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交互:细节决定成败

    设计动态 2022-12-19
    微交互这个概念在设计文章中并不少见,但是本文从交互模型开始梳理微交互的结构和设计点。通过大量案例很好的展示了微交互的核心设计方法和微交互让人喜欢或者讨厌的原因。 正如题目所说:细节决定成败,微交互就是利用细节提升产品体验和设立品牌标志。 一、摘要 直到今天,人

    在产品设计中,细节设计是不可忽略的一个层面,而在细节层面更注重用户交互体验的产品,也往往更能留下用户。而这类细节层的设计,可以体现在“微交互”里。那么如何理解“微交互”的存在与应用?本篇文章里,作者就进行了一定总结,一起来看一下吧。

    微交互这个概念在设计文章中并不少见,但是本文从交互模型开始梳理微交互的结构和设计点。通过大量案例很好的展示了微交互的核心设计方法和微交互让人喜欢或者讨厌的原因。

    正如题目所说:细节决定成败,微交互就是利用细节提升产品体验和设立品牌标志。

    一、摘要 直到今天,人机交互已经有很长时间的发展。从例如烤面包机的简单产品到银行应用程序类的复杂数字产品,我们每天进行上百次的交互。这些交互转化为产品的可用性,最终转化成用户满意度、信任度和产品整体体验。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设计师们一直在关注这些交互(按钮、滚动、长按等)。从电脑大屏幕到移动设备、智能手表以及现在的可折叠设备,交互也在不断地发展。本文研究了微交互的结构及其与交互模型的关系,审美体验的不同驱动力,以及我们如何通过改变微交互的元素来优化体验。最后,我们讨论了自下而上的产品构建方法。

    二、简介 自灯泡、收音机、门铃等电气设备出现以来,微交互一直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微交互和技术共同出现、发展。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充满了与周围物体的微交互,例如使用烤面包机、解锁手机、将手机切换到静音模式、控制音量等。

    从简单的按下按钮到摇动手腕激活智能手表,微交互随着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像复制文本或移动文件这类我们如今习以为常的、无形之中的微交互,都曾是新颖的微交互。观察微交互有助于设计师改进产品。

    有趣的是,设计师将现实生活场景投射到产品来建立微交互,如剪切-粘贴、放大-缩小等。这些细节不仅提高了产品的可用性,也通过直观的互动降低用户学习难度。

    我们如何准确定义什么是微交互,什么是交互?

    论文《开启移动微交互》(Ashbrook,2010)将微交互定义为“接触设备开始到完成的时间不超过4秒的互动”。而《微交互》一书(Saffer,2013)将其定义为:“微交互是围绕着单个用例的产品使用场景——它们有一个主要任务。”整个应用程序或产品可能只是一个微交互,例如,天气应用程序(图1.1)或烤面包机,因为它们只关注一件事。

    图1.1 天气应用程序能被看作是一个微交互,因为它只显示天气。

    图1.2 LinkedIn 的“喜欢”按钮由两个微交互组成,(a)当你长按“喜欢”按钮时,它会打开一个空间展示多个表情符号以供选择(b)你选择表情符号发送给帖子。

    一个功能可以由多个微交互构成,例如LinkedIn的“喜欢”按钮(图1.2),人们可以对帖子发送不同的表情符号。因此,微交互是一个功能模块,或者是整个产品。与产品互动时,微交互也许能帮助用户了解做什么,如何做,后续是怎样。精心设计的微交互使产品变得直观,优化了产品的用户体验。

    当微交互打造了与品牌产生共鸣的特殊体验时,它化身为了品牌标志。专业术语称之为“标志性时刻——产品或服务中给人留下持久而难忘印象的突出互动”(Janhagen, Leitch & Judelson, 2020)。

    Facebook的“喜欢”按钮是它的标志性时刻。微交互并不仅仅局限于视觉,它们可以是声音、触觉、实体硬件或手势交互。Snapchat的通知作为产品的标志性时刻是因其独特的声音。同样地,iPhone有一个中心按钮作为苹果的标志,它有多个微交互方式。

    微交互通常首选(Narvhus, J.M. 2016):

    沟通反馈。 开启和关闭某项功能,如将手机静音。 实现一个单一的任务,如喜欢一个Facebook上的帖子。 控制一个正在进行的进程:显示更改或系统状态,如加载条或状态图标。 改变一个设置。 防止人为错误。 查看或制作内容。 我们将在之后的章节中研究一些微交互案例。

    三、交互模型与微交互结构 1. 人类处理器模型 在进入交互模型之前,我们将尝试研究心智和心智表征,以更好地理解人类如何与世界上的物体互动。(Newell & Card, 1985)文章谈到了三个不同的处理器:感知处理器、认知处理器和运动处理器是如何工作以理解周围世界。

    认知处理器与长期记忆和工作记忆一起工作,从现有的知识中提取物体、感觉、行动等的表征,以理解来自知觉处理器的输入。一旦认知处理器完成处理,它就会向运动处理器发出信号,以特定方式对特定情况采取行动。心智表征是现实世界中事物如何运作的心智模型或理解。

    2. 诺曼交互模型 唐-诺曼的七个行为阶段(诺曼,2013)(图2)是一种更清晰的心智学形式,解释了人类如何与物体互动以实现目标。目标可能是打开一盏灯或在移动应用程序上进行在线交易。让我们把手机解锁的简单目标分解成七个行动阶段。

    目标是手机解锁。 我如何解锁手机?输入密码或扫描手指指纹。 选择哪个方式?如果我选择输入密码,那么就在屏幕上按顺序点击密码。 一旦我有了行动规范,就可以执行任务。 点击回车键后,将看到后续发生的事情。 我看到我已经到达了主界面。 我根据以往经验判断是否已经完成了目标。

    在这个循环的每个阶段,都有一个输入->处理->输出的过程。在宏观层面上,我们也在遵循同样的过程来达到我们的目标。我们可以从行动模型的七个阶段推导出互动周期(Norman, 2013)(图3)。

    交互周期包括执行过程和评估过程,前者是行动所需信息差,后者是行动发生时各类情况所需理解的信息差。整体用户体验取决于交互过程中互动周期的每个部分。微交互的目标是消除差距,使产品变得直观。现在让我们看看微交互的基础结构,了解它们如何帮助消除信息差。

    3. 微交互的结构 微交互之所以强大,不仅仅是因为它们的细微交互差别或迷你尺寸,还因为它们构建的方式。微交互的结构包括四个部分(图4)(Saffer,2013):开启微交互的触发器,决定微交互如何运作的规则,以及影响微互动的元规则——阐明规则、循环和模式的反馈。

    触发器可以由用户触发,例如点击图标、填写表格等,触发器也可以由系统产生,例如低电量提示框,通知用户电池电量不足。

    让我们以Duo应用中验证用户的微交互为例。

    触发器: 向我发一个推送通知是微交互的触发器(图5(a))。 规则: 它将发送带有两个动作的通知(图5(b))。用户必须点击这两个动作中的一个(图5.(c))。 反馈: 一旦用户点击批准,它将显示带有“登陆”的绿色提示。(图5.(d)) 循环和模式: 如果你选择了在7天内记住本次登陆,下次登录时它将直接显示绿色提示,而不是向你发送推送通知。

    现在当我们解构微交互并理解其结构时,微交互的结构支持行动七阶段理论,最终帮助消除执行和评估之间的鸿沟。精心设计的触发器便于用户进行计划->指定->执行行动,精心设计的规则和反馈便于用户进行感知->解释->对比结果确认完成目标。我们将在下一节中谈论触发器、规则和反馈的设计,以了解微交互如何有效构建所需的用户体验。

    我们回看心智部分,认知处理器不仅包含了不同事物如何工作的心智模型,并且随着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新物体的体验而不断地发展。从这些心智模型中,设计师可以创建概念模型。作为关于产品和功能运作的高级计划,概念模型一旦被建立就能被转化为行动模型的七个阶段,从而帮助我们创建对用户来说很直观的微交互。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方法,用于建立交互 -> 功能 -> 产品。

    四、审美与微交互 在上一节中,我们谈到了交互模型和微交互的结构,并探讨了它们如何携手使产品变得直观好用。现在我们将关注动态审美体验,以及微交互如何在产品的微观层面建立体验。

    审美体验的韵律之舞有一个内在的、动态的结构。杜威指出了体验建立的相关过程,如累积、保存、紧张张力和预期,来指称体验的内部动态(McCarthy & Wright, 2004)。

    完整的用户体验是这些动态的集合,它可以根据用户过往经验和知识认知而变化。过往经验和任何审美经验都取决于上下文:用户的过往和能力,人工制品的技术,以及互动发生的任一物理、社会空间(Petersen, Iversen, Krogh, & Ludvigsen, 2004)。当我们与物体/产品互动时,触觉、嗅觉、视觉和听觉都会唤起体验。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设计师们一直在关注这些触发奇迹的交互。交互不应该仅仅是传达内容和完成任务,它应该引人思考,并鼓励人们以不同的方式思考变化。我们将展示一些唤起了不同审美体验的动态微交互案例。

    1)积累: 指伴随着体验时间展开的积聚。我认为谷歌支付作为微交互建立了用户体验,并包含非常优秀的展开界面和支付完成音效。

    这个之所以判定为其微交互,是因为它只专注于一件事,而且建立了非常充实的体验。这个交互开始于点击支付端->选择银行卡->加载->支付完成(图6)。动画和音效带来了一步步徐徐展开的体验感受。

    2)留存: 指保留一些过往事物的趋势,不论体验还是内容。文本或信息的保存对优秀用户体验来说确实是必要的,毕竟这样能减少认知负担。在网站和应用程序上填写表格时,许多微交互都保留了之前的填写信息。

    这类微交互的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是,当你复制一个链接并试图将其输入网络浏览器时,浏览器会显示直接粘贴链接的选项,甚至显示你复制的内容(图7)。我们在这此观察到与微交互的结构不同的是重点更多地放在了交互的反馈上,它传达的状态是:你复制的内容已保存,并可以用来搜索网页浏览器。这是一个展示了我们如何调整微交互侧重点来优化体验的优秀案例。

    3)张力: 指体验内和参与体验的人之间的关联。这是社交媒体和流媒体平台使用的一种技术,当用户期待在短时间内快速阅览内容时,用户不断下滑来反复触发刷新的微交互(图8.) 。微交互带给用户参与感以牢牢抓住其注意力。它带来的延迟满足,让用户在想快速浏览内容时耐心等待。

    这个特殊的微交互的重点是方式:即在内容加载之前显示一个加载器。

    4)预期: 它包含两个时间阶段。第一阶段是用户在交互中开始期待,第二阶段是用户从交互中得到期望反馈。我想到的微交互是Google Pay India的刮刮卡奖励(图9)。

    这个特殊的微交互为它在印度带来了巨大的成功。人们喜欢期待好事发生,即使期望没有发生。若是期望发生,那期待就是值得的。支付完成后,用户进入刮刮卡奖励界面,对刮奖产生期待,点击卡片进行刮奖。刮奖微交互的重点是动作的触发上,兼具有趣性和参与感,触发本来可以只是一个点击按钮,但他们设计了一个刮擦动作作为触发。

