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零本万利”的影视直播间 谁在躺着赚钱?

    设计动态 2022-12-31
    “十里八乡的人都赶来看电影,在物质和精神都比较匮乏的年代,那种全民高涨的热情,令我记忆犹新。”想起上个世纪露天电影院的场景,张艺谋眼里泛光。再后来,他还专门为这份情结执导了影片《一秒钟》。 现如今,不必再爬树上墙抢位置,打开APP就能各种视频随便刷,可越是这样

    如今,抖音、B站、虎牙等平台上出现了很多可以一边观看影视剧,一边和网友聊天的影视直播间,被吸引来的除了观众,还有人盯上了幕后“放映员”的生意。然而,如此违反常识的“零本万利”,当真成立吗?

    “十里八乡的人都赶来看电影,在物质和精神都比较匮乏的年代,那种全民高涨的热情,令我记忆犹新。”想起上个世纪露天电影院的场景,张艺谋眼里泛光。再后来,他还专门为这份情结执导了影片《一秒钟》。

    现如今,不必再爬树上墙抢位置,打开APP就能各种视频随便刷,可越是这样,记忆中和小伙伴一起看电视、电影的感觉就愈发模糊。不少网友便开始在现有的条件下寻求替代方案,一种新的观影姿势流行起来。

    一边看着经典怀旧老片,一边发着弹幕和其他网友聊天吹水,影视直播间里的观众短暂地找回了曾经的快乐。

    抖音、B站、虎牙等平台上,此类直播间一抓一大把。以B站为例,网友“齐怪”平时喜欢拿影视直播下饭,他的B站直播页里将近一半都是相关的直播间。而且,被吸引来的不只是观众,还有很多人盯上了幕后“放映员”的生意。相关知情者透露,“这是现在最火的无人直播项目之一,放着电影,挂个链接卖靓号和流量卡,做得好的话每月的流水能到百万。”

    一方是寻求陪看的网友,另一方是想躺着赚钱的主播,双方持续涌入,已然成了短视频、直播平台上无法绕开的群体。

    然而,如此违反常识的“零本万利”,当真成立吗?

    01 影视直播,越来越火 虽然无法统计相关直播间的具体数量多少,但是我们可以从一些侧面去观察。比如算法的推荐分发,无论抖音、B站还是其他平台,系统对于此类直播感兴趣的用户会主动去推荐相关主播。

    前面提到的网友“齐怪”就是典型,他每次刷新B站首页都能看到不止一个影视直播间,并且直播内容包括电影、电视、小品、相声等多种类型。

    另外,通过“港片”“港剧”等热门关键词也可以找到相关直播间。在抖音搜索“电影直播”,可以看到一批直播间在播放周星驰、成龙等主演的经典电影。人气方面,上述直播间的观众人数少则千人,多则数万。一位在抖音拥有600多万粉丝的影视账号运营者米卡表示,“影视号靠剪辑、解说做起来之后,不少人都会选择去做陪看,直播间在线人数则是主要和播的时间点、剧有关。”

    他举例称,“前段时间播林正英僵尸道长系列时,直播间人数最高破过20万。还有就是中午饭点和晚上下班后观众多,一般也能到3万以上,其他时间段的流量就普普通通。”

    人一多,观影氛围自然到位。

    “齐怪”平时最喜欢在B站边看剧边聊天,特别是和同时代的网友一起看《炊事班的故事》《武林外传》《地下交通站》等怀旧电视剧,他认为“几千个人一起聊剧情,还会集体回忆小时候看电视的趣事,很有意思”。

    而且,此类主播似乎还经过了统一的“上岗培训”,在放映期间会尽量避免打扰观众。抖音相关直播间一般会将直播画面一分为二,主体部分为放映的内容,主播在右下角默默陪看。B站的主播则隐藏得更为彻底,通常是全屏放映,以无人直播的形式开播。

    无需真人出镜,对于想要尝试影视直播的主播群体而言,门槛进一步降低。而且,米卡对于接下来的流量增长非常看好,“春节放假,大家都待在家里,直播间人数肯定飙升。”

    由此,无论从观众还是主播的视角看过去,主打影视放映的无人直播间,将吸引越来越多人聚集。

    02 侵权原罪,平台却一再“包容” 无利不起早,“放映员”忙前忙后肯定不是在为爱发电,这就不得不提直播间里的“躺赚”生意。此前有报道称,在直播间里挂个链接卖靓号和流量卡,“月流水能到一两百万”。对于这一“零本万利”的传言,作为亲身经历者的米卡表示,“确实抖音小风车挂着游戏和流量卡能变现,但不是说开直播就能月入百万。”

    他补充道,这类直播间的主要变现途径 一是带货,二是收徒 。

    前者效果无法保证,“很多人只是单纯来看看电视,不会随手在直播间里下单买东西,转化率非常低”。B站很多直播间就是如此,观看人数过万,小黄车链接里的商品月销却普遍为0。局外人看着热闹,然后一窝蜂似地冲上来。不难预判的是,当投机者发现流量难以变现成真金白银,必然会迎来集体退潮,最后落得一地鸡毛。

    很多主播因此把盈利重心放在了收徒之上。千万粉丝的影视大号教学收费普遍定价在2000-3000元之间,为了趁着现在的热度“割韭菜”,很多主播会过度夸大收益,宣传“直播一开,躺着赚钱”,以此吸引更多人交学费。

    这样一来,影视直播的生意就逐渐向以卖课为主的“知识付费”靠拢。

    然而,其徒有知识付费的表,却没有知识付费的里。与熊出墨此前调查过的理财课、 声音变现课 等套路一致,以教人赚钱为由,实则盯着学员的钱包,课程效果无法保证,注定纠纷不断、难以为续。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 在放大收益的同时,这笔生意侵权的事实却被掩盖 。

    放眼当前活跃的影视直播间,不排除部分账号得到了平台授权且播放的内容更是在平台版权清单之内,直播属于合法合规行为。

    可除此之外的大多数直播间,实际上都存在侵权行为。

    有法律人士表示,“以直播的方式传播电影,除非主播得到合法授权,或者能够解释为属于《著作权法》规定的“合理使用”的情形,否则都构成侵权。”

    平台其实清晰地知道这一点,以B站为例,在用户使用协议中就有写明,“禁止用户从事以下行为:将侵犯任何人的专利、商标、著作权、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的内容加以上载、张贴、发送电子邮件或以其他方式传送。”

    侵权已成事实,上述法律人士进一步表示:“抖音、B站作为平台方,受‘避风港原则’的保护。在知道相关直播涉嫌侵权的情况下,应及时封禁处理。”

    相关直播行为被明令禁止,且直播间也设有举报通道,可现实情况是大量违规直播间依然存在于平台之上,而且系统还将之主动推荐给用户。

    这背后是平台审核技术的缺位,还是出于某些目的而有意为之,见仁见智。

    专栏作家

    彬彬,公众号:熊出墨请注意,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资深媒体人,TMT领域观察者。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新手如何入局B端设计?我总结了3个步骤!

    UI交互 2022-12-31
    前言本文总结了在工作过程中可能面临的疑惑与问题,并结合自身经历输出相关设计经验,希望能够帮助新人设计师快速上手 B 端设计。首先,作为一名新人,在接触 B 端设计的时候应该怎么样才能快速上手呢。我们可以从:了解 B 端的基础知识、了解组件的用法、体验优秀产品这三个方面去快速了解 B 端设计知识。

    前言

    本文总结了在工作过程中可能面临的疑惑与问题,并结合自身经历输出相关设计经验,希望能够帮助新人 设计师 快速上手 B 端设计。

    首先,作为一名新人,在接触 B 端设计的时候应该怎么样才能快速上手呢。我们可以从:了解 B 端的基础知识、了解组件的用法、体验优秀产品这三个方面去快速了解 B 端设计知识。

    一、了解 B 端基础知识 1. 什么是 B 端产品

    B 端产品的使用对象是企业,组织;目的是帮助企业,组织解决某一类经营管理相关的问题,进而帮助企业提高收入,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控制风险。B 端产品更讲究严谨的流程设计、贴近现实的场景面积、低风险、高效率、数据精准;B 端产品的用户无法决定自己使用的软件,决策权在为软件付费的人手中(例如:公司高层,老板等等)。

    2. B 端产品的价值

    B 端产品的价值在于:集中管理(举个例子:公司通过要求销售人员将客户信息录入后台系统,避免因为销售人员的离职导致客户的流失),降本增效(可以规范化,集中化管理销售人员的行为)

    3. B 端产品的分类

    我们常见的产品有:SaaS,PasS,IaaS,SCRM,ERP,OA 等等,但我们可以根据产品针对的服务对象去进行分类,我们可以分为四个方向:专业领域产品,行业解决方案,办公协同系统,运营管理平台

    专业领域产品:是针对企业的某类工作场景所使用的 B 端产品,常说的 SCRM(销售自动化平台)、ERP、HRM(人力资源管理)都是专业领域产品的范畴。

    一家公司可以拥有多个专业领域产品,例如公司拥有一个 OA 系统的同时,销售的同事还可以拥有 SCRM 系统。

    行业解决方案:围绕某一个行业进行的,针对行业所需要的功能进行拓展,能满足行业的使用需求即可。

    办公协同系统(OA 系统):针对公司内部协同办公使用,例如我们常见的钉钉,飞书,企业微信都属于办公协同系统(OA 系统)

