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华总结!交互设计入门必读书籍《步步为赢》读书笔记

    UI交互 2022-07-20
    “设计的美妙之处,在于它能点亮创意的天空。而交互设计是所有设计师都需要具备的一种意识和能力,它能够使你的设计方案便于用户理解和操作,从而快速达成目标,为用...

    “设计的美妙之处,在于它能点亮创意的天空。而 交互设计 是所有设计师都需要具备的一种意识和能力,它能够使你的设计方案便于用户理解和操作,从而快速达成目标,为用户、公司乃至社会创造更多价值。”这是《破茧成蝶》作者刘津给本书写的序里面的一句话。

    拓展阅读:

    入门基础!3分钟帮新手快速了解交互设计! 交互设计的内容 大家对交互设计都有自己的理解,上游产品同学说是画原型做动效,下游 UI 同学说是画线框图,交互同学自嘲是“线框仔”…

    阅读文章 >

    我相信每一个 UI 设计师对“交互设计”这个词语都不陌生,可能很多人对它的理解还只是画原型、画线框图,但其实交互设计的知识,在我们制作作品集的时候就已经在运用了。我们去展示一个作品的时候,总少不了对用户画像、使用场景、设计目标和竞品的分析。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们要去讨论用户画像、使用场景、设计目标吗?讨论这些的目的是什么,对我们的设计又有什么帮助?

    董尚昊《步步为赢,交互设计全流程解析》这本书,将会通过 9 个交互设计必备技能告诉你,交互设计是什么,交互设计应该怎么做。他在序言里说——希望这本书,可以为你带来价值。我已经收获了,所以也想把这份收获分享给你。

    这本书讲了什么? 1. 什么是交互设计? 设计的目的

    在没有读这本书之前,其实我对交互设计的概念很模糊。因为长期创业的缘故,工作非常杂,除了不写代码,我感觉自己其他事情都在干。所以这是我第一次理解交互设计的概念,而当我读完以后,我才发现,其实我干的一直都是交互设计的活儿。

    在了解交互设计之前,作者抛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设计的目的是什么?说实话,这在我第一次阅读的时候,给了我很大的冲击。我们在过去的工作中,可能大部分人对设计的工作内容的理解都是完成原型图的设计,做出高端大气的页面,精致的图标等等,但你可能很少去思考,设计的目的是什么?

    作者举了一个很经典的案例。在二战时期为英国空军立下汗马功劳的蚊式轰炸机,看上去很不起眼,甚至有点丑。但是当时这个飞机的英国设计师,充分考虑了生产飞机的材料“铝”非常匮乏,于是采用了木材代替铝材,正是这个看上去不起眼的改变,摆脱了大型冶炼工厂和专业机械的限制,减少了战略资源的消耗,降低了制造难度和成本。最终,这款“身轻如燕”的木制轰炸机出动近 4 万架次,投下 10 多万颗炸弹,仅有 254 架被击落,平均每 2000 架次行动才会损失 1 架,战损率只有一般轰炸机的 1/3。

    这是一个充分体现设计学科特性的生动案例:设计有着强烈的目的性,而设计师需要考虑现实情况,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进行创作。这一点也使设计与艺术有了鲜明的区别。设计的目的是满足需要,而艺术的目的是表达艺术家对世界的看法。

    所以如果你们认真看大侦探的产品拆解报告,你们会发现我每次都会在用户需求分析这个章节,反复强调一句话——设计的本质是解决需求。

    交互设计的定义

    交互设计中“交互”一词,英文是 interaction,其中 inter 是“互相”的意思,action 就是“行动”,所以 interaction 直观上解释就是“互相的行动”,也就是主体行动一下,客体再行动一下,彼此往复,你来我往。交互设计之父艾伦·库伯在其经典著作《About Face 4:交互设计精髓》里对交互设计如此定义——交互设计是设计可互动的数字产品、环境、系统和服务的实践。这个定义其实有点难理解,不是很具象,但这个定义告诉我们,交互设计覆盖了很多领域,它和很多设计都有重叠、交集。作者他也整理了一个图,从这个图里我们对交互设计会有更直观的了解。

    其次,作者他举了一个很接地气的例子告诉我们交互设计是什么。那就是我们大家无比熟悉的银行 ATM 取款机。你有注意过吗,当你去取款的时候,这个流程是非常直观的。插卡、输入密码、选择取钱、输入金额,等待出钞,取卡结束。这就是一个完整的 ATM 取现流程,这就是交互设计,它是有流程的,有动作的,需要用户和机器一起协作完成的。

    交互设计的能力模型

    在传统的互联网产品开发流程中,交互设计处于产品需求和界面设计的中间。大家对他的理解呢,一般都是画原型,画线稿。但事实上画原型只是交互设计师的一小部分工作,和产品经理一起分析从中挖掘需求,制定产品的规划,跟随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设计,以及验收最终的产品研发,才是交互设计师真正的工作。我个人认为,交互设计师是需求的设计翻译官,把产品需求通过设计软件绘制出来,从而让产品、研发理解,最终上线给用户使用,他就是这样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交互设计师需要掌握什么能力?作者整理了 9 个必备技能,分别是场景思维、用户习惯和心智模型、设计目标、竞品分析、流程设计、设计原则、设计规范、原型制作和可用性测试。这 9 个技能,其实也是本书的核心内容,我们在后面会慢慢讲解。其次大家可以通过这个模型来作为交互学习参考的工具,比如你现在只能画原型,那么你需要培养场景思维、学习竞品分析,这样你就能拥有了一个学习阶梯,不断提升自己实力。

    互联网大公司对交互设计师的要求

    这一节其实挺有意思,作者他分析了阿里巴巴、腾讯、网易等大厂的 20 多个交互设计师招聘岗位。从岗位描述和岗位需求的分析,他如此总结道:

    对于初级设计师,主要要求设计师能够对某个功能做出合理、有效的交互方案。对于高级甚至专家级设计师,则需要从更宏观的角度对 App 的交互设计进行支持,例如设计策略的制订、设计规范的制订、框架的制订、成员能力的提高等。无论何种情况,交互设计基础知识都是设计师不断成长的根基。

    说到这里,我想起小时候学打球的时候,体育老师的第一件事就是教你如何拍球。很多人觉得无聊,拍球谁不会啊。但你最后发现,真正打得好的球员一定基础功非常扎实的球员,而做设计,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对设计的基础知识毫无概念,对不起,未来你一定会被淘汰。

    2. 设计分析技能 这是本书的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作者针对交互设计需要掌握的设计分析能力模型做了全面的介绍,其中有很多非常形象的案例,当你读完,你就会发现交互设计无处不在,交互设计真的非常重要。

    目标用户和场景

    “理解用户的期望、需要、动机是进行设计的基础准备工作,它为设计方案指明前进的方向,奠定成功的基础。”任何一个产品,如果我们忽略了用户真实的需求,那么最终这个产品就会导致无人用的窘境。这对于 B 端、SAAS 的产品设计来说,体会更深。

    用户的痛点是什么,我们的产品如何设计解决?如果对用户的需求挖掘不够深,那么这很可能就是一个伪需求。作者提供了一个制作用户画像的步骤,非常实用,你可以按照调查用户、寻找关键变量、数据归类的方式,最终形成一个清晰的用户画像。

    作者分享了一个描述场景的公式,这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知识点。通过这个公式,在以后做用户调研、产品分析的时候,我们可以直接套用,它可以帮你把用户的使用场景描述得很清晰。

    “场景=特定类型的用户(Who)在某时间(When),某地点(Where),周围出现了某些事物时(With What),萌发了某种需求(Desire),会想到通过某种手段(Method)来满足需求。” 举个简单的例子:知生(用户)在周五晚上(时间),在自己的卧室(地点),收到了设计大侦探直播的公告(出现某物),发现今天分享的是一直困扰他如何设计作品集的难题(需求),于是打开电脑(手段)进入直播间进行收听。

    最后作者还分享了用户体验地图和用户场景地图的制作,这是对这两种展示模型非常详细的介绍,需要各位去细读。

    心智模型

    心智模型是指一个人对某事物运作方式的思维过程,即一个人对世界的理解。

    如何掌握用户心智模型?收下这篇4000字的干货! 产品设计中挖掘用户心智,是打造产品良好用户体验的关键一步。

    阅读文章 >

    怎么来理解心智呢,比如你在顶楼按电梯的时候,你会按好几下,仿佛这样电梯会上来的更快;再比如,你在浏览某个产品的时候,你发现有相机的图标你就会下意识的明白他可以上传拍照或者上传图片;还有像音乐产品的播放器页,他们会设计成一个黑胶唱片的风格,让用户从听觉和视觉都有沉浸式的体验。

    分众传媒创始人江南春有本书叫《抢占心智》,他在那本书里这样解释心智——只有拥有了人心,占据了用户的心智,品牌才能够长盛不衰。我对本章心智模型的理解就是对用户需求的挖掘。他们关心什么、喜欢什么、习惯什么,如果你不去深入挖掘、研究,那么你的设计就很有可能让用户不理解,成为了自嗨型的设计。

    网易云音乐的负责人王诗沐曾经在《幕后产品》里发表过这么一个观点——产品设计最忌讳的是只了解自己熟悉领域的用户,而对其他用户群视而不见。如果你不研究年轻用户喜欢的二次元、娱乐时尚圈还有城乡接合部的流行文化,那你很难体会到大众用户的需求。所以研究用户,就是一个很大、需要长期持续性坚持的工作。

    设计目标

    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种感觉,当你没有学习目标时候,你会焦头烂额,不知道学什么,怎么学,即便你在 BAT,你也会烦恼如何提升自己。但是当你有清晰的学习目标时候,哪怕公司再小,工资再低,你也会有非常强的动力。其实我们做设计,也是这样的。