    上文提到的各种例子可看出:通过调整微交互的元素来优化体验。微交互小而强的原因在于:它们是产品的差异化细节。好的微交互能让产品提升一个等级。

    五、微交互会引人讨厌吗? 我们认识了精心设计的微交互在创造美好体验方面的力量,现在让我们来探讨一下,如果糟糕的微交互可能会引发什么问题。

    我想到的案例是手机通知。并不是说通知很糟糕,而是它设计得如此之好,以至于它有违用户的意愿。通知是由系统发起的触发器,它仅显示部分信息来吸引用户点击。

    每个人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明明只是想看看时间,但在看到通知时点击进入信息,无声无息之中半个小时就耗费了。这不仅仅耗费了时间,更严重的是人们在驾驶时也会分心看通知。

    另一个案例是 Facebook 的著名的“喜欢”按钮。这个精心设计的微互动,是 Facebook 的标志,但没有人意识到一个微互动可以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如此大的影响。近期 Instagram 停止显示帖子上的点赞数,因为它对用户行为产生了负面影响。上面的例子也显示出:小事情可以产生大影响。

    微交互也会令人讨厌,例如,在填写表单最后点击提交时,弹出一个对话框(图10),说表单填写中存在错误。这里的触发器是提交按钮,规则是显示一个对话框,反馈是静态文本——“有填写有误”。

    这里的微交互形式是错误的,如果填写有误,提示应该在出错点附近。而且这里的反馈是糟糕的静态文本,对用户没有任何用处,因为它没有说明出错的位置和类型。因此,微交互的使用和场景真的很重要。

    六、结论 纵观全文,我们探讨了什么是微交互,以及如何创建符合交互模型的微交互来消除执行和评估之间的差距。接下来,我们研究了动态审美体验,以及我们如何在产品的微观层面上用微交互创造美好体验。

    设计师有几种方法来创建微交互,方法一是自下而上思考,把一切都想得越小越好后,再建立功能。另一种方法是把整个产品看成是一个微交互,如果你想增加另一个功能,那么就把它看成是另一个只包含一个微交互的产品。

    我相信谷歌支付是以这种方式创建的,因为它是从支付开始,且只专注于支付,后来才引入了奖励和其他内容。

    微交互有助于建立一个品牌标志和提升用户体验。我们喜欢或者讨厌产品的根源正是细节。细节是向用户展示你以用户为中心并为用户着想的方法。这就是微小的事情会带来巨大差异的原因。

    参考文献

    [1] Saffer, D. (2013). 微交互:细节设计. Sebastol: O’Reilly Media, Inc.

    [2] Daniel Lee Ashbrook (May 2010) 开启移动微交互博士论文,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3] Janhagen, Leitch, Judelson (2020) 寻找标志性时刻 由Idean和Capgemini Invent出版。

    [4] Narvhus, J.M. (2016). 微交互如何提升移动支付的信任度?

    [5] Allen Newell & Stuart K. Card (1985) 人机交互中的心理科学展望,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6] McCarthy & Wright (2004) 将技术作为体验的实用方法。在McCarthy & Wright Technology as Experience (pp. 62-65) Cambridge, MA: 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

    [7] Petersen, M.G., Iversen, O.S., Krogh, P.G., & Ludvigsen, M. (2004)。审美交互:一个实用主义者的交互系统美学. DIS ’04.

    [8] Norman, D. A. (2013). 日常生活中的设计. 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

    原文作者:yatrik raithatha(本文翻译已获得作者的正式授权)

    原文标题:Microinteractions:Tiny things make a big difference

    原文链接:https://medium.com/@yatrik12/microinteractions-5313c4468ffc

    译者:曹竞羽;授权获取:刘倩茹;审核指导:王翎旭;微信公众号:三分设(ID:SFun-Share);用户体验设计师成长社区

    本文由@三分设 翻译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爽文被搬上小程序短剧:3天拍100集,45天赚1300万

    设计动态 2022-12-19
    以保安、外卖员、快递小哥等为主角的男频短剧,开始风靡微信小程序。剧本靠洗稿,制作粗劣,一部剧成本不足10万元。 微信小程序与抖快等外部平台打通,开辟了一个新的流量富矿。想赚快钱的人们疯狂涌入,用不设上限的高投入换取丰厚利润。 眼看造富的浪潮即将变成湍急的旋涡,

    现在,越来越多人涌入了小程序短剧的风口,而这类微信小程序短剧的商业模式和原先短视频平台短剧的商业模式却有些不同,许多涌入其中的人更多赚的还是“快钱”。具体如何解读微信小程序短剧的出现和发展?不如来看看作者的解读。

    以保安、外卖员、快递小哥等为主角的男频短剧,开始风靡微信小程序。剧本靠洗稿,制作粗劣,一部剧成本不足10万元。 微信小程序与抖快等外部平台打通,开辟了一个新的流量富矿。想赚快钱的人们疯狂涌入,用不设上限的高投入换取丰厚利润。 眼看造富的浪潮即将变成湍急的旋涡,但游泳的人们顾不了那么多,他们只想在被卷入漩涡前拼命赚钱。 横店影视城,凌晨3点钟,制片人大树的剧组刚刚收工,门口的保安大哥笑嘻嘻地凑过来搭讪。“你们是在拍短剧吧?我最喜欢那玩意!”他拿出手机,熟练地点开微信小程序,上下一滑,各式各样的短剧小程序占了两三屏。

    一集短剧收费一元。为了在小程序上追剧,这位保安大哥最多的时候一天能充值600块钱。金钱从无数个类似用户的口袋里,源源不断地流向短剧公司。月入百万甚至千万的传说,在这个崭新行业的淘金客们之间流传。

    大树是短剧的承制方,负责统筹导演、演员、摄影、后期等,把拍好的成片卖给短剧公司。他听说做这门生意能赚大钱,也曾多次旁敲侧击地打听过用户从哪儿来,他们为什么心甘情愿掏钱,但这些问题的答案被视为短剧公司的“核心机密”。

    保安大哥捅破了这层神秘的窗户纸:被长期忽略的下沉市场中年男性,正在成为新的财富密码。他们有闲,也有一定的消费能力,对短剧内容的要求不高,更容易被满足。

    就像被打了一针兴奋剂,这重新激起了大树一夜暴富的幻梦:“挤破脑袋,我也要进入这个行当。”

    一、当爽文被搬上屏幕 一天豪掷600元刷剧的中年保安大哥爱看什么?热播的小程序短剧《豪门快婿》是一个值得参考的样本。

    为了和财阀父亲斗气,穿着华丽的女主角跑到路边,一把拉住准备取餐的外卖员,眼神和语气同样坚定:“对!我就是要嫁给他。”毫不起眼的外卖小哥在一旁手足无措,目瞪口呆。

    镜头一转,“嫁入”豪门的外卖小哥已经梳起了油头,身边还带着三名保镖。他西装革履地出没于高档西餐厅和豪华KTV,一边摇晃着红酒杯,一边豪掷千金买下上市公司,或者把女主角的高富帅前男友们踩在脚下,泼对方一脸啤酒。

    做过20年传统影视编剧和近4年抖音快手(以下简称“抖快”)短剧的王冕,花4个月时间看了上千部剧本,总结了一套小程序短剧的“万能公式”:以经典男频网文作参考,故事原型主要有三种——赘婿、都市战神和特种兵,而且一定要有穷人逆袭、豪门落难、重生复仇这三个必备元素。

    与《豪门快婿》类似题材的小程序短剧,还有《上门贵婿》《我不仅仅是赘婿》《都市至尊豪婿》《超级赘婿》等。

    当抖快创作者绞尽脑汁地想击中女性用户的芳心,以保安、外卖员、快递小哥为主角的微信小程序“爽剧”,正在以逆袭、打脸等剧情,让三线及以下城市的中年男性沉迷其中。

    大树认真分析过这个群体。十多年前网文风靡的年代,他们是活在爽文世界里的忠实粉丝;如今年龄渐长,生活变得安逸或无望,他们又试图从逆袭的爽剧中找回自己的乌托邦。

    过去被忽略的群体和需求,正在酝酿出一个全新的蓝海。

    雪豹财经社曾在微信端内搜索“短剧”“剧场”等关键词,有上百个平台提供类似的微短剧观看服务。在一些火爆的剧集中,单集短剧的点赞和转发高达几十万。

    当爽文被搬上手机屏幕,市场突如其来的火爆,让一批网文公司看到了新机会。短剧公司野象剧场背后是中文在线,墨墨言情网也开始征集小程序短剧的剧本。在小红书、贴吧、公众号等渠道,充斥它们“重金求本”的帖子。

    据雪豹财经社观察,这些剧本单集要求450~650字,对应短剧时长1分钟左右。一部剧100~200集不等,动辄数万字甚至十几万字的剧本,收上来的价格只需5000~10000元。

    “都是洗稿的本子,花点钱买个版权而已。”王冕告诉雪豹财经社,“洗爆款”已经是行业里人尽皆知的秘密,一个剧本他看前三页,就知道洗的是哪部剧。经典男频小说《赘婿》去年被改编成影视剧爆火后,成了小程序短剧当下最流行的洗稿模板之一。

    低价买来剧本,接下来的拍摄环节同样靠外包。

    短剧公司通常找扎根横店的影视承制方进行拍摄。“90%的承制方在拍短剧,早就有成熟的工业化流程了。”大树做了近10年制片人,去年开始接抖快短剧项目,今年下半年则以拍小程序短剧为主。

    从拿到剧本到剪辑出成片,抖快短剧的拍摄周期通常是15天,而小程序短剧两三天就能拍100集,一个月能接十几个项目。甲方(短剧公司)对成片质量要求不高,如果说有什么特殊的需求,那就是“总说再low一点”。

    市场共识是,男频剧的制作成本低,通常只有女频剧的三分之二甚至更低。

    一位在爱优腾、抖快、小程序等多个渠道布局短剧的制片人告诉雪豹财经社,男性用户不太关注演员阵容、服化道、背景乐、调度等,对特效的要求也不高。“我会把这类短剧制作成本控制在6万~10万元,只有抖快短剧的十分之一。”

    成本低廉、制作粗糙、内容高度雷同的快餐式小程序短剧,如何吸引大批拥趸,成为一门能获取暴利的好生意?

