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放假的年轻人,开始疯狂“囤票”

    设计动态 2023-01-09
    “阳康”的年轻人,开始花钱了。 但既不是买买买,也不是搞投资,让他们心甘情愿透支钱包、提前买单的,主要有三大体验性消费——旅游、观演和健身。 国内旅游市场复苏、出境游开放在即,有人花3.5万元,囤了12张飞美国、东南亚的机票和7个国内目的地的度假酒店;live

    新的一年,在身体康复后的年轻人开始着手于消费,主要有三大体验性消费——旅游、观演和健身。本文分享了这三类为此消费的年轻人的故事,阳康后的年轻人造就了又一种新的消费观,一起来看看他们的故事吧。

    “阳康”的年轻人,开始花钱了。

    但既不是买买买,也不是搞投资,让他们心甘情愿透支钱包、提前买单的,主要有三大体验性消费——旅游、观演和健身。

    国内旅游市场复苏、出境游开放在即,有人花3.5万元,囤了12张飞美国、东南亚的机票和7个国内目的地的度假酒店;live演出重启、大型演唱会开始筹备,有人早早备好了“专项基金”,要把三年的快乐都补回来;经历疫情感染、恢复锻炼成为刚需,有人为健身房准备好了钱包,有人已经花上万买了30节普拉提课。

    总而言之,疫情“放开”、感染康复、新年伊始,三重buff叠加,让年轻人的消费赛道,出现了又一个“急转弯”。

    新的一年,在旅游、线下娱乐和大健康行业,或将涌现更多的商机。而撑起这三大消费版块的年轻人,囤票、办卡、买课,只想“活在当下”“狠狠快乐”。

    一、去旅游:“花3万5,囤了12张出国机票和7家度假酒店” “阳康”的第10天,张玥坐上了从北京开往威海的高铁。

    这是她2022年第一次出京旅游,尽管元旦假期只有三天,目的地也不算热门,但也足以让她兴奋,“就想去海边,去吃好吃的食物,去陌生的城市溜达。”

    广州的若若,也和几个同样“阳康”的朋友相约在泉州跨年。“其实我们本来就在同一个城市生活,平时也老聚,但已经很久没有一起出去旅游了,现在必须第一时间完成这个愿望。”

    与此同时,她还订好了春节去广西旅游的车票和酒店,“计划去柳州,在三线城市住新开业的豪华酒店,500块一晚的房价,不到广州的一半,有种赚到的感觉。”

    媒体调研显示, 被问及“阳康”之后会做什么“狠狠快乐”一下,约58%的年轻人选择了“出门旅游”,高居榜首。

    即便暂时没有旅游机会,他们也甘愿先“报复性消费”一把。 重庆的冰清,几乎把西南地区热门旅游目的地的度假酒店都囤上了,“比如大理、丽江、西昌,还有四川、贵州和海南,一共花了11775元。”

    待使用的国内度假酒店

    受访者供图

    更让年轻人激动的,是终于可以出国旅游了。

    最近,“2023年1月8日起,取消入境后全员核酸检测和集中隔离”“有序恢复受理审批中国公民因出国旅游、访友申请普通护照”“恢复办理内地居民旅游、商务赴港签注”等消息,接连发布。

    2022年双11和双12期间,有旅游平台联合多家航空公司推出“未来飞”,用户可以购买指定国外目的地的往返一次卡,在回国无需隔离之日起6个月内兑换机票。

    “当时纯粹是囤个希望,想着是不是很快就可以恢复到疫情前的自由旅行状态。”冰清告诉开菠萝财经,她囤的境外机票主要是飞东南亚和美国的往返,这是她一直想去或者之前去过还想二刷的目的地。

    光是囤机票,她就花了近2万元,“包括1999元的柬埔寨航空往返一次卡两份,四川航空的东南亚往返2人套餐3998元,5400元的阿提哈德航空的美国往返一次卡两份。”

    待兑换的出境游机票

    受访者供图

    据冰清估算, 她目前囤的国内外机票和酒店花费共约3.5万元,但应该会选择其中一部分使用,真实消费金额预计为三分之一 。“而且,用花呗付款,可以等核销之后再还款,不占用自己的存款,灵活度比较高。”她解释称。

    12月底,南方航空也推出了“国际早鸟之旅”,包含从广州直飞富国岛、芽庄、清迈、普吉岛、巴厘岛、马尔代夫等地的不含税往返机票,价格从840元到2240元不等。目前,距离购买截止还有80多天,但这些早鸟机票已经全部售罄。

    收到消息推送后, 常居广州的李昂,毫不犹豫地购买了飞富国岛、芽庄、普吉岛和马尔代夫的往返套餐各一份,总花费5560元 。“不一定都会兑换使用,但趁有优惠先备几份总没错,今年总得去一趟国外海岛吧。”

    二、看演出:“准备2万,把三年没看的演唱会全补回来” 除了旅游,年轻人看演出的快乐也要回来了。

    除了机票和酒店,冰清还囤了重庆S53超级现场、DUI、梦田音乐等多家livehouse的啤酒套餐,“有没有演出都可以去消费,但今年去livehouse的机会肯定不少。”

    而在北京,近一年演出寥寥无几的livehouse,已经被“阳康”的年轻人挤满了。

    演出票务平台“秀动”APP显示, 1月北京已官宣的live演出近30场,大部分门票已经售罄。 原本livehouse演出时间都在晚上,如今,为了满足井喷的演出安排,有的场地还在周末增加了下午场。

    北京1月多场演出门票已售罄

    图源 / 秀动APP

    “预售票都是一开票就抢光了,圈内热门乐队更是一票难求。”摇滚乐迷张煦告诉开菠萝财经,他从上个月就密切关注起MAO、疆进酒、乐空间等北京各大livehouse的动态,做好了抢票准备。

    光是1月上旬,他就囤了5场演出的门票 ,“3号春日玫瑰,6号脑浊,8号左小祖咒,9号丢火车,11号岛屿心情,门票花费一共980元。” 在张煦看来,摇滚乐队live门票不算贵,演出机会却实在难得,“有得看赶紧看。”

    周周在2021年就是囤票党,话剧和live门票都没少买,但大部分都因为疫情被取消,以至于她如今对囤票持保守态度。“当然遇到重磅的,还是会准点抢票,排除万难也要去。”

    相比之下,她更确定要囤的,是北京环球影城和上海迪士尼的年卡,“环球年卡畅享版2288元,迪士尼星光宝石卡2399元,都是去几次就能回本,还能享受购物折扣、提前入园等福利。”

    北京环球影城首发年卡

    图源 / 北京环球影城小程序

    规模更大的演唱会,目前尚没有场次官宣和开票,但心有所属的年轻人,已经早早准备好了钱包。

    在广州工作的晓涵, 为今年去海外看一场偶像的演唱会,准备了1.5万元 。“从巡演启动开始,我已经计划半年多了,门票正价五六千,但如果抢不到,黄牛票估计得上万,但还是觉得一定要去看。”

    “我喜欢的台湾乐团,整整三年没有来内地开演唱会了,之前每次粉丝在微博追问内地演唱会,主唱都会回避这个问题,但去年底他第一次明确回复说,‘安排’。”北京的兜兜说,当时看到这两个字,她都激动得哭了。

    新的一年,她专门给自己设置了一笔“看演出基金” ,“先存个2万,除了门票,可能还会有去其他城市看演出的路费和食宿花销。”兜兜信誓旦旦地表示,2023年,一定要把自己喜欢的演出,全部看一遍。

    三、要健身:“充值1万2,囤30节最适合‘复健’的普拉提” 经历过和病毒的第一次正面“战争”,也有许多年轻人,把健身提上了日程。尽管他们大多数仍处在“阳康”的恢复期,尚未回归高强度运动,但办卡、囤课,却毫不手软。

    作为一名健身爱好者,周周平时就有锻炼习惯,每周都要去上至少三节超级猩猩的团课,“去年双11充值了2000块,之后也会继续500元一充。”

    健身卡余额

    受访者供图

    新的一年,她还计划留一笔资金给“铁馆” ,“区别于商业健身房,铁馆没有私教推销,办卡后可以进去自由练器械。”周周解释道,“撸铁”的目的是雕刻线条、提升运动表现,与团课锻炼肌耐力和心肺、获得情绪价值不同,两个维度同时进行。

    不过,因为“铁馆”年卡1万元起,鉴于健身房跑路的前车之鉴不少,她准备找能按月付费的。

    晓涵则坚定地选择了家附近好评最多的一家舞蹈教室,花2280元买了不限上课次数的半年卡 。“相比健身,跳舞趣味性更强,也更有‘学到一门技能’的成就感。”

    还有人在“阳康”后,选择的第一个“复健”项目是普拉提。

    普拉提是一项通过肌肉的控制和拉伸、配合呼吸进行的运动,最初就是为伤员、运动者损伤康复而设计的。不少普拉提馆宣传称,普拉提不会过高提升心率,对淋巴系统和呼吸系统的改善最有效,而且,一般都有专业教练一对一指导,可以有效监测身体状况、及时调整强度。

    这对于“阳康”后想要提升身体素质又担心运动安全的人来说,可以说是正中下怀。

    住在长沙的姗姗,最近就趁年底促销, 在单位附近的普拉提馆,花1万2买了30节私教课 ,“花了钱不能退,才更有动力去上课。”她自我调侃道。

    不过,在北京、上海这样的超一线城市,一节普拉提私教课价格能达到500-800元,并不是拿着普通薪资的上班族消费得起的。但这届年轻人还有个隐藏技能,就是利用信息差和空间差“薅羊毛”。

    兜兜是在去年下半年“入坑”普拉提的,她的经验是,可以利用去其他城市旅游和出差的机会,找一家当地正规的普拉提馆上体验课,“价格基本不到200元。”

    最近,她发现老家所在的三线城市也新开了普拉提馆,便团购了几节课准备春节回去上,课程均价不到北京的一半。

    四、喊着不花钱的年轻人,为何开始预支消费? 旅游时机未到,先把机票囤上;演唱会还没开票,先把资金备好;健身变成刚需,上课之前先办卡。

    来到2023年,年轻人对线下体验类消费的热情高涨,与一年来喊着“消费降级”“不买少买”的低欲望消费趋势,可以说是大相径庭。

    在物质消费上,他们依然延续了上一年的理性和务实。

    与花大手笔囤机票、囤酒店截然不同,冰清的日常消费,相比疫情前反而更节约、更谨慎。“现在买东西之前,都会再三考虑是不是适合我、有没有必要,有的不合适的就算只有几十块我也会退货。”

    “过去三年,出远门好难,也没演出看,购物更像是一种苦中作乐。但以后不一样了,获得快乐的方式更多了,买买买的重要性只能靠后。”周周称,她一直提醒自己,不要落入伪需求和跟风的陷阱。

    而他们之所以舍得花钱在旅游、娱乐、健身上,甚至更早地预支了还没产生的消费额度,有“报复性消费”的因素在,但说到底,是 疫情“放开”、感染康复、新年伊始三大契机,让他们对新一年的生活有了期待,也造就了又一种新的消费观。

    “可能我少买一件衣服,一张旅游的机票钱就省出来了;少种草一样彩妆,就离演出现场更近了一步。我的内心告诉我,去一趟久违的海边,比买一件lululemon的新款背心更让我兴奋。”周周说。

    在为体验性消费买单背后,几乎每一个受访的年轻人,也都给出了经历特殊的三年后,他们看待生活的答案: “活在当下”“及时行乐”“有花堪折直须折”“开心最重要”。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作者:吴娇颖;编辑:金玙璠

    来源公众号:开菠萝财经(ID:kaiboluocaijing),关注直播电商、新消费,专注深度内容。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开菠萝财经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大厂云业务调整,2023又是一场恶战?

    设计动态 2023-01-09
    随着互联网平台流量红利消失、主营业务增长趋缓,互联网大厂把重心转向To B的云计算领域。 然而过去一年,互联网大厂云计算业务遭遇困阻:在国内云计算市场增速放缓的同时盈利难题依旧难以跨越;此外以天翼云、移动云等为代表的运营商迅速崛起,抢夺优质的政企大客户。 种种

    云计算领域也是不少互联网大厂们的业务重心之一,不过就目前现状来看,国内云计算市场还仍待寻找到解决盈利难题的有效路径。那么在2023年,大厂们在云计算领域可能会迎来怎样的调整?大厂云业务的新增量又可能出现在哪些方向?

    随着互联网平台流量红利消失、主营业务增长趋缓,互联网大厂把重心转向To B的云计算领域。

    然而过去一年,互联网大厂云计算业务遭遇困阻:在国内云计算市场增速放缓的同时盈利难题依旧难以跨越;此外以天翼云、移动云等为代表的运营商迅速崛起,抢夺优质的政企大客户。

    种种因素下,2022-2023交替之际,阿里、腾讯、京东等不约而同的对云计算做出战略调整。

    2023年,在新的调整下,大厂云业务将迎来怎样的转变?

