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滑刷新,在每个APP里转角遇到短视频

    设计动态 2023-02-09
    ——“我还以为……” ——“我们永远都有话说”。 已经卸载抖音两个月的KK依然接上了这个抖音梗。 2022年,你的抖音又何止是抖音呢? 即使卸载掉抖音快手,我们仍然逃不掉短视频的每一个热梗。很简单,因为我们转头又在别的平台上刷上了短视频,一刷就是一个小时,对于

    你是不是也有这种感觉——即便卸载了短视频软件,在其他内容社区,你依旧可能掉进短视频的“陷阱”,一不小心就被蚕食了大量时间。而在内容社区“视频化”这一现象背后,隐藏的,其实是内容社区商业化的野心和难题。

    ——“我还以为……”

    ——“我们永远都有话说”。

    已经卸载抖音两个月的KK依然接上了这个抖音梗。

    2022年,你的抖音又何止是抖音呢?

    即使卸载掉抖音快手,我们仍然逃不掉短视频的每一个热梗。很简单,因为我们转头又在别的平台上刷上了短视频,一刷就是一个小时,对于现在的网友来说,在哪里刷短视频,变成了一种赛博娱乐场地的选择题。

    一、挤上“短视频”快车 各大内容社区平台的视频化早有预兆。

    早在2020年4月,小红书“创作者云开放日”上,相关负责人提出将推出100亿流量向上计划,直播、视频和垂类成为了三大关键词;同样是2020年,文字社区知乎推出了视频专区,同时发布“海盐计划”针对视频创作者,推出5亿元现金激励。

    显然视频并不够,很快,作为视频社区,一直保留着原生形态的B站也开始了变化——视频化的下一步,则是“短视频”。

    CNNIC发布的第50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国内短视频用户规模已经达到9.62亿,占网民整体的91.5%。

    2020年,B站灰度测试了竖屏信息流视频模式Story-Mode。同样作为竖屏信息流短视频,Story-Mode的出现让Z世代们开始习惯在B站刷抖音。

    数据反馈也很迅速, 2022年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竖屏视频日均播放量均同比增长400%以上,竖屏视频广告互动率是横板广告的五倍——B站董事长兼CEO陈睿曾表示,Story-Mode为B站带来的是纯粹的增量。

    平台看中了短视频的能量,而在选项的另一边,则是内容的生产者。

    随着互联网的高墙逐渐被打破,越来越多的内容博主开始同一内容多平台分发。对于内容社区来说,这显然是喜闻乐见的,不同平台的热门视频也许有所不同,百万级博主在各个平台的圈粉表现都是可圈可点的。

    以美妆博主程十安为例,在抖音上,她拥有2900万粉丝,而在小红书上,这一粉丝量为786万,B站上,则为210万。但除了头部博主,垂类博主在各大平台的粉丝量相差悬殊。美食博主“悠悠食记”拥有347万小红书粉丝,而抖音粉丝仅有27万。

    但对于博主来说,多了一个分发平台并不仅仅意味着多了一个粉丝积累的入口,而是多了一个能够实现内容变现的渠道。

    但回归到消费者身上,在所有的APP刷“抖音”实际上并不是用户的选择,而是一种没有选择的选择。

    短视频对于注意力的蚕食是无声的,对于用户来说,点开短视频也许只是一次误入地右滑,不小心进入了信息流,在这个上滑掉不感兴趣地内容已经成为一种肌肉记忆地时代,互联网用户们轻易地就掉进了短视频的“陷阱”——轻轻一滑就是一个小时。

    二、“短”并不是一切问题的答案 但显然,这对平台来说,则是摆脱增长焦虑的法门。

    12月15日,腾讯在线上召开内部员工大会,会议上,马化腾表示,WXG(微信事业群)最亮眼的是视频号,是全公司的希望。“三年来,短视频在全球范围内对整个互联网冲击相当大,各个平台和企业都不得不重视这一块。它会侵蚀掉很多长视频、游戏等产品的时间,这是一个客观发展规律。”

    腾讯尚且难逃短视频焦虑, 用户量远不及腾讯的小红书与B站,则是把短视频作为解决商业化困境的一条出路。

    抖音的内容电商珠玉在前,短视频变现能力已经得到了验证。这对于商业化迟迟难以进入闭环的小红书或B站,毫无疑问是个香饽饽。

    对于小红书来说,2018年,小红书启动商业化,次年,小红书上线了直播电商功能,却一再错失良机,只能靠广告板块拉动全局。而与小红书类似但不相同,B站的商业化也一直存在着自己的短板——原本的现金牛“游戏”逐渐疲软,由其他板块顶上。

    根据财报数据,B站Q3广告收入达13.5亿元,同比取得了16%的两位数增长。按照Q3计算,B站每天的广告收入约1500万元,平均日活却超过9000万,每个日活贡献不到2毛钱的广告收入,对于平均内容消费时长达96分钟的高质量用户来说,转化率却并不高。

    但短视频能解决内容社区的商业化难题吗?

    以B站的Story-mode为例,这种和抖音几乎一样的竖屏短视频模式,如果想帮助B站达到22%营收增长的目标,只有吸引更多新用户通过大会员付费实现收入,或者像抖音一样通过类似直播电商形式的变现两条路可行。

    先来讨论第一种,参考抖音的活跃用户在达到6亿之后开始增速放缓。假设在几乎不可能的理想情况之下,这6亿人与B站目前3.3亿活跃用户没有重叠且全部来到B站,按照本季度B站会员与月活用户比例6%来计算,将为B站增加0.36亿的会员。

    更何况,真实情况是长短视频形式和内容赛道划分得已经足够清楚,Story-mode更多的作用是加长B站原有用户的停留时间。就像西瓜视频很难吃到长视频流量一样,B站想吃到短视频的流量也不容易。

    而如果要从0开始建立直播电商,不提竞争对手淘抖快,今年双十一,B站、小红书、视频号实际上都尝试了发动博主进行直播带货,然而当淘宝都不再放战报的双十一,内容社区要走的路显然会更长。

    变局的背后,往往意味着思路的转变。从增长到赚钱,并不只是B站一家公司正在发生的变化。但当“种草社区”小红书,“Z世代乐园”B站在“抖快”的走过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时,我们不免又要开始思考,在小红书或B站上刷短视频,是否已经远离了最初我们在社区里玩耍的初心呢?

    这始终是作为社区产品商业化的难点,除了平台的未来与投资人的期待之外,始终要还要兼顾到用户与创作者,才能保留平台本身的价值。

    作者:咩咩咩

    来源公众号:文娱Talk(ID:wenyuTalk0506),记录大文娱的浮沉与变迁,尊重一切合理合法的自由表达。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文娱Talk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奇怪!我在网上被粉红色小恐龙“momo”包围了

    设计动态 2023-02-09
    你有没有在上网冲浪时遇到过一个“momo”?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个顶着粉红色恐龙头像的“momo”占据了小红书、豆瓣、知乎等社区平台的首页,活跃在各种笔记和帖子的评论中。 起初,很多人以为这只是某一个特别活跃的账号,到后来才发现,这不是一个人,而是一支由

    你有在互联网冲浪的时候遇到过momo吗?豆瓣上出现了“momo”的专组,组员已经超过3159人;小红书上每天都有关于研究momo到底是谁的新笔记,热度高的点赞能破万,吸引一众momo前来团建。跟着作者一起来看看。

    你有没有在上网冲浪时遇到过一个“momo”?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个顶着粉红色恐龙头像的“momo”占据了小红书、豆瓣、知乎等社区平台的首页,活跃在各种笔记和帖子的评论中。

    起初,很多人以为这只是某一个特别活跃的账号,到后来才发现,这不是一个人,而是一支由成千上万网友组成的momo大军,他们来自不同的IP地址,却在互联网上成为“一体”。

    momo的账号多了之后,对于momo话题的讨论热度也日渐走高。 豆瓣上出现了“momo”的专组,组员已经超过3159人; 小红书上每天都有关于研究momo到底是谁的新笔记,热度高的点赞能破万,吸引一众momo前来团建。

    粉红色小恐龙究竟有什么魔力?momo宇宙又是如何被建立的?这一切似乎无关流量生意,也没什么方法论思路,只有一群网友在互联网上努力找寻着一块藏匿地。

    一、momo宇宙的出现与崛起 “momo”其实不是一个互联网“新人”。

    它属于微信原创表情包系列IP之一 ,与气泡狗阿绿阿白、神经蛙与欢乐马等属于同一家族,全名叫“么么龙 MOMO”,是一只粉红色恐龙的卡通形象。

    活跃在表情里的momo能够走出微信,主要因为微信的授权登录机制。

    无论是微信里的小程序,还是外部App如豆瓣、小红书等,只要网友选择通过微信账号授权登录,除了自己原本的账号和头像,还可以另外新建账户头像和昵称,“momo”便是系统提供的随机选项之一。

    于是,一部分不愿意暴露微信昵称和头像的用户成为了初代的“momo”,顶着这只粉色的小恐龙在互联网冲浪。

    没搞明白momo来源的许多网友,还以为自己遇到的是同一个人。一个叫“momo”的小红书账号发了一条笔记委屈表示,某位网友被其他的momo骂完拉黑,看到自己就以为自己是那个骂他的人,一直追到主页来骂,“又好气又好笑”。

    正所谓“一mo惹事,众mo担当”, 也正是因为momo昵称和头像很难让其他人具体定位到,让不少网友意外地有了些“安全感”,将之视为“隐身”工具 。

    “改成momo之后,就不用担心会被搜到发帖和回复记录了”,某个“momo”留言表示。

    就这样,除了选择随机头像与昵称的那批“momo”外,越来越多的网友主动加入了momo的队伍中。时间长了,momo还在粉色恐龙的形象基础上衍生出更多变体。

    比如将身体变成珍珠奶茶的奶茶mo,线条变为荧光色的荧光mo,头戴博士帽的博士mo,还有各种联名版本:甄嬛mo、灰太狼mo、章鱼哥mo、库洛米mo……

    网络上还出现了一些专门画momo头像的画手,用画笔创作出各种momo的形态。

    小红书上有一位momo画手,目前还是个高中生,从1月末开始分享自己创作的momo头像,有充电版、《鬼灭之刃》版、《哈利波特》版,笔记点赞数持续走高,热度最高的一条获赞超过1000次。

    她会在评论区里征集网友们想要的momo形态,以此作为自己的灵感来源,每个头像也都是无偿分享,还会接免费的定制。最新一条笔记的评论区里,她表示下一周的momo头像定制已经接满,满怀期待的网友们又开始排起了下下周的定制队伍。

