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西方电商网站设计有哪些差异?我总结了这3个!
UI交互 2022-11-09作为一名交互设计师,我经历过国内零售电商产品,后又从进口转战出口。用户群从国内用户变成欧美用户,一开始固执地保留着很多“中式”设计方式,导致我屡屡碰壁。其实中西方电商网站在体验设计上有很多显著差异,而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是非常值得讨论的。作为一名交互 设计师 ,我经历过国内零售电商产品,后又从进口转战出口。用户群从国内用户变成欧美用户,一开始固执地保留着很多“中式”设计方式,导致我屡屡碰壁。
其实中西方 电商网站 在体验设计上有很多显著差异,而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是非常值得讨论的。下面从几个区别点展开讨论,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更多思考。
更多 电商设计 干货:
如何让电商设计转化率更高?5个心理学技巧帮你轻松搞定! 编者按:电商设计中如何快速提高转化率?
阅读文章 >
一、新页面打开方式不同 1. 中西差异
国内电商网站:点击后直接在新标签中打开页面,尤其是打开详情页(Product Detial)。
西方电商网站:在当前页打开。
[案例 1]:亚马逊 (Amazon)在做中国站的时候特意将打开详情页设置成在新标签页中打开,而美国站却是在当前页打开。
[案例 2]:非电商产品也有类似差异,国内的 QQ 浏览器、360 浏览器、搜狗浏览器等均为默认在新标签页中打开新页面,而海外浏览器谷歌则是默认在当前页打新页面。
2. 优缺点对比
在新标签页打开:优点是不容易彻底跳出(即关闭了所有与该网站相关的页面),但缺点是会打开很多页面,用户容易迷失。
在当前页打开:优点是路径清晰,更专注,但缺点是容易彻底跳出,特别是在网速慢加载困难的时候。
3. 差异原因探究
中国用户已熟悉默认新标签页打开的形式,所以更习惯关闭当前页而非后退的操作,而美国用户更习惯使用后退。这种习惯可能会被归类为先发大站的特定设计对用户及后来者的影响,可是这不仅仅是设计者的喜好,根源是不同群体思维方式的不同。
精通语言的哲学家张东荪先生曾从语言的角度出发将中西方的思维做比较,提出不同的语言结构会产生不同的思维方式的观点。
所以在打开一个新页面的时候,象形语言造就的相关律思维更能接受在一条操作主线上新开出一个相关的页面,因为他们是相关的;而拼写式语言造就的同一律思维更希望这条操作主线不要被打乱,要逻辑性更强,要穷尽。
二、购物车的定义不同 1. 中西差异
国内的购物车定义是模糊的,购物车中的商品是可选择性结算的,比如这次结算其中 5 件下次再结算另 5 件,所以购物车更像“购物车和收藏的结合体”。
「国内电商网站」
美国的购物车定义是明确的,购物车中全部是需要结算的商品,不想结算的商品要么移除,要么移到收藏。
「国外电商网站」
用“二分”法来理顺一下这个逻辑:
他们做事更喜欢定义明确,逻辑清晰,即使是文学也可以做得像科学一样。
三、搜索筛选导航不同 1. 中西差异
很容易发现,国内喜欢将筛选放在上面(上下结构),美国喜欢放在左面(左右结构),这不仅仅是淘宝和 Amazon 的区别,而是普遍性的存在。
国内除淘宝外比如京东、当当、唯品会等,西方的除 Amazon 外比如 Ebay、Macys 等(近年来西方也会有一些选择将筛选做上下结构摆放的,但依旧为极少数),都有相似的中西差异。
「淘宝-国内」
「京东-国内」
「亚马逊-国外」
中国朋友在开始用到西方国家的电商物网站时可能特别不习惯,总感觉左右结构的筛选特别难用,这也是习惯上的问题。
2. 差异原因探究
左右结构诞生的根本可能是英文的文字特性和阅读习惯造成的,因为英文的长度十分不可控,所以横向排列会显得十分混乱,设计上很难处理,遇到换行就更尴尬了。竖向排列英文相对中文也更有优势,因为英文的字母本身就有很规范的顺序,所以竖向排列时的整齐感会更强,用户找起来也更方便。
除了搜索中的筛选,在电商网站的设计中,西方也会更多的使用左右结构,比如购物车页、结算页、详情页等等。
总结 中西方电商网站在设计上的差异还有很多,比如在使用优惠时中国喜欢用优惠券,而西方喜欢用 Promo Code(兑换码),对折扣的表现中国喜欢把打折信息放在图上,而西方更习惯放在图以外的地方等等。
造成这些习惯的原因有很多,有些可能是民族性的逻辑和习俗习惯的不同,有些可能是语言等元素造成的限制,有些也可能是一些龙头企业的固有思想对后来者的影响等等。
我们在设计中一定要注意甄别,不仅是注意到这些差异,更应该理解这些差异背后的根源,尊重用户的逻辑和习惯,也要敢于打破固有思想,让设计在尊重习惯的基础上更加美好。
欢迎关注作者微信公众号:「ASAK设计」
-
小学生“迷惑”社交|孤独的行星应当如何被拥抱
设计动态 2022-11-09“迷惑”社交的孩子们找到了自己的轨道,却并没有被其他星系拥抱。 这一代的小学生,似乎在玩一些很新的东西。当成年人们还在体味当下“没有回应的友情”,部分小学生早已用更加“高效”的方式建立起友情的法则:“处闺,真诚的来,永不绝交”,“不接受三人友谊,不接受睡美人”在互联网中小学生自成一派形成了一种社交模式,在短视频中表现出了新形式,本文从小学生网络交往“处闺”现象入手,深度分析影响当代小学生社会交往行为的原因,这种奇特的“迷惑”网络行为模式,不禁让大家疑惑,从何而来?
“迷惑”社交的孩子们找到了自己的轨道,却并没有被其他星系拥抱。
这一代的小学生,似乎在玩一些很新的东西。当成年人们还在体味当下“没有回应的友情”,部分小学生早已用更加“高效”的方式建立起友情的法则:“处闺,真诚的来,永不绝交”,“不接受三人友谊,不接受睡美人”,“玩迷你世界的,喜欢XXX的优先”。
(“处闺”宣言 抖音@阿瑶)
当叙事类短视频还在内卷运镜和剪辑,小学生已经用史莱姆泥和迷你世界游戏界面为背景,讲述他们的超爆小故事。在那个只有背景音和故事字幕的世界里,校草、校霸、校花、闺蜜、丑小鸭和“我”轮番登场,人物的纠葛汇聚成一句,“全校的人都炸了”。
(超爆小故事整理 @Sissi @辞忧)
打破了对友情“手拉手 一起走”的纯真印象,摈弃了童话和冒险小说的唯一吸引力,10后们在玩梗和情感语录之外找到了新的冲浪姿势:处闺、炸裂文学、表情包文字、超爆小故事,这些稚嫩的声音,咯噔咯噔地坠落到互联网中,形成自成一派的社交模式,在当前短视频中有了新的表现形式,让网友们直呼“迷惑”:“太潮了,太潮了,我的手机都湿了。”这种奇特的“迷惑”网络行为模式,究竟从何而来,又是否需要互联网解谜呢?
一、“迷惑”行为简化至极的社交法则 无可否认,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加密社交,也都曾经让旁观者看得一头雾水。我们见证了90后的非主流加密通话、00后的空间互踩和玛丽苏文学、10后的处闺交往和炸锅小故事,每一代人都走过了“把头发梳成大人模样”的年月。
然而,这一代的小学生能在时代洪流中以“迷惑”的标签杀出重围,不仅因为他们承载了新一代的“加密”社交的表现形式,更在于他们形成了一套简化至极的社交模式,用小小的身躯背负起了与年龄不同的社交法则,营造了别样的喜感和尴尬感。
在小学生的网络世界,成为闺蜜只需要四步:首先发布一条短视频寻找闺蜜,其次在评论区和私信中找到同龄的女孩,双方就“粉丝量”“游戏水平”“拥有的某种服饰数量”“喜欢的网红和明星”等指标进行探讨,最后换上闺蜜头像,两个互联网中的灵魂便由此建立起了“动你=他S”的“坚固”友谊。
(图源自抖音小学生视频)
然而,简单便是好吗?在一条反响颇多的“处闺”视频中,一个女孩用一段衣着成熟的美女视频为背景,发布着自己对于朋友的要求,“一对一”“给花R”等标签昭示了对友谊中排他和利益互换的强调,受欢迎的女孩子们能够拥有绝对的话语权,而另一部分则显得相对被动。
在超爆小故事的情节中,当代人情感关系中“官宣”“占有欲”“绿茶”等情节也通过单一、幼稚的方式被拼接起来,所有人都被设定好了角色,按照过于戏剧化的方式,成就着故事主人公的“华丽登场”,形成颇有喜感的讲述。
(图源抖音小学生账号)
对此现象,教育学界也早早表达了隐忧。从“生理人”向“社会人”的转化过程中,现在的孩子们似乎超前地表现出社会化的特点,形成与自己年龄不相符的“过度社会化”。家庭、社会环境和大众传播都可能影响到孩子,使得归属于成人世界的社会价值观念过早在小学生世界形成,而在当下的环境,互联网更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角色。
电子环境中“过度社会化”的孩子们,以一种狂欢的姿态集合到一起,用简化的社交法则定义着友情和萌生的“爱情”;用幼稚的展现方式,承担着不属于他们自己年龄段的社会法则。个中反差成为“尴尬”和“迷惑”的重要来源,也应当成为社会反思的重要内容。
二、角色塑造被短视频裹挟的一代 相比于与互联网共同成长的零零后,当代小学生似乎比前辈们更了解互联网,更能玩转短视频。相对的,短视频平台也在他们身上留下了更加深刻的印痕。
进一步窥探当代小学生的社交准则和超爆小故事,不难看到非主流文化和当代互联网短视频文化的变相投射。
一方面,上一代人在网络上留下的“迷惑”历史,间接成为了部分小学生的灵感来源:纷繁的花体字变成了表情符号,复古的eve(在互联网上做彼此的唯一)关系转变成了处闺情节,孩子们不过从“ぶ小鬼ㄨ”改为叫“一只感性的猫(已有闺)”。在对孩子们的迷惑行为一笑而过的同时,人们不忘加上一句,现在小学生玩的“都是上一代青年人玩剩下的”。
(网友对eve社交的回忆)
另一方面,短视频建立的新规则也在影响着孩子们的价值选择。细细查看小孩子们留下的交友名片,会发现其中包含了不少硬指标,它们都和短视频平台文化息息相关:拍摄小视频确立友情、粉丝数量过百、玩某一款游戏、归属于某个圈层……粉丝多、互动多的小学生,往往会成为新一代的“孩子王”。短视频给予了他们对于“流行”和“受欢迎”的新定义,将部分小学生的价值判断牢牢禁锢在了网络文化的框架之内。
(抖音@摆谱儿)
然而,仅仅将小学生的网络参与看作“洪水猛兽”,并非问题的最优解。应当被看到的是,短视频平台带给当代小学生的远不止新形式的“迷惑”表达,更给予了他们重新定义自己的多种可能。
在网络的另一端,部分小学生塑造了“迷惑”和“幼稚”标签之外的小学生角色。他们抓住了短视频平台的红利,更加自信地展示自己。“迷惑”之余,更多“满级小学生”也被放到聚光灯的中央。跳脱出对“孩子”这一定义的限制,他们成为老师的老师,四年级的小学生为老师修理电脑;他们成为作者大大,被成年人竞相约稿;他们成为抖音红人,比大朋友们更有表演欲、更有镜头感。
(满级小学生@爆笑萌君 @观淄博)
当新一代的小学生接触短视频成为无可避免的事实,探索更加健康的“小学生”角色塑造仍然任重道远。更多的“满级小学生”已被互联网接纳,然而,他们的同辈又如何能够找到自己的角色?