    二、水面下的流量生意 靠熟人带路,大树好不容易进了一家小程序短剧公司。第一次开报告会,他熬夜准备了内容策划案,但发现根本没人聊内容、制作和用户运营,会议主题简单粗暴——投了多少流量,赚了多少钱。

    他这才意识到,虽然都叫短剧,但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商业模式。

    在抖音和快手,短剧创作者主要通过平台分账、接广告和带货变现,但要么天花板太低,要么变现路径太长。一位头部MCN公司的创始人向雪豹财经社抱怨,当下短剧创作环境越来越卷,80%的公司赚不到钱。

    但微信小程序短剧赚钱,从来都不是靠内容,而是通过背后隐秘的“操盘手”,做纯粹的流量生意,赚的是快钱。

    短剧公司将剧集做成切片,在抖快等平台投放信息流广告。用户点击广告后会直接跳转到微信小程序,前5~10集免费观看,后续内容则需要付费,通常是1元解锁1集,或购买包月/包年会员。

    抖音跳转小程序的路径

    据王冕了解,目前收入最高的一部小程序短剧45天赚了1300万元,“后续长尾流量能把收益顶到2000万元”。他告诉雪豹财经社,市面上大部分短剧收入达不到千万级别,但一个月赚一两百万问题不大。

    利用好流量杠杆,是小程序短剧撬动千万收益的关键,而其中最核心的岗位就是投手。他们负责投放广告预算,购买尽可能精准的流量,以促成后续交易。

    早在两年前,投手们就已经熟练地从抖快的流量池里,揩走一轮又一轮油水。秦萌是其中之一。

    2020年,秦萌是某美妆直播间的副播,一天晚上投手临时请假,她被安排接班。从晚上12点到次日9点,GMV罕见地达到170多万元,是平时的近6倍,投流的ROI突破7,是整个公司最高的一次。回忆起自己的投手初体验,她至今觉得像是做梦。

    转型做投手这两年来,秦萌就像是蹲在金山旁挖金子的人,眼看着美妆、服装、食品、宠物等矿池接连见底。抖快已不再是昔日的流量洼地,但总有人能找到新机会。

    今年7月,抖音打破冰墙,微信小程序可以在抖音投feed流广告,用户也可以从抖音直接跳转至微信小程序。微信小游戏“羊了个羊”的爆火,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在抖音的精准投流。

    渴望一夜暴富的人不约而同地聚到这座新矿周围,秦萌也被这股充斥着利益与欲望的浪潮卷了进来。

    “和其他品类比起来,小程序投流还处于红利期,ROI最高能做到2。”秦萌告诉雪豹财经社,从她7月底投放第一部短剧到现在,45天一个回本周期,这部剧已经滚了近3轮,ROI能达到1.7。“刚开始一个月只有0.5左右,不断打磨关键词和用户画像包,手感越来越好,流量越来越精准。”

    凭借这个看起来简单的玩法,资金实力雄厚的短剧公司不断滚雪球,赚流量生意的钱。

    王冕算了一笔账:一家短剧公司至少要储备10部短剧,成本100万元左右,每部短剧预计投放50万元的广告费用,算下来启动资金至少得600万元,这还不包括小程序的制作成本。在他看来,投得多才能赚得多,上不封顶。

    大树则告诉雪豹财经社,他们公司这次做小程序短剧的项目,拿出了1000万元。老板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只要有钱就往里烧,ROI做到1.2我们就有得赚。”

    当暴富的浪潮席卷而来,人们争先恐后地跳了进去,拼命赚快钱。

    但已经有人注意到,前方开始出现水流湍急的旋涡。

    三、“没见血的刀子”亮出利刃 与抖快创作者们致力于孵化达人IP和打造品牌影响力不同,小程序短剧公司选择的是另一种截然不同的生存哲学:低调谨慎、闷声发大财。

    大多数短剧公司会将内容装进不同的小程序,一个小程序的上架剧目通常不到5部,只有极少数超过10部。以目前比较活跃的短剧公司南京花笙为例,它旗下有磕瓜、蜗牛、灿烂、热水、宝藏、大海短剧等数十个小程序。

    同一家公司的不同小程序,产品形态几乎完全一致,部分小程序连上架的剧集内容也没有任何差异。剧集播放页面没有弹幕、评论等互动方式,小程序下方虽然设有推荐短剧、短剧排行、最新短剧等入口,但点进去往往是一片空白。

    王冕告诉雪豹财经社,短剧公司之所以“克隆”多个小程序但又疏于运营,一来是为了通过多渠道赚多份钱,二来是因为行业封号的风险高,不得不把鸡蛋分散到更多篮子里。

    “小程序都是套模板做出来的,一两万元就能做一个。自己的小程序,想让用户看到什么数据,后台直接刷就可以。”

    即便是同一个公司的小程序,会员体系和付费体系也是各自独立,互不相通。小程序内设置了观看、签到、点赞、分享等任务,用户可以通过完成任务来获取金币,并用金币解锁更多短剧内容。这套社交裂变玩法,和拼多多早期抢占下沉市场时的做法如出一辙。

    王冕曾经因为用户和同行的举报被封过两个账号,但在小程序短剧这个新兴的行业,被举报封号连绊脚石都算不上,真正的风险在于监管。

    目前,在优爱腾和抖快播出的短剧,都需要在广电总局进行备案,而小程序短剧仍然游走在“法外之地”。

    11月25日,腾讯官方内容安全沟通平台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小程序“微短剧”类内容的公告》,对短剧小程序中的违规内容持续治理,还封禁、下架了至少30个小程序。

    目前,雪豹财经社以“短剧”“剧场”等关键词在微信小程序一栏中检索,已经是“暂无相关结果”。

    游戏规则随时可能变化,小程序短剧早期的鱼龙混杂也必将终结,但至少眼下,整个行业仍沉浸在赚快钱的快感中。

    “谁会为了一把没见血的刀子,提前抽出捞钱的手呢?”大树心里很清楚,老板赚钱的根基还是在抖快,来小程序做短剧,只是想在草莽时代“干一票就跑”。

    但王冕在赚快钱的同时,还是于混乱中窥探到了一线希望。

    十几年前,网文平台靠类似的流量玩法和推广路线野蛮生长,但最终走向规范化和精品化。10年前,网络大电影粗制滥造,几万块钱就能拍一部,如今制作成本已达到百万量级。现在看起来“low”的小程序短剧,同样可能有继续做大做精的空间。

    在王冕看来,重拳整治是在洗走行业的不良风气,为像他这样的“正规军”铺路。“未来小程序短剧的业态一定越来越繁荣。”

    上个月,他从总公司调来专门的运营人员,打算利用微信的社交环境把私域做好,“以后也许能做做电商”。

    一夜暴富的故事仍在流传,但通往财富的道路已经开始变得崎岖。当风暴将至、泡影幻灭,会有人坚持到终点吗?

    (本文人物均为化名)

    作者:李欣彤

    来源公众号:雪豹财经社(ID:xuebaocaijingshe),faster、deeper and wiser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雪豹财经社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预装APP可以删了,不用工信部、手机厂商也得照做

    设计动态 2022-12-19
    零广告、零推送、零预装,是此前尚未被吉利收购的魅族在资源捉襟见肘时,为自家旗舰魅族18系列想出的差异化卖点。当然,由于魅族手机早已成为“others”,所以这番操作最终也是以失败而告终。但不可否认的是,广告、推送和预装确实已经成为了大量Android用户头疼的

    预装应用在手机市场是常态,但不可卸载的预装也成为了大量用户头疼的问题。如今,工信部出手啦,预装的应用也可以删除了,这到底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零广告、零推送、零预装,是此前尚未被吉利收购的魅族在资源捉襟见肘时,为自家旗舰魅族18系列想出的差异化卖点。当然,由于魅族手机早已成为“others”,所以这番操作最终也是以失败而告终。但不可否认的是,广告、推送和预装确实已经成为了大量Android用户头疼的问题。

    但如今,大家不需要再等待手机厂商“良心发现”,工信部已经“出手”。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移动智能终端应用软件预置行为的通告》(下文简称为《通告》)。这一将于2023年1月1日执行的《通告》中显示,生产企业应确保移动智能终端中除基本功能软件外的预置应用软件均可卸载,并提供安全便捷的卸载方式供用户选择。

    何为“基本功能”呢?工信部也做了详细的说明,仅限于操作系统基本组件、保证智能终端硬件正常运行的应用、基本通信应用、应用软件下载通道。同时实现同一基本功能的预置应用软件,至多有一个可设置为不可卸载。

    也就是说,除了Android系统组件、相机、电话、短信、浏览器和应用商店外,其他一切预装应用都不属于基本功能的范畴。

    目前的情况,则是除了基本功能外,一台新手机被消费者启封时往往会预装五花八门的应用,例如游戏中心、钱包、电子书、音乐、视频、天气等等。更要命的是,由于预装应用通常是直接捆绑系统,因此来自上述应用的推送、弹窗可能会带有强制性,通过一般的途径压根就无法屏蔽。显而易见,这种通过给用户制造负反馈的机制,必然也会引发用户的厌恶。

    事实上,预装应用是一项从PC时代就源远流长的传统。而将之发扬光大的显然非微软莫属,当初为了压倒网景浏览器,微软在Windows系统中捆绑了IE浏览器。结果就是IE浏览器确实迅速发展壮大,但也引发了欧美反垄断部门的关注,最终微软选择低头认输,并解除了Windows与IE的强制捆绑关系。

    但必须要承认的是,PC时代电脑的使用门槛其实并不低,如何下载软件更称得上是一门“学问”,要不然各类下载站、软件园也就不会出现了。电脑厂商乃至微软做预装软件的出发点,都是为了更好的服务用户,以及降低用户的上手难度。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预装应用则变成了彻头彻尾的生意。

    预装应用在手机市场成为常态,其实就与应用商店经济能够风靡全球一样,在极大程度上实现了手机厂商与开发者之间的双赢。手机厂商、特别是国内厂商当初为了能够与海外大厂竞争,选择了放弃硬件利润,用互联网的后向收费模式实现了用户价值的可持续变现。但与广告、应用商店等更为直接的后向收费方式不同,预装应用最初其实是开发者、而非手机厂商推动。

    自从App Store的成功促成应用商店经济后,APP俨然就成为了新一代的聚宝盆,而为了让更多的用户使用自家APP,开发者们或是在抖音、B站、微博上打广告,或是在应用商店购买推荐位,但这显然都比不上直接将APP放在等待用户激活的新手机里更直接。

    据相关业内人士早在2014年接受相关媒体采访时透露的信息显示,在每台手机中预装APP都需要向手机厂商支付两到三元的推广费,这也就意味着一款销量百万级的机型仅从一款APP就能赚取数百万元。预装应用对于手机厂商和开发者来说无疑是皆大欢喜的事情,毕竟手机厂商拿到了收入、APP则获得了用户。

    因此围绕着预装应用,过去数年间从Android到iOS都展开了一场用户、厂商、开发者之间的斗法。早在2013年,360手机助手就搞了个“强力卸载内置软件”功能,使得用户能够在免ROOT的情况下卸载预装应用,直接引发了以手机厂商为主的硬核联盟全线下架360应用事件。到了2020年,以数字权利基金会为代表的50余家组织向谷歌发出公开信,要求允许用户卸载包括GooglePlay在内的所有Android预装应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各种良莠不齐的第三方APP不断出现问题,越来越多手机厂商发现,一旦预装了不良APP就会对品牌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毕竟应用商店上架了不良APP还可以进行下架处理,可预装了不良APP的手机难道还能召回不成?

    所以预装手机厂商的第一方APP也就很快成为了新的潮流,而结果就是用户的手机里出现了一批既无法卸载、又不停发送广告的“障碍物”。

    事实上,这并非监管部门首次对手机预装应用“动手”。早在2017年,工信部就印发了《移动智能终端应用软件预置和分发管理暂行规定》,内容与日前的这份《通告》极为相似,但当时却并没能改变现状。那么预装应用是真的动不得吗?当年没能做到的事情,如今却未必就做不得了。

    此一时彼一时,2017年还处于国内手机市场高速增长的阶段,这让手机厂商相信只要硬件端的产品力足够出色,消费者就自然会买单。然而现在已经是2022年12月,手机市场已经萎靡多时,“市场需求骤降”早已变成了现实。甚至于据调研机构Counterpoint的预测,消费者的手机更换周期预计将会达43个月。

    整个市场从增量变成存量,俨然已经成为了不争的事实,而只靠硬件获得消费者认可的时代也已经过去,君不见各大手机厂商如今纷纷将“体验”挂在了嘴边。想来一个让消费者满意的体验,肯定不包括恼人的预装应用,甚至都不需要《通知》生效,敢于吃螃蟹的小米就已经在MIUI 14上,做到了预装应用可以手动删到只剩8个。

    换而言之,哪怕没有工信部此次“出手”,高度内卷的国内手机厂商为了争夺用户,恐怕也都会纷纷在自家的系统上效法MIUI 14。

    作者:三易菌;来源公众号: 三易生活(ID:IT-3eLife)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5L6B75ao9bvSjD9grrG1rQ

    本文由@三易生活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 经济复苏期,为什么我最看好招聘行业?