    现在,在豆瓣、小红书或是其他一些社区平台,经常有人发帖问“momo是什么组织”,这时候会有一大群momo冒出来,流量高的帖子获赞数能超过1万,评论互动也有几百甚至上千,评论区还会有部分momo热情邀请对方加入自己的“阵营”。

    momo宇宙,已经初步建成。

    二、从“江湖骗子”到momo、阿白、哄哄,不愿被找到的网友抱团躲进人群里 momo不是网友们的第一个群体身份。

    之前,豆瓣上就出现过一批以“江湖骗子”、“已注销”为昵称的账号,让不少人无法分辨,导致豆瓣官方直接移除了这两个昵称,如今已无法再取此名。

    “江湖骗子”们收到豆瓣系统提示

    据了解,“江湖骗子”原本来自豆瓣系统的一种保护机制,当有用户将自己的昵称改成“管理员”时,就会被系统自动修正成“江湖骗子”,防止其冒充豆瓣小组的管理员。

    “已注销”的来源更为简单粗暴些,豆瓣对于每个已经注销账号的用户都会这么显示,头像也是统一的黑白色人像。

    在豆瓣此前各种“粉黑大战”、跨组“执法”的乱象中,如果用户隐匿身份成为“江湖骗子”或者“已注销”,大概率能避免被搜索到过往发言,因此这两个ID成为一段时间内豆瓣用户自我保护的工具。

    而且,无论是“江湖骗子”还是“已注销”,最初都不是被某个网友想出来的,而是系统自带的,既省去了想名称的时间精力,也大大降低了其传播的门槛。

    “momo”亦是如此,作为微信提供的随机头像和昵称,简单易操作也是其能被广泛使用的前提条件之一。

    从用户心理上来说,有人实名上网,就有人想匿名潜水。

    当大家对从互联网博取眼球、赚取流量越发习以为常时,也有这么一群人不太想被找到、或是被记住,他们顶着一个大众化的身份,分享自己想说的话,在感兴趣的帖子或者笔记下留下只言片语,淹没在人群中,享受着上网冲浪的自在和快乐。

    “我现在看到momo的发言,第一反应是分辨其是否可信,感觉用这个账号和头像可以逃避很多后续追责问题”,这是某位网友的留言。

    某社区App运营Eva也表示,从社区氛围来说,如果用户初始默认没有头像或是一些乱码ID,用户观感会比较差,可以理解初衷是希望通过昵称momo和粉色小恐龙的头像让用户形象变得更“真人化”。

    “但随着momo现象的普遍,有时在一篇笔记下有多位momo回复,这种统一性反而会感觉很像水军入侵,丧失平台真实性这一特征,对社区氛围的营造反而有弊端” ,Eva指出。

    也是因为可能存在导致网络秩序混乱的风险,豆瓣就不再允许用户取名为“江湖骗子”和“已注销”。

    当然,如果真的是有心人想要去具体找到某一个人,那大部分平台都有一个账户ID编号,是独一无二的,也能搜索到。

    负责兴趣社区运营的心心认为, 对于平台而言,当用户的自发“团建”行为扰乱社区正常秩序,干预是有必要的行为 ,就像momo的发展一旦不可控,也会成为下一个“江湖骗子”类ID,“但这其中会牵扯到微信的授权登录机制,即使干预也可能不会这么简单粗暴”。

    毕竟人们总说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无论是“江湖骗子”还是“momo”都无法成为“法外之徒”。

    不过,对互联网马甲的寻求不会停下。 momo之外,微信提供的其他随机头像和昵称,比如红色小猪“哄哄”、绿色小青蛙“神经蛙”、棕色小马“欢乐马”、以及白色小狗“阿白”等,也逐渐形成了一股“势力”。

    在一条问询自己该加入哪个“家族”的帖子下,各大“势力”争相冒泡团建,还流传着这么一段热血且中二的“身份宣言”:

    “既然你诚心诚意的发问了,我们就大发慈悲的告诉你!!为了防止世界被破坏,为了守护世界的和平,贯彻爱与真实的邪恶,可爱又迷人的正派角色——momo!!我们是穿梭在银河的法外狂徒,白洞,白色的明天在等着我们~就是这样~mo~~~”

    作者:松露;编辑:张洁;校对:云飞扬

    来源公众号:新榜(ID:newrankcn),专注互联网内容领域的观察报道,关心与内容产业相关的人和事。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新榜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ChatGPT突然爆火,巨头们卷入混战

    设计动态 2023-02-09
    一、全球史上增长最快的互联网产品,ChatGPT爆火 近两天,即便你不知道ChatGPT究竟是什么,也不妨碍它在你的社交圈里疯狂刷存在感。 微信搜索指数也印证了ChatGPT的热度,曲线自2月以来波动上扬,截止发稿已经高达4759W,百度搜索指数整体环比上涨7

    相信不少人都在社交圈里刷到过 ChatGPT 的相关消息,而现在,不少平台已经宣布接入 ChatGPT 模型,ChatGPT 也在掀起科技巨头、搜索巨头之间的追逐赛。具体如何解读互联网公司所发出的动作和变化?一起来看看作者的解读。

    一、全球史上增长最快的互联网产品,ChatGPT爆火 近两天,即便你不知道ChatGPT究竟是什么,也不妨碍它在你的社交圈里疯狂刷存在感。

    微信搜索指数也印证了ChatGPT的热度,曲线自2月以来波动上扬,截止发稿已经高达4759W,百度搜索指数整体环比上涨732%。马斯克在使用ChatGPT后评价道,“好到吓人……我们离强大到危险的AI不远了。”

    那么,发布于2022年11月30日的ChatGPT究竟是什么?

    按照百度百科的定义:

    ChatGPT是美国“开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OpenAI)”研发的聊天机器人程序,是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它能够通过学习和理解人类的语言来进行对话,还能根据聊天的上下文进行互动,真正像人类一样来聊天交流,甚至能完成撰写邮件、视频脚本、文案、翻译、代码等任务。

    而在OpenAI的官网上,ChatGPT被描述为优化对话的语言模型。

    我们可以将ChatGPT大概理解为一款AI聊天程序,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其增长速度——上线5天,用户数突破100W。 要知道,此前完成这个数据的,ins花了2.5个月,网飞花了3年半。

    根据投行瑞银集团的研报,ChatGPT的月活在1月便预计达到1亿,距离它推出只有2个月时间,成为史上增长最快的消费者应用。 同时,瑞银还引用分析公司Similar Web的数据称,今年1月大约有1300W用户每天使用ChatGPT,较去年12月的使用量增长一倍以上。

    图源:TRTWORLD

    数据之外,ChatGPT还引发了科技海啸。

    单看本月内,便有多家平台相继宣布接入ChatGPT模型:

    元宇宙沙盒游戏MetaverseX在社交媒体发布其AI+WEB 3路线图,将在本月下旬测试并集成ChatGPT支持的AI机器人Kryptal; 天娱数科在互动平台表示,下属子公司元境科技的虚拟数字人接入ChatGPT等模型,并已在Tik Tok跨境电商直播、虚拟主播直播互动等场景实现应用; ENGAGE宣布推出集成ChatGPT-3、DALL.E等服务的虚拟员工Athena,将为企业客户提供咨询服务,包括信息搜索、问答、图片生成等功能; …… 这场科技海啸来得迅猛而激烈,无数公司被卷进混战,有人选择接入,也有人选择竞争。

    二、押对宝的微软,能成为最大赢家吗? ChatGPT的爆火,让大家关注到了其背后的研发公司OpenAI,而再稍微扒拉一下就能发现,其背后还站着科技巨头微软。

    2019年,OpenAI获得了微软的10亿美元投资。 今年1月23日,微软公开宣布与OpenAI长期合作的第三阶段,“通过多年、数十亿美元的投资来加速人工智能的突破,以确保这些好处能与世界广泛分享。”同时,其Azure云平台将继续成为OpenAI的独家云供应商。

    北京时间2月8日凌晨,借着ChatGPT的爆火和应用落地,微软在华盛顿召开的发布会上,由ChatGPT和GPT-3.5提供支持的全新搜索引擎必应(Bing)和Edge浏览器正式亮相。 但目前只支持试用,要进行个性搜索需要加入候补名单,并经历漫长等待。

    今天,新的必应已经可以进行有限的预览,每个人今天都可以访问Bing.com来尝试样本查询,注册等待名单。我们将在未来几周内将预览规模扩大到数百万。移动体验也将很快进入预览阶段。

    微软首席执行官Satya Nadella表示,人工智能将重塑每一款软件,搜索引擎的创新“时机已到”。而微软的市值在一夜间涨超800亿美元(约5450亿元人民币),达到五个月来新高。

    和训练数据暂时只到2021年的ChatGPT相比,新版必应可以查询最近的事件;和普通搜索引擎相比,新版必应支持人工智能聊天模式,不只是展现信息,更能给出建议性答案。

    比如,当你提问周年纪念日旅行的规划,左边是常规的搜索结果,右边则出现聊天框,新版必应已经将网上的信息进行了一定的梳理,以给出建议方案。

    这其实更接近于当代人希望搜索到的内容,享受智能带来的方便。微软找到了搜索痛点,并提供问题的完整答案,展现了AI的强大。

    其实早在一周前,微软便宣布将把旗下产品全线整合ChatGPT,还推出由ChatGPT支持的高端Teams消息服务,以简化会议。其直言,目标是将ChatGPT的技术融入所有产品,从而在与谷歌的竞争中创造更多有利条件。

    微软和谷歌在搜索引擎领域的恩怨情仇已经长达十多年,一直保持着“老二”的地位,实际市场份额仅仅3.03%,而谷歌占有90%以上。

    这次,微软试图借助ChatGPT的技术放手一搏,能否得到满意的结果,或许还需要让子弹再飞一会儿。毕竟,竞争对手正在努力,而ChatGPT已经出现过载卡顿的故障。

    三、谷歌吹响守擂的哨声 ChatGPT搅混了搜索引擎市场的水,也给谷歌带来了危机感。

    此前,微软宣布继续合作ChatGPT母公司OpenAI后,谷歌迅速投资了OpenAI的竞争对手——人工智能初创公司Anthropic,并与其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Anthropic的创始团队正是从OpenAI走出来的。

    随后,根据Engaget报道,谷歌使用其LaMDA技术测试新的聊天机器人及可能将它整合到搜索引擎中的方法。其聊天机器人名为「Apprentice Bard(学徒巴德)」,向它提问可以获得类似ChatGPT的详细答案,且具备ChatGPT没有的调用新闻事件的能力。此外,谷歌云计算部门开展名为「阿特拉斯」的项目,旨在回应ChatGPT的威胁。

