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看颜值?女性优先?揭秘虚拟主播「中之人」背后生意
设计动态 2022-10-26“主播长什么样?留个联系方式呗。” 下午两点,新人虚拟主播议卿照例在B站打卡完成每日份的六小时直播“KPI”,随着关注的人越来越多,打探真实身份的言论时不时在屏幕中蹦出来。每当遇到这种情况,议卿都会开玩笑回复道:我就是你们看到的样子。 每天拉时长直播,是虚拟主虚拟主播现在已经几乎在各个网络平台上出现,这类主播区别于真人主播,用户所能看到的,是“中之人”通过动捕设备传递出来的形象。这就引出了虚拟主播行业中不可忽视的角色——“中之人”。如何看待“中之人”的存在?虚拟偶像的这门生意经,真的那么容易吗?
“主播长什么样?留个联系方式呗。”
下午两点,新人虚拟主播议卿照例在B站打卡完成每日份的六小时直播“KPI”,随着关注的人越来越多,打探真实身份的言论时不时在屏幕中蹦出来。每当遇到这种情况,议卿都会开玩笑回复道:我就是你们看到的样子。
每天拉时长直播,是虚拟主播进阶的重要通道,不透露私人信息,是这一行业的明文规定。
不同于真人主播,虚拟主播是由真人出演二次元形象的一种直播形式,观众看到的是二维或者三维的虚拟形象,背后则是“中之人”通过动作捕捉设备在实时表演。
和游乐园里套着戏服的人偶一样, “中之人”穿梭于虚拟和现实之间,一边完善着人物设定,赋予皮套灵魂,一边又要注意边界,避免暴露私人信息。 一旦被“开盒”,虚拟形象的生命周期也就终止。
中之人是虚拟主播的“核”,聊虚拟主播,一定无法绕开皮下的中之人。
那中之人是如何诞生的?又有何筛选标准?中之人选角团队招募君Studio的负责人虎啸告诉「深响」: 契合度是筛选的首要标准,根据甲方提供的人物设定——萝莉还是御姐、奶狗还是狼狗,对身高、语态、肢体协调度做出明确的标准;其次看中之人的职业规划,有主播经验、唱跳技能可作为加分项。
从发布招募信息到最终通过,大致经历三轮筛选,每轮通过比例在50%左右。而在日本,虚拟主播头部玩家彩虹社的中之人通过比例仅1%。
相比起虚拟主播已职业化、大众化的日本,国内虚拟主播仍然“圈地自萌”,筛选要求也不高,来应聘的中之人,要么将虚拟主播当作无聊时的副业,展示自我、分享生活;要么将其看作进阶娱乐圈的跳板,当着“平替版艺人”,享受着粉丝的追捧。
一、皮囊里的人 B站、抖音和快手,是虚拟主播的主要栖息地。屏幕中的他们,有着高度统一的美丽外形和各式各样的人物设定:女性角色多是萌系少女,男性角色则是以美少男、酷叔叔为主,总之就是五官比例完美、身材匀称,符合极致的主流审美。
至于物种,吸血鬼、恶魔、巫师,拟人的羊、狼、狐狸皆有之,设定越夸张,中之人在表演时越能毫无顾忌地放大该特点的表现,从而达到吸引特定受众群体的目的。
“大家都是视觉动物,先喜欢皮套,再喜欢中之人,换句话说,观众都是先爱上外形和人设。” 虎啸表示,所以虚拟主播都是先有基础的人物设定,再根据设定去寻找合适的中之人。
这就催生了第三方选角团队,不过因为虚拟偶像仍处于小众圈子,市场上专职的中之人选角公司并不多: 一种是群头、群演等“散户”在自己的圈子里发布招聘信息;另一种是剧集、综艺选角的专业Casting团队“兼职”, 虎啸所在的招募君Studio便是在新人开发、综艺选角等主业的基础上新开设了中之人选角的业务线,如今团队已为短视频平台、游戏大厂做过中之人选角。
目前招募君Studio提供的中之人选角服务分为项目制和劳务输出两类。所谓项目制,即甲方做某个项目需要一定数量的中之人,招募君Studio根据要求在市场上海选,按筛选时长和需要数量核算价格;劳务输出则是在自建的中之人资料库中筛选出合适的人选,以人才输送的形式配合甲方的工作。
归纳下来,无论是海选还是从资料库里筛选,都会经历三轮流程,大致花费两周左右的时间。
虎啸解释道,第一轮是资料筛选,根据甲方提供的人物设定,包括人物的动画图片、人物故事介绍,选角团队筛选出外形、声音、年纪契合的候选人;到了第二轮,甲方会再提供配音模板,候选人出镜录制,若是虚拟形象有唱跳技能,中之人也要附带一份自己的跳舞视频,选角团队再从中筛选出一半进入到线下面试环节,在面试时,主要是对个人规划与过往经验的提问,由甲方确定最终的人选。因为职业的特殊性,从筛选、面试到最终录用,中之人都会签约一份保密协议。
在为客户做中之人选角时,虎啸总结出了三个共性的筛选规律: 第一,相比起真人选角,中之人对颜值的要求并不高,更看重声音、肢体协调度;第二,女性中之人更具优势,因为当前市面上商业价值和粉丝数量排名前列的都是女性虚拟主播;第三,有经验者优先, “重新培养耗时又耗力,大多数客户都想找现成的。”
找到合适的中之人只是开始,打造出一个成熟、鲜活的虚拟偶像还需要后续不断的练习和磨合。 一方面中之人要熟练地操作直播设备,据齐鲁晚报报道,虚拟主播许安一的“中之人”每天直播2-3场,直播前需要花20分钟的时间做准备工作,包括穿戴动作捕捉设备,这个设备就像是一根根带子绑在身体各处,通过技术渲染后,许安一便能精准地演绎出中之人的动作表情。
另一方面则是在直播时完善虚拟形象的世界观与人设,换句话说,中之人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创作者。
比如虚拟主播议卿个人简介中写的是“金丹晚期修士”,每次直播时,议卿的皮下都会填充一些个人色彩的内容,比如口头禅、直播背景,让整个人设更饱满。当然人设“吃书”(推翻原有设定)的现象在虚拟主播中也很常见。如果原定的人设性格与中之人有偏差,也会重新设定人物故事,融入中之人的长处与特性,这样呈现出来的虚拟形象会更真实。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当虚拟形象与中之人“合为一体”的时候,虚拟主播便“活了”。
二、生意经 “活了”,就意味着可以投入市场赚钱了。
头部虚拟主播的吸金力在直播中得到了印证。由字节跳动与乐华娱乐联合打造的虚拟女团A-SOUL,贡献的营收在行业内相当可观。 据乐华娱乐发布的招股书,2021年与虚拟艺人有关的泛娱乐业务营收为3787万元,同比增长79.6%。仅五名成员的直播打赏收入,每月超过百万元。
日常彩虹社旗下的英文虚拟男团Luxiem成员Vox Akuma今年五月份在B站开启了国内的首次直播,大公司的加持与精细化的人物设定,在短短1.7小时的直播中,付费人数接近4万人次,单场直播营收达到111万元。
尴尬之处在于,“二八效应”也在这个小众圈子里上演。虚拟主播的营收结构与真人网红主播类似,直播打赏为主,仅有少数的头部主播有商务代言的机会。但因为当前国内的付费土壤并不成熟,直播打赏带来的收入也不能养活所有的虚拟主播。据SCUT数据中心,截至2021年11月,在B站相对有关注度的3000多个虚拟主播中,一半以上的月收入为0。
而打造一位虚拟偶像的成本并不低。我们可以把虚拟偶像理解为将“艺人”拆成了虚拟形象、图形技术、中之人三部分。目前布局虚拟偶像赛道的多为科技公司,钱大多砸在了虚拟形象IP和图形技术层面。比如虚拟的皮套,即形象立绘和Live2D模型,价格视精细程度而定,一般在几千到上万不等,再加上UI设计和直播设备,成本更要叠加。
根据瑞银报告的说法, 高级虚拟人物的先期投入成本平均为3000万元。 以A-SOUL为例,A-SOUL大部分的直播场次是以3D呈现,为了真实还原肢体语言和舞蹈动作,每场直播成本达到百万级别。
技术成本居高不下,中之人的成本控制相对“灵活”。虎啸解释道,比如公司会强调有经验者优先,降低培养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成本;再比如, 中之人的签约也没有固定的标准,有的公司与中之人签订艺人经纪合同,有的公司则是签订劳动合同,方式不同,分成的比例也有不同。
不过,若公司没有掌握好“度”,过度压榨中之人或者分成比例不公平,也会出现真人MCN机构与头部网红一样的矛盾,最终中之人出走、虚拟偶像“休眠”。
A-SOUL成员珈乐休眠
那虚拟偶像还是一门好生意吗?鲸禺文创的创始人廖启铭接受齐鲁晚报采访时曾提到,培养真人网红和虚拟偶像都会有投入,但真人网红具有偶然性,会有泡沫;虚拟偶像的本质是IP,有作品的虚拟偶像具备持续的IP价值,效益能够延展叠加。相比起真人偶像,虚拟偶像相对可控,可以规避一定的风险,但另一面,虚拟偶像仍然需要中之人作为补充,只要是人,就有不确定性,资本追逐的“永不塌房”也就只是一句口号。
归根究底,虚拟偶像仍然是技术驱动的产业,目前行业仍然处于摸索的阶段,随着越来越多从业者的入局,虚拟偶像的未来也不止于此: “未来的元宇宙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虚拟形象,每个人都是中之人。”
作者:祖杨
来源公众号:深响(ID:deep-echo),全球视野,价值视角。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深响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付尾款前,再复习一遍商家的那些定价套路
设计动态 2022-10-26新一年的双十一已经开始了,虽然这一年已经尽量克制消费,但总有些必需品要在网上购买,又到了囤货的大好日子,有羊毛可薅还是要薅一下的。但是在冲刺起跑之前,我们有必要复习一下往年的商家定价套路,势必过一个实惠的双十一! 一、也许我不在意9毛钱,但不能失去好多9毛钱#本文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原创激励计划》出品。
双十一预售已经开始了,今年你还在激情下单吗?消费者就算身经百战,有了八百个心眼子,也抵不过有千万种套路的商家。算尽各种优惠,觉得胜券在握,还是被商家反薅了一把。所以,在付尾款前,不如来复习一下商家那些定价套路吧。
新一年的双十一已经开始了,虽然这一年已经尽量克制消费,但总有些必需品要在网上购买,又到了囤货的大好日子,有羊毛可薅还是要薅一下的。但是在冲刺起跑之前,我们有必要复习一下往年的商家定价套路,势必过一个实惠的双十一!
一、也许我不在意9毛钱,但不能失去好多9毛钱 经常网购的同学们其实对这种9毛钱收尾定价并不陌生,甚至有很多同学早已了解这种套路。
很多心仪商品定价并不是整数,而是在定价后再加上5-9毛钱不等,这种不超过1元的价格,往往给人一种价格相对较低的错觉,一些非网购资深玩家可能会觉得买东西也就不差这几毛钱了,但往往就是这种几毛钱几毛钱的累加,最终就要多付很多钱。
尤其是在外卖平台、生鲜平台上,往往单次的消费金额不会超过50元,但当你购买了个X.9元的商品,就不知不觉积累到了4.5元,就占据了总预算的约10%,在多次购物中不知不觉的多消费10%,消费者的损耗其实还是很大的。
这些相对便宜的小商品,比如9.9元、8.9元这类,确实会让人感到价廉物美,但多个累加下来,还是会让人感到剁手的痛苦,而一些大件商品更如是,更容易让人感受到9字的魅力。
比如,2999元和3001元虽然只差了2元钱,但前者就是让人更有购买的冲动,商家也当然是更为愿意让利两元而获得更多的2999元订单,故而线上的数码电器等高金额产品,往往更喜欢用整数9作为尾数。
有心理学研究表明,这种非整数是非常让消费者有错觉的价格数字:
首先,精确定位到几元钱几毛钱几分钱,给人一种已经是精确计算后的最低价格的错觉。其次,以9.97元和10元来举例,虽然只便宜了3分钱,但这种定价法还给人一种价格偏低的感觉,顾客也会心理默认其价格下降的幅度更大,在估算总消费金额时也更容易把总价估算得更低。这就是商家常用的非整数定价法。
这种定价法早期主要是商超在大面积使用,但电商发展起来后,将这种定价法彻底发扬光大。网购资深用户几乎都曾购买过9.9元包邮的商品,在一些连锁性的生鲜、外卖店中,这类的定价配合满减等手段,能够有效的模糊用户的消费金额预期,达成让“消费者消费更多钱”的目的。
但很多网购资深玩家已经充分领会了一种立刻打败“非整数定价法”的手段:将尾数9四舍五入进一位,以此估算最终购买价格,心里的价格预估会更为清晰,这次双十一,大可以试试。
二、为啥我辛辛苦苦凑满减,越凑单花的越多 双十一最吸引人的不仅是商家自己的定价,还有各大平台提供的大额优惠券,或者跨店满减。动辄299-100的优惠券,或者满200-30的“到手85折”,确实让很多人心动。但其实这里面也是有心理错觉的,疯狂凑单的人们可能会因此花的更多。
前文提到的“非整数定价法”则其实归属于一个大的心理学概念,名叫“错觉定价法”。而错觉定价法中还包含其他的定价方式,其中有一种叫做“整数定价法”。即价格总是整数,以0为末尾,如1000元,150000元等。
这种整数定价法虽然失去了9作为末尾的“实惠感知”,但也有其独特的意图。
首先,这种定价法往往更能让消费者感到消费满足感和荣耀感,也便于口头宣传和对外夸耀,因此一些高级品牌和奢侈品牌会使用种定价方式。
比如一款高奢包包往往会定价为120000元,而绝对不会定价为11999元。这样做即是为了体现产品本身的高端感、不轻易打折的高门槛感,也是为了便于一些用户在讨论这款包的时候,脱口而出“花了一万二买的”,而不是”花了一万九千九百九十九买的”。
其次,如果你觉得网购绝对不会花这么一大笔钱,也就避免被“整数定价法”套路,那你就大错特错啦!
