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腾讯实战案例!资深高手如何用上游思维做设计?
UI交互 2022-11-10本文分享了通过提升思维高度来解决设计问题的方法,并结合项目案例介绍了在实践中如何应用这种方法,更系统地推进设计工作的开展,即确保设计方案品质,又提升研发效率。更多设计思维:万字干货!九大章节帮你掌握场景化设计思维编者按:本文从《无界面交互》一书说起,总结了场景化设计思维的知识点,帮读者掌握场景化设计。本文分享了通过提升思维高度来解决设计问题的方法,并结合项目案例介绍了在实践中如何应用这种方法,更系统地推进设计工作的开展,即确保设计方案品质,又提升研发效率。
更多设计思维:
万字干货!九大章节帮你掌握场景化设计思维 编者按:本文从《无界面交互》一书说起,总结了场景化设计思维的知识点,帮读者掌握场景化设计。
阅读文章 >
一、什么是上游思维 曾看过这样一则寓言:小 A 和小 B 经过河边,正巧遇到有个孩子落水快淹死了。于是他俩立刻跳入河里把孩子救上了岸。可刚救完人,又听见河里有人呼救——原来又有孩子溺水。小A和小B只能再次跳入河中救人。这样的情形反复了几次,导致他俩都应接不暇,分身乏术。当小A继续忙于救人之时,却看到小B回到岸上,似乎要离去。小A便问道:“你去哪儿?”。小B说:“我要到河的上游看看,到底是谁把小孩扔进水里,我要去揍他一顿。”
在这个寓言里,小 A 每次看到有人落水,就迅疾做出救人的反应;而小 B 则在寻求更底层的办法来解决问题——他行为的背后是“上游思维”的思考模式在起作用。
“上游思维”是作家丹.希思在他的著作《上游思维》一书中提出的概念。简而言之:“ 上游思维 ”就是从更底层、更本质的维度来思考如何解决问题。而与其相反的思维模式,作者称之为“下游思维”:指的是在问题出现时迅疾做出的亡羊补牢式被动反应。
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男孩在水上乐园的游泳池里挣扎,他的父亲见状赶忙跳下水救儿子,这是属于被动应对的“下游行动”。而政府意识到了存在溺水的风险,于是便采购了救生圈,部署到紧急情况下随时可取用的地方,这是主动应对的“上游行动”。
二、上游思维的好处 通过对上游思维的学习和思考,我总结了这一思维模式的两点好处:
首先:上游思维具有系统性:能发现更底层的问题。
当认知层面习惯了上游思维的思考模式,你发现问题的能力会大大增强,不仅能看到众人显而易见的问题,还能洞察到其背后的隐性问题;
其次,当我们在遇到问题思路闭塞时,上游思维能扩展解决问题的思路。
比如:当项目组希望通过设计,助力提升产品体验时:设计师们能马上想到几点通过提升产品可用易用性等来优化使用体验的方法;而习惯于使用上游思维模式想问题的 设计师 ,会有更广的解题思路——他们不仅仅考虑如何提升产品的可用性、情感化表达;还会思考如何提升效率、让解决方案更通用可扩展、以便设计方案后续能服务更多使用场景…
三、如何用上游思维做设计 设计师的工作,一言蔽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上游思维里,“发现问题”指的是:提出具有深度和广度的问题,而非只着眼于当下紧急的问题。
问题即决定了思考和努力的方向,也决定了解决方案的天花板——每一个事后被证明优秀的解决方法,最初都起源于一个好问题。若一开始抛出的问题就不具备一定的思维高度,后面得到的解决方案往往存在各种局限性。
然而,提出好问题并非易事,这是种稀缺的能力。
1. 如何培养能提出好问题的能力?
一方面:需要有意识地留给自己更多“闲余”时间来思考。
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研究发现:当资源匮乏、人们金钱、时间或脑力有限时,人会优先处理“重要却紧急”的问题,而挤掉考虑“重要却不紧急”问题的时间。在《稀缺》一书里,这种现象被称作:“隧道视野效应”。为了能跳出“隧道”这个狭窄的视野,我们需要给自己的工作时间适当“留白”——留出一部分时间或资源专门用于思考“重要却不紧急”的问题;
另一方面:需要有足够的责任心。
很多问题其实一直摆在那儿,但因为一直没人解决,所以大家都选择了“无视”。“虽非系铃人,仍做解铃人”——只有当有人自愿承担起解决这部分问题的工作时,潜在的问题才有可能得到解决。
以我参与的项目——先锋云游戏为例,给大家分享一下我当时的做法。
先锋云游戏是腾讯官方推出的集云游戏与游戏内测于一身的平台——用户无需下载游戏,就能玩各类游戏大作。
目前先锋的产品从 App、微端、H5、小程序到 PC-web\客户端、TV 端,覆盖了小屏和大屏的多种平台。
这个项目当时的产品目标:是通过提升新用户数以及维系原有活跃用户来增加云游戏营收。
接手项目时,体验完产品后直观的感受是:产品体验较差。当时除了跟进产品的日常版本迭代设计之外,我会花一部分时间去了解该产品打造的过程,比如从跟项目组同事、之前负责该项目的设计师多次沟通中了解产品内容的演变历程、产品方向调整的原因;同时也在日常工作协作中留心各岗位间配合上的阻碍点,整理汇总成 3 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这个项目有多团队参与,协调沟通人员众多,各设计师独立作战效率不高;其次:各端没有整体性统筹,设计品质难把控;这两点因素,很大程度上牵制了整体体验的打磨。因此要达到提升整体体验的最终目标,需要解决的问题不仅仅只是“提出更优的体验设计方案”,还需同时考虑如何解决:提升设计师的工作效率、把控设计品质等问题。
定义清楚了问题,就可以继续后续的设计目标制定:通过建立统一的设计工作流程去解决产品多资源分散的问题;通过建立设计交付规范来对设计品质把关;最后提供能系统性提升多端云游戏体验的方案,最终提升产品体验。
2. 如何运用上游思维来解决问题?
上游思维中,关于解决问题的方法,我认为可概括为“还原论”。
“还原论”是一种哲学思想,其认为:复杂的系统、事务、现象可通过将其化解为各部分之组合的方法,加以理解和描述。
比如:蒙娜丽莎这张画,站在正常距离观看,可以这样描述:这是一幅表情内敛、微笑神秘的女士肖像画;而如果运用还原论的方法,把画放大、再放大,将看到无数个不同的像素三色块的集合——因此也可以这样描述这幅画:这是由成千上万个在空间中以不同方式进行排列组合的像素三色块。
因此还原论提供给我们了一种追本溯源看问题的角度。
通过追溯问题的本质,来解决问题,具体可以分为两种思路:
第一种:追溯本质,解构重组
第二种:追溯本质,联想发散
① 追溯本质,解构重组
接着前面提到的先锋云游戏案例,继续谈谈如何通过追溯本质,解构重组来解决设计问题。
因为先锋的产品覆盖了小屏和大屏多个平台,系统性地提升多端云游戏体验是前文提到的设计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这个项目跟以往我经历的其他项目最大的不同点在于:需要同时进行 6、7 个产品的设计工作。若还是按照单产品各模块逐个设计的话,很难将云游戏多端打造成一个整体性的体验,且费时费力;所以需要转换思路——运用多产品设计思维,将多个产品协同考量、整体设计,即有利于打造统一的认知体验,也能提高效率,减少设计资源消耗;
具体要如何协同打造云游戏多端的设计体验?
首先:将先锋云游戏各端的内容进行收集整理,拆分出全部需要设计的基本元素;
接着:由于信息结构、任务流等属于多端通用的部分;而各设备设计规则、各端展示的功能内容等属于各端不同的部分,因此采用将“多端通用部分”归位一类、“各端不同的部分”归位一类的分类方式重新组合了基本元素;
将这些“相同”和“不同”的基本元素具体对应到实际功能模块里,便可将各端相同的内容统一设计;而各端不同的设计点则根据重要性、紧急度合理分配资源协作处理,以符合了多个产品协同考量、整体设计的初衷;同时提高了研发效率,打造了统一的使用体验。
② 追溯本质,联想发散
另一运用上游思维,解决问题的思路是:追溯本质,联想发散——以我们设计团队为数字长城项目进行的体验设计为例来说明。
数字长城通过游戏技术打造了一段数字化长城,是游戏技术在数字文保领域探索创新的新型应用。
在拿到产品初期 demo 时,我们通过可用性测试、一对一访谈等方式了解到:由于数字长城的整体体验缺乏吸引力,用户没有兴趣体验完整的长城修筑过程,无法达到增进民族文化认同感和凝聚力的目的。
因此,“如何提升数字长城体验的吸引力?” 成为这一项目的设计问题点。
首先,我们把整个体验流程拆分成几大阶段,根据前期调研收集的信息整理出每个阶段的主要问题;接着,分析找到问题背后的本质原因——因为用户缺乏体验的动机,且很多修缮情景里设置的任务超出了他们的理解&操控能力,所以无法让目标用户产生足够的兴趣完成体验。
为提升用户的使用动机,我们研究了心理学中有关人类核心动机的理论,找到了提升人们产生动机的几种方式,如:提供快乐、提供希望、提供认同感。
应用到数字长城项目里,则是通过联想发散,提炼出从功能内容、交互方式到视觉表现等多维度的设计概念,作为增强用户体验动机,丰富体验流程完整度、顺畅度的思路。
为提升用户的行为能力,需降低用户体验的难度——减少时间投入、降低脑力投入、降低体力投入是提升行为能力的具体方法。运用联想发散,梳理出在数字长城项目里,可实施的一系列 设计思路 。
我们将以上内容整理成概念方案与项目组讨论,经过多次沟通及方案迭代,最终大部分初期的想法都得以落地。
最终的项目呈现,可通过微信扫码体验。
四、 更多启示 用上游思维做设计,需要在项目实操中有意识地用更广的角度、从更深的程度去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而想要获得这种思维力,要敢于打破单学科的单一思维路径。作为一种成长型思维模式,可通过构建多元知识体系,扩展自己的认知边界来提升思维高度,找到更“上游”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孔子在教育学生时说过:“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
希望大家都能通过不断提升自己的思维高度,突破自我,设定更高的目标,取得更大的成果。
参考文献
「1」[美] 丹·希思. 上游思维[M],中信出版集团,2021
「2」塞德希尔·穆来纳森 / 埃尔德·沙菲尔. 稀缺[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
「3」[美] 奇普·希思 / [美] Dan·Health. 行为设计学(零成本改变)[M],中信出版社,2018
欢迎关注作者微信公众号:「腾讯设计族」
-
从业10年的鹅厂设计师,有哪些提升幸福感的软件和技巧?
UI交互 2022-11-10工作这么多年,我庆幸自己还保持着好奇心,我喜欢研究各种疑难杂症,能偷懒的时候绝对不想机械重复。所以,工作近 10 年,我搜集了不少工具和实用小技巧。篇幅有限,今天先跟大家分享 11 个我平时最常用到的,这些工具和技巧真的能瞬间提升幸福感。工作这么多年,我庆幸自己还保持着好奇心,我喜欢研究各种疑难杂症,能偷懒的时候绝对不想机械重复。所以,工作近 10 年,我搜集了不少工具和实用小技巧。
篇幅有限,今天先跟大家分享 11 个我平时最常用到的,这些工具和技巧真的能瞬间提升幸福感。后续可能还会更新这个系列,保持关注吧
全文没有广告,都是我最常使用的小工具和技巧,请大家放心阅读,绝对用的上,也值得分享给你的朋友们。
效率工具系列:
这5款工具,让设计师工作效率提升 200%!(十) 大家好,这里是和你们聊设计的花生~ 最近又收集了一批好用的设计及办公工具,今天就继续我们的「设计师效率工具」第10期,本期为大家推荐的神器分别是: 一键出图!
阅读文章 >
一、记笔记-印象笔记 我有保持每天写作的习惯,所以写作工具对我来说很重要。我最近刚放弃用了 7-8 年的有道改为用印象笔记。
这里也想跟大家分享下换工具背后的小故事,当时放弃的理由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在核心操作上不能滑动选择输入,另一个是官方对待核心用户的态度。
产品体验是全流程的事情,不仅仅在于界面中的交互体验,所有与用户产生触点的地方都是产品体验的一部分。只要其中有 1 个或者多个让体验减分的地方,整体的产品体验就会大打折扣,甚至劝退用户。实际上市面上很多产品都会忽视全流程上的体验问题,大家也可以检视下自己正在做的产品在所有触点上是否有体验问题。
对于写作来说,文字输入属于核心交互体验,之前老的有道笔记是有输入键盘滑动的功能的,但更新了新版之后,这个功能就没有了。这一度让我的输入体验特别差,当我在手机的小屏幕上要插入文字或者选择文字时,只能通过手指戳位置而不能滑动选择,这简直让我崩溃。其实,输入法是有这个滑动插入的能力的,但是在有道云笔记中却不知道怎么被屏蔽了这个功能。
因为我已经用了好多年有道了,直接换应用确实会比较麻烦,无奈之下,我找到官方客服反馈,还给官方发邮件。我写了很具体的理由以及诉求,言辞非常恳切,我想应该也并不难,毕竟之前的老版本本来就有这个功能。
在线客服是有回复我,说一定会把我反馈的问题提交过去,尽快修复。而我发的邮件就完全没有任何回应了。
等了几个月,期间我经常会去应用商店看看会不会有更新,其实中间更新了几次,每一次我都觉得我的那个小诉求会得到优化。结果每一次都失望。某天又看到更新了,我在车上正准备码字,立马就用流量都要把它更新了,结果发现依然没有解决我提的那个小问题。
晚上,越想越觉得我应该换个应用。在应用市场试了一圈,还是觉得用回我最初用的印象笔记体验最好,虽然在多终端上登录需要付费,忍不了有道对核心用户诉求的不关注。
在试用了一天后,果断付费,它不仅解决了我在有道上反馈的输入交互问题,还有很多让我惊喜的功能细节。比如它能支持自定义菜单栏,可以简化一些繁琐的我不常用的功能入口,一开始觉得比较抵触的复杂界面瞬间就干净了。另外,我还发现它同步的速度比有道快多了,几乎是瞬间完成的。星球打卡也能直接复制过去,还能保留格式,之前有道每次复制过去还得重新编辑留白,现在想想简直是浪费生命。
我会把我的每日思考分享到星球的每日思考打卡中,所以几乎每天都在写
果然还是付费的香,我直接就买了连续包年服务。能花钱解决的痛点为啥要忍这么久?真的后悔没早点换平台。
二、快速录屏截图-QQ 有多少人是像我一样,每天登录 QQ 是用来截图用的?现在 qq 的这个功能已经很强大了,还能快速录屏,关键是录出来的视频非要小,同时支持导出 mp4 和 gif 格式,还能直接复制到多平台发送给朋友,真的超方便。
我经常在用文字很难描述问题和需要快速演示动态时用这个功能,简直太好用,几乎是每天都有用到。然后也可以通过 QQ 截图识别文字,有时候懒得输入就直接用这个来搞定了。
三、高级截图工具-Snipaste 有时候还需要一些更高级的截图功能,比如我需要截图的区域一定是正方形,然后还能把鼠标透过去,把截图定在某个位置然后对照效果,比如检查页面还原效果时就非常方便。这个小工具也是强烈推荐的,比 QQ 截图功能更多,适合各种复杂场景,几乎是最好用的截图工具了。工具包有 win 和 mac 版,见文末。
四、清理文本格式-Sublime 经常在网上复制文字,很多编辑器和网页里复制文字都会把格式带过来,比如我经常需要复制文本到 PPT 里,会自动把各种乱七八糟的格式带进来,本来可以沿用预设好的样式,结果却需要重新调整。我习惯用这个工具清除自带的各种样式,这样就不用麻烦的清理格式问题了。
这个工具本来是我以前拿来写代码用的,然后发现它能很好的清理格式,虽然现在很少写代码了,但一直到现在我还都在用。
五、同步工具-坚果云 同步文件对于现在这种疫情的情况非常实用,经常可能在公司做了稿子,但文件忘带,想在别的地方找文件就很麻烦。
我现在是习惯用坚果云,也已经买了连续多年交了年费。速度快,还能看不同的文件版本,误删或者同步都很方便。疫情这几年,改变了不少工作习惯,同步协作,云端存储这些都已经成了必备的工具了。
六、精简小图标-bartender4 在 M1 MacBook 上工作,因为有刘海的存在,很容易看不全图标,导致经常需要点图标操作却没法正常显示。用到刘海屏的同学肯定懂,下面这张图其实就有几个小图标是找不到的,非常麻烦。
这个小工具完美解决 MacBook m1 刘海屏的问题,可以隐藏多余的顶部栏图标,还可以自定义显示哪些小图标,瞬间清净了。第一次用到这个插件的时候,真的超爽,幸福感倍增。
七、快速演示图标-Memoji 用苹果的 Memoji 制作情绪头像,或者用苹果自带的图标进行 PPT 演示或者做概念方案。
有时候在做 PPT 或者写文章的时候,需要放一些图标配图,尤其是还想加一些可以定制化的个性表情时,苹果的 memoji 就很适合。风格统一,还可以自定义,细节也多,能快速创建并使用。(是不是很多人不知道还能这么用?)
