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生鲜电商没有赢家
设计动态 2023-01-06本文要点: 前置仓模式失效 生鲜电商的困境 如何度过“寒冬”? 刚刚过去的元旦假期,来自深圳的独居女孩张雅丽由于担心自己外出容易“复阳”,便取消了和好友一起去三亚旅行的计划。转手就在朴朴和美团买菜上购买了不少生鲜产品,而这次朴朴和美团买菜从下单到完成配送只用了就目前来看,生鲜电商平台的发展似乎仍然较为艰难,一来外界对前置仓模式逐渐产生了质疑,再者,未来生鲜电商平台也需要找到减少损耗、提振信心的可发展路径。具体如何解读2022年生鲜电商平台的发展?不如来看看作者的分析。
本文要点:
前置仓模式失效 生鲜电商的困境 如何度过“寒冬”? 刚刚过去的元旦假期,来自深圳的独居女孩张雅丽由于担心自己外出容易“复阳”,便取消了和好友一起去三亚旅行的计划。转手就在朴朴和美团买菜上购买了不少生鲜产品,而这次朴朴和美团买菜从下单到完成配送只用了15分钟。
对于这样的配送速度,张雅丽告诉价值星球,自己已经非常满意了。因为去年12月时,深圳当地骑手遭遇大面积感染,物流效率大打折扣,此前自己习惯使用的叮咚买菜更是无法下单。据她观察,目前盒马、每日优鲜、叮咚买菜在深圳很多地区的站点都已关停。
无奈之下,她只能从网络平台上寻找大量的抢单攻略。比如说,叮咚买菜的补货时间一般在凌晨24点到凌晨3点,最佳下单时间是早晨6点40分,抢菜技巧是提前把商品放入购物车中,早晨7点即可抢特价菜。
事实上,不管是消费者吐槽下单难,还是网络平台上涌现出大量的抢单攻略,其本质都与生鲜电商平台的供应链在疫情下受到冲击有关。
山东省莘县被称为“中国蔬菜第一大县”,当地承接着多家生鲜电商平台的蔬菜供应。但当地负责为某家生鲜平台供货的供应商李子铭告诉我们,去年一年,虽然当地蔬菜产量并没有出现大的下滑,但在整个流通和销售环节却出现了很多问题。
比如,去年12月份全面放开后,当地很多农民出现感染导致他们无法到田间地头收货。除此之外,他们也无法找到司机进行运输。显然,在整个上游供应链无法保障的背景下,作为中间交易平台的生鲜电商也只能售卖原有仅剩不多的库存,进一步加重了“下单难”问题。
回看2022年,在疫情所带来的不确定下,消费者对生鲜电商平台的订单需求大量增加、依赖度前所未有的高。然而,在这种依赖下,既有以每日优鲜为代表的生鲜平台在“败退”,也有类似于朴朴这样的平台在不断攻城掠地。
那么,2022年的生鲜电商行业内和前两年相比,又有哪些不同?未来的生鲜电商的发展核心又是什么呢?
一、前置仓模式走到了分水岭 2021年7月,随着每日优鲜先后被曝大量裁员、站点关停、拖欠大量供应商货款,曾经市值高达200亿元的公司,其股价也从最高点时期的58.56美元/股,跌落到1.78美元/股(2022年12月30日收盘)。
图源:雪球
随之而来所产生的连锁反应就是,外界对生鲜电商平台的前置仓模式产生了诸多质疑。
因为对于同样走前置仓模式的每日优鲜和叮咚买菜来说,二者均面临着长期亏损、现金流不足、资不抵账的问题。
在亏损方面,2019-2021年叮咚买菜的累计亏损额为115亿元,平均单季亏损达到9.6亿元。虽然进入到2022年,叮咚买菜一直在进行降本增效,但其在一、二季度的亏损仍分别为4.77亿元和0.36亿元。而每日优鲜在2018年到2021年四年间的亏损分别为22.32亿元、29.09亿元、16.49亿元及38.5亿元,四年合计亏损106.4亿元。
在现金流方面,虽然在去年二季度时,叮咚买菜实现2.17亿元的净流入,但若是考虑到其单季度盈利数额过低,资本市场对其仍不买账,在财报发布后,其股价依然迎来了1.8%的下跌。
数据来源:财报
更大的隐患在于,截止到去年6月30日,叮咚买菜流动资产为71.23亿元,流动负债为79.41亿元,现金流明显紧张。而每日优鲜的情况更不乐观,其在2021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25.89亿元,但同期公司的流动负债总额却高达32.993亿元。在资不抵账的背景下,如今仅剩55人的每日优鲜,如何扭转乾坤?
事实上,前置仓这种模式之所以会出现这些问题,其根源还是和上游的生鲜产品具有标准化程度低、分散性强、高损耗、低毛利有关,这也让生鲜电商平台对供应链整合的难度极高。
从事多年蔬菜水果批发生意的王强强告诉我们,生鲜产品的操作难度很大。以苹果这种单品为例,目前国内有陕西红富士苹果、山东红富士苹果、四川大凉山苹果、新疆阿克苏苹果、甘肃红牛苹果等等。而按照苹果的果形、大小、甜度,又分为一级果、二级果、次果。
即使在同一产地的苹果,也会受到当地的积温、降水、是否套袋、果树的树龄等不同影响在口感上有所差异。这就要求采购人员必须要有多年的水果批发经验,才能够在产地收到质量相对较好的货,不至于被当地的水果代办给忽悠。
除此之外,水果在产地采购环节有时候会出现采购量越大、价格越高的情况。比如,王强强此前曾到山东蒙阴沂蒙山采购20万斤黄桃,但由于当时沂蒙山遭遇暴雨,导致真正达到自己要求品质的货并不多。而在同一时期,也有其他大型批发商到当地进行采购,在供需失衡之下,直接导致当时沂蒙山黄桃的价格每斤直接上涨1元。
事实上,从王强强的话中也能看出几个问题。一是由于生鲜产地的分散性,导致生鲜电商平台需要从不同产地调货并妥善存放到分布在各城市前置仓中,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损耗和物流费用增加。
而随着运营SKU数量的增多,其需要投入的采购人员、分拣人员、冷库、供应商客情等成本也会递增。换句话说,对于生鲜电商平台而言,很难通过规模效应来降低成本,甚至会出现商品种类越多成本越高的情况。
二是生鲜这种产品虽为刚需,但购买场景很多。比如说,分布在城市之中的各种大中小超市、菜市场、水果批发市场、小区菜店、综合电商平台等等。
而生鲜电商平台为能够吸引用户,并且产生持续的复购,往往会推出满减、优惠券等活动。这些活动的推出,让本就很低的毛利率进一步下降,这就解释了为何叮咚买菜和每日优鲜一直处在亏损中。
数据来源:叮咚买菜、每日优鲜招股说明书
而当整个前置仓模式受到外界质疑的同时,历经2021年行业大洗牌之后的社区生鲜电商也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国内某家社区团购的负责人孙少华和我们分享了这些新变化,首先,此前小的社区团购纷纷倒闭,整个行业资源也更加向头部团购身上集中。但很多的头部团购并不再盲目地追求大,反而是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在一、二个城市进行城市化深耕。
其次,社区电商团购对于品类的运营不再追求盲目的多,反而是将日常的运营产品分为日常运营款、福利款、高利润款。同时,为降低运营成本,大家也会和产地供应商通过一件代发的模式进行合作。
三是企业更加关注私域流量,而非是公域流量,并借助这些私域流量以及高品质产品完成用户的沉淀和裂变,最终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社区生鲜团购的这些变化,让一部分企业逐步发展壮大,这些经验能否帮助生鲜电商平台扭转亏损局面呢?
二、战略性收缩成为常态 事实上,相较于2020年和2021年的生鲜电商,2022年的生鲜电商运营成本明显上涨。
李子铭表示,导致这种成本高的原因体现在很多环节。在流通环节,暂且不说冷链物流,就正常的货运都比2021年至少要高40%。比如说,去年4-6月份上海封控期间,他们为某家生鲜电商平台提供保供蔬菜,但当时遇到的棘手问题就是按照多地防控政策的要求,从上海返回的货车司机即使全程进行闭环运输,也需要集中隔离7天。这就意味着货车司机7天内无法工作,货车司机会将这些误工费增加到运费上。
同时,各地疫情防控政策的不同所带来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司机上下高速的时间被拉长,而这也让生鲜的损耗被拉高。以去年他们为北京某家生鲜电商供货为例,由于当时北京对进京车辆有着很多限制,直接导致此前能将损耗控制在20%的蔬菜被拉高到40%。
如果说以上问题还有方法可以解决的话,那让很多生鲜电商平台更为头疼的问题则是仓库所在地区临时封控。比如,李子铭曾服务的一个成都客户,当价值50万元的蔬菜抵达其仓库后不久,当地突然宣布进行临时管控。
虽然一部分蔬菜已经进入到冷库之中,但由于当地封控时间达30多天,这就导致进入到冷库中的蔬菜无法进行售卖,很容易变坏、变质。而那些尚未进入冷库中的蔬菜,也早已腐烂。
基于以上原因,2022年多家生鲜电商都在进行战略性收缩。比如叮咚买菜相继撤出了安徽宣城、滁州,河北唐山,广东中山、珠海,天津、厦门。盒马邻里相继退出北京、西安、成都、武汉等市场,目前主攻上海市场。
兴盛优选则先后关停华北、东南区域,退出河南、山东、四川、重庆等四个省市的站点。京东旗下京喜拼拼则在6月份进行大面积关停,美团优选在去年10月宣布将品牌升级为“明日达超市”,既是为将 SKU数量进一步扩大来对标超市,也是设法扭转社区团购业务的困顿。
当然,战略性收缩是有效的,以叮咚买菜为例,去年前三季度叮咚买菜净亏损8.57亿元,而2021年同期净亏损高达53.33 亿元。并且在去年三季度,平台销售、营销和履约开支分别同比下降70.3%和30.9%。同时,该季度客单价对比2021年同期提升25%。
除进行降本外,各平台也在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增效。比如,多家生鲜电商平台都将目光放到了预制菜身上。其中,盒马在全国不同区域推出了18套不同的“八大碗”年菜。
叮咚买菜相关销售数据则显示,2022年年货节的预制菜相关的食品同比2021年增长超过400%。特别是一些和年夜饭相关,有好彩头的菜肴,比如一款“花开富贵黄鱼鲞蒸肉饼”销量环比增长超过980%。
图源:红圈网
但需要指出的是,预制菜在C端更多的是疫情封控下的产物。而随着如今疫情防控的彻底放开,接下来预制菜在C端能否持续火爆,仍然有待市场观察。
而对于需求相对较高的B端,生鲜电商平台要又和多家预制菜企业共同竞争。换句话说,预制菜是否会成为生鲜电商平台的“救命稻草”,恐怕这里还需要打上一个问号。
三、谁是未来的赢家? 严格意义上来说,对2022年的生鲜电商平台来说,没有真正的赢家。
因为在整个供应链都无法正常保障的前提下,大家也只是通过各种方式活下来,度过这个寒冬而已。虽然目前疫情对供应链的干扰已逐渐褪去,但未来若是想要成为这一行业的赢家,仍需要解决两个棘手的问题。
一方面是如何重拾供应商的信心。李子铭告诉我们,由于2021年社区团购大量暴雷,2022年每日优鲜暴雷,所产生的问题就是大量供应商的欠款变成了死账,有的供应商甚至因为无法追回这些欠款而负债几百万,现在大家都被这些平台搞怕了。再和这些生鲜电商合作的话,直接要求现款现货,否则就不供货。
显然,在供应商的这一要求下,生鲜电商平台手中必须要有大量的现金流,并且尽快完成商品的周转。否则,生鲜电商平台很容易会陷入到SKU数量越来越少,用户大量流失的困境。
另一方面则是如何更好地控制损耗。事实上,历经几年的发展,生鲜电商平台在日常商品的更新和运营、下游用户的配送上都已形成了完整的经验。而行业内若想要实现真正盈利,比拼的是大家谁能把损耗控制的更低。因为只有这样,整体成本才能真正降下来。
当然,这个变化的过程中也意味着未来生鲜电商平台将会和社区电商团购一样迎来一轮真正的大洗牌,而行业资源也会越来越向真正有能力的企业集中。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张雅丽、李子铭、王强强均为化名。
*本文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作者:归去来;编辑:唐飞
来源公众号:价值星球Planet(ID:ValuePlanet),发现公司价值,讲述资本故事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价值星球Planet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长视频平台涨价上瘾?关键在于建立内容护城河
设计动态 2023-01-06会员涨价已经成了各大长视频平台的“基操”。 最近,爱奇艺宣布会员费再次涨价,最低价格为25元,引发网友热议。不少网友吐槽,吃相太难看了,又涨价又限制登录设备,就差把“割韭菜”三个字写在脸上了。 针对VIP涨价问题,爱奇艺回应道,“我们会继续加大优秀作品的投资,近期,爱奇艺宣布会员费涨价一事引发了许多网友们的关注和讨论,而在会员费涨价这件事情的背后,可能隐藏的是长视频平台们在盈利发展、内容商业化上的隐忧。具体如何解读?不如一起来看看作者的拆解与分析。
会员涨价已经成了各大长视频平台的“基操”。
最近,爱奇艺宣布会员费再次涨价,最低价格为25元,引发网友热议。不少网友吐槽,吃相太难看了,又涨价又限制登录设备,就差把“割韭菜”三个字写在脸上了。
针对VIP涨价问题,爱奇艺回应道,“我们会继续加大优秀作品的投资,让优秀内容创作者有所回报,让产业生态更健康。为会员朋友们提供更多像《人世间》、《苍兰诀》、《罚罪》、《卿卿日常》、《风吹半夏》这样的好作品。”
豆瓣截图
解读一下就是, 涨价是为了提供更好的内容服务,今年爱奇艺也推出了一些爆款作品,所以,涨价合理。
不止是爱奇艺站在涨价的风口浪尖,今年4月、6月、8月,腾讯视频、优酷、芒果TV分别上调过会员费用。锌财经发现,除了含电视端的会员,爱奇艺季卡为128元,稍低于腾讯、优酷季卡的148元,其余各套餐价爱优腾又处于同一起跑线。
中国流媒体市场尚未培养出用户稳定的付费习惯,贸然涨价并不是明智之举。随着长视频平台用户规模逐渐见顶,爱优腾们必须平衡好涨价和用户之间的关系,否则就会面临更大的盈利难题。
而且作为内容平台,爱优腾们内容产出的质量却并不稳定。用户可能会为某一部爆款作品购买单,但等更新完了,就不会延续会员服务。如何持续产出优质内容并用会员费覆盖制作费用,成为悬挂在爱优腾们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连续涨价背后,是爱优腾们的持续性危机。
一、长视频平台涨价上瘾 加上这一次,爱奇艺已经两年内连续三次涨价了。
爱奇艺从12月16日起,黄金VIP连续包月由22元上涨到25元,连续包季由63元上涨到68元。黄金VIP会员连续包年238元,黄金VIP会员年卡258元。星钻VIP会员连续包月、连续包年、会员年卡分别为45元、428元、448元。
爱奇艺会员
跟2020年相比,爱奇艺的黄金VIP连续包月会员费从15元/月涨至25元/月,涨幅达到66.7%。而在爱奇艺打响会员费上涨第一枪之前,国内长视频平台的会员费已经近十年都没有上涨过。爱奇艺CEO龚宇曾在2020年Q2的财报电话会上透露, 订阅收费是爱奇艺未来的主要收入,因为竞争的原因,一直没办法提价,但“这个价钱还是太低了”。
爱奇艺涨价后,腾讯、优酷们也迫不及待地紧跟涨价步伐。腾讯视频分别在2021年4月和2022年4月进行了两次价格上涨。腾讯视频第二次涨价后,优酷和芒果TV也相继进行了订阅会员涨价。
值得一提的是, 几轮调价下来,爱优腾彼此间维持着微妙的默契。截至此次爱奇艺调价结束,大长视频平台的会员费基本处于同一价位。
长视频平台还有更多花样,伴随着会员费用上涨,各平台加大对会员账号的使用限制。根据爱奇艺会员服务协议,同一个帐号最多可登录终端上限为5个,其中分设备限制为手机端2个、Pad端1个、电脑端1个、网页端1个、电视端2个、VR端1个、车载端1个、智能家居端1个。
同时,视频平台对同一账户的转借使用也变得更为严苛。比如,腾讯视频用户转借他人使用会员账号时,需要对方登录微信扫码识别,不支持相册里的截屏扫码,这也在隐形中增加了会员用户转借的成本,更大程度限制了同一会员账号的使用人数。
爱优腾们还在寻找其他盈利渠道,比如推出单片购买、大结局提前看等服务,为其营收不断增加想象力。
不过与国外同行相比,爱优腾们的收费的确不算很贵。截至目前,Netflix Premium套餐19.99美元/月,标准套餐15.49美元/月,基本套餐9.99美元/月,即便是最基础的套餐每月折合人民币也将近70元。12月以来,Disney+的订阅费从7.99美元/月涨到10.99美元/月;广告版Hulu套餐从6.99美元/月上涨到7.99美元/月,无广告版套餐更是从12.99美元/月涨到14.99美元/月。