现在最流行的节庆期间跨店满减,实际上就利用了人类(尤其是花了7元会给店主12元再找回来整5元的中国人)天然爱凑整的心理错觉,凑整后再获得一些便宜,不仅能够给人极大的心理满足,更是让人不知不觉就多掏了一大笔钱。
很多网购同学即使到了最终付款时发现早已超预期预算,也会因为凑满减的不易和凑足了再丢导致的“便宜”失去感,根本不会放弃购买其中的任意一件物品,最终咬咬牙提升了自己的消费额。
再举个例子,我们常常能收到的99-10、299-100的优惠券,其实就是利用了前文所提到的非整数定价法使用99元、299元等错觉数字降低用户对整体购买金额的抵触,再用整数定价法使用10元、100元错觉等数字让用户感知到爽快大额的优惠力度,这种心理错觉非常容易让人冲动下完成大额消费,而且还心满意足。
跨店满减则更为刺激,明明能给你一个干脆利落的“85折”,但却一定要你凑满200-30。为了凑零成整,人们往往花费更多的钱,以此来获得实惠和满足,平台的目的也就达成了。
对于这种手段,消费者能做到的最好办法就是不要迷信凑单更划算,而是选择自己实际需要的商品,即使没有凑单到一个可以满减的整数,但只要没有在此花更多的钱,就是自己的理性消费,就值得庆祝。
要知道囤货虽然好,但是如果没有物尽其用,甚至是因为有大量囤货而开始浪费,那么最终就丧失了省钱的目的。
理性的消费方式并不是什么都不买,而是能够保证所有买回来的东西都能物尽其用。
三、减配减量再减价,便宜了又没便宜 21年开始,国内兴起了一阵“国产彩妆热”,国产品牌逐渐兴起,由于价格相对低廉,通常购买口红、眼影等不超过百元,质感却不输大牌,而受到很多初学者和学生党的青睐,风头一度盖过一些大牌品类,甚至有个别品牌已经决定赴美上市。
但很快,就有一些更为敏锐的彩妆消费者发现了问题。
某品牌唇彩定价只有60元,但其容量也只有2ml,每1ml定价30元,对比定价220元但容量达到10ml的大牌,不仅没有便宜,反而更贵了。再比如某品牌散粉非常有名,计算到具体每克的价格,也远高于香奈儿、LM罗拉等一线彩妆品牌。
类似这种减量再提价的手段在国产彩妆品牌中屡见不鲜,对于一些囊中羞涩本就想购买一些平价好用产品的消费者来说,这其实是一种隐形的割韭菜行为。
这就是“错觉定价法”中的最后一种方法,叫做“拆零定价法”。顾名思义,拆零就是把原本一个大的产品分割成若干的小份再定价,降低购买门槛,让用户能够产生“便宜”的错觉,其实价格还是一样。
这种方法早期主要目的还是为了降低购买门槛,满足能够让更多的用户使用更好的产品的初心。但用着用着就变味儿了,变成了割韭菜的利器,商家往往在降低容量的同时,提升价格,导致“减量再加价,总之算低价”的情况。
有一些商家,会利用节假日活动期来做买一送三、买一送六等听起来非常有噱头的活动。这种活动也同样利用了“拆零定价法”,但是更为巧妙。
如果送的是同一商品,则用户心里不自觉地就会将当前的价格分割成若干份,降低了对高价的望而却步感,不知不觉就多买了几件同一商品,大幅提高了自己的预期消费额,而商家也能借此机会提升整体流水收入。
还有的商家则选择赠送“小样”,这种小样实际容量并不大,却很能“撑住场面”,给人一种收获满满的错觉,并且还会把具体的容量相加,为消费者汇算出一个非常值得购买的价格,让消费者忍不住为其买单,这都是“拆零定价法”的效果。
但其实,很多很多小样对比正装的使用感差距非常大:试想同样是使用防晒乳液,一个人只需要开关瓶子挤出来在手上,而另外一个人却要撕开小样包装挤在手上,为了物尽其用又不得不用力挤好几下,再将小样包装丢掉,甚至很多小样要连续使用几天,就只能暴露在空气中,没有瓶子等予以保护,沾上室尘等不干净的物质;或者是消费者为了将小样灌装到正装瓶子中,又导致了种种损耗。
面对这种“拆零定价法”,消费者最需要关注的就是“使用时长”和“使用体验”。使用时长指的是决定要使用这款产品多长时间,使用时间越长,那么购买的容量就可以越大;使用体验则指的是购买产品时除了关注其容量,还要关注购买回来的使用感受,对于一些送的可有可无的礼品或使用感不佳的小样,当放则放。
四、结语 破解种种套路,并不是本文的最终目的。在合理的时间购买合理的商品,在活动期仍不乏理性,能帮助大家更好的规划每一笔钱的正确流向。
我们既不用“理性消费”暴打“消费主义”,也不用挑起“消费者”和“商家”之间的对立。规划好消费中的每一笔钱,让自己和家人生活得更舒适、富足、快乐,才是消费的意义和价值,这也是电子商务兴起的初心。
本文由 @瑞瑞女士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本文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原创激励计划》出品。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各路主播开干!双11倒计时……
设计动态 2022-10-252021年的双11“哑火”,但天猫和京东还是共同带来了史无前例9000亿的销售额。 今年,抖音、视频号强势入局,罗永浩、俞敏洪头部主播转换阵地,混战的局面最终会将流量和消费者的钱包份额引向哪里? 犹记去年,一篇《李佳琦“杀死”双11》横空出世,让人唏嘘不已。今年双十一,抖音、视频号强势入局,众多头部主播转换阵地,给这场电商大战增添了不少变量,最终,流量和消费者又会向哪里流去呢?本篇文章就来一探究竟。
2021年的双11“哑火”,但天猫和京东还是共同带来了史无前例9000亿的销售额。
今年,抖音、视频号强势入局,罗永浩、俞敏洪头部主播转换阵地,混战的局面最终会将流量和消费者的钱包份额引向哪里?
犹记去年,一篇《李佳琦“杀死”双11》横空出世,让人唏嘘不已。
时过境迁,今年的全新变量则完全不同。
一、变量一:没了薇娅还有李佳琦、罗永浩、俞敏洪、张柏芝…… 今年9月,品牌商们双11的备战刚刚开始,失去李佳琦、薇娅两位超头,淘宝直播今年双11靠谁来顶上的议论甚嚣尘上。
然而,就在9月20日,“消失”了109天的李佳琦闪现淘宝直播间宣布“所有女生们,我回来咯”、“现在不需要的东西可以不用买,双11有更优惠的价格让大家囤货”。刚回归的李佳琦一边向粉丝强调理性购物,一边向品牌喂下“定心丸”——今年双11至少还有李佳琦。
李佳琦宣布回归淘宝直播的一个月后,“交个朋友罗永浩”的直播账号出现在点淘。随后,交个朋友官宣,罗永浩10月24日淘宝直播首秀,“满足男人们的双11需求”。与此同时,新东方透露,10月31日晚,俞敏洪将现身“新东方迅程教育专营店”淘宝直播间,为双11“备课”。
随后,直播行业头部机构遥望科技传出入驻淘宝直播的消息,旗下明星主播张柏芝等将轮番来到遥望官方直播间“遥望梦想站”与消费者见面。
短短2个月里,风云变幻。
数据显示,去年双11预售当天,仅李佳琦、薇娅、雪梨三位头部主播成交额就为198.35亿元。仅薇娅和雪梨两个人一天的成交量就接近双11整体成交总额的2%,而今年两位主播将一同缺席。
踩着今年双11“deadline”入局淘宝直播的头部主播和直播间们,能否添补上薇娅、雪梨留下的空缺?
从数据上看,虽然淘宝直播的“新巨头”们在整体销售额数据表现上较李佳琦、薇娅还有一定差距,但都存在一定爆发的潜力。
罗永浩在抖音的首场直播开场不到4分钟便位居抖音直播小时榜第一名。据抖音方面公布的数据,罗永浩首次直播持续3小时,支付交易总额超1.1亿元,累计观看人数超过4800万人,创下了平台彼时已知的最高带货纪录。
遥望科技在抖音的“遥望未来站”直播间开播第二天GMV破亿;新东方旗下东方甄选,今年618期间累计销售额突破3亿元,日均观看千万以上,并连续4天日均销售额超5000万元。
而头部主播之外,淘宝直播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平台已累计产生200个亿级直播间,其中,腰部主播的月成交额在今年5-9月期间同比增长了50%。
今年双11,几位新流量主播也早早开启了直播预热。据悉,10月20日以来,蜜蜂惊喜社、烈儿宝贝、香菇来了、小小疯等主播直播间场观多次破千万。其中,蜜蜂惊喜社今早8点开启双11直播,半小时场观破百万。
反观抖音,“交个朋友”连续6个月霸榜TOP1,罗永浩淡出后,东方甄选取代交个朋友TOP1的位置,成为抖音直播带货顶流。同时,大狼狗郑建鹏&言真夫妇、贾乃亮、邱莹莹、丫头baby、董先生、琦儿Leo、小小101等众多主播依次登上TOP 10,争抢抖音带货“一哥一姐”。
星图数据显示,2022年1-9月,抖音、快手、淘宝直播三大直播电商平台GMV的份额占比抖音达40.5%、快手32%,点淘占27.5%
更为重要的是,今年除了主播竞相奔放,似乎品牌自播也在这两年的历练中找到了发展路径。
一些头部品牌有机会成为今年双11“千万”场关的尝鲜者。某种程度上,这是流量分配更为合理的迹象,也是品牌商家上位的绝佳机会。
先畸形成长,再平衡增长。这可能是直播电商经历高增速之后学会的更健康、均衡的发展方式。也是这两年,政策不断引导、市场自我纠正的共同结果。
二、变量二:视频号直播能否成为最会搅局的那条“鲶鱼”? 视频号的月度活跃用户规模达到8.13亿,超过抖音的6.8亿和快手的3.9亿。
短视频时代,腾讯的最后一张王牌,依靠社交和私域的支撑,极有可能在今年的双11成为最大的场景“变量”。
据微信官方数据,从2021年初至2021年末,视频号直播带货销售金额增长15倍,私域占比50%,客单价超过200元,复购率达到60%。
去年,抖音2021双11好物节的直播总时长达2546万小时,其中,商家自播总时长为1227万小时,总体累计看播人次395亿,品牌成交额破千万(含破亿)的品牌达577个,单场成交额破千万(含破亿)直播间282个。
快手方面,根据快手官方战报,在快手“116品质购物节”期间,电商商家开播数量同比增长52%,其中品牌商家开播数量同比增长391%。品牌方面,超过4000个品牌商家首次参与十一大促,整体品牌商品订单数同比增长350%,GMV同比增长433%。此外,快手官方认证的服务商协助商家所产生的GMV占整体的近50%。
但今年视频号总用户使用时长超过了朋友圈总用户使用时长的80%,播放量同比增长超过200%,基于算法推荐视频播放量同比增长超过400%,日活跃创作者数和日均视频上传量同比增长超过100%。
这一切预示着视频号试图冲破多年抖音、快手在短视频领域的封锁,以及淘宝、抖音、快手在直播电商领域的三巨头局面。
今年,视频号再接再厉,也以“超品日”的方式参与到双11之中点,这对于拉动那些在视频号耕耘已久的自媒体、达人主播和品牌商而言,无异于在全域找到了新的突破口。
相应的,基于微信生态强大的社交场域和私域工具,企业微信、小程序与视频号的全新组合,也可能成为其他几大平台所不具备的独有能力。
三、变量三:商城,抖音到底能抢多少确定性份额? 从今年6月底首页一级入口上线以来,抖音商城7月的日均UV已达1亿次,新增用户占总新增用户的33%,静默下单比超45%。
2022年抖音电商双11招商大会透露,抖音商城将与天猫、京东、拼多多等平台展开正面角逐,参与一场商城与商城之间的竞争。
今年,抖音双11的核心玩法大部分都聚焦在抖音商城。
品牌纷至沓来。年年霸榜天猫双11的优衣库今年9月在抖音开播。此前,阿迪达斯在抖音开播,首个品牌专场直播销售额超过1.7亿元。除了Zara和HM,目前天猫双11、618排行榜前二十的服饰品牌如波司登、太平鸟、Teenie Weenie、ONLY、Vero Moda已经全部入驻抖音小店。
抖音扶植品牌的决心也很大,不仅给到降低佣金的优惠,从2021年起,抖音的流量分发制度变成了136的梯度分成,其中60%给到品牌,10%给到头部达人,30%给到垂类达人,而去年抖音给到头部达人的份额达到50%。
抖音不仅抢走了原本属于电商平台的交易订单,也瓜分走了这些商家在电商平台的营销费用。
从财报上看,今年一季度阿里客户管理收入(淘宝天猫站内广告+交易佣金)同比0增长,二季度下滑10%;据晚点消息,多位分析师测算,抖音一季度广告收入同比增长超10%,快手财报则显示一季度广告收入同比增长30%。
今年双11开响第一枪的京东在商家大会上表示,不确定的大环境中,在京东开店最能获得确定性的增长。
无独有偶,阿里妈妈m峰会上提出“精准投入,确定回报”,连续三年强调平台为商家带来确定性经营。
天猫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在天猫上,有42个品牌拥有超过1000万会员,600个品牌拥有超过100万会员,其中,大部分品牌会员带来的成交额超过其总成交额的40%。
货架式商城起源于十年之前。
就在大家几乎遗忘“它”存在的时候,抖音商城的出现,重燃战火,点燃记忆。
当然,到底该“人找货”还是“货找人”?
