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厂开抓考勤

    设计动态 2023-02-08
    考勤,最近成为大厂管理的关键词之一。 2月1日,美团正式执行新版考勤制度,上班时间调整为上午9点,各部门可视情况规定部门到岗时间,最晚不晚于10点。 元旦后,大厂日爆爆料,百度MEG(百度移动生态事业群组)开始突然抓考勤,多个团队口头通知,要求早上10点之前到

    在大厂降本增效的环境下,严抓考勤已经成为了一大趋势。互联网大厂的考勤制度正在慢慢发生改变,当互联网公司告别高速增长期,建立新的公司秩序,互联网人也正重新适应新秩序。考勤究竟有何变化,一起来看看。

    考勤,最近成为大厂管理的关键词之一。

    2月1日,美团正式执行新版考勤制度,上班时间调整为上午9点,各部门可视情况规定部门到岗时间,最晚不晚于10点。

    元旦后,大厂日爆爆料,百度MEG(百度移动生态事业群组)开始突然抓考勤,多个团队口头通知,要求早上10点之前到公司。而同时,工作日下班免费打车的时间将从9点改成10点。

    若放到体制内,上午10点的上班时间并不早,但在加班文化盛行的互联网行业,规定每日上班时间对互联网人来说可能会产生震动。

    上世纪60年代,德国经济学家哈勒提出弹性工作制,当时主要是为解决职工上下班交通拥挤的困难,从70年代开始,这一制度在欧美得到稳定发展,并逐渐在日韩普及。

    国内企业在十几年前开始推行弹性工作制。2007年,一位北京市人大代表提出“合理调整上下班时间”议案,认为弹性工作制既有助于改善住家离办公地点较远的员工的睡眠状况,也有助于改善城市交通早晚高峰拥堵的情况;次年,北京在IT行业、科研单位试行弹性工作制。

    此后十余年,弹性工作制成为互联网行业考勤制度的主流。2017年夏天,腾讯公司回应员工因公司福利愿主动加班的传言时就提到,公司提倡弹性工作,绝大多数部门没有打卡上下班时间。

    在许多人眼中,互联网公司的工作氛围是宽松的、活泼的、自由的,但当互联网公司集体进入增长停滞期,互联网公司上方的空气难免紧张起来,降本增效成为互联网公司的主题。

    过去一年多,诸多大厂陆续取消了员工们曾习以为常的各项福利。2021年底,公司年底通知大家取消免费下午茶、三餐、房补、大小周加班费;去年,腾讯取消了外包员工的餐厅福利,另外食堂不再提供免费餐盒和随餐免费水果;字节取消了大小周加班费,近期也严查违规房补。

    这些动作都可算作“降本”的范畴内,而调整考勤时间就是“增效”了。

    美团在公布新考勤制度的通知中提到,公司调整考勤时间的原因,“是希望大家把上午的时间更高效地利用起来;所有同学的出勤规则一致,不再区分序列和职级,也有助于提高协作效率。”

    当互联网公司告别高速增长期,建立新的公司秩序,互联网人也正重新适应新秩序。

    01 “弹性工作”“考勤宽松”向来是互联网公司招聘启事中的标配,在国内,最早实行弹性工作制的是当时最热门的IT企业。

    据《北京日报》2011年的一份报道,联想、NEC等一些IT企业在当时已经实现弹性上班,大多数企业把弹性上班时间控制在两小时的浮动区间内,还有的企业在满足8小时工作的前提下,给员工更大的弹性尺度。

    “基本都一样,大多数是弹性工作制,不打卡,只规定工作时长”,一位辗转了多家互联网公司的员工在2018年曾向《北京晚报》表示,从入行到现在,他入职的公司中,加班和对应的加班福利都类似。

    但在公司与员工,这场多少与猫鼠游戏有些类似的博弈中,互联网公司推行的弹性工作、不打卡逐渐衍生出新的形态。

    深夜加班是弹性工作制的副产品。在互联网行业走在上升通道的10年代,西二旗百度大厦的楼下,到深夜都常常停靠着等待码农们下班的出租车。

    《敏捷中国史话》一书就指出,在很多企业中,“弹性工作制”退化成了“加班”的代名词。例如,一名华为员工曾在2008年发帖称,整个团队的研发人员被迫选择了所谓的“弹性工作制”,每周必须有3天晚上加班到9点。

    在员工这端,他们常常也会因前一晚的加班而自发调整第二天的上班时间,许多考勤管理相对宽松的公司对此也持默许态度。

    宽松的考勤制度也成为雇佣双方劳动仲裁时的争议点与博弈点。

    2019年3月,腾讯曾因一位员工“不服从工作安排、经常迟到、早退、长期不在岗,严重违反劳动纪律”,与其解除了劳动合同,按照公司规定,该员工所在部门要求于上午9点半到岗,10点参加晨会,但他经常不参加10点的晨会,在岗时间经常不足8小时。

    但这位员工的说法是,“从我入职时,腾讯就是弹性工作制,从来不考勤。腾讯员工在工作日18点以后继续工作是常态,腾讯仅拿出10-18点时段的监控没有任何说服力。”并在2020年先后向深圳市仲裁委提请仲裁,向深圳市南山区法院和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诉讼,都未能成功。

    北京市国汉律师事务所杨晓波律师接受《北京晚报》采访时曾提到一个案例,一位工程师被裁员后申请劳动仲裁时,发现公司提供的考勤记录可能有“猫腻”,遂借用同事账号登录发现公司修改考勤制度的证据。最终经过鉴定,企业确实修改了相关原始数据,不但需要承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还要支付加班工资。

    当然,也有严格考勤的科技公司,华为就是其中的代表。华为配股要求中就专门设置了最低考勤要求:上一年事假(与月末周六加班冲抵后的余额)要小于5天,近两年各类休假(含各种法定休假和非法定休假)不超过60天。

    02 一向奉行宽松考勤制度的互联网公司为何也开始严格考勤了?

    事实上,一些公司当进行组织架构调整、业务变动、战略变动时,都会随之调整考勤等办公政策。

    2017年,阿里合伙人、原支付宝总裁樊路远加入大文娱,刚到大文娱的他就发现了一个大问题,这里没有阿里味儿。“到点就下班了,”樊路远说。一些员工因为加班而调整上班时间。“今天开会谈到12点,明天中午12点来的,在我们这儿不行。”他下令禁止这种行为,“你开会谈到12点,明天早晨9点还得到。”

    一度倡导扁平化管理,员工不用打卡的小米也在2019年前后调整了管理制度。2019年,有小米员工告诉《财经》记者,小米目前上班要打卡,而且在当年春节后考勤尤其严格,

    2020年开年,搜狐董事局主席张朝阳表示,搜狐员工在新一年要投入足够的时间,更加敬业和勤奋,以实现更加高效的沟通。搜狐发给员工的“考勤新规”邮件显示,要求员工9:30前到岗,迟到一次罚款500元,最高处千元处罚。另有搜狐员工透露,此前搜狐对于迟到者单次罚款为5元。

    另一个流传甚广的民间说法是:一个单位只要开始强调考勤、打卡,一定是在走下坡路。

    这种说法并非全无道理,互联网公司调整考勤政策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要提高公司效率。显然,绝大多数公司已经走过了业绩增长高峰,要改善公司经营状况,提高单个员工的产出效率是压缩开支、降低成本之外的另一条路。

    去年5月的疫情期间,尚德机构要求北京朝阳全区员工实行居家办公的同时,要安装电脑监控软件——必须每5分钟自动截屏,每天截屏不够89次的算旷工。

    近日,又有尚德机构员工爆料,其所在部门要求员工使用腾讯会议进行线上考勤,在办公期间保持在线、摄像头开启状态,在具体要求中,该“规则”规定员工需保持80%以上出镜率,出镜率在50%-80%之间视为半天旷工,低于50%则视作全天旷工。公司对此回应称,公司并没有实行这一管理办法,系个别部门为提高居家工作效率和办公协同性而采取相关临时性措施,“会根据员工实际工作情况而进行灵活调整”。

    另一种说法是,考勤趋于严格是裁员的前兆。

    03 过去一年,诸多互联网公司加强了考勤管理,比如百度、美团、小米和阿里。

    据虎嗅报道,去年,一位阿里高管多次上午来到杭州总部的某核心业务线办公区,并检查考勤。“这位高管第一次抽查时看到的景象是:已过打卡时间点,但部分工位空荡荡。该高管自此严抓整个业务线的考勤。”

    不吝国内如此,去年5月底,特斯拉CEO马斯克明令表示,要求员工每周至少回到办公室工作 40 个小时,否则就辞职。

    年中,打卡时长低于40小时的特斯拉员工会收到一封调查邮件,“这是一项自动通知,”邮件写道,“你收到这封邮件是因为在截至 6 月 28 日的30天内,没有记录显示你至少有16天使用工牌进入过特斯拉办公室。提醒一下,所有员工都要回到办公室,全职工作。我们意识到,你没有签到的原因有很多,包括生病、度假或出差。无论如何,请给你的经理发邮件说明你缺席的原因。”

    当然,也有与严格考勤的大趋势背道而驰的公司,最典型的就是因“四天半工作制”上热搜的乐视。元旦后,乐视视频宣布,公司将执行每周四天半工作制:每周三实行弹性的半天工作制,考勤时间调整为连续的5个小时,比如上午10点至下午3点,上午11点至下午4点都符合规定。

    考勤制度的变化除了趋于严格之外,与个人绩效的紧密程度也在加强。

    以美团为例,根据其最新《考勤管理制度》,迟到和早退虽然不影响基本薪资计算,但每月无故迟到和早退2次及以下的为轻度违纪,3次及以上的为中度违纪,公司可依据《阳光职场行为规范》中的违纪情形进行处理;按照绩效考核规则,违纪会影响年终绩效。

    在绩效、年终奖这座座大山,以及裁员的大环境下,员工越来越被动,曾经管理相对松散的互联网考勤正走向严格。

    参考资料:

    1、《干满8小时随意上下班,部分企业实行弹性工作制》,2011年8月,《北京日报》

    2、《深夜十点,北京各大互联网企业的下班高峰才刚开始?》,2018年5月,《北京晚报》

    3、《因“每天在岗不足8小时”辞退高级工程师?腾讯回应了》,2020年7月,《南方日报》

    4、《小米推动层级化、设立KPI:毕业生入职13级,雷军没有级别》,2019年2月,《财经杂志》

    5、《马斯克严查“考勤”:员工每月打卡不足16天或将被炒鱿鱼》,2022年7月,新智元

    作者:谭宵寒;编辑:王靖

    来源公众号:盒饭财经(ID:daxiongfan),最具洞见的商业思想。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盒饭财经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拼多多这一刀,狠狠地砍向了SHEIN

    设计动态 2023-02-08
    根据SensorTower的最新统计,截止今年1月底Temu全球下载量接近2000万次,北美地区的用户贡献了超过九成份额。横向对比之下,Temu下载量已经先后超过了亚马逊、谷歌、TikTok——还有其头号劲敌SHEIN,登顶北美iOS免费软件下载榜榜首,且一坐

    国内的电商巨头几乎都在出海赛道上进行了布局,比如去年九月上线的 Temu 平台。而就在今年1月份,Temu 又官宣进入加拿大市场,可以想见的是,电商出海的战事在未来将进展得愈发激烈。具体如何解读?一起来看看作者的分析。

    根据SensorTower的最新统计,截止今年1月底Temu全球下载量接近2000万次,北美地区的用户贡献了超过九成份额。横向对比之下,Temu下载量已经先后超过了亚马逊、谷歌、TikTok——还有其头号劲敌SHEIN,登顶北美iOS免费软件下载榜榜首,且一坐就是近两个月。

    虽然官方并没有公布Temu的GMV、月活等指标,但从上面一系列数据来看,拼多多出海第一战可谓大获成功。乘着这个良好势头,拼多多当然要加紧扩张。

    1月份,Temu官宣进驻加拿大市场,对应的站点已经搭建完毕,目前已进入测试阶段。据悉,Temu美国站点的大部分商品近期会陆续同比至加拿大站点,打通两地供应链。

    去年至今,出海已经成为中国电商巨头的共识,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取得成功。Temu在北美连下两城,成绩固然值得欣喜,但也要时刻保持警惕——在扩张的同时,竞争也在激化。

