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务体验 | 使用数据定义框架整合数据与设计思维

    设计动态 2022-10-14
    数据在服务主张(service propositions)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服务设计师如何以实际的方式为此类命题的数据策略做出贡献?本文翻译来自飞利浦的三位设计师写的一篇有关于数据定义框架的文章,在飞利浦,他们使用数据定义框架将数据

    数据在服务主张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服务设计师如何以实际的方式为此类命题的数据策略做出贡献?本篇文章就介绍了如何使用数据定义框架将数据与设计思维整合,以启用和衡量服务体验。

    数据在服务主张(service propositions)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服务设计师如何以实际的方式为此类命题的数据策略做出贡献?本文翻译来自飞利浦的三位设计师写的一篇有关于数据定义框架的文章,在飞利浦,他们使用 数据定义框架将数据与设计思维整合,以启用和衡量服务体验。

    一、数据在服务体验中的新角色 数据和人工智能 (AI) 正在推动服务设计的新范式,其中服务体验变得更加智能、无处不在和高度个性化。数据构成了支持此类新兴服务主张的支柱,并在持续衡量其影响方面发挥着核心作用。鉴于数据发挥的重要作用,许多科技公司目前正在制定广泛的数据战略(Data strategies)。这些数据策略提供了详细的路线图,可推动服务的技术发展,并与业务目标紧密结合。

    然而,这些数据策略通常是技术上的努力,侧重于平台之间的数据访问、数据流或数据存储等方面。他们往往缺乏以人为本的视角,因为他们很少关注数据收集的体验、数据如何反映现实世界的体验,或者人们在日常工作中如何与数据和人工智能进行交互。

    二、数据策略及其对服务设计视角的需求 服务设计师通常只是间接参与这些数据策略的制定。虽然服务蓝图可能有助于推动数据战略发展的业务路线图,但我们看到,当服务设计视角更加结构化时,它们的质量会显著提高。

    服务设计是数据战略的一个关键方面,因为它提供了更加人性化、集成化和整体化的体验视角。 它的优势在于允许理解复杂的关系以及多个细节如何影响整体体验。例如,它可以帮助确定在何处以及如何收集数据以获得最高质量的结果,或者它可以为其他复杂的技术问题确定简单的流程变通方法。

    由于这种附加价值,精通数据的服务设计师可以在构建以现实世界工作流程和体验为基础的以人为本的数据策略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因此,数据策略应该是学科之间的协作努力,以确保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检查和设计整体挑战。

    三、将数据与服务设计集成的工具 尽管服务设计提供了价值,但我们看到服务设计人员本身通常缺少在这种数据战略协作中取得成功的工具和方法。虽然我们在为生产或开发团队创建特定要求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在数据策略方面,我们通常不会就数据要求或需求以相同级别的粒度和特异性进行沟通。

    这部分是因为我们必须进一步发展我们的数据能力,但也因为没有多少实用的框架可以让设计师对数据策略做出有意义和实际的贡献。如果没有正确的工具来指导我们的探索并与我们的技术同事进行交流,为数据策略做出贡献可能会让人不知所措。

    我们的数据定义框架首次尝试为服务设计人员提供正确的工具,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数据战略活动。

    四、数据定义框架 我们的数据定义框架挑战(服务)设计人员考虑他们明确的数据需求,促进对这些需求的探索,并在将围绕数据的思想构建成具体的数据需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没有引入完全独立的附加流程,而是将我们的数据定义框架整合到现有的工作方式中,并旨在让那些对数据世界经验有限的人们能够了解到它。

    具体流程是:

    以现有的体验地图为基础; 识别意图和数据点; 使用数据定义框架确定优先级。 1. 以现有体验地图为基础 在我们尝试构建自己的数据定义的前几次,我们非常挣扎。从头开始时,想出有意义的数据点似乎不是随机的,这是一项挑战。我们探索了如何从角色、场景或架构图开始,但这些方法给出的结果要么过于肤浅,要么过于技术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了解到(体验)地图为搭建和构思数据定义提供了宝贵的基础。我们在这里使用体验地图作为容器术语,因为这些地图可以是服务蓝图、工作流程图、用户旅程甚至是 UI 流。

    基本上,任何类型的地图都可以概述用户如何通过一组具体的操作来经历体验。地图的颗粒度将表明数据定义的性质。例如,如果它是一个 UI 流,数据定义将更多地关注微交互或应用程序功能的体验含义。相比之下,如果选择的地图是一个高级工作流,那么数据定义将更多的是关于跨接触点、整体的假设数据。

    为了举例说明,我们使用下图所示的图解(简化)体验图,该图显示了医疗机构中的患者如何通过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

    患者首先会见临床医生进行摄入咨询; 后来被要求进行手术; 由团队讨论; 在进行微创手术之前。 之后,患者通常会过夜以恢复,同时受到密切监测。 最后,患者出院并被鼓励为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出行为改变。

    与上面提到的其他类型一样,此地图有助于在适当的上下文中可视化数据,以及与之相关的体验。该地图侧重于用户操作和事件,因此是开始以人为中心的数据探索的良好基础。

    2. 识别意图和数据点(Datapoints) 下一个合乎逻辑的步骤似乎是用数据点注释地图。但是,这些数据点的范围可以从更高级别的指标(例如患者报告的结果)到较低级别的数据指标(例如护士在患者监视器上单击后退按钮的频率)。这里的问题是有几乎无限数量的选项可供探索。

    为了指导数据定义过程,我们引入了“意图(intents)”。您可以将这些 意图视为您希望通过数据实现的目标 。我们总是使用两种截然不同的意图,它们直接反映了使用数据的不同方式:

    “衡量(measuring)”意图,旨在针对我们作为设计师或公司需要衡量的事物,以便学习和发展我们的解决方案。 “启用(enabling)”意图,它侧重于我们希望使用这些数据启用的体验。 然后可以将数据点连接到这些意图,以明确这些数据点所扮演的角色。这会产生一个定义明确的关系模型,有助于以后制定战略和确定优先级。定义意图和相关数据点总是有点反复练习,其中新意图触发新数据点需求,新数据点激发新意图。

    (1)识别“衡量”意图

    智能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可以远程配置、更新,并且可以自行学习以适应和发展。为了推动这个过程,我们需要创建反馈循环。“衡量”意图在定义学习目标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它们可以包含更多以结果为导向的、评估性的目标,或者更具探索性、以洞察力为导向的目标。 例如,评估性“衡量”意图可以是在引入新的患者摘要视图后评估吞吐量时间的变化。一个更具探索性的“衡量”意图可能是深入了解患者如何体验入院咨询的不同部分,以发现新的改进机会。

    这些意图也可以是细化的或整体的。它们可以与体验图中的特定接触点相关联,例如,如果新的患者仪表板可以帮助护士更快地了解患者的病史。但它们也可以跨越该体验地图的多个阶段,捕捉患者如何体验整个过程。

    将属性分配给“衡量”意图,就像上面提到的那样,有助于引导设计师思考正确的方面。我们在确定属性时可能会问的问题可能是:“需要多少数据?”、“持续多长时间?”、“意图是否与更高级别的体验驱动因素相关联?”和“评估目标的目标是什么?”

    尽管其中一些属性也可能与您的用例相关,但我们鼓励您探索哪些属性在您的域中有意义,并在您的定义中始终如一地使用它们。然后可以使用这些“衡量”意图指导进一步的数据定义。设计师可以考虑他们需要哪些数据来回答这个问题,而不是拥有无限的选择。

    (2)识别“启用”意图

    智能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需要数据来了解它们所处的环境以及人们在它们周围的行为方式,以便有意义地适应不同的情况。为了明确我们想要启用哪些体验,并定义提供这些体验所需的数据,我们引入了“启用”意图。

    “启用”意图是对启用某种体验的功能或特性的描述。重要的是定义实现这些体验所需的数据,以便制定长期的数据战略。

    “启用”意图中描述的功能可以根据其抽象级别而有所不同。在更详细的接触点级别,“启用”意图可以指特定的应用程序功能。图像中的自适应 UI 功能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更高的体验旅程级别,“启用”意图可能更多地涉及服务解决方案(它将来自接触点集合的数据汇集在一起)。

    与“衡量”意图一样,“启用”意图可以具有不同的属性,有助于进一步定义它们。对于给定的“启用”意图,我们经常回答诸如“它已经可用还是计划用于未来?”、“它集成在哪个接触点?”、“它针对哪些参与者?”等问题,以及“它的预期影响是什么?”

    “衡量”和“启用”意图通常是相关的,因为先验往往旨在了解后者的影响。因此,这些意图也经常共享相同的数据。

    (3)识别数据点

    这两种意图都为数据定义了明确的目的。我们已经简要介绍了它如何在定义具体数据点方面发挥指导作用。数据点是对正在收集的数据的简单描述。这些数据点始终连接到地图中的特定部分,在这些部分可以获取这些数据,或者将其反馈入其中。这些连接可以是我们或其他人拥有的接触点,也明确需要第三方加入一起整合。

    数据点也有自己的属性来指导讨论。为了提倡对这些数据的经验观点,不仅要定义收集的数据,而且要关注收集数据的方式和地点的经验。其他属性可以是是否自动收集数据,例如医疗程序的持续时间;或者是否手动收集,例如在手术后问卷中记录的患者报告的结果。其他属性可以包括数据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是连续收集还是定期收集;以及是否始终需要或仅在某些条件下需要。

    3. 使用数据定义框架确定优先级 在反复定义“启用”和“测量”意图以及与之相关的数据点之后,我们最终得到了一个如下图所示的关系模型。

    该模型中的意图和数据点可能比可以轻松解决的要多。因此,数据定义框架有助于确定未来路线图的优先级,这一点很重要。紧密关联的关系模型有助于从整体上看待这一挑战。

    我们现在可以评估这些数据点所产生的影响,而不是只关注实施数据点所需的复杂性或工作量。虽然在整个旅程中跟踪患者体验可能很困难,但这样做可能是理解这两种类型的许多意图的关键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将他们的收集优先于其他多个更易于实施的数据点的收集可能是值得的。