    显然,谷歌已经将ChatGPT视为大敌,一向傲视搜索引擎群雄的它,句句不离ChatGPT。

    2月2日,谷歌CEO桑达尔·皮查伊在财报电话会议中表示,谷歌将很快在其搜索引擎中添加先进的人工智能功能。

    没有让大众等太久,2月7日,谷歌便官宣了基于其在2021年5月推出的大语言模型LaMDA而打造的Bard,优先对部分开发者开放,在接下来的几周内会向更广泛的受众开放。

    这不禁让人猜测,为了应对ChatGPT愈演愈烈的声势,谷歌不得不提前曝光产品,实际上并没有完全准备好。

    根据谷歌在公开博文中的信息,Bard同样采用了聊天框的形式,将复杂的信息和多个视角提炼成易于理解的回答,比如“向9岁的孩子解释NASA的韦伯望远镜带来的新发现”,此外还将进一步提供更多网页信息的选择。

    这看起来和新版必应大同小异。

    戏剧性正在于此,谷歌发布Bard的日期是在微软发布新版必应的前一天。兵贵神速,大概谷歌也没有想到微软这么快就将ChatGPT整合进搜索引擎里,且功能和自己留的悬念如此相似。

    谷歌在AI上也曾有同款高光,6年前旗下的DeepMind推出AlphaGo,打败人类棋手,名声大噪。没想到,如今风水轮流转,微软先迈出了AI和搜索引擎联姻的第一步。

    四、国内互联网大厂摩拳擦掌,搜索引擎到了发展奇点 借着AI的东风,国外的搜索引擎陷入酣战,而国内的大厂们其实也没有闲着。

    其中,最被聚焦、期待的当属百度。

    近段时间,有多家媒体报道百度将推出类似ChatGPT的产品,当事人总是不予置评。

    直到2月7日,百度在公众号官宣将推出大模型新项目文心一言(ERNIE Bot),撕下了半遮半掩的面纱。

    百度声称在人工智能四层架构中有全栈布局,包括底层的芯片、深度学习框架、大模型以及最上层的搜索等应用。而文心一言,位于模型层,或将在3月底亮相。

    消息一出,截至2月7日收盘,百度港股股价较前一个交易日大涨15.33%,市值上升至4492.16亿港元。

    值得注意的是,该官宣文章下面的四位责任编辑希加加、度晓晓、叶悠悠、林开开,均是百度的数字人。

    这引来了不少猜测,百度的AI应用或将加持数字人的进一步发展。

    而李彦宏在今年年初的内部大会上对ChatGPT和AIGC的看法,再度被重复引用:

    不管是AIGC,还是ChatGPT,都是新鲜事物,它们都是AI技术发展到一定地步后产生的新机会。技术可以做到这一步,但是它未来会变成什么样的产品,能满足什么样的需求,在这个链条上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但这是百度必须要去做的事情。

    可见,百度此时入局,除了ChatGPT走红的导火线,更多的是技术环境的推动,搜索时代的变革已经到了奇点处。

    察觉这一点的并不只有百度,在搜索上有野心的也从不止百度。

    2月7日,靠着360搜索排在业内前列的三六零在互动平台表示,计划尽快推出类ChatGPT技术的demo版产品。 但其也坦言:

    (三六零)公司的人工智能研究院从2020年开始一直在包括类ChatGPT技术在内的AIGC技术上有持续性的投入,但截至目前仅作为内部业务自用的生产力工具使用,且投资规模及技术水平与当前的ChatGPT 3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各项技术指标只能做到略强于ChatGPT 2。

    尽管如此,消息发布不到两个小时,三六零股价涨停,涨幅10.01%,达到自去年7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足见大家对国内版ChatGPT的期待。

    纵观近期的媒体报道:

    字节正悄悄准备重启已经关停了两年的悟空搜索; 腾讯申请的“人机对话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专利获授权; 阿里巴巴达摩院(杭州)科技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由1000万人民币增至3亿人民币,增幅2900%,持续投入人工智能(AI)等底层技术; 商汤科技表示,已训练超过300亿量级超大基模型,团队的核心是利用GPT等生成式内容进行短视频等创作,提升创作效率; …… 显然,AI+搜索的组合成了香饽饽,ChatGPT掀起的是搜索市场的颠覆开端,资本市场也随之起波澜。

    五、写在最后 正如微软首席执行官Satya Nadella在今天发布会上所说,

    对于搜索引擎,这是划时代的一天。

    百度CEO李彦宏对于文心一言项目的定位也如出一辙——

    引领搜索体验的代际变革。

    20年没怎么变化的搜索引擎,终于迎来了剧变的前夕。

    2月2日,方舟投资(Ark Investment)在“Big Ideas 2023”展望报告中提及,将大型语言模型训练至语言模型GPT-3级别性能的成本,已从2020年的460万美元,下降到去年的45万美元,此降幅甚至比方舟的预计还要更快。

    这或许意味着,各行业的变化将比我们想象的来得更快。

    尽管关于ChatGPT为代表的AI搜索仍有无尽争议,技术成熟度和市场接受度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其对于内容生产的冲击也被反复强调。

    但毋庸置疑的是,相比过往生硬的搜索结果展示,聊天式的智能搜索整合能够走红,或许正是因为更加符合即将到来的AI时代,也更能满足人们对下一个科技时代的预期。

    作者:陈出木

    原文标题:ChatGPT突然爆火,百度、谷歌都急了

    来源公众号:微果酱(ID:wjam123456),聚焦新媒体前沿,洞察新消费领域。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微果酱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ChatGPT兵临城下,搜索三巨头混战24小时

    设计动态 2023-02-09
    搜索引擎与ChatGPT并非互相取代的关系。前者的价值在于帮助用户快速找到信息,后者则可以根据用户的输入自动生成回复,核心是创造信息。 ChatGPT不能实时调取互联网信息,知识储备仅截至2021年。想要取代搜索引擎,一个模型需要把所有知识都记录下来,这是现在

    国内外搜索巨头这几天的“动作”都不小,而这些动作背后,都脱离不开 ChatGPT 等 AI 人工智能技术的身影。那么,ChatGPT 等 AI 技术的出现是否会取代搜索引擎的存在?巨头们又该如何在后续的发展中布局?

    搜索引擎与ChatGPT并非互相取代的关系。前者的价值在于帮助用户快速找到信息,后者则可以根据用户的输入自动生成回复,核心是创造信息。 ChatGPT不能实时调取互联网信息,知识储备仅截至2021年。想要取代搜索引擎,一个模型需要把所有知识都记录下来,这是现在的模型规模无法达到的。 搜索引擎领域每一个百分点的市场份额,都意味着价值20亿美元的机遇。虽然AI技术成本高昂,但相比起短期的财务压力,巨头们更在乎如何布局下一个十年。 这也许是互联网搜索历史上最热闹的24小时。

    北京时间2月7日凌晨,谷歌对标ChatGPT推出对话式人工智能服务Bard。当日下午两点,百度官宣大模型新项目文心一言。次日凌晨两点,微软推出由ChatGPT支持的Bing版本。

    暴风眼的主角是ChatGPT,它是由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OpenAI在2022年11月30日发布的聊天机器人模型,你可以向它提任何问题,还可以让它写论文、写代码。

    ChatGPT概念股也成为资本市场的新宠。一个多月来,美股Buzzfeed、C3.ai的涨幅均超过100%;微软在推出新版Bing后,盘中市值一度重返两万亿美元;百度官宣文心一言后,港股涨超15%;被认为能吃到红利的知乎,周三港股一度涨近60%,创下历史新高。

    抢占先机,成为搜索领域公司最迫切的事。百度搜索于今年1月举办了以技术升级为主题的圆桌会议,百度搜索架构师辜斯缪在会上称,百度搜索今年最重要的技术工作,就是要把整个检索系统生成为检索+生成双模系统。

    新的搅局者闯入20余年的旧战场,搜索老兵们如何打赢这一仗?

    一、搜索巨变 人们也许很难回忆起10年前的互联网是什么样,但历史记得。

    10年前,用户在使用搜索引擎时需要先将问题提炼成关键词。2013年,一位用户在百度知道中留下这样一个问题:“大家购物时在百度都输入什么关键词啊?”下面有人回复:商品名+型号,比如“倩碧 水磁场乳液”“nike 最新正品女鞋”“nokia 5800”。如果关键词不准确,很可能找不到答案。

    10年后,没有人会再特地去思考这个问题。人们早已习惯了直接抛出一个口语化的问题,如“2000块钱能买什么智能手机?”

    从关键词到口语,是用户表达需求的方式变得越来越多元,这是搜索行业不得不面对的一大变化。

    另一个显著的变化,在于搜索对象的改变。一开始,人们搜索的对象只有文字,但随着新的内容形态出现,图片、视频、直播都成为搜索对象。

    搜索领域的巨变,对企业来讲未见得是一件坏事。

    不断升级的用户需求向技术提出更高要求,而新技术的出现也会刺激新的需求产生。技术与需求形成飞轮,共同建构了搜索的进化史。

    过去数年间,搜索引擎已完成多次迭代升级。

    全球市场份额超90%的谷歌,从一开始只有PC端到推出移动端。2011年,谷歌推出“以图搜图”功能。2012年,谷歌新增语音搜索功能。

    百度则研发了名为“知一”的跨模态大模型,可以从全网文本、图片、视频、结构化信息等各种形态的资源中持续学习,让搜索结果更优质、准确。此外,百度还升级了索引系统,能够提高检索速度,并将索引的单位成本下降50%。这项技术被命名为“千流”。

    如今,除了“钢琴有多少个琴键”这样的事实性问题,越来越多的人将需要比对、理解的问题抛给搜索引擎。比如,“钢琴和吉他哪个更容易学?分别需要练习多久?”“北京和上海谁的GDP更高?”“秦始皇和汉尼拔谁的年纪大?”

    ChatGPT是回答这些问题的一把好手。

    在2月7日凌晨发布的公开信中,谷歌CEO桑达尔·皮查伊(Sundar Pichai)展示了谷歌的答案。依托类似于ChatGPT的功能,在谷歌搜索中,AI能够提炼出网络上针对这一问题的见解,并告诉提问者:“要达到中等水平,吉他需要练习3~6个月,而钢琴要练习6~18个月。”

    ChatGPT是AIGC(人工智能生产内容)的一个分支,你可以让它写一首诗赞美李白,帮你写简单的代码,甚至可以问它“如何3句话让女人为我花30万?”在某种程度上,由于省去了用户浏览多条信息进行筛选和整合的时间,ChatGPT甚至比搜索引擎更加方便。

    ChatGPT就像一个力大无穷的推手,等待搜索的,是加速进化还是灭亡?