三、网内网外孤独的行星被谁拥抱 面对当前多元价值体系洗礼、正确教育和引导缺位、儿童交友方式单一的现状,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部分小学生选择通过“迷惑”的行为融入互联网。
在这里,他们可以是“万人迷”,玩得好史莱姆、打理得好棉花娃娃就能收获众多互动和赞赏;在这里,他们可以建立一种独特的友谊,补全在现实的社交中缺少的底气;在这里,他们可以成为“主人公”,创造属于自己的“主角光环”。
(抖音@雅璇同学)
他们创造自己的符号,建立自己的文化空间,记录着“学生”和“子女”两个身份之外的生活。他们通过这种行动,在无人接纳的网络世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然而,正如互联网中的一颗颗行星,践行着“迷惑”社交的孩子们找到了自己的轨道,却并没有被其他星系拥抱。
长久以来,随着新一代小学生深度参与到互联网社交和娱乐中,“小学生”一词在互联网语境之中有了不少负面的含义。在游戏世界,一句“你是小学生吧”往往带有较强的侮辱性,用于表达对于玩家操作和意识的批评;在短视频平台,“小学生”形象往往成为青年人的调侃目标,一句“目测年龄加起来没我鞋码大”,人为定义了视频创作者的心理年龄,昭示了对视频内容和质量的不满。
(处闺视频留言区)
向往成年人世界的小学生、被大孩子嫌弃的小学生、为成年人所调侃的小学生并没有因此被排除在网络环境之外,相反,他们在互联网的某一片海域形成了一方“狂欢的广场”,而广场外的一部分成年人,却被心甘情愿地排除在外。
不少网友秉持着找乐子的心态,将小学生的社交迷惑行为重新演绎,辅以夸张的表情、杀马特的特效,引来阵阵围观和掌声。也有成年网友试图突破和小学生网民之间的界限,“跟小学生对暗号”一时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内容。
(跟小学生对暗号 @us)
成年人对小学生指指点点,小学生对大人不屑一顾,当双方交集,除了泾渭分明、划清界限,余下的可能只能是“暗号”对话吗?
此前,参与亚文化的青年人展现出的“群体化”特征,让一代青年人只得在群体内部确认自身价值,增强了对世界认知的偏见。这样的情况同样可能影响到过早涉足网络的小学生。对于被“迷惑”社交包裹的小学生们,面对成年人戏谑、围观和划清界限的行为,他们只得筑起一座高墙,看到更加狭隘的世界,扭曲对于互联网的认知。
所以,面对这面高墙,我们是站在墙外,还是努力打破它呢?是给下一首《孤勇者》打上“小学生神曲”的标签,还是真诚地鼓励动作整齐、精神饱满的跳手势舞的孩子们,是“狂欢的广场”之外的人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小学生齐跳手势舞@河南省教育厅)
我们渴望成长,期待“狂欢的广场”内的孩子们学会正确的舞步,但我们更需要广场外的成年人摒弃成见,主动拆掉对立和嘲笑筑成的墙,让每一颗行星都能在正确的轨道上折射光亮。
作者: 秃秃不秃
来源公众号:知著网(ID:covricuc)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o6imQmWdb_or5yulk930UQ
本文由 @知著网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 CC0 协议。
-
从零基础到精通:B端设计规范和组件库搭建指南(二)
UI交互 2022-11-09今天来分享关于规范应用中软件功能的具体介绍,发现用图文的形式解释软件功能实在是太难做了。这次算是爆肝来解释自动布局 Autolayout 的使用,帮助还不理解,或者还在用 Sketch、XD 的同学搞清楚它到底是什么。上期回顾:从零基础到精通:B端设计规范和组件库搭建指南(一)这是一篇酝酿了比较久的内容了,即讲解...今天来分享关于规范应用中软件功能的具体介绍,发现用图文的形式解释软件功能实在是太难做了。这次算是爆肝来解释 自动布局 Autolayout 的使用,帮助还不理解,或者还在用 Sketch、XD 的同学搞清楚它到底是什么。
上期回顾:
从零基础到精通:B端设计规范和组件库搭建指南(一) 这是一篇酝酿了比较久的内容了,即讲解 B 端设计规范和组件库的分享。
阅读文章 >
一、样式功能 在软件中,记录样式就是在对应的属性面板上 “创建” 并 “命名”,就将对应设置数据转化成一个指定名称的记录,方便我们记忆和调用。
比如,填充色中使用了两种色彩相近的色彩和不同透明度,我们就可以使用中文命名来区分,其中 2B6DCF 80% 叫 辅助色,2B93CF 90% 叫 主色。
创建完成的填充色记录,就会在对应的属性样式列表中出现,之后就可以在对应图层的属性中关联该记录了。
之后,所有关联到该记录的图层属性,都可以快速应用该记录内的参数。如果我们在样式的列表中修改该记录的数值,那么所有关联到该记录的图层就会一起被修改。
一定要牢记,目前的主流 UI 工具中,样式是根据不同属性类型记录的。比如一个字体图层,它的填充、字体、描边、投影,是可以创建不同的样式记录的,各不影响。
而软件 Sketch 的样式逻辑,则是根据图层类型来记录的,比如矩形和字体,会记录该图层下所有样式属性的参数,且该记录只能应用在同类的图层上(而 XD 只能记录色彩和字体样式…)。
这种做法虽然理解起来容易,但是会导致样式数量大幅度增加。尤其是在字体上,变动填充、描边都要设置一个新的样式,这在实际项目中的灵活性是非常差的。
而即时设计、 Figma 则不考虑图层类型,只关注属性类型。类似前端的样式表中 “类(Class)” 的应用,每个类有不同的样式参数,只要定义了类的命名和属性、参数,那么不同 Div (即图层)就可以自由组合这些样式记录了。
比如色彩 color、阴影 shadow、描边 board 各定义了 1、2、3 三种样式类,那么就可以像下方案例中自由组合:
所以,样式功能可以帮助我们在前期快速搭建基础视觉规范内容,将规范中的配色、字体、投影、模糊等参数整理进样式表中,方便我们后续的快速调用和统一修改。
三、响应式功能 响应式是我们前面做过很多期分享的课题了,基于 BootStrap 的完整响应式功能确实非常强大,可以通过栅格布局来实现丰富的响应方式。
虽然 UI 软件中也提供了 ”响应式“ 这样的功能,但它可以实现的效果非常有限。用一句话概括就是:
“图层基于父级画板 Frame 的匹配逻辑”
比如我们先创建一个画板,然后再置入相关的图层,那么这些图层就可以启用响应式规则。包含间距固定、居中对齐、等比缩放这三种响应规则。
间距固定的意思,就是图层基于父级画板的某间距数值是固定的,不管画布尺寸怎么变动,图层和画布的对应间距都是保持一致的。比如常规的某一方向间距固定。
比如在模块上的标题栏,就可以将栏目设置成一个 Frame,然后标题相关元素左间距对齐,更多图标右间距对齐,之后变更标题栏的宽,图层的对齐关系就是不变的。
而设置左右、上下间距同时对齐,则是图层会随画布的尺寸变动修改自身的宽高来满足。
居中模式则是图层根据画布的大小进垂直、水平方向的对齐,忽略间距数值。
最后一个缩放的设置,用起来和两侧间距对齐很接近,也是放大缩小画布图层会跟着一起变动,但它响应的逻辑是依据比例,而不是间距。这个设置在实际项目中很难派上用场。
过往的设计软件中,父集尺寸变更,下级元素只能机械的执行缩放效果。而响应式设置就是避免这种僵硬的效果,向真实的网页适配方式看齐。
同时,这种父集对齐的逻辑是可以进行嵌套使用的,比如刚才的标题栏,可以将这个画板再置入到整个卡片画板之下,并对 “标题栏画板” 创建顶部对齐,左右间距对齐,那么该画板本身的尺寸不管怎么变动,头部标题栏顶部位置固定,宽度间距和父集统一,标题栏下方的元素也会左右对齐。
所以,将一个画板中的元素响应方式设置好,可以节省我们很多时间,不用再因为父集元素尺寸修改而一个图层一个图层修改下级元素的尺寸和位置。
在后续生成组件前,我们就要优先完成画板下方的响应设置,这样就能确保该组件支持灵活的调节和布局。比如用上方的卡片,就可以快速搭建一个表盘页面的基本框架,我们要做的就是拖拽画板到一个合适的尺寸即可,无需调节下级图层。
但需要注意的事,即时设计和 Figma 触发响应式的设置是元素需要处于画板 Frame 之下,而不是编组 Group 中,Sketch、XD 因为没有 Frame 的概念,所以使用编组就可以应用响应式设置,这个区别一定要牢记。
同时,响应式虽然可以完成很多高效的适配,但是它的局限性是无法打破的,例如无法实现 3 列以上的卡片列表等间距放大,或者随宽度增加生成新列下方卡片补位。
四、自动布局功能 自动布局 Autolayout 作为一个自动排版功能,使用场景包含两类,父子级响应和依序排列。它们有各自的生成条件。
首先需要一个矩形图层作为背景,并将其它下级图层置入到矩形背景中去,全选后点击 “自动布局“ 按钮即可生成父子级响应。如果图层没有完全置入矩形中或没有相交,那么就会生成一个依序排列的自动布局出来。
创建自动布局会生成一个新的 “特殊编组”,用来收纳下级图层,它在图层列表中会有新的图标。
1. 父子级响应布局
父子级响应布局中,背景的矩形图层会被自动移除,样式被继承到自动布局的编组上,针对该编组层的属性设置,就等同于原先的背景矩形设置(和画板 Frame 图层逻辑一样)。
这类布局最常应用于按钮控件上,可以让按钮的宽度随文本宽度变化。
但光靠创建这个效果显然是无法完整解释自动布局的,我们就必须从前端的逻辑,来理解这种包含父子层级的元素如何实现自动布局。
首先就是前端环境中,很多控件、组件本身的尺寸是无法直接写死的,它们是随内容自动调节的。而自动布局右侧的设置面板中的田字格一栏,旁边会有宽度和高度设置,默认都是 “自动 Auto”,这就是说它们会随内容宽高进行响应。
比如上方的按钮,它实现的逻辑就是:
按钮宽 = 元素内容宽 + 左右间距 按钮高 = 元素内容高 + 上下间距 这种情况是父层级基于子层级的响应,应用于无法确定父级图形尺寸的场景,如按钮、标签、单元格、瀑布卡片等。
但前端中的不确定性并不是只有这一种,还可以反过来,子图层大小不确定,需要它们去响应父级图层的尺寸变更。
比如一些文本卡片,会应用在不同的页面中,且根据应用的场景会有宽高的调节,所以需要下级的文本区域可以跟随上级尺寸响应。
我们就需要把父级布局设置成 “固定宽/高”。还要选中子图层,在它的自动布局选项中选择 “自适应”,来满足这个相反的需求。
如果子图层没有设置自适应,那么它就不会直接随着父级图层变更自己的尺寸。但还是有针对子元素的响应设置 —— 对齐模式。
在父级布局设置中,有一个网点模块,可以设置下级图层的对齐模式。当下级图层不处于自适应模式时,则对齐可以修改下级元素的对齐方向,即前面响应式设置中的 “间距固定”。
2. 依序排列布局
前面我们演示的案例都只有一个子图层,如果出现多个子图层的话,自动布局也可以帮我们进行调节,除对齐外还包含子图层排列方式、分布方式,而这就是依序排列的布局模式。
排列方式就是多个子图层横排还是竖排的设置。
分布方式,则是这些子图层布局的位置怎么定,默认包含固定间距和自适应两种。
固定间距即子元素排列的间距保持一致,在右侧的输入框中可以设置间距数值,也可以结合对齐模式来设置整体的对齐方向。
而自适应,则是在父级区域内进行等分,这个等分的逻辑比较特别,需要左右各有一个子图层靠到头,新增的图层在这个基础上进行 “等间距分布”。
依序排列的优势,除了把现有的子图层快速布局以外,还可以用拖拽、键盘调整元素顺序。或者从外部拖动某个图层到该区域中,就可以插入序列,成为下级图层之一。
3. 混合布局模式
前面两种布局模式,可以解决各种 UI 设计中的细节设置问题,理解起来也并不难,只要自己去操作一下就能学会。而真正让人头疼的,是自动布局可以相互嵌套,并混合这两种模式,在复杂的页面设计场景和组件模块中灵活应用。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模态对话框 Modal Dialog 案例来进行说明。这个对话框会包含 3 种不同的宽度规格,且对话内容不确定,可能会字数很多包含很多行的高度。