    确定哪些数据点在路线图的哪个阶段获得优先级对于制定成功的数据策略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何时可以实现哪些“启用”和“衡量”意图。

    五、未来展望 我们创建了数据定义框架,使服务设计人员能够开始为他们设计的服务的数据策略做出务实、有意义的贡献。这是我们将“数据思维”与服务设计相结合的第一步。

    在飞利浦内部,我们已经将数据定义框架应用于各种服务设计挑战。我们与具有不同数据素养的利益相关者一起使用它,并从各种体验地图开始。它主要被认为是探索数据机会的工具,也是围绕数据构建思想的一种方式。尽管该框架是在医疗保健领域开发的,但我们相信它在其他领域具有潜力。我们已经看到它被应用于更通用的客户体验、专业培训服务和日常消费者服务,而不会面临重大挑战。

    我们觉得这个框架现在对(服务)设计师来说特别及时,因为数据开始在我们设计的所有体验中发挥更突出的作用。作为设计师,我们的创造力和想法不应受到现有数据的限制。相反,我们应该在定义数据策略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使我们能够随着时间的推移编排有意义的、个性化的体验。

    原文作者:Suhaib Aslam, Sander Bogers and Sietze van de Star (data designers at Philips Experience Design)

    译者:Yeutz CHEN,陈昱志Yeutz;微信公众号:YeutzDesign(ID:Yeutzsheji),专注于服务设计领域,致力于服务设计创新转型研究。

    本文由@Yeutz CHEN 翻译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阿里和腾讯的互联互通,为何扭扭捏捏?

    设计动态 2022-10-14
    阿里和腾讯又一次试探性地牵了手,但又似乎没完全牵。 10月11日,有认证为阿里巴巴集团的员工在脉脉爆料称,“88VIP积分将可以免费兑换腾讯视频会员,已经在内部灰度测试,预计双十一前上线”, 随后,更是有88VIP客服也表示,“即将上线,具体上线时间以页面显示

    阿里和腾讯互联互通的消息让人惊喜并期待着,然而往往是两大巨头刚刚有互联互通的试探,但转眼间又没了下文。为什么阿里和腾讯在互联互通上扭扭捏捏?本文就此问题做了分析和解答,一起来看看吧。

    阿里和腾讯又一次试探性地牵了手,但又似乎没完全牵。

    10月11日,有认证为阿里巴巴集团的员工在脉脉爆料称 ,“88VIP积分将可以免费兑换腾讯视频会员,已经在内部灰度测试,预计双十一前上线”,

    随后,更是有88VIP客服也表示,“即将上线,具体上线时间以页面显示为准”,双方的这次合作似乎已经是呼之欲出。

    但隔日,腾讯方面却传来了并不温情的回复,表示 “暂无接入计划,具体信息以官方公布为准”。

    事实上,类似的剧情在过去一年的时间里并不鲜见,往往是两大巨头刚刚有互联互通的试探,但转眼间又没了下文。就像是一对即将确立关系的恋人,尽管都明白对方的心思,但谁都不好意思先迈出实质性的一步。

    一、阿里会员享受腾讯视频VIP 尽管腾讯方面的回复并不算太友好,但未来阿里巴巴的会员权益中包含腾讯视频的VIP,或将是大概率成行的事。

    虽然不会以官方合作的形式入驻,但其他的解决方案会有很多种,有接近腾讯的人士透露, 双方正在洽谈过程中,简单说就是阿里采购腾讯视频的卡,给用户兑换。

    这其实类似于早年间电商大促前的“集采”模式,平台通过从源头渠道大批量地采购降低单价,再转销给客户。只不过阿里这次并不打算直接售卖,而是以会员积分的形式进行兑换,进而拉高用户在阿里生态内的留存率。

    类似的方式其实阿里此前就有过尝试,比如之前在支付宝里,用户可通过支付宝积分兑换其他10大影音平台的会员,包括腾讯视频、爱奇艺、芒果TV等。

    只不过相比较支付宝的积分活动,88VIP之于阿里的战略高度要更高,一举一动也更加具有风向标意义。

    88VIP始于2018年,由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张勇亲自发起和启动,作为阿里生态内,除了ID之外唯一通用的会员体系,“88VIP”也被视为阿里的1号工程。

    用户在开通88VIP之后,即可以享受阿里生态内多项专项服务特权,不仅在天猫和淘宝购物有优惠,还自动获得包括优酷、饿了么、虾米、淘票票在内的年卡会员。

    88VIP对于阿里的意义举足轻重,截至2022年6月底,88VIP会员已经突破2500万,会员年人均消费额超5.7万。尽管阿里对外一直宣称88VIP并不是一个赚钱的项目,但其对于阿里生态内的流量引入和留存,也确有重要的意义。

    事实上,类似于88VIP的电商会员制度,并不是阿里在国内的首创,开创者是另一家电商巨头京东,后者早在2015年便推出类似服务。

    在88VIP上线之后,京东也迅速丰富了自己平台内的会员权益,并与腾讯视频、爱奇艺、喜马拉雅、哔哩哔哩等十多个平台推出联名会员,截至2022年7月,京东PLUS会员数量已经突破3000万。

    但和京东PLUS会员不同的是,阿里的88VIP所提供的年卡会员权益,大部分都是基于阿里系平台,直到2020年才加入了网易云音乐的会员。而和腾讯之间,则一直未有过联名,这也难怪此次爆料出的合作消息会引起如此多的关注。

    二、腾讯为京东“拒绝”阿里? 关于阿里88VIP接入腾讯系产品权益的消息其实并不是第一次传出,去年8月,就有网友爆料88VIP将接入QQ音乐的绿钻年卡权益,但时至今日,88VIP并没有囊括进腾讯系产品。

    此次腾讯视频会员进入88VIP的权益之中,也并不是一次官方意义上的携手合作,而是以阿里批量采购的形式进行。

    腾讯方面的态度显得十分暧昧,一方面公开否认了官方合作,一方面又确实在和阿里暗送秋波,包括此前支付宝积分可兑换腾讯视频会员的活动,或许视作双方在会员权益采购上的试水。

    至于为何不会把合作等级上升到企业级别,腾讯方面可能是在顾虑其他合作伙伴的利益,其中将直接受到影响的便是京东。

    过去几年时间里,京东PLUS会员一直在保持着与腾讯的紧密合作,尤其在今年618前夕,双方更是升级了“京腾年卡会员”, 用户仅需136元就能拿到腾讯视频VIP年卡+京东PLUS年卡,而这个价格,基本上是等同于买腾讯视频的年费会员再白送一个京东PLUS年卡。

    尽管腾讯如今已经不是京东的第一大股东,但双方的合作关系依旧紧密,作为并肩作战多年的商业盟友,腾讯一直在不遗余力地为京东提供支持。今年6月,双方续签了三年的战略合作协议,腾讯将继续在微信平台上向京东提供显著的一级及二级访问入口以提供流量支持。

    而考虑到京东与阿里在电商领域的直接竞争关系,腾讯自然会把最优势的资源留给最重要的合作伙伴,至少在官方层面,不会真正做到对京东阿里一碗水端平。

    腾讯如果此时再和88VIP进行官方合作,鉴于88VIP的价格(淘气值1000分以上88元)要低于京东PLUS年卡,那么无异于在短时间内又“背刺”了京东,无论是基于商业道德还是合作协议,可能都会让腾讯陷入“里外不是人”的境地。

    不过基于自身的发展考量,腾讯视频也需要积极向站外寻找增量,而88VIP此前已经有过不少成功案例。据阿里的财报显示, 每100个88VIP新用户,就可以新增38个优酷用户、32个饿了么用户和27个淘票票用户。

    三、互联互通为何扭扭捏捏 作为中国两大市值最高和流量最大的互联网公司,阿里巴巴和腾讯之间的互联互通一直备受关注,而双方的高层也都在各种公众场合表达过加快互联互通进程的意愿。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张勇在去年的财报分析师会议上曾表示:“平台之间的大循环能产生的社会价值,一定远远大过在单一平台内的小循环。 平台间如果能够互联互通,肯定会带来新的改革红利。”

    腾讯总裁刘炽平此前也有过表态:“ 平台间的互通是非常复杂的问题,需要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行讨论和解决。 一旦这些问题处理不好,将对我们的用户、平台上的众多中小品牌商和商家造成不利。因此,我们会非常谨慎地处理这些问题。”

    不过在具体到实际措施之中,两大巨头的互联互通却一直呈现出扭扭捏捏的姿态,完全没有了互联网大厂雷厉风行的风格。

    去年7月,外界就传出阿里巴巴和腾讯考虑互相开放生态系统的消息,阿里巴巴的初步举措可能包括将腾讯控股的微信支付引入淘宝和天猫,腾讯可能会允许阿里巴巴的电商信息在微信分享。

    但一年多的时间过去后,这些预想中的互联互通措施并未落到实处。

    这期间并非没有一些试探性的破冰行动, 比如阿里旗下的饿了么、优酷等应用接入微信支付,而在今年1月,微信也开始支持在微信对话框内打开淘宝商品链接。

    但更高层级的互联互通,以及常态化的“破墙”举措,却并未出现在阿里和腾讯的商业经营过程中,这背后的原因可能还是来自于两大巨头自身过于庞大的商业生态。

    一方面来看,全面的互联互通,很有可能对于自身的商业合作伙伴造成影响,比如在电商领域,腾讯曾凭借自身的流量入口,成功扶持了京东、拼多多、唯品会等多家企业,而如今一旦阿里系电商也进入腾讯的流量池,那么对于腾讯的电商盟友们而言,也势必会丧失非对称优势。

    而另一方面,考虑到全球互联网行业近两年的不景气情况,阿里和腾讯对于互联互通所产生的实际成效也缺乏充分信心,尤其是一些会影响财报和股价的关键性数据上,可能会变得更加谨慎,进而不会一次性将所有的内部生态对外部敞开。

    但就用户体验和互联网生态发展来看,“互联互通”的大潮不可逆转,只是大象转身需要过程,诸君还得耐心等待。

    作者:牧歌,编辑:坚果

    来源公众号:螺旋实验室,公众情绪瞭望者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螺旋实验室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为什么“社区团购”做不下去了?

