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混战开启?抖音深入本地生活服务腹地

    设计动态 2022-10-25
    作为一名“钢铁直男”,宁先生终于在网上薅到第一把“羊毛”——小区对面火锅店的团购券。“128元,3个人吃到撑!”说起自己最近的经历,再想想以前花的“冤枉钱”,宁先生大有相见恨晚之势。 “以前都是在店里直接点菜,感觉查各种优惠一是麻烦,二是有点抠门。”宁先生表示

    越来越多玩家逐步在本地生活赛道上加码,比如抖音去年的试点自营“心动外卖”、再到今年和饿了么的官宣合作,在本地生活业务上,抖音正在加快布局的步伐。那么,现在本地生活服务的发展前景究竟有多大?各家又拿出了什么举措?不如来看看作者的解读。

    作为一名“钢铁直男”,宁先生终于在网上薅到第一把“羊毛”——小区对面火锅店的团购券。“128元,3个人吃到撑!”说起自己最近的经历,再想想以前花的“冤枉钱”,宁先生大有相见恨晚之势。

    “以前都是在店里直接点菜,感觉查各种优惠一是麻烦,二是有点抠门。”宁先生表示,但这次团购让他对消费有了新认识。“平台根据我所在区域推荐各类消费团购券。和朋友聚会时,打开短视频平台搜一搜,直接就能定位到周边的店面,非常方便,而且不用看一大堆店铺信息。”

    与宁先生相比,全职宝妈溪溪对于团购的使用更加熟悉。“一般带孩子出来玩会搜一下商圈周边信息,当然也会做一些对比。比如孩子喜欢的爸爸糖红豆吐司,美团团购价22.9元,而抖音是19.9元。按百分比算的话,要便宜10%以上。”

    “同样的商品,当然价格便宜的,毕竟现在这种行情下谁赚钱都不容易。”溪溪并不觉得这样的行为会让自己显得“抠门”,反而是“会过”。

    中国人一向善于精打细算过日子,这也是团购在国内大火的原因之一。2011年,在美团(03690.HK)上线一周年发布会上,美团王兴曾表示:“团购是超完美的商业模式。”随后的几年时间里,团购行业一路狂奔,上演了中国互联网史上少见的“千团大战”。

    来得快去得也快,当时的盛况早已被载入商业史册,当年的玩家也所剩无几。美团是其中最成功且唯二的突围选手。随着美团边界的不断拓展,团购已不再是美团业务核心,而是其本地生活服务中的一个单元。

    便是, 随着抖音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的持续加码,本地生活服务模式再度吸引了人们的关注。 也引发人们的好奇:抖音会是那条搅动行业的鲶鱼吗?

    一、本地生活服务的预期和野望 不可否认,本地生活服务拥有巨大的市场空间。

    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显示, 2021 年,我国互联网本地生活服务行业市场规模达到 2.6 万亿元,同比增速为 15.1% 。预计到 2025 年,这一市场的规模将有望达到 4 万亿元。 但同时,这一行业的线上渗透率并不高,仅为12.7%。

    规模巨大,线上渗透率不高,自然意味着市场前景广阔。 在互联网存量时代,本地生活赛道作为少有的增量市场 相当诱人 。 从美团二季度财报也可以看出端倪:今年二季度美团实现营收509亿元,其中本地商业分部收入为368亿元,占比超七成。

    巨大的市场蛋糕引来无数抢食者,阿里、京东一直在持续加码,百度也在数年前布局过。但当外部环境和消费者、商家发生变化时,本地生活服务行业也迎来了巨变。

    “以前比较常用的是美团、大众点评这些,比如对某个城市不了解时习惯去点评搜一搜,看看排名再做选择。”杭州的小丹表示:“但现在大家好像有更多的平台来获取这些信息了。”

    作为美食爱好者,小丹既是美食博主(非探店类),也是深度用户,“经常能刷到各种特色小店,看完真的很想去拔草。虽然经常有‘翻车’,但还是乐此不彼。”

    在位于三里屯的网红餐厅森林花园餐吧(Wood Garden House),壹DU财经随机访问了5位正在等位的消费者,其中2位称是在抖音上刷到这家店被“种草”的。

    与美团、大众点评相比,抖音的本地生活服务起步较晚。但随着它的入局,本地生活服务的链路也发生了变化。

    “以前是人找店,比如我对某个商圈的某类服务有需求,我可能会去大众点评搜索,再做出选择。现在不一样了,消费者可能本身并没有消费意愿,只是在刷短视频时被种草,进而被安利、再去拔草。”从事互联网运营的帅帅说道: “流量在哪里,商机就在哪里,并且这种商机极有可能是被动触发的。”

    易观分析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李应涛认为,“抖音做外卖是必然选择,掌握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入口,坐拥巨大流量,势必要探索更多的变现渠道。”

    二、布局两年,抖音本地生活持续加码 视频、直播下方悬挂团购链接或商家信息入口,用户点击链接,即可在抖音在完成购买、到店核销等。

    宁先生在听到同事安利这一功能时,颇为好奇。在他的认知里,抖音是“看短视频,搞笑的、励志的、做饭的、吐槽的应有尽有,怎么还有团购呢?”但确实,最近两年,抖音在本地生活方面布局不断。

    本地生活可分为“到家”和“到店”两种类型。前者可以理解为外卖,后者是到店核销。

    今年8月19日,抖音与饿了么达成合作,后者通过小程序入驻抖音。用户的使用链路也比较清晰:用户被视频“种草”后,可在抖音下单,由饿了么骑手负责配送。这是抖音“到家”业务的落地。

    在到店业务层面,抖音的布局更早——2020年底立项,挂靠在一级部门“商业产品”之下,一年后,成立“生活服务”一级部门,与“商业商品”、“互娱社区”等部门并列。

    当时,抖音广告部门的SMB条线,拉来了一大批线下的中小型商户,这些商户的特征在于:没有购买广告的意愿,因为他们更看重的是能否完成交易。抖音本地生活服务要做的,就是为这些中小商商户提供交易服务。

    此后,一系列布局开始了。2020年3月,抖音升级企业号,推出团购功能;同年,抖音建立本地探店达人体系,达人可与商家展开合作,实地探店、拍摄视频,在视频上挂团购链接,每售出一单都能获得佣金。同年年底,成立“本地直营业务中心”。

    2021年,抖音加快了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的布局。一位接近字节的人士向媒体透露,在2021年3-5月,抖音曾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郑州等城市选取一些餐饮商家进行到店试点。到家业务也有小范围尝试:用户在直播间下单,再进行配送。不过由于准备不充分,试点受挫。直至2021年底,抖音本地生活业务独立,成为一级部门。据了解,该部门下设POI、产品运营、平台治理、商业平台以及用户产品等团队。

    本地生活业务除了线上的流量、技术之外,更需要平台具备接入线下商家的能力, 也因此, “如果抖音要自己开城,组建团队、深耕线下等会是最大的问题。”帅帅根据自己的经验谈道。

    对此,抖音的应对策略同样并非“凡事自己来”。

    2021年4月,抖音引入服务商体系。服务商是第三方公司,拥有本地达人资源和运营经验。可以提供店铺运营、达人宣传、直播以及企业视频号运营等服务,并抽取服务费。抖音做的则是服务商的考核、管理工作。今年3月,抖音推出本地商家门店管理、经营平台“抖音来客”;6月推出了生活服务营销平台“巨量本地推”。

    在商家更关注的到家业务层面,抖音更是动作频频。去年7月,抖音试点自营“心动外卖”,一度引发业内讨论。直至今年7月,抖音入驻商家的团购标签中出现“配送到家”字样,用户可以在拥有该标签的商家下单,商家联系第三方进行配送。今年8月中旬,抖音宣布与饿了么合作,饿了么骑手将送货上门。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抖音本地生活在成都新建了“大本营”,并已成立了外卖业务和团购配送业务。并称,当前抖音已形成到家团购、到店团购、旅行等多方位的业务版图,并且餐饮外卖业务将在上海、北京、成都等地试点。

    今年5月,抖音本地生活发布《2022年生活服务软件服务费政策通告》后,抖音告别“0服务费”时代。今年,抖音本地生活业务全年目标提升至500亿元,相较于去年底定下的“保300亿争400亿”的目标提高不少。

    “除了广告和近两年来发力的抖音电商外,外卖有望成为抖音的下一个变现出口。”李应涛分析称。

    三、混战时代即将来临? 对于抖音“深入腹地”的举动,将本地生活服务视为核心业务的美团,会有怎样的反应?

    早在去年12月,美团就和抖音的友商快手达成合作——在快手App上线小程序,快手用户可通过小程序点美团外卖。按照美团的构想,此举将进一步提升“种草”能力。但事实上,这一合作并没有给美团带来多大帮助。

    今年4月,美团上线了面向商家和达人的“美团直播助手”。直播类目涵盖了外卖、酒旅、团好货、新闪购等几乎所有业务线。到了7月,美团App还开启过商家直播,但很快就下线了。

    对此,不少业内人士观点相对一致,均认为这是美团的被动防御之举。但与此同时,业界需要承认的一点是, 美团拥有强大的地推团队以及近 1000 万活跃商家——这将是美团自身非常牢固的护城河。

    “如果抖音要切实做好本地生活业务,那么地推团队和活跃商家,将是其必须要跨过的两道槛。”帅帅分析称。“另外,摆在抖音面前的还有用户的消费习惯。抖音是娱乐平台、电商平台,而非本地生活服务平台,用户教育和消费习惯养成也需要时间和相应的配套设施。”

    此外,想再造一个“大众点评”的不光有抖音。今年7月,高德地图对外宣布其“出门好生活开放平台”的转型升级——高德地图上,除了大众熟知的导航、打车之外,开始逐渐聚合吃喝玩乐等多种本地生活服务。

    高德此举也并非单打独斗。阿里巴巴最新的组织架构升级中,将基于地理位置的三大业务即本地生活、高德和飞猪组成生活服务板块,以加快布局本地生活服务。

    短视频起家的抖音、电商起家的阿里,以及还在拓展业务边界的各类平台,本地生活这块巨型蛋糕周围正聚拢更多的分食者。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各有优势、各有看点。但抖音两年内即深入“腹地”的举动,足见其决心及未来潜在的爆发力。而未来各家的胜负,恐怕要交给时间和消费者来验证。

    原文标题:“狠人”抖音:深入本地生活服务腹地

    作者:晓加,编辑:祺然

    来源公众号:壹DU财经(ID:yiducaijing2021),多一度热爱,深一度观察。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壹DU财经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可穿戴设备,你的电子预言家?

    设计动态 2022-10-25
    随着可穿戴电子设备、智能家电的普及,我们正在陷入科技公司的“数字矩阵”里。 “数据显示,你的人生只剩两年时间。” 如果大数据能够提前预估你的寿命,你会想知道答案吗? 在2022年奥斯卡热门影片《不要抬头》里,科技大佬彼得推出了一款手机,它可以实时监控用户的心情

    智能设备正在迅速普及中,比如现在,智能手环、智能眼镜等产品已经越来越常见,监测睡眠、情绪、健康的APP也相继推出,不过相应的,相关的数据信息争议也逐渐在用户群体中弥漫开来,人们在期待智能设备所带来的美好未来的同时,也担心着“技术黑镜”的出现。

    随着可穿戴电子设备、智能家电的普及,我们正在陷入科技公司的“数字矩阵”里。

    “数据显示,你的人生只剩两年时间。”

    如果大数据能够提前预估你的寿命,你会想知道答案吗?

    在2022年奥斯卡热门影片《不要抬头》里,科技大佬彼得推出了一款手机,它可以实时监控用户的心情,以及各类身体状态指标,包括血压、心率等等。基于强大的数据库,彼得还预估了女主角之一珍妮·奥尔良的死亡方式,讽刺的是,这个预测最后竟然成真了。

    如今,随着可穿戴电子设备、智能家电的普及,我们正在陷入科技公司的“数字矩阵”里——我们对数据的依赖逐步加深,我们渴望更加“精准”的健康信息、更为“科学”的生活方式,我们尽可能地去量化生活里的一切,来认识自己、预见未来。

    这个由“量化生活”主导的消费领域,拥有上千亿的市场规模,也正在对我们的生活进行全方位的改造。

    但实际情况却是,科技巨头深耕的“量化之路”,带来的不仅是美好的生活方式,也可能是一个正在失控的技术黑镜。

    一、科幻电影,照进现实 这些年,有多少科幻电影中的智能装备已经走入现实?

