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视频号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设计动态 2023-04-06
    微信视频号商业化推进力度正不断加大。 在3月28日于广州线下开讲的微信公开课PRO“微信之约”上,腾讯副总裁、视频号负责人张孝超表示,视频号2023年将进一步为创作者创收,具体动作包括推出全新的创作者分成计划以及为优质创作者提供付费订阅功能,而在直播带货方面,

    前些日子刚结束的微信公开课上,可以看到,视频号依旧占据着“C位”;从近几年发展也可以看出,视频号的商业化步伐正在不断加速。那么当前的视频号是否已经形成了清晰的用户心智?视频号直播电商的发展还需要破除哪些阻碍?一起来看看作者的解读。

    微信视频号商业化推进力度正不断加大。

    在3月28日于广州线下开讲的微信公开课PRO“微信之约”上,腾讯副总裁、视频号负责人张孝超表示,视频号2023年将进一步为创作者创收,具体动作包括推出全新的创作者分成计划以及为优质创作者提供付费订阅功能,而在直播带货方面,视频号将为商家提供明确成长路径,包括流量扶持和技术服务费率优惠。

    在77天前的1月10日举办于线上的微信公开课PRO“在场”上,视频号团队曾公布直播带货相关数据,提到用户乐于在直播间下单购买芋头、大米、腊肉等农产品,同时表示将开启商家激励计划。

    在3月22日晚腾讯2022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发布后的分析师电话会议上,腾讯总裁刘炽平谈到,目前视频号营收转化方面机会不错,会持续挖掘变现增长潜力。

    用户对视频号商业化的紧锣密鼓在2022年既有清晰感知。内容付费方面,视频号2022年1月就曾推出付费90个微信豆即折合人民币9元看一场NBA直播的功能;电商及广告方面,在组建直播电商团队一年后的2022年7月,视频号推出了视频号小店、信息流广告等功能,信息流竞价广告则在同年8月底上了线。

    尽管背靠微信庞大用户基数且多维度探索持续进行,但就当前人群渗透的深度和广度以及用户心智的打响量级而言,视频号广义商业化与友商如抖音等还有着相当大的差距。刘炽平在财报电话会议上也提到了视频号平均用户观看时长仍远低于主要竞争对手这一点。而用户时长很大程度上与变现能力成正比。

    作为马化腾口中全厂希望的视频号已担起腾讯破解远期高潜力增长难题的重任。奈何腾讯在该方向成功经验不多,入局又晚了几步,强敌已占据极其有利位置,因此即便时下张小龙已不再克制如以往,视频号要想在变现路上逆势狂飙,乃至打开较对手更大的增长空间,现在看也难度极大。

    一、选无可选视频号 腾讯近年在产品形态层面的压力首先来自短视频。据界面及澎湃等多家媒体报道,马化腾在2022年底员工大会上提到,短视频3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对整个互联网冲击巨大,各平台和企业都不得不重视。

    腾讯则需更为重视。调研机构QuestMobile于2023年2月发布的《2022中国移动互联网年度大报告》显示,2021年以来,用户花在短视频上的时间渐渐超过了即时通讯:2020年12月,用户使用短视频的时间占比为21%,低于即时通讯的23.4%;2年后的2022年12月,该项占比已达28.5%,超过了即时通讯的20.7%。

    用户使用短视频的时间越来越长已深刻影响到腾讯旗下各项业务的发展,这当中主要包括网络广告业务和在线娱乐业务,而后者又主要指腾讯IEG(互动娱乐事业群)和PCG(平台与内容事业群)两大事业群业务。

    拿游戏来说,举个直观例子,抖音全站粉丝量位列TOP10的主播中便有一位游戏主播即斗鱼人气主播“一条小团团OvO”。这位来自湖南岳阳的姑娘,目前抖音粉丝近4000万,她的作品评论页聚集了大量游戏玩家。字节做游戏的想象力由此可见一斑。

    受政策管控及互联网流量见顶等多重因素影响,腾讯当前在线娱乐业务普遍处在增长乏力的境况中。

    腾讯营收主要来自增值服务、网络广告、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其他这四大块,其中和C端用户相关的业务主要是增值服务和网络广告,而增值服务是腾讯营收绝对大头,常年为后者贡献比例逾50%。财报显示,在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由游戏和社交网络构成的腾讯增值服务收入2876亿元,同比下降1%。

    因版署版号核发不畅及游戏团队内部创新型爆发力不足等问题,腾讯国内游戏市场增长空间不断被压缩,最新数据是腾讯2022年全年本土游戏收入1239亿元,同比下降4%;而涵盖了音乐直播、游戏直播、付费会员等业务的社交网络同样上行遇阻,以2022年第四季度为例,腾讯该时段社交网络收入286亿元,同比下降2%。

    就目前趋势看,腾讯从固有在线娱乐业务中挖掘可观增量以迅猛拉高增值业务营收及利润已颇困难。

    网络广告业务的发展情形相似。众所周知,向B端兜售的广告,卖的是C端用户的注意力,它与流量强相关,而腾讯来自社交等固有生态业务的广告收入因短视频平台强劲劫掠而显著下行。以最新财报数据为例,腾讯2022年全年网络广告收入827亿元,同比下降7%,而这绝非广告行业阶段性低迷所能全部解释的,诸多第三方数据指向了社交产品与短视频产品在广告收入上的此消彼长。

    中关村互动营销实验室与普华永道等机构于2023年1月联合发布的《2022中国互联网广告数据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互联网广告收入5088亿元(不含港澳台),同比下降6.38%;从媒体平台类型看,2022年中国互联网广告行业唯一实现市场规模增长的是短视频平台,收入由811.00亿元增长到了858.50亿元,增幅5.86%。

    再据QuestMobile于3月28日发布的研究报告《2022中国互联网广告市场洞察》,2022年中国互联网广告市场整体收入6600亿元,其中移动视频广告收入超1000亿元,移动社交收入500亿-1000亿元,新闻资讯收入100亿-500亿元,手游、数字阅读、移动音乐收入均小于100亿元。而移动社交、新闻资讯、手游、数字阅读、移动音乐等都属腾讯生态固有重要业务。

    腾讯营收中的金融科技服务、企业服务及其他则在实时敏锐跟踪政策动态的同时,卷入到了与阿里、字节、华为等民营大厂及数家国资背景企业更考验实力、耐力及技巧的竞争里。这是一场相较To C业务需要更长时间才能决出胜负的纵深博弈,而腾讯胜算实在不多。

    腾讯亟需一个能够拉动全局,进而推开全新发展可能的新的增长引擎。微信视频号因其已展现出来的成长性及其所在领域头部友商已取得的战绩,被认为可堪重任。

    二、用户心智仍模糊 娱乐刷抖音,下沉去快手,看二次元、鬼畜到B站,反观视频号,当前它还缺少一个让大众用户主动打开及沉浸其中的理由。

    翻阅社交媒体已晒出的说法,能够看到不少用户发表过自己没有打开视频号的习惯等评论,很多人说自己看视频号内容都是在微信订阅号、微信群里顺便被动浏览的,鲜有主动行为。

    目前视频号在微信产品端的入口很多,包括发现页、朋友圈、群聊、订阅号等。微信官方没有公布过这些不同入口在用户侧的占比情况。

    纵观抖音快手等平台出圈史,都可见一个差异化产品标签的打响。

    2016年6月由账号X博士发出的一篇微信公众号热文《残酷底层物语:一个视频软件的中国农村》将快手知名度骤然引爆。此后快手土味小视频特点被强化。抖音则以潮流音乐短视频社区出道,目标受众瞄向了热爱时尚的年轻人,刷抖音迅速风靡。至于抖音快手规模化扩张后在满足用户碎片化娱乐消遣需求上价值趋同则是另一回事。

    视频号迄今还没有这样一个独特标签。

    由视频号数据分析平台友望数据所做2023年3月视频号月榜TOP10榜单可见,目前视频号生态里关注度较高的账号类型是新闻资讯、艺术设计、生活情感等。以仅次于央视新闻而位列榜单第二名的“意公子”为例,这个由前厦门卫视主持人吴敏婕于2021年2月注册的艺术类视频号现已发布短视频200多条,收获10万+爱心是常态,评论区也十分活跃,但该成绩一如其名次,在视频号生态里并不多见。

    更重要的是,意公子所发内容并非视频号所独有。据海克财经了解,意公子早在2020年10月既已入驻抖音并发布作品,这些短视频的抖音热度甚至更高,目前其抖音粉丝已逾866万,其视频号粉丝426万。

    事实上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视频号排名靠前的账号一禅小和尚、涂磊等,也都是更早起于抖音且现在仍在抖音热播。视频号对于这些头部主播及机构的意义,很大程度上只是多了个内容分发平台。

    这无疑不能作为视频号竞争优势及突围依据。在短视频行业已进入成熟期的今天,想让用户在微信里把短视频刷起来,前提是视频号需要呈现出和抖音快手不同的内容调性。

    视频号短视频形态目前面临的另外一个问题是,在内容点赞及转发上,用户存在社交压力。

    这是一个有悖于腾讯社交长板但又着实不算很新的问题了。它与微信实名社交基础上的人设经营有着很大关系:用户更倾向于点赞转发那些看起来价值观硬朗且符合自己积极美好人设的内容,过于娱乐化、似乎不太高级的内容会被刻意自我屏蔽。因此一些原生于其他平台的娱乐博主,磨刀霍霍注册了视频号并发布内容后,并未收获预期中的高增长。

    娱乐搞笑博主papi酱是个代表。

    2023年3月15日,papi酱在抖音、视频号等多平台发布了作品《我的一天心情指数》。这条短视频主要讲述的是某个工作日,一位白领面对职场各种出乎意料的事,心情跌宕起伏的经历。尽管作品活泼生动,颇戳中白领笑点,但这里面不乏对客户、老板的吐槽,还有屎尿屁等一些不很高级趣味的梗,可以想见用户对点赞转发该类短视频的犹豫心理。目前该条内容的抖音和视频号的反馈是数量级的差距:抖音获赞逾105万,评论4.2万;视频号获赞即爱心数量4万,评论707。

    视频号直播业务则没有短视频业务那样令人纠结的熟人社交障碍。疫情期间数场高关注度明星演唱会让视频号直播初步确立了品牌。

    2021年底由爱尔兰知名组合西城男孩带来的一场视频号独家演唱会直播引得2000万人次观看,全场获赞1.3亿,视频号直播由此出圈。到了2022年,五月天、崔健、罗大佑、李健、后街男孩等相继受邀在视频号举办了独家演唱会直播且都成为了现象级传播事件。这让很多用户有了在微信里能看明星演唱会的印象。

    但随着疫情在全球范围逐渐结束,人们回归线下感受真实生活的需求高涨,线上演唱会的红利在慢慢消失。而明星演唱会之后,视频号直播给用户带去的下一个记忆点在哪,现在还有待观察。

    从2023开年以来两场微信公开课内容来看,视频号团队也在试图让用户建立起对视频号的新认知。

    在1月10日微信公开课PRO“在场”上,泛知识类短视频播放量同比增长109%成为官方力推焦点。微信官方1月16日发布的《“在成长”2022视频号年度小结》披露,职场、文化历史、金融理财知识、口才/演讲、冷知识是最受视频号用户欢迎的五类泛知识短视频,其中金融理财知识表现最优,同比增幅382.02%。除了泛知识,资讯、健身、美食、旅游等也都是年度小结中重点提及的内容类型。看来视频号在短视频方向有朝着短视频界知乎发力的迹象。

    三、电商红海不定数 从腾讯高层透露的信息可知,视频号目前最为着力的变现方式是电商。马化腾在2022年底员工大会上提到,迈出了第一步的视频号已经立住了,希望后面能更贴近交易,要在不下场做电商的前提下把电商闭环做好。

    腾讯多年来在电商业务上屡有尝试,只是直到今天,腾讯电商还从来没有成功过。

    腾讯最早做电商可追溯至2005年9月上线的拍拍网。2014年5月,腾讯发邮件宣布组织架构调整,在成立由张小龙担任总裁的微信事业群等重要安排之外,成立刚2年的腾讯电商控股公司被撤销,后者旗下实物电商业务如拍拍网等转入京东,腾讯由此开启了投资其他电商平台的时代。

    近年腾讯再度尝试自建电商平台,试水产品主要是从微信生态出发做的两个平台,一个是小鹅拼拼,一个是腾讯惠聚。

    上线于2020年4月的小鹅拼拼,主打低价小商品,是个被指效仿早期拼多多的社交电商平台。彼时拼多多、淘特等性价比电商平台的竞争已日趋激烈,缺乏创新的小鹅拼拼并无优势可言,后于2022年2月关停。

    腾讯惠聚微信小程序上线于2020年12月,主打品牌商品,走的是和小鹅拼拼相反的高端路线,微信用户可直接在商城页面选购下单。后腾讯惠聚于2022年9月更名为腾讯荟聚,腾讯荟聚又于2023年2月更名为品牌发现,定位从品牌商城调整为品牌小程序发现和推荐平台。目前品牌发现占据了微信服务入口“购物消费”类目九宫格第一位置,已不再具备购物功能。

    有人将小鹅拼拼和腾讯惠聚的调整,归因于腾讯拟将该方向力量聚焦于正在起势的视频号直播电商之上,避免多管齐下、资源分散。这说法其实经不起推敲,两产品被调整的关键原因显然是它们相较友商战斗力太差,早调整早好。

    视频号直播电商被腾讯寄予了厚望,但其开拓尚属早期。

    视频号直播功能正式上线于2020年10月。一个月后的2020年11月9日,一位号称公众号粉丝逾3000万、视频号粉丝近100万的情感生活类大号夜听创始人刘筱发起直播带货。据称该场直播峰值在线人次2.2万,最终成交额近1000万元,秒杀时微信小商店崩了5分钟。

    这里面有多少水分暂且不提,该场被某些媒体赞誉为视频号直播带货第一个爆款的直播,不要说远远比不上罗永浩抖音首场直播带货交易额1.1亿元以及李佳琦辛有志重大电商节点动辄单场带货十几亿元,就是快手淘宝中腰部随便一位主播日常带货成交额,也足以吊打这位四处游走宣讲运营经验的所谓大号创始人。

    微信官方迄今未予公布视频号直播带货GMV,取而代之的是大而化之的增幅数据,比如据称2022年视频号直播带货销售额同比增长超8倍。

    友望数据视频号直播带货近期日榜前10名,上榜的主要是黄金、珠宝、服饰、食品等类目账号,单场带货四五万元的较为普遍,单场10万元以上的能够排进TOP5,单场超100万元的凤毛麟角。