    运营管理平台:针对客户端运营活动或者具体内容展示,对推送目标人群进行管理。例如火山引擎,极光推送等等

    同时,我们可以根据产品交付方式进行分类,可分为:Saas,Paas,Iaas,定制化产品;引用 IBM 架构师 Barron 用披萨作为比喻来具象化这些交付方式的形式:

    定制化产品:服务于大型企业功能定制设计;需要什么特殊口味/形状的披萨都可以找餐厅定制。

    标准化产品(SaaS):把开发、管理、部署都交给第三方,客户选择功能的权力较低;他人直接制作好完整的披萨,不需要你的参与,你只需要把他卖出去,最多在包装一下印上自己的 logo 就好。

    配置化产品(PaaS):开发者只需要关心业务逻辑,不需要关注底层,客户选择功能的权力较高;除了基础设施,他人还提供披萨饼皮,你只需要把自己的配料放上然后让他去帮你烤熟即可,也就是说你只需要设计好披萨的味道(海鲜口味或者意式披萨),他人提供平台服务帮你把设计完成。

    基础服务产品(IaaS):是云服务的最底层,主要提供一些基础资源,用户需要自己控制底层去完成业务逻辑;他人提供厨房炉子这些基础设施,让你来烤这些披萨。

    除了去了解关于 B 端的一些基础知识以外,如果想要更高效的去完成工作,设计师们通常都会去深入了解通用组件的使用方法。

    二、了解组件用法 花时间去了解组件的使用是非常有必要的。组件作为我们设计当中的基础单位,等于说我们了解了组件的使用,就知道 B 端设计的基础原理。目前市面上已经有很多开源并且很成熟的组件,并且每一个设计系统里面都有对应的设计资源的分享、设计组件的解析、以及设计原则的确定,可以通过参考这些深入学习。

    1. Ant Design

    Ant Design 是蚂蚁集团的设计语言,目的是为了提供完善的设计指引、最佳实践、设计资源和设计工具,来帮助设计者快速产出高质量产品原型。

    2. Element UI

    Element UI 是 一套基于 VUE2.0 的桌面端组件库,Element UI 提供了丰富的组件帮助开发人员快速构建功能强大、风格统一的页面。

    3. Arco Design

    Arco Design 是字节跳动出品的企业级设计系统,对于新手入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字节跳动全新发布!ArcoDesign 设计系统正式开源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TgxNjA2OTQwNA==.html?spm=a2hcb.profile.app.5~5!2~5~5!3~5!2~5~5~A ArcoDesign 是什么?

    阅读文章 >

    通过了解成熟的组件,我们可以比较局部的去了解 B 端设计控件的使用方式。所有的产品在控件与控件、控件与页面、页面与页面之间都会存在一定的联系,所以设计师们为了提升自己,经常会去体验市面上比较优秀的产品。

    三、体验优秀产品 B 端和 C 端一样都可以通过临摹去了解现有的设计模式,参照市面上优秀产品做设计对于新手入门而言是快速提升的途径之一。通过临摹,你能够确定阅读的具体宽度与内容,让你对整个产品的页面布局有了初步的认知。

    关于临摹哪些页面,本人有一些小的建议。通用的典型页面可以临摹 Ant design pro 和 Arco design pro 里的页面作为参考进行设计;

    涉及到行业领域进行设计的话,可以参照一些优秀的竞品进行设计,例如运营管理平台,可以参照 神策智能运营 进行设计;

    更多竞品查找方法:

    B端设计师如何体系化了解业务?4个步骤快速搞定! 前言 接触 B 端设计的小伙伴会发现,很多业务具有角色多,业务场景复杂,功能链路长等特点,所以在工作中会经常遇到以下几个问题: 突然被调配到新业务,拿到一个不熟悉的业务或者新产品,不知如何开展工作?

    阅读文章 >

    写在最后 以上几种方式只是新手快速上手的小窍门,在工作中 B 端的设计也不仅仅是套组件和抄界面;移动端和电脑端的交互方式还是有所不同的,所以如果想要得到提升还是需要通过阅读相关书籍,主动了解基础的设计模式,了解业务场景、角色使用场景等等,从而优化用户操作路径,让 B 端系统的体验得到真正的提升。

    欢迎关注团队微信公众号:兆日 UCD

  • 新手如何入局B端设计?我总结了3个步骤!

    UI交互 2022-12-31
    前言本文总结了在工作过程中可能面临的疑惑与问题,并结合自身经历输出相关设计经验,希望能够帮助新人设计师快速上手 B 端设计。首先,作为一名新人,在接触 B 端设计的时候应该怎么样才能快速上手呢。我们可以从:了解 B 端的基础知识、了解组件的用法、体验优秀产品这三个方面去快速了解 B 端设计知识。

    前言

    本文总结了在工作过程中可能面临的疑惑与问题,并结合自身经历输出相关设计经验,希望能够帮助新人 设计师 快速上手 B 端设计。

    首先,作为一名新人,在接触 B 端设计的时候应该怎么样才能快速上手呢。我们可以从:了解 B 端的基础知识、了解组件的用法、体验优秀产品这三个方面去快速了解 B 端设计知识。

    一、了解 B 端基础知识 1. 什么是 B 端产品

    B 端产品的使用对象是企业,组织;目的是帮助企业,组织解决某一类经营管理相关的问题,进而帮助企业提高收入,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控制风险。B 端产品更讲究严谨的流程设计、贴近现实的场景面积、低风险、高效率、数据精准;B 端产品的用户无法决定自己使用的软件,决策权在为软件付费的人手中(例如:公司高层,老板等等)。

    2. B 端产品的价值

    B 端产品的价值在于:集中管理(举个例子:公司通过要求销售人员将客户信息录入后台系统,避免因为销售人员的离职导致客户的流失),降本增效(可以规范化,集中化管理销售人员的行为)

    3. B 端产品的分类

    我们常见的产品有:SaaS,PasS,IaaS,SCRM,ERP,OA 等等,但我们可以根据产品针对的服务对象去进行分类,我们可以分为四个方向:专业领域产品,行业解决方案,办公协同系统,运营管理平台

    专业领域产品:是针对企业的某类工作场景所使用的 B 端产品,常说的 SCRM(销售自动化平台)、ERP、HRM(人力资源管理)都是专业领域产品的范畴。

    一家公司可以拥有多个专业领域产品,例如公司拥有一个 OA 系统的同时,销售的同事还可以拥有 SCRM 系统。

    行业解决方案:围绕某一个行业进行的,针对行业所需要的功能进行拓展,能满足行业的使用需求即可。

    办公协同系统(OA 系统):针对公司内部协同办公使用,例如我们常见的钉钉,飞书,企业微信都属于办公协同系统(OA 系统)

    运营管理平台:针对客户端运营活动或者具体内容展示,对推送目标人群进行管理。例如火山引擎,极光推送等等

    同时,我们可以根据产品交付方式进行分类,可分为:Saas,Paas,Iaas,定制化产品;引用 IBM 架构师 Barron 用披萨作为比喻来具象化这些交付方式的形式:

    定制化产品:服务于大型企业功能定制设计;需要什么特殊口味/形状的披萨都可以找餐厅定制。

    标准化产品(SaaS):把开发、管理、部署都交给第三方,客户选择功能的权力较低;他人直接制作好完整的披萨,不需要你的参与,你只需要把他卖出去,最多在包装一下印上自己的 logo 就好。

    配置化产品(PaaS):开发者只需要关心业务逻辑,不需要关注底层,客户选择功能的权力较高;除了基础设施,他人还提供披萨饼皮,你只需要把自己的配料放上然后让他去帮你烤熟即可,也就是说你只需要设计好披萨的味道(海鲜口味或者意式披萨),他人提供平台服务帮你把设计完成。

    基础服务产品(IaaS):是云服务的最底层,主要提供一些基础资源,用户需要自己控制底层去完成业务逻辑;他人提供厨房炉子这些基础设施,让你来烤这些披萨。

    除了去了解关于 B 端的一些基础知识以外,如果想要更高效的去完成工作,设计师们通常都会去深入了解通用组件的使用方法。

    二、了解组件用法 花时间去了解组件的使用是非常有必要的。组件作为我们设计当中的基础单位,等于说我们了解了组件的使用,就知道 B 端设计的基础原理。目前市面上已经有很多开源并且很成熟的组件,并且每一个设计系统里面都有对应的设计资源的分享、设计组件的解析、以及设计原则的确定,可以通过参考这些深入学习。

    1. Ant Design

    Ant Design 是蚂蚁集团的设计语言,目的是为了提供完善的设计指引、最佳实践、设计资源和设计工具,来帮助设计者快速产出高质量产品原型。

    2. Element UI

    Element UI 是 一套基于 VUE2.0 的桌面端组件库,Element UI 提供了丰富的组件帮助开发人员快速构建功能强大、风格统一的页面。

    3. Arco Design

    Arco Design 是字节跳动出品的企业级设计系统,对于新手入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字节跳动全新发布!ArcoDesign 设计系统正式开源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TgxNjA2OTQwNA==.html?spm=a2hcb.profile.app.5~5!2~5~5!3~5!2~5~5~A ArcoDesign 是什么?