    大厂出品!手把手教你制定设计目标和设计策略 缘起 为了避免设计师们接到需求就画方案,在 VMIC UED,我们会通过设计模板的方式(见图 1)。

    阅读文章 >

    作为设计师,想要解决问题、满足需要,首先需要明确问题是什么,而确立设计目标就是在设计之初,把要解决的问题用设计目标的形式确立下来。设计目标又分为产品目标和用户目标,产品目标是从业务的角度出发,根据业务需求归纳得出的对需求的期望效果。用户目标是设计师对用户在使用某个功能时,希望满足的需要的总结。

    我早些年做商业设计的时候,没有设计目标这意识,只关心甲方有多少钱,以及我能做多少事。但随着竞争越来越大,客户的选择越来越多,你会发现,大家打出来的口号都是“帮助客户成功”。而在分析客户需求时候,帮助客户梳理好业务目标特别重要。他的产品在生命周期的哪个阶段,有多少预算,MVP 版本需要达到什么效果,只有设定好设计目标,项目才能推进。而且不同的设计目标,设计方案也会不一致。

    竞品分析

    我相信任何设计师在做设计的时候,对竞品的调研都是必不可少的步骤。说难听点,大家都需要学会如何去“抄”,但这个“抄”不是让你生搬硬套把别人的东西直接搬过来,而是从其他优秀产品身上取长补短。竞品分析最大的作用,就是帮助我们,通过调研、拆解、分析去获取优秀产品的设计经验。如果你对顺丰的拆解还有印象,我当时整理了一个快递行业的产品功能图谱,其实那就属于竞品分析的一个方法。

    从3个阶段,由浅入深帮你完全掌握竞品分析 本文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和学习经验,由浅入深向大家介绍在工作中如何进行竞品分析。

    阅读文章 >

    作者提供了三个常见的竞品分析方法,对每个方法都做了详细的介绍,各位只要花点时间,认真读一下,就能轻松上手。张再旺老师写过有一本书叫《有效竞品分析》,那本书里总结了很多竞品分析的方法,后面我会分享,让大家全面了解和提升竞品分析的能力。

    3. 原型制作技能 设计流程

    其实现在越来越多的 UI 设计师在关注 B 端,转型到 B 端。其实做好 B 端的设计,核心的关键点就是要了解业务流程。比如一个医疗 ERP,他的用户角色有几类,当用户从前端提交报告,这个订单如何流转,后端怎么分配,这就是业务流程。

    作者总结了一个画流程图的万能公式:发现→了解→操作→跟进。其实我自己并不擅长画流程图,但是通过这个公式,我发现降低了我的学习成本,对流程图的绘制更清晰了。对流程图的绘制工具,有Axure、Process On等专业工具,但其实我会直接使用Sketch等设计软件直接上手,记住,工具不重要,掌握绘制流程图的方法,以及看懂一个产品的业务流程是最重要的。

    设计原则

    这一章所分享的设计原则,其实和我们上次分享的《UI 设计那些事儿》的 12 个设计基础理论特别像。无论你是做 UI 设计还是交互设计,你的设计一定要遵循设计原则。比如一致性,这就是要保证整个产品的设计统一,为什么我们要建立文本样式、颜色样式?这就是保证整个设计样式统一的基础。再比如容错性,为什么注册的按钮在你没有输入手机号码的时候是置灰的,它就是通过这个细节告诉你,这个时候是不能点击的。再比如你在支付宝输入一个数字,它就会提示你是不是要转账,这就是预判用户的预判,提醒用户。

    最后作者还提到罗宾·威廉姆斯的《写给大家看的设计书》,我觉得这本书真的值得所有产品设计师的朋友观看,哪怕你不做设计,但你掌握了最基础的设计原则真的对你非常有帮助。

    设计规范

    设计规范这个章节,作者介绍了谷歌和苹果各种常用的控件的使用方法,比如提示框、警告框、搜索、滑动器等等。这个部分偏实战操作,需要细读,大家可以当做一本词典使用,在工作中随时翻阅。

    原型制作

    我现在对交互原型有一个新的理解,那就是——对业务需求的设计翻译。我特别喜欢做从0到1的产品,特别是在完成需求分析、确立好设计目标以后,我觉得那个时候去做交互设计真的很享受,你就是这个产品的创造者,它的功能怎么实现,怎么和用户互动,完全是交互设计师去设计。

    我认为,原型设计这个环节,真的特别重要。有些项目,如果交互设计师有经验,完全可以降低开发、运营的成本,降低产品的失败率。所以如果越想节约成本的外包或者产品公司,一定要找一个经验丰富的交互设计师,他可以帮你把产品开发周期、运营成本考虑进去。

    可用性测试

    在读这个章节的时候,其实之前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在我们开发自己 SAAS 产品的时候,我发现测试这个环节的工作量真的特别大。而且由于不同的人的理解能力不同,很多细节我的同事几乎看不到,所以当我来体验产品的时候我非常抓狂,为什么这么弱智的 BUG 没有发现,为什么这个功能被忽略了。那是我第一次重新认识测试的重要性。

    万字干货!9个方面帮你完整掌握可用性测试 设计师面试被提问可用性测试?

    阅读文章 >

    对于交互设计师来说,千万不要以为只是把设计做好就结束了。一个优秀、合格的设计师,一定要跟随这个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研发,而且尤其要参与到可用性测试环节里面。虽然有些公司有专门的测试工程师,但是作为产品的设计者,有很多很多细节,只有交互设计师才能清楚。

    作者在这个章节为我们详细介绍了可用性测试的方法,我读完以后,对我真的很有启发。我在随后的医疗项目设计中,就借鉴了他的很多方法,制作测试原型、撰写测试脚本等。

    写在后面的话 我提倡以学以致用的方法去读书,那就是带着问题去读书,或者把读书的收获用来解决你当下的困惑,这样才不会因为书本的篇幅过长或晦涩而无法坚持。我之所以选择《步步为赢》这本书来分享学习交互设计,除了这本书的学习模型非常实用,还有一个原因是当我去读这本书的时候,我阅读起来真的非常轻松。整本书的内容、结构以及文笔的风格,都很容易看进去,由浅及深的方式,能让我快速的对交互设计有全面的了解。所以这本书真的非常适合平时一提起读书就毛骨悚然,但又很想学习提升的朋友。

    如果你是一个传统的 UI 设计师,从今天起,不要去等产品或交互的原型,你要走向前去,看看他们如何讨论、分析需求,然后套用这个设计分析能力模型去思考,我们的产品目标用户是谁,在什么场景使用,最后再应用到界面设计上。如果你已经是一个交互设计师,那么你可以查缺补漏,看看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模型,有没有遗漏的,如果已经建立自己的方法论,那么恭喜你,你已经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交互设计师。如果你想制作一个设计作品集,那么你完全可以利用本书的设计模型,从用户分析到设计目标,从设计流程到原型制作,去把设计思路、洞察、细节,“翻译”给面试官、甲方。记住,再好的设计,如果缺乏深入的思考和有说服力的“翻译”,它不会值钱。

    董尚昊在本书的结尾,谈到了设计师的自我修养,我个人非常认可。

    “做设计是一个不断学习、持续积累的过程,尤其是在迅速变化的互联网行业。要为自己工作,才能真正获得成长,而当你持续成长的时候,你就会变得越来越值钱。”

    如果你想学习提升,读书,是这个时代最不需要花钱、成本最低的学习方式,所以我把这本《步步为赢》分享给大家,希望你能有收获!

  • 抖音爱奇艺合作:打不过就加入吧

    设计动态 2022-07-20
    编辑导语:长短视频之争有了新的进展,昨日,爱奇艺便宣布与抖音达成内容合作,影视频二创、版权保护等问题再一次被摆到台面上来。为什么爱奇艺与抖音在当下会达成内容合作?其合作背后,可能反映的还是长短视频商业盈利逻辑的摸索。 长短视频的二创之争终于有了新的进展。7月1

    编辑导语:长短视频之争有了新的进展,昨日,爱奇艺便宣布与抖音达成内容合作,影视频二创、版权保护等问题再一次被摆到台面上来。为什么爱奇艺与抖音在当下会达成内容合作?其合作背后,可能反映的还是长短视频商业盈利逻辑的摸索。

    长短视频的二创之争终于有了新的进展。7月19日,爱奇艺和抖音集团宣布达成合作,双方将围绕长视频内容的二次创作与推广等方面展开探索。

    依据合作,包括“迷雾剧场”在内的爱奇艺的诸多优质剧目,都包含在授权的内容资产中,抖音集团旗下抖音、西瓜视频、今日头条等平台用户都可以对这些作品进行二次创作。

    爱奇艺创始人、CEO龚宇表示,这是双方在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探索合作双赢上迈出的重要一步。抖音集团CEO张楠也认为合作将“实现创作者、版权方、用户的共赢”。

    01 最早改变态度的是搜狐,早在今年3月17日,抖音已与搜狐达成合作,获得搜狐全部自制影视作品二次创作相关授权。当时就有不少声音呼吁更多平台加入合作,一方面平台内创作者需要更丰富的有版权的内容素材,另一方面影视剧也需要扩充营销渠道增加曝光。

    在抖音爱奇艺发布公告后,行业内也有关于腾讯视频也正在跟快手谈判二创的战略合作的消息传出,腾讯视频迅速辟谣,“此消息为谣言”。

    短视频平台崛起以来,二创内容发展迅猛,一批影视博主通过对作品的解说、剪辑获得了大量粉丝和流量,但大部分影视二创并没有得到版权方的授权,使得平台和二创作者一度因为版权问题备受争议。

    2021年4月9日,包括爱优腾在内的53家影视公司、5家视频平台及15家影视行业协会发表联合声明,反对网络短视频侵权行为。6月3日,在第九届网络视听大会上,三家长视频掌门人再次就短视频侵权问题发声,其中腾讯副总裁孙忠怀甚至直言“部分低智低俗短视频内容长期影响用户心智”,“就像猪食”。

