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圆满落幕 | RWS 直播分享会:揭秘产品国际化的万能路线图
设计动态 2023-03-09“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曾经拦在企业面前的大山——疫情,已经随着春天的到来逐渐消退,这无疑给各行业注入了一剂强心剂。 经济复苏的势头越猛,意味着市场的竞争越来激烈。人工智能、Web 3、元宇宙,这些大有可为的风口行业,背后隐藏的是大资金“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曾经拦在企业面前的大山——疫情,已经随着春天的到来逐渐消退,这无疑给各行业注入了一剂强心剂。
经济复苏的势头越猛,意味着市场的竞争越来激烈。人工智能、Web 3、元宇宙,这些大有可为的风口行业,背后隐藏的是大资金、强技术、长时间的投入,这无疑给中小企业设置了难以逾越的门槛,因此,不少企业将目光转向了用户更大的国际市场——出海。
去出海,有更多的用户、更广泛的市场前景、更丰富的业务模式,但同时也意味着更复杂的国际环境、更难懂的用户需求、更难克服的本地化问题。
产品经理、运营人应该如何开拓海外业务,是否有国际化本地化的工具可以帮助企业提高效率呢?
2 月28 日,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联合RWS 举办了【2023 产品全球化 | 出海人如何实现高效布局】专场直播。
本场活动我们邀请到了字节跳动国际化产品UI 本地化负责人@葛仲君 、RWS 亚太区客户服务运营总监@胡一鸣 2 位嘉宾,他们围绕【出海】赛道展开讨论,探索产品、运营、商业化的更多可能。
01 互联网产品全球化、本地化简述 葛仲君:字节跳动国际化产品UI本地化负责人、熊猫译社创始人。专注于分享国内外产品国际化和本地化开发经验,解决实际操作过程中的疑难点,助力中国科技企业迈向全球。
分享伊始,葛仲君老师从两个案例引入:香港和台湾的字体是不一样的,一些词语也不尽相同;古巴的Airbnb 房东是以现金的形式来收款的。这两个案例展现的是产品的本地化,由此展开了关于如何实现互联网产品全球化的探讨。
葛仲君老师将这个问题拆解成全球化、国际化、本地化、翻译四个部分进行了概念解析,并由此引出必须要做产品全球化的原因:用户增长的需求、公司战略使然、政策因素。
接下来就是本次分享的核心环节:要做好互联网产品的全球化,需要怎样的路线图?
首先,要有全球化的思维。它由视野、场景和人才组成。即视野放到全球,贴合了当地用户的需求,解决了当地用户面临的痛点,产品才能在市场扎根,还需要各个环节的优秀人才,共同协作完成。
第二是产品开发、内容流程的设计。这包含两部分:你要本地化哪些内容?你怎么样实现产品的本地化?
第三是资源的解耦。这个解耦包含了字符集和字符编码、区域格式和标准、产品框架和UI文本(以及变量、tags)、图片和文字、音频和字幕。
还有更多的环节,例如本地化咨询、包容性设计、资源准备等等,因为篇幅有限不全部展开啦,感兴趣的同学戳链接进行观看: https://996.pm/7lw4X
02 产品国际化解决方案及案例分析 胡一鸣:RWS亚太区客户服务运营总监。负责亚太区本地化解决方案的开发、咨询与运营;拥有20多年的从业经验,为国内多家全球化企业提供本地化方案咨询及服务。
从工具方面,如何落地国际化呢?采用什么样的系统,与研发平台对接,才能实现国际化、本地化过程的高效达成?
胡一鸣老师认为,采用商业化工具,可以降低整体的研发投入成本。并且商业化工具具有高效且成熟的模式,对接后可大幅提高整体效率。
I18n就是这样一个工具,能够帮助提高产品本地化效率和质量,在产品上市前,做好国际化与本地化的测试。
例如前文提到的解耦问题,I18n可以进行自动代码检测,通过扫描代码,它会提示哪些代码需要进行解耦,避免产生国际化问题。这些提示是怎么来的呢?在国际化工具中预设规则,再进行扫描后就能发现问题,点击链接就可以快速定位对应的代码,研发人员就可以进行修复。
在UI本地化翻译这个问题上,国际化工具也能很好地帮助我们。
很多产品经理还是习惯使用Excel进行翻译,但它存在诸多的问题:难以提供上下文的参考;不能和同事进行协同操作;版本迭代带来的压力大等等。
使用了专业的UI本地化工具,它可以提供相应的上下文的参考,可以在一种所见即所得的方式上进行翻译。通过集成,能够只针对增量的文件或者字段进行一个处理,这样在源头上就减少工作量,后续的管理上也提高了效率。
除此之外,I18n在构建术语和风格的保准,进行国际化和本地化测试上也有非常的助力。至于是如何实现的,不如去直播中一探究竟吧: https://996.pm/7lw4X
03 圆桌对话 两位老师的分享结束,在场的听众纷纷提出自己的疑问,希望得到老师们的解答。一起来看看有哪些精彩的对话吧。
Q1: ToB 产品和 ToC 产品的本地化有什么区别?
第一,产品复杂度存在区别。
ToB 的产品会相对复杂,因为承载的业务流程和逻辑会比较复杂,它的产品国际化、本地化实现的难度就会相对更大一些。
第二,ToB 产品用户对产品本地化的要求更高,容错空间更小。
因为 ToB 产品属于生产力工具,如果本地化出现问题会直接的影响公司业务产出。另外也会对产品的品牌形象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用户会觉得你产品做得不够认真。
第三,从本地化翻译的角度讲, ToB 的产品对译者的要求会更高。
比如机械领域的业务系统,你对机械领域没有太多了解,很可能一些术语就会翻译错误,或者逻辑理不清楚,本地化质量就会受到影响,在保证本地化质量方面需要付出的努力也会更多一些。
Q2:什么才是判断本地化供应商或者是好翻译公司的标准?
我们推荐的一个思路是,先要了解有哪些供应商可以被选择,或者供应商之间的一个区别是什么。
它是不是在各个国家都有覆盖的办公室?在技术上是不是能够提供本地化、国际化的相关的工具?他提供的这些工具是不是有对应的客户群,长期稳定的客户群?
有些供应商强在某一个点,有些供应商在一个垂直领域有自己的优势,所以会有很多不一样的选择。
在了解了这些差异之后,还可以对这些供应商进行一个确认。可以通过测试、招标,对方案进行针对性的讲解,这样你就能够了解对应的供应商是不是满足咱们需求的。
另外,葛仲君老师补充,因为本地化供应商一般承担的是整个产品本地化流程,相对末端的一个环节就是本地化翻译部分。所以挑选供应商除了服务能力、报价以及合作度等因素外,它的翻译质量也是很重要的一个考量标准。
Q3:我们公司是新消费品牌,如果要进行出海业务的拓展,该如何选取适合的出海市场?是传统的欧美市场还是一个新兴的市场?
第一,新兴市场有个特点:消费群体年轻化。他们对于消费的产品的诉求和考虑时间会有所差异。他们更希望看到的是娱乐内容,吸引他们尽快下单,考虑时间很短。
第二,新兴市场的软硬件不如成熟市场发达,例如仓储或物流。它更适合卖一些爆款,减少仓储或物流的压力。
第三个,新兴市场的用户更希望通过线上的体验获得购买的满足,而不是靠一个线下店。
所以大家可以根据新兴市场的特点来去规划,哪一个市场作为首选去推广自己的产品。当然也不是完全矛盾的,如果你在日韩欧美能够一炮走红,后续新兴市场也会出现这种跟风,所以彼此之间应该是不矛盾的。
Q4:东南亚的用户中,苹果支付和谷歌支付的普及情况是怎么样的?是否是需要接入一些第三方的支付?
东南亚是比较比较热门的市场,因为人数比较多,消费者比较年轻,所以消费意愿也比较足。在当地其实也已经有很多创业企业了,成长了好多年,在当地做了一些区域性的支付品牌,比如 grab pay、 goal pay 和 Shopee pay 等等,他们的市场份额超过了一半。
苹果支付和谷歌支付在当地的份额不是特别多,各个国家的情况可能也不一样。谷歌支付、苹果支付最受欢迎的国家是新加坡、泰国,但是他们的市场份额加起来也就占到 17% 和23%。所以支付是本地化需要特殊考虑的一个方面。
咱们国家出海的收款公司,大大小小加起来就有十几家。支付这个事,往往和当地的商户、银行、监管机构都会有更强的合作和整合。再大的机构,它到某个区域去,真正合作的也都是当地的支付伙伴。所以,东南亚 apple pay 和 Google pay,事实上还是小众。
还有更多有趣精彩的问答,可以在直播当中一睹为快: https://996.pm/7lw4X 。同时,对产品国际化、本地化服务感兴趣的同学,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RWS官方公众号,了解到更多出海行业资讯。
-
线下演出迎来小阳春,为什么你还抢不到票?
设计动态 2023-03-09“你抢到票了吗?”如果你是周杰伦的粉丝,最近是不是经常听到这样一句问候? 对于很多周杰伦的粉丝来说,最近最开心的事或许就是周杰伦2023嘉年华演唱会正式提上日程,而最痛苦的事则是,完全抢不到票。 2月27日,周杰伦嘉年华演唱会太原站、呼和浩特站正式在大麦网开启最近周杰伦演唱会开票之后,许多人都表示“抢不到票”、“一票难求”,而在这样的背景和需求之下,代抢等业务又有火起来的趋势。那么,在代抢、抢票背后,我们可以看到票务市场怎样的故事?一起来看看作者的分析与解读。
“你抢到票了吗?”如果你是周杰伦的粉丝,最近是不是经常听到这样一句问候?
对于很多周杰伦的粉丝来说,最近最开心的事或许就是周杰伦2023嘉年华演唱会正式提上日程,而最痛苦的事则是,完全抢不到票。
2月27日,周杰伦嘉年华演唱会太原站、呼和浩特站正式在大麦网开启预售,不到半分钟便被一抢而空,2月28日,海口站预售开启,同样是一阵疯抢,不到一分钟便一扫而光。
3月1日,太原站、呼和浩特站紧急开启新一轮预售,放出五场门票,主办方感召于歌迷们的热情,在紧急协商之下,于太原站加开第四场演出,结果是同样“惨烈”,门票几乎在几秒内便宣告售罄。
社交媒体上,一面是抢到票的喜悦,另一面则是抢不到票的“哀嚎”,炒票的黄牛党们也开始蠢蠢欲动,天价票的消息不时传出。
有人认为,周杰伦在以一己之力带动整个国内演出市场的复苏,更让票务市场的暗面再度显现出来。抢票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演出市场真的迎来了春天吗?
