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stagram不再提供带货功能,Meta彻底放弃直播电商

    设计动态 2023-02-17
    Facebook的直播电商刚凉了几个月,Meta旗下的另一个社交Instagram也宣布下个月关闭直播中“上链接”的功能。这意味着Meta的社交矩阵将完全告别直播电商这个领域,留下亚马逊、谷歌、TikTok和一票细分赛道平台在北美继续探索。 这是Meta宣布大

    国内的直播电商行业正在如火如荼地发展中,那么在欧美,直播电商行业发展得如何?目前来看,欧美直播电商的发展进程可能需要用“不温不火”来形容,直播带货这一形式,也未能很有效地俘获欧美用户。具体如何解读,一起来看看作者的分析。

    Facebook的直播电商刚凉了几个月,Meta旗下的另一个社交Instagram也宣布下个月关闭直播中“上链接”的功能。这意味着Meta的社交矩阵将完全告别直播电商这个领域,留下亚马逊、谷歌、TikTok和一票细分赛道平台在北美继续探索。

    这是Meta宣布大裁员1.1万人开启“效率之年”的又一把火,和去年8月份作出砍掉Facebook直播电商决策的理由一致:北美直播购物的大盘,无论是用户数还是互动量一直上不去,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业务线,去年8月如此,到今年2月也并无二致。

    图源:网络

    当然,即使砍掉了直播功能,Facebook依然拥有重要的电商价值,Facebook的Marketplace在一些地区依然是人气极高的交易平台,商家也还没有改变在Facebook进行品牌营销和建立直营页面的习惯。

    而在Instagram,Meta几乎弱化了其中所有的购物功能。不久之前,北美的Instagram用户开始看到此前固定在底部的“购物”栏位被去除,换成了类似于TikTok的Reels。面对用户的不满,以及Pixelfed这类去中心化类Instagram平台的崛起,社交巨头必须将业务回正到以图片为主的本源上来。

    Instagram负责人亚当·莫塞里(Adam Mosseri)表示,公司将想办法平衡视频与图片的数量,以平息硬核Instagram用户的怨气。

    一、欧美玩不转直播电商? 直播电商的兴起,基本上是来自于中国和东南亚市场的蓬勃发展。艾瑞咨询去年发布的《2021 年中国直播电商行业研究报告》显示, 2023 年中国直播电商市场的规模预计将会超过 4.9 万亿人民币。

    在东南亚,用户也开始拥抱这一新兴购物方式。2022年一年,TikTok 在东南亚市场的直播电商就已经达到44亿美元。

    尽管媒介有别,打法也不尽相同,基本上直播电商的形式与从传媒业发达的美国兴起的电视购物有一脉相承之感。

    而同样是盯着屏幕种草下单,直播电商在美国一直不温不火,尽管受疫情影响,电商被大部分普通消费者接受,但直播这种形式依然没有能够说服民众,即便是KOL进行带货,直播间往往都不会关注在商品本身,更不用说实际销售转化了。

    根据 Coresight Research 研究报告显示,2023 年美国的直播购物市场规模将达到 250 亿美金。虽然也呈增长趋势,但和中国的数字相比,美国直播电商只能达到中国的 3% 。

    图源:Amazon Live网页截图

    2021年是所谓北美直播元年,大平台纷纷尝试直播带货,如YouTube就请来了包括名厨Gordon Ramsey、Mr.Beast等头部博主进行直播带货。

    亚马逊直接推出一个可以24小时观看直播购物的Amazon Live应用。但即便如此,仍有78%的美国受访者从未看过一次直播带货,而在中国,超过7成的被调查者都在直播活动中下过单。

    属于美国的李佳琦还没有来到。但即便如此,也有不少小规模公司依靠垂类直播带货兴起。

    图源:Google Play商店截图

    比如做小众收藏品带货的Whatnot,品玩曾报道过,在资本寒冬下,Whatnot逆势拿到了D轮2.6亿美元的融资,估值也从上一轮的15亿美元跳涨2.5倍,增至37亿美元。并且它背后的投资方个个都是投资界的“顶流”,包括谷歌Alphabet的独立成长基金、DST GlobaL、A16Z和YC等等。

    而随着Whatnot的成功,市场上也逐渐涌现了一些与Whatnot比较相似的直播电商公司,比如专门卖潮玩的直播平台Popshop,洛杉矶潮流文化直播平台专门NTWRK,卖球星卡的直播平台的Loupe等,这些公司近期都获得了千万级以上的投资,用户增长十分迅速。

    而像做直播电商底层服务的公司,如TalkShopLive,也搭上了沃尔玛和TikTok这样的巨头,成为这些平台在北美做直播电商背后的推手,虽然自2018年成立与来仅仅拿到1100万美元的融资,也活得相当滋润。

    二、Meta干啥啥不行? Facebook进入电商行业也有蛮长历史,2018年12月,Facebook就上线了直播购物功能,针对Marketplace的二手卖家开放,观众看上哪个就截屏私信,非常原始。

    2019年,Facebook收购Packagd,后者是一家专门优化直播电商交流环节的创业公司,再到2020年Facebook推出Facebook Shops,社交巨头的直播功能才真正正规起来。

    图源:Meta官网截图

    实际上,经过这几年的运作,Facebook的直播电商还算是深入人心。一份eMarketer关于“全球消费者通过哪个社交平台直播购物”的问卷中,Facebook 拿下了第一名,在受访者中,有 57.8% 的消费者曾在 Facebook 上完成购物。

    所以,从“如果美国只能留一家直播电商,那就是Facebook”变成现在第一个缴械投降,中间出了什么问题?

    最近网络流传的梗图已经显示,元宇宙概念在改名Meta之后已经基本沉入海底,而公司业绩不振导致的步调慌乱也显现出来,大规模裁员和动荡,对于这个老牌社交巨头来说,是需要很长时间来愈合的伤口。

    无论如何,在未来如果真的有一家能够拿到美国第一直播电商的名号,那也不会是Meta了。

    作者:王博源

    来源公众号:品玩Global(ID:pinglobal),讲好科技创新的中国故事,讲好中国企业的全球化故事。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品玩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微信做外卖,可能只是虚晃一枪

    设计动态 2023-02-17
    2月15日,有用户发现微信的小程序页面(底部Tab栏发现—小程序入口),出现了占据半屏空间的“门店快送”业务版块。业务测试的时间很巧,恰好“卡位”在抖音辟谣3月份大规模落地外卖业务的消息之后。 大厂跨界做业务,如今已不再是新鲜事。阿里、腾讯、抖音等平台级应用,

    近日,微信在广深两地内测“门店外送”服务。大厂跨界做业务,如今已不再是新鲜事。微信涉足这块业务的目的是什么?本文对“门店送”入口及其业务开拓目的展开探讨,一起来看看吧。

    2月15日,有用户发现微信的小程序页面(底部Tab栏发现—小程序入口),出现了占据半屏空间的“门店快送”业务版块。业务测试的时间很巧,恰好“卡位”在抖音辟谣3月份大规模落地外卖业务的消息之后。

    大厂跨界做业务,如今已不再是新鲜事。阿里、腾讯、抖音等平台级应用,已经囊括了电商购物、吃喝住行等本地生活服务,以及短视频、直播等休闲娱乐活动,场景丰富,功能多元。

    对于“微信做外卖”的传闻,腾讯方最新回应称:“门店快送目前仅在广州、深圳两地内测,服务旨在帮助消费者发现附近提供快送服务的小程序,具体服务和配送履约,均由商家小程序来承接完成,并非腾讯直接下场做外卖。”

    记者体验后发现,“门店快送”目前更接近于“微信小程序聚合页”,基于一定的推荐算法,为餐饮、百货的小程序商家输送公域流量。而微信涉足这块业务的目的,考虑的或许未必是赚钱。更在于补全其生态能力,缓解流量焦虑。

    一、入口待遇直逼京东? 早在2019年1月,微信面向广州用户开放了“附近的餐厅”入口(入口:发现—小程序—附近小程序),在此能看到按外卖、商超生鲜、购物等维度划分的附近小程序商家信息流。

    时隔三年,这一产品早已全量放开,但还有些粗糙。外部仅展示小程序评分、使用人次、距离。消费者关心的商品价格、商品图等基本信息不全。作为二级入口位置偏深,需要进行两次跳转。

    而体验“门店快送”这一服务后,我们发现这其接近于“附近的餐厅”升级版——

    首先,微信将新业务前置到了接近“一级入口”的小程序首页位置。与微信内嵌的京东小程序(购物入口)、视频号,几乎享受了同级别的入口待遇。只不过排序在更低位,且完整服务需要进一步跳转。

    门店快送嵌在微信的“一级入口”内

    其次,“门店快送”顶部提供了商家营销位。记者以“广州亚运城媒体村”作为坐标,2月14日展示的是尊宝披萨,2月15日成了美团买菜。营销位仅此一块,支持滚动;

    最后,微信优化了小程序流中商家信息的外部展示情况。提供了店铺配送费、起送价格、距离,和商品的图片、价格等信息。

    不过,与饿了么、美团等成熟外卖平台对比,目前“门店快送”还缺少月销量、活动优惠等信息。但它差异化地将商品信息,外置在了店铺流中。因此,消费者在浏览店铺时,就能看到店铺内的主打单品。

    附近的小程序页面,和门店快送页面的比较

    近年来,从送餐饮外卖到送万物,是饿了么、美团等本地生活服务平台主打的心智。最近入场的“门店快送”也没例外。餐饮之外,记者发现其还覆盖了数码百货品类门店如荣耀手机,以及生鲜商超门店如山姆会员商店、十足便利店等。

    同时,同一门店在“门店快送”和饿了么平台上的商品价格基本一致,但配送费用前者相对偏高。部分在饿了么、美团上免配送费的店铺,“门店快送”的小程序渠道,同样需要5元的配送费。

    “小程序上做生意,配送很多都是商家自己做的。肯德基、麦当劳都有自己的骑手,但起送价格和配送费普遍比外卖平台高。我在小程序上也点过喜茶,当时给我配送的是‘达达’的跑腿小哥。所以商家自己没有配送团队的话,就只能自己找外部平台雇一个,那肯定会更贵。”对微信小程序外卖有过使用经验的“郑二两”对记者解释。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被展示在业务入口处的商家,以肯德基、喜茶、荣耀等头部连锁品牌为主。微信的考虑或许是,用具备高知名度、优产品品质、强履约能力的品牌,为业务做背书和引流。但进入后的商家小程序流,仍基本按“距离”排序,尚未有推荐算法的参与。

    商家按距离从近到远排序

    在国内某本地生活平台负责商家运营的“周潮”称,平台内部有店铺评分系统,推荐算法可以向消费者优先展示从产品品质到履约能力都相对更强的商家,而纯粹的按距离排序做不到这一点。不过能提供小程序服务的商家,大多是连锁品牌,或者是体量不小的个体商家。所以在履约能力、产品质量上,至少也有托底。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曾多次强调微信产品的“去中心化”执念——不论是公众号、小程序,过去都拒绝使用“推荐算法”为产品引流,也不开放任何中心化的流量入口。彼时,更多的考虑是给微信生态内的参与者,更公平的分享流量的机会,引导供给端一起一起做大蛋糕。

    但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报告,截至2022年年底,微信小程序数量达300万个。这一规模已经超过“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公布的国内市场App数量,后者为230万款(截至2022年一季度)。

