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谁在小红书上占卜?

    设计动态 2023-04-19
    “我和他之间的感情,到底有没有结果?”小颜(化名)与男友已经在一起一年了,但两人总是时不时地因为一些小事情吵架,这让小颜开始怀疑两人是否真的有未来。 某天夜里,躁郁不安,经历着心理斗争的小颜,打消了疑虑,将问题连带着自己的姓名、生辰八字以及168元算命费,一起

    从看相到塔罗,从桃花到命理……互联网上越来越多的“占卜师”们,是神秘学的拥簇,还是混乱的迷信者?本文介绍了小红书上越来越流行的网络“占卜”,通过对“占卜师”的采访,观察了这个神秘的网络占卜业态目前的状况,从小众到出圈,再到如今的混乱,互联网“占卜”该往何处去?一起来看看这篇文章,你或许会找到答案。

    “我和他之间的感情,到底有没有结果?”小颜(化名)与男友已经在一起一年了,但两人总是时不时地因为一些小事情吵架,这让小颜开始怀疑两人是否真的有未来。

    某天夜里,躁郁不安,经历着心理斗争的小颜,打消了疑虑,将问题连带着自己的姓名、生辰八字以及168元算命费,一起发给了刚添加的“大师”。

    很快,她便收到了回复,说两人的感情会有一些波折,但最终会走到一起。这让小颜无比欣慰,这个结果正是她想要听到的。

    可这位“在我们当地相当有名”的大师的预测,似乎并没有小红书上的姐妹们说的那么准确。随着时间的推移,小颜和男友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张,最终以分手收场,“大师”也已经消失于人潮。

    其实,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算命”都不是什么新鲜事。当下,即便达摩克利斯之剑已然落下,但这门古老的生意仍在互联网上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占卜师、塔罗师等一众围绕算命展开的“副业”,亦在随之生根发芽。

    一、互联网算命,从看面相到塔罗牌 “日主甲木生在午月,推测时辰为壬申,坐下正印生身,年月伏吟午火,地支子午冲,今年子午卯三刑全,应在停工养伤非常符合易理。”某明星受伤微博的评论区,一位“大师”如此评述道。

    此前很长一段时间内,与之相似的各种“半仙”仿佛住在微博里,在各热搜的评论区显现,逮着网红明星与事件当事人的生日、面相一通分析,得出绝大多数人想看到的结论。

    这样的景象常常会让人怀疑:都已经2023年了,街头巷尾那些带着墨镜、一人一桌一椅的“大师”们也都快消失了,谁还在拜访算命先生?但事实是,互联网算命的核心受众,正是当下的年轻人。

    互联网算命通常有几种常见的模式,此前最流行的是免费算命,只需要输入自己的生辰八字、姓名等信息,便可以获得一份简单的算命报告——与其说是算命,不如说是娱乐。

    相比娱乐性质较强的机器算命,人们显然更愿意相信所谓的专家。渐渐地,口吐玄学的大师在自媒体红利下应运而生——通过自媒体引流,再通过“专业”的算命服务变现。

    据光子星球了解,前述曾混迹于微博的各种大师,按名气资历划分,算命价格通常在几百到几万元不等,围绕算命产生的诈骗案例更是屡见不鲜。有媒体报道,某微博算命大V,就曾因网络迷信诈骗的罪名被公安机关抓获。

    塔罗师饼干(化名)告诉光子星球,年轻人们虽然迷信,但主要停留于转发图片祈福等形式,对自己的钱包看得很死,并不会傻到花几百几千元,甘当韭菜。

    此外,在她看来,互联网算命正经历着一轮演替——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不信命了,没有人还会相信生日、手机号能预测命运,原来的生辰八字那一套好像也已经失灵了。“现在的人‘算命’越来越脱离虚无的玄学范畴,不靠求神拜佛来预知未来,而是更追求一些潜意识层面的东西。”饼干解释道。

    换言之,充斥着“半仙”的看手相、面相等的东方传统算命形式,似乎已经在年轻圈层中脱魅。相比之下,以塔罗牌为代表的西方算命(占卜)形式,近些年在年轻人中越来越流行。

    这点,身为塔罗牌爱好者的饼干深有体会。据其回忆,在她四五年前刚入坑时,塔罗牌在国内还属于小众圈子,由于自己解读往往会带有主观因素,因此同好间常常会互相帮忙解读,圈地自萌。

    直到2020年前后,塔罗牌迎来了自己的出圈时刻——大量新人涌入贴吧、小红书等“秘密根据地”求人占卜,社交媒体关于塔罗牌的分享也逐渐多了起来。“有时候新人问的一些问题真的很离谱,比如给塔罗牌套上塑料套会不会影响牌运,吃辣会不会影响准确度等等,越来越离谱。”

    而或许是察觉到了新的商机,几乎一夜之间,不少曾屡遭平台审核敲打的“风水大师”瞬间转型为了塔罗师,从贩卖桃木剑变成了兜售水晶球。

    “从秩序到混乱,也就一瞬间的事。”

    随着“风水大师”涌入,饼干慢慢感觉到塔罗牌圈子变味了,达摩克利斯之剑亦随之落下。

    出圈没多久,塔罗牌便被扣上了‘洋迷信’的帽子,就连饼干无偿分享相关资料的抖音帐号亦遭到了封禁。“说检测到封建迷信,禁止发言,名字变成了数字,头像、简介也都被屏蔽了。B站视频也被打上了‘勿轻信’的标签。”

    抖音被封的同时,大本营贴吧、小红书对塔罗牌的监管也愈发严密,饼干亦曾因无偿帮小白解读而被小红书短暂禁言。多番打击之下,“老巢”要么被端,要么被生意人们占据,饼干心中那股互联网精神逐渐消散,和几个曾经的圈内好友拉了小群,不愿再在社交媒体过多分享。

    严苛的监管,驱离了原本的圈子,但却赶不走已经盯上占卜生意的玩家们。监管之下,这门古老的生意转向了暗面,变得越来越隐秘。

    二、神秘学,年轻人的新副业? 不同于微博上面一眼便能分清的“命理居士”,小红书上的塔罗师们不仅粉饰自身的技术颇为高超,还有着大量与素人用户无异的水军,每天流窜于各类相关笔记的评论区。

    “姐妹们别轻易相信别人,评论区很多都是托,我们当地有个算得很准的师傅,收费也少,毕竟真正会算命的都是不贪财的,只是人家根本不玩小红书。”某关于占卜事业笔记的评论区,一条留言如是写道。

    而该留言的细分评论区,则有着十余个用户回复“求私”。剥离少数几个真实的跟风回复,这一切,其实都是算命团队刻意制造的虚假氛围——通过多个账号一唱一和,让所谓的“大师”变得真实可信。如果用户未曾注意到不同笔记下面上百条类似的留言,显然很容易落入设定好的圈套。

    此外,占卜师们,亦擅长在个人简介里“打哑谜”,引导用户猜出自己的微信号;或通过主页背景图引导用户点击群聊按钮,进而通过诸如“V:xxxxxx”之类醒目的群聊名称实现导流;亦或是伪装成素人用户,讲述自己的心路历程——故事不尽相同,但终点却始终如一。

    对平台机制滚瓜烂熟的算命团队,显然已经学会了如何规避平台审核。而一旦用户被导入私域,方才的唯唯诺诺,便将演变为“重拳出击”。

    自诩“韭菜”的小吉(化名)告诉光子星球,小红书上的算命、占卜服务定价通常在百元以内,主打“平价算命”,很适合她这样钱包不太鼓的学生党。

    而小吉碰到的塔罗师,通常都有多种业务。“如果只是想判断下大致走势,掷掷星骰就行,掷一次一般在十几元到三十元之间;若是塔罗占卜,一般可以选按问题收费或是按时间收费。此外,还有动辄数百元定制星盘。”

    小吉以她以前曾光顾过的一位塔罗师为例,单次提问价格为58元左右,多个问题享一定折扣,问题可以涵盖爱情、桃花、事业、学业、人际、选择等诸多方面,有效期三个月,但不包括健康方面,各家给出的提问模版往往也会直言——“生老病死请找道士”。

    而除了桃花运以外的其它问题,则能按时间收费。“语音每分钟5元,洗牌、抽牌的时间囊括在内,时间越长每分钟单价越低,比如20分钟就只要80元。”

    看似明码标价、童叟无欺,但身为“过来人”,小吉深知其背后的坑。

    “以测桃花为例,按塔罗师的说法,桃花不能按时间收费的原因,是如果客户没有桃花运的话,就没什么可分析的。可后来自己去了解后才知道,他们原来只是想赚更多钱,因为客户9成以上都是来问爱情、桃花的,对此他们早就准备好了各种回答模版。”

    而当她按要求支付了48元,询问了自己接下来三个月有没有桃花之后,所谓的塔罗师洋洋洒洒讲了一堆术语,最后只模模糊糊告诉了个大概——“会,将在你现在认识的人里出现”。然后称若要精准预测桃花对象的性格、外貌特征、出现时间等,还需另加40元“补牌”才能了解。

    此外,该塔罗师的朋友圈,时不时还会更新优惠活动,充分发挥了私域的营销价值。比如限时折扣,38元提问一次,即便客户当天没时间,也能让其存着以后再问;亦或是包月套餐——800元一个月,期间可随时问任意问题,不限次数。而最近,这位曾声明从不售卖转运物件的塔罗师,又在朋友圈默默贩卖起了水晶。

    其实,算命也好,占卜也罢,本就属于有偿服务,线下摆摊的师傅和线上塔罗师收取一定费用,也并非不合理。但正如前述所言,当本属于小众的塔罗占卜爆火出圈,原本的圈子终究不可避免地变得浑浊起来。

    小红书里,一位自称有三年经验的塔罗师,在笔记里剖析了自己从入坑,到学习,再到后来渐渐开始收费的心路历程,语言真挚,难免让人共情。只可惜,他犯了一个错误,即忘了隐藏自己的小红书收藏夹。

    在其收藏夹里,充斥着“那些没人愿意做,却很暴利的项目”“如何利用信息差赚钱”“如何在互联网上找副业”的笔记,而这些高赞笔记中的一篇,正是教人怎样成为一名占卜师。

    三、忒修斯之船 从小众到爆火,再到逐渐沉寂,作为国内塔罗牌起落的见证者之一,新宇(化名)如今虽时不时还会帮人看牌,但同过去热切的自己相比,现在的他已经躺平了。

    人越来越杂,圈子越来越乱,问题越来越无厘头,是他这两年最大的感触。

    混迹贴吧、小红书的这几年间,新宇曾亲眼见识过找人要生辰八字的“中式塔罗师”;通篇直抒牌意,套模版话术的“敷衍文学大师”;将塔罗牌当作副业的学生党;以及试图用神秘学包装自己的中二少女……

    有一次,他甚至在小红书收到过“黄牛”的合作邀约,对方负责帮他拉人,他则负责占卜、回复,按比例抽成。

    牛鬼蛇神大显神通的同时,提问也越来越让他摸不着头脑——“有想靠占卜寻物的,有想靠塔罗牌押题的,有来算周末会不会生理期的,还有手游玩家来占卜问‘哪天能抽到SSR’”。相比之下,诸如“暗恋对象有没有看我朋友圈”这类曾让他不解的问题,反倒显得无比正常。

    诡谲的现在,让他无比怀念曾经。

    在新宇眼里,塔罗牌其实没有那么多玄学的东西,亦非大众舆论所认为那般,是自欺欺人的卡片,而是一种自我审视的方式。“塔罗牌就像是一剂安慰剂,冥想、解读的过程,其实也是自我反省的过程,就算内心已经知道答案,但还是想从中寻找一些慰藉。”

    因此,在看牌过程中,与其说是占卜师,新宇的角色更像是“赤脚心理医生”,倾听他人的喜怒哀乐,眼下的不顺亦或是童年的疮疤,去了解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建议他们去做他们想做的事。“这种交流有时候是双向的,我自己也能从中获得许多。”

    但这,也只是他的一厢情愿。尽管目前已有心理学家研究起了塔罗牌在心理治疗方面的应用,但大众视角里的塔罗牌,仍是那个极富神秘主义的占卜工具。这也注定了,塔罗牌必然会被推上风口浪尖。

