入的焦虑,对财富的焦虑,希望着能有一种快速的方法可以让自己过上“梦想中生活”。但在我看来,财富就像稻谷,先播财富就像稻谷,先播种,再发苗,然后才会收获,而理财就是先种下的那粒种子。本文是一个产品经理的“耿直”理财与操作总结,一起来看。
“地生五谷,是出于自然:先发苗,后长穗,再后穗上结成饱满的子粒。”
“五分钟教你如何一夜暴富”,“十个财富自由的方法”……等等,似乎每个人都很焦虑,对收入的焦虑,对财富的焦虑,希望着能有一种快速的方法可以让自己过上“梦想中生活”。但在我看来,财富就像稻谷,先播种,再发苗,然后才会收获,而理财就是先种下的那粒种子。
一、为什么想理财 理财,通俗来说,就是对资产和债务进行管理,以实现财富的保值和增值。理财的原因也很简单,希望可以利用已有资产来增加收入。
回看这几年,A股涨涨跌跌,尤其最近两年,疫情笼罩下总是跌多涨少。所幸黑夜过后总有朝阳,随着疫情逐渐好转,股市也开始回暖。
随着产业红利的褪去,每年都是“最难就业的一年”。一方面工作的压力在增加,在职的担心被优化,找工作的难以能拿到好offer;另一方面工作太忙,没有时间去增加收入来源,导致陷入了一个死循环:收入单一更害怕变化。而用钱生钱的理财方式,并没有到岗到人这种限制,不会占据太多时间,而且随着资产的增加,理财收入也会增加,可以作为收入的有益补充。
还有外部环境的变化,有些发达国家年利率已经呈负数了,工资没有变,但能买到的东西变少了。消费主义盛行,规划好自己的储蓄,更是一种“开源”的好方式。
除了这些,还有一个额外收获:股市上的信息反馈往往要比微博、抖音等社交媒体上的真实得多,毕竟那是用真金白银买出来的变化。
为什么理财?原因非常简单,难的是怎么样去理财,资产该如何配置,应该去买哪些理财产品?在什么平台上买比较放心?遇到问题应该找谁帮忙……诸如此类,有非常多的疑问。
从最初找朋友问,自己网上查资料看课程,尝试自己绘制图表,到后面开始使用各种银行、理财类App,再到现在基本只用招商银行App和一些自己绘制的图表。遇到了很多困难,但也收获了一些有益的经验,与大家分享,希望能有所帮助。
二、怎么样去理财 1. 理财前的准备 1)有一些基本的概念
我刚开始理财的时候,专门买了经济学的一些书,比如《牛奶可乐经济学》等,也去咨询一些在投行或者债券公司的朋友,但是更多还是去看一些课程,相对书籍更容易接受,相对于咨询效率更高。
但是要注意一点,内容一定要可靠!可靠!可靠(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错误的知识会迅速带来金钱的损失。一个朋友不知道在什么平台上找的课程,教着去买 P2P,结果暴雷血本无归。我更倾向于大平台,喜欢在招行App社区里和民间高手交换观点,跟着专业的基金经理、老师等等名家直播,系统学习理财知识。也悟出了一个道理:“ 在财富的长河里,知识才是那个永恒的灯塔 。”
2) 了解自己的资产构成
了解了一些基本概念后,还需要知道自己有哪些钱,应该怎样去配置,建立风险意识。
标准普尔家庭资产配置图,是公认的一种合理的家庭资产配置方式,把资产分成四个账户。
简单来说就是:
现金账户:近期要用到的钱 保险账户:购买保险抵御风险的钱 投资账户:购买高风险高收益的钱 稳健账户:购买低风险低收益的钱 占比建议分别是10%、20%、30%、40%,但会随着年龄、人生阶段、收入等做相应的调整。比如我现在还没有结婚,并没有太多固定支出,加上年轻就可以尝试更多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而如果你结婚有娃,家庭各种支出都会多一些,强调灵活支取的货币基金可能就要配置一些,稳健型的投资配置占比也相应会高一些;如果是年长人士,自然是抵御风险的保障类资金占比更高……总之,根据个人不同的风险需求和年龄阶段,就会有不同的资产配置需求。
3) 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
首先要做风险评估,知道自己适合买什么理财产品(刚理财的时候,填了好几张问卷才知道自己的风险特征)。
风险评估后,看看如何资产配置。虽然只有四部分,但是自己配置起来也相当麻烦,比如刚开始理财时,我不知道拿出多少钱来进行回报高、风险也高的投资才合适,投多了怕亏钱,投少了又担心错过了什么机会,最终还是证券公司的朋友帮我制定了初步的配置方案。
最后一步终于到买理财产品,根据自己的风险特征以及资产配置方案,去选择相应的理财产品。
刚开始还比较简单,但是随着产品越来越多,需要“货比三家”的时候,不依靠专业人士的建议非常难选出来。
其实,这一切并不需要这么复杂。
以我使用招商银行App中“TREE资产配置体系”的体验为例,它会根据我们不同的人生阶段和风险偏好,按照活钱管理、保障管理、稳健投资和进取投资四个大部分,给出个性化的配置建议,明晰地告诉你每个部分该怎么配、配多少合适等等。其实,资产配置也没有那么高深莫测,自己也能轻松掌握!