    一、年底的变动 近期,阿里、腾讯、京东等互联网大厂纷纷对云业务做出战略调整。

    12月22日,马化腾对CSIG(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做出指示:CSIG将坚持放弃集成商角色,转而做自研产品被集成的战略。

    他表示接下来CSIG不再冲量。“过去三年CSIG做了很多冲量的事情,追求做前端集成,追求大数字营收。” 马化腾说,腾讯经常被市场份额和舆论的大势裹挟,被迫做总包去拿市场份额,但很多业务毛损毛亏,实际上没用,还是要靠产品决胜。

    “不要被人家奚落两句,说你这个云是不是被华为给超过了,你才老三了(你就忍不住)。”马化腾对CSIG(云与智慧事业群)员工表示,“无所谓!我们不着急,千万不要上当。”

    一周后,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张勇发出全员邮件,对2023年定下“进”的关键目标,同时分享了集团组织变化的系列决定。

    其中放在第一条的就是阿里云项目,指出张建锋(行癫)不再担任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勇将兼任阿里云智能总裁,并直接分管钉钉。周靖人(靖人)将担任阿里云智能CTO,并同时继续兼任达摩院副院长。

    张勇亲自挂帅阿里云足以可见阿里对云业务的重视。在宣布新组织变化后,当天下午张勇便首次以阿里云智能总裁身份向阿里云员工发出内部信,并强调了“客户第一”的价值观。

    “阿里云的业务类型,决定了必须将客户的信任视为生命。”张勇表示,“任何故障的发生,对阿里是万分之一、百万分之一的概率,一旦发生在每个客户身上就是百分之百。”

    言语指向12月18日,阿里云香港可用区发生大规模服务中断事故,这次事件在阿里云内部称为十多年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大规模故障。

    在2022年接近尾声之际,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以《奋勇前进,冲破险阻,有质量地活下来》为标题发表2023年新年致辞,其中对华为云寄予厚望,指出华为云既要成为华为数字化的底座和使能器,也要成为各行各业数字化的底座和使能器。

    巧的是,近日京东云也迎来新一轮架构调整。

    1月4日,据媒体报道,京东科技将把现有的BU和BG部门整合成销售、解决方案、交付、研发四大中心,并成立京东云事业部。

    同时,京东科技发布新一轮组织架构调整:原京东云事业群负责人高礼强任京东科技解决方案中心负责人,京东云事业部负责人由现任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云产品研发部负责人曹鹏接任。

    一系列调整使得国内大厂云计算的战略地位不断提升,也预示着2023年云计算将发生从量到质的转变。

    而云计算之所以重要,一方面,它承载着成为大厂第二增长曲线的希望。当前在监管高压、互联网流量红利消失以及主营业务触碰天花板下,大厂亟需寻找新的增长曲线,有着大规模、高毛利率、高壁垒特点的云计算成为最佳选择。目前云计算已经成为亚马逊、微软、谷歌等科技巨头确定性极高的“第二增长曲线”。

    另一方面,国内云计算服务市场依然颇具潜力。相关机构预计2024年,中国整体云(包括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服务市场规模将突破9000亿元。根据Gartner和中国信通院数据,2020年全球的云计算渗透率为7%,而中国云计算渗透率仅为4%,低于全球水平,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二、大厂云承压 自2009年阿里云飞天写下第一行代码,正式开始了中国企业自研云计算的道路。

    随后2010年华为启动“云帆计划”,腾讯云、百度云也相继投入云计算的研究,并全面对外开放提供服务。

    根据《中国云计算创新活力报告》显示,我国云计算产业近年来年增速超过30%,是全球增速最快的市场之一。尤其是新冠疫情以来,远程办公、在线教育、网络会议等需求进一步推动了云计算市场快速发展。

    目前中国云计算市场形成了以阿里云为首的“四朵云”。据Canalys的数据,2022年Q3,阿里云的市场占有率为36%,排名第一,身后的华为云市场份额为19%,腾讯云市场份额为16%。百度云以9%位列第四。此外,于2020年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金山云已是国内最大的独立云服务商。

    不仅如此,新玩家也在不断冒出。2021年12月,火山引擎推出IaaS+PaaS+SaaS完整云服务体系。2022年7月,火山引擎开始提供“产品+场景”的解决方案,再度扩大云业务布局。8月10日,快手也宣布正式进军To B市场,并发布视频云品牌StreamLake、推出自研SoC芯片SL200以及发布视频AI三大类解决方案。

    实际上,在国内大厂不断涌上“云”端的同时,云计算高速增长的趋势并没有延续。

    2022年,中国整体云计算市场增速有所放缓。最直观的体现是,阿里云在2022财年三季度收入增速降至20%,这是阿里云公布业绩数据以来的最低增速;腾讯云所在的金融科技与企业服务业务在2021年一季度增速为47%,但在四季度猛然下滑至25%。

    华为云虽未公布具体收入增速,年收入增速也已从2020年的168%下滑至2021年的30%。

    IDC预计,未来5年该市场复合增长率将在20%左右。

    然而增速放缓之下,多数互联网大厂依旧面临盈利难题。

    目前“四朵云”在云计算领域的均有十年的投入,已然来到了收获期。但除了阿里云从去年开始首次实现了年度盈利外,目前腾讯、百度依然深陷盈利的焦虑之中。

    华为云则尚未把盈利提上日程。2022年6月,华为云CEO张平安在回应华为云盈利的问题时表示:“(华为云) 业务仍然需要大量投入,盈利不是我们当前阶段关注的事情。”

    此外,运营商云计算地位不断提升,市场上一度有声音出现互联网厂商的云业务,有被运营商夺走的趋势。

    从2021年开始,运营商云频繁拿下各地政企大单。据智东西统计,2022年第二季度,国内千万元以上的智慧城市项目达到237个,这些项目里三大运营商中标了100个,遍地开花。相对而言,BATH四家直接中标的项目加起来也才12个。

    与大厂云收入增速放缓不同,运营商云增长势头依然很猛。IDC报告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中国电信一举凭借11%的中国公有云IaaS市场份额,超过腾讯成为份额第三,直逼第二位华为的11.6%。

    2021年,移动云、天翼云、联通云收入分别为 242 亿、279 亿、163 亿元,均实现高速增长。另外根据三大运营商 2022Q3 公开业绩交流会,预计2022年三大运营商的云计算收入均可以实现翻倍增长。

    运营商云的起势虽然一定程度上对大厂云造成压迫,但两者并非对立,目前种种迹象表明两者的关系正在从竞争转向合作。

    今年7月初,腾讯云专门成立单独部门,负责运营商行业的规划和拓展,意在加强与运营商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各取所需。而阿里云也已与运营商展开从最底层核心技术,到商业模式,再到区域项目等多维度的合作。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拥有国资背景的运营商依然是安全性要求较高的政企客户的首选;且运营商拥有独特的下沉优势,三大运营商规模庞大的客户经理可帮助运营商云计算渠道下沉。

    在盈利上,有券商认为,运营商在网络带宽、IDC 机房、销售渠道等方面有较大的复用,边际成本相对较低,在成本端有显著的优势,相比互联网厂商有望实现更好的盈利表现。

    多面承压或许也是迫使大厂云业务做出调整的原因之一。

    三、2023新增量:传统行业、出海 那么2023年,大厂云业务的新增量在哪?

    2022年云栖大会上,原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认为未来存在三大增长动力分别是,存量市场的转移,例如对原有IT硬件体系的升级换代;开拓以创新型应用为代表的增量市场,例如汽车企业上云的趋势正日益明显;非云的产业变成云,未来越来越多的非云业务将“上云”。

    虽然从全球维度看,美国 IT 开支占 GDP 的比重是中国的 4 倍,意味着我国相较发达国家仍存在客观的 IT 增长潜力。

    但随着互联网企业的上云渗透率逐渐走高,在互联网相关行业主要的运营模式、技术能力基本走向成熟的情况下,中信证券认为,在没有新的商业模式与技术的大幅变革前,互联网客户在云与IT相关的开支上,也将逐步从扩张期走向稳定阶段。

    目前,互联网在国内云计算中的占比已经开始逐步回落。互联网在IaaS与PaaS中的比重从2018年的接近50%回落至2020年的40%左右,并且主要集中在视频、电商、游戏等领域。

    参照更成熟的北美云计算市场的经验,接下来,传统企业将成为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从埃森哲公布的收入结构来看,北美云计算市场,泛科技企业的比重仅在20%左右。

    “我们相信,参考美国市场的经验,主要的增长驱动力正在从互联网与科技公司向更广泛的传统企业切换。”中信证券在研报中写道。

    此外,出海也被视为新的增长动力。

    在国内云市场竞争激烈下,以及国内出海的企业层出不穷,国内云服务商出海已成趋势。

    近年来,阿里云、腾讯云和华为云等云计算厂商都将全球化视为重要的战略目标,并加快海外布局。

    2022年9月22日,阿里云宣布未来三年投入70亿元建设国际本地化生态,并在马来西亚、迪拜等地增设6个海外服务中心;

    在2022华为全联接大会上,华为云宣布在云原生、AI开发、数据治理、数字内容、软件开发等领域共有超过15项创新服务首次面向全球市场落地;

    2021年,腾讯就发布了出海“3+1”战略,数字“3”代表聚焦的三个赛道:文娱工具、技术创新、数字营销,“+1”则指跨境生态。2022年2月中旬,腾讯云轻量应用服务器Lighthouse针对跨境电商推出了“轻量化”解决方案。

    不仅如此,海外云市场空间的巨大潜力也给国内云厂商带来巨大的想象空间。据海比研究院预测,2022年中国SaaS市场规模将达786亿元,而据Gartner预测,全球SaaS市场规模将达1766亿美元。

    但在海外也并非没有阻力,当下AWS与微软云两位玩家占据了全球云计算市场半数以上的份额,这也意味着以阿里云为代表的大厂云想要抢夺海外市场份额依旧面临挑战。

    在此次新的战略调整下,2023国内大厂云会带来怎样的惊喜,让人期待。

    作者:林小白

    来源公众号:鞭牛士(ID:bianews8);准确、快速、有深度的科技媒体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鞭牛士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数字孪生又有新趋势,千人千面的行业谁能笑到最后?

    设计动态 2023-01-09
    在过去的2022,数字经济持续火热。其中,数字孪生行业展现了新的趋势。在数科星球所了解的企业中,不同企业确定了新的技术方向。它们的特色是什么? 一提“孪生”,人们会觉得比较抽象,因而对此敬而远之。客观上说,就数字孪生的真实意义而言,这种翻译并没有降低人们的认知

    什么是数字孪生?数字孪生的时代已经到来了吗?发展如何?这篇文章的作者从数字孪生的含义、内涵、理念及行业发展格局等多个角度介绍了数字孪生行业的现状,并提出建议。推荐感兴趣的伙伴们阅读。

    在过去的2022,数字经济持续火热。其中,数字孪生行业展现了新的趋势。在数科星球所了解的企业中,不同企业确定了新的技术方向。它们的特色是什么?

    一提“孪生”,人们会觉得比较抽象,因而对此敬而远之。客观上说,就数字孪生的真实意义而言,这种翻译并没有降低人们的认知门槛。

    细致来看,如若对这个行业进行确切表述,也绝非易事:首先是该行业的从业者过于鱼龙混杂——因不同的从业者对数字孪生的看法并不相同,不同的看法也让数字孪生的发展呈现不同的思路。

    所以,大多数时间内,从业者们自说自话,听得人们云里雾里。客观上,理念的不统一,阻碍了人们对数字孪生的进一步了解。本次,数科星球用抽丝剥茧的方式,帮助读者们了解这个行业的庐山真面目。

    01 难以理解的数字孪生 借用元宇宙的话语体系,数字孪生是这样的:它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前,人们醒着的时候创造价值,而在睡眠时间中,一切生产归于平静。但在数字孪生出现后,由于其将物理世界数字化,让机器替代人的工作成为现实。

    在虚拟化场景中,数字化的软件仍旧可以完成数据收集、交换等功能,由于和物理世界的绑定,也让数字孪生可为真实世界提供源源不断地数据。

    这种数据交换不光提升了人们睡眠时间的效率,还大幅提升了人们在生产生活时的行为方式。突破了现实世界的时空限制,创造出了新的生产力,也创造出了新的生产规则。

    简单来说,数字孪生通过模拟真实世界,让数据和数据产生的知识、经验等在虚拟世界或结合物理世界间穿梭。和元宇宙的区别是,数字孪生不是头显VR,它模拟物理世界,尤其是工业,而不仅限于提供虚拟场景。

    在软件行业,可借用Gartner的说法,即数字孪生体现的是被软件封装的对象和模型,是对真实世界的对象、过程、人员和其他的一种抽象。

    也就是说,真实世界的物体在虚拟世界是被数字孪生的,但在元宇宙中,并不是所有的物体都是孪生导致的(有虚拟世界原创因素)。

    在工业界,数字孪生被看作是工业互联网的延续和深化。

    小到齿轮,都可以进行虚拟化。工业界对于数字孪生的需求,浓缩起来可以概括为在合适时间、合适场景基于数据做正确的决定。即利用数据,评估形成反馈结果,进而优化产品和生产模式。

    工业界依靠数字孪生,可以识别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失误,可以优化设计、制造和劳动流程,也可以将全生命周期产品可视化。对于广大工业界企业来说,在内卷严重的当下,数据武器无疑是可以杀出重围的新一代核心竞争力。在数科星球所观察到的案例中,数据所产生的效应在企业竞争中体现地尤为明显,未来我们将用特写的方式将其一一体现。

    02 千人千面的数字孪生 数字孪生的理想是建立一个无限接近于现实世界的虚拟世界。

    在这个世界中,传感器、AI自动处理等技术会融合在一起。在逻辑上,数据采集、数据治理和数据应用成为构成数字孪生的三个基石。

    不过,由于现实世界的多样性,让数字孪生企业犹如夜空中的星一样繁多且不聚集:比如在航天领域,就有帮助宇航员策略各项参数、外部环境、时间和温度等功能的数字孪生产品,其场景是计算出实现各种太空动作的最优解,同时让机器人等辅助器械更完美地实现诸如舱外抢修等技术性工作。

    同样是在飞行领域,航空的数字孪生又和航天有很大不同:有一些项目专注于实现飞机集体的制造和维护的数字化。在这种项目中,重点在于挖掘飞行器全生命周期的数据价值,以进行更真切的模拟仿真,让物理数据和数字化数据交互,节省线下实验成本。

    在其他行业,数字孪生的分化更加严重:比如在数字孪生车间中,就讲求针对工业制造设备和产品的仿真。在能源行业的数字孪生场景中,则需要构建可视化更加友好的、可远程进行逼真的能源管控的系统。

    较之上述概念,能源数字孪生需要更发达的智能分析功能,需要结合监控图像、视频数据等自动识别设备确信和环境异常。每一种数字孪生所需要的数据、系统和最终产品都大相径庭。而这一切,也让普通人了解数字孪生的难度又上了一个台阶。

    此外,数字孪生又是一个集合物理、计算机等多学科的行业。为了完成虚拟空间的映射,在真实世界和虚拟模型间还要处理数据、连接和服务等多种要素。在一种数字孪生之间可能嵌套着另外一种数字孪生:比如为了更好地体现工生产,组件零件需要数字孪生,与之对应的系统和流程(系统如何协作等)也要孪生。

    这就让虚拟模拟难上加难。

    03 星罗棋布的行业格局 正所谓,难的东西才有价值。数字孪生难度虽高,该行业却在高增长:据一家名为Marketsand Markets的研究公司所公布的数据,全球数字孪生市场在2020年度的表现为31亿美元,而到了2027年这个数字可能会到达635亿美元。