    此时供过于求,微信不得不考虑“分蛋糕”的问题——通过算法,引导用户的选择,提升流量的转化效率。

    此前,《电商在线》报道的名为“品牌发现”的微信小程序聚合页,主打电商小程序,首页推荐居多是斐乐、兰蔻、薇诺娜、OPPO等品牌小程序。这已是一项流量高度中心化的电商业务。

    品牌发现界面

    品牌小程序的中心化流量场

    参考公众号订阅流近几年的发展路径——早年纯粹按推送时间排序。后来结合星标、打开率、推送时间等综合数据进行排序。如今,“看一看”推荐流已占据订阅流的半壁江山。

    未来,如果“门店快送”业务继续发展,有理由相信推荐算法,甚至广告竞价的介入,都是迟早的事。

    二、生态能力,才是“阳谋” 小程序开发的开发初衷,很大程度上在于服务线下商家,尤其餐饮。微信团队曾表示,“在PC互联网时代,餐馆也没有办法把他们的服务放到网上去,让别人可以访问到。公众号变成了客户关系管理,或者说是一个消息推送器的角色,所以整体上商家缺少了一种有效的载体,可以让方便地把服务线上化,这是市场里面空白的一个地方。”

    在2022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中,腾讯明确宣称,已加深了小程序在食品饮料、商场百货等主要行业的应用——生活服务类小程序,一直占据着小程序总规模的3—4成。

    腾讯一贯不缺商家侧的供给,但后端的履约能力也始终存疑。其宣称不参与商家后续的服务、履约,原因或在于降本增效的大势下,腾讯不可能再对物流这样的累活、重活进行投资。

    物流太烧钱。滴滴在2018年曾在江苏地区大规模开展外卖业务,主要为南京、无锡等地。有报道该年,滴滴全年净亏损达109亿元。同年,美团1—6月在外卖业务上的总开支达217亿元,其中餐饮外卖骑手成本超过130亿元。“滴滴和美团的运力成本,只能说可以作为参考,因为外卖运力成本主要和单量挂钩,首先还是得看平台单量。同时,当时靠激励来招募骑手,成本肯定更高。以及滴滴亏损中很大一部分,在于补贴商家抢市场的支出。”周潮解释。

    但正因为运力短板,我们观察不只是配送费更高。门店快送的商家规模,也少于其他平台。简单来说就是几乎只有连锁品牌商家,缺少特色的个体商家的参与。一方面是微信社交平台的基因问题,其次在于小程序的开发和运维成本,以及是自主配送能力。

    国内一本地生活服务平台的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微信开放生态的基础很好,有巨大的用户、流量规模。但做外卖的门槛远不止这些。“物流背后涉及的技术开发,骑手团队的管理,站点的搭建,这些都是海量资金和人才的投入。”哪怕撇开物流,他认为单纯线下BD(商务拓展)和商家长期建立起来的深度合作关系,也是壁垒——微信小程序餐饮商家数量虽然不少,但大部分合作质量有限。

    合作的深度,其实可以量化,数据是商家在平台产生的订单量。此前,腾讯相关报告显示,在中国Top 100的连锁餐饮里面,接近六成开通了小程序自营外卖。但还需要回答的问题是,连锁餐饮们在小程序渠道的日均外卖单量是多少?对比其他主流外卖平台又如何?

    单量决定合作深度,也决定商家会在平台投入多少时间和资金。“微信现在是把附近用户的公域流量放开,灌给本地商家,商家单子多了,尝到甜头,也可能主动地投入营销成本,比如做公众号、社群的推广,让小程序承接流量做转化,这一套闭环是成熟的。”周潮补充。

    微信月活增速较过去已大幅放缓

    数据为“长桥海豚投研”整理

    张小龙过去多次谈到,希望微信是一个“用完即走”的工具。他对流量的态度一贯谨慎。但微信未尝没有“流量焦虑”。最直观的体现是,近年来其对短视频业务的不断加码。如今视频号广泛渗透于微信群、朋友圈、订阅信息流,几乎无处不在——背后是微信在用户规模见顶后(据腾讯2022年三季报,微信合并WeChat月活跃用户规模已突破13亿人次),也开始尝试用短视频抢占用户时长,获取流量增长。

    所以高频消费的外卖,背后所指向的产品打开频次、使用时长,也就是流量,或许才是微信想要的。互联网存量时代,产品最后比拼的是生态开放和业务渗透的能力——即用一款产品,承载起用户的“吃喝住行娱”。因为,这将决定产品最终的用户规模、深度和黏性。

    作者:沈嵩男;编辑:斯问

    微信公众号:电商在线(ID:dianshangmj),见锐度、见洞察,聚焦互联网和新商业的创新媒体。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电商在线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抖音卖起电影票,摸着“猫淘”难过河

    设计动态 2023-02-17
    从影托邦到抖音电影票,抖音试图建立起电影宣发到售票的站内闭环,不再给猫淘做嫁衣。 猫淘凭借票补大战二分天下,并不断向产业上游进军,但也在积累与电影发行方和院线的矛盾。 苦猫淘久矣的影院老板们等来了期待已久的鲶鱼,但延续补贴式的旧打法,抖音恐怕很难掀起风浪。 直

    电影在线票务市场几乎一直由猫眼、淘票票等玩家所占据,而现在,抖音也打算来瓜分这块蛋糕了,只是抖音在电影票务领域所拿出的策略,是否能让消费者和入驻商家满意?抖音在这块蛋糕的瓜分征程中,已经行进到了哪一步?

    从影托邦到抖音电影票,抖音试图建立起电影宣发到售票的站内闭环,不再给猫淘做嫁衣。 猫淘凭借票补大战二分天下,并不断向产业上游进军,但也在积累与电影发行方和院线的矛盾。 苦猫淘久矣的影院老板们等来了期待已久的鲶鱼,但延续补贴式的旧打法,抖音恐怕很难掀起风浪。 直播1小时卖33万张电影票是什么概念?至少对当红“顶流”王一博来说,这不算一个值得骄傲的成绩。

    不到1000万元的销售额,在《无名》目前8亿多的票房中只是个零头。春节期间,猫眼和淘票票(以下简称“猫淘”)一天就能卖出1000多万张电影票。

    王一博在直播间遭遇的冷清,只是抖音进军在线票务市场的一个缩影。

    今年春节档被称为“大年”,为了分得一杯羹,抖音不仅在宣发方面十分卖力,还在直播间中直接链入自己的售票平台——影托邦,形成从电影营销到在线票务的链条转化。然而,大张旗鼓进军电影票务市场一年多,67亿元的春节档总票房中,抖音吃到的蛋糕少得可怜。

    在甘肃省金昌市经营一家独立影院的卫姐告诉雪豹财经社,她的影院猫淘结算收入占比超过90%,影托邦只占不到2%。她去年春天入驻影托邦,一年时间过去,她对这一新平台的期待已经消失殆尽。

    抖音入局在线票务市场,野心不只是卖电影票,而是涉足从制作、宣发到售卖的整个产业链条。但未能在票务市场掀起风浪的抖音,至今还在大门口艰难跋涉。

    一、票补大战,抖音败北 《无名》正式上映前,导演程耳和主演王一博、大鹏集体现身抖音直播间,一边聊电影创作,一边卖电影票。主持人在一旁不断提醒屏幕前的粉丝:“点击小黄车,原价40元的电影票,在抖音平台只需要28.9元。”

    但和其他渠道相比,即使有王一博的明星光环加持,这个价格的吸引力也并不大。

    在第三方在线票务平台猫眼上,《无名》海报上标出的票价最低只要15.9元。淘票票和《交换人生》合作,推出会员积分兑换买一送一观影券。《满江红》《流浪地球2》等也跟第三方平台合作,给出了11元、22元不等的观影优惠券。

    就连疫情三年中最艰难的院线,今年也积极加入了票补大战。

    “万达都冲在了降价第一线。”一位业内人士告诉雪豹财经社,今年万达在四五线新开的加盟店,多数票价降到了19.9元,武汉的万达影城平均票价比去年便宜5~10元。哈尔滨多家独立影城都推出了春节档特惠卡,105元购买5张电影票,相当于单价21元。

    票房67.58亿元,观影人次破亿。今年春节档,电影行业强劲复苏让不少业内人士感慨,“仿佛回到了2015年市场井喷的黄金时代”。这场票房神话背后的重要推手之一,就是“低价票补”。

    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档的预售平均票价54.4元,较去年同期58元的预售价格下调了3.6元,这是自2016年以来春节档首次降价。

    抖音虽然玩起了票补,但多少显得有些“囊中羞涩”。

    雪豹财经社注意到,今年春节档期间,抖音送出的观影优惠券多为5元,限时售卖的28.9元电影票只可用于40元以下电影,相当于只优惠了11.1元。此外,这些28.9元的影票只有在电影直播宣发期间限量售卖,最多的一场是《无名》的33万张。

    (抖音与电影主创人员直播售票 图源:抖音App)

    即便在平时,抖音电影票和猫淘相比也缺乏价格优势。

    雪豹财经社注意到,万达、博纳等连锁影城在3家平台上的价格基本一致。此外,猫淘上还有联合信用卡、多买享折扣等活动,抖音上通常没有其他优惠。

    “票补力度不大,很难撬动用户的购票习惯。”一位从业13年的影院经理告诉雪豹财经社,猫淘占据线上票务市场超过90%的份额,抖音可能连大盘的5%都没有。

    二、抓不住的救命稻草 抖音大举进军在线票务市场的野心,早在两年前就已显露端倪。

    2021年春节期间,抖音推出“抖音邀你看电影,4亿电影福利免费送”活动,邀请春节档电影的主创团队在直播间卖票,并提供站内购票服务。如果把电影票、代金券都算在内,抖音掏出了价值4亿元的补贴。

    但当时,抖音还没有自己的售票平台,用户购买电影票只能跳转外链,相当于给猫眼和淘票票做了嫁衣,用户数据也都沉淀在这两个平台。

    2022年春节档,抖音再次邀请电影主创团队来直播间送福利,当时送出的优惠券为16元。此外,用户还能以5.9折到6.2折购买100~300元的观影券。

    (图源:抖音App)

    此时,用户在抖音上购买电影票,可供选择的购票渠道除了猫眼和淘票票以外,还多了一个被置于页面最上方、标记了“推荐”字样的影托邦。

    影托邦是抖音在2021年10月收购的一家在线票务平台,类似于to B版本的猫眼和淘票票,为企业提供员工福利观影卡、营销礼品卡、积分兑换电影票、电影娱乐营销等服务。

    (图源:抖音App)

    对影院来说,开通更多售票渠道,意味着覆盖更广泛的用户群体。特别是在电影市场萎靡不振的2022年,抖音成为影院老板们急于抓住的一根救命稻草。

    去年春节前,抖音的推广人员曾频繁地拜访卫姐,还谈了票补。去年春节档过后,卫姐的影院入驻影托邦,她希望抖音的算法能将影院推送给更多本地影迷。“此前对影托邦的了解不多,但有抖音做背书,大家都愿意相信。”

    不少影院老板还在抖音上开通了团购服务。

    “抖音电影票只是第三方渠道,对急于自救的影院来说过于被动,直接做短视频营销、做团购来得更直接。”北京朝阳区一家独立影城的经理马辉告诉雪豹财经社。“如果能把抖音的内容做好,我们就可以跳过猫淘等平台,吸引影迷到线下,通过影院自己的系统兑换影票,省去了要给猫淘的服务费。”