2. 聊点理财有用的操作 1)如何选择基金
我买的第一支基金是证券公司工作的朋友推荐的,后面陆陆续续也有推荐几支,但推荐基金本来就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赚了大家都开心,亏了又不免会对推荐的人有些意见。所以,后来尝试着自己去选择基金,选热门基金、网红基金,比如某半导体基金,但总是赚少赔多。也尝试着自己收集数据做分析,按照收益、风险做象限归类,积累的数据多了,也算是选出了不错的基金,但因为没有数据权限,只能一个一个地收集数据,效率实在太低了。
其实,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就行了 。
我只是买几支基金而已,又不是要成为专业的投资顾问。我用过招商银行的“五星之选”,专业团队从市场上过万只基金中筛选出200只左右优质基金,瞬间缩小了基金池,从两百多只基金里挑选总比从一万多只基金里挑容易一些。而且从风格、到成立时间、基金规模,甚至还有夏普率、回撤控制、调仓胜率等,各种筛选搭配可以快速选出想要的基金,相对以前画的象限图,不仅维度更多,而且更高效,再也不用一个一个填数据。更重要的是,依靠招行这样的大平台,也不担心买到不靠谱的产品。
2)如何买进卖出
“低点买进,高点卖出”只是臆想中的操作,实际的买入点只要不在山顶就很开心了。
为了更清楚地看到自己的买入点、卖出点,绘制了基金的曲线图,不求在最低点买进,只求比上一次的买进点低。
3. 理财后的总结 1)掌握基金分布
总结的前提是你要有足够的了解,知道自己买了哪些行业的基金,主要的持仓股票是哪些,管理的基金经理是谁……等等。
维度越多,了解得越全面,但这也代表着工作量成倍增加。之前为了掌握自己的基金分布,基本需要两个小时以上在Excel中罗列出所有的基金以及持仓,按照行业分类慢慢梳理,不免让人头晕眼花。直到招商银行App上线了“基金持仓透视”功能,我再也没有去更新自己的图表了——因为相对于手绘图表的行业分布,招行App中还新增了重仓股票、重仓股风格、基金表现(夏普比率、最大回撤)、基金经理,不仅更全面,而且以前两小时起步的工作量现在只需要一秒,打开就可以看到。
2)如何总结方法
基金收益的高低到底和什么有关?是操作次数还是操作时机?保持怎样的操作频率是收益率最高的……带着这些疑问,我开始总结自己基金操作中的方法。
比如以收益率和操作次数为 Y1 轴和 Y2 轴,研究操作次数和收益率的关系,发现以自己的风险偏好,“多看少动”有更大的概率获得更高收益。还有对收益率高的基金是应该继续买入还是开始卖出,通过收益占比和持有占比研究买入和卖出的关系,发现“强者恒强”……
当然总结出来的方法并不一定适用所有基金,但是这种方法的总结却让我更加了解基金,也培养出了自己的理财理念和操作习惯。
3)如何面对异动
异动似乎是个常态,尤其是在 A 股这个市场上。
到现在我也没有想到更好地面对异动的方法,除了陪伴。虽然平时插科打诨说“看你们赚钱,比我自己亏钱还难受”,但是市场发生异动时,多看一看,聊一聊,发现大家都还在,便也不再那么慌张了。
依然深刻记着 A 股跌到 3000 点以下的那几天,周围朋友都阴沉着不说话,忽然有个老哥说了句“浮亏不是亏,迟早会回来的”,原来大家还都在场,瞬间安慰了!
三、回归工具本身 回想自己第一次使用招商银行App中“投资百宝箱”功能的时候,其实并不知道这个功能在哪里,只是下意识地看到宣传,好奇心驱使下在招行App首页搜索框搜了下,然后直达结果。就像微信产品经理张小龙主推首页搜索框可以搜到一切相关功能,而不应该根据页面承载属性不同做相应的割裂。
好的交互体验就是应该这么顺畅,还贴心地根据搜索频率和类别,分成了“大家都在找”、“功能”、“产品”……
还有“AI小招”,本来以为只是普通的消息推送,直到某次大盘异动,我花了好长时间都没找到相关资料的时候,打开招商银行App,习惯性地消除小红点时发现 AI小招已经在大盘异动几分钟后就推送了消息给我,还有相关解读,真是太贴心了。
最近的“个人养老金”也是第一时间告诉我,还有财务分析、持仓解读、收益归因等。尤其关注到最新上线 11.0.0 版本的“长辈版”,回想起之前教父母下载银行App,教他们转账……
这些关注到每一位用户的实际需要,追求每一位用户的极致体验,确实让我感动——尤其是当很多金融App还在解决页面崩溃、加载不出来这些问题的时候。招商银行App的体验和服务确实帮助了很多, 我并不是招商银行的忠实用户,只是招商银行App的功能让我离不开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理财是一件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晚的事情,但是使用什么样的工具却会影响你是否可以坚持下去。
工具只是手段,理财的核心在于方式,正是工具带来的效率提升,才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思考方式本身 。
就像文章开头说的:理财是那颗最先种下的种子,但是使用什么样的工具,如何总结经验,就像用什么锄头,什么时候浇水,才会让理财的种子健康发芽,茁壮成长,早日收获财富的果实。