    阅读文章 >

    通过了解成熟的组件,我们可以比较局部的去了解 B 端设计控件的使用方式。所有的产品在控件与控件、控件与页面、页面与页面之间都会存在一定的联系,所以设计师们为了提升自己,经常会去体验市面上比较优秀的产品。

    三、体验优秀产品 B 端和 C 端一样都可以通过临摹去了解现有的设计模式,参照市面上优秀产品做设计对于新手入门而言是快速提升的途径之一。通过临摹,你能够确定阅读的具体宽度与内容,让你对整个产品的页面布局有了初步的认知。

    关于临摹哪些页面,本人有一些小的建议。通用的典型页面可以临摹 Ant design pro 和 Arco design pro 里的页面作为参考进行设计;

    涉及到行业领域进行设计的话,可以参照一些优秀的竞品进行设计,例如运营管理平台,可以参照 神策智能运营 进行设计;

    更多竞品查找方法:

    B端设计师如何体系化了解业务?4个步骤快速搞定! 前言 接触 B 端设计的小伙伴会发现,很多业务具有角色多,业务场景复杂,功能链路长等特点,所以在工作中会经常遇到以下几个问题: 突然被调配到新业务,拿到一个不熟悉的业务或者新产品,不知如何开展工作?

    阅读文章 >

    写在最后 以上几种方式只是新手快速上手的小窍门,在工作中 B 端的设计也不仅仅是套组件和抄界面;移动端和电脑端的交互方式还是有所不同的,所以如果想要得到提升还是需要通过阅读相关书籍,主动了解基础的设计模式,了解业务场景、角色使用场景等等,从而优化用户操作路径,让 B 端系统的体验得到真正的提升。

    欢迎关注团队微信公众号:兆日 UCD

  • 排兵布阵,互联网迎接2023

    设计动态 2022-12-30
    2023还没到,但中国的互联网界已经能感受到变化了。 先是刘强东怒斥用“PPT和假大空词汇”欺骗自己的中高层,后有马化腾罕见发火痛批买量,要把腾讯该砍的业务全部砍掉。 不过,这些相较于阿里巴巴昨日释放的组织变动安排,还是显得差点意思不够火候。 12月29日,阿

    2022年马上就要过去了,回顾过去一年,互联网行业不可谓不艰苦。新产品无法冒头,老产品用户流失严重,商业模式也受到严峻考验,大厂们这一年的日子并不好过。新的一年即将来临,各个互联网巨头们准备怎样迎接2023呢?一起来文中看看吧。

    2023还没到,但中国的互联网界已经能感受到变化了。

    先是刘强东怒斥用“PPT和假大空词汇”欺骗自己的中高层,后有马化腾罕见发火痛批买量,要把腾讯该砍的业务全部砍掉。

    不过,这些相较于阿里巴巴昨日释放的组织变动安排,还是显得差点意思不够火候。

    12月29日,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张勇发布内部邮件,宣布“进”为阿里巴巴2023的关键词。

    更为引人关注的是,邮件还同时发布了一系列组织调整,张勇将亲自兼任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继续担任阿里达摩院院长,专注前沿科技探索;程立不再担任阿里集团CTO,由吴泽明接任,这是阿里巴巴的首位80后首席技术官;此外,明年4月1日起,童文红不再担任集团CPO,由蒋芳接任。

    据说,张勇还给阿里云的写了一封信,特别提到,“对云计算而言,稳定和安全是对客户最基本的责任”。

    10天前阿里云出现一次宕机故障,公司香港机房部分用户宕机时间超过12小时。尽管后续消息显示,这并非由于阿里本身的软硬件系统引发,而是由于供应商机房冷却系统受阻。但从问题出现到冷机设备供应商的到场,依然花了将近5个小时。

    显然,相比友商们的怒气和抱怨,阿里巴巴掌门人张勇要“果断”许多,不仅提出战略方向,还成为了第一家完成新年组织调整的互联网公司。

    01 2023 变化正在发生 在经历了两年降本增效唱主角的日子后,我们有理由对国内互联网行业明年的发展抱一缕期待。

    这不是说降本增效明年就不做了,该扎紧的裤腰带自然还是要扎紧,对千亿万亿规模的组织而言,提升效率优化成本应该是整个组织生命周期里都应该要做的事情。但2023,除了这个相对保守的共同主题,我们大概率也会看到各家大厂在自身业务领域更多的“下注”。

    过去一段时间,变化已然发生。一边是国内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进展,生产生活将逐步恢复完全正常;另一边是平台经济在转型升级合规调整方面初见成效,监管重心向支持互联网平台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倾斜。

    在叙事逻辑已然发生改变的当口,企业的各种调整和动作也必须跟上。

    刘强东在放权三年过后,正在重新回到京东的舞台中心。他在京东上月的经营管理培训会上罕见得视频接入会议,痛批高管们夜郎自大,花里胡哨的故事谈的太多,核心的成本效率体验谈的太少,京东正在滑向下一个苏宁的深渊。

    随后12月的每个工作日,京东北京亦庄总部都会循环播放一段持续四个小时的学习会视频,每个在此上班的京东员工都能听到刘强东、徐雷、辛利军等京东高管的内心独白。当然,除了苦口婆心的思想教育,包括高管的集体降薪和末位淘汰在内的整改措施也没有缺席。

    然后是这个月15号,以温文尔雅著称的马化腾,罕见地以相对情绪化的姿态上了头条。在腾讯内部员工大会上,他的讲话内容从往年鼓励为主的温和风格,意料之外地切换到了批评为主的锐利基调。

    会上的Pony神似上月的刘强东,对各个业务部门火力全开:既有对PCG某些员工周末打球放松自我行为的痛心疾首,也对IEG游戏买量业务里充斥的内控松懈中饱私囊感到捶胸顿足。

    不过相较于一般性的领导发言或者配套的奖惩措施,商业世界里应对变化的杀手锏还是组织架构的调整。这方面,即便将范围仅限制在互联网行业,也是有诸多先例可循的。

    比如腾讯在2018年,为了拥抱产业互联网就进行了史上著名的930变革。在这次组织架构调整中,腾讯对原来的事业群进行了重新组合,新成立了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平台与内容事业群(PCG)。

    其中CSIG是腾讯首次设立完全面向B端的大业务单元,腾讯云、智慧零售、腾讯地图这些业务都被注入CSIG。这相当于把原来分散在社交、网络等各事业群的B端技术和服务整合起来,统一对外开辟市场。对于一直以2C为核心的腾讯来说,如果不通过这种方式统纳资源,2B的转型将无从谈起。

    过去两年受大环境影响,像京东或者腾讯都过得比较低调。京东主要在聚焦在自己的零售主业上,虽然有要向外卖、本地生活甚至即时零售进军的风声,但在动作上幅度不大比较谨慎。腾讯也是一样,微信视频号的数据没有准确公布,商家在视频号上的带货业绩运营都不让向外传播,即便是月活超过抖快也是第三方数据机构放出的统计。

    但从最近各家公司频繁动作看来,互联网显然已经准备行动,改变正在发生。

    02 阿里敏捷 其实,说到通过组织升级服务公司战略,并推动业务升级,最著名的还是阿里。

    钱德勒在1962年出版的《战略与机构:美国工业企业历史的篇章》一文中,曾对组织与战略的演化关系做出论断:“组织结构服务于战略,公司的战略改变,会导致企业组织结构的改变”。

    长期以来,每年双11之后,根据业务和市场变化调整组织构架,一直是阿里巴巴的传统。如果以2015年张勇提出“大中台小前台”为起始节点,阿里在过去七年里一共进行了超过20次组织架构调整。用逍遥子本人的话来说,这是“用生产关系的先进性来驱动先进生产力的释放,用组织的创新去驱动业务的创新”。

    美团点评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王慧文曾在公开场合提到,“除了阿里巴巴,目前中国其他互联网公司的组织能力都是非常不过关的,包括美团在内。一家公司很可能有100分的空间,但因为组织能力不够,只达到了60分”。而像小米、华为等企业的组织架构调整,比如组织部和参谋部,也被普遍认为借鉴自阿里。

    2015年,刚刚担任阿里CEO的张勇,迅速提出了著名的“大中台,小前台”组织战略。这个战略的目的,是想统一技术架构、产品支撑体系、数据共享平台、安全体系等等,把整个组织“横”过来,支撑上面多种多样的业务形态。

    这个思路后来被证明是有效的,随后几年盒马、钉钉、淘宝直播等一大批新业务实现了快速发展,“中台”稳定支撑了阿里快速增长的业务规模, 逐渐成为国内各大互联网公司的标配。

    但正所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企业的经营绝不是静态的照本宣科。

    阿里提出中台的初衷,是为了建立中心化的能力复用平台,这样就能支撑前台快速搭建业务。华为提出的,让听得见炮火的人来呼唤炮火也有类似的含义。这个能力复用平台向前端提供哪些能力,是企业利用过去的经验归纳得出的,比如支付能力、AI能力、个性化推荐的能力等等。

    不过中台的上述特点也决定了,它更适合服务于跟原有业务有一定相似性的新业务。这些业务需要使用的模块,因为可以从中台直接拿取因而提升了效率,阿里快速孵化出来的盒马鲜生就是代表。

