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R设备成吃灰神器?塞满二手平台,有人仅用两次就闲置

    设计动态 2023-02-23
    近几个月ChatGPT大火,成了互联网科技圈的当红炸子鸡。微软、谷歌、百度等大厂都入局,ChatGPT让元宇宙变得黯然失色。 而在一年多之前,Facebook改名Meta正式转型元宇宙,元宇宙也曾有与ChatGPT类似的高光时刻。 随后元宇宙风口变弱,以Met

    在元宇宙这个概念火起来了之后,与之相关的VR设备销量也一定程度上被带动了起来。不过不少用户却表示VR设备“容易吃灰”,有些人甚至已经在二手平台上甩卖先前购入的VR头显。那么,VR设备为何会成为“吃灰”设备?VR头显是否是一门值得投入的生意?

    近几个月ChatGPT大火,成了互联网科技圈的当红炸子鸡。微软、谷歌、百度等大厂都入局,ChatGPT让元宇宙变得黯然失色。

    而在一年多之前,Facebook改名Meta正式转型元宇宙,元宇宙也曾有与ChatGPT类似的高光时刻。

    随后元宇宙风口变弱,以Meta为代表的巨头开始收缩元宇宙业务,团队也进行了大幅度调整。

    在二手平台,也有不少用户售卖VR头显设备,他们很多在文案中有“几乎全新、没用过几次,吃灰”等描述。

    另外,一项“最容易吃灰的电子产品”投票活动显示,VR头显排名第三,仅次于跑步机和Switch。

    号称元宇宙入口的VR头显设备,成了吃灰神器。

    一、二手平台甩卖VR头显,有人仅用过2次 在某二手平台,有大量出售闲置AR/VR头显设备的帖子,涉及的品牌众多,大部分都是头部的一些知名品牌,比如Meta旗下的Oculus、字节旗下的PICO,还有索尼、小米等。

    不少二手买家都标注其设备为“全新、几乎全新”这样的字样,价格从三四百到一两千不等。

    至于出手的原因,除了个别人是换新设备外,绝大部分都是因为闲置而出售。

    有人买了1年就用了几次,试玩过后便闲置了。他们是买来玩游戏的,尝鲜之后也失去了新鲜感。

    一位卖家称,他仅仅玩了2小时。他说自己眼睛会不舒服。

    另一位出售小米VR一体机的卖家称,自己当时购买产品,是因为看3D电影、打游戏都很爽。

    至于出售的原因,该卖家表示是因为自己没时间玩,耽误工作。

    还有一位出售PICO 4 VR一体机的卖家表示,出售产品是因为自己买了更高级的。

    在另一个二手平台,一位出售Pico Neo3 VR一体机的卖家表示,产品的内容和游戏还行,就是有的内容需要收费。而出售的原因,是因为忙,没时间玩。

    还有人买了Oculus quest2后3个月也选择出手,也就用过5次,据卖家解释是因为晕VR。

    而事实上,虽然VR头显设备已经有了比较大的进步,但是VR的头晕问题仍然是影响体验一大难题。

    二、VR头显成为吃灰神器 去年,新浪科技曾发起一项“最容易吃灰的电子产品”投票活动,共有1095人参与投票。

    其中,跑步机排第一,有265人投票;掌上游戏机排第二,有221人投票;而VR头盔,成了第三大吃灰产品,有212人投票。‍‍‍‍‍‍‍‍‍‍‍‍

    据称,对于吃灰的原因,多位用户纷纷表示,“不喜欢、使用需求不高、半年多不用了”。

    有半年没有碰过自己头显设备的用户表示,“现在市面上的产品佩戴都不是很舒服,标榜自己佩戴舒适的也有很强的存在感。再就是缺少能产生长期黏性的游戏或内容。”

    另有人表示,“现在的VR头盔能体验的游戏或音视频内容还是太少了,而且一些相对优质的游戏,往往是英文版的,而且阅读理解的门槛也不低,最终还是放弃了。”

    综合来看,导致头显设备闲置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

    1. 缺乏现象级内容 普通的尝鲜者在经历过新鲜期后,很快就会失去动力。其中的重要原因是缺乏现象级应用,与ps、Switch仍然不在一个级别。

    用户早期的期盼越大,真正接触后就会落差越大。

    而这两年元宇宙拉高了这种预期,而现在元宇宙慢慢降温,VR的想象力被大大削减。

    2. 体验不好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VR头显还只是少部分人的玩具,它远没到普及的阶段。

    其次,头显设备的硬件还不成熟,在使用体验上还有很多不足。

    除了内容上有限,画质不够清晰,缺乏现象级应用。实际体验上的晕VR等不舒适感也劝退了很多人。

    3. 更新换代快 一分价钱一分货,对于忠实的VR用户来说,由于硬件设备还不成熟,就需要经常更新换代。

    这就导致有更多的闲置的设备流入二手市场。

    三、VR销量突减,但仍被看好 据IDC《全球AR/VR头显市场季度跟踪报告,2021年第四季度》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AR/VR头显出货量达1123万台,同比增长92.1%。其中VR头显出货量达1095万台,突破年出货量一千万台的行业重要拐点。

    彼时IDC表示,消费市场仍然存在非常大的待开发潜力,预计2022年,全球VR头显出货1573万台,同比增长43.6%。

    2022年12月,IDC在一份报告中,下调了AR和VR头显在2022年剩余时间及以后的展望。

    IDC表示,AR和VR头显在2022年的全球出货量为970万台,较2021年同比下降12.8%。

    不过,IDC认为2023年将恢复增长态势,而出货量将同比增长31.5%。预计AR和VR头显在未来数年将持续增长30%以上,到2026年的出货量将达到3510万台。

    从数据可以看出,2021年是VR大爆发,2022年突然销量减少了,但仍被看好。

    而造成VR销量突减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因为风口效应减弱,比如Meta、微软等大厂缩减业务。

    去年年中,微软宣布重组新的MR(混合现实)团队;Meta也宣布了公司人工智能部门的重组计划。同时,有关微软、Meta高管离职的消息频频传出。

    当地时间2022年11月9日,Meta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在写给员工的信中表示,他已决定将公司团队规模缩减约13%,超过11000名员工将被辞退。

    另一方面,VR产品的涨价,或许也是导致其销量下降的原因之一。

    比如去年7月,Meta宣布自8月起,Meta Quest 2耳机128GB版售价400美元,256GB版500美元,均上涨约100美元。Meta还提高了配件和翻新设备的价格。Meta表示,涨价原因是因为生产成本的上涨。

    四、苹果入局或将改变市场格局 从2010年开始,“苹果要发布AR眼镜”之类的传闻便开始盛行。因为从那时开始,苹果便不断收购VR/AR企业,并发布相关的专利。

    但至今苹果仍迟迟没有正式推出VR产品。

    美东时间1月23日,有媒体爆料称,苹果的VR/AR设备可能被称为Reality Pro,售价约3000美元,是Meta融合VR与AR头戴设备Quest Pro的两倍。

    据最新报道,彭博社的马克·古尔曼修正了此前的爆料,表示苹果的首款AR/VR头显预估发布时间从今年4月推迟到今年6月。

    古尔曼推测苹果将会在WWDC大会上发布这款头显。苹果马上就要推出自己的设备,将来能给VR行业带来那些改变?

    那么苹果的入局,能不能改变现在格局?

    参照苹果的一贯特点,没有颠覆式的创新不会轻易推出新的硬件设备。

    所以苹果一直没有推出AR/VR产品,或许是因为上面提到的VR的一些不完善的点,比如解决使用体验上、内容上的缺点和不足。

    所以未来,苹果可能成为VR的重要玩家,另外苹果的价格比较贵,可能也改变将VR拉到高端时代。

    总体上看,VR行业在苹果入局后,可能发展会更快。

    同时也与IDC的报告预测是一致的,市场还会增长,但苹果这种大玩家带来一些变化,可能会改变现在的市场格局。

    作者:三言

    来源公众号:三言Pro(ID:sycaijing),提供新科技、新消费、新未来的前沿资讯。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三言财经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小红书快要“翻完”小红书了

    设计动态 2023-02-23
    几天前,微信的官方账号之一“微信派”换了个方式和大家见面。 它不再是图文交错的长文章模式,而是图片加上了短文字。很多人把这叫做“小绿书”。 显然,这个名字沿袭了小红书,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个名字也说明,小红书已经通过图文模式形成了一定的用户心智。 要不,它怎么

    在以往,图文内容曾在小红书内占据大比重,不过随着小红书自身的产品迭代,视频类内容正在不断增多,其业务边界也在拓展和延伸。那么我们如何理解小红书的迭代之路?本文作者便发表了一定分析,一起来看看吧。

    几天前,微信的官方账号之一“微信派”换了个方式和大家见面。

    它不再是图文交错的长文章模式,而是图片加上了短文字。很多人把这叫做“小绿书”。

    显然,这个名字沿袭了小红书,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个名字也说明,小红书已经通过图文模式形成了一定的用户心智。

    要不,它怎么能叫书呢?

    然而,同样也在不久之前,小红书对自己的APP进行了改版,在它主页的Tab页底部,视频已经成为一个单独的板块,取代了过去“购物”的位置。

    更为关键的是, 区别于小红书过去的双列点选页面,视频板块直接复用了抖音的单列信息流模式,完全是初代抖音的模样。

    也就是说,图文内容在小红书的比重和重要性正在被弱化,看起来,小红书这本书,就连小红书自己都快要“翻完”了。

    尽管在很多人的认知里,图文种草是小红书的优势。正如微博CEO王高飞所言,图文形式的“笔记”创作与互动门槛更低、更适合UGC生产。但从小红书的自我迭代来看,越来越多的视频、夹杂着越来越多的算法,让它也越来越趋同于抖快等流量平台。

    信息流模式当然是这次“视频”板块迭代的主题,众所周知,这种模式以中心化流量分发为核心,让平台在与用户之间的权力结构中,处于优势地位,并为之营造更有想象力的商业空间。 也正因如此,过去几年里,快手在不断的权衡之后,终于还是让APP首页变成了单列信息流,尽管这样做会削弱自己的社区特色。

    现在来看,小红书正在走上快手的老路。

    01 一位抖音的深度用户,向我们吐槽,实在用不习惯小红书。

    因为在小红书的推荐页上,视频和图文内容是交错存在的。一旦用户点开的是图文,那么便无法通过下滑来实现切换,他必须返回,然后选择下一条感兴趣的内容。

    本质上,这种方式是将选择权留给了用户,但被算法“投喂”太久的用户,则反而会感到麻烦。

    现在,随着小红书视频板块的独立,以及在Tab页位置的凸显,以上这些困扰必然会大幅减轻。

    单列信息流将内容分发权拿回平台自己手中,这其实也在减少用户的反应时间,它更容易让用户无意识、不过脑,让用户更上瘾。因为,在单列信息流模式的设计中,其本身就是一种沉迷模式,在这里,用户没有选择权,只是被动的去接受刷到的东西,这些东西,基本都是基于算法测算,是用户大概率会感兴趣的东西。

    当然,哪怕部分被推荐的内容用户不感兴趣,他也在这种下拉刷新找内容,对下一页未知内容赌徒般的期待中,被锁住了时间。

    一个有趣的知识点是,单列信息流其实并不算是一个互联网时代的新奇物种,原则上在电视成为主流媒介的时代,用户在拿着遥控器上下切换频道寻找感兴趣的内容时,就已经被驯化出了这种心智。

    而相对比,双列点选模式,内容选择权在用户自己手上,用户其实是要思考的,当这种反应时间足够长,则无法进入沉迷状态,他就很容易跳出界面。

    没有哪个平台不愿意用户沉迷,实际上,从近期所有平台的运营动作而言,几乎都在围猎用户的时间。

    如果说上一个时代,大家争夺的是用户规模,那么在今天这个流量规模见顶的时代,大家争得其实就是用户的时间。

    毕竟,随着消费互联网进入饱和竞争状态,本质上 各家公司之间都在进行零和博弈,无论是网民数量,还是单一网民的上网时长都已经相对饱和,大家争来争去,无非是存量资源,即用户使用时长的再分配。

    事实上,围绕这个目标,自今年开年以来,小红书的新动作远不止一个视频。

    比如它开始加大对社交的布局,不仅上线了“群聊广场”,探索陌生人兴趣社交,还推出了密友社交功能“咻咻”,主打照片社交。

    再比如,在2月初,小红书的网页版,也终于上线了。

    当时就有人给出了评论:“又多了一种上班摸鱼的手段”。在办公场景里,当小红书上线了PC版本,其在某种程度上一定会侵蚀掉抖音、微博的时间。毕竟,相对抖音,它更安静,摸鱼更隐蔽;而相对微博,它的丰富性又更强。

    而社交功能的上线,则更不用多说。人类常见的社交不外乎三个部分,熟人社交,这块市场已经被微信侵蚀;职场社交,典型企业就是脉脉等;再就是陌生人社交。

    熟人社交原则上频率最稳定、用户最离不开,但微信的壁垒足够高,很难再进入;而职场社交是个单独的赛道,有单独的商业运作手段;那留给包括小红书在内的多家公司驰骋的地方,其实也就只剩下陌生人社交了。

