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抖音做超市,有何胜算?

    设计动态 2023-02-06
    这个春节,线下超市叫苦连天,线上超市却在焕发新的生机与可能。 继天猫超市与京东超市后,抖音也来做超市了。 只不过,基于优势与短板双双存在,抖音超市能讲多大多久的故事,仍未有定数。 一、抖音超市,长啥样? 1月28日,抖音正式开放抖音超市。在抖音APP搜索“抖音

    在天猫超市与京东超市之后,抖音在今年年初也正式上线运营了“抖音超市”。那么,抖音做超市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抖音超市如果想要“跑”起来,又需要在哪些方面多下一些功夫?不如一起来看看本文作者的解答。

    这个春节,线下超市叫苦连天,线上超市却在焕发新的生机与可能。

    继天猫超市与京东超市后,抖音也来做超市了。

    只不过,基于优势与短板双双存在,抖音超市能讲多大多久的故事,仍未有定数。

    一、抖音超市,长啥样? 1月28日,抖音正式开放抖音超市。在抖音APP搜索“抖音超市”,就可以进入抖音超市了。

    在抖音超市首页,可以看到主营的品类包括乳饮冲调、纸品洗衣、酒水保健、家庭清洁、个护美妆、零食糖巧、母婴宠物、粮油速食、电器百货九大类,基本覆盖了超市经营的商品门类。

    为了促成用户消费、培养首单用户,抖音超市推出了超市新人三单礼、首单包邮、新人专享等多项福利。目前,抖音超市的支付方式包括支付宝、抖音支付、抖音月付、微信支付。

    据伯虎财经了解,当下抖音超市采用的入驻方式为定向邀约方式,即官方对一些特定的品牌和产品进行品牌资质、商品资质、行业资质和主体资质的评估,之后邀请符合要求的品牌正式入驻超市。

    抖音超市其实也不是近期才出现的自营平台,早在2022年年底,抖音超市就已经在广东、深圳、惠州、东莞四个城市进行试点。当时,这四个城市的抖音用户只要打开抖音商城,就能看到抖音超市的入口。

    超市销售的产品主要为日常生活用品,也就是说,提供的是同城生活服务。

    那么,为什么抖音也想像天猫、京东一样来做超市?

    二、抖音为何要做超市? “兴趣电商”这一概念的漫天飞起,其实已经足以表达抖音对电商的兴趣与野心。

    过去几年里,也可以看到抖音在电商环节的探索与成绩。

    可以确定的是,抖音超市也是电商中重要的一环。这背后,取决于其庞大的市场需求以及自带较高的用户粘性。

    首先,超市这一即时零售模式下,潜藏着巨大的市场增量。

    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本地生活服务市场规模为19.5万亿元,但渗透率仅有12.7%,2025年中国本地生活服务的市场规模将会增长至35.3万亿元。在互联网红利见顶的情况下,本地生活服务正在挑起新的增长大旗。

    外卖、团购、酒旅等经营方向都是我们默认的本地生活领域。这两年,随着市场的变化,本地生活的理解范畴也有所扩大,即时零售和社区团购均被列入其范畴内,成为“本地生活新势力”。

    抖音的线上超市,是顺应市场发展的一大产物。从相关数据来看,线上超市业务有着十分可观的发展前景。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0575亿元,同比增长0.6%,其中,全国网上零售额109542亿元,同比增长4.9%。不难发现,大部分增长来自于线上零售业务。

    除了具备增量,超市这一自营业务还自带较高的用户粘性。正如百联咨询创始人庄帅所提到的,抖音做超市,目的有二,一是提升商品交易总额和营销广告收入,二是提高用户黏性和复购率。

    超市里的类目,主打生活用品,这类产品往往价格较低,复购率较高,对于提高平台客群粘性有着一定的意义。

    在当前的兴趣电商模式里,用户是抖音的,但不全是,他们活跃在抖音平台,但往往心有所指,可以是东方甄选,也可以是交个朋友,还可以是千千万万正在涌进平台的带货主播。

    2022年,主播多平台直播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在抖音起家后,又去淘宝扩大直播盘子的主播数不胜数,更有如东方甄选自建独立APP,全平台发展的野心不言而喻。

    在这种背景下,提高平台用户消费粘性、巩固平台电商护城河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抖音超市显然是不二选择。

    自营超市,有望在扩大增量的同时,搭建起抖音的电商护城河,成为兴趣电商下一道可控的安全墙。

    那么,抖音做电商,胜算几何?

    三、抖音做超市,有优势也有短板 流量,是抖音藏不住的优势。

    数据显示,2022年抖音用户数量在8.42亿左右,日常活跃人数超过7亿。

    凭借着强大的流量优势,抖音电商用不长的时间从阿里、京东、拼多多构筑的铜墙铁壁冲了出来。

    据报道,抖音去年电商交易总额为2080亿美元,约合1.41万亿元人民币。可以与之作为对比的是,2020年,拼多多全年GMV为16676亿元。

    其中,抖音本地生活服务也迎来了大发展,截至2022年10月,抖音生活服务已经覆盖全国377个城市,整体交易金额同比去年增长了30多倍。

    基于此,不难推测,在流量优势的加持下,抖音超市有望迎来可观的增长。

    不过,抖音的一些短板也难以忽视。

    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情况是,抖音超市的平台特色是因地而异的。

    如果你定位在广州天河区某地,首页展示的平台优势是:官方直发、次日送达上门、满88元包邮。如果你定位的是上海闵行区某地,显示的平台优势是:官方直发、精选好物、售后无忧。

    (抖音超市首页截图)

    这种现象也体现在你下单时,不同地区显示的送达时间并不同。比如广州天河某地,显示的是次日达,而上海闵行区显示的是次日发。

    本质上,这折射出的是抖音物流的捉襟见肘。

    京东有京东物流,阿里有菜鸟物流,这些走在前头的电商超市,基本都有着稳当的物流体系。这些年,在京东、阿里的推动下,用户对电商超市的时效性、配送服务要求也越来越高,次日达成为了“标配”。

    而抖音尚未有自己的物流体系,主要通过与顺丰、中通等快递服务商合作,竞争力固然比不上天猫、京东。物流上力不从心,或也是当下抖音超市在发货上因地而异的一大原因。

    除了物流,供应链同样是抖音超市的待加强之处。以抖音超市的“白酒黄酒”类目来看,目前仅有六七个白酒品牌,产品数也不多。在业内观察者看来,当前抖音超市的SKU数基本与一个中小超市相当,但部分品类短缺情况严重。

    当下,不管是天猫超市还是京东超市,都在APP首页有直接的入口,但抖音超市只能通过搜索进入,入口相对隐蔽。或许也说明,抖音超市对于自身的整体竞争力,是“知根知底”的。

    未来,抖音超市要跑起来,必然要在物流、供应链上继续下重功夫。如此,才有更多筹码与天猫超市、京东超市一同角逐,拿下即时零售的大蛋糕。

    参考来源:

    壹览商业:抖音超市转正,直播带货的尽头还是货架 零售圈:抖音超市,来了 作者:灵灵

    来源公众号:伯虎财经(ID:bohuFN),聚焦头部企业,以深度原创为特色,为你发掘精彩。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伯虎财经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在抖音卖车,在快手卖房

    设计动态 2023-02-06
    三年疫情,众多行业都受到了冲击。受重创的岂止线下实体行业。需要线下实时考察鉴定的大额商品交易,例如汽车、房产日子也不好过。但办法总比困难多,元宇宙和“云上生活”在疫情中走俏后,汽车和房产似乎找到了出路。 汽车销售陈思佳在她的印象中,汽车行业从来没有那么冷清过。

    短视频生态正在走向成熟,直播带货形式的出现也为更多品类的商品带来了销售机会,比如一些大额的、客单价高的产品,便在抖音、快手等直播间里成功成交,消费者在直播间里买车、买房这类事情,也不再成为幻想。那么直播带货是如何为此类商品的销售带来优势的?直播卖万物的趋势,正在逐渐形成吗?

    三年疫情,众多行业都受到了冲击。受重创的岂止线下实体行业。需要线下实时考察鉴定的大额商品交易,例如汽车、房产日子也不好过。但办法总比困难多,元宇宙和“云上生活”在疫情中走俏后,汽车和房产似乎找到了出路。

    汽车销售陈思佳在她的印象中,汽车行业从来没有那么冷清过。在薇娅、李佳琦等带货主播的启发下,她走上了在抖音卖车的尝试。 直播间里轻松自在的氛围,其实要比线下展厅来的更有感染力。 直播间下单,再上门谈单安排试驾,最后送车上门。这样的形式在疫情之后依旧被延续着且越做越大。在抖音直播间里买法拉利真成现实。

    无独有偶, 快手上老铁们卖房这个事也做的如火如荼 。UP主们张口就是“这是您在北京四环的家,我带您看看”。巨大的流量和产生的真实交易,让快手官方亲自下场。2022年末,快手11.18-12.18″快手购房节”成交金额突破 35亿 ,有估算在3000套左右,成为房地产寒冬中的一股暖流。

    所以直播带货,究竟打通了什么任督二脉,让车子、房子这种对普通家庭极为关键的大金额交易在互联网上成为可能呢?

    一、直播场景优势:关键信息精准、一目了然 UP主陈咏雪用短视频介绍了她家是如何在抖音买了一辆100万豪车的经历:她丈夫看上一款车,正好家里有换车的需求,打了很多4S店的电话,都表示没有现车。

    UP主正好在抖音中看到某家4S店的主播正在介绍这款车。直播间里热情的氛围和专业的话术,深深感染了UP主。一拍即合后,主播表示店里有现车,下播立刻与UP主联系。第二天UP主上门店得到主播亲自招待,当天提车下订单。

    从这一案例能看出 云上卖车非常重要的一点是用户需求与关键信息的精准。 抖音的触达机制,帮助4S店在茫茫人海中寻求到潜在买家。省去了传统买车交易中抽时间去4S店看车的麻烦。在直播中,主播已经可以将车辆的详细配置信息、性能一一体现。有了充分了解,自然在线下只需要有现车,就可以完成交易的过程。

    卖房也是一样的道理。当下年轻人买房绝对是刚性需求。人远在北上广深,需要在家乡买房结婚只能等一年一度的春节回家,时间有限。托家人朋友帮忙看房总有遗漏的点。买在大城市周边,跟着看房团看房,可以说大部分人并没有这个时间。事实上,传统的看房团确实以中老年人、类似温州太太团的构成为主。

    即使不考虑疫情带来的交通不便,这套模式确实不适合年轻人对“短、平、快”的追求。他们需要足不出户就能了解楼盘的细节。 线上看好,线下付钱,直播带货发展到如今,卖房不再是楼盘炒作,而是动了真格。 快手成立房产业务中心,建立“短视频/直播内容分发用户消费-线索-报备-成交-结佣”全流程线上化的新型房产经纪模式。

    不过视听观察也注意到目前快手主打的城市还是以三线城市为主。直播带货攻破一二线城市,拿下单笔百万、千万金额的交易还需要时间沉淀。

    二、大额直播带货,痛点在信任 去年,快手研究院对新时代新消费场景进行了深入挖掘,出版图书《 信任经济 》。书名四个字点明了直播带货的痛点所在。

    眼见当前的直播带货前途无量,不知有多少人还记得三年前直播带货的乱象丛生。作为直播行业的观察者,笔者是第一波在直播间买东西的用户,着实让人印象深刻到现在依旧很难有勇气参与到各大非官方认证直播间的所谓秒杀中。虚假宣传、价格误导、假冒伪劣等问题频出,一步一坑。潘长江、舒畅、辛巴等明星、大主播翻车不断。

    这两年来直播带货最大的变化莫过于“官方旗舰店”的加入,让带货的主体不止是主播个人。 厂商亲自下场,为短视频直播平台的信任链条搭上重要一环。 厂商保真保价的优势,倒逼带货主播为了生存严控商品质量,大主播搭建专业的严选团队规避风险。行业浑水摸鱼的乱象越来越少,生态趋于规范。

