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宝洁和欧拉闪电猫,看产品定位启示

    设计动态 2022-12-13
    产品定位,本质是卡位,细分场景的卡位。 一、宝洁的神定位启示 宝洁的案例几乎可以说是产品定位的一个无敌经典案例了。 我们知道洗发水行业中比较知名的有飘柔、潘婷、清扬、海飞丝、沙宣、施华蔻、力士、巴黎欧莱雅、卡诗、吕等国外品牌,国产洗发水品牌有蜂花、拉芳、霸王、

    做任何互联网产品定位和做B端Saas产品定位时,都需要不断去思考,还有哪些细分类目、细分领域还没有被占领。本文举例分析了从宝洁和欧拉闪电猫中可以得到哪些产品定位启示,一起来看看吧。

    产品定位,本质是卡位,细分场景的卡位。

    一、宝洁的神定位启示 宝洁的案例几乎可以说是产品定位的一个无敌经典案例了。

    我们知道洗发水行业中比较知名的有飘柔、潘婷、清扬、海飞丝、沙宣、施华蔻、力士、巴黎欧莱雅、卡诗、吕等国外品牌,国产洗发水品牌有蜂花、拉芳、霸王、阿道夫、索芙特、好迪、蒂花之秀、靓妆等品。

    我能一下子说出这么多品牌,我都佩服我自己。不,其实是扒来的。

    如此之多的洗发水产品和品牌,这竞争程度堪比厮杀啊,谁能跑出来占领一个细分市场,都得掉一层皮啊。

    但是你知道吗,这其中像飘柔、海飞丝、潘婷等耳熟能详的品牌其实都是宝洁公司旗下的。

    为什么它能做出这么多市场知名的品牌,还能形成可复制的效应?

    这其实是因为他每次都能精准的找到新品的市场定位,并快速占领用户心智。

    传统意义上,洗发水一般分为去屑和护理两种类型。

    第一步就是品类的选择,也叫品类定位。

    宝洁旗下海飞丝这个品牌的定位就是去屑的洗发水,占据了去屑的这个品类,之后的广告全都围绕去屑这个中心进行,而其他公司的洗发水却没意识到这点,所以海飞丝轻易的进入消费者的心智中,有效去除头屑成为海飞丝深受全球消费者喜爱的最出色的功效,所以用户想到去屑洗发水第一就会想到海飞丝。

    这就是占领用户心智。

    而飘柔的诞生,则是宝洁发现用户洗头发除了去屑之外,还希望能够让头发柔顺,于是创造了飘柔这个新品,快速占据客户心智中柔顺洗发水这个空白位置。

    接下来宝洁顺水推舟,快速复制了:

    修护损伤洗发水品牌——潘婷; 草本精华系列洗发水——伊卡璐; 专业洗发、护发——沙宣。 可以说宝洁把产品定位的方法演绎到了极致,夸张到能张口就出一个新产品的程度。

    但其实,本质上它们都还是洗发水啊,只不过在配方上做了一些调整罢了。

    但是因为不同的产品对外宣称的功效和给用户的感知都是完全不同的, 每一个品都是针对一类具体问题进行彻底解决,绝不宣传定位之外的任何功效,极其聚焦。

    所以用户的认知,就会被导向成海飞丝就是为了去屑专门研发设计的,一定是最专业的。飘柔一定是为了柔顺专门研发设计的,一定是最专业的。

    你看, 用户根本不关心你里面用了什么原材料、什么高科技,用户关心的只是你所传达的产品口号,是不是我关心的痛点。

    换个角度看,倘若宝洁没有创造这么多细分场景的产品,而只是做了一个通用去屑的海飞丝,那么必然在未来和其他产品的竞争中,会落入下风。

    因为定位越细,越针对,竞争力就越大。

    两款面膜,一款的定位是帮助你补水,另一款的定位是帮助你补水,补水后能维持24小时。

    你看仅仅加了一层时间维度,产品的竞争力就差了十万八千里。

    假如我们再深想一下,对于让头发更加柔顺这个需求,我们还能不能更细分?

    比如我们知道头发分油性发质、干性发质、混合型发质、中性发质,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定位成帮助干性发质快速柔顺?再比如从年龄和性别角度出发,男女老少,他们的发质也有所差异,我们是不是可以定位成只为孩子定制的柔顺洗发水呢?

    我们发现当我们把场景不断细分的时候,定位的选择就多了起来,你并不需要再挤破头跟飘柔等几百个品牌去抢“更柔顺”这个用户认知。

    你只需要和几个对手去抢“干性发质快速柔顺”、“让孩子头发更柔顺”的二级定位了,瞬间市场就没有那么红海了是不是?

    甚至,你可以基于用户需求,完全创造一个新定位,并持续教育用户来开拓市场。

    霸王的崛起,其实就是抓住了一个新的大类目的定位,那就是用来解决现代人频繁脱发的痛点需求。

    本质上,定位其实就是去哪些细分领域占用户心智。

    定位可以从差异化品牌定位、人群定位、功能定位、成分差异化、包装差异化、服务差异等方面定位自身品牌,差异化品牌价值就是提高与竞品的辨识度,拉开与竞品的距离,帮助企业打造差异化营销。

    我们再看看小红书上的洗发水热词,其实是有很多细分场景的需求的。

    二、新能源车新宠闪电猫的启示 大家知不知道有一款车叫长城欧拉闪电猫,卖的非常好,我大概是年初就知道这个牌子了。这个名字一听就感觉非常牛逼哄哄,想一探究竟。

    当然他的外形确实没让人失望,具体长这样:

    初代的产品和甲壳虫非常像,最新款我看着挺像甲壳虫+保时捷的结合体。

    车身流线型,又不失可爱,纯电不耗油,车机系统还智能,很多女性消费者都被征服了,纷纷心甘情愿的掏钱买买买。

    我看了下价格,这车要18.98-26.98,其实价格并不非常便宜,但还是架不住女生尖叫着买它。

    我仔细想了下,为什么这款产品能这么火? 核心原因就是,它切中了女性用车市场上,喜欢汽车外形漂亮可爱的需求。 而望眼整个市场,在这之前居然没有一家车企专门定位女性用车上。

    传统燃油汽车市场的定位是怎么定位?那就是两厢、三厢、SUV,这纯属功能性定位啊,几十年如一日没有任何进化。

    后来新能源车开始大举入市之后,因为这些车企带有比较强的互联网思维,开始去打造一些新定位的概念,比如家庭用车,把车做的像一座移动的家,里面有电视、按摩、空调等等。而专门面向女性用户的买车需求,欧拉我觉得找的极其准确,那就是用好看的外形设计击中女性心理。

    就这一点,都比什么车子性能、品牌、操控来的有用的多。

    我还特地看了下数据: 2020年女性购车消费比例达到了22.28%,甚至超过了男性的22%,而且是逐年上升。而且其中新能源车主中女性占比达26.62%,是燃油车女车主的1.22倍。

    可见欧拉非常敏锐的洞察了汽车消费中,她经济正在成为一群不可忽视的力量,于是为女性量身定制了这么一款击中女性心理的新能源车。

    而之所以造型设计的很像甲壳虫、或者minicooper,甚至有点抄的嫌疑,无非是甲壳虫和minicoper已经被市场验证了非常受女性消费者的喜欢。

    这本质就是一种创新的市场定位,性别成为了这次定位的细分,新能源造就这次定位的机会,两者一起决定了这次定位的成功。

    三、给互联网/Saas产品定位的借鉴 其实我们在做任何互联网产品定位,做B端Saas产品定位, 都需要不断去思考,还有哪些细分类目、细分领域还没有被占领。

    甚至有些定位是需要创新的,比如以前我们很难想象,我们能随处就能骑一辆自行车(共享单车),比如我们从来没想过燃油车居然有着一日会被颠覆(新能源车),以及我看到现在面向宠物的周边能玲琅满目到让人震惊。

    其实定位,无论多细,无论是挖掘的还是创造的,本质都是去解决一部分的人需求的。

    未来能解决一大片需求的产品将会越来越少,取而代之是垂直的精准的解决其中一部分人的需求。

    像Saas产品,每次迭代的功能,本质上也只能很好的满足其中一小部分客户,你没法做到新功能,100%的存量都会用。

    但是我们不能忽视一点的是,当我们去解决10%的用户需求时,我们依然需要考虑你的新功能定位人群的数量级,虽然我们说越小越精准。

    但同时, 越小,受众越少,你的商业价值就越低。

    所以在差异化细分领域的定位,一定要和这个领域的用户群体的数量级、数量变化趋势做一个平衡。

    否则要么定位无敌,买的人寥寥。要么需要的人很多,定位毫无优势。

    专栏作家

    华叔的产品私塾,公众号:华叔的产品私塾,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10年以上B端Saas经验,电商平台产品总监。擅长产品规划、定位、构建产品竞争力、大型产品的0-1搭建和重构。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价值和趋势:数字广告发展的七个特征

    设计动态 2022-12-13
    一、广告业务是数字平台的必选项、必答题 人们能够以极低的费用订阅报纸杂志、收听广播、收看电视节目,是因为企业主的广告赞助分摊了成本。广告是纸媒、广播和电视的主要收入来源,也是数字平台最重要的盈利模式之一。 2021年,全球五大科技公司平均有40%的收入来自广告

    广告是国内外各大互联网公司的重要业务,而随着技术的发展,广告业务也在发生变化,我们需要把握好其中的价值和趋势。本篇文章就总结了数字广告发展的七个特征,对广告业务感兴趣的朋友,一起来看看吧。

    一、广告业务是数字平台的必选项、必答题 人们能够以极低的费用订阅报纸杂志、收听广播、收看电视节目,是因为企业主的广告赞助分摊了成本。广告是纸媒、广播和电视的主要收入来源,也是数字平台最重要的盈利模式之一。

    2021年,全球五大科技公司平均有40%的收入来自广告。其中,Alphabet和Meta因广告而生,广告分别贡献了81%和98%的收入。亚马逊和微软因广告而愈强,广告对它们由原本无关紧要变得举足轻重,成为不可或缺的业务模块。

    苹果因广告而更值得期待,去年推出APP跟踪透明度功能(App Tracking Transparency),开始发力广告业务。来自广告的收入虽不多,只有1%,但势头很猛,去年增长了238%(来源:Omdia)。Walmart、Uber、Netflix等新玩家也进军广告市场,把广告作为未来增长点。

    我国也是这样,根据Morketing数据,2020年五大互联网平台公司(腾讯、阿里巴巴、美团、拼多多、京东)平均有34.2%的收入来自广告。可以说,没有广告,就没有科技巨头。而且,不管哪种模式的数字平台似乎都在发力广告,例如电子商务、旅行预订、餐饮外卖、网络游戏、视频直播、在线地图、网约车等。广告成为每一家数字平台的必选项和必答题,不可回避,不能错失。

    二、广告业务为长期的技术研发和创新提供了物质保障 广告是数字平台之母,科技是数字平台之父。广告业务为关键数字技术研发和落地提供了有力牵引,是其需求之源。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研发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是一个长期漫长的过程,多数企业难以支撑。广告业务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石,为高科技提供了丰富应用场景,是5G、人工智能、区块链、虚拟现实和半导体等技术的变现途径,为创新业务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

    例如,Alphabet原本是一家搜索广告公司,来自广告的现金流支持组建了神秘的X实验室,推出了量子计算、自动驾驶、抗衰老、月球探测器等前沿创新业务。百度把自动驾驶作为自己的未来,技术研发需要长期大量的投入,其底气正是来自成熟的广告业务。

    广告不仅成就了Alphabet、Meta、亚马逊、百度等科技巨头,还催生出一批广告科技(AdTech)公司,诸如Magnite、PubMatic、Digital Turbine、TechTarget、The Trade Desk和Criteo等,成为孕育独角兽企业的热土。

    国之重器,从不是一开始就有的。我们需要从一条条牛仔裤做起,积累起的财富、培养出的人才,支撑迈向星辰大海。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掌握数字科技发展的主动权,同样离不开广告业务的支撑。广告是先行的粮草。

    三、单一广告收入面临风险,第二增长曲线必不可少 广告行业受经济周期性和技术趋势性的双重影响。广告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经济向好,企业扩大生产,加大广告投放力度;经济下行,企业缩减开支,大幅砍减广告预算。

    从这一点上,广告是一个周期性行业,它同时受技术平台变迁的趋势性影响。印刷品、广播和电视曾是广告的主战场,但辉煌不再。互联网技术本身也不断变迁,从早期的门户广告,到搜索广告、社交广告,再到短视频广告、电商广告,长江后浪推前浪,你方唱罢我登场。