    虽然,在国内,企业服务的价值一直不能用暴利来形容。但至少,这勾勒了未来的一种发展方向。

    参与数字孪生的企业有华力智飞,该公司主要为在轨卫星提供数字孪生技术解决方案,主打卫星元宇宙概念;恒华科技先后参与多个省份的防汛抗旱应急指挥系统建设以及河湖水文监测及气象预报系统建设,该公司先后参与了多个省份的防汛抗旱应急指挥系统

    建设以及河湖水文监测及气象预报系统建设;作为美的集团五大业务板块之一的美的楼宇科技,打造了“iBUILDING美的楼宇数字化平台”,据了解,该平台是凝聚了知识图谱、AI算法平台、绿色零碳、数字孪生、BIot等技术能力的“端到端”的全栈综合服务能力平台。

    除上述公司外,数科星球还看到了西门子、京张高铁、ANSYS公司、通用电气等企业的案例。

    在以上公司中,均将数字孪生技术作为未来实体产业的基石。可以肯定的是,在未来,无论在制造业、建筑业还是在航空航天领域,都会因数字孪生技术发生重大变化。

    数字孪生产品的好处自不必说,它可以成为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工具,也是制造商扩大市场份额的利器。目前来看,数字孪生拥有发现缺陷、控制漏洞、优化服务流程、数字档案最终产品情况、加快产品上市效率和缩减成本等功能。

    产业链上,数字孪生有五大驱动要素,即传感器、数据、集成软件、分析产品和促动器。在过去,建造一个数字孪生产品并不经济,但随着存储和计算成本变低,数字孪生的商业价值开始显现。

    ANSYS公司帮助通用电气为引擎、涡轮创造数字孪生体,运用虚拟空间进行设备的调试和实验。在理论上,这都属于数字孪生的商业价值之一。

    从这个角度上说,数字孪生改变了基于传统经验进行设计和制造的理念,让专业人员可以通过虚拟化的方式完成设计。不过,目前来看,这种设计开发模式还未成为主流,也遇到了传统设计转换时的用户不习惯问题。

    04 结尾 数字孪生方兴未艾,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内众多数字孪生企业刚刚冒出萌芽。一些企业在各自领域正在改造行业,但效果和效益还需要时间检验。

    作者:数数;编辑:十里香;公众号:数科星球(ID:digital-planet)

    本文由 @数科星球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2023,春节红包大战静悄悄

    设计动态 2023-01-09
    兔年春节临近,能让激起网友们争抢欲的除了春运车票之外,还有一众互联网APP的红包雨。 1月4日,快手率先换新装,主站和快手极速版的logo上都增加了“分20亿”的宣传语,正式打响2023年互联网APP红包大战。 在不少年轻人眼里,春节红包大战已经成为移动互联时

    以往随着春节临近,各大互联网APP可能都会通过“春节红包大战”、“红包雨”等形式来进行用户拉新,不过就目前来看,春节红包活动后的用户留存率似乎并不如大厂们的初始预期,但大厂们的拉新需求却始终存在,这就要求互联网企业们去寻找更可行的拉新转化链路和更有诚意的红包活动形式。

    兔年春节临近,能让激起网友们争抢欲的除了春运车票之外,还有一众互联网APP的红包雨。

    1月4日,快手率先换新装,主站和快手极速版的logo上都增加了“分20亿”的宣传语,正式打响2023年互联网APP红包大战。

    在不少年轻人眼里,春节红包大战已经成为移动互联时代的新民俗。从支付宝标志性的“集五福”到和央视春晚合作撒钱,再到各种简单粗暴的红包雨、摇一摇抽奖活动,互联网巨头这些年出尽浑身解数争夺节日流量。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春节红包活动的作用也在减退:各大APP虽然能在短时间内拉到不少新用户,但留存率一直不够理想;随着参与的网友和APP越来越多,能抢到的红包在缩水、注意力被分散,简单的发红包活动已无法满足用户需求。

    在流量红利消退之后,春节等传统节日带来短暂流量高峰对互联网巨头们意义非凡。但当红包雨失去吸引力,它们还有什么办法打动挑剔的用户?

    一、红包大战熄火,快手成最热情玩家 从快手在各大应用商店更新的宣传标语来看,视频、直播、搜索等场景和入口都会和发红包活动有关联,并为此专门开辟了多个引流页面。

    在12月底宣布成为周杰伦元空间独家合作伙伴后,快手也牢牢抓住抓住前者的流量红利,在周杰伦个人宣传图中植入“红包抢不停”的标语。同样被安排在显眼位置的,还有成龙等明星大腕的宣传照。

    不过截至目前,快手还没有公布红包活动的具体玩法,用户和媒体也仅停留在猜测阶段,热情并未被全部点燃。

    虽有快手主动出击,但在价值研究所看来,今年春节的互联网APP红包大战比往年要冷清了许多。 截至目前,除快手之外并没有太多大厂跟进春节红包活动;少数已经公布红包活动的APP,投入金额也并不高。

    字节系的今日头条、西瓜视频两款应用也在近日更新春节定制版本,打出“温暖中国年”宣传口号,主推的还是集卡活动。今日头条就在应用商店的下载页面展现了几个活动海报,包括集节气、放烟花、猜灯谜等APP内互动项目,都有机会瓜分红包。不过集卡瓜分的红包金额总计为2亿元——只有快手的五分之一。

    甚至快手的直接竞争对手、字节旗下的王牌APP抖音,出手也没有往年那么阔绰。

    在应用商店的宣传页面可以看到,抖音也将参与今日头条、西瓜视频等APP的集节气卡分2亿红包活动外,并单独推出了找红包活动,奖金总额为4亿元。除此之外,抖音在春节期间推出的“新春直播季”、“新春特效默契挑战”等活动的海报并未出现“分红包”等宣传字眼。

    另一个重磅玩家百度,反应也相当平淡。 从应用商店可以看到,百度极速版已经更新了春节特别版logo,加入“领现金”标语,但百度主APP并未跟进。从下载页的介绍来看,百度今年准备的红包金额为8亿元。但点开百度APP首页并没有找到对应的红包活动入口,可见平台对这次活动尚未做好全面准备。

    不过百度旗下的短视频应用好看视频倒是相当积极,一早便更新了宣传logo,打出“好运中国年”的标语。但好看视频推出的活动只有“集好运分红包”一项,玩法和往年没有变化。而且3亿元的总奖金额,也较百度极速版的8亿缩水不止一半。

    至于往年的撒钱大户——各大电商APP,暂时按兵不动,并没有公布春节红包活动详情。

    阿里旗下的淘宝、天猫、淘特等APP的logo都还以年货节为中心,重点介绍年货节专场直播、特色街和批量确认收货等功能。京东、拼多多的情况也类似,都将年货节的大字标题写在最显眼的位置,前者着重宣传京东探馆页面,后者则打出“春节不打烊”的宣传语,并继续主推其“百亿补贴”活动。

    同样在弱化红包活动和红包金额宣传的,还有年轻人十分钟爱的小红书。 目前,小红书已经更新了大量春节宣传海报,推出拆福袋、解锁虚拟形象、市集云拜年和好友助力赢红包等活动,但只字未提发放的红包金额。

    当然,还有更多APP处于躺平状态,也不知过年前会不会有新的动作。 比如微博、B站、美团、知乎、豆瓣、斗鱼直播等应用,都暂时没有推出任何春节定制活动,也不见和红包相关的宣传。

    总的来看,互联网巨头的春节红包大战热度确实比巅峰时期下滑了不少。这不禁让人想问一句:昔日红极一时的撒钱活动,到底是怎么跌落神坛的?

    二、春节红包大战简史:生于2014,行业格局变迁的缩影 互联网APP在春节扎堆发红包的原因很简单——拉新。

    春节是移动互联网流量集中爆发的时期,也是各大APP吸纳新用户的大好时机。工信部发布的报告就指出,去年春节期间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到434.9万TB,同比增长21.7%,增速连续三年超过20%。为了在短短七天春节假期内赢得用户青睐,发红包是最简单直接——也最有效的方式。

    而在各种发红包活动中,互联网大厂竞争最激烈,拉新效果最好的当属央视春晚的红包互动。 回顾这些年的春节红包大战,也曾有过不少高光时刻。最经典的一场战役,发生在腾讯和阿里巴巴这对老冤家身上。

    2014年春节前,微信支付作出更新,上线拼手气红包、关注账号即可发送或领取红包等功能,成功调动用户参与热情,并为日后的大战做好准备。根据微信官方公布的数据,在那一年除夕至大年初八这段日子,共有800万名用户参与抢红包活动,并在除夕夜达到峰值。

    次年春节,微信更是成功从连续两年获得赞助权的美的手中抢来央视春晚合作机会,互联网企业也开始接管央视春晚和整个春节期间的红包互动权,一直延续至今。

    在2015年央视春晚期间,微信摇一摇抢红包活动互动次数超过110亿,微信拿出了5亿现金,发放超10亿个红包。撒钱的效果当然是立竿见影: 2015年除夕夜,微信支付用户新增用户超过2000万,大幅缩小和支付宝的差距。

    这一场在后来被马云称作“偷袭珍珠港”的战役,也拉开了阿里腾讯长达数年的红包大战序幕。

    2016-2018年,阿里都拿到了央视春晚的红包互动权。前两年,支付宝是红包活动的主角;2018年淘宝接棒,撒钱力度也达到巅峰:活动延续5天,用户每天打开手机淘宝就能获得3个待开红包,分享活动链接、邀请和被邀请注册都能抽取红包。加上春晚现场的四轮互动,淘宝足足投入了10亿真金白银拉新获客。

    不过这三年下来,春晚的流量溢出效应逐渐减弱,用户和阿里自己都对互动红包产生审美疲劳。与此同时,支付宝集五福等原创的红包活动热度上升,阿里也顺势将重心转移到站内。

    当然,此时的春晚仍是互联网大厂眼中的香馍馍,百度、快手、抖音、京东等先后拿下央视春晚的互动权,春节红包大战也进入百家争鸣时代。 而这些大厂投入的巨额资金,也都获得了一定回报。

    去年拿到央视春晚红包互动权的京东,在除夕夜当天冲上iOS端下载榜总榜榜首。而在此之前,其排名一直徘徊在10名开外。再往前推移,快手在春晚发红包那年成功将当月MAU推高近30%,百度、抖音的月活数据也有相应提升。

    和红包大战战果同时变迁的,还有互联网大厂的坐席。这几年,快手、抖音为代表的新势力崛起,DAU、MAU直追阿里、腾讯两强。沉沦多时的百度,也借着春节红包活动的风口迎来一波强劲增长。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春节红包大战的弊端也开始显现—— 借春节的东风拉新获客确实不难,但想把拉来的用户留下就太不容易了。

    2020年在央视春晚发红包的快手,除夕夜当天日活达到2.28亿的巅峰,抖音的DAU也一度创下3.39亿的历史最佳纪录。但从 QuestMobile的跟踪报告来看,这两大平台春节后的用户留存率都没有超过30%。

    当中最尴尬的,还要数2019年的春晚金主百度。QuestMobile的数据显示,在2019年除夕夜当晚,百度APP的日活同比暴涨67%,达到2.4亿。但在短短七天之后,其新增用户留存率只有可怜的2%。更令百度心碎的是,由于那一年春节红包活动花费的金额超出预算,那年一季度出现了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

    有这些前车之鉴,也难怪今年强调降本增效的互联网大厂们对红包活动表现冷淡了。

    截至发稿时,央视兔年春晚的红包互动合作伙伴尚未揭晓,许多人都开始猜测今年的春晚红包活动会否面临流产危机——毕竟此时距离除夕夜只剩不到两周的时间了。而且正如上文所言,不少APP的站内红包活动投入力度也较往年大幅降低。

    在即将到来的兔年春节,网友们还能重拾抢红包的乐趣吗?

    三、2023年,互联网巨头该怎么发红包? 在价值研究所看来,即便这几年遭遇了不少挫折,互联网APP的春节红包大战也不会彻底结束。

    一方面,过去几年的滑铁卢受到不少客观因素影响,今年的状况已经有所好转。

    客观地说,过去三年的春晚红包金主快手、抖音、京东拉新留存率不高,多少都受到疫情的影响,尤其是在疫情爆发初期承包春晚红包活动的快手。

    2020年春节前,疫情形势尚未明朗,所有人都盼望其在春节前结束,一切恢复正轨。但接下来的故事大家都很清楚,在那一年春节疫情占据了大多数国人的注意力,春晚红包互动反倒变得无关痛痒。加上字节旗下的西瓜视频在春节前豪掷6.3亿买下徐峥导演的《囧妈》免费放映,赢得了网友一片喝彩并占领舆论高地,忙着发钱的快手并没有收获预期的流量。

    接下来两年的春节期间,不少省市仍处于疫情高发阶段,加上大量外出务工人员滞留工作地无法回乡过年,春晚及相关活动的热度也遭遇考验。好在如今疫情防控措施已优化,各地都出台相应的措施鼓励节日消费、营造节日气氛,互联网上的节日气息也有望变得更加浓厚,为各大APP的红包拉新奠定基础。

    另一方面,虽然发红包活动出现降温迹象,但一众互联网巨头的流量焦虑并没有缓解,尤其是电商、社交媒体等行业。 换句话说,互联网APP的拉新需求依然存在。

    以几个电商平台为例。阿里从2022年第一财季开始,就有意识淡化对用户数据的宣传。在该季度财报中,8.28亿的中国零售业务用户数隐藏在不显眼的大段描述性文字中,反倒是阿里生态用户数和零售业务MAU两个指标成为了重点曝光对象。由此可见,淘系电商的月活数据一直缺乏亮点。

    在2021年初大张旗鼓宣布年活跃买家数超过淘宝的拼多多,也在去年变得低调。数据显示,自2020年二季度以来,拼多多月活同比增速就出现了长达六个季度的下滑,期间更数次出现环比负增长。2022年一季度,拼多多MAU为7.51亿,同比增速已跌至4%,增长接近停滞。在此之后,拼多多未再公布具体月活数据。

    此情此景下,各大巨头不会轻易放过春节这个营销机会以及背后蕴含的流量高峰。只不过,在红包大战偃旗息鼓之后,它们还能拿出什么新玩法,让愈发挑剔的用户买单?