    中国电商巨头的海外大战,远远没到高潮。

    一、Temu一路向北,加拿大市场能否承载厚望? Temu出海扩张的第二站选定加拿大,背后的原因不难理解。

    首先,Temu最看重的当然是加拿大电商市场在过去几年的惊人增速,以及仍未见顶的潜力。 如今的加拿大,已经不仅是仅次于美国的北美电商第二极,甚至开始将其影响力辐射欧洲、泛亚地区,是任何一个跨境平台都无法忽视的掘金圣地。

    数据机构Group M的跟踪调查显示,加拿大电商市场在2020年进入快速增长期,并延续至今。过去这三年,其市场规模、消费者电商支出均实现同比大幅增长,后一项数据的年均复合增长率甚至达到惊人的72%。该机构预计,2022年底加拿大电商市场规模达到798亿美元,预计在2025年突破千亿美元大关。

    其次,加拿大和美国在地理位置、经济水平和消费习惯等各个维度都相当接近,既方便Temu移植在美国市场的成功经验,也能减轻供应链的扩张压力。

    在供应链环节,亚马逊等先行者同样为Temu提供了绝佳参考模板。公开资料显示,亚马逊2021年在加拿大渥太华兴建的物流配送中心每天能处理10万个以上的包裹,不仅能支持加拿大南部Barrhaven等重要市场的运转,还能覆盖美国北部部分地区。

    众所周知,拼多多向来不以供应链见长,聚焦跨境业务的Temu供应链管理难度也比国内市场更高。在此背景下,为供应链减轻压力、让美国和加拿大两个重点市场互相扶持,无疑是最划算的做法。

    (图片来自Temu官网)

    最后,快时尚是加拿大网购用户消费频次最高的品类之一,完美符合Temu的定位。

    eMarket的报告预计,2022年加拿大时尚类产品的线上销售额达到101.4亿美元排名首位,较排第二的消费电子品类高出近25亿美元。漫长的冬季和浓厚的户外运动文化,显著拉高了冬季羽绒服、滑雪服等产品的销量。

    以高性价比著称,走薄利多销路线的Temu,最看重的就是复购率和活跃用户规模。当地消费者对网购快时尚商品的接受程度和交易频次,直接决定了Temu的模式能否跑通。拥有庞大的市场规模、稳定的用户群,当前的加拿大和Temu是高度适配的。

    Statista的报告就指出,加拿大电商用户渗透率已经达到“理想状态”,用户已经养成了稳定的消费习惯。数据显示,截止2022年Temu网购用户约为2830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76.36%。横向对比,中国同一时期的网购人口占比约为81.6%,美国则约为77.6%,和加拿大其实不相上下。

    事实上,在Temu等跨境平台到来之前,亚马逊已经帮助加拿大的用户完成了网购教育。 换个角度想,亚马逊等先行者在这片土地的巨大影响力也迫使Temu尽快入局,抢占剩余的市场份额。

    同样来自Statista的数据显示,亚马逊在加拿大电商市场月活用户和GMV都遥遥领先于其他竞争对手,月流量接近1.35亿,约为eBay、沃尔玛加拿大站和本地电商平台Canadian Tire之和。赶在加拿大电商用户触顶之前入场,争夺源头活水,想必也是Temu的其中一个如意算盘。

    然而,在扩张的同时,Temu遇到的对手也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强。被拼多多这出海第一刀砍得昏头转向的跨境巨头们,肯定不会坐以待毙。

    二、被Temu砍了一刀,SHEIN如何反击? 东方日出西方雨,在残酷的商业世界里新帝登基总是和旧王退位同时发生。Temu大肆攻城略地的时候,上一代跨境电商顶流SHEIN就遭遇了成长的烦恼。

    对SHEIN来说,2022年是坐过山车的一年。上半年,其业务还是一片欣欣向荣之势。 根据彭博社的追踪数据,去年4月秘密筹备10亿美元新一轮融资时,SHEIN的市场估值达到巅峰,接近1000亿美元。

    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按照当时的实时数据换算,1000亿美元超过H&M和ZARA市值之和,也超过了优衣库的母公司迅销集团。就算和估值出了名虚高的互联网、科技行业相比,SHEIN的巅峰估值也仅次于字节跳动和蚂蚁集团,成为中国第三大独角兽。

    但进入2022年下半年,SHEIN身上的最受关注的话题一下子从秒杀亚马逊的下载量、连年暴涨的GMV变成缩水的估值和股东提前套现的传闻。

    去年9月,同样来自彭博社的报告指出,多位SHEIN股东正通过私募市场出售部分股权,估值约为4月融资时的70%。虽然彭博社没有列出具体的股东名单,但参与多轮融资的富达国际(亚洲)、IDG资本和景林资本是重点猜测对象,红杉资本和老虎环球基金两个大股东暂时没有异动。

    在价值研究所看来,SHEIN估值缩水和去年上半年业绩增速下滑、北美疫情红利消退有直接联系。但从时间线来看,拼多多筹备出海、Temu上线和SHEIN在资本市场遭冷遇等事件在时间上也有重合之处—— 向来敏感的资本认为Temu能撼动SHEIN的地位、提前高位套现,也是一种可能。

    (图片来自SHEIN官网)

    当然,即便估值神话接近幻灭、幕后资本重归理性,SHEIN也不会坐以待毙,轻易让出自己的江山。除了聘请前软银高管Marcelo Claure担任拉美业务负责人,加紧开发新领地之外,面对Temu在北美的步步紧逼SHEIN也选择主动迎战。

    一方面,SHEIN加大招聘力度,增强市场推广、供应链管理方面的实力。

    SHEIN美国业务负责人George Chiao对外表示,公司的计划是2025年前在美国扩张3000人,且为非劳务派遣岗位,全部由SHEIN直接管理,主要投入于供应链业务。另据外媒报道,SHEIN早前在美国投建的两座配送中心预计2025年前启用,并正规划建设第三个配送基地。

    另一方面,SHEIN和Teum对供应商、用户甚至优秀人才的争夺也渐趋白热化。

    为了吸引商家进驻,Temu设置了非常友好的准入门槛:申请对象为全体在中国(大陆地区)注册的个体工商户、非品牌店及在中国香港地区注册的非品牌店,并推出零入驻费、加速审核等一系列策略。

    人才招募方面,根据拼多多官方放出的招聘信息来看,Temu和供应链相关的职位工作地点大多位于SHEIN的大本营广州,运营总部则设在了隔壁深圳,火药味相当浓厚。此前更有网友在职场社交平台脉脉爆料,SHEIN的供应链管理、买手、招商经理等热门岗位的员工遭到拼多多大面积挖角。

    拼多多也深知,SHEIN在跨境行业浸淫多年,又长期扎根广州这个快时尚行业的重要生产基地,供应商资源十分丰富。为了快速提升实力、壮大团队,Temu只能祭出各种非常规手段。

    而在面向用户的争夺中,价格战是最简单直接的做法。

    Temu站内男女服饰、美妆、珠宝等14个一级类目的商品价格全面对标SHEIN。有美国消费者在社交媒体上爆料,Temu其中一款极为畅销的珠宝储存盒售价更是低至0.29美元——在SHEIN,同款产品的价格为1美元。

    (图片来自推特)

    Temu这条鲶鱼入场后,中国电商巨头的跨境混战已经进入全新阶段。Temu高歌猛进,SHEIN们正面回击,竞赛的高潮随时可能到来——这场仗,谁也不能退缩,谁都没有退路。

    三、国内市场撞上天花板,“猫狗多”出海没有回头路 现在回过头来复盘拼多多的出海战略及成绩,或许不会再有人质疑Temu存在的必要性。在价值研究所看来,纵使海外市场竞争惨烈,拼多多也没有回头路可以走—— 毕竟国内电商市场的天花板已经相当明显。

    根据商务部电子商务司统计的官方数据,2022年全国网络零售总额为13.79万亿元,同比增幅只剩可怜的4%,其中实物商品零售消费额为11.96%,同比增幅也跌至个位数。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跨境电商零售额的全面增长。

    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含B2B模式)为2.11万亿元,同比增幅达到9.8%,是国内市场的两倍有多。从细分领域看,跨境出口电商零售额同比增长11.7%至1.55万亿元,远超进口的0.56万亿元。

    跨境大潮汹涌而至,作为中国电商行业的三驾马车之一,拼多多自然不可能错过这个潮流,Temu也算及时捉住了北美市场的红利。 然而,也不是所有平台的出海计划都能一帆风顺——阿里、京东这两个巨头就有过翻车经历。

    1月30日,京东官方宣布暂停印尼、泰国两个站点的电商业务。其中,两个站点都将在2月15日后停止接单,泰国站点3月3日停服,印尼站点则将在3月31日关闭。

    京东败走东南亚,其实早有预兆。去年三季度财报电话会上,京东CFO许冉就表示要对国际业务进行调整,以提升运营效率。不过过去几年,京东为国际业务投入了超过100亿资金,如今中道崩殂难免令人惋惜。

    和京东、阿里这两个出海拼杀多年的对手相比,拼多多出海第一战打得相当漂亮,给未来开了个好头。但也正是因为缺乏经验、开局过于顺利,Temu更应该时刻提高警惕。

    价值研究所就认为,京东、阿里的经历能教会Temu一个道理: 出海要学会扬长避短,并学会本土化运营,不要完全照搬国内那一套模式。

    实际上,如今主动收缩的京东正是意识到问题的所在:留下仓储物流业务,没有全面撤离能充分放大自己的优点。

    官方数据显示,光是在印尼京东就拥有20座智能物流园,去年还宣布在马来西亚建设两座自营海外仓。目前,京东在东南亚的物流仓储体系已经相当成熟。电商撤退、留下物流,表明京东对这片电商热度依然存在幻想。虽然暂时无法落地生根,将来也还有卷土重来的机会。

    Temu落户美国后也延续了拼多多的性价比优势和社交裂变玩法,无疑捉住了扬长避短这个策略的精髓。但美国也只是一个开始,在走进加拿大及日后开发的更多市场时,Temu都要牢牢记住前者的经验与教训。

    四、写在最后 2月2日,阿里旗下的B2B跨境平台1688进行了近年来规模最大的一轮组织架构调整。其中,原1688商贸发展中心和产地发展中心被合并成商家发展中心,由阿里中供铁军成员王强挂帅。

    调整背后,阿里跨境业务也再次提速。1688所代表的B2B模式,以及Lazada等新业务之间形成互补,阿里的跨境电商版图正不断扩大。对于Temu、SHEIN等竞争对手来说,压力自然也会越来越大。

    毫无疑问,中国电商市场经过多年的增长已经撞上了天花板,出海是大势所趋。阿里、京东这两个老玩家也好,拼多多、SHEIN这些后起之秀也罢,都无法抵挡这股时代浪潮,只能跟上。而当出海成为一场长期战役,我们就不能用一时的胜负来断定最终的成败。

    暂时出尽风头的Temu、暂时偃旗息鼓的京东和暗中蓄力的阿里,都还有时间扭转战局。

    作者:Hernanderz

    来源公众号:价值研究所(ID:jiazhiyanjiusuo),关注企业长期价值。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价值研究所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交互设计中常见的7个误区,你中了几个?

    设计动态 2023-02-08
    一、认知误区 1. 交互设计门槛很高 交互设计介于产品经理与UI设计师之间,是为了顺应时代发展划分出来的岗位需求。 虽然已经出现了很多年,但目前来看,交互设计在一些中小型公司仍然是比较模糊的领域。甚至很多从业者把交互设计交给产品经理或UI设计师来实现。 很多人

    交互设计师的专业程度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对用户的了解深度,而非是专业知识。对于初学者来说,只需要具备一个必要的入门特质——同理心,这是一种理解或者感受他人的能力。下面这篇文章讲述了应该怎样才能做好交互设计,想要了解交互设计的同学赶紧来看看哦。

    一、认知误区 1. 交互设计门槛很高 交互设计介于产品经理与UI设计师之间,是为了顺应时代发展划分出来的岗位需求。

    虽然已经出现了很多年,但目前来看,交互设计在一些中小型公司仍然是比较模糊的领域。甚至很多从业者把交互设计交给产品经理或UI设计师来实现。

    很多人在步入新领域的时候,都会寻找对应领域所需要的知识结构、能力模型…我和身边的朋友经常会聊到这些,试图从中总结出一个好的交互设计需要满足哪些特质。

    沟通能力、人机科学、心理学、认知科学……但很多初学者看到这些就放弃了,它给人一种学习曲线很陡峭的感觉。

    在我看来,交互设计师的专业程度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对用户的了解深度,而非是专业知识。所以,对于初学者来说,只需要具备一个必要的入门特质——同理心(empathy),这是一种理解或者感受他人(用户)的能力。

    在生活中,如果你觉得自己是一个比较能站在对方角度思考的人,那么恭喜你,你已经具备交互设计师的特质了。

    但是同理心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你需要它贯彻交互工作的始终,“以用户为中心进行设计”并不是一句slogan,始终站在用户角度思考问题,这非常重要!!!