    腾讯视频曾因相关侵权视频多次起诉抖音,仅去年下半年期间,就在全国13个省份的18家法院起诉抖音168次,标的总额超过29.43亿元。其中亿元以上标的额的案件有4起,其中《斗罗大陆》达到8亿元。在抖音,“斗罗大陆”相关话题最高达214.7亿次播放量。而字节跳动也曾就侵权视频起诉过腾讯。

    值得一提的是,在优爱腾发布联合声明之后,有B站影视区UP主表示期间找来合作的公司反而比以前更多了,UP主贺翔曾在接受采访时说,“他们找来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会给你授权”。

    曾参与到联合声明的影视公司高管也曾公开表示,影视二创和剧集营销没有冲突,主要是希望平台能重视版权归属问题。同时,如果观众都能在短视频上看解说和cut,其在长视频平台的内容付费意愿也会进一步下降。

    02 但从积极一面看,二创视频为社区提供了更丰富的原生内容,加强了社区活跃度。其建立认同和提供陪伴感的本质属性也能够起到内容种草作用,为原视频导流。

    事实上,长视频平台并非不重视短视频在内容营销上的价值,也一度自己开发打造短视频社区,意欲利用IP资源的协同摊薄本身的内容成本,同时提高用户黏性寻找新的增长曲线。

    其中,微视一直是腾讯视频的重点投入产品,“随刻”则是爱奇艺曾经寄希望最大的短视频产品。去年5月,龚宇还在股东信中将其与爱奇艺应用并列,称它们是“主要专注的两个视频类型”。

    随刻的首度亮相是在2020年2月举行的2019年年报电话会议上。当时龚宇提到计划推出APP “随刻”,并明确这一项目对标YouTube,彼时国内全行业中等时长视频日活在1亿左右,尚未成规模。在他看来,这正是爱奇艺的机会所在。2020年4月,随刻正式上线。

    上线不久,随刻曾凭借爱奇艺爆款综艺IP《青春有你2》热度,在播出期间吸引超1.5万创作者参与节目二创,产生超7万条中短视频内容。其中,在YouTube做reaction(反应)类二创视频的德国人Duke,就收到了随刻运营人员的入驻邀约。其粉丝数在节目播出期间从0迅速增长到了近16万,超过3年经营的YouTube粉丝数。

    用户在随刻基本不需要(也没有入口)跳转爱奇艺,二者为消费者提供的其实是同一种服务,即在短视频平台观看影剧综花絮和二创内容后,在想要观看完整版视频的冲动下,可以免除平台跳转的过程直接进行消费。同时,其长短视频平台共享用户留存和使用时长数据,是平台战略规划比较理想的状态。

    03 但是现实并没有像爱奇艺规划的那样发展。据晚点报道,随刻日活跃用户巅峰时为300万,上线一年下降至180万左右。直到去年年底,爱奇艺开启史上最大规模裁员,葛宏离职的消息传出,随刻也成了裁员重灾区,且与其他产品线合并。腾讯的短视频产品微视则已经并入了OVBU,在今年上半年也进行了大规模的裁员。

    理想中IP资源协同的图景未能在现有生态中实现,“打不过就加入”,爱奇艺最终选择和抖音携手共创。事实上,这也是爱奇艺继续推行降本增效策略的举动之一。

    其最新一季财报显示,爱奇艺结束了自创立12年以来持续亏损的历史,在2022年第一季度首次实现了季度盈利。但盈利主要来自于此前的裁员和减产,财报显示,Q1内容成本为44亿元,同比下降19%;销售及管理费用等支出为7.4亿元,同比下降38%。对此,龚宇表示,头部内容的投入没有减少,而是减少回报较低、质量较差的内容。

    此前基于爱奇艺IP生态打造矩阵品牌的计划纷纷破灭,好不容易实现的盈利数据如果想继续保持,就更应该专注于自身长版继续发力。这次和抖音的合作可以看作是爱奇艺现阶段放弃自建短视频社区,借助抖音平台给自己长视频内容导流的一种途径。

     

    作者:陆娜,编辑:高宇雷

    来源公众号:电厂(ID:wonder-capsule),探索科技公司的未知,为你充电。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电厂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字节「派对岛」之外,这几款元宇宙新品同样有趣

    设计动态 2022-07-20
    编辑导语:各大厂都在向“元宇宙”进军,字节除“派对岛”之外,还有几款同样有趣的新品,本文就从背景、产品介绍等方面推荐了这几款新品,我们一起来看看。 尽管关于元宇宙是否真的可以成为“下一代社交产品”的讨论,始终未能得出统一结论,但这似乎并不影响大家探索元宇宙的热

    编辑导语:各大厂都在向“元宇宙”进军,字节除“派对岛”之外,还有几款同样有趣的新品,本文就从背景、产品介绍等方面推荐了这几款新品,我们一起来看看。

    尽管关于元宇宙是否真的可以成为“下一代社交产品”的讨论,始终未能得出统一结论,但这似乎并不影响大家探索元宇宙的热情,不论大厂、还是中小企业。

    除了我们此前两篇文章提到 OASIS、BUD、Star Idol、Soul、Litmatch、Healer、Sweech、May 和缓缓星球等 9 款元宇宙概念社交产品。

    半年过去,随着创业者的继续探索,笔者近期又在国内和海外市场上发现了一些有趣的元宇宙尝试,尽管多数依然处于相对早期甚至半成品状态,但确实也为元宇宙进一步向前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本期元宇宙新品合辑筛选了 6 款 2020 年以后上线的元宇宙概念社交 App ,3 款主要面向国内用户、余下面向海外用户,由于篇幅原因,本篇元宇宙新品仅介绍其中3款。这些 App 均在现有的模式基础上做出一定升级或创新,希望能为大家向前探索带来一些帮助。

    一、「FateU」:“送人头”式社交方法?Dating、游戏与社交

    背景介绍:

    「FateU」是坤元理想于 2020 年 8 月推出的一款面向国内用户的元宇宙概念产品,「FateU」官方将产品定义为社交元宇宙。

    与普通社交产品相比,「FateU」确实具备虚拟形象、沉浸体验等元宇宙产品应该具备的基础特点,但似乎又无法从传统社交模式中完全剥离出来。

    虚拟形象与社交互动:

    目前「FateU」有首页、消息、发现以及个人主页等 4 个一级 Tab,创建 Avatar、虚拟社交等几乎所有的虚拟使用场景都集中在首页。「FateU」的虚拟形象风格与啫喱等产品类似,走 Q 萌风格。「FateU」的虚拟形象创建基本可以分成面部和服装两个类别。

    在捏脸时,用户可以自由选择发型、脸型、眼型、鼻子、唇形、眉毛等 6 个部分,但官方尚未上传眉毛素材;而服饰选择,包括上衣、裤子、鞋、帽子和袜子,但后两者同样没有提供任何素材。从短期来看, 「FateU」提供的捏脸服务在同类竞品中并没有明显竞争力,但这也并不意味着,「FateU」的 Avatar 毫无特色。

    首先,与多数产品在“用户完成性别选择时就已经注定了 Avatar 的性别”有所不同, 「FateU」支持用户随时更改 Avatar 的性别并进行捏脸改造 ,这一点对于希望在网络世界开始完全不同人生的用户很友好。

    其次, 「FateU」鼓励用户“捏脸送人”。用户完全可以像给自己捏脸一样打造一个全新的 Avatar 形象,并赠送给好友 ,对方只需要扫 Avatar 图片中的二维码就可以直接完成一键换装。除了是一种有趣的交互模式,也是一种不错的增长营销模式。

    目前, 「FateU」提供了“超级英雄”、“夏日派对岛”以及“Club 处 CP”等 3 个虚拟场景。

    超级英雄 ,引用了《鱿鱼游戏》中的游戏关卡,每局游戏 10 人一组,用户需要在指定时间内,渡过重重关卡到达终点并获得最终的胜利。许是因为用户体量较小的原因,笔者在不同日期不同时间段多次尝试,均未能成功匹配成功,永远是 1 等 9…

    夏日派对岛,采用了《女巫来了》、《CSGO》等游戏中的 “躲猫猫”玩法,当用户点击变装键后,会变成火烈鸟游泳圈、贝壳等物品,需要在隐藏在海滩的合适位置处,并尽量不让其他用户发现。 当然用户也可以成为那个发现其他用户的角色。

    “Club 处 CP” ,应用如其名,是一个交友场景。当用户点击进该场景后会自动进入一个房间大厅,房间内一定距离内的用户都可以相互交流。可如果用户想要实现更深入的 1v1 交流, 则需要坐在酒桌上并等待另外一个用户坐在对面,坐在同一个酒桌的用户自动结成“对子”。 用户坐下之后,可以在标签处标记本桌主题,如#蹲个搞笑女、#想要一个声音好听的小哥哥、#收留心碎小宝贝等,方便提高匹配到自己感兴趣用户的效率。

    目前, 该场景内共有 10 张桌子,可以同时容纳 20 名用户进行 1v1 匹配,「FateU」的场景模式有点像“相亲酒吧”。

    而「FateU」的发现版块则又细分出“关注”、“兴趣”、“朋友圈”和“研究所”等 4 个二级 Tab,基本就是朋友圈、信息流和微博话题的模式。除此之外,用户还可以在「FateU」内开启语音直播。

    如前文所言, 「FateU」既有传统社交的影子,又有新模式的探索,且两者有强烈割裂感。

    另外,「FateU」的会员订阅中还含有“每日 50 次右滑拥有更多机会”等具有明显 Dating 产品常出现的权益,似乎尚未做好新旧更迭的准备。但其将 Dating、互动游戏同社交、虚拟进行结合的尝试还是有趣的。

    二、「派对岛」:藏在活动里的虚拟社交+社群

    背景介绍:

    「派对岛」是字节跳动于 2022 年 1 月推出的线上虚拟社区 App,也是字节跳动在元宇宙社交领域的首次尝试,因而作为一款邀请制 App,自产品上线以来在各大社交媒体以及产品讨论社群中,不时就会出现大家接力“求「派对岛」邀请码”的景象。