    在价值研究所看来,薅羊毛是人类的天性,没有多少网友能躲过红包的诱惑。 但和费时费力的集卡、集五福活动,以及中奖难度高、金额低的春晚红包互动相比,用户需要的是参与感更强、趣味性更足、能满足更多社交需求的互动形式。

    今年的发红包头号积极分子快手,就试图将红包活动和直播、电商等业务牢牢结合在一起,不再单纯靠砸钱拉新。1月6日,快手宣布启动“村播计划”,提供30亿定向流量扶持乡村主播。利用春节这个机会,用红包为直播、电商导流,或许就是快手的如意算盘。

    另一个值得学习的APP,是微博。在2023年跨年期间,微博连续第十年推出“让红包飞”活动,并且和五大卫视的跨年演唱会进行合作。

    针对这个老IP,微博在具体玩法上作出了不少创新:传统的集卡抽红包活动得到保留,但加入热聊专场,并请来跨年晚会的嘉宾空降微博互动;超话签到、许愿征集等微博用户最常用的功能也参与瓜分红包,贴近用户的日常使用习惯;除了发红包外,明星签名海报、手办等周边产品也加入了抽奖环节,能满足微博用户的追星需求。

    总而言之,要想获得用户关注,将春节红包活动的效果发挥到极致,各大APP需要拿出更多的创意和诚意。

    四、写在最后 从2015年微信拿下央视春晚独家红包互动权开始算起,互联网巨头的春晚红包大战已经来到第九个年头。在移动互联时代,任何一种互动玩法都有保鲜期。经历过高光阶段的红包大战走向衰退期,也是理所当然。

    不过正如前文所言,互联网APP的流量焦虑在2023年看不到缓解的迹象,它们仍需要寻找新玩法,吸引用户的关注。

    对广大网友来说,红包活动的吸引力确实在下降,也不会对红包金额抱有多大期待。但作为过去这些年最火爆的春节互动节目,互联网APP的红包活动仍能为我们带去短暂的社交乐趣。

    或许在下一阶段,春节红包雨终究无法再撑起互联网巨头的拉新大计,也不会再让用户沉迷。但这项已经融入人们生活的保留节目,仍有其存在价值,甚至会成为这一代国人关于春节的共同回忆。

    作者:Hernanderz

    来源公众号:价值研究所(ID:jiazhiyanjiusuo),关注企业长期价值。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价值研究所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曾经最火爆的互联网社区,为什么被用户冷落了?

    设计动态 2023-01-09
    论坛曾是伴随着中文互联网兴起的重要社交平台,是不少千禧年代活跃网友的青春。 1997年,猫扑在新兴的中文互联网土壤中诞生 1999年,天涯在北京成立 迈入千禧,越来越多门户网站建立论坛…… 这些bbs社区们曾在中文互联网掀起风潮,中文互联网当中最具影响力的社区

    社交媒体的形式日渐丰富,中文互联网的网民数量每年都在增加,论坛作为中文互联网兴起之初就诞生的内容社区形式,却渐渐淡出大众视野。为什么现在的网友们都不爱逛论坛了?来看看天天问小伙伴们都有什么看法。

    论坛曾是伴随着中文互联网兴起的重要社交平台,是不少千禧年代活跃网友的青春。

    1997年,猫扑在新兴的中文互联网土壤中诞生 1999年,天涯在北京成立 迈入千禧,越来越多门户网站建立论坛…… 这些bbs社区们曾在中文互联网掀起风潮,中文互联网当中最具影响力的社区一度在它们之间诞生。论坛孕育了当时最炙手可热的一批网络红人,成为最具影响力的社会文化符号。

    然而当时间线拨到近五年,互联网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大门户网站旗下论坛相继关停——

    2018年,搜狐社区宣布关闭 2021年,猫扑社区宣布关闭发帖功能 2022年年底,网易论坛宣布关闭…… 如今网页搜索“论坛”,只余下当年的天涯仍在首页艰难喘息。人们渐渐发觉,日益纷繁复杂的互联网世界里,传统论坛的声音已然式微。

    新一代年轻人更爱碎片化的短视频、轻社交,昔日人声鼎沸的论坛如今门庭冷落。现在的网友们为什么不爱逛论坛了?天天问整理了问答小伙伴们的看法,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论坛遇冷的原因。

    天天问第218期: 社区论坛逐渐消失,是什么原因导致用户都不喜欢逛社区论坛?

    文章内容部分来源于 @大鱼炖海棠 @阿啵呲嘚 @杭州马小胖 @sankki.com 的精彩回答

    一、论坛还能吸引用户吗? 谈到论坛的遇冷,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论坛本身的特征,这一骨灰级社区形态或许早已不能适应当下互联网时代的发展。

    相比起后来的许多互联网社交平台,论坛整体显得比较原始,一般都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 用户主导,运营空间小 论坛本质上是以用户为基础,提供内容生产与内容消费的平台,论坛内容基本上以用户“自来水”为主,由用户向用户输出内容,论坛运营方可以参与的空间很小。

    这种运营方存在感极低的模式,让论坛得到了最为开放自由的讨论环境,也以此吸引了大量的用户。

    但相对应的是,运营的空间被无限压缩了,运营方很难再通过内容推送等方式将论坛的流量变现,运营方很难在论坛做出符合社区氛围和用户需要的活动。用户似乎也更青睐除了维护版规和数据功能以外全程隐身的管理者,管理难度不可谓不大。

    2. 迭代慢,玩法相对单一 作为用户主导的内容社区,论坛维持生态所需要的功能也非常基础,只需要相应的板块分类功能就基本能满足需求。

    因此,论坛功能更新迭代的频率非常低,甚至当下很多论坛仍然保持着十年前的样式。论坛的玩法也基本不会改变,很少有更新做出符合论坛用户人群的成长体系或者范围性的热点活动,可以说论坛的引流和其本身的功能玩法没有什么关系。

    论坛的用户留存,几乎全靠用户自发形成的讨论环境保持黏性。活跃的用户一般不会离开,却也很难吸引新用户融入,一旦老用户因为各种原因不再在论坛活跃,这个脆弱的社区生态平衡就被打破,论坛的流量就会马上降低。

    3. 内容形式相对单一,以文字为主 当下社交软件越来越丰富,内容形式从文字到图片、语音、视频层出不穷。而论坛,由于上文提到的社区形态原始、迭代缓慢等原因,至今仍然保持者以文字为主,图片为辅的内容形态。

    在短视频生态大行其道的当下,论坛单一的内容形式很难稳定催生优质的内容,久而久之,论坛内容质量降低,用户也就随之慢慢流失。

    二、创作者为什么不爱用论坛了? 论坛内容质量下降,和创作者流失也有很大关系。

    作为曾经最自由的内容社区形态之一,论坛曾经受到许多创作者的青睐,天下霸唱等知名作者和他们的热门IP都在论坛中诞生,但为什么现在的论坛孕育不出第二个“鬼吹灯”了?

    1. 发布反馈弱 论坛的变现能力相对当下其他内容平台非常弱,早期论坛创作者都是自发创作内容,运营方基本不会提供激励机制鼓励创作者。

    论坛的优质内容,一般都是篇幅较长的图片或文字分享,创作周期长,成本高。但论坛的内容推送是按最近回复时间排序,发布的内容很容易淹没在其他帖子中。

    论坛没有其他社交平台提供丰富的转发点赞打赏等功能,作者收到的阅读反馈远远不如微信公众号等其他图文平台,投入产出根本不成正比,久而久之,“为爱发电”的人越来越少。

    而且因为论坛没有流量推送机制,通过广告招商变现的方式在论坛也行不通,创作者在论坛引流周期非常慢,变现也非常难,相应就会选择变现更方便的其他内容平台。

    2. 形式单一,信息集中度高 上文提到过,论坛基本只提供文字为主,图片为主的内容发布,对于内容创作者而言,可选的形式非常少,也不能适应当下短视频等等大众接受度高的内容模式。

    现在最流行的内容形式,基本都是非常碎片化的。几秒钟就能获得数万播放的短视频,几句话就能获得数千转赞评的微博才是用户青睐的内容形式。然而在论坛,创作者往往要创作长图文内容,成本比短文、短视频高得多,选择论坛的创作者也就越来越少。

    3. 政策等原因导致内容自由度降低 论坛在创作者之间的竞争力,曾经是由其极大的自由度提供的,但近年来由于一些政策原因,互联网平台内容发布不在像以往一样自由。

    由于论坛以用户主导的弱管理模式,运营方也很难监管到用户在论坛中发布的内容,往往形成一些乱象。近年来,不少论坛因此被迫经历了“大清洗”,导致原有用户流失,社区氛围被破坏,创作者相继离开。

    三、内容消费者为什么不爱逛论坛了? 除了创作者流失,论坛曾经的社交氛围也渐渐消失了,是什么让内容消费者离开了论坛?

    1. 优质内容少 论坛的讨论和内容基本是混合发布的,帖子按最近回复时间排序的机制,让内容消费者很难在论坛中筛选出有用的内容。尽管有内容版块分区、版内加精等功能,但很多时候,讨论闲聊的帖子回复数更多,很容易被顶到前排,用户不得不在各种“灌水”之间寻找有用的内容,效率并不高。

    加之论坛的优秀创作者不断减少,现在用户在论坛发布问题,得到的有效回复越来越少,仅靠版内随机创作无法满足内容消费者的需求,于是内容消费者也渐渐流失。

    2. 进入门槛高,社区氛围改变 早期论坛为了维持社区氛围和内容质量,往往会设置较为繁复的注册和登录机制,譬如邀请码等等,某些版块甚至会设置进入门槛。这种方式虽然维护了论坛内部的环境,但也将越来越多的新用户拒之门外。

    许多论坛内部虽然形成了较好的社区氛围,但内部的小圈子其实是排外的,新用户加入可能很难融入原本活跃的论坛圈子。然而一旦论坛尝试破圈,吸纳更多新鲜血液,不免对论坛原有的社区生态造成影响,又会招致原有老用户的不满。

    “变味”也是老用户离开论坛的原因之一。

    3. 其他平台挤兑 中文论坛兴起之初,中文互联网也在起步阶段,当时的论坛仅凭兴趣社交、优质讨论等卖点就能引来大批用户。

    然而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今天,用户的选择越来越多,有了更快速更方便的交流方式,图文有公众号、图片有小红书、长视频有b站、短视频有抖音、快手,问答有知乎,社区有豆瓣、贴吧……

    当论坛不再是用户的第一首选,反而成为了这些产品之中相对原始、简陋的一个,用户自然不再选择论坛了。

    四、现在还逛论坛的人们,究竟在逛什么? 如今,论坛的声量虽然越来越弱,但在许多小众领域,论坛仍然是用户活跃的场所——

    譬如专注汽车内容的论坛汽车之家,按照车系、地区等细分成多个子版块,还有专门的问答区域,方便同领域的网友相互交流。

    游戏领域的社区论坛nga,按照游戏类别索引,细分了不同游戏的专版,定时搬运新游资讯、竞技赛事最新消息,打开论坛首页,游戏专版抬头往往是该领域的最新讯息帖,方便玩家获取最新消息。

    这些仍然活跃的论坛,究竟是谁在逛,他们又在逛什么?

    我们发现,这些论坛一般都有这样的特点:

    都是主打某一类兴趣的细分社区 相对封闭,保留了一定的社区氛围 发布资源的集中地 潮水褪去,论坛对外封闭、对内自由的特点最终成为它生存下来的优势,当下人们提起论坛,“小众”取代“热帖”成为它的代名词。一个管理弱但有一定加入门槛的社区,仍然是各种兴趣小圈子的人们追求的桃源乡,也是许许多多致力于类似社交模式的平台力图达到的效果。

    如今,论坛渐渐淡出了大众视野,而互联网上各种与曾经的论坛相似的社区,如豆瓣,如贴吧,被共同点吸引的人们还在向“小众圈子”聚集。

    人们还在寻找藏在豆瓣组规里的入组暗号,还在通过细分的的小组或贴吧试图交流,而关于新老用户、社区氛围的相似戏码仍在上演……或许论坛将死,但相似的内容模式一直在我们身边。

     

    对于社区论坛的衰落,你还有新的看法吗?点击下面的链接,一起来参与讨论吧!戳: https://996.pm/Mkbol

    #天天问神回复# 「天天神回复」是天天问的一个新栏目,致力于发现天天问小伙伴的精彩语录。抖机灵,大伙儿也是认真的!如果喜欢,记得点击问题链接,和TA一起互动吧,我们也在 这里 期待你的发言哟~

    年底了,给产品经理写个对联吧?

    @云:

    上联:这个需求很简单

    下联:产品文档在这里

    横批:我管你死活

    为什么很多公司不选择远程办公?

    @Mark-ZXL:远程办公就好比和员工谈异地恋

    网易云年度报告是怎么定义「音乐品味」的?

    @阿啵呲嘚:捡着好听的说。网易云预测:你很专一,每一次困了都会想着睡觉

    用户:哇,真准,赶紧分享!

    #相关阅读# 【天天问每周精选】第217期:大学生搜题软件,未来可期吗?

    【天天问每周精选】第216期:从“优雅”到“孤勇者”,来看看2022最火爆的网络热梗

    【天天问每周精选】第215期:2022年,10件令人印象深刻的互联网大事

    【天天问每周精选】第214期:微信这么方便,电子邮箱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天天问每周精选】第213期:只能点赞,不能点“踩”,微信朋友圈为何这样做?

