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商平台死磕年货节
设计动态 2023-01-03腊月已至,距离春节也不远了。在打工人数着日子等放假的时候,电商行业却迎来了年底最后一个繁忙时段——年货节。 在各个蓄势待发的电商平台中,淘宝表现得尤为活跃。一方面,淘宝对今年年货节的优惠规则进行了调整,不再发放购物券、取消跨店满减活动,改为官方直降立减5%-1春节的脚步正在临近,电商平台们也开始试图借年底的“年货节”大促,再为年度业绩目标冲刺一把。不过“年货节”可以给电商平台带来预期中的效果吗?电商平台们又分别面临着什么样的挑战?本篇文章里,作者发表了他的看法,一起来看。
腊月已至,距离春节也不远了。在打工人数着日子等放假的时候,电商行业却迎来了年底最后一个繁忙时段——年货节。
在各个蓄势待发的电商平台中,淘宝表现得尤为活跃。一方面,淘宝对今年年货节的优惠规则进行了调整,不再发放购物券、取消跨店满减活动,改为官方直降立减5%-15%;另一方面,首场元宇宙直播也在准备当中,预计将于年货节期间上线。
京东、拼多多、抖音、快手等平台虽然不像淘宝如此高调,但也在暗中蓄力。诸如百亿补贴等经典套路,均已准备就绪。围绕年货节这个促销节点,各大电商平台可以说是憋足了劲,为年度业绩目标进行最后冲刺。
平台如此拼命,背后的原因也不难理解。受疫情、通胀上升等客观因素影响,年内几个 电商购物节表现都不及预期。不再公布GMV的双十一声量渐小,双十二更是直接被遗忘。来到年底,年货节已经成为整个电商行业的最后希望。
不过挑战依旧存在:不少省市迎来优化疫情防控之后的第一波感染高峰,多地物流瘫痪,线上线下消费都在经历阵痛。
万众期待的年货节,真的能达到预期效果吗?
一、电商平台备战年货节:阿里抢流量,京东拼多多狂撒钱 对于今年的年货节,各大平台的前期准备工作各有侧重。
向来懂营销且流量焦虑最突出的阿里淘系电商费尽心思吸引用户 关注,成为年货节前哨战中宣传力度最大的平台。 尤其是淘宝的元宇宙直播,虽然尚未正式面世,但已经成功激起不少网友的好奇心,收获了预期的宣传效果。
根据网络流传的测试画面来看,为年货节准备的元宇宙直播间和此前的双十一元宇宙商业街有不少共同之处。在正式上线之后,用户可以通过数字分身在直播间观看城市大屏实时直播,直接线上下单、线下收货,交易流程和常规直播间无异。
事实上,淘系电商一直十分重视开发元宇宙、AR等沉浸式购物功能。早在推出元宇宙直播间之前,淘宝直播就推出了“未来城”项目,让用户在线上试穿、下单,同样可直接在线下收货。另有媒体爆料称,淘宝的元宇宙直播间和百度旗下的元宇宙平台希壤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前者交流感更强。
目前,淘宝、天猫都为元宇宙直播和未来城提供了大量引流入口,试图将其打造成平台的新名片。淘宝直播甚至配套推出了品牌店尖货、水晶岛探险等八大场景,向用户提供各种新鲜玩法。
和阿里不同,京东、拼多多这两大巨头的吸引用户关注的方式更简单直接一些:撒钱。
拼多多这边,2023年年货节在12月26日正式启动,活动持续整整15天,平台将投入30亿元的站内资源和红包雨。统计显示,在去年年货节期间,拼多多绝大部分品类商品的最高补贴比例达到60%,今年的补贴力度相信也绝不会低于这个数字。
京东则将整个活动划分为预热期、腊八跨年期、场景期、小年期和春节送货期五个阶段,分别提供不同的优惠和玩法。其中既包括满300减40的传统满减活动和限时红包雨,也支持优惠券、总价促销、京豆等多重权益的叠加使用。
至于抖音、快手、B站等电商新贵,则发挥自己在内容上的优势,继续发力直播场景。
快手在早前召开的年货节商家大会上公布了宠粉专场、百大主播盛典、地道年货品类日和商业化共建红利四个专项活动,承诺为商家、主播提供流量和资金扶持。
其中,头部主播报名参加年货宠粉专场可以获得平台的短视频免费流量扶持和亿元助力红包;中腰部主播则可以报名参加年货节百大主播盛典,瓜分专项直播流量资源包。
抖音同样在本月早些时候举行了年货节招商大会,继续打造抖音好物节这个招牌活动。在过去两年大获成功的好物直播间、大咖直播间等玩法将重启,同时还推出了全新的家乡年货直播间,试图给消费者提供新鲜感。此外,直播和货架电商的联动也在加强,平台将通过搜索栏、直播间等多个页面为货架导流。
甚至近况不佳、被负面新闻包围的国美、苏宁,以及向来低调的唯品会等二线电商平台也都为年货节做了充分准备,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 国美在线下门店推出以旧换新、爆款七折等优惠活动,唯品会则在APP上推出了“好逛”频道年货节专区,提供千万级专项流量扶持。
总而言之,各大平台已经摩拳擦掌、蓄势待发,就等消费者动手清空购物车那一刻。经过一年的挣扎和蛰伏之后,平台也好,商家也罢,都太需要一个喜庆的节日来提高业绩、一扫颓势了。
然而,和之前几年不同,如今的年货节多了一些不确定因素——在疫情感染高峰来袭之际,末端物流系统的运转出现了问题。
面对年后最后一波物流高峰,各大平台和物流企业都做好准备了吗?
二、后疫情时代,物流是最大考验 在电商市场刚刚兴起,各种购物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时候,物流是整个行业的阿克琉斯之踵。过去这些年,阿里、京东都投入了大量资金、人力搭建物流仓储系统,将昔日的最短板变成了最稳固的护城河。
但正如前文所说,席卷大江南北的感染潮,给国内物流行业带来了全新的不确定因素。 北京、石家庄、重庆等地的物流瘫痪现象,就给年底的最后一波电商促销大战敲响了警钟。
公开数据显示,今年12月1日全国快递日单量再次突破1000亿件,各大电商平台的订单数都恢复到往年的较高水平,给物流系统的承压埋下了伏笔。到了12月中旬,全国物流发货量环比增长趋势更加明显,各个末端配送站开始出现超负荷运转的情况。
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12月19日邮政系统快递揽收率环比增长2.3%至2.67亿件,投递量则环比增长1.1%至2.85亿件,全国高速公路货车通行量更是环比大涨12.2%。
在最早迎接疫情冲击波的北方地区,京东、菜鸟都有大量网点陷入停摆。有居住在石家庄的网友在社交媒体上抱怨,自己连双十一购买的商品都还没收到,总共有124个快递包裹卡在了物流环节。
除了消费者、从业者在社交平台更新的动态,物流企业近期的一系列操作也足够说明问题。
自12月14日起,京东、菜鸟、顺丰等平台相继在国内其他地区抽调末端配送人员驰援北京,总数超过3000人。其中京东调集1000名快递员进京,菜鸟则从全国19个省市抽调10批次末端配送员工北上。
更有甚者,据媒体报道,石家庄某京东配送站点的已经接入菜鸟物流网络,京东旗下的包裹以每单0.5元的价格加入菜鸟驿站的自提服务。京东、阿里的历史性联手在过往难以想象,但在特殊情况下双方也只能报团取暖。
然而,这一系列操作只是治标不治本,未能从根本上缓解物流滞后的现象。
菜鸟方面明确表示,驰援北京的配送人员将优先派送药品等紧急订单,其他商品的配送一时半会儿还无法恢复到正常节奏。与此同时,随着感染潮向全国逐渐蔓延,拆东墙补西墙的人手调配模式恐怕也难以为继。
尽管疫情是不可控因素,出现今天这样的局面电商平台和物流公司能做的也很有限。但站在消费者的角度,物流依然是影响其购物决定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年货节这种对物流时效性要求极高的传统节日。艾媒咨询的统计就显示,国内仍有51.8%的消费者希望提高快递物流速度。
如今全国物流陷入动荡,年货节的配送效率很可能不及往年,无疑会让有购物冲动的消费者变得更加谨慎。 一旦消费者的信心遭到动摇,想靠年货节一扫颓势的商家和平台恐怕要失望了。
(图片来自艾媒咨询)
年货节当然很重要,尤其是在双十一、双十二等人造购物节热度下降、风光不再的情况下,背靠春节这个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天然坐拥流量优势的年货节更显意义非凡。但在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干扰下,价值研究所认为各大平台还是要适当调低对GMV的期待,将目光放得更长远一些。
三、强调线上线下融合,助农、下沉仍是主旋律 2022年艰难度日的,不止电商平台,还有广大商家。在今年的618、双十一期间,电商平台都将扶持商家、助农视为重要战略,即将开启的年货节相信也不会例外。
从各大平台当前公布的招商政策来看,今年年货节的商家帮扶活动仍集中在几个熟悉的环节: 释放下沉市场潜力、助力农产品上行、打通线上线下闭环帮助传统商家进行数字化升级。
一直强调扎根农业的拼多多就将带动农民增收写进年货节的目标之中,为全国各地特色农产品打造源头直销通道。拼多多年货节负责人则向媒体表示,今年年货节期间平台继续对生鲜农产品实行零佣金政策。
作为拼多多重点扶持对象,专营山东乳山特产牡蛎和水果的“老同学牡洱海”门店成为去年年货节最畅销店铺之一,此外还有甘肃庆阳专门出售当地羊肉的门店、广西荔浦的特色“荔浦芋”门店都在过去几年的年货节中大放异彩。今年的前期宣传中,上述店铺也继续成为拼多多重点宣传对象。
更值得欣喜的是,在拼多多的带动下,阿里、京东、快手、抖音等平台也加入了助农大军,争抢优质农户、原产地资源。
天猫在去年提出了“卖空100个乡村”的目标,在年货节期间以一天推荐一个省特色农产品的方式为当地农户提供直播引流。整个活动下来,天猫为23个省、自治区的110多个市县成功带货,效果甚至超出了原目标。今年淘宝、天猫也将延续相应活动,继续为农户搭建直播平台。
同样在押宝助农直播的,当然少不了抖音、快手两大短视频巨头。
快手就在今年早些时候发布的《2022中国农民丰收节快手农产品消费趋势报告》中指出,临沂、北京和杭州已成为快手电商的“农产品带货之都”,各地特色水果都大受欢迎。快手方面也强调,平台将根据消费者的反馈,继续通过带货直播帮助农户提高水果销量。
对直播电商参与度并不高的京东,则继续从供应链方面着手,为农户的数字化升级提供帮助。
今年7月,京东在江苏宿迁成立了首个农业科技示范园,提供育苗、种植、加工和销售一体化农业技术,辐射周边诸多乡村。包括温室环境监测、联动控制系统和大数据中心在内的三大智能系统,已经为周边的果蔬、粮食作物生产提供了不少帮助。
在年货节到来之际,京东的前期投资也到了收获的时候。通过数字化供应链提高农户的生产、入库、配送效率,能帮助平台提高用户体验,争取更好的口碑。
当然,平台的助农计划并非不求回报—— 加强和农户的合作,借助农产品上行、农户直播等策略打造线上、线下闭环、丰富年货节的玩法,则成为电商平台助农计划的另一个目标。
过去两年,深圳、青岛、厦门都联合电商平台打造过年货节专项活动,通过线下活动为线上平台反向导流。对于一直担忧线上流量枯竭、流量红利减退的平台来说,线下反哺线上未尝不是一个新出路。
总而言之,年货节对电商行业的意义早已超出业绩本身。为苦苦支撑的中小商家提供露脸和回血的机会,同时为线上、线下的融合提供试验田,也是年货节的使命。
今年年货节的销售额大概率还无法恢复到巅峰水平,但抓住这一个营销节点对成千上万的中小商家来说仍至关重要。
