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卸载吧,你手机里的这个软件要凉了!
设计动态 2022-11-08以前手机的网络资费给一般用户带来了一定的负担,因此一些允许用户不输入密码直接连接公共Wi-Fi的软件让很多人下载。然而这项功能在流量几乎用不完、每个月都有结余的2022年似乎有些多余,软件用户逐渐减少,甚至有些相关软件停止了服务。 如何判断一个软件的生命周期有以前手机的网络资费给一般用户带来了一定的负担,因此一些允许用户不输入密码直接连接公共Wi-Fi的软件让很多人下载。然而这项功能在流量几乎用不完、每个月都有结余的2022年似乎有些多余,软件用户逐渐减少,甚至有些相关软件停止了服务。
如何判断一个软件的生命周期有没有终结?按常理来说,互联网行业的普遍做法是把软件停止更新或宣布停止服务的那天当作软件生命的终点。但我认为这个标准应该稍微“修改”一下:毕竟有的软件即便已经停止支持多年,在今时今日依旧在某些岗位上发光发热,比如运行在无数ATM中的Windows XP;而有些软件生命在宣布停止支持之间就已经结束了,比如腾讯WiFi管家。
2022年11月5日,腾讯WiFi管家发布了停服公告,称 “因业务调整,腾讯WiFi管家将在2022年12月1日零时零分正式停止服务”。
其实腾讯关停腾讯WiFi管家部分人看来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腾讯WiFi管家的官方微博上一次更新已经是两年前的事情,而在各大应用市场搜索腾讯WiFi管家则是根本找不到结果—— 根本没有人想起来这款软件是什么时候下架的。 从这个角度看,腾讯WiFi管家的“生命终点”其实早就到了,只是大家已经不在意了而已。
究竟还有谁在用Wi-Fi管家?
一、“5元30兆”的年代 其实从产品的角度看,腾讯WiFi管家是一个具有强时效性、专门面向特定时期的软件。这款软件的功能也非常简单:允许用户不输入密码直接连接公共Wi-Fi。这项功能在流量几乎用不完、每个月都有结余的2022年似乎有些多余,但如果我们代入回当时的环境,腾讯WiFi管家确实极大地方便了用户。
2015年可以说是国内移动互联网的“分水岭”,原因也非常直白: 2015年4月,国家提出了“提速降费”的概念,鼓励三大运营商提高网络速递,降低网络资费。 在此之前,手机上网资费虽然没有“5元30MB”时那么贵,但和现在动辄数十GB的套餐相比,手机的网络资费对一般用户来说还是带来了一定的负担。举个例子:当时的手机流量每个月还会清零,而用户也常常会因为手机“超流量”而支付高昂的资费。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Wi-Fi成为了大家保持在线的唯一“性价比方案”,但问题也来了,在家有自己家的Wi-Fi,那出门在外该怎么办呢?
对此,不同企业找到了不同的路线。
当时你在外面能搜到的Wi-Fi可以分为私人Wi-Fi和公共Wi-Fi两类,其中私人Wi-Fi比较好理解,就是别人家的路由器信号太强,导致你在外面也能搜得到;而公共Wi-Fi通常是图书馆、商场、餐厅等广义的“公共场所”为了招揽客人提供的免费Wi-Fi, 囊中羞涩的小雷在高中和大学时期就经常去图书馆“蹭网”或者说“偷Wi-Fi”。另外,运营商也在某些地区提供过公共Wi-Fi服务,有用过CMCC或ChinaNet的朋友一定明白我在说什么。
公共Wi-Fi的出现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用户户外“免费上网”的需求,但连接上这个公共Wi-Fi却异常烦琐:有些地方“菩萨心肠”,免费为大家提供不需要验证的公共Wi-Fi、有些Wi-Fi必须消费才能凭小票上的密码“免费”使用一定时间、有的Wi-Fi虽然免费但需要使用手机号收取验证码。
而腾讯WiFi管家的出现,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腾讯WiFi管家直接与当时主流的Wi-Fi供应商合作,将验证的步骤“无感化”集成到了腾讯WiFi管家App中。 就像腾讯WiFi管家官网图片中显示的那样,无需烦琐操作,公共Wi-Fi一键连接。
可以说是公共Wi-Fi的出现让腾讯WiFi管家成为大家的“掌中明珠”,但让腾讯WiFi管家黯然离场的,恰恰也是公共Wi-Fi。
从用户的角度看,公共Wi-Fi使用确实方便,但从提供者和管理的角度来说,公共Wi-Fi也有这光鲜亮丽背后的另一面。首先是成本问题:当时大多数公共Wi-Fi背后是店家个人出资,硬件费用和每月的网络固定开销都引入了额外的成本。另外公共Wi-Fi也成为了网络实名制的“漏洞”,为不法分子的违法行为提供了便利, 因此越来越多的公共Wi-Fi开始接入统一的管理系统,每次连接时都必须使用手机验证码验证使用者的身份。
一边是越来越麻烦的公共Wi-Fi连接,一边是越来越便宜的手机流量,消费者自然有自己的选择。当公共Wi-Fi连接不再便利,腾讯WiFi管家也就是失去了留下的价值。
二、“万能钥匙”真的万能吗? 刚才说到,不同的企业选择了不同的道路,腾讯选择了贴合用户利益,顺应时代发展的道路,但有些软件就不一样了。腾讯WiFi管家宣布将在12月停止服务,但在任意应用商店搜索“Wi-Fi”“管家”等关键词,都能轻松找到各式各样的“Wi-Fi万能钥匙”,他们就是选择站到用户对立面的例子。
我不知道正在看的朋友们有多少人手机里有类似“万能钥匙”的软件, 但我的建议是没用过的不要用,用过的赶紧删,删完之后再把路由器密码改了。
在朴素的用户认知中,这些“万能钥匙”可以连上别人家里的私人Wi-Fi,应该是像电影中那样在手机上使用技术手段“破解”了对方Wi-Fi的密码,不然也不会叫做“万能钥匙”。但对网络安全稍有了解的朋友应该明白“万能钥匙”的工作原理和技术手段根本不搭边,反倒和“社工手段”有些相似: “万能钥匙”会将你手机里保存过的Wi-Fi密码全部上传到它的服务器中,实现跨用户的“云共享”。
没看懂?举个简单点的例子:你认知中的“万能钥匙”是一个免费的开锁师傅,看点广告就“免费”帮你撬别人家的锁。 但实际上“万能钥匙”只是一个复制钥匙的工具,他会复制每一个用户手中所有的钥匙,再开放给每一个用户。
你找来“万能钥匙”想开你邻居家的锁,“万能钥匙”看了看手中的钥匙库,发现两个月前邻居也找了“万能钥匙”想开别人的锁, “万能钥匙”当时复制了你邻居手中所有的钥匙,于是找到当时复制的样板做了一把邻居家的钥匙给你,这才是“万能钥匙”真正的工作原理。
这也是为什么“万能钥匙”有时候打不开某些Wi-Fi的原因: 其实这个“万能钥匙”根本就不会开锁,没偷偷复制过这些门锁的钥匙,自然没办法帮你开锁。
那么问题来了,你用了“万能钥匙”开别人的锁, 你猜猜“万能钥匙”有没有复制你的“门锁钥匙”给别人用?
当然了,也有人觉得我在大惊小怪,自己家Wi-Fi给别人用用怎么了?我们先不提网络安全的问题,不要忘记这些“万能钥匙”是一个带有广告和付费项目的“免费”服务,你免费交出了手头所有的钥匙给“开锁师傅”复制挪作私用,他还想从你身上赚钱,这合适吗?
另外,交出自己Wi-Fi的钥匙也意味着任何住在你附近的人都能“来你家串门”,他们不仅会占用你家资源“让你家里更拥挤”,更可以随意访问你家的智能设备—— 夏天关你空调、晚上给你电视投屏恐怖片那都是小事,万一对方看你家智能监控呢?要是有人用你家网络从事网络诈骗或是犯下其他罪行,你猜警察会顺着网线敲谁的门?
这也是我一直态度坚决地反对这类“万能钥匙”软件的原因,如果说腾讯WiFi管家省略的用户连接公共Wi-Fi的步骤,那这些“万能钥匙”毫无疑问则是帮你打开了自家的大门。虽然它们的功能看起来有些类似,但腾讯WiFi管家在结束自己使命之后选择“荣誉离场”,而有些“万能钥匙”直到现在还在瞒天过海,把真相隐藏在没有人会点进去看的用户协议中。
删掉“万能钥匙”,忘掉那个Wi-Fi不设密码的时代吧。
作者: 雷科技互联网组;编辑:一位天明
来源公众号:雷科技(ID:leitech),聚焦科技与生活。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雷科技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 ,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年轻人偏爱“旧”东西?