最终只有用业绩增长说话。
作者:李梦琪;编辑:史婉嘉
来源公众号:亿邦动力(ID:iebrun),关注它,获取你想要的一切电商知识和资源。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亿邦动力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鍛婂埆澶ф垬锛屻€岀ぞ鍖哄洟璐�€嶆棫鐡惰�鏂伴厭
设计动态 2022-10-252020骞达紝绀惧尯鍥㈣喘澶ф垬濡傜伀濡傝嵓銆傞偅骞村洓瀛e害鐨勮储鎶ヤ細涓婏紝鐜嬪叴绉帮紝鈥滃叕鍙稿皢缁х画鍦ㄨ繖鏂归潰鎶曡祫锛岀ぞ鍖哄洟璐�槸5骞达紝鎴栬�10骞存墠鏈変竴娆$殑浼樿川鏈轰細銆傗€濊€屽埌浜嗕粖骞翠竴瀛e害锛岀帇鍏村�缇庡洟浼橀€夌殑琛ㄦ€佸垯鍙樻垚浜嗏€滅編鍥�紭閫夋€讳綋澧為€熶笉濡傞�鏈熲€濓...鏇剧粡锛岀ぞ鍖哄洟璐�ぇ鎴樺�鐏��鑽硷紝鍔ㄨ崱姣旇�涓氱帺瀹朵滑鐨勯�鏈熸潵寰楁洿鐚涚儓锛屽�鍙楄祫鏈�拷鎹х殑鍒涗笟鍏�徃鎺ヨ繛鍊掍笅锛岀湅涓嶈�灏藉ご鐨勬姇鍏ャ€佹病鏈夋椂闂磋〃鐨勭泩鍒┿€佸彔鍔犳柊鐨勮�涓氱幆澧冿紝涓€鍒囬兘鍦ㄦ帹鍔ㄧぞ鍖哄洟璐�弬涓庤€呭紑杈熸柊鐨勮矾寰勩€備竴璧锋潵鐪嬬湅鍚勫ぇ鍏�徃鍦ㄨ繖鏉¤禌閬撲笂鍙戣捣浜嗗摢浜涙柊鐨勬帰绱㈠惂銆�
2020骞达紝绀惧尯鍥㈣喘澶ф垬濡傜伀濡傝嵓銆傞偅骞村洓瀛e害鐨勮储鎶ヤ細涓婏紝鐜嬪叴绉帮紝鈥滃叕鍙稿皢缁х画鍦ㄨ繖鏂归潰鎶曡祫锛岀ぞ鍖哄洟璐�槸5骞达紝鎴栬�10骞存墠鏈変竴娆$殑浼樿川鏈轰細銆傗€濊€屽埌浜嗕粖骞翠竴瀛e害锛岀帇鍏村�缇庡洟浼橀€夌殑琛ㄦ€佸垯鍙樻垚浜嗏€滅編鍥�紭閫夋€讳綋澧為€熶笉濡傞�鏈熲€濓紝鈥滃湪鏂颁笟鍔$殑鎶曞叆浼氭洿涓鸿皑鎱庘€濄€�
涓庝箣鐩镐即鐨勶紝鏄�編鍥�紭閫変笂鍗婂勾瀹e竷鎾ゅ煄锛岃繎鏈熷張瀹e竷鍏跺搧绫诲畾浣嶅皢浠庘€滅ぞ鍖哄洟璐�€濊浆鍚戔€滄槑鏃ヨ揪瓒呭競鈥濄€�
瀵圭ぞ鍖哄洟璐�€佸害鐨勮浆鍙橈紝涓嶅彧鏄�編鍥€€傚湪澶氭�鎾ゅ煄涔嬪悗锛屼粖骞�6鏈堬紝浜�笢鏃椾笅绀惧尯鍥㈣喘涓氬姟浜�枩App銆佷含鍠滈€氾紙鍘熶含涓滄柊閫氳矾锛夈€佷含鍠滄嫾鎷间篃骞跺叆浜�笢闆跺敭銆傝繎鏈燂紝浜�笢涓婄嚎浜嗗皬绋嬪簭鈥滀笢鍜氬洟鈥濓紝娆插湪绀剧兢鍥㈣喘棰嗗煙鍙戣捣鎺㈢储銆�
灏界�鏂颁笟鍔$湅涓婂幓鍜岃�閬楀繕鐨勨€滅ぞ鍖哄洟璐�€濇湁鎵€涓嶅悓锛屼絾缇庡洟鍜屼含涓滈兘鍦ㄥ�鐢ㄤ箣鍓嶇殑缁忛獙銆備笌姝ゅ悓鏃讹紝闃块噷宸村反鍜屾嫾澶氬�涔熶緷鐒跺湪鎺ㄨ繘鍏垛€滅ぞ鍖哄洟璐�€濅笟鍔★紝杩欎簺涓氬姟宸茬粡涓庢暣涓�叕鍙告垬鐣ヨ瀺涓轰竴浣撱€�
瀵逛簬绀惧尯鍥㈣喘锛屼含涓溿€佺編鍥€€侀樋閲屽反宸淬€佹嫾澶氬�褰撳墠鐨勫姩浣滃悇鏈変晶閲嶏紝浣嗙洰鐨勬槸鐩镐技鐨勨€斺€旀寲鎺樹笅娌夊競鍦恒€佹彁鍗囩敤鎴风矘鎬э紝瀹炵幇渚涘簲閾惧拰涓氬姟鍗忓悓锛屼箖鑷崇數鍟嗙敓鎬佺殑瀹屽杽銆�
鈥滅ぞ鍖哄洟璐�€濆皻鏈�湁缁堟瀬涓氭€侊紝瀹冩洿鍍忚揪鍒扮洰鐨勭殑鎵嬫�銆傚悇澶у叕鍙稿熀浜庤嚜韬�紭鍔垮拰闇€姹傦紝鍦ㄥ悓涓€棰嗗煙鍙戣捣浜嗕笉鍚屾帰绱�紝璇稿�鍔ㄤ綔鑳屽悗锛屾槸鍚勫�瀵逛簬鏈�潵鍙�兘鎬х殑鎶兼敞銆�
涓€銆佺編鍥�含涓滐紝鑱氱劍闆跺敭 鍦ㄧぞ鍖哄洟璐�笟鍔$殑杞�瀷涓�紝缇庡洟鍜屼含涓滅殑鏂颁笟鍔℃€濊矾鏈夊樊寮備篃鏈夊叡鎬р€斺€旂編鍥㈠洿缁曗€滈浂鍞�+绉戞妧鈥濆畾浣嶏紝涓嶆柇鍦ㄩ浂鍞��鍩熸繁鍏ワ紱浜�笢鍒欏埄鐢ㄥ凡鏈夌殑闆跺敭鍜屼緵搴旈摼鍩虹�锛屽�姹傛柊鐨勭獊鐮淬€�
鐐硅繘缇庡洟APP鍙�互鐪嬪埌锛屸€滅編鍥�紭閫夆€濇寜閽�綅浜庨�椤碉紝涓斾俊鎭�祦鎺ㄨ崘鐨勯潬鍓嶄綅缃�篃鍑虹幇浜嗏€滅編鍥�紭閫夆€濈浉鍏冲晢鍝佸睍绀猴紝涓庝箣鐩镐即鐨勬槸鈥滄洿浼樻儬鈥濄€佲€滄槑鏃ヨ揪鈥濈瓑鏍囩�锛屼笌鈥滄槑鏃ヨ揪瓒呭競鈥濆畾浣嶇浉绗︺€�
鍗囩骇鍚庣殑缇庡洟浼橀€変緷鐒惰仛鐒︿笅娌夊競鍦猴紝浣嗏€滆秴甯傗€濇剰鍛崇潃瀹冧笉鍐嶅彧鏄�仛鐒︾敓椴滃搧绫伙紝鑰屾嫇灞曞埌鍏ㄥ搧绫汇€備粠APP绔�彲浠ョ湅鍒帮紝缇庡洟浼橀€変腑濡備粖鑳戒负鐢ㄦ埛鎻愪緵鍖呮嫭鏃朵护姘存灉銆佽敩鑿滆眴鍝併€侀厭姘翠钩楗�瓑鍗佷綑涓�被鐩�€傜編鍥�紭閫夐�椤典腑闂寸殑娓告垙鍖栬�璁¢潪甯搁矞鑹筹紝鍖呮嫭鈥滆竟鐜╄竟璧氣€濄€佲€滈個璇疯禋閽扁€濄€佲€滃ぉ澶╄禋楦¤泲鈥濄€佲€滅�鍒扳€濈瓑锛屼篃鎰忓湪鎷夋柊銆佹彁楂樼暀瀛樻椂闂淬€�
鍥炬簮锛氱編鍥�PP
鐢变簬姝ゅ墠鐨勭編鍥�紭閫夊氨宸茬粡鑱氱劍涓嬫矇甯傚満銆佹嫢鏈夊ぇ閲忚嚜鎻愮偣锛屽�浠娾€滄槑鏃ヨ揪瓒呭競鈥濊兘澶熺户缁��杩欎簺璧勬簮杩涜�鍒╃敤銆傛嵁銆婃瘡鏃ョ粡娴庢柊闂汇€嬶紝鎴�嚦鐩�墠锛岀編鍥�紭閫夆€滀粖鏃ヤ笅鍗曘€佹�鏃ヨ嚜鎻愨€濇湇鍔℃ā寮忓凡瑕嗙洊鍏ㄥ浗2000浣欏競鍘裤€�
鍚屾椂锛屽搧鐗屽崌绾у悗鐨勭編鍥�紭閫夎�缇庡洟绂昏嚜宸辩殑鈥滈浂鍞�+绉戞妧鈥濈洰鏍囨洿杩戜竴姝ャ€備粖骞�4鏈堬紝缇庡洟鍦ㄥ凡缁忓湪鍖椾含鍦板尯娴嬭瘯鈥滅編鍥㈢數鍟嗏€濓紝妯″紡鏄�€滄槑鏃ヨ揪鈥濄€�8鏈堬紝銆婅储缁忓崄涓€浜恒€嬫姤閬撶編鍥㈢數鍟嗕笟鍔″凡涓庣編鍥�紭閫変簨涓氶儴鍚堝苟銆備覆鑱旂潃鐪嬶紝杩戞湡鐨勭編鍥�紭閫夌殑鍝佺墝鍗囩骇涓庡叕鍙告垬鐣ャ€佺粍缁囪皟鏁寸殑姝ヨ皟鐩稿�鍚堬紝涔熷啀娆″嵃璇佺編鍥㈢殑鏂瑰悜銆�
浜�笢鍒欏湪杩戞湡鎺ㄥ嚭涓滃挌鍥㈠皬绋嬪簭锛屽叆灞€绀剧兢鍥㈣喘璧涢亾銆備笢鍜氬洟灏忕▼搴忎富瑕佷负鈥滃洟闀库€濇彁渚涘伐鍏凤紝鍖呭惈鍟嗗搧鍙戝竷銆佸垎浜�€佹敹鍗曘€佺粺璁$瓑鍔熻兘锛屼互鍙婁緵搴旈摼瑙e喅鏂规�鍙婅惀閿€鏈嶅姟銆�
鍦ㄤ笢鍜氬洟涓�紝鈥滃洟闀库€濆湪鏌愮�绋嬪害涓婃槸鏍稿績銆傛嵁銆婄數鍟嗘姤銆嬶紝涓滃挌鍥㈤噰鐢ㄤ簩绾у垎閿€鐨勫舰寮忥紝澶у洟闀垮彲浠ュ�鎵锯€滃府鍗栤€濓紝鈥滃府鍗栤€濇暟閲忚秺澶氾紝鍥㈤暱鐨勬敹鐩婂氨瓒婇珮銆傚悓鏃讹紝鍥㈤暱鐨勫奖鍝嶅姏澶т簡涔嬪悗锛屽彲浠ユ壘鍟嗗�璁剧疆瀹氬悜閾炬帴锛屽緱鍒版瘮鍏朵粬鍥㈤暱鏇撮珮鐨勪剑閲戞瘮渚嬨€傛�澶栵紝鍥㈤暱涔熷彲浠ヨ皟鏁粹€滃府鍗栤€濈殑浣i噾姣斾緥锛屼互瀹炵幇鍏辫耽銆�
鍊煎緱娉ㄦ剰鐨勬槸锛岀洰鍓嶅彧鏈夎幏寰楀畾鍚戦個璇锋垨鑰呴個璇风爜鐨勫洟闀挎墠鑳藉湪鈥滀笢鍜氬洟鈥濆彂璧峰洟璐�€�
鍥炬簮锛氫笢鍜氬洟瀹樻柟寰�俊鍏�紬鍙�
浜�笢鎶兼敞绀剧兢鍥㈣喘涓氬姟锛屾剰鍦ㄥ熀浜庝緵搴旈摼浼樺娍锛屼负闆跺敭涓氬姟瀵绘壘鏂扮殑绐佺牬鍙c€傗€滅ぞ缇ゅ洟璐�€濅富鎵撻�鍞�ā寮忥紝鍩轰簬寰�俊缇よ繘琛岃�鍙橈紝渚濊禆鈥滃洟闀库€濈殑淇$敤鑳屼功鎶婂悇绉嶉渶姹傜殑浜虹兢鑱氬湪涓€璧凤紝鍥㈣喘鍝佺被銆佷汉缇ゅ湴鍩熼兘涓嶅彈闄愬埗銆�
鐩�墠锛岃�妯″紡鐨勪唬琛ㄦ槸鎷煎�澶氭棗涓嬬殑蹇�洟鍥€€傚浗閲戣瘉鍒哥爺鎶ユ暟鎹�樉绀猴紝蹇�洟鍥㈠皬绋嬪簭浠婂勾3鏈圖AU锛堟棩娲昏穬鐢ㄦ埛锛夊悓姣斿�閫熻揪鍒颁簡448%銆�
鐩告瘮涔嬩笅锛屼笢鍜氬洟鏈夌潃鏄庢樉鐨勨€滀含涓滆壊褰┾€濓紝渚涘簲鍟嗕富瑕佹槸浜�笢鑷�惀鍜孭OP搴楀晢瀹讹紝鍟嗗搧鐨勭墿娴併€佸�鏈嶃€佸敭鍚庣瓑鏂归潰涔熺敱浜�笢璐熻矗銆� 绠€鑰岃█涔嬶紝涓滃挌鍥㈡洿鍔犳敞閲嶅�浜�笢骞冲彴鍟嗗搧浠ュ強渚涘簲閾捐兘鍔涚殑澶嶇敤銆�
浜屻€佸�澶氶樋閲岋紝涓撳晝鍐滀笟 姣旇捣缇庡洟鍜屼含涓滐紝鎷煎�澶氱殑鈥滃�澶氫拱鑿溾€濆拰闃块噷宸村反鐨勨€滄窐鑿滆彍鈥濇墍鍋氱殑锛屼緷鐒朵笌澶栫晫鐔熸倝鐨勨€滅ぞ鍖哄洟璐�€濇ā寮忔湁鐩镐技涔嬪�銆傚拰浠ュ墠鐨勫尯鍒�紝鏇村�浣撶幇涓轰袱鑰呭皢鎶婃敞鎰忓姏杞�Щ鑷斥€滃悗绔�€濓紝鍗充互涓嶅悓鏂瑰紡鎵撻€氬啘浜у搧渚涘簲閾俱€�
鈥滃啘涓氣€濇槸鎷煎�澶氱殑鍏抽敭璇嶃€�2020骞达紝鎷煎�澶氬凡缁忔槸涓�浗鏈€澶х殑鍐滀骇鍝佺數鍟嗗钩鍙帮紝灏嗘按鏋滆敩鑿滀互浣庝环鍗栧悜鍏ㄥ浗銆傚綋鏃讹紝鍐滃壇浜у搧鍦ㄦ嫾澶氬�鎬讳氦鏄撻�涓�崰姣旇揪鍒�16%銆傜ぞ鍖哄洟璐�叴璧峰悗锛屾嫾澶氬�澶т妇鍙戝姏澶氬�涔拌彍銆�
浠嶢PP绔�潵鐪嬶紝澶氬�涔拌彍浜�彈鎷煎�澶氫富绔欑殑涓€绾у叆鍙o紝涓虹敤鎴锋彁渚涚殑鍟嗗搧浠ョ敓椴滀负涓汇€佹棩鐢ㄧ櫨璐т负杈呫€傚悓鏃讹紝鎷煎�澶氶€氳繃鍦ㄥ�澶氫拱鑿滈〉闈�腑鍛堢幇鐑�崠姒滃崟銆佺敤鎴疯瘎浠枫€佸皬缂栨帹鑽愮瓑锛屼负鐢ㄦ埛鍐崇瓥闄嶄綆闂ㄦ�銆傛�澶栵紝澶氬�涔拌彍浼樺寲浜嗙ぞ鍖哄洟璐�殑娑堣垂娴佺▼锛岃�鐢ㄦ埛鍙�洿鎺ュ湪APP涓嬪崟锛屾棤闇€閫氳繃鍥㈤暱銆�
鐢变簬涓庝緵搴斿晢鍏崇郴瀵嗗垏锛屾嫾澶氬�鍦ㄥぇ閲忎緵搴斾綆浠蜂骇鍝佺殑鍚屾椂锛屽�浜庡啘涓氫篃鏈夋洿澶氭繁灞傛姇鍏ャ€傚幓骞达紝鎷煎�澶氬垱濮嬩汉榛勫偿閫€鍒板箷鍚庯紝闅忓悗鎷煎�澶氭垚绔嬩簡鈥滅櫨浜垮啘鐮斾笓椤光€濓紝鍙戝姏鍐滀笟鏁堢巼鎻愬崌銆備负浜嗚�澶氬�涔拌彍鏇存湁鍙�寔缁�€э紝鎷煎�澶氫篃鍦ㄥ帇缂╂垚鏈�€傛牴鎹�€婃櫄鐐筁atePost銆嬶紝鍘诲勾澶氬�涔拌彍鍜岀編鍥�紭閫夌殑灞ョ害鎴愭湰涓�15%锛屾埅鑷充粖骞�9鏈堬紝澶氬�涔拌彍宸查檷鑷�10%锛屼綆浜庣編鍥㈢害11.7%鐨勫饱绾︽垚鏈�€�
鍥炬簮锛氭嫾澶氬�APP
娣樿彍鑿滅殑鍑虹幇鍒欒緝鍚岃�瑕佹櫄涓€浜涳紝闃块噷宸村反灏嗗叾瑙嗕负娓楅€忎笅娌夊競鍦虹殑閲嶈�涓氬姟銆傚湪闃块噷宸村反22璐㈠勾Q3鐨勮储鎶ヤ細涓�紝楂樺眰琛ㄨ揪浜嗘窐鑿滆彍鍦ㄩ樋閲屽反宸翠綋绯荤殑瀹氫綅锛氣€滃�浜庢湇瑁呭拰娑堣垂鐢靛瓙鑰岃█锛屾笚閫忕巼杈惧埌30%-40%鐨勬按骞冲凡缁忓緢楂橈紝鏈�潵鐨勬満浼氬湪浜庡揩娑堝搧銆侀�鍝佷互鍙婄敓椴滃搧绫汇€傝€岄樋閲屽凡缁忓湪杩欎竴棰嗗煙鐢ㄦ埛浠峰€奸珮涓�綆涓変釜甯傚満锛屽垎鍒�竷灞€浜嗙洅椹�€侀珮閼�浂鍞�€佹窐鑿滆彍銆傗€�
鍦ˋPP绔�紝娣樿彍鑿滃叆鍙d綅浜庢窐瀹滱PP鍜屾窐鐗笰PP棣栭〉锛屼笖鍚屾牱瓒婅繃浜嗏€滃洟闀库€濊�鑹诧紝鐢ㄦ埛鍙�洿鎺ヤ笅鍗曪紝骞跺湪绀惧尯搴楄繘琛屾彁璐с€傚湪渚涚粰绔�紝娣樿彍鑿滅殑涓氬姟閲嶇偣鏄�細鍒╃敤骞舵敼閫犵ǔ瀹氱殑绀惧尯灏忓簵锛屽悓鏃舵墦閫氱敓椴滀緵搴旈摼銆�
鎹�€婅储缁忋€嬫姤閬擄紝娣樿彍鑿滅殑鍥㈤暱涓�湁30%-40%鏉ヨ嚜闆跺敭閫氱殑灏忓簵銆傞浂鍞�€氭槸涓哄煄甯傜ぞ鍖洪浂鍞�簵鎻愪緵璁㈣揣銆佺墿娴併€佽惀閿€銆佸�鍊兼湇鍔$瓑鐨勪簰鑱旂綉鏈嶅姟骞冲彴锛屽府鍔╁皬搴楀疄鐜版暟瀛楀寲銆傞泦鍥㈣兘鍔涚殑鍗忓悓鍒欎负娣樿彍鑿滄墦閫氫緵搴旈摼鎻愪緵鏀�拺锛屾窐鑿滆彍鍟嗗搧鏉ユ簮鍖呮嫭鏁板瓧鍐滀笟浜嬩笟閮ㄦ墍杩炴帴鐨勫啘浜у搧鍩哄湴鍜屼骇鍦帮紝澶ф鼎鍙戙€侀浂鍞�€氥€佹窐鐗圭瓑涓氬姟涔熶负娣樿彍鑿滄彁渚涜祫婧愭敮鎸併€�
鍥炬簮锛氭窐瀹滱PP
涓夈€佽皟杞�埞澶达紝鍚勮嚜鎺㈢储 鑷�2020骞达紝闃块噷宸村反銆佺編鍥€€佹嫾澶氬�銆佷含涓溿€佹淮婊达紝涓庝紬澶氬垱涓氬叕鍙镐竴璧锋贩鎴樼ぞ鍖哄洟璐�禌閬撱€傞偅鏃剁殑绀惧尯鍥㈣喘甯镐笌鈥滃法棰濇暟瀛椻€濆叡鍚屽嚭鐜帮細 涓婄櫨鍩庡競銆佸嚑涓囧憳宸ャ€佸嚑鍗佷嚎铻嶈祫銆佸崈浜縂MV銆佷竾浜垮競鍦恒€�
浣嗗姩鑽℃瘮琛屼笟鐜╁�浠�殑棰勬湡鏉ュ緱鏇寸寷鐑堛€傚湪澶氶噸鍥犵礌鐨勫奖鍝嶄笅锛屽�鍙楄祫鏈�拷鎹х殑鍒涗笟鍏�徃鎺ヨ繛鍊掍笅锛岀湅涓嶈�灏藉ご鐨勬姇鍏ャ€佹病鏈夋椂闂磋〃鐨勭泩鍒┿€佸彔鍔犳柊鐨勮�涓氱幆澧冿紝涓€鍒囬兘鍦ㄦ帹鍔ㄧぞ鍖哄洟璐�弬涓庤€呭紑杈熸柊鐨勮矾寰勩€�
鈥滃己璋冨埄娑︺€佷笟鍔″崗鍚屸€濇垚涓烘柊鐨勮�涓氶€昏緫鈥斺€斾含涓滃己璋冧緵搴旈摼鍜屽井淇℃祦閲忕殑鐩樻椿锛涚編鍥㈠湪鈥滈浂鍞�+绉戞妧鈥濇垬鐣ヤ笂杩涗竴姝ユ帰绱�紱鎷煎�澶氫竴闈㈠�寮哄啘鐮旀姇鍏ワ紝涓€闈㈢缉鍑忓紑鏀�紝澧炲己涓氬姟鍗忓悓锛涘紶鍕囦篃鍦ㄩ樋閲屽反宸�22璐㈠勾Q3璐㈡姤涓婁細琛ㄧず锛屾湭鏉ヤ細鏇存敞閲嶆窐鑿滆彍鐨勫�闀胯川閲忥紝浼樺寲鏁堢巼锛屾敹绐勪簭鎹熴€�
鏂扮殑鎺㈢储涔嬭矾涓婏
-
直播带货的合纵与连横
设计动态 2022-10-2510月24日,罗永浩与交个朋友在淘宝开启直播。双十一期间,老罗将在淘宝做三场直播,“管管男人们的双十一需求”,主推手机、3C数码、家电等商品。在此之前,交个朋友官宣了与淘宝的战略合作,爱交朋友的老罗又回来了。 这并非罗永浩与淘宝的首度合作,其实,早在两年前,交直播带货赛道究竟有多火热?电商直播和抖音带货哪个更火?淘宝直播该如何布局,出路在哪里?这篇文章作者详细分析了直播带货的趋势和前景,并手把手带你布局直播带货。推荐对直播带货、抖音运营、电商直播感兴趣的童鞋阅读。
10月24日,罗永浩与交个朋友在淘宝开启直播。双十一期间,老罗将在淘宝做三场直播,“管管男人们的双十一需求”,主推手机、3C数码、家电等商品。在此之前,交个朋友官宣了与淘宝的战略合作,爱交朋友的老罗又回来了。
这并非罗永浩与淘宝的首度合作,其实,早在两年前,交个朋友便已于淘宝开设直播间,只是其最终在急于进军电商的抖音的挖角下,选择了出淘入抖。正因如此,罗永浩此番二次入淘,背后的动机值得揣摩。
同时,此次直播中,罗永浩和李佳琦的“同台竞技”也噱头十足。一条宣传视频中,罗永浩与李佳琦决战双十一,并配文“‘为美眉们带盐的李老头’与‘为兄弟们找货的罗胖子’将在10月24晚8点决战双十一,这是一场关乎男人和女人尊严的斗争。”两个平台的头部主播此次同框,让人有打破次元壁的不真实感。
跨界而来的不止是罗永浩,还有罗永浩的前老板、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10月31日,俞敏洪晚现身“新东方迅程教育专营店”淘宝直播间。据新东方表示,在淘宝做教育直播是一项有清晰目标的长期规划。
此前罗永浩和俞敏洪方面都已经表示,将继续保持和抖音的良好关系,两人身后的交个朋友和东方甄选也不约而同地表示,二者在抖音的直播运营不会变化,然而作为抖音前后两任头部主播来说,老罗和俞敏洪淘宝开播,普遍认为,仍有“叛逃”意味。
与此同时,这背后是直播界生态的整体变化:各自为阵、壁垒森严的直播带货1.0时代彻底结束了,取而代之的,是走向全渠道、跨平台生长的直播带货2.0时代。
一、头部主播的多线布局 对带货主播来说,抖音最大的优势无疑是巨额流量池,这让在抖音风生水起的主播得以赚得盆满钵满:10月9日,派代发布9月份的抖音主播带货榜,东方甄选连续第四个月蝉联第一,销售额达到5亿~7.5亿元。
然而,吊诡之处在于,永远有人能吃到抖音流量红利,但没有人能永远吃到抖音的流量红利——这要归结于抖音的推荐机制。早在2017下半年,抖音就开始强化算法,采取的是“中心化”流量分发模式。“铁打的抖音,流水的网红”,随时被平台与流量抛弃的恐惧,让抖音主播不无危机感。
“逃离”意味最明显的,还是俞敏洪及其东方甄选。今年4月,东方甄选上线了独立电商App,覆盖生鲜果蔬、海鲜水产、美妆护肤、家居日用等11个品类,包括了东方甄选自营和非自营品牌商品,大有自立门户之意。
不久后,在今年8月8日,就传出了抖音对东方甄选限流的传闻。虽然当时东方甄选回应称,并没有接到相关通知,抖音方面也对此予以否认,然而,这一消息还是导致新东方在线的股价当日大跌了10%。
而8月15日,俞敏洪在个人公众号“老俞闲话”中写道:“基于外部的平台所建立起来的热闹的商业模式,是有很强的脆弱性的。”这让人很容易把此项判断与几天前的限流传闻联系起来。
类似的“抖音限流大V”传闻不是第一次了。抖音商家魏涛至今对2020年上半年,抖音疑似对李佳琦限流事件记忆犹新:
彼时,在抖音坐拥千万粉丝的李佳琦,作品平均播放量均在百万上下,可几乎一夜之间,其播放量便断崖式下跌,骤降至数万。
站在平台角度,限流一事倒也无可厚非,毕竟其同大V间始终维持着“制衡”的关系,为保证局面可控,话语权必须握在手里,并不愿让头部帐号凌驾于平台之上——快手与辛巴,就是血淋淋的“失衡”案例。
