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回归碎片化才是正确趋势?

    设计动态 2023-01-16
    现在的互联网已经不是过去的互联网了。现在的技术当然比以前先进多了,但在社交媒体集中化后,互联网已经变成了一个大广场。一个互相攻击、无法理性说话的地方。2010 年代的实验表明,人类还没有为变成一种统一的集体意识做好准备。现在,让互联网回归碎片化的本原,让大家各

    互联网近些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相比几十年前,怎样的互联网对人们更有价值?是否互联网回归碎片化才是正确趋势呢,作者从曾经作为避风港的互联网,互联网集中化变革,碎片化互联网等几种形态来展示互联网的正确趋势,推荐关注互联网,对互联网运营趋势感兴趣的童鞋阅读。

    现在的互联网已经不是过去的互联网了。现在的技术当然比以前先进多了,但在社交媒体集中化后,互联网已经变成了一个大广场。一个互相攻击、无法理性说话的地方。2010 年代的实验表明,人类还没有为变成一种统一的集体意识做好准备。现在,让互联网回归碎片化的本原,让大家各自找到自己的避风港吧。文章来自编译。

    01 曾经作为避风港的互联网 五年前,我和大学好友 Dayv 坐在一起喝啤酒。我一边在刷 Twitter,看着大家对唐纳德·特朗普最近的愤怒表示愤怒,我说“知道吗……十五年前,互联网是逃离现实世界的一种手段。而现在,现实世界是逃离互联网的出口。” Dayv 说:“把这句话发上推特! ”我照办了。就这么一条稀松平常的观察,却变成了我有史以来最受欢迎的推文,甚至现在整个 web 的内容工厂都在没完没了地炮制这句话。

    为什么如此稀松平常的观察会引起那么多人的共鸣?为什么互联网现在感觉像是我们需要逃离的地方?

    其实很容易理解:智能手机将互联网物理地连接到我们人身上;现在我们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互联网,它那彩色的小图标总是在向我们招手,怂恿我们抛开正在交谈的人或正在做的事情不管——快来,来看看有什么最新帖子吧。但有一点大家会比较难记住,那就是为什么互联网曾是人们逃离现实世界的避风港。

    我小时候第一次接触互联网时,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寻找志趣相投的人——科幻小说和电视节目、《龙与地下城》等等。

    在早期,这就是你上网要干的事情——你找到自己人,不管是在 Usenet、IRC、网络论坛还是 MUSHes 或 MUD 上。在现实生活中,你被迫要与一群惹你生气的人打交道——不喜欢你政治倾向的同事、唠叨你该找一份真正工作的父母、开着豪车到处有人巴结的同学。

    无论你是动漫迷还是迷恋枪支的自由主义者,或者是 40 多岁的孤独信徒,或者还没出柜的性少数孩子,互联网是你可以和其他的傻子一起干傻事的地方。社区就是逃生口。

    02 集中化并没有让世界更团结 到了 2010 年代,互联网发生了变化。不只是智能手机,尽管智能手机确实使互联网成为了可能。值得注意的变化是,互联网的互动正逐渐围绕着少数高度集中化的社交媒体平台展开:Facebook、Twitter,以及后来的 Instagram。

    从商业角度来看,这种集中化是早期互联网的自然延伸——大家的连接越来越多,所以他们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多。当每个人的 Facebook 页面就可以当作主页时,为什么还要做自己的网站呢?

    当你在 Twitter 上就可以直接与任何人交谈时,为什么还要跑到 IRC 聊天室去找人呢?让全世界的每个人都通过单一的网络联系上,这就是我们对电话系统所做的事情,而且每个人都知道网络的价值与用户数量的平方成正比(编者注:梅特卡夫定律)。

    因此,将全世界的社交互动集中在两个或三个平台上可以创造大量财富,同时也会创造出一个更快乐、联系更紧密的世界。

    第一个结论确实如此。Facebook 成为了一个无坚不摧的企业巨头,而 Twitter 尽管是出了名的管理不善,但仍设法保持盈利,并未受到竞争威胁。但在 2010 年代高度集中化之后的几乎同时,我开始注意到我所熟悉和喜爱的互联网出了点问题。

    问题从 Facebook 动态消息开始。在旧的互联网上,你可以在每个论坛或聊天室展示自己不同的一面;但是在你的 Facebook 动态消息里,对于你所认识的每个人来说,你都必须是同一个人。到了 2010 年代中期,当爆发社会动荡时,情况变得更糟了——你被迫看着自己的自由派朋友和保守派朋友在你的或他们的帖子的评论当中互喷。那些评论破坏了友谊,甚至断裂了家庭纽带。

    刚开始的时候,Twitter 似乎没有 Facebook 动态消息那么糟糕,因为如果你不想的话,你是不必透露自己真实身份的(不像在 Facebook 上)。但 Twitter 将全世界聚集在一起的方式要极端得多。你的家人和朋友可能会在 Facebook 上打架,但至少不会随便就从哪里冒出一个纳粹分子、极端主义者或对电子游戏新闻狂热的怪人,用愤怒的评论将你淹没。

    2010 年代早期,Twitter 是以“有毒气质和骚扰”与“早期互联网般言论自由理想”之争被定义的。但在 2016 年之后,这些斗争不再重要,因为平台上的每个人基本上都接受了一样的有毒、骚扰别人的模式,也即那些极端主义喷子开创的聊天模式。

    到 2019 年,你可能会被愤怒的图书管理员、周六夜现场的粉丝或历史教授所包围。对付愤怒的暴民唯一的防御手段就是以暴制暴。Twitter 感觉就像一座监狱,而在监狱里你需要拉帮结派才能生存。

    03 现在的互联网你无处可逃 为什么过去几十年互联网去中心化的时候没有发生这种情况,而在中心化的互联网却出现了这种情况?

    事实上,不管什么时候你周围都会有极端分子,有各种恶毒的喷子和疯子。但他们充其量只是个麻烦,因为如果社区不喜欢这些人的话,版主可以禁止他们进入。即使是普通人也会被禁止进入与其个性不合的论坛;甚至我都被禁止过一两次。确实出现过。没关系,只要继续找,总能找到可以交谈的人。

    社区审核是管用的。这是早期互联网教给我们的压倒性的教训。审核之所以有效,是因为这体现了现实生活当中的社会互动,社会群体排斥那些不合群的人。它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它将监管互联网的任务分配给大量的志愿者,他们提供免费劳动,让论坛保持有趣,因为对他们来说,维护社区就是自己热爱的工作。

    审核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如果你不喜欢你所在的论坛——如果那帮暴民过于苛刻,或者如果论坛管得太松,社区已被喷子接管——你只需要走开,另找一个论坛加入即可。用伟大的阿尔伯特·奥图·赫希曼(Albert O. Hirschman)的话来说,你始终动用“退出”的选择权。

    可是,就 Twitter 而言,似乎却没有出口。你能去哪里呢?如果你是一名记者,那么 Twitter 就是所有最新消息的来源。如果你是一名不认同记者的普通人,想直接当着他们的面大喊大叫,那 Twitter 就是你唯一可以做到这一点的地方。

    如果你想把它掺和进没完没了的政治和文化事务之中,Twitter 是你可以获得最多受众的地方,在这里感觉你的影响力最大。克隆一个 Twitter 出来很容易——右翼分子就曾经尝试过几次,Gab、Parler 还有 Truth Social——但他们给人的感觉就像原始版的网络效应是一座翻不过去的大山。所以你被迫回去,日复一日地,忍受那帮喷子的恶毒,又一次地投入战斗。

    而在企业方面,运营 Twitter 的人根本无意改变这一点。他们可能已经就“言论自由”谈妥了条件——大家也许都谈妥了——但其实他们想要的是继续赚钱。他们修补了一下平台的边边角角,但从未触及杀手级功能,就是转发(quote-tweet)功能,Twitter 的产品负责人称之为“灌篮机制”。因为灌篮就是商业模式——如果你不相信我,你可以去看看那些研究论文,他们证明了毒性和愤怒推动了 Twitter 的互动热度。

    这就是社交媒体乃至我们所有人都掉进去的陷阱:毒性推动着使用。降低毒性会降低广告销量(如果有广告支持)和互动(哪怕没有广告)。毒性就像疾病一样传播。毒性让普通用户变得恶毒,让网络变得糟糕。 算这家公司倒霉,无能的管理层找不到更好的模式,所以他们固执坚持现有的模式。他们坚决抵制任何带有社区审核意味的行为——删除讨论帖中被屏蔽用户的评论,允许用户删除讨论帖里面的回复,等等。

    Twitter 夹在网络效应的轻松盈利与对有毒性日益增长的愤怒之间,这一大型社交媒体平台转向了集中化的审核。毫不奇怪,这种做法没用。这不仅对版主本身来说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且这意味着公司的管理层基本上需要朝着编辑的角色倾斜。

    这其实破坏了社交媒体公司的形象。而且由于 Twitter 的编辑稍微有左倾的嫌疑,这让保守派特别生气。Facebook 意识到了这项任务的不可能,最终决定将新闻完全排除在动态消息之外;Twitter 当然也做不到这一点。

    随着这种情况的持续,我开始注意到一种趋势,那就是大家正在逐步将自己对新闻、政治和公共事务的讨论从 Twitter 转移到更小一点的论坛——先是 Twitter 私聊群,然后是 WhatsApp、Signal 以及 Discord。

    他们仍保留着自己的 Twitter 账户,并在公开场合发表一些言论,但他们的真实意见日益只展现给一群可信赖的朋友,以及意识形态一致的熟人(还有就是在意识形态上表现出足够宽容的经济学博主,偶尔也能同时被右翼和左翼团体接纳)。慢慢地,人们似乎重新发现了过去的互联网教给我们的真理——当你可以选择与谁交谈时,讨论会更有效。

    然后埃隆·马斯克出现了。

    马斯克仿佛一颗坠入到僵化的 Twitter 恐龙世界的流星,给那里的社区及其规范(如果说还没有触及其基本功能的话)造成了严重破坏。

    现如今,如果你上 Twitter,你会发现它已经完全被马斯克的最新举动同化了——今天,它任意拉黑批评他的记者;昨天,它取缔了一个跟踪他的私人飞机的账户;明天不知道他又会搞出什么幺蛾子。

    普遍带有左倾倾向的记者赋予了 Twitter 主流媒体“任务台”的美誉,马斯克的右倾集中化审核会不会导致他们的大量外流?或导致广告商放弃该平台,甚至导致普通用户转移到替代站点?这些还有待观察。如果普通的核心用户确实决意要离开的话,预计这个平台就会突然衰落。

    但有趣的是,即便是那些确实期待这种外流的人,似乎也不相信会有另一个统一的平台来取代 Twitter。这个原始版的外观和功能很容易复制,但似乎没有人认为所有人都会转到新的 Twitter 去;每个人似乎都认为,如果 Twitter 确实走向衰落的话,那么未来将是碎片化的。

    04 碎片化的互联网会更好 因为也许,只是也许,我们已经吸取了教训。也许我们已经意识到,互联网作为碎片化存在会工作地更好。

    正如 Jack Dorsey 所写那样,集中式的社交媒体是全球人类集体意识的一次盛大实验。这是现代的巴别塔,是人类工具项目的新世纪福音战士。是的,这是让部分人变得富有的一种手段,但它也是一次团结人类的实验。或许如果我们都可以聚在一个房间里互相交谈,如果我们可以摆脱我们的回声室和过滤气泡,我们最终就能达成一致,而充满战争、仇恨和误解的旧世界就会沦为记忆。

    但这个实验失败了。人类不想变成一个全球性的蜂群思维。我们不是最终能达成一致的理性贝叶斯更新者;当我们收到相同的信息时,信息往往会导致我们两极分化而不是团结一致。被不同意你的人嚷嚷和侮辱不会让你离开你的过滤泡泡——那反而会让你退回到自己的泡泡里,并拒绝任何对你尖叫的人的想法。

    没有人因为被“灌篮”而改变主意;相反,他们都只会用加倍的“灌篮”反击。Twitter 上面蔓延的仇恨和毒性,有时候感觉就像人的个性垂死挣扎的尖叫声,因为蜂群思维不断地要求我们同意别人,但人类群体的数量比我们进化到现在能够同意的数

    量多多了,足以压死我们。

    但人类的个性不会消亡。相反,正在消亡的是集中式的社交媒体。社交媒体的网络效应很强,但不是强到没有上限。最近的一项调查发现,只有三分之一的美国青少年使用 Facebook,比五年前的 70% 以上要低多了。甚至在马斯克接管之前,使用 Twitter 的青少年比例也已经从 33% 下降到了 23%。

    与集中式社交媒体不一样,我们看到了其他一些东西正在兴起。首先是 TikTok 和 YouTube;虽然它们确实也带有一些评论功能,但总体而言与电视、广播和传统的单向推送媒体更类似,内容由算法驱动而不是靠用户分享。

    其次, Snapchat 和 Instagram,它们更倾向于个人互动,而不是公开讨论。尽管它们未被包含在此次调查当中,但我通过单个事件和总体使用趋势能得出的一般感觉是,聊天应用——WhatsApp、Signal、Discord 等——正变得越来越流行。

    这些新兴应用和平台的共同点是碎片化。无论是有意识地自我分类到志同道合的群或社区管理的群,还是来自一群不同的人观看他们自己的算法策划的视频消息而形成的自然碎片,这些应用都有自己人以群分的手段,基于他们想跟谁交谈以及他们想接触什么来分流人群。

    我们就是这样恢复互联网的旧秩序的——不是恢复成原始的形式,而是复原其光荣的、碎片化的本质。大家说 Twitter 是不可或缺的公共空间,因为它是“城市广场”,但在现实世界当中,并不是只有一个城市广场,因为我们不只有一个城镇。而是有许多。

    当你可以退出时,互联网就可以行使职能——如果你不喜欢某位市长或当地文化,你可以搬到另一个城镇。这并不意味着我们需要的是一个道不同不相为谋的世界——我们需要半透膜而不是一堵厚墙。

    一个碎片化的互联网,人们可以在其中去尝试不同的空间,可以从一个论坛转移到另一个论坛,这样的互联网非常适合提供这样的膜。社会有分歧是进步的必需,但是当用信任、亲和以及半隐私的纽带作为媒介时,分歧是最具建设性的。有边界就会有摩擦,但我们需要有一些边界。

    也许有朝一日人类会为变成集体意识做好准备。但 2010 年代的实验表明,今天的时机不对。就让互联网再次成为我们的避风港吧——一个你可以找到志同道合者与快乐的地方。让我们再次学会说一千种不同的语言。让巴别塔塌掉吧。

    译者:boxi;来源:神译局,36氪旗下编译团队,关注科技、商业、职场、生活等领域,重点介绍国外的新技术、新观点、新风向。

    来源:https://36kr.com/p/2061995856482183

    本文由 @神译局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 2023年,最值得关注的 15 个新生活趋势

    设计动态 2023-01-16
    站在混沌 2022 分娩出的 2023 ,我们急切想「弥补」失去的岁月,更期待与世界重逢。 世界在剧变,要尽快寻找合适的方向,让生活重回轨道。消费电子市场迎来终端联通、数据传输和共享的场景大爆发。AIGC 迈向工具性、普适化和工业化的「大应用时代」。 生活场域

    据调查,中国消费者是全球最乐观的消费者,对重归常态更具信心,也能推动全球经济回暖。人们如何通过新的生活方式,弥补丢失的三年呢?来看看作者总结的15个新生活趋势,从中汲取灵感,在后疫情时代捕捉美好吧!

