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度长文:关于跨境Saas的一些思考

    设计动态 2022-10-21
    有一阵子没更新了,这几个月实在是忙到飞起,好处是对业务理解日益深入了,坏处就是人太累码字就耽误了。感觉品牌真的是个越啃越艰深的东西,而且有时候是想的越多问题越多,所以这次换个主题,来蹭个热点写写SaaS吧。 最近有不少朋友来跟小猫说,你研究这么多DTC,怎么看

    SaaS可以为企业或商家解决什么问题?某种意义上,SaaS的存在可以带来更多降本增效的可能性,并提升关键业务的处理效率。那么跨境SaaS应该怎么做?如何理解当前的跨境电商SaaS生态?不如先来看看作者的解读。

    有一阵子没更新了,这几个月实在是忙到飞起,好处是对业务理解日益深入了,坏处就是人太累码字就耽误了。感觉品牌真的是个越啃越艰深的东西,而且有时候是想的越多问题越多,所以这次换个主题,来蹭个热点写写SaaS吧。

    最近有不少朋友来跟小猫说,你研究这么多DTC,怎么看现在品牌的数字化转型呢?特别是怎么看现在这么多SaaS呢?软件对做品牌的用处大吗?也有不少做SaaS的朋友来问我:DTC对SaaS的需求到底是怎样的呢?他们最需要的是什么功能呢?什么才是客户付费的核心呢?

    小猫不是SaaS专家,但貌似最近SaaS的火热程度确实已经远远超过了品牌本身,大概是经济行情不好,大家都觉得卖水比淘金靠谱,但是细细想来,却也有一些值得聊聊的问题。

    个人感觉中国的SaaS无论是在跨境还是别的方向,其实都还在很早期的阶段,大家也都在探索,小猫自己是很相信科技提高效率的,但是到底应该怎么做才是人工智能而不是人工智障?抛砖引玉一下,和各位粉丝们共同探讨探讨。

    这五个问题,其实是分别五个小故事引发的思考。

    一、SaaS vs. 生态? 第一个故事 有一天我问一个毫不了解跨境电商的朋友:你怎么看Shopify呢?

    对方:Shopify是什么?

    我:就是用来做网站在上面卖东西的。

    对方:淘宝吗?

    我:不是,blabla(一通解释)。

    对方:哦我明白了,但是(一脸疑惑),用户咋知道这个站呢?为啥要在这里买东西?

    这件事情让我深刻体会到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是个多么深刻的道理,有时候你已经习以为常的一些概念在外行的眼中反而会出现灵光一闪的思考,这让我想到一个问题:在普通用户眼里Shopify这个东西其实是不存在的,他们只会看到一个独立站,至于这个站是咋建的,里面用了些啥软件,他们也不会关心。

    这实际上带来一个问题:这些围绕独立站的SaaS的客户到底是谁?显然是这些开店的小b,但是这些小b又本来有类似Shopify这样的后台,那么SaaS的服务到底是接给小b的还是接给Shopify的呢?你说直接2小b吧,你又绕不开这种大系统,你说是接入系统吧,那就是个插件。这到底是个啥SaaS呢?

    跳开所谓SaaS的概念,小猫妄自定义下,一个软件最基础功能其实还是个工具,只是工具不断延展,越来越大,姑且就改叫SaaS了。

    我对Shopify其实也包括亚马逊一直有个很大的疑问:他到底是想把自己的功能越做越多还是接入的插件越来越多?

    其实用过的人都知道,Shopify里很多自带的功能和插件都是重复的,只是他自带的不是很完善,所以开放给了第三方。

    而一些国产建站软件其实很多功能比Shopify更丰富,等于把一些插件功能直接做进去了,抛开一些灰产问题的话,其实功能反而更多。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逻辑不同:Shopify应该是觉得三方开发比自己开发更好,但是中国人貌似普遍喜欢大而全,最所以基本上中国的SaaS很少有生态一说,最后都是越做越像。

    所以Shopify应该是想把自己当成一个操作系统,这些插件就如同iOS和安卓上各种APP一样,事实上Shopify也确实把自己的插件都叫做APP,把插件中心叫做应用市场,今年夏季的一系列更新基本也是把“开发者”当作一个专门的群体去扶持了。

    如果类比互联网,早期的互联网应用也确实都是工具为主,这跟现在的各种跨境SaaS几乎一开始都是工具的情况不谋而合。

    那么问题就来了:如果Shopify都已经是个OS了,你还能做另一个OS吗?如果你能,那大概率你就会跟它长一样了,如果不能,那大概率你就会是相当依赖于它的一个组成部分。

    中国小b对于数字化工具的使用意愿和普及程度远低于美国,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其实从小猫的观察来看,小b不爱使用系统确实是事实,但却不是不爱使用工具,在解决某个具体问题上其实我国的工具是相当多的,甚至各种擦边球工具都不少,但是集大成者却很少。而中国大b却普遍喜欢自己集成,事实上很多早期的SaaS公司都是大卖转型。

    所以最佳路径是什么呢?虽然大家讲的都是单点突破,再横向扩展的故事,但其实小猫觉得,小而精和大而全都有道理,一个功能做到极致,做个一流的工具也没什么不好。

    问题只不过在中国的创业环境下,是否有小而美的生存空间,如果你就是一个工具不扩展,是不是迟早就会被别人干死。

    但这个问题,似乎也不只是SaaS一个行业的问题了。天问啊,就跟消费品怎么突破天花板一样,好难。

    再次以互联网时代来对比,在工具时代的尾声,工具转社区、工具转社交,也出来一大堆方向,但最后互联网届基本共识是谁也转不成,社区做好的就是一开始就是社区,社交做好的就是一开始就是社交,没有一个工具转型成功的。

    但是SaaS届可以这么类比吗?有工具转SaaS的说法吗?怎么转呢?

    二、没有流量的生态? 第二个故事 有一天我问一个毫不了解SaaS的朋友:你觉得做Shopify生态的SaaS靠谱吗?

    对方答:Shopify自己不就是个SaaS吗?给一个SaaS做SaaS算什么?传说中的套娃吗?

    我又问:Shopify不算生态吗?

    对方答:它自己又没有流量,有啥生态?

    回到前一个问题,如果Shopify这种软件的终极是一个操作系统,那么围绕一个操作系统做一个SaaS是可能的吗?

    围绕安卓和iOS的工具特别多,但以此为基础的SaaS系统有啥?我能想到多半就是三方归因和广告数据分析之类的,但这些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依赖的是平台的流量,附加的是平台的功能。所以iOS14一出马上哀鸿遍野,数据源一断,所有人都变成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回到电商这个场景来,交易才是核心,但是这个数据不是在Shopify就是在卖家自己,换句话说,所有工具也好,SaaS也好,都是拼图的一块,但是只有卖家自己是拥有整块地图的,而拼图四个边,哪个对不上都不行。

    前几天有个大哥问我个很好的问题,他说为什么中国所有SaaS都是围绕平台的,阿里生态里面,物流出了四通一达加菜鸟,erp有聚水潭,代运营都有个宝尊,但外国SaaS好像都是单蹦的,并不围绕着大平台,现在各种亚马逊生态也都是中国人做的。

    我觉得其实是个流量问题,国内也就是阿里,围绕京东拼多多生态的也没出啥(当然自己搞的亲儿子之类的不算),归根结底还是大流量溢出:生态主是上帝,上帝分你几个果子,你也可以吃的饱饱的,但如果上帝不爱你了,你也就什么都没有。

    而在跨境电商这个生态里,最吊诡的是,除了亚马逊一个大平台能说得上是上帝视角,别的小站本来也是在外面哼哧哼哧找流量呢,Shopify是一个操作系统,但是没有流量的操作系统怎么衍生?

    上帝可以把水变成酒,但是亚伯拉罕不行。

    所以Shopify现在要搞自己的audience network,搞自己的shop APP,显然也是流量焦虑的一种表现。同样是疫情期间的电商红利过去,同样是科技股大跌,但为什么亚马逊的股价没有重创,Shopify却很惨?

    小猫是很不赞成用股价衡量一家公司的价值的,但老牌必然还是有老牌的道理,不是每个人都能做生态的,生态是需要流量的,没有流量的能力不要轻易想生态,不然可能真的就如同某中国企业家一样,“生态化反”了。

    所以经常有人问小猫,说独立站这些兴起,是不是意味着亚马逊要衰落了?我说现在是大卫和哥利亚的局面,还没见过上帝呢。你要说出一个shein就能挑战亚马逊,那我觉得还早,但这是个趋势。相比于眼下,趋势会怎么发展,可能是未来的关键。

    但以目前的情况看,中国人在这中间是什么角色,又是另一个问题了。

    按照圣经的说法,大卫之所以能战胜哥利亚,是因为真的信上帝,如果让唐僧去挑战哥利亚行不行,那是另一回事了。

    三、SaaS要解决什么问题? 第三个故事 有一天我问一个特别接地气的卖家:你们用SaaS最主要需要解决啥问题?

    对方:什么是SaaS?

    我:blabla(一通解释)。

    对方:哦,我们也用这些,但是这都是小玩意,就是锦上添花,解决不了核心问题。

    我:什么是核心问题?

    对方:产品啊、压货啊、封号啊、物流啊,你说的这个什么Sa什么,这些都不能解决啊。

    电商之于互联网,一个最大的难题就在于链路太长,拆解一下做一个品牌独立站的环节,从最开始的品牌定位设计,到打样出货,再到营销获客、成交转化、发货物流、客服、数据分析,等等,每一个环节都是亿点点细节,所以相比于纯线上业务,这个模式涉及的环节太多。

    难怪一般人做出海要么就是做纯线上流量,要么就是一件代发,很少有敢一上来就做电商的,一般人没啥经验一上来就要做品牌电商的,更是无数人劝退。

    在很多商业模式里都有一个“核心问题”,比如解决了一个什么核心需求,或者满足了一个什么核心条件,一般来说,这个核心问题越痛,越简单,商业模式就越好。

    但跨境电商正因为环节过多,而且每一个链路都容易出问题,哪个出问题影响都挺大,所以反而显得“核心”特别多,做物流的说你货发不出去行吗?做营销的说你货卖不出去行吗?最后做供应链的说没有我你们干啥不都是瞎扯淡?到最后每个SaaS都很难说自己解决的是最核心的那个,对卖家来说,也是按下葫芦浮起瓢,可能想到哪个用哪个了。

    所以哪个才是电商卖家最痛的点?哪个才是市场最大,延展性最好的切入点呢?很多做SaaS的朋友都问过小猫这个问题,而小猫的回答就是不知道。

    我觉得营销很痛,但流量在google,meta和亚马逊手里,他们又不爱给三方开接口,最后除了做代理还能干啥呢?

    我觉得物流也很痛,但如果你不是自建线路最后也还是跟货代打交道。

    我觉得产品也很痛,但中国供应链这个问题所有人都说不被毒打不会懂,最后貌似是个人际关系和信任问题。

    这些是大头,其次才是邮件啊,网红啊,追踪啊,分析啊,等等,所以你说有哪个最核心或者最容易做大,我一时半会也说不出来。

    但那是不是说每个赛道都很小,那就不做了呢?

    小猫觉得也不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现在SaaS市场上缺的不是大故事,而是真正的好产品。一个小工具,能做的特别好,其实也可以收获很多用户,反而怕就怕什么都想做一点,但都不是很精,最后就成大外包了。

    不过大外包倒也挺赚钱的,做个生意也不错其实。

    四、人性 vs. 技术 第四个故事 有一天我问一个特别洋气的卖家:你们都用什么SaaS?

    对方:不怎么用。

    我:那你们发邮件这些都怎么做呢?

    对方:就自己一封一封发啊,一个一个找啊。

    我:为啥不用技术呢?

    对方:之前也试过,一旦变成机器回复和聊天,客户一下子就能感觉到,就没有那种人和人沟通的温度了。我们宁愿笨一点,让客户感觉真实点比较好。

    这个公司是我见过的少有的在规模不大的时候就搞了一个团队专门做用户运营的,一般在这个阶段,大部分公司都会倾向于用各种工具和外包而不是招人自己做。但我其实打心眼里挺佩服这种一封一封发邮件的,有种那种the good old times的感觉。

    后来我问一个比较成熟的公司说你们能这么做吗,他们说那肯定是不可能的,体量太大不可能一个一个回复,必须得上系统,就算上系统都不能保证回的过来,更别说这样手动人肉做了。

    这其实就是个问题:品牌之所以成为品牌,就因为它有这么一个人的因素在里面,客户因为知道你这个品牌背后的人,感受到这个品牌的人的所谓“温度”,才能建立所谓的情感,才能信赖这个品牌。但技术的要义其实是尽量减少人的工作,将一切沟通尽可能流程化、模板化,最后全机器不要人最好。

    但这样不就跟品牌本身的所谓“情感连接”矛盾了吗?要不怎么说品牌很难快呢?你要搞情感连接,那能快吗?情感是世界上最复杂、最需要时间和精力的东西,中国人是可以相亲见两次就结婚的,老外可不行。

    以前我一直把外国私域没有中国这么蓬勃发展的原因归结于外国没有微信这样一统天下的社交软件,whatsAPP是有人用,但架不住还有messenger还有snap,甚至还有很大一部分人只用短信,但有一天我在跟一个微商聊天的时候,突然明白了可能这还不是真正的原因。

    更重要的原因是中国的微商都是真人跟你聊天的,毕竟你想在中国找一个能在微信聊天还能顺带卖卖货的劳动力,简直不要太容易。所以几乎做的好的微商号都有真人运营,虽然他们也有些scrm工具之类的,但大部分的对话和交流还是很有人性的,所以我有时感觉很多微商还挺有水平的,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客服了。

    但你让老外搞一堆真人跟你在线聊天吗?一些小国家是有这样的服务,但是一来管理就是个问题,二来大家但凡国外待过的估计都跟这种客服打过交道,懂的都懂。

    有个技术大牛跟我说过一句话,他说技术能解决的问题就最好不要用人,凡是把简单的事情搞复杂的都是人,不管什么事情一旦加入了人这个变量,出岔子的概率只会变大。

    根据小猫不算太丰富的跟人类打交道的经验,其实我是很认同这个道理的,那么问题来了:品牌核心是一种情感和体验,要以人为本,要去营造一种氛围感,要去传递“温度”,但是工具是把人数据化,标准化,把一切流程格式化,最终的体验必然是不可能太要求所谓人文关怀的。

    要让客户感觉vip体验就必须上人工,但人工又不scalable,怎么平衡呢?

    可能真的要科幻电影式的人工智能了。

    《西部世界》下一部:什么?你们竟然都是中国制造?

    五、SaaS的销售怎么卖? 第五个故事 有一天我去拜访一个老板,正好有一个销售小伙在跟老板谈生意,老板就介绍说我是个做自媒体的。

    小伙一看就是个特上进的,马上两眼放光掏出手机对我说:“赶紧加个微信,你那边有啥客户可以推给我啊?你有群吗?快拉我一下。”

    后来我问这个老板,我说销售的积极性会是你选择用什么软件的理由吗?