从这一层面来讲,爱优腾们的会员费用还有溢价空间。
二、涨价并非长久之路 会员费涨价带来的经济效益还是相对明显的。
前不久,爱奇艺发布了2022年Q3季度财报,数据显示,本季度爱奇艺营收达到了75亿元,环比提高了12.2%,净利润也从去年同期亏损约17亿元收窄至不到4亿元。龚宇表示,通过今年前三个季度的努力,爱奇艺完成标志性逆转,业务表现远超年初设定的目标。
腾讯视频也得益于会员费用的调整,2022年Q3季度ARPU(每用户平均收入)有所提升;而阿里在2023财年Q2财报中提到,通过审慎投资与内容及制作能力,优酷持续改善运营效率,连续六个季度亏损同比收窄。
但借由会员费上涨带来的营收增长,也会有明显的后遗症。长视频平台的付费会员数,面临瓶颈期。
腾讯控股2022年三季度财报显示,截至三季度末,腾讯视频付费会员总数为1.20亿,同比减少900万,环比减少200万。而对于付费会员数下降,腾讯声称是内容排播延后所致。
爱奇艺这边也有隐忧。在爱奇艺上次提高会员费之前,即2020年Q1至2021年Q3,爱奇艺季度末订阅会员总数一直保持在1亿之上,但提价后,会员数立刻下滑。到了2022年Q3季度,虽然当季会员数环比有所上升,但相比去年同期的1.038亿仍有所下降。
出于商业化考虑,爱优腾们会员费涨价无可厚非,但不少网友对此相当不满,涨价的频次太高了,还没从上一波会员费上涨里缓过来,下一波涨价又来了。在没有优质内容的支撑下,会员费涨价就是平台举起了割韭菜的镰刀。
三、内容平台困于内容 长视频平台有没有涨价的资本,关键还是内容说了算。在今年的爱奇艺悦享会上,首席内容官王晓晖也表示,内容产业的高溢价时代已经到来。
不得不说,爱奇艺2022年在内容上的表现,确实给到爱奇艺一定涨价的底气。 云合数据显示,2022年第三季度,爱奇艺剧集正片有效播放量达279亿次,播放量居视频平台首位。第三季度正片有效播放霸屏榜TOP20中,爱奇艺占13部,其中6部为独播剧。
而内容制作的背后离不开大量的资金支持,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爱奇艺在内容制作上的投入成本高达126亿元。背负沉重压力的爱奇艺,需要不断增加收入,改善目前的财务状况。
对于内容平台而言,持续性输出好的内容、制造爆款可能是更大的问题。 即便是国外头部长视频平台奈飞也无法保持稳定制造爆款内容。财报显示,奈飞在2022年Q1季度损失20万订阅用户,Q2季度流失97万订阅用户。
此外,国内的内容付费市场还没那么成熟,喜欢美剧、英剧的用户偏向于直接找免费资源,甚至对国产剧的爱好者嗤之以鼻;而其他一些用户则会认为,为了一两部国产剧充会员很不划算,不如不看。
内容始终是长视频平台的立身之本。涨价能否成立,关键在于爱优腾们的内容护城河有多深。
作者:陈妍,编辑:大风
原文标题:一部爆剧换一次涨价,爱奇艺陷内容盈利困局
来源公众号:锌财经(ID:xincaijing),新商业的记录者,新经济的推动者。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锌财经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网文下半场:网文APP日活创新高,免费小说也开始收费了
设计动态 2023-01-06网文行业的下半场,或许正出现转折点。 近日,Tech星球独家获悉,阅文集团副总裁黄琰通过个人的微信朋友圈,表达了对起点读书“网文填坑节”圆满收官的祝贺,其中关键提到了起点读书2022年的日活跃用户数据:今年,起点读书App创下成立以来的日活跃用户数历史新高,同网文行业发展至今,到达下半场,起点读书APP日活增长创新高,免费小说也开始收费了,或将进入转折点。由数据可知,网文的付费模式在互联网企业集体降本增效之下显现出了更多韧性。付费网文是否还有更多商业可能?一起来看看本文分析。
网文行业的下半场,或许正出现转折点。
近日,Tech星球独家获悉,阅文集团副总裁黄琰通过个人的微信朋友圈,表达了对起点读书“网文填坑节”圆满收官的祝贺,其中关键提到了起点读书2022年的日活跃用户数据:今年,起点读书App创下成立以来的日活跃用户数历史新高,同比去年增长80%。
据悉,起点读书2022年连续进行了品牌升级和反盗升级等系列举措,实现老用户回流和新用户转化。资料显示,“网文填坑节”一场活动吸引了超7000万用户参与并贡献了破亿阅读量。
从起点的数据上投射出,网文的付费模式在互联网企业集体降本增效之下显现出了更多韧性。
一、付费网文再获“主角光环” 国内网文市场的进化长跑中,商业模式一直是争论的焦点。
起先是起点读书开创推出网文付费模式,发明了付费订阅、打赏等变现手段,涌现出唐家三少、猫腻、爱潜水的乌贼等知名网络作家,并产生了像《斗罗大陆》《庆余年》《诡秘之主》等一系列经典IP。
后来,随着七猫、番茄等免费小说的出现,广告成为了商业网文的一个重要变现手段。一时间免费模式成为新风向,但是近一年来,有部分免费小说平台又再次重走付费模式的路子。
Tech星球注意到,七猫小说和番茄小说已经在APP内加入VIP包月服务,包括小说阅读和听书无广告的权益,另外,番茄小说更是在去年一口气推出了十余款付费小说应用,并且在作者的番茄小说后台,划分出付费收入。
免费小说产品中加入付费模式,不仅仅是为了丰富服务生态,实际上也面临着成本、内容投入的降本增效等原因。
要知道,免费小说的竞争也格外激烈,头部平台的补贴和买量的投入非常大。根据AppGrowing所追踪到的投放数据显示,2022年1-5月阅读类应用推广排行总榜上,七猫免费小说、番茄畅听和书旗小说占据了前三席,这还不算免费小说产品对网赚玩法的补贴。
对平台而言,短期还能坚持,但长期来看,这种烧钱的办法还是较难持续。一旦平台长期通过广告投放来实现流量变现,随着时间的推移,流量变现的边际效用变弱后,就让目前的头部免费小说平台陷入了恶性竞争。
当然,如今广告主的日子也并不好过,广告主纷纷选择节衣缩食。CTR媒介智讯数据显示,今年1-9月广告市场同比减少10.7%,免费小说平台将面临着广告变现上的压力。
此外,随着下游长视频等平台传递而来的“降本增效”,也让普通网文的IP商业化难度加剧,原因在于长视频平台更加注重精品IP版权的采购,目光会更聚焦优质的网文IP。
今年年初,爱奇艺首席内容官王晓晖就发展方向提出“四个放弃”:“放弃单纯迎合向的内容,放弃悬浮向的内容,放弃明显赔钱的内容,放弃没有创新的内容。”对于免费小说而言,众所周知,其短板之一就是IP孵化难。而付费小说能够出更多的精品,精品能转化为好的IP,为二次创作或影视化做准备。
在这种商业模式的驱动下,除了唐家三少、Priest、猫腻等成名已久的网文大神外,也有像老鹰吃小鸡、陈词懒调、飞天鱼等的新生代作家的接连崭露头角。而像爱奇艺历史热度值TOP3的电视剧《赘婿》《苍兰诀》《卿卿日常》都是网文IP改编,且原著都是出自起点、晋江这样的付费小说平台。
二、付费为核心,自有渠道成重点 网文下半场的竞争不仅仅是局限于模式之争,优质内容是核心。对于阅读品质要求较高的用户,往往是付费平台的忠实用户。
而付费赛道的玩家们为不断提高用户忠诚度,会更加重视内容 “人无我有”的差异化。如晋江文学的网文多以女性言情见长,起点读书的网文更多是男性受众,微信读书则多以出版经典内容为主。
各个付费平台在强调内容差异化,不断深耕自有渠道的同时,与外部渠道的合作也更加讲效率。
多家出版机构向Tech星球透露,此前阅文不仅向微信读书提供网文内容,也会提供出版内容,但近半年二者的合作内容发生着明显变化。一位图书出版从业者称,“我们之前会通过和阅文签约,分发到微信读书、起点、QQ阅读等渠道,但现在是直接跟微信读书合作。”同时,消息人士透露,阅文和微信读书在电子出版的合作确实在减少,毕竟二者内容定位不同,阅文的网文基因更深厚,所以和微信读书聚焦在网文内容方面的合作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而且也能进一步优化提升合作效率。
同样地,书旗小说在外部渠道合作方面也是如此,通过其在内容和渠道上的一体化发展策略,推出的IP授权“一口价”模式,将优质作品用最短的时间,从文字推向影视。
在效率优化之后,网文小说平台获得更多的流量入口和IP改编机会,作者的收入也能进一步提升,而读者也能够看到更多的精品内容和IP衍生作品,这意味着平台、作者、读者三方都能各自获得更好的结果。
三、付费网文下的商业价值空间 网文免费模式从2018年发展至今4年,一直面临着爽文同质化的问题, 4年中鲜有耳熟能详的IP,而网文付费模式却能带动各种各样的IP进行商业上的拓展。
在这些独特优势下,付费网文平台开始向IP孵化模式转变。付费阅读的未来不仅在内容也在产品IP孵化模式的创新中。目前,除了影视改编外,精品IP的改编出现在手办周边、动漫、游戏、听书等方面上,类似《斗罗大陆》《花千骨》这些IP开发均已涉猎以上领域。可见,网文付费模式下的高IP孵化率正为后续IP开发及运营奠定良好基础。
如今,网文付费也不仅局限于国内,凭借着付费模式的成功,不少国内网文平台将付费模式带到海外,培养海外用户的阅读习惯,欲复刻国内的成绩,如阅文在海外推出阅读品牌WebNovel,向海外用户提供了约2600部中文翻译作品和约42万部当地原创作品。
据头豹研究院预测,到2025年,网文出海的用户规模有望达到13.29亿人,市场规模将达到193.35亿元。如果能够在模式和IP开发上复刻国内的产业生态,无疑会进一步提高网文付费在全球市场的商业开发价值空间。
随着付费模式再获“主角光环”,网文行业的剧本显然将进入下一篇章。
作者:陈桥辉
来源公众号:Tech星球(ID:tech618);聚焦互联网前沿科技和新商业。
原文标题:网文下半场:起点读书DAU同比增80%,免费小说也开始收费了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Tech星球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拼多多创始人黄峥自述+演讲+采访稿汇总17篇 | 系列3
设计动态 2023-01-06以下1-8篇整理自黄峥公众号,其它内容整理自网络公开资料。本文为篇9-篇12。 我的中学和大学 我的第一份工作 为什么要再次创业? 读罗素:幸福与对自由的贪婪 如创业的投资和如投资的创业 测不准的爱情 -- 佛、量子力学、逻辑和AI 劣币驱逐良币,电影院现象及41岁的黄峥在2021年度致股东信中,宣布辞任拼多多董事长。同期披露的财报显示,拼多多年活跃买家数达7.884亿,成为中国用户规模最大的电商平台。创始人黄峥究竟走过了一条什么样的道路?究竟是什么滋养了他并驱动他作出如此大开大合的人生选择?作者特意搜集了黄峥的公开发言。对于所有行进在创业路上的、以及对商业感兴趣的朋友们来说,可能不无启发。欢迎阅读。
以下1-8篇整理自黄峥公众号,其它内容整理自网络公开资料。本文为篇9-篇12。
我的中学和大学 我的第一份工作 为什么要再次创业? 读罗素:幸福与对自由的贪婪 如创业的投资和如投资的创业 测不准的爱情 — 佛、量子力学、逻辑和AI 劣币驱逐良币,电影院现象及其他 把“资本主义”倒过来 2018年6月30日致股东信 2019年4月25日致股东信 2020年4月25日致股东信 2020年7月1日黄峥致全员信:拼多多的一小步 央视《对话》拼多多黄峥:如果我是张一鸣 我会怎么做 电商界“黑马”拼多多回应刘强东:我们不一样 在寒冬中逆流而上,独角兽拼多多CEO黄峥的生意经 央视专访拼多多黄峥:还把人当流量你就输了 黄峥 —— 《云九资本》采访全文字记录 2018年6月30日致股东信 致股东:
拼多多不是一个传统的公司。它在大家都觉得电商的格局已定,历史书已经写完的时候诞生。用短短三年的时间汇聚了三亿多用户,过百万卖家,共同建立了一种新的购物模式。虽然它的飞速增长表明它有着巨大的潜能和无限的未来的可能性。
但它毕竟只是一个三岁的小孩,身上还有着很多显而易见的问题和许多危险和挑战,那为什么我们还要让拼多多这么早进入不可控的资本市场呢?我想有以下几个原因:
我们认为拼多多的业务类型本来就有很强的社会性,所以它终将走向公众,所有的成长也应该为公众所分享。 我们相信拼多多有巨大的潜力,往后看3年、5年还是更长的时间上市其实没实质区别。相反,在公众的监督下,我们可以成长得更好更强。 我们希望拼多多是一个公众的机构。它为最广大的用户创造价值而存活。它不应该是彰显个人能力的工具,也不应该有过多的个人色彩。 与此同时,它应该作为一个独立的公众机构,展示它作为一个机构独特的社会价值、组织结构和文化,并且因循者它自身独特的命运生生不息,不断演化。
作为创始人,我来讲一讲我观察到的及想象中的拼多多应该是什么样子,这样你也大致更具象地理解你将要投资的是怎么样的公司。
拼多多是一家做什么的公司:
拼多多致力于打造一个网络虚拟空间和现实世界相融合的新“空间”,在这里用户可以用最划算的价钱买到想要的东西,同时也会在里面收获很多快乐。
拼多多是一个平台,也是一个由众多用户、商家、平台管理人员/运营人员、平台基础设施和服务提供商一起组成的一个互相依存的社区。
在里面有各个参与者随着其他各方的变化而变化,成长而成长。价值的天平也随着各方的变化在成本效用、效率、情感和精神的获得感之间移动。
拼多多生存的基础是为用户创造价值。我希望我们的团队若在不安中醒来,永远不会是因为股价的波动,而只会是因为对消费者真实需求变化的不了解,以及消费者对我们的不满意乃至抛弃。
拼多多将是个勇于投资未来,立足长远的公司。它有时可能看起来激进,有时显得过于保守,但它其实都是因循一个简单的一贯逻辑,那就是专注于这个机构的内在价值。
拼多多的价值观:
拼多多价值观核心是“本分”。本分这个词英文比较难翻译,大致意思是说“坚守自己的本职”,在我们这里有几层意思。
要诚信,并成为值得信任的人 要尽自己的本职,无论别人在做什么 隔绝外力,回归初心,专注于做好自己应当做的 不赚人便宜,即便我们能够 出现问题,首先求责于己 对于拼多多管理层来说,本分意味着专注于为消费者创造价值。我们可能不被理解,但我们总是出于善意,不作恶。
展望未来:
在过去的三年里拼多多建立并推广了一个全新的购物理念和体验——“拼”。我们可以合理地期待,“拼”会演变出各种版本。我们也期待在未来开创出完全不一样的用户场景和今天开创了“拼”一样。
如果我们闭上眼睛畅想一下下一阶段的拼多多。你可以想象它是一个将网络虚拟空间和现实世界紧密融合在一起的多维空间。
它将是一个由分布式智能推荐网络(而非时下流行的集中式超级大脑型AI系统)驱动的“Costco”和“迪士尼”(即集高性价比产品和娱乐为一体)的结合体。
它不光高效地做信息的匹配,还不停地模拟着整个空间里人群的群体情绪,并试图对整个空间做调整,让群体的体验更加开心。
在不断满足用户需求的过程中,拼多多致力于提升供应链的效率和质量。比如农产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受限于人口数量和土地条件,中国人均耕地面积相对较少,不像美国到处都是规模巨大的农场,农业产品的生产运输流通都被高度工业化。
我们发现“拼”能快速聚集消费者需求,实现大规模地多对多匹配,再利用中国成本低廉的物流网络,减少层层中间环节,将这些农产品直接从农庄送到消费者手中。
这一方式在提升消费者体验之外,更加实现了不同品质、种类和数量的小规模农业产物的半定制批量处理。
它降低了农产品消费的不必要成本,也使小规模定制服务成为可能。这种模式的社会影响力以及社会价值远高于我们业务本身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外界对公司的估值。
我们欣喜于今天已经取得的小小影响,同时也认为农产品只是这个趋势的开端。
感谢相信我们的投资人:
感谢那些看完了上面乌托邦式的描述,还依然有兴趣投资拼多多的人。要相信这样一家融合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不断试图创造自身独特社会价值的非传统公司,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因为这种对长期愿景和内在价值的追求和专注,可能不会总带来近期的收益。
我们的数据可能看起来波动或者粗糙,但我们期望将一个真实的拼多多展现给广大投资者。我们邀请您一起携手前行,这将会是异常美妙的旅程。
那么,有什么是您作为投资人可以期待的呢?
