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在职场,渴望双休

    设计动态 2023-03-19
    “996是福报”之后,“周六是奋斗者的工作日”又一次走上风口浪尖。 最近,某公司的一封内部邮件被曝光,文件中某高管提出,“以奋斗者为本,周六是奋斗者的正常工作日,对于行政领导们必须是正常工作日,请想办法(规避法律风险);学习华为精神,让奋斗者努力,也不能让奋斗

    可能不少职场人都有过单休的工作经历,而在单休工作制下,职场人可能有不同的选择,有人选择接受,有人选择离开。那么什么样的工作制才是职场人更愿意接受的,且可以带来高效工作的制度?本篇文章里便采访了几位有过单休经历的职场人,一起来看看他们的故事。

    “996是福报”之后,“周六是奋斗者的工作日”又一次走上风口浪尖。

    最近,某公司的一封内部邮件被曝光,文件中某高管提出,“以奋斗者为本,周六是奋斗者的正常工作日,对于行政领导们必须是正常工作日,请想办法(规避法律风险);学习华为精神,让奋斗者努力,也不能让奋斗者吃亏!从机制上想办法。”

    事件发酵后,该高管回应,“邮件要求对象不是普通员工,是激发愿意努力工作的员工,鼓励他们奋斗,同时不让他们吃亏,本意不是压榨员工。”不过对于“规避法律风险”,该高管并未解释。

    然而,关于“高管暗示员工周六加班”的猜测依旧甚嚣尘上。此事也激起了单休职场人的讨论,根据他们所讲述的经历,不仅是车企,互联网公司、审计行业、建筑行业等等或多或少都存在着单休的工作制,甚至有人表示,在自己所在的城市,双休是稀有物种,单休、大小周(一周单休一周双休)才是大多数。

    深燃找到6位有过单休工作经历的职场人,听他们讲述了自己在这种机制下的失衡、挣扎,有人选择离开,有人逐渐接受。他们普遍认为,单休是一个虚伪的表象,感觉每周都休了一天,但从心理和精神上,他们根本没有休息的实感。更让人痛苦的是,明明工作在五天内都能做完,却要多上一天班,所以有人选择摸鱼度过要上班的周六。而且,以单休为基本工作机制的公司,一般都默认没有加班费,精神没有休息,钱包没有收益,单休人压力翻倍。

    关于如何才是高效、人性化且皆大欢喜的工作制,讨论从未停止。“996”过后,单休、大小周、月休仍然存在,职场人似乎一直在换着方式“内耗”。实际上,在受访者眼中,在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的时候,单休勉强可以算作合理:一、单休能够带来实质性的工作成果,即“加班有用”;二、单休需在入职前提前告知;三、单休要多给工资。

    但归根结底,职场人想要的还是生活与工作的平衡,是周末的放松而已。

    一、表面“大小周”实际是随时待命,一年只休了5天年假 刀刃 | 28岁 北京 互联网行业

    去年上半年,因为上一家公司的总部要搬到外地,我不想跟着公司一起换城市,所以不得不跳槽。

    我在面试时,就知道现在这家公司实行大小周,纠结了很久,但考虑到这家和上一家同处一个行业,做的事情差不多,我入职之后能快速上手,还是选择了加入。

    入职时,我还安慰自己,“不就是一个月比以前多上两天班嘛,没什么接受不了的”,但真正工作之后,发现实际情况和想象的根本不一样。

    公司规定的上班时间是早上9点半到下午6点半,但是,我晚上8点能够走出办公室就已经算是非常好的情况了,月底冲业绩时,常常需要加班到后半夜。而且, 说是大小周,但是我是随时待命状态,只要老板一个微信,我就得拿出手机、电脑开始工作。

    近一年里,我除了年假休息了5天之外,其余的单休、双休,感觉和没有休息一样。

    其实我并非不能接受加班,相反,我很看重从工作产出中获得的成就感,也愿意为了这份成就感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我之前的工作,也常常会加班到十一二点。

    但是,经过这一年,我明白,双休对我来说是刚需。

    以前,周末我是一定要出门的。冬天去滑雪,春秋去打球,再时不时去唱个歌,总之周末一定会安排一些活动。我还有很多业余爱好,比如画画、写小说,但现在这些事情,我已经好久没碰了。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周末出去玩两天,周一上班会身体疲惫缓不过来,但 对我来说,双休就是“回血”的,痛痛快快玩儿两天,身体上可能会有点辛苦,但心理上就相当于放了一个假,我周一就能精神抖擞地来上班。

    相反,大小周尤其单休的时候,我会觉得就像是连上了两周班,根本没有喘息的机会。

    按照我们现在的工作量,周中加加班,是完全可以不用大小周的。我也跟我们老板沟通过,工作量按时完成,能不能取消大小周,但老板从公司管理的角度上拒绝了我,说我们部门不能搞特殊,甚至还给我画饼,并且安排了更多的工作。

    过去这一年里,我的朋友们也能明显感觉到我的变化。以前忘记回微信这件事儿在我身上是从来不会发生的,但现在他们经常调侃,“你是不是被封号了?”

    虽然我喜欢工作产出带来的满足感,但因为工作丢了其他能够让我感到快乐的事情,我觉得非常不值得。

    我也想过要离职,但我在目前的岗位上还有一些想法没有实现,我还是想要把想做的事情都做完。而且我所在的垂直行业发展前景一般,要想换工作,就需要转型了,得重新选行业、去面试,我觉得更头疼,所以我现在还处于逃避的状态。

    不过,经历过这一遭之后,找下一份工作时,我一定会把双休作为重要的考量因素。

    二、连续三年单休和加班导致过劳肥,离职后容光焕发 佼佼 | 26岁 北京 审计

    毕业之后我校招进入某四大会计事务所做审计,到现在已经三年了,2月底刚离职。

    公司一直是单休制度,因为是大公司,薪酬和福利体系各方面比较成熟,我当时觉得能找到这份工作还是很开心的。后来慢慢发现,审计行业工作强度非常大,平时经常看见大家抨击互联网公司996的新闻,其实我们加班比他们狠多了。

    财报季和年审是最忙的时候,整个项目组经常凌晨一两点才下班,这样的情况要持续少则一两周,多则个把月。对于我来说,周六和别的工作日并没有什么区别,该加班还是要加班。唯一让我庆幸的是,公司会按照劳动法支付加班费。

    我喝奶茶很凶、还喜欢吃重口味的东西,再加上奶茶这种花费可以报销,我就更加肆无忌惮地喝,三年下来,腰圆了一圈。

    变成胖子的滋味非常不好受。去年刘畊宏爆火,我下了很大决心,一边天天跟着他跳操,一边控制饮食不吃晚饭,因为大基数体重掉秤快,10天就掉了5斤。

    最终我还是减肥失败了。原因是,减脂带来的快乐覆盖不了加班的压力。 每周只休息一天,刚开始没问题,随着时间累积,感觉自己恢复精力越来越难,情绪实在调节不过来,还得靠奶茶。

    离职的时候,我妈和亲戚们都不理解,在他们看来,在四大做审计是一份非常体面的工作。只有身边的朋友们才知道,我的压力有多大。 记得有一次周日休息,本来是去朋友家里打麻将,到了之后实在太困,麻将我连摸都没摸,直奔她床上睡了一觉。

    离职的这两周,我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和朋友约饭,朋友说我整个人容光焕发,还问我是不是去做医美了。

    现在我的目标很明确,打算去武汉和男朋友汇合,我俩感情比较稳定,计划就定居在那边,然后找一份周末双休、按时上下班的工作,钱多钱少无所谓,只要周末能出去看看花拍拍照就行。

    三、离开大小周公司后,面试十家公司一半都是单休 珂珂 | 27岁 杭州 新媒体行业

    我在杭州工作三年多了,基本都是在MCN、电商这类公司工作。单休这件事情,在杭州并没有什么稀奇的。

    我之前有一段短暂的工作经历,那家公司就是单休。每周六我们都要开一个大会,每个人都要做汇报,汇报完了其他同事再点评,整个过程没有任何意义。那家公司就是平时也有无数的会议要开,单休的原因显而易见,他们希望你把公司当家。 因为周末在心理上属于你的个人时间,当你把个人时间也倾注到公司事务上来,慢慢你从心理上就会有种“共创者”“合伙人”的感觉,我个人觉得单休是一个陷阱,不仅仅是压榨休息时间这么简单。

    我很快离开了,后面也去过双休的公司,让我真的体会到单休的痛苦的,是一家电商公司,我在那工作了一年多。其实那家公司是大小周制度,单双休轮换。因为我的工作性质本身就是经常要熬大夜拍摄,讨论方案,跟直播,如果碰上某一周特别忙,又是单休,整个人都不好了。双休和单休的不同在于,双休我起码有一天可以睡懒觉,另一天做点别的事情,单休的时候我睡一个懒觉,下午收拾一下房间,一天就没了。

    那段时间我几乎是有假期就会抓住,从来没觉得时间这么宝贵过。双休我会尽量找一个附近的城市旅游,或者补个觉之后就出去健身、约饭、逛街,一刻都不休息,把假期吃干抹净。 但也是因为工作节奏太快,休息又不够,我的心脏一直不舒服,心率很快,有时候凌晨拍摄结束后还感觉闷闷的,喘不上气。

    我们周六没有特定的工作内容。单休或大小周的公司,不一定就是这些工作五天干不完,它就是想让你多创造一天的价值。我那家公司也没有加班费,因为工作机制就是大小周,正常算工资。 仔细想想,假如人家双休拿一万五的工资,我大小周也拿一万五,我这个性价比肯定低。

    离职之后,我面试了十几家公司,双休的只有三四家。但我这次就是抱着找双休的心态去的,这也加大了我找工作的难度。杭州的电商、服装、短视频公司遍地都是,很多遵从的都是知名大厂的文化,没有双休的概念。

    我现在找到了一个双休的公司,工作内容还是跟以前差不多,这次我明显觉得自己松弛了。现在我又有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自己的喜欢的事情中。也不必天天赶时间,我还能偶尔下楼喝个下午茶。不对比真的很难相信,大小周对我的掠夺居然不止是休息时间这一项,还有精神、情绪和面对生活的心态。

    四、知道同事上份工作一个月只休两天,我默默接受了单休 大飞 | 31岁 武汉 互联网行业从业者

    2017年,我从某互联网大厂回到家乡武汉工作,以前工作都是双休,回来就进入了单休工作的状态。

    起初我有过不平衡,但在老板眼里,周六就跟普通的上班日一样干,也没有什么加班费。休息一天的时间过得也很快,一周上六天,星期天睡个懒觉到11点,然后吃个饭,稍微玩一下,就到晚上十一二点了,感觉就只休息了半天。

    后来, 我逐渐接受了单休的状态。一个是因为有孩子了,每天都得七点起来,单休、双休过的都一样,双休就陪孩子两天,单休就陪孩子一天,然后也都是去公园里转转,没什么特别的。

    还有一个原因是,大环境就是这样。最开始单休的时候,我看见公司有一个部门的主管,上单休都觉得很开心, 我问他,你怎么适应单休的?他告诉我,他上份工作更累,一个月就休息一两天,所以他觉得单休还挺好。 我忍不住感叹,怪不得这么能吃苦。

    中间我又陆续换过几份工作,单休双休都有,我都习惯了。单休上,有很离谱的公司,在国庆七天假这类长假上,就放三天,五一三天假就放一天,不过一般单休的工作也会比双休的薪资高一两千块。至于工作效率方面,主要还是看那个团队本身,不过我待过的大部分单休的公司,工作节奏也不算很快,甚至还有一点拖沓。

    现在我找工作,主要还是希望工资高一点,如果公司不错,发展也还可以,单休就单休,无所谓,这不是绝对的标准。至于单休还是双休,我觉得可能也得看行业。一般服务类的行业,周六日顾客正是多的时候,所以我能理解。

    其实我现在最大的感受是,职场对已婚已育的女性有很多不公平,不管是晋升还是学习机会。所以,单休双休已经不是影响我工作状态的点了。

    五、一年一半的时间都是单休,但可以累计休假 ViVi |  35岁 天津 建筑行业从业者

    很多人问我,国企也会单休吗?我想说,不是所有国企周末都不用上班。我所在的行业,虽然合同上写的是双休,但进来就明白,这是不太可能的。

    基本上,我一年一半的时间都是在单休,因为要跟项目。甚至会涉及很多外阜项目,没有办法回家住,要直接住在当地,这时候别说单休了,根本就没有休息日这一说,但好在,单位会给加班费,也可以累计休假。

    对单休这件事情,我没有什么特别不开心或者开心的,因为工作十多年了,一直都是这样,换了几家公司也都是单休,这个行业的特性就是如此。

    在周六,我们大多是做一些整理和总结工作,因为周一到周五,大家一直都在干活,算数,沟通事情。周末作总结,效率反而会更高。

    无论在单位还是家里,我觉得,正常工作日没干完的活,肯定需要在休息日整理完、铺垫好,保证自己下周工作的正常进行,可以直接拿着准备好的资料跟甲方对接,甲方可以拖,但我们作为乙方肯定不行。而且如果分配给你的活干不完,这个工作就会因为你开天窗了。

    虽然单休莫名比大家少了很多假期,但周六我通常工作量不大,时间安排也没那么紧,而且年轻就应该多努力呗, 某种程度上,你不干还有很多人乐意干。

    总结来看,我们属于忙的时候特别忙,一个月会密密麻麻开好多次会,给不同会议写汇报,核算指标,但不忙的时候节奏还是比较慢的,有活就上,倒班也不会太多,在固定的休息日,全天基本可以完全不碰工作,除非有很着急的事情需要解决,但这种情况不会很多。