本文由 @惮惮 投稿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
ChatGPT 爆火之后,阿法狗团队也拿出了一个王炸产品
设计动态 2022-12-14ChatGPT 热潮未歇,新的风暴已经出现。 12 月 10 日,马斯克发了条推文:「似乎每周都有新的 Al 进步。」 让他有感而发的,是 Google 旗下 DeepMind 的 Dramatron。 Dramatron 比起 ChatGPT 更专精,是一种AI 工具或 AI 模型算法的出现正在逐步开拓人们的想象空间,比如前段时间的聊天 AI ChatGPT,再到可以帮助编写剧本的 AI 工具 Dramatron,人们一方面惊叹于 AI 人工智能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开始思考起一个问题,即 AI 的出现,对创意的发掘是扼制,还是助推。
ChatGPT 热潮未歇,新的风暴已经出现。
12 月 10 日,马斯克发了条推文:「似乎每周都有新的 Al 进步。」
让他有感而发的,是 Google 旗下 DeepMind 的 Dramatron。
Dramatron 比起 ChatGPT 更专精,是一种用来编写戏剧和电影剧本的 AI 工具。
三句话不能让别人为我花 18 万,但一句话让 AI 帮我写了个剧本,并不是个段子。
一、一句话就能写剧本,但还不能独立行走 Dramatron 到底怎么玩?只要你给出「一句话大纲」(log line)描述戏剧冲突,Dramatron 就能生成标题、人设、情节、场景和对话。
比如,「一句话大纲」可以是「詹姆斯发现他是一个恶魔,他将被驱魔」。
但 Medium 网站的作者 Tristan Wolff 指出,这句话缺少基本的叙事元素,例如主角的目标和对手,所以生成的结果平平无奇,角色只有詹姆斯和驱魔人,标题也是干巴巴的「詹姆斯的驱魔」。
如果把大纲补充为「詹姆斯发现自己是恶魔,他将被驱魔,他不得不在善与恶之间做出选择」,并加入一个额外的角色——詹姆斯的恋人,效果就会好得多。
故事也就变成了,詹姆斯的恋人在詹姆斯死后受尽折磨,后来发现詹姆斯以恶魔的形式生活在自己体内,标题则取为「内心的恶魔」,有了多重的文学意味。
在输入大纲之后,你可以多次生成标题、人设等结果直到满意,或者直接动手编辑当前的结果,甚至回到大纲推倒重来,相当于和 AI 在交互过程里共同编写脚本。
所以,Dramatron 的定位其实是人机「共同写作」(co-writing)工具,还无法独立行走。
Dramatron 是如何开发出来的?类似其他生成式 AI,Dramatron 也有一个大型语言模型 Chinchilla 作为「靠山」。不过,OpenAI 的 GPT-3 等大模型也可以用来部署 Dramatron。
值得一提的是,内容的连贯性对于戏剧和电影来说是基础,但对大型语言模型来说是一件难事。因为它们并没有真的理解内容,生成的文本其实是概率计算的结果。Dramatron 的特点就在于,在这方面下了许多功夫。
一方面,Dramatron 通过「分层故事生成」的方法生成脚本,运用了具备结构化生成能力的提示词链(prompt chaining)。
从你输入的「一句话大纲」开始,Dramatron 先是创建标题和角色,生成的角色被当作提示词,用来生成情节和场景……如此递进,最后将这些元素全部组合起来生成对话。
另一方面,Dramatron 学习了两种经典的叙事结构:
一是德国剧作家 Gustav Freytag 的金字塔结构,它列出了写故事的七个关键步骤,包括阐述、触发事件、上升动作、高潮、下降动作、解决方案和结局。
二是英雄旅程(Hero’s journey),主线围绕一个踏上冒险旅程的英雄,这个人物会在一个决定性的危机中赢得胜利,然后得到升华转变或带着战利品归返到原来的世界。
Dramatron 究竟有几板斧,还是要内行说了算,DeepMind 请了 15 位剧作家和编剧体验了2个小时。
参与体验的编剧们反馈,Dramatron 的输出结果可能是「公式化的」,它的「分层故事生成」结构也并不适合所有作家。
与此同时,他们中的大部分认同 Dramatron 是有帮助的,愿意将它当做创意工具,用来构建世界观,或者改变角色或情节从而探索不同的故事。
加拿大即兴剧院 Rapid Fire Theatre,已经将与 Dramatron 共同创作的剧本搬上了舞台,受到了不少好评。
在本职工作仍待进步之外,初出茅庐的 Dramatron 还有不少问题。
一个是版权问题,它的输出结果可能包含训练时的原材料,需要人力搜索和检查;一个是道德问题,它可能重现语料库的偏见和刻板印象,Google 建议让 Perspective API 工具出手,帮助识别「有毒」的文字。
12 月 10 日,DeepMind 开放了试玩版,但不知道什么原因很快关闭,现在网站只剩下关于 Dramatron 的论文和简介。
二、AI 揽过编剧活,在智障和智能之间反复横跳 AI 写的剧本其实很早就有,但是总被当成笑话看,成了整活区的一道道风景。