首先,您有理由相信我们还有极大的上升空间。实际上,向未来展望十年,或许我们现在提供的服务水平仍处在最粗糙的阶段。
在这样粗糙的不完美的情况下已经有很多用户选择相信了我们,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我们夜以继日的努力,服务品质的提升会有更多的用户相信我们,选择我们。
其次你应该可以期待一个充满激情的团队。他们值得信赖,并且一直专注于服务用户和实现公司的内在价值。
拼多多作为一个成长中的机构,将永不放弃做正确的事,永不放弃为最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价值,推动更快乐生活的孜孜追求。
黄峥
谨代表拼多多
2019年4月25日致股东信 致股东:
这是一个有意思的时代,世界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好的坏的都在发生,很多是不曾预期的,有些甚至让人惊讶或者紧张。旧力量的惯性依然很强,产生的问题依然存在,新的力量、新的思维、新的方法又在竞相萌发。如狄更斯在《双城记》里所写,“……这是一个相信的年代,这是一个怀疑的年代……”,但无论你信仰还是质疑、主动或是被动,我们与世界都正以近乎冲刺的速度进入到一个新的时代。
(一)新时代的新电商
在新的时代,就我们这个局部,我们倡导的新电商意味着什么?和传统的电商前辈的关系又是什么?
首先我想新电商的最大特征是“普惠”,这是由它出生的时代决定的。
20 年前互联网刚在中国起步时,使用者是知识经济水平较为靠前的小部分人。20 年后拼多多出现时,不论乡村还是城市,教授还是农民,移动互联网已经平等地进入到了普通人的生活中。这个时候出现的新平台,它的历史使命就是服务最广大的普通人。从第一天起,我们就沿着这个使命前行,希望通过农产品上行为农户增加收入,为城市居民提供实惠,这成为了当时平台成长的最强劲动力。之后,通过工厂C2M直销提高商品的性价比,给普通人提供买得起的升级生活用品,又让平台向这个方向迈进了一步。
新电商的第二个特征是“人为先”,这是由它的基因决定的。
拼多多诞生于移动互联网,摒弃了PC搜索购物年代的“物为先”。新电商不再把活生生的人当成流量,把商业模式做成流量批发,它试图理解每个点击背后人的温度,试图通过人和人的连接和信任来汇聚同质需求,只有服务好人和对人足够尊重,人群才能聚集成力量,我们才能将长周期零散需求汇聚为短周期批量需求,出现柔性定制生产的可能性,提升供应链效率,让价值回归劳动者和创造者,新电商也希望通过人和人的互动,让用户更开心,类似多多果园这样的产品虽然只是初步尝试,但验证了一种可行性。
新电商的第三个特征是“更开放”,这是它的战略主动选择,更是时代进步的要求。
我们的策略不是从打破一个垄断到创造一个新的垄断,而是从打破一个垄断到提供一个新的选择。拼多多的快速增长,也是行业里的每个公司争取长期生存权的必然结果。以快递行业为例,我们在物流领域的基础很薄弱,但拼多多推出的电子面单系统能在短时间内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第二大电子面单系统,靠的不是我们,而是人心。大家从内心深处都不希望被强迫,虽然阻力重重,但为长期生存权而争取一个新选择的愿望和力量是强大的。
虽然其他主流电子面单系统到现在都要求自身体系商户只能使用其唯一指定面单,但我们依然允许商户选择其他的电子面单系统。我们希望身体力行促进产业走向开放,将力量从争取垄断与反对垄断的局部利益斗争中解放出来,投入到更值得我们全力比赛的——例如农产品上行的物流效率提升,这样的更有利于社会和大多数消费者和劳动者的难事上来。
从现在来看这样的策略对于物流行业的好处是明显的。
除了物流,在云服务上,我们现有的体量可以自建也可以只用一家,我们依然选择了所有主流云计算平台,在支付上,我们接入了所有主流支付平台,坚持把多种选择留给消费者。
关于新旧关系,很多人习惯用你死我活的战争思维来看待,好比对于整日围坐于古罗马角斗场的人来说,非此即彼就是全部的世界。也许角斗画面能带来一些感官刺激,但大自然多样生态共生迭代才是持久的真实。
新电商是后来者,又是开创者。既是后生,各方面不完善,弱的一方,又是新生力量,充满了活力和希望,代表了先进的方向。拼多多在一个特殊机遇期通过商业模式和技术创新,突破了既有格局,开创出了一个新的购物场景,我们希望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引导生态向着更普惠、更有温度、更开放的方向不断迭代。
(二)拼多多当前的状态
2.1 拼多多依然是一家创业公司
虽然拼多多成长很快,也有了一定的规模,但它从成立到现在仅有 4 年时间,依然是一家创业公司。就好比是刚读小学的YAO,个头虽高但依然只是个小学生。在这个阶段,需要的是充足的营养和适当的磨炼。虽然偶尔也会被推上球场,与大块头成年球员较量较量,这里就特别需要裁判和教练关注场上对抗是否合理,小大人是会在皮肉青紫中成长,还是会韧带断裂半月板受伤。我们相信大家愿意看到越来越多的优秀球员涌现,贡献精彩比赛,而不是赛场互殴。
作为监护人,如果想要培养他向善和自立,周末去做做公益,去餐厅做做临时工赚点钱也许不错。但督促他把赚来的钱都存在罐里,每周数数存了多少,这恐怕不是一个聪明的投资,用这笔钱给他买双心爱的篮球鞋也许应该更好吧。
因为进入了赛场,这个小大人随时具备了产生收入和随时赚钱的能力。同样的,现在的拼多多也具备了产生大额营收的能力,当前的短期开销和营收只有很弱的关联。账面上的短期费用(我们认为相当一部分是具有价值的投资)也有极强的随时可调性。我想,拿“储蓄罐”里的钱去存定期恐怕不是一个好主意。我们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将不会改变现在的经营策略,将持续聚焦在企业内生价值上,积极寻找对长期公司价值有利的投入机会,即使这些投入按照会计准则会被记为大额短期费用。
2.2 当前面临的空前“二选一”会持续一段时间,但固有的藩篱必将被打破,形成以创新和增量为导向的竞合是必然。
拼多多的出现初步打破了既有电商格局,自然会让其他平台有所反应,这种反应有时甚至是夸张的。但所有的这些行为并不产生消费者价值,也不为品牌商、生产者创造价值,甚至大多数是以伤害生态相关主体及消费者利益为代价的。这种为了争取或维持某种垄断而进行的消耗与伤害有时是“杀敌一千,自损两百”,有时是“杀敌一千,自损两千”,如果不能维持长期的“独家排他”,那终将只是消耗而无所得。
而“长期独家排他”是必然会被打破的。一方面,一时的许诺放在一两年的长度,和商家、消费者的全体来看,是必然不可持续的,甚至是要反向加倍奉还的。另一方面,假设长期没有一个像拼多多这样体量的新电商存在,那整个产业上下游、品牌商、资金流、物流都将只能在实际上唯一可选的体系内流转,那是不可想象的,也不符合商业逻辑和自然规律。恐怕连自身认为获益的当事方都会逐渐意识到这是个灾难。所以大体量的新电商是必然会出现的,不是现在的拼多多,就是未来的“Costco + Disney”。
长期看旧的格局能否维持,不是看“追求独家垄断性的竞争”能分给周边多少利益,也不是看有多少违背自身利益和意愿的被迫表态。有时恰恰相反,每一次被强迫背后都是一次内心深处反抗力量的增长。
一种商业和格局能否持续,本质上要看是否有利于消费者,是否有利于劳动者和价值创造者,是否能创造出不可替代的价值,是否恪守本分尽了社会责任。
(三)下一步的策略
关于下一步的策略,我想主要还是下面四点:
坚持消费者导向,创造性的解决存量问题,为社会做增量贡献。 从生存的高度,理解履行社会责任是应尽的本分。保护知识产权,持续高压“双打”,全力扶贫助农。以钉钉子的精神,扎扎实实一个一个的解决实际问题。 专注于长期企业内生价值,立足长远,勇于投资未来。 进化组织,一步一个脚印走向更包容、更透明、更国际化的成熟公众机构。 时代的洪流浩浩荡荡,方向难以阻挡。
拼多多在短短三年多的高速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各种曲折,是一个个老百姓用自己的真金白银投票支持了她。在森林里,每一个局部树和树的竞争是激烈的,不同局部的较量是异常丰富、曲折变化的。但如果我们看整个森林,最终所有树的方向又是一致的,那就是向着阳光的方向。向着阳光的力量是异常强大的,他将改造很多事物,或为改造事物开辟道路。拼多多的出现和发展并不是因为我们有多厉害的能力,平台有多完善,甚至都不是我们有多用功,而是因为她生长在阳光充足的方向,这个方向就是普惠、以人为先和更加开放。摒弃零和竞争的帝国式思维,转变为以持续创新为基础,为消费者和社会创造增量价值的思维,这就是我们看到的阳光。
不论我们的作用有多大或有多微小,我们这一代人终将被这个时代急速的洪流推向一个属于我们的不一样的新时代。
感谢选择相信我们,加入我们创造新电商这一美妙旅程的投资人。让我们一起向着早晨七八点钟太阳的方向前进,因为那才是新生的方向。
黄峥
谨代表拼多多
2020年4月25日致股东信 What time?今夕何夕? 今年2月,COVID-19作为一个新词汇在全球家喻户晓,并颠覆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就在我书写这封信的时刻,世界上仍有一半的人蜗居家中,无助地等待着引发全球危机的小小病毒尽快消失。等待之初,我们急切盼望生活能够重回正轨;而越来越漫长的等待,则让我们逐渐忘记了时间。
今天,我们正身处怎样的时间之中?时间又究竟是什么?
对人类来说,这是一个危机的时刻,流言和混乱四起,人们因不同的理念意见而产生分裂,甚至是对抗。这是一个百年不遇的特殊时刻,不过也许它也只不过是历史长河中一个再平常不过的片刻。
病毒是大自然向人类派出的危险“信使”。出于生存本能,我们竭尽所能地调动自身的机体能量与之对抗。这种对抗的副产品是伤及自身甚至致命。很快,激战从单个生物体蔓延至整个社会有机体,不同大小不同类型的公司、政府和国家,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对抗这一威胁,其副产品也是不可避免地伤及自身。
这一切只是源于一个几乎看不见,离开宿主都无法复制的病毒。一个携带了一些信息(RNA)和很少能量的小小“信使”而已。这和数十年来我们担忧的原子能威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朵可以升腾出巨大能量的乌云,与自身几乎毫无能量的“信使”,谁会给人类造成更大、更持久的危害?
这真是如幻如梦…… 这是大自然给我们的一个启示?一个教导?抑或是对我们的惩罚,还是救赎?也许,仅仅是大自然和人类开的一个小小的玩笑?