一、周杰伦带动票务市场复苏? 距离周杰伦上次在大陆巡演已经过去了近三年,对于无数周杰伦的铁粉来说,嘉年华演唱会的到来可谓是“久旱逢甘霖”。
打开大麦网,现如今,3个城市,11场演出的门票都已被疯抢殆尽,#周杰伦抢票#等话题迅速登上各大平台热搜,在天气逐渐转暖的三月,周杰伦演唱会市场的火爆进一步带动了演出市场的复苏。
巨星的号召力是惊人的,从2022年的两场线上演唱会重播就可见一斑,这一次的演唱会预售更是达到了现象级的热度。在演唱会预售消息放出之时,无数粉丝便开始蠢蠢欲动,在抖音、快手、小红书等平台上,抢票教程便成为了热门内容,如何在大麦网上防卡顿、怎样捡漏、手速最快的点法是什么,简直成了一套标准化流程。
来自呼和浩特的林小就是抢票大军中的一员,作为多年以来的“抢票专业户”,她早早做好了准备,叫上了一众朋友帮忙一起抢,为了保底,她还在闲鱼平台上联系了一名代抢,对于她来说,只要多付出几百块,便能获得现场听偶像开唱的机会,一切都是值得的。
然而现实是骨感的,周杰伦演唱会的抢票难度堪称地狱, 2月27日放票之时,林小和朋友们纷纷失手,连咸鱼代抢都没能抢到,3月1日,在新的几场预售中,她同样没能如愿,“周杰伦的票真的是我见过最难抢的,没有之一”。
她用网上的热梗来形容自己的“失利”,“陪伴式抢票”,即场场都抢,场场都抢不着,更像是这场抢票中的陪跑。
在大麦网上,周杰伦此次演唱会的想看人数超过400万,然而碍于场馆等现实问题每场门票数基本在几万张,不会超过七万,连唱四天的太原和呼和浩特站加起来满打满算也不会超过50万张,在供求的极度不平衡下,灰色也随之滋生。
黄牛早已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在此次周杰伦演唱会预售结束后,在淘宝、闲鱼等平台,都有大量黄牛票出现,看台票卖内场价,位置最佳的内场票炒到上万,连最便宜的500元看台票都炒到了2000元以上,在暴利面前,黄牛们丝毫不掩饰自己的贪婪,但伴随加场等变动,门票价格也迎来了大幅波动,前一天加价上千块的票第二天就无人问津,黄牛肆虐的票务市场里乱象丛生。
林小同样动了找黄牛的心思,但问题在于,在如此多的选择中,“不被骗”都成为一种奢望。 除了闲鱼、摩天轮等平台外,在微博、小红书等社交媒体平台,黄牛交易也越发常见,然而相对于专业平台一定的兜底保障,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被骗的几率也大幅增加,现如今已经有多起被骗事件出现。
在发布了意向收票的微博后,林小同样收到了不少私信,然而其中的一部分溢价过高,另一部分则难以给出实在的保证。“我说我们走闲鱼,他马上就把我拉黑了”。
二、黄牛、代抢,与线上购票 伴随2023年演出市场的进一步恢复,票务市场也迎来新的一轮繁荣,无论是演唱会,还是音乐节、live、戏剧等都迎来了阳春,无论是主流歌手还是独立音乐人、乐队。稍微有点知名度的演出的票务基本都会快速售罄,市场再度火爆。
但黄牛们也迎来了春天,前文提到的周杰伦演出票溢价再正常不过,现如今连许多稍有粉丝基础的演出都会有较高的溢价,票务代理们的生意好做起来了。
根据对闲鱼、摩天轮等App的观察,现如今大量live、演唱会门票都被炒至溢价一倍以上,部分live368的VIP票售价629,这在此前的live市场中是较为少见的,张杰、毛不易等热门歌手的演唱会溢价票更是常态,380元的看台票卖900,580的卖到1700元,黄牛们可谓杀疯了。
在与一位黄牛的对话中,对方“诚实”的告诉刺猬公社, 卖这么高是市场需求导致,相比2022年,2023年的演出暴增,很多人报复性消费,在层层代理之下,不加价这么多很难赚到钱。
但同时更是出现了不少令人气愤的乱象,高价出票只是市场丑恶的一面,在近期,诈骗、恶意囤票等行为多次引发了众怒。近年来在嘻哈圈爆火的说唱歌手艾志恒Asen于近期开启了自己的新一轮live巡演,为了致敬自己的家乡湖北恩施,他选择恩施站巡演门票售价0.1元,相当于一场免费公益演出。然而在恩施站正式开始放票后,大量门票被黄牛抢走,因为近乎为零的票价,黄牛只用几十元的成本便囤下了几百张门票。
不久一张聊天截图在微博等平台流传,图里黄牛晒出了自己的抢票记录,并嚣张的表示“400张票被我抢了300张,我看没人去他怎么一个人演”。在Asen恩施站的相关词条下,还有不少人发文出票,0.1元的价格被卖上几十上百,黄牛肆虐之下,一场回馈家乡的公益演出蒙上了一层阴影。
与黄牛相对应的,新的票务代理业务也在兴起,即前文提到的代抢。顾名思义,代抢是代理抢票,往往在闲鱼等二手交易平台出现,林小曾向刺猬公社解释自己选择代抢的原因,她认为相对于黄牛来说,代抢的溢价不会太高,更像是为对方的“手速”买票,另一方面大部分代抢如果没有抢到会将代抢费退回,买票的风险也会更小。
代抢生意出现的时间很早,但直到近几年,才开始向“专业”的方向迅速发展。 此前代抢多为个人玩家,凭借外挂程序或者手速抢票,现如今,开始出现专业的代抢工作室,号称万人抢票、专业代抢,与黄牛的囤票行为不同,专业代抢需要发展不同层级的代理,从售票之前就开始卖票,每级代理都会有相对应的加价以保证盈利,最后根据卖票的人数进行代抢。
票务代理图图告诉刺猬公社,代抢能够火热起来的原因正是在于公众对于黄牛的愤怒,而代抢则更像是赚一份“技术钱”,很多黄牛会将门票炒至几倍高,但代抢往往在售票之初就明码标价,相对应更能让买家接受。同时,现如今很多演出要求人票证三合一才能入场,相比黄牛转票,许多代抢能够利用意向购票者的账号抢票,相对来说“入不了场”的风险更低。
但无论如何,专业代抢对于抢票的乐迷粉丝们来说仍旧是“降维打击”,也完全不是“公平竞争”。 伴随代抢、票务代理业务的发展,一场演出中会有大量的票被代抢抢走,尽管不会太“离谱”,但他们挣的仍旧是灰色收入,是违反法律规定的,所以在闲鱼等平台上,“代抢”等词被屏蔽,代抢们只好以“代拍”等暗语展开交易。
三、演出行业的小阳春来了吗? 周杰伦凭借一己之力引爆演出市场,那么,演出行业的小阳春真的到来了吗?
首先要看演出数据,根据大麦、秀动等专业票务平台数据,在2023年的第一季度,目前在售的音乐演出,包含演唱会、Livehouse等大小规模演出,已经超过2000场,在北京、上海、杭州、成都等演艺市场成熟的城市,几乎每周都有多场演出可看,极其密集的排期与随处可见的宣传似乎预示着演出市场的繁荣。
更难得的是大型演出的回归, 根据中演协2月17日消息,在其调研中发现,包括周杰伦、五月天、周华健、刘若英等港台艺人,李宇春、毛不易、李荣浩、薛之谦等内地艺人在内的数十组艺人,年内都有演唱会计划,摩登天空等大型音乐节策划方也相继放出了不少音乐节的相关消息,已有十余座城市落地音乐节项目。
供应日渐充足,但仍旧满足不了乐迷们的胃口,无论是井喷出现的livehouse、音乐节还是演唱会,开票瞬间一扫而光再正常不过。 刺猬公社还注意到,许多酒吧、夜店等娱乐场所的演出业务也在复苏,从侧面带动夜晚娱乐行业的复苏。
图图告诉刺猬公社,最近票务代理的生意相比过去几年要好做的多,根据他的观察,不仅有乐迷在报复性消费,还有很多此前没有观演经历的人在询价。但他并不认为市场会一直这样火爆繁荣下去,“之前每次疫情减弱都会出现这种情况,慢慢市场会平静下来。”但根据他的经验,伴随供应与需求的增加,尽管“报复性消费”的心理会减弱,但国内演出市场也会逐渐回升到2020年之前的状态,甚至进一步扩张。
与此同时,可以观察到,目前live等演出业务的门票售价也有所提升,从秀动等平台可以发现,大多数较有知名度的音乐人的票价基本在200至500元之间,相比过去几年有了很明显的上涨,而乐迷们的接受度也在提高,售价最高的VIP票往往是最抢手的。
但票务市场的混乱不堪仍然需要注意。 售卖周杰伦演唱会的不少黄牛直言大麦买的票不用验证就能入场,秀动的观演人绑定与转赠机制更是为黄牛与代抢提供了机会。前不久,知名乐队夏日入侵企画十周年专场演出预售开启,顷刻间票便被一扫而光,然而几天之后,夏日入侵企画官方微博便发布消息称演出取消。
在评论区里,似乎能找到取消的原因:因为黄牛的大量抢购,让部分乐迷购买溢价票并被骗,最终进行了举报等行为,导致演出不得不叫停。乐队成员灰鸿在评论区里发文,“努力过了,没有办法”“希望大家不要买黄牛票谨防被骗”。
(文中受访者林小、图图为化名)
作者:世昕,编辑:园长
来源公众号: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互联网内容行业观察与研究。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刺猬公社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元宇宙的未来在哪里?原来XR才是打开元宇宙大门的终极钥匙
设计动态 2023-03-09Web3技术有很多应用,元宇宙是下一次数字创新迭代中最畅销的用例之一。 元宇宙是一个数字世界,一个完全渲染的3D沉浸式空间,用户可以出于有趣或实际原因探索新体验。除此之外,元宇宙被视为数字用户进入、互动、学习、交易、创建和体验的世界。随着元宇宙周围出现如此多的元宇宙的未来在哪里?元宇宙还有哪些可能性?XR是如何打开元宇宙大门的?这篇文章中作者详细介绍了元宇宙未来阶段的发展前景以及我们应该为元宇宙做哪些准备。推荐对元宇宙、XR等感兴趣的童鞋阅读。
Web3技术有很多应用,元宇宙是下一次数字创新迭代中最畅销的用例之一。
元宇宙是一个数字世界,一个完全渲染的3D沉浸式空间,用户可以出于有趣或实际原因探索新体验 。除此之外,元宇宙被视为数字用户进入、互动、学习、交易、创建和体验的世界。随着元宇宙周围出现如此多的创新和机会,为什么Facebook更名为Meta以支持他们专注于元宇宙的战略是有道理的。考虑到这一点,以下是我们应该为元宇宙做好准备的六个原因:
1. 社交媒体处于转折点 我第一次在Myspace上开始了我的社交媒体之旅。Myspace对我和我的朋友来说是一个有趣的地方:我们有前8名列表、HTML瓷砖背景、个人资料页面歌曲、情绪诗歌等,这只是一个年轻、玩得开心的地方。
接下来是Facebook,首先是常春藤盟校,然后是拥有强大工程系的大学,然后是所有大学领域。我们互相戳一戳,发布了愚蠢的照片,最终,Facebook向任何注册和验证的电子邮件地址敞开了大门,快进到无所不在、争议、收购、好莱坞电影和故事继续写下来。
然后LinkedIn改变了一切,一时间,对社交媒体不感兴趣的用户找到了加入社交网络的理由 。LinkedIn让您与在职同行保持密切联系,帮助您找到工作,并为您提供有针对性的专业内容教育,整个对在社交网络上玩得开心不感兴趣的用户受众都找到了一个成年人参与其中的理由。这是我们进入2023年的元宇宙的拐点。
社交媒体已达到终端状态,现在平台之间唯一的变化是格式:文本和/或视频以及社交媒体平台本身允许或激励的长度。自智能手机激增以来,用户与社交媒体互动的方式没有改变,如果社交媒体继续与智能手机连接,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将变得不那么重要。
2. 处于终端状态的智能手机 元宇宙只像我们用来访问它的设备一样丰富。虽然元宇宙正在蓬勃发展,但目前正受到智能手机和创造它们的原始设备制造商(OEM)的大规模市场采用周期的制约。
就创新而言,智能手机是一条死胡同 。
您可以让它变小或变大,添加手写笔,使其折叠,添加更好的相机、内存等,但归根结底,它是一个触摸屏板,可以与应用程序商店相联系。因为智能手机本质上是按照我们与它们互动的方式迭代的,所以大门是通往新事物的。智能手机只是一个输入终端,就像键盘和鼠标或之前的打孔卡一样,将有一条新的前进道路。
3. 成熟点的可穿戴技术 你和别人谈过他们的智能手表吗?智能手表时尚、时尚、实用,他们很可能会痴迷于它。VR耳机还在吗?不,但我们开始看到分层和可负担性对可穿戴耳机市场产生影响。你知道你可以花5美元买一个耳机,装入智能手机(现在有重新发明的目的),连接2美元的蓝牙控制器,然后进入元宇宙吗?