    二、新对手?新武器? 在2月8日的发布会上,微软CEO萨蒂亚·纳德拉抛出了他的判断:“AI将从根本上改变所有软件,并从搜索这个最大的类别开始。”

    ChatGPT会取代搜索引擎吗?答案可能是否定的。

    首先,二者虽然部分功能相同,但AIGC和搜索引擎是互补而不是取代的关系。搜索引擎的价值在于帮助用户快速找到所需的信息,ChatGPT则可以根据用户的输入,自动生成相关的回复,核心是创造信息。

    其次,即使搅动了整个搜索行业,ChatGPT的短板也很明显:常常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当你问ChatGPT“葫芦娃的来源是什么”,它可能回答来源于《聊斋志异》。如果问它鸡兔同笼问题,它也会通过计算给出一个错误答案,而搜索引擎能够给出各种解法和例题。

    因此,ChatGPT常常在一些要求严谨的场合碰壁。程序员论坛Stack Overflow在禁用ChatGPT后称:“虽然它给出的答案错误率很高,但它们通常看起来是正确的。”国际机器学习会议ICML近期也宣布,禁止使用大型语言模型(LLM,如 ChatGPT)生成的论文。

    第三,目前ChatGPT还不能实时调取互联网信息,知识储备仅截至2021年。从工业应用的角度来看,想要取代搜索引擎,一个模型需要把所有知识都记录下来,这是现在的模型规模无法达到的。

    事实上,巨头们在“踢馆者”身上看到了新机会——让AI为搜索引擎所用。

    百度认为,搜索会从目前的信息检索发展成为检索+生成模式。将AIGC和搜索引擎结合,就像一个高智商的人,能够在搜索引擎的基础上,组织和提炼获得的信息,给用户更规整的答案。

    比如,想知道“秦始皇和汉尼拔谁的年纪比较大”,过去用户需要分别检索这两个人的生卒年月,并进行比较;而在检索+生成模式下,搜索引擎将直接给出答案。这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ChatGPT胡编乱造的问题。

    此外,在生成技术的加持下,用户所获得的答案也将更加个性化。同样是问“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小朋友得到的答案更加通俗易懂,而成年人则会看到更简洁的答案。

    相比起挑战者,ChatGPT更像是搜索引擎的一把新武器。

    三、搅动战局 拾起这把新武器,巨头们开始搅动新的战局。

    百度的类ChatGPT项目“文心一言”正在做上线前的冲刺,将于3月完成内测,面向公众开放。

    360搜索在投资者互动平台称,该公司的人工智能研究院从2020年开始持续投入AIGC技术,但目前仅作为内部生产力工具,且投资规模和技术水平与ChatGPT 3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只略强于ChatGPT 2。

    海外市场的战况还要更激烈。

    北京时间2月8日凌晨,微软推出了有ChatGPT加持的Bing版本,新增一个聊天窗口,支持用户通过聊天的方式向搜索引擎提出问题,直接生成答案。ChatGPT“本人”回应称,这将可能从多方面提升Bing的搜索体验。

    受此消息提振,微软股价当日涨逾4%,盘中市值一度重返两万亿美元。微软在发布会上称,搜索引擎领域每一个百分点的市场份额,都意味着价值20亿美元的销售机遇。

    更早之前的1月17日,微软CEO纳德拉表示,计划将人工智能工具整合到微软所有产品中,包括且不限于搜索引擎Bing、Office全家桶、Azure云服务和Teams聊天程序。

    美国投资公司威德布什证券的分析师丹·艾夫斯称,微软显然不愿意在可能改变游戏规则的人工智能投资上落后。

    微软频频发起挑战,全球搜索市场份额第一的谷歌则扮演了守擂者的角色。

    一个月前,谷歌AI负责人Jeff Dean在一次全体会议上表示,虽然拥有做AI产品的技术和能力,但比起小型初创公司,谷歌必须“更保守地”做出决策。但现在,谷歌CEO皮查伊已发布红色警报:“谷歌的多个团队需要集中精力,解决ChatGPT对搜索引擎业务构成的威胁。”

    2月7日,谷歌推出对话式人工智能服务Bard,将其开放给“受信任的测试人员”,并将在未来几周内提供给公众。

    不过,AIGC技术高昂的成本,是入局者们不得不面对的第一个挑战。

    据摩根士丹利分析师布莱恩·诺瓦克估计,ChatGPT每次查询的成本大约是谷歌传统搜索的7倍。百度也在1月的圆桌会议上坦言,“这个技术确实很贵”。

    持续投入能力因此成为市场的关注点。数字营销专家Tim Peter在推特上表示,微软的优势在于可以通过其他收入来源补贴Bing使用ChatGPT的成本。

    相比之下,谷歌的主要收入可能受到ChatGPT的冲击。谷歌母公司Alphabat的2022年Q3财报显示,搜索引擎的广告收入占其广告收入的72.57%、总收入的57.23%。谷歌广告团队前负责人Sridhar Ramaswamy曾表示,ChatGPT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用户点击带有广告的谷歌链接。

    但相比起短期的财务压力,更重要的是布局下一个十年。

    拾起新武器吧,搜索老兵们。

    作者:高旭洋

    来源公众号:雪豹财经社(ID:xuebaocaijingshe),faster、deeper and wiser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雪豹财经社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ChatGPT会取代你?没必要慌

    设计动态 2023-02-09
    ChatGPT,最近火的一塌糊涂。推出仅2个月后,月活用户已经突破1亿。什么概念?Instagram做到这个量级,用了足足两年半,最快的TikTok也用了9个月的时间。 随着 ChatGPT 的爆火,人们惊喜于其强大的语义理解和表达能力,也可能会对地平线上的

    随着ChatGPT的爆火,人们惊喜于其强大的语义理解和表达能力,也可能对AI末日感到恐惧。ChatGPT会取代我们的工作吗?本文作者从历史中类似突破的例子,分享了他的看法,一起来看一下吧。

    ChatGPT,最近火的一塌糊涂。推出仅2个月后,月活用户已经突破1亿。什么概念?Instagram做到这个量级,用了足足两年半,最快的TikTok也用了9个月的时间。

    随着 ChatGPT 的爆火,人们惊喜于其强大的语义理解和表达能力,也可能会对地平线上的 AI 末日感到恐惧。但是,让我们把关于电影和历史频道的讨论放在一边,让我们客观地看看 ChatGPT 对我们的技术和社会的影响。 我们必须回顾历史,寻找类似突破的例子及其影响,我们必须客观地评估它对就业市场和社会的意义。

    01 马匹被汽车替代 19 世纪末,汽车在全球范围内兴起,但世界上大部分地区仍然依赖马匹作为交通工具,让我们听听马匹协会对这种新的神奇机器的看法。

    一部分人认为这只是另一种会被遗忘的奇特工具,因为它永远无法为全世界数百万人提供服务,而且它使用的燃料也很难找到。

    另一部分人认为,如果这对人类来说意味着更多和更好的工作,那么机器将接管更无聊的工作,例如耕地或运行水泵。还有一些人比其他任何人都更担心,并且没有被大多数人重视。他们担心这台机器会接管他们的工作,他们会被限制在公园的礼仪景点。

    02 不要成为勒德分子 勒德分子是 19 世纪英国纺织工人的秘密宣誓组织,他们组成了一个破坏纺织机械的激进派系。他们担心这些机器会消除就业市场,让他们和他们的家人挨饿。

    当起重机被跨港口采用时,工人罢工以阻止他们接管工作。当计算机被引入政府服务时,类似的罢工发生在印度各地。

    “人类真正的问题如下:我们有旧石器时代的情感、中世纪的制度和神一般的技术。而且非常危险,现在整体上已经接近危机点。” — 爱德华·威尔逊。

    03 什么是ChatGPT 它是一个非常强大且训练有素的语言模型。它接受了大量数据的训练,可以结合这些数据为我们的问题提供定制的答案。由于它已经接受了多种形式的文本数据的训练,例如歌曲、故事、代码、维基以及互联网上几乎所有形式的内容,它可以结合这些信息来为我们的问题生成定制的解决方案。

    尽管它给人的感觉是强大而无所不知的,但它也有其局限性。一方面,它在接受培训后对世界正在发生或即将发生的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因为训练它的数据都是历史数据,因此你不想将其用于早间新闻。另一方面,它产生的所有东西都是剽窃的,因为它们都是从它训练的数据中派生出来的,它只是以一种有用的方式进行整合。

    04 科技革命 在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一种新科技导致工作岗位总数下降。是的,电话来了,电报业灭绝了,汽车来了,马车成了墙上的装饰品,但这并没有减少世界上的工作岗位总数,只是加快了人类扩张的步伐。 把自己变成世界工厂让中国成为制造业大国,也是第二大经济体;当制造业从美国转移出来时,它把自己变成了创新和创业的中心,创造了一系列世界上伟大的产业。

    05 规模游戏 谷歌成为搜索引擎的领导者并不是因为它拥有最复杂的搜索算法,而是因为它拥有世界上最多的索引页面。即将推出的“Bard”也是如此,这与谁产生最清晰自然的输出无关,而与谁拥有最多的信息有关。

    随着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此类模型成为现实,这将导致一种新型的技术竞赛,玩家将尝试通过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接近实时信息的工具、更容易消费信息的摘要以及更高效获取内容的工具来争夺用户。

    06 API 正如互联网导致全球软件工作的兴起一样,建立在这些模型之上的 API 将为尝试使用它们构建工具的人们提供数百万个新工作。一个行业将会崛起,它将使用这些模型来创造价值。

    我们将需要人们构建这些模型,这将消耗大量数据,需要跨多个领域、网络、移动、物联网和机器人技术提供结果。所有这一切都需要一大批工程师、设计师、测试人员,最重要的是用户来使用这些结果为人们创造价值。

    07 太空:最后的边界 想象一下,当一名小行星上的矿工,用钻头试图为火星上的聚变反应堆提取氘,那将是多么可怕的经历。这些是人工智能有一天会接管的工作,你希望这些工作成为你的第一选择么,我希望不是。太空广阔而危险,充满了不确定性;当代的机器人还不足以探索它们。我们需要一台更智能的机器,它能更好地做出决策。