    2. 交互设计工作是画原型图 原型图和流程图是交互设计师的主要产出文档之一,但是交互设计需要做的不仅仅是产出这些文档,甚至很多时候,交互仅仅需要提供建议。

    UX设计指的是设计用户体验的过程。核心的焦点在于设计用户行为,用户行为不仅仅体现在原型图上点击或滑动某个地方,而是尝试引导用户诱发或者推动响应。

    很多从业者错误的认为交互设计就是画原型图和流程图,这种想法往往会把注意力集中在用户要完成的任务上,而忽略了体验过程中是否有足够的关注。

    完整的用户行为,应该包括预知、反馈、返回三个阶段,交互之前有预知,交互之中有反馈,交互之后有返回,这三点支撑起交互基本的可用性。

    (1)交互之前有预知

    用户在使用产品进行交互前,是否能够清晰感知到需要的信息以及下一步的行为?

    《About Face 4 : 交互设计精髓》一书中提出,用户对于一件事情的心智是一个圆,我们设计出来的东西越趋于这个圆形,用户对设计就会越满意。

    所以在进行设计之前,多问自己一些问题。用户来这里的动机是什么?他们点击这个东西的时候会有什么预期?他们是否对未学习过的东西有一定了解?…

    (2) 交互之中有反馈

    系统应该让用户时刻清楚当前发生了什么事情,也就是快速的让用户了解自己处于何种状态,对过去发生、当前目标、以及对未来去向有所了解。比如加载页面的设计中,我们会通过进度条或者场景插画的方式预知用户页面的进度,从而打消用户等待过程中的焦虑。

    (3)交互之后有返回

    可逆性是交互设计中重要的一环,用户不可能百分百的按照我们设计的路径去使用产品。

    事实上,用户常常会误触到某些功能,即使在线性的流程中,我们也应该让用户可以方便的退出,始终让用户保持可控的状态。比如微信聊天中的撤回功能,在发送错误信息后,可以通过长按这条消息或者表情,在选择框中操作撤回。

    举个例子,饿了么在选购商品的时候,交互前通过按钮置灰预知用户不可点击,交互中通过动效、Toast给予用户操作反馈,交互后可通过外卖箱对已选商品进行删减或清空,保证产品可逆性。

    3. 用户的想法都是对的 为了贯彻“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原则,很多设计师会选择直接听取用户的设计建议,最终导致产品越做越复杂,最后造成体验上的损失。

    实际上,UX是一项技能,而不是一种天赋。这意味着大部分用户是无法帮你进行设计的。

    当面临未知的挑战时,不能一味听从用户的想法。你可以听取用户的意见,但不要他们说什么你就干什么。听听用户是怎么想的,看看他们是如何尝试完成某项操作的,了解他们是怎样在你的设计中迷失的,以及为什么会这样。

    然后,去寻找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

    福特汽车创始人亨利福特说过一句名言:在汽车出现之前,去问顾客想要什么,他们可能会说:一匹更快的马。”

    如果我们一味的听取用户的想法,那我们只能在解决方案上做加法。如果要找到完美的解决办法,我们必须学会找到问题的本质。

    二、实践误区 1. 交互不用考虑视觉 这是交互设计师经常忽略的,把线框图当作速成且粗略的草图,或者把它当成设计的第一步,只展示流程如何运作,却忽略了是否能够更好的运作。

    交互设计师在组织框架时,除了保证逻辑清晰外,视觉也是构成体验的一部分。交互设计师虽然不直接负责视觉效果,但需要通过元素之间的结构关联和强弱对比,将有效的信息传递给下游。

    在必要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1-2种颜色来表达你的想法~具体可以分为视觉重量、视觉关联两个方面:

    (1)视觉重量

    用户不可能像机器人一样把页面所呈现的内容都扫描一遍,如果你想要用户着重关注某些内容,你需要调整不同信息的视觉重量,以达到主、次、先、后的顺序。

    当你不断的使用排版来突出重要文字、用特定的颜色强调按钮,并且给重要内容以更多的视觉重量时,就创造出了视觉层级。

    用户的眼睛就可以从一个重要的地方跳到另一个重要的地方。交互设计师在传递技术文档时要体现出这一点。

    (2)视觉关联

    交互设计师除了注重逻辑关联外,视觉关联也是组织信息框架时重要的一点。在用户没有了解你的页面之前,会下意识的通过眼睛划分哪些信息都有什么关联。

    在设计中,我们通常将有关系的元素给予更强的亲密度、统一的样式,甚至通过卡片、色块的方式来划分关联,而且位置接近的元素关系越强。

    我们不需要像视觉设计师一样将原型图绘制的如此精细,但需要通过一定的处理方式体现出视觉的关联性。

    2. 我觉得这样做会更好 设计师不用对KPI负责,但要直接对体验负责。

    交互设计师的工作中,自身代表的就是用户,任何时候都要避免一些主观的看法。不要你觉得,而是用户觉得。

    任何需求都离不开用户这一要素,不同的用户群体决定了设计上的不同策略。如果你想设计出用户满意的UX,在工作中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了解用户,并且持续这一过程。

    《用户体验设计-100堂入门课》这本书中有个很有意思的观点,在了解用户之前,你需要先了解关于自己的两件事来认清自己:

    你想要的东西对用户来说不重要 你要知道什么东西对于用户而言不重要 很多设计师刚开始能做到这一点,后来慢慢陷入设计自嗨,最终导致体验受损。

    交互设计师要始终意识到,出色的产品设计始于用户研究。上文说到,交互设计师的专业程度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对用户的了解深度。

    如果不知道如何着手了解,可以尝试了解一些用户研究方法与工具,并把它用在工作实践中,比如:桌面调研、用户访谈、焦点小组、用户画像、故事板等。

    3. 弹窗不能跳弹窗 弹窗对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我们经常在各种网站和各种APP中看到。弹出式设计被评为“历史上最糟糕的设计体验”,所以”弹窗不能跳弹窗“这句话,如铁训般的规则深入人心。

    在体验设计层面上普遍认为,多个弹窗会加重用户的心理负担,会造成用户迷失。

    那为什么会说弹窗不能跳弹窗是个误区呢?

    因为随着互联网业务深耕的发展要求,经常会遇到弹窗覆盖弹窗,浮层覆盖浮层的需求,如果我们只是以“弹窗不能跳弹窗”来否定需求,这并不是交互该做的。

    我们应该了解弹窗的底层体验逻辑,再探讨弹窗体验使用的合理性。

    (1)弹窗层级

    弹窗在层级上比操作界面更高一层,会聚焦视觉,所以弹窗覆盖弹窗的时候应该避免带给用户层级过深的感受,以此来降低带来的心理负担。

    比如弹窗覆盖时出现尺寸差异及较大的视觉差异。

    (2) 弹窗承载

    弹窗的空间承载比页面要低,我见过不少的产品提出弹窗跳弹窗的需求,目的是为了希望用户在复杂操作后仍然可以留在原页面。

    实际上这是不对的。对于一些复杂的操作或者过载的信息,页面是比弹窗更加合适的载体,如果我们只是想用户做完这些回到原来的页面,只需要设计一个体验循环的闭环。

    (3)弹窗操作

    弹窗会聚焦行为,弹窗跳弹窗的情况只适用于线性的操作流程,线性的操作会使用户心理上有较强的预期,可以避免多个弹窗所带来的迷失感。

    所以,一切出发点都要围绕体验及感受的合理性,如果我们设计的交互流程呈线性,且满足弹窗的承载能力,那么完全通过一定的设计技巧实现弹窗跳弹窗的交互方式。

    4. 效率至上悖论 效率至上,这句话本身没有什么错误,交互设计师应该重点关注效率。

    但我发现,很多人喜欢通过漏斗或者步骤来衡量一个流程的效率(用户之前用了几步,优化之后用了几步),甚至出现某些“规则”,一个流程尽量不要超过3步的说法。

    很多设计师为了所谓的“效率”而刻意缩短步骤,结果导致用户整体的使用时长增加。这就陷入了“效率至上”的悖论中。

    如何避免效率至上带来的“诅咒”?建议以下两点:

    (1)关注目的而非效率

    效率不是交互设计师唯一要做的事情,设计的本质是解决问题。

    如果我们的目的是为了设计出XXX保险的购买流程,我们应该思考用户在整个购买流程中的心理变化。

    如果像推销保险一样,上来就设计出一个购买页面,让用户去购买,用户一定会很排斥这种做法。必要的时候我们甚至可以分为2步,先着重介绍这个保险的好处,再试图让用户去购买。

    (2) 状态清晰原则

    始终让用户保持清晰的头脑,席客定律提到过,人在面临选择越多的时候,所要消耗的时间成本越高。

    假如一个遥控器上面有100个按钮,我想使用者在看到时就已经崩溃了,而遥控器上只有10个按钮,使用者则会很快上手并开始熟练使用它。

    作为交互设计师,应该始终意识到这一点。无论我们设计的流程需要多少步骤,都应当始终保持状态清晰易懂。

    三、最后 以上就是交互设计工作中常见的 误区 ,如果你们也在日常工作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希望能够有所认识和帮助~

    专栏作家

    作者:卷心菜_Chen,微信公众号:Clip设计夹。每周精选设计文章,专注分享关于产品、交互、UI视觉上的设计思考。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ChatGPT火爆:AI消灭平庸?

    设计动态 2023-02-08
    不是我不明白,是这世界变太快。 1年半前,TMT圈热炒的,还是元宇宙。 那时候,元宇宙动辄被视作下一代互联网、下个现象级风口。 结果由Facebook改名的Mata一波操作猛如虎,一年烧掉了137亿美元,市值烧没了2/3,发现元宇宙没那么性感,续命还得靠Fac

    当人工智能ChatGPT出现后,人类对于自己工作的不可替代性产生了恐慌。许多重复性的脑力劳动,都有被ChatGPT替代的可能。但ChatGPT会不会和元宇宙一样,是个兴起又凉凉的概念呢?本文作者对此进行了分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不是我不明白,是这世界变太快。

    1年半前,TMT圈热炒的,还是元宇宙。

    那时候,元宇宙动辄被视作下一代互联网、下个现象级风口。

    结果由Facebook改名的Mata一波操作猛如虎,一年烧掉了137亿美元,市值烧没了2/3,发现元宇宙没那么性感,续命还得靠Facebook。

    同样重注布局元宇宙(搭建了MR平台 Microsoft Mesh+收购了VR社交平台AltSpaceVR+构建了整合VR、AR体验的跨平台工具包MRTK)的微软,也用裁员宣告了对元宇宙的耐心已消耗殆尽。

    元宇宙才“凉凉”没多久,ChatGPT又来了。

    某种程度上,这验证了近来泛起的人类“科技大停滞”论断。

    因为科技大停滞,所以人们需要找到“下一个iPhone”。

    就目前看,ChatGPT的舆论热度高得有些惊人——在时下,看某个事物是不是流行,都不需要看舆情监测热力图,就看看你隔壁办公桌的阿强或你关注的生活方式类公号是不是也在聊它就行了。

    看着网上各种分析ChatGPT的文章,我不由得感慨:

    再不蹭ChatGPT的热度,就晚了——万一下个“革命性技术”又来了呢。

    你没说错,这篇当然也在“蹭热度”之列。

    01 这些年,被舆论热炒的科技动向,总是跟那些“革命性”叙事关联在一起。

    拿ChatGPT来说,存在感极强的前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就说:ChatGPT出现的意义,不亚于互联网和个人电脑的诞生。

    他此前还顺势拉踩了一把Web3和元宇宙:Web3没那么重要,元宇宙没革命性,人工智能(AI)最重要。气得一堆币圈玩家骂骂咧咧地退出了Windows系统。

    他的下下任接班人、微软现任CEO纳德拉针对ChatGPT话题也说,“至少在从事技术工作的30年里,这是我从没见过的技术扩散,我也不认为这种扩散曾发生在工业革命时期。”“对于知识型工作者来说,这就完全等于工业革命。”

    在网上,“开启AI新纪元”“生成式AI的豪赌”“全新的时代正拉开序幕”之类的说法,也蔚为风行。

    就连一口一个“颠覆”的贾布斯,看完都会觉得现在“大词通胀”得太厉害。

    事实上,两年前把元宇宙捧到天上的,同样是纳德拉们。

    当时纳德拉说,“随着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融合,我们正在创建一个全新的平台层——元宇宙。”还畅想:“随着我们越来越多地将计算技术嵌入到现实世界,我们甚至可以将现实世界反嵌入到计算中。”

    微软收购暴雪,也被看成是向元宇宙进军的重量级布局。

    才过去1年多时间,ChatGPT就成了小甜甜,元宇宙转个背变牛夫人了?

