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机型中招!微信这张图片,我劝你别点开

    设计动态 2023-04-27
    就在昨天晚上,哔哥在微信上神神秘秘地给小雷发来了一张二维码。 我第一反应,觉得二维码会是麦门啥的优惠券,毕竟哔哥勤俭持家是有一手的。 转念一想又或者是什么新出的搞怪段子,哔哥想考考我?总之我马上就扫码了。 这不扫不要紧,一扫还吓一跳,小雷微信前脚扫完二维码,后

    近几天,一张微信二维码的图片在网上流传,一旦扫了二维码,微信就会出现闪退的情况,甚至没有扫码的也可能会闪退。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扫码闪退」的问题呢?本文作者对此进行了梳理,一起来看一下吧。

    就在昨天晚上,哔哥在微信上神神秘秘地给小雷发来了一张二维码。

    我第一反应,觉得二维码会是麦门啥的优惠券,毕竟哔哥勤俭持家是有一手的。

    转念一想又或者是什么新出的搞怪段子,哔哥想考考我?总之我马上就扫码了。

    这不扫不要紧,一扫还吓一跳,小雷微信前脚扫完二维码,后脚闪退了可还行?

    本来以为是手机出问题,我又连扫了几次,然而每次的最终结局都是微信闪退。

    图源:微信截图

    emmm,这难道就是哔哥说的惊喜?

    前两天,微信刚更新完了听歌功能,这才夸了多久,好家伙,这么快就出Bug?

    先排除是自个儿手机的问题,小雷又发了一些朋友,无一例外大家都出现闪退。

    为了避免被朋友找上门围殴,小雷决定化身名侦探,查查微信到底出了啥问题。

    会不会是小雷所在这个地区的微信,才会出现这种「扫码闪退」的问题呢?

    So,我马上上微博逛一圈,一路看下来,发现真不是某个地区微信服务器的问题。

    不只广东,很多省份的用户也遇到了一样的情况。。。

    图源:微博

    更离谱的是,很多人扫码微信闪退的「二维码」,居然还是 同一个二维码。

    喏,这是下面这个二维码,为了避免小伙伴们微信闪退,懂哥先打个马赛克。

    图源:网络

    虽然微信初衷是「小而美」,但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早就干起了「大而全」的事。

    诸如课程学习、社交互动、生意往来等等方方面面,如今已经离不开微信沟通了。

    这个从天而降的「二维码」,成功让很多人的微信中招,这下可愁坏他们喽。

    有人怕错过重要聊天,已经连忙用电脑登录微信,做好手机闪退电脑接力的准备。

    图源:微博

    有人甚至影响到了微信通话,电话打着打着,因为微信闪退通话被迫中断了。

    图源:微博

    更骚的是,有人只是群里有「闪退二维码」,自己都没点,微信就闪退了三次。

    图源:微博

    而且从闪退用户的微博客户端来看,安卓手机和iPhone都中招,无一幸免了属于是。

    啊这,甚至连Mac平台上的微信,在扫描那张二维码后也逃难「闪退」的命运。

    图源:网络

    小雷还注意到,微信这波二维码闪退,还留下了一些让人很头大的「后遗症」。

    喏,微信如果发生多次闪退后,大概率会触发手机的保护机制。

    比如小米手机嚯,就会提示「三方应用异常分析」,建议用户向开发者反馈Bug。

    图源:网络

    有些微信还会开启「安全模式」,建议修复微信、更新微信或者联系客服人员。

    图源:微信截图

    点背的用户会碰到,微信直接读取不了手机图片,以及发送消息失败的情况。

    这就很冤了,只是不小心点了一张二维码,怎么就把微信折腾到这种程度嘞?

    图源:网络

    值得欣慰的是,经过小雷测试, Windows 10平台微信扫码后不受闪退影响。

    目前微信还在闪退的小伙伴,建议先登录Windows 10上的微信,暂时接力一下。

    问题来了,微信扫描二维码这个操作,我们天天都在做,怎么就昨天出毛病了呢?

    综合很多大佬的言论来看,小雷发现微信这波扫码闪退的锅,还得微信自己来背。

    据知情人士透露嗷,微信崩溃闪退是因为OCR识别系统出现了内存崩溃所导致的。

    图源:微博

    前面提到的那张二维码,不知道叠了啥Buff,会导致微信内存泄露最终闪退崩溃。

    好在这是OCR系统识别图片导致的内存崩溃,并不会涉及到微信账号的个人隐私。

    至于封号和资金泄露就更没问题了,目前微信团队已经在加班加点修复这个功能。

    微信还在闪退的小伙伴,建议先删除好友对话框,以及群聊记录那张二维码图片。

    安卓阵营这边,微信也已经发布了8.0.35版本的热更新,修复了这个奇葩的Bug。

    大伙可以打开微信,点击我的——设置——关于微信——检查更新,更新就好了。

    至于苹果,小雷目前还没看到更新修复,咱们还是先不要点击该图片避免出问题。

    图源:微信截图

    话说回来,微信出现闪退崩溃的情况,其实早就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

    10年前的2013年,彼时微信还是4字开头的版本号,就出现过闪退的情况啦。

    微信iPhone版是部分用户发表情闪退了,而WP8版则是朋友圈导致了闪退。

    图源:IT之家

    2015年时,iPhone又双叒叕因为神秘代码导致微信闪退,点击「全文」就会中招。

    图源:快科技

    2017 年,这回轮到安卓手机遭殃了。

    喏,只要在聊天框输入「15+15个中文句号」,就能把微信给卡崩溃了。

    小雷很好奇,到底是哪个老哥这么有闲情逸致,鼓捣出这种莫名其妙的Bug……

    图源:网络

    往近了说,去年很多苹果用户升级iOS 16后,也出现了打不开微信的情况。

    当时还有艺人因为这事儿发微博,上了微博热搜,当然这锅不能微信一个人来背,苹果多少也有份。

    图源:微博

    虽说微信已经成为一款国民级的社交App,但说到底是软件就总有出错的可能嘛。

    不得不说,微信在每次出现Bug后也没有摆烂躺平,修复Bug的速度还是很快的。

    不过最后小雷还是要提醒一句,有时候还是不要过分好奇,点开一些奇怪的图片。

    对于重要的联系人,除了加为微信好友外,最好是再留一个手机电话等联系方式。

    微信iOS版应该马上就会修复「扫二维码闪退」问题,大伙先耐心等待稍安勿躁。

    最后的最后,小雷还得去找哔哥算账,坑我是吧?一顿麦当劳少不了了!

    作者:Jonty

    来源公众号:小雷哔哔(ID:xiaoleibbb),每天哔哔科技圈那些事儿。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小雷哔哔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path> 收藏 已收藏 {{ postmeta.bookmark }} {{{path> 点赞 已赞 {{ postmeta.postlike }}

  • 大厂齐出海:字节忙种草,网易爱社交

    设计动态 2023-04-27
    随着国内移动互联网红利逐渐触顶,互联网市场日趋饱和,国内各互联网企业之间的竞争便愈发激烈起来。在此背景下,广阔的海外市场就成为了腾讯、阿里、字节、京东、拼多多、百度、网易、快手、B站等互联网公司关注和争夺的重点,“扬帆出海”也就成了这些互联网大厂寻找增量的新动

    随着国内移动互联网红利逐渐触顶,互联网市场日趋饱和,而广阔的海外市场就成为了腾讯、阿里、字节等互联网公司关注和争夺的重点,“扬帆出海”也成了这些互联网大厂寻找增量的新动作。在社交娱乐方面,字节、阿里都在近期展开了新的布局,一起来看。

    随着国内移动互联网红利逐渐触顶,互联网市场日趋饱和,国内各互联网企业之间的竞争便愈发激烈起来。在此背景下,广阔的海外市场就成为了腾讯、阿里、字节、京东、拼多多、百度、网易、快手、B站等互联网公司关注和争夺的重点,“扬帆出海”也就成了这些互联网大厂寻找增量的新动作。

    当角逐海外市场成为大势所趋之后,各互联网企业在国际竞争中也开始大显身手,其在海外的布局就包含了电商、游戏、社交、短视频、本地生活等多个领域和赛道。比如,前不久在电商方面,阿里的ALLYLIKE、拼多多的TEMU就横空出世,而在社交娱乐方面,字节、网易也都在近期展开了新的布局。

    01 字节纵向延伸种草 “种草”经济作为新兴经济模式之一,目前已达千亿元规模,巨大的市场潜力,自然也吸引了以字节为代表的互联网大厂争相布局。有媒体报道称,近日,字节跳动在英国和美国悄悄上线了一款名为“Lemon8”的新应用,从其产品形态不难看出,Lemon8几乎就是一款海外版的“小红书”。

    事实上,这款应用出海的第一站是日本,随后又很快进入了泰国、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市场,Lemon8的影响力正在日益扩大。而当TikTok在美国面临困境时,Lemon8进军北美就变得更加刻不容缓。而Lemon8之所以能在多个国家展开“种草”,自然少不了字节在背后的大力支持。

    一来,字节的背书及推荐算法逻辑,为Lemon8进军海外市场打下了坚实基础。 TikTok从中国出发,向全球快速延伸,随着其全球化版图不断扩大,不仅有了更多做本地化产品的经验,基础设施建设也已经足够完善。而作为TikTok的“同胞兄弟”,Lemon8一开始就脱胎于字节成熟的海外团队,共享TikTok强大的算法基础,在字节以及TikTok的支持下,Lemon8的海外之旅也变得容易起来。

    二来,TikTok强大的用户和创作者基础,为Lemon8的海外推广提供了助力。 随着TikTok的流行,字节的海外用户占比也显著提升,而在TikTok创作者的大力推广之下,Lemon8也进入了更多人的视野。据外媒统计,Lemon8的话题标签在TikTok上的浏览量超过了24亿。在Lemon8上,大多数获得超过1000个赞的视频也都是由已经在TikTok上拥有大量影响力的创作者所发布的。

    三来,与TikTok完全不同的内容形式,有助于Lemon8在海外市场形成差异化优势。 Lemon8的团队虽然直接“继承”了TikTok的基因,但二者在创作者创作模式、内容分发逻辑以及帮助品牌完成增长的方式等方面都不尽相同。对创作者来说,Lemon8的出现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机会;而对用户而言,不同的平台调性能激发出更多的乐趣和新鲜感。因此,在大量创作者和用户的支持下,Lemon8火速蹿上了排行榜前列。

    02 网易横向拓展社交 字节欣赏种草的“带货效果”,网易则是看中了社交的“造富能力”。因此前不久,网易在日本上线了一款名为“Pick”的社交App,这是一款高中生专用的“发现优点”和“说出真心话”的产品。事实上,网易出海的社交产品层出不穷,早在2021年网易就接连推出了付费聊天“Heat Up”和语音社交“KAYA Live”两款音频社交产品试水海外。

    网易这两年虽然频繁发力海外,但其在海外的布局仍然主要集中在游戏或游戏相关领域。这虽是由其基本盘决定的,但为了探索更多的海外市场,网易也在尝试改变以往的打法,开始抓住一个新的兴趣来推行社交,其社交产品线也逐渐拓展到了多个方面。而网易之所以能够不断拓宽社交边界,与其自身能力不无关系。