    近两年,我从项目撤出才有了双休,但能做的事情也就那些, 没有因为多了一天休息日,发生特别大的改变。

    六、提升自己,坚持到有能力的时候摆脱单休 娇娇 | 34岁 西安 自由职业者

    我之前做了两份工作,都是单休,且周六工作不额外算加班费。第一份工作是教培机构的课程顾问,周六正常上班。第二份工作是在地产领域的乙方公司,我主要负责他们的自媒体。

    第二份工作刚开始没有明确谈定工作时间,导致老板周六周日都会找我,后来我自己主动提出周六可以工作,周日留给我自己。 周六我不需要去公司打卡,在家工作。

    这就导致我经常周六带着孩子上各种培训班的时候,孩子在里面上课,我带着电脑在外面工作。这么些年单休下来, 我从一个很爱出去玩的人变成了一个特别宅的人,因为好不容易有个周末,我只想在家睡觉 ,孩子也经常在控诉我工作占据太多时间。

    偶尔出去玩也因为我在工作,很扫家人朋友的兴。有一次我们几个家庭带着小孩开了几辆车去烧烤,到了目的地之后大家支帐篷、烧烤、钓鱼,只有我一个人从始至终坐在车上一直在写稿子,别人烤好一部分端过来给我吃,每到这种时候我心里也非常惶恐,身边人也不舒服。

    单休还让我长期处于疲惫中,每到周一都在盼周五,到了周五好像又无可奈何。 实际上我一般到周五的时候都已经把工作赶得差不多了,周六工作量不会很大,但是这会造成一种精神上的紧绷,我还是没办法放松下来去做别的事。

    我非常不认可单休这样的做法,如果一定要单休,我觉得在待遇薪酬上肯定要体现出来。 当然如果能让我选择,我宁愿不要这个钱。

    因为我是一个工作起点相对较低的人,我在意这两份工作带给我的成长机会,所以即使不满意单休,我也坚持下来了。两份工作我都是待到认为自己可以去更大的平台去施展的时候就离开了。我现在是自己自由职业者,双休是靠我的工作效率换来的,离职之后感受到双休真的很快乐。

    “周六是奋斗者的工作日”这种话我觉得自驱力强的打工人自己讲讲也就算了,但请一些公司高管不要到公共场合做这种发言,什么都没有许诺给员工,拿一些鸡汤型的话就剥夺了人的很多权利。

    我理解很多公司单休是因为他们对发展预期不太乐观,也比较短视。实际上站在公司角度,周六工作效率肯定不高,还导致员工在正常工作日也处在疲劳战中,长期来看不可持续。

    能力有限的时候,我们打工人没有办法,只能接受单休,但我们在价值观里一定要坚持,单休是不值得提倡的。

    年轻人除了工作,还要分配一部分时间给学习,不然永远会处在低阶的环境里。一个人能力越强,选择的空间就会越大。我们能做的就是提升自己的技能和专业能力,直到有一天有底气逃离这种工作时就马上离开,把更多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应受访者要求,刀刃、佼佼、珂珂、大飞、ViVi、娇娇为化名。

    作者:王敏,梁丽爽,邹帅,李秋涵,王璐,唐亚华;编辑:邹帅

    来源公众号:深燃(ID:shenrancaijing),聚焦创新经济,专注深度内容。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深燃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从苦情戏直播到“免费”评书机,为什么骗子专盯老年人?

    设计动态 2023-03-19
    年老,是自然又无奈的事。本以为年纪大了可以安安静静地享受慢时光,却没想到成为骗子眼中的香饽饽。今年315晚会曝光了这样一则社会现象。 在直播间有不少主播自称“儿子”,上演“苦情戏码”,一口一个“家人们”,诱导老年人下单“买神药”。 而实际上这些“神药”都是固体

    在今年3·15晚会过后,有关银发人群被欺骗消费的问题又进一步摆上了台面,比如“苦情戏直播”就通过赚取银发人群的同情心来实现盈利。那么在生活中,还有哪些针对银发人群的骗局需要被警惕?我们要如何助推减少银发人群的“上当”机率呢?一起来看看作者的解读。

    年老,是自然又无奈的事。本以为年纪大了可以安安静静地享受慢时光,却没想到成为骗子眼中的香饽饽。今年315晚会曝光了这样一则社会现象。

    在直播间有不少主播自称“儿子”,上演“苦情戏码”,一口一个“家人们”,诱导老年人下单“买神药”。

    而实际上这些“神药”都是固体饮料、压缩糖片等普通食品,却在主播荒诞离奇的故事情节里摇身一变身价翻倍。

    无独有偶,除了直播苦情戏局中局之外,315晚会还曝光了有不良药企给老年人免费赠送评书机,实则评书机里暗藏天价神药骗局。

    老年人实惨,不仅被骗流量,还被骗钱骗感情,更严重的甚至危害健康。

    那么, 为何这届骗子总盯着老年人骗?

    一、直播局中局:“儿子们”专骗老年人买神药 “所有爹妈们,呼叫回家,收到评论区回复” “爸爸妈妈,下方小黄车直接拼手速,给我炸!” “明天晚上6:50儿子准时直播,我高冷就是替老百姓办事了!” 这位自称儿子的主播叫“高冷”,在他的直播间里,经常可以看到他正义凛然的样子,看似帮人解决纠纷,调解家庭矛盾,但最终都能机缘巧合得到各种“神药”,并且卖给观看直播的老人们。

    事实上,包括“小张说事”“马洪亮”“三宝妈”“方明快相亲”“君安”等多个账号的主播们都熟悉此套路。明明是一款普通食品,主播们却利用编造的故事情节,宣称该产品具有奇效。

    例如,小张说事2023年2月的一期直播中,主播小张称自己的亲姐姐、姐夫做了大坏事,小张要将姐姐、姐夫送进监狱,姐姐的婆婆乔装打扮成收废品的来主播家里闹事,并从小张爷爷手里骗取了一盒产品。

    这盒产品不是普通的药品,是能治疗肺的特效药。剧情的最后,一位号称肿瘤医院的医生在小张说事的直播间里卖力兜售此产品。“知道吗?它关键时刻它能够把我们的肺给我们保护起来。”

    其实,这所谓的特效药就是固体饮料、压缩糖片等普通食品,主播获利非常大。

    一种成本价仅为1.2元/盒的产品,可以以99元/10盒的价格销售,已经卖出了数百万盒,主播可以从每个99元的销售中获得80元的利润。

    2022年11月马洪亮的一期直播里,有人为某公司上山采集天山雪莲,意外身亡,公司心怀愧疚将功补过,用自家研发的天山雪莲子产品给死者母亲治好了疾病。马洪亮作势要销毁该公司产品,却被一位自称是中科院胡主任拦下,最终将这些货卖给观看直播的老人们。

    “阿姨,你吃,这个是可以治好你那个小瘤瘤的。因为这个比黄疙瘩还要贵重,你知道吗?最关键是它9年才能采摘一次,9年才开一次花,才结一次籽。”马洪亮在直播视频里煞有其事的说到。

    2022年11月方明快相亲的一期直播中,更是发生了一起匪夷所思的事情,名医后代因怀揣绝世秘方被绑架,后来在主播的调解下演变成向老人们兜售产品的闹剧。

    “都是假的,演员都是花钱雇的,有编导写剧本,哪有真的,都是假的。”涉事企业利哥供应链成安分公司负责人尹经理透露“为了让编造的剧情演起来更加真实,该公司甚至搭建了一个与医院病房一样的场景,病床、氧气瓶一应俱全,这样的场景使用率非常高,编造的故事里有了病房里的病人,就可以博取老人的信任与同情。”

    从情节到产品,从演员到场景,实际都是为了利用老人的同情心,兜售产品,这些主播们可谓心机深沉,步步为营。

    在连番不断的苦情剧情的轰炸下,在骗子们绘声绘色的演绎中,老年人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不仅被收割了流量,还被收割了金钱和信任。

    二、“免费”评书机:暗藏“天价”神药骗局 老年人不止在直播中受骗,四处都有“骗老年人”的灰色生意。

    从前就有不少直销保健品、保健仪器的销售员,他们在各种街道楼道贴保健品小广告,想方设法骗老年人钱。在网络时代,这些销售人员变成主播,网撒的更广,骗术更高明,收割更多老年人。

    除了此次“苦情戏”直播之外,315晚会还爆出“免费评书机”事件。

    近些年来,有不少老人会收到免费寄来的评书机,这类机器设计很简单,除了开关、音量、播放键外,没有任何按钮,并不具备收听广播的功能。

    评书机里面只有一条音频,大多时长在4个小时以上。内容都是一些知名专家、药品研发人、各种协会的会长介绍药品的功能功效以及来自治愈患者的真诚感谢。

    据这些专家所说,这些药能“包治百病”,治三高、治尿频、治糖尿病……

    极具戏剧化的设计,富有感染力的演说以及真情实感的倾诉答谢,让老人们深信不疑,纷纷掏出积蓄订购了价值1580元的“神奇药品”。

    其实,这是药品销售商故意为之,通过免费赠送评书机的方式,专门向老人推销药品。

    通过音频中的购买渠道购买产品,出售价都是商电商平台的数倍,但药品说明书上并没有收音机里提到的治疗功效,而音频中的专家,从名字到供职机构都是子虚乌有。

    315晚会爆出,其中两家“评书机”生产厂家为深圳市湘桂发科技有限公司和深圳市琪艾美电子有限公司。

    三、为什么老年人总是容易上当受骗? 根据2021年七普数据公布,60岁及以上人口数量2.64亿人,占比18.7%,距深度老龄化一步之遥。

    另外,据CRIC预计, 2022年养老产业规模将突破9万亿元,2025年实现12万亿元。

    目前我国家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需求不容忽视。

    相比于年轻人而言,老年人时间更加充裕。据《2020老年人互联网生活报告》显示,60岁以上的老年用户日均使用互联网时长达到64.8分钟,高于平台用户平均水平。

    但老年人触网不久比较单纯,更容易受到“专家”的诱惑。所以,老年人成为网络骗子的“提款机”。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曾提出过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他认为马斯洛需求的五个层次从低到高分别是: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情感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对于老年人来说,健康问题是不可避免的。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显示,据推算我国心血管病患病人数约3.3亿,其中脑卒中1300万,冠心病1139万,心力衰竭890万,高血压2.45亿。

    像是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在老年人群体里发病率还是不低的,而这些疾病都很难痊愈。

    出于对保健品深层次需求,老年人一直是“健康骗局”的最大受害者,曾经电疗仪、频谱水都是名声大噪的“智商税”,包治百病的“神药”骗局也层出不穷。

    另外,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大多数老人都更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问题,这就为网络药贩子敞开了大门。

    更可怕的是,在网络药贩子的夸张宣传下,老人家们信以为真,有的甚至把医生开的药物都停服了,导致不少事故的发生。

    不得不提的是,除了生理需求之外,老年人的情感需求也亟需满足。

    中国有不少空巢老人,子女都不在身边。数据显示,我国空巢老人超过1亿,独居老人超过2100万,约80%的退休群体无法与子女同住。

    主播们之所以能“精准诓骗”老年人,正是因为他们洞悉了老人的心理需求。在孤独感的侵袭下,老年人需要温暖、正能量和家长里短的故事,同时需要陪伴。

    面对父母转发到家庭群里的虚假信息,有多少子女只会说一句“爸妈,不要相信这些。”随后又放下手机回归自己的生活,对他们的孤独置之不理。

    “我知道他是骗子,但是他天天来陪我,我乐意。”在早年的媒体采访中,有一些老年人甚至这样说道。

    如今,骗老年人已经成为一门大生意。随着诈骗手段不断升级,连年轻人都防不胜防。老人只有不断提升防诈意识,才能有效避免被骗。而为人子女,在责怪骗子之余,也应该多关心老年人,常回家看看,或者多打几个电话。

    参考资料:

    《万亿规模的“银发经济”,如何掌握财富密码 ——荒合观察》荒合资本 《银发经济:2.6亿老年人=新增量+新蓝海》明公子财经 《直播间里的儿子们,套路太深!315晚会曝光后,多个账号下架》京报网 作者:宁缺

    来源公众号:首席商业评论(ID:CHReview),深究商业逻辑,助力价值成长。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首席商业评论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 ,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新老商家在淘宝天猫的远虑与近忧

    设计动态 2023-03-19
    打江山易守江山难,这句话用在淘系电商身上最为合适不过。在过去的十年间,淘系电商开创了一个时代。 以货架电商为模型,以履约平台为形态,完成商家和消费者的连接。再以t C端消费者的庞大的用户数量为基础,不断吸引产业链上中游商家的入驻,进而以商家规模的提高再次反哺C

    对于电商平台而言,消费者和商家都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淘宝天猫经历了辉煌时期,到现在优势逐渐被磨平,商家和消费者的反馈是怎样的呢?本文作者对此进行了采访分析,一起来看看吧。

    打江山易守江山难,这句话用在淘系电商身上最为合适不过。在过去的十年间,淘系电商开创了一个时代。

    以货架电商为模型,以履约平台为形态,完成商家和消费者的连接。再以t C端消费者的庞大的用户数量为基础,不断吸引产业链上中游商家的入驻,进而以商家规模的提高再次反哺C端用户,最终构建出强者恒强的电商模型。

    但如今这种电商模型所存在的优势,在逐渐被磨平。

    从C端来看,目前国内互联网用户增长的天花板已经来临。存量用户竞争之下,“买小件去拼多多,大件去京东”越发成为了诸多用户内心的想法。以抖音为代表的直播电商,依托“时间=交易”的打法,攻入京东、淘系电商一直想要进入的下沉市场。