    10年前,詹姆斯·邦德在《007:大破天幕杀机》中靠一只智能手表“开挂”,成功探查了一系列的机密。这只可以防水、摄像、录音的手表,如今看来,不过是一只苹果iWatch的标配。一夜之间,邦德的“情报神器”,普通人也可拥有。

    同样,《碟中谍4》里阿汤哥的“黑科技”智能隐形眼镜,也开始进入市场。2016年,索尼开发了一款可以拍照的智能隐形眼镜,用户只需要用规定的方式眨眼,就可以采集照片。此外,用户还可以通过转动眼球来调节焦距、光圈。

    而《星际迷航》中的通讯徽章,如今99美元就能包邮到家。2014年,旧金山的一家科技创业公司推出了无线通讯器Onyx,和《星际迷航》中的徽章相似,使用者只要把它固定在衣服上,哪怕在深山老林迷路,也能够随时随地和外界连线。

    有了这一身的可穿戴设备,忽然明白了很多年前的一个调侃——“这年头,活得越来越像邦德了”。

    不过,与科幻片里的黑科技设想不同,现实生活里的智能可穿戴设备,重点并非旨在“教你窃取机密”,它们主打的首要目标则是——“提升个人健康”。

    无论是这些年大热的智能手表、运动手环,还是谷歌力推的智能眼镜,以及各大科技公司布局想象力的智能服装……几乎所有的可穿戴电子设备,都紧紧围绕着“健康”二字不放。

    从心率、血氧、血压,到压力、呼吸,再到睡眠、饮食、运动,可穿戴设备就像公司里最“卷”的那位员工,恨不得把你身体的一切状况,都做成可视化的PPT,给你展示出来。

    拿一个近几年很火爆的“睡眠监测”来说,仅在国内,就已经催生出了几十亿的市场。

    “睡眠监测”报告/睡眠类app截图

    传统的多导睡眠监测,需要去医院专门挂号、预约,然后在身上连接数十根彩色电线,才能知道自己睡得够不够好;但如今,从呼吸睡眠质量监测腕带,到一般的运动手环,再到智能枕头、智能床垫,五花八门的电子设备都能够让你掌握自己的睡眠状况。

    根据研究产业院的数据,2021年,我国家用睡眠监测设备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43.4亿yuan。一个切实的感受就是,一夜之间,你身边的很多同事都会定时定点地阅读自己的睡眠报告了。

    而这并不包括智能手环的市场数据。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智能手表市场规模为295亿元,预计2025年,超过400亿元。

    如果你还不知道“快速动眼期”为何物?不好意思,就算“一觉到天亮”,恐怕也算不上人类高质量睡眠。

    可以预见的是,越来越多围绕健康的话题,都会制造出前景广阔的市场。

    比如“情绪监测”设备。早在几年前,谷歌眼镜就已经学会“监测用户的情绪健康”——根据用户的五官变化,眼镜就会帮我们自动计算在过去1分钟内,生气/高兴/悲伤/惊讶的情绪比例分别占到了多少。

    除此之外,情绪追踪APP也开始受到年轻人的欢迎,如果说心情曾是一个飘忽不定、不可预估的东西,那么从此以后,它可以被评价、预估,直到你把emo时刻提前掐断在摇篮里。

    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智能衣物也开始悄悄潜入我们的生活,并贴身监控我们的一举一动。

    一双智能跑鞋,可以生成一连串的健康数据——膝关节负荷指数、脚掌着地方式、跑步频率等等,如此看来,以后再也没有小伙伴会犯“走路外八字”的错了。

    二、可穿戴设备,你的电子预言家? 19世纪中叶,英国物理学家、热力学之父开尔文勋爵(Baron Kelvin)曾经说过:“当你能够量化你谈论的事物,并且能用数字描述它时,你对它就确实有了深入了解。但如果你不能用数字描述,那么你的头脑根本就没有跃升到科学思考的状态。”

    这种“用数据理解世界”的观念,主宰了接下来一个多世纪的思潮。

    聚焦到个体身上,从最初的身高、体重,到身体健康、情绪健康、情感关系,数据可以逐渐“预估”那些曾经无法被量化的事物。

    回到开头的《不要抬头》,用可穿戴设备预估寿命,这事儿可行吗?

    实际情况是,“生死有命”的道理并不能够被大数据轻易改写,但用大数据预言一些其他的状况,却是完全可行的。

    2020年,研究人员发现,使用Oura智能戒指,可以提前帮助用户监测感染流感的风险。

    一枚戒指是如何帮人类预测病毒的呢?根据Oura Health的官方说法,Oura指环中的技术,可以监测到人体中最细微的生理信号。通过使用AI预测模型,就可以根据体温、静息心率、心率变异性等指标,提前预估用户感染流感的可能。

    其实,早在十多年前,可穿戴设备就展现出了“赛博先知”的功力。

    2012年,美国内华达州里诺市的“第一次预警系统”公司推出了一款女性智能内衣,旨在帮助女性提前预估乳腺癌的风险。

    根据2020年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在全世界的新发癌症病例中,乳腺癌占比11.7%(大约有230万例乳腺癌病例),首次超过了肺癌的新增病例数,成为全球主要新发的癌症类型。

    而这款“预防乳腺癌”的智能内衣,可以通过内置感应器,从而预测乳房内是否有可疑肿块。

    在技术层面,这款内衣的原理并不复杂:由于人体内的癌细胞通常会导致血管异常,从而使身体相应部位出现温度变化,因此,这款内衣通过细微的温度感应、记录,然后经一系列的科学计算,从而得出预测结果。

    公司的实验显示,这款智能内衣预测乳腺癌的准确率要高于医院的X光检查,除此之外,还能将乳腺癌的确诊时间提前6年,为乳腺癌患者争取更多的治疗时间。

    就在今年9月,斯坦福大学的研究团队还研发出一款可以“实时监测肿瘤大小”的可穿戴设备,从而及时“复盘”患者的癌症治疗效果。

    设备采用了“FAST传感器”(通过在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滴铸层的顶部沉积50 nm的金层支撑),由于这种传感器非常灵活、易于拉伸,因此,这个小型设备可以被直接黏在用户的皮肤上,并且随着肿瘤体积的动态变化而发生相应的扩张或收缩。

    只需要按一下按钮,传感器就能够将实时数据传送到手机的应用程序里。上一次的癌症治疗是否有效?可以很快得到答案。

    与此同时,智能可穿戴设备还在各种各样的慢性病领域进行探索,包括皮肤癌、哮喘、阿尔茨海默病等等。商业公司向我们许诺:未来,智能设备能够更加准确、快速地为大家提供所需要的“疾病预警”。

    三、技术黑镜:谁在利用我们的数据? 可穿戴设备的普及,带来的不仅是大数据所支持的“健康、科学”的身体管理,也有可能会导致一个技术黑镜。

    成立于1969年的数据公司Acxiom,拥有全球最大的消费者数据库。截至2020年,Acxiom涵盖了来自美国、英国和德国等多个国家的7亿用户的数据。这些用户被分为70大类,每一类都会有其相匹配的消费需求。

    一直以来,关于Acxiom的数据争议持续不断,但这并不影响它顺利地将用户的档案信息“明码标价”出售给商业公司。其中,Acxiom的大型客户涵盖了政府机构、大型银行、保险公司以及医疗机构。

    基于海量数据的研究分析,的确可以为普通人提供更高效的健康管理方案。例如,国内的一些数据公司开始联合三甲医院,进行数据资源共享,给后者提供更多的信息参考。

    但同时,这些数据也可以被商业巨头操控,将消费者置于不利的弱势地位。

    比如,以往的车险有相对固定的价位,但现在的车险像是移动设备上的广告一样,呈现出“千人千面”的态势。

    汽车追踪器的本意是帮助用户了解自己的驾驶习惯,但保险公司却可以很好地利用这些收集来的数据价值——驾驶员的心率、体征,驾驶过程里的耗油量、车轮转速、刹车次数,都可以被上传至传感器,从而帮助保险公司决策、定价。

    再比如,一系列的数据收集,可以让每一个个体都得到极为精准的营销。一个例子是,当一个人的跑步鞋达到基准更换里程数时向其推送新款和适宜的跑步鞋报价信息。

    这个过程里,消费者的议价权被逐步削弱。这几年,“大数据杀熟”越来越普遍,就让“信息透明”的消费者无处遁形。

    也许,当我们沉迷于可穿戴设备所带来的个性化服务时,我们也要意识到: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免费的数据劳工,为科技公司提供成百上千亿的商业价值。

    就像英剧《黑镜》里的《急转直下》,如果有一天科技进化到我们的人际关系都能用数据(评分)表示,那么,最终从这套机制中受益的,绝非一无所有的普通人,而是那些手握数据的资本家。

    参考资料:

    [1]王天一|人工智能革命

    [2]李东进, 张宇东. | 消费领域的量化自我:研究述评与展望

    [3]艾媒咨询|2022年中国智能手表行业监测报告

    [4]科普中国| 谷歌眼镜是如何探测人们的情绪的?

    作者:戈多;本文来自新周刊APP

    来源公众号:锐见Neweekly (ID:app-neweekly),有态度、有温度、有速度、有深度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新周刊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一个月内敲了电子木鱼108万次,真的积上功德了吗?

    设计动态 2022-10-25
    敲电子木鱼,披朋克枷锁,见赛博观音,拜机械佛祖。 当敲木鱼被做成APP并荣登APP store免费榜第二名时,放在过去会有些魔幻,但在2022年的今天竟变得合理起来,光是凭借“自动敲木鱼,烦恼渐远去”的slogan,它已经连续数10天霸榜免费总榜Top10,还

    前阵子,一款敲木鱼APP登上了APP store榜单,凭借“自动敲木鱼,烦恼渐远去”的slogan,连续10天霸榜免费版总榜Top10。为什么看上去功能如此简单的电子木鱼,却能吸引来大量的用户呢?它究竟有什么魔力?一起来看一下吧。

    敲电子木鱼,披朋克枷锁,见赛博观音,拜机械佛祖。

    当敲木鱼被做成APP并荣登APP store 免费榜第二名 时,放在过去会有些魔幻,但在2022年的今天竟变得合理起来,光是凭借“自动敲木鱼,烦恼渐远去”的slogan,它已经连续数10天霸榜免费总榜Top10,还收获了12万的下载量和4.8的高评分。

    甚至由于其白噪音的属性,木鱼APP在音乐榜单上击败过QQ音乐、网易云音乐等巨头。

    一句“敲”就完了,让数以万计的年轻人 遁入“佛门” 。

    01 佛系年轻人的标配 木鱼APP有2种敲击方式: 自动和手敲。

    手敲可以真实地模拟木鱼,苹果用户会选择用 iPad pencil 敲击来更真实地模拟敲木鱼的感觉。

    自动模式 则是拥有永不停止/在指定时间停止/累计敲击到第n次停止3种设定,平台会按照用户设定好的敲击间隔、间隔偏差和停止模式自动敲击「木鱼」;最短的敲击间隔是 0.5s,最慢的间隔是 2.5s。

    此外用户还可以自定义悬浮文字,在敲击时显示,比如“功德+1”、“功德+999999”、“烦恼-999999”。

    在电子木鱼火后,各大社交平台也早已赶上了新一轮的热度营销, 讯飞推出了电子木鱼键盘,抖音创建的#电子木鱼#话题产生了近1亿次播放,还推出了相关特效。

    实际上在木鱼APP爆火前,木鱼小程序便曾引爆整个朋友圈,让“电子木鱼”有了雏形。

    它真实的还原了木鱼场景及音色,还推出了经文选项及朋友圈排名,去年的10月27日,榜单上第一名的同志在 一个月内敲了108万次 ,也就是一天4万次,一小时1666次,一分钟27次……

    木鱼的爆火不是没有原因,北大颓系脱口秀演员鸟鸟曾说过“我这个人,躺的时候想卷、卷的时候想躺,永远年轻、永远左右为难,一切都是最不好的安排 “, 年轻人急需生活压力的释放,但我命由我不由天,他们急需一剂镇定剂来麻痹自己敏感的神经。

    对于用户来说, 敲的是木鱼,念的却是世俗。

    但谁也没想到,这款只有4.7M的简洁小游戏竟然也要 氪金 ,除了01音色,其余11种音色均需 6元订阅 才能解锁所有的“音色”,因此也被网友们打趣称“ 我佛只渡有元人 ”。

    值得注意的是,这款木鱼APP早在2020年便上线发布但一直不温不火,直到2年后你的今天才通过短视频“翻红”,据悉,“木鱼”APP是开发者 niner wong ,他的应用作品多为 赛博功德 App 。

    比如打着绿色又无烟slogan的 “手机烧香” ,儿时回忆“拨浪鼓”,选择困难户的福星“抛硬币”,这还不够,最近有网友向开发者发出了更具赛博味儿的 功德佛珠 要求。

    到底是怎样的作者能开发出这样神奇又吸引人的APP?