    从出圈,到千夫所指、平台打压,再到如今,国内的塔罗牌圈层有如忒修斯之船——想赚钱的还在变着法子引流赚钱,舆论的谴责亦在客观上普及了塔罗牌,领着一众新人辗转入坑,孕育出隐秘的产业。

    而那些属于小众时期的印记,则正回归小众,乃至渐渐消失。归根结底,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置身机会主义者的时代,也只能遵循相应的玩法。

    撰文:文烨豪;编辑:吴先之,来源公众号:光子星球(ID:TMTweb),细微之处,看见未来!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光子星球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path> 收藏 已收藏 {{ postmeta.bookmark }} {{{path> 点赞 已赞 {{ postmeta.postlike }}

  • 网红城市的自我修养

    设计动态 2023-04-19
    提到“网红城市”,很多人都会想到轻轨穿楼而过的重庆、有着“不倒翁小姐姐”的西安,以及“餐饮排队王”文和友、茶颜悦色的“原产地”长沙。而最近两天红遍网络的城市,恐怕就是被全国游客们集体“攻陷”的山东淄博。 从最早的“网红景点”打卡地,到如今吸引“大学生特种兵”挑

    最近两天红遍网络的山东淄博,成为全国网友旅游的攻陷目标。当“网红城市”的头衔在不同的城市之间流转,消费者的偏好出现新的趋势,作者分析在这爆红的现象之下,更多的小众城市应该如何抓住机遇。欢迎大家一起来阅读吧。

    提到“网红城市”,很多人都会想到轻轨穿楼而过的重庆、有着“不倒翁小姐姐”的西安,以及“餐饮排队王”文和友、茶颜悦色的“原产地”长沙。而最近两天红遍网络的城市,恐怕就是被全国游客们集体“攻陷”的山东淄博。

    从最早的“网红景点”打卡地,到如今吸引“大学生特种兵”挑战极限周末的热门目的地。“网红城市”头衔在不同城市之间流转的同时,其走红的路径正在发生变化,消费者的偏好也出现新的趋势。“网红城市”的诞生与迭代绝非偶然。

    而在爆红的表象之下,或许正是更多小众城市打开旅游经济大门的关键。

    一、“反景点出行”让流量回归城市 在“网红城市”的概念出现之前,“网红景点”是吸引不少消费者走出家门的核心原因。 过去一段时间,国内不少景区都在试图通过打造“网红打卡点”来吸引游客,其中最常见的元素包括玻璃栈道、天空之镜、网红秋千等。

    此前有媒体报道,全国53个景区共建设了67条玻璃栈道,且中国的玻璃栈道和玻璃观景台总数已经超过全世界除中国以外地区的总和。特别是在山区资源丰富的江西、湖南、重庆以及云南,平均每个省份都建有5条以上的玻璃栈道。

    玻璃栈道这类“网红景点”的引流效果也格外明显。 相关报道显示,北京石林峡景区在玻璃平台正式营业后,景区游览人数从过去的全年不到10万人,增加到70万人。而湖南张家界市大峡谷世界最长玻璃桥试运营当天,更是吸引了大量游客通宵排队等候体验。但是,随着这些“网红元素”成为景区标配,游客的吸引力开始向更容易出片的“网红元素”转移。

    2021年,云南澄江抚仙湖畔的“绝美粉红沙滩”,因为刷爆朋友圈的梦幻少女粉和温柔海浪,成为人人心驰神往的明星打卡地。又或者是三亚清水湾的“秘境”蓝房子,因其梦幻的蓝色墙壁在蓝紫色天空下的独特意境,让许多年轻人在奔赴三亚的行程中又格外新增了一个旅游目的地。

    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网友亲临现场,并且在网络上发布真实的“游后感”,这些“网红景点”的网络滤镜也迅速破碎 :如梦如幻的“绝美粉红沙滩”是调色后的结果,沙滩上不仅杂草丛生,海水也并不清澈。“秘境”蓝房子也只是个破旧的废弃小木屋,而镜头之外,皆是泥土和石头。

    有人踩坑“照骗”,也有人发现,原来一些城市本身就有独一无二的城市景观,足以满足打卡“出片”的实际需求。例如传闻中《千与千寻》“不可思议街”的取景地——重庆洪崖洞,因为堪比动画电影中的梦幻场景,成为游客争相打卡的城市景点。在抖音平台上,仅“洪崖洞”话题相关的视频内容播放量就已破亿。又或者是“轻轨穿楼”的重庆2号线李子坝站,成为网络上对重庆这座“8D魔幻城市”最形象的表达。

    尽管这些地方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景点,但人们仍然热衷于用自己的镜头记录这些新奇的场景,表明自己来过、看过、体验过。 这种旅游体验,颠覆了原本旅游团时代“上车睡觉下车拍照”的旅游方式,由此出现一种“反景点化”的出行目的。而拥有这类特色景观的城市,也因为在社交网络上短时间内收获高度曝光,成为被流量选中的“网红城市”。

    二、老牌旅游城市造势出圈 “网红城市”出圈不光可以靠城市景观,也可以借助热点事件的力量主动获得曝光。 例如2021年,北京环球影城主题公园凭借话痨“威震天”快速出圈,社交媒体上游客拍摄的与碎嘴“威震天”互相调侃的短视频,成为了环球影城的免费广告,不少游客甚至为了与“威震天”互怼选择“二刷”。

    在通过打造热门事件获取自然流量方面,西安显得更加老练。作为一条与北京王府井、重庆解放碑、上海南京路齐名的商业步行街, 西安的“大唐不夜城”在抖音平台上的相关话题视频播放量高达130亿次,而西安旅游名片、有着两千年历史的“兵马俑”,仅有38亿次播放量。 巨大的流量差距背后,是“大唐不夜城”深谙流量密码,并且能够持续打造热点的能力。

    “大唐不夜城”最早走红的“不倒翁小姐姐”,起初只是运营方策划的街头互动表演。但一则“牵手视频”的慢镜头中,其令人沉醉的容颜和一颦一笑的唐风韵味迅速大火,让不少游客们有了在现场拍摄同款视频的想法。于是,“不倒翁小姐姐”也和“威震天”一样成为了当地的“明星项目”,吸引游客纷纷前来打卡。

    类似这种人为制造热点的案例,还有“城墙金甲武士”、满大街找人对唐诗的“李白”,以及身穿盔甲表演凿石的“石头哥”。 其中,“石头哥”的走红无疑是被景区、游客和网友们合力制造出的热点。为了表现武士的坚毅,在表演时常常一脸严肃,但一次被游客偶然逗笑的场景被网友拍到并发布到网络上,严肃与欢乐的瞬间反转,让“石头哥”的行为艺术变成了“互动表演”。

    此后,逗笑和憋笑成了游客与“石头哥”,而每一条网友新发布的现场视频,都在持续为“大唐不夜城”带来流量。

    在用线上内容为线下引流方面,最近上线的“盛唐密盒”更体现出西安结合本地文化优势打造热点的突出能力。“盛唐密盒”的主要表演形式,是由两位扮演“房玄龄”和“杜如晦”的工作人员出题,并随机挑选游客上台参与答题。虽然采用的是益智问答这种并不新颖的节目模式,但是角色扮演和脱口秀的表现形式为表演本身增加了更多趣味性和互动性。

    在社交媒体上,“房大人”和“杜大人”这对组合配合默契、谈吐风趣,不仅提问的内容横跨东西、穿越古今,与游客的互动更是“爆梗”不断,景区官方账号以及游客自发拍摄的表演视频,也在网络上引发广泛热议。 自此,游客不只是消费者,也成为内容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帮助“网红景点”持续出圈。

    三、“小众城市”靠氛围破圈 惊蛰研究所在往期文章 《旅游业回暖,迎来氛围感时代》 中提到,在年轻人用度假取代旅游的出行背景下,小众旅游景点和非旅游城市因为高铁、动车直达的交通便利性,以及比知名旅游景点聚集的一线城市更低廉的消费水平,更容易获得没有经济来源大学生和刚刚参加工作、收入有限的年轻人的青睐。长沙、武汉和淄博便是其中的代表城市。

    对比旅游景区以及旅游城市主动寻求流量曝光的走红之路,长沙、武汉和淄博等原本并非知名旅游城市的走红,则是另外一种截然不同的出圈路径。公开资料显示,长沙和武汉的国家5A级景区数量分别为2个和3个,而淄博尚未拥有一处5A级景区。 但是这三座城市发达的高铁线路,为全国各地游客的到来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而平民化的美食和生活化的城市氛围狠狠地打动了年轻游客们的心。

    长沙作为“娱乐之都”同时也是湘菜发源地湖南的省会,本地的文和友、茶颜悦色等网红餐饮品牌早已闻名全国,而作为这些“网红品牌”的主要消费群体,年轻人们在周末坐上高铁落地星城,完成一次满足口腹之欲的度假式旅游,信手拈来也不足为奇。

    至于武汉,因为给全国人民留下的“英雄城市”的印象,早已被不少网友加入到了出行计划之中,并且本地特有的过早文化以及小龙虾等,通过美食博主们的探店打卡视频,也在网络上将武汉冠以“碳水之都”的美誉,成功种草给“大学生特种兵”。

    同样是因为“美食名片”吸引到年轻群体的注意,半自助式的淄博烧烤因为“小饼卷小葱”的独特吃法让许多美食爱好者印象深刻。 但淄博作为一个没有丰富旅游资源的三线城市,之所以成为当下最火的“网红城市”,绝不只是因为美食。

    相比自带“网红”基因的长沙,以及拥有“英雄城市”滤镜的武汉,淄博最初因为“真诚”被关注到完全是偶然。起初,有打假博主在山东暗访商家时发现,淄博当地的店铺不仅“不玩秤”“不坑人”,甚至有的商家还主动去除包装称重或是额外附赠点心作为添头。

    而对比该打假博主此前在其他城市遭遇的缺斤少两,淄博当地真诚的氛围无疑打动了网友。 再到打假博主品尝淄博烧烤时,人均几十元的消费水平,才让“去淄博吃一顿烧烤”成为了众多网友们最想体验的事情。

    坦白来说,仅仅是上一次热搜很难让淄博这座依赖于重工业的三线城市,吸引到更多外地游客。但是在获得全网关注后, 淄博当地有关部门的及时介入以及全体淄博市民的自觉维护,成功将舆论带来的热度延续了下去。

    从的士司机口中透露的“谁砸淄博的锅,就砸谁的碗”的领导讲话,到开通烧烤专列、烧烤线路,文旅局长亲自在火车站迎接大学生游客的实际行动,以及本地市民自发为外地游客带路、请吃烧烤,并且在网上向遭遇不良旅游体验的外地游客,主动进行解释和道歉的群体行为可以清楚感受到, 淄博用诚信经营和“好客山东”的热情接住了意外流量。

    美团数据显示,淄博今年五一住宿预订量较2019年上涨800%,增幅位居山东第一。这也再次验证,如今的游客们比起走马观花式地拍照打卡,更在意旅游目的地的氛围。旅游不再是为了证明“我来过”,而是为了在另一个充满新鲜感的城市里,感受来自于生活最本质的快乐。

    过去几年,全国各地为了发展旅游经济,都把线上传播当作了招徕外地游客的重要渠道,一些地方文旅局长甚至不惜亲自出镜玩起角色扮演,以博人眼球的造型来吸引网友互动。但是在文旅局长辛苦更新短视频吸引网友注意的同时,景区乱收费、宰客或是被证实为“照骗”的消息,也常常让此前通过宣传手段塑造的美好形象瞬间破裂。

    美景固然是发展旅游经济最靠谱的实力,但比起用美景吸引眼球,更难的是打动人心。网络上人们也常说,真诚是永远的必杀技。在年轻群体的注意力被平民化的美食和生活化的城市氛围所吸引时,“小众城市”们迎来了破圈的机会,但能否将热度延续下去更考验着每一个“网红城市”的自我修养。

    作者:初夏

    来源公众号:惊蛰研究所(id:jingzheyanjiusuo),探索发现新经济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惊蛰研究所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path> 收藏 已收藏 {{ postmeta.bookmark }} {{{path> 点赞 已赞 {{ postmeta.postlike }}

  • 离“五一”还有半个月,打工人已经挤爆旅游业?