去年 10 月,Netflix 与作家、喜剧演员 Keaton Patti 合作,给 AI 看了 40 万小时的恐怖片,然后让 AI 自己写一个原创剧本。40 万小时约等于 45 年,至少 AI「看」电影的速度比我们快多了。
最终影片长约 4 分钟,名为「谜题先生希望你少活一点」,不仅有《电锯惊魂》《十三号星期五》《我知道你去年夏天干了什么》等电影的影子,还写出了「祝你买棺材有优惠券」「他喝醉了却被清醒所困扰」「我有几个家庭」等不少介于荒诞和合理间的台词。
再配合「学了三年动画」水平的僵硬肢体和敷衍画风,有网友发出了这样的感慨:「AI 写恐怖剧本可能为时尚早,但写喜剧已经炉火纯青。」
类似地,看了 1000 小时蝙蝠侠电影的 AI 写了个剧本,最后被做成了有声漫画,其中一个情节是,小丑送给蝙蝠侠一个兑换新父母的优惠券,但优惠券已经过期,小丑的性格被 AI 抓住了神髓。
这些或喜剧或恐怖的 AI 剧本,比「狗屁不通文章生成器」写得好多了,细品还挺有意思,似乎有潜台词和言外之意,带着某种「思考」,但它们并不知道人类为什么发笑。
在 Dramatron 出来之前,也有人基于大型语言模型,让 AI 写正儿八经的电影剧本。
YouTube 博主@Bradius 在看完《蜘蛛侠:英雄无归》后,好奇 AI 能不能写出这样的剧情,甚至与两亿美元的大制作相提并论。
于是,他在GPT-3用英文输入了一句话:「以下是下一部 MCU(漫威电影宇宙)蜘蛛侠电影的完整泄露脚本。」
结果让他大吃一惊,GPT-3 给了他 21 页的脚本,情节起伏、结构紧凑,既讲了彼得·帕克和迈尔斯·摩拉勒斯(多重宇宙设定中的黑人蜘蛛侠)围殴反派克莱文,还穿插了漫威高管打算缩减下一部蜘蛛侠电影预算的桥段。
不知道 AI 是不是在讽刺好莱坞的大片制度和流水线式生产电影。当大制作电影越来越缺乏新意,让 AI 替代部分人类编剧,看来没有什么问题,说不定还会有意料之喜。
虽然没有 Dramatron 那么「垂直」,最近的 AI 顶流 ChatGPT 也可以充当「文案工具人」,写周报、诗歌甚至剧本。
知乎答主、卡耐基梅隆大学机器人系博士@田渊栋尝试向 ChatGPT 投喂中英文片段,大致结果并不差,但发现「一些深层次的想像力和联系能力仍然缺失,情节的关键部分还需要作者自己去开拓并且诱导 AI 系统来完成」。
目前,大型语言模型的一个限制是,它们只能根据给定的训练数据,根据某些单词或单词序列一起出现的概率来生成文本,依靠大模型、大数据、大算力「大力出奇迹」,但并不真正理解自己在「说」什么,回答并不总是连贯或者有意义。
但仅从结果来看,让它们从自然语言的文本里,提取出人类觉得说得通、甚至眼前一亮的叙事,已经不是小概率事件。
前段时间,「小帅小美式」的电影解说也引起了讨论,这类电影解说是短平快的「电子榨菜」,由AI配音讲述主角是如何意外地遭遇了意外。
为了解说得精彩,它们将人物标签化,选取最猎奇或悬疑的情节添油加醋,常常不遵从电影原意,既不是电影,也不是解说。
这部分的工作以后由 AI 完全代劳,应该是不在话下,实现电子榨菜的全自动化。
三、AI 是用来激发创意,还是让创意更难得 写文章、做视频、玩音乐、当画家,AI 今年的进步一日千里,让任何人类个体望尘莫及。
我们常说,AI 可以作为创意工具,但在 AI 面前,人类是在让渡自己的角色,还是享受新的角色?我们越来越需要和 AI 合作,是在激发创意还是扼杀创意,创意本身被摆在了一个怎样的位置?
眼下有一些人类和 AI 写作的例子,看起来人类还是更不可替代的那一个。
比如,除了 Dramatron,Google 还计划基于对话神经语言模型 LaMDA,开发 AI 写作工具 Wordcraft,目前还在实验阶段。
Wordcraft 是一种专门服务虚构作品的文本编辑器,你可以输入一个开头让它续写,或者用它加工句子和充实语料库。
为了测试 Wordcraft,Google 邀请了 13 位专业作家体验。作家们一致认为,Wordcraft 不会很快取代作家,它不擅长独特的叙事风格,比喻老套,措辞平庸,同时避开了卑劣的角色。
当然,他们也得出了一个共识,就像其他所有 AI 工具一样——用 Wordcraft 激发创意是可行的。
不够完美的 AI 还会再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与此同时,豆瓣有「文字失语者互助联盟」等小组,对于人类来说,组织文字的逻辑,清楚地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情绪,竟然成了越发困难的事。
相似地,为了提高 AI 生成的质量,Prompt engineers(提示语工程师)这个新工种应运而生,在 PromptBase 等平台,你需要特定的某种艺术风格,可以向他们求助。
但这项工作同样可以由 AI 上阵,比如用 ChatGPT 形成一段文字,再把文字输入给 StableDiffusion,生成的画作一般比自己直接输入描述好看很多。
那么,当我们有了「一句话大纲」的脑洞,却无法联想到更多的细节把它完整铺陈,不得不求助于 AI 时,是一种无奈选择,还是物尽其用?