    为此,马辉专门为市场部招聘了一名新媒体运营专员,负责运营影城的抖音号,以及寻找达人探店、入驻团购活动等。

    2023年春节档,影托邦已经更名为抖音电影票,从第三方平台转变为“自己人”,猫眼和淘票票则被踢出了抖音的购票系统。

    苦猫淘久矣的影院老板们等来了期待已久的鲶鱼,但他们也已经意识到,抓住这根救命稻草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

    三、既是良方,也是毒药 在抖音闯入前,电影在线票务市场几乎是猫眼和淘票票二分天下的格局。

    2017年,猫眼电影并购微影时代,与淘票票形成双雄争霸局。通过巨额票补投入和提供更优质的服务,猫淘为影院导入大量用户,在市场中异军突起。接下来数年,猫淘逐渐向影视行业上游进军,涉足电影宣传和发行领域,甚至成立了投资和制作部门,成为电影出品方。

    既做运动员又做裁判的弊端很快显现,猫淘与院线、发行方之间的利益博弈逐渐尖锐。

    一方面,影城自己的会员体系难以为继,还要向猫淘缴纳不断上涨的服务费;另一方面,猫淘开始通过低价预售的方式,干预院线排片。

    “猫淘当时得罪了很多大连锁影城。”一位业内人士告诉雪豹财经社,在猫淘出现之前,连锁影院会员的持卡率在50%以上。如今,即便是万达,也没有多少影迷购买影院的会员卡了。

    2021年上海国际电影节,博纳总裁于冬曾“炮轰”猫淘,希望猫淘在影院现金流紧张的情况下降低服务费。“不能在电影市场这么困难的时候提高服务费,还高于2019年的平均水平。”当时,猫淘每张影票的服务费在2元左右,目前已经涨至3~5元,且这笔费用并不参与最终分账。

    猫淘参与电影制作宣发后“倒逼排片”的做法,更是让院线怨声载道。

    横店影城某影院经理告诉雪豹财经社,在排片之争尤为激烈的春节档期间,猫淘和发行方都会来“指导排片”,有的会给一些排片费用,有的则直接表示“票已经在猫淘上卖出去了,影院不排片不行”。

    在这种情况下,小型影院或加盟影院很难和有资金实力的猫淘抗衡,即使是博纳影业也要忌惮三分。于冬在“炮轰”猫淘后,又连忙表示“得罪了得罪了,对不起”,并开玩笑称,“我几个片要发行了,怕两家公司制裁我”。

    在院线看来,猫淘干预排片的行为无异于“一场事先张扬的谋杀”。后来者抖音,能否扮演拯救者的角色,搅动这潭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汹涌的深水?

    四、成为第三极?道阻且长 官方数据显示,影托邦已覆盖了全国8000多家影院,与猫眼、淘票票的差距不大。以北京为例,入驻猫眼的影院数量有292家,抖音电影票上显示的影院数量为276家。

    但雪豹财经社注意到,部分影城虽然被抖音电影票平台收录,但尚未开通购票服务。比如,北京大地院线影城珠江摩尔店、珠影耳东传奇影城在抖音上显示“该院线暂无电影排片”,但在猫淘上正常经营、售票。

    影院不愿入驻抖音的顾虑之一,是第三方平台的回款周期。

    “影托邦虽然是抖音旗下,但没人敢拿自己的资金链开玩笑。”一位在山东经营6家电影院的影院投资人在和影托邦接触多次后,最终没有选择合作。抖音电影票和猫淘一样,承诺的结算周期是T+1,但如果票款回不来,影院的资金链就断了。

    据他介绍,除了猫眼、淘票票,一些地方性的渠道也有自己的购票系统,但拖欠票款的太多了。“即便是自己加盟的品牌,票款也已经半年未结清了。”

    入驻抖音电影票一年多的卫姐,认为这一平台有点鸡肋。

    抖音App并未给电影票开放一级入口,用户需要主动搜索正在热映的影片或“电影票”等关键词,才会显示购票页面及观影优惠券。

    “除了2022年暑期档和国庆档,几乎没有人通过抖音购票。”卫姐告诉雪豹财经社。抖音在这两个档期推送了大额满减优惠券,比猫淘的折扣力度更大,但这只是昙花一现,没有票补,就没人来。

    此外,目前开通抖音小店售卖影票的影城主要是万达、CGV、博纳、华谊兄弟等连锁品牌,中小型影院很难吃到抖音团购业务的红利。

    2022年上半年,马辉和抖音的团购服务商有过半年合作,但最终还是放弃了。“服务商收10个点的服务费,对影院来说太高了。而且团购售出的是套票,并非线上选座的强约定模式,影迷最终到店的核销率太低。”

    深圳某地产集团旗下一家影院的经理则告诉雪豹财经社,“抖音太下沉,都是在打价格战,引流效果不如小红书,最终沉淀到影院自己会员系统的几乎没有。”这家影院的定位相对高端,票价比深圳平均水平高20元左右。2021年,该影院开始同步运营抖音和小红书账号,并于2022年下半年缩减了在抖音渠道的投入。

    无论是用户认知程度还是购票转化率,抖音想要对垒猫淘,仍然道阻且长。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抖音的醉翁之意远不只是从在线票务市场中分一杯羹,而是以此为切入点,逐渐深入电影产业链上下游,成为电影制作、宣发、售卖等各个环节都绕不开的角色。

    2020年年初,多部春节档电影接连撤档后,字节跳动斥资6亿元买下《囧妈》版权,在抖音、西瓜视频等平台上免费播放。同一年,抖音成立电影制作和发行公司抖音文化,当年国庆档影片《我和我的家乡》和2021年的《唐人街探案3》、2022年的《四海》等,抖音均在出品方之列。

    卖电影票只是一门小生意,却可能是深入电影产业链的一扇门。抖音试图复制猫淘的成功路径,用票补敲开这扇门,但已失去了先机。当巨额票补也后继无力,迟来的抖音还能翻出什么新意?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作者:李欣彤

    来源公众号:雪豹财经社(ID:xuebaocaijingshe),faster、deeper and wiser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雪豹财经社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阿里加速自营布局

    设计动态 2023-02-17
    阿里是电商平台模式的代表,也是霸主,平台模式被认为是互联网轻公司的典范,轻资产化不碰货,做交易的撮合者,通过收取佣金和广告费获益。 但近几年,阿里在加速自营。尤其以大淘宝为核心的电商业务,过去一年,阿里先后上线猫享自营、喵速达电器官方旗舰店,且给以重要资源倾斜

    对电商平台来说,现在要想留住更多客户,除了关注商品的稀缺性,更关键的在于提升用户的购物体验,而这一定程度上催生了电商自营模式的出现。现在,阿里也逐渐在电商自营商加速发力。具体如何解读其在自营模式上的布局和考量?一起来看看作者的分析。

    阿里是电商平台模式的代表,也是霸主,平台模式被认为是互联网轻公司的典范,轻资产化不碰货,做交易的撮合者,通过收取佣金和广告费获益。

    但近几年,阿里在加速自营。尤其以大淘宝为核心的电商业务,过去一年,阿里先后上线猫享自营、喵速达电器官方旗舰店,且给以重要资源倾斜,可见集团对其重视程度。

    变化来自于挑战。

    在物品充裕、购物渠道纷乱复杂的当下,仅仅能买到商品已经不足以形成竞争力,或者说让用户产生忠诚。提高购物体验,提供稀缺服务才能留住用户。

    阿里官方也明确表示,2023 财年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升级消费者购物体验。正如戴珊去年5月的发言,电商已经进入「留量」时代。言外之意,增长见顶,深耕和留住老用户变得更加重要。

    而自营无疑是很好的着手点。在用户过往的认知中,自营这个名词往往和正品、高效率等良好的体验挂钩。「平台+自营」两条腿走路的模式,正成为电商的标配。

    这背后需要基础设施的保障,比如物流。为了保证自营的供应链流畅,去年8月,阿里还将丹鸟物流更名为菜鸟直送,将送货上门服务扩大到全国300多个城市。

    发力自营,意味着阿里走向自己曾经的反对面。而且,这个巨头也会从轻公司逐渐向重投入进化。这也是超级购物平台发展到一定阶段,主动增长和被动防守的必然。

    一、自营已成版图 实际上,阿里对自营的重视由来已久。

    早在2021年10月,阿里就将自营业务天猫超市和天猫进出口事业群升级为阿里巴巴B2C零售事业群,以表明对自营业务的投入决心。在猫享和喵速达出现之前,这个事业群包括天猫超市,天猫国际,天猫奢品,考拉海购(收购而来)等产品。

    虽然品类齐全,但消费端依然无法明显感知「阿里自营」这个招牌。

    于是去年2月,酝酿已久的自营业务猫享正式上线,如今这个自营业务已经占据天猫C位,入口就在天猫APP上部菜单栏的中间,足见阿里对其的重视。

    猫享更像是一个大卖场,美妆彩妆、数码家电、家具护理、食品、服饰等品类都被囊括,价格跨度也比较大,下至几元的护手霜上至万元的奢品包。

    全品类的猫享更像是阿里自营业务的汇总入口,阿里期望以直营的方式优化用户体验,进而打造阿里自营的消费心智。

    然而,新莓daybreak对比多家购物品台,以iPhone14为例,猫享自营的价格优势并不明显。且物流速度依然有提升空间,部分货品依然做不到当日/次日达。

    猫享自营更想突出的或者说主打的是购物体验。

    解决以往消费者在阿里系产品购物痛点,比如送货上门,猫享自营的部分商品展示页下方都突显「送货上门」四个字,并承诺不上门每个包裹赔付10元猫享红包。除此之外,猫享还提供退货免运费、预约配送、免举证退货(针对贵重物品)等更加人性化的服务。

    考虑到京东做自营的以电器切入的路径,猫享自营上线之前,外界分析猫享自营或将以3C品类为主。因为3C品类客单价高,且消费者选择时更在意品牌和质量,用户粘性大,是平台模式里护城河般的存在。

    令人意外的是,阿里没有按照常规路径出牌,承接3C品类业务的形态是店铺。

    去年4月,喵速达电器官方旗舰店在天猫悄悄上线,从名字也可以看出其主营品类。1900多件商品,涵盖手机数码,冰箱空调等大小电器产品。

    虽然是以店铺形式出现,并且上线近4个月后才出官方宣传片,但喵速达的战略地位不容忽视。它与天猫超市、天猫国际、猫享自营业务并列,同属于阿里集团B2C事业群。

    不过,大件电器的售卖更考验物流的精细化运营。为了实现「送装一体化」,即消费者购买后不用再需要另外预约安装师傅,去年9月,菜鸟家装物流部甚至开出上限4万元的工资,招聘自营家居送装师傅。

    去年双11前夕,天猫也联合菜鸟物流放出豪言,未来三年天猫大件电器家装商品全部免费送装,并表示将在未来3年投入10亿元,组建一支1万人规模的末端送装师傅团队。

    和猫享大部分产品来自官方采购,少部分品牌入驻不同,喵速达店内售卖的产品都来自官方采购,这意味着阿里拥有商品所有权,在处理消费者售后问题上,理论上链路更短,也更迅速。