    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一旦把中台变成一个臃肿的、囊括一切的庞然大物,那中台本身就会因为消耗资源建设缓慢,而成为组织敏捷调整的障碍。这也是为什么张勇后面说“业务发展太慢,要把中台变薄,变得敏捷和快速”。

    在新立场看来,所谓把中台做薄,其实是要回到“中台要帮前台快跑”这个初心。中台应该是“服务”的角色,而非之前以强管控的方式做生态。

    2021年12月,在经历了一段时间酝酿后,“中台”发明者张勇再次出手,宣布从2015年的中台战略升级为“多元化治理体系”。

    在“多元化治理”思路的指导下,阿里整合设立了中国数字商业、海外数字商业两大业务板块,分别由戴珊和蒋凡担任分管总裁。中国数字商业在完成淘宝天猫的进一步融合后,实现了消费者体验的提升;海外数字商业也帮助集团在西班牙、韩国等地开拓了新的业务形态。

    有趣的是,几乎跟阿里同时,去年梁汝波上任字节跳动CEO伊始,也做了一轮拆分“大中台”,合并“小前台”的组织架构调整。这次调整将字节业务线全面BU化,新合并成立6个业务板块,将原先的通用性中台发展为企业服务业务,把中台能力分拆到了各事业群。

    其实如果我们仔细梳理,就会发现从“中台”到“多元化治理”,张勇对于阿里组织变革的内核从来没有变过,那就是“敏捷”两个字。

    早在去年7月发布的一封内部信中,张勇甚至直接以“让组织更敏捷,让文化更简单”为题提到:“面对快速变化和高度竞争的市场,我们的组织必须变得更敏捷。敏捷组织的建设必须从集团顶层开始做起”。

    从年末这里组织调整来看,张勇接手后的阿里仍然保持着独树一帜的“领先”,不仅在互联网行业中第一个提出2023年的关键词是“进”,还果断进行了构架调整。

    “敏捷组织”,这不仅是阿里保持组织活力的要义,也是其他巨头的目标。巨头们不但业务上总要重叠,甚至内核都总有相似之处。

    03 写在最后 历史的潮流总是平稳中卷携着些许激荡,虽然囿于技术和模式取得重大突破的可能性低,互联网行业已然进入了相对平稳的阶段,但对于即将到来的2023年,从业者们仍然有理由感到心潮澎湃。

    就像张勇提出的“进”字,受益于国内宏观基本面的改善,和行业自身重心的转向,互联网必然将要迎来不同的一年。

    但这并不代表每个身处其中的互联网企业境遇会变得多么容易,因为如上面讨论过的,已经有一批公司提前“排兵布阵”,在管理策略和组织架构方面抢先行动了。它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想跟对手一较高下,因此,这将既是充满希望的一年,也同样将是厮杀激烈的一年。

    有时看似偶然的结果,实则因其内核有着必然性,对商业竞争而言,除了宏观的趋势和外部环境外,干系成败的最大影响因素或许就是“战斗力”。这是由于企业的经营效率必然由其组织架构,以及背后作实际支撑的企业文化所决定,这也符合人们对“得道多助”的另类解读和期待。

    若想探究2023年可能的局势变化和优劣转变,或许多关注和解读巨头们最近的动向,就能有所帮助。

    来源公众号:新立场NewPosition(ID:xinlichangNP),换个角度看世界。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新立场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互联网职员,闪送一周后的感受

    设计动态 2022-12-30
    12月份北京迎来了特殊的一个月,周边的家人和同事以闪电的速度逐渐?了,政府开始号召市民加入外卖大军中,应国家号召,在阳康一周后,利用下班时间我开始了闪送生活。 一、前言 11月份北京疫情就开始反反复复没有停歇过。队友因为在教育行业,从11月份开始就没有到公司上

    近段时间,不少人都因为身体不佳居家了,外卖闪送的需求量暴增,骑手都不够用了。因此,不少人做起了兼职骑手,包括文中的作者。她分享了自己成为一名互联网闪送员的经历,这其中发生了哪些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12月份北京迎来了特殊的一个月,周边的家人和同事以闪电的速度逐渐?了,政府开始号召市民加入外卖大军中,应国家号召,在阳康一周后,利用下班时间我开始了闪送生活。

    一、前言 11月份北京疫情就开始反反复复没有停歇过。队友因为在教育行业,从11月份开始就没有到公司上过班,又是因为属于兴趣类的课程,所有也没有线上上班,就这样停歇了1个多月。迫于经济压力和国家的号召,在阳康的一周后,快速的注册申请成为了一名光荣的闪送员。

    当时网上看到和周边人讲述–现在的闪送很稀缺,而且月收入1000+以上,所以刚刚加入的时候对这个岗位充满的期许,但是几天下来其实不然。

    二、初体验 第一次上岗是个周六的下午,因为住的位置周围都是居民区,收到的单子是餐饮类为主。当天下午共上线2个小时收到4单,当时因为阳康人员不多再加上刮风平台是有溢价(在基础订单金额上乘以对应的系数,比平常会高出几块钱)共赚取60多元。晚上一直处于兴奋状态,按照时薪算,认为如果每天可以工作10个小时再加运气的话收入大几百应该没有问题。

    第二次上岗是周一,白天我正常上班,队友一个人跑。下班的时候队友已经跑了七个多小时,来接我的时候,我满心期待的问了一天收入–90多元。心里其实是很失落的,和自己预期完全不一样。

    晚上一边往家走我一边抢单,因为我坐在后座上相对来说操作方便,我直接抢到一个从北六环到西六环送药的大单,第一次抢到大单很是兴奋,开开心心的取单送单。送完单才发现已经晚上9点多再加上送单位置是一个很偏的地方,只能空着车悻悻的往家赶。

    走在路上因为冷有10分钟就感觉拿手机的手冻僵了,只能不断的交换拿手机的手。万幸的是在一个居民区抢到了一个距离比较近的顺路单。一天下来工作10个多小时收入160多元,除去油钱净收入130元左右。

    晚上到家已经是10点多,晚上温度在零下七八度,回到家整个身子都冻僵了,手指脚趾冻到有了痛感。第二天姨妈直接和我说了bey bey,队友的十个手指开始肿胀疼痛。

    接下来的一周我们出勤5天,每天都收入时薪基本上在10元左右。但是身体上开始吃不消了,我因为生理期收到了冷风的刺激,我收获了3天左右的肚子疼。队友因为驾车过程中的操作不当,手腕有轻微的扭伤,手腕不能自由的左右活动。同时我和队友出现膝盖开始不适,时常出现疼痛感。

    三、圣诞狂(ku)欢(bi)夜 为什么会选择在圣诞夜出去?是我觉得在这个特殊的节日应该会有很多人点些吃的和蛋糕来烘托氛围。晚

    上吃完饭就赶紧打开软件,紧紧紧盯屏幕准备抢单。在十几分钟之后,系统终于给派发了第一单,我们急匆匆的穿好装备出门取件,然后将商品送到了6km之外没有任何商圈的地方,最后只能空车回到商圈盯着手机抢单,再次等待十几分钟后才拿到第二单。

    接下来每单完成后也很快收到了下一单,但是除了前两单我们拿到了溢价,后面的四单我们并没有拿到溢价。

    中间还有一个小插曲,接了一个蛋糕单,当时取单的地方是一个广场,广场上的店基本上都关门了,一个人都没有,我转了5分钟都没有找到门店。后来一个大哥问我是不是在找蛋糕店,在我回答“是”后,他带我找到了门店。

    大哥特别仔细的帮我找到要取的单,还叮嘱我“不要着急,把鞋带系好”后,开始找自己的订单。当找到自己时,大哥惊呼一声,我凑过去看了一眼,原来大哥的订单是现在特别火的草莓塔(图1),细细高高的还全是奶油。

    大哥担心这配送过程中会不会坏掉,他只能去找老板再三确定能否可以安全送达,在老板确认不会坏但是要小心后,大哥才小心翼翼的提上订单出发。

    大哥走出门店后说,昨天已经送过一次这种蛋糕,但是要比这个矮,这次有点高真的很担心会坏掉,这样一天就要白干了,然后像是捧着一块无价的宝玉一样消失在夜色中。

    图1 草莓塔

    最终晚上9点多奔跑了4个多小时后,因为吹的了寒风我头疼难忍,我们在收获了90多元后停止接单回家了。其实当天晚上在路上奔跑的各个平台的骑手有很多,并非我想象的一样,大家都在家里过节。在我们准备回家的时候,他们还一直在路上奔跑。

    四、结语 经过这一周的闪送生活后,我真的感悟颇深,真的很想写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之前一直知道骑手是一个高危人群,但是没有体验真的很难感同身受。为了订单不超时,要不停的去计算走那条路会更快,怎么走会避免遇上红灯,怎样才能避免堵车,一直在不停的思考。

    为了能抢到报酬多的订单,有时候需要一边骑车一边紧盯手机屏幕,不想错过任何一个机会。其实这每一件事都在分散骑手的注意力,都是在和安全驾驶做着抗衡。

    除此之外,在恶劣的天气下,人的身体承受能力是有限的,时间长了身体是吃不消的,会给身体带来不可逆的伤害。

    其实也不是每一个骑手都是很幸运,能够获得报酬很多的单,几天下来也和一些骑手聊过,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日入1000+,那些人日入1000+的人是要保证一天14+小时的工作外加比较幸运遇上了慷慨的额外打赏。