    从目前各家试水的情况来看,陌生人社交从长期发展来看,或许并不稳定,也没有足够明星的公司出现,但它大概率是会在短期内触发高频使用的场景。而对于小红书这个尚有流量增长空间的公司而言,或许社交能在抢夺用户时长之外,还能吸引到新增量。

    而当平台占有了越多的用户时间,也就意味着有了更多商业化的可能性。

    02 事实上,小红书做电商这件事儿,本应该是一件非常水到渠成的事情。

    不管是抖音、快手、B站等社区,他们对于商业化动作的探索,都还有所保留,以及谨慎。因为过多的商业化内容,一定会对整个内容生态造成一种破坏。

    但小红书的情况就不同,因为从最开始这个平台就已经给用户建立了好产品、好餐厅、好景区种草的心智。

    “在这个平台上,大家很爱讨论买买买。举个例子,很多母婴的产品,在小红书上的搜索量可能是电商平台的2倍。反观你刷抖音,你刷微信,如果你一直在讨论买这个事情,其实对于用户是一种打扰。”在近日潘乱的视频号直播中,Babycare首席品牌馆Iris如是表示。

    但一个矛盾的点就在于,小红书的电商却始终无法实现闭环,它逐渐成为一个前端的线索发现工具,种草中转站,消费者并不直接在上面消费。

    这件事情就像一种玄学,横在小红书商业化的主路上。

    你能看到,这些年小红书确实做了很多动作,去试图让这个环闭起来。比如,它出台了很多细则去规范达人与品牌的合作流程,规避水下交易;再比如,它也推过号店一体,支持投放商业笔记时挂载跳转链接的功能,去不断完善自己的商业化基建。

    但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

    在今年,小红书的一些细节迭代也在开展。个人主页新增了购物车入口;搜索结果中也新增了“可购买”标签,这一标签下的笔记均为带有商品购买链接的“商品笔记”。

    而小红书要做的群聊功能,在陌生人社交之外,其实也给商家做私域沉淀,提供了入口。因为目前群聊广场上的大部分群聊笔记,其实都由商家创建。

    但有些事情,不断地去加码得不到效果的时候,倒也不妨换个思路。

    从某种程度上,抢夺时间就是这个被打开的思路。因为,当你占领了用户足够多的时间时,其实也就意味着拥有了足够的用户使用频率和粘性。

    就像我们在讲小红书的视频板块,多少有点初代抖音的样子。而初代抖音其实核心做的就是一件事,让用户沉迷在此,每天耗费可能超过2个小时都在你这个平台上。

    只有当足够的用户粘性建立起来,你再在平台上去做一些“小动作”,去呈现购物板块,那用户被迁移的概率就会更高。

    事实上, 在抖音2020年大力去推兴趣电商、直播带货的这一年,抖音日活跃用户已经突破到了6亿,月人均使用时长为1709分钟,估算下来日单均使用时长已经做到了近一个小时。

    在做到这样一个用户使用时长和粘性的情况下,尽管当时的抖音跟今天小红书面临的情况一样,电商的基建并不完善,但从今天回头去看,抖音去推电商这个动作这一路,整体来看是较为顺畅。

    更何况,对于小红书而言,其用户规模和频率本身还未见顶,还有一定的增长空间,将加码商业化的激进动作放慢,重新回到夯实用户活跃度和留存的起点,倒也不排除有“曲线救国”的可能性。

    03 对小红书而言,它也确实到了要紧张起来的时候。

    在去年下半年,我们曾提出过一个概念,整个消费互联网已经进入到了大混战时代。彼时,几大互联网巨头之间,就出现了业务蔓延,和战略交融。

    到今天这个节点,在纷繁复杂的各业务信息充斥中,很明显,这种混战的状态更加焦灼了。

    在这其中,带有独特图文种草性质入场的小红书,多次成为了被对标的重点对象。

    除了微信的“小绿书”,近日,在抖音的界面中,我们又看到上方Tab页多了一个“静音”的板块,这是一个以双列形式存在、同时又是视频与图文混合排列的板块,你看,其实也有小红书的影子。

    这还不是全部。在过去,“大众点评小红书化”、“淘宝小红书化”都曾密集上演。

    不论是微信、大众点评背后的美团、抖音,还是淘宝,他们的体量对于小红书而言,都是庞然大物一样的存在。

    这种被对标的压力,让目前用户规模还不足够大、商业化路径又没办法闭环的小红书,几乎处于一种赤身肉搏的状态。

    小红书在图文种草上的壁垒有吗?是有的。这种壁垒高吗?其实也不见得。

    不管是抖音还是淘宝,其目前都已经在施力图文种草,尤其是抖音,其自身的优势就在于用户时长和粘性,如果抖音APP本身增加图文种草,这样的功能属性经过一段时间的“刷脸”,很容易被抖音内的APP用户使用,毕竟谁也不愿意多次反复切换APP。

    这其实就是互联网的降维打击逻辑,用高频打低频。这个频率就是时间。

    更何况,图文种草的进入门槛本身并不高。

    根据点点数据统计,过去一年时间Lemon8全球下载量接近2000万,过去90天全球下载量超过400万次,来自泰国、日本和印尼的下载数量约在总体下载份额的85%;此外,相较于2022年年初,Lemon8的月活跃用户翻了两番。

    而点点数据同样显示,早在2022年7月初,Uniik的增长就出现了明显放缓,日下载数量从4位数跌至3位数、2位数,再到最后版本更新也带不来新的下载。这样的信息也被认为,Uniik的日本之旅可以被宣告阶段性失败了。

    Lemon8就是字节瞄准海外的种草产品,而Uniik则是小红书瞄准海外的种草产品。这一来自出海端的数据,其实也能折射出小红书国内业务在被屡屡对标后暗藏的危机。

    所以,尽可能的占有用户的时间,就成为当下小红书的反击,也是其摆脱赤膊作战的铠甲。

    当然,这件事情的实践之路,怕是并不容易。

    其中,最需要警惕的是, 当视频信息流改变了平台与用户之间的权力结构,实际上也是平台对算法的一种权力让渡。 而算法是中性的,它可能会加成美,也可能会加剧恶,还有可能让小红书不再是小红书。

    作者:孙颖莹,编辑:王芳洁

    来源公众号:最话FunTalk(ID:iFuntalker),不写平庸的故事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最话FunTalk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软件定义时代,存储行业的“百家争鸣”|深度研报(下)

    设计动态 2023-02-23
    四、存储架构发展趋势:从集中式架构向分布式架构不断演进 存储市场按照存储架构可以分为传统企业级存储(TESS)、软件定义存储(SDS)、超融合基础架构(HCI),随着数据量增长及数据分析需求爆发,存储架构从传统的集中式存储向分布式演进,分布式存储的主要形式分为

    全球软件定义存储市场年复合增长率逐渐上升,市场规模逐渐扩大,并且将持续保持高速增长,其中北美仍是软件定义存储的主要市场,全行业都表现为软件定义存储的发展趋势,呈现出“百家争鸣”的格局。这篇文章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一下存储行业的软件定义时代吧。

    四、存储架构发展趋势:从集中式架构向分布式架构不断演进 存储市场按照存储架构可以分为传统企业级存储(TESS)、软件定义存储(SDS)、超融合基础架构(HCI),随着数据量增长及数据分析需求爆发, 存储架构从传统的集中式存储向分布式演进,分布式存储的主要形式分为软件定义与超融合。

    (一)传统企业级存储

    DAS(直接连接存储): 存储设备是通过电缆(通常是SCSI接口电缆)直接连到服务器的,I/O请求直接发送到存储设备。

    应用场景:网络规模较小、数据存储量小、组网简单的小型网络,在中小型企业中广泛使用。

    特点:架构连接简单,集成在服务器内部,为点到点的连接,具有安装技术要求低,成本较低优势。

    DAS劣势明显:

    DAS架构的可扩展性较差,SCSI总线支持的距离最大为25米,支持的设备数量最多为15个,服务器/计算机配备固定容量的DAS存储,如果容量不足、存储空间太小,那就很难从内部进行弹性扩展(外部扩展容量也有缺点),如果存储空间太大也会导致资源浪费,尤其是在服务器领域很明显,直接制约了其可扩展性。 直连存储无法共享,因此经常出现的情况是某台服务器的存储空间不足,而其他一些服务器却有大量的存储空间处于闲置状态却无法利用。 DAS结构下的数据保护流程复杂,如果做网络备份,那么每台服务器都必须单独进行备份,而且所有的数据流都要通过网络传输。如果不做网络备份,那么就要为每台服务器都配一套备份软件和磁带设备,备份流程的复杂度和备份成本会大大增加。 (二)NAS网络连接存储 NAS方式则全面改进了以前低效的DAS存储方式。它采用独立于服务器,使用网络连接存储专用文件服务器来连接存储设备,自形成一个网络。这样数据存储就不再是服务器的附属,而是作为独立网络节点而存在于网络之中,可由所有的网络用户共享。

    优势:NAS是独立的存储节点存在于网络之中,与用户的操作系统平台无关,可以做到真正的即插即用,同时NAS还具有资源易于共享、部署简单且扩展性较好等优势。 劣势:存储性能较低,可靠性差。 (三)SAN存储区域网络(Storage Area Network) SAN是一个用在服务器和存储资源之间的、专用的、高性能的网络体系。它为实现大量原始数据的传输而进行了专门的优化。

    1991年,IBM公司在S/390服务器中推出了ESCON技术。它是基于 光纤介质, 最大传输速率达17MB/s的服务器访问存储器的一种连接方式。

    用光纤通道构建的SAN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

    存储和备份设备:包括磁带、磁盘和光盘库等; 光纤通道网络连接部件:包括主机总线适配卡、驱动程序、光缆、集线器、交换机、光纤通道和SCSI间的桥接器; 应用和管理软件:包括备份软件、存储资源管理软件和存储设备管理软件。 SAN的优势如下:

    网络部署容易; 易于存储和备份; 高性能:因为SAN采用了光纤通道技术,所以它 具有更高的存储带宽, 存储性能明显提高; 非常好的扩展性:由于SAN采用了网络结构,扩展能力更强。光纤接口提供了10公里的连接距离,这使得实现物理上分离、不在本地机房的存储变得非常容易。

    三种方式对比:

    (四)传统集中式存储架构总结 传统SAN/NAS存储的硬件架构采用“控制器+硬盘柜”的方式。中高端存储支持多个控制器,以保障高可用并提高性能。多控制器为紧耦合,通过PCIE总线或Infiniband网络互连,共享磁盘阵列,共享缓存。

    BBU:内置BBU电池,进行掉电保护。 控制器其他功能:双活、容灾、CDP等技术保障业务系统的连续性和数据安全性。 传统集中式存储的特性适合作为金融/医疗等核心业务系统的数据库存储。

    传统架构中,存储厂商一般自研硬件, 核心目的主要有:

    提高磁盘的IO性能,存储厂商需要自己研制面向IO的存储硬件,比如说在一台存储服务器中需要扩展很多的SATA/SAS接口、扩展硬件RAID功能,如果是高性能的存储设备,还需要扩展控制器之间的专用互连网络接口。 应对存储的IO密集型读写,低端存储甚至可以采用计算性能比较差的CPU进行设计。 提高存储的高可靠性,传统存储往往追求硬件设计的可靠与稳定,通过提高硬件的可靠性来达到存储可靠的目的。在这种传统存储的思路下,存储的设计主要分成 存储硬件和存储软件设计 两大部分。 传统存储的问题:硬件绑定;总拥有成本高(资本支出+运营支出);可扩展性差;数据孤岛。

    硬件绑定:专用存储硬件是各个厂商独立开发的,具有封闭性,容易绑定客户,进行持续的扩容销售、运维和提供服务,同时对于客户来说,由于数据迁移的风险和费用很高,客户一旦选择某一厂商存储,后续就需要持续复购;所以存在软件定义存储的发展趋势,用户急需能够对现有存储进行统一整合并且能兼容其他厂商设备的存储管理软件。软件定义存储的理念就是将硬件归一化,而把之前通过专用存储硬件实现的提升IO性能和可靠性等功能都由软件来实现。 传统集中式存储在成本、可扩展性等方面存在劣势。传统集中式存储采用集中的存储服务器存放所有数据, 存储服务器成为系统性能的瓶颈, 也是可靠性和安全性的焦点,不能满足大规模存储应用的需要。 传统存储采购和运维成本高,效率低下。传统集中式存储最大的弱势在于只能凭借在系统中增加大量磁盘驱动器来实现较高的性能,而这种方式必然带来昂贵的开支和营运费用。存储厂商通过在混合结构中增加闪存,尽力克服磁盘阵列局限性,但是旧有基础架构并不能真正发挥闪存的效率,发挥其最高性能。而且,混合阵列也不能轻易地跨多个系统进行共享,这样就导致效率低下。 数据孤岛问题严重,资源闲置率高。引入SAN技术之前,存储采购的目标主要是阵列的嵌入式特性/功能和物理硬件属性,如可扩展性和可靠性。一旦SAN 被广泛地采用,用户面临的就是各种各样的型号和品牌,因此他们只能根据具体的项目需求建设一套又一套的存储设备,这在很大程度上使不同的存储设备在用户的系统中是一个个孤岛。这就造成了不同业务系统的存储资源无法均衡并且维护成本居高不下。 (五)分布式存储系统成为存储发展主流 分布式存储是将数据分散存储在多台独立的设备上。分布式网络存储系统采用可扩展的系统结构,利用多台存储服务器分担存储负荷,利用位置服务器定位存储信息,它不但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可用性和存取效率,还易于扩展。