    尽管如此,喵速达的物流速度依然需要优化,从浙江发临近省江苏的一件自营货品,显示为后天到,官方客服则回应称一般是3到5天内送达。

    二、抉择与转变 阿里曾是反自营模式的代表。

    「自己采购、自己销售、自己做物流,这样的模式走不了很久。」这是马云2011年在淘宝全员沟通会上的看法。

    彼时的阿里是平台模式的坚定拥护者。在马云看来,轻资产的平台模式才是电商平台的未来。他也曾私下表示对京东自营模式的不看好,「京东将来会成为悲剧,这个悲剧是我第一天就提醒大家的,不是我比他强,而是方向性的问题,这是没办法的。」

    马云的言论在当时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由于自建物流的重投入,直到2017年京东才首次实现单季度盈利。两年后,亏损12年的京东物流才实现盈亏平衡。

    相比之下,平台模式的利润率天然就高。该模式的营收方式是收取商家佣金和广告费,它不直接拥有商品所有权,既没有库存压力也没有物流成本。

    阿里自然年2022年第三季度经营利润为251.37亿元(35.34亿美元),经营利润率为12%,同期,京东的经营利率则只有3.5%。

    但轻投入也导致阿里电商的整体体验较差,因为它无法具体把控交易环节,以及服务。这会导致阿里电商失去一部分用户。

    疫情期间阿里物流甚至无法及时配送商品,同期,京东的自建物流则显示出较强的执行力,成为除邮政、顺丰外,唯一一家在疫情期间保持正常运营的公司。

    很多消费者选择购买京东会员,正是为了享受相关服务,比如京东「211」极速达,送货上门,极速退货等。从这个角度来看,服务也是一种商品。此外,在一些消费者看来,自营也往往和优质、正品等质量保证挂钩,能够减少自己的决策时间。

    阿里很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也下定决心投入自营。

    天猫超市就是一个良好开端,也是阿里对自营态度转变的关键。线上超市发展如火如荼之际,天猫通过自营的方式保证用户体验,将用户锁定在阿里地盘。

    去年8月的业绩沟通会上,张勇明确表示今后的重点要从增加绝对用户规模,转移到提升每一层用户的钱包份额。并提出要将资金储备投入到用户心智建设以及物流售后服务等关键环节。

    阿里还在财报里直接表示,「消费者购物体验升级是淘宝和天猫于 2023 财年的首要任务之一。」为此会加大对引起购买兴趣的内容的投入,并提供更好的物流和客户服务体验。

    戴珊也在去年5月表示要深耕现有留量用户。并提出淘宝天猫发展的新战略:从交易到消费,她表示,「会坚定地将优化用户体验作为首要目标,未来我会坚定地推动天猫系统和商家库存系统的打通、与发货仓系统的打通、实现履约过程可视可追踪。」

    三、学会干脏活累活 有时积淀也是一把双刃剑。

    以京东自营为例,用户进行商品搜索时,京东自营店的产品总是在最前面,流量曝光也带来更高的转化率。这是由京东和商家签订的入驻协议决定的。选择入驻京东自营,也就意味着物流仓库、运营、曝光率等全部由京东负责。

    但天猫的情况不同,品牌商家几乎都已经开了自己的官方旗舰店。如今阿里再推出猫享,势必要平衡自营和品牌商的流量划分。新莓daybreak在天猫搜索不同商品发现,阿里对不同商品的搜素排序并不一致,有些是品牌官方旗舰店在前,有些则是猫享在前。

    从猫享的品类选择上,也可以看出平台有意避免同质竞争。

    比如市场占比较大的服饰品类在猫享自营的存在感就很低,此外一些商品的数量上,官方旗舰店也多于阿里自营。

    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平台模式能够长期成立的前提是服务好商家和消费者,阿里想提升消费者体验同时,也绝不愿意得罪品牌商家。二者一样重要。

    此外,提升自营业务的物流体验,对阿里来说也是不小的挑战,即使是深耕自营多年的天猫超市业务,也无法做到全部商品免费送货上门。

    天猫超市的某款桶装水,商品页并未表明是否送货上门,询问客服得知,提交订单页有标注「送货上门」字样的才能送货上门。且同省不同城市,天猫超市的运费标准也有差别,苏北比苏南整整多出15元。

    相比京东的自营物流,支持阿里系订单的菜鸟网络则显得更庞杂。

    2013年5月,阿里联合顺丰、三通一达(申通、圆通、中通、韵达)组建菜鸟网络,成立之初,马云曾笃定的表示「阿里巴巴集团永远不做快递,不会抢快递公司的生意」。马云为菜鸟确立的使命是通过技术帮助快递公司送货,提升效率。

    但随着阿里越来越意识到物流的重要性。为了更有物流话语权,阿里先后在2017年,2019年分别增资53亿元、233亿元,将持有菜鸟的股权从43%提升到63%。此外,阿里还直接入股百世、圆通等多家快递公司,并在2019年花费近百亿成为申通快递的实控人。

    阿里对菜鸟重投入本质上是在追求一种能力的确定性,这个能力包括送货上门、当日/次日达等消费体验。

    天猫超市物流负责人寒帅曾表示,「所谓确定性的供应链,有的时候的确需要你在基层组织的确定性。如果基层组织人的过于流动,如果我们完全是用社会化的资源来做供应链的话,这是不太容易形成真正确定性的能力。」

    也是在2019年,聚焦时效性成为菜鸟网络的重点。

    2019年5月,菜鸟网络推出「丹鸟」物流品牌,服务于天猫超市。阿里官方表示,丹鸟物流主要聚焦在时效产品上,即当日达、次日达、隔日达,业务覆盖生鲜、食品、中大件等多个领域。此举在当时也被外界视为阿里模仿京东,试水自营物流的开始。

    去年,送货上门则被提到更高的优先级。2022年7月,菜鸟CEO万霖在年度会议上表示,今年菜鸟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以多种方式送货上门」。

    阿里物流的整升级还在继续,去年8月,阿里将丹鸟物流更名为「菜鸟直送」,将送货上门服务从天猫超市扩大到天猫超市和天猫国际。官方数据,截至 2022 年 9 月 30 日,为淘宝和天猫订单提供的送货上门服务已面向内地超过 300 个城市。

    值得一提的是,做提升消费体验的自营业务只是手段,作为商业化的公司,阿里做自营的最终目的依然是增长盈利。

    阿里财报显示,2022年前三个季度,客户管理收入(即广告和佣金收入)的同比增长分别为0,-10%,-7%,这块业务的收入占比也从2021年三季度的36%下降到2022年三季度的32%。

    与之相比,包括高鑫零售、天猫超市、盒马等在内的直营与其他收入的数据则更好看一些,同比增长分别为43%,8%,6%。虽然增速也在放缓,但其规模稳定增长,收入占比从2020财年的15%增长到2023财年的30%以上。

    在此情况下,发力自营也是阿里为电商寻找的新故事和新增长。

    作者:黄小芳

    来源公众号:新莓daybreak(ID:new-daybreak),理解人,发现变化。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新莓daybreak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微信公众号想学小红书做社区,能学得会吗?

    设计动态 2023-02-17
    越来越臃肿的微信,在解决一个问题的同时,往往会造出一个新的问题。 比如,为了解决微信公众号对用户的信息骚扰问题,微信选择将微信公众号统一折叠进“订阅号”内,用户再也不用感受微信公众号频频发出新消息提示音的烦恼。然而,微信公众号订阅号经过此次折叠后,整体流量出现

    昨天,微信官方公众号对图片消息功能进行升级,具体的升级内容包括:创作者可以填写标题;描述语由 140 字扩充为 300 字;用户在手机上可以横滑浏览所有图片,展示比例为 3:4。全新的公众号的图片内容排布模式类似于一张小卡片,只不过图片的内容会置于上方,而标题和内容会在图片下方显示。这样的展现方式类似于小红书,本文就探讨了微信公众号能否学小红书做好社区,欢迎阅读。

    越来越臃肿的微信,在解决一个问题的同时,往往会造出一个新的问题。

    比如,为了解决微信公众号对用户的信息骚扰问题,微信选择将微信公众号统一折叠进“订阅号”内,用户再也不用感受微信公众号频频发出新消息提示音的烦恼。然而,微信公众号订阅号经过此次折叠后,整体流量出现下滑。用户受益,创作者受损。

    随着微信公众号数量的增加,新的微信公众号主很难获得展现。微信的做法是:向个性化阅读平台“学习”,“订阅号消息”的Feed流也按照个性化阅读来呈现,而不是按照时间先后排列。更新频率高的微信公众号创作者优势明显,更新频率跟不上的创作者只能在后面吃亏。

    微信公众号曾经是国内流量最大的内容平台,但是越来越多的App开始分流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等新闻资讯类App分流了微信公众号在媒体端的影响力;抖音、快手则通过视频介质分流了微信公众号在娱乐类的流量;小红书这类种草社区对微信公众号在图文领域进行了分流。

    微信公众号还剩下什么?或者说究竟还有多少人会看微信公众号上的消息?显然,微信也想解决微信公众号的流量问题。

    张小龙曾提到,“在中国,每天有5亿人说产品不好, 有1亿人想教我怎么做产品。”对于一款月活超过13亿的App来说,要想在产品端有较大的创新并不容易,万一改不好很容易成为被骂的对象,所以,当市场上新的产品和新的内容形态出现后,微信很难做出相对应的调整,微信公众号的多次改版似乎也未起到明显效果。

    日前,微信公众号再次求变,“学习”小红书,创作者可以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图片消息,其内容呈现风格与小红书的图文消息非常类似。

    据郭静的互联网圈观察,微信公众号的图片消息目前仅支持PC端编辑,用户可在微信公众号后台“新的创作”区域选择图片消息即可,最多支持上传9张照片,标题字数限制为64字,描述内容字数限制为1000字。

    与原图文消息模式相比,图片消息模式提升了图片介质的价值。 微信这样做的目的,可能是想提升微信公众号的活力,降低微信公众号的媒体属性,让种草类用户也能在微信公众号上进行创作 。微信公众号此前的图文模式对于以图片介质为主的创作者并不友好,用户需要一张张下拉才能查看图片内容,而小红书、识货、nice这类内容平台早采用左右滑动模式,微信公众号总算跟上内容行业潮流。

    乍看之下,微信公众号似乎想要做社区,跟小红书进行PK,真是这样吗?微信公众号能做成类似小红书这样的社区吗?

    据郭静的互联网圈观察,微信公众号的图片消息,目前存在三个问题。

    (1)图片消息与广告的冲突 如果微信公众号主开通了流量主功能,在图片消息的底部,同样会展示广告内容,而小红书的图文类内容页下方,并没有广告呈现。加上广告能够增加微信公众号主的营收,但广告的加入大大降低了用户体验。究竟是让创作者赚钱,还是讲究关心用户体验?微信目前还没给出答案。

    (2)社区的评论和互动 小红书是典型的社区产品,它不像微信公众号那样有媒体属性的底子,小红书的内容要轻松得多。图片消息只是种草类内容的展现形态,社区的特征是评论和互动。而微信公众号在评论和互动方面相对克制,截止到目前为止,留言和评论功能只是少数微信公众号才可以使用,个人新注册的微信公众号基本上没有留言评论功能。

    没有留言和评论做支撑,微信公众号图片消息的社区氛围就很难形成,说到底它还是一个号主自说自话的工具,只有留言和评论的互动彻底打开,这才是真正的社区,可问题是,微信公众号会放开留言和评论吗?