    设计动态 2023-04-19
    赶在“五一”假期前,山东淄博靠着烧烤火出了圈。这座物价远低于一线城市的北方小城,成为很多年轻人“五一”期间出游的新目的地。淄博的烧烤店和酒店老板们,已经在等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 不止是淄博这个新兴旅游地,全国各地的旅游地都在等着“五一”假期的到来。 早在3月

    离五一假期还有半个月的时间,旅游业正在经历旺季前的忙碌。这种忙碌他们并不感觉累,而是很期待和今年2亿人一同迎来旅游业的春天。作者通过采访旅游行业中的各领域相关人员,来谈论他们在旺季前期都在忙什么,更直观地感受今年的旅游业春天。感兴趣的同学一起来看下去吧。

    赶在“五一”假期前,山东淄博靠着烧烤火出了圈。这座物价远低于一线城市的北方小城,成为很多年轻人“五一”期间出游的新目的地。淄博的烧烤店和酒店老板们,已经在等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

    不止是淄博这个新兴旅游地,全国各地的旅游地都在等着“五一”假期的到来。

    早在3月,大家早早地开始准备“五一”出行计划。在去哪儿平台上,截至4月12日,国内热门城市“五一”机票提前预订量已超过2019年同期,热门城市“五一”酒店提前预订量较疫情前(2019年)增长4倍。

    根据携程平台数据,“五一”假期旅游人次有望达到2亿人次。这2亿人会在5天时间里,涌向全国各地的热门景点。在“五一”前夕,Tech星球访谈了正在旅游市场一线忙碌的民宿老板、导游工作室创始人、旅行社员工等,他们都已经进入“五一”备战状态,每天接待上百人的咨询,工作开始不分早晚。

    这种旅游旺季前的忙碌,他们再熟悉不过。这一次,他们都不觉得累,更多的是期待。因为和这2亿人一同到来的,还有旅游行业的春天。

    一、提前进入忙碌状态,已24小时待命好多天了 新疆,旅行社员

    我在新疆的旅行社待了五年,主要工作范围比较广,运营线上平台、销售,有时间也出去带个团,比如有客人特别指定。我待的这个旅行社主要做西藏、新疆两个地区,传统的大巴团、五六人的定制小团都做。

    今年从3月中下旬就已经开始有游客咨询新疆旅游,进入4月上旬开始变得很多。我不方便透露现在有多少咨询量,但只要旺季一开始,我们社的员工都是24小时在线的状态,没有休息时间,随时准备回复咨询的客户。

    今年“五一”,大巴团偏向老年人,因为老年人喜欢成群结队。年轻人喜欢五六个人的小团。我们社的大巴团在4月上旬就已经基本预定满了。我“五一”期间也已经被预定带小团。我们的订单已经预定到了5月10日,有的人会错峰出游。从5月20日之后,一直到暑假,又进入下一个旺季。

    相比前几年,生意肯定好不少,但还是没能达到2019年的水平。现在做旅游的同行太多,蛋糕就那么大。新疆的面积太大,大部分人第一次来会选择报团,但来过一次之后,大家都会选择找个导游、司机就来了。所以旅游社都是靠线上平台来获新客,回头客少。

    相比旅游业的其他环节,旅行团的市场定价都非常透明。因为竞争特别大,像新疆的旅游产品同质化很严重,无非就是五天、七天、八天,各家的价格都在3000-5000元区间,顶多相差个几十块钱,要么住宿再好一点,可能相差几百块钱。

    不管是旺季还是淡季,旅行社应该是毛利最低的一环,司机跟酒店是绝对不会亏钱,旅行社只能靠量。即使今年“五一”期间,我们也没涨多少价,因为涨不起来,相比平时,涨幅都在10%左右。

    二、导游基本被约满了,“五一”人手肯定不够用 成都,向导工作室创始人

    我们是成都从业十年的向导工作室,旗下有50-80名合作的导游,主要是针对家庭出游的人群制定私人定制化的旅游安排。

    今年“五一”期间的都在咨询成都市区5、7天游的比较多,周边的常规景点线路比如峨眉山、乐山、九寨沟这三条线路的访问量比较大。

    我们的客源主要是北京、深圳、上海这种一线城市。从4月6日开始,每天的咨询量大概是在200-300人左右,基本都是4-6人的家庭出游。目前,每日的销售额大概是在1.5万到2万之间。

    按4月中旬的预定单来看,我们旗下的导游基本被约满了,“五一”期间人手肯定不够用。按以往的经验,4月20日至23日会是需求量最旺的阶段。对于传统游客来讲,大家并不清楚“五一”期间的溢价有多高。有经验的会提前至少半个月来预定,没有经验的基本上提前一周来预定,再没经验的基本就提前两天。

    在4月9日到14日期间,成都在举办全国糖酒会,各地的运营商、商家都来到成都。在“五一”之前,成都就已经进入旅游的小高峰。旅游业都是根据实时的供需来定价格,现在成都的酒店的价格大概是平时的两到三倍,“五一”期间更不用说,酒店价格最少是平时的两倍。

    目前,旅游平台,上评价四星的酒店,我们的成本大概是400元左右,游客自己的预定价格已经在500到600元之间。其实,今年“五一”的价格涨幅不算特别夸张,是旅游业正常波段内的起伏。在疫情前,每年也基本上是这样的涨幅。

    三、“山上1200元一晚的房间,提前半个月订满” 江西上饶,民宿创始人

    江西三清山杜鹃谷露营基地是我第一次创业,刚开业一个月。基地在三清山著名景点女神像附近,有4间房和70顶帐篷。

    3月底就已经有客户开始预定,4月上旬就已经是爆发式。4月10日的时候,“五一”假期的房间都全部预定满,每个晚上帐篷预定了有快20顶。现在每天都会预定5、6顶帐篷,很多预定的游客都来自省外,江浙沪地区,年轻人选择留宿的会偏多一点。

    虽然在山上的民宿酒店不多,总共就四五家,但相对于平时的淡季来说,价格涨幅也没有很大,涨幅在10%-20%左右。其实帐篷的价格挺便宜的,平时是200元一晚,“五一”期间的价格差不多在260元。我们有间房的视野特别好,能直接看到女神像,一晚的价格是1280元。其他房间性价比也比较高,四人间上下铺,一晚的价格是800元。

    现在还不是预定的最高峰时期,很多人来江西旅游都是周边游玩,顺道来爬一爬三清山。大家都是在“五一”假日前一周再确定具体的行程,那个时候才会是预定的最高峰。按照目前的咨询量,“五一”节假日期间的所有帐篷应该都会被预定满。

    整个基地有6 名员工,运营的这一个月,我们还是在找定位,也在磨合。我们不仅是提供住宿,也提供餐饮。哪怕是没有预订住房的游客也可以在我们这吃饭。因为是年轻人创业,我们的餐饮设计也比较年轻化,围炉煮茶、一人食、咖啡奶茶这些我们都有。

    今年“五一”也是我入行后第一次迎接旅游旺季,整个客流量也是比较大的。我也准备好了方案,找了一些比较贴心的朋友、家人上山帮忙,给这段假期给扛下来。

    四、一车难求,“五一”出行不建议租车,性价比不高 北京,租车公司员工

    我们平台主要是提供商务车、大小巴包车服务,针对北京、天津两地。

    今年“五一”可以说是“一车难求”。基本3月就开始订车了,去哪的都有,都是团体出游,河北北戴河、阿那亚这两个地方的比较多。30人的车型、十几人的车型都有人咨询、预订。

    过去几年因为疫情因素,整个价格都偏低。现在市场已经是用车的高峰,整个市场的价格都在一个高位,不光是“五一”期间,4月的租车价格都已经比往年同期高不少。“五一”期间,从北京市区出发到郊区,15座的车型,当天来回的价格要到3000元,七座商务车包天的价格也在780元。

    包车的价格都是实时变化的,租车公司一般都根据客户的用车情况、距离、人数再进行报价。因为4月平日的用车量就已经很大,现在预订价格就处于高位。如果在“五一”前一周,可能价格还会有回落。

    而且,现在也已经不是价格问题,“五一”期间的车基本都排满了。公司的业务比较多,来咨询的客人可能无法立马预订,需要查看排班表。如果出游人数少于10人,有私家车的家庭,其实不建议今年“五一”出游选择包车,性价比不高。

    五、不止“五一”,4月就已进入满房状态 云南,民宿员工

    我们公司在云南开民宿有快10年时间了,分别在丽江、大理古城以及洱海边各有一家民宿,洱海的是2019年才开的。我们走精品陆续,民宿的定位偏高端,“五一”期间,大理古城和丽江古城民宿每晚的价格从400到1000元都有,海边海景房起步价是680元一晚。这个价格和今年春节期间差不多。

    整个订单还是来自传统线上平台,有家民宿有27间房,其他两家都是在十几间房左右。在抖音、小红书一些平台,我们开始大量发视频,吸引新客。我们做了快10年,已经积累了很多回头客,很多客人都是回头客。很多三年前来过云南的游客,都在今年“五一”重新再游玩一次。截至4月12日,三家民宿“五一”期间的房间预订量都有60%左右,等4月下旬就会进入“五一”订房的爆点。

    其实,今年云南不只是“五一”节假日期间是旅游旺季,春节期间刘亦菲的剧带火了云南旅游,冬季本来也就是云南旅游的旺季,现在4月每天也已经是满房状态。所以,我们员工一直都是忙碌的状态。相对来说,也不会觉得“五一”期间会很特别,现在5月已经预定到了7日、8日,也有专门预定五月中旬的游客,错峰出游。

    比较意外的是,今年“五一”期间,洱海边的海景房是老年人预定的比较多。他们有比较强的消费能力,也懂得享受。

    其实,在民宿上班,工作内容不会分得特别细,进入旺季,什么都得干。我只需要负责其中一家民宿的日常运营工作。现在的时间一半要负责平日的接待,另一半基本都是处理“五一”的咨询订单。

    作者:习睿

    来源公众号:Tech星球(ID:tech618);聚焦互联网前沿科技和新商业。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Tech星球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

    {{{path> 收藏 已收藏 {{ postmeta.bookmark }} {{{path> 点赞 已赞 {{ postmeta.postlike }}

  • 为什么消费者对“办卡”不感冒了?

    设计动态 2023-04-19
    今年,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2022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显示,年轻人越来越不爱办卡。无论是超市、健身房,还是视频网站、各类app,随着会员热情的消退,消费市场的窘迫也原形毕露。 从山姆退卡、健身房关门潮,到即使买得起奢侈品,也坚决不肯为视频会员多花

    有数据显示,现在的消费者对于办卡这件事,似乎越来越不“感冒”了,而在这一现象背后,我们可以看到,消费者们的消费理念正在转变,低欲望消费的气息,似乎逐渐蔓延开来。不妨一起来看看作者关于这一现象的解读与分析。

    今年,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2022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显示,年轻人越来越不爱办卡。无论是超市、健身房,还是视频网站、各类app,随着会员热情的消退,消费市场的窘迫也原形毕露。

    从山姆退卡、健身房关门潮,到即使买得起奢侈品,也坚决不肯为视频会员多花一分钱……正在成为当下消费者的消费观。

    在某种角度来看,消费者对会员消费的态度间接暗示了整个市场环境的兴衰。

    这两年,频繁有连锁商超亏损严重、供货乏力,擅自限制或修改已发放预付卡的使用范围,尤其“关停”类纠纷导致消费者受损较大,稍不留神就会变成商家提桶跑路后的“大怨种”,因此,消费者不得不开始远离会员制度。

    当然,除了这一层原因,渐渐趋近理智的消费理念与捂紧的钱包也是关键。总之,消费者不愿再多花一分钱,哪怕是冲着打折优惠。

    低欲望消费的序幕,正在缓缓拉开。

    一、谁在抹杀会员的“优越感”? 纵观消费市场中会员制度从萌发到成熟的全过程,这种消费模式代表着多种含义,如一定的折扣,专享的待遇服务,以及消费者自我心态的优越感。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国内某些大型百货商店就开始推出会员购物,也为后来愈演愈烈的会员消费设下伏笔。

    到九十年代,国内的深圳、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会员消费屡见不鲜,1996年,麦德龙进入中国,与山姆等大型会员仓储超市更是给不少企业提供了新的市场思路。曾经,会员制度大肆席卷国内各行各业,一时间,成为商家营销一块“砖”。

    根据资料记载,1999年,北京金象大药房向大批量购药群体推出了会员制药店,每次购药可享受10%优惠,还可免费享受105名京城坐堂专家的长期跟踪医疗服务,随后许多药店争相模仿。

    更有意思的是,会员消费一度吸引了房地产的关注,1998年,万科成立了消费者俱乐部“万客会”,把会员分为四个等级,还办了内刊《万客会》。彼时,会员之于消费者,更多时候是一种消费情感趋同与身份归属。

    可后来到底是谁抹杀了曾经这种优越感?