    软件定义存储:

    将存储硬件中的存储控制器功能抽出来放到软件上,包括卷管理、RAID、数据保护、快照和复制等等。

    虚拟化和虚拟化和云技术的发展和成熟转变了数据中心的设计、建造、管理和运维方式,这种变革使软件定义存储越来越有吸引力。

    根据分布式存储系统的设计理念,软件和硬件解耦,存储的很多功能比如可靠性和性能增强都由软件提供,但是并不意味着硬件不重要,但是实际中进行分布式系统集成时,除了考虑合适的分布式存储技术意外,还需要考虑底层硬件兼容的问题。

    分布式存储系统的产品形态一般有:软硬件一体机、硬件OEM、软件+标准硬件。

    优势:

    灵活部署:控制器的功能不仅仅局限在单一设备,如果存储控制器功能被抽离出来,该功能就可以放在基础架构的任何一部分。它可以运行在特定的硬件上,在hypervisor内部,或者与虚机并行,形成真正的融合架构。 存储系统整体性能的大幅提升。分布式架构提升了系统整体的聚合性能,可以在不改变硬件配置下进一步降低访问延迟。 中立: 软硬解耦、易于扩展、自动化、基于策略或者应用的驱动。 就业务应用来说,即不限制上层应用,不绑定下层硬件;除了提供块存储,也可以在同一平台提供文件、对象、HDFS等存储服务,实现非结构化数据的协议互通; 同时应具备完善的监控能力,实现应用感知。 允许用户不必从特定厂商采购存储控制器硬件如硬盘、闪存等存储介质,硬件归一,软件价值凸显。 开放性+水平扩展。开放化意味着接口标准化、服务原子化,保证客户的应用系统能够以最顺畅的方式对接基础存储设施,可微调解决方案细节,达成高质量的服务。水平扩展则是云计算弹性环境的必然要求,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业务应用的负载量是突发式、潮汐式、难以精确预测的,应用要求存储的容量和性能都必须能够线性扩展以满足上层应用需求。 采购成本和总体拥有成本降低。如超融合系统,在使用成本方面,服务器+超融合软件(或超融合一体机)的采购成本有大幅度的降低。除采购成本外,超融合系统在总体拥有成本上有更大的优势。SmartX在某证券客户的支撑案例中,超融合解决方案协助客户提升15%的资源利用率、降低60%的运维工作量、同时每年的IT采购成本降低50%。 影响现有存储格局:未来软件领先并且具有持续研发能力的厂商将打破现有存储格局,降低新厂商的准入门槛,为全行业带来更多可能;所以,未来市场可能存在由集中度高的市场格局演变为更加分散的市场。 (六)超融合架构 1.超融合定义

    软件定义的IT基础架构,可以虚拟化常见“硬件定义”系统系统的所有元素,对传统存储设备进行统一管理、池化,然后映射给上层主机使用;把应用程序存储与物理的数据存储基础设施分离;这将实现存储资源的“灵活”分配、重新分配或不分配。存储虚拟化提供一种把存储服务从存储包中分离出来的方法,即使基本的硬件和互连被变更,仍然能提供卷的持续性。

    超融合基础架构除对 计算、存储、网络 等基础元素进行虚拟化外,通常还包括诸多IT架构管理功能多个单元设备可以通过网络聚合起来,实现模块的无缝横向扩展,形成统一资源池。

    超融合基础架构图示:

    资料来源:志凌海纳

    4大优点: 更好性能、更高可靠性、更加敏捷、易于维护,企业可以降低IT基础设施的总体拥有成本。

    解决传统存储“烟囱式”扩容的弊病,充分利用用户已有的存储设备,实现多厂家设备的异构、数据的迁移、容灾和统一管理,充分实现客户存储硬件的投资价值。 解决被单一存储厂商绑定的问题。 虚拟化技术可用于跨多个系统灵活分配存储空间,通过使用缓存系统来发挥闪存的优势。 2. 存储虚拟化实现方式

    基于主机的虚拟化在主机服务器上实现;基于存储网络的虚拟化,需要在SAN网络中添加虚拟化网关的支持来实现;基于存储设备、存储子系统的虚拟化,依赖于提供相关功能的存储模块或第三方的虚拟软件来实现。

    (1)基于主机的虚拟化

    一般由操作系统下的逻辑卷管理软件完成(安装客户端软件);优点是支持异构的存储系统,缺点是占用主机资源,降低性能;存在操作系统和应用的兼容性;导致主机升级、维护、扩展复杂,容易造成系统不稳定;数据迁移过程复杂,影响业务连续性。

    (2)存储网络虚拟化的实现设备-虚拟化网关

    优点:不占用主机资源;支持主机、异构存储设备;不同设备的数据管理功能统一;可扩展性好。 缺点:占用交换机资源;成熟度低。 虚拟化网关价格高,市场规模看起来并不大;——降低存储系统新厂商准入门槛,SAN开始面临公平竞争,有利于行业推陈出新。

    资料来源:百度

    (3)基于存储设备、子系统的虚拟化

    在存储控制器上添加虚拟化功能,常见于中高端存储设备。

    优点:不占用主机资源,数据管理功能丰富。 缺点:一般只能实现对本系列设备内磁盘的虚拟化;不同厂商间的数据管理功能不能互操作;多套存储设备需配置多套数据管理软件,成本高。 五、分布式存储市场广阔,增长可期 (一)整体市场规模 存储市场全景

    据IDC的预测,2021年中国企业级存储市场空间55亿美元,2020-2024年中国企业级存储市场将保持7.16%的年复合增长率,到2024年中国企业级存储市场空间将达到65.9亿美元。SDS和HCI的增速远远超过TESS,其中SDS未来四年复合增长率12.8%,HCI未来四年复合增长率13.0%。

    从行业角度看, 在电信和制造业中,SDS产品的市场需求增加,预期将支持电信和制造业中许多新的在线工作负载,以支持边缘计算工作负载(如环境监测或制造设计等)中非结构化数据的捕获和分析。

    (二)全球软件定义存储市场规模 据Transparency Market Research发布的《Software Defined Storage Market》表明,从2019年到2027年,全球软件定义存储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5%,市场规模将达到536亿美金。北美和欧洲的存储市场受到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将持续保持高速增长,其中北美仍是软件定义存储的主要市场。

    全行业都呈现软件定义存储的发展趋势。

    根据Gartner 2020年存储战略路线图预测,到2024年,全球存储容量的50%将作为SDS部署在本地或公共云上。与2020年相比,2024年的大型企业将会存储在本地,边缘或公共云的文件或对象存储的非结构化数据将增加两倍。

    据IDC发布的《中国软件定义存储(SDS)及超融合存储(HCI)系统市场季度跟踪报告,2020年第四季度》报告显示,2020年软件定义存储与2019年相比增长了51.7%,超融合存储系统增长了36.5%。

    新应用场景成为推动分布式存储发展的有力抓手。从新应用场景角度来看,金融行业出现了如“远程柜台”、“人脸/指纹识别”等新型金融应用,实现了结构化数据向非结构化、多类型数据的转变;教育行业积极部署信息化和网络辅助教育,教学模式多样化如“线上教学”、“混合式教学”等形式对存储容量要求也不断提高。针对多类型数据混合存储带来的存储性能问题,分布式存储系统能够有效解决。 国内某运营商为例,2019年分布式存储集采达到600PB以上, 并且计划未来5年将传统存储数量减少70%。 六、技术走向场景,厂商发展各具特色 (一)竞争格局:大厂/初创厂商 主要的厂商列举:

    中国厂商:在传统存储阵列领域,当前市场份额较大的厂商包括 华为、新华三、浪潮、曙光 等;在分布式存储领域, 华为、曙光、新华三、XSKY 等厂商占有较大市场份额。而在云存储领域,阿里云国内领先的云存储厂商。属于技术与市场壁垒双高的领域。

    软件定义存储:行业集中度极高,top前五占据70%+;2018年到2021年,前五的市场份额在缓慢下降。

    华为市场份额同比减少2.6%至39.1%;收入为27亿元; 曙光增加0.3%至13.5%;收入为12.8亿元; 新华三减少3%至10.2%;收入为9.7亿元; 浪潮猛增4.6%至9.2%,跃居第四位;收入为8.7亿元; XSKY增加0.55%至8.1%,降至第五位;收入为7.7亿元。 备注:以上数据可作为简单参考,因为统计口径与硬件占比等,可能与实际情况有一定差异。

    (二)华为 华为认为软件定义存储并非普世良药,基于软硬结合的方式才是合适的路径。

    分布式存储2023年将占据企业存储市场的35%以上,云化、设备整合、设备联网是推动力,不再是趋势,已经是现实。

    丰富协议类型,对象、块、大数据存储等,2019年推出大数据存储。

    基于传统企业存储持续打造企业级分布式存储的能力,2020年底全球客户数3000+,中国区市场份额第一。

    融合+智能理念,自研存算传管芯片,提供专用硬件服务。

    存算分离、大数据虚拟化、对象资源池、视频云等五大解决方案。

    未来战略:软件+硬件的双轮驱动,基于软硬结合推动产业;客户需求出发,面向业务的创新,追求稳定性、效率与成本。

    (三)中科曙光 公司分布式存储市场份额国内前三。公司分布式存储包括分布式存储系统ParaStor300S、分布式块存储系统XStor1000、区块链存储系统ChainStor等。

    根据IDC数据,2021年, 中科曙光 分布式存储以11.3%的市场份额位列国内软件定义存储市场第三位。其中,曙光ParaStor以20.6%的市场份额,位列 中国分布式文件存储市场 份额前二,公司连续第8年获得此殊荣。

    主营高端计算机业务的协同作用。市场对计算和存储的需求具备明显的相关性,随着公司向客户销售的高端计算机规模扩大,相同客户对存储产品的需求有望同步同步增长。预计2022-2024年,存储产品收入分别为12.93、15.78、19.30 亿元,增速分别为21.5%、22.1%、22.3%。

    (四)新华三 新华三拥有计算、存储、网络、安全等全方位的数字化基础设施整体能力,提供云计算、大数据、智能联接、信息安全、新安防、物联网、边缘计算、人工智能、5G 等在内的一站式数字化解决方案,以及端到端的技术服务。同时,新华三也是 HPE®服务器、存储和技术服务的中国独家提供商。

    面向全闪的H3C ONEStor 5.0是H3C与英特尔携手打造的全栈优化产品, 关键优化技术包括DCache加速、重删压缩加速、固态盘耐用性提升等多个方面。

    资料来源:新华三

    新华三UIS超融合占据国内主导地位IDC发布《中国软件定义存储及超融合存储系统市场季度跟踪报告,2021Q4》,报告显示,2021年二季度至四季度,紫光股份旗下新华三集团在超融合存储系统市场连续三个季度保持市场第一,并以 全年21.9%的市场占有率问鼎中国超融合市场。 新华三UIS超融合架构具备“全域云”的能力,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核心能力,备受市场认可。

    (五)杉岩数据 海量非结构化数据存-管-用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全分布式架构,基于通用服务器硬件线性扩展,提供EB级容量,支持百亿级文件存储;支持EC机制,降低存储成本。

    (1)更快的IO、高并发、大容量、副本+纠删(节点故障会触发系统自愈、成本可控)。

    智能缓存技术低成本,可以高效加速数据访问性能。

    高性能介质缓存热数据,低性能介质保存温冷数据,保障高优先级业务性能,有效降低整体硬件成本。 技术特性:多级缓存加速;数据类型智能感知;大块数据透传。 特性优势:元数据/高优先级数据优先缓存;低优先级的数据全不缓存;中优先级的数据自动冷热分层;基于优先级在线调整,不影响业务。

    海量小文件合并技术实现百亿文件性能平稳

    支持未来湖仓一体建设

    接口支持全:100%兼容POSIX、HDFS、S3三大主流访问协议,能对接大数据和AI训练的主流访问协议,能对接大数据和AI训练的主流应用;对于Hadoop生态的上层应用完美兼容,不需要做任何改动。 元数据支持分离部署:性能和扩展性强,大数据分析场景的Listing、Rename操作响应速度快。 支持数据智能缓存、数据预读、并发读:在大数据场景下的Parquet和ORC数据格式分析场景性能有保证。 Kubernetes CSI支持:支持容器共享,便于K8S调度。