    因此,如果某家数字企业仅靠广告单一业务,是一件危险的事情;过于依赖广告,难以保证基业长青。寻找第二增长曲线,进行多元化布局,十分必要且迫切。

    雅虎曾长期是全球市值最高的互联网公司,它开创了“内容免费、广告收费”的商业模式,由于高度依赖广告单一模式,未能开拓出有效稳定的第二增长曲线,现在几乎销声匿迹。国内也不乏这方面的例子,不再一一列举。

    当下,以广告起家的Alphabet、Meta和Twitter均努力摒弃一招鲜,打磨三板斧,分别发力云计算、元宇宙和订阅服务。其中,Alphabet转型较为成功,战略腾挪空间较大;Meta和Twitter进展不及预期,面临着较大经营压力和挑战。

    四、效果广告大受青睐,追求精准和效果是广告业永恒的旋律 “我在广告上的投资有一半是无用的,但问题是我不知道是哪一半。”这句至理名言堪称广告界的“哥德巴赫猜想”,深刻说明了追求精准和效果永远是广告业的生命线。这也决定了广告载体的变迁规律——谁能在精准性和效果上作出改进,谁就能获得广告主的青睐。

    广告业的主流模式曾是品牌展示广告——旨在消费者中产生善意、获得良好品牌形象。它需要的定向数据少,面向的是几无差别的用户,按版面和按投放时长进行结算。

    数字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可以比较容易地进行用户细分、获得即时反馈。旨在实现特定结果(例如安装应用程序、促成购买下单等)的效果广告蓬勃兴起并日趋主流。其广告效果可谓立竿见影,并可衡量——终于可以知道“无用的投资”是哪一半了。

    Twitter是社交媒体中的异类,长期专注于品牌广告,收入规模不像其影响力那么大。近年终于决定改变这一局面,把效果广告作为长期战略,目标是把品牌广告和DR广告(直接反应广告,Direct Response Advertising)的收入比例调整到50/50,2021年还高达85/15(来源:2021年第四季度股东信)。

    五、更加贴近交易,电商平台开始从广告业的边缘走向核心 交易是市场活动的核心环节,也是广告的最终目的。越贴近目标用户、越贴近交易,广告的价值往往越大。电商和广告具有天然的契合性。电商有着最高质量的用户,他们怀着购买的目的而来,转化率高。电商广告能够弥合广告宣传和商业交易之间的鸿沟,使得看见即可买,转化路径短。

    随着线上零售渗透率的提升,电商广告成为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广告市场之一。亚马逊已成为美国第三大广告平台;阿里巴巴、拼多多和京东囊括了我国数字广告收入排行榜的前三名(来源:深响)。

    美国分析师Andrew Lipsman认为(2021):“零售媒体(也即电商广告,笔者注)是继搜索和社交后的第三波数字广告浪潮。” 根据eMarketer数据(2022.3),2022年美国零售媒体广告的市场规模预计是2019年的三倍多,占数字广告市场的份额将提高到16.4%。

    小程序是移动互联网时代连接线上和线下的轻量化应用,是轻装信息化的有效途径。微信小程序日活跃用户数已突破6亿,是餐饮、旅游、服装、商场百货等行业营造私域流量、构建多渠道零售体系的利器。随着小程序电商日益受到中小企业的喜爱,其广告价值愈加凸显,成为一种新的广告形式。

    六、注意力迁移,数字广告市场受短视频猛烈冲击 广告是注意力经济。人们的注意力在哪里,广告就希望出现在哪里。信息平台变迁的基本逻辑是参与门槛越来越低,呈现方式越来越立体,大体沿着从长文(门户、博客)到短文(微博)、图片(朋友圈),再到短视频(抖音、快手)的路径演进,未来也许是虚拟现实和元宇宙。

    时至今日,短视频成为最热门应用,掀起了全民热潮。而且与长视频等模式相比,短视频的信息切换更快、广告效率更高,更自然而然。短视频已经成为数字广告领域的磅礴力量,各类广告平台无不受到抖音、快手等新势力的猛烈冲击。

    在我国,快手的广告收入位居数字广告市场的第6位(来源:深响)。字节跳动尚未上市,没有发布准确的营收数据,但被eMarketer(2022)等机构认为是我国第二大广告平台。

    根据Insider Intelligence数据,2021年TikTok的全球广告业务增长了175%,达到38.8亿美元;预计今年增长200%,达到116.4亿美元,超过Twitter和Snapchat之和。根据Omdia数据(2022.11),到2027年TikTok将占全球视频广告收入的37%,超过Meta和YouTube之和。所以,短视频广告正当其时。

    七、搜索是基本需要、是标准配置,搜索广告仍占半壁江山 搜索广告不再是那枚崭新闪亮的硬币,但仍是数字广告最大的细分市场,占据着半壁江山。根据麦格纳数据(2022.6),搜索广告占数字广告总收入的49.6%,比第二名高20个百分点。

    搜索广告长盛不衰的原因主要有二。其一,它是基于网民最基本“找”的需求——查找、搜索。人们生活无非“衣食住用行”,网民上网主要“看听玩买找”,而且多数上网活动似乎都离不开“找”。尽管数字平台不断大浪淘沙、推陈出新,如何在信息大爆炸背景下快速查找到有用信息是基本需求,永不过时。

    其二,相较于“看”(如浏览网页、刷短视频)等上网行为,搜索用户是怀着特定目的而来,希望解决问题。他们是最精准的一类用户,潜藏的广告价值颇大。

    谷歌、雅虎、百度等通用搜索引擎开创了搜索广告市场,站内搜索则是推动发展的第二波力量。随着海量信息不断汇集,平台内容不断丰富,用户选择成本日益高企,站内搜索因此成为APP的标配。平台上的服务商也希望能打个广告,让自己脱颖而出。

    应用商店、社交媒体、电子商务、生活服务等各领域的APP沉淀积累到一定程度,都有推出搜索广告的现实需要。电商广告之所以能够强势崛起,很大原因在于站内搜索,它贡献了美国65.8%的电商广告支出(来源:Insider Intelligence)。再如,苹果应用商店也力推搜索广告,预计今年将达到50亿美元收入(来源:eMarketer)。

    作者:闫德利

    来源公众号:腾讯研究院(ID:cyberlawrc),腾讯研究院是腾讯公司设立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腾讯研究院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抖音抢美团“饭碗”

    设计动态 2022-12-13
    疫情管控刚刚放开,抖音上关于餐饮、酒店、美业等本地生活的推广就迫不及待地到来。 在北京、成都等地,商家主页的“到店团购”旁,陆陆续续上线了“外卖到家”的套餐;而在南京,“外卖到家”已经可以直接跳转饿了么小程序。 继8月和饿了么官宣后,4个月过去,双方具体的合作

    疫情管控放开,不少人涌入本地生活。对此,抖音种草式的内容消费和独大的美团式搜索消费,两者的优缺点在哪?外卖的加入,又会怎样改变这一对抗局面?本文对此做了分析,一起来看看吧。

    疫情管控刚刚放开,抖音上关于餐饮、酒店、美业等本地生活的推广就迫不及待地到来。

    在北京、成都等地,商家主页的“到店团购”旁,陆陆续续上线了“外卖到家”的套餐;而在南京,“外卖到家”已经可以直接跳转饿了么小程序。

    继8月和饿了么官宣后,4个月过去,双方具体的合作形式终于浮出水面。12月5日,抖音又官宣签约达达,至此,抖音不仅新增了配送伙伴,也新增了商家资源。去年难以攻克的履约环节、持续欠缺的商家资源,都正在补齐。

    “本地生活的玩家们,抖音要带飞了。”有网友评论道。

    事实上,在抖音外卖“出世”之前,到店团购为主的本地生活,就已经进入了“疯长期”。据报道,今年上半年,抖音本地生活GMV就达到了220亿元,是去年GMV总额的两倍。

    一年之间,抖音就打了一个翻身仗。而外卖,被视作是抖音攻城略地的又一把利刃。它能否和到店团购一起,再度冲高?

    尽管答案未见,但大小商家以及抖音本地生活的服务商们,都蠢蠢欲动,不愿意放过这个机会——“手握6亿日活的抖音,想要在本地生活占有一席之地,似乎是早晚的事情。”

    但正因此,疯狂涌入的本地生活玩家们,让水也变得浑了起来。

    越来越卷的环境下,流量红利消退,内容运营成本上涨,“一个直播间覆盖N个门店”的连锁品牌和小商家走向“天堂与地狱”的两极化。

    抖音的天平越来越向KA客户倾斜。服务商们也在为了大客户,不断开加盟、拉合并,上演“大鱼吃小鱼”的戏码。对他们而言,抖音的GMV考核级别越高,就能和越大的商家合作。而月流水越高,抽成收益越大;大客户不得有闪失,抖音也出手,自建运营团队,以返佣金的方式,与大客户直签。

    内部正在混战,外部与饿了么、美团等纵横捭阖。来到本地生活大战场,抖音种草式的内容消费,和独大的美团式搜索消费,两者的优缺点在哪?外卖的加入,又会怎样改变这一对抗局面?

    一、大玩家试水,小玩家被淹 “抖音的流量有70%左右,我们店就是专门做抖音外卖。”在抖音搜索“烤肉到家”,出现在视频信息流前列的,就是陈明所在的烤肉店。

    从8月开始,烤肉店开始做外卖到家服务,后来赶上成都限电、疫情封控,好像一不小心站到了外卖的风口上。

    “我们店是做对了达人视频。”据陈明所说,7月拍的数个视频都位于抖音本地的搜索前列,单条视频点赞量过万,评论过千,到如今,每天都有新评论、新播放量。

    因为起跑快,陈明觉得他们抓到了流量红利,直至到如今也没耗尽。“很多人想点外卖,还是会在抖音搜索。因为播放高、流量高,出来的还是我们,然后优势就如滚雪球一样起来了。”

    日活6亿的抖音做外卖,淘金者们蜂拥而来。

    小张的串串店在上周刚刚上线了外卖套餐,日销只有几十单。“毕竟才开始,我们的团购套餐做了大半年了,还不错,总的线上流量有30%左右,美团比抖音多一点。”

    抖音外卖到家的触达逻辑是——刷到推广短视频或者直播间,通过挂载的店铺链接进入店铺团购主页,团购到店和外卖到家并列呈现。因此,相比美团,到家和到店的协同率更高。

    “外卖到家的推广方式和团购到店是一样的,都是达人探店和同城直播。团购是如何做起来的,到店再做一遍就行了。”服务商正在强烈建议小张拍摄新的达人视频内容。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小张已经萌生退意,“抖音套餐现在比美团更便宜,现在经营了这么久,也不会再期待会靠抖音打爆,服务商抽成、营销费用总的在15%左右,投入成本也要追上其他平台了。”

    “总是听说有不少小店,靠抖音打爆、起死回生,但事实上,更多的是无人问津,白忙一场。”小张说道。

    目前,开通外卖到家、且流量靠前的基本都是连锁商家。

    一家主营加盟的火锅品牌负责人员说道,“抖音外卖刚开始做,我们总部会直接和平台运营团队对接,我们做直播、做团购,平台会主推流量,加盟商只管上菜就行。”

    而该店工作人员周真则提到,“美团核销比抖音要多不少,但是抖音的年龄层甚至更多,很多35岁以上的人不会用大众点评、团购券,但他们可能会用抖音。”

    而另一家直营店店长告诉商业数据派,他们公司也是直接和抖音合作的,因为有足够的市场潜力和品牌力,抖音给的流量、技术扶持,都会是餐饮商家中靠前的。

    对抖音而言,从连锁品牌开始拓客,一则是优化用户体验,提供优质产品;二则是抖音的组合拳玩法更适用于高客单价的餐饮店,单个账号的直播、短视频内容,能够辐射到多家门店、降低单店投入成本。

    也正是如此,低客单价、靠自己单打独斗的小玩家们有些寸步难行。

    “做抖音的前期投入成本比较大,又搞账号、又要开直播、自己拍短视频、请达人拍短视频,还有后期投流、运营,参与抖音餐饮商家活动,人力成本、时间成本、金钱成本都会增加的。”

    经营一家社区周边肥肠蛙店的老板小吴提到,“我7月初的一条随便拍的视频,突然就在同城火了,很多浏览量,附近很多人过来点单,我一个人送都送不完。现在呢,基本就老粉会用抖音,没什么单量了。”

    有不少平台服务商联系过小吴,说可以请代运营、请达人代拍,“先谈收费、扣点,然后效果又不一定,小本生意没有那么大的野心。”

    有人想借助新平台翻身,也有人是被逼无奈。

    火锅外卖店的王文,这个月刚刚开通了抖音外卖,目前售出0单,抖音客服告诉他外卖配送还没审核完成。而在之前,抖音业务都是由加盟总公司统一运营的,“总公司的生意也不好做,所以上个月开始,就协商以后抖音运营由加盟店自己管理。”