    在技术层面,网易强大的算法能够精准把握用户喜好,帮助Pick提高核心竞争力。 作为业界翘楚,网易云音乐有着十分强大的算法逻辑,能够绘制出非常精准的用户画像,从而准确把控用户的喜好。而把这项技术用于匹配网友,发展陌生人社交上,确实也有助于帮助用户找到更多志趣相投的人,更有甚者,把这些技术和新的玩法带到海外,赋能新的产品,也有助其打响品牌知名度。

    在产品层面,网易有针对性的产品设计能够深挖用户痛点,帮助Pick沉淀更多用户。 社交赛道的玩法令人眼花缭乱,海外社交产品也是琳琅满目,而无论是从研发设计、主要功能还是产品画风来看,Pick都与网易此前出海的社交产品有着较大差别,这对网易而言也算得上是一次突破。毕竟,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一款可以深挖某一个功能的、具有针对性的、与众不同的产品总是更有市场。

    在社交层面,网易本身经营社区的经验能够提供助力,帮助Pick形成独有的社交元素。 社交免不了要与社区氛围所绑定,而“云圈”也好、“云村”也罢,网易在营造社区氛围方面可谓是经验丰富,这些经验都能成其发展社交业务的助力。另外,网易早前在日本市场上推出的游戏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其游戏业务在海外积累的大量用户资源,都可以看做其社交产品的潜在用户。

    出海逐浪正当时

    如今,出海已经成为国内大厂寻求新增长的重要发展路线。而无论是阿里、拼多多电商出海;瑞幸、喜茶、蜜雪冰城茶咖出海;还是字节短视频出海、网易游戏出海,几乎都是在各自所擅长的赛道里布局。而这次,字节和网易却另辟蹊径,开始选择新的赛道发力,其中的原因不言而喻。

    一方面,字节的短视频和网易的游戏都已经在海外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要想获得新的增长,只有积极拓展新的领域,探索更多的市场。 作为海外版的抖音,字节的TikTok已成为全球热门的应用之一,在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数以亿计的用户。而网易在海外游戏市场也已深耕多年,旗下多款游戏深受全球玩家喜爱。只是,除了短视频和游戏,字节和网易也试图成长为“全能型选手”,想要通过将触手伸向种草及社交领域,打造海外市场的第二增长曲线。

    而种草和社交作为最具粘性的产品,有望成为字节和网易的其他出海产品之间连接的纽带,从而促进其海外业务矩阵的快速形成。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社交是离人最近的产品形式,并能基于关系链构建出无限商业化衍生空间;而种草是能和消费者产生情感链接的产品形式,能基于用户粘性和其他业务形成协同效应。因此,字节和网易选择在海外发展种草和社交业务,也有为其海外其他业务服务的考量。

    另一方面,种草和社交这两个赛道本身就极具潜力,字节和网易进军海外的种草和社交市场有望获得更大的增长空间。 社交是人们的普遍需求,因此社交赛道一如既往地热闹;而种草可以更深入地挖掘消费潜力,因此种草经济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在传统电商进入存量市场的当下,内容营销的“带货变现”效果却十分可观,因此对于想要提高用户黏性,提升消费转化率的互联网玩家而言,种草和社交不可谓不是一片蓝海。

    而且,小红书式种草和细分领域社交在海外市场的缺位,也给了字节和网易“可趁之机”。 在国际化的大背景下,诸多国家和地区不仅缺乏一款类似于小红书的集成式种草App,其对于语音及视频化的社交诉求也在迅速崛起。然而,海外种草和社交的细分赛道尚未出现一款极具代表性的产品,就连小红书的多次出海也未激起太大浪花,社交的多个细分领域也依旧还有许多值得尝试的地方,这都为字节和网易的泛娱乐App出海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会。

    03 无风起浪浪头高 互联网出海算不上新鲜事,字节和网易早就积累了极其丰富的出海经验,并且已经开始通过新的玩法来实现海外破冰以及用户增长。只不过,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竞争格局之下,即便是站在字节和网易的肩膀上,Lemon8和Pick的海外之旅也不会像想象中那么容易。

    首先,本地化难度大,社交和种草产品在国内的打法不一定能成功复制到国外。 众所周知,只有将产品融入当地文化才能推动产品更快发展,因此为了因地制宜融入地域特色,做本土化软件,字节和网易做出了很大努力。然而,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国情、文化、民族特性、意识形态、法律环境、商务习惯等方面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这就决定了字节和网易的产品出海不能一根筋复制中国模式,而即便研发出适应本土化的产品也还需观察。

    其次,出海成本较高,字节和网易在海外市场的布局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回报。 当一个企业决定进入一个新市场时,对市场的不了解难免会产生较高的试错成本,而在产品研发、业务运营、团队建设等方面投入的资源也只高不低。在海外布局种草和社交,对字节和网易来说是新的开始,哪怕复制国内的模式,也需要付出很大的成本,更何况,新产品不是短时间内能成长起来的,产品商业化的跑通也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想要得到回报还需要时间。

    最后,市场竞争激烈,字节和网易在海外种草和社交还需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 虽说字节和网易在海外深耕多年,已经拥有了成熟的互联网生态和广阔的用户基础,但随着越来越多的玩家开始出海,海外市场已经“卷”了起来。尤其是在网易入局之前,海外市场的细分社交市场已经是群雄割据,而种草类的App也正在大量崛起,无论是本土的还是外来的,字节和网易都必须直面这些竞争选手,可见Leomn8和Pick想要在海外站稳脚跟并不容易。

    总的来说,海外虽然是一个十分有潜力的市场,但同时需要面临的压力也不小。 而尽管字节和网易的种草和社交的产品想要扬帆海外还有诸多难点需要攻克,但这二者也不是全然没有靠岸的机会。只是,在产品竞争激烈、同质化严重、获客困难以及变现乏力等问题的困挠下,字节和网易少不了一场硬仗要打。

    专栏作家

    刘旷,微信公众号:刘旷(liukuang110),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海南三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购团邦资讯创始人、知名自媒体。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path> 收藏 已收藏 {{ postmeta.bookmark }} {{{path> 点赞 已赞 {{ postmeta.postlike }}

  • 美团赴抖音之“约”:让本地生活补贴大战来得更猛烈些?

    设计动态 2023-04-27
    面对抖音在本地生活领域的强势挑战,美团似乎准备好了正面迎战。 近期,美团动作频频。最开始,美团在美团App美食页面下的“特价团购”打出“限时补贴,全网低价”的口号。对此,一位行业人士分析称,“之前美团就有秒杀套餐,这次这个特价团购,猜测是某种运营整合。” 4月

    抖音在本地生活领域的布局正在加速,而作为这一赛道的老玩家,美团最近也有所动作,比如前些日子,美团就在不少城市上线了团购配送业务,将外卖与到店两个业务整合,也在外卖直播上有所尝试。那么,如何解读抖音和美团在本地生活领域的竞争?一起来看看作者的分析。

    面对抖音在本地生活领域的强势挑战,美团似乎准备好了正面迎战。

    近期,美团动作频频。最开始,美团在美团App美食页面下的“特价团购”打出“限时补贴,全网低价”的口号。对此,一位行业人士分析称,“之前美团就有秒杀套餐,这次这个特价团购,猜测是某种运营整合。”

    4月17日,美团又在全国20多个城市上线了团购配送业务,首次将外卖和到店两个业务进行整合;紧接着,在4月18日“神券节”,美团推出了外卖直播,打入抖音的腹地。

    这些举动被外界视为美团面对抖音在本地生活的竞争开始了“反击”。

    一、抖音强势入场,美团奋起反击 从2021年开始,为了进一步挖掘用户需求和商业价值,抖音加大了对本地生活业务的投入和推广。

    疫情之前,抖音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的试水基本上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但是, 自从抖音上线了团购业务,“全网最低价”逐渐深入人心,抖音团购也成了年轻人选择到店用餐优惠的新选项。

    以低价爆款和浅折扣相结合的模式吸引用户下单,抖音平台生活服务增长势头大增,据36氪消息,2022年10月,抖音生活服务的GMV已经超过百亿。

    而抖音在本地生活领域的快速崛起,显然冲击的是美团的市场。 据《晚点Latepost》报道,抖音本地生活2022年真实的成交额目标接近4000亿元。其中,到店及酒旅业务目标2900亿元,这已与美团相关业务2021年水平相近。同时,根据多位分析师预计,抖音2022年到店餐饮销售额已经接近美团一半。

    为了应对抖音的竞争,表面风轻云淡的美团,实则做好了备战准备。 2022年10月30日,美团通过内部信宣布进行新一轮组织升级。在组织架构上,美团将到店事业群升级为到店事业部,并将到店酒旅、到店餐饮、到店综合三个业务线合并为一个业务线。同时,美团还增加了短视频业务线,并将其与电商业务线并列。这些调整反映出美团对于到店业务和短视频业务的重视。

    而在营销策略上,美团到店事业群也将2023年的战略重点定为“更多商户和更好商品、低价、更高效运营体系”。2023年,美团对收入和利润没有太多要求,到店事业部目标是GTV实现60%增长,主要任务是留住并增加商户,提升交易额。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美团还加大了对商家的激励计划,比如,达到GTV指标可以拿返佣。

    最重要的是,针对C端用户,美团打出“限时补贴,全网低价”的口号,与抖音争夺起“全网最优惠价格”的标签。

    低价,是抖音加速在本地生活赛道“跑马圈地”的秘诀。当美团再次挥起大刀“砍”价格,新一轮补贴大战似乎已不可避免。

    二、价格战或歇,差异化竞争 美团试图用低价策略抢回用户心智的决心已经很明显。

    更新美团APP,港股研究社发现,首页底部的左二的“电商”tab已经被替换成了中间的“视频赚”,点开后浏览视频会收到直接入账美团或微信账户的现金红包激励。

    上线短视频入口,美团毫无疑问是杀入了抖音的腹地,而学习拼多多打补贴战,更是其向抖音发起挑战的信号。

    但是,抖音未必会应这一轮挑战。 2023年,抖音对商家的服务费率返还比例已经在降低。这或许是因为随着疫情防控优化,线下客流逐渐恢复,线上折扣单和“佣金返还”对商家的吸引力已经降至最低。

    事实上,抖音与美团之间的折扣率已经逐渐接近。 根据浙商证券研究所数据,2022年9月至2023年2月,抖音/美团折扣率比从8.3/8.9收窄至8.7/8.8。

    这也意味着双方的竞争正在步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差异化竞争——同为本地生活领域玩家,抖音和美团还是有较大差异的。

    抖音一方面以内容为核心驱动力,平台涌现了大量的探店达人、美食博主、旅行攻略等,为用户提供了真实、有趣、有价值的消费参考;另一方面以服务商为重要一环,引入了服务商体系,来帮助商家入驻平台、拍摄视频、挂载链接、投放流量等。