这将是大多数用户采用的方法,因为Oculus/Meta Quest风格的耳机仍然太贵,坦率地说,对大多数用例和应用程序来说都太过分了。当我们等待一个主要参与者进入太空时,这个新兴的行业正处于一个有趣的成熟点,那就是苹果公司。
特别是在美国市场,苹果负责推动智能手机、智能手表和蓝牙耳机的采用 。事实上,苹果是世界上最大的耳机制造商,许多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业内许多人期待2023年苹果AR和VR耳机的宣布和发布,这可能会像该公司在其他类别中所做的那样刺激大规模采用。
4. 教育:21世纪的商业 人类是体验式学习者,但教育学仍然被深刻误解和探索,为什么这对元宇宙很重要?作为一名教育专业人士,我熟悉适用于学习的80/20规则。这意味着,如果我在具有传统视听(AV)支持(幻灯片、视频、图形)的讲座中培训某人,他们将保留我所说的20%。
这导致了间歇训练的实践,间隔培训包括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培训材料进行简短和一致的强化,以提高知识保留率 。
《财富》杂志使用VR培训和传统AV培训作为对照组对医疗专业人员进行了研究,一年后,他们测试了学生,看看知识保留是什么样子的,传统的AV培训取得了可预测的结果,一年后保留率约为20%。一年后,采用VR培训的用户拥有80%的知识保留率。在实践体验式学习中,美元和劳动力的影响不容忽视。
5. 视频会议教育 如果你有适龄的孩子或在疫情期间参加了教育课程,你可能不是虚拟教育的忠实粉丝。这可能是出于各种原因,但一旦你提取了价值与成本以及观点与政治,简单的事实仍然是,从学习影响的角度来看,视听培训不是最佳的。如果学生可以完全沉浸在同学中做自己,与空间连接的共享对象互动并实时协作,这消除了我们今天系统中存在的一些最大的教育障碍。
再加上为世界各地的不同文化和人民提供信息民主化的好处,精心策划的学习,帮助残疾人,并为那些在离开家时遇到挑战的人提供一个以中心为中心的模式,你有一个不可避免的分散式学习模式,其中机构不再是协调中心,而是用户本身。
这意味着教育机构将面临一些动荡时期 ,除非它们开始在元宇宙和AR/VR技术中开辟自己的道路,为未来的学生做好准备。为了记录在案,这些未来的学生已经在这里了。他们已经厌倦了过时的学习管理系统(LMS)。
我二十年前上大学时用过它们,在我的职业生涯中建立了多个LMS实例,与智能手机一样,它们处于终端状态,唯一的更新是内容和API,而不是交互和端点的更新。这里真正的障碍是教育机构及其对如何获得知识的理解。
我们在高中仍然使用多项选择扫描仪风格的测试,这不是因为学生最好地学习,而只是因为“这就是我们一直以来的方式”。当资金与这些过时的评估方法挂钩时,真正的对手就会将美元与不以学生或学习结果为中心的过时方法脱钩。
6. 人口变化的浪潮 20年后,地球上的玩家将比今天多,因为许多老一辈人不是电子游戏的本地人,也不玩电子游戏。这些老一代将去世,取而代之的是年轻一代,他们玩游戏和进行社交互动。找到一个从《刺客信条》中学到的历史比从高中历史上学到更多的游戏玩家并不罕见,这是有充分理由的:他们经历过历史。
他们在耶路撒冷的街道上行走或跳过革命巴黎的屋顶,进入了一个身临其境的世界,教会了他们这些民族和时代的文化。
这就是为什么微软同意进行整个组织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收购——用于电子游戏工作室动视/暴雪。微软没有购买《使命召唤》,他们正在为3D渲染艺术家进行一场人才大战,以构建自己的元宇宙,现在他们拥有了地球上最有成就的电子游戏设计团队之一。
元宇宙是现在,XR是未来 像所有新技术运动一样,该战略的第一道是使国外的技术经验正常化,这就是为什么在看到生态系统的高采用率之前,你会看到如此多的元宇宙营销。目标是使“元宇宙”一词尽可能无处不在,这样当你的孩子从开学第一天带着耳机而不是iPad回家时,它不会不正常。玩家和用户已经在第二人生或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MMORPG)等生态系统中花费了大量时间。
虽然这些生态系统没有特定的商业或教育组成部分, 但它们切实证明,如果体验满足他们的具体需求,并给予他们游戏和建立关系的公共方面,人们将在虚拟世界中花费大量时间 。
显然,建立一个开放和分布式生态系统比与争夺地盘邮票的私营和上市公司一起执行更容易写出来,这就是为什么用户再次成为使整个Web3运动成为现实的关键。用户将需要真正实现扩展现实(XR)。
XR将AR和VR技术合并为一个无缝体验,用户驱动所需的体验类型和参与度,这意味着用户可以选择AR或VR体验,这取决于他们的偏好或他们手头的硬件。认为它有点像混合动力汽车,允许您选择电池或内燃机,或两者兼而有之。这种选择的力量将驱动尽可能多的用户,前提是选择加入的经济性是公平的。
原文:Joshua Steinberger;作者:MetaverseHub 元宇宙之心(MetaverseHub)团队编译;公众号:元宇宙之心 MetaverseHub;
本文由 @元宇宙之心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快手字节做房产,还能吃到多少红利?
设计动态 2023-03-09房地产赛道不乏搅局者,继上一轮阿里、京东、字节幸福里大举进军房地产业务后,短视频平台快手也在去年加入了卖房行列,并在历时半年摸索期后,向外界交出了一份成绩单:100亿GTV(总交易额)。 100亿GTV什么概念?2022年我国全年房地产业GDP为73821亿元互联网平台如快手、字节开启了新一轮的卖房竞赛。快手房产业务大举招募主播、开发商,提供平台培训,字节的幸福里在“小麦房产”后,拟打造其他品牌,一口气成立了十几家房地产经纪公司。房产这一块大蛋糕,互联网平台不愿意放弃,但能不能做成、做多大又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来看看作者的见解~
房地产赛道不乏搅局者,继上一轮阿里、京东、字节幸福里大举进军房地产业务后,短视频平台快手也在去年加入了卖房行列,并在历时半年摸索期后,向外界交出了一份成绩单:100亿GTV(总交易额)。
100亿GTV什么概念?2022年我国全年房地产业GDP为73821亿元,全年商品房销售额13.33万亿元。头部互联网房地产中介平台贝壳找房,2021年的总GTV(成交额)为3.85万亿元。天猫买房2020年定下的目标是,未来三年实现年度交易规模(GTV)超2万亿元。对比来看,快手的房产业务,才刚刚起步。
快手入局房产业务很好理解,房产类目跟其他类目一样,只是平台上众多垂类业务之一。用户存在直播购物需求,便也会有买房租房需求,平台只是顺势补齐相应功能。
但问题在于,上一轮搅局者,大多已铩羽而归。天猫好房某城市新房事业群员工向Tech星球表示,公司去年在整体收缩规模,关掉了诸如山东等城市的门店,公司此前2-3万名员工,去年差不多优化了一半左右。京东房产业务,也没掀起什么大的水花,京东房产平台,用户可选的自营房源数量也有限,其公众号最近的更新停止在去年12月底。字节旗下幸福里业务发展也是一波三折,去年有媒体爆出裁员、新房业务关停等消息。
不过,饶是如此,后来者依然以挑战者的姿态,对房产业务充满了野望。快手房产业务大举招募主播、开发商,提供平台培训;字节方面,Tech星球日前独家报道,幸福里在“小麦房产”后,拟打造其他品牌,一口气成立了十几家房地产经纪公司。
互联网大厂前仆后继,快手、字节新一轮的卖房竞赛再次打响。重构了电商等领域竞争格局的短视频平台,卖房模式能走通吗?能再次吃到红利吗?