想要用自动布局实现一个满足需求的对话框,我的建议是先学会拆分里面的下级模块,通过完成下级模块的设置后再进行最终的合并调节。在这个对话框中,
包含三个模块,顶部标题栏、中间内容区域,底部操作栏。
首先从顶部标题栏开始,我们随意创建个 280px * 44px 的矩形,然后再置入标题和图标到矩形中。之后全选它们创建成自动布局,然后设置父层级内间距,且改成宽度固定、分布自适应,就可以获得一个可以随意修改宽度的标题栏了。
然后就是内容区域,本质上就是一个文本区域,所以我们拖拽一个文本区域出来,设置好对应的参数和填充一点文本即可。
而底部操作栏,则在一开始做好两个按钮(可以使用自动布局做)和背景以后,就可以进行合并,只是父级元素上的设置要改成固定宽度和右对齐,并设置布局间距(按钮间距)。
这三个模块完成以后,我们再选中它们进行自动布局合并,把它们设置成竖排模式,再添加背景色和排列间距,就可以实现出一个正常的对话框效果。
到这一步,如果我们修改对话框整体的宽度,或者输入多行的文本,都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还要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的调整。
首先是宽度适应,我们要先将最上级的自动布局改成 “固定宽度”,然后将下级图层都改为 “自适应”,这样我们增加组件的宽,下方布局就会立即响应,且推导到更下级的图层中。
为了满足文字宽度随父级响应,高度影响父级高度,就要将顶部的自动布局改成 “高度适配”,再将下级的文本改成 “宽度自适应”、“自动高度”,然后,我们就可以随意拖动这个自动布局的宽,和添加任意的文本内容了。
完成这个基本的版本以后,我们再根据项目需要的三个宽度,直接将它复制成 3 份,每份直接设置对应的宽度出来,就可以作为后续的 “原始组件” 在项目中进行快速引用了。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前后嵌套了若干层的自动布局,每层自动布局的上下级会有各自的响应关系,需要我们逐一进行确认。并且,细心的同学应该也发现,这里面有很多设置似乎和前面的响应式设置非常类似,那把一些下级布局从一开始就做成响应式的编组行不行?
答案是可以的……
响应式设置和自动布局,本质上都是为了节省我们操作时间而设计的功能,我们要从实际设计的对象出发,选择合理的功能来实现最终的效果。而不是只能使用自动布局,或者只能使用响应式。
也不要因为了解了响应式包含了非常强大的自适应功能,而认为项目中任何组件、页面,都要全由它们组成。在需要频繁优化页面内容、调整设计需求的项目里,过度嵌套的自动布局会让设计文件的 “熵” 值无限增加,会产生更多复杂的、没有效率的问题。
相信引用过 Ant、TDesign 等组件库文件进行设计的同学应该都深有体会……
至于怎么用才好,没有标准的答案,就需要未来大家自己去积累相关经验了。
今天的分享就写到这里。
欢迎关注作者的微信公众号:「超人的电话亭」
-
从零基础到精通:B端设计规范和组件库搭建指南(二)
UI交互 2022-11-09今天来分享关于规范应用中软件功能的具体介绍,发现用图文的形式解释软件功能实在是太难做了。这次算是爆肝来解释自动布局 Autolayout 的使用,帮助还不理解,或者还在用 Sketch、XD 的同学搞清楚它到底是什么。上期回顾:从零基础到精通:B端设计规范和组件库搭建指南(一)这是一篇酝酿了比较久的内容了,即讲解...今天来分享关于规范应用中软件功能的具体介绍,发现用图文的形式解释软件功能实在是太难做了。这次算是爆肝来解释 自动布局 Autolayout 的使用,帮助还不理解,或者还在用 Sketch、XD 的同学搞清楚它到底是什么。
上期回顾:
从零基础到精通:B端设计规范和组件库搭建指南(一) 这是一篇酝酿了比较久的内容了,即讲解 B 端设计规范和组件库的分享。
阅读文章 >
一、样式功能 在软件中,记录样式就是在对应的属性面板上 “创建” 并 “命名”,就将对应设置数据转化成一个指定名称的记录,方便我们记忆和调用。
比如,填充色中使用了两种色彩相近的色彩和不同透明度,我们就可以使用中文命名来区分,其中 2B6DCF 80% 叫 辅助色,2B93CF 90% 叫 主色。
创建完成的填充色记录,就会在对应的属性样式列表中出现,之后就可以在对应图层的属性中关联该记录了。
之后,所有关联到该记录的图层属性,都可以快速应用该记录内的参数。如果我们在样式的列表中修改该记录的数值,那么所有关联到该记录的图层就会一起被修改。
一定要牢记,目前的主流 UI 工具中,样式是根据不同属性类型记录的。比如一个字体图层,它的填充、字体、描边、投影,是可以创建不同的样式记录的,各不影响。
而软件 Sketch 的样式逻辑,则是根据图层类型来记录的,比如矩形和字体,会记录该图层下所有样式属性的参数,且该记录只能应用在同类的图层上(而 XD 只能记录色彩和字体样式…)。
这种做法虽然理解起来容易,但是会导致样式数量大幅度增加。尤其是在字体上,变动填充、描边都要设置一个新的样式,这在实际项目中的灵活性是非常差的。
而即时设计、 Figma 则不考虑图层类型,只关注属性类型。类似前端的样式表中 “类(Class)” 的应用,每个类有不同的样式参数,只要定义了类的命名和属性、参数,那么不同 Div (即图层)就可以自由组合这些样式记录了。
比如色彩 color、阴影 shadow、描边 board 各定义了 1、2、3 三种样式类,那么就可以像下方案例中自由组合:
所以,样式功能可以帮助我们在前期快速搭建基础视觉规范内容,将规范中的配色、字体、投影、模糊等参数整理进样式表中,方便我们后续的快速调用和统一修改。
三、响应式功能 响应式是我们前面做过很多期分享的课题了,基于 BootStrap 的完整响应式功能确实非常强大,可以通过栅格布局来实现丰富的响应方式。
虽然 UI 软件中也提供了 ”响应式“ 这样的功能,但它可以实现的效果非常有限。用一句话概括就是:
“图层基于父级画板 Frame 的匹配逻辑”
比如我们先创建一个画板,然后再置入相关的图层,那么这些图层就可以启用响应式规则。包含间距固定、居中对齐、等比缩放这三种响应规则。
间距固定的意思,就是图层基于父级画板的某间距数值是固定的,不管画布尺寸怎么变动,图层和画布的对应间距都是保持一致的。比如常规的某一方向间距固定。
比如在模块上的标题栏,就可以将栏目设置成一个 Frame,然后标题相关元素左间距对齐,更多图标右间距对齐,之后变更标题栏的宽,图层的对齐关系就是不变的。
而设置左右、上下间距同时对齐,则是图层会随画布的尺寸变动修改自身的宽高来满足。
居中模式则是图层根据画布的大小进垂直、水平方向的对齐,忽略间距数值。
最后一个缩放的设置,用起来和两侧间距对齐很接近,也是放大缩小画布图层会跟着一起变动,但它响应的逻辑是依据比例,而不是间距。这个设置在实际项目中很难派上用场。
过往的设计软件中,父集尺寸变更,下级元素只能机械的执行缩放效果。而响应式设置就是避免这种僵硬的效果,向真实的网页适配方式看齐。
同时,这种父集对齐的逻辑是可以进行嵌套使用的,比如刚才的标题栏,可以将这个画板再置入到整个卡片画板之下,并对 “标题栏画板” 创建顶部对齐,左右间距对齐,那么该画板本身的尺寸不管怎么变动,头部标题栏顶部位置固定,宽度间距和父集统一,标题栏下方的元素也会左右对齐。
所以,将一个画板中的元素响应方式设置好,可以节省我们很多时间,不用再因为父集元素尺寸修改而一个图层一个图层修改下级元素的尺寸和位置。
在后续生成组件前,我们就要优先完成画板下方的响应设置,这样就能确保该组件支持灵活的调节和布局。比如用上方的卡片,就可以快速搭建一个表盘页面的基本框架,我们要做的就是拖拽画板到一个合适的尺寸即可,无需调节下级图层。
但需要注意的事,即时设计和 Figma 触发响应式的设置是元素需要处于画板 Frame 之下,而不是编组 Group 中,Sketch、XD 因为没有 Frame 的概念,所以使用编组就可以应用响应式设置,这个区别一定要牢记。
同时,响应式虽然可以完成很多高效的适配,但是它的局限性是无法打破的,例如无法实现 3 列以上的卡片列表等间距放大,或者随宽度增加生成新列下方卡片补位。
四、自动布局功能 自动布局 Autolayout 作为一个自动排版功能,使用场景包含两类,父子级响应和依序排列。它们有各自的生成条件。
首先需要一个矩形图层作为背景,并将其它下级图层置入到矩形背景中去,全选后点击 “自动布局“ 按钮即可生成父子级响应。如果图层没有完全置入矩形中或没有相交,那么就会生成一个依序排列的自动布局出来。
创建自动布局会生成一个新的 “特殊编组”,用来收纳下级图层,它在图层列表中会有新的图标。
1. 父子级响应布局
父子级响应布局中,背景的矩形图层会被自动移除,样式被继承到自动布局的编组上,针对该编组层的属性设置,就等同于原先的背景矩形设置(和画板 Frame 图层逻辑一样)。
这类布局最常应用于按钮控件上,可以让按钮的宽度随文本宽度变化。
但光靠创建这个效果显然是无法完整解释自动布局的,我们就必须从前端的逻辑,来理解这种包含父子层级的元素如何实现自动布局。
首先就是前端环境中,很多控件、组件本身的尺寸是无法直接写死的,它们是随内容自动调节的。而自动布局右侧的设置面板中的田字格一栏,旁边会有宽度和高度设置,默认都是 “自动 Auto”,这就是说它们会随内容宽高进行响应。
比如上方的按钮,它实现的逻辑就是:
按钮宽 = 元素内容宽 + 左右间距 按钮高 = 元素内容高 + 上下间距 这种情况是父层级基于子层级的响应,应用于无法确定父级图形尺寸的场景,如按钮、标签、单元格、瀑布卡片等。
但前端中的不确定性并不是只有这一种,还可以反过来,子图层大小不确定,需要它们去响应父级图层的尺寸变更。
比如一些文本卡片,会应用在不同的页面中,且根据应用的场景会有宽高的调节,所以需要下级的文本区域可以跟随上级尺寸响应。
我们就需要把父级布局设置成 “固定宽/高”。还要选中子图层,在它的自动布局选项中选择 “自适应”,来满足这个相反的需求。
如果子图层没有设置自适应,那么它就不会直接随着父级图层变更自己的尺寸。但还是有针对子元素的响应设置 —— 对齐模式。
在父级布局设置中,有一个网点模块,可以设置下级图层的对齐模式。当下级图层不处于自适应模式时,则对齐可以修改下级元素的对齐方向,即前面响应式设置中的 “间距固定”。
2. 依序排列布局
前面我们演示的案例都只有一个子图层,如果出现多个子图层的话,自动布局也可以帮我们进行调节,除对齐外还包含子图层排列方式、分布方式,而这就是依序排列的布局模式。
排列方式就是多个子图层横排还是竖排的设置。
分布方式,则是这些子图层布局的位置怎么定,默认包含固定间距和自适应两种。
固定间距即子元素排列的间距保持一致,在右侧的输入框中可以设置间距数值,也可以结合对齐模式来设置整体的对齐方向。
而自适应,则是在父级区域内进行等分,这个等分的逻辑比较特别,需要左右各有一个子图层靠到头,新增的图层在这个基础上进行 “等间距分布”。
依序排列的优势,除了把现有的子图层快速布局以外,还可以用拖拽、键盘调整元素顺序。或者从外部拖动某个图层到该区域中,就可以插入序列,成为下级图层之一。
3. 混合布局模式
前面两种布局模式,可以解决各种 UI 设计中的细节设置问题,理解起来也并不难,只要自己去操作一下就能学会。而真正让人头疼的,是自动布局可以相互嵌套,并混合这两种模式,在复杂的页面设计场景和组件模块中灵活应用。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模态对话框 Modal Dialog 案例来进行说明。这个对话框会包含 3 种不同的宽度规格,且对话内容不确定,可能会字数很多包含很多行的高度。
想要用自动布局实现一个满足需求的对话框,我的建议是先学会拆分里面的下级模块,通过完成下级模块的设置后再进行最终的合并调节。在这个对话框中,