八、压缩工具 这 2 个小工具,分别是 Optimage 和 Permute,在以前也推荐过:
如何正确压缩你的作品集,来看看腾讯高级视觉设计师的经验 大家好,我是彩云。
阅读文章 >
因为使用实在是太方便,只要把需要压缩的视频和图片拖进去就行,还不需要设置什么路径啊之类的,直接就能生成在原路径,用过就知道有多方便了。因为平时经常用到,所以如果以前没看过我的那篇文章的朋友,我再推荐一次。
九、音效网站 网站链接: https://www.aigei.com
有时候,你可能需要各种音效,不论是做 h5,做小游戏等等,加上音效的辅助,体验感会提示很多。这个网站大部分音效都是免费无版权的,一定要收藏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十、微信备忘录 你们可能不知道微信有一个备忘录功能,它可以置顶在信息窗口,反正你微信每天怎么都得打开吧。具体打开路径是:我的-收藏-添加-多选(打钩)-更多-选择置顶。估计很多人都不知道。
在其他软件设置备忘录,你还能找到理由说忘了打开软件或者没看到提醒,但只要开了微信就能看到自己的待办事项了,真正做到备忘的目的。(我敢保证很多人不知道还有这个用法图片)
十一、精简浏览器收藏小图标 在浏览器上收藏了很多网站,如果名字太长堆在一起,在外面其实显示不了几条。只需要在收藏地址后右键,点修改,删除备注的名字就可以实现只显示图标了。这样再收藏条那就能看到更多入口了,非常方便。
有没有哪些小工具和我一样的?或者你有哪些是让你觉得幸福感暴增的小技巧和小工具,欢迎留言区分享~
欢迎关注作者的微信公众号:「彩云译设计」
-
虚拟主播也带货?直播电商的变与不变
设计动态 2022-11-095月6日晚,海外虚拟主播vox在B站开启了中国直播首秀。从最终数据来看,直播1.7小时,营收111万人民币,当晚还登上平台热门首位,这样的直播吸金能力,让不少明星都望尘莫及。 更值得关注的是,直播间当晚的付费率达到了惊人的73.3%,也就是说,每10个进入直播随着虚拟主播在带货界愈发风生水起,为直播电商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它与直播电商的合作究竟是一时的风口,还是大势所趋呢?本篇文章据此展开了一系列的讨论,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一起看看吧。
5月6日晚,海外虚拟主播vox在B站开启了中国直播首秀。从最终数据来看,直播1.7小时,营收111万人民币,当晚还登上平台热门首位,这样的直播吸金能力,让不少明星都望尘莫及。
更值得关注的是,直播间当晚的付费率达到了惊人的73.3%,也就是说,每10个进入直播间跟主播互动的人中,就有超过7个为他花钱。
近年元宇宙的风口下,各类机构、平台纷纷押注入局虚拟经济,虚拟主播行业仍是一片蓝海。仅2021年,关于虚拟主播相关投资就有十余起,资本正在用真金白银,证明自己对这一赛道的看好。
而早在2020年,拥有超过186万B站粉丝的虚拟偶像洛天依就进行了直播带货首秀,在线观看人数一度近300万,近200万人打赏互动。
直播电商,被看作是虚拟主播变现营业的最佳渠道。随着虚拟主播在带货界愈发风生水起,它与直播电商的合作究竟是一时的风口,还是大势所趋?
花费万元,24小时不间断直播 人们常说:比赛拼到最后比的就是耐力,对主播们来说更是如此。在竞争愈发激烈的直播后半场,比拼带货时长成为了大量中小主播选择的方向。受生理机能限制,大部分主播带货控制在5-6小时左右,为了保证直播间的整体时长,主播们一般会采用车轮战的方式轮流上阵。
对虚拟主播来说,“24小时全天候、不间断直播”这一点可以轻松完成。微软天猫官方旗舰店曾推出“24小时全智能虚拟IP”带货,通过对后台知识库的不断学习,虚拟主播可以在直播期间自动介绍商品信息,并自主回答用户问题与用户互动。
目前市面上也有供应商专门提供此类服务,仅需向供应商购买虚拟主播定制软件及后期的运维服务,几万元便可实现直播间的24小时不间断。包括卡姿兰、珀莱雅、完美日记等大热美妆品牌在内,大量品牌已订购此类服务,用来与真人主播互为补充,就连鞋服品牌卡宾、食品品牌信良记的直播间中,都有虚拟主播在直播卖货。
同时,动漫IP和游戏IP孵化的二次元虚拟主播也成为了新流量密码。手游《秦时明月世界》中的聂盖、卫庄等人物,曾作为虚拟主播亮相荣耀直播间,吸引大量粉丝前往观看。
为保证直播效果,目前,大部分直播间会选择“真人+虚拟主播”的组合模式进行直播,但目前虚拟主播带货成绩与真人主播仍有较大差距。
虚拟主播中热度较高的IP“我是不白吃”,坐拥超2200万抖音粉丝,早在2020年3月入局直播电商。2021年,“我是不白吃”直播带货销售破亿,进入2022年,也创下了三个月内37场直播累计销售额达1088.99万元的成绩,不过,与同平台带货达人罗永浩相比,单场直播销售额仅达到罗永浩的4%左右。
伴随着Z世代消费力量的崛起,数字虚拟主播商业变现模式的想象空间不可小觑。然而,一、两场直播的红火,并不能作为考量虚拟主播带货力的证明。当进入常态化、更长期的直播带货模式,虚拟主播们的业务水平究竟如何?
用专业构建信赖,才是直播电商的唯一解 技术,是在谈论虚拟主播时迈不过的一道坎。得益于人工智能和5G的发展,AR技术、实时动作捕捉和面部捕捉技术被广泛应用到虚拟主播的直播场景中。但开发成本有限,目前市面上虚拟主播的互动体验感不如真人流畅。
问题随之而来,在《2022新数智消费趋势报告》中,被问及虚拟主播的观看感受时,47.5%的调研对象选择了“互动性不强,并不实用”,46.1%的调研对象选择了“没有亲和感,不够生动”。事实证明,自主交互能力较弱的缺陷,让虚拟主播在需要强交互的直播电商领域,无法有更多的发挥空间。
同样以头部主播为例,虚拟头部主播“我是不白吃”的操盘手朱宇辰是拥有专业的美食知识和6年喜剧从业经验的运营者,直播间的所有内容互动都需要撰写详细脚本甚至安排声优配音。相比之下,李佳琦直播间的内容很难看到脚本设置的痕迹,都是与观众自发互动而来,这种互动甚至会延伸到直播间外。
技术带来的体验缺陷只是一小部分,无法实现“人货场”的统一,才是直播电商行业更致命的漏洞。团队要根据虚拟主播的人设定位,匹配对应消费群体的供应链,严格把关选品质量,这一系列操作下来,难度远超于真人主播。据悉,在虚拟主播洛天依完成三次直播带货后,负责团队曾表示目前在选品上花费最长时间,但依然没有找到合适的选品逻辑。
而真正让直播电商无法被其他零售模式替代的关键,不在于带货价格,而是在于这一模式围绕直播间、主播和选品所构筑的“场景体验”。
以真人头部主播直播间为例,在李佳琦直播间,“所有女生”“猪猪女孩”等亲昵的称呼,是李佳琦的口头禅,“李老头”“+7”等叫法,则是直播间的观众们对李佳琦的爱称。可以说,李佳琦凭借长期的陪伴与服务,已经建立起了其与消费者之间独一无二的沟通场域。
个人化IP的成功建立,并非李佳琦直播间长足发展的唯一原因。美妆导购出身,李佳琦当年凭借口红试色推荐出圈,最初凭借在美妆领域的选品专业性获得广泛认可。全品类带货后,他又迅速组建起专业的质检团队,保证直播间商品的资质。
发展至今,李佳琦还在直播间里占用带货时长开设“李佳琦小课堂”“李佳琦新品秀”等内容栏目,通过输出更为专业的选品知识,进一步通过优质内容与消费者建立起互信关系。
在直播间之外,李佳琦也与消费者积极互动。今年双11期间,李佳琦直播间关注到了电商行业末端的物流环节,和菜鸟共同发起“绿色回箱”活动,号召消费者取件后把快递包装留在回收箱内进行二次利用,为环保节能事业尽一份力。
由此可见,以李佳琦为代表,真人主播的成功关隘,恰好弥补了虚拟主播的先天不足。而其在电商领域长期积累的选品嗅觉、严格质检规范化流程,以及对公益环保的积极参与等,则超越了直播形式,成为了直播电商“硬实力”。
或许,对于直播电商而言,形式是次要的,能否跳出形式的桎梏,在直播间内外共同发力形成以信用为基础的消费场景,满足用户的情绪陪伴,才是当下直播行业完成从增速到提质的破局之道。
一直以来,关于机器能否取代人类的探讨从未停止。虚拟主播也一定会随着更成熟的人工智能技术逐渐握带货技巧。但直播电商能够带来如此大社会能量的原因不止带货,其背后的选品、运营、售后等关键链条也很难通过算法学习来完成。
相比之下,让智能虚拟主播成为真人主播的有益补充,释放真人主播的压力,让其聚焦在更需要发挥能动性的领域,看起来更为可行。李佳琦也曾表示,机器可以帮助自己更好地收集、学习女生们的需求与反馈,让他为大家提供更好的产品与服务。
虚拟主播的加入,无疑为直播电商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但本质仍是导购角色,其背后的专业选品、情绪陪伴必不可少,形式只是噱头,直播电商的成功关键一如曾经的线下商业,好的商品,好的价格,好的购物体验,才能拿到一张好的销售成绩单。
来源公众号:松果财经(ID:songguocaijing1)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松果财经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推进APP个人信息保护合规治理,互联网平台当好“守门人”
设计动态 2022-11-09注册一款APP时留了电话号码,之后每天都接到各种营销电话;莫名其妙收到保险公司通知保险生效的信息;安装APP后用户权限一律强制性获取,如果拒绝就无法正常使用……近年来,手机APP侵犯个人信息安全的事件常有发生,APP已成为个人信息保护的关键领域。 互联网平台如近年来,手机APP侵犯个人信息安全的事件常有发生,APP已成为个人信息保护的关键领域。互联网平台如何履行“守门人”角色,推进APP个人信息保护合规治理工作呢?一起来看。
注册一款APP时留了电话号码,之后每天都接到各种营销电话;莫名其妙收到保险公司通知保险生效的信息;安装APP后用户权限一律强制性获取,如果拒绝就无法正常使用……近年来,手机APP侵犯个人信息安全的事件常有发生,APP已成为个人信息保护的关键领域。
互联网平台如何履行“守门人”角色,推进APP个人信息保护合规治理工作?在《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实施一周年之际,记者了解到,巨量引擎坚持专项行动与长效治理相结合,今年累计通知广告主整改10000余次、下架违规APP超5000余款。
01 第三季度共前置拦截违规APP超5000个 今年以来,巨量引擎积极响应工信部对APP个人信息合规治理的要求,以落实《个人信息保护法》为引领,切实履行分发平台义务,系统推动APP个人信息保护治理工作。
靶向发力,精准出击。2022年第三季度,巨量引擎展开新一轮APP个人信息保护合规治理行动,重点针对用户关注、反馈的“违规收集个人信息”“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和“频繁、过度索取用户权限”等问题集中处置。依据最新标准,平台启动新一轮在架APP集中巡检、复查复测,对不合规者要求限期整改;对拒不整改或限期内整改不到位的APP零容忍。
在开展专项行动的同时,巨量引擎通过强化投前审核环节、高频宣贯指引等多措并举推动长效治理。投前审核方面,平台新增审核规则并及时下沉执行,搭建APP上架前“初审—复审”链路,增加审核校验人力,以前置拦截风险。第三季度平台共拒绝超过5000个违规APP投放,应用下载类广告投诉率较上一季度环比降低10.81%。
截至目前,巨量引擎已获得多个国内外权威认证,包括2020年起连续三年通过由公安部主管“网络安全等级保护”三级认证,2022年通过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SOC 2 Type 1认证(国际认可的最严格的独立第三方数据安全报告之一)等。
02 为超过500个广告主提供针对性服务支持 2022年至今,工信部共发布6批(总第26批)APP整改通知。对于责令整改的APP,巨量引擎均第一时间予以拒绝,对限期内整改不到位的APP予以下架,维护用户权益。值得一提的是,巨量引擎还搭建“广告主定向沟通或答疑-上架前复测”机制,一对一反馈问题,点对点帮助广告主进行整改。
紧抓“源头”,巨量引擎为超过500个广告主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支持,或直接对客户培训,或提供答疑服务,内容包括APP个人信息保护相关的产品功能、政策内容、应用内广告的合规指引等。其中,平台定制化的《应用管理平台开发者合规指引》对各类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的问题场景、界定标准、合规要求进行归纳、梳理并提供完善建议,供开发者自查自纠;相关线上课程也可供开发者学习,以提高其合规风险认识与实践经验。
有专家指出,个人信息保护是一个综合问题,应用分发平台应加强与相关方的协同配合。对于巨量引擎等互联网平台而言,也需在产品、服务质量提升和风控能力建设方面做出更多努力,以保障用户的安全与体验。
03 延伸阅读:APP用户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实务建议请参考 对于用户如何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与能力,巨量引擎给出一些提醒:
第一、优先从官方网站下载APP,下载前充分了解其个人信息保护政策。避免注册陌生APP,不要随便填写个人信息;
第二、留意APP是否在用户注册时默认勾选相关协议,并谨慎授权,权限设置建议为每次/定期询问;
第三、使用社交软件聊天时,不要轻易透露自己姓名、地址、职业、家庭成员等重要信息;
第四、及时注销或解除绑定长时间不使用的个人账号。
此外有专家建议,用户发现个人信息泄露时,要及时止损并寻求专业支持,积极拿起法律武器维权,可向主管监管机关投诉,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维护个人权利。
-
NFT 凉了还没完全凉,苹果之后轮到 Instagram 放大招
设计动态 2022-11-09扎克伯格斥巨资打造元宇宙,最不缺的就是争议。 支出巨大、股价下跌、回报甚微,VR 社交平台连自家员工也不想玩,投资者的抱怨声声入耳,旁观者依旧对元宇宙的定义困惑不已。 现在,Meta 旗下的 Instagram,又要走上另一条荆棘丛生的路,完善元宇宙不可缺失的NFT 这个概念在出现之后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因此不少企业也想借 NFT 招揽来更多用户,比如前段时间星巴克公布的 NFT 计划,再到最近 Instagram 的入局。那么,如何看待企业们推出的有关 NFT 的各项动作?不如先来看看作者的解读。
扎克伯格斥巨资打造元宇宙,最不缺的就是争议。
支出巨大、股价下跌、回报甚微,VR 社交平台连自家员工也不想玩,投资者的抱怨声声入耳,旁观者依旧对元宇宙的定义困惑不已。
现在,Meta 旗下的 Instagram,又要走上另一条荆棘丛生的路,完善元宇宙不可缺失的一块拼图——NFT。
一、NFT 工具包,Instagram 放大招 近日,Meta 搞了个关于 NFT 的大动作:创作者们将能在 Instagram 上制作自己的 NFT,并将其出售给平台内外的粉丝。
到时候,创作者们将拥有一个端到端的工具包,基本覆盖了整套流程,从 NFT 的创建(首先支持 Polygon 区块链),到 NFT 的展示和销售。
NFT 被转售时,创作者也可以获得分成,比例从 5% 到 25% 不等。
NFT 销售页面.