    站在混沌 2022 分娩出的 2023 ,我们急切想「弥补」失去的岁月,更期待与世界重逢。

    世界在剧变,要尽快寻找合适的方向,让生活重回轨道。消费电子市场迎来终端联通、数据传输和共享的场景大爆发。AIGC 迈向工具性、普适化和工业化的「大应用时代」。

    生活场域不断细分,消费主义的狂欢退潮,「理性消费」成为「智力」判断的新标准。今年的 ifanRank ,我们希望为你找到让 2023 更稳定,更温暖,更美好的主张和行动。

    记得《城市的胜利》一书曾提,「城市让大众变得更加富有、智慧、绿色、健康和幸福」——这胜利停滞了近四年,终于开始回归,带我们进入后疫情时代。就像后现代主义并非是现代主义的终结,后疫情时代也并非是疫情已经过去,我们总要习惯和病毒共存,和当下的不确定性胶着。

    当下最大的期待,莫过于一份真实、落地、有力的生活。为此,我们特此观察并总结了后疫情时代的 15 个新生活趋势探寻指南。城市刚刚复苏,消费疯狂袭来,希望它们能带你看到切实有益的价值,获得新一年的积极启发。或许就在这些乐观的预见中,我们能找回过去的韧性,重建明日的意义。

    01 狂热色彩王国—— 大胆释放内心的张扬色彩吧。 大地色系曾在 2022 年遍布 instagram,金·卡戴珊喜欢的「侘寂风」、《沙丘》等电影和名人穿搭充斥的「废土风」,或多或少都带动了这股暗流涌动,背后其实也是对柔和沉静生活的向往。但 2023 年,饱和色系要大放异彩了。

    从色彩研究机构 Pantone 正式发布 2023 年度流行色「洋红万岁」后,也预示着后疫情时代新的力量信号,将会有更多张扬视觉出现在生活各处。芭比美学-Barbiecore、田园风格-Cottagecore、宜家中古在 2022 年的流行,都是饱和色系将火的苗头,红色、粉色、紫色等艳丽颜色将会大量出现。

    被称为「数字化朋克运动」的蒸汽波——这种复古、前卫、融合未来主义的迷幻混合风格,也有望在 2023 年重新回归。在肆意贩卖视觉的时代,品牌们只需狠狠抓住美学红利。大胆而狂野的色彩,也将映照我们新一年的新姿态。

    02 大牌荒诞主义—— 黑红也是红。大家看得乐,怎么不算一种创新呢? 至放大来演吧,不够爆炸怎么做大娱乐家——这句话用来形容巴黎世家绝不过分。推出万元薯片包、万元垃圾袋、最丑破烂鞋、装穷毛坯房……巴黎世家可以说是全方位入侵人们的视觉感知,扎在了每个流量 G 点上,却反而获得极强辨识度和关注度。

    现在的大品牌们为了保持流量,可谓是奇招百出:LV 推出两万元油漆桶,可口可乐推出元宇宙味、生姜味、木炭味、梦境味可乐,咖啡界的荒诞口味更是卷得头破血流:酸菜咖啡、油条咖啡、花椒咖啡、皮蛋咖啡、酱油拿铁……

    巴黎世家对于大众评论其是「智商税」时回应道:「巴黎世家本身就是一项社会实验,旨在了解人们愿意为了品牌价值走得多远。」啊,这不是买卖,这是艺术。这层次,这高度,真的上天了。但谁让现在的消费者吃这套呢。

    一个有意思的信息是:趋势研究平台 Trendwatching 发现,2022 年全球 72% 的 Z 世代把「乐趣」列为他们的第一价值观。有趣好玩、创意脑洞、槽点满满,都是他们关注的理由,这场派对还将继续下去。够猎奇荒诞,才永远年轻。

    03 旧物崇尚教徒—— 在过去的物件和建筑中寻回安心和确定。 Newjeans新歌 OMG 和 Ditto 近日火遍全网时,这个被誉为「下一波席卷世界」的韩国现象级女团,把复古的 Y2K 美学变成了新潮的青春风。在小红书上搜索中古、千禧、辣妹等关键词,你会发现 Y2K 时髦文化已经深入这一代年轻人生活——繁复的花纹,夸张的厚底鞋,抢眼的金属配件,这也是今年 LV 旗下品牌 Heaven 流行的标志。

    从服饰到家居,宜家中古也在今年火得一塌糊涂,20 世纪中叶的 MCM 风格再次回归,闲鱼上的 VINTAGE IKEA 成了年轻人最新的家居生活窍门。走出门看看,苹果去年 11 月宣布将英国总部迁入改造后的巴特西发电站,戴森全球总部也搬迁进入了新加坡拥有百年历史的圣詹姆斯发电站。

    复古回潮并不是新话题,但今年无论从娱乐、消费、建筑中,都可以随时瞥见它的影子,何况,它还可持续环保,明年,想必还会更加火热。疫情也让人们生活中的时间观念变得扭曲混乱,学术界将时间观念的缺乏称为「隔离悖论」。我们都希望在这些过去的物件和器具中,找到回忆中美好的确定性。

    话说,中国的非主流什么时候回归?

    04 局部富人激增—— 用热爱选择,理性地对比,精明地消费。 什么是「局部富人」?

    有人称他们是实际不怎么有钱,但在自己喜欢的东西上舍得花钱的一群人。事实上他们这种特性,在后疫情时代下将变成更普遍的现象。不是贬义,而是一种更当代和理智的选择。

    消费经济学中,有个名为「棘轮效应」的理论,指的是人们的消费习惯就像棘轮一样,一旦形成则只能向上无法下滑。疫情给大家的经济能力带来很大打击,但在大家已经适应更高品质的消费后,他们无法停止对优质商品的崇尚,则会转向更看重性价比。

    接下来,我们同样会为有足够灵活性、耐用性、持久性的物品下单,进行高质量的消费;同时也会涌入直播间,以及在各个渠道和平台比价,进行「精研型消费」。这也会让单纯的大牌效应吸引力变得不足,奢侈风正变得势微。事实上在一些北欧国家,炫耀性消费也不再受追捧——这反而映照出,他们在拥抱更加真实落地的生活。毕竟,过度消费并不等于快乐。

    05 逆袭的新中式—— 在抢不到的国货单品中,看见新中式的魅力。

    图片来自:观夏

    西溪湿地有常年升腾的水汽,当雨季来临,草甸、缓丘、平湖与天相接,呈现出一种水墨般的浅灰色调,令人神往。前阵子,深耕东方美学的香薰品牌「观夏」,在杭州西溪湿地开了新店。这个入店常年要排队的新中式品牌,可谓是赚足了人气和话题,从产品名如昆仑煮雪、颐和金桂、书院莲池,到颇具创新的选材和独具东方气韵的店面设计,足以让年轻人们为此心动。

    前后火起来的新中式品牌还有香氛品牌「闻献」、茶品牌「一念草木中」和「Tea’stone」、护肤品牌「稀物集」、家居品牌「观园吉」、美妆品牌「花西子」等等。它们都以新视觉和理念的中式哲学和东方文化,让中国传统文化重新呈现出另一番新面貌。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太多宝藏未曾被发现。我们过去从李宁、六神、回力鞋、大白兔中找国潮自信,而接下来,新中式品牌,将用新的视听语言和产品思路,在全球多元品牌的竞争下,拿回属于他们的地盘。

    06 在地涌现文化—— 在邻里附近找回诗和远方。 上海 2022 年新开业就排长龙的店面,一个是被称为「咖啡界苹果」的蓝瓶咖啡 Blue Bottle,一个就是火遍澳洲的生活方式品牌伊索 Aseop。

    这两个国外品牌都结合上海的本土文化和建筑语言,对店面进行了在地化设计,吸引了一众新中产们前往探访。各路大牌都多多少少在去年进行了本土化的尝试:COS 11 月在成都做了为期 4 天的「喝碗茶嘛」饮茶会活动展现当地特色的茶馆文化;喜茶早就推出「让灵感发声·在地」项目,让一系列在地化产品、空间、活动和城市文化结合;Burberry 还走进 10 个少数民族地区,复兴刺绣、蜡染、织锦等手工艺……

    不止这些大品牌,小而美的主理人原创品牌还会越来越多。一个个悄悄在马路边上出现的在地品牌们,能制造出过目难忘的审美观,新一年已经开始不断扩展分店。以粤式文化为主题的急急脚咖啡,就让「绿色创意」也成了年轻人眼中的一个新粤式符号。它们用自己的品牌力积极融入当地文化,同时也在创造受年轻人推崇的新在地文化。

    07 微型都市丛林—— 森林无处不在,随时随地接近大自然。 拥挤而宝贵的城市空间中,越来越多「绿色」将不再以大型公园的形式出现,而是变成了更多具有创造性的微型丛林。旧金山 Paley Park 、PARK(ing) Day 这些运动已经在全球流行,它们将停车位变成「临时公园」、在街道上让长椅变绿色景点、把垃圾箱上种满树木和植被,这些惊喜的「微型丛林」,让人们在意想不到的地方遇到大自然,也形成一种逗留和欣赏大自然的新方式。

    正如纽约从事可持续设计工作的 Jonce Walker 所说,「大自然对居民的作用就像针灸,小型的建设也可以很大程度减轻居民的负担」。回归自然的微型创意美学,还会从户外延伸到我们住的地方。

    社区公共空间将出现越来越多小型绿野场所,人们将在里面野餐、运动、娱乐。我们也将在家自发打造更多绿色空间,如郊区公寓设计「屋顶花园」,城市小区打造「一平方米菜园」,自己在家种「微型蔬菜 Microgreen」。它们让冰冷的空间恢复活力,城市的可持续性、包容性、宜居性,也在其中渐渐落地。

    08 荒野冒险成风—— 山系生活升级,去深度体验运动吧! 先是露营,再是飞盘,然后是摇旗橄榄球,再到骑行、陆冲、桨板、溯溪……曾经小众的户外运动,现在朋友圈每过一段时间,就有一个新的出现,户外运动甚至成为了一种新的社交货币。下一个,说不定就是网球、羽毛球、乒乓球混合的运动「匹克球」要火了。

    这也并不奇怪,户外的流行多少和疫情脱不了关系,而在新的一年,户外运动的热潮仍会持续升温。更多人会从只是试试和玩玩,到进行更极致的深度体验。这个冬季很快流行起来的,就有高山滑雪、冰上露营、踏冰徒步。接下来,徒手攀岩、悬崖速降、高海拔登山、野外生存体验,将会吸引更多希望追求刺激和挑战,同时探索新鲜事物的年轻人们。

    英敏特发布的《2023 全球消费者趋势》里,关注健身文化的中国成年人有 50% 认为健身文化的兴趣影响了生活态度,他们需要能获得发展技能的产品,期待对自己的个性和身份有所突破。运动是个好事,但也要切记安全第一。

    09 心灵治愈运动—— 随时随地,去感受精神的疗愈和松弛。

    图片来自:Burberry

    还记得不久前网易云音乐年度报告里,新增了一项全民「敲木鱼」的有趣活动吗?敲着是挺无聊,但真挺治愈的。现在,我们对健康的定义正在不断发展——它已经超越了身体,还涵盖了心理情感、精神健康。

    知名市场研究机构 ipsos 数据发现,现在 76% 的全球公民认为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已经一样重要。情绪多元化,是疫情期间我们的日常状态,一切都随时在变化、在崩塌、在重建。我们曾在疫情中优先关注公共健康和安全,但往后我们将从疫情中走出来重新关注自己。

    各地心理援助中心门诊日常就排着长队,城市各地冥想正念等活动在不断开展,心流手工、制作陶瓷、艺术疗愈、短期禅修、手碟音乐会等让精神休憩的活动还会越来越多。可能有效,可能无效,但人们会更愿意去尝试——过去人们对心理健康是陌生的,而现在重建心理秩序,将是首要的动作。

    心理咨询师陈海贤提出过8 个日常重建内心平静的方向,可以参考一下:做信息的断舍离区分生活和工作和家人划分空间想近的事改变参照系创造意义感与他人联结记住你有选择

    10 短游民成常态—— 走出「不舒适圈」,让工作模式出现更多新可能。 疫情刚开始的 2020 年,日本富士通就开发了「无边界办公室」,可以让员工在中心办公室、卫星办公室、共享办公室等不同办公室之间互换地点。随着远程办公不得不增加,人们开始选择更舒适、宁静、向往的城市及远郊工作,更多大公司如 Google 开始宣布远程办公将成为员工永久性的选择。

    同时,前年冰岛一周 4 天工作制成功,去年初比利时也宣布了该措施,年末乐视领先开启一周只工作四天半的模式。2023 年,远程办公和短时办公,将会更紧密结合起来。大城市充满活力且是竞争力中心的局面将会改变,人们可以随时开启一段短途旅行,去灵活处理自己的工作,比如周二到周四坐班,其余一天在家,还有三天去一个新城市。

    无数研究都在讨论幸福感、生产力、办公室未来的关系。《无处不在的办公室》(The Nowhere Office)一书在疫情期间也受到了很大欢迎,它指出当劳动力日益多样化,成为职场主力军的 90 后、00 后生活方式更自由,他们更倾向于选择最适合他们的工作方式。

    当然这也会对中层管理者的督促带来考验,但老板如果只想员工回到办公室,必然是一个错误的决定。如何把握「协作、效率、健康」三个维度的平衡,会成为后疫情时代新的重要命题。

    11 宠物轻奢风潮—— 拥抱温暖的新家人,它们值得更好的生活。

    图片来自:GUCCI

    Gucci宠物床、LV 定制宠物包、Tiffany&Co. 宠物吊牌、Versace 天价食盆、Monogram 帆布宠物箱……这些动辄几十万人民币的奢侈宠物用品,是不是也在去年惊到了你?背后的确可以看出,养宠风潮在年轻人中越来越流行了,且还会更加流行。

    后疫情时代,陪伴和感情的需求、独身主义的兴起,都将让养宠的人越来越多。当然,不是人人有这么多钱为「主子们」买奢侈品,但宠物消费的确会在新的一年更加地精品化。功能性宠物食品会越来越多,向人类保健品靠拢;玩具品类会越来越丰富,美容养护会更加精细化;更多延长宠物寿命、预防健康问题的产品也将研发;宠物活动会越来越多,就像为狗狗举办婚礼、办生日 party、过圣诞节日,甚至在它们去世后为它们买墓碑和墓地,都将成为常态。

    主流的猫狗之外,被养宠物的品类也将延伸到水族类、爬行类、啮齿类等各种奇异小众动物,背后也会带动新的市场变得壮大。别问值不值,哪个养了宠物的不上头啊。

    12 自制健康处方—— 用更自在的方式,在躺平和闲适中找回自律。 无论你是不是懒到只摊床的宅男宅女,想必都在几年的居家中学会了如何照顾自己的日常健康。埃森哲最新报告显示,后疫情时代,中国消费者主要会通过两种途径拥抱更健康的生活方式:一是加强室内锻炼,二是选择更健康的饮食。

    更多人也学会了看直播健身、用健身 app 管理健康状况、甚至买健身镜居家运动——Frost & Sullivan 预计,中国体育运动参与率将在 2023 年继续提升至 23.4%, 进一步缩小与欧美之间的差距。除了运动,人们对食品饮料成分与功能的追求,如产品低糖低卡、食品优质加工、服用各类维生素、产品更多功能功效(如代餐、助眠、助消化),也可以看出他们对饮食健康的关注。

    随着不定时居家越来越多,我们也会习惯家中常备健康补给品,购买更多健康零食和预制正餐,自主选择和均衡搭配更营养、天然、健康的食品。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点是,人们的穿着选择也越来越「健康化」了,紧身和硬朗的衣着褪去,舒适的弹性瑜伽裤、运动衫、宽松款都成为新潮流。这大概就是要健健康康,也要松弛生活吧。

    13 玻璃盒式环保—— 撕开噱头假面,看见切实行动。

    图片来自:FREITAG

    用一个环保标签就想欺骗消费者的时代很快就要过去。无论是投资者、监管机构,还是消费者,都在重新检视品牌的可持续发展宣言。品牌们想要靠环保赢得消费者的好感,必须把自己「透明化」,并真正去肩负责任去做好它,这背后意味着它们同时要承担从生产地、供应链,到制造产品、发售产品、回收产品的整个路径上的巨大成本,同时,还能让消费者主动、低成本地参与其中。

    Everlane 之前就掀起一股「透明定价」之风,把生产线和成本信息全部公开在吊牌上,赢得了不少好感。真正做到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虚伪环保的品牌越来越多,它们的信任度也在不断下降。