    所以请大家善待每一个职位上的人,每一个职位都有自己的苦衷,我们看到的光辉的一面只是少部分的幸运儿,其余的都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无闻的贡献着。

    本文由 @大元元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武装视频号,腾讯还需要一个支点

    设计动态 2022-12-30
    “降本增效”是腾讯2022年的主题。 从年初开始,腾讯下架了一系列表现平庸或不适应当前发展规划的业务。曾经高歌猛进、多线扩张的游戏部门更是关停的重灾区,2022年内腾讯下架了29款运营效果不佳的游戏。12月15日的内部员工大会上,马化腾言辞激烈,批评了多个业务

    过去一年,互联网行业经历了不少动荡,很多大厂都开始降本增效,腾讯也不例外。而视频号作为2022年为数不多的业务,能不能在2023年继续保持强劲的风头呢?本文作者对此进行了分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降本增效”是腾讯2022年的主题。

    从年初开始,腾讯下架了一系列表现平庸或不适应当前发展规划的业务。曾经高歌猛进、多线扩张的游戏部门更是关停的重灾区,2022年内腾讯下架了29款运营效果不佳的游戏。12月15日的内部员工大会上,马化腾言辞激烈,批评了多个业务部门的发展迟滞与腐败问题后,留下一个话口,“微信事业群最亮眼的业务是视频号,视频号是全公司的希望。”

    游戏营收受大环境影响下滑明显,云计算盈利模式尚未成熟。一众关键业务显露疲态,稳步扩张且正在增长风口的视频号自然被寄予厚望。

    在短视频布局上,腾讯投注过微视,合作过快手,最终是依靠微信孵化出的视频号走出了通路。

    视频号与微信的共生关系使它先天自带一个巨型流量池,流量引入、生态建设、商业化,整个产品打造过程相对稳健。

    但这种共生也使得视频号具有一些不同于主流短视频产品的基因,使其在复刻短视频的算法逻辑与商业模式的过程中存在一定不确定性。

    一、信心与底气 腾讯错失过很多次短视频的时机。微视起步很早却一直表现平庸,从2013年正式推出,到2017年宣布关闭都没有找到作为短视频产品的定位。

    抖音在2017年的异军突起给短视频市场定了调性,2018年腾讯重启微视,并倾注大量内部资源为其导流,却始终没能盘活内容生态。

    腾讯意识到单独搭建一个产品很难再与已经完成市场着陆的抖音、快手竞争,但是可以依托已经成熟的微信生态孵化伴生的视频产品。视频号的构建逻辑从一开始就与微信深度绑定。

    2020年1月视频号开始内测,其陆续上线的多个产品组件都强调与用户微信社交圈子的连接。

    视频转发,@微信好友,直播功能可以显示“朋友在看”,视频号所提供的内容与内容关联模式,都在强化其社交属性,也更方便导入微信流量。

    随后的发展阶段,视频号更深度的嵌入了整个微信生态。2021年起,公众号、朋友圈、小程序、搜一搜、微信支付等场景逐渐与视频号互通,只要能从这些丰富的场景入口积累到粉丝,就可以将其顺势导入进视频号。

    不难看出,处于一整个微信生态矩阵中的视频号展现出极大的商业化潜质。入口丰富意味着触点广泛,分发渠道广阔,商家可以开发出多种输出信息、引导消费的方式。与用户社交圈的连接又方便了明确消费者画像,有益于精准营销。

    如此顺利的发展势头,体现在2022年的腾讯财报中,是Q2视频号总用户使用时长超过朋友圈总用户使用时长的80%,日活跃创作者数和日均视频上传量同比增长超过100% ,总视频播放量同比增长超过 200%。

    根据Quest Mobile发布的《2022中国移动互联网半年报告》,截止2022年6月,视频号MAU规模达到了8.13亿,超过抖音的6.8亿。

    自身产品基调基本建立后,对商业模式的完善也提上日程。

    在信息流广告这个短视频营收的大头上,视频号显得相对谨慎。信息流广告于7月首次推出,相关功能与辅助工具随后依次上线,此间的视频号广告模式处于“灰度测试”状态,观察着市场反应。直到今年12月,视频号原生广告竞价推广能力正式宣布上线,信息流广告不再有限制,全流量正常分发。

    二、谁打头阵? 腾讯11月发布的Q3财报对视频号广告的前景有相关表述,认为广告主对视频号信息流广告需求强劲,尤其是快速消费品行业广告主。

    全面放量后,几个重点行业的表现尤其值得关注。

    其一是服装品牌类,尤其是女装。由于服装品牌是广告投放效果最直观的品类,长久以来一直作为广告收益测试的试金石。女性群体又是当下快速消费的主力,其购物行为对平台商业生态的影响较为明显。这一块的广告表现能够反应视频号的信息流转化质量。

    其二是知识类,这是基于视频号的整体内容调性。由于深度绑定社交圈,视频号用户对自身品味标签的考虑成为其筛选内容的重要动机。这使得能够彰显自身趣味,标识认识水平的知识性内容在视频号尤其受到偏爱。

    不同于抖音、快手的用户处于自由匿名的消费状态,娱乐内容占据绝对大头,微信的原生生态场景就是以知识生产的创作者为主导,视频号官方也对知识类内容多有扶持。

    因此,知识产品类的广告投放在视频号独具优势,也非常适合视频号以此作为打出名气的招牌。

    根据第三方数据,学科教育类视频号如英语教学、家庭教育、数学辅导这些视频的数据表现都非常优秀。

    这类视频的受众——学生家长的消费习惯与认知方式都非常依赖微信人际传播。因此知识类产品的广告投放与后续使用、服务场景能够良好的对接,微信群转发、朋友圈推荐这些理想的广告入口都能被充分利用。

    其三是小型游戏的视频广告投放。游戏作为音像制品,与短视频类似,消费逻辑中都有通过视听刺激与剪辑叙事留住用户,这使得二者相互引流不会出现认知跳跃,是非常契合的广告渠道。小型游戏又天然适配微信的流量体系,可以直接跳转进行游玩,对广告主有十足吸引力。

    总体来看,视频号信息流广告相较竞争对手,有一整个微信生态的传播优势。众多传播模型中,人际传播具有最强效的说服作用,能够直接影响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

    视频号搭载的广告引流方向也更为丰富,除了传统的落地页,直接跳转至公众号、企业微信、直播间也十分顺滑。加之微信作为广有国名度的产品,能将视频内容覆盖到抖音快手相对盲区的中老年用户,其潜在消费者群体更为广阔。

    信息流广告筹谋已久,能否借着此番全面放量的机会带来质变,把视频号商业化推上新的阶段,且得观察一番打头阵的这些行业广告投放表现如何。

    三、被悬置的问题 与微信的共生打造了视频号成长的温室,过分绑定也隐含了一些长久被悬置的问题,埋下当前商业化推进的隐患。

    比如其偏向知识类的内容调性,在短视频领域能否持久尚且存疑。

    短视频这一媒介形式经过学界研究与市场检验,已经有了非常明确的传播特性。与其短小体裁最适配的内容始终是娱乐与情感类,低接受门槛,高频率提供感官刺激,“刷”才是最符合短视频消费的用户行为。

    视频号的泛知识内容氛围产生于其与微信社交身份的绑定。如前文提到,为了标识品味与身份,用户会进行一些有意识的“表演性消费”,通过标记观看知识类视频内容,展现给朋友圈自己希望展现的人设。

    这种表演性消费一方面阻隔了真实消费倾向的表达,让官方对用户行为的判定出现偏差,真实需求被掩盖,对精准营销和针对性广告投放势必会有损伤。

    另一方面,知识性内容很难像娱乐内容一样保证消费者的高度专注,视频完播率较低,用户时长难以提高,广告的转化效率也就很难保证。

    再看视频号的分发问题。

    短视频应用的发展直接得益于算法推荐技术的进步,巨量内容要想最精确的匹配分发,最优解始终是大数据与智能计算。

    视频号的分发却不是沿着主流路线,而是靠微信的社交关系资源,通过社交分发做出来的体量。

    微信在国内社交产品中强势地位确实可以给视频号搭建前期带来大量启动流量,但社交分发很难支撑长效内容产出的扩散传播。

    人际传播的同温层效应明显,关注和朋友在看形成的传播链始终是有限的。这种分发模式不利于广告信息的破圈与留存。

    但视频号始终没有拿出合适的算法分发策略。微信的社交生态与内容氛围都已经非常牢固,无法直接照搬抖音、快手这类平台的算法逻辑。用户被推荐的关联内容始终处于一种可预期的区间,视频号的内容广场还远没有达到丰富的程度。

    微信视频号从诞生到MAU与抖音、快手“三分天下”,也才经历了短短两年。如此迅猛的启动速度既是微信成功的一个辐射效应,又有决策上的果断与稳健加持。只是这一产品要真正立足,还得有一个质变的“决定性瞬间”,还需证明其商业化模式能够长效运转。

    视频号的先天条件决定了它注定只能走自己的路,能否撬动市场,得看这个支点最终落在何处。

    来源公众号:银杏科技(ID:yinxingcj),带给你最好的商业人物和故事。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银杏财经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256GB才勉强够用,谁让手机陷入「安迪比尔」黑洞?