    生态规范化后,直播带货的想象空间从最早的几块、几十块钱的小件,逐步向奢侈品、车子、房子等大金额消费,以及万物皆可直播带货进军。

    以往线下房产交易中,不乏中介、开发商为卖出房子,对消费者欺骗、夸大房产价值的案例,个人追回损失十分困难。因而视听观察看到线下买房需要不断看房挑选,与开发商、中介斗智斗勇,劳心劳力。直播卖房很大程序上简化了这一过程,由主播帮你实现。多人在线云参与的过程,替开发商节约了包车拉看房团、销售一对一介绍的人力物力成本。

    当然,即使在三四线城市买房,依然是动辄几十万的交易,多数家庭都会慎之又慎。主播在整个销售过程中不再扮演房产销售的角色,而是“带你回自己家看看”的亲切角色,是朋友和建议者,无形中降低了信任壁垒。

    抖音知名豪车卖车主播老纪,将自己定位为服务者。他透露他卖豪车的诀窍在于,买家还是跟销售谈,不过他会作为第三方在买家和销售之间斡旋,督促销售提供详细真实的信息,也 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买家提供意见 ,与主播卖房的思路一致。

    三、细节问题需处理,但直播卖万物趋势已成 最早的直播卖房卖车肉眼可见只是种营销手段。比如薇娅卖房,根本不讲解小区位置、沙盘、涉及小区的未来市政规划,重点在推销开发商的优惠福利、卖房折扣。卖起豪车,重点还是在推荐优惠力度,对车的性能配置寥寥数语。卖不卖的出去、能卖出去多少都不在考量,重要的是大众关注和讨论这个事,能上个热度榜再好不过。

    仅2年时间, 卖房卖车这个事在平台、厂商的双方奔赴下居然做大做强了起来 ,也是出人意料的。

    不置可否的是,诚然直播卖房卖车中还有一些乱象。有4S店透露,主播除了底薪外,增粉和拿到潜在客户资料会有相应奖励。为多拿回报,车企女主播打擦边球吸引男性客户。某汽车品牌直接让丝袜美女上演用脚拨弄车辆档把,拿捏“香车美人”的精髓。直播卖房问题主要在主播的专业度还不够撑起如此大额的交易。

    随着平台监管力度的加强,乱象会逐步肃清。车企房企把直播作为重要方向来做,主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信息足够透明丰富。总有一天买车买房在直播间里,用户也能像买普通商品一样做出决策。

    作者:流霜,公众号:视听观察(ID:shitinggc)

    本文由 @视听观察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互联网嬗变,催生金融科技新变革

    设计动态 2023-02-06
    一场互联网拥抱实体经济的新发展浪潮,正在各行各业上演着。 无论是以阿里、腾讯、京东为代表的头部互联网玩家们,还是以区块链、元宇宙、web3.0为代表的新生物种,几乎都将关注的焦点聚焦在了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上。不断地从这样一种深度融合上找到新的发展突破口,以摆

    当一场互联网拥抱实体经济的发展开始在各行各业上演,我们看到的是,金融科技本身同样开始发生一场深度而又彻底的改变。本文作者对此展开了分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场互联网拥抱实体经济的新发展浪潮,正在各行各业上演着。

    无论是以阿里、腾讯、京东为代表的头部互联网玩家们,还是以区块链、元宇宙、web3.0为代表的新生物种,几乎都将关注的焦点聚焦在了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上。不断地从这样一种深度融合上找到新的发展突破口,以摆脱「互联网+」式的以规模和效率为主导的发展模式,日渐成为一种潮流和趋势。

    对于诞生于「互联网+」模式下的金融科技来讲,同样如此。

    曾经的金融科技被冠以「互联网金融第二」、「互联网的终极归宿」的名头,说到底,金融科技仅仅只是互联网模式的延续。尽管金融科技通过将目标对象从C端转移到B端,躲过了互联网金融洗牌风暴的侵袭,但是,仅仅只是将自身定义成为一个实体经济和实体产业之外的存在,始终都无法获得长久的发展。

    互联网拥抱实体经济时代的来临,为金融科技的变革提供了新的契机。至此,金融科技不再像以往的互联网金融那样,仅仅只是一个披着互联网的外衣的存在,而是一个金融与科技产生了深度融合的存在;至此,金融科技不再像以往的互联网模式那样,仅仅只是一个单纯地做撮合和中介的存在,而是变成了一个深入到产业的方方面面的存在;至此,金融科技不再是一个既非金融,又非科技的存在,而是变成了一个有着自身鲜明特色的存在。

    在我看来,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金融科技新时代,已拉开序幕。

    一、金融科技,不再是互联网金融的代名词 复盘金融科技的诞生与发展,互联网金融在其中都扮演着相当重要的功能和作用。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金融科技就是互联网金融的代名词、避风港。无论是头部的互联网巨头,还是那些曾经风生水起的互联网金融玩家,它们之所以会义无反顾地投身到金融科技的怀抱里,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们想要借助金融科技躲避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和洗牌。

    不得不说,这样一种做法的确是有一定的效果的。我们看到,通过全力拥抱金融科技,很多的互联网金融玩家的确是躲过了互联网金融的监管。然而,如果仅仅只是将金融科技看成是一个外衣,一个概念,而没有赋予金融科技以新的概念和内涵,那么,金融科技最后依然会跌落尘埃,回归平凡。

    当互联网拥抱实体经济的浪潮开始来临和出现,我们看到的是,金融科技开始不再仅仅只是充当互联网金融的代名词的角色,而是开始更多地丰富和完善自身的内涵和意义。现在的金融科技,更多地扮演的是实体经济的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内在元素的功能和角色。它们通过自身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开始不断地改造实体经济,不断地优化实体经济,不断地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打开新思路。

    一句话,金融科技,不再是互联网金融的代名词,而是开始形成自身的内涵,自身的商业模式,自身的运行逻辑。有了这些支撑之后,金融科技的发 展才能真正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这才是金融科技真正意义上的蝶变和新生。否则话,金融科技依然仅仅只是互联网金融的代名词,始终都无法找到一条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

    二、金融科技,不再是流量的收割机 以往,人们对于金融科技的质疑,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与流量之间的千丝万缕的联系。说到底,所谓的金融科技依然是玩家们收割流量的工具。当互联网开始回归实体,特别是当去中心化的模式开始模糊流量的边界,我们看到的是,金融科技开始告别以往以流量为生命线的发展模式,转而开始寻找新的发展模式。在这个过程当中,金融科技不再是流量的收割机,而是成为了流量的一份子。

    我们都知道,对于很多的金融科技玩家来讲,它们是将B端用户看成是自身的新目标对象的。无论是对于金融相关的B端用户的赋能,还是对于其他的B端用户的支撑,我们都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到流量在其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功能和角色。说到底,金融科技依然是流量的收割机,依然是以流量为生命线的。

    当互联网拥抱实体经济时代来临,我们看到的是,金融科技的玩家们不再单纯地以流量的视角来看待自身的发展,而是主动地深入到那些以往它所认识的流量当中,主动地成为了流量的一份子。无论是充当赋能和改造的角色,还是充当支撑和支持的角色,金融科技都开始一点一点地脱离自身与流量之间的联系,从而以新的关系来定义彼此。

    当金融科技开始告别对于流量的「执著」和「偏执」,它的发展才能告别以往的发展模式真正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在这样一个发展阶段,金融科技玩家们的发展可能并不及以往那样快速,但是,它们所带来的想象空间却丝毫不比以往少多少。

    三、金融科技,不再是互联网的简单集成 正如上文所讲的那样,很多人在看待金融科技的问题上,其实仅仅只是将它看成是互联网的归宿和终点的。说到底,所谓的金融科技,仅仅只是互联网的简单集成,仅仅只是互联网的极致体现。从本质上来看,金融科技,依然还是互联网,只不过是互联网的集大成者而已。

    虽然将金融科技定义成这样,的确可以给它的发展带来一定的促进,但是,在互联网本身业已嬗变和新生的大背景下,仅仅只是将金融科技定义成为互联网的集大成者,未免有些太过简单和狭隘了。经历了不断地摸索之后,特别是在诸多新技术业已成熟的大背景下,我们看到的是,金融科技不再仅仅只是互联网的简单集成,而是开始更多地充当和扮演新技术的集成者的角色。

    对于现在的金融科技来讲,它们早已不再是以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互联网技术初级阶段的进化,而是更多地代表的是以人工智能、区块链为代表的诸多新技术的深度衍生。对于现在的金融科技来讲,它更多地代表的是一种新技术的落地和应用的「试验田」。

    通过它,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开始找到与实体经济、产业结合的方式和方法,开始打开与实体经济、产业拥抱的新姿势。在这个过程当中,金融科技不再仅仅只是扮演互联网的简单集成的角色,而是开始更多地扮演新技术的展示和应用的舞台的角色。

    四、金融科技,不再是金融与科技的翻版 一直以来,人们对于金融科技的认识都是非此即彼的。更为具体地说,人们对于金融科技的认识就是非金融,即科技的。这样一种片面的、极端的、以偏概全的认识,最终将金融科技的发展带入到了死胡同里。如果我们寻找金融科技的发展进入到新时代的标志的话,笔者认为,不再仅仅只是将金融科技看成是非此即彼的存在,而是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来看待和定义金融科技,无疑是一个重要方面。

    观察现在的金融科技,我们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出,它更多地充当的是一个全新的角色。在这样一个全新的角色当中,我们既可以看到有金融的色彩,又可以看到有科技的色彩;我们既可以看到有金融的影子,又可以看到有科技的影子。但是,金融科技真正表现出来的是缺失一个全新的姿态。如果对金融科技的这样一种全新的姿态进行一次总结的话,笔者认为,金融科技更像是一种数字化的存在。

    在这样一个全新的形态之下,金融科技不仅充当传统行业的新元素的角色,而且还充当传统行业的新动能的角色。有了这样一个全新的角色,金融科技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金融的翻版,抑或是简单意义上的科技的翻版,而是成为了一个有着自身鲜明特色的存在。

    如果对金融科技的这样一种角色进行一次总结的话,笔者更加愿意将现在的金融科技定义成为一个贯穿整个产业始终的供应链系统,一个深入到产业的不同流程和环节的产业链系统。对于任何一个想要在当下的金融科技时代有所作为的话,以这样一个全新的角色来定义自身,或许才是正确的选择。

    五、结语 当一场互联网拥抱实体经济的发展开始在各行各业上演,我们看到的是,金融科技本身同样开始发生一场深度而又彻底的改变。

    对于金融科技来讲,这是一种必然和趋势。只有经历了这样一个阶段的发展之后,金融科技的发展才能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认识到金融科技的这样一种新的发展和变化,并且找到这样一种新的发展和变化背后透露出来的新机会和新红利,才能真正让金融科技蜕变、新生。

    专栏作家

    孟永辉,微信公众号:menglaoshi007,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资深撰稿人,特约评论员,行业研究专家。长期专注行业研究,累计发表财经科技文章超400万字。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ChatGPT在金融行业如何取代你的岗位?