     

    素材来源:天天问话题精选

    「天天问」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社区旗下的互助问答模块,致力产品、运营、营销等领域知识的学习交流。

    本栏目由 @李绮雯 整理编辑发布,欢迎大家踊跃提问,一起交流。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 拼多多创始人黄峥自述+演讲+采访稿汇总17篇 | 系列4

    设计动态 2023-01-08
    以下1-8篇整理自黄峥公众号,其它内容整理自网络公开资料。本文为篇13-篇17。 我的中学和大学 我的第一份工作 为什么要再次创业? 读罗素:幸福与对自由的贪婪 如创业的投资和如投资的创业 测不准的爱情 -- 佛、量子力学、逻辑和AI 劣币驱逐良币,电影院现象

    41岁的黄峥在2021年度致股东信中,宣布辞任拼多多董事长。同期披露的财报显示,拼多多年活跃买家数达7.884亿,成为中国用户规模最大的电商平台。创始人黄峥究竟走过了一条什么样的道路?究竟是什么滋养了他并驱动他作出如此大开大合的人生选择?作者特意搜集了黄峥的公开发言。对于所有行进在创业路上的、以及对商业感兴趣的朋友们来说,可能不无启发。欢迎阅读。

    以下1-8篇整理自黄峥公众号,其它内容整理自网络公开资料。本文为篇13-篇17。

    我的中学和大学 我的第一份工作 为什么要再次创业? 读罗素:幸福与对自由的贪婪 如创业的投资和如投资的创业 测不准的爱情 — 佛、量子力学、逻辑和AI 劣币驱逐良币,电影院现象及其他 把“资本主义”倒过来 2018年6月30日致股东信 2019年4月25日致股东信 2020年4月25日致股东信 2020年7月1日黄峥致全员信:拼多多的一小步 央视《对话》拼多多黄峥:如果我是张一鸣 我会怎么做 电商界“黑马”拼多多回应刘强东:我们不一样 在寒冬中逆流而上,独角兽拼多多CEO黄峥的生意经 央视专访拼多多黄峥:还把人当流量你就输了 黄峥 —— 《云九资本》采访全文字记录 央视《对话》拼多多黄峥:如果我是张一鸣 我会怎么做 主持人陈伟鸿问今日头条张一鸣,从前很少做广告的互联网公司,现在都开始做广告了,今日头条有没有做过广告?

    张一鸣回答做过。

    主持人陈伟鸿话锋一转,问黄峥,很多同类竞品开始做了,腾讯的天天快报,阿里的UC快报,现在几乎可以看到各大公交站台都有一点资讯,虽然不知道说什么,但是转变了所有视角,这是不是烧钱时代的来临?

    黄峥认为,烧钱有两种不同类型的烧钱,一种VC烧钱,一种投资的烧钱,很多电梯广告给投资人看,另外打给消费者看,试图打品牌,消费者心目当中占领一个位置,对于前面一种烧钱烧的越少越好,后面一种烧钱烧的越多越好,如果后面一种烧钱,金币多多益善。

    随后,他当面diss了张一鸣,并认真的说,如果他是张一鸣,他会怎么做?

    黄峥:如果我是张一鸣,我会更加激进的做全球化,因为我们这一代互联网创业者跟上一代相比,会比他们更大的全球化视野,更早的接受国际资讯,全球化的机会也更大。第二,从价值创造的角度来讲,带领中国的资讯走出去,包括中国的产品走出去,这一点本身也是为BAT也好,为整个国家也好,创造的价值是最大化的。当你整个公司布局到全球,并且反过来用全球的资源集中回来打中国的市场的时候,我想那个时候可能也会变得更加从容一些。

    而张一鸣也当场给出了回应:除了竞争之外,不做别人做的好的领域,我觉得有社会价值。就是人家做得已经很好了,你为什么一定要去做人家已经做好的领域呢,你应该去创新,去做别人没做好的领域,我觉得这是企业的意义所在。

    电商界“黑马”拼多多回应刘强东:我们不一样 618年中大促已开启,各大电商也依旧蓄力勃发保持火力全开之态,掀起一场电商年中大战。其中拼多多自2015年成立至今,依靠低价拼单的模式一路开挂,迅速成为电商界“黑马”。用短短三年时间迅速积累起3亿用户,毫无疑问成为了当下互联网市场中较为亮眼的电商平台。

    那么“拼单购买”到底是消费降级还是消费升级? 相对传统电商而言,拼多多为何能迅速攻占消费者的心?拼团模式的大获成功,仅仅在于让消费者买到更便宜的商品吗?值此之际,央视财经记者陈昊冰独家专访拼多多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黄峥。

    拼多多回应刘强东:我们不一样 自2015年10月上线,仅仅两年半时间,拼多多用户量就已突破3亿(淘宝5.4亿多、京东3亿多),月GMV(成交总额)超过30亿,成为传奇的存在,这样的成绩让阿里、京东这些传统电商巨头感到压力倍增,纷纷推出了相应的竞品。此前刘强东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京东用户群和产品质量跟拼多多不在一个等级上。对此拼多多创始人黄峥在接受央视财经专访时表示,在当前拼多多确实和京东区分度很大,京东最主要还是在电子产品领域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但拼多多所处的领域不同,市场空间很大,目前拼多多在人以群分多对多匹配的基础设施其实还非常不完善,这个领域如果京东阿里都来做对于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非常有利。黄峥还表示,阿里和京东作为电商前辈,拼多多当然要更多向他们学习。

    “我想建一座迪士尼,目前只有两个旋转木马” 拼多多的Slogan是“多实惠多乐趣”,希望给用户提供丰富的商品,也给消费者带来更多的乐趣。在体现商品高性价比的同时,也希望能够在购物的过程当中,引入更多的快乐元素;随着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提高,民众不光是追求效益,也希望生活更加开心。

    拼多多创始人黄峥在接受央视财经专访时表示,拼多多目前还处在多实惠的初级阶段,但努力的方向是希望能够将实惠和快乐相融合。

    从拼多多现在的互动模式来看,无论是“拼单购买”还是营销方向,和传统电商都有很大不同。有些人觉得没有太大乐趣,也有一些人觉得这个模式有点乐趣。黄峥对此说道:“这是一个逐渐渐进过程,就像我的目标希望建造一个迪士尼,但可能目前水平还不够,只造了两个旋转木马。”

    “拼多多”够便宜?黄峥:还能更便宜! 消费者购买产品时,都会选择性价比高的产品购买。很多人觉得拼多多的用户是追求极致性价比的一群人,但是黄峥却否认了这个观点。

    他在央视财经专访中表示,他并不认为现在的拼多多性价比足够高,现在的基础上依然有前进空间。

    在新的时代下,所有商品的价格、多样性、个性化都应该有一个合理度,并且应该有新的模式来适应中国的新品牌成长。黄峥认为,特别是在农产品领域里,用原有的工业化流通渠道来卖农产品已经不再适合,中国的土地是分散的,在这种状态下,新品牌会慢慢崛起。

    “社交电商”是个伪概念 低价不是唯一发展模式 无论是结合社交做电商,还是主打拼价格,拼多多都不是第一家。为什么当大部分人都认为电商局势已经稳定的时候,拼多多却一路开挂迅速崛起?

    黄峥认为,社交电商就是一个伪概念,不能笼统地讲社交电商,低价也是相对概念,他们更强调高性价比。他举了个例子,美国的Costco(好市多),中国很多企业推崇这种商业模式,单品性价比很高,但同时也是钻石销量很高的卖场。

    这相当于电商运用了互联网的发展,把同质化需求堆积起来。与其说社交电商,不如说人以群分的电商,以前都是人去找东西,现在相似的人归集起来,迅速产生需求量,短时间之内,给供应链优化创造很大的机会,使得单品有很大的性价比。

    在寒冬中逆流而上,独角兽拼多多CEO黄峥的生意经 2016中国企业领袖年会近期在北京落下帷幕。年会上,各路企业家云集,共同解码中国未来商业方案。年会中一场名为 “谁执校际商帮牛耳”的视频辩论会上,代表浙江大学商帮的黄峥——现任国内体量最大的社交电商拼好货拼多多CEO——与武汉大学的创业企业家做了深度PK。在谈到浙大时,黄峥无比自豪地说,相信50年后,浙大会成为像斯坦福一样的大学。

    初识黄峥:感谢从我身上路过的不安分和幸运 运气对于每个创业者都很重要。黄峥在说起自己创业前与众不同的经历时,是一副再自然不过的表情。

    小升初之后,他再没经历过中国式求学的重要考试,顺顺当当地被保送进了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浙大优等生“俱乐部”。之后又进了时任浙大校长潘云鹤院士的实验室。

    本科毕业后,申请到美国名校继续深造。最后,有远见地选择进入尚未崛起的Google工作。后来Google上市了,黄峥惊讶地发现,手上的那些股票原来那么值钱。

    黄峥坦诚,如果说自己幸运,那就是这一步步走来,他在恰当的时候遇到了恰好的人,他们给了最好的建议,让他做了最正确的选择。而且,很大程度上,因为自己的野心和“不安分”,才让他先后经历了零售业、电商服务业及游戏的创业,而且一次比一次成功。

    第4次创业,一小步和一大步 黄峥对于拼多多拼好货最初的构思,来源于旅途中一个可以形容为“理性的灵感”:新世纪的前10年,国际互联网创业创新浪潮下,Google和Facebook无疑是最成功的两家互联网企业,同时他们也代表了不同的商业模式。前者是搜索类的产品,依靠广告赚钱,依托海量网友的访问量,向商家贩卖流量来盈利。

    目前,我们最熟悉的电商平台淘宝本质上跟Google基本类似。黄峥想,是不是也有跟Facebook原理相通的电商平台呢?网友在Facebook中独立存在,每个人都有无数个标签。但如果标签相同的人聚集在一起,又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呢?虽然一切都很模糊,但黄峥意识到这是一个巨大的机会。

    在黄峥看来,以淘宝为例的搜索型电商更加强调效率,用户有明确的购买目标,旨在最方便快捷地满足自己的需求。而拼多多想打造的是,致力于将线下生活中的购物场景移植到线上,让用户用最少的流量,获得最大的便利和实惠。

    此后,黄峥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还将游戏团队中的技术人员抽离出来做支持。最后决定将沟通与分享的理念融入拼多多电商运营。一个完整的拼多多订单是这样产生的:用户通过发起拼团邀请,在和朋友、家人、同事等组团成功后,能以更低的价格买到优质商品。

    拼购意味着订单大量且迅速地涌入入驻商家,使拼多多可以直接与供货商或入驻商家合作对话打折,省掉中间环节,价格优势明显。

    在谈到拼多多的商业模式时,黄峥说拼团这件事,你可以把它当成团购,也可以把它当成几个人面对面地凑份子,然后跟商家去侃价。这个行为放在地面上,其实并不是什么创新。我只是把拼、凑的这个行为抽象出来,变成了一个线上产品。

    如此,在这个平台,你总会遇到跟你气味相投的人,如果大家对同一个口味的橙子感兴趣,那么一起拼团,就可以享受更优惠的价格。我们的水果基本2人成团的,如果你在北京想和其他人拼团买橙子,打开商城的界面就可以看到,远在新疆的陌生朋友正在线等着跟你拼团呢,效率和成功率都极高。

    在问到黄峥2人开团是不是人数太少了,而且对平台起不到一定的推广作用时,黄峥坦言,拼多多的拼团跟别人做的拼团概念完全不同。他们是把拼团当成了营销工具,做一个拼团,带来几个新人,然后再做老人带新人,再做持续的用户的再转化和连带销售。

    而且动辄6人团10人团,很多情况下是都已经过了截止时间,团都还没有开成。所以他们主要还是基于推荐自己周围的用户去拼,并不是以同样的喜好、标签作为导向。所以很多人体验下来,用过1、2次就不想再用了,因为你真的很难多次在你的朋友之间组团成功。

    最新数据显示,自2015年9月拼多多上线起截至今,拼多多用户已过亿,单月GMV超20亿,日均订单量破200万。拼好货成为在生鲜领域实现盈亏平衡的少数电商公司之一。拼多多先后获得腾讯、高榕、IDG等投资方1.1亿美元B轮融资,成为了2015年以来,资本寒冬中B轮融资金额最大的电商平台。如果以这些亮眼的成绩为衡量,黄峥的第4次创业,无疑也是成功的。他自己说,这是我自己在创业道路上迈出的一小步,没想到却成为了中国社交电商行业的一大步。

    未来可期,任重道远 2016年,拼多多拼好货一路狂奔,先后斩获了“腾讯2016“腾飞奖”十大人气应用奖”、“2016商业模式创新奖”、“2016‘易观之星’大奖、“2016中国最具潜力成长企业”、 2016创业黑马“中国最具潜力创业公司”等重量级奖项。这些奖项,足以证明其模式正在被业界不断地认可。

    谈及未来,黄峥表示,作为这个领域中体量最大的几个平台之一,拼多多拼好货在做强自身的同时,还会推动整个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而不是只顾着自己在前端优化。背后最重要的库存、物流这些都要想清楚优化到最好,要带着整个行业一起进步,任重而道远。

    洛克菲勒曾经说过,“每项全力皆包含一种责任;每个机会皆包含一种义务;每份财务都包含着一种职责”。黄峥说,拼多多就是要成为社会中,各行各业注重商品品质的企业和商家最好的渠道合作伙伴,希望能通过拼多多的社交电商平台,践行供给侧改革,持续专注提升商品品质和服务,承上启下惠及商户和消费者。

    最后谈到创业,黄峥直言这可能是他最后一次创业。不过对他来说,“创业和打高尔夫相似,都是自己与自己的较量。每次面对的场景可能不同,但挥杆这一基本动作是不变的。所需要的是保持平常心,把动作做得更标准。”

    央视专访拼多多黄峥:还把人当流量你就输了 就像有专家指出的,流量为王的时代过去了,许多互联网创业者也许还没有意识到。世界永远属于判断对趋势与押对赛道的人。站在后流量时代的门槛,拼多多现象恰好是对电商下半场的最好回应。

    日前,拼多多创始人黄峥在接受央视财经采访时表示,如果始终把消费者当流量来看,把他当成资产卖给商户,那是肯定不会长久的。拼多多的目标,就是为消费者提供快乐和性价比高的产品。

    在电商的上半场,流量之争是主要逻辑。流量的本质是什么?是信息,商家的信息,用户的信息,订单的信息……等等一切可以在网络空间中承载和传递的信息,这也是过去人们把互联网所对应的时代称为信息时代的原因之一。

    获取流量的成本越来越高,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这种昂贵不只是“比特流量”本身,而是“流量”所承载的信息越来越贵,也就是说,获得有效信息(可以供下一步使用或直接转化)的代价越来越高。有人举过一个例子,上网卖大闸蟹,从各类电商运营方法到电梯广告,全套做下来一个新客的获客成本高达345元。

    流量贵是流量思维逐渐被放弃的原因之一,但并不是问题的本质。“流量这个词是比较冷的,把一个个活生生的人都当成流量,当成点击,而其实每一个点击背后的人是不一样的”,黄峥表示,如果平台把消费者当做“数据”,卖给商家,最终一定无法贴合消费者的真实需求,而遭遇抛弃。