    数据来源:杉岩数据官网

    面向行业的应用需求延展-机器视觉质检数据存储解决方案,智能分析和挖掘数据价值:为多个生产线的机器视觉设备提供统一的图片、日志数据采集、存储、和管理平台。

    存储底座采用全分布式架构,存储的性能可随节点数量线性增长,能满足众多机器视觉设备同时保存高清晰度图片的需求,并确保多并发、高带宽和低时延读写;针对不同工序产生的图片、日志数据的保存时间和访问性能的要求,通过数据自动分层功能,让数据在合适的时间存储在合适的介质中,并根据管理策略将历史数据自动归档至蓝光存储或公有云,实现低成本长期留存。

    数据来源:杉岩数据官网

    (六)XSKY 星辰天合 根据IDC等第三方权威报告, XSKY星辰天合在SDS中国市场整体份额中,位居前五,是 TOP 5中仅有的一家专业软件定义存储厂商。

    其中,对象存储细分市场排名第二,仅次于华为,在专业软件定义存储厂商中已经连续4年排名第一,在块存储细分市场,排名第四。

    产品

    (1)整体产品架构:

    (2)针对结构化数据的解决方案:

    资料来源:XSKY星辰天合

    优势:针对x86和新的服务器生态,支持跨生态数据的无缝迁移。

    xmotion:纳管热迁移技术-Zstack、OpenStack、CloudStack等云平台。

    提供面向虚拟机和租户的存储计算一体化迁移方案。

    支持存储在线热迁移,业务无需终端。

    (3)针对非结构化数据的产品方案:

    资料来源:星辰天合

    X3DS:立体数据管理系统,支持非结构化数据的复制、迁移、备份、归档。

    支持跨厂商文件和对象存储之间数据相互移动。

    支持跨云的数据上云和下云。

    (七)SMARTX志凌海纳-超融合基础架构 主要价值:

    以简洁的架构提供高可用方案。超融合由于其融合部署架构,可有效协调虚拟化和存储高可用联动的问题,从而以非常简洁的架构提供不同级别的高可用方案。

    产品架构图示:

    SMTX OS包括:

    SMTX ELF VM Service(计算)虚拟化管理平台 SMTX ZBS Distributed Block Storage分布式块存储系统 SMTX Fisheye Web Console超融合管理平台 SMTX MultiActive Cluster双活 SMTX Backup异地容灾备份

    资料来源:志凌海纳

    SMARTX场景: 交易系统、MES系统、HIS系统等核心场景。

    优势:高性能的超融合存储软件,软件升级促进系统性能提升;核心系统需要迁移到超融合系统,硬件和软件协同优化。

    参考资料:

    华西证券:企业级SSD:三大替代构筑行业高增长,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渤海证券:介质与架构升级并举,企业级存储市场腾飞在即 信通院:下一代数据存储技术研究报告 作者:王圆珍

    来源公众号:光锥智能(ID:guangzhui-tech),前沿科技,数智经济。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光锥智能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Web界面设计——页内编辑该怎么做?

    设计动态 2023-02-23
    Alan Cooper总结了一条简单的规则:在哪里输出,就要允许在哪里输入。就是让界面能够直接响应用户的操作——直截了当。可以通过以下模式更直接的响应用户操作:页内编辑、利用拖放、直接选择。 一、页内编辑 页内编辑最直接的形式是在页面的上下文中编辑。用户不会离

    让界面直接相应用户的操作,是一条简单的规则,通过页内编辑、利用拖放、直接选择这几种模式可以实现这一操作。本文主要对业内编辑进行介绍,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Alan Cooper总结了一条简单的规则:在哪里输出,就要允许在哪里输入。就是让界面能够直接响应用户的操作——直截了当。可以通过以下模式更直接的响应用户操作:页内编辑、利用拖放、直接选择。

    一、页内编辑 页内编辑最直接的形式是在页面的上下文中编辑。用户不会离开页面,直接在页面上下文中编辑,此时应该支持行内编辑。

    行内编辑的优点是不脱离上下文,在编辑的同时不断参照页面中其余内容。如当编辑照片标题时,如果能看到照片会很有帮助。如果编辑的元素从属于较大的元素合集,同样有必要采用行内编辑。如微博的发表或回复评论。

    1.1 单字段行内编辑 编辑操作发生在原地而不是单独的窗口或者页面。如网易邮箱的个人名称编辑。

    不过这种个人信息的编辑采用直接行内编辑的并不常见,用的更多的是在新页面中的批量个人信息编辑。

    注意事项:用户怎么才能发现单字段行内编辑功能,可以尝试以下几种:

    显示提示条 用背景色突出显示可编辑区域 展示编辑光标 只有当用户鼠标悬停在标题上时,这些提示才会出现。因此也可以在标题旁边放一个“编辑”按钮,点击即可触发编辑。不过添加“编辑”按钮也会涉及平衡页面视觉干扰的问题。每添加一个按钮,会同时增加页面的理解难度。

    如果易读性比易编辑性重要,则在用户与内容交互时再给出可以编辑的提示,其他时候应该隐藏提示。

    1.2 多字段行内编辑 如果行内编辑的是多个值,或者被编辑的项是一种比文本字符串更复杂的数据类型时,编辑内容由主题和内容组成,为了便于阅读,可以将主题显示为标题,将内容显示为常规文本。编辑时,这两个值分别对应表单中的两个文本框,同时带有提示性标签。

    如京东商城在退换货场景下,对于收货地址及个人联系方式的编辑,就采用了直接在当前页面进行的多字段行内编辑。

    注意事项:单字段行内编辑时,显示和编辑模式的差异化较小,多字段行内编辑时,显示内容与编辑时可能存在较大差异。编辑模式需要不同大小的页面空间和布局,也会使用不同数量和类型的组件。

    1.3 覆盖层编辑 通过在页面上方添加一层来放置编辑表单。虽然编辑过程不会离开当前页面,但却不是在页面中直接实现编辑,而是把一个轻量级的弹出式对话框作为编辑窗格。

    选择覆盖层编辑而非行内编辑的原因有很多:

    如果嵌入页面的编辑区域太大,会将内容过多的推向下面而有损页面的整体感,我们应该避免这样的干扰。

    如京东商城在下单场景下对于收货地址的编辑:

    如果有必要占用专门屏幕空间放置编辑窗格,而且页面的上下文对编辑任务也不重,就可以考虑使用覆盖层编辑。

    如微信公众号平台中对于图片素材的分组排序功能,需要单独一块覆盖层区域,只显示分组的名称,不需要把照片详情展示出来。

    总结:

    使用覆盖层应该考虑以下因素:

    编辑模块明显比显示结果大得多 在页面中编辑模块占用的区域会导致重要信息下移 展开后的编辑模块可能有部分延伸到窗口之外,覆盖层可以保证编辑模块完全可见 你希望为用户提供清晰的编辑区域 1.4 表格编辑 表格编辑在企业级的Web应用中更为常见。启动编辑功能,必须通过鼠标点击的方式,而非鼠标悬停。这样就能确保网格的整洁显示效果。试想如果鼠标每经过一个单元格就显示一个编辑框,会有多么烦人。

    表格首要考虑的数据展示,其次才是编辑功能。

    总结:

    着重关注表格数据的可读性 不要通过鼠标悬停启动单元格编辑,否则会干扰到用户的正常界面交互手过鼠标单击启动编辑功能 为编辑操作提供大一些的空间,例如使用下拉编辑框或增大编辑单元 尽可能模仿用户已熟悉的常规性单元格切换操作(例如使用Excel的惯例) 1.5 群组编辑 如果想在尽量保持页面项目整齐有序的前提下支持编辑功能,可以考虑通过某种交互进入一种特殊编辑模式–群组编辑。

    尽量保持编辑模式与显示模式之间的差异最小化。

    正常情况下iPhone主屏幕上的图标是被锁定的,长按某个图标不放会启动编辑模式,此时可以把图标拖动到新的位置。

    Sketch软件中,当进行「自定义工具栏」时,所有的工具栏项目同时抖动,提示用户可以进行增减或重新排序,调整完成后再切回普通模式。

    注意事项:

    易发现性:

    提供可切换编辑模式的好处是保证编辑模式操作不会干扰正常显示,不足之处则是难以被发现。既要容易被发现,又要确保易读性的矛盾很常见,这就必须根据用户的需求来加以平衡。

    对称性交互:

    进入编辑模式和退出编辑模式的位置相同,且交互方式应该一样,如通过点击「编辑」「完成」按钮。

    1.6 模块配置 要修改某个单独模块的配置时,不必打开新的页面,而是直接配置每个模块的内容数量和类型。

    如网易邮箱中对页面显示的邮件列表数量设置,在右上角的「设置」中选择数量,选完后页面中直接根据新数量展示。

    注意事项:

    视觉干扰:

    为每个模块都添加编辑链接会造成视觉干扰。替代方案是在整个页面上添加一个链接编辑,通过这个链接开启所有模块的编辑功能,也就是使用群组编辑模式。

    如淘宝的商品展示形式,点击右上角的图标切换所有商品的排版形式

    列表形式:

    宫格形式:

    总结:

    页内编辑是实现直接交互的重要手段。以下是选择具体模式的一些指导原则:

    如果页面内有一个字段需要编辑,应优先使用单字段行内编辑 对于多个字段或更复杂的编辑,可以使用多字段行内编辑 如果编辑时的上下文无关紧要,或者用户在编辑时应该全神贯注,则使用覆盖层编辑 网格编辑应该遵循表格编辑模式 在处理页面中的多个项时,群组编辑是平衡视觉干扰与易发现性的有效方案 如果想让用户直接配置模式,则应该使用模块配置模式 作者:高广淦;来源公众号:交互视角

    本文由 @细水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胜者高德与它的“败者联盟”

    设计动态 2023-02-22
    近日有消息称,阿里巴巴生活服务板块下饿了么到店业务(原“口碑”)将与高德合并,原到店业务负责人张亮将由向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CEO俞永福汇报,改为向高德CEO刘振飞汇报。 “口碑”业务在阿里内部历经多次调整,从与淘宝融合、口碑融资独立运营、支付宝流量扶持、到与

    在当前本地生活布局复杂的当前,“口碑”担任与美团对抗的重要责任,但依旧没有掀起太大的水花。如今,口碑并入高德,本地生活格局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本文将进一步探讨,一起来看看。

    近日有消息称,阿里巴巴生活服务板块下饿了么到店业务(原“口碑”)将与高德合并,原到店业务负责人张亮将由向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CEO俞永福汇报,改为向高德CEO刘振飞汇报。

    “口碑”业务在阿里内部历经多次调整,从与淘宝融合、口碑融资独立运营、支付宝流量扶持、到与饿了么合并,再到如今并入高德体系。在上述进程中,口碑轮番接受了来自阿里内部高流量平台的灌溉,但到店团购业务始终没有掀起多少浪花。

    自被收购以来,“口碑”便肩负起阿里对抗美团团购的重任。而频繁的变动之下,是阿里本地生活业务市场空间被不断蚕食的困局。

    如今再被并入高德,口碑在行业以及阿里内部的处境似乎越来越尴尬。

    在当前本地生活这个“多事之秋”,先有抖音加码团购与外卖,再有美团加大视频投入并将外卖业务进一步拓展至香港,对手正在大举扩张。而口碑仍在尝试更合适的对战姿势,这也进一步凸显了阿里对本地生活业务失控的无奈与不甘。

    一、饿了么难当大任,“到店”另寻他路 抖音、美团在本地生活拉开的大战,对饿了么与口碑造成了极大压力。

    “外卖和团购市场美团一家独大是我们不愿看到的事情。”日前,一位老牌餐饮连锁品牌负责人表示,过去饿了么与口碑为了牵制美团与点评,给他们开出了低于美团方面的佣金。“饿了么那点毛毛雨订单,聊胜于无,直到抖音入局,这池水才总算动了起来。”

    2018年10月,阿里正式宣布将饿了么与口碑合并,复制美团外卖+团购的合体作战模式,将竞争的矛头对准刚刚上市不久的美团。

    因此在此后的几年,饿了么+口碑形成了到家+到店的本地服务组合,并成为阿里对抗美团本地业务的核心力量。

    以高频“外卖”带动低频“团购”等高客单价业务,这一模式在美团身上已得到验证。饿了么也由此作为阿里本地生活业务的中心圈,被寄予着为团购等相关业务引流的重任。

    但两者竞争的结果是显而易见的,饿了么没能与美团形成抗衡,更没有为口碑业务带来更多的用户、履约力与商家资源。

    公开数据显示,美团当前在外卖市场份额占比已近70%,而2018年这一占比在60%左右。到2021年底,美团骑手达527万,饿了么骑手在114万。饿了么与饿了么星选的市场空间被美团不断压缩。

    随着市场份额的流失,饿了么面临的是骑手、商家,以及用户的抛弃与逃离。

    不少用户反应,他们在饿了么点外卖时总是遇到长时间没有骑手接单的情况,甚至商家直接联系用户取消订单,或者通过美团另外下单。饿了么在同行竞争中逐渐式微,运力不足、配送时间长等关乎消费者体验的服务能力已经明显与美团拉开差距。