    想象一下,在决定是探索还是继续前进之前,无人探测器上的类似 ChatGPT 的系统会评估行星上的传感器数据。这需要以一种明智的方式结合许多现有知识,如地理知识,才能做出决定。如果你还不知道冯诺依曼探测器,现在可能是跳入那个兔子洞的好时机。

    08 写在最后 我必须再说一遍,在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一项新技术导致世界上工作岗位总数的减少。

    抢走你工作的不会是AI,而是先掌握AI能力的人。

    顺带说一句,我不看好老东家(百度)即将问世的“文心一言”,顶多是基于现有的文心模型做些封装,这个模型我体验过,和ChatGPT不是一个level的,这种事百度做得多了。搞了这么多年AI,依旧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就聊这么多。

    作者:骆齐;公众号:产品经理骆齐

    本文由 @产品经理骆齐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我用ChatGPT搞钱,月赚10万

    设计动态 2023-02-09
    如果说2021年最火的互联网科技产品是Clubhouse,2022年最火的是元宇宙,那么2023年最火的产品非ChatGPT莫属。 ChatGPT是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它能够通过学习和理解人类的语言来进行对话,还能根据聊天的上下文进行互动,真正

    随着ChatGPT的火爆,不少嗅觉敏感的人也开始将ChatGPT视为一种能够赚钱的工具,并围绕ChatGPT打造多个不同的赚钱方法,如出租ChatGPT账号、写网文小说、自媒体创作等。本文作者分享了几个利用ChatGPT赚钱的人的故事,一起来看一下吧。

    如果说2021年最火的互联网科技产品是Clubhouse,2022年最火的是元宇宙,那么2023年最火的产品非ChatGPT莫属。

    ChatGPT是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它能够通过学习和理解人类的语言来进行对话,还能根据聊天的上下文进行互动,真正像人类一样来聊天交流,甚至能完成撰写文章等复杂的操作,可以说ChatGPT刷新了人们对AI的认知。

    随着ChatGPT的火爆,国内不少互联网大厂开始研发类似的产品。近日,有消息称,百度计划推出类ChatGPT工具“文心一言”,阿里内部也在开发相关的产品。

    不仅仅是互联网大厂,不少嗅觉敏感的人开始将ChatGPT视为一种能够赚钱的工具,并围绕ChatGPT打造多个不同的赚钱方法,比如出售出租ChatGPT账号、写网文小说、开发自动陪聊小程序、自媒体创作等。趁着ChatGPT的热度,他们已经大赚了一笔。

    01 利用ChatGPT写网文,还能帮同行代写赚钱 何伟,网络小说作家 当时也是巧合之下,我尝试利用ChatGPT代写网文赚钱。

    我是一名网文写手。写网文,其实是非常无聊的一个过程,因为现在写的网文基本都是套模板。比如,我们写玄幻小说,一个主角穿越重生为一个废柴,经过一系列打怪升级,然后成为至尊级的人物,最后完结撒花,通过这种爽文去博取用户的赞赏、投币等。

    所以,写网文有他的固定模板和套路,但是写网文对作者来说也是一种煎熬,毕竟每天要保持更新内容,而且还要保持思绪不断,更重要的是每天更一篇大几千字甚至上万的章节,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有不少作者半途而废。对于刚入行的人来说,写网文是种煎熬。好在这种情况因为ChatGPT的出现,发生了改变。

    去年12月,当我听说有一个可以自动回答的工具ChatGPT后,非常震惊。听用过的朋友说,利用ChatGPT可以完整的,或者是说模块化的给你写一篇小短文。于是我就去淘宝租了一个ChatGPT的账号,去官网试试,果真可以写一个简短的场景结构,多问几个思路方面的问题,就能凑一篇完整的章节,大大解放了脑力和精力,以及时间。也正是因为这次尝试,让我萌生了用ChatGPT去给别人代写网文的想法。

    由于当时,大部分行业朋友没有意识到这个东西能写网文,所以我就在同行的群里,发布代写的信息,价格略低于同行,按照千字50元的标准代写,只需他们提供大致的思路就能续写,不到一会儿,就有不少人加我,目前还有合作的作者。

    为了避免出现雷同,ChatGPT写的文字我也会进行修改,符合他们各自网文框架下的基本逻辑,反正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纠纷的情况。当时一个星期就差不多赚了2000块,到目前为止赚了有1万多元。

    我看这两天ChatGPT的热度非常高,估计会出现不少像我这样利用的ChatGPT进行网文代写的人,接下来想继续淘金的难度估计会增大。

    02 售卖出租ChatGPT账号,一个月大赚10万 李涯,互联网自由从业者 我应该是国内第一批知道ChatGPT的人,听说ChatGPT火了之后,像我们这种有接码平台资源的人,有了很大的优势。因为ChatGPT的账号无法用国内手机号进行注册,依靠拥有海外手机号代发验证码的接码平台,可以轻松利用海外手机号进行ChatGPT的账号注册。

    目前,我们有两条生意链正在做。第一条就是我们会在淘宝或闲鱼上面开ChatGPT账号的代注册,这个实际上就是提供海外手机号的验证码给买家,让他们自己去注册账号。除此外,我们也会将一些注册好的ChatGPT账号进行出售或者出租,价格在1~20元不等。价格的不同主要来自商品包含的套餐内容不同,比如我们会在套餐中加入元宇宙、AI绘画等前沿科技教程,与ChatGPT账号一起打包售卖,这样价格会更高。

    我们是从去年12月底开始做账号买卖,凭借ChatGPT的火热,我们在淘宝、咸鱼、拼多多等渠道进行售卖,一个月账号销量达到上万个,扣除成本,1月份就赚了有10万块钱。

    但是,接码平台中的海外手机号码资源是有限的,而且大部分都是为了体验一个新鲜感,这种新鲜感的“保质期”过于短暂,为了不让这些账号在他们手中浪费,我们会提供账号回收服务,比如买家两块钱买的账号,用完后不想要了,我们可以以原价1/3的价格进行回收,然后在将回收后的个号再卖给别人用。

    还有一条生意链,则是卖一些附加于ChatGPT的增值业务。比如,会在店铺中挂上VPN、ChatGPT的使用教程进行售卖,毕竟ChatGPT这个平台需要在外网进行使用,离不开这些辅助工具。

    同时为了扩大业务,我们也在招代理。让他们在一些微信群,QQ群里面进行售卖,让更多的人了解ChatGPT,利用他们的新奇进行商品售卖,这个想法还在规划中。

    总之,在国内还没有做出类似ChatGPT的相关产品前,买卖ChatGPT账号的生意就不会那么快停下来,毕竟和之前元宇宙一样,热度仍将持续,仍会有一些对前沿科技有新鲜感的人想体验。

    03 开发类ChatGPT功能小程序,提供自动问答+陪聊套餐 陈青松,某互联网一线大厂程序员 最近这三年,互联网寒冬让我们这些人感受到了赚钱和保住工作职位的不易,所以我们不得不去做副业,谋求新的收入。我是一个爱折腾的人,所以每当有新科技出现的时候,会紧跟热点,去看看能否在其中淘金。

    比如,在2021年,Clubhouse突然火起来后,我和朋友一起合伙,做了一个类Clubhouse的产品,后来做着做着半途而废。到了2022年,元宇宙也火了起来,于是我和朋友估摸着做一个数字藏品。当时的数字产品,国内有不少人愿意去购买,我和几个朋友就在微信里面搭建了一个数字藏品的小平台,将一些艺术品进行售卖。

    好景不长,后来因为微信平台禁止上线数字产品小程序,我们就转着去做网页端的数字产品平台,但离开了微信,网页端并没有做起来,而且越来越多的数字藏品平台出现,赛道过于拥挤,最后这个副业以失败告终。但这期间也赚了有二十多万块钱,每个人分到手也有万把块,我也是从中尝到了甜头,所以今年ChatGPT火了后,我仍然想试试新的项目。

    1月份的时候,我和朋友就在微信上做一个自动问答+陪聊的类ChatGPT小程序,为那些无法翻墙和注册ChatGPT账号的用户提供自动聊天服务,使用率还是挺高的。搭建这样一个小程序并不难,获取ChatGPT开发方OpenAI的API Key,然后再下载开源源码,开发汉化一下,就能做出一个类似ChatGPT功能的自动聊天小程序。

    为了变现,我们也做过调研,发现有些同行在模仿VPN的线路收费的方式,比如在嵌入有ChatGPT的自动聊天小程序中加入线路收费,最终这个方案被我们所运用。于是普通线路下,ChatGPT回答的速度比较慢,因为用的是代理服务器,不稳定,付费模式下则可以获得更快速的解答。此外,还设置有1小时的聊天套餐,价格5元,购买的人不少,我的后台显示一周内有400人购买。

    但是最近微信平台开始严格监管ChatGPT小程序,我们正考虑将这种商业模式和平台做成网站或者在海外进行推广。

    04 用ChatGPT薅问答社区和内容创作平台羊毛,日赚千元 何云海,网赚达人 当听说ChatGPT是一个能解答任何问题的工具时,我感到非常惊讶,同时也意识到这么一个厉害的工具肯定可以用来挣钱。

    我结合在互联网上的网赚经验,当时想到的是,可以利用ChatGPT去薅问答社区和内容创作平台的羊毛。因为ChatGPT本质上就是一个解答问题的工具。我使用ChatGPT解答百度问答、头条问答等平台的提问,ChatGPT将答案解答后,我只用复制粘贴到国内的这些问答平台即可,效率大大提高。

    之前我做过百度问答,如果真要自己去一个解答问题,费时又费力。有了ChatGPT,效率提高了好几倍,关键是答案还能让提问者信服。效率的提高也意味着解题量会变多,自然增加了收入。这段时间,我天天泡在这些问答平台中,利用ChatGPT去解答问题。

    除了解答问题外,ChatGPT还可以用到自媒体创作。之前,我是用洗稿网站去洗那些原创,但是效果并不满意,只是让别人原创中的字和语句顺序发生了改变,如果讲这种洗后的稿子发到平台,很容易被认定为抄袭侵权而下线。

    而通过提问的方式让ChatGPT创作的全新文章,则不会出现上述问题。由于我的提问不同,ChatGPT创作的文章也不尽相同,所以不会存在文章重复的情况,能够保证文章的原创,而平台最注重的就是原创,原创稿件可以获得平台的推荐曝光,阅读数的增加,能够让自己的创作收入得到增长。

    目前,我已经开通了好几个号在做问答和内容创作,一天最高的收入超过1000多元。但后续可能不会有这么多,因为我身边也有不少同行开始利用ChatGPT接平台问答和内容创作的活,接下来该好好想想ChatGPT是否能有其他赚钱的领域,利用信息差,抢先一步赚钱。

    (注:文中出现的人名皆为化名)

    作者:陈桥辉

    来源公众号:Tech星球(ID:tech618);聚焦互联网前沿科技和新商业。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Tech星球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集成ChatGPT的新版Bing上线了,Google也来了

    设计动态 2023-02-09
    美国当地时间 2 月 7 日,微软召开了一场闭门媒体发布会,在这场发布会上,微软正式宣布了整合了 ChatGPT 的 Bing 搜索服务针对部分用户放开,无论是 PC 版、还是移动端,想要体验新版 Bing Search,都需要申请。 即便没有正式上线,网上的

    在微软宣布“新必应”的上线之后,不少人就已经对这款集成ChatGPT的搜索引擎进行了探索和试用。当然,其他家科技巨头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上也不甘落后,比如谷歌也官宣了对标ChatGPT的产品Bard。那么巨头们在这场追逐赛中,是否在产品上给到了足够的惊喜呢?