    据软件商店数据,“木鱼”的发行商账户 niner wong 账户旗下还有  20 款神奇解压小应用 ,其最早的上线于 2018 年 11 月,最晚的上线于 2022 年 9 月,应用多数聚集在工具、娱乐或教育的细分类额下,大部分应用免费,也可以通过内部订阅后升级。

    产品及UI的简单又不失创新,也是 2年内开发者对自己产品风格坚持的表现 。

    不得不说, 把现实中的物品用模拟的方式做成电子版 ,似乎一样受欢迎,解压缺口巨大的时代,木鱼完全踩在了互动式白噪音的风口上。

    02 轻量化解压方式 为什么要敲电子木鱼?为什么不直接去到寺庙或者森林席地而坐的静心?

    不是我们不想去,而是不能。客观事实上我们我们根本 没有一整块的时间拿去疏解自己的不快 ,因此更高效的宣泄情绪就成了刚需,这种类型的APP种类远比我们想象的要丰富。

    「按!」与电子木鱼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应用界面你除了按它就是按它,按到一定次数会获得对应奖励比如皮肤、音效,系统会根据用户点击次数的时间进行排名,进行全球公示。

    甚至官方直接摆烂——将自己的副标题改成 “全世界最无聊的游戏” 。

    再比如我们小时候常玩的 拨浪鼓 ,已经被开发者做成了APP,只要摇晃手机,屏幕里的拨浪鼓也会跟着摇晃起来,我们甚至可以在拨浪鼓上作画写字来定制独属于自己的拨浪鼓。

    还有开发者在手机上做了个只有 1.1MB的「照片泡泡纸」 App和 「史莱姆模拟器」 ,为用户带来听觉及视觉的巨大盛宴。

    这对小孩子来说有些幼稚,但对大人来说似乎刚刚好,尤其是这种 越无聊越让人上头的”小玩意“。

    白噪音的市场有多大?佛系解压的市场又有多大?

    白噪音 是人耳可以感知到的20-2000赫兹的声音构成,大脑会对这种单调的、有规律的声音产生谐振,使大脑处于一种安静、相对不活跃的状态,从而让人产生平静感。

    尤其像敲木鱼这种 白噪音+单调刻板活动 的行为更容易让大脑产生疲劳反应,因此白噪音是一种耳边魔法,互动式白噪音更是细分化的风口。

    前阵子大火的《羊了个羊》也是同理,通过不断的点击及音效再完成消除,是一个 解压到收获反馈 的过程,加上成绩及排名对比的社交属性,很难拿捏不住当下的年轻人。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共有810家企业名称或经营范围或产品服务或商标含“解压”,2021年新增注册企业数量为85家,年度注册增速为5.26%, 2022年新增注册企业70余家,同比去年大增94.59%。

    年轻人热衷于“解压”并不是一件好事。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陈婷表示, “年轻人的焦虑情绪多数来源于工作,近两年这种状况尤为为突出。”

    这些产品之所以能出现在大众视野,最根本的原因是年轻人越来越关注自己的情绪变化,并试图积极的去改善它,海外市场一直对心理健康的命题较为关注,他们主打冥想主导且越陷越深:

    根据Sensor Tower数据显示, 2020年4月,冥想类App中Calm下载量为390万次,Headspace达到150万次,同年Calm的市值已经高达20亿美元。

    而国内市场则更适合我们的作息,长时间的工作,压力较大的环境使我们开始追求 轻量化的情绪出口 ,越简单、单纯、质朴的东西,越能净化他们的心灵。

    年轻人在考试、工作前总是习惯性的去寻找一些精神寄托,如果内卷和躺平之间做仰卧起坐累了的话,我们尽管放心的去敲木鱼,能否积上功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 它能让我们感受到片刻的宁静。

    参考:

    年轻人,正在线上敲「木鱼」——白鲸出海

    来源公众号:互联网那些事(ID:hlw0823),深挖品牌故事,探寻商业逻辑。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互联网那些事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pexels,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1200元买了5个“塑料袋”,虚拟服装一点也不元宇宙

    设计动态 2022-10-25
    世界上第一件虚拟服装彩虹裙诞生于2019年,最终卖出了9500美元的高价。而今,虚拟服装飞入寻常百姓家,便宜一些的只需要99元。但多数消费者的体验是虚拟服装“一点都不元宇宙”,甚至有人认为它是智商税、割韭菜。 虚拟服装的门槛很低,意味着闯入风口的创作者水平良莠

    伴随着元宇宙概念的大火,许多新鲜事物也逐渐在网络平台上出现,比如最近不少人就在社交平台上晒出了自己穿着的虚拟服装。只是就目前技术来看,虚拟服装的实现程度似乎并未达到大多数用户预期,虚拟服装这门生意的盈利模式,也仍有探讨空间。

    世界上第一件虚拟服装彩虹裙诞生于2019年,最终卖出了9500美元的高价。而今,虚拟服装飞入寻常百姓家,便宜一些的只需要99元。但多数消费者的体验是虚拟服装“一点都不元宇宙”,甚至有人认为它是智商税、割韭菜。 虚拟服装的门槛很低,意味着闯入风口的创作者水平良莠不齐。让消费者们哭笑不得的“QQ秀”虚拟服装,往往是非专业人士做副业的产物,还有不少出自在校学生之手。 不赚钱,是专业设计师不愿转行做虚拟服装的主要原因。整个行业目前还没找到可以跑通的盈利模式。 元宇宙概念大热,曾卖到上万美元一件的虚拟服装,正在走下高高在上的奢侈品神坛。上至五位数,下至几十元,普通人买一件来尝鲜的门槛并不高。

    “虚拟服装”,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布料进行仿真制作的数字时装。制作一件合体的虚拟服装,要综合考虑服装样版、面料特性,以及着装人的形体、动作等。从设计师、创业者到互联网大厂,众多玩家被虚拟服装背后的商业潜力吸引,陆续入局。

    但在大多数普通消费者看来,虚拟服装仍然是个空洞而遥远的概念。购买虚拟服装的过程与传统的P图没什么区别,“一点都不元宇宙”;虽然售价并不昂贵,但效果也往往不尽如人意。吐槽虚拟服装“不过是QQ秀”的人不在少数,甚至有人认为它是智商税、割韭菜。

    火热的期待和冰冷的现实之间,虚拟服装如同走钢丝般摇摇欲坠地摸索前行。

    一、“穿衣靠P图”,消费者泼了冷水 在小红书上搜索虚拟服装,会看到一系列新奇又不失美感的照片,有的全由五彩缤纷的泡泡制成,有的身后背着大大的翅膀。与现实中的衣服相比,虚拟服装配色、用料、款式更加大胆,显得流光溢彩。

    博主们在元宇宙里过生日,甚至把蛋糕穿在身上 / 小红书截图

    但对普通消费者来说,买虚拟服装如同开盲盒,堪称惊心动魄。

    社交平台上不少买家晒出了身穿虚拟服装的照片,但衣服看上去都并不贴身,人衣分离。今年7月,一位买家分享称,她发给商家的照片中戴着黑色的手套,收到照片后觉得与衣服不搭,但商家只告诉她“P掉手套会很假”,照片中露出来的腋毛,也只是说“不确定设计师能不能P”。

    更糟心的是,虚拟服装属于数字资产,即使再不满意也没办法退货,最多只能与商家沟通二次P图。

    2021年年底,B站up主拉宏桑花1200多元,在虚拟服装网站DressX上购买了5件虚拟服装,并将购买过程及成品分享了出来,却被嘲笑是买了5个不同颜色的塑料袋。

    拉宏桑购买的元宇宙服装成品 / B站截图

    有人在她的评论区写道,“金属感和未来感结合,好一个不锈钢塑料袋。”她自己在读评论时也不禁感慨:“为什么在模特身上看起来很逼真,到我身上就很假,是我的问题吗?”

    而拉宏桑购买虚拟服装的网站DressX,是一家纯数字时尚的国际电子商务商店。其创始人曾在采访中称,要打造元宇宙中的数字衣橱。但从目前的成品来看,这一目标还有些遥远。

    花费上百元甚至上千元购买虚拟服装的消费者中,不少人有类似的尴尬体验。

    买下虚拟服装后,用户需要给设计师发送一张自己穿着修身衣服的照片。设计师则会通过后期渲染、合成,为用户“穿”上这件衣服,最终返给用户一张穿着虚拟服装的照片。

    从购物流程到试穿体验,大多数消费者的体验是虚拟服装“一点都不元宇宙”。购买前胆战心惊,翻车后不能退款,花大价钱买了一张照片,买家秀与卖家秀截然不同。一整套流程下来,用户只能感慨吃了哑巴亏。甚至有人认为,卖虚拟服装就是割韭菜、智商税。“一张图片199元,他本可以直接抢钱,却还是给P了一张图。”

    在微博等平台,也有不少用户表示,花几千买一张照片上的衣服,“真没法理解这个时尚的世界”。

    微博用户评虚拟服装 / 微博截图

    此外,虚拟服装的主要交易平台之一小红书也明确规定相关数字作品不得进行炒作和场外交易,这意味着虚拟服装增值空间有限。只看观赏价值,真正愿意为虚拟服装花钱的人仍是少数。大多数在R-SPACE上架的虚拟服装,即使限量30件、50件,也无法全部卖光。

    曾以个人品牌登陆米兰时装周的设计师刘浩告诉雪豹财经社,购买虚拟服装的人大多是追求新潮的女生,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虚拟服装依然是陌生的领地。

    冷漠、不满、吐槽,用户反应就像一盆冷水,浇在这株刚刚萌出的元宇宙新芽上。

    二、入场追风,设计师水平良莠不齐 虽然在消费者面前遭受冷遇,但在从业者心目中,虚拟服装仍然是一门象征着未来的好生意。

    “在虚拟时空里,金属可以长出翅膀,瓷器可以制作裙子,水晶可以反重力倒流,而你,可以变装成任何模样。”这段令人心驰神往的描述,以不同形式出现在虚拟服装的各类介绍中。

    2019年,世界上第一件虚拟服装彩虹裙(Iridescence Dress)诞生,出自阿姆斯特丹的数字时装公司The Fabricant,就此掀起了虚拟服装的风尚。这件彩虹裙最终卖出了9500美元的高价,约合人民币68000元。

    此后,LV、Gucci、Puma等国际品牌相继推出自己的虚拟服装。

    英国时尚购物搜索平台Lyst与数字时装公司The Fabricant合作发布的《2021数字时尚报告》显示,全球约有35亿人是数字时尚客户,在总购买力中占比超过55%。有市场观点认为,国内数字时尚市场将达到千亿元之巨。

    刘浩告诉雪豹财经社,他认为虚拟服装是一种趋势。实体服装对于环境的污染不可避免,虚拟服装在减少污染的同时,很好地满足了当代年轻人玩社交媒体的需求,也能够实现一些实体服装无法做到的效果。

    刘浩设计的万爱丛生虚拟服装,限量100份

    已售出64份 / 受访者供图

    对不同身材的包容以及社交价值、环保价值,让虚拟服装一时间备受追捧。除了刘浩这样的服装行业从业者,热衷于元宇宙概念的大厂也纷纷自建平台,提供虚拟服装的试穿和购买渠道。

    小红书已推出“数字潮流空间R-SPACE”,供用户浏览、购买正在发售的数字藏品,其中还有给小动物设计的虚拟服装。

    字节跳动在今年上线了数字时尚平台沸寂。与R-SPACE相比,沸寂的页面设计更具科技感,不仅能够3D展示虚拟服装,用户还能够通过AR相机进行试穿。

    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者们也在择木而栖。无论是R-SPACE,还是沸寂,都有不少设计师品牌入驻。

    但闯入风口的创作者们却并非都是专业出身,相反,他们的设计水平良莠不齐。让消费者们哭笑不得的“QQ秀”虚拟服装们,往往是非专业人士做副业的产物,还有不少出自学生之手。

    三、概念火热,目前却跑不通盈利模式 第一次在网络上看到虚拟服装,学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的大学生小田就觉得“很漂亮很高级”,于是产生了自己亲手做一件的想法。小田告诉雪豹财经社,她每周会花三四天学习相关软件,每次三四个小时,到现在已经做出了两件虚拟服装。

    小田设计的首件虚拟服装 / 受访者供图

    据雪豹财经社观察,有不少虚拟服装卖家是学生或兼职做副业的外行,有人自学两三个月,就给自己做出来了一套虚拟服装。

    在国内部分院校的服装设计专业,提交自己设计的虚拟服装已成为考核标准之一。刘浩就是在做毕业设计时,第一次接触到虚拟服装。

    珠宝设计师安妮则告诉雪豹财经社,她做虚拟服装的主要目的是寻找灵感、提升创造力,并具象化到虚拟产品上。虽然也想赚钱,但她并不打算现在就售卖自己的作品,“我想要的是后面的东西”。

    设计师水平参差,设计出的虚拟服装自然效果天差地别。

    在争相涌入虚拟服装行业的新玩家中,专业设计师反倒是少数。刘浩告诉雪豹财经社,不赚钱,是专业设计师不愿转行做虚拟服装的主要原因。

    目前,整个虚拟服装行业还没找到可以跑通的盈利模式。小红书上在售的虚拟服装,即使限量30份,也未必能全部卖光,而对于专业设计团队,这些收入无疑是杯水车薪。

    如今,刘浩在一边设计虚拟服装的同时,一边也并未停下手头的其他设计工作。他相信虚拟服装是未来的趋势所在,前景会越来越好,但“需要等人们更加追求精神上的满足的时候”。

    在2021年Q3财报会议上,Meta创始人扎克伯格满怀信心地表示:“如果你每天都在元宇宙里,那么你会需要虚拟服装、数字化工具等。”但资本风口上的元宇宙还未真正落地,先行者们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吗?