    老板说,可能会在试和不试之间选择试一下,但最后用哪家还是看效果。

    后来过了一阵子,我问他试了效果怎么样。

    他说销售是讲的非常好,但就是个这么简单的软件,销售拉了个产品,产品拉了个专员,专员拉了个客服,最后一个群里十几个人,出了问题也不知道到底谁管,感觉挺混乱的,就没用了。

    说实话,在各种2B的行业里,电商的销售体系是我见过最混乱的,而跨境电商更是乱中之乱。

    因为从销售上来说,跨境电商行业跟其他所有行业相比,有两个很特殊的点:一是很多公司都没有所谓的组织架构,不像很多科技公司有个体系,分部门分职能之类的,这个行业基本都以老板为中心,圈子特别多。而且这个行业大家心照不宣怕被骚操作,所以往往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特别重要,做个啥重要点的事都得见老板,而SaaS事关数据,很难给一个不知底细的公司。

    但是老板又不是一线做业务的,系统的实操细节大概率也不会太关心,所以其实在老板层面是无法切身体会产品好坏的,但是真正用系统的员工又往往对选型是没有决定权的。

    这就出现了一个很尴尬的局面:总不能说喝两顿酒就换个系统吧?但是到底谁家是真好用呢,也说不上来。

    本猫最近发明了一个新词,叫做L2L(老板2老板)。很多行业的销售虽然说是toB,但并不一定要to老板,而跨境电商是我见过最多L2L销售的。

    这种销售模式的好处是链路短,比较简单直接,但问题是老板当然水平高啊,老板自己当销售的很多都能把自家产品讲出个花来,但基层销售不一定啊,如果基层销售不能像老板一样懂产品懂行业,怎么拓客户呢?总不能都靠老板天天饭局吧?

    第二个特殊的点是,基本上较为普遍的跨境电商的功能,在国外都能找到原生的。这是当然的,跨境跨境,你是跨境,人家是本国的嘛,其实国外各种工具的丰富和易用程度都不亚于国内。外企要做中国的生意,想替代中国的核心系统,那是非常难的,同理,中国要做外国的生意,想替代外国的核心系统,也是很难的。这就意味着从一开始跨境电商SaaS的竞争对手就不止是国内的同行,更是国外的。

    现在很多国产SaaS的红利其实在于外国软件难用,直接给IP禁了的不说,还有比如很多没有中文界面的,或者跟国内各种操作习惯不一样的,而且没啥客服。中国的好处就是接地气,本地化很丰富,销售客服更是面面俱到,很少有国外那种用了就找不到人的体验。

    但是有时候本地化是把双刃剑,用过很多国外和国内软件之后,我发现就跟各种卖货网站一样,很多软件你一打开就能感觉到这是中国人做的,这是印度人做的,这是欧美人做的,整个风格和使用习惯都不一样,就跟中国人用外国软件总是各种觉得各种地方设计得特别捉急一样,老外要用中国软件各种密密麻麻的字估计也是一脸懵逼。

    这就导致很多软件的产品功能本身其实并不强,而要把很多的精力花在优化使用体验aka.销售客服上。

    这其实是很奇怪的一个点,对于任何一种产品来说,本来最大的核心竞争力应该是产品本身而不是服务,但在中国这个命题是不成立的,似乎没有任何一家2B公司是可以完全靠产品取胜的。

    ps. 其实貌似2C也是。

    而销售和客服更是我常常无力吐槽的一个点,说来惭愧,小猫也算是干过某种2B的销售工作,也请教过不少这行业里的top sales,一个最大的感受就是,在2B销售、售前和客服这个领域,要补的课实在太多了。

    小猫觉得其实我国2C的销售能力特别强,各种打折运营、直播卖货简直不要太6,其实你并没有感觉他们很推销,但常常你本来不想买的随便逛逛也莫名其妙就买了一大堆。

    但是反观2B的销售正好相反,个人感觉现在2B的销售有点像2C早期那种屈臣氏地推,你一进店就两三个人跟着你,满脸写着“快买”,但是买了之后客服又跟不上,一个群里七八个人,出了问题就是同一套话术反复车轱辘话。

    2B看起来比2C简单,是因为客单价/获客成本相对高,但是2C的获客其实比较简单直接,而2B的获客如果把销售的人力成本都算进去,可能其实获客也不便宜了。如果把技术支持、客服都算进去,可能就更贵了,那么中国相比于外国软件销售客服更好的优势,反而也成了成本更高的问题。

    但是对于公司来说,业绩的压力又是尤其的大,2C业绩压力也大,但是客户的决策流程是很短的,虽然经济差,但你让人下单一包泡面一个洗面奶,还是相对容易的。但是对2B销售而言,本来决策链路就很长,甲方也是各种去肥增瘦,可能花个几万块都要掂量一下,这个销售能力就显得特别重要。

    关于这个问题,感觉又是另一大篇了。

    作者:独角猫;微信公众号:独角猫说跨境品牌

    本文由 @独角猫说跨境品牌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从罗永浩淘宝直播首秀,聊聊头部主播和平台分别是怎么想的

    设计动态 2022-10-21
    罗永浩和交个朋友是从抖音起家做大的,这个都知道。可最近看到,老罗准备淘宝直播首秀了。 这是要出走抖音了?是怎么想的呢? 其实不止是老罗,今年在抖音爆火的东方甄选也在自建平台,这背后的问题其实是: 头部主播和平台本质是啥关系,是怎么互相利用,又是怎么渐行渐远的。

    罗永浩作为抖音起家的主播,准备淘宝进行直播首秀,曾经爆火的东方甄选也在自建平台。主播和平台的关系总是十分微妙的,双方都需要对方的资源又时刻提防对方会变卦离开。本文作者以此为例,谈谈自己对头部主播和平台的看法,与你分享。

    罗永浩和交个朋友是从抖音起家做大的,这个都知道。可最近看到,老罗准备淘宝直播首秀了。

    这是要出走抖音了?是怎么想的呢?

    其实不止是老罗,今年在抖音爆火的东方甄选也在自建平台,这背后的问题其实是:

    头部主播和平台本质是啥关系,是怎么互相利用,又是怎么渐行渐远的。

    因为我在快手做过几年运营,对于这个问题还是挺有感触的。

    接触过的头部主播或机构,大概有三种心态:

    第一种,死心塌地跟你走

    这类主播或机构,主要在这个平台赚钱,粉丝也都在这里,在当下阶段是非常满意的,所以会很配合平台,基本上让干啥就干啥。

    当然,这不代表他们没意见,只是为了钱,都可以忍。

    能和平台、官方团队把关系处好,没坏处,万一能给点资源或者在违规上放自己一马,换算成钱,是不少的。

    比如,在有些违规情况下,可以封禁你,也可以不封,这里面是有决策空间的。如果主播被封,一晚上损失几十万甚至几百万很正常。

    所以这种主播,不管心里怎么想,表面上都会非常积极配合,短时间内也不会离开。

    第二种,表面很积极,其实很担心

    这类主播或机构,一般是还没在这个平台赚到钱,但又想试试,不想丢掉机会。

    他们背着比较大的增长扩张压力。

    比如,在抖音做到瓶颈了,努力很久也没啥进展,于是就想看看其他平台的发展空间。至少是多条路,万一能成功呢。

    既然想拓展新机会,所以肯定和平台沟通起来,就很积极,会表达愿意配合很多很多,生产独家内容、固定时间开播等。

    那有啥可担心的呢?

    担心做不起来,对这个平台没信心,缺少成功的路径,所以就想赢怕输。 毕竟要去做新平台,就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和资源,这就反而是增加了成本。

    那么什么是成功路径呢?

    就是让这件是有更强的确定性。

    比如,平台有明确细致的打法,有承诺的资源,甚至能保量就更好了。也就是,你先承诺我肯定不赔,我就投入资源去做。

    可以推测出,像罗永浩在淘宝直播这件事,肯定是资源堆起来的,这是合作的基础,商人不能做赔钱买卖,有话语权的主播更会去要一个确定性。

    我自己见过几个机构老板,特别有意思。

    握着我的手说,接下来我们决定做你们平台了,把A和B这两个当家的账号都投入进来做独家内容。这是在我没有承诺任何资源的情况下,对方老板主动表达的。

    后来迟迟没看到动机,再后来就发现被抖音签了独家。

    这个现象很正常,谁和谁能达成合作,主要看天平向哪边倾斜。人家没啥信心,平台也没表达强烈意愿,这事没成就太正常了。

    第三种,非常抗拒,刻意保持距离

    在抖快正面交锋那一两年,我见到过几个抖音头部MCN的老板,交谈中明显的感受到了戒备之心。就是完全不想和我合作,甚至会担心抖音那边知道我们聊过。

    这种情况就是上述第一种情况的反面,就是头部主播或机构主要在另外平台赚钱,且收益非常好。

    他们不是不想和其他平台合作,而是不想影响现在的生意,从态度上站好队。

    这就好像男生追求女孩,这个女孩刚谈恋爱,和男朋友正在蜜月期,另外一个男生过来表白,肯定是没啥机会的。女孩甚至不想让自己男朋友知道,还有其他人过来搭讪。

    所以,至少在蜜月期这个阶段,两者肯定是没有合作机会的。

    说回到罗永浩在淘宝直播首秀的事,我觉得有以下几个原因:

    1)寻求新的增长空间

    头部主播看起来很风光,但基本上都到了增长瓶颈,头部=瓶颈。

    粉丝、视频、直播数据都不怎么涨了,更重要的是粉丝会流失的。主播们靠着粉丝和流量赚钱,但每次开播带货都是在消耗粉丝,这会让人非常焦虑。

    这么瓶颈下去,肯定不是长久之计,所以会选择新平台。

    从平台的视角出发,当然希望头部越来越多,且都圈在自己这里,但这不现实。因为平台再大,即使是抖音这种6-7个亿DAU的产品,在某个赛道里的流量和用户也都有限的,再加上几层的转化,做到罗永浩和董宇辉那样也就极致了。

    平台还希望延长头部主播的生命周期,各种理由去稳住头部。

    比如,有新的流量策略,可以拿出来给头部;或者新增的产品模块,之前是人找货,现在上了商城变成货找人了,头部可以再试试等等。

    但终归能做的事是有限的,而且头部对于增长的诉求是非常强烈的,这两者之间的矛盾,没办法缓和。

    2)头部主播或机构的成长

    在做直播带货的初期,主播或机构通常会选择一个平台,适合自己的、有资源的、方便下手的。

    因为刚开始资源和人力都有限,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做,方法论都没成型,需要摸索。

    这里说的成长,就是等这些主播或机构长大了,做起来了,已经跑通从内容到变现的玩法了,肯定就要琢磨着去别的平台玩玩了。

    孩子长大了,总想离开家闯荡。

    现在要做抖音,哪怕你是非常有实力的团队,或者非常知名的品牌,只要你还没在抖音上做起来,官方都不太会在乎你,不会给特别深入的服务,或者刚好的资源。

    因为平台希望你先投入,劝你All in。

    毕竟抖音这么大了,如果不是特别稀缺的品类和角色,不太可能从小baby的时候开始服务了,投产比太低,也服务不过来。

    主播或机构成长起来了,哪怕出走了,其实平台也已经从总获利了,毕竟是在这里火的。走了,也能接受。

    3)抖音平台特征

    在抖音上经常能刷到这样的视频:当年爆红全网的BGM/网红,你还记得吗?

    就会发现真的有太多人、事、BGM在抖音火起来,并且非常快速的就消失了,这就是抖音平台的特征,也是有威力的地方。

    抖音的内容生态以及算法,很容易出爆款,大家都知道,就不细说了。想表达的是另外一方面, 就是流量始终掌握在抖音手里,分配给谁,谁就会火。 主播对于平台流量基本没有自我掌控度,有极大的不安全感。

    这周四你可能被全网谈论,下周三的时候就没人记得你了。

    这种不安全感会一直伴随着主播或机构。 哪怕是已经掌握了抖音流量玩法的人,也会担心哪天算法策略或规则制度有调整,甚至是被平台认为是不好的内容和账号,自己的流量都会大打折扣。

    再加上随着后浪推着前浪,董宇辉推着罗永浩,那肯定前浪就得想办法应对了。

    可能大家会说,不是都这样吗?

    快手就不是。在快手积累的粉丝,都是主播自己的,平台能干预的空间很小。因为快手用户有访问关注页的习惯,渗透率很高,但抖音就不行。

    这就是快手的竞争壁垒之一,否则早就被抖音吞噬了。我就不展开说了,可以感受一下是不是这个道理。

    正因为抖音给头部主播或机构不确定性的感受, 所以都会像罗永浩/交个朋友一样,思考怎么开拓第二个战场,建立自己的反脆弱能力。

    4)独家协议过期

    平台锁定头部角色,还有一种确定性很强的方法,就是签独家协议。

    落实到法律层面,平台承诺提供的资源和服务,主播或机构承诺提供独家内容。时间上,一般都是一年一签。

    抖音大概在3年前突击签约了一批独家内容创作者,后续也还会有,但因为不是阶段重点,就比较零散,看情况而定。

    像抖音电商这种业务,刚开始做的时候肯定也有独家绑定合作。

    尤其是在主播账号有做起来趋势的时候,平台会投入资源扶持,并且通过协议形式锁定。这时候就是双方的蜜月期,一拍即合。

    但协议都会过期的,一年一签,最多是两年。

    所以在这个节骨眼儿,很多主播或机构就借机去尝试新的平台,寻求新增长机会了,毕竟已经没有限制了。

    总的说来,主播和平台的关系,就是想方设法从对方身上拿到利益的关系。

    但拿到利益,要讲时机、看阶段。

    在双方都能获取利益的时候,就是蜜月期。一旦关系开始错位,就会出现一方叛逃另一方的情况。

    主播与平台的关系,主要有这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主播还小,平台不鸟

    这个阶段是主播小,平台大,错位阶段。哪怕主播承诺投入再多,对平台来说也是空白支票。

    要知道平台的人,每天见到的就是各种对他们吹牛的人。听多了,就麻木了。

    东方甄选也是埋头在抖音做了一年多的时间,才有后续的爆红。在董宇辉没火之前,人家也在播,可我们网友并不知道,平台也不会特别在意。

    所以,平台不会给小主播资源和服务,能提供一个玩法文档就已经非常不错了,毕竟平台大了,红利期过了。

    第二阶段,主播快长大了,平台站出来了

    主播的诉求是快点长大,就可以赚钱。平台的诉求是让听话的好内容、好主播快点长大。

    平台的优势是能看到通盘数据,比如近期增速很快的主播,很容易被发现的,这时候就可以去做更多的投入和扶持,或许变成真头部。

    我之前就会看涨粉效率或各种转化率这种数据,就能看到一些有趣的现象。

    比如某个类型的几个主播,粉丝的绝对值还没那么大,但最近两周增速很快,这个类型就是很吸粉,值得关注的。扶植一波这类的账号,成功概率会比较大。

    所以, 平台往往是在主播有希望做大,或者即将做大的时候,会提供更多的扶持,甚至有深度的合作。

    在这个阶段,平台还处于强势地位,有很强的话语权,主播或机构也比较听话,是最好的时机。如果等到主播长大,就很难谈,或者成本就变得很高了。

    第三阶段,主播很大,平台狠管

    主播做到头部,成为平台的行业标杆,在平台整体也有了一定占比,这时候双方关系就非常微妙了。

    平台的太多很多面,希望服务好头部主播, 毕竟他们贡献了GMV,完成自己目标是非常依赖这些主播的,甚至他们还可以帮你冲冲目标。

    尤其在上市公司,这些头部主播一定程度和股价都有相关度。

    同时,平台也希望这些头部主播或机构听话。

    比如带货品类、内容调性、开播时间、活动参与等等,对他们有一定的掌控度。

    问题是这时候主播也很大了,也知道对平台的重要性,所以开始争取更多自己的利益,肯定不能100%的听话了。

    平台这时候会拿出自己的大棒,给头部主播「意思意思」。

    大棒是个比喻,具体是指,可封可不封的时候,封你;可封3天也可封1天的时候,封3天;可以在几天内减少公域给你的分发,等等。

    大家可以算算,这些大棒挥下来,头部主播或机构会损失多少钱。

    当然这都是在合规合法情况下的,本来平台的角色就是管理者,就是执法者,会有对现象的理解,对制度解读的权利,这真没啥可说的。

    头部主播也明白这些,所以大家都在对方可接受的范围内游走,获取自己最大利益。

    以上,就是我理解的头部主播和平台的关系,罗永浩/交个朋友只是其中一种现象,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专栏作家

    韩叙,微信公众号:运营狗工作日记,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原猫眼电影产品运营专家,创业时经历了0到1的艰辛,在百度时规划了海量用户的玩法。从业10年,专注互联网运营领域,包括产品运营、用户运营、社区运营和UGC运营。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量化青年:把生活过成一场实验

    设计动态 2022-10-21
    普通的一天里,你的身体能产生多少数据? 智能手表告诉你,抬起手腕的这一刻,你的心跳是74次/分钟,呼吸16次/分钟,血压是116/77; 昨天一共走了8254步,每小时一分钟的站立目标完成12次; 睡眠时间是7小时06分,其中深度睡眠有1小时49分,中途醒来2

    现在年轻人的生活里,大概离不开各式各样的数据,比如智能手表里的心率、呼吸,手机APP里的热量记录、健康数据……许许多多的数字在记录着你的生活,但同时也可能在无形之中增加了你的焦虑。如何理解被数据“掌控”的“量化青年”?不如接着往下看。

    普通的一天里,你的身体能产生多少数据?