    等待让他有些焦急,“我也不想多做一个平台,但是美团和饿了么抽成超过20%,还经常强迫参与平台满减活动。”王文搞不明白也无法对抗平台的抽成规则,他只知道30块的单子自己收入20块,“我们赚不到钱,或许可以来新平台找找机会。”

    二、服务商,替抖音跑马圈地 本地生活战役一打响,服务商就像抖音的前锋一样冲在最前线。

    千团大战、外卖、充电宝……真金白银且凶残的战役,培养起了一批本地生活服务商。他们满大街给商家们介绍业务,当然不会放过抖音这个流量新锐。

    抖音也需要他们。

    2021年4月,抖音引入服务商体系,与扶持电商服务商、达人MCN一样,抖音与服务商签约,提供官方牌照和指导,定期对服务商的经营能力进行评估、淘汰。

    而服务商们,则主要为商家提供本地生活各个环节的服务,例如,短视频拍摄、商家培训、直播服务等单项业务,以及账号代运营、全平台运营的代理业务,并从以上各个环节抽佣获得收益,根据不同行业的毛利率差异, 抽佣百分比在10%~80%之间。

    据抖音公开信息,成为抖音本地生活服务商需要缴纳10万保证金,并提供两例及以上的本地商家运营案例。看似简单, 但实际上,能通过审核、考核成为本地生活服务商的企业并不多,据一位服务商透露,截至 7月只有18家本地生活服务商。

    “抖音方要求有效的月流水不低于100万GMV,且每月要保证增长。”据服务商小张了解,许多新手坚持不过冷启动的三个月,抖音还会根据业绩表现对服务商进行S-A-B-C的分级,不同级别的考核要求不同,而级别不高就搭不上大品牌。

    服务商在内卷厮杀中完成自我进化,为抖音的本地生活开疆拓土。

    目前,在抖音平台上,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了“劝人入局本地生活服务”的短视频。除了想要通过收培训费赚一笔以外,他们的小算盘也打得十分响亮——通过“分公司”等加盟的形式,共用一个服务商授权牌照,整合多地的服务商GMV业绩,拿到更高的业务评级。

    这是一个“大鱼吃小鱼”的游戏,服务商们正在自发地相互“吞并”。

    与十年前一样,如今本地生活的拓客方式仍然以扫客为主。无论是电销、地推,同一片商铺,服务商们拼得就是速度。

    “直接打开抖音的同城美食榜,打电话联系对方是否需要抖音推流,然后加微信、给方案、谈合作,一套流程下来。”周玲今年刚入职一家抖音运营公司,每天的工作任务就是打电话,“谈成了的话会有销售提成,但如今,经常有店家说,已经有人联系过了。”

    本地生活瞬息万变,厮杀之中不乏服务商的落败,而选择这些服务商的商家们也将空手而归。

    开在商圈的日料店店员方宇告诉商业数据派,这一年来,前前后后有三四家服务商,包括食物主义、联联周边游等,为店铺做全案运营,“但没什么区别,都没什么效果。”

    商家的丰富度,决定着本地生活业务的成败。美团的前COO干嘉伟在千团大战的时候就发现,商家数目和团购上单量越多,销量就越高。最终,他以“狂拜访、狂上单”的模式,组建了地推铁军,笑到最后。

    目前,抖音的当务之急之一,仍是加速拓店。从餐饮业开始,迫切地想要做成本地生活,抖音选择将大客户握在自己的手里。今年7月,抖音搭建本地生活运营团队后,正在不断地招纳餐饮等行业的KA销售,服务连锁大品牌。商业数据派联系多家排名靠前的连锁餐饮店,店铺均表示抖音账号是由总部与抖音官方合作运营的。

    据一位服务商透露,在去年,包括食物主义、联联周边游在内的餐饮服务商们,GMV贡献可能超过50%。而在今年开始,连锁店拓客更多地由抖音团队自己负责。据媒体透露,抖音对SKA/KA商家签年框,还有额外季度返佣,最高返100%。

    今年6月,有媒体报道称,抖音本地生活目前共有三支团队,分别是直营销售团队、本地生活用户增长团队和运营团队,其中直营销售团队就达到5000人。而在7月,抖音设立了成都本地生活大本营,还在持续招聘。

    三、抖音不走美团的路? 服务商们常会将抖音对标为新的“美团”,对商家们劝说道, “当一个新的平台出现,以往的商业模式都可以在新平台上重做一遍。”

    从双方差异化巨大的业务模式来看,抖音选择了一条不同于美团的道路。

    抖音的本地生活业务是由内容驱动的种草式消费,而美团更多是工具性的搜索消费。用户在信息流之中,刷到种草短视频或直播,而不是在分类明确、海量罗列的店铺中,有目的地挑选。

    因此,商家在抖音的投入,期待的是阶段性的爆发。目前,它并不一定是一个细水流长的频繁交易场。

    正如兴趣电商之于货架电商,故事又在抖音和美团的本地生活之间,重演了一遍。

    “我们发现很多抖音用户是刷到视频、直播才下单的,消费后也不容易主动搜索、复购,是一次性的。但在美团,用户目的性很强,而且购买过的店铺会在排行的前列,更容易选择’再来一单’。”一位餐饮业老板在抖音上分享道。

    而随着抖音本地生活越来越重视直播,与电商业务将会更加相似。

    有媒体报道,上半年的抖音本地生活GMV中,70%由短视频贡献,但由于“短视频没办法孵化到同城,交易转化率低,因此会通过直播去进行转化率的提升。 ”据11月18日消息,抖音本地生活GMV贡献已经调整为35%为直播,18%为搜索,47%为短视频。

    “去年起号很容易,先注册一批矩阵号,1个号发10个视频,先投一轮抖加,哪个视频跑得好,就按区域定向投指定相似达人。”做餐饮运营的小唐说道,“去年视频的基础播放量是200~300次,今年变成只有几次。”

    直播意味着“高投流”成本。以抖音电商的直播业务为例,随着商家大量入驻,直播变投流,最后“赚的钱都进了千川投流”。

    此外,不同于电商业务在全国、全时段适用,外卖直播对时段的要求更高——用户有用餐需求时,才会选择抖音“即点、即达”。

    高投入、高爆发、高风险,目前的抖音本地生活,更适合高客单价的商家,与聚焦低客单价、高消费频次的美团恰恰相反。

    据多位餐饮商家表示,抖音和美团都将是必选渠道,并不是简单的二选一。

    在抖音,商家可以通过内容尝试“阶段性打爆”,例如,在世界杯期间,烧烤商家会更倾向于制作“看球吃烧烤”的视频内容,并在抖音增加晚间投放;新店在营业前,可以通过提前部署抖音内容,售卖预热套餐,根据销售效果、调整开业计划。而美团的相关活动,大多是优惠活动、首页曝光等传统广告。

    两者各有所长,但从数据来看,抖音对美团的威胁不小:截至2022年10月,抖音本地生活的交易额同比增长了30倍,商家数量同比增长22倍。

    去年,抖音本地生活遭遇滑铁卢,只完成了200亿元GMV目标的一半;而今年,仅上半年就超额完成了220亿元的GMV。

    除了直播、短视频等被动种草业务开辟出了流量蓝海, 抖音也在用美团的方式挑战美团 ——为了满足用户主动消费的需求,抖音团购正在以价格战的方式,鼓励用户搜索消费。

    据多位餐饮店员工提到,抖音团购套餐会设置得比美团更实惠一些,对美团到店服务的销售也造成了影响。在串串店大堂工作的周真提到,“会有客人问抖音和美团的套餐哪个更便宜,也会有用户拿出手机,在两个平台对比。”

    从内容与价格入手可以做“拉新”,而本地生活的关键一步——“销核”还要看履约和服务。

    对到店业务而言,履约在线下完成。去年,抖音以探店为主的短视频模式,广告属性大于内容质量,不少美食靠滤镜和角度营销出圈,“货不对板”;再加上,用户由一条短视频引发的冲动,在信息流浏览中逐渐消退,由于退款、遗忘,拉低了核销率。

    对于外卖业务而言,履约的关键在商家——配送——消费者之间的闭环。商家侧的拓店拉新、配送骑手的组建、消费者购买习惯的养成,都是难点。开荒难,抖音的心动外卖多次内测,都无疾而终。

    而在今年,本地生活逐渐转向直播。5月,北京等地封控,商家和消费者自发地绕开平台,借助巨大的流量红利,通过闪送、自配送、自取的方式,跑通了团购配送。但由于运力不匹配、商家接收流量的水平有限,不少订单最终被“浪费”。

    吸取了多次探索的经验,抖音在8月终于宣布要与饿了么合作,把履约和拓展商家的难题都分担给了饿了么;而后在12月5日,又与达达合作,进一步增强了履约能力。

    不过,抖音也留了一手。

    细观抖音的配送方式,已经集齐了三种。 除了效果较小的小程序点单,一种是抖音和骑手三方合作——在北京、上海、成都等城市,点进“外卖到家”,显示的是特定的外卖套餐,直接在抖音完成购买,后台会分发给三方骑手资源。

    而另一种先在南京试点,用户同样点进“外卖到家”,会进入饿了么小程序,共享饿了么上的商家菜品、套餐,由饿了么蓝骑士配送。

    前者将商家资源握在受众,只“借”了骑手资源;后者则是把饿了么的商家、餐饮资源都“借”走了,这是否是热衷于A/B test的大厂惯用的套路?

    左一、左二为抖音合作第三方配送,右一、右二为饿了么小程序配送

    借鉴抖音、快手电商成长的路径,都是先借助外链搭建供给侧生态,再切去外链搭建自闭环。抖音和饿了么如今达成的统一战线,恐怕并没有那么牢固。

    不过,抖音也好,老对手美团和饿了么也好,面对巨大的本地生活市场,大家都离天花板很远。根据艾瑞咨询数据,2021 年生活服务(包括外卖、到店、酒店、 房屋装修、家政服务等)电商规模达 6.4 万亿,线上化率仅有23%。

    路漫漫,一切都远未到决出胜负的时候。

    作者:黄小艺

    来源公众号:商业数据派(ID:business-data),读懂创新经济的价值,寻找变化中的护城河。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商业数据派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巨头再战音乐:TME测试WeBand,网易重上“妙时”,汽水音乐月活破千万

    设计动态 2022-12-13
    国内头部音乐平台新动作不断。 Tech星球独家获悉,腾讯音乐娱乐集团(TME)正在测试一款全新的音乐社交产品“WeBand”,这是一款2D风格的用户共创虚拟空间的社交APP,据消息人士透露,该款产品由全民K歌团队打造,打磨了有大半年之久,是内部重点构建的项目。

    国内在线音乐市场的流量竞争正在变得愈发激烈,大厂们也在测试或尝试推出新的音乐社交产品,想借社交领域来打开更多市场。那么,国内大厂在音乐社交路上都拿出了哪些举措?音乐社交对大厂们来说是一门好生意吗?不如来看看作者的分析。

    国内头部音乐平台新动作不断。

    Tech星球独家获悉,腾讯音乐娱乐集团(TME)正在测试一款全新的音乐社交产品“WeBand”,这是一款2D风格的用户共创虚拟空间的社交APP,据消息人士透露,该款产品由全民K歌团队打造,打磨了有大半年之久,是内部重点构建的项目。

    无独有偶,Tech星球曾独家披露网易云音乐推出过一款音乐社交产品“MUS”,这是一款匹配音乐同好的社交APP,如今,已经更名为“妙时”并重新上线。TME和网易云音乐这两家头部平台,正在加强音乐社交上的布局。

    此外,Tech星球还独家了解到,截止到今年10月,字节今年推出的汽水音乐,其月活已接近1000万,日活用户数近200万,且数据还在不断地快速增长,预计11月份月活突破1000万。对此,Tech星球向字节跳动方面进行求证,截止发稿前,暂无回应。

    实际上,随着国内音乐市场进入存量市场后,各方面的赛道竞争更为激烈,特别是在社交娱乐赛道上更是如此。在今年腾讯音乐娱乐集团的财报电话会议中,CEO梁柱透露了未来的业务规划,他提到,可能在QQ音乐App探索元宇宙,每个用户将拥有自己的独立房间,可以把自己的音乐放到虚拟房间里,朋友们来拜访就可以听到这些音乐。而元宇宙正是社交生态里的重要一环。

    网易云音乐则在今年也在加码推出社交娱乐服务,这两年先后推出了心遇、音街、声波,以及此次的“妙时”。

    相比于网易云音乐和TME,字节的汽水音乐则是在今年获得了抖音的流量扶持,月活数据正在快速增长,另外还推出了“番茄音乐畅听版”,打造双子星模式的在线音乐业务发展路线。