设计动态 2022-11-08都说流行是20年一个轮回,如今这套潮流轮回定律在电子消费领域再度上演。 在智能手机获得快速发展的近20年里,厂商们为了提升产品竞争力,通过与徕卡、蔡司、哈苏等知名“传统相机/光学大厂”的合作,拥有了堪比相机的拍照功能,这也让传统摄影领域的胶片机,以及采用CCD“时尚是一个轮回”这句话可能不少人都听过,而在现实生活中,这句话也正在被践行着,比如最近内容平台上便兴起了一股复古消费热潮,不少年轻人都爱上了“旧”玩意,复古的电子产品和内容,正在悄然回归至人们的视野当中。
都说流行是20年一个轮回,如今这套潮流轮回定律在电子消费领域再度上演。
在智能手机获得快速发展的近20年里,厂商们为了提升产品竞争力,通过与徕卡、蔡司、哈苏等知名“传统相机/光学大厂”的合作,拥有了堪比相机的拍照功能,这也让传统摄影领域的胶片机,以及采用CCD传感器的数码卡片机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但是最近一段时间,带有“复古”标签的CCD相机,却意外受到年轻人追捧。再往前回溯又会发现,3DS、PSP等一批掌上游戏机,甚至是翻盖功能机,也在小众领域引发了年轻人的热议。
有人认为这是假借时尚潮流贩卖“电子垃圾”割韭菜,但也有人说这是赛博时代的电子文艺复兴。不可否认的是,复古消费热潮流行的当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玩起一些看上去很“旧”的东西。
一、为何潮人都爱CCD? 要问CCD相机有多火?下面两组数据足以说明。打开小红书,你能找到超过72万篇有关CCD的笔记。另外根据京东的销售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CCD相机销量同比增长15倍,而Z世代购买CCD相机的数量同比增长达到20倍。 数码发烧友们或许很难接受,但CCD相机确实成为了当下年轻人最受欢迎的电子产品之一。
惊蛰研究所观察到,在关于CCD相机的正向讨论中,复古、氛围感、胶片感是被提及最多的关键词。 从潮人们分享的照片中,明显感受到他们使用CCD相机的目的,就是追求低像素、高噪点,甚至偶尔还会过度曝光造成的一种影像风格。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清晰度、对焦速度上明显不如手机拍照的CCD相机,竟然能够成为潮人们人手一台的氛围感拍照神器。
当然,流行的产生还需要更具影响力的人为因素来带动。比如,女明星欧阳娜娜、沈月先后通过个人社交媒体账号分享了自己的CCD相机收藏,张子枫以及刘昊然也被扒出热爱CCD相机。 于是,在时尚媒体的跟风报道下,明星使用的CCD相机也和包包、手机壳一样,成为了明星身边的“潮流单品”。
与动辄上千甚至几万元的单反相机相比,CCD相机均价都在千元以内,且有许多机型的售价只有一两百元,这也使得追寻这波时尚潮流的门槛大大降低。
此外,虽然大部分CCD相机不像智能手机一样,可以通过触摸屏直接进行操作,但是也不像专业相机,需要使用者掌握快门、光圈、IOS感光度等摄影基础知识才能使用。即便是摄影小白,也可以在拿到CCD相机后快速上手。
因此对于以拍照为目的的潮人们来说,CCD就是一个设置了固定滤镜的高效自拍道具。但同时,它又是一个潮流物件。 不论是作为潮人的象征,还是在“明星同款”的购买和使用体验中感受新潮流,甚至是为个人账号发布内容提供社交货币,买下一台CCD的成本都不足以与其产生的价值相提并论。
在二手市场上,CCD的价格则有了更明显的度量。对比最初几十元一斤的回收价格,大部分CCD的价格已经涨了四五倍,部分停产机型的炒作溢价甚至超过了千元。还有二手商家找来CCD相机的外壳,重新组装电子元件,包装成CCD相机的样子来卖,更有甚者直接将杂牌相机和行车记录仪改装成CCD。以至于社交媒体平台上,还有专门指导如何辨别真假CCD相机的内容。
二、电子垃圾在内容平台“回潮” 虽然CCD相机如今是“潮流单品”,但不得不说,在相机消费市场其从未成为真正的主角。与此同时,在彼时单纯追求技术参数的市场需求下,CCD相机成像模糊、对焦速度慢的弊端也格外明显。 所以,当智能手机所具备的拍照功能越来越强大,甚至自带美颜功能时,CCD相机迅速成为“时代的弃儿”,失去了与当代年轻消费者见面的机会。
与CCD相机有着相似经历的,还有任天堂的3ds游戏机和诺基亚功能机等“古董”产品。 3ds游戏机正式诞生于2011年,是任天堂公司开发的具有裸眼3D功能的掌上游戏机,也曾创下不俗的销量。但是随着新开发的游戏对设备性能的要求逐渐提高,3ds无法再支持新游戏也不能满足用户对游戏体验的需求,因此任天堂公司在2020年便宣布3ds永久停产。
诺基亚的衰败则更为人们所知晓。在苹果手机开启智能手机时代后,诺基亚没能在产品质量的基础优势上,开发出新的技术与功能,因而错失了功能机向智能机整体迭代的行业机遇。
但如今,3ds和诺基亚功能机也像CCD相机一样,在小众群体之间一度成为流量密码。
在小红书上,3ds相关的笔记数量超过了2万篇,虽然产品已经停产,并且在今年3月任天堂官方宣布不再支持购买新游戏,但3ds游戏机还是成为博主们口中外观好看、方便携带、性价比极高的“潮玩”。并且,因为由于支持《塞尔达传说》、《动物之森》等知名IP作品,3ds还被一部分用户冠以“Switch平替”的美称。
至于诺基亚的功能机,不光对一大波用户发起回忆杀,吸引他们分享自己人生中的第一部手机。由于其不支持手机应用,只能打电话、发短信的特点,反而变成新一代的“戒网神器”,甚至还有商家在线直播带货。就连诺基亚手机里的经典游戏,也变成一部分用户拍摄短视频的主题和素材。
如果说潮流真的是一个轮回,那么这些已经退出市场的电子产品们,则是在内容平台上集体“回潮”,也由此开辟了一条名为复古消费的重生之路。
三、赛博时代的文艺复兴 过时的电子产品如今重回人们视野,这一现象反映的是年轻人追求复古文化的一种“求异”心理。
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曾提出,人们在发现自己与社会中其他人一致时,他们便采用一种新时尚来维持与模仿者之间的距离。 这种创造差异的新时尚能够让年轻消费者产生“异于常人”的心理,彰显个性。而这种现象,也从一开始的中古穿搭转移到了电子消费乃至内容场景中。
最近几年在视频平台上开始出现了许多剪辑经典影视作品进行二传二改的视频内容,掀起了一场视频考古风潮。不但让此前口碑极佳但缺乏关注的影视剧集,不断回到网友们的视野中,还贡献了一个个网络热梗。
比如《甄嬛传》里“祺贵人告发熹贵妃私通”的名场面,《还珠格格》里的心机boy尔康,《武林外传》里燕小六吹唢呐的鬼畜视频,以及最近引发网络热议的电视剧《薛平贵与王宝钏》中的“挖野菜”剧情。
实际上,这些复古产品和内容,已经变成人们用来表达小众追求和独特个性的载体。 特别是在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下,复古产品的“回潮”,不但能让人感受到时代的变迁,在回忆和体验复古“回潮”的同时,也通过挖掘和赋予新价值来获得仪式感、成就感,进而为小众文化圈层创造出一种独特氛围。
这种氛围,来自于CCD相机呈现出的模糊朦胧的视觉观感,来自于过时游戏机独有的8bit音乐带来的像素风旋律,也来自于经典影视剧, 但这些恰恰都是当下生活里无处可寻的体验。 这也引发了另一个思考:复古产品能否伴随赛博时代的文艺复兴重新回归市场?
虽说在经济学的角度,稀缺性创造价值,复古产品的价值也由此体现,但是复古产品却无法凭借“回潮”完全回归。这一点,从胶片企业的发展现状便可一窥缘由。
最近几年,胶片摄影也乘着复古消费的东风迎来了一波复苏。此前于2003年正式公布放弃传统胶片业务的柯达,为了满足近两年市场对于传统胶片需求的上涨,在2021年初宣布已重新招聘350多人复工,而在过去几年里,柯达公司的胶片产量翻了两番。
然而,即便是成功“返潮”,胶片机也和已经被淘汰的CCD一样始终是小众产品。 再加上柯达胶卷平均每格3元多的使用成本,也足以劝退绝大多数只是想要拍照记录生活的普通用户。因此,即便是使用胶片机的人越来越多,其规模也无法与过去胶片机的黄金时代相媲美。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小众市场就不值得挖掘。
真正应该注意到的其实是在追求个性化需求的当下,品牌及其产品应该给人们带来什么。 就如同在相机领域,人人都在追求高清、高还原度,甚至在像素大小、传感器尺寸上不断内卷,但只有过时的CCD满足了人们对朦胧感的需求。
人们常常怀念过去,不是因为多美好,而是因为当下的环境满足不了差异化的需求。而在个性化的市场趋势下,品牌努力的方向也不应只聚焦在冰冷的参数上。
作者:白露
来源公众号:惊蛰研究所(id:jingzheyanjiusuo),探索发现新经济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惊蛰研究所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互联网裁员的风,吹到了美国硅谷
设计动态 2022-11-08在裁员这个问题上,中国后厂村和美国硅谷从未如此步调一致。 当然,此前它们没能达成一致,可能是因为只有后厂村在持续裁员,而现在,马斯克正领衔硅谷老板们跟上中国同行的脚步。 通知裁员后10分钟就被关闭办公系统权限,整个部门被砍掉90%,按照代码长度和加班时间计算程最近在美国硅谷,一场“裁员风”被掀起来了,不少硅谷互联网大厂为了达成降本增效的目的,选择以裁员为手段,以缓解财务状况吃紧的现状。而这一动作也引起了人们的热烈讨论。具体如何看待硅谷大厂的这股“潮流”,不如来看看作者的解读。
在裁员这个问题上,中国后厂村和美国硅谷从未如此步调一致。
当然,此前它们没能达成一致,可能是因为只有后厂村在持续裁员,而现在,马斯克正领衔硅谷老板们跟上中国同行的脚步。
通知裁员后10分钟就被关闭办公系统权限,整个部门被砍掉90%,按照代码长度和加班时间计算程序员的贡献值,为避免被裁而在公司“卷”时长一周7天打卡上班……曾经屡屡出现在中国互联网公司的“裁员行为大赏”,如今竟然也出现在了以“work life balance”著称的美国互联网大厂。
裁员的风,就这样刮到了美国硅谷。 而马斯克和推特,只是暴风眼之一。
一、裁员是会“传染”的 当马斯克抱着白色陶瓷水槽走进位于美国旧金山的推特总部大楼时,没有人想到他的“清洗”运动会进行得那么彻底,甚至带着一丝荒谬。
这一天是2022年10月26日。两天后,马斯克完成对推特的收购,后者从纳斯达克退市,成为一家私企。他用自己推特转发了一张和员工在Twitter总部咖啡厅交谈的照片,照片上,马斯克身穿黑色短袖T恤,随意地坐在吧台上,员工们则一层层地围在他身边。有满头白发的老人,也有看起来毕业没多久的年轻人,大家脸上都带着笑容,看起来氛围轻松而融洽。
图源推特截图
相谈甚欢的场景过去一周后,按照裁员比例,这些人里将有一半丢掉工作。
根据美联社报道,11月3日,推特员工收到一封公司发来的邮件,告知他们第二天会确定裁员名单。BOOM,裁员盲盒降临,甚至还自带预告,延长了等待与未知的痛苦。某部门主管4日发布推特称,约有50%的公司员工遭到解雇。2022年初,推特员工数约为7500人,这意味着有超过3700名员工在此次裁员中丢掉饭碗。
一些人将推特近乎蛮横的裁员归咎于马斯克的“狂”和“狠”,并将其视作硅谷的一种例外。但现实是,裁员正成为硅谷在这一季度的主旋律。
Intel 早在10月底就对外公布了成本削减计划,称要在2023年实现30亿美元的成本削减。与之对应的是裁员计划,据彭博社报道,Intel此次裁员涉及数千人,销售和营销部门将成为重灾区,裁员比例高达20%。
中国员工也将受到裁员计划的影响。 某位接近Intel中国的消息人士透露,国内员工已开完部门全员会,某研发部门要完成12%的成本削减,其中6%通过裁员完成。 各部门需在11月15日前确定裁员名单,并在明年一季度完成这一轮裁员。——听起来比马斯克的当日卷铺盖走人计划更温和一点,但也只是温和罢了。
另一家硅谷互联网巨头Meta(Facebook 母公司)也被爆出大规模裁员传闻。北京时间11月7日,《华尔街日报》援引知情人消息,称Meta即将开启公司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裁员,并可能是过去一年来美国科技公司中裁员数量最多的一次。
约3700名推特员工刚刚失业(算上马斯克又紧急召回的那些),如果《华尔街日报》的消息属实,Meta需要炒掉超过3700名员工,才能在硅谷裁员排行榜上夺魁。这场新的风暴,最早将在11月9日正式抵达硅谷。