    设计动态 2022-12-19
    斗转星移,困扰我们长达三年之久的疫情终于接近了尾声。2023年的经济会比2022年更好,这一点是肯定的;但是,经济复苏初期会有很多反复,所有问题不可能在一夜之间解决,这一点也是肯定的。各个行业、各条赛道的复苏态势会出现巨大的不平衡,我们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

    作者认为,2023年的经济会比2022年更好。无论2023年的经济复苏呈现何种态势,招聘都将是最早受益的行业之一。那么,在经济复苏期招聘为什么是最早收益的行业之一?对此,本文进行了分析,一起来看看吧。

    斗转星移,困扰我们长达三年之久的疫情终于接近了尾声。2023年的经济会比2022年更好,这一点是肯定的;但是,经济复苏初期会有很多反复,所有问题不可能在一夜之间解决,这一点也是肯定的。各个行业、各条赛道的复苏态势会出现巨大的不平衡,我们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需要具备极大的智慧去理解和解决。

    具体到互联网行业,在过去短短的一个月当中,资本市场已经畅想过差旅预订、本地生活服务、线上医药……等细分赛道的短期前景。如果经济能够出现全面、持久的复苏,那么整个电商板块以及产业互联网板块也会迎来大幅回暖。不过,公允地说,资本市场的上述畅想还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美好的愿望与实践之间毕竟有差距。“人心思涨”是一回事,具体如何兑现又是另一回事了。

    在我看来,有一个可能与宏观经济一起强劲反弹、确定性极高的细分赛道,被大家忽视了。 那就是线上招聘。 无论2023年的经济复苏呈现何种态势,招聘都将是最早受益的行业之一。经济发展离不开人才,如果说各行各业是经济复苏过程中的“淘金客”,那么招聘行业就是供应淘金客的“卖水人”。无论谁先淘到金子、哪家淘到的金子更多,“卖水人”都将受益。

    除了周期性因素之外,下列深层次因素也是不容忽视的,它们构成了招聘行业增长的长期推动力:

    国内招聘市场的内生需求非常强劲,即便在疫情高峰期也还在累积。 国内劳动力市场存在结构性的供需错配,需要依靠科技的力量去解决。 线上招聘平台对招聘行业的整合还远远没有结束,甚至才开了一个头。 先说第一条。2022年,受到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主流线上招聘平台的财务表现不算亮眼,用户基数和活跃度却仍在累积。以BOSS直聘为例,上个季度的营业收入同比略有下滑,但是MAU(月活用户)同比增长12.5%、环比大增22%,创下历史最高纪录;新增完善用户高达1400万人——所谓“完善用户”,是指发布了至少一个求职意向的求职者,或者发布了至少一个岗位信息的招聘者。可以看到,即使在疫情管控期间,求职者和企业对招聘服务的需求仍然非常旺盛;在全面放开之后,这种需求将进一步迸发出来。

    再说第二条。与很多人的刻板印象不同,根据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的统计数据,近年来,我国劳动力市场的求人倍率(需求人数/求职人数)长期维持在1.0以上,也就是说岗位需求大于劳动力供给。

    随着中国人口红利耗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及占总人口的比例从2012年开始就持续下滑。截止2021年,就业人口总数已经从最高峰的9.41亿人下滑到了8.98亿人,净减少4000多万。随着老龄化进程的推进,劳动力紧缺的局面估计只会愈演愈烈。

    然而,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错配,导致了企业“招人难”和劳动者“求职难”同时存在的奇景。任何企业都想招聘最优秀的人才,任何劳动者也都想去最好的企业。金字塔尖的企业和人才,往往能够很容易地找到彼此,实现供求对接;越是接近金字塔底部,企业与人才的认知错位就越严重,要么看不到对方,要么看到了也无法互相接受。

    产业结构调整也加剧了劳动力市场的错配。以蓝领就业为例,外卖、快递小哥的兴起,就对应着制造业用工荒的愈演愈烈。

    一边是存在已久的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一边是经济复苏初期急剧增长的招聘和求职需求——可想而知,在2023年,招聘行业面临的问题将是何其复杂,线上招聘平台则成为了解决问题的核心。

    我一直觉得,线上招聘平台与电商平台有异曲同工之妙,其业务逻辑和发展路径都存在相当强的可比性:

    电商行业的三要素是“人-货-场”,电商平台在本质上是把“人”(消费者)和“货”(商品)进行对接的“场”。无论是淘宝、京东、拼多多这些货架电商平台,还是近年兴起的快手、抖音等内容电商平台,扮演的角色均是把消费者和商品串联起来。 招聘行业的三要素则是“人-岗-场”,线上招聘平台的本质也是把“人”(求职者)和“岗”(企业岗位)进行对接的“场”。从PC时代的51Job、智联招聘,到移动时代的BOSS直聘,扮演的都是求职者和企业之间的串联者。 我们不难发现,因为电商平台和线上招聘平台扮演的都是“行业串联者”的角色,所以它们的核心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是重叠的。简而言之:第一是 以数据和算法为核心的技术能力 ,第二是 对产业链上下游的整合能力 。

    算法技术能力的重要性,相信大家很容易理解。主流电商平台早已进入了“千人千面”的信息流推荐主导阶段,算法推荐技术的精确程度往往决定了交易撮合的效率。对于线上招聘平台而言,算法的重要性更加明显,因为强大的算法是解决劳动力市场结构性错配的最佳手段。过往行业玩家在研发上投入也充分说明,线上招聘可以是一个由研发推动的高技术行业。

    至于产业整合能力,在电商行业已经比较充分地体现出来了:阿里、京东等大型平台建立了强大的供应链能力,并将其输出给第三方商家;它们还基于自身的数据积累,对品牌商家的新品开发进行深入指导。毫不夸张地说,这几年“新国货”热潮的兴起,离不开电商平台的支撑。但是,在招聘行业,产业整合能力似乎还是一个新鲜名词——招聘行业需要整合吗?怎么整合,由谁来整合呢?

    这就涉及到了上文提到的“招聘行业长期推动力”的第三条: 线上招聘平台对招聘行业的整合才开了一个头。 准确地说,招聘只是人力资源行业的一部分;完整的人力资源产业链,包括一般招聘、兼职招聘、高端猎头、灵活用工,以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等多个细分环节。

    目前,我国的人力资源行业还处于高度分散状态,全国共有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4.58万家(2020年底数据),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在线渗透率也很低。即便是线上招聘平台,往往也只聚焦于提供一般招聘服务。

    从互联网发展的历史经验看,“分久必合”,线上招聘行业逐渐被全能性、综合性平台所整合,乃是大势所趋。而且,线上招聘平台还要担负起更重大的使命——最近几年大家都在提“产业互联网”,我觉得在线招聘平台扩展到“人力资源整合服务”,就是最实用的产业互联网。

    毕竟,对于企业而言,有什么比用人更重要呢?各种中小企业当然需要专业第三方提供包括招聘、人力管理、评测在内的整合服务,大企业出于降本增效、提升组织管理水平的目的,也会需要这样的整合服务。

    我再强调一下:无论经济复苏呈现何种轨迹,无论各个行业的复苏次序如何,无论下一个新兴产业是什么,对专业化人力资源服务的需求都将非常强劲,因为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我们不需要做什么具体的“猜谜”,就能把握在线招聘行业的确定性。

    按照灼识咨询的预测,2021-2026年中国线上招聘市场的复合增速将达到28.6%,我觉得这个预测是合理的。如果主流招聘平台可以以此为契机,在增长中推动行业整合、设立行业标准,实现国内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规范化,那无疑将是对中国经济的巨大贡献!

    我研究过中国在线招聘行业的几乎所有主流公司。从全行业来看,这些年能够看到直聊、推荐、线上直播这些形式,对金领、白领、学生与蓝领的服务覆盖也在稳步提升。

    接下来几年,国内在线招聘行业的整合、向人力资源一体化服务的挺进,需要的正是敢于创新的劲头,以及科技公司特有的技术力。我相信,人力资源有可能成为国内产业互联网最早成熟的果实,线上招聘平台可以与实体经济的企业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

    从更长远的角度看,中国实体经济的数字化升级可以从人力资源开始。在短期,2023年随着经济复苏而产生的人力资源服务需求,也是真真切切、高度确定的。我希望线上招聘平台们,借助这股子势头,能够交出一份从短期和长期视角看都很优异的答卷。

    为我投票 我在参加人人都是产品经理2022年度作者评选,希望喜欢我的文章的朋友都能来支持我一下~

    点击下方链接进入我的个人参选页面,点击红心即可为我投票。

    每人每天最多可投35票,投票即可获得抽奖机会,抽取书籍、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纪念周边和起点课堂会员等好礼哦!

    投票传送门: https://996.pm/76nRv

    作者:裴培(互联网怪盗团团长)

    微信公众号:互联网怪盗团(ID:TMTphantom),互联网行业观察者及研究者。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互联网怪盗团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批量买版权,赔本做球队,中国巨头折戟绿茵场

    设计动态 2022-12-19
    中国人从不缺席世界杯。 在2022年的卡塔尔,无论滚动播放的“中国第一,世界第二”,还是铁建国际承建的全球规模最大的世界杯主场馆——卢塞尔球场,都代表着中国在足球世界满满的存在感。 而在国内,抖音16亿打包拿下世界杯和亚运会转播权,让全国人民一分钱不花就能观看

    在世界杯进行时,我们能看到许多企业品牌购买转播版权,而世界杯本质上是全民营销事件,中国在足球世界也有着满满的存在感。对此,本文分享了相关案例,并做了分析,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人从不缺席世界杯。

    在2022年的卡塔尔,无论滚动播放的 “中国第一,世界第二” ,还是铁建国际承建的全球规模最大的世界杯主场馆——卢塞尔球场,都代表着中国在足球世界满满的存在感。

    而在国内,抖音16亿打包拿下世界杯和亚运会转播权,让全国人民一分钱不花就能观看高清无广告的赛事直播,超级独角兽入局的豪迈动作,与过去十年体育媒体平台动辄数百元一年的会员费用形成鲜明对照。

    然而“普惠”的背后,是运营思路的根本差异,冬奥会、世界杯本质上是全民营销事件,热度源于场内,金矿则坐落于场外,刚从生死之间回归的许家印算过这样一笔账:

    在中央电视台打广告的话,1秒钟大概15万元。我们一场球下来,比如说4月2日中超开幕式在广州举行,有25家电视台现场直播,有300多家媒体报道。11个运动员穿着印上了“恒大”两个字的球衣,你说是不是很值钱?