只是,商家并不能理解平台的立场。在魏涛眼里,流量不稳定的抖音,使他很难感受到安全感。
“抖音的不确定性太强了,他可以把巨额流量一夕之间给到你,让你体会到‘暴富’的感觉,也可以迅速抽走你的流量,片甲不留。”魏涛表示,抖音的几次限流传闻,让较有名气的主播开始进行多线布局,而他自己亦在视频号推出商品橱窗后,开通了视频号来分摊风险。
因此,不难把罗永浩、俞敏洪入驻淘宝视作“狡兔三窟”之举。一方面,多个渠道多条路,一旦在抖音遭遇限流危机,留条后路依然可以东山再起,也能对抖音形成制衡;
另一方面,淘宝作为老牌电商巨头,供应链的完备、巨大的用户体量与坚实的底盘,让其依然有着抖音无可比拟的优势。加上这两年淘宝在直播生态上的发力,让其在“人货场”的统一上更进一步。自带流量入场的抖音主播们,在这里可以更快地将流量变现。
而对淘宝来说,引入罗永浩、俞敏洪等其他平台的头部主播,也有“驱虎吞狼”的意味。
二、马太效应下的淘宝:头部吃肉,腰尾部喝汤 在带货这门生意中,“马太效应”是腰尾部主播以及平台心中永恒的痛。不得不承认,带货发展到如今,其强大的爆发力很大程度上还是来源于主播的个人魅力与团队的操盘能力。
拿罗永浩来说,今年6月,还光了所有债的老罗功成身退,宣布退出社交网络,并开始逐渐淡出交个朋友的日常管理,“罗永浩”抖音直播间也正式更名为“交个朋友”直播间。在当时,交个朋友创始人黄贺信心满满地表示表示,罗永浩的离开对公司GMV影响不会很大。
怎么说不重要,因为事实不会说谎,粉丝可能更愿意与老罗个人交朋友——老罗离场后,涨粉数与交易额很快便陷入了低谷。据飞瓜数据显示,抖音直播带货7-9月榜中,交个朋友已经跌落到第九的位置,粉丝数与新晋榜首相比,也相差高达750万。
红人点集数据显示,近两个月内,交个朋友甚至掉出抖音达人月榜单前十,而排在它前面的主播有东方甄选、董先生、疯狂小杨哥等。取代老罗的头部主播,是同样有着个人魅力的董宇辉——老罗隐退的几个月,在直播间从诗词歌赋聊到人生哲学,并时不时来几句英文卖货的董宇辉,成功带火了背后的东方甄选。
而淘宝方面,也备受马太效应之困。把希望寄托在一两个超级头部主播上,一有风吹草动则满盘皆输。薇娅停播后,淘宝承受了断腕之痛——曾有媒体报道,2021 年“618”之后,淘宝直播的整体开播量几乎零增长,流量、市场营销都一路下坡,淘宝直播的 GMV 增速已经低于抖音和快手。
而李佳琦的停播又复出,无疑给淘宝又一次敲响了警钟。从其先后推出的新领航计划、引光者联盟、超级新咖计划、源力计划等的政策中可以看到,淘宝正在大力扶持腰部主播,目标实现支持2000个账号成交翻倍,5000个店播年度成交超1000万,培育100个粉丝超百万的内容账号。
然而,真正可以在直播间一呼百应的,永远是少数人。即使在李佳琦离场的几个月里,虎视眈眈的后起之秀也无法瓜分李佳琦的巨额流量,头部主播正在身体力行地教育平台:即使庙宇坍塌了,神依然是神。
淘宝也逐渐明白了这一道理,因此,在培育腰尾部主播的同时,其也在大力引入其他平台的头部主播,有分摊风险的用意,也有驱虎吞狼、让主播相互制衡的意味:“快手,我希望你们把眼睛擦亮一点,我辛巴在大部分的类目当中,可以调动整个国内的资源,请运用好我身上的本事和资源。”辛巴怒怼快手的闹剧犹在眼前,哪个平台会希望这种事发生在自己身上呢?
不得不承认,无论是不想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的主播,还是不想把宝押在一个主播上的平台,其背后的底层逻辑都指向了一个:整个直播界的大环境已经变了。
三、直播赛道的合纵与连横 时间拨回至2020年,在当时,抖快淘“三足鼎立”已经初具雏形,2020年底的数据显示,在当时,国内直播电商市场格局当时呈现“三分天下”的局面,其中抖音、淘宝、快手的市占率分别为38.9%、31.1%和29.7%。
而当时,三者的优势和劣势也非常明显:淘宝严重缺少外部流量,马太效应比现在还严重,除了李佳琦薇娅外,门店自播一片惨淡,大量处于无人问津的状况,很多时候都是店家自娱自乐,偶尔进去一个观众,能和主播一对一聊一下午。
快手和抖音电商则是基础建设不充分,更是缺少供应链、物流方面的基建能力。据抖音主播李晴介绍,当时在抖音快手小店,主播要自己做客服、搞售后,这导致很多主播怨声载道,更愿意挂淘宝的链接,自己只做导流。
如今,两年过去了,大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于平台而言,首先,随着微信视频号、京东直播等选手的入场,“三国杀”局面逐渐被颠覆。后入场的玩家靠着复制前者的打法卷入市场竞争。
其次,抖快淘在这两年也在不断补足短板——淘宝品牌自播已经具备一定规模,抖音则在弥补自身电商基础建设不足的路上奋起直追,发力物流,并提出全域兴趣电商概念来衔接内容和电商。
近日,坊间传出快手将恢复淘宝联盟商品外链的消息,如果属实,那么缺乏电商“基建”的快手,或将与内容引流能力式微的淘宝实现互补。
显然,当下的直播赛道,已经不是两年前的草莽时代,相比此前的建立壁垒以求存活之举,如今各有一定资本的平台,则正在打破壁垒,互通有无,同时杀向下一个阶段。平台间“合纵连横”,在无形中亦改变着主播的视角。
辛巴曾经在叫板快手后又后悔,称“我视快手为刘备,其对手为孙权,不管多大的诱惑,我不可能带着我的兵投奔孙权去打刘备,这是一生的道义问题。”而当下,随着罗永浩、俞敏洪等头部主播接连与平台“解绑”,直播赛道或许也将从过去“平台独占”的逻辑走向全渠道。
作者:文烨豪;编辑:吴先之
来源公众号:光子星球(ID:TMTweb),细微之处,看见未来!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光子星球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双11大促之战打响!“猫狗”死守阵地,抖快弯道出击
设计动态 2022-10-2510月24日,随着天猫、京东等平台发布会的举行,双11大促之战正式打响。这也是自2009年活动创办以来,电商行业第14次迎来大促盛会。 用阿里巴巴国内数字商业板块淘宝天猫产业发展和运营中心总裁吹雪的话说,“今年双11是历年最多样化的一届。” 这种多样性不止体现今年的双11大促之战已经正式打响,各家电商平台也拿出了自己的应对举措,以求让更多用户流向自己的平台。那么面对消费者喜好逐渐转变、常规玩法吸引力下降等情况,平台们又是如何迎接今年的双11大促的?不如来看看作者的解读。
10月24日,随着天猫、京东等平台发布会的举行,双11大促之战正式打响。这也是自2009年活动创办以来,电商行业第14次迎来大促盛会。
用阿里巴巴国内数字商业板块淘宝天猫产业发展和运营中心总裁吹雪的话说, “今年双11是历年最多样化的一届。”
这种多样性不止体现在商家数量的变化,从第一届的27个商家到如今的29万品牌参与天猫双11;还体现在活动平台的多元化,由阿里一家增至现在京东、拼多多、唯品会、抖音、快手、B站、腾讯等,热情空前高涨。
为了在同台比试中取得更好成绩,平台一早开始筹备,尤其在关键直播战场的“超头”争夺战,给今年双11增添了几分看头,让战果变得扑朔迷离。
区别于平台侧热火朝天的景象,经过数年市场教育的消费者已经变得越来越理性。购物满减、大额消费券、预售提前……这些平台玩法似乎很难再勾起他们的兴趣,“一年比一年没计划”、“不知道双11买什么”成为了不少人的心声。
消费者表示双11“一年比一年没计划”(图片来源:网络)
面对消费喜好的转变,平台今年还能使出什么招数?“猫狗”能否抗住新玩家们的冲击?