四、写在最后 商家帮扶,绝对是电商平台过去一年的主旋律。在鏖战年货节之余,电商平台也没有忘记对其他未参与年货节的卖家提供扶持,帮助后者度过这个艰难的寒冬。
早在12月中旬,淘宝、天猫就联合网商银行、阿里国际站和速卖通等推出多项商家帮扶措施。在今年12月到明年2月期间,淘宝将为符合条件的中小商家提供38天免息赊账和手续费5折优惠,回款周期也缩短至7.5天。
中国电商行业的崛起,离不开成千上万的中小商家的支持。越是在困难时期,平台就越要重视对商家的扶持。只有让商家们活下去,电商行业才能留住火种。
毫无疑问,过去一年对电商行业来说没有留下太多美好回忆,平台、商家甚至消费者都希望早日告别这个多事之秋。激战正酣的年货节,商家和平台报团取暖,大家都在为年底最后一波冲刺做好准备。
寒冬总会过去,春暖花开那一天终会来临。电商平台和商家要做的,只是撑过黎明前最后的黑暗。
作者:Hernanderz
来源公众号:价值研究所(ID:jiazhiyanjiusuo),关注企业长期价值。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价值研究所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短视频与长视频的2022
设计动态 2023-01-03如果说2021年是长短视频短兵相接、冲突频仍的一年,那么2022年长短视频平台已经走向了握手言和,双方之间的“时长争夺战”已经不再是市场主旋律,开始进入一种新的均衡态势。 前几年攻城略地的短视频开始触及增长天花板,视频号虽然来势凶猛,却并未对抖音、快手形成足够在各色各样的文化渲染下,短视频文化开始火热发展起来,当然长视频也不甘示弱。本篇文章从短视频和长视频的角度探讨它们在市场主旋律和内容市场的竞争,感兴趣的朋友一起来看看吧。
如果说2021年是长短视频短兵相接、冲突频仍的一年,那么2022年长短视频平台已经走向了握手言和,双方之间的“时长争夺战”已经不再是市场主旋律,开始进入一种新的均衡态势。
前几年攻城略地的短视频开始触及增长天花板,视频号虽然来势凶猛,却并未对抖音、快手形成足够挑战,商业化成为悬在所有平台头上的紧箍咒,各家都在加紧巩固自成一体的商业城池。
长视频行业的付费用户规模虽然长时间触顶,但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受众群体,几家平台之间通过爆款内容的比拼,吸引着用户有限的注意力。在这场“零和博弈”中,今年爱奇艺会员规模的增长是以腾讯视频的“失血”为代价,但很难说谁能笑到最后。
今年,“电子榨菜”成为文化风向标,相比个性化的短视频,“集体狂欢”的剧集更能帮助2.4亿单身人群摆脱孤独,更不用说作为社会情绪收集器的综艺,这是长视频短时间内无法被跨越的“护城河”。当长短视频之间越来越“泾渭分明”,内容市场将会迎来更加健康的竞争格局。
一、视频号快速进击,却并未改变短视频竞争格局 近日,马化腾在年底内部大会上的讲话成为全网热议的焦点,“全厂的希望”也再次让舆论的目光投注到视频号身上。Quest Mobile发布《2022中国移动互联网半年报告》显示,截止今年6月,微信视频号月活规模突破8亿,已经超过抖音。然而,视频号增长提速,抖音、快手却并未受到明显冲击。
在腾讯二季度的财报中,视频号总用户使用时长超过了朋友圈总用户使用时长的 80%(据张小龙在2019年微信公开课pro上披露的数据,多年以来用户在朋友圈花费的时间基本没有变化,每天平均30分钟),这意味着视频号的用户时长仍然只有抖音、快手的三分之一左右,距离颠覆短视频市场的竞争格局、游戏规则仍有一段长路要走。
用户渗透率快速提升,但用户参与度增长有限,意味着视频号仍未形成足够的用户黏性,内容仍然缺乏鲜明特色,用户多以随意性消费而非沉浸式消费为主。
今年视频号的增长,离不开一系列直播演唱会的拉新效应,只可惜尚不完善的内容生态、社区氛围使得留存度堪忧。目前看来,视频号的战略意义更多是在腾讯“围墙花园”的内部,通过电商和广告担负起整个集团“养家”的重任,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抵御抖音、快手的用户侵蚀。
年末,抖音入局打车市场的消息不胫而走,成为科技新闻的头条。继前不久开放外卖服务之后,抖音在本地生活市场再次出击,这也让媒体开始把抖音视为下一个微信。当抖音的江湖地位基本稳固之后,摆脱广告依赖症、开辟更多的商业化增长点成为下一步的战略重点。
虽然自营电商业务推高了抖音广告收入的天花板,但2022年的业绩仍然低于字节的预期,这也让它加快了向本地生活的行军步伐。
短视频平台已经成为数亿用户的购物平台,它有没有可能再下一城,成为网民须臾不离的生活服务平台?这就要看从短视频到生活服务之间的转化路径与转化成本。直播带货的路径足够直接,转化率平台清晰可控,且物流客服基础设施足够到位。
相比之下,本地生活是一门强运营、重资产、效率为先的生意,流量本身并非万能,习惯了主动搜索的用户,也不会轻易接受衣食住行全面的“算法投喂”。
要做下一个微信,抖音还需要在社交版图上实现突破,然而无论是熟人社交、陌生人社交、内容社交、种草社交,字节独立开发的社交App全部“扑街”。即便如此,字节的社交梦仍然跳动不息,新升级的多闪又开始克隆海外社交产品Bereal,恐怕难逃“水土不服”的窘境。
作为“行业第三”,站稳了自己生态位的快手却并未成为两强相争的牺牲品。三季度财报显示,快手平均日活用户达达3.63亿,同比增长13.4%。
一个更为关键的指标是,累计互关用户对数达235亿对,同比大幅增长63.1%,这意味着快手的“老铁关系网”编织得更为紧密。这也让快手基于私域流量的电商业务有望实现26%的增长(据LatePost报道)。
目前快手的当务之急是在激活“市井经济”的同时,实现经济生态的“去家族化”、品牌化、品质化,这注定是一场如同走钢丝的平衡游戏。
11月底,粉丝数高达2.2亿的快手小店官方账号开始直播带货,无疑是为了增强用户、品牌方对于平台的信任感,为电商业务树立品质标杆。
目前,快手的客单价相比抖音、京东、淘宝天猫仍存在一定差距,这同时也意味着它的电商业务仍有着巨大的提升空间。
二、爱奇艺“涨粉”,腾讯视频“失血”,长视频陷入“零和博弈”? 在今年第五部站内热度破万剧集诞生之际,爱奇艺再次宣布会员涨价,两年三次密集的涨价节奏,引来了外界的调侃——“一次爆剧换一次涨价”。
然而从开始涨价以来爱奇艺会员业务的表现来看,爆款内容的稳定产出换来的是用户黏性的不断增强,会员的价格弹性越来越不敏感。
爱奇艺三季度财报显示,当季会员数净增超千万,日均订阅会员数量再次破亿。或许正是爆款内容的引流效应,给了爱奇艺再次涨价的底气。
12月21日“迷雾剧场”新作《回来的女儿》的强势回归,更是让爱奇艺的股价一度涨幅超过20%。数年以来,头部长视频平台的付费用户始终围绕1亿波动,这意味着长视频消费群体已经基本稳固,从未真正远离,一部优质剧集就能轻松唤回。
从爱奇艺今年在剧集市场的表现来看,它似乎找到了爆款方法论,正在逐渐克服“脉冲式”内容供给的不确定性。五部热度破万剧集《人世间》《苍兰诀》《罚罪》《卿卿日常》《风吹半夏》类型较为均衡,在国民剧、年代剧、甜宠剧、仙侠剧、刑侦剧等类型上都实现了突破。
然而,爱奇艺的内容领先优势能否持续保持,还有待明年的进一步检验,即便是Netflix都不可能高枕无忧,这正是流媒体行业的残酷之处。
与短视频市场不同,今年的长视频市场并未实现共同做大蛋糕,而更像是一场“零和博弈”。腾讯财报显示,三季度腾讯视频付费会员总数同比减少900万,环比减少200万,用户的持续流失反映了“内容力”的衰退。
这部分是因为腾讯视频未能摆脱“古偶依赖症”,屡试不爽的“IP+流量明星”配置也在今年屡屡失灵。云合数据的剧集市占率年榜上,前五名中仅有一部腾讯视频独播剧(《星汉灿烂》)上榜,爱奇艺则有三部。
腾讯视频今年的表现不尽如人意,也与备受诟病的排播策略有关。多部重点作品排播延后,排播档期随意插播,为了招商拉长播出战线,严重干扰了观众的追剧节奏,也一步步耗尽了观众的耐心。
不过,从2023年的片单来看,腾讯视频的内容多元化程度相比今年有了很大的提升,“剧场化”策略也终于姗姗来迟,有望部分收复今年的失地。
阿里巴巴2023财年Q2(2022年7月1日至9月30日)财报显示,优酷日均付费用户规模同比增长8%,连续六个季度亏损同比收窄。灯塔专业版发布的《2022剧集市场观察》中,全年正片播放指数Top 10优酷与爱奇艺各占了四席,虽然在前五名中优酷仅占一席。
在悬疑题材、女性题材等细分内容上,优酷今年都表现抢眼,在长视频赛道中正在找到差异化的生存之道。年底《无限超越班》的话题不断,也显示了优酷在综艺领域不容小觑的实力。
说到综艺,就不得不提依靠爆款综艺在长视频市场立足的芒果超媒,虽然今年手握《乘风破浪3》《披荆斩棘2》两档热门综艺,但两者的高开低走意味着芒果的综艺玩法正在逐渐失效。相比这些纯娱乐综艺,能够激发年轻人价值观鲜活表达的“态度综艺”更受追捧,比如第二季热度依然居高不下的《一年一度喜剧大赛》。
三、“电子榨菜”走红长、短视频无法互相取代 “短视频会侵蚀掉很多长视频、游戏等产品的时间,这是一个客观发展规律。”在内部员工大会上,马化腾表示短视频正在倒逼腾讯调整长视频战略,比如砍掉非精品内容。今年爱奇艺下决心降本增效,聚焦内容精品化也是绝地求生之举,只不过背靠大树的腾讯转型动作慢了半拍。
今年7月,爱奇艺与抖音达成内容授权合作,意味着长、短视频的头号玩家化敌为友。在过去几年突飞猛进的冲击波之后,长视频、短视频的消费场景、用户偏好正在逐渐泾渭分明,彼此之间也不再剑拔弩张。
如《2021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所言:单一碎片化时间使得用户难以进入沉浸式体验。短视频并不能承包年轻一代所有的内容需求。
今年,“电子榨菜”一词成为风靡一时的流行语,有多部“以小搏大”的古偶剧具有鲜明的“电子榨菜”属性,甚至是根据年轻人的下饭需求量身定制。有意思的是,与3至5分钟的“泡面番”不同,当代年轻人的电子榨菜却往往是单集时长半小时以上的长视频,而非短视频。
为何《甄嬛传》《武林外传》这样的经典剧集能成为百吃不厌的“电子榨菜”,为何《卿卿日常》能成为今年最火的新晋“电子榨菜”?因为“电子榨菜”的流行离不开“孤独”二字,伴随着大家都在追的剧集下饭,能够很好地缓解独处产生的空虚感,有一种与千千万万人一同“聚餐”,“众乐乐”的集体参与感。
同样的,《一年一度喜剧大赛》《脱口秀大会》这样的热门综艺,也是孤独年轻人之间的一种“隔空社交”,个体情绪的集体碰撞与释放。相比之下,一个人刷着千人千面的快餐式短视频,只会让独居年轻人倍感空虚寂寞,在“信息茧房”中距离人群越来越远。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日益扩大的独居人口(2021年已达9200万)有着更强烈的追求大众娱乐的心理需求,短视频的流行在侵蚀长视频用户时长的同时,也在把更多用户推向对方。
作者:风间,编辑:美圻
来源公众号:文娱价值官(ID:wenyujiazhiguan),文化娱乐、新消费、商业科技的,价值解构师。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文娱价值官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押注电商、游戏、社交,大厂能否讲好出海新故事?