    黄峥指出,正是因为从人的逻辑出发,拼多多比许多平台都要了解消费者。他举了个例子,在高架路旁边流量大,但是你造一个shopping mall,这个shopping mall未必会火。“每次你去迪士尼,都是人山人海。这个地方有天生的流量吗?没有。是因为他提供的东西性价比高,或者能够带给你巨大的快乐,所以人就过去了。”

    他认为,这才是拼多多真正的竞争力 ,“未来的拼多多应该是一个现实和虚拟相结合的Costco和迪士尼的结合。也就是说当你去那边买性价比高的东西的时候,能够非常的开心,你出来的时候比进去的时候更开心,这是我们希望的。”拼多多将因此创造一种全新的商业形态。

    首先,拼多多降低了顾客的决策成本,在产品的选择上,以标品为主,高频、低价、优质,这种产品的选拔方式的优点在于,节省用户的时间,避免用户进入“地毯式购物”的怪圈,在最短的时间内,帮助用户选中产品,即时发起拼团,降低决策成本,低价购买到意向的产品。

    其次,拼多多深谙消费者心理,有着比多数平台更深刻对性价比的理解——即始终在消费者的期待之外。廉价并非拼多多的关键词,而在于让消费者感受到物有所值,甚至物超所值。事实上,过去一年拼多多的复购率翻了一倍,客单价也从早期的十多块上升到了四五十块。

    与此同时,通过社交拼单的方式,可以增加人情味。举个例子,个人可以在微信向自己的亲朋好友发起拼单,拼单成功,商家发货。这一模式,将购买行为融入到社交之中,为原本的购物行为增加了互动性和趣味性,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共享式购物体验。

    黄峥还透露,拼多多在满足消费者物质需求的同时,做了大量产品设计、运营来满足人们不同精神层面的消费需求,比如冲动消费、理性消费、发泄性消费。一定程度上,这也是为什么在面对同质化竞争时,拼多多依然能吸引消费者不断回来。

    从这个层面看,许多人将拼多多单纯的理解为社交电商和便宜,是对拼多多商业模式的深刻误解。一切都是围绕人的逻辑出发,按照人去匹配商品,让合适的人在合适的场景下买到合适的东西,并且买得开心,打造永不落幕的购物嘉年华,这就是拼多多的密码。

    黄峥 —— 《云九资本》采访全文字记录 你如何保证拼多多的货物品质? 我觉得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讲,首先应该是要货好,因为从他的感知来说,首先是货要靠谱,但是你要保障这个货长期能够靠谱呢,最关键还是要在后面有一群靠谱的人,才能保证这个货持续的靠谱。

    如何建立一个靠谱的团队? 我觉得在一群人要持续的维持一个靠谱的集体,一个靠谱的公司,最重要的可能是要有一个好的文化。那这个好的文化呢,其实是最开始创始的一些人,能不能够树立起一个好的价值观,并且在后续的团队的发展过程中,能够不停的强化这一点,而且把这个东西做为一个持续的发展的基石来做。

    你们公司的价值观是什么? 我们公司有一个价值观叫做:诚信,本分。尤其是后面“本分”这一条。

    本分的意思是说:责己。就是如果一件事出现问题,首先是找自己的问题,而不是怨别人。第二就是说,不管别人怎么样,但是我要做到自己的本分。比方说在商业里面,比方在你在某一个局部获得了一定的垄断地位,那你是不是能够坚持自己的本分,只赚取合理的利润;当一件事情出现分歧的时候,或者说当一个蛋糕要分的时候,一刀切下去很难做到这个公平的时候,你是不是能够首先去想是说尽我的本分,不占别人的便宜。

    这种文化在一开始树立的时候其实是比较难的。因为在很多时候是违反人性的,从小时候生下来就会去抢东西吃啊这样,因为每个人都是这样的,所以如果你能够做到本分的话,那一定程度上你会赢得更多的朋友,然后周围会聚集更多的人,别人会觉得跟你一起合作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

    如何创造一个良性循环的商业模式? 那我们想做的事情是说,能不能够通过一个改良了的商业运作,能够创造这样的一个机制,通过改善供应链,让这个消费者选择好的东西,让好的东西能够有溢价,这样去反向的倒逼整个生产,使得整个的商业的流程出现良币驱逐劣币情形。如果这样做,那他能够自我维持,能够做下去的话,那持续来讲,对我自己以及对周边人的生活的改善是更加持续的,有广泛影响力的,而不是说在某一点,我做了一个很成功的东西,就好像放烟花,放完就没有了。

    在做拼好货之前,其实我在家休息了很长时间,那中间花了很多时间也在考虑是说,怎么样去改善自己的生活,我发现不光是自己,其实也有周边的人,其实对于找到好的东西,或者是说有质量、有品质的东西,是欣喜的,是愿意和别人分享的,所以做的这个产品,我觉得它是一个微创型。

    事实上,在我们的周边我们的小区里,已经每天都有发现类似的事情,就好比说你从新西兰带来一个特别好的羊腿,你可能就会分享给周边的人,我觉得这样的事情是自然而然就存在的。当我去静下心来去观察这个东西的时候,发现并不是说你要给钱,他才会愿意分享给你,而是说首先这个东西很好,对周边的人有利,其实当前的社会,在大家越来越富裕的情况下,是非常愿意为好东西去分享,不要用这种利益驱逐的方向,而是,有一个机制让大家去发现美,传播美。我觉得当今社会中,在大家经济越来越富裕的情况下,你应该创造更多的东西,让大家的精神层面上有更多的满足和增长。

    你享受你的创业过程吗? 创业确实是我很享受的一件事情,因为它有点像在玩游戏,比较中毒,有一些小伙伴一起在奔向一个共同的愿景和目标。那创业本身比玩游戏还更有意思的一点是说,你不光是说自己嗨了,自己高兴了,而是说你在自己高兴的同时,很可能你也在产生影响和对世界的一些改变。这一个东西本身其实是给自己的人生更强的成就感。

    那当然,随着年龄越来越大,谁也不可能创一辈子的业,但是我希望在自己的人生的创业阶段里面能够做出一件东西是将来回过头来看,能够让自己觉得自豪,同时让自己和一起创业的小伙伴自豪的一件事。

    这次创业如何做到和大众进行更有效的沟通? 这个创业跟以前的创业不同呢是在于它一定程度上更加面向公众,就是说它是一个企业,同时也在提供一个公共服务,以前我们做的公司,做游戏、做电商也好,其实是一个更加纯商业的事情,所以有一块工作,我们越来越意识到它重要,但是以前是缺乏经验的,就是所谓的PR,我们对PR的理解,到不是说所谓的中文的词叫公关,更多的是说怎么样用更有效的方式去跟公众进行沟通。

    因为以前创业的时候,其实是纯商业的伙伴,你可以有很多时间,比如我可以跟你谈两个小时,讲清楚我的理念。但是现在的情形是大家甚至连一篇文章都不看完的,就看那个标题,看完标题之后就形成了一个很强的偏见,但是你再要扭过来就比较难。那就是说,轻接触的、大范围的公众的沟通,对我们来讲其实是非常缺乏经验,也没有这样一个成熟的经历,在这方面,我们还是一个非常非常新的菜鸟,中间肯定也会遇到很多坑,但是我想是说,我们努力一点,一点一点去学习它,希望不要给我们造成过多的困扰。

    对你影响最大的过往人生经历是? 我的第一份正式的工作也是唯一一份工作是在谷歌。谷歌对我的影响,我觉得是非常大的。

    第一:很少有公司向谷歌这样把”do no evil” 这样一种非商业化的价值观,这么强的植入在一个商业的公司里,谷歌的成功一定程度上让我看到,你追求一些美好的东西,或者看起来非商业的东西,其实最终来讲从商业的结果上讲,也是可以很好的,从赚钱,商业成功角度上来说,有很多条路,但通过至少证明有一条路在我看来是更加美好的,它也是可以做的非常好。

    第二:我加入谷歌时候,谷歌还没上市,所以你也看到有很多人在一夜之间就暴富了,那这个经历其实近距离的接触和经过观察周围的这些人,对我是有很大影响的,因为你会一下子意识到钱的作用是有两面性的,不光能够让你财富自由,精神自由,然后好像都是正向的,它也有很多负面的,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一下失去了生活的目标和意义,另外一部分人可能是因为有了钱,可能让他甚至有10年期间处于迷茫期,在他最好的生命的时间里面,他可能就很荒废。如果他的钱更少一点的话,可能他的人生的总体财富包括幸福指数可能会更高。

    这个经历一定程度上,我觉得让我在做商业的时候可能会更加容易平常心一些,因为商业本身很大程度是用财富来衡量的,但是在很早的时候,相对因为谷歌的原因,让我意识到这个衡量标准是几个纬度之一,而且它很有可能,你过度的去强调它的话,对于自己人生,甚至对商业本身都是有伤害的。

    如何克服创业者的孤独时刻? 创业的孤独,其实是很多创业者都有的,因为你在做决策的时候,因为你的位置跟别人不一样,很多时候别人并不能够百分百理解你为什么这么做,或者说也不能和你能够进行真正的在同一位置上完全的讨论。

    所以创业本身做久了之后,你会发现有点悖论的地方在于,这个公司好的时候,其实往往你每天是如屡薄冰的,但是你如果哪天觉得很安全,很舒服的时候,那往往这个公司就开始出问题了。好像真的是这样的。

    所以第一可能是自己心态上就在接受是说每天在战战兢兢,如屡薄冰,是一个正常状态。

    第二是你回到一个创业的初心和你想要什么,如果创业这个事情,让你有很多的朋友更多的爱的话,那你一定程度上会觉得温暖。所以这个以不同的人在做同样的事的时候,其实出发点未必相同,那对于我来讲,至少是希望在做拼好货这件事情,能够一方面汇集到更多的消费者,另一方面在跟我一起做事情的小伙伴包括合作伙伴,至少其中的大部分是更喜欢的我,这样的话我时间越久,年纪越大,我获得的爱就越多,我的人生幸福感就更强一些。

    作者:走马的汉子;公众号:走马财经

    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IjamGHAbZncnMaL3kyZGXA

    本文由 @走马财经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 起底知乎推文的隐秘链路

    设计动态 2023-01-08
    “皇上跟我说,蓉妃,朕属意立你为后,但为了朝政稳固,继后不可育有子嗣,你可愿意?” “我沉默半晌,最终托着七个月大的肚子麻木跪下叩首说道,臣妾愿意……” 视频中,一个机械女声不带丝毫感情地讲述着一段跌宕起伏的爱情故事,故事情节之波澜起伏、千回百转与机器AI声形

    越来越多人开始在正职工作之外寻找副业路径,比如现在短视频平台上可以见到的推文视频就是部分人的副业尝试,而这类推文视频的真正作用则在于为知乎小说引流。那么,这类推文视频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转化链路?本篇文章里,作者便发表了他的看法,一起来看。

    “皇上跟我说,蓉妃,朕属意立你为后,但为了朝政稳固,继后不可育有子嗣,你可愿意?”

    “我沉默半晌,最终托着七个月大的肚子麻木跪下叩首说道,臣妾愿意……”

    视频中,一个机械女声不带丝毫感情地讲述着一段跌宕起伏的爱情故事,故事情节之波澜起伏、千回百转与机器AI声形成了十分鲜明的对比,再加上制作花式面点的解压视频画面,整个视频元素略显混乱。

    但就是这样一支长达2分钟的视频,却收获了7600次点赞和超千次的收藏。评论区中,不少网友纷纷表示小说情节太虐了,想要知道后续发展。而博主却表示,因为版权原因想看后续只能去知乎搜索“封后传”。

    不难看出,这支视频的真正作用,是为知乎小说引流。

    打开知乎搜索“封后传”,显示相关的小说名为《醉红妆:愿我如星君如月》。评论区中,不少网友纷纷表达“这才是盐选会员该看的小说”、“作者大大加油,我好爱这种小说”,另一些网友则表示,自己是在快手/抖音/视频号等视频平台看到这篇小说的,当时博主提供的名字各有不同,有时叫《权倾蓉妃传》,有时叫《封后传》,还有时叫《蓉妃她权倾朝野》。

    但相同的是,在知乎搜索这些关键词后,显示的都是同一篇小说,并且是盐选会员专享小说。

    按照这些网友提供的关键词,AI蓝媒汇在不同的平台找到了这些视频。显示的结果除了以AI女声+解压视频这种表现形式之外,还包括小说文字截图合集、文字录屏配上BGM、与小说内容无关的影视剧片段+AI女声,有的视频画面甚至是《神庙逃亡》、《开心消消乐》、《羊了个羊》等游戏录屏。

    虽然表现形式各有不同,甚至略显离谱,但按这篇知乎小说评论区的情况来看,效果的确不错。

    与此同时,在这些短视频平台搜索#知乎推文#,搜索结果显示类似的推文引流视频还有很多,点赞量少则不足10次,多则上万次,发布者有的是推文类账号,有的则是个人账号。

    顺着这条线,AI蓝媒汇发现,这些推文视频实际上已经成为不少人的副业,不仅早已形成了有组织规模的业务,其中的流量分成规则、门槛要求、视频制作技巧也有着十分严格的规定,形成了一条与知乎会员紧密相关的隐秘产业链。

    一、花200小时挣到500块钱的兼职者,决心不放弃 23岁的杨玲做知乎推文视频兼职已经两个多月了。两个月的时间里,她将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外的空闲时间都放在了这项副业上。至今为止,她已经制作了上百条视频,花费了她至少200个小时的时间,但目前她所得到的分成却只有五六百块钱。

    似乎收入与付出并不如想象一般成正比。

    尽管如此,她依然觉得,这项副业拥有广阔的蓝海,值得投入足够多的热情和时间成本。

    “据我了解,很多人都是凭借着一条流量爆款视频,拿到了几千块的分成,现在我只是还不是那个幸运儿罢了。”杨玲说道,“况且这份工作技术含量不高,拼的都是坚持。”

    她向AI蓝媒汇介绍了工作流程:“找到一篇想要分享的小说”——“将文字制作成有声视频,视频内容并无限制”——“为自己的视频想一个独一无二的搜索关键词”——“将关键词提交,发布视频”即可。

