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抖音外卖,走到哪一步了?

    设计动态 2023-03-17
    “在成熟的业务里撕开一道裂缝,然后大力出奇迹”,一直是抖音信奉的准则。 过去一年,在本地生活团购业务领域,抖音硬生生给撕开了一道口子。而今年,抖音又开始“搅局”外卖——自在北京、上海、成都三地试点外卖内测业务后,3月5日,据亿邦动力消息,抖音又在全国15个城市

    将本地生活团购业务做起来后,抖音又闲不住了。今年年初,媒体传出抖音将进军外卖行业,抖音开通外卖业务有哪些优势?走到哪一步了?能否对美团构成威胁?本文作者针对这些问题一一给出了解读与分析,不妨来看看。

    “在成熟的业务里撕开一道裂缝,然后大力出奇迹”,一直是抖音信奉的准则。

    过去一年,在本地生活团购业务领域,抖音硬生生给撕开了一道口子。而今年,抖音又开始“搅局”外卖——自在北京、上海、成都三地试点外卖内测业务后,3月5日,据亿邦动力消息, 抖音又在全国15个城市上线了外卖业务,入驻商家仍以餐饮行业为主 。

    这个时间点,比媒体传出的“抖音将在3月1日全面开启外卖业务”晚了4天,但比起此前抖音在生活服务领域的探索进程,进度条显然拉快很多,这也从侧面印证了抖音进军外卖业务的决心。

    抖音的决心显然不止于此。有业内人士向卡思透露,目前, 抖音商业化流量已经占据平台总流量的4成,这其中,又有5成流量会阶段性地释放给生活服务类内容,且不止限于18个城市 。另一方面,抖音生活服务团队也已开始联动区域的多个头部服务商开启了高密度的外卖招商业务。

    在卡思所在的一个社群里,有西安本地生活服务商甚至表态:为鼓励员工将线下商户拓展到抖音外卖上来,承诺员工只要成功拓展一家新店,这个店铺未来一年的流水都会分给他们1%。

    作为本地生活市场最大的“鲶鱼”,抖音今年围绕生活服务展开的一举一动都能引发行业玩家的连锁反应,但外卖业务绝非想象中那么简单,不是平台有流量、给扶持就能做好, 它综合考验着平台的运营能力、商家资源、配送协同,以及对用户心智的教育和下单习惯的养成 。于这个层面来看,抖音与美团在正面战场的硬刚,才刚刚开始。

    一、抖音外卖,走到哪了? 抖音入局生活服务的野心,由来已久。

    早在2018年,抖音就成立了POI团队,希望通过POI搭载形态丰富的种草视频,从美团口中抢夺部分本地生活商家。从本质上看,这个阶段抖音围绕本地生活的布局,仍聚焦的是“流量买卖”的层面,目标是拉动平台内广告的增长。之后,抖音还基于本地生活商家的需求,上线了功能丰富的“商家”页,支持商家在商家页发布各类促销、优惠信息,类似于本地生活商家在抖音搭建的微官网。

    时间来到2020年,疫情的爆发让本地生活成为了受冲击最大的行业,在“云蹦迪”“云逛街”等现象级案例的影响下,抖音企业号数量突破500万,其中,以餐饮、服务行业增速最快。也就是在这个时间点,字节内部确定了未来商业化的方向——从广告销售平台转型为商业经营平台,其中, 商品交易、从线上到线下的到店生意和车房,成为了商业化部门核心发力的3个方向,而生活服务业务也在这样的转型背景下顺势而生。

    紧接着,在生活服务板块上,抖音陆续推出了“团购优惠”“在线预订”等业务,并在星图上线了“达人探店”功能。2021年,抖音还内测了“心动外卖”,邀请肯德基、喜茶等大品牌加入,这曾被业内视为抖音正式进军外卖行业的讯号,但最终这个讯号在媒体的一则“抖音目前没有外卖相关的业务计划,‘心动外卖’相关的招商、代理信息均不属实”回应发布后,不了了之。

    直到2022年下半年,抖音围绕着生活服务的动作才真正动起来,其中团购业务仍然先行。

    2022年7月,抖音开始在北京、上海以及成都等城市试点“团购配送”。同年8月,以小程序为载体,抖音与饿了么宣布正式合作,支持用户利用小程序来点单、并享受即时配送等服务,4个月后,抖音宣布与达达、顺丰同城、闪送达成合作,为商家提供同城配送服务。

    但与北京地区的“团购配送”(用户在抖音商家主页直接下单,然后由第三方配送或商家自行配送)不同,新开放的15个城市中,大部分的团购配送订单均是用户在抖音商家主页点击,然后跳转到饿了么抖音小程序完成的。也就是说, 15个新开通城市的外卖能力,仍建立在与饿了么合作的基础上,只是多了商家主页这个入口,抖音闭环开展的团购配送项目,仍局限在北京、上海和成都三地。

    身处北京的卡思,在对抖音外卖业务进行了一番深度体验后,也产生了一些更为真实的感知:

    首先,从入口上来看,目前有几种方式可以进入外卖下单页面,比如在首页直接搜索“外卖”或通过同城频道中的“附近美食”进入相关页面后,再根据个人需求进行相应的条件筛选;搜索饿了么小程序后直接下单;以及通过短视频、直播、商家主页等场景完成下单;

    其次,虽然已经内测半年多,但目前抖音外卖可选择的餐厅门店仍然十分有限, 且基本都是餐饮商家,涉及正餐、蛋糕以及饮品等品牌,其中连锁型餐饮企业占据了大多数。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并不难理解。目前,抖音对外卖入驻商家有着严苛的挑选标准:不仅要有齐全的资质证明如营业执照等,还必须要有实体门店。这样的门槛无疑将大量只做外卖、无法堂食的档口商家拒之门外。也正因此,大型连锁品牌是抖音外卖目前考虑的重点,从去年年中开始,抖音便与大型品牌点对点沟通外卖业务,而现在已经上线抖音外卖的商家也大多是连锁餐饮品牌。

    第二个明显的感知则是 目前上线商家的客单价整体偏高 ,百元以上的外卖屡见不鲜,且很多产品都是以套餐形式售卖,用户无法自行选择单品;另一方面, 外卖配送时效也难以与美团、饿了么相提并论 ,有些甚至很难被定义为“外卖”,毕竟在餐饮外卖这个争分夺秒的场景里,慢10分钟都可能影响消费者的消费决策和消费体验,如果差距长达半小时足以劝退一批用户。

    在卡思看来,抖音外卖的客单价整体偏高是因为: 虽然平台抽佣比例只有2.5%,但对于商家来说,还有很多成本“压”在身上 ,比如服务商的提点费用、高于外卖平台的跑腿配送费用,以及看不见的视频拍摄、直播等运营成本,综合来看,运营成本并不低,所以商家的客单价也相对偏高。而配送时效难以保证则是因为现在入驻的商家相对较少、用户在抖音下单的心智没有养成,导致愿意接单的骑手少,骑手赚不到钱,扎根抖音的热情度不高,配送效率自然提不起来。

    从当前的这种真实感知来看,抖音外卖业务目前的情况似乎还不是那么明朗,那么从长远来看,抖音跑得通外卖业务吗?或者说,抖音如何才能跑通外卖业务?

    二、抖音如何跑通外卖业务? 抖音入局外卖业务,有自己的先决优势。

    公开资料显示, 截至2022年11月,抖音用户数量在8.42亿左右,日活用户数超过7亿,人均单日使用时长为120分钟以上 。庞大的用户规模背后,抖音从2021年正式入局生活服务业务以来,已经通过生活服务达人、入场商家的共同努力,积累起了足量的生活服务类用户标签。 因此,抖音现在已经能够基于用户的内容、行为、消费偏好等原始数据和年龄、性别、地域等事实数据找到对各类餐厅感兴趣的人群,并作出足够精准的推荐。

    当然,抖音手中的“牌”不止于此。

    在生活服务赛道上深耕布局两年多后,抖音在组织结构、内部流程、商家资源、主播资源、用户习惯等方面都已有了一定的积累。

    2021年初,抖音专门成立了拓展生活服务业务的“本地直营中心”,并将裁撤后的SMB(中小客户)业务线里的1万多员工,调整到该中心,围绕生活服务、文化旅游和餐饮等行业进行客户挖掘。2021年下半年,抖音直播负责人韩尚佑兼任抖音生活服务和抖音开放平台负责人。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12月,抖音集团进行了一次组织架构调整,韩尚佑成为新的抖音负责人,并且同时管理原有业务线,这也意味着,下一阶段,抖音在生活服务上的投入有可能会进一步加大。

    那么基于这些优势,抖音怎么才能跑通外卖业务?在卡思学苑合伙人大旗看来,抖音当下或许还要补足几个要点。

    首先是加大补贴力度,以此来吸引更多商家入局。虽然相比其他外卖平台高达20%的抽佣比例(含配送费),抖音外卖试点期间的抽佣比例仅为2.5%(不含配送费),但低抽佣制度能持续多久尚未可知,且正如前文所说,外卖商家在抖音上的综合运营成本并不低,而在初期阶段,商家的外卖订单量也难以达到预期水准,因此,抖音想要吸引并鼓励更多的商家入局,无疑需要更大的补贴力度。

    其次,虽然经过两年多的市场培育,抖音已经积累了非常成熟的生活服务类用户标签,完全可以实现算法的精准匹配。但在此基础上,一可以继续为生活服务场域倾斜更多的流量,鼓励更多商家入场的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生意没有那么难做;二是可以同步给用户发放一定福利,鼓励他们通过抖音外卖下单,并借此培育起相应的消费心智,如此一来,就能同步在商家端和用户端形成良性循环。

    当足量商家入场、订单量上升,最不可控的骑手环节才能解决,骑手能赚到钱,抖音外卖这盘生意才能跑通。

    不过想要在抖音外卖的商家,大旗认为必须要满足两点要求,一是有中央厨房,二是配送网点要密集,这样才能承接波峰式消费下的脉冲式订单。原因我们在上文也提到过:用户对外卖体验极其看重,在餐饮外卖这个争分夺秒的场景里,慢十分钟都可能影响消费决策和消费体验,半小时的差距足以劝退一批用户。

    此外,对于商家而言,爆单是一件很棘手的事情,毕竟消费者一日三餐的需求时间固定,一旦爆单,商家不可能通过机器化大生产做出产品,“稳定”,反而是最重要的。据大旗介绍,在秦皇岛这样的区域,一天能出100 到 300 单体量的外卖商家,也就100家。

    三、抖音做外卖,干得倒美团吗? 不论局势如何,抖音做外卖业务的决心已然势不可挡。那么在这场硬刚中,抖音能干得倒美团吗?