    但此前一直处于内测阶段,直到 6 月初才开始公测、7 月才开始大规模放出邀请码。

    鉴于其长达半年的内测期,常出现在游戏产品中,因而笔者原本以为「派对岛」的游戏属性可能会超出社交属性,但字节跳动似乎反其道而行之,最为明显的是 「派对岛」将“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作为 Slogan。

    虚拟形象与社交互动:

    与其他元宇宙概念社交产品类似,在完成性别选择后,用户需要先为自己创建一个 Avatar 形象。

    与此前引起热议的缓缓星球和啫喱一样,「派对岛」的虚拟形象也选择走“ Q 版萌系风 ”。目前支持用户自定义选择肤色、发型、发色、眉毛/眼睛/嘴巴形状以及上装、下装和鞋子,整体来看自定义空间相对有限,留给用户的选择并不是很多。鉴于字节以往的效率和研发能力,想来此前的半年「派对岛」并没有将研发重心放在Avatar搭建上。

    「派对岛」有“小岛、活动、日历和我的” 4 个一级 Tab,目前活动版块仅对限定用户开放,单从表面来看,可能会觉得「派对岛」有些普通,但实际却在运营活动上暗藏玄机。

    目前「派对岛」支持抖音好友、微信好友、QQ 好友、昵称搜索、群添加好友等 5 种添加好友模式,用户的所有好友和群聊都会显示在“小岛”版块。

    与普通社交产品在点击用户头像便直接开启会话有所不同,在「派对岛」上,点击好友或群头像则会直接跳转到“虚拟场景”,目前来看虚拟场景最少容纳1人、最多容纳 200 人。用户可以虚拟场景下与其他用户进行文字、语音、表情和动作上的互动,而在虚拟场景的选择下, 「派对岛」同样选择了海边场景,主观上为用户营造放松的氛围。

    以上,看下来都不会觉得「派对岛」与其他同类产品,在设定和体验上有什么明显差别,但实际上「派对岛」的“活动”给了用户大有可为的空间。

    首先, 活动的使用门槛极低,每一个用户都可以在自己的场景或群聊中预约或发起活动 ,在活动发起后,该场景下的每一个用户都可以在活动时间内参与其中,比较常规的是聊天、影视作品和直播, 影视作品多来自西瓜视频,直播内容多来自抖音直播。丰富的版权资源 ,帮助字节跳动在早期充盈了「派对岛」的可消费内容。

    「派对岛」搭建的便利版私人放映室获得了不少用户的喜爱,笔者随机检索用户姓名,发现有不少用户都在双人群聊中参与过影视活动。笔者与一位异地好友,并肩坐在场景内的观影大屏的木凳上看完了《海街日记》,我们上次一起看电影可能还是 2017 年。

    但实际上目前「派对岛」热闹的活动多来自官方,目前官方至少有“「派对岛」公园”、“我们都爱看现场”、“「派对岛」兴趣市集”、“「派对岛」放映室”等 4 个人群接近 200 或已经满员的官方运营社群 ,社区内经常会组织音乐会、电影放映、新歌讨论、街头演出、交友派对等活动,甚至也有歌手选拔赛以及“123 木头人游戏”等趣味活动。

    相较于此前社交产品官方社群多用于活动通知、功能介绍和问题解答,「派对岛」官方运营的社群本身就是社交示范。另外,目前「派对岛」也在努力招募活动组织者,希望从创作者侧丰富活动内容, 并且创建了派对活动组织者社群,并在群聊场景中滚动循环播放组织者招募 MV。

    但许是因为期待过高的原因,在测试期间,笔者并没有觉得在「派对岛」获得很多创新体验,整体来看,与缓缓星球和超级 QQ 秀的体验差别不是很大但也要肯定的是「派对岛」确实尽可能降低了使用门槛,让不同需求不同能力的用户都能在其中获得好的使用体验。

    总之,我们将会持续保持对「派对岛」的关注和追踪。

    三、「星壳Shake」:我在手机夜店里蹦迪

    背景:

    「星壳Shake」是时域科技于 2022 年 5 月推出的元宇宙夜店 App。

    与其他产品大多选择搭建一个大框架以便为未来发展留出空间有所不同,从 App 命名、到应用商店介绍、再到应用使用场景,「星壳Shake」意志坚定地将自己定义为元宇宙夜店 App。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中小型公司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与其“面面有、面面浅”,不如根据公司所长从一角切入。根据时域科技企查查登记信息介绍,公司在音频赛道持续进行投入,因而选择夜店切入也合乎情理,想来未来也有可能拓展到 LiveHouse、音乐大厅等音乐相关场景。

    虚拟形象与社交互动:

    目前「星壳Shake」在 Avatar 上提供的虚拟形象选择并不多,但足够差异化。

    Avatar 提供妆容、发型和服装三个选项,4 个妆面都符合传统意义上的夜店妆,明显的美容、形状修饰、亮片;4 种发色分别为紫色、黄色、绿色和橙色均属亮眼彩色;2 套服装走甜酷路线。而且当用户在进行 Avatar 创造时有追光灯打在全身,更是具备氛围。

    目前「星壳Shake」仅完成了“星河夜店”一个场景的打造,余下场景显示为“施工中,敬请期待”。而且星河夜店的营业时间也与现实生活类似,仅在每天晚间 19:30-00:20 开放,来早、来晚都无法进入场景。

    虽然仅有一个场景,但在「星壳Shake」中并不会觉得无聊。

    当用户在规定时间内点击夜店将会直接进入舞池中央,Avatar 会跟着音乐节奏自由摇摆,当然, 用户也可以通过长按功能键完成动作转换。 根据笔者有限的蹦迪经验,已然觉得十分丰富,举哑铃式、招财猫式、司机倒车、Swagger 等常规以及普通/进阶动作均有覆盖,而且客观客观来讲Avatar比我跳得协调一万点。也有用户在场景内发起“开火车”邀约,但由于当时已经深夜、人数过少等原因,最终未能实现。

    除了姿势,场景内的舞曲也在不停变化,而且场景内的灯光背景也会随之一起更换,说实话这舞美灯光一般的夜店甚至 LiveHouse 都很难达到,这可能和「星壳Shake」选择了 Unity 引擎开发有关,总之整个过程的沉浸感蛮不错,如果能赶上官方活动,一起体验万人野迪应该会更有趣,推荐大家亲自下载体验。

    虽然以上三款产品都主要面向国内用户,但显然产品逻辑、落地场景都有明显不同。这也是目前元宇宙赛道的一个魅力所在,没有人能真正讲清楚元宇宙到底是什么,这也就意味着元宇宙的未来形态完全可以由我们自己定义。

    目前来看,「FateU」的元宇宙社交靠游戏和 Dating 驱动、「派对岛」靠活动和运营驱动、「星壳Shake 」靠 DJ 和蹦迪驱动,但不论哪种方式都离不开技术和运营,而具备才艺或组织能力的创作者也是目前国内元宇宙开发者们吸引和争抢的主要对象, 未来“组织者工会”说不定会是一个不错的生意,尽管这听起来不够元宇宙。

    #专栏作家# 作家辛童,微信公众号:白鲸出海(ID:baijingAPP),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泛互联网出海服务平台。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pixabay,基于 CC0 协议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从7个方面,从零开始帮你掌握导视设计

    UI交互 2022-07-20
    两个人,在 18 个站台 34 条线路的大型高铁站内怎么快速碰面? 拓展阅读: [link https://www.uisdc.com/tokyo-g...

    两个人,在 18 个站台 34 条线路的大型高铁站内怎么快速碰面?

    拓展阅读:

    如何做到让每个人都不会迷路?聊聊日本东京的导视设计! 编者按:在车站这个人流巨大,地形复杂的地方,如何才能让路人下车后不会迷路?

    阅读文章 >

    又是一年大夏天,踏上了跑跑跑的旅途。在高铁站中转的时候,听到身边有人(似乎是一对情侣)在打电话寻找对方“我在这儿,20A 口……你到哪了,就在站左边……啊不对,那边是右……”碰面在日常简单的事情,在人员密集的地方变得超出寻常的困难。

    我们常会因为各种原因去到陌生的环境,初来乍到的我们是怎么快速清晰的定位自己,找到目的地的?在闸口众多的高铁站找人已经很难了,那在面积更广人头更多的航空枢纽呢?

    其实,多数建筑空间在早期就融入了导视系统,起着认路、寻人的大作用。就拿高铁站内来说,供人们定位寻路的有样熟悉的地标(德克士、肯德基)。也有着这样的高频设施(服务台、闸机口)。以及站内间隔百米矗立的会合点。这些都可以作为我们识路寻人的参照。

    那导视究竟是什么?又应该怎么设计呢?接下来跟大家分享下从无到有的 导视设计 :

  • 从7个方面,从零开始帮你掌握导视设计

    UI交互 2022-07-20
    两个人,在 18 个站台 34 条线路的大型高铁站内怎么快速碰面? 拓展阅读: [link https://www.uisdc.com/tokyo-g...

    两个人,在 18 个站台 34 条线路的大型高铁站内怎么快速碰面?

    拓展阅读:

    如何做到让每个人都不会迷路?聊聊日本东京的导视设计! 编者按:在车站这个人流巨大,地形复杂的地方,如何才能让路人下车后不会迷路?

    阅读文章 >

    又是一年大夏天,踏上了跑跑跑的旅途。在高铁站中转的时候,听到身边有人(似乎是一对情侣)在打电话寻找对方“我在这儿,20A 口……你到哪了,就在站左边……啊不对,那边是右……”碰面在日常简单的事情,在人员密集的地方变得超出寻常的困难。

    我们常会因为各种原因去到陌生的环境,初来乍到的我们是怎么快速清晰的定位自己,找到目的地的?在闸口众多的高铁站找人已经很难了,那在面积更广人头更多的航空枢纽呢?