    从B端来看,不管是当年淘系商家的大撤离,成就了后来的拼多多。还是如今淘系直播电商被头部主播所垄断,中小商家流量过低,交易成本越发增长。都在说明淘系电商对商家的吸引力正在迎来新挑战。

    腹背受敌之下,淘系电商也从“守”转为“攻”。通过直播、私域、内容化三个战略提供更为丰富的消费形式,加强用户黏性和时长。通过明确的“价格力”持续提升商品的性价比。通过本地供给和本地物流履约,配合淘鲜达、淘菜菜等去做高频刚需品的即时需求。这是去年阿里三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张勇所提出的目标。

    目标看起来很清晰,但在我们和多位淘系商家沟通后却发现,淘系电商上很多新老商家的日子却并不好过,而且这两年越来越难过。

    一、新商家赚不到钱 在淘宝刚刚兴起之时,依托平台自身所产生的流量红利,也成就了不少的财富神话。但如今的淘宝,已经让很多中小商家望而却步。李川是一名淘宝商家。他告诉我们,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淘宝对于此前依靠虚假订单所产生的交易和评论审核越发严格。

    例如,通过第三方快递公司核实商品实际发货重量与商品对应重量是否匹配。若是被检测到订单存在异常,轻则对订单和评论数据进行清洗,重则直接对链接进行降权和罚款。

    基于这一规则调整,让淘宝新店的起步运营变得成本高昂且难度成倍增加。

    对于新店下的商品链接而言,需保证真实的用户评论,才能促进后续的用户交易,并且此前淘宝和淘特均要求商品交易订单必须要达到一定量级才能开通直播车付费推广。

    因此,目前业内通用的做法是0价购、1元购或找淘客带货。但这两种方式,于商家而言,基本都是亏损在运营。

    以陕西猕猴桃为例,当前3斤猕猴桃小果包含货品、快递、人工、纸箱的各类成本大概在11元左右。 若是以1元购推出1万单的话,基本上意味着商家前期要做好亏损10万元的准备。

    而借助淘客带货,当前业内淘客要求给到的佣金一般是在25%-35%之间。但许多淘客为提高订单,会要求商家不断降低商品售价。 在扣除给到淘客的佣金以及售后,亏损也差不多在7-8万元之间。

    前期基础评论完成后,后续的付费推广视商家类目的不同,推广金额也有所不同。一般而言,对于新店铺的链接而言,前期需要15天的时间,每天直通车的费用在200-300元之间,用以测试商品主图、关键词的点击率。

    接下来会考虑到商品的季节性、周期性,进行快速拉量。类似于春装、生鲜等季节性极高的品类,基本上每天直通车消耗的费用在1500-2000元之间。 整个推广下来,至少需要几十万元的费用。

    在谈及为何当前淘宝直通车的费用会如此之高时,李川认为主要是因为淘系自然流量增长不佳,用户使用习惯的变化的双重作用,让平台不断提升直通车的价格。

    一方面,这几年淘宝的日活用户数据一直都很平稳,即使在往年618大促期间,平台的日活也才几千万。淘宝上线类似抖音那样的短视频,希望增加平台的日活和用户使用时长。

    但对商家而言,并没有感觉到这些功能的上线对用户数据的提升有太大帮助。自然流量增长不佳,因此商家为了增加流量获客,势必要加大购买平台流量直通车。而平台流量池也是较为固定的,流量需求增加,自然洛阳纸贵,推高了平台的直通车价格。

    图源:Quest Mobile

    其次,随着其他电商平台的快速发展,现在用户在淘宝平台上搜索某类关键词时,已经没有了太多的耐心。他们最多会看到某类关键词下商品的第二页。若没有合适的商品,很多用户也就直接去到其他平台。

    因此,商家只能不断拉高关键词出价,才能提高订单量。不过,对于新进淘系商家而言,即使前期投入几十万元砸流量直通车,后续能否收回成本也充满了太多未知。

    例如,对于很多做低客单价的生鲜商家来说,他们的毛利率一般在15%-20%左右。这也意味着他们后续至少要卖几十万单,数百万元的货物才有可能将前期的亏损补齐。而且这几十万单仍需要每天靠消耗直通车费用来实现。

    李川告诉我们,这两年新入的很多商家在淘系电商陷入到想要弥补亏损→继续烧直通车→亏损越大的怪圈中。

    因此,新入的淘系商家除非是类似于“明星同款”、“春晚同款”、“热播影视剧同款”等本身自带流量属性的商品,无需花费太多的推广费用。 其他绝大多数类型的产品,对于淘宝新商家而言,想要在平台上实现盈利,已经非常困难。

    如李川所言,我在和国内多家淘宝代运营公司沟通过程中,对方销售给出的回复都相当保守, “你们的商品需要同时满足自身商品的毛利率很高并且有强大的供应链作为支撑,才有可能爆单。否则,我们也不敢轻易承诺前期的亏损就能收回”。

    现实情况是,满足如此高要求的优质商家绝大多数早已入驻淘系电商,此外,在许多类目下,商家自建供应链对于中小商家来说,难度另当别论,所面临的资金压力就相当巨大。

    二、老商家纠结是去是留 淘系电商不断提高的门槛,也意味着淘宝短时间内新增商家数量有限。拉动平台广告业务增长的,仍是淘宝天猫上的老商家。但现在的老商家,也不得不思考是继续留守平台还是直接退出的问题。胡帅是国内一家食品公司的电商经理。他告诉我们,淘系电商这两年除重大活动要求大商家必须降价报名参加商家的活动外, 张勇所提出的提高商品性价比,在商家看来就是让商家降价。

    但这对于商家而言,这显然并不友好。

    胡帅认为,一方面,去年以来食品类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已经在严重蚕食着公司的利润。以公司旗下生产的蛋卷为例,从今年年初至今国内鸡蛋价格持续上涨,这已经让蛋卷的出厂价较往年同期提高40%以上。若后续鸡蛋价格持续上涨,公司也只能继续提价。 其实不仅仅是原材料在涨价,目前快递、纸箱、包材等价格均在上涨。

    各方成本上涨之下,这两年许多在淘宝天猫经营多年的中小商家在淘系电商的运营更加举步维艰。胡帅以自己公司为例,由于去年头部商家不断拉高关键词价格,流量越发集中在头部商家身上,公司去年每月的平均销售额只在200万-250万左右,净利润则在15万-20万之间。这两项数字和2021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40%和50%。胡帅说,“要是今年让我们继续再和头部商家比拼价格,估计这些数字跌的更惨。今年,公司领导也让我们开拓新的电商销售渠道,逐渐降低对淘系电商的依赖”。

    另一方面,淘系电商在价格上复制拼多多,但它的广告机制、人群定位、商家属性又和拼多多不同。 由于淘宝运营难度高于拼多多,很多商家内部配置的淘宝运营一般在3-4名,而拼多多运营一般在1-2名。并且在拼多多的广告机制下,商家爆单几率也更大。

    来自浙江生产帆布袋的老板张晨和我们分享了目前他自公司的现状。在2022年以前,公司借助淘系渠道每年的销售额差不多在3000-5000万之间。 但进入到2022年以后,销售额直接暴跌到1000-2000万。进入到2023年以后,销量更没法看了。

    无奈之下,自己只能转战拼多多和抖音,多平台运营来增加销量。

    在试运营拼多多的一个月后,目前每日订单在4000单左右,这一订单量相当于淘系电商的5倍。而对于后续公司电商如何规划,张晨也坦言,短期内并不会直接放弃淘系电商渠道,但会不断缩减在淘系电商的直通车费用。等待其他电商渠道稳定后,才会考虑是继续多平台运营还是转投其他平台。

    在淘系运营成本更高,爆单几率更低的情况下,商家如果要在淘系与拼多多商家比拼价格。 那么,商家在各种成本的对冲下,为保证自身利润,则极有可能会选择降低商品质量才能继续在淘系上生存下去。

    目前来看,这种因为价格降低被迫降低质量的情况已经开始出现。

    孙阳是天猫一位生鲜商家,他告诉我们,大家以前做淘系渠道是因为相对于拼多多而言,淘系电商能让商家结合自身生鲜产品的质量、口感进行定价,商家也愿意花更多的精力来把控商品质量。

    但如今随着生鲜供应链价格的越发透明化,平台价格战越发激烈化,现在有的同行干脆用给到拼多多的货来发天猫。毕竟大家不可能给平台打工,而自己不赚钱。 “我们商家非要和淘系电商合作吗?” 这是我们在和多位商家沟通过程中,他反复提到的一句话。

    事实上,当年淘系电商的迅速崛起,实则是以国内相对旺盛的内循环为依托,商家需借助淘系电商完成产能的出清。反过来,淘系电商在带动商家产能消化的同时,商家也会不断扩大产能。依托这种良性循环,淘系电商的GMV也随之扩大。

    但如今这种良性循环也逐渐被打破,由于当前消费市场的回暖速度远低于市场预期,反应到淘系商家身上就是他们广告的ROI越来越低,商家只能被动的缩减产能。

    简单来说就是,如今的商家正从以前的“以产定销”转变为“以销订产”。不敢扩大产能之下,商家自然会优先考虑哪个渠道给自己带来的收益更大。但显然,淘宝等线上渠道和线下渠道、DTC渠道相比,商家在线下渠道上,更具有定价权。

    疫情结束后,不少商家以为消费者的消费热情会迅速回暖,不少商家备货也更为积极。

    但是现实却是相当残酷的。 电商平台的商家发现,电商渠道的销售数据不仅没有回暖,而且由于大众消费场景逐渐从疫情期间受限的范围逐渐开放变多,电商销售数据甚至出现了一些下滑的迹象。

    快递员王欢告诉我们,今年这两三个月的快递量明显比去年少了一些。

    对于电商平台而言,消费者和商家都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作者:自己做电商的小兵,编辑:钊

    来源公众号:奇偶派(ID:jioupai),讲述商业故事,厘清商业逻辑,探索商业模式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奇偶派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短视频的世界,不该是这样

    设计动态 2023-03-18
    直播间里的情感主播,简直“厉害”透了。 “孩子遭遇绑匪不报警,跑到直播间跟主播连麦” “保姆和父亲暧昧不清,儿子到直播间讨公道” “家里房子土地拆迁,现场连线村长讨价还价” “主播调解矛盾累到住院,在病房开直播调解矛盾” …… 从婆媳关系到伴侣出轨,从债务问题

    315曝光了直播间扮演“假儿子”的闹剧,用假冒伪劣产品骗取老年人的信任。他们是如何行骗呢?平台应该如何监管呢?本文作者对此进行了分析,与你分享。

    直播间里的情感主播,简直“厉害”透了。

    “孩子遭遇绑匪不报警,跑到直播间跟主播连麦” “保姆和父亲暧昧不清,儿子到直播间讨公道” “家里房子土地拆迁,现场连线村长讨价还价” “主播调解矛盾累到住院,在病房开直播调解矛盾” …… 从婆媳关系到伴侣出轨,从债务问题到土地纠纷,在情感主播那里没有什么是一场直播解决不了的,如果不行就两场。“家人们”遇到任何困难,“假儿子们”都能立刻给你“就地开庭”,至于有没有续集。主要取决于本场直播带货的下单率,如果下单率比较高,那就再加一场。

    直播间里的假儿子们,会一边演戏、卖惨、关心老人,一边在适时的时机拿出在行善过程中偶然得到的神药,所谓的神药只是一些压片糖果,九转金丹可能是一些糕点,但却能忽悠着手机对面的老人们干脆掏钱。

    但老人们的爱心,早在不知不觉间转化成了灰色产业中的一环。这些账号背后,是一条集剧本、表演、产品、销售甚至诈骗的灰色产业链,老年粉丝的每一次心动,都会转化为这个链条上的真金白银。

    但最令人费解的是,此乱象早已并非新鲜事,无数网友和媒体曾在多年前便揭露过一样套路,但至今为止,这类靠卖惨、编剧本、卖假货的主播仍在大行其道。

    01 谁在直播间里扮演“假儿子”? 如果不是3·15,或许很多人到现在都不知道,那些“一眼假”的故事,会如此受到父母的如此追捧。

    所谓“一眼假”,指的是如出一辙的、剧本痕迹浓重的、演技拙略的苦情直播。在这些直播间里,主播们不需要声嘶力竭地回馈家人,也不用卡点喊词送福利,他们就像是电视节目里的情感调解员,流窜在每一个奇葩且狗血的八点档现场,吸引着那些不明所以的老年人的注意力。

    比如主播前脚刚大义灭亲将做坏事做尽的姐姐姐夫送进监狱,后脚就被姐姐的恶婆婆夺走“肿瘤神药”,主播抢回神药,肿瘤医生从天而降证实这是难得一见的特效药;

    为了补偿为公司上山采集“天山雪莲”意外身亡的员工,公司决心将功补过,被自家研发的天山雪莲子产品慷慨送出,并在随后销毁,直至中科院主任极力劝说,主播才将这等神药保留下来;

    为了夺取秘方,一男子竟设计一起绑架“名医”后代案,主播正气凛然、英勇出手调解、解救,竟好人有好报,意外夺取秘方……

    各种元素之间的碰撞,产生了源源不断取之不尽的狗血戏码。而不论这些来自“老铁们的真实故事”的开端多么曲折离奇,过程多么高潮迭起,演员们多么声泪俱下,仅需几个小时,看似无比尖锐的矛盾总会柳暗花明,坏人得到惩罚,好人收获圆满,顺便还能为“咱爹咱妈”们谋一波福利。

