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案例实操!从零开始教你构建产品颜色规范

    UI交互 2022-12-30
    前言这一次的北农商银行的项目,是在企业版手机银行 App 上加入企业 OA 的功能。所以在继承现有的设计规范的基础上,行方也希望产品能有一个品牌升级,提升用户体验。我们将从构建一套科学有效的颜色规范入手,本着北农商银行“人本、创新”的核心价值观,在设计中我们想要寻找新活力、新体验,所以在原有品牌色的基础上,引入了...

    前言

    这一次的北农商银行的项目,是在企业版手机银行 App 上加入企业 OA 的功能。所以在继承现有的设计规范的基础上,行方也希望产品能有一个品牌升级,提升用户体验。

    我们将从构建一套科学有效的 颜色规范 入手,本着北农商银行“人本、创新”的核心价值观,在设计中我们想要寻找新活力、新体验,所以在原有品牌色的基础上,引入了更多灵动鲜活的辅助色彩,体现北农商品牌“聚焦、友好、多元”的个性。我们希望北农商银行企业手机银行可以为更多的企业和行业赋能,探索视觉上与各行各业适配的无限可能,带来更多个性化新体验。

    相关干货:

    如何设计B端色彩体系?3个步骤帮你掌握起来! 编者按:B端设计的色彩体系如何构建?

    阅读文章 >

    一、颜色规范的原则

    1. 理性

    我们在选色时,尽可能避免个人设计偏好,减少配色的主观性,理性地有逻辑地选色

    2. 可扩展

    确定下来的基础色,可以拓展生成更多的颜色,以符合不同场景的使用需求

    3. 和谐

    颜色规范中的颜色互相搭配使用,是和谐的,整体的

    二、制定产品颜色规范的流程 1. 以前制定产品颜色规范的流程是什么样的呢?

    “归纳产品特性,结合行业属性和公司的品牌文化-提取关键词-建立情绪版-选择色相-制定色系”。这样的制定流程的优势在于不脱离品牌特性,也符合用户的基本认知,但是缺少一点理论支撑和数据验证。

    所以,我细细研究了几家大厂的设计体系,他们对于色彩体系的建立都存在一定的共性,下面我将这套理论在此次北农商银行项目上实践一下,看看是否可以得到一套更符合用户审美爱好、更符合产品特性、更规范、更高效的色彩体系。

    2. 旧的设计规范

    我们先来大概浏览下旧的颜色规范:

    三、本次制定颜色规范的流程 品牌色基础上确定主色-结合色环确定辅助色-采用 HSB 色彩模型调整辅助色-颜色校正确保感官明度一致-WCAG 标准验证颜色-调色板-设计落地

    1. 品牌标准色进化确定主色

    主色是产品使用频率最高、最核心的颜色,常用于主要按钮和文字、重点操作状态、高亮提醒、图形化等场景。

    一般产品的主色,首选是品牌色,可以更好地传达品牌价值;其次,可以通过产品的行业属性来确定主色,比如科技用蓝色、电商用红色、橙色、健康用绿色等。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个非常棒的网站: http://brandcolors.net/ (包含全世界 500 强产品的品牌色,可以从这个网站寻找与我们产品业务相似的品牌色,获取灵感)

    北农商银行的品牌色是带有首都鲜明地域特色的红色,流露出浓郁的文化底蕴。首先,采用 HSB 色彩模型进行设计,该模型是通过直观地描述颜色的色相 H(Hue)、饱和度 S(Saturation)和明度 B(Brightness)的方式来表示颜色,更便于 设计师 在调整色彩时对于颜色有明确的心里预期。

    我们保持色相 H: 358 不变,降低了 S,从 89->75,提升了 B,从 78->90,让原先过于严肃的红色轻量化、轻盈一些,蕴含更多的活力和想象力,承载着北农商银行对未来新挑战新发展的态度。

    2. 结合色环配色理论,确定辅助色

    在一个科学有效的颜色规范里,往往包含至少两种色彩:主色+辅助色。辅助色是辅助主色来丰富产品的界面,以及作为一些操作结果,状态的反馈。

    功能色的使用需要符合用户的认知习惯,比如正常或成功用绿色,失败或错误用红色、等待或警告用橙色,失效用灰色、链接用蓝色等。用户不需要阅读文字信息,就能直观地了解设计的状态。

    本次颜色规范体系将制定一套丰富多元的辅助色,将用到色环工具。我们将以北农商银行主色红色(#E6393E)(H358,S75,B90)为起始点,饱和度 S 和明度 B 保持不变,色相 H 以 358 为起点,以 15 度为增量或减量标准,生成 24 色色环。

    在色环中,标记好主色红色,然后在红色的相近色(15 度)、类似色(30 度)、邻近色(60 度)、中差色(90 度)、对比色(120 度)和互补色(180 度)选取下面几个颜色。

    下面将根据实际界面使用情况,对上面色环得到的颜色进行删减,确定辅助色。为了保持北农商银行的基础品牌调性,选择了冷暖一致的类似色橙色,以保证整体色调统一和谐,感情特性一致,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色彩层次。并利用了中差色蓝紫色和对比色蓝色、绿色这些丰富多元的色相,使视觉冲击力强,活泼有趣,增加了色彩的平衡,并且满足各种场景下对色彩的需求。

    大家在确定色值的时候可以这样操作:在主色红色的色相 358 的基础上,分别增加或减少 120,得到两个对比色(蓝色和绿色)

    3. 确保辅助色和主色一致的明度和饱和度

    确定好辅助色之后,要对辅助色进行下一步的调整,这步非常简单,就是保证辅助色和主色拥有一致的明度和饱和度。

    4. 颜色校正,确保感官明度一致,对颜色进行微调

    在 HSB 模式中,即使饱和度和明度一样,但是不同色相的颜色的感官明度是不一样的,黄色、青色、洋红实际看起来比较浅,所以为了让整个色板看起来更和谐,画面不跳跃,我们要动手调整,校正辅助色。

    校准方式:在颜色上面叠加纯黑色图层,图层模式选择色相,通过无彩色系下的明度色值进行对比,就可以直观地看到无彩色视觉感官明度。

    细调过程中,相差大的颜色可以以“5”为差值调整饱和度或明度,最后在根据效果进行微调(校正原则:色相保持同类色即可。对颜色不满意,可以稍微调整色相,以实际效果为准)

    5. WCAG 标准验证颜色

    为了保证视障用户的使用,保证足够的对比度,我们的用色需要遵守 WCAG 用色标准。

    WCAG 用色标准中普通文本与背景对比度不低于 4.5:1,所以一般颜色规范中的中性色(#33333)等都需要满足于这个标准。那么对于产品主色,是不是也要达到这个标准呢?

    对主流 App 以及主色为红色的竞品 App 进行测试,发现范围在 3.2-4.2 的居多,所以这是个比较合适的对比值范围。下图是北农商银行 App 主色(#E6393E)的色彩对比度检测。

    更多WCAG 的知识:

    从3个方面,帮你从零开始掌握WCAG色彩对比度 最近在学习大厂设计系统时,发现了 WCAG 标准。

    阅读文章 >

    6. 调色板

    ① 如何得到同色系配色?

    第一种方法是无色相变化的同色系,就是通过调节明度的方法,得到一系列同色系配色方案。将颜色从白到黑排列成黑白色卡,黑白色卡可以划分 10 级灰度,然后把纯色放入调好的 10 级灰度的黑白色卡中,得到一些同色系配色方案。

    第二种方法是有色相变化的同色系。浅色系中,色相往感官明度高的色相依次差值 2,饱和度依次减少 15,明度依次增加 5;深色系中,色相往感官明度低的色相依次差值 2,明度依次减少 15,饱和度依次增加 5。

    两种方法,我会更推荐第二种有色相变化的同色系,也称微色相变化,在色环上夹角小于 30 度的颜色变化,色相的跨度很小,所以配色上比较容易控制,可以很好地平衡画面的层次感和规律感 。

    7. 落地

    落地分为两个方面:设计方面和开发方面。

    ① 设计方面

    此次项目实施中,发现了颜色在界面的实际应用中也应该注意一些问题。比如:

    主色为红色,如果将品牌色赋予按钮的时候,它会和界面中涉及破坏性操作的按钮发生冲突。因为一般情况下,红色在按钮上含有警告和禁止的含义。带有删除数据、取消操作、涉及破坏性的操作,都会用红色标识出来。所以将主色红色应用于按钮颜色,要考虑好异常情况,如果是双按钮形式(确定+取消)应该怎么定义按钮的颜色,才能让用户更好的区分。

    ② 开发方面

    为了配合开发,我们定义了 Design Token。这样在以后的换肤中,只需要在底层对变量的值进行改变即可实现全局的更改,提高效率和拓展性。

    对于 UI 原子的命名规则为:大类字母(名称)/小类数字(样式编号)/样式说明_样式状态

    例如:

    a/1/主色_nor:#E6393E a/2/1/辅助红_nor:#FF4E3A 对于开发原子的命名可以根据各平台特性去定义,保持基础编号能快速识别对应即可(仅供参考)

    例如:

    sscolor_a_1_nor:#E6393E sscolor_a_2_1_nor:#FF4E3A

    四、设计规范·组件库搭建

    五、页面效果

    六、推荐工具 Ant Design 色板工具地址: https://ant.design/docs/spec/colors

    Acrodesign 色板工具地址: https://arco.design/palette/list

    arco.design*ColorPalette 色彩对比度检测: https://arco.design/palette/wcag

    结语 在这次的颜色规范重新定义中,重新审视过去的设计,我们为了赶项目进度,为了自身便利,时常依靠主观情感和偏好去选择颜色,这将不利于产品的迭代和发展。

    将设计理论应用到项目中,让色彩体系科学化,真正让色彩去服务设计,让设计更高效,希望本文对您也有所帮助。

    如何构建科学有效的色彩系统?来看腾讯文档的实战案例! “色彩是我们感知世界的重要媒介,对于信息传达有着重要的作用,能使人们能够更有效的感知设计的意图和内涵,使传达更高效。

    阅读文章 >

    腾讯实战!如何构建科学有效的色彩系统(应用篇) 在《腾讯文档-构建科学有效的色彩系统》这篇文章中,我们阐述了腾讯文档如何升级了新的品牌色,为腾讯文档塑造更加有未来科技感及智慧感的视觉感受和品牌认知,以及如何构建一个科学有效的调色板。

    阅读文章 >

    欢迎关注团队微信公众号:兆日 UCD

  • 超全整理!9个设计师必备的高质量图案背景素材网站

    UI交互 2022-12-30
    大家好,这里是和你们聊设计的花生~之前为大家推荐过5个纹理材质网站和5个科技感背景网站,今天继续为大家推荐9个高质量几何背景图案素材网站,它们包含了上千种丰富的图案样式,可以用作海报、网页、包装、PPT、壁纸设计等多个方面,下载便捷且都是免费可商用,一起来看看吧~PPT设计必备!5个高质量科技感背景生成器大家好,...