    其实,多数建筑空间在早期就融入了导视系统,起着认路、寻人的大作用。就拿高铁站内来说,供人们定位寻路的有样熟悉的地标(德克士、肯德基)。也有着这样的高频设施(服务台、闸机口)。以及站内间隔百米矗立的会合点。这些都可以作为我们识路寻人的参照。

    那导视究竟是什么?又应该怎么设计呢?接下来跟大家分享下从无到有的 导视设计 :

  • 下一场淘宝!趣店罗老板是想认真带货?

    设计动态 2022-07-19
    编辑导语:直播近一个月后,趣店罗老板火了,抖音直播创造了近亿的场观和千万的销售量,然而刷屏行业内外的原因更是因为其“壕无人性”的直播方式,因此也有不少人称其将直播带货又拉到了一个新高度。 一、场观近亿,销量近千万 “今晚的趣店直播,注定把直播卖货的门槛又拉到一

    编辑导语:直播近一个月后,趣店罗老板火了,抖音直播创造了近亿的场观和千万的销售量,然而刷屏行业内外的原因更是因为其“壕无人性”的直播方式,因此也有不少人称其将直播带货又拉到了一个新高度。

    一、场观近亿,销量近千万 “今晚的趣店直播,注定把直播卖货的门槛又拉到一个新高度。”

    7月17日,抖音粉丝数为100多万的@趣店罗老板 开启了他的第37场直播带货,这场直播因为“壕无人性”式的打法迅速在行业内外刷屏。某行业人士对此在朋友圈发表了上述观点。

    据了解,趣店罗老板是上市公司趣店CEO罗敏的个人抖音账号。5月29日,该账号发布了发布第一条视频;6月15日,该账号正式开启直播带货,罗敏本人亲自上阵,定位为上市公司CEO直播卖预制菜。

    从开播首秀到刷屏,差不多1个多月的时间,账号的粉丝量在开播前也就100多万。

    这场直播究竟为什么能火?它又将直播卖货门槛拉到一个什么新高度?“壕无人性”式的打法又是什么的?

    首先,新播场从数据上拆解了昨天这一霸榜了抖音站内带货榜第一的直播间情况——

    据飞瓜数据显示,趣店罗老板在7月17日长达19个小时的直播中,直播间总观看人次达9098.6万,在线人数峰值拉到91.3万,平均在线人数为21.6万,观众平均停留时长达到3分10秒,超越84.25%的主播,直播间累计点赞量达到了6.4亿。

    近亿的总观看人次背后,商品访客量达到473.3万,由此得出曝光转化率为5.2%。 综合直播间最终859.1万,直播间的用户转化率达到了9.44%、下单转化率达到了100%。

    因为直播间有大量的1分钱商品,所以多个数据平台统计的直播间总销售存在差距,有的称高达2亿多元,有的统计出来只有1亿多元,所以新播场在这里暂时只讨论直播间商品的销量表现——

    在飞瓜数据统计的直播间上架的24款商品中,只有19款商品存在动态销售数据,其中有2款商品的单品销量在100万以上,为直播间做福利的酸菜鱼、水煮鱼。

    有5款商品单品销量在50-100万、5款商品单品销量在20-50万,也都是拿来做福利的相关商品较多。

    而直播间销量最低的商品也超过了2万份。这样的爆品能力,可以说几乎媲美行业的头部主播。

    账号涨粉数据上,@趣店罗老板 直播间前后涨粉458.3万,目前总粉丝量达到503.7万,并带动直播间榜一@趣店生鲜旗舰店涨粉 47.2万。

    从人气、转化、销量还有涨粉数据上来看,趣店罗老板可以说是继东方甄选之后又一个抖音站内的头部带货案例。

    虽然趣店罗老板在6月15日的抖音带货首秀中明确介绍自己是:“我和新东方的俞老师一样,在做业务转型。”但他与东方甄选完全不同的是,东方甄选走的是直播内容、树立人设的长远路线,而趣店罗老板走的是氪金、烧钱换流量的突击路线。

    二、超1亿资金的投入? 除了亮眼的直播数据,这场直播引起行业内外刷屏的还有一点:惊人的投入,传这场直播的投入费用超过1亿。

    这场直播里,除了一直在用的“上市公司CEO正在直播”的带货标签外,这次的直播还打出了“趣店罗老板1分钱请吃酸菜鱼”的直播主题。

    除了1分钱的商品福利外,还投入了微博抽奖和直播间福袋累计的1500台iPone13、网传的1亿千川投放费用,傅首尔、贾乃亮的出场助阵,以及微博开屏和抖音开屏的广告费……

    行业内有人为其估算了iPhone福利、明星出场费、平台开屏广告和热搜、直播间福利费用,累计高达1250万元。

    从直播间弹幕数据来看,在27.7万的弹幕人数中,有93.7%的观众是首次发言。不难看出,直播间iPhone福袋确实拉高了互动,这也对直播间的流量产生了助推。

    还有一张流传千川投放截图显示,趣店罗老板在巨量千川上的消耗达到249.97万元。

    某头部MCN相关负责人在朋友圈表示:“抖音分10个户投了3000万广告(不止)”。而据某社群内的行业人士分享,趣店罗老板为这场直播投了1亿千川,1亿UG(抖音投放的千川,一说为平台的对赌投放)。

    据飞瓜数据显示,趣店罗老板7月17日直播间流量来源中,视频推荐占比5%、账号的关注用户占比8%,其他来源占比达到87%,其他来源是指直播广场推荐、付费流量推广渠道等,这也坐实了趣店罗老板在这场直播里做了大量投放的论断。

    这些不惜成本的氪金操作,也让趣店罗老板的直播成为了诸多业内人士眼中的“资本疯狂”。

    “趣店罗老板的打法其实透露出一个信息:普通人做抖音发财的时间已经结束了。因为资本已经开始入场,一旦资本入场,较量的等级就不是一个维度了。” 微博上,关于趣店罗老板直播讨论最热的一条内容如此说道。这一观点和前面提到的拉高行业门槛论调如出一辙。

    此外,还有行业人士表示称趣店罗老板是“降维打击(的)新玩法”,他表示:“当资本悄悄的入场时,一切的运营方法,各种讨论技巧都是浮云,不值得一提!”

    三、抖音之后,下一站淘宝? 有意思的是,就在7月17日的直播结束后,趣店预制菜于7月18日在线下召开了2022品牌战略发布会,罗敏现身现场,并公布了717吃货狂欢节数据。

    不仅如此,趣店还在继续“烧钱”,并将目光投向了淘宝直播。

    一位自称是点淘官方合作服务商十月文化的内部人员在趣店直播刷屏时,在社群里表示:“他今天亏钱,明天还要找我继续亏钱。”并晒出了趣店相关负责人与其在钉钉上,对接淘宝直播的相关截图。

    回到趣店这场刷屏的直播本身,其烧钱玩法并不新鲜。

    在行业众说纷纭的讨论声中,一位自称是趣店前员工的人站出来表示,趣店早前在做分期业务的时候,大学生注册一个账号能一分钱买泡面,还能天天买。同时平台给到地推人员的佣金,是注册一个账号100元,这样的推广方式一天也要烧上千万。

    “趣店前身是做大学生分期贷款跟数码分期的,一分钱送福利跟做分期市场(是)一样的套路。”

    从中也不难看出,烧钱赚用户、做数据其实是趣店罗老板一贯的打法,千万级的费用不过是其日常操作。

    同时,有行业人士站出来表示: “趣店模式不就是和早期其他品牌先重资请达人带货,获得品牌知名度,然后开始铺其他渠道其他达人(一样)。(只是)现在达人影响力没有以前那么高,有些还拉胯,(所以)就投自己了。”

    早在2020年,大家刚扎堆做抖音电商那会,类似的大手笔投放并不在少数。 曾经被称为“抖音一姐”的带货主播朱瓜瓜,就是凭借着品牌专场起家,当时就有消息称她是由背后几个财团花钱砸流量砸出来的。

    也就是说,通过烧钱做数据、做头部的玩法,在行业内并非没有先例,只是随着市场趋于冷静、监管力度加强,大家不再选择激进烧钱。

    除了烧钱赚流量之外,趣店的这场直播还将一个新的品类商品带到了大众面前,那就是趣店在今年4月15日宣布进军的新领域——预制菜。

    “一个做预制菜的品类头部说,在罗老板撒钱式营销之下,他们品牌也比之前涨的更快了……帮忙做品类教育了。”某行业人士在朋友圈分享到。

    新播场在昨天退出@趣店罗老板直播间后,也在抖音站内刷到了其他的一些预制菜的带货直播间,其定位也是老板卖预制菜。作为近1-2年新消费领域火热的品类商品,市场上的预制菜品牌还都处在成长阶段,更不用说渠道推广是否已经成熟。

    这也就意味着,在有过品类红利之说的抖音快手电商上,预制菜商品品牌的进入,将会给达人、机构带来新的合作机会与增长可能。

    除了关注玩法、类目赛道外,趣店这一案例也推动了公司股价的上涨。

    据同花顺财经7月18日下午消息,随着趣店直播案例的刷屏,趣店盘前一度涨超104%,消息发布时回落至60%。此外国内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得利斯同步涨停,A股市场冷链、大农业、预制菜概念股都受到了大量关注。

    加上趣店早前做金融的背景,罗敏在资本市场过往的一些行径让很多人觉得这就是一场策划已久营销事件。

    烧钱投流早就不是直播带货行业里的秘密,只是趣店把这些元素集中在一起,同时其金融从业的经历让“资本入局”成为了这起刷屏事件的极为重要的标签。

    但更多人的看法是趣店的热度或许不会持续太久。烧钱打品牌、获取流量之后,依然要回归直播带货本身。毕竟,热度只是一时的。

     

    作者:阿力古;公众号:新播场(ID:New_bc)

    本文由 @新播场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6fw5GfjPEc8HF8VrkYpLTA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 宠物用品,是如何掏空铲屎官钱包的?