包含三个模块,顶部标题栏、中间内容区域,底部操作栏。
首先从顶部标题栏开始,我们随意创建个 280px * 44px 的矩形,然后再置入标题和图标到矩形中。之后全选它们创建成自动布局,然后设置父层级内间距,且改成宽度固定、分布自适应,就可以获得一个可以随意修改宽度的标题栏了。
然后就是内容区域,本质上就是一个文本区域,所以我们拖拽一个文本区域出来,设置好对应的参数和填充一点文本即可。
而底部操作栏,则在一开始做好两个按钮(可以使用自动布局做)和背景以后,就可以进行合并,只是父级元素上的设置要改成固定宽度和右对齐,并设置布局间距(按钮间距)。
这三个模块完成以后,我们再选中它们进行自动布局合并,把它们设置成竖排模式,再添加背景色和排列间距,就可以实现出一个正常的对话框效果。
到这一步,如果我们修改对话框整体的宽度,或者输入多行的文本,都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还要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的调整。
首先是宽度适应,我们要先将最上级的自动布局改成 “固定宽度”,然后将下级图层都改为 “自适应”,这样我们增加组件的宽,下方布局就会立即响应,且推导到更下级的图层中。
为了满足文字宽度随父级响应,高度影响父级高度,就要将顶部的自动布局改成 “高度适配”,再将下级的文本改成 “宽度自适应”、“自动高度”,然后,我们就可以随意拖动这个自动布局的宽,和添加任意的文本内容了。
完成这个基本的版本以后,我们再根据项目需要的三个宽度,直接将它复制成 3 份,每份直接设置对应的宽度出来,就可以作为后续的 “原始组件” 在项目中进行快速引用了。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前后嵌套了若干层的自动布局,每层自动布局的上下级会有各自的响应关系,需要我们逐一进行确认。并且,细心的同学应该也发现,这里面有很多设置似乎和前面的响应式设置非常类似,那把一些下级布局从一开始就做成响应式的编组行不行?
答案是可以的……
响应式设置和自动布局,本质上都是为了节省我们操作时间而设计的功能,我们要从实际设计的对象出发,选择合理的功能来实现最终的效果。而不是只能使用自动布局,或者只能使用响应式。
也不要因为了解了响应式包含了非常强大的自适应功能,而认为项目中任何组件、页面,都要全由它们组成。在需要频繁优化页面内容、调整设计需求的项目里,过度嵌套的自动布局会让设计文件的 “熵” 值无限增加,会产生更多复杂的、没有效率的问题。
相信引用过 Ant、TDesign 等组件库文件进行设计的同学应该都深有体会……
至于怎么用才好,没有标准的答案,就需要未来大家自己去积累相关经验了。
今天的分享就写到这里。
欢迎关注作者的微信公众号:「超人的电话亭」
-
最新整理!设计师必备的5个专业包装设计灵感网站
UI交互 2022-11-09大家好,这里是和你们聊设计的花生~所谓人靠衣装马靠鞍,对产品包装来说也是一样的道理。一个好的包装设计可以赋予产品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质感,使其在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吸引更多消费者的目光,从而提升产品销量。这也是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产品包装设计的原因。大家好,这里是和你们聊设计的花生~
所谓人靠衣装马靠鞍,对产品包装来说也是一样的道理。一个好的包装设计可以赋予产品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质感,使其在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吸引更多消费者的目光,从而提升产品销量。这也是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产品包装设计的原因。
今天就为大家推荐 5 个我最新整理的国际顶尖包装设计网站,这些网站内不仅汇集了世界范围内优秀的 包装设计 作品,而且还会展现背后的设计细节和思维逻辑,能为我们的设计提供源源不断灵感。
超全整理!5个设计师必备的顶尖Logo设计灵感网站 大家好,这里是和你们聊设计的花生。
阅读文章 >
一、Packaging Of The World 网站直达: https://packagingoftheworld.com/
Packaging of the World(简称 POTW)是一个专门收集优秀包装设计作品网站,成立于 2008 年。每年会推出“年度最佳包装设计”榜单,是包装行业的专业风向标之一;每月还会根据作品网络传播数据评选出月度十佳包装设计,是了解包装设计热门风格的有效途径。
网站收集来自专业广告机构、 设计师 和学生的包装设计项目,自 2008 年成立以来已经累积了海量的优质包装设计案例,除了展示包装作品图片,还会以文字形式分享设计背景和理念,是激发 设计灵感 、学习包装设计思路的宝藏网站。
POTW 中展示的包装设计案例
二、Dieline 网站直达: https://thedieline.com/
Dielineawards: http://dielineawards.com/ (需要梯子)
Dieline 成立于 2007 年,是全球访问量最大的包装设计网站。站内汇集了来自全世界的优秀包装设计作品及前沿的行业新闻资讯。由其举办的包装设计大赛 Dieline Awards 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包装设计比赛之一,从创造力、市场性、创新、执行力和包装品牌 5 个方面评选出最具价值和影响力的作品,被是认为是的包装设计基准之一。
三、Pentawards 网站直达: https://pentawards.com/ (需要梯子)
Pentawards 成立于 2007 年,是全球领先的包装设计平台之一,也是包装设计界最具权威的比赛之一,被誉为“包装界奥斯卡”,致力于通过年度比赛、国际会议等方式表彰全球范围内具有卓越创意的包装设计作品。
在 Pentawards 网站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 2 个途径浏览优秀的包装设计作品:
首页的「最新灵感」,会每天更新一篇有关包装设计的文章。 顶部的「比赛」选项,里面有历年比赛的入围以及获奖作品,以通过年份、国家、行业、细分、获奖级别和颜色进行筛选。
Pentawards 的获奖作品页面
更多包装设计知识 ? https://www.uisdc.com/group/481328.html
四、JPDA 网站直达: https://www.jpda.or.jp/en/award
JPDA 包装档案: https://library.jpda.or.jp/pkg-archives/
JPDA 是日本包装设计协会的简称,成立于 1960 年,是日本最具规模及代表性的包装设计工作者组成的协会。自 1985 年以来,每两年举行一次全国性的包装设计大赛,从设计创意、产品制造、包装材料等方面评选出具有设计感和创造力的优秀作品。
JPDA 内还有一个 JPDA Library 的选项,里面的 Package Archives(包装档案)收录了历年来的包装设计作品,我们可以通过年代(80 年代至今)和行业关键词(饮料、酒、化妆品等)进行对档案内的资源进行快速准确的搜索。
Package Archives 里的“菓子”包装设计作品
五、LovelyPackage 网站直达: https://designbro.com/lovelypackage/ (使用梯子加载速度更快)
LovelyPackage 是一个非常活跃的包装设计网站,现在由创意设计平台 DesignBro 负责运营。网站会定期更新大量设计案例,涵盖食品、饮料、美妆、药品、健康等多个领域,阐述设计亮点和背后的设计理念。同时还支持设计师上传自己的包装设计作品。
六、其他的包装设计灵感 除了上面 5 个专业包装设计网站,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知名的综合性设计灵感网站来寻找包装设计的灵感,它们的「包装设计」板块内也有非常对优秀的作品值得参考:
Inspiration Grid丨定期推荐优秀的包装设计作品,由网站编辑精选,质量很高 直达链接: https://theinspirationgrid.com/category/packaging/ Dribbble丨有很多专业包装设计工作室分享的作品 直达链接: https://dribbble.com/search/packaging Behance 丨可以看到最新潮有创意的包装设计作品 直达链接: https://www.behance.net/search/projects?tracking_source=typeahead_nav_suggestion&search=packaging (需要梯子) NPC 丨日本设计中心的包装设计专题 直达链接: https://www.ndc.co.jp/cn/works/category/package/ (需要梯子)
Dribbble“包装设计专题”里的内容
以上就是今天为大家推荐的 5 个包装设计灵感网站,喜欢的小伙伴记得点赞收藏。有关于本文或者设计的相关疑问,欢迎在评论区提出,我会第一时间回复~
推荐阅读:
快收藏!设计师必知的包装设计产品信息标示规范来啦! 包装设计应该是设计中一项最需要注重细节与合规性的工作,设计师在工作中也会经常会遇见一些问题,比如净含量的字符高度应该多高等问题,今天我整理了一份规范表,来看看吧。
阅读文章 >
超全整理!设计师必备的9个高质量免扣PNG素材网站 大家好,这里是和你们聊设计的花生~ 前几天看到有小伙伴在优设问答里问有没有高质量的免扣PNG素材库推荐,答案是当然有啦~ 其实优设已经为大家推荐过不少PNG素材网站,我将这些资源都梳理了一遍,挑选出其中9个资源质量较高且可以免费商用的网站,整理成了这篇合集, 方便大家之后查询使用,需要
阅读文章 >
-
最新整理!设计师必备的5个专业包装设计灵感网站
UI交互 2022-11-09大家好,这里是和你们聊设计的花生~所谓人靠衣装马靠鞍,对产品包装来说也是一样的道理。一个好的包装设计可以赋予产品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质感,使其在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吸引更多消费者的目光,从而提升产品销量。这也是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产品包装设计的原因。大家好,这里是和你们聊设计的花生~
所谓人靠衣装马靠鞍,对产品包装来说也是一样的道理。一个好的包装设计可以赋予产品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质感,使其在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吸引更多消费者的目光,从而提升产品销量。这也是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产品包装设计的原因。
今天就为大家推荐 5 个我最新整理的国际顶尖包装设计网站,这些网站内不仅汇集了世界范围内优秀的 包装设计 作品,而且还会展现背后的设计细节和思维逻辑,能为我们的设计提供源源不断灵感。
超全整理!5个设计师必备的顶尖Logo设计灵感网站 大家好,这里是和你们聊设计的花生。
阅读文章 >