    设计动态 2023-02-06
    这几天ChatGPT已经在朋友圈刷屏了。 ChatGPT无疑是近期发展最迅猛的应用之一,它的崛起也使生成式人工智能赛道升温。 OpenAI旗下聊天机器人ChatGPT在今年1月,即推出仅两个月后,月活跃用户估计已达1亿,成为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消费应用。 TikT

    OpenAI 发布 ChatGPT 后,ChatGPT刷屏了朋友圈,它的崛起也使生成式人工智能赛道升温。ChatGPT 的横空出世,在业界掀起了惊涛骇浪。ChatGPT和相关智能行业可能很快就取代某些岗位。本文作者讲解了什么是 ChatGPT、ChatGPT如何取代你的岗位以及ChatGPT的未来。

    这几天ChatGPT已经在朋友圈刷屏了。

    ChatGPT无疑是近期发展最迅猛的应用之一,它的崛起也使生成式人工智能赛道升温。

    OpenAI旗下聊天机器人ChatGPT 在今年1月,即推出仅两个月后,月活跃用户估计已达1亿,成为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消费应用。

    TikTok从推出到用户达到1亿用了大约9个月的时间,而Meta的Instagram用了大约2.5年。我不记得有哪款应用的扩张速度如此之快。

    最近,我看到三个新闻,隐隐感到一个新的时代已经拉开序幕。

    学生用ChatGPT拿下全班最高分,教授惊呆!全美高校打响AI反击战。 微软将向人工智能工具ChatGPT的创建者OpenAI投资100亿美元。 摩根士丹利:ChatGPT可能给谷歌母公司的盈利能力带来长期威胁。 2022年12月4日,埃隆·马斯克 (Elon Musk)发了一条推文,他说:“ChatGPT有一种让人毛骨悚然的厉害,我们离危险的强大人工智能已经不远了。”

    Google和百度也坐不住了,频频发声。

    ChatGPT暂不对中国开放。百度的机会又来了,百度马上就推进国内版本的chatGPT。

    一、ChatGPT是什么 谁建立了 ChatGPT? ChatGPT 由总部位于旧金山的人工智能公司 OpenAI 创建。OpenAI Inc. 是营利性 OpenAI LP 的非营利性母公司。

    OpenAI 以其著名的 DALL·E 而闻名,这是一种深度学习模型,可根据称为提示的文本指令生成图像。首席执行官是 Sam Altman,他之前是 Y Combinator 的总裁。微软是投资者之一。

    ChatGPT 可以免费使用吗? ChatGPT 目前在试用期间免费使用。该聊天机器人目前已开放供用户试用并提供有关响应的反馈,以便 AI 能够更好地回答问题并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但目前我们国家包括香港都用不了,开放的国家有美国,日本,新加坡等。

    如何使用 ChatGPT? ChatGPT 可以以特定作者的风格编写代码、诗歌、歌曲,甚至短篇小说。用来写写普通的工作报告,广告文案啥的当然也不在话下了。感觉好多文职类的工作要失业了,有没有?

    2022 年 11 月 30 日,OpenAI 的CEO,Altman 在推特上写道:“今天我们推出了 ChatGPT,尝试在这里与它交谈”,然后是一个链接,任何人都可以注册一个帐户,开始免费与 OpenAI 的新聊天机器人 ChatGPT 交谈。

    其实 ChatGPT 能够回答连续的问题、生成文本摘要、翻译文档、对信息分类、写代码等 ,它也会承认错误、质疑不正确的前提并拒绝不恰当的请求。

    1. AI论文 前面说到,美国的学生用ChatGPT拿下全班最高分,教授惊呆!

    我查了一下,这事儿是真的,于是我去问ChatGPT对这件事的看法。

    我问:

    美国学生用 ChatGPT 写论文拿下全班最高分,如何看待这一行为?

    头一天,ChatGPT的回答是:

    使用自动生成的文本来代替学生自己的作业是不道德的。这会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如果发现学生使用自动生成的文本,学校应该采取措施来处理这种行为。

    第三天,ChatGPT的回答是:

    美国学生使用ChatGPT 写论文得到全班最高分,这是一个争议性的行为。一方面,技术的进步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更容易,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如果学生完全依靠 AI 写作工具来写论文,而不是独立思考,那么这可能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对他们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短短两天,ChatGPT对于这件事的口吻和态度就软化很多,我猜测,是互动过程中积累的聊天数据,导致了这种变化。

    ChatGPT不是一个死板的对应数据的机器人。他甚至可以读出字里行间的言外之意,这一点让我非常吃惊, 为什么吃惊,因为ChatGPT的学习速度竟然这么快。

    2. 写代码 ChatGPT在网上流转最神奇的一点是,可以写代码。

    我问:

    生成一个「快速排序算法」的pytheon函数。我故意把Python打错为pytheon,但这丝毫不影响ChatGPT的发挥。

    ChatGPT回答:

    这是一个「快速排序算法」的python代码,然后就是一串完美的代码。

    3. 泛泛而谈 我问:

    如何看待深圳2022年实现GDP 3.24万亿元,广州与深圳差距拉大至3600亿元?

    ChatGPT回答:

    不同的人对此的看法不同,有人认为深圳的快速发展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积极例证,也有人认为两地之间的差距拉大带来了经济不平衡等问题。重要的是要从多角度综合考虑,不单单从数字来评价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

    ChatGPT非常适合泛泛而谈,行文丝滑,符合逻辑,但也没啥主见,如果它给你一个回答,你回复「你说的不对」,它就马上改口,完全和人一样油滑。

    所以,你把ChatGPT 作为一个聪明的 Google 用没啥问题,稍微加以调教,特别适合写书籍大纲、论文大纲、教程大纲这类事情,比如说。

    我问:

    请帮我写一份「宁波招商报告」

    ChatGPT回答:

    抱歉,作为预先训练的AI 模型,我不能代写完整报告,但可以提供一些建议和信息帮助你写报告。

    首先,介绍宁波的概况,包括其地理位置、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情况等。

    其次,介绍宁波招商环境,如政策环境、交通环境、教育环境、科研环境等。

    然后,介绍宁波的经济概况,包括它的经济增长情况、主要产业结构、对外贸易情况等。

    接下来,介绍宁波招商的优势,如商业环境、人才环境、科技环境等。

    最后是建议和总结,如建议投资领域,总结宁波的投资前景等。希望以上信息可以帮助你写出一份详细的「宁波招商报告」。

    基本上,专业的招商报告也就这个框架结构,ChatGPT非常聪明。

    二、ChatGPT如何取代你的岗位 ChatGPT 的横空出世,在业界掀起了惊涛骇浪。金融行业特别是银行业在大数据和AI应用相对成熟一些,ChatGPT和相关智能行业可能很快就取代你的岗位。

    我们必须把这些东西看作提高生产力的工具,而不是完全的替代品。

    1. 客服人员、催收人员 几乎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给一家公司的客服打电话或聊天,由机器人接听。而 ChatGPT的成熟会加快这个进展和趋势。

    科技研究公司 Gartner 在2022年的一项研究预测显示,到2027年,聊天机器人将成为约25%的公司的主要客户服务渠道。

    2. 金融分析师、交易员 像市场研究分析师、金融分析师、个人财务顾问和其他需要处理大量数字数据的工作,都会受到人工智能的影响。

    其实很多工作是自动化的,像机器人一样工作、做各种Excel表格,但现在可以让人工智能来做这些。

    在信贷风险模型方面,ChatGPT 可以帮助金融机构更准确地评估借贷风险。通过对个人信息,如收入水平和职业状况,进行分析,ChatGPT 可以帮助金融机构预测借款人的还款能力.

    3. 市场营销和研究分析师 市场研究、部分营销分析负责收集数据,识别和确定数据中的趋势,然后利用他们的发现设计有效的营销活动或决定在哪里投放广告。

    4. 开发、运营类工作岗位 程序员、软件工程师、数据分析师这类岗位的工作,人工智能工具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率先替代编码和计算机编程技能。

    特别是很多初级岗位很容易被人工智能技术“取代更多的工作”,这是因为像 ChatGPT 这样的人工智能擅长相对准确地处理数字。

    像 ChatGPT 这样的先进技术可以比人类更快地生成代码,这意味着一项工作在未来可以用更少的员工完成。诸如 ChatGPT 制造商 OpenAI 这样的科技公司已经在考虑用人工智能取代软件工程师。

    三、ChatGPT的未来 OpenAI集合了全世界最顶尖的人才!而首席科学家Ilya Sutskever就是OpenAI的灵魂人物!他是什么人?他是深度学习教父Hinton的学生,AlexNet的作者,本身就是「深度学习」的开创者。

    如今,OpenAI的收入为零,但估值已经到了300亿美元。微软的100亿美元投资已经在路上。微软的必应搜索引擎“准备”在未来几周内加入一个“更快、更丰富”的ChatGPT版本,名为GPT-4。

    2022年9月,红杉资本官网发表了一篇题为《Generative AI: A Creative New World》的重磅文章,把AI分成两类:「分析型AI」和「生成式AI」。

    2016年,人工智能技术全面爆发,「分析型AI」开始大规模应用,包括推荐系统、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约600亿美元发展到2021年的近3000亿美元,在推荐系统、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加持下,亚马逊、字节、商汤、特斯拉等公司快速发展。这些被称为「分析型AI」,或「传统AI」。

    中国在这方面,并不落后,甚至领先世界。但在「生成式AI」方面,和大洋彼岸还有差距。ChatGPT就是一个「生成式AI」,简单地说就是「内容生成器」。

    生成式AI可以使这些人工的效率和创造力大幅提高,它们不仅变得更快和更高效,而且比以前更有能力。

    因此,「生成式AI」有潜力产生数万亿美元的经济价值。未来,「生成式AI」将在很多领域代替人类的基础工作:

    文案:越来越多的人需要个性化的网页和邮件内容来推动销售和营销策略以及客户支持,这是语言模型的完美应用。这些文案往往形式简单,并且都有固定的模版,加上这些团队的时间和成本压力,应该会大大推动对自动化解决方案的需求; 写作助手:现在大多数写作助手都是通用型的,为特定的终端市场构建更好的生成式应用程序有着巨大机会,比如「法律合同和剧本」的编写; 代码生成:当前的应用程序推动了开发人员的发展,使他们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在安装了Copilot的项目中,它生成了近40%的代码。但更大的机会可能是为C端消费者赋能编程开发能力; 艺术生成:整个艺术史和流行文化的世界现在都被编码进了这些大型模型中,这将允许任何人随意探索在以前可能需要花一辈子的时间才能掌握的主题和风格; 游戏:在这方面的梦想是使用自然语言创建复杂的场景或可操纵的模型,可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在短期内有更直接的选择,如生成背景纹理; 媒体广告:想象一下自动化代理工作的潜力,为消费者实时优化广告文案和创意。多模态生成的绝佳机会是将销售信息与互补的视觉效果结合起来; 设计:设计数字和实物产品的原型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迭代过程,AI根据粗略的草图和提示,来制作高保真的效果图已经成为现实。随着3D模型的出现,生成设计的过程将从制造和生产延伸到实物,你的下一个iPhone APP或运动鞋可能是由机器设计的。 四、小结 所以这个人工智能它目前还没有进化到可以完全替代我们人类的能力,但是综合考虑的话,它的智商已经超载绝大部分的普通人了。

    如果再给它一些时间学习的话,那么它很快会颠覆我们的认知。传统学习真是落伍了!

    虽然目前中国没开放,还是放一下打开它的网址吧,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想办法试一试。

    了解完ChatGPT后,我不禁发自内心一问,为什么这类技术创新永远在美国。

    美国依旧吸引着全世界顶级的精英,这一点是我们的短板,值得我们借鉴,如果不能超越,那就模仿,摸着鹰酱的脑袋过河,直到把它摸成秃头鹰为止。

    作者:汤向军;公众号:营销数字化转型(ID:Fi-Digital),银行数字化转型

    本文由@汤向军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直播电商的分化时刻:谁在竭力弄潮,谁在黯然离场?