    毫无疑问,国内音乐行业已开始在社交等领域上开启新的竞争。

    一、音乐社交是门好生意吗? TME此次测试的音乐社交产品孵化自全民K歌团队,业务名原来叫做“KKTOWN”,后一直根植于全民K歌中,近期,已独立成为一个2D风格的用户共创虚拟空间的社交APP,这是TME的首个元宇宙独立APP。同时,也是继QQ音乐推出虚拟社区“MusicZone”后的第二个虚拟社交业务。

    图注:WeBand的logo截图。

    Tech星球体验发现,相比于如今普遍使用3D设计的元宇宙产品,WeBand采用了2D的平面风格设计,整个产品是以用户共创虚拟空间为社交的定位,并保留了音乐的元素。

    在这里,每个用户都可以随心打造自己的梦想之家、DIY个人专属虚拟形象、拥有自己的私人管家,此外,还可以邀请好友一起在房内唱歌、聊天、听音乐、玩游戏、记录生活与其他用户共同建造理想中的自由世界,也能够加入虚拟live house、听演唱会、逛逛商业街、去咖啡店露营、在海滩晒太阳开派对,结识一群志同道合的好友。

    在“世界”里,用户可以以虚拟形象进入学习、唱歌、派对等房间,在这些房间里,房间主人摆设了一些专辑,用户可以点房间主人设置的歌,并以虚拟形象在房间里上台唱歌。

    图注:WeBand的产品界面。

    用户还可以在“Weband大世界”里,逛街并结识好友, 此外,还能够在“大世界”里发语音、文字,以及送礼物等。

    图注:WeBand的“大世界”界面。

    总体看,WeBand是TME元宇宙社交中的重要一环,相比于QQ音乐的“MusicZone”,这款独立APP,可以更好地为域外的用户服务。

    除了TME的音乐社交路线外,网易云音乐的“妙时”则是选择了潮流化的音乐社交路线。“妙时”的社交玩法是,通过音乐认识性格和兴趣相契合的好友,具体则是基于系统对用户听歌数据的解析,比如双方收藏歌曲是否相同、循环的歌曲是否大部分相同,以及听歌时段是否相近等,再通过匹配机制为用户匹配到同频共振的人。

    匹配成功后,还可以查看与同频朋友的详细共同点。此外,“妙时”还会通过音乐解析用户的“性格”,总体看来,“妙时”的社交匹配机制有点类似于Soul。

    无论是元宇宙音乐社交,还是其他的音乐社交,在国内还处于一种较新的概念,国内目前还没有真正意义上取得成功的音乐社交产品。但随着头部平台开始重视音乐社交后,或将推动音乐社交的发展,形成基于音乐的社交玩法。

    二、新晋玩家也没闲着 自从国内第三大在线音乐平台“虾米”关停后,国内的音乐市场长期被TME和网易云音乐占据着,但随着独家音乐版权的放开,以及基于自身音乐业务的发展需求,出现了另外一个音乐平台“字节音乐”。

    字节音乐作为新玩家,在短短3年内,就已经形成了在线音乐平台、音乐内容分发管理平台,以及音乐中台等三大音乐业务,并打造出多个音乐产品或品牌的生态,其中就有汽水音乐、番茄畅听音乐版、银河方舟、Emotif、ByteMusic等。

    汽水音乐APP是以冷启动的方式,在今年上半年测试并上线,更像是将抖音App内音乐功能独立出来做的一款产品,沿用了抖音的账户体系。

    为了避免和头部的音乐平台形成正面竞争,汽水音乐的定位是小众音乐平台,类似于Spotify,通过自有的推荐算法和抖音神曲的加持,以及抖音在今年下半年的流量扶持,汽水音乐的用户规模数据出现了大幅增长。

    此外,字节另外一个音乐产品“番茄畅听音乐版”,也在上个月悄然上线,这款产品与汽水音乐形成了差异化发展,在音乐方面,“番茄畅听音乐版”在拥有抖音热歌外,还强调了“广场舞”、“经典老歌”。不仅如此,“番茄畅听音乐”也保留了“听歌赚钱”的功能。“番茄畅听音乐版”的目标人群应该是以网文用户、中老年用户以及下沉市场用户为主,这确立了该产品今后的发展方向。

    在番茄畅听上线一个月后,根据七麦数据显示,其安卓端的下载数据已经达197多万,即将突破200万,而首月的日均下载量则有6.4万左右,远高于汽水音乐的首月的下载数据。

    图注:七麦数据关于番茄畅听音乐版安卓端的下载图。

    作为音乐市场另外一个新玩家的快手,除了在APP里内置音乐外,还推出了音乐K歌产品“回森”,这款产品是快手在音乐里跑得较为久的音乐产品。根据七麦数据显示,在安卓端近30日的日均下载量已突破23万次,在苹果应用商店的音乐类实时排名上位于17,高于阿里的同类型产品“唱鸭”。

    值得注意的是,快手曾推出过“小森唱”和“光音”等产品,但最终都已下架。可见,在推出多款音乐方面的产品后,快手已经找到了新的音乐发展方向。

    三、存量市场下的国内音乐争霸赛 独家版权放开,且进入存量市场后,国内音乐平台的竞争和营收压力并不小。

    如网易云音乐,从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其在线音乐收入增速持续减缓,而TME最新的财报显示,其社交娱乐服务及其他的营收为39.35亿元,同比下降20.0%,而且,被内部寄予期待的“TME数字藏品”,在不久前原团队部分成员已在内部“活水”转岗。

    面对着营收压力和部分业务营收下滑的事实,两家平台也多次进行了业务调整,例如从2020年之后,各家开始拥抱短视频、直播、社交等业务,并打造出生态圈,但是效果并没有外界所期待的那样好,如网易云音乐旗下K歌APP“音街”曾发布公告,因业务发展的调整,将于9月30日关停。

    Tech星球通过接近网易云音乐的人士了解到,这款产品并没有关停,而是在上个月再次进行了更新,增加了虚拟换装等功能,似乎要走元宇宙路线。

    头部玩家尚且如此,新玩家面临的压力也不小。例如字节的汽水音乐,其音乐版权远少于TME和网易云音乐,如果依靠独立音乐人的版权和神曲热歌的效应,并不能牢牢吸引用户,需要大牌明星去保障收入。今年7月,TME发售的周杰伦新专辑《最伟大的作品》,不到一天,全网总销量破五百万张,销售额突破1.5亿元,这不仅仅是字节,也是网易云所想要的顶流歌手。

    国内的音乐格局正在发生改变,作为头部的TME、网易云音乐开始重点布局社交娱乐业务。而作为新晋玩家的汽水音乐正在快速追赶,尚未形成成熟的付费体系。

    无论是作为老玩家的TME、网易云音乐,还是作为新玩家的字节、快手,在线音乐始终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发展方向,既能够获得营收增长,也能够服务于自家的其他业务,随着虾米音乐的退去,国内音乐市场已进入多元化的发展和竞争,谁又能牢牢握住用户的心呢?

    为我投票 我在参加人人都是产品经理2022年度作者评选,希望喜欢我的文章的朋友都能来支持我一下~

    点击下方链接进入我的个人参选页面,点击红心即可为我投票。

    每人每天最多可投35票,投票即可获得抽奖机会,抽取书籍、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纪念周边和起点课堂会员等好礼哦!

    投票传送门: https://996.pm/YjBkk

    作者:陈桥辉

    来源公众号:Tech星球(ID:tech618);聚焦互联网前沿科技和新商业。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Tech星球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大学生沉迷宿舍搞钱:月入过万,通宵出单

    设计动态 2022-12-13
    还没走出校门,有的大学生已经月入过万了。 这并不夸张。此前就有报道说,广东一位大学生在宿舍给同学做美甲,月入过万,自己买车的同时,还正儿八经地开了一家美甲店。 除了美甲,大学生在宿舍开展的生意类型还有很多。卖好吃好喝的,三明治、咖啡、奶茶、番茄乌梅;卖好玩好看

    还没走出校门,有的大学生已经月入过万了。卖好吃好喝的,三明治、咖啡、奶茶、番茄乌梅;卖好玩好看的,有小饰品、小玩具、鲜花花束;还有服务类,宿舍美甲是其中之一,宿舍打印也很受欢迎。下面这篇文章作者为我们采访了几位大学生,一起来看看他们是怎么赚钱的吧。

    还没走出校门,有的大学生已经月入过万了。

    这并不夸张。此前就有报道说,广东一位大学生在宿舍给同学做美甲,月入过万,自己买车的同时,还正儿八经地开了一家美甲店。

    除了美甲,大学生在宿舍开展的生意类型还有很多。卖好吃好喝的,三明治、咖啡、奶茶、番茄乌梅;卖好玩好看的,有小饰品、小玩具、鲜花花束;还有服务类,宿舍美甲是其中之一,宿舍打印也很受欢迎。

    深燃和几位做宿舍生意的大学生聊了聊,他们实现过月入过万,生意一般的时候也能赚个五六千。有人三个月攒下了几万块钱,同时还能负担自己的学费和生活费,不再向家里要钱。不过,年纪轻轻就月入过万的背面,是通宵赶单、满校园送货、牺牲休息时间、像个机器人一样做重复性的工作。

    他们说,赚钱开心,但并不是最重要的事,在做生意的过程中遇见可贵的人,或者是为以后创业打下基础,这些才是他们更看重的。月入过万,也许只是他们的故事里最不起眼的一部分。

    一、开花店、卖咖啡、做美甲,大学生沉迷在宿舍搞钱 说起宿舍搞钱,在广东上学的小猪告诉深燃,这个现象不能更普遍了。今年3月,大学开学,但学生们出不了校园。一些学生抱着“闲着也是闲着”的心态,开始琢磨起在自己的宿舍里搞点小生意,赚钱是一方面,大多数人更是从兴趣出发,无心插柳。

    小猪做的是宿舍花店。起初,她只是单纯地喜欢做花艺,在花店当过学徒。“一开始我还只给要毕业的学长学姐做过花束,没成体系。后来课也没多少了,我就晚上自己去操场摆摊卖花。”

    从9.9元、15元的小花束卖起,小猪逐渐积累起了客源。4-6月是小猪生意的爆发期,她解释,因为花束具有节日属性,5月赶上了520,6月又是毕业季,“4月我基本都在操场卖花引流,认识不少人,520之前我用来卖花的微信号从80几个好友一下加到1000多。”

    4月,小猪的营业额将近9000元,5月达到了1.5万,6月因为毕业季订花高峰,营业额达到了2.3万。她粗略估计,6月她的利润大概有1.8万。“小花束是用来摆摊引流的,利润比较低,大概50%。大家在节日订的大花束,单价要高一些,一般都是88元-188元不等,利润差不多有60%-70%。”大花束订单多起来之后,小猪不摆摊了,专心在宿舍包花、送货。

    阿年在武汉上学,她也是今年4月做起宿舍生意的那一批“创业者”。因为自己在宿舍做着玩的咖啡得到了室友的认可,她开始琢磨着把兴趣变现。阿年的投入比较保守,最开始只在网上购入了不到1000块钱的原料,包括牛奶、椰乳、糖浆、杯子、贴纸和小袋子。定价方面,阿年表示,一定要比学校奶茶店还有瑞幸便宜,她最贵的单品也就13块钱,美式、拿铁这样的基本款只要八九块。做了不到一个月,阿年净赚5000多元,每天出品四五十杯左右。她算了算,利润起码也有50%。

    宿舍条件有限,学生的消费能力也并不高,所以在宿舍里开展的小生意,利润基本保持在50%上下。几位受访者告诉深燃,其实具体赚了多少钱,利润水平如何,销售额的走势如何,这些都很难说清楚。原因在于,宿舍里有很多难以估价的人情成本,比如请帮忙的同学吃饭,谁砍价那就便宜一点,剩余的货便宜甩卖等等,钱往往是赚得快也花得快。

    做花束、咖啡、美甲等生意,品类多,定价有高低,这样方便用低价单品引流,高价单品保证复购,同时拉高利润。也有同学选择了单一品类的模式,最大的好处就是更方便在宿舍展开。

    在广东的上学的嘟嘟就选择把自制番茄乌梅作为自己的宿舍小生意。9块9一盒,15个,平均只能赚三四块钱。也正是因为品类单一,制作比较快,番茄乌梅适合走量,嘟嘟上学期赚了2000多块钱。