    以该机构4月2日视频号直播带货榜为例,位列榜首的是“筱懿的日常”,销售额112.62万元;第2名是魅族科技,销售额37.37万元;第10名“懂东东”,销售额3.64万元。而据飞瓜数据,抖音直播带货日榜GMV破几千万元是常态。

    国内广义电商市场,现已由红海杀成了血海,在比拼品质和服务之外,百亿补贴也已近乎成为电商平台标配。视频号直播电商的后起发力,不仅要直面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狭义友商在势能上的重压,还需直面淘宝天猫及京东、拼多多等综合电商以超强用户心智及稳健供应链长板构筑而成的铜墙铁壁,此外各路友商也在加快补齐短板。

    以抖音和淘宝天猫为例,字节跳动CEO梁汝波在3月16日字节跳动成立11周年线上直播发言时提到了2023年的4个主要工作目标,聚焦信息平台和电商这两个主干业务被摆在了首位。

    短视频和直播已成为淘系电商进击重点。在3月14日淘系消费电子年度九大趋势发布会上,淘宝天猫产业发展及运营中心、消费电子市场营销总经理彭艳萍透露,阿里手淘2023年策略将由图文走向短视频,搜索、推荐、直播将成为整个淘系三大流量入口,未来70%的推荐信息流会给到短视频和直播。

    在腾讯借由视频号力拓短视频和直播电商的同时,对手如抖音则在腾讯以往优势领地展开强攻。

    2022年底抖音官网上线的桌面聊天软件“抖音聊天”既属此列。以“随时随地,相互陪伴”为slogan的抖音聊天,交互界面近似于微信电脑版。显见的是,历经多闪、飞聊等多重尝试,字节跳动做社交的想法没有改变。

    字节社交产品颠覆微信的可能性微弱,但以此逐步拉低抖音用户微信使用时长,则成功概率不容小觑。而这些用户往往也是短视频和直播电商的重要受众。

    腾讯压力已然来到视频号,但无论是从占领用户心智,还是从商业变现能力看,视频号与真正能够担起腾讯重任还相去遥远,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作者:何旭

    原文标题:腾讯压力来到视频号

    来源公众号:海克财经(haikecaijing),打量商业表里,记录时代精神。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海克财经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炸店商家,失落于“消费者主权”时代

    设计动态 2023-04-06
    戴着十几万的积家手表,用着3万多的美诺冰箱,在创业公司担任副总裁的方超,虽然尚未财富自由,但日常消费绝不差钱。 少有人知道,这位精致的上海土著,却是拼多多的重度用户——大件如13000多元的索尼电视,小到日常的水果蔬菜,以及垃圾袋等消耗品,几乎都从拼多多采购。

    拼多多最近因为“炸店”一事正处于风口浪尖,很多中小商家质疑拼多多过度偏袒消费者,破坏了市场的公平。事实果真如此吗?本文作者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与你分享。

    戴着十几万的积家手表,用着3万多的美诺冰箱,在创业公司担任副总裁的方超,虽然尚未财富自由,但日常消费绝不差钱。

    少有人知道,这位精致的上海土著,却是拼多多的重度用户——大件如13000多元的索尼电视,小到日常的水果蔬菜,以及垃圾袋等消耗品,几乎都从拼多多采购。

    3月底,方超的手表表带老化断裂。他瞅了一眼积家官网,原版鳄鱼皮表带定价3000多元,顿觉不值,转手打开拼多多,订了相似款,只要20元。

    从五环外发家的拼多多,能打动“不差钱”的方超,不止因为价格便宜,“我是很怕麻烦的,买到问题产品,和商家拉拉扯扯,那就不值当了”。

    而秒退款、仅退款不退货等消保措施,击退了方超原本的戒心。

    这样的“过度保护”,打动了用户,却引发了一场蓄谋已久的炸店闹剧——部分中小卖家认定拼多多过度偏袒买家,不平不忿之下,在社交平台组团集结,恶意下单,闪退差评,辱骂客服,冲击拼多多自营店铺和品牌店铺,组织者甚至出钱奖励炸店行为。

    轮番冲击之下,多家无辜受累的品牌,以及拼多多自营的“多多福利社”,不得不暂时歇业,下架商品。

    据澎湃新闻报道,一家受到冲击的快消品牌店铺,短短一个下午,订单量暴涨了八九倍,接近九成都是恶意订单。

    其实,无论是保证低价的百亿补贴,还是仅退款不退货的消保措施,都是拼多多主动为自己和商家戴上“枷锁”。为什么拼多多要“过度偏袒”消费者?

    一、商家的紧箍咒,消费的安全阀 “炸店”的中小卖家,最不忿的一条消保规则,就是“仅退款”——假如消费者在拼多多买到问题商品,并展示证据,选择“仅退款”,通常会得到平台支持。

    这个服务深得方超欢心,一箱方便面压碎了两包,网购的罐装啤酒破损了两瓶,“我就按比例申请”

    在过去三四年的“拼购”中,这样的仅退款经历,尽管仅仅使用了不足10次,但托底的保障,却让方超敢于放开手脚买大件,“要是不对版,就退呗!”

    最早,他购买家电时,还只敢从拼多多官方百亿补贴里下手。

    到了2021年,装修新房时,方超翻遍百亿补贴渠道,没找到心仪的索尼电视,就从第三方的品牌商家下了单,“比其他平台的旗舰店,便宜了1000多元,真香!”

    “假如没有仅退款秒退款,我可能信不过小商家、新商家,更不敢买大件。相当于设了一道安全阀,阀门的开关在我手里,我随时开启”, 方超如此总结。

    这样的服务,也让“花痴”羽西“甘之如饴”,她从拼多多买入最多的是鲜花。

    几年前,她习惯在线下购花。后来一对比,发现拼多多鲜花价格,仅有门店的“两三折,一束白色洋牡丹,拼多多16.9元包邮,北京的线下花店可能要六七十元”。

    在羽西频繁下单的花店里,客单价超过20元就能顺丰包邮。即便如此,娇弱的鲜花,也很难完全避免运输损耗。

    “有时候十几枝里,可能有那么两三只断头,或者蔫巴”,这时候,羽西就会选择按比例仅退款,“店铺客服也很爽快,秒退”。

    感念于花店的厚道服务,羽西把其推荐给了20多位朋友,“客服还特意感谢我给他们引流呢。”

    据小二透露,仅退款是拼多多用户评价最高的消保服务。

    在炸店闹剧之后,用户几乎一边倒力撑拼多多,“商品没问题,会让你仅退款吗?”“买到有问题的商品很气,仅退款又把我哄笑了。”“这次我站拼多多,不良商家被整治不冤!”“恶意下单炸店,我看这波商家很刑!”

    当然,比起来电商平台以往通行的“退货才退款”,仅退款似乎有点“苛刻”——生鲜品类的问题商品,确实无需退货,因为很难二次销售。但一些非生鲜商品,也支持仅退款,是否合理?

    一家入驻了拼多多的新消费品牌,其市场总监向《财经故事荟》分析,“这种措施,让消费者大胆买,对商家则有惩戒效应。 你卖了不好的东西,就得付出代价,是不是以后就长点心,不敢放肆了?要是不认可这一套,你就出局,平台生态是不是也好了?一举多赢,我很支持。否则平台会越来越烂。”

    类似的惩戒机制,并非拼多多独有,也见于其他电商平台。

    5天前,亚马逊刚刚出台了新政——一旦商家的退货率,排在该类目的前25%,商品详情页便会出现“Frequently returned item”(即“频繁退货”)标签,警示消费者谨慎下单,这可能会导致商家销量断崖。

    不仅如此,亚马逊还规定,同一件商品的标签条码在退仓后,半年内不得返仓进行二次销售。

    不可否认的是,一些羊毛党、白嫖党,可能借力“仅退款”,趁机“薅羊毛”。

    但这样的白嫖行为,大概率是少数,在《财经故事荟》采访的数十位拼多多用户中,没有一位“仅退款”超过10次,而且,多数仅退款货品,货值通常不高。

    此外,平台也不难通过技术手段,把羊毛党和白嫖党拒之门外。

    “识别羊毛党,白嫖党,是基本功,拼多多不会差”,一位电商行业人士告诉《财经故事荟》,“过去苏宁国美技术不行,容易被羊毛党蹂躏,现在也堵上漏洞了。”

    这次炸店事件中,拼多多之所以如此硬气,也是源于利用技术手段,快速锁定了炸店的恶意账号,果断封禁处理,并出台措施,补贴受损的品牌商家。

    一位拼多多生鲜商家告诉《财经故事荟》,在与买家交流时,如果发现了恶意仅退款的苗头和证据,可以固化证据,向拼多多申诉,“坦率来说,仅退款的商品,基本上都有点问题,或大或小吧。”

    不止拼多多,对于恶意的白嫖党和羊毛党,传统零售玩家也有应对措施。

    美国会员电商Costco就不再手软,面对不合理退货的顾客——用了八年的打印机申请退款,决定回收其会员资格,不再为其提供服务。

    综上,平台和商家可以对白嫖党和羊毛党坚决说不,但不能因此舍本逐末,一刀切关闭仅退款等消保措施,忽视了主流群体的合理诉求。

    而这场沸沸扬扬的炸店闹剧,表面上来看,是商家和平台之争,本质上却是保护消费者的边界之争。

    冲动炸店的商家卸了私愤,却丢了人心,下了牌桌,把市场让位给优质商家和品牌,于平台于用户,倒未必是坏事。

    二、“宠爱消费者”,拼多多错了吗? 相比其他电商平台,拼多多对消费者利益的倾斜,确实要明显一些。

    在其开了先河之后,无论是百亿补贴,还是仅退款,以及对新疆内蒙等偏远地区包邮等服务,行业友商都在陆续跟进。

    友商的后发跟进,更多是内卷加剧之下的主动应战,为何拼多多诞生初始,就要“过度保护”消费者?

    这并非拼多多在“做慈善”,而是“做生意”的理性选择。

    作为电商三巨头的后发者,拼多多2015年上线之时,前有阿里和京东两座大山——同年,京东活跃用户超过1.55亿,淘宝日活用户峰值更是高达1.8亿。

    当时,刚进场的拼多多,比起京东阿里,几乎一穷二白,在商家数量、融资规模上,都无法与前辈抗衡。

    而其找到的差异化机会,其一是低价格——无论是百亿补贴的品牌商品,比如动辄便宜上千元的iPhone新机,还是地头直达餐座的直供农货,均源于此。

    其二是好服务——秒退款,以及后来的仅退款,都是此理。

    这让拼多多获得了出头之机——创业第二年的7月,拼多多用户就已过亿,也覆盖了原来的电商不毛之地——五环外,比如白羽父母生活的湖北乡镇。

    与追求品质消费的白羽不同,父母扣扣搜搜一辈子,把一切非必要高价商品,视为洪水猛兽,“给我妈买钻戒和金手镯,价格我要打个三折才敢告诉她,否则耳朵清净不了”。

    今年年初,为了买个新衣柜,“我妈把整个县城里的家具店都逛遍了,然后比来比去,发现拼多多最便宜,也就才省了一两百元,但她比中了彩票还开心!”

    就连拼多多,也是在2019年,父母强烈的安利之下,白羽才开始试用的,“真没想到,有一天,我和父母在购物偏好上,变得如此和谐”。

    靠低价切入五环外,叠加服务,则顺利走入五环内,如今,方超八成日常网购,都在拼多多。

    两项加持之下,也让拼多多用户保持了高增长——据QuestMobile发布的《2022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年度报告》,2022年,用户量最高的前十家互联网公司中,唯有拼多多是用户同比增长达到双位数(24.6%),而其他9家增幅均在9%以下,甚至同比大幅下滑。

    另外,从主营的发家品类来看,早期,碍于农货生鲜运输损耗大,客单价又低,被主流电商平台“嫌弃”,而拼多多作为后来者,则反其道为之,如黄峥所言,“他们争的是地盘,我要的是错位”,把生鲜农货作为了主营战略品类。

    可以对比的是,2020年,拼多多农产品对于平台GMV的贡献高达16%,同期,国内其他电商平台的这一数据仅为3%左右。

    而“仅退款”的消保政策,就如同为生鲜品类量身定做——生鲜问题产品,即便退货,也难二次变现,还白白搭进运费。

    随着拼多多的商品池大扩容,这一服务也延伸至更多品类。

    再从商家结构来说,拼多多上线之初的草莽时期,用户多在五环外,平均客单价不高,对于品牌吸引力有限,源头农货、中小卖家等占据了主流。

    相比大品牌自带号召力,一个初创的品牌,一个无名的商家,懵懵懂懂初涉线上,靠什么让挑剔的陌生用户放下戒心,实现冷启动?

    显而易见的普遍低价,没有后顾之忧的服务,缺一不可。

    而在最近两年,随着电商平台用户见顶,增速放缓,为边远地区用户包邮,成了少有的缝隙性增长机会。

    “新疆不包邮”,在全国政协委员刘伟看来,“既不利于拉动消费市场、阻碍内循环畅通发展,也不利于东、西部协调发展,降低了新疆群众的幸福生活指数”。

    为此,他连续四年,在两会期间建议电商平台“新疆包邮”。

    如今,新疆、内蒙等边远地区包邮,在拼多多已是常态化服务。

    综上,无论是创立的初期,在缝隙中求生,还是在内卷的当下,打破存量天花板,所谓的“过度保护”消费者,都是拼多多必须坚持的安身立命之本。

    过去成于此,未来兴于此。

    三、商业文明史,半部在消保 炸店的闹剧风风火火,拼多多却相当强硬,小二还在朋友圈硬刚,“平台绝不屈服于任何网络黑恶势力,恶意竞争,背后作妖,不会让你正道成功”。

    这不是赌气叫板,而是顺势而为——商业文明的发展史,就是消保政策的进化史。

    随着供给的极大丰富,市场逐渐由卖家主导转变为买家主导,消费者的主权效应越来越凸显。

    这从中国消费者的地位升迁中,就可见一斑。

    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物质供给短缺,要凭票购买,用户掏出真金白银,还要低声下气,看销售员脸色。

    这种卖方强势的时代,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扭转,标志事件就是1991年央视举办的首届315晚会。很多苦不堪言的大众消费者,第一次意识觉醒,了解到问题产品可以退换。

    两年后的1993年,中国第一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正式颁布,消费者的权益,得到了法律层面的盖章认证。

    而消费者保护,也成为了拉动中国经济的新引擎。接下来的五年——从1992年到1996年,中国GDP的同比增长,持续维持在10%左右的高位。

    但早期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是自上而下,法律强制品牌落地,一些不良商家可能还会偷奸耍滑。

    当下,随着各行各业内卷加剧,主动提升好服务,已经成为了平台、品牌、商家的主要竞争武器。

    在零售领域,初来乍到的电商平台,为了和传统零售业态竞争,主动而为,上线高出法定标准、传统惯例的消保政策,淘宝的提前垫付退款,拼多多的仅退款和百亿补贴,京东延长三包周期等,都是例证。

    如今,为了撬动内需消费,政府部门也在有意识的升级消保体系。 就在一周多前,江苏刚刚颁布了全国首个线下无理由退货省级标准。

    显然,用户、政府、司法、品牌、平台,已经达成了一致——消保体系的持续升级,也是大势所趋。

    从全球来看,通常经济越发达的国家,在消费者的保护力度上,也是最高最快的。

    从事代购业务的绿茵,五年前移民美国后,曾多次感叹,“美国商场的服务也太好了吧!”