    在研究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来探讨下,抖音为何要涉足餐饮外卖。

    毫无疑问,抖音迫切需要新的增长。

    在2022年12月的全员会上,字节跳动CEO梁汝波曾发表了一番讲话:“今年公司营收增速减慢,产品DAU在增长但增幅低于年初设定的目标,我们会持续推进组织‘去肥增瘦’。”毫无疑问,2022年对字节跳动来说并不美好,营收依然高度依赖广告业务,尤其是抖音单个平台。广告和电商,是抖音商业化的主要手段,但在移动互联网流量红利和技术红利逐渐消失的情况下,广告增速放缓成为不争的事实,而电商虽然增速极快,且整体货币化率要远高于快手,预估达到10%以上,但仍然难以承载抖音这一庞然大物航行到更远的地方。

    也正因此,抖音需要寻找新的解法, 而在电商业务已验证成功、娱乐直播却在不可避免地下滑的大背景下,本地生活无疑是当下的最佳答案。

    艾瑞咨询数据曾显示,2020年中国本地生活服务市场规模为19.5万亿元,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会增长为35.3万亿元。而在整个本地生活服务体系中,外卖无疑占据着重要的作用。2021年,中国外卖市场规模达到1万亿,同比增长50.23%;截至2021年12月末,中国网上外卖用户规模达到5.44亿,同比增长29.92%。换言之,外卖是不折不扣的“长坡”赛道,市场规模和渗透率增长确定性高。

    而对于抖音来说,虽然去年的本地生活业务超额完成了GMV目标,但团购券核销率并不高。据中泰证券测算,推送式团购GMV转换到真正核销的比例仅为50%-60%。在抖音的构思里,外卖服务或许可以提高用户黏性和复购率,并通过“即看即点即达”的内容外卖模式尽可能缩短消费链路、提高成交效率,为平台筛选出精准的高价值人群,从而帮助平台通过广告业务更好的变现。

    那么手握庞大流量的抖音,在外卖业务上能干倒美团吗?在卡思学苑创始人李浩眼里,答案是短期內不能。

    外卖并不是一门有想象空间的生意,不是平台有流量、愿意给补贴就能做起来的业务,而是综合考验着平台的运营能力、商家资源、配送协同等等。虽然抖音的强势入局一定会搅动市场格局,但对于经历过“千团大战”洗礼,且在用户心智、使用习惯、业务逻辑、即时配送方面等方面都有较深护城河的美团来说,这种影响目前还不足以达到“威胁”的程度。

    对于平台而言,心智是极难累积的用户资产。

    “京东快,淘宝全,拼多多便宜”,都是用户已经培育出来的第一心智,而占据着全国50%以上市场份额的美团外卖,也早已培育出了用户在该领域的强心智。

    但反观抖音,用户的第一心智仍然是娱乐,在娱乐的基础上才衍生出兴趣电商、生活服务等相关业务来。另外,虽然抖音手握巨大流量,但其本质仍然是内容平台,给到商业版块的流量必定是有限的。目前,抖音商业化流量已经占据平台流量4成,其中又有5成流量会阶段性释放给生活服务类内容,这种流量分配比例几乎已经触顶,很难再升上去,而用户在现有的流量攻势下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培育起相应的消费心智,尚未可知。

    用户的第一心智只是其中一个层面。强有力的外卖配送队伍也是美团难以超越的核心竞争力。

    2021年的美团财报显示,美团平台骑手约有527万人。依靠着“百万铁骑”,美团成功将商家和消费者连接在一起,搭建了一个线上下单、线下服务的消费闭环,尽管自建配送团队成本高,但这恰恰是美团外卖、饿了么多年建起起的企业壁垒。

    另一层面,饿了么前高管曾透露,美团外卖的市场占有率之所以能战胜饿了么,核心原因就在于美团针对骑手的接单算法要远优于饿了么,因此得以吸引更多的骑手接单,而骑手的接单速度、送货速度也会直接影响用户的消费体验,最终决定胜负盘。反观抖音,目前还未搭建起自有的配送团队,且虽然能够通过算法把合适的内容推荐给有相应需求的用户,但对于骑手的接单算法还不够成熟,履约问题难以解决、配送能力差,这无疑是抖音外卖目前的又大一短板。

    根据36氪报道,抖音2023年餐饮团购的GMV目标是750亿,而外卖的目标是40亿,仅占整个餐饮目标的5%。从这个层面来看,抖音在外卖业务上的规划其实还很低调。后续,在流量之外,抖音能否在商家、消费者、配送层面上“填补”其不足、实现各个环节的高效协同,才真正决定了它和美团这场战役的走向。

    作者:楼星垂

    来源公众号:卡思数据(ID:caasdata6),数据赋能短视频内容创作、运营、营销和电商带货。

    原文标题:抖音难过美团关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卡思数据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B站关闭前台播放量显示,意在何处?

    设计动态 2023-03-17
    近日有消息传出,B站正在考虑全方面取消视频播放量显示,改为以“用户消耗时长”等数据显示。消息一出,引来各方讨论。 一直以来,播放量在视频平台的使用场景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无论是创作者还是观众,都习惯以视频播放量的高低来衡量一条视频成功与否、优秀与否。观众用它来

    播放量是视频平台中衡量视频效果的重要参考之一。B站考虑全面取消播放量显示,这一举措的用意是什么?这对平台和用户会有什么影响?天天问小伙伴们对此给出了他们的看法,一起来看看吧。

    近日有消息传出,B站正在考虑全方面取消视频播放量显示,改为以“用户消耗时长”等数据显示。消息一出,引来各方讨论。

    一直以来,播放量在视频平台的使用场景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无论是创作者还是观众,都习惯以视频播放量的高低来衡量一条视频成功与否、优秀与否。观众用它来筛选出值得观看的视频,创作者也习惯于将播放量看作重要的作品反馈。

    B站这一改动将播放量移出了评价体系,势必对用户体验带来巨大影响。

    作为以内容创作见长的视频社区,B站这么做的用意何在?这一举措又会有怎样的影响?一起来看看天天问的小伙伴们对此都有什么看法。

    天天问第226期: B站考虑全面取消播放量显示,此举有什么用意么?

    文章内容部分来源于@黄先森 @苏萦 @要你命3000 @质子 的精彩回答

    一、播放量显示在视频创作平台意味着什么 开始讨论B站之前,先来说说播放量,这一数据意味着什么呢?

    我们将之分为两个维度:

    评价视频质量的标准之一 推荐机制的一部分 首先,播放量毫无疑问是评价视频质量最重要的维度之一。

    我们不能说播放量高的一定是优秀的视频,但毫无疑问,播放量更高的视频意味着更高的流量,更多的浏览。

    在视频创作者眼中,这是一种可观的创作反馈;对于观众而言,一个视频的播放量数据高,往往意味着它吸引过更多的观众,更有可能是“值得看的视频”,观众偏好播放量高的视频,也因此省去了筛选视频的精力;而站在商家角度,高播放量、高流量也代表着更高的商业价值。

    其次,根据平台的推荐机制,高播放量的视频得到过更多用户的点击,被判定为更多用户的“偏好”,也就更有可能被推送到更多用户的主页。更甚者,热门视频往往会在平台更好的推荐位上,由此获得更多的流量。

    长此以往,播放量在视频作品中就会形成马太效应,被判定为“好视频”的高播放量视频得到更多的流量倾斜,播放量越来越高,传播效果也就越来越好。

    这意味着,一旦一个视频能够快速地吸引观众的目光,就能不断地从中获得流量。这对制作成本低、节奏快的短视频非常友好,商家投放广告时,也更青睐短视频这种低投入、又有相当回报的模式。当下以短视频为主要内容的视频平台如抖音、快手都偏向于显示视频播放量,流量倾斜的手段也往往作用于推荐位、视频播放量的环节。

    但与之相反的是,对于长视频而言,播放量和点击率并不能准确反映视频质量。毕竟看完一个长视频所需的时间成本,比刷一条短视频要多得多。

    打个比方,一则“封面党”或者“标题党”视频,引来用户们纷纷点击后,观看不到十分之一就退出了,它的播放量很可能是可观的。但这种“高播放量”似乎并不能说明这个视频就是一则优质内容,因为获得高点击率非常简单,甚至靠刷数据、买推广就可以完成,对视频内容要求并不高。

    因此,长视频平台为了保证内容质量,有时反而需要避免这种播放量的马太效应。天天问小伙伴在问答下就提到过,近年国内其他视频平台也有过相似的动作:

    2018年9月,爱奇艺率先发布声明宣布“告别唯流量时代,正式关闭全站前台播放量数据”,以综合用户讨论度、互动量、多维度播放类指标的内容热度,逐渐取代播放量显示。 2019年1月18日优酷官方发布名为“破除喧嚣 回归本心”的公告,为了营造更加良性的产业环境、破除流量喧嚣,回归内容本心。优酷宣布即日起全站关闭播放量显示。 2022年6月2日,继优酷、爱奇艺后,腾讯视频也正式关闭前台播放量,改为热度值。热度值是以播放行为、搜索行为、互动行为组成的复合型指标。 这些平台,无一不是以长视频为主体内容的,可见播放量带来的热度对长视频而言也是“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同样作为以长视频内容为主的平台,B站要保证视频内容的质量,在推荐和评价机制上同样需要克服播放量带来的“热度注水”,人们猜测,或许这就是它向播放量“开刀”的原因。

    二、B站这一举动用意何在? 当下,B站在国内是最大的长视频创作平台之一,以优质的原创长视频内容著称,站内的动画、游戏、科技、音乐等分区都有着优秀的内容产出生态。评论区讨论和科普的氛围相对比较友善,常常能在评论区看见内容非常可观的长评论。加之有着弹幕生态加持,观众和创作者的互动频率也很高。

    弹幕数量最多的视频之一,有一百多万条弹幕

    B站的评论区也是“造梗”的圣地

    B站早年的定位更像日本网站niconico,以ACG内容及其衍生创作为主,也由此孕育了独特的社区内容生态——如弹幕礼仪、友好的评论区、各种梗文化等,社区氛围也对原创内容创作者非常友好。后来,随着ACG内容的破圈,主流用户年龄与消费能力的增长,B站自身也不断推动内容大众化,站内还孵化了许多优质的长视频博主,内容方面的口碑也随之不断上升。

    但近年来,随着短视频流量时代的到来,B站上市、出圈,不断吸收新用户,为了迎合主流,推出竖屏视频功能,也接纳了许多短视频创作者。在长短视频混杂的创作环境下,短视频不可避免地冲击了B站原有的长视频生态——站内短视频增多,稀释了原有的优质长视频内容。

    与此同时,播放量形成的热度马太效应使短视频大大挤占了长视频的生存空间,长视频在流量、播放量的获取上相较于短视频有着很大的劣势,B站原有的长视频up主生存因此更加艰难。久而久之,热门和推荐位出现的短视频越来越多,与B站原有用户群需求不符的视频比例越来越大,刷到优质内容的概率也就降低了。

    不少用户因此不满于B站的转型和扩张,也有up主呼吁扶持长视频的创作和推荐。

    转型期的阵痛让B站的内容环境处在长短视频青黄不接的尴尬中,站内环境的变化也引来原有用户的不满,如何跳出这一困境呢?B站此次取消播放量显示的举措就被认为是改善长视频环境的举措之一。天天问小伙伴们对于B站这一举措的用意也有几点猜测:

    1. 健全作品质量/热度评估 B站原有的生态中,播放量并不是评判视频的唯一标准。由来已久的特色奖励机制”投币”,相对传统的“收藏”,以及后来衍生出的“点赞”“一键三连”都是观众评价视频的重要指标。不同类型的视频数据常常会有很特别的变化,比如“到我收藏夹里吃灰去吧”的各种技能教程视频,一般“点赞比收藏多”,小众圈子或者小up主制作的衍生视频,往往点赞量会比硬币多得多……

    用户在播放界面目前能看到的数据有总播放,弹幕数,在看,赞,硬币,收藏,转发。取消播放量展示,对于非创作者用户而言,相当于少了一项数据参考。无疑是加强了其他数据在用户评价和选择时的权重。

    取消播放量显示也可能是B站在试图改善创作者的创作体验。播放量是衡量视频成功的一种常见指标,也是观众/广告商在外部最容易观察到的数据。因此,B站取消播放量显示可以减轻创作者的压力,鼓励他们专注于创作,而不是数字。

    2. 提高B站平台的数据真实性和可信度 播放量往往是衡量视频成功的主要指标之一,过度关注播放量也可能导致创作者采取不正当手段来增加其视频的流量和观看量,如刷量、刷流量等,这对于B站的内容生态是不健康的。

    而B站在视频热度评价方面恰好有非常多的互动空间,比如用户每天只能领取一个的硬币,注水难度非常大,即使减去播放量,用户的注意力也可以放在其他更真实的数据上。因此取消播放量显示有助于减少数据注水问题,提高平台的数据可信度和可持续性。

    3. 优化长视频内容的曝光 这一点是人们关于B站取消播放量显示的最大猜测。不再显示播放量而显示“用户消耗时长”,这一改变天然地更加倾向于长视频作品。

    毫无疑问,长视频的观看时长一定比只有十几秒的短视频多得多。而且这一做法也能过滤掉那些,吸引用户点击不久立刻关闭的“标题党”“封面党”视频。那些内容优质,能够留住观众的视频,也就能获得更多的热度,创作者收到的反馈也会更好。