一、Packaging Of The World 网站直达: https://packagingoftheworld.com/
Packaging of the World(简称 POTW)是一个专门收集优秀包装设计作品网站,成立于 2008 年。每年会推出“年度最佳包装设计”榜单,是包装行业的专业风向标之一;每月还会根据作品网络传播数据评选出月度十佳包装设计,是了解包装设计热门风格的有效途径。
网站收集来自专业广告机构、 设计师 和学生的包装设计项目,自 2008 年成立以来已经累积了海量的优质包装设计案例,除了展示包装作品图片,还会以文字形式分享设计背景和理念,是激发 设计灵感 、学习包装设计思路的宝藏网站。
POTW 中展示的包装设计案例
二、Dieline 网站直达: https://thedieline.com/
Dielineawards: http://dielineawards.com/ (需要梯子)
Dieline 成立于 2007 年,是全球访问量最大的包装设计网站。站内汇集了来自全世界的优秀包装设计作品及前沿的行业新闻资讯。由其举办的包装设计大赛 Dieline Awards 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包装设计比赛之一,从创造力、市场性、创新、执行力和包装品牌 5 个方面评选出最具价值和影响力的作品,被是认为是的包装设计基准之一。
三、Pentawards 网站直达: https://pentawards.com/ (需要梯子)
Pentawards 成立于 2007 年,是全球领先的包装设计平台之一,也是包装设计界最具权威的比赛之一,被誉为“包装界奥斯卡”,致力于通过年度比赛、国际会议等方式表彰全球范围内具有卓越创意的包装设计作品。
在 Pentawards 网站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 2 个途径浏览优秀的包装设计作品:
首页的「最新灵感」,会每天更新一篇有关包装设计的文章。 顶部的「比赛」选项,里面有历年比赛的入围以及获奖作品,以通过年份、国家、行业、细分、获奖级别和颜色进行筛选。
Pentawards 的获奖作品页面
更多包装设计知识 ? https://www.uisdc.com/group/481328.html
四、JPDA 网站直达: https://www.jpda.or.jp/en/award
JPDA 包装档案: https://library.jpda.or.jp/pkg-archives/
JPDA 是日本包装设计协会的简称,成立于 1960 年,是日本最具规模及代表性的包装设计工作者组成的协会。自 1985 年以来,每两年举行一次全国性的包装设计大赛,从设计创意、产品制造、包装材料等方面评选出具有设计感和创造力的优秀作品。
JPDA 内还有一个 JPDA Library 的选项,里面的 Package Archives(包装档案)收录了历年来的包装设计作品,我们可以通过年代(80 年代至今)和行业关键词(饮料、酒、化妆品等)进行对档案内的资源进行快速准确的搜索。
Package Archives 里的“菓子”包装设计作品
五、LovelyPackage 网站直达: https://designbro.com/lovelypackage/ (使用梯子加载速度更快)
LovelyPackage 是一个非常活跃的包装设计网站,现在由创意设计平台 DesignBro 负责运营。网站会定期更新大量设计案例,涵盖食品、饮料、美妆、药品、健康等多个领域,阐述设计亮点和背后的设计理念。同时还支持设计师上传自己的包装设计作品。
六、其他的包装设计灵感 除了上面 5 个专业包装设计网站,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知名的综合性设计灵感网站来寻找包装设计的灵感,它们的「包装设计」板块内也有非常对优秀的作品值得参考:
Inspiration Grid丨定期推荐优秀的包装设计作品,由网站编辑精选,质量很高 直达链接: https://theinspirationgrid.com/category/packaging/ Dribbble丨有很多专业包装设计工作室分享的作品 直达链接: https://dribbble.com/search/packaging Behance 丨可以看到最新潮有创意的包装设计作品 直达链接: https://www.behance.net/search/projects?tracking_source=typeahead_nav_suggestion&search=packaging (需要梯子) NPC 丨日本设计中心的包装设计专题 直达链接: https://www.ndc.co.jp/cn/works/category/package/ (需要梯子)
Dribbble“包装设计专题”里的内容
以上就是今天为大家推荐的 5 个包装设计灵感网站,喜欢的小伙伴记得点赞收藏。有关于本文或者设计的相关疑问,欢迎在评论区提出,我会第一时间回复~
推荐阅读:
快收藏!设计师必知的包装设计产品信息标示规范来啦! 包装设计应该是设计中一项最需要注重细节与合规性的工作,设计师在工作中也会经常会遇见一些问题,比如净含量的字符高度应该多高等问题,今天我整理了一份规范表,来看看吧。
阅读文章 >
超全整理!设计师必备的9个高质量免扣PNG素材网站 大家好,这里是和你们聊设计的花生~ 前几天看到有小伙伴在优设问答里问有没有高质量的免扣PNG素材库推荐,答案是当然有啦~ 其实优设已经为大家推荐过不少PNG素材网站,我将这些资源都梳理了一遍,挑选出其中9个资源质量较高且可以免费商用的网站,整理成了这篇合集, 方便大家之后查询使用,需要
阅读文章 >
-
马斯克的「盲盒裁员」席卷 Twitter,被裁错还不是最离谱的
设计动态 2022-11-08当公司被收购,会不会被裁员是大部分员工担心的问题。而当马斯克收购Twitter时,一封邮件决定你在Twitter的职业生涯,直接又刺激,不走寻常路。然而在马斯克的“盲盒裁员”席卷Twitter时,被裁错还不是最离谱的。 “如果你在办公室或在去办公室的路上,请先当公司被收购,会不会被裁员是大部分员工担心的问题。而当马斯克收购Twitter时,一封邮件决定你在Twitter的职业生涯,直接又刺激,不走寻常路。然而在马斯克的“盲盒裁员”席卷Twitter时,被裁错还不是最离谱的。
“如果你在办公室或在去办公室的路上,请先回家。”
打工人看到这句话,大部分都会心里一喜。毕竟以往都是出现了一些超出预期的天气变化,公司才通知你在家办公的。打工人,也基本没人讨厌在家办公,通勤成本为 0,工作灵活自由。
但 Twitter 员工看到这句话,心里只会想——靴子终于掉下来了,裁员它还是来了。
一、现实比艺术更「刺激」,邮件盲盒通知解雇 半年前刚传出马斯克想要收购 Twitter 的时候,Twitter 员工还关心自己能不能继续在家办公。毕竟马斯克可是一个不喜欢员工远程办公的老板,他觉得员工聚在一起处理工作才是效率更高的一种方式。
而半年后马斯克走进 Twitter 总部的时候,大家就更关心裁员问题了。
在和 Twitter 员工面对面交流的时候,马斯克:请不要相信媒体的报道,我不会裁员 75% 的。而收购完成后一周,有了更多裁员消息,Twitter 将裁掉 50% 左右的员工。
上周五,人工智能、营销、搜索、公共政策、健康和其他团队等部门的 Twitter 员工都在前公司的平台上表示自己被解雇了。甚至就连帮助提升平台可靠信息(Facebook 就是因为太多不实的选举信息饱受争议)的管理团队成员也被解雇了。
解雇的方式也比较粗暴,没有 HR 预先做谈话交流,而是一封简单的邮件通知。Twitter 先在内部的备忘录通知了裁员,裁员的具体名单则通过邮件来发放。每个人都会收到一封来自公司的邮件,根据收到邮箱的不同,他们也可以确定自己在不在裁员名单内。
如果您的工作没有受到影响(没被裁),您将通过您的 Twitter 电子邮件收到通知。如果您的工作受到影响(被裁了),您将通过您的个人电子邮件收到下一步步骤的通知。为了确保每位员工以及 Twitter 系统和客户数据的安全,我们的办公室将暂时关闭,工牌将暂无法进入部分场所。如果你在办公室或在去办公室的路上,请先回家。
这相当于公司给你发了一个盲盒,你得通过盲盒的收获地址确认自己有没有被解雇,这种方式让本身漫长的解雇流程一下缩短了不少。
这种获取答案的方式,也让人心跳加速。
对比马斯克抱着水槽进入 Twitter 总部后,两个演员伪装被裁员的 Twitter 员工在总部外面接受媒体采访的「行为艺术」,现实明显来得更为直接粗放。
一封邮件决定你在 Twitter 的职业生涯,直接又刺激,不走寻常路。
二、日亏 400 万匆忙裁员后,还有很多问题 在 Twitter 裁员的新闻发酵后,马斯克也在 Twitter 上解释了裁员的原因:“当公司每天亏损超过 400 万美元时,我们别无选择。但每个离开的人都获得了 3 个月的遣散费,这比法律要求的高出 50%。”
有的用户专注于日亏 400 万的数字,但大部分用户都在为 Twitter 员工抱不平,认为马斯克不出现的时候 Twitter 也运转正常,马斯克接手反而让很多人没了工作。
而 Twitter 内部也对这种匆忙的裁员计划感到不安。在匿名的职场专业应用 Blind 上就可以看到很多员工的真实言论。
野兽派决策者在掌舵。对于那些喜欢刺激的人来说,这样的工作是令人兴奋的。薪酬不再与股市波动挂钩,而一种富有同情心、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被彻底迅速地摧毁,Twitter 同事都觉得我们的「家」没了。在马斯克接任之前一切都很好。
甚至有很多员工在收到被裁邮件后表示自己“松了一口气”,因为在这样的情况下没有被裁反而继续为这个公司工作让自己感到「有罪」。还有人将现在 Twitter 的工作环境称为“永远无法放松的噩梦”,并且主动申请被解雇,认为现在的一切对员工来说是一种心理折磨。
而这种过于匆忙的大裁员计划也会有很多问题,一方面是员工找到了公司这么做的法律漏洞,可以进行集体诉讼;另一方面则是一周内过短的时间马斯克团队很难确认谁更适合 Twitter 的未来计划,这可能导致人才的流失。
在 Twitter 内部通知邮件裁员的当天,一些 Twitter 员工就已经提起了集体诉讼,指控 Twitter 大裁员违反了美国和加州的《工人调整和再培训通知法》规定。该法案规定雇员人数超过 100 人的雇主在大规模裁员「影响一个就业地点 50 名或 50 名以上雇员」前,必须提前 60 天发出书面通知。
很显然,Twitter 没有足够的时间预先发出此通知。今年 6 月特斯拉裁员 10%(约 200 人)也没有预先通知,当时特斯拉员工也进行了诉讼。但这个诉讼最终还是失败了,法官建议相关员工走劳动仲裁程序。
负责这一案件的律师香农也再次接手了 Twitter 员工的诉讼,他表示:“如果没有法院的干预,马斯克会故伎重演,让员工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放弃自身权益。”
另一个问题则让马斯克的裁员行动颇有些尴尬。在裁员邮件发放后,Twitter 又重新联系了数十名收到解雇邮件的员工,要求这些员工重返工作岗位。据知情人士透露,管理层在意识到这些人的技能和经验依然能够帮助新 Twitter 发展前,这些人就被错误地解雇了。
在解雇之后再把人叫回来。不管是解雇雇员的方式,还是解雇后发现名单有误又要求对方重返工作岗位的行为,但让人觉得 Twitter 做事太急了。或许是真的日亏 400 万让马斯克急于着手改造,也或许是马斯克觉得不需要这么多人,这次 Twitter 裁员确实不可能停止。
可以预见的是,在高管被要求沉默,整个裁员流程属于硅谷中极不透明那一档的 Twitter 接下来新闻不会少。
