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德+口碑”,可以在本地生活战场上突出重围吗?
设计动态 2023-03-07今后,除了导航、打车,高德地图还能团购。 近日,阿里巴巴生活服务板块下的饿了么到店业务(前身为“口碑网”)将与高德合并,原到店业务负责人张亮将由向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CEO俞永福汇报,改为向高德CEO刘振飞汇报。 自从2006年阿里注资口碑网后,其命运就发生了最近,本地生活领域频频有消息传出,比如抖音的“团购配送”、微信的“门店快送”、再到阿里整合高德与口碑,越来越多人开始对这一领域投以关注。那么,面对本地生活的新老玩家,“高德+口碑”的组合,是否可以突出重围呢?
今后,除了导航、打车,高德地图还能团购。
近日,阿里巴巴生活服务板块下的饿了么到店业务(前身为“口碑网”)将与高德合并,原到店业务负责人张亮将由向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CEO俞永福汇报,改为向高德CEO刘振飞汇报。
自从2006年阿里注资口碑网后,其命运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中国雅虎整合、接入支付宝、联手饿了么,阿里生态体系下的口碑团队,从香饽饽一步步变成了“流浪的孩子”。这次与高德的融合,阿里的意图更是显而易见:通过高德的高流量来带动到店业务的消费量。
试想一下,消费者在高德上团购套餐之后,再使用导航到店用餐,岂不两全其美!不过业界的担心也并不令人意外:一直不见起色的“口碑”,能否完善高德的“种草”体系?高德作为一款工具性软件,越来越商业化,是否符合消费者的使用需求?
“高德+口碑”能在本地生活战场杀出一片天吗?
一、近5亿月活何处落地 近日,上海的孙女士在导航时发现,高德地图会提示沿途有星巴克“沿街取”,提前点单,到达取餐点后免下车,摇窗可取,预计比原行程多12分钟。
打开高德地图,进入“附近”界面,一股“美团风”扑面而来,“美食、酒店、休闲玩乐”等热门频道应有尽有;继续向下浏览,瀑布式页面布局的推荐店铺也与美团如出一辙,甚至连右下角领红包活动,都一模一样。
《IT时报》记者分别在美团和高德App上对比了五家不同类型的团购套餐,发现无论是本帮菜、特色菜,还是日韩料理、西餐, 高德团购价格与美团几乎没有差别,相较之下,美团可选的套餐种类要多于高德。 以塞德斯德国餐厅为例,高德展示出来的团购仅有“198元烤猪肘”一种套餐,而美团则有从单人到六人的5种套餐选择。
左为高德,右为美团
在到店业务上,高德凭什么追赶竞争对手?艾媒咨询发布的《2022年度中国App月活跃排行榜》显示,高德地图以4.9亿的月活跃人数位居“旅游出行”类榜首,超过3.07亿月活跃人数的美团。
流量变现成为高德发展本地生活业务的关键,但这一优势如何进一步转化落地,仍有待探索。
“如果你是做餐饮团购的,我不建议入驻高德。”四川德阳市某家卤味店铺老板钱安(化名)告诉《IT时报》记者,店铺上线高德能否增加客流量主要还是看行业, 酒店、景区等一些偏向旅游的行业,会有一定的团购量,但餐饮行业在高德的团购量少之又少。
“ 客流量基本没有增加,反而成本增加了不少,我已经下架了高德上的团购套餐。 ”钱安向记者表示,其自家经营的卤味店,到店的都是些老客户,对导航和推荐的需求不高,而按照消费习惯,新客户也大多从美团、大众点评或小红书种草而来,目前很少有人使用高德。
“我的建议是,店铺免费入驻高德就好,没必要花大价钱开通旺铺,上线特价团购套餐。”钱安的态度很明确,高德虽然能增加一定的曝光度,但引流效果一般,同时还需要花费不小的费用成为旺铺,才能上线更多的团购套餐,这对自家小店来说成本太高。
随后,记者咨询了高德旺铺服务商。据介绍,入驻高德旺铺的餐饮店铺需要准备经营执照、食品许可证、卫生许可证等相关证件以及店铺详细信息。成功开通后,高德会在搜索、附近、导航等板块优先展示,同时还可以享受平台专属补贴。以建材店铺为例,开通大约会增加40个客户到店。
价格方面,分为988元/年、1288元/年、1666元/年、1988元/年和2988元/年五款套餐,“如果你是做餐饮的,我主推1688~2988元/年套餐。” 服务商介绍道。