    设计动态 2022-07-19
    编辑导语:近期,VETRESKA与肯德基联合推出了联名限定款「肯德基×未卡猫抓桶」,这一跨界营销事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篇文章围绕这一事件展开了一系列讨论,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一起看看吧。 近期,又一起跨界营销事件引起铲屎官们注意。 据报道,国内新锐宠物生活方

    编辑导语:近期,VETRESKA与肯德基联合推出了联名限定款「肯德基×未卡猫抓桶」,这一跨界营销事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篇文章围绕这一事件展开了一系列讨论,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一起看看吧。

    近期,又一起跨界营销事件引起铲屎官们注意。

    据报道,国内新锐宠物生活方式品牌未卡VETRESKA,携手全球领先快餐连锁品牌肯德基,推出了联名限定款「肯德基×未卡猫抓桶」。

    说到“桶”,这次联名的猫抓桶,在外观上参考的是红白造型的肯德基全家桶,而在桶盖上加入了“仙人掌”等未卡的品牌元素。在造型设计上,猫爪桶整体尺寸可容纳多只猫咪,采用的瓦楞纸材质可供猫咪抓挠,桶内还有分层。

    这款猫爪桶本身颜值够高,同时又是肯德基的联名款,发售当时限量1800套,2小时就被抢购而空。

    另外,之所以被称之为新锐宠物生活方式品牌,未来VETRESKA在宠物行业里一直头顶光环、营销动作不断。

    去年8月,未卡在官宣鹿晗成为其首位品牌全球代言人后,双11期间鹿晗还现身未卡直播间,全场累计观看人次达55万,当即登上天猫品牌潮宠总榜和小时榜双第一,后又创下双11期间最高单日成交纪录;除了鹿晗,谷爱凌、宋祖儿等一线明星艺人,Fil小白、储镒恬等kol也相继成为未卡的合作对象,让未卡不断破圈。

    在创立早期,未卡主做的是宠物用品,曾推出无土猫草、仙人掌猫爬架、西瓜猫砂盆等行业爆款。在多轮融资后,未卡也杀入主粮赛道,推出了未卡新西兰进口猫粮,扩充产品矩阵。

    未卡的产品路线,实际上反映了国内宠物行业的格局所在: 宠物食品由于更刚需、消费频次高等特点,在整体宠物市场中占据了超一半的份额,是一条更高容量的赛道,近年增速趋缓;而以牵引绳、猫砂、猫窝、猫抓板为代表的宠物用品,作为非必选项,近三年增速达到30%以上。

    实际上,在国外,宠物用品早已成为各大奢侈品品牌的抢滩登陆战。早在1931年,路易威登就开始针对宠物设计“行李箱”:一个透气门帘、一个可拆卸的内里,这种产品方案现已成为如今宠物手提袋的标配。

    不过,更高级别的材质、更具艺术气息的设计、更具辨识度的品牌Logo……也让宠物用品实现了更高溢价,轻辄上千,动辄几万块——当爱宠换上一身昂贵装备的同时,其主人的身份也就不言而喻、相得益彰了。

    一、在国内做宠物用品有多大想象? 国内宠物行业整体发展如何?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显示,2010-2020年,宠物行业规模由140亿元增长至2065元,十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0.88%。国联证券指出,从2018年左右开始,越来越多的爱宠人士投入到宠物行业,资本也在这一时机相继跟进,导致行业内卷,增速也曾一度放缓。

    在2018年左右,云养猫、云吸猫、看猫片成为流行的社交话题——不是每个人都有现实养宠物的条件,而猫相较于狗的爱宠地位近年获得大幅提升:猫不需要溜、不需要经常洗澡、更容易夜间活跃、更符合年轻人对独居自爱的性格投射……

    爱猫人士也逐渐由极客圈层慢慢扩散至大众,各种各样的新经济形态也在开始消费“猫”,观看者从猫身上汲取精神养分,创作者与传播者也在乐此不疲地享受着逗猫/狗的乐趣。

    一方面,猫/狗在表情包、条漫科普、短视频等文化传播中被大众进一步认知,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按捺不住云吸猫/狗的“瘾”、自我学习养宠知识、进阶成为铲屎官变得越来越多见,疫情也在加速这一趋势。

    养宠大军扩充之后,宠物食品又尤其是宠物主粮变成了铲屎官最为关心的问题。

    宠物主粮本身是刚需产品、消费频次高,奈何宠物主粮还经常发生产品翻车事件,“如何让主子吃到放心的口粮”已成为多年盘桓不去的社交话题。

    例如,在今年6月,就有权威媒体曝光,由某明星代言的猫粮原料涉嫌“偷换概念”一事,其供应商只对肉粉发放了生产许可证,但原料表却写着脱水肉。

    国联证券指出,2017-2020年,宠物食品市场由1061亿元增长至1129亿元,而宠物用品市场则由121.94亿元增长至280.94亿元,增速明显快于宠物食品。

    疫情居家看似让独身经济大爆发,但国联证券也指出,部分宠物主可支配收入随之减少,价格更低的宠物食品更为吃香。

    另一方面,以比瑞吉为代表的国产宠粮也在加快进行高端产品布局,以高于业内、对标国际的标准,完成对宠粮配方、品质、标准的全方位国产超越——要么追求高端化,要么追求性价比,会是宠粮市场未来的主要方向。

    不过,《2021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显示,2019年-2021年,宠物食品所占的宠物市场份额从61.4%降低到51.5%,而宠物医疗的市场份额则从19%到29.2%——这似乎可视作宠物消费“恩格尔系数”在降低的一则信号: 在解决饮食问题后,更加精细化、定制化的产品及服务会更受追捧。

    此时,宠物用品的角色体现出来了,消费者将宠物人格化,宠物也需要衣食住行,也需要差异化的身份区隔。

    例如,在今年元宵节期间,甚至不少年轻人开始为宠物拍写真、做年夜饭、在猫/狗窝上贴对联……

    财经天下曾报道,“宠物年夜饭一份售价50元,月销量500份”,“逗宠物、摆道具,一套摄影花了将近1000元”,“售价10元以下的宠物对联一个月卖出4000件”……

    而这些层出不穷的过节玩法,也有着极强的社交属性,小红书、抖音、微博、B站等社交平台相关作品的点赞量可以轻松上千、破万。

    如此来看,宠物用品早就不局限于牵引绳、猫砂、猫窝、猫抓板这些普通事物了。 在宠物消费恩格尔系数降低,宠物衣食住行皆人格化后,衡量一款宠物用品的标准应该是,能否被大众点赞、能否引爆社交话题。

    艾瑞咨询显示,现在的铲屎官宁愿自己吃喝不好,也愿意为猫/狗花钱。其中,猫奴每年人均为猫消费超5000元。

    宠物消费升级下,越来越多的跨行玩家瞄准了宠物用品这块市场。

    二、被各路玩家瞄准的宠物用品,如何掏空铲屎官钱包? 宠物用品如何被重做一遍?家电行业给出的答案是高颜值、黑科技、健康化……

    天猫平台数据显示,宠物智能家居在2020年双11期间成为快速崛起的品类,销量同比大增58倍,且超过半数的消费者为90后。

    其中,宠物饮水机、自动喂食器、智能猫砂盆被誉为宠物智能家居的三大件。

    不仅如此,冬暖夏凉的智能调温窝、监测宠物身体数据的智能项圈、专供宠物澡后的智能烘干机……所有“人”可以使用的智能产品,都可以复制在宠物身上。

    一方面,传统的家电大牌开始布局宠物家电:美的曾推出全自动猫砂、自动过滤杂物的智能饮水机、猫用航空箱……另一方面,新入局者且获得融资的也不少:小佩宠物、疯狂小狗、魔力猫盒、猫猫狗狗无不是瞄准“美观且实用”的宠物智能家居赛道。

    例如,宠物智能家居的头部品牌小佩宠物创立于2013年,已经连续多年取得智能宠物用品行业市占第一的位置。

    在京东宠物联合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所作的2021年宠物行业报告中,小佩宠物曾凭借小佩MAX智能全自动猫厕所猫、小佩宠物智能新一代陶瓷饮水机多次入选购买建议。

    在相关消费者评价中,“产品颜值高”、“科技感”、“设计简约大方”是代表性意见。

    除了家电行业,近来众多奢侈品品牌也在持续加码宠物用品领域。

    例如,今年6月,Gucci推出首个宠物系列产品,服饰、牵引绳、项圈、宠物床……用共计70余款sku把几乎可以想到的细分品类都做了一遍。

    又如今年5月,Celine推出首个宠物用品系列,产品也涵盖玩具、项圈、牵引绳等,售价从2000元起步,最高可达1.4万。

    另外,LV、爱马仕、Moncler、Tiffany都在相继推出各自的宠物用品:一款宠物包动辄超2万,一张宠物床售价7万……完美诠释了“人不如猫/狗”的消费鄙视链。

    如上所述,奢侈品品牌入局宠物用品早有其历史基因,而近来Gucci、Celine的加入无疑又让人看到这一赛道的火热。

    奢侈品瞄准“它经济”,一是背后客群有一定重叠性,二也是扩充产品矩阵、在精神层面多维地沟通消费者。

    宠物消费本身具有情感属性,而宠物用品作为最为体现“宠物人格”的细分赛道,更能唤起消费者对宠物的情感依恋,和对自身的价值认同。

    不过,动辄上千、破万的定价也意味着这是一个热闹大过成交的生意,本质上也是一种品牌营销。

    就像开篇提到的,和未来VETRESKA与肯德基的跨界联名猫爪桶类似,都是通过制造一定的稀缺性、同时赋予产品一定的大众内涵,既实现对品牌价值的溢价、又形成品牌破圈的话题效应。

    不过,再这样下去,铲屎官的钱包也要不够用了。

     

    作者:lidaxia;来源公众号:社区营销研究院(ID:Community_Marketing),洞察社区消费

    本文由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社区营销研究院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淘宝下单拼多多发货,无货源网店为何“杀不死”?