    三、没有播放量显示的B站,会变成什么样? 取消播放量显示,改为参考用户消耗时长,此举会给用户体验和社区环境带来什么变化?外界最大的猜测是长短视频权重的重新调整。然而即使这方面会发生变化,它对视频创作整体趋势的影响仍然是循序渐进的。在这种缓慢的转变完成之前,从站方到用户,创作者到广告商,还需要重新适应没有播放量显示的B站。

    过去的B站没有首页推荐机制,只在各个分区和分区的小标签下显示一段时间内的热门视频和最新视频,当时的B站还相对小众,ACG 浓度也比现在高得多,用户的兴趣方向和讨论的语境都非常接近,也更愿意点击那些小众的,播放量寥寥的“最新视频”,新生创作者更容易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成长。

    但今天的B站,流量已经是过去的数倍,视频数量更多,质量也更参差不齐,失去了播放量这个参考数据,也是对B站推荐和筛选机制的一次考验。

    因此对于站方而言,最重要的是及时跟进热度显示、筛选机制和激励机制的变化。没有播放量之后,用什么数据来代替它的显示?即使用消耗时长来代替播放量,新的机制也可能导致部分类别的内容热度虚高,比如一些教程类视频、白噪音视频等,是否需要加入新的机制平衡这些问题?还有创作者的激励计划,参考的数据也要有相应的调整,尽可能少地破坏用户原有的体验。

    对创作者而言,前台播放数据显示不会影响他们在后台的信息获取,未来即使不在前台显示播放量,这个数据大概率还会呈现在创作者的后台数据里。

    目前B站的投稿后台,创作者可以参考的数据已经比较全面,播放量权重的下滑,想必能推动更多创作者思考,用更好的视频质量留住观众的点赞和硬币。

    对观众而言,通过播放量判断视频质量显然已经成为惯性。这个数据骤然消失之后,应该以什么标准来筛选首页刷到的视频呢?用户势必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成本去重新适应新的筛选体系,筛选出好视频的概率很可能因此降低。

    但与之相对的是,用户的首页很可能因为推荐机制找到更多小众的,热度较低,但优秀的作品、优秀的内容能被发现,新一批创作者有机会得以成长,这或许是一个好的开始。

     

    关于“B站考虑全面取消播放量显示,此举有什么用意么?”,你有什么看法?点击下面的链接,一起来聊聊吧~

    戳: https://996.pm/MQJeW

    #天天问神回复# 「天天神回复」是天天问的一个新栏目,致力于发现天天问小伙伴的精彩语录。抖机灵,大伙儿也是认真的!如果喜欢,记得点击问题链接,和TA一起互动吧,我们也在 这里 期待你的发言哟~

    回到老家的小县城,如何寻找到差异化的生存之道,真的能够实现别人所说的降维打击吗?

    @杭州马小胖:降维打击?我觉得不可能,你可能会水土不服。

    在公司带新人,最烦的是什么?

    @山风和海啸:最烦的就是到现在都没带过。

    当工作疲劳期的时候,你是如何让自己坚持工作的?

    @Connor:一想到通过自己的努力,老板马上又可以换新车,心情瞬间好多了

    #相关阅读# 【天天问每周精选】第225期:埋点这么方便,还需要做问卷调研吗?

    【天天问每周精选】第224期:当人人都明白“免费的才是最贵的”时,运营疯了

    【天天问每周精选】第223期:看15秒广告换30分钟免费听歌,你愿意吗?

    【天天问每周精选】第222期:有优惠券却不用,网友都是土豪吗?

    【天天问每周精选】第221期:为什么我们讨厌相亲,却不排斥网络交友

    素材来源:天天问话题精选

    「天天问」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社区旗下的互助问答模块,致力产品、运营、营销等领域知识的学习交流。

    本栏目由 @李绮雯 整理编辑发布,欢迎大家踊跃提问,一起交流。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 抖音“老中医”,专治小红书

    设计动态 2023-03-17
    许多推倒重建,正在小红书内部发生。 3 月 10 日,《晚点 LatePost 》报道,小红书将再次提升直播业务为独立部门,统一管理直播内容与直播电商等业务,新部门负责人为银时(花名),同时也是小红书社区生态负责人。在此之前,小红书直播业务是归属于社区部旗下二

    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小红书可能会将社区生态放在首要位置,但现在,商业化这个难题也必须被摆上日程了,这从小红书近来的一系列动作可以看出。那么,小红书的商业化之路可能存在着哪些亟待解决的阻碍?一起来看看作者的拆解分析。

    许多推倒重建,正在小红书内部发生。

    3 月 10 日,《晚点 LatePost 》报道,小红书将再次提升直播业务为独立部门,统一管理直播内容与直播电商等业务,新部门负责人为银时(花名),同时也是小红书社区生态负责人。在此之前,小红书直播业务是归属于社区部旗下二级部门的业务组。

    另据虎嗅了解,分管社区部(下辖社区业务、电商业务)的小红书 COO 柯南(花名)在 2022 年接管了小红书商业化产品团队、公司技术团队;而在此之前,小红书电商部门已历经多轮调整,最近一次是 2022 年 1 月小红书电商负责人杰斯因家庭原因离职,原有社区部和电商部合并成新的社区部门。

    事实上,从 2 月“小红书 WILL 商业大会” 到 3 月董洁直播带货出圈、小红书组织架构调整,以往颇为低调的小红书在舆论场刷足了存在感,这些话题都指向一个源头: 小红书孱弱的商业化。

    尤其,围绕小红书电商业务的“组织变阵”被外界解读为管理层对商业化与社区之争的阶段性抉择:押注直播电商—— 此前很长一段时间,小红书始终将社区生态放在商业化前面,但随着小红书的日活跃用户数即将突破 1 亿,商业化反而变得更为迫切,因为眼下市场更为关注盈利能力,其直接关乎平台的生死。

    一、小红书扶不起电商? 复盘来看,小红书最早 2015 年试水电商,第一阶段是国内保税仓模式,但 GMV 规模有限;2016 年后联手搭建第三方生态,陆续邀请淘宝商家入驻、削弱自营电商投入。

    虎嗅获悉,早期小红书试图邀请一些 KA 商家承担业绩,具体运营思路为: 平台倾斜资源帮助品牌开店并打包销售推动投放资源,小红书定位更偏品宣的角色;但小红书对 KA 商家的吸引力远不如天猫、地位也相对弱势,所以很长一段时间仍是淘系、京东的引流工具。

    2021 年小红书先是切断淘宝外链,然后推行“号店一体”战略(包括品牌商家号、个人品牌商家号、个人号),号称可以“ 0 门槛开店”,为品牌提供“直连消费者”机会的平台,并在 2021 年年底进一步推行“回家开店计划”,向入驻小红书的品牌“示好”。

    小红书社区电商的逻辑在于:一方面,通过好内容吸引流量,再将吸引来的流量转化为品牌曝光进行售卖;另一方面,吸引用户关注,再通过店播或群聊工具形式协助商家做私域运营。

    不过,2022 年小红书架构中电商由一级部门降为二级部门。虎嗅获悉,调整后品牌方考核小红书站内投放效果主要关注两个维度的数据:一个是互动数据,包括三种成本:CPC -单次点击成本、CPM -曝光成本(品牌投放曝光 1000 次需要的广告费成本)、CPE -互动成本(达人根据品牌方需求发布一篇内容获得的点赞、评论、收藏、转发等数据);另一个是天猫、淘宝的进店 UV,值得注意的是,小红书与淘联(淘宝联盟)合作推出“小红星”项目,操作逻辑为品牌到淘宝联盟发布招募计划,之后代理商或达人去淘宝联盟认领品牌方发布的需求。

    久谦中台专家纪要显示, 2022 年小红书美妆个护、时尚、母婴、美食类目商业化发展势头最好,其中美妆个护占比为 30% ~ 40% ,时尚、母婴、美食各占 10% ~ 20%;疫情期间,生活记录类目涨幅最大,为 10% ~ 20%,运动健身类也有明显涨幅,但涨幅小于 5%。虎嗅第一时间就此数据向小红书官方求证,得到回应:“此数据失实”。

    增长势头好的品类之所以能跑起来,虎嗅获悉,源于品牌在小红书上实现交易的链路分两类:

    一种是根据商家产品与预算做 KOL 矩阵推荐,KOL 针对产品卖点宣传(蒲公英合作均有品牌露出),用户种草后去淘宝搜索;执行层面,品牌方在蒲公英平台采买与品牌匹配的达人,达人根据品牌方需求推文,品牌方再通过信息流投放、“加热”种草笔记; 另一种是品牌方借助小红书种草提升知名度,品牌在推广中挂链接,可直接跳转至小红书商城购买。例如雅诗兰黛、膜法世家、红色小象等品牌,达人笔记左下角有品牌标签,用户点击品牌名时会跳转到其小红书官方账号,这是小红书站内交易的链路之一。 对此,小红书 COO 柯南在小红书 WILL 商业大会后向虎嗅表示:小红书种草背后是商家与用户喜好、算法博弈,与平台生态博弈。

    “小红书内容生态的种草价值来自普通用户和优质博主们基于真实体验的分享。在过去品牌缺少观测和衡量指标,倾向于用简单的点赞数据搏爆文,也有非常多通过搜索结果 seo 来霸屏抢占搜索结果位。小红书作为平台,要做的就是根据用户已经无处不在的种草行为,构建科学种草的基础设施——帮助商家、品牌和消费者沟通,让种草真正种到消费者心里。”柯南说道。

    尤其,当消费供给过剩时,针对生活中具体问题小红书像一本实时更新的“生活手册”——虽然内容是非结构化的,但内容背后是对用户消费意愿的洞察(例如行为深度包括用户对产品兴趣,多次浏览纪录等),用户反选 UGC 的消费决策价值天然进化成壁垒。 例如,小红书上“爸爸的爱都在搜索框,妈妈的爱都在收藏夹”本质上是用户主动行为差异折射的消费诉求。

    2023 年,小红书还推出 TrueInterest 种草值,试图通过捕捉小红书用户深度及主动行为特征,来量化种草价值。TrueInterest 的底层逻辑是: 回到用户行为链路去理解种草,帮助品牌/商家更加了解用户的产品意向,而不仅仅是内容喜好,让品牌可以基于数据分析收获确定性。

    要知道,直播业务之所以能在 2023 年再次成为小红书独立部门,一方面,源于其正在重塑小红书社区与商业化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则是管理层看到直播电商场景在短时间内完成种草 + 消费的巨大势能,所以小红书志在将电商业务培养成平台第二增长曲线。

    二、小红书“体虚”,抖音成“偏方”? 2023 年,小红书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动作是:2022年才升级为一级入口的“购物”栏,如今在小红书最新版本中入口已被“视频”所取代;且小红书视频栏目与主流短视频平台高度相似:单列信息流、上下滑动切换视频、转赞评功能。

    不难看出,小红书在商业化与内容生态层面的突围,抖音成为其最好的样本。诚如美团创始人兼 CEO 王兴所言,新老巨头针对业务创新向他人腹地试探、频频短兵相接本就是常态。“战斗只是从一个战场变成另一个战场,从一个机会变成另一个机会,总有不断的变化。”

    虽然,小红书早于三年前(2020年)便上线过“视频号”,当时首页推荐信息流会交替出现图文和短视频,但眼下直接提升视频入口优先级无异于加重视频在站内的权重,意味着短视频在小红书产品侧的优先级在不断提高。

    一方面,作为一款 MAU 达 2.6 亿,人均单日使用时长从(2018 年)26.49 分钟上升至(2022 年)55.31 分钟的赛道头部产品,小红书官方数据显示,60% 日活用户每天都会在小红书主动搜索,日均搜索查询量接近 3 亿次,这无疑是一块巨大的“广告沃土”。