    事实上,会员制度所带来的消费情感被强势破坏与后来层出不穷的线上付费,随处可见的“尊贵”头衔不无关系。2005年,亚马逊开始探索电商会员,陆陆续续推出了Prime会员、电子书、流媒体、无限云存储……也一举开启疯狂的互联网会员时代。

    国内以淘宝、京东为首的电商平台,腾讯视频、优酷、爱奇艺、芒果TV、B站等视频网站……也开始走收费会员模式。截至去年,亚马逊全球Prime会员数量突破2亿,京东PLUS会员数突破3000万,88VIP会员数达2500万。

    渐渐的,消费者无论在哪片市场都逃不掉被会员围追堵截的命运。只不过,会员遍地让消费者失去新鲜感的同时,这种模式也不慎跑偏,花式开会员的付费手段一点点考验与消磨着消费者的耐心。

    以备受诟病的视频网站为例,据不完全统计,当前国内5个主流长视频平台共有11种会员类别,此外还有垂直领域的细分会员类别。这还远远不够,此前三大平台上调会员价格,优酷与爱奇艺修改会员服务,无形之中,让会员制度在消费市场中的价值大打折扣。

    至于线下,会员所带来的消费地位,附加的消费价值都弥补不了商家突如其来的跑路伤害。尤其是这两年,数据显示,去年一年里,注销了310万个体户,其中,以会员制度为主要商业模式的美容院、健身房占大头。

    究竟是谁在消解会员背后的价值体系,在这个问题上,恐怕商家要背一口沉重的“锅”。

    二、“次抛”式消费热情在滋生 从去年年底,消费市场的复苏口号就越喊越洪亮,餐饮、零售、旅游以及一系列体验性服务也成为消费复苏浪潮下,最先井喷的几汪泉眼。尤其是餐饮与旅游,2022年年底,南方的几座城市被旅游大军持续包围。

    年后,淄博烧烤在社交平台一炮而红,通往淄博的高铁上挤满了前去尝鲜的旅客。不止淄博,各大旅游景点迎来送往,当代大学生“特种兵”式连轴转的旅游日常很快在网络上被人争相效仿,看起来,一切好像真的在变好。

    但细究下来,这一场场消费热情来得快,去得也快。

    旅游市场短时间内自然看不出多少端倪,但线下实体店却很明显,一个最直接的现象就是会员消费在逐渐冷却,特别是健身房、美容院这类体验性服务消费,据悉,年后各种机构都推出了短期体验课,课程数量一般在5节以内,而单价比正式课程高20%至50%不等。

    但即便是单价高,长期会员也不在消费者的考虑范围之内。例如一家健身机构的数据显示,,购买超过20节课的学员占比不到10%。近日,GymSquare发布的《2022中国健身行业报告》显示,“单次付费”以36%的占比跃居健身行业第二大付费形式,仅次于一年以上的长期付费模式。

    这届消费者的理智性空前高涨。艾媒咨询发布的《2022年中国千禧青年消费行为调研分析报告》显示,持有理性消费观念的青年高达72.5%。那又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群原本理智消费的的年轻人凑了次“新鲜”的热闹?

    首先,消费市场总体在悄然复苏,这一点谁都无法否认。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7067亿元,同比增长3.5%。在这之中,商家、平台、甚至当地消费政策都要起到很大的刺激作用。

    以淄博为例,淄博烧烤爆火之后,当地文旅局的反应速度与表现再次在社交网络中拉了一波好感。而其他地区,开春以来,北京、成都、大连……各地都在发放消费券,这种方式能够肉眼可见地拉动消费。

    据悉,湖北消费券抢券当日,美团平台最高每分钟有数百万人在线抢券,光一家卫浴的门店使用消费券的人群就大概增加了30%。过去三年,商家为了调动消费者的热情煞费苦心,美团数据显示,参与消费券活动的商户日均交易额比活动前一周平均提升55%,多地中小商户日均交易额平均增幅超过100%。

    消费者或许不愿意多花一分钱,但他们一定很乐意为自己省钱。

    三、实体零售需要会员“止痛”? 2023年,以线下消费为主的实体零售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春节以后,各大商圈的客流量迎来久违的增长,中国百货商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今年春节百货商圈销售和客流普遍比2022年春节有明显增长,大型商圈尤其明显,因其聚客能力更强,增幅平均在10%以上。

    但另一个凄惨的现象是,经历这三年漫长的苦熬,不少布局线下的品牌早已奄奄一息,亏损的亏损,关停的关停。据壹览商业不完全统计,2022年,实体零售多个业态中有将近7000家实体店宣布关闭,其中不乏大润发、沃尔玛、海底捞、安踏、美宝莲等知名品牌旗下门店。

    所有关闭的门店,从业态来看,商超1138家、百货35家、餐饮287家、美妆个护757家、服饰4723家、影院29家等等。就连名噪一时的新消费品牌也在所难免,以茶颜悦色为例,去年,这家顶流奶茶品牌在长沙关闭了七八十家门店。

    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20年行业基本情况及连锁百强调查结果显示,2020年连锁百强销售规模为2.4万亿元,同比下降了7.2%,其中52家百强企业销售同比下降,降幅达15.4%,这是自1997年有统计以来首次出现下降。

    线下实体零售该如何在短时间内回血重生?

    会员制度或许是个不错的办法,几乎每座城市里都散落着不知名的个体店,尤其是服务类消费,这类店铺常年以收取会员费、充值办卡为主要业务。这几年,不断有大型超市甚至便利店开始启用仓储会员模式。

    除了常见的山姆、Costco、麦德龙,盒马X会员店、家乐福、Fudi、家家悦、华联综超、大润发、北国超市、人人乐、永辉超市等新老玩家也纷纷加入。尽管会员模式时常引发吐槽,但不可否认,这种模式的确存在一定的回血能力。

    以山姆跟Costco为例,早在2021年,山姆在中国的付费会员数已超过400万,以普通会员260元/年的会费计算,单会员费一项收入,山姆一年的入账就超10亿元人民币。Costco也不例外,截至2021年,Costco全球共有1.1亿会员,其中金卡会员为5020万,付费会员为6170万。

    线下实体消费被现实打击得体无完肤,但对于困在原地停滞不前的店家而言,会员模式真的能扭转它们的现状吗?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会员零售的本质并不在消费者身上,而在于商家。

    以超市为例,传统商超力求品类全面,供应链稳定,但会员模式下的超市不仅要做到这些,还要精准把控会员数据背后所反映的消费市场动向,更新迭代商品,了解会员需求基础,继而对品质严格把控,深度整合供应链资源。

    要做到这些,对于一家成熟的综合性大型商超尚且有不小的难度,何况那些个体性质的商户。而即便它们处处周到,消费者愿不愿意长期买单,一切还都是未知数。

    专栏作家

    道总有理,微信公众号:道总有理(ID:daotmt),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曾用名歪道道,独立撰稿人,互联网与科技圈深度观察者。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path> 收藏 已收藏 {{ postmeta.bookmark }} {{{path> 点赞 已赞 {{ postmeta.postlike }}

  • 在ChatGPT浪潮下,产品人如何打造自己护城河

    设计动态 2023-04-19
    当下ChatGPT作为其中一种生成式AI模型,已经在很多领域得到了成功的应用,比如聊天机器人、语音助手、文本摘要等。 可以预计,在未来随着ChatGPT的不断优化和改进,以及人们对于使用AI技术的接受度上升,围绕ChatGPT的应用将会快速普及开来。 01 新

    随着ChatGPT的不断优化和改进以及人们对于AI技术使用的接受度逐渐升高,围绕ChatGPT的应用将会普及开。本文聊聊在ChatGPT浪潮下,产品人如何打造自己护城河?一起来看看吧。

    当下ChatGPT作为其中一种生成式AI模型,已经在很多领域得到了成功的应用,比如聊天机器人、语音助手、文本摘要等。

    可以预计,在未来随着ChatGPT的不断优化和改进,以及人们对于使用AI技术的接受度上升,围绕ChatGPT的应用将会快速普及开来。

    01 新时代下产品经理的护城河探寻 当前,生成式AI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改变整个产业和社会格局。那么作为产品经理面对当前生成式AI大爆发的这个时代,我们要如何去探寻自己的护城河呢?

    首先一个大原则,我们不能排斥新事物,而应该去接受并学习使用。

    生成式AI虽然是一项新兴技术,但它已经在许多领域取得了不俗的成果,比如智能客服、自然语言处理、内容创作等。这要求我们从现在开始就必须要去深入了解生成式AI的基本原理、应用场景和工具软件,以便更好地利用它为自己的产品建设提供助力。

    那么作为产品经理,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如何利用这个浪潮来获得竞争优势。具体而言在面对生成式AI时,我们应该扬长避短。

    避短:意味着我们不应该试图与生成式AI比产出能力,而应该将更多精力用于决策和战略的制定。虽然生成式AI可以通过分析各种数据来给出最佳方案,但是它仍然无法取代人类在某些领域的工作。因此,我们应该注重发挥自己的决策能力,在产品规划和需求分析、产品测试和改进等方面发挥人性化思维,为产品的发展注入智慧。

    例如:这是我让chatGPT帮我做的需求分析:

    可以清楚的看到需求归类/需求点拆分,在chatGPT这里已经能很轻松的完成了,而且这种整理是以秒级响应完成的。

    可以试想我们将业务方平时给我们提报需求的语言直接告诉chatGPT,它就能帮助我们快速拆解出一份完整的功能清单,这对我们来说是多么高的工作效率提升(但是如果让老板看见了,我们肉眼可见的未来就是很多初级产品经理存在的意义就没有了=裁撤)

    扬长:则是要充分利用产品经理的决策能力优势,与生成式AI相互配合,从而建设出更好的产品。

    在这其中我们首先需要分析生成式AI能帮助我们在这个时代浪潮中获得什么,或者通俗来说能帮助我们什么?

    目前生成式AI技术的主要原理是根据大量数据进行模式识别和推理,从而输出新的数据和信息。故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提高产品的智能化水平:通过运用生成式AI技术,我们可以改善产品的智能化程度,提高用户体验。例如,在智能客服领域,我们可以使用生成式AI技术制定自动回复策略,从而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2)解决产品历史场景痛点:生成式AI技术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历史场景中的痛点,从而为产品的拓展和升级提供更多可能性。例如,在内容创作领域,我们可以利用生成式AI技术自动生成文章大纲、标题、段落等,从而降低社区内创作者的创作门槛,提升社区的内容丰富度,解决一个社区冷启动与搭建的历史性大难题。

    通过这两个方向我们不难总结出来,扬长就是要发挥产品经理的决策能力,因为目前为止我们和生成式AI比拼下来最大的优势就是决策能力,也就是根据当前业务现状分析并发现问题,并决策下一步方向的能力。

    作为一个可以感知物理世界的人,我们天然就能更敏锐的感知现状(人情世故/背后利益链条/话外之音/业务关系/老板没有说出口放在心中的话/销售数据/业务数据等),在觉察到这些后,我们可以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结合数据和各个碎片化信息,综合分析当前业务现状趋势和潜在问题,来为公司制定出更为明智的产品发展方向。

    那此时一个棘手的问题又来到了我们的面前,我们要如何快速诊断业务现状并发现问题呢?

    答案很明确了:在当前生成式AI大行其道的现在,对于产品经理来说最紧缺的能力就是培养数据分析与决策能力,因为通过数据分析能快速帮助我们识别现状而后进行决策,这就是现阶段产品经理的护城河。

    02 现阶段产品护城河全貌 那么究竟什么是数据分析与决策能力呢?

    首先数据分析的本质是对当前进行的业务,搭建起一个可视化洞察服务评价体系,来判断自己当前的业务是好是坏!