摄影师 DrifterShoots、视觉艺术家 Ilse Valfré 等少数美国创作者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等他们测试完,Instagram 再将工具包推广到更多国家和用户。
粉丝们则可以直接在 Instagram 中购买 NFT,走传统的应用内购买路线,即用信用卡或借记卡购买,再将 NFT 存入数字钱包,所以仍需缴纳应用商店费用,包括备受争议的 30%「苹果税」。
NFT 购买页面.
向粉丝销售 NFT,是又一条来钱的路子。至少目前,Instagram 没想从创作者这里分一杯羹。
Meta 表示,在 2024 年前不会收取创建或销售 NFT 的费用,还会在功能刚上线时为买家支付区块链的 Gas 费用,开业迎宾,服务到位。
Instagram 入局 NFT,并非空穴来风。
最早在今年 5 月,Meta 允许少数用户在 Instagram 页面(包括动态、快拍和私信)免费展示,或者说「炫耀」他们的 NFT。
背后的原理是,Instagram 从开放的区块链(例如以太坊)收集和组织公共数据,用户将数字钱包连接到 Instagram 时,Instagram 可以根据这些数据将 NFT 和用户对应。
当用户发布 NFT 图像,Instagram 就会为图像添加闪光效果,并显示有关 NFT 的详细信息,直观地展现这个 NFT 是真实的,也只为你所有。
如果闪光效果还不够瞩目,Instagram 还计划使用 AR 技术,在快拍中展示 3D 的 NFT。
近几个月来,Instagram 的 NFT 展示功能逐渐铺开,支持的区块链、钱包、地区都越来越多,并且已经和 Facebook 互通,这样用户就不必分享两次。
到目前为止,Instagram 的 NFT 展示功能,支持的区块链有 Ethereum、Polygon、Flow、Solana,兼容的钱包有 Rainbow、MetaMask、Trust Wallet、Coinbase、Dapper 和 Phantom。
Instagram 还丰富了可以展示的 NFT 类型,将视频形式的 NFT 囊括在内。
但只做 NFT 展示功能的话,只起到营销和宣传作用,总给人屈居二线的感觉。所以,这次推出 NFT 工具包,才是 Instagram 第一次尝试直接与现有的 NFT 市场竞争。
尽管 NFT 从年初就陷入低迷,按照 Meta 的说法,他们看中的是 NFT 未来的可能性——到目前为止,只有大约 4% 的美国成年人拥有 NFT。
价值 59 万美元的 NFT 作品 Nyan Cat.
与此同时,Meta 承诺「让 NFT 在 Instagram 上更易于本地使用」。理想情况是如此,因为还在小范围测试,我们还没能看到在 Instagram 创建 NFT 具体是什么流程。
至少,Meta 的金融科技主管 Stephane Kasriel 确实点出了实情:「Web3 中有很多复杂的体验,为了实现广泛采用,需要更简单的用户体验。」
这和苹果最近为 iOS 制定 NFT 规则类似,虽然还是有 30% 的「苹果税」和许多使用限制,让 NFT 初创企业暗暗叫苦,但应用内购买本身就是用户熟悉的方式,App Store 不支持加密货币支付的要求也为用户强制降低了门槛。
正如 Polygon Studios 首席执行官 Ryan Wyatt 所说:
Instagram 的创作者有机会通过 Polygon 支持的 NFT 获利,这对创作者经济和 Web3 来说都是一个分水岭。可访问性仍然是让新用户加入 Web3 的最大障碍之一,如果让这个过程更容易、更快、更便宜,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二、不止 Instagram,社交媒体都在入局 NFT Instagram 对 NFT 的支持,标志着社交媒体平台对 NFT 规模最大的一次推动。
Stephane Kasriel 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指出,Meta 看到的机会是,数百万创作者通过平台创造和出售 NFT,数亿甚至数十亿用户通过平台收集 NFT。
从长远来看,Meta 可能会用 NFT 支持元宇宙里的数字商品市场,扎克伯格本就计划在未来十年内建设一个充斥虚拟形象的世界。
不管目标一致与否,为 NFT 布局的社交媒体,不止 Instagram 一个。
今年 1 月,Twitter 允许用户将 NFT 作为个人头像,并提供「NFT 头像认证」。
首先,你需要拥有一个货真价实的 NFT,也就是加密钱包中持有 NFT;其次,必须订阅每月 2.99 美元的 Twitter Blue 服务,才能将加密钱包临时连接到 Twitter 账户,由 Twitter 向钱包地址发送验证请求。
满足了这几个条件,NFT 收藏家就会获得相当高的辨识度——头像边框是六边形,而非传统的圆形,高调地告诉所有人,这个 NFT 被我承包了。
而加密钱包空空的用户们,可以路过围观六边形 NFT 头像的详细信息,包括 NFT 描述、集合、属性、合约地址等等。
一位 Twitter 发言人在当时表示:
Twitter 是人们谈论他们关心的事情的地方,通常也是人们第一次体验加密和 NFT 的地方。人们将 NFT 作为身份和自我表达的形式,以及加入社区和 Twitter 对话的方式。
常被诟病「不就是 JPEG」的 NFT,成为了彰显身份地位和加密精英抱团的方式,创作者推广和销售 NFT 也有了渠道,但这远不是 Twitter 对 NFT 乃至 Web 3 的愿景。
可以参考的例子是,今年 4 月,马斯克成为 Twitter 最大股东时,加密货币交易所 FTX 的 CEO Sam Bankman-Fried 在为他提供了一些「Web 3 改造」建议,包括将推文作链式加密、让推文货币化并对每条推文收费等。
或许在未来,不只是六边形的头像,你看到的每个数据都将明晃晃标上价格。
同为社交平台的 Reddit,则在 7 月推出了与独立艺术家合作的限量收藏头像(Collectible Avatars)。
Collectible Avatars 基于 Polygon 区块链,在 Reddit 内外皆可以使用,每种设计都有多个头像待售,且每个头像具有唯一编号。尽管 Reddit 避免使用 NFT 这个词,这些头像本质上就是 NFT。
不过,用户不需要加密货币来购买这些头像,每个头像的价格固定,可以用美元等法定货币购买。但为了存储和管理头像,用户需要使用 Reddit 上的区块链钱包「Vault」,然后他们可以在 OpenSea 等二级市场上交易这些头像。
当用户将收藏头像设置为头像时,它会在评论区显示发光效果,类似于 Twitter 的六边形、Instagram 的闪光,总之也是万绿丛中一点红。反响也足够热烈,目前有近 300 万用户持有这些数字资产。
支持 NFT 往往需要自陈一番初衷,Reddit 的答案是为了赋权艺术家——让艺术家「创作和销售他们的作品,并有权从二次销售中获得版税」。
和 Instagram「不食人间烟火」的承诺不同,Reddit 在销售头像中的分成是 5%,用于铸造、区块链费用以及支持创作者计划,剩下的交给艺术家。
三、从星巴克到 Instagram,粉丝经济的新玩法 走过热热闹闹的 2021 年,NFT 渐渐不显得特殊了。
它使用区块链技术证明数字艺术和商品的真实性和所有权,同时也常被视为一个受骗局和市场操纵的投机泡沫。
自 1 月份市场见顶以来,NFT 交易量下降了 90% 以上。
为什么在 NFT 低潮之时,Instagram 还要入局?除了看好 NFT 的未来,很现实的问题是,Meta 需要新的收入来源。
一方面,Meta 第三季度利润暴跌 52%,负责 VR、AR 等技术的 Reality Labs 部门今年以来已亏损 94 亿美元,因为不顾一切押注元宇宙,华尔街似乎对其失去了信心。
另一方面,全球经济放缓、苹果隐私政策更新、与 TikTok 竞争加剧,也影响了 Meta 赖以生存的广告收入。
苹果隐私政策「应用程序跟踪透明度」.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 Stephane Kasriel 说,公司对 NFT 的关注,是平台吸引创作者及其粉丝的战略的一部分——
NFT 的用处之一,是将本来无法商品化的事物纳入了商品逻辑,它完善了创作者的商业模式,将他们提供的艺术或服务货币化,从而吸引更多有影响力的创作者驻留 Instagram,让更多年轻的用户随之涌来。
这也是数字时代下粉丝经济的一种新形式。
Stephane Kasriel 认为,新的数字经济需要比当今的网络更具互操作性和便携性。现在的创作者面临的一个主要挑战是,他们与粉丝的关系被「锁定」在特定平台上。而跨平台的区块链和基于区块链的 NFT,将帮助各类创作者打造量身定制的粉丝体验,让人们购买的商品、服务和体验在不同的平台互通。
虽然 Instagram 的「蓝图」还没有完整细节,但可以参照星巴克的 NFT 玩法。
9 月中旬,星巴克公布了 NFT 计划「Starbucks Odyssey」,这些 NFT 可以交易和转让,并代表着相应的福利,如线上咖啡制作教学、艺术家联名商品,以及受邀参加星巴克臻选烘焙工坊的独家活动,甚至前往哥斯达黎加的咖啡农场。
从 Instagram 到星巴克,每个抽象的 NFT,就像一张张实际的「数字门票」,NFT 本身有收藏性、可流转,还能解锁更多的社区体验,既为创作者或品牌实现更多的收入可能,也为粉丝或用户带来服务增值。
在帮助 Instagram 创作者赚钱方面,发挥作用的也不只是区块链。
今年 1 月,Instagram 开始测试创作者订阅功能,少数符合条件的 Instagram 美国创作者参与其中,粉丝可通过支付月费换取独家内容,包括专属直播、快拍和紫色徽章。
近日,Instagram 还面向部分美国创作者推出了「gifts」功能,这是一种平台内货币形式,首先应用于短视频功能 Reels,粉丝可以购买「stars」并在 Reels 打赏,45 颗「stars」相当于 0.99 美元。
正如 Instagram 负责人 Adam Mosseri 去年所说,Meta 不再将 Instagram 视为照片共享应用,而是将其视为娱乐应用。
创作者需要赚钱,无论是通过品牌合作、平台收益分享计划等传统方法,还是通过打赏「星星」和出售 NFT。
NFT 是不是镜花水月不重要,它支撑着真金白银的粉丝经济,只要有人愿意买单。
作者:张成晨
来源公众号:爱范儿(ID:ifanr);连接热爱,创造不同。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爱范儿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
车载HMI设计vs移动端设计
设计动态 2022-11-09这两年新能源和智能驾驶行业算是新的行业风口了,因此车载设计也成了设计领域新的风口,很多传统移动端互联网领域的设计师也转行车载HMI设计。尽管我认为车载设计和传统移动端设计之间的差异不算大,但毕竟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行业领域,两者之间的差异还是值得设计师去关注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能源和智能驾驶行业的不断普及和推广,车载HMI设计也成了设计领域新的风口,本文作者讲述了车载HMI设计与移动端设计的差异和相同点。
这两年新能源和智能驾驶行业算是新的行业风口了,因此车载设计也成了设计领域新的风口,很多传统移动端互联网领域的设计师也转行车载HMI设计。尽管我认为车载设计和传统移动端设计之间的差异不算大,但毕竟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行业领域,两者之间的差异还是值得设计师去关注的,也会对具体设计产生一定的影响。作为一个过来人,本文就从产品,设计和用户角度来讲讲HMI设计和移动端设计之间的差异。
一、车载HMI设计概述 车载设计指的是车载环境中的软件界面设计,国内一般习惯称之为HMI设计,当然HMI设计属于车辆设计中的一部分,但不包括车辆硬件设计和造型等设计。
一般来说,HMI设计都是基于车辆中的中控屏幕、仪表、方向盘控制和HUD、后排屏、扶手屏等相关功能的界面设计,其中HUD可以简单理解为虚拟投影,没有设计屏幕,其他的都有实际屏幕作为设计载体,但车辆中这些屏幕与常见的手机平板屏幕差异较大,但本质上还属于功能界面设计,即在这些屏幕上展示相关功能的信息交互操作(一般的仪表和HUD是没有交互操作的)。
二、HMI设计与移动端设计的差异 移动端设计主要是基于移动设备的设计,而HMI设计主要是基于车载环境的设计,两者的设计载体和使用场景很明显不一样,因此其设计必然存在差异,从普适性的角度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
1. 用户差异 一般来说,产品的用户群体是相对固定的,即使用户群体差异较大,但用户群体的特征和需求是相对固定的,这也是常见移动端产品用户的特点。但是车载用户有一个“多角色”的特点,即“驾驶”用户和“乘坐”用户的差异。
HMI设计中除了专门针对“驾驶”用户的设计(如仪表和HUD)外,每一个功能设计都需要考虑驾驶用户的需求和乘坐用户的需求,而这两类用户的需求是存在较大的差异,在设计中都需要进行仔细考虑,比如在音乐播放功能既要考虑驾驶用户的“方便易操作”需求,也要考虑乘坐用户的“资源丰富”需求。
2. 场景差异 在移动端设计中,使用场景很少做限制,几乎任意场景都可以使用产品,换句话说,移动产品的使用场景对设计的影响可能没有想象中那么大。但HMI设计的场景相比较而言就比较单一,几乎可以概括为乘坐和驾驶2个主要场景。
这两个场景的特点也比较明显,比如车载场景下,场景范围较小,前排和后排场景差异,驾驶和乘坐场景的差异等,这些在设计中都需要重点考虑和衡量,对具体的HMI设计都会有较大的影响。
此外车载场景的还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就是产品功能的使用时间相对较短,功能使用相对集中。因此“人——产品——环境”三大因素对设计的影响尤为明显,尤其是驾驶相关的产品(如仪表,HUD等),在设计中一定要重点考虑和关注。相比较而言,移动端中“人——产品——环境”三大因素的相互影响更多体现在产品规划,策略和具体的设计表达方式上,而对设计本身的影响有限。
3. 设备差异 移动端产品的载体就是手机屏幕,而且屏幕的规格尺寸相对比较固定,其最大的差异就可能在于屏幕大小的差异。相对而言,HMI设计的设备载体之间的差异性更大,主要原因是车载中的屏幕非常多,如仪表,方控屏,中控屏,后排屏,扶手屏等,而且每一个屏幕的属性和特点都大相径庭。
屏幕尺寸不固定
车载中仪表、方控、中控等设备屏幕的尺寸差异非常大,不会像手机设备屏幕那样规格较为类似。其中仪表和方控的屏幕相对较小,尤其是方控屏幕,尺寸非常小。
中控屏幕既有常见的移动设备尺寸,也有超长尺寸带鱼屏幕,没有一个较为统一的规范标准。这些导致在HMI设计中即使是同一个功能也需要针对不同的屏幕尺寸进行不同的设计,如设计布局,产品架构层次等方面可能需要采用完全不同的设计方案。
屏幕形状不固定
移动端设备屏幕形状相对固定,长宽比基本上都是接近于0.6左右(除了折叠屏),而HMI设计屏幕的形状是不固定的,有长宽比0.6的中控屏,也有长宽比1的中控屏,甚至长宽比更高的中控屏,有长方形的屏幕中控+仪表屏,也有独立的长方形的中控屏幕。
屏幕的属性
移动端设备的屏幕质量一般较高,其分辨率,DPI和色彩显示都较好,但相比较而言,HMI设计的屏幕的分辨率,DPI和色彩显示都相对较差,一方面是成本产业链的原因,一方面是车载尺寸整体上偏大的原因。这些不同点在进行具体HMI设计时都需进行详细考虑,以保证设计的最终显示效果和产品使用体验。
HUD设计