    设计动态 2022-10-14
    随着京喜拼拼、橙心优选等平台的关闭,“热闹一时”的社区团购基本“告一段落”。 为什么社区团购做不下去了? 为什么曾经的“一号工程”“一把手工程”,投入了那么大的资源最终还是没有做成? 为什么烧掉了那么多的钱,最终还是没有成功? 为什么曾经做到了几亿的用户,GM

    京喜拼拼、橙心优选等社区团购平台的关闭,也预示着“热闹一时”的社区团购基本“告一段落”。那么,为什么“社区团购”做不下去了?对此,本文总结了“社区团购”失败的三个原因,推荐对社区团购感兴趣的小伙伴阅读。

    随着京喜拼拼、橙心优选等平台的关闭,“热闹一时”的社区团购基本“告一段落”。

    为什么社区团购做不下去了? 为什么曾经的“一号工程”“一把手工程”,投入了那么大的资源最终还是没有做成? 为什么烧掉了那么多的钱,最终还是没有成功? 为什么曾经做到了几亿的用户,GMV也曾经做到了几十亿、甚至百亿的规模还是做不下去了? 失败了,关键是要回过头来好好总结一下失败的原因,避免以后再犯相同的错误。

    看看这几年一些平台、一些企业,特别是一些打着互联网基因的企业,所做的零售创新失败的太多了:无人店、无人架,B2B,社区拼团等等等等。

    有些失败本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比如像无人架,这个东西如果有一点零售经验,是完全可以去避免犯这样的低级错误的。

    一个架可以卖货,但是这样的一个“简单”的架,一个点位的销售产出能有多少?每日几十元、上百元?这么低的点位产出所产生的的点位收益,如何能够维持对这个点位的运维成本?

    这是一个极其简单的初级错误。我们来总结一下“社区团购”的失败原因。

    一、从手段角度看社区团购 首先,我们先从手段这个角度看一下社区团购: 社区团购可以成为一个卖货的手段。

    我们知道,有人的地方就可以卖货。在早的时候,集市可以卖货,走街串巷、提篮小卖可以卖货;再以后在有人的地方开一个店、开个超市可以卖货;再以后有了互联网,玩互联网的人越来越多,就有了电商可以卖货。

    这几年,有了微信这样的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社交平台,并且玩微信这样的移动社交平台方式的人越来越多,因此,基于微信这样的社群零售就产生了。最早是微商,这几年产生了社区团购等一些社群零售形式。

    所以,基于移动社交方式的发展,产生一种对应传统到店零售、电商零售的新零售形式–社群零售,这是一种环境发展的必然。

    那么,这种社群零售形式他到底会有多大的市场发展价值与商业空间?关键要看人们对这种移动社群社交方式的依赖程度。如果人们高度依赖这种移动社群社交方式,那他必然会有极高的商业价值和零售空间,如果他是人们日常线下社交的一种补充,那他只会具备一定的零售商业价值。

    目前看,这种移动社交方式,他只是人们整个社交的组成部分之一,不会成为人们社交的全部。因此,基于移动社交产生的社群零售他只是会具备“一定”的商业价值。

    我们把他放到整个零售市场当中看。现阶段,整个的零售市场已经形成到店零售、电商零售、社群零售三个领域。但是,整个零售市场的主体是前两者,社群零售在目前时期,只能是整个零售市场的一种补充形式。

    虽然只是一种补充形式,那么社群零售到底应该不应该做?应该谁来做?应该怎么做?

    答案是——应该做!应该是目前已经具备一定商业零售条件基础,然后借助这种新的社群零售形式做一些新的市场拓展,做一点新的市场增量的主体来做,是比较合适的。

    譬如现在做零售店的人,做经销商的等等。因为这些市场主体他具有现成的一些商业资源,譬如商品,他可以用社群方式去做更好的顾客链接、产品推广,去更方便的便利顾客购买。

    最佳的做社群零售的方式是+,店+群、经销商+群等。所以,前几年一直的积极推动店+群,经销商+群等等。今天,还是要积极的推动零售店要+群,经销商要+群。这会给你带来一定的市场增量。

    二、平台和企业在社区团购上为什么做不下去、烧不下去? 接下来,我们重点来分析一下,这些平台,这些想把社区团购做“大”梦想的企业,为什么做不下去了?为什么烧不下去了?

    我的分析是主要有两个原因:

    从前面所分析到的,目前看,社群零售它只能是整个三大零售形式中的一种补充零售形式,想“抬高”他,想用社群零售去打败、替代、冲击前面的两大零售形式,那就有点“自不量力”,最起码目前时期,社群零售完全还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更主要的原因:你想做零售,必须要懂零售,你想用社群零售的手段做成一个大的零售体系,必须要按照零售的系统来做。如果不懂零售,不懂零售的基本规则,如果只是简单的所谓互联网思维,那是肯定做不好的,最终的失败是必然的。 社区团购,他应该归类于社群零售,也就是属于零售的范畴。

    要想做好社区团购,要想做好社群零售,必须要懂零售!并且不能是只懂一点零售的“皮毛”,还要懂零售的本质与原理。

    要想做好一个零售体系,在现在的中国零售市场环境下,必须要建立起三大体系:

    差异化的商品体系 稳定的顾客群体系 高效的企业运营体系 在这当中,差异化的商品体系是做好一个零售系统最重要的基础。特别是在当前的中国消费市场环境下,商品极大丰富、零售市场高度竞争。你只是想做一个所谓的叫“社群拼团”的新名字的东西,就能把顾客从其他的零售平台、零售店中抢过来,靠什么?只有靠差异化的商品。

    没有差异化的商品优势,那是很难做得到的。甚至是你只靠补贴那也是不可能做到的。

    在这一方面,盒马、拼多多的成功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在差异化的商品体系搭建方面做了很多的努力。

    三、做好零售模式需要商品组合策略体系 再一个关键的方面是,一个零售模式怎么才能够赚到钱,关键靠商品的组合策略与艺术。

    要想做好一个零售模式,必须要靠一套商品组合策略体系。在整个的商品组合体系中,要有高频商品、低频商品,要有主力商品、补充商品,要有流量商品、盈利商品等等。

    如果像现在的一些社区拼团平台连一个最基本的商品体系都没有建立起来,就想做成一个零售商业体系,那属于“天方夜谭”。

    稳定的顾客体系是做好一个零售商业模式成功的核心。因为现在顾客是面对N多购买渠道选择的时代,现在是面对N多企业、平台都在抢顾客的时代。

    现实是已经没有那么多的流量、顾客供你抢了。

    即便是你今天靠补贴把顾客抢来了,完成了注册,如果没有一个好的顾客运营体系,顾客流失是很快的,并且即便是你完成注册的顾客再多,如果没有活跃顾客、价值顾客的支撑,企业、平台的经营是很难持续的。

    高效的企业运营体系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证。目标是效率高、成本低。

    企业确实需要这样的一套运营体系。从基本规则来讲,企业运行就是要效率更高、成本更低。就像社区拼团企业所讲的:我是小区交付,交付成本更低。也包括像某些前置仓企业所讲的:我是做的仓,仓的成本要比店低。

    但是,一定要明白一点:企业的运行,企业的成本控制,永远都是围绕企业的最主要目标:营收、利润去设计。永远不是最低的成本是最优的。

    小区交付来讲,前置仓来讲,关键要看顾客的接受程度,顾客能很好的接受才是硬道理。如果不能得到顾客的接受,即便是再低的运营成本也是“毫无意义”的。

    现在看,一些社群拼团平台基本是犯了这样的错误。一个自提点订单合并后,大仓发货,到了自提点后,在一个“乱哄哄”的环境下完成对顾客的分拣,完全实现不了一个好的顾客购买体验。这样的成本低失去了价值与意义。

    所以,如果涉及到一个零售商业模式最关键的三大体系建立不好,这个零售商业模式是不可能成功的。即便是再烧钱、再补贴那也是不行的。

    总之,零售需要创新,但是任何的零售创新一定要收遵循基本的零售规则。不要再犯盲目创新、胡乱烧钱的错误了!!!

    专栏作家

    鲍跃忠,公众号:鲍跃忠新零售论坛,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快消品新零售专家,专注于新零售领域。

    本文由@鲍跃忠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中国SaaS即将爆发”,为啥我们感受不到?

    设计动态 2022-10-14
    360的创始人周鸿祎,是中国知名的互联网产品经理。 最近,周鸿祎接受媒体采访,声称SaaS将在中国爆发,他说道: 传统企业的数字化,市场可能要比互联网上半场大10倍都不止,这对创业者是巨大的机会,包括最近的SaaS。近几年,美国出现SaaS爆炸性增长,我认为,

    近些年来,国内SaaS行业的发展正在加速,不少企业已经开始应用SaaS工具于企业数字化转型中。那么就目前的发展来看,国内SaaS领域,会迎来一次大爆发吗?可能不同玩家,会有自己的不同感受。本篇文章里,作者便发表了他的看法,一起来看。

    360的创始人周鸿祎,是中国知名的互联网产品经理。

    最近,周鸿祎接受媒体采访,声称SaaS将在中国爆发,他说道:

    传统企业的数字化,市场可能要比互联网上半场大10倍都不止,这对创业者是巨大的机会,包括最近的SaaS。近几年,美国出现SaaS爆炸性增长,我认为,SaaS绝对是颠覆性机会,SaaS改变了传统企业数字化的方式。

    SaaS在中国今天处于面临爆发的点,谁能为用户提供贴心的拎包入住的SaaS服务,谁就能赢得用户的认可,因为SaaS用户群太大了,但想做企业级软件能有几百、几千、几万个客户就非常了不起。

    ——周鸿祎

    虽然周鸿祎说得言之凿凿,但是我周围SaaS行业的朋友,却似乎都没有“即将爆发”的感觉,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一、中国SaaS要爆发了吗? 在今天,中国SaaS已经在很多领域站稳了脚跟。