    虽然没有硬性规定,但无理由退货制度,已成美国零售业的商业惯例。

    “你去商场转一圈,除了烟草和明确标记了’final sale’(售出不退)的商品,不能随便退货外,其他吃穿用玩各种商品,在期限内一概无条件退货”,绿茵告诉《财经故事荟》。

    据绿茵观察,大多数商家和品类的退货期限是30天,电子电器类还能延长到三个月。

    如此到位的消保服务,会导致商家和品牌不堪重负吗?

    并非如此,根据eMarketer的最新研究显示,2022年,美国电商销售总额增加了9.6%,退货量却下降了2.5%。

    显然,退货等消保机制,叠加平台的奖惩制度,推动卖家生态优胜劣汰,频繁被退货的不良商家被迫出局,整个供给体系得到优化。

    长远来看,达成退货率降低和消费体验提升,平台和卖家也同步受益。

    太阳底下无新事,商业文明史,半部在消保。

    纵观现代百年商业进程,成功的企业,几乎都把用户利益和消保机制,放在了首位。

    在美国,坚持“顾客永远正确”的沃尔玛,成就了全球商超的一号位;在国内,怒砸不合格冰箱的张瑞敏,带领海尔从负债小作坊成为了中国家电龙头。

    因此,上述炸店风波的终结者,其实不在卖家,也不在平台,而在消费者。

    中小卖家的满腔怒火,虽能短期内伤及品牌和平台,但在浪奔浪涌的消费者主权大势之下,也只是难以燎原的残烛微火罢了。

    (方超、羽西、绿茵均为化名)

    采写:万天南,编辑:陈纪英

    来源公众号:财经故事荟(ID:cjgshui),资深围观,谨慎吐槽,横跨财经、科技的原创深度解读。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财经故事荟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拼多多站在消费者这一边,错了吗?

    设计动态 2023-04-06
    上周,沐宇像往常一样在拼多多上寻找一些零食,他习惯了晚上吃完饭要是肚子还饿就吃点零食,也习惯在拼多多上购买,但他发现,一家过去常买的大牌零食店「不见了」。 根据多家媒体报道,近日,一些对拼多多平台规则「向消费者一边倒」不满的商家,通过短视频平台及社交媒体进行发

    近期,拼多多“炸店”事件引人关注,一直站在消费者这边的拼多多,被商家集火,拼多多对消费者的「过度保护」,做错了吗?本文针对这一事件展开分析,一起来看看吧。

    上周,沐宇像往常一样在拼多多上寻找一些零食,他习惯了晚上吃完饭要是肚子还饿就吃点零食,也习惯在拼多多上购买,但他发现,一家过去常买的大牌零食店「不见了」。

    根据多家媒体报道,近日,一些对拼多多平台规则「向消费者一边倒」不满的商家,通过短视频平台及社交媒体进行发动,对拼多多上几十家品牌旗舰店集中「炸店」——恶意下单,然后闪退差评,甚至辱骂客服人员。 受冲击的品牌店为了自保不得不暂时歇业,以避免进一步损失。

    实质上,这次「炸店」是一次卖家有组织的网络暴力行为。据澎湃新闻报道,一位快消品牌运营负责人在 3 月 27 日就发现,一些电商运营群内有专人发布炸店任务,完成任务还有奖励。结果当天下午, 这家快消品牌的店铺也受到了冲击,一个下午订单量暴涨八九倍,接近 90%都是恶意订单。

    在事件发生后,拼多多回应称已第一时间对遭受恶意冲击的品牌和商家启动保护机制,包括兜底承担所有这次事件中品牌店遭受的损失。同时拼多多小二还表态,平台已固定相关证据,并将坚决诉诸司法机关。

    而围绕「炸店」事件的发生,外界也发现,拼多多和部分参与「炸店」商家之间的矛盾不只是「仅退款」「偏远地区包邮」等, 更核心的争议是在买卖双方之间,拼多多对消费者的「过度保护」。

    但拼多多错了吗?

    一、站位消费者,拼多多的选择 作为今天中国最主流的购物平台之一,笔者也经常在拼多多上购买商品,之所以形成一种习惯,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足够便宜的价格以及简单方便的购买、售后体验。沐宇算是购物达人,平均每周至少都有六七件包裹。他谈到,在拼多多上买东西从来不用担心购买或退换的运费,包括客服的回应和处理速度也更快。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他也越来越倾向日用、食品等方面都选择在拼多多购买,主要还是「便宜、省脑、省心。」

    以拼多多「百亿补贴」为例,通过平台补贴让利,消费者可以绕开繁杂的优惠规则直接享受到更优惠的价格,同时也在促进爆品的出现和商家的大量销售。也正是因为「百亿补贴」模式取得的巨大成功,不断有新的商家涌入,最近一段时间其他电商平台——京东和淘宝两大平台也都在效仿。

    但与此同时,拼多多还免除了消费者对购买和售后过程中的运费,甚至在偏远地区也提供了强制包邮的服务,包括针对性设置了官方的转运仓。

    在小红书社区上,就有用户指出,新疆消费者的网购体验一直没有受到其他电商平台太多关注,不仅邮费高不包邮,很多商家还会刻意拖着不发货。 拼多多则通过官方的新疆转运仓集运,其中的邮费也由平台进行补贴,消费者一侧还是零邮费。

    然而拼多多推行的全国强制包邮,也是「炸店」事件背后一些商家集中反对拼多多的原因之一,他们会通过「将发货地临时改为澳门」「让买家补运费或取消订单」等方式,就是不向偏远地区消费者提供同等的购物服务。

    事实证明,如果拼多多作为平台不对消费者「过度保护」,商家一定更倾向对消费者采用不平等的方式,乃至拒绝提供服务。

    另一方面,拼多多相比其他电商平台的用户群体也更多元,覆盖了从一线城市居民到农村隔壁阿婶。强制包邮、更简单快捷的退款体验等一系列平台政策,很大程度上对所有拼多多上的消费者进行了「兜底」保护,尤其是消除了很多并不太熟悉互联网使用的消费者,面对线上购物的顾虑。

    同时消费者的需求和期望是在不断变化,拼多多和商家都需要不断地进行改善和进化,跟不上消费者需求和期望的商家自然会被整个生态所淘汰。

    互联网始终是一个以用户价值为核心的产业。就像 B 站 CEO 陈睿在《财经》杂志的一次采访中说过,互联网产业赚的每一分钱都是用户价值的货币化,只不过这个用户价值到底是感官的价值、时间的价值、心智的价值,还是情感的价值。用户价值决定了产品能走多远。

    对拼多多而言,消费者才是决定未来的根本,所以会不遗余力地推动购物体验的不断优化,包括对商家更高的要求。

    二、拼多多的崛起,是消费者用脚投票 拼多多诞生在一个淘宝和京东双雄争霸的年代,当时普遍认为中国电商平台的两强格局已定。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拼多多只花了不到三年就成为了「3 亿人都在拼的购物 APP」,在电商市场的红海中冲出了第三极。甚至到 2020 年结束,拼多多的用户规模已然超越曾经中国电商的天花板——淘宝,年活跃买家数达到了 7.884 亿。

    但拼多多的成功不是什么魔法。 他们关注到了「中国最广大的老百姓」,同时还面向消费者做了大量售前、售后链条上的优化,才得以在巨头的夹缝快速生长,并成为中国最重要的电商平台之一。

    今天拼多多上消费者的购买总额还在快速增长,外界预估其 2022 年 GMV 在 3.2-3.3 万亿,马上就要超越京东了。而在背后,很难说没有百亿补贴的推动作用,更不用说在平台政策越来越「倒向消费者」,进一步保证消费者的体验和权益。

    也只有消费者愿意留下来持续地消费,整个平台和生态才能成立。就如拼多多创始人黄峥说,拼多多要做的事情是「让合适的人在合适的场景下买到合适的东西」。在这个过程中,消费者是拼多多的核心,保护消费者也是拼多多作为平台真正的价值所在。

    三、聚众炸店,挡不住站位消费者的趋势 「炸店」事件的发生,不仅影响了一些品牌店的正常经营,也随即引发了公众和行业的讨论。东方网在相关报道中援引隆安律师事务所周辉律师表示,这种出于泄愤报复或者其他个人目的,通过网络煽动、组织大量人员恶意下单的行为,「如果情节严重的话,可能构成寻衅滋事罪。如果严重影响了店铺的生产经营状况,还有可能构成破坏生产经营犯罪。」

    江苏卫视 3 月 30 日还报道了一起恶意下单的案例,无锡市新吴区人民法院认定被告滥用民事权利,构成侵权:「我们认定他主观上是存在恶意,实际上并没有真实购物的意愿,只是以订立这种虚假买卖合同的手段,达到报复骚扰商家的目的,实际上已经构成了对商家名誉权的伤害。」

    而拼多多上那些被指对商家「苛刻的平台规则」,不仅是为了提高售假商家的成本从而逼迫他们退出,恰恰也是保证消费者体验和权益的关键。很多网友都指出, 如果商家的产品没问题并与页面一致,普通消费者怎么「仅退款」?拼多多和消费者本质上也是在清理那些不良商家,维护更好的买卖生态。

    可以说,这起「炸店」事件不仅不会改变拼多多对消费者的过度保护,反而凸显了部分不良商家在拼多多平台上的压力,以及平台规则的有效性。聚众炸店这种恶性行为,只能是徒劳无功,挡不住电商平台站位消费者的趋势。

    来源公众号:雷科技(ID:leitech),聚焦科技与生活。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雷科技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 ,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ChatGPT出现之后,信息茧房的轮回会结束吗?

    设计动态 2023-04-06
    人类信息传播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打破茧房、再建立新茧房的轮回。 ChatGPT的出现,成为人类获取信息方式的一次革命。ChatGPT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搜索时代的信息茧房,但同时也在建起新的信息壁垒。 无论信息获取方式如何变更,只要“希望看到自己想看到的东西”这

    前段时间,一封有关呼吁“暂停训练比GPT-4更强大的AI系统至少6个月”的公开信引发了众人关注,那么在这份呼吁背后,我们是否可以看到哪些隐忧?信息茧房会在ChatGPT等大模型的发展中轮回发生吗?一起来看看作者的分析。

    人类信息传播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打破茧房、再建立新茧房的轮回。 ChatGPT的出现,成为人类获取信息方式的一次革命。ChatGPT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搜索时代的信息茧房,但同时也在建起新的信息壁垒。 无论信息获取方式如何变更,只要“希望看到自己想看到的东西”这种诉求还在,人类信息茧房的轮回就不会结束。 从投资入股到“反目成仇”,马斯克与OpenAI在人工智能这条路上渐行渐远。

    3月29日,未来生命研究所 (Futureof Life Institute) 发布一封公开信,呼吁所有AI实验室立即暂停训练比GPT-4更强大的AI系统至少6个月。马斯克参与签署了这封公开信。

    “只有当我们确信它们的影响是积极的并且风险是可控的时候,才应该开发强大的人工智能系统。”公开信称,“这种信心必须有充分的理由,并随着系统潜在影响的规模而增加。”

    马斯克的担忧不无道理,虽然AI取代人类还为时尚早,但过度依赖AI所产生的信息隔阂,可能比想象中来得更快。

    ChatGPT之父、OpenAI CEO Sam Altman在美国当地时间3月25日接受采访时表示,GPT在迭代过程中“偏见”必然存在,它不可能保持完全中立。

    随着ChatGPT问世,算法偏见带来的信息茧房在2023年又一次回到公众视野。虽然相比于人类,ChatGPT近乎拥有无限的知识储备,但它依旧是基于大语言模型开发而来,这意味着人工智能本身就被困在信息壁垒之中。

    与此同时,它也在构建新的茧房。

    一、ChatGPT比搜索做得更好吗? 在百度输入“苹果”一词,苹果公司的相关信息会霸占搜索结果的整个首页。

    搜索引擎会记录用户的搜索习惯和搜索历史,以便于生成用户偏爱的搜索结果。绝大多数人在搜索苹果时,他们更感兴趣的是苹果作为一家公司的相关内容。久而久之,在算法的作用下,苹果不再只是一种水果。

    同样一件事,ChatGPT能做得比搜索引擎更好吗?

    当被问及“苹果是什么”时,ChatGPT同样在回答中介绍了苹果公司的相关信息及主要产品。

    追问它“我知道的苹果是一种水果,而不是一家公司”,ChatGPT会表示它在回答中出现了误解,并重新介绍这种水果的信息。

    进一步追问“为什么谈到苹果你会先想到苹果公司,而不是一种水果?这是不是一种信息茧房?”

    ChatGPT的回答是:

    “在我的语料库中,提到苹果这个词通常会与苹果公司这个品牌联系在一起。这可能是因为苹果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这可以被认为是信息茧房的一个例子,信息茧房是指一个人只接收、了解和相信与自己观点相符合的信息,而忽视、拒绝或不知道与自己观点相反的信息。”

    信息茧房这个词,最早出现在2006年出版的《信息乌托邦——众人如何生产知识》中。它是指在信息传播中,公众只注意自己选择的东西和使自己愉悦的领域,久而久之,会将自身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

    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信息茧房无处不在。

    为喜欢的视频点赞,会刷到越来越多相关类型的作品;购物网站会根据用户的浏览历史展示商品;社交媒体会根据用户喜好,过滤掉不感兴趣的内容。

    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在一份报告中称,在算法应用平台中,用户的各种信息数据通过信息内容推荐、信息生产等算法机制,很容易使用户被自身的兴趣爱好引导、牵制,被困在信息茧房之中。

    在ChatGPT诞生之前,搜索引擎和社交媒体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它们背后的搜索、推荐算法,在为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是互联网时代各类信息茧房的“幕后黑手”。

    ChatGPT的出现,成为人类获取信息方式的一次革命。作为一款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语言模型,它能够打破信息茧房吗?