    智能手表告诉你,抬起手腕的这一刻,你的心跳是74次/分钟,呼吸16次/分钟,血压是116/77;

    昨天一共走了8254步,每小时一分钟的站立目标完成12次;

    睡眠时间是7小时06分,其中深度睡眠有1小时49分,中途醒来2次。

    走上智能电子秤,跳动的数字停下来后,身体变成骨骼、脂肪、肌肉的组合。

    今天比昨天重了0.8kg,因此今天的热量摄入目标是1300大卡,比昨天要少200大卡。

    各种各样的身体数据,让量化青年们得以充分地“量化生活”。

    “量化生活”的概念最早在 2007 年由美国《连线》杂志的编辑 Gary Wolf 和 Kevin Kelly 提出。

    这种生活方式需要人们记录自己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数据,作为进行未来自我优化的数据支撑。

    诚然,量化式的生活能带来一种令人安心的“掌控感”,但也在无形之中,增加了我们的“数据焦虑”。

    就算你没有刻意量化自己,我们的生活也早已离不开量化了。

    一、想量化,先氪金? 如果你浏览过豆瓣“量化式生活”小组,就会发现“万物皆可量化”。

    最常被量化的莫过于睡眠时间。你几点入睡、几点起床,你的手机全都知道。

    一张报告,就把你的入睡时间、睡眠时长、夜醒几次、睡眠质量得分交代得一清二楚。

    健身人群则将“饮食计划”送上第二大量化对象的宝座。

    小组成员们会分别记录碳水、脂肪、蛋白质、蔬菜纤维的摄入量,最后计算出当天可以再燃烧多少卡路里。

    有摄入就有消耗,那么排便自然也可以被量化。

    形状、颜色、分量、气味、地点,都可以被记录,甚至,每次“卸货”都能获得0-100的健康值打分。

    坐在马桶上给自己打分,还真是一种特别的体验呢!/便了么app截图

    五花八门的数据被聚合在一起,让人不禁感叹,在互联网时代,只有你想不到的量化,没有你无法量化的生活。

    不难发现,健康,就是量化青年们想追求的首要目标。

    如今,追求健康不但是一种流行趋势,还受到了官方的重视和支持。

    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逐步落实,数字健康管理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攀升。

    商家们赶紧跟进,把健康焦虑变成了最好用的“流量密码”。

    “健康要靠数据来呈现,想获得更准确的身体数据,不买件可穿戴设备来测,说不过去吧?” “多花点钱就能吃到相应热量的‘健康餐’­­,不用花时间搭配,我们是不是很贴心?” “想要解锁更高级的统计分析,亲亲这边可以充个会员哦~” 总而言之,想过得更健康,来消费吧!

    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数字健康管理行业核心市场规模达2160亿元,2023年预估达2331亿元。

    健康管理的市场规模仍在稳步增长。/艾媒咨询《2022-2023年全球与中国大健康产业运行大数据及决策分析报告》

    无糖饮品、健康代餐的市场规模也在不断增长,2021年中国功能型瘦身食品市场规模已达2793亿元。

    可以说,是对健康的焦虑让越来越多的人走入了这场“量化带来健康”的消费狂欢之中。

    在无法掌握的生活中,我们无法购买安全,但是可以购买安全感。

    通过消费,将数字摆在面前,人们似乎就能获取难得的“掌控感”了。

    然而,想通过量化自己让生活更可控,也没你想得这么简单。

    二、量化健康,反成“枷锁” 让 · 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中曾提到,当代社会中人们对于身体“美丽”的追求并不是基于自然的需要,而是在当作一项绝对命令在执行。

    当我们看到别人已经通过量化自我来追求“自律带来自由”,而自己还在傻傻干饭时,我们很难不产生焦虑。

    Liam是在好友的朋友圈里第一次知道量化式生活的。

    满满当当的数据与图表让他十分震撼,而搭配的那张好身材的对镜自拍照,更是让他“心痒痒”。

    为了拥有同款好身材,Liam也决定开始量化式生活。

    可惜,一段时间的实践下来,身材没有太大的改变,钱包却肉眼可见地瘪了。

    刚开始时,为了更科学地量化自己的生活,Liam先是去医院营养科挂号开了个健康食谱,然后购入了一个可以测81项身体数据的体脂秤。

    精挑细选后,他选择了一款3499元,能监测脑电反馈的“冥想头环”,希望通过正念冥想的练习改善自己的睡眠质量。

    智能手表当然也是必不可少,除了运动监测和消耗量分析,价值过千的手表基本与一台手机能做到的功能无异。

    草草算下来,正式开始“量化式生活”前,Liam就先花出去了小几千。

    而真正开始实践后,全方位的量化让他十分疲惫。为了减轻自己的分析负担,他又充了许多app会员,以获得更详细的分析报告。

    尽管如此,每天他还是要花半小时以上的时间总结当天的量化成果。

    从身体数据到时间运用,细分到每一分钟的数据都需要被整理,便于后续复盘使用。

    “我真的是非常严格地在执行,每天都要记录和观察自己的变化,如果数据不好的话还会让我非常焦虑。”

    让Liam不再坚持量化自我,是在跟风去测“90项食物不耐受”之后。

    小红书里,许多用户都在讨论“食物不耐受”。/小红书截图

    食物不耐受不等同于过敏,是一种因食物分子无法被人体完全消化,当作外来物质被识别而产生的免疫反应。

    为了更了解自己的身体,Liam交了1500元,抽了十几管血,做了检测。

    拿到报告之后,他发现自己对许多从小到大在吃的、最常见的食物都不耐受。

    “牛奶、鸡蛋、牛肉、猪肉,还有一堆蔬菜水果都不建议吃,我觉得很离谱,那我还能吃啥?光喝西北风?”Liam调侃道。

    不可否认,食物不耐受的测试有其医学意义。但对于平时并无不良反应的Liam来说,一时的跟风行为反而为自己戴上了“枷锁”。

    最后,身心俱疲的Liam结束了这段只维持了半年的量化生活。

    三、量化无边,回头是岸 其实把自己的生活数字化,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个人选择,只是如今对量化自我的极力推崇,似乎有点“变味”了。

    没办法,现代人实在是太喜欢数据了。

    时时刻刻都能获得海量资讯的今天,为了降低判断成本,我们本能地愿意相信代表科学的数据。

    在越来越崇拜“客观”的现代化社会,数据显然是一种比自我感受更有说服力的存在。

    于是,当智能手机、应用程序和传感器被赋予了对身体情况的解释权,触手可及的量化数据就是一个人最好的标签。

    在社交媒体上晒出一张时间利用率报告,就可以营造一个专注人设;发出今天的热量消耗分析,就可以表现自己的自律。

    量化自我的过程,不但主动向世界证明了自己有好好管理身体,还能为我们打造一张“积极向上”的社交名片,何乐而不为呢?

    与此同时,我们还在被消费社会不断地告知:重视数据,才代表重视自己的身体,才“健康”“自爱”。

    否则,就有可能会被贴上懒惰、不自律,甚至道德失败的标签。

    看到这些话,焦虑值是不是瞬间拉满?

    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在《规训与惩罚》一书中曾提及人们的“自我规训”,即人们在没有被要求的情况下自觉遵守某些规则。

    而全方位量化的自我,又何尝不是主动将这种“规则”内置到自己的脑海中,不断进行“自我PUA”的过程呢?

    事实上,量化青年们在科技的加持下将自己的世界安排得充满规则、井然有序,本身不是坏事。

    但忽略自己的感受,如同科学实验一般的“理性”生活,未必就能带来自由。

    当我们过于依赖数据而非自我感受,来界定自己的身体、情绪、关系、状态时,便可能无法如以前一样相信真实的自己了。

    不再严格追求量化生活的Liam将自己的经历比喻成“修来世”。

    “自律带来自由的口号,在我这里是不成立的,一旦开始量化自己,就永远无法满足,永远无法停下来。所谓的‘自由’,或许是下辈子才能拥有的‘福分’吧!”

    造物主或许给我们设置了“永不满足的算法”。/B站@陈一枝你坐下 视频截图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否刻意去做,量化的思维其实已经深深刻在我们每个人的脑海中了。

    量化自我的现象能带来效率提升和自我改良的优秀成果,是当代社会势不可挡的数字化潮流。

    但量化的本质是为了优化,而优化的结果最终还是要服务于人本身。

    若量化的生活脱离了“服务于人”的根本目的,那么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因此,多尝试以一个人本身的角度,真实地感受自己的身体与生活吧。

    毕竟,我们最终追求的从来都不只是“自律”,而是真正的自由。

    参考资料:

    [1] Ajana B. Digital health and the biopolitics of the Quantified Self.DIGITAL HEALTH. 2017;3. doi:10.1177/2055207616689509

    [2] 《消费社会》| 让·鲍德里亚

    [3] 后身体:文化、权力和生命政治学 | 汪民安,陈永国.

    [4] 自我、权力与规训:可穿戴设备的社会学解析——以青年跑者为例 | 王健

    [5] “数据化生存”:被量化、外化的人与人生 | 彭兰

    [6] 被量化的身体:我们记录下走过的每一步,真是为了瘦吗?| 全媒派

    [7] 2022-2023年全球与中国大健康产业运行大数据及决策分析报告|艾媒咨询

    作者:牧羊;本文来自新周刊APP

    来源公众号:锐见Neweekly (ID:app-neweekly),有态度、有温度、有速度、有深度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新周刊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输入法被嫌弃的一生

    设计动态 2022-10-21
    微信输入法好用吗? 9月,腾讯低调推出了微信键盘(微信输入法)独立APP并启动测试,打破了外界对其“微信插件”定位的预期。但事实证明,输入法早已不是时代弄潮儿,下载独立输入法APP更是“过去式”了,除了几篇测评稿和推广贴外,这一动作鲜有人提及。 甚至,整个输入

    随着“微信输入法”的出现,整个输入法行业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本文对输入法行业发展的几个阶段进行了简单的复盘,探索其被操作系统“集成”的原因和现状,从中总结规律与启示。在未来,谁又将是语音交互时代中的下一个“输入法”?

    微信输入法好用吗?

    9月,腾讯低调推出了微信键盘(微信输入法)独立APP并启动测试,打破了外界对其“微信插件”定位的预期。但事实证明,输入法早已不是时代弄潮儿,下载独立输入法APP更是“过去式”了,除了几篇测评稿和推广贴外,这一动作鲜有人提及。

    甚至,整个输入法行业的格局,已经在人们不知不觉间发生了翻转性的改变,但这一切似乎也并没能引起多少关注和讨论。

    相比之下,人们更愿意关注直播电商和罗永浩们,讨论社区团购和即时零售能不能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但新事物们不是无源之水,输入法作为曾经互联网中最重要的应用之一,更是曾帮助计算机在中国扩大普及的工具,其存在对中文互联网始终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新立场》将对输入法行业发展的几个阶段做简单复盘,对其被操作系统“集成”的原因和现状进行分析,并借此得出些规律性的结论和启示,比如下一个可能隐没的行业会是谁?

    01 中文互联网的钥匙 如果不是五笔输入法的问世,后来中文互联网的发展可能还要滞后许多年,毕竟没有用户哪有“互联”网。

    1984年,改革开放来到第六个年头,奥运会在美国洛杉矶举办。法新社的相关报道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在全世界报道奥运会的7000名记者中,只有中国人用手写他们的报道”。

    八十年代,计算机在中国很难推广,因为没有合适的输入法,多数中国人很难完成人与计算机之间最基本的交互。甚至1992年李彦宏前往美国求学面试,教授还问他“你们中国有计算机吗”?

    当时虽然已经有了拼音输入法,但拼音发明推广时间尚短,有条件和需求使用计算机的人大多没接受过拼音教育,更重要的是,受限于时代,当时拼音输入法的状况是:单字输入、大量同音字、没有智能联想,其输入效率可想而知。

    在这种条件下,计算机字母和方块字很难共存,一种论调大行其道:废除方块字,全面改用拼音。甚至,有报社已经出版了只有拼音的报纸。一种过渡性产品,能够将26间字母键盘和方块字直接关联的工具,是那个时代的刚需。

    也因此,《新立场》更倾向于遵循PC端-移动端的顺序,将中文输入法的发展阶段展开如下:五笔-拼音-手写-语音。其中,从五笔到手写是形码路线输入法的进步,从拼音到语音是音码路线输入法的进步,它们都对中文互联网的普及和盛行,起到了巨大的帮助。

    仍然是1984年,在洛杉矶奥运会举办的一个月后,王永民来到联合国展示“五笔输入法”,打字速度达到了每分钟一百多。以中关村为起点,在严援朝的帮助下,五笔输入法走向全国。同一时期,哈工大成立课题组,试图走“手写”的路线将汉字与计算机联系起来,可惜手写输入法的广泛应用已经是移动时代了。

    九十年代,中国与世界“联网”,互联网用户开始爆发增长,这同时也是受过拼音教育的一代人。拼音输入法上手门槛远远低于复杂的五笔输入法,开始成为主流,技术上也从单字到短语、到整句,最后走向智能,智能ABC、智能狂拼等产品层出不穷。

    搜狗做输入法时已经2006年了,也是走拼音路线,而后2008年才补上了搜狗五笔输入法。搜索引擎从一开始(除了第一代雅虎的目录式搜索引擎),就在算法层上对于模糊音处理、下拉关键词等技术上有着应用需求和技术积累,这很接近智能输入法。

    搜狗输入法之父马占凯,就经常在搜索引擎中输入关键词,再复制系统推荐的下拉关键词,这样来查阅资料,后来他向百度推荐利用搜索引擎做输入法,没有被理睬,反倒是搜狐王小川给了他机会。

    搜狗输入法一经推出就霸占了市场,腾讯和百度迅速跟进,后来腾讯的QQ输入法做到了第二,百度输入法位列第三;再后来腾讯战略投资把QQ输入法打包塞进搜狗,此后很长时间在PC输入法市场都无人能挑战搜狗的地位。

    在PC时代,输入法是电脑终端上最普及、也是调用频次最高的产品之一,按照美团王兴的高频打低频逻辑,谁掌握了输入法谁就掌握了中文互联网的一部分话语权。也正是基于此,搜狗甚至绕有余力的搞起了“输入法-浏览器-搜索引擎”三级火箭,反攻百度。

    02 被颠覆的颠覆者 搜狗的市场优势,一直延续到移动时代,智能手机初期。最鼎盛时,搜狗输入法市场份额超过70%,百度输入法市场份额行业第二,但只有10%左右,被无情碾压。

