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东、抖音打开“个体小店”,集体向淘宝“开炮”
设计动态 2023-03-15个人卖货正成为各大平台的重要战略。 最近,抖音电商3月将支持个人开店为降低开店门槛,加大对全平台商家的扶持力度,抖音电商将开放支持个人开店。 京喜开启个体店并已于2023年1月1日上线0元试运营、0成本入驻;企业店2023年4月1日上线,京喜对入驻商家类型不做现在,各大电商平台都十分重视中小商家所带来的长尾流量,这从大厂们加强对中小商家的吸纳、优化相关服务等方面,就可以窥见一二。那么,各平台目前都拿出了什么样的举措来吸引中小商家入驻?一起来看看作者的分析和解读吧。
个人卖货正成为各大平台的重要战略。
最近,抖音电商3月将支持个人开店为降低开店门槛,加大对全平台商家的扶持力度,抖音电商将开放支持个人开店。
京喜开启个体店并已于2023年1月1日上线0元试运营、0成本入驻;企业店2023年4月1日上线,京喜对入驻商家类型不做限制。
早年间淘宝为了快速扩张,增添平台长尾商家,提升产品丰富度,大幅降低商家准入门槛,才有了如今“好逛”的属性。现在各品类的头部品牌,新品牌,往往会选择全平台运营。
如何更具吸引力成为大厂们思考的问题,除了深耕原有优势,抖音、京东在此时吸纳中小商家,意在冲击淘宝腹地。换言之,谁能更得中小商家,势必会在日后竞争中更胜一筹。
一、抖音小店把手伸向“个体” 近日,抖音表示,自2023年3月起,个人仅需提供符合要求的身份证并通过实名认证,即可在抖音电商注册“抖音小店成为商家,0元开启卖货,享受最快1小时快速开店。
而就在上个月,抖音小店IM客服系统飞鸽系统新增了客服“催拍催付”功能。抖音电商预估,此举可有效帮助商家提升至少16%的售前转化率。
此外,抖音还推出了专门为商品投流的超级商品卡,目前正在内测。以上行径,可以看出抖音不断降低开店门槛,帮商家提升转化,保护消费者权益。
其实,回顾抖音电商的发展,还能看出抖音电商一路以来的犹豫、试探与抉择。
在2018年,抖音踌躇是否进军电商领域,彼时其只是给淘宝等第三方电商平台带货。2019年,抖音正式上线了抖音小店,开始尝试搭建电商体系。
到了2020年618,抖音下定决心,成立独立电商部门。
由于抖音电商急于快速变现,寻求增长,所以当年10月9日,抖音与淘宝、京东等第三方平台上演了场“分手”大戏。抖音直播所展示的商品只能来自抖音小店,不能再转向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但短视频仍可搭载第三方链接商品,而第三方产品的服务费远高于抖音小店产品。
一时间,抖音小店成了商家在抖音电商生存的“必选项”,商家们纷纷开通抖音小店。那时抖音小店还不完备,不少商家不知如何运营。抖音给予商家大量营销工具帮助大中小商家进行营销,吸引商家留在抖音上做生意。为了帮助商家投放信息流广告,字节跳动商业化部门一度设置“投流手”岗位,为商家提供一对一服务。
一番操作后,根据“抖音电商营销观察”发布的数据,2020年1月至12月,抖音电商总体GMV增长11.3倍,其中,抖音小店GMV增长46倍,新增开店商家数量增长17.6倍。
更值得注意的是,抖音电商确立了四个核心业务指标:品牌化,降低白牌比重,主播去头部化,流量自播化。也就是说,抖音希望通过头部品牌的粉丝效应与示范效应,带动粉丝购买的同时为平台确立正品、规范的定位。
毕竟前几年抖音商品审核管理相对宽松,甚至容忍灰产。比如美妆品类,带有美白、淡斑、防脱功效的特殊化妆品若资质不全,认证成普通化妆品就能卖;在食品品类中,资质不完备的保健品也能被当作普通食品一样售卖。
而电商业务部成立后,商品运营部门开始重整商品审核规则,白牌的商品审核也越来越严格。大批资质不全、擅长擦边的白牌商家由此被洗出局。字节商业化部门只在武汉和西安设立了自助呼叫中心,远程服务他们。
到了2021年,抖音中的商家数量更加庞大。抖音决定不再亲自下场,而是启用服务商。但往往只有预算充足的品牌商家才用得起服务商,白牌商家在投流上变得被动。
同年间,抖音支付正式上线,结算不必跳转第三方支付平台。紧接着,抖音又上线分期功能“DOU分期”,以此促成更多的成交。至此,抖音电商的支付闭环完成。
眼看着商家逐渐丰盈,抖音在电商领域开始提速。其于今年相继尝试商城、外卖、超市等业务。抖音页面也与电商平台越来越接近:商城入口被挪到了个人主页;搜索栏可以直接搜索商品;一些高频消费品如食品饮料、母婴、百货等品类被分类聚合放在明显位置。
摆脱对第三方电商平台依赖的抖音,确实需要更多商家,甚至白牌来填满货架。
二、京喜换个“姿势”,再战下沉市场 不同于抖音电商的小步快跑,传统电商京东旗下的京喜,也在近期扩大对中小商家的扶持力度。
现在商家入驻京东旗下京喜,平台会有三方面政策扶持,通过搜索推荐精准展示商品,通过首页频道打造热卖爆款,通过大促会场加码赋能商家。招商指南显示,目前京喜平台多端用户总量接近1.7亿,日活近1300万,年订单量过6亿。
其实,原京喜事业群主要包含四大板块:社区团购京喜拼拼、快递业务京喜达、社交电商京喜、面向小B店主的京喜通(原京东新通路)。其在高峰期拥有上万人,是京东的明星业务。创始人刘强东一度亲自带队,倾斜大量资源和流量。
但在去年,京喜事业群进行了大规模调整。业务线几乎完全拆散,一部分直接裁撤,还有一部分并入零售业务,仅留部分运营团队。
曾经被寄予厚望的社区团购业务“京喜拼拼”,在两年内连退数城,如今只剩下北京跟廊坊等地继续运营。
对于京喜拼拼,刘强东曾提出,若哪个省区能拿下当地市场份额第一,给予整个团队2000万元的现金奖励。
然而,京东在社区团购战事中入场太晚,不计成本的投入就会产生大量亏损。据中信证券测算,仅2021年下半年,京喜拼拼及社区电商业务的亏损总额就达到了35亿元左右。
在成绩方面,京喜的GMV仍落后于美团优选、多多买菜、阿里淘菜菜一大截。据统计,2021年,美团优选和多多买菜的GMV已达千亿,而京喜则在150亿上下。
至于主打社交电商的“京喜”主站,一上线便面临内忧外患。内部问题,比如需要卖得更便宜更实惠,让顾客愿意来,或者给团长足够高的佣金让他们更有动力。外部挑战则是拼多多、淘宝特价等竞争对手的虎视眈眈。
京喜业绩不见长,下沉不下去的尴尬局面难以打破。其一度占领微信一级入口的位置,如今的微信“发现-购物”,也换回了原先的京东界面。惨淡收场后,刘强东选择回归初心,他在内部会议上的讲话:“低价是我们过去成功最重要的武器,以后也是唯一基础性武器!失去了低价优势,其他一切所谓的竞争优势都会归零”。
自此“低价”成为京东的核心战略之一。开放个人卖家入驻、上线百亿补贴等策略,都是为了进一步丰富低价供给,挽回低价心智。
京喜作为京东“低价”“下沉”的“利器”,毫无疑问地加入到了这场行动当中。我们在开头提到的京喜招商指南,是2021年10月后京东首次为京喜发布的招商广告。历经一年半,京喜重新下沉,成败与否,还需市场检验。
三、个体商家对电商平台,意味着什么? 总而言之,各大平台都注重中小商家带来的长尾流量。
从大厂们的优势来看,京东正带着强大供应链能力和品牌优势开展了百亿补贴活动。搭配上京东的物流优势,售后保障,倘若还能在商品价格方面获得优势,那么京东下沉成功的可能性就大了。
对日活突破6亿的抖音而言,直播与短视频带来的广告与佣金收入正在趋于饱和。倘若把资源向商城倾斜,更有可能讲出新故事。这也意味着,抖音正在进攻淘宝的核心腹地,与传统电商大厂正面交火。
除了抖音、京东重视中小商家,像淘宝、拼多多等一向致力于服务中小商家的电商平台,一如既往的加强对中小商家的投入。
其中,拼多多里的中小商家、白牌,一直是玩价格战的“制胜法宝”。
回顾2015年,在电商格局基本稳定的情况下,拼多多异军突起,凭借着低客单价商品和拼团模式,抢占了下沉市场,跻身头部电商平台。
2019年,拼多多上线百亿补贴,联合品牌商家对1万多款商品进行大幅补贴,在“假一赔十”的官方背书下,迅速吸引了一二线城市的消费者。靠着百亿补贴的烧钱模式,拼多多巩固了全阶层用户。
拼多多的快速扩张,是靠一部分“出淘”的淘宝中小商家构成的。
因为淘宝已经度过了早期需要靠中小商家“撑面子”的阶段。迄今为止,淘宝网已经涌进了600万商家,出现了狼多肉少的局面,商家的投流费用更是水涨船高。大量中小商家成为炮灰。不过,淘宝如今已意识到该问题的严重性,正在极力挽回中小商家的信心。
此外,热衷于吸纳中小商家的快手也在深耕平台优势。大促一直是中小商家营收冲刺的关键一战,根据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快手电商中小商家开店数量同比2021年增长61%,中小商家年货节期间GMV对比2021年增长近30%。
同时,在疫情期间,为降低疫情带来的影响,快手上线中小商家课程体系,2022年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共开展了11期商家成长训练班,向商家提供专属定向的辅导培育。快手电商学习中心中,也一直有很多新手课程。
话说回来,各大厂纷纷强化对中小商家的服务,与严峻的就业形势,高走的失业率相关。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发现卷不进体制或大厂,便开始思考谋一份副业。
至于谁最终能长期给中小商家一块“生长沃土”,那还要看各大厂是否愿意让利、优化综合服务了。
作者:三轮
来源公众号:鲸商(ID:bizwhale),打透品牌方法论,挖掘渠道新机会。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鲸商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抖音、美团、滴滴的七年之痒
设计动态 2023-03-15在滴滴重新上架、加大补贴力度后不足两个月,美团决定放弃自营打车业务,全面转向了聚合模式。 尽管在此之前,美团对于2023年打车曾规划的投入上限为10个亿。但在这封最新通知里,美团称后续将减少对网约车业务的资源和人力投入,轻装前行。 这个曾在滴滴下架期间被重启、无论是哪个产品,都希望用户更高频的用到自己,占据用户更多的使用时间,去发掘同一个用户身上多场景的业务价值,最终实现更大的商业化的可能性。抖音、美团、滴滴也不外如此,做大做全业务场景,寄希望于提高每个用户在自己平台上的商业价值。但那种狂轰乱炸、炮火连天的不计算ROI、不考虑盈利的时代,终究还是过去了。
在滴滴重新上架、加大补贴力度后不足两个月,美团决定放弃自营打车业务,全面转向了聚合模式。
尽管在此之前,美团对于2023年打车曾规划的投入上限为10个亿。但在这封最新通知里,美团称后续将减少对网约车业务的资源和人力投入,轻装前行。
这个曾在滴滴下架期间被重启、并予以重点施力的自营打车项目,就这样被战略放弃了。
事实上,滴滴给美团猛追的时间并不短,足足长达一年多。但显然,前者积累的先发势能周期更长。
但局部的进退并不能代表这些曾经的独角兽,在今天的状态。无论是美团、滴滴还是抖音,现在都已经成为了各自领域的大巨头,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增长要从哪里来?