    大家好,这里是和你们聊设计的花生~

    之前为大家推荐过5个纹理材质网站和5个科技感背景网站,今天继续为大家推荐9个高质量几何背景 图案素材 网站,它们包含了上千种丰富的图案样式,可以用作海报、网页、包装、PPT、壁纸设计等多个方面,下载便捷且都是免费可商用,一起来看看吧~

    PPT设计必备!5个高质量科技感背景生成器 大家好,这里是和你们聊设计的花生~ 科技风一直都是 PPT 设计中比较热门的风格,而想做好科技感,除了合适的配色,自然也少不了各种具有形式美的抽象几何图案。

    阅读文章 >

    1)more.graphics 网站直达: https://more.graphics

    more.graphics 是一个免费可商用的图案生成器网站,集合了表情符号、六边形图案、渐变、几何、蒙德里安、包豪斯、带状等7种功能,图案样式累积有100多种。每种图案的尺寸、图案模式和 配色 方案都可以修改,因此也可以得到更加丰富多变的样式。其中平铺图案都是可以无缝拼接的,提供PNG/SVG/JPG 3种文件下载格式。

    2)VISIWIG 网站直达: https://www.visiwig.com/ (搭梯子速度更快)

    一个由个人设计师开发的几何背景图案生成网站,包含图标、图案和纹理三种类型,都是免费可商用的。其中图案包含了30多种基础几何图形样式,简洁大方,每一种都可以调节图案的大小、方向、密度、颜色等,可复制CSS代码和下载SVG格式文件,方便图案的再次编辑。

    3)Superdesigner 网站直达: https://superdesigner.co/tools

    Superdesigner也是一个图案生成工具合集,包含SVG背景、3D元素生成器、渐变、几何背景、CSS背景等10种功能。其中背景图案样式达到了200多种,精致可爱,可以调整其配色和透明度,每个图案都可进行无缝拼接。图案的使用方法是直接复制SVG格式文件,导入Ai中即可编辑使用。

    4)Looneypatterns 网站直达: https://looneypatterns.com/

    Looneypatterns 是一个黑白手绘线条风格的图案网站,目前包含45中图案样式,风格清新简洁,可免费下载并进行商用。下载方式为点击缩略图进入大图页面,然后右键保存PNG文件即可。

    5)Pattern Monster 网站直达: https://pattern.monster/

    Pattern monster 是一个在线的免费矢量 背景素材 库,目前拥有248多种图案样式,除了常见的几何图形还有一些适合圣诞节、万圣节、生日等节日的装饰图案。每种图案的尺寸、大小、颜色、方向都可以进行调整,提供CSS代码、SVG和PNG三种下载格式,对后期调整来说也非常方便。

    6)Tylify 网站直达: https://tylify.app/

    Tylify 是一个以 Emoji 表情符号为基础元素的趣味平铺图案生成器,有着无数种可能的组合方式。我们可以通过增删表情符号、调整大小、颜色、角度来组合成一个基础的“瓷片”单元,在此基础上网页自动拼合形成无缝的背景图案,此外也支持自己上传元素图片进行图案组合。支持SVG和PNG两种下载格式,此外还有Figma的插件可供下载。

    关于 emoji,你必须知道这个全能网站 Hello Everyone~ 我是花生。

    阅读文章 >

    7)Subtle patterns 网站直达: https://www.toptal.com/designers/subtlepatterns/

    一个公益性质的纹理图案网站,站内素材都是由专业设计师创作并上传的,包含布料织物、几何图案、瓷砖纹样、植物等多种类型。网站提供400*400px的PNG格式文件下载,可无缝拼接。

    8)wowpatterns 网站直达: https://www.wowpatterns.com/free-vector-art

    WowPatterns是一个专注图案设计的专业网站,目前收录超过 3000 多种纯手工的创意图案,华丽多彩,包含民族、季节、几何、抽象图形等多个类型。可下载JPG格式和可编辑的EPS格式,图案完全免费用于商业和个人用途。

    9)bg-patterns 网站直达: https://bg-patterns.com/

    一个日本的背景图案素材网站,包含几何条纹、植物、日式传统纹样等多种类型,总样式近2000种,都是免费可商用的。每种图案有5种不同的配色方案、7种图案大小和 PNG/SVG/PNG/Ai/EPS 5种文件格式可供选择,非常全面。

    以上就是今天为大家推荐的9个免费可商用的背景图案素材网站,喜欢的小伙伴记得点赞收藏,也可以转发给身边有需要朋友 。如果你有关于本文或者设计的相关疑问,可以在评论区提出,我会第一时间为大家解答 ~

    推荐阅读:

    要质感叠纹理!5个设计师必备的免费高清纹理素材网站 大家好呀,我是和你们聊设计的花生~ 在海报设计、字效设计、插画中,叠加纹理是提升设计质感、营造主题氛围的有效手段。

    阅读文章 >

    看电影学审美!8位值得关注的宝藏电影拉片UP主 大家好,这里是和你们聊设计的花生~ 想必很多学设计或插画的小伙伴听过可以通过看电影来提升审美,学习构图、配色、造型等方面的知识,并获得相应的创作灵感。

    阅读文章 >

  • 案例实操!从零开始教你构建产品颜色规范

    UI交互 2022-12-30
    前言这一次的北农商银行的项目,是在企业版手机银行 App 上加入企业 OA 的功能。所以在继承现有的设计规范的基础上,行方也希望产品能有一个品牌升级,提升用户体验。我们将从构建一套科学有效的颜色规范入手,本着北农商银行“人本、创新”的核心价值观,在设计中我们想要寻找新活力、新体验,所以在原有品牌色的基础上,引入了...

    前言

    这一次的北农商银行的项目,是在企业版手机银行 App 上加入企业 OA 的功能。所以在继承现有的设计规范的基础上,行方也希望产品能有一个品牌升级,提升用户体验。

    我们将从构建一套科学有效的 颜色规范 入手,本着北农商银行“人本、创新”的核心价值观,在设计中我们想要寻找新活力、新体验,所以在原有品牌色的基础上,引入了更多灵动鲜活的辅助色彩,体现北农商品牌“聚焦、友好、多元”的个性。我们希望北农商银行企业手机银行可以为更多的企业和行业赋能,探索视觉上与各行各业适配的无限可能,带来更多个性化新体验。

    相关干货:

    如何设计B端色彩体系?3个步骤帮你掌握起来! 编者按:B端设计的色彩体系如何构建?

    阅读文章 >

    一、颜色规范的原则

    1. 理性

    我们在选色时,尽可能避免个人设计偏好,减少配色的主观性,理性地有逻辑地选色

    2. 可扩展

    确定下来的基础色,可以拓展生成更多的颜色,以符合不同场景的使用需求

    3. 和谐

    颜色规范中的颜色互相搭配使用,是和谐的,整体的

    二、制定产品颜色规范的流程 1. 以前制定产品颜色规范的流程是什么样的呢?

    “归纳产品特性,结合行业属性和公司的品牌文化-提取关键词-建立情绪版-选择色相-制定色系”。这样的制定流程的优势在于不脱离品牌特性,也符合用户的基本认知,但是缺少一点理论支撑和数据验证。

    所以,我细细研究了几家大厂的设计体系,他们对于色彩体系的建立都存在一定的共性,下面我将这套理论在此次北农商银行项目上实践一下,看看是否可以得到一套更符合用户审美爱好、更符合产品特性、更规范、更高效的色彩体系。

    2. 旧的设计规范

    我们先来大概浏览下旧的颜色规范:

    三、本次制定颜色规范的流程 品牌色基础上确定主色-结合色环确定辅助色-采用 HSB 色彩模型调整辅助色-颜色校正确保感官明度一致-WCAG 标准验证颜色-调色板-设计落地

    1. 品牌标准色进化确定主色

    主色是产品使用频率最高、最核心的颜色,常用于主要按钮和文字、重点操作状态、高亮提醒、图形化等场景。

    一般产品的主色,首选是品牌色,可以更好地传达品牌价值;其次,可以通过产品的行业属性来确定主色,比如科技用蓝色、电商用红色、橙色、健康用绿色等。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个非常棒的网站: http://brandcolors.net/ (包含全世界 500 强产品的品牌色,可以从这个网站寻找与我们产品业务相似的品牌色,获取灵感)

    北农商银行的品牌色是带有首都鲜明地域特色的红色,流露出浓郁的文化底蕴。首先,采用 HSB 色彩模型进行设计,该模型是通过直观地描述颜色的色相 H(Hue)、饱和度 S(Saturation)和明度 B(Brightness)的方式来表示颜色,更便于 设计师 在调整色彩时对于颜色有明确的心里预期。

    我们保持色相 H: 358 不变,降低了 S,从 89->75,提升了 B,从 78->90,让原先过于严肃的红色轻量化、轻盈一些,蕴含更多的活力和想象力,承载着北农商银行对未来新挑战新发展的态度。

    2. 结合色环配色理论,确定辅助色

    在一个科学有效的颜色规范里,往往包含至少两种色彩:主色+辅助色。辅助色是辅助主色来丰富产品的界面,以及作为一些操作结果,状态的反馈。

    功能色的使用需要符合用户的认知习惯,比如正常或成功用绿色,失败或错误用红色、等待或警告用橙色,失效用灰色、链接用蓝色等。用户不需要阅读文字信息,就能直观地了解设计的状态。

    本次颜色规范体系将制定一套丰富多元的辅助色,将用到色环工具。我们将以北农商银行主色红色(#E6393E)(H358,S75,B90)为起始点,饱和度 S 和明度 B 保持不变,色相 H 以 358 为起点,以 15 度为增量或减量标准,生成 24 色色环。

    在色环中,标记好主色红色,然后在红色的相近色(15 度)、类似色(30 度)、邻近色(60 度)、中差色(90 度)、对比色(120 度)和互补色(180 度)选取下面几个颜色。

    下面将根据实际界面使用情况,对上面色环得到的颜色进行删减,确定辅助色。为了保持北农商银行的基础品牌调性,选择了冷暖一致的类似色橙色,以保证整体色调统一和谐,感情特性一致,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色彩层次。并利用了中差色蓝紫色和对比色蓝色、绿色这些丰富多元的色相,使视觉冲击力强,活泼有趣,增加了色彩的平衡,并且满足各种场景下对色彩的需求。

    大家在确定色值的时候可以这样操作:在主色红色的色相 358 的基础上,分别增加或减少 120,得到两个对比色(蓝色和绿色)

    3. 确保辅助色和主色一致的明度和饱和度

    确定好辅助色之后,要对辅助色进行下一步的调整,这步非常简单,就是保证辅助色和主色拥有一致的明度和饱和度。

    4. 颜色校正,确保感官明度一致,对颜色进行微调

    在 HSB 模式中,即使饱和度和明度一样,但是不同色相的颜色的感官明度是不一样的,黄色、青色、洋红实际看起来比较浅,所以为了让整个色板看起来更和谐,画面不跳跃,我们要动手调整,校正辅助色。

    校准方式:在颜色上面叠加纯黑色图层,图层模式选择色相,通过无彩色系下的明度色值进行对比,就可以直观地看到无彩色视觉感官明度。

    细调过程中,相差大的颜色可以以“5”为差值调整饱和度或明度,最后在根据效果进行微调(校正原则:色相保持同类色即可。对颜色不满意,可以稍微调整色相,以实际效果为准)

    5. WCAG 标准验证颜色

    为了保证视障用户的使用,保证足够的对比度,我们的用色需要遵守 WCAG 用色标准。

    WCAG 用色标准中普通文本与背景对比度不低于 4.5:1,所以一般颜色规范中的中性色(#33333)等都需要满足于这个标准。那么对于产品主色,是不是也要达到这个标准呢?

    对主流 App 以及主色为红色的竞品 App 进行测试,发现范围在 3.2-4.2 的居多,所以这是个比较合适的对比值范围。下图是北农商银行 App 主色(#E6393E)的色彩对比度检测。

    更多WCAG 的知识:

    从3个方面,帮你从零开始掌握WCAG色彩对比度 最近在学习大厂设计系统时,发现了 WCAG 标准。

    阅读文章 >

    6. 调色板

    ① 如何得到同色系配色?