    但商业的魅力在于永远没有终局,因为技术始终在进步。在技术碾压的优势下,任何市场都是蓝海市场,当初靠着新思路新技术成为黑马的搜狗,最终又被新思路新技术打败了。

    手写输入法只是一个过渡性产品,但它的存在逻辑确能让我们重温一个重要原则:更低的使用门槛,更直接的交互方式,是一切产品发展的方向。键盘输入,无论是简化版的九宫格,还是后来回归本质的26键,都比不上手写门槛更低、交互更直接。

    与五笔同期出现的手写输入,没有在PC端大放异彩,反而在许多年后的移动端才迎来春天。但移动设备迭代速度之快,AI算法进步速度之快,都让这条路线很快就变成了“歧途”,这也与手写的速度限制有关。后来,百度输入法推出了“凌空手写”功能,显然就是钻了牛角尖。

    语音输入,才是真正改变输入法的新思路。2010年前后,讯飞工程师们的“语音转文字”以颠覆性的体验进入市场,这一次搜狗反倒成为了跟随者、模仿者。

    《艾媒咨询》报告显示,2021年度中国手机输入法行业市场占有率前三分别是百度、搜狗、讯飞,且第一二名间的份额差距较2020年仍在继续增加。搜狗落败的并不冤枉,因为它既没有在思路上领先,也没有任何技术上的优势,毕竟讯飞在上个世纪就开始做中文语音,百度则号称“AI投入过千亿”。

    目前市面上没有针对语音输入法的专业测评报告,但一个直观感受是:前段时间,笔者在与朋友聊天时突然被问道,“你换输入法了吗”?检查手机设置,才发现换新手机后,默认采用了“搜狗输入法xx版”,切换后再用“语音转文字”才恢复了之前的准确率。

    非专业测评,仅供参考,但手机输入法语音能力的优劣,我们也能从一些数据中窥见端倪:

    如语音输入功能在20岁以下用户中使用比例高达86%,随着年龄增长这一比例会逐渐下降,在40岁以上用户中使用比例低至52%;而在百度输入法中,20岁以下及40岁以上用户占比分别为39%和11%,搜狗输入法对应的这两项数据则为37和15%。

    显然,喜欢语音输入法的年轻人们有所偏好,输入法行业中有一些有趣的变化正在发生。但遗憾的是,输入法市场已经整体“衰落”,准确的说,虽然用户仍离不开它,但其存在感已低到极点,甚至市场格局的天翻地覆都无法引起讨论了。

    在这种背景下,腾讯2021年初在“微信公开课”上放出要做输入法的风声,后来又将“寄养在外”的QQ/搜狗输入法召回,今年还推出了微信输入法的独立APP,意义是什么呢?答案很简单,输入法的隐没是因为被手机操作系统集成了,而微信做输入法也是因为它已经越来越像一个操作系统了。

    03 被集成的宿命 在移动端,单纯做一款输入法APP如今已经不再是香饽饽了,反而有时还得兼职“背锅侠”。

    许多人都有过的一个经历,在微信上跟朋友提起某件商品,很快就在电商/短视频平台被推荐了,是谁在“泄露隐私”呢?张小龙已经在《微信公开课》做出了否认,甚至将这种用户困扰,视为微信做输入法的“初心故事”。

    那么是输入法在作恶吗?毕竟有时跟朋友线下闲聊提到的物品,也会被精准推荐,微信确实与此无关,匪夷所思的精准推荐用大数据分析来解释也确实有些牵强,幕后黑手大概率存在,会是输入法吗?

    事实上,这种怀疑有失偏颇,因为在手机的录音、剪切板、运动传感器等功能中都可以得到以上信息,而拥有这些权限的APP数不胜数。归咎于输入法并不科学,输入法在复杂环境下的语音识别远没有这么先进,手机本身也不支持它时刻调用扬声器和芯片的性能来监视用户。

    更何况,腾讯和百度两家企业目前在手机输入法市场的占有率高达90%,以他们的盈利能力还不需要踏过红线去赚一点微薄的“销售线索”费用。当然,也确实存在大厂们将云端用户词库数据“开放给战略伙伴”的可能性,这也是大厂的一贯作风。

    从盈利能力上看,输入法确实已经掉入了深渊。比如在被腾讯收购前,搜狗的最后一份独立财报显示,在其营收结构中搜索引擎相关的广告占营收比例超九成,而搜狗输入法、浏览器、人工智能等业务2021年Q2的合并营收仅有千万美元左右。

    输入法是典型的工具类应用,商业化路径只有付费软件和广告两条,而前者由曾经盛极一时的“智能狂拼”验证了失败。过去在PC端,被高频调用的输入法倒还不缺广告位,但到了移动端,囿于手机屏幕尺寸,广告的路似乎也行不通了。

    那么手机输入法的价值到底在哪里呢?2011年3月,搜狗输入法之父马占凯就在知乎给出了他的答案,“渠道价值”。虽然马占凯并没有详细阐述这四个字的含义,但结合搜狗后来的打法,这个渠道价值显然是指移动端已经失效的“三级火箭”策略了。

    信息孤岛的割裂下,试问当下的移动互联网用户,会为了使用xx输入法而放弃抖音冲进快手吗?三级火箭早就已经解体了,这个意义上的“渠道价值”显然也不成立。

    没有变现能力、失去渠道价值,手机输入法们一步步走向了“学成文武艺,卖与操作系统”。如今,在手机上下载独立输入法APP的用户越来越少,以安卓阵营而言,更多用户会直接选用“xx输入法华为版”或“xx输入法小米版”。

    被手机操作系统集成后,输入法们收获的是装机费用和用户及用户数据,但它们丢掉的是想象力、甚至话语权,如搜狗输入法都没有被纳入华为手机自带的可选输入法名单里,又有多少华为用户购买手机后专门下载搜狗输入法APP呢。(再次验证了搜狗的语音识别能力)

    04 规律与启示 除了输入法,还有越来越多的工具类产品也由于上述两种价值的缺失,只能被操作系统集成或取代,而后被统一榨取剩余价值。

    这些被取代的工具,除了商业价值的缺失外,往往也是那些优先级不高、用户最不需要切换门槛、手机厂商最不需要经营成本的,比如天气软件、杀毒软件、应用商店等,反例如社交、地图等。

    如墨迹天气,曾经上线两年用户过亿的产品,2011年iPhone版本上线后两个月就斩获400万用户,如今也被手机操作系统们集成在功能页,成为了一个固定”广告位”;又如应用宝、豌豆荚们也在手机自带应用商店面前也节节败退。

    反例如社交,微信被誉为“沉默的大象”,地位无可撼动;地图,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基于LBS提供服务的基础环节,也没有手机厂商敢贸然染指。这些工具的优先级、切换门槛、经营成本,就决定了他们的独立性暂时不会受到挑战。

    按照这个逻辑,下一个可能会隐没、被操作系统集成或取代的工具会是什么呢?《新立场》认为可能是浏览器:在数十个用户过亿独立APP的移动生态背景下,其优先级并不高;在移动端浏览器上收藏夹、cookie里的数据也谈不上太多,除了情怀没有什么迁移门槛;经营成本也不高。

    同样按照这个逻辑,输入法的前景可能也并不如想象中糟糕。毕竟,腾讯收购搜狗时,虽然挽尊式的说到“输入法和AI都很重要”,且输入法占营收比尚不足一成,但纳入腾讯体系后,被核心保留的也就是输入法了。

    输入法仍然具备一定想象力,其人机交互渠道的地位太基础、也太重要。重构硬件、重构交互方式,一直是人们对未来想象中的核心一环,而除了脑电波外,没有什么比语言更有效率的交互方式了。

    互联网的本质是连接,计算机的本质就是效率。

    直接呈现结果,永远比提供工具要更有效率。正如张一鸣总结今日头条的崛起,“有内容直接推到用户面前时,门户就被颠覆了”;能语音输入甚至语音交互,何必还要打字呢?

    五笔、手写、拼音,甚至分的再细一些,九宫格、26键,都代表了不同代际用户群体的成长环境和交互习惯,而智能化的大背景下,语音输入法的潜力还将被进一步兑现。未来,提笔忘字的年轻人也只会更多。

    甚至外界早有一种观点:输入法自身就有机会成为未来的操作系统。

    05 写在最后 下一代操作系统不会凭空出现,微信的野心“路人皆知”,输入法会是一个重要构件吗?毕竟在微信输入法中,马占凯曾经提到的“渠道价值”,似乎得到了另一种意义的展开。

    在该APP的官方介绍中,“智能推荐”甚至还排在“语音转文字”之前。开启这项功能后,输入法将根据用户输入内容,来推荐微信生态内的内容或链接。或许未来,微信会捆绑这套输入法,开放链接到小程序服务、开放范围至整个腾讯系,到时谁又能说它不是一个操作系统呢?

    但这种模式,是否就等同于将窃取隐私的精准推荐换了马甲,并公开亮相呢?用户是否会买单?腾讯系外的企业怎么办?还有下一家360敢于反抗,挑起“3Q大战”吗?

    或许腾讯并不会这样做。

    也或许,在时间充分的前提下,腾讯可以先集成后替换,逐渐缔造生态,试图悄无声息的过渡并掌握这种权威。但事实上,微信也确实与操作系统也越来越像了,比如小程序+九宫格,是不是很像应用商店呢?

    当然,这条路上天敌显然并不少,试图通过音箱/电视、通过VR/AR、通过造车等方式来实现颠覆操作系统的玩家比比皆是;更何况,即便是在移动互联网生态中,也有一股力量已经逼到腾讯的大本营了。

    在未来到来前,任何人都无法确定,谁会是语音交互时代里的下一个“输入法”。

    作者:小L,编辑:李凡

    本文由 @新立场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我给新加坡华人送外卖,一趟5000块

    设计动态 2022-10-21
    今年8月之后,新加坡的热度居高不下。 经纬创投的管理合伙人张颖在朋友圈中感叹道:“我认识的投资人、头部企业家,感觉7成都在新加坡了,有点可怕。”媒体报道和网络讨论如“打工人卷向新加坡”“中国投资人在新加坡”“新加坡为啥突然火了?”等等,也让更多人把目光聚拢向这

    去哪里寻找更多增长可能?可能不少人会回答:“出海。”但哪里是国内创业者、创业团队出海的首选之地?新加坡可能会名列其中,比如文章中的这位创业者,便在新加坡创办起了中餐美食外卖APP。具体经历是怎样的?不如接着往下看。

    今年8月之后,新加坡的热度居高不下。

    经纬创投的管理合伙人张颖在朋友圈中感叹道:“我认识的投资人、头部企业家,感觉7成都在新加坡了,有点可怕。”媒体报道和网络讨论如“打工人卷向新加坡”“中国投资人在新加坡”“新加坡为啥突然火了?”等等,也让更多人把目光聚拢向这片土地。

    现在的新加坡,不仅是各大国际会议和商务饭局的聚集地,好像也成了中国人出海的首选地点之一。

    但很多人可能意识不到,如果你真的来到新加坡,首要面临的两个问题就是:“当地用的外卖软件是什么”,以及“打车用哪个软件方便”。

    当然,你得到的回答可能是用Grab。Grab是东南亚本地生活巨头,除了外卖点单,还有GrabTaxi的汽车、摩托车打车功能。但蜂拥而来的中国人,还是想要找到开在新加坡的中餐馆,叫到合胃口的中餐外卖。

    所以新到新加坡的游客或是商务旅人,都经常被种草一款名叫“唐人街外卖”的软件。上面几乎涵盖了所有在新加坡的特色中餐,既有川湘菜、东北烤肉、冒菜、火锅串串、小尾羊这样的地方菜系,也有像“海底捞”“云海肴”“小龙坎”“杨国福麻辣烫”这样国内也随处可见的品牌,还有“康记糖葫芦”“辣妞小鲜肉”“万里挑燕”这种巷子里的当地华人特色小店。

    到了中秋、端午、春节,在狮城的外卖生意就更火爆了。不少华人或出海东南亚的中国人,会在新加坡几个最大的中餐馆,点上一桌十几个大菜。而这些节日菜肴也都同样可以通过中餐外卖软件下单,再由新加坡的外卖小哥跨过十几公里的路程送达,以抚慰在外漂泊游子的“中国胃”。

    每当这个时候,这家外卖平台的开发者田野都会忘记自己是老板,急急忙忙跑到餐厅后厨催餐配送。霞光社和田野聊了聊他在新加坡创办中餐美食外卖App的故事,以及这些年在东南亚的事业和生活。

    以下是他的自述。

    一、在新加坡做外卖,“卖水给淘金人” 决定去新加坡创业是在2019年。在这之前,我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毕业后,回国待了两三年时间,当时感觉新加坡有创业机会,就又回到那里。

    此前在东南亚的生活中,我发现当地外卖市场的成熟度是远逊于国内的,尤其是中餐外卖,很多我们小群体中非常喜欢的中餐馆,在当地的主流点餐软件上根本不出现。而如果用电话下单,那些中餐馆小店又会因为距离太远而无法配送。

    于是我们开发的中餐外卖平台“Deliverychinatown(唐人街外卖)”,就在2019年7月正式上线了。

    这款APP几乎是新加坡最早上线的华人外卖之一,存在的主要竞争对手,包括东南亚最大的外卖平台“Grab”,新加坡的“星食客”,“HungryPanda(熊猫外卖)”以及被其收购的马来西亚的“Easy”等等。

    尤其是今年,出海新加坡以及所谓“新移民”的热度达到了一个新高潮,大家对于“坡县”的关注度也空前高涨。可以说,从国内的外来“出海客”,来到新加坡都自带外卖需求。

    对于刚来东南亚国家的国内商业精英和投资人来说,如果吃不到合口味的中餐,生活舒适性会大打折扣。使用当地的外卖软件自然也没有问题,但英文菜单和无法预测的菜品口味,又成了阻碍下单的最大难点。

    而我们就像在传说中的“淘金热”中,那些卖水给淘金者的人。淘金者纷纷涌入暗藏黄金的热土,而我们则为这些梦想家服务。

    在新加坡,中餐外卖客户的平均客单价很高。

    许多高净值客户一次下单,客单价就可以达到几千元人民币左右。有一次,新加坡国庆我亲自开车送了3单新加坡滨海湾金沙酒店的中餐外卖订单——这几乎是新加坡最高档的酒店之一,这几单加起来菜品价格都能达到5000元人民币以上。

    一份价值329.3美元的订单

    “Grab”只做3公里之内的配送,3公里之外用户甚至看不到自己想吃的店铺,所以很多远距离中餐的订单都难以送达。而我们完全可以满足全岛中餐外卖配送和海外华人订单需求。

    有时候送餐路程可以达到二三十公里,而这部分超出的运费,都是由用户和平台来分担。

    在“东南亚最发达的国家”新加坡,有不少追求生活质量的居民和游客,都愿意为了一口好吃的,花费更多的运费,让人把美味从二十几公里远的地方送过来。

    再加上这三年来,新加坡的外卖市场的成熟度,在当地疫情的影响下发展飞快,当地用户也开始更多地接受外卖点餐这种模式。

    比如说在新加坡,就有一家很好吃的湘菜,很有名。而这家餐厅的潜在客户几乎是遍布全岛的新加坡华人和国内来客。

    那么大家就会算一笔账,如果大老远地打车来吃饭,花费可能也同样超过20新币(折合人民币100元左右)。这样一来,叫外卖反而变得划算。

    当然远距离配送,有时也会带来一些问题。比如新加坡常常下雨,遇到下雨天再加上路程又远,餐品送达甚至超过了一个半小时,甚至更久。在我们刚刚开始创业的时候,遇到这种天气,不管是老板还是员工,都要全员跑出来干外卖小哥的活儿。