随着各自平台的增长曲线从陡峭趋于平缓,投资于原生业务的边际效用必然出现衰减 ,而增长却又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其实这个话题,早在7年前,就已经被摆在桌面上讨论过,那时这三家企业刚刚获得了一个能够象征着行业地位的字母,分别是——“T”、“M”、“D”。
对于彼时的TMD来说,增长还是那么容易被创造出来,尽管BAT中的百度已经断言,互联网的上半场已经结束,但有目共睹的是,在这个概念被创造出来后的几年里,TMD仍然续写了所谓上半场的增长神话。
但不得不说,大家早已意识到今天的必然来临,正如2016年的世界互联网大会,在那场由“品玩”组织的讨论会上,程维反问过一个问题——
我们就永远这么连接下去吗?什么时候是边界,什么时候是尽头。
的确,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去年开始,抖音对本地生活发动了专注、全力的猛攻,它还上线了聚合打车平台,挤进网约车;而在美团和字节外卖酣战的时候,可能大家也忘记了滴滴也有外卖业务,甚至DiDi Food国际化的探索,要远早于美团外卖出海……
就像一张牌桌已经被掀翻了,很难想象,今天的张一鸣、王兴、程维还能坐在一张桌子上讨论问题,并给予彼此真诚的建议。他们曾经那么靠近,张一鸣和王兴曾经是同事,而程维和王兴则是朋友,他们还有共同需要翻越的三座大山——BAT。
但今天,TMD三家逐渐进入了水乳交融的同质化竞争当中, 做公司本来就很难,要规模、要利润,要赢得竞争,真是既要、又要、还要。 就对此抱有一定理解吧,尽管你也许并不赞同。
在那场讨论中,程维给“非常短兵相接式的竞争”总结了一个前提,即没有差异化的竞争。而无论是同质化的竞争,还是所谓的尾随策略,本质上来说,是对这个世界没有好奇了,这不能不说是对创新精神的一次背离。
01 ARPU——单一用户平均收入,这是一个近两年才被频繁使用的经营指标,但当我们回头去看,早在7年前,这一指标就已经萦绕在各位创始人的心头。
在那场讨论中,王兴指出,很多问题都是“A乘B的问题”,例如用户数乘以每个用户平均时长,那是总花费的时长,或者用户数乘以每个用户创造的价值,是总价值。
“增长有几种情况,一个是A涨B也涨,这个增长最快;一个是A涨B不动,这是一种增长形态;另一个是A涨B下降,就这几种组合。”
从价值维度上,一家公司的总价值增长,其A应该就是指用户规模,而B则是APPU,今天无需讨论的是,大家的A都有点涨不动了,那么受增长荷尔蒙的驱动,每家公司都在着力于ARPU的增长。
换句话说,流量的复用成了共同的选择。
征兆其实早已来临。
2017年2月14日,情人节,也就是在那场讨论仅仅过去3个月的时候,美团宣布在南京上线打车业务,从生活服务领域正式进入到出行领域。
更加巧合地是,当天王兴和程维刚在一个饭桌上推杯换盏。事后,在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程维回忆说,这天他和王兴一起吃饭,王兴只字未提,吃完饭看新闻才知道此事。而当程维去询问的时候,王兴只回了两个字:试试。
当然,对于不设边界的王兴来说,不可能真的就是试试。因为在南京试点10个月后分2017年12月,美团宣布要开7城。
那是一个足够剑拔弩张的12月,面对如此高频的动作,程维在当月接受采访时引用了成吉思汗“尔要战,便战”的故事,算是间接做了回应。还是在12月,市场上关于滴滴外卖要上线的风声被放出来。
而后2018年3月,美团打车首站真正落地上海,上线的第三天,王兴就透露:美团打车业务已经在所进入的城市拿到1/3的市场份额。然后紧接着4月,滴滴外卖在无锡上线了。
竞争一定是一家公司战略制定会参考的依据,但绝不是影响一家公司发展走势的核心关键依据。就像率先发难的王兴并不是真的要去端了程维的“老窝”,而程维去切外卖,也并非单纯是带着如此一个大规模的公司去情绪化迎战。
02 基于上述增长逻辑,不管是当年美团进入打车、酒店,还是滴滴进入外卖,本质上大家都是出于一个目的,让用户更高频的用到自己,占据用户更多的使用时间,去发掘同一个用户身上多场景的业务价值,最终实现更大的商业化的可能性。
事实上,王兴在后来回答为什么要进入打车领域的提问也坐实了这点。他类比Uber说道,Uber既做了打车,又做了外卖,Uber全球有超过20%的订单是外卖。而根据彼时王慧文的一份数据显示,美团点评日活2.5亿人次中,有30%的人有出行需求。
滴滴也是同理。包括后来美团和滴滴又同时在社区团购这个新领域有过一场厮杀,大家不外乎是出于在现有存量市场里,做大做全业务场景,提高每个用户在自己平台上的商业价值。
事实上,不只是这两家公司,不管是高德地图去捆绑打车、而后捆绑本地生活,还是淘宝去捆绑淘特、内容化……在整个互联网下半场里,所有选手出于的都是A不涨,但聚焦ARPU,探索同一个用户的多重商业价值,想寻求总价值增长的逻辑。
当然,更不能忽视的,是这个在后半场里窜起的抖音。虽然比大家迎接下半场的节点要晚,但今天的抖音,显然也走到了A不再涨的阶段。所以才会出现抖音内部,长出了电商、本地生活、房产、打车、音乐等等业务,它也从最初的一个短视频APP,变成一个包罗万象的超级APP。
也是在这时候,TMD三小巨头的业务,就此像八爪鱼的腿一般,缠绕在一起。 毕竟在这个所谓的下半场里,几乎所有关于消费模式的想象力似乎已经穷尽,而流量的池子也已然见顶。
根据QuestMobile公布的报告,2022年,抖音集团的用户规模已经逼近10亿,而中国网民的总规模为12亿。
抖音今天正在面临的事实,实际上滴滴、美团都早已经经历过。
2016年,滴滴的用户规模就已经达到了4个亿,而这个数据到了2021年3月31日,也只不过是到了4.93亿。别觉得这个数字小,要知道滴滴提供的是相对高客单价的打车服务,是一种天然的城市产品。
此外,虽然从2016年开始美团外卖的市占率一直在逐年提升, 但就外卖业务而言,触顶同样是难掩的现实。
于是,交织、混战,就不可避免成为一种必然。
03 只是,下半场留给一众企业的残酷,远不只是一个A很难再涨的困境。因为A很难增长,一系列蝴蝶效应也在发生。
比如,当进入存量市场、陷入增长窘境时,单纯依靠用户规模快速增长提高收入、提升估值的模式也已经被时代所抛弃,资本也随之陆续退场。
再比如,降本增效在近年来,也逐渐成为整个行业的主基调。
随之大众视野不断爆出的新闻就是,不计其数的公司砍项目、砍预算、砍业务、砍福利、砍HC,每家公司都开始算账了。
所以你能看到,尽管大家各自蔓延出了那么多业务,试图在ARPU值上有一番作为,但大家打仗的姿态,却又显得那么束手束脚。
不管是美团初探自营打车,还是滴滴在国内初探外卖,亦或是抖音内部不断对新业务的内测以及停运,事后证明很多动作都没有大开,就已经大合。
当然,最典型的一场战役还是社区团购,因为在这样一个冷淡的下半场里,你很少再看到像社区团购这样一个业务拥有上半场作战的样子:不断的融资,不断的烧钱。尽管这场战役里面没有字节,但TMD中的两位选手美团和滴滴都在。
后经报道,美团新业务(剑指美团优选)及其他分部的经营亏损由2020年的109亿元扩大至2021年的384亿元,经营亏损率同比扩大36.6个百分点;橙心优选在2021年三季度亏损约208亿元……
然后又与上半场的作战样貌不一样的是,因为亏损过于惨烈,这场仗甚至没能分出胜负,就各自偃旗息鼓、纷纷大撤退。
要知道,在上半场的竞争里,没有人在意过亏损、考虑过盈利,大家不外乎就是通过长时间僵持,看最后关头谁先松油门,或者谁先踩下刹车,拼个你死我活,最终决出个胜负。
还是在2016年乌镇互联网大会的那场交流中,面对牺牲利润换取增长速度的提问,王兴就这样说过:“长期来讲,企业肯定是需要盈利的。但是在不同的环境下面,有不同的策略,还得知道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游戏。BAT里面,阿里是这三家中最晚盈利,但最后是阿里比百度大很多,所以并不是简单比拼谁更早盈利。”
尽管当时的字节并不是一家烧钱的公司,但张一鸣更是认为BAT过早的考虑盈利其实是一件失策。“之前的公司错了,你在一个非常有前景,非常长的跑道上,你就应该低空飞行。不论腾讯也好,百度也好,他应该把之前的利润都用到,再更深层次、给大规模的投入,他们可以取得更大的成就。”
但就像程维说的, 企业发展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它首先要赢下自己的一块阵地,你把自己主业要做好。第二阶段是在这个阵地里面怎么控制利润率和投资的问题。
随着A不再增长,整个社会消费、资本环境都不再高昂亢奋,第二阶段也就在加速催化中到来,包含TMD在内的一众公司不约而同地走向同一条路:聚焦主线业务、压缩营销开支、减少经营成本,推动现有业务尽量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这时候再回到开头那个场景,美团打车不愿意再烧10个亿做自营与滴滴对垒,抖音进入打车选择聚合模式的原因也就不言而喻了,毕竟聚合打车是一个轻资产模式,美团可以最小成本维系这一业务运转,而抖音也可以以最小成本发射“子弹”,进行试错。
当然,也不局限于打车。抖音是内测了诸多业务的,美团也是提出过商家直播的,但也都是试试罢了。上半场那种狂轰乱炸、炮火连天的不计算ROI、不考虑盈利的时代,终究还是过去了。
文:孙颖莹;编辑:王芳洁
原标题:TMD七年之痒
来源公众号:最话FunTalk(ID:iFuntalker),不写平庸的故事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最话FunTalk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如何让可用性测试像剧本杀一样容易?来看高手的总结!
UI交互 2023-03-15前言可用性测试是一种测试方法,用于评估产品、系统或服务在用户使用过程中的易用性、用户体验和用户满意度。但是常规的可用性测试费用以及需要的条件比较苛刻,那如何低成本搭建可用性测试就成了一个比较难的问题。接下来分享一下我们团队如何建立简易可用性测试的。前言
可用性测试是一种测试方法,用于评估产品、系统或服务在用户使用过程中的易用性、用户体验和用户满意度。但是常规的可用性测试费用以及需要的条件比较苛刻,那如何低成本搭建可用性测试就成了一个比较难的问题。接下来分享一下我们团队如何建立简易可用性测试的。
更多 可用性测试 方法:
如何快速搞定一场小型可用性测试?来看实战案例! 设计师心中的用户和实际情况中的用户之间存在着很大的鸿沟,我们需要利用用户研究来解决这个问题。
阅读文章 >
一、3点暴论 1。 一定要做测试
实际工作中即使是有同理心基础的 设计师 ,,也因为不是实际使用用户不知道使用过程中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根本原因就是不是每个人都像你一样,和你熟悉度一样,很多事情是项目成员觉得想当然的事情,但是对于用户而言并不是那么的"理所应当"。
2。 做不不做好一万倍
做测试一定有效果的,哪怕是一个错误的用户做一次做比较糟糕的的测试也能发现现有产品的问题。每一场可用性测试都会对于产品的的优化以及项目组成员对于产品的认知逐步加深一步。做多次可用性测试之后,项目成员能够产生更多有价值的想法和看法。
3。 越早测试越好
这里有个常识性的误区:就是当把系统设计的很复杂之后,做测试的价值会有更大的价值。这个常识性的误区考虑的并不全面,再实际的项目运行之中时候,一旦产品或者是优化功能上线,修改时候就不是那么的容易。而且在用户养成固定的操作习惯之后是很难进行改变,如果强行并且频繁改变的话很有可能会引起用户的反感。
这里的反感涉及往小了说是表单或则是字段的位置,大到了一个功能模块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越早测试这种影响越能早发现/影响越小。
二、为什么要做简易可用性测试? 1。 招募形式
常规可用性测试是需要花时间和精力来进行精准用户目标。而简易可用性测试则不需要精准的使用用户,就是随便找一些人进行测试,如果经常进行测试可能比真实用户更有效果。
2。 主要目标不同
常规的可用性测试的目的是是需要尽可能的找到全部的问题,然后进行分类和需求的优先级排序。但是简易性可用性测试是为了找到最严重的问题,并且在下次测试前解决问题。
3。 现金成本不同
之前通过第三方请过 1 个农业生产方面的专家(6 千/小时),如果没有到 1 个小时就按照比例进行计算(通常是在 35 多分钟到 45 分钟),一次最起码要付出 3 千多到 4 千多。而简易可用性测试只需要几百元或者一些纪念品就可以给测试的用户。
三、测试的时间选择 常规的选择时间是安排在每个月第一个周一的上午。
原因:
保持简单些:越简单团队才越能坚持的下去,越复杂越忙的时候很有可能就没办法做安排。 固定 SOP 就不用提前敲定时间:确定固定时间就可以按照工作流程进行安排,就减少团队讨论的时间。 8 个人发现的的问题足够一个月了:8 个人已经发现 85%以上的问题了,而且足够忙一个月了 四、可用性测试流程 前期准备 用户选择 怎么筛选标准 理想情况下是邀请精准用户:
举个例子:男性,仓管,34-45 岁,8-10 年的系统使用经验,之前使用过这类的系统。
理想筛选标准一般是包含了:
性别 年龄 竞品使用经验 使用产品时间 有没有特殊的操作习惯 日常的操作习惯 上面讲的是理想情况下,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因为要花的时间和精力十分的多,而且也很难找到如此精准的使用用户,那还有一种方式叫做:条件放宽
换句话说就是就是去寻找到与目标用户类似的用户,这里其实会出现一个比较大的误区:非目标用户无法寻找到产品中的问题?但是这里你要进行思考一下,我们的用户出现了这个问题,是因为参与人员专业度不够导致的这个问题吗?
招募不是目标用户有 2 点好处:
如果只是针对某个专业的领域进行设计的话,就是默认这个领域的所有从业者都明白这些术语。但是这是属于理想状态下的猜测,但是在实际场景中不是所有这个领域的行择业从业者都明白所有的术语,拉高新人的学习成本未必是一件好事。 即使参与人员是一名专家,他也是跟大部分用户类似的事勉强应付任务,只不过是比普通的用户高一点点的层次。 1。 什么方式找到
找到用户的的方式有很多,主要是分为对内和对外:
对内的方式:成本和精力比较多的时候可以通过客户成功找到精准的使用用户。如果是条件放宽的条件下可以通过系统发放问卷还有微信客户群里面寻找到合适的使用用户。 对外的方式:可以在社交平台上发布招募需求,自主招募用户。也可以通过第三方软件发布招募问卷进行招募。 请用户进行测试,别忘了准备 100-200 准备给测试用户,或者是准备一些纪念品,来表示尊重
2。 环境准备
通常是需要 1 个安静不被打扰的办公室或者是会议室,同时还需要共享软件,一般使用的是腾讯会议或者是飞书会议进行屏幕共享。另外一间办公室里由测试组员进行观察。复盘时候需要视频来复盘,是一个很好的依据。
3。 测试人员
通常分为 2 种:
主持人:主持人一般是引导用户完成任务的职责,往往也有鼓励用户努力去尝试和发声。 记录者:常常是进行操作选记录以及防止问题遗漏进行的补充,还兼顾这观察用户的表情的职责。 4。 观察人员选择
人越多越好!!!
在做可用性测试的时候,让参与到的团队成员能有一个冲击感。他们都会改变对于用户行为的认知,摆脱以自我职业为中心的认知,这个时候会意识到我们不是“用户”。
我们作为设计师应该邀请所有跟项目有关的成员进入到测试环节,这里除了常规的成员:技术和产品外以及业务方,还需要邀请到决策层以及上层的主观进入到测试环节中(把决策层和主管拉进来也是为了后面能拉到更多的资源)。
小技巧:如果预算足够的,可以买一些零食,个人推荐巧克力和薯片还是不错的。
5。 如何选择测试任务
测试任务取决于现有产品需要需要测试什么流程或者是功能,需要提前拆分功能的流程,就像是就设计剧本杀一样一关一关。将流程进行拆分,然后以卡片的方式在白板上进行展示,并给与所有成员进行讲解。
以一个常规的新建用户为例:
录入信息 核对资料 验证密码 6。 提前准备时间
一般从邀请用户到中期的测试流程,一般都要提前 1 周 2 周完成。大纲整理差不多 1 天 2 天时间就可以完成了。
① 中期执行
欢迎(大概 4 分钟)
处于开始测试环节并且讲述测试的规则,让测试用户有个心理准备:
台词部分
需要提前将准备的台词读出来,需要跟测试用户进行确认
安慰部分
这部分是很容易被忽略的部分,这里如果做不好的好的话容易得罪测试用户。这里需要声明 2 个点:
主要是做产品的测试,而不是测试用户个人的能力。 要鼓励用户发声 测试结束之后,一定要还有问测试用户还有什么问题,尽力解答这些问题 情况说明
如果有录像或者是录音的存留必须要要跟测试用说明,不强求用户的测试,即使用户退出也应该给与一些补偿。
并跟用户签署授权/豁免协议。
提问(2 分钟左右)
主要是询问几个与测试赞誉这相关的问题,主要是让测试用户放松一些还有了解一下时候有之类的产品的经验,以便于进入下一个阶段。
提问部分涉及到了 3 个注意点:
让测试者有主角感,而不是一个单纯做任务的人。 不要注重问题回答的准确度,主要是用户习惯。 2 分钟内需要迅速拉回来。 观光(3 分钟左右)
提前打产品页面,让用户浏览即将要测试的页面,请参与者讲讲具体看到了什么,以及哪里看不懂的地方。视觉问题在这一步就可以检查出一部分的问题。
然后把操作设备的主动权交给测试者。
任务测试(大约 35 分钟)
这是本次测试的核心环节,主要是让测试用户操作指定的任务,并且通过用户一些的操作以及用户的发声找到产品中的问题。
在整个任务测试过程中,全程让测试者自己走完全程,作为主持人不要引导/影响到用户的判断与决策,在发出提问的时候避免掉会引导用户操作的的问题。除非测试这个时候已经停止操作以及处于绝望的时候,不要给与帮助与接下来步骤的引导。如果发现测流程多次出现测试的求助,则记录下来并且询问具体的原因,还要跟测试者沟通好如果主持人不在的场景下怎么处理?
测试流程中有 2 个要关注的的点:
发生原则:尽可能的鼓励用户的去说出他/她现在所处的流程以及现在碰到的难点还有疑惑的点,尤其是是测试者开始停止操作且不再说话的时候,可以试探的问一下:你在想什么?遇到了什么问题? 时效性:一定要去学会控制时间,测试全流程要控制到 45 分钟,一旦拖到了一个小时测试用户和主持人就会陷入疲态 探查(4 分钟左右)
任务测试完了之后,有些场景下主持人或者是记录者需要补充询问道一些问题,还可以向观察室里面的成员搜集他们想问的问题询问到测试者。
结束(3 分钟左右)
最后感谢测试者加入到测试当中,给予测试者之前承认的报酬(金钱或者是其他报酬),并恭敬地将测试者送出门
交付物
一般情况下是:
视频 sus 测试表格 常见的遇到什么问题
常见的可以分成 3 种:
不理解产品:由于不熟精准的用户目标,又有大的概率没用这一类的产品所以多少会迷茫。 功能找不到:如果单页多次发现这种功能找不到的情况下,要考虑下是不是在设计的时候要突出视觉层次 专业词汇不理解:专业词汇过多的页面针对非这个行业的测谁这来讲理解成本很高,所以会早造成操作流程的卡顿与停止,这里产生的原因极有可能是因为设计的时候没有考虑到新人的认知成本以及操作成本。 后期复盘
① 分类排序与问题评级
首先按照是职责区分:
功能增减-产品 bug-开发 体验问题-UX 设计师 然后讲每个问题进行分级:最严重的是 P0,P3 是最轻的,并进行任务的排期
② 以及忽略“皮划艇”问题
先解释下什么是“皮划艇”,就是用户在短时间发生了错误之后,在没有任何帮助提示下就能修改过来的问题。就像皮划艇在水流中一样,有的时候水流冲击下会向左或者是向右偏离一下,但是能够快速调整回来,一般遇到这种问题直接忽略就好难免会发生的事情。
五、其他测试方法 1。 远程测试
这个使我们团队在疫情期间使用的一种可用性调研方式,测试用户不用来办公室进行测试,只要通过视屏共享就可以进行流程。这模式主要针对工作繁忙的用户,但是在疫情期间反而起了奇效。
2。 无主持人的远程测试
就是在规定时间内让用户使用产品/任务流程过程中进行录制视频,从而让操作完成之后团队成员通过视频进行分析即可。
-
大厂员工困在OKR里
设计动态 2023-03-152017年,张一鸣做了一场名为“管理要尊重人性,CEO要避免理性自负”的演讲,首次将OKR引入国内互联网圈。在此之前,像英特尔、谷歌等巨头早已将其用在了管理中。 张一鸣说,“我们让管理层的OKR对下属员工保持公开,让大家知道他们在做什么,为什么在做这个事情,其在OKR这一形式被引入国内互联网圈之后,不少大厂都将其当作“灵丹妙药”,将其用于组织管理问题的解决上。只是,OKR在大厂里是否真的发挥了它的实际作用,还是成为了流于形式、成为冰冷的、甚至引起员工困扰的工具呢?