二、口碑的“流浪”之旅 提起团购业务,消费者最先想到的应该是美团和大众点评,而与大众点评成立相差一年,且同为O2O领域鼻祖的口碑网,正逐渐消失在大众视野。
2004年6月,口碑网由阿里第46号员工李治国创立。2006年,“风生水起”的口碑网得到阿里注资500万后如虎添翼,一举成为国内最大的跨区域、一站式、满足民众生活消费需求的网络平台之一。数据显示,口碑网覆盖全国2000多个县市,2万多个小区,收集各类店铺信息7万多条,日均200万独立访客,1000多万点击量。
正当一切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时,2008年,口碑网被阿里全资收购,其命运便不再掌握在自己手里。阿里先将口碑网与雅虎中国合并,成立雅虎口碑,这看似为口碑网拓展市场、树立品牌,但内部动荡一直不断;2009年,阿里升级“大淘宝”战略,口碑网也顺势并入淘宝旗下;直到2011年口碑被暂时关停。
而此时正是“百团大战”拉开序幕的风口。不愿放弃本地生活业务的阿里,转手便向美团融资;2014年,阿里再次投资美团;2015年,在阿里与蚂蚁金服双方整合重塑下,口碑重获新生,虽说避免了残酷的“厮杀”,但也错过发展的黄金期。而这一时期口碑主要的依靠对象是支付宝。
一位支付宝内部人士表示,虽然支付宝为口碑提供了入口,但口碑在体系内的存在感较弱,战略重视度似乎也不高,“口碑团队也与支付宝进行过一些融合,例如在支付等产品条线,但整体表现依然不理想。”
2018年,阿里全资收购饿了么,与口碑合并,纳入新零售体系,最终形成一个到家、一个到店的“左膀右臂”,全力出击本地生活业务形态。
此时,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范驰继续带领口碑业务,向王磊汇报。2020年,张亮被任命为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副总裁兼生活业务负责人,正式成为口碑的管理者。
时至今日,命运多舛的口碑再次“流浪”到高德旗下。
“口碑沦落至今的根本原因是,阿里从来就没想好好经营。”艾媒咨询首席分析师张毅告诉《IT时报》记者, 在资金方面,从投资美团、收购饿了么就看出,阿里一直都想在本地生活业务上分一杯羹,但却没想到用资金投入来发展自己手中的口碑 ;管理方面,不断更换的团队,不断更迭的领导,都让口碑业务处于一种战略定位混乱的状态,“口碑接下去是就此扎根,还是继续漂泊,谁也无法预测。”
三、整合能力是巨大挑战 “老师傅搭档新技能伙伴,数字融合之路才能走得更快更远。”高德集团董事长俞永福近日表示,高德地图坚持聚合模式,不烧钱恶性竞争。同时,他还公开了高德2023年第一工程,一站式出行入口+一体化出行生态。
尽管口碑不被看好,入驻店铺的引流效果还有待持续挖掘,但高德确实朝着聚合方向前进。
“高德未来应该朝着本地生活方向发展,如果只单纯作为导航软件,很难拥有足够大的价值。”张毅认为,线上与线下结合转型已经是必然趋势,目前高德的定位偏向地图、导航、位置获取等工具性,对上游商家的深度绑定和服务能力不足,口碑的加入会对整个商家服务体系做到一定弥补,至于能弥补多少,怎样让商家和消费者认可,最关键还是看整合情况,这对高德来说也是一项巨大挑战。
张毅还表示, 抖音前脚刚宣布开启外卖业务,阿里后脚就紧跟整合高德与口碑,本地生活业务的战略重要性不言而喻 ,虽然阿里在本地生活赛道布局并不晚,且动作频频,但目前竞争力仍有待提升,“所以,对于阿里来说,布局固然非常重要,但同时还需要有改革的决心和推进的力度。”
“高德的用户活跃度很高,用户习惯是可以培养的,目前的本地生活赛道是存量市场,是拉锯战,不是歼灭战,能抢多少是多少。”百联咨询创始人庄帅曾对此表示,高德作为地图应用,与实体店的地理位置紧密关联,地图应用的用户大部分也都是到店的用户,可以很好地发挥高德在用户资源和导航服务方面的作用,也能够为到店业务提供更多新用户,二者合并后在管理上更加独立和自主,也可以更加精细化地经营。
作者:沈毅斌;编辑:王昕,孙妍
原文标题:“流浪”的口碑 进击本地生活的高德
来源公众号:IT时报(ID:vittimes),做报纸,也懂互联网。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IT时报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完全订阅制,爱优腾芒下一个最重要的决定?