    当然了,这也难言奇怪:推出全新聊天机器人模型ChatGPT的OpenAI,本就算是“微软系”公司。2019年,OpenAI就曾获得微软10亿美元的投资,今年1月,微软又官宣向大火的OpenAI追加百亿美元投资。

    更何况,前几天身为全球第二大搜索引擎的微软Bing就悄然上新——它集成了ChatGPT,将聊天框跟搜索栏结合到了一块。

    ▲集成了ChatGPT的微软Bing试水版上线。

    有这层关系在,比尔·盖茨和纳德拉为ChatGPT站台,也就是自然而然了。

    投了理想的王兴,投了哪吒的周鸿祎,在许多场合也没少替理想、哪吒说过话。

    02 叙事即故事,故事即叙事。经济学家、“叙事经济学”提出者罗伯特·希勒就说过:精彩的、富有感染力的经济叙事往往不胫而走,比严肃刻板的论文和说教更容易被人理解、接受和传播。

    那时下最受追捧的经济叙事是什么?

    是以“新”和“旧”为主轴的二元对立叙事框架,在此框架下,人们热衷于看到那些去工业化的、面向未来的、革命性的、颠覆性的事物。

    《流浪地球2》中的行星发动机、太空电梯等,就满足了大众的这层想象;风行网络的元宇宙、ChatGPT,同样满足了很多人的这种想象。

    那ChatGPT真的具有革命性吗?比尔·盖茨和纳德拉们追捧ChatGPT,就只是为了站台吗?

    就业已呈现的形态看,它确实跟以往人们所认知的人工智能不一样。

    这些年来,AI经历了先被追捧、后被看低的过程。很多人起初以为,AI会带来超级自动化场景。

    可多年过去,“应用最广泛的AI技术是人脸识别”的现实,让不少人的想象落空,以至于如今它动辄落得个“人工智障”的诟病。

    虽然抖音快手们成功将AI算法用在了信息流中,不过那也只是长尾场景容错率极高的领域,在自动驾驶等技术上,人类依旧在L2级别徘徊。

    但ChatGPT显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不小的突破:比起以往的AI主要通过数据库比对提高识别效率,ChatGPT具有更强的自学习能力,可以基于大数据集自己生成内容。

    尽管跟“小破球”里的Moss还有差距,但ChatGPT无疑让AI离图灵测试所说的技术奇点(即AI具有自主意识的节点)近了一步。

    清华大学计算机教授黄民烈就说,ChatGPT已经超出了80%甚至90%人的对话能力,GPT-3的对话能力其实就已超出了人类平均水准。

    抱歉这里得援引一段IT化表述:ChatGPT是基于GPT-3.5架构的大型语言模型并通过强化学习进行训练,GPT-3.5是在GPT-3之上,基于RLHF(人类反馈信号优化语言模型)算法,通过大量代码训练和模型微调,它在响应人类指令、复杂推理、代码生成和代码理解等方面的能力上得到了显著增强。

    正因如此,ChatGPT推出仅两个月,在2023年1月末的月活用户就已突破了1亿,成为史上用户增长速度最快的消费级应用程序。

    之前最快破亿的,是TikTok,用时9个月。

    风口就是风口,ChatGPT一出,谷歌、Meta都不淡定了,纷纷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方面发力:谷歌旗下人工智能企业DeepMind发布了新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Sparrow,Meta也推出了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BlenderBot。

    03 最牛的技术,若没法跟人们的生存现实链接,那也就很难成为社会热门话题。

    ChatGPT的爆火,就跟刺激了大众情绪不无关系——它引发了许多人的“生存危机”“失业焦虑”。

    有人调侃,据说胡锡进现在非常焦虑,担心ChatGPT抢了他的饭碗,毕竟“近期互联网上出现了……老胡也看到……知道大家很……”的胡锡进体很容易被学习复制。

    胡锡进对此还做了回应,称“人工智能把一切都推入数字化的超级模式,谁算力大谁牛,就像导弹与反导上演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一样一样,但老胡是一门永远的155毫米榴弹炮,简单,不依附任何时髦的东西。”还说希望大家都不被人工智能“活埋”,成为爬出“万人坑”的幸存者。

    ▲胡锡进对外界调侃的回应。

    这说得挺有道理:ChatGPT很厉害,在回答某些问题时,也只会说“无法发表主观评论,尤其是关于政治人物的评论”,说不出动辄鼓噪“击落××飞机”之类的狠话来。跟胡锡进比,它的回答风格太“老干体”了。

    那可以改论文、敲代码、写文案的ChatGPT,以后真的会端掉无数人的饭碗吗?

    某朋友群里部分同仁说的两句话,我深以为然——

    AI消灭平庸。 现在AI才跨入主动型门槛,并不具备真正的创造性。

    说得直接些就是:许多重复性的脑力劳动,如写网文、写周报等,都有被ChatGPT替代的可能。

    就像现代工厂流水线用一堆机器替代了人力那样,未来许多程式化工作被ChatGPT代劳,没准也是企业主降本增效的方法。

    但它并不具有人脑的自主性,它可以干很多事,但有些事是它干不来的,如背锅。

    有大V就戏谑道:AI取代不了投行、律师、会计师、评估师……因为AI不能坐牢。背锅才是核心竞争力。

    几年前,就有人制造“AI机器人会不会替代记者”的话题了,但现在呢?

    至少国内没哪家媒体的主编敢让AI写时政新闻,除非他(她)不想要职业生涯了。

    更何况,“建(守)制(成)派”的力量永远不容低估。

    以ChatGPT为代表的新技术,总是去中心化的,但权力诉求是中心化的——它不允许技术对社会疆域进行“再辖域化”。

    之前元宇宙大火时,我曾写过:元宇宙的高沉浸感、24小时在线,怎么避开成瘾性产品面临的“防沉迷”监管?到时会不会出现一堆文章——《元宇宙,正在毁掉我们的下一代》?

    ChatGPT火了,届时大概率会出现一堆媒体选题:怎么防止学生用ChatGPT写作业?怎么防止作者用ChatGPT骗稿费……

    04 这倒不是说,ChatGPT就算再火,迟早要完。

    比尔盖茨说:人们总是高估新技术出现的第一个五年,低估第二个五年。在今天,很多技术都是短期内被高估,长期内被低估。

    ChatGPT就长期看也不容低估。

    时下有些人对ChatGPT不以为然:它就是个“胡编”,连“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谁的作品都没整明白,可信度都存在问题,问完后还得二次验证,能整出什么风浪来?

    可别忘了,ChatGPT也在进化,其知识积累速度比容量受限的人脑要快多了,如今它回答很多问题,都比网民跪求“不要建议”的专家建议要靠谱。

    Gartner就预测,到2025年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产生的数据将占所有数据的10%,而2021年该比例不足1%。ChatGPT将来或成AIGC的主力。

    但它的落地,注定是个长期过程——就跟元宇宙那样。

    围绕元宇宙的泡沫很多,但元宇宙本身不是泡沫,只不过,距离落地还有很长的距离要走。毕竟,它必须依托于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如算力设施、网络设施)革新、接入平台切换(从现在的电脑、手机转向VR、AR、MR设备)等。

    ChatGPT也一样。在中短期内,受限于内容准确性与丰富度,它依旧无法替代谷歌百度,形成“以传统搜索为主、ChatGPT类模型为辅的新搜索引擎形态”都得要很久。

    不难预见的是,ChatGPT也会走元宇宙的路——先被热炒,之后降温。

    现在就热炒ChatGPT噱头进而在资本市场讲故事的,无非是磨刀霍霍,玩“币圈的游戏”。

    对此我只能说:

    镰刀啊,请你慢点挥,等一等韭菜……被“元宇宙”概念股收割的那一茬,还没来得及再长出来呢。

    作者:佘宗明

    来源公众号:数字力场(ID:shuzilichang),抵抗熵增,打捞有趣。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数字力场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2023,虚拟人成为晚会常客

    设计动态 2023-02-08
    从B站元旦晚会,虚拟偶像洛天依的又一次惊艳登台,到央视元宵晚会,宣传片中虚拟形象“央视网小C”的欢喜登场,众口难调的各类晚会在2023年似乎达成了某种默契,某种共识——在晚会上,设立由模型和算法构建的数字空间,让虚拟形象登台演出。 图/央视网小C 细数近年来各

    现在在视频平台晚会或者影视宣传节目上,虚拟人的身影已经出现得越来越频繁,那么虚拟人产业是否已经走向成熟阶段了?可能看似热闹的虚拟人赛道,还是需要先找到可变现的商业盈利模式。一起来看看作者的解读。

    从B站元旦晚会,虚拟偶像洛天依的又一次惊艳登台,到央视元宵晚会,宣传片中虚拟形象“央视网小C”的欢喜登场,众口难调的各类晚会在2023年似乎达成了某种默契,某种共识—— 在晚会上,设立由模型和算法构建的数字空间,让虚拟形象登台演出。

    图/央视网小C

    细数近年来各大主流平台,各类晚会庆典的“嘉宾”,不难发现围绕数字人和虚拟现实标签打造的节目已然屡见不鲜, 虚拟人已然成为新时代晚会的常客之一 。

    说 他是常客 ,因为从出现频率来看,近两年的虚拟人活跃在各类屏幕中,不曾缺席;但 也只是“之一” ,这些虚拟人往往不会常驻于舞台中央、并不能贯穿始终成为晚会的“主线”,他们距离成为顶流、获得长期稳定的关注度,还有距离。

    在业内人士看来,虚拟人产业在未来的一段时间或许仍是升温阶段,或许还有一定的“尴尬期”。

    一、“不是C位,但也不会缺席。” 曾有相关机构调查显示,在2022年,全球有36%的用户观看过虚拟偶像的表演,21%用户看过由虚拟人参与的直播等活动。

    而有意愿将虚拟人接入营销活动的广告商,已经占到了样本总数的大约45%。

    围绕虚拟人展开的一系列活动,看上去 已经从曾经的“小众文化”逐渐破圈,成为被熟知并认可的科技业态和艺术形式。

    “虚拟人产业现在可以说是还在升温阶段,很多活动里只是需要有虚拟人出现,来体现一种前沿概念、技术的未来感,真正能带来稳定流量的并不多。”

    这是Web3视觉设计的从业者李浩,在2023新年伊始做出的判断。

    “虚拟人在屏幕中的现状,可以概括为 ‘不太可能是C位,但也不会缺席。’ ”

    谈及国内虚拟人产业的现状和发展,李浩向AI蓝媒汇透露,随着软硬件的完善、概念的普及和市场需求的扩大,虚拟人产业可能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非常热闹。

    他目前任职于一家标签为“元宇宙公司”的产品部门,主要负责对接“数字人项目”的客户,根据反馈和活动需求联系公司负责技术的程序员。自去年开始,李浩公司的客户明显增多,分散到他个人需要对接的公司、个人,也比去年多了将近一半。

    根据艾瑞咨询统计的数据,仅截至2021年,中国国内同虚拟人相关的存续企业数量就已经超过16万家,当年新增企业数量为66293家。

    2021年,中国虚拟人带动产业市场规模和核心市场规模,分别为1074.9亿元和62.2亿元,预计到2025年,这两项数据将分别达到6402.7亿元和480.6亿元,为2021年统计数据的5-7倍。

    截至2022年9月,发生在国内虚拟人产业的投融资金额已经达到了24.9亿元,2021年全年这一数字为19.71亿元,涨幅同样明显。

    “后面的数据有没有这么夸张,我个人没法预判。不过从目前的客户来看,需求是在增多的,总体上比较乐观。”

    二、洛天依之后,再无洛天依 只不过,在热闹和繁荣之间,仍有一段差距,一段“尴尬期”。

    “现在一个虚拟形象的原画设计、建模渲染等等工作,在相关开发软件的帮助下,其实不难产出,只是质量未必能保证,行业内差距比较大。”

    难点,在于精致和被认可。

    精致,基本指向技术方面 ——个人、小工作室做的模型,和大厂(如米哈游等顶级的游戏公司)放出的产品,在完成度、视觉效果方面的差距,往往肉眼可见。

    这部分主要还是技术力、成本的原因:既为“人”,虚拟形象同样难逃用户对于第一印象——外貌的审视,而模型、纹理、渲染等技术因素往往会在第一时间左右用户心智,而关注虚拟人的用户群体,100%是在意“颜值”的。

    AI蓝媒汇曾向多家公司了解过关于虚拟人、数字人的报价,对方给到的文件显示, 仅制作成本就细分为了层级,价格下限一般也不会低于20万,价格高的甚至会超过百万。 而后期围绕虚拟人IP的运营,包括物料、作品等等,成本同样不低于“几千到几万每秒”这一区间。

    “技术力、成本的因素,限制了一部分创意的发展,当然这部分限制基本都是对个体的,大厂有经费有团队,比较好解决。”

    硬件和成本问题,是最容易解决的。

    横亘在部分虚拟人项目,或者有意引入虚拟人的项目面前的是另一个问题:如何造星,如何流量变现?