    设计动态 2023-02-06
    汹涌向前的潮水,总有降速和分化的时刻。 距离淘宝直播上线已经过去7年,浩浩荡荡的直播电商大潮,一度给中国经济安上强劲的发展引擎。《2022直播电商白皮书》显示,预计2022年全网直播电商GMV达到3.5万亿元,占总电商零售额的23%。 尽管体量够大,但直播电商

    直播电商在经历了高速发展之后,逐渐迎来了增速下降的时刻,而作为直播电商行业的参与者们,主播、机构、平台也分别在这个时刻迎来了分化和蜕变。那么,这些参与者们具体都有着怎样的表现?不如一起来看看作者的解答。

    汹涌向前的潮水,总有降速和分化的时刻。

    距离淘宝直播上线已经过去7年,浩浩荡荡的直播电商大潮,一度给中国经济安上强劲的发展引擎。《2022直播电商白皮书》显示,预计2022年全网直播电商GMV达到3.5万亿元,占总电商零售额的23%。

    尽管体量够大,但直播电商的增速在下降。2019年~2020年,直播电商增长率分别高达227.7%、136.61%,但到了2021年便降到两位数,2022年预计增速为47.69%,相比前几年明显下滑。

    这意味着,直播电商告别了野蛮的高速生长期,进入平稳的发展期。与此同时,行业里的三大主体—— 主播、机构和平台 ,经历着以“分化”为主题的格局重塑。

    随着薇娅和辛巴转到幕后,罗永浩“隐退”,李佳琦“消失”后低调复出,超级主播们纷纷从舞台最耀眼的中心位置退下,中小主播开始迎来更多机会。

    主播背后的MCN机构,也在进入分化期。2021年至今,MCN机构的融资热度逐渐退潮,不少机构止步A轮、估值腰斩,有的谨慎前行,把扶持重心放在低成本的中腰部主播上,有的依然快速扩张,扩充主播数量。

    平台方面,淘宝与抖音逐渐往各自的腹地进攻,快手撕掉“佛系”标签加速商业化,以往保持克制的视频号开始在电商领域排兵布阵。

    尽管直播电商的潮水速度下降了,但在大浪淘沙后的分化时刻,已经能看见谁是弄潮儿,谁是裸泳者。

    一、超级主播退场,中小主播进场 沉寂一段时间后“复出”的李佳琦,低调了不少。

    相比较起来,他是幸运的。跟他齐名的薇娅曾经无限风光,如今已经不见踪影。他们二人最巅峰和闪耀的时刻,是在2020年。《中国直播电商产业发展报告》显示,截止2020年12月,头部主播的数量占比2.16%,但占据了近80%的市场份额,直接傲视其他中腰部主播。

    2021年年底薇娅的“逃税事件”爆发后,超级主播们陆续放低姿态,直至去年辛巴退居幕后、罗永浩离场,头部玩家声势渐弱。

    一代新人换旧人,少了头部主播,观众其实也能找到新的替代。淘宝直播事业群某高管曾提到: 超级头部主播相继停播后,淘宝直播的用户没有流失。

    原本属于超级主播直播间里的用户,约30%转移到商家自己的直播间,约20%和10%分别转移到了第二梯队主播和新主播的直播间,其他用户则回归传统货架电商。

    如此看来,超级主播的缺失似乎没有太大影响。事实上,他们并非不重要,MCN机构以及平台的业绩还是会受影响,只是在风险考量之下必须警惕超级主播的“膨胀”。

    直播电商,本身是在秀场直播基础上增加的一种变现方式,同时也是电商的一次渠道创新——从此前的“人找货”转变为“货找人”,不仅缩短了商品到达消费者的路径,而且提高了二者之间的匹配效率。 当然,直播电商的本质仍然是电商,而不是直播。

    电商的核心是供应链。薇娅和李佳琦能成为超级主播,并非是因为名气大,比他们名气大的明星数不胜数。两人之所以能脱颖而出,是因为他们在渠道以及供应链上非常成熟——薇娅夫妇二人早年就做服装生意,对供应链的理解和运作比一些资深人士还要成熟,李佳琦、辛巴、罗永浩等主播能取得带货佳绩都是同样的道理。

    也就是说,超级主播本身就是一种渠道,而且是一种效率高、收益大的渠道。在很多方面,他们显得非常重要。比如,面对品牌,超级主播可以帮助快速走量清库存、扩大品牌声量,甚至提高相关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面对消费者,他们能推出全网最低价,给消费者带来实打实的优惠。面对行业,他们可以吸引更多消费者、主播、品牌进入直播电商领域,推动行业发展。

    但是,重要并非意味着就可以长期以往。当超级主播持续占据高地后,极易形成庞大的私域流量,而其他中腰部的主播只能分得为数不多的公域流量。这导致整体内卷严重,影响行业良性发展。

    另外,都说“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过于依赖超级主播,无疑加大了MCN机构以及平台的风险。一旦超级主播出现负面事件,将影响机构和平台运转的稳定状态。

    在电商乃至整个互联网进入存量时代时,超级主播强大的影响力和带货能力固然非常重要,但不能阻碍整体行业的发展。 主播的生存逻辑,应该从人气比拼变为品质较量、从瞬间的爆火变成细水长流的输出。

    在超级主播“入冬”时,中小主播迎来了“春天”。1月30日,商务部发布消息称2022年重点监测电商平台中,累计直播场次超1.2亿场,远高于2020年的2400万场,这背后是近110万的活跃主播推动的。

    再进一步看,其实是各大平台开始大力扶持中小主播的结果。过去一年中,淘宝新增了超过 50万名主播,而且去年淘宝直播公布了新一轮的产业带扶持计划,预计将在全国重点产业带培育20万新主播。抖音电商也已经推出首个新星主播扶持计划「主播请就位」,挖掘和指导有天赋的新人主播。

    一鲸落,万物生。 当超级主播退场,中小主播进场,格局重塑的直播电商行业或将焕发不一样的生机。

    二、“进”与“退”,MCN分化背后的资本博弈 当主播进入格局重塑期,背后与其相爱相杀的MCN机构也在开始分化。

    当年李佳琦大火后,他背后的MCN机构美ONE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只服务李佳琦一人。去年李佳琦因不知名原因“消失”后,美ONE开始加速摆脱“顶流依赖症”。其先后推出了“所有女生”“所有女生的衣橱”等新直播间,与李佳琦的直播间保持独立。

    不难看出,美ONE是在用矩阵化的方式扶持腰部助播,实现去头部化和降低风险。如果李佳琦再次“消失”,腰部主播也能顶上,不至于让公司业绩实现断崖式下滑。事实证明,整体上腰部主播的带货能力和潜力的确在提升。2022年5月~9月,淘宝腰部主播每个月GMV都能保持同比50%以上的增长。

    商业世界里,没有永远的伙伴,只有永远的利益。

    薇娅背后的MCN机构谦寻,在薇娅退场后也开始扶持新的腰部账号。其旗下的蜜蜂惊喜社于去年2月开始直播,首场直播场观超过100万,第五天场观以指数级增长至千万级别,完全够得上中腰部主播的水平,随后谦寻又紧接着推出蜜蜂欢乐社和蜜蜂心愿社。包括摘星阁、仙梓文化在内的MCN机构,也都在控制主播数量、优化人员结构,并且更加偏向于签约“中腰部主播”。

    这些头部的MCN机构逐渐收紧主播人数的扩张,并将重心放在中腰部主播身上,其实有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 “人”是整个商业世界里不确定性最高的资源, 尤其超级主播作为一种珍贵资源,经常处在平台的抢夺之中,难以管理、难以固化。一旦他们出走或者出现严重负面事件,不仅前期投入打了水漂,整体损失也难以估量,而腰部主播由于声量相对较小、话语权更低,也就更可控一些。

    其次,MCN机构愈发明白,商业模式的基础是优质内容。优质内容才能持续吸引流量,进而获得更多变现机会。而优质内容并非一定来自头部主播,反而往往来自数量众多的腰部甚至尾部达人。

    最后从资金层面上看,孵化一个腰部主播的资金成本远比头部主播更低。如今各MCN机构已经到了收入下滑、融资收紧的时刻,控制资金投入显得尤为紧迫。

    坐拥贾乃亮、黄圣依、张柏芝、王祖蓝等头部明星主播的遥望科技,在1月30日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7亿元~2.55亿元。连头部的MCN机构都亏损,其他排名靠后的机构生存状况可想而知。

    更让人感受到寒气的是,MCN机构的“输血端”也在收紧。共研网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MCN市场投融资金额完成3.93亿元,到了2022年1-10月锐减到0.06亿元,可谓惨烈。

    在亏损加剧、融资收紧的形势下,许多MCN机构不得不放慢脚步,并将重心放在成本更低的腰部主播身上。

    当然,也有MCN机构反而其道而行,依然紧锣密鼓地迈开步子扩张。

    作为国内最大的MCN机构之一,无忧传媒在去年继续扩张自身的达人矩阵。2022年,公司签约达人9万+,其中全约艺人5000+,千万粉丝以上达人20多位,刘畊宏、广东夫妇、毛毛姐等都是旗下艺人。所以现在业内流行一句话: 抖音网红千千万,无忧传媒占一半。

    无忧传媒敢于扩张,主要源自它的多元化策略。首先在业务模式上,其主要有 直播娱乐打赏、短视频广告植入、电商带货 ,各占总营收的三分之一,收入来源较为稳定,另外其还在开拓知识付费等新业务,知识服务事业部眼下已经可以自负盈亏,这些多元化业务让无忧传媒在扩张之路上能保持相对稳健性。

    其次,无忧传媒在面对不同的主播时,采取的是分层式的运营策略。针对不同达人,公司会参照层级、工作量和类型等维度,安排不同的运营团队,如此一来可以通过精细化的运作将成本控制在最低。

    不管是MCN机构的“进”还是“退”,整个行业仍将处于持续增长进程中。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5年国内 MCN 机构数量仅160家,到 2021年这一数据飙升到34000家,市场规模预计到2025年将增长达到743亿元。

    对于仍在持续涌入行业的新兴MCN机构,最重要的任务是尽可能严格控制成本,减少不确定性。

    让偶然成为必然。

    三、靠拢和对峙,交锋升级的电商平台 无论是主播还是MCN机构,都生长在电商平台这一共同土壤上。

    在淘宝、抖音、快手三大平台战斗正酣之时,视频号也开始悄然发力,如今行业已经形成四足鼎立的态势,而且平台之间在互相对峙的同时,也在彼此靠拢。

    前几年,淘宝直播的生长逻辑,是典型的以销售商品为目的的效率思维,而不是以人气为导向的流量思维。说白了,其定位就是为卖货服务的。

    阿里高管对淘宝直播做了一个比喻: 内容不管怎么做,就像一个风筝一样。内容的风筝线放出去,但肯定不会离开商业和商品。

    但是去年9月,淘宝直播改变了流量规则,将“交易”流量分配机制改成“内容+成交”双驱动,这意味着淘宝直播试图转变效率思维,让短视频直播的内容吸引用户,进而促成交易。

    不得不说,淘宝直播变得像抖音电商了。

    这番“妥协”,来自对手的强势崛起。《晚点财经》表示,2022年抖音电商GMV接近其既定目标的1.5万亿元,如果按照去年全国13.79万亿元的网上零售额来计算,抖音电商的市场份额可能在10%上下。

    GMV和市场份额的提升,源自战略的变化。去年,抖音宣布将兴趣电商升级为全域兴趣电商,加入了跟淘宝类似的货架电商,打通 “货找人” 和 “人找货” 的双向消费链路。眼下,抖音的主页面上已经加入“商城”一栏,有着更为丰富的商品和更完善的电商体系,跟淘宝商城的页面非常相似。

    生意的本质是复购率,兴趣电商的交易其实带有偶发性,而货架电商的交易相对更具连续性,更容易提高复购率。

    从这一维度来看,抖音电商变得愈发像淘宝直播了。

    相比淘宝直播和抖音电商的争锋相对,快手更像闷头搞事情的觉醒者。

    在意识到佛系标签阻碍发展脚步后,快手加大了在电商领域的投入,并且形成了一整套的电商闭环。快手小店对快手电商交易额的贡献率,已经在2022年Q1进一步提升到了99%。这一思路是正确的,毕竟快手上的私域流量明显强于公域流量,而且社区里的熟人关系浓厚。在闭环式的电商模式中,更容易促成交易。

    当然,快手电商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在电商的投入和发展速度。去年其定下的GMV目标约为9000亿元,离抖音电商还有一定距离。

    引起市场兴趣的是,在淘宝、抖音和快手之外开始兴起了一个新的直播电商新秀,就是视频号。

    去年年底,马化腾在内部会议中将视频号视为“腾讯的希望”,并表示“现在视频号走出了第一步,已经立住了,后面希望能更贴近交易,把电商闭环做好”。

    在1月10日的2023微信公开课PRO上,视频号直播团队公布了直播电商的成绩单—— 销售额同比增长超800%,平台公域购买转化率提升超100%, 客单价超200元,服饰、食品、美妆是前三大类目。

    视频号的优势之一,自然是依靠微信庞大生态后的超高月活。Quest Mobile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视频号月活为8.2亿,远高于同期抖音的6.8亿,快手的3.9亿。从视频号开年以来放出的各种信号可以发现,它不仅有月活,而且还搭建好了完整的电商基础设施,已经具备向商业化冲刺的能力。

    面对淘宝、抖音和快手形成的既成格局,预计2023年视频号的电商打法,将重点放在让商家利用公私域做好用户的留存和复购,以及进一步提高客单价上。

    一场直播电商里更为激烈的战斗,即将在今年打响。

    俄国哲学家赫尔岑曾说: “充分地理解过去,我们可以弄清楚现状;深刻认识过去的意义,我们可以揭示未来的意义;向后看,就是向前进。”