设计动态 2023-03-07进入2023年之后,国内国外的长视频流媒体巨头似乎同时迎来了春天。 《狂飙》让国内观众迎来了难得的全民观剧大潮,被Netflix“机智”地搞成上下部的《黑暗荣耀》则让全球观众等得颇为心焦,可以说,长视频终于又迎来了久违的主导内容话语权。 不仅仅只是内容,从最近2023年以来,《狂飙》让国内外的长视频平台迎来了春天,用户在长视频平台焦急地等待剧集更新,长视频终于又迎来了久违的主导内容话语权。随着独家视频内容的不断打造,势必会造成长视频平台的另一个发展趋势——完全转向付费订阅制。
进入2023年之后,国内国外的长视频流媒体巨头似乎同时迎来了春天。
《狂飙》让国内观众迎来了难得的全民观剧大潮,被Netflix“机智”地搞成上下部的《黑暗荣耀》则让全球观众等得颇为心焦,可以说,长视频终于又迎来了久违的主导内容话语权。
不仅仅只是内容,从最近爱奇艺发布的2022年全年财报上,以及Netflix在多国罕见降价的消息,也都从财务角度证明了流媒体行业算是度过了最危险的阶段,多年烧钱带来的规模效应结合内部运营结构的优化,最终使得领头羊们已经开始产生了正向的自由现金流,距离成为一门赚钱的生意仅一步之遥。
当然,围绕平台与会员之间的拉扯也始终存在,不论是国内限制投屏还是海外严防账号分享,如今的平台都不得不一改从前那种粗放的管理模式,精细化运营结合精打细算使得”吃相逐渐难看“成为行业标签。好在,随着舆论四起,总还是有平台能先站出来承认错误,并且给出对应的解决方案。
从如今爱奇艺财报给出的营收结构,以及CEO龚宇近日接受《中国企业家》的专访中不难看出,对国内的长视频平台来说, 会员及会员收入占据的优先级只会越来越高 ,“我们现在把爱奇艺主要做成一个重点付费用户的平台,能服务一定的免费用户,但是未来的重点发展是会员”。
事实上,不论是大火的《狂飙》从第三集开始仅限会员观看,还是“迷雾剧场”过去两部新剧《回来的女儿》《平原上的摩西》直接放弃对非会员开放,完成“会员纯享”,都在说明从前那种非会员只要甘愿做个“等等党”也能最终跟上追剧大部队的情况不复存在。
而未来,随着平台将更多精力和资源投入到为本平台会员独家打造自制内容之上,平台会员将会与自制内容形成高度的绑定关系, 到那时国内的长视频大概也会不得不做出那个艰难却正确的决定——完全转向付费订阅制。
一、爱奇艺大概率又会第一个吃螃蟹 过去一年里,随着爱奇艺大力推进“降本增效”和精简内容的战略,终于结束了其长达12年的亏损,在Non-GAAP准则下归母净利润由去年同期的亏损44.87亿元,转为盈利12.84亿元,可谓是创造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奇迹”。
细看财报其实不难发现,能让爱奇艺在过去一年真正实现了由亏转盈的核心推动力其实只有一样——订阅会员。
从2022年全年的收入来看,爱奇艺的营收来源大致有四个部分:会员费(61%)、广告(18%)、版权费(8%),以及包括直播、电商、游戏等业务在内的其它业务(13%)。
占比最高的会员费收入创下历史新高,四季度收入为47.4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5%,全年会员收入增长约10亿元,同比增幅约6%。
爱奇艺2022年财报
而广告服务这块,长视频们则纷纷陷入了尴尬的局面。
随着短视频和直播行业对广告行业的垄断性扩张,长视频对广告主吸引力下降其实已经成为了不争的事实,从市场份额的角度来看,长视频广告占整个广告市场的比重从2015年的10.7%,下降至2019年的5.7%。根据艾瑞咨询的调研,2022年长视频广告的市场份额会进一步下降到3.4%。
无论是长视频擅长的综艺生产,其广告赞助,在过去两年内遭遇寒风凛冽,“裸播”加剧之下,综艺类型的战略收缩成了平台选择,还是剧集倚重的贴片广告,在内容如今减量增质的大背景下,整体广告位的数量显然也不会比过去更多……