    比如无代码领域的简道云、轻流,已经成为了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工具,北森、纷享销客等SaaS厂商也在大企业领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还有很多创新类SaaS,通过软件结合运营,为客户创造了巨大价值。

    但是,这并不足以说明“中国SaaS即将爆发”。

    实际上,在今年,很多SaaS公司都遇到了困难,连生存都存在问题,更不要说“爆发”了。这里面既有外部环境的原因,也有创业者自身的原因,包括:

    1. 中国SaaS缺乏美国市场土壤 在美国,有大量创新型科技公司,他们没有传统企业的IT包袱,也更接受公有云部署。Salesforce创始人贝尼奥夫就曾经说过,创新型科技公司是他们第一批获取的客户。

    但是在中国,除了大量死亡率高、利润微薄的小微企业,最具付费能力的企业往往是国企、大型传统企业,而他们往往更偏爱本地化部署、定制化开发的传统软件。

    关于这方面更进一步的分析,大家可以参考我的原创文章《中国SaaS开不出国外的花》。

    2. 过度的同质化竞争 中国C端互联网曾经有一个风气,即先复制(chao xi)别人的产品,再通过快速迭代拉开与对手的差距。

    这种风气也影响了中国SaaS,造成大家不强调创新,而是喜欢扎推创业,指望通过C端打法快速占领市场。

    可惜的是,由于存在较高的交易成本和服务成本,SaaS的增长速度往往达不到预期。这就导致部分领域的过度竞争:大家都死不了,但是也都活不好。

    3. 资本主导,而不是用户价值主导 在中国SaaS领域,还有一个很不好的现象,那就是To VC。

    在很长一段时间,创业者都把融资成功视为创业的阶段性成功。 这种逻辑有其合理性,可惜的是很多创业者忘记了:融资不过是加速器,“用户价值”才是SaaS公司成功的底层因素。

    甚至极少数SaaS公司为了融资,不惜数据造假。也有很多SaaS公司,拿着巨额融资盲目扩充团队规模,结果收入增速不达预期,公司只能选择裁员自救。

    基于以上3个因素,我认为,中国SaaS爆发还尚需时日。

    二、仍坚定看好中国SaaS 虽然短期看不到爆发的迹象,但是我仍坚定看好中国SaaS。最核心的原因在于: 数字化转型,仍然是中国企业未来十年的主旋律。

    随着移动互联网深入到中国的每一个角落,消费者已经习惯于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进行社交乃至享受各种服务,而大多数企业仍然使用非常传统、低效的方式与消费者进行链接和互动。

    未来十年,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把自己的产品、服务,甚至组织和管理都迁移到线上,这就会产生大量产业变革的机会。

    与此同时,SaaS的核心价值之一其实就是低成本,主要包括:

    部署成本低; 推广成本低; 运维成本低。 而 成本往往是推动产业变革的关键要素。

    比如成本更低的PC电脑推出后,让老百姓也用得起曾经昂贵的计算机,从而创造了一个庞大的产业;而廉价智能手机的推出,在PC电脑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了购买成本和使用成本,从而创造出了更大规模的互联网用户群体。

    因此,毫无疑问的,低成本的SaaS将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最重要的一股力量。

    三、做SaaS,要有耐心 中国很多SaaS创业者,过于追求增长速度,但是在核心功能使用率、续费率等关键指标上缺乏关注。

    B端领域和C端领域一个明显的不同,就在于客户需求的非标化。 这就意味着SaaS公司需要构建起完善、复杂的产研和服务体系,才能逐步提高客户满意度,从而建立起稳固的增长底盘。

    另外,和C端领域不同,B端领域往往更加细分 ——和一个微信就可以覆盖十几亿用户不同,即便是世界排名第一的HR SaaS软件Workday,也不过服务了1万家左右的企业。

    而大量行业型SaaS软件也不过服务于几千家中型企业——这就意味着,SaaS公司往往需要通过一个行业一个行业的扩展、一个领域一个领域的延伸,才能最终实现规模化的盈利。

    而在这个扩展和延伸的过程中,SaaS公司需要确保每一个行业、每一个领域都能够创造足够的用户价值,能够在续费率等关键指标上保持良好的表现。

    从这个角度来说,做SaaS,耐心非常重要。

    所以我坚信,在明年,更多SaaS创业者会趋于理性,不再把“融资成功”视为成功,而是把“客户成功”视为成功。

    不再盲目的跟风创业,而是耐心寻找创新的机会,等待属于自己的机遇。

    我认为,不急于爆发,用心打造好研发和服务体系,才是SaaS创业的正道。

    专栏作家#

    王戴明,微信公众号:To B老人家,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多年互联网产品与信息化管理经验。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2022互联网母婴行业用户洞察

    设计动态 2022-10-14
    易观分析:随着生育鼓励政策的推进,新生二孩占比提升,同时推动母婴行业规模继续增长。而在下沉市场,人口红利更为明显,高频、高份额增长使得下沉市场成为母婴市场的新增量;同时,线上渠道增速保持高位,更具发展潜力。随着母婴用户代际更迭,90后带来新型消费观,推动精细、

    随着母婴用户代际更迭,新型消费观推动精细、专业品类需求增加,购买习惯也发生变化。本文分析了中国互联网母婴市场发展背景与现状、用户内容搜索需求、母婴营销实践及典型营销案例等,一起来看一下吧。

    易观分析: 随着生育鼓励政策的推进,新生二孩占比提升,同时推动母婴行业规模继续增长。而在下沉市场,人口红利更为明显,高频、高份额增长使得下沉市场成为母婴市场的新增量;同时,线上渠道增速保持高位,更具发展潜力。随着母婴用户代际更迭,90后带来新型消费观,推动精细、专业品类需求增加,购买习惯也发生变化,前置性做功课成为购买环节之一。

    在此基础上,母婴用户形成了丰富的需求表达,并在重点品类关注上呈现出新特点:婴儿食品中,母婴用户喂养更加精细化、科学化,关注食用方法和配方功效;辅食作为婴儿均衡营养的重要来源,已经发展成为计划性餐食,成为重点关注产品。尿不湿中,随着使用场景和功能需求的增加,尿不湿细分品类更加丰富,材质安全性关注度上升迅速。母婴洗护中,品类方面护肤品搜索份额上升迅速,洗护常识仍是母婴用户最底层的内容需求,而植物成分成为科学护肤的新潮流。

    易观分析与百度营销联合发布《2022互联网母婴行业用户洞察》,对行业背景与用户行为特点进行分析,探索营销实践。百度营销依托全面的产品功能和丰富的母婴内容,精准触达母婴人群,打造用户全旅程营销链路,服务母婴企业。

    本文由 @易观分析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作者投稿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互联网广告不怕短期主义

    设计动态 2022-10-14
    2020年初,江南春在被当众问及分众传媒上年度的经营数据不佳时,将其解释为“开启新的扩张期”,随后将话题引向了“最重要的是为顾客创造价值”。2019年,以线下广告为主业的分众传媒,营业收入大幅下降了16.6%,净利润更是下降了近70%。 事实上,这一年是国内广

    2019年,是国内广告行业的分水岭,不止是线下广告,众多以在线广告作为支柱业务的互联网企业,自身业务也受到了影响。一时唱衰声铺天盖地,然而,互联网广告真的要驶入下坡路了吗?并不见得。

    2020年初,江南春在被当众问及分众传媒上年度的经营数据不佳时,将其解释为“开启新的扩张期”,随后将话题引向了“最重要的是为顾客创造价值”。2019年,以线下广告为主业的分众传媒,营业收入大幅下降了16.6%,净利润更是下降了近70%。

    事实上,这一年是国内广告行业的分水岭,从分众当年报表披露的营业收入构成来看,来自互联网行业的营销费用锐减是压垮公司业绩的最大负载。前一年,分众传媒从互联网客户那拿了56亿的广告费,而2019年这部分收入降到了不足25亿。

    刹车、转向,国内互联网企业应对环境变化的经营策略调整之快,让分众栽了个大跟头。从增量切换到存量乃至缩量市场后,叠加年底开启的疫情时代,宏观经济基本面一直在承压和恢复间摇摆,互联网企业们开始强调降本增效。

    缩减线下广告投放,是因为众多以在线广告作为支柱业务的互联网企业,自身业务也受到了影响。霎时间,唱衰声铺天盖地,互联网广告真的要驶入下坡路了吗?这倒并不见得。

    一、BAT:牺牲自我,成全别人 从财报来看,今年前两个季度,腾讯的广告业务同比均出现大幅下滑,比例都为18%。实际上,除了去年上半年得益于之前低基数影响,使广告业务录得20%以上的增长以外,腾讯广告业务的营收已经连续几个季度大滑坡:去年Q3相比上半年增速大降至5%,Q4则历史上首次出现13%的负增长。

    阿里这边,占据营收最大比例同时贡献最多利润的客户管理服务,跟腾讯那边几乎同步。这部分广告收入在去年Q4出现史上首次负增长过后,今年颓势依旧:Q1维持不变,Q2客户管理收入则大降了10%。

    如果再把百度的情况纳入讨论,形势就更加清晰了。今年Q1百度的在线营销收入同比下降了4%,Q2降幅更是进一步下探到了10%。所以一个直观的结论是,如果按照从头部看全局的习惯,BAT惨淡的广告业务数据仿佛已经应证了互联网广告的寒冬。

    但如果我们更细致的截取互联网广告行业中,最头部几家企业的数据,会发现上述结论并不正确。并且显而易见,互联网广告行业中正在发生着一些重要的变化,那就是其内部结构调整。

    《新立场》截取了几家国内主要互联网企业的广告业务营收数据。可以看到,今年上半年的广告收入BAT同比分别下跌了9.59%、5.53%、18.37%。但根据QuestMobile的数据,上半年国内互联网广告行业的整体收入预计将下跌2.3%。两相对比,表明BAT这三家广告业绩受到的影响明显高于市场整体的下行幅度。

    然而与BAT相反,拼多多、京东、快手这些企业,上半年的广告营销收入都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另外,抖音虽然没有公开这方面的数据,从媒体披露的“字节跳动截至今年8月广告营收1830”的数据来看,显然得益于平台电商业务的快速扩张,抖音在广告营销方面的收入增长也会相当可观。