三、铁腕塑造新 Twitter,未来加班不会少 Twitter 员工在以前同事常用来分享交流的 #LoveWhereYouWorked 话题下完成对前公司的告别、怀念,当然必不可少的还有他们对新老板马斯克的讽刺与咒骂。
也不是所有员工都讨厌新老板,还是有很多 Twitter 员工支持马斯克做出的改革表示支持。在他们看来,虽然马斯克做的一切不一定会成功,但至少他也给 Twitter 带来了改变。
只是支持或反对对马斯克来说都不重要了,他决定的事很难更改。他计划对 Twitter 用户收取「蓝 V 认证」的事情争议就不小,但他也从来没有因为外界的质疑暂缓脚步。最新发布的内容依旧强调了这一点,如果你想要蓝 V 认证,那你就需要付费。
Twitter 需要成为迄今为止最准确的世界信息来源。这就是我们的使命。今后,任何没有明确标明「恶搞」的 Twitter 模仿账号都将被永久停用。Twitter 将很快增加在推文中附加长篇文本的功能。在 Twitter 上搜索让我想起 98 年的 Infoseek !Twitter 的搜索很快也会更好用。
内容准确度、账号审核、搜索优化、新功能……马斯克有如此多的想法,Twitter 的未来有如此多的变化,但同时他们还裁去了接近 50% 的员工,这都意味着接下来在 Twitter 工作会比之前辛苦得多。
上周就有一位 Twitter 产品部门员工晒出了有人直接在办公室睡袋中入睡的照片,一度让人梦回中国互联网企业。外媒报道称还有部分管理人员要求员工按照 997 的模式进行工作,以在任务最后期限前完成 Twitter 的快速迭代。
在马斯克接管后,Twitter 员工的工作时长明显延长。
美国的 Twitter 员工也开始奋斗了;也开始加班了;他们可能也需要 996 甚至 997 了。
马斯克的特斯拉和 SpaceX 都是著名的加班公司。
在 BBC 纪录片《The Elon Musk Show》中,有前员工爆料称如果自己不加班到晚上 9 点,马斯克可能会很生气。前员工表示,马斯克会在 9 点后在公司溜达,如果发现没人还在坚持工作,他就会很生气。
除了加班变多,Twitter 原先完善的福利可能也会减少。从 2020 年开始,Twitter 为避免员工过劳鼓励他们每周挑一天自行休假。除了法定的休息日,Twitter 每月还给员工提供一天例行休假日。但现在,这些「休息日」都在 Twitter 今年剩下的日历中被删除了。
活多了,同事少了,福利也少了。为了塑造马斯克心中的新 Twitter,没被裁员的员工应该会过一段辛苦的生活了。
作者:冷思真
来源公众号:爱范儿(ID:ifanr);连接热爱,创造不同。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爱范儿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Pexels,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
设计师该如何做知识管理(下)
设计动态 2022-11-08上篇讲了什么是知识管理,以及为什么要做知识管理,我们掌握了一个底层模型,熟知了只有将信息转化为知识,才能更好得指导我们的决策和行为。 知道了是什么和为什么,接下来来聊聊怎么做知识管理? 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个目标。有了目标,我们才知道将注意力专注在哪里,不至于知识管理也就是将数据/信息动态转化为知识/智慧的过程,帮助我们更好得决策行动,解决问题,以获得持续成长。本文作者从5个环节,分析如何做知识管理,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上篇讲了什么是知识管理,以及为什么要做知识管理,我们掌握了一个底层模型,熟知了 只有将信息转化为知识,才能更好得指导我们的决策和行为。
知道了是什么和为什么,接下来来聊聊 怎么做知识管理?
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个目标。有了目标,我们才知道将注意力专注在哪里,不至于偏离方向。
还记得知识管理的定义吗? 「将数据/信息动态转化为知识/智慧的过程,帮助我们更好得决策行动,解决问题,以获得持续成长。」
知识管理的最终目标并非是管理知识,而是 改变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让自己获得成长 。(注意,这里我特地强调了「自己」,这一点非常重要)下面,我结合我以往的经验,分5个环节来介绍该如何做知识管理。
一、信息获取 第一步听上去很简单,但这一步源头直接决定了信息的优劣。这个环节有三个隐藏的误区: 被动阅读、固有场景和无尽漩涡。
1. 被动阅读的问题 少数派上的一个大佬Louiscard曾经说过:
我们不是没时间阅读,而是没时间主动阅读。 在看什么信息这件事上, 很多人都不知不觉得选择了被动 。我们在前面有提过,现在这个时代最不缺的就是内容,而且绝大部分内容,都会被平台以推送的方式投喂到你嘴边。
如果不加以限制,绝大部分的信息获取可能会由各种各样的推送主导:抖音推送的热门短视频;微信群各种大厂裁员的新闻;微博某个明星的大瓜;B站up主的更新提示等等。
就这样,这种无意识的信息获取状态下,你的注意力、时间也被不断得抢占。但其中对你真正有价值的又有多少?这个问题的解决方式简单粗暴: 干掉推送(或者隐式推送),夺回阅读主导权 。然后,我们就有足够的注意力选择那些更优质的信息。
2. 固有场景的问题 很多设计师朋友,包括我自己都下意识得认为:有价值的信息只存在于优质的大厂文章、书籍、教程中,所以其他信息获取方式全部下意识得屏蔽。
但事实并非如此。上篇文章所讲的DIKW模型中,我们把信息解释为「 被主观解读、赋予意义的数据 」,它可以解除不确定性、回答简单的问题。但是 并未有媒介的限制。 也就是说,除了那些创作者、作家所生产的图文资料, 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场景,都可以成为信息的获取源。
拿我几年前的作品举例,左下侧作品的灵感,就来自逛宜家时看到的一个样板间,它对于我来说就是一个信息;右侧的作品,灵感来自美剧《权游》的铁王座场景,它同样也属于信息。
所以,大家在任何时候都可以留个心眼,捕获那些平时并不会被注意到、但有价值的信息。
这里推荐下flomo工具,它非常适合临时去捕捉那些 动态的、不易被抓取 的信息,身边朋友谈到的一个观点、坐地铁时灵光一现的想法等等都可以迅速记录在这个应用上。
3. 无尽漩涡的问题 但是,毫无节制得接收,你很容易被卷入无尽的信息漩涡,被信息所吞噬。这就是第三个问题无尽漩涡。 识别出那些不够优质的信息源,并加以筛选过滤 是唯一的方法。比如那些无病呻吟、毫无营养的订阅号,低质量、不感兴趣的推荐新闻,以及每天推广十来条信息的微商朋友圈等等。
最后,推荐一些我认为很优质的设计公众号信息源——
二、信息采集 这一步听上去很简单,也很容易躺坑。举个场景——第一个场景就是把 微信传输助手当成了信息采集工具 ,每次一看到什么觉得不错的东西直接扔传输助手,但事实上,微信这个功能的初衷,其实是多设备之间的文件同步,并非是信息收藏,因此也必然导致 后续信息的难以查找和管理。
第二个场景,是把各个应用内的喜欢的信息, 分别收集到各自自带的收藏夹里 。信息被彻底割裂,无法聚合在一个地方,也就直接导致了信息无法统一管理和取用。
除了以上问题,更多朋友会选择把信息采集到 笔记工具 。我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用过笔记工具采集信息,比如印象笔记、语雀等等,但最终都 越来越臃肿、走向混乱。 笔记这种工具是比前两种更好,但并非最优解。
我们常规认知里,全网碎片化内聚合到一个容器, 资源用网盘,内容用笔记。 但回到工具本身, 笔记工具的初衷,是 个人创作 。 一旦笔记系统中,同时混杂了搬运(即信息采集)和创作,混乱和崩塌只是时间问题。
笔记系统为创作而生,主要目标群体依然是创作者。这也就意味着 它的服务更多为创作者打造、完善,而非消费者。
比如现有的笔记工具很难提供阅读进度、标注、回顾、自定义版式等等功能,而这些功能对信息处理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并不是说笔记工具不好,而是并不适合采集信息。这就好像你用菜刀刮胡子一样,用工具干它不擅长的事儿。在我来看,一款好的采集工具需要至少符合以下四个标准。
可以快速将全网内容聚合到一处,整体系统化存在; 可以分类和搜索,便于快速取用; 支持高亮、标注,便于关键词捕获和关联思考; 专注阅读,完全独立于笔记,符合消费者诉求
而 稍后阅读工具 基本满足这四个标准。
稍后阅读不算是一个新概念,早在十年前就被提出,并由此诞生了一系列经典产品,比如pocket、instapaper、readablity等等。
简单说,稍后阅读就是, 当你在任何平台上看到好的内容,都可以集中把它们采集在一个地方,后面有时间再读。
它的最大作用是 能将阅读和深入阅读分离 。比如很多信息只是看一眼就够、不需要二次处理(比如新闻、标题党、价值低的资料),那么这类信息直接过滤处理;
而那些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则可以统一转移到稍后阅读器中,供我们后续深入阅读。我深度使用过 Pocket、Instapaper、Again、Twilar和Cubox 这5款阅读器,最终确定Cubox作为我的主力工具。
简单演示一下采集的功能。
当然cubox也有缺点,比如只支持网页采集、只支持无登录门槛内容的采集(付费购买的课程这些需要登录,因此是采集不了的)。
三、信息处理 这个环节,就是常说的阅读环节,也是最容易躺坑的环节。但就是这一步 是信息转化为知识的关键一步。 还记得知识管理的终极目标吗?—— 解决「自己的」问题、让「自己」持续成长 , 这里我特地强调了「 自己 」,我用三个角度来解释原因。
1. 系统1和系统2 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中提到系统1和系统2的概念。
大脑更习惯不假思索的自动反应,所以大脑 习惯用已经掌握的旧有概念 ,去理解新的概念,以减少大脑耗能。 否则,每次1个信息你都会觉得是个新知识、都得重新花时间学习。这里的旧有概念,是 自己的。
所以,关联自己过去的旧有认知, 符合大脑的系统1习惯 ,而且实现了 知识的贯通和流动 ,不仅深化理解,也可以进一步验证、完善以往的知识体系。
2. 艾宾浩斯的实验 提起遗忘曲线,你应该能想到艾宾浩斯。他曾经做过两组为期一年多的2组记忆实验,在实验期间,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学生们最先遗忘的是,基本都是那些 不重要的、无意义的、没有兴趣的、不熟悉的的内容。
那么如何快速将一件事情变得重要、有意义呢?人性上看,每个人最关注的都是自己。所以, 一旦信息关联到自己,就变得 和自己的工作、生活相关 ,那么信息就变得重要和有意义,由此降低遗忘的优先级。
3. 知识的定义 我们再回到知识的定义—— 只有那些能运用到工作生活、能指导行为的信息,才能算作知识。 这里运用到谁的生活、指导谁的行为呢?同样,也是自己。综上,信息处理的关键,是输入的同时 增加一个思考动作 ,这个思考动作的关键就是, 关联自己。
这种关联自己的阅读方式,也可以称之为 功利心阅读 ,以「 解决问题 」为最终导向,来快速收割真正对我们有用的信息,然后,通过做行为指引,来指导之后的行为。
听着有点儿抽象,举个例子。
比如我们看大厂文章,看到一个讲竞品分析方法的,你可以选择如果像往常一样看完后惊叹「厉害」,然后就没了。但你也可以选择多一步关联自己的思考:
这个竞品分析方法和我所理解的有什么不一样? 我之前的方法问题出在哪? 能不能用到我现在做的这个需求?