    按许老板的算法,仅一场央视直播的90分钟比赛,广告价值至少8.1亿,足够买下广州队,签下巴甲MVP孔卡,以及招徕世界杯冠军教头里皮,怎么算都划算。

    “悲观者永远正确,乐观者永远胜利”,像许老板一样乐观的中国企业家也不止一个。

    过去十年间,恒大、乐视、苏宁、当代明诚等“混业帝国”相继入局足球,左手全球采购版权,右手烧钱打造球队,但足球生意远不如他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反而成为打破帝国泡沫的最后一锤。

    卡塔尔世界杯小组赛最后一天,曾经手握英超、西甲两大顶级联赛转播权、与顶级球星伊涅斯塔关系颇深、全球投资多支球队的当代明诚,因为一场涉案金额仅17万元的官司,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这个武汉起家、曾经拥有千亿资产的商业帝国,因足球而进入大众视野,如今负债超300亿被打入ST行列,倒在世界杯狂欢季。

    狂热的绿茵场,早已经成为无数商业帝国的坟场。

    一、“早鸟”恒大煽动翅膀掀起一场狂热风暴 正如影视圈怀念煤老板,足球圈被房地产“承包”的时代,也有着稳稳的幸福。

    自中国有职业足球联赛以来,这项每周吸引数万本地人到场,关键赛事受到全国瞩目的运动,就一直是房地产老板们的最爱。 赞助球队,一向是维护地方政企关系,接近拿地资格的方便之门, 万达、绿城等如今的知名房企早期均依靠足球打开了知名度,进而发展成全国性企业。

    甚至在中超去冠名化之后的2021年,16支队伍中,仍有15支球队实控企业涉足房地产,其中10家企业主业就是房地产。正因如此,2009年在港交所上市的恒大,2010年选择注资足球,是一种行业传统,也是一种路径依赖。

    但对于中国足球来说,2010年也是非常微妙的一年。

    一方面,2002年杀入世界杯之后,中国人对足球的热情大幅攀升,2004年中超联赛正式成为国家顶级联赛;另一方面,八年间国足水平直线下滑,中超联赛假球、贪腐情况严重,这让官方和资本都开始重新重视职业联赛的作用,2010年是中超完成洗牌的第一年。

    在这个关键节点重金入局的恒大,依靠大手笔引援和高额奖金, 以一己之力开启了中国的金元足球时代, 不仅在国内连续夺冠,也在亚洲俱乐部层面不断提升自己的统治力,稳定的赛事和巨大的影响力,让足球生意显得颇为诱人,逐渐掀起一场各路资本入局的风暴。

    巨额投入之后,质变在2015年发生。

    豪取五连冠、获得互联网新贵阿里巴巴重金入股的广州恒大淘宝队两夺亚冠冠军,标志着中国的职业足球联赛正式跻身亚洲前列,俱乐部上市新三板,巨大的广告效益促动恒大全国拿地卖楼花,同时开展金融、保险、矿泉水等多项业务,逐渐有了“帝国”之相。

    也是在2015年,《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出台,全面支持足球产业发展,中超公司借势将转播权报价门槛提升到每年3亿,民营企业体奥动力横空出世,打破了央视独家垄断中国足球转播权的局面, 以5年80亿的天价拿下中超全球全媒体版权,把中国足球的转播权生意拉升到10亿级别。

    同年,三大运营商都成功拿到了工信部下发的4G牌照,智能手机、智能电视的普及率大规模提升,流媒体平台成为新的观赛渠道,体育赛事的新媒体版权分销时代开启。

    那一年,第一次从海外治病归来的贾跃亭和他的乐视帝国,交出了一份年营收近百亿的成绩单,“生态化反”和“为梦想窒息”成为互联网世界新的流行语。拿着5亿零花钱自立门户的王思聪和乐视体育的CEO雷振剑在自家酒店约了一顿饭,上来第一句说的就是:

    “我想投,让不让投?”

    几乎收割了整个中国资本圈和娱乐圈的乐视,在2016年带着充足的弹药杀入足球市场, 作价27亿拿下中超两年的独家新媒体转播权, 仅靠这一单生意,体奥动力就收回了前两年的全版权成本,每年净赚3.5亿。而腾讯、新浪、网易、搜狐等“老牌”互联网企业前一年为这项权益付出的价格是:800万。

    乐视把这盘生意的水位抬高了一百多倍,中国的足球版权生意,从此洪水滔天。

    但乐视的崩盘时刻也很快到来,跑路的贾跃亭、让梦想窒息的生态,甚至盲目投钱的融创孙宏斌以及曾为乐视站台的名人明星都曾成为被口诛笔伐的对象。但恒大悄悄买下了乐视汽车留在中国的部分团队和资产,后来有了今天还在圈钱的恒大汽车,原乐视体育COO于航“转会”当代明诚,甚至一代神剧《甄嬛传》的版权,还在乐视手中。

    乐视帝国的幽灵还游荡在中国资本圈,乐视的崩溃也从未被归咎于足球,体奥动力在大金主毁约后又续签了五年中超全版权,单价略有下降,但总值依然惊人,这笔限期10年的资产价格,来到了110亿。

    二、入不敷出难以为继,最贵联赛变烫手山芋 体奥动力的自信不是空穴来风,因为比乐视更加财大气粗的苏宁帝国来接盘了。

    2014年初,苏宁就买下了PPTV,作为自己拓展互联网业务版图的一张大牌,当时有人推测,以电器卖场起家的苏宁是为了做自己的电视盒子—— 就和后来乐视做的事情一样。

    2017年乐视崩盘后,苏宁几乎是全盘接手了乐视体育的足球板块,在与体奥动力达成合作前,苏宁还持有2018-2023赛季德甲、2018-2021赛季法甲、2018-2021赛季欧冠和2019-2021赛季英超的独家媒体版权, 其中仅英超两年的转播费就高达7.21亿美元,为全球最高价格。

    同时,苏宁还拥有江苏苏宁俱乐部以及意甲豪门国际米兰两家具备联赛争冠实力的球队,张近东之子张康阳长期往返中意两国,其经营俱乐部的态度和手段也收到了两国球迷的好评,曾经的电器卖场巨头,在电商时代又用足球夺回了不少的关注度。

    相比恒大,苏宁的跨界进一步放大了足球的破圈影响。

    其一就是带动了一批非房地产行业的大型企业进入足球领域,当代明诚就是个中代表。

    2017年,在中超转播权水涨船高的情况下,当代明诚把目光转向海外,首先整体收购了手中仅剩两年英超转播权的新英体育,再加上欧足联俱乐部赛事的全媒体版权,时值欧足联国家联赛刚刚成立,后者的比赛场次又多了不少,以生物医药起家的当代明诚得以迅速锚定一批关注欧洲足球的核心用户。

    和苏宁一样,当代明诚也收购了一支国内球队,不过并非武汉本土的中甲球队武汉卓尔,而是发源自武汉,被海南房企迁至重庆,随后又几经转手到了重庆首富尹明善手中的重庆力帆俱乐部,尽管重庆队一直是一支中游队伍,但中超的关注度显然比中甲高了几个量级。 至此,当代明诚成了“小苏宁”,这也为它后续的崩塌埋下伏笔。

    虽然国足的水平并没有随着联赛和转播权争夺的火热而提高,但国人对足球的关注度确实被这批具备雄厚资本实力的企业拉升了几个档次,除了中超,欧洲五大联赛的转播权也成为各路资本争夺的对象,其中又以水平较高的英超尤甚。

    被当代明诚收入囊中的新英体育,以及它手中的“世界第一联赛”英超,在这场争夺战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时间拨回2010年,在知名风投机构IDG的支持下,新英体育成立并成功拿下英超联赛三年转播权,凭借较强的赛事运营能力,最终续签至2019年,在这十年间,新英体育孵化了成熟的团队和观赛平台,实现了持续盈利, 一度接近上市。

    但2016年苏宁提前高价截胡2019-2021赛季英超, 相当于提前掏空了新英体育的核心资产, 如何把未来三年的版权和团队价值最大化成了第一要务,这也是2017年公司卖身当代明诚的核心动机。

    但当代明诚买下新英不久之后,足球版权市场很快又换了金主。

    2018年,当代明诚拿下俄罗斯世界杯亚洲区独家市场销售代理工作,为公司带来净利润超7000万元,但当年的世界杯转播权却被优酷高价收入囊中,同期腾讯体育重注篮球,手中仅剩一年英超版权的新英又被当代转手卖给了爱奇艺,以补充平台体育内容运营能力的不足。

    背靠大厂的流媒体平台们,开始用体育内容提升会员数量和广告价值,而其中最具号召力和吸金能力的,毫无疑问仍是欧洲五大联赛和世界杯这样的高水平赛事。

    而这份价值早已被过度膨胀的转播权价格透支过数轮,转播权、独播权短短数年间几经易手的后果都由企业和球迷买单—— 体育会员费用越来越贵,观赛平台一年一换,广告植入越来越多,都导向了观赛体验一年比一年差的恶性循环。

    2019年末的黑天鹅振翅,一夜之间将足球生意打入冰河时代。

    三、版权冰河时代,谁还愿意接盘? 一个无可回避的事实是,除了恒大,热衷于抬轿子的乐视、苏宁和当代,都没能真正从足球这门生意上赚到钱。

    当乐视和苏宁用震惊全球的价格采购版权时,讲的一直是“生态”的故事,但乐视帝国倒下前把会员卖到了50年以后, 堪比鹅城黄四郎。

    苏宁虽然一定程度上吸取了乐视的教训,把足球带来的流量交给电商业务承接,也一直在积极推动版权分销,一度免费播放价值百亿的中超联赛,但无奈付出的价格实在太过高昂,看似有模有样的商业模型, 实际上还在靠主业输血。

    2020年初,疫情来袭,全球各类体育赛事一度停摆,转播权价值大跌,受经济形势影响,苏宁、当代明诚等企业的主业大受损伤,再加上中超去冠名化的影响,原本就是用来放大企业声誉和镀金的足球生意,瞬间变成了烫手山芋。

    苏宁与英超纠缠一番之后最终选择违约赔钱退出,当代明诚仅剩的西甲联赛也难以为继,亦被告上法庭追赔,两家公司投资的中超球队也相继解散,留下一地鸡毛,买的时候有多潇洒,卖的时候就有多狼狈。

    中国资本的狂热,不仅让中超大起大落,也撑大了海外联赛的胃口,苏宁回撤之后,英超联赛一度无人接盘,但这并不意味着它

    一文不值,最终央视和腾讯谈下了剩余轮次联赛的转播权, 而腾讯仅仅付出了1000万美元 ,与此前苏宁给出的天价相去甚远。

    西甲联赛这边,在当代明诚崩塌之后,选择了与外资企业共建DTC生态,在中国推出了“西甲+”app,直接向球迷收取会员费用,同时对咪咕、爱奇艺分销版权,最终保障了球迷仍能看到比赛。

    在近10年的狂热之后,中国的足球版权生意又回归了细水长流的常态,而引发风暴的恒大、乐视、苏宁、当代,今天纷纷深陷泥潭,不仅无暇顾及足球,甚至自身难保。

    让它们走上风口浪尖,赢得无数拥趸的足球生意,最终成为帝国的坟场。

    但这些企业也留下了不菲的遗产:

    恒大为国足输送了一批归化球员,苏宁把国际米兰的管理权交还欧洲足球专家,保留了中国资本在海外投资球队的成功火种,海外顶级联赛的转播虽然几经周折,但并没有消失在球迷视野中,背靠移动的咪咕成了大多数球迷的港湾。

    而新的转播权购买趋势,和足球俱乐部续约功勋老将的球员的模式一样:

    一年一签,不签可以走人。

    世界杯已经结束,中国人还在足球世界里,十年疯狂之后,很多人改变了对足球的看法,或许也多了一些对这个庞大产业的敬畏,但千亿资金投入之后不变的是:

    中国队还是依旧没能打进世界杯,中国人还停留在绿茵场外围。

    作者:Cloud;来源公众号:营销娱子酱(ID:marketingyuzijiang)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5zV795Uj9YKLJSnzdVoFwQ

    本文由@营销娱子酱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Pexels,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 靠着知乎网文挣一套房是种什么体验?