    (3)社区是强运营产品 当前微信公众号的图片消息仅仅只有社区的影子,要想真正踏入社区的门槛,就看微信公众号就没有运营人员来配合。小红书的图文消息,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是“话题”,“话题”功能大大增加了内容的热度,同时也让图文内容有更多的展示空间,而微信公众号的图片消息目前还没有“话题”选项。

    “话题”背后,则需要相对应的运营人员类配合,微信会投入运营方面的人力来做好微信公众号的社区吗?从微信以往的风格来看,微信推出图片消息这类功能,就是最大的支持,至于进行更多的运营人力投入,几无可能。就像小红书会跟一些垂直领域的优秀主播/创作者之间建群合作,微信公众号就不存在这类微信群。

    没有运营来支持,光靠号主自己来维持运转,很难实现流量扩大化。

    实际上近几年来,几乎所有的内容产品都在推动创作者与平台的联动,比如今日头条、企鹅号、知乎、百家号等,他们的运营人员会与垂直领域的创作者进行联动,一方面,让更多优质内容得到展现,鼓励优质内容创作;另一方面,也通过各种合作关系,提升内容创作者的收入。

    相对来说,微信公众号就比较佛系,从2012年8月17日上线至今,微信公众号的惯常思路是:“我们只做平台,我们有流量,至于能做成什么样子,就看你们微信公众号主自己,。” 相对松散的关系,大大降低了微信公众号的运营成本,但也让内容创作者出现了流失 。

    微信公众号早期也曾做过社区方面的尝试,为公众号主提供“微社区”功能,不过,该功能推出不久后就关闭了。

    与小红书相比,微信公众号还有一个算是优势也算是问题的特点,即对微信的依赖。张小龙曾透露,每天有3.6亿用户读公众号文章,论日活用户数微信公众号比小红书强,但在产品端,微信公众号远远无法与小红书相比。小红书是独立的App,它能够加载更多的功能,而微信公众号只在微信App里面,并且还夹杂在“订阅号消息”里面,这就大大束缚了微信公众号推出新功能的可能性。

    比如,小红书的Feed流页面是双列展示,竖屏的展示形式更侧重于图片的内容,图片是否吸引眼球,用户可以在“推荐”页看到任何想要看到的信息,小红书的个性化推荐形式,让很多新用户能够在这个流量池内得到展现。订阅号消息更侧重于文字信息,除非微信公众号彻底改版,否则,它的社区属性很难像小红书一样得到展现。

    不过,换个角度来看,微信公众号的图片消息功能也促进了微信公众号主的更新频率,虽然说微信公众号的数量有近3000万多,但能做到日更、周更的微信公众号数量并不多。与深度文字内容相比,图片消息的更新就没那么大压力。

    有的人看到危机,有的人看到机会。

    作为一款月活超过13亿的App,要说微信没有流量,谁都不信,微信公众号的图片消息功能,或许也是种草、旅游、摄影等品类创作者的机会,毕竟,微信的流量池足够大,什么时候开通微信公众号或许都不晚,开通本身没有成本,具体看你怎么做。

    微信这次又造了一个新问题,微信公众号推出了社区,但如何解决社区的运营问题呢?

    专栏作家

    郭静,微信公众号:郭静的互联网圈,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自媒体人、百度百家作者、搜狐科技自媒体成员、钛媒体专栏作者、网易科技专栏作者,同时为多家杂志长期供稿。关注互联网,关注TMT,用心做一个互联网领域的原创狗。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钉钉、企微、飞书三强争霸:谁会率先盈利?

    设计动态 2023-02-17
    当代打工人有“三宝”:钉钉、企业微信和飞书。手机里要是没有其中一款App,工作都不算有仪式感,运气“好”点的,可能还下了不止一款。 随着互联网经济规模不断壮大,线上办公需求增加,协同办公软件之间的战火也愈烧愈烈了。以钉钉、企业微信和飞书为首的移动办公App,以

    随着互联网规模的不断发展扩大,线上办公的需求开始逐渐增加,与此同时的是,办公软件之间的竞争也开始激烈起来。移动办公App三大巨头钉钉、企业微信和飞书,以及它们背后站着的阿里、腾讯和字节三家大厂,正对企业客户展开激烈争夺。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当代打工人有“三宝”:钉钉、企业微信和飞书。手机里要是没有其中一款App,工作都不算有仪式感,运气“好”点的,可能还下了不止一款。

    随着互联网经济规模不断壮大,线上办公需求增加,协同办公软件之间的战火也愈烧愈烈了。以钉钉、企业微信和飞书为首的移动办公App,以及它们背后站着的阿里、腾讯和字节三家大厂,正对企业客户展开激烈争夺。

    调研机构QuestMobile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1月,协同办公App月活用户数集体达到近两年的峰值,其中钉钉月活用户数2.5亿,企业微信为1.1亿,而飞书则是930万。

    激烈的竞争背后,是三大协同办公软件共同面临的商业化难题。截至目前,钉钉、企业微信和飞书都尚未完成自我造血。

    从去年开始,钉钉、企业微信和飞书纷纷加快“搞钱”步伐。继飞书宣布商业化后,钉钉和企业微信又先后公布新的收费方案。

    协同办公软件的竞争来到下半场,赛道上钉钉、企业微信和飞书以及其身后的三位互联网大佬之间的高手过招,仍在无声地进行。

    一、抢夺市场,硝烟四起 协同办公市场上,如今已经形成钉钉、企业微信和飞书三足鼎立的初步格局,三款应用几乎覆盖了国内大部分的主流B端用户。尽管彼此间的打法各不相同,但最终的目标只有一个——成为协同办公领域的霸主。

    一开始,江湖上只有钉钉和企业微信两位高手,所有人都在观望,协同办公赛道的“To B No.1”,究竟是花落阿里还是腾讯。

    2015年,钉钉率先开始了国内企业协同办公平台的探索。当年阿里的陈航(无招)all in社交产品“来往”,结果产品并没有掀起风浪。而后,陈航又探索起新的产品,结果无心插柳,做成了“钉钉”。

    钉钉极具阿里系的特色,突出“强管理,高效执行”的团队理念,类似Ding一下、签到打卡、会议电话等功能,解决当时许多企业的管理痛点。

    在2015年的云栖大会上,陈航就在会场内演示了在同一网络环境下,给会场内所有人打“电话”的功能。会后,有一家初创企业对该功能很感兴趣,于是与钉钉达成深度合作。

    由于中国的中小企业占据很高比例,而大部分中小企业又没能力开发自己的企业系统,这也成为钉钉发展起来的重要原因之一,而钉钉也把主要用户定位于“中小型企业”。

    钉钉开屏页面

    毫不意外,企业微信最初的诞生,就是为了对标钉钉。

    也是从2015年开始,腾讯内部开始重视微信在工作场景中的应用,当年,腾讯高管黄铁鸣受命在微信事业群中组建一支团队,进行微信企业版本的研发。黄铁鸣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当时腾讯内部有一个叫RTX的私有部署的办公软件,马化腾就提出是否可以把这款产品升级,满足更多用户移动时代的办公需求。”

    于是在钉钉推出一年后,2016年4月,企业微信1.0版本正式诞生。它作为办公软件,同样用于企业内部沟通交流,包含已读回执、一键休眠、审批报表等功能,来提升办公效率。

    彼时,腾讯旗下的微信已经是社交领域的国民级应用,因此,腾讯借助C端流量,把企业微信作为微信的延伸。 比如,企业微信打通了微信的通讯录,可以实现企业微信、微信同步沟通的效果,充分展现出腾讯在社交领域的“财大气粗”。

    企业微信截图

    至此以后,钉钉和企业微信就对上了,在抢夺市场上互不相让。

    为了快速提升活跃用户数量,除中小企业之外,钉钉还把目光投向基数大且稳定的校园用户。但企业微信也不愿意放弃校园这块蛋糕,尝试企业和校园两手抓,并花了很多心思吸引校园用户,比如推出教育版、打造家校群等。

    据媒体报道,一所浙江地区的重点学校,起初是钉钉的客户,后来被企业微信“挖墙脚”,结果钉钉不甘心,又花了大力气把客户抢回去。而这位客户,也就先后成为钉钉和企业微信两家企业的标杆案例。

    从中小企业到大企业,钉钉形成针对不同客户的产品矩阵,其覆盖群体越来越细化和广泛,似乎要把所有类型客户收入囊中。而企业微信也试图拓宽领域,从中小零售企业延伸至大型制造行业,想要分食企业数字化转型带来的红利。

    一汽、长城等中国500强企业,都成了钉钉的重度用户。洲明科技、景旺电子等知名制造商,都在团队协同、制造场景中应用了企业微信。

    越来越卷,很好地概括了二者的发展状态。

    二、飞书打破僵局 钉钉和企业微信正“打”得热闹,另一边,字节旗下的飞书向市场发起进攻,打破了双雄争霸的局面。

    想当初,字节跳动内部先后用过企业微信、钉钉等产品,但都没能满足它的需求,于是字节决定自己开发一款工具——飞书诞生了。

    2017年,由10人组成的飞书项目组,正式开启对办公软件的探索。一开始,字节跳动只在内部推广飞书,直到2019年,字节才决定将飞书对外部客户开放,这个时候,飞书还在实行收费策略,主打中大型客户市场。

    飞书真正开始威胁到钉钉、企业微信的地位,要等到2020年,飞书宣布向全国所有企业和组织免费开放,既不限规模,也不限使用时长。 此后,飞书进入快速迭代、疯狂“刷脸”阶段,举办多场产品发布会,一年更新了超30个版本,甚至还在苹果iPad发布会上露脸。

    飞书作为后起之秀,为了尽快在市场站稳脚跟,从一开始就和钉钉、企业微信在战略上错位布局。钉钉和企业微信更看重中小企业,飞书就主打中大型客户市场。前者强调管理和连接,后者就突出使用体验和工具属性。

    在争取客户上,飞书也是无所不用其极。小鹏汽车本来是钉钉的客户,但飞书表示能满足其定制化需求,随后小鹏弃用钉钉转投飞书。完美日记曾是企业微信的重要客户,后来也切换到飞书。而最有名的案例,莫过于字节发动多位高管、频繁出入小米科技园、轮番有说雷军、王川等十几人后,成功拿下小米的大单。

    重视算法优化、押注产品力的飞书,其应用逻辑天然就适应以互联网公司为主的大公司,飞书在赌,未来大型协作办公市场会成为主流,而在算法界,字节向来说一不二。

    三、打得激烈,钱没挣着 不管是钉钉、企业微信还是飞书,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声称短时间不考虑产品商业化问题,走的是长期路线,要把目光放长远。但钱烧多了,资金缺口就填不上了。眼瞧着大话说不下去,去年三巨头近乎默契地接连宣布:收费!