    没有人能预测,第一批吃螃蟹的人能顺利熬到那一天,还是终将竹篮打水一场空。四处潜伏着不确定性,只有时间能给出答案。

    (文中刘浩、小田、安妮为化名)

    作者:高旭洋;编辑:吴岩,丁珏汭

    来源公众号:雪豹财经社(ID:xuebaocaijingshe),faster、deeper and wiser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雪豹财经社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贴吧编年史:中文互联网的无主之地

    设计动态 2022-10-25
    本文经授权转自毒眸(ID:DomoreDumou) 作者:符琼尹 张嘉琦;编辑:赵普通 2022年,有一批人还在贴吧冲浪。10月16日,是百度“弱智吧”的18岁生日。 “至少是500强企业才能做出这个水平。”粉丝数超60万的官博“弱智吧日常”发布了一支庆生视频

    百度贴吧,诞生于一个中文互联网尚且信息不足的时代,并建立起了一个庞大的社区。然而进入自媒体时代,贴吧这个大广场日渐冷清,2015年月活用户超过3亿,到2021年已不足4000万。贴吧是如何走向冷清的呢?本文总结了贴吧的发展历程,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经授权转自毒眸(ID:DomoreDumou)

    作者:符琼尹 张嘉琦;编辑:赵普通

    2022年,有一批人还在贴吧冲浪。10月16日,是百度“弱智吧”的18岁生日。

    “至少是500强企业才能做出这个水平。”粉丝数超60万的官博“弱智吧日常”发布了一支庆生视频并附文道。这支视频,囊括了18年弱智吧年度金句,如“每次在大街上洗澡,总觉得有人在偷窥我”“为防止作弊,所有考生一律不得进入考场”。

    这样的“弱智”发言,仍在贴吧每分钟更新着。也许有人是第一次听说“弱智吧”,但只要在网上冲浪,必然躲不开像弱智吧金句这样,产自百度贴吧的梗。从上古互联网词汇“屌丝”“白富美”“高富帅”,到成为热点话题的地区曹县、鹤岗,都离不开贴吧讨论的推波助澜。

    弱智吧高考建议造梗能力,往往是社区活跃程度的反映。这些梗能流行,依托的是百度贴吧这个总注册用户数超15亿,贴吧总数超2200万的庞大社区。它像是中文互联网世界的一个巨大广场,无论是谁都可以在这里占得一片自留地,各种大众、小众的爱好都能在这里迅速靠拢组织。

    这片广场,诞生于一个中文互联网尚且信息不足的时代。当时的百度,希望用户不仅能使用搜索引擎找到现存的网页,还能自发地参与互联网内容的生产中,丰富搜索的内容,不会“用完即走”。

    一个2003年的电脑玩家,在登录百度贴吧页面时会看到这样一段话——

    “传统搜索引擎局限于搜寻互联网上有限的‘已存在’信息,虽然百度已能搜寻高达2亿中文网页上的信息,但跟8000万中国网民脑中的所有知识之和相比,仍然只是沧海一栗。‘贴吧’诞生的意义,是让您可以把头脑中的知识、想法和经验与大家分享,让中国网民不但能搜寻网上‘已存在’的有限信息,还能搜寻人类头脑中那些互联网上‘没有’的无限信息。”

    而当互联网的信息向“无限”延伸,进入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已经是海量信息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用户的需求已然从浏览海量信息过渡到高效率提取信息。比贴吧更加垂直的社区出现了:追星到微博,看体育到虎扑,了解美妆时尚到小红书,看书影音到豆瓣。

    贴吧这个大广场,也在这些社区如火如荼揽客时,日渐冷清。据第三方数据显示,2015年贴吧月活用户超过3亿,但到2021年月活已经不足4000万。这些用户,仍然构成了许多像“弱智吧”一样,没有被大众关注,却仍在持续活跃的群体。

    对于他们来说,贴吧作为一个产品,在中文互联网世界里或许很已经难再变好。但他们愿意在这个无主之地,陪它一起变老。

    01 一座无差别乐园 2003年底,李彦宏决定在搜索引擎的基础上,打造出更具互动性和参与感的新产品。

    贴吧就这样诞生了。当时的用户,已经习惯将互联网当做工具,用于查找和搜索信息。但至于其分享价值,还未被完全开发。

    和现在大家更为常用的几个社区相比,百度贴吧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无限制的自由,和无差别的开放——“任何人”都能申请“任何关键词”的独立贴吧,并且发布“任何主题”的“任何内容”。

    在那个“社区”概念还远不如现在流行时,就有很多人因为搜索同样的关键词,凭借着一根细细的网线,相聚在一方小天地中。

    贴吧第一次迎来流量的飙升,是在2005年。那一年,全民选秀节目《超级女声》在湖南卫视开播。成立于04超女时期的“超级女声吧”,在节目播出时期彻底火爆互联网,平均每秒钟就有4个人同时发帖,光是李宇春、周笔畅和张靓颖三个人的相关帖子,总数就超过了1000万个。

    全民投票的机制,助推草根选秀和贴吧这一草根社区相结合,带来了一场盛大的互联网狂欢。凭借着《超级女声》带来的热度,百度的访问量也在那一年正式超越新浪,成为全球最大的中文网站。

    自此之后,贴吧成为追星爱好者们的首选阵地。贴吧给追星人带来的,是一种极强的归属感和参与感,更是粉丝文化的萌芽。

    他们自发地在贴吧形成一套规则,包括发帖格式、应援口号、应援色、粉丝名等等。追星组织也在贴吧内部出现了,不仅有美文组、美工组、手绘组、数据组等不同类型,还按照地域组成后援会,用于组织线下活动。“吧刊”也是明星贴吧的特色之一,由所有粉丝共创。

    图源:微博

    直到现在,以明星为核心搭建的贴吧,仍活跃在大众视野中。虽然微博超话很大程度上取代了贴吧的功能,但不少明星的百度贴吧都在微博拥有自己的官方账号,保留着曾经在贴吧时代共同追星的美好回忆。

    去年年底,鹿晗吧在成立十周年的公告里这样写道:“你还用贴吧吗?可能已经很少打开它了,但是有一群鹿饭还在坚守阵地。”——鹿晗吧的成立时间,甚至比鹿晗出道的时间还要早几个月,早在他还是一名练习生时,已经有关注他的粉丝,默默为他开通了贴吧。

    除了追星一族之外,也有不少贴吧是因兴趣爱好而成立,并在用户队伍逐渐壮大后,开始辐射整个互联网。

    2009年,《魔兽世界》的火爆,让WOW吧逐渐成为百度第一大贴吧。同年7月,网友在魔兽世界吧发布了标题为《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的帖子,三分钟后,“贾君鹏”在6楼出现,回复“不回去吃饭”。该帖在6个小时内获得了39万的点击量,有超过1.7万网友参与回贴,被称为“中文网络的奇迹”,这句话也因此成为年度流行语。

    同样声名在外的还有李毅吧。在和李宇春粉丝的“爆吧”事件中一战成名的李毅吧,又被称为“帝吧”,口号是“人人皆帝”。当时在任的第七任吧主ayaoayaoaya曾说:“我们认为世界上压根就没有什么偶像,偶像是人,我也是人,没有高低之分。我看不惯她就可以恶搞。”一语道破了帝吧的“核心思想”。

    作为“屌丝文化”的发源地,李毅吧直到现在仍然活跃,有超过3300万用户。在一则置顶的介绍帖中,有吧友这样写道:“抨击文艺体育界内的丑恶现象,就是帝吧的内涵。”

    19年的“重申”

    和以明星为核心或是某种特定兴趣为核心的贴吧不同,这些贴吧大多没有很明确的主题,可以讨论任何话题,每个贴吧都是一个“小型社区”。即便是起源于特定兴趣,也会因为用户数量的逐渐庞大,变成“杂食贴吧”。

    除了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之外,贴吧还承担了一部分实用的功能。在成人教育、考研等教育相关贴吧,有很多互助帖和资料分享帖;汶川地震时期,有新闻报道过当地人用贴吧求救成功的经历……当月活跃用户和曝光量到达一定程度时,一个社区在某种程度上,有机会满足用户的所有需求。

    时任百度副总裁的梁冬在一次采访中提到,“贴吧改变了话语权结构和互联网游戏规则。”现在回过头看,抛开这一设计为后续商业化带来的阻碍不谈,贴吧直到现在,仍然拥有独一无二的结构和规则。

    不同于需要审核、以KOL为中心的微博、知乎和小红书,也区别于依靠算法打造生态的短视频平台,贴吧是完全去中心化的产品。

    去中心化的设计,让贴吧完全属于参与其中的所有人,从吧主的选择,到发帖的成员,都不受百度的约束。任何人都能够开通属于自己的贴吧,并且在里面讨论任何话题。在贴吧,用户也没有高下之分,只有用于显示活跃度的等级。

    完全自由的环境,和几乎无门槛的发言规则,让贴吧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中文互联网上地位无可撼动的“第一社区”。

    早在2009年6月,百度贴吧的流量就已经占到了百度全站流量的11%,仅次于搜索和MP3。即便在各类社区开始崭露头角的2015年,贴吧仍然有着超高的用户活跃度,数据显示,2015年3月,贴吧的月活用户超过3亿,是微博的1.8倍。

    在贴吧最鼎盛的时期,你几乎能在这里找到任何你感兴趣的内容。在追星领域,几乎每个明星的贴吧都有大量用于安利和科普的帖子,其容量远远大于现在包括微博、小红书等在内的追星主阵地;李毅吧、WOW吧、弱智吧等“顶流贴吧”,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文化,在产出年度流行语上屡建奇功;在更细分的领域,“本质棒婊”“芒果精”等贴吧,成为很多小圈子的“自留地”。

    在那个年代,贴吧像一座无差别的乐园,向所有连接了互联网的人张开了怀抱。

    02 互联网“粪坑”的诞生 广场一旦热闹起来,跳广场舞的阿姨和玩滑板的小年轻,难免会因为“抢地盘”等琐事起摩擦,在贴吧这儿也是一样的。

    贴吧中的两个“顶流”,男性居多、以戏谑和解构流行为主的“帝吧”,和女性居多、以艺人李宇春相关内容为主的“李宇春吧”,就在2007年6月起了冲突。

    彼时“帝吧”的毅丝们,为李毅编排了七名“妃子”,第四名就是李宇春。他们还对李宇春中性的打扮加以戏谑:“春哥纯爷们,铁血真汉子。”这引发了大批“玉米”们的不满,纷纷到百度贴吧投诉吧去投诉,要求管理员撤消李毅吧吧主,关闭李毅吧。