Time for new 新生之时 当爱因斯坦写下他著名的方程式E=MC时,他优雅地(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傲慢地)描绘了他脑海中的物质世界。但他并没有解释那描绘物质世界的精神世界与客观物质世界之间的关系,也没有解释能量与信息之间的关系。
今天,全世界都处在一种常规的反常中。成万上亿的人被迫困在家中,与亲朋好友分离。然而,我们又同时通过某种精神和情感连结在一起。这种关系也影响着我们所能感知到的物理世界。虚拟世界和物理世界之间的边界前所未有地模糊,我们开始看到(而不仅仅是想象)一个新的世界正在走来。或者,更精准地说,是一个全新的人类世界正在走来。在这个新世界中,“虚拟现实”一词已经过时。现实和虚拟可以相互转换,现实变得虚幻,虚幻却是现实一种。同样,人类物质与精神需求之间的分别也愈发模糊。
当这个微小的病毒进入人类世界时,它就像试管中的催化剂一样,加速了新世界的形成。过去世界的某些维度在被重构,一些规则也在被改写。这股席卷全球的力量将从根本上永久地改变我们所生存的世界。就像我在前面两封致股东信中解释“拼多多的诞生”时所述,新物种将会以和从前完全不一样的样子在新的土壤中孕育和生长。现在,正是世界萌发新生,重新构建的时候。
Feel the time 感受时间 1.me with an arrow/direction 时间的方向
人类一直努力地用我们所掌握的逻辑和原理,试图理解和控制世界。在许多事情上,我们确实成功过,比如科学。在科学的世界里,我们试图从客观物质世界里抽离出来,以超然的上帝视角来进行“客观”的观察、理解,并通过有限的方程式来定义这个客观物质世界。在这样的框架中,时间变成了方程式 -t = (-)t 中的一个可逆参数。它只是描述物体在按预定轨迹运动的方程式中的一个参数而已。
但是,当一个渺小的病毒把我们从幻梦中惊醒,我们发现人类并没有凌驾于世界之上,仅仅是这个被观察的世界中的一个可忽略不计的组成部分而已。我们唯一能做的,是停下手中的一切,等待时间流逝,感受时间流过的痕迹。
我们进而意识到,时间很可能不应该是方程式中的一个可逆参数,它更像是一个不可逆的向量。它是一股强大的有方向的力量,默默地驱动着我们所见所感的一切事物。无论我们多么固执地渴求着对称和永恒,时间总是在不断制造着世间种种的不对称、不可逆以及死亡。
热力学第一定律(U = Q-W)给予了我们一定的控制感和确定性,而热力学第二定律(S> = 0)又使我们谦卑地认识到有另外一种存在,在力和质量组成的物理世界之外。熵(S)与信息有关,我不确定熵是否连接着精神世界,但它确实可以帮助我感受和理解时间。时间不应该只是物理世界里一个可逆的变量,或是孤立的存在于精神的想象,沉默而永不停息的它更像是在物质和精神世界表象背后的那股强大的有方向的不可逆的驱动力。
2.Time, crowd and uncertainty 时间、人群和不确定性
当牛顿最早揭示F = M(dV / dT)时,它让我们有了“可以控制世界”的错觉,或至少给了我们可以掌控力量的某些理解和暗示。我们不再感到担心,因为每个物体都可由其位置、质量、速度和作用力来计算出轨迹。我们假设每个物体的过去的所有历史都已经被其当前状态所完全包含,并且每个物体都是独立的。
在这样的假设下,大量物体之间的大量交互随着时间的推移将变得愈发复杂、混乱,也会表现得不确定和随机。时间之矢好像创造了混乱和不确定。而所谓概率,是对大量相互作用下的确定性的物体的轨迹集合的一个近似统计描述。
但是,当我们被隔离在家中,在焦虑和不安的情绪中等待时,我们开始怀疑“每个物体之间的相互独立性”是否真的是我们在试图理解和解释世界时的一个正确的假设。在我们对确定性的渴望中,我们选择性地接受了诸如“物体间的独立性”这样的简单假设,以帮助我们解释复杂的世界。我们的渴望是如此的强烈以至于让我们开始相信这就是真理。
但是,如果概率和随机性本来就是每个物体的天然属性呢?如果大量的物体在本质上就是相互交织和关联的呢?就像我们的人类社会一样,无论每个个体有多独立,我们都在真实和虚拟的世界中,通过相互关联而定义自我的存在。由于物体存在这些内在联系,试图屏蔽物体之间的关联,研究孤立个体的方法也就不再能够那么有效。相反,我们看到,时间推移下的个体间大量互动反而成为一种为社会和世界带来秩序和确定性的力量。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了时间的力量和魔力。
Seize the time 把握今朝 当新型冠状病毒席卷全球时,每个机体都不得不面对大自然带来的残酷挑战。相对年轻的人或许心存一些侥幸与慰藉。这并不是说我们要在“危”中讨巧得利。任何妄图趁人之危或利用漏洞使自身受益的想法,在时间面前显得异常愚蠢,无异于一个狂妄的赌徒试图在赌场上赢过时间。
相反,我们感受到了需要更加努力工作的冲动和动力。这是因为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理解和珍惜宝贵的青春。我们越发意识到我们应尽的责任。我们需要证明我们这一代人的与时俱进和与以往不同。在这个新世界中,新物种和新生物必将诞生并茁壮成长。
大自然的蓬勃发展和趋势不会因为任何个人意志而改变。理解这些自然规则不应该让我们感到优越,更不可能让我们有能力统治自然。相反,这使我们能够谦卑地认识和承认,我们只不过是世界自然演变过程中的沧海一粟罢了。
恰如一位诗人写道:“我冷眼向过去稍稍回顾,只见它曲折灌溉的悲喜,都消失在一片亘古的荒漠。这才知道我的全部努力,不过完成了普通的生活。”
带着这样的视角,我们既感到无比的谦卑和平静,又无比感恩于拥有的宝贵青春和担负着的重大责任。因此,我们将更加坚定地投资未来,努力建设面前的新世界。在这新世界中,我们的美好旅程才刚刚开始。
黄峥
谨代表拼多多
2020年7月1日黄峥致公司全员信:拼多多的一小步 十多年前,我们刚开始线上创业时,零售市场“控货+流量”的逻辑还是主流,在实践的磨砺中,我们看见了“普惠+人为先”的未来。五年前,我们在端午节期间的一次失败大促,反而使得我更加相信“拼”这一模式,能有效聚集人的需求,在未来必然创造不一样的社会价值。
现在,我们看见互联网解决的已经不只是效率问题,人们的虚拟与现实,线上与线下已经难分难解,相信“Costco+迪士尼”必然是零售消费市场的未来。
这几年里,拼多多经历了飞速发展。团队的快速扩张,业务的高速增长和外部环境的剧烈变化,都在催促我们进一步升级我们的管理团队和公司治理结构。
就在昨天,我们召开了特别董事会,批准了管理团队的一次迭代调整:从 2020 年 7 月 1 日起,我将不再担任公司CEO。公司联合创始人、CTO 陈磊将接任CEO。同时,公司任命高级副总裁朱健翀为公司首席法务官(General Counsel),任命马靖为公司财务副总裁。我将继续担任拼多多董事长。
伴随这次调整,我将按照IPO时的承诺,正式成立“繁星慈善基金”,并连同创始团队捐赠名下拼多多上市公司113,548, 920 股普通股(约占公司总股数的2.37% ),旨在推动社会责任建设和科学研究。该慈善基金为不可撤销的慈善基金,由独立受托人管理,保证慈善基金的所有资产全部用于公益用途。
拼多多将继续建立和完善合伙人制度。我将划出个人名下拼多多上市公司370,772, 220 股普通股(约占公司总股数的7.74%)给到拼多多合伙人集体。其中一部分可以在不影响拼多多现有股东利益的情况下,进行一些长期基础研究和社会公益等方面的探索,为公司提供额外的长期动力和蓄电池;一部分可以作为未来管理层的补充激励。
我希望通过这次调整,管理层可以逐步把更多的管理工作和责任交给更年轻的同事,让团队加速成长,让拼多多成为一个更好更强的持续充满创业活力的公司。
这次调整后,我将花更多的时间和董事会制定公司中长期战略,研究完善包括合伙人机制在内的公司治理结构,努力从制度层面推进拼多多再上台阶,逐步成为有国际竞争力的公众机构。
正如我在IPO前的股东信中所述,拼多多承载着独特的社会价值,是一个公众机构,不是彰显个人能力的工具,也不应该有过多的个人色彩。
我们将践行承诺,努力完善它的组织结构、“本分”文化,让拼多多因循它自身独特的命运生生不息,不断演化。
拼多多董事长 黄峥
作者:走马的汉子;公众号:走马财经
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IjamGHAbZncnMaL3kyZGXA
本文由 @走马财经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
视频号崛起,商家如何从中获利?
设计动态 2023-01-062022年,低调哑火的电商江湖里,如果还有什么能称得上现象级的亮点,一定是视频号的崛起。与人们以往的印象略有不同,这一年的视频号其实并不克制,尤其是商业化的进程。 到了年底,腾讯公司创始人马化腾的一次内部讲话被媒体爆出,从而将视频号推向权力与荣耀的巅峰。他告诉近年来,视频号的崛起之路,我们都看在眼里。与抖音相比,视频号的突围,能否带动商家获利?本文梳理了2022年视频号的关键进展,并展望2023年的可能性,一起来看看吧。
2022年,低调哑火的电商江湖里,如果还有什么能称得上现象级的亮点,一定是视频号的崛起。与人们以往的印象略有不同,这一年的视频号其实并不克制,尤其是商业化的进程。
到了年底,腾讯公司创始人马化腾的一次内部讲话被媒体爆出,从而将视频号推向权力与荣耀的巅峰。他告诉同事们,视频号基本上是全公司的希望。这句话至少有两层重要的含义,一是视频号的发展让内部看到了希望,二是未来将得到更多的资源支持和倾斜。
一年来,视频号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不管是每次发布财报,还是紧接着的分析师电话会,视频号都是相当重要的对象。比如年初发布的2021年财报,视频号就出现了十多次。尽管前景诱人,且倍感重视,但2022年的视频号还不足以用“激进”形容。
2023年,螺丝钉会不会再次拧紧,甚至加速?这种拧紧和加速,将给关注视频号发展的个人和企业带来什么影响?目前尚无定论,但有一些值得警惕的苗头。眼下,由此引起的涟漪,正在向外不断扩散。
首先在腾讯内部,视频号可能会挤占其他腾讯旗下应用的用户时长,也会因资源倾斜而挤占其他业务的生存空间。“这也倒逼我们其它业务进行调整,”就像此前马化腾说的,比如调整长视频战略,把非精品内容砍掉。
尽管视频号诞生的时间并不长,商业化的规模也十分有限,尤其在几次电商大促期间,视频号跟抖音、快手、淘宝直播的差距还十分巨大。不过,它的增长速度很快,并在品牌、卖家、服务商、主播和消费者当中引发了不小的震动。
我们预计,2023年视频号的增长和变化不会太小,它将继续挤压其他平台的“神经系统”。腾讯的高管此前在财报电话会议中也曾提到,未来竞争是不可避免的。而这种格局,又将反过来塑造视频号在2023年的发展与走向。岁尾年初,亿邦动力梳理了2022年视频号的关键进展,并展望2023年的可能性。
01 补短板商业化加速,微信不再克制? 2020年初,腾讯旗下微信团队推出视频号,至今刚好三年。与图文为主的微信公众号,甚至同为短视频与直播平台的抖音快手相比,视频号起步晚,但发展更快,商业化进程也更迅速。因此留给商家和品牌观望思考的时间也更短。视频号的商业化机会,主要包括视频流广告、直播电商和直播打赏。2020年初成立时,这三大商业模式被早已发展起来的抖音和快手验证。因此,从2020年开始,视频号团队围绕三大商业化机会的基础设施建设就已展开。比如:
2020年10月,推出直播功能,上线购物车功能; 2020年12月,推出推流、连麦和打赏功能,新增入口“附近的人”; 2021年1月,上线直播内容分类; 2021年4月,上线MCN机构管理平台,并在首页新增商品分类和创作者中心; 2021年5月,视频号与公众号绑定打通;…… 零售所讲的“人货场”,腾讯更显著的优势在于“人”,需要补的短板是“货”和“场”,“货”即供应链,“场”即为内容与电商基建。进入2022年,视频号围绕视频流广告和直播带货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尤其是围绕供应链和电商基本功能的建设。比如:
2022年7月,推出“视频号小店”服务,逐步优化橱窗使用规则; 2022年7月,上线信息流原生广告以100万元起投的价格开始内测合约广告; 2022年11月,正式实施《视频号小店保证金条款》、《视频号橱窗保证金条款》,分为“类目保证金”和“浮动保证金”; 2022年11月,视频号优选联盟正式上线,为商家与达人提供货品撮合服务的平台;公布《视频号小店预售服务管理规则发布》。 截至目前,视频号基本上实现了供应链的统一收口管理,自营卖家只能通过视频号小店,而分销主播只能通过优选联盟。而此前由各大SaaS平台以及腾讯内部其他供货渠道,在2022年的几轮调整之后逐渐出局。保证金政策提高了准入门槛,但更重要的是驱逐“劣币”。2022年,视频号还跟小程序、公众号、看一看、搜一搜、企业微信、微信支付等微信生态打通。这意味着,视频号基本实现了直播带货的大闭环
,从商品上架、内容营销与投流到消费支付等电商环节的打通和掌控,也成为微信生态里公域与私域流量交互的枢纽。在这个闭环之内,商家和品牌可以用商业化工具,实现更多玩法。比如有了视频流广告,商家就可以触达更多消费者。一位杭州从事护肤品相关的创业者告诉亿邦动力,他所在的类目里,视频号投流的ROI平均能做到1:5左右。不过,视频号的闭环仍有急需完善的部分,比如退货相关的流程。多位买家告诉亿邦动力,他们在视频号上买了东西,想退货的时候遇到了并不愉快的体验。“我买了几件衣服,质量不是很好,包裹退回商家已接收,但他们就是不退款,不知道去哪里投诉。”一位买家说。另一个问题是精准度。视频号发展时间短,目前还在快速增长之中,因此平台上用户行为数据比较少,用户画像的标签也不够精准。一位商家告诉亿邦动力,直播中推流进来的人群并没有那么精准,做大众产品的直播间更容易成交。
02 没有顶流的视频号,如何扛起三千亿交易额? 毫无疑问,直播电商是视频号最具前景的商业化项目之一。不久前,一条未经证实的消息称,2022年视频号GMV接近1000亿的规模。不过,此后Tech星球的报道显示,一位接近视频号的服务商称,原腾讯高管近日透露,该数据在400亿-500亿之间。
微信是一个公域和私域相结合的平台,视频号诞生之前,它的私域就已经迸发出巨大的能量。
此前围绕微信的私域,先后涌现过微商、社交电商等机会。现在围绕视频号的流量入口,产生的交易也不容小觑。比如,新近在视频号上出现的二手图书直播,就是公域和私域相结合,公域引流直播,私域成交的典型例子。
布衣书局是视频号上专注于二手图书拍卖的博主,每场直播的场观约为2000-3000之间,评论区出价参拍,结束后微信支付成交。2022年2月,布衣书局做了八场直播,每场4小时左右,交易额17万元。
在视频号官方收紧供应链管理之前,这样的交易相当普遍,遍及图书、字画、珠宝和艺术品等类目。但私域像一个没有打开的黑匣子,因此很难统计到这部分的交易额。2022年底,官方推出优选联盟和视频号小店之后,类似的交易有望被计入2023年的GMV。
不过即便如此,将用户导入私域以后产生的复购,如果是通过微信转账等渠道,仍有可能无法计入其中。对于2023年视频号的GMV,不少券商和研究机构预测的区间为3000亿-4000亿元之间。如果按照视频号目前200元左右的客单价,2023年视频号需要完成15亿-20亿单成交,月均1.25亿-1.7亿单。流量对腾讯从来不是问题。
根据Quest Mobile发布的数据,截至2022年6月,视频号月活8.2亿,而同期抖音6.8亿,快手3.9亿。而近期的渠道调研数据显示,视频号的日活3.64亿。2018年快手开始做电商,2020年夏天月订单量超5亿单,当时快手App日活3.02亿,平均月活7.76亿。最关键的是货和主播。
2022年,视频号几乎参加了所有的电商大促,包括618、双11、双12和年货节,主流的品类包括服饰、美妆、食品生鲜、珠宝文玩和教育培训等。跟抖音和快手的起盘不同,2022年视频号的电商大促从一开始就抓住了品牌,尤其是头部品牌。
比如2022年双11的招商,就特别提到了主要针对品类头部品牌、新锐品牌和视频号直播成长品牌,活动期间重点场次GMV超100万优先。而参与2022年双11直播的品牌就包括认养一头牛、熊猫不走、空刻意面、好孩子、孩子王、周大生、学而思、Babycare、雪中飞、飞利浦、五谷磨房、汉堡王、雅诗兰黛、拉夏贝尔、心相印、富安娜、百丽等。而正在进行的年货节直播活动,似乎延续了这种风格。
此次年货节直播,平台给予达人的福利和支持,要小于品牌和商家。不仅页面的展示以品牌为主,流量扶持也相差较大。
商家完成一定的GMV,不仅可以拿到流量券,还有发现页的曝光,而达人只有流量券。由于品牌商占比较高,调研数据显示该比例接近40%,所以整体上推高了视频号的客单价。亿邦动力调查了解,腾讯视频号的用户年龄比其他平台更大,视频号多数群体在25-50之间,客单价更高,退货率更低。
一位商家甚至告诉亿邦动力,同样的东西在视频号能卖300-400元,而在其他平台只能卖199元。尽管不少主播和品牌都在入驻,但成立三年的视频号至今未能产生真正的顶流。盘点2022年视频号的事件,最火爆的还是崔健和周杰伦的演唱会。小杨哥、朱瓜瓜、罗永浩、董明珠等都曾谋划进入视频号,但他们要么并没有在视频号带货,要么带货的业绩并没有进入大促排行榜。
从几次大促的页面和扶持政策来看,平台似乎有意让品牌和商家走上前台,而非力捧主播。另外从友望数据的报告来看,视频号头部博主更替率为50%,跟其他平台相比无疑处于高位。或许视频号团队对此有自己的考虑,但这里留下一个疑问,如果没有头部主播的吆喝,抖音快手还是现在的抖音快手吗?视频号能逃开这一平台的宿命吗?还是说时间尚未到来,真正的顶流仍在积蓄力量之中?