设计动态 2023-01-032022年对于互联网大厂而言,“降本增效”成了主旋律,营销推广等支出相比往年都大幅减少。此外,Tech星球根据公开数据统计,腾讯、阿里、字节等大厂的产品下架和上新数据显示,新业务也在收缩。 比如,腾讯在2022年宣布下架的产品(含游戏类)接近40款,平均每月下观察各大厂在2022年的动作,营销推广等支出相比往年大幅减少,不少新业务也在收缩,而海外业务却是另外一番景象。互联网大厂角逐海外市场,成为大势所趋,重点押注的的业务在电商、游戏、社交这几个领域中体现,来看看大厂在出海这块有哪些新动作~
2022年对于互联网大厂而言,“降本增效”成了主旋律,营销推广等支出相比往年都大幅减少。此外,Tech星球根据公开数据统计,腾讯、阿里、字节等大厂的产品下架和上新数据显示,新业务也在收缩。
比如,腾讯在2022年宣布下架的产品(含游戏类)接近40款,平均每月下架5款产品。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今年腾讯推出的新产品却屈指可数,有时一个月也很难见到一款新产品上线。
和腾讯一样,作为APP工厂的字节也是如此,特别是到了去年下半年,国内的新产品基本没有,而下架、停运的产品则有种草产品“可颂”、社交产品“派对岛”、阅读工具“识区”等。
不过,与互联网大厂的国内新业务收缩比起来,其海外业务却是另外一番景象。Tech星球通过公开信息梳理发现,大部分互联网大厂去年海外新业务和产品的布局,超过了各家在国内新业务和产品的总和,涵盖了社交、娱乐、电商、工具、游戏等。
比如,电商方面动作最多,阿里的ALLYLIKE、拼多多的TEMU、字节的Demonstudio、ifyooou等业务横空出世;社交娱乐方面,字节、腾讯都有新的布局,比如K歌、密友社交等产品在东南亚等地区上线。
国内互联网的流量逐渐见顶,不少领域和赛道进入存量竞争。种种迹象表明,海外市场和出海正成为互联网大厂关注和争夺的重点。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支持平台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互联网大厂“扬帆出海”,角逐海外市场,将成为大势所趋。
01 密集布局海外市场 虽然,互联网大厂很早就在探索出海方向的业务,但2022年的新业务进展和布局尤为突出。
Tech星球综合DATA.AI和公开信息梳理,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1月到12月,互联网大厂在海外上线的非游戏类产品就有30多款。
图注:2022年各家互联网大厂在海外的业务和产品布局。
其中,阿里在2022年推出的新海外业务产品最多,达20多个,其次是字节,有6个新海外产品,随后是网易、快手、B站等。
涉及的领域和赛道包含社交、娱乐、电商、工具、本地生活、短视频、办公等,其中工具型产品和娱乐产品成为各家布局的重点。
值得注意的是,阿里旗下的TUDOO在去年推出了10余款产品,更像是为海外的一些企业和个人做的产品,类似于外包。据悉,TUDOO是一个为海外餐饮商家提供App搭建、订单交易等解决方案的平台。
据知情人士透露,TUDOO推出这么多产品,一方面是希望借助自己在全球供应链和品牌上的优势,开垦海外线上餐饮服务商的市场,另外一方面,可以为国内赴海外开设线上餐饮平台提供服务,从而成为自身业务增长的一部分。
但从重要性看,拼多多的TEMU、字节的TikTok Now将成为各家重点的发展业务。其中TEMU和TikTok Now已多次在各大海外应用排行榜中登顶,可以看出这些出海产品具有很大的潜力。
一位接近字节的人士向Tech星球透露:“字节在海外的社交业务和国内一样的重要,内部希望海外社交能够成为其他出海产品之间连接的纽带。”
而这仅仅是非游戏类的业务,如果算上游戏产品,那么腾讯、阿里、字节、百度、网易的游戏产品,在去年都有大幅增加,阿里在海外推出4款新游,腾讯、网易则更多。
据伽马数据发布的《2022年11月游戏产业报告》显示,2022年11月,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191.68亿元,环比下降3.04%,同比下降19.23%,反观海外市场,2022年11月,中国自主研发游戏海外市场实际销售收入13.61亿美元,环比微增0.51%,这得益于游戏厂家对海外市场的理解不断加深,让中国游戏厂商在海外市场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另外,2022年11月,境外市场产品流水增长Top5分别是《原神》《明日方舟》《雀魂》《无期迷途》以及《漫威Snap》。前四款游戏都是2021年及以前推出的产品,而《漫威Snap》则是2022年的新产品,这款产品由字节旗下的海外发行品牌Nuverse代理发行。相比于国内的游戏业务,字节的海外游戏业务更加顺利,成绩也更加惊人。
02 出海寻找“现金牛” “国内没有太多新故事可讲的情况下,只能出海,不出海就要饿死”,一位海外产品运营表示。
出海成为大厂的重点关注领域,2022年各家对于海外业务的人事变动也更加频繁。
据晚点Latepost报道,字节方面,今日头条负责人陈熙转岗至TikTok电商任产品与数据科学负责人,向TikTok电商负责人康泽宇汇报,字节人力资源负责人华巍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支持TikTok相关组织建设取得进展,包括跟进美国与欧洲市场关键岗位的招聘。而B站直播中心原总经理王智开,已转岗至主要国际化业务部门。
阿里方面,2022年1月1日,蒋凡接管海外数字商业板块。快手则是将原商业化业务负责人马宏彬,调任国际化业务负责人。
这些人事变动布局,也从侧面反映各家对海外业务的重视。
从各自的出海部门看,海外业务也在积极拓展。如字节的海外业务,除了公众熟知的TikTok、Resso外,还将重点发展海外社交、电商和直播业务。
一位TikTok电商业务线员工向Tech星球透露,“发展前景还可以,TikTok是为数不多的能在国际市场挑战谷歌和脸书两大流量垄断阵营的产品,2022年有不少高层去新加坡(TikTok的重要据点)待过,而电商是TikTok的核心变现手段之一。在国际市场的互联网巨头之战,将会是字节、阿里、腾讯和谷歌、脸书、亚马逊之间的竞争。”
另外,Tech星球还了解到,阿里的海外电商业务Lazada,在校招上放开了部分HC。一位不久前从阿里离职的员工告诉Tech星球,“Lazada总体工作强度一般,2022年上半年,我们部门的工作还是比较轻松,进入到下半年后,由于大促较多,经常会加班。但听说去年大促的数据还不错,业务增长比较迅速。”同时他也提到,未来Lazada将重点深耕东南亚市场。
2022年下半年,拼多多在海外上线的新业务TEMU也备受关注,一位消息人士表示,拼多多将在今年加强海外的供应链构建,这样有利于提升价格优势,吸引更多海外用户购买。
除了阿里,字节、拼多多外,腾讯、网易则是重仓海外游戏业务。去年一年,腾讯在海外就投资了包括FromSoftware等十余家游戏公司。
网易也是改变了以往的打法。此前,网易游戏出海的收入仍然以日本市场占大头,但最近网易则希望去探索更多的海外市场,2022年网易全资收购位于法国的游戏工作室Quantic Dream,并在美国成立第一方工作室、又收购瑞典的游戏开发商Liquid Swords的少数股权。种种动作表明,网易要在欧美等地打造出类似于日本的游戏市场。
一位行业人士表示,因为国内游戏版号受限,现在大多数游戏公司都在想着先做出海。代理发行、自研自发等都是接下来要做的事,相比于以前,未来大厂可能会在海外游戏业务上投入更多的资源。
03 如何大显身手,讲好出海的新故事? 互联网大厂的不少出海产品都成为当地人喜爱的应用,在美国,有三分之二的美国青少年在使用TikTok,它已成为世界上第二受欢迎的应用。
阿里的Lazada是东南亚市场非常受欢迎的电商平台之一。根据Lazada的数据显示,2022年“双11”开售前12小时,Lazada约三分之二的商家订单量对比平日同时段实现至少3倍增长,东南亚消费者观看Lazada直播LazLive时的消费更是增长了高达40倍。旗下的另一个跨境电商平台全球速卖通,已成为欧美、俄罗斯市场的“国际版天猫”。
出海业务的迅猛增长,让大厂们更加看到了新的前景。但是国际形势和竞争格局的不确定性风险加大,也让互联网大厂等平台企业的出海业务面临监管压力。中国互联网平台企业不仅要与海外企业竞争,同时还面临当地政府更加严格监管的挑战,而这种趋势或将持续存在。
为此,不少互联网大厂开始在一些环境较为宽松的东南亚、非洲进行布局,比如东南亚市场,迎来了字节、B站的新业务——字节的种草产品“Lemon8”和B站的漫画业务和剪辑工具Viddup,其中Lemon8的累计下载量超百万。此外,大厂也看中了东南亚的文娱市场,包括腾讯阅文和字节,推出了不少的小说产品,在部分东南亚国家的文娱应用排行榜中长期占据着高位。
当然,大厂不少海外业务也逐步面向当地人招聘,将产品融入到当地文化中,推动产品更快的发展。
疫情三年,无论是业务布局还是竞争格局,国内互联网市场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新业务的探索放缓,更多的则是聚焦在能够和已经盈利的主营业务上。在没有找到下一个新风口之前,大厂“降本增效”预计还将持续。
随着政策鼓励互联网大厂和平台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加上海外市场的广阔空间,预计大厂将会在海外进行更多的布局。能否讲好出海的新故事,就看大厂们如何“各显神通”了。
作者:陈桥辉
来源公众号:Tech星球(ID:tech618);聚焦互联网前沿科技和新商业。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Tech星球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画面平淡不够有冲击力?试试这5个小技巧!
UI交互 2023-01-03hi,我是鱼先生,不止会设计的 90 后解忧大叔。设计画面平淡无味,是大多数设计师都会遇见的难点之一,那么今天跟着鱼先生一起来学习几个比较实用的版式技巧,希望可以给你带来一些提升。方法就是通过增加画面的维度,从而增加空间感,提高视觉的层次感。hi,我是鱼先生,不止会设计的 90 后解忧大叔。
设计画面平淡无味,是大多数设计师都会遇见的难点之一,那么今天跟着鱼先生一起来学习几个比较实用的版式技巧,希望可以给你带来一些提升。
方法就是通过增加画面的维度,从而增加空间感,提高视觉的层次感。
更多提高画面冲击力的方法:
用超多案例,教你一招搞定海报设计视觉冲击力! 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对于平面设计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品质,而关于如何加强画面的视觉冲击力,有一个方法简单又有效,即加强画面的空间感。
阅读文章 >
OK,开始吧!
形式 01:图形类 通过处理元素的前后关系,或者元素相互穿插的关系,从而增加画面的视觉层次感。
特别是打破大家常有意识形态的时候,效果会更好,比如上图案例中的相框,一般来讲相片不会出现在相框外,那么作为设计师,我们刻意把相框内的人物或元素进行破局处理,这个时候就等于让画面增加了一个视觉维度,原本平淡的画面就会显得更具备层次感。
我们继续看一些其他的案例视觉,加深理解:
形式 02:文字类 在以文字为主题的视觉画面中进行前后穿插,或借助某些元素进行前后关系的建立,让画面从一维到多维的变化,从而提高画面视觉效果。
形式 03:虚实结合 虚实结合就比较容易理解,利用前实后虚或前虚后实的方式,让画面产生前后延伸的空间感,就像在摄影里面的景深一样,从而刻意塑造出虚实有度的空间层次感。
形式 04:制造空间 利用文字的透视感,或者某些元素的透视感增加画面的空间感。
比如下面前两张案例,左边绿色这张就是利用文字的透视,让整个画面的空间感立马就出来了,再看右边案例中,利用圆环元素从远至近的塑造透视关系,也起到了视觉引导的作用,同时也是他们要走向的方向,其他文字则与圆环元素进行相互结合,也增加了画面的契合度。
形式 05:烘托气氛 利用光束的点缀烘托,直接的作用就是聚焦主体,产生强调的作用。
平面设计 是在一个平面上玩出各种花样的视觉艺术,以上的方法其实都是为了让画面在一维视觉上增加维度,从而塑造更好地视觉效果。
OK,理论看完了,我们在实战案例中加深理解一下。
实战演练 案例 01
① 我们来做一张画展海报,首先我们先选择了一张图片素材,放置在画面中。
② 把图片嵌入椭圆形内。
③ 把所需要的文案进行排版。
这个时候我们发现,当图片素材完全嵌入椭圆内的时候,整个画面视觉总感觉缺少了一点活跃的效果,发现问题,那我们继续优化。
④ 我们就把人物模特的一部分进行处理,造成破局的效果。
如下图画面所示:
⑤ 最后我们再次放上文案,得到以下案例:
这个时候我们仅仅只是调整了头巾的部分,因为头巾露出来之后,形成了圈里圈外的视觉层次感,增加了画面的活跃性。
最后我们看一下对比图:
案例 02
我们再来实践一张画册的案例。
常规情况下,设计师都会直接利用图片素材进行板块设计,如下图案例所示:
猛一看好像没有什么毛病,版面简洁,但我们仔细去观察的时候,就会感觉画面规规矩矩,缺少一些设计感。
没关系,跟着鱼先生继续来尝试调整,这一次我们把汽车进行抠图处理,然后左右两页的颜色进行分别填充,汽车跨越两个颜色之后,看上去就产生了跳跃的视觉性,前后和左右的维度都产生了变化,画面看起来就比原来饱满多了。
做到这一步对于大多数设计师来讲已经可以结束了,但是这里呢,我们可以再深入一个层次,因为我们可以明显看出来上面的案例画面还是有些太过于空洞。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把主体汽车这部分再进行优化,我们加入英文装饰,让整个画面再进行一个层次的加深。
完成后如下图所示:
这里如果想要继续优化细节,我们同样可以在汽车后面的文字上面下功夫,这里我利用模糊工具把文字局部进行模糊处理,形成了虚实结合的方式,让整个画面看上去更加的饱满。
完成后,我们一起看下对比图:
写在最后 在以上的两个案例中,仅仅通过添加一个维度的技巧,就让画面的视觉完全变得不一样了,是不是既简单又实用的方式呢?
设计不是一蹴而就,再小的技巧如果使用得当,都可以起到增加画面效果的作用,大家可以尝试起来了。
OK,今天的文章到这里结束了,大家加油!下期见!