    压力中前行的2022年已经过去,直播电商行业也在压力当中不断分化。超级主播的退场和中小主播的进场、MCN机构的谨慎和扩张、电商平台的靠拢和对峙,都在向外界显露出行业正处在急剧变化的时刻。

    当然,这世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有变化才能看清谁在竭力弄潮,谁在黯然掉队,才能在未来排除不确定性、打赢胜仗。

    中国直播电商,道阻且长,故事还在继续。

    作者:启鸣,编辑:刘煜

    来源公众号:一点财经(ID:yidiancaijing),挖掘资本故事,深剖商业逻辑。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一点财经编辑部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快手电商拼命造“飞轮”

    设计动态 2023-02-06
    随着短视频平台流量红利见顶,快手按下商业化的快捷键。今年9月,快手宣布成立商业生态委员会,CEO程一笑亲自担任委员会主席。 随后,11月22日快手发布了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快手在第三季度收入达到231.28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长12.9%。同

    电商业务已经成为了不少大厂们着重布局的模块,其中,快手也在打造“信任电商”、建立“快品牌”,尝试在电商赛道上找到更多的发展可能性。那么快手电商的下一步应该怎么走?它还面临着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起来看看作者的解读。

    随着短视频平台流量红利见顶,快手按下商业化的快捷键。今年9月,快手宣布成立商业生态委员会,CEO程一笑亲自担任委员会主席。

    随后,11月22日快手发布了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快手在第三季度收入达到231.28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长12.9%。同时,净亏损为27.12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该项数字为70.86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61.7%。

    可以看出,在稳定不断提升收入的同时,快手在三季度实现亏损大幅收窄。对此,快手将其解释为“通过组织调整释放潜力,在业务和财务业绩目标方面实现突破”,同时削减了国内营销方面的开支。

    前不久快手再次进行组织架构调整,着重提升了电商、本地生活等板块的地位。几个月内多次的组织架构调整,所带来的改变也体现在了这份财报上。

    财报显示,快手第三季度在平均日活跃用户、直播业务平均月付费用户等多个维度均实现较大突破。快手方面也表示,“国内业务分部在上个季度经营利润层面转正之后,第三季度继续保持盈利,国内业务经历利润环比增长近3倍”。

    显然,直播收入、广告收入和电商收入是现如今短视频平台盈利的三驾马车。但一个值得注意的数据是,2021年快手直播收入下降6.7%,而到了今年,快手又宣布对直播打赏设单日上限,这让直播收入的衰退几乎成为定式。在此背景下,如今的快手也出现了风向转舵的信号,逐渐把电商布局放在重要的位置上。

    一、老铁扎堆的快手,要靠电商挑大梁 快手电商交出了今年的成绩单。据媒体报道,截止9月30日止,今年九个月整个快手电商商品交易总额达5887.70亿元。与今年快手电商所定的总成交额(GMV)目标区间9000亿元-9700亿元还差约3110亿元-3810亿元。

    单看第三季度,快手的电商业务继续保持增长态势。财报显示,快手该季度电商交易总额达到2225亿元,同比增长26.6%,并在商家数量、新动销商家数量等数据上获得大幅提升,其中前者同比增长近80%。

    在这之中,“信任电商”仍是快手着力打造的重点。财报显示,三季度重复购买率同比增长1.1%,在用户活跃度、电商渗透率和转化率等方面保持提升,月活跃买家超过1亿。

    相比之下,线上营销增速则相对放缓,Q3快手线上营销服务板块营收为116亿元,同比增长6.2%;较上一季度的110亿元增幅也仅为5%。同时,每位日活跃用户平均线上营销服务收入也较去年同期有所下滑,从去年的34.0元人民币下滑至31.9元。

    至于被寄予厚望的海外业务,虽然海外用户实现高效健康增长,用户留存率持续提升,但对于变现能力上的作用还未起到明显作用。财报显示,尽管较去年同期的28.54亿人民币相比下降了40.9%,但第三季度快手海外部分经营亏损仍达到16.87亿元人民币。

    显然,快手电商如今成为了快手“三驾马车”中相当重要的“车头”,而由创始人直接带领的电商业务,也足见快手的重视之最。财报电话会上程一笑也透露,快手今年计划布局100个产业带,上半年已完成超50%,覆盖十几个行业;2022Q2月度快销品牌商家数同比增长超200%。

    但问题在于,事实远比理想要“骨感”。一方面,将时间线拉长来看,快手电商GMV增速明显放缓。今年一季度,快手电商GMV同比增长47.7%,二季度同比增长31.50%,三季度仅有26.60%,是近几年增速最少的一季。

    另一方面,根据各平台总体GMV测算,抖音电商在2022年预计能达到1.5万亿元左右,而淘系电商GMV总体约为8.1万亿;视频号此前也曾传出总体GMV1300亿的业内爆料,增长速度极快。相比之下,高盛(Goldman Sachs)预计快手全年有望实现9000亿GMV的预期目标,可以看出快手与抖音的差距正在拉开,淘宝的护城河依然稳固,而视频号正在迅速崛起中。

    数据来源:克劳锐结合公开资料整理

    因此,快手电商所面临的的竞争无疑相当激烈,尤其与抖音相比,其订单完成支付的比率处于落后地位。据晚点LatePost报道,2022年快手电商用户订单提交后,完成支付的比率从48%下降至45%。横向对比,抖音电商用户完成支付的比率大约在60%。

    “重构10亿用户的消费决策”,这是去年5月“2022引力大会”上快手电商所提出的愿景,从“信任电商”到“新市井电商”,从零成长起来的快手电商如今的确陷入了重围,而决定其未来成败的关键,或许是能否像抖音电商一样找到自己的增长“飞轮”。

    二、从产业带到快品牌,快手电商在打什么牌? 快手的确在不断探索自身社区生态能够适配怎样的电商产品。

    回顾快手电商的发展,我们能清晰看出其走出的脉络,2018年6月,“小黄车”正式登陆快手社区,标志着快手电商业务启动。

    在直播带货早期,快手直播商品主要来自第三方平台,与淘宝、有赞、魔筷等电商平台、SaaS平台合作。2019年开始,快手开始扩展与货架电商平台的合作,推动快手电商生态建设。2021年快手基本完成直播电商闭环建设,将好物联盟升级为快分销。到了2022年,快手宣布开启直播电商2.0时代,提出“电商内容生产平台流量”,背后的意图在于大幅提高电商内容在快手的占比,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商业化能力。

    而对比当前主要直播电商平的包括淘宝、抖音和快手可以发现,三者各自围绕自身优势建立“护城河”——

    淘宝作为传统货架电商,其在直播电商领域的优势在于强大的供应链与货盘体系,全品类商品下SKU丰富; 抖音从兴趣电商延伸至全域兴趣电商,依托短视频吸引庞大的公域流量,其打通“人找货”与“货找人”的闭环,开始转向商品“货架场”; 而快手则是面向下沉市场,老铁生态赋予其突出的私域流量特征,带来了更高复购率,用户粘性高,寻求对于主播的信任以及性价比。 不难看出,“信任”是理解快手电商相当重要的一个关键词,也是其打出的第一张牌。在早期的快手电商生态中,充斥着大量的白牌“源头好货”。而在老铁们“信任”的驱动下,散打哥曾在2018年第一次通过直播卖出了1.6个亿,随后快手电商找到了自己的根据地,即大量的源头货、源头工厂、源头的批发市场,或者是源头的果园、农产品卖家等等。

    在这一阶段,快手电商中流通的货品大部分为“白牌”产品,虽然价格在用户端的驱动下被压得很低,但质量却良莠不齐。就是在这一段野蛮生长期内,“信任电商”遭遇了第一次危机——快手电商生态内不少达人被曝出售假。

    其中最典型的案例是2020年12月底,辛巴及其团队的多名辛选主播曾因“燕窝造假”事件遭到快手官方处理,辛巴个人账号被封停长达60日。

    虽然辛巴后来又复出,但在其复出两天前的快手电商大会上,官方却强调了多遍“不要骗老铁,不要骗老铁,不要骗老铁”,随之而来的便是一系列“整顿”。

    据快手官方数据,2021年快手拦截疑似假冒伪劣商品发布超过了6244万次,封禁违规主播、商家21万人次,直播带货举报率同比2020年下降8.96%,拦截约50万次历史违规用户开新店申请,平均每天有45万老铁在直播间参与平台电商治理。

    在消费者权益方面,快手电商也推出了“信任购”,包含假一赔九、退款不退货、七天无理由退货等一系列权益保障。这时,“信任电商”才有了更长久的支撑。正如前快手电商负责人笑古所强调的:“体验价格比,才是快手电商最独特的地方,大搞信任电商,就是通过提升体验-价格比,实现消费者满意度和体验的跃迁。”

    除了“信任”之外,理解快手电商的第二个关键词是“快品牌”。

    如前文所述,从2018年快手电商步入正轨开始,“一件也是批发价”的“源头好物”就是它的基本供给。2021年底,快手又将“大搞产业带”纳入原有的“大搞信任电商、大搞品牌、大搞服务商”的战略规划。2022年年中,快手电商又将“大搞产业带”升级为“大搞快品牌”,并且明确拿出230亿流量进行扶持。

    其背后的逻辑很简单:“产业带”仍然是通过低价好货打通市场,却并没有在消费者内心种下品牌的认知,也缺少快手电商看重的直播间心智。而将低价好货与差异化服务相结合,再叠加达人直播的势能,就能够打造出具有“体验价格比”的“快品牌”。

    快手电商快品牌负责人宋震曾对“快品牌”下过这样的定义:“快品牌是从快手生态里涌现出来的新兴品牌,其中的标杆肯定兼具快手电商最想要的属性:直播间心智与货并重,高体验价格比,强私域、强复购。”

    快手之所以对“孵化属于自己的品牌”这一点相当重视,其背后的原因是,一方面“快品牌”战略能够从产业带中找到最具性价比的产品,从供给端满足用户需求;另一方面,“快品牌”战略也能够帮助白牌产品转型成为具备认知度的品牌,获得更高的增量价值。

    据观察,目前快手的百大快品牌大致可分为三类:其一是基于产业带资源而打造的产业带品牌;其二是与快手直播生态适配度较高的主播合作品牌;其三是由平台内头部主播创建的自主品牌。

    总结而言,从“人、货、价、场”的角度看,所谓的“信任电商”就是将有“价格”竞争力的“货”带到直播间内,通过达人直播间销售出去,并配以差异化的服务。此外,通过快手利于私域沉淀的产品特性将用户留存下来,从而实现新客高转化,老客高复购。

    但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快手依靠“信任”、“产业带”与“快品牌”建立了如今庞大的电商生态,但其却依然欠缺最关键的一环——“用户认知”。

    如今的电商行业已经发展至深水区,不同平台都有着鲜明的特点,比如提到淘宝人们能想到“货全”,提到京东人们能想到“自营、物流”,提到抖音人们能想到“边逛边买”……快手却没有给用户留下一个鲜明的“记忆点”,以便能够在相应的需求场景下想到它。而除开“老铁们”的支持以外,快手电商在一二线城市高净值用户中的占有率也相对有限。

    一个很明显的对比是,淘系电商坐拥着1.24亿“12个月内消费过1万元的用户”,就分走了中国电商行业的大部分蛋糕,并获取了资本市场的高估值,快手显然在高净值用户占有率方面还有一段长路要走。

    而在用户认知与用户价值之外,快手还面临着一个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缺少一套核心的造血机制。

    三、快手也造飞轮,人与货的要素核心是什么? 在如今的直播电商领域,淘宝作为货架电商平台其直播带货土壤与抖、快有着显著区别,唯有抖、快才具备自己的原生达人主播,而人与平台规则的耦合往往会构成直播带货GMV增长的“飞轮”。

    典型如抖音电商的实时赛马机制,当开播获得一波推流后,流量便只能通过同层级竞争对手PK获得,实时流量会形成实时标签;其次,系统每时每刻都在排名,直播流量不断通过赛马机制来筛选优质直播间,进而向其分配更多流量。其核心逻辑是场>人、货,壁垒在于强大算法构建起来的内容精准匹配能力。

    图源:公众号“阿涛笔记”