2017年,张一鸣做了一场名为“管理要尊重人性,CEO要避免理性自负”的演讲,首次将OKR引入国内互联网圈。在此之前,像英特尔、谷歌等巨头早已将其用在了管理中。
张一鸣说,“我们让管理层的OKR对下属员工保持公开,让大家知道他们在做什么,为什么在做这个事情,其他部门的人在做什么。OKR的制定过程也不是自上而下地分解,而是大家互相之间自己对齐。”
全面贯彻OKR的字节,短短几年就跻身一线巨头。一时间,腾讯、百度、阿里、快手、京东、美团等互联网大厂纷纷引入OKR,将其视为解决组织管理问题的灵丹妙药。
然而,时至今日,最推崇OKR的字节也体会到了冗余,将双月制定和复盘OKR改为按季度执行。梁汝波在内部信中坦言,公司现在大部分业务相对成熟复杂,双月变化不明显,回顾周期可以更长些。
其他大厂也逐渐降低OKR在管理考核中占的比重,员工普遍认为OKR流于形式,与KPI区别不大。
当年被捧上高位的OKR怎么就跌落神坛了?OKR在国内真的水土不服吗?商隐社采访了多位大厂员工,力图还原大厂OKR真相。
一、互联网大厂OKR大赏 OKR即Objective and Key Results,是一种设定目标的方法,其标准结构是O+KRs,“O”(目标)是指“我想实现什么”;而“KR”(关键结果)回答的是“如何实现目标/如何衡量目标是否完成”。自2017年开始在中国互联网大厂也陆续推广开来。
近期,李彦宏的2023年一季度OKR曝光,其中一项关键任务为“引领搜索体验的代际变革”,以应对ChatGPT的冲击。
那么多年过去,如今大厂都是如何应用OKR的呢?
首先来看字节。
最初字节员工双月OKR的拟定是先由小组讨论中提出,再经由跨部门协调“对齐”,并参考上级OKR中公司任务的优先级,最终得以确定。
但现在字节也成了从上到下贯彻,“可能上层领导有三年计划,到我们有一年计划,再落实到双月目标。我们一般自己拟一版,然后跟领导对,修改完后更新进OKR系统。每个人都可以互相看到对方的OKR。”一名现字节员工告诉商隐社。
某前字节管培生也表示,员工的OKR就是其直属上级OKR的拆解,员工商量的余地非常小。
而对于双月的周期,某现任字节员工认为太快了,“目标-目标拆解-手段拆解,从制定目标到落地执行,周期比较长,第二个月还没过完,又要开始OKR复盘,时间很紧张。”
字节的绩效考核有多个指标,有跟业务目标完成度直接相关的,也有看过程中的投入度,以及“字节范”,主要包含能力和业绩两个方向,综合三次或六次OKR周期综合评定。整体来看,OKR的完成度对整体绩效的影响较大。
再来说说阿里。
阿里的OKR跟KPI是并行的,现在更多用的是KPI,而OKR更多是当作一种过程管理工具,而非用于测绩效的方法。所以OKR不会直接决定工资。
某阿里员工告诉商隐社:“个人感知OKR相当于KPI的升级版,在创新性管理上比较有效。比如我们每年都要有一个新的业务模式出现,这种就没法通过KPI来实现。KPI只能考核我的营收增长多少,没办法让我创新出一个新的营收模式。OKR重过程考核而不是结果考核,这点对我们比较友好。”
然后讲讲美团。
美团的OKR一般为员工自己制定,更强调“我要做什么”,是一种发展导向,也强调个人成长的部分,尤其是顶层设计及领导力。
因为OKR跟绩效挂钩,员工仍然需要完成。OKR是偏实操性的,落实到工作中,会让员工每天都有事干,以至于会经常卷自己,十分疲惫。
某美团员工向商隐社坦言:“互联网企业更像一个持续运转的工厂,每个人都是一颗螺丝钉,OKR让这个厂子不停运转,任何一个螺丝钉用坏都会接着有另一个螺丝钉顶上。
绩效好的时候OKR用处不大,绩效不好的时候会一条条对照。”
最后聊聊新浪。
新浪的考评制度为OKR和KPI结合,KPI适用于所有人,而OKR主要用于项目制。某新浪员工向商隐社表示,OKR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效率,但是优势并不明显。
总而言之,除字节外,OKR在其他互联网大厂存在感较弱,日常管理仍然沿用KPI,OKR只是影响但并不决定绩效。
OKR并不能如宣传中所讲的,可以激发员工的内在动机,理解工作的价值和意义,从而主动敬业。甚至在一些情况下,给员工的工作带来了很多困扰。
二、OKR槽点真不少 在一位阿里员工看来,OKR形式感还是太重,大过实际作用。过度聚焦OKR,容易制造焦虑。为了完成OKR考核而完成的项目,质量不一定高。由此,OKR异化成为了填而填的工具,员工沦为OKR机器。
槽点一:工作范围内但是与自己OKR无关的事情摆烂 在这种情况下,OKR成了某种推诿责任的挡箭牌。如果这件事不在你合作方的OKR里,他们可以不帮忙。比如大厂员工“甩锅”的时候会茶里茶气地说:“oh,这和我的OKR无关吧。”让人好生气但又没有什么办法。
槽点二:为了OKR好看,选择有利于它呈现的数据和方式 有的公司会要求员工在制定OKR时设定对应的计算口径,以体现某项KR的完成度。计算方法合理与否,主要看领导深不深究。
数据的处理也是一门学问,比较凭良心。有的数据是客观的,比如市场覆盖率,怎么搞都得看市场环境。而有的数据却是可以注水的,比如直播观看人数。
某公司创始人告诉商隐社:“我工作10年,每个岗位都是因人设岗,我的OKR都是自己定的。为什么说它流于形式,是因为我觉得我做不到的我就不写。如果老板喜欢看我就写,能不能达成不重要,先写了再说,到时候把它的考评系数放低一点就好了。”
戴洁是以管培生的身份进入字节的,每个岗位基本上轮2-4个月就要换岗了。“OKR对我们来说不太友好,有淘汰机制,感觉很卷也很累。我们的压力来自于每个业务线或者不同组 Leader对我们的评价或感受。我在汇报的时候虽然也会带数据,但是我个人觉得都是一些说服性不是很高的数据。”
比如产品日活,或者拉到一些大客户,这些数据是没法做到的,就只能尽量弱化,突出比较好看的,容易做到的数据。
此外,每个部门负责的内容不一样,但一定会有交叉,某些团队就会把交叉地带的业绩争取过来。有的情况下会通过改评估维度,钻一些空子。
更有甚者有的员工会为了使得成交金额好看,而去找朋友拿身份证交定金,这样完成率才能上去,定金多数情况下都可以退。
槽点三:有的工作内容难以用数据体现 前字节员工告诉商隐社,“我们的实际工作不一定都能写上去,也就是说实际的工作动作和内容,并不是完全和OKR对齐的。不是说我写这些东西,我就只做这些事情。比方说对一些文档的维护,对于长期的工作来说是有用的,但对双月OKR来说就没有那么大的效果。”
对于管培生序列来说,对应管理线和业务线两条线。管理序列比较难考核,比方说公司对管培生的要求是熟悉了解深入业务线,什么叫熟悉,什么叫了解,什么又叫深入,就很难用具体的指标量化。当管培计划结束刚成为一个普通管理层的时候,OKR就会成为一个主要的考核方式。
对大厂员工来讲,不同的业务线工作周期也有不同,有的时间节点只有半个月一个月,有的项目是半年的,那么后者在制定双月OKR的时候不太好写出一些具体的数据,很多事情还没有到产出成果检验的阶段。
槽点四:在较长周期内无法预判事情进展 OKR虽然有规划性,也能让工作更有方向性,但也没那么灵活。OKR的周期少则两个月,多则一年,这中间会有很大的变数,但员工没有办法时刻更改OKR。
因为它制定的时候只是呈现当时想象的一个优先级序列,没法预料到这个周期里会有新的任务,或者意识到做另外的事情会帮助完成OKR。
槽点五:OKR堆砌了大量高大上的黑话和目标 在某大厂员工看来,OKR不过是用互联网黑话包装过的KPI罢了。
2021年张一鸣在公司成立九周年的庆典上念了一段用双月会材料里摘出来的词,拼凑出来的一段话讽刺互联网“八股文”:
“过去我们主要依靠推荐技术赋予的信息分发能力、跨端联动抖头西、分多个产品自研,实现深度共建,形成组合拳,打造内容生态闭环,以此赋能客户用户创造价值。未来我们要增加横向不同场景价值,延长服务链路……”
很高大上,但也没什么用。
三、把OKR真正用到位,也是管理艺术 OKR原本是迭代冰冷的、机械的KPI而创造出的更具人文主义的管理工具,正如德鲁克所说,公司应该建立在对员工信任和尊重的基础上,而不仅仅是作为获得利润的机器。
他同时发现,当人们为行动路线的选择做出了贡献时,就更希望看到它顺利实现。
因而谷歌的OKR更强调员工自下而上地参与,激发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促进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创新。
在我国,OKR开展效果不错的大多是2C和互联网企业。2B业务相对稳定,交付节奏可控,而2C客户需求千变万化,客户对品牌的忠诚度比较低。要定好目标,管理者需要充分激发身处一线的员工广泛参与,不然就会瞎指挥。此外,随着新生代员工成为职场主流,他们比上一代人更加独立,更渴望自主,因而OKR逐渐流行开来。
但其实OKR并不是什么神器,制定出来就万事大吉,等着它发挥神奇的效果。OKR作为一个管理工具,要根据团队规模、团队在整个业务发展链路中所处的位置,以及老板的管理风格来判断的,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OKR适用于组织架构扁平,且员工整体素质比较高的公司。
互联网大厂用的比较多,是因为大厂在招聘的时候选择985、211硕士,起码他们做事认真。
而且组织层级越少,越适合使用OKR。像层层汇报的金字塔型公司是不合适的,员工的目标跟上级的目标很难保持一致。比如老板想要业绩翻番,主管就要翻三倍,再层层涨上去,那目标怎么可能对得齐。
互联网公司是事业部模式的,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核心目标。2017年高途眼看就要垮掉,老板账上还有2000万,拿出来跑了10个项目。他鼓励大家放手去做,亏了就亏了,结果高途课堂成功跑出来,救了整个高途。
为什么OKR在互联网大厂也没有那么有用了呢?况阳在《真OKR》一书中总结了几大原因。
1)管理层没有身体力行,这是首要原因
事实一再证明,天上不会掉馅饼。要想OKR在组织中切实发挥效果,需要脚踏实地地去实施。
OKR是动态的,在实施过程中管理者和团队成员之间需要有更高频的实时互动,需要管理者投入更多的精力,这也是OKR和KPI的显著区别。
OKR推进过程中,仅做团队层面的群体沟通是不够的,还需要进行个体层面的一对一沟通,让员工感受到管理者不仅关注事,也关注人,双方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关系。
某教育创业公司创始人向商隐社分享了他的故事:
“我刚毕业的时候在新东方做管培生,当时市场部轮岗做新媒体运营。2013年那会儿做公众号,写文章写得蛮有趣,老板很喜欢,我就去找他加薪。老板说,好那我给你定个绩效。
但是过了一周,老板把我叫过去,很严肃地跟我说,我想了一下,我不能给你定KPI,因为一旦定了KPI以后,你就再也写不出来了。
我当时一听,心想这老板太有格局了。仔细一想也是这样,只要他给我定了KPI,我就只关注粉丝量和阅读量,我就不会真的喜欢写了。他最后跟我说,你喜欢写,你就写得开心,这就是你的KPI。”
后来这个老板做了新东方的副总裁。然而绝大多数人是碰不到这样的老板的,更多的人只关注你能否在某个阶段帮他完成他想做的事情。
2)没有建立战略到OKR的闭环
OKR最好的方式就是老板加上核心高管经过深思熟虑商定出来,大家的目标保持一致,这就相当于公司的战略,不能经常调整。
进而再推下去,但这又是一个问题。如果让HR来推,他们不懂业务瞎写;让部门负责人来推,很容易把它变成KPI,行政副总推也一样,就是分配任务;一起讨论也不行,员工只担心能不能多发工资,而老板担心的是明年现金流会不会没了。
那该怎么办?谷歌将OKR分为两类,一类称为承诺型目标,另一类称为愿景型(或挑战性)目标,二者有着本质的不同。
承诺型目标与谷歌的日常考核指标紧密相连,比如产品发布、预订、招聘、客户。一般来说,这些承诺型目标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部完成(100%)。这其实就相当于KPI。
挑战性目标反映了未来更宏伟的蓝图、具有更高的风险,旨在调动整个组织的积极性与活力,但很显然极难完成。
自下而上设定目标可以促进员工参与,但不一定与公司目标达成一致;自上而下布置任务可以有效达成公司战略,但员工的工作动机就会受挫。
因而,完全自下而上或者自上而下都不可取。应该鼓励团队和个人与管理人员进行协商,使得员工的OKR中既包含KPI这种规定好的动作和内容,也有自己更感兴趣的、探索向的目标。
3)没有厘清OKR和考核之间的关系
OKR强调要跟考核解耦,不把目标完成率作为绩效考核的依据,这弱化了OKR作为目标管理工具的外在激励导向。
OKR致力于做大蛋糕,创造更大的价值;绩效考核致力于分配蛋糕,创造更公平的环境。你不能在蛋糕做出来之前,就想着怎么去分蛋糕;你也不能在蛋糕分出来后,让没有做出多少贡献的人反而拿到了更多的蛋糕。
为了鼓励员工承担风险,防止消极参与,最好将OKR和奖金激励分离开来。对脑力劳动者的前置性激励管理策略,比如你做到多少我给你多少激励,基本是错误的,会把公司文化打造得很差。
很多管理者试图用激励解决管理问题,这是最容易犯的错误。真正好的管理需要细分目标。
4)OKR的灵魂在O,不在KR
OKR强调在制定目标时,首先思考目标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挖掘员工做事的内在意义感。O代表理想主义。
前英特尔CEO格鲁夫写道:“如果每个人都把目标定得比自己轻而易举就能完成的目标高一些,那么结果往往会更好。”具体的、困难的目标往往比含糊其词的目标带来更高的产出。
一般而言,每个目标都应该与5个或更少的关键结果相对应。最重要的是,它们必须是可衡量、可验证的。
OKR虽然也强调数据,但是跟KPI不一样。KPI的数据是根据现有的结果,或者过去的经验去考评,这就非常机械。如果每个人都关注自己的KPI的话,企业不见得是良性循环的。因为KPI不对结果负责。
比如某个主管的KPI,去年做到了1000万,今年需要翻一番做到2000万。那么他就会想尽办法达成这个目标,比如疯狂做营销,消耗企业品牌,或者利用大家大家的信任疯狂承诺,快速把业绩做起来。他只要把钱收进来就够了,明年的事情明年再说,说不定明年就跳槽了。
但是真正的高管是需要看整个盘面的,考虑新一年到底是要做利润还是营收,做营收就要扩大规模,提高市占率,可能就没有什么利润。这就凸显出O的意义。
而OKR的核心是以项目本身的目标和结果做考评,也就是要让每个人都把他做的事情当作一个项目来做。但也有个难题,落实到每个员工身上是不可能的。
因而,对于目标而言,不同层级的员工可以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核心团队可以使用OKR,考虑比较长的周期对公司来说更重要的事情,基层员工再针对主管的OKR设定KPI进行分解。
5)没有建立与OKR匹配的工作理念
在况阳看来,真OKR的工作理念包括:
做有价值的事:始终思考OKR对用户/客户的价值。 设定登月型目标:设定10倍挑战目标,哪怕最终只达成六七成,也比设定不具有挑战性却百分之百完成的目标要好上许多。 没有经过共创/共识的目标,不是好目标:OKR由群策群力生成,可以把自上而下强加给员工的目标,变成员工自己的目标。 五四原则:少即多,每个周期不超过5个O,每个O不超过4个KR。 默认公开:每个人在最大可能范围里公开OKR进展,以帮助整个团队实现目标一致。 伸出援手:在聚焦自己OKR的基础上尽力帮助他人。 拥抱变化:当你发现OKR由于某些原因需要进行变更时,就果断变更,并提前和相关方做好沟通。 量化背后的价值比量化本身更重要:为了衡量O的推进状态,需要量化评估,但量化不是目的,需要思考每个数字、每项工作背后的价值和意义。 及时反馈:及时反馈状态,让相关人第一时间知道进展。 定期复盘:通过集体复盘促成深刻反思和持续提升。 OKR是创造价值的好帮手,而非武器:OKR系统就好比给你一块秒表,让你随时可以诊断自己的表现。它不是一份基于绩效评估的法律文本。 不轻易言败,也能拥抱失败:认定了目标的价值和意义,就坚定地去把它变成现实,敢于尝试,不怕失败,如果真的失败了,也坦然面对。 6)没有做好OKR复盘