    或是将被“坏人们”抢走或藏起来的“神药”低价售出,以此作为对“坏人”的惩罚;或是倾情售卖商品,帮助落难的好人重振旗鼓。不论如何,主播们总能在机缘巧合下,得到各种再实惠且神奇不过的商品,包括珠宝、玉石、字画,甚至包治百病的各种神药、保健品——一般情况下,所谓“神药”,只不过是再普遍不过的固体饮料、压片糖果等普通食品。成本价可能仅为1.2元/盒,主播能卖到99元十盒。

    相似的剧情在直播间里频繁地上演着,有儿女劝阻失败后百思不得其解:“给我的感觉就是,在她眼里,我这个亲儿子说的话还不如主播那些‘儿子’说的话可信。”但抵不过总有老年人被他们吸引,在直播间外潸然泪下、大声叫好,继而真情实感地为这些“热情善良”的儿子们掏空钱包,并点下下一场直播的预约按钮。

    但老人们浑然不知,他们的真情实感,被悄然转化成了灰色产业中的一环——剧本、直播、带货、变现,甚至售后——这条有组织的产业链上,每个环节都有“专业”的团队在操作。

    被曝光的负责运营此类直播的和和工作室的员工表示,他们从最初就清晰地将目标对准了老年人,“老头老太太看苦情的,就是这个人很可怜,然后最后被这个主播救了,这个主播是正能量的人,到哪里去都会帮助别人的人,年龄大的人喜欢看这一类的。”

    每一场直播的流程都是如此。对他来说,亲身上阵也是再普遍不过的一件事,“跟着主播讲的你去走就行了,让你骂人你就骂人,让你装可怜你就装可怜呗。”唯一需要有所考量的,可能就是如何把合适的产品放到合适的剧情里,“产品基本上都是套到剧情里面的,想卖哪一个品,想把它卖爆,就给它铺到剧里面,有的就提前一场就铺了,让粉丝觉得你不是在卖货,你在做好事、做善事。”

    为此,付出一些成本不高的小代价也算不了什么。比如,搭建一个与医院病房一样的场景,购入病床、氧气瓶以及一些医疗用品,用以增加细节的真实性。

    再如,在直播间外,依旧维持着“好儿子”的人设,逢年过节为“亲爸亲妈”们送上精美大礼包,也不需要多少,只一些肉、菜和日常用品,就够了。

    为主播们为寻找合适的产品并提供场地的“利哥供应链”也很清楚这是一条灰色产业链,“都是假的,演员都是花钱雇的,有编导写剧本,哪有真的,都是假的。”

    平台可能随时会查封这些账号,但卷土重来并不难。“高冷”“马洪亮”“小张说事”暂时消失了,平台中其他以此为生的账号还继续更新,隐藏在背后的产业链也在继续运转。

    在那条被央视打假的微博下,“可乐·小樊同学”“二晨”“清河李哥”等抖快大博主被频繁点名。但在短视频平台,他们还在对着“咱爹咱妈”们嘘寒问暖。

    一个儿子倒下了,千千万万个儿子站起来了。

    02 社区监管应加大处罚力度 从去年的直播间美女情感诈骗、翡翠骗局,到今年的中老年人苦情戏骗局,人们发现,传统行业曾经的骗术似乎正借由短视频平台高效地传播,推荐算法之下目标人群的匹配一下子更精准,有人在利用算法,将做恶的效率变得更高。

    3 月8日晚,头部主播辛巴曾在直播时公开指责一些情感主播坑蒙拐骗,制造虚假人气和虚假数据,尤其是坑骗诱导老年人消费。当时,辛巴曾在直播中点名了“ 四川可乐”“太原老葛”“清河李哥”等多位主播,称他们编排剧本骗老人,让老人退货无门,直播间人气造假。作为曝光者的辛巴,直播间因争吵而被封禁。

    辛巴提到的“四川可乐”是坐拥3860万粉丝的头部网红,自称“情感主播第一人”,常年在直播间售卖传家宝,“原价百万的传家宝,99元给家人们炸一波!”,凭借着能说会道的情感和慈善表演,四川可乐收获了一众老年人真爱粉,同时也兼卖各种传家宝,这些传家宝有时候是瓷器有时候是手镯,可既然是传家宝,又怎能人人都买到?

    但就是如此拙劣的骗术和伎俩,依旧欺瞒和虏获住了一众老年人,凭借着卓越的直播带货战绩,四川可乐在2022年快手直播星光盛典上被封为年度总冠军,人气一路高涨。

    截至目前,“四川可乐”号处于平台封禁状态,但疑似四川可乐小号,账号名“四川可乐哥哥”,简介为”大号:四川可乐(3860万)”的账号依然活跃,但原定每天八点的直播,截至发稿并未开播。早在2022年12月,快手就曾因“售卖三无服装”对四川可乐作出封禁7天,罚款金额96564元的处罚。但不足10万罚款,相比动辄百万、千万的利润,像轻轻挠了一下痒。

    从平台规则来看,《快手社区规则》中明确规定,“上传或传播具有欺诈他人性质的作品、评论、私信等”将会导致账号被封禁处理。同时,在快手的《反馈与帮助》功能项安全攻略中曾以视频的形式提示卖惨炒作并不利于涨粉与传播,甚至可能遭遇封号。

    为了更大的经济效益,头部主播目前似乎并不惧怕平台监管,甚至在示范效应之下,中腰部主播也参考头部主播的商业模式与监管赛跑、寻找到监管盲区里的灰色地带。

    比如,主播会在直播间里把这个商品吹得天花乱坠:“这东西能治你的小瘤瘤”,但是在商品详情页的时候会如实写上压片糖果,神药如实写“糕点”,但又能有多少老年人会在详情页里注意分辨呢?就算是看到,也早被直播间里那套推销之词整懵了。

    据黑猫投诉平台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以“直播”为关键词的投诉量超7万条,同比增长约3.5倍,其中虚假活动、产品质量、虚假宣传、价格误导等问题最为突出。但在另一组数据之中,近7万条投诉,仅有不足2千条相关行政处罚信息。

    民政部近日提示,摆拍式慈善,表演式慈善等假慈善行为,严重违反慈善本意,有的甚至涉嫌诈骗,有关网络平台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互联网安全服务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对涉及慈善活动的内容加大审核力度,切实防范一些主播对造谣、炒作、制造“悲情戏”、践踏求助人尊严、侵害受益人隐私等违反法律法规、违背公序良俗的手段和蓄意制造舆论热点,传播不实信息的行为。

    社会公众如有发现假借慈善之名牟利,违法开展公开募捐活动的,可以向民政部门、其他有关部门或者慈善行业组织投诉、举报。

    我们包容每一种生活方式,但短视频里的世界,不应该是这样的。

    作者:石榴、樱木,编辑:月见

    来源公众号:新熵(ID:baoliaohui),洞察商业变量,探寻商业本质。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新熵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搞直播玩私域,出境游重启马不停蹄

    设计动态 2023-03-18
    旅游行业终于等到了一个春暖花开的时刻。预约已满的酒店、排起长队的景区、人头攒动的夜市、车水马龙的街巷……大大小小的旅游「目的地」都在做着迎接大批量游客的准备。 但通过与旅游业链条上各种商家、目的地景区、从业者的交流,我们充分意识到现在远不是盲目乐观的时候,流量

    随着疫情减缓,不少人开始计划去出境游。各个旅游局为了吸引游客,在各大平台进行直播等营销活动。他们做得如何?本文作者对此进行了分析,一起来看看吧。

    旅游行业终于等到了一个春暖花开的时刻。预约已满的酒店、排起长队的景区、人头攒动的夜市、车水马龙的街巷……大大小小的旅游「目的地」都在做着迎接大批量游客的准备。

    但通过与旅游业链条上各种商家、目的地景区、从业者的交流,我们充分意识到现在远不是盲目乐观的时候,流量攀升的背后蕴藏着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不少新的挑战——外部,信息环境复杂,暗藏难以及时察觉的变量;潮流趋势迭代快,看清市场难度大;内部,玩家分散差异大,生意链路长,从复苏到增长都有难度。为什么?怎么办?

    本篇为「目的地生意」系列内容第一篇:《搞直播玩私域,出境游重启马不停蹄》。我们还将围绕城市文旅、网红打卡地、酒店民宿、中小商家、OTA平台经营方法、户外/露营/越野等话题陆续释出更多分析研究,期待为从业者带来启发。

    多个城市的出入境大厅人头攒动,各大OTA平台的机酒搜索量数倍增长,泰国花式欢迎中国游客引发热议,明星博主的出国攻略在短视频平台刷屏……按下重启键的出境游,热度一路狂飙。

    据携程财报显示,去年第四季度出境机票和酒店的预订量分别同比上升超过200%和140%,国际平台上的机票预定量同比上升80%。在财报电话会上,携程也分享了一组振奋人心的数据:今年前两个月,国内航空客运量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0%左右,酒店行业平均每间客房可预订收入在近几周全面恢复,国际航空客运量持续上升。

    需求侧凶猛,供给侧怎么满足需求、做好生意自然也成为了重中之重。

    但一条广告可以让人分分钟为零食下单,却很难让人快速决定去往某个国家旅行。 出境游“先天”是种长链路转化的生意,消费者的决策周期长,最终转化效果有极强的不确定性。 而且以异域他乡作为观光对象,消费者提前想要了解的信息很多,从国家到城市,从景区到服务,每个细节商家都得考虑到。

    与此同时,做出境游这门生意也已无法完全照搬过去的模式和玩法。境外目的地供应链有了变化,国内线上可用渠道更多样,玩法也更数字化,消费者的消费心态和意愿偏好,也与此前大不相同。

    固有难点仍在,新变化又至。相比于找解法,我们不得不去走到行业的更深处,去看清不同角色、不同环节上的新趋势和新思路。

    一、各国旅游局:私域直播两手抓,营销活动常态化 出境游紧跟着政策苏醒,最快反应的和展开行动的是各国旅游局。

    近期多个国家的旅游局都奔波于国内的各大推介会,向同业媒体、从业者们传递最新讯息,同时也在公布面向国内消费者的推广计划将在何时全面展开和推进。能看出, 旅游局是出境游中不容忽视的一个关键角色,既To B发挥着总体规划、调控、管理职能,也在To C激发消费者对目的地的兴趣, 从而帮助酒店、景区、机场等更多产业链上的商家做旅行相关产品的销售。

    而既然是要To C,势必在渠道选择、整体策略和落地行动等方面有了新变化。

    趋势一:多渠道布局做私域 在过去很长的这段时间里,相比做简单的宣传推广,更重要的其实将有旅行愿望的“潜在”游客都持续汇集并留下。此时,“私域”便派上了用场。

    在一众平台中,各大旅游局投入最多的,也是诸多行业企业共同的选择——微信。

    新西兰旅游局就将微信这一平台上的产品和功能都应用得相当“充分”。公众号、视频号分别输出呈现自然和人文景观为主的图文和视频内容,以及不定期推出带用户直接去景点中体验的直播活动。小程序也被开发的更丰富,除了能让用户查看天气、交通、航班情况等信息,各路旅行达人的游记也都汇集于此。

    新西兰旅游局公众号、视频号及小程序

    因为不涉及到产品的销售转化, 旅游局做私域运营的思路就是尽可能“放大”内容,先是将用户留在官方的阵地里,再反复影响用户的心智,以内容来保持常态化的沟通。 在用户还不能旅行时,使其不忘记这一目的地;在有旅行计划时,加速其尽快做出决策。

    在微信之外,抖音、微博、小红书也是目前旅游局基本都会布局的渠道。

    内容社交平台都是用算法把内容推荐给可能对它感兴趣的人,所以旅游局做私域的思路,首先就是先用多种内容来做引流,包括图文、短视频、直播等等。其次,旅游局还会进行不定期的互动活动,来保持私域用户的活跃度和粘性。比如韩国旅游局在济州野火节前一周发布了相关视频做预告,用户只要写下和济州的故事就有机会获得礼物。

    韩国旅游局抖音账号、迪拜旅游局微博账号、斐济旅游局小红书账号

    另外, 粉丝群承担起了留住用户做长期、深度的沟通和影响的任务。 大部分旅游局的粉丝群是用户关注账号后即可进入,从签证怎么办、机票哪买更便宜,到地接怎么找、当地哪家餐馆更好吃,群里即便没有官方回复,用户之间也会彼此解答和推荐。而一些地接导游、民宿老板也在群里,解答问题的同时就将自己的生意推广了出去。

    菲律宾旅游局抖音主页及粉丝群

    趋势二:携手OTA平台做专场直播 与抖音、小红书等内容平台不同,OTA平台是更垂直的平台,是用户需求基本已经可以确定才会前来的入口。所以即便是旅游局本身不卖货,也不会错过来此做宣推的机会。

    而具体玩法,主要就是做专场直播。在出境游重启前,旅游局与OTA平台合作直播更多就是为了通过“云旅游”展现当地风土人情。这相当于是打造一种更吸引眼球、更具事件性的品牌营销玩法,来维持用户对目的地的关注度。

    上合组织国家驻华使节走进飞猪直播间

    比如2022年1月,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柬埔寨、斯里兰卡、俄罗斯的驻华使节陆续走进飞猪官方直播间,介绍自己国家的特色文化旅游资源。4月,飞猪又联合泰国国家旅游局上海办事处推出“全球云游——泰国站”直播,记录了曼谷的泼水节活动现场。

    在出境游重启后,直播就更加侧重于激励“交易”。

    比如携程在2022年年末发布了“超级全球游”IP,宣布要通过海外直播、爆品榜单等形式助推出境游。在出入境开放后第3天,泰国国家旅游局就与携程一同开启了首场海外直播,吸引海内外超1000万观看热度,GMV累计突破4000万元。