    虎嗅了解到,小红书流量主要来自两大块,一是小红书的发现页,千人千面的推荐信息流,这部分流量占平台整体流量的近 60%;二是通过搜索入口的流量占比大约 40%。 其中,搜索广告的 CTR(点击率)总体高于信息流广告定价,所以小红书强调搜索是其平台用户的最高频行为之一,为的就是带动广告业务收入的增长。

    《晚点 LatePost》撰文指出,2023 年小红书还将着重提升效果广告的比例,包括吸引更多品牌方入驻小红书电商、进行电商直播,让它们的广告投放直接在小红书上实现转化。

    另一方面,短视频风潮已经势不可挡,与其说是小红书选择“短视频化”,不如说“抖音”活成了市场选择的最大公约数——正如抖音副总裁支颖所言:“抖音不是短视频,不是直播,也不是图文,任何一种内容题材都不能概括抖音。抖音是以人为核心的视觉化表达方式,是一种服务,服务于不同的创作作者、用户以及品牌。”

    有鉴于此,在流量引领潮水走向的叙事惯性中,抖音凶猛而决绝。回溯字节辗转腾挪的数十个赛道,其在短视频娱乐、直播电商、本地生活均跑出了陡峭曲线,这是字节依旧保持进击者姿态、无畏扩张的底气 ——但这并不妨碍字节跳动抄小红书的“作业”,其先后推出“新草”、“可颂”独立 APP,正是觊觎小红书的“种草”模式。

    小红书凭借“内容 + 社交”驱动,在 KOL + KOC 双驱背书下购买转化远高于行业均值,买家复购率也高于行业均值,形成了独特的消费场域,且小红书 UGC 内容沉淀和用户忠诚度非常高,用户种草心智、使用习惯很难迁徙;其次,双列还能丰富用户接触内容时的行为评价颗粒度,进而为品牌提供更丰富的用户标签、投放场景。

    以董洁直播带货数据为例,据小红书官方数据,当晚直播观看人次超 220 万,连续 6 小时位居人气榜首,累计 GMV 超过 3000 万元;另据小红书公布的电商直播数据,2022 年小红书电商直播主播数量同比增长 337%,直播场次同比增长 214%;再往前回溯,《 2021 年新媒体内容生态数据报告》显示,2021 全年小红书已有 57.6% 尾部账号被投放,是其他平台的两倍以上。

    对此,小红书 CMO 之恒在小红书 WILL 商业大会后向虎嗅表示,好产品通过有效种草能够兼顾品牌认知、交易转化为品牌储能。 “小红书用户购买决策关键影响因素的调研重要性的排序,分别是产品品质、悦己、性价比、产品设计/创新、大众口碑、品牌、价格、潮流趋势。”

    “过去一年,小红书围绕 SPU 商品颗粒度数据库建设,帮助品牌实现不同行业、不同产品线以商品为颗粒度的洞察,让其更理解消费者、更理解行业。因为小红书是天然 UGC 场,有海量非结构化用户主动表达,这与企业自己做调研的数据不一样,在真实度、丰富度、新鲜度上非常有价值。”之恒说道。

    接近抖音人士向虎嗅表示,抖音电商团队就曾认为可以借鉴小红书的种草及内容营销两大优势:一方面,抖音将技术重点放在引流与用户人群增长能 Landing 到产品上,在历史 UG ( user growth )中持续丰富用户画像,重构用户的潜在消费诉求;另一方面,抖音积极推动小红书内部达人及电商服务商(简称 DP )的有效引入,进而推动小红书 DP 资源反哺其电商生态。

    对此,之恒向虎嗅强调,虽然其他平台学习小红书也在推图文种草,但小红书独特之处在于:小红书短图文内容形态经过非常多的迭代,建立了差异化的消费场域和社区文化。

    “小红书会跟企业直接做一方数据连通,比如企业消费客户的 CRM,他们交易的客户跟小红书用户的重合度如何,这些客户的画像等;其次,这些重合用户在购买前、购买决策习惯、偏好,深度的消费行为等都能在小红书与品牌打通。”之恒说道。

    作者:黄青春;出品:虎嗅商业消费组

    来源公众号:虎嗅APP(ID:huxiu_com),从思考,到创造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虎嗅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嗯,我从「文心一言」发布会回来了

    设计动态 2023-03-17
    从我家到百度科技园,我单程需要跨越 66 公里,花费 3 个小时。去现场参加发布会绝对不是第一时间领略「文心一言」魅力的最佳方案。 实际上,在现场可以看到的内容,和直播的内容基本一致。在现场能看到的也是录屏演示,没有额外「加餐」。 当我回到家安顿下来再打开电脑

    昨天,百度正式发布了AI产品「文心一言」。据说发布会现场是录播,网上看直播的观众也超过了百万级别。但市场的反应不一:有股价跳水的,有V我50的,真实的情况,我们看看作者自己的亲身经历。

    从我家到百度科技园,我单程需要跨越 66 公里,花费 3 个小时。去现场参加发布会绝对不是第一时间领略「文心一言」魅力的最佳方案。

    实际上,在现场可以看到的内容,和直播的内容基本一致。在现场能看到的也是录屏演示,没有额外「加餐」。

    当我回到家安顿下来再打开电脑,已经有少量真实截图,以及一个简单的评测出来了。实际上,今晚开始确实有一批媒体会首先拿到邀请码,推出相对简单的评测。而未来几天,预计会有更多人拿到邀请码,相信也会有更深度的评测出现。

    我观察到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有一两个微博上的娱乐营销号,在发布会刚结束,就发布了相信是来自「文心一言」的截图。另一些则是滥竽充数,比如我看到有个博主说是「文心一言」的截图,实际上来自另一款产品「写作猫」。

    这提醒了一个之前我没有注意到的可能,就是对 AI 聊天画面造假。例如有一张 ChatGPT 的问答,展示了它可以正确识别「文心一言邀请码:KFCV50」这个段子的含义。然而我实际拿去测试了 GPT-3.5、GPT-4 和必应,结果是不论是否联网,图里的回答都不可复现。

    从技术上,对网页截图造假非常容易,只要打开浏览器的 F12 开发者工具就可以修改相应段落,不需要 P 图。作为对应,「文心一言」的界面样式在发布会上已经公布,而其真实的界面截图都带有唯一的浮水印。

    差评做的评测也许是第一个完整的「文心一言」评测,其中测试了发布会没提到的编程功能,以及以表格方式呈现结果。这说明「文心一言」的相关「涌现」能力其实已经展露,但因为算力差距摆在那里,不能预期它发挥跟 ChatGPT 一样稳定,出现不可控结果是完全有可能的。

    在 ChatGPT 以及新必应搜索刚刚引起社会关注时,很多关于它「发疯」或出现滑稽结果的报道,一度让人怀疑它的实际能力。但当大家逐渐用上之后,有些担心自然而然地消失了。我觉得,一个对读者有意义的评测,或许不应该聚焦于如何让生成式 AI 突破禁锢或「发疯」,而是看它可不可以完成一些实际任务,可以真正作为生产力工具使用。

    至少目前已经可以证明:这次发布的「文心一言」并不害怕真机评测。在发布会使用预录视频,或许只是想让发布会的流程更顺畅一些。

    整场活动大多都是演讲,讲的内容或多或少之前都有线索可循。像我昨天预测的可能会用到百度自家的知识图谱,结果今天发现果然如此,官方说法叫「知识增强」。而所有的发言其实都围绕着一个目的,就是「预期管理」。

    鉴于 OpenAI 的技术实力即使在硅谷范围里也是遥遥领先,没有任何理由要求「文心一言」刚发布就赶上乃至超越 ChatGPT。整场发布会的很多地方都希望大家能真实认识到这一点,正如我昨天所说:「跟 ChatGPT 比了不行是意料之中的,如果有地方胜出,那就是意外收获。」

    另一个需要「管理」的预期,或许是「文心一言」的响应速度。预录视频可以说明两个问题:

    「文心」大模型拆分 token(可以理解为不可拆分的最小生成单位)的方法可能和 GPT 不同。当你留心观察 ChatGPT 输出答案的动画时,可以发现它是一两个词这么往外「蹦」字,实际上代表了 token 在被消耗。而「文心一言」输出答案则是非常流畅地从头输出到尾,这可能因为它选择了获得全部回答之后才展现出来,也可能就是拆 token 的方法不一样,单个 token 意味着更长的字符串。 响应速度肯定是理想状态,实际使用可能会慢一些。现在「文心一言」就没几个人用,即使过几天估计也只是小范围测试,所以这段时间的响应都会很快。但不要忘记生成式 AI 时时刻刻都在消耗算力。今天下午,或许是因为进不去「一言」就转而测试「一格」的缘故,生成图片的工具「文心一格」排队速度比平时肉眼可见的减慢,似乎涌进了更多的用户。所以等轮到你用「文心一言」的时候,也有可能对百度的算力会提出一些挑战。不过,百度本身有云服务,而且曾经服务过春晚这种超大型并发,所以也或许到时候会优化得比现在好很多。 所以,随着发布会的进行,百度股价跌一点是完全在预期之中的,甚至可以说「小跌算涨」。发布会采用录播可能进一步把当天的股价压了点,但「文心一言」其实并不害怕就这样接受实测。所以稍给一点时间,股价就有涨回来的空间。

    美股开盘后,百度 ADR 走势如下 ↓

    最后,你问我能不能拿到邀请码也做个评测?

    我哪知道啊(微笑)

    题图:使用「文心一言」作画时,它会让你精准给出 prompt,举的例子是「帮我画一枝晶莹剔透的牡丹花」。我用「文心一格」画了这个 prompt。

    专栏作家

    书航,微信公众号:航通社 (ID:lifeissohappy),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提供全原创科技新闻和观点。为您呈现文字有力、观点鲜明、打动人心的文章。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使用「文心一言」作画时,它会让你精准给出 prompt,举的例子是「帮我画一枝晶莹剔透的牡丹花」。我用「文心一格」画了这个 prompt。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培养数字化人才,拓宽就业路,「起点课堂」与「我的长沙」达成战略合作!

    设计动态 2023-03-17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了数字经济发展的总思路。2025年数字经济迈向全面扩展期,数字化创新引领发展能力大幅提升,智能化水平明显增强,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取得明显成效,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基本健全,我国数字经济竞争力和影响力稳步提升。 可谓“人才是第一

    「起点课堂」与「我的长沙」达成战略合作,助力更多有潜力的人才,实现数字化时代的能力突围!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了数字经济发展的总思路。2025年数字经济迈向全面扩展期,数字化创新引领发展能力大幅提升,智能化水平明显增强,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取得明显成效,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基本健全,我国数字经济竞争力和影响力稳步提升。

    可谓“人才是第一生产力”,在推动数字产业的道路上,数字化人才作为其中的关键一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我的长沙」作为长沙市人民政府打造的一站式城市移动综合服务+融媒体平台,以大数据技术为依托,从数字政务、公共及社会服务、融媒体资讯、培训就业几个方面为长沙市民提供服务,持续提升市民的归属感与幸福感。

    在人才培养、稳岗就业方面也是重拳出击。为助推数字化转型升级,帮助更多职场人拓宽就业路,「我的长沙」与「起点课堂」达成了战略合作!用户可以在「我的长沙」APP首页点击「培训就业」,进入后学习相关课程知识。

    长沙本地用户可以直接通过当地门户网站直接学习「起点课堂」相关课程,提升职业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

    「起点课堂」( www.qidianla.com )作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旗下的教育平台 ,长期面向企业和个人,提供数字化的产品、运营和营销人才培养方案。讲师以BAT一线互联网公司资深人士为主,平均工作经验10年以上,根据大厂用人标准和能力模型打造课程内容,为中国的全面数字化转型赋能。坐拥一线互联网实战导师700+位,累积学员50W+。

    本次和长沙市人民政府官方APP「我的长沙」达成合作,也是对起点课堂过去8年多在数字化人才培养方面的 师资力量、教学实力和课程服务能力的高度认可,同时也是鞭策 !

    未来我们将 谨记“初心” ,更深入行业和用户,持续优化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模式,为数字化人才的成长保驾护航, 继续做值得信任的良心好教育 !