    而美团的优势在于其拥有强大的线下配送和运营能力,以及本地生活领域更为庞大的商户和用户基础。

    未来,抖音和美团在本地生活领域的竞争,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

    一是流量来源和分发方式的差异化竞争。

    抖音的流量主要来自短视频内容的推荐,用户在刷视频时可能会看到带有团购链接的探店视频,从而产生消费欲望。这种方式依赖于算法的精准度和内容的吸引力,更适合随机消费和低频消费场景。

    美团的流量主要来自用户的主动搜索,用户在美团上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偏好,在各个品类中搜索想要的商品和服务。这种方式依赖于搜索的效率和分类的完善,更适合目的性消费和高频消费场景。

    二是商家服务的差异化竞争。

    抖音在商家服务方面主要依靠服务商体系,服务商负责帮助商家入驻平台、拍摄视频、挂载链接、投放流量等,这种方式可以让抖音快速扩大业务覆盖范围和品类。

    美团在商家服务方面主要依靠自身的地推团队,地推团队负责拓展商家资源、提供技术支持、监督商家行为等,这种方式可以让美团保持对商家的掌控力和服务质量。

    综合来看,美团将继续发挥搜索流量的优势,通过优化搜索引擎、完善分类体系、提升点评体系等方式,为用户提供更多的信息和选择,同时也会加强对地推团队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商家资源的拓展和维护能力。抖音则在本地生活领域保持追赶,继续发挥内容流量的优势,通过视频、直播、短信等多种方式,为商家提供更多的曝光和转化机会,同时也会加强对服务商的管理和激励,提高商家服务质量和用户满意度。

    无论如何,在本地生活赛道,补贴终有尽时,“内功”才是玩家们定胜负的关键。

    作者:Manjusaka

    来源公众号:港股研究社(ID:ganggushe),从热点分析、财报解读、新股解读等多个维度带你发现更多商业契机。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港股研究社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 ,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path> 收藏 已收藏 {{ postmeta.bookmark }} {{{path> 点赞 已赞 {{ postmeta.postlike }}

  • 从煮茶到冰茶,我已经“围炉PTSD”了

    设计动态 2023-04-27
    最近,打开社交软件,你很容易产生这样一个错觉:火了一整个冬天的围炉煮茶,又杀回来了? 夏天还没有到,商家就已经迫不及待地推出各式夏季饮品,其中,自然少不了由围炉煮茶改造而来的围炉冰茶。 三五好友围坐在烤炉边,将圆润小巧的中式茶壶放在炭火中央,铁架上烤着大枣、柿

    在刚过去的冬天,围炉煮茶在社交平台上流行了很久,而现在,围炉煮茶似乎又以另一种方式出现在了人们的面前,在短视频平台、社交平台上,不少人都晒出了“围炉冰茶”的氛围图或相关视频。那么,围炉冰茶又可以火多久呢?一起来看作者的解读。

    最近,打开社交软件,你很容易产生这样一个错觉: 火了一整个冬天的围炉煮茶,又杀回来了?

    夏天还没有到,商家就已经迫不及待地推出各式夏季饮品,其中,自然少不了由围炉煮茶改造而来的围炉冰茶。

    三五好友围坐在烤炉边,将圆润小巧的中式茶壶放在炭火中央,铁架上烤着大枣、柿子和橘子等,再点缀些藤编等看起来质朴天然的物件,自带慢生活滤镜的围炉煮茶,一度成为了网红标配。

    听起来,围炉煮茶是冬日限定,但这并不能阻止商家们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将其改造成夏日单品。

    先将烤炉中的炭火换成冰,加入适当的干冰同样有水汽弥漫的氛围感,再用各式的冰粉、竹筒水果茶替代烤柿子、橘子、年糕,围炉冰茶就这样出现了。

    白雾弥漫,仿佛置身于一场梦幻般的幻境中。

    然而, 特意为炎炎夏日准备的围炉冰茶,真的能火到夏天吗?

    一、拍照可以,可别续杯 改良后的围炉冰茶被冠以“仙女下午茶”的称号,迅速蹿红全网,在某短视频平台上,相关话题的播放量已超过660万次。

    围炉冰茶延续了围炉煮茶的特点,从茶水到茶点,处处呈现出精致且具有仪式感的都市小资生活情调。

    从体验感上来看,围炉讲究社交感——能容纳三五好友的群聚空间、能认识陌生人的社交活动,以及相对亲近自然的户外环境。

    在提供社交价值的同时,冰茶更进一步地向年轻人售卖互动感。加水是围炉冰茶中最不能错过的一个环节。围炉冰茶会事先铺上一层干冰和冰块,再放置提前预制好的冷泡茶,倒上水后,瞬间烟雾弥漫。雾气中,清凉感扑面而来。

    当然,美好的事物都是短暂的。商家在社交平台评论区回复说,烟雾大概持续5分钟,烟雾消散后会有凉气。

    商家的友情提醒——“不要在封闭空间摆围炉冰茶,不然会有二氧化碳中毒的风险”。/小红书截图

    当眼前出现宛若仙气缭绕的画面时,相信没有人会抑制住拍照的冲动。毕竟,“仙气”一会就结束了。

    与“仙气”一同上镜的,还有精心布置过的炉桌。炉桌上的各类中式器具内,摆放着冰粉、竹筒水果茶、冷粽、中式花酥等茶点,与水汽缭绕的清凉感相得益彰。

    书法折扇、藤椅等常规的围炉气氛组担当道具,将中式传统生活氛围一下子拉满。最后,再配上商家推荐的新中式滤镜,眼睛和味蕾总有一个会记住新中式体验。

    但这股热潮来得快,去得也快。

    首先,相比围炉煮茶,围炉冰茶的体验感并不强。

    此前,围炉煮茶最大的体验感就在于自己动手。经济学上有一种说法叫做“禀赋效应”,当我们拥有某一件物品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对这件物品给予更高的评价。因此,当我们亲手煮一杯茶、为朋友们烤橘子,往往收获的还有照片以外的参与感。

    然而,围炉冰茶场景下,茶和茶品均是提前预制好的,食客们只需要美美拍照,唯一有参与感的,大概就是打卡只存在5分钟左右的干冰烟雾了。

    其次,冰茶的品质,也并不适合所有人。

    冷泡茶,顾名思义是用冷水泡茶。持续低温让茶内的茶单宁、咖啡因含量降低,更大程度地保留了口感的清与甜。但与此同时,冰水也谢绝了脾胃不好和痛经的朋友。

    有些商家会贴心地提醒:“围炉冰茶虽好,但也不适合多喝。喝多了容易伤胃,经痛的女生也别喝,围炉冰茶喝一瓶就够了,千万不要贪杯哦。”

    二、蹭出来的热度,能持续多久? 本质上来讲,围炉冰茶和围炉煮茶并无什么区别,但冰茶与围炉的关联度远没有煮茶紧密。

    围炉煮茶,在云南当地被称为“火塘烤茶”,是少数民族传承多年的茶文化——将装有茶叶的陶制的茶壶放置在炭火上,直到茶叶散发出焦香味,就往陶罐里倒热水。

    倒入热水后,屋内茶香四溢。

    为了易于宣传,茶馆老板们将其改名为“围炉煮茶”,而再将煮茶改造成冰茶,也算是茶馆老板一次“换汤不换药”的创新。

    在大众点评上搜索“围炉冰茶”,检索出的商家并不多,且多以茶馆为主。 对于他们来说,将围炉煮茶改造成围炉冰茶,难度并不大,更何况,将围炉冰茶作为一种引流和扩圈手段,的确能够吸引消费者,带动客流。

    结合大众点评的信息,在北、上、广、深等地开展的围炉冰茶的项目,多人团购售价基本在188—396元,人均消费均超过100元,与围炉煮茶的价格相差不多,当然,比自己在家泡茶还是贵多了。

    一线城市,围炉冰茶的价目表。

    当我们还在讨论这是不是真精致创造出的伪需求时, 一大批茶馆已经靠高曝光开始赚钱了。

    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在社交平台分享围炉冰茶的博主,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当地的探店类博主,一类是茶馆老板,另一类则是销售围炉冰茶器具的商家们。

    点进一则“围炉冰茶”的视频,下方会自动弹出商品购买链接,而且价格并不算便宜:31元的冰茶瓶、599.2元的户外折叠椅、650元的围炉桌……

    有位IP定位为浙江的连锁茶馆创始人在平台上表示,“围炉冰茶”的创意是团队的人花费3个月研发的,当时取名为“泉煮冰茶”。据平台介绍,其目前已开设2家连锁茶馆。账号从4月初开始陆续发布签约入驻内容。

    聪明的商人总能将季节限定、出片、新中式等元素进行排列组合,轻而易举地得出一个新的流量密码。这招屡试不爽,热奶宝、草莓巨塔、竹筒奶茶等各式网红小吃走红网络。 对追求潮流的年轻人来说,这是一种“自我包装式消费”:与其用昂贵的奢侈品来彰显自己,部分人群转向通过表达明确审美、价值取向的方式让自己有别于其他群体。热奶宝打一个反差——冬天吃“热冰激凌”;在冬季,集鲜艳、浪漫、甜美于一体的草莓塔,成了爱与仪式感的象征。 围炉也一样,身心在慢节奏氛围下获得放松。

    不知不觉间,在消费网红食物的同时,我们也在尽可能地放大某一属性以着重强调自我定位。

    热奶宝还未被花式装扮前,只是既便于携带又能给人饱腹感的街边小吃;为了追求视觉冲击,草莓塔被疯狂堆料堆到50厘米高。在围炉冰茶之前,围炉冰酒、围炉烧烤等概念也早已被创造出来。

    翻车不断的草莓塔。/小红书截图

    话说回来,去年冬天,围炉煮茶之所以能引爆全网,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分不开。疫情期间,人们很少出远门旅行,近郊游就成了热门的旅游项目。近郊露天小院,秋风起,炭火生,三两好友,围炉煮茶闲话。这时,售卖的已不是围炉煮茶本身,而是远方的“平替”。

    但显然,这并不适合现在的情况。云南的泼水节、淄博的烧烤局、洛阳的汉服游、潍坊的风筝节……国内的每个城市都在惦记我的钱包,只需几天假期打工人便能立马出发。

    当远方即日可达,“诗与远方”还需刻意营造吗?