OKR不关注对错,只关注成长,充分解放基层创新力,不断复盘,不断训练问题拆解力。
复盘不应该变成一场人身攻击,是为了从过去寻找可以制胜未来的有益参照,不重复犯同样的错误,把偶然的成功变成必然的胜利。
OKR鼓励公开透明和开放坦诚,每个人都应实事求是地呈现真实进展情况,哪怕它是不好的。当发现OKR推进不顺利时,团队主管首先要做的不是指责和追责,而是一直和团队成员分析原因,打消成员真实呈现OKR的疑虑。
总之,OKR之所以具有如此巨大的潜力,正是因为它的适应性很强。OKR没有死板的教条,也没有一个唯一正确的使用方法,一切都需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四、打工这件事,本质无关OKR无关KPI OKR是结果导向的,为最后的结果负责。但从根本上来说,老板跟员工无法有一个共同一致的目标。
比如老板跟高管今年需要更加关注人效,他们就需要根据人效来做具体的分解。
而员工却不会为公司的命运负责,只会对自己所在的小的模块负责,比如做好产品,或者提升销量,进而拿到奖金。但是就算把一个个小的模块做好,对于公司来说,如果战略方向错了,最后的结果也不一定好。
所以在某教育创业公司创始人看来,OKR只适用于最后对结果负责的人,也就是老板在内的核心团队,基层员工只需要制定KPI完成具体的任务。
多数情况下,老板希望员工能够主动敬业,员工却不想跟公司共情。
盖洛普调查证实,只有不到1/3的美国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是投入、充满热情和全身心付出的。
德勤公司的一项调查也显示:“留住员工和提升员工敬业度是公司领导者第二关心的问题,其重要性仅次于如何迎接构建全球领导力的挑战。”
而不管是OKR还是KPI,在员工看来都是一种考核工具而已,作为打工人,他们也早已接受了被考核的命运,因而对此并无太多抵触心理。
“靠打工致富是不可能的,工作也不可能带给我真正的快乐,让我找到人生的意义。底层员工没有办法完全跟公司共情,跟企业同呼吸共命运。我只能选择一些对自己有利的方式,让自己的OKR或KPI看起来更好看一些。”某阿里员工告诉商隐社。
前字节员工跳槽到国企,接受KPI考核。对比下来,她更倾向于KPI,它能让人更清楚该干什么,工作内容比较具体。
“OKR的完成度其实高于我的KPI的,我要跟自己较劲,一直保持很亢奋的状态,把每件事情都做到百分之百。KPI只是要求我把这件事干了就行了,不会要求你干多好,可能干到60%就可以了。年度KPI前半年干完,后半年摸鱼也是有可能的。”
从老板角度看其实也是这样,某创业公司创始人告诉商隐社:“KPI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为公司的最差结果兜底。比如我们的目标是100,KPI可以保证做到60。”
职级越高的人,对于OKR的考核重视程度越高,这对管理层是一个比较好用的管理手段。然而对于基层员工来说,可能不会那么重要。
KPI会参照以往的经验进行评估和打分,而OKR是制定一个确定的目标,再执行评估和协作,因而OKR更适合中高管以上人群。
从员工角度来讲,如果他们把每件事情都能当成OKR去完成,对自己所做事情最后的结果负责的话,这个企业一定是可以做得非常好的,但这样的人太少了。
OKR这个东西,如果你能找到一个靠谱的员工或者团队,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用的工具。
这个概念听起来很洋气,就好像前几年流行的平衡积分法,这些在管理学中都一套一套的,说白了就一句话,就是对结果负责。
只要你能为结果负责,你就是个人才。 你凡事预测一下做这件事情的最终目的是什么,这个目的是否对自己有益,如果有益就投入自己200%的精力去干,如果没有益处就不干,这样的话效率就会很高。
公司做到一定规模以后,你就会发现人才是最重要的,OKR或者KPI都没那么重要。人才会真正打心底里想把这件事情做好,为结果负责。 真正有有自驱力的人,也不会躺平摸鱼,前提是得碰到正确的人,但这样的人是很难碰的,10个里面有9个不靠谱。
“如果一个公司没有特别多的人才,那么OKR就是流于形式。大家都不对结果负责你写它干嘛,还要天天写日报、周报、月报,最后结果不好,写这些东西有什么用,不都是浪费时间吗?”某创业公司创始人说。
作者:阿空;编辑: 甄幸运
来源公众号:商隐社(ID:shangyinshecj),探寻商业世界的隐秘角落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商隐社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四万字拆解!从0到1拆解小鹅通后台设计(三)
UI交互 2023-03-15通过前面两篇的拆解,小鹅通的后台功能内容已经拆解过半,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数据统计」和「用户运营」这两个部分的内容,它对商家的运营来说,真是如虎添翼,让我真正感受到一款 SaaS 产品对商家的运营价值。上期回顾:四万字拆解!从0到1拆解小鹅通后台设计(二)在上篇我们对小鹅通后台设计的拆解结构和内容进行了简单的概述,...通过前面两篇的拆解, 小鹅通 的后台功能内容已经拆解过半,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数据统计」和「用户运营」这两个部分的内容,它对商家的运营来说,真是如虎添翼,让我真正感受到一款 SaaS 产品对商家的运营价值。
上期回顾:
四万字拆解!从0到1拆解小鹅通后台设计(二) 在上篇我们对小鹅通后台设计的拆解结构和内容进行了简单的概述,并且把「初始设置」和「添加内容」两个部分已经拆解完,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拆解「装修店铺」和「店铺推广」两个版块,这两个内容将会让我们了解到到小鹅通后台的强大和灵活性。
阅读文章 >
一、数据统计 当我的店铺开始运营起来以后,我最关心的就是店铺的数据统计分析了,因为我需要了解每天有多少新用户来访问,又成交了多少个订单,其次我还需要精准的数据分析来为我的运营提供支持。
1. 概况 「概况」其实是小鹅通的后台默认首页,通过这个页面,商家可以第一时间查看整个店铺经营的状况。
① 实时概况
「实时概况」提供店铺的每日最新的实时数据,在这个栏目可以看到今日店铺访客数、今日新增用户数、今日支付金额、今日订单数、待付款订单、待发货订单等数据。这对运营者来说,打开后台就能第一时间查收到店铺当日的实时数据。
② 最近内容
「最近内容」展示店铺最近更新内容的数据,比如浏览量、订阅量和学习人数。不过这个栏目的设计让我陷入焦虑,我不太明白这个栏目内容排序是按照商家最近更新的商品排列,还是按最新有订阅和学习人数的商品排列,官方也没有给出详细的说明。
③ 平台动态
在这个版块,商家可以获取小鹅通最新的平台动态、资讯、新功能预告和热门话题。在小鹅通的知识生态池里,店铺不是一座座孤岛,而是可以通过小鹅通的链接,可以一起学习交流知识付费的获客、激活、变现、推广的方法。这也是一个 SaaS 软件最大的魅力,用科技设计工具,用工具帮助企业成功。
2. 交易 「交易」汇总了商家知识店铺的所有订单交易,在这个版块,商家可以查询整个店铺的交易数据,其次还提供了订单工具、售后管理和资产管理的功能。
① 订单管理
全部订单
「全部订单」主要为商家提供店铺产生的订单的查询统计,这个栏目主要包含两个内容,头部是检索(包含了交易单号、订单时间、商品类型、核销状态、支付方式等多种检索条件),底部是订单列表(包含待付款、待成交、待发货、已发货、已完成、已关闭、售后中和待核销8个状态)。
「订单详情」包含订单信息、支付信息、买家信息、发票信息和商品信息,可以查询订单号、订单类型、下单时间、支付时间、支付方式、渠道来源、买家信息等数据。可以看出,功能越多,订单详情的字段就越复杂。
迭代建议
订单的检索框占据了屏幕的一大半,虽然设计了「收起」功能,但却不是默认,这影响了商家的操作体验。其次订单列表的设计排版略显混乱,字段太多,订单与订单之间的层级没拉开,有视觉干扰。
评价管理
「评价管理」主要为商家提供用户评价的查询和管理,当用户购买商品发表评论以后,商家可以在这个栏目进行审核、回复、删除以及设为精选。
② 物流管理
「物流管理」主要针对实物商品,包含「批量发货」和「配送管理」两个栏目。在配送管理,可以设置商家的运费模版、到店自提信息和发货地址等信息,商家可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操作。
③ 订单工具
核销工具
「核销工具」可以查询到店自提、服务类商品的核销码,还可以查询店铺的核销记录。
电子合同
「电子合同」是一个第三方工具,由「法大大」提供。它可以帮助商家解决高价知识商品学员不敢下单,纸质合同效率低、成本高等痛点,通过在线合同签约,快速完成签约,降低客户流失率。(这个功能需要开通旗舰版,并进行企业认证才能试用)
④ 售后管理
「售后管理」包含「售后维权」和「批量退款」,主要为商家提供用户退款申请的查询和管理。
⑤ 资产管理
支付设置
「支付设置」包含收款设置和付款设置,商家可以选择绑定自己的微信支付、支付宝和抖音小程序的支付账户,绑定后,店铺才能正常收款。
账户管理
「账户管理」为商家提供对收款账户管理、更改和查询的功能,如果商家需要更改收款账户,从这个栏目就能进行操作。
交易管理
「交易管理」可查看商家店铺的所有订单交易明细,包括待结算、交易成功、交易关闭和退款的交易记录,在「交易账单」,还可以按月、按季度查看汇总。
分账管理
「分账管理」包含「线上分账」和「线下付款」两个栏目。在「线上分账」可以查询到店铺商品通过推广分销的分账记录;「线下付款」包含应付账单、提现申请和付款记录三个内容,这个栏目主要处理分销商的提现申请。
提现管理
商家开通知识店铺以后,用户支付的费用是支付到小鹅通官方,商家需要在这个版块发起提现申请才能到账。小鹅通也支持用户自动提现到账功能,商家开通后,账户余额自动打款到商家账户。
体验小结
「资产管理」这个版块,对于新手商家来说,学习成本太高了,特别是分账管理和提现管理这两个功能,就像是一场体验灾难。我找了系统客服才弄清楚「分账管理」的「提现申请」是针对 C 端的佣金提现申请(在订货商-业绩管理栏目,并没有提现申请审核功能,所以我一度认为这是订货商的提现申请管理),这花费了我的很多时间。其次我也没弄懂「提现管理」这个功能,我一直以为店铺交易的金额都是自动进入我的账户,后面才发现需要在这个栏目像平台发起申请才能收到费用,这个版块的功能语义给新手商家造成了太高的学习成本。
3. 数据 数据是支撑商家运营最重要的指标,通过对店铺及用户的数据分析,可以为商家提供准确的运营策略参考。
① 数据概况
「数据概况」包含实时概况、核心指标、流量看板、转化看板、商品看板和用户看板 7 个内容,是对整个店铺数据的实时监控和概览,包括监控访问和订单等核心指标的当天实时情况和近期趋势,并通过流量、转化、商品、用户,四个看板的核心指标反映店铺昨日运营状况。
② 流量分析
「流量分析」包含了「流量趋势」和「流量分布」,提供了每日访客数、访问量等流量指标及其趋势,并支持查看流量的终端系统、渠道和地域分布情况。这个功能可以帮助商家监控店铺每天的访问规模及变化情况,通过流量的终端系统、渠道、地域分布了解流量的主要来源。
③ 交易分析
「交易分析」包含「交易概况」和「交易构成」,提供了与店铺交易相关的访问、下单、支付转化及各个环节的转化率,并支持查看新老付费用户的占比构成、订单金额的分布情况等。这个功能可以帮助商家分析访客从进入店铺到最终成交各步骤的转化率,定位用户转化路径中的主要流失环节,并对比交易核心指标的趋势,评估运营措施是否有效。
④ 商品分析
「商品分析」包含了「商品概况」和「商品效果」,这个栏目统计了店铺的所有商品销售数据,根据商品的访客和支付进行排行,为商家提供一个全面的商品数据概览。其次还支持对商品进行「单品分析」,从销售、流量和客群三个角度全面统计,为商家精细化运营提供策略建议、数据依据。
⑤ 直播分析
全店概况
「全店概况」可以查看商家所有的直播数据,包括近期直播、直播趋势,系统还根据流量、观看人数和市场为商家生成红榜(人数多、人气火爆)和黑榜(流量和关注人数低),帮助商家找到直播效果优秀与表现欠佳的直播。
直播效果
「直播效果」是针对每一场直播的详细的数据统计,比如直播间浏览量、访客数、最高在线人数等,其次还有两个非常强大的功能——实时大屏和单场分析。
实时大屏
「实时大屏」就是系统可以根据直播间的数据实时生成数据可视化大屏,实时展示直播人气、观众、带货等数据,满足多场景数据展示需求,提升直播效率,这个功能可以应用到大促活动、品牌宣传等场景(此功能仅支持旗舰版使用)。
单场分析
「单场分析」包含数据概览、实时趋势、观众画像、评论分析和带货分析,通过实时数据、用户画像、评论词云分析、带货分析等分析能力,对单场直播进行深度诊断,帮助提升直播效率。这个功能对于商家对单场直播的复盘总结有非常大的帮助(此功能仅支持旗舰版使用)。
⑥ 用户分析
「用户分析」包含用户概况及趋势和付费用户,帮助商家了解店铺用户的增长、活跃及转化情况,及时调整用户运营策略。
⑦ 学习分析
「学习分析」包含学习概况及趋势、学习详情和学员排行三个内容,帮助商家了解学员学习的真实数据,比如学习人数、课程完课率、学习时段分布,从而为课程内容的优化提供数据参考。
⑧ 下载中心
「下载中心」主要是帮助商家管理台文件导出的统一管理和成功率监控,实现下载的文件可追溯、下载记录可查询,同时优化查询和搜索体验,实现下载管理的权限控制,避免重要数据外泄。
设计思考
最初我对这个功能不理解,感觉很鸡肋。不过查看了官方的「帮助文档」以后,我才发现这个功能为商家的运营安全性考虑得很周到。这让我联想到银行的企业对公系统也有类似的「下载中心」,当用户申请电子回单后,用户需要跳转到下载中心才能下载。这样的路径跳转看上去繁琐,但事实上是为了实现下载的文件可追溯和下载记录可查询,避免重要数据泄露。
⑨ 体验小结
小鹅通的「数据分析」几乎覆盖了商家从引流、激活、变现到留存的所有阶段,不仅有对店铺流量、交易这样宏观的数据分析,还有对商品、直播这样的单品和单场微观分析,这些精准、全面、真实的店铺数据,帮助商家可以不断优化调整运营方案,获取成功。
二、用户运营 对用户的研究和运营是一个知识店铺的重中之重,只有对用户有了充足的了解才能知道用户到底需要什么,从而不断调整优化运营方案。
1. 用户 「用户」这个版块,主要为商家提供一个清晰直的运营助手,通过这个版块,可以为我的用户打标签、制定运营计划等,让我对他们的学习行为数据全面了解。
① 用户概况
「用户概况」是对店铺用户的统计概览,可以查看店铺实时用户数据(包含累计用户、今日新增用户等),其次还有店铺重点运营人群的数据统计,比如企微用户、超级会员等。
② 用户管理
用户列表
「用户列表」包含「全部用户」和「用户学习统计」两个内容。在用户列表,商家可以查看店铺用户的详细数据,比如用户来源渠道、账户绑定手机号(还有一个最近采集手机号,以防用户更换手机号码)、消费次数、消费总额等,其次还可以直接联系用户(支持店铺消息和发短信)、给用户贴标签、增减积分和设置黑名单(禁止评论、购买和访问)。