    如果您本人在互联网产品、运营、营销等方面有学习需求;或者是企业在数字化转型升级、数字化人才培养方面有相关需求。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或者拨打电话13049392877 ,联系我们的咨询顾问获得免费的职业咨询,或企业的定制化方案,我们将竭尽全力,为您搭建成长方案。

  • 产品周报242期 | 微信小程序能用支付宝数币钱包了,OpenAI推出新一代大型

    设计动态 2023-03-17
    早上好呀,又到周五了!来看看这周发生了什么吧~ 继支付宝之后,数字人民币App(试点版)“钱包快付管理”中新增“微信支付”,这意味着,用户在微信小程序等场景支付时,可以选择用数币钱包支付,包括使用支付宝数币钱包支付。 据外媒报道,以惊艳之作ChatGPT这一人

    早上好呀,又到周五了!来看看这周发生了什么吧~

    继支付宝之后,数字人民币App(试点版)“钱包快付管理”中新增“微信支付”,这意味着,用户在微信小程序等场景支付时,可以选择用数币钱包支付,包括使用支付宝数币钱包支付。

    据外媒报道,以惊艳之作ChatGPT这一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而广为人知的人工智能研究公司OpenAI,已推出了新一代的自然语言处理模型GPT-4,在高级推理能力上胜过去年11月份推出、用户已经过亿的ChatGPT。

    一、值得关注 中央网信办开展“清朗·从严整治‘自媒体’乱象”专项行动

    3月10日下午,中央网信办组织召开全国网信系统视频会议,部署开展“清朗·从严整治‘自媒体’乱象”专项行动,中央网信办副主任、国家网信办副主任牛一兵出席并讲话。

    微信小程序能用支付宝数币钱包了

    继支付宝之后,数字人民币App(试点版)“钱包快付管理”中新增“微信支付”,这意味着,用户在微信小程序等场景支付时,可以选择用数币钱包支付,包括使用支付宝数币钱包支付。

    小红书回应“删除用户手机图片”:未删原图,系清理临时缓存

    有用户反馈手机系统提示小红书正在试图删除手机内部图片。对此,小红书回应称,经核实,App并未删除用户手机中的原图片,而是清理了用户在使用App时生成的临时缓存。用户在使用某些版本小红书App的部分功能时,系统可能会生成临时缓存文件以便于使用。用户完成相应操作后,系统会自动清除,以避免占用用户手机存储空间。

    支付宝安全中心提醒“山寨 ChatGPT”骗局:既不聊天,还要付费,更索取个人信息

    3 月 15 日消息,最近 ChatGPT 光速走红,很多网友都争相尝试它智能的交互效果。但骗子也紧随科技热点,与 ChatGPT 相关的骗局最近呈现高发趋势,支付宝安全中心发布了相关提醒。

    微软已启动全球路演:推动ChatGPT版必应搜索商业变现

    据媒体报道,过去一个月,微软正在全球各地举办路演活动,并与广告主和广告公司举行非公开会议,展示其测试中的ChatGPT版必应搜索的广告形式。微软希望利用外界对新必应以及OpenAI的关注去推动商业变现。目前,规模1120亿美元的搜索市场被谷歌以超过80%的市场份额主导。微软此前曾表示,在这个市场的份额每增加1个百分点,就能带来20亿美元的搜索广告收入。微软还认为,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带来更个性化的搜索结果,提升广告的相关性。

    二、产品动态 OpenAI推出新一代大型语言模型GPT-4,高级推理能力比ChatGPT更强

    3月15日消息,据外媒报道,以惊艳之作ChatGPT这一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而广为人知的人工智能研究公司OpenAI,已推出了新一代的自然语言处理模型GPT-4,在高级推理能力上胜过去年11月份推出、用户已经过亿的ChatGPT。

    腾讯旗下数字藏品平台幻核将于6月30日下线

    腾讯数字藏品平台幻核APP发布下线通告,基于业务调整的安排,幻核APP将于2023年6月30日24时下线。幻核APP下线后,持有藏品的用户将无法在APP中查询、下载、展示及分享已购数字藏品,且不能再进行退款操作。建议用户在2023年6月30日前进行退款操作。

    微信订阅号助手升级“图片消息”功能,支持文字生成图片能力

    3月15日消息,微信订阅号助手升级“图片消息”功能,不仅可以和公众号后台一样操作图片消息,还可直接将文字生成图片。每张图片上的文字不可超过2000个,且最多可支持发20张图片。同时,“文字生成图片”功能内设有4种文字排版方式和6种背景配色,并支持自定义文字背景图片。使用订阅号助手发送新版图片消息,系统还将自动生成封面图(图片消息中的首图),封面图也可继续编辑替换。

    3月16日下午14时百度正式发布大语言模型产品“文心一言”

    3月16日下午2点,备受瞩目的百度大语言模型产品“文心一言”正式发布。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百度首席技术官王海峰出席。在发布之前,百度已经在芯片-框架-模型-应用层面做了大量布局,包括百度阳泉智算中心,已全面升级支持文心预训练大模型。这些都将成为文心一言的重要支撑。

    腾讯会议:将取消免费用户“300人不限时会议”使用权限

    腾讯会议发布调整说明称,4月4日起,逐步取消免费用户“300人不限时会议”使用权限,单场会议最高人数和时长调整为100人/60分钟,相关升级功能移入会员体系。

    三、运营动态 消息称B站考虑取消播放量数据的显示

    B 站正在考虑将前台显示的播放量数据取消,改为以 “ 用户消耗时长 ” ( 不是完播率 )的思路衡量视频的传播程度。而这项改动将匹配相应的推荐算法,天然利好 B 站上的中长视频内容,鼓励优质中长内容的制作,并且,这显而易见地会潜在削弱短视频的权重。

    小红书调整组织架构,押注直播电商,结束社区和商业化之争

    小红书将提升直播业务为独立部门,统一管理直播内容与直播电商等业务。新部门负责人为银时(花名),他同时也是小红书社区生态负责人。在此之前,小红书的直播业务归属于社区部旗下二级部门的业务组。小红书商业化产品团队在今年已由小红书 COO、社区部(下辖社区业务、电商业务)负责人柯南(花名)接手管理。她在 2022 年还成为了商业化技术负责人。广告销售业务目前仍由小红书 CMO、销售负责人之恒负责。

    微博开展为期2个月的“自媒体”专项治理行动,将上线“谣言首发、多发处置规则”

    3 月 14 日消息,IT之家此前报道,按照 2023 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计划,中央网信办自 3 月 12 日起,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清朗・从严整治‘自媒体’乱象”专项行动。微博于今日发布公告,为营造安全、文明、和谐的网络生态环境,维护良好的网上信息内容传播秩序,微博积极响应中央网信办“清朗・从严整治‘自媒体’乱象”专项行动的要求,切实履行平台主体责任,即日起开展为期 2 个月的专项治理行动。

    B站持续整治谣言、网暴类内容,打击“造谣传谣”、“网络爆破”等9大类违规行为

    为了落实中央网信办清朗网络环境等专项行动要求,3月14日,B站发布《关于整治网络谣言、网络暴力类内容的倡导》,持续整治谣言、网暴类内容,打击“造谣传谣”“网络爆破”等9大类违规行为,维护社区氛围与网络环境。针对组织、企业发布不友善信息的行为,B站也纳入到治理范畴内。

    拼多多跨境平台Temu计划于3月25日在英国正式上线,继续向欧洲扩张版图

    3月13日消息,拼多多跨境电商Temu计划于3月25日上线英国站点,继续向欧洲扩张版图。观点新媒体获悉,Temu内部人士向界面新闻证实了上述消息,并表示其他的欧洲国家也在筹备中,未来非洲、拉美等地区同样是Temu的拓展目标。

    四、好文推荐 《饿了么到店并入高德,快手积极入局,本地生活能否再生变局?》作者@鲸商

    编辑推荐:前些时间,阿里决定将饿了么到店业务并入高德,快手也在“到店”业务上加快脚步,并邀请了部分连锁品牌入驻。那么,在大厂们于“到店”业务上持续投注的动作中,本地生活生态是否可以迎来新的变局?一起来看看作者的分析和解读吧。

    >>>点击此处立即跳转阅读

    《大厂转行Web3指南:学会这5点,就能成为数字游民!》作者@明天就退休

    编辑推荐:在Web3公司上班,基本都能够实现工作地点自由,非常适合想自由职业或者数字游民的朋友。那么如何进入Web3工作呢?作者给我们分享了如果想从Web2转行到Web3,或者是0基础想进入Web3市场/运营相关岗位,需要具备这5个技能点。一起来看看吧。

    >>>点击此处立即跳转阅读

    《ChatGPT是云计算的iPhone时刻》作者@光锥智能

    编辑推荐:GPT-4久经期待,终于面世了。人工智能水平也将在新的GPT-4环境下达到新的高峰,GPT-4的到来对算力会有更高的需求,随之而来能够提供更高更可靠服务的云计算平台将掀起一波风潮。这篇文章针对云服务进行了详细解读。推荐对ChatGPT、云计算、云服务感兴趣的童鞋阅读。

    >>>点击此处立即跳转阅读

    五、精彩问答 Q:从用户角度出发,【清除用户习惯】是否是APP软件的刚需?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迅速发展,很多APP都会记录用户在平台的“行为”,从而了解用户,为用户推荐更多类似的内容。例如电商平台查看某一款商品或者购买某一款商品,后续的推荐页面也会推荐类似的商品。

    那对于记录用户习惯这个行为,有些用户并不喜欢…..而且想要清除这种数据一般都是注销账号。在APP上,如果有个按钮可以【清除用户使用习惯】,让软件重新认识用户,是否会成为刚需功能?

    欢迎来围观:点击此处,前往回答

     

    本文值得关注、产品动态、运营动态内容,综合选取自泡面小镇微信公众号、IT之家、电商报、TechWeb、经济日报、新华网、腾讯网

    问题来自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旗下问答平台 ——  天天问 ,欢迎各位小伙伴前往交流、切磋~

  • GPT-4来了,Web3创业者又该坐不住了

    设计动态 2023-03-16
    ChatGPT-3的热度还没下去,进阶版GPT-4又来了。 3月15日凌晨,OpenAI发布了多模态预训练大模型GPT-4,目前ChatGPT已经升级为这一全新版本。 “GPT-4是世界第一款高体验、强能力的先进AI系统,我们希望很快把它推向所有人。”Open

    ChatGPT-3的热度还没下去,进阶版GPT-4又来了。而ChatGPT不仅点燃了AI创业者的火,也让2022的“网红”Web3,再一次找到了出圈翻红的新思路。ChatGPT+Web3的组合,会是什么样的?一起来看一下吧。

    ChatGPT-3的热度还没下去,进阶版GPT-4又来了。

    3月15日凌晨,OpenAI发布了多模态预训练大模型GPT-4,目前ChatGPT已经升级为这一全新版本。

    “GPT-4是世界第一款高体验、强能力的先进AI系统,我们希望很快把它推向所有人。”OpenAI工程师介绍道。

    ChatGPT不仅点燃了AI创业者的火,其凶猛之势也蔓延到Web3场域之中,它让2022年的“网红”Web3,再一次找到了出圈翻红新思路。

    近日,波场TRON创始人孙宇晨不仅宣布将为AI系统ChatGPT提供去中心化支付框架,还与Oraichain达成合作,后者为世界首个人工智能驱动的区块链预言机及生态系统。

    另外,Opera浏览器也宣布与OpenAI合作,并强调此次合作目的之一是构建Web3和未来互联网。

    一时间,宣称加入AI概念的Web3项目不断出现。除了直接嵌套币种外,在基础设施开发上也加入了AI概念,例如国产公链Near就在近日提出推动建设支持生成式AI的基础设施。

    从投资侧来看,不少Web3+AI平台频繁获得资本青睐,在近期完成大额融资。例如AI与区块链技术结合的工业供应链解决方案、NFT生成认证技术和加密资产交易策略平台等。

    在“ChatGPT光环”之下,Web3创业者正在疯狂吸引眼球。可是,冷饭热炒又会不会是新一轮割韭菜的方式?