    设计动态 2022-12-30
    尽管手机出货量整体下滑,但手机行业仍在持续「内卷」。年末新机扎堆,各种主打卖点应接不暇。而在一众机海中,我们留意到一个早已不是秘密的趋势正愈演愈烈: 12月上市的OPPO Reno 9 Pro 系列两款手机内存和存储空间16GB+256GB起售,vivo和小米

    你有没有感觉现在的手机内存越来越大了?以前我们只需要8G、16G就能满足日常需求,现在256G的手机,不知不觉间内存就用满了。到底是谁“偷”走了手机的内存?本文作者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与你分享。

    尽管手机出货量整体下滑,但手机行业仍在持续「内卷」。年末新机扎堆,各种主打卖点应接不暇。而在一众机海中,我们留意到一个早已不是秘密的趋势正愈演愈烈:

    12月上市的OPPO Reno 9 Pro 系列两款手机内存和存储空间16GB+256GB起售,vivo和小米新发布的旗舰手机的最高配置也都来到了12GB+512GB。相比之下,2010年的iPhone 4运行内存只有512MB存储,存储规格可选16GB和32GB;当时号称“为发烧而生”的配置狂魔小米1,也仅仅给出了1GB的运行内存。

    十余年间, 旗舰手机的运行内存和存储空间的起售配置竟已翻了数倍。

    在PC产业有一个安迪-比尔定律 (Andy and Bill’s Law),安迪指英特尔前CEO安迪·格鲁夫,比尔指微软前CEO比尔·盖茨,意思是 硬件升级换代所带来的性能提高,很快就会被软件消耗掉。 现在看来,手机产业也陷入了「安迪比尔」的黑洞。

    一、谁吃掉了手机的运行内存? 手机的运行内存是指程序运行时需要的内存,运行内存越大,系统运行程序越快。一般来讲,在相同系统相同处理器的前提条件下,内存越大,能够同时运行的应用数量就越多,杀后台情况越不频繁,手机的使用越流畅。整体看下来, 系统功能的丰富、系统的推送机制以及App的膨胀瓜分了手机运行内存的增长。

    过去,各家手机的系统都较为精简,手机不需要很大的运行内存也可以持久流畅。iOS曾引以为傲的流畅的过渡动效,是iPhone的重要卖点之一。如今,为了打造自身系统的差异化,各大安卓品牌也都在系统交互上下足了功夫。从息屏显示、主题壁纸,到屏幕组件、过渡动画,厂商们极尽所能地提供更多“花里胡哨”的系统功能。

    OPPO在最新系统ColorOS 13系统中新增“绽放壁纸”,屏幕中的嫩芽会随着手机使用时长的增加渐渐成长,动态效果将生机盎然展现在用户眼前。

    小米在最新的MIUI 14中新增了“花宠摆件”,灵动的小猫咪、焕发生机的仙人掌,在小米手机的桌面屏幕上安了家,仿佛用户在使用手机时,真的有宠物陪伴。然而到目前为止,花宠摆件的功能真的只是“摆件”。仅有的交互模式为手指点击,小猫小狗会呈现表情和可爱的动作,盆栽会开花等。到了夜晚,宠物们会同步变化为睡觉状态。小米在桌面玩法上着实下了不少功夫,除了花宠摆件,MIUI 14还新增了多变大图标等美观大于功能的系统体验。

    华为和vivo也都提供了海量的主题风格,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各式各样的壁纸和动效。

    这些视觉上别出心裁的设计毫无疑问地占用了手机的运行内存。

    除了在美学角度丰富系统, 一些实用性功能如桌面小组件和小窗模式,也占用了手机内存。

    以前的桌面小组件往往只承担App特定功能便捷入口的职责,现在的小组件则已经进化出一定的信息显示功能和交互功能。比如天气组件可以实时更新气温和空气质量,赛程组件可以显示正在进行的体育赛事,一些系统的桌面组件甚至可以直接完成播放音乐等操作,而无需显示App的打开画面。

    小窗模式近年来热度较高,在听网课的时候记笔记、打游戏的时候回消息,小窗模式确实带来了更方便的体验。 小窗模式的本质是多任务运行,相比于后台静默,开启小窗无疑会占用更多内存。

    为了提升硬件的“生产力”,多任务又是厂商不得不完善的功能。就连一向保守的苹果,也在iPadOS 16系统中新增了“台前调度”功能。iPadOS 16因开发该功能不顺而延迟推送,可见多任务处理对资源调度能力的要求。如果内存不够,系统杀后台频繁,那台前调度的“生产力”一说也就没有了意义。

    厂商不仅想在用户使用屏幕时提供美观和便捷,还在 息屏显示 上大做文章。

    在美观上,各大系统提供了各式各样的充电动效和动态息屏壁纸;在功能上,锁屏界面也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显示和简单交互能力。例如ColorOS可以在息屏状态时显示服务卡片,直观展示外卖、打车等服务进展信息,iOS则允许iPhone用户在锁屏上查看实时体育比分以及。而几乎所有系统都已经支持在不解锁的情况下通过锁屏界面控制音频的播放和暂停。

    息屏显示、桌面小组件、过渡动画、小窗多任务,手机系统越来越精致和便捷。精致和便捷的代价,便是牺牲流畅度和内存。

    除了运行内存,低功耗内存技术LPDDR的规格以及SoC 本身的算力也影响手机的流畅度。在各家厂商推出的售价低廉的手机上,由于内存规格和处理器性能较低,为了保证基本的使用流畅性,厂商会“阉割”手机系统,也就是低端机的系统比旗舰机的系统更加精简。

    消费者常常发现一些低端机的应用图标是静止的,而旗舰机在返回桌面时,系统应用的图标会展示相应的动画效果;低端机在过渡动画的细节上更少、速度更快。由此可见,手机系统呈现的效果和功能的确吃掉了一部分计算性能和内存。

    此外,安卓手机厂商为了提高产品竞争力,往往会保持较低的硬件毛利率,转而通过系统广告获取额外利润。当用户打开日历、打开文件夹、查看天气、打开应用商店…… 随处可见的广告位无时无刻不在加载,在一定程度上也占据了内存。

    不过最为“贪吃”的还是App的无限扩张,尤其是安卓——由于国内无法连接谷歌服务器,安卓系统中的App无法像iOS的App一样由苹果服务器中继消息。

    iPhone接收消息的机制称为APNs(Apple Push Notification Service),是在系统底层规划好的全局机制,依靠系统常驻进程实现。第三方App与iPhone之间的通讯,先由第三方App的服务器发送通知给苹果服务器,苹果服务器再通知手机终端。因此iOS可以在App没有运行的情况下,就接收到苹果服务器发来的通知。而安卓系统的App各自有用于和各自服务器通讯的后台进程,即时通信类App和需要推送消息的App后台保留这些进程才能收到消息。

    相比之下,苹果的后台机制是一种“伪后台”,消息通知仅占用专用进程,内存占用更少。而 安卓系统无法实现真正的无后台运行,保留通知进程的App过多,就可能导致内存占用过大,流畅度下降。

    图源:苹果官网

    除了系统本身的特性,App自身也乐于在后台“频繁活动”。 现在很多App都具备唤醒其他应用的功能,例如电商App在付款时拉起支付App、点击开屏广告进入其他App等。在CSDN论坛中,可以搜到至少4种开发者其他设置唤醒其他App的程序教程,既包括进入App启动页,也包括直接调用App活动。

    唤醒其他App可以将功能与其他产品进行联动,减少操作步骤。例如在登录账号时拉起常用社交App进行授权,可以将用户在各个领域的数据掌握在自己手中,同时社交账号绑定的其他账号越多,用户对社交App的依赖程度越高。很多大厂借此保证用户的全链路都在自己的生态或合作方手中。更有甚者,可以通过后台实时调用活动获取用户数据,作为个性化推荐的数据来源。

    App在后台的运行,既有为用户提供便捷操作的目的,也有很多单纯利于自身商业目的的行为。然而不论运行的目的是为谁,App后台运行占用的都是手机用户宝贵的内存。 在实际中,我们很少能看到开发者为了保证用户使用手机的流畅体验而做出的妥协,大部分企业选择消耗用户的硬件性能以达到自身商业利益的最大化。

    应用在前台运行时同样如此, App为了深度绑定用户,提高人均使用时长,不断给App加入更多的功能。 一些协同功能的加入可以提升用户体验,而另一些只为变现流量、促进销售转化的体验则大幅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例如近年来各大电商平台在各种节日时的开屏营销活动,以及一些本来以功能性为主的App为了获得广告收入而在页面中加载信息流。

    功能的滥用不仅在App使用时增加了内存占用,还导致手机厂商在优化系统时改变内存资源的配置方式。 针对一些需要加载大量信息的App以及游戏App时,手机厂商为了提高应用打开速度,有时会采取预加载的方式。然而这样一来又会在日常使用时白白占用一部分内存。如果调度策略足够合理,能够针对内存使用的波峰波谷采取不同的预加载机制,自然可以改善手机流畅度。如果调度不够合理,则会出现恶性循环。