    波士顿咨询集团 (BCG) 最新报告显示,全球 70% 的消费者表示对企业的可持续性声明和承诺持谨慎态度。互联网已经迎来了一个彻底透明的时代,品牌内部工作流程在对外展示中会越来越重要,消费者也会热衷于和品牌的价值观互动,希望他们得到的一切产品「可溯源」。

    对于新生代消费者来说,企业的文化理念,将是影响和打动他们下单的重要原因之一,可持续就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未来,品牌可持续的「透明化」将和诚信一样,成为品牌最重要的价值观。

    14 新共创者品牌—— 走进大众和品牌互帮互助的时代。

    图片来自:Metavise

    一批批品牌们,都将成为「创造者品牌」。为什么这么说?用年龄、性别、社会地位等标记来划分消费者,已经过时了。迎合其价值观、激情、信念、态度,并能让大众参与进来,才是打动消费者内心的方式。早在前几年,已经出现很多主打「生活方式」的新消费品牌,其背后的目的,都是为了让产品深入我们生活,和我们的生活产生连接,让我们认同并继续消费。

    现在,无论对于新旧品牌来说,做内容,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一环了,审美、设计、消费者自创的内容,都是他们需要关注的新内容。简单来说,文化价值变得非常重要。无论是做杂志、做播客、做快闪店、做社区活动……

    从讲一个概念,到传播一个好的故事,从而把冰冷的物质世界,变成一个生动有魅力的场景。虽然品牌要走得长久还得靠功能创新型产品,但后疫情时代人人都是创作者,消费者可以自己创造品牌,品牌们也要从大众拍摄和发布的内容中汲取灵感。这是一个新的内容共创时代。

    15 慢速全球旅行—— 不着急,慢慢出门去看世界。 当出境游开放时,朋友圈立马「炸」了,都在观望谁会成为第一批在国外定位的人,但真正出国的也没多少。防疫仍是一场持久战,新型变异病毒和新的风险因素仍在出现,真正随心所欲地出行,会从 2023 年开始,但并不会在 2023 年爆发,全球旅行将会缓慢开始。

    在 2023 这个旅行的演变年,我们将会看到旅游业强劲稳健复苏——

    缤客预测,大家期待着更有新锐创意的旅行,能够另辟蹊径探索未知;期待返璞归真的旅行,能够找回简单的快乐;期待怀旧复古的旅行,能够重温美好往昔;期待更具有性价比的旅行,能够把控合理预算;也希望获得更深层次、更具互动性、更人性化及更深情感联结的当地体验(此时 Airbnb 狂喜)。新一年的主题的背景是乐观回归,但实践的基础仍是保持稳定。

    不过至少,我们可以开始准备起来了。

    最后,上述 15 个新生活消费趋势,恐怕也难逃当下的瞬息万变,但我们依然能看到黯淡太久后,生活中的光点终于开始放大。一切宏大,始于微小。

    从全球视角来看,中国消费者对疫情后恢复正常生活最有信心。据麦肯锡年度调查,中国消费者对经济复苏的净乐观度稳定在 50% 左右,比欧洲、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都高,是全球最乐观的消费者,对重归常态更具信心,也能推动全球经济回暖。

    复原当然是个难以企及的愿望——没有结束的事,还会无穷变化。但我们始终得找一些新的方式来适应改变,我们仍然需要美、愉悦,和希望。王小波说,「毁灭总是有它的极限,只有建设的快乐才无穷无尽」。就去建设吧。直到积极的幻觉和预判,降落到现实主义的地上。

    作者:吴志奇

    来源公众号:爱范儿(ID:ifanr);连接热爱,创造不同。

    原标题:后疫情时代,最值得关注的 15 个新生活趋势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爱范儿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 2023中国互联网十大预测

    设计动态 2023-01-16
    从去年开始的对中国互联网未来一年的重要事件进行预测是一件有趣但并不容易的事。(去年预测结果:2022中国互联网十大预测年度回顾)2023年的中国互联网又将走向何方? 很显然,相比于跌宕起伏的2022,新的一年行业的不确定性明显减少,经济有望解冻,监管趋于平缓,

    疫情之下,新的一年行业的不确定性明显减少,那么2022中国互联网又该如何发展呢?本文从十大方面预测,提出了十个关于互联网的预测,一起看看吧。

    从去年开始的对中国互联网未来一年的重要事件进行预测是一件有趣但并不容易的事。(去年预测结果:2022中国互联网十大预测年度回顾)2023年的中国互联网又将走向何方?

    很显然,相比于跌宕起伏的2022,新的一年行业的不确定性明显减少,经济有望解冻,监管趋于平缓,中美审计风波基本平息,悲观预期明显修复。

    老规矩: 预测的每一条都是明确的,即2023年过完我们是可以验证其是否准确的。

    同时再次强调:相比于预测的具体结果,作为这个行业的从业者,其实更应该关注这些预测背后的逻辑与趋势。

    让我们开始吧——

    预测一:蚂蚁集团2023年将完成IPO 如果发生,蚂蚁集团IPO或许会成为2023年科技行业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它将进一步减小国内科技企业因监管因素引发的不确定性,给市场和投资者带来更确切的信心。

    近期关于蚂蚁集团动态不断——

    11月7日蚂蚁集团宣布完成公司治理结构的调整,调整之后,马云的表决权从之前的53.46%下降到6.2%左右,这意味着他放弃了对蚂蚁集团的实际控制权,同时公司也宣布强化与股东阿里巴巴集团的隔离。 1月13日,央行相关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时透露,2020年11月以来,金融管理部门指导督促蚂蚁集团等14家大型平台企业的一些突出问题扎实开展整改,目前已基本完成整改。 1月10日,杭州市委书记刘捷赴有关企业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活动,调研蚂蚁集团。 1月4日,监管层批准重庆蚂蚁消费金融公司将资本金从80亿提高至185亿,这意味着蚂蚁集团可以为其消费部门筹集105亿人民币。 这些都属于蚂蚁集团的积极信号,自两年前IPO叫停后,蚂蚁集团经历了漫长的整改以达到监管关于金融与数据安全的相关要求。

    过去两年,蚂蚁集团根据监管要求,在支付、消费金融、基金、保险等产品线中落实了诸多合规层面的动作,特别是消费金融增资后的股东结构也更加均衡。

    尽管我们无法确认完整以上动作后,蚂蚁集团重启IPO的最后障碍是否已经完全扫除。

    但毫无疑问,这些动作和信号目前看都相对正面,也在朝着各方乐于看到的积极方向发展。

    尽管监管对实控人变更上市条件有规定,我依然预测:蚂蚁集团会在2023年完成IPO。

    我倒是希望马老师在退休之后写一本回忆录,其中关于蚂蚁从创立到IPO叫停再到重启的故事一定十分精彩。

    附加预测 ——滴滴会在2023年重新上架。

    预测二:国内上市互联网公司至少会推出一个类ChatGPT的大型语言模型 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在2022年表现出了惊人的潜能。

    经过多年的蓄势与实践,AIGC已经从一个技术概念走向规模化应用,据高盛的研究报告初步估计,到2025年,AIGC生成数据占比将达到10%。

    2018年英伟达可以生成图片的StyleGAN模型、2019年DeepMind可以自动生成连续视频的DVD-GAN模型和2022年OpenAI聊天机器人ChatGPT是AIGC在应用层面的三个重要节点。

    每一次硅谷的最新浪潮都不乏国内的跟进者,这一次显然也不会例外。

    但国内AIGC在产品层面的进展极大可能是由大型互联网公司而非创业公司推出。

    之所以得出以上判断,原因如下——

    第一,AIGC本身是一个高门槛业务,比如AI作画的Stable Diffusion的训练机房就运行了4000个英伟达A100的GPU集群,其运营成本超5000万美金。

    而OpenAI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其实也是以微软的资金和计算资源支持为前提的。

    其资金和技术要求直接让大部分创业公司望而却步。

    第二,国内上市公司尽管也在降本增效,但大部分公司其本身的财务状况和现金储备是十分充裕的,在资金和计算资源层面不会成为瓶颈。

    更重要的是,国内互联网大厂在数据积累和技术储备层面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而AIGC本身是有着明显商业化潜力的业务。

    比如微软就已经计划将OpenAI的相关技术应用到搜索和Office办公软件等实际业务中去。

    不得不承认,国内的互联网企业尽管在基础研究层面离硅谷前沿依然差距不小,但在转化成果和具体应用层面,其战斗力和执行力是非常强的。

    因此,在移动互联网这一技术周期到达瓶颈的大背景下,基于寻找第二曲线的大厂一定会有玩家参与到AIGC这一波技术大潮中。

    据此,我预测:2023年国内上市互联网公司至少会推出一个类ChatGPT的大型语言模型。

    附加预测—— 国内AIGC领域至少会发生一起超1亿美元的融资。

    预测三:腾讯广告收入在2023年增长超过15% 广告是经济的晴雨表,很显然,受宏观经济低迷的影响,腾讯广告在过去的一年明显承压。

    但很可能腾讯广告最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2023年有望回归均值。

    从数据的角度,尽管Q3腾讯广告收入依然同比下降5%。

    但从细分角度看,在Q3总215亿的总广告收入中,社交及其他广告收入仅下滑1%达189亿元,媒体广告收入下滑26%至26亿元。

    也就是今年Q3占其大头的社交广告下降趋势已经明显修复。

    看好腾讯广告收入改善主要基于以下四个逻辑——

    1. 宏观经济修复 相比2022低迷的GDP增速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23年整体经济表现有望回归正轨。

    多个经济体的统计数据表明,一个国家的广告支出和其GDP增速呈现出了高度的正相关,而线上广告目前在广告的总体营收中的渗透率刚刚超过50%,这意味着依然对线下广告的替代效应依然存在。

    因此,作为在线广告领域的典型玩家,腾讯广告也会收益于宏观改善。

    2. 2022年的低基数 2022的确是腾讯广告艰难的一年,根据财报数据,其广告收入Q1下降16%,Q2下降18%,Q3下降5%。

    很显然,2022是一个基数上的低点,这有助于2023年的增速在数据上的表现。

    3. 游戏版号的放开会带来额外加成 很多人会认为腾讯本身是游戏巨头,腾讯广告就不会接受游戏广告主买量,这是一个刻板印象。

    事实上,来自游戏投放的预算也是腾讯广告的重要组成部分。

    12月28日,国内游戏版号下发84款,为年内最多,同时国际游戏版号也下发44款,是2021年以来的首次。

    可见之后的游戏版号已经常态化,同时有逐步放开的趋势,腾讯广告有望受益于版号放开。

    同时,教育、房产等行业监管的可能放松也有可能广告层面带来新的供给利好。

    4. 视频号有望创造新供给 马化腾在年底的讲话中称视频号为“全公司的希望”,很显然其对视频号的商业化同样给予厚望。

    事实上,2022年视频号的商业化明显提速,除了常规的演唱会直播商业化,还启动了视频号信息流广告,年末又宣布收取技术服务费。

    在腾讯Q3的电话会议中,披露了视频号的两个重要信息——

    管理层预计Q4视频号广告收入有望达到10亿; 视频号广告ECPM高于朋友圈广告; 10亿是一个什么概念呢?

    腾讯Q3的广告收入是215亿,也就是在刚刚启动的一个季度,视频号广告收入就差不多能贡献接近5%的收入。

    很显然,随着广告Adsload的逐渐放开,视频号的广告创收潜力不可小觑。

    综上,我谨慎看好腾讯广告在2023年的表现,同时预测:2023年腾讯广告收入增速不低于15%。

    附加预测—— 快手电商GMV在2023年增长超过25%。

    预测四:百度的元宇宙产品希壤会在2023年关闭 我主观地认为:百度的希壤是一个自嗨型产品。

    它既没有Roblox以UGC为核心的架构,也没有Mata Horizon Worlds以VR为核心的体验,甚至都没有啫喱纯粹灵动的社交设计。

    希壤是一个低配版“第二人生”,而“第二人生”是遥远的16年前的产品。

    其体验可以从AppStore2.3分的评分里略窥一二,在我的实际体验中,它的3D建模甚至和很多页游在同一个水平。

    这并不是我个人的一面之词,从AppStore的评论和知乎的评价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类似的评论。

    今天的希壤在C端的表现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座鬼城,它几乎很难给普通用户带来愉悦体验。

    对此,百度方面给出的解释是:元宇宙是一个长期的工程,有着很长的建设周期,为此还搞出了一个负数的版本号。

    很显然,百度也对自己的产品体验并不太自信。

    因此过去一年将重心放在了B端,和不少尝鲜的品牌做了诸多线上活动。

    在我看来,这些品牌在希壤里真正的营销效果是存疑的。

    原因在于构建在希壤里的B端产品能否真正起作用,最终是需要基于C端用户的真实体验作为前提的,否则其价值和效果就是空中楼阁。

    今天的不少品牌的确愿意尝鲜,可以认为它们对元宇宙这个新模式的一种探索,因此前期并不太关注真正的ROI。

    然而,如果一件事没有办法产生持续的价值,新概念带来的尝鲜效应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

    空中楼阁终会倒塌。

    事实上,16年前的“第二人生”里,IBM、戴尔和锐步就建立了虚拟展示厅。

    其建模的精致程度直观看和希壤并没有太大差别,但这一切并没有在商业领域留下任何有意义的痕迹。

    16年前戴尔在“第二人生”里的展示厅

    我认为有两类商业行为是值得尊敬的——

    第一类是对技术边界和前沿的未知探索 ,谷歌的谷歌眼镜、微软的HoloLens、Meta的Oculus就属于这类产品,尽管目前也并不成功,但这样的探索在推动产业进步显然是有价值的。

    第二类是接地气地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 ,比如红米手机、百度知道、兴盛优选、万能WiFi钥匙、搜狗输入法等,它一点也不高大上,但简单粗暴,直接解决问题。

    然而,很遗憾,希壤并不属于以上两类种的任何一类,它更像是基于元宇宙这个火爆的概念的搭便车产品。

    因此,我预测:希壤这个并不成熟的产品会在2023年关闭。

    或许这才是它更好的归宿。

    附加预测: Pico4在2023年累计销量超过50万台。

    预测五:Tik Tok在美国遭遇重大地缘政治冲击 尽管Tik Tok并不在国内运营,但其母公司是中国互联网公司,因此Tik Tok属于广义的中国互联网的范畴。

    在中美继续博弈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Tik Tok无疑是那根最敏感的神经,其面临的地缘政治冲击的风险也被逐渐放大。

    具体我们从三方面来理解——

    第一,从美国官方层面, 尽管美国的两党之争非常激烈,但对抗中国是两党为数不多的统一战线,甚至为了迎合选民,两个阵容都在铆足了劲证明自己是对中国更狠的一方。

    因此,作为中美博弈中存在感极强的Tik Tok,极有可能成为两党在政策层面开刀的对象。

    第二,从美国民间层面, 尽管Tik Tok在用户层面非常受欢迎,但真正在经济层面受益的仅仅是规模很小的KOL,并不知道中国在哪个半球的大多数Tik Tok普通吃瓜群众更容易被民粹主义煽动。

    毕竟,没有人愿意被贴上不爱国的标签。

    不要高估大多数用户的黏性,即便没有了Tik Tok,他们立马就会转身去YouTube的Short、Instagram和其他补位产品,Tik Tok遭封禁的印度就是一个例子。

    第三,从美国的商业竞争对手层面, 谷歌、Mata、Netflix、Snap等等公司对Tik Tok可谓是恨之入骨,因为它们使出浑身解数也竞争不过Tik Tok。

    美国的商业从来都是无比现实的,既然在产品层面竞争不过,那就在法律框架下使用其他合理合法手段。

    各大硅谷巨头在华盛顿的豪华游说团队并不是吃素的,它们以极其专业的方式在寻找Tik Tok的任何可能的漏洞及弱点,以准备随时对其发起致命一击。

    最近Tik Tok查看两位记者信息的事件就在美国引起了轩然大波。

    同时,这背后还有有各方资本的力量在反复博弈,字节跳动的重要投资人不少本身就来自美国资本市场,他们对美国各方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因此也绝不会坐视不管。

    2023年,一直在钢丝上游走的Tik Tok风平浪静的可能性并不大。

    因此,我预测:2023年Tik Tok会在美国遭遇重大地缘政治冲击。

    当然,经过当年特朗普禁令事件的字节跳动如今在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与经验也早已今非昔比。

    可以预料,即便遭遇重大冲击,今天的字节跳动团队在处理策略上一定会比当年更加成熟。

    附加预测: 阿里海外商业营收2023年增速超过20%。

    预测六:2023中国智能手机销量至少下降5% 我们先来看一看自2011年以来全球智能手机的出货量数据——

    可以看到,自2016年之后,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基本上一路下滑,其下滑比例并不小。

    具体下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性能过剩,有价值创新减少 从客观的角度,尽管过去十多年智能手机发展迅速,但其产品形态并没有超越2008年发布的iPhone3G(这一代iPhone第一次出现了AppStore)

    智能手机过去十多年的发展历程都属于渐进式创新——性能越来越快、摄像头越来越强大、屏幕越来越优秀、尺寸越来越大…….