1)用户详情页
每一个用户都有详情页,「用户详情页」包含了用户资料、用户标签、超级会员权益、用户资产(包含积分、优惠券数量、兑换码数量等)和行为统计(包含学习数据、课程进度、用户评论和订单记录等)。通过对用户多维度的数据统计,可以帮助商家对用户有更全面的了解,从而可以对用户进行分类,推出更精准的商品服务。
2)用户学习统计
「用户学习统计」包含汇总数据、课程数据和考试数据。「汇总数据」是「课程数据」和「考试数据」的数据汇总,可以查看用户的累计学习时长、累计学习天数、提交考试、提交作业的信息,这个功能可以帮助商家了解用户真实的学习情况,从而进行课程优化调整。
标签管理
「标签」可以帮助商家快速定位目标用户,并依据标签进行定向运营,从而提高运营效率。小鹅通的标签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手动标签」,输入关键词就可以自动生成;另一种是「自动标签」,可以通过设置用户行为和学习行为的条件,当符合条件的用户出现时自动生成。
「用户行为」是根据用户在店铺的消费行为来设置,包含注册时长、最近访问商品(可选择用户访问的指定商品)、收藏商品、下单商品、购买商品、消费总额和消费次数7种类型;
「学习行为」是根据用户的课程学习行为来设置,包含累计学习时长、打卡次数、完成的课程、加入的打卡、提交的考试、提交的作业和加入的社群7种类型;
自动标签的生效规则支持满足任一条件生效和满足全部条件同时生效,非常灵活。
设计思考
「自动标签」这个功能的设计实在是太赞了,不仅可以根据「用户行为」和「学习行为」的 14 种类型进行设置,还可以根据这些用户行为进行组合生成不同的标签。比如你想快速判断哪些用户是你的忠诚用户,你可以建立一个「忠实用户」的标签,然后设置「消费总额」超过 1000 元和「累计学习时长」超过 10 小时这两个行为,当用户满足这两个条件以后,系统就会为他自动生成「忠实用户」的标签。
③ 用户运营
用户分群
「用户分群」和「自动标签」有点相似,通过设置用户行为和学习行为,把用户进行快速分组。这样的好处是方便商家对不同的用户人群进行定向运营。
「新建人群」和「自动标签」一样,需要设置用户行为和学习行为,相比「自动标签」,「新建人群」的用户行为更多,包含了15种类型,内容更丰富。 当「用户人群」建立以后,商家可以查看人群分析、导出数据以及定向开展运营活动。
运营计划
「运营计划」是一个以提高商家运营效率和效果为目标的工具,商家可以针对指定的人群发放权益和活动通知,用高频的外部触发来实现活动目的。官方设计了五种智能运营,对应了五种不同的场景,比如流失客户召回,主要针对那些在店铺有过消费但 30 天未回放过店铺的用户。
新建计划
「新建计划」包含三个内容,在基本信息,商家可以选择目标人群,然后选择计划方式,包含长期计划(商家可选择起始时间,系统会在这个时间段内向用户发送营销通知)和定时计划(在商家设定的时间内进行营销通知)。 在「权益礼包」,商家可以选择运营计划赠送给用户的权益,可选择优惠券、超级会员和积分。 在「通知设置」,商家可选择向用户发送营销通知的形式,比如发短信、发送店铺信息、企业微信发送等。
智能运营
「智能运营」是小鹅通官方给商家设计的五个场景,分别是兴趣转换(激活 7 天内未付款订单)、新客复购(促进成交过 1 次的客户在 30 天内复购)、维系高活跃用户(对近 7 天访问商铺的用户进行维护)、流失客户召回(召回在店铺有过消费记录但已经 30 天未访问店铺的用户)和激励喜好用户(对收藏过店铺商品的用户进行激励)。这五个场景,可以极大降低商家的学习成本,一键开启运营计划。
数据分析
在运营计划开启后,商家可以通过「数据」查看计划的详细数据。从覆盖人到付款人数,通过转化漏斗,多维度向商家统计出各步骤的转化率,帮助商家可以灵活调整计划,实现运营目标。
超级会员
「超级会员」可以简单理解为店铺的 VIP 会员,商家可以建立不同的会员规格,以商品的形式进行售卖,比如季度会员、半年会员和年费会员等。这个功能不仅是商家的用户运营利器,还可以提高忠实用户客户量、留存率和活跃度。
1)添加会员卡
会员卡的添加包含基本信息、会员权益、展示设置和会员说明四个部分。通过可视化的设计,用户可以实时预览「超级会员」的页面效果,体验非常好。
在「基本信息」,可以设置会员卡的规格,比如1个月、3个月、6个月的有效期,还可以限定用户购买的次数; 在「会员权益」,可以设置会员卡的折扣权益(支持指定特定商品)、免费权益(支持对图文、音频等栏目统一设置)以及和优惠券、优惠码进行权益叠加; 在「展示设置」,可设置会员卡的界面风格,支持自定义上传,还可以加入权益商品的展示。
细节侦查
小鹅通这个产品,几乎所有核心页面都支持商家自定义配置,几乎是傻瓜式的操作,虽然牺牲了一些个性化的设计,但极大降低商家的运营成本。
2)会员卡详情页
会员卡建立以后,可以从会员卡列表进入会员卡详情页。「会员卡详情页」包含了会员列表、数据分析和运营设置三个内容。
在「会员列表」,可以查看购买超级会员的用户详细信息,可以给用户贴标签、延长有效期等; 在「数据分析」,可查看超级会员详细的用户数据,比如累计会员数、新增会员数、用户转化漏斗、会员地域分布等数据,通过多维度的数据分析帮助商家提升运营效率; 在「运营设置」,可以对用户的信息进行采集(调用店铺的信息采集微页面)、CRM分配和私域引流的设置,帮助商家获取新用户的信息,拉新转化。
3)全局设置
「全局设置」是为商家提供对「超级会员」统一设置的功能,,比如是否支持换购其他会员卡、是否支持用户分享获益等。
设计思考
「超级会员」是一个非常好的营销工具,它可以满足商家按月、按年的收费场景,相较于单个课程一次性的买卖,「超级会员」更适合打造高质量内容知识店铺,也能帮助商家拓展一批忠实付费会员。
积分商城
「积分商城」是一个非常基础的营销功能,作为用户留存的重要手段,小鹅通的「积分商城」以消费、任务两种积分发放方式,抵现、兑换两种消耗方式,构建起了基础的积分体系,帮助商家维系存量用户,提高店铺的用户留存率。
1)积分发放
「积分发放」包含「消费发放积分」和「任务发放积分」两种类型。「消费发放积分」是指商家可以设置用户在店铺的消费任务奖励积分,有效刺激用户消费,这个功能支持商家自定义配置,非常灵活。
「任务发放积分」包含基础任务(绑定手机号、完善个人信息)、学习任务(可设置学习时长等)和助学任务(连续打卡奖励等),用户完成对应任务后可获取积分,有效提高用户留存率和活跃度。美中不足的是,这个功能不支持自定义配置,灵活性较低。
2)积分消耗
「积分消耗」包含「积分抵现」和「积分兑换」两个功能。「积分抵现」是指用户在购买指定商品时候,商家可以自行设定积分抵扣的比例,从而刺激用户消费。
「积分兑换」是指用户可以通过积分兑换指定的商品,这是一种常见的会员权益。
3)用户列表
「用户列表」主要提供查询店铺用户使用积分的情况,比如给用户增减积分、查询积分明细等等。
4)通用规则
「通用规则」为运营者提供积分规则的设置,比如积分有效期、积分冻结期,其次还支持手动设置积分规则的页面内容。
信息采集
「信息采集」是一个非常灵活的用户信息采集工具,通过自定义配置(包括手机号、微信号、姓名、联系方式等字段),可以帮助商家在店铺的运营中有效搜集用户的资料,清晰刻画用户画像,搭建思域流量池。其次「信息采集」作为一个公共组件,关联了很多使用场景,比如超级会员、拼团等,它就像一个微页面一样,商家可在指定功能版块进行灵活配置。
1)新建流程
「信息采集」包含三个步骤,第一步是「编辑表单」。商家可根据自己的需要拖曳左侧的组件库(包含联系人组件和基础组件两个分类,比如姓名、年龄、公司、证件号、电话号码、生日、行业等)。
第二步是「采集设置」,可以填写采集表的引导信息(包含标题和提示文字),可以开启重复采集(若信息关联多个场景,支持用户单独填写,商家无需重复建立)和独立采集。
第三步是「选择采集场景」,包含指定商品购买、优惠券领取、活动打卡等,这一步非必选项,商家可结合店铺运营实际操作。
迭代建议
「信息采集」这个采集工具真的非常方便,可以帮助商家高效地搜集精准用户信息,从而提升运营效率。不过「信息采集」的用户数据只支持导出到本地,而不像其他栏目有详情页和数据分析,这降低了信息采集的效率,效果大打折扣。
④ 消息互动
「消息互动」是指商家可以为用户发送消息通知,用户也可以通过这个功能向商家提供反馈。「消息互动」包括「消息列表」、「用户反馈」以及「评论管理」三个模块,通过这个功能,可以让商家统一管理与操作店铺消息,及时掌握学员的最新情况,通过反馈及时调整产品策略。
迭代建议
在新建「消息推送」的模块,“发送人”的语义不够准确,这会让商家对这个字段搞混淆,不知道这个表格填入什么信息。其次也缺少了推送给指定用户组,不够完善。
⑤ 体验小结
作为一个知识付费的从业者,在体验完「用户」这个版块以后,几乎放弃了传统模式定制开发的念头。「自动标签」的设计,让我大开眼见,原来小鹅通的系统可以根据用户的行为来生成标签,这可以让你快速知道哪些用户才是愿意为你的知识付费的重视人群。「运营计划」这个功能设计得太好了,官方不仅提供了五个常见的运营场景帮助商家提升运营效率,而且傻瓜式的权益配置极大降低了商家的学习成本。「超级会员」更是完善了知识付费的其他场景,比如按月收费、年费会员等。
2. 圈子 「圈子」就像一个知识星球(一款社群工具),主要为商家提供一个老师和学员进行日常活动交流和高质量内容沉淀的社区工具。「圈子」的功能非常丰富,支持设置群主、成员管理、发布及精选图文动态、置顶群公告等功能,其次还支持在圈子内添加学习任务,满足训练营场景,学员可直接在圈子内学习课程、交流与互动,最终帮助商家打造一个高品质的学习型社群,提高学员的忠诚度和留存率。
① 创建圈子
「圈子」的创建比较简单,填入基本信息以后,需要在「售卖设置」选择入圈方式,支持免费、付费模型,还可以关联专栏、超级会员和设置入圈截止时间,「圈子」就创建成功。
② 圈子详情页
「圈子」创建成功以后,在列表页可以对「圈子」进行管理操作,包括管理、编辑、分享、删除和转让圈主等功能。
内容管理
「内容管理」是针对圈子发布内容的管理,包含动态列表、待回答和圈子标签三个栏目。管理员在这个页面发布圈子动态,对圈子发布的动态进行审核、编辑、删除和加精。
售卖设置
「售卖设置」是指对圈子的加入方式进行编辑,支持付费和免费两种模式,但付费方式仅支持从“免费”改成“付费”,其他功能和「圈子」新建无区别。
应用管理
「应用管理」包含三种应用类型,课程、日历打卡和商品橱窗。这三个应用其实对应「圈子」前端的一级栏目,添加以后学员在圈子首页就能访问,帮助商家提升付费转化和用户活跃度。
运营设置
「运营设置」包含信息采集、CRM 分配、续费通知、私域引流和圈子展示五个栏目,主要帮助商家结合其他营销工具提升用户的运营效率,比如可以开通「信息采集」工具,高效精准搜集用户的信息,还有 CRM 线索分配,可以把潜在用户分配给其他员工。
激励设置
「激励设置」为商家提供了「成长任务」和「勋章」两个营销工具。在「成长任务」,商家可以针对用户的互动、课程学习以及打卡设计排行榜,比如发帖数、评论数、分享等;商家开启「勋章」以后,可以建立「圈子」的勋章体系,不仅可以对活跃用户进行奖励,还能有效刺激用户参与度,最终提升用户的活跃度。
成员管理
「成员管理」是对加入圈子用户的统一管理,可以查看用户的详情页,了解用户的详细信息和活跃度;可以给用户贴标签,锁定精准用户;还可以给用户延长有效期、加入黑名单和移除圈子。
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包括交易数据、活跃数据、学习数据和打卡数据这四个维度,在这个栏目可以查看到圈子所有的数据信息,比如累计支付金额、今日加入成员、课程学习完成率、任务完成率等,有效帮助商家提升圈子的运营效率,及时调整运营方案。
③ 体验小结
如同前面的比喻,「圈子」就像一个知识星球,为商家提供了一个功能强大的社群工具,帮助商家打造一个高品质的学习型社群。和「知识星球」相比,「圈子」更能帮助商家提升付费转化率,比如商家可以通过「应用管理」就可以添加商品和课程,从而提升付费商品的曝光度。再加上 CRM 分配、私域引流等工具,「圈子」可以通过用户的日常行为数据帮助商家获取用户的付费意愿、偏好和消费能力,提升店铺的业绩。
感谢阅读,小鹅通 产品拆解 的第三部分就到这里,下一篇是小鹅通后台拆解的最后一篇,我们将会拆解企微 CRM 这个核心功能以及对小鹅通的后台设计进行设计总结。
-
用一篇文章,帮你深入了解顶尖平面设计师福田繁雄
UI交互 2023-03-15设计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技术。它不仅能够传达品牌的形象和价值观,还可以引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在这个多元化和快节奏的时代,优秀的设计师对于品牌的成功至关重要。设计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技术。它不仅能够传达品牌的形象和价值观,还可以引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在这个多元化和快节奏的时代,优秀的设计师对于品牌的成功至关重要。福田繁雄作为一位日本的设计师,以其简约自然的设计哲学和创新的设计作品,在设计界和消费者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地位。本文将对 福田繁雄 的生平经历、设计理念、代表作品以及对设计界的影响和贡献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更多 设计大师 介绍:
现代主义最后的设计大师:华人之光贝聿铭(下) 贝聿铭曾是包豪斯创始人格罗比乌斯的学生,也是唯一作为华人跻身于现代设计大师行列的,而且被誉为「现代主义的最后一位大师」。
阅读文章 >
一、福田繁雄简介
福田繁雄(Shin Matsunaga)是一位日本著名的平面设计师和设计教育家,出生于 1932 年,于 2019 年逝世。他毕业于东京艺术大学美术学部设计专业,后来在日本著名的设计公司 Nippon Design Center(NDC)工作,并担任该公司的设计总监。福田繁雄也曾在美国洛杉矶的设计公司 Sarner Design Associates 工作,并且是日本平面设计师协会(JAGDA)和国际平面设计联盟(ICOGRADA)的成员。
福田繁雄在设计领域有着广泛的经验和声誉,他的作品曾多次获得国内外的设计大奖,包括日本优良设计奖、纽约 ADC 金铅笔奖、巴黎 ADC 奖、德国 iF 奖等等。此外,福田繁雄还曾担任东京艺术大学和武藏野美术大学的教授,并培养出许多杰出的设计师。他是日本设计界的代表人物之一,对日本设计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福田繁雄是一位注重简约和实用的设计师,他的设计作品一般都以简单、直白的形式呈现,力求清晰明了,让观众一眼就能理解和接受。他的作品常常运用几何形状、无衬线字体和明亮的色彩,让设计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和辨识度。
福田繁雄的设计作品也注重功能和效用,他认为设计应该是为了解决人们的实际需求,为人类服务。在设计过程中,他会根据产品或服务的定位和目标受众来制定合适的设计策略,从而达到最佳的视觉传达效果。