    设计动态 2022-07-19
    编辑导读:不备货、不囤货、不发货的无货源店铺,从别的平台搬运商品,等待消费者拍单,由上级卖家发货,自己则从中赚取差价。由此屡屡产生消费争端,也让市场重新审视无货源网店。本文作者对此进行了分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上世纪80年代国内出现了一种特殊群体,倒爷。 低价

    编辑导读:不备货、不囤货、不发货的无货源店铺,从别的平台搬运商品,等待消费者拍单,由上级卖家发货,自己则从中赚取差价。由此屡屡产生消费争端,也让市场重新审视无货源网店。本文作者对此进行了分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上世纪80年代国内出现了一种特殊群体,倒爷。

    低价买进,高价卖出,以价差为核心牟利点,他们在各地市场进行商品的倒买倒卖。其中,有人是合法捕捉商机,促进商品流通。有人则是非法牟利,投机倒把。

    倒爷,因而成了一个毁誉参半的名号。

    延伸到当下互联网语境,电商市场存在一批与时俱进的“倒爷”——无货源店铺。

    不备货、不囤货、不发货,秉承三不原则,无货源店铺从其他店铺、其他平台搬运商品,然后等待消费者拍单,由上级卖家发货,自己则从中赚取差价。

    该玩法存在已久,本无可批判,业内还有阿里巴巴等专门的货源平台为商家提供一件代发等服务。可是,随着电商行业车轮向前,一些变化悄然发生。由无货源经营而起的消费者投诉屡见报端,淘宝、京东、抖音等电商平台也都已着手进行专项整治。

    这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无货源店铺的去与留。

    一、网购退货风波,中间商现形 家住北京朝阳的小蒙最近遇到了一件烦心事。

    “就一块多的差价,至于把事情搞得这么麻烦吗?”小蒙在拼多多上拼了一单保鲜袋,9.9元包邮。到手发现卖家发错了货,跟对方协商后决定退货退款。

    她本以为这笔订单会就此结束,可实际上,曲折的退货之旅才刚刚开始。

    申请退货没几分钟,卖家打来电话,“卖家意思是我申请时选错了原因,平台可能会(因此)罚他钱,所以让我改一下申请,选‘不想要’就可以正常退货。但问题是,我本来选的就是这个选项。”

    两边的说法对不上,小蒙和卖家加了微信,互发截图后事情变得更加复杂。卖家说的情况属实,小蒙的操作确实没问题,难道是系统出bug了?

    陷入僵局之际,卖家问了一句,“您下单的店铺名叫什么?”

    小蒙仔细看了眼订单,下单的店铺和正在聊天的店铺,竟然不是同一家。作为一名已网购多年的老剁手党,事情到这里已经超出了她的认知范围。

    “破案了,又是一个从我这里搬货的”,卖家表现得倒是淡定,“以前也有人要跟我合作分销,让我代发,这次他想两头通吃,一边跟买家赚差价,一边从我这里要赔偿,真是第一回遇见。”

    退货风波就此告一段落,由此我们基本看清了无货源店铺的经营模式:消费者下单,无货源店铺以中间商的角色在全网同款里搜罗价格合适的上家,再直接以消费者的订单信息拍下,如此就能完成一笔看上去很正常的交易。

    而且,中间商的“牵线搭桥”并不局限于统一平台之内,跨平台操作也是常事。

    第三方消费者维权平台上也能搜到不少案例。如网友“黄佳慧”在黑猫投诉平台发起投诉,淘宝买的短袖拼多多发货,包裹里附有一张拼多多的好评返现小卡片,两家价差十多块,但卖家拒不承认相关操作。

    A店铺下单,B店铺发货。A平台下单,B平台发货。类似的消费者投诉隔三岔五就上个头条,原本隐藏在订单背后的中间商便浮出水面。

    二、无货源店不请自来,上家怎么看 “下单和实际发货的店铺、平台不一致,只有两种情况,第一,卖家在淘宝、京东、拼多多都有店,发货的时候没有专门去做区分。第二就是无货源赚差价,商家没有备货,在货源供货的基础上加价销售。”

    在多家平台开有网店的东瀚透露, “后者的可能性更大。”

    因为不同平台之间的发货系统互不相通,比如拼多多的快递单号在淘宝就是无法录入发货信息的。此时行业潜规则是出两个单号,一个专门用于录入系统,另一个才是真正的发货物流。

    可以说,跨店铺、跨平台发货一定是卖家有意而为之。第一种情况下,卖家如果跨平台成单实际上是在变相地给自己找麻烦。所以,上述争议订单的背后往往就是无货源店铺在利用信息差赚差价。

    “刚有淘宝时就有无货源店,市场一直默许这些店铺的存在,对于上家来说,这些店铺能带来更多的销售。”东瀚表示。

    特别是对于中小体量、打不开销路的店铺,以及店内所售商品非自主品牌或无品牌的店主而言,无货源店铺不失为一条很好的分销渠道。据业内人士透露,有些上家还会主动帮合作的无货源店铺抹掉A平台原有的快递单号,换成B平台的单号打包发货。

    而当约定俗成的界线被逾越,原本的互惠互利关系很可能会走向决裂。

    前文提到的小蒙、黄佳慧的案例,类似事件屡见报端,原因很简单,无货源店的门槛越来越低。东瀚曾学习过无货源开店的铺货、下单操作,“用专业的软件,上货就像复制粘贴一样简单”,把别家的店铺的商品信息直接采集、提价发布,有订单后再通过软件从商家下单,差价就能到手。

    值得注意的是,整个操作过程,上家大概率完全不知情。

    而且,由于软件操作的可复制性极强,单店花费的精力较低,一般店主会同时运营十家、数十家店铺广撒网,也就是业内所讲的“店群”。这样一来,被采集的上家规模再次扩大。

    面对如此不请自来且不讲武德的无货源店群,商家自然也换了一种态度。淘宝一位主营木制家具的店主就对无货源店群嗤之以鼻,“盗图、抄袭,我们团队的劳动成果被复制了N次。而且中间商是稳赚不赔,就算买家退货也不会有任何损失,物流、售后这些成本都是我们在承担。”

    从法理视角看过去,无货源电商本身并未被禁止,但上述具体操作可能会涉及多个法律问题。

    杭州律名律所的律师何享表示,随意复制其他店铺的商品信息,可能需要承担侵犯著作权、商标等责任,更有可能构成不正当竞争,具体情况则还要由法院判定。

    对于碰到了无货源店铺的消费者来说,如果是正常下单,且商品本身没有质量问题、店铺不存在虚假宣传,索赔差价等维权活动其实很难展开。最有效的途径便是根据平台规则进行退货退款,同时可以向平台反馈店铺涉嫌违规经营。

    三、开店教程遍地,有人趁机收割 无货源开店,不仅从消费者身上赚差价,卖家群体也正在被收割。

    在搜索引擎、社交媒体等平台输入“无货源”,得到的搜索结果主要包括两类,一是前面提到的交易纠纷、投诉,再就是各种教你走向人生巅峰的开店教程。

    以抖音平台为例,#无货源 话题虽然被屏蔽,但是相关话题的流量巨大。截至发稿前,#不囤货 话题播放量为872.2万次,#一件代发 播放量为5509万次,#店群 话题播放量更是高达4.3亿次。

    在知识付费市场,无货源相关的付费内容是近两年网店经营教程中较为畅销的品类。如售价198元的“抖店无货源运营课程”付款人数超过1000人。简单计算可得,仅该课程的销售额已在20万上下。

    而且,根据上述人士所讲,一般这只是初级学费,真正购买开店套餐后或许还要陆续交上千元。即便如此,依然挡不住一波又一波的网友为之买单,毕竟,“轻松开店”的诱惑力实在太大。

    卖出去的利润是你的 卖不出去的库存是厂家的 不用租仓库,不需要囤货 只要一台电脑、一部手机 月入千元过万很轻松 某开店软件投放的信息流广告就非常具有代表性,直接切中目标受众低投入高回报的心理需求,把无货源电商这一存在了十多年的玩法包装成2022年的最新风口,进而吸引卖家使用其软件进行开店,购买后续的服务项目。

    “广告讲的都是实话,可还有更多实情没有说出来,比如开店押金、营业执照等固定成本,拍单时的垫款,平台的回款周期,你的资金是否充足?还有各平台的竞争情况如何,什么货源最容易出单,哪个平台最难做?”,东瀚直言,“如果不能手把手带着出单起店,只是不停卖课培训,一律按照‘割韭菜’处理,骗的就是那些觉得无货源生意好做的人。”

    与其观点对应,以“无货源”为关键词,黑猫投诉上共有1766条相关投诉,其中大多是对培训机构的起诉。学员购买无货源开店课程之后,机构仍以各种名义进行收费。最终投入无法收回,店铺难以为继,店财两空。

    综上,在无货源店铺扰乱买卖双方正常交易秩序的同时,一大批跃跃欲试的无货源网店主正成为被收割的对象。

    四、为何难以连根拔起? 之于消费者、卖家以及电商行业,无货源店铺存在的负面影响前面已经说明。那么问题来了,从上世纪末算起,电商在国内已发展20多个年头,无货源店铺为何至今未能肃清?