    二、谁吃掉了手机的存储空间 吃掉手机存储空间的和吃掉运行内存的是同一拨人,手机系统和第三方App仍然难辞其咎。

    上述手机系统越来越臃肿的功能,占据了大量存储空间。不算运行过程中积累的越来越多的系统数据, 光是动辄10G以上的系统固件,就让消费者在购机时直接拒绝了64G及以下的的手机。 正如本文开头所述,近几年市场上的品牌新机,最低存储空间配置就来到了128G。在一些数码论坛中,很多用户甚至直言,如果想要买一部长期使用的手机,存储规格至少选择256G,不然两年不到可能又得换空间更大的新手机。 除了系统固件,预装应用也占据了新手机的存储空间。 手机厂商会对外出售“预装位”以增加收入,和文件夹下方展示的App推荐广告不同,预装应用不需要用户主动操作就已经自动占用了存储空间。如果不主动卸载,一些很少打开的应用就长期占据了手机存储空间。

    不同系统的系统固件大小,少则7、8G,多则13、14G

    而真正推动手机存储空间不断扩容的“祸首”还是App。

    超级App不断膨胀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微信、支付宝、美团、抖音……这些超级App早已不只是最初的自己,即时通讯、本地生活、电商交易、休闲游戏等等功能应有尽有。而这些超级App还是我们时间的熔炉,用户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在App上,这就意味着各种记录、数据越滚越大。

    尽管超级App们都意识到了“减肥”的迫切性,但这仍然任重道远。比如微信小程序其实就很难真的“用完即走”,B站up主“玄离199”在分析微信中哪些内容会存储空间时指出,微信小程序在第一次打开后会在手机中形成小程序包,用户在“最近使用的小程序”中删除小程序并不会删除已经存储的小程序包。若要彻底删除,需要进入设置进行一系列繁杂的操作,普通用户如果不紧跟教程,很难找到删除小程序包的操作。由此一来,用户使用的小程序越多,小程序包占据的手机存储空间就越多。

    而互联网一度流行的“极速版”App也很难真的瘦身,它们大多是平台主攻下沉市场的利剑,更小的安装包能让它们更容易地装载到下沉市场的低配手机上。只不过久而久之,各种功能的展开还是足以让安卓机成为老爷车。

    三、安迪比尔定律何解? 硬件提升与软件膨胀之间的矛盾,可以说是消费电子行业的永恒命题。根据“安迪-比尔定律”,正是 系统和软件的膨胀刺激着消费者更换搭载最新处理器的新款手机。 但对于手机厂商来说,这实在有些舍近求远。 与其逼着消费者换代,不如优化体验,释放更多的空间。 iOS利用行业地位建立了严格的App上线标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App的无限膨胀。同时,iOS的后台采用墓碑机制,用户可以在App被杀后台后再次打开App时立刻加载上次停留的页面,既释放了内存,又没有增加切换App的操作时间,提高了使用手机的流畅性。

    而现在国内几大手机品牌,也已经采用了墓碑机制来优化内存调度。

    小米在近几次系统版本大更新中,对第三方App的行为进行了限制。MIUI 12推出了照明弹功能,当App在后台调用录音、录像和位置定位等功能时,系统会提示用户并提供阻止操作。在最新的MIUI 14中,小米更是推出了“剃刀计划”,承诺缩小系统固件大小,并减少不可卸载应用的数量,为用户提供更多可用空间。此外,MIUI 14还对第三方应用开发者开放了光子引擎,提供系统底层实时调度核心资源配置的能力,官方宣称光子引擎可以帮助系统流畅度提升60%。

    vivo的OriginOS 3同样提供了不公平调度、内存融合以及原地复活等机制。不公平调度机制将系统资源优先调度给前台,暂缓后台需求。官方宣称不公平调度机制给多任务场景带来了10%的性能提升,运行更加流畅。内存融合技术则是将ROM的空间借用当成RAM使用,以此大幅提升后台应用的保活数量。而对于在调度中无法保活的App,原地复活机制也提供了解决方案。被系统清理的后台应用,再次启动时能快速回到之前的状态和进度。

    其他手机厂商如华为和OPPO,也已经在自家系统中搭载了类似的内存拓展技术和墓碑机制。

    MIUI、OriginOS和ColorOS对于扩大可用空间、提高流畅度所做的努力

    可以看出,解决内存和存储空间占用问题的根本动力很可能还是来源于手机厂商。

    行业的共同问题必然需要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参与者共同努力。除了手机厂商对App的限制和规定,统一推送联盟和App监管政策需要肩负起更大责任,才能有效遏制App无限扩张。

    手机厂商打造革命性技术和创新性体验才是加速换机周期的根本动力,希望消费者不再因为内存或存储空间不够而换机。

    作者:皇甫钰文

    来源公众号:深响(ID:deep-echo),全球视野,价值视角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深响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过时的低科技用户界面,为什么会成为改善体验的关键?

    UI交互 2022-12-30
    原文引自 Jonathan Kendler 的文章《The forgotten benefits of “low tech” user interfaces》。该译文并非完整原文,内容已做删减和调整。更新、更快、更强,设计师往往对新科技趋之若鹜。

    原文引自 Jonathan Kendler 的文章《The forgotten benefits of “low tech” user interfaces》。该译文并非完整原文,内容已做删减和调整。

    更新、更快、更强,设计师往往对新科技趋之若鹜。但有了新科技,用户体验就一定会更好吗?有时候,看似过时的技术也可以成为改善用户体验的关键。

    更多关于 用户体验 的走向讨论:

    究竟是什么决定用户体验的走向?我总结了6个方面! 随着 4G、5G 的普及,移动互联网进入成熟时期。

    阅读文章 >

    回望 20 年前,那时的用户界面大多都是相对「低科技」的:通过 LED 灯和点阵式显示器(dot-matrix display)、七段数码管显示器(seven-segment display)等简单的显示器来传递信息,并通过实体按钮(push buttons)、按键弹片(snap domes)、薄膜开关(membrane switches)等实体控制装置(physical controls)来实现用户交互。

    点阵式显示器、七段数码管显示器、薄膜开关、实体按钮。

    如今,使用更精密装置(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更高分辨率的显示器)的用户界面变得越来越普遍。这种「高科技用户界面」已普遍到让许多设计师、工程师都认为:运用「高科技」开发新产品是理所应当的,「高科技」可以带来「好体验」。

    其实,「低科技用户界面」可以在某些情况下比「高技术用户界面」更占优。

    一、「低科技用户界面」的优势 1. 触觉反馈(Tactile Feedback)

    无处不在的触摸屏对于许多人来说既熟悉又直观。但对于另一部份人群(特别是老年人、对高科技产品不熟悉的人)的来说,触摸屏似乎令人生畏,反倒是实体控制装置更好使。这主要是因为实体控制装置能提供触觉反馈。

    搭配不会熄屏、随时可见的实体控制装置,设备的功能通常都能一目了然。根据实体控制装置的装配方式、规格差异、形状分别,用户还可以在不看用户界面的情况下识别并使用它们。当用户操作实体控制装置时,通常会收到已成功操作的真实物理反馈(如按钮被按下或发出「哒」的声响)。由此可见,这样的设备非常适合夜间及用户注意力未集中于设备本身的场景。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机(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的用户可能需要在夜间进行启动、停止、调整等操作。由此,设备上的实体控制装置能帮助用户做到这一点,但触摸屏却可能不行。

    在提供触觉反馈的触摸屏变得更普遍前,真实的物理反馈仍是个上乘之选。

    2. 成本和价格更低

    「低科技用户界面」的开发成本通常比「高科技用户界面」低。看似只会出于「降本」之财务动机而采用的「低科技用户界面」,实际上对用户也颇有裨益。因为成本往往与价格呈正相关。而更低的价格又能让更多的用户从中受益。

    3. 软件开发的成本更低

    为新产品制定研发预算时,许多制造商更关注实体控制装置所需的资金(如仔细考量到底是用分辨率较高的彩色触摸屏还是分辨率较低的 LCD 屏)。但是,这些实体控制装置实际上还将影响到用户界面开发的成本。

    总的来说,「高科技用户界面」的开发成本更高。至少,为嵌入式设备开发「高科技用户界面」需要更多的用户界面框架(user interface frameworks)费用、更多的面向多种屏幕规格的设计工作、更多的多语种本地化工作、更多的质量控制工作。相比之下,「低科技用户界面」所需的开发工作往往更简易,甚至可以不需要软件开发。因为,用户与实体控制装置的交互逻辑往往不言自明,在 LED 或其他基础显示屏上展示信息也能轻松做到。

    4. 可靠性(Reliability)更高

    触摸屏和高分辨率屏诚然有过人之处,但其缺点大家可能也不陌生:碎屏、花屏(Defective pixel)、耗电等等。对于医疗设备、工业设备等「安全责任为天」的设备,这些都可能是非常严重的缺陷。

    花屏可能会导致用户界面中的重要信息无法被看到,或者是直接使得屏幕无法使用。

    另一方面,这么多年来,许多实体控制装置已经历了制造商彻底的压力测试。同时,装配了这些实体控制装置的设备也已被使用了诸多时日。真可谓是「千锤百炼」。所以,这些实体控制装置的故障模式会比「高科技用户界面」更明确。诚然,实体控制装置可能更容易被磨损,但它们仍比「高科技用户界面」更可靠。