福田繁雄的设计作品涉及多个领域,包括标志设计、品牌形象设计、广告设计、海报设计、杂志设计等等,其中一些作品在设计界和商业界产生了重大影响。例如,他为服装品牌 Uniqlo 设计的标志以及广告海报,打破了传统的设计惯例,用简单直白的方式表达品牌形象和品牌价值,成为日本设计界和商业界的经典案例之一。此外,他还为 MUJI、NHK 等品牌进行过设计,也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和反响。
福田繁雄的设计作品以简单、实用、有意义为特点,注重功能和效用,旨在解决人们的实际需求。他的作品多次获得国际和国内的设计大奖,如纽约 ADC 金铅笔奖、德国 iF 奖、日本优良设计奖等,被誉为日本设计界的大师之一,对当代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除了个人设计作品外,福田繁雄还在设计教育领域有着重要的贡献。他曾在多所大学担任设计教育工作,如东京艺术大学、武藏野美术大学、立命馆大学等。他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倡导设计教育与工业界联系紧密,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经验。他在教学中也强调设计的功能和实用性,希望学生能够在理解设计语言和技术的同时,也了解和掌握产品和服务的实际需求,从而能够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除了在设计教育领域的贡献外,福田繁雄还积极参与推动日本设计事业的发展和国际交流。他曾多次组织和参与国内外的设计展览和活动,如日本设计展、日本平面设计师协会展、德国美因兹设计大展等,为日本设计的国际化发展做出了贡献。他还担任过国际平面设计联盟(ICOGRADA)的理事和日本平面设计师协会(JAGDA)的主席,为推动设计界的交流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综上所述,福田繁雄作为一位设计师和设计教育家,注重简约、实用和有意义的设计风格,强调设计与实际需求的紧密联系,对设计教育和设计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并在国内外的设计交流和推广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的作品和思想对当代设计界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福田繁雄的设计哲学和创作原则 福田繁雄的设计哲学和创作原则体现出简约、功能至上、人性化、设计语言的塑造和跨学科融合等方面的特点,这些原则贯穿在他的设计作品中,并对后辈设计师和设计教育工作者产生了比较深远的影响,
简约风格:福田繁雄的设计作品以简洁、纯粹、不加修饰的形式表现出来,注重表达出设计的本质。他认为简约的设计才能更好地表达出产品的品质和特点,并能够在日益繁杂的市场环境中更容易被消费者接受和记忆。
功能至上:福田繁雄在设计中强调功能的重要性,认为设计应该为人们的生活提供实际的解决方案。他注重在设计中考虑用户的需求和体验,力求让设计实现最大的实用性。
人性化设计:福田繁雄注重将人的需求和情感融入到设计中,让产品和服务更符合人们的生活和思维习惯。他认为设计应该以人为本,强调人性化设计能够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和感受。
设计语言的塑造:福田繁雄在设计中注重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设计语言,让设计作品具有更好的辨识度和可视化的效果。他认为设计语言的塑造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表达设计思想和理念,同时也能够让产品更容易被用户记忆和认知。
跨学科融合:福田繁雄的设计作品涵盖了多个领域,他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融合在设计中,让设计更具多元性和综合性。他认为设计应该与不同领域的知识相结合,创造出更加创新和有意义的设计作品。
高品质的材料和工艺:福田繁雄在设计中非常注重材料和工艺的选择,他认为高品质的材料和工艺不仅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寿命,也能够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和感受。
对自然和环境的尊重:福田繁雄在设计中注重对自然和环境的尊重,他认为设计应该以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避免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浪费。
不断创新:福田繁雄在设计中持续探索和尝试,注重创新和突破,不断推动设计的进步和发展。他认为设计师应该具有敢于挑战和突破传统的精神,不断创新和改进。
三、福田繁雄的代表作品
MUJI 标志:MUJI 是日本知名的生活用品品牌,福田繁雄为其设计的标志非常简洁和直观,只是简单的黑色方框和“MUJI”四个字母,没有任何多余的修饰和图案。这个标志完美地体现了福田繁雄的设计哲学和创作原则,简洁、实用、直观。
KARIMOKU 家具:福田繁雄为 KARIMOKU 公司设计的家具以其独特的简洁风格和优质的材料和工艺著称。他注重材料的选择和环保性,同时设计中的每个细节都经过仔细的考虑和优化,确保产品的质感和实用性。
日本电视台 LOGO:福田繁雄设计的日本电视台 LOGO 非常简洁明了,标志由“NTV”三个大写字母组成,使用了红色和黑色的颜色组合。这个标志凸显了日本电视台的现代感和创新性,同时也表达了福田繁雄的设计风格和哲学。
Shiseido ELIXIR 化妆品包装:福田繁雄设计的 Shiseido ELIXIR 化妆品包装,采用了独特的深蓝色和金色的配色方案,使产品看起来高端、优雅。包装设计还采用了圆弧形的流线型设计,旨在传达产品的流畅性和优美性。
Nissin Cup Noodle 杯面包装:福田繁雄设计的 Nissin Cup Noodle 杯面包装,采用了杯装设计,方便消费者在路上享用。福田繁雄在包装设计中强调了产品的方便性和创新性,同时通过引入不同的口味和材料,创造出不同的口感和品味,使 Nissin Cup Noodle 成为了一款备受消费者喜爱的产品。
Nissin Cup Noodle 杯面包装:福田繁雄设计的 Nissin Cup Noodle 杯面包装,采用了杯装设计,方便消费者在路上享用。福田繁雄在包装设计中强调了产品的方便性和创新性,同时通过引入不同的口味和材料,创造出不同的口感和品味,使 Nissin Cup Noodle 成为了一款备受消费者喜爱的产品。
四、福田繁雄的作品对设计界的影响和贡献 "福田繁雄的设计风格和理念是他对日本设计界的重要贡献之一。他强调实用性和材料的质朴,注重环保和可持续性,这一思想影响了整个包装设计和品牌形象设计领域。
福田繁雄注重设计的功能性和实用性。他的设计风格以简约、自然和朴素为主,追求材料的质朴和产品的实用性。这种设计风格影响了许多设计师,尤其是在包装设计和品牌形象设计领域,这些领域的设计越来越注重产品的实用性和功能性。
其次,福田繁雄在品牌形象设计方面的成就极为显著。他为多个品牌设计的标志和广告,不仅在美学上取得了成功,更为这些品牌树立了新的形象和品牌价值。这些品牌的成功对于整个设计界都有很大的启示,让设计师们意识到设计在品牌策略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此外,福田繁雄的设计理念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包装设计的发展。他注重材料的选择和包装的功能性,追求包装的实用性和环保性,而不是单纯追求外观效果。这种设计理念对包装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鼓励设计师们更多地考虑包装设计的实际用途,同时注重环保和可持续性。
总结 福田繁雄作为设计师的风格和理念一直备受关注和赞赏。他的设计思想和原则,如简约自然、环保可持续,以及注重用户体验和情感共鸣等,不仅是品牌形象设计领域的重要参考,也成为了全球设计师所学习和探讨的对象。同时,福田繁雄的设计作品也激发了对于设计的更深层次思考,比如设计的目的、设计师的社会责任等方面。读者可以进一步思考,如果我们将福田繁雄的设计理念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中,会如何影响我们的购买行为和生活方式?设计师应该如何通过设计来传达更多的社会责任和价值观?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讨论的问题。
-
6000字干货!可用性在B端设计中的实战应用
UI交互 2023-03-15编辑导语:在做 B 端产品时,是否经常会遇到一些困扰,和技术部门、客服等等所持的意见不一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本文作者就分享了在可用性测试的应用实践经验,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在产品设计和研发过程中,你会不会时常遇到以下困扰:产品新功能上线后,收集到的用户反馈意见不一致,比如“有人觉的直接展开操作更...编辑导语:在做 B 端产品时,是否经常会遇到一些困扰,和技术部门、客服等等所持的意见不一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本文作者就分享了在可用性测试的应用实践经验,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在产品设计和研发过程中,你会不会时常遇到以下困扰:
产品新功能上线后,收集到的用户反馈意见不一致,比如“有人觉的直接展开操作更方便,有人觉得滑动操作更好用”,“有人觉得页面蓝色风格不好看”,“排版设计吐槽不好看,信息太密集,抓不到重点”… 在设计方案的过程中,针对某个功能有多个设计方案,无法判断哪个方案更优; 产品已经开发完成,想在上线面客前检验下是否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满意度如何? 业务和客服人员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收集、处理用户的投诉反馈。但是因为面对用户的投诉或者反馈建议五花八门,都有各自的立场,无法明确分析出问题在哪里。
面对这类问题,技术部门通常都是通过版本回退等方式临时解决用户的投诉反馈,无法从根本上有效的解决用户的问题。
那么有没有其他更科学高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呢?
这里为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在可用性测试的使用上的一些实践经验,把我们在 B 端产品上面对这些场景的时候做的一些工作分享给你,期望能给你带来一些直接的帮助。
更多 可用性测试 方法:
如何快速搞定一场小型可用性测试?来看实战案例! 设计师心中的用户和实际情况中的用户之间存在着很大的鸿沟,我们需要利用用户研究来解决这个问题。
阅读文章 >
目录:
一、可用性测试基本概念 我们先看看国外体验设计专家 Jeffrey Rubin 和 Dana Chisnell 在《Handbook of Usability Testing》书中关于可用性测试(Usability testing)的定义:
说明:典型用户即是指真正使⽤产品的⽤户、潜在⽤户或者意向⽤户等。产品设计开发出来是给典型用户使用的,只有通过典型用户的可用性测试收集到的数据和信息才是有意义的。
在 ISO 9241-11:2018 针对可用性的概念是指:
“特定的用户在特定的使用场景下,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而使用某些产品时,所感受到的有效性、效率及满意度。”因此可用性测试也是通过测试来找出产品在有效性、效率性以及满意度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进行改善,以此来提高产品的体验。
二、可用性测试的价值 可用性测试是改善产品的比较科学有效的方法之一。
有时,我们并不是产品的目标用户,很多需求和设计方案是产品及设计人员自己想出来的。虽然我们在设计时会依据一些经验与设计法则,但这些都只是未经验证的主观猜测,无法准确的评估设计方案的优劣。
所以为了真正的了解用户,我们需要找到我们的目标用户并向他们学习,这样才能使产品各关联方尽快对设计方案达成一致并积极改善产品体验。
可用性测试的价值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通过可用性测试,我们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提升产品用户体验和满意度,助力业务目标达成。
三、可用性测试的类型 1. 可用性测试适用场景
可用性测试可以在产品的任何阶段进行,不同场景下可用性测试的侧重点不同。我们一般在产品上线前侧重方案验证;在上线后侧重找出问题,进行迭代优化;同时也会日常定期开展可用性测试,针对重点或者高频功能进行体验跟踪,持续优化体验。
2. 可用性测试分类
可用性测试的类型主要分为分析法(偏定性)和实验法(偏定量),区别在于是否有用户参与。以下为两种测试类型主要对比:
从某种程度而言,分析法和实验法是一种互补的关系,不同的测试方法适用的场景不一样,需要根据测试目标、问题场景、产品所处的阶段、经费预算、时间周期等因素选择适合的测试方法,以最优的方式来达成可用性测试的目标。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过往的案例,来跟你分享一下我们是怎样结合目标来选择测试方法的。
1)案例场景
某产品有两个入口,分别为产品列表的入口和首页 banner 入口。 我们通过用户点击数据发现首页 banner 点击率比较低,多数用户还是通过产品列表的入口进入。我们希望分析找出 banner 入口点击率较低的原因,提升 banner 入口的点击率。
2)原因分析
从产品、设计及体验角度分析:banner 样式、是否有动效、banner 的大小、banner 的位置、banner 显示的文案等因素都会影响到最终的点击率。
3)可用性测试方法策略
先用专家评审、启发式评估的方式分析了现有的问题,针对问题输出 2 个不同的方案;
采用 A/B Test 的方式,在小范围内对 2 个方案进小范围线上投放,结合投放数据选出转化率最高的 banner 正式上线。
四、如何组织一场更有效的可用性测试 结合我们的实践经验,我们把可用性测试分成 7 个阶段:
接下来我们会结合在小企业融资贷款产品领域的可用性测试实践,来具体分享如何组织一场可用性测试。
背景说明:面向中小微企业的融资贷款产品,针对企业主和企业用户提供贷款资金进行经营周转。申请人可以通过线上进行贷款申请、合同签署、提款、还款等操作。
业务诉求:由于历史原因,现有的功能框架陈旧,日常客户贷款申请及使用过程中反馈的问题较多;同时客户申请转化率不高,申请环节流失率较高。业务部门希望了解产品功能和流程中存在哪些体验问题?如何提高客户申请转化率,实现业务增长?