    01 ChatGPT+Web3,一种很新的组合方式 ChatGPT和Web3能成为新组合,是让人感到意料之外的事。为什么会这么说?还得从二者的本质说起。

    Web3的核心逻辑是使用区块链技术,形成去中心化和点对点交易的网络生态,这个系统比Web1、Web2更加开放且透明。

    而ChatGPT是一款使用OpenAI开发的GPT-4语言模型的AI聊天式机器人。它之所以可以快速回应提问者的问题,是因为在前期进行了大量的数据采集,并最终集成反馈到聊天界面中。

    “元宇宙、Web3是一个分布式的东西。在这里,大家希望互联网信息或者经济系统,都用一个分布式、加密式的方式去重构。但当前这一波AI浪潮恰恰相反,它会变成一个非常集中的东西,未来AI的底层能力将由有基础预训练大模型能力的几个大厂提供,其他人就在这些底层大模型上去开发应用。”华映资本董事刘天杰在接受媒体采访如此提到。

    那么,如果把强中心化的ChatGPT和去中心化的Web3强行组合在一起,对于后者来说,到底是一种重塑,还是一种毁灭?

    有一种观点认为,Web3和ChatGPT是两种正在迅速改变加密货币世界的技术,ChatGPT将有可能运用到以下Web3场景中:

    1. 去中心化应用程序 (dApps) 相比于传统的集中式应用程序,dApp的所有数据都不是存储在由应用程序开发人员控制的中央服务器上,而是建立在由区块链技术提供支持的去中心化网络上。

    dApp的优势是更具隐私性和安全性,但目前存在的劣势也比较明显,就是用户界面不够直观或者友好。

    而ChatGPT的强项就在这里,即能够理解自然语言输入,并生成智能的回应。借助ChatGPT,那些没有专业技术背景的用户也可以更自然、更直观地在去中心化网络中进行交互。

    2. 智能合约 智能合约是一种旨在以信息化方式传播、验证或执行合同的计算机协议,往往可承载从金融交易到供应链管理等环节的自动化任务。

    然而,创建智能合约是一个复杂且耗时的过程。在这个环节,ChatGPT就可以帮助开发人员生成代码来解放生产力。

    3. 去中心化交易所 (DEX) ChatGPT可以作为量化工具与预测机器,实现加密领域分析与套利。

    虽然区块链记录着所有原始的交易数据,且数据都是公开透明的。但数据量是庞大的,交易人还需要通过索引、处理、储存等流程来获取、分析数据。

    而ChatGPT可以从快速抓取用户所需的数据,并进行前期数据清洗,从而可以把高质量的数据整理成结构化数据,辅助交易者进行决策。

    Draper Dragon合伙人王岳华在近期的一次采访中表示,“所有的Web3应用场景里,数据都会经过算法处理,越强的人工智能越能带来更好体验。”

    从这个角度来看,AI技术的加持,能让Web3更加用户友好,而这或许正是Web3出圈的新思路。

    03 ChatGPT与Web3,注定形同陌路? ChatGPT+Web3听起来的确很性感:能帮助Web3创业者节省开发成本、提升用户体验,甚至直接参与到交易环节……

    但不论是相关创业者还是用户,目前都还需要用乐观谨慎地态度,继续观望实际落地效果,以免成为被割的韭菜。

    Web3存在的前提,就是由去中心化带来的信任机制,如果引入ChatGPT则很有可能因技术问题,打破这一根基。

    如果就目前的情况而言,Web3用户很可能会因为“过度信任”或“过度依赖”ChatGPT,给自己带来经济损失。

    虽然这两天媒体都在鼓吹GPT-4有多么强大,但它仍然不完全可靠——和之前的模型一样,OpenAI还是没能解决掉回答偏差的问题。

    因此,就连OpenAI也强调,推荐用户在使用时附加人工审查,或者附加上下文,甚至在高风险情境中尽量避免使用。

    “GPT-4仍有许多已知的局限性,我们正在努力解决,例如社会偏见、幻觉和对抗性提示。”OpenAI表示。

    数据偏见在AI技术中是一个重要问题,因为它可能在就业、信贷、住房等领域导致不公平的结果。

    这些问题对于ChatGPT本身来说或许并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放在Web3场景中来看,这种数据偏见与其提倡的公平公正背道而驰。

    而OpenAI口中的“幻觉”,可以理解为ChatGPT可能会毫无征兆地给出完全错误的信息。比如当被问及发布最新癌症研究成果的网站时,它可能会给出几个不存在的网址。

    更难解决的是ChatGPT的运行与Web3生态之间的矛盾。

    ChatGPT运行需要大量数据支持,其采用的数据量多达上万亿。根据OpenAI官网的《隐私政策》显示,用户在使用ChatGPT时,会被采集有关用户访问、使用或互动的信息。

    相关负责人也表示,ChatGPT会使用每个用户的小部分数据样本,来提高模型的性能。用户若不希望自己的数据用于提高性能,则需要通过邮件向OpenAI发送申请。

    也就是说,用户享受ChatGPT带来的便捷同时,也需要为此“付费”,交换物便是自己的隐私,但这与Web3的核心理念南辕北辙。

    这其中,可能有一部分人会支持,但也一定有人反对。想要接入ChatGPT的Web3企业,需要在“更好地服务一小批人”与“不出错地服务好更多人”之间做出抉择,而这第一口螃蟹肉,未必是好吃的。

    在Web3合约或基础设施层还不足够完善的时候,引入AI技术对于Web3到底是重塑还是毁灭,目前谁也无法下出确切定义。

    另一个矛盾点,则来自于AI厂商的“封闭心态”与Web3的“开放精神”。

    要知道,今天许多技术诀窍、关键数据集和训练大型神经网络的计算能力,都是封闭的,并由微软、谷歌等科技巨头把控。

    开源AI符合Web3的开放、去中心化和民主化精神,但科技巨头不可能很快变得开放。

    例如,从OpenAI展示的效果来看,GPT-4变得更加智能,也越来越成为一款“傻瓜式”操作工具,对于那些没有任何编程基础的人,只需要给ChatGPT一幅图或一段话,就能开发出一个程序。

    但与此同时,OpenAI也没那么开放了。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长聘教授、衔远科技创始人周伯文说:“我们目前只知道它是一个多模态大语言模型,但它如何理解图片,如何用RLHF微调,以及参数量规模、训练数据和成本等技术细节,OpenAI全部选择隐藏。”

    推进Web3走进AI厂商的阻力,很大一部分其实来自AI厂商本身。

    ChatGPT的出现或将给整个商业界带来颠覆性的革命,但在时代都为之疯狂的时候,创业者反而要更加克制与谨慎,以免掉入“万物皆可ChatGPT”的陷阱。

    参考资料:

    《Relationship Between Web3 and ChatGPT》,lcx

    《Exploring the Role of ChatGPT in the Web3 Era》,analyticsinsight

    《更强的GPT-4,更封闭的OpenAI丨TECH TUESDAY特别版》,晚点LatePost

    作者:苌乐;编辑:伊页

    来源公众号:科技新知(ID:kejixinzhi),洞察技术变化背后的产业变迁。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科技新知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新茶饮是一门好生意吗?

    设计动态 2023-03-16
    新茶饮不是什么好生意。 关于现制饮料行业,我之前写过不少期内容,既聊过蜜雪冰城,也聊过咖啡和奶茶的竞争,还聊了和茶饮行业关系最密切的网红水果。 但我一直没有写一期内容,完整聊聊过去七八年,新茶饮品牌们是如何从高光走向平凡的历程。 去年年底,奈雪的茶宣布以5.2

    相较于旧式茶饮,新茶饮在品牌建设与品牌运营上花费的功夫更大,在发展的过程中,新茶饮也在尝试创造更多隐形资产,提升自身的品牌价值。不过,竞争愈发激烈的新茶饮,是一门好生意吗?本文作者便阐述了它关于新茶饮的理解和看法,一起来看一下。

    新 茶饮不是什么好生意。

    关于现制饮料行业,我之前写过不少期内容,既聊过蜜雪冰城,也聊过咖啡和奶茶的竞争,还聊了和茶饮行业关系最密切的网红水果。

    但我一直没有写一期内容,完整聊聊过去七八年,新茶饮品牌们是如何从高光走向平凡的历程。

    去年年底,奈雪的茶宣布以5.25亿元收购乐乐茶43.64%股本权益,成为乐乐茶第一大股东。而在我们知道,在这种所谓的「风口行业」, 合并和收购,往往意味着行业回归理性,更意味着一个时代告一段落。

    所以这也许是个不错的时机,和大家讲讲我对新茶饮的理解。

    01 先放结论,新茶饮虽然「新」,但它对人们喝茶的方式并没有本质上的改变。 也正是因为没有本质层面的改变,新茶饮始终难以跑出一个有明显优势王者,也因此陷入内卷式的竞争。

    要讲清楚什么是新茶饮,就要先讲清楚什么是「旧」茶饮。

    所谓旧茶饮的奶茶店,实际上主要就是我国台湾的珍珠奶茶。

    珍珠奶茶的诞生,有两个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珍珠奶茶来自台中市的春水堂。在一次内部新饮品竞赛中,一位店长把粉圆,也就是一种由木薯粉做成的小吃放进了泡沫红茶里。老板刘汉介非常喜欢这个想法,于是取 「大珠小珠落玉盘」 之义,将粉圆重新命名为「珍珠」。于是出现了珍珠奶茶。

    另一个说法,则是台南市翰林茶馆涂宗和先生发明了珍珠。老先生在鸭母寮市场见到售卖的白色粉圆,于是尝试着加入到奶茶中,一开始叫「翡翠珍珠绿」。 后来茶底从绿茶改成红茶,粉圆则是改成了黑色,就形成了如今的珍珠奶茶。

    无论是哪个说法,珍珠奶茶都在80年代的台湾掀起了一阵旋风。

    珍珠奶茶开启了奶茶加「小料」的喝法,从商业上看,无疑是具有开创性的。 它让奶茶从一个单品,变成了一个变化多端的品类。

    90年代,台式奶茶开始被引进大陆市场。

    奶茶在大陆市场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90到1995年。

    这个阶段的奶茶主要用茶粉冲兑,价格通常在三五元一杯,针对学生和年轻消费群体。90年代的商家普遍缺少品牌意识,这个阶段基本上没有出现什么如今还值得一提的大牌。

    我们称其为茶粉调制时代。

    第二个阶段比较长,从90年代中期开始,一直延续到2015年。这个时期奶茶的制作原料开始升级为茶渣+奶精。价格也有所提升,价格10元以上的奶茶开始出现。

    年纪大一点的上海人可能还有印象,早年在上海有一种「红茶坊」就会出售台式的泡沫红茶和珍珠奶茶。

    价格不便宜,人均工资不过千的时候,红茶坊的奶茶就要卖十几块,点一杯,但可以续杯。很多人就会点杯饮料,在店里打一天麻将。

    此外,奶茶开始不止于珍珠奶茶和冰红茶,更多种类的小料,不同的茶底,以及不同的口味,让奶茶多多少少有了一点消费升级的属性。

    如今很多常见的品牌,都源自那个时期,比如蜜雪冰城,比如CoCo都可。 以上的类型,都可以称为旧茶饮。

    02 那么新茶饮又是怎么回事呢?