01 字节线上线下并进 房产属于大宗消费品,从看房到最终交易,用户决策链路特别长。眼下房地产市场虽然有回暖迹象,但因为过去两年市场行情低迷,加上消费者在后疫情时代消费能力与消费欲望都有收缩,所以房产交易并没有那么想象中那么容易。
较早入局房产业务的字节,完整经历了一个房产下行期。
幸福里前身为今日头条房产频道,2018年创立。2020年,贝壳找房上市,年存量房业务GTV高达人民币1.94万亿元。贝壳的成功让其他公司看到了房产业务的广阔前景,阿里、京东、字节都在这一年躬身入局房产业务。
幸福里最初既对标贝壳,也对标58安居客,既做新房业务,也做二手房业务。CEO为向字节副总裁张利东汇报。
新房业务比较好切入,贝壳一位内部人士向Tech星球透露,因为这种商业模式就是给开发商带客引流,交易成功后平台获取佣金部分的分成,路径比较短。不像二手房,核心场景在线下,每个房源都属于非标品,需要核实房源、带看,行业存在一定壁垒。
幸福里二手房业务模式就是卖端口流量,跟58同城安居客一样,CPT业务,卖给经纪人使用的网络端口,经纪人可以在上面发布房源信息,平台挣的是端口流量费。前幸福里员工张伟向Tech星球透露,二手房业务就算不盈利,亏损也不大,几乎就是人员开发成本。幸福里人员也不多,与安居客人员比例大概在1:10。
2020年4月,为了加快扩张速度,幸福里借鉴58同城安居客模式开展渠道业务。张伟称,2020年幸福里二手房业务启动一年多时间,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均已实现覆盖,二线城市以下等下沉城市还处于开拓期。在小城市开展业务,直营方式比较慢,招代理商来做会更快。所以幸福里二手房下属部门学习58同城安居客,进行业务拓展,推出了渠道业务。
但最后渠道业务完成情况并不理想,部门招商只招了十几个,效果不明显。一位幸福里CPT某城代理商向Tech星球透露,幸福里渠道业务持续不到2年时间,便在2021年底直接关停了。
从新房到二手房,再到下游家居装修,从线上延伸到线下,合作福建福州麦田房产,幸福里不断拓宽业务边界。2021年,字节拟拆分幸福里,谋求为后者单独引入外部融资。然而整个房地产行业进入下行周期,新房业务看不到盈利前景,幸福里不得不撤城裁员。2022年,幸福里新房业务持续收缩,只保留了北京一个城市新房业务。
幸福里新房咨询师告诉Tech星球,此前幸福里有北京做新房业务,团队50-60人,两个分支小组。新房业务就是给开发商打广告,不是中介公司,没有线下门店。幸福里优势在于,会有一些人无我有的房源,然后个别楼盘会有额外折扣等等。
02 快手瞄准新房,佣金比例2%-3% 字节与快手,一个尝试“大力出奇迹”,一个尚处于轻模式摸索期。
幸福里的线上线下协同战略仍在继续,并且对线下场景的布局力度在扩大。一位贝壳内部人士向Tech星球透露,去年就有听说幸福里在小麦房产品牌之外,推出了“秋禾房产”,幸福里似乎在打造线下房产业务品牌矩阵。补贴力度也很大,“一个门店补贴金额在几十万元,三两年可能都回不了本。”
与字节不同,快手房产业务模式目前还比较轻,主要是从新房业务切入。
快手在去年6月正式成立快手理想家房产业务中心,但房产业务发展却早于部门成立时间。快手房产业务一位员工向Tech星球透露,快手理想家品牌早在2020年便已存在,当时作为房产垂类频道在运营,当时很多主播在快手生态获得了大量的房产线索、商机,或者说购房用户,形成了很多成交,于是快手专门的房产业务中心便应运而生。
快手房产业务中心划分在商业化部门旗下,目前负责人为刘逍,向快手副总裁王剑伟汇报。房源城市分布以二线为主,有少量新一线和三线城市。
不同于字节幸福里模式属于直接跟开发商沟通,快手则是在快手生态里做商业模式。快手员工表示,快手房产存在4个场景:开发商、主播、用户、快手平台。主播在快手利用理想家工具直播卖房,用户通过观看直播看到主播,给主播留下线索。双方联系后如果用户有购房意向,主播跟快手平台报备之后就可以带看房,交易成交后,开发商佣金分给快手平台及主播。
本质上,字节新房业务、快手房产业务商业模式都属于佣金模式。佣金方面,快手员工透露,佣金高低跟城市、BD能力都有关系,一般非一线城市,像沈阳、天津这类城市,就是成交额的2%-3%左右。
对比来看,快手房产佣金比例并不高,房产业内人士向Tech星球表示,贝壳、安居客,佣金提成2%-10%都有,天猫好房佣金比例在5%左右。如果以2%-3%个点计算,那快手100亿GTV佣金分成或在2-3亿左右。
转化方面,快手官方公布的数据是,通过快手理想家获得线索到认购的转化是传统渠道的8倍。不过,有业内人士对此表示质疑,称统计口径不一样,业务规模会稀释转化率,万亿GTV规模转化率跟百亿GTV规模不在同一水位。平均转化率跟平均收入一样没有意义,“如果短视频平台房产交易转化有那么高,幸福里早该成功了”,后者背靠抖音这个流量永动机,依然没能拿下房产业务。
03 房产业务钱景几何? 挑战房产业务的互联网公司,差不多可以组成了一个“失意者联盟”。
2020年,阿里巴巴和易居宣布成立天猫好房,发布会上,阿里派出时任天猫总裁蒋凡站台,还有60多家房企的董事长或总裁到场支持,包括万科集团董事长、碧桂园总裁等。
易居为天猫好房定下未来三年目标:实现平台每日活跃用户达300万,年度交易规模(GTV)超2万亿元,年营收达500亿元,这意味着三年营收复合增速约84%。
不过,后来阿里将持有的天猫好房公司85%股份卖给了易居,后者全资持有天猫好房股权。股权改变后,虽然天猫好房仍实行双执行总裁制度,两位总裁分别是阿里出身的陈亮(花名天颜)和乐居控股CEO贺寅宇。但天猫好房已经无法承载起阿里的地产梦。
天猫好房一位城市经理告诉Tech星球,此前天猫好房业务几乎完成了全覆盖,大的城市不止一个。但去年公司一直在收缩,关停了山东等城市业务中心。他所在的城市公司,新房业务一年GTV目标是一两千万元,但实际完成的只有三分之一左右。团队目前只有一二十人,之前辉煌时差不多有五六十人,“行业70-80%人处于躺平状态,去年行业一半人转行。”
字节幸福里业务也在他们城市吃瘪,天猫好房城市经理称,之前幸福里也在他们城市开了分公司,主要做广告业务,信息流广告,但后来也关停了。
幸福里前员工向Tech星球透露,幸福里在地产行业最辉煌时候入场,背靠抖音流量洼地,但并没抱上抖音大腿。幸福里只是字节众多产品之一,在抖音上需要平等的争取流量分配权,也要付出相应的成本。抖音并没有把更多流量倾斜给幸福里,而单靠幸福里自身的流量,流量少,且被不少客户投诉水客多。
京东旗下京东房产也没能撬开房产赛道的财富密码,京东房产2017年入局,时任京东副总裁辛利军对外宣布,将在五年内撑流量、线上交易量双料冠军。2020年,京东房产与中骏集团签署战略协议,正式上线“自营房产”业务。但至今,京东自营房产在业内没有掀起什么大的水花。
不光是新入局的互联网公司,房产平台巨头贝壳,近两年也挣扎在亏损泥潭。财报数据显示,2019年、2021年贝壳净亏损分别为21.80亿、5.25亿元。2020年实现全年盈利,但2021年则净亏损5.25亿元。2022年第三季度贝壳扭亏为盈,但盈利背后则是以业务规模缩水为代价:截至9月30日,活跃门店数量为3.97万家,同比下滑19.7%,活跃经纪人数量为372718名,同比减少20.4%。
虽然眼下房地产行业在回暖,但最佳红利期已经过去,后来者短时间内也无法撼动行业巨头地位。快手内部人士称,快手房产不太会像字节幸福里那样延伸出线下业务,也不太会开发独立APP。
总的来看,字节幸福里、快手房产业务的天花板可能不会太高。
作者:翟元元
来源公众号:Tech星球(ID:tech618);聚焦互联网前沿科技和新商业。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Tech星球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正式官宣!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资源置换」和「优选企服」栏目,来了!
设计动态 2023-03-09如需要免费发布资源置换、找合作需求请戳>>https://996.pm/MQJrD,如果您想免费入驻的优选企服请戳>>https://996.pm/M0yn4 小伙伴们,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官方运营「资源置换」和「优选企服」栏目正式上线了!如需要免费发布资源置换、找合作需求请戳>> https://996.pm/MQJrD ,如果您想免费入驻的优选企服请戳>> https://996.pm/M0yn4
小伙伴们,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官方运营 「资源置换」和「优选企服」 栏目正式上线了!不管你是想求找项目,找渠道,还是找合作,找人才,找机会,需要产品曝光推广,都可以来体验,高效连接。
背景介绍 熟悉我们的小伙伴都知道,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是以产品经理、运营为核心的学习、交流、分享平台,集媒体、培训、社群为一体,全方位服务产品人和运营人。
经常有用户会找到我们,希望平台能帮忙解决一些问题,如自己有高校资源,不知道社群否有小伙伴的产品想入校园做推广的,可以合作洽谈;或者自己的产品需要有短期产品经理兼职需求,是否有推荐;同时,我们也会看到,部分产品、运营人倾注不少心血做出来的好产品,却苦于知名度低、不被用户信任、鲜有人使用,希望我们能帮助推广。
所以我们我们希望通过搭建 「资源置换」和「优选企服」两个入口,能助力产品经理,运营人需求更快连接,产品更快被人知道。
资源对接栏目的介绍 资源置换: 无论你是想找项目,找渠道,还是找合作,找人才,找机会,还是网站开发、项目外包等等都可以,这些真实需求一旦审核通过,就能扩大传播范围,触及到更多用户,帮你更迅速地解决问题。
需要找资源、找合作的朋友,快戳这里,即刻免费发布需求>> https://996.pm/MQJrD
优选企服: 我们将邀请来自各行各业、提供各种类型产品与服务的优质企业入驻,为他们建立一个对外宣传的窗口,开放公司介绍、产品信息露出、案例上传、服务项目展示、查看留资等服务,帮助企业实现低成本高效获客。
有合作需求的企业,快戳这里,限时免费入驻>> https://996.pm/M0yn4
需求发布操作指南 第一步:您需要先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官网登录(如未注册,请先注册)
第二步:点击官网首页「找合作」选择进入「优选企服」或者「资源置换」
第三步:「资源置换」选择免费发布,填写详细信息,点击提交后,我们会在一小时之内反馈审核结果,审核通过即可在平台显示您的需求啦。
第四步:「优选企服」选择我也要入驻,填写企业入驻申请信息后「点击提交」我们会在一小时之内反馈审核结果,并针对通过审核的优选企服的伙伴,我们将进行1对1的沟通服务,帮助品牌上架产品介绍的信息,让入驻更顺畅。
企服优选福利活动 为了提升「优选企服」入驻企业的质量,我们也在全网发起了助力企业推广的活动。我们将招募1000家优质的企业服务商,加入到我们的「企服联盟」,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形成联盟关系,深入合作,一起来共创优质生态;平台将为加入联盟的伙伴给予流量支持,让更多优质的企业产品,都能被用户看到、使用并认可。
加入企服联盟有哪些好处 1. 专属展示页面免费生成
企业信息、产品、服务及案例专属展示页面,优质信息持续曝光,增强企业和产品的知名度和自然流量。
2. 企业信息免费更新
服务商信息免费更新,平台审核,展示优化更及时,安全体验有保障。
3. 高净值客户线索高效获取
全网多渠道触达优质流量,助力企业达成高效连接;平台原创内容定位业内客户,企业营销转化更高效。
4. 企业推广精准曝光
官方认证背书、官网推荐曝光、多端媒体渠道宣传,多种方案满足企业独家营销需求。
5. 更多深入合作
加入企服联盟只是一个开始,对于好的产品,人人平台不仅会给予更多流量支持与曝光,后续也会有更多深入的合作,例如提供线上直播、定制线下活动等多样化的获客解决方案,帮助产品做全链路的设计,带来更多高质量商机。
如何加入企服联盟 目前已加入「优选企服」的品牌可以免费申请加入「企服联盟」,我们会对企业提供的服务,案例,合作介绍做严格的人工的审核,确保联盟企业的基本信息、产品展示、案例展示、服务项目展示等真实性;审核通过后会有官方认证的标志,解锁我们为企服联盟成员提供的曝光权益。
过程中有任何问题或者想要流量支持的小伙伴,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豆豆,备注【合作需求】,小助手会尽快联系你解决。
-
京东为什么无法全力投入百亿补贴?
设计动态 2023-03-09京东花真金白银推出百亿补贴,但部分商品价格没有拼多多便宜,覆盖的产品种类也不多。 刘强东认为“低价”是京东成功最重要的武器,但却被拼多多以同样的方式奇袭。如今,重回台前的刘强东亟需用自己最熟悉的武器打一场硬仗。 如今的京东,价格、品质和服务更像是一个“不可能三3月6日,京东“百亿补贴”全量上线,打响了电商平台的低价之争,那么在这场价格战里,京东的低价策略玩得如何?当“低价”不再是单一电商平台的营销武器时,京东在电商市场里投下的这枚石子,又可以掀起多大的波澜?