    不要小瞧这句话,不仅仅在现在,在前AI时代真正从事过大型业务系统设计的产品负责人,肯定会接受过业务方老大这样的灵魂拷问:

    是的,你的系统已经可以承载我们的日常业务运作了,但是每年这么多信息化投入,除了流程建设外,信息系统还有什么价值呢?

    我们是不是可以缩减信息化投入了?

    而当下在生成式AI已经能帮助我们快速给出方案后,如何给生成式AI提需求就是我们现阶段最大“产品人需求”,那么这两者的前提就是我们要能快速的主动发现问题,而不再是等待业务给出具体需求,因为他们此时多了一个选项可以去问“ChatGPT”。

    具体来说数据分析与决策能力在实际业务中的用途:

    (1)功能收益评价:新上线的安全库存管理功能,让库存周转率由3.2天下降到1.6天;

    (2)需求方向定义: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注册转化率环节只有20%,产品层面有无改进空间?

    (3)运营方向定义:当前产品的广告在抖音、小红书、B站都有投放,点击购买率分为12%,33%,9%,下一季度的广告预算我们应该投放在哪?

    (4)企业管理方向:一季度产品续费率下跌了17%,产品剩余付费用户年收入只有10余万,系统维护成本年约20万,此时这个产品线砍还是不砍?

    (n)……

    在现在这个时代,产品人只搞好原型设计其实就离下岗不远了,要想有能力护城河,我们就必须要掌握数据驱动能力。

    这一切也就是说:要求我们每个产品人从一个被动信息化建设者,变成企业业务“诊断者”,能帮助企业分析业务,找到问题,同时还能以出色的执行能力,完成信息化系统的建设。

    那么这里用大白话再说透一些,所谓数据决策能力提升,其实就是如下的三段式任务:

    识别业务问题 细化是什么问题 问题方向拆解 但是大家都知道整个企业的业务增长生命周期可以分为如下5个匹配点。

    (1)痛点与解决方案匹配(PSF):真正挖掘到目标市场的痛点并能找出解决方案;

    (2)产品与市场匹配(PMF):创造能解决目标市场痛点的可规模化解决方案产品;

    (3)渠道与产品匹配(CPF):寻找能低成本且快速推广的渠道,帮助产品推向市场;

    (4)企业与市场匹配(EMF):在不断开拓市场中,不断调整企业结构以适应发展;

    (5)下一个增长周期。

    既然企业业务阶段不同,所需要的数据分析能力一定是不同的,那么我们要如何去快速抓住数据分析领域的核心进行把握呢?

    在这里我为大家推荐一套企业业务全生命周期的数据分析底层模型,也就是将所处的不同的业务阶段所需要掌握的数据分析与决策的能力为大家汇总了一个能力地图,这里我将其简称为4F模型。

    本图出处《高阶产品经理必修课》一书

    大家可以根据该图去判断当前自己产品所处的阶段,并逐个利用该阶段中对应的工具进行分析来帮助自己识别业务现状存在的问题。

    当然该图更多是产品各阶段的分析工具与方法,以及产品迈向下一步的检验条件,这些都是死的东西。在当下这场人与机器的比赛中,我们一定要快速建立起自己的护城河,我相信不远的未来必然是行业内打工人的一场新的洗牌。

    03 最后 在当下可以说生成式AI已经证明了它的实力,就像乔布斯发明iPhone一样,这是一个全新的时代大幕开启。而当下可以说新的舞台已经搭好,接下来就看各个企业如何凭借自己的能力在这个舞台上去各显神通了。

    此时作为企业信息化的前沿的产品经理们,你们都准备好了吗?

    专栏作家

    三爷,微信公众号:三爷茶馆,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2019年年度作者。《中台产品经理宝典》作者,原万达高级产品、MBA特约讲师、独立创业者,现叮咚买菜B端产品线负责人,拥有多款集团项目从零到一经验并带领实现商业化布局。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path> 收藏 已收藏 {{ postmeta.bookmark }} {{{path> 点赞 已赞 {{ postmeta.postlike }}

  • 拥抱年轻人,百度搜索还能玩出什么花样?

    设计动态 2023-04-19
    官方玩梗,最为致命。 从经久不衰的“杀了一个程序猿祭天”到满大街的“麦门文学”,从知乎调侃自己是“B乎”到最近风靡出圈的“谢谢你百度侠”,许多品牌正在努力撕掉“严肃”、“正经”、“老气横秋”的标签,向年轻人喜欢的样子靠近。 可以看出,面对新的市场环境与新一届消

    面对新的市场环境与新一届消费者,年轻化营销正在成为品牌的共识。此前,百度搜索便曾出过一支名为《百度侠》的品牌TVC,其形象深入人心。这两天,“百度侠”又在B站发布新视频,收获了近百万播放。这一次,百度侠又做了什么呢?

    官方玩梗,最为致命。

    从经久不衰的“杀了一个程序猿祭天”到满大街的“麦门文学”,从知乎调侃自己是“B乎”到最近风靡出圈的“谢谢你百度侠”,许多品牌正在努力撕掉“严肃”、“正经”、“老气横秋”的标签,向年轻人喜欢的样子靠近。

    可以看出,面对新的市场环境与新一届消费者,年轻化营销正在成为品牌的共识。

    一、年轻化浪潮下,品牌开始玩一些「很新的东西」 根据《彭博商业周刊》市场调研,在2030年之前,中国的95后和00后是全球最大的消费群体。

    得年轻人得天下,这代年轻人将对社会、文化、商业、经济等领域持续产生影响,因此,与他们建立良好关系,是品牌未来几十年的重要课题。

    已经有许多成功的案例表明,抓住年轻人的心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电影圈中,顶着“最强化缘大师”名头的科幻片导演郭帆的故事被反复玩梗,“最初只是想赞助几个人,没想到拉走一条生产线”“原著作者进了组,也得买二十万盒饭再走”,靠着这几个梗,《流浪地球》的宣发简直躺赢;

    比如那首火遍大街小巷的“你爱我我爱你,蜜雪冰城甜蜜蜜”,从此让蜜雪冰城的雪王形象深入人心,至今在社交平台上都有着超高人气;

    比如周四的互联网江湖已经被肯德基霸占了,各类狗血故事层出不穷,而不论故事的开头和过程怎么动人心弦,结尾一定是那句熟悉的“V我50”;

    此前,百度搜索曾出过一支名为《百度侠》的品牌TVC,视频集魔性、洗脑、鬼畜于一体,演绎出年轻人在生活各个场景中遭遇的社死瞬间,很快俘获了大批年轻人的喜爱,那句“谢谢你,百度侠”也从此广为流传。

    “百度侠”潮流同时引起许多网友的自发二创,B站up主大开脑洞,将百度侠融入各个场景,巧妙还原自己遇到问题,偷偷百度的真实经历,靠二次传播火速出圈。

    那之后,“百度侠”逐渐在人们心目中有了具体的形象:四四方方如手机屏幕的脑袋,穿着印满百度拼音的超人紧身服,披一袭红斗篷。

    百度侠鬼畜魔性的动作和配音,看起来精神大有问题,却常常如大侠般闪现,将年轻人从水深火热的尴尬中解救出来,“无所谓,百度侠会出手”。

    百度侠的出现,让百度搜索在年轻人心目中的形象不再是冷冰冰的搜索引擎,而是一个鲜活丰满、疯疯癫癫却总是靠谱的老朋友。

    鬼畜、玩梗、造IP,这些都是更贴近年轻人语境的表达方式,百度搜索通过这样的对话窗口,使“百度一下”的品牌认知再次深入年轻圈层。

    这两天,“百度侠”又在B站发了新视频,一则名为“又疯了一个官方”的重金属风玩梗视频一上线就在B站获得了近百万播放、2.4万点赞和1.1万收藏;并霸榜超3天,冲入全站热门榜。弹幕里许多网友说,“奇怪的官方号增加了”“又一个会整活的官方”。

    这一次,百度侠又做了些啥?

    聚焦职场真实痛点,划分人群场景化营销 和曾风靡一时的《百度侠》TVC不同,这次的视频结合当下春招节点,场景聚焦在职场小白群体。

    “你,是职场菜鸟吗?”“小朋友,是你的职场花名吗?”“小透明,是你的职场人设吗?”画面一开始百度侠的夺命三连问,给职场新人满满的代入感。

    紧接着,画风一转,跳到新人的入职后的开会环节,同事说开会讨论一下“CNY的营销”,菜鸟面对听不懂的职场黑话窘迫不已,这时百度侠出来救驾了,百度一下,轻松秒懂职场黑话。

    早会时,前排装忙后排装睡,最怕和老板眼神互对,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一眼,就被老板点名发言,百度侠再次出手,互联网脑替上线,堪称职场冤种的功德侠。

    同事聚餐时,职场新人最怕被Cue敬酒,绞尽脑汁也想不出一句体面的敬酒词,百度侠轻松一查,帮助小白叱咤职场。

    周一到周四摸鱼,周五写周报着急,冥思苦想但一无所获,百度侠的周报日报生成器来了,AI写周报,一键拯救职场麻瓜。

    这支视频从四个真实的职场场景切入,还原了初出茅庐的职场小白常常能够碰到的窘境,弹幕里整齐地刷着“太真实了”,可见说出了打工人的心声。

    这是一种场景化的营销方式,立足于用户的实际需求,将产品放在特定的情境中,刺激用户产生情感共鸣。用片段化的场景重复加深“化解职场尴尬”与百度侠的关系,建立百度搜索是职场小白“电子速效救心丸”的认知。

    此外,这则视频里的百度侠延续了之前的IP人设,百度侠还是那个“拯救尴尬时刻,博学无所不知”的百度侠,一如既往魔性,疯疯癫癫,保持了人设的一致性。

    百度侠唱着洗脑的配乐闪亮登场,救打工人于水火,延续之前“谢谢你,百度侠”的符号记忆,点。不难看出,这次聚焦职场小白群体的视频,只是百度侠能力的一个剖面,面向不同的使用人群,搜索功能有着不同的应用场景。

    过去广告所做的场景化营销大多是针对某一个场景,比如洗洁精的广告大多讲如何去除顽固污渍,而很少针对某一个人群,如正在经历校园生活的大学生、正在为恋爱烦恼的年轻人、常常读不懂00后的中年人。

    百度搜索将使用场景根据人群划分,面向不同的人群宣传不同视角的产品能力,这样的场景化营销可以让用户觉得更亲近,觉得这个产品是为自己“量身打造”的,从情感层面强化品牌与人之间的链接。

    如今,年轻人认为品牌不仅应是产品的供应者,还应是生活和生活方式的提供者,他们与品牌的情感链接往往比上一代人更加紧密。

    因此,品牌需要真正理解他们处境和生活方式,通过共鸣来与他们建立良好关系。

    二、年轻人喜欢什么样的品牌? 《品牌年轻化》一书中,《财富》世界500强公司的营销顾问乔瑞·范·登·伯格经过近三万次密集研究,总结出五大驱动品牌年轻化的营销逻辑:酷感(coolness)、真实性(realness)、独特性(uniqueness)、认同感(self-identification with the brand)、幸福感(happiness)。

    这五个词语的英文首字母连在一起是CRUSH,一见钟情,怦然心动,这五要素时时刻刻影响着品牌在年轻人心目中的形象。

    1. 品牌酷感 “酷”是突破代际交替,让每一代人都乐于使用的形容词,也是品牌年轻化的要领所在。研究表明,如果某个品牌具有吸引力、有新颖性和原创性,那么年轻人就会觉得它很酷。

    代入这点,可以看出百度侠的酷感来源于辨识度超高的原创外形和魔性洗脑的配乐台词,新颖独特的创意形式,融合小众圈层的文化,体现出品牌的包容性和自我重塑的决心,年轻人往往会喜欢这种不断突破常规,甚至有些“疯癫”的表达。

    2. 品牌真实性 研究已经表明,品牌真实性是预测消费者购买意愿的一个有效指标。对于年轻消费者来说,他们对一个品牌真诚程度的感知,成为他们做出选择的重要考量项。

    百度搜索从具体生活场景出发,将百度侠与职场小白挂钩,帮助年轻人感知品牌,建立信任感和品牌真实性。

    3. 品牌独特性 品牌独一无二的价值主张,是年轻人选择品牌的重要驱动力之一。年轻人对于品牌形象的独特性重视程度往往比产品独特性更甚,在快速迭代的环境下,打造让消费者快速记住的品牌形象尤为重要。