    这些更新当然是有意义的,但其在体验上的边际改善则越来越小。

    我个人的直观感受是——大概在2014年左右进入4G时代后,主流智能手机在体验上就已经达到90分了,而接下来的8年都是朝接近100分努力,其改善空间在客观上十分有限。

    2. 换机周期偏长 据IDC的统计,中国智能手机换机周期预计将会增加到34个月。

    手机消费者的换机周期变得越来越长的原因有两个:

    首先是上面说的在功能层面可直观感知的优化有限,3年前买的手机和今天的新机在功能层面不仔细比较,并没有体验层面的太大区别,以至于手机厂商只能修改外观以获得直观层面的差异。 其次,是经济低迷浇灭了不少消费者的换机热情。 当消费者对未来预期乐观的时候,可能一两年换一次手机,而当其对前景充满不确定性时,则更可能的选择是换一块电池继续用两年。

    3. 5G在体验层面感知较弱 作为新一代移动通讯标准,5G曾经给智能手机市场带来过乐观的预期。

    然而,尽管国内运营商积极部署5G基站,国内在5G覆盖层面也是相对领先的。

    但事实证明,从体验的角度,4G到5G的升级并没有当初从3G升级到4G那样有明显的感知,甚至不少消费者为了节省手机能耗专门关闭了5G信号。

    正是以上三个原因的叠加,让全球智能手机销量在2016年达到14.7亿部的顶峰之后就再也没有回去过。

    折叠屏是整个智能手机中唯一增长的品类,也是手机市场近几年为数不多的亮点,但折叠屏高企的价格导致其目前销量在整体份额中的占比还非常小。

    Counterpoint预测折叠屏手机在2022年的销量为1600万台,但这整体超过12亿的整体数据相比,占比还依然相当小。

    因此,短期内还无法依靠折叠屏的增长带动智能手机整体市场的上扬。

    2022年1-11月国内市场手机总体出货量2.44亿部,同比下降23.2%。

    尽管2023年随着经济向好有望改善出货量下降的幅度,但预计依然很难逃出下降的周期。

    我预测:2023年国内手机出货量至少下降5%。

    附加预测: 小米的互联网业务在2023年增速超过15%。

    预测七:小红书在2023年迎来IPO 没错,小红书是过去几年低迷的中国互联网为数不多的亮点。

    但其上市之路则充满了坎坷。

    2021年初,花旗银行出身的投行人杨若加入小红书担任CFO,是小红书向IPO发起冲击最明显的信号。

    然而,过去两年市场并没有等来这个当红的独角兽成功登录资本市场的消息,反而是当初的CFO杨若在2022年半年离开了任职一年半的公司。

    小红书的上市之路并不顺利原因既有外部因素,也有内部因素,我们逐一分析——

    1. 外部因素 2022年的外部环境用恶劣形容也不为过,美国的加息周期、国内的疫情严控给宏观经济蒙上阴影。

    特别是审计风波导致的中概股退市风险更是让资本市场噤若寒蝉,彼时上市,即便是增长亮眼的小红书必然也很难得到公允的估值。

    2. 内部因素 尽管小红书在用户数据层面一直高歌猛进,但其商业化效率充满着不确定因素。

    作为一个内容社区,其定位在某种意义上和B站、微博及知乎有着相通之处,而以上三家的商业化在过去并不算成功。

    这背后的核心逻辑在于——相比抖音等算法分发的内容产品,社区产品天然将部分流量分发权让渡给了内容生产者。

    而商业化层面,平台在某种意义上和KOL是博弈的关系,如果小红书也依靠类似于B站的花火、微博的微任务、知乎的芝士等撮合平台,那么其毛利水平必然不高。

    而小红书2021年11月最后一轮融资估值已经高达200亿美金,这是一个远超微博、B站的估值。

    在去年现实的资本市场,200亿美金的高估值对其收入规模显然是有要求的,这也要求小红书必须将其商业化效率和规模提升到足够的高度。

    然而今年,当我们从新的角度重新审视内外部因素,则有另一个可能性。

    首先是外部环境的改善, 审计风波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得到解决,美国市场的CPI已进入增速下行通道,美联储有望在今年上半年结束加息周期,资本流动性危机有望得到缓解。

    其次,疫情放开之后的国内经济有望重回正轨 ,小红书作为核心收入来源的广告市场也有望复苏,而小红书本身也有望放开之前严格限制的广告Adsload从而改善自身收入规模。

    客观地讲,小红书这样高增长、有壁垒、有长期价值的标的在目前的资本市场依然是稀缺品。

    此外,作为一个融资已经到E轮的超级独角兽,小红书的部分投资人必然也有退出的诉求。

    因此,我预测:2023年小红书会克服困难登录资本市场。

    附加预测:B站实现其用户数据目标:月活在2023年超过4亿。

    预测八:携程2023年收入增长超过50% 作为国内OTT平台龙头,疫情放开对于携程而言是久旱逢甘露。

    过去三年对于携程而言是艰难的三年,业内人士估计不会忘记在疫情之初梁建章变装直播的场景。

    尽管2022年Q3携程业绩由负转正,增长28%,但由于Q2的营收同比下降32%,携程2022年的整体营收相比于2021年预计很难有明显增长。

    但对于携程而言,最坏的时刻已经过去,2023会是增长有着极高确定性的一年。

    疫情放开无论是对携程国内业务还是国际业务都是利好。

    数据说明了一切——

    国内“新十条”发布后,携程上的机票瞬时搜索量猛增160%,春节前夕的机票搜索量暴涨至三年以来最高点。

    最近携程发布《2023 年春节旅游市场预测报告》显示:春节期间旅游产品的预订量同比去年上涨45%,人均旅游花费同比提升53%。

    没错,国内压抑的旅游需求会在2023年有明显的释放,因此携程的营收有望在2023年迎来较大幅度增长。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我们必须考虑疫情三年对整体消费信心的打击,因此直接期待携程的收入直接回到疫情前的2019年的规模概率不大。

    我们直接看过去三年携程的营收规模——2019年的收入357亿,2020年腰斩至183亿,2021年200亿,2022年预计200亿上下。

    因此,我预估:2023年携程收入增长50%至300亿上下。

    附加预测: 拼多多2023年营收增长超过35%。

    预测九:阿里和腾讯至少有一家会在2023下场做XR硬件 许多年后,当我们回顾2023年的科技行业,有较大概率会发现它将是科技史上重要的一年。

    原因只有一个——苹果会在这一年发布其首款消费级头显。

    尽管从业界目前的爆料来看,该头显高昂的售价会将其第一代产品的消费者锁定在较小的量级。

    但从以往的历史看,苹果有一种神奇的魔力——教业界如何做第一款消费级产品。

    随着移动芯片在功耗性能上的进步、MicroLED屏幕的成熟以及新的光场技术走向应用,下一代真正走向普通消费者的XR头显产品正在孕育。

    而这对于科技行业而言有较高概率是一个大的机会。

    作为体量巨大的行业领头羊,阿里和腾讯必须找到下一个大的机会才可能在下一个周期中不被甩下牌桌。

    尽管Meta和微软在硬件层面的亏损让不少互联网公司对于是否亲自做硬件望而却步,但对于头部巨头而言,错过下一个大机会的代价是无法承受的。

    腾讯在XR的基建方面其实已经有不少的布局, 它是虚幻引擎母公司Epic 和元宇宙第一股Roblox的投资方,它的游戏事业部探索了包括虚拟人在内的多种“全真互联网”技术,去年6月还专门成立了XR部门。

    尽管之前收购黑鲨科技受阻,最近也传出XR部门调整的消息,但我认为腾讯的XR探索不会就此停止。

    阿里对XR领域的布局也由来已久, 早在2016年阿里就上线过VR购物项目,也投资过美国的AR独角兽Magic Leap,阿里达摩院建立了XR实验室,去年还投资了AR初创公司Nreal,且阿里本身也有包括天猫精灵在内的硬件部门。

    之所以说阿里、腾讯有较大概率亲自下场做硬件的逻辑在于——

    XR是一个融合的技术,其软硬结合程度远高于手机,很多业务和技术的探索离不开硬件层面的配合与支持。

    我们很难想象阿里和腾讯在XR方面的尝试和布局最终是在Pico的硬件里上架和运行。

    因此,我预测:阿里和腾讯至少有一家会在2023下场做XR硬件。

    具体的形式大概率是收购一家行业内的创业公司。

    附加预测: 国内XR创业公司至少会获得一笔超5000万美元的融资。

    预测十:2023年移动互联网新增月活用户数不超过1000万 对于行业而言,上面的不少预测有不少乐观的逻辑。

    但行业的每个从业者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这个谨慎乐观的预期是相对于去年行业严重低迷状态而言的,换句话说,它只是代表2023年很难更坏,并不意味着行业还能回到之前昂扬向上的飞奔状态。

    毕竟,移动互联网技术周期走向末端的大逻辑并没有改变,从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的转变在过程上是缓慢的,而下一轮技术创新还在孕育之中。

    所以,对于今天的互联网行业,无论是技术决定的大周期还是投资决定的小周期,在未来几年可能依然会处于微增长的新常态。

    正是基于以上逻辑,我对2023的移动互联网基础数据并不乐观。

    这背后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过去3年的疫情严格防控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全民加速线上化的过程,它在客观上推动了在线时长和数字化程度的超量增长。

    一个简单的例子,过去3年对于健康码的严格检查其实就让不少老人从没有手机到必须买一台手机,从原来的功能机升级到智能机,这个增量同样不可忽视。

    疫情加速线上化的逻辑在数据层面是能得到验证的——

    根据QuestMobile的数据,疫情前2019年全年移动月活新增仅704万,而2020年新增数据变成了1305万,2021年1226万,2022年1-9月新增已经达到了1531万。·

    很明显,相比疫情前的2019年,抗疫三年的明显加速了移动用户增长。

    事实上,用户时长层面的数据也有类似的加速效应。

    但在移动互联网整体存量博弈的大前提下,这种提前超量释放的高基数会拉低后续的增长率。

    据此,我预测:2023年移动互联网新增月活用户数不超过1000万。

    附加预测: 2023国内移动互联网人均时长首次出现下降。

    好了,以上就是卫夕对2023年中国互联网的十大预测。

    很明显,和去年的普遍悲观相比,今年的预测显示了更多的积极确定性。

    那句广泛流传的话——“去年是过去十年最坏的一年,但可能是未来十年最好的一年。”

    有较大可能性在2023年遇到Bug,而行业的从业者也乐于见到这样的Bug。

    预测本身是一件非常难的事,但它也足够有趣,也足够必要,事实上,这个行业的任何一个从业者在做决策的时候都是基于他对未来的判断与预测。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期待2023年的中国互联网柳暗花明。

    专栏作家

    卫夕,微信公众号:卫夕指北(ID:weixizhibei),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2018年年度作者。一名兴趣广泛的广告产品经理,致力于用简单语言深度剖析互联网相关的逻辑。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一充再充、终端不兼容,电视会员的陷阱有多深?

    设计动态 2023-01-16
    “现在只要想看电视,就得先付费,不然什么都看不了。” 最近,有不少消费者表示,电视越来越没有底线了,不仅开机要先看90秒的开机广告,还有弹窗广告,观看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总是需要另外付费购买会员。 家住浙江的李蕾对此更是深有同感,“年前刚花5000元左右买了电视

    如今,想要在视频网站上观看节目,基本上都得开通会员,甚至同一个视频网站,也需要开通不同的会员。为什么只是因为播放终端的改变就要附加另一笔费用呢?这样的收费逻辑是如何形成的,又涉及哪些参与方?本文作者对电视会员背后的收费逻辑进行了分析,一起来看一下吧。

    “现在只要想看电视,就得先付费,不然什么都看不了。”

    最近,有不少消费者表示,电视越来越没有底线了,不仅开机要先看90秒的开机广告,还有弹窗广告,观看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总是需要另外付费购买会员。

    家住浙江的李蕾对此更是深有同感,“年前刚花5000元左右买了电视,先花了1000块左右装宽带、装有线电视,结果想要看电影,得充腾讯的VIP,想看综艺,得充爱奇艺的VIP,家里的小孩想看动画片,还要充值动漫VIP,整个操作就很恶心。”

    而各大视频网站不仅对会员有着严格的等级划分,还会用低价策略吸引用户购买连续包月会员。但低价也就意味着会员的观看权限低,手机端能看的内容,电视端无法观看,且不支持投屏;而如果用户还想观看体育赛事、动漫等节目,则需要再次付费,进一步提升会员等级。

    商业数据派算了笔帐,如果想要畅通无阻在电视上观看所有节目,至少需要购买爱奇艺星钻VIP(428/年)、芒果TV全屏会员(348/年)、腾讯视频的超级影视SVIP(348/年)、酷喵VIP会员(488/年)、全年最少花费1612元,其中还不包括有线电视费、宽带费以及部分应版权方要求的付费电影等等。

    所以对消费者来说,明明已经是视频网站的会员,却为何只是因为播放终端的改变就要附加另一笔费用?这样的收费逻辑是如何形成的,又涉及哪些参与方?