在这种情况下,除跟上宏观经济周期的变化, 长视频即便在怎么努力,其实也很难在广告这一项营收上再实现太大突破。
更重要的是, 壹娱观察 在《当会员服务爱上“打补丁”,长视频的“旧衣”变靓了吗?》等文章里强调过这一问题:如今长视频提供的大多数广告其实是和其想要不断优化的付费会员体验相冲突的,而这种冲突的张力,只会随着过去接连出现的会员价格上涨和今后依然潜在的涨价预期不断增强。
到一定阶段,想要真正实现足够好的会员体验,平台必定要牺牲部分广告收入。
之所以是牺牲部分广告而非全部,其实核心就在于是否能实现“完全订阅制”。
龚宇无疑已经意识到了再为非订阅用户提供内容已经不再划算 ——“原来我们的商业模式是先把用户拉过来看免费的内容,再转化成收费的会员。但会员和免费用户并重的代价极高。后来发现,把这些钱投入去做内容,去做会员增长,其实代价还低一些”。
即便过去两个季度,爱奇艺都实现了千万级的会员增长,但也仅仅是恢复到自己的最高水平。
管理层虽然很乐观,就目前来看,国内长视频订阅会员的天花板依然还是停留在1.25亿左右,或许今年第一季度《狂飙》的出现会成功突破这一天花板,但长期来看,长视频的会员收入增长已经很难再靠单纯的会员基数暴涨来实现。
《狂飙》剧照
一旦平台的商业逻辑要从挖空心思追逐新会员,转变为尽可能的提高现有会员的留存率,那对于整个会员体系势必要提出更高的要求,更多会员政策上的调整都需要从现有会员的角度出发,避免出现”老会员不如狗“的尴尬局面。
从爱奇艺修改限制投屏和终端使用的政策,到龚宇在采访中公开反省并表示“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都不难看出风向已经在悄然变化。
像爱奇艺这样能够逐渐开始实现自制内容与平台品牌高度绑定的前提下,依赖会员忠诚度来实现重新梳理会员体系是接下来长视频无法绕过的核心课题之一,最终的归宿其实就是与国际流媒体行业接轨的完全订阅制。
对于一直身处风口浪尖却又敢于尝试各种可能性的爱奇艺来说,这种实验其实已经开始,即便非会员也会有抱怨的声音,但在这个订阅制大行其道的消费环境里,“白嫖怪”与“等等党”已经很难再获得太多舆论的支持。
二、先拥抱“最终归宿”,再重新梳理会员体系 过去一年里Netflix、Disney+和HBO Max相继推出低价的广告套餐,尤其是Netflix“背叛祖训”式的将广告作为一项新营收增长,都让外界惊呼这些这些国际巨头开始反向模仿。
但这中间有一个本质区别在于,这些流媒体推出所谓的“广告套餐”并不意味着免费,换言之, 就算看广告也有订阅门槛 。甚至像HBO Max的广告套餐每个月依然高达10美元,和Netflix的无广告入门套餐、Paramount+最高套餐一个价。
连之前一直以入门套餐完全免费到需要看广告而吸引用户的Peacock,也从今年2月开始取消这一选项,转向了全面订阅的策略。至此,在国际主流流媒体中,已经不存在只要能接受广告就能免费看内容的订阅套餐选项, 想要追剧就必须付费,而有无广告则成为区分会员等级的一个重要选项。
图源:网络
如今国内长视频会员对平台的抱怨,除了不时出现的各种变相权益降级,最大的不满多数都集中在“VIP会员专属广告”上,各种片头广告、内嵌广告、浮窗广告、暂停时广告,不论平台如何优化,这些广告位的存在和良莠不齐的广告准入必然会影响体验。
国内的长视频会员权益区别,核心的差异更多只是在终端播放数量方面,既没有太多清晰度的差别,在“VIP尊享广告特权”方面更是被一视同仁,这种颗粒度极大的会员区隔显然不是长久之计。
倒是投屏限制,最终因为舆论反弹,最终让老用户的权益得到了维护,换言之新用户未来还想要获得类似权益的唯一方法就只剩一个:加钱上高配。
这种对新人不断收缩的会员权益,相信在接下来绝非只会出现投屏这一点上, 因为接下来长视频想要收获更高的客单价,除了继续涨价之外,势必就是让更多现有会员实现”消费升级“。