    嘟嘟做的番茄乌梅 / 受访者供图

    总结下来,在宿舍开展的生意主要分三类。吃喝类包括咖啡、奶茶、三明治、手工零食等,制作起来比较耗时,前期需要一定资金购买原材料,后期的储存也需要费心。好在吃喝类容易获客,SKU丰富也能保证利润水平。零售类包括小饰品、花束等等,这些一般需要找到低价且稳定的进货渠道,但学生群体的议价权总不如专业的经营者,所以利润很难做高。

    服务类也是不少同学的选择,比如美甲和打印。不过,受访者告诉深燃,真的能把宿舍美甲做到月入上万的,基本都是从早做到晚,还要协调宿舍关系,一般很难做到。

    二、耗时费力的宿舍生意:通宵出单、满校园送货,时间成本很高 在宿舍做生意,大家基本都是选定某一个品类,原材料和制作方法都相对固定,这样也能在有限的条件下,做到利益最大化。几位受访者认为,前期的投入和准备不算困难,难的是单打独斗的小本生意,需要付出很多时间精力,用无数个不眠不休的日子换钱。

    拿小猪的花店来说。她做的是鲜花插花,小花束里面只有一两支花,大花束里则包含10束左右。这些鲜花需要小猪自己修剪,再包上顾客指定的包装纸,缠上丝带。小猪的鲜花来自云南,在订单量比较大的时期,她会联系以前工作的花店老板,让对方帮忙在云南的花商那里订花,用顺丰空运过来。“鲜花刚来的时候都是装在纸盒里的,需要修剪、醒花,还要定期换水。”平时订单不多,小猪就在鲜花电商小程序上订花。

    “鲜花价格会经常波动。节日、天气等原因都可能让鲜花涨价。”小猪解释,平时8支花的花束定价88元,9束98元,但如果鲜花进价涨了的话,她也要在售价上加10块-20块。“比如有一款花,20支算一扎,便宜的时候进价50块钱一扎,贵的时候要80块钱。”

    总体来说,进花渠道比较稳定,小猪包花束也很熟练,10-20分钟就能完成一个大花束。她觉得,最高的成本就是人工了。6月的毕业季是小猪最忙的时候。那段时间,几乎每天都有班级拍毕业照,小猪一天要包几十到上百束花,“最忙的时候我连续30多个小时没睡觉。”担心会吵到室友,到了晚上,小猪就把东西搬到晾衣服的阳台上通宵干,日出之后太热,她再搬到走廊的窗户边干活,一直到室友都醒来,她才能回到宿舍吹空调。

    阿年的原材料渠道更稳定,只要在电商平台上买足够的速溶咖啡、牛奶、椰奶、杯子等,基本没有价格波动,也不担心缺货。制作方法也很简单,4克咖啡粉加30ml水就是浓缩,兑水就是美式,配牛奶就是拿铁,加椰奶就是生椰拿铁。不过,因为学生的消费能力有限,阿年不管推出什么花样的咖啡,都不能超过15块钱。她有一款热销产品叫绿豆沙拿铁,里面有一根绿色心情雪糕,再加上牛奶和咖啡,但只能卖12块钱。阿年说,原材料越多的咖啡,赚得就越少。“像美式、拿铁,价格不高但就是净赚。”

    另外,大家习惯在早上喝咖啡,所以阿年的营业时间从早8点就开始了。起大早做咖啡,一度让阿年感到很痛苦,做完还要满校园跑给顾客送货,“走得我腰酸背痛,我安慰自己就当减肥了。”

    进货都是通过一般的零售渠道,制作方法简单统一,在宿舍做生意,最高的成本就是时间成本。几位受访者表示,遇到特别忙的时候,她们也会雇人。“我就雇了两个学妹,每天花一小时帮我处理花刺、换水,给100块钱。”小猪说。

    小猪暂放在宿舍外的花 / 受访者供图

    如何妥善储存原材料,也经常让她们发愁。小猪挨个宿舍求人帮忙存一桶花,她再定期去换水。“我们那一层楼,每个宿舍都放过我刚进来的鲜花。”阿年的咖啡需要加冰,她先是买了一个小功率的冰箱,但出冰质量实在不稳定。她另辟蹊径,从学校外面的蜜雪冰城订冰块。“一大包只要十块钱,放在冰箱里暂存,能用好多杯。” 嘟嘟的番茄和乌梅比较好储存,她更关心的是原材料的质量和口味。她告诉深燃,市面上评价不错的几款番茄和乌梅条她全都从拼多多买来试过一遍了。“多试能发现更适合做成番茄乌梅的果子,如果发现味道一般,我就宁可不卖,自己吃完。”

    宿舍搞钱,在外人看来或许只是小打小闹的生意,实际上他们都付出了很多心血。是同学,也是顾客,在校园里积累起口碑很容易,稍有不慎也会垮台。恰恰是因为在做熟人圈的生意,他们会更加用心保证品质。

    小猪总说起校园里的一座桥,那是她出摊的必经之路。“最开始我没什么生意,心里没有底气,走过那座桥的时候特别怕别人看我。后来,生意好,也得到了更多认可,不管拿着多重的花,我都昂首挺胸地走过去,心里有一种配送浪漫的自豪感。”

    三、“以后一定不打工,要创业” 提前感受经商滋味的学生们,也感受到了社会的残酷。阿年告诉深燃,如今,她已经停止做宿舍咖啡了,一方面是要准备考试,另一方面是被学校里的奶茶店投诉了,或许是因为抢了生意,或许是因为卖得太便宜,大家心里都各有猜测。阿年心态也很好,她表示,学校并不排斥学生做生意,因为也属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我的辅导员告诉我这件事的时候,还跟我说他很支持我。”

    今年毕业,小猪入职了一家专业对口的公司。“我不太喜欢我的专业,我还是想打几年工,攒钱开一家花艺工作室。”小猪向深燃感叹,学生时代的纯粹,在社会上很难看到了,她经常想起那些埋头苦干的日子,把鲜花送到想制造浪漫的同学手里的日子,听老师和同学夸奖“你的花束真漂亮”的日子。小猪现在的底薪只有2000元,她想念的也有那些月入过万的日子。

    在和深燃聊天的过程中,几位受访者不约而同地表示,赚钱很开心,但赚钱并不是最重要的一件事。她们很清楚,赚学生的钱,是赚不到大钱的,从小生意里获得的经验才是永远属于自己的。

    现在还有人在问阿年可不可以订咖啡,“我已经没有原材料了,所以很遗憾。”阿年说,真心实意做咖啡的那段日子,确实让她收获了很多,尤其是耐心。阿年的生意经就是:无论如何,先道歉。“有时候同学会说,这个咖啡怎么这么苦呢?我都会耐心地解释,咖啡本来就偏苦,怕苦的话我下次可以给你加奶,或者可以点风味咖啡。”

    阿年的宿舍咖啡 / 受访者供图

    求大家帮忙存花到处奔走的小猪,回想起那段时间,也觉得是自己的社交高光时刻。“我订的花到了学校之后,还需要等驿站通知,我担心花会烂掉,专门去求顺丰小哥,他人很好,让我第一时间去校门口取,这样就不用等驿站发短信了。”也正是因为她的坚持,这一路小猪遇到了很多贵人,“毕业了我还给宿管阿姨送了花,每次挣到钱都请室友吃饭,真的很感恩。”

    除了耐心和社交能力,嘟嘟从番茄乌梅小生意里得到的还有流量。她现在在做微商、小红书博主,平时就会有不少广告收入,好的时候月入过万不成问题。通过番茄乌梅,嘟嘟的微信积累起了很多潜在客户,她还在小红书上发布了一篇教大家如何做番茄乌梅赚钱的帖子,浏览量有几十万,6000多个点赞。“那之前,我还是百粉,发了番茄乌梅相关的几篇之后我的粉丝数就上千了。”

    嘟嘟解释,对这件事感兴趣的大多是学生,她们想赚钱,也想省钱,所以她的小红书内容都是省钱和赚钱的攻略。因番茄乌梅关注到她的,还有不少同校同学。她总结,宿舍生意不能赚熟人的钱,要赚陌生人的钱。“除了特别好的朋友会支持之外,再就是几乎不熟的同学会买单,半熟不熟的同学基本不会来买我的东西。”嘟嘟觉得,这个心态很微妙,但也很好理解,“她们会觉得不太好意思,或者在我这里消费之后会有种产生利益关系的感觉,所以我都会从线上拓客,走出舒适圈。”

    “现在我在准备专升本的考试,还是想多读读书。以后我不会打工,肯定会创业,具体什么形式还没有想好。”她笑言,自己是传说中“最会赚钱的潮汕人”,从初中就开始摸索赚钱的门路,现在有些经验,也更理性了。

    “格局打开。”这是嘟嘟对深燃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几位受访者的心态也都相似,复盘自己的小型创业经历,她们认为,热爱驱使、功利性不强、认真对待每一个客户,这是独属于大学生的真诚。小猪说,经常遇到有人跟她砍价,她从来都会爽快地答应。本就是希望更多人认可自己亲手做出的花束,挣多挣少,她没有那么在意。

    和深燃通话的当晚,小猪下班后还在家包了几束花。晚上九点多,她叫了快递,把花束寄到上大学的那座城市。她很开心,现在还有人惦记买着她的花。重启鲜花相伴的日子,小猪还在期待着。

    作者:邹帅;编辑:黎明

    来源公众号:深燃(ID:shenrancaijing),聚焦创新经济,专注深度内容。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深燃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告别互联网,金融科技正抵达新战场

    设计动态 2022-12-13
    每一个时代都有属于每一个时代的金融形态。传统金融时代如此,互联网金融时代如此,金融科技时代同样如此。事实上,并不存在所谓的完美意义上的金融形态,而仅仅只有适应这个时代背景下的金融形态。如果为如今的金融科技新发展找到一个全新的诠释的话,笔者更加愿意将现在的金融科

    金融科技正在越来越多的呈现出新的发展模式和方法,开始释放出新的发展红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笔者对于金融科技的一些观点吧。

    每一个时代都有属于每一个时代的金融形态。传统金融时代如此,互联网金融时代如此,金融科技时代同样如此。事实上,并不存在所谓的完美意义上的金融形态,而仅仅只有适应这个时代背景下的金融形态。如果为如今的金融科技新发展找到一个全新的诠释的话,笔者更加愿意将现在的金融科技看成是数字经济时代的金融形态。

    认识到金融科技的这一特质,并且找到金融科技在数字经济时代应当承担的功能和作用,我们才能避免用以往的概念来生搬硬套当下的发展,才能将金融科技的发展带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通过观察以阿里、腾讯、京东为代表的头部金融科技玩家们的新动向,我们总是可以得出一些端倪,并且由此可以窥探到未来一个时期的金融科技的新变化。

    当互联网的风潮渐行渐远,数字经济的鼓点逐渐密集,我们看到的是,以新的技术、新的模式、新的理念为代表的一系列的新发展的来临。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金融科技同样开始呈现出新的特征。以此为开端,金融科技的发展才算是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一、头部玩家率先试水,金融科技不再「互联网」 一直以来,玩家们都在寻找金融科技的正确方式和方法,纵然是在金融科技深度洗牌的大背景下同样如此。如果对金融科技的洗牌进行一个总结的话,「去互联网化」,无疑是一个主要方面。无论是以阿里、腾讯、京东为代表的头部互联网玩家,抑或是以传统金融为代表的经典意义上的金融玩家,几乎都不约而同地将关注的焦点聚焦于此。由此,金融科技的发展,开始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

    流量不再是终极追求。 在互联网时代,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谈论着流量,追求着流量,可以说,流量,是互联网时代的主题和命脉。掌握了流量,就等于获得了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先机。无论是哪一种互联网模式,无论是哪一个行业,无论是哪一个互联网玩家,流量几乎都在其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对于金融行业来讲,同样如此。

    起初,金融行业的玩家们对于流量的关注点仅仅只是在C端流量上,它们通过对于C端流量的行为和习惯的改变,将C端用户以线下为主导的行为和习惯转移到了线上。互联网金融,便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诞生的。可以说,当互联网金融时代来临,借助金融的触角,玩家们对于流量的获取与收割达到了一个无孔不入的全新高度。同时,它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金融效率的提升。

    然而,等到互联网金融平台持续不断地暴雷,我们看到的是,仅仅只是以C端流量为终极追求的发展模式开始遭遇困境。于是,玩家们开始将关注的焦点聚焦在了以B端用户为主导的新流量上。通过将流量的对象从C端转移到B端,玩家们又获得了新的流量红利。从本质上来看,这样一种以流量为终极追求的发展模式,依然还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徘徊。