    美国当地时间 2 月 7 日,微软召开了一场闭门媒体发布会,在这场发布会上,微软正式宣布了整合了 ChatGPT 的 Bing 搜索服务针对部分用户放开,无论是 PC 版、还是移动端,想要体验新版 Bing Search,都需要申请。

    即便没有正式上线,网上的热烈讨论也带动 Bing 的移动端 App Microsoft Bing Search 在 14 个小时内被推上了美国 iOS 下载总榜的第 23 名。

    Bing 移动端近 24 小时内在美国 iOS

    下载总榜的排名变化丨数据来源:点点数据

    一、新版 Bing,都能干啥? 整体看下来,新版 Bing 有以下几个变化。

    1. 初始搜索界面的变化

    旧版

    新版

    在更新之前,初始搜索界面的最上方有“图片”、“视频”等标签, 而在更新后插进来了一个“聊天”的标签。

    而此前细长的搜索框也变得更长更宽,这显然也是为了用户能够输入更多信息,从而更便于 AI 回答而设计的。更新后的搜索框最多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这也彰显了 Bing 的“自信”,集成了 ChatGPT 的 Bing 可以理解和回答更复杂的问题。

    2. 搜索结果页的变化 简单来说,是老旧搜索引擎的“混合版”。 搜索结果列表依然被保留在左侧,右侧,加入了 AI 对话框。上方会显示 AI 对于用户输入信息的回答,看上去加入了整合的过程;下方则有一个 Let’s Chat 按钮,方便用户对问题进一步展开讨论。

    具体过程:

    用户在搜索框中输入关键词并搜索之后,进入搜索结果列表。

    从发布会上的展示视频可以看出, 传统的搜索结果列表依然保留 ,不同的是右侧多了一个对话框,在这个框里是 ChatGPT 根据用户的搜索内容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看上去,这个版块的内容是基于数据库中的信息做的整合。比如当搜索“65 英寸电视推荐”,Bing 会在右侧把数据库中的相关信息整合成一个列表,包括 2023 年推荐的 65 英寸电视以及每一款产品的亮点。

    在对话框的最下方,还有一个 Let’s Chat 的按钮,点击之后,用户可以就刚才 AI 给出的回答进一步提问。比如视频中展示的,当 AI 给出推荐的 65 寸电视列表之后,可以继续追问“哪个更适合玩游戏?”,基于这一问题 Bing 会向用户更新推荐产品列表,并给出依据,标明这款产品的哪些特点让它更适合玩游戏。接着,演讲人还追问了“哪一款最便宜?”,答案列表又一次更新,并给出了每一款产品的价格。

    这里面,聊天机器人主要做数据整合和分析来回答问题。这也是本来就具备的功能,只是加入到搜索页面,就不再赘述了。

    这里引用硅星人的一张图,当输入“我计划在 9 月份来一场毕业旅行”的时候,Bing 不仅根据各种喜好列出了目的地选择(比如喜欢沙滩建议去马拉加、喜欢人文建议去佛罗伦萨等),还在答案开头送上一句“恭喜毕业”的祝福语,像是朋友间的对话。

    实际上,微软这一次不只更新了 Bing 搜索,也对微软的 edge 浏览器做了更新。 从使用过后的朋友们的分享来看,更新之后的 edge 几乎成了一个办公助手。

    更新之后,edge 浏览器内置了 Bing 搜索的功能,并且 edge 浏览器的菜单栏将多出来一个图标,当用户在浏览器中打开了网页之后,用户可以点击这一图标,界面的右侧将会弹出一个面板,在这里用户可以下达不同的指令来让 AI 帮自己处理信息或进行创作。

    比如视频中展示了 Gap 的财报,用户在对话框输入“这个页面的关键信息”,AI 就会为用户提炼当前页面打开的这份财报中的关键点。除此之外,据介绍这一功能还可以帮用户写文章、写代码等。

    不得不说,对于总是和财报打交道的编辑,这个功能实在很香,肯定会从现在 Chrome 转移过去。

    二、着急的Bing和谷歌,好像有不少bug 先不管 Bing 更新后的搜索效果如何,但仅从热度来看,短短十几个小时的时间里 Bing 的移动端 Microsoft Bing Search 在美国 iOS 免费下载榜的排名就增长了 100 多位。有 Twitter 用户表示,从没想过会有一天会重新下载 Bing 搜索。

    用户们都沉浸在体验新事物的新鲜感当中,但是也有一些问题暴露了出来。因为,从 ChatGPT 的上线、到突破百万用户,到微软第一次放出将 ChatGPT 整合到 Bing 搜索中的想法、以及 ChatGPT 突破 1 亿 MAU,总计才 2 个月的时间。这期间,还穿插着 Google 内部拉响红色警报、再到谷歌内测 Bard、改版主页等等….双方互搏的频率极快,时间线,和两家官宣的时间节点相比,一直在被压缩。

    新版 Bing 的这次上线,显然是有点着急抢身位,小范围开放,可能也是害怕问题广泛暴露。而从现在来看, “学习”的数据依然不够多,也不够新的“bug”已经被一些用户抓住。

    在 Reddit 上,有一位细心的网友发现,在微软的发布会上的展示过程中,当查询 65 英寸电视的价格时,有一款三星的电视的价格标错了。对此,有网友认为,这很有可能是因为 AI 在搜集信息的时候混淆了电视的官方标价和它在其他网站上展示的二手价。

    发布会上的展示价格(上)和实际价格(下)

    对于聊天机器人来说,用户能够持续使用,信任感一定是第一位的,这也是 Google 一直在强调的,不知道号称能够访问更新数据的 Bard 是不是会有更好的表现。

    此外,虽然大部分用户对新版 Bing 表示赞叹,但也有一些用户感到失望。比如有一位企业的联合创始人表示,他大体上看了新版 Bing,他认为目前 Bing 只是在搜索界面的做了一些小的改动,离搜索质变,还很遥远。

    图源:twitter

    国内的社交媒体上,也有网友发表了同样的观点,“我以为微软会把 ChatGPT 的技术用到搜索引擎的算法上呢,没想到就加了一个新的 tab?”

    众口难调,有的用户表示曾经搜索时的回车跳转页面都没法用了,感到很难受。

    图源:新浪微博

    甚至有用户对“老派”的微软不抱希望,“微软会想办法让这个项目逐渐变得无聊乏味又商务的。”

    虽然还没有用上新版 Bing,但是从这次新版本上线速度之快,以及一些使用后的用户的反馈来看,Bing 这一次发布会的首要目的就是抢在谷歌之前发布新品,占领市场先机吸引一波用户注意力,至于产品的细节可以之后在慢慢打磨,毕竟这对于一直在搜索上落后的微软太具诱惑。

    而另一端,则是恐惧。 前天谷歌 CEO 刚刚官宣了对标 ChatGPT 的产品 Bard,而在不久前结束的一场以 AI 与搜索为主题的发布会上,谷歌搜索业务总裁拉加万再一次介绍了这款 Bard,他表示 Bard 将会先在本周开启“信任测试”,经过测试之后,确保了 Bard 提供的信息的质量、安全性等等之后,才会向公众公布。

    而尴尬的是,这边刚说要保证 Bard 的信息质量,但在发布会上,Bard 就对“我可以告诉我 9 岁的孩子关于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的哪些新发现?”问题, 给出了错误的答案。

    bard 给出了错误答案

    这直接引发谷歌股价下跌 6%,直播也直接中止。

    Google Map 的新功能,

    识别建筑物类型 | 图片来源:谷歌发布会

    其实听了发布会,会感觉谷歌的搜索方式更全面、给到的体验也更加丰富,AR、地图等相关搜索功能也将上线,同时从演示视频来看,谷歌似乎在 AI 呈现的内容下方增加了点赞、点踩和刷新回答内容的功能来进一步投喂数据给模型(据说 Bing 也有刷新内容的功能,不过演示视频中还没有见到)。

    只是,现在来看,两家都着急抢身位,Bing 虽然也有 bug,但访问数据不够新,是模型一直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缺少了惊喜,谷歌则是出现“硬 bug”,引发人们对 AI 的信任危机。

    作者:pridecheung;编辑:殷观晓;出品:白鲸出海编辑部

    原文标题:集成ChatGPT的新版Bing上线了,1个小时前Google也来了但直接引发股价下跌超6%

    来源公众号:白鲸出海(ID:baijingAPP),泛互联网出海服务平台。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白鲸出海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大美团的小游戏:当一款APP不想只是工具

    设计动态 2023-02-09
    别多想。 这是2019年,当美团的招聘页面列出游戏策划、游戏视觉设计师、游戏服务高级开发工程师等各类游戏相关的岗位时,时任美团点评高级副总裁王慧文在朋友圈的回应,他说—— “我就试试,别多想。” 三年多过去了。事实证明,游戏业务对于美团来说绝非尝试,或者无边界

    小游戏业务已经被不少平台纳入了布局,因为小游戏可以提升用户粘性、有效地延长用户的使用时长。那么对于工具属性相对明显的美团APP而言,小游戏的存在可以为其带来什么?本文作者便进行了解读,一起来看一下。

    别多想。

    这是2019年,当美团的招聘页面列出游戏策划、游戏视觉设计师、游戏服务高级开发工程师等各类游戏相关的岗位时,时任美团点评高级副总裁王慧文在朋友圈的回应,他说——

    “我就试试,别多想。”