与这些裁员“大户”带来的强台风相比,微软计划裁员近千人、在线支付巨头Stripe宣布裁员14%、甲骨文在北美云计算中心展开裁员、Snap裁员1200人等消息,都显得只是途经硅谷的温带气旋。
被裁掉的员工,需要寻找下家。但另一个坏消息是,硅谷的许多大公司都已冻结HC(Head Count),即不再招聘新人。
苹果在11月2日被爆出冻结招聘,冻结时间将从当前延续到2023年9月。亚马逊也在10月份相继暂停云业务、零售与物流业务的招聘后,于11月初宣布暂停全公司的招聘。人力资源高级副总裁贝丝·加莱蒂称,亚马逊将在未来几个月中保持暂停招聘状态。
宣布冻结招聘的通知,图源亚马逊官网
下一步,这些冻结招聘的硅谷公司是否也会加入硅谷裁员队伍,如今还是未知数。
今年5月,马斯克称赞中国工人的一番言论曾登上微博热搜榜。他说:“中国有很多非常有才华、勤奋的人,不仅仅是熬到半夜,他们可以熬到凌晨3点。而美国的工人们却想方设法不去上班。”当时,很多中国网友评论称,甚至分不清是一种称赞还是一种讽刺。
5个月后,马斯克用行动证明,他的称赞是真心的。不仅称赞是真心的,他还想把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内卷氛围搬到硅谷,制造出无数可以和他一样睡在公司的五星员工。
二、财报季,裁员季 对于任何企业来说,裁员从来都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
回顾推特、Meta、英特尔、甲骨文这些公司的近期财报,“不及预期”这一评价总是与最新财务数据共同出现,股价也常在财报发布后应声而跌, 并不亮眼的财报数据已经在向我们解释裁员背后的秘密——
推特2022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营收11.8亿美元,同比下降1%;广告收入10.8亿美元,而预估12.3亿美元;净亏损2.7亿美元,而去年同期为净利润6600万美元;摊薄后每股亏损0.35美元,而去年每股收益为0.08美元。财报发布后,推特股价在盘前交易中下跌逾2%。
Meta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营收为277亿美元,相比下滑4%;净利润为44亿美元,同比下滑52%;摊薄后每股收益为1.64美元,同比下滑49%。由于业绩不及市场预期,Meta股价在盘后交易中暴跌近20%。
英特尔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营收为153.38亿美元,相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0%;净利润为10.19亿美元,相比去年同期下降了85%;毛利率为42.6%,低于去年同期的56%;每股摊薄收益为0.59美元,超出市场预期的0.33美元,不过低于去年同期的1.45美元。
财务状况吃紧,缩减人力成本便成为了一个立竿见影又相对容易操作的举措。
英特尔在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发布中表示,公司将致力于在2023年实现30亿美元的成本削减,到2025年底,节约的费用总额将达到80亿~100亿美元,而CEO帕特·基辛格(Pat Gelsinger)表示,“人事行动”就是这一计划的一部分。
那么,为什么这些硅谷霸主现在的日子普遍这么吃紧?这是一个非常宏大的命题,但其部分原因是很清晰的:一方面,科技行业不可避免地受到了美元利率上浮和经济下行减速等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无论是以广告收入为主的推特和Meta,还是以硬件收入为主的英特尔,又或是卖软件或服务的其他公司,在宏观经济之外,产业链上下游业务都系统性地受到了或多或少的外部因素影响。
以推特和Meta为例,一方面,宏观经济下行,广告主为了开源节流,缩减广告开支;另一方面,苹果公司去年推出IDFA(广告主标识符)新政,这一新规要求App追踪用户前,需弹窗征得同意,只有用户主动点击“授权同意”,App才能读取用户数据——这一新政限制了广告商对个人隐私的追踪,从而影响了效果广告营销,重创数字广告行业。
另外,从整体市场竞争格局的角度看,互联网的下沉拓展基本结束,流量进入存量竞争时代,TikTok等新玩家也让战况变得更加激烈,让增长难上加难。
再以英特尔为例,客户端计算事业部(CCG)是英特尔最为主要的收入支撑,2022年第三季度该事业部实现营收81亿美元,占总营收比例超过一半。但无论英特尔在计算机硬件市场中地位有多高,它都无法逆转全球计算机市场的整体疲软。
国际数据公司(IDC)全球个人计算设备季度追踪的初步结果显示,2022第三季度,全球PC发货量总计7420万台,传统PC市场继续下滑,同比收缩15%。Canalys发布的数据也显示,全球个人电脑市场在2022年第三季度需求大幅下滑,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的总出货量仅6940万台,同比下降18%。
各家有各家的难处,与此同时,世界经济寒意蔓延,无人幸免。 这些因素叠加,最后的表现就是财务吃紧、增长困难,裁员风潮盛行。
三、当硅谷不再是“应许之地” “文科转码润硅谷大厂”的当代人生神转折案例,还没有被多少人成功实践,随着硅谷大厂们的一夜入冬,就连硅谷员工的前途似乎都蒙上了一层阴影,“文科转码”“润硅谷”更成了遥不可及的当代神话。
但在前几个月,这还是一个从小红书到知乎,从一亩三分地到GitHub都在讨论的热门话题,“程序员润硅谷”的教程相当丰富。
其中,最精彩的往往是那些从零开始“转码硅谷”的教程:他们的一般步骤是,先刷GRE和托福,拿到英语成绩后再写申请文书,上学之后一边进行专业课的学习,一边刷leetcode敲代码,一边刷大厂实习经历,不断提升自己的coding能力……直到拿下FLAAG等大厂Offer,站到全球程序员鄙视链的顶端。
这种职业身份乃至工作地点的转换,并不是没有可行性。首先,程序员要求的理工科知识储备并不像人们所想那样深厚,主要是数学方面,但即便是文科生掌握的高中数学也基本够用,微积分等高等数学知识只有在少数场才有应用,因此,转型程序员并不存在学习上的障碍。
其次,在硅谷对于程序员的学习背景要求不如一些国内大厂,对于“半路出家”的程序员接受程度较高,其庞大的人才需求,也提供了足够多的就业机会,这对于那些希望走出去的程序员更是如此。
硅谷就像一座灯塔,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程序员。
首先是相对较高的收入和福利,保证了程序员这一职业的体面生活,根据SEC披露的数据,大部分硅谷大厂的员工收入中位数都在20万美元以上(2021年数据);其次是更自由的工作地点选择,2020年以来,越来越多的硅谷大厂从允许员工work from home到允许员工work from anywhere;最后相比国内互联网行业的“卷”,硅谷大厂相对更加work life balance,让程序员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更好地体验生活的乐趣……
而这一切,都来自于一种确定性:硅谷的互联网大厂们,将一直、一直增长下去,并且维持着良好的增长率,始终引领着全球互联网产业的潮头。
但现在,这种确定性被打破了——打破这种确定性的,是灭霸式裁员的推特新老板马斯克,是Alphabet(谷歌母公司)、微软和Meta在本季度交出的最近几个季度最差财报,也是来自大洋彼岸的TikTok等“后浪”的冲击……
硅谷互联网大厂,也不得不走上了和国内互联网公司从2021年开始走过的路:降本增效。即便是通过留学、实习、求职,最终顺利留在硅谷的中国工程师,也需要面临工作的不确定性。
北京时间11月7号晚上12点,当地时间早上8点,Meta工程师小草接通了电话。面对沸沸扬扬的裁员传闻,小草说,目前还没收到公司内部的准确通知,员工们是从Blind(江湖人称美国版脉脉)上知道的消息。“上周吧,有一个部门主管级别的人在上面说,VP们在讨论要不要裁员的事情。比例大概是10%-15%或者15%-20%。”
而此前,裁员也已有了迹象。Meta内部有一个叫“need support”的计划,会给一小撮员工打上标签,旨在协助他们更好地完成工作。“以前被打这个标签大家觉得没什么大不了,但是现在,现在就有可能被干掉。”
面对传闻中即将到来的裁员,小草显得相对平静,原因是, 他作为一个入职不久的校招生,“是最便宜最好用的”。 比起是否会被裁掉,他更烦恼的是硅谷没有水果茶(奶茶店倒是竞争激烈),没有剧本杀店,也没有自动麻将机,以及每个月要花一半的工资付房租。
硅谷最近新开了一家杨国福麻辣烫,小草想去尝尝,每次路过都能看到很多人在排队。硅谷的生活显得没那么有意思,但比起国内互联网公司,还是更轻松自由一些,和很多同辈华人程序员一样,小草打算呆满三年才考虑下一步的计划。
“这里真的有很多商机,你们可以过来开个剧本杀狼人杀什么的,肯定能赚钱,”小草停顿了片刻,用开玩笑的口吻说,“还是先等这两天,看看名单里有没有我吧。”
在这个一夜入冬的时节,大洋两岸的互联网公司和打工人,都不可避免地在时代的浪峰浪谷之间摇摆。 毕竟硅谷的一粒灰,落在程序员的头上也是一座山。
(小草为化名。)
作者:陈梅希,张展,园长;编辑:李乐蜀
来源公众号: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互联网内容行业观察与研究。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刺猬公社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AIGC火了,但它能替代红人们吗?
设计动态 2022-11-08红人是否会被AI取代?这是一个集科学、人文与伦理的命题。 无可否认的一点是,AIGC正在逐步渗透越来越多的生活场景,短视频、直播、主持、晚会舞台等领域随处可见AIGC的痕迹,AIGC也给内容生态注入了新鲜血液。AIGC即AI技术自动生成内容的生产方式,是继PGAIGC——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生成内容,它被称为人工智能的下一个风口。随着AI绘画的发展,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有些许担忧自己的岗位。但AIGC究竟能否大规模取代红人进行内容创作?一起来看看本文分析。
红人是否会被AI取代?这是一个集科学、人文与伦理的命题。
无可否认的一点是,AIGC正在逐步渗透越来越多的生活场景,短视频、直播、主持、晚会舞台等领域随处可见AIGC的痕迹,AIGC也给内容生态注入了新鲜血液。AIGC即AI技术自动生成内容的生产方式,是继PGC、UGC之后全新的内容生产方式。
近期AI作画火遍全网,只要简单输入几个关键词,几秒钟内一幅画作就能诞生,且绝大多数人都难以看出其究竟是人手所作还是AI所作。在今年的某次人工智能大会上,AI甚至以闪电般的速度复原了《富春山居图》,技惊四座。
此类种种都令诸多画手嗅到了失业的危机,其他领域的内容创作者同样担心自己有朝一日会被AIGC取代。
而资本却早就捕捉到了商机,并逐渐加大对于AIGC的投资布局力度,AI内容创作也已经完成了从文字到图画再到视频的跃迁。
整体来看,在AIGC的1.0阶段,负责文字生成的AIGC公司彩云小梦、聆心智能获得了天使轮融资,Jasper.ai更是在A轮融资阶段获得了1.25亿美元的融资,估值15亿美元。
AIGC2.0阶段,负责AI作画的初创公司诗云科技先后获得了天使轮、Pre-A轮融资,ZMO.AI获得了800万美元的A轮融资,英国开源人工智能公司Stability AI获得了1.01亿美元的融资,目前该公司估值高达10亿美元,成为了行业独角兽。
图源:《AIGC/AI生成内容产业展望报告》
到了AIGC3.0阶段,负责产出视频的小冰公司A轮融资由高瓴资本领投,目前估值超过10亿美元,Meta的新产品Make-A-Video也可以直接通过文字生成视频,谷歌也推出了生成视频的AI模型Imagen Video、Phenaki。
据百度研究院预测,2022年AIGC技术借助大模型的跨模态综合技术能力将会实现大规模应用。然而,AIGC究竟能否大规模取代红人进行内容创作?未来的科技之光是否已经照进当下的现实?