    参考资料:

    [1] 新年的第一杯草莓塔已经翻车了 | 有意思报告

    [2] 围炉煮茶,网红新标配 | 新周刊

    作者:那子;编辑:陆一鸣;校对:赖晓妮

    来源公众号:新周刊(ID:new-weekly),一本杂志和一个时代的体温。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新周刊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path> 收藏 已收藏 {{ postmeta.bookmark }} {{{path> 点赞 已赞 {{ postmeta.postlike }}

  • “复制”小杨哥,一场疯狂生意

    设计动态 2023-04-27
    在许久未曾被人关注过的百度贴吧里,存在着一个名叫“众小二”的神奇组织。 如果你偶然闯入,或许会对这里的氛围感到困惑。这里只有43人关注,150个帖子,一半是无所事事的鸡汤美文,一半在分享切片视频考试攻略。用户们在帖子里交流如何考得高分,寻求大神的帮助,询问考试

    大主播们不直播的日子里,为何我们总能刷到他们的直播片段?这就不得不提到直播切片了,通过截取主播们精彩的直播片段大量分发,引导消费者购买,获取商品的佣金。这样的直播切片,会给用户、主播、平台带来什么影响?本文作者对此展开了分析,一起来看看吧。

    在许久未曾被人关注过的百度贴吧里,存在着一个名叫“众小二”的神奇组织。

    如果你偶然闯入,或许会对这里的氛围感到困惑。这里只有43人关注,150个帖子,一半是无所事事的鸡汤美文,一半在分享切片视频考试攻略。用户们在帖子里交流如何考得高分,寻求大神的帮助,询问考试失败要如何重来。

    但这里并非考研、考公大军的集合地,众小二也并非秘密考试宝典。如果非要选择一个词语来形容的话,众小二给自己的官方定义是“灵活就业平台”。它的作用是,串联头部主播和短视频剪辑师,帮助后者获得授权,通过直播切片获得收入。

    它的名字如今和疯狂小杨哥绑定在一起,一个在抖音粉丝量总数过亿的著名搞笑主播。有媒体报道,在过去一年里,仅仅靠直播切片生意,小杨哥的收入就已经达到1.87亿元。

    所谓直播切片,指的是通过对网红直播片段进行二次剪辑上传到平台,进行带货。整个流程只需要三步:获得主播的授权;被授权者在主播的直播间里寻找可以吸引消费者的素材,并剪辑成几十秒的短视频,放至自己的账号,根据视频中售卖的产品开通橱窗进行卖货;最后卖货的收益双方分成。

    相比于自己费力打造供应链,或者辛苦直播,这是一场毋庸置疑的双赢生意。主播们在直播间里播种、施肥、浇水,然后用“复制品”,轻松地收割果实。用户们无需亲自直播带货,甚至前期无需金钱,只要付出一定的时间成本,便能依靠主播“坐享其成”。

    在如此庞大的利益面前,也很难有人不会动心。在将2023年目标设定为切片收益再翻一番后,小杨哥旗下“三只羊网络”集团正式宣布,在各大应用商城,上线“众小二”App。

    一切流程再次被简化。众小二喊出“有家的地方有工作”的口号,把“人和人”的模式,变成“人和平台”的模式,用“信息聚合、服务信息匹配、信息撮合服务”的包装,串起一条更为庞大的产业链,也串起着小杨哥更加庞大的野心。

    一、小杨哥想躺着赚钱 2023年之前,对于很多人来说,小杨哥是一个绝对陌生的名字。他和旗下的三只羊网络,就像是一个封闭独立的平行世界,声名和财富的累积不为大众所知。

    但如今,一切正在变得不同。超一亿的粉丝量,意味着小杨哥已经是抖音的头部主播。他的名字开始频繁出现在媒体报道中,即便没有看过他本人直播,那些在短视频上广泛流传着的高光片段,似乎也总能偶然闪现在短视频首页。

    他的出圈根本,源于短视频和直播间里的特殊风格。相比于老老实实带货的主播,他的短视频和直播间很少会流于干瘪和无趣。

    在短视频里,他的日常,常常伴随着鲁莽、疯狂和不顾一切的搞笑元素。他和哥哥互相捉弄、恶作剧,他的父母时常上演混合双打,甚至妻子、岳父岳母、嫂子等一切家庭成员,生活中的鸡毛蒜皮,在他这里演化为了短视频的搞笑素材。

    这样的风格,奠定了小杨哥的出圈根本,也成了他直播间的专属特色。

    在直播间里,他常常捉弄品牌方。破的垃圾袋、烂掉的苹果等翻车现场,常常被小杨哥亲自赶出直播间;为了验证吸尘器的吸力,他和吸尘器对着对面比吸力,比不上小杨哥的吸尘器,统统被踢出直播间。

    更多时候,他也捉弄自己和哥哥。为了证明洗面奶的清洁力度,他会随着音乐节奏,粗暴搓脸,五官皱在一起,泡沫随着水流进嘴里,场面让人忍俊不禁;卖拖鞋,他和哥哥大杨哥一人一口,对着拖鞋就开始下嘴,疯狂摇头、拖拽,费劲全力只留下一个牙印。

    每件商品得到的展示机会通常只有一两分钟,这是直播间固有的节奏,一个晚上要上百来件产品。为每个商品设计段子,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在疯狂小杨哥的直播间里,一切都变得顺理成章。心甘情愿出丑的小杨哥,尴尬无措的品牌方,和为了图一乐的观众,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而不管你喜欢还是反感,都不可否认,这些夸张吸睛的行为举止,可以轻而易举地剪辑出无数个热闹的短视频。在抖音,仅“疯狂小杨哥直播回放”一个话题的累计播放量,就已经达到了72亿。

    这样庞大而疯狂的流量生意,谁都想蹭。由自己的流量带来的财富反馈,直接而迅速,小杨哥本人也很难不动心。

    媒体报道显示,虽然小杨哥遍地分身,但实际上,直到2022年初,小杨哥才第一次正式开放直播切片授权。此前,没有授权,私自剪辑头部主播视频,嫁接别的内容,挂别的商品链接,是习以为常的操作。在业内人士看来,除了想要将中间商差价也一同握在手中之外,小杨哥成立众小二,未尝没有打击灰色产业链的意思在。

    而在小杨哥的有意布局之下,成百上千个小杨哥正在疯狂出现,比如“搞笑小杨哥”“疯狂小小杨”“疯狂小杨弟”……去年年底,新榜数据曾经做过一次统计,“三只羊”拥有300多个已授权账号,还有近千个在待审核阶段。

    而根据小杨哥自己透露的信息来看,真实的故事要来得更加疯狂:2022年共有11000多人获得三只羊网络的切片授权,人均收入17000元,316个品牌通过切片带货销售额破百万元。

    这意味着,2022年三只羊的切片带货收入已经达到1.87亿元,而在他的设想中,2023年,在众小二的帮助下,授权账号和人均收入,或许还能再翻上一番,即小杨哥渴望,仅靠直播切片,就赚到7.48亿元。

    这些收入,能够保证小杨哥在直播间外依旧能源源不断的带货,最大程度放大单次直播内容产生的收益。

    越来越多人发问,“小杨哥到底能赚多少钱?”在一次直播中,小杨哥隐晦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身家过亿?我和大杨哥加起来差不多。”

    二、直播切片是本难念的生意经 众小二的成立,不仅仅意味着小杨哥在抖音的“霸主”地位,更象征着,小杨哥商业帝国,又被补上了关键一环。

    早前,有粉丝问小杨哥,为什么不提高直播的频率,而是始终维持在一周两天。他给出的回答是:“我可以一天播几个小时,挣几百个万,但有意义吗?身体没了,粉丝也不喜欢你了。粉丝是冲快乐来的,那你就得给他们带来快乐。”

    更现实的原因或许是,没人乐意一直装疯卖傻。在一段广为流传的视频里,他难得严肃地对自己的学生粉丝诉说着过往的经验,其中,特别强调的一点是“千万不要梦想着当网红,很累、很卑微。”

    闷声发大财当然是最好的结果,但头部主播的一言一行都被紧紧盯着。从去年五月至今,小杨哥面临的风波越来越多。 在风雨飘摇的当下,他需要的是,即便减少直播频次,甚至是不直播,也绝不少赚。就像是薇娅。

    事实上,在更早的2021年,小杨哥就已经有了这样的野心。那一年,小杨哥一改此前的家庭式工坊,正式成立了合肥三只羊网络科技的公司,将新的业务目标,定在了带货达人、娱乐直播、短视频内容商业化、电商及店铺运营、整合营销上。曾经在直播场上屡屡碰壁的小杨哥,似乎被打通了任督二脉一样,依靠疯狂的内容式直播逐渐出圈。

    直播间外,小杨哥的商业版图愈发清晰起来。合肥三只羊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合肥三只羊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合肥领头羊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公司,在随后的一年中相继成立。天眼查数据显示,小杨哥目前控制企业有8家,间接持股企业10家,并在其中5家担任法定代表人,商业版图涉及文化传媒、直播电商、创业投资、供应链管理、交通设施等。

    与不断扩大的商业版图一同而来的,还有小杨哥越来越清晰的目标:他不想仅仅只是个主播,扩张团队,打造电商基地,或许目的和辛巴、薇娅们一样——深入电商链路的全面环节。

    于是,“小杨臻选”商标被注册了,同名小程序上线了,打造供应链的野心,被媒体广泛报道;1亿买楼的新闻也出现了,建造三只羊网络全球总部的雄心壮志无人不晓;粉丝量超一亿后,进军TikTok的野心也出现了。打造属于自己的电商帝国,孵化更庞大的电商矩阵,消解个人IP的风险性,这才是他渴望的未来。

    与此同时,一个新名字——杜刚——开始频繁出现在小杨哥的身旁。在电商圈里,这个名字并不算出名,但在业务方面,杜刚和三只羊之间,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天眼查数据显示,目前杜刚实际控股企业7家,担任5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其中包括三只羊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持股67%的合肥三羊开泰上午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以及三只羊网络持股100%的合肥三只羊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

    当然,还有众小二。有意思的是,尽管直到今年小杨哥才正式官宣众小二App上线,但它身为中间商的故事,其实要来得更早一些。2019年,众小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在合肥成立,股东是由杜刚持股比例达95%的合肥徽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互联网相关服务。

    在成立后的这四年中,众小二经历过两次业务范围得变更。一次是2020年7月,新零售业务被首次加入到众小二的业务经营范围之中;另一次是2022年1月,软件开发、物联网技术、直播服务、经济代理等服务成为众小二关注的新重点。

    而在这两个业务变更后,众小二正式成为了一个提供灵活就业的新新平台。只不过,在遇见三只羊之前,新零售的电商客服,是其主营业务。直至2021年后,小杨哥和杜刚两个有着截然不同发展路径的人,在一个地方产生了交汇。众小二和三只羊之间的故事,开始发生改变。

    某种程度上而言,这也是小杨哥与众小二的相互成就。小杨哥需要将直播切片这种短期的吆喝变成长远的投资,众小二需要依靠更大的企业获得更稳定的发展。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三只羊并未入股众小二,杜刚还是众小二板上钉钉的大股东。

    在这样的野心驱使下,众小二绝不仅仅只是为了疯狂小杨哥一个账号服务。除了三只羊网络和疯狂小杨哥以外,郝劭文、交个朋友直播间、朱梓骁、闲人王昱珩、辛吉飞、红绿灯的黄等头部主播都已入驻。而众小二作为一个中间商平台,即使用户获取的是其它主播的授权,只要产生收益,小杨哥依然可以从中抽取一定的佣金。

    如果能够长久且稳定的存活下去,那么众小二为小杨哥带来的,或许是潜在的联系和可再生资源,足以让他在减少直播甚至是离开直播间之后,直播切片这块肥肉,仍能被他牢牢握在手中,并反哺到签约的一系列主播身上。

    在这样的野望之下,众小二启航,一个个相似的、重复的视频,屠戮着消费者的眼球,一个更庞大、更疯狂的切片军团,正逐渐酝酿成型。

    只是,直播切片这艘大船,小杨哥真的能熟练驾驭了吗?