HMI设计中,HUD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HUD没有实际屏幕载体,属于虚拟投影,即将相关的信息投影到前挡风玻璃上。因此HUD相关的设计与移动端设计完全不一样,这一点与AR和VR这些虚拟显示设计更为接近。
设备联动
与移动设备不同的是车载一般都是多设备,即车辆中有多个屏幕设备,而这些设备屏幕之间是有“联动”的,这可以简单理解为同一个功能可以在多个设备上进行交互操作和信息显示,比如地图导航信息主要显示在中控屏幕中,但是由于驾驶的特殊性,导航信息也可以显示在HUD上,方便驾驶用户在驾驶过程中查看导航相关信息。
再比如用户既可以在中控屏幕上进行音乐播放相关操作,也可以利用方控进行相关操作(如果有相关功能)。还有前排用户可以操作控制后排屏幕,或者后排屏幕来操作前排屏幕等。虽然这种联动本质上属于产品定义的范畴,但在具体的HMI设计中,我们是需要考虑这种设备间联动对具体设计的影响。
4. 设计对象 设计对象主要是指产品功能逻辑和相应的表达形式。移动端的设计对象一般都是“虚拟”存在的数据信息,这些数据信息基本上来自于服务端或者本地数据,但是HMI设计中除了“虚拟数据”外,还涉及到很多硬件“信息”和“操作”,即用户需要操作硬件,如空调调节,氛围灯调节,开关车门等。
常见的HMI设计对象可以简单归纳为这几类,一是车辆控制相关的设计,比如空调、座椅、车门等;二是驾驶相关的设计,比如仪表设计,ADSA,HUD等;三是第三方相关应用的设计,比如QQ音乐,这些第三方应用基本上与移动端常见的APP基本上是一样的(此处的设计不包括具体的UI设计和动效设计等设计表达形式)。
此外由于车载环境和驾驶场景的特殊性,从产品功能逻辑层面来讲,HMI的设计的“复杂度”是要有一定的“限制性”,即保证安全第一,过度复杂的设计必然影响驾驶和乘坐的安全。
但在移动端设计的复杂度几乎没有限制,只要满足需求且合理就可以。当然HMI设计复杂度限制主要是针对硬件相关和驾驶相关的HMI设计,以目前的技术条件和实际场景来说,硬件和驾驶相关的功能本身也无法承载过于复杂的逻辑和设计。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涉及到大量的驾驶相关的设计,因此相关的HMI设计还受到大量法律法规的限制,这一点移动端设计受到的法律法规的限制要小很多。
5. 交互方式 移动端产品中,用户的交互操作方式基本上都是手势操作,其中语音交互只要在特定的产品和特场景下才会使用。此外,硬件交互相关的场景和产品功能就更少了,一般都是系统层面的功能才有,比如开关机、音量调节等。
移动端产品中,硬件交互方式基本上可以认为是一种补充交互方式,不是主要的交互操作方式。
但在车载产品中,由于其产品、场景和用户的特征,硬件交互是非常重要的交互操作方式,使用场景比较多,尤其是驾驶相关的功能。此外,由于语音交互非常切合车载环境,也是未来HMI设计的重点和趋势。
6. 设计流程 由于汽车的特殊性,HMI设计的流程与一般的移动端设计流程的差异是非常大的。在HMI设计中,跨部门和跨团队的合作是必然的,异地沟通交流也是非常常见的。而且HMI设计的周期也比较长,基本上没有移动端产品设计上的“敏捷开发、敏捷设计”的概念。
因此HMI设计中的设计沟通显得尤为重要,一不小心就可能因为沟通歧义造成设计问题,所以有人开玩笑说HMI设计师不是在开会就是正在会上跟别人互怼甩锅。
HMI设计与移动端设计还有一个较大差异点在于HMI设计中很多功能和技术方案是由第三方供应商提供的,甚至设计外包。即使是自研功能的HMI设计,其自由度也不会像常见的移动端设计那么“自由”。
在此种场景下,HMI设计师的设计职责与移动端设计师也是有所差异,对设计的“掌控度”和“专业度”可能不会像移动端设计那么“可控”,所以HMI设计师经常有一个“关键词”——设计把控。
7. 设计标准化 移动端设计经过这么多年对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相对完整和标准的设计体系,比如设计规范,设计流程和设计评估等。 尽管HMI设计的历史很长,但真正作为较为普遍的消费设计,其时间并不长,因此当前国内的HMI设计,是没有一套相对完整和认可度较高的设计体系,设计的统一标准化的程度比较低。
因此在HMI设计中是没有什么较为靠谱的“借鉴”和“参考”。看过很多车载HMI设计案例,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华为的HMI设计,其系统性、结构性、平台性和专业性等方面都做的比较好,但是还是没有移动端设计的标准和规范化高。
8. 设计原则 在移动端产品中,几乎所有的设计原则都可以当做某一产品的设计原则,也可以根据产品需求来自定义设计原则。HMI设计中大体也是如此,但是也有一些差异。比如安全原则几乎是所有HMI设计都需要重点考虑的设计原则,尤其涉及到驾驶相关的功能设计。
此外HMI设计中比较常见且比较重要的设计原则还有易读性、易理解性和易操作性等。当然这些设计原则在移动端设计中也是需要遵循,但是其重要程度和对具体设计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三、HMI设计和移动端设计的相同点 HMI设计和移动端设计的确有很多差异,但这些差异可以理解为“人——产品——环境”的差异,即具体设计过程中需要关注重点、设计目的和评判标准有所差异,而不是设计本身上的差异。从这一角度来看,HMI设计和移动端设计一样存在很多相同点。
1. 设计本质 所有的设计都是为了解决用户的问题和满足用户的需求,为用户和产品提供更多的服务价值,可以认为所有设计都是殊途同归的。移动端设计是为了满足移动端产品用户的需求,HMI设计是为了满足“驾驶”和“驾乘”用户的需求,设计的本质都是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产品体验。
2. 设计思维 设计思维就是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的思考方式,我认为HMI的设计思维和移动端设计的思维是一样的,比如如何解决产品需求中的问题,如何更好的将信息传递给用户,如何合理呈现用户的交互操作,如何保证设计的统一性和规范性等。
以我的实际经历来看,移动端设计师想转行做HMI设计完全问题,需要将移动端的设计经验进行转换,使其更加符合HMI设计需求。毕竟HMI设计和移动端设计之间存在的差异的是无法否认的,这也是很多车企希望招聘有车企经验设计师的原因(虽然我不认可,但的确是最简单直接的方法)。
所有的设计本质和思维都是一样,了解了HMI设计要求和特点,利用自己底层的设计思维去进行设计,互联网设计师一定可以做好HMI设计,而且互联网设计师在设计的系统性、敏感性、大局观、纵向和横向的专业能力等方面还是比较有优势的(毕竟是内卷过来的),因为模仿借鉴对手是不可能打败对手的,只有不一样的东西才可能超越打败对手。
本文由 @小乞丐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陆奇年度分享 :前沿科技创新创业趋势分析(2022)
设计动态 2022-11-092万字盘点十大前沿科技创新趋势。 2022 年 10 月 29 日,奇绩创坛在北京中关村举办了 2022 年的年度分享活动《前沿科技创新创业趋势分析(2022)》,奇绩创坛创始人兼 CEO 陆奇博士与创业者分享奇绩创坛这一年来看到的前沿科技创新创业趋势。(本文10月29日,奇绩创坛举办了2022年度分享活动《前沿科技创新创业趋势分析(2022)》,创始人兼CEO陆奇博士与创业者分享了奇绩创坛这一年来看到的前沿科技创新创业趋势,本文根据他的演讲分享视频整理,一起来看一下吧。
2万字盘点十大前沿科技创新趋势。
2022 年 10 月 29 日,奇绩创坛在北京中关村举办了 2022 年的年度分享活动《前沿科技创新创业趋势分析(2022)》,奇绩创坛创始人兼 CEO 陆奇博士与创业者分享奇绩创坛这一年来看到的前沿科技创新创业趋势。(本文根据陆奇博士的演讲分享视频整理,有删减,观看完整视频或者完整 PPT,请在奇绩创坛公众号菜单栏获取。)
(分享人:陆奇,奇绩创坛创始人兼CEO,曾任百度集团总裁兼COO、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雅虎执行副总裁等,毕业于卡耐基梅隆大学,获计算机科学博士。)
目录:
1. 数字化发展的无尽前沿:结构和趋势
2. 技术驱动创新的无尽前沿:十大创新板块机会概览
3. 数字化
移动互联网和云(结构和趋势、创新信号、代表型创新模式) 人工智能(结构和趋势、创新信号、代表型创新模式) 元宇宙(结构和趋势、创新信号、代表型创新模式) Web3(结构和趋势、创新信号、代表型创新模式) 脑机(结构和趋势、创新信号、代表型创新模式) 量子(结构和趋势、创新信号、代表型创新模式) 数字化前沿在需求侧的落地进展 4. 新科技驱动的创新前沿
新能源科技(结构和趋势、创新信号、代表型创新模式) 新生命科技(结构和趋势、创新信号、代表型创新模式) 新材料科技(结构和趋势、创新信号、代表型创新模式) 新空间科技(结构和趋势、创新信号、代表型创新模式) 5. 时代的机会:范式演变
正文:
今天分享的主题是《在技术驱动创新的无尽前沿把握好机会》,我们主要分享奇绩的世界观、奇绩分析技术驱动创新趋势的方法和奇绩看到的创新信号。
01 数字化发展的无尽前沿:结构与趋势 在奇绩创坛,我们主要会研究结构和判断趋势。
技术如何驱动创新和经济发展,它的核心和结构是怎样的呢?我们可以从下面这张 PPT 开始:
技术驱动社会经济发展,它的结构是能源和信息的组合,它是核心生产力。任何一个经济时代最关键的是核心生产力。
人类发展经济大概有三个大的体系:农业体系、工业体系和数字化体系(图中的蓝色曲线)。
在农业体系,能源主要来自太阳能,生产主要依赖光合作用(对应图中橙色曲线,这条曲线比较简单,它一直在往前延伸)。
工业时代的能源是化石能源,人类使用机械设备、电气设备、电子设备来转化能源(对应图中绿色曲线)。
数字化时代是图中的蓝色曲线,这条蓝色的“数字化”曲线大概有 50 年的历史,主要因为我们开始有通用算力。
这条蓝色曲线为什么增长那么快?为什么会驱动经济发展的加速?原因是技术,技术一直就是人类最大的核心产能,它驱动了创新。在过去, 技术是间接的产能 ,而今天, 数字化把技术变成越来越直接的核心产能 。(大家可以去观察,这条蓝色曲线上的公司,他们公司的财务资源有多少比例是投入做研发的,多少是投入做生产的)
过去 40 多年,中国基本上把工业发展阶段的大量基础课都补齐了,可以参与这一波新时代的主流创新,让技术成为直接的产能。
为什么技术可以成为直接产能,加速驱动创新和经济发展呢?这本身跟技术的本质和结构分不开。
技术的本质是用信息去转化能源,改变自然现象,满足人的需求。技术的结构有两个组成部分:可编程,任何技术都有信息部分;可执行,有能源转化部分。
技术的发展本身和达尔文进化很类似,它选择的永远是人类需求更多的方向。
同时,技术的发展基于科学之上,科学是一个知识探索体系。由于技术和数字化的进展,科学发展的范式也在不断地演进。如今,数字化让科学进入了第四范式,另外微软的 Chris Bishop 提出了第五范式(编者注:Chris Bishop 是微软技术院士、微软研究院科学智能中心负责人 ),它是数据驱动和计算驱动的。科学的进步跟商业社会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分不开。我们处在这个时代的核心结构,使得这个产能会不断地、加速地产生。
分析完技术的本质和结构以后,我们来梳理“技术驱动创新”的宏观结构,这是一个更大的框架性结构,如下图:
这张图的核心是数字化,正是数字化的进展,把技术变成了核心的直接产能。
数字化的平台包括移动互联网/云、人工智能等,它们帮助人类更好地获取信息(知识)。这些平台不断地用信息和能源转化去改变物理世界。能源转化必须要有能源,数字化推动了新一代能源的应用发展,尤其是可持续的能源。
在物理世界里转换这些能源只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生命的过程(biological pathway)来转化能源,对应是新生命科学;另一种是用物理的方法来转换能源,对应图中的新材料科技。转化能源必须要有物理空间,所以有新的空间技术。这些整个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宏观的结构,让我们可以不断地拆解梳理每个关键节点的结构和趋势。
通过这样的框架,我们接下来继续拆解,仔细地看每个领域的创新机会。
1. 数字化发展的趋势和核心结构 首先我们来分析数字化:
数字化的发展趋势是平台驱动的,随着数字化进展,平台的规模、能力都在成长。新的平台诞生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也越来越多(下面这张图展示的是过去 50 多年成长起来的数字化平台)。
此外,数字化的平台,结构非常稳定。拆解数字化的平台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和判断未来数字化的趋势和机会。
数字化平台的结构分为前端和后端两大部分,前端是跟人交互的,后端是通用的能力。
数字化前端分成三个层次:
(1)底层是体验设备,设备当中有高度集成的芯片模组和操作系统。今天我们的设备有手机、电脑、眼镜、头显、手表、汽车、可穿戴、可植入等等一系列的设备。
(2)第二层我们称为体验容器。如果你做操作系统,可能都知道“容器”是什么。我们在数字化的过程当中到目前为止有三大类容器(Container)。
第一类容器是二维的,可能是一页,可能是一帧,它是文字符号和图像的载体,间接地用信息跟人交互,人可以去看、可以去听。
第二类容器是新一代的三维容器,人们称为元宇宙,让人可以在其内部具象地存在,本质上是让人们“在一起、在那里”,元宇宙会带来大量的创新和商业化发展的机会。
第三类容器是脑机接口,现在还很早期,但长期来看会非常重要,它可以是穿戴设备,也可以是植入式设备,通过数字化的容器来获得我们人内在的感受,可以跟人做交互。
(3)第三层是画布。在容器之上,从开发的角度来讲,我们有画布(Canvas),写代码、做产品的同学应该知道这个概念。今天二维的画布有文档、图像和视频。在元宇宙里,新产生的画布是空间,是世界,是人。容器和画布都是数字化前端的核心的组成部分。
数字化后端是提供能力给数字化应用的场景,也分为三层:
(1)底层是后端设备,设备里可以是服务器、交换机、数据中心、卫星载荷等等,有高度集成的芯片、模组、操作系统等。
(2)往上一层是基础设施,大规模的通信网络、数据堆栈、分布式系统等等。
(3)最上一层是能力的供给层,让数字化的能力像电一样可以无处不在。后端主流的能力供给是云、边缘和区块链,Web 3 是新一代的数字化的能力供给,有机地融入了信任和激励机制。
前端和后端建设在通用的基础设施之上:
(1)底层叫做数字化的公共基础,基本上是基于物理和数学。
这里先简单提一下,人工智能本质上是一个新的计算体系,基于重叠向量的计算体系,可以在硅基或生物基上做。某种意义上讲,今天的主流算法一开始都是在生物基上做的,也就是人的大脑,只不过大脑的功耗只有 25 瓦,算力很有限,今天人工智能的核心创新是在重叠向量这一层,可以应用到所有前端和后端。
(2)在这之上是数字化的开发基础,包括一系列的开源软件,让我们能系统性地、有效地去开发前端、后端。这是数字化的平台的结构和发展趋势。
有了这个作为基础之后,我们可以进一步地拆解更具体的机会。
2. 数字化的能力和需求结构
数字化的进展是技术推动、需求拉动的组合。
首先我们讲需求。C 端需求包括人群、时长、频次等层次,也可以把它分成这几个大类,通讯、社交、内容、消费等等。
这里我们把一类特殊人群分了出来——P端(Producer),即创作者,这类人可以开发、设计、创作。创作可以是广义的,他们也可以是艺术家或者科学家。