一、元宇宙浪潮下,AIGC加速发展 根据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发布的《中国AI数字商业展望2021-2025》报告,2025年,中国AI数字商业核心支柱产业链规模将达到1853亿元,AI数字商业内容产业规模将达到495亿元。
李彦宏曾经指出AIGC共有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助手阶段,AIGC用来辅助人类进行内容生产;第二阶段是协作阶段,AIGC以虚实并存的虚拟人形态出现,形成人机共生的局面;第三阶段是原创阶段,AIGC将独立完成内容创作。
目前看来,AIGC刚刚走过第一阶段,正在迈入第二阶段,随着web3.0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玩家入局AIGC,并在资本的助力下飞速发展,实现了美术、音乐、视频、游戏等多领域的内容共创。
互联网大厂自然首当其冲,百度推出了AI艺术和创意辅助作画平台文心一格,腾讯推出了写稿机器人“梦幻写手”,字节跳动旗下的剪映和快手云剪都可以利用AI生成视频,网易推出的网易天音可以实现一站式AI音乐创作。
初创公司亦不甘落后,灵动音科技公司借助AI实现作词、作曲、编曲、演唱等内容创作,降低了音乐制作门槛,倒映有声通过AI制作音频和动画视频,超参数采取“AI+游戏”研发管线,为玩家提供陪玩对手,影谱科技则通过影像商业化引擎、影像工业化引擎和数字孪生引擎为媒体、文化等领域提供一站式只能解决方案,这些公司皆获得了不同程度的融资。
而自从“万物皆可元宇宙”后,AI虚拟人内容创作更是搭载了元宇宙的东风,如雨后春笋般野蛮生长,辐射到了越来越多的领域,虚拟形象也愈发逼真,Epic Game公司旗下的虚幻引擎平台发布全新工具MetaHuman Creator,点进页面看到的标语是“轻松制作高保真数字人类”,其系统还会给数字人配备服装、骨骼、毛发等。
梅涩甜就担任了北影节元宇宙推介官,她在个人脱口秀专场《梅得说》里吐槽道,“看我这毛孔,看我这红血丝,我们AI努力做人,人类却着了魔一样学做AI,皮肤塑料质感,眼球玻璃质感,你瞅谁啊,说的就是你的朋友圈自拍”,AI看问题的角度已然令人类咋舌,除了讲脱口秀,作为内容创作者,梅涩甜还推出了个人vlog、动画剧集、读书分享、知识写作……当内容断更时,梅涩甜还回复网友,“我去学习了一项人类传统活动——放鸽子”。
虚拟人度晓晓同样号称智商情商双在线,今年6月度晓晓挑战高考作文,40秒的时间就写出了40篇文章,《苦练本手,方能妙手俗称》得分击败了75%的考生,她创作的画在西安美术学院展览,还和龚俊数字人发布了新歌《每分每秒每天》。
除此之外,A-SOUL成团出道开启直播带货,洛天依登上了春晚,柳夜熙在抖音推出短剧,人类和虚拟人之间的界限似乎越来越模糊。根据《2021年虚拟数字人深度产业报告》数据显示,至2030年我国虚拟数字人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2700亿元。
二、AIGC为何难以取代红人创作? 在数字化的背景下,AIGC似乎无孔不入,并在多个领域崭露头角。譬如在传媒领域,AI可以采集信息、编辑文字、智能播报,央视网的数字人小C就作为主持人、记者先后在《C位看冬奥》《C+侦探系列直播节目》中与嘉宾对话,主持风格多变,语言风趣。
在影视领域,AI能参与前期创作、中期拍摄、后期制作的全流程,整个过程中,AI可以创作剧本、合成虚拟背景、实现影视内容2D转3D等,极大程度地降低了制作成本。而在电商领域,AI可以打造品牌电商主播,呈现商品的3D模型,构建虚拟商城等,从而给观众带来虚拟场景下的沉浸式购物体验。在娱乐领域,AI可以推出虚拟偶像、虚拟网红,降低翻车风险。
前段时间,就连播客领域也出现了AIGC的身影,podcast.ai推出的第一期节目里,已故多年的乔布斯与知名播客主持人Joe Rogan对话20分钟,尽管乔布斯的谈话内容源自过去的所有录音,但也能看出AIGC正在不断延伸内容创作的边界,试图打破创作壁垒,大规模取代红人。
但这条路却任重道远,在科技与内容之间,还需“人文精神”的滋养。
马东曾在分享中提到,“内容与科技有本质的不同,它发自于人心,解决人心的焦虑。我们通过技术手段去打开物质世界,但我们需要通过内容探索内心世界。”
从人文角度来看,AIGC当前的现状是缺少真正优质的爆款内容,AI作画的细节禁不起推敲,画面也缺少质感,这些缺陷并非算法能够弥补,而度晓晓写出的作文被网友认为“词藻过于堆砌,读不出真情实感”。
尽管AIGC不断涌入市场,但大量内容机械化、同质化,比如乔布斯的AI播客内容就较为生硬。究其原因,AIGC无非是对现有资料进行收集整理,难以突破人类固有的内容瓶颈自主创作。
目前,市场上的AIGC仍然需要人工辅助进行,梅涩甜走红后有网友留言:“小梅背后该有多少个大哥在日夜赶工,其背后的团队成员有视效艺术家、角色开发工程师、动画工程师、AI算法工程师……”
此外,AI尚还做不到与人类感同身受,创作的内容在情感程度上偏弱,梅涩甜就在《梅得说》自嘲过,“我是个虚拟人,我哪有心理啊?AI不走心”。因此,基于多种因素的考量,AIGC暂时难以取代红人内容创作。
至于AIGC的数字人领域,虚拟偶像直播产生的商业价值暂时难以与红人主播抗衡。
较古早的虚拟偶像洛天依在微博上仅有537.8万粉丝,无法与顶流红人相比。今年5月,洛天依开始了自己的直播带货首秀,首场有300多万人观看、200多万人打赏,与真人主播的带货战绩距离较远。在小红书带货的AYAYI只有第一条笔记点赞量达到了10万,剩下的笔记点赞量只有几百,其在小红书拥粉12.7万,只能归于腰部KOL。
从场景角度而言,虚拟偶像带货体验并不算好,部分虚拟偶像带货服装时会借助虚拟场景变装,但此举无法给消费者提供身临其境的量化参考,虚拟偶像带货化妆品更是不可能帮助消费者试验产品,遇到消费者质疑产品质量的情形在所难免。
且虚拟偶像也并非永不塌房,背后中之人存在人设崩塌风险,A-SOUL成员珈乐就因为前中之人出走而掉粉几十万,由中之人扮演的虚拟偶像一旦“撕皮”,也会令粉丝梦境破碎,难以接受。
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虚拟偶像核心产业规模为62.2亿元,带动的市场规模为1074.9亿元,预计2025年将分别达到480.6亿元和6402.7亿元,而虚拟偶像无非是通过直播带货、粉丝打赏、品牌广告、线下演出门票等方式变现,其它盈利增长点尚待挖掘。
三、商业模式不清晰,AIGC产业链亟待升级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人工智能声称白皮书》显示,AIGC正在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在传媒领域,AIGC实现了人机协同生产,推动媒体融合转型;在电商领域,AIGC逐步推进虚实交融,给消费者营造沉浸式体验感;在影视领域,AIGC拓展了创作空间,不断提升作品质量;在娱乐领域,AIGC扩展辐射边界,提供发展动能;在其他领域,AIGC助力产业加快升级。
诚然,AIGC正在试图重塑内容生态,但AIGC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相关企业技术不够成熟,创新能力有待突破,算法容易被干扰,版权归属存在争议……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AIGC扩张的步伐。
除此之外,AIGC还存在着商业模式不够清晰,产业链不够完善等问题。当下很多AI产品都能免费试用,TO C端用户基于猎奇心理的驱使,似乎更愿意体验产品,而非为产品付费。至于TO B端,AIGC尚在起步阶段,商业变现模式仍在不断探索中。
如今,在元宇宙的赋能下,AI作画突然走红,撬动的市场份额以及带动的数字藏品价值转化暂时难以估量,如果这一领域能够形成完备的产业链,或将实现稳定的商业变现。
综上所述,在内容生态领域,AIGC行业仍然处于摸索阶段,但AIGC未来有望成为数字内容创新发展的源动力,将在未来占据广阔的市场份额,倘若AIGC想要实现长足发展,仍然要沿着内容深度布局,提高服务壁垒,拓展多元化的商业变现路径。
作者:雨过炊烟;编辑:纪南
来源公众号:TopKlout克劳锐(ID:TopKlout),一个集好看和有料于一身的自媒体生态观察号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TopKlout克劳锐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美团外卖「防抖」新动作:短视频,上二楼
设计动态 2022-11-0801 在业界热议抖音入局本地生活业务许久后,美团也有了新的内容化动作。 近期,「真探」发现,进入美团APP中的“外卖”模块后,平台会弹出引导用户“上二楼”的提示,下拉后即可进入美团外卖的短视频界面。“美团外卖二楼”的短视频展示逻辑和抖音类似,都是单屏上下滑动模近期可能有用户在使用美团APP时会发现平台弹出了“上二楼”的提示,下拉之后,用户即可进入美团外卖的短视频界面。而这一功能,一定程度上表现出美团在内容化方向上的探试。那么同样作为本地生活赛道玩家的抖音,现在的业务布局又进展到哪一步了?