    01 薅消费者羊毛,谁都想分一杯羹 “开通了小米电视会员后,只能观看部分影视剧,但要看其他剧和电影,还需再另外买会员。”对此,张强有种被欺骗的感觉,他花了近300元的价格,却无法观看自己喜欢的内容。不仅如此,他还发现,即便购买了视频网站的普通会员,手机端与电视端依旧无法通用,只能花更多的钱,购买更高级别的会员。

    事实上,小米电视的会员体系较为简单,只有单会员产品,主要涵盖奇异果TV(爱奇艺)内容,如果用户想要观看其他平台的会员,则需要另外下载安装视频应用,同时购买该平台会员。

    但让张强不解的是,当小米会员过期后,他不仅无法观看奇异果TV,就连此前购买的优酷、腾讯会员也无法使用。“客服给出的回答是,必须开通小米会员,其他会员才能使用,这种捆绑销售就很没有道理。”

    类似小米电视这种“套娃式”的收费模式,在各大电视品牌中屡见不鲜,即便是稳坐电视头把交椅的海信也未能免俗。海信电视的会员体系分为单会员和组合会员两种,单会员则包含奇异果TV、芒果TV、华数、4K花园等平台,组合会员则是将上述单会员权益,统一纳入海信的内容平台聚好看影视VIP中,用户可以直接登录海信的账号进行购买及观看。但对于未曾打通极光TV(腾讯)、酷喵(优酷)等视频平台,用户仍需要单独下载及购买相应会员才能观看。

    但新的问题如期而至。“在手机端分别购买了体育会员、动漫会员,如果不是较高级别的会员,也没有办法在电视端观看。”李蕾解释,现在如果只是爱奇艺的黄金VIP,可能连高清视频都看不了,更不要说多终端播放了,而在几年前,黄金VIP可以享受到最顶级的权益。

    据了解,目前爱奇艺的会员体系分为黄金VIP(258/年)、白金VIP(308/年)、星钻VIP(448/年),后两者皆可在电视端播放。不同的是星钻VIP还支持VR、车载及智能家居等终端共享,以及涵盖体育、动漫、奇异果等会员权益。

    但VR等智能设备尚不成熟,即便是在市场渗透率最高的美国,VR家庭的渗透率只有13%,再加上疫情因素,2022年三季度,全球VR头显出货量仅为138万台,还较去年同比下滑42%。

    因此有不少消费者吐槽,视频平台们的多终端播放,并不能带给用户多少切实的权益,只是徒增价格。

    腾讯视频则将其会员体系分为视频会员及体育会员,而两者均需购买最高等级的VIP,才能在电视端进行观看,也就是说如果想在电视端看体育类节目,则要购买超级影视SVIP及体育超级VIP。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电视品牌销售了终端产品,同时与视频平台联手,打造了更为“丰富”的内容平台;而视频平台则借由电视的渠道,售卖出更多的会员产品,只有用户面临着“套娃式”的消费体验,在一个又一个的VIP中无奈又愤怒。

    02 牌照背后的复杂产业链 对于视频网站的收费乱象,1月12日,上海市消保委发文表示,投屏是移动端用户正常的使用场景,消费者付了钱,在手机上看还是投屏看都是消费者的权利。视频平台更无权不当获取手机权限干涉消费者采用第三方APP或者连线等方式投屏。

    而就在前一天,人民网也评论,用“套娃会员”和多终端不兼容的霸王条款变相地向用户收费,不仅吃相难看,更会将前期积累的良好用户体验和对商家的信任消耗殆尽。

    造成“套娃式会员”体系的原因,是互联网电视产业链中多方的利益博弈。

    目前,在中国互联网电视服务行业实行许可准入制,只有拥有广电总局发放的“集成牌照”与“内容服务牌照”的机构,才能提供相关服务。

    目前互联网电视行业的三大机构主体分别为,集成机构、内容机构,以及终端设备厂商。其中,集成机构需要拥有集成播控牌照,对所建集成平台独家拥有资产控制权和运营权、管理权,只能连接广电总局批准的合法内容服务平台。据公开资料显示,只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南方传媒等7家具有国资背景的机构,拥有此等牌照。

    内容机构则分为“内容服务机构”与“内容平台的合作方”两类。其中,内容服务机构与上述机构类似,拥有“内容服务牌照”且具有国资背景,该类机构共计16家。而像爱奇艺、腾讯等视频网站,则属于有内容无牌照的内容平台合作方,只能与有牌照的机构合作,提供影视剧等内容。

    比如爱奇艺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合作,推出银河奇异果(爱奇艺持股10.125%);优酷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合作,推出酷喵;腾讯视频与南方新媒体合作,推出云视听极光等。这也就导致视频平台只能负责运营,国资企业按控股比例分钱。“如果爱奇艺的普通会员费用20元就能回本,那在电视终端上,则需要40元才能回本。”一位从业者向《财经》透露。

    与此同时,不同的智能电视品牌也有自己的信息源,推荐比例也会根据与视频平台的合作关系而有所侧重,继而进行后续分成,这也是为何电视系统需要自己的会员体系,不仅要保证其内容生态的多样性,还要为之后的硬件产品打下内容根基。

    而生产机顶盒的终端设备厂商,则需要获得广电总局的批准及授权,一机一号,且只能连接互联网电视集成平台,不得有其他访问互联网的渠道。也就是说机顶盒的作用,只能满足用户观看有线电视的需求。

    因此,如今的电视内容之所以会形成如此混乱、像俄罗斯套娃一样的收费逻辑,并不单单是视频网站或电视品牌某一方的问题,而是其背后层层嵌套的各方利益之间商业博弈的结果。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也必然面临许多问题,需要各方齐心合力。

    03 创新能力低,电视正在离开客厅 不可否认的是,电视混乱的收费逻辑已经严重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信心,而最近一些年来,随着内容观看方式逐渐向手机、ipad等移动端设备转移,以及家庭投影仪等新产品的出现,电视的存在感也逐渐在从家庭的使用场景中消失。

    根据洛图科技公布的数据,2016~2021年,国内智能投影市场销量已经从75万台增长至491万台,结合2022年已经公布的前11个月的数据,2022年市场总体出货量将会突破600万台,上涨幅度将达到30%以上。

    随着用户消费习惯的转移,电视的存在越发变得鸡肋。一台75寸左右的智能电视,需要动辄上万元的价钱,而一台100寸左右幕布+投影仪的组合只有几千元,在暗光场景下,仍旧有着较为良好的视听效果。

    更何况,电视的创新能力也远低于预期。在长达10年的时间里,液晶电视最大的革新,就是尺寸越做越薄,以及分辨率从1080p提升至4K,除此之外,并无更多的技术迭代。而在5000元左右的主流价位段,电视也难有更多技术突破。

    一方面LED液晶的技术升级见顶,另一方面则是OLED和Mini-LED难以降价,再加上每户的电视保有量趋于饱和,没有任何吸引力的电视无法调动消费者的换机需求,随之而来的只能是销量的减少。

    作为电视行业龙头之一,海信视像2022年前上半年智慧显示终端业务营收为158.48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70.02亿元有所下降。而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统计,2022年下半年,电视机整体出货量为1.09亿台,同比下降2.7%,2022全年出货量为2.02亿台,同比下降3.9%,创近十年出货量新低。

    所以不管是会员体系、内容生态或者出货量等因素,都让电视这个家庭场景变得越发尴尬。

    再加上,科技巨头也纷纷跨界布局投影仪市场,整个行业都在朝着快速迭代,不断提高分辨率等关键指标的技术能力,朝着更方面、更智能的方向发展。而在这股创新力量的裹挟下,电视若还是视若无睹,未来又该何去何从?

    作者:小氿

    来源公众号:商业数据派(ID:business-data),读懂创新经济的价值,寻找变化中的护城河。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商业数据派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设计师必备体验评估设计指南(指标篇)

    设计动态 2023-01-16
    秉承58同城“用户第一”的核心价值观,设计团队建立以基础体验指标为评估标准、发掘体验问题的评估机制,并借助内外部业务专家视角,对58同城各产品的重点场景进行评估,优化业务场景,从而提升各业务线的体验,而这一套评测机制就是QMD。 QMD始于2020年第三季度,

    有关设计师必备的体验评估设计指南——本篇为指标篇,内容从QMD、评估机制、指标模型迭代等几方面来讲述有关用户体验评估的设计指南,相信会对用户体验设计、交互设计等工作带来灵感,推荐感兴趣的童鞋阅读。

    秉承58同城“用户第一”的核心价值观,设计团队建立以基础体验指标为评估标准、发掘体验问题的评估机制,并借助内外部业务专家视角,对58同城各产品的重点场景进行评估,优化业务场景,从而提升各业务线的体验,而这一套评测机制就是QMD。

    QMD始于2020年第三季度,历时4个季度,支持了10+业务线的体验优化。但随着业务的高速发展,原有机制已经无法满足业务现阶段发展的要求。为了更好地支持业务的变化,在2022年上半年,58UXD体验管理QMD项目组发起了体验评估机制的迭代与实践。

    我们将通过干货满满的三篇连载文章,分别从【指标模型】【评估机制】【组织实践】来全方位的分享体验评估机制的升级经验,欢迎大家的持续关注和探讨。本篇为大家介绍: 我们如何为不同业务设计贴合业务目标的、灵活易落地的体验评估的指标。

    01 QMD是什么? 作为产品的业务方、设计师时常会陷入体验量化的困境:“不清楚产品在行业内的体验水平”、“无法量化设计师贡献的价值”。

    于是,团队在2年前首次推出了QMD1.0体验评估机制。一方面能帮助团队从 全局的视角去观察用户和洞察业务 ,让产品持续地提升体验,另一方面在组织内部带来了提升设计品质的驱动机制和文化。

    QMD的全称为:Quality Measure Driven。从其命名可以看出,这套机制分为三大部分:

    质量目标(Quality):是让设计师从体验设计的品质目标入手,将本品、竞品作为评估对象,这样以来能够定位本品、竞品之间的「差异」; 度量指标(Measure):以基础体验指标为评估标准的度量体验,并借助内外部业务专家、设计专家的视角,对58同城各产品的重点场景进行评估设计的「品质」; 驱动机制(Driven):通过驱动机制,解决自身问题,驱动追齐竞品,帮助设计师了解如何「提升」评估结果。

    自QMD推出以来,帮助各个业务线提升体验水平、赶超竞品,持续为核心业务线带来体验价值。

    02 评估机制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赋能业务,我们定期对业务方、设计师等不同角色的进行深度的访谈,得到了大量的反馈:产品会不重视输出的问题、体验问题优先级低、遇到分数的波动难解释、评估专家个体存在差异、结论的责任边界模糊……等等一系列问题。为此,我们发起了QMD3.0迭代项目。

    通过对收集的问题进行归类,我们可以概括为两类: 问题难推动落地、评估结论信服度低。 于是先试着从现有的测评体系查找分析“难落地”原因,而“信服度低”将通过第二篇文章详细阐述。

    旧版QMD为我们从“界面”“操作”“一致性”三个维度带来了10个评估指标,但其制定的核心依据是“体验设计”。

    回顾旧版QMD所推动的内容,其出发点还是以“用户体验”为中心。基于这个出发点,收集了大量的用户体验类的问题,然而缺乏对业务价值的考量,这些问题找不到带给业务的价值。另外在评估方式上我们选择采用设计专家的启发式评估,让专家代入用户真实使用体验,在测评范畴上也未对业务价值的高低进行筛选。这就不难看出,我们之前难落地的根本原因: 现有指标体系不契合业务价值。

    所以,对于新版评估体系的指标的预期,首当其冲地要将「业务价值」纳入进来, 以「用户体验」和「业务价值」交叉重合的部分作为评估的出发点 。

    与之对应的,我们评估的范围,也需要调整为仅测量 “高价值”部分,这样以来,指标覆盖的范畴就能实现 从“大而全”到“精细化”的转变 。至此,我们也确定了评估指标的设计方向—— 高度契合业务的价值。

    03 指标模型的迭代

    要想设计契合业务价值的指标体系,第一步是找到现有指标模型和业务价值的偏差在哪里?我们通过对业务价值的拆解分析得到三大偏差点。针对偏差点逐一提出指标升级的方向: 契合业务目标、契合体验诉求、>契合优先级。

    1. 契合业务目标 体验评估指标的制定,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利用GSM模型,通过对业务目标的拆解,来推导出能解释目标的关键指标。

    回到设计师日常的设计思路,其实就是从业务的核心目标出发拆解,得到各个场景要达成什么样的设计目标,再拆分用户体验层面的目标有哪些。

    新版QMD也是如此,通过对核心业务目标拆解,各个场景的用户体验设计目标就是评估指标,换句话说:平时我们怎么设计的,QMD就怎么去拆解评估。

    2. 评估指标契合 另一方面,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58同城覆盖的业务类型也千差万别:创新型、平台型、业务型等多种业务方向类型。而不同业务又处于引入期、发展期、成熟期、衰退期等不同的产品生命周期。

    为了得到灵活、能够契合不同业务的指标体系,我们针对 指标构成 和 指标描述 也做了调整。首先是 指标构成 ,以往QMD针对所有的业务采用固定的指标构成。可想而之,很难满足各类业务差异化诉求。而新版的指标构成在原固定指标的基础上,以自选基础指标和自定义指标的组合方式,更加灵活地适配不同的业务。

    如图,58同城某高速发展中的业务,其对于体验的诉求存在差异,剔除了“美观度”“品牌”“共鸣”等指标,但是结合产品特性,增加了“真实性”(即,能感知平台所提供的职位信息及内容真实·可信·有保障)的自定义指标。

    其次是 指标描述 ,同一基础指标,我们也会和业务设计师、产品经理,共同定义指标的描述。不同业务在可控的范围内可以进行不同的描述调整。

    如图,同样的“共鸣”指标,在A业务增加了:价值感相关的个性化描述,在B业务增加了:保障感、时效感相关的个性化描述。使指标释义贴近我们业务的具体情况。

    3. 评估优先级契合 第三,为了满足业务不同场景的重要程度,我们为这套模型引入了指标权重的概念。

    首先根据对业务总指标的影响大小给业务场景赋予权重,然后再通过场景中各指标的重要程度来赋予权重,通过调整场景&指标的权重,就能得到适配各类型业务的灵活指标。

    4. 验证指标设计合理性 反思过去的评估机制,通过「制定指标-实施评估-输出结论」,虽然也能够对产品进行评估,但是缺少了对于指标设计合理性的关注。

    为此在指标模型的设计中,我们也增加了防错的机制,通过观测优化效果,形成「确定指标-实施评估-观测效果-验证指标」的完整闭环,在实践的过程中反复调整,确保了指标设计的合理性。

    04 小结 最后总结一下指标的设计过程:

    首先发现&分析问题,找到“难推动落地”的根本原因——指标设计不契合业务诉求。 针对核心根本问题。我们从“评估目标”、“评估指标”、“指标优先级”三大方面入手,设计出契合业务目标的指标体系。 最后还增加了指标设计的验证机制,来确保指标模型的合理性。至此,QMD3.0,关于指标模型的升级就告一段落。我们发现在构建指标模型的过程中,“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所以一切的出发点就是 以契合业务目标的前提下,找到最适合业务的指标,以持续稳定地评估产品体验 ,进而帮助业务的落地问题。而体验评估机制不仅是切实帮助业务提升体验的工具,更是我们设计团队立足体验管理的重要构成。未来我们也将继续秉承“用户第一”的价值观,持续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产品使用体验。 作者:58UXD

    来源公众号:58UXD(ID:i58UXD),58UXD,全称58同城用户体验设计中心。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58UXD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互联网产品神话消失:疯狂下架,再无爆款

    设计动态 2023-01-16
    对于各互联网大厂而言,2022年注定是难忘的一年,腾讯CEO马化腾、百度CEO李彦宏、字节跳动CEO梁汝波、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刘强东等悉数出来讲话。讲话的内容不仅仅有对过去的反思总结,还有对未来“降本增效”的共识。 “降本增效”已成为2022年互联网行业的真实

    对于互联网大厂而言,2022年是一个不平凡之年,“降本增效”成为了其真实写照。互联网的扩张在2022年出现了停滞,其产品开发受到了限制,但也有新的变化。过去一年,大厂的产品策略,到底有那些新趋势?一起来看看吧。

    对于各互联网大厂而言,2022年注定是难忘的一年,腾讯CEO马化腾、百度CEO李彦宏、字节跳动CEO梁汝波、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刘强东等悉数出来讲话。讲话的内容不仅仅有对过去的反思总结,还有对未来“降本增效”的共识。

    “降本增效”已成为2022年互联网行业的真实写照,不仅有人员的优化,还有着业务端的调整,而作为业务集中对外体现的互联网产品,在2022年的上新数量和创新力度都不及往年。

    Tech星球梳理发现,超级APP工厂字节跳动、腾讯,都在去年下架了不少业务产品,其中,腾讯一年关闭了有超40多个项目,包括16款产品和20余款游戏,字节则是在今年下半年,密集下架或关停了识区、派对岛、可颂等产品。综合看,互联网大厂下架关停的产品共70余款。

    而新产品的上新,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2022年,互联网大厂在国内每月平均推出的新产品不超过4个,共计30余款,各家新产品围绕的赛道聚焦在社交、娱乐、电商和工具等。相比于以前的多元化,去年推出的新产品的目的聚焦在“来钱快”和“补齐生态”两大方面。

    毫无疑问,互联网产品的扩张在2022年出现了停滞,但也有新的变化。回望过去一年,大厂的产品策略,到底有那些新趋势?