京东花真金白银推出百亿补贴,但部分商品价格没有拼多多便宜,覆盖的产品种类也不多。
刘强东认为“低价”是京东成功最重要的武器,但却被拼多多以同样的方式奇袭。如今,重回台前的刘强东亟需用自己最熟悉的武器打一场硬仗。
如今的京东,价格、品质和服务更像是一个“不可能三角”。一味追求低价,折损了原有的物流和服务水准,可能动摇京东的基本盘。
铺天盖地的宣传将市场的期待情绪烘托到极致后,京东轰轰烈烈的百亿补贴之战却被质疑声包围。
3月6日0点,百亿补贴正式在京东App亮相,入口被设置在首页正中间的显眼位置,与原计划相比提前了20个小时。但据雪豹财经社观察,部分商品价格没有拼多多便宜,覆盖的产品种类也不多。
这是刘强东自2022年底回归以来的第一场硬仗,也是京东主动掀起的第三轮全面价格战。刘强东曾在内部会上强调,“低价是京东成功最重要的武器,以后也是唯一基础性武器”。
但问题是,低价不只是京东的武器。
10年前,在夹缝中成长起来的京东靠价格战打赢了当当和苏宁,跻身国内电商巨头之列。5年前,拼多多靠百亿补贴,在天猫、京东的眼皮底下夺走了下沉市场,重塑整个行业格局。
如今,京东再次吹响了高举猛打的号角,向平静已久的电商市场抛出一枚重磅炸弹。这场赌局,京东敢拿出多少真金白银押注,又有多大胜算?
一、弹药捉襟见肘 京东对这次百亿补贴的重视,从很多个细节中不难窥见。
百亿补贴的入口,前所未有地出现在了京东App首页最醒目的黄金位置,在寸土寸金的首屏占满整个通栏。此前,百亿补贴只有在拼多多才有这样的“待遇”,在京东从未获得过一级入口,在手淘也需要下滑屏幕才能看到,而且只占了1/2的通栏。
京东、拼多多、淘宝的App首页
和此前只在大促节点短暂上线不同,京东这次的百亿补贴是常态化促销活动,对持续时间不再设限,而且覆盖全品类商品。
不仅如此,京东还在半个月前上线了开放平台“买贵双倍赔”服务,明确规定消费者购买相关标识的商品,如果实付金额高于拼多多、天猫等特定平台同款商品的价格,京东将给予双倍差价的补偿。将这项在天猫和拼多多已成标配的服务“搬”过来,京东的意图不言自明。
利用对手曾经引以为傲的核心武器,京东声势浩大地发起了反攻。然而,在贴身肉搏的价格战中,京东似乎并没有占据上风。
在京东百亿补贴的主页面中,Apple补贴专区被放在最显眼的位置,也是低价的主力军。大多数产品与拼多多百亿补贴后的价格一致,或低100~200元。
但在京东的非强势品类下,百亿补贴的商品和拼多多、天猫相比,价格并不低。
小米米家10公斤的洗烘一体机,京东补贴后的价格1699元,而天猫聚划算百亿补贴的补贴后价格为1698元。拼多多更是动态调整价格,贴着京东打。43度的茅台飞天500毫升装,京东只有两瓶装才参与活动,售价2258元;而拼多多此前一瓶装售价1199元,3月6日下调至1009元。
左为京东价格,右为拼多多价格
东方证券对京东百亿补贴上架的72件商品进行了“抽查”,京东价格占优的只有14件,拼多多有54件,另有6件两家平台同价。
参与百亿补贴的商品数量方面,京东也远低于拼多多。
据雪豹财经社3月6日统计,京东百亿补贴页面显示,vivo手机有20款产品参与活动,OPPO、一加分别有8款商品参与活动。而在拼多多上,苹果、小米、华为、OPPO、vivo等品牌的几乎全系列产品都可享受相应补贴。
家用电器频道下,油烟机、净水器参与百亿补贴的商品不足20款,洗衣机有10款。个护清洁类目下,洗发护发和身体护理两个品类加起来只有16款商品参与活动。服饰类目下,钟表眼镜品类只有8款商品。
换句话说,京东这场看似轰轰烈烈的价格反击战,弹药并不充足。
就连“买贵双倍赔”这一瞄准拼多多和天猫的“狙击型武器”,京东似乎也没有“教会”商家们如何使用。
在售卖标有“买贵双倍赔”商品的店铺中,有店铺向雪豹财经社表示,这是京东平台的活动,与店铺无关;有的店铺则表示该活动并非和其他平台比价,而是相当于价保政策,商家若在消费者下单后降价会退差价。有的商家称价保15天,有的表示价保30天。
远离低价厮杀多年的京东,似乎已经对自己当初获得成功“最重要的武器”失去了掌控。
二、亟需一场新的胜仗 以“多快好省”为口号的京东,正在给消费者留下“越来越贵”的印象。这显然不是刘强东愿意看到的。
去年年底,早已完成交棒的刘强东回归京东,罕见地向全体管理层发布了一封邮件,信中言辞犀利,表现出强烈的危机感:“随着 3C 家电业务的成功,很多兄弟开始夜郎自大、沾沾自喜,丝毫不再关注我们的低价优势,这样下去早晚会成为第二个苏宁!”
10年前,正是凭借低价这一“基础性武器”,刘强东带领京东挑起两次大型价格战,在电商市场攻城略地,成功扭转不利局面。
2010年,京东初入线上图书市场,遭到行业老大当当狙击。刘强东在微博放出狠话:“要打就要来狠的,5年内不允许京东图书部门盈利。”在近2年的拉锯战中,京东拖垮了当当的毛利,成为图书电商领域的新王。
2012年,京东再次以“无底线的便宜”,向几乎“垄断”线下家电行业的两大巨头苏宁和国美发起了价格战。刘强东冲在一线,高呼“苏宁敢卖10元,京东一定是0元”。当时苏宁还调侃“不跟小孩子斗气”,但历史再次重演,京东最终成功改变了人们对3C和家电的消费习惯。
图源:刘强东微博
这两轮价格战,奠定了京东成长为电商巨头的基础。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只有阿里有实力与其缠斗。
直到2019年,初出茅庐的拼多多拿起京东引以为傲的低价武器,发起了一场长达数年的价格战。
当年618的京东店庆狂欢日,拼多多发动奇袭,上线百亿补贴——以100亿现金对商家和消费者展开补贴,覆盖全网热度最高的10000款产品,而且主推以苹果、戴森等为代表的高客单价3C、家电产品,悄然探入京东腹地。
当时,恰逢京东和淘宝因大促期间“先提价后降价”“红包优惠套路多”等屡遭诟病,拼多多简单粗暴无套路的补贴正中消费者下怀。
凭借百亿补贴,拼多多2019年的年活跃买家数达到5.85亿,远超京东的3.62亿,两者差距从2018年的1.14亿扩大了近一倍。
而彼时的京东正陷入舆论风波,刘强东退居二线的传闻不时传来,在拼多多的攻势面前应对乏力。直到2019年双十一,京东才推出超级百亿补贴活动,且入口设置较为隐蔽。主打下沉市场的京喜也在几度沉浮后,最终以失败告终。在这场价格战中,手握低价“核武器”的拼多多成为胜利的一方。
近5年,徐雷掌舵下的京东逐渐与低价战场渐行渐远。刘强东口中的低价这把利刃,反过来刺向了京东。
2022年三季度,京东活跃购买用户数为5.88亿,创3年来最低增速(6.5%),而拼多多的年活跃买家数已超过8亿。二者全年GMV均在3万亿元以上,但拼多多的增速更快。从市值来看,拼多多市值近1200亿美元,京东为750亿美元。
作为京东的一号位,重回台前的刘强东亟需再打一场胜仗。
三、京东的“不可能三角” 炮火声响起,刘强东再次奔赴前线,既是宣告自己的强势归来,也是要拿回曾经属于京东的低价标签。
但在前两场价格战中威名显赫的京东,再赢一次恐怕很难。
在刘强东看来,零售业务的客户体验有三个要素:价格、品质和服务。低价是“1”,品质和服务是两个“0”,失去了低价优势,其他一切所谓的竞争优势都会归零。
但在百亿补贴的低价战场上,京东不仅无法拿出坚不可摧的“1”,连后面的两个“0”也可能受到影响。
拼多多全部由第三方商家供货,而京东需要在自营和第三方商家之间寻求平衡。京东的定位更像是品牌的大经销商,因销售规模巨大而获得更多的谈判筹码,但整体上仍要遵守品牌的价格体系,以与品牌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因此,在京东的百亿补贴活动中,能够自主掌握定价话语权的第三方商家占比更高。尤其是在电脑数码、手机通讯这两大类目下,过半商品出自第三方商家。这意味着,消费者在享受低价的同时,并不一定享受京东的优势服务——物流和售后。
为了把价格打下来,京东后退一步,不再强制自营合作商家使用京东物流,给予渠道商更大的自由度,降低运营压力。京东表示,对于不使用京东物流的商家,也给予相应的推荐权重。
这么做的后果,是京东的低价、品质和服务逐渐形成了一个“不可能三角”。
自营店铺打破底价,会破坏平台与品牌之间的关系;过分追求低价,京东自身又吃不消。第三方商家如果选择京东物流服务,配送成本高,商品价格下不来;不选择京东物流服务,价格持续下探,又抢食了京东自营的蛋糕。
在这个“不可能三角”中,京东无论在哪一方面追求极致,最后动摇的都可能是自身的基本盘。
从底层逻辑上看,京东和拼多多的百亿补贴也有明显区别。
拼多多做百亿补贴,是从下向上探索,在扭转用户心智的同时冲击“五环内”市场,用高额补贴换取高客单价用户。
而对于靠3C、家电起家的京东而言,一二线城市用户才是基本盘。走自上而下的路线,将百亿补贴的范围扩大到客单价更低的家居用品、日用百货等领域,京东能否将所谓的“下沉用户”拉过来、留下来,还得打一个问号。
更何况,京东罕见地发起如此声势浩大的补贴狂欢,已经成为竞争对手狙击的靶子。
阿里在京东官宣百亿补贴后不久,确定淘宝2023年五大战略中,“价格力”会更加被重视。苏宁也在3月7日发起了“百亿补贴,大牌直降”的活动,多款产品与京东价格保持一致。将百亿补贴深深烙印为自身IP的拼多多,也未曾放松警惕。
相比之下,主动发起进攻的京东,多了一些谨慎和克制的色彩。刘强东想要力挽狂澜、扭转局面,比10年前的自己和4年前的拼多多,都要难上许多。
作者:李欣彤
原文标题:雷声大雨点小,京东为什么无法全力投入百亿补贴?
来源公众号:雪豹财经社(ID:xuebaocaijingshe),faster、deeper and wiser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雪豹财经社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当ChatGPT遇到数字人,是“好看的皮囊”和“有趣的灵魂”的碰撞!