    2015年开始,茶饮市场出现了一波新品牌,15年,奈雪和茶颜悦色成立;16年,聂云宸将自己的品牌「皇茶」改名喜茶,同年第一家乐乐茶落户上海;17年,鹿角巷从台湾进入大陆。

    这波新品牌的共同特征是用料更好,一般会真奶、真茶和新鲜水果,将各种配料进行多样化的搭配和融合。 由于配料多样,新茶饮往往会以很高频率更新菜单,推出新品。

    另外,新茶饮里的头部品牌们,像喜茶奈雪,不约而同选择了以星巴克为对标对象。所以会更强调第三空间,也就是让顾客能在这里坐得住,因此面积也会在100到200平。当然,价格也对标星巴克。

    最重要的是,新茶饮对品牌建设的重视,是远超过去的。

    传统的茶饮品牌往往采用加盟模式,很难做到各方面的标准化,这对品牌运营是相当不利的。

    而新茶饮许多都采取直营手段,可以打造统一的用户体验。加上社交媒体运营,以及高频推出话题性的新品,通过品牌建设,让用户为高昂的价格买单。

    这背后,是过去十年里消费升级的大趋势,性价比不再是消费者的第一考量,消费体验,品牌价值和社交属性逐渐被看重。

    这个时候,用料品质、服务水平和产品价格都远超过去的新茶饮进入市场,受到追捧是顺理成章的。

    而且,在新茶饮的带动下,旧茶饮也展开转型,开始用更好的茶叶和鲜奶,开始注重品牌形象的打造。

    过去多年,大家都在说新茶饮「内卷」,新品花样百出,但是可以看到,每个品牌都没有离开「茶+奶+小料」的范畴,顶多丰富了一点,变成了现泡茶+糖+奶盖+鲜切水果+小料的排列组合。

    新茶饮说穿了还是旧茶饮的底子,对人们喝奶茶的方式并没有本质上的改变。

    03 前段时间,我看到一个很刻薄的说法: 现在的新茶饮玩家们与其说是奶茶品牌,不如说是卖果切的。

    话是难听了一点,但道理是一点不错的。

    卖果切这件事情有两个特点,一是刚性成本太大。 水果价格很透明,成本是刚性的。剥皮切果的人工也是固定的,房租也是很难压缩的。刚性成本太大,意味着做多少盈利,就有多少成本。如果利润结构不好,生意就很难做。

    二是没有门槛。 你用什么水果,竞争对手也可以用一样的水果。你推出季节新品,对手也可以。所以这样的生意利润注定不会太高。

    两者一结合,注定了这行是赚辛苦钱。

    而茶饮行业也是类似的。

    从浙商证券和艾瑞咨询的报告数据中可以发现,奶茶行业整体来看, 原料食材、员工薪酬和租金是成本里最大的三块, 也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刚性成本。

    而对新茶饮来说,情况会比奶茶行业整体更难,因为注重品牌建设,所以营销成本占比会更大。另外,对那些讲究「第三空间」建设的品牌,店铺租金占比也会比蜜雪冰城茶百道这种档口店占比更大。

    因此,新茶饮品牌要盈利,就需要更宽松的竞争环境。有利润空间才有赚钱的机会。

    但事实是,新茶饮的竞争,从一开始就极度激烈。

    哪怕是头部的喜茶和奈雪,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大家从体量到定位到品牌价值都差不多,谁也不敢说稳赢。那怎么办,继续卷呗,看谁被卷死。

    新茶饮有多不赚钱,可以看看上市公司奈雪的情况。

    从奈雪上市的招股书可以看到,2018年到2020年,奈雪净亏损分别为0.66亿元、0.39亿元、2.02亿元,三年累积亏损3亿元。2021年亏损减少了一些,是1.45亿元。到了2022上半年,亏损再次扩大,达到2.49亿元,半年亏了过去一年都亏不掉的钱。

    去年亏得多,肯定是受了疫情影响,但无法忽视的是, 新茶饮的价格基本已经摸到了市场能接受的天花板,但是依然做不到盈利。

    喜茶的话,我估计会好一点。作为行业老大,它品牌价值略高于奈雪,而且小店开得稍微多一些,肯定不如奈雪亏得那么凶。但能强多少,我觉得也未必。

    04 我之前反复提三种生意是值得投资的,好生意,快生意和大生意。

    显然,新茶饮不是什么好生意。

    但在过去的很多年里,新茶饮的发展方向,是把自己变成一个好生意。也就是通过提升品牌价值,创造更多的隐形资产。

    这也是为什么新茶饮一开始都要对标星巴克,因为星巴克就是隐形资产变现的大师。靠着品牌势能,星巴克往往能拿到其他品牌低得多的租金价格和很长的免租期。

    理解了这一点,就能理解新茶饮品牌的很多现象。

    首先,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喜茶奈雪创立三年后还有人排队,为什么茶颜悦色有人要打飞的专门去喝,为什么到2022年还有新开业的茶饮品牌要等三五个小时才能买到。

    仔细想想,喜茶能成为新茶饮里的头牌,真的是因为它号称坚持用100℃高温水,60秒高压萃取,每个茶袋只用一次吗?当然不是。 是因为鲜果茶饮制作繁琐出杯慢,容易造成排队。而排队就是稀缺的一种表现。

    为什么茶颜悦色能火? 真的是因为它的中国风元素吗?

    当然不是,因为它把自己和长沙城市文化高度绑定,只在少数几个城市开店,足够稀缺。

    当一种商品稀缺,能买到它就成为了值得炫耀的事情。稀缺,就是社交货币的印钞机。

    其次,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新茶饮要这么贵。

    除了刚性成本问题,另一个原因在于,昂贵,本身就是一种品牌价值。

    事实上,极致的便宜和极致的贵,都可以成为品牌的标签。极致便宜这个生态位被蜜雪冰城占了,可不就只能往贵的这个生态位走了。

    这里再cue一下星巴克,事实上星巴克的品牌价值,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它的贵,贵了,可不就能炫耀了嘛。

    另外,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新茶饮行业这么卷,每周每月都要出新品。

    答案还是为了品牌。

    在大多数行业,推出新款产品都是重要的营销节点,可以带一波销量,刷一波存在感。

    新茶饮特殊之处在于,它的产品都属于「微创新」,都是供应链方案整合,没啥门槛。你家出了新品,我家改个名字,下个礼拜就能跟进同款,根本不给先手玩家足够多的创新收益。

    没有产品壁垒,就没有足够长时间的创新保护期,开发新品的投入产出比就会很低。 为了保持品牌时尚前卫不掉队的形象,就必须提高新品开发的频率。于是就有了新茶饮的高饱和竞争。

    但结果大家也知道了,漫长的竞争并没有打出个结果,叠加疫情影响,头部玩家们也都开始出现疲态。

    05 2021年,茶颜悦色开始关店和大规模裁员,喜茶也被爆出裁员和降薪消息,乐乐茶则是彻底退出华南市场,退守华东大本营。至于奈雪,虽然成功上市,但也是当天破发,非常难看。

    到了去年,乐乐茶又深陷被收购的流言之中,还被喜茶老板聂云宸发朋友圈踩了一脚,说是在了解内部情况后彻底、完全、坚决放弃。

    最后奈雪入主的时候,估值已经从40亿跌到了12亿。

    现实的重锤之下,新茶饮品牌们开始转换思路。

    既然这不是个好生意,那就想办法成为大生意,成为快生意。

    既然赚钱能力不行,那么我能不能尝试把规模先做大呢?

    这就是为什么奈雪要收购乐乐茶,这么一个定位、产品结构、品牌量级和奈雪完全一样,堪称迷你版奈雪的品牌。 很简单,冲规模嘛。

    喜茶也是一样的。就在去年11月,一直以直营模式为傲的喜茶突然开放加盟,虽然门槛很高,但也看得出,这家公司对现金流的渴望。 它需要加盟商的资金来帮助品牌快速做大。

    另外,在去年年初,各大新茶饮公司都来了一波大降价,不仅把价格普遍降到了30元以下,还开始尝试10-15元,甚至更低的价位。降价的目的,自然是推动销售的增长和规模的扩大。

    无论是合纵连横,还是降价下沉,目的都是一样的: 优化利润结构,改变资本市场对新茶饮不看好的态度。

    80年代,「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提出了经典的「五力模型」。

    这套模型指出,一家企业要应对五种竞争力量,包括上游的供应商,下游的购买者,潜在的新玩家,其他行业的替代品,以及同行业的竞争者。

    而新茶饮企业最难过的地方在于,他们对这五种竞争力量,都没有很好的应对能力。因此虽然可以做大,但并不强势,也难以盈利。

    几年前,大家信誓旦旦地说,所有消费品都值得被重做一遍。于是,在新消费的浪潮下,所有消费品都被粗暴地在前面加了一个「新」字,新茶饮也是如此。

    但现在看来,再新的茶饮,最终要考虑的,还是挣钱这件旧事。

    参考资料:

    《喜茶降价,逼不得已?》开菠萝财经 《收购乐乐茶,能解决奈雪所有烦恼么?》虎嗅 《奈雪收购了乐乐茶43.64%股权,但感觉没什么大用》知危 《估值支撑不住,喜茶乱了阵脚》锦缎 《新式茶饮消停了吗》丫丫港股圈 《新茶饮的“中场战事”》窄播 《奈雪的茶,撇一撇泡沫再喝》锦缎 《奶茶“凶猛”背后的真相》华商韬略 《奈雪的茶2021年亏损1.45亿元,新茶饮内卷加剧》财经十一人 原文标题:喜茶降价,是谁逼的?

    作者:IC实验室;公众号:IC实验室(ID:InsightPlusClub),从品牌看商业。

    本文由 @IC实验室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酒店代订成为新生意,会员“金矿”抢夺战愈演愈烈

    设计动态 2023-03-16
    近日,在小红书、闲鱼等平台上,出现了多条代订酒店的信息,称可以代订万豪、洲际、凯悦、希尔顿或者全球奢华类酒店,通常价格低于OTA平台10%-30%不等,这些用户自称代订只是为维持会员等级。这一新型预订方式受到了部分消费者的青睐,也有部分消费者被骗。 一、酒店代

    最近在闲鱼、小红书等互联网平台上出现了有关“酒店代订”的相关信息,而在这些消息背后,牵扯出的是酒店行业会员体系的相关问题,因为发布相关信息的用户,大多称其目的是维持自己的会员等级。那么,这类信息是否真的靠谱?酒店的会员生意又该怎么做,才可以避免大量会员“休眠”的现象出现呢?

    近日,在小红书、闲鱼等平台上,出现了多条代订酒店的信息,称可以代订万豪、洲际、凯悦、希尔顿或者全球奢华类酒店,通常价格低于OTA平台10%-30%不等,这些用户自称代订只是为维持会员等级。这一新型预订方式受到了部分消费者的青睐,也有部分消费者被骗。

    一、酒店代订成为新生意 近日,在小红书上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一群自称“为了保级”的用户在平台上发布酒店代订的信息,也有一群大牌酒店“骨灰级爱好者”发布空刷房晚获得积分的教程。甚至出现了自掏腰包,请有缘人入住的现象。

    而在闲鱼上也上演了同样的场景,如预订北京万豪集团房间,可以享受白金会员价,拥有免费双人自助早餐、房间免费升级、延迟退房、免费游泳健身,此外在行政酒廊还可以享受免费下午茶、晚餐happyhour和各类酒品。

    整体来看,这些保级的会员帮忙预订的多为万豪、洲际、凯悦、希尔顿等全球奢华类酒店,与官网和携程、飞猪等OTA相比,预订价格更为优惠。如在官网查询的上海雅居乐万豪侯爵酒店为919元/晚,在闲鱼上只需650元就可入住,还可享受会员专属权益。对于会籍的旺盛需求,甚至出现了积分售卖、代刷房晚现象,在咸鱼上430元可以买到1万积分,甚至可以长期合作。

    闲鱼与万豪官网上的上海雅居乐万豪侯爵酒店价格信息图

    这种“会员代刷+权益交易”的模式,其本质是根据酒店会员制度,客户入住酒店可以享受会员权益,同时可以获取房晚和积分。闲鱼上在售的刷房晚服务,其目的不是白蹭酒店住,而是替卖家获得、保留万豪积分,而买家实则用较低的成本,赚取了较大的权益。

    不难发现,酒店会员为了维持会员等级,已经不少人做起了积分的生意。这种酒店代订方式,已经成为继酒店官网和OTA平台的又一新分销方式。同时,也给一些中间商机构作弊和获利的空间,已有部分消费者遭遇入住失败、商家跑路等,酒店会员“新生意”还需理性看待。