    二、困在茧房中的历史 从最早的口口相传,到传统的书籍、电视、报纸,再到互联网时代的搜索和近20年兴起的算法推荐,人类信息传播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打破茧房、再建立新茧房的轮回。

    每个阶段信息茧房的成因各异,大致可以分为信息差、主动选择和被动推荐三个阶段。

    在传统媒体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十分有限,信息茧房主要源自信息差。

    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打破了旧茧房,信息差在某种程度上被抹平,世界开始变得扁平、透明。但问题也随之而来——新的、更大的信息茧房出现了。

    2006年,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凯斯·桑斯坦出版著作《信息乌托邦——众人如何生产知识》,首次提出“信息茧房”的概念。他认为,随着网络技术的发达和信息量的剧增,每个人都能随意选择关注的话题,并根据自己的喜好打造一份个人日报(The Daily Me)。

    这个阶段的信息茧房,主要是由人类主动的信息选择行为造成。也是在这一时期,信息茧房开始与Facebook、Google等科技巨头关联在一起。

    由于迎合用户喜好的算法机制和群组功能,Facebook被外界诟病存在严重的信息茧房。一项论文研究表明,通过对Facebook算法推荐的信息进行信息源和语义相似度分析,有10%的信息源和27.8%的语义受到信息茧房影响。

    2005年,Google推出个性化搜索服务,能够根据以往的搜索历史,向用户提供更符合需求的搜索结果。这项功能在提供便利性的同时,也导致不同用户搜索相同词汇却得到不同的结果,加重了信息偏见。

    第三个阶段,以字节跳动为代表的推荐算法接过接力棒,用沉浸式体验筑起新的信息壁垒。

    相较于搜索和社交媒体的主动兴趣选择,推荐算法可以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使用时长等一系列大数据,让用户看到他们想看的东西。

    在德国汉堡大学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将用户分为两组,一组接受个性化推荐,另一组接受随机推荐。实验结果表明,接受个性化推荐的用户接收到的信息,更倾向于他们已有的观点,而随机推荐组的用户则更容易接触到与自己观点相反的信息。

    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算法媒体通过算法技术及其架构实现了对人、地点、对象和思想及与这些过程相关的思维、行为和表达习惯的重新排序、分类和分级,进而导致信息茧房现象的迅速蔓延与日益固化。

    即便不去主动搜索感兴趣的内容,推荐算法也会把海量相关信息摆在用户面前。更便捷的信息触达方式打破了过去的信息壁垒,却又构建起更为庞大的信息茧房。

    当AI时代来临,面对始终没有被真正打破过的信息茧房,人类有多大胜算?

    三、人类才是茧房的制造者 ChatGPT能打破信息茧房吗?它自己是这样回答的:

    “ChatGPT本身是一个基于大规模语言模型的自然语言处理算法,可以用于文本生成、自动翻译、问答等多种任务,其本身并不直接涉及到信息茧房的问题。然而,ChatGPT可以被用于生成多样化的文本内容,从而可能为用户提供更加全面和多元的信息,从而有助于打破某种程度上的信息茧房现象。

    但是,对于某些类型的信息茧房,如个性化推荐算法等,ChatGPT并不能直接打破,甚至有可能加剧信息茧房的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在使用ChatGPT的同时,注意算法的局限性和问题,并且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避免算法造成的信息茧房问题。”

    从使用场景来看,ChatGPT的运作模式与搜索最为接近,但它们也有非常明显的区别。

    首先是数据来源。搜索引擎的数据来源是互联网的数据池。ChatGPT使用的数据则来自训练模型,它不具备联网功能,最初上线时的数据仅截止到2021年。

    二者的交互方式也不一样。搜索引擎只是将与搜索关键词关联性最高的内容展现给用户,而ChatGPT可以理解自然语言,有逻辑地与用户进行“交流”,交互能力更强,输出的方式也更多元。

    没有了基于个人习惯的个性化定制,ChatGPT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搜索时代的信息茧房。

    但与此同时,ChatGPT也将在未来建起新的信息壁垒。正如Sam Altman所说,GPT在迭代过程中必然存在“偏见”,它不可能保持完全中立。GPT生成答案是个性化控制的结果,迭代的过程则是更精准地控制个性化的过程。

    近年来,国内外有很多关于如何打破信息茧房的理论研究,多围绕优化算法和多元化信息获取途径展开。但同时也有部分研究认为,信息茧房由选择性心理导致,是不可避免的一种现象,算法本身并没有“原罪”。

    就像ChatGPT回答的一样,算法本身只是一种工具。

    回到ChatGPT在一个多月前刚刚走红的时候,看好的人将它的诞生称为AI界的“iPhone时刻”,或将其应用在各种工作、学习场景,或投身AI大模型的创业浪潮。

    看衰它的人则乐此不疲地嘲笑它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将“林黛玉倒拔垂杨柳”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

    这两类人对自己的观点深信不疑,当持有相同观点的人慢慢聚集在一起,信息茧房便悄然形成。

    无论信息获取工具如何变更,只要“希望看到自己想看到的东西”这种诉求还在,信息茧房的轮回就不会结束。

    作者:瀚星

    原文标题:马斯克“忌惮”的ChatGPT,让人类更聪明还是更愚蠢?

    来源公众号:雪豹财经社(ID:xuebaocaijingshe),faster、deeper and wiser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雪豹财经社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元宇宙祭扫来了,还有人能把遗物送上太空

    设计动态 2023-04-06
    清明时节,扫墓祭祖的传统习俗正在被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改变。 有墓园开发了元宇宙祭拜形式,将逝者的照片和影像还原成视频与生者“重逢”;借助AR技术,人们还能够随时在线上追思故人。 还有名为“太空葬”的新型安葬形式出现了。提供该服务的公司宣称,可以将逝者的遗

    科技的渗透影响了许多行业的发展,甚至对我们已有的形式或观念造成了影响,比如在刚刚过去的清明节里,部分公司推出的元宇宙祭拜形式,就是对传统习俗的一种冲击。那么,这类虚拟祭扫形式究竟是进步,还是噱头?

    清明时节,扫墓祭祖的传统习俗正在被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改变。

    有墓园开发了元宇宙祭拜形式,将逝者的照片和影像还原成视频与生者“重逢”;借助AR技术,人们还能够随时在线上追思故人。

    还有名为“太空葬”的新型安葬形式出现了。提供该服务的公司宣称,可以将逝者的遗物或骨灰通过卫星发射到太空,价格从最低666元到最高30万元不等。

    前沿科技渗透到殡葬业,坊间看法分成了两派,一方支持创新、文明环保地祭祖,另一方还无法接受科技对民俗传统的改造,甚至认为是“搞噱头”。‍‍‍‍‍

    一、元宇宙进入殡葬业,虚拟祭扫兴起 还记得前段时间感动全网的抖音特效吗?提供一张照片,就能让上面的人动起来,许多网友把已故的亲人照片生成了动态图像,看着笑着就流出了眼泪。

    飞奔的科技不仅在变革工业和生产力,也发挥着它温情的一面。如今,已经有人将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应用在殡葬业,拉进生者与逝者的距离,降低离别的伤痛,提供更具交互感的追思方式。

    清明节前夕,位于浙江杭州的陵园安贤园就举办了一场特别的追思仪式。在安贤园文化广场一个200平米左右的全息展厅内,接连呈现了三位已故老人的生平和照片。与以往的入葬仪式不同的是,安贤园通过AI还原技术,将一位逝者的照片和影像还原成视频。在屏幕中,已故的老人露出了微笑,让送别母亲的儿子感到宽慰。

    安贤园负责人称,利用人工智能和声音克隆等技术,可以充分还原逝者的影像。在此基础上,结合AR(增强现实)技术,家属未来可以佩戴AR眼镜调取影像,随时与已故亲人“重逢”。

    除此之外,该陵园建立了元宇宙虚拟缅怀社区,这是一个线上系统,支持实时查看陵园的纪念馆、亲人的墓地,未来,家属们可以在线上进行虚拟祭拜。

    网上祭扫是近年来的一股趋势。今年清明节,北京、深圳、大连、长沙等多地都提供了“云祭扫”网络通道,提倡家庭追思、绿色生态祭奠。除此之外,一些网络平台提供创建虚拟纪念馆、上传实景纪念馆等服务,支持用户随时通过网络进行绿色祭拜、文明缅怀。

    网络祭奠兴起,又赶上了元宇宙和AI技术日渐成熟,祭奠形式开始突破传统。除了安贤园之外,还有福寿园等殡葬机构试水元宇宙概念,一些墓园运营者,建立了线上虚拟世界,提供云纪念服务。比如,福寿园开发了云讣告、云相册,甚至人生事迹、微电影等都被其设计成产品线上化。还有一些平台开发了线上3D虚拟纪念馆,将逝者生前的物品数字化,并通过全息投影、AR等技术,还原逝者的全息影像。

    如果说,元宇宙相关技术为人们提供了更逼真、沉浸的祭拜场景,人工智能则在“复活”逝者方面发挥特长。

    去年10月,在一档节目中,已故多年的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竟然“死而复生”成为了嘉宾,与美国知名播客主持人 Joe Rogan 进行了一场长达20分钟的对话。节目中,乔布斯探讨了宗教、苹果的产品、工作信条等等。一切看上去都很正常,就好像乔布斯从未离开过。

    这段访谈是通过AIGC生成的,通过向大模型投喂乔布斯的传记和网络上关于他的所有录音,最终向外界呈现了一个如假包换的乔布斯。

    二、元宇宙还不够,“太空葬”也来了 AI、虚拟现实这些硬技术渗入关乎生死的软性传统文化时,围观者的看法褒贬不一。

    一些人认为,元宇宙祭奠是一种创新的方式,可以使人们更加贴近逝去的亲人和朋友,并为已故的人留下数字遗产。但也有反对声称,“觉得怪怪的,很难接受。”他们认为,在元宇宙中祭拜或者与逝者交互,荒唐且别扭。

    此前,韩国一位母亲斥巨资为逝去的女儿制作了虚拟化身,并借助VR设备在虚拟空间中与女儿短暂重逢。纪录视频感动全网时,也有人担心,生者沉溺于虚拟的已故亲人时,很可能造成不愿面对现实的逃避心态。‍

    动画片《寻梦环游记》里有一句经典台词,真正的死亡是完全被人遗忘。影片中,人死后会进入亡灵的世界,直到被所有活着的人所遗忘,才是真的死去。如今,“阴阳两隔”的距离在科技的加持下似乎没那么遥远了。

    这不禁让人恍惚,肉体生命的终结是否意味着真正的死亡,毕竟,进入数字化时代的我们,每个个体的“数字遗产”都颇为丰富,电脑、手机以及社交媒体上,每个人都留下了大量的包括文字、语音、照片、视频等数据,这些数据包含着个体的表达习惯、性格特点等等。

    倘若用GPT-4这样能力超凡的大模型来学习这些数据,再造一个“我”也并非不可能。有观点认为,当每个人都有一个数字分身,数字永生便成为了可能。

    当下,人们对于元宇宙祭拜的接受度还很难考量,而就在此时,一种听起来高大上的“太空葬”服务也来了。

    4月4日,星愿航天公司旗下“太空心愿”在淘宝直播平台推出了“中国太空葬——星葬”服务,顾名思义,太空葬是通过将逝者遗物或骨灰发射到太空的安葬形式。据介绍,太空葬分为电子太空葬和实物太空葬。将逝者照片和视频发上卫星,价格分别为666元和1666元。而实物星葬价格较高,按照“星盒”尺寸不同,价格从5万元至30万元不等。

    太空心愿发布的星葬形式和价目

    该项目宣传页显示,购买者可以通过直播或到卫星发射基地见证发射过程。卫星发射后,亲友可通过公众号在线与卫星通联,进行虚拟祭祀。合约签订后,该公司会告知购买者卫星型号、发射时间等信息。物品会在一年内发射上空。

    对于太空葬,网友们也是众说纷纭,有的认为这是“噱头”、“割韭菜”,也有人表示,太空葬有一定的市场,毕竟很多人的梦想就是登上太空,活着没实现,可以在死后由亲人“送去”。

    在科技时代,最具传统色彩的葬礼和祭奠方式正悄然发生着改变,或许,适当的技术应用,能够抚慰生者面对亲友逝去的痛苦。但倘若虚拟空间中的虚拟墓地、数字祭品比现实世界还要昂贵,你就应该小心有人想要“噶”你钱包了。

    作者:凯尔,编辑:文刀

    来源公众号:元宇宙日爆(ID:yuanyuzhouribao),在这里,看见未来。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元宇宙日爆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认识HMI设计:一个属于谁的时代即将到来?

    设计动态 2023-04-06
    这篇文章是HMI设计的总体介绍,结合了部分自己工作的经验与搜集的资料所写。希望对身处HMI设计行业或即将步入HMI设计行业的你有所帮助。也欢迎一起交流讨论更多HMI设计的有关内容。 一、 HMI基础概念:什么是HMI设计 HMI是human machine i

    HMI是人机界面的简写,在汽车领域,主要指人与车机的交互。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和搜集的资料,对HMI设计进行了总体介绍,希望能给你带来一些帮助。

    这篇文章是HMI设计的总体介绍,结合了部分自己工作的经验与搜集的资料所写。希望对身处HMI设计行业或即将步入HMI设计行业的你有所帮助。也欢迎一起交流讨论更多HMI设计的有关内容。

    一、 HMI基础概念:什么是HMI设计 HMI是human machine interface人机界面的简写。UI是user interface用户界面的缩写。这两个翻译的概念其实很像。interface是接口、界面的意思。

    其实,开发的同学对于interface这个词可能更熟悉。因为在程序中经常需要调用其他程序的接口。

    举个例子,怎么理解“接口”呢?像洗衣机的操作旋钮部分,就可以算是一种接口。它隐藏了内部的实现原理,把用户关心和能理解的东西展现出来。为什么翻译成接口呢?这是因为内部的实现可能很复杂,比如发动机可能有螺丝和电源线,但是这部分的操作是不开放给用户的,只是把特定的功能开发给你去控制发动机的开始和停止,这部分就可以称作是“接口”,也就是interface。

    理解这个概念对设计来说其实是比较重要的。《about face 4》(交互设计精髓)一书中提出,设计应该呈现用户心智模型(用户能理解的模型,比如按下空调开关就能打开空调),而不是呈现具体实现模型(具体是怎么实现的,比如内部的电路等等)。如果把洗衣机的电路图放出来,让用户去判断闭合哪个电路,这虽然也可以控制机器,但这显然是不合理、不符合设计原则的。

    HMI其实是比较广义的词,很多时候指代人与机器之间的交互。但在汽车领域,当机器为车机的时候,主要是指人与车机的交互。除了HMI设计师,你会看到还有HMI工程师的职位,他们更多的是从技术的层面解决人与机器交互的问题。

    其实到这里你可能就明白了。因为汽车内的控制远比洗衣机要复杂,这时,就需要设计师通过车载屏界面把用户能够理解的东西呈现出来,并保证交互的合理性。同时,因为驾驶舱场景特殊,不论是工程师还是设计师,安全性都是要极为重视的考虑因素。

    下图我们可以看一下驾驶舱内部,它有哪些主要的硬件?能实现哪些重要的功能?可以留给用户的“接口”有哪些?