设计动态 2023-03-092022年底,ChatGPT横空出世,凭借在对话交流、代码编程、论文撰写、科研问答等方面的“超能力”,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内就吸引了上百万用户,这个热潮一直持续至今,目前ChatGPT的活跃用户已经过亿,让其迅速成为互联网界的“顶流”,也让国内各互联网大厂竞相模仿近段时间以来,ChatGPT一出就令大家大为震撼,许多大厂也在逐步朝着AI方向加大投入。当ChatGPT与虚拟数字人结合,又会是怎样的局面?本文结合相关场景,与大家一同探讨该问题,一起来看看吧。
2022年底,ChatGPT横空出世,凭借在对话交流、代码编程、论文撰写、科研问答等方面的“超能力”,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内就吸引了上百万用户,这个热潮一直持续至今,目前ChatGPT的活跃用户已经过亿,让其迅速成为互联网界的“顶流”,也让国内各互联网大厂竞相模仿。
一、什么是ChatGPT ChatGPT是由OpenAI公司发布的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算法创建的人工智能对话机器人。是一个基于GPT-3.5架构的大型生成式预训练语言模型训练的智能对话机器人,专注于开放域的人机对话、输出写作内容。跟以前的聊天机器人比。
ChatGPT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能用像模像样的“人话”来回答几乎任何领域的用户问题,并对上下文有一定程度的理解。ChatGPT不仅会聊天,还可以帮助人类写代码、修复bug、写工作周报、写小说、进行考试答题、绘画、看病以及大幅度提高搜索效率和体验等。
二、什么是数字人? 虚拟数字人(Digital Human / Meta Human),是运用数字技术创造出来的、与人类形象接近的数字化人物形象。
虚拟数字人是以语音智能、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理解、机器翻译、人像建模、数字人驱动及合成等AI技术,以热线、互联网等渠道为载体,具有对物理世界的感知、认知与表达能力,“孕育”面向5G时代的、具备感知智能、认知智能、表达智能的多模态智能交互,实现人机交互的数字虚拟人。
设想一下,如果数字人+ChatGPT两者,做为最近1-2年的与元宇宙相关联的最火热的2个产品线,而且其两者又能较好的进行结合业务融合。如果将其和和真人长得即为接近的3D数字人相结合,那么一个无限向人类思维靠近的数字人即将诞生。
对于很多行业比如金融行业、汽车行业、电商文娱的服务场景 上的运用 有重要的潜力 以及极大的想象空间 。
通过 ChatGPT与语音厂商的语音定制能力在加上数字人,可以做到模拟出客户的声音;再结合 NLP技术(包括实体识别、实体关系抽取等),模仿人类用户的语言行为、表达意图等,从而帮助用户完成一系列辅助操作。
1. 金融场景 通过面向B端的服务虚拟数字人以及专业、完备的金融技能,不但帮助金融行业实现数字化升级,还能够提供智能高效、简单快捷、安全可靠的服务体验。虚拟人能在线上线下多个场景完成业务问答、客户引导等工作,不仅可通过手机App、网页和微信小程序等渠道提供在线客服服务,也可以在线下营业网点迎宾,在智能交互大屏上,通过网格化立体式全渠道覆盖提供全天候的即时金融服务。
目前金融行业中传统的文本客服、机器人客服在业务办理过程中,仅能对短文本、单轮问答、简单多轮任务进行处理,往往因为问答回复不精确,导致客户体验感不佳。
在接入ChatGPT这类AI工具后,虚拟数字人识别感知能力和分析决策能力大大增强,同时在涉及与用户沟通的类似以上场景上,可以实现专业、自然的交流和互动。拥有了这些能力升级后,虚拟数字人可以更多的承担金融客户问题应答、业务操作指引等关键服务型的职能。到那时,人们可能很难判断,屏幕之后的究竟是数字人,还是素未谋面的真人客服,数字人和现实人类之间的界限将被模糊。
在营销层面,数字人可以使用ChatGPT的能力,更好地理解客户需求,并根据客户需求提供更加智能和个性化的营销宣传。例如,当客户需要了解某个特定产品的细节时,数字人可以通过与客户聊天的方式,了解客户需求,并通过ChatGPT的能力,为客户提供相关产品的介绍和推荐。
2. 汽车领域 在汽车的人机交互中,ChatGPT数字人交互系统能够模拟出真人形象,并通过肢体动作、面部表情和语音等多种方式与用户进行互动。数字人作为新的人机交互方式,不仅能够模拟真人形态,还能够进行情感表达与情绪互动,其应用于汽车人机交互中将成为未来汽车行业发展趋势之一。
具象一点的场景,如用户可以通过手势来操作一些车辆功能,ChatGPT数字人交互系统也能够根据手势完成相应的操作,通过手势控制车内空调开启、温度调节等功能。在车内可以使用手势来进行操控,而无需在汽车中控区域进行切换。
通过摄像头来捕捉用户的面部表情,进而对用户进行个性化的聊天,比如通过面部识别来判断用户的兴趣爱好,或者根据当前话题来寻找合适的话题。又或者通过面部表情来判断当前是不是一个合适聊天的场合,从而判断用户是否会接受这次聊天。
如在驾驶途中,车主可以通过语音输入“你好小安,请打开导航”之类的话。此时ChatGPT便会自动为车主播放导航路线、当前路况和天气情况等信息。如果车主是通过语音交互的话,那么此时ChatGPT则会自动打开语音功能为车主播放音乐或新闻。这样做不仅让用户感受到了尊重,同时也更方便车主与汽车进行沟通。
3. 电商行业 电商平台可以使用ChatGPT的能力,根据用户的历史购买记录、浏览行为、搜索关键词等信息,为用户推荐更加个性化的商品。——一个具有思考能力的买手推荐;
数字人可以通过聊天的方式,向用户推荐适合他们的商品,并提供相关信息和推荐理由。——个性化的专属客服。
具象一点来说:
商品讲解:电商直播中,数字人可以通过ChatGPT的能力,为用户讲解商品的细节、特点、功能等,提供更加清晰、生动的讲解,增强用户对商品的了解和信任。 智能互动:电商直播中,数字人可以通过ChatGPT的能力,与用户进行智能互动,例如回答用户问题、解答用户疑惑、提供解决方案等,增强用户的互动体验和参与感。 个性化推荐:电商直播中,数字人可以通过ChatGPT的能力,根据用户的历史购买记录、浏览行为、搜索关键词等信息,为用户推荐更加个性化的商品,并提供相关信息和推荐理由,增强用户的购物体验和满意度。 最终,通过数字人结合ChatGPT的结合,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加智能和个性化的购物体验,增强用户体验,提高用户满意度和忠诚度,从而帮助电商平台实现业务增长和竞争优势。
总结 以ChatGPT与数字人结合,将打开AI应用的巨大想象空间,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ChatGPT的出现,为数字人产业走向深处打开了一扇崭新窗口,让数字人不在基于原有死板的NLP能力,只能机械性的回复一些常见问题。通过融合ChatGPT强大的语言理解和生成能力,将进一步提升数字人在场景应用中的感知识别能力和分析决策能力,以AI驱动快速生成同时 兼具“好看的皮囊”和“有趣的灵魂”的数字人。
从未来可以运用于覆盖的行业来说,金融、电商、旅游等均有其大展拳脚的地方且真正意义上来说是有价值的产品,而非一个基于元宇宙概念的一阵风。
随着相关技术参与进来的大厂越来越多,关注度火爆的情况,也促使了很多科技驱动的企业进行了业务探索与尝试,相信在不就的未来,随着国内的相关厂商的技术研发与突破,结合其已有的客户情况,如百度的文心一言,数字人+此类的新技术能力,会成为金融、汽车、政务、传媒、文旅等行业数智化转型升级过程中的必经之路,也极有可能会颠覆目前的运营模式。
本文由 @毅鸣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B站难,UP主也难
设计动态 2023-03-09B站似乎总能以奇怪的方式上热搜。 随着B站最新财报的公布,广大热心网友很快就发现了两大华点:“B站2022年净亏损75亿元”“B站去年给UP主分了91亿”,而B站也再次被舆论推到风口浪尖。 有网友就吐槽,“亏这么多还给UP主分91亿,然后UP主还说没挣到钱,怎B站发布了最新财报,其中有两个点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一个是“B站2022年净亏损75亿元”,另一个是“B站去年给UP主分了91亿”。B站很难,但B站给UP主分了这么多后,UP们依旧表示过得艰难。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局面,来看看作者的分析。
B站似乎总能以奇怪的方式上热搜。
随着B站最新财报的公布,广大热心网友很快就发现了两大华点:“B站2022年净亏损75亿元”“B站去年给UP主分了91亿”,而B站也再次被舆论推到风口浪尖。
有网友就吐槽,“亏这么多还给UP主分91亿,然后UP主还说没挣到钱,怎么肥事?”“明明创作激励分成降低了很多,之前一个视频有一万播放量都有十几块,现在就几块了。”
而另一边的B站亏损还在加大,2021年亏掉了68亿,今年增加了10%,盈亏平衡的难题依旧困扰着这个月活已经超过了3亿的平台。
“B站并不是一个视频播放器,B站的使命是创造好内容,工作是服务广大创作者。”B站CEO陈睿在13周年站庆中这样说道。
那为什么B站和UP主都活得有些艰难,这背后什么样的事实,造成了两方双输的局面?