    一、非核心和老旧产品下架,新产品缩减 2022年,互联网大厂推出的产品并不多,主要还是因为降本增效带来的影响,有些产品团队就地解散,有些产品团队则是转岗至其他部门。例如,字节关停的社交项目派对岛APP,其项目组成员回归中台原团队。尽管今年下架的产品数量较多,但下架的产品以非核心和老旧的产品为主。如腾讯下架的产品以一些年限超过5年以上的PC端或老旧业务,如QQ空间花藤、QQ个人中心等,阿里则是将友啥等探索性的产品做关停处理,这些产品基本完成了使命。

    从今年上架的新产品看,社交、电商、工具性产品还是主要趋势。社交赛道上,包括字节的密友社交产品多闪,腾讯的QQ频道,网易的音乐社交APP“秒时”,以及抖音的PC聊天应用“抖音聊天”。这些社交产品多以在细分赛道上探索为主,自微信雄踞国内社交后,至今无数的新产品都未能撼动微信的地位,传统的社交不再适合作为探索方向,只能往一些细分赛道进行突破。

    另外,游戏社区也成了社交细分领域发展相对较快的方面,比如百度的游戏社区“咻咻星球”、腾讯多人娱乐互动平台“哔哔叽”,以及阿里的游戏社区“哔哔”等,这也是因为游戏与社交的捆绑度更高,两个属性间能形成互补。

    电商方面,今年的新产品较为多元化,涉及种草、跨境、工具等。特别是种草,种草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内容分享工具,其背后服务的是平台的变现业务,以及消费者的成交转化。

    在去年,有两家大厂在重点做种草产品,一家是阿里,一家是字节。阿里的种草电商产品“态棒”APP,是一款全新且主打年轻人潮流文化的电商社区,拥有话题、社交等功能的社区型产品,通过社区,可有效地形成购物和商品交流的氛围,有利于实现订单交易的转化,这也是阿里在继潮流种草电商社区“友啥”APP后,又一次在种草电商领域进行重要尝试。

    此外,抖音电商也在2022年年中的时候,推出种草社区APP“可颂”,这是一款类似于小红书的产品,抖音电商此举,不单单只是为了补充内容电商,更是希望将兴趣电商通过“可颂”进行充分展示,另外,对于业务已经延伸至电商和本地生活的抖音而言,种草成为了这些业务进行变现的重要工具。

    跨境电商方面,最为活跃的是字节和拼多多,字节在关停快时尚品牌DMONSTUDIO后,再一次探索跨境电商,推出APP “IfYooou”,但相比于拼多多的重要跨境电商产品TEMU,IfYooou并没有获得外界更多的关注。

    拼多多的TEMU在美国上线后,迅速占领了APP STORE的榜首,根据Sensor Tower数据显示,TEMU APP上线不到4个月,在美国市场的安装量已达1080万次,成为11月1日至12月14日期间全美下载量最大的一款产品。而TEMU有望在美国复刻国内的“涨粉”模式。

    工具类的产品也成为2022年的主要产品趋势,涉及到团购、医疗、短视频等。代表性的产品包括腾讯的团购工具“鹅享团”、还有B站的海外版“必剪”——“Viddup”,以及百度推出的“有医笔记”APP,这些产品更多的是为了补全一些未触及到的领域,或完善自家主营业务未做的领域。

    其他赛道,今年大厂推出的新产品并不多,有看点的可能是字节的音乐APP“汽水音乐”,目前月活已突破千万,还在向更高的数据冲击。

    而以往热门的娱乐产品在今年的大厂新产品项目中并不突出,有产品圈人士认为,虽然娱乐产品容易变现,但同样的,娱乐产品会涉及到更加严格的审核,人工成本也会进一步提高。

    二、降低试错成本,产品小程序化 2022年,虽然大厂新推出独立的APP不及往年,但是有一个趋势还是很明显,那就是产品逐渐小程序化,这或许符合大厂提出的“降本增效”的理念,毕竟小程序是减轻项目成本,且能够达成业绩目标的最佳方式。

    Tech星球梳理发现,包括阿里、腾讯、字节、百度、快手、美团、京东等大厂,逐渐将一些业务功能做成C端小程序对外营业,一方面是为了通过小程序获得本平台或第三方平台的流量,另外则是因为小程序产品相比于独立APP的制作和运营成本更低,特别是在试错方面而言,小程序是最优的选择。

    以腾讯为例,去年为数不多的产品中,腾讯将团购工具“鹅享团”、种草工具“企鹅惠买”等产品做成了微信小程序,这两款产品依附于微信生态,通过群聊的分享模式,迅速获得用户。

    与腾讯的这种打法相近的还有美团、京东等,美团基于微信的小程序,基本覆盖美团的主要业务,包括外卖、社区团购、到店团购等,2022年,美团还将医药业务也小程序化,推出了团好药等微信小程序。

    京东在流量平台微信上,于2022年下半年推出了全新的电商项目“东咚团”,其商品的客服、售后全部由京东平台和商家提供,东咚团的选品也全部来自京东,通过社群裂变的模式,获得用户以及增加订单。

    而随着抖音、快手在搭建自家小程序框架的力度不断加大,大厂的一些产品项目也开始向这些新的小程序平台进发。

    去年,包括饿了么、美团、T3出行、爱奇艺等都陆续入驻抖音小程序,而字节自身也将一些产品进行小程序化处理,比如懂车帝、抖音服务工具等。

    爱奇艺的产品运营人员向Tech星球表示,主要还是不愿放弃抖音的流量,另外,抖音的算法技术也能帮助业务更容易地获客,通过抖音可以将自己的内容和服务,推送给最需要的用户,完成订单增长。

    三、社交、电商、工具产品为主流,出海成新趋势 尽管2022年中,大厂的新产品不算太多,但总的产品趋势还是很明显,即减少对新业务的探索,如非必须要试错和探索的产品,大厂会进一步减少投入。但是,对于海外业务会进一步加大投入。据《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2021)》显示,2020年,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稳步增长,但增速继续放缓。国内互联网用户即将见顶,且多个主要市场早已被瓜分,新入场的玩家很难有突破的机会。也就是说,在互联网还未找到新的突破口前,当前各领域趋于饱和,互联网进入大存量市场的博弈中。

    2022年,各家的新业务探索还是以社交、电商、工具产品为主,与前几年还是有些许区别,社交更加强调密友社交,电商和工具类产品则更加聚集在出海,产品出海将成为新的趋势。

    Tech星球根据数据平台DATA.AI和公开信息梳理,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1月到12月,互联网大厂在海外上线的非游戏类产品就有30多款,其中电商和工具产品占有一半多的数量。可见,在国内流量见顶之际,大厂开始通过海外产品寻求新的突破。“支持平台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后,预计2023年会看到互联网大厂在海外推出更多新的产品。

    对于国内市场而言,2023年或许还会延续2022年的行情,新的产品仍聚焦于电商和社交,独立APP的研发会更具目的性,部分业务会更加聚焦于小程序化,产品项目会进一步简化成为各家主APP的功能。

    对于去年推出的新产品,根据公开数据和Tech星球掌握的数据看,在新的一年里,汽水音乐、TEMU或成为各自领域的黑马,而一些冷启动的产品,根据以往的情况看,由于没有跑出成绩,将不得不面临下架关停的风险。

    作者:陈桥辉

    来源公众号:Tech星球(ID:tech618);聚焦互联网前沿科技和新商业。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Tech星球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网约车战火延续:新玩家涌入、老玩家筑墙、奔向智能化

    设计动态 2023-01-16
    网约车战场,战火依然烧着。 就在去年12月,抖音突然被曝即将入局网约车赛道。按照当时媒体曝光消息来看,抖音将开放交通出行服务的平台服务商入驻资格,试通过聚合模式来构建自己的出行业务。 对于这一消息,虽然有知情人士很快做出辟谣,表示“抖音没有做打车平台的计划”,

    不少互联网大厂们都盯上了网约车赛道,比如去年腾讯便在微信“服务”页面测试了出行打车服务。那么在这一赛道中,新玩家和老玩家们都拿出了什么样的应对姿态?网约车行业又可能出现怎样的新趋势?不如一起来看看作者的解读。

    网约车战场,战火依然烧着。

    就在去年12月,抖音突然被曝即将入局网约车赛道。 按照当时媒体曝光消息来看,抖音将开放交通出行服务的平台服务商入驻资格,试通过聚合模式来构建自己的出行业务。

    对于这一消息,虽然有知情人士很快做出辟谣,表示“抖音没有做打车平台的计划”, 但据连线出行了解,目前抖音APP中已有T3出行、嘀嗒等多家第三方平台入驻其中,通过抖音小程序就可进入这些平台的打车页面。

    在去年盯上网约车赛道的,还有华为和腾讯。 前者在去年7月面向部分消费者,开始众测一款名为“Pelal出行”的出行APP,据连线出行获悉,华为这一出行服务是基于花瓣地图,采用聚合模式来运营。

    Petal出行应用介绍页面

    几乎同一时间,腾讯也在微信“服务”页面中测试全新的出行打车服务,通过在“交通出行”标签中加入“出行服务”入口,来实现亲自下场入局网约车的目的,在运营模式上其采用了与华为一样的聚合模式,通过接入第三方出行服务商来形成自身的运力。

    面对抖音、华为和腾讯等跨界新玩家的强势入侵,曹操出行、享道出行等网约车老玩家,也开始通过“筑墙”来防御。

    融资和IPO上市,已成为这些老玩家去年的主要关键词。比如曹操出行、如祺出行和享道出行在去年均被曝出会在今年赴港上市的消息。冲击资本市场的同时,这些老玩家也在通过融资来充实自身的“钱包”。

    除此之外,各家网约车品牌也在去年进一步完善自身的服务和产品。 曹操出行在去年4月,联合睿蓝汽车推出了定制款车型;此外,T3出行和如祺出行同样有着相似的动作。

    新玩家加速入局、老玩家筑墙防守的现象背后,其实显露着这些玩家的共同目的—— 想要在智能化为关键词的网约车“下半场”占据一定的优势地位,以便实现各自更大的目标。

    以华为、腾讯等新玩家为例,通过入局网约车市场,拿到布局Robotaxi业务的机会,以便完善自身在自动驾驶和本地生活等领域的业务版图;而对于曹操出行、享道出行等老玩家,通过稳固在网约车赛道上的地位,进而增加自身在Robotaxi领域的优势,依靠在路测数据上的积累,加速自身在自动驾驶技术的迭代。

    如今,伴随着公众出行的热情复苏,网约车的下半场大概率会更热闹,面对这样的趋势,新老玩家们纷纷摩拳擦掌,准备争夺更多蛋糕。

    一、新老玩家齐聚,战场硝烟弥漫 “真没想到,在抖音上可以打车了。”

    经常刷抖音短视频的用户孙佳告诉连线出行,她听说抖音有打车功能后,就好奇在抖音上搜索,发现T3出行、嘀嗒顺风车等网约车平台均在抖音上开通了小程序,打开这些小程序就可以看到熟悉的打车页面。

    对此,连线出行进行了验证,如果只在抖音APP的搜索界面以“T3出行”为关键词搜索,只能显示该平台的官方账号,在账号中没有打车界面。 而孙佳提到的打车页面,需要在抖音小程序界面搜索“T3出行”,才可以看到相关小程序及打车页面。

    如果以“T3出行”作为关键词搜索,可以看到反馈结果除了T3打车小程序之外,还有十几个以出行为名称的小程序;而以“顺风车”为关键词搜索,也能看到结果包括嘀嗒顺风车、一嗨顺风车等5个出行相关小程序。

    抖音小程序打车品牌页面

    从运营模式来看,抖音虽然采用了聚合模式来做打车业务,但与高德等平台不同的是, 当在T3打车抖音小程序上输入起点和终点后,并不会直接引导到司机接单页面,而是会出现“已提交用车的需求,等待司机联系”的提示;在嘀嗒顺风车小程序上进行打车后,也需要用户等待司机联系。

    相比于抖音在去年底才入局网约车赛道,华为和腾讯则更早就已大步跑入这一赛道。

    去年7月,据相关媒体报道,华为在其诸多终端上推出了“Petal出行”的打车应用,邀请华为一些用户参与众测。据连线出行获悉,这一应用是基于华为旗下花瓣地图打造,在运营模式上采用了聚合模式。

    通过对Petal出行的试用,连线出行看到其打车界面与高德打车等软件并无太大区别, T3出行、阳光出行、首汽约车和神舟专车四个第三方品牌在去年9月已完成入驻,在叫车程序上也与主流打车软件相似, 连线出行曾在《体验完Petal出行后,我们看到它的优缺点和华为更大的野心》一文中对Petal出行的功能进行过详细描述。

    截至去年底,Petal出行服务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和成都等城市。按照华为官方对连线出行介绍,这一打车服务未来还会覆盖更多的城市。

    华为入局网约车赛道的同月,腾讯也在这条赛道上投下一枚棋子。 不同于腾讯此前在广东地区与如祺出行合作,当月腾讯亲自下场来做打车业务。具体来看,腾讯当时在微信APP的服务页面增加了“出行服务”入口。

    当点开这一入口,弹出了一个与高德等平台相似的打车页面,在输入起点和终点后,出现了选择第三方打车品牌的界面,与此同时也标注了各自的价格,由此可见腾讯的打车业务也采用了与高德类似的聚合模式。

    据连线出行查看,可以发现腾讯打车页面已有阳光出行、T3打车、美团打车、曹操出行和嘀嗒出行等十多个品牌,供消费者选择的品牌并不比高德打车少太多。

    “抖音、华为选择聚合模式来做打车,是比较正确的事情,因为这一模式的特点就是轻资产,可以帮助平台更快地实现运力和业务落地。” 网约车行业资深专家周明对连线出行表示。

    就在这些新玩家攻城略地的同时,网约车赛道上的老玩家们也继续为自身“筑墙。”

    去年4月底,如祺出行宣布完成了一笔价值超10亿元的A轮融资,该轮融资由广汽集团领投,小马智行、文远知行、SPARX、岭南商旅集团、工控资本等机构参投。这笔融资也是其继2021年年底进行一轮融资后的新一轮资金进账。

    如祺出行A轮融资详情,截图自企查查

    紧接着,享道出行在去年8月中旬也宣布完成超10亿元的B轮融资,经过这轮融资后其投后估值也达到了10亿美元,跻身行业“独角兽”。 这两笔融资,也成为了去年网约车行业的最大融资事件。

    除了通过融资来充实自身钱包之外,一些网约车平台也尝试冲击资本市场来获取更多的融资机会。 这其中就包括如祺出行和享道出行,前者在去年底宣布自身正在按计划推进IPO相关准备工作;后者也在去年8月宣布会适时启动IPO进程。

    对于IPO上市,同为网约车平台的曹操出行同样有自己的计划。同在去年8月,曹操出行被媒体曝出考虑最快在今年申请赴港上市,而且在上市之前考虑进行Pre-IPO融资。

    而到去年底,曹操出行再度被曝出正与农银国际、美国银行(BOA)和华泰国际就首次公开募股进行合作,希望最早于明年4月提交初步招股说明书。针对这一系列的传闻,曹操出行相关负责人对连线出行表示“不予置评”。

    充实资金储备的同时,网约车老玩家们还在进一步完善自身的产品和服务。

    去年4月,在曹操出行N战略落地暨产品升级发布会,会上其宣布与睿蓝汽车合作研发了枫叶80V与枫叶60S两款换电定制车型,“定制车成本更低,维护费用更便宜,更符合网约车的要求,减轻了司机负担。”曹操出行CEO龚昕这样认为。

    除了曹操出行之外,T3出行、如祺出行等网约车平台在这两年也被媒体曝出有相似的定制车计划。

    由此来看,去年的网约车赛道上,一边是抖音、华为和腾讯等新玩家的强势入局,另一边曹操出行、享道出行等老玩家通过补充资金和完善产品,来做出防守,一时间整个赛道硝烟四起。

    二、入局红海,各有目的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网约车行业已进入到存量时代。

    回望网约车行业发展,2017年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期,到2019年整体市场交易规模达到了3460亿元。但突然出现的疫情让这一增长没能延续下去,据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统计,2020年这一数字仅为3114亿元。

    从2021年开始国内疫情逐渐得到控制,网约车市场交易规模虽有复苏,但整体增速却开始放缓。 2021年网约车交易规模为3581亿元,同比增长14.5%;而在2020前这一行业市场规模的同比增幅都会达到20%以上。

    这样的现象同样发生在需求端。 按照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6月我国网约车用户规模达4.05万人,虽然同比增长了2.16%。但2021年同期的同比增幅则高达16.58%。

    2021年6月与2022年同期中国网约车用户规模和同比变化,数据来源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连线出行制图