    由于在驾驶座舱内要实现车辆控制、空调控制、音乐控制、座椅控制等跟硬件相关的交互功能,所以这些功能的“接口”都聚集在了这块小小的屏幕上。此外,还有完成诸如导航、视频、电话等等的功能。

    二、 行业发展历程 1. 传统与规定 座舱发展成今天的样子,花了很多时间。但是在很早之前,就已基本确定了座舱内部的基本结构。甚至,早在1986年别克 Riviera 就搭载了触控屏幕,布局看起来与现在的汽车也很接近。

    因此,对于HMI设计师来说,座舱内部的设计时,有些已经成为规定,例如国标GB 4094-2016规定了车图标的使用标准。这些是设计师需要了解,并且在设计时需要遵循的内容。有些可能并没有强制的规定,但是大家已经默认习惯于这样设计,除非有更好的解决方案,否则就不要轻易改动了。

    2. 汽车与互联网的结合 那么我们今天在谈论车载屏的UIUX设计,谈论HMI设计,其实借用了大量的互联网中的设计理论和方法经验。那么,汽车与互联网,这两个原本互无关联的行业是怎么交织到一起的呢?明白这一点,可能更能理解如今的智能汽车的发展局势,以及互联网基因在其中的影响。

    1)智能汽车行业窗口期的互联网大佬们

    特斯拉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特斯拉用两倍于ipad的液晶显示屏,彻底取代了传统汽车中控台。特斯拉使用硅谷模式颠覆传统汽车产业,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汽车要与互联网结合,让汽车产业发生质变,发生质变之后,这个产业有一个大的洗盘。

    我们国家的互联网从业者很敏锐的观察到了这一点。2014年,特斯拉Model S正式进入中国,看着造型酷炫的特斯拉Model S,他们隐隐觉得,一个新的时代就要来了。第二年,乐视宣布其投资的创业公司法拉第未来(Faraday Future,即FF)将投资10亿美元在美建厂,投产电动汽车,挑战特斯拉。

    此外,易车的李斌也早就说出“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其实是造车”,并凭借在科技圈和投资圈的积累获得了刘强东、马化腾、雷军、张磊、李想等人的投资。也是在2014年,何小鹏选择卖掉了自己创建的UC浏览器,不是为了享受财富带来的自由与快乐,而是创立了小鹏汽车,面对巨大的机遇与不确定性。汽车之家李想也在2015年选择成立“车和家”,并在2020年改名,成为如今的理想汽车。

    当然,传统车厂也早早开始布局新能源汽车,比亚迪在2008年就推出了第一款插混车型F3DM,但当时的新能源产业链处于发展初期,所以并未引起强烈的反响。但从2013年的比亚迪秦等王朝系列车型开始发力,到2022年,比亚迪已成为销量榜首,也成为特斯拉在中国本土面临的最强劲竞争对手之一。

    2)互联网入局汽车还在继续

    互联网企业加入智能网联汽车的步伐还在继续,但有些企业选择了不同的方式。互联网企业由于不具备汽车生产资质,会与车厂共同组建新的汽车公司。比如百度与吉利与2021年共同创建了集度汽车,兼具百度强大的互联网基因与吉利造车生产的经验。而华为则宣称“华为不造车,只聚焦最难的平台基础要素开发,帮助车企造好车”,并与赛里斯打造AIOT问界汽车。由于华为拥有鸿蒙车机OS车载系统,搭配华为座舱app生态,已成为众多车企的零部件供应商、互联网服务商。

    互联网与汽车结合的故事还在延续,雷军把最后一次创业给了小米汽车,成为未来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不确定因素,2023年,新能源汽车的战场硝烟弥漫, 这段故事,还在继续谱写中。据统计,截至2017年11月,中国造车新势力公司已经超过60家,2018年便已经达到了近100家。资本和新势力车企互相借力,激发出无数个热血的故事。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新势力发展就这样拉开了序幕,中过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格局也开始逐渐形成。

    3)趋势使然

    应该说,汽车与互联网、人工智能的结合不是某一款车或某一个品牌完成的,更像是一种趋势,像是在汽车发展过程中各车企积极探索自然而然得到的结果。

    如今的科技还在向前发展,AIGC最近火热,自动驾驶也在如火如荼的探索中。未来,可能什么科技对出行体验有利,什么科技可以提升出行的安全性、便捷性,什么科技可能就会跟汽车结合在一起。

    事情证明也确实如此,前一段时间,百度文心一言接入了哪吒汽车等新能源汽车,这也证明了汽车对于前沿科技的渴望。5G,AIGC,自动驾驶、大数据、云计算……这些科技的发展,可能有朝一日又会爆发出新的技术热点,能够与汽车结合,HMI设计师今天的工作内容也会随之变化。但归根结底,设计师帮助完成更好的出行是不会变的。

    我认为,AI很难以做出重要的决策,AI也难以进行重要的价值观判断,AI对于情感的理解也比较有限。这些是需要人类赋予的。我相信,假如AI未来变得非常强大,这部分区域,一定是作为设计师要介入的区域。设计师不仅是设计人与机器之间的“接口”,也是设计人与科技之间的“接口”,所以,HMI设计师保持对人的敏锐嗅觉,对科技的敏锐嗅觉,都是非常重要的。

    3. 产业变革对HMI设计影响分析 从以上的汽车行业的变迁可以看出来,设计师需要对于行业的发展保持关注。毕竟,设计不同于艺术创造,不同于音乐、画画、写作等艺术的形式,设计尽管需要感性的参与,但毕竟不是纯粹的情感表达,设计需要理性的分析。

    UIUX设计是伴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而逐渐产生的岗位,因此产业的变迁对于设计师的工作影响很大,设计师保持行业发展的关注是理所应当的。从国内UIUX设计的发展也可以看出这点。

    2009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发放第三代移动通信(3G)牌照,中国正式进入3G时代,在此后的十几年间,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也给移动端UIUX设计带来了行业的黄金发展时期。

    1)关注行业浪潮

    HMI设计所在的汽车行业毫无疑问也是在这样的行业发展浪潮下步入如今的快速发展时期的。2018年12月2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提出:

    由此可见,HMI设计师既需要低头完成设计的执行工作,比如你可能需要做具体某一个页面,设计具体某一个功能模块的交互等等。同时,HMI设计师也需要抬头关注行业的最新发展,关注如火如荼的战场,关注产业的未来航向。今年,中国工业设计之父当选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此外,中共中央国务院发文提出:发挥工业设计对质量提升的牵引作用,推动工业品质量迈向中高端。

    这些信号也许表明,在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上,工业设计在未来会发挥越来越多的力量。尽管HMI设计不同于工业设计,但HMI设计与工业设计同样要利用设计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同样在打造一款产品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我相信未来的HMI设计师在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快速发展的快车道中会展现独特的魅力。

    三、 车机系统 让我们再把目光专注在汽车的智能座舱内。自动驾驶、人工智能,新的科技正在把智能驾驶座舱从现在带向未来。而众多企业也在描绘出未来的智能驾驶座舱的样子。在智能驾驶座舱交互设计方面,各个企业都在搭建自己的体系,迎来了百花齐放的局面。不过,这些系统的类型也不太一样。

    1. 车机系统类型 1)车机映射

    比如苹果的carplay和百度的carlife以及华为的Hicar,他们主要是针对传统汽车,在这些传统汽车中,他们有着笨拙的车机操控方式,甚至覆盖不了导航、音乐等常用的功能,既然手机端的智能化已经如此成熟,因此CarPlay和Carlife便可以承担起将手机的智能化映射到车机上的功能。

    2)rom型操作系统

    既然现有的安卓系统已经发展成熟,而且汽车搭载的车机芯片也足够运行安卓系统,那么就干脆将安卓搬到车机上,这时候,只需要对系统的中的应用进行修改,让系统的应用能更好的为汽车服务,同时也可以根据需要优化界面,就如同我们常用的手机操作系统如MIUI等。比如比亚迪的Dilink,蔚来的NIO、小鹏的Xmart OS、吉利的GKUI等。

    3)基础型操作系统

    上面说了车厂会在的rom型操作系统会在安卓的基础上对应用进行修改,形成新的车机系统。不过,能够提供车机系统支持的并不仅仅只有安卓。除了安卓,还有Linux、黑莓QNX等。但QNX并非开源,Linux的生态相对安卓较差,所以目前车厂选择在安卓的基础上进行开发更多一些。

    4)深度定制车载系统

    如果对与系统有更深层次的要求,那么在安卓、Linux等系统的基础上进行定制化开发,比如根据自己的需要修改系统内核、运行环境、应用程序框架等等。这跟rom型操作系统不一样的是会更改操作系统的核心部分,以此来研发出适配企业发展、方便用户使用的车机系统。因此,由于很多车机是在安卓系统的基础上定制化开发的。比如:

    ①华为的harmonyOS

    它其实是将移动端的设计延伸到了车机当中,打造了一个使用场景丰富的万物互联生态,因此,harmonyOS也打造了属于自己的设计体系。https://developer.harmonyos.com/cn/docs/design/des-guides/design-philosophy-0000001108049898

    ②小度车载os

    小度车载 OS,就是智能车联开放平台(Apollo的)外在形式。囊括了几百家生态合作伙伴,支持上千个车载小程序,智能语音助手连接万物。集度汽车智能化的灵魂则很大程度源于百度的Apollo自动驾驶开放平台。同时,百度也给出了智能车联设计规范。https://chelianwang.baidu.com/homepage/openPlateform/design.html

    ③斑马智行 AliOs

    AliOS由之前推出的阿里云OS改造而来。https://miniapp.alios.cn/index#/document

    2. 平台化 1)关注Material Design

    通过上面可以看出来,安卓系统在车机系统中非常常见,而安卓系统已经具备了成熟的设计系统material design,因此HMI设计师常常会参考谷歌的material design设计系统。车企或互联网企业也在探索属于自己的设计体系。这对于HMI设计来说值得关注。

    虽然车机在智能驾驶座舱中并不是全部,但确实在当下是驾驶座舱智能化重要的一部分,HMI设计师的工作中,也有很大的工作内容占比是围绕车机系统进行的。就如同在移动端设计时,设计师要关注material design、IOS HIG,以及ant design、arco design一样,HMI设计师对于车机系统、车机设计系统也要保持关注。

    2)什么是平台化设计

    也因为如此,HMI设计与过去的C端设计、B端设计有一个十分不同的特点,在车企中,HMI设计要做的是平台化设计,HMI设计师应该对平台化设计这个词并不陌生,这里说的“平台”,就是智能驾驶座舱平台,而“平台化”,就是要跟平台内的设计规范一致、相符。

    在C端与B端设计中则较少有这个概念。当然,HMI设计也不全然是平台化的,可能针对某一款车型要做特别的定制,这时候可能就会脱离平台化设计。正是因为“平台化”的特点,HMI设计与传统的C端设计会有很大不同。设计师需要考虑清楚,怎么尽量满足平台化?怎么搭建设计系统实现平台化?若平台越来越庞大,怎么提升设计效率?这些具体的内容,都是作为HMI设计师要重点考虑的一部分。

    3. 从手机之争看智能汽车 智能驾驶座舱平台各自闪耀,传统座舱与智能座舱激烈角逐,这非常像智能手机即将普及的时代。

    当时,诺基亚、三星、摩托罗拉三个巨头盘踞手机行业,在国内手机市场占据极高的市场份额。在那个时代的中国,这三家企业似乎就是难以击倒的巨擘, 如日中天。

    但是,随着3G时代的到来,随着安卓系统的出现,一切都变了,由于安卓系统开源,而安卓系统要比诺基亚在面对安卓研发出的塞班、lumia等系统好用太多,因此,国内的手机厂商抓住机遇,迎风而起,在新技术划开的裂缝中极力创造生存空间,在3G刚刚兴起时,与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中非常像,都有不可一世的国外巨头,在手机行业中是诺基亚、三星、摩托罗拉,在汽车行业是特斯拉。都有迎风而起的国内迎风者,在手机行业是小米、vivo、oppo、等众品牌,在汽车行业是蔚小理等造车新势力,都有智能系统的绽放与互相比拼,在手机时代是IOS、安卓、windows phone,在汽车行业是apollo,鸿蒙等等。

    在手机时代,国内厂商抓住了机遇,在技术的裂缝中钻出,成长为了参天大树,在汽车时代,国产厂商能否能再次抓住技术的裂缝,再次成长为参天大树呢?