    三、水面之下,谁是韭菜 切片生意不仅仅哺育了小杨哥疯狂的商业帝国,也让直播切片剪辑师成为一个越来越被广泛注意到的职业。

    在众小二的主页,一些动人的励志故事,被放置在最显眼的位置上,吸引着用户们的视线。

    比如来自安徽六安的郭宝,他的故事是,受政策影响和父母将婚纱厂从江苏迁回六安,后遭遇疫情,产业链断裂,工厂关闭,幼儿嗷嗷待哺,妻子全职宝妈,家中收入来源全无,于2021年底加入合肥三只羊网络线上剪辑师,成功解决家庭日常开销。

    再比如来自北京的王涛。2020年受疫情的影响,他企业破产,负债百万,整个人坠入谷底。2021年底,在人生最困难之际,他偶然成为一名线上剪辑师,依靠着小杨哥的切片,在2022年底成功上岸。

    他们在个人评价中反刍着过往的艰难,和把握住机会的荣光故事。“当时那段时间真的很难,三只羊网络真的帮我解決了燃眉之急。我现在不但能解决日常生活开销,还能在家里工作,一点都不影响照顾家人,这是非常好的一件事。”

    “免费授权”“在家里工作”“月入过万”的信息被反复强调着。这对大众的吸引力显而易见,它意味着没有年龄限制、没有学历限制、甚至没有工作地点限制,随时开始,随时结束。

    一个美好的幻梦,就这样轻而易举地展示在眼前。 不用想文案、不需要自己拍摄视频,只需要抱紧自带流量的主播大腿,剪剪视频就能赚钱,甚至连粗剪的视频,“金主爸爸”都已经准备好了。用户需要做的,仅仅是把做视频这件创意性工作,变成了流水线即可。

    小杨哥描述的未来,实在美丽。但事实真的如此吗?或者说是,到底是谁在赚钱?

    从此前小杨哥、郝邵文等主播开放授权的一系列信息来看,要获得主播直播切片授权的门槛并不算高,只需抖音账号达到1000粉丝量,并开通账号橱窗,账号运营者拥有基本的账号运营与视频剪辑能力即可。

    真正的盈利点,或者说难点,在于分成佣金。坊间传闻,小杨哥的分成比例为阶梯制,5万以下销售额三七分成,5-10万元销售额四六分成,10万元以上才能五五分成。

    以疯狂小杨弟为例,作为小杨哥切片号中的头部账号,疯狂小杨弟于2022年9月正式开始经营该账号,在短短半年多时间里,粉丝数达到229.43w万。但新抖数据显示,尽管流量表现得较为稳定,但在过去的三十天里,该账号通过切片视频带货的销售额也仅仅为7.5-10万。按照5-10万元销售额四六分成的比例简单换算来看,在过去的一个月时间里,疯狂小杨哥的直播切片收入为30000-40000元。

    而粉丝量超百万的头部账号终究是少数。对于大部分直播切片账号而言,在小杨哥这里,五五分是遥不可及的存在。而当大量的账号共同在一场直播里寻找亮点进行剪辑,难免会产出几乎一样的视频,拿到主播授权也不意味着能大赚一笔,同质化竞争让新入局者越来越难出头。 躺着赚钱,终究只是少数人的狂欢。

    与此同时,来自平台的阻力,也始终存在。作为主播,和平台之间的平衡与较量,往往关系着他们最终的去向,一如和快手相爱相杀的辛巴。

    其实早在直播行业兴起的时候,切片生意就一直存在,两者的关系就像是影子和真身的关系。对于盗版切片视频,各大平台官方直到今天也一直是默许的态度。这是否也就意味着,即便到今天看似热闹的直播平台,依然面临着优质主播缺位的尴尬。

    过去,当这些切片账号为平台带来了日活或者广告收入的时候,平台的态度或许暧昧。但当小杨哥和小杨哥的“复制品”们的流量越来越大,而平台对于原创内容愈发渴望之时,平台会不会打压呢?它必然不想看到小杨哥一家独大,也不会想让这种没有技术含量、隐患重重,却能快速复制的模式,降低短视频和电商带货的质量。

    游戏规则最终还是掌握在上游玩家手中。直播切片这个行业当然只是一时风口——就像是所有网红行业一样,上一轮风,诞生了薇娅,而薇娅如今转型幕后,频繁投资捞金的同时小心翼翼地尝试着重回大众眼前。

    如今,在小杨哥热火朝天着向着更加完整的直播切片产业链,和更广阔的海外天地进发的同时,疯狂小杨哥和李佳琦、刘畊宏等头部主播因相关舆情占比超过九成而再次被点名。被重点点出的小杨哥,名字后跟着的数字是——维权舆情占比高达29.27%。

    此时,距离他上次成为众矢之的,不过短短五个月。

    作者:石榴,编辑:月见

    来源公众号:新熵(ID:baoliaohui),洞察商业变量,探寻商业本质。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新熵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path> 收藏 已收藏 {{ postmeta.bookmark }} {{{path> 点赞 已赞 {{ postmeta.postlike }}

  • 新规来了!探店视频挂链接将视为广告,乱象该停止了

    设计动态 2023-04-26
    近日,有消息称,《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即将在5月1日实施,其中提到“通过知识介绍、体验分享、消费测评等形式推销商品或者服务,并附加购物链接等购买方式的,广告发布者应当显著标明‘广告’”,而大众所熟悉的达人探店类短视频内容,属于该规定范围内。 这意味着,以后探店

    监管之风,吹向了乱象丛生的探店内容赛道。根据近日新规,探店短视频应当在有广告成分的内容上标明“广告”,探店内容赛道的乱象是否能因此得到遏制?一起来看看这篇文章,探秘这个野蛮生长的体验分享内容领域。推荐关注短视频的小伙伴阅读。

    近日,有消息称,《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即将在5月1日实施,其中提到“通过知识介绍、体验分享、消费测评等形式推销商品或者服务,并附加购物链接等购买方式的,广告发布者应当显著标明‘广告’”,而大众所熟悉的达人探店类短视频内容,属于该规定范围内。

    这意味着,以后探店视频要么不再能挂上链接,要么就变成广告。

    这一两年,随着抖音、快手等平台深入本地生活业务,探店内容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爆发,也因此催生了一系列乱象,让消费者和商家对此头疼不已。

    新规实行之后,将对探店达人们带来怎样的影响?

    一、探店将从种草变广告 “以探店或评测之名误导消费者的日子结束了。”

    在《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即将于5月1日正式实施之际,北京市消协对行业内的探店和评测内容做出了以上锐评。

    按照《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以下称《办法》)第九条第三款的规定, “达人探店”、“达人种草”、“达人体验”类短视频,只要同时附上链接实现跳转购买,明确属于互联网广告,必须标明“广告”字样,并不得误导消费者。

    而违反以上相关规定的,互联网广告不具有可识别性的,还会依照广告法第五十九条第三款规定予以处罚。

    这样就意味着,自今年5月起,探店类和测评类短视频达人的推广商单,要么不再能附上团购或者相关链接,包装成种草内容;要么就标明是广告内容,接受消费者的监督与法律的监管。

    《办法》的实施明确相关内容和行为会受到法律法规的约束。 某权威媒体就解读称:“根据《广告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规定,利用虚假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的,商家、达人、互联网平台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该消息很快引起了一众探店达人的关注和讨论。

    最直接的是,有达人担心流量会受到影响。 抖音上的某位美食团购达人就表示:“显示广告字样了,流量也差点,这只是一个过程,不要焦虑。”

    也有行业人士认为,随着监管的到来,这标志着探店类内容的红利期结束了,以后那种简单粗暴拍摄的探店视频很难再进行变现。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即将实施的《办法》其实针对的是所有有推广行为的短视频内容。但媒体对这一《办法》的解读和关注点中,强调了探店、测评这类有种草偏向的内容。而最终在消费者层面,则更多的是在探店内容。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方面是探店这种软植入的内容确实缺乏监管;另一方面则是近几年的探店领域乱象丛生,许多消费者被骗了,甚至商家也有苦难言。

    二、风口下的野蛮生长 早在图文时代,就有从安利角度出发推介线下店铺、美食,或是为商家做推广的“探店”内容。随着直播、短视频的兴起,“探店”内容愈加火热。

    在早期的探店内容中,除了展现“探”的过程,找寻店铺、打卡牌美食、分享体验外,还出现了以密子君、浪胃仙这样吃播与探店结合的内容。

    但当时,因为探店内容与商家之间的链接路径比较长,主要还是以种草为主。

    直到2018年底,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开始逐渐团队布局本地生活,线下商家开始涌向抖音、快手,内容端与消费端的链接被打通,短时间内就加速了整个探店市场的繁荣。

    2019年,抖音大力拓展商家资源,并上线了一系列扶持政策,给予探店内容流量。当时,就有万粉达人发现,自己探店视频的播放量是非探店内容的2-3倍。

    进入2020年后,受制于线下环境的影响,大量的商家们也开始转战线上获客,于是快速催生了一波探店达人和MCN的兴起。当时一个10万粉丝左右的达人单条推广视频的报价在2000-3000元,且还要商家一部分Dou+。也是在这一时期,探店领域涌现出许多的优秀案例,各类玩家快速涌进。

    而在探店内容进入短视频后,不仅能通过位置标签引导用户进行消费,平台上也上线了一系列商家运营和获客工具,比如团购功能、优惠券等,为探店流量提供了直接且有效的转化工具。

    有案例显示: 2021年,一个仅有5万多粉丝的探店达人,在一周有4条视频入选

    了“抖音团购带货榜广州地区前10名”,团购带券超过了2500单,佣金预计能达到2万元。

    正是因为平台政策的倾斜、商家的涌入还有商业化路径的完善,探店内容出现了大爆发, 比如在小红书上,2021年搜索“探店”关键词显示的笔记数量,从上一年的109万篇猛增到1261万篇,如今则是达到了1283万篇。

    然而,探店赛道内容的爆发,催生了许多行业乱象。如有探店达人以流量强制要求与商家置换霸王餐,还有为了吸引转化而虚假宣传的……

    其中讨论度比较高的“牛道事件”,就是因为主打探店北京美食的百万粉丝达人牛道,在趁肯德基推出了新品杂酱面时前往探店测评,但给出了极低的评价,甚至还借着拉踩,在视频中推销自己带货的一款老北京杂酱。

    但不久后,就有用户发现,牛道二次探店肯德基,面对同一款杂酱面,他在新的一期视频中称其价格合适、酱是油酱分离、面条冒着热气,并形容“真有一种家里妈妈做的味道。”

    这种前后反差,让网友们很快道出,牛道被“充值”了。 所谓的“充值”,是说被评价不好吃的肯德基花钱让牛道重新做了一次推广,这才有了前后两次巨大的反差。

    “充值”现象不仅会牛道这种快速变脸的现象,还会让许多标榜自己真实、客观的探店达人去过度包装商家,甚至会在商家批量充值的推动下,联合其他达人一道将其捧成“网红店”。