基于以上背景,我们决定针对小企业融资贷款产品进行一次可用性测试,帮助业务解决遇到的问题。
1. 需求收集
可用性测试通常是由设计师发起的,但是需求并非仅来源于 设计师 ,可以是用户、业务、产品、技术等角色的反馈。比如用户反馈的问题、异常数据、阶段性的业务目标、版本迭代优化、常规的用户行为数据监测、创新产品方案设计等都可以作为可用性测试的需求来源。
我们通过建立可用性测试需求清单,统一收集各方提出的可用性测试需求,然后对需求进行统一合并、筛选、确认优先级等,纳入到可用性测试计划排期,然后协同各方一起推动可用性测试计划的执行。
图例:可用性测试需求收集清单模板
2. 编写测试方案
在收到可用性测试需求后,我们需要根据需求制定可用性测试方案。一份完整的可用性测试方案由以下几块组成:
以下为针对小企业融资贷款产品可用性编写的测试方案示例:
1)明确测试目的和范围
在测试前,需要与需求提出方进行沟通,确定需要测试的产品是什么,想要验证什么样的结论或者达到怎样的预期,是为了发现产品或原型中可用性的问题,还是借此与竞品进行有效性、效率、满意度的比较,或是对某些功能点进行测试等。明确本次测试的产品及范围,以便后续测试工作的高效进行。
2)确定测试任务
可用性测试任务是指导测试进行的操作指引,我们通常会根据测试的需求和目标,把任务进行场景化设定,以任务脚本的形式引导用户进行测试。测试任务脚本内容包括:开场引导、任务设定、满意度评估、结束后访谈等。
可用性测试一般情况下需要多人协同配合进行,由于涉及内容较多,对被测用户进行的活动任务也比较复杂且环环相扣,所以为了保障测试任务更好的实施,一般情况下会准备一份较为完整的测试脚本以供测试人员更好的配合。
图例:xxx 贷款产品可用性测试脚本模板
① 开场引导
向被测者介绍测试的目的,需要注意的事项等,测试前也可以做一个聊天式的沟通,了解用户对产品的使用情况,帮助用户将注意力转移到产品上,为测试做铺垫。
② 任务设定
设计测试任务就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要做什么事”,紧抓“人”、“场景”、“目标”三个要素。任务设计的几条核心原则:
a) 根据测试目的列出任务清单,任务不宜过多,必须是紧贴核心测试任务的。
比如针对贷款产品,用户的核心任务就是申请、签约、提款和还款。因此我们的任务设定就需要围绕这几个主流程进行。
b) 将任务赋予真实场景,毕竟用户使用产品都是有真实场景的。
比如贷款产品申请,模拟用户在资金链紧张的场景下,如何找到并完成贷款产品的申请流程。
c) 明确测试任务起点和终点,判断用户是否完成了任务的主要依据就是,用户是否从起点(页面 A)到达了终点(页面 B)。起点未必一定要是首页,起点位置应根据具体场景来确定,毕竟并不是每个任务都是从首页开始的。
比如贷款申请,任务的起点是贷款产品的申请入口,任务的终点是完成贷款申请提交。
③ 满意度评估
在每一次任务完成后,可以让用户对任务进行评分,注意评分要有相同的维度,否则无法进行统计。比如可以从产品功能的满意度、操作的便捷性满意度进行评分,评分可以采取 5 分制。最后计算平均值得出每个任务的平均满意度分值。所有的任务平均分值再计算平均得出整个产品的综合满意度评分。
评估量表可以考虑比如 SUS 量表、ASQ 量表等。具体选择哪种量表需要根据测试的场景、目标等选择合适的即可。以下为关于 SUS 量表的基本介绍信息:
以下为我们在某次可用性测试用使用的 SUS 量表示例:
图例:针对某款贷款产品可用性测试 SUS 评估量表模板
④ 结束后访谈
在完成测试任务后,可以对用户进行访谈,访谈目的是收集用户对产品的其他反馈意见,同时也可以对测试记录过程中有遗漏的地方进行回顾确认。
3)明确用户招募
我们需要根据测试选用的具体的可用性测试方法,在方案中明确用户招募的内容。一般用户招募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
① 招募的类型
通常招募的用户类型分为:小白用户、专家用户。在招募时为了结果数据真实可靠,应避免该产品相关人员的参与。通常优先选择有代表性的用户,其中真实的产品目标用户为最佳。
② 招募的来源
招募的来源一般分为内部招募和外部招募。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招募的渠道,以便在招募阶段按照确定的招募渠道来进行用户招募。
③ 招募的数量
测试者不宜过多,一般 5 名左右就够了。
根据尼尔森博士相关理论:有 5 个人参加的用户测试,就可以发现 85%左右的产品可用性问题。因此招募的用户数量不是越多越好。
图例:尼尔森用户招募与问题关系图
4)确定测试的关联资源
可用性测试通常都是线下进行的,就需要提前准备相关的资源等,以便测试执行阶段正常开展测试。一般需要确定的关联资源包括:场地安排、测试设备、测试环境数据(软件安装包/版本等)、辅助测试人员、测试结束后赠送的礼物(如有)等。
在测试方案里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事项进行分工,根据不同的资源准备事项落实到对应的责任人,以便更好的完成测试的准备工作和进度跟踪。
5)确定各节点时间排期
在制定可用性测试方案的时候,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需要根据整体的测试时间安排,确定各阶段节点的具体时间排期,需要在节点时间内完成该任务事项。同时与各关联方达成一致后,大家都按照这个时间排期计划往前推进。同时在临近时间节点的时候,需要提前确认该任务事项完成进度情况,做到整体进度可控。
同时需要考虑突发情况下,可能存在事项延期或者未能如期完成的情况。如果出现意外情况的时候,我们的对策是什么等等。
3. 用户招募
在确定可用性测试方案后,我们就要开始进行招募用户了。
用户招募的关键之处在于所招募的用户要具有代表性,可以根据产品后台的使用数据,了解用户的群体特征是怎样的,比如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职业、居住条件等等特征分布,通过这些条件筛选,有助于更好的招募到典型的目标用户。
结合小企业融资贷款产品可用性测试,在招募用户的时候,我们通过后台大数据分析平台,了解小企业贷款用户的群体特征是怎样的,比如申请身份、职业角色、性别比例、年龄分布等,为招募用户提供基础参考数据。
图例:xxx 贷款产品可用性测试用户招募
4. 测试物料准备
测试物料是在正式测试之前需要提前准备的事项,需要在执行测试前进一步明确清楚是否已准备妥当。一般需要准备的测试物料内容包括:场地安排、测试设备、测试环境数据、安排工作人员、明确用户排期、发送测试邀请函及测试结束后赠送的礼物(如有)等。
5. 测试执行阶段
在正式测试执行阶段,主要分为以下流程环节:
测试执行是整个可用性测试的关键环节,操作执行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可用性测试的结果。我们需要按照之前的测试方案中的测试任务脚本,引导用户按照脚本执行测试任务, 同时在测试中要随时观察记录用户的操作遇到的问题以及用户的情绪表现等。在每次任务结束后及时进行任务满意度评分。评分过程保持客观独立评价,不要干扰用户评分。
如果测试用户遇到测试相关的问题,不要直接告诉用户应该怎么做。为了保证测试顺利的执行,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6. 测试结果整理分析
1)原始数据的整理记录
测试完成后需要尽快针对原始数据进行整理,数据和问题的整理应尽可能详细,方便后续核对和查阅。针对可用性测试,一般需要整理的材料包括:测试观察问题记录表、任务完成效率统计表、任务完成有效性统计表、测试问题截图或者录屏文件整理。通过原始数据和材料的整理记录,可以确保结果分析的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图例:单个任务完成效率的统计
2)测试问题汇总整理
针对记录的问题,需要详细记录问题。一般会提前制定一份可用性测试问题记录表,记录表需要明确记录问题出现的模块、功能页面、版本、手机类型、问题描述、问题截图、用户情绪反馈、测试记录人、记录日期等。
图例:测试问题汇总统计表
3)数据分析整理
结果分析整理可以从定量和定性结果两方面进行,定量的结果可以分析任务的完成情况、任务的满意度等,并借助可视化的图表进行展现,比如:
① 统计任务的满意度评分情况
我们会统计并计算单个任务的满意度评分,并与总均值进行比较,对于评分比较低的任务功能则需要引起注意。后续需要重点分析满意度低的问题在哪里。
比如小企业融资贷款产品完成情况整理结果如下:
② 统计任务的完成情况
任务完成一般可以分为完成、求助后完成、未完成三种情况,不同的完成情况用不同的色块表示,然后统计完成率情况。
比如小企业融资贷款产品完成情况整理结果如下:
图例:单个任务完成情况的统计
③ 定性结果的整理
根据记录的用户测试中的问题,分析具体的问题类型,划分为不同的类型进行统计,可以进行概括总结,归纳问题点集中表现在哪些方面,比如功能问题、性能问题、交互问题、视觉问题等,通过问题类型分布图可以清晰明确的看出问题集中在哪几个维度。
比如小企业融资贷款产品问题类型分布图如下:
图例:问题类型分布雷达图
7. 测试分析报告编写
在完成测试结果整理分析后,就可以开始分析报告的编写。报告内容一般分为以下几块:
测试结果汇总、任务方案概览、测试问题分析、竞品分析、优化解决方案及后续的优化计划。
可用性测试分析报告作为总结性的材料,不仅仅是对可用性测试过程的复盘,同时也是对各关联方具有重要的价值。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五、如何驱动用户体验提升 可用性测试可以帮助我们发现产品中存在的体验问题,在完成可用性测试报告后,并不意味着工作的结束。我们需要将可用性测试发现的问题、解决方案等与各相关方进行沟通,推动问题与优化方案纳入版本迭代优化,做好优化效果的验证及追踪。不断持续的通过可用性测试,打磨优化产品的用户体验。
以上就是我们在 B 端产品可用性测试的实践经验。不同的产品使用的可用性测试的方法是和我们的服务的产品和具体的测试的需求是有较强关联的,不同的测试需求需要考虑测试的目标场景和是否有限定因素等,不能简单直接复用。大家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使用可用性测试这套工具和方法。
我们的可用性测试大多情况下都是线下进行的,希望大家能为自己争取机会,多尝试和用户沟通,你会发现很多之前想不到的问题,你对用户的行为习惯了解越多,设计的时候就越能避免产生体验的问题。这样才能有助于提升产品的用户体验,更好的帮助业务达成目标。
-
6000字干货!可用性在B端设计中的实战应用
UI交互 2023-03-15编辑导语:在做 B 端产品时,是否经常会遇到一些困扰,和技术部门、客服等等所持的意见不一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本文作者就分享了在可用性测试的应用实践经验,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在产品设计和研发过程中,你会不会时常遇到以下困扰:产品新功能上线后,收集到的用户反馈意见不一致,比如“有人觉的直接展开操作更...编辑导语:在做 B 端产品时,是否经常会遇到一些困扰,和技术部门、客服等等所持的意见不一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本文作者就分享了在可用性测试的应用实践经验,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在产品设计和研发过程中,你会不会时常遇到以下困扰:
产品新功能上线后,收集到的用户反馈意见不一致,比如“有人觉的直接展开操作更方便,有人觉得滑动操作更好用”,“有人觉得页面蓝色风格不好看”,“排版设计吐槽不好看,信息太密集,抓不到重点”… 在设计方案的过程中,针对某个功能有多个设计方案,无法判断哪个方案更优; 产品已经开发完成,想在上线面客前检验下是否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满意度如何? 业务和客服人员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收集、处理用户的投诉反馈。但是因为面对用户的投诉或者反馈建议五花八门,都有各自的立场,无法明确分析出问题在哪里。
面对这类问题,技术部门通常都是通过版本回退等方式临时解决用户的投诉反馈,无法从根本上有效的解决用户的问题。
那么有没有其他更科学高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呢?
这里为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在可用性测试的使用上的一些实践经验,把我们在 B 端产品上面对这些场景的时候做的一些工作分享给你,期望能给你带来一些直接的帮助。
更多 可用性测试 方法:
如何快速搞定一场小型可用性测试?来看实战案例! 设计师心中的用户和实际情况中的用户之间存在着很大的鸿沟,我们需要利用用户研究来解决这个问题。
阅读文章 >
目录:
一、可用性测试基本概念 我们先看看国外体验设计专家 Jeffrey Rubin 和 Dana Chisnell 在《Handbook of Usability Testing》书中关于可用性测试(Usability testing)的定义:
说明:典型用户即是指真正使⽤产品的⽤户、潜在⽤户或者意向⽤户等。产品设计开发出来是给典型用户使用的,只有通过典型用户的可用性测试收集到的数据和信息才是有意义的。
在 ISO 9241-11:2018 针对可用性的概念是指:
“特定的用户在特定的使用场景下,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而使用某些产品时,所感受到的有效性、效率及满意度。”因此可用性测试也是通过测试来找出产品在有效性、效率性以及满意度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进行改善,以此来提高产品的体验。
二、可用性测试的价值 可用性测试是改善产品的比较科学有效的方法之一。
有时,我们并不是产品的目标用户,很多需求和设计方案是产品及设计人员自己想出来的。虽然我们在设计时会依据一些经验与设计法则,但这些都只是未经验证的主观猜测,无法准确的评估设计方案的优劣。
所以为了真正的了解用户,我们需要找到我们的目标用户并向他们学习,这样才能使产品各关联方尽快对设计方案达成一致并积极改善产品体验。
可用性测试的价值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通过可用性测试,我们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提升产品用户体验和满意度,助力业务目标达成。
三、可用性测试的类型 1. 可用性测试适用场景
可用性测试可以在产品的任何阶段进行,不同场景下可用性测试的侧重点不同。我们一般在产品上线前侧重方案验证;在上线后侧重找出问题,进行迭代优化;同时也会日常定期开展可用性测试,针对重点或者高频功能进行体验跟踪,持续优化体验。
2. 可用性测试分类
可用性测试的类型主要分为分析法(偏定性)和实验法(偏定量),区别在于是否有用户参与。以下为两种测试类型主要对比:
从某种程度而言,分析法和实验法是一种互补的关系,不同的测试方法适用的场景不一样,需要根据测试目标、问题场景、产品所处的阶段、经费预算、时间周期等因素选择适合的测试方法,以最优的方式来达成可用性测试的目标。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过往的案例,来跟你分享一下我们是怎样结合目标来选择测试方法的。
1)案例场景
某产品有两个入口,分别为产品列表的入口和首页 banner 入口。 我们通过用户点击数据发现首页 banner 点击率比较低,多数用户还是通过产品列表的入口进入。我们希望分析找出 banner 入口点击率较低的原因,提升 banner 入口的点击率。
2)原因分析
从产品、设计及体验角度分析:banner 样式、是否有动效、banner 的大小、banner 的位置、banner 显示的文案等因素都会影响到最终的点击率。
3)可用性测试方法策略
先用专家评审、启发式评估的方式分析了现有的问题,针对问题输出 2 个不同的方案;
采用 A/B Test 的方式,在小范围内对 2 个方案进小范围线上投放,结合投放数据选出转化率最高的 banner 正式上线。
四、如何组织一场更有效的可用性测试 结合我们的实践经验,我们把可用性测试分成 7 个阶段:
接下来我们会结合在小企业融资贷款产品领域的可用性测试实践,来具体分享如何组织一场可用性测试。
背景说明:面向中小微企业的融资贷款产品,针对企业主和企业用户提供贷款资金进行经营周转。申请人可以通过线上进行贷款申请、合同签署、提款、还款等操作。
业务诉求:由于历史原因,现有的功能框架陈旧,日常客户贷款申请及使用过程中反馈的问题较多;同时客户申请转化率不高,申请环节流失率较高。业务部门希望了解产品功能和流程中存在哪些体验问题?如何提高客户申请转化率,实现业务增长?