    这个故事还在谱写,这将由新能源汽车工作者们和市场的选择决定,当然,这其中也有HMI设计师的一块重要空地,之所以说是空地,是因为乾坤未定,悬剑未决,这其中有HMI设计师施展的空间。

    4. 技术改变产品、改变设计 技术的裂缝其实还在不断裂开,如果当时在研究的是诺基亚的UI,陈旧的技术,是不行的。这也提示我们设计师要关注技术的变革。毕竟是在应用技术、给技术做设计。

    最近,生成式AI广受关注,ChatGPT这类文本生成模型让人们看到AI带来的巨大创新与变革。同样的,新的技术也给HMI带来了新的可能性,2023年,百度文心一言问世,并在问世前就并宣布接入吉利汽车、哪吒汽车等众多新老车企。有了文心一言的加持,会给智能驾驶座舱带来哪些变革,这个就需要我们去见证了。

    技术还在马不停蹄的向前发展,站在历史的此刻,不妨畅想一下,随着自动驾驶逐渐走向成熟,随着生成式AI的加入,随着5G技术的加入,未来的智能驾驶座舱会是什么样子的?未来的HMI设计将是什么样子的?也许就像3G刚刚出现时,当时的手机用户还很难预想到未来移动支付、直播电商、短视频等新兴的食物的兴起,将大大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那么今天,我们也许也很难想象未来新的智慧座舱将如何影响我们未来的出行方式。

    接下来,我们就具体讲讲HMI设计时要注意的要点和原则。首先,我们先分析一下智能驾驶内,有哪些交互区域。

    四、数字化驾驶座舱 由下图可以看出,通过屏幕进行车机交互的,主要有仪表盘、中控屏、副驾屏、后排屏。这部分的内容是HMI设计师工作的重点。也是互联网跟汽车的结合之处最明显的地方。

    HUD也是不可忽视的地方。HUD起源于航空领域, 1988年通用汽车首次将 HUD 应用在汽车领域。现在已越来越更加常见。而且,HUD不同于车载屏幕,能够尽可能少的占用驾驶员的注意力,未来这项技术也会更加普及。除此之外,就是车上的物理按键、手势识别传感器、以及录像设备等。

    从上面的布局中,我们应该能发现几个特点:

    1)多模态交互

    与手机不一样,由于人与汽车的交互可以通过视觉、触觉、肢体动作、甚至嗅觉等多种方式交互,因此智能驾驶座舱内的交互并不是单一的。

    因此我们可以发现,手机的交互更聚焦于屏幕,所以交互空间更加扁平一些,而汽车的驾驶空间立体,因此交互的空间更加立体一些。手机的交互方式更加单一一些,而汽车的交互方式更加多元一些。不过,手机的使用场景更加丰富一些,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小,而汽车的使用场景更加单一,主要是在驾驶场景中,安全是首要考虑因素。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感官处理信息的效率是不一样的。视觉处理信息的效率最高,但是视觉占对于安全驾驶的注意力使用也是最高的,因此如何讨论不同信息利用不同感官进行交互,这样的讨论,也会是一个很大的篇幅。这背后对应的是用户的注意力管理如何设计。这部分的话题,我想会在之后单独写一篇文章讨论这方面的内容。

    2)视觉在上,操作在下

    驾驶员在驾驶汽车过程中,需要专心于驾驶情况,因此跟视觉相关的内容都会往上聚集,包括HUD也是这样,而跟操作相关的都会往下聚集,这么做我认为更加符合两个因素。

    一是由于驾驶员专心于驾驶,因此,驾驶员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所以上层的视觉部分应该尽量保留凸显重要的信息。另一方面,由于人体机构的特性,操作在下更加符合人的操作习惯,同时在操作过程中也不会对上面视觉部分产生太大影响,因此我认为视觉在上,操作在下是合理的。

    但同时也要清楚,在横向上,视觉和交互操纵的区域重点也不一样。这也是由于驾驶员的机体特点和空间关系导致的。

    3)不能抢占驾驶员注意力

    驾驶员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应该更大程度的保持在对道路的观察和对安全驾驶上。

    因此,常见的HMI设计原则有“ 3s原则 ”和“ 浅层级原则 ”。

    3s原则 描述的是交互操作从找到功能入口到得到信息反馈结果所限制的时间。这个时间对于驾驶员来说的确是非常重要的,在车速为80km/h时,每秒会行进20多米,3秒即60多米,在这60多米的行驶如果没有让驾驶员及时把注意力转回驾驶中,而是停留在屏幕界面上的话,会带来安全驾驶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浅层级原则 是在这个原则上的延展。如果一个功能要跳转很多次才能实现触发-反馈的流程,那么必然难以满足上面提到的3s原则,因此,浅层级的交互原则是自然的。

    五、 HMI设计对设计师提出了要求 1. 对应该关注的事情保持关注 其实我觉得这并不是一句废话。很多设计师在工作时忙于盯住眼前的工作任务,虽然手下的工作很重要,但是从上面的文章也可以看出来,行业最新政策、新技术的发展、车厂的最新设计动向等等,这些都是作为设计师不可忽视的,这个行业还很新,随时可能某个企业就轰然倒下(比如2022年自游家汽车的还没上市就宣布结束),也有可能某天一个技术就带来了完全不一样的变革。比如最近的ChatGPT让很多人开始惊叹。

    2. 把握可迁移技能与不可迁移技能,硬技能与软技能 可迁移技能就是原来在C端设计用到的技能,放在HMI设计中仍然能使用的技能。这种能力考验的是设计师的基本功,比如设计方法论、设计心理学、配色、布局等, 这部分的内容,即使作为从C端转到HMI的设计师,仍然要学习,仍然要加强。不可迁移技能则跟领域内的知识相关。

    硬技能更偏向于解决某个具体问题,比如figma的软件使用技巧。软技能,更容易被设计师忽视,但是也更重要。对于HMI设计师来说,如何与开发团队团队、同事领导高效沟通?如何规划好项目流程?如何与同事配合做好某一项任务?当接到多个任务时如何管理和分配自己的时间?

    不要小看软技能,不管设计师未来是专注于设计领域,还是晋升管理层,这些可能是决定职业生涯发展方向和高度的重要影响因素。对于软技能的提升,既要补充理论知识,也要多观察,多练习。

    六、 能力提升和学习资源 这是一个快速变化的行业,保持学习非常重要。以下介绍一些学习的方法和学习的资源供大家参考。

    1. 输入式学习 1)书籍

    由于HMI设计发展的时间不久,所以并没有很多参阅的书籍,这里主要还是以传统的设计书籍为主,这部分书籍也属于可迁移技能的范畴。 《交互设计精髓》 《以人为本的汽车交互设计》 《设计心理学》。

    2)自媒体平台

    国内主要有站酷网、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知乎专栏等平台国外有medium(medium.com) 博主:郝小七、飞凡实验室。

    2. 输出式学习 1)写文章

    当你成体系的输出文章时,你需要查阅资料,组织知识之间的关系,组织语言去讲述,是一个很好的消化吸收知识的过程,这也是我写这篇文章能带给自己的收获。后续我也会继续坚持写文章。

    2)输出作品

    作品对于设计师的重要性就不必多说了,站酷上被人熟知的大神,都是在不断创作、不断输出中成长起来的。

    3)交流式学习

    一个人的知识有限,一群人的知识就非常丰富了,知识本来就是一个分享、传递的过程,不同的设计师可能有自己不同的方法、技巧、经验,交流才能互相学习。而且,工作中也是需要不断沟通的过程,在交流中学会合理正确的表达也是非常重要的。

    以上就是这次分享的全部内容了,公众号消息页可以获取我的个人微信,欢迎大家与我交流更多HMI设计、设计AIGC相关的内容。如果有兴趣的话,也可以加入HMI设计交流群,一起探讨HMI设计的未来。

    参考文章:

    《以人为本的汽车交互设计》《浪潮之巅》《about face 4》

    平台化设计:https://zhuanlan.zhihu.com/p/70077070

    飞凡实验室 HMI 指南:https://www.zcool.com.cn/article/ZMTQ0Mjk1Mg==.html

    郝小七 车载中控的前世今生:https://www.woshipm.com/pd/4914353.html

    互联网倒逼汽车业,特斯拉是科技公司:https://www.ingdangroup.com/news/detail/381

    即将来临的智能网联汽车时代:http://www.cac.gov.cn/2019-08/29/c_1124936922.htm

    潮落潮起:中国新能源汽车激荡十年:https://auto-time.36kr.com/p/1033114130125824

    揭秘华为造车布局,三大模式,甘当车企“辅助”:https://www.sohu.com/a/618009191_742622

    目前市场上的车机操作系统主要有哪些,各有什么优劣势?: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16526155

    深度解读 | “超宽一体屏”体验设计八大原则:https://www.woshipm.com/pd/2099345.html

    车载HMI的前世今生,入门必看!:https://www.woshipm.com/ucd/5705774.html

    标准号:GB 4094-2016 :https://openstd.samr.gov.cn/bzgk/gb/newGbInfo?hcno=6BEE6880DF7B6DAE8627F795263B7316

    发挥工业设计对质量提升的牵引作用,推动工业品质量迈向中高端:https://mp.weixin.qq.com/s/uWfBh4QbItROnoNTMPc-Bg

    本文由@Eric祝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这届90后,在直播间选墓地

    设计动态 2023-04-06
    大鹏饰演的“平安哥”在刑满释放后找了一个卖墓地的工作,时不时就直播卖墓,最新上映的电影《保你平安》也围绕着他卖出的一块墓地展开。 抖音上,电影宣传方开了账号“墓地平安哥”,简介中写着:“一生一条路,一墓一托付,不定时直播卖风水宝墓,有事找你平安哥!” 《保你平

    随着直播的火热,各行各业都在直播间探索新方式,无数殡葬从业者开始探索更多宣传营销方式。本文从互联网上提供直播选墓服务的商家出发,作者客观分析了直播选墓的流程、对象和原因,不妨来看看。

    大鹏饰演的“平安哥”在刑满释放后找了一个卖墓地的工作,时不时就直播卖墓,最新上映的电影《保你平安》也围绕着他卖出的一块墓地展开。

    抖音上,电影宣传方开了账号“墓地平安哥”,简介中写着:“一生一条路,一墓一托付,不定时直播卖风水宝墓,有事找你平安哥!”

    《保你平安》宣传方打造的“墓地平安哥”账号

    电影中的角色是虚拟出来的,抖音“墓地平安哥”也不在直播中售卖风水宝墓,更多是宣传电影。但在电影之外,互联网上确实存在着一批提供直播选墓服务的商家,他们有的是专业的中介公司,有的是墓地销售员,有的则是偶然入局的个人。

    “顾客有什么需求,我们能帮忙联系,也能直播带看。”殡葬公司的销售员老李告诉《电商在线》,他们和不少墓园有联系,基本能在线上完成选购墓地的流程,不过“最好还是线下看看,毕竟是人生大事”。

    界面新闻曾在一篇报道中提到,中国人在丧葬上平均花费约37375元,约占年平均工资的45.4%,占比排名世界第二。

    高昂的花费背后,殡葬行业的竞争也颇为激烈,无数殡葬从业者开始探索更多宣传营销方式,殡葬官网、小红书、抖音、微信公众号、小程序和视频号上,能够直观展示,又可以作为流量入口和高效变现途径的直播,正在被殡葬行业看到看到。但想要让传统又古老的殡葬行业在互联网影响下改变,又没这么简单。

    01 直播选墓,怎么选 中国的城市公墓早在清朝末就已经出现,但到1985年才开始趋于规范化,墓地销售也逐渐进入日常生活。

    社交平台上,出现了不少陵园官方账号

    从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销售墓地的人已经从墓地工作人员延伸到了殡葬服务业人员,专业的墓地销售中介也开始出现。随着互联网发展,传统的线下销售模式也慢慢转移到了线上,不少社交平台和短视频平台都能看到墓地相关的信息,墓地的推广载体越来越多元。

    “直播选墓”是近年才出现的形式。疫情期间,殡葬商家的线下获客的传统途径受限,有需求的顾客因为防控政策不能回到当地,一些殡葬商家想到了直播——能帮客户更直观看到墓地情况,促成成交。

    直播的有服务本地客户的殡葬商家,有业务布局全国的殡葬公司,有专业的墓园销售,还有一些偶然入局的个人中介。

    从疫情期间发展至今,直播选墓也逐渐有了比较完善的流程,《电商在线》和做直播选墓业务的殡葬商家了解后总结出了大概的流程:通过社交平台和短视频平台作为引流渠道,吸引用户咨询并进入私域,根据客户提出的位置、价位、墓型等需求推荐墓园。

    墓地销售人员或者中介可以直播带看,直播间中,会介绍墓园的整体环境,根据客户需求带客户观看不同的墓型,和墓地周围的景色布置,时不时穿插讲解墓园代客祭扫、描碑等服务,客户线上确定后再线下观看,确定后支付定金或者全款,达成交易。

    个人中介和专业墓园的直播

    不过,因为入局商家的不同,直播也有不同,个人商家多半使用手机直播,效果不佳,讲解内容也不清晰,而专业的殡葬公司和墓园则有着专业销售,讲解从传统文化到风水再切入墓地,画面也更加清晰美观。

    在抖音、快手等公共平台,直播选墓面临着不小的争议。殡葬公司的老李曾直播过选墓攻略,现在已经停了,“有刷到直播间的人说晦气、倒霉,还有直接举报直播间的”。

    一是殡葬和直播本就有着冲突,不少中国人都忌讳“死亡”,殡葬有着严肃沉重的色彩,直播更多是娱乐色彩,两者的底色就有冲突;二是殡葬服务更加类似本地生活服务,大多数殡葬商家的获客途径都是在当地医院、殡仪馆等,直播触达的流量,并不一定能转化成成交流量。

    老李还曾遇到在直播间联系上,但希望加微信私下沟通的,“觉得在直播间讨论这些东西不好,没有隐私”。

    大东这种个人殡仪商家基本只能选择一对一微信视频直播,或者将客户拉微信群开一个直播,老李借助公司的设备做过几场直播选墓,一些企业有着更规范的直播选墓流程:“殡葬第一股”福寿园的部分墓园,就在疫情期间推出了直播选墓,福寿园海港陵园还表示“导购们也将变身海港李佳琦,竭诚为您提供最优质的直播导购体验”。

    用户直播选墓需要提前预约,使用预约的电话号码才能进入直播间观看选墓直播,每个直播间还会限制观看人数。

    直播选墓的话术也和其他直播间的推销话术不同。

    电影《疯狂的赛车》中,徐峥饰演的墓地金牌销售用略带调侃意味的“地下CBD,人生后花园”推销;《非诚勿扰》中,墓地推销员表示“只要花三万块”,过几年涨价转手一卖就是“赚了十倍”。

    但现实中,大东、老李这样的商家,更多还是用着温和的口吻介绍墓园,还需要先从传统文化切入在再引入墓地讲解,也很少用“保值”等理由去促催成交,“很多人比较忌讳这个事情,你催人家,反而起了反作用”。

    02 银发族和90后,相聚直播间 老李所在的殡葬公司有着不少一二线城市的墓地资源,业务范围也更广,在一些城市还有专门的办事点,相比于在当地经营。通过传统渠道获客、更加偏向本地生活服务的商家,老李的获客渠道已经发生了变化。

    “有70%的客户是网上找过来的,有的是通过官网,有的是通过微信公众号,也有通过我的抖音、视频号加上的,还有客户介绍来的。”