    紧接着在1月19日,携程又与联合美国国家旅游局和加州旅游局开启了直播活动,直播中售出了酒店套餐、好莱坞环球影城、加州迪士尼门票等多种产品。

    携程联合美国国家旅游局、加州旅游局开启直播

    专场直播活动的上线,明显要比旅游局自行推出整套中国市场营销方案的速度要快得多。

    这既得益于OTA平台可以第一时间感受到需求端变化从而做准备,同时也在于平台有很强的供应链能力,能快速聚拢目的地相关的旅行商品,并安排吸引力较强的优惠套餐。旅游局选择OTA平台合作,属于既省力又高效的玩法。

    趋势三:创新、整合做内容营销 作为可以规划和管理一个国家或城市旅游资源的角色,旅游局在同业资源整合、专业媒体推广、品牌商家合作等方面的优势非常突出,因此在内容营销、举办活动方面始终都能有不少创新思路。随着出境游的进一步开放,其中很多成熟玩法都可以再次应用。

    其一是做影视+文旅的组合。 电影、剧集或者综艺都能够让人们种草一个国家、一座城市。打卡取景地、跟着影视剧的镜头安排旅行路线等等,这些都为营销提供了很大的发挥空间。

    比如《爱乐之城》在国内上映时,带动了拍摄地洛杉矶的热度。洛杉矶旅游局很快在微信推出《探索“爱乐之城”》专题内容,并组织媒体、旅行社、OTA等旅游业者参与观影会。此前《花儿与少年》《花样姐姐》等大热旅行综艺中高频出现目的地是土耳其,土耳其旅游局也借势在社交平台做推广,对节目中出现的景点做更详细介绍,进一步加深用户印象。

    洛杉矶旅游局、土耳其旅游局公众号

    其二是跟随消费者的喜好变化,做创新的整合营销活动。

    新加坡旅游局大中华区首席代表兼执行署长潘政志提到,近些年新加坡旅游局在持续关注中国消费者特别是年轻一代消费者的消费喜好和变化。比如露营、徒步、高端住宿、精品美食、小众体验等等这些中国消费者喜欢的体验,都可以作为主题灵活运用在活动中。

    去年新加坡旅游局就已经先后举办了健康养生节、娘惹文化季、美食节等多场活动。健康养生节时,会和Keep展开合作,上线互动小游戏,传递新加坡的康养体验;美食节时,与新加坡肉干老字号品牌美珍香一同推出了联名限量礼盒,和成都博舍酒店、广州本土茶饮品牌丘大叔展开合作;在春季的露营活动中,新加坡当地KOL则是在新加坡东海岸公园、白沙公园等特色露营点打卡开启了直播,带用户“云露营”。

    美食节、健康养生节、娘惹文化季

    图源:新加坡旅游局公众号

    能看出新加坡旅游局几乎是跟随需求端的变化,做起了“常态化”的营销活动。主题明确直击消费者喜好,同时又能与两国的明星、KOL、品牌、餐厅、酒店等等展开合作,集中多种资源和玩法于一体,集中放大活动声量。

    旅游局虽是“官方”,但并不是只简单发布几个精美的TVC短片就结束了工作。多渠道布局私域,对直播的熟练运用,与平台直接合作等等,都能体现出对于国内互联网变化有足够多的了解。而创新、整合的玩法,体现出对市场、消费者也都有洞察,其活动落地时,已经能够做得相当接地气和具备亲和力。

    二、各路商家:以搜索广告为基础,跨平台种草拔草 旅游局的风格是“集中力量办大事”,强调要打出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城市的影响力,树立明确想突出的形象,从多个维度做推荐。但对于旅行社、机酒代理、定制游公司等下游商家来说, 他们是真正要做生意的角色,所以怎么激励消费者尽快下单转化成为了重中之重。

    趋势一:搜索广告已是基础标配 不论业务规模是大是小、愿意在营销上投入多少,对所有商家来说,最省力、高效的方式就是让自己被那些有明确旅行需求的人看到。因此作为一种用户主动意愿的表达,搜索正是触达这类用户的最佳广告类型。

    OTA平台是当下用户旅游出行的首选,自然也就成了商家们的必选。 在此处做搜索广告的核心也很清晰:就是要做排他展示,让用户在搜索后第一时间看到自己。

    以携程为例,目前OTA平台的搜索广告已经做得相当成熟,主要广告类型可以覆盖到站内的多种搜索场景,商家可以根据自身目标来选择。比较简单、传统的类型,例如在搜索框内或附近的热门搜索中设置词条,用户点击后可直接跳转落地页;也可以自行设置多个关键词,让搜索结果页置顶显示自家的产品等等。

    相对更有创新感的类型,包括在搜索结果页做动画形式跳出的彩蛋、置顶品牌专区卡片等等。这些属于目前互联网平台几乎也都有的搜索广告类型,相比于直接显示被打上“广告”标签的具体商品,品牌专区和彩蛋因为可以叠加上动画、视频等内容,其吸睛度会相对更高。

    携程搜索广告产品

    不只是在OTA平台做搜索广告, 搜索引擎这种PC时代的大而全的流量入口,目前依然会是一些旅行社的选择。

    比如用“泰国旅游”作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后,你会发现置顶的是湖南品钻国际旅行社、宜昌盛都国际旅行社等多个不知名中小商家信息。不过特别的是,这些旅行社的网站主页做成了几乎能够以假乱真的“网页版知乎”——先设置问题,而后在回答中介绍了行程,同时还推荐某位导游并留下其微信号。相比于传统的企业官网样式,这种页面引导消费者的效果明显强得多。

    极像“网页版知乎”的广告页面

    趋势二:内容平台种草,微信拔草 由于下游商家相当分散,经营规模有很大差异,所以除了“标配”的搜索广告,商家还会侧重于什么平台、具体怎么做生意有比较大的差异。但因为消费者购买产品前中后期都会多次咨询,微信仍是商家最终促成转化的平台。

    如此一来,可以发现虽然各家玩法可能不同,但其实最终都形成了同一种路径—— 在内容平台花式种草,收集潜在消费者的信息,最终在微信做后续的沟通和生意转化。

    比如在抖音,导游个人会直接做短视频内容,主要以信息量较大的旅行攻略、旅行vlog为主。在内容将感兴趣的用户带到主页后,就可以顺势让用户看到和添加在个人信息中写明的微信号。

    与此同时,导游的短视频内容也可以带上让用户留下电话的落地页链接,不过电话并不方便与用户多次、深度沟通,其作用最终也是为了引导用户添加微信。

    地接导游抖音账号

    除了导游个人,旅行社在抖音平台基本上是做信息流广告为主。短视频内容是简单的几张图片和引导语,用户点击下方链接进入落地页后,就会看到“微信咨询”的字样。

    到这一环节,引导用户加微信的方式分为了两类:一类是直接留下微信号,让用户自行复制和搜索添加;另一类是可以直接跳转企业微信客服,后续客服再留下二维码名片引导用户添加。

    对比来看,前一种需要用户自行去跨平台操作,转化路线长,这就要求用户个人的旅行需求非常明确才有效。后一种相当于是把消费者直接带到留资环节,相比前者路线更短,而且企业微信账号也增加了一重信任感。

    旅行社抖音信息流广告,引流至微信沟通

    抖音对各路商家来者不拒,小红书则更受定制游商家欢迎。

    在小红书上,直接带上咨询链接的信息流广告相对较少,大部分商家都会将自己塑造成一个资深的旅行博主,输出更像是个人游记的内容,同时商家在评论区也会更高频次和用户交流,引导其发送私信,再去添加微信账号进行深入沟通。

    这种引流的思路非常契合小红书的风格,减少了广告的生硬,增加了安利、种草、互动感。而且定制游、高端游产品本身也需要更顺畅的一对一沟通,这种更具亲和力的方式显然也更加合适。

    旅行社、定制游商家在小红书做内容运营

    趋势三:直播相对较少,难点在后链路 虽然携程在前几年就将直播带进了旅行行业,但就目前来看,做直播的出境游商家仍相对较少。携程的直播专区几乎都是国内游,在抖音开播销售出境游商品的商家,其目的地大多都集中在泰国,所销售的商品也都是两到三种跟团游或自由行套餐。

    做直播卖旅游套餐并不难,主播们只要简单的答疑解惑、尽力推荐即可, 真正繁杂、有难度的其实发生在后链路。

    由于旅游套餐并不是下单后就能发货邮寄的产品,用户在平台上直接购买套餐,但后续还需要和客服联系和沟通,或者是要打电话联系和预约。 事实上,这是将一对一咨询的环节进行了后移,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用户做消费决策。 而且由于旅行通常都是会提前很早做计划,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变动,所以套餐从拍下到真正核销的周期会相当长,用户也容易因不确定而选择取消退款。

    针对以上问题,商家也有解决方法。

    首先是在直播中更着重去强调套餐的优惠力度或是限时秒杀,以折扣稍纵即逝的紧迫感,来激励用户下单。其次则是着重强调下单后可以随时退的服务,打消用户直接购买的顾虑,也降低了一次性支付上千块带来的决策难度。

    当然商家会在商品页写清楚使用方式和流程,后续也有客服跟进做咨询和沟通,这是真正能够走到转化的最关键一步,直播究竟能不能发挥出应有的带货能力其重点也在于此。

    泰国游套餐抖音直播

    从真正开启出境游至今只有几个月时间,境外目的地供应链的恢复尚需时日。

    但总结以上来看,出境游目的地生意已有不少新变化,后续势必还将随着行业更进一步的复苏而出现更多新趋势,各路商家的竞争肯定也会更激烈。

    不过,平台侧对于出境游的重视程度也会提升:OTA平台有用户更精准、离交易环节更近的优势,下一步会在内容创新上找突破;而内容平台肯定还会在突出内容种草能力的同时,尽力去缩短从内容到交易的路径。对于商家而言,意味着将会有充足的流量、资源、玩法和红利摆在眼前,而这就已足够让行业振奋。

    作者:吕玥

    来源公众号:深响(ID:deep-echo),全球视野,价值视角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深响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潮退”之后,秀场直播路向何方?

    设计动态 2023-03-17
    2月26日,YY在杭州举办了2022年度盛典,然而,与虎牙“非凡之夜”狂砍上百条微博热搜、抖音热榜相比,YY的这场年度盛典似乎并没有造足声势,一年一度的舞台盛典现场也呈现出了年会式的浮皮潦草,整体表现略显冷清。 时间倒回十年前,YY刚刚举办了第一届盛典,主播们

    流水的平台、铁打的主播。秀场直播是什么?相比传统直播有什么区别?这篇文章作者从主播行业的发展史一步步讲起,详细讲述了直播风口过后,秀场直播的新篇章故事,最后分析了秀场直播的新变局。推荐对电商直播、秀场直播等感兴趣的童鞋阅读。

    2月26日,YY在杭州举办了2022年度盛典,然而,与虎牙“非凡之夜”狂砍上百条微博热搜、抖音热榜相比,YY的这场年度盛典似乎并没有造足声势,一年一度的舞台盛典现场也呈现出了年会式的浮皮潦草,整体表现略显冷清。

    时间倒回十年前,YY刚刚举办了第一届盛典,主播们通过年度选票争夺席位,并在舞台上进行了多番激烈的才艺比拼。彼时,YY年度盛典还在整个互联网行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秀场直播同样炙手可热,YY甚至喊出了“主播明星化,明星主播化”的口号,早期入驻YY的主播也切实尝到了流量红利,后来成为斗鱼一姐的阿冷就用网名斯维在YY开启了自己的直播首秀。

    但随着移动互联网与短视频内容的发展,传统秀场直播开始逐渐式微。今年1月31日,阿冷在斗鱼直播间进行了自己直播生涯里的最后一场直播,正式和粉丝告别,当她唱到:“你会爱我到什么时候”这首歌曲,粉丝在弹幕下面疯狂刷屏“永远”。

    阿冷并不是斗鱼出走的第一位主播,随着周二珂、陈一发儿等当红主播接连停播,斗鱼秀场直播的热度大不如前。

    其他如虎牙、花椒、映客等传统平台的秀场直播也在一点点“冷场”,这些平台正在将业务重心转移到其他领域,而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却后来居上,并通过引入了舞狮、唢呐、二人转等多元化内容重新定义了秀场直播。

    直播风口来临时,千播大战同台竞技,当整个直播风口过后,秀场直播还能讲出哪些新故事?