一、战前“出其不意” 在这个全年最大消费旺季,作为电商龙头的天猫、京东,一举一动都在行业关注下。无论是活动节奏、活动机制,还是营销传播方向,都是行业其它平台效仿的标杆。
对比过去两年长达一个月的活动周期,今年天猫和京东双11虽然仍由预售期和两波售卖期组成,但整个周期时长不足20天,较往年缩短了至少三分之一的时间。
除此之外,两家企业还将“不熬夜”宗旨进行到底,不仅预售放在晚8点,两波正式开买的时间也分别为10月31日晚8点和11月10日晚8点。
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商家和消费者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耗费,改善消费体验。
具体促销玩法上,今年天猫双11继续将打折坚持到底: 消费者可以叠加三重优惠—— 1700 万商品打折、全场跨店每满 300 减 50 、 88VIP 会员再领 820 元大额券。
天猫双11优惠政策
虽然阿里方面并未过度渲染今年的优惠力度,但对比去年“1400万官方旗舰店好货打折、每满200减30、88VIP折上95折+大额消费券”的折扣,平台方面为了刺激消费展给出了更多的诚意。
为了提高购物体验,天猫今年还从两个方面进行了改善:首先,对双11商品进行“全程价格保护”,价保周期从往年的15天延长至27天;其次,增加了“多地址下单”和购物车宝贝数量升级功能。
几乎与天猫同时, 京东举行双11启动会,宣布了“全品类跨店每满299减50、开门红和高潮期两波红包雨、京东PLUS会员每人可领超千元超级补贴”等平台折扣 ,旨在将“实在”的主题贯穿到价格、商品和服务等大促活动的方方面面。
京东双11优惠政策
值得一提的是,在京东今年推出的各项服务中,2018年由其首创、2021年升级为“一键价保”的服务,今年双11有了更大升级——10月20日-11月13日期间,超5亿种商品支持30天价保,且在价保周期内可以多次申请,最晚价保时间可延续至“双十二”,同样覆盖消费者领取优惠券购买的商品。
购物满减、大额消费券、节奏调整等等这些,只能算是天猫和京东的“常规打法”,经过一个轮回的转变很难再有新的花样,激不起消费者更大兴趣。
但临近双11,天猫的一招“撬人”出其不意,让本来平静的大促江湖泛起了涟漪。
10月中旬,罗永浩、俞敏洪双11期间入驻淘宝直播的消息迅速传开,让今年天猫双11变得热闹起来,关注度立刻上升。
一个是前“抖音一哥”,一个是现下抖音头部直播间“东方甄选”的背后老板,两人同一时间节点从抖音转战阿里,值得玩味。
两人在大促关键时刻“临阵倒戈”,让外界对天猫和抖音的双11战果猜测不断。
二、抖快“弯道出击” 以内容为底色成长起来的电商平台抖音、快手,虽然算是双11“新手玩家”,但影响力却不容小觑。
抖音“双11好物节”首次选择与天猫、京东同节奏启动,分为10月24日起预售、11月1日爆发、11月11日最后一天下单三个时间点,颇有一种正面硬刚的架势。
但在折扣活动上,抖音相对天猫、京东的跨店直减更为复杂,对预售区商品给予了“定金抵扣、限时补贴”等活动。
抖音双11好物节优惠政策
不过在价保方面,抖音支持保价期延长至11月11日活动结束后的15天内,即到11月26日。 这就意味着,抖音最长价保时间达到34天,为各平台翘楚。
另一边,快手相对战略比较保守,从大促名称上就避开了“双11”,正式活动期从10月20日至11月11日,较天猫、京东和抖音少早一些。
而在优惠方面,快手特别开设了“真的省”补贴专区,这也是快手“116心意购物节”核心补贴栏目。虽然今年各平台都很默契地没有对大促补贴规模进行比较,但快手方面还是表示,会对用户需求集中的大牌数码家电、美妆,以及食品生鲜、日用百货和农用物资等民生刚需类商品进行高额补贴。
除此之外,快手还推出了“66购物金”满减活动,即用户每天进入快手116大促专区页面、电商主播直播间、互动主会场,都可以领取到一笔购物金,下单时订单金额每满60元,可使用购物金抵扣6元。 如果放到与天猫、京东同规模比较,即快手平台用户每满300元可使用30元购物抵扣金。
快手116心意购物节优惠政策
对于新平台而言,大促需要的不止有消费者,还有商家和主播。为了吸引更多商家到平台,快手电商还宣布,今年116将投入此前2倍的助推流量助力商家生意爆发。
不过,商家缺口对于抖音或许并不大,毕竟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在2021年就有180万新商家入驻抖音电商。但在大促关口被天猫撬走的超头主播,以及随之可能产生甚至流失的成交,却需要新的直播间或渠道补充。
就在外界等着看抖音反击之时,它却早已选择了“弯道出击”,避开直播战场、直插天猫电商腹地,悄然建起了货架电商。
早在今年6月,抖音就被曝将首页原本的“朋友”标签页面替换为了“商城”,置于一级入口,逐渐向“货架电商”靠拢,电商业务重要性进一步提升;两个月后,抖音电商又被曝出将行业运营将分出内容业务和货架业务两条线,未来抖音电商主做商城和品牌。
10月,抖音又被曝出在“商城”页面推出了一个名为“9块9特价”的新频道,随后疑似调整为“低价秒杀”频道, 以销售“9.9封顶”、“19.9封顶”商品为主。这也被视作是抖音攻向下沉市场,向淘特、拼多多发起挑战的重要信号。
抖音商城开设“低价秒杀”频道
要知道今年上半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已经达到9759.3亿元,突破万亿大关指日可待。一旦抖音在这个市场撕开口子,爆发的潜力可想而知。
三、大规模混战开启 有意思的是,这场令消费者日渐茫然无感的年度大促,却吸引了越来越多平台方的参与,甚至抛出了更多更优更简单的福利政策。
以拼多多为例,除了在全场推出“百万商品每满300减50、上不封顶”的政策外,平台在百亿补贴频道还对品牌商品、涉农产品提供至少470元额外券包,茅台、iPhone、神仙水、家电家具等大件消费品补贴千元,“超级品牌日”上更有品牌给出“满300减45、满1000减150等大额补贴”。
拼多多双11优惠政策
为了降低消费者参与活动的复杂度, 拼多多提出秉承不预售,无尾款的直接补贴政策, 来为消费者提供简单实惠的购物体验。
全天候科技从唯品会方面了解到,今年平台双11大促已于10月20日晚8点启动,为了简化优惠规则,“消费者无需凑单,一件商品即可享受超值优惠” ,如OLAY小白瓶至高买一送一、波司登中长款羽绒服1.3折等。
就连一向缺乏电商基因的腾讯也加入了这场年度盛典,旗下品牌商城“腾讯荟聚”(前身:腾讯惠聚)于10月23日启动了双11“会买节”、定制了“精选”和“福利”两大频道。
在活动方面,腾讯荟聚除发放平台通用优惠券外(如每满199即减30元跨店券),还联合11个大牌发放品牌福利券,以及共计22场的百万红包雨,玩法丰富度不输平台。
临双11大促前夕,在线视频弹幕网站B站也加紧给商家开启了“绿灯”,试水起了电商业务。 据Tech星球了解,B站10月14日正式在直播分区上线了购物专区,专区内的直播间全量放开了购物“小黄车”功能。
虽然B站方面表示“双11主要还是配合电商平台”,但其进入电商赛道的想法已经出现端倪。
走到第十四年,双11从无到有、再到无处不在,创造的改变不少,面临的挑战也不少。多样化平台的参与充分彰显了双11的价值,它早已不独属于阿里一家企业,也不是电商一个行业的盛典。
作为每年规模最大的线上消费节日,双11汇聚了几十万商家、几亿消费者、无数服务商,共同参与一场商业消费大协同、生产物流供应链大协同。
用阿里巴巴集团国内数字商业板块总裁戴珊的话说,“面对不确定性,很多商家把天猫双11看作是全年最大的生意增长机会”,大家看见的是以万亿计的交易额,是数亿个包裹被送到千家万户;大家没看见的,是隐藏在背后的数字化能力,从消费决策、交易、支付、履约,向上游延伸到研发、生产等各个环节的促进作用。
但在行业协同之外,如何平衡消费者、商家和平台三者之间的关系,让双11持续具备吸引力,是需要各家持续解决的问题。
原文标题:双11今夜打响!“猫狗”死守阵地,抖快弯道出击
作者:张超;编辑:罗丽娟;公众号:全天候科技(ID:iawtmt)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OFLPo7I-xPGUEuO6kfjlnw
本文由 @全天候科技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
混战开启?抖音深入本地生活服务腹地
设计动态 2022-10-25作为一名“钢铁直男”,宁先生终于在网上薅到第一把“羊毛”——小区对面火锅店的团购券。“128元,3个人吃到撑!”说起自己最近的经历,再想想以前花的“冤枉钱”,宁先生大有相见恨晚之势。 “以前都是在店里直接点菜,感觉查各种优惠一是麻烦,二是有点抠门。”宁先生表示越来越多玩家逐步在本地生活赛道上加码,比如抖音去年的试点自营“心动外卖”、再到今年和饿了么的官宣合作,在本地生活业务上,抖音正在加快布局的步伐。那么,现在本地生活服务的发展前景究竟有多大?各家又拿出了什么举措?不如来看看作者的解读。
作为一名“钢铁直男”,宁先生终于在网上薅到第一把“羊毛”——小区对面火锅店的团购券。“128元,3个人吃到撑!”说起自己最近的经历,再想想以前花的“冤枉钱”,宁先生大有相见恨晚之势。
“以前都是在店里直接点菜,感觉查各种优惠一是麻烦,二是有点抠门。”宁先生表示,但这次团购让他对消费有了新认识。“平台根据我所在区域推荐各类消费团购券。和朋友聚会时,打开短视频平台搜一搜,直接就能定位到周边的店面,非常方便,而且不用看一大堆店铺信息。”
与宁先生相比,全职宝妈溪溪对于团购的使用更加熟悉。“一般带孩子出来玩会搜一下商圈周边信息,当然也会做一些对比。比如孩子喜欢的爸爸糖红豆吐司,美团团购价22.9元,而抖音是19.9元。按百分比算的话,要便宜10%以上。”
“同样的商品,当然价格便宜的,毕竟现在这种行情下谁赚钱都不容易。”溪溪并不觉得这样的行为会让自己显得“抠门”,反而是“会过”。
中国人一向善于精打细算过日子,这也是团购在国内大火的原因之一。2011年,在美团(03690.HK)上线一周年发布会上,美团王兴曾表示:“团购是超完美的商业模式。”随后的几年时间里,团购行业一路狂奔,上演了中国互联网史上少见的“千团大战”。
来得快去得也快,当时的盛况早已被载入商业史册,当年的玩家也所剩无几。美团是其中最成功且唯二的突围选手。随着美团边界的不断拓展,团购已不再是美团业务核心,而是其本地生活服务中的一个单元。
便是, 随着抖音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的持续加码,本地生活服务模式再度吸引了人们的关注。 也引发人们的好奇:抖音会是那条搅动行业的鲶鱼吗?