    造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个真人明星的走红,难以复制,没有太多公式可言,虚拟人亦然。

    仅以国内二次元、虚拟人浓度最高的B站为例:洛天依,中国首个VOCALOID虚拟歌姬,也是目前B站乃至中文互联网在虚拟人方面的顶流,几乎没有之一,2012年7月12日正式出道,15年在B站同歌手言和发行歌曲《普通DISCO》后渐渐又内至外开始从B站走红,这首歌也被认为是“第一首中文VOCALOID神话曲。”

    图/虚拟主播 洛天依

    而在洛天依出道十年后的2022年,仅B站一个平台就已经拥有了3.6万名虚拟UP主,全中文互联网诞生的虚拟形象更是难以计数。

    但从歌曲MV到晚会、时尚杂志,到杜莎夫人蜡像馆,再登上CCTV春晚、为2022年北京冬奥献声的,稳定的虚拟主播顶流,好像还是只有这一位。

    十年前火了一个,十年后还是只有一个。

    究其原因,洛天依背后的UGC创作者们、Vsinger团队功不可没—— 优质的作品和运营,让这位虚拟人在十年中不仅没有被替代,反而滚雪球般扩大着受众群体,积累着作品和舞台经验。

    这个脱颖而出的机会窗口,在流量时代似乎已然不太常见,大家只是热闹。

    一位用虚拟形象在B站直播的UP主曾向AI蓝媒汇解释道,“除了擦边和几款火一阵子的游戏,不知道大家想看什么。”

    而在B站,半数以上拥有虚拟形象的个体主播,目前还无法通过直播获得利润。

    曾有机构进行过一项关于虚拟人和“偶像经济”的调查,受访者中有超过63%的人表示因“作品质量”的因素失去关注的兴趣,也有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表示主创团队的负面新闻、虚拟形象背后中之人的负面消息会对自己产生影响。

    简言之 ,虚拟人的走红,机会和运营缺一不可 ,而这两项,在“热闹”的虚拟人赛道,依然“可遇而不可求”。

    若是长期缺乏稳定且有效的变现途径,那2023年的虚拟人产业,或许也只能热闹中继续停留。

    作者:伊柒;编辑:魏晓

    来源公众号:AI蓝媒汇(ID:lanmeih001),知名AI、互联网产业报道新媒体。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蓝媒汇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微软“核弹级”更新:ChatGPT亮相Bing搜索和浏览器,今天上线,免费使用

    设计动态 2023-02-08
    自从ChatGPT横空出世并持续爆火以来,微软、谷歌这两家硅谷科技巨头之间的火药味就越来越重了。 在昨天谷歌匆促上马了ChatGPT的直接竞品Bard、并宣布了一系列AI新战略之后,ChatGPT背后的“大哥”微软也连夜广发英雄帖,马不停蹄地召开了一场闭门媒体

    在人工智能时代,科技大厂——比如微软和谷歌——之间的竞争也十分激烈,比如现在,微软就宣布推出集成ChatGPT的全新Bing搜索服务和集成AI辅助的Edge浏览器,彰显了在AI人工智能赛道进击的进一步决心。而从科技巨头们的频繁动作中可以看出,未来AI人工智能的发展,依旧十分火热。

    自从ChatGPT横空出世并持续爆火以来,微软、谷歌这两家硅谷科技巨头之间的火药味就越来越重了。

    在昨天谷歌匆促上马了ChatGPT的直接竞品Bard、并宣布了一系列AI新战略之后,ChatGPT背后的“大哥”微软也连夜广发英雄帖,马不停蹄地召开了一场闭门媒体发布会。当然,这次的主题也是关于AI。

    跟谷歌昨天逐步开放Bard和上线服务这种略显保守的表态不同,微软这次显然步子迈得更大、攻势也更加猛烈:会上, 微软正式宣布推出集成ChatGPT的全新Bing搜索服务,以及集成AI辅助的Edge浏览器。这两项重大更新今天就立刻上线,预计在未来几周内向全球数百万的用户开放。

    大约在几周前,硅星人就曾谈论过《 微软未来十年的想象力,藏在ChatGPT里 》,当时关于微软的AI战略,还只是在ChatGPT突发热潮下一些影影绰绰的猜想。而在今天的发布会上,微软开始逐个证实这些传闻,首轮发布的这两项服务招招攻向谷歌的要害,其在人工智能时代参与争霸的雄心似乎已经要溢出屏幕。

    一、重磅发布集成ChatGPT的Bing搜索服务,立即上线 当昨天谷歌正在如火如荼地发布着自家的AI计划之时,OpenAI的创始人Sam Altman也在推特上发了一张自己与微软总裁纳德拉的合照,并配文表示期待“明天的活动。”

    显然,微软这次就是要和OpenAI一起搞事情。

    来自Sam Altman的个人推特主页

    今天活动的一开始,纳德拉首先登场就强调了AI的重要性。他表示这项技术将重塑“几乎所有软件类别”,甚至可能重塑网络。微软已经在AI上研究积淀了多年,对此感到非常兴奋。而对于微软而言,开启这项重要技术应用的第一阶段是——搜索。

    今天,集成了 ChatGPT的新版Bing搜索引擎正式闪亮登场。 新版Bing带有一个扩展的聊天框,它现在可以做的不仅仅是回答事实问题和为你提供各种链接,在ChatGPT的帮助下,它还能够为你即时生成各种个性化的规划、建议、分析等,解决更复杂的搜索问题。

    那么,集成ChatGPT的Bing究竟是怎么运行的,在结果返回上跟过去的搜索引擎有什么不同呢?此次,硅星人也在今天第一时间提交了新版Bing的使用申请,通过示例得到了直观的Bing使用体验。

    从页面布局来看,搜素页的上方依然为搜素对话框,跟过去的搜索引擎一样的地方是依然会返回各种网站链接,但跟过去最大的不同在于, 在页面的右侧或上方会出现一个单独的对话框。

    在这个对话框中,Bing将根据你的搜索内容给出一个完整的解答或方案建议。比如当你输入“计划一次为期五天的墨西哥之旅”的命令时,除了返回一些网址链接供你参考之外,跟使用ChatGPT一样,Bing对话框会直接给你写出一个方案,你可以直接复制这个答案,不满意的话也可以要求它再生成一个另外的方案。

    整个答案生成的速度非常快,给出的方案也非常完整。而且, 除了给你返回答案之外,你还可以基于它返回的方案继续追问更多的问题。 比如可以问“这次旅行要花多少钱?”、“可以在行程中添加或更改某些内容吗?”、“怎么样才能订到去某个城市的机票呢?”等等,AI聊天机器人都会一一为你解答。

    除了以侧边栏形式出现之外,一些预期生成内容更多、个性化更强的问题的显示框则直接会出现在页面上方,并给出相关内容的参考问题提示。

    在新版Bing上,目前用户可以输入最多 1000 个单词的查询问题,AI生成的回复将与来自网络的常规搜索结果一起出现。

    微软表示,目前每天有 100 亿次搜索查询,但估计其中一半没有得到有效解答。因为人们开始使用搜索做越来越多原本不在搜索引擎设计框架内的事。 目前的搜索只适合于帮助人们查找网站,但对于更复杂、更个性化的需求,旧版的引擎已经无法满足。

    在Bing给出的示例中,内容涉及做计划方案、写诗和故事、写代码、做菜单、给买车建议等等,几乎囊括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对此,纳德拉对于新版Bing充满了信心,他说道“Bing将开启搜索的新的篇章,成为未来搜索的新范式,快速创新即将到来。”

    新版Bing的一些使用示例

    二、更聪明的Edge浏览器,能帮你读报告、发帖、写邮件 除了Bing搜索本身的更新之外, 微软此次的另一大进展是将搜索、浏览和聊天整合为一种统一的体验,用户可以从网络上的任何地方调用。微软把这种新的AI功能体验统称为“网络副驾驶(copilot for the web)”。

    更新后的 Microsoft Edge 浏览器将内置 Bing 功能,允许用户随时在页面上调用搜索工具,为浏览器添加了两个新功能:聊天和内容创作。用户可以随时AI助手有关页面的问题,并且让它与网络上的其他相关内容进行比较。

    比如,当你在网页上看一个冗长的财务报告时,你可以让AI助手帮你出具这份报告的摘要和关键点,大大节省你的时间和效率。在此基础上,你还可以使用聊天功能,让AI助手帮你将这家公司和其他竞争对手的财务状况进行比较,并将数据自动整理成表格。

    此外,在内容生成方面上,它将大大解放创作者的双手。 比如当你想在LinkedIn、Twitter、Facebook等平台发布帖子,你可以直接在 Edge浏览器中调用对话框让AI帮助撰写内容,同时你还能规定它所生成内容的 语调、格式 和 长度 。

    无论是官方的宣发、日常的新鲜事、充满激情的更新等等,浏览器都能理解你的需求,并在很短时间内生成内容,让你能在此基础上去编辑、再创作。

    Edge浏览器帮助进行Linkedin发帖

    当然拥有AI功能的Edge能够帮你的不仅仅只是运营社交媒体而已,所有跟内容创作相关的事情它都可以参与其中,包括但不限于写邮件、写博客、帮助你头脑风暴写要点等等。 微软表示,他们的目标是将这些新功能带到包括Chrome在内的所有浏览器中,但首先将从从 Edge 开始。

    总体来看,集成了AI Copilot功能的新版Bing和Edge浏览器实现了以下几点重点改进:

    更智能的搜索能力。 新的 Bing 为您提供熟悉的搜索体验的改进版本,为体育比分、股票价格和天气等简单内容提供更相关的结果。 更完整、更聪明的答案。 通过集成ChatGPT为用户即时提供完整的答案,无需滚动浏览多个结果。 全新的智能交互式聊天。 帮助用户进行更复杂的搜索,提供更个性化更全面的解答。 全新的创意激发方式。 用户需要的不仅仅是答案,还需要灵感。新的 Bing 可以生成内容来帮助编写电子邮件、制定行程、准备面试、创建答案等等。 三、继续深化与OpenAI的合作,其他产品服务逐步上线 此次Bing和Edge的AI功能更新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核弹级”的。 它的重要性不仅仅体现在微软是在AI全面产品化方面第一个吃螃蟹的巨头,Bing和Edge使用方式上的改变也很可能给搜索和浏览器领域带来革命性的改变。

    长期以来,微软在搜索和浏览器领域都被谷歌牢牢压制,而ChatGPT的出现给以了微软一个绝佳的翻身机会。所以此次,我们也能看到一向“稳重”微软的变得非常的“激进”,趁热打铁就推出了一系列的产品,决意要抢占AI时代的先机。

    而跟谷歌需要维系的广告帝国不同,微软目前似乎更能放开手脚一战。在新的AI功能中Bing和Edge目前都没有附加任何广告,也暂时不会收取其他增值服务费用,看起来微软可能宁愿放弃部分收入也要从谷歌手中去争夺市场份额。