此外是 B 端(企业端),需求也相当结构化和稳定。
数字化满足需求的能力,也相当结构化。截至目前,我们有 6 种不同的数字化的能力,可以系统性地满足长期越来越丰富的 C 端、 P 端和 B 端的需求(见下图)。
(1)第一层是二维信息,二维容器是让人类间接地听和写。
(2)第二层元宇宙,它是三维的、具象的、可以体验的。
(3)第三层是 Web 3,是一种数字化的信任和激励关系。
(4)第四层是通过数字化能力在物理空间里原位直接地满足人的需求,比如由自动驾驶来完成将人直接送到目的地的任务。
(5)第五种是通过脑机接口这样的技术内在地去理解和满足人的需求。
(6)第六种是智能模型。某种意义上,智能模型可以说是一个可以思考和做规划的大脑。它可以嵌入到任何一个场景去满足人的需求。
在上面的图中,我们用蓝色标注了技术满足需求的进展,比如二维信息,通过电脑和手机,基本上所有的 C 端和大部分的 B 端都局部地满足了人的需求,元宇宙和 Web 3 才刚刚开始。
有了需求的结构和满足需求的数字化能力之后,接下来我们怎么来判断有哪些创新机会?建议大家看技术和需求的组合,技术发展开始商业化应用往往是这样几种情况:
第一是单点突破。人工智能某种意义上是个单点突破,突然非线性地出现了一种新的能力,可以撬动一类需求。
第二是多点聚合,比如说,这一次的元宇宙技术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多点聚合,水到渠成,好多技术一直在发展。
第三是纵深开拓,当这些技术聚合在一起之后,往往还会进一步地往纵深方向更深入地发展,撬动更多的需求。
所以大家要判断在技术上是不是有可能单点突破或者是不是多点聚合,还有技术的深度是否可以满足更深层的需求。
新技术一般都是先单点切入需求。举个例子,元宇宙就在找一个方向突破,接着会往横向的应用场景拓宽,满足更多的需求,拓展到了一定的宽度之后,才能纵向渗透更深的需求。新技术都是按照这样的常规满足需求的。
3. 数字化的本质与价值飞轮
上面这张图右上部分描述了数字化驱动商业化的特性,为什么数字化会产生极高的商业价值和高速增长?它跟数字化产业生态的结构是分不开的。假如我们用数字化的能力去满足一类需求,一般都是这样三位一体的生态结构(如图右上部分所示)。
如果我们没有数字化的能力去满足这类需求,那么人类会通过三种活动去满足这类需求。
首先,人要去观察这类需求,要收集信息,有了信息之后,人会做一系列模型去指导决策,然后通过人和人之间的协作,用工具与流程去满足这些需求,这涉及到观察系统、决策系统和执行系统。
有了数字化之后,上述人的行为变成数字化的行为,观察系统转变成软件定义,决策系统从软件定义开始变成数据驱动,执行系统也从人的行动变成软件驱动。
软件定义和数字数据驱动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软件定义本质上是把人的知识用代码表达出来,让效率更高。但是数据驱动的效能远超软件驱动。一旦软件定义开始之后,就可以收集大量数据,这些数据可以沉淀大量的知识,比起人自身的知识可以更好地满足这人的需求。
举一个例子,我个人比较熟悉的是搜索引擎,我做了很长时间。一开始我们用人的知识来写算法,通过搜索引擎去找文档,所以搜索引擎其实非常不好用,经常找不到。
但是今天的搜索引擎,比如谷歌和百度,都非常神奇,不管你输入什么关键词,有几乎很高的概率它们知道你在找什么,为什么找,知道你真正的意图,所有输入的关键词,点击了什么,如何修改你的关键词。因为这些搜索引擎是数据驱动的,它们可以通过积累的数据学习。今天搜索引擎所掌握的知识是远远超过我们人类加在一起的知识。除了搜索之外,内容推荐、电商供需的匹配、物流等等,一个个行业都将被数据驱动。
有了数据驱动,产业的增长速度会非常不一样,因为数字化产业具备这样四个特征:
数字化的产业是高度集成的。芯片的集成度越来越高,摩尔定律决定了,同样性能的硬件,成本会越来越低。 软件驱动的产业,迭代率会加快,每几周就可以更新一次。 数据驱动,生态沉淀数据,数据就代表知识,所以软件生态会积累大量知识,远超人的经验和知识。 协同效益非常强。今天的企业协同都是企业内部协同、上下游协同,数字化企业相当于是整个社会在协同。 上述这些原因会共同形成一个高速增长的、经济价值很强的飞轮(见下图)。
从长期发展的趋势来看,为什么数字化的蓝色曲线会越来越高?(详见第 2 页ppt)
这不光与数字化产业的特征有关,还跟数字化最内核的结构有关。
数字化本质是人的延伸,任何数字化它都是这由下图这 6 个核心组成部分。数字化的内核结构就是围绕着人的需求做这 6 件事:获取信息、表达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传输信息,最后把处理好的信息交付给人类使用(下图展示了数字化如何满足人的需求)。
人其实一直在做数字化,只是过去的算力跟今天不同。过去我们使用纸笔记录和计算,后来我们发明了算盘这种硬件,但是我们没法写个软件去帮我们打算盘。但如今不同,现在有了高度集成的通用算力,都为我们人类所用。
数字化是人的延伸,也是历史的长潮,会不断地加速、前进。这也是为什么数字化进展会让更多的技术驱动创新成为直接生产力,创造更多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
02 技术驱动创新的无尽前沿: 十大创新板块机会全览
有了刚才针对数字化结构的分析之后,那我们接下来看新一代的生产力的宏观机会板块概览。在奇绩创坛,我们通常用这一页的宏观机会板块看创业创新机会。
这张图中间这一条黄色横线表达的是数字化结构如何让技术成为直接的核心产能,对它的核心解读是:
(1)信息过程越来越软件定义和数据驱动。软件定义和数据驱动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并满足人类的需求。
(2)物理过程(注:包括生物过程)越来越模块化、标准化、流程化、微小化。当模块化和微小化到了一定的程度之后,自然会变成软件驱动;一旦软件定义,就会开始收集数据了,自然会变成数据驱动。
把(1)和(2)组合在一起,结合前面对技术的定义(技术的本质是用信息去转化能源,改变自然现象,满足人的需求),就可以理解(上图中黄色框部分):越来越多物理过程、能源转化过程最后都会被软件定义和数据驱动,所以新技术都可以通过数字化来变成直接生产力。
过去经济发展主要的核心产能是劳动力、厂房和生产资料等。当今这个时代需要不同的生产力,核心产能变成了技术,并且技术成为越来越直接的生产力,这带来的经济规模和效益都会和过去完全不一样。
我们认为,这个时代的生产力在早期阶段的要素之一就是创业。创业非常重要,它代表了这个时代创造价值的核心方式。
有了这个认知之后,我们可以解读这里的每一个大板块。首先我们来仔细拆解数字化和宏观板块所代表的机会。每个板块里的结构和趋势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机会?
下图展示的是六大数字化平台对应的需求和前后端的活跃领域。
(1)第一个大的板块是移动互联网和云。移动互联网和云是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一个创新平台,因为它触达每一个人(每个人都有手机),而且有足够多的内容营销手段,可以让任何产品很快触达目标用户,而且有完整的开发工具链。
在云的板块,通过微服务等一系列的手段,它可以让每一个企业和实体,将它的原子能力用微服务来封装,然后通过编排高效地去满足任何的需求组合。
(2)第二板块,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的核心是基于重叠向量的计算体系创新,而不再是用符号和文字。人工智能能够带来一系列新能力,可以嵌入现有前端和后端,开拓新的设备,它能进入任何一个现有的体验容器,也会创造出新的体验容器。(我们之后会仔细拆解人工智能,此处是一个概要)
(3)第三板块,元宇宙。今天人类用的都是二维容器基本上是纸张的延伸,无论是淘宝还是美团,本质上是在很快地写信(传输信息),元宇宙本质上是一个三维的、存在和具象的容器,“在一起,在那里”。
从历史发展角度来讲,今天数字化的二维信息基本上是纸张的传承。举个例子,电脑本质上是取代了打字机,只不过把纸变成了屏幕,保留了键盘。今天我们都是用纸张或者人类发明的纸张的延伸在处理二维信息。在历史上再过 100 年、 200 年,三维容器会变得了不起,因为纸张发明有很长时间了,但元宇宙这样的三维容器还在早期,长期来看创新空间非常大。
(4)第四板块,Web 3。Web 3 其实是新一代的数字能力,它是信任、拥有、确权和激励的数字化,它用软件定义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5)第五板块,脑机可以把人内在感受数字化,它可以采集人类用文字和语音都表达不出来的感情和感受。
(6)第六板块,量子是一种全新的计算体系,它是基于新的计算基石(量子纠缠),带来极大的算力突破。
基于这六大数字化平台,人类跟物理世界的互动形成了下图中的四个板块。
新能源,主要的驱动因素从需求端来讲是可持续、可再生,有大量的技术创新,包括光、风、氢能、可控核聚变等等。 新生命科技,数字化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模式,可以撬动大量新产品和新产业。 新材料科技,它的发展趋势和生命科技类似,但更多是产业驱动。 新空间科技,空间可以分成在地面、低空、轨道和轨道外。 今天的技术加上数字化的能力,让我们可以触达越来越多机会,去满足越来越多人类的需求。
总结一下,我们在奇绩看到的技术驱动创新的无尽前沿,就是这一页总览里的十大板块。
前面我们讲的都是全球性的趋势,而在中国机会非常多,创业者尽可能要读懂、理解清楚创新的大盘。
首先,中国将必然进入技术驱动发展的历史阶段。我们在农业时代打下了非常强的基础,过去 40 年基本上把工业时代发展该补的课都补了。
第二,中国今天是北美之外唯一一个拥有大规模驱动高科技创新研发能力的国家。从历史发展角度来讲,技术驱动发展主流进步加速,下一阶段的经济发展必然会以技术驱动创新为主要驱动力,比如数字化成为社会基础,新生命科学打开了新的产业化前沿,可持续的新能源结构——这一切既是全球的趋势,也是中国的主流趋势。
第三,中国的宏观发展比其他国家经济地域结构上更丰富,有国家重大政策的导向。从需求上来讲,中国的双循环包括消费、基建和人口结构,当然也有一定程度上短期的疫情影响。
第四,由于当今的国际关系,我们在中国必须自建关键技术生态。
第五,在中国做创业创新会与全球环境与资本市场自然地产生关联,有天然的地域溢出的机会。
这一页(第 7 页 ppt)总结了我们中国的创新进入了技术驱动发展的阶段。我们在宏观结构上要充分理解有这样一个的大格局,帮助我们找好和把握机会。
03 数字化 接下来我们从创业的角度来仔细拆解这十个领域未来的潜在机会。
在确定新的机会前,我们先拆解技术创新前沿的活跃点,再从创业的角度看哪些领域是值得我们积极参与的。
1. 移动互联网和云(结构和趋势、创新信号、代表型创新模式)
首先我们讲移动互联网和云。移动互联网和云在技术推动方面可以看前端和后端(上图顶端部分)。
前端又细分为画布、容器、设备:
(1)画布上最大的机会是视频,尤其是直屏的短视频,不管是抖音,快手,或者 TikTok ,这里都隐藏着大量机会。
(2)容器创新主要集中在三维 AR ,像苹果就赌在这上面了。
(3)设备上的创新主要集中在算力芯片和感知上,比如手机上的激光雷达。
后端相较前端而言机会更多一些,因为云的发展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开发和产业应用开发有几十年的机会窗口期。
(1)在云原生的基础设施方面,容器、FaaS、WASM 这些新一代更轻的容器,奇绩创坛都非常看好。
(2)基础设施未来的趋势一定是数据驱动,所以像数据栈——从湖、仓库、数据经纬,再到数据网格等等,我们认为都存在着大量机会。
(3)云的后端设备方面,在芯片上, X86 曾一统天下,但到今天我们有了 ARM64、RISC-V、DPU 等多样的芯片结构。数据中心的通讯带宽已经从 100G 扩容到400G再到 800G ,这里都存在着大量的后端创业创新的机会。
移动互联网和云技术活跃的领域如何跟需求匹配?通过下图,我们能从 C 端和 P 端 B 端来总结两大趋势。
第一,从移动互联网满足 C 端用户的需求角度来讲,主要是往更深的方向渗透。
手机基本上触达大部分人的日常需求了,但如果继续往深处走,机会相当多。
举几个例子,在奇绩我们长期一直高度关注的通讯、社交和游戏。通讯永远是长期的刚需,永远存在创新的机会。社交每一代有每一代的机会,年轻人不会满足于和父母使用同样的社交产品。游戏从某种意义上代表了软件定义的、新的人类体验,长期存在大量创新机会。(见上图中 C 端需求标黄的部分)
第二,从 P 端和 B 端的需求角度来讲,要推广到更多场景。
在创作者端,设计是非常重要的机会。大家可能都听说过 Figma ,但这只是一个开始。随着软件种类不断丰富,软件封装也越来越完整、体验越来越好,未来数字化创造创新的机会也会有更多的设计者参与其中,所以我们非常看好设计。(见上图中 P 端需求标黄的部分)
在 B 端,我们认为机会更多体现在宽度上。今天的企业大多是用电脑办公,手机覆盖的并不宽,因此从宽度上有很多在 B 端创业的机会,尤其是对员工这一部分。(见上图中 B 端需求标黄的部分)
这两年来,奇绩创业营一共收到了 36000 多份的申请,这些创新领域的数据都不断增长,我们挑了一些比较有说服力的数据来跟大家分享。
未来,我们也会与大家分享更多奇绩创坛看到的信号和具体案例。我们希望奇绩创坛能成为大家看到未来创业机会的窗口,帮助每个创业者更好地把控你们所关注的机会。
在移动互联网和云这个领域,奇绩窗口看到了以下这些信号和具体案例。
在今年创业营的申请中,数据基础设施项目的申请量比去年增长了75%,云原生创业项目的申请量比去年增长了30%,用云和移动互联网做先进制造的申请量增长了10%。
在移动互联网和云这个领域,奇绩一共投资加速了 78 个项目,比如像 Authing 蒸汽记忆,做云原生身份平台;Affine,下一代协同基础设施;Sifive赛昉,做 RISC-V 芯片。
综上所述,云和移动互联网这个领域隐藏着大量创业机会。从好的角度来看,创业机会很多;从不好的角度来说,门槛比较低,所以竞争非常激烈,大家要做好心理准备。
2. 人工智能(结构和趋势、创新信号、代表型创新模式)
接着我们来讲人工智能。这一页我要多花点时间,因为结构也比较复杂。
在下图的表格里,我们用橙色标黄了“重叠向量计算体系”,还画了一个圆圈。
人工智能用重叠向量来做计算,本质上是计算体系的创新,它能通过简单优化的方法高效地抽取特征,这些特征让我们可以快速解决问题。所以我们关注人工智能创新一定要关注算法,算法上的单点突破可以迅速开拓一系列新机会。
人工智能还有一张图(见下图左下角),我把它写成“智能系统”。
在人类历史上,人工智能给我们带来的核心创新机会就是能开发一个智能系统,这个系统可以从环境当中获得信息,从信息当中抽取知识,用这些知识去规划、去执行,去跟环境做交互。
用智能系统驱动创新有几种做法:
将算法嵌入到现有的任意软件里。 把算法和芯片组合在一起,中国有很多所谓的算法驱动芯片的创业公司。 把智能系统做成一个设备,例如摄像头、机械臂、汽车等。 把智能系统封装为服务。 智能系统可以是上述不同的形式,但本质上代表了智能。智能可以通过各种载体嵌入现有的前端和后端,或者启动新的前端和后端。比方说基于 Transformer 预训练大模型,尤其是生成模型,在过去几年来的累积下,它所代表的能力现在已经非常接近临界点,将撬动一系列大的创业创新的新机会。
总结一下,在人工智能领域创新,一定要关注算法的活跃前沿和这种智能系统的活跃前沿。
有了这些基础之后,从人工智能从数字化的平台角度来讲,活跃的前沿有哪些?