    所以如果给上半年的互联网广告行业做个简短评价, 就是头部BAT愁云惨淡,尾部玩家也晚景凄凉,然而其他大厂却还算是差强人意。

    汇总数据显示,即使对冲掉BAT三家广告营收的大幅下降,头部八家企业的整体营收还剩余了1.58%的增长。这说明那些实际取得额外增长的头部企业,不但从BAT这几家手里抢到了份额,还把其他中小玩家的业务拿了过来。

    考虑到还有抖音平台的市场份额增长,挤出效应会更明显,这些中小玩家的广告业务估计更难维持。比如最近一个季度,搜狐广告收入下降了32%,微博下降了23%,爱奇艺下降了35%,其他像汽车之家、知乎、虎牙、斗鱼这些平台的广告营收同样有不同比例的下跌。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行业大盘不景气的情况下,互联网广告的整体集中度反而有增加的趋势,只是没有流向BAT。

    二、只有短视频是那个真正的变量 那么,在互联网广告行业内部格局调整中,哪类群体更容易获益呢?目前,外界普遍认为转化链路更短、转化效率更高的平台将从中受益。

    这一观点的逻辑是:在经济基本面承压时,短期的营收压力会使品牌方在考虑营销预算时更加“短期主义”,即更关注效果类广告。毕竟,正如凯恩斯在评论经济危机时所说的,“长期来看,我们都死了”。

    而效果类广告,自然更适合投放在转化路径更短的平台上,比如谈到转化效率显然没谁比得上电商平台。从结果上来看,这一结论也得到了一定印证:拼多多和京东在广告营收快速增长并超越百度后,跟阿里一起占据了行业Top3。

    然而,阿里巴巴的广告营收下跌是这一观点最大的悖论,拼多多和京东的广告营收增长也可以用其他逻辑来解释。

    就拼多多而言,作为跟淘宝同样定位的交易平台,拼多多用户规模已达到8.69亿,但与阿里京东相比却迟迟未见盈利。在二级市场压力下,拼多多急于兑现自身盈利能力和商业潜力的主观意愿和经营策略调整,或许才是其增长来源的根本解释,而不是因为转化路径短就取得了这样的自然增长。

    至于京东,其最近四个季度广告营收的同比变化分别为26.01%,21.39%,20.12%,8.47%。这表明京东的这部分收入增速在不断滑坡,反而是相较于其他平台比较亮眼的正增长数据,可能掩盖了京东广告业务受到的额外负面影响。

    事实上对京东来说,这部分收入本来就是要有增长才是正常的。比如,在阿里因“二选一”垄断被市场总局罚款后,入驻京东的服装品牌增加了,这部分新入驻的品牌显然会贡献一部分营销增长。同时,不管是像直播带货这些新兴营销渠道,或者是京喜为打入下沉市场引入的中小商家群体,也都会为广告收入带来增量。

    或许无论是拼多多还是京东,在剔除主动调整经营策略取得的增长后,公司财报的基本面并不会强于阿里。这也能解释转化路径理论的一个悖论,如果电商平台因为转化路径短就能受益,那么作为最大电商平台的阿里怎么是负增长呢?

    所以,与其关注转化路径,不如回归互联网广告的流量本质:短视频才是那个真正的变量。

    广告说到底做的还是流量生意,流量在哪客户在哪,广告主就会跟到哪。短视频从其他应用那里抢夺来用户时长的同时,也抢来了甲方的营销预算。以字节为例,其在互联网广告大盘占据的份额,两年时间就从14%左右飙升到25%,并且目前仍然在快速增长。

    这一增长还是在字节也做电商,并且将广告与电商营收独立记账的前提下。假设短视频平台不做电商,只单纯向电商平台导流,其动辄预期万亿级别的电商GMV,还要换来多少广告费呢?

    此外,《新立场》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细节:

    与其他诸多行业类似,广告业也存在有年终冲业绩的惯例,每年Q4往往是广告平台给代理商返点比例最高的时间段,等到来年Q1返点比例经常会腰斩。 但今年Q1字节做了一个异常举动,把上一年度Q4的超高返点比例维持了下来,调高了行业整体的游戏难度级别。

    微信视频号也是一股正在压顶的力量。腾讯在之前的财报指引上曾多次强调视频号的商业化潜力,七月下旬首次引入feed流原生广告后,靴子算是正式落地。微信对侵入用户体验的决定历来比较谨慎,所以目前视频号的广告密度仍明显低于抖快。不过上月发布的Q2财报里,腾讯提到视频号总用户使用时长已达到朋友圈时长的80%。可以预计,未来一段时间视频号广告将持续放量,腾讯的广告营收也将在BAT中率先摆脱原本的颓势。

    而除了抖音、快手、视频号这样的短视频平台外,几乎所有的APP都在尝试将短视频内容集成至自家产品中,希望以此在互联网广告行业内部结构调整中分一杯羹,增加护盘的能力。

    三、广告这笔钱,互联网还能继续捡 新的秩序,正在旧秩序的废墟之上拔地而起。

    从HotWired卖给AT&T的那个Banner开始,广告就成为了互联网商业模式里最革命的特质。 在这之前,没有任何一种商业组织把自己的长期盈利建立在主营业务免费的基础上。互联网能做到这点,是因为信息复制和传播的边际成本趋于免费。当一样东西免费时,无论是出于人与人之间朴素的分享欲,还是从效用最大化的角度,你都希望这样东西能触及到无限广大的用户群体。

    当然,很多上了年纪的老赛博玩家可能会抱怨广告的出现改变了互联网,使其变得面目狰狞相貌丑陋。因为从ARPANET那时候开始,互联网就一直是免费开源充满极客精神的。这些早期极客有时会认为互联网沾上广告就像门上贴了牛皮癣,脏了就谈不上酷了。

    然而,与其说是广告改变了互联网,不如说是广告拯救了互联网。互联网之所以成为互联网,是因为内容和工具构建起的庞大生态。尽管内容这端主要是普通网民以众包形式完成的,但工具和平台往往需要商业组织来做,而商业组织则需要获取收益作为其完成网络建设的可支配成本。

    我们需要搜索引擎,通讯软件,也需要社交网站和视频平台,没有互联网广告,就没有这些免费的基础设施,互联网也不可能像如此普惠和丰富。当然,今日形势已不同往日,用户们已经习惯了这些的相对完备且免费使用的网络基础设施,开始担心互联网公司们挣了太多的钱。

    这种不太友好的氛围,叠加上近几年的外部环境下行,人们开始怀疑:在线广告这碗饭,互联网企业还能吃多久?

    一个简单的公式:在线广告前景=广告行业前景*在线广告所占比重。目前来看,这两方面似乎都有不错的前景。

    首先是广告行业整体的前景,这个问题或许根本不值得担忧。目前对广告行业的讨论,大多会提到广告行业占GDP的比例基本保持稳定的特点。但实际上,这个观点只在中短期是适用的。

    广告行业跟国家经济基本面联系的更全面理解应该是:短期内,经济下行会使广告行业承受额外压力,因为经济形势不好对广告主的预算和信心造成打击; 但长期来看,广告业占GDP的比重会随着经济水平提高而增加;甚至当GDP增速趋于稳定乃至缓慢下滑时,广告业占GDP的比重还会持续提升。

    因为较快的经济增速意味着增量市场,这种条件主导下的商品销售会更容易。而GDP增速下行,竞争愈发激烈,存量市场的争夺中销售费用的开支反而会变大。咨询机构给出的英美两国GDP增速,和广告开支占GDP比重的走势,证明了上述观点。

    至于在线广告业的前景,更无须多虑。首先,根据《2021中国互联网广告数据报告》,在线广告营收已经占广告行业总量的一半以上。未来,这一占比还将继续扩大,因为从商业逻辑的角度讲在线广告效率更高, 按马克思的说法就是:先进的生产力一定会淘汰落后的。

    广告的目的,是广告主希望以尽可能低的成本触达到尽可能多的用户。就在线广告而言,无论用户是否乐意接受,都无法否认抖音推送的内容比大街上的传单来得更快更精准。所以从Facebook推出信息流广告以来,大数据和算法的进展已经使个性化的广告系统成为所有互联网平台的标配功能。

    事实上,在讨论了这么多年大数据的伟大前景后,广告推荐系统才是大数据技术最早实现落地且规模最大的领域。未来生活的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人与数据间的交互也会更普遍,互联网广告的效率在技术层面还会继续提高,前途自然也是光明的。

    写在最后 总的来说,“短期主义”思维下对效果广告的青睐,最多只会带来在线广告行业内部格局的调整,二者间关联度也并没有绝对的数据支持。

    相较之下,短视频这一变量为在线广告行业注入的活力,以及“长期主义”视角下广告业占GDP比重的上升空间,更值得期待。

    最后回归之前那个问题,互联网企业的这碗饭还是稳的,最多是换一个姿势吃。

    本文由 @新立场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元宇宙爆火一周年,全球干实事的公司都干了哪些实事?