    实践证明,这样一种方式,同样是无法获得可持续的发展的。只有真正跳出流量的怪圈,站在新的角度来思考和探索金融科技的新进化,才能真正将金融科技带入到全新的发展阶段。于是,我们看到的是,以阿里、腾讯、京东为代表的头部玩家开始跳出流量的怪圈,主动成为流量,主动拥抱流量,主动与流量深度融合。流量不再是终极追求,成为流量,赋能流量,成为了越来越多玩家们的新选择。

    平台不再是经典模式。 如果一定要为互联网时代进行一次总结的话,平台经济,无疑是再合适不过的了。无论是怎样的互联网模式,几乎都将平台看成是经典。不得不说,在信息不对称的时代,在供求矛盾依然突出的时代,以平台模式来寻求发展的新可能性,的确是可以获得一定的发展的。对于金融行业来讲,同样如此。当信息不对称被打破,平台模式的效能,开始一点点降低。

    于是,我们看到的是,越来越多的玩家开始放弃平台模式,开始放弃以撮合和中介为主导的发展模式,转而去寻找一种去平台化,去中心化的模式。对于金融科技来讲,同样如此。以往,人们依然还在用平台模式来发展金融科技,来寻找解决金融科技的方式和方法。后来,出现的种种乱象,告诉我们,仅仅只是借助平台模式,非但无法再度提升金融行业的运行效率,甚至还有可能将金融科技的发展带入到全新的怪圈之中。

    于是,我们看到的是,越来越多的金融科技玩家开始放弃平台模式,转而去拥抱实体,转而去与实体融合。总之,平台模式不再是一种被奉若圭臬的创新模式,不再是一种屡试不爽的万金油,而是成为了一个亟待被改造的存在。

    对于现在的金融科技玩家们来讲,它们更多地是在通过与实体和产业寻求一种深度融合的方式和方法来打开新的发展新姿势。无论是成为新型的基础设施,还是成为新的石油和发动机,平台模式,都不再是金融科技玩家们的首选。

    互联网不再是万能解药。 以往,无论是在互联网金融时代,还是在金融科技时代,几乎所有的玩家都将关注的焦点聚焦在了互联网技术身上,几乎都将所有解决问题的方案停留在了互联网的层面上。不得不说,这样一种以互联网技术为万能解药的方式,的确是可以获得一定的增长的。这是我们看到的那么多的以互联网金融为主导的玩家,之所以会获得快速发展的关键所在。

    然而,等到互联网成为标配,特别是当互联网在改造传统产业上开始变得捉襟见肘,我们不得不去寻找互联网技术之外的新技术来解决那些互联网技术无法解决的痛点和难题。同时,互联网技术本身同样在发生着一场深刻且全面的变革。互联网技术开始越来越多地衍生出新的技术,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开始变得成熟和完善。

    特别是以阿里、腾讯、京东为代表的头部玩家们开始将越来越多的关注点聚焦在了以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身上。当这些新技术开始取代互联网成为破解产业发展痛点的工具和方法,当这些新技术开始取代互联网成为新的万能解药的时候,一个全新的时代开始出现。

    如果说,以互联网技术为主导衍生出来了互联网金融这样的金融形态的话,那么,以新技术为主导同样衍生出来的新的金融形态,而这样一种全新的金融形态,正是金融科技的新诠释与新定义。如果对这样一种趋势进行一个总结的话,互联网同样不再是一剂万能解药,而是成为了一个渐行渐远的「原始细胞」。

    头部玩家们的率先试水,让我们看到的是,以「去互联网化」为主导的金融科技新时代的来临。对于金融科技来讲,这是一次全新的开始。有了这样一个全新的开始,它才能与流量、平台、互联网等一系列的传统元素诀别,从而真正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二、新号角吹响,金融科技抵达新战场 对于金融科技来讲,后互联网时代,是一个全新的战场。在这样一个全新的战场上,金融科技开始萌发出新的红利,开始孕育出新的模式,开始孪生出新的商业。认识到这些现象背后所投射出来的新红利,我们才能真正把握金融科技新的发展机会,找到金融科技新的发展红利。

    金融科技不再封闭与孤立。 如果一定要为现在的金融科技发展寻找一个注脚的话,金融科技不再封闭与孤立,不再置身事外,不再超脱于产业之外,或许是最关键的。对于金融科技玩家们来讲,它们不再是一个金融抑或是科技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而是成为了实体经济与产业运行的一份子,它们会参与到产业的运行过程当中,它们同样在享受着产业变革孕育出来的新机会。

    对于每一个金融科技的玩家来讲,如何找到与实体和产业结合的正确的方式和方法,如何尽可能多地与实体和产业建立联系,并且真正支撑和助力实体与产业的发展,或许将会是一个全新的红利爆发点。同以往的金融形态相比,这样一种模式可能会比较重,比较深度,但是,它所释放出来的发展红利,却丝毫不比以往差多少。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金融科技玩家们如何尽可能多地与实体和产业产生联系,如何尽可能多地助力实体和产业的发展,如何尽可能多地打破自身与实体和产业之间的界限,将直接关系到它们在这样一个全新的时代,获得红利的多少。可以预见的是,当金融科技不再封闭与孤立,未来,谁能够尽可能多地与实体和产业实现深度融合,谁能够多维且深层地赋能实体和产业,谁就能够获得获得尽可能多的发展红利。

    金融科技不再传统和原始。 事实上,金融科技的发展,之所以会一直无法摆脱互联网的牵绊,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无论是从构成它的「金融」元素来看,还是从构成它的「科技」元素来看,都是相当传统和原始的。这样一种传统和原始的状态所导致的一个最为直接的结果,便是金融科技仅仅只能获得那些传统和原始的发展红利。

    当金融科技不再「互联网」,我们看到的是,无论是「金融」元素,抑或是「科技」元素,其实都在发生一场深刻而又彻底的改变。用金融不再是以往的金融,科技不再是以往的科技来形容,再合适不过了。当「金融」和「科技」两种元素都在发生一场深刻的改变,我们看到的是,金融科技本身同样开始释放越来越多的发展红利。

    当金融科技不再传统和原始,玩家们应当去思考如何让金融科技成为人们数字生活的「毛细血管」,如何让金融科技成为产业数字化变革的「石油和发动机」。当玩家们找到了落地和实践这些功能和作用的方式和方法,它们无疑将会打开新的发展机会,找到更多新的发展红利。

    金融科技不再单一和片断。 以往,无论是以金融为侧重点,还是以科技为侧重点,金融科技都是一种单一的、片断化的存在。这样一种发展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发展,但是,这样一种发展所释放的发展红利是相当有限的,并且金融和科技都无法做到与产业的深度融合。

    这是以往我们看到的金融形态之所以无法发挥出最大的功能和作用的根本原因所在。

    当金融科技的发展开始进入到新阶段,特别是当金融科技开始与互联网告别,我们看到的是,它不再像以往那样浅尝辄止,不再像以往那样蜻蜓点水,而是开始变得全链路、全流程、全体系。对于金融科技的玩家们来讲,它们所做的要比以往多得多,同样地,它们所获得的发展的红利,同样比以往要多得多。

    同以往玩家们仅仅只是做撮合和中介来获得发展的红利不同,现在的玩家们更多地从不同的节点,不同的流程,不同的环节来获得发展的红利。当金融科技开始按照这样一种方式发展,它其实与实体经济和实体产业实现了另外一种方式的深度融合,并且这样一种融合是全流程、全链路的。同样地,它们所获得的发展红利,同样是巨大的。

    三、结语 金融科技,正在发生一次「去互联网化」的新嬗变。

    在这样一次新嬗变里,金融科技正在越来越多的呈现出新的发展模式和方法,开始释放出新的发展红利。认识到这样一种嬗变,并且找到这样一场嬗变里的新机会,才能真正将金融科技的发展带入到全新的阶段,才能真正让金融科技的发展有所突破。

    专栏作家

    孟永辉,微信公众号:menglaoshi007,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资深撰稿人,特约评论员,行业研究专家。长期专注行业研究,累计发表财经科技文章超400万字。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大厂总结!体验设计师必知的「时间戳」控件设计

    UI交互 2022-12-13
    “时间戳”即时间信息的展示方式,它是一个在 UX 设计中经常出现,又容易被忽视的元素。许多人都以为时间戳仅仅向用户传递时间信息,其实它也会对业务带来重要影响。同时时间戳的设计非常灵活,在不同场景和状态下都有差异化设计。

    “时间戳”即时间信息的展示方式,它是一个在 UX 设计中经常出现,又容易被忽视的元素。许多人都以为时间戳仅仅向用户传递时间信息,其实它也会对业务带来重要影响。同时时间戳的设计非常灵活,在不同场景和状态下都有差异化设计。那么这其中有什么规律可循呢?本文将结合 58 相关产品的实践向读者阐述时间戳控件的设计方法。

    更多时间设计干货:

    如何设计「时间显示」更专业?来看大厂总结的方法! 背景 “时间”作为人机交互界面中经常出现的元素,本质上都是为了去传递时间维度的信息。

    阅读文章 >

    一、时间戳类型 时间戳的类型分为绝对时间和相对时间两种,二者覆盖了全部的时间戳场景,其中绝对时间强调“准确性”,而相对时间强调“即时性”。

    绝对时间和相对时间的差异

    1. 绝对时间

    绝对时间是指事件发生的确切时间,目标为用户提供精确的日期和时间,强调事件的准确性。它由“日期(年月日)+时间(时分秒)”的格式组成,既包含时间点也包含时间段,如:“下午 2:00 开会”、“2022 年 11 月 1 日~2022 年 12 月 1 日放假”等。优势是时间信息传达精准,给用户以确定性,强化对时间信息的感知;缺点是会导致文本过长浪费空间。绝对时间的常用的展示方式有以下 4 种:

    “2007 年 2 月 6 日” 和 “2007-02-06” 是公历日期标准格式,用“-”分割时个位数需要加“0”。 “2007/02/06” 在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展示顺序,在设计时需要谨慎使用。 “2007.02.06” 使用英文句号做分割,容易与英文字段混淆造成误解,建议尽量少用。 我们建议平台使用统一的展示方式,以保证统一性同时提升用户感知。

    2. 相对时间

    相对时间是指事件发生的时间与现在所处时间的差值,目标是提供相对的模糊时间,向用户强调事件发生的即时性。它大多数由“日期(年月日)/时间(时分秒)+定语”的格式组成,如:“帖子发布于 2 天前”、“会员 30 天后到期”等。使用场景多用于:倒计时、即时性资讯、通知推送等。优势是用户的理解成本低,不用通过计算来判断时间过去或还剩下多久;缺点是相较于绝对时间不够精确。

    设计时首先要注意单位换算。试想一下随着时间的增加,单位前的数字会不断增长导致字段所占空间越来越大,以至于浪费空间并增加阅读成本。因此时间单位需要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化,尽可能使用简短的字段描述相对时间,如将“48 小时前”简称为“2 天前”,将“712 天前”简称为“2 年前”。

    其次要关注时间取整。由于相对时间只提供及时性的模糊时间,因此为了降低用户理解成本并节省空间,我们可以将相对时间戳做取整处理,如将“1 小时 15 分钟前”取整为“1 小时前”。

    相对时间戳的设计注意「单位换算」和「时间取整」

    二、时间戳颗粒度 绝对时间戳是由“日期+时间”组成的,在不同场景中 设计师 会使用不同的颗粒度来设计时间戳。

    「日期+时间」的组合

    1. 粗颗粒度

    精确到“日”的时间戳,作为时间维度的 Tips 应用在各种设计组件中,向用户传达最基础的时间信息。

    2. 中等颗粒度

    精确到“分”的时间戳,常用于精确事件的时间展示,有 2 种展现形式:

    动态日期:以“XX 12:00”的格式出现,多用于时效性强的场景,如聊天信息和新闻资讯。根据时间发生的日期和当日距离有差异化:前一天发生,可写作“昨天”;一周内发生可以写周几,如“周二 12:00”;超过一周内发生可以写日月,如“2 月 6 日 12:00”;超过一年内发生可以加上年,如“2022 年 2 月 6 日 12:00”。 固定日期:以“2022 年 2 月 6 日 12:00”的格式出现,应用于关键时间节点的展示场景,相比较上一种方式更正式且传达的确定感更强。

    中等颗粒度的格式差异

    3. 细颗粒度

    精确到“秒”的时间戳,应用于金融交易场景,如交易记录、订单记录等。举例:58 到家 App 的订单模块,用户在查看订单记录时,给他们传达强烈的确定感,从而产生安全感并提升对平台信任。

    58到家APP的订单模块

    倒计时的设计也会精确到秒,并被广泛应用在各类运营活动上。如下图,58 到家的运营活动,用户看到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对心理造成压力,从而产生激励作用,增强消费欲望。