    而微软的AI征程可能仅仅只是拉开了序幕而已,目前跟OpenAI的合作还在加快拓展。此前微软已经宣布再投100亿美元给OpenAI,包括在ChatGPT and GPT-3.5基础上继续深化下一代OpenAI模型、创建集成式的普罗米修斯模型(Prometheus model)、将人工智能应用于核心搜索算法等等。 未来这些AI技术将不仅用于搜索领域,还会把这些能力集成到微软的全线产品之中。

    图片截自于Financial Times

    当然,此次Bing和Edge的大规模公测并不是没有风险。

    首先是 准确性 的问题。目前ChatGPT 仍然存在大量将不正确的信息作为事实呈现的情况,微软此次也在发布会承认了可能存在不准确回答,并解释“我们不会总是做对,模型会一直在学习,关键是如何获取信息。”

    第二是 内容安全 问题。在问答环节,有记者提出了对于AI将低门槛低成本的生成一些危险、暴力性质的内容的担忧,微软目前给出的方案是他们已经建立了一套安全系统来过滤这些内容并防止滥用,但具体的效果还要等到大规模开放之后才知道。

    最后是 成本效益 问题。众所周知大规模模型的训练和使用成本非常高昂, 对于Bing和Edge此次的大规模升级将会产生多少成本,此次微软并没有给出正面的回应。

    在发布会的最后,微软强调,“ 微软并不是从零开始,我们已经为这一刻已经等待了多年。 ”“我们相信,目前没有其他公司可以做到我们这种程度。”

    而就在谷歌内部拉响“红色警报”,微软正式开打组合拳之后,苹果也立刻表态要马上召开AI峰会。

    可以肯定的是,AI的号角已然已被吹响。巨头们都开始从过去几年的稳定航行状态向全速前进的模式切换,一个全新的群雄逐鹿时代可能正在前方。

    作者:Juny;编辑:VickyXiao

    来源公众号:硅星人(ID:guixingren123),从科技到文化,从深度到段子,硅星人为你讲述关于硅谷的一切。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品玩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2023,到哪里去寻找增量?丨抖音VS快手电商篇

    设计动态 2023-02-08
    2022年,对于抖音、快手两个新流量平台的电商探索而言,都在围绕“增长”这个主题下功夫,按一贯的风格,抖音继续“激进”,而快手选择“稳健”。 在“兴趣”之外,抖音电商向“传统货架”发起了战略猛攻,试图在GMV天花板来临前未雨绸缪,通过货架场景的延伸,来破解直播

    2022年,对于抖音、快手两个新流量平台的电商探索而言,都在围绕“增长”这个主题下功夫,抖音电商向“传统货架”发起了战略猛攻,而快手则围绕着“补货”继续做文章。下面这篇文章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来预测下:2023,抖快电商又将围绕“增长”做出什么样的努力?

    2022年,对于抖音、快手两个新流量平台的电商探索而言,都在围绕“增长”这个主题下功夫,按一贯的风格,抖音继续“激进”,而快手选择“稳健”。

    在“兴趣”之外,抖音电商向“传统货架”发起了战略猛攻,试图在GMV天花板来临前未雨绸缪,通过货架场景的延伸,来破解直播电商万亿规模的掣肘;而快手则围绕着“补货”继续做文章,一方面,通过大搞品牌、大搞快品牌来不断优化供给侧短板,另一方面,则是将目光移向了被耽搁的“短视频电商”模块,以挖掘直播外的GMV增量。

    路径不同,效果相似。

    在2022年并不明朗的经济大环境下,抖快电商双双实现了“增长”目标。据卡思预估, 2022年,抖音电商的GMV将逼近15000亿,而快手电商的预估GMV也有望突破9000亿。

    站在2023年的年首,我们不妨一起来总结下抖、快电商2022年的关键词?并一起预测下:2023,抖快电商又将围绕“增长”做出什么样的努力?

    一、2022年,抖、快电商的关键词 2022年,抖音电商的所有动作,几乎都是围绕着一个词——“全域兴趣电商”在进行。顾名思义,就是在兴趣电商这样的“货找人”的消费链路下,补全“人找货”这样的货架电商拼图。

    在此基础上,抖音电商的行业运营也分出了两条业务线,分别是内容业务和货架业务,早在去年8月,抖音电商就曾在内部宣布,未来团队将主要做商城和品牌。

    为什么要发力“全域兴趣电商”?

    最直接的原因莫过于兴趣电商的天花板比较低,装不下抖音的星辰大海 。火星文化、卡思学苑创始人李浩曾预估,兴趣电商发展到3.5万亿这个区间就会出现瓶颈,2022年,抖音电商的GMV预估在1.5万亿——1.6万亿之间,按当下这个增速,到2024年,天花板也就出现了。

    且作为出生在内容平台的电商业务,抖音能倾斜给电商业务的流量也是有限的,电商业务要取得突破性增长,也势必要改变过渡绑定内容流量的局面。

    那如何用有限的流量做出更高的GMV,最常规的路径自然是提升用户的复购,但这恰恰是缺失社交黏性的抖音所欠缺的。

    也因为“复购”的缺失,影响了商家将抖音视为长效经营平台的决定,这样也不利于抖音把电商这门生意无限极放大,以上因素的存在,都加速了抖音大搞中心场的行动。

    试想,如果你是一个品牌商家,在抖音却需要为每一次面向潜在用户的内容触达,哪怕是面向粉丝的触达支付额外的费用,你愿意吗?当然不愿意,不止因为投放成本增加,还在于与品牌经营的本质:通过知名度、美誉度提升,进而从长线降低获客成本和提升经营复利的目标相背离。

    而商城的上线,无疑在“去中心化”的内容推荐场景里,为商家开辟了一个较中心化的流量经营场域,且相比于直播间的单品、爆品的逻辑,商城之于商家,更像是一个细水长流式的经营平台,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商家的内容和流量焦虑,并提升在抖音经营的确定性。

    当然,不止有“商城”,抖音对于“中心场”的释义,还包括搜索和橱窗。

    虽然,大半年时间过去,抖音电商并未公布过“中心场”上线后,所引流贡献的GMV占比有多高, 但从过往大促零星释放的数据上,我们能依稀感觉到来自中心场的GMV贡献在缓步提升。

    如618期间,由商城带动的销量同比增长了514%,而由搜索场景带动销量也同比增长293%,到双11好物节,商城带动的日均销量同比增长了156%,商品曝光量则是上半年的1.6倍。

    在李浩的眼里, 商城也好,搜索也罢,都只是兴趣电商模型的补充,泛商城所带来的GMV增量贡献,在2023年预计占比GMV总量的40%上下。

    核心原因是在兴趣推荐平台,用户已经养成了被系统投喂且娱乐至上的心智,而平台是很难改变已经给第一波用户造就的心智的,因此,抖音商城的用户心智建设比起商城本身的基建完善难很多,且短视频平台的流量结构,天生适合非标商品展示,以及直播间限时存在的直播价等,都会影响抖音商城的建设进程。

    与抖音电商一样,2022年双十一期间,快手也在顶部Tab栏里,为“商城”开辟一级流量入口,与“发现”“同城”等并列,但商城显然没有成为快手电商发力的重点。

    整个2022年,快手电商都在围绕两个关键词努力:

    快品牌 短视频电商 对于快品牌,2022年,卡思在很多文章里提到过,它指的活跃在快手生态里的新势力商家,多为产业带白牌,快手希望引导其中的优质白牌升级为“快品牌”,进而获得更高的经营复利和更长效的生命周期。

    快品牌的打造,对于快手而言,承接着两大梦想:

    持续提升快手内循环广告的收入,让快品牌商家在生态获利后加大在快手站内的投放力度 借助快品牌,打造具有快手标签的优质货盘,通过提供“高-体验价格比”的商品,来优化用户在快手站内的消费体验 虽然,快品牌多为中小品牌,从投放实力上远不如成熟品牌,但他们对快手平台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更高,更愿意将快手视为长效经营平台。

    以快品牌“黛莱茜”为例,虽然,2022年黛莱茜已经陆续在抖音、视频号开启常态直播,但快手仍是其经营的主阵地,最核心的GMV也由快手老铁贡献。

    但快手显然也看到快品牌的局限性,2022年下半年年起,快手电商还围绕着“增长”做了两个方面努力。

    1. 持续加强对于短视频电商的扶植 具体而言,又包括两个维度,一是提出的“公私域双轮驱动”的经营策略,对于主打直播的商家,鼓励他们加大短视频内容的输出,以捕捉直播间外、用户通过短视频下单的GMV增量;二是给予挂车类视频流量扶持,尤其是对于主打短视频带货的商家给予扶持,通过提升内容的曝光率带来转化率提升。

    2. 推出“新品超级计划” 致力于打造100款破亿新品和10000款千万级新品,给予他们成长所需的流量扶持。值得一提的是,“快手新品超级计划”里提到的新品,并非要求商家拿出市面上从未出现过的新品,而是鼓励他们不断丰富既有货盘,通过持续“打新”来提升用户的点击复购率,参与的商家也多是成熟品牌。

    从这两个策略的成效来看, 以短视频电商起量最快,故事也最为性感,卡思认为,它也将成为快手电商2023年的一个关键词 ,对于有短视频内容能力的商家和个体,不妨去快手碰碰短视频挂车带货的运气。

    二、2023年,抖、快电商,去哪里求增长? 那除了短视频电商外,2023的抖快电商,还存在哪些机会和可能?

    卡思认为:抖音会“快手化”,而快手则会“抖音化”,听起来是不是匪夷所思,且听我们继续分析。

    先来看快手。从快手已发布的2022年前三季度财报来看,Q1-Q3,快手电商的累计GMV达到了5888亿,参照2021年Q4快手电商的GMV数据以及因疫情管控放开带来的物流瘫痪等不可抗外因影响,卡思认为,2022年快手电商全年GMV大概在9000亿上下,相比于2021年,增幅30%左右。

    但如前文所提,这个增幅仍是快手通过深挖体系内的优质商家,尤其是原生快品牌商家/主播所带来的。

    2023年,卡思认为,在增长压力下,快手势必与抖音一样,围绕“商城”和“搜索”两个方向来做宽电商护城河。

    但快手发力“泛商城(搜索+推荐+商城)”也面临着两大难题: 一是货架电商最为考验的是平台对于供应链资源的把控能力 ,但直播电商天然存在的品类限制,以及品牌商家对于快手电商的有限入驻热情,都会影响快手商城里商品、品类的完善度,而一旦商品、品类不达用户的搜索预期,最终也会影响转化率的最终达成,于这个层面,作为货架“新生”的快手显然比抖音的考验更大,毕竟在品牌存量上,两者还存在肉眼可见的差距; 二是快手发力泛商城,也同样面临着用户心智建设的问题 ,习惯被内容投喂且在内容平台娱乐至上的用户,是很难主动去搜索消费的。

    但快手发力泛商城也并非毫无优势,最直观的是: 用户对于快手平台的天然信任以及私域优势,意味着他们通过商城、搜索等渠道主动下单的链路更短 ,但在充分“享受”这个优势前,快手补货、补心智的功课还任重道远。

    所以,从2021年起就在执行的大搞品牌、大搞信任电商的战略,仍将持续到2023年的快手电商上,前者仍聚力补货,后者则为提升转化。

    再把眼光转移到抖音上,在2023年开工的第一天,抖音就祭出了一个大招:抖音超市。通过抖音APP搜索栏,输入“抖音超市”,便可搜到抖音超市的官方账号和超市入口。

    在卡思看来, 推出抖音超市,实际上也是2023年,抖音将持续大搞“中心场”,优化商城的品类宽度和货品深度,并强化“搜-推”体验的重要一步 。

    且线上超市的一个特点是产品的标准化程度高,多为用户日常需求的高频产品,不仅复购率高,可与抖音力推的货架电商可以共享背后的供应链,也不像非标商品那样过于依赖于“内容流量”,这与抖音电商内部的战略发展方向(商城和品牌)保持一致。

    除此以外,卡思认为: 2 0 23秒,抖音也将参考快手,围绕着中小商家做更多文章。

    中小商家对于抖音来说具有两重价值:

    这些商家中,有很多都将抖音视为唯一的生意经营平台,对抖音的“忠诚度”更高,投放意愿也更强,在获利后可进一步抬高抖音的广告收入; 满足抖音上多层级活跃用户的产品消费需求,当抖音电商深度下沉,也需要用差异化的货盘来满足有差异化消费能力的人群,进一步提升他们的消费粘性和复购率。 尤其是对于表现特别优秀的中小品牌,还可以借助抖音生态的种草优势、巨量引擎的商业化产品体系和抖音电商的交易闭环,成长为真正意义的“抖品牌”。