    “春哥纯爷们”长诗毅丝们长久以来对追星粉丝群体的不满,一触即发。6月21日,毅丝们联合起了一众早对玉米们心怀不满的贴吧,集体涌入李宇春吧进行“爆吧”。过去,“爆吧”已经多次小规模爆发于互有矛盾的贴吧之间,具体行动为在一个贴吧内集中发布大批相似内容,干扰正常浏览,甚至导致系统瘫痪,史称“6·21爆吧事件”。

    当晚,李宇春吧被刷屏1900多页,被爆近100,000帖,多次陷入瘫痪。这种对追星群体发动的“爆吧”,后来还屡次发生,比如2008年针对东方神起吧,2010年针对Super Junior吧等等。

    东方神起爆吧

    在这些针对明星的“爆吧”事件中,“帝吧”是发起者,魔兽世界吧、海贼王吧、黑客吧等大吧也参与其中。这场战役的双方斗争,看似是宅男与追星族的摩擦,但本质是两股力量的斗争:构建明星权威与消解明星权威。

    这些打着正义旗号的发动者们,不满于追星族们对偶像小心翼翼地维护,想要夺回对一个公共名人进行戏谑和调侃的“资格”。这两股力量缠斗至今,后续还爆发在了对权志龙、蔡徐坤、丁真的狂热与造梗上,只是战场从贴吧变成了微博、B站、抖音,方式也从简单粗暴的“爆吧”变为更隐晦的鬼畜视频。

    帝吧与李宇春吧的战争,堪称这两股力量战斗方式的缩影。

    追星族们直面“黑子”的方式是到官方贴吧举报,后来还从“爆吧”中得到启示,学会用水贴的方式来拉高贴吧的人气排名,与如今“数据女工”们在微博的“反黑”和“做数据”逻辑一致。“屌丝”们则是一如既往的调侃、戏谑,用玩梗、解构的方式来反击。

    “爆吧”后来也不仅在有这样大型冲突时进行,此后足球领域的贴吧如阿森纳、国际米兰、利物浦等也曾集体“爆”过篮球领域的凯尔特人吧。它成了一种宣泄不满的手段。

    贴吧官方在这些“爆吧”的战斗中,是隐形又被动的,事后做出的处理也难以服众。

    在6·21爆吧事件发生三个多小时候,官方才对李宇春吧采取了“只能浏览不能发帖”的强制设置,次日又发布公告,强行撤销了帝吧吧主并上任了新的吧主,但这样的处理只能激起更为强烈的反对,这位吧主最终也在吧友反对下,任职不久就被迫辞职。

    起初的门槛设置,以及后来官方的持续缺席,让贴吧在多年时间里长成了一片无主之地。后续的几次“爆吧”事件中,甚至“贴吧投诉吧”都会成为被攻占的对象。被多次攻击的追星女孩,也开始讽为“粪坑”。

    但“粪坑”的说法广为流传,靠的并不仅仅是这些“爆吧”。

    自开放以来,贴吧都在突出匿名性,账号只要用邮箱即可注册,让一人拥有多个账号成为容易的事情,不少贴吧甚至允许非注册用户发言。只有大吧会设置较为严格的会员发帖限制。而在2011年,贴吧取消了会员发帖门槛,任何人都可直接发帖,发帖权放开的第一天,帝吧会员数就由4万猛增至40万。

    为了促进活跃度,贴吧还设置了会员等级制度,等级制度随着发帖、回帖数量,以及签到天数增加。泄洪的阀门就这样打开,越来越多人进入贴吧水贴,贴吧变得更加鱼龙混杂了起来。

    泄洪之后,贴吧却没有对此加以管理。与后来微博、豆瓣复杂的规则相比,贴吧对帖子的审核标准较低,整体属于几乎被平台放养的状态。这给了黑产横行的空间,不少色情、招嫖、赌博信息横行,许多用户也因此成为诈骗集团盯上的对象。此前就有媒体蹲守过百度“秦淮河畔夜夜歌”贴吧,曝光了贴吧中的黑话体系和招嫖方式。

    贴吧对此的管理,相当后置。2017年,百度宣布针对贴吧中存在的野生动物制品非法贸易等黑产行为进行清理,目前已清理黑产有害信息19.7万条,关停贴吧33个,永久封禁用户53个。但这样的封禁行为并不多。

    两年后,百度贴吧又做了一刀切的决定:暂时隐藏2017年1月1日以前的帖子。虽然后续有不少帖子还是能正常查看,但更多人发现,自己珍藏多年的老贴,或者写作了很久的内容,均被删除,了无痕迹。

    这或许与贴吧不甚灵活的审核体系有关。

    曾在贴吧官方工作的阿黑告诉毒眸,对贴吧内发帖的审核较为宽松,官方设立的三道审核机制分别是人审、机筛、风控,人审标准很难标准化、统一化,机筛则是因为贴吧代码写作已久,存在许多老代码卡bug,技术人员也无法解决。至于风控则是完全的黑箱,“我们官方发的活动都经常被风控删掉,不告诉你任何理由。”

    时至今日的审核机制几次反复的一刀切,是对仍驻守在贴吧,为爱发电的创作者们下的逐客令。知乎有不少吧主反映,自己的内容无故删除且无法复原,反馈到官方也没有结果。

    在知乎“贴吧为什么用户流失如此快?”的问题下,有用户表示,他是后宫动漫吧出来的写手,盘点曾多次上过百度贴吧首页,但后来因为后宫动漫吧内容全部被删除,所有帖子都不见了。“你可以说这个问题那个问题需要修改,但凭什么,有什么权力处理我的创作?”

    至少在晋江、Lofter等以创作者经济为核心的地方,有问题的内容也能保留在创作者的后台,不至于无处可寻。

    03 互联网上,净土难寻 有一些贴吧吧主,曾经眼看着“乐园”被步步改造成陌生的模样。

    用户@画画的花噎菜曾在知乎表示,2014年时她曾经是原画吧大吧主,后来亲眼看着原画吧被美术培训机构火星时代买走,贴吧一夜之间就从培训爆料平台,变成了培训机构的避风港。“就算后来原画吧被其他老吧主拿了回来,也不在上面花费一丝心血了我觉得。”

    原本由爱好者们运营的贴吧,突然被官方出售给了商业机构,这都源于2015年贴吧推出的百度合伙人制度。商家成为贴吧合伙人,即可拥有删帖、舆情监控、发起吧内活动等吧主的所有权限。

    这项商业化的试水从2014年开始。据新京报报道,彼时百度贴吧包括医药、教育、地区、企业等贴吧都被相应地标价,售卖给运营商或企业。每个贴吧按可能带来的流量和点击量被明码标价,几万至上百万不等。与此同时,贴吧也在做信息流广告的尝试,在贴吧的banner位,帖子与帖子之间,都会出现广告。

    仅在试水阶段,这项举措已经遭到了像原画吧原吧主这样的用户的强烈反抗。毕竟,很难接受一群爱好者苦心经营多年的乐园,在百度眼中仅是一块具有交易价值的流量“地皮”。

    百度贴吧并不打算让社区内可贵的创作者获取收益,或者让一个活跃的领域翻出商业价值,它的做法,同它的审核一样简单粗暴:你看,我这里人这么多,想让一群人听你说话,你就盘下这块地皮。或者,在这块地竖一个广告牌,让你的产品被更多人看见。

    百度这样把由每一个具体的人才建设成的独特文化社区,作为“广告位”出售的行为,到了2016年就尝到了恶果。

    2016年1月10日,知乎网友“蚂蚁菜”在知乎发帖,称自己是百度贴吧血友病吧原第二大吧主,但是包括她自己在内的吧务组成员却遭到百度单方面撤换,空降了一个官方吧主,而她的原账号已经无法正常发帖。

    “蚂蚁菜”知乎回答后缀后续有网友发现,“百度40%的热门疾病吧已经被卖,而大多数用户都会通过百度搜索医疗信息甚至完全信任这些信息”。在百度出售之前,这些热门疾病吧,本是此类疾病的患者互通信息,互相扶持的小天地。

    这一次,百度对舆论的反应速度很快。事件曝出24小时之内,官方就与原吧主沟通,并撤下了空降的吧主。

    时任百度贴吧事业部总经理、贴吧产品的直接负责人陆复斌,在一周后接受《财经》采访时透露,在营收上,贴吧对百度的贡献“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贴吧诞生以来的前12年没有盈利、没有商业化,一直在亏损。2015年是贴吧的商业化元年。这次之所以出问题,是在监管制度上犯了判断错误,对于医疗病种吧,不该使用例行的商业考量标准。

    在回应此事的同时,他也表明了百度贴吧不会停下商业化的步伐。“我们将贴吧分批、分类逐渐开放商业化。企业类是最早商业化的贴吧,接下来是明星类贴吧,接下来才是一些垂直行业的贴吧,比如游戏动漫、教育、医疗。”

    不过,这次采访的半年后,百度发布公告称,停止贴吧代运营合作。出售贴吧的行为就这样划下了终止符,但它已经暴露出百度对于运营社区以及商业化上的短视。他们拥有庞大的用户,却找不到一个好的方式将这些用户们活跃的创作集中起来,形成良性循环。

    实时新闻

    阿黑告诉毒眸,当年贴吧并非没有过细分领域的运营。“当年贴吧娱乐就是一个单独的部门。”但百度整体是一个重技术,轻运营的公司,贴吧内部在历史文档规范上做的不够完善,为后续的运营带来了很多问题。阿黑坦言,贴吧不管是与其他部门对接的难度还是技术难度,都很高。“贴吧很多老代码研发都不知道啥意思了,总在一些奇怪的地方卡住。”

    贴吧一直有在尝试策划各类运营活动,但贴吧的日活仍是在持续下滑。2015年尝试商业化时,日活用户数量还近2500万,而现在,“据我所知现在是下滑到800多万了。”不过,贴吧整体仍然是盈利的,以广告收入和会员收入为主。

    入职后,宋卫也参与策划过许多运营活动,但贴吧的日活仍是在持续下滑。

    2015年尝试商业化时,日活用户数量还近2500万,而现在,“据我所知现在是下滑到800多万了,我在的那年目标还是要冲到1100万。”不过,贴吧整体仍然是盈利的,以广告收入和会员收入为主。”

    日活最多的时候,贴吧没能找准盈利的时机;反而是日活逐渐走下坡路后,贴吧开始盈利。这不得不说是一种讽刺。但即便是盈利的现在,贴吧似乎也没想明白,对他们最重要的用户群是什么。

    早年间贴吧的创作者们,如今也四散在各处,成为了微博KOL、知乎大V、小红书博主、网文写手……做互联网内容创作的,或者曾经在百度搜索过自己爱好的网友,也许都或多或少获得过贴吧的滋养。

    贴吧的日活还在缓慢减少,活跃人群的画像也慢慢固定了下来。宋卫告诉毒眸,如今贴吧的男性用户占比在70%以上,用户年龄以30-39岁居多,同时三线城市人员占比最高。

    对这些活跃人群来说,即使他们接触到的是“新新事物”,他们仍然习惯聚集在贴吧这个有些“老土”的地方密切交流。这个地方交流的方式简单、直接,也不像豆瓣和微博一样有许多复杂的规则。

    今年5月,顶流虚拟偶像组合A-SOUL成员珈乐宣布“休眠”。而早在官宣前十天,珈乐贴吧就已经曝出一段“内部人员”聊天记录,称珈乐将在5月20日毕业。一位珈乐粉丝告诉毒眸,珈乐贴吧是珈乐全网最为活跃的粉丝聚集地。

    珈乐吧现状

    不过作为女粉,她也发现了贴吧老哥和微博女孩之间真的有壁。“我看这些老哥们为了给珈乐做热度,学习各种微博用法学的很艰难。微博有很多明规则和暗规则,比如如何增加账号权重,怎么样在超话评论会被‘夹’。这些规则对追星女孩来说很快就能上手,但老哥们可能要学好久都整不明白。”在整个中文互联网领域,“老土”的老哥们都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贴吧是平的。这里始终没有造出过什么人尽皆知的红人,也不会再诞生太多的热点,但总还能给许多冷门爱好者一片栖息地,热门爱好者也能在这里找到过去珍贵的资料。它似乎又回到了起初那个乐园。

    在这里,生石花(某一种花的种类)吧、分子人类学吧比王一博吧的关注人数还高。许多小众领域的同好者们如钓鱼吧、种花吧十余年来始终在这里岁月静好,硬核爱好者们还是会在显卡吧、图拉丁吧时不时上传组装电脑的攻略。海贼王吧每天还在更新,想自己组装电脑的人还是会每日徘徊在这里找攻略。海贼王吧关注人数破千万后,仍然还在缓慢增长,还是会有源源不断的入坑者到这里补齐资料。

    相比于10年前,这个广场冷冷清清,但有的人一直没走。

    作者:符琼尹 张嘉琦,编辑:赵普通

    微信公众号:毒眸(ID:DomoreDumou)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6fqVhO6XHOmcmIGqOD4Hbg

    本文由@毒眸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 市场渗透率不到1%,低代码产品未来发展趋势如何?