01 B站UP主处境堪忧 视频总播放量加起来一亿,平台会给多少分成呢?
UP主“灾变杰克”在一个视频中给出了答案,他两个号两年,大约只赚到了7.2万元。很显然,这对于一个全职UP主来说,必然是一个入不敷出的数字。
UP主赚钱的手段通常可以分为日常发布视频带来的创作激励、粉丝日常充电(打赏)、直播收入、接广告的恰饭收入。
显然,对于一个UP主而言,基础的收入就是做账号过程中产生的投稿收入和粉丝充电,其他收入是进一步产生影响力带来的。
先来看基础收入。2018年1月,B站推出了“bilibili创作激励计划”,加入计划后,达到一定要求即可开始计算收益。至于收入多少,首要衡量指标则是用户喜爱度,基于点赞等互动行为进行综合评估,视频播放量与点赞、投币、收藏(俗称“一键三连”)情况。
这个计划主打就是UP主能通过投稿视频赚钱,实现平台和创作者的“双赢”。Youtube也有类似的分成,由于YouTube有着来自全球品牌商庞大的广告收入,即使遇到了下滑,也有近80亿美元(超过500亿人民币)。
广告分成是油管UP主的常见收入来源。福布斯曾经估计YouTube 每千次广告观看可以带来3-5美元的收益。这意味着,一个百万播放的视频单靠贴片广告就可以赚到5000美元以上。
但总体而言,不管是B站还是YouTube,“分钱大法”主要是激励用户投稿,投稿多流量多,吸引更多用户,平台也能大大扩张用户规模,再通过一定的商业化手段赚钱。
户外圈声名远扬的B站“顶流”UP主“徐云流浪中国”,虽然其粉丝量早已突破百万,视频播放量也已破1.8亿次,但收入来源仍局限在B站官方渠道的他曾自曝:与外界臆想中的月入10万不同,自己在B站发视频的400多天里,平均每3天就要发布2条视频,累计总收入只有17.8万元左右。
消息一出,外界哗然。而徐云也借此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更加真实的B站UP主收入情况,前提是收入来源只有以B站创作激励计划为代表的官方渠道。
对于B站创作激励计划的不给力,B站泛财经UP主“朱想想Analyst”深有同感。根据他的数据统计,B站上单个视频的平均播放量大约是其创作者粉丝量的30%。叠加B站UP主平均每月上传5.9条视频的更新频率, 一个有100万粉丝的B站UP主,B站创作激励计划能为他带来的月收入大约为5310元。
以此类推,有50万粉丝的B站UP主每月大约能获得2655元的创作激励;有10万粉丝的UP主只能获得531元;有1万粉丝的UP主更少,大约为53.1元,真就“靠爱发电”。
事实上,对于大多数有志于在B站赚钱的UP主来说,广告才是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当粉丝量积累到足够多、在业内具有一定影响力之后,UP主便有机会获得来自广告厂商的广告投放。与观众打赏和平台分成及奖励相比,与广告厂商合作可以算是UP主最赚钱的方式,毕竟对大部分UP主来说,仅靠平台的收入很难赚钱。
比如账号“老蒋巨靠谱”,在成为UP主的一年后,相比东拼西凑也只勉强达到3.5万元的纯官方收入,超过5万元的广告收入成为他在B站收入的大头,占到其总收入的1/3以上。
综合老蒋与“朱想想Analyst”等B站UP主提供的信息,我们可以得知UP主在B站能够接到的广告主要有4类,收益从低到高分别是: 动态转发、动态直发、植入视频(即“贴片广告”)、定制视频。
与其他平台依托流量定价的做法不同,“在B站,商务合作的基础是粉丝数量。”B站的官方商业合作平台是“花火”,入驻的UP主最少需要拥有1万粉丝,且过去30天有原创视频发布。
由于B站的属性,大多数UP主也不会轻易去接植入视频,而是更青睐定制视频。
不过,在大多数时候,就算是质量最高、花样最多、甲方也最喜欢的定制广告,对粉丝/路人来说也是一种冒犯与打扰,所以B站UP主在考虑用户情绪与自身口碑的前提下,一般会把接广告的频率控制在每月1到1.5条。
这么算下来,一个有100万粉丝的B站UP主,广告能为他带来的理想月收入大约在11万元到16.5万元之间。
以此类推,有50万粉丝的B站UP主每月大约能获得5.5-8.25万元的广告收入;有10万粉丝的UP主能获得1.1-1.65万元;有1万粉丝的UP主只能获得1100-1650元。
对比收入情况十分惨淡的B站创作激励计划,(定制)广告能为B站UP主带来的收益无疑更可观。
但商业广告机会,并不会均等地落到每一位UP主手里。众所周知,B站粉丝是站在鄙视链顶端的,同样的粉丝数量,B站的粉丝价值大于抖音、小红书等其他平台。所以,在一般人眼中,手握几十万B站粉丝理应接广告接到手软。
去年10月,美食区UP主@探索吧芋圆发布了一条视频《好好同大家道个别吧,我要为小芋圆挣生活费去了》,他当时已经有75万粉丝了,然而却宣布了自己将去重新找份工作,养育家里的“吞金兽”。
可见,全职UP主即使粉丝数量足够多,未必能在广告滋养下顺风顺水。
其实,由于B站分区限制,广告接单的情况也存在天然差别,美妆、生活区比较好接广告,而像游戏、鬼畜、影视,即使粉丝上来了,商业化也相当困难。
已有超过100万粉丝的旅行UP主“杨旭游记”在视频中坦言,如果抱着希望是赚钱目的的话,做这个分区的UP主可能会比较失望,开支大,受众少,播放量也少,收入自然不甚乐观,绝大部分人都是入不敷出的状态。
当然也有UP主主动拒绝商业化,比如我们之前提到的徐云,虽然他在B站上的收入显然与他的影响力不符,但徐云并非没有接广告的实力。只是因为他觉得随便接广告或带货会对自己的形象与信誉产生损耗,所以他很少会去接广告,“非不能也,实不为也。”
除了广告与B站创作激励计划,“充电”(用户对UP主视频的打赏)则是B站UP主常见但可有可无的收入来源。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用户给UP主充电的单次金额为3元,一个有100万粉丝的UP主月平均充电数大约为59次,所以其月平均充电收入大约为177元。粉丝很少的尾部UP主这部分收入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02 蛋糕做得虽大,但分蛋糕的人更多 不难看出,哪怕在B站这样一个当下国内还算不错的视频平台,在UP主收入层面也呈现出严重的马太效应。有媒体就曾观察到:与频频有黑马杀出重围,就算是新人UP主也容易获得更多用户关注的抖音不同,在B站已经很少能看到这样的新人UP主,用户的关注还是被平台更多地导向了传统大UP主。
问题在于, 在B站,粉丝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UP主的收入水平。 为了在吸引更多用户关注的同时为自己创收,有不少UP主也尝试直播带货、卖课等创收方式,又或者利用自己在B站打响的名声在社会上建立更多的经济优势。
就比如老蒋,在B站的直播让他在第一年获得近5万元的收入,而借由B站知名UP主的名号(叠加他此前在业内的名声)在社会上讲课、做商业咨询等,也为他赚得1万多元的额外收入。
再比如我们熟悉的罗翔老师,凭借“法外狂徒张三”等出圈名梗,罗翔在国内的知名度不言而喻,其原本就不差的经济状态只会更上一层楼。
但当我们将视线转回到沉默的大多数时,UP主与B站“互相伤害”似乎才是常态。
B站对财报亏损的解释是,收入分成主要是在直播和广告业务中给UP主的激励/分成,达到91亿元人民币,增长18%。请注意,这里的收入分成主要是直播和广告业务中的激励/分成,而不是仅仅是UP主的投稿收入。
2022年以来,B站对UP主的创作激励计划做了调整,许多UP主表示收入“腰斩”。在降本增效大行其道的这两年,B站在多年来持续亏损的背景下,为了节流向本就不富裕的创作激励计划再砍一刀。“最近大家都表示自己做视频的收入被减少了80%左右,有些甚至只有原来的1/10。”
B站历史类UP主“树大师”就曾感慨,“本来我在B站十万播放的视频最多拿到过1600元左右,但这次改版之后,我新视频对比同数据的视频收入降低了40%以上……只能说本来也没打算靠这个吃饭,当职业UP主。我以后还是按照兴趣去做下去,激励有当然更好,没有的话也不会停止自己的更新的。”
这对中腰部UP主而言,坚持创作很难。前文提到的“灾变杰克”坦言,很多UP主可能坚持到涨了几万粉或者十几万粉就不再更新了,大家可以多理解。30万粉以下UP在B站真的很难混。
所以对B站而言,当平台遇到寒冬,有降本增效的需求时,肯定首先保住头部UP主,这样就意味着稳住大盘。但是,当中小UP主面临困境,那势必也会影响B站的生态。
B站作为规则的制定者,当UP主数量变多,规则不适用的时候,自然有必要改变规则。而对于UP主呢,当B站不再是一个好的选择,转而投身其他也是理所当然,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短视频UP主都是多平台发展。中小UP主如此,头部UP主也会如此,连B站科技区门面担当何同学这样的超级UP主此前也入驻了抖音。
而中长视频老对手西瓜视频,曾在2020年就宣称将拿出20亿元对优质作者进行补贴,且20亿元不含商单、直播、电商收入,上不封顶。同时,平台将探索“保底+分成”模式,实现视频创作人职业化。
西瓜视频运营负责人在现场举例说,比如一个创作者每个月能获得五六万元收入,其中会有一万元是固定收入,其余为流量和商业化分成。
虽然西瓜视频一直也不温不火,如今也未必能投入这么大补贴,但背后财大气粗的字节撑腰,盈利压力没有B站那么大,那么对UP主而言,谁愿意跟钱过不去呢?
长此以往,B站的独特性便会受到影响,甚至都有可能分手,毕竟对B站而言,最重要的问题永远是平台内容创作者的关系,关系不好,不要也罢。
03 B站盈利模式承压过重 就像在同一天冲上热搜的“B站2022年净亏损75亿元”与“B站去年给UP主分了91亿”,虽然分开来看都没什么问题,但被人有意联系在一起就颇值得玩味。
B站亏损,并不是一个多新鲜的消息。事实上,由于营收结构/盈利模式的问题,B站一直深陷亏损困境,说起来这与B站的UP主们还有一定关系。
在此之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B站的营收结构。
B站的营收结构主要分为游戏、增值服务、广告与电商4类。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游戏在B站营收结构中的过高占比,都让陈睿等B站高层心生忧虑。毕竟过于依赖游戏的单一营收模式(还是FGO这样一款外国游戏),无形中增加了B站的经营风险。就比如前不久闹得沸沸扬扬的暴雪背刺网易事件,已经从侧面印证了B站的担忧非虚。
加之彼时国家对游戏版号的发放逐渐收紧,以及外界对B站“披着弹幕外衣的游戏公司”的刻板印象,都让自我定位为“视频社区”的B站盘算起“去游戏化”的事宜。越早“去游戏化”,B站在应对未来可能到来的风险时越能保持主动。
至于“去游戏化”,并不是说B站要砍掉游戏业务,而是减少对游戏的营收依赖,将更多精力用于发展其他业务。按照B站的设想,自己旗下的四大业务应当齐头并进,这样才能打造出更健康的营收结构,进而向资方递交出更完满,也更具市场吸引力的答卷。
B站的思路没有问题,只是结果的发展往往出人意料。
从2017年到去年6月,仅仅5年时间,其游戏业务的营收占比就从83.4%骤降至21.3%。随着这几天B站最新财报的公布,其游戏业务的营收占比虽然缓慢上升至22.9%,但与其他业务不错的增速相比,也成为B站目前唯一一个营业额同比下降的业务。
结合B站去年上半年被频频曝出的,涉及游戏、直播等多个业务的裁员消息,B站的“去游戏化”显然十分“成功”。 只是这种“成功”带来的,唯有B站业绩的长期衰退。背后的原因也不复杂: 在没有找到下一个稳定,且足以替代游戏业务的营收来源前,B站便草率地从游戏业务抽身,主动削弱了游戏这个支撑起B站盈利大头的“现金牛”业务。
就好比宋、金对峙时期,明明强敌环伺,宋高宗依旧以“莫须有”的名义处死岳飞,在破坏了抗金大好形势的同时,也为有志于收复故土的后人(宋孝宗)埋下了大坑。
也许有人会问,难道B站的增值服务、广告与电商业务就撑不起游戏业务拉胯前傲人的增长成绩吗?答案是真不能。
因为相比游戏,这三个业务有一个共同点: 营收与用户数量呈正相关。 换句话说,相比一部爆款游戏能带来的营收爆发式增长,增值服务、广告与电商业务的增长有迹可循,并不会在某个时刻给人以突然惊喜。
更何况B站曾立下“永不贴片”的flag,而贴片广告又恰恰是像B站这种长视频网站最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所以先天不足加后天失调的结果就是,B站长期陷入亏损困境。
为了给B站找到一条活路,陈睿等B站高层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工作重心放到了用户增长上。只是仅靠B站原有的小众二次元群体,显然无法实现用户目标的快速增长。
为此陈睿主动降低了以“高难度”著称的B站会员准入门槛,将用户从二次元群体扩展到整个年轻群体,即Z世代。按照陈睿的野望,B站“在中国可以装下5亿人”。
结果是喜人的,从日活用户、月活用户与月均付费用户这三项指标来看,B站几乎每一个季度都会刷新一次成绩,但面对自降门槛后激增的用户数,新的问题随之而来: 仅靠原来小众的二次元内容,B站显然无法满足更多新用户对内容的需求。
04 B站破圈带来的必然难题 破圈,朝知识平台的方向破圈,就成了B站的应对之策。
在业内人士看来,每一个视频网站都有成为PUGV(专业用户创造内容)的梦想,对目前仍处在UGC(用户创造内容)阶段的B站来说就更是这样。
而那些“曾经热爱二次元的大学生,逐步成长成为行业精英、意见领袖,他们将自身知识能力移植到B站,以前自己欣赏二次元的地方变成了展示自己的平台,加之浓厚的高手过招氛围,形成了泛内容的迭代,然后通过正循环带动更多高手加入。”
按照理想的发展状态,B站的破圈与用户的成长应该相辅相成。
遗憾的是,对扭亏为盈的迫切让B站高层在落实决策时尽显急功近利。而内容领域的过快发展(一大表现就是新视频分区的快速开拓),虽然让B站的股价飞涨并一度压制爱奇艺,增值服务、广告与电商业务的业绩也因此获得一定程度的上涨,但随着大量UP主的涌入与崛起,B站的成本压力也愈发加重。
早在2021年时,B站在UP主身上的收入分成成本就达到了77亿元,同比上升了77.1%,占全年总支出的50.4%。到了去年第四季度,来自UP主的成本支出则上升至91亿元,这不还上了这几天的热搜嘛。
不难看出,B站在UP身上的过高成本支出已经成为其长久亏损的直接原因。
UP主的成本为何如此之高?