欢迎关注作者 微信 公众号:「摆渡鱼生」
-
快速入门!插画组件库设计指南
UI交互 2023-01-03在互联网企业日常的项目需求中,插画经常会大量的运用在各类产品设计、产品运营、产品宣传中,但是传统的插画方式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不同岗位不同的设计师产出的插画风格不一致,质量参差不齐每次的设计插画需求都是从头开始绘制,插画的产出效率太低插画的风格不一致很难形成一致的品牌印象,品牌感太弱于是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互联网团...在互联网企业日常的项目需求中,插画经常会大量的运用在各类产品设计、产品运营、产品宣传中,但是传统的插画方式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不同岗位不同的 设计师 产出的插画风格不一致,质量参差不齐 每次的设计插画需求都是从头开始绘制,插画的产出效率太低 插画的风格不一致很难形成一致的品牌印象,品牌感太弱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互联网团队已经走在了前面,通过构建系统的插画组件库来解决以上 3 个问题,对于设计师来说,插画组件库虽然已经不是什么特别新鲜的话题了,但是实际的执行过程中大部分设计师可能会遇到很多难题。那么,今天的飞凡指南就通过 3 个方面来深度解读下 插画组件库 的这个设计话题。
更多插画 组件库 干货:
保姆级教程!手把手教你做超实用的插画组件库(附组件库下载)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如何建立设计师个人的插画组件库,因内容过长并知识点过多,请泡杯枸杞观看。
阅读文章 >
一、插画组件库的价值 1. 设计提效
当我们通过传统的流程去设计一个运营页面的时候,往往需要 2~3 天的时间,但是有了插画组件库,设计产出的效率基本上可以提升 1 倍以上,而节省出来的时间,设计师可以去考虑更有价值的事情
2. 统一风格
整套的插画组件库,在构建的时候,对风格、色彩、人物、元素、背景都有着统一的规范,在面对不同设计能力设计师的时候,都能够较大程度上保证风格统一和插画的产出质量
3. 提升品牌感
插画组件库在构建之初就要考虑和产品调性、品牌调性的一致性,这样在传播的过程中才更能在用户心中形成一致的品牌形象,提升品牌感
二、插画组件库需要考虑 4 个方面的问题 当我们在构建插画库的时候,以下 4 个问题是我们需要重点考虑的:如何凸显产品属性;如何体现品牌调性;如何满足用户场景;如何打造差异化的风格
凸显产品属性:插画的最终目的是辅助文字去传递产品信息,我们需要直观的向我们的用户告诉我们是干什么的,而避免用户做过多的思考;
如何体现品牌调性:和消费品一样,品牌是用户考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插画是传递信息和塑造品牌调性一个非常重要的渠道,所以插画库应该考虑如何能够对我们的品牌调性或产品调性进行补充
如何满足用户场景:在考虑插画的元素构成的时候,我们也需要把用户考虑进来,他们使用产品的时候是哪些场景,再基于用户的场景去设计我们的插画组件元素,这样在实际应用插画库的时候才能够尽可能涵盖传播的场景
如何打造差异化的风格:我们可以看到各大互联网产品的插画风格都基本上非常雷同,很难有明显的插画风格特征,这样的结果就是用户很难记住你,所以对于插画差异性的考虑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点
三、插画组件库构建的 3 个步骤 对于设计师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如何将插画组件库落地了,总结下来可以分为 3 个步骤:插画风格推导、插画组件库搭建、插画组件库应用
1. 插画风格推导 插画风格我们主要可以从 3 个方面去推导:品牌、用户、产品
① 品牌
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品牌的调性、色彩、辅助图形、logo 特征、品牌资产...,这些都是我们构建品牌插画库的基础参照。比如下面这张图是梳理的出来的 fashion data 的品牌相关元素:
② 用户&产品
了解我们的用户和产品,我们可以用以下这个电梯宣言的方法去梳理:
关于用户:为了满足「目标用户」,他们的「什么痛点或需求」
关于产品:我们的「产品名称」,是一个「怎么样的产品类型」;它可以「关键优点,通过什么样的功能,为用户带来什么样的价值」;而不像「市场上某竞品及其特点」;我们的产品是一个「主要独特价值点」
比如,下面这张图是对 fashion data 的用户和产品进行的梳理,去快速的了解用户的需求痛点、产品定位、产品价值...
了解完品牌、产品、用户之后就要推导出插画库的风格方向了。
在讨论 fashion data 的插画风格选定的时候,其他几组插画在风格上差异性和个性表达上虽然会比较强,但是和 B 端产品的定位差异比较大,最后还是选定了普通的矢量风格插画风格,它能比较好的像用户传递出 B 端产品的高效、专业、严谨的品牌形象,后期差异化主要是通过融入品牌元素和塑造插画角色这 2 个手段来体现。
2. 插画组件库搭建 插画组件库的搭建,可复用性是我们考虑的重点,要达到这个目标,我们构建分子的时候就应该尽可能的把插画拆分成比较细的分子,比如头部我们可以拆分成不同角度的基础头型、发型、表情...
① 角色组件
定义角色基础的形体比例、肢体细节
形体比例、肢体细节基本上就能够确定我们的角色是何种特点,比如,我们常见的互联网扁平插画风格就和我们的正常人物比例、肢体细节比较接近一些,但是一些欧美的插画风格经常会用很夸张的比例造型来塑造个性的角色,比如头特别小,肢体特别大。
还有不同人物的比例也会有所不一样,比如男性女性的黄金比例是 9a(九头身),小孩的比例大大约是 4a,但这不是固定不变的,还要看具体的插画风格。
为角色搭建灵活的骨骼系统
构建组件库,我们自然是希望我们的插画能够和人的骨骼一样,能够灵活的做出各种动作,这就要借助于灵活的骨骼系统了,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将我们的人体骨骼拆分成以下的组织。
在组织的连接处,我们尽量都能够采用正圆形,这样在变换动作的时候才能够更好的衔接上,大家可以看看传统的皮影人偶也是采用的这种连接方式,才能在舞台上作出灵活的动作。
建立不同角度下的表情、动作、服饰等组件
人物的应用场景不仅仅只有正面的角度,还有其他的角度,我们一般只需要设计正面、半侧、正侧这 3 个角度即可,在这 3 个角度我们需要构建不同的表情、动作、服饰...尽可能满足角色在不同场景的使用需求。
② 通用组件
通用组件我们一般基于用户场景来制定。比如下面的这个案例,fashion data 是一个高效的跨境电商数据管理平台,主要针对店铺运营人员,为他们提供快速管理店铺商品、直观查看店铺经营数据等服务,所以用户的场景主要办公场景和业务场景,办公场景的元素有比如:书桌、电脑、办公用品...;业务场景的元素有,比如:仓储、物流、数据、商品... ,最后我们再基于这些元素去制定通用的组件。
③ 背景组件
背景组件一共可以分为 2 种类型,场景背景和纹理背景。场景背景一般是基于某个特定的场景来制定的,用来交代画面所处的环境,比如室内背景、白天、黑夜、晴天...
纹理背景一般是用来装饰和丰富背景,比如下面的插画,加了背景纹理插画明显层次和画面更加丰富了。
3. 插画组件库应用 搭建完组件库之后,就可以在产品运营、线下物料、产品界面使用它们来提升设计的效率了。当然随着业务不断的变化和用户场景的变化,我们的插画组件库也应该及时的扩容和优化。
写在最后 需要提醒的是,插画组件库的目标是帮助那些重复、且设计质量要求不高的设计需求提效,而设计难度较高的设计需求还是需要设计师来处理,而这才是设计师能够真正体现价值的地方,同时,把时间节省出来,设计师才有精力去思考更多更有价值的事情。
-
2023年,让这20款AI工具帮你更高效地完成工作~
UI交互 2023-01-032023年,让这20款AI工具帮你更高效的完成工作~大家好,这里是和你们聊设计的花生~2022年是AI技术大发展的一年,我都快记不清为大家推荐多少种AI工具了。正好年底,我重新翻了一遍自己的AI收藏夹,从中整理出20款免费且实用的AI工具推荐给大家,无论是做设计还是日常学习工作都能用得到。2023年已经开始,就让...2023年,让这20款AI工具帮你更高效的完成工作~
大家好,这里是和你们聊设计的花生~
2022年是AI技术大发展的一年,我都快记不清为大家推荐多少种AI工具了。正好年底,我重新翻了一遍自己的AI收藏夹,从中整理出20款免费且实用的AI工具推荐给大家,无论是做设计还是日常学习工作都能用得到。2023年已经开始,就让这些AI工具给我们的生产效率来一次新升级!
1)AI聊天机器人 如果要说一个2022年底最受关注的AI工具,无疑就是OpenAI公司推出的聊天机器人chatGPT。它通过模拟人类对话的方式与用户进行互动,用文字回答各种用户提出的问题,甚至可以帮用户写工作报告、写小说、写游戏大纲甚至写代码,连马斯克用过之后都直呼“可怕”。AI聊天机器人筛选、组织及整合信息的能力给我们的信息获取方式带来革命性的改变,甚至可以充当智能个人助理,协助我们处理生活中各方面的问题。
了解chatGPT的详细信息:
地表最强AI聊天机器人ChatGPT诞生!会给设计师带来哪些影响? 大家好,这里是和你们聊设计的花生~ 前几天刚和大家聊过 AI 绘画工具 Midjourney 的 V4 模型,感叹它图像生成质量之高。
阅读文章 >
ChatGPT虽然强大但也局限性,比较明显的一点就是它没有联网,所用的数据集都是2021年之前的。不过在ChatGPT发布之后,不少类似的产品纷纷涌现,其中比较出色的有Youchat。
Youchat网址直达: https://you.com/ (需要搭梯子)
与ChatGPT相比,Youchat在形式上更像一个搜索引擎,没有繁杂的注册流程,搭上梯子就可以使用,而且是联网状态,这意味着它可以实时从互联网获取信息并反馈给用户。
Youchat与用户聊天的界面
它不仅能像ChatGPT一样与人对话交流,也能像Google一样呈现与问题相关的资料——这些资料是经过智能筛选的、与问题最直接相关的资讯、图片和视频等,能极大程度的提升我们或许信息的速度和效率。但目前Youchat与ChatGPT一样也存在同样致命的问题:不能保证答案是100%正确,并且可能编造看似正确的答案,所以大家使用时仍要保持警惕。
经过Youchat筛选后呈现的内容
2)AI翻译工具 Deepl: https://www.deepl.com/translator (搭梯子速度更快)
腾讯交互翻译Transmart: https://transmart.qq.com/zh-CN/index
翻译软件是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如果要向大家推荐一款我觉得最好的翻译软件,无疑就是Deepl了,它依托神经网络和最前沿的人工智能创新技术的支持,能轻松翻译出逻辑通畅、语句自然的结果,甚至能用上俗语和专业术语,翻译文本越长效果越好。
腾讯也出了一款交互翻译软件Tencent Transmart,融合了腾讯人工智能实验室自研的交互式机器翻译、神经网络机器翻译、 统计机器翻译、语义理解、信息检索等技术,可以参照原文上下文和机器翻译知识,实现精准组词,加快人工翻译过程中的输入效率。Tencent Transmart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支持大型文件的免费翻译,如docx、PDF和PPT都可以直接上传,最大支持300页和40MB的文件。
3)AI文案工具 WantQuotes 据意查句: https://wantquotes.net/
WantWords 反向词典: https://wantwords.net/
详细介绍: https://www.uisdc.com/wantquotes
这2款是清华大学研究团队出品的文案处理工具,利用最前沿的人工智能(AI)和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帮助人们更方便快捷地处理阅读、写作、查找信息等流程。WantQuotes(据意查句)可以按照我们想要的意思快速查找出相关的名言、诗句、俗语等 ;WantWord(反向词典)可以帮助我们轻松找到与给出词语相似且更高级的词汇,还支持中英双语同译和互译。
4)AI录音工具 网页直达: https://podcast.adobe.com/enhance?utm_source=FutureTools.io (需登录账号后使用)
Adobe新出一款人工智能录音处理工具,如果你在录制好音频后发现有很多环境杂音,使用这个工具可以快速清除背景杂音,并增强人声的清晰度,呈现出犹如在专业录音棚里录制出的效果。网站免费使用,仅支持MP3 和 WAV 文件,单次可处理时长在1小时以内小于1GB的文件。