乐观一点地想,AI 理应增强而不是取代人的劳动,但如果将时间维度拉得更长一些,可能就不再是这样。
OpenAI 的首席执行官 Sam Altman 认为,「作为创意工具」将在很长时间内成为 AI 的重要应用,但当我们展望一百年,AI 最终可能全权代劳完整的创意工作。
如果你在 10 年前问人们,AI 将如何产生影响,大多数人都非常有信心,你会首先听到它出现在工厂等地,然后它将用于低技能的白领工作,再是程序员等高技能、高智商的工作。最后,也许永远不会,它将取代创造性的工作。但是,它正朝着另一个方向发展。
这其实是一个提醒,我们可能并不真的清楚,对于人类或者 AI 来说,什么技能是容易的,什么技能是简单的,什么工作绞尽脑汁,什么工作不费脑细胞。我们也渐渐意识到,在 AI 涉猎的领域,早点熟练运用 AI 的人,才可能留在未来。
作者:张成晨
原文标题:ChatGPT 爆火之后,阿法狗团队拿出了一个王炸产品,马斯克看了也点赞
来源公众号:爱范儿(ID:ifanr);连接热爱,创造不同。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爱范儿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
一个颜色赚2亿美元?聊聊数据主宰下的产品设计
UI交互 2022-12-142009 年 Google 做了这样一个试验:用 41 种蓝色作为链接色,呈现在搜索结果页中,追踪它们带来的点击率,最终色值#2200CC 脱颖而出。据报道,该色值相较于其它蓝色,每年多为 Google 带来 2 亿美元的利润,可谓相当可观。数据结果显示,链接色越偏向绿色效果也就是他们的核心数据越差,越偏向蓝色效...2009 年 Google 做了这样一个试验:用 41 种蓝色作为链接色,呈现在搜索结果页中,追踪它们带来的点击率,最终色值#2200CC 脱颖而出。据报道,该色值相较于其它蓝色,每年多为 Google 带来 2 亿美元的利润,可谓相当可观。
数据结果显示,链接色越偏向绿色效果也就是他们的核心数据越差,越偏向蓝色效果效果越好。
这不是个例,全世界许多互联网公司,包括 58,都在做着类似的事情——用数据来做设计决策。线上同时跑着许多版控制变量的测试方案,制定一个核心数据指标,有可能是点击率、停留时长或是日活跃用户数,保留数据效果好的那一版继续设计与试验,无限寻找并趋近商业与设计的平衡点。这便是数据驱动设计的一个缩影,它概括了数据在这类产品中的主宰地位。
数据设计干货:
如何构建数据体系设计方法论?五大章节帮你掌握! 作为一名用户体验设计师,在工作中最常出现的痛点有两个:一个是如何让方案获得各个角色的认可,顺利的将方案推行下去;另一个是项目上线之后,设计产出和设计价值如何体现。
阅读文章 >
一、提问与挑战 看到 Google 的链接色试验,结合日常工作中数据的地位,难免会提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不测试第 42 种蓝色?为什么只测蓝色,而不测其它颜色?
下图也是一个有关于颜色的案例,绿色与红色两个开始按钮,进行 AB 测。绿色在国际上都与顺畅通过有强烈的隐喻连接,而红色往往代表着错误与禁止。但是最终数据显示,红色按钮版本的转化率要优于绿色 21%。不知道这样的结果,是否能支持了这个产品将红色按钮推全量。
为什么公认的更好的设计方案,最终数据不一定好看?数据至上的大环境下,我们是否会逐渐失去对产品的直觉判断能力?用户的每个决策简化为一个简单的逻辑动作,这背后一定是科学正确、无懈可击的么?
要解答这些问题与挑战,需要先搞清数据驱动设计的优势所在。
二、生存的土壤 数据驱动设计之所以能够有生存的土壤且不断发展,总结市面上的沉淀,有以下几点:
1. 利于团队理解
一般来讲,产品的核心价值导向是抽象的,为产品制定核心指标的过程就是将它具象的过程。具体的核心指标,相比于一个抽象的价值观,更有助于整个团队的理解。
2. 拥有可操作性
核心指标制定后,能够有相应的公式对指标进行拆分,而拆分后的指标可以指导团队在各个环节去不断优化,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3. 符合产品节奏
许多互联网产品,由于市场环境也好、企业基因也好、产品生命周期也好,都希望小步快跑去快速迭代。数据驱动的产品,方便快速试错,不断调整方向。
4. 便于向上管理
广义的向上管理,包括个人对 leader 的汇报、项目组对高层的总结,甚至创业公司对投资机构的宣讲,这些场景有数据的加持,会使工作进展、项目成果、发展潜力更可被感知,从而争取更多的资源倾斜。
三、数据陷阱 数据驱动固然有它的优势,但这不意味着它是完美的理论。
1. 核心数据难制定
产品制定核心数据的过程,必然伴随着近似与误差。因为没有绝妙的数据指标能够完全等同于产品给用户带来的价值。
举例来看,一款交友产品中「用户在这儿玩得开心」是核心价值,那么核心数据是用户停留时长、互动信息数量,还是 App 打开次数?如果用户停留时长高,但仅打开过一次手机意味着什么;如果用户频繁打开手机却没来往过几条信息又是什么场景;如果用户信息数量很多,但每天多次只打开不回复社交信息,那 ta 是怎样的用户?