    每年春节我都会跑出去送餐,这三年几乎一个完整的春节都没过过。大家点的全是中餐大菜,一个订单多达十几道菜,导致餐厅出餐特别慢。我只好等在餐厅门口,拨视频过去给客户解释,向他直播厨房做菜进程。

    来新加坡的国人在点外卖的时候,其实有很多明显特征。比如说传统节日点单非常多,平均每个订单的总额又很大,完全超出了我们国内点外卖的想象。有时候我还能接到客户打来的电话,告诉我,“下雨的时候你一定要开车,小心路滑慢点来。”高素质的客户群体也让人感到很暖心。

    “Deliverychinatown(唐人街外卖)”的东南亚用户量,现在已经到了40多万,其中在新加坡的用户就超过三分之二,里面大部分又都是来此创业和定居的华人。

    “新加坡热”不仅推动了当地经济,也成就了一批批像我们这样的“卖水人”。

    二、把“砍一刀”复制到新加坡,能行吗? 我记得,在新加坡读书的时候,中餐厅远没有现在那么多。

    十多年过去了,在新加坡的中餐馆越开越多,越开越大。中式基因非常浓厚的正宗中餐馆不在少数,受中式餐饮文化影响的餐饮甚至达到了上千家。

    除了新加坡,同样在东南亚的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这几年的中餐厅也已经增长到了几千家。

    东南亚中餐文化的渗透,已经超过我们的想象。粤菜、川菜、西北油泼面……中餐新店不断在当地开业,中式餐饮文化已经席卷了这个新移民地区。

    在我家门口的早餐店,现在卖的最好的,就是一种麻辣口味的意面。这明显就是受国内餐饮习惯影响,意面都被做出了麻辣味儿来。

    虽然大量出海人把国内的点外卖习惯,已经“平移”到了东南亚来,但事实上,在东南亚做外卖,还是和国内有很多不同。

    东南亚地域发展很不平衡,如果只看新加坡的话,现代化的繁荣程度实在非常高。而如果把目光投向印尼、马来西亚、越南、文莱等其他东南亚国家,则各地的发展则呈现出明显的不同,地域性的文化差异更是明显。

    首先是在确认方式上,东南亚的本土用户和国内来的短期客人使用习惯就有很大差异。比如说许多当地人会使用外卖的网页版来点餐,点餐完成后通过发邮件给用户确认。而许多刚从国内到达坡县的用户,就完全不适应用邮件来收通知,导致找不到自己下的订单,于是疯狂给我们打电话。

    外卖平台上显示的送餐地图

    另外,我们的“混点”方式,也让许多国内来的新用户觉得很新奇。比如说,同样是选择Chinatown内的饭馆点餐,不同于国内一个餐厅下一单的模式,在这里可以几家店一起点,让外卖小哥来跑腿。比如说可以先点一个韭菜盒子,再点一碗羊肉汤,再点另外一家的凉拌菜,再来个酸奶水果,一次全部买全。

    其他的差异点则更加具体,例如从东南亚的点餐习惯来看,大家都不太喜欢阅读文字。所以我们会尽量减少APP上的文字比例,换成用大图展示菜品。

    而我们最成功的“模式复制”,是在我们的外卖软件里加入了“砍一刀”。

    国内的互联网行业已经非常发达,我们一部分的研发团队也还留在国内四川成都。从国内到东南亚的许多出海产品,都输在了不够本地化,但优势是可以吸取国内已经成熟的互联网玩法。

    在新加坡点中餐外卖,其实最让人头疼的是运费太贵。根据用户的配送距离算实际运费的话,一单运费可能要超过16元新币(折合人民币80元左右)。很多用户会觉得很贵,尤其是在节假日点外卖的高峰期,可能还会面临运费加价,甚至加价都找不到接单的外卖小哥来配送的情况。

    后来我们就引入了运费“砍一刀”,通过把外卖订单发给朋友砍掉运费价格,平台虽然承担了更多的运费成本,但很好的实现了用户中的裂变推广。

    这种模式在国内已经验证成功,只是现在已经很少用在外卖软件的用户获取上了。反而在东南亚的用户裂变上很好用,短时间内帮我们实现了很多自然增长用户。

    三、从“孤独出海人”到“中式生活迁移” 在新加坡创业三年来,我也有不少感触和体会。

    出海人在远离故土的地方,第一个要面临的问题必然是孤独。

    中国人在海外是很喜欢抱团的,海外群体、华人群体一般都比较集中,所以想做面向东南亚国人的业务,口碑积累很重要。

    比如说在当地疫情期间,我们还在当地华人圈子里,发起过团购烧鸭、水果等服务,主要解决大家团购商品配送和供应链采购的问题。虽然管理零散的当地“团长”非常花费力气,但是对于我们的口碑传播是个挺好的机会。

    在东南亚做外卖,获客相对顺畅,而难点在于商家侧的接洽。

    许多国内餐厅事实上需要外卖的流量,外卖收益占得比重很大。尤其是新餐厅开业,需要外卖的渠道辅助来打开市场。但对于许多东南亚本地餐厅来说,对外卖的依赖其实没有那么重。

    尤其是东南亚当地的中餐厅,大多已经完成了自有食客和粉丝群体的积累,并不需要通过外卖平台来推广和获客。食客如果想订外卖,直接给商家打电话就可以实现,并不需要交给外卖平台大量的佣金,这笔支出反而成为他们的负担。

    我们推进的重点,从国内经验中外卖软件起步期的“教育市场”,转变为了花费很多精力去“教育商家”。所以,在和商家的合作中,高水平的服务质量和融洽的合作关系,才是让当地餐厅对我们保持信任的关键。

    为了适应当地商家的需求,我们推出了餐饮独立站技术服务品牌MEUU。这种餐饮商家独立站模式是纯粹的to B服务,为商家和餐厅提供技术服务本身也是一个极大的市场。两者结合,才是“Discover & deliver great food”。

    我们面临的另一个难点是,新加坡骑手资源,其实一直处于紧缺状态。

    虽然坡县外卖配送工作的薪酬并不低,如果努力配送的话,实现“月薪过万”同样不是梦。但大多数来到这里的年轻人,都想在摩天大楼里从事更体面的工作。

    另一方面,东南亚本地的外卖小哥对于工作的严谨度,也是远远不如国内的。甚至偶尔还会遇上自己旗下的外卖员已经接到客户订单的情况下,自己先去不紧不慢地吃顿饭,再去完成工作配送外卖的情况。

    国内外卖市场太“卷”,新加坡的外卖小哥又过于散漫。事实上,我们当下的业务规模还有很大的扩张余地,未来前景也非常可观。但就是受限于骑手的短缺,我们都不敢把业务量推到更高。

    我们招聘的口号是“占山为王,吃喝不愁”。

    当初刚开始做“唐人街外卖”的时候,我其实想的比较轻松,就是想打造一个技术平台,实现“有唐人街的地方就有唐人街外卖”的梦想。

    这两年慢慢做下来,团队从平台运营到为商家提供独立站,终于努力找到了一条独特的路,把目标也专注在了中餐外卖和海外生活赛道。

    越来越多的汉字招牌在东南亚城市的街头林立,出海人所带来的文化传播已经潜移默化发生。当麻辣烫、港式早茶、毛肚火锅、酸辣粉、凉皮、炒面、烩面、汤面都在出海人的影响下成为当地常见的餐饮之后,离“中式生活方式”的迁移和感染也就不远了。

    新加坡最近是真的很“热”,从我们外卖平台的增长数据上,更是感受明显。

    而我认为会,新加坡的这种热度辐射整个东南亚,目前马来西亚和泰国的市场都已经感觉明显受到“新加坡热”的影响。

    对于我们来说,更多国内优秀的餐饮企业落地东南亚,对我们来说也是一大利好。从帮助品牌完成市场调研、招商引资、品牌推广等等,都呈现出极大潜力的市场契机。

    回想起2019年的夏天,我在赤道吃到了老北京冰糖葫芦,在糖葫芦入口的那一刻,突然感觉热泪盈眶。

    做外卖其实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运营工作繁重。但同时,也没有什么比美食更能快速实现文化传播。希望我们这些海外移民不管走到哪里,随时可以吃到一口家乡菜,这可能就是我做中餐外卖的意义。

    作者:郭照川;编辑:宋函

    来源公众号:霞光社(ID:Globalinsights);看见新经济的万丈霞光。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霞光社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元宇宙婚礼“出圈”失利,这个噱头来得有点早

    设计动态 2022-10-21
    一番精心策略的营销秀,却没能让“元宇宙婚礼”的概念热起来。 10月8日的时候,“90后董事长的婚礼有多会玩”的话题,悄然出现在微博热搜推荐的首位。而后不少媒体发文报道,“不经意间”向读者释放了中青宝上线《MetaLove元囍》的消息,一款虚拟与现实融合的“婚礼

    许多互联网玩家都对元宇宙这一概念有着热切关注,在过去一两年里,不少打着元宇宙旗号的产品和项目也逐渐落地,比如前段时间在社交平台上出现的“元宇宙婚礼”。不过这次出现的“元宇宙婚礼”却没能成功出圈,这背后折射了什么现实?

    一番精心策略的营销秀,却没能让“元宇宙婚礼”的概念热起来。

    10月8日的时候,“90后董事长的婚礼有多会玩”的话题,悄然出现在微博热搜推荐的首位。而后不少媒体发文报道,“不经意间”向读者释放了中青宝上线《MetaLove元囍》的消息,一款虚拟与现实融合的“婚礼”类产品。

    结果似乎不及原先的预期,热搜话题评论区的“水军”印记,被不少网友诟病;幕后操盘手中青宝看似夯实了元宇宙概念股的“人设”,可股价没能像一年前那般疯涨;甚至有投资者体验过产品后直言:建模粗糙、画质气人,与真正的元宇宙相距甚远,更像是在蹭热点…… “元宇宙婚礼”的热度终归没能炒起来。

    和中青宝的“小算盘”一同落空的,还有元宇宙的“神秘性”。以往打着元宇宙旗号的产品,即便体验感很差,也能收获无数用户的“好奇心”,“出圈”失利的元宇宙婚礼,某种程度上折射了元宇宙概念的遇冷。

    一、被炒了无数次的“烂梗” 游戏厂商似乎对“婚礼”有着特殊的偏爱。

    2016年平安夜前后,腾讯为了给《梦幻诛仙手游》造势,在游戏内为100对新人举办了一场集体婚礼。按照腾讯官方披露的数据,集体婚礼吸引了100多万人围观,玩家在游戏内的结婚次数迅速超过50万次。

    彼时外界关注的焦点并非婚礼本身,被唤醒的是老网民们的“网恋”情结。《梦幻西游》在内的早期网游,为了拓深游戏的社交深度,纷纷上线了一套功能完备的婚姻系统,包括结婚条件、结婚方法、婚礼仪式、离婚方法等等,既增加了游戏本身的可玩性,也悄悄培育了最初的用户粘性。

    2020年5月中旬,B站UP主次元大介将自己的婚礼安排在了《最终幻想14》中,一度吸引不少网友的围观。有了前辈们积累的“经验”,《最终幻想14》内置了不同档位的婚礼套餐,包括免费的标准方案、176元的黄金方案、336元的白金方案……“婚礼服务”已然成为游戏厂商最娴熟的吸金技巧之一。

    等到元宇宙的概念逐渐走红,相似的玩法被冠以“元宇宙婚礼”的名号,并且很快出现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根据国外媒体的报道,一对名为Traci和Dave的夫妇,在2021年举办了首个元宇宙婚礼,主办方是沉浸式技术解决方案商Virbela。不但参照两位新人现实中的样貌打造了虚拟形象,新婚夫妇在画质粗糙的“元宇宙礼堂”中交换誓言,亲友们也可以在“婚礼现场”跳舞、跑步、聊天,最终花费了3万多美元。

    再来审视中青宝的“元宇宙婚礼”。官方公众号在9月份就开始预热,前后发布了10多篇推文,在画质和场景上却没有太多可圈可点之处,最大的亮点莫过于“董事长”亲身示范,以及《慎初烧坊—酿酒大师》、《兵王2》、《守住那座塔》等自家游戏在“婚礼现场”的轮播式宣传。

    个中原因不言而喻。游戏厂商对“婚礼”的偏爱无可厚非,线下场景1:1复刻的元宇宙婚礼现场足见其用心,可站在普通观众的立场上,所谓的“元宇宙婚礼”在技术上和“元宇宙发布会”并无不同,当类似的情景已经被百度、网易等频繁示范,想要靠蹭热点“一炮而红”,无疑是一个小概率事件。

    在元宇宙的泡沫尚未刺破前,势必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试图挤进元宇宙赛道,像“元宇宙婚礼”这样的营销事件恐怕会越来越多。

    二、“婚礼”不是一门好生意 立住“元宇宙人设”的关键在于触发场景。

    同样是游戏厂商,Epic Games的手法就要高明得多。2020年4月份,著名说唱歌手Travis Scott在《堡垒之夜》中举办了一场虚拟演唱会,吸引了数千万游戏玩家观看,至今仍是元宇宙报道中引用最多的案例。

    同时被外界记住的还有Epic的虚幻引擎。1995年立项的Unreal引擎,曾因《虚幻》游戏的成功在游戏引擎市场站稳脚跟。另一个现象级游戏《堡垒之夜》,进一步为Unreal引擎贴上了“元宇宙引擎”的标签。或许“元宇宙演唱会”可以被Roblox在内的同行复制,Epic在元宇宙底层技术中的地位却无法被撼动。

    国内也不缺少另辟蹊径的玩家。

    比如百度希壤推出了会展元宇宙解决方案,可对外提供元宇宙会议、展览等服务;曾经为网友在《逆水寒》中举办集体婚礼的网易,推出了元宇宙展会活动共建平台“瑶台”,举办了网易云音乐上市、元宇宙摄影展等活动;再算上虹宇宙、VS Work、51 MEET等产品,国内的元宇宙平台已经多达几十家。

    一个有趣的问题在于:为何百度希壤、网易瑶台等忽略了“婚礼”的选项,偏偏把果子留给了2021年宣布进军元宇宙中青宝。

    这里涉及到一个最基本的商业逻辑。

    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哪怕是简单的虚拟形象,也要经历建模、渲染、仿真三个流程。首先需要建立对象基本的几何与拓扑结构,创建点线面之间的基本框架;然后在几何框架的基础上进行着色渲染,呈现出在视点、光线、运动轨迹等因素作用下的视觉画面;最后再根据场景需要进行模拟仿真。

    “高昂”的制作成本,决定了元宇宙的盈利路径:要么是社交、游戏等To C产品,靠足够大的用户数量降低内容的边际成本;要么是会议、展览等To B服务,就像线下的会展中心和体育场馆,可重复使用是商业故事能够讲通的前提。相比于低频、高客单价、个人买单的“元宇宙婚礼”,近乎刚需的元宇宙发布会、元宇宙展会、元宇宙演唱会等业态,显然是一种更为理性的选择。

    尽管后浪研究所在《2022未来恋爱白皮书》中写道,45.89%的受访者认为30年后元宇宙婚礼将成为年轻人的婚礼首选。可拿“30年后”的调研数据来印证元宇宙婚礼在当下的热潮,“噱头”来得着实有点早。

    三、“套路”无法打动年轻人 元宇宙婚礼的“闹剧”绝非是一个偶然现象。

    就像新华社曾痛斥的一个乱象:“元宇宙是个筐,啥都能往里装。”起因是某白酒企业想要构建属于酱香系列酒的“醉美元宇宙”,让白酒和元宇宙两个跨次元的名词有了交际,市场的魔幻景象可见一斑。