基于以上背景,我们决定针对小企业融资贷款产品进行一次可用性测试,帮助业务解决遇到的问题。
1. 需求收集
可用性测试通常是由设计师发起的,但是需求并非仅来源于 设计师 ,可以是用户、业务、产品、技术等角色的反馈。比如用户反馈的问题、异常数据、阶段性的业务目标、版本迭代优化、常规的用户行为数据监测、创新产品方案设计等都可以作为可用性测试的需求来源。
我们通过建立可用性测试需求清单,统一收集各方提出的可用性测试需求,然后对需求进行统一合并、筛选、确认优先级等,纳入到可用性测试计划排期,然后协同各方一起推动可用性测试计划的执行。
图例:可用性测试需求收集清单模板
2. 编写测试方案
在收到可用性测试需求后,我们需要根据需求制定可用性测试方案。一份完整的可用性测试方案由以下几块组成:
以下为针对小企业融资贷款产品可用性编写的测试方案示例:
1)明确测试目的和范围
在测试前,需要与需求提出方进行沟通,确定需要测试的产品是什么,想要验证什么样的结论或者达到怎样的预期,是为了发现产品或原型中可用性的问题,还是借此与竞品进行有效性、效率、满意度的比较,或是对某些功能点进行测试等。明确本次测试的产品及范围,以便后续测试工作的高效进行。
2)确定测试任务
可用性测试任务是指导测试进行的操作指引,我们通常会根据测试的需求和目标,把任务进行场景化设定,以任务脚本的形式引导用户进行测试。测试任务脚本内容包括:开场引导、任务设定、满意度评估、结束后访谈等。
可用性测试一般情况下需要多人协同配合进行,由于涉及内容较多,对被测用户进行的活动任务也比较复杂且环环相扣,所以为了保障测试任务更好的实施,一般情况下会准备一份较为完整的测试脚本以供测试人员更好的配合。
图例:xxx 贷款产品可用性测试脚本模板
① 开场引导
向被测者介绍测试的目的,需要注意的事项等,测试前也可以做一个聊天式的沟通,了解用户对产品的使用情况,帮助用户将注意力转移到产品上,为测试做铺垫。
② 任务设定
设计测试任务就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要做什么事”,紧抓“人”、“场景”、“目标”三个要素。任务设计的几条核心原则:
a) 根据测试目的列出任务清单,任务不宜过多,必须是紧贴核心测试任务的。
比如针对贷款产品,用户的核心任务就是申请、签约、提款和还款。因此我们的任务设定就需要围绕这几个主流程进行。
b) 将任务赋予真实场景,毕竟用户使用产品都是有真实场景的。
比如贷款产品申请,模拟用户在资金链紧张的场景下,如何找到并完成贷款产品的申请流程。
c) 明确测试任务起点和终点,判断用户是否完成了任务的主要依据就是,用户是否从起点(页面 A)到达了终点(页面 B)。起点未必一定要是首页,起点位置应根据具体场景来确定,毕竟并不是每个任务都是从首页开始的。
比如贷款申请,任务的起点是贷款产品的申请入口,任务的终点是完成贷款申请提交。
③ 满意度评估
在每一次任务完成后,可以让用户对任务进行评分,注意评分要有相同的维度,否则无法进行统计。比如可以从产品功能的满意度、操作的便捷性满意度进行评分,评分可以采取 5 分制。最后计算平均值得出每个任务的平均满意度分值。所有的任务平均分值再计算平均得出整个产品的综合满意度评分。
评估量表可以考虑比如 SUS 量表、ASQ 量表等。具体选择哪种量表需要根据测试的场景、目标等选择合适的即可。以下为关于 SUS 量表的基本介绍信息:
以下为我们在某次可用性测试用使用的 SUS 量表示例:
图例:针对某款贷款产品可用性测试 SUS 评估量表模板
④ 结束后访谈
在完成测试任务后,可以对用户进行访谈,访谈目的是收集用户对产品的其他反馈意见,同时也可以对测试记录过程中有遗漏的地方进行回顾确认。
3)明确用户招募
我们需要根据测试选用的具体的可用性测试方法,在方案中明确用户招募的内容。一般用户招募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
① 招募的类型
通常招募的用户类型分为:小白用户、专家用户。在招募时为了结果数据真实可靠,应避免该产品相关人员的参与。通常优先选择有代表性的用户,其中真实的产品目标用户为最佳。
② 招募的来源
招募的来源一般分为内部招募和外部招募。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招募的渠道,以便在招募阶段按照确定的招募渠道来进行用户招募。
③ 招募的数量
测试者不宜过多,一般 5 名左右就够了。
根据尼尔森博士相关理论:有 5 个人参加的用户测试,就可以发现 85%左右的产品可用性问题。因此招募的用户数量不是越多越好。
图例:尼尔森用户招募与问题关系图
4)确定测试的关联资源
可用性测试通常都是线下进行的,就需要提前准备相关的资源等,以便测试执行阶段正常开展测试。一般需要确定的关联资源包括:场地安排、测试设备、测试环境数据(软件安装包/版本等)、辅助测试人员、测试结束后赠送的礼物(如有)等。
在测试方案里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事项进行分工,根据不同的资源准备事项落实到对应的责任人,以便更好的完成测试的准备工作和进度跟踪。
5)确定各节点时间排期
在制定可用性测试方案的时候,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需要根据整体的测试时间安排,确定各阶段节点的具体时间排期,需要在节点时间内完成该任务事项。同时与各关联方达成一致后,大家都按照这个时间排期计划往前推进。同时在临近时间节点的时候,需要提前确认该任务事项完成进度情况,做到整体进度可控。
同时需要考虑突发情况下,可能存在事项延期或者未能如期完成的情况。如果出现意外情况的时候,我们的对策是什么等等。
3. 用户招募
在确定可用性测试方案后,我们就要开始进行招募用户了。
用户招募的关键之处在于所招募的用户要具有代表性,可以根据产品后台的使用数据,了解用户的群体特征是怎样的,比如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职业、居住条件等等特征分布,通过这些条件筛选,有助于更好的招募到典型的目标用户。
结合小企业融资贷款产品可用性测试,在招募用户的时候,我们通过后台大数据分析平台,了解小企业贷款用户的群体特征是怎样的,比如申请身份、职业角色、性别比例、年龄分布等,为招募用户提供基础参考数据。
图例:xxx 贷款产品可用性测试用户招募
4. 测试物料准备
测试物料是在正式测试之前需要提前准备的事项,需要在执行测试前进一步明确清楚是否已准备妥当。一般需要准备的测试物料内容包括:场地安排、测试设备、测试环境数据、安排工作人员、明确用户排期、发送测试邀请函及测试结束后赠送的礼物(如有)等。
5. 测试执行阶段
在正式测试执行阶段,主要分为以下流程环节:
测试执行是整个可用性测试的关键环节,操作执行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可用性测试的结果。我们需要按照之前的测试方案中的测试任务脚本,引导用户按照脚本执行测试任务, 同时在测试中要随时观察记录用户的操作遇到的问题以及用户的情绪表现等。在每次任务结束后及时进行任务满意度评分。评分过程保持客观独立评价,不要干扰用户评分。
如果测试用户遇到测试相关的问题,不要直接告诉用户应该怎么做。为了保证测试顺利的执行,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6. 测试结果整理分析
1)原始数据的整理记录
测试完成后需要尽快针对原始数据进行整理,数据和问题的整理应尽可能详细,方便后续核对和查阅。针对可用性测试,一般需要整理的材料包括:测试观察问题记录表、任务完成效率统计表、任务完成有效性统计表、测试问题截图或者录屏文件整理。通过原始数据和材料的整理记录,可以确保结果分析的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图例:单个任务完成效率的统计
2)测试问题汇总整理
针对记录的问题,需要详细记录问题。一般会提前制定一份可用性测试问题记录表,记录表需要明确记录问题出现的模块、功能页面、版本、手机类型、问题描述、问题截图、用户情绪反馈、测试记录人、记录日期等。
图例:测试问题汇总统计表
3)数据分析整理
结果分析整理可以从定量和定性结果两方面进行,定量的结果可以分析任务的完成情况、任务的满意度等,并借助可视化的图表进行展现,比如:
① 统计任务的满意度评分情况
我们会统计并计算单个任务的满意度评分,并与总均值进行比较,对于评分比较低的任务功能则需要引起注意。后续需要重点分析满意度低的问题在哪里。
比如小企业融资贷款产品完成情况整理结果如下:
② 统计任务的完成情况
任务完成一般可以分为完成、求助后完成、未完成三种情况,不同的完成情况用不同的色块表示,然后统计完成率情况。
比如小企业融资贷款产品完成情况整理结果如下:
图例:单个任务完成情况的统计
③ 定性结果的整理
根据记录的用户测试中的问题,分析具体的问题类型,划分为不同的类型进行统计,可以进行概括总结,归纳问题点集中表现在哪些方面,比如功能问题、性能问题、交互问题、视觉问题等,通过问题类型分布图可以清晰明确的看出问题集中在哪几个维度。
比如小企业融资贷款产品问题类型分布图如下:
图例:问题类型分布雷达图
7. 测试分析报告编写
在完成测试结果整理分析后,就可以开始分析报告的编写。报告内容一般分为以下几块:
测试结果汇总、任务方案概览、测试问题分析、竞品分析、优化解决方案及后续的优化计划。
可用性测试分析报告作为总结性的材料,不仅仅是对可用性测试过程的复盘,同时也是对各关联方具有重要的价值。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五、如何驱动用户体验提升 可用性测试可以帮助我们发现产品中存在的体验问题,在完成可用性测试报告后,并不意味着工作的结束。我们需要将可用性测试发现的问题、解决方案等与各相关方进行沟通,推动问题与优化方案纳入版本迭代优化,做好优化效果的验证及追踪。不断持续的通过可用性测试,打磨优化产品的用户体验。
以上就是我们在 B 端产品可用性测试的实践经验。不同的产品使用的可用性测试的方法是和我们的服务的产品和具体的测试的需求是有较强关联的,不同的测试需求需要考虑测试的目标场景和是否有限定因素等,不能简单直接复用。大家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使用可用性测试这套工具和方法。
我们的可用性测试大多情况下都是线下进行的,希望大家能为自己争取机会,多尝试和用户沟通,你会发现很多之前想不到的问题,你对用户的行为习惯了解越多,设计的时候就越能避免产生体验的问题。这样才能有助于提升产品的用户体验,更好的帮助业务达成目标。
-
用一篇文章,帮你深入了解顶尖平面设计师福田繁雄
UI交互 2023-03-15设计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技术。它不仅能够传达品牌的形象和价值观,还可以引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在这个多元化和快节奏的时代,优秀的设计师对于品牌的成功至关重要。设计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技术。它不仅能够传达品牌的形象和价值观,还可以引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在这个多元化和快节奏的时代,优秀的设计师对于品牌的成功至关重要。福田繁雄作为一位日本的设计师,以其简约自然的设计哲学和创新的设计作品,在设计界和消费者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地位。本文将对 福田繁雄 的生平经历、设计理念、代表作品以及对设计界的影响和贡献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更多 设计大师 介绍:
现代主义最后的设计大师:华人之光贝聿铭(下) 贝聿铭曾是包豪斯创始人格罗比乌斯的学生,也是唯一作为华人跻身于现代设计大师行列的,而且被誉为「现代主义的最后一位大师」。
阅读文章 >
一、福田繁雄简介
福田繁雄(Shin Matsunaga)是一位日本著名的平面设计师和设计教育家,出生于 1932 年,于 2019 年逝世。他毕业于东京艺术大学美术学部设计专业,后来在日本著名的设计公司 Nippon Design Center(NDC)工作,并担任该公司的设计总监。福田繁雄也曾在美国洛杉矶的设计公司 Sarner Design Associates 工作,并且是日本平面设计师协会(JAGDA)和国际平面设计联盟(ICOGRADA)的成员。
福田繁雄在设计领域有着广泛的经验和声誉,他的作品曾多次获得国内外的设计大奖,包括日本优良设计奖、纽约 ADC 金铅笔奖、巴黎 ADC 奖、德国 iF 奖等等。此外,福田繁雄还曾担任东京艺术大学和武藏野美术大学的教授,并培养出许多杰出的设计师。他是日本设计界的代表人物之一,对日本设计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福田繁雄是一位注重简约和实用的设计师,他的设计作品一般都以简单、直白的形式呈现,力求清晰明了,让观众一眼就能理解和接受。他的作品常常运用几何形状、无衬线字体和明亮的色彩,让设计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和辨识度。
福田繁雄的设计作品也注重功能和效用,他认为设计应该是为了解决人们的实际需求,为人类服务。在设计过程中,他会根据产品或服务的定位和目标受众来制定合适的设计策略,从而达到最佳的视觉传达效果。
福田繁雄的设计作品涉及多个领域,包括标志设计、品牌形象设计、广告设计、海报设计、杂志设计等等,其中一些作品在设计界和商业界产生了重大影响。例如,他为服装品牌 Uniqlo 设计的标志以及广告海报,打破了传统的设计惯例,用简单直白的方式表达品牌形象和品牌价值,成为日本设计界和商业界的经典案例之一。此外,他还为 MUJI、NHK 等品牌进行过设计,也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和反响。
福田繁雄的设计作品以简单、实用、有意义为特点,注重功能和效用,旨在解决人们的实际需求。他的作品多次获得国际和国内的设计大奖,如纽约 ADC 金铅笔奖、德国 iF 奖、日本优良设计奖等,被誉为日本设计界的大师之一,对当代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除了个人设计作品外,福田繁雄还在设计教育领域有着重要的贡献。他曾在多所大学担任设计教育工作,如东京艺术大学、武藏野美术大学、立命馆大学等。他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倡导设计教育与工业界联系紧密,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经验。他在教学中也强调设计的功能和实用性,希望学生能够在理解设计语言和技术的同时,也了解和掌握产品和服务的实际需求,从而能够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除了在设计教育领域的贡献外,福田繁雄还积极参与推动日本设计事业的发展和国际交流。他曾多次组织和参与国内外的设计展览和活动,如日本设计展、日本平面设计师协会展、德国美因兹设计大展等,为日本设计的国际化发展做出了贡献。他还担任过国际平面设计联盟(ICOGRADA)的理事和日本平面设计师协会(JAGDA)的主席,为推动设计界的交流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综上所述,福田繁雄作为一位设计师和设计教育家,注重简约、实用和有意义的设计风格,强调设计与实际需求的紧密联系,对设计教育和设计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并在国内外的设计交流和推广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的作品和思想对当代设计界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福田繁雄的设计哲学和创作原则 福田繁雄的设计哲学和创作原则体现出简约、功能至上、人性化、设计语言的塑造和跨学科融合等方面的特点,这些原则贯穿在他的设计作品中,并对后辈设计师和设计教育工作者产生了比较深远的影响,
简约风格:福田繁雄的设计作品以简洁、纯粹、不加修饰的形式表现出来,注重表达出设计的本质。他认为简约的设计才能更好地表达出产品的品质和特点,并能够在日益繁杂的市场环境中更容易被消费者接受和记忆。
功能至上:福田繁雄在设计中强调功能的重要性,认为设计应该为人们的生活提供实际的解决方案。他注重在设计中考虑用户的需求和体验,力求让设计实现最大的实用性。
人性化设计:福田繁雄注重将人的需求和情感融入到设计中,让产品和服务更符合人们的生活和思维习惯。他认为设计应该以人为本,强调人性化设计能够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和感受。
设计语言的塑造:福田繁雄在设计中注重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设计语言,让设计作品具有更好的辨识度和可视化的效果。他认为设计语言的塑造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表达设计思想和理念,同时也能够让产品更容易被用户记忆和认知。
跨学科融合:福田繁雄的设计作品涵盖了多个领域,他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融合在设计中,让设计更具多元性和综合性。他认为设计应该与不同领域的知识相结合,创造出更加创新和有意义的设计作品。
高品质的材料和工艺:福田繁雄在设计中非常注重材料和工艺的选择,他认为高品质的材料和工艺不仅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寿命,也能够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和感受。
对自然和环境的尊重:福田繁雄在设计中注重对自然和环境的尊重,他认为设计应该以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避免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浪费。
不断创新:福田繁雄在设计中持续探索和尝试,注重创新和突破,不断推动设计的进步和发展。他认为设计师应该具有敢于挑战和突破传统的精神,不断创新和改进。
三、福田繁雄的代表作品
MUJI 标志:MUJI 是日本知名的生活用品品牌,福田繁雄为其设计的标志非常简洁和直观,只是简单的黑色方框和“MUJI”四个字母,没有任何多余的修饰和图案。这个标志完美地体现了福田繁雄的设计哲学和创作原则,简洁、实用、直观。
KARIMOKU 家具:福田繁雄为 KARIMOKU 公司设计的家具以其独特的简洁风格和优质的材料和工艺著称。他注重材料的选择和环保性,同时设计中的每个细节都经过仔细的考虑和优化,确保产品的质感和实用性。
日本电视台 LOGO:福田繁雄设计的日本电视台 LOGO 非常简洁明了,标志由“NTV”三个大写字母组成,使用了红色和黑色的颜色组合。这个标志凸显了日本电视台的现代感和创新性,同时也表达了福田繁雄的设计风格和哲学。
Shiseido ELIXIR 化妆品包装:福田繁雄设计的 Shiseido ELIXIR 化妆品包装,采用了独特的深蓝色和金色的配色方案,使产品看起来高端、优雅。包装设计还采用了圆弧形的流线型设计,旨在传达产品的流畅性和优美性。
Nissin Cup Noodle 杯面包装:福田繁雄设计的 Nissin Cup Noodle 杯面包装,采用了杯装设计,方便消费者在路上享用。福田繁雄在包装设计中强调了产品的方便性和创新性,同时通过引入不同的口味和材料,创造出不同的口感和品味,使 Nissin Cup Noodle 成为了一款备受消费者喜爱的产品。
Nissin Cup Noodle 杯面包装:福田繁雄设计的 Nissin Cup Noodle 杯面包装,采用了杯装设计,方便消费者在路上享用。福田繁雄在包装设计中强调了产品的方便性和创新性,同时通过引入不同的口味和材料,创造出不同的口感和品味,使 Nissin Cup Noodle 成为了一款备受消费者喜爱的产品。
四、福田繁雄的作品对设计界的影响和贡献 "福田繁雄的设计风格和理念是他对日本设计界的重要贡献之一。他强调实用性和材料的质朴,注重环保和可持续性,这一思想影响了整个包装设计和品牌形象设计领域。
福田繁雄注重设计的功能性和实用性。他的设计风格以简约、自然和朴素为主,追求材料的质朴和产品的实用性。这种设计风格影响了许多设计师,尤其是在包装设计和品牌形象设计领域,这些领域的设计越来越注重产品的实用性和功能性。
其次,福田繁雄在品牌形象设计方面的成就极为显著。他为多个品牌设计的标志和广告,不仅在美学上取得了成功,更为这些品牌树立了新的形象和品牌价值。这些品牌的成功对于整个设计界都有很大的启示,让设计师们意识到设计在品牌策略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此外,福田繁雄的设计理念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包装设计的发展。他注重材料的选择和包装的功能性,追求包装的实用性和环保性,而不是单纯追求外观效果。这种设计理念对包装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鼓励设计师们更多地考虑包装设计的实际用途,同时注重环保和可持续性。
总结 福田繁雄作为设计师的风格和理念一直备受关注和赞赏。他的设计思想和原则,如简约自然、环保可持续,以及注重用户体验和情感共鸣等,不仅是品牌形象设计领域的重要参考,也成为了全球设计师所学习和探讨的对象。同时,福田繁雄的设计作品也激发了对于设计的更深层次思考,比如设计的目的、设计师的社会责任等方面。读者可以进一步思考,如果我们将福田繁雄的设计理念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中,会如何影响我们的购买行为和生活方式?设计师应该如何通过设计来传达更多的社会责任和价值观?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讨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