    5. 限制更多

    尽管「低技术用户界面」的科技含量相对较低,但它的用户界面其实很难设计。让「低技术用户界面」直观、高效、不易出错是一项挑战,可能需要大量的尝试、迭代,还要榨取设计师的灵光。

    高分辨率触摸屏为设计师提供了挥洒创意的无限画布,添加页面、图标变得随心所欲。与之相对应的,「低科技用户界面」提供的反倒是设计师无法操纵的各类限制因素(如设备的尺寸限制、分配给用户界面的预算等)。这貌似是劣势,但这些限制实际上却能帮助设计师专注于用户体验至关重要的地方。

    诸如此类的限制促使设计师要「雕刻而不是绘制」,也就是说,优化用户界面需要通过消除元素而不是添加元素来达成。倘若设计师能接受这些限制,反而有可能会得出比最初设想更为简洁的解决方案。

    下图所示的,是一个搭配着「低科技用户界面」的为尿失禁患者提供治疗的设备。用户可以使用它进行开机、调整刺激水平、启动/暂停/停止治疗等操作。这听起来很简单,但在 2 x 1/2 英寸的单色分段液晶(monochrome segmented LCD display)中显示所有相关信息确实有难度。但这却促使负责此设备的设计团队提供了一套直截了当、干脆利落的方案。

    左:一款为尿失禁患者提供治疗的设备;右:设计团队为该设备提供的部分用户界面方案。

    二、「低科技用户界面」的潜在缺陷 「低科技用户界面」并不是万能的。在部分情况下,「高科技用户界面」可能更为卓有成效。

    1. 缺乏适应性(Adaptability)

    许多产品会随着时间流逝而演变。根据对用户需求和偏好的跟进洞察,我们我们可以通过软件更新以改善用户体验。

    当预料到产品会在未来需要被更新时,仍使用「低技术用户界面」可能会带来麻烦。例如,想要添加图标来表达系统状态时,却发现简单的分段液晶屏已经没有空间了。

    2. 难于国际化、本地化

    「高科技用户界面」比「低科技用户界面」更易达成国际化、本地化的诉求。若用户界面只需要图标来传达信息,那「低科技用户界面」能很好地胜任工作。但是,当需要添加多语种以迎合更多国家的市场时,会发现在「低科技用户界面」中往往无计可施。

    3. 不讨喜

    营销团队常常是「高科技用户界面」的最大簇拥,因为他们担心已经习惯了高分辨率触摸屏的用户会把装配「低科技用户界面」的产品视为过气产物。

    许多消费者的确会根据外观来判断产品优劣。如果想要将产品定位为旗舰产品,那拥抱「高科技用户界面」可能是个明智的商业策略。

    话虽如此,「低科技用户界面」也可以看上去不那么过时。工业设计师可以探索创造性的方式来包装「低科技用户界面」,使其既摩登又迷人。例如,超广视野 LCD 屏(ultra wide view LCDs)就是一种更新的「低科技用户界面」装置,它比高端 OLED 屏更为清晰。

    惠而浦(Whirlpool)、松下(Panasonic)等制造商已将「低技术用户界面」变得颇具美学吸引力。

    三、试试「低科技用户界面」吧 「低科技用户界面」不是万金油,但我们仍鼓励你在开发新产品时试试看。就算没有实际的项目可以落实,也可以尝试去思考:

    如何将基于「高科技用户界面」的设计转化为只使用图标、LED、最基础的显示器的「低科技用户界面」?

    如何用最简单的 UI 元达成同样直观且引人入胜的用户体验? 如果能尝试做这一番思考,你可能会对你的创意新边界感到惊喜。 欢迎关注作者微信公众号:「We-Design」

  • 超全整理!9个设计师必备的高质量图案背景素材网站

    UI交互 2022-12-30
    大家好,这里是和你们聊设计的花生~之前为大家推荐过5个纹理材质网站和5个科技感背景网站,今天继续为大家推荐9个高质量几何背景图案素材网站,它们包含了上千种丰富的图案样式,可以用作海报、网页、包装、PPT、壁纸设计等多个方面,下载便捷且都是免费可商用,一起来看看吧~PPT设计必备!5个高质量科技感背景生成器大家好,...

    大家好,这里是和你们聊设计的花生~

    之前为大家推荐过5个纹理材质网站和5个科技感背景网站,今天继续为大家推荐9个高质量几何背景 图案素材 网站,它们包含了上千种丰富的图案样式,可以用作海报、网页、包装、PPT、壁纸设计等多个方面,下载便捷且都是免费可商用,一起来看看吧~

    PPT设计必备!5个高质量科技感背景生成器 大家好,这里是和你们聊设计的花生~ 科技风一直都是 PPT 设计中比较热门的风格,而想做好科技感,除了合适的配色,自然也少不了各种具有形式美的抽象几何图案。

    阅读文章 >

    1)more.graphics 网站直达: https://more.graphics

    more.graphics 是一个免费可商用的图案生成器网站,集合了表情符号、六边形图案、渐变、几何、蒙德里安、包豪斯、带状等7种功能,图案样式累积有100多种。每种图案的尺寸、图案模式和 配色 方案都可以修改,因此也可以得到更加丰富多变的样式。其中平铺图案都是可以无缝拼接的,提供PNG/SVG/JPG 3种文件下载格式。

    2)VISIWIG 网站直达: https://www.visiwig.com/ (搭梯子速度更快)

    一个由个人设计师开发的几何背景图案生成网站,包含图标、图案和纹理三种类型,都是免费可商用的。其中图案包含了30多种基础几何图形样式,简洁大方,每一种都可以调节图案的大小、方向、密度、颜色等,可复制CSS代码和下载SVG格式文件,方便图案的再次编辑。

    3)Superdesigner 网站直达: https://superdesigner.co/tools

    Superdesigner也是一个图案生成工具合集,包含SVG背景、3D元素生成器、渐变、几何背景、CSS背景等10种功能。其中背景图案样式达到了200多种,精致可爱,可以调整其配色和透明度,每个图案都可进行无缝拼接。图案的使用方法是直接复制SVG格式文件,导入Ai中即可编辑使用。

    4)Looneypatterns 网站直达: https://looneypatterns.com/

    Looneypatterns 是一个黑白手绘线条风格的图案网站,目前包含45中图案样式,风格清新简洁,可免费下载并进行商用。下载方式为点击缩略图进入大图页面,然后右键保存PNG文件即可。

    5)Pattern Monster 网站直达: https://pattern.monster/

    Pattern monster 是一个在线的免费矢量 背景素材 库,目前拥有248多种图案样式,除了常见的几何图形还有一些适合圣诞节、万圣节、生日等节日的装饰图案。每种图案的尺寸、大小、颜色、方向都可以进行调整,提供CSS代码、SVG和PNG三种下载格式,对后期调整来说也非常方便。

    6)Tylify 网站直达: https://tylify.app/

    Tylify 是一个以 Emoji 表情符号为基础元素的趣味平铺图案生成器,有着无数种可能的组合方式。我们可以通过增删表情符号、调整大小、颜色、角度来组合成一个基础的“瓷片”单元,在此基础上网页自动拼合形成无缝的背景图案,此外也支持自己上传元素图片进行图案组合。支持SVG和PNG两种下载格式,此外还有Figma的插件可供下载。

    关于 emoji,你必须知道这个全能网站 Hello Everyone~ 我是花生。

    阅读文章 >

    7)Subtle patterns 网站直达: https://www.toptal.com/designers/subtlepatterns/

    一个公益性质的纹理图案网站,站内素材都是由专业设计师创作并上传的,包含布料织物、几何图案、瓷砖纹样、植物等多种类型。网站提供400*400px的PNG格式文件下载,可无缝拼接。

    8)wowpatterns 网站直达: https://www.wowpatterns.com/free-vector-art

    WowPatterns是一个专注图案设计的专业网站,目前收录超过 3000 多种纯手工的创意图案,华丽多彩,包含民族、季节、几何、抽象图形等多个类型。可下载JPG格式和可编辑的EPS格式,图案完全免费用于商业和个人用途。

    9)bg-patterns 网站直达: https://bg-patterns.com/

    一个日本的背景图案素材网站,包含几何条纹、植物、日式传统纹样等多种类型,总样式近2000种,都是免费可商用的。每种图案有5种不同的配色方案、7种图案大小和 PNG/SVG/PNG/Ai/EPS 5种文件格式可供选择,非常全面。

    以上就是今天为大家推荐的9个免费可商用的背景图案素材网站,喜欢的小伙伴记得点赞收藏,也可以转发给身边有需要朋友 。如果你有关于本文或者设计的相关疑问,可以在评论区提出,我会第一时间为大家解答 ~

    推荐阅读:

    要质感叠纹理!5个设计师必备的免费高清纹理素材网站 大家好呀,我是和你们聊设计的花生~ 在海报设计、字效设计、插画中,叠加纹理是提升设计质感、营造主题氛围的有效手段。

    阅读文章 >

    看电影学审美!8位值得关注的宝藏电影拉片UP主 大家好,这里是和你们聊设计的花生~ 想必很多学设计或插画的小伙伴听过可以通过看电影来提升审美,学习构图、配色、造型等方面的知识,并获得相应的创作灵感。

    阅读文章 >


让你的品牌快速脱颖而出,抢占市场份额,提升销量
免费获取方案及报价
*我们会尽快和您联系,请保持手机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