只是多这一步简单的思考,就实现了 信息到知识的转化。 由此,你可以快速落地到解决问题的层面,并基于后续的反馈持续迭代。
这就是关联自己的信息处理方式。而下面这个阶段就是我们的重中之重。
四、 信息整理 这一步的目的,是将我们处理阶段get到的碎片化信息,整合到一个体系中。那么该如何整合呢?有没有现成的方法论?先来看下大佬们是怎么说的。
我们应当将知识看作一棵树,只有了解最基本的原理,也就是树干和树枝,才能深入研究细节,没有树干,树叶便无处附着。 ——埃隆·马斯克
如果你只是孤立地记住一些事物,试图把它们硬凑起来,那你无法真正理解任何事情……你必须依靠模型组成的框架来安排你的经验。 ———查理·芒格《穷查理宝典》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是有相通之处的: 为了更好得理解,必须需要安排一个结构化的框架作为载体。
所以,信息整合的主要方法就是: 建立知识树。 (你也可以称作知识库、知识体系等等,没差别)
1. 什么是知识树 简单说,知识树就是一种金字塔结构的知识体系。树干对应框架,叶子对应知识,果实对应多次学以致用后沉淀的智慧。其中知识和经验,正好对应了dikw模型中的k和w。
2. 为什么用知识树 作为外部大脑,进行 知识的永久快速存储和取用 金字塔结构形式,让知识 成为体系 ,对抗碎片化 通过反复的存储取用,加快形成 长期记忆 的脚步,记得更牢固 第三点简单解释下,我们说记住一个东西,说的就是长期记忆。
生物学上讲,长期记忆的形成和巩固,依赖于对神经元的反复刺激后,神经元之间突触的强化和诞生。而 不断的存取过程,其实就是对神经元的反复刺激,让我们不知不觉中记得更牢固。
3. 怎么搭建知识树 我们可以想象一棵树的生长过程,先是枝干,而后才是树叶。所以,第一步就是 搭建框架 ,这一步注意三点:
因为使用笔记系统作为外部大脑,所以需要在笔记上搭建 遵循mece原则: 相互独立、完全穷尽 建立秩序:使用 编码体系 (比如杜威十进制编码),通过秩序来辅助我们快速浏览和查找 关于编码体系来举个例子,假设我们要搭建个人能力的知识树框架,用到杜威十进制编码时就是这样:
顶层框架用了 百位数的递进 进行排序,比如通用能力、专业能力和影响力的序号分别是100,200,300……次层就用了 十位数的递进 排序,比如专业能力下的子级序号就是210、220、230……
尾层用 个位数递进 排序,比如版式编排能力的子级序号就是211、212、213……通过这样的三级嵌套编码,可以简单高效得建立类目秩序,提升易用性。
第二步,就是 知识填充 。这一步的指导性原则是: 只保留对你有用的东西,其他的统统舍弃。
所以,此时的文章不再是不可拆分的整体,而是 一个个标题、事实案例、金句、观点、故事、思维方式等等构成的素材合集。 而后,我们基于信息处理中说的「功利心阅读」,将那些对我有用的部分悉数拆解出来。
比如1篇关于设计师如何做竞品分析的文章,我觉得2个方法、3条金句和4个案例对我有用,那我就可以单独拆解。目的,便是去快速收割那些 对我们有用的信息,保存到自己的知识库,为我所用。
这一步注意四个点:
附上我们自己的思考和洞察、多多关联自己! 这是信息转化为知识的关键; 附上原有出处、链接,当我们从拆出的笔记中无法理解时,可通过链接追溯到原文进行理解; 多运用笔记链接功能,创造 信息通路 。(比如notion工具,可以建立数据库,将这些提炼出来的信息做成一个个卡片,synced block双链功能,可以将引用到这个卡片的页面相互串联起来。 知识类型不够用或者有问题,框架可 随时迭代 。知识管理是持续的动态过程,每一次迭代,都是一次思维的整理和升级。 下面,终于来到我们最后一步。
五、信息内化 信息内化的目的,在于 将信息融入到我们的身体,彻底变为我们自己的东西。 说到这个,不得不提到一位大师——理查德·费曼。他曾经说过: 如果不能把一个科学概念讲得让一个大学新生听得懂,说明你并没有真正理解。
费曼的意思就是,我们需要通过教学的方式,直面自己的知识盲区,通过教学的方式来 查漏补缺 。具体步骤是:
选择一个你要内化的概念 假装讲给外行人听 发生了卡壳,说明那些卡壳的地方,恰恰是你的盲点,需要再次需要返回原始材料重新学习 不断简化,直到可以流畅得表述 当然,讲给外行人听只是教学方式之一,只要是对外输出,形式不限。比如:写作、线上分享、短视频输出、甚至单纯得复述给自己听等等。当然, 写作依然是我最推荐的对外输出方式。
1. 为什么我推荐写作? 简单从 以教代学、投入成本、能力加持和影响力 四个角度聊聊写作的好处。
写作作为知识管理的最后一环,可以很好得以教代学,反向逼你对知识点做查漏补缺和深度思考, 更有效得内化所学,助力成长 ; 相比短视频、直播这类输出方式,写作的投入成本最低,不需要脚本、剪辑、配音等步骤; 写作对其他关联能力有明显加持:比如逻辑能力、公开演讲能力、汇报能力等等, 一次写作伴随多能力提升,很值 ; 公开写作,意味着持续曝光,持续曝光则意味着影响力的提升。当设计师在行业积累了一定的影响力,也就意味着越来越多的机会和资源会奔向你。title、讲座、变现等等。 而且 很多大厂设计师的能力模型、晋升机制除了专业能力过硬外,对行业影响力也会有要求。 因此长期的写作,对于求职、晋升都有正面影响。
另外,我自己也在坚持写作,到目前为止的两年半时间,包含这篇的话,在自己公众号就累计输出了 100篇原创文章。
写作给我带来的变化可以说是翻天覆地,我成为了专栏作家;受邀为大学生做线下授课;受到58UXD的邀请做线上分享;越来越多的朋友主动链接,结交了新的伙伴、贵人甚至合伙人;吸引了更多商单、变现等等。 写作可能无法帮你直接赚到钱,但一定会让你更值钱。
2. 简单分享一些写作经验 1)不敢写的问题
很多同学可能和我一样,一开始总是自我怀疑,怕写出来被人笑话。这种情况相当之正常,尤其很多设计师们都比较低调,不想随意曝光。迈出第一步,心态总是第一关,我当时第一篇文章,拖了足足有一个月才敢公开发表。但大家都很忙,没有人会特意抽出时间笑话你。
借用《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一个方法: 是否要分享出来是你的课题,别人如何看待评价是别人的课题。我们能选择的就是将这两个课题彻底分离,不去妄加干涉,这样心态上就会好很多。
2)写不出来的问题
其实看到这,你应该知道写作并非是单独存在,而是 知识管理中的最后一环。 前面的环节是写作的前置,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输入、不思考,写不出来完全正常。所以, 写作的过程也是在倒逼输入和思考的过程。 可以试试让输入、思考成为习惯,每天坚持一定量的输入、思考,就算不去刻意写,一个月的感悟都能合成一篇文章了。另外,每日复盘也是个我在坚持的。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习惯不但让你 习惯文字输出、保持手热 (就像投篮一样),也能让你意识到每天做对了什么,做错了什么,不断肉眼可见得精进和成长。
3)坚持不了的问题
罗伯特.西奥迪尼在《影响力》这本书中有提到过「 承诺与一致性 」原理,一个人一旦做出了承诺,就更倾向于去完成它。尤其是公开场合下的deadline承诺,毕竟都「要face」。所以,基于这个心理学效应,可以跟我一样采用 公开挑战 的方式。比如两年前,我就在公众号和朋友圈公开承诺「年底前完成30篇原创文章」,挑战失败的话所有点赞的朋友瓜分5k大洋。并且每一篇我都会写明这是第几篇,挑战还剩多少篇。
最后效果非常明显,尤其对于我这样的重度拖延症。我的100天的设计挑战和40篇原创文章挑战也是这样完成的。大家想坚持写作也可以参考试试。
六、我是如何准备这次分享的 最后,还原下这次直播分享的准备过程——
1)确立知识管理的主题 ,后面所有的环节都需要聚焦这个主题进行。
2)信息获取阶段 ,我在这个阶段开始全网搜集大量资料。
3)信息采集阶段 ,使用cubox将所有的优质信息聚合到一处。
4)信息处理阶段 ,我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深度阅读、思考,同时做高亮、标注。
5)信息整合阶段 ,使用notion提前建立知识树,并且将前一个阶段的精华同步填充至知识树上(比如1篇文章拆2个概念、3个金句、4个案例等等)
6)信息内化阶段 ,结合自己的旧有经验进行内容创作,最后基于内容完成ppt!