可是这些数据乍一看都是「玩得开心」的近似代表,却都有它们自己的局限。这就告诫我们一定要注意数据陷阱。
2. 避免虚荣指标
设计工作中,会出现数据指标有所提升,但最终产品收益不大的情况。其原因可能在于虚荣指标。虚荣指标 Looker 创始人 Lloyd Tabb 把虚荣指标与明确指标的差异总结如下:
举例,对于家服平台来说,58 到家 App 并不是像其它 C 端用户一样只要登录就可以,用户需要在线完成购买服务的流程,才能称之为活跃用户:找服务、选服务、完成购买并完成线下服务。所以通过签到领奖励等运营手段带来的打开、注册/登录行为只是一些数据,除了为当天增加一个日活外,没有更多作用。所以 App 下载量、注册登录用户数便是 58 到家的虚荣指标,下单量才是精准指标。
3. 代入到更宽广的层级
设计一样东西通常需要把它置于它所属的更大的环境中来衡量,这是我从建筑师 Eliel Saarinen 的设计理念中学到的东西。互联网短短发展数十载,但是人们对于设计的探寻已经绵延千百年。建筑学——更是集概念性、落地性与时间沉淀于一身的学科。非常值得借鉴学习。
建筑学如此,互联网产品的设计也如此。部分数据未能真实反应产品使用的情况,可能是因为没有把小的设计环节放置在整个流程中 → 没有把设计流程放置在整个产品的使用中 → 甚至,再进一步——没有把产品的使用放置在用户的日常手机使用中。如果我们在更长更广的视角去看待设计环节的数据驱动验证,很可能发现那个关键数据只是整个链条中的小小切片。它只能反应上下游关系,而无法真正地指导整套设计方案的产出。
举例,58 到家 App 首页的 feed 模块,上线了双栏内容穿插 sku,与单栏场景化 sku 的灰度测试。预想中,后者能够为目标不明确的用户打造许多场景化的需求温床,促使用户根据场景提示来完成下单。
数据情况:之前该该环节的核心数据定为了点击率,这就没有做到把这个小的设计环节放置到整个流程当中,也没有选用最核心的数据——即订单转化率,来衡量这个设计的好坏。如果仅看点击率,后者效果不佳,但如果看订单转化便扳回比分。
再结合用户体验的直觉与经验:场景化 sku 的用户心智引领路径过长,不适用于若干行列表的呈现方式,会造成用户的疲劳感。相信后续针对后一版本的优化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还有些情况,一个核心指标确实无法反映设计的好坏,可以尝试增加二级指标,这也是代入到更大层级的一个方式。
举例,假设 58 到家有 20%的用户是我们判断的高价值用户,他们贡献 80%的收入。那么我们在针对与收入相关的核心指标做版本迭代时,会不断向着 20%的用户倾斜。但是剩下 80%的用户,他们可能对于产品的增量拥有更大的想象空间,在优化核心指标的同时,可能会牺牲掉产品长远发展的可能性。
所以增加并观测有关 80%非核心用户的二级指标,争取达到短期效益目标和长期增长目标的双保险。
四、其他驱动 经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发现数据驱动设计这件事本身,有利有弊,如果要做得科学有指导意义,难度并不小。那现行条件下,是否有其它驱动能够将其代替?假说驱动、理论驱动、直觉驱动以及神经营销学等等都是与之并列的驱动方式。其中直觉驱动与数据驱动最为不同。
1. 直觉驱动
罗翔老师讲刑法,说有些同学学了法之后,就失去了人性,失去了老百姓都懂的朴素价值观。做设计一样,我们判断一个设计好坏的时候,如果代入了太多复杂的设计方法论、数据验证理论、产品营销思维,就容易忘掉最朴素的设计直觉与价值判断。
2. 神经营销学
有关神经营销学,有一些耳熟能详的典故,如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的盲测。推荐 TED 演讲《神经营销: 消费者决策的新科学 Neuromarketing: The new science of consumer decisions》,内有详实的案例。
3. 最重要的关卡
最后回到产出设计方案的人—— 设计师 自己。在发出交付邮件的那一刻,是否感到骄傲;上线后的某一天是否会很开心看到自己的设计;年终总结时是否愿意把它提交到团队的设计年鉴当中。这些问题的回答如果都是肯定的,我想这个设计不会差。
最后 回到最初的 41 种蓝色,无独有偶,2010 年 Microsoft 的 Bing 也做了类似的试验。最终确定了该搜索引擎的链接色——#0044CC。据报道,如果把额外的广告点击量和用户参与度考虑在内,每年能增加8000万美元的收入(考虑到Bing的市场份额远小于Google,Bing链接蓝的收益增长,从百分比来看要高得多)。
看到这里,你是否对这两个互联网巨头的试验结果产生了一丝怀疑,Google 与 Bing 的用户,是否有如此大的差异,以至于这两个冠军蓝色看起来截然不同?有没有一种可能,人类的社会活动、心理状态以及使用产品时辅助做决策的潜意识等等这些,根本无法用数据去概括与总结?那数据驱动设计的根基,是否不复存在?