    除了充值现象外,探店赛道还出现过大胃王吃播乱象、炫富乱象等。比如@大logo吃遍北京(现改名@大logo吃遍全国),就曾因为陷于对流量的追捧而被人民日报、新华社点名。

    三、背靠万亿级市场 如今,探店赛道持续火热。尤其是随着抖音快手等平台对于本地生活赛道的持续加码,整个市场规模还在进一步扩大。

    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本地生活服务市场规模将从2020年的19.5万亿元,增长到2025年的35.3万亿元,线上渗透率也将由2020年的24.3%,增至2025年的30.8%。

    据抖音生活服务和巨量引擎城市研究院发布的《2022抖音生活服务探店数据报告》显示: 在2022年,抖音上的商家和达人共创了11亿个探店视频,获赞近千亿。同时抖音生活服务商家通过平台发布了507万个达人撮合商单,同比增长623.12%。

    在这一部分增长的探店内容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直接推广商家优惠套餐的同质化短视频。

    这些内容的拍摄素材统一,口播文案高度相似,像是“砍一刀”、“再砍一刀”的砍价文案;“您的X件套上齐了”的套餐文案;以及“消费了不能退”、“这么一大桌很便宜”的同质化文案等,再挂上团购链接。

    另一方面,探店赛道的火热还吸引了一部分内容达人的“跨行”。比如新播场早前就盘点过一期抖音头部汽车达人,某一段时间内都在拍摄美食和探店内容的现象。(点击回顾: 掉粉百万后,“猴哥说车”不说车,转型美食探店了? )

    “就像这几年很多搞笑或者其他什么类型的达人,陆续转型去做美妆了。这些与探店不相干的人做探店,本质上也是冲着商单去的。”某机构负责人如是说。

    正是因为这些头部达人“唯利是图”式的涌入,经历了野蛮生长的探店赛道再一次迎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达人追求商业化无可厚非。

    然而,由于探店内容最初重在真实分享、亲身体验,意在为消费者提供参考,当达人们为了商业化而给探店内容注入夸大、过度包装的虚假成分之后,也就沦为了广告。 而此前这类探店内容即使是广告,但因为种草属性,实际上也很难被消费者所辨别。

    此前,小红书也因为平台上充斥的虚假种草内容而被诟病,其也尝试过在广告商单上增加“广告”标识,让用户能够甄别真实种草和广告推广。

    但对于商家而言,必然不愿意让投放的内容打上广告标识,这就与他们起初希望借助达人自发分享达到“自来水”的目的背道而驰。

    这实际上是平台、达人、商家之间的博弈。也可以看到,探店赛道的乱象存在已久,但实际上一直缺乏相关的监管。

    新规实行之后,到底会真正给探店赛道带来怎么样的影响,能否让行业更为有序?一切还有待观察。但至少,监管的风吹过来了,也就能够给达人、机构们提提神,放弃流量至上、唯利是图的想法,真正回归内容初心。

    作者:阿力古;编辑:筱虹

    来源微信公众号:新播场(ID:New_bc)

    本文由 @新播场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path> 收藏 已收藏 {{ postmeta.bookmark }} {{{path> 点赞 已赞 {{ postmeta.postlike }}

  • 走过数智化转型深水区:地产公司数字化人才培养——从测评到实战

    设计动态 2023-04-26
    01 培养背景 存量时代的到来,驱动着许多行业的运营模式做出改变,其中,地产行业也需要在时代的浪潮中找到合适的前进方向,提升行业内的核心竞争力。艾媒咨询在《2022年中国房地产数字化转型研究报告》中就提到了这点,报告指出,从长远角度来看: “房企的业务中心必将

    人才评测定位,能力模型搭建,实现因材施教、精细化人才培养。

    01 培养背景 存量时代的到来,驱动着许多行业的运营模式做出改变,其中,地产行业也需要在时代的浪潮中找到合适的前进方向,提升行业内的核心竞争力。艾媒咨询在《2022年中国房地产数字化转型研究报告》中就提到了这点,报告指出,从长远角度来看:

    “房企的业务中心必将由‘拿地建房’向‘大资管’、‘大运营’方向转变……如何以用户为中心挖掘新需求,创新‘地产+’的产品及服务模式,成为房企在现阶段及未来发展中提升竞争力的密钥。”

    而这不仅对地产公司们提出了服务能力的新要求,也向公司内部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阶、也更令人“头疼”的难题——

    如何才能培养出合格的数智化人才,以支撑企业的数字化系统建设、伴随企业走过数智化转型的深水区?

    关于这个问题,越秀地产IT共享中心 选择携手起点课堂企业服务为业务人员进行了能力诊断与人才评测,起点团队结合测评结果,为企业内部人员定制化设计了能力成长方案。

    02 培养方案 1. 培养目标 在项目前期沟通筹备中,起点团队了解到,当前企业已经进入数智化转型阶段,但是在战略落地、数字化系统建设的组织能力上,还有较大的进步空间;以及,越秀地产IT共享中心现有的产品经理大多由项目经理转型而来,缺少统一的角色认知、产品经理工作方法论,各部门产品经理的能力参差不齐,这也给当前的项目工作推进带来了阻碍。

    基于以上问题,起点团队与企业对本次培训的目标达成了一致:

    梳理内部产品经理工作职责,在业务流上达成共识,让产品经理可以遵循同一套流程与机制展开工作; 梳理出适合公司的产品经理方法论,通过培训、工作坊等形式推动方法论实践与落地。 为了达成以上目标,并对当前产品经理能力参差不齐的实际问题产出解决性方案,起点团队决定从实际调研出发,通过前期的 科学调研与 人才测评 ,对公司现有产品经理的能力有明确了解,而后实施阶段方案, 实现因材施教、 定制化建立能力培养体系。

    2. 方案拆解 【 第一阶段 】

    基于前期沟通的项目目标,起点团队决定对参训同学进行全方位的 产品能力调研。

    (第一阶段的方案流程)

    第 1 步,定量分析 :全体学员能力水平测试

    为了了解全体服务对象目前的整体能力情况,起点团队人员结合越秀地产的工作场景与不同能力要求维度,设计出符合越秀地产产品经理能力要求的测评试卷,并发放至全体参训同学进行测评填写,在回收测评问卷之后,团队人员进行了结果数据的分析汇总。

    第 2 步,定性分析 :关键岗位人员线上访谈

    为了更好地了解各能力层业务人员的现实情况,起点团队同时进行了关键角色人员调研访谈,在输出访谈策划案后,团队人员与授课老师面向5-10人重点服务对象进行了线上访谈,包括但不限于新人、骨干、管理人员、培训HR等多个角色,受访人员在过程中与老师对当前岗位现状、后续成长方向进行了多面沟通;访谈过后,团队人员对访谈结果进行了汇总分析,并进行了要点提炼。

    (部分关键角色的访谈总结)

    第 3 步,调研结果交付 ; 基于以上测评、访谈内容, 起点团队分析总结了参训同学的学员画像 ,并细化至个体,绘制每位同学对应的 能力模型雷达图,在能力短板、能力提升方向等方面进行了 细致的 诊断评估 。

    最终,团队人员向企业交付本阶段输出成果——《产品经理能力测评报告》 ,一方面帮助企业对内部产品经理等业务人员的能力水平有具象了解,另一方面,也为后续的能力培养方案设计提供了有力支撑。

    (测评结果节选,部分学员的能力模型雷达图)

    (本次测评结果的综合分析)

    【 第二阶段 】

    基于阶段一所得的《产品经理能力测评报告》及访谈信息, 起点团队对企业内部的产品经理工作定位、业务流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梳理。 对标头部大厂与行业标准,起点团队为企业内部产品经理人员进行了产品经理能力模型调整设计, 向企业交付了越秀地产版《产品经理定位》, 结合行业标准与实际业务场景,帮助企业树立适用于当前业务场景的产品经理岗位的能力成长模型。

    接着,结合企业内的业务现状,团队梳理了目标企业的产品关键业务流, 并向企业交付了《产品经理关键任务清单》 ,输出产品经理的工作流程模板,帮助企业建立可落地的、标准化的B端产品的总体建设流程。

    之后,团队人员进一步归纳总结了目标企业产品经理的关键任务成果,并配套产出目标企业数字化产品经理的能力知识图谱,对处于各成长阶段的产品经理的能力要求做了详细解读。

    基于上述内容, 起点团队在 初始 人才培养方案上继续进行调优和版本迭代,最终定制化输出了可解决 越秀地产 当前人才成长痛点、业务痛点的《产品经理培养方案》。

    【 第三阶段 】

    方案进入培养落地实施环节,在此过程中,企业参训同学通过 产品能力工作坊、实战产品方案输出、结营路演 等多样形式,在产品经理认知、产品经理技能等维度,获得了多方位的提升。

    最终, 起点团队输出最终的结项报告,与企业一起完成了【 第四阶段】的项目验收复盘 。

    03 教学现场 为了让同学们在产品认知上完成统一、在产品语言上实现对齐, 基于测评结果与同学们的能力模型分析, 起点团队最终为企业配置了产品经理必修内容,课程内容涵盖了产品建设全流程,重点在于解构B端产品经理、业务诊断与需求分析、B端产品方案设计等主题;最终,整体内容授课 规划为两次工作坊,助教同学在工作坊中协助授课老师进行线下教学。

    此外,基于阶段一的能力调研结果,团队还为参训人员 推荐配置了产品选修课程 ,包含《产品规划》《用户体验设计》《B端产品运营》等内容,以帮助同学们实现产品技能拓展与提升,建立可延伸的技能框架。

    此次带领同学们进行产品经理技能学习的杨老师,是业内畅销书《决胜B端》的作者,曾担任多家上市公司、SaaS独角兽公司的数字化转型顾问与产品顾问,拥有丰富的企业级业务产品经验。 在本次训练营中,老师结合过往积累的丰富经验,在线下工作坊里为同学们带来了生动且专业的知识讲解, 帮助同学们在教学练用中提升知识转化,实现能力提高。

    (授课现场)

    1) 工作坊1 :基于场景的需求挖掘与提升

    需求挖掘是产品经理在产品工作中常经历的环节之一,在这一主题里,老师主要从 需求捕获、需求挖掘 两大部分进行内容讲解,同学们也在内容讲授的过程中,如需求调研五步法、可用性研究等章节里,掌握了更多产品经理所需具备的专业知识。

    2) 工作坊2 :B端产品建设全流程

    企业目前存在数智化转型、数字化产品建设的业务需求,基于当前的业务流,老师在后续两天里从B端产品概述、产品定位与规划、产品细节设计、应用架构设计、B端产品运营与推广等5大维度,带领同学们进入了B端产品建设全流程的内容学习。

    在这一主题里,同学们不仅收获了B端产品建设的基础知识,同时也建立了一套完整的B端产品业务全链路流程,搭建了相对完整、且可落地的知识框架。许多同学在过程中也反馈,专业产品知识的捕捉与吸入在很大程度上助力了实际业务的发展。

    (课堂实战)

    此外,为了保证同学们在过程中更有动力地参与内容学习,起点团队还提供了 全程督学服务 。课堂上,同学们在 分组PK、小组讨论、积分赚取 等活动形式里提升了学习的积极性,助教同学过程中的全程陪伴,既活跃了线下课堂氛围,也打通并维护了同学与老师之间的线上交流渠道。