03 短视频与直播三国杀,一场激战在所难免? 2022年,被认为是视频号商业化的元年。
2023年,预计视频号还会继续加强电商和营销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其中包括供应链、工具类应用、退货退款等。考虑到它所背负的商业化期望,2023年继续加大原创内容的供应或许是更为根本,不断增加用户的消费深度和广度。这一步不仅关系到用户停留时长和广告,更关系到用户标签,以及推荐模型的训练。
2022年11月16日晚上,腾讯第三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腾讯总裁刘炽平称视频号的单季度广告收入有望达到10亿元。考虑到目前视频号的加载率只有2%-3%,而同期抖音和快手的加载率均已超过10%,仅仅提升加载率,就能为视频号广告拓展不少空间。
“视频号的CPM(广告每千次展示的成本)可能会比朋友圈略低,但广告强度更高,带来的潜在收入将会更高。”刘炽平称。2023年,视频号是否提升加载率,取决于团队采取相对的克制态度,还是采用更为激进的策略。
另外,即便是不提升加载率,只是增加原创内容的供应,广告收入仍将进一步上涨。另外,如果考虑到随着更多原创内容和更精准的推送,视频号短期内或许仍是性价比较高的投流渠道。微信视频号上线信息流广告以来,广告主对视频号信息流广告需求强劲,尤其是快速消费品和电商行业广告主。
此前的渠道调研数据也显示,2023年视频号来的广告收入,保守估计108亿元。除了广告投流,另一个比较大的变化是技术服务费。事实上,快手在2019年7月20日起向商家收取技术服务费,抖音于2020年2月1日起向商家收取1%-10%的技术服务费。
2023年1月1日,视频号开始向商家收取技术服务费,适用于台内所有商家(包括但不限于视频号小店商家、微信小程序视频号交易组件商家、微信小程序升级版自定义交易组件商家),费率标准在1%-5%。
针对新商家,即首次开通视频号小店或微信小程序视频号交易组件的商家,视频号规定签约开店生效之日起30天内,前100万元交易额享技术服务费率减至1%(不区分类目)。目前,视频号一方面在增加内容供应,一方面在紧锣密鼓地建基础设施。尽管它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已展露出可观的想象空间和商业前景。
不过,它的增长速度很快,并在品牌、卖家、服务商、主播和消费者当中引发了不小的震动。我们预计,2023年视频号的增长和变化不会太小,它将继续挤压其他平台的“神经系统”。腾讯的高管此前在财报电话会议中也曾提到,未来竞争是不可避免的。
尤其是马化腾年底讲话之后,腾讯内部对视频号的资源投入和支持力度将会加大。因此,视频号与抖音、快手的竞争也将更为激烈。
此前,亿邦动力就曾获悉,不少直播电商领域的人才正在从抖音和快手流向视频号。
目前,视频号已经在月活上超越抖音,如果未来在用户时长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能跟抖音一较高下,将极大改变直播电商的行业格局。目前聚居在其他平台上的品牌和卖家,命运或许因此生变。这就是2022年越来越多的品牌和卖家进入视频号的原因。
我们预计未来几年,随着视频号进一步成长,视频号与其他平台会有越来越激烈的交锋。这将是一场漫长而激烈的较量,但它也预示着,对决能给电商行业带来更多精彩玩法与可能性。
作者:董金鹏
来源公众号:亿邦动力(ID:iebrun),消除一切电商知识鸿沟。
原文标题:抖音被反超!8亿月活!马化腾心中C位!商家如何从中获利?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亿邦动力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抖音的天平,从电商倒向本地生活
设计动态 2023-01-06整个2022年,抖音对本地生活的布局都在加速和加量。在梁汝波反复强调降本增效的基调下,本地生活却是一路高歌猛进。 年初,字节完成对影托邦的收购,正式进军电影票务市场,以大额补贴的方式横空出世。年尾,抖音又宣布接入T3打车、一众本地等出行服务商。餐饮的动作则从未抖音在本地生活赛道上的布局正在持续加速,与此同时,抖音的流量和曝光似乎也开始向本地生活版块倾斜。只是,抖音在本地生活业务上的发展又会遇到什么样的挑战?如何拆解抖音在电商业务、本地生活业务上的布局动作?不如来看看作者的解读。
整个2022年,抖音对本地生活的布局都在加速和加量。在梁汝波反复强调降本增效的基调下,本地生活却是一路高歌猛进。
年初,字节完成对影托邦的收购,正式进军电影票务市场,以大额补贴的方式横空出世。年尾,抖音又宣布接入T3打车、一众本地等出行服务商。餐饮的动作则从未停止,从团购到外卖,这一年抖音都在加码投入。
从买电影票到打车,从餐饮到娱乐,抖音抢滩本地服务且全行业布局的野心和决心,2022年彻底展露。
抖音内部也在发生着或明或暗的变化。
三年时间,本地生活业务板块历经三任负责人,从Seven变为韩尚佑,去年10月,朱时雨成为最新的1号位。每次变化都承载了集团对这块业务的特殊期望。
相比人事调整,抖音这个坐拥6亿日活的国民级应用,对流量的分配机制,也在悄然隐秘的变化。
2022年,抖音缩减了电商类短视频的曝光率,相应增加的是本地生活版块的流量倾斜。因为,本地生活短视频更符合「休闲娱乐」的特性,直播电商却有流量天花板,过多的推荐影响用户打开和留存。
甚至,商业化团队的任务重心,也从此前的抖音促活、拉新,转向餐饮、酒旅等本地团购的推进。
基于这些动作,抖音也敢于公布本地生活的成绩单了。
抖音生活服务已经覆盖全国377个城市,合作门店超过了100万家,涉及80多个细分品类,入驻的服务商突破千家。
另一个维度的数据是,36氪披露,抖音本地生活2022年上半年 GTV 已达到 220 亿元,相比于2021年全年不足 100 亿的成绩,进步巨大。之前多家媒体曾报道,抖音本地生活2022年的交易目标为500亿元,但这个数据没有得到抖音官方的认可。
虽然这些数字跟美团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但头顶增长奇迹的抖音,不论做什么,总能给人一种无形的压力和恐惧。
一、摇摆的外卖业务 年终岁尾,抖音外卖加快了前进步伐。
2022年12月初,顺丰、达达、闪送同一天宣布成为抖音的「团购配送」合作方:在试点城市,商户提供套餐,顺丰、达达等物流平台提供配送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这三家提供的「外卖到家」服务仅限团购套餐,用户不能自选。所以准确来说,消费者购买的是团购套餐到家,而不是外卖到家。
并且因为是全城配送,该服务目前的配送时效都在一小时左右,套餐平均价格多数接近甚至超过100元。
这是自2021年中抖音放出试水外卖风声以来,最有实质性进展的动作了。
一直以来,外卖都是抖音最想做成的业务之一,但自入局,抖音就一直纠结是自营还是借助外部力量。
2021年7月,抖音内测Slogan为「心动外卖,吃你所爱」的心动外卖。当时的打法是,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试点,由顺丰、达达等物流承担配送,并鼓励商家自主提供配送服务。最终该项目没有落地,也不见下文。
相比到店团购,外卖业务的履约成本更高,根据美团财报,2021年内美团约有527万骑手,骑手配送成本为682亿元。
但外卖是本地生活消费非常重要的业务,是抖音不能放弃的一块阵地。自营无力的情况下, 2022年抖音变得更加开放。
8月,抖音宣布引入饿了么。用户在刷抖音时,通过平台内的饿了么小程序点外卖,「即看、即点、即达」。但这项功能直到3个月后才在南京正式落地。
但从美团和快手合作的进展来看,接入第三方对于短视频平台开展新业务的作用非常有限,用户的消费心智依然在外卖平台。
9月,抖音再次对外强化开放姿态,一向低调的韩尚佑出现在抖音开放平台开发者大会上。他解释,用户和商家的需求变得更多样,「只靠抖音自己没办法真正服务好这么多样的需求场景的。」
背后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抖音本质上是一个流量平台,他们是否要从一家轻公司转变为重资产运营?
一边开放一边自营,暴露了抖音的纠结心理。
据36氪报道,2022年下半年,心动外卖重启成都试点,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也在计划内,主要接入的品类则以烤串烤肉、蛋糕、小龙虾等为主。也就是说,抖音至今没有放弃亲自下场的可能性。
二、团购的难题 在外卖进展有限的情况下,餐饮团购成为抖音本地生活发展最有成效的一个分支。
低价策略是抖音团购的最强吸睛点,也是抢占用户心智的着力点。目前抖音团购包含「浅折扣」和「爆款低价」两类。
浅折扣一般是在8折左右,走官方团购连接,商家仅向抖音支付5%左右的佣金率,但需要自行解决拍视频、找达人、投流等工作。
爆款低价的折扣通常在4折左右,走服务商小程序(如食物主义、千千惠等),并且要支付约15%-30%的佣金率,相应的拍视频、挂达人连接、投流均由服务商负责。
目前抖音热销榜中,浅折扣的占比更高。而不论是哪种形式,价格都比美团要低。低价也是抖音团购目前要占据的消费心智,而且逐渐形成比价习惯,买套餐前对比一下抖音和美团,已经成为不少用户的行为。
抖音团购业务最早可以追溯到2018年9月,当时主要的方式是通过推出POI(Point Of Interest),来为同城商户引流,本质上做的是流量生意。
但此后三年,这项业务的探索并不顺利。一是用户没有形成消费习惯,短视频的转换并不理想。二是到店核销体验并不顺畅,抖音的团购套餐和商家的收银系统在一段时间内并未打通。
抖音内部的动作也比较缓慢。直到2020年底,字节商业化部门才专门成立「本地直营业务中心」,用来拓展本地生活业务。抖音APP正式上线「优惠团购」入口则是在2021年2月,并且只在北京、上海、成都等一二线城市开通。
团购业务推进艰难的另一个原因则是,商家的动力不足。视频形态的运营对商家来说也是不小的难题,很难有精力维持运营。此外不少商户告诉新莓daybreak,做团购没有利润,价格压到5折,一般新店铺引流才会去做,就当亏本打广告。
我们回访了去年沟通过的餐饮老板,福建一家奶茶店老板表示,现在依然不愿意做团购,因为「团购一结束,立马就没人了。」他所在的城市龙岩,都是没有固定客源的新餐饮店才会去做团购,「福建的老店很少团购。」
彼时,随着团购业务的上线,抖音开始涌现大量探店达人。抖音上探店话题的播放量约3000亿次。具体活动规则为探店达人发布附带团购信息的探店视频,用户点击视频链接消费后,达人就能获得一定比例的佣金。抖音还为这些探店达人推出「探店团贡献榜」,进一步刺激达人探店热情。
但达人探店的核销率一直不高。用户看视频时产生的冲动消费,往往不是刚需,后续可能会申请退款。据中泰证券测算,推送式团购GMV转换到真正核销的比例仅为50%-60%,而主动搜索式团购的核销率在90%以上。
针对商家的运营难题,直到去年4月,抖音才引入服务商体系。
服务商是平台和商户之间的重要一环,无论是电商,还是本地生活,都需要拥有达人资源和运营经验的服务商介入。
一位抖音服务商的价格清单里,仅报白(一些品类需要加入白名单才能带货,加入白名单的过程被称为报白流程)这一项业务的收费就在500到3000元不等。该服务商告诉新莓daybreak,目前抖音的到店团购业务已涉及美容美发、家政、旅行社等行业。「线下的商户都不会做网络,所以一般都是他们代入驻。」
三、无限游戏 2021年是抖音本地生活的分水岭。
这年下半年,本地生活业务业务换帅,产品负责人Seven被换下,直播负责人韩尚佑开始兼任抖音本地生活负责人。
本地生活业务的重要性也被进一步提升。2021年12月,抖音成立「生活服务」一级部门,与「商业产品」、「互娱社区」等部门并列。此外,本地生活在抖音属于P0级,是抖音优先级最高的项目之一。
新一届管理层上任后的第一个动作是,把餐饮团购视为突破点,在抖音首页给予重要入口提示。
打开抖音,同城已经成为和商城、关注、推荐并列的首页顶端一级入口。同城主要呈现附近的短视频团购推广和直播带货,为了方便消费者浏览团购套餐,抖音还在同城内置了图文团购页面,和美团的商家团购列表类似。
韩尚佑还为抖音团购带来新的策略——直播:鼓励商家自播,并给予一定的资金、流量激励。相比抖音之前推崇的达人探店模式,这样做的好处是一定程度避免了虚假探店、以差评勒索吃霸王餐等乱象,并有助于提升团购的核销体验。
2022年,抖音的动作更为激进,其中一个表现是,在多个城市自建直营销售团队,清退不合格的第三方服务商。
10月,抖音本地生活在成都成立大本营,包括研发、商业化等部门。这仅仅是个开始。36氪报道,2022年抖音计划拓展超50个城市,一线和强二线由直营团队运营管理,其余城市则交给代理商。
抖音也在优化工具,方便商家管理后台数据的「抖音来客」,针对商家付费投放的产品「巨量本地推」,服务商经营平台的「抖音林客」等APP相继上线。
是的,本地生活业务还在探索中,但抖音已经开始寻思商业化变现了。
2022年6月,抖音本地生活业务开始向商家收取佣金,费率在2.5%至8%不等,其中婚庆类最高为8%,美食、住宿、游玩的费率则分别是2.5%、4.5%以及2%。但这个比例依然低于美团,以住宿为例,美团最低档次的佣金费率也有8%。
佣金只是一方面。更具想象空间的是,和电商类似,也许未来本地生活也会成为抖音广告内循环的重要力量来源。
这些动作是否得到集团上层的认可尚未可知,但一个缩影是,去年12月,韩尚佑的权限进一步扩大,成为抖音新任负责人。原抖音经营办公室负责人朱时雨在两个月前,则接棒成为本地生活新的负责人。
外界不可避免地把抖音视作美团的劲敌。
岁末,抖音也加入出行战队,包括T3打车、一众本地等出行服务商入驻抖音。这意味着,除餐饮外,抖音在加强本地生活其他垂直领域的兵力部署。
从餐饮到综合业态,抖音是否会所向披靡,需要打问号。一个直接问题是,图文承载内容的边界更宽,但涉及监管因素,短视频很多时候受限。
比如,视频直播化利于丽人、休闲娱乐做信息辅助决策,但这类视频也很容易触及平台「红线」。抖音官方要求 SPA 等品类直播「不允许主播在足浴按摩场所走动拍摄、禁止展示公共秘密场所的内部环境。」
但抖音已经入局,必然会成为搅动本地生活战局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正如王兴多年前感慨O2O永无宁日一样,本地生活是真正意义上的无限游戏。
作者:黄小芳
来源公众号:新莓daybreak(ID:new-daybreak),理解人,发现变化。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新莓daybreak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StarMaker之后,昆仑万维悄悄入局海外游戏语音社交?