    老李帮客户联系心仪的墓园后,会委托墓园工作人员或者当地办事处的同事给客户直播选墓。

    不少殡葬从业者表示看墓有“专车接送”

    老李告诉《电商在线》,能在网上联系到的,绝大多数都是他们这样的一条龙殡葬公司和中介,墓园自己做互联网的很少,一方面很多墓园比较传统,没有互联网技术和经验,另一方面是墓园主要在当地老年人群体中宣传,还有“看墓专车”接送,墓园销售基本都会和他们这样的殡葬从业者建联,没必要专门做线上业务。

    不少人觉得会选择直播选墓的客户以年轻人为主,但老李的绝大多数客户其实是40—60岁的中老人,中年人会为父母选购墓地,老年人则为自己选购墓地。

    “总有人觉得老年人不懂上网,其实很多一二线城市的老人很时髦的,而且老人对‘死亡’这个事情看得比较坦然。我接触过的一个上海阿姨,就说想买个风景好的墓地。除了上海的,江苏的也考虑,预算在20万元,如果没有合适的,也能接受树葬、海葬,反而是她的儿女,觉得这么早看墓地不太好,不太吉利。”

    在老李看来,虽然老人对直播并不是很熟悉,但这部分流量才是最后可以变现的流量。

    除了银发族,想直播选墓的年轻人也不少。

    老李接触过一些年轻客户,有为家中长辈购买的,也有想给自己购买。不过这些想给自己购买的基本都被劝退了,“也有20多岁的年轻人来咨询,不过很多地方买墓地是有要求的,需要有死亡证明、火化证或者大病证明,或者满80岁,不然买不了。

    可以交个几百块或者10%的定金预定墓地,但一些墓地也很紧俏,交了定金也就是保留一段时间,想要继续保留,需要每年缴纳一笔钱,年轻人没必要这么早准备”。

    媒体和从业者表示“公墓每年价格都有变化”

    不过老李认为,暂时达不到条件买不了,也可以先看看,“墓地一年一个价格,每年基本都在涨价,做好准备不至于之后手忙脚乱”。

    墓地中介佳宁只帮客户直播选墓过三四次,但对一位在北京工作确诊了癌症的年轻女生印象很深,女生需要留在北京治疗,没有办法回本地看墓地,所以找了佳宁给自己直播选墓。五六个月,那个女生说自己治疗结果不错,暂时用不上这块墓地了,没有做成生意的佳宁反而比较开心:“这么年轻,用不上才是好事。”

    03 殡葬行业,开始走向互联网 虽然直播选墓在殡葬行业的声量还不大,但在老李看来,直播很可能是墓地销售之后的一个趋势:“很多东西都能直播卖,房子、卫星都可以,年轻人也习惯了直播带货,等这批年轻人有了真正的需求,直播选墓也能更好被接受。”

    随着互联网的进步,直播、VR等新科技选墓的手段或许会成为殡葬行业线上营销的重要一步,不过众多商家也向《电商在线》表示,最后交易的达成,还是需要回归线下——墓地有着特殊性,商业模式也很难因为互联网发生完全的转变,直播等形式只能成为辅助道具。

    越来越多商家,也开始主动用互联网作为辅助,帮自己售卖墓地。

    一方面,售卖墓地是殡葬行业最为主要的收入来源,墓地目前还是一件“必需品”,很多中国人还是讲究“入土为安”,直播这个更加直观的呈现形式确实能够提高售卖墓地的效率。

    大东和老李都表示,销售的殡葬用品中,墓地提成确实算是比较高的,大东接触的墓园不算高端,但一单基本也有2000—3000元的提成,老李表示高端的墓园会给销售端更高提成,并且不同销售渠道提成也不同。

    福寿园财报

    在“殡葬第一股”福寿园的2022年财报中,墓园服务收益达到了17.49亿元,在总收益中占比80.5%,经营利润率达到了56.4%,而在墓园服务中,墓穴销售服务的收益就占据了90.8%。墓地销售,目前还是墓园的主要收入来源。

    福寿园也早在2020年疫情刚爆发没多久的2月9日就推出了直播选墓服务,并且将这项服务保留到了现在,现在进入福寿园的直播选墓板块,还能看到不少用户的留言和直播选墓的想法。

    另一方面,互联网的发展,也在切实改变殡葬这个传统又古老的行业。

    大东在2020年前基本没有想过用互联网去触达用户,还是在医院,殡仪馆、老人聚集的广场、小区等地方招揽生意,但现在看到了更多的机会,“在网上能接触到的用户会更多,周边城市车程两三个小时的业务也能接”。

    老李则更明显感觉到了这个趋势,在他接触的用户中,有一些北京的用户会主动咨询河北、天津的墓地,上海的用户会主动咨询会看江苏、浙江的墓地,“北京上海比较高端的墓园墓地价格都在15万元左右了,有的可以涨到20多万元,这些城市离得近,性价比更好,也会被咨询”。

    在这种情况下,直播不用跑到当地一个个看,又能直观呈现墓园情况,能更好提高效率。

    90后甚至00后年轻人的加入,也让殡葬行业出现了更多新变化。

    福寿园的VR浏览

    就连福寿园,也在财报中表示将互联网作为重要的发展方向,不仅推出了直播选墓,还在官网推出了VR看墓园等新形式,福寿园还在BOSS直聘上招募起了电商运营负责人,把祭扫服务搬到了京东商城,陆续推出墓碑二维码技术和云祭扫平台。

    不少殡仪商家,也纷纷在抖音、快手和微信视频号上做起了推广经营,扩展自己的生意半径。

    老李在疫情比较严重的时候在线上完成过成交,但还是会主动推荐线上找到他的客户到线下去看看,“我会根据客户的需求做我觉得最好的推荐,但最后拍板的不能是我。人生的最后一件大事,还是需要需要好好考虑。”

    作者:王崭;编辑:斯问

    微信公众号:电商在线(ID:dianshangmj),见锐度、见洞察,聚焦互联网和新商业的创新媒体。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电商在线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知乎抖音讲起“新故事”,网文市场格局生变?

    设计动态 2023-04-06
    Tech星球独家获悉,抖音正在加大对抖音APP内小说/漫画内容的建设和推广。抖音于近期内测一个名为“抖音故事”的功能,该功能可以让达人或MCN机构在发布的网文推广视频中挂载小说/漫画的链接标签,用户点击该标签后,即可直接进入小说/漫画的界面进行阅读。 另外,抖

    网文这块蛋糕,似乎谁都不想错过,比如近日就有消息传出,抖音已经开始加大抖音APP内小说与漫画内容的建设。那么网文市场在已经历经多年沉浮之后,对大厂玩家们还存在着怎样的吸引力?大厂们又在哪些内容类型上选择加码布局?

    Tech星球独家获悉,抖音正在加大对抖音APP内小说/漫画内容的建设和推广。抖音于近期内测一个名为“抖音故事”的功能,该功能可以让达人或MCN机构在发布的网文推广视频中挂载小说/漫画的链接标签,用户点击该标签后,即可直接进入小说/漫画的界面进行阅读。

    另外,抖音还在个人中心内设置了一个名为“我的读书”的入口,类似于一个网文商场,可以搜索、阅读网文内容。目前该入口与抖音商城、我的钱包、我的音乐等入口并列显示,拥有一个可观的流量扶持。

    无独有偶,近几年一直在谋求新商业化路径的知乎,也于近期上线了一个名为“盐言故事”的独立APP。据应用介绍可知,这是知乎旗下的一款短故事阅读产品,意味着知乎已经开始将平台内的短篇故事内容进行打包,独立成一个单独的内容业务。

    除了腾讯阅文、百度文学,抖音、知乎之外,近半年来,互联网大厂不断加码建设内容业务,不仅仅是为了扩充自身的护城河,同时也是为了拉新和用户时长,以及这块百亿级的市场。

    譬如,快手就在去年9月推出快手小说APP,将小说业务独立打包出来进行运营,而腾讯阅文则是大力推动IP可视化,通过影视、动画、漫画等多形态的改编,释放IP的商业价值,据腾讯阅文的业绩报告表示,2022年阅文对以内容为核心的业务继续加大投入。

    网文赛道,或将成为大厂之间竞争绕不过的一个“战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基于网文IP的商业链路开发已经成熟,并延伸到周边、漫画、影视剧、短剧、游戏等热门赛道,内容这门大生意,谁都不想轻易放过。

    一、网文市场迎来新玩家 当外界的目光还放在腾讯阅文、字节番茄小说的目光上时,抖音、快手、知乎等一众新玩家,已经开始建设或探索自己的内容业务。

    抖音此前在iPad端推出过小说频道,内容为番茄小说提供,这也是基于大屏能够带来更好的阅读体验,而做的业务延展,但作为流量更大的移动端却迟迟没有上线,如今,随着“抖音故事/漫画”功能和“我的书架”入口出现后,抖音或将网文业务全面纳入到自身的内容体系中。

    Tech星球体验发现,抖音故事/漫画功能还处于内测阶段,是一个网文/漫画推广服务,当前支持达人和MCN机构发布带有抖音故事/漫画跳转链接的视频,该功能的出现,能够更好的将番茄的内容业务进行推广,从而促进其内容业务在抖音内的变现。

    在短视频内推广小说,已成为一种趋势,因为短视频能够更精炼的传达小说章节中最精彩的情结,从而吸引用户点击链接跳转,而用户点击标签链接后,即可进入试读界面,要想观看全文,需要点击试读界面中的“看故事”按钮。其中的精品内容需要付费,用户通过开通番茄阅读会员,才能进行解锁,这也是抖音网文的主要变现方式。

    图注:抖音APP视频界面的“故事/小说”标签,以及试读界面。

    阅读历史会存放在个人中心内名为“我的读书”的一个新入口中。该入口,也是抖音网文的主要入口,用户可以在其中搜索网文,并进行观看。

    图注:抖音APP内个人中心的“我的读书”入口。

    值得注意的是,抖音的网文书城内除了小说外,相比以往,还有故事和漫画内容,进一步丰富了抖音的内容。

    而知乎也在近期上线了“盐言故事”APP,这是一款原生短篇故事阅读产品,建立在知乎内的创作者和读者生态的基础上,提供多个品类的精品短篇故事。包含了言情、现实情感、悬疑、惊悚、脑洞、科幻、武侠、权谋、玄幻奇幻、民间奇闻等类别,另外,盐言故事支持听书模式。在商业化上,“盐言故事”内的精品内容仍需要开通会员,才能解锁观看。

    值得注意的是,这不是知乎首次在故事内容上探索。早在2021年时,曾低调推出一款名为“来鸭”的APP,该产品同样是一款故事阅读平台,并支持文字内容视频化阅读,而且内容免费无广告,但上线不久后就做了下架处理,主要还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商业化方向。此次的盐言故事相比之前的“来鸭”,在功能上相对成熟,且有知乎的流量扶持,截止发稿前,在App Store上的图书榜中,已经上升至42位。“盐言故事”APP的出现,将很大程度上成为知乎寻求问答、教育业务之外的新增长棋子。

    二、“故事”成网文中的热门赛道 无论是抖音的“抖音故事”,还是知乎的“盐言故事”APP,都透露出头部平台正将目光从小说品类,转向故事品类。

    故事相比小说,更加侧重情节,情结的跌宕起伏也更容易勾起阅读者的情绪,所以故事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写作方向。行业人表示,“故事”由于字数少,一方面解放了读者,几分钟就可以享受故事情节带来的反转、烧脑等变化,另一方面还解放了作者,只需两三万字,附上最核心的情节、最集中的创意表达出来,就能实现文字价值的转化。在知乎上,已有不少小说作者转行故事写手的创作者。

    此前,像阿里文学、百度文学,以及网易LOFTER等平台,都已早早布局故事“赛道”。特别是百度,在2020年,其付费团队将故事类创作者进行整合,推出了“每天读点故事”、“深夜有情”等专栏,创作者通过在专栏进行故事、小说的创作和发布,能够获得丰厚的收益。

    百度后续还加大力度招募故事类创作者入驻,目前已经形成百度专栏中的故事作者矩阵,这些故事品类包括大量非虚构类的故事,如医生、警察、律师等职业人士的纪实职业故事创作,还包含有大量虚构故事创作,覆盖人文、职场、言情、科幻、悬疑、推理等多种题材。据艾媒咨询报道,百度付费专栏的故事品类建设,在2022年呈井喷式的爆发。而百度也通过故事内容打造出了一个成熟的内容变现体系。

    此次,知乎推出“盐言故事”APP,则被外界称作是“将能赚钱的业务快去赚钱”。

    过去几年,作为以问答起家的知乎,故事内容却突然从中兴起,特别是短篇故事,随后,知乎发力拓展网文业务,并从社区内外各渠道吸引创作者到知乎创作故事内容,为此提供变现收益。后来还将故事纳入盐选会员的特权服务中,知乎故事也成为了新的商业化道路。

    根据知乎2022年Q4的财报显示,付费会员收入4.03亿元,实现了92.8%的同比增长,其中,故事类阅读付费成为了一大助力。而且,一位前知乎运营告诉Tech星球,知乎对故事/小说创作者和营销推广进行了很大的流量扶持,在知乎搜索栏内就有着相关的话题推广。

    图注:知乎APP搜索栏内小说/故事话题的商业推广。

    抖音故事的出现,意味着抖音开始将故事类的内容作为内容体系建设的一部分。一位在抖音上做小说推文的创作者告诉Tech星球,做推文最担心的就是版权问题,如果在引流过程中出现违规行为,将严重影响流量推荐和账号权重,授权和申请关键词的时候也会比较麻烦。现在抖音上线了新项目,只要将视频挂在官方的链接,用户点击观看就可以赚到钱,对于创作者而言,不仅能赚钱,还完美解决了此前的版权问题。

    对于抖音而言,“抖音故事”和“我的读书”的出现,能够为番茄小说带来可观的流量入口和潜在的大量付费用户。去年12月,番茄小说就将短故事作为一个功能在番茄小说APP内进行上线,并对故事品类的创作推出现金激励活动,根据官方的活动介绍,创作者的单篇短故事最高可获得15000元保底签约和最高10000元的一次性现金奖励,一位番茄的创作者直言,这样的奖励并不低。

    图注:番茄小说热点向短故事征文活动。

    互联网大厂们相继涌入,让“故事”成为了一个新的文学热点,也成为网络文学一个新的风向标。

    三、网文市场:大厂们放不下的“蛋糕” 相比近两年电商、本地生活等行业的热度,网文行业的关注度略显低调,但各方却一直有着暗自角力的动作,因为基于网文IP,能够带来更大的“文娱”生意。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21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网文市场规模已超300亿,网络文学用户总规模达到5.02亿。庞大的网文用户也在积极带动下游文化产业,从影视、动漫、有声、短剧、文创、衍生品以及线下文旅等细分领域,都被庞大的流量所刺激。

    面对百亿级的市场,谁又能无动于衷?