    设计动态 2022-12-19
    都快2023年了,写网文还能实现财富自由吗? 距离上一部爆款作品已经时隔多年,不论甘愿与否,只能承认,网络文学的黄金时代早已过去多年,唐家三少、江南等大热网文作者在多年前创造的神话,迄今为止依然无人打破。 近几年,网络文学市场看似红火依旧,尤其在影视剧改编成为

    近几年,网文平台越来越多,网文作者的阵容也走向膨胀,与之对应的是网文作者越变越穷了。可是知乎的网文生态却大相径庭。那么,在知乎上写小说,真的能实现财富自由吗?本文对此分享了相关行业人员的经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都快2023年了,写网文还能实现财富自由吗?

    距离上一部爆款作品已经时隔多年,不论甘愿与否,只能承认,网络文学的黄金时代早已过去多年,唐家三少、江南等大热网文作者在多年前创造的神话,迄今为止依然无人打破。

    近几年,网络文学市场看似红火依旧,尤其在影视剧改编成为主流之后,投向网络文学的目光也多了几分资本的期待,网文平台越来越多,网文作者的阵容也走向膨胀。

    但与之相对应的尴尬窘境是,网文作者越变越穷了。

    “最惨的一次,三个月完结了一本书,到手收入只有三千多,完全覆盖不了自己的日常生活开销。”九年前,芥余就成为了某头部平台的签约作者。这九年,她形容自己越来越穷,被迫从全职作者变成了兼职作者。

    收入截图(受访者供图)

    究其原因,一方面,网文阅读和写作门槛降低,大量中小学生涌入网文生态,内容生态发生倾斜,抄袭、融梗等现象屡禁不止,劣币驱逐良币,优质网文作者生存空间逼仄。

    另一方面,在网络文学走向商业化多元变现的路径上,平台在网文作者面前的强势地位,也在加剧作者生态环境的恶化,不少作者接连出走。

    但是,知乎的网文生态却大相径庭。

    去年,还是大三学生的戚夕在自己生日当天,用两年多攒下来的知乎稿费在自己的老家付了一套两居室的首付,正式晋升“有房一族”。

    戚夕并非个例。在知乎上写小说,真的能实现财富自由吗?

    一、从“学生党”到“有房一族”,秘诀是反转 还没踏出大学的校门,戚夕就凭借着自己赚取的知乎网文稿费拿到了属于自己的第一个房本。

    “身边的同学都觉得我是个传奇女子”,说到这里,戚夕语气中也难掩骄傲之意。“现在这个年代,家长帮着孩子买房也不是什么稀罕事,但自己买房确实比较少见,而且这房还是我写小说赚来的。”

    戚夕认为,现在自己能够在知乎上如鱼得水,和自己从小的经历密不可分。

    “大概十一二岁的时候,我就开始在偶像剧里嗑cp。那时候流行在贴吧里写同人文,当然,大家都是为爱发电而已,没有任何收益。”

    但是,这段经历却让戚夕培养出了网感,“知道网文该怎么写,明白读者爱看什么”。

    大一新生时,她顺利的成为了某头部网文平台的签约作者,日常稿费已经能支撑她的日常开销。

    虽然戚夕终于吃到了网文的甜头,但她回想那段经历时,还是连连摇头。

    “很累,因为有日更连载的要求,编辑每天都发消息来催。”

    《宫墙柳》的出圈让戚夕第一次洞悉到知乎在网文圈里的潜力。

    “这部小说当年太火了,比当时所谓的大IP热度都高。写得好肯定是主要原因,同时知乎也在力推,当时我就觉得这是知乎发展网文的一个信号。”

    当时是2019年底,凭借着这份敏锐感,戚夕成为了知乎首批网文作者。

    “我自己回想的时候,还是认为自己有一部分运气加持,在知乎网文发展初期,竞争还并不激烈。”

    戚夕坦言,现在入局知乎网文则变难了很多,朋友写了一年都没能成功签约。

    “跟大部分网文平台一样,知乎的门槛现在也越来越高,大多数人其实只是‘自来水’,并没有收益。”

    结合自己的经验,戚夕也分享了自己在知乎写作的经验。

    知乎网文突出特征之一就是爽感,讲究反转,借此颠覆读者惯有认知,也正是这种认知差会吸引读者持续阅读。

    知乎三绝之一《洗铅华》就一反女主白富美的设定,以一位边缘女配角的故事为中心进行展开,打破了常规的套路。

    “其实,近几年,言情网文的套路基本都被用尽了,许多读者光看简介基本都能猜得出剧情发展了。知乎网文就另辟蹊径,还是能带来一定新鲜感的。”

    在情节走向方面,传统网文平台上受冷的“BE”(Bad Ending)虐文在知乎上大放异彩。戚夕自己写的几篇网文都是悲剧结尾。“只有让读者意难平,才会留下深刻的印象。”

    同时,知乎小说也更强调代入感,在短时间内快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也基于此,第一人称的写作方式在知乎小说上被广泛运用。

    “一般新手为了在开篇强调悬念感,都会用第一人称,把故事感拉起来。”这种方法简单有效,也成为了知乎网文的特征之一。

    即便知乎一直在追求出新出奇,在戚夕看来,知乎网文依然没有逃过同质化的结局。

    “这么说吧,知乎的宫斗小说基本都能找到《宫墙柳》的影子。”

    2020年年初,戚夕收到了知乎编辑递来的橄榄枝。她写的一本12W字左右的小说被签了独本,整个盐选专栏都是她的系列故事,两个季度收入近二十万。

    但是,戚夕也坦言,知乎网文的推荐机制和流量数据依然令人捉摸不透。

    “两年多我都没摸清楚逻辑章法,有时候认真打磨了两周的短篇只有五百阅读量,潦草写的居然能小爆。”

    二、知乎网文的逻辑:短篇小说、按流量分成、讲究“长尾效应” “大多数网文作者的生活都很惨。”

    芥余曾经统计过,截至到今年上半年,晋江目前全部完结的付费小说,大约有九万本。其中全本收益在一万块以上的作品,一共一万八千本左右,收益在五万以上的作品只有六千五百本左右。

    这些收益还没扣除平台的分成以及税,综合计算,在晋江,一本十五万字的付费小说,作者真正的收益甚至还不到一万。而这样一本小说至少需要两个月才能写完。

    芥余举了一位朋友的例子,这位朋友签约了近几年网文届新秀——长佩文学,但收入依然十分惨淡。

    “长佩抽成虽然没有晋江多,但是整体流量和晋江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所以收入也不高。所以只能靠卖影视版权、广播剧版权来勉强支撑着。”

    当然,这两年小说影视化趋势加强也给了小说作者一个额外选项。幸运的话,作品在有了一定热度之后,就可以出售影视版权、广播剧版权等。

    遗憾的是,芥余介绍,版权费并不可观。此前,她的一本小说站内热度高达七百万左右,收藏数量突破了四万。在如此高的热度之下,她获得的广播剧版权费也只有两万。

    对于芥余而言,转向知乎是一个新的选择。

    “知乎在签约设置上和其他平台就很不一样。其他平台能不能签约成功很大程度取决于编辑的喜好。但是知乎不同,想要顺利签约,首先得先在站内有一定的热度。”这其实也让知乎反向洞察到了用户的偏好。

    其次,芥余还发现,读者阅读网文的习惯正在日渐改变。

    “之前动辄上千章的小说基本没人看了,几百章的小说就有读者说看不下去了。”

    反之,短篇小说正在成为网文阅读的主要趋势。

    “短篇小说看起来没压力,通勤路上、午休时、睡觉前,十几分钟就能看完一个小故事。”芥余在一次坐地铁时,偶然发现身边戴着老花镜的阿姨正在盯着知乎上的短篇小说看得津津有味时,她就发现,网文变短后,读者群却在扩大。

    除此之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则不得不提收益。

    芥余介绍,当前大部分网文平台的收益可以分为三大部分:VIP收益、读者打赏、平台激励。其中,VIP收益才是网文作者的主要收入来源。

    所谓的VIP收益是指,平台对签约作者的作品进行VIP收费处置,读者需要订阅后才能阅读。订阅人数越多,作者收入也就越多。

    “但这部分收入,平台还要抽成,大头收入基本就会被抽走。一般平台越大,抽成也会越多。”

    知乎网文在稿费收益的设置方面要“纯粹”一些,“平台只按照阅读量计算稿费”,阅读量高,收入就高。

    对于芥余而言,她无需再追着读者“求订阅”“求打赏”,写作压力少了很多。当然,作为崛起的网文平台,知乎也有分成比例的问题。

    但芥余认为,知乎网文在收益方面的长尾效应在一定程度上能弥合部分收入落差。

    芥余半年前签约专栏的小说,热度最高时稿费突破了两万,到现在依然有每月千元左右的收益。

    三、只签作品不签人,“等待编辑捞你上岸” 今年9月,芊芊的一篇九千多字的短篇小说正式签约了知乎盐选专栏。11月份,这篇小说为她赚取了4372元的稿费收益。

    这是她副业生涯中斩获的第一桶金。

    “很多人形容知乎小说有故事会的风格,这并不算言过其实。和其他平台上的小说相比,知乎小说的特征还是很明显的。篇幅短小精悍,故事感强。”

    尽管对知乎的写作风格已经非常熟悉,但在题材选择方面,芊芊也做了一番梳理。

    受知乎虐文鼻祖《宫墙柳》的影响,在知乎上,宫斗、言情题材的小说内容比例要大很多,受众也更多,相应地热度也会更高一些。

    “悬疑题材也可以算得上是知乎的一大门类了,但是故事性和文风要求都会更高一点,新手操作起来挑战性还是比较大的。”

    几经衡量,芊芊选择了宫斗题材进行尝试。她用一周时间打磨好了故事大纲后,只用了四天便写好了近两万字的小说。

    小说写完之后,芊芊先在后台的盐选故事专栏投了稿。但是,等了将近半个月,都没收到任何回复。

    “后来我才知道,后台投稿时间周期是二十天,而且通过的几率并不大。”

    随后她便转变策略,先提升作品热度,借此来吸引知乎编辑的关注,这是许多新手作者的经验。

    “知乎上面其实有许多‘如何以XXX为开头写一个故事?’这种问题,这类问题其实就是新手作者签约前的试金池。写得好了,热度高了,知乎编辑就会主动来捞你上岸。”

    除了这类问题之外,还可以在相契合的问题下面进行回复。比如,“如果你是霸道总裁文中的女配怎么办?”这个问题中,多款霸道总裁给出了不同的回答。再比如,在“如果小说中的原恶毒女配突然醒悟,会怎样?”这个问题下面,则上演了一出又一出女配逆袭的故事。

    这些问题都会给小说本身带来了一定的热度,而热度就是知乎编辑衡量的标准。

    芊芊投的第三篇小说,点赞数突破了三千,算是一份可喜的数据。也是在这天,知乎编辑顶着“知乎盐选创作者”的帽子主动找上了她。

    知乎网文正式发展其实才不过两年多时间,但其商业化野心一直不小。

    知乎签约网文被收录在知乎盐选专栏中,需要购买知乎会员后才可完整阅读。为了刺激用户购买,知乎往往将网文前半部分免费开放给用户,等到用户读到精彩部分,才提示开启付费阅读。

    这种玩法确实有奇效,根据知乎财报数据,2021年第一季度,知乎盐选会员数月均400万,2022年7月,这一数据已经增长到1000万。

    在知乎想要走通网文这条路径上,质疑声从未禁绝。作为早期定位精英阶层的社区,知乎在网文上的步伐似乎迈得太快。

    知乎网文用曲折离奇的“故事会”风格给平台灌入了不小的流量,但大量网文内容的入侵不仅和原有的精英社区氛围格格不入,还令知乎的知识问答型社区的定位开始变得模糊。知乎网文的高开低走也成为常态,烂尾屡见不鲜。

    但可能连知乎管理层都未曾想到的是,知乎网文快速发展,给网文行业提供了一种新的内容逻辑和商业模式,也给众多网文作者们带来了新的机会。

    知乎编辑对芊芊说的第一句话令她记忆犹新,“先想故事,最后再谈文笔”。此后,编辑也多次跟她强调,网文并不是文学创作。

    知乎编辑的几句论断其实也代表了知乎网文的发展方向。在芊芊加的知乎作者群里,也有不少初高中学生。

    “大家聊的比较多的其实也不是什么写作技巧,就是分享哪篇热度高了,学一学人设,向签约冲刺。”

    知乎的签约模式是只签作品不签人,要想获得收入,必须每一篇都保持高质量,并且获得“流量”的垂青。

    “这还是挺难的。”芊芊说:“我们的每一天,都在跟知乎的算法博弈。”

    作者:不空

    来源公众号:剁椒TMT(ID:ylwanjia),新流量、新科技、新玩法、新经济的气味与温度。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剁椒TMT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如何制作品牌升级视频?