    第一种方法是无色相变化的同色系,就是通过调节明度的方法,得到一系列同色系配色方案。将颜色从白到黑排列成黑白色卡,黑白色卡可以划分 10 级灰度,然后把纯色放入调好的 10 级灰度的黑白色卡中,得到一些同色系配色方案。

    第二种方法是有色相变化的同色系。浅色系中,色相往感官明度高的色相依次差值 2,饱和度依次减少 15,明度依次增加 5;深色系中,色相往感官明度低的色相依次差值 2,明度依次减少 15,饱和度依次增加 5。

    两种方法,我会更推荐第二种有色相变化的同色系,也称微色相变化,在色环上夹角小于 30 度的颜色变化,色相的跨度很小,所以配色上比较容易控制,可以很好地平衡画面的层次感和规律感 。

    7. 落地

    落地分为两个方面:设计方面和开发方面。

    ① 设计方面

    此次项目实施中,发现了颜色在界面的实际应用中也应该注意一些问题。比如:

    主色为红色,如果将品牌色赋予按钮的时候,它会和界面中涉及破坏性操作的按钮发生冲突。因为一般情况下,红色在按钮上含有警告和禁止的含义。带有删除数据、取消操作、涉及破坏性的操作,都会用红色标识出来。所以将主色红色应用于按钮颜色,要考虑好异常情况,如果是双按钮形式(确定+取消)应该怎么定义按钮的颜色,才能让用户更好的区分。

    ② 开发方面

    为了配合开发,我们定义了 Design Token。这样在以后的换肤中,只需要在底层对变量的值进行改变即可实现全局的更改,提高效率和拓展性。

    对于 UI 原子的命名规则为:大类字母(名称)/小类数字(样式编号)/样式说明_样式状态

    例如:

    a/1/主色_nor:#E6393E a/2/1/辅助红_nor:#FF4E3A 对于开发原子的命名可以根据各平台特性去定义,保持基础编号能快速识别对应即可(仅供参考)

    例如:

    sscolor_a_1_nor:#E6393E sscolor_a_2_1_nor:#FF4E3A

    四、设计规范·组件库搭建

    五、页面效果

    六、推荐工具 Ant Design 色板工具地址: https://ant.design/docs/spec/colors

    Acrodesign 色板工具地址: https://arco.design/palette/list

    arco.design*ColorPalette 色彩对比度检测: https://arco.design/palette/wcag

    结语 在这次的颜色规范重新定义中,重新审视过去的设计,我们为了赶项目进度,为了自身便利,时常依靠主观情感和偏好去选择颜色,这将不利于产品的迭代和发展。

    将设计理论应用到项目中,让色彩体系科学化,真正让色彩去服务设计,让设计更高效,希望本文对您也有所帮助。

    如何构建科学有效的色彩系统?来看腾讯文档的实战案例! “色彩是我们感知世界的重要媒介,对于信息传达有着重要的作用,能使人们能够更有效的感知设计的意图和内涵,使传达更高效。

    阅读文章 >

    腾讯实战!如何构建科学有效的色彩系统(应用篇) 在《腾讯文档-构建科学有效的色彩系统》这篇文章中,我们阐述了腾讯文档如何升级了新的品牌色,为腾讯文档塑造更加有未来科技感及智慧感的视觉感受和品牌认知,以及如何构建一个科学有效的调色板。

    阅读文章 >

    欢迎关注团队微信公众号:兆日 UCD

  • 过时的低科技用户界面,为什么会成为改善体验的关键?

    UI交互 2022-12-30
    原文引自 Jonathan Kendler 的文章《The forgotten benefits of “low tech” user interfaces》。该译文并非完整原文,内容已做删减和调整。更新、更快、更强,设计师往往对新科技趋之若鹜。

    原文引自 Jonathan Kendler 的文章《The forgotten benefits of “low tech” user interfaces》。该译文并非完整原文,内容已做删减和调整。

    更新、更快、更强,设计师往往对新科技趋之若鹜。但有了新科技,用户体验就一定会更好吗?有时候,看似过时的技术也可以成为改善用户体验的关键。

    更多关于 用户体验 的走向讨论:

    究竟是什么决定用户体验的走向?我总结了6个方面! 随着 4G、5G 的普及,移动互联网进入成熟时期。

    阅读文章 >

    回望 20 年前,那时的用户界面大多都是相对「低科技」的:通过 LED 灯和点阵式显示器(dot-matrix display)、七段数码管显示器(seven-segment display)等简单的显示器来传递信息,并通过实体按钮(push buttons)、按键弹片(snap domes)、薄膜开关(membrane switches)等实体控制装置(physical controls)来实现用户交互。

    点阵式显示器、七段数码管显示器、薄膜开关、实体按钮。

    如今,使用更精密装置(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更高分辨率的显示器)的用户界面变得越来越普遍。这种「高科技用户界面」已普遍到让许多设计师、工程师都认为:运用「高科技」开发新产品是理所应当的,「高科技」可以带来「好体验」。

    其实,「低科技用户界面」可以在某些情况下比「高技术用户界面」更占优。

    一、「低科技用户界面」的优势 1. 触觉反馈(Tactile Feedback)

    无处不在的触摸屏对于许多人来说既熟悉又直观。但对于另一部份人群(特别是老年人、对高科技产品不熟悉的人)的来说,触摸屏似乎令人生畏,反倒是实体控制装置更好使。这主要是因为实体控制装置能提供触觉反馈。

    搭配不会熄屏、随时可见的实体控制装置,设备的功能通常都能一目了然。根据实体控制装置的装配方式、规格差异、形状分别,用户还可以在不看用户界面的情况下识别并使用它们。当用户操作实体控制装置时,通常会收到已成功操作的真实物理反馈(如按钮被按下或发出「哒」的声响)。由此可见,这样的设备非常适合夜间及用户注意力未集中于设备本身的场景。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机(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的用户可能需要在夜间进行启动、停止、调整等操作。由此,设备上的实体控制装置能帮助用户做到这一点,但触摸屏却可能不行。

    在提供触觉反馈的触摸屏变得更普遍前,真实的物理反馈仍是个上乘之选。

    2. 成本和价格更低

    「低科技用户界面」的开发成本通常比「高科技用户界面」低。看似只会出于「降本」之财务动机而采用的「低科技用户界面」,实际上对用户也颇有裨益。因为成本往往与价格呈正相关。而更低的价格又能让更多的用户从中受益。

    3. 软件开发的成本更低

    为新产品制定研发预算时,许多制造商更关注实体控制装置所需的资金(如仔细考量到底是用分辨率较高的彩色触摸屏还是分辨率较低的 LCD 屏)。但是,这些实体控制装置实际上还将影响到用户界面开发的成本。

    总的来说,「高科技用户界面」的开发成本更高。至少,为嵌入式设备开发「高科技用户界面」需要更多的用户界面框架(user interface frameworks)费用、更多的面向多种屏幕规格的设计工作、更多的多语种本地化工作、更多的质量控制工作。相比之下,「低科技用户界面」所需的开发工作往往更简易,甚至可以不需要软件开发。因为,用户与实体控制装置的交互逻辑往往不言自明,在 LED 或其他基础显示屏上展示信息也能轻松做到。

    4. 可靠性(Reliability)更高

    触摸屏和高分辨率屏诚然有过人之处,但其缺点大家可能也不陌生:碎屏、花屏(Defective pixel)、耗电等等。对于医疗设备、工业设备等「安全责任为天」的设备,这些都可能是非常严重的缺陷。

    花屏可能会导致用户界面中的重要信息无法被看到,或者是直接使得屏幕无法使用。

    另一方面,这么多年来,许多实体控制装置已经历了制造商彻底的压力测试。同时,装配了这些实体控制装置的设备也已被使用了诸多时日。真可谓是「千锤百炼」。所以,这些实体控制装置的故障模式会比「高科技用户界面」更明确。诚然,实体控制装置可能更容易被磨损,但它们仍比「高科技用户界面」更可靠。

    5. 限制更多

    尽管「低技术用户界面」的科技含量相对较低,但它的用户界面其实很难设计。让「低技术用户界面」直观、高效、不易出错是一项挑战,可能需要大量的尝试、迭代,还要榨取设计师的灵光。

    高分辨率触摸屏为设计师提供了挥洒创意的无限画布,添加页面、图标变得随心所欲。与之相对应的,「低科技用户界面」提供的反倒是设计师无法操纵的各类限制因素(如设备的尺寸限制、分配给用户界面的预算等)。这貌似是劣势,但这些限制实际上却能帮助设计师专注于用户体验至关重要的地方。

    诸如此类的限制促使设计师要「雕刻而不是绘制」,也就是说,优化用户界面需要通过消除元素而不是添加元素来达成。倘若设计师能接受这些限制,反而有可能会得出比最初设想更为简洁的解决方案。

    下图所示的,是一个搭配着「低科技用户界面」的为尿失禁患者提供治疗的设备。用户可以使用它进行开机、调整刺激水平、启动/暂停/停止治疗等操作。这听起来很简单,但在 2 x 1/2 英寸的单色分段液晶(monochrome segmented LCD display)中显示所有相关信息确实有难度。但这却促使负责此设备的设计团队提供了一套直截了当、干脆利落的方案。

    左:一款为尿失禁患者提供治疗的设备;右:设计团队为该设备提供的部分用户界面方案。

    二、「低科技用户界面」的潜在缺陷 「低科技用户界面」并不是万能的。在部分情况下,「高科技用户界面」可能更为卓有成效。

    1. 缺乏适应性(Adaptability)

    许多产品会随着时间流逝而演变。根据对用户需求和偏好的跟进洞察,我们我们可以通过软件更新以改善用户体验。

    当预料到产品会在未来需要被更新时,仍使用「低技术用户界面」可能会带来麻烦。例如,想要添加图标来表达系统状态时,却发现简单的分段液晶屏已经没有空间了。

    2. 难于国际化、本地化

    「高科技用户界面」比「低科技用户界面」更易达成国际化、本地化的诉求。若用户界面只需要图标来传达信息,那「低科技用户界面」能很好地胜任工作。但是,当需要添加多语种以迎合更多国家的市场时,会发现在「低科技用户界面」中往往无计可施。

    3. 不讨喜

    营销团队常常是「高科技用户界面」的最大簇拥,因为他们担心已经习惯了高分辨率触摸屏的用户会把装配「低科技用户界面」的产品视为过气产物。

    许多消费者的确会根据外观来判断产品优劣。如果想要将产品定位为旗舰产品,那拥抱「高科技用户界面」可能是个明智的商业策略。

    话虽如此,「低科技用户界面」也可以看上去不那么过时。工业设计师可以探索创造性的方式来包装「低科技用户界面」,使其既摩登又迷人。例如,超广视野 LCD 屏(ultra wide view LCDs)就是一种更新的「低科技用户界面」装置,它比高端 OLED 屏更为清晰。

    惠而浦(Whirlpool)、松下(Panasonic)等制造商已将「低技术用户界面」变得颇具美学吸引力。

    三、试试「低科技用户界面」吧 「低科技用户界面」不是万金油,但我们仍鼓励你在开发新产品时试试看。就算没有实际的项目可以落实,也可以尝试去思考:

    如何将基于「高科技用户界面」的设计转化为只使用图标、LED、最基础的显示器的「低科技用户界面」?

    如何用最简单的 UI 元达成同样直观且引人入胜的用户体验? 如果能尝试做这一番思考,你可能会对你的创意新边界感到惊喜。 欢迎关注作者微信公众号:「We-Design」

  • 产品周报233期 | 钉钉宣布用户数破6亿,抖音开放出行小程序入驻

    设计动态 2022-12-30
    早上好呀,马上就要到元旦假期了!来看看这周发生了什么吧~ 2022年12月28日,在钉钉7.0产品发布会上,钉钉总裁叶军宣布,钉钉用户数已破6亿,企业组织数超过2300万,并首次公布钉钉的付费DAU1500万。 12 月 26 日消息,抖音已经开放交通出行服务

    早上好呀,马上就要到元旦假期了!来看看这周发生了什么吧~

    2022年12月28日,在钉钉7.0产品发布会上,钉钉总裁叶军宣布,钉钉用户数已破6亿,企业组织数超过2300万,并首次公布钉钉的付费DAU1500万。

    12 月 26 日消息,抖音已经开放交通出行服务的平台服务商入驻资格,目前开放的细分类型有打车 / 网约车、顺风车 / 拼车、出租车等,头部平台之一的 T3 出行目前已上线“T3 打车”小程序。

    一、值得关注 知网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被罚8760万:知网回应称诚恳接受,坚决服从

    据CNKI知网微信公众号消息,自5月13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知网涉嫌垄断立案调查以来,我们全力配合,深刻反省,全面自查。今天,我们收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行政处罚决定书》,对此处罚,我们诚恳接受,坚决服从。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彻底整改独家合作、大幅降低服务价格、保护作者合法权益、持续优化相关服务、全面加强合规建设等15项整改措施。现予以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报告:我国40岁以上蓝领劳动者占比接近50%,蓝领群体正在经历代际转换

    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蓝领群体就业研究报告2022》显示,我国蓝领劳动者群体规模达4亿人以上,占二、三产业就业人口的69.4%,在我国7.47亿就业人口中占比超过53%。蓝领群体正在经历代际转换,主要聚集于第二产业,40岁以上蓝领劳动者占比接近50%,六成蓝领劳动者月平均工资收入集中于5000元至8000元。短视频招聘比例增幅达12.4%,以快手“快聘”为代表的直播招聘成蓝领招聘新途径。

    工信部拟规定:APP应可便捷卸载,不得以空白名称等方式恶意阻挠用户卸载

    征求意见稿提出,向用户推荐下载APP应遵循公开、透明原则,真实、准确、完整地明示开发者信息、产品功能、隐私政策、权限列表等必要信息,并同步提供明显的“取消”选项,经用户确认同意后方可下载安装,切实保障用户知情权、选择权。不得通过“偷梁换柱”“强制捆绑”“静默下载”等方式欺骗误导用户下载安装。规范安装卸载行为。除基本功能软件外,APP应可便捷卸载,不得以空白名称、透明图标、后台隐藏等方式恶意阻挠用户卸载。