5)AI配色工具 网站直达: https://huemint.com/brand-intersection/
详细介绍: https://www.uisdc.com/huemint
Huemint是一个内置了AI色彩模型的配色网站,里面的「creativity」调节滑块可以控制配色方案的对比度。默认为 1.3,数值越大,配色就越活跃,对比也越明显,反之生成的色彩会越趋于相似和平缓。它其特点包括:
支持生成等阶色、渐变色和 2~11 颜色的配色方案,无需注册,在线免费使用。 使用 AI 模型智能生成和谐的配色,且可以人为控制配色倾向和色彩对比度。 配色效果可视化,实时呈现在 UI、VI、文图排版、插画等模板上,直观明了。
6)AI图片处理工具 2022年为大家推荐最多的就是各种AI图片处理工具,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让原本繁琐的抠图、修图变得轻松,甚至能帮我们实现照片打光、黑白图片上色和无损放大。身为 设计师 ,利用好这些工具可以让我们的工作是事半功倍~
① 智能抠图
Pixian: https://pixian.ai/?ref=theresanaiforthat
EXPERTE: https://www.experte.com/background-remover
Toolkit: https://toolkit.boolv.tech/background-remover
以上3款都是免费的在线抠图工具,打开即用无需注册,从上传到抠图完成只需几秒。扣图的质量非常高,处理头发这样复杂的对象也有不错的效果,上传下载图片不会出现压缩的情况,可以放心使用。
Toolkit的抠图效果
② 智能修图
Hama: https://www.hama.app/
Magic eraser: https://magicstudio.com/magiceraser (下载有限制)
以上2款是在线免费修图工具,借助AI将图片不需要的某些元素完美消除,并通过算法自动修补残缺的部分,达到毫无修补痕迹的效果。第二个工具Magic eraser的修补效果非常惊人,但是不开通会员的话智能下载600*600px的低分辨率效果图,大家可以按自己的需要使用。
③ 无损放大
Bigjgp: https://bigjpg.com/
waifu2x: https://waifu2x.udp.jp/index.zh-CN.html
Imgupscaler: https://imgupscaler.com/#
上面的这三款工具都是效果非常棒的图片无损放大工具,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将图片清晰度提升为原来的2倍甚至4倍,并实现降噪,无论是对摄影照片还是二次元绘画都有很好的效果。
④ 智能打光
网址直达: https://clipdrop.co/relight
详细介绍: https://www.uisdc.com/relight
Relight 是一个在线智能打光网站,使用它可以对照片添加光源,当光源移动的时候,人物身体上的亮部及投影也随之发生改变,仿佛是真实灯光照在立体模型。而除了照亮图片主体,Relight 还能实现改变图片整体布光、添加多个光源、修改灯光的颜色等效果。
⑤ 黑白图片上色
网址直达: https://palette.fm/ 详细介绍: https://www.uisdc.com/palette-fm
Palette.fm 是一个利用 AI 模型为黑白图像上色的在线图片处理网站,无需登录注册。将一张照片上传后,只要 10 秒左右的时间,网站就能提供一个基本的着色版本。除此之外,Palette.fm 还有另外 19 种不同的色彩滤镜,每一种都会生成不同的上色效果。
7)AI图像生成工具 2022年是AI图像生成工具的爆发之年,从Disco Diffusion、Dall·E 2、Midjourney再到Stable Diffusion,AI图像生成工具的技术进步及发展速度惊人,但随之而来的人类艺术家与AI工具之间的冲突也日益尖锐。特别是前段时间Artstation上艺术家们集体掀起了一次首页刷屏活动,旨在反对AI模型未经允许盗用艺术家作品进行数据集训练的行为。
在Artstation首页刷屏的反AI图标
现在大家对AI图像生成工具的态度也很割裂,一方面是认为它将为艺术创作和创意生成带来变革性的进步,而且也已经有人将AI图像生成工具加入工作流;另一方面则认为它会极大侵犯人类艺术家的生存空间,并对未来的版权问题及带来毁灭性打击。但无论如何,大家都无法否认未来AI图像生成工具肯定会持续发展,并进一步参与人类的艺术创意活动汇中。
对普通的设计师或插画师来说这种影响或许还不太明显,但对这一无法阻止的新技术趋势有基本的了解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① 设计师必须了解几款AI图像生成工具:Disco Diffusion、 Dall·E 2、Midjourney、Stable Diffusion的介绍及其使用方法:
人工智能快速出图!盘点 4 款人气超高的 AI 绘画神器 大家好,我是和你们聊设计的花生~ 有关注 AI 绘画领域的小伙伴可能注意到,国内已经出现了能直接使用中文提示词生成 AI 图像的工具了,这就进一步降低了我们进入 AI 绘画世界的门槛,对设计师和创意工作者来说无疑是好消息。
阅读文章 >
手残党也能成为艺术家!4个热门AI绘画平台的创作经验总结 AI画画,无疑是当下最火热的话题之一。
阅读文章 >
② 适合入门尝试的2款AI图像生成工具:Dream Stuidio和 Dreamlike-Art
免费开放!人人都能轻松上手的AI绘画工具DreamStudio 大家好,我是和你们聊设计的花生~ 之前为大家介绍了初代 AI 图像生成器 Disco Difussion、Dall·E 2、Midjounery,国产 AI 图像生成器 Tiamat,以及 4 款由谷歌、微软等大厂推出的 AI 图像生成器 Imagen、Parti、Make-A-Sce
阅读文章 >
效果惊人!内置5种模型的AI图像生成神器「Dreamlike.art」 大家好,这里是和你们聊设计的花生~ 之前为大家推荐了一款上手非常容易的 AI 图像生成工具 Dream Studio,它操作界面简单易懂,非常适合刚接触 AI 图像生成工具的新手。
阅读文章 >
以上就是为今天大家推荐的 20个实用的人工智能工具,希望在新的一年里能给各位设计师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帮助。 喜欢本期推荐的话记得点赞收藏,也可以转发给身边有需要朋友 。如果你有关于本文或者设计的疑问,可以在评论区提出,我会第一时间为大家解答 ~
-
腾讯出品!7000字干货帮你掌握App授权设计
UI交互 2023-01-03导语不论是对 iOS 还是 Android 系统的 App 而言,获取用户权限都是极其重要的,但数据表明用户在面临授权请求时会非常谨慎地判断。那作为设计师,我们如何通过用户体验设计影响用户的 App 授权行为,以提高用户的授权可能性呢?授权相关设计细节分析:简单的微信授权登录,没想到设计细节如此惊艳!导语
不论是对 iOS 还是 Android 系统的 App 而言,获取用户权限都是极其重要的,但数据表明用户在面临授权请求时会非常谨慎地判断。那作为设计师,我们如何通过用户 体验设计 影响用户的 App 授权行为,以提高用户的授权可能性呢?
授权相关设计细节分析:
简单的微信授权登录,没想到设计细节如此惊艳! 现在很多网站产品和 APP 产品都不再固执地建立自己的用户账户体系,而是使用了微信授权登录的方式来降低获取新用户的门槛,这一方式对产品方和用户来说都有很多好处,例如让注册时操作成本更低,用户也不需要记录各个平台的不同账号等等,但是这种登录方式也带来了一些隐私方面的问题。
阅读文章 >
一、背景介绍 相信大家都遇到过这个令人头疼的场景,当我们下载一个新的 App 并尝试使用时,扑面而来的是接二连三的授权弹窗,请求我们给 App 授予各种权限。若我们不授予权限,很多功能都无法正常使用。这是因为不论是 iOS 系统还是 Android 系统,手机系统厂商都设计了一套授权机制。手机系统厂商之所以设计授权机制,是出于两方面的考虑:
一方面是为了符合隐私法规的要求,保护用户的信息及隐私。例如我国于 2021 年 11 月 1 日起正式施行的《个人信息保护法》中规定“App 不应以非正当合理的方式强迫捆绑和收集用户个人信息,如因用户不同意收集非必要个人信息或打开非必要权限,App 拒绝提供业务功能“。
另一方面是出于用户体验的考量,例如 iOS10 以后的系统都会在用户使用 App 前询问用户 “是否允许使用移动数据”,这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用户的数据流量被无端消耗。
但是 App 想要顺利地拿到用户权限并没有那么容易。根据 2020 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组委会回收的 32 万份“App 安全意识保护公众调查问卷“结果显示,88.5%的受访者对于 App 申请手机权限会进行理性分析,谨慎授予权限。当 App 无法顺利地拿到用户的权限,则可能无法给用户提供优质的使用体验;用户使用体验的不佳最终会导致用户的流失。但是 App 的 授权设计 被很多产品开发及设计师忽略,很多 App 在用户首次使用时就连续弹出 n 个授权弹窗,这很有可能让用户在 3s 内放弃这个 App。
因此如何通过用户体验设计提高用户对 app 进行授权的可能性,对于一款 App 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不同的手机系统有不同的授权流程,本文的研究范围将集中在市场占有率最高的 iOS 系统和 Android 系统上。下文会先介绍 App 授权的基本信息,然后再介绍如何为一款 App 设计优秀的授权体验,提高用户的授权可能性。
二、App 授权基本信息 1. 权限列表
在 iOS 系统和 Android 系统中,需要用户授予的权限是具有一定差异性的,详细的权限列表见图 1。
iOS 系统将权限分为用户隐私权限和系统权限,这两类权限都需要用户授权。两者的区别体现在授权弹窗上:用户隐私权限允许 App 开发者在弹窗中添加简短的自定义提示语;而系统权限不允许 App 开发者添加自定义提示语,只能使用系统固定的提示语。常见的用户隐私权限主要包括定位服务、通讯录、日历、照片、蓝牙共享、麦克风、语音识别、相机等,而系统权限主要包括无线网络与蜂窝、通知、VPN、键盘。
Android 系统将权限分为危险权限和普通权限,其中危险权限需要用户授权,而普通权限不需要用户授权。常见的危险权限包括:定位服务、通讯录、日历、麦克风、相机、存储。在 iOS 系统中经常需要用户授权的无线网络与蜂窝、通知、照片权限在 Android 系统中属于普通权限,不需要用户授权。
2. 授权流程&授权弹窗
那 iOS 系统和 Android 系统的这些权限都是如何让用户进行授权的呢?两个系统分别设计了一套授权流程让用户进行授权操作,用户只需要在用于授权的模态弹窗上点击一下就可以选择是否授权,这样简化了用户的授权步骤。若用户同意授权,则可以正常使用相关功能;若用户拒绝授权,则无法正常使用相关功能。
下图呈现了 iOS 和 Android 系统授权弹窗的基本样式,主要包含授权标题、授权提示语、和授权操作按钮。
两个系统的授权弹窗差异主要体现在授权弹窗提示语和授权弹窗弹出次数两个方面:
在授权弹窗提示语方面,iOS 用户隐私权限的授权弹窗是允许 App 开发者在弹窗中添加简短的自定义提示语,但是 iOS 的系统权限授权弹窗和 Android 的授权弹窗都不可以自定义提示语。
授权弹窗弹出次数与用户拒绝授权后的流程相关。iOS 系统的授权弹窗只会出现一次,若用户第一次没有同意授权,则用户只能在系统设置模块自行打开权限开关。而 Android 系统的授权弹窗只要用户未勾选“不再询问”就可以反复出现,若用户第一次没有同意授权,则下一次进入该场景时,App 依然会弹出系统授权弹窗请求用户授权。
3. 预授权(pre-permission)
正如上文提及的,由于 iOS 系统的授权弹窗只会出现一次,若用户第一次没有同意授权,则下次只能在系统设置界面自行打开权限开关。尽管从 iOS 8 开始,App 已经可以在界面中将用户直接引导到系统设置界面进行授权,但操作成本依然很高。此外,由于 iOS 系统的用户隐私授权弹窗只能添加简短的提示语,iOS 的系统权限的授权弹窗和 Android 的授权弹窗不可以自定义提示语,有些用户很难理解为什么需要授权。为了解决拒绝后再次授权操作成本高和用户理解成本高这两个问题,出现了预授权(pre-permission)的概念。
预授权是先弹出自定义的授权界面,让用户做出选择。如果用户同意,则弹出系统授权弹窗;如果用户不同意,则不弹出系统授权弹窗。虽然对于用户来说,在体验路径上多了一个步骤,但是给用户多保留了一次通过系统授权弹窗进行授权的机会,相当于降低了用户的试错成本。关于哪些权限适合设计预授权,下文会进行分析阐述。