设计动态 2023-01-06今天的主角是一款出海游戏语音社交 App。 一、5 岁的秀场直播 App 老树发新芽 这款 App,笔者观察了很久,叫做「Gamingo」,2022 年 10 月这款产品首次登上泰国 Google Play 非游免费榜 Top1,如今 2 个月过去了,基本稳定社交泛娱乐产品可以怎么做?也许你可以看看本文的拆解对象。在本篇文章里,作者便针对一款2016年即已上线、但目前流水成绩较为一般的产品「Gamingo」进行了拆解和分析,一起来跟着作者看一下游戏社交产品的出海可能性吧。
今天的主角是一款出海游戏语音社交 App。
一、5 岁的秀场直播 App 老树发新芽 这款 App,笔者观察了很久,叫做「Gamingo」,2022 年 10 月这款产品首次登上泰国 Google Play 非游免费榜 Top1,如今 2 个月过去了,基本稳定在非游免费榜 Top10,非游娱乐分类畅销榜 Top40,下载量不错,但流水成绩不是很好,不到 5 千美金。
这样的 App 本没有什么稀奇,但让笔者决定动笔的是,这款 App 是一款 2016 年就上线的老 App,在 2022 年 8 月的这一波爬榜之前,在泰国 Google Play 非游免费榜上「Gamingo」几乎处于“查无此人”的状态。另外,「Gamingo」与近几年炙手可热的 K 歌+语音社交应用「StarMaker」“师出同门”,均来自昆仑万维旗下的 Star Group。
「Gamingo」
换句话说,「Gamingo」的冲榜似乎透露了一个信号,Star Group,这家依靠 K 歌打出名堂来的厂商,22 年下半年正在游戏语音社交赛道上悄悄发力。
根据 AppGrowing 出海观察的投放数据,8 月底「Gamingo」以泰国为重点市场开始起量,投放趋势与爬榜情况基本对得上,并且「Gamingo」在本轮起量之前也经历了一次重大改版,由秀场直播改道游戏语音社交,转向看似突然,但从目前的榜单表现来看还算成功。
「Gamingo」在泰国 Google Play 免费榜
上近一年的榜单成绩 | 图片来源:点点数据
而在泰国市场之外,在「Gamingo」少量投放的越南、老挝两国也进入了 Google Play 非游免费榜 Top50,分别位列 Top2 和 Top21。
二、「Gamingo」,披着游戏语音社交外壳的「StarMaker」? 根据应用商店介绍,「Gamingo」是一款用于游戏交流和结交新朋友的应用程序。整体上看,「Gamingo」的特点在于功能丰富,集合了游戏加速器、开黑约玩、游戏社区、线上桌游吧、K 歌房等诸多功能,在上述功能方向上,几乎都能轻松列举出一些代表产品,但是将功能集合为一体的仍不多见。
「Gamingo」应用商店海报
根据 AppGrowing 出海观察的数据,「Gamingo」近半年来的热门投放视频素材多数都在展现应用内领取钻石、领取热门游戏礼包以及使用了游戏加速器之后游戏秒开的场景,「Gamingo」的思路似乎是, 用游戏福利和偏工具属性的游戏加速器聚集用户,再以开黑约玩、游戏社区和线上桌游吧这些更具社交性的玩法让用户群在平台内沉淀下来,但变现上,又回到了语聊房/直播的那一套。
「Gamingo」热门投放素材为在应用内领取
游戏礼包的画面 | 数据来源:AppGrowing 出海观察
作为吸引用户的抓手,「Gamingo」目前支持《Free Fire》《ROV》《Roblox》在内的多款热门游戏的游戏加速以及开黑约玩,提及的三款游戏基本都是泰国 Google Play 畅销总榜 Top10 中的常客了,本身在泰国的人气就很高,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Gamingo」的用户盘是足够大的。
「Gamingo」的快速匹配功能目前
支持《Free Fire》在内的多款热门游戏
对于通过游戏引流进来的用户,「Gamingo」再提供 LUDO、桌球、你画我猜等多人在线小游戏,此外也包含语聊房、K 歌房等娱乐功能。由于上述这些玩法在目前版本的「StarMaker」中都能找得到,并且「Gamingo」对「StarMaker」中核心的家族功能等社交设计也有继承(对「StarMaker」感兴趣的读者欢迎阅读白鲸此前文章《对话「StarMaker」CEO:娱乐出海,怎么做出Top3产品?》),所以整体看下来给笔者一种“披着游戏语音社交的外壳的「StarMaker」”的感受。
左:「Gamingo」“歌房”和“音乐”分别对应
语聊房和 K 歌房 ;右:「Gamingo」的 K 歌房
而「Gamingo」对「StarMaker」的“借鉴”不止于功能、社交设计, 在变现点的设计上 ,「Gamingo」也基本沿用了 K 歌语音社交的一套。「Gamingo」的核心变现点有三:一是广告变现;二是用户打赏抽成;三是订阅。
在后两点上,「Gamingo」中无论是给好友/家族/房间送礼都需要使用钻石购买礼物,按照应用内钻石的售价折算,用户一次送礼的花费在 0.3 元 – 111.6 元不等;最低一等的订阅服务售价 13.7 元/月,主要提供去广告、畅享 VIP 歌曲、VIP 标签等功能。不难看出,这些付费点的设计和「Gamingo」主要宣传的游戏加速器、开黑约玩等功能的联系不大,还是沿用了已经市场验证的「StarMaker」的商业化思路。
「Gamingo」打赏礼物花费 3-999 个
不等的钻石,售价 0.3 元 – 111.6 元不等
从功能到变现,「Gamingo」与「StarMaker」呈现出了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奇妙关系,也不免让人好奇为何 Star Group 选择在这一时间点选择以游戏语音社交为“噱头”,上线一款复刻版的「StarMaker」,而又是为何「Gamingo」主攻泰国?
三、5 年内收入增长触顶,「Gamingo」源自「StarMaker」的增长焦虑? 根据昆仑万维去年 8 月发布的 2022 年半年报, 2022 年-2026 年「StarMaker」收入增长率预计为30%、20%、15%、10%和 5% ,此后「StarMaker」将进入收入稳定期,虽然「StarMaker」目前还处于收入增长期,但是 5 年内收入触顶是可以预见的。「Gamingo」的发布也许是为了缓解增长焦虑,毕竟 2 个产品在提供的功能和服务上十分相像,而唯一变的就是获取新用户的思路。
对于「Gamingo」来说,抓手在于游戏。 根据 Newzoo 的最新报告,全球游戏玩家逐年增长,2022 年全球游戏玩家总数已达到 32 亿,理论上看,游戏语音、约玩开黑、游戏陪玩等游戏社交产品整体需求量是在增长的。近一两年,也能看到以 TTChat、Lita 为代表的出海游戏社交产品去开拓东南亚市场,从目前的下载成绩上说,主做游戏语音、约玩开黑的 TTChat 和做游戏陪玩 App Lita 基本都处在印尼 Google Play 娱乐免费榜 Top20 以内,这个成绩还是能一定程度上反映用户需求的。Lita 因为有陪玩,现在大概是百万人民币的月流水,但说实话游戏衍生出来的其他娱乐形式,包括游戏直播在内一直不怎么赚钱。
而目前处于东南亚游戏社交第一梯队的还是 Discord 这一类资历更老的语音社交产品,Discord 在泰国、越南、菲律宾等多国都进入了 Google Play 通讯免费榜 Top 10。在游戏社交相关功能中,「Gamingo」与 Discord 核心差异化体现在自动匹配,更适合这些年被各类陌生人社交产品教育过的东南亚用户。
相对于通过 Discord 或 Facebook 群组找开黑队友,「Gamingo」效率可能更高一些,当然这其实是 2 种场景了。另外「Gamingo」上通过开黑建立的社交关系有机会通过线上桌游吧、K 歌房等玩法沉淀在「Gamingo」平台内。
总的来看,选择游戏的抓手, 团队应该是基于“群众基础”+ 产品差异的路线来做的 ,但也因游戏社交不怎么赚钱,变现又回到了经过验证的模式上去。
Discord 在 Google Play 商店通讯
免费榜全球排名 | 图片来源:点点数据
而在这样的思路下,Star Group 去做「Gamingo」也并不难,因为长期深耕东南亚,在产品功能上也和「StarMaker」相近,团队要做的就是和头部游戏谈好合作,加入匹配和开黑功能,这对于一直做语音赛道的 Star Group 来说来并不是难事儿,也符合 2022 年低成本推进业务的“大思路”。
根据笔者的观察,「Gamingo」和「StarMaker」同一账号信息完全互通,这不只意味着在二者之间的任一平台注册,个人信息/好友关系/家族等信息会同时同步到另一个平台,语音房、K 歌房、用户在话题底下发帖、浏览记录等信息都会同时同步,也就是说 2 款 App 大概率是一套系统。
根据点点数据,「StarMaker」的日活大概有 300 万,所以体验上「Gamingo」中各种娱乐房间、话题广场基本不会“冷场”,不过笔者也体验了「Gamingo」独有的开黑约玩功能,或许是因为 IP 非泰国的原因,成功率并不高……
左:「StarMaker」,
右:「Gamingo」,话题页内容高度重合
而至于为什么确切地选到了泰国。 首先,从 Google Play 榜单情况来看,“语音社交”产品(这里探讨主要具备游戏语音社交、语聊房和 K 歌房任一功能的产品)在泰国有一定的市场。在泰国 Google Play 非游畅销榜 Top100 中,有 9 款语音社交产品,而出海语音社交产品占到了 6 款。
泰国 Google Play 非游畅销榜 Top100
中的语音社交产品 | 数据来源:点点数据
基于我们过往对于泰国市场的认知,泰国人对于社交泛娱乐产品的好感度颇高,而语音社交产品作为其中的一个子类别在泰国跑出的产品也不少,早年间 TikTok、Bigo Live 等产品将出海的第一站不约而同地定在泰国,除了基于买量成本低、文化相近的考量,泰国用户对于社交泛娱乐产品的市场教育成本低自然也是考量因素之一。
此外,「StarMaker」在泰国曼谷建立了办公室,从本地化、用户运营等方面考虑,作为一款小范围起量的试水产品,「Gamingo」第一站落地在相对熟悉的泰国或许会胜算更大。
StarMaker在东南亚共有 5 个办公地,
其中之一就在泰国 | 图片来源:领英
从「StarMaker」目前的全球表现中,也能发现一些选择切入泰国市场的原因和端倪。根据点点数据,「StarMaker」目前全球月流水超千万人民币,用户遍及各个大洲。目前主要的收入来源国是美国、日本和沙特阿拉伯。
首先,以美国为代表的欧美市场,用户会非常重视产品的创新性,而「Gamingo」是一款的尝试性产品,功能和「StarMaker」又有一定重合,起步阶段并不适合放到自己的优势市场上来推。
其次就是考虑买量成本,因为作为尝试来说,投入通常不会太大,据此又排除中东、日韩。之后剩下了东南亚和拉美,再权衡 ARPU,分别对比「StarMaker」印尼和巴西用户的 ARPU 作为参考,前者大概是是后者的 4 倍,「Gamingo」从东南亚出发几乎是必然。
前面提及「Gamingo」是由一款秀场直播 App 改造而来,并且目前的「Gamingo」在产品搭建上相较「StarMaker」简单了不少,多少让人嗅到一些「StarMaker」拉新承压,新品匆忙上线的意味。根据 App Growing 出海观察的数据,「StarMaker」在去年 10 月之后,明显加大了投放力度,但下载量增长变化目前看来相对平稳。这些或许都是「Gamingo」此时上线的理由。
「StarMaker」本年度投放趋势图
图片来源:App Growing出海观察
2022 年下半年 「StarMaker」月新增下载量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点点数据(纵坐标非等距刻度,仅供趋势参考)
回首整个 2022 年,出海社交泛娱乐产品一侧的整体感受是跑出的微创新产品少了,大多尝试方向为虚拟社交和元宇宙,但这些很难在短期对公司收入有助推作用。而游戏社交算是在 2022 年跑出了产品的一个赛道,如 Weplay 在非游戏出海 App 里面的流水已经非常靠前,但昆仑万维选择的这个“抓手”、配合自己的产品能否长期吸量,又能否真的帮助 Star Group 继续实现收入增长,都还有待观察。
作者:尾巴
来源公众号:白鲸出海(ID:baijingAPP),泛互联网出海服务平台。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白鲸出海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all in Web3”的十大行业巨头
设计动态 2023-01-062022年,是Web3行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一年。 有时让人振奋,也有沮丧和恐慌的时刻。 上半年,美国各行各业掀起了一场Web3浪潮,这场浪潮随着互联网、金融和消费行业的巨头和行业领导者的加入而被推向了高点。 一些在互联网行业风生水起的人物,选择放弃传统互联网2022年,Web3行业飞速发展,在各行各业都迅速掀起一阵Web3风潮。这一年,无数行业巨头跳入Web3浪潮中,让这个全新的增长点出现了巨大的泡沫,但也有许多代表性的公司,在风浪中站稳脚跟,接下来仍将利用Web3领域为传统业务赋能。本文列举了加入Web3获得成功的十大行业巨头,希望这些公司的例子能为关注Web3的你带来启发。
2022年,是Web3行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一年。
有时让人振奋,也有沮丧和恐慌的时刻。
上半年,美国各行各业掀起了一场Web3浪潮,这场浪潮随着互联网、金融和消费行业的巨头和行业领导者的加入而被推向了高点。
一些在互联网行业风生水起的人物,选择放弃传统互联网,跳入Web3的大海,例如谷歌副总裁查特吉、Facebook加密货币业务负责人戴维·马库斯、Twitter Spaces首席数据科学家Julien Gaillard、红杉资本合伙人Matt Huang等。他们认为硅谷将再次诞生一场不亚于互联网的技术革命。
在金融行业,纽交所、摩根大通、普华永道、毕马威、Mastercard、Paypal等知名企业也开始进军Web3,比如Mastercard在今年与七家Web3公司合作,致力于将其自身的支付网络引入Web3,从而支持用户使用银行卡便能轻松购买NFT(不可替代型的虚拟资产),降低了大众进入Web3(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虚拟资产生态)的门槛。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副总经济师Scott Bauguess、美国SEC前官员Justin Slaughter、前SEC主席Jay Clayton等美国高官也选择进入Crypto和Web3。他们试图打造出一种新的金融科技生态,让美国继续引领全球。
在大消费赛道,LV、Gucci、Dior等十多家奢侈品品牌;耐克、阿迪达斯、彪马、亚瑟士等国际知名运动服装品牌;星巴克、麦当劳、肯德基等饮食品牌巨头也都纷纷入局。
据虎嗅不完全统计, 全球已经有超过30个行业规模性布局NFT ,其中便包括奢侈品行业(比如LV)、运动服装行业(比如耐克)、汽车行业(比如宝马)、体育行业(比如NBA)、互联网行业(比如Meta)、媒体行业(比如时代杂志)、影视行业(比如好莱坞)、音乐行业(比如华纳音乐)、食品饮料行业(比如星巴克)等。
如果说,2022年上半年整体上充斥着兴奋与狂欢的气息,那么下半年则蔓延着混乱、沮丧与恐慌。
在2022短短一年里,身处Web3的从业者们经历了“冰火两重天”,亲眼见证了泡沫的吹起与破裂。
到了下半年,Crypto泡沫被戳破,Web3行业经历了2021年以来的至暗时刻。Luna、三箭资本、FTX的“破产”,使得币圈哀鸿遍野,由于大部分Web3项目还没有脱离加密货币的影响,这自然也波及到了Web3生态,全球Web3用户的活跃度大大降低。