    最高法:微信号、人脸信息、手机验证码等属于公民个人信息

    12 月 28 日消息,今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第 35 批共 4 件指导性案例,均为公民个人信息保护刑事案例。该批案例分别涉及人脸识别信息、居民身份证信息、微信等社交媒体账号、手机验证码等刑法保护的公民个人信息范围、性质,对于明确类案裁判规则,依法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钉钉宣布用户数破6亿,企业组织数超过2300万,付费日活跃用户数达1500万

    2022年12月28日,在钉钉7.0产品发布会上,钉钉总裁叶军宣布,钉钉用户数已破6亿,企业组织数超过2300万,并首次公布钉钉的付费DAU1500万。

    二、产品动态 微信 iOS 版 8.0.31 灰度测试文章“划线”功能

    12 月 25 日消息,微信 iOS 版 8.0.31 灰度测试了文章“划线”功能,用户可以在阅读文章时“划重点”,并将划线部分分享给好友。

    抖音开放出行小程序入驻,T3 出行等厂商已上线相关内容

    12 月 26 日消息,抖音已经开放交通出行服务的平台服务商入驻资格,目前开放的细分类型有打车 / 网约车、顺风车 / 拼车、出租车等,头部平台之一的 T3 出行目前已上线“T3 打车”小程序。

    爱奇艺上线虚拟互动APP“元音大陆”,试水娱乐元宇宙

    爱奇艺推出了元宇宙概念的综艺娱乐APP“元音大陆”,这是近期爱奇艺出品的虚拟现实游戏闯关真人秀《元音大冒险》的衍生APP,产品里的场景叫做“桃豆世界”。

    糗事百科发布停服公告:网站及App将于12月29日关闭服务,公众号将继续运营

    12月22日,创建于2005年,搞笑段子界的“鼻祖”糗事百科发布公告称,糗事百科网站及App,将于2022年12月29日00:00关闭服务,享年17岁。

    微软Office Mobile“传输文件”功能将停用,建议使用OneDrive传输和访问文件

    12 月 28 日消息 微软 Office Mobile 移动端显示,“传输文件”功能将停用。12 月 31 日之后,“传输文件”功能将不再可用。微软建议使用 OneDrive 传输和访问文件。此前,Office Mobile 移动端“传输文件”功能最大支持 30MB。

    三、运营动态 淘宝推出首个元宇宙直播间,有望在春节前上线

    淘宝正在测试国内首场元宇宙直播,如果进展顺利,项目有望在年货节上线。相关画面显示,用户可以直接在淘宝进入元宇宙,通过虚拟城市广场大屏观看直播,可直接下单。行业预计元宇宙概念或掀起新一轮应用热潮。

    京东健康撤销医院合作部,业务整合至互联网医疗

    京东健康已调整了组织架构,撤销医院合作部,将医院合作部部门职责及人员整合至京东健康的互联网医疗部,仍由胡亚男担任互联网医疗部负责人,向京东健康CEO金恩林汇报,整合后的互联网医疗部将负责全平台医生的互联网诊疗服务等。

    支付宝通过IPv6金融应用认证,为国内首家获证的非银行支付机构

    12 月 28 日消息,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获得 IPv6 金融应用认证,该认证意味着支付宝应用系统符合《IPv6 金融应用认证实施规则》等要求。支付宝是国内首个通过该认证的非银行支付机构。

    《2022 抖音知识数据报告》发布:知识作品增长超三成,重庆成最爱学习的城市

    12月28日,抖音联合巨量算数发布《2022抖音知识数据报告》。报告显示,抖音知识类作品发布数量增长35.4%、高校直播场次增长46%,达21103场。根据单月点赞大于等于5次知识内容的用户数量,重庆、北京、上海是抖音最爱学习的城市。

    起点读书“网文填坑节”收官:超7000万用户参与,百部经典累计阅读量破亿

    近日,阅文集团旗下起点读书 App 首届 “网文填坑节” 活动迎来收官。据悉,活动共有 102 部经典作品集体再更新,百位知名作家共更新 50 万字,吸引超 7000 万用户参与并贡献了破亿阅读量,更新番外的人均阅读时长达到了 77 分钟,充分展现了起点经典 IP 的长期生命力和广泛读者基础。

    四、好文推荐 《摇一摇开屏编年史:起源、进化和湮灭》作者@旷野量子熊

    编辑推荐:当你无意间将手机轻轻晃动,它就像得到了许可一样,飞快地跳到了电商平台等第三方网站。原来摇一摇广告出来的时候,大家都在感叹创意的新颖,现在则避之不及。那么,摇一摇广告是怎么变成众矢之的的呢?本文作者对此进行了分析,一起来看看吧。

    >>>点击此处立即跳转阅读

    《2022七大网红行业:谁赢麻了,谁玩砸了?》作者@深燃

    编辑推荐:2022年,对于许多行业来说是特殊的一年,尤其是消费行业,茶饮、露营、美妆等赛道在2022年都是大事不断。本文作者结合热度和场景,选取了“吃喝”、“玩乐”、“悦己”三大版块的七个行业,从中勾勒出中国消费市场的新趋势,一起来看一下吧。

    >>>点击此处立即跳转阅读

    《万字长文复盘2022:陨落篇》作者@硅兔赛跑

    编辑推荐;在这个充满挑战和机会的时代,许多公司为了生存而奋斗,许多公司为了续命而不断转型。本文复盘了2022年里北美科技界中那些动荡不安和遗憾失意的科技公司,并分析其中的原因和启示,希望能给你带来一些启发。

    >>>点击此处立即跳转阅读

    五、精彩问答 Q:腾讯会议默认“全体成员可共享”,这个共享逻辑合理吗?

    帮同事开了个腾讯会议测试下共享屏幕的流畅性,本来我以为我是会议的组建者,是主持人的角色,共享屏幕的权限应该是主持人角色特有的,但测试时发现,加入会议的成员不需要任何授权就可以直接共享屏幕。点开共享屏幕的设置才发现默认设定是全体成员可共享屏幕,这个逻辑合理吗?

    欢迎来围观:点击此处,前往回答

     

    本文值得关注、产品动态、运营动态内容,综合选取自泡面小镇微信公众号、IT之家、Tech星球、腾讯新闻、新民晚报、爱范儿、网易新闻

    问题来自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旗下问答平台 ——  天天问 ,欢迎各位小伙伴前往交流、切磋~

  • 从1000多篇文章中,总结出 2023 UX设计行业趋势报告

    UI交互 2022-12-30
    编者按:相比于其他的具体的趋势报告,来自 UXdesign.cc 的这篇报告更像是一篇针对 2022 年的反思和总结。编辑部从 1000 多篇设计文章当中洞察到 2022 年的变化,针对企业、设计师技能、执行力、社交媒体、web3 、人工智能等关键因素和热门主题,进行了犀利的总结,毫不客气地指出问题。2023 年...

    编者按:相比于其他的具体的趋势报告, 来自 UXdesign.cc 的这篇报告 更像是一篇针对 2022 年的反思和总结。编辑部从 1000 多篇设计文章当中洞察到 2022 年的变化,针对企业、 设计师 技能、执行力、社交媒体、web3 、人工智能等关键因素和热门主题,进行了犀利的总结,毫不客气地指出问题。

    2023 年,UX 行业的整体氛围即将改变。

    在设计领域当中,有时占据主导地位的某种趋势可能会突然过时。经过了长达3年的疫情洗礼,设计、技术、用户行为和社会风向一直在酝酿着变化。作为设计师,与其从一个趋势跟风追逐下一个趋势,不如批判性地审视一下这个行业,重新思考要走的路。

    这篇文章是 UX Collection 发布的第九篇《用户体验现状》报告,基于 2022 年的 1000 多篇文章,对 用户体验 行业进行的批判性反思。

    先睹为快!2023年值得关注的10大平面设计流行趋势 大家好,这里是和你们聊设计的花生~ 一转眼 2022 年就只剩最后一个月了,除了总结今年的收获,也是时候了解一下未来的设计新趋势了。

    阅读文章 >

    1、UX:全世界上最热门的烂摊子

    在许多设计团队连续几年不切实际地快速「增长」之后,裁员如同幽灵一样困住了所有人。

    没有一个企业是安全的。我们在 2022 年看到了大大小小的公司都在裁员,包括 Facebook、Better.com 、Coinbase 和 Twitter (特别复杂)。上市公司在 2022 年遭受重创,而私营企业同样受到了严重波及。企业估值下降,相应的设计职位也不像之前那么稳定。在组织内部,企业业务战略的频繁变化,也会导致团队裁员。

    随着不确定的增加,设计师的工作也开始变得琐碎而难以界定。在团队内部,经理和负责人们发现团队内部的疏离情绪开始增长(这是一种被称为「安静退出」的趋势),并且他们自身也会类似的感受。在这种情绪氛围下,产品本身也会变得更加商品化,而设计师也会越来越怀念当初为了创意和好设计殚精竭虑的历史阶段。

    虽然很多人对于经济复苏充满乐观情绪, 但是更多的人开始正在为最坏的情况未雨绸缪 ,努力学习,为应对经济衰退而做准备。

    2、企业:相比拯救世界,拯救自己更重要

    当预算紧张的时候,投资设计的理由就更加不充分了。

    在 2022 年年初,企业还在不遗余力地留住人才。但是随着时间推移,这些企业开始调整福利政策——取消津贴,调整远程工作政策,削减预算,然后是裁员。企业开始以最不受欢迎的方式来提高生产力、降低成本。最重要的是,一些公司干脆禁止员工在工作场所讨论政治议题,并且撤回多元化人才计划。

    在设计领域, 「增长设计师」 成为了新崛起的角色——专注于获取新客户并带来即时收入的设计师——这表明企业和公司对于投资回报率更加务实。 许多被设置为以用户为中心的 UX 职位,也在工作中,被公司要求不惜一切代价提升利润 。

    坐在冷板凳上多年的设计师,如今开始被要求「分摊成本」了。

    3、设计能力:企业需要通才设计师

    员工数量的减少,意味着 公司需要更多的通才设计师,同时也要求领导者亲历亲为。

    随着许多公司决定减少招聘甚至裁员,企业的招聘负责人更倾向于考虑能身兼多职的应聘者,而不是仅仅只专精一项的人。虽然空缺的职位正在减少,但是新人的数量却是逐年增加的—— 这意味着入门级的设计师之间,有着更加激烈的竞争,这也使得新人更难找到第一份工作 。

    设计院校所教授的内容和实际设计工作之间的差距,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大。想要获得工作职位的设计师需要更加快速完成更多的工作,并且不会有太多犯错的余地。

    企业高层,则 期望更多管理者回到务实的职位上 ,这一趋势完全没有放缓的迹象。公司 无法承受能言善辩但是无法交付的团队领导 。由于明年的经济形势不明朗,团队可能仍然处于分散状态,公司领导者需要持续关注团队内的倦怠问题,并且跟踪内部有辞职倾向的员工。

    4、执行力:比讨论更重要的是行动

    太多的循环对话和决策不足,正在破坏设计的正常运行。是时候重新考虑合作的方式了—— 专注于让项目推进,让事情发生 。

    一个会议紧接着另外一个会议,每个人都有意见,但是没人有真正的决策权。从技术上来讲,会议开完,待办事项上的条目可以划掉了,但是依然充满了不安感——因为团队仅仅只是在按时完成任务,而不是真正向着愿景前进。

    如果我们尽量少关注彼此的状态更新,而 将注意力集中在工作内容本身 呢?