    外卖市场美团一家独大,饿了么完全失去了对市场的掌控权,因此以“饿了么带口碑”的高频打低频战术随之失效。

    据36氪报道,去年阿里巴巴到店的市场份额仅有个位数,美团和抖音的占比则在60%和10%上下。饿了么外卖自身难保,到店业务急需新的流量引擎,阿里也不再将本地业务寄托于饿了么这一家身上。

    2021年7月,阿里再次对本地生活业务掀起组织变革,基于地理位置服务(LBS)的三大业务高德、本地生活公司(饿了么口碑)和飞猪,组成生活服务板块。由俞永福代表集团分管,向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兼CEO张勇汇报。

    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因此形成以饿了么、淘鲜达为代表的“到家”业务,以高德、飞猪为代表的“到目的地”业务两大阵营。

    一位知情人士此前告诉光子星球,去年一年高德内部处于犹豫状态,究竟要不要继续加码,与美团竞争没有形成统一意见,而是把注意力放在了地图与不赚钱的网约车上。

    事实上在2021年之前,高德都只是作为创新业务及其他的一部分出现在阿里财报里,而随着近几年它在用户增长,以及打车等商业化方面的成效日渐显著,高德在财报中的提及率也越来越高。

    饿了么+口碑攻占本地生活失利,高德的组织升级被视为阿里布局本地业务的新棋手。随着口碑到店业务、以及更多关乎衣食住行的生活服务被内嵌于高德之下,其战略地位也随之被强化。

    二、高德正在“美团化”? 在用户惯性思维里,高德仍是一个导航工具,近些年唯一让大众突破这一认知的是高德打车业务的广泛普及。但现实是,高德内置服务的增加速度却远远快于消费者认知的转变。

    如今再看高德,如同一个“翻版”美团。

    左为美团截图 右为高德截图

    高德近几年在本地生活板块频频出手,此次正式将“到店”业务纳入其阵营其实是迟早的事。

    2021年7月,高德正式转型为“出门生活开放服务平台”,基于地理位置提供吃喝玩乐行等多种出门服务,打车、订酒店、周边游、美食团购、加油等多种服务陆续上线高德。而在此之前的2020年,高德就已经发布“高德指南”,正面对标大众点评,触及酒旅、餐饮团购业务。

    囿于酒旅、餐饮团购等业务的对手过于强大,以及高德用户思维待转变,高德转型生活服务平台以来真正通过高德订酒店、团餐食的用户并不多。

    高德作为地图工具,其与本地生活之间的相关性仍然较弱,用户获取生活信息服务不会首先想到高德。

    近两年,高德在阿里内部地位平步青云,这一方面得益于它不断刷新的用户数据。据阿里财报披露,2022年6月,高德日均活跃用户超过1.2亿,创下新高。同时在去年国庆黄金周期间,高德日均活跃用户突破2.2亿里程碑。

    高德已经成为阿里阵营继淘宝、支付宝之后,流量第三大的应用。

    而其商业化提速的另一原因,或许要追溯到2020年高德向阿里集团申请成立为期三年的“阿里巴巴-高德创新经济特区”。在此期间,高德享有极大的业务自主权,但也签下了包括“三年内实现2亿日活”的对赌协议,以及打车、酒旅等交易型订单数量也是重要的考核指标。

    如今三年已到,作为“工具”的高德,需要迫切转型,加速变现。

    俞永福曾分析,过去十九年,高德地图的产品演进经历了“我在哪”、“怎么去”到“我去哪”的三个阶段。然而眼下真正的问题是,用户使用高德地图,大部分还停留在导航工具上。

    高德目前主要围绕解决“我去哪”的问题,聚焦于用户出门后的生活服务。高德目前最大的优势无疑在于“流量”,沿用打车业务熟悉的聚合打法,高德囊括美食、酒店、门票、加油、房产等相关场景提供本地服务,剑指美团。

    口碑到店业务自进入阿里阵营,便相继辗转于支付宝、饿了么,以及当下的高德,加之在同行竞争中失利,阿里到店业务显然不再具备与美团等正面刚的能力。

    躺着靠大平台投喂流量才是口碑历来最熟悉的生存法则,飞猪同样如此,亦被携程等按在地上摩擦。

    阿里如今再将酒旅、团购等业务移交给高德,寄希望于依靠高德的流量与工具优势,聚合弱者狙击美团。

    高德最主要的资源优势同样是“流量”,口碑等业务从一个引流平台辗转到另一个引流平台,但互联网流量并不是决定餐饮、酒旅业务走向的核心因素。

    正如一位餐饮投资人说:“我们现在不能把美团单纯的看作一个外卖平台,它现在正慢慢变成一个收银平台,甚至是管理平台。美团在扎根企业、深入内部,把很多餐饮企业的运营系统变成美团系。”所以无论是抖音、亦或者高德等流量平台再去接触这些餐饮商家,你会发现很多餐饮企业已经自带美团基因了。

    他打了一个恰到好处的比喻,这就像做投资时发现了一个很好的项目,当我要投的时候,发现我的对手已经天使轮进去了,甚至已经开始制定规则。

    高德想从美团和携程口中夺食并不容易。

    三、本地生活三国杀,阿里很尴尬 本地生活服务市场,从美团的一家独大变为现在的“三国杀”。

    而在抖音加入战局后,行业更多的话题亦是关于抖音与美团的较量,阿里本地生活始终居于话题的边缘。这源于阿里本地业务逐渐下行的威胁性。

    抖音作为新势力,其餐饮团购的市场占比已经超过口碑。抖音之所以能够弯道超车,更重要的点在于它通过短视频、直播这一新的内容载体切入,并以兴趣化推荐打动部分用户。

    抖音以轻资产模式切入本地业务,还不足以威胁到美团在团购与外卖市场的主导地位,但并不能否定抖音可以通过新玩法激发更多的潜在消费需求。

    抖音的差异化竞争方式也正是阿里本地业务最突出的缺点,饿了么+口碑形成的“到家到店”打法,于美团而言就如复制粘贴,在用户量、履约能力均不及美团的情况下,何以正面竞争?

    在如今阿里本地生活阵营中,唯一还具有一定竞争力优势的是饿了么的骑手团队。配送团队作为重资产布局,并非互联网玩家可以靠流量轻易颠覆的。

    去年8月,饿了么和抖音共同宣布达成合作。双方表示,将携手探索本地生活服务的新场景升级,通过优质内容、丰富商品和高效的物流配送,深度连接商家与消费者,在视频化时代带来“即看、即点、即达”的本地生活新体验。

    抖音需要提升本地业务的履约能力,饿了么则看中抖音的流量,双方各取所需。

    但令饿了么尴尬的事或许还在后面,即抖音凭借饿了么的配送能力提升服务的同时,或将反过来蚕食阿里在团购、外卖领域本就剩余不多的市场份额。

    作者:何芙蓉;编辑:吴先之

    来源公众号:光子星球(ID:TMTweb),细微之处,看见未来!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光子星球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占领手机,银行App的隐秘战事

    设计动态 2023-02-22
    十几年前,银行用各类卡片塞满我们的钱包;如今,银行用各种App塞满我们的手机。 说出来可能很多人还不相信,民商智慧《2019银行业电子银行场景营销分析报告》就提到,在2019年3月时,就有超过3600家银行发布了自己的App,有些银行甚至有十几个App。 虽然

    你有没有细数过,手机里下载了多少银行的多少个App?在2019年3月时,就有超过3600家银行发布了自己的App,有些银行甚至有十几个App。各个银行也早早地意识到,未来银行的经营主阵地是App,不是网点。但银行App大同小异,也渐渐出现产品过剩与服务同质化的现象。银行App未来决胜的焦点将会在哪?

    十几年前,银行用各类卡片塞满我们的钱包;如今,银行用各种App塞满我们的手机。

    说出来可能很多人还不相信,民商智慧《2019银行业电子银行场景营销分析报告》就提到,在2019年3月时,就有超过3600家银行发布了自己的App,有些银行甚至有十几个App。

    虽然银行业曾在2021年时有过一次对App“精简瘦身”行动,集体缩编各自旗下的App,但整体而言,银行们的App总量依然庞大,从下面这张表对几个头部银行部分App的统计就可以窥见一斑。

    头部银行部分App统计制表:洞见新研社,信息来源:苹果手机软件商店(iOS App Store)

    在2010年时,招商银行老行长马蔚华公开提出要“消灭信用卡”,他判断“ 未来信用卡一定会脱离塑料卡片这个介质,被手机取代 ”。

    如今,银行业的转变越来越接近马蔚华的预言,而这背后是银行业扎入金融科技,在手机App上激荡了十余年的隐秘竞争。

    01 不可逆的时代洪流 银行家布莱特·金在《银行4.0》中提到,金融服务无所不在,就是不在银行网点,“ 我们很难定义未来银行会是什么样子,唯一可以肯定的是,网点被削弱、被淡化是不可逆的时代洪流。 ”

    事实上还在上世纪90年代的功能机时代时,银行就已经开始尝试用STK的方式来开展移动业务了,只是受限于技术能力,用户必须用STK卡替换SIM卡,才能在手机上完成查询、转账、缴费等业务。

    由于使用过于繁琐,即便银行后续又对手机银行经历了多次技术迭代,还是没能实现规模化普及。

    银行App的转折来自于由iPhone发布和4G上位而兴起的智能手机变革,从2010年开始,包括招商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在内的多家银行先后推出支持苹果和安卓手机的银行移动端应用。

    此时的银行App更多的是作为一项防守型业务而存在,直至2012年年底,支付宝手机用户突破 1亿 大关,互金平台以摧枯拉朽之势完成对银行多项业务的渗透,并且颠覆了行业的传统思维时,银行开始思考:“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如何让客户愿意把他的钱袋子放在你家银行 ”的新命题。

    时任工行董事长姜建清公开发话:“ 银行是变化的行业,我们不会等待别人来变化我们!18年前,银行靠‘互联网+砖头’战胜了纯粹的互联网银行,这一次相信依靠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我们也一样创造出新型的互联网金融! ”

    2015年3月,工行发布互联网金融平台“e-ICBC”,包括电商平台“融e购”、即时通讯平台“融e联”、直销银行“融e行”三大平台,以及支付、投资理财、融资三大产品线。当时,工行的手机银行客户量 1.65亿 ,网上银行客户量 2亿 。

    招商银行则是在零售业务转型的过程中,银行App在其中出了大力,从敲边鼓的配角逐渐变成站C位的主角。

    零售业务的重要性,招行老行长马蔚华看的很清,“ 银行不做对公业务,今天没有饭吃;可不做零售业务,明天没有饭吃。 ”

    与线下的零售业务几乎同步,从2002年至2010年年间,招行网上个人银行业务交易量年复合增长率接近 100% ,电子银行综合替代率超过 80% 。个人银行客户数在2010年时达到了 4300万 。

    2015年,招行重新定位了手机银行App,开始强调移动互联,强调基础客群和贷款客户的线上获取,“ 我们意识到,未来银行的经营主阵地是App,不是网点。 ”

    2017年,招行将科技的地位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拔高,提出要把招行定位成为一家“金融科技银行”,紧接着,招行零售金融的“北极星”从AUM(资产管理规模)切换为MAU(月活跃用户人数)。

    并不仅仅是上文提到的两个案例,所有的银行都加入到贯穿存、贷、汇的线上全场景的占位与争夺,银行App则是这场竞争的主要武器。

    据中国银行业协会公布,截至2021年末,行业平均电子渠道分流率为 90.29% 。实际上,部分银行的离柜率已经超过 95% ,甚至逼近 100% 。某种程度上而言,App就是银行零售本身。

    曾几何时,很多人对工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四清(时任中行董事长)在2018年的业绩说明会上发言持批判与质疑。

    当时陈思清说,“ 金融科技不是‘独角兽’的专利,我们传统银行一定会在科技领域打一个大的翻身仗。 ”

    易观分析数据显示,2022年第3季度,手机银行服务应用行业活跃用户规模为 7.01亿 人,环比增长 5.36% ,手机银行活跃用户全网渗透率、移动金融领域渗透率分别为 66.83% 、 67.31% ,移动金融活跃用户逐渐逼近全网用户量。

    很显然,经过十余年的发展,银行App在银行机构的业务布局中已经成为一只举足轻重的力量。这十余年是银行App的进化史,也是银行与互联网金融的竞争史。

    02 银行App最大的限制在“银行” 所有银行中,招商银行最新“领悟”到MAU的重要性,特别是当用户规模见顶后,MAU数据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银行收入利润增长的潜力。

    以招商银行财报数据作为参考,截至2022年第三季度,招行零售客户达 1.82亿户 (含借记卡和信用卡客户),较年初增长 5.2% ,零售AUM接近 12万亿元 ,较年初增长 11.2% 。其中,金葵花及以上客户数量、AUM均实现 10% 以上增长。

    这组数据充分说明,招行的AUM与MAU实现了深度融合,特别是单个MAU的平均AUM一直呈现上升趋势,我们不光看到经营效率的提升,也显示出MAU的巨大价值。

    特别是根据中金公司的测算,2030年中国居民金融资产规模有望达 486万亿元 ,大财富大资管产业链收入规模有望提升至 3.5万亿元 ,仅销售端收入就有望提升至 1.3万亿元 。这要求银行机构在提升AppMAU上想更多办法,做更多文章。