    虽然说,抖品牌的概念由来已久,也有很多品牌也自诩为“抖品牌”,但真正被抖音官方提及的次数和赋能动作并不持续。卡思认为: 真 正的“抖品牌”应该是诞生在抖音,种草在抖音,核心销售在抖音,但品牌力并不局限在抖音的品牌。

    在抖音电商高速发展的前两年,抖音一直在围绕供应链的优化做功课,其中,吸引成熟且优秀的品牌入驻是为抖音的重心,但随着品牌的入驻目标阶段性实现,卡思认为, 2023年,抖音将会把目光投向在抖音上经营得非常优秀的中小、产业带商家们,通过资金、资源(流量等)的扶持,帮助他们快速成长为“抖品牌”,并建设具有抖音标签的专属货盘。

    这意味着:2023年,或许也是广大中小商家借势抖音取得超高速增长的不可错过的一年。

    然预测再多,2022终成过去。

    2023年,卡思也期待与每一个你,共同见证直播电商波诡云谲的新一年。

    作者:叫我娜姐

    来源公众号:卡思数据(ID:caasdata6),数据赋能短视频内容创作、运营、营销和电商带货。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卡思数据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卖账号、赚打赏,他们用ChatGPT搞钱

    设计动态 2023-02-08
    网友罗浩(化名)用ChatGPT薅了2个月“羊毛”,在CSDN等诸多有“问答打赏”功能的平台上,他利用这个聊天机器人帮他回答问题,10天赚了120块钱“赏金”。 当你还在“ChatGPT将抢了XX饭碗”的新闻里吃瓜时,有人已经开始拿它搞钱了,普通人在卖账号、赚

    在ChatGPT横空出世后,不少科技公司都感觉到了危机,正在加快研发相对应的竞品,好早点抢占市场。与此同时,借助ChatGPT兴起的产业链也在蓬勃发展。本文作者对此进行了分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网友罗浩(化名)用ChatGPT薅了2个月“羊毛”,在CSDN等诸多有“问答打赏”功能的平台上,他利用这个聊天机器人帮他回答问题,10天赚了120块钱“赏金”。

    当你还在“ChatGPT将抢了XX饭碗”的新闻里吃瓜时,有人已经开始拿它搞钱了,普通人在卖账号、赚打赏,直接抓这个聊天机器人为自己“打工”;稍微懂点技术的人将这个机器人接入微信,搞起商业引流;懂得抓先机的公司就更不用说了,分别让ChatGPT成为撰稿人工具、客服机器人以及虚拟人和真人对话的“嘴”。

    ChatGPT的热度从2022年年底升温进2023年,凭借“超能力”,OpenAI推出的这款聊天机器人大显AI身手,成为历史上最先突破1亿月活大关的应用,用户量增速“秒杀”TikTok、Twitter等全球化产品。

    ChatGPT正在打破“人与机器”的微妙关系,驱动人工智能的航船奔赴未来,无论是普通人还是公司,都在思考如何拿到这张宝贵的“船票”。

    01 网销ChatGPT账号成交量上万 ChatGPT展现出的“超能力”正在变成一些人的“钞能力”。

    你还记得吗,ChatGPT刚发布时,经它写出的小说框架、程序代码、新闻发言人回答等等的截图广传网络,引得人人都想亲自发问,体验一把AI的大能,可惜,开发公司OpenAI的产品不对中国用户开放,注册账号先成“拦路虎”。

    2个月后,当你还在围观ChatGPT会不会抢程序员、记者、人工客服甚至公务员“饭碗”的新闻时,售卖ChatGPT账号的淘宝商铺卖号生意赚得盆满钵满。在淘宝搜索“ChatGPT”,可以看到数十家售卖账号的商铺,其中超过5家店铺有数千人付款,最多的商铺成交量在“1万+”,足见国内用户对该应用的需求。

    许多淘宝商铺做起了“卖号生意”

    以销售过万的商铺为例,它提供4种账号类别,分别为短期30天使用的共享账号,售价为1.68元;一人一号,使用期限为90天的账号售价为7.58元;一人一号,可永久使用的账号售价为13.58元;支持定制邮箱注册的账号售价为18.88元。取中间价位的账号测算,售卖1万多个账号,可为卖家带来7万到13万元的收入,而这仅仅是两个月的销售所得。

    值得一提的是,在ChatGPT刚火起来时,账号价格普遍较贵,购买体验账号大概需要18元左右,如果定制邮箱生成账号甚至需要99元。如果更早做起卖号生意,销量一两千,便可以轻松月入数万。

    当然,售卖账号也是有成本的。卖家需要使用技术自动化大量注册账号。

    据知乎博主“屋顶瓦fly”披露,批量注册账号需要用到的资源包括“科学上网”环境、可接受国外手机验证码的SMS平台账号、可用的邮箱等等。《元宇宙日爆》实测,整套流程下来,注册一个定制邮箱账号的成本5块钱足矣,按此计算,淘宝卖家无论是最初卖99元,还是现在卖18.88元,利润不少。但对于买家来说,需要警惕账号购买后能否正常使用的风险。

    02 答主用ChatGPT 10天赚120元“赏金” 拥有账号的普通网友里,不乏有商业头脑的,有人开始用ChatGPT为自己赚外快。

    ChatGPT重度用户罗浩告诉元宇宙日爆,近两个月,他一直尝试使用ChatGPT探索各种“薅羊毛”的路径,还真有所收获。

    “技术社区CSDN上有一个问答板块,很多人会在上面提问,有的会给红包打赏,从几元到上百元不等”,罗浩试验过,ChatGPT具有写代码的能力,他想到“用ChatGPT回答问题来领打赏”。他透露,提问题的人很多都是在校生,提的问题也都是排序、算法等基础问题,“对于ChatGPT来说,完全是小菜一碟。”

    不光CSDN,罗浩发现,百度文库上也有类似的奖励机制,用户提需求,回答者编辑答复后上传文档资料,只要审核通过,也有红包奖励。

    百度文库中涉及的问题比较宽泛,有学前教育、基础教育、实用模板、生活娱乐等各种板块,“上面许多需求都比较初级,比如以XX为题写一篇作文、形容XX的成语有哪些等等,上传一个文档被采纳后,可以获得1.3元左右的收入。写作文、查成语,对于ChatGPT而言更是小case,”利用闲暇时间,罗浩利用ChatGPT答题,10天时间收入大概有120元,“虽然不多,但不怎么费力,对于有时间的宝妈、学生等人群来说还是值得一做的。”

    卖账号也好,当答主也好,技术门槛都不高,而有技术的码农直接将这个机器人“商业化”,把“注册账号”这步门槛去掉,往公众号里接API,卖起了对话“额度”,最终回到引流生意经上。

    《元宇宙日爆》发现,已经有不少公众号“将用户无需拥有ChatGPT账号就能与ChatGPT对话”变成了功能体验,只不过,对话次数受限,几次免费对话后就要收钱了,比如999元可获得一年内无限次对话额度,29元可获得300次对话额度。点开公众号不难发现,发布广告、给其他平台引流、卖产品才是他们的主业,但“体验ChatGPT”带来的这波流量可带来了真金白银。

    03 微软最先“赢麻了 低门槛且强大的ChatGPT都能让普通人赚到钱了,更别说大公司,人工智能技术的升级正衍生出更高阶的商业玩法。

    ChatGPT爆火后,微软最先“赢麻了”。作为Open AI背后的大股东,微软曾于2019年向Open AI注资10亿美元。彼时,Open AI还是一家非盈利的AI研究组织,但短短三年时间,它便投桃报李,终于让比尔·盖茨久违地命中了他上世纪90年代提出的目标——未来的计算机能够看、听、学,能用自然语言与人类进行交流。

    近期,微软再次宣布将向Open AI投资,这次的金额高达“数十亿美元”,如果谈判达成,微软将持有其49%的股权,而Open AI的估值也将达到290亿美元。

    ChatGPT也不负微软之望,创造了各种历史纪录。比如,发布仅五天吸引超过100万玩家——这是Facebook花10个月才达到的里程碑。2个月之后,瑞士跨国投行瑞银集团(UBS)发布的研究报告,ChatGPT在今年1月份的月活跃用户数估计已达1亿,这是它用2个多月时间达到的高度,而TikTok和Twitter花了大约9个月的时间,Instagram耗时两年半。

    掌握了热门技术的微软在2月2日官宣,旗下所有产品将全线整合ChatGPT,“微软的每个产品都将具备与ChatGPT相同的 AI 能力,彻底改头换面。”现任CEO纳德拉也扬眉吐气了。

    “强到令人发指”,一名科技从业者如此形容“Azure+ChatGPT”后的组合。Azure是微软旗下的云计算平台,相比阿里云、谷歌云,Azure是目前全球唯一提供人工智能超级计算机的公共云,具有大规模扩展和延伸的能力。因此,OpenAI、Meta、Hugging Face等世界领先的AI公司都选择用Azure来推进自己的AI创新。

    ChatGPT给Azure带来能力进化

    当ChatGPT能力接入Azure后,该云平台将得到进化,开发者能更便捷地构建应用程序。由于ChatGPT具有多轮对话能力,还可以检查代码错误,开发者在Azure部署应用时,可以快速校检哪里出了Bug,并不断发送指令,让AI协助调整应用逻辑,达到高效开发。

    微软旗下的搜索引擎必应(Bing)融合ChatGPT后,将具有挑战谷歌头把交椅的潜力。有了ChatGPT加持,必应可以直接理解用户的想法从而给出答案,届时,人们很可能不必以点链接的方式来寻找最符合需求的结果了。

    更令人期待的是ChatGPT与微软旗下Office软件的结合。一旦Word、PowerPoint、Outlook等软件中加入ChatGPT的能力,高效撰写PPT、文档和表格将会容易许多。想象一下,当你想要写一篇“如何利用ChatGPT赚钱”的文章时,只需要随手在Word中打出这几个字,文档就生成了,这是多么丝滑的体验。

    04 这些公司开始“+ChatGPT” 微软“吃肉”,其他公司决定“喝头汤”。

    不久前,被称为美版今日头条的数字媒体公司 BuzzFeed宣布,将使用ChatGPT协助内容创作,消息一出,该公司股价暴涨近120%;企业元宇宙公司ENGAGE要把ChatGPT集成到虚拟员工Athena身上,为企业客户提供完整的咨询服务,包括信息搜索、问答、图片生成等功能。

    国内的公司同样紧跟趋势,虚拟数字人技术公司元镜科技接入ChatGPT模型,并计划在TikTok跨境电商直播、虚拟主播互动等场景实现应用;飞利信智能会议板块借助ChatGpt技术补偿语音自动识别中的语义顺畅;广告传媒公司三人行要利用包括ChatGPT、shopify等AIGC工具,为文案、平面、视频等广告创意作品提供海量创意思路参考。

    小到自媒体、短视频创作团队,都可以利用ChatGPT帮助创作文章和视频脚本。用ChatGPT自己的话来说,“ChatGPT 为人们提供了赚钱和简化工作的新机会。无论是对于企业还是个人,可能性都是无限的,未来使用 ChatGPT 获取金钱收益的趋势可能会继续。”

    有科技从业者如此形容:ChatGPT铺平了人跟AI的最后一公里,很多人第一次相信,改变世界的奇点随时会到来,会有大量的人因此失业。人工智能专家李开复也曾在作品中预言,全世界的职业都面临着一场危机,严重程度堪比工业革命时期农民所遭受的威胁,“未来15年内世界上一半的工作将因为人工智能而消失”。

    这种说法在现在可能为时尚早,毕竟ChatGPT还需要程序员继续开发,甚至还得利用人工标记数据。但ChatGPT在文本理解上大幅进步,成功帮一些“人工智障”撕掉了标签,无论是文案撰写、简单的代码编程、创作小说框架都不在话下,它还有“记忆”功能,连续的问答不仅体现出逻辑感,指出错误后还能“认错”。

    ChatGPT到底会抢谁的饭碗需要留给时间,但人工智能现象级应用的出现,将“人类与机器关系”的探讨从书本、小说和电影里拉到了现实。它是“为我所用的工具”还是“我的替代者”,这个问题后续每个人都得开始思考了。