    现在是时候降低对于「执行」的偏见了。如果你不同意团队的决策,那么请提出替代方案。如果团队决策卡住了,那么重新创建一个决策框架。有时候你是缝缝补补的修理工,有的时候,需要你来掌舵开车。

    我们时常会害怕因为跳过某些步骤出现问题,认为这样会破坏整体的设计价值, 但是如果不将项目往前推进,会更加糟糕 。一旦我们开始交付,项目的会变的逐渐清晰,每天交付一些内容,确保协作不仅仅是分享意见和想法,而是真正开始创建一些东西。

    5、社交媒体:算法驱动的影响力

    社交媒体上的意见领袖正在影响设计师们的想法。现在是社交媒体算法驱动设计的时代。

    很多设计师如今都都倾向于通过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知识和想法,借此来建立影响力,但是越来越多拥有影响力的人享受到甜头,不再追求更好的设计和更优的技艺。

    在社交媒体发展的早期,我们能够选择关注谁不关注谁。但是现在则不同, 算法会掌控我们看到的内容 ,我们无论是在 TikTok、Twitter 还是 Instagram 、 LinkedIn 上看到的内容均是如此。当用户无法找到他们真正感兴趣的帐号的时候, 平台会优先推送给他们最两极分化的内容和用户 、最简短和最规范的帖子。

    可是,当某个内容足够简单、用户参与度足够高的时候,我们很容易忘记它背后真正的起源、历史和背景,留下的仅仅只有情绪和结论;新手设计师更有可能从 Instagram 推荐的 UX 领域头部帐号那里 听来 UX 法则,而很少通过实际的案例和研究来获取知识 。

    算法推荐的帖子和内容都是被精挑细选过的,但是这些缺乏细节的内容,又破坏了获得真正知识的契机。 UX 作为一门以「为什么」为核心、需要充分了解用户背景而闻名的学科,我们想要学好它,如今要非常谨慎地关注我们获得信息的来源 。

    6、web3 :寻找可供栖居的未来

    web2 试图让技术感觉起来更加人性化,但是 web3 试图让技术看起来更加……技术化。

    如果说 web2 的公司在信息传播的时候,始终是围绕着以人为本(以客户为中心、不要作恶等)的视觉叙事,那么 web3 公司则代表了一个全新的转变。在这些公司企业的网站,没有女性角色站在草地上吃着沙拉大笑的场景,也没有扁平风格的角色插画,web3 相关的网站上不再展示产品如何帮助我们适应生活,而是 将视角聚焦于令人兴奋的、有待探索的新宇宙 。

    许多 web3 项目都有着漂亮的霓虹色、抽象的形状和科幻风的视觉特效,它们在向过去色调不饱和的单调设计宣战,并且宣告一个有待探索的未来正在前方。

    视觉叙事风格的转变大概 10 年一个周期 ,因此设计领域正在快速远离 web2 的企业风扁平化设计,就不足为奇了。web3 的全新抽象式设计并没有提醒我们当前世界的问题,也无从解决当下的这些问题,但是展现出了一个可供逃离的抽象世界,让我们从当前的危机中分心出来。

    web3 更像是在强调 「逃离当下的世界比起修复它更容易」 。

    7、人工智能:无法回避的客观现实

    人工智能正在以一种 比我们接受能力更快的速度进入我们的工作流程 。

    在过去几十年当中,自动化的机器人减少了制造业对于体力劳动者的依赖,提高了整个行业的效率。在如今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当中,人工智能也可能会降低设计领域对于创造工作者的依赖(人工智能生成的图片甚至赢得了设计比赛)。

    创意产业正处于技术革新的边缘。

    人工智能已经可以越来越好地替代我们完成日常的工作,尽管设计师在接纳人工智能和阻止人工智能两者间存在分歧。起码对于 AI 辅助文案而言,UX 设计师是既兴奋又害怕,同时他们也在寻找对 AI 系统建立信任的办法。我们还能看到,已经有人开始将 Unsplash 的图库替换成了 Dall-E 、 Midjouney 以及 Stable Diffusion 的 AI 生成图库。

    此外,设计师还在测试基于 AI 的协作模型,并且 创建了 Figma 插件来协助用户更快完成各种日常工作 。当我们面对新兴的事物时候,我们最好保持开放的心态:我们希望自己擅长已知的技能,但是我们可能同样擅长处理某些未知的事物。

    2022年的AI绘画神器回顾 ? https://www.uisdc.com/zt/ai-draw

    8、设计工具:让工具服务于设计更重要

    设计工具正在不断发展和前进,让我们花费更少时间探索功能,这样我们拥有更多的时间和对的人一起协作。

    Figma 基于浏览器来开发,以协作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彻底颠覆了整个设计行业 。他们投资建立的设计社区,让设计师受众建立了有效的联系。设计师们对于 2000 美元的设计会议入场券不感兴趣(Adobe Max),免费在线的简短分享更加吸引他们的关注(Figma 社区),Adobe 用 200 万美元收购 Figma 恰恰印证了这一点。

    Figma 这样的设计工具被移交到大型企业的同时,它 也为其他的设计工具指明了前进的道路 。今天,越来越多的设计师正在遵循开源协议,来提供更加自由开放的设计,改进开发和设计流程,并且增强 AI 在设计领域当中的应用。

    Adobe 收购 Figma 给我们最大的教训是,设计工具不仅仅是绘图工具。

    当工具让开道路的时候,真正的设计才会发生 ,设计师们需要在交流、评论中完善,需要实时看到彼此,共同创造。2022 年的这次收购已经证明设计工具应该也是对话工具。

    9、个人努力:停下来思考一下再前进

    把自己逼得太紧,对自己的伤害会更大。 如果我们想要更长久地待在设计领域,那么我们是时候重新调整我们的工作和事业的优先级了。

    很多设计师总会不断推着自己的前进,我们中的许多人都将空余时间花在创建业余项目、接私单、在初创公司兼职、在线分享内容以及向他人证明自己。在工作场合,又会不断推进自己的职业生涯、争取晋升机会、赢得领导青睐、在谈判桌上争取所有利益。

    设计师总会将雇主的增长和我们自身的增长混为一谈。 我们总是忘记时间,燃尽了自己。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当 适时和工作脱钩 ,重新思考我们对于工作的真正期望。

    我们需要时间、空间和能量,来帮助我们按照自己期望的方式成长。我们需要从创造的冲动中,捋出帮助我们进步的想法, 将自我维护视作为同等重要的事情,或者说比工作更重要 。我们需要找到工作的意义,同样也需要在工作以外找到意义。从长远来看,人生和自我的一致性要更重要。

    无论今天的情况如何,我们明天都需要为自己而活。 喝水,善待自己,忠于自己所珍视的事物。 努力工作,但是在此之前,先留给自己一分钟来审视前进的道路。

    10、不确定性:这是唯一确定的事情 2022 整年跌宕起伏的变化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这一年年头以 web3 (以及 NFT、DAO、DEX、DeFi 等)的疯狂承诺开局,最后以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收缩和裁员收尾。大众对于加密货币的信心正在萎缩,元宇宙如今更像是一个昂贵的笑话,而 web3 初创公司正试图将难以想象的「产品」强塞给用户。

    我们希望在进入 2023 年的时候,大家都已经做好准备迎接挑战。挑战出现在我们身周的事物(各种炒作、奇怪的流行语、不断膨胀的兴奋情绪等),同时也挑战我们自身。我们应该质疑我们的工作方式、质疑我们之前所看重的事物,以及我们曾经所认为的「正确的设计方式」。

    在不断变化的、动荡的时代,不确定性是唯一确定的东西。 氛围正在发生变化,随之而来的是被重塑的现实——更重要的是,这是我们重塑自身的机会。

    更多趋势报告:

    高手在用什么软件做设计?收下这份2022年UX设计工具报告 编者按:UXtools 每年都会针对流行的设计工具进行统计,从而了解设计师是如何使用设计工具,以及哪些设计工具在过去的一年里又占据主流了,以此从侧面了解目前UX设计行业的现状。

    阅读文章 >

    包装设计2022-2023十大关键趋势!顶尖平台Pentawards重磅出品! 大家好,这里是和你们聊设计的花生~ 近日,世界顶尖包装设计平台及设计大赛 Pentawards 发布了 2022-2023 趋势报告。

    阅读文章 >

  • 从1000多篇文章中,总结出 2023 UX设计行业趋势报告

    UI交互 2022-12-30
    编者按:相比于其他的具体的趋势报告,来自 UXdesign.cc 的这篇报告更像是一篇针对 2022 年的反思和总结。编辑部从 1000 多篇设计文章当中洞察到 2022 年的变化,针对企业、设计师技能、执行力、社交媒体、web3 、人工智能等关键因素和热门主题,进行了犀利的总结,毫不客气地指出问题。2023 年...

    编者按:相比于其他的具体的趋势报告, 来自 UXdesign.cc 的这篇报告 更像是一篇针对 2022 年的反思和总结。编辑部从 1000 多篇设计文章当中洞察到 2022 年的变化,针对企业、 设计师 技能、执行力、社交媒体、web3 、人工智能等关键因素和热门主题,进行了犀利的总结,毫不客气地指出问题。

    2023 年,UX 行业的整体氛围即将改变。

    在设计领域当中,有时占据主导地位的某种趋势可能会突然过时。经过了长达3年的疫情洗礼,设计、技术、用户行为和社会风向一直在酝酿着变化。作为设计师,与其从一个趋势跟风追逐下一个趋势,不如批判性地审视一下这个行业,重新思考要走的路。

    这篇文章是 UX Collection 发布的第九篇《用户体验现状》报告,基于 2022 年的 1000 多篇文章,对 用户体验 行业进行的批判性反思。

    先睹为快!2023年值得关注的10大平面设计流行趋势 大家好,这里是和你们聊设计的花生~ 一转眼 2022 年就只剩最后一个月了,除了总结今年的收获,也是时候了解一下未来的设计新趋势了。

    阅读文章 >

    1、UX:全世界上最热门的烂摊子

    在许多设计团队连续几年不切实际地快速「增长」之后,裁员如同幽灵一样困住了所有人。

    没有一个企业是安全的。我们在 2022 年看到了大大小小的公司都在裁员,包括 Facebook、Better.com 、Coinbase 和 Twitter (特别复杂)。上市公司在 2022 年遭受重创,而私营企业同样受到了严重波及。企业估值下降,相应的设计职位也不像之前那么稳定。在组织内部,企业业务战略的频繁变化,也会导致团队裁员。

    随着不确定的增加,设计师的工作也开始变得琐碎而难以界定。在团队内部,经理和负责人们发现团队内部的疏离情绪开始增长(这是一种被称为「安静退出」的趋势),并且他们自身也会类似的感受。在这种情绪氛围下,产品本身也会变得更加商品化,而设计师也会越来越怀念当初为了创意和好设计殚精竭虑的历史阶段。

    虽然很多人对于经济复苏充满乐观情绪, 但是更多的人开始正在为最坏的情况未雨绸缪 ,努力学习,为应对经济衰退而做准备。

    2、企业:相比拯救世界,拯救自己更重要

    当预算紧张的时候,投资设计的理由就更加不充分了。

    在 2022 年年初,企业还在不遗余力地留住人才。但是随着时间推移,这些企业开始调整福利政策——取消津贴,调整远程工作政策,削减预算,然后是裁员。企业开始以最不受欢迎的方式来提高生产力、降低成本。最重要的是,一些公司干脆禁止员工在工作场所讨论政治议题,并且撤回多元化人才计划。

    在设计领域, 「增长设计师」 成为了新崛起的角色——专注于获取新客户并带来即时收入的设计师——这表明企业和公司对于投资回报率更加务实。 许多被设置为以用户为中心的 UX 职位,也在工作中,被公司要求不惜一切代价提升利润 。

    坐在冷板凳上多年的设计师,如今开始被要求「分摊成本」了。

    3、设计能力:企业需要通才设计师

    员工数量的减少,意味着 公司需要更多的通才设计师,同时也要求领导者亲历亲为。

    随着许多公司决定减少招聘甚至裁员,企业的招聘负责人更倾向于考虑能身兼多职的应聘者,而不是仅仅只专精一项的人。虽然空缺的职位正在减少,但是新人的数量却是逐年增加的—— 这意味着入门级的设计师之间,有着更加激烈的竞争,这也使得新人更难找到第一份工作 。

    设计院校所教授的内容和实际设计工作之间的差距,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大。想要获得工作职位的设计师需要更加快速完成更多的工作,并且不会有太多犯错的余地。

    企业高层,则 期望更多管理者回到务实的职位上 ,这一趋势完全没有放缓的迹象。公司 无法承受能言善辩但是无法交付的团队领导 。由于明年的经济形势不明朗,团队可能仍然处于分散状态,公司领导者需要持续关注团队内的倦怠问题,并且跟踪内部有辞职倾向的员工。

    4、执行力:比讨论更重要的是行动

    太多的循环对话和决策不足,正在破坏设计的正常运行。是时候重新考虑合作的方式了—— 专注于让项目推进,让事情发生 。

    一个会议紧接着另外一个会议,每个人都有意见,但是没人有真正的决策权。从技术上来讲,会议开完,待办事项上的条目可以划掉了,但是依然充满了不安感——因为团队仅仅只是在按时完成任务,而不是真正向着愿景前进。

    如果我们尽量少关注彼此的状态更新,而 将注意力集中在工作内容本身 呢?