    目前,国有四大行和头部商业银行App注册用户数在3亿—4亿之间,这些银行的MAU也均已过亿,这也是说,银行App很多数据指标能够比肩绝大多数互联网公司产品。

    为了提升MAU,这就衍生出银行App的第一个问题,产品过剩与服务同质化。

    很多银行在App中引入了影票、饭票、生活缴费、交通出行、电商购物、健康管家等服务,如果遮住银行logo,你会怀疑自己打开的是一个综合类的互联网产品。

    银行App刚刚发展的初始阶段,人无我有的服务能够提升自身竞争力, 当全行业都向一个方向内卷时,剩下的就只有审美疲劳了。

    从表面上看,银行App脱离了与网点的关联,其服务边界和用户边界(非持卡客户也可享受银行App的个别服务)大大拓展,将其与互联网产品划上等号也未尝不可,但实际运营过程中, 银行App始终无法摆脱由“银行”二字而带来的种种限制,这也是银行App很难摆脱同质化的原因之一。

    比如,银行的传统业务,由于涉及到个人隐私和资金安全,每一项业务都设计了多层防线,有着自己的规则,无论是线下网点,还是线上App,都要遵照标准流程办理。

    这也是说,相比互联网产品的灵活多变,对于这一部分业务的服务,银行App能做的变通余地有限,几乎所有的银行App都是一个面孔也就不足为奇了。

    比如,与其他行业相比,银行机构的监管尤其严格,在管理制度的框架下,银行App的业务创新受到非常大的制约。

    有银行届人士曾向媒体透露,单单App中的理财界面,银行都无法“仿照”互联网平台的界面设计,理财产品收益率的字体大小甚至也无法为了追求美观而随意改的。

    再比如,银行App无法直接与互联网产品竞争,很大一个原因在于App的迭代速度。

    按照互联网思维,多触点,强交互,由数据推导出市场风向与用户需求,然后快速迭代,小步向前;而银行在现有体制下,App的迭代创新在内部需要层层审批,流程极为冗长,这也意味着银行App即便捕捉到用户需求,也很难马上满足。

    像银行为个别业务建立与手机银行区隔的独立App,也是为了在App创新中增加灵活性的折中之举。

    03 场景+技术的双线战场 麦肯锡在报告《制胜生态圈2.0战略——构建互联网化用户运营与企业级共享能力》中提到,如果说生态1.0是银行传统业务在线上的延伸,那么来到生态2.0,银行需要在“用户运营-服务创新-价值转化”上形成经营闭环。

    在制度的掣肘下,银行App如何创新,表现出差异化的优势呢?

    依然从提升MAU的流量思维出发,互联网产品之所以会对传统金融业务产生巨大影响,就是互联网产品以高频生活场景为切入口,逐渐渗透到金融服务领域。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副总裁朱民曾对两者的竞争用“毕加索的鱼”进行比喻,“ 余额宝是存款、微贷是贷款,支付宝是支付……传统商业银行一个一个的产品,通过金融科技的细分逐渐被蚕食掉了。 ”

    朱民还曾对传统银行发出警告称,“ 如果没有有效的反对机制,如果不能群起反击,在金融科技的供给下,商业银行就很可能变成一具被毕加索吃剩下来的鱼骨头,头还在,品牌还在,框架还在,但是垂直产品都被金融科技细分蚕食了。 ”

    很显然,互联网企业在社交、电商、教育、娱乐、医疗,甚至衣食住行等场景中构建了一个相互融合的生态圈,金融科技作为桥梁,在各个场景之间穿针引线,对于银行App来说,则需要有自己的场景生态圈。

    此时,方向就发生了分歧,到底是自建,还是借用第三方力量融合,前者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如若运营不当,极易陷入投入大于产出的泥塘;后者则有可能成为互联网公司的附属,从而失去竞争的主动权。

    目前, 排名靠前的大银行普遍采用自建+融合的方式来搭建自己的场景生态圈。

    即核心场景自己运营,然后借用第三方平台来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生态圈,银行通过自建场景来打造自己的优势长板。

    像浦发银行在业内推出首个API bank无界开放银行(开放API端口连接各类在线平台服务商,将金融服务嵌入场景生态圈之中)后,自己又孵化了“浦惠到家”、“甜橘”等多个自建APP,主打安居生活,让用户体验有温度的金融服务。

    招商银行掌上生活App则按照“品质生活,没那么复杂”的价值主张,对入驻商户实施严格的审核机制,虽然入驻商家的数量不及互联网平台动辄百万、上千万的商户资源,但通过精选商户提高了品质,赢得了部分用户支持,招商银行的品牌形象由此一步一步建立起来,打造了核心竞争力。

    场景之外,产品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特别是嵌入场景的产品,为用户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解决方案,是银行App区别于互联网产品的最大特征,而此时回到银行App诞生的原点,考验的是银行金融科技的技术能力。

    相比传统模式的产品开发,银行App通过运营沉淀了大量用户数据,除了资产分层外,银行还可以按照用户的年龄、行为、场景偏好、习惯等更多维度来细分用户,以此为依据开发具有针对性的产品/服务,然后再将这些产品/服务定向推送给客户,实现“千人千面”。

    并不是每个银行都有足够强的数据分析和用户模型搭建能力,而这将是银行App未来决胜的焦点之一。

    04 结语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商业银行拓展服务边界倒不是技术的问题,最本质的立足点,是站在用户的立场上,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如果从这个观点出发,那么无论是场景生态圈建设还是产品开发,零售银行经营模式都要从“产品-网点-客户”转变为“用户-场景-产品”,按照互联网的说法,就是用户体验为决胜要素。

    作者:辰纹

    来源公众号:洞见新研社(ID:DJXYS-0309),专注商业与科技,在没人思考的地方,再深思五分钟。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洞见新研社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抖音、微信做外卖,美团、饿了么不用慌

    设计动态 2023-02-22
    几乎在同时——2023年春节过后,抖音和微信这两个超级App,都在一定程度上加码了外卖业务:微信在广深地区内测小程序“门店快送”服务;抖音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扩张了外卖业务,刺猬公社在北京亲测,用户已经可以在抖音搜索中找到附近的外送商家。 原本美团、饿了么两分

    越来越多人想瓜分“外卖”这块蛋糕,那么面对已有美团、饿了么等超级玩家占领着的外卖市场,抖音、微信等新选手,是否可以在这片市场上分得一杯羹?抖音、微信所选择的外卖生意逻辑,又和美团等有什么区别?一起来看看作者的解读。

    几乎在同时——2023年春节过后,抖音和微信这两个超级App,都在一定程度上加码了外卖业务:微信在广深地区内测小程序“门店快送”服务;抖音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扩张了外卖业务, 刺猬公社 在北京亲测,用户已经可以在抖音搜索中找到附近的外送商家。

    原本美团、饿了么两分天下的外卖市场,在2023年一开年抖起波澜。目前,抖音可能是国内互联网用户平均使用时长最长的App,而微信是使用人数最多的。两大超级App带着庞大的流量和用户“会师”外卖市场,让这个原本已经相对确定的市场引入了新的参与者,也必将带来新的变数。

    但刺猬公社观察发现,抖音和微信做的不是同一种外卖生意:前者瞄准了美团和饿了么,后者则更加聚焦小程序商家。而不同的思路,也决定了抖音和微信将在外卖业务上走上完全不同的道路。

    一、微信外卖,意在小程序;抖音外卖,100起步 据自媒体“亿邦动力”的消息,微信在广州、深圳等地试水了“门店快送”服务,在微信发现页的小程序中,可以找到门店快送小程序入口。目前,“门店快送”已经上线了美食、茶饮、生鲜和百货等品类的商品,商家多为喜茶、奈雪、肯德基、锅圈食汇、百果园、美团买菜等知名品牌。

    外卖关键在于即时配送服务,其中,有些商家是利用自有外卖员进行配送,比如肯德基和美团买菜等;有的是利用小程序接入的第三方快递配送服务实现配送,比如美团、饿了么、顺丰等。在亿邦动力的三单测试中,只有叮咚买菜是叮咚自有的骑手送来,其余两单都是通过美团外卖进行的配送。

    微信的“隐藏”外卖入口,位于发现页小程序

    实际上,微信一直有可以点外卖的渠道,比如商家的小程序。当用户在微信发现页进去小程序页面,点击附近的小程序,其中就有“外卖”的选项,用户可以在里面找到附近提供外送服务的小程序。也就是说,这次微信在广深地区试水的“门店快送”服务,其实只是把过去已有的外卖服务能力集结起来,放在一个统一的页面上方便用户寻找。

    在抖音,想要点外卖同样没有一个特别明显的入口,需要先搜索“外卖”等关键词,就能发现附近开通了外卖服务的商家,之后用户就可以像在美团、饿了么点外卖一样,直接挑选自己想要的商品。

    这种模式和微信完全不同,意味着商户需要在抖音外卖平台上专门开店,而不是像微信外卖那样,本质上是一个“小程序集合店”。当抖音不断在本地生活领域攻城掠地之后,终于把手伸向了美团、饿了么们最核心的腹地——外卖市场。

    抖音不仅想在本地生活领域复制一个美团,还想在外卖领域复制半个美团:暂时不做自己的配送服务,而是为商家提供一个仍然具有流量红利、玩法红利的新渠道。

    由于都处于发展早期,抖音外卖目前接入的商家也以品牌商家为主。在配送方面,用户同样不会见到一个身穿“抖音外卖”服装的外卖员送货上门,而是由顺丰等第三方配送服务商送达。

    左侧为抖音外卖,右侧为美团

    刺猬公社还发现,在北京全城范围内,抖音外卖目前优先推荐的商品都是100元以上的高客单价套餐,对比同一商家在美团和抖音上的商品列表,可以发现抖音的客单价要比微信高出近200%。自媒体Tech星球引用抖音外卖招商部门的话称,这是抖音为了强化种草属性做出的差异化,方便用户“先囤后买”,想吃了再送,后悔了还能退款,方便用在聚餐等场景。

    这或许能解释,为什么抖音做的外卖一直不直接打出外卖的招牌,而是起了一个有点理解门槛的“团购配送”的名字。

    二、抖音和微信,为什么选了两条路? 表面上看,抖音和微信选择的是同一个做外卖的路径,至少在叫法上是一样的“嘴上说着不要”——微信推出的外卖服务叫“门店快送”,抖音的是“团购配送”,两者做的事情都是外卖,但都藏起来做外卖的旗号,换上另一块招牌。

    得益于和抖音的合作,顺丰同城的股价走高

    刺猬公社认为,这表明抖音和微信做的外卖,都是依托于商家自配或者第三方配送公司实现的即时送达,相对于美团、饿了么等“传统”外卖模式,投入相对较轻,不用花费巨量资源用在外卖配送系统的搭建上,而是直接用现成的。比如,抖音就和顺丰、闪送、达达、UU跑腿等达成合作,使用第三方配送服务。

    这也就能解释,抖音和微信的外卖,为何要打出另一块招牌——两者更想做的是集合商家,而不是另起炉灶做一个外卖系统。

    从目标层面上看,抖音和微信做外卖就有一个和美团、饿了么之间的明显区别,因此在外送服务这个“苦生意”上对后者的冲击相对有限。而商家这块肥肉,是几大平台都想尝尝滋味的。

    如何把平台商家“搞活”,进一步挖掘用户的消费能力,微信和抖音都给出了颇具特色的解法。微信此次推出的“门店快送”,延续了微信一贯的“温水煮青蛙”风格,先在试点地域内把优质商家集合起来,放在一个页面去展示。

    过去,用户借助单一商家的微信小程序也可以实现外卖下单,但现在可以通过集合展示,缓缓培养用户在微信寻找更多外卖服务的习惯,为商家提供一个可以接触到更广阔用户的渠道。

    而当这个用户教育和渠道搭建的工作一旦完成,微信就可以把“门店快送”的功能做升级,或者把入口放到更显眼的地方。这个渠道的对于商家的意义不言自明,也让微信有了一个商业价值极高的营收点。

    2021年,抖音就内测过一个名为“心动外卖”的项目,但困于即时配送体系最终未能大范围铺开。这次抖音再战外卖,抖音“大力出奇迹”的风格在外卖领域依然能见到影子。

    比如在商家们普遍关心的抽成上,抖音外卖直接把平台抽成比例降低到了2.5%,相比美团外卖固定6%技术服务费+浮动的履约服务费,对于商家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诱惑;在玩法上,抖音也相对更加多元,可以借助达人探店或者商家自己做视频的方式,让商品和内容出现在抖音信息流中,以种草的形式做外卖。

    尽管如此,也有不少商家对抖音外卖并不感兴趣。尽管服务费较低,但由于抖音外卖的用户存量较小,想要获取用户,还是要以商家为主体去做“种草”。而“种草”是有成本的——内容谁来做?抖+谁来投?