    设计动态 2022-10-14
    距去年扎克伯格All in Meta引爆“元宇宙”,已过去一年。如今,币圈走向熊市还老被黑客攻击,数藏从一哄而上到一哄而散屡爆卷款跑路,扎克伯格资产蒸发5000亿,中青宝、天下秀、蓝色光标下半年股价大跌…… 但在泡沫和幻灭背后,这一年的巨变和进程更值得铭记。如

    距扎克伯格All in Meta引爆“元宇宙”,已经过去了一年。如今,币圈走向熊市,数藏从一哄而上到一哄而散……在泡沫和幻灭背后,这一年的巨变和进程更值得被铭记。过去的一年,元宇宙带来了哪些巨变呢?一起来看一下吧。

    距去年扎克伯格All in Meta引爆“元宇宙”,已过去一年。如今,币圈走向熊市还老被黑客攻击,数藏从一哄而上到一哄而散屡爆卷款跑路,扎克伯格资产蒸发5000亿,中青宝、天下秀、蓝色光标下半年股价大跌……

    但在泡沫和幻灭背后,这一年的巨变和进程更值得铭记。如果说元宇宙是个什么都能装的筐,那也是个热气球筐,它起飞的动力来自全球各领域不懈努力的先行者。

    01 元宇宙爆火一周年,世界是真变天了 我们从钱、政策、社会影响力几个方面,盘一盘过去一年元宇宙带来的巨变。

    1. 元宇宙吸金 说元宇宙肯定绕不开Web3。简单来说,元宇宙是面子,是下个互联网的终极形态,发生在全球;Web3是里子,跟区块链和钱关联更大,主要发生在国外。

    据《2022元宇宙年中投融资报告》显示, 今年上半年全球元宇宙投资事件总数为205起,投融资总额超过320亿元,是去年的投资总额的2倍多。 其中,国内元宇宙投融资事件为40起,融资总额42.76亿元。

    据国外Venture Intelligence 数据显示, 今年上半年Web3 领域的投资规模超过 10 亿美元,相当于70多亿人民币,也是去年的2倍。 融资公司包括以太坊扩容方案Polygon、印度加密货币独角兽CoinDCX 、NFT 市场 Rario等。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来,Web3比元宇宙融资少很多,且元宇宙融资肯定包含了部分Web3融资。 全球元宇宙融资最多的是应用场景、基础设施、软件(这些跟Web3概念相关),最后才是硬件。 国内因为没有NFT跟链游,硬件投资反而最多,数字藏品、虚拟人融资有限。

    别看国内融资跟全球比不算多,但国家大力支持元宇宙概念背后的数字化转型,还是有得干有得赚的。

    2. 元宇宙造富 钱从现实世界流向虚拟世界,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举几个例子,在过去一年里:

    顶级游戏开发商Epic Games单笔融资135亿元 元宇宙第一股Roblox游戏市值突破400亿美元 耐克 NFT 累计销售额近2亿美元 27岁华裔小姐姐设计的「无聊猿」NFT估值40亿美元 …… 元宇宙造富,可以预见将从第一入口——游戏开始。把生活和工作搬进元宇宙的原型就是打游戏,而游戏开发商是给元宇宙打地基的关键角色,所以Epic Games和Roblox都很有钱景。

    如果说耐克是借助已有品牌和实体产品才能把虚拟NFT卖这么多钱,无聊猿纯粹是靠一个非著名艺术家和无数人自发二创搞各种商业应用贵起来的。 Web3时代共识就是钱,无聊猿是一群全球各地互不相识的人建立的全球超级IP。

    当然,这些暴富的例子都在国外,就国内情况来说,元宇宙跟实业结合、联盟链和数字藏品等等,都是有待探索的造富方向。

    3. 元宇宙走进政策跟行业 元宇宙的影响力首先体现在国家和城市政策上,它对每个人和组织来说都意味着竞争激烈的新机遇和新赛程。目前, 美国、韩国、日本都全力竞赛元宇宙,国内超过30个省市颁布支持元宇宙的政策。

    前两天,波场成为多米尼克“国家公链” ,并被授权发布粉丝代币,开启区块链与全球主权国家层面的首次合作。

    另一方面,元宇宙正势不可挡渗透到教育、党建、培训、营销、影视、社交、医疗、农业、工业等各个领域,比如:

    无聊猿IP 已经横扫了全球数十个行业 香港理工大学开设元宇宙相关硕士学位 阿联酋推出首个元宇宙医院 沃尔玛通过元宇宙游戏Roblox做电商 苏州出现实景AR剧本杀 …… 02 元宇宙爆火一周年,哪些公司做了哪些实事? 我们从以下角度,来盘点下今年元宇宙相关的技术突破和应用进展。

    入口:XR硬件 人:虚拟人 物:NFT/数字藏品 场:各行业应用 支撑技术:区块链、引擎、量子计算、卫星通信、AI…… 1. XR硬件:更加轻薄销量稳升,医疗刚需成为突破口 已经亮相的VR(虚拟现实)头显Pico4和即将发布的MR(混合现实)头显Quest Pro,都采用了 新的pancake光学方案,体积和重量更轻薄,视野更清晰、眩晕度更低。

    此处顺带补充下国内Pico跟国外Quest的竞争情况,销量上Quest全球第一优势明显。硬件来说我们并不比国外差,代工商都是国内歌尔股份。

    内容上Quest优势很大,游戏做得好,Pico将发力短视频VR体验 ,也在对标Horizon Worlds迎头赶上做VR社交。Meta和字节都在努力打通跟其他社交、视频平台的连接,嫁接世界杯、演唱会等活动。

    同时, 虚拟现实设备对准医疗等刚需打开突破口 ,如国内亮亮视野发布“听语者”AR字幕眼镜,帮助听障人群和跨国交流,阿凡达健康跟全球全息AR第一股微美全息推出VR康复医疗。

    2. 虚拟人:到更多行业“打工”,成本骤降 在过去的一年里, 虚拟人相关的动作捕捉、3D渲染、全息投影、AI技术都有很大发展,而且应用越来越广,性能越来越好,越来越便宜。

    比如,今年江苏卫视的跨年演唱会借助全息技术的裸眼3D虚拟成像,“复活”了邓丽君登台献唱,全息表演有望规模化落地。再比如优链时代用3D云阵相机为用户拍摄3D数字分身,把成本降到100元。

    虚拟人和AI结合将应用在更多领域,比如今年百度数字人主播上岗报道“两会”,万科首位数字化员工崔筱盼处理财务效率超高。 未来 , 虚拟人将从目前的仿人类到超人类,从听指挥打工到自主交流、自主创造。

    3. NFT和数字藏品:国外个体创收,国内带动实业 NFT的本质是通过区块链把现实资产变成数字资产,通过确权和流通创造更多价值、造富更多人,在海外偏向资产化的技术应用,国内更偏向文化产业的内容输出。

    在国外, NFT是百年老店的印钞机,也是原 生IP的造富场 ,比如耐克跟无聊猿。别管NFT还是数字藏品, 发展的关键都是流通,发展大方向是社区文化、权益证明,是图文视频形式拓展和用户共创、自创, 比如:

    NFT植入游戏 NFT抵押贷款 NFT共享收益 NFT IP商业授权 DIY表情包等工具帮助个人二创 国外NFT发展偏金融,比如Vesta Equity 允许房主将部分财产所有权作为 NFT 出售,跟持有者共享收益。国内更多的是赋能实体绑定更多权益,未来大规模应用可以期待社交巨头Meta跟微信,或者像美国最大的票务平台Ticketmaster,用NFT解决黄牛等问题。

    4. 应用:国外搞金融,国内搞体验 过去一年里,老早就有的Gamefi、Socialfi因币圈下行遇冷,全球范围内文旅、电商、音乐等更多行业开始拥抱XR、区块链、低代码工具、虚幻引擎等元宇宙技术。

    1)国外

    电商:每天有2.5亿人用Snap体验试衣服等AR服务 社交:边跑边赚的StepN日活用户破30万,市值超10亿美金 游戏:边玩边赚的链游Axie Infinity在菲律宾等地带动了15万多人就业 组织:Constitution DAO 6天众筹4500多万美元拍到初版印刷的美国宪法 …… 2)国内

    社交:墨宇宙、BUD等支持用户无代码建立虚拟空间 招聘:上海市杨浦区发改委等部门主办了“meta job”元宇宙招聘 娱乐:国内00后建立元宇宙剧本杀平台HAL 影视:虚拟制作LED片场降本增效,走向普及 创作:贝多音乐以数字藏品为创作人直取收益 文旅:各地积极布局元宇宙文旅项目、产业园区 …… 5. 技术:齐头并进发展,拼出元宇宙的样子 区块链是连接虚实世界的经济链条。

    在过去一年里,NFT借助区块链造富又吸金,中国借区块链技术成为第一个发布数字货币的国家,微软、亚马逊、阿里等以区块链即服务 (BaaS) 的形式帮企业在云上开发、托管和部署,降本增效。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用跨链技术找到了数藏走向全球的中国方案。文昌链能把藏品通过海南自贸区政策跨到海外公链上,搜云科技“跨链上新”的首批中国一体化数字艺术品在opensea的发售成交额达到近10万美金。

    引擎承担元宇宙世界的空间建设。

    引擎负责空间建模和画面渲染。今年Epic发布了虚幻引擎5,英伟达开放虚拟世界模拟引擎Omniverse Cloud,引擎正从游戏、动漫、影视,走向工业制造、智慧城市、无人驾驶等各领域应用。

    宝马、奥迪、理想等有名的车基本都引进了虚幻引擎设计车型和展示。国内大厂也都找到了自己的引擎伙伴——腾讯qq秀跟Epic,阿里云游戏跟Unity,百度希壤跟Cocos,字节跟代码乾坤。

    量子计算提供算力,让元宇宙世界动起来。

    元宇宙世界是由代码构成的,从平面互联网到立体互联网,算力需要提高成千上万倍。量子计算将带人类进入超级算力时代,正从实验室走向产业,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就颁给了三名量子信息科学家。

    今年全球量子计算投资都很热,最大的量子计算巨头是IBM。我国量子计算的初创企业总共才十几家,今年8家完成融资,5家过亿,包括量旋科技、图灵量子等,百度今年也发布了超导量子计算机“乾始”。

    通信技术决定元宇宙的带宽和网络传输速度。

    6G时代拼的是卫星互联网,中美、欧盟竞争激烈,国内大厂也在布局商业卫星。截至今年8月底,星链发射的卫星数量为3162颗,还在初级阶段,但数量远超国内;今年苹果发布的iPhone14手机已经支持卫星通信。在5G时代掌握话语权的中国,在卫星互联网上落后于美国。

    美国今年上市的遥感卫星大数据公司Planet,每天能够扫描一次地球的整个陆地,产生300万张图约合25TB的数据。元宇宙的终极形态将复刻地球全貌和动态,对气候、能源、交通等做出预测和分析。

    AI 将是元宇宙世界的主要建造者和NPC。

    元宇宙由代码构成,更具体来说是由线上的图文视频内容构成,制作这些东西AI是一年比一年拿手。国内外AI生成图片、视频的工具越来越多,今年AI工具Midjourney生成的画作还在国外艺术大赛拿了一等奖。

    AI除了创造元宇宙内容,还将充当服务、打工、陪玩等角色的NPC。今年Meta推出了被称为最强聊天机器人的BlenderBot 3。

    03 元宇宙下个路口,能看到什么风景? 从需求谈发展,我们国家现在面临的痛点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技术升级,比如把卡脖子的芯片搞出来;然后就是用数字赋能实体,振兴经济。个体的痛点主要也有两个,一是就业赚钱共同富裕,二是休闲娱乐单调需要更丰富的服务解压调剂。

    元宇宙怎样解决这些难题?