    01 流水的平台,铁打的主播 秀场直播刚刚兴起时,互联网正处于流量时代,主播门槛较低,早期的秀场主播主要凭借着颜值、唱歌等才艺和粉丝互动,就能引来一众粉丝刷礼物、打赏,然后和平台共同分成。

    从秀场直播的运营模式来看,秀场直播通过主播和粉丝建立连接,主打陌生人社交,并赚取打赏收入,“榜一大哥”曾经也是最受主播欢迎的“金主爸爸”。

    为了刺激用户对主播进行打赏,增加平台的盈利收入,各大直播平台还会在每年举办一场直播PK排位赛盛典,平台会给获得PK排位冠军的主播提供流量和现金的奖励,甚至还会扶持主播参加影视项目的邀约。

    主播们为了赚取打赏、提升知名度和曝光量,则纷纷在舞台上使出浑身解数表演才艺,并通过各种方式为自己拉票,有消息称YY的知名主播排位赛冠军,赚取粉丝数千万打赏后,自己还投入了2000多万,而YY在2017年全年分给公会和主播的总金额达到56亿。

    在外界看来,秀场直播的主播们每天光鲜亮丽,只要在直播间唱唱歌、跳跳舞就能轻松赚钱,这门新兴职业也因此对年轻人有着极强的吸引力,根据媒体调查数据,95后最向往的新兴职业中,主播排在第一位。

    在秀场直播风头正劲之时,各大直播APP曾上演了一场千播大战,斗鱼、虎牙、映客等平台纷纷在资本的助推下融资上市,全民直播亦由此兴起。

    根据天眼查APP,斗鱼在2016年-2017年先后完成了B、C、D、E轮融资,每轮融资都在10亿人民币以上,虎牙在2017-2018年先后完成了Pre-A轮、A轮、B轮融资,最高一轮融资为4.6亿美元,熊猫、战旗、龙珠、薄荷、触手直播等平台紧随其后,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App Store里曾经同时出现了300多款移动直播App。

    由于秀场直播的核心是主播,各大平台为了扩充自己的内容矩阵,互挖主播成了平台主要的竞争手段,斗鱼、虎牙、熊猫几乎每年都花费上亿元签约新主播。

    阿冷作为陌陌一姐,在2017年被斗鱼以3000万身价挖走。除了阿冷,斗鱼还一口气挖走了八位主播,包括企鹅电竞主播张大仙、B站主播纳豆、虎牙主播游弋、熊猫主播轩子巨2兔等。

    熊猫CEO王思聪则用1亿元从斗鱼挖走了PDD、周二珂等主播,还一口气挖走了十几个主播,并花2000万签下韩国女主播尹素婉,用1亿元签约了韩国女团EXID和T-ara,为平台造足了声势。公开数据显示,在几大头部直播平台上,累计参与的主播规模已超过350万人。

    然而好景不长,传统秀场直播的生存环境开始急转直下,尽管各大主播斥巨资搭建好了自家的明星主播阵容,但在“互联网寒冬”的影响下,融资环境迅速变得恶劣,传统秀场直播的那股“火热”就如昙花般短暂。2017年,估值5亿的直播平台光圈直播面临着资金链断裂的风险,迅速关停。

    随后,几十家直播平台也面临着倒闭的局面,2018年,360甚至考虑收购熊猫互娱来抵消彼此之间的债务关系。2019年,王思聪更是负债1.5亿,熊猫直播的主播沈子涵也在那年发了一条朋友圈:“明天服务器就关停了,大家有喜欢的主播可以再去看一眼”,这成为她在熊猫的最后一条直播预告,此举亦昭示着熊猫的黯然离场,在这种情况下,各大平台的头部主播也开始另谋出路。

    根据QuestMoblie发布的《 2019中国移动互联网秋季大报告》,斗鱼凭借着4984万的移动端MAU成为行业第一,虎牙则以3245万MAU居行业第二,映客和花椒直播位列三、四名。而抖音和快手的MAU合计达到了6.8亿,这也造成了主播开始跨平台流动,纷纷向抖音、快手、B站平台阵地转移。

    摩登兄弟刘宇宁在2015年入驻YY直播,通过翻唱走红,喜提“翻唱收割机”称号,随后,刘宇宁又转战抖音,热度比肩一线明星,并逐步向歌手、演员方向转型。

    酷狗直播的头部主播兔子牙凭借着《小白兔遇上卡布奇诺》在抖音走红,并在2019年入驻抖音,继续活跃在秀场直播领域,如今,兔子牙在抖音拥有2200多万粉丝,属于头部主播序列。

    冯提莫则被B站以5000万签下,还成为了B站百大UP主,并通过参加多档综艺,实现了从主播到艺人的转型。与此同时,跳槽的主播通过不断在新的平台输出内容,也帮助平台活跃了内容生态。

    花椒联合创始人、副总裁于丹曾经说过:“主播是直播平台的核心竞争力,但伴随着直播行业这些年的发展,资源垄断、头部效应等问题逐渐凸显,成熟主播创新难、新生主播成长难”,由于主播大量迁徙,缺失了头部主播的平台自然陷入了涨粉瓶颈,艰难转型求生。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直播本来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有人在这场大战中独占鳌头,亦有人湮灭于时代的浪潮之下。没有人可以永远站在风口上,却永远有新的风口出现,然后引来新一轮的拥趸。

    02 从野蛮生长到热度下滑,秀场直播经历了什么? 从风靡一时到热度不再,传统秀场直播赛道遇冷的原因纷繁复杂,既有内容本身的局限性,也有外部环境的变动影响。

    从秀场直播的内容来看,秀场直播时长动辄两三个小时,既考验着主播的体力,也考验着受众的耐心,而且越来越多的主播输出的内容陷入同质化局面,既难以留住原有粉丝,又很难产生拉新效果。

    以阿冷为例,当同期的主播纷纷跳槽谋求转型之路时,阿冷却始终按照曾经的模式经营着自己的直播间,退场不过是时间问题。

    从秀场直播的商业模式来看,秀场直播的营收模式较为单一,主要依靠粉丝在直播间刷礼物、打赏,然后平台和主播共同分成。在秀场直播的黄金时代里,榜一大哥往往是贡献最多的金主,不过,当头部主播的粉丝逐渐流失,平台的收益也随之减少。再加上行业越来越规范化,过去部分“钻空子”的收入也逐渐消失。

    行业乱象也在透支着观众对于秀场直播的信任,各大平台互挖主播造成了平台和主播之间一系列的商业纠纷,影响主播发展的同时,也影响了内容输出。

    2022年3月,央视315晚会还曝光了秀场直播的打赏内幕,有些女主播和男运营联手,采用多种手段欺骗粉丝对他们进行打赏,昔日的乔碧萝事件就刷新了观众对于主播滤镜的认知,种种情况都为秀场直播的衰落埋下了伏笔。

    而短视频平台的出现无疑则是压垮传统秀场直播的“最后一根稻草”,千播大战过后,传统的秀场直播逐渐走向没落,幸存下来的斗鱼、虎牙、映客、花椒、YY等平台则面临着艰难求生的境地,随着抖音、快手等短视频的崛起,越来越多满足观众需求的碎片化、多元化内容如雨后春笋般野蛮生长,受众的注意力正在迅速转移。

    2018年第四季度时,虎牙MAU高达1.16亿,如今根据虎牙2022Q3财报显示,虎牙MAU仅有8600万,而微信视频号月活规模突破8亿,抖音为6.8亿,快手3.9亿;根据斗鱼2022年Q2财报数据,斗鱼直播在2022年上半年共实现营收约18.33亿元,同比减少约21.6%,净亏损约3880万元,短视频平台对用户注意力的分流可见一斑。

    归根结底,秀场直播从野蛮生长到热度下滑,一方面由于大量头部主播出走,平台难以维系优质内容的输出,大量同质化的唱跳内容早已令受众陷入了审美疲劳,另一方面则是直播带货成为了新的风口,瓜分了秀场直播的注意力,秀场直播反而成为了明日黄花,秀场直播固然试图向直播带货转型,但秀场直播的主要受众是男性,购买力偏弱,而且虎牙、斗鱼平台几千万的日活数量也不及抖音、快手。

    如今,虎牙、斗鱼、YY、映客等平台的秀场直播早已不见昔日盛况,这些平台也面临着被收购或者合并的局面。不得不承认的是,属于秀场直播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

    03 秀场直播,抱团取暖 传统的秀场直播业务不仅在一个平台展露出了颓势,早期的秀场直播鼻祖YY、陌陌、花椒、映客纷纷采取不同的方式求生。巅峰时期,花椒2019年,花椒直播和六间房合并,组成了花房集团。然而,到了2020年6月,花椒直播就因为上传低俗内容被约谈,被责令进行内容整顿。

    如今,花房集团旗下共有花椒直播、奶糖、六间房等秀场直播的平台,合并前期,花房集团的收入九成都来自于花椒直播的打赏,招股书显示,从2019-2022年,花椒直播平台的收入19.76亿元、21.65亿元、28.26亿元、22.3亿元,占总营收的比重为99.2%、76.5%、76.7%、75.3%。

    在业务转型方面,花椒也在积极探索,在内容布局上,花椒的主播涉及音乐、舞蹈、脱口秀、户外活动、游戏等领域,为了提升主播的职业技能,花房集团还与《中国好声音》等节目举办在线竞赛,但仍然难以阻挡月活用户逐年下跌的趋势,2018年,花椒直播的月活用户共有4100万,2022年仅有3062万。

    YY直播的发展情况也不容乐观,2020年11月,百度豪掷36亿美元收购了欢聚集团的YY直播,结果没过多久,广电总局就颁布了《关于加强网络秀场直播和电商直播管理》的通知,并将矛头对准了YY直播的行业乱象。

    报告提到,YY通过内部网络虚拟机器人、外部虚拟机器人和主播刷礼物等手段,伪造了大约90%的直播业务数据,这则报告直接导致欢聚时代股价当日暴跌26.48%,市值蒸发约21亿美元。

    YY被百度收购之后,也曾有过一些转型动作,2022年9月,YY和百度联手在希壤APP举办了一场元宇宙歌会,观看地点在希壤元宇宙,并推出了定制礼物等玩法,但反响一般。而YY的营收情况也在逐年下滑,根据财报,YY2020年实现营收19.17亿元,同比下降48.21%,亏损1522.87万元,同比扩大103.05%。

    斗鱼、虎牙则经历了分分合合的起伏,2020年10月12日,缠斗多年的斗鱼、虎牙同时发布了合并公告。彼时,斗鱼、虎牙皆陷入了发展瓶颈。小葫芦数据研究院《2021年游戏直播行业洞察报告》显示,游戏主播数量上,虎牙从301.6万降至234.8万下滑22%,斗鱼从192.6万降至159.6万下滑17%。

    本以为合并或能创造全新的局面,结果到了2021年7月,斗鱼虎牙的合并案被监管部门按下了暂停键,斗鱼、虎牙无奈只能自谋生路。

    映客直播则早已将重心业务转移到了社交、婚恋等领域,就连视频号也弱化了对于秀场直播业务的布局,2020年12月,视频号上线了直播打赏、连麦、美颜等功能,意在为秀场直播做准备,秀场直播领域涵盖了同城、晚安电台、颜值、购物等类别,主播可以选择分类后直播。等到2021年2月,视频号再度改版,新增了音悦会、三人行的直播入口,却去掉了才艺频道,某种程度上意味着秀场直播正在被弱化。随后,视频号通过多次出圈线上演唱会的策划,拓展了受众圈层,渐渐引入了直播带货,本就“冷清”的秀场直播发展希望愈加渺茫。

    04 秀场直播的新变局 当秀场直播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后,抖音加速推进了秀场直播的多元化布局,涉及云旅游、云健身、云蹦迪、云教育等领域,这种类型的秀场直播既带动了观看人数,也推动了相应行业的发展。

    为了扶持优质主播,抖音还加大了对于演艺类秀场直播的布局力度,并先后推出了“DOU有好戏”计划、“DOU有国乐”计划、“舞蹈传承”计划等,根据《2022抖音演艺直播数据报告》,戏曲、舞蹈、话剧等演艺类直播在抖音共有3200多万场,场均观众约有3900多人。

    快手则先后推出了定制直播综艺《许知远和朋友们》、《沙发喜剧秀》还邀请周杰伦入驻直播间,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秀场直播的边界。2021年,快手还发布了2021年度快手百大主播名单,在秀场直播领域重点扶持小众传统艺术,比如舞狮、二人转、唢呐等。

    为了培养优质主播,快手还专门自制了一档主播真人秀综艺《声声如夏花》,18位主播们在节目里进行了一场场激烈的才艺比拼,最终有9位主播成功出道。相关数据显示,《声声如夏花》的节目正片播放量突破16亿、全网总曝光量突破151亿,此举足以看出快手正在通过培养新生代主播,从而反哺秀场直播生态。

    与传统的秀场直播平台相比,抖音、快手的日活用户更多,在这里发展秀场直播更容易搅动流量池。在内容塑造方面,抖音、快手从源头出发,挖掘了大量的新人主播,此举意在搭建年轻的秀场直播生态,并将年轻人感兴趣的蹦迪、健身等活动悉数融入秀场直播,除此之外,抖音、快手还将传统艺术引入了秀场直播,增强了秀场直播的文化底蕴。

    总结而言,秀场直播正在形成新的格局,抖音、快手的秀场直播生态更为活跃,整体内容更为多元化、年轻化、趣味化,表现形式同样愈发新颖,成功实现了与年轻人同频共振。

    昔日主播在直播间唱歌、表演才艺的秀场直播模式正在逐渐被新的内容所取代,传统的秀场直播日渐没落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为了留住粉丝,秀场直播仍然需要在内容和商业化模式方面不断探索,否则只能遗憾沦为时代的眼泪,无人问津。

    参考资料:

    每日人物:《熊猫直播倒下,成也思聪,败也思聪》

    娱乐资本论:《直播间里的国乐复兴》

    极客公园:《秀场直播,成了前浪》

    字母榜:《百度收购YY:第三次直播大战开启》

    作者:雨过炊烟;编辑:纪南

    来源公众号:TopKlout克劳锐(ID:TopKlout),一个集好看和有料于一身的自媒体生态观察号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TopKlout克劳锐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直播间“儿子们”是如何通过“温情骗局”俘获老人心的?

    设计动态 2023-03-17
    大厂在研究APP“适老化”之前,更应该保护好自己的用户。 “所有爹妈们,呼叫回家,收到评论区回复。” “明天晚上6:50儿子准时直播,我高冷就是替老百姓办事了!” 今年的央视3·15晚会曝光了“直播间的儿子们”。主播在直播间认爹妈,通过帮人解决纠纷、调节家庭矛

    这种典型骗局又来了。近日,央视3·15晚会曝光了“直播间儿子们”通过演苦情戏、卖人设、献关怀向老人们兜售产品,实现营收。本文作者针对此事件进行了详细的解读与分析,一起来看看。

    大厂在研究APP“适老化”之前,更应该保护好自己的用户。

    “所有爹妈们,呼叫回家,收到评论区回复。”

    “明天晚上6:50儿子准时直播,我高冷就是替老百姓办事了!”