    (助教同学现场讲解积分规则)

    04 课后反馈 数字化转型浪潮正在向许多行业侵袭,这不仅影响到了相关企业的转型发展,也驱动着企业人才进行能力转向或提升,以辅助实际业务的推进与落地。关于这点,助教同学在培训期间也收到过类似反馈:

    “原先对数字化产品的工作流程并不是很清楚,通过这次学习,感觉基础更扎实了” “从项目经理转型过来的,对B端产品工作流不了解,老师的讲解很有帮助” “在跨部门合作中很多时候无法对齐,但通过这次的小组讨论,感觉大家在认知上的对齐程上度有一定提升” 而这也是本次培训的意义所在—— 帮助企业梳理业务流程,度过数字化转型阵痛期;帮助个体人才在企业转型过程中摆脱业务迷茫期,实现专业技能、业务水平的全面提升。

    所以,如果您当前所在的企业也面临数字化转型、人才培养等相关问题,希望提升产品经理、运营、设计的专业能力, 欢迎添加下方高级人才培养咨询顾问的二维码,起点课堂企业服务将为您定制数字化转型人才培养的解决方案。

    成立于2014年的起点课堂,作为国内知名的产品经理社区“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旗下的教育品牌,一直专注于为企业提供定制的数字化转型人才培养解决方案,提升互联网人在产品、运营、增长、营销等领域的专业能力。

    我们长期服务于一线互联网公司及头部传统转型公司,为京东、顺丰科技、宝马等头部企业制定产品及运营人才培养解决方案,也连续三年成为顺丰科技产品经理培养唯一合作伙伴。目前服务过的企业客户已经超过1000+,涵盖互联网、金融银行、物流通信、车企航空等众多领域。

    {{{path> 收藏 已收藏 {{ postmeta.bookmark }} {{{path> 点赞 已赞 {{ postmeta.postlike }}

  • 老年社交背后的“银发金矿”

    设计动态 2023-04-26
    早上出门买菜,然后回家洗衣做饭,傍晚再跳一场广场舞……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这或许就是老年生活的标配。但是随着互联网带来的社会环境变化以及消费能力的提升,老年群体的生活也开始变得更加丰富多元。 从学习舞蹈、书法,培养各种兴趣爱好,到约上三两好友结伴旅行,又或是在社

    随着互联网环境的变化以及消费能力的提升,老年群体的生活也日益丰富了起来,老年群体成为不可忽视的市场增量,线上社交也成为了他们的一种活动方式 ,那么老年社交中还存在着哪些机会?一起来探讨一下吧。

    早上出门买菜,然后回家洗衣做饭,傍晚再跳一场广场舞……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这或许就是老年生活的标配。但是随着互联网带来的社会环境变化以及消费能力的提升,老年群体的生活也开始变得更加丰富多元。

    从学习舞蹈、书法,培养各种兴趣爱好,到约上三两好友结伴旅行,又或是在社交平台上分享日常生活、展示才艺。时下的老年群体在丰富生活体验的同时,也在追赶潮流、寻找新的社交方式。由此产生了以解决老年社交需求为核心的银发经济赛道,并且吸引资本加速入局。

    一、“老年大学”不够用了 2020年,中国的60后正式跨入老年人行列,作为恢复高考后第一代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他们亲身经历了市场经济带来的物质和文化繁荣,因而即使步入老年,也不只满足于基本照料。相反,绝大多数城镇退休职工因为有钱有闲,对社交娱乐及精神生活的需求也变得更加强烈。

    另据全国老龄委数据显示,我国大中城市的老年空巢家庭率已达70%,而这类空巢老年需要的不只是生活上的照料,同样需要社交来缓解他们的孤独感。于是老年大学、老年教育培训机构开设的兴趣班,成为越来越多老年人丰富生活的主要场所。

    惊蛰研究所观察到,退休导致原本的生活规律被打乱,是产生落差感与空虚感的主要原因。今年56岁的张阿姨向惊蛰研究所表露:“工作时朝九晚六,下班后做顿饭,和朋友散步、聊天,一天也就过去了。但退休后时间过得很慢,去菜市场买个菜,回来刷刷手机,连上午都没过完,心里总是空落落。”

    去年10月,张阿姨的女儿为她报名了当地的老年大学,从起初觉得浪费钱,到现在每天回到家向家人展示刺绣、舞蹈等技能,退休后感受到的空虚感逐渐被学习技能和交到新朋友的体验所填补。张阿姨透露,“自从去上课后,生活变得有了盼头,不再是日复一日地重复过日子,精神面貌也好了很多。”

    中国老年大学协会发布的《中国老年教育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截至2019年末,我国约有7.6万所老年大学(学校),在校学员总数已经超过1000万,其中60至69岁的学员占比最高,约为学员总数的一半。而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8004万人,这意味着现有的老年大学数量与市场需求之间,还存在较大的供给缺口,这便为社会机构创办的老年培训班提供了机会。

    定位于55-70岁新退休人群的中老年文娱连锁品牌——美好盛年联合创始人肖越告诉惊蛰研究所,为了满足中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美好盛年开设了舞蹈、走秀、声乐、乐器及国画等多种兴趣课程,年课价格为2400元,算上赠送的课时,平均每节40至50元。

    *受访人供图

    相比大多数针对学龄儿童开设的兴趣班,老年兴趣班同样表现出服务多样性的发展趋势。据肖越介绍,美好盛年除了课堂教学外,还会不定期组织学员参加各种演出,在学员收获登台体验的同时,也让参与课程培训的学员们拥有更明确的学习目标。截至目前,该机构已组织学员在希腊、加拿大、意大利等国家进行了100余场舞蹈、旗袍走秀等演出。有学员向肖越反映,通过线下演出,她们找到了久违的“青春感”,为原本单调的退休生活增添了许多挑战和乐趣。

    二、当老年人沉迷线上社交 如果说兴趣班是线下的老年社交圣地,那么网络上的各种社交应用,则为满足老年群体的社交需求提供了线上新阵地。CNNIC发布的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披露,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67亿。其中,50岁及以上的互联网用户占30.8%,60岁及以上的用户占14.3%。而艾媒咨询年发布的《2021年中老年群体触网行为研究报告》显示,35.3%中老年群体每天上网时长为4到6小时,15.7%在6小时以上。

    与年轻群体以兴趣形成的各种文化圈层一样,老年人在互联网上也自发聚集形成了社交圈层。例如抖音、快手等平台上,分享广场舞技巧的“老年博主”,或是在小红书上记录老年生活的“大龄博主”。而随着老年“触网”群体的规模不断扩大,“美篇”、“糖豆”、“红松”等定位于老年社交的app也应运而生。

    在图文社交平台美篇上,有关摄影的交流圈多达130余个,老年用户们喜欢在这里分享自己的摄影作品和摄影心得,甚至是出行见闻;“糖豆”则成为广场舞爱好者们的聚集地,供“广场舞阿姨”们学习和分享时下最新的舞蹈动作;“红松”和“明椿学社”则成为线上版的“老年大学”,为老年用户提供各种兴趣课程。

    这些丰富的线上老年社交场景,不仅获得了老年用户们的青睐,也吸引了资本的注意。企查查数据显示,2015年上线的广场舞社区“糖豆”,截至2019年共获得来自顺位资本、IDG、纪源资本以及腾讯等机构和企业的4轮融资;聚焦图文社交的美篇也同样受到资本追捧,上线3年收获5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达1.8亿元;2022年年初,“红松”拿到BAI、经纬创投、创世伙伴资本以及蓝驰创投等机构的融资;同年,“明椿学社”收获数千万元融资。

    不过,资本和大厂虽然已然在银发社交领域争相布局,但现有的社交软件也仍未让中老年人的社交需求得到完全满足。钱阿姨表示,“页面简洁、操作简单是我对社交软件的诉求,像美篇的页面板块很多,操作复杂,使用时经常会晕头转向。有时候看到感兴趣的内容想找作者聊聊,却找半天找不到入口。”

    据光明网在2022年12月的报道中指出,在使用智能APP的过程中,超过一半的中老年消费者遇到过字体小、广告太多、弹窗不易关闭与界面复杂的困扰。与年轻人喜欢反馈与吐槽不同,中老年人在使用应用软件时往往缺乏反馈的渠道,只能选择适应或放弃使用。惊蛰研究所也在往期文章《当“网瘾老年”变成一门生意》中提到,一些App的“适老化”改造流于表面、不够彻底,从而可能导致“错失”一个超过2亿用户的巨大市场。

    三、谁来挖掘“银发金矿”? 总体而言,“银发经济”背后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但要想挖掘这个“金矿”,还需要解决很多问题。

    在便捷化和老龄化交织的过程中,由于老年大学资源的分布不够均匀,许多地区并没有老年大学,或是开设的课程、可容纳的学员人数有限,导致“一位难求”的现象在多地上演,部分老年群体无法享受到应有的社会福利。另外,许多民办老年学校不像公办老年大学可以获得财政拨款,因此缺乏资金来源处境困难。

    此前有媒体报道,四川省级民办老年大学——通惠老年大学由于连年亏损,为了谋求发展转型为老年俱乐部,与旅行社合作涉足老年旅游等服务,虽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机构自身的生存问题,但与最初的办学目前已渐行渐远。

    此外,和以年轻群体为核心的大众消费市场相比,老年消费市场的供给也存在发展不均衡的问题。目前,针对老年人的产品和服务开发,主要还是聚焦在基本生活、医疗和养老方面,对于老年人在文化、娱乐和社交方面的需求关注都还不够。市场上缺乏多层次、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无法真正满足老年人消费升级的实际需求。

    例如在旅游行业,老年群体一直是贡献最大的消费群体之一。据肖越介绍,近年来,旅居养老成为最受老年群体关注的出游方式。许多退休后有钱又有闲的中老年人,都会趁着还能够到处走动,约上“老闺蜜”们前往山清水秀的地方,一边休养身体,一边体验当地生活。这也和年轻人结伴露营、围炉煮茶一样,本质上也是一种社交场景。“但是旅居养老产业在国内仍未形成成熟、规范的体系,借老年旅游团推销产品的新闻屡见不鲜。”

    而作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高的国家,日本的旅行社则早已开发了适合老年人的国内与国际旅游项目,并且形成了成熟的老年服务产业。日本全国旅馆生活卫生行业联合会为规范银发旅游业,每年会向为老年人提供优质服务的旅馆和饭店颁发“银发星”认证。

    并且只有那些能够提供适合老年人口味和健康的菜肴、浴室和洗手间配备扶手、旅馆周边有医生能出诊以及能给65岁以上老人提供价格优惠的店家,才有资格获得认证。相较于日本,我国“银发旅游”还有很大体量可以挖掘,这也为国内银发旅游市场的发展与行业规范提供了借鉴。

    如今,老年群体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市场增量。作为由“旧”市场向“新”经济转型的亲历者,他们的需求转变具有一定滞后性,因此也更容易被忽略。但随着生活水平与消费能力的提升,老年人也正在向追求多层次的社交娱乐与精神文化生活迈进。