    而获得流量分成的方式也并不复杂:用户在看到这条视频时,如果被故事剧情吸引,自然就会想看到文章后续,发布者只要在评论区提供自己拟定好的关键词以供用户到知乎搜素即可。后续一旦用户为了续看小说而购买了知乎会员,便算作一单转化,发布者可以得到6-12元不等的分成。

    简而言之,发布者用自己专属的视频为知乎会员带来转化,就能获得收益。

    操作流程和转化规则看似简单,但据杨玲的实际经验来看,其中最困难也是最核心的秘诀就是,找一个合适且简单的关键词。她举了个简单的例子,像是关键词为“霸道总裁爱上我”的,肯定会比“玲珑骰子安红豆”的要更大众、简单,搜索量自然更高。

    当搜索量达到一两百,才能产生3-5单的知乎会员转化,也就是最多60元的分成。

    要想如那些“幸运儿”一样获得上千的分成,搜索量起码要在6000-7000次,而播放量则至少要上万。

    这对于任何一个普通的个人博主来说,除非获得了平台的“天降流量推荐”,否则实在是一个难以达到的数字。

    尽管困难,但为了能成为获得高回报分成的幸运儿,杨玲每天还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在知乎会员上找小说、看小说。有时制作完视频时已经到了深夜,她也会为了第二天有“备货”,找小说直到凌晨。

    “其实像我一样做这份兼职的人还有很多,但更多的人坚持不了太久,干了几次之后,他们唯一的念想就是赚回‘学徒费’了。”杨玲告诉AI蓝媒汇。

    二、内收学徒、做代理,“授权费”养活第三方 既是“学徒”,自然得有“老师父”。

    AI蓝媒汇在小红书上搜索了关键词“知乎推文”,便会出现联想关键词“知乎推文怎么赚钱”、“知乎推文如何拿授权”等等。在这些关键词页面,有很多笔记用实际且诱人的案例表示,做知乎推文视频可以月入过万,单篇视频可以拿到上千分成,并表示跟着自己就能赚到这份“有手就会”的兼职收入。

    AI蓝媒汇随机找到了其中一位招募学徒的博主,加入了他在小红书的预备学徒群,又按照其要求添加了对方的微信。在表明了想要先简单了解一下这份兼职的相关事宜后,对方发来了一份关于知乎推文项目变现逻辑的PPT简介。

    对方提供的PPT截图

    在这份PPT中,对方表示“自己对接了知乎官方的某一级代理”,是负责为知乎小说做推广的机构,不仅可以获得知乎小说的正版授权,也可以为你统计并判断关键词的知乎会员转化情况。同时,PPT中还表示,不会做视频的可以从自己提供的网站上直接下载画面,AI语音只要用小程序导入即可,简单上手成本低。

    话里话外,这份PPT都透露出了一个信息:关键词搜索机制是这份兼职的最核心要义,也是自己所掌握的商业密码。

    在与这位“师父”的进一步沟通之后,对方表示,可以花费39.9元的小说授权费自己做,也可以花199元参与“师父陪跑训练营”,获得同步信息、答疑解惑等服务。

    整个过程中,对方表示,这项兼职最终的对接方是知乎官方,具有官方属性,但授权费最终是否与知乎及小说作者本人有关,对方并没有给予回复。

    他还展示了多个从0起步单个视频获得近千元分成的案例,并表示同样都是2万播放量的视频,有的分成只有9元,有的则能达到几百元,关键在于运气、坚持及“发现好文的眼睛”。

    图片来源:博主朋友圈

    这样的说辞让不少人坚信,自己只要慧眼如炬,只要肯干,再配合一番运气,就能收获到一份不错的收入。截止到1月2日上午,AI蓝媒汇加入的预备学徒群已有超过300人,但在下午17点左右系统提示“该群存在安全隐患,系统管理员已解散该群”。在微博、知乎、豆瓣等社区平台,也有不少人询问这项兼职的信息,期待着自己能成为月入过万的“天选之子”。

    据了解,还有很多同类博主表示,若花费499-599元甚至更高的学徒费,可以获得如按天结算分成、知乎优质会员小说列表、代做视频等更为优质的服务。

    另一边,根据这位博主在PPT中提到的“知乎官方的某一级代理”,AI蓝媒汇找到了这家代理的公众号。公众号中介绍了这家代理的主营业务,即通过关键词搜索系统为知乎小说推流。而要想使用他们的小程序,获得关键词带来的分成收益,则需要与“对接人”联系报价。

    某代理业务讲解视频

    对此,AI蓝媒汇想与这家代理联系询问相关事宜,但截止到发稿前,对方暂未回复。

    三、商业部门裁员,是为知乎降本增效吗? 从像杨玲一样的实际操作者,到收学徒的中间商,再到这些自称知乎一级代理的机构,知乎小说推流业务俨然已经自成了一派体系。

    在采访与调查中,不少代中间商、代理方将知乎推文称为拥有广阔蓝海的创业项目。

    与此同时,据一些知乎员工表示,关键词搜索系统所属于知乎会员部门,是十分重要的工具。“小说是会员部门最重要的业务,用户开通会员基本都是为了看小说,这样一来,很多人做这项兼职自然也不难理解了。”在知乎广告部门工作了一年半的张洋说道。

    不过,张洋也提到,进入2022年12月下旬以来,知乎正在进行一波新一轮的裁员,其中以知乎会员所属的商业部门被裁员的人数最多。

    “小说和会员其实都所属商业部门,按道理说应该是知乎最稳的一个部门,也不知道为什么反而成了重灾区,”张洋说道,“按照我的猜测,或许是因为不需要这么多人了吧。”

    一个事实是,知乎会员确实在保持着稳定的增长。

    据知乎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月付费用户达到1090万人,同比增长99.5%,第二季度月付费用户数也达到了850万人。作为CEO的周源也在两个季度的财报中提到,目前知乎将专注于“可持续及高效的方式保持优质用户增长”。

    当然,无法将裁员与短视频为知乎推文这两件事完全相联系起来,但或许,对知乎来说,目前获得高效用户增长的方式之一便是砍掉坐在办公室的员工,通过降本增效的方式,借助“外力”让像杨玲一样的人通过兼职的方式吸引更多的会员增长。

    而这种方式增长的“可持续及高效性”究竟会延续到何时,对知乎商业化的未来有多少帮助,还需要时间的检验。

    作者:闫烨,编辑:魏晓

    来源公众号:AI蓝媒汇(ID:lanmeih001),知名AI、互联网产业报道新媒体。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蓝媒汇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谁来接盘春晚红包?

    设计动态 2023-01-08
    距离2023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晚(以下简称“央视春晚”)还有不到半个月,往年最受关注的春晚独家互动合作伙伴却仍未官宣。 截至目前,主要互联网公司中,尚未与央视春晚牵手的包括拼多多、美团、滴滴、蚂蚁集团、B站、小红书等。其中,拼多多曾经因故退出,滴滴、蚂蚁尚在

    互联网大厂们对春晚红包赞助这件事儿的兴趣降低了吗?过年的脚步已经越来越近,但今年春晚独家互动合作的企业对象却迟迟未宣布,而这一方面意味着春晚红包可能不再是互联网企业的必争之地,另一方面,这一现象背后也说明了互联网的发展逻辑正在产生变化。

    距离2023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晚(以下简称“央视春晚”)还有不到半个月, 往年最受关注的春晚独家互动合作伙伴却仍未官宣。

    截至目前,主要互联网公司中,尚未与央视春晚牵手的包括拼多多、美团、滴滴、蚂蚁集团、B站、小红书等。其中,拼多多曾经因故退出,滴滴、蚂蚁尚在整改,而B站、小红书的体量偏小。 考虑到体量、财力和匹配度,今年最有可能达成合作的当属美团。

    但迄今为止,美团尚未披露有关消息。回想2022年央视春晚,京东作为红包赞助商,提前近一个月就开启了各种宣传预热。

    互联网大公司从踊跃到观望,与春晚红包玩法的效率下滑密切相关。

    从腾讯、阿里、百度到抖快、京东,互联网公司赞助春晚的目的都是为了拉新,借助这一春节全民节目触达各圈层用户,并通过红包将其引导沉淀至用户池中。然而,春晚红包已经走过8年,红包发放总规模水涨船高,玩法也是越来越复杂,实际效果却每况愈下。

    与此同时,央视春晚红包的投入从8年前的5亿元,一路水涨船高到如今的15亿元。 这对于当下要“降本增效”的互联网行业来说,无疑是一笔不小的营销费用。

    效率下滑、费用猛增,春晚红包正在逐渐沦为鸡肋;而2023年的赞助权益迟迟未能落定,也从侧面佐证了这一趋势。互联网公司对于春晚红包的兴趣降低;接下来无论是否有人接棒,都很难重现当年微信、支付宝红包大战的辉煌。

    01 互联网大公司不再把春晚红包视为必争之地, 这一变化的背后,是整个中国互联网的发展逻辑已经从拉新走向了存量经营。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人口14.1亿,其中15岁以下小孩和65岁以上老人合计4.4亿,而网民已经近11亿。即便是在老年人中,手机“弹窗癌”之类的新闻屡屡引起热议,也从侧面证明移动互联网渗透率已经很高,上升空间不大。

    “互联网新移民”接近枯竭,存量用户的月活规模增长也陷入了停滞。据Quest Mobile统计,中国互联网月活规模在2022年5月达到11.87亿人,两年仅增长2300万人,年复合增长率不到1%。

    另一方面,春晚不再是中国人春节的唯一娱乐方式。 尽管仍是最具人气的电视节目之一,春晚的用户时长也在被短视频、直播等新娱乐形态分割。2001~2019年,春晚保持了平均30%的高收视率,但2022年降至21.93%。

    除了外部环境的变化,互联网公司的创新能力下滑,具有撼动旧格局潜力的新产品、新服务越来越少。这也让春晚红包的催化剂作用缺乏用武之地。

    当年的微信红包借助春晚一炮而红,不仅挖掘了移动支付+社交的潜力,提升了微信支付的使用率,而且红包产品更是融入到了此后的生活中,也成为年轻人每年春节不可缺少的拜年方式,红包封面成为了年轻人的社交货币。

    然而,之后接棒的阿里、百度、京东、抖音、快手,都没有开发出可以跟微信红包相提并论的产品,而是集中在对于现有产品的拉动上。春晚红包看似玩法多样,实则大同小异,缺少微信红包那样对于社交和人性的洞察; 在除夕当天的流量高峰过后,产品难以持续吸引和留住用户,导致红包营销的效果差强人意。

    多重因素作用下,互联网公司对于春晚红包的热情逐渐减退。越来越多的公司意识到,春晚红包所能带来的单日巅峰,并不足以化解互联网公司普遍面临的长期增长困境,反而会消耗掉数十亿元宝贵的资金弹药。

    另一个潜在风险是,恪守边界、不做出头鸟正成为互联网公司自发的行为准则;而赞助春晚带来的万众瞩目,并不一定完全是好事。它固然可以对内提振士气、对外让品牌被更多人知晓,但也有可能在更长时间内,带来各种意料之外的挑战。

    02 过去8年间,互联网公司赞助春晚红包的回报率持续走低,再也没能重现当年微信和支付宝的辉煌。

    2015年,微信与央视春晚合作,砸了5亿元红包推出“摇一摇”红包互动项目。除夕当天,微信红包收发总量达10.1亿次。两天时间,微信支付就累计绑定2亿张银行卡。截至当年5月,微信支付用户升至3亿,占彼时微信月活跃用户的55%,一跃成为与支付宝并肩的支付巨头。

    这一事件被马云在阿里内部称为“偷袭珍珠港”,并促使阿里在2016~2018年三度赞助春晚,通过“集五福”的形式大撒红包。其中,支付宝连续两年赞助春晚。有传言称,为了拿下央视春晚红包合作,支付宝的投入是微信的5倍多。

    春晚红包让支付宝的用户量快速提升,但留存效果一般。 比如2016年春晚,支付宝达到了2.7亿的DAU,之后迅速回落。据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数据统计,到了2016年的618,支付宝日活回落至1.1亿。2017年同样如此,春晚当晚支付宝DAU达到了3.78亿,当年618回落至1.49亿。

    在用户规模的增长上,赞助春晚的回报也逐渐不明显了。2016年底,支付宝用户规模为4.5亿。到了2017年底,这一数据为5.2亿。

    支付宝赞助春晚,拉新之外的另一个目的是拓展社交和生活服务。2016年,支付宝借助春晚合作收获了11亿对好友关系。然而,2017年3月,在支付宝第二次赞助春晚过后的一个月后,支付宝终于放弃了社交,回归了金融。

    到了2019年,百度春晚红包升级到10亿现金,然而巨额投入并没有带来等价回报。

    根据市场调研公司QuestMobile的数据,2019年除夕当晚,在央视春晚红包赞助的推动下,百度APP的DAU(日活跃用户)达到2.4亿,同比增长67.3%;但根据国金证券统计,除夕之后,百度APP的7日内新用户留存比例只有2%。

    次年,快手接棒百度,也遭遇了类似窘境。央视春晚期间,快手DAU冲高至2.82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下滑明显,跌回2.5亿,与春晚之前基本持平。

    2021年,抖音成为春晚独家红包互动合作伙伴,上线支付功能,分出12亿元红包。然而,这次战役没能让抖音重现当年微信红包的火爆,也没能对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的地位构成实质挑战。

    不过,抖音仍然借助春晚收获了一批新用户。2019年至2020年间,抖音DAU从2.5亿增长至超过4亿;2021年除夕当晚达到5.8亿。但在春节假期结束后,抖音主站日活回落至4.9~5.1亿上下;2021年9月,抖音主站的DAU约为5亿。

    2022年春晚,京东拿出价值15亿元红包和商品。然而,京东的用户增长并不明显。根据京东财报,截至2021年底,京东过去一年的MAU(月活跃用户)为5.7亿;2022年前三季度,分别为5.805亿、5.808亿、5.883亿,增长几乎陷入停滞。

    03 即便如此,谁在央视春晚发红包,依然是互联网年终焦点。目前,主要互联网公司中,尚未出手的是拼多多和美团; 其中,美团似乎是更合理的选择。

    美团正面临增长瓶颈。2021年第三季度至2022年第三季度,美团交易用户单季增量分别为3910万、2300万、240万、-820万、240万,过去一年多的增速并不理想。