    二、酒店会员体系,从分散走向统一 从全球范围来看,酒店会员制在二战后开始壮大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的繁荣和复苏、工业化发展、汽车发展和高速公路网建成使得旅游逐渐发展成为全球性、大众性的活动,国际性的饭店集团也得到极大发展,酒店会员制度也随之衍生。

    我国的会员制营销从高级俱乐部开始,并向其他领域延伸。在我国,最早的会员制营销主要出现在消费较高的高级俱乐部和娱乐场所,后来慢慢扩展到酒店行业。如今,酒店企业的会员制已经发展成熟,并成为现代企业营销的主要手段和方式。

    最早的会员卡只有储值功能。最开始阶段酒店仍然维持散客消费,随着酒店业务的增长,为了帮助其长期绑定有效客户,最初酒店商家开始发行储值卡,会员事先存钱在卡里或者购买等值的会员卡成为酒店的会员,后续消费直接刷卡。这样酒店可以迅速回笼资金,加速现金周转,同时提高了顾客的粘性,有效防止客户流失。

    如四季酒店依然主要保持会员卡的储蓄功能,分为三个档次:钻石卡(人民币50 万元)、翡翠卡(人民币20 万元)、蓝宝石卡(人民币10 万元),同时也可享受一定的会员价服务。

    国内酒店会员体系虽然由国外引进而来,但在增强用户黏性方面,两者又各有特点。其中,国际酒店更注重用高端定制化服务来提高用户对品牌的忠诚度,积分获取和使用方式更加多元,使用范围更广。国际头部酒店集团除基本酒店住宿和里程奖励外,还包括信用卡转点、购买积分、租车积分、航空积分等,国内头部酒店集团则基本以酒店住宿、APP签到为主。

    积分兑换客房和积分+现金兑换酒店的形式,在国际头部酒店集团旗下酒店也更为常见。

    如万豪国际集团的大使专门为高端会员提供服务,会在顾客入住酒店前询问入住喜好,餐饮忌口,以及出行计划并会向顾客介绍周边玩乐目的地。洲际皇家大使会员则可以享用客房迎宾礼,例如水果、甜点或小食,还会提供洗衣或熨烫服务。这些拥有百年发展历史的国际酒店品牌,用贴心的服务和专属礼遇,使得出行更方便舒适,牢牢占据着旅客们的心尖。

    国内本土酒店会员体系从国际酒店借鉴而来,但在高端定制化服务等软性酒店品质方面较国际酒店仍有一定差距,不过,他们也会通过在本土实践基础上有所创新,通过构建多元体验场景来抢夺“会员”。

    锦江国际集团搭建锦江会员生态体系,实现锦江全产业链的协同和串联,让会员能够畅享锦江各板块所提供的多元化、多场景的权益体验。德胧集团百达星系依托时间尺度将酒店、剧本杀体验馆、机场休息厅等融为一体,为消费者提供多重体验,且更多的线下场景还在不断扩充中。

    海外酒店集团由于其定位和消费力,会员制度更像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客人们更加追求其背后的权益和精品服务;而国内的酒店会员制度更适用于有出差需求的顾客,通过累积住宿来匹配相应的折扣,降低出行成本。但总体来看,近年来,酒店行业集中度加速提升,酒店会员体系也从分散走向统一。

    三、为什么仍有大量会员“休眠” 酒店会员体系的出现和演变是酒店行业发展的必然产物,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如今的酒店会员体系也面临着新的时代变化。酒店业愈发认识到酒店会员体系的重要性,推出的专属酒店服务、酒店会员荣誉、附加增值产品,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会员队伍。但随着社会消费升级,以及酒店业市场的变化,酒店会员体系需要革新升级。

    1. 新时代高品质的消费观 随着经济发展和个人收入增加,新消费时代下部分消费者开始转变消费观念追求品质生活,消费理念从“越便宜越好”转变为“满足自身情感需求的消费”,并且购物时越来越忽略奢侈品品牌的价值,偏向于高性价比、高质量商品,也更加关注体验感。

    纵观市场上各大酒店体系,可以发现会员对应权益包含会员权益、专享权益两部分,会员权益是针对客房的基础服务,有预定折扣、预定保留、延迟退房、免查房等;专享权益为生日礼包、亲情卡、会籍体验等,大部分酒店的会员权益丰富度较为单薄。

    为了获得更多的“流量”,经济型酒店和单体酒店也玩起了会员制,但提供的权益多为“充800返1000”或者“打9折”这种价格折扣,住宿可供选择较少,会员卡利用率较低,会员复购率也较低。这些单一的消费权益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消费者的消费需求,酒店会员体制需顺应时代发展变化,完成自我革新。

    2. 更多竞争对手的出现 过去酒店市场从大规模开发、标准化复制的经营模式逐渐转向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模式,会员体系作为载体整合资源、成为提升酒店软竞争力非常重要的一环。越来越多的酒店加入到会员“争夺大战”中,国内酒店会员规模进一步扩大。

    以本土酒店集团为例,据锦江酒店(中国区)发布的2022年半年度报告,截至2022年6月30日,其有效会员总数达到1.82亿人。华住会也是中国酒店集团里人数最多的会员体系,品牌以“平均每10个中国人就有一位是华住会员俱乐部成员”作为宣传口号。据华住集团财报数据显示,2021年华住集团的酒店预订服务平台华住会的会员数量突破了1.93 亿。

    2021年9月,首旅如家推出成立以来首个会员俱乐部——如LIFE俱乐部,围绕尊享酒店权益、精彩跨界权益、多元化本地生活、精准圈层运营四大板块,为酒店会员提供多种服务。截至22年6月30日,首旅如家拥有会员人数已达1.35 亿。

    仅以锦江、华住、首旅三大本土酒店集团吸纳的会员体量来看,已经接近6亿。如此庞大的会员体量中,但不可否认的是,不少酒店的会员处于“休眠”状态,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从这一方面来看,酒店会员体系也急需创新升级,提高会员活力。

    3. 会员体系尚存局限性 回溯过往,酒店会员计划诞生初衷本是为了给忠诚度高、回购力强的消费者提供专属的增值服务,以此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加入其中,不断完成会籍升级。但是现在预订的渠道越来越多,想要获得的权益也不是非要成为会员才能得到,入会、晋级也就不那么“香”了。

    正如上文提到的“新生意”,酒店会员为了保级代订酒店,消费者可花更少的钱享受会员权益,同时价格方面更有优惠。此外,传统会员计划根据用户消费的金额设定会员等级,随着用户消费力降低,或者不再持续消费,用户积分被清零,或者被降级。这些局限使得酒店会员体系逐渐丧失吸引力,需要自我革新,再次吸引消费者目光。

    为了让更多消费者愿意买单、一直买单,万豪,洲际,锦江、德胧等酒店集团,不断推陈出新,以期在文旅行业形势向好时实现抢跑。

    考虑到会员积分使用多样化需求,IHG优悦会推出了全新“进阶奖赏”;雅高集团旗下国际领先的会员生活方式忠诚计划雅高心悦界于中国市场推出会员礼遇全面升级项目;德胧打造了具象化的“百达星系”会员计划,将消费者在旗下酒店度过的每时每刻,都换算成具体可享受的权益。

    百达星系的“星球升级”探索玩法

    洲际优悦会会员进阶奖赏计划

    四、酒店会员生意还要怎么做 业内普遍意识到,传统的酒店会员计划已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会员需求。酒店会员计划对消费者的吸引力正在降低,对酒店营销推动作用也越来越小,精准发力解决痛点势在必行,而酒店业也都在思考在新消费时代,如何做好会员生意。

    1. 打通OTA边界,获取可转化流量 在中国酒店市场,OTA的出现一度引发酒店集团和在线旅游平台的流量之争。酒店一方面希望利用OTA获取用户流量,但同时并不愿放手定价权和用户黏度。在酒店企业围绕会员体系搭建直销渠道的同时,另一边跨平台的会员的互通也成为了趋势。现在越来越品牌开启了飞猪旗舰店和携程旗舰店,酒店集团和OTA之间的合作也越来越紧密,会员体系互通对于消费者来说也更加方便。

    如希尔顿集团与携程、飞猪、支付宝平台的深度合作,盘活了流量和产品销量的双增长,以精细化的用户运营,将各自的用户价值实现了最大化。自OTA平台的合作开始,“矛盾”随之化解,进阶希尔顿荣誉客会尊贵会籍的方式也更加灵活,还针对于新会员不定期推出会籍挑战赛,快速升级会籍,享受更多专属礼遇,同时鼓励大家养成会员消费的习惯。

    只有不断的合力推动,整合渠道资源和数字化平台,才能更好地进化整个会员体系的发展,从本质上让更多消费者获益。因此,会员体系将成为打破酒店与OTA矛盾的“良药”,两者将更专注于双方的价值共建。

    2. 拓宽边界,差异化竞争 在国际酒店集团奢华品牌加速布局中国市场的同时,大批备具情怀与个性的国牌奢华酒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如今的会员体系正在朝着需求个性化、数字化、便捷化方向发展,酒店集团为了争取会员体量,开始对会员体系的价值创新进行多维探索。

    酒店一方面不断在丰富会员权益、定制会员专属时刻、加快数字化等方面进行升级,为会员打造美好旅行体验。如希尔顿荣誉客会除了为会员定制了一系列酒店内的专属礼遇以外,也将会员服务延展至体育、音乐、美食、文化等生活娱乐之中,为会员提供用钱买不到的专属时刻。

    另一方面进行资源整合,会员服务在原有酒店场景的权益外,延伸出包括出行、阅读、运动、饮食、艺术等多个生活场景的权益。亚朵的全新会员体系ATOUR ACARD整合了场景零售平台亚朵百货,首次跳出酒店场景,延伸出包括出行、阅读、运动、饮食、艺术等多个生活场景权益,覆盖了完整的生活体验。

    单一的权益提供以及跨界合作在一些消费者看来,已经不再那么有吸引力。他们更看重一些能够实现不同场景互联的权益,从而增加与企业之间的深度连接因此会员体系需站在消费者角度出发,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及体验满足消费者多元的需求。

    3. 丰富会员活动形式,助力私域运营 对于私域流量,大部分酒店行业的从业人员已经耳熟能详,微信群、视频、抖音、小红书等都是各大酒店公司的主要宣传阵地。目前,抖音平台中的生活服务合作门店经有了近百万家的规模,而小红书平台上,“旅游出行”也是继“美妆”之后发展最快的行业。

    酒店业如此关注私域流量,背后的原因很容易理解,说到底就是对“获客”和“流客”的焦虑。据华住高管在一场分享上披露的数据,2021年支付宝已经成为华住集团订单量增速最快的渠道,线上新增会员中有近一半来自支付宝,其中会员频道为华住小程序带来的客流占比达到 56%。

    万豪国际从近年来在季度营销中发起了针对万豪旅享家会员的游戏化项目,每个参与活动的会员都变身为“玩家”,解锁一系列任务来获取奖励,且每个会员被分配的解锁任务不尽相同。这一游戏化项目丰富了会员活动形式,最大限度地调动会员对于积分的热情,激励参与。

    在私域运营中,可以增加与用户的互动,可以更好地了解用户,制定更准确更详细用户画像,便于酒店可以更有针对性的提升服务水平。而且通过会员体系可以与用户保持一定频率的互动,更有利于维持用户忠诚度。

    综上,随着业态的融合不断深入,传统的酒店会员体系需顺应时代发展变化完成自我革新。酒店会员体系的变革和酒店行业的发展趋势关系紧密,如今的酒店已经迈入了多业态融合的浪潮之中,酒店会员体系的价值趋向也将更加多元化,期待我们能从酒店会员体系中获得更多的惊喜体验。

    作者: 许凡凡

    来源公众号:空间秘探(ID:MESPACE007),文旅酒店业影响力玩家的每日目的地!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空间秘探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让你的品牌快速脱颖而出,抢占市场份额,提升销量
免费获取方案及报价
*我们会尽快和您联系,请保持手机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