    会出现这样的表现也很正常。因为网约车行业自2010年发展起来后,经历了前期的野蛮生长后,目前这一行业已形成了“一超多强”稳定格局,以至于在业内看来网约车行业格局现阶段不会发生太大变化。

    即便面对这样的存量竞争格局,可以看到华为、腾讯和抖音等新玩家依然选择入局,而曹操出行、享道出行等老玩家则尽力想要防守住自己手中的蛋糕。

    这些玩家会在网约车赛道上布局,其实是为了实现它们各自不同的目的。

    以华为为例。自2021年4月,极狐阿尔法S HI版车型和赛力斯华为智选SF5在上海车展亮相后,华为正式入局新能源造车领域。这之后,华为虽然一直重复强调“自己不造车”,但与车企合作造车也在一直进行着,比如去年华为发布了AITO品牌和问界系列车型。

    在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翔看来, 基于华为目前在造车领域的重投入,它之后会自己下场造车还是有很大可能性的。假若之后造车,加上提前布局的网约车业务,华为就可以实现在出行领域更多的布局,甚至可以把自家的车辆放到网约车平台上销售,以便促进更多的销量。

    如果说华为做网约车是为了补足造车到卖车的商业版图,那么腾讯和抖音入局或许是为了扩展自身的生态能力。

    腾讯出行负责人郑东阳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腾讯做聚合出行平台,并非看中流量变现,而是希望提高微信生态里的出行体验,并借此获得和网约车以及汽车厂商合作的机会,中长期会有更多车主服务、智能座舱和云计算等机遇。

    这样的机会,同样摆在抖音面前。 抖音自2016年正式上线以来,目前已成为坐拥日活6亿的短视频平台,同时还在把自身的商业版图扩展至如电商、本地生活、医药、支付和外卖等多个本地生活行业。随着抖音把触手伸向出行领域,或许会进一步完善其在本地生活领域的能力。

    与华为、抖音等玩家新玩家相似的是,曹操出行、享道出行等老玩家也想完善自身在出行领域的版图。

    以曹操出行、享道出行为例,这些网约车平台的身后其实站着吉利和上汽这样的车企,从而就可以看到一个现象——这些网约车平台上运营的车辆,基本都是相对应车企旗下的车型产品。

    通过这一布局,不仅能缓解车企在车市竞争激烈所带来的库存压力,同时也能让车企基于车辆生产和销售主营业务本身,向更加广阔的出行领域发力。

    更为重要的是,随着人们出行热情的恢复,在业内看来整个网约车行业也会在未来获得一定的增长。

    “随着疫情防控的放开,可以明显感知到愿意打车的乘客越来越多,每天的流水也随之变多了。”一位网约车司机这样对连线出行说道。行业蛋糕有变大的可能,网约车平台们自然不会放过这样获得更多增长的机会。

    如今,随着新老玩家已经站在网约车的下半场中,而在它们面前也摆着一个更大的机会。

    三、网约车行业的新趋势:奔向智能化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自动驾驶的风潮愈演愈烈。

    除了特斯拉、“蔚小理”等新能源车企纷纷把自动驾驶技术作为主要的研发攻关阵地之外,以百度、文远知行为代表的自动驾驶企业们,也纷纷推出了Robotaxi为主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来积累路测数据,以便帮助它们各自的自动驾驶技术实现快速迭代。

    当越来越多的Robotaxi车辆出现在公众视线中,再加上这一业务与网约车有着相似的叫车和服务流程, 由此网约车赛道越来越被业内公认为是Robotaxi技术迭代和商业化落地的最佳场景。

    更为重要的是,Robotaxi也可能成为破解网约车难盈利的一个解法。

    网约车平台之所以难盈利,司机端的补贴成本压力占据大头。根据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统计数据可知,2018年美团网约车司机相关成本支出也高达44.63亿元。 而随着Robotaxi进入网约车行业,尤其是无安全员的Robotaxi落地后,将大幅降低这些网约车平台的运营成本。

    根据通用汽车的研究,到2025年通过Robotaxi可将当前3美元/英里的共享出行成本大幅削减至1美元/英里,由此通过规模化运营摊薄成本,帮助网约车平台获得更多利润。

    对于这一机会,曹操出行和享道出行等网约车老玩家率先感知到,并很快探索。

    2021年,上汽集团宣布基于享道出行业务,推出享道Robotaxi,并于上海嘉定正式上线。

    再到去年8月,曹操出行宣布与吉利汽车创新研究院智能驾驶中心正式启动Robotaxi合作项目,并与小马智行合作计划以Robotaxi业务为核心,打造开放式的商业智驾出行平台。 按照曹操出行相关负责人向连线出行透露,旗下Robotaxi车队首先会在苏州高铁新城落地运营。

    与此同时,如祺出行也宣布牵手文远知行、小马智行等自动驾驶公司,推进Robotaxi车辆的投放和示范运营落地;享道出行和T3出行同样也透露,与Momenta、智行者和轻舟智航等自动驾驶公司联合打造Robotaxi产品。

    “曹操出行、享道出行等网约车平台做Robotaxi,其本质的目的也是想在网约车领域占据先发优势,与此同时通过布局Robotaxi车辆,来积累路测数据,帮助自身在智能化和自动驾驶等方面的能力实现增长。” 周明这样解释道。

    对于已经踏上网约车赛道的华为、腾讯等网约车新玩家,老玩家们遇到的问题它们同样也会经历,因此这些新玩家同样不会放弃发展Robotaxi的机会。

    “对于华为来说,做网约车业务自然也会有做Robotaxi的考虑,毕竟通过Robotaxi业务的落地,可以得到更多自动驾驶路测数据,来帮助自身智驾相关的研发和算法进行迭代。” 张翔这样对连线出行表示。

    Robotaxi虽然已成为网约车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但这一业务想要真正落地也存在着一些挑战。

    首当其冲的就是技术方面。虽然目前在运营的所有Robotaxi都被打着L4级别自动驾驶的噱头,但在小马智行联合创始人及首席技术官楼天城看来,Robotaxi还尚未达到L4产品级应用。

    在他看来, 这其中的难点就是安全性、复杂场景、复杂天气车辆的深度集成对于技术的要求。此外,要实现真正的应用落地,除了“让汽车变聪明之外”,还需要更多技术的辅助。

    排在技术后面的,就是运营成本问题。Robotaxi本身就是一个“重投入、重运营”的生意,因为各家企业除了对于车队车辆的维护之外,还需要花成本来为车辆搭载的包括激光雷达在内各种传感硬件进行日常维护。

    除了技术和成本之外,法律法规同样是这些网约车平台需要迈过的一道坎。

    目前,各国虽然都在自动驾驶的法律法规上积极探索,并且在各自国内划定了许多自动驾驶落地的示范区,而这其中国内深圳在去年落地了《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对于L3级别的自动驾驶汽车合法上路做了相关规定。

    但不可否认,对于L4自动驾驶车辆事故后责任划分等方面,全球范围内还未正式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文件,连线出行曾在《马斯克再立Flag、百度取消主驾安全员,谁能率先实现完全自动驾驶?》一文中对此进行了详细诠释。

    这就意味着,Robotaxi要帮助网约车平台获得更多收入,就必须迈过技术限制、成本压力和法律法规这“三座大山”。

    网约车市场战火不眠,这是一门诱人但并不好做的生意,进入下半场后,比拼的不再是简单的价格战打法,而是考验玩家们的综合实力。今年,这个赛道挤满了选手,更热闹的同时,也意味着更激烈的竞争,新老玩家都需要为此做好准备。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周明为化名。)

    作者:周雄飞

    来源公众号:连线出行(ID:lianxianchuxing),深度解析出行领域的变化。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连线出行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东方甄选的“保质期”还有多久?

    设计动态 2023-01-16
    2021年7月,“双减”政策的落地,也让国内各类教培机构跌落到谷底。 为了“活下去”,曾经的教培龙头新东方在当年12月28号在微信公众号发文称,当晚8点将推出直播带货新平台“东方甄选”。 但在去年上半年,东方甄选一直默默无闻,直到去年6月才彻底出圈走红。此后的

    随着新东方转型横空出世的东方甄选,在2022年成为人们眼中的直播电商黑马,半年过去,除了快速涌来的流量,东方甄选有了怎样的新变化?新的问题如流量过度集中、层出不穷的发展隐患、深陷两难的代工模式又将怎样影响它的发展?看完这篇文章,希望能给关注直播电商的你带来启发。

    2021年7月,“双减”政策的落地,也让国内各类教培机构跌落到谷底。

    为了“活下去”,曾经的教培龙头新东方在当年12月28号在微信公众号发文称,当晚8点将推出直播带货新平台“东方甄选”。

    但在去年上半年,东方甄选一直默默无闻,直到去年6月才彻底出圈走红。此后的半年时间里,东方甄选先后设立东方甄选、东方甄选之图书、东方甄选自营产品、东方甄选美丽生活、东方甄选将进酒、东方甄选看世界6大直播间,分别聚焦不同品类。截止到去年12月31日,东方甄选全矩阵粉丝量突破3700万。

    数据来源:公开信息整理

    而从带货数据来看,去年6-12月东方甄选日均GMV 2416.1万元,12月日均GMV则上涨到3000万,而东方甄选所有账号累计带货GMV则为59.37亿元。

    数据来源:蝉妈妈

    东方甄选的火热也直接拉动了二级市场的预期,新东方在线股价在2021年12月28日港股收盘价为7.21港元/股。但到去年12月28日,其股价攀升到52.65港元/股,一年上涨约630%。

    图源:雪球

    而为了完成全面转型,在2023年1月5日,新东方旗下的新东方在线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建议将本公司英文名称由Koolearn Technology Holding Limited更改为East Buy Holding Limited及将本公司双重外文名称由新东方在线科技控股有限公司更改为东方甄选控股有限公司。

    图源:新东方在线公告

    事实上,东方甄选之所以能成为去年直播带货的“黑马”,说到底还是依靠直播内容的创新。业内曾用3331法则来形容东方甄选直播间的带货主播:即30%讲产品知识;30%讲相关百科;30%谈人生观、价值观,聊未来、谈梦想、说情怀;10%出金句。而这种直播内容不仅仅能形成粉丝粘性,进而提高粉丝在直播间的停留时长以及商品的销售额和复购率。更为重要的是,对于抖音平台而言,也需要东方甄选这条“鲶鱼”对其他“买买买”“送福利”的直播间形成冲击,进而让平台的直播内容更加多元化,这也是为何此前抖音会对东方甄选提供流量扶持的原因。

    但正如硬币有两面性一样,在东方甄选高歌猛进的这半年多时间里,其面临的问题也正不断袭来。

    一、主播团队流失风险 东方甄选相对于其他直播间的优势之一就是这些充满特点的主播,但这种优势也让东方甄选面临着团队稳定性风险。

    目前东方甄选的主播除有刚刚破圈时的董宇辉、YoYo、七七、顿顿等外,后续也相继引入天权、鹏鹏、中灿等主播,截至去年底已扩充至20余人。

    但从目前来看,东方甄选的流量还是过度集中在董宇辉一人身上。以主播个人抖音粉丝来看,即使和董宇辉同一时期出圈的明明、顿顿、YoYo,其粉丝总量都不及董宇辉,更别提后续所引入的新主播。

    图源:公开信息整理

    而且复盘2022年8-12月份东方甄选直播间的数据也不难看出,董宇辉对于东方甄选的观看次数、GMV的提升均有明显的带动作用。以去年12月为例,有董宇辉直播日观看人次均值、转粉率、GMV分别为1291万、0.19%、2925万。

    图源:海通国际证券

    事实上,不仅仅是东方甄选这个账号存在对单一主播过度依赖的问题,另一账号东方甄选美丽生活对顿顿的依赖性也很高。作为美丽生活常驻主播,顿顿直接带来日均约100万GMV的流量增量。

    来自北京某公司的总经理张向阳却告诉价值星球,对于任何一家公司而言,不管其规模大小,都不能将资源过度集中在某一个员工身上,因为人是最不能掌控的因素。比如说,此前自己公司70%的客户都被掌握在某一个业务经理身上,但该业务经理在离职后却将这些客户全部带走,这给公司的发展带来不小的打击。

    如张向阳所说,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因头部主播“塌房”以及主播自身原因停播的消息频出,这给主播背后的机构带来无法估量的经济损失。

    比如,此前相关媒体曾报道,李佳琦直播一分钟卖货可达到300万。但在去年6月份时,李佳琦团队以“后台技术故障”为由仓促停播并缺席当年的618后,可想而知其背后的公司美ONE承担了巨大的损失。

    而对于东方甄选来说,虽然此前俞敏洪给到董宇辉1%的股权作为激励,但未来董宇辉是否会因其他原因而从东方甄选离职,谁也无法给出一个准确答案。

    倘若双方合作关系破裂,东方甄选可能面临着新老主播“青黄不接”的情况。因为东方甄选直播间相对于其他直播间而言,对主播的综合能力要求更高,短期内很难能找到下一个“董宇辉”,这也是为何此前新东方会开出月薪5万招聘双语主播的原因所在。

    而对于新主播而言,其自身的带货能力到底有多强,粉丝和商家的接受能力又有多少,他们又能否承担起东方甄选的大旗,这些均充满了未知数。

    从单靠董宇辉“一棵大树好乘凉”到“万紫千红春满园”,东方甄选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即使董宇辉一直就职于东方甄选,接下来也面临着一个更为现实的问题,这就是随着后续东方甄选自营商品和非自营商品持续增多,以及在一些大型直播活动中需要快速过品以提高销售额,董宇辉势必要调整“诗和远方”的带货方式,压缩聊天和分享的时间、增加介绍卖点的时间。但这种带货方式和其他带货主播并无分别,粉丝是否能接受以及是否会脱粉,都是挑战。

    其实不仅是董宇辉,类似于顿顿、YOYO等主播也面临着这种情况。因为这种带货方式下,和他们所打造的个人标签本质上是不相符的。一组值得关注的数据就是,东方甄选从去年6月份出圈后,当时的观看人数曾一度突破6000万人,但此后的数据就一直波动下滑。

    数据来源:蝉妈妈

    因此对于东方甄选而言,在主播“个人标签”已经形成的基础上,如何创新出更多的直播带货方式,进而保持业绩的高增长,是团队不得不深入思考的问题。

    二、平台依赖风险 事实上,对于东方甄选而言,其风险不仅仅来源于“人”,其自身的发展策略以及对平台的依赖也存在着风险。

    从发展策略来看,东方甄选定位为助农和文化传播,其主号主要经营食品饮料和生鲜蔬果。助农的理想很丰满,但电商生鲜所要面对的种种问题却很骨感。以东方甄选自营车厘子为例,虽然该款车厘子销售量已超10万单,但却充斥大量消费者的差评。

    图源:东方甄选抖音店铺

    在生鲜供应链领域有多年经验的杜伟明告诉价值星球,东方甄选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不同品类的生鲜在发货环节需考虑的因素有很多。以常见的蒜薹为例,北方新鲜蒜薹上市的时间一般在4月中下旬。但此时国内的南北方温度差别很大,而为了保持蒜薹的新鲜度,其在发货前则必须要进行打冷。但打冷多久,打冷时温度控制多少,极其考验供应商的经验。另一方面,即使同一品类的生鲜,在上市初期、中期、后期其口感的表现也有所不同。

    以橙子为例,其上市初期口感偏酸,甜度较差,中期时口感相对较佳,后期时甜度会有所下滑。这就需要供应商必须要有足够的经验来把控生鲜产品的上架和下架时间,否则很容易出现商品虽爆单但供应商在产地无法收到质量、口感相对较好的货,进而导致无法发货或差评偏多的风险。

    对于东方甄选而言,目前其生鲜产品主要由供应商代为发货。但问题的关键点是,东方甄选内部人员此前以培训老师为主,他们在生鲜产品的选品、品控上经验本身就不足。

    而供应商需要把控从收货到工人打包再到发货的多个环节,万一出现纰漏就会影响到商品的外观和口感。而收到货的消费者大多会把不满意归罪于东方甄选,进一步影响消费者对东方甄选的好感。

    除了对供应链的依赖,东方甄选还过度依赖主号。从去年6-12月东方甄选各直播间营收占比来看,主号东方甄选依然是GMV的大头。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或和部分直播账号开播时间过短有关,但有些过于垂直的账号注定难以形成较高的GMV。

    数据来源:蝉妈妈

    以东方甄选之图书账号为例,该账号主要售卖各类图书以及音像产品。但不可否认的一个现实是,在互联网浪潮影响下纸质书的大行情整体下行。据《2020-2021中国实体书店产业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大约有1573家实体书店关门。其中,“网红书店鼻祖”诚品书店关闭了位于深圳的门店,更是成为行业的标志性事件。而如今还在苦苦经营的书店主要还是以国营新华书店为主。

    固然,东方甄选之图书能够依靠主播的力量短期之内带动图书销量的提高,但毕竟客群有限,而这也注定东方甄选之图书账号GMV的增长天花板会提前到来。

    同时,东方甄选还十分依赖合作平台——抖音。目前抖音平台仍是东方甄选出货量的大头,为降低这一依赖,东方甄选先后在京东、天猫、微信小程序上新增不同的店铺。但坦白来说,目前这些渠道还尚未形成气候。

    以东方甄选南美大虾为例,其在抖音和京东的商品评价分别为10.3万和1000+。评论数量差异较大的背后,也能说明其销量的差距。

    左:东方甄选抖音店铺;右:东方甄选京东店铺

    然而,这种对抖音的过度依赖也给东方甄选的后续发展埋下了隐患。一方面,基于抖音的算法推荐,平台从不缺现象级直播间。比如,2021年下半年的张同学、2022年上半年的刘畊宏等等。而在去年12月时,张兰直播间的风头更是一度碾压东方甄选。那么,若是未来抖音重点扶持其他直播间,东方甄选可能会面临着用户大量流失的风险。

    图源:抖音

    另一方面,直播带货能打动消费者的本质是性价比,而如今的抖音似乎有意将自己打造成为下一个“拼多多”。比如说,新上线的“去看看相似商品”功能,实则就是让消费者去比价。但东方甄选多款商品价格比同行都高出很多,一番比价后,消费者很可能跳出直播间下单。那么,未来东方甄选还能保持GMV的高增速吗?