    设计动态 2022-10-25
    引言 低代码市场其实在过去很早就已经出现,但是在最近几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从融资情况看,2021年开始头部创业厂商都获得频繁的大额融资;从大厂布局来看钉钉、企业微信、飞书、金蝶、华为等都在布局低代码市场;特别以钉钉为例,将低代码作为其主要战略方向。 去年七月

    低代码市场很早就已经出现了,到如今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虽然如此,但目前低代码软件在企业软件市场的渗透率不到1%,未来的发展趋势将会如何?作者结合自己的经验,试分析低代码产品发展趋势。

    引言 低代码市场其实在过去很早就已经出现,但是在最近几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从融资情况看,2021年开始头部创业厂商都获得频繁的大额融资;从大厂布局来看钉钉、企业微信、飞书、金蝶、华为等都在布局低代码市场;特别以钉钉为例,将低代码作为其主要战略方向。

    去年七月,Gartner首次将低代码作为新兴技术热点纳入《2021年中国ICT技术成熟度曲线报告》;海比研究院数据显示,未来五年中国低代码市场复合增长率为49.5%,2022年可达42.6亿;2025年预计达到142.2亿。

    从多角度可以清楚发现,低代码市场在最近几年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是目前低代码软件在企业软件市场的渗透率不到1%,可以说未来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

    笔者在行业头部低代码厂商深耕多年,今年就带大家浅析一下低代码产品的未来发展。

    一、低代码平台是什么 低代码平台简单来说就是只需要少量代码、甚至无需代码即可完成系统开发。

    过去开发一套系统都需要软件工程师通过代码进行开发,所以任何一个系统的开发都需要大量的软件工程师资源,使得很多企业谈到系统开发就想到了高额的成本投入。

    但是低代码平台的出现却完全改变了传统软件开发模式,实现少量代码甚至无需代码即可完成系统的开发,并自动实时发布到云端,做到随搭随用。

    低代码平台的本质就是将过去的代码开发过程进行抽象,形成可配置的各类组件,通过添加组件+组件配置即可实现系统开发。

    我们可以看下过去代码开发的系统其实核心主要包含四个部分:数据输入、数据流转、数据加工、数据输出。

    低代码平台主要就是将这四个部分进行了抽象,形成了可配置的组件。

    1. 数据输入 数据输入最常见的就是一个网页,包含各个字段,通过字段去数据收集。

    这个核心其实就是各个字段组件在页面的布局,过去这些组件都是代码写的,低代码平台则是将一个个网页定义为了一个表单,在表单编辑页面封装好了这些各类字段组件,拖入即可,然后再配置即可快速生成。

    下图是某低代码平台的表单编辑截图,左边是组件,中间是实现效果,右边是组件、表单的配置。

    这个其实很早就出现了,最常见于之前的各类问卷收集工具,但是问卷收集工具和低代码的差距还是很大,首先对于数据输入而言,问卷的各个表单无法相互调用数据作为新的输入,同时缺少数据流转、数据加工、数据输出。

    2. 数据流转 数据流转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方面是流程流转,即BPM系统,所以在低代码平台都提供了BPM模块去解决流程流转问题。

    另一种是数据从一个数据表传递到另外一个数据表单,比如某个表单新增了数据把新增的数据同步修改到另外一个数据表单。在低代码平台对应提供的功能叫做触发器,可以实现当某个表单的数据出现了新增、修改、删除数据时候,可以根据触发条件去新增、修改、删除某个表单的数据。

    3. 数据加工 数据加工即一个数据表或者多个数据表进行加工,比如函数计算、多表连接、汇总计算等,过去这些操作主要是通过写SQL语言去实现,低代码平台根据不同场景诉求提供了不同的工具:

    (1)单表简单加工:类excel函数

    (2)实时多表汇总并且支持被调用:聚合表,常见于库存计算场景

    (3)非实时复杂大量的多表加工:ETL

    4. 数据输出 数据输出即将数据结果进行展示,过去主要是通过前端代码去实现。

    低代码工具对应主要提供的是视图和看板两种方式去输出展示数据:

    (1)视图:单表的数据的简单展示

    (2)看板:提供单表、多表数据的多种图表组合展示

    二、低代码平台的细分类别 低代码平台从严格意义上区分为两大类别,分别是低代码平台和零代码平台,从搭建方式、学习难度、面向对象、自定义化程度进行区分。

    零代码平台又称为apaas(application platform as a service),即应用平台即服务。

    笔者的主要经验在零代码,所以今天主要分享零代码相关的发展,最后一个话题也会简要分析下零代码平台和低代码平台未来的发展差异点。

    三、低代码是概念炒作还是银弹? 关于这个问题我相信是很多没有真正去应用过、深入了解过低代码平台的人,问到的最多的问题。

    作为该行业的半个资深人士,我可以明确的回答,低代码是新时代的增长银弹,绝非概念:目前低代码行业头部公司的付费企业客户已经破万,活跃企业数也是万级别,多家大型知名企业都在企业内通过低代码平台实现了信息化转型。

    关于低代码的如下理念已经在企业真实得到验证:

    低代码快速开发系统 低代码不需要计算机背景也能开发系统 极大降低了系统开发成本,使得中小企业也可以自主开发各类信息化系统,降低信息化转型成本 低代码平台能满足不同企业的个性化需求 笔者拜访了300多家成功应用低代码平台的中小企业,真切的感受到低代码平台给这些中小企业带来的巨大价值,真真切切实现了数字化普惠,助力中国千万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加速中国企业发展!

    最低只需要几千块一年就可以定制开发一套满足企业各项业务的个性化信息系统,从ERP、CRM、SRM、WMS、TMS等等,这些系统按照过去的传统开发模式成本都是百万级别的,对于中小企业基本无法承受,但是由于低代码平台的发展,这些都成为了现实。 低代码平台就是软件时代的生产力变革工具!

    四、低代码平台产品的主要发展方向 到底应该做零代码还是低代码?低代码平台做好工具的定位就可以了?面对垂直软件厂商的竞争低代码平台如何防御?低代码平台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

    这些问题相信很多人都很感兴趣,但是又觉得很难想清楚。

    其实分析产品未来怎么走, 最关键的还是回到产品的用户去思考。

    想清楚4个关键问题:

    用户是谁 用户的需求是什么 用户需求对应的解决方案有? 我们的解决方案会是用户的最优选择? 几乎所有的toB的软件公司,客户总共可以有三个类别,分别是:

    大型企业 中小型企业 央企国企等体制单位 接下来我们来详细拆分下每类客户的需求,进而来得到低代码平台未来竞争应该如何去更好的满足客户需求,找到自己的核心定位。

    1. 大型企业

    综上分析可以发现,零代码产品针对大型企业,应该核心围绕如下需求进行产品迭代和营销宣传:

    边缘部门的业务需求、核心部门的边缘业务需求无法被IT进行实现 短期或紧急需求,IT来不及开发或因为短期价值不愿意开发 基于以上2个需求,目前主流零代码厂商都围绕其打造了一个概念为全民开发,即公司各个业务员都可以去开发自己的系统,而不一定要等着IT;同时相比IT开发,业务自己开发的业务需求把握更加准确,推行起来更加容易,从而充分加速企业信息转型。

    同时可以看出零代码产品可以直接让业务员开发的优势非常明显,相比低代码产品独居一档;虽然核心业务低代码产品能力更强,但是市场竞争激烈,低代码产品从产品层面对比用户的其他可选方案并无直接优势,唯一能做的就是借助帮助服务商降低开发成本的点-打通成为服务商的开发工具,不过做这个方向就会面临被服务商捆绑,且利润被分割,综合来看零代码产品在大型企业未来更具发展潜力。

    2. 中小企业

    综上分析发现,零代码产品在中小企业的需求基本都能满足,中小企业市场空间最大,最具想像空间的则是中小企业标准化核心业务。

    未来要做大市场的关键则是PK掉传统垂直软件厂商。

    零代码产品在标准化业务下对比传统软件厂商最大的优势就是性价比高,但是要维持住性价比高的核心则是做到2点:

    核心业务都能做到至少70%及以上:让客户觉得能用,如果没有办法做到能用,则会被垂直竞品直接替代掉 保证客户至少在2个及以上业务场景的能用性:只有让客户2个及以上的能用性才能通过性价比PK掉垂直竞品 如果不满足以上点,零产品肯定是打不过垂直产品。

    其实做过零产品的对上面都会有一个疑问,为什么现在有很多中小客户都只有一个垂直场景需求,但是依旧选择了零代码产品而不是垂直厂商,核心其实是垂直厂商发展路径和信息差:

    做软件、做垂直基本都是从大客户起家,做标杆,所以过去大部分垂直厂商主要围绕中大客户进行产品设计和定价,价格高昂 现在虽然有一些面向中小企业的垂直厂商,但是由于没有形成品牌力,比如手机就想到苹果、华为,所以导致还有很多企业不知道。 因此未来零代码产品要做大,一定要和垂直厂商正面PK,核心则是垂直能力,所以未来零代码产品都会相继围绕垂直去打造产品能力,虽然不能做到比肩垂直厂商,但是只要能让客户70%满意,再加上多场景的性价比,基于中小企业的价格敏感性原则,基本就能拿下市场;如果不做,或者做不好,必然在多年后缺少市场竞争能力。

    3. 央企、国企、政府等编制单位 这一类用户非常特殊,核心在于大部分的核心业务简单,零代码完全可以胜任。

    同时其实零代码产品更加适合他们,因为他们可以实现自主开发,这样就不存在外包厂商开发的数据泄密问题,这种自主可控性,或许能成为零代码产品在体制内的一个巨大亮点。

    但是问题在于私有化,只要解决了就能借助这个点完全打开市场,目前零代码产品在这个市场可以说风生水起,最常见的则是烟草公司,基本都在用各类零代码产品。

    4. 小结 综上我认为零代码产品由于业务员可直接开发这个特性,差异化竞争能力明显,再结合中国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普遍较低,综合发展前景远大于低代码产品。

    低代码产品存在可行性,可行的路径就是去解决中大企业的核心标准、非标准业务,但是主要是通过服务商去满足,但是由于商务关系由服务商主导,所以厂商的利润空间被压缩,盈利模式较弱,同时该模式竞争极其激烈。

    零代码产品未来想要发展壮大,核心是做好应用平台的搭建能力,同时一定要做好垂直,一方面是工具必将同质化,但是垂直不会,因为场景千千万万。

    同时最核心的则是未来由于垂直厂商的用户群下探到中小客户,导致价格降低,并且信息差降低,中小企业就会有更多选择,为了从用户的选择中脱颖而出,零代码产品必须做到多个场景的可用性!