01 在业界热议抖音入局本地生活业务许久后,美团也有了新的内容化动作。
近期,「真探」发现,进入美团APP中的“外卖”模块后,平台会弹出引导用户“上二楼”的提示,下拉后即可进入美团外卖的短视频界面。“美团外卖二楼”的短视频展示逻辑和抖音类似,都是单屏上下滑动模式。
经体验,“美团外卖二楼”的短视频主要展示的是餐厅招牌菜品,界面会显示餐厅评分、配送时间、餐品价格等基本信息,用户可以点赞收藏,点击右下方的“马上抢”,即可跳转至餐厅在美团外卖的选购界面。
对于“美团外卖二楼”,整体的体验观感是,该功能目前还处于相对初级的阶段。对比短视频平台上的花样美食视频,“美团外卖二楼”的短视频内容呈现、拍摄手法、文案介绍都相对简单。此外,“二楼”和美团外卖模块的Tab2“吃啥”内容一致,两者未来是否会有所区分仍有待观察。
不过,在抖音逐步渗透本地生活市场、内容平台不断向交易场景延伸的大背景下,美团外卖的这一内容化新动作仍应获得相当的重视。
图源:美团外卖“二楼”
在内容化拓展上,美团已经有过不少尝试。
直播方面,早在直播热度剧增的2020年,美团就已在大众点评主页、美团APP内的景点门票入口、以及美团外卖APP内上线直播入口。今年4月,美团上线了一款名为“美团直播助手”的产品。该产品是为商家和达人提供的免费开播工具,直播类目涵盖了外卖、团购、电商等场景。
短视频方面,据Tech星球报道,美团在今年5月内测了“短视频”功能,彼时的短视频入口叫“看视频赚钱”、“视频赚”。短视频内容可跳转到商家界面,玩法包括完成多日活跃任务兑换奖励。此后,针对短视频制作,美团还内测了编辑工具“美团皮皮虾”。
尽管内容化动作时有传出,但截至目前,直播和短视频内容在美团APP内的存在感并不算强。 确定性的消费和“交易”属性,仍是这个本地生活服务龙头在市场的主要心智。
02 而另一边,抖音本地生活的探索如火如荼。
本地生活业务包含“到家”和“到店”两个大类,前者需要有运力作为履约支撑,后者则天然适合以内容为载体。 凭借平台的娱乐消费心智,抖音本地生活正在“到店”业务方向上一路延伸。
根据晚点LatePost的报道,抖音本地生活业务2022年核销后交易总额目标为500亿,其中到店餐饮承担目标约40%,非餐饮部分(包括到店综合、酒店旅游等)承担60%。这一目标约是市场测算的美团2021年到店、酒店及旅游业务交易总额的六分之一。
抖音本地生活向“到店”市场拓展的同时,相应的平台工具和机制也在完善。今年6月,巨量引擎上线一站式营销平台“本地推”,旨在让本地生活服务类商家更好地获取和转化流量。9月举办的抖音开放平台开发者大会上,官方也针对到店团购领域制定了经营方案。
而对于“到家”业务,抖音本地生活同样有野心。
今年7月,有消息传出抖音在北京、上海等城市试水“团购配送”。在新京报对此的跟进中,抖音生活服务相关负责人表示“平台尝试为部分需求迫切的商家开放团购商品配送服务”。此外,还有一家上海的餐饮门店表示,今年3月就在抖音上线了配送到家服务,“10公里以内免费配送,由跟门店合作的达达进行配送。”
根据今年10月Tech星球的报道,抖音本地生活将在成都新建大本营,已成立外卖业务和团购配送业务,已形成到家团购、到店团购、旅行等多方位的业务版图,并且餐饮外卖业务将在上海、北京、成都等地试点。
这些动作不可能不引起美团的警惕。
美团APP的优势在于丰富的B端供给和扎实的线下履约能力,但流量汇集和内容供给并非其强项。除了自身发力内容化,美团也试图从外部获得助力,去年底,美团和快手达成了战略合作。而在今年8月,抖音与饿了么也宣布达成合作。
两场合作都是“各取所需”:抖音和快手有流量优势和内容供给,美团和饿了么则拥有丰富的商品和高效的配送运力。
无论是内部发力还是外部合作,美团和抖音本地生活都在步入对方的地界。这种“相互侵占”的趋势在电商领域表现的更加明显——靠短视频和直播闯入电商战场后,抖音电商今年又紧锣密鼓地搭起了“货架”,而作为货架电商的代表,淘宝也在内容化上越走越深,今年双11,淘宝直播甚至“挖”来了几位在抖音出圈的内容型主播。
与其说这是平台之间的“对抗”,不如说这是强势平台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美团需要精细化运营、盘活存量,需要在用户消费链路的上游有所布局(即“种草”),抖音则需要找到更多增长空间,为流量找到更多转化场景。而在传统商业场景都被移动互联网逐步渗透的情况下,步入对方地界也是必然。
作者:肖卓
来源公众号:真探AlphaSeeker(ID:deep_insights),穿越市场迷雾,真心探索价值。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深响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字节社交卷土重来:多闪颠覆式更新,“抖音时刻”功能升级
设计动态 2022-11-08字节跳动念念不忘的还是社交。 Tech星球独家获悉,时隔4个多月后,字节首款对外官宣的社交APP“多闪”迎来了22.2.0版本的重大更新,并且是以预订转上架的身份重新登陆App Store,在这次版本更新中,多闪进行了彻头彻尾的功能和界面焕新。 新版本基于相机近几年来,做社交APP的不在少数,推陈出新成为了常态,字节在社交赛道上卷土重来,正在加码对熟人社交的布局和社交新玩法的探索。这一次,字节推出了“多闪”APP,进行功能更新与升级。本文对“多闪”进行体验,并分析字节社交发展,一起来看看。
字节跳动念念不忘的还是社交。
Tech星球独家获悉,时隔4个多月后,字节首款对外官宣的社交APP“多闪”迎来了22.2.0版本的重大更新,并且是以预订转上架的身份重新登陆App Store,在这次版本更新中,多闪进行了彻头彻尾的功能和界面焕新。
新版本基于相机主打限时社交玩法,用户可体验“双镜头”拍摄,放弃了传统的文字聊天,整个社交以照片交流为主,是当前社交流行的“反主流社交”产品,产品定位则是熟人社交。
此外,Tech星球还独家获悉,与新版多闪社交玩法相似,且内嵌在抖音APP的“密友时刻”也已于近日升级为“抖音时刻”。可见,字节正在加码对熟人社交的布局和社交新玩法的探索。
图注:新版多闪官网。
值得注意的是,全新版本的多闪与此前一度在美国、法国、英国等多个地区AppStore里排名前十的社交产品“BeReal”高度相似。根据Apptopia的数据显示,“反主流”社交 App“BeReal”从2022年年初到今年4月,App月活用户增长了315%,如今,该款产品在部分地区和国家的App Store中,仍占据免费应用榜单的首位,可见其热度,也证明这种社交模式仍受用户关注和追捧。
或许正是因为这款产品的异军突起,让字节看到了新的社交方向。而就在前不久,TikTok也推出了一款新APP“TikTok Now”,可看作是“多闪”的海外版本。
Tech星球了解到,字节内部对于熟人社交的赛道依旧看好,在国内外同步推出新APP,也是看中了“BeReal”带来的社交增长潜力,或许也希望通过效仿这种社交玩法,在国内外的熟人社交方向上同步发力。
除了多闪之外,字节近期在社交上动作频频,比如申请PC版抖音聊天软件著作权、推出虚拟社交空间“抖音小窝”、以及计划明年上线的基于PICO的元宇宙社交平台《Project PICO Worlds》。可见,字节在社交上沉寂一段时间后,又再次在社交上进行发力和探索。这一次,字节的社交能取得成功吗?
一、命运多舛的“多闪”,一次脱胎换骨的改造 多闪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命运多舛。
Tech星球通过与曾参与多闪研发和运营的多位人士交流后了解到,2018年,字节内部计划推出一款基于短视频的社交产品,后定名为“多闪”,其名字的寓意则是“多彩生活,闪电记录”。该产品由90后的产品经理徐璐冉负责,希望通过年轻人的产品思维,让多闪的功能和玩法能够在年轻人中发热。
2018年10月,多闪开始在iOS端和安卓端开通下载渠道进行测试,成为一款通过短视频记录生活的产品,相当于短视频版的朋友圈。经过3个多月的测试和优化后,2019年1月,多闪正式在产品发布会上亮相,这也是字节首款对外官宣的社交产品,被寄予了厚望。
当时,同一天上线的社交产品,还有罗永浩的子弹短信和王欣的马桶MT,被外界视为“三英战微信”。如今,这两款产品已消失在网友的视线中。
多闪正式上线后,获得了字节的全力支持,无论是资金还是流量,多闪成为了字节的宠儿,日活一度在2019年春节当晚达到1096万的峰值,随后其MAU一直在2000万左右徘徊。
但好景不长,由于多闪并未有进一步的发展,最终,原多闪账号合并至抖音账号中,多闪成为了抖音的一个社交功能。就在外界认为多闪即将被放弃的时候,多闪则是选择蛰伏一段时间,谋定而后动。
今年上半年,一款在海外横空出世的社交产品“BeReal”爆火海外。一位接近抖音的人士告诉Tech星球,“BeReal”的出现,让抖音内部对于这款产品进行了讨论,随后在今年5月,抖音APP内上线“密友时刻”,也就是类似“BeReal”的功能,主打限时社交,该功能上线后,多个有关“密友时刻”的话题阅读量破亿。
抖音似乎找到了新的社交方向,开始在近期把“密友时刻”升级为“抖音时刻”,并将该社交功能优化后独立成新版的“多闪”,此时的多闪再度被抖音所重用。与此同时,多闪在海外的兄弟产品Tik Tok Now也同步推出,两者同时成为国内外破局短视频社交的关键产品。
Tech星球体验发现,新版的多闪和海外的Tik Tok Now除了底部导航栏的图标不同外,无论是在玩法和设计上都极为相似,所以两者的体验并没有太大区别。但都社交机制上有一个共同点,不再执着于传统的聊天方式。
图注:左为多闪界面,右为Tik Tok Now界面。
Tech星球注意到,新版多闪有了很大的改变,一方面不再坚持短视频社交,而是以照片社交为主,并且放弃了原来用相机和朋友聊天分享生活的形式,而是启用大家同时分享生活的话题,更加强调社交双方共同参与,强化了社交的紧密联系。
多闪平台每天会在随机时间,向所有人统一推送拍照通知,限时2分钟拍摄照片。具体玩法是,用户先用手机的后置摄像头拍摄此刻的情景,再由前置摄像头完成本人人脸的拍摄,这样的拍摄玩法可以让用户的表情也体现在拍摄画面的情景中,画面会更加生动形象。而且,只有参与拍摄,才能看到朋友发的照片动态。
拍摄好的视频会保存到类似于“作品日历”中,便于自己日后查看,同时也会出现在“此刻”中,以便熟人朋友可以看到。
另外,在“探索”页面,用户也可以看到同时拍摄并发布照片的陌生人,可对他们进行关注和点赞,便于日后查看他们相关作品,但不能与关注对象聊天。
可见,新版的多闪在社交上摒弃了传统社交一直强调的聊天特性,而是将这种社交停留在双方驻足欣赏和分享生活的位置,符合了当下社交产品“反主流社交”的趋势。
二、字节的社交渴望,并未停留在新版多闪上 不仅仅是推出新版多闪,近段时间,字节在其他社交赛道上也是积极布局。
根据公开信息,Tech星球梳理了今年字节跳动推出的一些社交功能和产品,包括种草社区“可颂”(现已下线)、实时互动社区“派对岛”(现已下线)、反社交产品“多闪”和“TikTok Now”,基于VR设备的社交平台《Project PICO Worlds》,虚拟形象社交“抖音仔仔”和“抖音小窝”,以及一直在部分传统社交功能上更新的抖音APP本身。
也就是说,今年以来,字节在传统社交的基础上,开始在反主流社交、种草、互动社交、虚拟社交、元宇宙社交上都有新的动作。
字节为何选择在今年密集地探索多条社交赛道?行业分析人士认为,其原因是为了带动用户增长,并更好地服务字节生态的其他业务。
众所周知,社交是生态内最好的粘合剂和催化剂,正如微信之于腾讯生态一样。如今的微信已经成为腾讯不少新业务培育孵化的土壤,借助微信,腾讯的出行业务、电商业务等可以低成本的在其中试错和探索。
比如,今年以来,腾讯基于微信所新推出的电商业务就包括鹅享团、企鹅惠买等,而腾讯惠聚则是在微信中进一步壮大,并成为微信“九空格”内的一员。
早在2019年3月,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曾在字节7周年演讲时说道,“有很多朋友问我,为什么要做社交,公司内部也有反馈,别跟某公司竞争,压力很大的。我给大家看这张图,是用户用微信发送消息时抖音链接被屏蔽的截图,去年我们仅在App内就收到20万的用户反馈,大家在问,为什么不能通过微信分享链接?为什么不能给我妈妈发抖音视频?我们可以放弃商业利益,避免竞争,不做某件事情,但是我们如何面对这20万用户的吐槽,这个问题要不要解决?”