    今年的央视3·15晚会曝光了“直播间的儿子们”。主播在直播间认爹妈,通过帮人解决纠纷、调节家庭矛盾,编造出一场场苦情戏。这些主播往往给自己贴上“正能量”的标签,通过塑造“做好人、做好事”的正面形象,进一步博取老人们的信任,进而实现兜售产品。

    3月15日当天晚上,晚会曝光的“高冷z”“小张说事”“马洪亮”等主播,在相应平台的账号均已被封。

    然而,记者留意到,这类情感调节主播并不少见。在知乎上,#如何看待很火的情感调解主播#话题有超过12万人次浏览,“为了流量”“专演给老人看”“无下限卖货”等表述被多次提及,评论区成了大型吐槽现场——“亲儿子还不如假儿子说话有用”。

    图源:央视财经

    记者也发现,“小张说事”等主播被平台封号后贼心不死,还尝试开小号“自救”,包括315晚会中提到的小张师傅“辉哥”,相应的影响力并未完全消散。

    这些主播有自己的粉丝团,粉丝会开设账号搬运过往的直播、短视频等内容。有主播的关联号仅靠6件商品就卖出了200万元GMV(平台交易额),而这6款商品的客单价仅4.3元,近30天内销量就超过了50万件。

    知乎话题下,评论热烈。

    图源:知乎评论区

    一、近半粉丝在40岁以上,成交额惊人 尽管账号已被封,但在飞瓜数据等第三方平台上,还能捕捉到一些封号前的痕迹。

    在短视频平台拥有超过2000万粉丝的主播“高冷z”,最后一条短视频停留在3月4日。近30天内,他发布了10条短视频,平均播放量达到67.7万;“小张说事”的大号已经搜索不到,但一个名为“小张说事小号”的账号粉丝数显示已经达到2.3万,该号和“辉哥情感正能量生活号”“辉哥情感(618)”的粉丝高度重合,而辉哥正是小张的师傅。

    从封号时间来看,辉哥的一个账号在2月28日停更,另一个在3月12日左右被封禁,均临近3·15晚会。

    这些账号的特征明显:

    1. 粉丝年龄以40岁以上居多;

    2. 粉丝黏性强,粉丝团数量庞大(粉丝团指忠实粉丝,花钱才能成为粉丝团一员);

    3. 售卖的产品普遍客单价较低。

    “高冷z”的账号数据显示,有49.48%的粉丝年龄在40岁以上,40岁以上的直播观众占到46.17%,而在超过21万的粉丝团成员中,75%都是40岁以上的粉丝,其粉丝团等级100%都是10级(粉丝团升级需要通过观看直播、分享朋友圈、送礼物等增加,毎天最多涨120亲密值,10级需要34200以上亲密值)。

    拥有超500万粉丝的主播“辉哥情感(618)”,粉丝构成也十分类似,40岁以上的直播观众占40.04%,2.1万粉丝团里有66.67%的年龄在40岁以上。

    和超高的粉丝黏性并不成比例的是,这些主播卖货的客单价却很低。近30天内,“辉哥情感正能量生活号”开播4场,客单价8.73元,销售额在76.4万元左右。

    记者留意到,主播售卖的商品主要有两款:纤索妍太极蛹虫草片、藏域牛骨高钙压片糖果,前者标价9.99元,后者标价3.99元,商品均已下架。

    即使是辉哥另一个更为成熟的账号,客单价也只有4.37元,但是如此低的客单价,商品的销量却表现不俗——近30天内,6款商品销售额达到221.4万元,每场平均销量8.4万件,平均销售额达到36.9万元。

    记者还留意到,在200多万元的GMV中,3.33元的茶叶贡献了超过100万元的收入,而价格最高的一款商品“清竹亭黄金陈皮”售价99.9元,销量却仅5件。

    这或许是受限于消费力,40岁以上人群对价格的敏感度较高,这些黏性较高的粉丝更多是在“支持主播”,本质依然是粉丝经济。

    比如,“高冷z”的粉丝自称“农家军”,知乎话题下提及多次的“清河李哥”,粉丝自称为“独立团”。这些主播都是通过打造老人们信赖的人设汇聚流量,再通过人气变现、流量变现、卖便宜货等多种方式,进一步实现营收。

    二、消费驱动力不够,“情感力”来凑 既然都喊上了“爹妈”,为何非得“卖神药”,而不选择正规的直播带货?

    账号名为“小张说事”的一期直播中,小张称自己姐姐做了坏事,要将其送进监狱。结果姐姐的婆婆假扮成收破烂的,从小张爷爷处骗了一盒产品,小张急于讨回。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位“肿瘤医生”,说这盒产品能治肿瘤,“关键时刻能把我们的肺保护起来”。

    这样荒诞的剧情,却让这些主播赚的盆满钵满。

    “小张说事”的供应商称,(这些卖给老人的产品)价格99元10盒,给主播开佣金开80元,“(已经卖了)大约一两千万盒”。

    然而,3·15晚会调查发现,这款商品实际上就是压片糖果,只是一款普通食品,并无其他功效。

    主播为何要将其夸大成“特效药”?如果通过正常的直播带货来售卖压片糖果,这种打广告式的宣传,变现效率显然要低得多。这些商品本身不具备丰富的消费场景,较低的定价让主播很难拿到价格优势,消费驱动力也较弱。

    这些主播试图通过成为“直播间儿子”,来加强情感链接,然后通过创造一个老年群体普遍的场景需求——“健康”,来进一步变现。

    图源:央视财经

    瞄准老年人,一方面是因为老年群体的增大,相应市场消费力上升;另一方面是因为老年群体获取信息渠道的方式,较年轻人更为匮乏,同时又缺少家人陪伴。

    此前,保健品销售员通过“装儿子”“装孙子”来“关心”他们的身体,以此博得信任,这类案例屡见不鲜。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2.8004亿人,占全国人口的19.8%,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0978亿人,占全国人口的14.9%。

    《中国经营报》报道显示,我国已经从2000年的轻度老龄化社会转为中度老龄化社会。中研普华研究报告则测算,2020年老年人口总消费达到了7.01万亿元,老年市场规模达5.4万亿元。预计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总消费将达到61.26万亿元,老年市场规模将达48.52万亿元。

    当短视频、直播卖货欣欣向荣,信息媒介的进步,带来更为便捷丰富的生活,但“直播间儿子”的出现,则为所有人敲响了警钟——打着关心的名义骗取信任、兜售产品,这种销售方式不该因媒介的更替卷土重来。

    当各大平台都在研究如何让自己的APP“适老化”,给老年人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体验时,加紧治理平台生态、保护好自己的用户,或许才是比前者更为刻不容缓的事。

    作者:王亚琪;编辑:斯问

    微信公众号:电商在线(ID:dianshangmj),见锐度、见洞察,聚焦互联网和新商业的创新媒体。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电商在线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喜茶出海,复制下一个蜜雪冰城

    设计动态 2023-03-17
    近日,喜茶宣布将陆续开放多个海外城市的加盟申请,拥抱全球合伙人。算算时间,离去年11月喜茶开放国内加盟仅过去4个月。 就在今年2月,蜜雪冰城开出了亚洲市场以外的首家海外门店,据相关媒体报道,这家悉尼门店的火爆程度远超预期,预热期间光优惠券就卖了10多万元。 当

    面对海外广阔市场的“诱惑”,不少品牌都选择了出海掘金,部分新茶饮品牌也身处其中,只是,新茶饮品牌的出海之路是否走得顺畅呢?在蜜雪冰城已经在海外市场有所收货时,其他新茶饮品牌是否可以复制蜜雪冰城的出海路径呢?

    近日,喜茶宣布将陆续开放多个海外城市的加盟申请,拥抱全球合伙人。算算时间,离去年11月喜茶开放国内加盟仅过去4个月。

    就在今年2月,蜜雪冰城开出了亚洲市场以外的首家海外门店,据相关媒体报道,这家悉尼门店的火爆程度远超预期,预热期间光优惠券就卖了10多万元。

    当然,喜茶跟蜜雪冰城之间的品牌定位、产品价格都有很大区别,况且,蜜雪冰城一直以加盟为主,而喜茶则一直以直营为主,这也意味着,蜜雪冰城能走通的“加盟路”,对喜茶而言却不一定好走。

    但喜茶近期的发展步伐,几乎是踩着蜜雪冰城脚印来走,想要“复制”蜜雪冰城,喜茶到底有多少胜算?

    一、“出海”是喜茶的解药吗? 事实上,喜茶创始人聂云宸早期曾公开表示不想做加盟,在喜茶创办后的一段很长时间里,喜茶都将“直营更利于把控品质”作为卖点,从实际效果来看,喜茶的产品研发、产品品质也确实在茶饮界里有口皆碑。

    但是,近年不断反复的疫情以及持续疲软的消费市场,对茶饮市场的冲击远超想象,喜茶也不得不向现实低头,向下沉市场发展是所有新茶饮品牌的共同选择。

    一方面,中高端的“喜茶们”在一二线城市的市场空间已趋饱和,大家都需要找到空间更大、成本更低的“新战场”;另一方面,在消费疲软的压力下,消费者对价格更敏感,降价也是适应茶饮“中低端化”的趋势,数据显示,喜茶降价后客流增加了约10%。

    品牌和产品开始“下沉”后,也为喜茶开放加盟做好了准备。事实上,在去年底宣布开放加盟后,曾有业内人士认为,喜茶此举或是为上市做准备,希望先把经营数据做好。

    但是,喜茶的加盟模式能否带来预想中的效果,急于从国内走向海外是不是一个好选择,这笔账喜茶相必也算清楚了。

    先看加盟所带来的短期收益。不得不说,跟其它茶饮品牌相比,喜茶的加盟费实在不便宜,光第一年需要缴纳的费用就高达41.3万元。

    再看瑞幸和蜜雪冰城的加盟费用,据相关媒体整理,在不算租金人工的情况下,瑞幸和蜜雪冰城第一年的“投资费”约为35万元和37万元,且已经包含一定的原料采购费。

    相较于辛苦搞直营,喜茶的这笔加盟费确实很可观。喜茶曾透露开放加盟首天就收到1万多份加盟申请,那么,实际情况又是如何?

    去年11月,喜茶宣布面向事业合伙人放开加盟,主推50平米以内大小、加盟费用50万元以内的店型,不过此次事业合伙人为“有限”招募,要求必须为喜茶员工、在门店工作超过3个月、通过门店4个岗位的晋升考核、连续3次以上通过现有门店标准的食安品控督检考核,具备店长任职能力。

    目前,喜茶并没有对外公布加盟店的数量,但曾透露在春节后加盟店约有20家左右。如此看来,喜茶的国内加盟情况并不算热烈,这可能与喜茶对加盟商的高要求有关,比如要求100万以内流水,也跟目前消费市场较为冷淡,投资情绪更谨慎有关。

    在这样的背景下,喜茶出海的理由就不难猜测。一方面,国内下沉市场的想象空间,远不如海外市场广阔。据墨腾联合2022年发布的数据显示,东南亚消费者一年在新茶饮的消费高达36.6亿美元(约268亿元人民币)。

    据外卖服务平台GrabFood数据显示,东南亚市场消费者平均每人每月购买4杯珍珠奶茶,泰国消费者则平均喝6杯。与国内相比,即便是在新茶饮盛行的2020年,也仅有三成消费者月均能喝10杯奶茶,由此可见,国外市场的“喝茶”习惯早已培育出来了。

    另一方面,供应链规模优势也是喜茶出海的目的之一。去年以来,大部分茶饮的原料价格都在上涨,但终端产品却反而要降价,喜茶的成本压力进一步加大。因此,喜茶也希望通过国内外加盟扩大销售规模,获得更强的议价能力。

    最后,出海对喜茶品牌的影响,会是正面大于负面。一来,当前喜茶的国外市场几乎是空白的,通过“出海”能为品牌赋能,也为国内市场“造势”。

    二来,喜茶的品牌影响力主要是在国内,即便其海外加盟模式最终走不通,对国内品牌的影响也相对更小。既然“加盟模式”势在必行,喜茶先从海外着手,反而有机会抢占先机,实现弯道超车。

    二、加盟生意的“难言之痛” 加盟生意看上去容易,做好很难,海外加盟则更是“难上加难”。

    首先是加盟管理问题。此次喜茶启动国内加盟计划,便被吐糟“太快太急”。有加盟商表示,喜茶从筹划开店,到完成装修培训,仅花了约一个月时间,无论是店装、人员培训等管理都不到位。

    比如湖南郴州的喜茶门店装潢就被吐槽太“接地气”,也有部分门店选址不佳,周边环境较为混乱。此外,据时代周报报道,有消费者表示加盟店产品的口感与直营店不同。

    其次,是如何保障经销商利益。这年头,加盟商几乎成了“稀缺资源”,面对逐渐饱和的茶饮市场,大家的态度都更加保守,投资回报期是大家首先考虑的问题。

    但反观喜茶这边,其对加盟商的要求“不降反增”,比如上文提到的40万元左右启动资金,100万元验资等条件。而且,在实际落地时验资要求甚至要求300万元,还要保证后续能开出一定规模的门店。