    设计动态 2022-12-19
    一、项目概述 美事6.0全新升级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通过展示品牌视频内容,我们希望向用户展示美事6.0的新理念、新功能和新亮点。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升级为品牌注入新的活力,并提升品牌的价值和发展。 二、项目流程 整个项目主要分为三个阶段:概念探索,视频制作,

    为了向用户展示品牌的新理念、新功能和新亮点,品牌会制作相关视频,并通过这次升级为品牌注入新的活力,提升品牌的价值和发展。那么该如何制作品牌升级视频呢?本文从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项目概述 美事6.0全新升级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通过展示品牌视频内容,我们希望向用户展示美事6.0的新理念、新功能和新亮点。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升级为品牌注入新的活力,并提升品牌的价值和发展。

    二、项目流程 整个项目主要分为三个阶段:概念探索,视频制作,后期工作。

    项目流程

    三、概念探索 1. 设计探索 为了满足产品的需求,我们进行了需求分析,确定了美事6.0品牌升级视频的主题、内容和风格。我们还构建了视频的故事情节,建立了一个与美事6.0相适应的世界观。美事6.0的品牌升级,将更清爽、更协同、更灵活的设计理念引入美事的设计语言中,带来全新的使用体验。

    设计理念

    2. 脚本分镜 在制作品牌升级视频的过程中,分镜是非常重要的。它决定了视频的结构和节奏,并且是视频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分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严格按照策划方案进行,确保视频的整体结构和节奏;充分考虑观众的观看体验,避免场景过于枯燥或累赘;注意画面的转换,避免出现突兀或不连贯的情况;多次审核和修改,确保分镜方案完善。

    分镜

    四、视频制作 1. 场景建模 进入建模阶段时,应根据分镜分析中提到的具体镜头来确定场景模型的内容。在制作模型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建模工具,并根据需要调整网格密度和模型的比例。此外,还应注意避免模型的复杂度过高,以免增加渲染时间,并要给模型加入动画交互性,使它们在视频中呈现得更生动。为了提高模型的质量,还可以多次审核和修改模型,以确保它们符合策划方案的要求。

    建模场景

    2. 动画&预览 在制作动画转场时,需要注意摄像机的路径、时间和镜头效果等因素,以保证转场的流畅性和真实感。通过调整摄像机的速度、加速度和曲线等参数,可以实现平稳、弧形和加速等多种不同的转场效果。动画转场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实现各种效果,同时也应注意提高转场的流畅性,以便观众能够轻松跟随故事情节。

    在c4d中进行动态预览时,需要注意模型的完整性、预览范围、渲染参数、光照参数和摄像机参数等因素,以保证模型的动态效果和变化。设置摄像机参数时,可以通过调整摄像机的位置、方向和焦距来控制摄像机的视角,使摄像机能够以合适的角度和距离来拍摄模型,这有助于提高模型的真实感。

    动画&预览

    3. 色彩搭配 在品牌升级视频中,选择合适的色彩搭配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能够有效地提升视频的视觉效果和品牌形象。基于品牌色彩进行搭配,可以将主色、辅色和背景色等统一起来,以统一品牌的视觉风格。利用色彩对比来强调重点,比如可以采用高对比度的色彩来突出主题内容,或采用低对比度的色彩来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此外,在进行色彩搭配时,还应注意色彩的搭配方式,例如渐变、点缀或拼接等。

    色彩搭配

    4. 灯光材质 Octane可以通过使用不同类型的光源,如环境光、点光源、聚光灯和灯光遮罩来照亮场景中的物体,从而获得更加真实的渲染效果。使用这些不同类型的光源可以为场景中的物体创建出不同的光照效果,使得渲染的场景更加逼真。例如,使用环境光可以为整个场景提供柔和的光照,而使用点光源则可以在特定区域创建出锐利的光斑。

    Octane可以通过调整材质参数、混合多种材质和运用贴图来提高渲染效果。例如,可以通过调整材质的颜色、反射和透明度来改变物体表面的外观,混合金属和木材材质来制作复合材质,以及使用贴图来控制纹理和色调。这些方法可以为Octane渲染提供更真实、丰富的效果。

    材质效果

    5. 渲染 渲染风格帧测试可以确保渲染质量和提高渲染效率,通过调整抗锯齿级别、光线反弹次数、采样率和灯光参数来实现。这些技巧可以为渲染带来更满意的结果。

    渲染效果

    五、后期制作 1. 音乐 音乐可以提升观看体验和传递品牌信息,选择与视频内容协调的背景音乐可以增强视频的情绪和氛围。避免选择过于突兀的音乐,与视频内容搭配,能够增强故事性。

    2. 剪辑 视频剪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它可以帮助用户表达观点、增强观看体验、提高视频质量,从而更好地宣传品牌。通过剪辑来让视频的内容更流畅、更有节奏感,从而吸引观众的注意。

    3. 调色 视频调色可以增强感染力、改善画面、表达主题,通过调色让画面鲜艳、连贯、符合品牌形象,使用AE中的调色插件可以调整颜色和创建效果。

    六、结语 制作本次品牌升级视频充满了挑战和困难,我们遇到了许多技术难题,不断探索和完善。尽管本次项目还有很多改进的地方,但我们已经尽力做到了最好。我们将继续努力,为品牌带来更多价值。

    作者:58UXD团队

    来源公众号:58UXD(ID:i58UXD),58UXD,全称58同城用户体验设计中心。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58UXD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元宇宙时代,VR设计要怎么做?

    设计动态 2022-12-19
    我最近入手了VR设备,体验大大超出预期,难怪老罗觉得VR是下一代硬件平台,我觉得还真的有可能。在VR中有很多新奇的交互体验,视觉冲击感强,所以我对VR设计具体怎么做,充满好奇,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 不管你将来做不做VR设计,其实都应该了解一下,作为设计的广度,

    作为一种较为新颖的交互方式,VR交互与常规应用交互有所不同,而相应的UI设计人员也需要寻找更恰当的设计策略,以适应设备的发展与普及。那么在当下,VR交互设计应该怎么做?本篇文章里,作者便做了一定总结,一起来看。

    我最近入手了VR设备,体验大大超出预期,难怪老罗觉得VR是下一代硬件平台,我觉得还真的有可能。在VR中有很多新奇的交互体验,视觉冲击感强,所以我对VR设计具体怎么做,充满好奇,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

    不管你将来做不做VR设计,其实都应该了解一下,作为设计的广度,拓展下知识面也是必要的,万一哪天就要做了呢?就像多年前的UI设计一样,所以这篇文章值得点赞收藏。

    之前也有写过两篇VR相关文章,结合起来看效果会更好。下面2篇,同样超干货,值得一读。

    《国外大佬手把手教你从0开始学好VR设计》 《 想了解VR设计?看完这篇就够了! 》 VR应用具有非常直观的UI界面,与可穿戴设备、手机、平板、PC上的应用类似,使得大众能够使用VR。想出新颖的交互会比较有趣,但它却增加了用户的学习曲线。

    类似于2D界面,VR设计师会用大小、对比和颜色设计出界面层次结构。 在VR里,大小取决于用户和内容之间的距离,因此了解内容的大小和适当的观看距离至关重要。

    比如,知道要设计多大的字体是很棘手的,但幸运的是,在现实世界中有很多先例。在为VR设计内容时,对印刷设计(广告牌、海报、书籍)也需要类似的思考,对VR设计有借鉴意义。

    考虑下你现在是如何与一个触摸屏进行互动。我们必须慢慢去学习理解许多模式,比如滑动、捏缩放,长按出现更多选项。这些在做VR设计时也必须要去考虑好。

    我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设计师进入VR领域,将会有更多的想法来创建和打造新的UI模式,从而帮助行业向前发展。

    一、视野 视野,或任何给定时间可观察环境的范围,是设计VR界面时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更宽的视野,用户在体验过程中的沉静感就更强。有2种类型的FOV共同作用形成人类视觉。

    单眼FOV描述的是我们一只眼睛的视野。对于一只健康的眼睛,单眼FOV的视野水平在170°-175°,包括从瞳孔到鼻子的角度。鼻前视野FOV通常为50°-65°,对于鼻子较大的人来说较小,而从瞳孔到头部一侧的视野为颞FOV,其较宽,通常为100°-110°。

    二、新建Figma文件 1. 画板 当做VR设计时,我使用的画板尺寸为3600×1800(360度),然后我绘制出完美的FOV区域来集中主要设计。

    2. 消失点 在透视理论中有一个消失点的概念,这个概念在VR设计中很有用,因为它能帮助设计师在设计软件中创建一个便于感知深度和距离的参考。

    我总结了一种在我的设计中创建消失点的方法,通过在一个圆内以10-15度的角度画分隔线。之后,我将线条引入画板,并拉伸线条,直到它在框架内。

    完成后,将以连续间隔的直线放到画板中。(彩云注:这个方法也很适合用到画透视线中)

    3. 选择主题并丰富背景 一旦消失点画好了,主要的参考线已经变明朗了,接下来就取决于你想如何在环境中发挥创造力。

    大多数时候,我使用渐变来创建天空和陆地等效果,然后添加了气泡、结构或使用形状的建筑物,这为环境添加了很多细节,使其感觉更3D逼真。

    4. 设计UI 到这一步的时候,你可以基于产品目标开始设计UI了。在设计VR时,对比是最重要的,因此,尽量减少文本和背景周围的颜色。

    通常,背景一般是半透明,在UI设计中一个白色背景最好适配深色环境,而对于深色背景最好适配白色环境。按钮通常包括两种形式,主要按钮和次要按钮,颜色保持简单同样是最好的。

    5. 布局 与桌面和手机的传统UI设计不同,在VR或者AR中,嵌套导航保持在同一环境中,而界面框架利用了环境中可用的巨大空间。

    只有当有新的游戏场景可供探索时,环境才会发生变化。其他时候,也可以实现弹出窗口,新层叠加在旧UI之上。

    6. 使用XR工具创建曲面UI 仅用Figma就可以了,设计工具这块原来就足够了,有一种快速简单的方法来设计原型3D,VR,AR界面。

    有一个插件叫3D UI Generator,能够自动缩放和调整任何图形,画板以创建3D界面和环境。它支持旋转、斜切、缩放、远近、FOV、曲面程度和等距视图。在Figma上可以安装 3D for XR https://www.figma.com/community/plugin/1043890631255427270/3D-for-XR

    7. 声音用户体验 虽然在使用网页或APP时,声音往往很烦人,但它是VR开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考虑通感现象,其中一种感觉的刺激导致另一种感觉自动触发。

    例如,你闻到一些东西,就会产生味觉错觉。这也适用于声音。 由于VR中仍然缺乏触觉反馈,因此当用户触摸物体时,声音是提供反馈的一种很好的方式。

    3D声音(又称Holophonic声音)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将对我们体验VR的方式产生变革。我们都习惯于立体声,它提供来自两个声道(左/右)的声音,但全音可以让我们分辨声音是来自上方、下方还是后方。

    想想当你在外面听到飞机的声音,你凭直觉向上看,对吗? 在VR中拥有这种声音体验将使用户真正身临其境。

    三、总结 这是VR设计最基本的底层原理。这几篇VR相关文章一起看完,总算让VR中的设计不再神秘了。

    元宇宙是未来发展一大趋势,不少人都想上这趟车,VR设计就是最靠近这一趋势的领域之一,VR设计师这个岗位在将来会越来越紧缺。

    为我投票 我在参加人人都是产品经理2022年度作者评选,希望喜欢我的文章的朋友都能来支持我一下~

    点击下方链接进入我的个人参选页面,点击红心即可为我投票。

    每人每天最多可投35票,投票即可获得抽奖机会,抽取书籍、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纪念周边和起点课堂会员等好礼哦!