不过,在泡沫破灭之后,似乎并非只剩下空气。仍有以“十家传统行业巨头”为代表的众多企业在熊市期间发布新的NFT行动和战略,它们在2022年通过Web3赋能传统业务并获得成功甚至有的实现了超额盈利。
这些巨头,皆是在Web3商业化领域做出阶段性成果或者突破性成就的公司,他们皆在全球拥有上亿用户,并拥有广泛的品牌知名度,他们都是行业龙头,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整个行业的心跳,他们绝大部分在Web3和加密领域深耕了两年以上,有两家企业甚至扎根了7年以上。
而这10家代表性公司已经决定继续在2023年进一步探索Web3与传统业务(包括Web2互联网)的结合。
一、耐克——全球最大的“虚拟鞋”平台 耐克,或许是进军Web3最用心的一家传统巨头。它不仅是最早一批布局Web3的大型公司,而且几乎年年有新创新。
从2019年开始,耐克便获得了一项名为“CrpytoKicks”的虚拟鞋专利,该专利旨在通过区块链技术将数字资产与实物(比如运动鞋)“捆绑”在一起。这项专利借鉴了彼时流行的区块链游戏——CryptoKitties的创意,虚拟鞋与虚拟鞋之间可以“繁殖”和“繁衍”下一代虚拟鞋。
而当时或许没有人能预料到,这一创意将被2022年最火的Web3产品StepN(一个可以边跑步边赚钱的虚拟运动鞋项目)采用,成为StepN能成功破圈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
据悉,StepN的虚拟鞋,注册用户数已经超过472万,这也引得全球多家鞋服巨头(比如耐克)、互联网公司(比如Keep)的注意,这两家公司随后都推出了相似的产品。耐克旗下的NFT公司RTFKT便在2022年12月宣布推出首款Web3虚拟运动鞋。
2021年,随着NFT在全球的火爆,耐克逐渐加大对NFT的投入力度。2021年12月,耐克收购了虚拟运动鞋公司RTFKT,据“纽约时报”分析,耐克为此花费了2亿美元。RTFKT是一家专门做NFT运动鞋的公司,曾在2021年年初以短短7分钟的时间售出了600多双NFT球鞋,收入超300万美元。
到了2022年,耐克更是动作频繁、大招不断。
2022年2月,耐克和RTFKT举办了第一次NFT空投(免费发送)。自今年4月以来,RTFKT一直试图将虚拟且正式授权的耐克运动鞋引入NFT市场。比如CryptoKicks NFT系列,这2万双虚拟运动鞋售价在1300美元到13万美元之间,其中以由日本艺术家村上隆设计的球鞋最受欢迎。
耐克RTFKT产生的收入包括CloneX的销售和收购RTFKT前的版税。根据第三方数据机构Dune analytics的数据,截至10月份,这家运动服装公司的交易超过7万笔,获得了9120万美元的版税,并带来了9310万美元的收入。目前为止,耐克的NFT销售总额已超过1.8431亿美元。
此外,和一些传统巨头只是简单做一些NFT营销不同,2022年耐克还表达了自己更大的野心——做NFT平台。
2022年11月14日,耐克在官网上宣布即将推出一个新的Web3平台Swoosh,在这一平台上社区成员可以铸造和交易他们自己的NFT。“我们正在塑造一个市场,希望能够为对Web3感兴趣的人提供一个可访问的平台,在这个新空间中,Swoosh社区和耐克可以共同创造、分享和获取受益。”耐克虚拟工作室总经理Ron Faris曾向媒体表示。
该平台已于11月底开放注册,将于2023年开始正式运行。这也意味着,耐克不仅要做全球最大的实体运动鞋厂商,还希望成为全球最大的虚拟鞋平台。
二、NBA——第一个将NFT销售总额卖到10亿美元的品牌 NBA也是第一批布局NFT业务的传统品牌。
2019年7月起NBA便允许球迷们购买和交易官方发行的NFT,并且其销售额在各大国际巨头中遥遥领先。NBA在今年设立了一个新的社交媒体账号“NBAxNFT”,主页里的简介是:“NBA官方Web3主页。”同时,NBA还开通了“Discord”账号,为其更好的触达客户,更好的宣传Web3与NFT项目。
此外NBA的NFT项目天生便具有营销优势:拥有大量NBA明星球员。勒布朗·詹姆斯、斯蒂芬·库里等一众球星都发行过自己的NFT,这无疑也为NBA开拓NFT业务扫清了各种障碍。
根据NBA技术服务商Dapper Labs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0月15日,NBA的NFT持有者已经超过69万,总销售额超过11亿美金。NBA会将球星们的进球视频制作成NFT,让粉丝们自由购买、交易和收藏。
当詹姆斯横冲直撞、暴力扣篮之际;当杜兰特纵身一跃、挥掌盖帽之时,那一刻的精彩,人们希望将其收藏。而NBA等发行商通过NFT技术确保了那一刻可以被记录下来并被形成有唯一收藏价值的NFT。
NBA Top Shot
Dapper Labs亚太区负责人Amber于1月4日向虎嗅表示:NBA Topshot最近30天的成交额在310万美金以上,平均单卡价格在13美元左右,总计约24万次交易。从交易次数看,熊市期间仍有不少用户在该平台上体验NFT。
“2023年,我们会继续渐进式的吸引用户进入,为开发者提供工具,让他们能部署从通过社交登录完成注册到用户完全自托管钱包的低门槛应用,此外,我们还将践行移动端优先的策略,给新用户提供一种无缝使用DApp(去中心化APP)的体验。”Amber说。
虎嗅了解到,目前NBA NFT的大部分收入会流向Dapper Labs,另外一部分会流向NBA和球员,这些参与方都可以通过这一NFT项目获得销售收入的分成。“Dapper Labs通常会针对大型企业/品牌方的不同需求来进行合作,没有模板化的方式,更多是定制化的。”Amber向虎嗅表示,“定制化的好处是能够有针对性地面向企业/品牌的需求以及其背后不同的客户群体,市场环境和用户习惯提供相应的支持和服务,但高度定制化也意味着成本的增加(时间和人力成本等)。”
NBA成功将NFT推广带到大众,并不是个例,而是可复制的。比如NFL(美国国家橄榄球联盟)也推出了NFT业务,截止目前,已经获得了1.25亿美元的销售总额。
如今,Web3正在广泛扎根于国际各大体育赛事中,目前La Liga(西甲联赛)、UFC(终极格斗冠军赛)、AFL(澳大利亚澳式足球联盟)、FIFA(国际足联)都已参与到NFT项目中。
三、FIFA——第一次将Web3引入世界杯 2022年,Web3第一次“参加”世界杯,而FIFA(国际足联)便是其主要推动者。
在2022年卡塔尔世界上,人们首次看到了梅西、C罗、内马尔这三位足坛巨星发行了他们NFT系列;首次看到了在全球最大的赛事——世界杯的现场广告栏上出现了Crypto.com等加密公司的名字;也首次在世界贝期间,体验到了国际足联官方授权的五款Web3游戏。
这五款游戏分别是Upland、AI League、Phygtl、Matchday、Own The Zone。前四款,是国际足联与公有区块链项目Alogorand合作出品的足球类NFT游戏。
他们中有的像NBA Topshot一样为用户提供NFT的收藏和转售服务;有的为用户提供4v4的休闲足球游戏;有的是让用户自己发现世界杯期间有意思的图片和视频并让用户自己铸造成NFT;有的为用户提供一款收集足球卡的休闲社交预测游戏。
在这个全球最大的赛事中,人们不仅可以参与到国际足联官方授权的上述Web3游戏,还能参与到各家体育类Web3公司推出的各种Web3体验(比如购买梅西或者C罗授权的NFT)。
四、万事达卡——全球用户,用“法币”即可购买NFT 全球有29亿张万事达信用卡,当它进军Web3,或许将对Web3生态产生不小的影响。
贝莱德、高盛、花旗银行、纽约梅隆银行、纳斯达克、Paypal……虽然国际金融巨头们纷纷探索Crypto和Web3已经不是一件新鲜事,但是Mastercard对于Web3扎得更深。
2022年,万事达卡(Mastercard)宣布与多个NFT市场合作,包括Immutable X、Candy Digital、The Sandbox、Mintable、Spring、Nifty Gateway和Web3基础设施提供商MoonPay,以将其支付网络引入Web3,从而支持用户使用借记卡和信用卡购买NFT。
据悉,已经有多个NFT市场可以使用银行卡便能直接购买NFT了。据万事达卡称,这些市场在2021年创造了超过250亿美元的销售额,涉及领域从艺术到体育、从视频游戏到收藏品,再到虚拟世界平台。
而在此之前,用户想要购买NFT,必须先购买加密货币,并且拥有存储加密货币的线上钱包。万事达卡的出现,无疑大大简化了新用户进入Web3的门槛。
此外,万事达卡还与区块链公司Polygon、Hi合作,推出第一张个性化的NFT借记卡。据了解,除了万事达卡,Paypal、Block等支付巨头也在积极布局加密和Web3市场。
五、星巴克——把Web3引入2000多万用户的“咖啡生态”中 和耐克一样,星巴克也研究了多年区块链技术,不过,今年之前,星巴克在区块链上一直按兵不动。然而,一出手便是大招,星巴克在决定将Web3引入到其APP中,并逐步放开名额让更多美国会员体验到Web3。
2022年12月8日,星巴克向第一批测试者公布了“其Web3忠诚计划”并开放了NFT社区。受到邀请的星巴克会员可以在星巴克APP上体验NFT服务,虽然他们可能并没有意识到已经使用了NFT,因为星巴克将NFT这些专业术语都已经换成便于用户理解的词语。
据悉,星巴克的忠诚度计划APP上拥有超过5000万的注册用户,仅在美国就有2740万活跃会员,这些会员为美国地区的业务贡献了53%的收入。
星巴克进军NFT,更多是与其主要的商业目标相契合。“不同于其他品牌进入Web3的方式,星巴克通过将Web3融入星巴克的会员忠诚度计划,使得星巴克会员们可以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更沉浸式的体验咖啡社区的氛围。”星巴克执行副总裁布雷迪·布鲁尔在官网上表示。
在星巴克店内进行消费之后,通过扫描星巴克奖励卡,将获得可以兑换NFT的积分。大约积累500积分,即可获得咖啡主题的NFT,这些NFT都是铸造在公有区块链Polygon上。
可兑换的NFT也分三种等级,低等级的NFT,可以在线上教用户如何制作浓缩马提尼咖啡,或者接触到艺术家的作品;当获得更多积分并兑换NFT时,将奖励你真实世界的体验,比如在星巴克的烘焙店举办的特别活动,甚至是去哥斯达黎加的星巴克庄园咖啡农场旅行。
不过星巴克并没有用NFT这个让普通用户没有太多感知的词语,而是以“邮票”作为替代。另外,星巴克尽力尝试让用户无感体验NFT,不要求用户拥有加密钱包,通过信用卡即可购买“邮票”(NFT),十分方便。
据悉,从2023年1月起,星巴克将开始每月向更多想要体验NFT的会员发出邀请。
六、时代杂志——用NFT重新定义媒体,让内容直接变现 365天、聚集了89位艺术家、创作出5个系列和20000个NFT作品、吸引55000名社区成员、1000万美元的利润、超过60万美元捐赠给慈善机构……这是《时代杂志》通过其在NFT的布局而取得的成果。
2022年,是诸多主流媒体进入Web3的一年,《时代杂志》是其中走在最前沿的媒体之一,它试图让深度文章和书籍也能制作成让用户亲睐的NFT,而这一模式正在成为一种潮流。
TIMEPieces
2021年3月,美国《时代杂志》将旗下三个杂志封面作为NFT进行了拍卖。随后9月,《时代杂志》、推出了TIMEPiece系列NFT作品,该系列内容由来自世界各地的40位艺术家的4676件作品组成,每件价格为0.1ETH,刚一上架,该系列作品就在几分钟内被一抢而空。
在2022年3月23日,《时代杂志》还选择了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 Buterin作为其杂志封面,并将这期封面制作成NFT。
近日,《时代杂志》的Web3社区TIMEPieces也正在与著名作家Deepak Chopra合作推出书籍类NFT。为了庆祝Deepak Chopra《成功的七大精神法则》25周年,他们(包括TIMEPieces的73位艺术家)一同为这本书创作了新的书籍封面。NFT书籍中包含了Chopra的新内容,包括对这本书主题的介绍以及对每一章的新思考,用户可以在区块链上阅读。
每本NFT书籍的每一个章节,都被制作成了3D式的书籍模样,让人们体验在元宇宙中是如何阅读的,让人们体验到Web3(元宇宙)书籍的全新视觉感受。
这家公司在其总裁Keith Grossman的带领下,已在NFT领域获得了超过1000万美元的利润。据悉,Grossman在工作了三年之后,已于近日加入加密公司MoonPay,他表示希望将耐克和环球影业等公司引入到Web3。
七、路易威登集团——all in Web3,旗下超10家品牌入局NFT 1854年诞生的路易威登,如今是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巨头。路易威登的总裁阿尔诺目前是全球身价最高的人,从2022年12月13日起,他超越了马斯克,正式成为全球首富。
或许是因为NFT与奢侈品天然有融合的地方,路易威登旗下多个知名品牌,比如Tiffany、LV、轩尼诗等都开始进军NFT。而且路易威登不仅旗下有众多品牌入局,而且Web3的玩法丰富多样,包含了NFT营销、Web3游戏、DAO等各种方式。
Tiffany NFT
2022年1月12日,轩尼诗在奢侈品酒类NFT平台BlockBar上将酒和数字资产出售给买家,定价70.47以太坊(超过20万美元)。虎嗅发现轩尼诗在2022年多次与BlockBar合作并推出NFT,通过这一方式销售其更多的奢侈品酒。
而在2022年下半年,轩尼诗更是尝试与Friends with Benefits(FWB)DAO推出基于NFT的Web3社交俱乐部Café 11,只有持有其NFT的人才能成为这个俱乐部的成员。据悉11月4日,FWB铸造1765枚Café 11 NFT,售价为450美元。
此外,路易威登还发布了Web3游戏,并对该游戏进行持续更新。2021年8月,为纪念路易威登创始人诞辰200周年,路易威登推出了名为《Louis:The Game》的NFT游戏,参与的玩家有机会赢得以NFT形式发行的品牌历史明信片。
路易威登旗下的奢侈品腕表宇舶;奢侈品酒轩尼诗;奢侈品香水纪梵希以及Tiffany、Coach(古驰)、Dior(迪奥)、Fendi等都已经入局。据虎嗅观察,路易威登旗下已经有超过10家知名品牌进军Web3。而路易威登的对手们,比如开云集团(旗下Gucci)也在积极布局该赛道,呈现出一种新的竞争态势。
八、Reddit——第一家让500万人用上NFT的公司 500万用户,对于互联网公司而言,或许不值一提,但是对于Web3公司而言,这一数字已经是“顶流”。如今币圈最大的NFT平台Opensea的用户数都不足300万。
而Reddit只用了不到半年便将NFT的用户做到了500万,而且这一数字还在以每天新增5-10万的速度飞速增长中。
Reddit目前有超过15亿注册用户,每天有5000万用户在线,他们在培养NFT用户的做法,与币圈的NFT项目方有着很大的差别。其中最明显的一个特点是,Reddit更倾向于让用户无感的体验,甚至为用户铸造大量不需要付费的NFT。
虎嗅了解到,目前在Polygon上铸造一个NFT所需的费用,不到0.01美元。这也因此吸引了更多对去中心化程度要求没那么高的传统世界里的玩家参与。
有一个特点可以说明Reddit的用户友好,人们对Reddit的普遍印象是:Reddit没有NFT、Gas、私钥、Polygon等那么多区块链术语和行业黑话,让普通用户感到不适,Reddit将这些词语统统替换成用户可以理解的词语,比如将钱包称之为“保险库”。用户不需要像此前的NFT用户那样,下载钱包、记住私钥、支付Gas费,因为Reddit已经将这些繁琐的过程尽力省去。
从2013年,Reddit接受加密支付,到2019年推出基于以太坊的社区积分,Reddit一直在尝试将区块链和Crypto引入到其互联网产品中,直至2022年下半年,终于通过NFT将产品一炮打响。
Reddit在用户规模和用户体验上获得成功,为其他试图进入NFT的传统企业、互联网巨头趟出了一条新的路径。