    而据“虎嗅APP”报道,快手也对流量分发逻辑进行过调整,由此前“粉丝量X转化率X内容质量(用户观看时长、直播互动指标)”转变为“粉丝量X转化率X内容质量X长期粘性(粉丝忠诚度;粉丝负反馈-取关/拉黑)X粉丝价值(打赏率/留存;GMV转化/复购)”。

    但问题在于,快手毕竟并不是依靠算法主导的产品。在8.0版本之前,快手一直基于社区属性保持着双列交互,一般而言产品逻辑的结构会直接影响流量分配机制,快手双列交互的模式并不像抖音更侧重内容,而是侧重人和人之间的连接,因此更容易打造私域社区。但对电商业务而言,双列广告库存明显低于单列,广告变现效率也很低,直播电商就难以从公域流量池获客。

    据“新眸”报道,快手前50号员工朱蓝天曾在内部信中谏言,“双列下KOL的私域流量黏性太高太强势,很不利于我们把用户的ARPU持续做高。”后来,快手发布8.0版本兼容了双列点选和单列上下滑两种浏览模式,但这也没能让快手孵化出类似抖音的算法“飞轮”。

    反倒是在长期内容+社交的私域环境下,诸如辛巴、蛋蛋、驴嫂平荣等超头部主播逐渐形成,他们极强的粉丝粘性帮助快手电商在初期大放光彩,在初期的直播电商榜单中,快手曾一度包揽前十席中的大多数。

    但随着时间过去,过于依赖主播个人实现消费转化与缺少核心造血机制的问题也逐渐暴露。

    在过于依赖头部主播方面,天风证券曾在研究报告中列出一组数据,虽然快手top1000主播的GMV占比略低于抖音,但超头部主播集中度较高,且集中于辛巴家族。

    如果计算top100的GMV占比,可以发现快手明显高于抖音,且对于4月,top20主播中有8名为辛选旗下主播。2021年,辛巴家族发展迅速,全年GMV达到350亿元,占快手电商GMV的5.14%。2021年Q4,快手辛巴家族占快手整体GMV超6%,环比Q3上升1.58个百分点。

    在缺少核心造血机制方面,作为对标的抖音每隔一段时间生态内便会突然冲突一匹直播带货黑马,无论是东方甄选还是小杨哥亦或是毛毛姐,他们都在抖音的算法“飞轮”下跑了出来。而反观快手却鲜有大头部主播诞生,私域的优势的确能“强复购”,但其在开放性方面却有着天然缺陷。

    那么,既然算法在快手电商生态并不强势,且头部达人在快手话语权占比较重,那么快手的“飞轮”会是货盘吗?

    的确,快手在近两年确实意识到了货盘的重要性,其主要通过快分销加强供应链管理,推动快手货品升级。同时,快分销也被作为主播、商家、招商团长的匹配平台,它的推出实现了达人选货、商家分销、团长匹配的高效进行,加快了直播电商货品销售的流转。

    快手电商分销业务部及大V运营中心负责人盖世曾对克劳锐透露一组数据:2022年5月同比2021年5月,一年中快分销体系动销商家数增长近200%、动销商品数增长近200%、动销达人数增长178%,其中最关键的商品品退率降低了42%。

    此外据快手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616快手实在购物节”期间,约40%的GMV来自快分销。快分销和小店通的推出都是为了满足平台电商生态的主体需求,实现了直播电商提质增效,加快了商业化进度。

    数据反映出快手今年来在货盘方面确有建树,满足了海量的用户需求。但克劳锐认为,如今的货盘对于快手庞大的用户生态而言依然是不足的。根据国海证券数据,快手品牌+快品牌在快手供应链结构中的占比大约在20%,其中品牌商家的占比为12%。要知道,抖音的品牌商家占比已经超过了50%。类似差异也很容易在直播购物中感受到,比如在服装品类中,优衣库、阿迪达斯等品牌入驻了抖音,但没有入驻快手。

    在去年8月,快手CEO程一笑亲自接任电商业务负责后,其对团队的首要要求就是把电商往深了去做。“让用户更便宜地买到商品”和“让买家更快地收到货”,是程一笑打造货品供应链的核心目的。

    而与其他直播电商平台相比,快手的供应链缺陷主要体现在白牌商品占比多,缺乏优质商品和商家。也正是因为缺乏优质商家,快手才在去年双11重新寻求和淘系、京东的合作。但外部合作只能是一时选择,快手想要更长久地提升电商份额,还要补齐供应链短板。

    因此,虽然快手正在拼命寻找可能的“飞轮”所在,并想以此来实现其电商业务的稳定增长,但其目前的生态并无特异性的解决方案,努力先将“人、货、场”三要素进一步优化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策略。

    四、快手电商不能再慢了 随着抖音“全域兴趣电商”概念的提出,货架电商和兴趣电商的距离被拉近。紧随抖音之后,快手也开始搭建商城,攻入“货架场景”。

    今年8月,快手对商城频道进行了灰度测试,在双11期间快手商城成功上线。不过在双11过后,快手商城又很快下线。

    对此,“电商报Pro”透露,快手计划先把对货的理解和把控能力提高,同时培养用户对商家或品牌的认知行为和认知市场,在相关能力成熟的情况下,再推出商城服务。

    但快手不能再慢了,资本市场对快手的担忧来自它自身。一位投资人曾在接受《财经》采访时称,快手最大的问题是经营情况不及预期。一些投资人认为快手可以通过烧钱,缩小与抖音的差距,所以前期给了快手很高的估值,但事实证明目前很难做到。

    快手高层很清楚,私域的创作活力、粘性与信任关系是内容生态和电商生态的差异化竞争力,快手必须要做自己而非第二个抖音,如此才有存在的价值。但在商业化和业绩的压力之下,快手又不得不去抖音化、淘宝化。

    快手如今想从私域成交的一条腿走路,升级到公私域同时成交的两条腿走路,可是每走一步,太多利益方牵扯其中,牵一发而动全身。

    从大环境来看,中国短视频市场的渗透率已经接近90%,2018年至2021年抖音、快手用户重合度从10.3%攀升至60%。这意味着快手纯烧钱换增长的策略很快就会失效。

    如今,快手正通过限流等方式解决“家族顽疾”,但普惠算法是快手内容差异化的核心,需要公司在社区属性与商业化中做出平衡。而在步步进逼、风云变幻的市场环境下,无论快手电商能否找到那个属于它的“飞轮”,它都不能再慢了。

    作者:纪南

    来源公众号:TopKlout克劳锐(ID:TopKlout),一个集好看和有料于一身的自媒体生态观察号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TopKlout克劳锐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刷屏朋友圈的「神秘乱码」,到底什么来头?

    设计动态 2023-02-06
    最近,一串串「乱码」刷屏了 Twitter、Facebook 和微信朋友圈。 别说 Twitter 的联合创始人杰克·多西,就连棱镜门的斯诺登,都把自己的「乱码」贴在 Twitter 主页。 旁观者不解其意,还以为是什么暗号。 它们是新兴社交应用 Damus

    Damus 作为去中心化社交网络协议 Nostr 的首个移动客户端,最近在国内外社交媒体上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关注,那么在 Damus 背后,我们能看到去中心化社交的多少发展可能性呢?本篇文章里,作者便发表了他的看法,一起来看一下。

    最近,一串串「乱码」刷屏了 Twitter、Facebook 和微信朋友圈。

    别说 Twitter 的联合创始人杰克·多西,就连棱镜门的斯诺登,都把自己的「乱码」贴在 Twitter 主页。

    旁观者不解其意,还以为是什么暗号。

    它们是新兴社交应用 Damus 的公钥,可以理解为一张张赛博名片,传达着「欢迎来我空间踩踩」的意思——输入这些字母和数字,你就能在 Damus 找到这些人。

    用 Twitter 等传统社交媒体引流的 Damus,恰恰是一个去中心化的 Twitter。

    一、由你掌控的社交网络 2 月 1 日,Damus 上线苹果 App Store 和 Google Play 商店,迅雷不及掩耳地传遍了加密圈,目前在 App Store 美区的社交 App 排行榜位列第 11。

    被 Web3 人士追捧的 Damus,究竟是何方神圣?

    Damus 是去中心化社交网络协议 Nostr 的首个移动客户端。

    去中心化的概念有些抽象,将传统社交应用拎出来和 Damus 比较一番,大概就能明白它的与众不同了。

    Twitter 等传统社交应用,「生杀大权」高度集中,删帖和封号并不少见,我们生成的数据也不归我们管,处理数据的算法、托管数据的服务器、标记数据的团队都由私人拥有和经营。

    Twitter 的隐私规范.

    在这类中心化的平台,当大量用户数据被有意非法利用时,可能导致严重后果,比如闻名世界的 Facebook-剑桥分析数据丑闻。

    但是 Damus 特立独行,它自称「The social network you control」(你控制的社交网络),把数据的掌控权交还到个人手中。

    从干净的隐私规范可以看到,Damus 几乎不收集任何数据。

    原因在于 Damus 背后的 Nostr。

    Nostr 不是一个平台,而是一个协议,这里没有公司,没有 CEO,没有董事会,只有为开源协议做出贡献的开发人员。

    Nostr 也不是一个单一的网站,而是一个开放的去中心化社交网络,它不依赖于中央服务器,所有用户都运行一个本地客户端,比如最近出圈的 Damus。

    用户在使用客户端发布内容时,其实是用他们的私钥签名,并将其发送到多个中继服务器(relay servers),中继服务器唯一的工作就是接收和转发内容。如果被一个中继服务器阻止,他们可以选择其他中继服务器。

    简言之,Nostr 希望构建一个自由、开放的社交网络,数据无法被任何人或者组织拥有,每个人都可以畅所欲言,就像我们在 Damus 发表的文字、图片等内容,无需上传给平台,而只是以 Nostr 为中继,不经审核地分享出来。

    如果想要亲身体验一番,下载 Damus 的客户端是第一步,我使用了 App Store 的美区账号,那么直接搜索「Damus」下载即可。

    接下来的注册十分简单,创建账号不需要电话号码、电子邮件、姓名之类的个人信息,只需要随意填写昵称,便可以一键获得你的公钥和私钥,然后便大功告成。

    公钥就是开头提到的神秘乱码,相当于你在 Damus 的 ID,你可以公开分享自己的公钥,让其他用户根据它搜索到你。

    私钥则是证明你 ID 的密码,不能和任何人分享,一旦丢失无法恢复,相当于赛博死亡。

    公钥和私钥都是肉眼可见的冗长又难记,所以在注册的时候,官方会提醒将它们复制和保存。

    不需要填什么隐私信息,Damus 带来的丝滑体验前所未有,甚至有用户在 Damus 感叹:

    公私钥比手机号注册好多了。

    二、极简版的 Twitter 让我们先抛开去中心化的光环,从直接的使用体验出发,看看 app 本身做得如何。

    Damus 的界面风格十分简洁,和 Twitter 有些相近,除了炫紫色的图标,基本就是大片的白底黑字。

    底边栏有四个图标,对应着四个页面:

    首页是关注的人的帖子和回复,类似朋友圈;第二页是私信和好友请求;第三页是发现和搜索,在这里可以实时浏览各种帖子,或者搜索公钥找到你想关注的人;第四页是消息通知。

    左为「朋友圈」,右为个人主页.