这让我想到老友记中,Phoebe 让 Ross 这个古生物学博士,对进化论产生了动摇。当 Ross 松口后,Phoebe 对他说「How are you going to work tomorrow?」
回到设计,这篇文章充满自相矛盾的假说与推演,既没有自圆其说,也没有明确立场。只是希望能够信马由缰地把有关数据的一些思考记录下来。接下来,你将用什么作为你的设计驱动?
欢迎关注「58UXD」的微信公众号:
-
一个颜色赚2亿美元?聊聊数据主宰下的产品设计
UI交互 2022-12-142009 年 Google 做了这样一个试验:用 41 种蓝色作为链接色,呈现在搜索结果页中,追踪它们带来的点击率,最终色值#2200CC 脱颖而出。据报道,该色值相较于其它蓝色,每年多为 Google 带来 2 亿美元的利润,可谓相当可观。数据结果显示,链接色越偏向绿色效果也就是他们的核心数据越差,越偏向蓝色效...2009 年 Google 做了这样一个试验:用 41 种蓝色作为链接色,呈现在搜索结果页中,追踪它们带来的点击率,最终色值#2200CC 脱颖而出。据报道,该色值相较于其它蓝色,每年多为 Google 带来 2 亿美元的利润,可谓相当可观。
数据结果显示,链接色越偏向绿色效果也就是他们的核心数据越差,越偏向蓝色效果效果越好。
这不是个例,全世界许多互联网公司,包括 58,都在做着类似的事情——用数据来做设计决策。线上同时跑着许多版控制变量的测试方案,制定一个核心数据指标,有可能是点击率、停留时长或是日活跃用户数,保留数据效果好的那一版继续设计与试验,无限寻找并趋近商业与设计的平衡点。这便是数据驱动设计的一个缩影,它概括了数据在这类产品中的主宰地位。
数据设计干货:
如何构建数据体系设计方法论?五大章节帮你掌握! 作为一名用户体验设计师,在工作中最常出现的痛点有两个:一个是如何让方案获得各个角色的认可,顺利的将方案推行下去;另一个是项目上线之后,设计产出和设计价值如何体现。
阅读文章 >
一、提问与挑战 看到 Google 的链接色试验,结合日常工作中数据的地位,难免会提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不测试第 42 种蓝色?为什么只测蓝色,而不测其它颜色?
下图也是一个有关于颜色的案例,绿色与红色两个开始按钮,进行 AB 测。绿色在国际上都与顺畅通过有强烈的隐喻连接,而红色往往代表着错误与禁止。但是最终数据显示,红色按钮版本的转化率要优于绿色 21%。不知道这样的结果,是否能支持了这个产品将红色按钮推全量。
为什么公认的更好的设计方案,最终数据不一定好看?数据至上的大环境下,我们是否会逐渐失去对产品的直觉判断能力?用户的每个决策简化为一个简单的逻辑动作,这背后一定是科学正确、无懈可击的么?
要解答这些问题与挑战,需要先搞清数据驱动设计的优势所在。
二、生存的土壤 数据驱动设计之所以能够有生存的土壤且不断发展,总结市面上的沉淀,有以下几点:
1. 利于团队理解
一般来讲,产品的核心价值导向是抽象的,为产品制定核心指标的过程就是将它具象的过程。具体的核心指标,相比于一个抽象的价值观,更有助于整个团队的理解。
2. 拥有可操作性
核心指标制定后,能够有相应的公式对指标进行拆分,而拆分后的指标可以指导团队在各个环节去不断优化,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3. 符合产品节奏
许多互联网产品,由于市场环境也好、企业基因也好、产品生命周期也好,都希望小步快跑去快速迭代。数据驱动的产品,方便快速试错,不断调整方向。
4. 便于向上管理
广义的向上管理,包括个人对 leader 的汇报、项目组对高层的总结,甚至创业公司对投资机构的宣讲,这些场景有数据的加持,会使工作进展、项目成果、发展潜力更可被感知,从而争取更多的资源倾斜。
三、数据陷阱 数据驱动固然有它的优势,但这不意味着它是完美的理论。
1. 核心数据难制定
产品制定核心数据的过程,必然伴随着近似与误差。因为没有绝妙的数据指标能够完全等同于产品给用户带来的价值。
举例来看,一款交友产品中「用户在这儿玩得开心」是核心价值,那么核心数据是用户停留时长、互动信息数量,还是 App 打开次数?如果用户停留时长高,但仅打开过一次手机意味着什么;如果用户频繁打开手机却没来往过几条信息又是什么场景;如果用户信息数量很多,但每天多次只打开不回复社交信息,那 ta 是怎样的用户?