其实从种种迹象中都不难看出,如今长视频平台对于依然不愿付费的非会员已经逐渐失去了信心。
“迷雾剧场”过去两部新剧从开播伊始就成为了会员限定内容,直接放弃了对非会员的延迟更新策略,《回来的女儿》更是连第一集都不再开放给非会员作为尝鲜。同时让《狂飙》这样的年度话题剧同样保持会员限定更新模式,无疑也进一步提高了会员的含金量,这种热度之下依然不会被吸引的用户,除了徒增带宽成本之外几乎已经没有了太大价值。
《回来的女儿》非会员不能观看
事实上, 如今不少平台的自制剧已经不再对非会员提供完全免费观看的机会,即便还有,平台也会尽其所能拉长更新周期挑战用户耐心 ,像1月15日开播的《三体》,腾讯视频会员能在2月14日看到大结局,央视最后一集播出则是在2月17日,而到这时非会员更新还停留在20集,非会员想看到结局需要一直要等到3月6日。
因为过去一两年时间的频繁涨价,接下来长视频若是还想在价格上更进一步,则需要在会员权益方面给出一个更加强有力的回应,那么,在这个时候为顶配会员去掉广告自然是唯一的出路。
为了迎接这个时刻的到来, 长视频接下来能做的先行一步转向完全订阅制,从剩下几亿月活用户中最后兑现一波会员潜力,之后再通过是否带广告、其它影音体验来重新划定订阅套餐的权益,让未来注定会到来的涨价师出有名。
当然,对于国内的长视频平台而言,它们还有一个海外巨头们没有的独家优势, 就是所谓的极速版App ——这类主打下沉市场以赚钱为噱头让用户大量浏览广告并拉新刷日活的平台,在过去两年里几乎成为了各家互联网平台的标配。
腾讯视频极速版“片多多”
一旦未来一两年里长视频的主站需要开始只为订阅会员服务, 剩下的那些观望了好几年依然不愿意付费的用户只能被分流到极速版 ,为他们提供一些过时的版权内容或偶尔更新一部热门自制剧即可。只不过到了那时,一部新剧大概的更新周期可能会长达半年,并且每一集要看的广告时长恐怕会与剧集时长不相上下。
毕竟在这个互联网大厂为了流量而高度内卷的时代,免费的往往才是最贵的。
作者:大娱乐家
来源公众号:壹娱观察(ID:yiyuguancha),泛娱乐产业的望远镜和声呐。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壹娱观察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互联网告别激进
设计动态 2023-03-07有人说这世上最难的事情有两件,一是把别人的钱放到自己的口袋里,二是把自己的想法装到别人的脑子里。但对过去十几年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创业者来说,在多数行情下,这其实是一件事情,而且是件不那么难的事情。 这些创业者里的很多人,他们并不需要费劲巴拉地向投资人推销想法,随互联网服务边际成本无限趋零的特点,给它赋予了想象力,然而当这种想象力被发挥到极致,它就与原本支撑其的商业逻辑失联了。过去的二十年里,互联网经历过盲目烧钱的阶段,如今正在回归朴素。本文作者对过去互联网的商业发展进行了分析,一起来看一下吧。
有人说这世上最难的事情有两件,一是把别人的钱放到自己的口袋里,二是把自己的想法装到别人的脑子里。但对过去十几年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创业者来说,在多数行情下,这其实是一件事情,而且是件不那么难的事情。
这些创业者里的很多人,他们并不需要费劲巴拉地向投资人推销想法,随便一份像模像样的BP就足够让资本爽快掏钱。从2010年到2020年这十年间,VC和PE一共往一级市场里砸了6.69万亿,是同期北京市GDP均值的两倍以上。