    三年多过去了。事实证明,游戏业务对于美团来说绝非尝试,或者无边界扩张的损耗,近日,《最话》发现,美团app里的小游戏,细数下来,已经达到了37款。

    这是一个比很多游戏公司实际在运营的游戏种类还要多的数字。

    当然,你不可能去揣测美团想成就下一个“羊了个羊”,或者成为下一个米哈游,哪怕王慧文说过“产业在不断变化,人生不要自我设限”。因为,相对于美团这样的年营收在千亿规模(2019年营收规模975.29亿,2021年该数字为1791.28亿)的超级公司来说,游戏的想象空间还是小。

    但是随着消费互联网进入饱和竞争状态,本质上各家公司之间都在进行零和博弈,无论是网民数量,还是单一网民的上网时长都已经相对饱和,大家争来争去,无非是存量资源的再分配。

    所以,无论是美团,还是抖音、微信,都先后将小游戏业务纳入平台当中,哪怕后者表面上与主营业务相去甚远。

    这是因为,当你站在用户维度上,小游戏顺应人性、增加粘性,并能够有效延长用户的使用时间,它就是像一颗有用的“小药丸”。

    01 显然,美团小游戏的用户画像并非“五环内”。

    《最话》发现,在美团app主页,小游戏的入口,其实嵌入在Tab页“我的”里面,仅作为一个二级入口存在;而“美团极速版”的app主页,小游戏的入口直接选择了Tab底部栏“来赚钱”的位置。在这里,不管是玩斗地主,小美果园,贪吃龙,还是数字填色,都可以领取团币,而10个团币约等于0.01元,金额将被抵消进自己的“神券”里。

    众所周知,无论是抖音极速版、快手极速版还是美团极速版,都是为下沉市场而提供的专属版本。相关app从引流到转化,都与主站有明显区别。例如更注重货币引流,以及偏重于奖励的留存机制。

    一个有趣的佐证是,在某搜索引擎上关于美团极速版的一个下载页面里,其对美团极速版的介绍是这样的——

    美团极速版是美团旗下聚集美团高性价比商品并包含多样化的休闲游戏等内容的综合服务平台。用户参与游戏可获得金币,并能通过金币兑换、抵价等方式获得更优惠的商品和服务。在这里可以轻松赚金币,可以休闲,可以购买特价商品和低价服务,更有惊喜红包等你来拿。

    当拼多多用瞄准下沉市场的“砍一刀”设定,狂飙到年营收近千亿市场规模的时候,谁又能否定,美团就不能用小游戏,来抢夺用户分配在各个app上有限的时间呢?更何况,这些可以能够被抢夺过来时间的用户,其大概率就是下沉市场、对价格更敏感的用户。

    而这恰好,就是这些小游戏瞄准的目标用户。

    一位运营人员在《一文分析美团app里的30多款小游戏》中,试图给美团的这数十款小游戏分类成:养成类、经营类、消除类、合成类、棋牌类、休闲类等。在他拆解看来,这些游戏里面有非常多的门道,暗藏着诱饵设计、新人引导设计、留存节点设计、奖励策略设计,以及业务导流设计。

    比如,小美餐厅这款合成类游戏玩法,其本身逻辑框架非常像前些年流行的小游戏“2248”,不同于“2248”的数字叠加,小美餐厅的合成物是不同等级的菜品,通过完成指定任务就能获得金币,利用金币不断合成指定等级的菜品后,可以获得外卖红包奖励。

    这里面就用到了奖励策略、以及业务导流策略,因为其最终着陆点是给美团外卖业务导流。

    而“免费领水果”(即小美果园)、“免费领鸡蛋”则显然是一种养成类的游戏,通过免费领取实物的“诱饵设计”,引导用户不断在此给树木浇水、或是给小鸡喂饲料。

    此外,在游戏的设计上,将目标进行梯度拆分和可视化处理,并且每个目标的难度设置刚刚好,对于用户的留存来说非常关键。例如,小美果园初始阶段获得的大量水滴,其实可以非常轻松完成前几个阶段的养成。

    当然,用户是否真正被切中心理,是否真正愿意为了一些免费水果、鸡蛋、或是外卖券等奖励,花费大量时间在美团小游戏上,这是整个逻辑成立的前提。

    那么,什么样的用户是可以忽略对时间成本的投入呢?答案就指向下沉市场。

    逻辑就这么自洽了。

    02 而当用户付出了时间成本后,作为小游戏提供方的平台,也匹配了相应的游戏体验和奖励资源,双方本质上达成了一种交易。当前者大于后者时,平台就会形成正向收益。

    众所周知,在“杀时间”方面,小游戏的潜在威力是无穷的。

    去年火爆整个社会的“羊了个羊”。虽然目前并没有一个权威数据指出,每天到底有多少用户将多少时间用在“羊了个羊”身上,但每个玩过的人怕是都有所感知,高峰的时候,你连游戏界面都卡不进去。

    除了游戏开发公司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你不得不承认,当时作为这一小游戏接口的微信以及抖音小程序,也成为间接的赢家。

    要知道,不管是微信还是抖音,作为国民级app,其本身就是用户一天花费时间最多的地方。如果说微信还有社交、办公等聊天属性在,那么抖音就纯粹是一个刷时间的机器了,这也是其被认为“娱乐社交时长的第一把交椅”的原因。

    早在2021年,根据极光数据公布的数据就显示,抖音用户日均总使用时长为441.6亿分钟。而当时据彭博披露抖音年日活跃用户数量目标是6.8亿,按照其日活6亿用户来算,平均每位用户的单日使用时长约73.6分钟。

    在今天,这一时长只增不减。

    因为抖音不曾有一刻满足于当下用户的使用时长,小游戏是他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重要一环。

    根据公开资料,2020年字节就曾通过并购Ohayoo,进入超休闲类游戏的开发和发行。到2021年5月,Ohayoo发行游戏超过150款,成为国内最大的超休闲游戏发行商。不过因为入口隐藏较深,过去用户在抖音内玩小游戏的体验并不好。

    不过,随着抖音开放平台战略的推出,抖音在小游戏领域也得以释放更多信号。2022年9月20日,在抖音创作者大会上,抖音开放平台负责人常坤重点提及了抖音小游戏,将其称为“一个为创作者提供新的变现手段和粉丝沉淀的有效载体”。

    当时的数据披露,抖音平台显示已经有13.5亿人次玩过抖音小游戏;有3万创作者通过推广抖音小游戏获取收益,累计收益超过6000万,单作者最高获得150万收入,《躺平发育》、《动物大联盟》等优质小游戏也通过达人短视频营销和达人直播间推广,获得上亿的播放和千万用户沉淀。

    与此同时,今天,抖音对本地生活、即时零售等业务高歌猛进,这个赛道里的每个玩家应该都能感受到竞争的压力。

    尤其当抖音还在不断加长对用户时长的侵蚀,那么对本身用户停留时间就不多的工具类产品,例如美团而言,在保持长板优势的同时,加速补齐短板的迫切性正在提高。

    当然,美团补齐短板的手段远不单是一个游戏,从最初收购摩拜,进入共享单车赛道,再到做起打车业务,这些动作本身,虽然蕴含着美团深入出行市场,探求新增长空间的抱负,但当他们的接口出现在美团app主页上,其实都有异曲同工之妙——提高用户打开频次,增加活跃用户数量,拉长用户时长、从而提升客户的忠诚度。

    一位知乎网友将这种变化归纳为“从广度向深度的扩展”,在他看来, “从到店餐饮、外卖、出行这样的高频服务出发,让用户‘进来’,‘高频引流’,这是广度的拓宽。美团不断冲入新的细分领域,服务的颗粒度越细就越能提升用户粘性与对平台的依赖性。而用户对平台的依赖性越高,各项新业务的拓展也就越快,这是深度反哺广度。”

    当这些应用实现了这些价值之后,其实就是美团新机会所在。

    从防御的角度来讲,美团可以借着人潮涌至、粘性增加,快速进行内容化建设,并建立起自己的繁荣消费生态,来探索进一步的消费变现空间。

    但抛开竞争的维度,更为关键的是,从这家企业自身的经营脉络来讲,它也确实到了繁荣消费生态、加快消费变现的时候。

    03 事实上,大家普遍认为美团内部对于内容化的觉醒,对繁荣消费生态的搭建,是出于对抖音的防御。但其实,早在跟抖音成为对垒关系之前,这种与内容化建设相关的路径就已经开始思索。

    毕竟,竞争只能算是一家企业经营过程路线制定的一个参考值,更多战略的制定,其实是基于一家公司本身经营脉络的方向所展开。

    为什么这么讲呢?

    其实早在2015年美团合并大众点评时,它就非常看重大众点评的一项重要能力:拥有强有力的用户决策筹码。当时,用户在消费信息搜索阶段,已经习惯利用大众点评庞大的产品服务商家口碑点评信息库进行对比和选择。

    而在这之后的若干年里,大众点评承载用户消费决策一环的重要意义,显然是美团一直在致力于保留、甚至在不断夯实的一面。

    可以说,大众点评算的上本地生活赛道里的初代内容平台,并且长期保有先发优势。当然,它身上也有很深的初代互联网产品的烙印,例如货架式,对主动搜索的依赖,以及围绕排名建立的流量分配机制。

    随着抖音、小红书等内容平台的崛起,以内容为核心的主动种草行为在各种消费场景里迅速点火。于是,我们能看到,大众点评也越来越“小红书”化了,当你不知道吃什么的时候,打开大众点评,在诸多笔记中,大概率会被种草一家。

    在最新版升级的IOS系统中,我们也发现在主页面上,大众点评甚至可以拥有自己的一张独特的“小组件”。每天,它都会给你推荐一道“今日宜吃”,比如今天是“鲅鱼饺子”,昨天则是“鸭油酥饼”。点开之后,可以是这款美食的做法笔记,也可以是某家拥有这款美食店铺的日记分享。

    与此同时,早在2020年,抖音直播也就刚探索起步的时候,美团也已在大众点评主页、美团app内的景点门票入口、以及美团外卖app内上线直播入口。

    当然,也包括2019年就在探索的小游戏。

    其实,美团一直都很清楚,在它的发展脉络中,它需要去不断进行自己的内容建设,摆脱工具类产品的枷锁,建立一个大消费生态,建立一个从消费到交易的完整决策闭环。

    而随着2021年美团将战略从“Food+ Platform”调整为“零售+科技”,试图实现消费群体和消费场景的全覆盖,最终成就一个全场景的互联网消费生态。它的发展脉络也第一次非常清晰的摆在明面之上。

    其实,内容化不仅是美团的选择,现在,它几乎是所有货架式在线零售商的共同选择。

    作为货架式电商、搜索式电商的绝对头部,淘宝近年来一直致力于补充完善前端的种草环节,也就是说从交易本身向影响消费者决策和用户体验的前端脉络延伸。

    这对于工具属性明显的美团来说,同样是非常至关重要的。在转型科技零售公司的过程中,本质上来说,美团越来越像线下场景里的商业街,它不仅要人流,也要各种业态的综合配置,但更重要的是场子要旺。