而有了自己的社交后,不仅不用其他平台的脸色,寻求新的用户增长,同时,也可以基于社交助力自家的电商、生活服务等正在成长的业务。而这些正是当前字节跳动所希望看到的情景。
三、社交这块大蛋糕,字节能切下多少? 当然,做社交固然好处多多,但是社交这块大蛋糕却并不是那么好抢到份额。在移动互联网浪潮的这么多年中,目前也只有腾讯和陌陌分别在主流的熟人社交和陌生人社交中占据头部地位,其他诸如Soul等社交产品还在后起直追。
对于字节跳动最大的挑战是机器算法懂人,但却不擅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点从最初的多闪和飞聊可以看出,这一对难兄难弟也成为字节在社交上的痛。
其中,主打兴趣类社交的飞聊更是如此。这款产品诞生之初对标的是“即刻”,但一直不温不火。根据QuestMobile数据显示,其在2019年9月的MAU达到25.8万,甚至逊色于同期即刻的91.5万月活。这款兴趣社交产品鼓励用户自我发掘有趣的人和内容,但又缺乏对用户的兴趣引导,和兴趣内容的精准推荐,让飞聊的兴趣群组成为了像贴吧一样的产物。好的群主会成为KOL,为群组添彩,但多数的群组并未达到好的要求,这也导致飞聊没能处理好兴趣和社交的关系。
而随着飞聊产品经理单祎在2020年离职,飞聊团队进入了解散倒计时,近期起官网也直接关停,正式关闭了APP下载服务,字节的兴趣社交折戟。
如今,国内社交产品的环境也发生了变化,不单单是字节,强如在社交霸主的腾讯也没能在微信、QQ之后有所新的建树,虽然在两年的时间内推出过10多款社交产品,最终无一例外地失败。而其他互联网大厂,如快手、阿里等,也在多款社交产品失败后,至今没能再推出新的社交产品。
对此,一位产品经理向Tech星球分析说,随着微信、抖音等APP占据用户更多的时长,用户花费在其他产品的时长则会相应减少,而对于其他新的社交类产品亦是如此,只要有微信在,很难在其之外,创造新的且能够形成牢固社交关系的平台。
近几年做社交的App不在少数,大起大落、推陈出新成为了常态,大多数都存在一个问题:低估了微信,也高估了微信。这也让社交App很难保持长时间的稳定,“社交这块大蛋糕并不是那么好分食。”
作者:陈桥辉
来源公众号:Tech星球(ID:tech618);Tech星球,聚焦互联网前沿科技和新商业。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Tech星球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Google Play ASO优化 – 谷歌应用商店排名算法研究
设计动态 2022-11-08与Google的搜索引擎一样,当用户搜索某个关键词时,Google Play也使用一套智能算法来确定App的排名。因此,了解Google Play的搜索排名算法并进行持续的优化对应用或游戏获得更多的自然量至关重要。 虽然谷歌没有公布Google Play的算法如何优化并快速提高Google Play 排名呢?本文作者将与您分享Google Play应用商店搜索排名算法的13个重要因素。
与 Google 的搜索引擎一样,当用户搜索某个关键词时, Google Play 也使用一套智能算法来确定 App 的排名。因此,了解 Google Play 的搜索排名算法并进行持续的优化对应用或游戏获得更多的自然量至关重要。
虽然谷歌没有公布 Google Play 的算法,但国内外众多的 ASO 优化师及 ASO 专家们仍然根据他们多年的经验和观察找到了一些重要排名因素的线索。
首先,我们得承认,与苹果应用商店( App Store )相比, Google Play 的搜索排名算法更为复杂。
在本文中,我将与您分享 Google Play 应用商店搜索排名算法的 13 个重要因素,希望对应用及游戏出海的开发商有一定的帮助。
影响Google Play搜索排名的13个重要因素 Google Play 排名因素可以是直接的或间接的。直接因素考虑关键字及其展示位置,而间接因素与关键字没有直接关系。让我们来看看都有哪些直接或间接的因素会影响 Google Play 的搜索排名。
1. 应用名称 (App Name) 您的应用名称在关键词排名中起到关键作用。为充分利用应用名称中有限的字符,我们通常用以下格式撰写应用名称:
品牌名称 + 主要关键字
在应用名称中包含主要关键字,可以给搜索者传达应用功能的主要信息,也有利于该关键词的排名,从而提高您的自然量。如果有更多的人下载您的应用,您的应用的榜单排名也会显著提高。
在标题中,您最多可以使用 30 个字符 ,因此请仔细计划您的标题将包含哪些关键字。此外,不得在应用标题、图标及开发者名称中暗示应用的排名、价格或促销等关键字。
案例:
由于应用名称在关键词排名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有许多开发者创建了模仿知名应用的 “ 虚假应用 ” 或衍生应用,并在应用标题中添加其他知名应用的名称,以欺骗 “ 不明所以 ” 的用户下载它们。
例如,当我搜索 TikTok 时,我看到许多虚假应用或衍生在 Google Play 中有很高的排名。为了避免商标投诉,他们大多只使用与 “TikTok” 类似的名称和图标。
2. 短描述(Short Description) 影响关键词排名的第二个重要位置是应用的短描述。
短描述不会出现在 Google Play 搜索结果中,但在商品详情页中,短描述会出现在屏幕截图的正下方。它是一个可见度较高的元素,可以向潜在用户传达重要信息。
您应该在短描述中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向您的潜在用户传达您的应用或游戏的核心功能或用途。 在短描述中,您最多可以用 80 个字符 。
在过去至今的经验中,我们坚信 Google Play 会对短描述进行索引并将它作为搜索算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 我们通常会在短描述中嵌入重要的关键词以优化它们的排名 。
但在 Google 官方的说明中 , 针对短描述,有下面一段话:
“ 为改进搜索结果而添加的非必要关键字; 附加这种关键字并不能影响排名 ,还会对用户体验造成负面影响。 ”
Google 关于撰写短描述的其他(强烈)建议还包括:
以简洁扼要的语言总结应用或游戏的核心功能或用途,重点突出其与众不同的方面。 针对不同的市场和语言,对说明进行适当的本地化。 避免在短描述、屏幕截图、置顶大图或开发者视频中传递重复及多余的信息。请注意,这些资源可能会同时显示于一处。 请勿使用与应用的功能或用途无关的文字,包括: 反映或暗示在 Google Play中的表现、排名、荣誉、奖励、用户赞誉或者价格和促销信息的文字,例如“最佳”、“排名第一”、“顶级”、“新”、“折扣”、“促销”或“百万次下载”。 号召性用语,例如“立即下载”、“立即安装”、“立即畅玩”或“立即体验”。 为改进搜索结果而添加的非必要关键字;附加这种关键字并不能影响排名,还会对用户体验造成负面影响。 请勿添加特殊字符、换行符、表情符号、表情符、重复标点符号(例如 ?、!!、?!、!?!、<>、\、–、***、+_+、…、((、!!、$%^、~&~、~~~)或符号(例如 ★ 或☆)。 3. 长描述(Long Description) Google Play 的长描述最多可填写 4000 个字符,它可以看作是短描述的延续。由于不是直接可见,据统计,只有 2% 的用户阅读该部分内容。但长描述部分仍是我们扩展关键词覆盖量及提高排名的重要地方。
Google Play 将会 “ 阅读 ” 您的整个描述以了解您的应用的具体功能。您可以描述产品的主要亮点及功能。此外, 您的长描述应尽可能多地包含关键词及关键词组合 。您还可以将主要的关键词放在描述的开头及结尾部分,在整个描述中重复几次 (表达须自然,避免关键词堆砌)。
此外,您还可以编辑长描述的格式及添加表情符号,使描述更具吸引力和可读性。
4. 商品详情页本地化 本地化尚未被确认为排名因素,但它会显著影响转化率。本地用户喜欢以他们的语言查看应用,并且更有可能安装本地化应用程序。
如果您的应用未提供目标用户所使用语言的商品详情页, Google 会提供机器自动翻译。
为提高用户体验及转化率,我在此强烈建议您 提供本地化的商品详情页 。
5. 应用包名 您可能没想到,但您的应用包名称确实是影响搜索排名的因素之一。
通常,您的应用程序 URL 以这种格式显示:
( https://play.google.com/store/apps/details?id=package_name )
一些开发者会在应用包名称中嵌入主要关键词以提高该关键词的排名 ,并进一步提高应用的下载量。
以下是一些开发者利用应用包名称获取更多流量的例子:
嵌入主关键词 : 音乐应用 Spotify 在包名中使用了关键字 “music” 。( https://play.google.com/store/apps/details?id=com.spotify.music ) 嵌入竞争对手名字: AmongChat 在包名中嵌入了多个知名竞品或关联应用的名字。( https://play.google.com/store/apps/details?id=walkie.talkie.among.us.friends ) 嵌入开发者名称: Messenger 在其包名中嵌入了其开发者名称 “facebook” 。( https://play.google.com/store/apps/details?id=com.facebook.orca ) 重要提示:
一旦您的应用或游戏首次发布,您将不能再更改应用包名称。因此,在发布应用之前,您需慎重考虑应用包名称及其对应的关键词策略。
6. 开发者名称 开发者名称会显示在 Play 商店中的应用标题下方。开发者名称中使用的关键字可编入索引。与包名不同,您可以随时在 Google Play 管理中心的账户设置中更新开发者名称。
7. 应用类别和标签 类别和标签有助于用户在 Play 商店中搜索和发现他们最想找到的应用。您可以在 Play 管理中心选择一个类别并为您的应用或游戏添加标签。
如果您的应用可以轻松归入多个类别,我建议您选择竞争较小的类别 。这样,您的应用就有更大的几率在分类榜单中排名靠前,获得更多的曝光及更多的用户。
除了分类外,您还最多可选择 5 个标签。 Google 会自动向您展示建议的标签。但如果您认为您的应用或游戏更适合其他标签,您可以搜索标签列表并选择最能描述您的应用的标签。
标签将会影响您的应用在 Google Play 上的曝光,因此选择与您的应用最相关的标签非常重要。
8. 评分及评论 面对不了解的应用或游戏,很多用户都会通过评分和评论来决定是否下载。因此获得更多的正面评论是促进用户增长重要的一环。
在 Google Play 中,评分的重要性更显而易见。除了在商店详情页中展示评分及评论, Google Play 还在搜索中添加了评分 “ 过滤器 ” 。用户可以通过这个过滤器,轻松地搜索高评分的应用。例如,用户可以在搜索过程中选择只显示评分达到 4.0 或 4.5 星级的应用。
这提示我们 至少应该将应用或游戏的评分提高到 4.0 及以上 。否则,它们将失去很多的曝光机会。
那么,我们该如何提高应用的评分呢?下面是一些有效建议:
首先,您应该确保您的应用足够优秀,能为用户提供独特的或重要的价值。例如,TikTok虽然也有很多缺点,但它为全球数十亿用户带来欢乐,也给众多创作者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这就是它的独特价值。而前面举例的那些模仿TikTok的虚假应用却只想蹭热度,丝毫看不到它们的实际价值,注定难以获得用户的一致好评。 开发者可以在用户有积极情绪的时候引导评分,如用户在应用内刚达到了新的成就时。 及时向Google Play举报虚假评论及垃圾评论。有时一些竞争对手会恶意制造一些虚假评论或垃圾评论,我们可以及时举报。 在应用内提供便捷的问题解决途径,尽可能在用户发布负面评论之前就解决它。要知道,一个1星级评分需要6个5星级评分才能抵消。 积极响应用户的反馈。如果您能在用户给出负面评论后,快速地解决用户反馈的问题,有部分用户会修改他们的评分。 9. 下载量及下载增长速度 下载量会影响榜单排名,但其实它也会影响搜索结果排名。通常我们会发现, 那些下载量很高的应用能覆盖更多的关键词 (即便它们的 ASO 优化做得一塌糊涂)。一些知名应用根本不在乎在标题及描述中嵌入关键词,但仍能取得很多关键词的排名。这就是下载量的功劳!