不过有得必有失。当Reddit选择了Polygon这一“平民链”时,虽赢得了用户,但每一个NFT的价值和价格却因此“大打折扣”,毕竟Reddit的大部分NFT都不用付费。
据虎嗅观察,截至12月23日,Reddit已经为用户铸造了682万枚NFT,但是只有10万枚NFT是付费的,其5个月以来的销售总额只有1203万美元。这一数字,远远低于Bored Ape Yacht Club等建立在以太坊上的顶级NFT项目,后者总计已经超过23亿美金销售额,最近30天的销售额便超过7100万美元。
九、三星——在NFT领域布局最广的手机厂商 2022年,也是众多手机厂商加大布局Web3的一年。
与其他入局Web3的手机厂商相比,三星无论在深度还是广度上对Web3的投入都是最大的。它不仅把NFT与手机结合,还与电视、VR等各个硬件端进行结合。
在手机端,2022年8月,三星电子与三星数码广场、新罗免税店和Show Golf等多家韩国实体零售商达成交易,以推广和促进三星新Galaxy NFT的采用,并且宣布与去中心化视频流媒体平台Theta Labs合作,开发并推出的Galaxy NFT生态系统。
电视端,2022年1月,三星在其官网宣布旗下新型智能电视将允许用户购买NFT,在其发布的多个最近电视型号中上线NFT交易平台,支持用户预览、购买和交易数字艺术品。
三星表示:“随着对 NFT 的需求不断增加,对当今分散的观看和购买格局的解决方案的需求从未如此强烈。”据悉,韩国民众对于具有金融属性的事物一直有很高的接受度,这或许也是其大力发展NFT与其生态进行结合的原因。
三星不仅要将NFT与自己的各个产业进行结合,其本身的风险投资部门Next也积极布局投资了多个Web3公司,其中不乏NFT领域的明星项目,包括Sky Mavis(区块链最火游戏Axie Infinity的创造者)、Dapper Labs(NBA NFT等多个Web3爆款产品的推动者)、Forte、Nifty’s、The Sandbox和SuperRare等。
十、亚马逊——给Web3淘金者卖水(云服务),或是最大赢家 亚马逊,或许才是Web3领域最大赢家。
2022年,当谷歌云、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发力Web3业务时,AWS(亚马逊云)早就在这个领域吃尽了红利。虽然阿里云、腾讯云等公司在几年前便也开始为一些“零零碎碎的”加密机构提供云服务,但是重视程度以及市场份额,与AWS相差甚远。
“亚马逊早就赚翻了。”
多位接近AWS(亚马逊云)的人士曾向虎嗅表示:“全球最大交易所Binance,一年甚至能给亚马逊带来近1亿美元的营收。”
除了Binance这样的大客户,虎嗅了解到Web3领域有超过百万的小公司或者项目,一家小公司每月付出的上云费用一般在1万-2万美元,这些小公司大多都选择了亚马逊云。
“老对头”谷歌发现了这一点,2022年5月,谷歌开始组建Web3团队,并开始“撬”亚马逊的客户。国内的三大云厂商也积极行动。虎嗅了解到,亚马逊云和阿里云都在2022年下半年于新加坡成立专攻Web3的团队,为的就是抢占更多市场,而腾讯云也希望抓住香港今年大力发展虚拟资产的东风,将更多Web3业务揽入怀中。
不过,阿里云和腾讯云在国际化的道路上并不一帆风顺,国际市场的认可度仍有待提高,亚马逊云目前已经占据了50%以上的全球加密市场,仍是Web3公司的市场首选,这一地位或许在接下来很长时间不会改变。
作者:周舟;出品:虎嗅科技组
来源公众号:虎嗅APP(ID:huxiu_com),从思考,到创造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虎嗅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4000字干货!手把手带你掌握web中的表单设计
UI交互 2023-01-06前言表单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信息添加、录入的方式之一,如何进行表单的设计也是 B 端设计师的必修课。身边别的部门的同事常常会说:表单不就是几个输入框,几个组件组成的东西么,挺简单的,有什么好设计的。但通常情况下,越是简单的东西,要思考的点却越多,想要把一个表单做好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前言
表单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信息添加、录入的方式之一,如何进行表单的设计也是 B 端设计师的必修课。身边别的部门的同事常常会说:表单不就是几个输入框,几个组件组成的东西么,挺简单的,有什么好设计的。但通常情况下,越是简单的东西,要思考的点却越多,想要把一个表单做好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生活中,大多数人都不喜欢表单,比如前段时间有一些许久没有联系过的朋友让我帮忙填写一下调查问卷,作为一个热心市民的我,自然是选择点开链接帮忙填写;一鼓作气填了一段时间后,看着剩下的问题,我不耐烦的放弃了填写这个调查问卷。所以作为设计师,我们应该“由内而外”而不是“由外而内”的去设计表单,如何让表单变得更容易让人接受也是设计师应该考虑的问题。
更多兆日UCD的干货:
6000字干货!3个优秀交互设计师应该具备的边界感 引言 售卖软件服务的公司,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开发一套通用的解决方案或产品,而几乎不用接收任何定制化需求(定制化需求大多会被内化成通用产品的新功能)。
阅读文章 >
一、什么是表单 表单是一种用于信息添加、录入的页面类型。是连接用户与数据库的桥梁,通过引导用户进行信息的填写,从而提交数据给后台。在用户填写提交时,还需要对用户输入内容进行校验与反馈,保证用户信息填写的完整度。
填写表单是一件麻烦事,当我们想做的是投票、网上购物或者添加好友之前,总是会有表单防碍着我们。正因为多数人不喜欢填写表单,所以在做 表单设计 时,我们的首要目标是让人们迅速轻松的完成填写,同时获得系统和用户想要的东西。
二、如何进行表单设计 1. 表单拆分
基础表单中会有以下六个元素:
1. 标签:标签文本主要是解释输入项的含义,一般不宜太长,需要简明扼要,快速让用户理解;还有一部分是告知用户哪些是必填项。
2. 占位提示:直接展示在输入项中,采用弱提示文本对所需信息描述,当用户输入信息时即消失。
3. 校验:对输入项进行验证,并给出反馈提示,如:用户未填写,格式错误、内容错误等
4. 基础组件:可交互输入的区域,是构成表单的核心内容,主要有:输入框、单(复)选框、上传、时间选择器、开关……
5. 提示:描述该输入项需要的输入类型,如:上传的文件类型
6. 按钮:用户完成输入后,点击按钮进行提交、进入下一步等,按钮一般是跟随的最后一个输入项后面,若输入项超出一屏显示,建议将按钮悬浮固定在底部。
当我们开始制作某一表单的时候,我们需要强迫自己思考一下每个元素的 UI 问题:
这个元素是什么类型的? 如何处理其他这类东西? 元素之间有什么关系? 通过合并相同类别元素或者扩展该元素和其他元素之间的关系,能否简化设计? 2. 表单录入模式
表单根据录入模式可以分为:单步表单、分步表单和高级表单
① 单步表单:
单步录入指的是在一个页面即可完成内容输入。使用于内容较少,结构简单的场景,我们常见的登录页就是典型的单步表单。
② 分步表单:
内容较多、录入内容的方式差异较大的情况且业务本身具有流程化特性,一般通过添加分步导航展示内容。常见的例如银行转账,修改密码等等。
③ 高级表单(分组表单):
高级表单(分组表单):主要用于需要一次性录入大批量数据的场景。高级表单与分步表单有点类似,都是为了减轻用户填写压力,将填写内容进行分块。不同的点在于,分步表单的流程化明显,后一步填写的内容都是基于前一步来填写、是前一步反馈。
3. 表单的页面框架
表单的页面框架指的是承载着整个表单页的页面框架,即:整页式(新页面)、弹窗式、侧边栏式。因为其页面面积大小不一样,所以使用情境有所不同。
整页式(新页面):最常用方式,适用于绝大部分的表单,可以支持构建复杂的表单。
弹窗式:通过小面积的弹窗进行轻量化的编辑,方便快速进行增、删、改、查;输入项较少,一般不会有滚动条。
侧边栏式:与弹窗式相似,通过小面积的侧边栏进行编辑;可承载比弹窗更复杂一些的表单内容,可以有滚动条。
我们在选择页面框架时通常需要综合以下三个因素去考虑:
内容数量 :内容如果较多不适合使用弹窗式 与原页面关联程度 :需与原页面关联强建议使用弹窗式、侧边栏式 表单的复杂程度: 一般高级表单、分组表单、分步骤表单、有表格聚合的表单、联动表单等都建议采用整页式的框架来展现。 4. 表单的排列方式
① 布局方式
在制作表单的时候分成两种排列方式:单列布局和多列布局。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因素去考虑使用什么布局:
1. 在输入项不多的情况下,建议采用单列布局,因为单列布局,用户填写的路径就是从上至下的一条直线,十分符合用户的视觉动线,能够提高用户浏览与填写的效率。
2. 多列布局的表单会导致用户的视觉路径变长,用户需以 “Z” 字形的视觉动线扫描表单,会提高浏览与填写的效率,并且多列表单容易造成用户填写时的混乱,易填错,体验差。
但是有时部分业务诉求和某些特性的场景要求,会需要在有限的空间上放入更多的控件来收集用户的信息,这时就不得不使用多列布局的样式,因为多列能够省纵向空间。
单列布局
优势:视觉路径清晰,填写效率高,体验好;
劣势:垂直空间占用率高。
建议使用场景:表单内容较少的情况下使用单列布局
多列布局
优势:省空间,能够放置更多的控件;
劣势:视觉路径模糊,填写成本高,填写易出错。
建议使用场景:关联性强的填写项横向排放,且将该列中最重要填写项的放于最左侧。
② 标签对齐方式
标签的对齐方式有:左对齐、右对齐和顶对齐,除了需要考虑单列式布局还是多列式布局,还有我们也需要考虑标签的对齐方式。
马泰奥·彭佐在 2006 年 7 月对表单的每种对齐方式做过眼动测试研究,根据研究结论做出以下分析:
顶对齐标签:
研究中,从标签移动到输入框只需 50 毫秒。比左对齐标签快了 10 倍,后者需要 500 毫秒;比右对齐标签方式快 2 倍,后者高达 240 秒。能迅速填完顶对齐标签表单的原因之一,是因为眼球只需要在标签和输入框之间进行上下单向运动。
优势:眼动测试中移动速度最快,最有利于提高用户填写表单的效率。标签字数相比于左右对齐标签可容纳更多字数。
劣势:纵向空间占用率高,对于小屏用户不太友好(设计前需要考虑用户使用场景以及使用设备)
建议使用场景:希望用户快速完成表单;对标签的扩展性高,有国际化需求(中文转英文,英文会比较长);更适用于弹窗式、侧边栏式布局。
右对齐标签:
如果要尽量减少表单占用垂直屏幕空间,右对齐能提供快速完成时间。研究中,专家用户和新手用户扫视(眼睛运动)右对齐标签表单的标签和输入框的平均时间分别在 170 毫秒和 240 毫秒,而填写完成时间比左对齐快 2 倍。
优势:标签和输入框位置紧密,更方便填写
劣势:右对齐的布局会造成标签的左侧不齐,影响快速阅读表单的效率问题;如果增加填写项标题字数过多,整体的表单页都需要修改,右对齐灵活性低。 建议使用场景:适用于需要填写效率但受到屏幕垂直面积限制的页面。更适用于整页式布局。
左对齐标签:
在顶、右、左三种方案中,左对齐表单填写速度最慢。因为左对齐表单解析问题时眼球定位次数最多,用户一般情况下都能将左对齐布局中的标签和输入框联系起来,只是花费时间较长。在研究中,典型扫视时间为 500 毫秒,很长说明用户经历了沉重的认知压力。
优势:易浏览标签;占用纵向空间较少
劣势:标签和输入框距离较大,表单填写效率低
建议使用场景:需要让用户认真思考后填写的页面;更适用于整页式布局
输入字段上方的粗体标签
在顶对齐的情况下,设计师可能会想:如果我们将标签进行加重,这增加了它们的视觉重量,并将它们带到了布局的最前面,这样说是不是可以让用户更好的去完成表单的填写呢?但事实却和设想相反:粗体标签反而增加了用户填写的负担。
粗体标签导致从标签移动到输入字段的扫视时间增加了近 60% ,从没有粗体标签的 50 毫秒到有粗体标签的 80 毫秒,更突出的标签没有明显优势。粗体标签更难让用户阅读和感知——可能是因为粗体文本和输入字段的相邻粗边框之间存在更多的视觉混淆。
小结
标签位置:单从效率角度看,顶对齐>右对齐>左对齐,但是根据应用场景,效率快并不是我们选择标签对齐方式的唯一的指标。在大多数情况下,将标签放在输入字段上方效果更好,顶对齐的情况下标签的扩展性更高,且用户不会被迫分开查看标签和输入字段。需要注意在视觉上将下一个输入字段的标签与前一个输入字段分开。
粗体标签:阅读粗体标签对用户来说有点困难,因此最好使用纯文本标签。但是,当使用粗体标签时,可能希望将输入字段设置为没有粗边框。
三、表单校验形式 1. 什么是表单的校验
为了让用户准确的填写表单,在用户填写表单中/填写表单后,常常会增加我们常说的“反馈提示“,针对反馈信息的准确性,我们会采用两种校验形式:前端校验和后端校验。
① 前端校验:
主要负责校验输入的内容格式是否正确;例如常见的手机号格式是否正确、密码格式是否符合要求。
② 后端校验:
与数据库相关,主要负责校验输入内容是否正确;例如常见的手机号是否存在,密码是否正确。
③ 校验触发条件:
用户输入时进行校验(例如:注册输入密码时,实时显示密码强度) 用户输入完成失去焦点时进行校验(例如:注册重复输入密码时,密码与前一次输入的是否一致) 用户输入完成点击操作按钮时进行校验(例如:注册点击提交时进行校验,手机号已被注册所以未通过注册) ④ 报错方式:
即时报错 输入完成后点击 提交/下一步/保存 等操作后报错 2. 校验形式
根据不同的校验触发条件和报错方式,我们可以组合成以下几种校验形式:
① 输入时即时验证,即时报错
用户在输入的过程中进行实时验证,输入框处于聚焦时开始提示,随着输入的过程,符合要求后已与用户通过验证的反馈。例如在注册阿里云账号时,设置密码需要满足三个条件,这里采取了即时验证。
优点:可以实时告知用户表单的填写时候符合规范
缺点:实时验证会使用户分散注意力,也有可能会引起用户的反感
使用场景:注册时需要设置密码,通过密码不同的组成,时判断密码的强度,比如纯数字密码符合最低安全要求密码,但增加大些字母和小写字母后就形成了更安全的密码
② 失去焦点后即时报错
用户在输入完成后进行验证,输入框失去聚焦后(即用户点击输入框以外的位置后)与用户进行反馈。例如在注册网易邮箱时,填写完毕后即时报错。
优点:为用户修改错误节省时间、避免出现很多错误需要改正的情况。
缺点:如果输入有误,用户需要多一步操作,点击会有错误的输入框进行修改。
使用场景:注册用户名时,取消聚焦后会反馈用户名是否可用,不可用的情况下是被注册还是格式有问题。
③ 操作后(保存/提交/下一步)后全部报错
用户完成表单填写后,点击操作按钮(保存/提交/下一步),系统将表单统一上传到后端数据库中进行对比后集中与用户进行反馈。
优点:减少对用户的打扰,减少后端服务器压力,提高效率
缺点:用户只能点击按钮后才可以得到反馈,不能及时修改;若表单过长,用户返回修改的路径也将增加。
使用场景:登录账号是判断密码是否正确
最后说说 表单是后台最常见的场景之一,所以表单设计是 B 端产品最重要的部分之一。表单的设计是需要产品经理和设计师共同解决的难题。表单需要注意的点还有很多,我们在设计表单的同时,不仅要考虑上述的这些问题,还得“由内而外”的考虑表单为什么这么做,在用户录入信息时能降本提效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更多表单设计干货:
想把表单的用户体验做到极致?我总结了这5个细节! Hi,我是彩云。
阅读文章 >
把表单体验做到极致!11个表单设计的高效技巧 大家好,这里是设计夹,今天为大家分享的是「表单设计」。
阅读文章 >
欢迎关注团队微信公众号:兆日 U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