    这些年,钉钉、企业微信和飞书彼此间为了抢夺市场,都纷纷采取“免费使用”的手段,促进用户增长。然而,疫情的来临让事情发生转变,居家办公需求的大幅增加,这波“天降用户”超出所有人的预期。

    比较明显的例子就是,疫情前钉钉花了将近3年时间才实现用户数量破亿,而在2019年底上线的腾讯会议,到2022年第一季度,注册用户数达到3亿,月活用户数突破1亿。

    超常增长的用户规模,让原本没准备好收费的协同办公软件,付出不小的成本代价。 就拿钉钉来说,疫情期间突增的下载量,导致阿里云在短期内连续扩容了10万台服务器,比得上头部大型企业一年的采购量。而在疫情期间大力推广的视频会议,有时甚至一天就要补贴几个亿。

    阿里巴巴的财报里提到,由于在疫情期间免费提供远程办公软件钉钉,导致2020财年第四季度创新计划和其他部分调整后的息税前利润,亏损达到30.63亿元。

    其它两家也一样,企业微信和飞书都未曾盈利。经历过用户快速增长后,如何加快实现商业化变现,成为钉钉、企业微信和飞书共同思考的核心命题。

    去年3月开始,钉钉在免费版的基础上,分别针对中小企业、中大企业、超大企业,推出专业版(每年9800元)、专属版(每年10万元起)、专有版(每年100万元起)。

    钉钉官网截图

    同年5月,企业微信把收费模式从“抽佣”调整为“人头制”,避免买卖双方私下交易。企业微信还接入了腾讯会议、腾讯文档和视频号,其中,腾讯会议针对个人会员的收费为30元/月,对企业用户推出了4788元/年起的商业版和需要具体询价的企业版。

    飞书OKR企业版的收费标准是一年420元/人。但作为三巨头里体量相对最小的,飞书在另外两位加速商业化的时候,没有放弃对用户的扩展。目前,飞书People标准版将面向中小企业免费开放,并为百人以下企业免费提供飞书OKR标准版,用来吸引一部分客户迁移。

    飞书官网截图

    收费,也成了三家必然的选择。

    四、狭路相逢,胜者难当 国内B端市场的蛋糕有多大?根据工信部提供的数据,截止2021年,全国企业数量达4842万户。而《2021中国SaaS调查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办公软件付费率不足15%,而欧美市场办公软件付费率已经超过了70%。

    本质上,还是国内的To B服务没有形成良好的付费习惯。 不少初创公司抱着“能省则省”的态度,当原本免费的软件开始收费时,不可避免地产生抗拒态度,并思考“这款软件是不是非用不可,有没有其他平替”。因此,在收费的初始阶段,协同办公软件必然会经历用户流失的阵痛。

    而培养B端付费习惯又是个长周期的过程,去年9月,钉钉总裁叶军就提到,“现在企业用钉钉基本是免费的,真正付费的数量可能1%都不到”。一边是持续燃烧的成本,另一边是并不明朗的付费前景,即便钉钉、企业微信和飞书背靠实力雄厚的大厂,留给它们的时间也不多了。

    此外,现阶段,协同办公软件并没有建立起稳固的护城河。 尽管钉钉、企业微信和飞书对自身的定位各有侧重,但对一家企业而言,三款应用的主要用途无非是考勤打卡、在线会议以及文档协同等常用领域,很难说哪款软件有突出优势。

    如果协同办公软件朝着“大企业定制化”的方向走,又容易落入“成为项目制服务公司”的陷阱。且不说成本高、周期长的问题,企业的发展增速和利润率都会被甲方大公司压制。协同办公软件必须在此之中找到平衡。

    当下,国内的协同办公市场还处于发展期,应用场景和服务规模仍在不断增长。在抢夺客户的同时,又巧妙地实现商业化,成了钉钉、企业微信、飞书的共同考题。

    作者:陈妍;编辑:大 风

    来源公众号:锌财经(ID:xincaijing),新商业的记录者,新经济的推动者。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锌财经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网盘用户争夺战,阿里奇袭百度

    设计动态 2023-02-17
    作为云计算的分支业务,云端储存是个小赛道,但战略意义特殊。 区别于传统C端产品,网盘用户增长并不会带来明显的边际成本递减。有媒体调研称,1TB数据一年的存储费用需要1843.2元,这包含高昂的硬件、电费和带宽成本。比如百度阳泉中心每项的成本可分别达19.6亿、

    国内云端存储赛道上的玩家们正在互相竞争、抢占更多市场和用户,百度网盘作为老玩家已经搭建了一定的品牌认知度,而夸克网盘等也在调整运营策略,试图瓜分更多蛋糕。那么,如何解读网盘玩家们的这场追逐赛?网盘产品要怎么做,才能切中用户的实际痛点?

    作为云计算的分支业务,云端储存是个小赛道,但战略意义特殊。

    区别于传统C端产品,网盘用户增长并不会带来明显的边际成本递减。有媒体调研称,1TB数据一年的存储费用需要1843.2元,这包含高昂的硬件、电费和带宽成本。比如百度阳泉中心每项的成本可分别达19.6亿、2.5亿和3.984亿元每年。

    因此,网盘业务规模越大,企业所需付出的成本也越高。但对于大厂而言,云端储存又是其产品矩阵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数据是互联网时代最核心的资源,尤其在元宇宙成为未来风向标后,个人数据上云将会是全面虚拟化的必要准备。

    未来用户的数字化生存,势必会依赖云端储存这一基础设施,这也是为什么即便不挣钱,各家巨头都没有停止对这一领域的投资。

    艾媒咨询报告显示,2022年国内个人网盘的认知度调研中,百度以76.9%的的品牌认知度位列第一。

    上一代市场竞争中的优胜者屹立依旧,后发势力也逐渐不容小觑。天翼云盘、阿里云盘在经过服务调整与运营导流后,单机有效时间同比增速晋升致榜一榜二。

    然而阿里的手牌不止一副,还有夸克在蠢蠢欲动。

    一、夸克的策略 夸克这番市场争夺,瞄准的都是百度网盘的痛点。

    网盘服务围绕着两个核心,下载速度与储存空间,收费点也在这上面。 百度网盘长期被诟病的问题在于,普通用户与付费用户之间的权限差异过大,以至于普通用户的产品体验极差。

    目前百度网盘SVIP会员资费根据支付情况,每月价格在21-30元之间,可以提供5T空间扩容和极速下载,如果不开通会员,下载速度会慢到你怀疑自家的宽带是否故障。

    2021年末,工信部要求网盘企业针对限速问题进行改进,百度等企业承诺为各类用户提供无差别的上传/下载速率服务。

    但整改后各路自媒体跟进测评,大型文件在百度网盘的下载速度仍然在100KB/s左右徘徊。

    以更低的价格提供同类服务,这是多数后起的网盘企业与百度争抢用户的方法,夸克也是如此。

    只不过夸克在相对更低的包月价格外,还附加了更多福利兑换与免费赠送。

    小红书上搜索夸克最醒目的推荐语是“淘宝88vip包含了夸克网盘会员”,捆绑福利对于被虚拟收费环绕的用户而言,是个不小的诱惑。

    价格策略简单有效,但这只是表层,“给用户一个更实惠的考虑”之外,置换资源才是重头戏。

    资源是一种网络社交货币,网盘可以看做是这类货币的流通工具。 个人网盘要做出可循环的生态,用户之间的资源流通至关重要,这也是百度目前最稳固的优势。

    微盘、360云盘等老对手退出市场后,百度网盘有相当长一段时间是用户唯一的云端储存选择,大量资料备份与传递行为,在云服务器上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资源库。

    你想要调用这些资源,完成社交链接中的货币交换,就必须成为它的用户,遵守平台的规则。

    同样的逻辑,如果一些关键资源分享者们首先转移阵地,需求驱动行为,被分享者们只能跟随。夸克正在加码对这些“资源KOL”的激励。

    拥有500万微博粉丝的一家知名字幕组曾提到,以后的资料都是首发夸克网盘但不独占,“其他网盘也会上传,只是稍晚一些。夸克确实好用,也算对我们有支持”。到2022年下半年后,该账号分享资源已经只提供夸克网盘连接。

    在一些大型资源中转站上,长期以来提供三种分享形式:在线链接、磁力链接和百度网盘链接。也是2022下半年前后,网盘链接逐渐被夸克取代。

    由于替换成本较高,说服云储存用户迁移并不容易,可这个行为一旦发生,面对一个低价的同服务的竞争者,百度网盘累积的优势可能有瓦解的风险。

    二、阿里在幕后 阿里不止夸克一个网盘产品,为了找到C端抓手,其投入的产品是多线并行的。

    厂商的基础云实力直接影响其网盘功能稳定性、用户体验和增长潜力。至2022年,阿里云依然保持着在国内公有云市场中的领先地位,基础层的计算、存储、网络等能力都是业内顶尖水平。

    进入个人网盘战场,阿里云也想把B端的优势延伸至C端。

    个人网盘主打产品阿里云盘2021年上线,彼时对这款产品的期待如张建锋所言,“阿里云做的不是一个网盘产品,而是个人云。”

    阿里云盘的卖点也设置在技术层面,承诺以前沿技术解决当前个人云空间私密性差、限速以及数据丢失的问题。不难看出,强调全面与安全,阿里云盘沿用了不少B端思路。

    然而近期的阿里云技术风波不断。

    2022年12月,由于香港机房节点发生故障,导致阿里云香港地域大批云服务器、云数据库等云产品无法正常使用。2023年2月3日,技术故障再次发生。阿里云盘出现了无法访问的情况,包括App、网页端、PC 客户端全都无法加载内容,API 接口甚至出现了502故障,停服近5个小时。

    频繁故障对于以技术争先的阿里云而言是不小的信任危机。

    落到具体产品上,阿里云盘还处于市场开拓与争取用户认知度的初期,就在技术稳定性这一核心卖点上出篓子,这无疑是个不太理想的开局。

    单线作战抗风险能力较低,不如放开入口,兼容不同场景,鼓励更多云储存服务加入竞争。

    阿里在2020年成立智能搜索业务部,重点围绕夸克展开布局,修改其产品定位为“智能工具+内容+服务”,目标用户主要是针对时下年轻人,尤其是Z世代群体。

    为了给阿里系其他App带来用户流量增长,夸克不断往浏览器中添加新功能,以吸引用户并创造流量入口,覆盖的场景包括拍照搜题、文档处理、播放器、小说阅读器、医疗资讯一直到个人网盘。

    夸克的差异化集中于两方面。一是架构简单。区别于同类竞品都有独立客户端,夸克网盘内嵌于它的浏览器工具栏中。浏览器本体用户可以无缝转化,对于多端内存吃紧的消费者而言,这种整合型应用会是优先选择。

    二是娱乐属性突出。尤其在影音资源流转方面,浏览器寻找链接、网盘转存、网盘在线播放是一套流畅的消费链条。在付费会员服务中提供高清、倍速、投屏等升级视频服务,以满足娱乐场景下用户随取随用的需求。

    广撒网模式不仅在游戏行业适用。只需要提供技术支持,夸克网盘的市场尝试与竞争所得,最后摘果子的都是阿里。

    三、多功能,还是细分? 全面则臃肿,轻盈则单一。个人网盘市场最根本的变数在于,是做多功能数据库,还是 为 细分场景 提供对应 服务。

    一位云计算从业者告诉银杏科技,“ 业内正在逐渐转变一种观念,就是C端用户并不是完全主动的。我们以往的产品设计倾向于 , 把用户考虑为一个对数据掌控有较高需求的理性人,这其实比较接近于国外的情况 。”

    国内的媒介环境与用户生态,决定了他们的数字化生存是更“随波逐流”的,在云端储存方面对存档、整理、一体化有要求的用户还是集中在B端,个人用户更注重实时体验。

    “我不断强调要避免惯性思维,已经成型的产品并不一定是完全契合了市场需求的产品,很可能是没有第二选择。”

    根据这位从业者提供的信息,目前云计算的各个具体服务版块都在赶这次场景化的潮流,争做第二选择。

    个人网盘的新趋势不是做“数据中心”,而是场景辅助。实用层面,社交、家庭、娱乐、工作等不同场景的需求分化越来越大,且App之间数据互不联通,用一个网盘整合所有场景数据显然不可能。

    比如你在WPS编写的文档会直接存入WPS网盘,这些不同场景下的云储存需求基本都被各自内置的云服务消化。

    在此前提下,为对应场景提供更精细和高质量的服务显然更合时宜。运营商云这次反应迅速,天翼网盘与移动云盘都靠着自家网络优势,分走了家庭云这块蛋糕。

    更激进一些的构想是,未来的云储存服务关键词是“嵌入”。

    厂商裂解网盘功能嵌入软硬件,为体系内不同产品提供云存储功能。或者基于特定场景从基础网盘中孵化新的功能型产品,减少基础网盘产品的臃肿程度。

    相形之下,明面上市占率遥遥领先的百度网盘可能危机四伏。

    百度网盘是典型的综合向多功能产品,对于用户而言相当于一个数字仓库。“存储+下载”构成其应用核心,因为积累着大量上一代使用数据,用户一时难以舍弃。

    但老本不能一直吃下去,随着用户迭代,新入场的使用者没有旧数据转移负担,选择更贴合需求的服务理所应然。

    夸克分走的娱乐网盘市场可能只是个开始,百度网盘将会面对更多细分市场的蚕食。

    作者:撑迟

    来源公众号:银杏科技(ID:yinxingcj),带给你最好的商业人物和故事。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银杏财经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ChatGPT“狂飙”,能否颠覆文娱行业的命?