可是这些数据乍一看都是「玩得开心」的近似代表,却都有它们自己的局限。这就告诫我们一定要注意数据陷阱。
2. 避免虚荣指标
设计工作中,会出现数据指标有所提升,但最终产品收益不大的情况。其原因可能在于虚荣指标。虚荣指标 Looker 创始人 Lloyd Tabb 把虚荣指标与明确指标的差异总结如下:
举例,对于家服平台来说,58 到家 App 并不是像其它 C 端用户一样只要登录就可以,用户需要在线完成购买服务的流程,才能称之为活跃用户:找服务、选服务、完成购买并完成线下服务。所以通过签到领奖励等运营手段带来的打开、注册/登录行为只是一些数据,除了为当天增加一个日活外,没有更多作用。所以 App 下载量、注册登录用户数便是 58 到家的虚荣指标,下单量才是精准指标。
3. 代入到更宽广的层级
设计一样东西通常需要把它置于它所属的更大的环境中来衡量,这是我从建筑师 Eliel Saarinen 的设计理念中学到的东西。互联网短短发展数十载,但是人们对于设计的探寻已经绵延千百年。建筑学——更是集概念性、落地性与时间沉淀于一身的学科。非常值得借鉴学习。
建筑学如此,互联网产品的设计也如此。部分数据未能真实反应产品使用的情况,可能是因为没有把小的设计环节放置在整个流程中 → 没有把设计流程放置在整个产品的使用中 → 甚至,再进一步——没有把产品的使用放置在用户的日常手机使用中。如果我们在更长更广的视角去看待设计环节的数据驱动验证,很可能发现那个关键数据只是整个链条中的小小切片。它只能反应上下游关系,而无法真正地指导整套设计方案的产出。
举例,58 到家 App 首页的 feed 模块,上线了双栏内容穿插 sku,与单栏场景化 sku 的灰度测试。预想中,后者能够为目标不明确的用户打造许多场景化的需求温床,促使用户根据场景提示来完成下单。
数据情况:之前该该环节的核心数据定为了点击率,这就没有做到把这个小的设计环节放置到整个流程当中,也没有选用最核心的数据——即订单转化率,来衡量这个设计的好坏。如果仅看点击率,后者效果不佳,但如果看订单转化便扳回比分。
再结合用户体验的直觉与经验:场景化 sku 的用户心智引领路径过长,不适用于若干行列表的呈现方式,会造成用户的疲劳感。相信后续针对后一版本的优化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还有些情况,一个核心指标确实无法反映设计的好坏,可以尝试增加二级指标,这也是代入到更大层级的一个方式。
举例,假设 58 到家有 20%的用户是我们判断的高价值用户,他们贡献 80%的收入。那么我们在针对与收入相关的核心指标做版本迭代时,会不断向着 20%的用户倾斜。但是剩下 80%的用户,他们可能对于产品的增量拥有更大的想象空间,在优化核心指标的同时,可能会牺牲掉产品长远发展的可能性。
所以增加并观测有关 80%非核心用户的二级指标,争取达到短期效益目标和长期增长目标的双保险。
四、其他驱动 经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发现数据驱动设计这件事本身,有利有弊,如果要做得科学有指导意义,难度并不小。那现行条件下,是否有其它驱动能够将其代替?假说驱动、理论驱动、直觉驱动以及神经营销学等等都是与之并列的驱动方式。其中直觉驱动与数据驱动最为不同。
1. 直觉驱动
罗翔老师讲刑法,说有些同学学了法之后,就失去了人性,失去了老百姓都懂的朴素价值观。做设计一样,我们判断一个设计好坏的时候,如果代入了太多复杂的设计方法论、数据验证理论、产品营销思维,就容易忘掉最朴素的设计直觉与价值判断。
2. 神经营销学
有关神经营销学,有一些耳熟能详的典故,如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的盲测。推荐 TED 演讲《神经营销: 消费者决策的新科学 Neuromarketing: The new science of consumer decisions》,内有详实的案例。
3. 最重要的关卡
最后回到产出设计方案的人—— 设计师 自己。在发出交付邮件的那一刻,是否感到骄傲;上线后的某一天是否会很开心看到自己的设计;年终总结时是否愿意把它提交到团队的设计年鉴当中。这些问题的回答如果都是肯定的,我想这个设计不会差。
最后 回到最初的 41 种蓝色,无独有偶,2010 年 Microsoft 的 Bing 也做了类似的试验。最终确定了该搜索引擎的链接色——#0044CC。据报道,如果把额外的广告点击量和用户参与度考虑在内,每年能增加8000万美元的收入(考虑到Bing的市场份额远小于Google,Bing链接蓝的收益增长,从百分比来看要高得多)。
看到这里,你是否对这两个互联网巨头的试验结果产生了一丝怀疑,Google 与 Bing 的用户,是否有如此大的差异,以至于这两个冠军蓝色看起来截然不同?有没有一种可能,人类的社会活动、心理状态以及使用产品时辅助做决策的潜意识等等这些,根本无法用数据去概括与总结?那数据驱动设计的根基,是否不复存在?
这让我想到老友记中,Phoebe 让 Ross 这个古生物学博士,对进化论产生了动摇。当 Ross 松口后,Phoebe 对他说「How are you going to work tomorrow?」
回到设计,这篇文章充满自相矛盾的假说与推演,既没有自圆其说,也没有明确立场。只是希望能够信马由缰地把有关数据的一些思考记录下来。接下来,你将用什么作为你的设计驱动?
欢迎关注「58UXD」的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