三、App 授权设计 那在了解了 App 授权基本信息后,我们该如何为一款 App 设计好的授权体验,提高用户的授权可能性呢?在这里可以运用 material design 授权模型和 CREATE 行为漏斗模型进行授权设计。
1. 第一步:确定 App 在 IOS 和 Android 系统上分别需要哪些权限
首先,产品经理和技术人员需要罗列出 App 在 iOS 系统和 Android 系统中哪些权限需要用户授予。在这一步要遵循的原则是:不要向用户获取非必要的权限。
2. 第二步:利用 Material Design 的授权模型对权限进行分类,设定授权时机并判断是否需要预授权
在明确了要向用户获取什么权限后,设计师可以利用 material design 中的授权模型对权限进行分类,设定每个权限请求的时机,并判断是否需要预授权教育。
谷歌的 material design 设计规范是从两个维度考虑授权设计:权限重要性和权限明确度,基于这两个维度将授权场景分为了四类。虽然这是 Android 系统的授权模型,但同样适用于 IOS 系统。
① 预先请求授权(Ask up-front)
重要性高且容易理解的权限可以在用户第一次打开 App 时就请求授权,因为如果用户能轻松理解该权限的使用目的和重要性,那么预先通过系统授权弹窗上进行授权对用户而言是最快捷的授权方式。
例如 iOS 的无线网络和蜂窝数据权限就属于该类别,因为用户知道若不授予权限,无法正常使用很多功能。定位权限在打车 App 中也属于该类别,因为打车前定位是用户的共识,所以打车 App 可以预先请求用户授予定位权限。
但是对于有些权限而言,在用户第一次打开 App 时就请求授权是很容易被拒绝的,如:通知权限。因为用户对应用的信任感在一开始是最低的,而且在一开始缺乏使用场景,用户并不清楚权限的使用目的。
② 在使用场景中请求授权(Ask in context)
用户容易理解但重要程度不是非常高的权限适合在使用场景中直接向用户请求授权,如通讯录、麦克风、相机权限。因为在使用场景中请求授权时,用户对权限的使用目的有预期,同意授权的可能性更高。例如:在需要上传图片的场景中,请求用户的相册权限,用户一般都愿意授予。
③ 预先教育后请求授权(Educate up-front)
重要但不容易理解的权限可以在用户第一次打开 App 时,对用户进行教育后再请求授权,如:通知权限和通讯录权限,它们都属于用户敏感权限。如果通知权限和通讯录权限对一款 App 而言非常重要,建议设计师可以设计预授权页面对用户进行教育,再请求用户进行授权。
④ 在使用场景中先教育再请求授权(Educate in context)
重要程度不算高而且用户不容易理解的权限适合在在使用场景中先教育用户再请求,例如:非通讯软件的通知权限,因为用户开启通知权限时会顾虑有消息干扰。
那需要教育的这两类权限该用什么方式教育呢?由于系统授权弹窗的自定义提示语有字数限制,所以可以使用预授权的方式进行教育。使用预授权方式进行教育的权限主要有以下特征:
用户觉得可能会被打扰的权限,如:通知权限; 用户觉得很涉及隐私的权限,如:通讯录权限、定位权限; 若设计师希望对某些权限进行详细的说明,也开始采用预授权的方式进行教育,例如:相机、麦克风等权限。 总的来说,授权时机可以分为两类:第一次打开 App 时授权、在使用场景中授权。从是否需要教育的维度来看,分为直接通过系统授权框授权、通过预授权的方式先教育再授权。但是同一个权限在不同的 App 中可能会属于不同的区间,所以设计师在分类时,需要根据 App 的功能特点具体考虑。
3. 第三步:着眼于单个权限,基于 CREATE 行为漏斗模型设计预授权弹窗和系统授权弹窗
那在确定了合适的授权时机和是否需要预授权之后,设计师要把注意力放在单个权限的授权弹窗设计上。想要成功地说服用户授权,那设计师应着眼于人们产生授权行为的心理动机,从用户心理出发进行设计,让设计影响用户的行为。这里可以运用到一个模型----CREATE 行为漏斗模型,用来挖掘用户同意授权的整个心路历程。
① 什么是 CREATE 行为漏斗模型(CREATE Action Funnel)
CREATE 行为漏斗模型是 Stephen Wendel 博士在《Designing for Behavior Change: Applying Psychology and Behavioral Economics》一书提出的概念。这个模型展示的是人们决定做出某种行为所经历的路径,从接收提醒(Cue)到第一反应(Reaction)到分析评估(Evaluation)到检查能力(Ability Check)到判断时间压力(Time Pressure),最终决定是否采取行动(Experience)。
② 运用 CREATE 行为漏斗模型设计
CREATE 行为漏斗模型在用户授权行为上的运用如下:
Cue:屏幕上弹出授权弹窗,用户接收到授权提醒 Reaction:用户会凭直觉做出反应,在瞬间决定是否授予权限 Evaluation:用户会有意识地评估授予权限的利弊 Ability Check:用户会评估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授权操作 Time Pressure:用户会判断授权是否紧急,是该立即授权还是可以稍后授权 如果我们想通过设计达到说服用户授权的目的,那我们需要减少用户在行为漏斗的每个阶段所遇到的阻碍,在每个阶段推动用户授权。下文会从预授权弹窗的设计和系统授权弹窗的设计两个方面分别阐述。
预授权界面的设计
阶段一:用户接收提醒(Cue)
首先,在用户接收到授权提醒时,要让用户明确地感知到 App 在请求用户授权,这样才会开始后续的思考。那如何设计预授权弹窗才能让用户有强烈的感知呢?
强化提示的力度,并移除容易让用户分心的元素:(1)在视觉上采用容易吸引用户注意力的色彩、字体、插图等;(2)全屏形式会比半屏或弹窗形式的提醒更明显,同时可以降低多余元素带来的信息噪音,让用户聚焦授权提醒上; 用清晰的文字提示用户 App 想要请求授权。
阶段二:用户做出第一反应(Reaction)
当用户看见授权提醒的瞬间,直觉会告诉用户想不想授权。而用户的直觉取决于该任务是否让用户感到愉快或让用户觉得重要。
设计的界面要引发用户正向的感受,让用户觉得授予权限是正确的选择。 提示语要措辞清晰且语气诚恳,避免用户的习惯性拒绝。 阶段三:用户分析评估(Evaluation)
在用户在做出直觉判断后,会有意识地分析授权的利弊。那在该阶段,授权弹窗要让用户明白同意授权更有利。例如,若用户得知授予通讯录权限后才可以添加通讯录的朋友,他们同意授权的可能性较大。那设计如何该影响该阶段呢?
通过提示语强调同意授权的好处,说明拒绝授权的后果,例如提示语中可以说明“App 要获取这个权限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拒绝授权的后果是什么”。 通过提示语打消用户的顾虑。例如关于通知的预授权弹窗中可以明确说明:开启通知后不会打扰用户。 提示语可以通过社会认可强化用户的信任度,例如表示很多人都同意授权。 在界面上限制操作选项的数量,避免提供过多的选项干扰用户的分析。 阶段四:用户检查能力(Ability Check)
如果用户评估后发现同意授权更有利后,他们会想了解如何操作才能授权,要克服多少阻碍。那此时该如何设计呢?
授权界面需要明确地告知用户该如何授权,例如通过清晰的提示语、插画,或播放一小段简单的动画,展示如何授权。 授权界面上要降低授权操作的难度,例如将同意授权的按钮设置为默认按钮,放在用户容易触达的位置。 尽量让授权操作与系统授权弹窗的操作一致,例如系统授权弹窗上的“同意”一般居右,预授权界面上也可以采用一致的按钮设计。 阶段五:判断时间压力(Time Pressure)
在用户明确了授权对自己有利而且自己有授权的能力后,用户会判断授权任务是否紧迫。那在设计上,我们可以利用人们的损失规避心理。
通过提示语告知用户选择稍后授权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操作会更繁琐。 通过提示语告知用户立即授权的好处更多。 预授权界面的设计原则总结:
1. 采用全屏的设计形式会比半屏或弹窗形式的提醒更明显,降低多余元素带来的信息噪音,让用户聚焦于授权提醒
2. 在视觉上采用容易吸引用户注意力的色彩、字号、插图等强化提示力度
3. 请求授权的提示语文案需要清晰、语气诚恳,结构可以如下:(1)App 要获取这个权限的目的是什么;(2)拒绝授权的后果是什么,如:无法使用功能;(3)打消用户顾虑,如:请求通讯录权限时说明不会侵犯隐私,用户可以随时关闭;请求通知权限时说明我们不会打扰用户;(4)强调立即授权比稍后授权更有好处,例如:稍后授权会付出更多精力
4. 降低授权操作的难度:(1)在界面上限制操作按钮的数量(2)尽量让授权操作与系统授权弹窗的操作一致,例如:将同意授权的按钮设置为默认按钮,放在用户容易触达的位置,如左右布局的右侧,或者上下布局的上方。
5. 利用插画、动画、或简单文字明确告知用户授权的操作方式
6. 利用插画、文字等强化用户的信任度,表示很多人都同意授权
系统授权弹窗的设计
IOS 和 Android 的系统授权弹窗并不允许用户进行过多的设计,只有 IOS 用户隐私权限的授权弹窗允许在弹窗中添加简短的自定义提示语,弹窗的样式并不能做太多设计。设计师能影响的主要是 CREATE 行为漏斗的分析评估阶段(Evaluation)。
考虑到提示语的字数限制,系统弹窗的提示语结构可以设计为:说明授权好处或者说明拒绝授权的后果,例如:如果不授予权限,您将不能使用什么功能。涉及到有些用户比较敏感的权限(如定位权限、通讯录权限),可以在授权弹窗中说明权限的使用目的后,再添加打消用户顾虑的语句,如下图中写的“App 彻底关闭时不会收集您的位置信息”。
4. 第四步: 设计授权被拒绝后的交互流程
即便设计师按照上述方式进行了授权设计,提高了用户的授权可能性,但依然会出现用户拒绝授权的情况。那我们如何设计用户拒绝授权后的交互流程,以改善用户稍后授权的交互体验呢?
① 预授权被拒
若用户在预授权界面拒绝授权,并不会触发系统授权弹窗的流程。当用户再次进入使用场景时,可以重新出现预授权界面,让用户决定是否授权。或者在权限的相关使用场景中设计文字提醒,提示用户进行授权。
② 系统授权弹窗被拒
iOS 系统的系统授权弹窗被拒
如果用户在 iOS 系统授权弹窗中拒绝授权,系统授权弹窗不会再次出现。但设计师可以在用户点击“拒绝授权”后设计明显的“未开启授权”的提示,提示用户若想使用相关功能就得打开该权限,并给用户提供一个设置权限的按钮。用户点击该按钮后,可以快速跳转到设置模块的授权页面,减少用户的操作步骤。未授权提示的样式可以设计为弹窗,也可以设计为全屏。若权限重要性高,那可以将提示设计为全屏,强化用户的感知。
下图展示了腾讯视频的案例:当用户拒绝网络权限后,下次进入 App 时,会弹出未授权网络权限的弹窗,并在弹窗中提供了快速跳转设置权限的按钮。
Android 系统的系统授权弹窗被拒
由于 Android 系统的授权弹窗只要用户未勾选“不再询问”就可以反复出现,若用户第一次没有同意授权,只需要在用户拒绝授权后,弹出一个轻量级弹窗提示用户未开启授权即可。用户下一次进入该场景时,App 依然会弹出授权弹窗请求用户授权。
总结 总的来说,不论是对 iOS 还是 Android 系统的 App 而言,获取用户权限都是极其重要的,但是数据表明用户在面临授权请求时会非常谨慎地判断。因此,通过提高用户体验设计提高用户的 App 授权可能性是非常有必要研究的方向。虽然 iOS 系统和 Android 系统的权限列表具有差异性,授权流程和授权弹窗的设计上也有差异性。但是对于设计师而言,为 iOS 和 Android 系统的 App 设计优秀的授权体验的方式是大同小异的。
设计流程总结如下:
第一步:确定 App 在 iOS 系统和 Android 系统上分别需要哪些权限
第二步:从整体考虑,利用 material design 中的授权模型对权限进行分类,设定授权时机,并判断是否需要预授权
第三步:着眼于单个权限,基于 CREATE 行为漏斗模型设计预授权弹窗和系统授权弹窗
第四步:设计授权被拒绝后的交互流程
授权设计过程中所遵循的设计原则总结如下:
绝对不获取没必要的权限 强化授权提示 从利他角度设计授权弹窗的提示语,打消用户顾虑,提高用户信任度 降低授权操作的难度,包括为用户拒绝授权后的再次授权提供快速跳转 欢迎关注作者微信公众号:「腾讯设计族」
-
腾讯出品!7000字干货帮你掌握App授权设计
UI交互 2023-01-03导语不论是对 iOS 还是 Android 系统的 App 而言,获取用户权限都是极其重要的,但数据表明用户在面临授权请求时会非常谨慎地判断。那作为设计师,我们如何通过用户体验设计影响用户的 App 授权行为,以提高用户的授权可能性呢?授权相关设计细节分析:简单的微信授权登录,没想到设计细节如此惊艳!导语
不论是对 iOS 还是 Android 系统的 App 而言,获取用户权限都是极其重要的,但数据表明用户在面临授权请求时会非常谨慎地判断。那作为设计师,我们如何通过用户 体验设计 影响用户的 App 授权行为,以提高用户的授权可能性呢?