前端:
前端设备有自动驾驶汽车,它是用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做出来的软件定义的汽车;还有软件定义的机器人;更多的传感器;嵌入人工智能算法芯片的 AIoT 设备 ;前端的人工智能特殊芯片,尤其是低功耗的芯片等。同时,人工智能也带来了新一代操作系统的机会。
容器方面,人工智能在前端的容器上活跃的有垂直行业的大脑、智能助手。
人工智能也可以开发一些比较独特的画布,比如说垂直行业的对话机器人(客服)等等。
在过去 10 年人工智能商业化的过程中,创业者可以基于这些活跃的前台能力找到大量的创业机会。
后端:
在后端设备上,目前最主要的活跃前沿是大算力的芯片,尤其是 GPU。某种意义上,人工智能通用芯片英伟达目前占领了一个非常强的产业地位。当然也有很多异构算法的芯片,但大算力芯片是目前最关键的。
在基础设施这一层,活跃的主要是大模型,尤其是多模态预训练模型,包括垂直领域的大模型。同样活跃的还有开发平台,尤其是针对大算力芯片的开发平台,比如英伟达的 CUDA,在当下这个阶段就好比当初的 Windows 操作系统,非常重要,因为今天都需要通过 CUDA 平台来开发。
大算力芯片、大模型、开发平台,这“三架马车”是目前人工智能新一代的前沿,可以撬动大量的产业创新、应用创新的机会。这些能力供给可以形成垂直的云端的大脑,能用来做内容创作、药物研发、科学实验等。
在了解了人工智能前端后端的结构性能力之后,再来看需求。我们提到过,人工智能几乎可以进入现有的任何一个品类。我们来简单分析一下图中标黄的几个领域。
在 C 端标黄的是内容和出行(见上图)。在过去几年人工智能应用比较多的是内容推荐,这方面大厂相较创业公司会有更多机会,比方说字节、谷歌等。其次是出行,自动驾驶带来了大量的机会。
P 端创作端标黄的主要是新一代各种不同的 AI 内容创作(AIGC)。
在 B 端生产端,人工智能在过去、今天、未来都有大量可见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机会,包括质量检测、自动化、生产线等。
人工智能商业化在过去十年逐步渗透进入了大量的应用场景,到目前为止都还没有撬动很大的产业,但是离这个临界点越来越近了。
从今天人工智能技术能力和需求匹配角度来讲,我们认为人工智能当下有五大机会:(见下图)
(1)第一,新一代软件定义的新能源汽车。软件定义的汽车很有可能成为下一个信息工业的母生态。
今天信息产业的母生态是手机,大量的芯片、设备、软件等等都是优先为手机设计,为手机优化,然后再考虑别的设备。
对于未来,有很高的概率新的母生态会是汽车。因为汽车的复杂度决定了大量的芯片、软件、硬件、设备都要先为汽车设计,然后再应用到机器人上。同时汽车也是新一代能源的核心转折点。大家一定要关注汽车,目前国内已经有大量的大厂和创业公司布局了这个领域。
(2)第二是机器人,比如说服务机器人和模块化机器人。据奇绩的观察,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发展机会了。
除了这两大产业以外,新的机会在于前沿算法驱动,尤其是大规模的、多模态的预训练模型,包括最近几年做的基于扩散模型的生成模型。
人工智能的算法能力已经非常接近临界点,很有可能在接下来1-2年的时间里再撬动三个大的产业:
内容产业,大家可以思考下如何基于 AI 做内容,有什么样的工具会发展起来。 医药行业,核酸、蛋白、药物研发等都可以通过这类大模型来加速创新。 人工智能在科学领域的运用,AI for Science,比如预测蛋白质结构的 AlphaFold。 这些创新都需要时间,但我们可能处于这个临界点,已经可以开始逐步探索商业化了。
这几个赛道本身非常宽,创造力非常强,很值得创业者关注。
接下来分享奇绩窗口所看到的信号和投资案例。
今年与多模态预训练大模型有关的创业项目比去年增长了 70%,跟扩散生成模型相关的有 300% 增长,三维神经网络 NeRF 渲染重建相关的项目比去年增长了 20%(这跟元宇宙有关)。
目前奇绩创坛在人工智能领域投资加速了 95 个项目。这里举三个例子:深言科技是基于人工智能大模型做文本信息处理,星亢原是 AI 与生物物理相结合的计算设计驱动的药企,翼方健数是人工智能时代隐私计算的四小龙之一。
(这里提醒一下大家,因为有些项目涉及到多个领域,所以会被重复标记,比如说有项目既是人工智能,又处于移动互联网和云,所以总数加起来会超过我们目前的 250 多个项目。)
3. 元宇宙(结构和趋势、创新信号、代表型创新模式) 元宇宙这个领域比较特殊,它是跨平台的容器创新,在应用端给大家带来的更多是做流量平台的机会。如果想建大规模的新流量平台,元宇宙是有新机会的,因为它本质上是 3D 存在具象的新一代容器。
前端:
元宇宙在设备端很活跃,有眼镜、头显、光模组、外围设备、手套、专用芯片、操作系统等等。苹果已经在多个地区注册了 RealityOS 的商标,所以元宇宙设备端的创新是非常活跃的,创业机会也相当多。
容器这端,大多都是研发工作,并不适合独立创业。
画布这端,大家做应用的目前比较多的是做空间、展会等等,还有就是做开放世界、游戏、社区、虚拟人、虚拟服装等。目前已经有大量的创业公司开始探索元宇宙前端机会。
后端:
后端一般在早期的机会也很多。因为假如没有后端的基础设施,人们也无法开拓前端的创新机会。
后端比较多的创新在设备上是专用芯片,我们也很看好这方面。
元宇宙后端为什么需要专用芯片?因为 XR、MR、AR 中的 R(Reality)代表现实,现实中的三维结构和三维结构里的人、物、场的组合,需要不同的计算,读写算法跟今天的主流计算方法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看好未来有单独的专用芯片去加速这种创新。
在基础设施上,我们认为一定会有新一代的引擎,比如物理引擎、动作引擎等。只有大高校的规模的引擎才能驱动大量的应用场景,同时会诞生更多工具和工具衍生出来的平台,比如三维重建等,尤其是基于 NeRF 这样的算法创新模型,因为它会把重建的成本降得非常低,速度变得非常快。
另外在云这一层有大量的延伸机会,包括在 Web 3 里做数字化的虚拟资产等等。从技术的角度来讲,元宇宙前后端的机会都非常多。
从应用的角度来讲,要想产品跟需求匹配,早期要找到一点切入进去,但这个点必须足够宽,人群必须足够多,人群使用频次要比较高。(见下图的 C 端、P 端和 B 端)
目前我们看到比较活跃的也相对比较看好的,在 C 端就是社交、内容、游戏三大类,这是我们认为早期元宇宙应用撬动概率比较高的三个领域;在 B 端,我们看到比较多的是员工相关的应用,尤其是协同,微软、Meta 也都在做这方面的工作;营销端也有一定的机会。
在元宇宙创新早期,很多设备还没做起来,所以在 Web 和手机端做 AR 的创业者比较多,当然做 VR、MR 设备的也有,但数量级都还不够。
图中我们标出了一个“虚实结合”点,意思是人工智能和元宇宙的技术组合。国内像腾讯这样的大厂一直都在提虚实结合,也就是在真实的物理空间中引入虚实结合的各种体验,C 端和 B 端都有机会。(见上图 C 端和 B 端的红圈部分)
总结一下,元宇宙是全新的,未来有长期想象空间和发展机会的、新的技术能力和体验容器,发展过程一定是上下起伏的,但只要我们认真去探索,不断去积累技术,撬动需求,时间一定会给努力的创业者以丰富的回报。
从奇绩的窗口看数据,跟去年比,今年计算机图形学相关的创业项目增长了60%,XR 及其设备相关的项目增加了30%。VR 增长了10%,相对来说不是那么高,但长期的机会很多。
我们在元宇宙领域里面投了 46 个项目。这里举三个例子,Motphys 是做物理动作引擎的;灵图创新科技是做新一代的影视内容,使用了非常前沿性的技术;影眸科技团队来自上海科技大学,项目是基于独特的光场技术做生成和交互平台。
我们在奇绩社区的创业者中也看到了元宇宙早期的成长信号,有非常出色的创业项目加入了奇绩社区。
4. Web3(结构和趋势、创新信号、代表型创新模式)
从结构的角度来讲,Web 3 本质上是一种代表着信任和激励机制的全新数字化能力。
在前端,Web 3 基本上使用的都是现有设施,当然在国外也有做手机的,大量的体验都基于浏览器,而画布上有钱包、NFT、Dapp、DID、DAO 等等。
创业者尤其要注意相关政策和规定,因为这个领域里还是有一些目前不是非常明确的、仍需要探索的空间。
在后端,尤其是国外市场,Web 3 主要是通过主流的公链所带来的网络。Web 3 给我们提供的数字化能力包括智能合约、代币、确权等等,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个领域上更多的、更活跃的是基础设施上的创新。国外过去几年在 Web 3 上大量投入的都是底层技术创新,从 L0-L4、ZK 扩容、共识算法、数据链接、安全、隐私等等。后端设备在芯片上也有局部的机会,但更多是在基础设施上的。
总结一下,这是一个非常早期的领域。Web 3 所代表的是全新的数字化定义人和人之间信任关系、激励机制关系、组织关系的技术。
Web 3 有长期想象空间,未来可以满足几乎所有人的需求。从 C 端、B 端,再到 P 端,Web 3 创业者通过长时间探索,都有机会找到未来的应用点。(下图显示的是 Web 3 技术对应的需求)
在目前这个阶段,我们可以看到 Web 3,尤其是海外创业团队做的比较多的是偏金融方向的应用,包括交易、早期游戏等等,同时在元宇宙和 Web 3 结合的层面,数字资产、虚拟人、虚拟地产等等都是值得关注的创新领域。在创作端以内容为主,在 B 端也有机会,尤其是供应链——如何用区块链和 Web 3 的技术降低交易成本,都很值得去探索。
接下来分享一下我们在奇绩窗口看到的信号。
在web 3 的应用端, GameFi(Web 3 游戏),相较去年几乎是 12 倍的增长;DID 方面的创业项目增长了450%(DID 是用去中心化的身份认证对接更多的链上和链下的数据来做各种应用,比如说招聘等);做 NFT 的跟去年相比有 140% 增长。做 DAO 的有接近 90% 的增长。做公链及相关技术的也有接近一倍的增长。
奇绩在这个方面起步还是比较晚,也比较谨慎,我们一共投了 10 个项目。这里给大家举了三个例子,一个是做 Web 3 音乐的优秀团队伯牙智能音乐,一个在美国做联邦学习 MLOps、隐私和去中心化的机器学习的项目 FedML,还有一个是做 NFT 的 Cedar 雪松,也是以美国市场为主的。
5. 脑机(结构和趋势、创新信号、代表型创新模式)
其实奇绩每年在脑机接口都会看到一些非常好的项目。
脑机接口领域前端是可穿戴设备或局部可植入的技术,后端主要是生物材料、芯片、信号处理等等,
这个领域还处在非常早的阶段,目前起步在康复、医疗和初步交互(P 端设计、B 端动物)的阶段。长期来看,应用范围非常大,几乎所有的重大疾病,比如老年痴呆,长期来看脑机接口都有创新创业的机会(见下图中黄色的表格)。
分享一下奇绩窗口在脑机接口领域看到的信号。
今年做脑机在宠物应用的有 50% 的增长,做神经康复的跟去年比也有 50% 的增长。
奇绩总共加速了 4 个项目,有 NeuraMatrix(对标美国的Neuralink),还有未来脑律、臻泰智能等。2022年秋季路演日也有一个非常优秀的团队做宠物脑机接口。
奇绩一直都非常关注这个领域。技术我就不多讲了,虽然现在还处于很早期的阶段,但只要创业者能找到应用场景能够走到未来,脑机接口发展空间是非常可观的。
6. 量子(结构和趋势、创新信号、代表型创新模式) 量子领域的创新比较特殊。
量子是计算体系加上计算基石的创新,核心是在量子纠缠状态时,通过一种特殊的机制来做计算。目前能够具体做的量子计算(实验状态)主要有四种:电子,光子,离子和原子(见上图中标橙色的文字)。
量子计算是一种全新的计算体系。它所代表的是人类在算力上极大的突破。开篇我们提到过,我们处在一个算力可以驱动创新,技术成为新一代核心产能的时代,如果算力上有大量突破,那会有极强的商业化应用的前景,几乎可以用在所有需求端上。
特别需要关注的可能是量子优越或者量子霸权(学术上做得比较多),在哪些应用领域量子子算力比经典算力有结构性的优势。
因为量子计算是新兴赛道,基数较小,奇绩暂时不统计增速。
量子领域的创业者比较多的是 PQC——后量子时代的加密技术,量子混合云以及光量子。
到目前为止,奇绩创坛也投资并加速了 5 个项目。这里举两个例子,一个是用现有量子计算能力提供云服务的弈维量子,另一个是做离子阱路线量子计算整机的硬件公司华翊量子。
奇绩创坛一直关注这个领域,因为它所代表的创新非常重要,不仅能极大地提高现有算力,还有大量其他的应用。
7. 数字化前沿在需求侧的进展落地 1)P端:机会空间(自建生态)
接下来我想讲 P 端的机会空间,再拆解一下对不同的人群,特别是开发者,都面临哪些创业创新机会。
下面这一页,我们梳理了针对开发者的创业创新机会有哪些,包括在中国如何自建生态,今天所有数字化的技术堆栈都在这一页上面。这张图上还梳理和总结了过去的数字化平台,它的核心结构对我们未来在中国自建生态有哪些重要的借鉴意义,包括操作系统、定义性的体验、高度集成的芯片架构、大规模的应用驱动等。
在中国的数字化创新,奇绩创坛一直关注为开发者做的基础设施(安全服务和安全技术等)。因为数字化安全越来越重要,未来不光是要捍卫你的领土,更要捍卫数字空间,同时我们也关注开发者的工具、协同、基础设施和开源社区生态等。
下面这张图讲的是中国自建生态核心的发展路径和其中的模块,自建生态最关键的是这几个关键点:
(1)第一层,底层最核心的技术是在制造端,晶圆、光刻、封装和测试。
(2)第二层,工艺/材料。有一些关键技术是需要时间积累的,需要一代一代人打磨核心工艺,比如说线宽多少,到底是硅基的还是用其他材料的。
(3)第三层是芯片设计,比如 core 的设计、IP 设计 和现在用得比较多的 Chiplet 设计。
(4)第四层,架构和指令集,涉及到模数、类脑、感存算一体和光计算等。
(5)第五层,芯片种类,驱动创新的是大芯片(x86, ARM, RISC-V, chiplet 等),尤其是大算力芯片,集中度非常高。
(6)第六层是开发工具,芯片的集成度和工具是分不开的。既然中国要自建生态,一定需要把控所有关联的生态。
(7)工具之后是操作系统,而操作系统绑定了大量的应用。
(8)操作系统里的应用提供反馈,使得芯片不停地迭代,只有形成闭环才能真正建立中国自己的生态。