    设计动态 2023-02-17
    一夜之间,ChatGPT火到街知巷闻,去年的风口“元宇宙”已成明日黄花。 去年11月30日,美国OpenAI公布了一个通过由GPT-3.5系列大型语音模型微调而成的全新对话式AI模型ChatGPT,它能够进行自然的多轮对话、高效地精准问答,还能生成编程代码、电

    ChatGPT,一个人工智能问答机器人程序,可以聊天、写文章甚至做咨询……就文娱行业而言,影视、游戏、音乐、明星等各个领域,ChatGPT都具有广泛的使用场景,它能够在几秒内迅速生成影视剧本或游戏脚本,设计剧本杀场景,谱写音乐和代码,那么文娱行业会因此被颠覆吗?

    一夜之间,ChatGPT火到街知巷闻,去年的风口“元宇宙”已成明日黄花。

    去年11月30日,美国OpenAI公布了一个通过由GPT-3.5系列大型语音模型微调而成的全新对话式AI模型ChatGPT,它能够进行自然的多轮对话、高效地精准问答,还能生成编程代码、电子邮件、论文、小说等各类文本。有人认为对AI行业,其划时代的意义堪比“iphone诞生之于手机行业”。

    微软向OpenAI分别进行了100亿美元、10亿美元的两轮投资,并接入bing、股价大涨,谷歌Bard的首个demo演示“翻车”,导致市值一日暴跌1000亿美元。百度、阿里、腾讯、华为、京东、昆仑万维等纷纷上马类ChatGPT项目,清华大学教授沈阳发微博求组队,原美团联合创始人王慧文宣布“5000万美元,带资入组,不在意岗位、薪资和title,求组队”。 Wind ChatGPT指数自2月以来已累计上涨26.21%,涨幅排名全市场第一。

    预计ChatGPT上线不到三个月,月活已达1.2亿,是史上增长最快的消费者应用。没有一家媒体不在蹭ChatGPT热度、用千奇百怪的角度与其互动作为选题, 《黑镜》中的科幻未来俨然化身现实 ,内部文档显示,ChatGPT通过了平均薪酬为18.3万美元的谷歌L3软件工程师的入职面试。 各行各业的打工人都在担心:AI是否会抢了自己的饭碗?

    01 万物皆可ChatGPT:抢了助理的饭碗 去年被热捧的元宇宙正在悄然熄火。

    近日科技媒体The Information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微软解散了成立仅四个月的工业元宇宙部门,该部门内约100名员工已全部被解雇。2月初,随着负责人离职,快手的元宇宙业务——全景视频业务宣告暂停。去年10月,字节跳动就被曝出“砍掉元宇宙社交App派对岛的项目团队,项目组成员回归中台原团队。”

    早期的元宇宙概念股股价下挫,国内大厂迫切需要找到下一个热点风口, 资本也需要找到去向、助推下一个“概念股”的诞生, ChatGPT的横空出世恰逢其时。

    去掉资本推手炒作的因素,相比概念更虚、且距离真正落地显得遥遥无期的元宇宙, ChatGPT显示出了更实用的一面,虽然做不到更高级的逻辑思维和创意写作,至少,大部分基础性的助理工作它可以完成。

    就文娱行业而言, 影视、游戏、音乐、明星等各个领域,ChatGPT都具有广泛的使用场景 ,它能够在几秒内迅速生成影视剧本或游戏脚本,设计剧本杀场景,谱写音乐和代码,最近刘柏辛便是给出“伤心草莓”的关键词,让ChatGPT作曲,而AI技术倘若能与数字虚拟人结合起来,显然也能极大提升虚拟偶像的智能程度,从而也摆脱了“中之人”不可控的风险。

    当笔者提问,请以“冬天,小狗,男人,魔法,火龙果”为关键词创作一个游戏脚本时,ChatGPT回答如下,给出了六个关卡任务,乍一看起承转合、颇为像模像样,但仔细一看则会发现细节经不起推敲,“躲避陷阱”“玩家可以使用魔法杖和魔法药水”等语句出现多次。

    由此看来,ChatGPT能够成为相当优秀的“工具助手”,帮助文娱工作者拓展思路,比如迅速列出大量游戏场景,而 触及人类情感、创意的部分则是它的弱项。

    大量实际问答显示,越是笼统的问题,ChatGPT回答越是模棱两可,甚至会“不懂装懂”,另外作为大语言模型,对数学类问题回答出错,反之,越是精准描述问题,限定关键范围,越能够获得准确、理性、立场无误的回答,而且ChatGPT能够通过在回来互动、反馈中,表现出“不断学习”并进步的态度。

    程序员、博主@木遥引用了一篇斯坦福刚发表的文章,表示“心理学上有个术语叫 Theory of Mind,意思是“猜测他人想法和意图的能力”。这种能力是人类一切社交的基础,普遍认为即使是非常接近人类的动物也在这种能力上远远逊色于人。2022年之前的大语言模型在这种测试里基本上是0%。到了2022年底,GPT3.5,也就是 ChatGPT 背后的那个模型,最近的得分是92%,跟普通9岁儿童相当。”

    目前的ChatGPT并没有通过图灵测试——决定AI自我意识发展程度的关键。 ChatGPT在回答中的事实错误、虚假陈述和错误数据遭到广泛吐槽 ,《流浪地球2》科学顾问崔原豪指出,当前使用的ChatGPT依然只是离线版本,在我们看到的bing(在线版本)的一些应用示例里,部分问题似乎已经被缓解。

    “比如归纳总结、翻译、书写文章、风格修正、翻译、润色、写代码等等,因而,从事这些工作的劳动者,如果不能掌握将ChatGPT作为助手的技能,也许将会成为最早期被机器取代的人。…… 我始终认为,AI替代的不是简单的某个行业,而是不会使用AI的从业者。AI带给人类的意义也不是替代我们的工作,而是让我们从一些重复性工作解放出来 。”

    在笔者询问有哪些工作会被它取代时,ChatGPT也肯定了这一点:“需要人类思维、判断和创造性的工作仍然需要人类的参与。”

    02 灰产链条滋生:代写、山寨、搬运…… ChatGPT的原理机制是transformer算法,其核心内容是并行计算,从核心科技圈向大众快速蔓延,并且大部分人都能顺利上手使用,将人机交互推向了新的高峰。

    当大部分人还在用ChatGPT翻译、干活、代写论文,甚至在昨天情人节时让它代写情书时,第一批嗅觉敏锐的人已经开始投身于“如何用ChatGPT搞钱”。

    由于国内手机号码不能直接使用ChatGPT,利用民众的好奇心和这波狂飙突进的热度, 贩卖信息差带来了“商机”,卖账号是最直接的“搞钱方式”。 此前淘宝、闲鱼都有大量此类业务。涉及科学上网、跨区注册账号、订阅会员、申请虚拟手机号等,分为共享账号、独享账号等几类,ChatGPT本身免费,几乎不需要任何投入成本,售卖一个账号则在十几元到98元不等。

    另一批用户在获得ChatGPT账号之后,对其产出内容进行二次搬运转手,例如训练其代写论文,收费500元/6000字,以及在抖音上直播代问,进而通过挂小黄车链接、引流或是贩卖教程等途径变现。

    除此之外, 一批山寨镜像号也在国内兴起。 过去蹭元宇宙、区块链热度的一批“微商”“网络掮客”,已经摇身一变转攻ChatGPT。OpenAI提供了API功能,开发者能够搭建自己的前端界面后,可以通过接口使用程序的功能。一众公众号自称已接入chatGPT官方接口,有的甚至就是自己开发的聊天机器人,其主要盈利方式为“付费提问”“抽取佣金”等割韭菜常用方法,有消息称最早的一批入局者已经月入十数万,但这注定只能是监管窗口期的短期快钱,平台已经封了一批名称内含有“ChatGPT”的号。

    AI技术正在引发新的伦理问题。 代写论文明显涉及“学术不端、作弊”,国外一项对1000多名学生展开的调查显示,超过89%的学生使用ChatGPT来帮助完成家庭作业。教育部门普遍选择封杀ChatGPT,美国多所公立学校禁用了ChatGPT。纽约市教育部门发言人认为,该工具“不会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多家科学期刊也禁止将ChatGPT列为论文“合著者”。

    靠其产出内容在知乎等问答平台上获利,或是写网文,也涉及著作版权侵权的问题,不过目前国内相关AI版权内容还没有完全完善,今后或将成为监管重点。

    OpenAI制定了一套不断发展的保护措施,限制了ChatGPT 创建暴力内容、鼓励非法活动或访问最新信息的能力。据称有黑客已经设计出一种绕过 ChatGPT限制的方法,并利用它来销售允许人们创建恶意软件和钓鱼电子邮件的服务。——新科技就像一柄双刃剑,在为网民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有人用它来作恶。

    考虑到审查管控等问题, 目前国内市场尚属空白,“国内同款”还有相当的机会。 百度计划在今年3月推出类似于ChatGPT的AI聊天机器人服务“文心一言”,消息发布后,股价当日大涨5.8%。

    在《降临》原作者、美国华裔科幻作家特德·姜看来,ChatGPT相当于所有文本的模糊JPEG——“它保留了网上大部分信息,就像JPEG保留了高分辨率图像的大部分信息一样。但如果要寻找精确的比特序列,你无法找到它,得到的只是近似值。但因为这个近似值是以语法文本的形式呈现的,而ChatGPT擅长创建语法文本,所以它通常是可以接受的。”

    综上,“培训如何使用ChatGPT”或许将会是未来的方向之一,如同现在使用Office办公软件一样普及。浪潮已经到来,巨变将在今后显现出来。等到ChatGPT-4 诞生的时候,进化将更为显著。对此,我们要做的不是慌乱恐惧,而是拥抱变化,寻找其中的契机。