    深层次的诱因则是沾边“元宇宙”就涨的资本炒作。在蹭元宇宙婚礼的概念前,中青宝就推出了一款名为《慎初烧坊—酿酒大师》的游戏,让元宇宙的概念和白酒有了更高维度的关联性。比游戏本身更有话题性的是,中青宝由此跨入了元宇宙概念股行列,随即是股价的飞速上涨。

    也许现在还无法判断元宇宙的最终业态,但在新蓝海的探索中,让人眼花缭乱的“套路”早已成为一种新常态。

    比如此前在文章中提到的一个现象,越来越的地方正在重走“物联网小镇”的路线,争相打造所谓的元宇宙园区,入驻企业还是跟VR、游戏、人工智能等相关的企业,可换上元宇宙的概念就意味着新的红利。

    其中的症结可以归因为行业上下游普遍存在的“卡位”心态。可惜很多参与者很难在虚拟现实、移动通信、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底层技术上分一杯羹,只能把愿景集中在元宇宙的应用层上。结果就是,越来越多元宇宙企业陷入了轻技术重想象的怪圈,不得不靠想象和概念作为新商业故事的支撑。

    正如许多人笃信的一个观点:新行业需要允许一定的泡沫存在,良性的泡沫有利于整个行业向前发展;没有泡沫的市场,无法吸引资本的进入,因为资本是逐利的;有泡沫存在的行业才能吸引更多的资金和人才,才有更大的发展。

    这也成了元宇宙乱象的一类说辞。毕竟元宇宙还没有出现杀手级应用,整个行业都在探索和试错的过程中,主观扼杀某个方向的可能性,或是基于旧有经验对一些场景下达死亡通知书,都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

    被押注最多的是年轻人的态度。不管是元宇宙婚礼、元宇宙发布会,还是其他元宇宙的衍生场景,提及最多的常常是年轻人的喜好。一旦押准了年轻人的选择,即使存在一定的泡沫,即使技术上还不够成熟,都能够在远景上自圆其说。至于如何验证年轻人的喜好,目前还没有找到标准答案。

    炒作“元宇宙婚礼”的失利,没准儿是一个转折点:早已被无数次教育的年轻人,“免疫力”正越来越强大,“套路化”的营销已经难以打动年轻人,“硬蹭”元宇宙的策略宣告失败,下次是否可以试试新玩意儿?比如真正有价值的创新。

    四、写在最后 雪崩之前,早有预兆。

    作为方兴未艾的新兴行业,最忌讳的正是“神秘性”的消失,一些元宇宙操盘手刚好踩到了这一雷点。还是元宇宙婚礼的例子,“水军”的评论可以提升话题热度,可年轻人只要点开画面看上一眼,就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咦,这个画质怎么那么粗糙。”“额,元宇宙原来还不如手机游戏。”

    元宇宙不再神秘的时候,或许就是泡沫破碎的时候。

    专栏作家

    Alter,微信公众号:Alter聊IT(ID:spnews),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互联网观察者。专注于移动互联网、智能硬件、电子商务等科技领域。独立的自媒体人,走在创业的路上。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字节社交转向:放弃飞聊,押注元宇宙社交

    设计动态 2022-10-21
    作者:周逸斐,编辑:周晓奇,公众号:连线Insight 社交梦不灭,字节跳动一直走在探索社交世界的路上。 这三年来,字节接连上线了多款社交相关的产品,却没什么产品在市场上取得好成绩,大多都仅仅只是昙花一现。 在多闪、飞聊纷纷折戟后,元宇宙又给字节跳动的社交梦提

    有“APP工厂”之称的字节跳动,这些年不断在社交产品上寻求创新,推出了一款又一款新产品。但很多产品还没来得及通过内测,就被否定掉了。现在,字节跳动将产品的重心从纯社交逐步转向了元宇宙社交。本文作者对此进行了分析,一起来看看吧。

    作者:周逸斐,编辑:周晓奇,公众号:连线Insight

    社交梦不灭,字节跳动一直走在探索社交世界的路上。

    这三年来,字节接连上线了多款社交相关的产品,却没什么产品在市场上取得好成绩,大多都仅仅只是昙花一现。

    在多闪、飞聊纷纷折戟后,元宇宙又给字节跳动的社交梦提供了新的方向。在此背景下, 字节跳动探索社交梦的方式,似乎变得有些不一样了。

    据Tech星球报道,字节跳动旗下的社交产品飞聊官网“feiliao.com”已于近期关停。此外,抖音在近期推出了虚拟空间“抖音小窝”。这是为用户虚拟形象“抖音仔仔”打造的一个虚拟空间,可以对用户虚拟形象“抖音仔仔”的小窝进行装扮,还能拜访朋友小窝,类似超级QQ秀的“QQ小窝”。“抖音仔仔”则更像是3D版本的QQ秀。

    图源抖音App

    但通过虚拟身份切入元宇宙社交赛道的这一路径,目前很难判断是否可行。

    此前元宇宙第一股Roblox,也将“身份”作为“元宇宙第一要素”写入招股书。但问题是, 目前所有的元宇宙虚拟形象都未表现足够的社交属性,相关的元宇宙社交软件也最多算是AGC线上社区。

    暂且不说“抖音仔仔”和“抖音小窝”能否激起多大的水花,字节此前在元宇宙社交领域的探索也不太顺利。

    根据科创板日报报道,今年7月字节跳动才宣布开放公测的主打虚拟形象社交App “派对岛”被砍掉,项目组成员重新回归中台原团队。

    不过,字节跳动在元宇宙领域的布局仍在继续,在社交、游戏、VR设备、虚拟偶像等赛道以投资或入局的方式在探索。

    不论是哪一纬度切入,字节跳动都在极尽寻找与“元宇宙”契合的业务结合点。不过即便组合在一起,目前也不足以支撑一个逼真而开放的大型虚拟世界。

    一位曾关注元宇宙的投资人对连线Insight表示,“元宇宙是真实存在的,只不过是处于早期形态。 即便是蹭概念,若能刺激当前企业创新性发展,给企业带来新可能性,也不是一件坏事。”

    沸腾的资本与激动的创业者都期待元宇宙明朗的未来。但眼下的现实情况是,一年过去了,元宇宙社交的土地上,依然是一片荒漠,包括字节在内的行业玩家,都未能在元宇宙里找到全新的社交交互方式。

    但这块新的热土,巨头们还在涌入和灌溉土地,这或许也是字节跳动社交梦的最佳孕育之地了。

    一、新旧产品取舍,字节社交转向 字节探索社交,正在转变方向。

    字节跳动对社交的渴望毋庸置疑。三年、多款社交软件,是字节跳动难以割舍的社交执念。早年,字节跳动试图复制一个“微信”。

    2018年拼多多赴美上市时,在自家招股书明确标出 微信中的接入点是价值28.52亿美金的无形资产。 这一次明码标价,让外界直观了解到微信“九宫格”的真实价值。这很难不让字节跳动心动。

    在张一鸣的对外叙事里,字节进军社交的直接理由,就是因为微信封链。

    想要挑战微信的产品很多,比如同样在2019年,正值微信八周年生日之时,当时国内社交软件市场格外热闹。 快播创始人王欣的马桶MT、张一鸣的多闪、锤子科技罗永浩的聊天宝,同时在1月15日这一天的上午、下午、晚上各自发布旗下社交新品,对攻微信。 当时被外界形象称为 “三英战吕布”。

    其中,多闪在当时被许多人视为是微信的最大挑战者。但以微信的形式挑战微信并不容易,上线不过2个月时间,聊天宝团队解散,马桶MT下载链接封闭,留不住用户成了多闪的致命缺点,月活数抛物线式下降。

    也是在2019年3月字节的7周年庆祝活动上,张一鸣安慰道: “多闪的预期就是没有预期”。 并鼓励 “我们的预期就是不断想,不断试,想办法突破”。

    演讲后不久, 字节内测已久的即时通讯软件“飞聊”低调上线, 多闪也开始划上了休止符。

    作为多闪之后新的押注,飞聊除了有熟人社交链条外,也在引导陌生人社交。比如结合字节的大数据推荐机制,让用户可以进入自己感兴趣的圈子,将有共同兴趣的陌生人聚集在一起。连欢聚时代董事长兼 CEO 李学凌也忍不住远程给飞聊打Call: “我赌张一鸣的飞聊能够成功。”

    可惜出师未捷。飞聊刚上线,就被微信斩断前路。 上线不到一小时,飞聊用户名片二维码被微信全面封禁。三个月后,飞聊就没落了——在iOS应用榜上失去了上榜资格,而后从APP Store下架。

    中间飞聊也尝试过补救措施,比如在2020年初推出PC版,试图转型做办公型社交产品,也没有得到市场的响应,一直处于“放羊”的状态。

    之后的发展并未有戏剧性反转。飞聊的产品经理单祎在2020年离职,飞聊团队进入了解散倒计时。直到2021年年底,Tech星球曝出飞聊产品团队在岗的员工已经被调整到其他岗位, 飞聊也在没有被官宣的低调声中解散。如今,最能证明其存在的官网也打不开了。

    飞聊、多闪等备受期待的“明星”产品接连折戟,意味着在Web2时代,字节跳动在社交领域没闯出来,如今它调转方向,寄希望于Web3时代。

    一个最外显的变化是, 字节跳动的社交战略,已经从推出独立社交App,转向打造抖音生态内元宇宙社交功能。

    集合在抖音App容易理解,可以为越来越多的娱乐类产品找到一个基础分发平台,使原本分散、各自为战的兵力形成协作效应。

    选择元宇宙社交是因为元宇宙概念大火后, 元宇宙+社交被看成是未来社交的新模式。

    于是, 从扎克伯格的Meta开始,到后来火遍一时的元宇宙社交APP啫喱,虚拟社交成为元宇宙世界里最热闹的一个领域。 抖音这一短视频巨头,想要通过元宇宙社交支撑自己的社交梦,也不奇怪了。

    但把元宇宙社交从蓝图落地到实际,仍有很多困难需要解决。

    二、元宇宙社交,字节跳动有戏吗? 字节的元宇宙社交梦,还在起步阶段。

    去年,元宇宙概念大火后,Facebook迅速更名为Meta。不久,百度便上线元宇宙社交应用希壤,一个月后, 字节也推出对标产品“派对岛”, 在内测期间,不时就会出现网友接力“求派对岛邀请码”的景象。

    受访者供图

    今年7月,“派对岛”正式宣布开放公测。 结果正式公测没多久,还没看到什么成果,派对岛就“消失”了。直到最近传出字节已经砍掉了派对岛项目团队,成员已经回归原团队。

    至于项目裁撤原因,据《科创板日报》报道,知情人透露是因安全流程相关问题被下架。

    回归产品本身,作为一款元宇宙社交应用,“派对岛”主打“用户通过虚拟化身进行社交互动”,是一个元宇宙版本的陌生人社交App。

    “很多人说像动森,但实际上和动森关系不大。”一位即刻网友分享自己在7月使用派对岛的感受,“反倒是和 Kippo等主打游戏和虚拟场景交友的产品更相似”。

    之后,他深度体验了“派对岛”的使用过程,简单来说, 派对岛就是“一起看”“一起听”在虚拟场景的应用。 而且,只能通过文字、表情和预设动作来交流,没有语音、靠近才能说话,以及坐在一桌才能说话之类的设定。

    这让上述网友和其他不少体验过的用户都没有觉得在“派对岛”获得很多创新体验, “使用体验还没有创业公司开发的缓缓星球好”“感觉像是缓缓星球加了视频播放功能”。

    虽一直强调是“平台”,但派对岛不免在呈现上也多少有些粗糙。 经常出现一些3D场景常见Bug,例如踩上鱼竿、穿过树木等。

    相比于冷启动的“派对岛”,这次新推出的虚拟空间“抖音小窝”并非凭空而起,而是依附抖音的用户自身形象和社交关系链,属于抖音在社交领域的交的一份答卷了。

    但连线Insight体验后发现, “抖音小窝”和“抖音仔仔”的社交玩法,并未有太大新意。

    在“抖音小窝”,用户化身为虚拟形象“抖音仔仔”,并可拥有虚拟空间“小窝”,对此空间进行装扮以及拜访、点赞其他用户的“小窝”。

    其中, 所谓的“抖音仔仔”,就是用捏脸的方式创建虚拟形象,可以换装,选择不同心情,很像普通QQ秀3D捏脸+微信状态结合的一款“个性头像”游戏。

    图源抖音App

    当然,装扮也是需要“本钱”的,主要是用户看抖音视频和社交后得到的能量,有了能量后,才可以兑换自己喜欢的装饰品。而且,很多道具装扮都有品牌赞助商,比如可口可乐。

    而 抖音小窝则给人一种QQ空间的视觉冲击感,最大差异点是能以虚拟身份走出“小窝”,与其他用户互动,加固用户关系。

    但同样是装扮空间,QQ空间和抖音“空间”给人带来的装扮动力却大不同。QQ空间的活跃是基于同学、朋友、亲人等强关系之上,用户有足够动力去自发装扮、互踩留言,增强关系。

    相比之下,抖音更多是陌生人社交关系。 连线Insight询问几位不同年龄段的抖音用户,对方给出的一致感受是,抖音好友列表中的真正熟人并不多,在大多数为陌生粉丝的“朋友圈”中,装扮“抖音小窝”来展示自我个性的动力,并不充足。

    涉足元宇宙社交尚不到一年,字节跳动也还在探索的初期。如今的经验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都对未来的社交之路具备参考价值。

    三、元宇宙社交之战,并不好打 “一个空荡荡的世界,是多么悲伤的世界。”

    这是Meta近期内部文件中,对旗下元宇宙旗舰产品Horizon Worlds的无情揭底。

    甚至此前就有消息传出,Horizon Worlds存在太多的漏洞,开发它的团队都不怎么使用。就连团队和高管对公司似乎也失去了信心。今年以来,Meta多名资深高管自发离职。

    纵使是跑在最前面的Meta,亦面临着巨大的不确定性,更不必说Meta的挑战者们。

    较有争议的有“酿酒大师”这款游戏,可以说它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但“酿酒大师”游戏刚刚上线,就频繁出现卡顿、Bug、UI错误等问题,上线35小时后就进行了首次停服维护。

    除了Bug,“酿酒大师”游戏界面中类似电商平台的页面,也劝退了很多玩家。而红极一时的“元宇宙社交”App啫喱,最终也难逃下架结局。

    前浪被拍在沙滩上,后浪还源源不断涌上来。

    前有海外巨头Snap在2021年收购了六家AR公司,希望拿到元宇宙社交的入场券,后有国内社交玩家Soul打出“年轻人的社交元宇宙”口号,期望以此成为年轻人进入元宇宙社交的第一站。

    借着元宇宙的火热,腾讯旗下老牌社交产品QQ也上线了超级QQ秀功能,升级成为3D版虚拟数字人,还附带捏脸、换装等多数元宇宙社交平台常见的功能。

    据数据公司Sensor Tower(2022)报告显示,自“元宇宙”概念爆发以来,平均每天都会新增一个“元宇宙”App。2021年11月至2022年1月,大概有552个App在自己的描述中增添上“元宇宙”三个字,其中有70个自称为元宇宙社交的App。

    从老牌社交厂商到新晋元宇宙玩家,谁都不想错过这场元宇宙社交混战。但时至如今,还没有一款现象级,并且持续火爆的元宇宙社交产品出现,这或许与整个生态还未形成有关。

    当然,也有平台尽可能尝试搭建出元宇宙平台的雏形。

    作为与Meta针锋相对的另一大玩家字节,就在软硬件生态方面试图塑造另一个“元宇宙”。

    在硬件方面,字节主要是做VR设备。 自2021年PICO被字节收购的一年后,PICO就开始大举进入海外市场,并在硬件层面尽可能缩短与Quest的距离。今年6月字节收购的二次元虚拟社交平台波粒子,并将团队并入了PICO社交中心。

    游戏作为虚拟世界的“流量之王”,是元宇宙的关键入口。 除了开发游戏,今年8月,字节还参与了游戏引擎开发商Unity中国的投资。 此外,还和高通联手,确保在算力方面没有后顾之忧。

    纵观字节的元宇宙版图,字节已经通过“买买买”和研究开发,完成了元宇宙领域从硬件设备到内容生态的基本布局。在生态链上,或的确能对字节的元宇宙社交产品一定助力作用。

    但做出来并不意味着做成功。

    当下,包括字节跳动在内的元宇宙玩家们的技术端、内容端、载体端,几乎没有一项能跟得上概念飞起的速度。言下之意, 建立一个可打破现实环境,并在虚拟空间中激发用户自发创造内容的元宇宙空间,着实不易。

    在Web2.0,字节没能做出爆款社交产品,在Web3.0建构吸引人前往元宇宙的关键要素——社交属性,恐怕难上加难。

    不过,比起之前跟随在别人后面做产品,如今在元宇宙世界里,它跑在前列,或能抢占一定的先机。

    元宇宙距离真正到来还很遥远,而肉眼可见元宇宙社交未来的竞争会很激烈,先跑一步,摔了可以再换新产品跑,主动出击的字节跳动,正在为未来战役积累经验。

    作者:周逸斐,编辑:周晓奇,公众号:连线Insight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TOGQ3Zt3cvHEZyh410nu1w

    本文由 @ 连线Insight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 我在大厂,全靠“人设”

    设计动态 2022-10-21
    人在职场,你给自己立人设了吗? 这届打工人最近开始聊“职场人设”。有人立的是“家里有矿的不差钱人设”,希望自己显得举重若轻、不容易受欺负。有人立的是“老年人养生人设”,目的是减少无意义的加班,希望在下班后享受生活。 不止明星偶像需要人设,职场打工人也得立人设。

    职场是一个小社会,“职场人设”不仅仅是打工人之间的话题,同时也是应对老板的一种保护色,能够帮助你抵挡一些事情。本文分享了几位在职场中“立人设”的打工人的故事,你的自己“职场人设”又是什么呢?