    想发帖子就点右下方醒目的「+」号,发文字不必多说,长度可以超过 280 个字符,发图片不能从相册添加,而是先通过 postimages 等网站将图片转化为链接,在文本框输入图片链接,帖子发出来时才会显示图片。

    帖子一旦发出就无法删除,点赞或转推后也不可撤销。手抖重复发帖之后,我才发现没有后悔药可吞。

    刷到别人的帖子,你可以评论、转发、点赞和分享,也可以长按之后举报某篇帖子非法。

    让我觉得最有意思的其实是第三页「Global」,也就是发现和搜索,这里可以看到全球范围的消息,内容多样得像开盲盒——

    新用户发出第一条简短的帖子,加密精英讨论比特币的闪电网络,Web 爱好者甩出二维码号召同好加微信群,从去中心化再回归中心化。

    甚至还有黄色小广告闻风而动,这或许便是随心所欲的副作用,不过 Damus 支持用户举报和屏蔽相关账号。

    总而言之,这些功能和页面从体验上看,和传统社交媒体差不多,所以上手并不会觉得难用,但整体更加简略甚至粗糙,没有常见的热门趋势、关键词过滤等功能。

    不过 Damus 私信支持的端到端加密,是 Twitter 缺失的,让它又扳回了一城。

    Damus 的打赏功能也被不少加密人士津津乐道,这是它去中心化的一面。

    打赏借助了比特币的闪电网络(Lightning Network),闪电网络是位于比特币之上的「第 2 层」支付协定,对加密货币进行小额支付,实现参与节点之间的快速交易。

    用户可以通过对方账户的「闪电」图标,或者对方某篇发起闪电打赏的帖子,调用 Strike、Cash App 等钱包打赏,几乎没有手续费。Nostr 协议中的货币是 Sats(比特币发明人中本聪的缩写),等价于一亿分之一枚比特币。

    目前的 Damus 还是一个粗糙的去中心化雏形,但它确实为社交媒体带来了难得的新鲜感。

    三、干掉传统媒体还早,重要的是可能性 Damus 在几天内快速出圈,Twitter 联合创始人杰克·多西功不可没。

    去年,杰克·多西捐赠了价值约 24.5 万美元的比特币,用于资助开发 Nostr 协议。

    在 Damus 上线后,杰克·多西也多次推荐了它,在 Twitter 个人主页附上自己的公钥,感叹 Damus 的发布是「开放协议的里程碑」。

    冥冥之中自有巧合,我们已经站在了一个去中心化社交的节点,这和 Twitter 易主、马斯克掌权脱不开关系。

    去年 10 月底,马斯克正式收购了 Twitter,反复无常地更改社区规则,许多用户不满数据被掌控,选择「乔迁」Mastodon(国内惯称长毛象),它在 10 多天里新增了 1124 台服务器以及近 49 万名新用户。

    Mastodon 被形容为「去中心化的 Twitter 替代品」,一方面,Mastodon 的用户界面和操作方式跟 Twitter 类似;另一方面,类似 Damus,用户也看中了它的去中心化特质。

    只是 Damus 和 Mastodon 的去中心化原理并不相同。

    Mastodon 是一个半去中心化系统,不被某个实体单独控制,而是由一个个用户创建的社区(instances)组成,每个社区都运行自己的服务器,并推行自己的规则和条款,它们相互连接但不互相依赖。

    你的账户附属于特定的某个服务器,管理员可以在一定程度内控制服务器上的用户,服务器的可靠性直接影响体验。比如在大量用户涌入后,Mastodon 有些服务器直接无法访问。

    相比之下,Damus 的消息通过分散的中继服务器分发,无需运行任何基础设施,也没有单点故障,当你的中继服务器出现故障时,Damus 也会及时通知你。

    Damus 的六大特点.

    不过因为去中心化的性质,Damus 在 App Store 的过审并不容易,三番四次被苹果拒绝之后才上架。

    截至目前,Damus 的 Twitter 只拥有近 3.2 万名关注者。就算这些用户都弃 Twitter 投 Damus,对 Twitter 来说也是不痛不痒。

    去中心化的脚步虽然缓慢,但一直在前行道路上。

    Damus 只是几个正在开发的 Nostr 项目之一,还有更多「宛宛类卿」,比如同样类似 Twitter 的 Branle、类似 Telegram 的 Anigma、类似 Reddit 的 Nvote……

    下一代社交产品,可能是在去中心化的技术基础之上,融入当下社交媒体的主要功能,又最大限度地保留隐私。

    传统社交媒体普遍有广告泛滥、受技术巨头操纵等问题。让社交网络回归纯粹,反而是一个很模糊的愿景。

    如果忽略黄色等不良内容,目前的 Damus 就是最简单的社交网络,没有广告,没有平台的管理,找到想要关注的用户,想说什么便说什么,但也正是因为如此,难以避免不良内容。

    去中心化社交的终点是如何的,下定论还为时过早,未来充满不确定性,我们还只看到了去中心化的一角,就像科技媒体 9to5mac 所说,目前 Nostr 的主要用处是打造类似 Twitter 的社交网络,但可能性无穷无尽:

    Nostr 之于社交网络,就像 HTTP 之于信息或 IMAP 之于通信。它是一个基本级别的协议,几乎可以在其上构建任何你喜欢的东西。

    作者:张成晨

    来源公众号:爱范儿(ID:ifanr);连接热爱,创造不同。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爱范儿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 上线首年GMV冲刺100亿,抖音超市能硬刚阿里、京东吗?

    设计动态 2023-02-06
    “业内消息说,抖音超市团队第一年的GMV目标在百亿左右。”知情人士小柒告诉新榜编辑部。 1月28日,春节假期复工后的第一天,“抖音超市”低调上线,用户可以通过搜索“抖音超市”或在官方账号的关联店铺中找到相关服务页面。 小柒认为,抖音超市近期突然上线,是情理之中

    去年抖音超市曾在部分城市进行试点,而在今年年初,抖音超市正式上线运营,这一“突然”动作则成功地引起了业内人士们的关注。那么,抖音超市作为“后来者”,能否在大厂争抢“开超市”的路上占有优势?其发展过程又有可能遇到什么样的挑战。

    “业内消息说,抖音超市团队第一年的GMV目标在百亿左右。”知情人士小柒告诉新榜编辑部。

    1月28日,春节假期复工后的第一天,“抖音超市”低调上线,用户可以通过搜索“抖音超市”或在官方账号的关联店铺中找到相关服务页面。

    小柒认为,抖音超市近期突然上线,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是因为,从直播电商到本地生活,坐拥超6亿日活的抖音,似乎什么都想做。

    意料之外在于,这样一个重大项目的上线,没有什么宣传的铺垫,入口也并不显眼。

    值得注意的是,“抖音超市”官方账号目前仅有一条入驻视频,发布于2022年8月,这与媒体报道的抖音去年下半年开始布局超市业务的时间点不谋而合。

    据电商报报道,2022年10月,抖音超市在广州、深圳、惠州和东莞四个城市试点,当地用户可以在抖音商城中找到“超市”入口。天眼查App显示,2022年11月,北京字跳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便申请注册“抖音超市”商标。

    即便坐拥唾手可得的天然流量,摆在抖音超市面前的,还有很多对手和难题。

    一、对标猫超京超,抖音硬刚阿里京东 打开抖音超市(下文简称抖超),不难发现它有些眼熟。

    与天猫超市和京东超市(下文简称猫超和京超)相似,抖音超市的页面设计同样以绿色为主,主页面包含了营销入口、分类目录和商品推荐等主要模块,且抖音超市的“新人三单礼”与天猫超市新用户的“三单返卡”权益完全相同。

    抖音超市vs天猫超市vs京东超市

    三者所提供的服务也基本一致,即打造围绕家庭生活场景的线上超市,用户可以在App内下单购买家清洗化和零食酒水等高复购率的日用百货商品。

    不同的是,抖音超市刚刚起步,无论是“面子”还是“里子”都有些粗糙。

    不难看出,抖超图文和页面设计较为简单,商品种类和数量还不够丰富,二级类目凉茶和水气泡水甚至出现了“商品上架中”的空白。

    目前,抖音超市包含“乳饮冲调、纸品洗衣、酒水保健、家庭清洁、个护美妆、零食糖巧、母婴宠物、粮油速食、电器百货”9个品类,而猫超和京超的一级类目均超过15个。

    在抖超商品的详情页上,均标注了“官方直发,正品保障”,16点前下单当日发货,之后则为次日发货, 这与猫超京超“半日达”“次日达”的履约能力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配送速度慢人一步的原因在于,京超依托于自营京东物流,猫超拥有丹鸟物流,而抖超还没有成熟的配送体系。

    目前,抖音超市和顺丰达成了合作,新用户首单免运费,享受送货上门等权益。老用户则需要满88元包邮,这一数字也与天猫超市的包邮门槛相同。

    在对手强劲的线上商超领域,刚出生的抖超只能从价格入手,先用低价策略完成第一批用户的冷启动。

    以多数家庭的必备品纸巾为例,100抽×30包的清风原木纸巾在抖超的的新人券后价格为33.9元,猫超和京超的价格均为39.9元。在不使用优惠券的情况下,三方价格没有差异。

    快消品牌往往有自己的控价体系,会把商品在各个平台的价格一碗水端平。至于用户到手价格有多少,取决于平台的补贴力度和商家参加的促销活动。

    据观察,抖超内的 大部分商品有平台补贴或参与了限时秒杀等活动 ,只有少部分商品没有活动与补贴。

    对于抖音而言,起步期是塑造用户心智的关键阶段,烧钱补贴是一条“不归路”。一旦打上“便宜”的标签,后期客单价的提升是难上加难。因此抖超发放的优惠券力度也较为克制,仅有三张每单6元的新人优惠券。

    二、流量和供应链,抖超的两极 抖音超市的背后,是字节跳动与阿里、京东等大厂的贴身肉搏,也是一场流量与供应链的博弈。

    抖音最大的优势在于不缺流量,数以百万计的短视频达人和主播源源不断地生产内容,提高着用户的停留时间和打开频率。

    因此, “高频打低频” ,是抖音超市的核心竞争力。比起需要用时才打开的淘宝和京东,抖音能通过精准的算法推荐和内容种草,悄无声有地引导用户进入消费场景,抖音电商能在两年中迅速崛起也正是得益于此。

    如今,抖音超市成为补充抖音全域电商的一块拼图。据多家媒体报道,抖音超市归属于抖音电商旗下,由字节跳动电商部门负责开发,与抖音本地生活业务分属两个团队。

    一位资深电商从业者认为,抖音超市有较高的流量天花板,也有多种获取流量的方式。比如通过内容主推爆品,即利用短视频小黄车带货引流到抖音超市;再比如,发挥直播带货的优势,吸引连锁便利店和线上超市直播带货。

    不过,目前抖超在抖音生态内的地位并不明朗。 在巨大的流量池中,抖超究竟能占据怎样的位置仍是一个问号。

    抖音顶部的Tab栏一直战况激烈,2022年,代表着货架电商的“抖音商城”升至五大Tab栏之一。不过,同属于货架电商的抖音超市并没有常驻在抖音商城的主页,目前仍然只能通过搜索进入。

    抖音商城主页截图

    短期内,流量的长板爆发并不是难事,但供应链却是抖超难以补齐的短板。

    在商品供给侧,抖超的对手不仅有猫超和京超,还有山姆和物美超市等线下超市的自营App。

    吸引商家入驻并获得价格与库存优势,做好仓储和用户管理,将是抖超接下来的运营重点。

    Boss直聘显示,抖音曾开出25-50k的薪资,招聘超市卡方向的电商运营,该岗位便是负责超市卡业务的日常运营和数据分析。

    可以预见的是,抖音超市或将推出自己的超市卡会员体系以此留存用户。

    在物流侧,擅长轻资产生意的抖音,似乎很难从头啃下“即时配送”这块硬骨头。

    据连线Insight报道,抖音超市在四座试点城市的页面版中,由“超市”与“小时达”两部分组成,小时达由本地生活商家供货,如水果、蔬菜、鲜花等生鲜品,配送由商家自行完成。但抖超在全国上线后,除了深圳保留“小时达”服务,其他城市只上线了“超市”版本。

    这一动作似乎证明了抖音对于“小时达”的履约,并没有足够的信心和把握。 毕竟在时效性上,抖超面临着美团和饿了么的降维打击。

    曾被抖音盯上的外卖生意,与超市的生鲜产品一样,对即时配送的要求较高,但从2021年内测心动外卖到2022年接入饿了么小程序,抖音的外卖业务并不见起色。

    在“抖音超市”账号唯一一条视频的评论区中,不少用户都对快递提出疑问,用户很难找到相关客服询问,若物流时效难以保证,用户满意度将大打折扣。

    实际上,前辈们早已在物流问题上给出参考答案,抖音也从中学到一二。

    抖音可学习京东,搭建自营物流配送体系,亦可学习阿里入股菜鸟,打造嫡系物流公司。目前来看,抖音似乎并没有打造自营物流体系的决心,选择了与外部物流合作的方式。

    据Tech星球报道,2022年,抖音先联合中通、圆通、韵达等快递公司推出的快递服务“音尊达”,解决“最后一公里”送货上门问题;后测试“极速达”服务,与顺丰、京东、通达兔等主流快递公司合作,可实现商品同城当日达、周边城市次日达。年底,抖音与达达、顺丰同城、闪送达成合作,提供“团购配送”服务,实现“全城平均1小时达”。