自建生态在云和手机上有一些机会,汽车方面的机会某种意义上可能更多一点,有可能跑到第一梯队。另外,未来换道超车的机会也会有,但可能花的时间要更久一些。
自建生态给在中国的创业者带来了大量机会,我们都应该找到适合自己做的,积极地参与。这些技术生态不光本身是有很高的商业价值,还可以撬动更多在中国发展的数字化应用,这就是在 P 端创作端的机会空间。
2)C端:机会空间
在 C 端这一页,我简单总结一下机会空间。
把所有的 C 端需求加在一起,可以看到它与数字化能力的匹配关系。
我们可以把数字化描述成 3 个轴(前端设备、体验容器、后端能力)和 6 个数字化能力,图中例举了今天中美几家估值万亿美元的公司。
C 端有非常多发展的空间,只要找到一个宽的场景,任何有抱负、有能力,并且愿意向前走很久的创业者都可以做一个体量非常大的数字化产业生态。未来 10 年到 20 年,大量机会等待有抱负的创业者去探索。
这些数字化的生态,尤其是 C 端,会触达大量的社会层面,有大量社会责任,社会责任跟商业利益分不开。奇绩创坛对创业者的建议是,永远要做对的、有正能量的事,站在历史对的一边,不光是把握好商业的机会,也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
3)B端:机会空间
B 端在中国机会非常多,简单来说,核心思路是把企业都看成一个生命体,用生命体系的发展过程来看待未来的发展机会。企业的数字化与生物进化非常像,必然会一步一步地向后发展。
比如微软和 IBM 做的事情,他们让企业开始在桌面记录信息,这对应的就像是记录生命体信息的基因。
PC 互联网对企业数字化来讲,是数字化了局部的血液。
今天的移动互联网/云以及人工智能给我们带来大量的机会,分别包含以下两点:
数据、数据堆栈和云原生的服务 深度协同, Figma、Github 这类工具将会覆盖每一个职能 协同一定是未来。这个领域未来一定有大量的创业机会,Figma 只是开了个头而已。
另外,在人工智能时代,企业将会成为数字化生命体,针对每一个流程、每一个工种、每一个岗位、每一个职能,专门负责数据获取、仿真模拟设备、做辅助决策系统和自动化等,这些都是机会。
企业数字化很难,原因是进入的门槛高,但和 C 端不同,创业者一旦进入,就获得了天然的壁垒,有大量好生意可以做。
04 新科技驱动的创新前沿 1. 新能源科技(结构和趋势、创新信号、代表型创新模式) 接下来要讲数字化驱动物理世界的物理流程(下面这张图)。
首先讲新能源,它的驱动力是可持续性。总的来说新能源科技有以下几个大板块:
(1)第一是绿色能源,新的能源——光、风、氢、 局部的可控核聚变,有一波技术驱动创业的机会。
(2)第二是储能技术。绿色能源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是生产后用不完,因此各种各样存储能源的技术,比如长时储能、分布式储能,将有很多创业机会。
(3)第三是电气化。电是新能源的载体,所有东西都要电气化,所以在新型电池方面将有大量机会。
(4)第四是负碳。现在碳排放仍然是待解决的问题,这就涉及到各种“捕捉”碳的能力和应用。
(5)第五是数字化重组的新一代电网。今天的电网需要降低排放,但最终的形式是用数字化能力把它编排在一起,协同全部的生产和需求,提升效率,驱动科研开发。
综上,在新能源赛道有系统性的机会值得创新创业者去探索。
另外,历史上大产业的核心驱动力有时会是政策。比如在美国历史上,大量的工业化设施都是二战时的国家政策驱动的。无论是中国、欧洲还是美洲,政府都出台了大量的政策去驱动新能源,所以从创业角度来讲,这条赛道有众多值得我们探索的机会。
2. 新生命科技(结构和趋势、创新信号、代表型创新模式)
新生命科技的机会非常特殊,这里我们从几个维度分析。
首先,新生命科技有许多的模式创新。如果关注生命科学,可能都知道工程学(Engineering)和科学(Science)组合在一起形成了 Engineering Science,几十年前兴起的合成生物学便是其中的代表。加上数字化的能力,生命科技形成了全新的创新模式,给大量的创业者带来系统性的机会。(见上图左侧的“生物科技+”)
这个模式上的创新给我们带来了三个产出新结果的平台。(见下图左边的“颠覆性核心平台”)
(1)第一是数据驱动的合成生物学,它通过算力来进行设计和筛选,形成各种各样的组合。
(2)第二是医疗本身,它可以通过有效算力来设计、筛选和优化。
(3)第三是“生物+”机器,也就是生物的机制加上自动化的设备,再加上接口(包括脑机接口)、微流控芯片等等,也形成了一个创新的平台。
这三个颠覆性的核心平台可以把上游的工具和下游的产业应用有效地组合在一起,系统性地产出大量的机会。
我们判断未来 10 年、20 年到 30 年,今天生活中所用的各种材料和设备设施将会通过生物合成的方法来制造,同时医疗、药物和设施也都会有系统性的机会。
我们认为这个产业本身也会结构性的演变,因为它的创新模式在变,改变的核心原因在于“硅基”和“碳基”的差异。(见下图“信息驱动的研发核心能力”)
硅基的数据由 0 和 1 组成,而碳基则由 ATGC组成;硅基的产能是算力,而碳基的产能是实验通量;硅基的效率是算法,碳基的效率则是方法学。这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新的“生物基”计算体系,就是这个新的算法体系在驱动产业发生结构性变化。
如果是有抱负、有勇气的创业者,有机会用 30 年、40 年来搭建新一代基于这种“生物基”算力的微软、英特尔和台积电等类似今天信息产业万亿价值的公司。
奇绩创坛也看到了大量在新生命科技领域的优秀创业者。
今年跟去年比,合成生物学领域的创业项目增长了 30%,基因编辑领域增长率 15%,而实验室自动化领域增长了150%,这是几个增长较快的领域 。
奇绩投资并加速了包括小熊猫生物、倍生生物、大橡科技等在内的40余个项目。从奇绩的角度来讲,几十年后,他们都有可能成为类似微软和英特尔的基于“生物基”计算的生态公司。
3. 新材料科技(结构和趋势、创新信号、代表型创新模式)
新材料科学的结构性趋势与新生命科技有相似之处,但也有不太一样。新材料科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它是由产业需求、材料本身研究以及数字化三个杠杆同时在驱动。
和大家分享一下奇绩窗口看到的信号。(见上图最下方的表格)
用 AI 算法和算力去设计材料,这一类项目今年跟去年比是 60% 的增长。特性材料(比如石墨烯、MOF、钙钛矿等),今年增长了 120 %。
另外,半导体的产业需求更强,碳化硅、氮化镓、铌酸锂薄膜,尤其是光计算和光感知。这里简单补充下光的重要性,因为今天的计算基本上是电磁场为主,都是硅基上用电子来做计算,但是未来越来越多的结构性机会是用光来做计算,但这可能需要比较长的时间。
这个领域奇绩投资并加速了21个创业项目,分享几个案例:Fronka 做设备和数据服务,光本位用相变材料做下一代光计算芯片与光器件,乐象永续做生物基的可持续材料。
4. 新空间科技驱动(结构和趋势、创新信号、代表型创新模式) 新空间科技的机会非常丰富,体量也很大。我们先来拆解这几个前沿机会。
我们先拆借地面上的创业机会。(见下图)
(1)陆地上比较踊跃的是自动驾驶,主要是感知层和决策层的创新。这方面经常会有一些好项目,也包括低空飞行、垂直起降的 eVTOL。
(2)人类对水下尤其是对深海的探索目前才刚刚开始,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机会。
(3)在高空,奇绩也系统性地看到了很多创业方向(见下图):
这里分享一下奇绩窗口看到的信号。
今年在低轨通讯有 10% 的增长,垂直起降是 40% 的增长,海底探索增长 30%。
在新空间领域,奇绩也投资和加速了 17 个项目,都非常优秀,比如氦星光联做星间激光通信,东方空间做运载火箭等。
物理空间是非常重要的稀缺资源,它需要时间去探索和发展,但是商业化的价值非常深远。到目前为止,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家商业化的公司是荷兰东印度公司,因为当时发现了新大陆。今天我们有类似的机会,需要时间,但是体量将会非常大。
05 时代的机会:范式演变 1. 发展范式演变 讲完了四个新科技驱动的创新前沿之后,我们再回去回顾一下这个总盘(第 6 页 ppt)。
在技术驱动创新作为直接产能的情况下,创新发展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机会也非常多,这非常特殊,本质原因是范式变化。
创新作为直接产能是如何驱动社会进步和持续发展的?
在之前的所有机会板块,我一直讲技术推动、需求拉动,技术和需求组合之后,核心是创造价值。
我们对价值的定义是:现在和未来通过市场和社会环境来持续满足用户/客户需求的能力,简而言之,价值就是满足需求的能力,一切都是要创造价值。只有创造价值,才可以在市场和环境中推动社会经济高效和可持续的发展。
为什么范式创新会产生这么多的机会?
过去没有数字化的时候,用技术满足社会需求,大概需要经历五个阶段(下图):
一般的过程是,首先由大学、研究院做基础研究,然后推进应用研究。有了研究结果之后做技术研发,再用这些技术去做产品,最后把产品推向市场。做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都是大学和科研机构,大厂和创业公司基本上是做产品和市场。
但有了数字化之后,创新体系就发生了演变,每一个阶段的周期越来越短,更新速度越来越快。
我们看到的趋势是,做技术研发、应用研究,甚至基础研究的大厂和创业公司越来越多。(下图展现的是产、学、研新的生产体系)
以信息科学领域为例,在美国引领信息科学前沿的早就不是大学了,而是谷歌、微软、Meta。在人工智能领域,走在更前面的是 Open AI、DeepMind 这些创业公司。
创业公司之所以去做研究,这是范式转变带来的。为什么创业者会去做?因为创业者生态是一个系统性的、从 0 到 1 去探索的完整过程,数字化的能力让创业者团队也可以高速探索前沿。
范式的演变带来了新的生产力,而新的生产力需要新的生产关系,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生产力。产、学、研经过下一个阶段的不断探索,会找到新的组合。
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认为创业者以及他们所创造的生态系统将会扮演越来越核心、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为这个生态无处不在,可以系统性地、从 0 到 1 地把技术转化为价值。
2. 把握机会,走出第一步
范式演变给我们带来了大量的机会,该如何去抓住它?
以下是奇绩给不同人群的小建议:
(1)如果你是学生,你具备其他群体所没有的独特优势——足够年轻,离未来最近,对前沿有天然的敏锐直觉。
尽管学生没有经验,有些甚至没有钱,但相对来说探索的机会成本很低,反而是一种优势。
作为学生,关键要做的是打造核心能力(洞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考虑职业发展方向,果断地决定,快速地试错,找到属于自己的机会。
(2)科研人员的机会和学生一样多,技术能力是最强的长板。
这类创业者往往是愿景驱动,拿一个很大的榔头去找钉子。但要找到这个钉子,关键是要改变思路。
创业归根结底是市场需求和自身能力的匹配,必须以需求为导向。有的时候科研创业者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找一个匹配组合你技术能力的 CEO。
(3)如果你在大厂,大厂充分锻炼了你的技术、产品及相关的业务经验,而且帮助你积累人脉和资源。这时候你要做的就是找到好的方向,找到你想做的事。
大厂创业者遇到的常见问题是犹豫和观望。当你觉得有一个好 idea 的时候,别人可能也早就想到了,这个时候你要有绝对的勇气走出来。
(4)创业者也有特殊的优势。你已经踩过很多坑,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在技术驱动和创业创新的浪潮下,你将有更大的概率找到一个想做并能做的方向,果断地走出第一步。
来源公众号:奇绩创坛(ID:founders-first)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ozVE8qoD1Xy2baIDgnGVOA
本文由 @奇绩创坛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
为什么拼多多造不出购物节?
设计动态 2022-11-09一边蹭节一边造节,从2019年开始,拼多多就没有放弃过挤进主流电商平台大促狂欢的尝试,但至今仍是局外人。 降价空间小、购物节日趋泛滥,错过造节红利期的拼多多屡战屡败,既有内在基因的缺失,也有外部环境的桎梏。 百亿补贴是专属于拼多多的现象级购物狂欢,但赔本赚吆喝电商平台“造节”的这一现象已经十分常见,不过在这些平台当中,拼多多这位“选手”却以“百亿补贴”打开了热度。那么,拼多多可以和其他电商平台一样造出属于自己的节吗?这其中又有哪些潜在的影响因素?不如来看看作者的解读。
一边蹭节一边造节,从2019年开始,拼多多就没有放弃过挤进主流电商平台大促狂欢的尝试,但至今仍是局外人。 降价空间小、购物节日趋泛滥,错过造节红利期的拼多多屡战屡败,既有内在基因的缺失,也有外部环境的桎梏。 百亿补贴是专属于拼多多的现象级购物狂欢,但赔本赚吆喝不是长久之计,靠砸钱提升调性、改造基因,拼多多还能坚持多久? 都在抢着蹭双11热度,只有拼多多不走寻常路,靠大手笔砸钱补贴杀出重围。
10月26日,苹果新一代iPad 10正式开售,64G、wifi版官方售价3599元,拼多多平台补贴600元后的价格是2998元,为全网最低价。拼多多凭一己之力让苹果新品“破发”,一度成为当日热门话题。
但很少有人注意到,在被淘宝和京东两大巨头占据的电商市场上撕开一道缺口、形成三足鼎立之势的拼多多,至今没能在618和双11之外,造出属于自己的购物节。拼多多也热衷于“蹭节”,但效果并不理想。
在内缺乏基因,在外没有土壤,造不出节的拼多多,能否靠“百亿补贴”打遍天下?