    现在是时候降低对于「执行」的偏见了。如果你不同意团队的决策,那么请提出替代方案。如果团队决策卡住了,那么重新创建一个决策框架。有时候你是缝缝补补的修理工,有的时候,需要你来掌舵开车。

    我们时常会害怕因为跳过某些步骤出现问题,认为这样会破坏整体的设计价值, 但是如果不将项目往前推进,会更加糟糕 。一旦我们开始交付,项目的会变的逐渐清晰,每天交付一些内容,确保协作不仅仅是分享意见和想法,而是真正开始创建一些东西。

    5、社交媒体:算法驱动的影响力

    社交媒体上的意见领袖正在影响设计师们的想法。现在是社交媒体算法驱动设计的时代。

    很多设计师如今都都倾向于通过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知识和想法,借此来建立影响力,但是越来越多拥有影响力的人享受到甜头,不再追求更好的设计和更优的技艺。

    在社交媒体发展的早期,我们能够选择关注谁不关注谁。但是现在则不同, 算法会掌控我们看到的内容 ,我们无论是在 TikTok、Twitter 还是 Instagram 、 LinkedIn 上看到的内容均是如此。当用户无法找到他们真正感兴趣的帐号的时候, 平台会优先推送给他们最两极分化的内容和用户 、最简短和最规范的帖子。

    可是,当某个内容足够简单、用户参与度足够高的时候,我们很容易忘记它背后真正的起源、历史和背景,留下的仅仅只有情绪和结论;新手设计师更有可能从 Instagram 推荐的 UX 领域头部帐号那里 听来 UX 法则,而很少通过实际的案例和研究来获取知识 。

    算法推荐的帖子和内容都是被精挑细选过的,但是这些缺乏细节的内容,又破坏了获得真正知识的契机。 UX 作为一门以「为什么」为核心、需要充分了解用户背景而闻名的学科,我们想要学好它,如今要非常谨慎地关注我们获得信息的来源 。

    6、web3 :寻找可供栖居的未来

    web2 试图让技术感觉起来更加人性化,但是 web3 试图让技术看起来更加……技术化。

    如果说 web2 的公司在信息传播的时候,始终是围绕着以人为本(以客户为中心、不要作恶等)的视觉叙事,那么 web3 公司则代表了一个全新的转变。在这些公司企业的网站,没有女性角色站在草地上吃着沙拉大笑的场景,也没有扁平风格的角色插画,web3 相关的网站上不再展示产品如何帮助我们适应生活,而是 将视角聚焦于令人兴奋的、有待探索的新宇宙 。

    许多 web3 项目都有着漂亮的霓虹色、抽象的形状和科幻风的视觉特效,它们在向过去色调不饱和的单调设计宣战,并且宣告一个有待探索的未来正在前方。

    视觉叙事风格的转变大概 10 年一个周期 ,因此设计领域正在快速远离 web2 的企业风扁平化设计,就不足为奇了。web3 的全新抽象式设计并没有提醒我们当前世界的问题,也无从解决当下的这些问题,但是展现出了一个可供逃离的抽象世界,让我们从当前的危机中分心出来。

    web3 更像是在强调 「逃离当下的世界比起修复它更容易」 。

    7、人工智能:无法回避的客观现实

    人工智能正在以一种 比我们接受能力更快的速度进入我们的工作流程 。

    在过去几十年当中,自动化的机器人减少了制造业对于体力劳动者的依赖,提高了整个行业的效率。在如今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当中,人工智能也可能会降低设计领域对于创造工作者的依赖(人工智能生成的图片甚至赢得了设计比赛)。

    创意产业正处于技术革新的边缘。

    人工智能已经可以越来越好地替代我们完成日常的工作,尽管设计师在接纳人工智能和阻止人工智能两者间存在分歧。起码对于 AI 辅助文案而言,UX 设计师是既兴奋又害怕,同时他们也在寻找对 AI 系统建立信任的办法。我们还能看到,已经有人开始将 Unsplash 的图库替换成了 Dall-E 、 Midjouney 以及 Stable Diffusion 的 AI 生成图库。

    此外,设计师还在测试基于 AI 的协作模型,并且 创建了 Figma 插件来协助用户更快完成各种日常工作 。当我们面对新兴的事物时候,我们最好保持开放的心态:我们希望自己擅长已知的技能,但是我们可能同样擅长处理某些未知的事物。

    2022年的AI绘画神器回顾 ? https://www.uisdc.com/zt/ai-draw

    8、设计工具:让工具服务于设计更重要

    设计工具正在不断发展和前进,让我们花费更少时间探索功能,这样我们拥有更多的时间和对的人一起协作。

    Figma 基于浏览器来开发,以协作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彻底颠覆了整个设计行业 。他们投资建立的设计社区,让设计师受众建立了有效的联系。设计师们对于 2000 美元的设计会议入场券不感兴趣(Adobe Max),免费在线的简短分享更加吸引他们的关注(Figma 社区),Adobe 用 200 万美元收购 Figma 恰恰印证了这一点。

    Figma 这样的设计工具被移交到大型企业的同时,它 也为其他的设计工具指明了前进的道路 。今天,越来越多的设计师正在遵循开源协议,来提供更加自由开放的设计,改进开发和设计流程,并且增强 AI 在设计领域当中的应用。

    Adobe 收购 Figma 给我们最大的教训是,设计工具不仅仅是绘图工具。

    当工具让开道路的时候,真正的设计才会发生 ,设计师们需要在交流、评论中完善,需要实时看到彼此,共同创造。2022 年的这次收购已经证明设计工具应该也是对话工具。

    9、个人努力:停下来思考一下再前进

    把自己逼得太紧,对自己的伤害会更大。 如果我们想要更长久地待在设计领域,那么我们是时候重新调整我们的工作和事业的优先级了。

    很多设计师总会不断推着自己的前进,我们中的许多人都将空余时间花在创建业余项目、接私单、在初创公司兼职、在线分享内容以及向他人证明自己。在工作场合,又会不断推进自己的职业生涯、争取晋升机会、赢得领导青睐、在谈判桌上争取所有利益。

    设计师总会将雇主的增长和我们自身的增长混为一谈。 我们总是忘记时间,燃尽了自己。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当 适时和工作脱钩 ,重新思考我们对于工作的真正期望。

    我们需要时间、空间和能量,来帮助我们按照自己期望的方式成长。我们需要从创造的冲动中,捋出帮助我们进步的想法, 将自我维护视作为同等重要的事情,或者说比工作更重要 。我们需要找到工作的意义,同样也需要在工作以外找到意义。从长远来看,人生和自我的一致性要更重要。

    无论今天的情况如何,我们明天都需要为自己而活。 喝水,善待自己,忠于自己所珍视的事物。 努力工作,但是在此之前,先留给自己一分钟来审视前进的道路。

    10、不确定性:这是唯一确定的事情 2022 整年跌宕起伏的变化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这一年年头以 web3 (以及 NFT、DAO、DEX、DeFi 等)的疯狂承诺开局,最后以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收缩和裁员收尾。大众对于加密货币的信心正在萎缩,元宇宙如今更像是一个昂贵的笑话,而 web3 初创公司正试图将难以想象的「产品」强塞给用户。

    我们希望在进入 2023 年的时候,大家都已经做好准备迎接挑战。挑战出现在我们身周的事物(各种炒作、奇怪的流行语、不断膨胀的兴奋情绪等),同时也挑战我们自身。我们应该质疑我们的工作方式、质疑我们之前所看重的事物,以及我们曾经所认为的「正确的设计方式」。

    在不断变化的、动荡的时代,不确定性是唯一确定的东西。 氛围正在发生变化,随之而来的是被重塑的现实——更重要的是,这是我们重塑自身的机会。

    更多趋势报告:

    高手在用什么软件做设计?收下这份2022年UX设计工具报告 编者按:UXtools 每年都会针对流行的设计工具进行统计,从而了解设计师是如何使用设计工具,以及哪些设计工具在过去的一年里又占据主流了,以此从侧面了解目前UX设计行业的现状。

    阅读文章 >

    包装设计2022-2023十大关键趋势!顶尖平台Pentawards重磅出品! 大家好,这里是和你们聊设计的花生~ 近日,世界顶尖包装设计平台及设计大赛 Pentawards 发布了 2022-2023 趋势报告。

    阅读文章 >

  • 破解三大迷思,革新ToB企业面向客户价值的运营模式

    设计动态 2022-12-29
    01 ToB企业运营三大迷思 不是危言耸听,据彭博(Bloomberg)商业调查曾有数据显示,大约有4/5的ToB创业公司在一年内就宣告失败了。为什么?回望过去这三年,对比ToC市场,ToB市场的相对确定性也显得企者不立。如疫情对客户组织形态的影响、国家政策的

    有数据显示,大约4/5的ToB创业公司在一年内就宣告失败了,这是为什么呢?本文作者从企业在文化价值观、业务系统、组织能力这三个方面共性存在的迷思对此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面向客户价值的企业运营新模式,辅以组织各方的变革行动建议。一起来看一下吧。

    01 ToB企业运营三大迷思 不是危言耸听,据彭博(Bloomberg)商业调查曾有数据显示,大约有4/5的ToB创业公司在一年内就宣告失败了。为什么?回望过去这三年,对比ToC市场,ToB市场的相对确定性也显得企者不立。如疫情对客户组织形态的影响、国家政策的不断推出、AIGC技术掀起浪潮,无不要求着企业提升响应力和适应力。

    今天大多数ToB企业还是传统销售型组织而不是互联网型组织, 他们抑制变化,而非响应变化;束缚敏捷性,而非提升适应力;追求自身的成功,而非先是客户的成功 。以至于太多ToB企业出现了生存和发展的障碍,艰苦卓绝却又深陷泥潭,不断内卷缺乏创新。

    或许他们踩到了ToB企业运营模式的三个坑,即企业在文化价值观、业务系统、组织能力这三个方面共性存在的迷思。企业的运营模式本身并没有对错之分,但下述的迷思可能会导致工作方式的失调乃至失控。你可能会发现自己认同所有这些,因为 一个迷思不可避免地会导致下一个迷思 。

    1. 文化价值观的迷思 迷思的表现:“以客户为中心”仅仅是停留在墙上的口号

    不论从SaaS订阅制还是纵观整个ToB商业逻辑, 客户的成功都是业务可持续增长的关键 。我一直认为订阅制是超级酷的商业模型,客户成功也是代表着一种更高维的商业意识( 先利他再利己 )在觉醒。

    客户成功在国内运行短短几年下来,核心理念没有太多变化,但不同ToB企业的客户成功运营模式各有深浅,有的束之高阁,高喊“以客户为中心”、“全员客户成功”的口号。

    深知 “客户成功他们未必活,客户不成功他们必死。” 的ToB企业怎么越到后期越离“客户成功”越远?以至于只停留在了墙上。

    《发现利润区》里有段话,阐述了这一现象,现实情况也的确如此:

    以客户为中心的思想之所以难以成型,是因为企业成功后的一些后遗症。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的重心会发生转移。

    如图所示,在企业的创业阶段,企业工作的重心在于客户。小企业必须紧密追随客户,否则它便会失败。随着企业的成长,企业的重心会发生小规模的微妙的转移——它会慢慢脱离客户,转而关注企业自身。

    在企业的成型阶段,企业规模越发庞大,企业的重心也会越来越远离客户,向自身倾斜。最终,企业重心将完全转移到企业自身。此时,企业会全身心关注内部事务,比如内部预算、内部资源整合以及内部管理等,因此便更加难以实施以客户为中心的思想。

    2. 业务系统的迷思 迷思的表现1:成效是利己的、度量是描绘结果的

    当ToB企业从内部设定目标成效时,往往是为了实现自我的经营信念。

    如某一个招聘类HR SaaS公司在2022年底制定未来3年的经营目标:

    实现销售业绩大幅增长 提升内部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探索产品一体化 大家看到是否觉得无可厚非?但这样的目标成效意味着组织从这开始就很可能与真实的客户价值和服务目的断链。 在成效定义时就偏离初心,接下来的一切运营行为都会受到影响 。

    这家招聘类HR SaaS公司制定目标成效时应该问自己未来三年如何能帮助更多的XX目标客群提高员工招聘体验为客户的业务部门做增值。这样的视角转换将立即引发组织内行动的转变。团队可能会开始更多地考虑简化招聘审批流程,产品的业务价值归因,以及开始为客户内部人资数字化转型所需的种种服务做设计。这将与初期设定的目标成效时的组织行为都完全不同。

    其次关于目标成效的度量,ToB企业会自然利用常见的财务指标来度量。如上述的初始目标成效的度量就将会是ARR提升XX%,毛利率提升至XX%等,遗憾的是这样的度量与客户价值成效的目标再次断链, 客户成效达成,你无法扩大影响,客户成效未达成,你也很难发现并停止 。

    理想情况下,应该先定义对客户价值成效的度量,然后才是执行工作得到财务结果Output,前者是后者的前置指标Input。如,客户成功团队的度量,客户健康度就是前置指标,客户续约率就是结果指标。

    大部分情况下, 利己的成效与度量都是组织经营的安慰剂 。试想如果Input都无法干预和影响Output,我们是准备对着财务指标去祷告吗?