授权相关设计细节分析:
简单的微信授权登录,没想到设计细节如此惊艳! 现在很多网站产品和 APP 产品都不再固执地建立自己的用户账户体系,而是使用了微信授权登录的方式来降低获取新用户的门槛,这一方式对产品方和用户来说都有很多好处,例如让注册时操作成本更低,用户也不需要记录各个平台的不同账号等等,但是这种登录方式也带来了一些隐私方面的问题。
阅读文章 >
一、背景介绍 相信大家都遇到过这个令人头疼的场景,当我们下载一个新的 App 并尝试使用时,扑面而来的是接二连三的授权弹窗,请求我们给 App 授予各种权限。若我们不授予权限,很多功能都无法正常使用。这是因为不论是 iOS 系统还是 Android 系统,手机系统厂商都设计了一套授权机制。手机系统厂商之所以设计授权机制,是出于两方面的考虑:
一方面是为了符合隐私法规的要求,保护用户的信息及隐私。例如我国于 2021 年 11 月 1 日起正式施行的《个人信息保护法》中规定“App 不应以非正当合理的方式强迫捆绑和收集用户个人信息,如因用户不同意收集非必要个人信息或打开非必要权限,App 拒绝提供业务功能“。
另一方面是出于用户体验的考量,例如 iOS10 以后的系统都会在用户使用 App 前询问用户 “是否允许使用移动数据”,这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用户的数据流量被无端消耗。
但是 App 想要顺利地拿到用户权限并没有那么容易。根据 2020 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组委会回收的 32 万份“App 安全意识保护公众调查问卷“结果显示,88.5%的受访者对于 App 申请手机权限会进行理性分析,谨慎授予权限。当 App 无法顺利地拿到用户的权限,则可能无法给用户提供优质的使用体验;用户使用体验的不佳最终会导致用户的流失。但是 App 的 授权设计 被很多产品开发及设计师忽略,很多 App 在用户首次使用时就连续弹出 n 个授权弹窗,这很有可能让用户在 3s 内放弃这个 App。
因此如何通过用户体验设计提高用户对 app 进行授权的可能性,对于一款 App 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不同的手机系统有不同的授权流程,本文的研究范围将集中在市场占有率最高的 iOS 系统和 Android 系统上。下文会先介绍 App 授权的基本信息,然后再介绍如何为一款 App 设计优秀的授权体验,提高用户的授权可能性。
二、App 授权基本信息 1. 权限列表
在 iOS 系统和 Android 系统中,需要用户授予的权限是具有一定差异性的,详细的权限列表见图 1。
iOS 系统将权限分为用户隐私权限和系统权限,这两类权限都需要用户授权。两者的区别体现在授权弹窗上:用户隐私权限允许 App 开发者在弹窗中添加简短的自定义提示语;而系统权限不允许 App 开发者添加自定义提示语,只能使用系统固定的提示语。常见的用户隐私权限主要包括定位服务、通讯录、日历、照片、蓝牙共享、麦克风、语音识别、相机等,而系统权限主要包括无线网络与蜂窝、通知、VPN、键盘。
Android 系统将权限分为危险权限和普通权限,其中危险权限需要用户授权,而普通权限不需要用户授权。常见的危险权限包括:定位服务、通讯录、日历、麦克风、相机、存储。在 iOS 系统中经常需要用户授权的无线网络与蜂窝、通知、照片权限在 Android 系统中属于普通权限,不需要用户授权。
2. 授权流程&授权弹窗
那 iOS 系统和 Android 系统的这些权限都是如何让用户进行授权的呢?两个系统分别设计了一套授权流程让用户进行授权操作,用户只需要在用于授权的模态弹窗上点击一下就可以选择是否授权,这样简化了用户的授权步骤。若用户同意授权,则可以正常使用相关功能;若用户拒绝授权,则无法正常使用相关功能。
下图呈现了 iOS 和 Android 系统授权弹窗的基本样式,主要包含授权标题、授权提示语、和授权操作按钮。
两个系统的授权弹窗差异主要体现在授权弹窗提示语和授权弹窗弹出次数两个方面:
在授权弹窗提示语方面,iOS 用户隐私权限的授权弹窗是允许 App 开发者在弹窗中添加简短的自定义提示语,但是 iOS 的系统权限授权弹窗和 Android 的授权弹窗都不可以自定义提示语。
授权弹窗弹出次数与用户拒绝授权后的流程相关。iOS 系统的授权弹窗只会出现一次,若用户第一次没有同意授权,则用户只能在系统设置模块自行打开权限开关。而 Android 系统的授权弹窗只要用户未勾选“不再询问”就可以反复出现,若用户第一次没有同意授权,则下一次进入该场景时,App 依然会弹出系统授权弹窗请求用户授权。
3. 预授权(pre-permission)
正如上文提及的,由于 iOS 系统的授权弹窗只会出现一次,若用户第一次没有同意授权,则下次只能在系统设置界面自行打开权限开关。尽管从 iOS 8 开始,App 已经可以在界面中将用户直接引导到系统设置界面进行授权,但操作成本依然很高。此外,由于 iOS 系统的用户隐私授权弹窗只能添加简短的提示语,iOS 的系统权限的授权弹窗和 Android 的授权弹窗不可以自定义提示语,有些用户很难理解为什么需要授权。为了解决拒绝后再次授权操作成本高和用户理解成本高这两个问题,出现了预授权(pre-permission)的概念。
预授权是先弹出自定义的授权界面,让用户做出选择。如果用户同意,则弹出系统授权弹窗;如果用户不同意,则不弹出系统授权弹窗。虽然对于用户来说,在体验路径上多了一个步骤,但是给用户多保留了一次通过系统授权弹窗进行授权的机会,相当于降低了用户的试错成本。关于哪些权限适合设计预授权,下文会进行分析阐述。
三、App 授权设计 那在了解了 App 授权基本信息后,我们该如何为一款 App 设计好的授权体验,提高用户的授权可能性呢?在这里可以运用 material design 授权模型和 CREATE 行为漏斗模型进行授权设计。
1. 第一步:确定 App 在 IOS 和 Android 系统上分别需要哪些权限
首先,产品经理和技术人员需要罗列出 App 在 iOS 系统和 Android 系统中哪些权限需要用户授予。在这一步要遵循的原则是:不要向用户获取非必要的权限。
2. 第二步:利用 Material Design 的授权模型对权限进行分类,设定授权时机并判断是否需要预授权
在明确了要向用户获取什么权限后,设计师可以利用 material design 中的授权模型对权限进行分类,设定每个权限请求的时机,并判断是否需要预授权教育。
谷歌的 material design 设计规范是从两个维度考虑授权设计:权限重要性和权限明确度,基于这两个维度将授权场景分为了四类。虽然这是 Android 系统的授权模型,但同样适用于 IOS 系统。
① 预先请求授权(Ask up-front)
重要性高且容易理解的权限可以在用户第一次打开 App 时就请求授权,因为如果用户能轻松理解该权限的使用目的和重要性,那么预先通过系统授权弹窗上进行授权对用户而言是最快捷的授权方式。
例如 iOS 的无线网络和蜂窝数据权限就属于该类别,因为用户知道若不授予权限,无法正常使用很多功能。定位权限在打车 App 中也属于该类别,因为打车前定位是用户的共识,所以打车 App 可以预先请求用户授予定位权限。
但是对于有些权限而言,在用户第一次打开 App 时就请求授权是很容易被拒绝的,如:通知权限。因为用户对应用的信任感在一开始是最低的,而且在一开始缺乏使用场景,用户并不清楚权限的使用目的。
② 在使用场景中请求授权(Ask in context)
用户容易理解但重要程度不是非常高的权限适合在使用场景中直接向用户请求授权,如通讯录、麦克风、相机权限。因为在使用场景中请求授权时,用户对权限的使用目的有预期,同意授权的可能性更高。例如:在需要上传图片的场景中,请求用户的相册权限,用户一般都愿意授予。
③ 预先教育后请求授权(Educate up-front)
重要但不容易理解的权限可以在用户第一次打开 App 时,对用户进行教育后再请求授权,如:通知权限和通讯录权限,它们都属于用户敏感权限。如果通知权限和通讯录权限对一款 App 而言非常重要,建议设计师可以设计预授权页面对用户进行教育,再请求用户进行授权。
④ 在使用场景中先教育再请求授权(Educate in context)
重要程度不算高而且用户不容易理解的权限适合在在使用场景中先教育用户再请求,例如:非通讯软件的通知权限,因为用户开启通知权限时会顾虑有消息干扰。
那需要教育的这两类权限该用什么方式教育呢?由于系统授权弹窗的自定义提示语有字数限制,所以可以使用预授权的方式进行教育。使用预授权方式进行教育的权限主要有以下特征:
用户觉得可能会被打扰的权限,如:通知权限; 用户觉得很涉及隐私的权限,如:通讯录权限、定位权限; 若设计师希望对某些权限进行详细的说明,也开始采用预授权的方式进行教育,例如:相机、麦克风等权限。 总的来说,授权时机可以分为两类:第一次打开 App 时授权、在使用场景中授权。从是否需要教育的维度来看,分为直接通过系统授权框授权、通过预授权的方式先教育再授权。但是同一个权限在不同的 App 中可能会属于不同的区间,所以设计师在分类时,需要根据 App 的功能特点具体考虑。
3. 第三步:着眼于单个权限,基于 CREATE 行为漏斗模型设计预授权弹窗和系统授权弹窗
那在确定了合适的授权时机和是否需要预授权之后,设计师要把注意力放在单个权限的授权弹窗设计上。想要成功地说服用户授权,那设计师应着眼于人们产生授权行为的心理动机,从用户心理出发进行设计,让设计影响用户的行为。这里可以运用到一个模型----CREATE 行为漏斗模型,用来挖掘用户同意授权的整个心路历程。
① 什么是 CREATE 行为漏斗模型(CREATE Action Funnel)
CREATE 行为漏斗模型是 Stephen Wendel 博士在《Designing for Behavior Change: Applying Psychology and Behavioral Economics》一书提出的概念。这个模型展示的是人们决定做出某种行为所经历的路径,从接收提醒(Cue)到第一反应(Reaction)到分析评估(Evaluation)到检查能力(Ability Check)到判断时间压力(Time Pressure),最终决定是否采取行动(Experience)。
② 运用 CREATE 行为漏斗模型设计
CREATE 行为漏斗模型在用户授权行为上的运用如下:
Cue:屏幕上弹出授权弹窗,用户接收到授权提醒 Reaction:用户会凭直觉做出反应,在瞬间决定是否授予权限 Evaluation:用户会有意识地评估授予权限的利弊 Ability Check:用户会评估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授权操作 Time Pressure:用户会判断授权是否紧急,是该立即授权还是可以稍后授权 如果我们想通过设计达到说服用户授权的目的,那我们需要减少用户在行为漏斗的每个阶段所遇到的阻碍,在每个阶段推动用户授权。下文会从预授权弹窗的设计和系统授权弹窗的设计两个方面分别阐述。
预授权界面的设计
阶段一:用户接收提醒(Cue)
首先,在用户接收到授权提醒时,要让用户明确地感知到 App 在请求用户授权,这样才会开始后续的思考。那如何设计预授权弹窗才能让用户有强烈的感知呢?
强化提示的力度,并移除容易让用户分心的元素:(1)在视觉上采用容易吸引用户注意力的色彩、字体、插图等;(2)全屏形式会比半屏或弹窗形式的提醒更明显,同时可以降低多余元素带来的信息噪音,让用户聚焦授权提醒上; 用清晰的文字提示用户 App 想要请求授权。
阶段二:用户做出第一反应(Reaction)
当用户看见授权提醒的瞬间,直觉会告诉用户想不想授权。而用户的直觉取决于该任务是否让用户感到愉快或让用户觉得重要。
设计的界面要引发用户正向的感受,让用户觉得授予权限是正确的选择。 提示语要措辞清晰且语气诚恳,避免用户的习惯性拒绝。 阶段三:用户分析评估(Evaluation)
在用户在做出直觉判断后,会有意识地分析授权的利弊。那在该阶段,授权弹窗要让用户明白同意授权更有利。例如,若用户得知授予通讯录权限后才可以添加通讯录的朋友,他们同意授权的可能性较大。那设计如何该影响该阶段呢?
通过提示语强调同意授权的好处,说明拒绝授权的后果,例如提示语中可以说明“App 要获取这个权限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拒绝授权的后果是什么”。 通过提示语打消用户的顾虑。例如关于通知的预授权弹窗中可以明确说明:开启通知后不会打扰用户。 提示语可以通过社会认可强化用户的信任度,例如表示很多人都同意授权。 在界面上限制操作选项的数量,避免提供过多的选项干扰用户的分析。 阶段四:用户检查能力(Ability Check)
如果用户评估后发现同意授权更有利后,他们会想了解如何操作才能授权,要克服多少阻碍。那此时该如何设计呢?