    三、6元玉米的风险 去年6元一根的玉米,再次将东方甄选及其背后的代工工厂东北农嫂双双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虽说东方甄选目前已下架这一产品,此事件也得以平息。但在这一事件的背后,也隐藏着东方甄选自营产品为代工的风险。

    多年观察食品行业的胡帅亮告诉价值星球,由于目前东方甄选并没有拿到食品生产许可证,并且其团队也没有完整的食品研发经验。再加上自建食品工厂涉及前期拿地、中期厂房建设、后期供应链整合、人员管理等环节,不仅占用企业的大量资金,而且自己做起来也实在太重。

    因此,东方甄选自营商品选择代工模式也的确符合现阶段发展策略。以东方甄选黄油鸡蛋卷为例,该款产品的代工厂就为韶关新盟食品有限公司。

    图源:东方甄选抖音店铺

    但在代工模式下,不可避免的就会产生产品质量问题。以此前走代工模式的三只松鼠为例,目前在黑猫投诉、各大电商平台上,以及多地政府职能部门公布的食品安全超标名单中,均存在着对三只松鼠产品质量的争议。而对于东方甄选而言,生鲜质量已经很难把控,若是后续再曝出食品饮料也有质量问题,那么其在消费者心中的品牌信任度将大打折扣。胡帅亮接着表示,产品质量问题只是代工所产生问题的冰山一角,其背后的问题远不止于此。一方面是库存问题,由于食品企业为其他品牌代工,需要从包材、食品配方、食品标签等多维度进行调整。因此,很多食品企业在为品牌方代工时,对单次代工的数量都有着很高的要求。而对于为品牌方代工的食品工厂来说,不管品牌方销量如何,食品工厂都不会进行二次回收,以免产生不必要的风险。

    而从目前情况来看,东方甄选并不是每次都能把自营产品打造成爆品,部分自营产品的销量也相对一般,这就意味东方甄选接下来要面临着不小的库存压力,后续极其考验团队食品品类的运营能力。

    图源:东方甄选抖音店铺

    另一方面是代工厂提价,蚕食企业利润。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食品原料以及添加剂价格一直在上涨。以三氯蔗糖为例,去年8月11日,三氯蔗糖市场价格从之前的20.5万元/吨上涨至22.5万元/吨,单日涨幅9.75%。随后两天价格持续攀升,13日三氯蔗糖市场价格在24.5万元/吨附近,三天时间,涨幅接近20%。而这些上涨的成本最终必然会传递到品牌方身上。对于此时的东方甄选而言,面对供应商提价,若是不涨价的话自身的毛利率可能大幅度下降。若是涨价,在本身价格已经相对较高的基础上也必然会劝退部分消费者,影响产品的销量,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四、总结 眼下舆论场虽然火热,东方甄选和一众主播仍在聚光灯下, 但“花无百日红”。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当董宇辉成功拉高了新东方在线股价后,股东却选择“出逃”。去年6月东方甄选最火爆时,腾讯控股于6月15日至16日出售了新东方在线7460万股,持股比例从9.04%降至1.58%。6月15日-16日,摩根士丹利累计减持7200.34万股,套现16.34亿港元。6月17日,摩根大通、花旗银行分别减持1545.04万股、628.94万股,分别套现3.86亿、1.57亿港元。

    都说“资本嗜血无情”,这一点在这次“高位套现”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热潮终将退去,而在这之前,东方甄选和董宇辉都需要思考“情怀带货”与“野性消费”能持续多久。还要提防如雨后春笋般崛起的模仿者和“后浪”,因为资本随时有可能见异思迁。

    中信证券研报中明确指出,看好东方甄选成为抖音头部直播间,但同时存在以下风险:首先,短期因业务出现拐点,股价自底部上涨较多,存在回落风险,尚需时间以证明稳定性。其次,公司在供应链管理能力方面尚需积累和验证,直播电商业务流量下滑或流量成本上升,以及产品质量或品控问题导致的声誉风险。最后,该公司存在主播团队流失,培训业务招生不及预期风险等。

    作者:归去来;编辑:唐飞

    来源公众号:价值星球Planet(ID:ValuePlanet),发现公司价值,讲述资本故事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价值星球Planet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被忽视的社区小店,潜藏着多少未知能量?

    设计动态 2023-01-16
    罗振宇开年演讲,「附近」成为关键词。他提到了人类学家项飙的观点:「附近正在消失」。但同时,「附近也有星辰大海」。 附近是一种宝贵资源。它意味着我们普通人内心的可靠性,还是商业语境中最稳定的能量来源。 但是过去,远近的概念被模糊了。 罗振宇说,「为了追求远方的风

    消费者们对“附近”的需求并不曾消失,而这其中便隐藏着一定的增长空间,相较于线下本地零售的繁荣,线上空间则还有待进一步开发。那么,可以如何解读本地商业、本地零售、即时零售等概念的“膨胀”可能?不如来看看作者的解读。

    罗振宇开年演讲,「附近」成为关键词。他提到了人类学家项飙的观点:「附近正在消失」。但同时,「附近也有星辰大海」。

    附近是一种宝贵资源。它意味着我们普通人内心的可靠性,还是商业语境中最稳定的能量来源。

    但是过去,远近的概念被模糊了。

    罗振宇说,「为了追求远方的风景,我们越来越不关心和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小世界。」那些遭遇增长瓶颈的企业,注意力总是关注更广泛市场的数字曲线。

    哲学家陈嘉映也有类似的观察,「我们现在有点远近不分,好像发生在纽约的事,就像发生在家门口一样,分不清哪些事跟我们切身相关。」他提醒年轻人,应该把我们关切的重新组织一下,重新确立能够感知和接触的世界。

    某种程度上,是互联网让物理空间的障碍感消失,而这曾是所有人引以为傲的。不论是电商交易还是社交网络,以及娱乐系统的构建,超越空间意味着效率。用户如此,企业也是如此。

    附近消失,我们对附近的需求却从未消失,只是过去没有被很好的满足。

    社区便利店,夫妻老婆店,餐饮小吃店等蚂蚁雄兵式的存在,反而懂得从附近汲取营养,竟然成为本地零售商业复苏和生长的力量,也重新激活了这片容易被忽视的价值地。

    一、附近是放大器 微信发现页面有十多个功能,朋友圈、视频号、购物等,其实早期曾给微信带来一定互动量和活跃度的,是「附近的人」,现在简化为「附近」。

    很多人以为附近是陌生人社交的利器,其实最早使用这个功能的是国民级应用微信。那是移动社交萌动时期,一切透着新鲜感。外界猜疑,微信是在利用「附近的人」推动交友。

    张小龙在内部分享时说,「这里存在一个很大的误解,觉得我们做的事情很功利、很流氓,其实我们是很文艺的人。

    他解释,就是想单纯地做一个「附近的人」,因为人总是天生对周围的环境感兴趣,「我周围到底有哪些人」?这是一种好奇心。既然这是从古至今的人性,他认为在移动产品里,也天然应该有这样一个功能——可以看到周围的人。

    而且附近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与人连接的工具,如果你要看别人,就要被附近的人看到。人人都是贡献者,人人也是获益者。一个小小的附近开启,就能构成一张庞大的社交网络。

    除了社交,人类最基本的需求还有消费。那些真正有影响力的商业版图,也是从发现「附近」的价值开始的。

    我们熟知的7-11便利店,给用户提供便利,就是他们的最终目标。什么是便利?那就是你在家附近可以搞定大部分事情。

    比如水电煤等服务缴费,这就是7-11的首创,楼下就能解决你的需求。再比如,因为在意食品新鲜,很多年轻人和上班族把邻近的7-11视为「自家的另一个冰箱」。

    更激进的是,在移动支付不怎么发达的上个世纪90年代,7-11为了让用户不必大老远跑银行提现,决定在店里设置自动取款机。为此他们排除万难,顶着金融政策的压力,自己创办了一家银行。

    铃木敏文深刻洞察用户对便利的追求——人这种生物,只要享受过一次便利,就会有更进一步的期待。

    早期他反对广撒网式的开店,而是要求密集选址。不追求广度,而是密度,7-11像八抓鱼一样,牢牢锁住一定区域的服务半径,保证安全可靠配送网络的基础,更是与消费者建立信任的机制。

    可以肯定,附近的消失不是因为用户对附近的需求消失了,而是被隐藏起来了。

    就零售而言,电商形成一个线上超级大卖场,尤其在服饰、数码、家电等品类领域,高度集中的需求和供给,也能形成一定的价格优势,导致「附近」被弱化,甚至消失。

    电商也不可避免地暴露出很大的弊端,用户不能「所见即所得」,更不能「即需即买,即买即用」。一站式体验的价值感也在降低。尤其疫情之后,用户越来越追求一种确定性和便利性,这些都要向本地商业要答案。

    二、激活本地 过去几年,本地商业呈现一个集体趋势,从「下网捞鱼」变为「培育种植」,从商场大卖场式的海泳,变为建设根基的社区经营。

    拿餐饮来说,西贝莜面村、呷哺呷哺、紫光园等品牌餐饮都在积极布局社区店。

    一个大背景是,商场的流量红利在消失,周末两天流量波峰,日常平淡,却要维持高昂的租金。此外商场品牌内卷竞争激烈,大悦城里走一圈,几乎每半年就有一批品牌消失,你甚至都忘记那个角落曾经是什么品牌。

    社区不然,用户的生活圈稳定,而且是离他们最近的地方,复购率高,抗风险能力强,适合小吃、快餐等刚需餐饮,甚至可以全时段运营。

    罗振宇所说的南城香就是最好的例证,一份租金,服务附近,一天卖五顿饭。北京140家店,单店日均流水3万元,是全国快餐店平均水平的5倍。

    所以,社区店也成为疫情后率先复苏的有生力量,为本地商业的重启释放了积极信号。

    尤其是那些苦恼于价值感降低的大卖场,他们眼睁睁看着用户的即时性生活需求占比在加大。比如大家聚在一起看球,气氛到位,搞点啤酒,半小时送达的必须是附近的社区店或前置仓。这样的需求在夏天尤其明显。

    然而,用户去一次大卖场的时间成本就很高,商品同质化又严重,一站式购物的口号很难激发年轻人的热情。社区商业的黏性、灵敏性和确定性优势却日益显现。

    于是大卖场也开始调整姿态,贴近即时消费模式。比如很多商超做成前店后仓的模式,5公里范围内实现小时达;5公里-50公里则半日达。不要小看这个变化,只要能附近小时达,意味着可以满足用户一日三餐,生鲜水果这些高频消费的心智就会形成。

    也正是这时候大家意识到,零售的流量思维,在转化为本地思维。

    说到底,本地商业受到风险冲击小,甚至快速复苏,逆势增长,本质也是顺应了用户需求的变化。

    用户消费的场景和层次是丰富多样的,电商优势品类还是会持续捕获用户心智,即时消费需求则必然通过本地实体店所满足。

    而即时零售平台的存在,无形中又助推了本地商业的繁荣。那些社区店、夫妻老婆店,之所以能够全时段运营,就是因为平台帮助快速匹配需求,提高交易效率。

    对品牌和商家而言,这也是重新发现本地消费价值洼地,甚至找到整个零售行业发展新动能的一个重要拐点。

    三、价值重构 本地商业复苏,消失的附近也正在回来。一场新的零售革命呼之欲出。

    项飙说,附近不是天然给予的,附近是被构造出来的,要通过人有意识地参与。而且实际上,附近是存在的,只是被我们忽视了,或者说转变了一种形式存在。

    互联网时代的「附近」也许不是物理意义上的心理「附近」,而是一种数字化的「附近」。

    比如,也许你从未踏足过附近的一家早餐店,但是却经常点他们家外卖。或者在你身体不舒服的时候,美团下个单,快递小哥就从附近的门店帮你取药。

    项飙在接受许知远采访时说,「肉体直接感知的附近转化为数字化的附近,转化背后是一个技术过程,附近是靠人的活动编织出来的。你的活动消失了,但别人在付出劳动,快递小哥在争分夺秒,数字化的附近是靠他们这种非常物理的劳动编织出来的。」

    但这种数字化的「附近」是不完整的,或者说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

    关注附近,重新组织附近,完善附近的社会运转机制,都离不开本地实体零售店的参与。疫情三年,本地零售正悄然崛起。从结果来看,商超、连锁和社区门店正在成为主要受益者。因为它们的门店密度够高,服务精度够细,作为实体零售的毛细血管,它们无孔不入,是消费者生活便利的重要提供者。

    与此同时,流量思维向本地思维的转变,是对获客的重新理解。不再是买量式的投放,而是通过精耕细作,更懂用户,提高订单和复购。这个过程中,需要即时零售平台的助推。

    7-11在受到线上零售网络冲击的时候,他们并没有排斥技术,而是与用户进行空间意义上的贴近——加强送货上门服务和网络零售。

    实体店铺无法掌握的顾客需求,可以通过分析「网络热议话题」和「网络热销情况」这些新型数据入手,拓宽商品种类和服务范围,甚至指导线下备货和陈设。

    很多人未曾想过,电商和门店之间存在一个需求空白。很多本地即时的长尾需求,原先根本得不到满足。比方说,深夜家里灯泡坏了,超市很难买到,网购也来不及。如果能有一个专注本地零售的平台,能找到附近卖灯的小店,还能送到家就好了。

    重新审视「附近」商业,我们会发现线下的本地零售足够繁荣,线上却是一片待开发的处女地。

    相比独立的商业个体,互联网平台更了解本地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一些扎根本地的零售企业,还积累了大量骑手配送资源。即时零售源于本地需求,也是数字化附近和物理附近统一的必然结果。

    对本地零售企业而言,重构附近是不可错过的商业机遇,也是价值唤醒的一种社会使命。

    作者:翟文婷

    来源公众号:新莓daybreak(ID:new-daybreak),理解人,发现变化。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新莓daybreak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让你的品牌快速脱颖而出,抢占市场份额,提升销量
免费获取方案及报价
*我们会尽快和您联系,请保持手机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