    对应以上这三个维度,极速版对应的就是拉新,即时零售和电商业务对应的则是业态的补足,而内容化正是要让整条“商业街”更加繁荣。

    其实就目的地而言,当下的头部消费互联网平台,大家已经殊途同归,都希望建立自己的大消费生态。所以,无论是从交易和交付出发的美团、淘宝,当前正大力发展内容化,还是从内容平台出发的抖音、快手,着力于商品供应链搭建,大家都在补齐自己的那块短板罢了。

    作者:孙颖莹,编辑:王芳洁

    来源公众号:最话FunTalk(ID:iFuntalker),不写平庸的故事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最话FunTalk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体验了微软的ChatGPT后,我觉得谷歌、百度麻烦了

    设计动态 2023-02-09
    ChatGPT 又一次迎来了不同意义上的爆红。在淘宝上,开始出现大量店铺售卖 ChatGPT 相关商品;在微信上,也涌现了一大堆真假难辨的 ChatGPT 中转机器人。 ChatGPT 也证明了自己代替人类工作的可能,既可以通过谷歌的 L3 工程师面试,也能通

    在 ChatGPT 彻底爆红之后,国内外科技巨头或互联网巨头都忍不住有了新动作,比如微软就官宣了“新必应”的上线——一个集成 ChatGPT 的新版搜索引擎。那么综合来看,ChatGPT 可以给搜索引擎的发展带来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呢?

    ChatGPT 又一次迎来了不同意义上的爆红。在淘宝上,开始出现大量店铺售卖 ChatGPT 相关商品;在微信上,也涌现了一大堆真假难辨的 ChatGPT 中转机器人。

    ChatGPT 也证明了自己代替人类工作的可能,既可以通过谷歌的 L3 工程师面试,也能通过明尼苏达大学的多项法学院考试中取得了 C+的成绩,还能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的 MBA(工商管理研究生)考试中取得 B——这个成绩已经高于许多人。

    与此同时,一大堆 AI 公司都在「梦想」造出自己的 ChatGPT,搜索引擎巨头们则希望用其彻底改造搜索引擎行业。

    北京时间 2 月 7 日,太平洋那头的谷歌在官方博客中宣布了自己的 AI 聊天机器人项目——Bard,将率先应用于谷歌搜索,并预告将于两天后在巴黎介绍更多具体情况。

    同一天,太平洋这头的百度在微信公众号也官宣了自己的 AI 聊天机器人项目——文心一言,百度百科上介绍称,「文心一言」将于 3 月完成内测,面向公众开放。

    赶在谷歌和百度之前,微软则率先打响了搜索引擎全新战争的第一枪。

    北京时间 2 月 8 日一早,「新必应」上线,简介是:「提出实际问题。获取完整的答案。」而在稍早前的媒体沟通会上,微软 CEO 纳德拉说,「人工智能将从根本上改变每个软件类别,首先是最大的类别——搜索。」

    很久没闻到这么浓的火药味了。

    一、新必应「有限」登场 首先需要明确,微软并没有完全准备好面向公众,目前所有人都可以使用新必应的有限测试版本,完成的测试版本需要用户加入「等候名单」并通过。

    而就现在开放给公众的有限测试版本,我们也能一窥微软通过 ChatGPT 改造搜索引擎服务的新想法。

    必应截图

    对比新旧两版必应,在搜索页面,最显眼的区别就是搜索框变成了提问框,还限制了 1000 以内字数。尽管都是文字框,但在样式和文字提示下,新必应无疑在鼓励你写一个问题,而非像传统搜索引擎中常用的输入关键词进行搜索。

    这也是 ChatGPT 爆火的原因之一,用户通过对话让 ChatGPT 给出需要的信息和内容,更符合我们彼此之间交流和请教的习惯,或者说:更自然。

    相比之下,传统搜索服务中我们依赖关键词匹配,更多是我们去适应机器的理解体系,而非机器适应人类的理解体系。

    不过在有限测试版中,用户还只能按照官方提供的用例进行「提问」,比如:

    图/微软必应

    其中一个用例是:「请推荐一些为 1 周岁至 3 周岁孩子作手工的点子和详细说明。制作材料仅限于纸盒、塑料瓶、纸和细绳。」

    必应截图

    除了通常的搜索结果,右侧会出现类似 ChatGPT 给出的回答。对比下两者很容易就能感受到两种方式在体验上的截然不同。

    左侧的搜索结果列出了一系列的网页搜索结果,包括「孩子 1 周岁送什么礼物好呢?」「22 款适合送 3-6 岁儿童礼物清单……」「作为父母应该怎么陪一岁以内的婴儿玩耍?」等,其中有相关的,但不完全匹配提问;也有从标题看不相关的,比如问题的前置条件是「1 周岁至 3 周岁」,却出现了「一岁以内」的搜索结果。

    过去十年,搜索引擎业务和使用体验没有实质上的变化——用户根据自己想要获得的信息提炼一个或多个关键词,或者短句并进行输入搜索;搜索引擎依靠遍布互联网的爬虫网络进行检索并找出与关键词或短句最相关的网页,时不时插入几条有一定相关度的广告,最终呈现给用户;用户在搜索结果中选择性打开可能获得有关信息的网页并进行浏览,可能一次搜索或一次点击浏览就能完成我们的需求,也可能需要多次搜索或多次点击才能完成。

    与之相比,新必应在右侧直接根据提问,给出了对应的回答和信息,用户不仅不需要提炼关键词,也不需要在一堆网页链接中挑选、打开、浏览、关闭。何况,现代人的选择困难症已经足够严重了,除了准确性要求较高的信息,并不乐见在一堆信息中「淘宝」。

    必应截图

    但不同于作为聊天机器人的 ChatGPT,新必应会在回答中对信息来源进行标注。这也引出了目前中文方面的问题。

    从目前的试用结果来看,新必应在中文信息来源方面,用好话讲是「非常克制」,反过来则是「太少」。知乎、百度经验、百度知道、wikiHow,基本构成了至少是「有限测试版」新必应在中文回答上的信息来源,其中知乎尤甚,甚至被传股价随之一度涨超 57%。

    中国证券网截图

    除此之外,新必应还支持文本生成功能,示范用例中就包括写诗、写睡前故事,比如输入「为孩子们写一个关于住在月球上的狗的故事」,就能生成对应的故事并置顶在搜索结果前。

    必应截图

    当然,由于尚未通过等候名单体验到完整的测试版,很多功能和体验并不完整,比如新必应的「聊天模式」「相关推荐」,更重要的是提问被限制在官方用例上。不过,从有限测试版也足以大体了解新必应的交互和使用体验。

    但它会成为 AI 聊天机器人与搜索引擎相结合的范式之一吗?或者问题可以改成,谷歌和百度即将推出的 AI 聊天机器人会选择类似的结合方式吗?

    答案将由每一个个体决定。

    二、更好的搜索引擎? 2022 年 11 月的最后一天,OpenAI 推出了 ChatGPT,从核心技术圈传到科技媒体,再到火爆全球,前后甚至没有超过一周。

    很早就有人看到了 ChatGPT 在搜索市场的革命性可能。ChatGPT 推出的第九天,Perplexity AI 就宣布利用 ChatGPT 背后的 GPT-3.5 提供的 API(应用程序接口)和必应搜索引擎,打造了一款问答型搜索引擎:Perplexity。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简要介绍过它:

    「Perplexity 不同于传统搜索引擎,搜索结果界面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Perplexity(直接回答)、Sources(回答来源)、Related(相关推荐)、Ask a follow up(追问)。Perplexity 会直接显示搜索结果,比如询问为什么月球不会撞向地球,会根据合适的来源给出回答,类似 ChatGPT 的使用体验,也能继续追问。区别在于,Perplexity 会给出回答所依据的多个资料来源以及相关搜索推荐。」

    Perplexity 截图

    新必应的改进基于 OpenAI 提供的 AI 大模型 GPT-4,而 ChatGPT 基于更早的 GPT-3.5。理论上,得益于 AI 大模型的改进和迭代,新必应的 AI 比 ChatGPT 和 Perplexity 都更「聪明」,不过在正式版发布之前,这方面的对比先按下不表。

    搜索体验上,Perplexity 完全抛弃了常见的列表式搜索结果,直接呈现问题对应的回答,不像新必应专门在右侧空间呈现,左侧则保留原本的搜索结果呈现方式。

    此外,Perplexity 一般会给出一个相对简要的回答,用户可以选择查看 AI 更为详细的回答。同时 Perplexity 也强调「追问」,用户基于之前的提问和回答继续提出相关或延伸的问题。换言之,Perplexity 其实更多是在 ChatGPT 使用体验上针对搜索场景进行改良,包括信息来源的标注和相关推荐。

    ChatGPT 截图

    目前来看,新必应在设计上截然不同。不仅右侧 AI 回答窗口独立于左侧的搜索结果,类似 ChatGPT 的聊天模式也被作为单独的模块,与「搜索(Search)」并列。当然,作为老牌搜索引擎,微软和必应团队也难像 Perplexity 一样完全推倒旧有的搜索模式,深层的思维转变先不谈,首先难以面对的就是广告业务要直接推倒重来。

    即将推出 AI 聊天机器人并与搜索引擎业务相结合的谷歌和百度也要面对一样的问题。可以预见,两家搜索巨头至少在开始阶段,大概率也会采取类似新必应的做法,将 AI 生成部分以更为独立的方式呈现,避免直接冲击以广告收入为主的搜索引擎业务。

    谷歌收入,图/@EconomyApp

    但从长远来看,搜索广告的呈现方式甚至搜索引擎的商业模式必然要迎接新的变化。对谷歌、对微软、对百度来说,这样的变化既是危机,也是历史机遇。

    过去十年,伴随着互联网的变化与扩张,搜索业务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谷歌如果不是依靠 Android 抓住了移动互联网市场,一样要面对百度滑出 BAT 行列的「落寞」。ChatGPT 带来的全新体验和可能,既有可能将搜索战场推倒重建,也有可能让搜索巨头们驶入更大的领域。

    作者:雷科技互联网组;编辑:冬日果酱

    来源公众号:雷科技(ID:leitech),聚焦科技与生活。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雷科技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 ,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让你的品牌快速脱颖而出,抢占市场份额,提升销量
免费获取方案及报价
*我们会尽快和您联系,请保持手机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