    关于零代码产品的发展浅谈今天就分析到这里,后续有空会针对低代码商业模式、运营模式等维度进一步分析,敬请关注。

    作者:陈美机 ;微信公众号:陈美机,资深低代码产品运营,供应链砖家。

    本文由 @陈美机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有赞、微盟“卷”向海外

    设计动态 2022-10-25
    随着各行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按下了加速键,SaaS(软件即服务)概念也开始进一步升温。其中向商家提供SaaS产品技术支持,及一体化的经营解决方案,连接商家、平台和消费者的电商SaaS就是其细分领域的一员。而众所周知,有赞和微盟就是一直扎根于电商SaaS赛道的服

    国内的不少SaaS企业也布局起了自己的海外业务,比如有赞和微盟便分别发布了 AllValue 和 ShopExpress 这两款产品。那么,国内SaaS企业的跨境业务目前发展得怎么样了?有赞、微盟等玩家在跨境SaaS赛道上拿出了哪些举措?不如来看看作者的解读。

    随着各行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按下了加速键,SaaS(软件即服务)概念也开始进一步升温。其中向商家提供SaaS产品技术支持,及一体化的经营解决方案,连接商家、平台和消费者的电商SaaS就是其细分领域的一员。而众所周知,有赞和微盟就是一直扎根于电商SaaS赛道的服务商。

    虽然有赞和微盟已经成为了国内电商SaaS赛道的“双雄”,但与全球领先的电商SaaS—— Shopify相比还有着很大差距。商家入驻量达到170万的Shopify俨然成为了建站领域当之无愧的领头羊,于是有赞和微盟在国内电商SaaS领域的地位基本稳定之后,也成为了Shopify的追随者,纷纷布局起了自己的跨境业务。

    一、出海:不谋而合 实际上,微盟去年就提出了“国际化”战略,并于2021年7月对外正式发布了跨境独立站产品ShopExpress,要通过全链路数字化出海解决方案,帮助中国卖家获得海外市场增长新空间。而早在一年前,有赞就推出了国际版AllValue独立站产品,针对全球零售及电商卖家提供独站系统和商家服务。其实,从二者的动作不难发现,微盟ShopExpress和有赞AllValue布局海外的思路有些不谋而合。

    在独立建站上, ShopExpress和AllValue能够快速构建直面海外消费者的电商网站,以满足客户不同规模和经营场景的诉求。

    ShopExpress拥有丰富模板和装修组件、PC+移动双客户端,以及支持多语言多货币切换,能够轻松、高效、便捷地打造贴合国外消费习惯的商城。AllValue不仅提供多样且免费的移动店铺模板,还支持PC、移动、H5、微信小程序、App店铺等全渠道建站,以及货币、信用卡和PayPal等全球化支付,让消费者拥有极致体验和高效转化。

    在营销推广上, ShopExpress和AllValue能够通过多样化营销工具多渠道精准触达,使客户以低成本、高转化率实现全渠道获客。

    ShopExpress对接了Facebook 、Google、TikTok、YouTube等多个主流流量平台,多渠道精准营销推广了扩大商城曝光,提升了广告转化效果。AllValue则采用多人拼团、邮件营销、弹窗广告、限时秒杀等营销工具,以及社交营销、内容营销等营销方式,利用海量网红资源、社群资源,快速开启社交裂变玩法开拓海外私域增量。

    在经营管理上, ShopExpress和AllValue能够通过完善的数据洞察和智能的管理工具,帮助客户提高运营效率,驱动业绩增长。

    ShopExpress完善了店铺的经营工具,并利用“一号管理多店”、“商品一键搬家”等智慧经营的方法,帮助客户高效、轻松地管理店铺。AllValue则基于更多的专业营销工具和更细致的数据分析,与客户建立联系,并通过移动端后台,实时掌握订单信息、商品数量、物流货态等进行店铺管理。

    在运营服务上, ShopExpress和AllValue有专业的运营服务团队全方位保驾护航,能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建站方案和一站式建站服务。

    ShopExpress拥有完善的SaaS建站服务、专业的运营服务、优质的短视频营销服务和顾问咨询及增值服务,全面助力品牌经营决策及业绩提升。AllValue也有着拥有丰富海外独立站推广运营经验的专家团队,围绕客户购买后的全生命周期运营,为其提供KA大客户的定制服务及一站式解决方案服务。

    二、缘由:如出一辙 近两年,国内不少的独立站服务商纷纷开始走出国门,有赞推出的国际产品AllValue和微盟发布的跨境独立站产品ShopExpress更是在海外市场取得了亮眼表现。而包括有赞、微盟在内的国内电商SaaS服务商之所以相继出海,其中的原因不言而喻。

    就环境而言, 随着国内跨境电商开始野蛮生长,跨境电商SaaS服务的需求也开始逐渐增多,这对有赞和微盟而言,未尝不是个新机会。

    在国内电商格局基本稳定的情况下,跨境电商正在乘势而起。据天眼查专业版App显示,成立一年内的跨境电商相关企业多达9903条结果。而这些跨境电商企业无一不需要能够满足企业信息化、数字化运营诉求的电商SaaS工具,于是专注电商SaaS的有赞和微盟的重要性开始进一步凸显。

    就业务来说, “互联互通”的实现对有赞和微盟造成了不小的冲击,为了降低对单一平台的依赖,有赞和微盟不得不涉足跨境独立站领域。

    2020年阿里与腾讯的“握手言和”让流量生态从相对封闭走向互联互通,这就意味着商家无需通过有赞、微盟等第三方工具搭建的小程序或微信店铺进行营销、导流或留存,有赞和微盟的付费商户流失率也因此分别达到了29.6%和26.1%。核心业务正在被逐渐蚕食,有赞和微盟不得不跨境出海寻求业务上的突破。

    从业绩来看 ,有赞和微盟营收减少、毛利下降,业绩整体承压,而跨境出海或许有助其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据2022年上半年财报显示,有赞总收入7.30亿元,同比降低9.2%;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60.7%下降至60.5%;而微盟总收入9亿元,同比下滑6.2%,报告期内亏损6.59亿元,同比扩大17.6%。显然曾经双双被市场看好的有赞与微盟,如今俨然成了一对“难兄难弟”。而为了寻找新的增长点,有赞和微盟便开始将目光投向了海外市场。

    有赞和微盟布局出海除了有不得已的原因外,跨境电商SaaS的前景也不容忽视。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22年中国跨境电商SaaS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跨境电商SaaS市场规模达73亿元,增速为75.8%。艾瑞预估,随着跨境电商营销SaaS功能的完善和供应链SaaS渗透加深,预计未来4年跨境电商SaaS市场仍将以31.7%的复合增速增长。在此背景下,有赞和微盟入局分羹也是顺势而为。

    三、海外:四郊多垒 跨境电商SaaS市场潜能巨大,自然也吸引了不少玩家争相布局,有统计称,目前市场上的建站SaaS工具已经多达477个。跨境电商独立站SaaS市场的竞争随着各类玩家的涌入而变得愈发激烈,有赞和微盟加入“混战”后的情况并不乐观,除了要应对彼此的竞争外,还要面临来自其他建站服务商的竞争压力。

    首先,是以Shopify为代表的行业国际巨头。作为行业的先行者,Shopify凭借广泛的应用,不仅积累了大量的行业服务经验,有全球合作案例背书,还具备海量的主题模板素材和齐全的特色功能插件应用,以帮助跨境电商卖家更好地掌管自己的线上商城。

    另外,Shopify还拥有坚实强大的生态体系,而这套成熟完善的服务生态,能够为客户提供所需的选品供应、引流获客、物流履约、功能拓展、客户管理等多种工具与服务,满足客户多种业务需求。

    其次,是以Shopline为代表的国内优质竞争者。这类服务商的操作系统简单易用,十分适合中国卖家使用,而且成本相对较低,功能丰富的插件类型系统无需额外购买便可以直接免费使用。

    何况其产品、技术也已经成熟,不仅系统功能齐全、支持多种支付和物流服务,还有着完善的售后本地化服务;而其生态的完善程度也可以满足跨境卖家的基本需求,从而帮助跨境卖家更快实现从“0”到“1”的突破。

    最后,还有以Amazon为代表的潜在跨界竞争对手。2022年4月,Amazon推出了Buy with Prime服务,让Prime会员在非亚马逊平台的各独立站上提供亚马逊账户结账和亚马逊配送服务,便利独立站消费者的同时将自有生态进一步从平台拓展到独立站。而Amazon的Buy with Prime服务的推出也将会对有赞AllValue和微盟ShopExpress造成一定威胁。而市场上同样还有着阿里零售SaaS“翱象”以及其它互联网巨头的布局。

    此外,更少不了实力雄厚的品牌商组织团队开发建立自己的网站。这些自建站在开发、上线、运维上均由企业自身完成,不受工具规则约束,拥有更高自主性。而且在具备资金及技术人才的前提下,这些自建站的潜力不容小觑。而伴随着越来越多新兴独立站应势崛起,可以预见有赞AllValue和微盟ShopExpress在海外市场的拓展必然会遇到不小的困难。

    四、不打无准备之仗 跨境电商SaaS赛道已然十分拥挤,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更是可想而知。只是虽然跨境电商独立站领域群雄盘踞、高手林立,但有赞和微盟也不是全无胜算,二者在国内SaaS市场的积累和探索,都将成为AllValue和ShopExpress开拓海外市场的独有的优势。

    在技术上, 有赞和微盟在创新研发和团队建设上持续投入,积累了相当雄厚的技术实力。

    有赞的研发支出远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据悉,2020年有赞全年研发投入达4.5亿元,占总收入的25%,2021年研发支出增幅就已达到30%。因此有赞AllValue产品从年初到现在已经进行了超过500项新功能和更新。而微盟也拥有行业领先的研发团队,并创造出了诸多领先模式直面消费者,如ShopExpress的B2B和DTC模式就为客户提供了全链路数字化出海解决方案。

    在经验上, 有赞和微盟在国内电商SaaS领域已经深耕多年,拥有了非常丰富的实战经验。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成立于2012年的有赞目前已经成功服务超600万商家。借力深耕近10年的SaaS软件产品及服务能力,有赞将多年所积淀的小程序、社交裂变、私域营销等有效经验成功复制到了国际版独立站产品AllValue上。而微盟也在积累了大量国内各行业大型KA品牌的服务经验后,将成熟的品牌数字化增长模式延伸至了国外市场。

    在品牌上, 有赞和微盟在国内电商SaaS领域地位显著、口碑良好,打造了十分明显的品牌优势。

    高效的建站速度、丰富的业态范围、全方位专家指导、全流程技术保障等多方面优势成就了有赞和微盟的良好市场口碑,让二者成为了行业内数一数二的电商SaaS服务商。而得益于此,有赞AllValue和微盟ShopExpress才能在长线经营、快速收益上奠定扎实的基础,从而帮助商家快速地打开海外市场,并为其带来更多订单。

    对于跨境独立站而言,物流、支付、ERP、流量等都只是竞争的基础,全链路的解决方案才是竞争的核心,也是国内跨境SaaS服务商区别于Shopify的重要能力。因此,有赞AllValue和微盟ShopExpress一直在致力于打造专业、全面、多能的跨境电商独立站,构建全链路数字化出海解决方案。

    然而,做跨境独立站打造全链路解决方案并非一蹴而就的事,从建站到选品、从运营到流量、从营销到物流、从支付到回款,无一不需要独立站亲力亲为,这些流程也无一不在制约着有赞和微盟的出海梦。而尽管有赞AllValue和微盟ShopExpress已经在海外做出了一些成绩,但跨境电商独立站的“修行”之路依旧是漫漫征途,AllValue和ShopExpress要想成为优质的跨境电商独立站品牌,也还需长期求索。

    专栏作家

    刘旷,微信公众号:liukuang110,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海南三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购团邦资讯创始人、知名自媒体。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保姆级教程!超详细的UI切图命名规范

    UI交互 2022-10-25
    B 端产品服务于企业、产品、研发,目的是要帮助 B 端企业解决问题。我们在工作中对于图标的命名规范有良好习惯非常重要的,规范的命名方式可以提高设计与开发人员的的效率,既方便设计又方便开发人员,我凭借多年工作经验,编写一份命名规范给大家,供大家使用。设计师、开发工程师,包括 H5 前端开发人员都可以记住的文件命名规范。

    B 端产品服务于企业、产品、研发,目的是要帮助 B 端企业解决问题。我们在工作中对于图标的命名规范有良好习惯非常重要的,规范的命名方式可以提高设计与开发人员的的效率,既方便设计又方便开发人员,我凭借多年工作经验,编写一份 命名规范 给大家,供大家使用。

    设计师 、开发工程师,包括 H5 前端开发人员都可以记住的 文件命名 规范。

    更多命名干货:

    万字干货!可能是最全面的UI 设计师文件命名规范(一) 命名,是困扰很多 UI设计师的常见问题之一。

    阅读文章 >

    万字干货!可能是最全面的UI 设计师文件命名规范(二) 上一篇《万字干货!