一、一节难求 今年双11,拼多多一如既往地热衷于蹭节。
10月20日,拼多多率先开启年终大促,在与淘宝、京东几乎相同的满减优惠基础上,取消了预售与尾款支付,以满减和百亿补贴的方式“直给”,积极性丝毫不逊于主场作战的淘宝。
然而,从过往数据来看,拼多多并未在这场购物狂欢中获得与对手同样丰厚的回报。
据首创证券研报,2021年双11,淘宝与京东分别完成5403亿元和3491亿元的销售额,在全年GMV总额中分别占比6.75%和10.61%。
同一年,综合多家第三方数据平台信息,双11期间全网总交易额约9650亿元,减去淘宝与京东的GMV,包括拼多多在内的其他电商平台合计实现交易额756亿元。与拼多多全年2.44万亿元的总GMV相比,双11的贡献比例远低于淘宝和京东。
或许正是因此,仅用4年多就跨过万亿GMV门槛的拼多多,并不愿轻易公布双11期间的GMV数据。
2019年双11后,拼多多发表了一封公开信,信中称,人们都很关心数字和宏大的事物,但拼多多连实时数据大屏都还未来得及搭建,因此并没有更多数据对外披露。
如今三年过去了,拼多多仍然对此讳莫如深。也是从那时起,拼多多开始尝试造自己的节。
2020年2月,拼多多开启为期3天的百亿补贴节,主打手机、数码产品、电脑等品牌辨识度高的商品,靠补贴砸出全网最低价,当年最新款的iPhone 11补贴力度近千元。项目负责人宗辉表示,此举的目标是让消费者“每天都过618,每晚都过双11”。
同年12月,拼多多开启“全民真香节”,针对优势品类农产品派发累计30亿元的购物红包。
此外,拼多多还陆续推出过农货节、520秒杀节、清凉节、多多亲子节、春耕节等大大小小近10个购物节。但花费真金白银补贴的购物节,没有一个成为像双11、618这样让众多参与者热切涌入的狂欢舞台,也没有快手616、抖音818这样形成一定品牌认知度的大促节点。
在各大平台争相抢占的购物节战场上,拼多多几乎成了门外人。
二、缺乏造节基因 2019年,拼多多只用了4年多时间,便迈过了万亿GMV的门槛,完成了阿里花14年、京东花19年才达到的高度。
拼多多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在被“猫狗”主导的牌桌上挤出一个位置,既是瞄准下沉市场和基于微信生态的社交裂变玩法,也是因为它在初期鲜明的差异化产品定位,与淘宝、京东截然不同。这也意味着,拼多多缺乏造节的基因。
自成立之初,拼多多便以产地直连消费者的农产品和M2C模式的白牌产品为主。
据开源证券研报数据,2017年,拼多多农产品交易额占总GMV比重为13.9%。截至2021年年底,拼多多的农产品GMV较两年前增长了近150%,增至3400亿元,农产品贡献的GMV占比达到14%。
但农产品从来都不是购物节的主角。从淘宝和京东近年来的双11和618战报中可以看出,美妆与3C家电常年霸占促销期间的销售榜前位。
一位有7年电商运营经验的业内人士告诉雪豹财经社,拼多多上的农产品以及大量白牌产品很难进行比价,导致消费者对于促销价格并不敏感,“这类产品并不适合做促销,能搞促销的大部分是牌子货”。而对于白牌与非标品,拼多多已经把价格做到了足够低,“相当于每天都在过节,再造节就没意义了”。
中金公司也在一份研报中称,品牌货具备大众辨识度,适合作为秒杀和热卖款,而白牌货和一些小众品牌由于不能与传统渠道进行比价,因此不如前者适合促销。
事实上,品牌正是淘宝和京东造节的基础。
2009年,天猫的前身淘宝商城发起了首届双11,一开始只有27个品牌参与。十二年后,参与2021年双11的品牌过万,其中GMV破亿的品牌有117个,美妆品牌雅诗兰黛、欧莱雅、兰蔻的GMV超过20亿元。
618的起源比双11更早。2004年,京东转型做电商的第一年,618被定为京东店庆日。在第一届618上,京东推出了“11元秒杀100元正品键盘”、品牌货一折秒杀等活动。2017年,京东首次公布618战报,活动期间京东商城的GMV达到1199亿元。同一年,京东全年总GMV首次突破万亿。
拼多多不只缺乏造节的基因,也早已错过了电商平台造节的时代红利。
当拼多多在传统电商市场站稳脚跟,整个行业的大环境已不同于10年前。除了618和双11,从年货节、3月8日女神节、开学季到双12,大大小小的购物节几乎铺满全年的每一个月份。上述电商运营人告诉雪豹财经社,如今做品牌促销的活动越来越多,拼多多除了砸钱补贴外,并无优势可言。
但造节屡屡碰壁的拼多多选择不遗余力地砸钱补贴,造出了属于拼多多的购物狂欢——百亿补贴。
三、一线生机 百亿补贴的出现始于“蹭节”。
2019年618期间,拼多多首次上线百亿补贴专区,主打品牌商品并喊出假一赔十的口号。百亿补贴主要针对3C或品牌商品,目的是吸引一二线城市高价值用户,提升平台的客单价与用户消费金额,同时吸引品牌商户入驻。
换句话说,拼多多试图通过百亿补贴,对自己进行“基因改造”。
推出百亿补贴的第一年,拼多多年活跃用户突破5.8亿,人均年消费金额同比增长53%至1729元。当年三季度财报显示,拼多多百亿补贴入口的日活用户已突破1亿大关,参与计划的国内外品牌超过2800家。此后,百亿补贴用户规模迅速增长。
国金证券在一份研报中分析称,百亿补贴的活跃用户规模占拼多多整体用户的比例,从2021年年初的12%提升至2022年5月的20%。
百亿补贴的成功,吸引了其他电商平台的模仿。
2019年双12,拼多多开启百亿补贴的玩法不到半年后,淘宝聚划算、京东、苏宁等平台纷纷跟进,上线“同款”专区,大量商品被打上百亿补贴的标签。
今年双11,在“猫狗拼”3家App首页中,拼多多设有百亿补贴的一级入口,淘宝在聚划算专区中设有百亿补贴专区,京东则需要通过搜索百亿补贴来定位参与补贴的产品。
但热闹归热闹,百亿补贴终究不是购物节。
双11和618就像聚集人气的集市,平台赚热闹,商家赚流量。据2022年淘宝与京东在双11与618期间的招商规则,跨店满减均由商家自行承担,平台无需负担过高的成本。百亿补贴却更像打价格战,需要平台真金白银地从自己口袋里掏钱,甚至有可能赔钱赚吆喝。
财报数据显示,2019年,上线百亿补贴第一年,拼多多的营业成本同比上涨118%至63.39亿元。次年,拼多多的营业成本再次同比增长204%至192.79亿元。
据晚点LatePost报道,2021年1月,拼多多宣布将向入驻百亿补贴频道的商家抽佣,3月正式施行,抽佣比例为1%~3%。而在此前,拼多多对全站入驻商家实行0佣金。
此外,百亿补贴造成的“乱价”现象,也会对商家产生一定负面影响。
中信建投的一份研报认为,百亿补贴第一阶段主要补贴农产品,第二阶段则主要通过补贴3C或品牌商品,吸引高线城市用户和品牌商家入驻,但过度补贴可能扰乱品牌的价格体系。长期来看,品牌方在多平台的价格趋同,拼多多会逐步丧失对品牌方和消费者的吸引力。
这意味着,百亿补贴这一现象级的促销形式,很难长期持续。
至少从目前来看,在百亿补贴这项基因改造工程结束前,拼多多能否造出专属的购物节,仍是个未知数。
作者:瀚星
来源公众号:雪豹财经社(ID:xuebaocaijingshe),faster、deeper and wiser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雪豹财经社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聚合打车“战火”不停歇
设计动态 2022-11-09现在人们的出行越来越便利了,当我们想去某个地方时,除了使用像滴滴这样的专门打车软件以外还能使用像高德这样的地图软件,又或者是打开支付宝或者微信都能够立即叫车。平台上同一时间还会出现多种可供选择的车型,既方便又快捷,这就是所谓的聚合打车模式。 其实,聚合打车并不越来越多的玩家进入聚合打车市场,如高德打车、美团打车、携程用车、百度打车等聚合平台,聚合打车市场是否会成为网约车行业的增长点,会遇到什么隐患呢?本文作者对聚合打车市场做了相应的解读,一起来看看。
现在人们的出行越来越便利了,当我们想去某个地方时,除了使用像滴滴这样的专门打车软件以外还能使用像高德这样的地图软件,又或者是打开支付宝或者微信都能够立即叫车。平台上同一时间还会出现多种可供选择的车型,既方便又快捷,这就是所谓的聚合打车模式。
其实,聚合打车并不是近两年才出现的新鲜事物,而是早在网约车行业发展之初就诞生了。早在2017年7月,高德地图就推出了聚合打车模式,随后百度、美团等互联网巨头也纷纷开始试水聚合模式,让这一模式逐渐拓展开来。今年以来,腾讯、华为的入局更是让这一模式,再次引发了市场的关注。
一、聚合打车“人气”高涨 据交通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7月份网约车行业的订单量出现了显著的变化,从其首次公布的5家主要聚合平台的订单量以及合规率来看,高德打车、美团打车、携程用车、百度打车等聚合平台总共完成了1.53亿订单,几乎占网约车市场五分之一的份额。虽然其仍旧无法与自营模式订单量相比,但毋庸置疑聚合打车模式还是很受欢迎的。
首先,对于大多数网约车服务商来说,由于技术和财力有限,需要依靠聚合平台的流量和渠道来获客。 根据交通运输部全国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统计:截至2022年3月底,中国获得许可证的网约车平台共有267家。也就是说,除了滴滴等综合实力强、自主运营的网约车平台以外,还有很多家虽然拥有线下车辆和司机,但技术和财力却不足以支撑它们在线上获客的中小平台,它们都有获客需求,于是聚合打车模式便应运而生了。可以说,聚合平台为众多网约车服务商提供了新的生长空间,并有效提高了网约车市场的匹配效率。
其次,对于聚合平台来说,由于本身不涉及客运服务,所以运营成本相对较低。 聚合打车平台接入的是拥有司机和车辆的第三方网约车平台,属于轻资产运营模式,它们只提供信息服务和居间撮合,将流量分发给接入的网约车平台,然后获取抽成即可。所以聚合平台没有重资产运营的烧钱压力,因此可一次性接入多家网约车服务商,快速扩充运力池。
最后,对于用户来说,聚合打车模式节省了不少的时间与精力。 由于聚合打车平台接入了多家打车服务商,不同的打车价格可以满足不同梯度用户的需求,所以用户粘性也会更强。总之,聚合模式的出现,不仅满足了乘客高效的出行需求,还为网约车平台提供了生长空间,也提高了网约车市场的效率,使乘客、司机、网约车平台、聚合平台四方均在这一模式下受益。凡此种种,都使得聚合打车模式受到了空前欢迎。
二、补齐生态&流量复用 当前网约车市场仍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大厂自然也无法拒绝这块蛋糕的诱惑。算上之前的高德、百度、美团、携程和滴滴,腾讯和华为的入局,让网约车赛道变得更加热闹,而大厂争相进入的背后当然也有着各自的考量。
一方面,大厂通过聚合打车服务来不断丰富自有业务生态。 例如高德在接入不同网约车平台的出行服务同时,还接入了加油、火车票、机票和酒店预订等其他与出行相关的服务,几乎覆盖所有出行场景下的相关需求,进一步加强了其以地图导航为起点的核心功能场景定位。
至于华为,则将Petal出行作为流量入口,促进其终端设备与鸿蒙系统的推广。基于华为自研地图的聚合打车软件Petal出行,与其它APP不同的是,其它APP需要通过应用商店进行常规下载,而Petal出行仅通过服务卡片即可进入,且其能够在搭载鸿蒙系统的华为手机、手表、平板、PC等设备间协同使用。据悉,Petal出行经过在试点城市的试运行之后,未来将计划在全国范围内普及。
另一方面,基于流量变现的考虑也是大厂入局的重要因素。 例如腾讯,依托微信生态推出聚合打车服务平台,进一步盘活了自身的流量,有利于其加速流量变现。据腾讯第二季度财报显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微信及WeChat月活跃用户数达到了12.99亿,同比增长3.8%,幅度不大但仍然保持着持续增长的态势。
而微信自带的庞大流量,为其聚合打车服务提供了获客便利。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腾讯出行服务”小程序用户已累计突破4亿,月活跃用户已超7000万。由此可以看出,用户使用腾讯出行服务的习惯正在养成。
三、更大的野心 除了基于补齐自有业务生态、流量变现的考虑外,大厂以聚合打车模式入局网约车市场,更大的野心应该在于面向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的高精度地图甚至自动驾驶系统,这是一个关乎未来的庞大增量市场。
其一,布局网约车业务是为了构建智能汽车生态圈。 以腾讯为例,从公开资料来看,腾讯从2015年起便开始了汽车业务的布局,并且这些年其一直都在不断地进行汽车业务策略的调整。今年6月份,腾讯公布了其在智慧出行领域的全新战略规划–车云一体化,通过车端、手机端、云端打通的车云一体化模式帮助汽车产业进行有效的数字连接,建立数据驱动闭环,提升各环节生产效率。
华为也有同样的意图,目前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所涉及的业务包涵了智能座舱、智能电动、自动驾驶等诸多领域。尤其是在宣布上线Petal出行后,其在汽车领域的布局已经覆盖了从上游整车厂到下游网约车的全产业链。可以说,华为以地图+聚合平台模式入局网约车市场,是为了与现有的汽车业务产生联动。具体来说,华为可以为网约车平台上的车型定制鸿蒙座舱,让服务在不同设备间流转,其智选车模式还可以成为网约车平台的采购途径。
其二,入局网约车市场,还有助于地图数据的验证与积累。 例如腾讯发布了智能座舱解决方案TAI 4.0,其核心在于实现地理位置信息与腾讯生态服务的融合,结合定位、地图的能力,为用户提供主动式场景化的服务。而网约车业务由于连接着司机和用户两端,能够为地图业务的验证与夯实提供一个比较高频的场景,所以腾讯凭借聚合模式入局网约车市场,更有助于其地图数据的验证与积累。
而华为也在丰富Petal Maps的使用场景。据悉,华为此前一直在布局海外的Petal Maps,从去年年底才开始进入国内市场,旨在以地图为基础,打通一系列与出行相关的服务,如此一来海量的数据支撑必不可少,而打车出行刚好可以为其积累丰富的数据资源。
四、隐患犹存 以行业角度而言,聚合打车平台的产生解决了网约车平台的流量问题,也缓解了用户打不到车的尴尬,但本质上这种中间环节的产生也会造成一些隐患。
一来,网约车平台过度依赖聚合打车平台的流量,从而导致利润被瓜分,也无法建立品牌粘性。 目前大部分的网约车平台只能借助微信、美团、高德这些巨无霸的流量入口,这或许能解决平台短期的获客需求,但从长远来看,它们更像是在为聚合平台打工,面临着利润被瓜分、用户对品牌认知度不够的问题。
二来,合规问题一直是聚合打车平台未解的难题。 根据《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要求,网约车经营者必须有三证,即《网约车经营许可证》、《网约车运输证》、《网约车驾驶员证》,而对上述证件,又有一城一证更具体的要求。但从监管部门发出的通报可以看出,一些网约车聚合平台审核机制过于宽松,直接让一些不合规的公司、车辆和司机进入市场,从而造成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例如近两年,乘客通过聚合平台打车的安全问题频频发生。虽然在网约车行业,安全问题并非聚合平台独有,但目前聚合打车平台单量已占相当一部分的市场份额,所以安全问题必须得到重视。尤其是用户投诉最多的有关实时定位更新不及时、司机接单后拒载、丢东西找不回、司机素质差等的问题。所以在当下行业政策尚未完善的情况下,聚合平台虽然不直接参与运营业务,但也不能游离在监管之外。
三来,聚合平台的责任边界亟待界定。 目前来说,相关法律条例对于聚合平台的责任边界界定仍有争议。乘客从聚合平台呼叫网约车,一旦发生事故,聚合平台要不要承担责任?应该承担什么责任?而且在实践中,一些小型网约车服务商由于资源有限,能不能在发生事故的第一时间提供紧急预案也是未知数。
随着越来越多的玩家进入聚合打车市场,聚合平台必须要制定严格的标准和完善的审核准入机制,并主动配合行业监管部门做好常态化审核监管,避免出现服务商良莠不齐的情况。相信未来在合规化、标准化运营的框架下,聚合平台将成为网约车行业新的增长点,为产业链相关企业、广大消费者和全社会不断创造新价值,带来新惊喜。
来源公众号:韭菜财经APP(ID:jiucaifin),探索新经济,发现新科技。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韭菜财经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