    物流行业专家杨达卿在全天候科技的报道中提到,“ 自建与否既取决于企业综合的资金回报,也取决于面向未来的战略布局。 如果短期内,过重投资带来负债包袱和利润下滑,合作就是最优选择”。

    三、抖音超市能后来居上吗? 对于被流量焦虑笼罩的其他大厂而言,抖音是一个不得不重视的对手。

    以天猫超市为例,猫超的大部分流量来自阿里生态体系。比如,用户在支付宝蚂蚁森林浇水和高德打车等阿里旗下App场景内,能看到天猫超市的相关广告和权益置换入口。其中,最主要的流量来源是手机淘宝的活跃用户。

    业内人士透露,手淘的用户主动打开率在持续走低,这对根植于手淘的猫超来说无疑是一个潜在风险。 此外,猫超的流失用户,大部分被抖音和拼多多抢去。

    抖音“货架化”的同时,其他电商平台也出现了“抖音化”的特征。比如天猫详情页加入了更多短视频内容,并在淘宝站内开启直播带货。业内人士透露,猫超加大力度投入全天店播后,GMV实现了大幅增长。

    京东超市并没有肥沃的直播带货土壤,便将直播带货主阵地放在抖音。新抖数据显示, “京东超市官方旗舰店”抖音近半年预估销售额在5000万到7500万之间 。粗略计算,京东超市在抖音一年的销售额能达到1亿元左右。

    对于抖超的百亿GMV目标,小柒认为,“这个目标虽然有挑战,但搞定流量和供应链后,有希望完成”。

    *文中小柒系化名

    作者:Bamboo;编辑:松露;校对:云飞扬

    来源公众号:新榜(ID:newrankcn),专注互联网内容领域的观察报道,关心与内容产业相关的人和事。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新榜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扔块石头都掀不起波澜,员工社区还有救吗?

    设计动态 2023-02-06
    作为要打工三十余年的普通人,职场话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一些奇葩、罕见的职场故事更是自带流量,隔三差五就能在热搜上看到。 作为职场人士聚集的公司,不少企业都有内部的员工社区论坛,但往往无疾而终。为什么企业员工社区难以存活? 如果改成以匿名+激励的方式进行碎片

    你们公司有内部的员工社区吗?里面会发哪些内容呢?活跃吗?很多公司出于员工关怀和宣传企业文化的目的,花了大力气搭建了企业员工论坛,但往往最后都成为一潭死水。这是为什么呢?天天问小伙伴对此发表了他们的看法,与你分享。

    作为要打工三十余年的普通人,职场话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一些奇葩、罕见的职场故事更是自带流量,隔三差五就能在热搜上看到。

    作为职场人士聚集的公司,不少企业都有内部的员工社区论坛,但往往无疾而终。为什么企业员工社区难以存活?

    如果改成以匿名+激励的方式进行碎片化知识分享和问答,以及把行政、员工福利投票、假期通知都整合到社区里,能提高用户粘性吗?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和天天问小伙伴展开了探讨,一起来看看吧~

    天天问第220期: 如果企业内部要搞员工社区平台,不知道有没有搞头?

    文章内容部分来源于 @大鱼炖海棠 @要你命3000 @歇歇吧 @用心做产品 的精彩回答。

    一、员工社区对于大部分公司来说都是伪需求 除了少数活跃的员工社区,大部分公司的员工社区要么是一潭死水,要么沦为行政发通知的工具,所以它有存在的必要吗?

    这就要看员工社区有没有满足到用户的需求了。

    员工社区作为公司人员聚集地,主要满足通知发放和员工交流两个需求。

    1. 通知发放 像腾讯、字节跳动等几家头部的互联网大厂,他们的员工数量超过了万名,员工论坛可以更好地承载通知交流的功能。

    而群通知和邮件足以满足其他中小型公司的通知需求了,并且一定是优先用这两种方式通知。

    所以,即使有了员工社区,行政通知类的消息肯定在社区外的地方也要发,员工看见了自然就不会关注社区内的通知了。

    2. 员工交流 你作为一个员工,会想要主动在员工社区发言吗?

    相信很多人的答案都是不会。

    员工想要在社区交流,要么是为了摸鱼,要么是为了获取知识。

    要摸鱼的话,有各种各样别的社区碾压员工社区,他们提供的内容更丰富,社区氛围更浓,为什么要进员工社区呢?

    要获取知识的话,员工可以私下和同事请教,或者在其他平台搜索。员工社区能提供的学习资料和其他搜索平台比起来,犹如沧海一粟。

    况且,员工社区作为一个熟人社区,一旦说错话,很有可能整个公司都知道了,无疑是社死现场。较高的发言门槛也会限制员工发言的积极性。

    所以,综上所述,员工社区只是一个锦上添花的产品罢了。它适合存在于人数较多、有浓厚交流氛围的大公司。

    二、如果要做员工社区,怎么做? 如果即使陈述了上述这些利弊,你的老板依旧让你搭建一个员工社区,你得先想明白这些问题。

    1. 想明白做企业内部社区平台的目的是什么? 通常来讲,内部社区论坛,只要不是基于办公的就应该纳入文化建设的范畴。

    首先,行政的工作如果要放进来一定要做好区分,哪些是工作要求,哪些是适合员工讨论的话题。

    不建议工作流或者通知类内容放到论坛社区上来,事关工作和员工利益的要放OA或者走正式的通知流程。

    工作是工作,文化建设是文化建设,边界很重要。混为一谈,不伦不类的话,管理就会混乱。

    也就是说,发什么福利可以发起投票让大家讨论,但是最终确定发什么、什么时候发、发多少的正式通知一定是要在OA发,而不是在论坛上以非正式的形式告知。

    2. 想明白高粘性会带来什么收益和损失? 用户的高粘性对大部分产品来说都是百利而无一害,对于员工社区来说却不是这样的。

    毕竟,在某些老板的眼中:员工在社区活跃=员工在摸鱼。

    员工会什么时间出现在社区呢?工作时间这叫摸鱼,下班时间是违背员工诉求的。

    员工唯一愿意牺牲休息时间去逛企业论坛的,要么有利益牵引,要么能肆意发泄,要么有八卦可看。

    这三点是做社区的初衷吗?显然不是。

    理想中一片祥和的知识问答和分享,怕是要在非常好的学习型组织文化的加持下,再加上一些福利激励才可能实现,否则在中国企业范畴内就是乌托邦而已。

    想要提高社区活跃度,需要把握好一条原则:将社区定义为一个技能社区,而非交流平台(员工之间交流有无数个小群,没人会傻到在公共社区交流)。且在社区活跃是公司提倡的,不仅不算摸鱼,而且还有奖励。

    这样没有后顾之忧,员工才可能愿意在社区活跃。

    提高活跃度,不妨考虑以任务+激励的形式实现。

    任务就是命令式的,要求员工必须活跃,比如可以做成学习+打卡的形式、做成部门积分考核式等。

    激励的形式很多,比如对帮助构建社区繁荣的员工予以公开表扬+实物奖励;发出公司级通知,鼓励员工参与社区建设,且声明上班期间登录员工社区求助、提问、回答、浏览等不应当被禁止。

    3. 社区内容建设该如何把关? 员工在社区活跃起来了,接下来应该如何把关内容呢?

    员工社区的内容大致分为三部分:通知发布、学习资料分享、公司事务反馈。

    通知发布是经过层层部门审批通过的,自然不用担心。

    社区内发布的学习资料,尤其是牵扯到公司内部的数据,需要有专门的运营人员来把控,避免数据外泄。

    关于公司事务的反馈,不管是匿名还是真名发言,其实每个员工的表达都在公司的掌控之中。员工也深知这个道理,因此发表的言论就不一定是百分百的真心话了。

    所以,这就必然导致社区内的发言信任度较低。一个不真实的社区毫无意义,内部社区相比于第三方平台的巨大劣势就在于此。

    这部分的内容建设,建议认真评估一下真实企业文化。不是企业宣扬的那些口号,而是员工对雇主品牌的真实评价,企业是否具备学习型组织的文化,能否打造。

    三、一个成功的员工社区长什么样? 天天问小伙伴@歇歇吧 分享了一个成功的员工社区案例,来看看他是如何搭建的。

    首先,这个员工社区是定位明确的知识分享和交流社区。公司有一定规模,且业务类型足够丰富,有成熟的运营团队专门运营。

    社区内容分以下几种:

    公司内攻略:比如如何下载连接vpn,各部门人员如何连接wifi,如何订餐报销等。 项目经验分享:会有专属人员负责与各部门负责人沟通约稿,获得优秀项目的经验分享。 数据调研报告:公司有专门的数据部门,会定期对公司产品或者行业进行数据研究和总结,产出数据报告供查看。 公司新技术发现与进展:公司专门的技术部门会不定期研发新技术,并分享技术的发展,现状,未来等信息如果其他业务需要对应技术支持可持续关注。 员工自发分享:员工自己可分享的内容就没有限制,调研报告,策划文档,运营心得等都可以分享。 这些五花八门的内容来源于以下这些渠道:

    公司会要求部分部门(如数据部门、技术部门)必须分享相关内容; 社区运营人员主动联系各部门负责人,进行约稿; 公司下发任务到部门,部门要求员工分享; 员工自发的分享; 公司部门众多,仅是有政治任务的部门发布也能有较好的更新,因此社区内容保持较高频率更新。

    且经过多年沉淀,社区内容池已足够,不存在无内容可看的情况。大部分员工是作为内容消费者而非内容生产者,因此不会对员工社区产生抵触心理。

    大部分员工都不是高频次地使用,更多的是注重内容的质量,员工社区真的能解决问题或获得新知识。

    四、结语 员工社区作为一个企业内部沟通交流的平台,在不同公司的地位不同。在大公司,是传播企业文化、进行员工关怀的载体,但在更多的中小型公司中,它只是一个若有似无的摆件。

    市场上既有微信这样的熟人社交工具,又有脉脉这样的职场社交平台,员工社区的定位就显得比较尴尬。

    况且,在熟人圈子中,少了互联网这层纱,很多人就放不开了。

     

    关于“如果企业内部要搞员工社区平台,不知道有没有搞头?”,你有什么看法?点击下面的链接,一起来聊聊吧~

    戳: https://996.pm/MQJE6

    #天天问神回复# 「天天神回复」是天天问的一个新栏目,致力于发现天天问小伙伴的精彩语录。抖机灵,大伙儿也是认真的!如果喜欢,记得点击问题链接,和TA一起互动吧,我们也在 这里 期待你的发言哟~

    买肉送水是做什么营销?春节买的礼盒的肉,打开发现里面有两瓶水,品牌为的是什么?

    @CarieVinne:非常隐晦的告知消费者,我司产品很水

    一起来吐槽你遇到过的那些奇葩的需求?

    @Bin:过一个劣质PM,提出一个需求:要求技术在给用户发的短信里,公众号字段在短信里标红加粗。觉得无限奇葩的点赞!

    一句话形容今年找工作的感受?

    @冬:两年前当我还是初级产品经理时可以找到18K的工作。

    两年后当我达到中级产品经理时找个16K的工作很费劲。

    #相关阅读# 【天天问每周精选】第219期:用户攒了上万积分就是不花,怎么破?

    【天天问每周精选】第218期:曾经最火爆的互联网社区,为什么被用户冷落了?

    【天天问每周精选】第217期:大学生搜题软件,未来可期吗?

    【天天问每周精选】第216期:从“优雅”到“孤勇者”,来看看2022最火爆的网络热梗

    【天天问每周精选】第215期:2022年,10件令人印象深刻的互联网大事

    素材来源:天天问话题精选

    「天天问」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社区旗下的互助问答模块,致力产品、运营、营销等领域知识的学习交流。

    本栏目由 @Darcy 整理编辑发布,欢迎大家踊跃提问,一起交流。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让你的品牌快速脱颖而出,抢占市场份额,提升销量
免费获取方案及报价
*我们会尽快和您联系,请保持手机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