    限时运营活动的倒计时

    三、时间戳应用场景 为了能更好地使用时间戳,我们还需要知道它在不同场景下的作用。

    1. 重要内容

    在设计中作为重要的内容要素使用,来强调关键的时间节点。如运营活动,该场景下时间戳对于活动内容的传达有重要影响,甚至关系到用户能否顺利完成活动任务,如用户能否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抽奖获得礼物,或能否按时观看直播。因此在设计中需要增强这部分的优先级和视觉表现力。

    运营活动中的时间要素

    2. 行为标记

    记录用户的关键行为。在用户进行某个动作后打上时间的标记。很多关键操作都存在可追溯性,包括付款、修改内容、创建产出物等。因此设计时间戳为的是让用户能够在查找相关信息时,实现快速定位。以下图的 B 端产品为例,我们在「智慧营销平台」和「云效 2.0」使用了时间戳引导,方便用户以时间维度查看操作行为。

    B端场景下标记用户的操作行为

    3. Tips 信息

    用户在浏览产品内容时,时间戳作为该条内容的附属信息,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该场景下时间戳的优先级较低,需要弱化处理。根据内容的差异性可以选择不同的类型和颗粒度,如下图中的收到消息时间使用绝对时间展示从而强调准确性,而 Feed 流中帖子的时效性更强,可以不提供精确时间,故使用相对时间展示。

    时间戳Tips 信息

    最后 不难看出时间戳是一个可灵活运用的设计元素,需要设计师选择合适的类型、格式和颗粒度,并与应用场景紧密贴合,保证用户有良好的体验和感知。它不仅承担着传递时间信息的任务,也可以给业务带来价值,像在 B 端场景下利用时间戳帮助用户追溯操作行为,或在 C 端场景下利用倒计时产生紧迫,感刺激用户消费,从而提升订单转化。

    时间戳虽然常见,但它的关注度却不高,许多设计师都是凭主观感觉设计,因此我们从一个理性的视角去梳理时间戳的设计方法,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到你。

    欢迎关注「58UXD」的微信公众号:

  • 如何做好电商体验设计?6个章节复盘京东电器实战案例!

    UI交互 2022-12-13
    随着 3 年疫情影响,全球经济下行,消费者更加关注性价比高的货品,今年京东 11.11 以“给生活多点实在”为主题,以更简单、更大力度的优惠举措,更丰富的趋势新品和爆款好物,更全面、更贴心的服务体验 ,为消费者带来最实在的价格、最实在的商品和实在服务,京东电器也将在此次 11.11,重点围绕价格心智体验,通过设计...

    随着 3 年疫情影响,全球经济下行,消费者更加关注性价比高的货品,今年京东 11.11 以“给生活多点实在”为主题,以更简单、更大力度的优惠举措,更丰富的趋势新品和爆款好物,更全面、更贴心的服务体验 ,为消费者带来最实在的价格、最实在的商品和实在服务, 京东电器 也将在此次 11.11,重点围绕价格心智体验,通过设计让用户快速找到实实在在的商品。

    往期 京东设计 案例:

    大厂案例实战!京东微信购物2022年改版深度解读 今年以来,京东购物小程序围绕“一键发现 万物好店”的产品心智,从消费链路的上游提升可逛性出发进行了一系列产品&营销设计升级。

    阅读文章 >

    本篇文章将从项目背景、价格心智设计语言传达、京东电器 11.11 事业部视觉创意、品类视觉创意、京东电器全渠道的线上线下视觉体验一致、总结与心得六个方向去讲述,浏览阅读大概需要 10 分钟

    目录:

    项目背景:2022 京东电器 11.11,在集团“给生活多点实在”的主题下,整合各事业部,在统一性中彰显各品类差异性,探索更全面、更贴心的服务体验,为消费者带来最实在的价格和商品。 价格心智设计语言传达:3C Design 在设计上探索价格心智的表达新方式,传播“京东电器”品牌符号特征契合“好物,好价,好服务”体验心智。 京东电器 11.11--事业部创意视觉:各级事业部会场 11.11 以“闪电·痕迹”为核心设计理念,统一加入京东电器代言人肖战,创意推导新品类,新趋势,通过创意触达让用户看见并吸引,实现更好的商业转化,提升京东电器品牌声量。 京东电器 11.11 -- 品类视觉风格创意:京东电器 11.11 在品类侧会场中以京东电器 IP 形象 joy 为主体,让创意符号闪电划过展现各种创意场景,以场景维度推出 3C 各品类产品。 京东电器全渠道的线上线下视觉体验一致:对线下业态视觉做统一规范指导,做到线上线下视觉体验一致,更好更有效触达用户体验,全方位传播心智提升品牌声量。 总结与心得:此次 11.11 设计从用户角度出发,想用户所想,让用户快速找到实实在在的商品,满足用户对于购买高性价比货品的需求,建立京东电器为用户购物价格心智的首选平台。 一、项目背景 前言:京东 11.11 主题背景今年京东 11.11 以“给生活多点实在”为主题,将以更简单、更大力度的优惠举措,更丰富的趋势新品和爆款好物,更全面、更贴心的服务体验 ,为消费者带来最实在的价格、最实在的商品和实在服务。1.新消费设计思考基于京东 11.11“给生活多点实在”的主题,同时随着全球经济下行对用户生活方方面面的影响,3C 产品面临着新一轮的消费变化,此次京东电器 11.11 聚焦“人”“货”“场”进行了全新的设计思考。

    ①:人群:关注消费者对于价格诉求,追求性价比,追求好的商品推荐,追求更多优惠信息的接受;

    ②:货的设计:建设价格心智设计,让用户快速找到实实在在的商品,把好的商品介绍出去;

    ③:场/业态:建设性价比爆品多端多场景,线上线下同时注重打造价格心智的实体业态环境,打造一致性的体验感知;2.造记忆-京东电器品牌的价格心智我们在去设计价格心智的同时加入对符号,货品氛围,线上线下场景化体验感知一致性的思考,通过对于楼层货品视觉氛围渲染、商卡价格力信息传达、百大品牌共建传播探索等, 给用户传递京东电器是价格购物首选平台的认知。

    近期工作思维模型:

    Design Think:设计团队近期目标会围绕三个维度去思考与推进执行“京东电器心智打造”:造记忆、造场、造势

    二、价格心智设计语言传达 1. 商卡价格心智设计的调研与升级

    通过对友商平台商卡信息的调研,建立了商卡价格心智雷达图,并分析得出结论:

    友商平台主要通过标签的不同颜色区分活动的规则和促销节点,通过进度条可视化“库存余量”以增加促销紧迫感,商卡中重点突出“直降/补贴/全网低价”等信息; 尝试应用“价格曲线”突出价格; 商卡中较突出“优惠券”样式;京东电器根据自身货品及价格,此次 11.11 在商卡信息传达上,主要以突出“预估到手价”、突出“补贴”以及突出“抢购”三大信息维度作为重点设计方向;

    2. 价格心智组件调研分析

    此次 11.11,3C design 同时也对友商平台价格心智组件进行了设计调研,探索了“价格心智文案规范”、“架构按钮”、“价格梯度、价格曲线”和“价格信息描述”的信息和设计样式的表达。

    ① 低价心智文案规范

    规则、进度、状态:对各平台“时间轴/倒计时”、“活动状态/进度条”做了收集调研;主要以突出“补贴”、突出“直降”“金额”、突出“券”、突出“秒杀”“限时”“抢购”四个维度为核心信息去传达给消费者对价格的感知;

    加购按钮:对各平台商卡上加入购物车的按钮信息做了收集调研;主要以突出“补贴”、突出“直降”“金额”、突出“券”、突出“秒杀”“限时”“抢购”四个维度为核心信息去传达给消费者对价格的感知;

    价格梯度、价格曲线:价格梯度主要包含“三阶”和“两阶”、价格曲线以不同维度描述价格:单价到手/预估到手/已省等;

    价格信息描述:主要包含“降价金额文案”、“补贴金额文案”和“券后金额文案”三大维度

    2. 京东电器价格心智组件应用&提升价格心智商卡设计提升设计升级:

    11.11 期间对 3C 全部 20 余个会场进行整体设计升级,具体优化提升补贴价、利益点、折线力度和到手价等信息,用逛会场的体验上提升价格心智;团队共同参与设计了共计 63 种商品卡片样式;24 种价格曲线样式;51 种加购按钮,在优化后单个商卡楼层曝光点击率最高提升 4 个百分点;同时也提升了会场的页面停留时长和转化,在后续大促中仍可沿用;

    3. 京东电器价格心智营销新阵地

    ① 京东电器巨超值项目背景:

    京东电器帮我“砍下来”的心智玩法,运用征集用户购物心愿,让利消费者,促销极简,30 天价保,晚 8 开抢的重点策略主动出击,占领心智,提升消费者促销体验。

    创意思路:在打造京东电器巨超值品牌 IP 的同时,保持大促氛围感。页面整体框架去繁从简,突出重要促销信息的同时需要做到模块与模块间的合理布局。另外用户对于促销信息非常敏感,利用符合用户认知的图形提高主题的辨识度及营造促销的氛围感。

    巨超值货品选择:通过京东强大的议价能力,大单采购,为消费者提供高性价比货品,建设性价比爆品多端多场景的心智。

    低价心智设计感:巨超值会场是 11.11 主打价格心智的根据地,整体会场强化补贴价展示,设计增加“补贴 XXX 元”、“预估到手价”和“白菜捡漏价”等低价心智信息,同时设计大转盘会场,增加新用户引流;

    ② 巨超值视觉创意展示:

    4. 未来展望

    3C Design 将在未来 12.12 等大促活动中,总结各会场商卡价格信息设计数据转化率,持续优化价格力信息,丰富价格设计样式,进一步强化京东电器价格心智传播。最终会修改并沉淀出属于 3C Design 专属的价格心智标签与文案规范组件库。

    三、京东电器 11.11 -- 事业部视觉风格创意 前言:集团 11.11 视觉创意理念背景介绍:

    「核心目标」主会场氛围共建,打造集团整体大促氛围,给用户统一的强促销感知。

    「主视觉概念」围绕主题“11.11 主题”,拆解设计关键词 —— 体验至简、自然可持续、多元创新、多元包容,提炼出“给生活多点实在”的主视觉概念,以11.11Logo图形作为超级符号应用贯穿此次11.11,并结合京东品牌资产Joy符号,加深平台印记。

    1. 11.11 项目创意「痕迹」设计理念:

    消费者在 11.11 大促中有过喜悦、惊喜、感动等等,这些都是在记忆中的痕迹;品牌符号“闪电”闪过的痕迹,是京东电器与用户共同的记忆,痕迹上绽放出的画面(产品、服务、情感),都是京东电器 11.11 给用户带来的种种惊喜体验。主视觉各事业部拉通,通过“肖战”的粉丝经济效应,叠加京东电器品牌标志性记忆元素图形“闪电”,组成主视觉元素模型,在闪电的尾部设计了一条记忆“轨迹”,意指每一次购物都是一段美好的记忆,在价格心智的基础上添加一些温度。

    2. 一级事业部会场视觉创意规范:

    3. 各事业部主会场视觉创意:

    创意思路:各事业部统一以京东电器“闪电”符号+痕迹为核心创意设计理念,融入京东电器代言人肖战,强化京东电器品牌心智,将“场”的选景设在室外街道,在街道两侧融入各事业主品,强调各事业部卖点特色,在保证差异化创意的同时,各组视觉色彩调性整合保持一致性,强化京东电器视觉整体统一感,共建电器品牌视觉规范。将“京东电器”品牌符号特征契合“好物,好价,好服务”体验心智,延展出创意十足,个性鲜明的主会场画面演绎;随着 11.11 时期变化,在主 kv 视觉创意上,保持“闪电”符号+痕迹为核心创意设计理念的前提下,高潮期由预热期的正视角拉为仰视角度,强化视觉冲击力 ,将京东电器 11.11 大促氛围推向高点。

    ① 群主会场项目背景:群会场不同于其他各级事业部承担销售货品的任务,旨在 11.11 期间起到功能分发的作用,为各事业部引流,提高转化,助力销售。

    创意思路:将各事业部打造出城的概念,融合各品类标志品牌产品,给予曝光。在页面设计中,旨在达到有效引流效果,重点设计各事业部入口。

    设计亮点:在以往大促节点期间,京东电器频道首页主要在头部进行主题氛围的渲染,此次在楼层入口进行组件创新,通过旋转魔方,多面多维度展示各级事业部品类会场及产品,更全面有效到达引流效果。

    ② 各事业部主会场视觉创意展示

    各事业部楼层展示:

    从预热期、开门红到高潮期,随时期的推进,各事业部会场的氛围和视角也随之层层递进,在楼层的氛围渲染中,色调由橙红色推进到京东大促红色,促销氛围感愈加浓烈,在楼层条及商卡设计上,也更加强调京东电器价格心智传播,响应今年京东 11.11 以“给生活多点实在”的主题。

    技术创新价值:

    此次京东电器 11.11 期间,我们也通过数据驱动设计,不断深挖用户对于我们整个京东电器 11.11 大促活动的价值体验。在各事业部及品类会场,3C Design 前端组件共创新复用 60+组件。此次事业部各主会场大量使用 3C 营销设计团队沉淀的优秀组件,其中挽留弹窗,一键领券,浮层 icon,商卡层叠切换等曝光点击率均有不同幅度的增长,与集团研发团队共建的产品 3D 模板,在不断提升曝光点击的同时,实现了用户可以在会场上实时浏览产品的 360 度的样式,加深了用户对于新品,趋势品的关注度。

    此次 11.11 我们整理沉淀了各事业部主会场优秀组件样式 TOP10 并总结组件优势和使用推荐,为后续的活动做好了合理可视化的数据支持。

    四、京东电器 11.11 -- 品类视觉风格创意 1. 创意符号打造

    创意思路:22 年 11.11 主要围绕京东电器品牌曝光、价格心智、视觉创意三个方面,首先在京东电器品牌上使用品牌 LOGO、符号、形象进行统一化的心智触达; 其二是价格心智,在颜色选择、构图、商卡展示信息上重点烘托氛围,突出价格心智;其三突出各个品类特色,保留个性化特征;

    设计理念:京东电器 11.11 在品类侧会场中使用“场景版”:闪电划过展现各种创意场景,以场景维度推出 3C 各品类产品。

    2. 品类会场视觉创意规范:

    3. 各品类创意视觉展示:

    预热期:

    高潮期:

    五、京东电器全渠道的线上线下视觉体验一致 对线下业态视觉做统一规范指导,期间在各超级体验店,旗舰店等资源位上刊,做到线上线下视觉体验一致。并在 11.11 期间联合各大品牌供应商,首次以京东电器自身品牌闪电创意图形进行 1+100 百大品牌创意海报投放,持续传递京东电器“好价,好货,好服务”的品牌心智。

    1. 百大品牌

    ① 项目背景

    此次京东电器 11.11 联合百大品牌进行视觉共建,项目从 9 月底开启进行整体的创意视觉的下发与宣讲,中期的审核与反馈,到最终 10 月底配合市场部侧在 11.11 期间做 1+N 整体的创意传播与爆发,此次创意海报也是京东电器首次以自身品牌闪电创意图形联动品牌侧一起在双十一期间共创视觉创意方案。

    ② 百大品牌视觉创意规范

    闪电创意海报一共由闪电创意符号、创意背景、营销标题和信息四个部分组成。画面中各类元素的大小及位置皆与之形成对应关系。

    ③ 项目亮点

    京东电器 1+100 百大品牌闪电创意海报联合投放,以京东电器“闪电”符号为基础图形共建创意海报;11 月 1 日-11 月 11 日期间各品牌侧陆续在各自官微进行投放与爆发,在 11.11 期间一起在京东站内外助力京东电器品牌曝光与声量传播;

    ④ 优秀海报案例:

    ⑤ 未来展望

    此次 11.11 京东电器和百大厂商品牌合作共创视觉创意,是京东电器和品牌方的合作共赢,在未来,要持续保持和各大品牌供应商的合作共建,助力共同发展进步,共同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2. 京东电器线下品牌传播

    在线下业态方面,以京东电器“闪电”符号为核心加入京东电器代言人肖战,助力品牌传播和吸引用户进店,全套视觉覆盖 5 家超体、40 家门城旗、100+五星双门头门店内;五家超体累计到店几十万多人次,线下业态会场累计曝光上千万多人次;

    全渠道 JOY 形象:京东电器全渠道(线下业态)JOY IP 形象在 11.11 期间开始传播,在用户心智上全渠道 JOY 热爱 3C 产品、热爱购物、有潮酷感的形象,同时此信息仅在宣传线下业态中使用,让用户感知“京东电器”服务的同时,也能识别出不同业态。

    线下传播 KV&上刊展示:

    六、总结与心得 1. 京东电器低价心智

    结合 2022 年京东 11.11“给生活多点实在”主题,在一级事业部中加入京东电器代言人肖战,助力京东电器品牌心智提升,同时加入商业化思考,京东电器 2022 11.11 将设计重点放在了对于价格心智的思考,通过对符号,设计组件应用&提升等助力业务提升,让设计更营销,传递京东电器“好价,好货,服务”的品牌心智,提升京东电器品牌声量传播。

    2. 商业化的设计

    团队会针对用户体验、营销、交互、品牌、研究、前端代码设计等层面服务 3C 事业群。从创意到商业化价值的转化,再从数据理性分析并驱动,最终形成商业设计赋能于业务帮助业务增长。同时团队是个关注设计商业化、设计价值领域的所有项目的创新设计。从探索价格心智的商卡和组件样式,再到多场景价格心智氛围打造,设计表现力有过之而无不及,有效触达用户体验,全面提升京东电器品牌心智声量传播,最终触达 2022 年京东电器 11.11 价格心智表达。设计和商业的有机结合对设计师而言一直都是一个很大的命题,尤其在全球经济下行的今天,更需要 设计师 利用敏锐的观察视角,立足商业本身,持续挖掘设计价值,让商业美而简单。

    3C Desgin 优秀设计狮小伙伴们,希望下一个 11.11 更加精彩~

    THANKS.

    欢迎关注「JellyDesign」的小程序:

  • 「行程卡下线」给我们带来的是什么?

    设计动态 2022-12-13
    北京时间12月12日0点0分,通信行程卡宣告了退出。 图/通信行程卡 「通信行程卡」微信公众号发布一则公告称:「12月13日0时起,正式下线『通信行程卡』服务。『通信行程卡』短信、网页、微信小程序、支付宝小程序、 APP等查询渠道将同步下线。」 快3年了。从2

    在昨日0点,通信行程卡正式宣告了退出。陪伴我们三年的行程卡,曾经给我们带来的价值不应被否定。随着防控要求的更新,行程卡越来越局限以及失去了其意义,下线是其趋势。那么,行程卡的下线对于我们而言意味着什么呢?

    北京时间12月12日0点0分,通信行程卡宣告了退出。

    图/通信行程卡

    「通信行程卡」微信公众号发布一则公告称:「12月13日0时起,正式下线『通信行程卡』服务。『通信行程卡』短信、网页、微信小程序、支付宝小程序、 APP等查询渠道将同步下线。」

    快3年了。从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开始,所有人都被迫放慢了脚步,甚至是停止。但不同地方人和人的交流不可能一直中断,跨市、跨省、跨国流动的需求就在那,同时又要至少阻碍疫情的传播速度和规模,通信行程卡就成了一种折中方案。

    在原始毒株和德尔塔变种流行期间,通信行程卡曾经发挥了不小的积极作用,但回看奥密克戎的流行期间,当病毒的传染速度,或者说传染性大大增强之后,通信行程卡的存在意义就越来越小了,甚至引发了一定的不满。

    另一方面,公众对通信行程卡的担忧一定程度上是被放大了,通信行程卡实际收集的数据类型极为有限。

    一、行程卡的局限和「高光」 今年5月,一位网友在工信部官网提出一个建议:「行程码目前只显示地级市,对地级市内防控工作精准化带来不便,也不利于民众出行。强烈要求三大运营商按区县对基站分组,信通院将行程码显示行程具体到县级。」

    三天后,工信部回复称,「『通信行程卡』分析的是手机信令数据和话单数据,所以产生行程数据的前提是用户在使用手机的过程中产生了这些信令和话单数据,受技术原理所限,目前通信行程卡的查询覆盖范围:国内可以精确到地市,国外精确到国家(地区),暂无法精确到各地市(含直辖市)的区县级。」其中主要依靠信令数据,即通过手机用户在基站之间的信息交换来确定用户的空间位置。

    用更通俗的话理解,只要有信号的地方,我们的手机都在和附近基站进行连接,而通信行程卡主要依靠基站位置识别手机用户的大致位置,如果1个号码在某地使用超过4个小时,号主的行程记录中就会加入该地,并在通信行程卡中显示,具体到跨国流动只能获取到所到异国信息。

    2020年2月13日,疫情防控初期,目标在于限制以涉及武汉及部分湖北城市为主的跨市及跨省流动,为了方便公众证明自己的行程,工信部组织中国信通院和三大运营商共同推出了防疫专用的公益性应用——通信行程卡。

    通信行程卡的颜色分为绿色、橙色、黄色、红色四种状态,规则会按实际情况进行实时调整。而据现有规则,目前不标记色卡,所有查询结果均显示为绿卡。行程卡显示信息包括:用户加密手机号、行程信息更新时间、色卡(状态)、用户过往14天内所有到访过的国家(地区)和停留超过4小时的国内城市。

    手机用户可通过该服务,查询本人前14天到过的所有地市信息。通信行程卡开始仅适用于微信平台,后期扩展到了短信、网页、支付宝以及「通信行程卡」App,并进行同步更新。

    二、精准防控之下,失效的行程卡 「新十条」发布后,通信行程卡就彻底没了价值,退出应该是题中应有之义。但在更早前,通信行程卡的使用价值就被大大削减了。

    尽管在各地防控执行中,通信行程卡在定位上只能精确到地级市,给基层实际执行留下了很大的解释空间,导致很多人出行受阻,但总的来说在前期提供了一种有效阻碍新冠病毒的传播。

    而随着疫情的发展和精准防控的实行,缺乏高精度定位能力的通信行程卡无法提供比较有效的数据,反而过大的颗粒度「误判」大量手机用户的行程,导致了不必要的过度防疫和对公众的困扰。

    今年1月就有网友在人民网指出,「近期疫情频发,各地都要求绿码通行。但是仅能识别到市一级,无法精确到区,更无法到具体街道。就给基层防疫加码创造了温床。尤其是北京这样的直辖市,但凡有中风险地区,所有的北京行程卡都带星。希望能够更精准一点,便利工作生活与正常出行。」

    不仅如此,奥密克戎的出现更进一步考验了当时防控措施实行。联合国指出,用了短短四周就席卷了全球,一改德尔塔潜伏期长、传染性较低的特点,并以极强的传染速度取代德尔塔成为了最主要的毒株。

    到今年6月上海解封之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也在不久后发布:「通信行程卡查询结果的覆盖时间范围由「14天」调整为「7天」。

    三、下线之后,我们的个人数据往哪去? 根据中国移动的一份文件显示,疫情以来,仅移动一家的通信行程卡查询和调用次数就超过了500亿次。

    图/中国移动

    尽管我们提到通信行程卡收集的位置数据相对而言并不精准,但海量的数据依旧存在巨大的风险,也引发了很多用户的担忧。同样的,「新十条」发布之后,各地已经实质上取消了绝大部分健康码查验,完成历史价值的健康码更要面对公众隐私数据如何处理的问题。

    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第47条第1款的规定——以下属于法定删除个人信息的情形:一是「处理目的已实现、无法实现或者为实现处理目的不再必要」;二是「个人信息处理者停止提供产品或者服务,或者保存期限已届满」。

    工信部直属媒体人民邮电报在12日就发文引用该规定认为,既然通信行程卡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处理个人信息的目的已经不再必要,应当依法全部删除。」

    前一日,人民邮电报同样发文提出了健康码下线后的用户数据处理问题,引述相关领域专家称,健康码数据应在防疫目的终止后彻底删除,或做匿名化处理。

    写在最后 不论如何,通信行程卡下线都可以说是一次标志性的事件,是对疫情常态化封控的一次告别,也是对我们生活的一次重启。

    回顾通信行程卡的诞生和离开,可以说是「应运而生,适时而终」。从前期发挥积极作用阻隔疫情扩大到;再到中期第九版取消封控区、管控区,实行精准定位高中低风险区后作用大幅下降,甚至被用以过度防疫;最后的「新十条」则彻底终结的存在价值。

    当然,「新十条」并不意味我们就回归了2020年之前的生活,新冠疫情依然困扰着我们的健康,但相信终有一天我们可以彻底摘掉口罩,呼吸新鲜空气,和其他人面对面畅聊。在此之前:永别吧,行程卡。

    作者:雷科技互联网组;编辑:冬日果酱

    原文标题:行程卡下线!但“500亿”的麻烦还在后面......

    来源公众号:雷科技(ID:leitech),聚焦科技与生活。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雷科技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 ,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让你的品牌快速脱颖而出,抢占市场份额,提升销量
免费获取方案及报价
*我们会尽快和您联系,请保持手机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