    迷思的表现2:期望复制成功企业的业务体系,对PLG等概念有着莫名的执念

    ToB企业搭建业务体系的关键是动态适配自身组织的战略定位,业务上下文,不应照抄成功企业的系统。

    例如某一个服务中小客户的企业建立初期就号召全员学习华为业务体系,试图也在自身企业内构建建立对应的三个系统,即IPD(产品集成开发)、LTC(机会至收款)、ITR(售后)。但这样搭建其业务体系明显高配低就导致实际投入巨大,还未开始迈向市场,内部成本就已经严重超标。

    相对于外部直接拷贝,我倾向企业进行内部萃取最佳实践,如发展初期当某些销售经理可以连续赢单,企业可以认为这种销售打法是适配自身产品的,是可行的,这样 内部萃取的销售打法才值得在企业内去花大力气去复制 。

    另外,美国在ToB数字化行业上是先知先行者,近两年诞生了诸如PLG、Revops、H2H、ABM等概念。拿PLG为例,今天PLG几乎被新一代 SaaS公司奉为圭臬,似乎PLG成立解决销售效率低下的银弹。

    值得肯定的是,PLG确实承载着ToB企业下一个发展阶段的美好期待。但需要指出的是,提升 产品力本身是所有ToB公司的本分 ,而且PLG也有限定的适配范围,结果上看国内ToB市场的销售模式远未达到需以PLG为主。ToB企业执着于单方面的产品驱动增长,在未来竞争环境下,可能会错过真正的增长机会。

    迷思的表现3:不尊重ToB产品生命周期的纪律

    不可逃避的是,ToB公司在成长的不同阶段会面临不同的挑战。如SaaS产品的 PMF阶段就类似于产品的“成人礼” ,你可以不举办任何仪式但你必须面对自己的童年、青春期还是成人阶段。据我的咨询观察,PMF阶段就有两大陷阱:对自己的客户价值创造开始自我欺骗和等不及开始规模化增长。陷入这些陷阱最后都会付出代价,因为客户会用脚投票。

    关联到G7物联创始人翟学魂的一个独到观点“要遵守 ToB 产品生命周期的纪律,这个纪律指的是 ToB 企业不要挑战和跨越产品的每一个周期,否则会付出沉重的代价。”这个观点里很深刻的 是「纪律」二字,而不是规律 。

    ToB业务怕错,不怕慢。 ToB创业容易控制不住欲望,如渴望产品一体化、提前规模化、跨能力交叉销售等,ToB公司必须要围绕客户价值创造和遵循经营常识来运作了。

    3. 组织能力的迷思 迷思的表现1:团队是按职能惯性建立的

    我们需要面对的是,那些发展了几十年的业务流程、实践、组织架构、财务事项以及其他支持内部职能的事物,都不是以外部客户的视角来运作的。

    在过去ToB企业会基于销售漏斗(Funnel-based)来构建团队,习惯性从市场营销、SDR、销售、实施一直到客户成功来考量团队组建、并试图设计团队间的价值流转。我们仍然被传统的预算机制和组织结构所约束。这样按职能惯性组建的团队容易产生以下问题:

    1)客户是输出物

    一旦客户离开销售漏斗,理论上他们就会被组织遗忘。

    2)组织中各部门之间是错位的

    谁是你们的客户?可惜的是,对于漏斗顶部的市场部,销售部门或许成了你们的内部“客户”。当团队方向就不一致的情况下,老生常谈的营销与销售协同的问题本质就解决不了。

    3)转型工作难度增加

    在这种团队结构下,转型工作必须卷入整个企业、所有部门才能完成,这也就导致了笨重的工作流程和各种转型路障。

    基于销售漏斗(Funnel-based)来构建团队而不是以客户为中心(Account-based)来构建团队。这也是源于一种自我保护的倾向,确保我们所拥有的技能被重视。

    一个满是售前咨询专家的团队,当然会努力确保组建售前咨询团队——不管它成本是否高耸。一个满是AI技术专家的团队,当然会努力确保使用最新的AI技术 —— 不管它是否是给客户带来价值的解决方案。

    迷思的表现2:工作是根据人员技能与经验确定的

    ToB企业管理者,你是否有因为团队内有同事操盘过抖音自媒体,你就想让他也为公司做一个抖音号试试?有时我们仅仅因为工作内容是团队可以做的, 甚至是因为我们想让团队忙碌起来而展开工作。但是,这些工作如果并没有与我们上面定义的价值成效和度量对齐,那么从这一开始就注定了价值成效上的失败和时间的浪费,只是为工作而工作。

    当团队能够看到他们为什么要做这项工作,明确了价值成效和成功度量,他们就会知道 什么时候该转向、什么时候该加速 来助力目标的实现。

    例如某招聘类HR SaaS公司的市场线索团队从原先的成效与度量分别是帮助公司从市场转化更多销售线索和SQLs 改变成帮助客户建立初期的安全感和X周期客户与品牌互动的频率频次 。那所需的工作可能是:增加与客户互动的渠道与方式、增多利他的内容与活动。对应的所需技能就是自媒体运营、内容生产、社群、电话互动了。

    在ToB企业常见的做法是将公司整体的经营目标拆分至部门KPI,进而拆到岗位。例如你的客户实施团队的实施顾问岗位的KPI可能是:项目接单率,项目验收通过率、项目准时交付率等。但这样容易让实施团队在执行中容易忽略了客户价值成效而在追踪这些KPI结果。

    迷思的表现3:领导者对组织能力的变革犹豫不决

    导致企业领导者对组织能力的变革犹豫不决的关键原因是 害怕失调、失控已至失败 。但是,我们要如何定义失败呢? 组织变革本身没有确定的终点 。所有的ToB企业都是在一个不断演进的状态中开展经营活动的。如果组织能力的变革转型能够提高效率或带来增收,并在这个数字时代提供持续的竞争优势,那么企业为什么要停止转型呢?

    我们是时候反思面对转型的心态了。很多ToB企业领导者都是产研背景,想必都明白软件工程里的经典法则 “康威定律” :任何组织在设计一个系统或产品时,都会产生一个复制该组织沟通结构的架构。换句话说,如果 团队是孤立的,结果也将是孤立的 ;变革中的挫折和阻力,大多数源自于你的运营模式产生的后果。

    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ToB企业很多时候扮演的是赋能者,类似诊断病情提供方案的医生。相信你们在客户经营过程中都会面临到由于客户的CXO以及各管理方对自己的组织或业务数字化变革决心不足所带来的挑战。

    现如今, ToB企业自身到了需要面对自己的数字化变革决心的时候了 。不要出现“医者不信医”和“医者无法自医”的尴尬处境。

    02 面向客户价值的企业运营新模式 需要强调的是ToB企业运营模型的变革也是手段不是目的,回溯自己的初心是第一步。以终为始,检视传统的职能和层级结构探寻业务与客户价值流的阻碍。另外,不必惧怕组织级的运营的复杂性,面对这样的复杂性,意味着 必须找到运营本质,根本性地简化运营模式。

    如果你的组织仍在根据团队能做什么以及只利己得思考为企业实现什么来设计工作。

    如果你一直在探寻变革,以帮助你的企业/组织成为真正以最大化创造客户价值为目标,并相信这样可以带来真正的盈利增长。

    如果你期望组织可以更好的适应当下多变的市场和拓展能力,构建高响应力的敏捷组织。

    那就尝试一下面向客户价值的运营新模型吧。

    只是, ToB企业你要实施它,需要有十足的勇气 ,因为它完全颠覆了你根深蒂固的经营习惯、组织结构。

    1. 根本性地简化运营模式 这样面向客户价值的简化运营模式,可以转型客户价值主张和组织交付运作方式。这个运营元模式即客户决定成效→成效决定度量→度量决定工作→工作决定技能→技能决定团队。

    1)客户决定成效

    一切从客户开始,为ToB企业经营设定的成效目标必须由客户的价值需求来驱动。

    2)成效决定度量

    进而客户的价值成效决定了你的度量指标 —— 度量正确的事情。

    3)度量决定工作

    一旦明确了这些度量指标,ToB组织就可以设计正确的工作、更多的激发创新来推动指标达成。

    4)工作决定技能

    基于正确的工作,推导完成工作所需的技能,进而进行内部技能发展或外部引入。

    5)技能决定团队

    设计满足技能要求的团队结构。

    什么是驱动国内ToB业务发展的关键动能?我认为是创新。不论是产品创新、运营创新、营销创新还是服务创新,而不是未来仍然在“Copy to china”。然而,这种思考模式和运营模式可以帮助企业 激发组织中的员工创造性地思考和行动,去探索新的想法,真正是围绕客户价值来开展工作和提升技能 。

    2. 对企业运营革新的行动建议 不论你是ToB企业里的CXO还是部门负责人,乃至骨干一线,都值得去思考去行动。我分享几点运营变革的行动建议给到大家。

    对于ToB企业CXO:

    1)行动之前先打消你的财务顾虑

    尽管“以客户为中心”已经成为ToB经营核心理念,但诸如投资回报率(ROI)和ARR、销售额、毛利率、续费率等传统的财务指标,仍然主导着你们的经营决策。上述运营模式的财务逻辑是通过 规模化的客户价值创造带来规模化盈利增长 。关于经营成本可以通过经营投资举措的前置评估与价值回检来控制。

    2)利用精益切片在短期速赢

    首先不要将大海煮沸(don’t boil the ocean),将面向客户价值的运营新模式进行全面转型的话,的确存在复杂度高、风险大、失败率高等问题。建议ToB企业可以从“薄的切片”(thin slice)开刀,定位于某个客户价值成效目标,但切口必须“很深”,要贯穿组织的每个层面,如从Sale VP一直到程序开发人员。

    通过这样的精益切片来速赢的同时,可以识别组织中拒绝变化的抗体,然后再针对这些问题去想对策。然后另外来一刀薄片去解决其他问题。持续做下去,你将创造了一种良好的文化,让人们自觉地融入其中,而不是强制性地推行。”

    彼得.德鲁克的名言:“管理就是把事情做正确;领导就是做正确的事情。”现在是高管团队挺身而出,自我颠覆,成为数字时代领导者的时候了。

    对于ToB企业中高层:

    需要 你们去劝说面向客户价值的变革并获得支持, 而不是 不愿意改变固有习惯,自身成为变革的阻力。

    需要 你们去加强将工作举措与价值成效关联的能力,根据度量指标适时作出举措调整, 而不是 等着产出业务结果。

    需要 你们更多地去共同讨论如何将工作举措设计成可执行的细节,以确保价值成效交付, 而不是 只是追着Deadline。

    对于ToB企业骨干一线:

    假如你们所在ToB企业短期内没有改变,而且财务结果导向的KPI依然让你们处在于困境的话,无法破局的话。请你们要深信: 解决你自己所面对的问题的途径关键是在于你如何解决别人的问题。

    建议你们拿起 「面向客户价值」这个工具去回检自己的所有工作 ,不论是市场活动设计、客户案例标题、售前讲标还是续约谈判等等。

    新年伊始,ToB企业需要从根本上重新构想自己如何创造价值,需要重新思考如何通过生态系统最大化创造价值,并转型自己的企业以实现新的价值创造模式。

    如果你不能回答“我们为什么还在这个商业世界”或者“我们为客户增加了什么独特的价值”这些问题,那么你可能充其量只是让企业能够照常经营和“留在游戏中”,而不是为成功建立真正的长期竞争优势而演进。

    很欣喜的是看到很多国内ToB企业在疫情期间开始修炼内功,回溯企业的愿景使命价值观。

    就像这样,开始行动吧!哪怕只是一小步~

    欢迎阅读伙伴朋友找到我一起互动交流。

    作者:大海Harry( Vx:Tracy25200 ) ,播客&公众号:ToB创新增长

    本文由 @大海Harry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在Web3赚钱,你准备好了吗?