    事实上,平台也一直在为此头大。

    2019年,天猫果小云旗舰店因运营失误,错将脐橙价格标为“26元4500斤”,羊毛党闻声而上,一时间引来全网关注。而后店铺负责人承认,整起事件起因是在使用无货源管理软件复制别家店铺信息时出了错。

    一时间,群众对这场风波的关注点从薅羊毛的受害者转移到了无货源店铺“玩火烧身”。

    而就在事发之前,淘宝官方曾发布相关公告。平台发现部分卖家以不正当批量复制他人店铺的商品,通过购买他人店铺内商品完成自己店铺内交易的行为,存在重复铺货、类目错放、售后服务无法保障等多种风险。对此,淘宝给出了下架商品、限制商品发布、限制使用特定管理工具等处罚措施。

    其他平台对于无电商模式同样持抵制态度。

    京东在2020年就进行了针对无货源店铺的专项清退活动,当时被商家称为“有史以来最严苛的规则”,如果商家无法提供货源证明,平台根据情节会对违规店铺进行扣分或清退;

    还有前面提到的抖音屏蔽#无货源 话题标签,与之对应,几个月前抖音专门针对无货源小店发布新规:当识别到商家店铺涉嫌无货源经营时,抖音有权利对商品或店铺进行限制,并根据违规程度对商家进行分级处理。

    主流电商平台都在对无货源经营重拳出击,却又没有任何一家平台有底气宣告已彻底清零。

    因为,电商市场的游戏规则,从底层决定了平台对无货源店铺的需求。

    在电商生态内,店铺、卖家毋庸置疑是供给侧的重要组成元素。而平台想要丰富自家生态,提高在行业的竞争力,这一环决不能掉链子。必要时,还必须实行激励政策,同时放低平台准入门槛,吸引更多卖家入驻。

    无货源模式,即是降低卖家开店门槛、短时间内快速扩大商家规模的解法之一,而且屡试不爽。

    平台起步前期大量招募商家入驻,对无货源商家绿灯放行,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开始集中整治。从多年以前的淘宝,到后起之秀拼多多,再到搭上直播电商快车的短视频平台,所有电商平台都跳不出这一故事模版。

    同理,行业内卷加剧、平台贴身肉搏之际,无货源店铺可再次派上用场。此时,他们对买卖双方、电商市场的负面影响虽未消散,但平台会因竞争战略需要而对其选择性忽略。

    一切都应了那句——野草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专栏作家# 熊出墨请注意,公众号:熊出墨请注意,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资深媒体人,TMT领域观察者。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预制菜低至1分钱,外卖要降价了?

    设计动态 2022-07-19
    编辑导语:如今市场中各方外卖都卷了起来,饿了么出台免单活动,美团送出大额券,预制菜的赛道也火热开启,难道外卖真的要降价了吗?本文就此现象做出分析,一起来看看吧。 这个周末在抖音直播间抢了6单一分钱的预制菜,比如酸辣鱼、小炒肉、啤酒鸭等等。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抢到

    编辑导语:如今市场中各方外卖都卷了起来,饿了么出台免单活动,美团送出大额券,预制菜的赛道也火热开启,难道外卖真的要降价了吗?本文就此现象做出分析,一起来看看吧。

    这个周末在抖音直播间抢了6单一分钱的预制菜,比如酸辣鱼、小炒肉、啤酒鸭等等。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抢到,这个直播间正是趣店的创始人罗敏新做的业务—— 趣店预制菜。 在互联网圈子里,趣店预制菜这周末算是出圈了。

    预制菜这个领域在疫情的这一两年开始火热,一方面因为封控导致线下堂食不安全,另一方面屯粮成了不确定的刚需,其三不管是堂食还是自己做饭的成本越来越高了。

    关于预制菜,村长曾经和大家分享过原瑞幸的创始人陆振耀转型做舌尖英雄,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陆振耀新项目,能否复制瑞幸辉煌?

    一、送出亿万大礼 罗敏在抖音上直播做预制菜的时间不久,之前用户知道的很少。这周我也是偶尔刷到这场717福利活动,连续直播超过16个小时,带货金额超过了2亿。

    单看金额是很少的,但是看销量却是创了抖音电商单场销量记录了,一场直播带货超过700万单。据许多渠道传播,昨天趣店在抖音上的流量花费过亿,抖音电商现场的服务团队有近40人。由此可见,关于这场直播盛宴,双方都是提前策划很久了。

    昨天无论是抖音的开屏广告还是短视频的投流,以及在商城的一些入口,你应该都有看到趣店的直播间。先不论趣店昨天到底在千川上推广花了五千万还是一个亿,仅从商品的补贴上却是货真价值的。

    比如昨天许多用户都有机会抢到20元的无门槛优惠券,超级单品酸菜鱼0.01元,卖了150万单。这是实实在在的补贴,加上物流成本,就算一单亏10元,这一个品也就补贴千万了。

    除此外,还有啤酒鸭、小炒肉、香菇鸡等等十几个单品,都有机会以0.01-9.9元不等的价格抢到,特别好抢。还有每五分钟的时间就随机送苹果手机,直播间最高峰人数将近百万,让抖音电商的领券下单系统瘫痪了近半个小时。

    二、趣店为啥要亏钱? 像趣店预制菜这种肉眼可见的亏损,毫无套路的补贴是相当反常的。因为之前无论是交个朋友还是新东方,就算有补贴特价,也不至于亏损。

    或者哪怕有几个产品有个几百单福利,还能靠其他的利润款赚回来。那这次,趣店预制菜为什么要花几千万甚至上亿来做补贴呢?

    1. 广告渠道变了 以前商家要做广告,要么找地方卫视,要么找线下商超、交通枢纽户外大牌等渠道。但是这种渠道更多是品牌的曝光,用户看了就忘记了,需要频繁的覆盖。包括在公众号、头条、优酷、爱奇艺等内容平台做投放,也还是偏向于宣传为主。

    但是我们再来看看抖音电商,对于商家来说,同样花钱,却实现了两种效果。其一在抖音上的直播,和用户是实时互动的,而不是单向的广告通知。其二在宣传产品的同时,也做了成交的转化。

    2. 获客的逻辑变了 趣店预制菜花了这么大的价钱做补贴,是真的亏了吗?这还真的不一定。

    其一,趣店的股价明显上涨了,涨幅还不小,如果能持续和抖音合作的话,返回国内上市还有机会。其二,做抖音核心要涨粉,涨粉就类似于传统的APP、小程序搞注册。昨天趣店罗老板的账号增粉超过了400万,按照在抖音5块钱或者10块钱一个真实粉,就算补贴2000万也还是划算的。其三,普通电商渠道想要让用户下一单的成本是多少?那让用户下三单、五单呢?

    昨天如果认真看直播间,薅到羊毛的客户,多少还会去买些其他价格的产品比如4.9、9.9之类的。

    假如昨天有200万新用户买了趣店预制菜,而且有的用户买了三单、四单的话,是不是意味着用户有三四次机会来了解趣店预制菜。至少用户在尝试三四道菜以后,总有一道菜可能会打动用户。

    那这两百万的真实下单用户,一个客户算20、30的成本其实都是很划算的。我相信不管是直播间渠道还是传统的APP渠道,你能给一个品牌带来二三百万的真实下单用户,你让他掏五千万或者一个亿,他也是乐意的。

    尤其是当你有了这两三百万的真实下单用户信息以后,后续还是有很多机会做营销的。所以综合下来,无论是快递的成本,还是食材的成本,你们也许以为亏了,其实不见得亏。

    3. 招商的渠道变了 趣店预制菜如果只是做抖音,既撑不起它的市值,也无法拓展它的生意边界。因为永远都只能在抖音卖卖而已,想要实现罗敏让预制菜走入千万家的梦想,抖音只是曝光的第一步。

    就在7月18日的今天,趣店预制菜品牌发布会上,罗敏公布更真实的目标。计划帮助100000用户创业开设线下预制菜门店,并且提供免息贷款。

    所以你看看,看似一场直播,其实一箭四雕。连最重要的招商环节都植入其中,当有几千万人看到趣店预制菜,又有四五百万人下单,后续的招商加盟速度会大大提升。

    就在今晚的罗老板直播间里,就有很多人开始咨询加盟开店了。而且作为代言人的贾乃亮,昨天在直播间也相当卖力。所以你看到的亏损,不一定是真亏损。

    三、抖音希望看到更多的“趣店” 这次趣店预制菜的直播规模上还是比较庞大的,无论是奖品、投流还是嘉宾,以及抖音的驻场服务团队。那这样的数据或者案例,也是抖音所期待的。

    其一最直接的效果就是抖音电商支付的客户增加了,大家想想这么大力度的营销和补贴,对于许多从未在抖音下单付款的用户是一次机会。从添加地址、开通支付等等,没有一二百万也会有五六十万的新用户吧,这还不包括开通之后抢不到的。其二抖音希望丰富平台的价值,尤其是对于新老品牌来说,如何借助抖音出圈、获客。

    之前许多品牌会优先把天猫作为产品的交易和展示阵地,那抖音希望塑造交个朋友、新东方、趣店预制菜、鸿星尔克等品牌来告诉其他品牌,抖音电商也应该成为你们核心宣传、交易的主阵地之一。既能做品牌、又能做成交。

    所以可以预见,基于这种品牌营销的联动,未来在抖音上每个月都会有新的品牌出圈。

    四、所有的技巧,在资本面前一无是处 如果你看了趣店预制菜的直播间,想要去分享他的玩法,这一切都是徒劳。 因为这场直播和内容无关系,只要资本有关。怎么投流更划算,肯定有抖音官方的人来出方案,确保流量曝光最大化。而算不算ROI也是次要的,不管是0.3还是3都不是这场直播关注的。

    你去分析再多的技巧,都不如直接花钱,通透拉满来得直接。 普通人算ROI,投产比是为了赚钱,而这次直播就是冲着亏钱来的。因为在这场直播上亏的钱,会把剩余的流量价值拓展到天猫、小程序、APP、线下加盟等其他渠道上。

    最重要的是资本层面,假如趣店这次在直播上投流3000万,那在资本上能拿到一个亿,或者在股市上能涨幅三四千万美金,那这一切也都是划算的。当然最后要说一句,罗敏这次营销算是成功的,但这仅仅是第一步。

    核心还是在于交付,用户虽然是以几分钱、几块钱抢的,但是趣店能不能以原价的品质和服务来满足消费者才是关键。

    比如快递配送问题,产品品质问题等等,如果出现了纠纷,不仅会产生负面的网络效应,最重要的是失去了再次促进成交的机会。所以让我们拭目以待的,等村长收到货后,再来评价。

    #专栏作家# 十里村,微信公众号:十里村(shilipxl),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偶尔分享生活,关注电商、科技,新事物。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pixabay,基于 CC0 协议。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让你的品牌快速脱颖而出,抢占市场份额,提升销量
免费获取方案及报价
*我们会尽快和您联系,请保持手机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