    作者:凯尔;编辑:文刀

    微信公众号:元宇宙日爆(ID:yuanyuzhouribao)

    本文由@元宇宙日爆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下班玩VR绘画两个月,我接到近万元的商单

    设计动态 2023-02-08
    最近艺术领域又卷出一条新赛道——VR绘画。 一般人可能玩了两局VR游戏就闲置了,而国内外已经有创作者用VR造出了高达,复刻了世界名画,还登上了2023年央视春晚。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VR绘画”相关话题在微博、抖音、快手、小红书等平台的浏览量至少有1.4亿。这

    VR可以用来做什么?有人可能用它来玩游戏,有人则结合VR进行绘画创作、在3D空间内自由作画。那么,VR绘画是一种什么样的绘画体验?玩VR绘画的这些人,又有着什么样的经历和感受?本文便对话了几位进入VR绘画领域的画师,一起来看看他们的故事。

    最近艺术领域又卷出一条新赛道——VR绘画。

    一般人可能玩了两局VR游戏就闲置了,而国内外已经有创作者用VR造出了高达,复刻了世界名画,还登上了2023年央视春晚。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VR绘画”相关话题在微博、抖音、快手、小红书等平台的浏览量至少有1.4亿。这些视频中,创作者戴着VR设备在3D空间内自由地挥舞作画,眼前就能出现梦幻般的场景,令不少网友感到惊奇。

    VR绘画的概念源于谷歌在2015年收购的VR绘画软件TiltBrush,但当时受限于VR设备并不普及。

    随着底层技术的突破与发展,近年来,海内外科技企业纷纷推出新一代VR头显产品,用户体验明显提升,并且消费门槛降低,越来越多的用户愿意为喜爱的VR内容应用买单。

    VR绘画便是其中的热门内容,尤其对于有绘画功底的用户来说,使用VR来画画正成为一种创作新趋势,从而也催生出“VR画师”这一新兴职业,在央视等媒体报道中他们被称为“神笔马良”。

    他们为什么会选择用VR创作?VR绘画和平面绘画、建模有什么区别?这些作品又有哪些应用场景和商业价值?

    新榜编辑部对话了4位VR画师,包括拥有多年绘画经验的专业人士和新人爱好者,来看看他们的经历和观点。

    一、玩VR绘画两个月,接到了近万元的商单 余牧童ISA,商业插画师,新入坑VR绘画

    我入坑VR绘画刚两个月左右,在小红书上发了4篇VR绘画视频笔记,包括PICO4开箱体验,VR画小池塘的教程分享。

    之前我主要做插画相关的内容,第一次刷到VR绘画作品的时候就惊叹“竟然还可以这样”,感觉陌生又熟悉,像是一种魔法。

    现在我了解了原理再看,可能就没有那么震惊于新技术了,其实和平板电脑上面的绘画软件一样,都是一种绘画的媒介。

    原来我坐着在平面上画,现在我要站着画,可能还会走动,所以需要比较大的空间,我每次画的时候都会尽量把旁边的东西都清空,怕打到墙。

    面对没有学过画画的人来说,可能VR绘画还是有难度的,但是对于本来就从事插画的艺术创作者来说,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有前景的绘画的分支赛道,值得去学习和尝试。

    我刚发了第一条视频就有人找我合作,是一个地方卫视的节目素材,我先试了一张画,他们觉得还可以就同意合作了,我自己也在同步研究VR创作,相当于用商单倒逼着我学习。

    目前这个合作的报价,跟我平时的商业插画是持平的,形式从静态的变成动态的,工作量也差不多。一幅VR绘画作品如果用作影视、企业宣传等商业用途,我觉得售价几千、上万是符合市场价的。

    还有粉丝给我留言说想要定制VR版的生日祝福,或者想跟着我学习画画,但是我工作太忙了,暂时没有时间做这些事。

    可以看到,VR绘画的市场需求是存在的,但是会的人还很少,我觉得现在算是一个蓝海市场吧,先入场就能领先别人很多了。

    二、对着空气作画3000个小时,全职VR画师还养活不了自己 VR绘画KudoAlbus,MCT研究生在读,6年VR绘画玩家

    过去6年,我画过拉姆和蕾姆、初音未来、皮卡丘等二次元人物,还原过旅行青蛙、动物森友会、猫和老鼠等经典IP场景,VR绘画软件使用总时长超过3000个小时,作品主要发布在B站。

    大部分作品都需要耗时几个小时以上,另外有时还要出镜拍摄,达成视频中我戴着VR设备走进画里创作的效果。

    比如最近我和4位VR画师远程合作完成了PICO官方新年视频《诗词里的年味》,就是自己在家里搭了绿幕和灯光来拍摄的。

    现在很多人不明白VR绘画是什么,第一视角的VR创作视频看起来跟玩游戏好像没什么区别,就算是有真人的MR视频,观众也可能以为是后期特效制作的。我还看到有一条离谱的评论说“怎么有个盲人在画画”。

    其实消费级VR设备刚开始出现的时候,只有我这样喜欢折腾新兴产品的玩家才会购买。

    2016年,我花了8800元买了一台HTC Vive,需要连接电脑才能使用,要在房间里放定位器来帮助头显和手柄找到具体的虚拟位置,而现在的一体机直接戴上就行了,更便携,画质更高,价格也降到了两三千。

    TiltBrush是我玩的第一个VR游戏,它原来作为一种草图绘制软件,可以在VR里面很快实现立体的草图,后来演变成可以画艺术品。

    比起在平面上画画,在虚拟立体空间里创作的可塑性很强,我可以在空间里移动去观察物体,能体验到真实的位置关系,我在空气中挥舞一笔,实际上就是一对一的反应。同时视角很自由,我可以在画中埋彩蛋,就像是在创造一个可探索的地图。

    这两年我跟一些VR厂商的商业合作比较多,他们想从游戏之外寻找新的突破口来营销VR设备,扩大用户群体。内容呈现形式基本是产品测评、用VR绘画整活的视频,VR博主的报价可以参照科技博主的视频报价。

    此外,作品可以虚拟物品的形式上链销售,去年我就为一本京东图书创作了数字艺术品,不过这种案例不多;还有极少数的个人定制委托,比如用作告白仪式或婚礼上展示。

    VR画师能不能通过运营自媒体,靠内容流量变现?我认为比较难,目前全职做这个养活不了自己,但是做兼职好像时间投入成本又太高了。

    玩VR绘画的用户真的太少了,尤其是长期活跃的,国内社群里大概就几十人。大部分人体验一下就走了,可能还是需要教程吧。艺术类的学生可能上手或者做出更漂亮的图会更快一些。我本身是理工生,自己慢慢摸索学习VR绘画的。

    我觉得画画是让人放松的事情,相比已经制作好的游戏,我更享受自己去创造内容,平时我不是在VR里画画,就是在逛地图,看别人的作品。

    接下来我想多做些零基础VR绘画教程,希望能让更多人来尝试玩VR绘画,用内容来推动VR出圈。

    三、单条作品点赞百万,VR绘画的亮点在于表演的过程 毛思懿SiyiMao,法国巴黎大学毕业,画家,从油画到VR绘画

    2018年左右,我偶然在网上看到法国艺术家安娜的VR作品视频,感觉特别有意思,就开始关注和研究VR了,但是直到2020年才有时间去尝试VR绘画。

    我从3岁就开始学画画,一直学到油画专业毕业后还是继续在创作。但是我很想尝试在三维立体空间内创作和展示,之前苦于对建模、虚幻引擎这种工程类的工具不熟悉,后来我发现用VR创作非常简便。

    2020年我在新加坡办画展的时候去VR体验馆上手试了试,准备买一套VR设备,结果打电话问那边电子城的前台,他都不知道什么是VR眼镜,我只好找代购买了当时配置最好的Valve Index,这也是我现在常用的设备。

    我先是用VR重画了自己的油画作品,边学边画,平时会拿一个三脚架把VR设备吊起来,这样就不用一直卡在我的脸上,可以画久一点。

    后面我试着画人物,其实要在VR里画好人物是非常难的,因为不仅得有平面绘画基础,还要有雕塑、建模这种很强的空间意识,才能画得结构准确又形象,最重要的是表现出人物的灵魂。

    比如我画过哈利波特,国内官方媒体注意到我的作品,去年合作用VR来讲述中国故事,4月我与中国消防合作绘制的消防英雄登上了抖音热搜,快手点赞超119万;端午节期间发布的水墨古风3D版屈原,抖音和快手分别获赞超20万、40万,全网浏览量近2000万,在推特被中国外交官转发。

    我视频的剪辑节奏偏快,适合抖音、快手这样的短视频平台,所以粉丝量会稍微比其他平台高一些,每个平台有自己的特色。

    在VR艺术领域,我认为目前VR绘画与沙画很相似,看起来门槛低,随手就能画出一个场景,但真正的亮点在于表演的过程,通过混合现实录制,VR画师和画之间产生了虚实互动的效果。

    不久前,VR绘画表演登上了央视春晚,有人评价画面不够精细,其实很正常,由于绘图软件的笔刷限制,画出的作品精度不高,大家看惯了3D影视作品或3A游戏画面,一定会觉得有差距。而且很多人没有用过VR眼镜,在3D空间内看到的视觉效果仿佛身临其境,远比手机平面展示的效果震撼。

    所以现在VR创作整体还处于初始阶段,作品表现没那么惊艳,大众可能看不懂。

    VR绘画的本质是绘画,但要火出圈不能只靠绘画技术,VR设备和软件的迭代,以及内容呈现和传播的方式都很重要。

    我看到一种运营思路是将VR绘画与剧情相结合,比如央美毕业的创作者“博舒”,他用VR画出高达、EVA初号机的同时,视频还会呈现他跟其他团队成员有趣的互动,也方便做广告植入。

    四、VR绘画很治愈,感觉自己是虚拟世界的造物主 今今JL,5G项目经理,VR画师

    绘画是我多年的爱好,我成为VR画师已有半年时间,最早是被“企鹅妈妈Alice”和“毛思懿SiyiMao”两位老师的作品所吸引,后来在线上跟着一些免费和付费的VR绘画课程学习,并花费上万元购置了一整套VR创作工具。

    目前我正在创作古建筑、二十四节气、节日、神兽系列作品,发布在视频号、小红书、B站等平台。

    其中,《VR清明上河图》是我最满意的一件作品,灵感来源于去年我去苏州博物馆(新馆)看到的一幅立体卷轴。

    我把那时那刻观看的感受延伸到了VR世界里,结合《清明上河图》的几个重要场景,呈现出北宋都城东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我花了3周时间进行内容设计和VR绘图,拍摄和剪辑大约花了5个小时。

    对于我来说,VR绘画的过程体验,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治愈和快乐,我感觉自己是这个虚拟世界的造物主,空间里的色彩、布局、线条都会对心理情绪带来很大的影响,这是平面创作无法达到的高度。

    同时,这也意味着VR绘画对创作者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在作品呈现上MR视频是主流形式,作者要懂音乐、运镜、剪辑、特效,甚至还需要有一定的身体柔韧性、服装搭配等技能,才会让最终呈现的视频完整、人物动作流畅、转场有节奏。

    VR绘画还没有市场统一的标准,商业合作项目中大部分甲方对这个新技术不太熟悉,画师有时候需要给予一些专业建议和解决方案。

    从我个人视角来看,VR绘画在应用场景的创新上还可以做更多的突破和探索,大致可分为三个方向:

    视频宣传:电视媒体栏目制作、节目宣传片片头、项目/产品宣传视频、发布会、节日宣传/科普等; 线上活动:艺术冥想课、VR画展、元宇宙文旅等; 线下活动:VR绘画公益课、VR绘画展览体验、VR现场作画表演。 新奇、有趣、创作自由,这是VR绘画吸引众多年轻人的原因,在虚拟世界,一切奇思妙想都能通过一笔一画实现,VR画师也是造梦师。

    在毛思懿看来,如果未来各行各业都能应用VR了,那么VR画师的工作可能会泛化,在VR绘画的基础上,还能增加游戏的交互、影视三维动画建模、人工智能的应用等等,各领域的创作边界会越来越模糊。

    作者:卷毛;编辑:张洁;校对:Bamboo

    来源公众号:新榜(ID:newrankcn),专注互联网内容领域的观察报道,关心与内容产业相关的人和事。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新榜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让你的品牌快速脱颖而出,抢占市场份额,提升销量
免费获取方案及报价
*我们会尽快和您联系,请保持手机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