    作者:明明;编辑:袁佳琦

    来源公众号:娱乐独角兽(ID:yuledujiaoshou),聚焦于泛娱乐领域创业报道。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娱乐独角兽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产品周报238期 | 微信在广深测试小程序外卖项目,爱奇艺将全面接入百度“文心一

    设计动态 2023-02-17
    早上好呀,又到周五了!来看看这周发生了什么吧~ 从腾讯获悉,微信正在广深地区内测小程序“门店快送”服务,旨在帮助消费者发现附近提供快送服务的优质小程序。广深地区的用户可在“发现-小程序”内进行体验。对此,腾讯内部人士解释称,微信不是要下场做外卖,只是内测一种接

    早上好呀,又到周五了!来看看这周发生了什么吧~

    从腾讯获悉,微信正在广深地区内测小程序“门店快送”服务,旨在帮助消费者发现附近提供快送服务的优质小程序。广深地区的用户可在“发现-小程序”内进行体验。对此,腾讯内部人士解释称,微信不是要下场做外卖,只是内测一种接口能力,让已经具备了外送服务能力的商家接进来,并非自己做。

    百度官微消息,2月15日,百度和爱奇艺宣布达成合作,爱奇艺将全面接入百度“文心一言”,双方共同探索将AIGC(AI-Generated Content 人工智能自主生成内容)技术应用于爱奇艺内容搜索、内容宣发、内容创作工具、小说创作等业务。

    一、值得关注 传字节旗下小荷健康关停后转向抖音直播卖药

    字节跳动旗下互联网医疗品牌小荷健康 App 将停止运营,业务逐渐并入抖音医疗 … 而在小荷健康处在舆论风口之际,又曝出抖音平台开始直播卖药,益丰大药房、一心堂、漱玉平民、国大药房等连锁药店,九州通、以岭药业等药企也已创建抖音账号。

    腾讯视频回应多设备登录被封号:同一账号同时最多可在2个设备上观影

    有网友反映多台设备同时登腾讯视频账号被封,对此,腾讯视频客服回应称:同一腾讯视频VIP账号只允许本人在最多5个设备上使用,同一时间同一腾讯视频VIP账号最多可在2个设备上观看。根据腾讯视频账号保护规则:超出上述范围使用的,一经系统核实将自动封禁该账号。若收到封号提醒或已被封号,请尽快登出非本人设备或修改账号密码,以免账号被封禁或再次被封禁。

    网信办:2023 年 1 月全国受理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1321.8 万件,同比下降 10.3%

    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表示,2023 年 1 月,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指导全国各级网信举报工作部门、主要网站平台受理网民举报色情、赌博、侵权、谣言等违法和不良信息 1321.8 万件,环比下降 9.6%、同比下降 10.3%。

    广东:粤康码抗原自测、老幼助查、健康申报等功能将于2月16日11时起停止服务

    2023年2月14日,广东省健康码“粤康码”发布服务公告称,按照国家新冠病毒感染防控政策措施优化调整要求,抗原自测、老幼助查、健康申报、电子证照、防疫工作台服务将于2023年2月16日11时起停止服务。

    马蜂窝时隔三年再获融资

    2月15日,马蜂窝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由贵州省创新赋能大数据投资基金、贵阳创投、贵阳观山湖现代服务业投资基金等机构联合投资。这是马蜂窝得到的第六轮融资,交易金额暂未披露。

    公开资料显示,马蜂窝上一轮融资是在2019年5月获得腾讯领投的2.5亿美元,美国泛大西洋资本集团、启明资本、元钛长青基金、联创旗下NM Strategic Focus Fund、eGarden ventures共同跟投。此外,马蜂窝投资方还包括厚朴基金、高瓴资本等。时隔三年,马蜂窝再获融资,为整个旅游行业复苏释放了积极信号。

    二、产品动态 京东云言犀宣布将推出产业版ChatGPT:ChatJD

    京东云旗下言犀人工智能应用平台宣布,将推出产业版ChatGPT:ChatJD,并公布ChatJD的落地应用路线图“125”计划。据介绍,“125”计划包含包含一个平台、两个领域、五个应用。其中一个平台指ChatJD智能人机对话平台,即自然语言处理中理解和生成任务的对话平台,预计参数量达千亿级;两个领域为零售、金融;五个应用包含内容生成、人机对话、用户意图理解、信息抽取、情感分类。

    微信在广深测试小程序外卖项目 官方回应:已可体验

    有消息称,微信小程序内正在内测外卖类服务。从腾讯获悉,微信正在广深地区内测小程序“门店快送”服务,旨在帮助消费者发现附近提供快送服务的优质小程序。广深地区的用户可在“发现-小程序”内进行体验。对此,腾讯内部人士解释称,微信不是要下场做外卖,只是内测一种接口能力,让已经具备了外送服务能力的商家接进来,并非自己做。

    网易《逆水寒》手游宣布推出首个游戏版 ChatGPT,NPC 可自由生成对话

    2 月 15 日消息,网易旗下开放世界武侠手游《逆水寒》今日宣布实装国内首个游戏版 ChatGPT,让智能 NPC 能和玩家自由生成对话,并基于对话内容,自主给出有逻辑的行为反馈。这也是国内类 ChatGPT 首次应用在游戏。

    微软:面向企业用户的OpenAI ChatGPT即将在全球版Azure上线

    2 月 15 日消息,微软近期宣布扩大与 OpenAI 的合作关系。微软 Azure 作为 OpenAI 的独家云服务提供商,自 2019 年开始为 OpenAI 的快速发展提供助力。微软已经发布上线Azure OpenAI 服务,并将在多条产品线接入 OpenAI 模型。微软 Azure 官方表示,利用 Azure OpenAI 服务,Azure 全球版企业客户可以直接调用 OpenAI 模型,包括 GPT-3、Codex 和 DALL.E 模型,并享有 Azure 可信的企业级服务和为人工智能优化的基础设施。面向企业用户的 ChatGPT 也即将在全球版 Azure 上线。

    在线旅行平台尝鲜类Chat GPT功能,去哪儿平台上线智能问答机器人“万能AI小骆驼”

    近日,Chat GPT火爆全网,因其展现出的优秀意图识别与语言理解能力,被称为 “最强AI”。把这一技术运用在旅行上也有意外收获。据悉,这也是国内在线旅游平台中首次推出类Chat GPT功能服务用户。据了解,这一功能的使用十分便捷。用户打开去哪儿旅行app,点击首页“旅行AI”,即可进入问答页面。点击“我要提问”,即可咨询“万能AI小骆驼”。同时,页面还同步展现其他平台用户的问答合集。

    三、运营动态 爱奇艺将全面接入百度“文心一言”

    百度官微消息,2月15日,百度和爱奇艺宣布达成合作,爱奇艺将全面接入百度“文心一言”,双方共同探索将AIGC(AI-Generated Content 人工智能自主生成内容)技术应用于爱奇艺内容搜索、内容宣发、内容创作工具、小说创作等业务。

    百度加码 AI 医疗,消息称其已成功收购医疗商业解决方案服务商 GBI Health

    百度日前已完成对全球领先一站式医疗信息化数据提供商GBI的并购,以此开启“AI+医疗大数据智能化全链条洞察”的新纪元。为全球制药、医疗器械、CRO、医疗投资等企业用户打破传统商业模式,实现从“立项研发、管线规划、市场准入到商业化落地”的全链“数智化”转型,推动我国医疗健康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快手 2022 全年 GMV 有望突破 9000 亿元

    知情人士透漏,快手 2022Q4 季度 GMV 数据约在 3000 亿上下,按照此前三个季度财报口径叠加,快手 2022 全年 GMV 有望突破 9000 亿元。“直播电商增长势头凶猛,2023 年快手电商 GMV 目标超万亿,拉高到 1.2 万亿。”上述人士说道。此前艾瑞咨询预测,2020年中国直播电商市场规模1.2万亿元,年增长率197.0%,预估未来3年直播电商年均复合增速58.3%,快手直播电商业务增速确实跑出了一条陡峭曲线。

    携程宣布接入百度文心一言,成为国内在线旅游服务行业首家合作伙伴

    近日,携程宣布成为百度文心一言(英文名:ERNIE Bot)首批生态合作伙伴,标志着对话式语言模型技术在国内在线旅游服务场景的首次着陆。未来,双方将在旅行智能规划、旅行内容渗透等多个领域展开深化合作,为用户打造在线旅游服务场景人工智能解决方案。

    钉钉智能硬件生态品牌正式升级为“钉巢”,面向生态伙伴打造“五个开放”策略

    2月14日消息,钉钉硬件合作伙伴峰会暨品牌升级发布会日前在杭州召开,宣布钉钉智能硬件生态品牌正式升级为“钉巢”,代表钉钉与生态共同筑巢孵化创新产品。钉巢将面向生态伙伴打造了“五个开放”的策略:功能开放、模组开放、算法开放、产品开放和解决方案开放。目前,魔点、明我、新华智云、随幻科技、智微智能、MAXHUB、Jabra、影石Insta360、Rokid、Nreal、易现先进科技等超过100家行业伙伴已加入钉钉硬件生态,共同推出300多款生态产品。

    四、好文推荐 《思维保健品,又盯上了爸妈》作者@墨饕

    编辑推荐:自从防骗知识的普及,保健品、投资等骗局已经在中老年群体中逐渐消失。但是,新一轮的骗局转移到了网上,并且更难以察觉。这种线上的思维保健品、思维投资项目骗局是如何一步步骗到老人的?本文作者对此进行了分析,与你分享。

    >>>点击此处立即跳转阅读

    《每一个成年人都被“青少年模式”伤害过》作者@Conlin

    编辑推荐:每天打开某些视频网站,总会弹出是否切换成青少年模式的弹窗。尽管无数次选择了不切换,还是会被一遍遍询问。作为一个成年人,这样的用户体验真的很糟糕。没有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吗?本文作者围绕青少年模式弹窗展开了分析,一起来看看吧。

    >>>点击此处立即跳转阅读

    《家里的电视,从老人到小孩都玩不明白》作者@瑞瑞女士

    编辑推荐:最近家里的电视总是频频登上热搜,不是被吐槽遥控器多、使用麻烦,就是吐槽会员捆绑严重、能看的节目寥寥无几。曾经,电视的使用频率不亚于手机,是国人家里必备电器,如今怎么变得“不得民心?”?本文作者对此进行了分析,一起来看看吧。

    >>>点击此处立即跳转阅读

    五、精彩问答 Q:陌生人社交VS熟人社交,哪个更容易找到对象?

    陌生人社交产品如陌陌、探探,因为熟人不多,单身人士更愿意展示自我,APP里面也都是真心处朋友的用户;

    熟人社交产品如微信、QQ,因为用户受众更广,使用时长更长,通过朋友圈、空间等更容易发现身边人的“美好”。

    这两种类型的产品,哪种是脱单首选?为什么?

    欢迎来围观:点击此处,前往回答

     

    本文值得关注、产品动态、运营动态内容,综合选取自泡面小镇微信公众号、IT之家、界面新闻、36氪、新浪看点

    问题来自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旗下问答平台 ——  天天问 ,欢迎各位小伙伴前往交流、切磋~


让你的品牌快速脱颖而出,抢占市场份额,提升销量
免费获取方案及报价
*我们会尽快和您联系,请保持手机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