    1. 元宇宙让产销高效 元宇宙为产业端带来的,一是 产业数字化 ,比如生产过程通过虚拟空间模拟验证、远程操控等方式提质增效,营销过程通过虚拟形态展示和体验。国内政策重点布局的是文旅、工业、医疗健康、教育。

    二是 数字产业化 ,比如XR、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可以应用到各行业消费端体验、各行业确权证明等。

    2. 元宇宙让个人新生 元宇宙为个人带来的,是良好的体验感、拥有新的财富或权益、发挥创意及获得价值观的认可。

    NFT能让人们能把自己所长变成数字商品,从被动旁观到主动创造。Facebook和Instagram已经允许用户发布NFT,这两个产品几乎触达了全球三分之一的人口,人人创作的生态未来可期。

    3. 元宇宙让关系丝滑 元宇宙人人参与、共享收益的模式,也将彻底颠覆人们以往的关系。

    NFT将改变平台和品牌占主导地位的局面,用户能直接为自己喜欢的作者和NFT作品付费;品牌通过发代币能跟用户共创产品、共同运营、共享收益,告别对立。

    4. 元宇宙让世界打破重组 从互联网到“互链网”,更深度多元的链接将重塑世界。元宇宙的未来,是上下游“政产学研用”的深度生态链接,是创作者、用户、品牌的关系重塑,也是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双向奔赴。

    最后想说 工业时代我们追求效率,是以牺牲公平和多样化为代价的。如今,资本和平台垄断资源,每个城市的商业街都卖着一样的小吃,这世界该翻篇了。

    作者:元宇宙少女;8年产业互联网经验,1000小时微信读书,专研元宇宙web3领域

    本文由 @元宇宙少女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Web3.0潮起,应用场景何寻?

    设计动态 2022-10-14
    一个极为现实的问题摆在面前:Web3.0作为互联网模式的商业价值与应用场景,在哪里? 在元宇宙、NFT等热潮涌起之下,Web3.0看似并不遥远。 作为下一代互联网存在方式的最大可能性,Web3.0已经构建了完整的模式概念。最为大众所熟知的是其强调用户在互联网拥

    在元宇宙、NFT的热潮下,Web3.0 似乎离我们也不远了,但目前来说,还没有看到真正意义上的Web3.0应用场景。在打破数据孤岛之后,Web3.0的应用场景又该显现在何处,其商业模式生态将会如何发展?

    一个极为现实的问题摆在面前:Web3.0作为互联网模式的商业价值与应用场景,在哪里?

    在元宇宙、NFT等热潮涌起之下,Web3.0看似并不遥远。

    作为下一代互联网存在方式的最大可能性,Web3.0已经构建了完整的模式概念。最为大众所熟知的是其强调用户在互联网拥有自主权,用户与建设者共建共享,以此完成数据资产权属的回归。

    Web3.0的建设与发展为此备受瞩目。而目前来看,大多数现有的Web3.0应用程序尚未实现大规模惠及用户的愿景。

    一个极为现实的问题摆在面前:Web3.0在打破数据孤岛之后,其作为互联网模式的商业价值与应用场景置之何地?在Web3.0正式降临的未来,新互联网环境下的经济模型或者说商业模式,如何建立?

    一、Web3.0的基础概念 “Web3.0 会是一个可扩展的一系列技术框架,并用一种全新的方式构建应用程序。”在区块链先驱Gavin Wood看来,Web3.0对于互联网的变革,几近颠覆。

    在各类科普中耳熟能详的“读+写+拥有”特质之外,Web3.0的核心还是落在了数字身份、资产、数据回归个人的实现上。延续Web1.0与2.0跃升标准,Web3.0的交互方式、控制权、账户系统,均有明显的代际差异,如最能代表数字身份与资产的账户系统,Web1.0到3.0的迭代过程中,经历了邮箱、手机号码到现在私钥/助记词/智能钱包等更回归个体权属的方式,从账户接入层面就完成了资产权属的转移,并且在设想中的所有应用可以完成账户体系上的统一。

    ▲Web1.0到Web3.0变迁

    事实上,Web3.0的出现,本是对Web2.0时代愈发中心化垄断产生数据孤岛情况的一次“反抗”。传统互联网模式下,企业作为商业组织,天然带有追求利润的使命,用户数据资产容易被视作企业追求利润、对抗竞争的壁垒与砝码,各个中心化平台之间形成了互联网中的一座座“数据孤岛”。

    这导致当社会人口完成互联网人口转化后,互联网环境必然会遭遇流量瓶颈,陷入存量残杀的竞争格局。因此,在近年来流量红利正式告罄,国内外互联网世界均陷入存量时代的情况下,Web3.0概念的出现,显得很合时宜。

    概念设想中的Web3.0,其本质是生产资料共享,每个人都参与分配而区块链技术将Web3.0从概念真正落入实际,并为之赋予了真正有感知的体验特征:无需准入、全球化、匿名性等特点是打破数据孤岛后的直观特点。

    以无需准入这一特性为例,首先是数据的可访问性。Web2.0时代的数据围墙,正有希望被拆除。无论是应用的前端进入还是后端搭建,以区块链技术来承载后个体的准入门槛非常低,公链常见的PoW(Proof of Work)形式,个体可以计算哈希值的方式参与,并且在公链内任意节点进行数据上传、下载、同步等访问动作。

    其次是节点的独立性。单一区块链中,个体对任意节点进行单独控制。PoW形式下,需要超过50%的群体共同参与,才能真正改变节点数据库中内容,这使得区块链数据的不可篡改、可溯源成为现实,解决了互联网环境中极为关键的信任问题。

    最后是交互的自由性。区块链智能合约的编程部署无需审核,用户进行开户也只需要随机生成私钥或助记词。

    用户的实际体验中,用户在各类Web3.0应用中,无需单独注册应用账号,而是通过自身的私钥/助记词直接登录。同时账号与支付一体化,在应用的插件钱包调用用户地址、需要支付时,会持续进行签名交互。

    这代表着,以区块链为表征的Web3.0可以实现应用从前端到后端的业务逻辑去中心化,最终使得现有的Web3.0底层技术架构大致分为分布式记账、去中心化账本、去中心化储存、物联网、渲染等几个几类。较为熟悉、生态发展最繁荣的,无疑是以各类加密货币为等价物进行不同区块链之间结算的去中心化账本类型,目前大众熟知的诸多公链,本质还是账本型逻辑。

    ▲Web3.0不同技术架构玩家

    归根到底一句话,对于用户来说,在设想中的Web3.0时代,只需要一个DID(钱包地址),就可以在虚拟世界畅行无阻。

    二、生态应用的可能性 要看到未来,必须立足过去。回顾Web3.0的发展史,尽管其作为互联网概念在世界范围内风行不过短短两年,但区块链技术却先一步出现。

    区块链技术的发端,始于2008年10月31日,伴随着一篇名为《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论文出现,一个基于P2P网络、加密、区块链等技术的点对点的电子现金支付系统,即比特币以及区块链的概念面世。而后凭借其无需准入、不可更改、可溯源等特性,延伸出公链、私有链、联盟链等不同属性与特点的区块链。

    而后是2017年开始各类加密货币交易所、虚拟币ICO项目开始兴起。到2020年,Web3.0概念和区块链技术与加密货币完成了语义概念上的脱轨后,NFT、元宇宙、DAO社区等更具新互联网环境想象力的互联网新模式出现了。

    其中的转变节点,在于2017年开始爆发的公链浪潮,各类玩家提供的不同特色公链,共同组成联Web3.0真正降临前的商业探索。

    需要说明的是,目前公链虽然有Ethereum、Solana等主流,但没有真正统治级别的公链,各自技术架构与共识导致的差异化特色,成为各个公链的独特名片。

    公链技术已经完成了多次迭代,在性能上也有飞升。

    区块链1.0代表Bitcoin(比特币),共识即是前文所说的PoW形式,以工作量(算力)定价,吞吐量TPS仅3.3-7,交易确认时间在1小时左右,其节点超过10000,为业内之最; 区块链2.0代表则是完成了转化的Ethereum(以太坊),由PoS(Proof Stake)即股份证明机制来确认交易、由Gas费来进⾏记账激励、需要多个区块进⾏确认。确认时间已经缩短至10分钟,但TPS依旧较低,停留在15-20区间,同时Gas费用较高,全球约8000个节点。 区块链3.0则五花八门,如Solana,以PoS+PoH混合机制来确认交易,允许每个节点⽣成本地的时间戳,TPS理论可达65000,实际应用TPS在2,700左右,确认时间在0.5到0.7秒,Gas可忽略不及。但经常宕机而备受诟病,全球节点约1000个;Conflux则构建了树图共识算法,将TPS提升到了3000以上,确认时间缩短至23秒,全球节点达1300个。 显然,区块链3.0技术加持下的公链,已经与传统金融系统的性能持平,如VISA系统的TPS在3000,而确认时间在10秒左右。

    就目前而言,基于区块链技术所诞生的应用,可以视为Web3.0未来商业模式的雏形与先驱。如较为成熟的DeFi(即去中心化金融),已经形成了稳定币、交易所、借贷等不同模式类型的应用生态,与传统金融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其信任价值源于区块链技术本身背书,而非机构所背靠“中心”,其中的交易所也具备去中心化特征,并不使用传统订单簿的运作模式,而使用AMM(自动做市商)机制。

    在2021年以来变得极为火热的NFT同样属于应用的一种。从类型划分,可以氛围加密艺术、收藏品(头像等)、元宇宙商品甚至是一款游戏或是一个域名。类似此前出圈的“无聊猿头像”,这类NFT的本质是由用户共同参与完成IP的共建,又由具备影响力的IP进行个体的反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共创经济”,而后延伸出的无聊猿游艇俱乐部、原生代币、社区、乐队等等,都是对NFT的IP价值进行储能。

    三、未来的Web3.0如何前行 未来的Web3.0会向何处前行?尤其是在国内环境中,Web3.0应该如何实现?