    投票传送门: https://996.pm/MZ9B9

    原文作者:Ozenua Oluwatobi John(本文翻译已获得作者的正式授权)

    原文:https://medium.com/@ozenuaoluwatobi/designing-for-vr-in-figma-15243b15738a

    译者:彩云Sky,公众号:彩云译设计;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腾讯高级视觉设计师。

    本文由@彩云sky 翻译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建模思维,如何培养建模思维?

    设计动态 2022-12-19
    今天来分享一下策略产品经理在思维上的尖兵利器——建模思维。 目录: 什么是建模思维?建模思维与流程、分支思维的差异 建模思维在效果广告eCPM最大化期望收益当中的应用 如何培养建模思维 一、什么是建模思维? 前面一文提到了相比较常规B端和C端产品经理的分支思维

    策略产品经理更重要的就是要用建模思维来思考和解决问题,那么什么是建模思维?对应的流程思维和分支思维又是什么意思。本文作者分享了策略产品经理在思维上的尖兵利器——建模思维。

    今天来分享一下策略产品经理在思维上的尖兵利器 ——建模思维 。

    目录:

    什么是建模思维?建模思维与流程、分支思维的差异 建模思维在效果广告eCPM最大化期望收益当中的应用 如何培养建模思维 一、什么是建模思维? 前面一文提到了相比较常规B端和C端产品经理的 分支思维 和 流程思维 , 策略产品经理更重要的就是要用 建模思维 来思考和解决问题, 那么什么是建模思维?对应的流程思维和分支思维又是什么意思。

    我们先来举一个深入浅出的例子,给大家把抽象名词具象化的表达出来:“ 假如我们现在来爬一个4阶梯的楼梯,可以一步迈1个阶梯,也可以1步迈2个阶梯,那么请问我们有几种上楼梯的方法 ”,我们分别用分支思维、流程思维以及建模思维来解答这道题目。

    1. 分支思维的方法 如果是用 分支思维 来解决这个问题,核心需要讲所有的方法进行遍历,如下图所示:

    箭头上表明的是 每次增加阶梯的层数 ,是增加1层还是增加2层,而椭圆中代表的是目前我们已经迈到的阶梯数,是不是看上去有点像我们之前说的 决策树Decision Tree, 我们通过数终端节点的方法枚举出来,分支上楼梯的方法 一共是5种方法 。

    定义: 这种通过树Tree穷尽枚举所有的解决方案路径的方法就被定义为对应的分支思维法; 分支思维存在明显的缺陷就是伴随着节点(即达到的阶层)的变多,分支要解决的路径快速膨胀,对应产品来说纷繁复杂,对于系统来说计算耗时且复杂 。

    2. 流程思维的方法 如果是通过 流程思维 来解决这个问题,核心就是把系统运行的步骤进行呈现:

    大家可以理解把往上攀爬1或者2层楼梯抽象成黑盒流程思维, 流程式的思想通过枚举出系统里正/负向反馈的流程步骤内容来说明每一个细节。 其中j++表示每一次不同的方式走到第4层之后,统计的方案数+1,系统方案运行过后不会二次运行,黑盒(网上爬楼梯1或者2层)的计算方式其实如枚举法类似。

    3. 建模思维的方法 首先,我们用函数 f(n) 来表示n个阶梯可行 爬楼梯的方法数量 ,由1.1中的结论表示 f(4) = 5 ,我们把n <= 4以下的阶梯方法用函数表示出来如下:

    按照模型推演的思路来说明,我们希望 建立台阶数n > 4的函数 ,来定义函数 f(n):

    case 1: 如果我们第一步迈的是1个阶梯,那么对于接下来的n-1个阶梯则是一个完整的子问题 f(n-1)

    case 2 : 如果我们第一步迈的是2个阶梯,那么对于接下来的n-2个阶梯则是另一个完整的子问题 f(n-2)

    咱们把 case 1 和 case 2 下的所有可行性方案相加成一个最终的方案 f(n) 的方案数,来得到最终的函数形式。

    这其实可以转化为一个数列通项公式,上面函数的数列写成 {an} ,我们给出递推公式:

    求解通项公式可以 得到以下最终结果:

    4. 三大思维方式总结对比 根据上面的例子大家看出来三种思维的差异没有,流程和分支思维对于产品也是非常重要的思维方式存在; 但是对于策略产品倚重的思维模式,如果仅仅只是 分支思维, 对于“阶梯数变多”的膨胀场景下,无法具备通用性;如果仅仅只是 流程思维 ,我只能做到每一个系统运行的步骤和实现结果的细化。

    而策略产品最重要的是让面临的问题能够通过 建模(建立模型)来变得普世、通用, 打开一把能解决绝大多数业务场景下困难的钥匙 ,当然还是有极少数不具备通用性的场景,我们会通过加权重、对于实验公式单独加减乘除一个系数的方式来提升整个公式的鲁棒性。

    二、举例:建模思维在效果广告eCPM最大化期望收益当中的应用 上面是将建模思维的方式从抽象中剥离而具象化,让大家理解 【什么是建模思维】 ,接下来给大家介绍的就是业务函数建模思维在广告排序公式当中的应用,即 eCPM = pCTR * CPC * 1000 这个公式的由来思路 ,带大家领略一下 范里安(谷歌首席竞价学家) Google关键词竞价拍卖机制公式 的由来;全网只给大家讲公式得来的结果,今天Arthur给大家从头到尾的推导一下过程。

    Step1: 大家都知道,广告在排序优化的时候就无法类似自然推荐做 贪心算法(单向围绕CTR点击率、CVR、GMV等最大化)优化 ,广告需要去做 平台和广告主利益的平衡 ,除了要做CTR、CVR预估,还需要兼顾平台竞价bid的竞价水平,因此从 上下文相关性、平台收入角度出发建模,得到计算广告收益eCPM业务函数建模 如下:

    也就是 u表示每次用户推荐访问或者搜索时候,在上下文c关联匹配的情况下,系统展示广告a的期望收益,e表示expected最大化期望。

    Step2: 我们知道,效果广告毕竟不是 离散的投放模式 ,其在平台上一个多个广告主整体连续性投放,因此最大化展现所有广告eCPM和的表达式就可以表示为:

    上述表示想 用户 ui 展示一次广告 ai 称之为一次广告投放 (ai,ui) ,因此,所有投放人次的集合 M={r(ai,ui)} 表示为一次匹配 , Γ 表示成满足广告投放条件的集合 。所以上述表达式的本质问题就是所有的可能 用户-广告匹配Γ 当中,并且寻找一个让 广告期望收益最大的匹配集合 M。

    Step3: 基于上述的最大期望期望收益目标出发,将业务目标排序问题,可以拆分成两个问题: 其一是CTR预估问题 ,而 另一个就是bid竞价问题 ,通过eCPM最大化期望收益方式进行广告排序,得到如下公式,也是各大互联网广告通用得搜推广告排序方式,这是eCPM排序公式诞生的思路,其中pCTR和pCVR就是模型预估的CTR和CVR结果。

    这个就是eCPM公式思考由来的结果,整个公式的推演就是沿着建模思维的方式得来。

    看完这个例子 之后,很多 想从事策略产品的同学肯定慌了都,“ Arthur我数学不好是不是就做不了策略产品了 ”,“ 策略产品是不是涉及到非常多的 数学公式,看着都头大 ”。 我想简单说明一下, 不是让策略产品去干算法的工作 ,每天对着数学公式、对着模型与算法,“走算法的路让算法无路可走”, 这是根本不现实的事情,也是产品经理没有职责边界感的体现 。 核心的出发点 在于培养自己将业务问题函数通用化的思维,找到业务问题道中的共同规律 ;能知道自己在解决什么 业务目标 ,如何处理涉及中利益方的博弈问题,培养出这个思维, 再去做搜推策略、订单策略还是风控策略产品都是万变不离其宗。

    三、如何培养建模思维 对于建模思维的培养,我想结合我的一些生活中工作中的一些心得与经历来给大家分享一下,同时帮助想往策略产品转型的同学或者已然是策略产品希望能在这个方面更加进阶提升的同学更进一步提升思考的能力。

    提升基础数学能力; 作为策略产品对于数学还是要有一定的基础对于高等数学积分、数列以及基础的数学公式符号要有一定的了解,不要看到公式的推演过程都是完全不知所云的状态;例如我前几期中关于机器学习的几篇文章,能够自己理解并对过程有所推演; 项目业务场景抽象再到具象的过程: 在日常工作中, 能够在做每一个项目/问题都能够清晰且明确定义清楚项目服务于提升的业务指标和解决的问题 ,先要学会找到 问题的共性 ,再来思考构建业务达成的关联因素究竟是哪些;例如上文提到,平台做效果广告非常明确的业务提升指标就是最大化期望收益eCPM才能来保证广告收入最大化,按点击计费的模式下就需要相关性CTR因素,并且需要保证竞价市场也最充分; 机器学习原理与前沿策略论文: 作为策略产品还是需要了解机器学习的原理内容,了解超参求解过程,与各自服务的业务场景;可多看看工业界对于策略的前沿文章,基本上每一篇算法的文章,算法同学都会在背景写清楚业务场景,在构建解决方案前说明问题建模的思路,例如Arthur在之前分享一文中关于 《Nobid最大化转化出价策略》当中的背包问题的解题思路 ,就是一个建模的过程,这都是非常好训练自己建模思维的来源。 本文是全网第一篇介绍 策略产品需要培养建模思维的文章 ,非常多的肝货以及个人思考沉淀,核心还是把策略产品与功能产品的思维方式在工作中的差异点给大家沉淀出来,让希望从事策略产品的同学能够走对路子。

    最后, 希望大家“日拱一卒,功不唐捐”。

    作者:策略产品Arthur,5年大厂策略产品专家,全网最专业的搜广推策略产品干货博主,帮助你成就策略产品专家之路

    本文由 @策略产品Arthur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让你的品牌快速脱颖而出,抢占市场份额,提升销量
免费获取方案及报价
*我们会尽快和您联系,请保持手机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