    另据QuestMobile数据,今年6月,美团DAU为0.91亿。此外,美团的主力用户是一二线城市的80、90后;在下沉市场,美团还有较大拓展空间。而央视春晚一直在低线城市和城镇农村拥有广泛忠实受众,与其合作有助于美团收获一波新用户。

    不过, 对于整个互联网行业来说,2023年都是要“降本增效”的一年,美团也不例外,变得精打细算。

    在第三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美团CEO称,“将在长期增长和短期亏损减少之间取得平衡,并在分配资源时以更大的投资回报率为导向。”而春晚红包的ROI正在下滑,或许并不匹配美团的需求。

    另一个有可能拿下春晚红包的,或许是刚刚被点名为腾讯“全场希望”的微信视频号。

    微信已经有过赞助春晚的经验。2022年除夕,超过1.2亿人在微信视频号“竖屏看春晚”,春晚视频号直播间点赞超过3.5亿次。

    虽然视频号MAU在2022年6月达到8.13亿,高于抖音的6.8亿,但在用户时长、创作者规模、内容厚度等维度上,视频号依然与抖音差距明显。通过与长达四五个小时的春晚合作,视频号可以培养用户长时间“泡”在平台内的习惯,吸引不同层级和类型的创作者,完善内容生态。

    此外,视频号正在加速商业化,目前主要集中在广告和直播电商。如果有了央视春晚红包的加持,视频号可以获得一定程度的品牌背书,从而吸引到更多行业的广告主;并让更多用户在视频号完成交易闭环,为发展直播带货提供土壤。

    无论是美团还是视频号,整体来看,春晚红包可能已经走到了“深藏功与名”的时刻了。在互联网行业驶离高速公路之后,春晚红包作为一个狂飙突进时代的标签之一,也面临着悄然退场。 互联网公司轮流赞助春晚红包的历史,即使今年不结束,也有可能在未来几年内画上句号。

    参考资料:

    《快手启示录:宿华、程一笑先后犯了什么错?》 《上春晚发10亿红包,快手这次输不起》中国新闻周刊 《36氪独家|抖音调整组织架构,2021年DAU增长承压》36氪 《这届春晚C位,不玩“虚”的?》字母榜 《宏观视角,带你分析支付宝的增长之路》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抖音2021年一季度日活峰值约7亿,均值超6亿》亿欧网 《美团扎紧篱笆抵御寒气》虎嗅 《美团正在经历着有史以来的最大挑战》新眸 《美团:核心业务遭受抖音冲击》证券市场周刊 作者:薛亚萍;编辑:彦飞

    来源公众号:字母榜(ID:wujicaijing),让未来不止于大。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字母榜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优酷限制账号共享,谁伤谁赚?

    设计动态 2023-01-07
    德国社会学家西美尔说,货币给现代生活装上了一个无法停转的轮子,使生活这架机器成为永动机,由此产生现代生活所常见的骚动不安和狂热不休。 如今,优酷也正在陷入这种躁动不安中。事情起源于会员登录权限。有用户发现,自2022年12月下旬开始,优酷会员账号只能登录一个手

    近期,用户发现,优酷会员账号只能登录一个手机,优酷沉回应称是为了保护用户账号安全,打击黑灰产,并且考虑到绝大多数用户的使用习惯。而这个说法,用户们并不买单。视频网站限制登录的初衷到底是什么,本篇文章进行了分析,一起来看看吧。

    德国社会学家西美尔说,货币给现代生活装上了一个无法停转的轮子,使生活这架机器成为永动机,由此产生现代生活所常见的骚动不安和狂热不休。

    如今,优酷也正在陷入这种躁动不安中。事情起源于会员登录权限。有用户发现,自2022年12月下旬开始,优酷会员账号只能登录一个手机了,而此前一个优酷会员账号可以同时登录三个手机设备。

    舆论毫不意外地席卷而来,优酷沉默多时后终于通过官方微博做出了正面回应:“为保护用户账号安全,打击黑灰产,并且考虑到绝大多数用户的使用习惯。”

    而在这句话之前,优酷还用了一连串形容词来强调会员的独立性,“优酷VIP会员协议早已明确规定,会员服务是一项针对个人的、不可转让的、非商业用途的、可撤销的、有期限及非排他性的许可。用户仅可为非商业目的使用,并仅可用作个人观看,不得以转让、出租、借用、分享、出售等方式提供给他人。”

    但显然,在对方辩友看来,优酷这一举措实在称不上体面。对于更多的普通用户而言,追剧很爽,但影视资源极度分散,要想看得尽兴,意味着基本要将市面上头部的几家平台的会员都买了。钱包的厚度实在难以长期支持这份娱乐活动,和家人朋友共享账号,是守住这份惬意的极佳方式。

    在那条回应的微博下,排在热榜第一位的是,“我给我爸妈用是什么黑色产业链啊”。有人随即调侃:“你这叫家庭性质团伙组织。”在句尾,网友附上吐着舌头的狗头表情——在网络语言里,这个表情的意思是“狗头保命”“我在反讽”。

    双方都义正辞严,希望能获得自我标准里的胜利。

    01 限制登录,优酷到底在慌什么? 优酷的上一部爆款剧是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或许很多人的印象,要追溯到《山河令》和《司藤》——尽管这两部剧已经播出近两年。

    关于优酷的故事,似乎也停留在了两年前。尽管在这两年期间,优酷持续不断地押注新剧,但一些剧集并没有如同预想中的一般在市场中掀起波涛,它们静悄悄地播出,而后同样静悄悄地结束。

    即便优酷一次次强调,现象级作品产生的势能和获客价值,已经不再是其核心竞争力,优酷更加看重可持续发展能力。但依旧不可否认的一点是,长视频网站亏损的痼疾短期内依旧无法药到病除,唯有压中爆款,才能在市场中拥有更多的话语权。

    而优酷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一个爆款来证明自己的价值。阿里巴巴发布2022财年Q3季度财报显示,优酷虽然已经实现亏损同比收窄,但连续六个季度出现亏损的事实也无法忽视。

    爆款是优酷别无二法的投名状。

    但回顾总结优酷的2022年,“失手”是毫不意外的关键词。

    同样是正午阳光出品,《开端》为腾讯视频开了个好头,优酷押宝的《相逢时节》则创下了正午历年来豆瓣最低分;同样是仙侠剧,《苍兰诀》黑马逆袭,《沉香如屑》剧王之名名不副实;同样是赵丽颖主演,《风吹半夏》在年末掀起90年代复古风,《幸福到万家》则是舆论场上棋输一着。

    市场永远自有其意志,成功者也拥有特权。优酷窥到爆款面貌的难度,越来越大。

    在这个环环相扣的市场链条里,按照“人随剧走”的浅层逻辑,没有爆款,意味着的不仅仅是年度财报中的难看的数据,与之紧紧挂钩的,还包括视频网站营收的中流砥柱——会员业务的盈利下降。

    触碰亿级天花板虽然已经是过气的话题,但之于视频网站却是依旧难以迈过的门槛。第二季度后,爱奇艺会员数量下降至9830万,爆款之后,会员流失成为再普遍不过的现象。

    跟“满衣柜衣服总少一件”一样,在视频网站越来越强调其内容独家性的当下,“手握一把会员却还缺一个”变得屡见不鲜。而面对水涨船高的会员价格,曾经视频网站渴求达到的对单个内容项目的忠诚就会转移到平台忠诚,已经变成了历史的产物, 越来越多的用户选择成为单部剧集买单的月度VIP。

    这让内容与会员的联系更加紧密。优酷想要继续维持财报中的日均付费用户规模的持续增长,除了在内容方面持续投入之外,打击会员共享现象,或许是最行之有效的一大措施。

    这就像是曾经的爱奇艺依靠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裁员获得盈利一样,简单粗暴。只是,不同的是,爱奇艺的那一次裁员,被认为是一次短暂的割肉求生、饮鸩止渴,而如今的优酷,则更像是顺应时代变化,打击黑灰产业的正义之举。

    02 账号共享,谁伤谁赚? 在视频平台发展早期,吸引用户、增长会员被放在了各项战略的首位。人人都展现出最友好的那一面,试图在一亿会员这个重要的关口面前,盘活流量,留住用户。

    对于彼时的视频网站而言,它的意义不仅在于,经过漫长的积累、等待、决绝和犹豫地一掷千金后,视频平台这个中国互联网史上备受质疑的商业模式再次迎来证明自己的机会,更意味着,在还未到来的未来,随着会员收入的增长,平台或许可以摆脱对广告的依赖,进入广告+会员双轮驱动时代。

    那还不是一个“挟内容以令观众”的时代,视频网站也前所未有地友好。各类优惠措施、会员共享都是基于此而推出。

    向着用户的一路狂奔,的确让视频网站收获满满。会员的付费意愿强烈,平台带领的产业链上下游自信而坚决地推高会员数量天花板。

    即便在故事的另一面, 当用户倾向于共享账号而不是独立订阅时,被薅了羊毛的平台显然会流失一部分收入。 研究机构Cord Cutting将调查结果与整体数据进行对比后分析估计,在美国,Netflix、HBO Max、Disney+等几家主要流媒体平台在2021年因为账户密码共享的损失会超40亿美元。2022年Q1,Netflix则再次为这一事实加码:在平台超2亿的付费会员之外,全球有约1亿的未付费用户。

    同样的故事也在国内的视频网站中上演。但一心向前冲的时候,这些问题都能被掩盖。正如Netflix在2022年第一季度股东信中所说:公司曾有意放纵家庭外账号的共享行为,因为这样能让用户对服务上瘾。国内视频网站在经历了轰轰烈烈的引流运动之后,迎来了更加猛烈地反噬。视频网站的十年烧钱史后,终于选择手起刀落,不再以投入换规模、以亏损换增长。

    当资本和市场风向调转, “谁才是真用户”的问题开始暴露。“单个付费用户消费金额”的提高成为摆在了台面上的筹码。 这是一道再简单不过的算术题,会员营收等于会员数量与单个会员付费数的乘积。当一个乘数见顶,视频网站必然想要提高另一个乘数,会员涨价、限制登录,开始登上舞台。

    但简单的乘法题背后,也是简单的市场逻辑。涨价和限制登录背后可能会带来付费基本盘的缩小,用户的付费意愿必然将随之降低。当供需位置反转,新的利益链条也随之产生。会员共享的福利,开始与牟利挂钩。于是,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

    在闲鱼,输入“XX平台会员月卡/季卡/年卡”,一个个比想象中更美丽的价格开始出现。以爱奇艺会员为例,4.99的周卡、10.99的月卡、29月的季卡、75元的年卡,是再普遍不过的“合理价格”。而爱奇艺去年年底涨价后,季卡费用已提升至68元,年卡则为258元。

    实打实的便宜,以及极低的侵权成本面前,数不胜数的用户投入了二手平台的怀抱。在闲鱼,一个普通的会员售卖账号下,3.5万人曾浏览过这一帖子,1.2万人点击了“想要”。

    视频网站想要解决这一历史遗留问题,但就像是层出不穷的盗版,尽管各方合力围剿,共享会员的黑灰产业依旧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闲鱼只是低价会员售卖场的冰山一角,在并不广为人知的角落里,相似的故事正在频繁发生着。

    2019年,优酷就曾因认为“蔓蔓看”App以共享会员的模式提起了诉讼,但到了2022年10月,爱奇艺依旧在和在运营平台中提供会员账号租赁服务的刀锋公司打官司。

    共享会员这项“美丽”的生意,太多人不舍得放弃。

    03 “会员战事”之后 互联网野蛮生长的时代早已结束,优酷不是第一个对会员登录权限动手的视频网站,也绝不会是最后一个。只是,选择手起刀落、从源头处遏制会员贡献现象之后,故事就真的迎来圆满大结局了吗?

    充分净化乱象当然是最好的结局,但账号转卖“非一日之寒”。故事的另一方主角,同样感到委屈。

    在去年12月爱奇艺涨价的微博热搜,以及优酷回应限制会员登录的微博下,强烈地排斥是最主流的声音。人们不断反刍曾经低价会员的幸福时光,怀念曾经和朋友家人共享会员的时刻,痛恨视频网站的“店大欺客”。

    显然,这不仅仅是危机中的应激反应。

    视频网站在会员上的“厚积”并没有一比一换算成内容创新上的“薄发”,“优质内容没有持续输出”的副作用正在逐渐显现。在影视市场上符合标准又能反复收割利益的“标品”越来越少,过去这一年,人们最常说的话,是意料之外。

    《开端》在一辆陷入时间循环的巴士里重讲人生平凡;《人世间》在历史巨轮下,讲述复杂时代里的一叶扁舟;《梦华录》终于上演一场不是靠经验主义浑水摸鱼,而是真正德能配位的S+古偶故事;《苍兰诀》更是意料之外的惊喜,“本座”唤醒了每一个观众的“中二魂”……显而易见, 在实打实的优质内容面前,多的是心甘情愿为此付费的用户。

    这也正是视频网站限制登录的初衷所在。

    由此,问题也再次回到最本质上来:用户希望物有所值,平台希望持续盈利。换句话说,无需视限制登录为猛虎,精品内容的供应才是根本问题。

    但市场有时候就是那么不讲理,谁也说不准爆款何时出现,用户到底会为哪部剧买单。在内容供需不平衡的情况下,一刀切绝不是解决问题最有效的手段,它带来的,或许仅仅是平台和用户卷在限制登录、二手平台非法盈利、用户丧失会员权益的恶性循环的夹缝中,滚动向前。

    第一季度Netflix的付费会员数首次出现下滑后,除了其所推出受到最广泛关注的“会员+广告”的低价模式之外,Netflix也在随后宣布,将对会员家庭成员以外的共享账户进行收费。

    Netflix“老大哥”的故事,爱优腾是否讲得出来仍未所知,但毋庸置疑的一点是,不聊现状只谈结果绝不能为故事画上句号,市场的每一次革新也都并非一步到位。

    它必然伴随着阵痛、排斥与漫长的适应。

    作者:石榴;编辑:月见

    来源公众号:新熵(ID:baoliaohui),洞察商业变量,探寻商业本质。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新熵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让你的品牌快速脱颖而出,抢占市场份额,提升销量
免费获取方案及报价
*我们会尽快和您联系,请保持手机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