    尝试第一步,是选择区块链。以太坊为代表海外公链,存在不合规、基础设施不完善、使用成本高、速度慢等核心问题,在国内并不适用;蚂蚁链为代表的国内联盟链和Conflux树图链为代表的公链,则代表了未来的两种可能性。

    此外,是具体的玩法。可以参考的商业案例,不妨从星巴克这类重会员资产的品牌方出发:会员积分可以视为区块链中的法币等价物,用以兑换福利权益与体验;“数字邮票”、周边可以以NFT形式发布等等。

    一方面,作为用户交互方式,区块链对应技术带来的体验升级,更符合Z世代消费群体对于个人主权的需求,实现用户消费-激活品牌资产-获得数字身份的品牌闭环。另一方面,这类模式打破了社区和品牌之间的界限,为用户与品牌之间提供了更有效的沟通机制,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社区共建。

    有业内人士认为,国内正在迎来数字经济的真正大航海时代。Web3.0为内核的数字经济,在去金融化的前提下,成为其余领域的助推器,如:

    数字营销。营销组织的构成形式,转移到到DAO/NFT上,而营销的精准性,从中心化数据时代的用户数据画像,转向基于Poap/SBT。 数字社交。用户社交模式有了具象的数字身份,基于Poap/SBT的多元社交矩阵产品。 数字内容:基于用户、社区和项目方互动的元宇宙共创与利益共享。 数字游戏:以NFT数字资产作为激励,以游戏化的方式引导用户产生有价值的数据。 参考资料:

    1、「NEXTA创新夜谈」直播演讲,2022.9

    #专栏作家# 井寻,微信公众号:井寻,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前传统媒体记者,5年互联网一线品牌公关从业经验,人间赝品Kitsch、插一句主理人。关注领域电商、新消费、出行、教育、营销领域。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O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外卖为何比店里的价格贵?谁在加价?

    设计动态 2022-10-14
    作者:潘哥,编辑:三火,文章来源于公众号:智商税研究中心 你也许还不知道,天天吃的外卖,竟然玩起了价格双标。 潘哥最近通过一系列测试后发现,不论小餐馆还是大品牌,外卖平台上的标价,一般都比实体店贵。 进行了几次点餐实验后,潘哥还发现:点外卖是否能获得实惠,关键

    可能不少消费者在外卖平台上下单的时候会发现,外卖平台上商家产品的标价,可能会比实体店里的标价更贵。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在外卖红包的博弈之中,商家、平台和消费者,如何应对,才更合理?本文作者发表了他的看法,一起来看。

    作者:潘哥,编辑:三火,文章来源于公众号:智商税研究中心

    你也许还不知道,天天吃的外卖,竟然玩起了价格双标。

    潘哥最近通过一系列测试后发现,不论小餐馆还是大品牌,外卖平台上的标价,一般都比实体店贵。

    进行了几次点餐实验后,潘哥还发现:点外卖是否能获得实惠,关键在于是否使用红包,以及红包抵扣金额的多少。

    不过,对于商家来说,这些外卖红包却好似毒药,因为用户购买红包的钱,被平台官方赚走,但部分成本却由商家负担,于是商家也开始玩起了调价大法,把外卖价格与到店的价格差距拉开。

    因此,在商家、消费者、平台的三方博弈之下,前两方面临“双输”的同时,平台似乎成了唯一赢家。

    得不到实惠的商家和消费者,会一直甘于现状吗?唯一的赢家是平台,这种模式真的合理吗?

    一、外卖总比实体店贵几块 作为一名省钱(绝对不是抠门儿)达人,潘哥最近发现;外卖上的菜品价格,通常比实体店贵。

    比如,天津的一家黄焖鸡餐馆内,小份黄焖鸡售价17元,一碗米饭多加1元。但在美团上点外卖的话,小份黄焖鸡(不含米饭)就变成了19元,比实体店贵了2元;加上一碗米饭的话,价格变成了21元,比实体店贵了3元,米饭的价格直接double;而到了饿了么,这家店的小份黄焖鸡加米饭,则又变成了22元,比实体店贵了4元。

    在天津的另一家快餐店,潘哥发现一份咖喱鸡、番茄鸡蛋双拼饭,实体店售价20元;到了美团上,折扣价为23.9元,比实体店贵了3.9元;饿了么上,这份双拼饭价格为24.9元,比实体店贵了4.9元。

    小餐馆的定价,随意性可能太多;那么大品牌餐馆,外卖标价是否比实体店贵呢?

    在天津的一家吉野家,潘哥发现:实体店内的吉味双拼套餐,售价42.5元;但在美团和饿了么上,同样搭配的吉味双拼套餐,外卖价格却都变成了51.5元,全比实体店贵了9元。

    在一家汉堡王店内,潘哥发现火烤菠萝皇堡套餐,售价44元,国王卡特享价33元;但在美团外卖上,同样搭配的套餐售价51元,比实体店贵了7元。

    而黑松露风味安格斯套餐,在汉堡王小程序售价56元,国王卡特享价36元;在美团外卖上售价变成了60元,比实体店原价贵了4元,比国王卡特享价贵了24元。

    二、红包是外卖省钱关键 经过上面的比价,潘哥发现;同一家店内的同样菜品,外卖平台上的价格,似乎总比实体店贵;那些常点外卖的人,似乎成了不会算账的大冤种。

    不过,资深点外卖达人张先生,却对此表示了异议。他告诉潘哥,虽然外卖平台上的菜品标价,经常比实体店的标价要高,但如果算上店铺满减、红包抵扣、配送费扣除等优惠,最后算下来外卖的价格,可能会比实体店便宜。

    为了验证张先生所说,在上文提到的那家快餐店,潘哥点了一份咖喱鸡、番茄鸡蛋双拼饭,选择打包带走,共花费21元,其中20元为餐费,1元为打包费。

    在美团上,潘哥选择同样的菜品后,显示菜品售价23.9元,打包费1.5元,用户配送费减免,最后合计25.4元,比实体店贵了4.4元;但如果兑换8.5元的美团红包,总价则变为了16.9元,比实体店便宜了4.1元。

    在吉野家,潘哥选择了吉味双拼饭套餐,在实体店打包带走,需要支付42.5元的餐费,以及1元的打包费,总计43.5元。

    但在饿了么上,选择同样搭配的套餐,参与店铺满减等活动后,最终需要支付49.5元,比实体店贵了6元。如果兑换5元的饿了么红包,抵扣后价格则为44.5元,比实体店贵了1元。

    由此可见,虽然平台依靠各种活动,让点外卖显得划算,但不使用红包的话,消费者还是难得实惠;并且,即便使用了红包,如果商家的抵扣金额不大,消费者的外卖,还是会比实体店贵。

    三、谁的蜜糖?谁的砒霜? 虽然外卖红包,成了很多人的省钱法宝,但对于美团、饿了么上的商家来说,外卖红包却是“汝之蜜糖、吾之砒霜”。

    不止一名餐饮从业者告诉潘哥,虽然用户购买外卖红包的时候,是把钱付给了平台,但是红包抵扣的成本,却是商家承担了大部分。

    同时,潘哥还从一位美团员工那里了解到,商家在美团上做外卖生意,需要支付给其一定的佣金,比例一般在6%—8%;如果加上红包抵扣的话,商家在美团上的每单外卖,都会增加几元成本。

    为了覆盖这些增加的成本,美团、饿了么上的商家,开始在外卖的定价上动手脚,他们修改了菜品价格、打包费价格,甚至修改了米饭的价格,就是为了在扣除红包、佣金等平台成本后,自己还能赚取些利润。

    这样看来,外卖标价比实体店贵,似乎并不是商家利欲熏心,在各种成本叠加下,外卖标价虽然比实体店高,商家的利润却未必有了增长。

    不过,实体店与外卖平台的不同定价,却苦了潘哥这样的消费者。很多人之所以在美团、饿了么上购买红包,为的就是点餐时能便宜一点。但商家无奈提高了外卖标价后,消费者不仅没有因此得到实惠,很多时候反而比去实体店花费更多。

    四、谁是赢家? 既然商家和消费者,在这场外卖红包博弈中,谁也没占到便宜,那么赢家究竟是谁呢?

    对于美团、饿了么来说,在平台上推动红包的使用,会让消费者认为在平台店点外卖更便宜,提高使用平台的频率;这种各店通用的红包,也让消费者有了更多选择,增强了平台的用户黏性;同时,消费者购买外卖红包的费用,还增加了平台收入。

    至于外卖红包所产生的成本,一部分由商家垫付,而在平台的排名机制下,商家们为了扩大销量,还会在红包抵扣金额上不断内卷,间接为外卖红包做推广。

    这样看来,在美团、饿了么上点外卖,不论是否使用红包,商家和消费者似乎都是“双输”,谁也占不到便宜;而并不直接参与定价的美团、饿了么,却利用自己制定的游戏规则,成了这场博弈中最后的赢家。

    不过,“双输”下的商家和消费者,一次又一次地多掏腰包后,也逐渐发现了“红包困境”,产生了许多不满。而美团、饿了么这样的外卖平台,不断从商家、消费者身上赚取利润的经营模式,真的是“存在即合理”吗?

    作者:潘哥,编辑:三火

    来源公众号:智商税研究中心(ID:gh_c55b3561ece1),尘世套路深,我替你踩坑!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智商税研究中心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让你的品牌快速脱颖而出,抢占市场份额,提升销量
免费获取方案及报价
*我们会尽快和您联系,请保持手机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