    如腾讯阅文,这两年不断地探索内容运营方向和加强那内容壁垒。光在去年上半年,就新增约30万名作家和60万本小说,新增字数达160亿,而旗下的起点读书APP在2022年突破增长瓶颈,其2022年12月的MAU同比上涨80%,2022年全年收入同比上涨超30%。

    另外,IP可视化已成为阅文集团当下的工作重点,2022年阅文版权运营及其他业务收入达32.6亿元,而据公开数据,爱奇艺2022年热度前10的剧集中,有4部为阅文出品;而在2022年腾讯视频上新的国产动画热度榜前10的作品中,有7部改编自阅文的网文IP。可以说是腾讯阅文的IP已成为爆款制造机。

    字节旗下的番茄小说,则是增加了故事和漫画等两个内容品类,其中独家漫画有不少是改编自番茄小说IP,实现了内部的创作转化。而抖音故事/漫画功能的上线,在某种程度上加强了对番茄小说的扶持力度。另外,在付费小说上,Tech星球获悉,字节还将继续计划推出更多的小说产品矩阵,包括玲华小说、留波小说等产品。

    快手则是在去年推出免费小说业务“快手小说”,填补了其在网文这块的业务空白,随着短剧、影视业务的发展,不排除快手会将网文IP用于这些业务上。

    百度文学同样没闲着,近期,在第六届中国”网络文学+大会”上,百度展示了对AI创作的探索,提出了“AI阅读”的口号,主要体现在百度作家平台AI辅助创作能力,包括AI续写、AI助理、智能校阅、AI推荐语等。以预见,随着百度“文心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的发布,百度小说业务或将从中受益。

    随着一众新玩家的入局,以及内容品类的增加完善,围绕网文市场的竞争和布局仍将继续。

    作者:陈桥辉

    来源公众号:Tech星球(ID:tech618);聚焦互联网前沿科技和新商业。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Tech星球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行业突围新方向,治愈劳务人精神内耗

    设计动态 2023-04-06
    最近的人力资源行业,哀鸿遍野,对于市场悲观的预期开始出现蔓延态势,有人在等,有人在看,有人在谋,作为一个在过去二十年中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行业,仿佛一夜之间按下了暂停键。 本文对目前的市场行情以及行业中的部分情况,进行了解析,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感谢虎蛙联创老

    最近的人力资源行业,哀鸿遍野,对于市场悲观的预期开始出现蔓延态势,这个过去高速增长的行业,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本文对于目前的市场行情及行业中的部分情况进行了解析,一起来看一下吧。

    最近的人力资源行业,哀鸿遍野,对于市场悲观的预期开始出现蔓延态势,有人在等,有人在看,有人在谋,作为一个在过去二十年中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行业,仿佛一夜之间按下了暂停键。

    本文对目前的市场行情以及行业中的部分情况,进行了解析,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感谢虎蛙联创老闫的输出,我仅仅只做了编辑整理的杂活~

    01 供需关系的变化 讲人力资源行业的供需关系,不得不提到一个名词—— 刘易斯拐点 。

    刘易斯拐点,是由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教授威廉·阿瑟·刘易斯提出的一个经济学观点,指的是劳动力由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在工业化进程中,随着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 ,农村富余劳动力由逐渐减少变为短缺,最终达到瓶颈状态。

    这个名词最早源于刘易斯发表的一篇名为 《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 的论文。

    这里用我所理解的语言简单给大家解读一下:任何一个国家或者经济体,在发展初期的时候一定优先解决农业生产,为的是解决百姓吃饭与温饱的问题。当老百姓都能吃上饭的时候,可以保证人口开始繁衍增加,这个时候工业部门开始入场,逐渐吸纳从事传统农业的过剩劳动力入场,拉开城乡一体化的帷幕。这个阶段,工业生产给的报酬只要能够比从事农业生产带来的收益更高,农业部门就会为工业扩张提供无限劳动力,因为劳动力成本更低,可以让工业部门产生更多的利润,反向继续投入工业生产,开始循环往复,快速扩张,直至将农业部门的所有剩余劳动力全部吸纳完毕,劳动力供需关系倒挂,出现刘易斯拐点。

    而与刘易斯拐点正相关的还有一个因素: 人口红利 。刘易斯拐点的显现,往往是“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一个前兆。我们面临的“拐点”更多的是指 “初级劳动力”领域 ,相对应的,以技师、技工为代表的“中级劳动力”数量却越来越不足,这更加加剧了未来发展的风险。

    根据预测模型,我们国内的刘易斯拐点还没到预期,但是2008年8月暨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捷在“全球视野下的广东现代化之路”学术论坛上提出了“‘刘易斯拐点’出现,让 珠三角“民工荒” 提前了20年”。

    为什么会提前?

    因为国内工业生产增速超出预期,而超出预期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并不是完全 内循环供给 的国家,从加入WTO以来,贸易顺差在逐年扩大,国内生产制造迅速占领全球市场。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一桶啤酒里面并不全是酒,有泡沫, 超发的货币也在快速拉升工业化的增速 。

    根据近十年的劳动力市场供需关系来看,毋庸置疑,我们已经在这个拐点上,而这个阶段也是我们必然要面对的阶段。但最近很多劳务行业的朋友问我,那为什么现在又出现岗少人多的情况呢?这里我只能说不影响口感的情况下,泡沫还是得消一消,这杯酒才好喝。

    我对国内的经济保持长期乐观心态,去过剩产能也不是今年才做的事情,只不过原来的手段是对生产企业从安全、环保、职业卫生、能源等等各个领域提高要求,以实现此类目的,而现在的方式更加市场化一些,当然其展现的结果也更猛烈一些。

    02 短暂的窗口期 探寻亚洲国家的发展规律,如日韩, 高劳动人口占比、低抚养比的人口结构 优势都在刘易斯拐点出现后继续支撑经济发展,这一过程大约是30年。但是 中国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 是:这一期限可能只有10年,即2008年开始进入刘易斯拐点时期,2019年人口红利窗口就要关闭。

    另外,国内的产业也并非均匀分布,因此每个区域时间进度不同。而在目前短暂消除泡沫的阶段, 工业化进程可能会被倒退三到五年时间 ,而这,对于劳务公司来说是很重要的一个时间段,因为我们已经提前知道了未来的供需关系,市场竞争环境。

    在这个短暂的新窗口期中,劳务行业的发展会有一个新的考验。毕竟不是真的穿越到了2018年,我们的竞争对手也不再是未来新增,而是当下已经存在。

    03 红海之上的新蓝海 从去年11月开始到现在,总有客户问我们, 劳务到底还能不能继续做?

    无论我说能做,或者不能做,都不能代表整个市场。我们只能说今年会有一批劳务公司倒下,因为当下 首先拼的是活下来 ,活下来说明你找到了自己的市场价值,找到了自己的竞争壁垒。倒下的就是泡沫,就是我们经常讲的过剩产能。

    如果你要问行业还能不能做,有没有前景,那我可以明确给出答案, 行业未来仍有巨大的上升空间 ,人力资源从来都是一个 稳定性高且具有逆周期性 能力的行业。

    非正式的就业方式,最早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在经济大萧条的背景下,为了解决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灵活用工(非税优变现业务)应运而生。此外,日本和欧洲等其他海外发达国家的灵活用工,也都在经济低迷时期开始发展。

    在灵活用工市场从起步到发展成熟的过程中,主要有 3个方面 的因素在推动:

    1)产业结构调整 ,经济逐步进入低速增长结算,企业开始寻求更低成本的用工方式,另外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也使得灵活就业的需求明显增长;

    2)政策的不断完善 为多元化灵活用工的发展开路;

    3)人口老龄化 趋势下,灵活用工的作用凸显。经济增长的阻力反而会刺激多元化用工业务的发展,灵活就业在发展早期具备一定的抗周期属性。

    所以, 真正的非正式用工业务才刚刚进入发展期 ,只不过市场要开始从无序变得有序,从粗放变得精细。人力资源行业做的是人口流动的生意,高频的就业转化考验的是人力资源公司的运营能力,成本控制能力,甚至是员工全生命周期的服务能力。

    聚焦市场化的核心竞争力 ,对于一家人力资源公司而言,是现在必须考虑清楚的问题。在当下的竞争环境下,是边求发展,边保生存。

    04 针尖战略 什么是战略,真正要打起来了,哪些东西是没用的,那些东西是可以舍弃, 战略的核心是“略” 。

    聚焦主航道,就是 找到一个针尖领域,一点打透 ,千万不要把你的针尖做成火柴头那么大。今年该聚焦什么,你可以从以下 五个方向 去找找答案。

    1. 增量市场 1)看下沉市场

    下沉市场,一方面是根据自己的规模体量,避开头部企业竞争,向下一级市场进行降维打击。更重要的是,广泛找到原来并未使用劳务公司服务,而在今年的市场行情下不得不新启用劳务用工模式,来实现降本增效的甲方。目前区域市场的所有增量空间都在这个区间,从我们服务的客户来看,走进这个市场的公司,今年普遍岗位获取能力和利润空间都保持在相对较好的位置。

    2)看转移市场

    转移市场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一方面指的是沿海向内陆转移,一方面是指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

    区位转移,我们要了解不同区域的原生供需关系差异导致的行业玩法有较大差异,比如华中地区做自招的公司比较多,华南地区门店零散送人比较多,华东地区,门店批量调单比较多,玩法的细节不同,需要关注的价值点就不同。

    第三产业也就是服务业,目前来看,市场增长空间较大,很多人力资源公司已经开始布局,但在进入这个赛道的过程中会逐渐发现,这个行业虽然有巨大的市场需求,但其价格空间,拓客方式,送人服务流程与制造业蓝领存在巨大差异。进入服务业派遣赛道,可能需要将原有的流程和组织进行全部重构,才能适配这个市场的业务模型。

    3)看产业市场

    产业市场,是 垂类赛道 ,做垂类赛道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垂直的品牌能力和触达能力,建立核心的成本壁垒,(比如:做一个专门垂直于美容行业的招聘品牌,通过与更对垂直甲方联营,打造行业内美容人才的培养输出)。此模式更容易实现 “羊毛出在狗身上猪买单” 的互联网打法。垂直一定是未来趋势,可重点关注。

    注意事项:

    明确自己的资源优势,选择方向。管理上要注意三个成本,即拓客成本,沟通成本,履约成本。

    2. 赛道扩容 基于原有业务体系的扩容,在不单独调整商务团队拓客方向的基础上,进行原有业务扩容,扩容方式是重新梳理公司内部产品结构,以实现在同一个甲方用户身上产生更多价值,提供更加综合的成本解决方案。

    注意事项:

    业务扩容与跨行经营是两件事情,清晰业务边界,避免机会注意错误, 一个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在高度内卷的市场环境下是存活不了的 。

    另外:关于产线外包,产线外包与人力资源是一个行业,但本质是两个赛道,产线外包看的是产业,我们通过对某个产业的某个工段进行深入研究,并通过横向扩展接单降低边际成本,无限增加不同类型的外包产线是很难产生良好收益的,如果你有这个能力,那逻辑上你能管好任意行业的任意公司,这个显然是不可能的,无限做加法,只会分散精力。产线外包需要找到正在增长的行业类型,朝阳产业,不然很容易受到发展限制, 天花板太低决定了营收的上限 。

    3. 精益交付 精益交付能力,不是选择题。现在的行业内一片呼声是市场不缺蓝领,到了真刀真枪要交付的时候,还是一地鸡毛。今年我们看到行业内诸如云生集团、仕邦集团等原来行业内做人事外包的头部企业,招兵买马,组建自己的交付中心,最终发现今年的 招聘交付能力 的打造,不再是道可有可无的选择题,它长在人力资源这颗大树的根部,负责给不同阶段的人力资源公司输送养分。

    过去几年行业内有很多声音,聊到价格战以及内卷的时候,大家撇撇嘴,说这家公司不讲武德。而在今年,相信不再有人做撇撇嘴这个动作了, 熊来了,你只能全力跑过身边的同行者才有逃生的机会 。

    4. 规则能力 规则是个很玄的事情,具象化的表述出来就是,掌握核心资源的人,通过规则建立实现 更高溢价 ,建立 强价值品牌 。

    举个例子来说明:2018年在行业的供需关系上,求职者是核心稀缺资源,因此有部分公司,比如华辉、我打,全公司加码,all in到求职者获取中去,在掌握了求职者资源之后,反向对岗位提供方输出品牌与规则,就是你不只要知道我是谁,你还要知道我的规矩是什么。(这里可能有人会说,那到反过来的时候别人不得变本加厉的拿捏你吗,这里大家可以思考一下,是否真的会这样。)

    而今年,在行业供需关系上,岗位是核心资源,所有公司都在all in岗位获取,我们看到的头部公司正在向供应商、求职者输出品牌和规则,所以我们虎蛙科技一直在讲今年是人力资源行业的品牌元年,危与机是相伴共生的。

    5. 赋能价值 所有做品牌加盟、连锁、直营、合伙等等模式的玩法,对于各类合作伙伴而言,品牌需要有的核心价值就是 赋能拓客的能力 。简而言之,需要能帮助别人挣到钱, 扩张才会变得有序 。

    今年品牌传播出现了一个新的契机,目前新公域的投流价值可以帮助今年有规划扩张的劳务公司提供全新的核心价值,即: 岗源能力+我的品牌+我的投流技巧+我的投流渠道=拓客成本低+全国覆盖+规模化壁垒 。

    我们可以看到目前包括汇思集团在做的六号直聘、仕邦集团的邦邦求职,工立方、蓝领带等等,布局全国品牌加盟的企业已经举枪上膛,蓄势待发,而目前大部分劳务公司尚未意识到真正危机的来临。

    “变”是行业未来5年的主旋律,供需关系在变,意识形态在变,用工方式在变,行业玩法在变,年龄结构在变,希望大家都能拥抱变化,躬身入局,内部破壳,完成蜕变。

    专栏作家

    大井盖先生,公众号:八点四十,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前某厂PM总监,现创业公司CEO;关注企业服务和金融赛道,爱好广泛,欢迎一起交流探讨产品或创业相关问题。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让你的品牌快速脱颖而出,抢占市场份额,提升销量
免费获取方案及报价
*我们会尽快和您联系,请保持手机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