从这个角度看, ASO 可以跟上营销的节奏,如果广告投放或营销侧计划在某些时段加大投放或营销力度, ASO 人员可考虑在这些时间段调整关键词策略,去争取竞争程度更高但搜索量更大的关键词的排名。
10. Android Vitals Android Vitals 是 Google 推出的一项计划,旨在改善 Android 设备的稳定性和性能。当选择启用了该计划的用户使用您的应用时,其 Android 设备会记录各种指标,包括应用稳定性、应用启动时间、电池使用情况、呈现时间和权限遭拒等方面的数据。 Google Play 管理中心会汇总这些数据,并将其显示在 Android Vitals 信息中心内。
该信息中心会突出显示以下指标,这些是开发者必须留意的 Android Vitals 核心指标:崩溃率、 ANR 发生率、唤醒次数过多以及唤醒锁定被卡住等指标。
如果 Android Vitals 中显示您的应用存在不良行为,可能会对用户体验产生负面影响,并有可能导致用户在遇到这些问题时,在 Play 商店中给出差评。
11. 应用更新 如果您长期不更新您的应用或游戏,您很可能会失去现有的用户。而那些本想下载的人也可能因为您的应用久未更新而选择竞品。
通常, 您应该每月至少更新一次您的应用 。这将有利于 bug 的修复的新功能的上线,用户体验也会得到提升。
良好的用户体验将会带来更高的评分、积极的评论及更多的下载。
12. 视觉效果 优秀的应用图标、置顶大图及屏幕截图有助于您的应用在搜索结果、应用精选以及榜单中脱颖而出,从而提高转化率,带来更多的下载。
当用户搜索某一个关键词,如果您的应用有更高的转化率,这通常有助于提高您的应用在该关键词下的排名,因为 Google 会认为高转化率暗示了您的应用更符合用户的需求。
13. 外链 是的,您没看错,外链不仅是 SEO 排名的重要因素,它可能也作用于 Google Play ASO 。
但与 SEO 不同,外链在 Google Play 搜索排名算法中只是一个非常小的影响因素。我曾做过一些测试,发现外链可能能小幅推动一些关键词的排名,但很难纯粹依靠外链将主要关键词的排名推至前 5 位。
无论如何,拥有许多高质量的外链都是件好事。它们能将更多潜在的用户带到您的 Google Play 商店页。
结语 ASO 优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如果您期望通过简单的 ASO 优化就能立即给您的应用带来数十万甚至数百万的自然量,您很可能会失望。要让用户在 Google Play 上发现您的应用,很重要的一点是确保您的应用能提供给用户价值。此外,您应该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优化和完善商品详情页。
要提高您在 Google Play 中的排名,您需要先了解基础知识并制定您在 Google Play 的 ASO 策略。
首先,创建一个关键字优化流程,您可以在其中研究、实施和测试具有与您的应用相关的搜索潜力的关键字。如果您是一个小开发商且处于起步阶段,请针对具有足够搜索量的长尾关键字来为您带来新用户。
同时,改进商店视觉效果,以提高下载的转化率。这是一个需要时间和耐心的过程,并且需要处理您的所有本地化。您需要本地化您的商品详情以吸引当地受众并增加安装您的应用的机会。
此外,您还需要积极努力提高您的应用评分和回复用户评论。您越乐于助人,获得高评分的机会就越高。一旦您的应用获得许多高评分,您将有更好的机会获得推荐、影响您的排名并为您带来更多下载。
最后,您需要知道在您的行业中什么是有效的,以及为什么您的竞争对手排名靠前。了解您的主要竞争对手使用什么 ASO 策略以及他们排名靠前的原因。
作者:Lois,微信公众号:海外SEO与ASO;一枚海外营销人。
本文由 @【Lois】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入局线上洗衣,能帮助丰巢“扳回一局”吗?
设计动态 2022-11-08丰巢上一次真正意义进入大众视线内,还是2020年。因收取用户超时使用费,受到抵制,引发巨大争议。 时隔两年,丰巢仍然在寻找增收的商业模式。 这一次,丰巢想做“你家楼下的专业洗衣”。 一、丰巢想做“你家楼下的专业洗衣” 早在今年4月,丰巢就在深圳试点上线洗衣服务为了打破增收困局,不少企业都开始向外探索新的业务,比如丰巢于前些时间上线的“线上洗衣”业务。那么目前来看,丰巢的线上洗衣业务发展得如何了?在让线上洗衣这项业务“出圈”的路上,过程中又可能存在着哪些障碍?不如来看看作者的解读。
丰巢上一次真正意义进入大众视线内,还是2020年。因收取用户超时使用费,受到抵制,引发巨大争议。
时隔两年,丰巢仍然在寻找增收的商业模式。
这一次,丰巢想做“你家楼下的专业洗衣”。
一、丰巢想做“你家楼下的专业洗衣” 早在今年4月,丰巢就在深圳试点上线洗衣服务。截至目前,“丰巢洗衣”已经覆盖全国。不过,该业务仍处于摸索阶段,大多数消费者仍不知道这一业务。
根据丰巢小程序,其洗衣业务包括衣物、鞋靴的通用洗护,干洗、水洗等专业分类洗护,依照衣物的洗水标来制定洗护方案。
或许是为了方便消费者做决策、促成更多成交,丰巢推出多个洗衣组合套餐,如3件衣物89元,3件衣鞋109元,2双运动鞋69元。洗衣业务范围广且分类细致,如细化到潮鞋单洗类目,椰子款专洗一双79元,AJ鞋款专洗1双99元。
(图源丰巢小程序)
从服务流程来看,消费者可以直接在丰巢小程序上下单,之后可以选择快递员上门取件,或直接放入楼下丰巢智能柜中,由中央工厂洗护后,顺丰免费送回。
据悉,丰巢洗衣的“线上服务”,将收衣、洗衣的流程分离,物流人员全程不直接接触衣物,将衣物送到洗衣工厂后,衣物将通过21道洗涤工序、10道检测、除菌烘干消毒后再封装。清洗时长根据月份不同,从5~7天不等。期间,消费者可通过后台实时了解衣物洗涤动态。
(图源丰巢小程序)
根据丰巢《第三方授权协议》,顺丰速运承担衣物运输服务,同时丰巢与21家洗护服务商达成合作,提供洗衣服务。这些服务商分布广泛,遍布东莞、湖南、湖北、西安、昆明、厦门、广西、嘉兴、青岛、重庆等地。
去除快递费用、洗衣成本等,剩下的便是丰巢的“创收”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洗衣业务并非丰巢的首个多元化业务尝试。
二、疯狂多元化,丰巢的盈利困境 近两年,从做储物柜、入局社区团购,到上线生活服务平台等,丰巢在竭尽全力打造能够盈利的模式。
2021年3月,丰巢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存包柜合作伙伴招募公告,根据公告,丰巢智能存包柜业务可以提供7×24小时智能自助服务、在线智能客服以及联网视频监控。
同年,丰巢盯上正打得火热的社区团购,推出“巢鲜厨”。如今,一年过去了,关于“巢鲜厨”的大多数资讯仍停留在刚推出时。
今年5月,丰巢联合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合作发布无人配送机器人。不过,这种方式尚未普及,盈利前景也并不明朗。
7月,丰巢又官宣上线了丰巢到家生活服务自营平台,提供家政保洁、家电清洗等服务,试图撬动社区商业。
不断探索多元化生活服务和电商业务背后,是丰巢的“增收”困境。
依靠智能快递柜起家的丰巢,五年时间里亏损近25亿元。
根据财报显示,丰巢2016年全年净亏损2.5亿元;2017年亏损3.85亿元;2018年前5个月亏损2.49亿元;2019年亏损7.81亿元;2020年前三季度亏损8.46亿元。
安信证券的报告数据显示,单套快递柜一年的投入成本约为16788元,其中主要的构成是8000元的租金,占比近50%。
而单套快递柜年收入合计在17800元左右,其中快递员投柜和广告分别贡献了大约9110元和6000元,占比分别为51.2%和33.7%。此外,因用户超时使用而获取的收入为2190元,占总收入的12.3%。
关于用户超时使用的收费,曾于2020年掀起一场较为激烈的争议。
当时,杭州、上海等地超过百余家小区联合抵制丰巢,认为其超时收费不合理。最终,丰巢做出让步,将免费保管的时间从12小时延长至18小时。
百度指数显示,2020年的抵制事件引发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热度达到丰巢成立以来的峰值。可见,消费者普遍不接受丰巢的超时收费做法。进一步而言,收取超时费这一盈利模式本身并不具备可持续性。
(图源百度指数)
从安信证券的数据可见,如果丰巢仅依靠快递柜的广告收入、投柜费用,不包括用户的超时收取费,智能快递柜依然会处于亏损状态。
但实际上,即使是收取用户的超时使用费,这门生意也不性感。
据业内估算,在快递柜被充分使用的前提下,丰巢在快递柜上的年收入至多约47.95亿元,完全不能覆盖其运营成本。
而据国家邮政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以丰巢为代表的智能快递箱投递率才仅仅达到10%以上。
也就是说,丰巢需要挖掘其他盈利模式,才能破解增收困境。
那么,洗衣业务能带来多大想象空间?