七、最后 再和大家简单盘下知识点。
DIKW模型是知识管理的底层模型, 它通过数据-信息-知识-智慧的递进结构,揭示了更有效的渐进式学习方式; 将信息当做知识是一个传统误区,只有通过 自我关联、行为指引的思考 , 才能完成信息到知识的转化,指引自己的行为; 做知识管理的三方面原因:我们身处内容时代、生有涯而知无涯、大脑不擅长存储; 知识管理的5个阶段:信息获取、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信息整理、信息内化; 设计师通过写作的方式 既可内化信息,又能实现影响力增值。 13000+字的原创干货在此完结,不过由于篇幅原因,很多地方其实没有展开讲。后面有机会的话会给大家分享更多。
最后,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这次的万字干货能帮到你。
我是设计师Andrew,我们下期再见。
专栏作家
Andrewchen;微信公众号:转行人的设计笔记,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中科院硕士自学转行,擅长通过文字帮助年轻设计师成长和提效。延迟满足、长期主义。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打工人抛弃办公室,微软丢掉「Office」
设计动态 2022-11-08陪伴一代人长大的 Microsoft Office,正在成为历史。 今年 10 月,微软对外宣布,将对 Office 进行一次「品牌重塑」,新的品牌被命名为 Microsoft 365,仍囊括 Word、Excel、PowerPoint 等办公软件,但 Off自 90 年代诞生至今,Office 一直是办公室场景下最核心、最主流的软件,但随着微软对 Office 进行的「品牌重塑」,将新的品牌命名为 Microsoft 365,Office 这个词,将被扫进故纸堆。本篇文章分析了微软为什么要重塑Office,感兴趣的朋友快来看看吧。
陪伴一代人长大的 Microsoft Office,正在成为历史。
今年 10 月,微软对外宣布,将对 Office 进行一次「品牌重塑」,新的品牌被命名为 Microsoft 365,仍囊括 Word、Excel、PowerPoint 等办公软件,但 Office 这个词,将被扫进故纸堆。
自 90 年代诞生至今,Office 一直是办公室场景下最核心、最主流的软件。可以说,只要用电脑工作,就避不开它。对不少人来说,Office 三大件甚至代表了办公室里的一切需求。后来的同类软件,无论 WPS 还是 Google Docs,都采用了类似的功能设计。
近年来,随着办公软件都在朝 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的方向转型,微软也对 Office 进行了革新,不再只卖软件,也开始卖服务,推出了 Office 365 订阅服务,让它变得更贴近云端。
「Office」在变,人们的工作方式也在变。Slack 等注重「协作」的办公平台崛起,改变了办公软件的市场格局。
直到后疫情时代,改变的速度进一步加快,人们工作的地点不再局限于「办公室」,这迫使微软做出一点,更深刻的改变。
一、全球通用的生产力工具 对大部分人,特别是 90 后来说,Office 可能是他们接触电脑之后,用到的第一个「生产力软件」,也是当时市面上近乎唯一的选择—— 它甚至是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一个科目。
但 Office 的诞生,并不像很多科技巨头,比如苹果和 Facebook 那样,充满戏剧性。
80 年代,微软成立初期, 它推出的第一款软件就是一个名为 Multiplan 的电子表格软件。后来微软又开发了 Multi-Tool Word,两者正是 Excel 和 Word 的前身。 当年的 Word 和 Excel,并不是市面上唯一的办公软件。当时市场不大,竞争对手却不少,包括 IBM Works 等大公司出品的软件。
真正改变格局的是 Windows。随着 Windows 操作系统的问世,特别是进入 90 年代,Windows 3.0 和 Windows 95 的成功,微软确立了自己在操作系统领域的霸主地位。
Office 也乘势起飞。
1990 年,微软首次把 Word 1.1、Excel 2.0 和 PowerPoint 2.0 打包在一起,组成 Office 办公套件。之后,在 Windows 席卷全球,迅速普及的过程中,Office 也迅速成为了主流之选。
个人电脑虽然是消费品,用户有自主决策的权利,但它依然很大程度上要受到组织、社会的惯性影响。从 90 到 00 年代,一代又一代学生在学校学的是 Office,进入职场之后,公司用的是 Office,这样的惯性一直延续,直到今天也未完全消退。
对微软来说,这似乎就是最好的商业模式:靠企业采购,一边带来稳固的现金流和利润,一边建立用户的习惯。
直到 2000 年代后期,Web 2.0 革命的大潮涌来,为办公软件市场引入了新变量,也给 Office 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Office 是围绕办公室逻辑展开的软件。 比如在 Word 上,用户操作的东西是一张「虚拟的纸」。因为在办公室里,你在电脑上编辑文字,最后的终点一般就是打印,所以 Word 的大部分功能,都是调整文字在「纸」上的排版。
但在 Web 2.0 时代,主要的出版载体不再是「纸」,而是「网页」。 当用户需要发布文字到网页上时,他不再需要那些复杂的排版功能,而是只需要对文字进行简单的标注,专注于内容本身。过程中诞生了类似 Markdown 的「网页出版标准」。
而且,在 Web 2.0 时代,网页本身也开始变得可交互。Twitter、Facebook 只用一个简单的文本框,就赋予了用户「编写、发布文字」的能力。而 Google Docs 的诞生,更是把一个「简化版」的 Office,搬到了网页上。用户不需要购买、安装软件,只要进入网页,就可以开始编辑文字、处理表格、制作幻灯片。
SaaS 的时代就此开启。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那些基于 Web、基于云的软件。因为他们的需求本身就很轻度,Web 端显然更简单、更灵活。
时至今日, 谷歌的在线办公套件 G Suite,已经拥有超 20 亿用户。 而且谷歌早已把目光投向了教室,开始培养自己的「下一代用户」。通过价格低廉的 Chromebook,谷歌将自己的硬件铺进了中小学的教室。2017 年,谷歌软硬件在美国中小学教育市场的占有率已经高达 60%。
这意味着,下一代职场人,不再用着 Office 长大。
二、微软的「B 端」支点 过去十年,SaaS 大行其道,Office 不再具有过去那样的统治力,但微软也从未坐以待毙。
微软的底牌依然在「B 端」。以「B 端」为支点,微软成功反制了多个对手的崛起,维持着自己在办公软件领域的王者地位。
其中最著名的一战,莫过于对 Slack 的「阻击」。
2014 年,Slack 上线,主打办公场景的聊天通讯功能。团队设计了一套独特的信息组织框架,用于增加沟通效率,而且整个平台非常开放,可以通过第三方接口扩展各种功能,比如追踪项目进度、用网盘分享文件。各种产品细节也打磨得非常精细。
只用短短一年时间,Slack 的用户数就自然增长至 170 万,成长为办公软件领域的独角兽。
相比于过去所有的办公软件,Slack 最大的特点在于:它是一个典型的「C 端软件」,早期甚至没有销售团队,完全靠用户口口相传,实现传播和增长——和大部分 SaaS 办公软件一样。
这种传播,在团队内部常常是「自下而上」的。是少数基层员工先开始用,发现好用,传导至团队领导、老板,再到全公司。
当时不少人认为,这种「员工自发使用,再推广至全公司」的 C 端模式,会战胜那些「靠销售卖给老板,再强推给员工」的 B 端模式。
2015 年,微软向 Slack 提出了天价收购邀约,相比当时 Slack 的估值溢价三倍,但依然遭到后者拒绝。据传, 当时比尔·盖茨亲自对这项收购案提出了反对,认为微软需要自己亲手做一个类似的平台,不能靠收购。
埋头苦干一年后,微软造出了自己的 Slack。
2016 年,Teams 上线,它在核心功能上与 Slack 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明显是一个更贴近 B 端思路的产品。Teams 主打安全、稳定性,与 Office 捆绑销售。
靠强大的销售、服务团队,微软向那些 Office 老客户,发起了猛烈的销售攻势,提供定制化的服务方案,甚至不惜亏本,帮客户承担平台迁移成本。这个迁移成本有时甚至会高达上百万美元。
但微软最终做到了, 2019 年,当 Slack 以 1000 万日活的成绩挂牌上市时,微软高调宣布,Teams 日活用户已经突破 1300 万,给了 Slack 一记当头棒喝, 也宣告了这场「阻击战」的胜利。
事后,Slack 向欧盟委员会提出抗议,表示微软把 Teams 和 Office 捆绑销售,涉嫌不正当竞争,但并没有取得什么实质性结果。
以 B 端为支点,Teams 还挫败了另一个对手,Zoom。
2020 年春季,新冠疫情开始在美国蔓延,各个公司、学校,都采取了远程办公、上课的措施。几周之内,Zoom 就靠着优秀的产品设计,迅速占领了应用商店的排行榜首位,成为大部分 C 端用户的选择。
4 月,当 Zoom 因为一个隐私 bug,正忙于修复时,微软调集了 50 名员工,开始面向纽约教育体系的老师们展开攻势,帮助他们迅速从 Zoom 切换到微软 Teams。与此同时,微软的工程师团队与技术支持团队紧密配合,针对老师的需求,火速开发了「举手发言」等面向课堂场景的新功能,赢得了大量老师的认可。
仅用一个月时间,微软就挫伤了 Zoom 的势头,保证 Teams 不会在这场竞争中出局。
过去 30 年,微软一次次证明了自己做 to B 生意的能力,从 Windows 到 Office,再到 Azure 云服务,正是通过 B 端这一支点,提供安全、稳定、可定制的服务,微软才成为了硅谷最常青的公司之一。
靠拿下「办公室」,微软才有了今天的成就,但「办公室」并不是未来。
三、没有「办公室」的时代 在 Office 的发展历程中,微软不是没有做过「面向个人」的尝试。
比如 Office 365,最初就是面向个人用户推出的改革。从买断制改为订阅制,微软调低了产品的价格,用户只需要付相对较少的一笔月费、年费,就可以使用全套最新的 Office 产品,以及跨设备的云端同步功能。
只不过个人用户无论是付费意愿,还是从稳定性,都远不如企业,无法带来丰厚的收入。包括 Slack、Zoom 在内的一系列创业公司,基本都遵循着「越贴近 C 端,远离 B 端,就越难赚到钱」的规律。
把握 B 端,就能把握当下的市场和收入;但只有把握 C 端,才能把握未来用户的需求,把握发展方向。
就在宣布 Office 品牌重塑的前一天,微软参加了 Meta Connect 发布会,宣布两家公司将在 VR 领域展开合作,把 Office、Teams,甚至是 Xbox 云游戏,都带到 Meta 的 Quest VR 平台上。
「我们正在将 Teams 沉浸的会议体验带到 Meta Quest 上,为用户提供一种新的连接彼此的方式。之后我们还会将 Windows 365 也带到 Quest 上,用户能以一种全新方式获得个性化的 Windows 体验。」微软 CEO 纳德拉在发布会上说。
显然, Meta Quest 并不是一个「生产力设备」,元宇宙也不是什么「办公场所」,但微软依然选择将它们作为自己的下一个目的地。
因为对微软来说,问题的关键 并不在于未来的办公室在哪,而在于人在哪。
靠 Windows 捆绑销售,拿下公司采购就能卖出软件的时代正在远去,当工作和生活的边界逐渐模糊,微软必须更专注于打造服务本身。过去几年,微软花了不少时间,优化 Office 套件在 Mac、iPad 上的体验,也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当然,对大部分用户来说,变化不会来得那么快。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依然会用着 Word、Excel,做着 PPT。
在主题演讲上,纳德拉解释了新品牌 Microsoft 365 要实现的长期目标:「提供一个完整的、云优先的体验,帮助用户节约时间、节省成本、减少复杂性,提供更多创新性、灵活性和弹性。」
简单来说, 微软要把服务,从过去的操作系统、软件中解放出来,变成一个流动的,更灵活的东西。
这也是放弃 Office 老品牌的意义所在:未来的一切,不再局限于办公室。
作者:Jesse;编辑:靖宇;来源公众号:极客公园(ID:geekpark)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qox-yEi8gyoMbv0-2x7DWg
本文由@极客公园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