    如此高要求下,喜茶能帮加盟商赚到钱吗?据喜茶介绍,其事业合伙门店预计毛利率将在60%。但通常来说,扣除各项经营成本后,茶饮行业的单店净利率大约在25%左右。

    简单测算一下,加盟喜茶的启动资金要40万元左右,外加人员水电等至少得先投入约60万元。如果加盟商想在一年内回本,每月净利润大概要在5万元,营业额大概在20万/月,按喜茶平均20元/杯的价格来算,每日要卖333杯才行。

    喜茶倒是曾对外公布,其加盟店日均销量2000杯,不过蜜雪冰城单店的最高销量也才3000杯+,翻查了相关报道,有媒体蹲点测算喜茶的单店日销量能有200杯左右,跟喜茶公布的数据有不少出入,经销商的顾虑也不无道理。

    而一旦经销商着急回本,就可能存在更多的安全隐患。以蜜雪冰城为例,多家门店都曾曝出食品安全问题,在黑猫投诉平台上,一个月就有200多个投诉,可见,队伍越大,隐患越难根除。

    最后,当加盟脚步迈至国外,管理难度也会一再升级。以投资回报周期为例,由于国内外市场情况不同,人工、租金成本都较国内更高,回本时间也可能会更长。

    另外,供应链成本也是另一难题,当前的新茶饮产品大多离不开新鲜水果,但要拿下优质水果就要掌控源头供应链,而且对企业的运输、存储、基建设施都是很大的考验。

    这一点也是喜茶与蜜雪冰城的重要区别,因此,虽然喜茶看似成为了蜜雪冰城的“高级版”,发展路径也越发相似,但喜茶的供应链仍未打造出护城河,因此,喜茶“出海”,不确定性仍然很大。

    三、新茶饮的“大航海时代” 不过,我们也可以从喜茶、奈雪等品牌的“直营出海”历史上,找到一点启发。事实上,喜茶、奈雪等品牌早在2018年前后就已奔赴海外,但成绩却并不理想。

    喜茶和奈雪都不约而同将新加坡作为出海第一站,因为新加坡华人较多,消费水平较高,更符合品牌的高端定位。此外,日本则是大多茶饮品牌的第二站,落户日本对提高品牌的时尚度和知名度有不少帮助。

    不过,目前奈雪新加坡店和大阪店已经暂停营业;曾宣称将在2020年进军东京的喜茶,也因疫情暂缓脚步;一度因周杰伦而出圈的奶茶店machi,如今也关闭了东京门店。

    反观蜜雪冰城,同样在2018年开出越南首店,目前在海外已有4000多家加盟店,更成为首个冲出亚洲的茶饮品牌。

    喜茶要“复制”蜜雪冰城,首先要拆解的恐怕就是如何顺利将门店搬到海外,此前喜茶、奈雪也曾接连搁置过海外店计划。

    首先,需考虑如何将供应链顺利搬到海外,以蜜雪冰城为例,其在国内的原材料运输能做到24小时内送达门店,但海外市场的物流配送本就没有国内便捷,再叠加国内到海外的运输,原材料可能存在短缺、配送不及时等问题。

    面对供应链问题,海外建厂和就近出海是最有可能的解决方案。去年7月,蜜雪冰城就在成都开始建设亚洲总部,之后其自产的茶叶、调味奶浆、等原材料,就能从成都的交通网线就近出海。此外,去年也有消息称蜜雪冰城将在菲律宾投资椰果椰浆基地。

    这些路径或能给喜茶提供一些“灵感”,不过其未来的供应链梳理任务依然艰巨。喜茶目前的国内供应链仍有部分原料和配货依托第三方供给,供应链效能未能发挥到极致,出海产品的成本压力就要由“高端的品牌形象”来扛了。

    另外,则是海外经营方式的问题。此前喜茶、奈雪 “直营出海”遇挫,很大程度是因为对海外市场不熟悉,比如海外消费者口味的差异、海外电商、外卖平台的使用、门店选址问题等。

    当新茶饮品牌在海外只有两三家店时,更像是单店作战,缺少偏中后台的决策团队支持,会让他们很难对产品研发、产品推广做出快速响应。相反,如果能找到在当地有实力的总代理,或者直接在海外招募团队,就能提高企业在海外的经营效率。

    比如蜜雪冰城在香港、印尼、越南都设有经营公司,主要从事采购、加盟、物料等工作,当海外市场达到一定规模,这些都是无法回避的需求。

    最后,无论是蜜雪冰城还是喜茶,恐怕大家短期内要直面亏损。截至2022年3月,蜜雪冰城在越南的200多家门店也尚未实现盈利。

    当喜茶在国外只有两三家直营门店时,可以不以盈利为考虑,甚至直接选择撤店。但当喜茶将加盟战线铺到海外,就意味着它只能倒逼自己的供应链、海外团队实现优化升级,甚至是以短暂的亏损作为代价。

    不过,对出海的新茶饮品牌来说,从0到1将会很难,但从1到N就有无限可能,先踏出第一步,喜茶才能找到更多可能性,否则做大做强就永远只能是空谈。

    作者:楷楷,编辑:月见

    来源公众号:新熵(ID:baoliaohui),洞察商业变量,探寻商业本质。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新熵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被3·15点名,破解版APP真的凉凉了

    设计动态 2023-03-17
    今年的315晚会揭露了许多乱象,香精大米、腐烂橄榄菜、苦情戏诈骗直播、网络水军等等。 其中有不少陈年烂芝麻的旧事重提,2010年315便报道过的香精大米,去年315刚曝光的网络水军。 也有吓出哔哥一身冷汗,与咱们息息相关的事情“破解版APP窃取手机信息”。 安

    在今年的3·15中,有关“破解版APP窃取手机信息”的新闻,也引发了不少用户们的关注,这类破解版APP可能利用用户“贪便宜”的小心思,在用户使用APP或者授权敏感权限时成为了手机信息的“小偷”。一起来看看作者的分析与解读吧。

    今年的315晚会揭露了许多乱象,香精大米、腐烂橄榄菜、苦情戏诈骗直播、网络水军等等。

    其中有不少陈年烂芝麻的旧事重提,2010年315便报道过的香精大米,去年315刚曝光的网络水军。

    也有吓出哔哥一身冷汗,与咱们息息相关的事情 “破解版APP窃取手机信息” 。

    安卓阵营的小伙伴,有谁敢拍胸脯保证自己从未接触过破解版、修改版APP?未安装过非官方渠道,来路不明的APP?

    恐怕十个人中未必揪出一个这样的三好学生,毕竟破解版真香。

    免费看付费电影、免费听会员音乐、不限速下载网盘资源……这样良心的APP,全天下哪里找。

    它们的出现,一年让白嫖党省下几百上千块的会员费,谁顶得住如此的勾引啊。

    一、藏在手机里的小偷 古尔丹告诉我们:享受了便利,必须付出代价。

    315信息安全试验技术人员对十多款主流的APP破解版进行检测,发现它们会悄悄偷走个人信息。

    比如这款优酷破解版,对比官方正版,它可以免费看会员视频,却额外嵌入3个SDK。

    (图源央视)

    咱们一旦使用APP,3个SDK就能偷走手机信息,如IMEI(手机身份证)、安卓ID(系统身份证)、IMSI(sim卡身份证)。

    有了这几张身份证,不管换手机、换号码,幕后黑手都能精准锁定咱们,实时追踪动态,从中寻找变现的机会。

    如果你授予了录音、相机、短信等敏感权限,它们将会变身为监视器。

    监控咱们的生活、通话录音、短信记录等,所有隐私暴露无遗。

    你点开过什么、看过什么、跟谁联系过、在哪个界面停留多长时间,APP比你自己都清楚。

    (图源央视)

    APP从手机里偷走的信息,会用来干什么?对我们有什么坏处?

    首先,收集到的信息会上传到服务器,进行统一的洗练和汇总,然后匹配其他渠道获得的资料,描绘详细的用户画像。

    画像可以具体到,你叫什么名字、住在哪里、用着什么手机、看过什么视频、手机号码多少、学历层次、喜好、现在在哪里(手机定位),对你的认知比你爸妈都深刻。

    吃相好些呢,一般收集来的用户画像,用于大数据广告投放或者精准营销。

    因此时常出现刚在某APP搜索某产品,打开淘宝发现全是该商品推荐信息的诡异现象。

    时不时接到推销电话,客服准确地说出你的姓名、年龄,最近准备买房子的信息。

    如果是犯罪份子,则大多用于实施诈骗,发送诈骗短信唬你登录山寨网站转移存款。

    又或者出售给黑灰产从业者,为境外诈骗团伙提供重要的线索和资料。

    这就是许多人时不时收到乱七八糟的短信、推销电话、恐吓信息的原因。

    (图源CSDN)

    千万别天真以为,只要我不碰破解版、修改版APP就没事了。

    窃取隐私的不止是盗版APP,许多获得数字签名上架应用商店的正版APP,在偷信息方面不遑多让。

    二、窃取个人隐私,何止破解APP 考虑到小伙伴不知道SDK是什么玩意,此处哔哥简单科普下。

    如果把APP比喻成一台电脑,那么SDK就是耳机、音箱等配件,可以赋予电脑某种能力。

    主流APP一般嵌入大量的SDK,借此免去开发成本实现某些功能,例如支付、第三方登录、行为分析、信息收集、广告推送,路径追踪等。

    按照功能区分,SDK可以分成:消息推送类(广告推送)、综合类、辅助开发类、支付类等十几个大类,其中消息推送类最为常见。

    部分SDK默认收集个人信息,除了上面提到获取IMEI外,还会监视用户行为,记录你看过什么内容,窃取联系人、通话记录等。

    (图源网络)

    由于安卓开放的特性,国内宽松的隐私保护环境、缺少谷歌约束等因素。

    许多违规SDK得以光明正大的嵌入到主流APP中,明目张胆的搜罗用户信息。

    央视年年曝光这些正版APP,通过第三方SKD收集超出正常范围的个人信息。

    其中不乏家喻户晓的知名APP,全国闻名的互联网大厂、上市公司等。

    (图源央视)

    最夸张的一次发生在2020年。

    上海公安局网安总队对应用商店的5000款App开展检查,最终检测出具有安全隐患的APP多达3400款。

    70%APP存在违规收集信息、索要敏感权限的问题,其中涉嫌诈骗的违法APP有233款。

    测试人员捕捉到这些APP窃取通讯录联系人信息并上传服务器的行为,严重侵害了隐私权。

    (图源央视)

    许多APP的用户协议中,白纸黑字写明:它们会收集、共享、转让、公开我们的个人信息。

    明明白白告诉你,我就是要拿你的信息,不仅自己用,还卖给其他人一起用。

    怎么滴?你不同意协议?你敢点不同意,APP就敢闪退。

    据中消协发布的《App个人信息泄露情况调查报告》,APP最常收集的信息依次排序为:

    位置、联系人、通话记录、短信记录、摄像头、通话录音。

    其中位置信息泄露达86%,联系人泄露62%,从数据上看,每个人或多或少被APP偷走隐私。

    小伙伴认为,使用正版APP的人多?还是使用盗版APP的人多?答案显而易见。

    论偷取个人信息,应用商店某些正版APP比盗版APP猖獗百倍。

    (图源中消协)

    虽讲APP偷数据的行为相当普遍,达到泛滥的程度。

    但大伙不必为此惊慌害怕,近几年上到有关部门下至手机厂商,都在发力保护个人隐私数据安全,推出了强而有力的政策、立竿见影的技术。

    隐私泄露的情况对比前几年,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三、保护隐私,竭尽全力 法规方面,为打击APP的滥用SKD,搜取个人信息,守护个人权益。

    有关部门出台了《App违法违规收集个人信息行为认定方法》、《个人信息保护认证实施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规。

    对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处理有了明确的规范,有法可依,违法必究。

    (图源人大网)

    系统层面,安卓10、iOS 5之后开始限制APP获取IMEI、MAC、安卓ID等识别码。

    依靠【通话权限】获取系统返还IMEI的漏洞也彻底修复,APP只会得到空白信息。

    APP早已无法直接从系统中窃取手机识别码,追踪用户。

    现在广告商主要依靠OAID(虚拟版IMEI)追踪用户精准投放广告。

    OAID是移动安全联盟(中国信通院、华米OV等手机商联合成立)推出的特殊ID,起到保护用户信息及方便广告渠道商的作用。

    (图源移动安全联盟)

    手机厂商方面,小米推出空白通行证,vivo研发千镜安全架构,华为上线AI隐私保护功能。

    各大厂商各显神通,亮出自家独门的隐私保护方案,力求用户信息安稳无患。

    各方的努力构筑起隐私的城墙,只要自己不作死,APP很难偷走我们的信息。

    (图源小米)

    另外哔哥给几点建议,帮助大家更好地保护个人信息。

    不要安装第三方APP、破解版APP,优先安装谷歌应用商店的APP(谷歌审核严格,跟苹果有的一拼); 假如你忍不住要装破解版APP,不要给任何权限; 禁止一切APP获取敏感权限,通话权限、短信权限、录音权限、通话记录等; 尽可能使用最新版的系统,防护等级更高; 隐私保护大招:把手机换成iPhone。 只要你做到第5点,随便浪随便嗨,iOS会替你处理一切。

    如果你像哔哥一样在用安卓,那么请乖乖地执行前4点。

    没办法,这就是开放的代价。

    作者:KM

    原文标题:315点名!这种APP终于还是凉了

    来源公众号:小雷哔哔(ID:xiaoleibbb),每天哔哔科技圈那些事儿。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小雷哔哔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让你的品牌快速脱颖而出,抢占市场份额,提升销量
免费获取方案及报价
*我们会尽快和您联系,请保持手机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