这与B站的UGC商业模式有关。相比爱奇艺、优酷、腾讯等贯彻OGC(职业创造内容)商业模式的传统长视频网站,UGC商业模式极大地降低了B站在版权方面的支出。作为替代,UP主则肩负起B站日常内容的生产重任,在“平台-UP主-用户”的有机循环中充当着粘合剂的角色。
如果说在破圈以前,数量有限的UP主,尚不会给B站带来太过沉重的成本压力。而游戏业务的蓬勃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分摊了成本压力。随着破圈以后UP主数量的激增,以及同时期“去游戏化”引发的游戏业务的长久衰退。此消彼长之下,B站逐年扩大的亏损额已经有无法遏制的趋势。
面对生存压力,B站也自然顾不得什么体面,于是就有了我们之前提到的对创作者激励制度的改革,叠加B站UP主在收入层面呈现出严重的马太效应,更多的UP主因此深受其害。摆在他们面前的无非是三条路:润、卷、躺平。无论哪一种选择,从长远来看都是对B站社区氛围的破坏(虽然现在已经不怎么样了),更是对B站UP主的异化与摧残。
梁启超曾说,“十年饮冰,难凉热血”,可惜人生又有几个十年。倒是应了那句俗语,“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未来等待B站的会是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但想来不会是太美妙的结局。
作者:散人;编辑: 甄幸运
原文标题:B站和up主是如何做到“双输”的?
来源公众号:商隐社(ID:shangyinshecj),探寻商业世界的隐秘角落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商隐社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拼多多短视频,向“抖快”讨经
设计动态 2023-03-09拼多多短视频不声不响,变成“巨物”。 据36kr报道,拼多多旗下短视频业务多多视频DAU已于去年底至2023年初突破1.5亿,目前稳定在1-1.2亿,用户时长峰值超过40分钟,目前稳定在30分钟上下。 什么概念?虽说多多视频的DAU和抖音、快手仍有差距,但已超可能提起短视频平台,大多数人会首提抖快,而现在,拼多多旗下的“多多视频”可能也要被纳入前列阵营了,因为从去年底至2023年初,多多视频DAU已突破了1.5亿。那么,多多视频是如何做到日活突破1.5亿的?一起来看看作者的分析与解读。
拼多多短视频不声不响,变成“巨物”。
据36kr报道,拼多多旗下短视频业务多多视频DAU已于去年底至2023年初突破1.5亿,目前稳定在1-1.2亿,用户时长峰值超过40分钟,目前稳定在30分钟上下。
什么概念?虽说多多视频的DAU和抖音、快手仍有差距,但已超过小红书、哔哩哔哩、知乎等平台。京东、阿里心心念念的短视频,却让拼多多先做成了?
一、日活突破1.5亿,怎么做到的? 一年多的时间能够突破1.5亿的日活,在伯虎财经看来,主要是多多视频找对了“学习对象”。
2020 年,多多视频就在拼多多 APP 低调上线,取代了此前的直播入口。但直到 2021 年底,拼多多才为多多视频提供了主页一级入口加强导流力度,而且只是向部分用户内测并未全面铺开。至于全面上线,已经是 2022 年 2 月的事了。
而这段时间,也是淘宝、京东向“内容平台”磨刀霍霍的时候。淘宝“逛逛”加码短视频内容,更改算法推荐机制,甚至在搜索首页的下拉页面都增加了引流入口。上线一年时间,日活突破5000万,但之后就慢下来了。比如逛逛头部博主“你要找哪只熊啊”入驻淘宝逛逛两个月粉丝量就突破了10万,但直到现在,其粉丝量才16.1万,其他博主也有类似情况。
而京东为了推广“逛”,在2021年双十一邀请了100多个知名品牌开启了300多场直播,其中包括雷蛇CEO、小米中国区副总裁等商界大佬。但2022年,京东内容转回到价格身上,“逛”的曝光率明显下降。
老大老二花钱出力搞不定,却有新小弟频频冒头。2020年618,“抖音电商”品牌正式发布;10月,抖音切断了第三方平台的商品链接;2021年,据分析师测算,抖音电商的GMV就高达8000-9000亿之间。
很明显,比起从电商走向内容的难度,内容走向电商明显更有机会。一方面是电商平台提供的服务特性,容易被用户“工具化”,并不具备内容基因。另一方面是平台内容产品几乎是营销向内容,很难吸引或留住用户。
所以拼多多并没有走京东、淘宝的老路,而是向抖快靠拢。
第一招:补贴。
花钱办大事是拼多多一向以来的风格了。上线至今,多多视频获取用户的方式主要为现金奖励:一是根据用户浏览时长与浏览视频数,分阶段发送红包至微信账户,这一部分由拼多多来承担;这个路数是不是很熟悉,当初的抖音、快手极速版就凭借此招,迅速下沉,迎来爆发式增长。据《晚点LatePost》报道,快手极速版公开上线20天,就突破了千万日活。
二是商家根据成熟用户在平台上总的停留时长与视频数、评论数与点赞数进行提现奖励,由商家承担。所以在多多视频上,发视频、看视频、评论、点赞、玩游戏都能领红包,且拼多多是舍得花钱的。
36氪报道,拼多多2022年给予多多视频的用户补贴金额逼近10亿元。其中,补贴最狠的二季度补贴额在3-4亿元,也是在这一时期多多视频的DAU从一季度的1亿增至1.2亿。
同时,在内容生态上,拼多多也是给出了自己的解法。
打开多多视频主界面,会发现其设计与抖音其实大差不差,唯一的区别就是只有“关注”和“推荐”两个栏目,由于没有搜索框,所以用户能看到什么内容就全靠系统推送。
而“关注”栏目下,都是各个品牌或者中小商家的直播,而“推荐”栏目下,是日常搞笑、生活类等各类型视频,连续刷了20条,完全没有广告。这和淘宝、京东满屏的营销广告形成强烈反差。多多视频似乎真的把自己当做一个生活流短视频平台,而不是承载带货功能的电商短视频项目。
目前来说,多多视频已经可以稳定圈住上亿的用户,这对电商平台来说,是一个好的开始,但也仅仅是个开始。但说多多视频成了多少有点立不住脚,接下来怎么走,才是关键。
二、圈住上亿用户,然后呢? 用钱砸出一个拥有上亿日活的内容平台的代价是,2022年多多视频(短视频+直播)的商业化率仅为33%,而淘宝直播的商业化率已经逼近70%。
另外,这个“内容平台”好像完全没有存在感。不要说和同级别的小红书、哔哩哔哩,连日活在千万量级的知乎,甚至虎扑的名气都要比多多视频大得多。虽说多多视频上的内容生态虽大体上与其他几个短视频平台类似,但从视频的丰富性,平台配套的特效、滤镜,以及社区内部的内容氛围上来看,差距较大,且平台上搬运视频痕迹十分明显。
扎心的说,现在吸引用户的并不是多多视频上有新奇、有趣的内容,而是冲着“补贴”去的。
早期抖快平台能通过烧钱补贴的方式增长,是因为这两个平台的内容丰富,能够吸引用户留存。但多多视频显然还没有这个吸引力。
可无止境的烧钱也是不可能持续的。比如现在想在多多视频刷足20元提现是越来遇难了,总是还差那么一点点,网友吐槽“没下个单,是挣不到这个钱的!”
内容吸引力有限,如果补贴力度下降,很有可能造成用户大量出走。所以,多多视频必须抓住现在的流量红利期,尽快跑通变现路线,将用户数据转化为收益。
一般内容平台营收主要靠的是广告和交易,目前让多多视频凭借广告走通显然是痴人说梦,况且拼多多做短视频主要目的也是“卖货”。拼多多会怎么做?我们可以回顾一下当初抖音快手是怎么坐上“电商卖货”这个“贼船”的。
2020年4月1日,罗永浩在抖音独家直播带货持续3小时,交易总额超1.1亿元,累计观看人数超过4800万。一方面是带来巨大的交易额,另一方面是头部主播带来的话题及热度能够吸引更多的粉丝留在平台。并且罗永浩的出圈,也让抖音吸引了更多达人入驻。
不过即便当时抖音手握6亿流量,但不少品牌还是对内容平台的带货能力持怀疑态度。为了吸引品牌入驻,抖音不仅帮忙梳理重要的运营数据,指导选品,还会给予极大流量补助和政策支持。比如太平洋女装长达19个小时的直播,快速上新,清爽、高级的直播间背景,符合品牌目标用户年轻消费者喜好的背景音乐,离不开背后抖音的指导。
随着太平鸟女装、Teenie Weenie陆续成功出圈,品牌商家开始将更多预算投放抖音,尤其是抖音和优衣库牵手,更是成为标志性事件。
而快手可能对拼多多更有借鉴意义。因为快手以下沉用户起家,早期平台充斥着自虐视频、低俗黄段子和各种博眼球无下限的内容。这种野蛮生长的内容生态,一定程度将用户推向了抖音,也让平台留存用户流失更快。快手当时采取了两种方式:
一方面,扩充内容,推出各种激励计划,如“光合计划”拿出百亿元拿出百亿流量,扶持10万优质生产者;另一方面,优化分发机制,大量引入MCN机构,向抖音靠近。
不过多多视频又有一些不同,它已经有自己的货架电商平台。所以,多多视频带货应该更倾向于接受拼多多站内的链接,但拼多多的东西主打性价比,商品价格已经被压得很低,能留给达人的分佣比率极其有限,这种情况下,多多视频能不能产出头部主播很难说。
那么,这个角色只能交给商家来做。商家做短视频做直播,能够在用户面前会有更加立体的形象,还加强了和消费者之间的情感链接,让消费者对其更有信任感,也是提升自身竞争力的不错手段,可以参考麻六记的张兰。
所以,如何帮助拼多多的商家和品牌带货出圈成为重中之重。这也是能够吸引更多品牌商家入驻的“噱头”。有消息称,多多视频今年的目标是将商业化率提升至 66%,接近淘宝直播 70% 的水平。与此同时,坐拥6亿DAU的抖音正在电商领域攻城拔寨。不少行业人士都表示,抖音直播目前在服饰和美妆等品类上已经开始对拼多多产生冲击。
拼多多总是能够化“腐朽”为神奇。在所有人都以为电商格局稳定的时候,拼多多以下沉市场为切入点,硬生生挤进三强。多数人都不看好拼多多出海,且把最卷的北美市场作为第一站时,拼多多的Temu连连给出惊喜。那么,现在日活已经破亿的多多视频会再造一个奇迹吗?
参考来源:
字母榜:黄峥的迪士尼之路,拐上了张一鸣的岔道 三易在线:多多视频悄然间日活过亿,拼多多或进入收割阶段 价值研究所:阿里京东心心念的短视频,被拼多多先做成了 36氪未来消费:拼多多短视频业务“多多视频”DAU峰值破1.5亿,用户时长比肩视频号|独家 作者:梦得
来源公众号:伯虎财经(ID:bohuFN),聚焦头部企业,以深度原创为特色,为你发掘精彩。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伯虎财经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