    设计动态 2022-12-29
    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一文中曾指出“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以工业资本家为主的社会。” 套用马克思的逻辑:互联网产生的是以平台企业家为首的社会。 这个逻辑推断从以往的视角来看似乎无懈可击,但在Web3兴起的今天看,这个推断便仅局限于Web

    在创作者经济日益增长中,个体参与Web3的门槛不断降低,以Web3为底色的创作者经济开始替代Web2,越来越多的创作者工具也出现在人们视野中。本文作者对Web3的创作者经济进行了分析,一起来看一下吧。

    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一文中曾指出“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以工业资本家为主的社会。”

    套用马克思的逻辑:互联网产生的是以平台企业家为首的社会。

    这个逻辑推断从以往的视角来看似乎无懈可击,但在Web3兴起的今天看,这个推断便仅局限于Web2时代。

    经过2021年的蓄势狂奔,元宇宙从此前的“玩概念”到现在的项目落地,逐渐“脱虚向实”。

    比如在2022互联网大会上,腾讯开始疏通产业链,着手解决真实场景中的问题;阿里除去投资了国内知名AR眼镜制造商Nreal外,还宣布计划在2023年推出用于虚拟会议的增强现实眼镜。

    当然,这些都是基于产业角度。

    对个人来说,在创作者经济日益增长中,个体参与web3的门槛不断降低,以Web3为底色的创作者经济开始替代Web2。

    随着Web3、NFT、DAO和加密技术的发展以及新冠疫情的爆发,创作者经济也迎来一个新的转折点:从受制于平台的Web2转向个人占据主观能动性的Web3。

    01 Web2与Web3,从注意力向生产力突围 创作者经济并非新概念,而是与Web的迭代息息相关。

    Web1只有少量创作者,且价值只流向以企业为主的开发者。

    Web2则创作者经济井喷的时代。由于像抖音、快手、B站等互动型平台的活跃,Web2的创作者经济得以快速发展,另一方面,由于疫情改变了大家线下的购物渠道和方式,内容创作进程加速。

    YouTube去年十月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称,由大规模视频服务带动的“创作者经济”在美国支持了相当于39.4万个全职工作。这里的创作者经济就主要依靠Web2模式,其中一大部分依靠于TikTok。

    不过,Web2的创作者经济已在当前出现各类问题,如利益分配不均,受平台算法机制影响较大,在区块链、AI等技术的发展下,Web3的创作者经济应运而生,解决了其中一部分问题。

    那么,Web2的创作者经济和Web3的创作者经济有何不同?

    博客、微博、微信等平台的出现,可以使创作者从支持的粉丝上或者广告商拿钱,如公众号内容付费,微博广告,包括直播等互动形式。在此过程中,体现的是web2创作者经济。

    Web2 奉行着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提出的 “Get Big Fast” 口号,以流量为王。

    其中为代表的就是通过Roblox制作的游戏和TikTok上的短视频。这两大平台均是由用户生产内容,而非平台生产。

    在Web2时代,Roblox、Tiktok和其他UGC平台都是完全拥有内容的所有权的,如果平台突然改变收益分配方案,那么用户对于自己创作的内容就没有转让权、销售权、追索权。简单来说就是,Web2的创作者没有内容所有权。

    Web3是基于区块链基础设施的新一代互联网,与此前最大的不同在于,除消费、创作外,用户还能自由使用自身创建的数据内容,不受平台的限制。

    Web3的本质是先进的生产力,作者可以通过代币直接变现,通过数字媒体的确权,不仅保护了创作者的版权收益,还提高了创作者对其内容的掌控度。

    当前,Web3创作者经济应用场景涵盖内容创作、社区建设、粉丝激励、资产管理、NFT发行和交易,已形成相对完整的价值链条,有变现路径。

    同时,创作者的收入也不再取决于发行平台,对创作来说平台的收入也许主要来自广告,比如在抖音上发布视频,所有内容都是受制于抖音的平台机制,包括流量算法,内容机制等,无论是内容还是操作权限,用户的一切产出都在平台的操控之中。

    且Web3将货币化转变为了所有权,像去年大热的NFT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NFT能够将内容所有权及其控制权还给创作者。

    其次,创作者的作品、内容在Web3中能够实现产权化。产权化并非是判断作品价值几何,而是用于界定所有权的归属,比如知识产权的保护,抄袭的界定,原创内容的认证。

    02 创作者工具乘势而起 当前的Web3创作者平台也逐渐走入资本视野,Web3影片、直播平台Stacked获1290万美元融资,Web3创作者经济平台Darkblock已在去年宣布完成17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

    目前也有各类创作者平台开始,比如Unite.io透过区块链技术发展新形态的创作者经济,让创作者的收入不受平台限制,像身兼主持、歌手、Youtuber等多元身份的阿达也正式入驻了Unite.io。通过提供资金、技术、运营支持来投资于创业者的CreatorDAO。

    在创作者经济的发展上呈现出“整体向前,局部多元”的发展路径。

    从整体发展来看,InfluencerMarktingHub的报告显示,创作者经济的规模已达到1042亿美元。同时一项研究还指出,未来五年内将有10亿人自我认定为创作者,仅在2021年就有创纪录的13亿美元投入到了创作者经济领域。

    国外也不乏创作者经济领域的独角兽,在2021年,就有11家公司跻身于“独角兽俱乐部”,2022年也有三家新创作者公司成为独角兽。

    2020—2022创作者经济独角兽企业

    其中,北美是最大的创作者经济体,在144家创作者经济公司中,多数处于美国,其中欧洲仅18家企业。

    从局部发展来看,海外市场已经呈现出更加分散的竞争格局,各细分领域持续诞生诸多创业型公司为创作者提供各类服务。

    当前仅支持直接变现的Web3平台就划分为6大类。

    社区代币:支持创作者以加密原生方式将参与行为变现的平台,如COllab.Land,Bonfire,Buildspace等平台 NFT市场:帮助创作者通过数字资产变现的市场,如ArtWallStreet,Async Art,Autograph,DeFine等 边玩边赚:Admix,BAYZ,Carry1st,Clytie等 内容创作:Glass,Glowstick,Livepeer,Mirror等 元宇宙:Bullieverse,Decentraland,Genies,Hyaliko等 音乐:Afterparty,Audius,Beatoven,CurrentsFM,Dequency等 在Web2时代中,像抖音、B站等视频平台只向创作者支付其视频在浏览量基础上产生的部分广告收入。Web3视频平台Glass,旨在改造互联网视频,允许创作者将其“视频内容货币化”。

    Glass的模式允许关注根据视频的质量来决定其货币价值,可以用户通过购买NFT来解锁视频,或粉丝可以收集免费观看的视频来添加到他们的NFT合集。

    不过,当前Web3正处于夯实地基的阶段,离实现Web3的庞大愿景还较远,其工具还处于探索阶段,现有的Web3工具多数集中在Web3邮箱、财库管理、文件签署等。

    Web3工具的主要应用

    无论是Web2还是Web3的创作者经济,都离不开创作者工具的发展。目前创作者的主要工具依旧源自Web2时期,其Web3创作工具使用者多为Web3从业人士。

    当前的创作者逐渐呈现出大众化、低门槛的创作者趋势,从较专业的3D、虚拟内容向音视频、直播内容转向,包括创作更为简单的静态图片及文字内容。

    Web3的去中心化特征,保障了其创作者的内容质量不受流量裹挟,由此Web3的创作者工具发展呈现出多元化、专业化的趋势。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22年互联网创作者经济白皮书》显示,近八成核心创作者对未来尝试新的创作模式和工具(如使用虚拟形象、创作3D、VR内容等)持积极态度。

    按照此逻辑看,专业的第三方工具将重新站入风口,吃到时代红利。

    Adobe是全球最知名的专业化第三方工具之一,其专业是公司的代名词,包括音视频编辑、排版设计、网页设计、矢量设计等产品,旗下的PS、AE、AU等产品风靡全球。Web3创作者经济的到来,或将为Adobe带来又一春。

    03 去中心化,仍是美好愿景 说到创作者经济,就不得不谈到DAO。

    DAO(去中心化自治组织)的发展催生了Web3的创作者经济,它将来自世界各地不同领域的创作者汇聚一堂进行创作。在 DAO 中,治理系统是由成员决定的,没有外部股东要求榨取利润的压力,所有者也即参与者:创作内容、分发内容、消费和重视内容的人。

    DAO是当下最适合Web3创作者经济的组织架构。

    DAO好比一个公司,但却比公司好很多,甚至可能在我们有生之年取代公司,所有的DAO都有一些共同特征。如去中心化非正式职位,没有等级制度,无边界组织。

    或许有人好奇,创作者为何要建立或加入DAO?

    通俗易懂的说法就是赚钱。DAO具有强大的飞轮效应,加入的创作者越多,流入DAO的资金就越多,创作者也能在追求自己创作的路上,得到更多的经济回报。

    不过,当前DAO的发展更多是以网络社区为主,也面临与传统组织同样的困境,如投票率低、长远战略无人思考、提案难以通过等。

    如何在 DAO 中建立新的生产关系?是 DAO 目前的核心问题。

    具体来讲,就是如何有效地产出公共服务,如何有效地分配公共资源?这是所有的DAO都在面对的问题。

    当前DAO主要采用Code is law(代码即法则)为原生法律与治理协议,虽然Code is law 本质上是为DAO构建一种极度理想的去中心化状态,人人依据代码规则行事,无人享有特权,无需链下协商和任何额外权力。

    经济学中的一个基本假定就是“人是自私的”。在经济活动中,人的目标总是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如果放任人们自由行动的话,那危害系统的行为很快就会出现。

    当DAO 规模较小时,信息比较容易被所有成员获取,这种办法是管用的,一旦人多了,很快面临信息不畅、效率低下的问题。

    如何能在保持DAO规模扩大的情况下,依旧保持DAO的共识、信息充分流转、协作效率不减是许多DAO正在努力尝试的方向。

    此外,DAO并不完全去中心化。

    今年九月,国内最大的DAO组织之一PandaDAO宣布解散,其Panda创始人对此表示:“PandaDAO在后期越来越像一个中心化组织,或者更像一个Web2公司,很多人都在问我意见、想法,希望我做出决定。”

    “同时一个 DAO 应该是允许任何人自由退出和进入的,但我发现 PandaDAO 已经不是这样了。比如要进入 Core 成员或者其他小组,会有一系列的审批程序,比较麻烦,没有办法自由地做贡献,整个 DAO 非常的闭塞。所以我觉得解散对于它来说是最好的,也是目前我能够做到的一个”。

    DAO的本质是技术。在目前全球的完全分布式网络技术,都只是原始初期情况下。技术高手们,都难以写出“支持各类复杂管理事务,全自动运行”的系统。

    当前Web3的创作者经济,实际上从机制而言,并不如Web2完善。路漫漫其修远兮,Web3还将不断探索。

    所以DAO的出现,更像是Web2与Web3两者的“连接点”。

    还有一个大家都会规避的问题,也是老生常谈的一个问题,那就是理想中的Web3从政策监管角度而言,是近几十年内难以实现的。

    公链作为不可篡改,永久可追溯的公共网络,不可能由某个国家或机构主宰。所以底层网络上的生态实现不了去中心化,因为每个国家的Web3都要符合各国的监管制度。

    这也并不意味着失去了机会,当前也有部分平台采用节点托管方式上链,能够永久记录在区块链上。

    即使Web3的创作者经济仍在发展中,或许也会遇到许多问题,但Web创作者经济的悄然升起,也昭示着“以人为本”的经济时代不远了。

    作者:刘然

    来源公众号:洞见新研社(ID:DJXYS-0309),专注商业与科技,在没人思考的地方,再深思五分钟。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洞见新研社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让你的品牌快速脱颖而出,抢占市场份额,提升销量
免费获取方案及报价
*我们会尽快和您联系,请保持手机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