    相较于千篇一律的温馨正能量广告片,百度侠鬼畜和洗脑的特质让它很快社交平台中脱颖而出,这代年轻人不喜欢宏大叙述,也听烦了说教,能撸起袖子和他们玩到一起的品牌,才是他们所看重的独特性。

    4. 品牌认同感 年轻人选择某个品牌也是在选择某种他们所认同的生活方式,选择某种圈层和标签,他们用品牌彰显自我,当品牌有能力更贴近年轻人的生活,让他们感受到被理解、被表达时,将更容易获得年轻消费者的青睐。

    “梗”本质上是一种网络亚文化现象,有许多梗只有圈子里的人懂,当品牌使用了某个这样的“梗”时,就会自动被纳入这个圈层当中,成为小团体的一员,收获年轻人的认同感。

    百度侠视频中接二连三的爆梗,实际上是通过那些梗在对话年轻人,传递“我们是同类”的积极信号,而弹幕里网友们的良好互动,表明他们接收了那些信号。

    5. 品牌幸福感 情感是推动年轻人选择的主要原因,而幸福、快乐等积极情绪是人们最喜欢,且最愿意接收到的情绪,品牌善用积极情绪,可以有效吸引年轻人的注意力。

    当一个新的刺激物包含情感时,将会刺激人类大脑中的杏仁核,在海马体中创造一个新的记忆链接,因此,当某个品牌给人们带来情感体验时,人们再看到那个品牌,就会重复体验当时的情感。

    《百度侠》新一则视频的结尾里,魔性鬼畜的百度侠突然正经了起来,深情款款地说,“再硬的翅膀也是从菜鸟身上长出来的,我知道你偷偷百度,实际上也是一种自我保护”。在最后,百度侠鼓励职场新人从容提问,“有问题,在职场不成问题”。

    平平淡淡的几句话却让许多观众红了眼眶,在职场中挣扎无措的小白,感受到了有人在和自己共情的幸福感,被结尾打动的人,再遇到相似场景时,就会唤醒曾经的感受,加深对品牌的黏性。

    百度侠的出圈,只是百度搜索年轻化探索的缩影,背后是百度搜索对营销逻辑的精准理解。

    品牌年轻化,不仅是把年轻人当作用户,从产品层面为他们提供解决方案,也是在态度和行动上与年轻人共情,才能成为年轻人认可并选择的品牌,在迅速变化的环境里始终年轻。

    本文由 @张美芽 投稿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path> 收藏 已收藏 {{ postmeta.bookmark }} {{{path> 点赞 已赞 {{ postmeta.postlike }}

  • 2023互联网医疗行业分析

    设计动态 2023-04-19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医疗卫生信息化的推进,互联网医疗应运而生。本次分析旨在总结当前互联网医疗行业的发展情况,为从行业、用户和竞品的角度探索好大夫未来的优势、劣势、机遇与风险,并期望找出其未来发展方向奠定分析基础。 互联网医疗是指通过互联网技术整合、共享和传递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我们未来实现线上看病、问诊也早已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这篇文章分析了未来互联网医疗行业的增长,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提供的医疗服务。感兴趣的童鞋快来看看吧。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医疗卫生信息化的推进,互联网医疗应运而生。本次分析旨在总结当前互联网医疗行业的发展情况,为从行业、用户和竞品的角度探索好大夫未来的优势、劣势、机遇与风险,并期望找出其未来发展方向奠定分析基础。

    互联网医疗是指通过互联网技术整合、共享和传递医疗资源、服务和信息,以改进传统医疗服务模式、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效率和可及性的一种新兴医疗服务形式。互联网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在线医疗咨询、远程诊断与治疗、电子病历与数据共享、在线预约与挂号、智能健康管理、在线药物购买与配送、医疗知识普及以及医疗大数据分析。主要运营模式见图1。

    图1.互联网医疗运营模式

    一、行业简要分析 1、市场趋势和预测 (1)行业规模与社会环境:

    1. 市场规模

    2021年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市场规模达2230亿元,同比增长43.87%,预计2022年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3099亿元,其中在线医疗咨询服务占比25%左右。此外,受疫情影响,互联网医院数量迅速增长,由2019年的315家,增至2022年的1700家。同时,从 2020 年 6 月到 2022 年 6 月,用户规模和使用率均先减后增,目前已达 3 亿人。

    图2.累计互联网医院数

    图3.在线医疗用户规模与使用率变化趋势

    2. 政策上多种措施助力推进互联网医疗规范化发展

    2014年,原卫生计生委在《关于推进医疗机构远程医疗服务的意见》中进一步提出:将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为远程医疗服务的发展营造适宜的政策环境,首次关注到了远程医疗服务。

    2016年,“规范和推动‘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创新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模式”写入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成为大健康产业的重要部分。

    2018年,《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和《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的出台,在国家政策层面为互联网诊疗正式打开了“绿灯”,并初步构建起行业规范。

    2020年《关于深入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五个一”服务行动的通知》提出了五个方面的服务行动,包括“一网通办”、互联网医院、互联网诊疗、远程医疗、健康管理等,旨在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远程医疗规范化建设试点方案的通知》也明确提出了远程医疗规范化建设试点方案,为互联网医疗落地提供政策支持。

    2021年《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开展“互联网+”医保服务的指导意见》等,则明确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开展“互联网+”医保服务的具体要求和操作流程,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医保服务。

    2022年和2023年都有中国国家政策出台,如《“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规划》、《互联网诊疗监管细则(试行)》等,再次明确了国家对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大力推进与支持的态度,使得行业得到进一步发展与规范,开启了行业严格监管、健康发展的新阶段。

    3. 技术上GPT等LLM模型与医疗物联网助力互联网医疗服务提升指日可待

    3.1 以下是chatGPT回答的关于它认为AI对互联网医疗的助力提升:

    在线诊断支持:AI技术可以在互联网医疗平台上协助医生进行初步诊断,帮助快速识别患者病症,提高在线诊断的效率和准确性。 个性化健康推荐:AI可以根据患者在互联网医疗平台上的信息(如病史、生活习惯等)生成个性化的健康推荐,提供饮食、运动、心理等多方面的建议。 虚拟护士助手:AI可以在线上医疗平台上扮演虚拟护士的角色,协助医生回答患者的常见问题,减轻医生的工作压力。 患者随访与管理:AI可以利用患者的在线数据自动提醒患者进行复诊、药物服用等事项,确保患者按时按量进行治疗,提高治疗依从性。 在线医学资源整合:AI技术可以整合医学资源,为医生和患者提供便捷的在线知识库,帮助他们快速查询和获取相关信息。 医患沟通分析:AI可以通过分析医患之间的沟通记录,为医生提供患者满意度反馈和个性化服务建议,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智能预约挂号:AI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专长为患者推荐合适的医生,并协助患者完成在线挂号、预约等操作。 远程会诊协作:AI可以将分布在不同地区的医疗专家联系起来,协助完成远程会诊,共同讨论病例,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 互联网医疗培训:AI可以为医生提供线上培训资源和模拟实战环境,帮助医生提高诊断、治疗和沟通技巧。 智能化医疗器械:AI可以结合智能医疗器械,如可穿戴设备、远程监测设备等,实时收集患者生理数据,为医生提供更全面的健康数据挖掘与病例分析:AI技术可以从海量的线上病例和患者数据中发掘隐藏的模式和关联,帮助医生更深入地了解疾病特征,优化诊疗方案。 患者心理健康支持:AI可以通过聊天机器人等形式为患者提供心理健康咨询与支持,降低心理压力,并在需要时引导患者寻求专业心理援助。 智能分诊:AI可以分析患者病情,为患者推荐适当的诊疗科室或专家,避免患者因分诊不当而耽误治疗时间。 3.2 医疗物联网

    (01)定义:医疗物联网(Internet of Medical Things: IoMT)是通信网络延伸到医疗场景下,通过感知和通信技术,将各类传感器、执行器、基础设施、医疗设备、各类智能化装备与医院信息系统联接在一起,支持医疗服务、医院运营过程中的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存储和分析应用,从而实现医疗场景中人与物通信、物与物通信的网络。

    (02)医疗物联网助力互联网医疗提升:

    推动AI+医疗落地发展 :AI+ 医疗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当前在医疗安全、医学影像、辅助诊断、疾病风险预测、健康管理、药物挖掘等诸多领域都已有成熟或推广的应用,国内已经有百余家的 AI 开发厂家。这些智慧应用需要与患者之间建立有效联接, 实时采集患者大规模多维原始鲜活数据,驱动着医疗物联网广泛联接 ,加速使能医疗服务模式转型。 在线健康监测:通过医疗物联网技术,患者可以使用智能穿戴设备或家庭医疗设备实时监测自己的健康状况。这些设备可以将数据上传至互联网医疗平台,便于医生在线查看和分析。 跨地域远程诊断:医疗物联网可以实现跨地域的远程诊断服务。患者可以在互联网医疗平台上与专家进行视频会诊,专家则可以通过平台获取患者的实时健康数据以制定合适的诊疗方案。 个性化健康管理:医疗物联网技术可以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根据患者实时监测数据,互联网医疗平台可以生成个性化的生活习惯、饮食和运动建议。 4. 社会上人口老龄化问题、隐私意识提升使得互联网医疗行业也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在疫情期间,互联网医疗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了人们获取医疗服务的重要途径。后疫情时代,随着人们医疗意识加强与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互联网医疗行业也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老年人群体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而互联网医疗行业可以通过数字化技术和智能化服务,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另一方面,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互联网医疗行业也将面临更多的挑战。例如,老年人群体对数字化技术和智能化服务的接受程度较低,这将对互联网医疗行业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此外,近年来消费者对于个人信息隐私的关注度,尤其是互联网医疗这一高度隐私信息集中地,有必要给予更多的重视与保障措施。

    (2)市场环境、用户与竞争格局的变化:

    1. 市场环境

    (01)中国互联网医疗服务需求端、供给端平稳发展。

    A.需求端:疫情助推医疗服务向线上转移,线上用户存量提升且形成习惯。

    从2020年6月到2022年6月,线上用户规模和使用率均先减后增,目前已达 3 亿人。

    B. 供给端:平台与医生形成了价值共创管理,关系良性发展。

    (02)互联网医疗构建良性生态价值链初有成效。

    互联网医疗的生态价值链包括互联网诊疗、互联网医药电商、互联网医保、线上公共医疗服务和其他,以及下属的各类细分业态。这些创新医疗场景的涌现,离不开互联网医疗健康行业玩家在价值链上的布局。

    图4中国互联网医疗市场生态圈

    图5中国互联网医疗市场生态圈

    (03)加强同线下医院的数据联动与业务协同,推动一体化发展是新趋势

    用户对于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医疗健康新格局有更高的期待,未来轻症和慢性疾病的诊疗需求将上浮至在线医疗平台等新入口和新渠道予以满足,而在线难以解决的疾病将下沉至实体医院进行后续检查与诊断,医疗资源分配合理性将进一步提高。这种一体化的格局一方面需要在线医疗平台同线下医院实现信息数据的全面联动,以便过程中的转诊、复查等行为;另一方面,需要二者加强业务协同能力,同时对支付方式做出优化,共同完成患者流量与医疗资源的顺畅流动,进而形成贯穿患者诊前、诊中、诊后环节,联通“医、药、险”的完整医疗服务模式。

    图6 中国互联网医疗线上线下一体化模式

    (04)对于行业,需要着力实现服务的多样化与精细化发展,回应消费者关注:(1)提高服务广度(2)增强服务深度。

    图7中国互联网医疗横向纵向发展路径

    2. 行业用户分析

    (01)用户画像:

    主要使用在线医疗服务的人群为25-35岁、文化水平较高、收入稳定的中青年。 主要使用动机为了了解自身健康状况,降低患病风险等。 (02)使用时间、频率与花销:

    近三年内开始使用在线医疗服务的用户数量逐渐增加。 10%的用户每天花费约301-1200元在在线医疗健康服务上。 (03)主要使用需求:

    用户需求主要集中在内容、诊疗、用药和健康管理等方面。 用户更倾向于在线解决消化、皮肤、精神等方面的疾病。 慢性病的需求空间有待进一步挖掘。 用户主要通过线上问诊、电子挂号预约和网上购药等方式获得医疗服务。 使用在线医疗服务的意愿受到医生沟通效率、专业能力、等级、态度、价格合理性和等待时间等因素的影响。 在健康管理服务中,用户主要使用健康管理APP和网站进行亚健康改善、家庭健康管理、慢病管理、疾病早期筛查和康复护理管理。 用户对健康管理服务的专业性最为关注。 在消费医疗服务中,用户主要使用健康体检、口腔健康和疫苗预约等方面的消费医疗预约服务。 健康体检预约服务的用户使用量最大,达到70.6%。 用户更加关注平台后续服务的完善度和提供服务类型的丰富程度。 (4)认知与信任度情况:

    用户对信息与服务、医生专业能力及个人隐私保护能力基本持信任态度。 政府认可、法律保障的在线医疗健康服务平台更受用户信赖。 用户认为在线医疗服务的核心优势是节约时间、降低成本、提高就医效率。 用户认为医生的专业能力、服务形式、支付方式需要进一步优化。 用户期待平台能够根据需求帮助选择合适的医生进行咨询接洽,并匹配推荐最合适的线下医院。 建立完整的随访体系,优化医疗资源,形成全程化的专业医疗健康管理服务,对用户的全生命周期进行管理和服务是在线医疗健康服务未来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 3. 竞争格局

    互联网医疗赛道中存在多种服务与运营模式,不同细分领域中的竞争者及竞争格局存在较大不同。由于后续分析主要是面向好大夫在线的产品分析,本文竞争格局分析将主要围绕于在线问诊这一细分领域市场进行分析。  在《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许可的范畴,目前互联网问诊平台主要有三种模式:

    实体医院自建互联网医院,通过PC、移动APP、微信服务号、小程序等渠道,将既有线下诊疗服务向线上延伸; 实体医院与企业共建互联网医院,由实体医院提供医疗服务,共建企业负责线上服务运营; 由第三方平台依托实体医院设立互联网医院,吸收医务工作者以个体方式加盟,最终患者和医护在该类平台型互联网医院实现诊疗服务全过程。 (01)自建互联网医院医生参与度低

    在政策与疫情的双重作用下,出现了实体医疗机构自建互联网医院的高潮,但多数受访医生认为,实体医院的互联网诊疗平台在疫情期间的发展态势难以持续。原因在于:

    建立动力有三,但后疫情时代均不可持续:一是源于政策倡导,二是响应政府在疫情期间的义诊号召,三是应对疫情期间线下诊疗量锐减的局面。 实体医院对于自建互联网诊疗平台的态度矛盾。一方面,互联网医院可以引流患者、扩大医院知名度;另一方面,线上诊疗对于实体医院的收入贡献有限,医院最大的收入仍依赖检查检验和住院手术,因此必须将有限的医生资源投入到最具效益的线下诊疗之中 本院自建平台的功能不够完善,使用体验较差,对医生参与线上诊疗的激励也十分有限,“用爱发电”不可持续。实体医院自建平台的诊疗费用水平也偏低,难以体现医生的劳动价值。 (02)第三方平台

    平台型互联网医院可以为医生提供更周到的服务,包括专科的评估与筛选、患者流量的反馈、医生品牌与内容的推广、服务层级的设立、诊疗软件的持续更新、及时透明的报酬结算、帮助医生触达更多的患者等。

    在第三方诊疗平台的选择上,除了中医习惯使用具有药材供给能力的平台(如甘草医生、小鹿医馆、药匣子等)之外,西医往往选择规模较大的互联网平台,包括京东健康、好大夫、春雨医生、微医、小荷医生、百度健康、爱问健康等。

    (03)市场占比分析

    具备一定在线医疗咨询业务规模的App主要有好大夫在线、丁香医生、春雨医生、微脉、京东健康、平安健康、微医以及健客医生。由于各公司具体数据缺失,无法基于营收判断在线医疗咨询市场竞争格局。本分析主要利用七麦网APP数据进行简要分析。在医疗分类下各App排名分别为:好大夫在线7、丁香医生13、平安健康14、微医19、春雨医生38、微脉35、京东健康44、小荷健康61、健客医生109。故由本排名可知,基于App下载量角度,在线医疗咨询领域中好大夫在线的用户量由较为明显的优势,同时总体可分为第一梯队(好大夫在线7、丁香医生、平安健康、微医)、第二梯队(春雨医生、微脉、京东健康、小荷健康)以及第三梯队(健客医生等App),线上医院App均不在前列。

    总的来说,互联网医疗行业在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政策支持、疫情影响等多方面因素推动了行业的壮大,在线问诊、预约挂号、患者管理等业务领域逐渐完善。预计未来互联网医疗行业将继续保持增长,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将使患者和医生双方都在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然而,随着疫情淡化,整体市场用户需求回落,加之行业竞争激烈,政策监管力度加强、用户体验等各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下,好大夫在线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需要关注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寻找差异化、提高服务质量和医疗效率。此外,发展中需警惕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等问题,以确保患者的权益不受侵犯。同时,企业之间加强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对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信息来源:

    艾瑞咨询.中国在线医疗健康服务消费白皮书 [健康界]互联网诊疗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 动脉网]2022互联网医院报告 [华为]2023中国医院医疗物联感知网技术白皮书2.0 chatGPT 本文由 @Sunny学习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path> 收藏 已收藏 {{ postmeta.bookmark }} {{{path> 点赞 已赞 {{ postmeta.postlike }}

  • 在知乎看故事会

    设计动态 2023-04-19
    在周源纪念知乎成立12年的《12 年、中途和 1000 万盐选会员》专栏下,点赞第二高的用户评论如是说:“能不能不要再给尊贵的盐选会员狂轰滥炸地推送低劣网文了?” 如果你现在打开知乎APP,依次点开推荐时间线的前五个答案,中间必然有一个甚至以上的“盐选内容”。

    ‍‍‍‍‍‍‍‍‍‍‍‍‍‍‍‍‍可以看到,这几年来,知乎也在探索合适的商业化发展道路,其中,盐选网文的出现,则让知乎在某种程度上离赚钱的目标更近了。不过,随着盐选内容越来越多,知乎的社区氛围似乎也有所变化。如何看待这类变化,以及知乎的商业化探索之路?一起来看看作者的总结。

    在周源纪念知乎成立12年的《12 年、中途和 1000 万盐选会员》专栏下,点赞第二高的用户评论如是说:“能不能不要再给尊贵的盐选会员狂轰滥炸地推送低劣网文了?”

    如果你现在打开知乎APP,依次点开推荐时间线的前五个答案,中间必然有一个甚至以上的“盐选内容”。它们符合艺术创作“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等大多数要素,同样也受到了来自泛化知乎用户的欢迎。

    显而易见,这与周源定义且想要的“知乎体”背道而驰。

    这位用户如果现在还在用知乎,显然是会失望的。作为目前已经被成功验证的商业化模式,整篇或者节选的盐选内容,已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知乎的各路问题下方,以及推荐板块的时间线。

    喜欢专业回答的用户,自然不会选择点开。但对于杀时间导向的用户来说,看完一篇精心撰写的网文,与感兴趣问题的专业回答,实际不会有本质区别,反而是阅读经过盐选的“网文”,正反馈反倒会更强一些。个中差别,不过是一杯奶茶钱的会员费。

    前不久披露的2022年报同样反映了这一点——相比2021年不到7亿人民币的付费会员收入,2022年的付费会员收入已经超过12亿,且成为知乎所有营收板块中占比最多的业务。

    在盐选网文的“助推”下,知乎看似离钱更近。当原本主动寻求专业回答的普通用户被逐渐劝退,知乎苦心经营的社区氛围,也将在盐选内容“泛滥”之下逐步消解,退路正在愈发狭窄。

    一、网文取代“百度平替” 在2022年的新媒体内容大会上,知乎创始人周源这样总结了“知乎体”的内涵:注重专业性,高而不冷、低而不俗。

    长期以来,在优质提问、高频讨论、长尾搜索形成的生态闭环下,好问题正在知乎被不断累积,被用户重复搜索并消费,这是知乎为中文互联网留下的宝贵财富。

    一位接近知乎的人士告诉陆玖商业评论,在知乎扩张最为迅猛的2015-2018年,接近70%的站外流量来自百度搜索。知乎已经某种程度上,成为了百度的“平替”。

    但这种局面正在被打破。

    现在,点开知乎APP的首页推荐就能发现,按推荐位置排序,需要付费的盐选内容几乎会在下拉后固定刷新在第一或者第二个C位;如果按屏幕占比,那么一个盐选回答几乎会占去一半的手机屏幕。

    如果抛弃推荐页改用搜索逻辑,盐选回答同样会出现在感兴趣的某个具体问题,美其名曰“本回答节选自××,有助于解答该问题。”

    抛开问题本身的“提问质量”,盐选回答的适用性本身,同样成了问题。

    一位曾经充值几个月盐选会员的用户向陆玖商业评论吐槽,现在推荐中的回答,相当部分被盐选回答占据,而且同一篇文章可以由不同创作者,发布在不同的问题下。但无论盐选内容的题材是虚构还是非虚构,是否能实际解决题主的问题,仍然存疑。

    正因如此,他没有选择放弃充值会员,而是直接“退乎”。

    另一方面,盐选内容虽然“干扰”了正常内容消费,但从三张表的角度考量,它已经通过一年的时间,正式成为知乎的营收C位。相比2021年不到7亿人民币的付费会员收入,2022年的付费会员收入已经超过12亿,营收占比超过34%,增长接近一倍。

    二、蜜糖与砒霜 知乎出道的一位多平台大V,虽然也对盐选内容颇有微词,但他也不得不向陆玖商业评论承认,在盐选起步的2018年之前,知乎确实也没有更好的商业化解决方案。

    而且,盐选会员制度的最终形成,与同期网文大V的一波集体“退乎”有很大关系。

    其中一位参与者向陆玖商业评论回忆,此前入驻时的组织者认为,相对于知识付费,小说内容商业化的逻辑更为强大。由此他组织了一批作者在一个账号下集中写作,著名作家马伯庸就是其中优秀作者之一。

    但在大V们“退乎”明志之前,这些小说内容商业化的唯一机会,是被影视公司进行版权收购,平台的商业化扶持约等于无。直到退乎之后平台的一次会议,小说的商业化价值才真正得到重视。

    2022年7月,可能是知乎盐选的一个里程碑。因为从这个月开始,月均订阅的盐选会员超过了1000万。但1000万的会员规模,仅仅也只养活了盐选内容的小说作者。贡献了大半专业度、用户体验与社区氛围的垂类大V显然要“穷得多”,贡献“用户体验”的原生动力同样不足。

    当陆玖商业评论向一位接近70万粉丝的时政大V刘宏求证时,他直接表示,哪怕是汽车、数码、母婴等商业化相对容易的知乎垂类作者,一年所得很可能也只有同体量盐选大V的一半。刘宏这样的热点时政大V收入则要更少,软文类型多数也在这些品类。

    但与盐选内容不同,这部分大V在商业化内容上受到了严格限制。前述大V告诉陆玖商业评论,目前他通过签约MCN接到的商单,分为公私两种,私单取决于写法,如果“太软”会被平台“和谐”。

    公单,会由MCN机构在官方后台报备,芝士平台有一定数量的抽成,体现为财报上的内容商业化解决方案,私单则是MCN派发或者大V直发。公单数量较少,单价较高,私单数量较多,单价较低。这样换算下来,公私二者的收入其实各占一半。

    但无论是签约的MCN,还是知乎自己的芝士平台,几乎没有专人来指导刘宏这类大V的运营。在MCN自己的大V排行榜,也没有过刘宏的名字,这被他理解为是机构喜新厌旧,和对于“流水号”的偏爱。刘宏形容自己,“就像是接单的外卖员。”

    所谓流水号,是被工作室批量生产出来,一个人做七八个一个工作室就能运营一两百个,内容高度同质。当这样的工作室被MCN机构批量收购,就能迅速为广告主营造出“我有几百个大V”的假象。当这些账号批量进入平台,知乎内容供给质量的下滑可想而知。但在内容影响力上,原生大V与机构流水号可谓云泥之别,仅从商单阅读量就可见一斑。