    归根结底,还是需要那些为自己代言的商家买单。这就劝退了相当一部分缺乏种草能力的小商家。

    加上缺乏自建配送渠道导致的配送费较高等原因,商家需要推出高客单价的套餐化商品弥补成本。对于那些只卖驴肉火烧或者煎饼的商户来说,这是不论怎样组合商品也无法做到的。因此,抖音外卖目前瞄准的商户,仍是大中型的品牌商家。大力之下,商家生态不完整的外卖业务能否出奇迹,仍是一个未知数。

    三、我们真的需要那么多外卖平台吗? 最近一段时间,提出或者悄悄涉足的外卖行业的并不只微信和抖音两家。其中比较“靠谱”的是京东——2022年6月,京东零售CEO辛利军表示,京东正在研究进军外卖行业的可能性,或“按需推出外卖服务”。手握达达快送与到家服务,相比抖音、微信,京东有着更为坚实的即时配送能力做支撑,也有借助到家业务培养出的用户使用习惯做基础,业务逻辑相对顺畅。

    但问题来了,用户是否需要如此多的外卖平台?对于商家来说,多一个平台,是多了机会还是进一步的内卷?

    滴滴外卖的网页还在

    2017年之前,百度也在做外卖业务,后来卖给了饿了么;2018年开始,滴滴也做起了外卖,但因为种种原因,滴滴外卖消失在了人们的视线中,没有成为中国的“Uber Eats”(优步送餐)。大公司的尝试在前,至少说明,当时的互联网市场环境是养不活那么多外卖平台的。

    而在当前,互联网产业的增速进一步放缓,外卖的增量需求也将首先被美团和饿了么瓜分,留给后来者的机会并不多。深谙流量之道的抖音和微信想必也明白这一点,没有推出大规模的用户补贴政策,不会再像当年外卖大战那样一天就烧出几千万,而是甘于做好商家的渠道之一,做好抖音本地生活、微信小程序等大目标的配合。根据36氪报道,抖音2023年餐饮团购的GMV瞄准750亿,其中外卖的目标是40亿,只是餐饮目标的5%。

    此外,用户在抖音搜索“饿了么”,也能即可进入小程序点餐。这个逻辑和在微信搜索美团外卖小程序来点餐是一样的。从这个角度上看,抖音和微信点外卖的功能早就实现了;只不过这次,是微信和抖音想要自己下场,以自建渠道的角色参与到外卖中来。

    这也是抖音和微信,在不自建配送系统的前提下,短期内能做到的最优解。只是对于用户来说,想要和外卖大战时期一样1元吃外卖的愿望要落空了。

    最近,还有人提出过“让几个人穿上抖音外卖的衣服,去陆家嘴转一圈,能让美团股价下跌20%”的段子。而这,也是不现实的:且不说抖音会不会做这样的一身衣服,它的目标就决定了,美团至少在外卖业务上暂时还是安全的。

    作者:园长,编辑:石灿

    来源公众号: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互联网内容行业观察与研究。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刺猬公社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旅游订单量暴涨200%,OTA的春天来了

    设计动态 2023-02-22
    去年底,随着政策的放开,在线旅游开始复苏。2月6日,国内出境游按下重启键,一时间,出境游需求也猛增。 多家OTA平台数据显示,1月20日至2月5日期间,出境跟团游产品咨询量环比上涨358%,签证咨询量环比上涨172%,携程的海外订单增长在200%以上。 在线旅

    从近段时间OTA平台们的数据来看,旅游订单在这段时间内有所增加,之前遭受了一定打击的在线旅游行业似乎迎来了复苏的迹象。那么,OTA平台在2023年是否可以迎来真正的春天?一起来看看作者的分析和解读。

    去年底,随着政策的放开,在线旅游开始复苏。2月6日,国内出境游按下重启键,一时间,出境游需求也猛增。

    多家OTA平台数据显示,1月20日至2月5日期间,出境跟团游产品咨询量环比上涨358%,签证咨询量环比上涨172%,携程的海外订单增长在200%以上。

    在线旅游迎来了新的曙光,同时也吸引了拼多多、小红书、抖音、快手等跨届者。

    旅游业终于迎来了春天。

    一、在线旅游开始复苏 2月15日,马蜂窝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由贵州省创新赋能大数据投资基金、贵阳创投、贵阳观山湖现代服务业投资基金等机构联合投资。据悉,该笔资金将用于内容体系建设和新型供应链重塑。

    这是继2019年5月获腾讯领投2.5亿美元融资后,马蜂窝获得的新一轮融资。从2011年获得今日资本500万美元的A轮融资算起,马蜂窝已完成6轮融资,投资方还包括厚朴基金、高领资本等众多明星机构。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融资并未公布具体数额并且此前融资机构无一跟进,网络上不少声音猜测:资本急于套现离场,已不看好马蜂窝。

    不过,时隔三年马蜂窝再获融资,仍为在线旅游行业释放了积极信号。

    近期,爱彼迎发布2022财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收入和利润均超市场预期,再次给旅游业打了一剂强心针。

    财报显示,爱彼迎第四季度营收为19.02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的15.32亿美元相比增长24%;净利润为3.19亿美元,上年同期的净利润为5500万美元,同比增长480%,创下公司历史上第四季度净利润纪录。

    爱彼迎方面表示,其盈利的大幅增长来源于出行旅游的反弹。2022年第四季度的跨境旅行同比增长49%,与2021年同期相比,人们在“高密度城市地区”停留的时间增长了22%。

    随着政策的放开,在线旅游开始复苏。

    携程数据显示,截至1月5日,春节期间旅游产品的预订量同比去年上涨45%,人均旅游花费同比提升53%;春节期间机票订单同比增长约15%,国内六成以上目的地的机票预订量赶超去年。

    2月6日,国内出境游按下重启键,一时间,出境游需求凶猛。飞常准数据显示,2月6~12日这一周,我国国际及港澳台地区客运航班共执行2679班,环比前一周增加135%。

    在小红书等平台可以看到,出入境办理已经出现排队难情况,2月17日,小红书网友歪歪表示,“出入境办理人巨多,今天估计上千人,办证五分钟,排队两小时,累死了。”

    热门旅游城市长沙更是人满为患,不少游客吐槽餐馆排队难的问题。以排队闻名的“茶颜悦色” 最高峰时一门店排队数量达到280杯,“本地人都快吃不上饭了”。不仅热门旅游城市,连芒市这样的小众城市都“出圈”了。“作为土生土长的芒市人,第一次见到那么多游客,路上全是外地车,想吃的东西全部售罄。”西西表示。

    行业的复苏,让市场重新建立了对OTA平台的信心,直接拉动了一二级市场。

    据新旅界统计,自2022年12月7日至2023年1月13日,新旅界重点关注的47家文旅上市公司平均涨幅6.6%,大大好于同期上证指数2.5%的涨幅,在各类行业中涨幅居前。

    从年初至今,携程股价累计上涨逾38%。中信、中金等投资机构也纷纷唱多携程股价,中信里昂、东北证券、高盛在内的多家券商都对携程给出了买入评级。

    二、行业洗牌 毫不夸张地说,旅游行业是受到疫情影响最大的行业之一。

    “旅游公司如果能在疫情期间活下来,那么它就能拿到融资。相反,拿不到融资的,大多都已经死了。”海择资本创始人罗海资曾这样表示。

    从1999年艺龙、携程成立开始,整个在线旅游行业风起云涌,不断有新玩家涌入。2009年,头部OTA平台几乎都在短短几年之间成立并上市,在线旅游进入行业的爆发期。

    2020年,在线旅游进入转折期,中国在线旅游市场规模急剧下降,也加速了在线旅游行业的洗牌。

    2020年,仅携程在疫情期间就累计退改数千万订单,涉及金额超310亿元,共计补贴退订用户损失达12亿元。

    头部OTA平台尚且如此,尾部企业则直接面倒闭的风险。

    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在线旅游平台“死亡”名单有近20家,包括亦安旅行、行鸽旅游、届活旅游、游多多旅行网等平台相继倒闭。进入2021年,“死亡”数有14家,分别为:游差、Wegogo、悦逍游周边抢购、梦想旅行、新骑科技、道说、乐遇旅行、顶联、达美网、洋葱旅途、陶乡居、云舍科技、美那度、爱爱网。

    去年5月,全球民宿短租巨头爱彼迎宣布将关闭中国大陆业务,只保留出境游业务。“于2022年7月30日起,暂停支持境内游房源、体验及相关预定。”‍

    面对疫情挑战,爱彼迎选择聚焦出境游业务。

    今年初,据融中财经报道,阿里投资的旅游平台丸子地球疑似倒闭。

    对于在线旅游行业来说,维持企业运营的固定成本和因防疫要求增加的额外营业成本,必然造成企业资金链紧张、持续亏损,甚至倒闭。

    此外,疫情导致旅游人次减少,出游半径也逐步缩小。对于OTA企业而言,出行人数的减少、出游范围的萎缩将直接影响盈利。

    线上流量进入存量时代,获客成本增加,存量用户价值的深耕和挖掘成为OTA营收增加的关键。目前一、二线城市在线旅游渗透率已经渐趋稳定,难有更大突破,但三线以下城市的市场渗透率上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三、OTA平台积极求生 在线旅游寒冬这三年,OTA平台们仍在积极求生。

    一方面,由于疫情的不确定性,长途跨省游受限,不少在线旅游平台转而发力周边游和短途游。

    早在2015年,携程就成立周边游事业部。该事业部CEO姚海川曾表示,周边游市场潜力巨大,消费人群比较广泛,是携程重点业务之一。

    2021年春节,携程结合各地旅游景点特色推出相对应的滑雪、登山、自驾、骑行等周边游主题,并推出“年味私家团”“年夜饭私家团”等周边游产品。2022年4月,携程上线“乡村口碑榜”,首批针对广州、深圳、成都等9个城市,推出城市乡村旅游口碑榜。

    之前途牛就上线了2万多个周边游产品,其中“青海湖+茶卡盐湖+卓尔山+门源+祁连3日游”、“香格里拉第5颗陨石·光年酒店2晚酒店套餐”、“横店影视城2日游”等优质周边游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

    2017年,美团开始布局酒旅业务。美团从短途游、本地游市场切入,逐渐分得OTA平台的蛋糕。此外,同程、飞猪、去哪儿等玩家也在周边游方面持续布局。

    其次,在线旅游平台发力下沉市场,寻找新增量。

    携程出境业务受阻,高端酒旅业务趋缓。由于中低端酒店的消费频次要比中高端酒店的消费频次要高,于是向三四线城市和低星级酒店布局就成了携程的发力方向。

    携程也在大力开展乡村旅游多元模式。2021年3月,携程推出“乡村旅游振兴”计划,投入10亿乡村旅游产业基金。携程平台数据显示,2021年乡村旅游订单量较2019年增长6%,其中,乡村酒店订单同比增长了32%。

    在安徽、河南等地,携程打造8个高端度假农庄。

    这些高端度假农庄,让携程斩获下沉红利。财报显示,去年近5成携程用户在预订度假农庄时,会同时预订火车票或机票。近4成用户在预订度假农庄时,会预订周边的景区门票以及玩乐产品。8家度假农庄开业30天内,周边10公里范围内的酒店均价提升了45%。

    也就是说,携程的高端度假农庄,吸引了大量高线城市用户,并且创造了较大消费以及带动了当地的酒店业增长。携程董事局主席梁建章解释,携程是通过高端住宿,来带动整体的乡村旅游。

    “疫情之后,行业营销玩法也变了,以前是重渠道,现在渠道都要靠社交平台种草吸客了。”文旅行业从业者蔡蔡告诉鞭牛士。

    疫情之后,行业开始向内容方向转变,不少在线旅游平台开启直播带货。

    2020年携程推出了“BOSS直播”,携程集团创始人、董事局主席梁建章在直播中结合目的地特色,cos了37个人物,一举出圈。

    去年11月,美团就上线直播“一千零一夜”,直播内容主要是冬季旅游产品,如酒店、民宿、门票等。

    去年五一前,美团再次上线了“美团直播助手”,直播类目包含外卖、酒旅、门票在内的所有业务,主播可以通过美团直播助手发布直播预告功能,并支持主播添加团购、魔盒券包、兑换券、门票、团单等多类型商品。飞猪、马蜂窝等平台也都开始直播。

    在线旅游迎来了新的曙光,也吸引了拼多多、小红书、抖音、快手等跨届者。

    2020年,拼多多携百亿补贴闯入在线旅游市场,上线旅游出行业务“多多旅行”。

    以短视频起家的抖音也瞄准在线旅游赛道,2021年5月,抖音内测小程序“山竹旅行”推出后,用户可在抖音短视频和直播界面在线完成景区门票和酒店的预订,完成从短视频或直播“种草”到交易的闭环。

    2020年,小红书宣布和民宿公寓管理系统合作,200多家民宿品牌入驻小红书。之后更是和民宿预订平台“小猪”合作、推出“种草周边游”等等。

    行业已经等来新的拐点,在线旅游会迎来新一轮行业洗牌吗?