    虽然人们无法阻止时间的流逝,但消费需求并不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消失。相反,当消费群体的身份随着年龄而变化,还会创造出新的市场机遇。因此,面对人口结构变动带来的机会,如何以老年社交需求为出发点,解决消费群体的真实需求、做好商业化变现,是当下追逐“银发经济”的浪潮儿们真正需要努力的方向。‍

    作者:木俞;编辑:白露

    来源公众号:惊蛰研究所(id:jingzheyanjiusuo),探索发现新经济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惊蛰研究所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path> 收藏 已收藏 {{ postmeta.bookmark }} {{{path> 点赞 已赞 {{ postmeta.postlike }}

  • 民宿毁约涨价,糟蹋了多少人的五一

    设计动态 2023-04-26
    眼看着五一假期近在咫尺,准备出门旅行的小伙伴们又迎来“当头一棒”。 4月24日早,“民宿现涨价毁约潮”冲上热搜,不少游客发现,很早就订好的民宿突然提示 “无法入住”,而房东给出的理由五花八门:“装修”“破产”“老板换人”“改做长租”。 在房东的“苦情故事”面前

    五一小长假就要来了,不少人已经提前预定好了出游时的住宿。但最近,民宿“毁约潮”的消息却冲上了热搜,不少用户在网络平台上表示,原先预定好的民宿突然提示无法入住,房东更是给出了五花八门的“毁约”理由。一起来看看本文的讲述。

    眼看着五一假期近在咫尺,准备出门旅行的小伙伴们又迎来“当头一棒”。

    4月24日早,“民宿现涨价毁约潮”冲上热搜,不少游客发现,很早就订好的民宿突然提示 “无法入住”,而房东给出的理由五花八门:“装修”“破产”“老板换人”“改做长租”。

    在房东的“苦情故事”面前,一些“老实人”选择乖乖退订,但是很快,大家发现事情另有蹊跷——原本下线的房源,突然又以三倍、甚至六七倍的价格重新上线。

    而此时此刻,冒着“露宿街头”风险的大冤种们,不得不直面所剩无几的房源和惊心动魄的住宿价格。在泉州、景德镇这样的三线小城,平日里一两百元的“打工人专属”快捷酒店,价格已经飙升至千元一晚。几天的小长假下来,小半年的积蓄被掏空耗尽。

    一时间,大家想起此前为五一遭受的种种“磨难”——历尽艰辛抢到的火车票、苦心工作换来的调休,原来只是这个假期的“第一劫”。

    一、房东扎堆“装修”“破产”,谁信? 打开小红书,房东提供的退房理由简直堪比“故事作文”现场。

    “装修”“破产”“房东跑路”只是最常见的说辞,除此之外,不乏一些想象力丰富、荒诞不经的奇情故事——

    “房子原来是长租的……租户家里老人从楼梯上踩空滚下来摔坏了,送进医院,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出来。”

    “小区有人吸毒,房子受到管控,无法入住。”

    “房子疯狂漏水,为了您的入住体验,我们真的不能租给您了。”

    打开小红书,房东提供的退房理由简直堪比“故事作文”现场。/平台截图

    实在编不下去的,就使出甩锅大法,“平台将我们的房源下架,我们也实在没有办法”。

    明眼人都知道,五一小长假正是旅游业的黄金期,怎么可能一个个都遭遇变故,洗手不干?

    由于无法拿出证据直接反驳,于是,遭遇不测的房客们只能指望平台介入“救场”。

    来自北京的大一新生兔子酱告诉新周刊记者,3月18日,她以447元每晚的价格和朋友在携程上订下了武汉的一套民宿。但到了4月10日,房东突然以“房子要转为长租”为由,催促她尽快退房。

    和房东反复沟通之后,兔子酱希望能得到退订赔偿,但房东给出的条件坚决:赔偿绝无可能,只能帮他们另寻更低价的房源。

    好在,兔子酱的维权意识很强,每一通电话她都录了音,也将和房东、平台的聊天记录全部截图保存。最后,携程给出的方案是,“退一赔一”,即退房后,平台再额外返还给兔子酱一倍的赔偿金。

    兔子酱仍有不满,“美团给出的方案是退一赔三”,也就是说,遭遇恶意退房后,用户可以得到三倍的补偿金。

    不过,来自浙江宁波的陶桃远不如兔子酱那么幸运,短短一个月里,陶桃已经接连遭遇两次“恶意退房”,并且至今没有等来合理的回应。

    3月27日,陶桃在小猪民宿上预订了汕头的一间民宿,价格是200元一晚,不料,到了4月9日,陶桃接到民宿老板的电话,对方满怀歉意地表示,由于装修原因,房子无法在五一期间正常入住。

    鉴于老板的态度礼貌温和,再加上当时平台上仍有充足的房源,陶桃一心软,最终以平台开出的“50元代金券”的条件答应了老板的退房要求。

    然而很快,陶桃又遭遇了第二次退订风波。二次预订后,小猪平台发来一条语气模糊但含义明确的信息——“您的订单可能无法顺利入住”。在联系了房东之后,对方给出了一个匪夷所思的理由——“自己不是房东”,“原本的房东没有看到他们的预订,所以无法安排入住”,转而让陶桃预订他的另外一个房源,只是,同一类型的房源,已从她当初预订的每晚178元涨至780元。

    二次预订后,小猪平台发来一条语气模糊但含义明确的信息——“您的订单可能无法顺利入住”。

    陶桃做出了一定让步,她愿意给房东补一定差价,“但是一晚补600块,太不合理了”。经过和小猪平台3天的协商之后,平台给出的回复令陶桃火大——取消订单可再次获得50元的代金券一张。

    而此时,现有的房源价格已远远超过了她的预算,一个月前,平台上还有70%的房源,如今,汕头只剩下10%的“高价房源”和“低评分房源”供她挑选;但如果不退,她可能会遭遇“到店无房”的惨况。

    在拨打了12315之后,对方告知她,此投诉将于5月5日前给她反馈——“到时候,五一假期都已经结束了。”

    可以发现,根据消费者态度的强硬程度、平台的差异,遭遇 “恶意退订”的房客们,拿到的解决方案可能完全不同。

    毫无疑问的是,平台在接到此类投诉后,可操作的弹性空间是很大的。以兔子酱的经历为例,她和携程之间的协商就像一起小型的拉锯战——从一开始的平台“劝说”她主动退房,到答应赔付一晚的房费,再到最终的赔付全部的房费,每一步,平台都在试探消费者的接受底线。

    二、“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 “宁愿接受罚款,也要退订涨价。”一位民宿老板在小红书上坦白道。

    评论区,有民宿从业者抱怨,由于忘记在节假日期间改价,自己的房源在上线几分钟内就被抢订。

    一位入行6年、来自北京的民宿老板建议刚刚入行的新手小白:“最好是让客人取消,这样对账号没有影响,如果协商不成功,再考虑以房东方取消、接受处罚,平台一般就是罚1—1.5倍的房费。”

    从业者的交流帖。

    根据途家网的规定,如果民宿店主确认订单后无法接待或额外收费,将被扣除1倍的房费;如果消费者到店后无法接待,将被扣除1.5倍的房费。比起5倍甚至更高的涨幅,罚款对于房东来说只是很小的数额。

    这也是为什么面对平台的罚款、制约,民宿商家们仍旧愿意肆无忌惮地“违约”。

    从网友们的反馈来看,平台对房东的“违约行为”表现得相对宽容,平台通常收取房价10%的提成,如果有分销推广或者挂牌等深度合作,会抽取店家15%的提成。因此,房东的“拒单”涨价行为,意味着平台、房东可以得到双收。

    此外,这位民宿从业者建议,像是五一、十一这样的热门小长假,应该提前半年改价,以免出现破坏行业口碑的集体退订事件。

    也有从业者表示,“过完春节就把节假日的房源都关闭”“把远期的房源价格定高,然后再慢慢调回正常水平”,这样就会避免被客人低价抢单的状况。

    比起5倍甚至更高的涨幅,罚款对于房东来说只是很小的数额。/截图

    对于民宿从业者,“疫情后回血”已经成为行业内的一致目标。

    疫情3年,民宿行业遭受的打击难以估量。据不完全统计,过去3年里,倒闭的民宿多达数千家;2020年第一季度,民宿入住率一度腰斩,跌至18%。

    去年5月,全世界最大的民宿网站爱彼迎(Airbnb)宣布退出中国,并暂停国内的房源、旅行体验及相关预订。爱彼迎在中国的败走,反映出民宿行业在过去几年承受的巨大危机。

    曾经文艺青年们的民宿创业梦,逐渐变成了一地鸡毛,而“店铺转让”“抄底甩卖”往往才是创业者“误入”民宿行业之后的最终归宿。

    今年4月21日,携程发布的《2023年五一假期旅游预测报告》显示,今年“五一黄金周”境内酒店搜索热度已达去年五一的9倍以上,相较2019年五一同期增长近200%,对于酒店、民宿从业者而言,其中潜藏的利润空间巨大。

    一位来自乐山的民宿老板告诉新周刊记者,节假日的价格涨幅并无共识性的标准——通常是“随行就市”。

    她认为节假日前扎堆出现的“退房现象”是市场规律导致的,并无不妥——既然消费者有利用平台“捡漏”预订低价房源的权利,房东也有在平台规则下与消费者协商退房,甚至关闭订单的权利。她说:

    “我们为什么敢涨价那么多?(因为)接受处罚还是能够拿回损失。这就是市场规律。”

    面对民宿在节前大规模涨价的情况,4月22日,淄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发布通知称,按3月1日-3月31日宾馆酒店各类型客房平均实际成交价格,上浮超过50%的,按哄抬价格行为予以查处。

    对此,乐山民宿老板认为,“节假日都是300%的工资”,官方对房东的定价限制毫无道理。消费者的不满是“节假日过于集中”造成的,而非房东本身的操作。

    不过,民宿从业者在过去3年遭遇的损失,并不应该以如此“投机”的方式让普通人来承受。

    正如一位网友吐槽的,想要五一出去玩,但发现根本没有机会,最后只能哀叹“世界对普通人太不公平”。

    而经历了一波“晴天霹雳”后,留给五一的甜蜜,已然荡然无存。

    想要五一出去玩,但发现根本没有机会,最后只能哀叹“世界对普通人太不公平”。/平台截图

    参考资料:

    21世纪经济报道 | 突然!4800亿巨头退出中国大陆,下架全部房源!房东蒙圈,一竞争对手火速发声

    旅游风向标 | 五一假期住宿价格翻倍,预订量远超2019年同期

    环球旅讯 | 2023年,民宿行业的春天会来吗?

    作者:戈多;编辑:刘车仔;校对:赖晓妮

    来源公众号:新周刊(ID:new-weekly),一本杂志和一个时代的体温。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新周刊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path> 收藏 已收藏 {{ postmeta.bookmark }} {{{path> 点赞 已赞 {{ postmeta.postlike }}


让你的品牌快速脱颖而出,抢占市场份额,提升销量
免费获取方案及报价
*我们会尽快和您联系,请保持手机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