三、洗衣业务,能救丰巢吗? 丰巢的智能柜,将在洗衣业务中发挥明显的优势。
据顺丰控股财报,丰巢智能柜在2021年12月31日之前已经增长至30万多万台,覆盖超过18万个社区。
一方面,这些快递柜将成为“丰巢洗衣”可依托的配送“中转站”。相较于传统的线下洗衣模式,丰巢洗衣更方便用户投洗衣服。尤其是在疫情期间,丰巢智能柜“无接触交付”的优势进一步凸显。
另一方面,丰巢智能柜将承载产生流量的价值,为洗衣业务带来社区的“自来水”客流。
而丰巢在发挥智能柜价值的同时,也将收获洗衣业务带来的可观利润。
洗衣行业的高利润,是各大品牌普遍拿来吸引加盟商的亮点。据业内人士透露,洗涤耗材的成本占比很小,再除去水电费,单件清洗的毛利润能达到70%~80%。
不过,想要撑起洗衣店的高利润模式,还取决于稳定的客源和复购率,进一步而言,这十分考验技术和运营。
从技术上来说,丰巢目前与21家洗衣服务商合作,主要起到订单聚合的作用,对于洗衣环节的品质、技术参与要相对薄弱一些,这就相当于给洗衣业务找了个“代工厂”,如何把控个中环节的质量,将是一大考验。
从流量上来说,丰巢覆盖18万个社区,这里面的确蕴含着丰富的流量。但并不意味着,流量就能够为丰巢所用。正如前面我们提到的,大多数人并不知悉丰巢这一洗衣业务。未来能有多大的市场效应,也取决于丰巢在其中投入的宣传与运营。
再者,眼下洗衣行业已不乏规模化的大玩家,对于丰巢而言,来自同行的竞争压力并不小。
行业已涌现出一批连锁加盟经营制玩家,如UCC、洁丰、威特斯、澳贝森等品牌。UCC在其招商文件中显示,2020年线下门店数量已突破18000家;洁丰在2013年已拥有8000多家加盟店;威特斯到2015年拥有近4000家加盟店。
行业玩家的大体量、规模化,也预示着洗衣行业的机遇与挑战。对于丰巢而言,洗衣业务极有可能为其扳回一局,成为盈利的新出路。只是,这条新出路,依然需要丰巢找到有力的打通口。
参考来源:
电商在线:亏了25亿,丰巢做起自营洗衣生意 盒饭财经:丰巢静悄悄 原文标题:入局洗衣,丰巢的盈利困境
作者:灵灵
来源公众号:伯虎财经(ID:bohuFN),聚焦头部企业,以深度原创为特色,为你发掘精彩。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伯虎财经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B站又备战虚拟主播了
设计动态 2022-11-08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虚拟主播越来越为人所熟知。实际上,虚拟主播是虚拟人下沉的结果,是新兴形式与现有媒介融合的产物,同时也是技术进步、成本降低、消费者对其理解愈发深入所致的必然趋势。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虚拟主播大致能够分为两派:一派基于AI,另一派基于真人,也就是虚拟主播的身影已经出现在越来越多人的视野当中,不少互联网企业也开始围绕虚拟人、虚拟主播等概念开展了相应的业务布局。其中B站这位选手的身影,可能是我们无法忽略的,因为它作为平台,本身便拥有契合虚拟主播的基因。具体如何理解,不如先来看看作者的解读。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虚拟主播越来越为人所熟知。实际上,虚拟主播是虚拟人下沉的结果,是新兴形式与现有媒介融合的产物,同时也是技术进步、成本降低、消费者对其理解愈发深入所致的必然趋势。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虚拟主播大致能够分为两派:一派基于AI,另一派基于真人,也就是所谓的“中之人”,本文所提到的均为后者。
其中一个现象尤其值得注意:B站与虚拟主播在形式(ACG基底)和内核(小众文化、强包容性)上达成了惊人的一致,以至于国内大多数虚拟主播都围绕在B站周围活动——反过来说,B站是盘踞在虚拟主播赛道中不可忽视的庞然大物。在虚拟主播产业链中,B站作为平台,牢牢把握住了沟通上下游的中间环节,并在纵向上逐渐延伸。
一、B站的虚拟主播基因 虚拟主播产业链中有许多相关企业,作为数字人的一支,也有不少企业能够做到从设计到生产再到运营的一站式服务,但只有B站在虚拟主播赛道中拥有如此强的影响力和品牌效应,以至于其成为了虚拟主播进入赛场的第一选择。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归根结底是因为在上述服务之外,B站作为平台拥有极为契合虚拟主播的基因,由此形成了相对于其他平台的优势。
在表现形式上, B站的ACG基因与虚拟主播相通。
B站以二次元社区起家,至今不能摆脱日式动漫的烙印,而虚拟主播最常见的皮套(指虚拟形象)大多带有极强的ACG特征——事实上,虚拟主播皮套的设计本身就受到ACG内容的极大影响。而表现形式层面的高度契合,使B站的用户群体对虚拟主播有着天然的高接受度,这就意味着虚拟主播更容易在这里生根发芽。
在内核上, B站强包容性和小众文化聚居地的基因与虚拟主播契合。
抛开表面特征来看,虚拟主播实质是中之人的“理想形象”和“第二人格”,在不受约束的情况下,此二者经常以区别于主流的方式表现出来,因此成为一种“小众文化”,与B站内核遥相辉映。这种内核层面的高度契合使观众与虚拟主播达成了共鸣,这就意味着虚拟主播更容易在这里开花结果。
就在虚拟主播在外站踉跄前行的时候,其在B站却已早成气候。2019年4月,B站和日本彩虹社的虚拟主播合作项目“VirtuaReal”上线,能与之相媲美的只有一年后乐华娱乐推出的A-Soul;2022年2月,B站虚拟主播专区开通,与手游、电台等频道并列,地位之高可见一斑。与此同时,其他视频和直播平台只有ACFun跟进步伐较大,但依旧不能与B站相提并论。
二、新瓶装旧酒 国内虚拟主播可以视作以泛ACG群体为基础,以哔哩哔哩为最主要平台,以虚拟形象为皮、流量和IP运营为里的“新鲜的旧事物”,在本质上它是传统直播的衍生物。至今为止行业对于虚拟主播的理解和应用,仍旧倾向于“虚拟形象+真人主播”的机械式拼接。
B站将过去和其他平台运营明星、网红和偶像团体的经验移植过来,像真人一样运营虚拟主播。虚拟主播作为传统直播的衍生物,在面向普通观众时,必然受到行业固有规律的约束,不可能为所欲为。目前“IP”是虚拟主播运营方法论的重点,其中虚拟形象的设计是虚拟主播吸引力的基础,而持续的内容创新则是核心——和流量明星、偶像团体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一方面,像真人一样运营虚拟主播的路径,使得B站在二次元的基因和小众文化聚居地的社区氛围的基础上,抢先建立起了虚拟主播生态,避开与传统直播平台的竞争,由此开辟了新的空间。
从头部看,B站坐拥国内顶尖的虚拟艺人社团VirtuaReal,旗下包括七海、阿梓等热门虚拟主播在内的70多位成员;另一边背靠乐华娱乐并取得真人偶像式成功的A-SOUL同样以B站为主要舞台。从整体上来看,不仅2019年11月到2022年7月之间,虚拟直播专区的注册主播数量已达到23万,而且2021-2022年度的虚拟主播相关视频播放量也达到了603亿,涨势迅猛。
但需要指出的是,如此做法的缺点和优点一样突出。与真人明星偶像同台竞技,虚拟主播天然处于不利地位,如同B站面对更下沉、更主流的抖快就处于不利地位一样。限于受众、平台、技术和成本等因素,虚拟主播的主要活动形式局限在直播和视频切片两个大类中,一些背靠企业有资源的虚拟主播也许还能举办线上演唱会或是担任线下活动嘉宾,但总体来讲其活动范围还是被“虚拟”二字牢牢地桎梏住了。
目前虚拟主播还是小众文化,这样的天生缺陷不是B站努力就能解决的。就像“破圈”是B站突破二次元天花板的发展方向一样,打破二次元界限,更大程度地融入真实生活场景,与更多的受众产生更高频次的互动和联系,是当下虚拟主播突破天花板的发展方向。
三、虚拟主播变现的危与机 另外,运营的另一头是变现,这永远是B站无论作为平台方还是运营方,亦或是平台中活跃的虚拟主播们绕不开的话题——毕竟,目前虚拟主播的变现是有困难的。
其一,目前虚拟主播赛道发展不成熟,商业化空间有限,2021年中国虚拟主播市场规模大约为3亿元。
作为虚拟主播主战场,B站最重要的变现方式之一是平台收租(直播打赏分成等),但虚拟主播目前赛道窄、空间小的发育现状深刻影响着B站,从公司战略层面来看,虚拟主播这一赛道目前还无法支撑B站推动商业化的战略目标。
其二,虚拟主播的变现方式较为单一。
正如前文所述,虚拟主播在与真人明星偶像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因此即便是资源更为充沛的企业的虚拟主播们(企业推出或背靠企业)在如何变现方面也显得“缺乏想象力”,除了直播打赏分成收入之外,它们最主要的变现方式就是代言广告和活动嘉宾。虽然一些头部中的头部或许还能开办音乐会、出版专辑,但这毕竟是少数。
其三,随着B站不断强化头部虚拟主播,虚拟主播收入表现出的马太效应愈加明显。
根据相关数据来看,在B站截至2021年5月的三万余名虚拟主播中,占比为0.3%的头部虚拟主播拿走了90%以上的收入,与之相对应的是,超过一半的虚拟主播每月收入为0——这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B站的虚拟主播生态的不可持续性。
但在虚拟主播变现难的背面,作为行业主体,B站实际上是有能力推动变现方式多样化的。
一方面,对于作为平台方的B站来说,B站从中获利的方式从视频广告收入转向直播打赏分成的趋势不可逆。
早期以视频为主要表现形式,通过广告和周边进行变现的虚拟主播,大多因为视频的变现方式繁琐且不确定性强,导致活动难以为继。而以直播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虚拟直播则开始崭露头角,例如A-SOUL成员珈乐就在自己的生日会直播中获得超过1万舰长(B站直播间会员,售价138元起/月)——如此变现效率远非视频投稿可比。
另一方面,对于作为运营方的B站来说,向电商带货拓展的步伐需要稳扎稳打。电商是B站最重要的商业化渠道之一,但因为一直以来都表现得不尽人意。
这种情况下,B站将虚拟主播与直播带货进行结合,实际上既是对电商的发展,也是对虚拟主播变现方式的进一步探索。但是话说回来,虚拟主播毕竟以“IP建设”为核心,过早的进入直播带货区间,或许会竭泽而渔式地伤害到虚拟主播的价值。
四、备战虚拟主播第二回合 虽然文章讨论范围被限定在“基于中之人的虚拟主播”内,没有提到“技术”这个对虚拟主播具有非常重要推动作用的因素,但是虚拟主播“虚拟”的成分已经注定了,B站面临的挑战将来自这一方向。因为究其根本而言,虚拟主播的核心驱动力是中之人的个人魅力,但随着AI的应用深度逐渐超出想象,其他类型的虚拟主播也将崛起。
根据艾瑞咨询报告数据来看,虚拟主播已经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2021年同比增长超过100%,而接下来也将保持超高的同比增速继续增长。同时报告预计,2022-2024年,中国虚拟主播整体市场规模分别为6亿元、13亿元和25亿元,商业天花板显著上移。
如果说B站最主流的虚拟主播是“ACG虚拟主播”的话,那么越来越多的“非ACG虚拟主播”将会随着动捕、面捕和渲染技术的发展逐渐流行起来——这是其他企业在面临渠道被垄断的情况下绕而行之的必然趋势,它们将在B站使用ACG虚拟主播的同时,在其它平台使用非ACG虚拟主播获得最大收益。
此情此景,B站面临的挑战有二:一是如何稳住基本盘;二是如何分得一杯羹。
“稳住基本盘”,首先要明白在虚拟主播赛道,B站的根本优势在于“平台”。因为无论虚拟主播基于什么,都需要一个平台来面相观众,只有把持住这个渠道,B站作为平台方才能以不变应万变,立于不败之地。但就这个角度来讲,B站的竞争对手一下就多了起来。以前B站只需要与ACFun争夺ACG虚拟主播,但现在却需要与抖快等其他视频平台争夺非ACG虚拟主播了,这对于B站的“平台力”有了更上一层楼的要求。
而“分得一杯羹”,则要求B站不仅要将“二次元和社区”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在运营、变现的道路上走得更远,而且要促使平台突破已有的天花板。
目前B站3亿月活还有一定增长空间,在理想状态下,B站应当保留作为小众社区的深度和包容性,同时具备大众社区的广度和影响力。这样一方面能够兼容多种类型的虚拟主播,另一方面能提高虚拟主播的商业天花板。
总的来说,虽然挑战是来自四面八方,比如有来自技术层面的、来自技术推动下新型虚拟主播的、来自其他平台的……但是相较于虚拟主播赛道其他选手,B站具备自己的独特优势:作为ACG平台天生兼容虚拟主播的优势,与作为运营方拥有大量中之人资源(up主)的优势,这两者结合将成为B站在未来的虚拟主播赛道中“稳住基本盘,分得一杯羹”的底气。
专栏作家
刘旷,微信公众号:liukuang110,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海南三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购团邦资讯创始人、知名自媒体。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