    作者:夏言

    来源公众号:鞭牛士(ID:bianews8);准确、快速、有深度的科技媒体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鞭牛士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BOSS直聘上的老板,消失了

    设计动态 2023-02-22
    “去年12月疫情防控政策放开后,就买了招聘App的会员,每个月68元,传说中的八大VIP权益都加持了,但还是没是没找到工作,”努力找工作五个月依然无果的康康说起自己的求职经历,有点颓。 原来想趁着疫情放开后靠VIP权益快速逆袭的她,最终没能如愿。康康沟通了18

    不断上涨的会员费、不断下降的招聘效果,使得BOSS直聘上越来越多老板打起了退堂鼓。以“找工作,和老板谈”的广告语深入人心的BOSS直聘,为什么如今平台的“boss”却消失了?他们去哪了?本文作者对此进行了分析,一起来看一下吧。

    “去年12月疫情防控政策放开后,就买了招聘App的会员,每个月68元,传说中的八大VIP权益都加持了,但还是没是没找到工作,”努力找工作五个月依然无果的康康说起自己的求职经历,有点颓。

    原来想趁着疫情放开后靠VIP权益快速逆袭的她,最终没能如愿。康康沟通了1800+职位,只投递出19份简历——在BOSS直聘上,如果招聘方不回复,求职者无法投递简历。相应的,在猎聘上,数百份投递出去的简历,依然没换回来几个面试机会。

    传统的“金三银四”去哪里了?平台上的“boss”去哪里了?

    01 传统春招旺季“失约”,这届打工人好难 今年是疫情三年后的首个春招季,不少打工人都认为疫情放开意味着“最难的三年”已经过去,无论经济还是就业市场都在恢复的路上。

    在北京的地铁线上,招聘企业正体贴地告诉打工人“站着,也可以刷BOSS直聘”;在重庆,BOSS直聘投入了大手笔——12大地铁站全覆盖。

    现实并没有这么乐观。“疫情三年过去了,身边至少有10个人在找工作,且待业都在半年以上。”刚从某大厂离职的小芁对慢放说道:“很多苟着的人也想趁春招动一动,但一试探,就被招聘市场的寒意吓退。”

    “能苟着坚决不要动!”待业8个月、从事会展工作的玥玥总用自己惨痛的求职经历劝正欲换工作的朋友们。“原本指望着‘金九银十’找到工作,降薪也行,但拖到‘金三银四’还是没看到什么希望。”

    “点了‘立即沟通’后石沉大海”“偶尔碰到要简历的,要完后没有回音”,也有和对方聊了两句就消失了,“约面试的没几个”。玥玥感觉今年找工作更难了。

    去年、前年的求职存量还未消化,今年的还在新增,求职者的压力未减反增。

    “卖方市场”之下,企业方开始谨慎挑选候选人。“现在的人才市场,我们可以用更好的价格,找到更优秀的人才”,创业者李先生对慢放说道:“比如招一个技术岗,以前可能要3万月薪才能找到一个相对不错的,但大厂裁员后,市场上流入更多优秀的人才,这时候,同样的薪酬有可能找到曾经的行业大牛加入。”

    面对这样的情况,求职者们开始“内卷”,有的积极学习、希望成为复合型人才或完成跨界储备,有的做好了从涨薪20%到降薪20%甚至砍半的准备,有的则早早做起副业或创业、为自己提前准备后路……

    不少求职者开始尝试其他途径,如熟人内推等,试图重返职场或求得更好的就业机会。但春节之后,裁员的消息频传,除了少部分人在内推或熟人介绍中得偿所愿,更多的求职者依然寄希望于招聘平台。

    此时,招聘平台是更多求职者的希望。

    02 曾经可以直接谈的“BOSS”,消失了 “我们当年求职主要通过招聘网站,印象中,中华英才网、智联招聘比较火,是当时白领比较集中的地方。”李先生回忆称:“后来自己创业,一些高端职位,人事部门会用猎聘或找猎头代招,还有一些部门负责人想自己和求职者沟通,也会用到BOSS直聘和拉勾(网)。”

    事实上,他所说的中华英才网、智联招聘,都属于互联网招聘1.0阶段,招聘方在招聘网站发布招聘信息,求职者搜索职位再投递简历,招聘方“合则约谈、约面试”。

    这时的招聘方式看似求职者主动,但本质需要通过招聘方的评估,才有可能继续往下走。这段时间里,简历投递后“石沉大海”是比较常有的事。

    2014年BOSS直聘横空出世,通过为B端用户提供个人化的招聘服务,实现了To B服务的To C化,并使互联网招聘进化至2.0时代。“找工作,和老板谈”的广告语直击求职者内心,彻底改变了求职者与招聘者的沟通方式。

    但好景不长,不少求职者发现,BOSS直聘上部分公司招聘信息的发布者根本不是老板,而是HR,此外,猎头发布的招聘信息占比也不在少数。“跟老板谈”逐渐成为BOSS直聘的空谈和噱头。

    这种情况在近期更为明显。康康这半年的感受是:“投递简历的职位,有一半职位的发布者是HR,还有一部分是猎头公司,偶尔有一些0-20人的小公司是联合创始人在招聘。”

    也因此,我们就不难理解猎头缘何成为BOSS直聘的“常客”。“求职平台一共是这么几个,一般拿到代理职位后,能发的平台都会发。”Linda是某头部人力资源公司的猎头,在提及自己作为“BOSS”身份发布信息的事,自称为“行业常规操作”。

    康康另一个很明显的感受还在于,与前几年相比,现在BOSS直聘上的所有类型的“BOSS”都越来越少了。“很难等到回复的感觉,BOSS们好像都隐身了一样,没几个人搭理我。”为挖掘更多的求职机会,她加入了一个互联网打工人群,发现很多人和她一样,半年等不到几条回复的人大有人在,更别提面试机会了。

    玥玥的情况要复杂些。32岁已婚已育,属于职场上“全职妈妈”和“中年职场危机”的hard模式。“能看出来近期可投递的职位增多了,但投递后连个水花都没有。有时候会怀疑这些企业是不是真的要招人,当然也会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还有职场生命。”

    像康康和玥玥这样每天刷招聘App的求职者,他们都在等待BOSS们那句简单的“看了你的简历,方便聊聊吗?”

    但这对眼下的他们而言,已是奢望。

    “稍具规模的公司,他们的老板都不会真正在BOSS上停留太久,主要是效率太低。老板不可能一个一个去筛简历,再和每个侯选人沟通,包括部门负责人也很少自己去聊。”从事人力资源公司近十余年的任女士在说起公司的招聘流程时提到:“筛选简历本身就是HR的工作,不可能让BOSS们来干。我们公司的招聘流程还是用人部门和我们对用人需求,HR部门去招聘平台‘大海捞针’,海选之后,和符合条件的达人先沟通,进一步确认意向,最后才是面试等后续流程。

    据她称,一些重要的岗位或管理层,一般采用熟人介绍或委托给猎头公司的方式。

    相当于说,由于BOSS直聘不断扩大企业服务规模,导致平台上的“招聘者”身份发生转移,众多企业HR和三方猎头公司替代了”BOSS”,平台主打的直接跟老板谈的差异化优势也消失了。BOSS消失也在情理之中。

    03 “BOSS”消失,并非偶然事件 为了找到工作,康康后期还购买了BOSS直聘的VIP会员。对于当初购买会员,康康表示,是被App主要是因为购买页面上标出的数据吸引——“牛人的平均求职周期为1-2个月”。

    ▲图源:BOSS直聘APP

    “购买VIP会员后,重新做了专属模板的简历,简历每天可以自动刷新、投递简历的时候可以看到自己在投递简历人中的竞争力分析(每天3次),”在康康的理解里,这些服务的核心在于触达更多“BOSS”,进而提高面试机会。“但是否真正触达BOSS,是没办法效证的,所谓的今天展示了300+次,不知道真假。”

    但是,在超过平均周期后还没有找到工作后,康康陷入了自我怀疑:“我不是牛人吗?”

    事实上,康康是妥妥的牛人。大学毕业后入职某电商平台,运营、品牌、市场都做过,负责过公司众多大大小小的项目,用她的话说,自己为公司赚的钱、花的钱有几个亿。但现在,她连月薪1万的工作都找不到。也就是说,不是康康不优秀,而是市场“没机会”。

    抛开宏观环境因素外,这种“没机会”或与BOSS直聘的商业模式有关。

    BOSS直聘凭借智能匹配和直聊定位,在短时间内冲到行业头部,完成流量积累。和传统招聘平台相似,BOSS直聘采取向C端免费(像康康这种自愿交纳VIP会费者除外)、向B端收费的模式——这就意味着,企业如果想在BOSS直聘上发布招聘信息,需要按招聘的职位进行缴费。

    而这也是BOSS直聘的主要营收来源。BOSS直聘财报数据显示,其超九成收入由在线企业招聘服务贡献。2021年全年,BOSS直聘对企业提供的在线招聘服务营业额达42.19亿元;2022年前三季度该项收入达33.92亿元,占总营收的98.9%。

    但这样的模式正在成为BOSS直聘最大的隐忧。去年4月,有媒体报道BOSS直聘强制消费、随意上涨会员费。用户此前在BOSS直聘的职位发布还正常,后来一夜之间职位被全部“下架”,成了待开放状态,相关职位也变成了竞招职位,只有再付费才能发布。

    这让负责招聘的HR很为难。“企业发布的每一个职位都是明码标价,每天能看几个简历、能看什么条件的候选人也是明码标价。”负责人力的任女士向慢放说道。“去年1月,我们想招一位行政,算不上热门职位,按288元/月的标准交了会费,每天可以和20名达人沟通,但两个月和700多人确定沟通意向,最终也没在BOSS直聘上招到人。”

    任女士甚至怀疑:平台推荐的人是不是真简历,“看了简历觉得各方面都挺适合,发过沟通意向,绝大多数的求职者没回复。”

    充值VIP招不到人,普通的VIP账户只能发布少量的职位,更不可能招到人。如果想获得更多的流量曝光或者更多查看和沟通次数,企业还须另行付费或交更高的会员费。“如果开通所有招聘权益,企业每月花费要花3600,再加上招聘一些热招职位,一年的费用甚至上万元。”

    任女士所在企业交纳的VIP会员并非最高价位。据公开资料显示,BOSS直聘会员的会员价值涨价频繁,“购买会员的价格从98元接连涨到298元、328元、418元。”对此,BOSS直聘以系统定价、职位火爆为由,肯定了涨价的合理性。

    但会员费日渐上涨的背后,是企业招不到人,求职者再难见BOSS。

    最终,利益既得者似乎只有BOSS直聘一方。随着企业付费收入增长,BOSS直聘终于走出亏损泥潭。2022年上半年,BOSS直聘实现净利润8030万元,第三季度调整后的净利润为3.7亿元。

    但这真的是好事吗?

    与行业的商业模式相比,可以明显看到BOSS的营收焦虑。如,与传统招聘如猎聘依靠在线招聘服务、校招和培训等外包服务共同创收不同,BOSS的收入主要来源于企业,主要业务也是而向客户提供在线招聘服务。

    按照任女士的说法,BOSS直聘“随便一个操作都要收费,发布职位要钱,查看简历要钱,聊天人数多了也要收钱……”

    此外,BOSS直聘向C端求职者收费的模式也让求职者不断吐槽。“简历优化要收钱、简历投递要收钱、号称的八大权益,用起来一样找不到工作。”在康康看来:“有没有可能不是我的问题,而是BOSS上面的BOSS太少了。再怎么增加曝光也是无用功?”

    Boss直聘近几年在营销上不断加大投入。为了吸引C端用户,BOSS直聘在地铁、电梯、站台等媒体端投放了大量广告,让“找工作,和老板谈”的宣传口号让大众熟知。

    但现在的问题,BOSS直聘如今还有能力请到真正的“BOSS”到自己平台上吗?

    结语 招聘平台的意义是信息的集合,是招聘效率的提升。但BOSS直聘不断上涨的会员费、不断下降的招聘效果,使得更多的boss打起了退堂鼓。此时,这个一直主打“找工作要和老板谈”的BOSS直聘,平台价值大打折扣。

    恶性循环就此开始:招聘企业的boss不来,求职者找不到boss谈,用户流失,赖以生存的向B端收费的营收模式势必逐渐失效。

    当前的求职者反馈,其实已经给BOSS直聘敲响了警钟。

    参考资料:

    [1]华尔街见闻丨疫情后万物复苏,BOSS直聘走向何方

    [2]市值丨一文读懂BOSS直聘:靠什么增长?用什么赚钱?

    [3]品玩丨探索者,BOSS直聘

    [4]澎湃新闻丨当获客越来越难,BOSS直聘如何保持用户增长?

    [5]商业人物丨中小老板出逃BOSS直聘

    [6]21世纪商业评论丨百亿美金的BOSS直聘,太会玩了!

    作者:习习,编辑:文八娘

    来源公众号:公众号:慢放(ID:manfangsd),保持好奇心,慢放一下。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慢放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让你的品牌快速脱颖而出,抢占市场份额,提升销量
免费获取方案及报价
*我们会尽快和您联系,请保持手机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