一、本地生活服务的预期和野望 不可否认,本地生活服务拥有巨大的市场空间。
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显示, 2021 年,我国互联网本地生活服务行业市场规模达到 2.6 万亿元,同比增速为 15.1% 。预计到 2025 年,这一市场的规模将有望达到 4 万亿元。 但同时,这一行业的线上渗透率并不高,仅为12.7%。
规模巨大,线上渗透率不高,自然意味着市场前景广阔。 在互联网存量时代,本地生活赛道作为少有的增量市场 相当诱人 。 从美团二季度财报也可以看出端倪:今年二季度美团实现营收509亿元,其中本地商业分部收入为368亿元,占比超七成。
巨大的市场蛋糕引来无数抢食者,阿里、京东一直在持续加码,百度也在数年前布局过。但当外部环境和消费者、商家发生变化时,本地生活服务行业也迎来了巨变。
“以前比较常用的是美团、大众点评这些,比如对某个城市不了解时习惯去点评搜一搜,看看排名再做选择。”杭州的小丹表示:“但现在大家好像有更多的平台来获取这些信息了。”
作为美食爱好者,小丹既是美食博主(非探店类),也是深度用户,“经常能刷到各种特色小店,看完真的很想去拔草。虽然经常有‘翻车’,但还是乐此不彼。”
在位于三里屯的网红餐厅森林花园餐吧(Wood Garden House),壹DU财经随机访问了5位正在等位的消费者,其中2位称是在抖音上刷到这家店被“种草”的。
与美团、大众点评相比,抖音的本地生活服务起步较晚。但随着它的入局,本地生活服务的链路也发生了变化。
“以前是人找店,比如我对某个商圈的某类服务有需求,我可能会去大众点评搜索,再做出选择。现在不一样了,消费者可能本身并没有消费意愿,只是在刷短视频时被种草,进而被安利、再去拔草。”从事互联网运营的帅帅说道: “流量在哪里,商机就在哪里,并且这种商机极有可能是被动触发的。”
易观分析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李应涛认为,“抖音做外卖是必然选择,掌握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入口,坐拥巨大流量,势必要探索更多的变现渠道。”
二、布局两年,抖音本地生活持续加码 视频、直播下方悬挂团购链接或商家信息入口,用户点击链接,即可在抖音在完成购买、到店核销等。
宁先生在听到同事安利这一功能时,颇为好奇。在他的认知里,抖音是“看短视频,搞笑的、励志的、做饭的、吐槽的应有尽有,怎么还有团购呢?”但确实,最近两年,抖音在本地生活方面布局不断。
本地生活可分为“到家”和“到店”两种类型。前者可以理解为外卖,后者是到店核销。
今年8月19日,抖音与饿了么达成合作,后者通过小程序入驻抖音。用户的使用链路也比较清晰:用户被视频“种草”后,可在抖音下单,由饿了么骑手负责配送。这是抖音“到家”业务的落地。
在到店业务层面,抖音的布局更早——2020年底立项,挂靠在一级部门“商业产品”之下,一年后,成立“生活服务”一级部门,与“商业商品”、“互娱社区”等部门并列。
当时,抖音广告部门的SMB条线,拉来了一大批线下的中小型商户,这些商户的特征在于:没有购买广告的意愿,因为他们更看重的是能否完成交易。抖音本地生活服务要做的,就是为这些中小商商户提供交易服务。
此后,一系列布局开始了。2020年3月,抖音升级企业号,推出团购功能;同年,抖音建立本地探店达人体系,达人可与商家展开合作,实地探店、拍摄视频,在视频上挂团购链接,每售出一单都能获得佣金。同年年底,成立“本地直营业务中心”。
2021年,抖音加快了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的布局。一位接近字节的人士向媒体透露,在2021年3-5月,抖音曾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郑州等城市选取一些餐饮商家进行到店试点。到家业务也有小范围尝试:用户在直播间下单,再进行配送。不过由于准备不充分,试点受挫。直至2021年底,抖音本地生活业务独立,成为一级部门。据了解,该部门下设POI、产品运营、平台治理、商业平台以及用户产品等团队。
本地生活业务除了线上的流量、技术之外,更需要平台具备接入线下商家的能力, 也因此, “如果抖音要自己开城,组建团队、深耕线下等会是最大的问题。”帅帅根据自己的经验谈道。
对此,抖音的应对策略同样并非“凡事自己来”。
2021年4月,抖音引入服务商体系。服务商是第三方公司,拥有本地达人资源和运营经验。可以提供店铺运营、达人宣传、直播以及企业视频号运营等服务,并抽取服务费。抖音做的则是服务商的考核、管理工作。今年3月,抖音推出本地商家门店管理、经营平台“抖音来客”;6月推出了生活服务营销平台“巨量本地推”。
在商家更关注的到家业务层面,抖音更是动作频频。去年7月,抖音试点自营“心动外卖”,一度引发业内讨论。直至今年7月,抖音入驻商家的团购标签中出现“配送到家”字样,用户可以在拥有该标签的商家下单,商家联系第三方进行配送。今年8月中旬,抖音宣布与饿了么合作,饿了么骑手将送货上门。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抖音本地生活在成都新建了“大本营”,并已成立了外卖业务和团购配送业务。并称,当前抖音已形成到家团购、到店团购、旅行等多方位的业务版图,并且餐饮外卖业务将在上海、北京、成都等地试点。
今年5月,抖音本地生活发布《2022年生活服务软件服务费政策通告》后,抖音告别“0服务费”时代。今年,抖音本地生活业务全年目标提升至500亿元,相较于去年底定下的“保300亿争400亿”的目标提高不少。
“除了广告和近两年来发力的抖音电商外,外卖有望成为抖音的下一个变现出口。”李应涛分析称。
三、混战时代即将来临? 对于抖音“深入腹地”的举动,将本地生活服务视为核心业务的美团,会有怎样的反应?
早在去年12月,美团就和抖音的友商快手达成合作——在快手App上线小程序,快手用户可通过小程序点美团外卖。按照美团的构想,此举将进一步提升“种草”能力。但事实上,这一合作并没有给美团带来多大帮助。
今年4月,美团上线了面向商家和达人的“美团直播助手”。直播类目涵盖了外卖、酒旅、团好货、新闪购等几乎所有业务线。到了7月,美团App还开启过商家直播,但很快就下线了。
对此,不少业内人士观点相对一致,均认为这是美团的被动防御之举。但与此同时,业界需要承认的一点是, 美团拥有强大的地推团队以及近 1000 万活跃商家——这将是美团自身非常牢固的护城河。
“如果抖音要切实做好本地生活业务,那么地推团队和活跃商家,将是其必须要跨过的两道槛。”帅帅分析称。“另外,摆在抖音面前的还有用户的消费习惯。抖音是娱乐平台、电商平台,而非本地生活服务平台,用户教育和消费习惯养成也需要时间和相应的配套设施。”
此外,想再造一个“大众点评”的不光有抖音。今年7月,高德地图对外宣布其“出门好生活开放平台”的转型升级——高德地图上,除了大众熟知的导航、打车之外,开始逐渐聚合吃喝玩乐等多种本地生活服务。
高德此举也并非单打独斗。阿里巴巴最新的组织架构升级中,将基于地理位置的三大业务即本地生活、高德和飞猪组成生活服务板块,以加快布局本地生活服务。
短视频起家的抖音、电商起家的阿里,以及还在拓展业务边界的各类平台,本地生活这块巨型蛋糕周围正聚拢更多的分食者。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各有优势、各有看点。但抖音两年内即深入“腹地”的举动,足见其决心及未来潜在的爆发力。而未来各家的胜负,恐怕要交给时间和消费者来验证。
原文标题:“狠人”抖音:深入本地生活服务腹地
作者:晓加,编辑:祺然
来源公众号:壹DU财经(ID:yiducaijing2021),多一度热爱,深一度观察。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壹DU财经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可穿戴设备,你的电子预言家?
设计动态 2022-10-25随着可穿戴电子设备、智能家电的普及,我们正在陷入科技公司的“数字矩阵”里。 “数据显示,你的人生只剩两年时间。” 如果大数据能够提前预估你的寿命,你会想知道答案吗? 在2022年奥斯卡热门影片《不要抬头》里,科技大佬彼得推出了一款手机,它可以实时监控用户的心情智能设备正在迅速普及中,比如现在,智能手环、智能眼镜等产品已经越来越常见,监测睡眠、情绪、健康的APP也相继推出,不过相应的,相关的数据信息争议也逐渐在用户群体中弥漫开来,人们在期待智能设备所带来的美好未来的同时,也担心着“技术黑镜”的出现。
随着可穿戴电子设备、智能家电的普及,我们正在陷入科技公司的“数字矩阵”里。
“数据显示,你的人生只剩两年时间。”
如果大数据能够提前预估你的寿命,你会想知道答案吗?
在2022年奥斯卡热门影片《不要抬头》里,科技大佬彼得推出了一款手机,它可以实时监控用户的心情,以及各类身体状态指标,包括血压、心率等等。基于强大的数据库,彼得还预估了女主角之一珍妮·奥尔良的死亡方式,讽刺的是,这个预测最后竟然成真了。
如今,随着可穿戴电子设备、智能家电的普及,我们正在陷入科技公司的“数字矩阵”里——我们对数据的依赖逐步加深,我们渴望更加“精准”的健康信息、更为“科学”的生活方式,我们尽可能地去量化生活里的一切,来认识自己、预见未来。
这个由“量化生活”主导的消费领域,拥有上千亿的市场规模,也正在对我们的生活进行全方位的改造。
但实际情况却是,科技巨头深耕的“量化之路”,带来的不仅是美好的生活方式,也可能是一个正在失控的技术黑镜。
一、科幻电影,照进现实 这些年,有多少科幻电影中的智能装备已经走入现实?
10年前,詹姆斯·邦德在《007:大破天幕杀机》中靠一只智能手表“开挂”,成功探查了一系列的机密。这只可以防水、摄像、录音的手表,如今看来,不过是一只苹果iWatch的标配。一夜之间,邦德的“情报神器”,普通人也可拥有。
同样,《碟中谍4》里阿汤哥的“黑科技”智能隐形眼镜,也开始进入市场。2016年,索尼开发了一款可以拍照的智能隐形眼镜,用户只需要用规定的方式眨眼,就可以采集照片。此外,用户还可以通过转动眼球来调节焦距、光圈。
而《星际迷航》中的通讯徽章,如今99美元就能包邮到家。2014年,旧金山的一家科技创业公司推出了无线通讯器Onyx,和《星际迷航》中的徽章相似,使用者只要把它固定在衣服上,哪怕在深山老林迷路,也能够随时随地和外界连线。
有了这一身的可穿戴设备,忽然明白了很多年前的一个调侃——“这年头,活得越来越像邦德了”。
不过,与科幻片里的黑科技设想不同,现实生活里的智能可穿戴设备,重点并非旨在“教你窃取机密”,它们主打的首要目标则是——“提升个人健康”。
无论是这些年大热的智能手表、运动手环,还是谷歌力推的智能眼镜,以及各大科技公司布局想象力的智能服装……几乎所有的可穿戴电子设备,都紧紧围绕着“健康”二字不放。
从心率、血氧、血压,到压力、呼吸,再到睡眠、饮食、运动,可穿戴设备就像公司里最“卷”的那位员工,恨不得把你身体的一切状况,都做成可视化的PPT,给你展示出来。
拿一个近几年很火爆的“睡眠监测”来说,仅在国内,就已经催生出了几十亿的市场。
“睡眠监测”报告/睡眠类app截图
传统的多导睡眠监测,需要去医院专门挂号、预约,然后在身上连接数十根彩色电线,才能知道自己睡得够不够好;但如今,从呼吸睡眠质量监测腕带,到一般的运动手环,再到智能枕头、智能床垫,五花八门的电子设备都能够让你掌握自己的睡眠状况。
根据研究产业院的数据,2021年,我国家用睡眠监测设备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43.4亿yuan。一个切实的感受就是,一夜之间,你身边的很多同事都会定时定点地阅读自己的睡眠报告了。
而这并不包括智能手环的市场数据。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智能手表市场规模为295亿元,预计2025年,超过400亿元。
如果你还不知道“快速动眼期”为何物?不好意思,就算“一觉到天亮”,恐怕也算不上人类高质量睡眠。
可以预见的是,越来越多围绕健康的话题,都会制造出前景广阔的市场。
比如“情绪监测”设备。早在几年前,谷歌眼镜就已经学会“监测用户的情绪健康”——根据用户的五官变化,眼镜就会帮我们自动计算在过去1分钟内,生气/高兴/悲伤/惊讶的情绪比例分别占到了多少。
除此之外,情绪追踪APP也开始受到年轻人的欢迎,如果说心情曾是一个飘忽不定、不可预估的东西,那么从此以后,它可以被评价、预估,直到你把emo时刻提前掐断在摇篮里。
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智能衣物也开始悄悄潜入我们的生活,并贴身监控我们的一举一动。
一双智能跑鞋,可以生成一连串的健康数据——膝关节负荷指数、脚掌着地方式、跑步频率等等,如此看来,以后再也没有小伙伴会犯“走路外八字”的错了。
二、可穿戴设备,你的电子预言家? 19世纪中叶,英国物理学家、热力学之父开尔文勋爵(Baron Kelvin)曾经说过:“当你能够量化你谈论的事物,并且能用数字描述它时,你对它就确实有了深入了解。但如果你不能用数字描述,那么你的头脑根本就没有跃升到科学思考的状态。”
这种“用数据理解世界”的观念,主宰了接下来一个多世纪的思潮。
聚焦到个体身上,从最初的身高、体重,到身体健康、情绪健康、情感关系,数据可以逐渐“预估”那些曾经无法被量化的事物。
回到开头的《不要抬头》,用可穿戴设备预估寿命,这事儿可行吗?