授权界面需要明确地告知用户该如何授权,例如通过清晰的提示语、插画,或播放一小段简单的动画,展示如何授权。 授权界面上要降低授权操作的难度,例如将同意授权的按钮设置为默认按钮,放在用户容易触达的位置。 尽量让授权操作与系统授权弹窗的操作一致,例如系统授权弹窗上的“同意”一般居右,预授权界面上也可以采用一致的按钮设计。 阶段五:判断时间压力(Time Pressure)
在用户明确了授权对自己有利而且自己有授权的能力后,用户会判断授权任务是否紧迫。那在设计上,我们可以利用人们的损失规避心理。
通过提示语告知用户选择稍后授权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操作会更繁琐。 通过提示语告知用户立即授权的好处更多。 预授权界面的设计原则总结:
1. 采用全屏的设计形式会比半屏或弹窗形式的提醒更明显,降低多余元素带来的信息噪音,让用户聚焦于授权提醒
2. 在视觉上采用容易吸引用户注意力的色彩、字号、插图等强化提示力度
3. 请求授权的提示语文案需要清晰、语气诚恳,结构可以如下:(1)App 要获取这个权限的目的是什么;(2)拒绝授权的后果是什么,如:无法使用功能;(3)打消用户顾虑,如:请求通讯录权限时说明不会侵犯隐私,用户可以随时关闭;请求通知权限时说明我们不会打扰用户;(4)强调立即授权比稍后授权更有好处,例如:稍后授权会付出更多精力
4. 降低授权操作的难度:(1)在界面上限制操作按钮的数量(2)尽量让授权操作与系统授权弹窗的操作一致,例如:将同意授权的按钮设置为默认按钮,放在用户容易触达的位置,如左右布局的右侧,或者上下布局的上方。
5. 利用插画、动画、或简单文字明确告知用户授权的操作方式
6. 利用插画、文字等强化用户的信任度,表示很多人都同意授权
系统授权弹窗的设计
IOS 和 Android 的系统授权弹窗并不允许用户进行过多的设计,只有 IOS 用户隐私权限的授权弹窗允许在弹窗中添加简短的自定义提示语,弹窗的样式并不能做太多设计。设计师能影响的主要是 CREATE 行为漏斗的分析评估阶段(Evaluation)。
考虑到提示语的字数限制,系统弹窗的提示语结构可以设计为:说明授权好处或者说明拒绝授权的后果,例如:如果不授予权限,您将不能使用什么功能。涉及到有些用户比较敏感的权限(如定位权限、通讯录权限),可以在授权弹窗中说明权限的使用目的后,再添加打消用户顾虑的语句,如下图中写的“App 彻底关闭时不会收集您的位置信息”。
4. 第四步: 设计授权被拒绝后的交互流程
即便设计师按照上述方式进行了授权设计,提高了用户的授权可能性,但依然会出现用户拒绝授权的情况。那我们如何设计用户拒绝授权后的交互流程,以改善用户稍后授权的交互体验呢?
① 预授权被拒
若用户在预授权界面拒绝授权,并不会触发系统授权弹窗的流程。当用户再次进入使用场景时,可以重新出现预授权界面,让用户决定是否授权。或者在权限的相关使用场景中设计文字提醒,提示用户进行授权。
② 系统授权弹窗被拒
iOS 系统的系统授权弹窗被拒
如果用户在 iOS 系统授权弹窗中拒绝授权,系统授权弹窗不会再次出现。但设计师可以在用户点击“拒绝授权”后设计明显的“未开启授权”的提示,提示用户若想使用相关功能就得打开该权限,并给用户提供一个设置权限的按钮。用户点击该按钮后,可以快速跳转到设置模块的授权页面,减少用户的操作步骤。未授权提示的样式可以设计为弹窗,也可以设计为全屏。若权限重要性高,那可以将提示设计为全屏,强化用户的感知。
下图展示了腾讯视频的案例:当用户拒绝网络权限后,下次进入 App 时,会弹出未授权网络权限的弹窗,并在弹窗中提供了快速跳转设置权限的按钮。
Android 系统的系统授权弹窗被拒
由于 Android 系统的授权弹窗只要用户未勾选“不再询问”就可以反复出现,若用户第一次没有同意授权,只需要在用户拒绝授权后,弹出一个轻量级弹窗提示用户未开启授权即可。用户下一次进入该场景时,App 依然会弹出授权弹窗请求用户授权。
总结 总的来说,不论是对 iOS 还是 Android 系统的 App 而言,获取用户权限都是极其重要的,但是数据表明用户在面临授权请求时会非常谨慎地判断。因此,通过提高用户体验设计提高用户的 App 授权可能性是非常有必要研究的方向。虽然 iOS 系统和 Android 系统的权限列表具有差异性,授权流程和授权弹窗的设计上也有差异性。但是对于设计师而言,为 iOS 和 Android 系统的 App 设计优秀的授权体验的方式是大同小异的。
设计流程总结如下:
第一步:确定 App 在 iOS 系统和 Android 系统上分别需要哪些权限
第二步:从整体考虑,利用 material design 中的授权模型对权限进行分类,设定授权时机,并判断是否需要预授权
第三步:着眼于单个权限,基于 CREATE 行为漏斗模型设计预授权弹窗和系统授权弹窗
第四步:设计授权被拒绝后的交互流程
授权设计过程中所遵循的设计原则总结如下:
绝对不获取没必要的权限 强化授权提示 从利他角度设计授权弹窗的提示语,打消用户顾虑,提高用户信任度 降低授权操作的难度,包括为用户拒绝授权后的再次授权提供快速跳转 欢迎关注作者微信公众号:「腾讯设计族」
-
快速入门!插画组件库设计指南
UI交互 2023-01-03在互联网企业日常的项目需求中,插画经常会大量的运用在各类产品设计、产品运营、产品宣传中,但是传统的插画方式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不同岗位不同的设计师产出的插画风格不一致,质量参差不齐每次的设计插画需求都是从头开始绘制,插画的产出效率太低插画的风格不一致很难形成一致的品牌印象,品牌感太弱于是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互联网团...在互联网企业日常的项目需求中,插画经常会大量的运用在各类产品设计、产品运营、产品宣传中,但是传统的插画方式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不同岗位不同的 设计师 产出的插画风格不一致,质量参差不齐 每次的设计插画需求都是从头开始绘制,插画的产出效率太低 插画的风格不一致很难形成一致的品牌印象,品牌感太弱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互联网团队已经走在了前面,通过构建系统的插画组件库来解决以上 3 个问题,对于设计师来说,插画组件库虽然已经不是什么特别新鲜的话题了,但是实际的执行过程中大部分设计师可能会遇到很多难题。那么,今天的飞凡指南就通过 3 个方面来深度解读下 插画组件库 的这个设计话题。
更多插画 组件库 干货:
保姆级教程!手把手教你做超实用的插画组件库(附组件库下载)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如何建立设计师个人的插画组件库,因内容过长并知识点过多,请泡杯枸杞观看。
阅读文章 >
一、插画组件库的价值 1. 设计提效
当我们通过传统的流程去设计一个运营页面的时候,往往需要 2~3 天的时间,但是有了插画组件库,设计产出的效率基本上可以提升 1 倍以上,而节省出来的时间,设计师可以去考虑更有价值的事情
2. 统一风格
整套的插画组件库,在构建的时候,对风格、色彩、人物、元素、背景都有着统一的规范,在面对不同设计能力设计师的时候,都能够较大程度上保证风格统一和插画的产出质量
3. 提升品牌感
插画组件库在构建之初就要考虑和产品调性、品牌调性的一致性,这样在传播的过程中才更能在用户心中形成一致的品牌形象,提升品牌感
二、插画组件库需要考虑 4 个方面的问题 当我们在构建插画库的时候,以下 4 个问题是我们需要重点考虑的:如何凸显产品属性;如何体现品牌调性;如何满足用户场景;如何打造差异化的风格
凸显产品属性:插画的最终目的是辅助文字去传递产品信息,我们需要直观的向我们的用户告诉我们是干什么的,而避免用户做过多的思考;
如何体现品牌调性:和消费品一样,品牌是用户考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插画是传递信息和塑造品牌调性一个非常重要的渠道,所以插画库应该考虑如何能够对我们的品牌调性或产品调性进行补充
如何满足用户场景:在考虑插画的元素构成的时候,我们也需要把用户考虑进来,他们使用产品的时候是哪些场景,再基于用户的场景去设计我们的插画组件元素,这样在实际应用插画库的时候才能够尽可能涵盖传播的场景
如何打造差异化的风格:我们可以看到各大互联网产品的插画风格都基本上非常雷同,很难有明显的插画风格特征,这样的结果就是用户很难记住你,所以对于插画差异性的考虑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点
三、插画组件库构建的 3 个步骤 对于设计师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如何将插画组件库落地了,总结下来可以分为 3 个步骤:插画风格推导、插画组件库搭建、插画组件库应用
1. 插画风格推导 插画风格我们主要可以从 3 个方面去推导:品牌、用户、产品
① 品牌
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品牌的调性、色彩、辅助图形、logo 特征、品牌资产...,这些都是我们构建品牌插画库的基础参照。比如下面这张图是梳理的出来的 fashion data 的品牌相关元素:
② 用户&产品
了解我们的用户和产品,我们可以用以下这个电梯宣言的方法去梳理:
关于用户:为了满足「目标用户」,他们的「什么痛点或需求」
关于产品:我们的「产品名称」,是一个「怎么样的产品类型」;它可以「关键优点,通过什么样的功能,为用户带来什么样的价值」;而不像「市场上某竞品及其特点」;我们的产品是一个「主要独特价值点」
比如,下面这张图是对 fashion data 的用户和产品进行的梳理,去快速的了解用户的需求痛点、产品定位、产品价值...
了解完品牌、产品、用户之后就要推导出插画库的风格方向了。
在讨论 fashion data 的插画风格选定的时候,其他几组插画在风格上差异性和个性表达上虽然会比较强,但是和 B 端产品的定位差异比较大,最后还是选定了普通的矢量风格插画风格,它能比较好的像用户传递出 B 端产品的高效、专业、严谨的品牌形象,后期差异化主要是通过融入品牌元素和塑造插画角色这 2 个手段来体现。
2. 插画组件库搭建 插画组件库的搭建,可复用性是我们考虑的重点,要达到这个目标,我们构建分子的时候就应该尽可能的把插画拆分成比较细的分子,比如头部我们可以拆分成不同角度的基础头型、发型、表情...
① 角色组件
定义角色基础的形体比例、肢体细节
形体比例、肢体细节基本上就能够确定我们的角色是何种特点,比如,我们常见的互联网扁平插画风格就和我们的正常人物比例、肢体细节比较接近一些,但是一些欧美的插画风格经常会用很夸张的比例造型来塑造个性的角色,比如头特别小,肢体特别大。
还有不同人物的比例也会有所不一样,比如男性女性的黄金比例是 9a(九头身),小孩的比例大大约是 4a,但这不是固定不变的,还要看具体的插画风格。
为角色搭建灵活的骨骼系统
构建组件库,我们自然是希望我们的插画能够和人的骨骼一样,能够灵活的做出各种动作,这就要借助于灵活的骨骼系统了,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将我们的人体骨骼拆分成以下的组织。
在组织的连接处,我们尽量都能够采用正圆形,这样在变换动作的时候才能够更好的衔接上,大家可以看看传统的皮影人偶也是采用的这种连接方式,才能在舞台上作出灵活的动作。
建立不同角度下的表情、动作、服饰等组件
人物的应用场景不仅仅只有正面的角度,还有其他的角度,我们一般只需要设计正面、半侧、正侧这 3 个角度即可,在这 3 个角度我们需要构建不同的表情、动作、服饰...尽可能满足角色在不同场景的使用需求。
② 通用组件
通用组件我们一般基于用户场景来制定。比如下面的这个案例,fashion data 是一个高效的跨境电商数据管理平台,主要针对店铺运营人员,为他们提供快速管理店铺商品、直观查看店铺经营数据等服务,所以用户的场景主要办公场景和业务场景,办公场景的元素有比如:书桌、电脑、办公用品...;业务场景的元素有,比如:仓储、物流、数据、商品... ,最后我们再基于这些元素去制定通用的组件。
③ 背景组件
背景组件一共可以分为 2 种类型,场景背景和纹理背景。场景背景一般是基于某个特定的场景来制定的,用来交代画面所处的环境,比如室内背景、白天、黑夜、晴天...
纹理背景一般是用来装饰和丰富背景,比如下面的插画,加了背景纹理插画明显层次和画面更加丰富了。
3. 插画组件库应用 搭建完组件库之后,就可以在产品运营、线下物料、产品界面使用它们来提升设计的效率了。当然随着业务不断的变化和用户场景的变化,我们的插画组件库也应该及时的扩容和优化。
写在最后 需要提醒的是,插画组件库的目标是帮助那些重复、且设计质量要求不高的设计需求提效,而设计难度较高的设计需求还是需要设计师来处理,而这才是设计师能够真正体现价值的地方,同时,把时间节省出来,设计师才有精力去思考更多更有价值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