    人在职场,你给自己立人设了吗?

    这届打工人最近开始聊“职场人设”。有人立的是“家里有矿的不差钱人设”,希望自己显得举重若轻、不容易受欺负。有人立的是“老年人养生人设”,目的是减少无意义的加班,希望在下班后享受生活。

    不止明星偶像需要人设,职场打工人也得立人设。在工作意义赋予我们人生意义的今天,真的是“人设立得好,职场没烦恼”吗?

    开菠萝财经与五位大厂员工聊了聊,发现“职场人设”的门道很深。

    一般入职新岗位的前几周,是打造人设的关键期。他们中有的人特意找朋友借了车、开车上下班,为了立“有车的富婆人设”。有的人不希望被贴上“老好人”标签,会先找公司里最难搞的同事“Battle”一场。

    从00后到90后,他们都表示不要小看了人设打造的复杂性。比如,有的人最初只想给自己立一个普普通通的“靠谱”人设,结果因为过于靠谱、飞快晋升,被同事疏远,于是在“靠谱”人设之外,又包装一层“人畜无害”的外壳。有人在Nice人设中加入犀利,九成以上的时间Nice对人,但必要的时候据理力争,表明自己的底线。

    人设打造的初衷是更好的工作,但如果把握不好,也有风险。有人好不容易立稳了不差钱、也不好惹的“富婆”人设,但花钱如流水,工作一年积蓄空空。有人为了躲避加班立养生人设,不料被揭穿后,很难再得领导信任。

    职场是个小社会,“职场人设”不只是员工的命题,它也是一些老板的“保护色”。有领导为了避免团建被劝酒,努力营造“胃不好、很养生”的人设。有老板为了拉拢年轻员工,立Nice、包容的人设,和95后、00后聊明星、聊八卦。

    看完他们的故事,你考虑给自己立一个“职场人设”吗?

    一、“富婆”人设,让我机会多多、钱包空空 栗子 | 22岁 大厂游戏岗

    2021年秋招,我进入了这家互联网大厂,开始经营我的第一个职场人设——不差钱、也不好惹的“小富婆”人设。

    原本,我对人设经营还比较佛系,直到我发现,和我同一批进来的一个男孩总是“挨训”。

    他经常被年纪大的老员工指使干杂活,被Leader安排推进一些几乎不可能完成的工作。男孩如果追问,就会被扣帽子,“这也要问?你不会灵活变通吗?”两次“失败”之后,就听到几个Leader否定他,甚至嘲笑他,“还没找到女朋友吧”。可能是大家觉得,那个男孩子有点不修边幅,表达和行为举止看起来都不是非常自信。

    我来之前,就有前辈跟我说,这家大厂对新人不太友好。职场是个小社会,为了让自己活得好一点,快速适应这里,防止被PUA,我就从众多人设中挑选了相对适合我的“富婆”人设。

    说这个人设适合我,并不是说我真的是富婆,我家里只是二线城市的普通家庭。 主要是我个人把钱都花在打扮上了,在买奢侈品上也比较舍得。

    上班的前两周,我特意从朋友那借了辆车,开车上下班。每天衣服不重样,天天化妆,至少粉底、口红、香水三件套是要上的。

    第一周就有同事来打听,“你都是开车上下班吗?住得很远吗?”对于这种试探,我只是选择性回答,“我就住XXX”,旁边一个大哥探过头回了句,“那很近啊”。这时候,我继续礼貌微笑就好。

    到第二周,有同事开玩笑似地对我说,“ 你肯定是来体验生活的 ”。其实就是试探性地打听我家里的情况,我也是笑而不语, 内心的OS是,要是真有钱,谁来这种地方996。

    在同事的印象里,我的富婆人设慢慢就立住了,但还要保证不塌。我会不时地找机会巩固一下人设,比如,在朋友圈“更新”吃喝玩乐的日常,让同事们感受下我的生活和社交。

    我也想过这样做是不是很虚荣,但我发现,这一招“过度包装”对那些看人下菜碟的领导和同事很好用。 人在职场,还是要保持一定的神秘感,如果我几斤几两同事都知道,那感觉挺没安全感的。

    因为我的气质和表达都比较过关,Leader更倾向于带我去开会、出差。久而久之,因为比较熟悉,Leader就比较照顾,多给我创造一些机会。比如,我们这个岗位有很多会议要开,Leader会让我介绍、展示成果;面对其他组的质疑,我作为新人很难做到不卑不亢,Leader有时候会帮我解释。

    有一次,我和职场前辈聊起我的人设。她给我分析,只有人设一定是不行的,而且这个人设虽然帮了我,但照搬到其他环境不一定适用。

    想一想也是,我属于目标感很强的新人,虽然我在外人看来不是、也不必要十分拼,但 从入职起,我就尽可能地接触核心项目,向团队中的核心人物看齐,和Leader保持信息畅通、让他知道我在做什么 ,在各种级别的Leader面前不吝啬表现自己,努力提升自己的影响力。

    而我现在在的职场环境是男多女少,如果反过来,这个人设的确可能帮倒忙。

    我依然认为,在职场生存,尤其是复杂的职场,要适度自我包装,不管是外在形象上的,还是内在能力上。

    但不得不说, “富婆”人设是假,花钱流水是真 ,我近一年不但没攒下钱,还把之前的积蓄花空了。

    二、团宠人生、养生人设,都翻车了 潘洋 | 22岁 大厂市场部

    我的职场人设实在是一言难尽,一直在变换,始终没成功过。

    都说大厂寒冬,但进大厂镀金,是我上985院校之后的第二个人生目标。所以,我大二开始进广告公司和头部大厂实习,留了一些HR的联系方式,为最终进大厂做准备。

    这期间也在互联网上看了很多“大厂生存法则”,包括给自己立一个职场人设。 我选择了努力上进的“团宠”人设,因为我在学校时就比较受欢迎,算是男生里的“交际小达人”。

    入职后,我感觉职场氛围很严肃,我的那些活跃气氛的小技巧显得非常突兀,一周后,我明白了,这里不需要“团宠”。

    那我就努力搞事业吧,可惜我进了市场部一个基本没有预算的品牌组,工作内容就是写写写、改改改,和我之前在广告公司的工作内容一模一样,价值感的落差非常大。而且在这个岗位,要想推进一件事,需要拉动的人太多了,总之做人远大于做事。

    最让我觉得没有意义的是,工作量本身不多,我一旦连着两天到点下班,Leader就会找我谈话,“ 你这样按时下班,不就让其他组看出我们组没事可做? ”当月出绩效,我是全组倒数第一。一年两次绩效考核,直接和我拿到手的钱多少挂钩。

    主业我是没啥动力了,于是开始转移注意力,发展副业。我以前对音乐顶多是喜欢,现在简直就是热爱,还自学了吉他,开始写歌,成了一名不露脸的音乐博主。

    搞副业实在需要时间,我也管不了那么多了,上班时间,我会客气地对待每一位对接同事,疯狂用“亲”、“~”回复他们,一下班,就开溜。

    这期间,我们空降了一位Leader,为了不被Leader刁难,我又换了人设。当时恰逢每年的员工体检,我检查出窦性心律不齐、甲状腺结节、脂肪肝。 我自此开始立早睡早起、健康饮食的“养生人设”:到点下班,晚10点后不回消息,聚餐不喝酒。

    为了维持这个人设,我一直很注意,办公桌上摆了不少保健品,在公司不吃过于油腻的饭,在朋友圈、微博也不留下深夜的痕迹。

    直到有一天,我正在公司附近的酒吧里和朋友喝酒,有人拍了拍我的肩膀,我回头一看,是Leader。我马上寒暄着说,“朋友带我来见识一下”,结果Leader回了句,“上周我也在这看到你了,你还在台上驻唱呢”,嘴上挂着诡异的笑容。这下,我是真的没话说了,Leader小声跟我说, “谁没点秘密呢,我聚餐时候说胃不好,也是不想被大家劝酒”。

    第二天,又在公司见面,我实在不知道这个养生人设还该不该立。

    现在事情过去一个月了,可以确定的是, 我被边缘了,再也没有被安排核心的工作。

    三、进入理想的大厂,我不想再立“人畜无害人设” 孟和 | 31岁 大厂客户经理

    工作的前五年,我立的都是人畜无害的靠谱人设。

    它不需要“小甜心”人设的情商,也不需要“老干部”人设的经验,更不需要“家里有矿”人设的资源。 而“人畜无害的靠谱人设”只需要“努力、乖巧”,普通、无趣,却是听话的学生最擅长扮演的角色。

    并且,学生时期,我读了很多稻盛和夫的书,深受他“踏实努力、拼命投入工作”思想的影响。初入职场,我就希望成为一个靠谱的人。

    我的第一份工作在一家创业型的公司,内部没有培训,也没有清晰的职场晋升通道。所以,我的目标不再是公司内的升职加薪,而是“学本领,攒经验”提升技能,获得更大平台的机会。

    休息时间,孟和也会在书店度过

    受访者供图

    于是,不管在公司内部还是对外合作,我都会尽力把工作做好,不给别人添麻烦,举手之劳的事情也会帮着别人一起完成。这不仅让我给人留下“靠谱”的形象,也让初入职场的我,无形中得到一些嘉奖和机会,快速成为项目负责人。

    升职以后,我很快发现,原来互帮互助的同事和我的关系变得疏远甚至是紧张。 性格使然,我更适应融洽的氛围,实在不想被领导或同事当作是一个有野心的竞争者,因此我在“靠谱”人设之外,又包装一层“人畜无害”的外壳。

    我主动分享工作的经验和方法,也愿意把劳动成果和同事共享。在工作岗位上,不争不抢。 有了“人畜无害”的壳子后,不仅让别人觉得我平易近人、无需防备,而且也得到了很多机会去负责难度更大的新项目 。这些工作经验和技能的提升,也成为了我进入理想大厂的敲门砖。

    五年走来,我从一家普通的小公司,跳槽、跳槽、跳槽,终于实现目标,进入了心仪的公司。到工作第五年,薪资翻了四倍。

    现在,进入大厂后,我不再想扮演“人畜无害靠谱”人设。一方面,这个人设很容易被认为是“老好人”;另一方面,在大厂生存,更需要展示个人的专业性。身边同事的能力都很强, 如果还继续维持默默无闻的印象,很容易被人忽视,甚至被替代。

    并且,现在的公司文化和团队氛围,也让我觉得,我不必再维持默默无闻的人设,得从幕后走到台前,展示自己的专业性,被更多人看到。

    至于接下来具体要转什么人设,我还需要研究。

    四、社恐、不敢争取,于是给自己包装了“小专家”人设 陆译 | 26岁 大厂运营岗

    进入职场第二年、苦于得不到表现机会的我,给自己立的是“小专家”人设。

    当时我刚转岗到一个新部门,跟着领导拓展新项目,自主权也比较大,基本上是领导说“现在有一个新任务”,谁想接就开口。 可是我很社恐,没有那么容易开口争取,说的每句话都需要在脑海里想好几遍、确认无误后才出口。

    身在互联网行业,人员流动性高,我自然有不小的危机感,平时也习惯于去观察身边的人,会想“他们在团队中发挥什么作用”“为啥每次领导开会都要带上小A”“为什么小B每天嘻嘻哈哈,她的价值在哪里?”等等。

    某一天,我发现做账号讲究“定位”、“人设”,希望受众能够一眼识别自己的价值,转化为粉丝。 在职场上用这一套逻辑去打工,工作才能干得好。

    例如A是“万事通”,是多面手,主动参与很多项目,且精力无限、随时on call。因为知识面广且温柔抗压,入职三年完成了从专员到经理的一路飞升。

    而B是“气氛达人”。工作能力一般,但胜在性格开朗活泼,又是5G冲浪能手,能玩梗能接梗,活跃气氛全靠她。老大不善说笑,想要聚会不冷场、想要团建放松,带上她就行了,所以B在部门也能舒服自在。

    而我呢,需要尽快让领导发现我的优势,但改变性格是很难的。既然工作严肃而安静、平时不擅交际是我最大的标签,那我不如把它放大、立成人设——少说废话,确保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准确而有价值的;将交际的时间用于学习、精细化做事, 选择在某一两个领域深耕,成为一个小专家。

    这样一来,每当涉及到我擅长的领域时,老大遇到不明白的、需要决策的时刻,会习惯性地来问我的意见。

    另外,我工作时习惯于严肃又安静地做事,进入工作状态后,旁人的说笑打闹,我都不参与不理会。其实是因为我没法一心二用,又想早下班,且不擅长打趣。 但这无意中营造出“这个人很认真”的感觉。

    久而久之,“小专家”就成了我的最大标签,一年后,我也获得了最大的正反馈——升职。

    当然,我立了一个“小专家”的人设,其实就给了别人一个很高期待:在这个领域,她要给出正确的、专业的意见,并且要把这部分的事情做到很好、不出错。 为了不破坏自己的人设,我就需要花更多时间去学习、去工作 ,这也是一个小小的负担。

    五、“老好人”行不通,我立了十年“NICE+犀利”人设 KENT | 30岁+ 制造业大厂PM

    混迹职场十年,在外企、国企、民企工作过,读过商学院,我的人设一直是Nice当中带着犀利。

    因为单纯的Nice人设在职场行不通,不但会被贴上“老好人”的标签,甚至会被认为“很好欺负”。

    所以我的方式是在Nice人设加入犀利的风格,具体来说,9成以上的时间是Nice的状态,但每到一个新公司,会有计划地去跟一两个比较难搞的同事,认认真真地“干一仗”、“撕一场”。 让别人知道,我是有底线的、是有些脾气的,就不会轻易来挑战我。