实际情况是,“生死有命”的道理并不能够被大数据轻易改写,但用大数据预言一些其他的状况,却是完全可行的。
2020年,研究人员发现,使用Oura智能戒指,可以提前帮助用户监测感染流感的风险。
一枚戒指是如何帮人类预测病毒的呢?根据Oura Health的官方说法,Oura指环中的技术,可以监测到人体中最细微的生理信号。通过使用AI预测模型,就可以根据体温、静息心率、心率变异性等指标,提前预估用户感染流感的可能。
其实,早在十多年前,可穿戴设备就展现出了“赛博先知”的功力。
2012年,美国内华达州里诺市的“第一次预警系统”公司推出了一款女性智能内衣,旨在帮助女性提前预估乳腺癌的风险。
根据2020年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在全世界的新发癌症病例中,乳腺癌占比11.7%(大约有230万例乳腺癌病例),首次超过了肺癌的新增病例数,成为全球主要新发的癌症类型。
而这款“预防乳腺癌”的智能内衣,可以通过内置感应器,从而预测乳房内是否有可疑肿块。
在技术层面,这款内衣的原理并不复杂:由于人体内的癌细胞通常会导致血管异常,从而使身体相应部位出现温度变化,因此,这款内衣通过细微的温度感应、记录,然后经一系列的科学计算,从而得出预测结果。
公司的实验显示,这款智能内衣预测乳腺癌的准确率要高于医院的X光检查,除此之外,还能将乳腺癌的确诊时间提前6年,为乳腺癌患者争取更多的治疗时间。
就在今年9月,斯坦福大学的研究团队还研发出一款可以“实时监测肿瘤大小”的可穿戴设备,从而及时“复盘”患者的癌症治疗效果。
设备采用了“FAST传感器”(通过在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滴铸层的顶部沉积50 nm的金层支撑),由于这种传感器非常灵活、易于拉伸,因此,这个小型设备可以被直接黏在用户的皮肤上,并且随着肿瘤体积的动态变化而发生相应的扩张或收缩。
只需要按一下按钮,传感器就能够将实时数据传送到手机的应用程序里。上一次的癌症治疗是否有效?可以很快得到答案。
与此同时,智能可穿戴设备还在各种各样的慢性病领域进行探索,包括皮肤癌、哮喘、阿尔茨海默病等等。商业公司向我们许诺:未来,智能设备能够更加准确、快速地为大家提供所需要的“疾病预警”。
三、技术黑镜:谁在利用我们的数据? 可穿戴设备的普及,带来的不仅是大数据所支持的“健康、科学”的身体管理,也有可能会导致一个技术黑镜。
成立于1969年的数据公司Acxiom,拥有全球最大的消费者数据库。截至2020年,Acxiom涵盖了来自美国、英国和德国等多个国家的7亿用户的数据。这些用户被分为70大类,每一类都会有其相匹配的消费需求。
一直以来,关于Acxiom的数据争议持续不断,但这并不影响它顺利地将用户的档案信息“明码标价”出售给商业公司。其中,Acxiom的大型客户涵盖了政府机构、大型银行、保险公司以及医疗机构。
基于海量数据的研究分析,的确可以为普通人提供更高效的健康管理方案。例如,国内的一些数据公司开始联合三甲医院,进行数据资源共享,给后者提供更多的信息参考。
但同时,这些数据也可以被商业巨头操控,将消费者置于不利的弱势地位。
比如,以往的车险有相对固定的价位,但现在的车险像是移动设备上的广告一样,呈现出“千人千面”的态势。
汽车追踪器的本意是帮助用户了解自己的驾驶习惯,但保险公司却可以很好地利用这些收集来的数据价值——驾驶员的心率、体征,驾驶过程里的耗油量、车轮转速、刹车次数,都可以被上传至传感器,从而帮助保险公司决策、定价。
再比如,一系列的数据收集,可以让每一个个体都得到极为精准的营销。一个例子是,当一个人的跑步鞋达到基准更换里程数时向其推送新款和适宜的跑步鞋报价信息。
这个过程里,消费者的议价权被逐步削弱。这几年,“大数据杀熟”越来越普遍,就让“信息透明”的消费者无处遁形。
也许,当我们沉迷于可穿戴设备所带来的个性化服务时,我们也要意识到: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免费的数据劳工,为科技公司提供成百上千亿的商业价值。
就像英剧《黑镜》里的《急转直下》,如果有一天科技进化到我们的人际关系都能用数据(评分)表示,那么,最终从这套机制中受益的,绝非一无所有的普通人,而是那些手握数据的资本家。
参考资料:
[1]王天一|人工智能革命
[2]李东进, 张宇东. | 消费领域的量化自我:研究述评与展望
[3]艾媒咨询|2022年中国智能手表行业监测报告
[4]科普中国| 谷歌眼镜是如何探测人们的情绪的?
作者:戈多;本文来自新周刊APP
来源公众号:锐见Neweekly (ID:app-neweekly),有态度、有温度、有速度、有深度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新周刊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一个月内敲了电子木鱼108万次,真的积上功德了吗?
设计动态 2022-10-25敲电子木鱼,披朋克枷锁,见赛博观音,拜机械佛祖。 当敲木鱼被做成APP并荣登APP store免费榜第二名时,放在过去会有些魔幻,但在2022年的今天竟变得合理起来,光是凭借“自动敲木鱼,烦恼渐远去”的slogan,它已经连续数10天霸榜免费总榜Top10,还前阵子,一款敲木鱼APP登上了APP store榜单,凭借“自动敲木鱼,烦恼渐远去”的slogan,连续10天霸榜免费版总榜Top10。为什么看上去功能如此简单的电子木鱼,却能吸引来大量的用户呢?它究竟有什么魔力?一起来看一下吧。
敲电子木鱼,披朋克枷锁,见赛博观音,拜机械佛祖。
当敲木鱼被做成APP并荣登APP store 免费榜第二名 时,放在过去会有些魔幻,但在2022年的今天竟变得合理起来,光是凭借“自动敲木鱼,烦恼渐远去”的slogan,它已经连续数10天霸榜免费总榜Top10,还收获了12万的下载量和4.8的高评分。
甚至由于其白噪音的属性,木鱼APP在音乐榜单上击败过QQ音乐、网易云音乐等巨头。
一句“敲”就完了,让数以万计的年轻人 遁入“佛门” 。
01 佛系年轻人的标配 木鱼APP有2种敲击方式: 自动和手敲。
手敲可以真实地模拟木鱼,苹果用户会选择用 iPad pencil 敲击来更真实地模拟敲木鱼的感觉。
自动模式 则是拥有永不停止/在指定时间停止/累计敲击到第n次停止3种设定,平台会按照用户设定好的敲击间隔、间隔偏差和停止模式自动敲击「木鱼」;最短的敲击间隔是 0.5s,最慢的间隔是 2.5s。
此外用户还可以自定义悬浮文字,在敲击时显示,比如“功德+1”、“功德+999999”、“烦恼-999999”。
在电子木鱼火后,各大社交平台也早已赶上了新一轮的热度营销, 讯飞推出了电子木鱼键盘,抖音创建的#电子木鱼#话题产生了近1亿次播放,还推出了相关特效。
实际上在木鱼APP爆火前,木鱼小程序便曾引爆整个朋友圈,让“电子木鱼”有了雏形。
它真实的还原了木鱼场景及音色,还推出了经文选项及朋友圈排名,去年的10月27日,榜单上第一名的同志在 一个月内敲了108万次 ,也就是一天4万次,一小时1666次,一分钟27次……
木鱼的爆火不是没有原因,北大颓系脱口秀演员鸟鸟曾说过“我这个人,躺的时候想卷、卷的时候想躺,永远年轻、永远左右为难,一切都是最不好的安排 “, 年轻人急需生活压力的释放,但我命由我不由天,他们急需一剂镇定剂来麻痹自己敏感的神经。
对于用户来说, 敲的是木鱼,念的却是世俗。
但谁也没想到,这款只有4.7M的简洁小游戏竟然也要 氪金 ,除了01音色,其余11种音色均需 6元订阅 才能解锁所有的“音色”,因此也被网友们打趣称“ 我佛只渡有元人 ”。
值得注意的是,这款木鱼APP早在2020年便上线发布但一直不温不火,直到2年后你的今天才通过短视频“翻红”,据悉,“木鱼”APP是开发者 niner wong ,他的应用作品多为 赛博功德 App 。
比如打着绿色又无烟slogan的 “手机烧香” ,儿时回忆“拨浪鼓”,选择困难户的福星“抛硬币”,这还不够,最近有网友向开发者发出了更具赛博味儿的 功德佛珠 要求。
到底是怎样的作者能开发出这样神奇又吸引人的APP?
据软件商店数据,“木鱼”的发行商账户 niner wong 账户旗下还有 20 款神奇解压小应用 ,其最早的上线于 2018 年 11 月,最晚的上线于 2022 年 9 月,应用多数聚集在工具、娱乐或教育的细分类额下,大部分应用免费,也可以通过内部订阅后升级。
产品及UI的简单又不失创新,也是 2年内开发者对自己产品风格坚持的表现 。
不得不说, 把现实中的物品用模拟的方式做成电子版 ,似乎一样受欢迎,解压缺口巨大的时代,木鱼完全踩在了互动式白噪音的风口上。
02 轻量化解压方式 为什么要敲电子木鱼?为什么不直接去到寺庙或者森林席地而坐的静心?
不是我们不想去,而是不能。客观事实上我们我们根本 没有一整块的时间拿去疏解自己的不快 ,因此更高效的宣泄情绪就成了刚需,这种类型的APP种类远比我们想象的要丰富。
「按!」与电子木鱼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应用界面你除了按它就是按它,按到一定次数会获得对应奖励比如皮肤、音效,系统会根据用户点击次数的时间进行排名,进行全球公示。
甚至官方直接摆烂——将自己的副标题改成 “全世界最无聊的游戏” 。
再比如我们小时候常玩的 拨浪鼓 ,已经被开发者做成了APP,只要摇晃手机,屏幕里的拨浪鼓也会跟着摇晃起来,我们甚至可以在拨浪鼓上作画写字来定制独属于自己的拨浪鼓。
还有开发者在手机上做了个只有 1.1MB的「照片泡泡纸」 App和 「史莱姆模拟器」 ,为用户带来听觉及视觉的巨大盛宴。
这对小孩子来说有些幼稚,但对大人来说似乎刚刚好,尤其是这种 越无聊越让人上头的”小玩意“。
白噪音的市场有多大?佛系解压的市场又有多大?
白噪音 是人耳可以感知到的20-2000赫兹的声音构成,大脑会对这种单调的、有规律的声音产生谐振,使大脑处于一种安静、相对不活跃的状态,从而让人产生平静感。
尤其像敲木鱼这种 白噪音+单调刻板活动 的行为更容易让大脑产生疲劳反应,因此白噪音是一种耳边魔法,互动式白噪音更是细分化的风口。
前阵子大火的《羊了个羊》也是同理,通过不断的点击及音效再完成消除,是一个 解压到收获反馈 的过程,加上成绩及排名对比的社交属性,很难拿捏不住当下的年轻人。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共有810家企业名称或经营范围或产品服务或商标含“解压”,2021年新增注册企业数量为85家,年度注册增速为5.26%, 2022年新增注册企业70余家,同比去年大增94.59%。
年轻人热衷于“解压”并不是一件好事。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陈婷表示, “年轻人的焦虑情绪多数来源于工作,近两年这种状况尤为为突出。”
这些产品之所以能出现在大众视野,最根本的原因是年轻人越来越关注自己的情绪变化,并试图积极的去改善它,海外市场一直对心理健康的命题较为关注,他们主打冥想主导且越陷越深:
根据Sensor Tower数据显示, 2020年4月,冥想类App中Calm下载量为390万次,Headspace达到150万次,同年Calm的市值已经高达20亿美元。
而国内市场则更适合我们的作息,长时间的工作,压力较大的环境使我们开始追求 轻量化的情绪出口 ,越简单、单纯、质朴的东西,越能净化他们的心灵。
年轻人在考试、工作前总是习惯性的去寻找一些精神寄托,如果内卷和躺平之间做仰卧起坐累了的话,我们尽管放心的去敲木鱼,能否积上功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 它能让我们感受到片刻的宁静。
参考:
年轻人,正在线上敲「木鱼」——白鲸出海
来源公众号:互联网那些事(ID:hlw0823),深挖品牌故事,探寻商业逻辑。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互联网那些事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pexels,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