    阅读文章 >

    一、 切图命名英文缩写的 3 个原则 较短的单词可以通过去掉“元音”形成缩写。

    较长的单词可以以单词的头部几个字母形成缩写。

    还有一些约定成俗的英文单词缩写。

    二、 命名规则 通用切图命名:组件_类别_功能_状态@2x.png

    举例:tabbar_icon_home_default@2x.png

    (对应中文:标签栏_图标_主页_默认@2x.png)

    模块特有切图命名:模块_类别_功能_状态@2x.png

    举例:bill_icon_search_pressed@2x.png

    (对应的中文为:账单_图标_搜索_ 默认@2x.png)

    三、 名词解释 「控件/组件」:比较独立的可以操作界面元素。如 状态栏、搜索栏、弹出窗口等。

    控件专题: https://www.uisdc.com/zt/interactive-control

    「模块」:一般指页面中的部分区块,也有指背景图。如背景、按钮、icon 都是模块。

    「功能」:一般指的是页面或者模块中,需要操作或点击的某个点,如上图,发现页中的搜索 icon。

    「状态」:一般指当前切图的状态区分,像按钮的话,有默认状态、点击时状态、按下状态、不可点击状态等,网页上按钮还有悬停状态。

    注意:所有命名只能为小写英文字母,不要为了好看或者像平时打英语一样,首字母是大写之类的,也不可以为中文,不然对于开发来说,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他们还是得自己再改一遍。

    注意:ios 切图需要在命名后加上@2x、@3x 后缀名,安卓的切图不需要加,不过有些安卓开发需要切图后缀加上尺寸。

    四、UI 文件命名规范常用词 组件(系统控件库)

    资源类型

    功能命名

    常见状态

    界面命名

    位置排序

    注:所有命名全部为小写英文字母。

    我们的目标是让开发直接拿我们的切图进行使用,不能够随意修改名称,但是我们要知道,开发小哥哥的代码里只有小写的英文字母,如果你给出的命名全是中文的,那么他们是一定会更改的。所以命名全部用小写的英文字母是最基本的规则。

    五、常用界面命名 启动界面

    启动图片:default.png

    启动:logo default.png

    如:default.png\defoult@2x.png\default-568@2x.png

    登录界面

    登录背景:login_bg.png

    登录 logo:login_logo.png

    输入框:login_input.png

    输入框选中状态:login_input_pre.png

    登录按钮:login_btn.png

    登录按钮选中状态:login_btn_pre.png

    导航栏按钮 (nav) 命名

    nav_功能描述.png

    如:nav_menu.png\nav_menu_pre.png(同按钮选中前后两种状态命名 )

    按钮命名(btn 可重复使用按钮)

    一般:normal btn_xxx_nor.png

    点击:highlight btn_xxx_hig.png

    不能点击:disabled btn_xxx_disa.png

    按下:pressed btn_xxx_pre.png

    选中:selected btn_xxx_sel.png 复数选择出现机会不高

    btn_功能属性或色彩均可.png

    如:btn_blue.png\btn_blue.9.png 蓝色按钮

    其他命名

    图标:icon_xxx.png

    图片:pic_xxx.png 或是 img_xxx.png

    照片:pho_xxx.png

    左侧导航 命名 leftbar_功能描述.png

    如:leftbar_info.png\leftbar_info_pre.png 个人中心

    底部选项卡按钮(TabBar)

    命名 Tab_功能描述.png

    如:tab_set.Png\nav_set_pre.png 设置

    主页命名

    命名 home_功能属性+描述.png

    如:home_menu_recommended.png 热门推荐

    ps:描述可用英文或拼音开头字母组合等

    列表页命名规则

    命名 List_功能属性+描述.png

    如:list_menu_collect.png 列表页收藏按钮

    总结 以上是总结了切图的命名规范,之后再详谈切图规范。

    其实管理文件也是门学问,它能让你省下没必要耗费的时间与精力。沟通也是能够帮助你更好地与团队,不同部门更高效地推进项目的开展。

    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命名和输出模式的,以上是和大家交流下自己工作中的方法和心得,希望对于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觉得以上有什么补充的,欢迎大家留言告知,不胜感激。

    欢迎关注作者微信公众号:「GivesDesign」

  • 只会黑白灰?7大要点帮你做好悼念缅怀的网页设计!

    UI交互 2022-10-25
    如何设计悼念缅怀相关的网页?本文用大量案例,总结了7个做好悼念缅怀网页的技巧。相关阅读:未来你的社交账号归往何处?

    如何设计悼念缅怀相关的网页?本文用大量案例,总结了7个做好悼念缅怀网页的技巧。

    相关阅读:

    未来你的社交账号归往何处?Facebook 给出了这个设计思考 一款好的产品,往往除了完善功能与体验满足主要目标用户的需求,还会在其能力范围内关照更多其他群体的潜在用户。

    阅读文章 >

    今年九月,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逝世,这不仅在英国是新闻,在国际,也是一桩大新闻。这位女王在位的时间超过 70 年,一生中获得了许多崇拜者,可以说得上是英国的文化象征了。官方新闻报道以后,英国人民也开始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哀悼缅怀这位传奇领袖。

    人类之所以与其他生物不一样,是因为我们要交流、讨论社会事件去传达信息、情感,而不是单纯满足于原始欲望。除了简单的文字交流以外,事物的意义和象征意义,在不同时代都有所不同。

    诚然,人固有一死,在大多数文化中,一个人生命的结束,都会以葬礼作为真正的句号。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表达哀思的方式也变得多样化起来,葬礼上的鲜花和致悼词,印刷出来的报纸,广播里听到的声音,再到数字媒体,这些媒介无一不在阐述着 UX / UI 的重要性。

    互联网时代,不管是哪一个主体,每当有受人尊敬的人物离世或者是重大历史事件的特殊日子,社交媒体平台,都会有一点变化,比如国家公祭日当天,几乎所有平台都会将首页设置成黑白。

    那么作为设计师或者是运营方,可能需要考虑的问题是,这些“哀悼”、“致敬”的情绪,是不是如此表达就可以了呢?只有首页做改变会不会被人诟病呢?那么这种沉默的悼念要维持多久呢?毕竟没有任何一个公司 / 组织想要变成箭靶,被标上“什么都没做”或者是“做得太过了”的标签。

    今天,就着这个话题,我们就来谈谈,在 用户体验 中如何表达哀思缅怀才是恰到好处的。

    一、真诚点,切勿流于形式 英国人在致敬英女王的时候,不管是街头巷尾的物料,还是网络搜索引擎和社交平台,从看手机到逛超市,都让人时刻沉浸在哀思缅怀的氛围当中。

    这种行为往往是自发的,毕竟严格意义来说,并没有硬性的规定,大家必须做,所以有一些小公司,往往不会参与在其中。而有些公司做了一些改变,在他们的页面当中插入了横幅,表达敬意。但这又略显敷衍,因为没有一种整体感,打破了页面中其他元素的阅读性,其他功能性的区域也没有颜色变化。

    当代网民也不是这么容易被糊弄的,平台是否有诚意做这件事,其实是能够被感受到的。这种特殊时期的页面,应该提前做一些预设,比如黑白组件,以便于需要的时候能够马上激活使用。像是上图的右方,整个网站的页面都设置了黑白,不管是图片还是文字。

    要做,就要做好,临时抱佛脚倒也大可不必!

    二、不一定只用黑色 为什么大部分文化当中,黑色都被默认为是死亡的颜色,至今也没有什么特别精准的解释 / 典故。不过既然是约定俗成,那么营造“致敬”氛围,用黑色,是一个不会出错的选择。

    同时,黑色又是一个万能的颜色。从灰度的变化,黑白插图,再到 LOGO,都离不开黑色。

    上图两个案例,都展现了致敬与哀思,但是运用的颜色却不一样。右边使用了金褐色调的文字,来表达对英女王辉煌过去的回忆,选用的肖像也没有处理成黑白。

    所以不一定只用黑色,关键是需要考虑色彩的平衡和数量,也不要硬套公司的识别色彩,否则就变成为了推广自己而硬蹭热点。

    三、不能忽略文字的力量 言语的力量不可忽视,尤其是在庄严的场合,人们能从说话人语气里感受到发自内心的真诚。而书面文字也一样,我们中国也有一句“见字如面”来表达文字的重要性。

    不过网站或者是社交平台不像信件和博客,没办法只展示这些情绪,它是通向不同功能的入口。人们浏览网站,需要从中获取有效的信息,或许是购物详情,或许是企业年报,也可能是公交运营时刻表。所以社交平台、功能网站,还是需要保留与用户相关的实用信息 / 功能。

    英女王国葬日当天为假期,不少企业的业务和商店都会暂停营业,尽管全英国铺天盖地的传播这一信息,但是为了提高用户体验,这些公司都会主动通知用户他们即将暂停服务。

    上图两个例子的对比,左边一个蓝色的对话气泡上是引导点击(阅读)文案,承上启下,下面我们可能会认为是一些有利于健康的建议,但接的内容却是英女王的致敬文案。右边的则是戴森公司的创始人所写的一段表达哀思致敬的话,简洁又严肃,然后下拉才是网站的日常功能。

    这组例子对比的就是功能性文案和情感性文案的平衡运用,我们需要表达情绪,但是不能因为表达而影响网站原本有的功能,保证用户浏览的时候不会感到困惑。

    四、考虑页面的可访问性和包容性 既然是用户体验,用户当然才是所有问题的核心。每个人在使用社交平台、浏览网页的时候,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作为设计师或者是运营平台,在听取意见的同时,也要坚守标准,不能随便妥协。页面上“真正的文本”要考虑视障人士的使用,不是单纯用不同颜色的按钮来区分。

    所以在致敬的时候,并不是把页面变成黑白就可以了,我们还要注意颜色的对比,让文本读起来流畅顺利。

    上面的就是错误的案例,左边是 National Rail 在 2021 年菲利普亲王去世后的致敬页面,整个页面改成了黑白,但是因为文字的对比不明显,收到了大量的投诉:影响正常订票。所以今年吸取意见,定制了致敬英女王大版头,下方维持网站正常的功能使用。

    一些特殊需求有时候很难被察觉到,但是在这些页面正式上线前,我们应该进行测试。目前行业对于致敬时期的黑白页面并没有标准,而由于总体使用情景次数较少,也缺乏一些数据、案例作为参考。所以有时候一些特殊需求很难被察觉到,但是在这些页面正式上线前,我们应该进行测试,避免疏忽。

    由于不同组织或者地缘政治关系,这些致敬的行为,一些国际品牌是否参与也需要考虑多方因素。如果一个品牌 / 网站在当地的页面没有跟进本土时事,情况就会变得很复杂。

    当然也有一些公司是站在全球化背景下考虑他们的用户,会有一些较为灵活的做法,比如谷歌,英女王国殇期间,页面上有一条黑丝带。

    五、要快!但也要有持续性 英女王逝世的消息是周四晚上 6 点 30 分宣布的,为了第二天工作日网站能顺利赶上更新,几乎所有人都是立马开始投入工作。

    面对这种情况,快是第一要义!但是也要保证本文的第一点能够实施。同时也不要以为首页完成了就万事大吉了,后面还有很多要加深印象渲染情感的工作要做呢。

    比如英国石油公司,就做了专题页,展示公司与英女王之间的历史故事;Skynews 则是创建了一个问卷调查。

    随着时间流逝,所有事情都会回归常态。但是我们要知道人类是需要时间去接受现实和调整状态的,所以这种缅怀的思绪有可能会延续一段时间,所以作为设计师,或许需要计算一下致敬合适结束,或者是否在网页内留下一点“彩蛋”持续致敬。

    六、有效的冲击感 致敬,少即是多。不要用过多的颜色、信息充斥页面,合理的满版图片,简洁的文字,让页面“说话”

    七、在限制中展现创意 除了将页面调整为黑白或者用人物黑白肖像,也有其他代表死亡的象征,比如半旗,或者传说中起源于有古代犹太文化的黑丝带,也有可能是鲜花。

    全球大部分国家对于致敬这一主题,在文化层面基本是趋于一致的,因为死亡的象征基本是上述几个例子。作为设计师 / 运营平台,我们需要好好思考如何将这些有限的象征事物从物理层面延伸到跨媒体层面上。

    比如英国皇室的网站(上图右),就建立了一个线上纪念馆,将英女王的生平通过数据的形式,永远留在网络世界里。

    大约七年前,新加坡国父李光耀逝世,当地不少市民和企业主动追思,他们将李先生的脸印在黑丝带上,人们纷纷把这定制的黑丝带贴在自己的挡风玻璃上,以此来传达对李先生的缅怀之情。

    死亡,是谁也躲不过的一个词。它必然是我们每个人都会遇上的,“致敬”这一主题,相信在未来设计师 / 运营平台需要为此投入更多心思,以表达我们对生活中的英雄的感激与尊重。

    对话罗元:揭秘2万多个「小人」的创作过程 罗元怎么也没想到,自己闲暇时画的「小人」会受到几百万网友的关注与喜欢。

    阅读文章 >

    译者:岩盐盐盐 作者:Darren Yeo


让你的品牌快速脱颖而出,抢占市场份额,提升销量
免费获取方案及报价
*我们会尽快和您联系,请保持手机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