    很多人刚进职场时,以为自己Nice地面对其他人,也会被别人Nice对待,但等一段时候后会发现,人设立得越稳,工作越是多到干不完,别人顶不了的锅就甩给你,职场风评和职场处境都不好。

    上级对Nice人设的评价往往是,没法做“恶人”,没法赏罚分明,所以没法带团队 。因为工作中为了维护公司利益甚至部门利益,很多时候需要争一争。Nice的人,在领导看来没这个能力。

    下级对Nice人设的领导,明面上会称赞,“我们的领导人真好”,实际上只是觉得,“ 这样的领导好糊弄 ”,甚至不会打心眼里尊重。

    同级同事通常会给Nice的人贴上“老好人”的标签。 在我看来这可不是什么好词。因为你Nice,同事都找你帮忙,你就义无反顾。因为你Nice,有资源、利益分配,没分到你,你也不会太计较。

    其实很多职场新人在立人设上很摇摆,既想立一个不好欺负的人设,又希望人人都说你好、觉得你好相处。 “NICE+犀利”,就是一个比较好用的人设,随和、同时有底线,必要时,可以下场battle,争取利益和话语权。

    前两天,我和我的老板还在讨论,“职场人设”是近些年才出现的概念。在老一辈人的世界里,不存在职场人设,因为在单位一工作就是一辈子,要演人设也得演一辈子。但现在大家普遍跳槽更频繁,共事时间大大缩短, 为了配合工作,我们需要一个面具,而且演人设、换人设都比较方便。

    我在职场中遇到过上海的拆迁户,家里有六七套房子,他会有意无意地把“不差钱”的人设立出来,不过,他照样工作很努力,只是领导不会把他逼得太紧,知道他是有退路的。

    人设不只是员工适用,老板也适用,比如演一个Nice、包容,但犀利的人设,既可以和95后、00后员工像朋友一样交流,聊明星、聊八卦、聊旅游,也可以利用犀利的一面加强管理。

    立人设,无非是我们的一种自我保护,让自己更好地去做事,但不要忘了,你对工作、对周围人的真诚,别人是能感受到的。 所以无论什么人设,切记三分演、七分真,真诚是基调。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栗子、潘洋、孟和、陆译为化名。

    作者:金玙璠;编辑:艾小佳

    来源公众号:开菠萝财经(ID:kaiboluocaijing),关注直播电商、新消费,专注深度内容。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开菠萝财经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UI/UX设计作品集中的推理分析该怎么写?高手实操案例分析!

    UI交互 2022-10-21
    编者按:作品集中的推导分析部分该怎么写,而不是套市面上的流程和模板?本文用2个实操案例,帮你做出有理有据的作品集推导。更多推导方法:如何利用方程思维,从设计目标推导设计方案?

    编者按:作品集中的推导分析部分该怎么写,而不是套市面上的流程和模板?本文用2个实操案例,帮你做出有理有据的作品集推导。

    更多推导方法:

    如何利用方程思维,从设计目标推导设计方案? 今天就想给大家做做数学题,让大家再次感受一下被数学支配的“恐惧”(回忆)。

    阅读文章 >

    作品集放什么、怎么放,归根究底只要能展示出你独特的能力,我觉得都可以,比如你版式设计好,你可以只做视觉包装,分析推导不用写。如果你设计方法和思维比较强,那么你可以侧重这方面的内容呈现,如果你两者都很棒,那就都结合一下。所以作品集是没有定式的。

    现在很多公司面试 UI 都会面试交互能力,问你设计方案的推导、怎么量化、怎么分析、怎么做深度的设计思考等等,所以大部分设计师在本身视觉能力没那么强的情况下,无奈在作品包装中加入了推导分析的文字部分,结果,问题又来了,这些分析过程和推导其实是经不起推敲的,因为往往在实际工作中,大部分 设计师 没有真的运用过这些方法、数据,靠的是参考市面上的作品集从而包装出来,也就经不起面试官的深问。最后作品集也成为了四不像的结果。

    那么如果我们的设计基本功没那么强,但又想展示自己的思维能力该怎么做呢?我在这里并不是教大家怎么去编和套设计流程的框架和理论,而是希望大家能明白,如果要放你的思维过程,应该怎么正确的去放,如果真的没做过,我建议不要去硬套,很容易漏洞百出。

    一、设计师的定位和价值 一个项目的推导过程首先要明确,你在项目中扮演的是什么角色,你在整个项目中的价值是什么,是独立负责?还是某一个环节的执行者?我相信很多同学都想把自己包装成一个独立负责人,恨不得整个产品从立项到调研到分析到执行都一个人包揽,但你越这样去包装,作品集内容就越零散。

    作品集主要展示的是你个人的能力,而不是让你去描述和介绍你的产品。很多同学都变成了后者,比如先描述项目背景、产品的用户群体是什么、每个功能模块分别是什么功能…..这样的方式去包装作品真的味同嚼蜡,没体现能力不说,还很枯燥。

    二、讲故事 其实我们可以用讲故事的框架,来整理项目流程以及展示你在项目中的价值。在上学的时候老师会跟我们说,要讲清楚一件事,需要分别理清楚三个阶段,分别是:起因、经过、结果。所以我们现在要讲一件什么事呢?我们要讲的是,你是如何通过设计手段帮助产品/用户解决问题的。

    那么我们就可以用起因、经过、结果三个阶段来阐述我们是怎么解决问题的,把这个逻辑给梳理出来。

    1. 起因

    起因包含了

    有哪些问题/机会 你是怎么发现问题的(为什么要做这个项目) 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比如我举个例子,我发现我家厕所外墙开始掉粉脱落,甚至时不时的浴室柜下方会流出一些水,所以我怀疑是不是哪里漏水了,在这里我用的是观察法,用观察法很直观的看到了问题。接下来我要去找到问题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外墙掉粉脱落以及渗水的问题。于是我先自己做了一个假设,是不是埋在地下的水管破了?因为之前有用过腐蚀性很强的通下水道的药剂,但是这个原因被我排除了,因为如果水管漏水那么就会一直漏,而不是间歇性的出水。那还有可能是什么原因呢?浴室柜中下水管堵塞导致水流到了没做美缝的缝隙中吗?还是楼上漏水渗下来了?

    最后经过多个原因的排除,问题找到了,是由于楼上确实漏水以及淋浴间下水不畅长期积水导致水从下水管口子边上的缝隙流了过去,两个原因。

    所以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作品包装中起因应该说明哪些事项:

    ① 1 和 2 可以合并在一起写,比如通过 xx 方法我们找到了目前产品中存在的问题,也可以写我们找到了 xxx 问题,是由于我们用了 xxx 方法。

    ② 你是怎么发现你产品中存在的问题的?是自我经验的观察判断?还是通过数据分析找到的某个现象(比如一个板块的点击率在逐月下降)还是通过对用户访谈或者体验地图找到了某些体验问题?你得采用一些方法,越客观越好,比如很多同学在找问题的时候总会用一些比较宽泛的修辞来描述:首页结构不合理、层次不清晰、体验较差,所以看到这样的描述,我就想问,那么具体不合理、不清晰、体验较差的点在哪里呢?为什么你觉得不合理、不清晰、体验较差?是你的主观感受?还是数据表现?还是客户的体验?你得证明出来。所以问题的来源是很多的,有的是你专业经验的判断,有的是用户的反馈,有的是数据的表现,都不一样。

    ③ 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是什么?比如很多同学做改版,改版原因他们就写:结构不合理、层次不清晰、体验较差…..这个是不对的,改版原因应该是,由什么具体事件,导致的结构不合理、层次不清晰、体验较差,比如通过对用户在支付任务流程中的数据表现,我发现经常有用户在支付流程中跳失,导致转化率下降,因此我们调研访谈了10个在支付流程中跳失的用户,其中8个用户在准备支付的时候找不到编辑收货地址的功能,于是他们放弃了这次支付,这个问题凸显的就是核心功能没有满足用户预期,有效性差。至于样本量的问题我就不展开了。

    很多同学在第一阶段会放很多产品的一些市场研究、定位,这些其实一点用也没有,雷声大雨点小,一开始切入点很大,结果这些点对描述你的设计能力没有任何帮助,并且在后面的设计方案和策略中也完全不能体现出来有什么关联。不如聚焦一点,针对问题直接进行展开。

    小结一下,起因包含了 3 个问题,这三个问题可以通过几种方法来解答:

    你是怎么发现问题的(经验判断法、渠道反馈法、用户调研法、数据分析法、可用性测试…..) 有哪些问题(卡片分类法、kano 模型、价值分析法……) 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是什么(经验判断法、用户访谈、观察推测…...) 2. 经过

    这个阶段就是用来体现你是怎么解决问题的,这里我们就要来讲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和逻辑了。诸葛亮草船借箭大家都听说过吧,这个事件的问题在于缺箭,为什么会缺箭呢?原因是没有足够的时间和材料来制作那么多箭矢,要解决这个问题怎么办呢?招募更多的士兵?收集更多的材料?采用缓和之计争取时间?显然这些策略是无效的,那怎么办?内部不行,只能靠外部来解决,于是就有了草船借箭。

    再举个例子,这两天有点头痛(问题),医生说头痛可能有多种因素造成的,例如睡眠不好、颈椎有问题、受凉、压力大等等(原因),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就可以有几个不同的策略,如果是睡眠导致的,那么我就通过改善睡眠质量来解决,如果是颈椎导致的,那么我可以去找中医做一下推拿,这些都是解决问题的策略。

    所以在经过阶段你必须讲明白你是怎么选择一种合适的策略的。举个例子,比如有一个新的电商产品上线了,并合作了一些大品牌,但是我们发现这个品牌的销量还不如一些不知名的品牌来的高(问题),于是我们通过第一步的研究起因,发现用户之所以不买单,是因为他们觉得这些大品牌在你们平台卖的是不是假货(原因)。那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要研究一下具体的策略,怎么样能够让用户对该品牌产生信赖,而我们又如何才能让用户知道这个品牌是正品呢?

    策略 1:透出品牌资质和曝光度:告知用户我们有品牌授权的资质

    策略 2:给予用户更多保障:给用户产品质量的售后保障和检测权利

    策略 3:让用户提前进行体验:可以给部分用户试用

    经过分析以及成本权衡,策略 2 和 3 实施起来较为困难,成本高,于是策略 1 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那么具体的方案就要到第三阶段来呈现了。

    再举个例子,抖音大家都有用过吧,在之前的老本版中,有用户想查看当前视频的上下集,非常不方便(问题),因为需要点击或者侧滑进入作者首页,然后经过滑动才能找到当前视频的位置(原因)。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如果你是抖音的设计师,你会有哪些策略呢?

    策略 1.提高用户查看视频的效率:直接给用户定位到当前视频

    策略 2.提高作者制作系列视频的便捷性:可以让用户不用进入主页也能看到上下集

    所以,小结一下,“经过”这个阶段中找策略我们依然也可以用到一些方法:上瘾模型、AARRR 模型…..但是这些模型我是不建议大家在作品集里写的,太形式化了,在大厂的设计流程中,设计策略基本上是通过产品和设计的经验判断给出的,不会真的说是靠这个模型工具而产生输出的策略,比如像我们说“给用户一种温暖的感觉”,这是一个设计目标也可以是一个策略,但它很难说是由哪个方法论或者工具提炼出来的。

    万字读书笔记!产品设计宝典《上瘾》全面解读!(上) 为什么人们每天都会刷朋友圈、刷抖音,而且一刷就是几个小时,根本停不下来?

    阅读文章 >

    万字读书笔记!产品设计宝典《上瘾》全面解读(下) 《上瘾》这本书从大量的实验案例调研中,总结出那些让用户上瘾的产品设计原则,最后提炼出了一个让用户上瘾的模型,读完以后,真的恍然大悟,原来习惯类的产品需要这么设计。

    阅读文章 >

    用一篇文章,让你掌握能让用户快速增长的AARRR 模型 AARRR模型因其掠夺式的增长方式也被称为海盗模型,是Dave McClure 2007提出的,核心就是AARRR漏斗模型,对应客户生命周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获客和维护客户的原理。

    阅读文章 >

    3. 结果

    结果,也就是我们通过设计目标和策略,选择具体的设计方案。在作品集中,设计方案给面试官展示,这其实没那么重要。面试官想看的是什么呢?是你虽然最后给出了 a 方案,但是在设计过程中,有没有 b 方案和 c 方案,最后让你选择 a 方案的理由是什么,你是怎么思考的,也就是方案的由来。

    这个才是我们展示能力的最好表现。以上面的抖音为例,通过策略 1,用户点击主页可以直接定位到当前视频的区域以便用户查看上下集,如果直接根据这个策略设计方案是很简单和直观的,只要定好位,并给用户一个当前正在播放哪个视频的状态,做个标签即可。

    但是最终方案并不是这样的,而是当用户侧滑或者点击头像后先定位到的是用户主页的头部区域,而在右下方给了一个“刚刚看过”的按钮,点击按钮才会定位到刚刚正在看的视频。

    这两个方案显然是有区别的,为什么不直接定位,而要多给出一个“按钮”呢?原因就在于抖音更希望观看者和作者能够更多的产生互动和链接,提高作者的关注率,让观看者先看到作者的主页,再去查看刚才的视频,因为只有你关注了作者,作者才有更多动力去制作视频,同时关注作者也会为你个人的偏好附上一个大的权重,以便于做更精准的推荐。

    这是对于两种方案的解读,所以方案 a 和方案 b,为什么选 b 不选 a,这就是理由。当你的方案呈现在作品集中,面试官就会这么问。

    通常在做方案的时候,大家也总会用到竞品分析,竞品分析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让你的方案至少不会出大错,也可以让你的方案没有特点,所以这也很考验设计师是怎么将产品业务的定位、用户属性、业务目标的差异化结合到方案中去的。竞品分析大家也很喜欢单独拿出一个板块放在作品集里,咱先不论有没有真实操作过,放在作品集里的内容,一定要有目的性,大家仔细品一下这句话。你想要通过放这块内容告诉面试官什么?是你拿了一堆竞品做了比较和描述,还是说你能够结合自己业务和用户的特性,找到和其他竞品设计差异化的点,最后应用或指导到你的设计方案中去?

    结果阶段除了方案的探索、权衡外,还需要进行验证和复盘。虽然咱们花了很大的力气,从发现问题到找到原因,再到定义目标和策略,最后选择方案,但并不意味着最后的结果是好的,因为我们不知道我们的方案到底有没有解决最一开始的问题,你原来头痛,最后选择了吃药,结果吃了一个月,还是没好,那就说明:1.问题原因不对 2.策略有问题 3.药吃错了。所以如果你要以结果为导向,那么最后的验证和复盘不可缺少。那有同学说,我们公司没有数据,没有用户,那我要怎么验证呢?那我劝你好好跟产品或者老板去谈一谈,虽然你想操这个心,但是老板都不在意那也没有办法,但是你在面试的时候需要表达出这样的思维。

    总结一下 再说一下,分析推理部分,不是 UI/UX 作品集必备,你想做纯视觉包装作品集也可以,但我们要清楚,你应聘的岗位要求是什么,而你的作品集和岗位要求是否能对应起来。现在的一些公司要求都很高,UI 和 UX 都成为了标配要求,所以我们尽可能要把这两块都在作品集里展示出来。有人说,我实在没做过这些东西,让我编也编不出来怎么办?那就从今天起试着开始主动找找产品存在什么问题,然后去解决它,试着走一遍:起因、经过、结果三个阶段,我相信你一定会有收获。

    欢迎关注作者的微信公众号:「应谋鬼计」


让你的品牌快速脱颖而出,抢占市场份额,提升销量
免费获取方案及报价
*我们会尽快和您联系,请保持手机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