    刘宏告诉陆玖商业评论,对于知乎平台商业稿件的阅读量,一万是50万粉大V的正常水平,近百万的大V则要三万以上。比如在某次滑板车的商单中,他最终的阅读量可能只有一万,起初他十分不好意思,但询问MCN才得知,其他六个机构流水号,阅读量只有一千左右,影响力完全无法与刘宏相比。

    这也是刘宏反感知乎强推盐选内容和扶持机构账号的核心原因。在他看来,任何平台都需要自己的一线KOL,但在推送逻辑与流量倾斜上的限制,让一线大V无法为平台创造更多价值。其直接结果就是让平台的内容供给被“流水号”和网文占据,并最终反噬了用户体验。

    三、退路在哪里? 知乎并非完全没有退路。

    哪怕到现在,知乎仍然是互联网内容质量、讨论质量最高的内容社区平台。从知乎出道到B站,如今已经突破600万粉丝的“新人UP主”小约翰可汗,也曾在半年前的一篇知乎回答中提到,如果一个人的内容能在知乎上获得肯定,那么放在其他平台大概率也能成功,知乎就是这个行业最好的试金石。

    同时,知乎后台数据的呈现也比较科学,如果贸然“刷量”,留下的痕迹也极为明显,阅读造假成了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反过来要求了作者的内容质量。

    不仅如此,“提问本身,也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资深知乎用户MasterPa这样形容了知乎式问题的产生。“知乎最精华的问题,一定是某个领域的人在工作中碰到了某个实际问题,产生了去知乎提问的想法。”而这类问题,一定不会在运营的头脑风暴会中产生。也不会被其他平台简单复制。

    在盐选内容伤害社区根基的问题上,知乎可能比用户更加明白。知乎副总裁、社区业务负责人张宁也曾在去年初的一场直播上讨论过针对性的解决办法,“从我们的角度,会尽可能地去完善这类内容的供应,让它的质量更好,更个性化地提供,而不是让所有用户都去看这类东西。”张宁说。

    个性化提供内容的一个侧面,则是通过拆分独立APP的方式,把盐选内容用户逐渐分流。近期上线的独立APP“盐言故事”,就是在这种指导思想下的一次尝试。

    根据知乎官方的信息,这款产品虽然兼容了盐选会员的全部权益,不过测试的小范围与体验上的差距,都让这款产品无法在短期内独当一面。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让杀时间的盐选内容专注于“赚钱养家”,已经成为可能。

    只是,如何在已有的主APP矩阵上做适当的“减法”,让专业的严肃内容专注于“貌美如花”,知乎仍然需要更多的时间去探索和转变。

    作者:桥杉;编辑:三火;出品:陆玖商业评论·北京办公室

    来源公众号:陆玖商业评论(ID:liujiucaijing69),真相无法揭露,只能接近。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陆玖财经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path> 收藏 已收藏 {{ postmeta.bookmark }} {{{path> 点赞 已赞 {{ postmeta.postlike }}

  • 蓝标停用创意外包,但AI还取代不了创意人的工作

    设计动态 2023-04-19
    4月12日,蓝色光标华下发邮件称“为了遏制核心能力空心化的势头,也为了给全面拥抱AIGC打下基础,管理层决定无期限全面停止创意设计、方案撰写、文案撰写、短期雇员四类相关外包支出。” 蓝色光标是国内最大的公关营销集团,这个邮件意味着,蓝色光标未来可能将不再使用任

    蓝色光标停用创意外包,由AI技术来完成相关工作,这一消息迅速引发了业界的热议,本文作者分析了蓝标这一决策是否能够解决广告行业的困境,一起来看看吧!

    4月12日,蓝色光标华下发邮件称“为了遏制核心能力空心化的势头,也为了给全面拥抱AIGC打下基础,管理层决定无期限全面停止创意设计、方案撰写、文案撰写、短期雇员四类相关外包支出。”

    蓝色光标是国内最大的公关营销集团,这个邮件意味着,蓝色光标未来可能将不再使用任何形式的文案外包服务,而是由AI技术来完成相关工作。这一决策引发了业界对于AI技术在广告行业中作用和影响的热议。

    看起来,蓝标在以创新的姿态迎接新趋势,并改造旧行业,市场对此也颇为买单,其股价一度涨超16%。但事实上是如此吗?

    一、拥抱AI,更有可能是一种降本增效的尝试 近几年,蓝色光标的日子并不好过,近三年,其净利润同比常为0乃至负增长。2022年,蓝色光标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更是亏损180亿元至220亿元,同比下降约450%。

    面对这样的财务状况,一般公司要么想办法增收,要么想办法节省开支。

    先说增收。广告、营销的大盘近几年受疫情的影响并不好,今年也没有看到回暖迹象。

    据CTR媒介智讯的数据显示,2023年1-2月广告市场同比减少6.7%,其中,2月份广告市场花费同比下跌11.9%,月度花费环比下跌23.3%,同比与环比跌幅较上月均有所扩大。

    所以疫情虽然结束,但报复性消费和大规模广告投放并没有来,相反,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更加保守,企业的投放也更加谨慎,据我了解,几乎所有的大厂在今年的投放预算都减少了。

    在整体紧缩的市场,想要增收几乎没有可能,就只能从降低成本上想办法了。

    将外包的创意、内容等服务用AI替代,是一个解决思路,它可以帮助蓝色光标节省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不管AI给出的东西能否满足公司需要,但至少解决思路是这样。

    二、公关、营销行业的顽疾 蓝色光标用AI取代内容创作的企图,体现了其面对广告、营销整个行业不景气,增长乏力的一个解决思路,但这个解决思路很大可能并不能解决整个行业在近几年存在的困境。

    我在《广告公司,被互联网公司逼成执行》一文中说过这些问题,这里再简单概述一下:

    媒介生态的变化: 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后,媒介的生态开始发生剧变,TV这样的大媒介变成了众多kol这种小媒介,TVC这种大创意变成了短视频的小创意。后者相比前者,预算的体量大大下降,但工作更加繁琐、细节,所需人力也更多,单个人效更低,创意公司们的收入和利润开始大大下降。

    大量广告人才流失到互联网: 不管从收入还是成长空间上,广告公司远远比不上互联网公司,因此大批广告公司的人才轻易被互联网公司挖走。人才缺失是广告公司公认的问题,以前名校毕业学广告、市场的人向往奥美、天联等4A公司,而后来这些人更向往BAT。以前是不做总统就做广告人,现在是不做总统就去互联网公司。广告公司最核心的竞争力——人才没有了,那么它沦为执行,只能干苦活、累活,赚辛苦钱就是必然的趋势。

    大客户关系不再发挥作用: 广告公司公认的秘密是客户关系在业务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有些广告公司尽管水平一般,但跟甲方关系搞得好,业务绑定得也深,因而可以多年连续服务。但互联网公司作为一个新生力量,从一诞生起就没有沾染这种气息,他们奉行透明、开放、效率优先的原则,如果关系影响效率,那么关系就发挥不了作用。

    对于企业内部组织和老板不了解: 广告公司无法了解互联网公司的组织和需求,也就没法像以前那样根据高层的想法推进项目,这样他们单凭自己认为的市场策略做出的方案是完全不能满足甲方老板的需求的。

    广告公司没有运营资源: 在传统广告时代,创意只要把甲方的产品拿过来表现就可以,大部分时候不需要产品配合什么。而互联网公司的产品不是一个实体的产品,大部分是一个虚拟的APP,一个创意表现怎么样,很大程度体现在产品本身功能或设计上的亮点。对于后者来讲,乙方完全没有参与性,而需要甲方来主导,甲方会设计产品的新功能或新玩法,乙方只需配合传播即可。

    无法带来真实业务增长的尴尬: 如今甲方开始精细计算ROI,投放了多少带来多少增长是甲方关心的,如果这时候乙方还不能给甲方带来点明确的收益,那么当市场遇冷时,甲方最先砍掉的就是广告费。

    总结来看,新形势下,乙方不了解甲方公司的运作机制、人员架构以及高层的需求,而乙方的优秀人才也都被互联网公司网罗殆尽,随着甲方自己创意能力的提升,大部分时候甲方在做市场的时候,会自己确定策略甚至核心创意,乙方将越来越多地只做执行工作。

    所以,乙方能赚的钱也就越来越少了。

    这些顽疾,让整个行业举步维艰,增长困难,广告行业早已成为不怎么赚钱的行业,在这样的情况下,想办法降本比想办法增加营收简单。

    三、AI是否能解决广告行业的问题? 那么AI到底能不能真正取代内容创作人员,替企业节省成本,从而解决广告行业利润低的问题呢?我的结论是,短期来看,AI能解决的问题很有限。

    近段时间我也深度地使用了一下ChatGPT和Bing,结合我的体验来说一下我的想法。

    一般来说,我们把营销行业内容创作分为营销方案、文案撰写、视觉设计、视频创作等,这些内容,AI能够完成的程度各不相同。

    1. 营销方案:AI现在基本做不了 比如我让ChatGPT帮我写一个大促的整合营销方案,它给出了这样的结果:

    基本上AI给出的是渠道策略,缺乏内容策略,答案可参考性对于一个广告从业人来讲不足10%,有人说那是因为你喂给它的内容不足,可能是,但你无法判断提供信息到什么程度,它能给出完美的方案。

    营销方案需要策略、洞察、内容、创意、媒介等多种组合,在我看来,让AI取代一个经验丰富的广告策略人,短期来看,不可能。

    2. 稿件:新闻稿基本ok,深度稿不ok AI在资讯类稿件的表现上已经让人觉得比较完美了,比如我让Bing针对蓝标的这次事件写一篇新闻稿,它写的东西在少量修改后,基本是可以用的。

    但对于深度稿来说,AI还不能满足要求,深度稿需要洞察、分析、观点,AI目前还给不到。因此创作深度内容的作者短期不用太担心AI的威胁。

    3. 创意文案:缺乏灵魂 除稿件外,广告行业需要一些创意文案,拿slogan举例,AI可以给出一些差强人意的结果,就是说它给出的内容可以参考,但也没法直接用,因为它对于背景的了解,对于老板的要求不可能理解到100%,它给出的内容总是让人觉得缺乏灵魂。

    3. 视觉设计和视频创作:可作为工具,不能当作创作者 在视觉设计方面,Midjourney能够给出非常酷炫的视觉呈现,但问题就是它无法基于brief给出你想要的结果,行业内的人都知道,如果做一张创意海报,它需要画面能充分表达品牌的调性,以及核心文案,目前来看,即便设计师也需要修改很多次才能满足要求,Midjourney在这方面不会比设计师做得更好。

    下图是Midjourney做的促销类海报,看起来还不错吧?我的理解是,作为一个普通淘宝店的店主,这样的海报对于他已经足够好了,但对于大的甲方,这样的海报需要针对甲方的调性、利益点、产品特点等重新做,关键问题是brief包含了品牌调性、产品调性、VI、利益点甚至老板喜好等错综复杂的规范,AI暂时是无法理解和满足的。

    (来源:知乎曹婷婷)

    对于视频制作来讲,这次蓝标的邮件中说AI替代的工作暂不包括视频创作,目前来看,AI取代视频创作不可能。

    总体来看,创意行业之所以在很多方面无法被AI取代,是因为创意的本质还是人,人的思想永远不是标准化的,也因此人能够做出充满想象力的内容。AI目前还无法达到人脑的思维。

    但未来,当AI的智能指数级增长的时候,不排除它能够像人一样思考,从而给出满足广告行业需求的内容,但到那时候,AI颠覆的就不只是广告行业了。

    蓝标试图用AI取代内容创作者看似是为了创新和拥抱变化,但实际是降本增效的手段,蓝标是否真能让AI在工作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我是存有比较大的疑问。

    蓝标在两年前元宇宙最火的时候说要做元宇宙,在今天ChatGPT最火的时候,又发出这样的邮件,很难不让人认为这是一种讨巧的投机行为。

    专栏作家

    寻空,微信公众号:xunkong2005,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商业观察者,社会化营销探索者。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path> 收藏 已收藏 {{ postmeta.bookmark }} {{{path> 点赞 已赞 {{ postmeta.postlike }}


让你的品牌快速脱颖而出,抢占市场份额,提升销量
免费获取方案及报价
*我们会尽快和您联系,请保持手机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