这么多的投资项目里,当然有几个不那么体面的例子。贾跃亭讲了个乐视生态的故事,七年时间从投资人那里拿了730亿,如今在太平洋另一边等待回国的机票;戴威的小黄车项目三年时间就圈了20亿美元,最后连退200块押金的入口都没能给用户留下来。
不过这些例子越不体面,反而越证明当初那份体面有多唾手可得 ,因为高位潮水给没穿泳裤的人提供了最佳掩护。从O2O到OTA,从网约车到共享经济,从短视频到造车新势力,风口接踵而至,但热闹过后真正飞起来的猪却没几只。
而当市场的估值逻辑矫正回调,一切都要回归那个朴素的商业道理:开公司是要赚钱的。
01 “我们跟那些old money不一样” 在互联网出现之前,人类漫长的商业史上大概没有过如此执着于“延迟满足”的行业。
无论是工业革命之前的封建社会,还是后来的现代商业社会,在企业数量上占据主导地位的都是个体工商户。这些小商小贩都是小本经营,抵御风险的能力也不高,当然会迫切地追求回笼资金,最多一两年见不到利润就得关门大吉了。
即便后来资本主义粉墨登场,诞生了一批又一批前期重资本投入同时回报周期大幅拉长的公司,这些公司也基本集中在能源矿产等大宗商品领域:产品价值确定,商业模式清晰。
事情真正发生变化,是在伯纳斯-李发明万维网过后。所有人都能意识到这会产生革命性的后果,但在最初的那些年却没有人知道互联网企业未来如何赚钱或者能赚多少钱。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Internet是未来,而代表未来的东西你必须要提前上车才会赚到钱。
幸好股票交易所给所有人都提供了一个上车方式,于是在2000年雅虎就成了世界上首家市值过千亿美元的互联网公司,此时它的季度利润还仅有几千万。买股票的投资人大概没有严肃考虑过这是多少倍PE,但他们的热情已经感染到了所有的互联网创业者。在他们眼里雅虎能不能挣钱或者能挣多少钱不重要,起码目前不重要。
1997年,成立仅3年的亚马逊在纳斯达克上市,贝索斯对《纽约时报》说:我们可以盈利,盈利可能是世界上最容易的事情,但同时也可能是最愚蠢的。
亚马逊后来的发展路径,完全在贝索斯的“长期主义”原则下展开,尽管他本人当时可能都不知道未来公司的业务支撑在哪儿。在经历了持续一年的下跌后,目前亚马逊的市值仍然还有大概一万亿,与这个数字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刚刚过去的2022年它又亏损了27亿美元。
于是这些九十年代后期诞生的第一批互联网公司,某种程度上给后继者们奠定了一种耻于言利的传统。相较于其他商业同行,这些互联网公司显然是幸运的,因为他们被赋予了牺牲短期利益换取远大理想的行事自主权。即便后来这种远大理想没有实现,也可以理解为机会成本。
在互联网行业,激进被视为是领导者的必备素质,赌赢了的企业家往往会在事后受到长期赞誉。
刘强东做京东物流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同期的电商平台往往都选择使用通达系提供物流服务,认为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重资产的履约系统建设可能会把公司拖死。但如今看来,京东得以从众多电商平台里冒出来,自建仓储物流大概是最关键的一步。
与京东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期的当当,掌舵人李国庆以战略摇摆和财务保守著称。在电商价格战最激烈的2011和2012年,李国庆推测京东2012年的融资只能烧到2013年3月,而京东2013年2月再次融资恰好印证了李国庆的推测。
只不过猜对了并没有什么奖励,后来刘强东“烧钱”比李国庆“省钱”在商业结果和舆论评价上都要好得多。李国庆被认为是为当当短期的财务健康表象,牺牲了企业的长期发展空间。
02 鸡毛上天 互联网是个很奇特的行业。
互联网公司从表面看都是一批很厉害的科技公司,这个星球上当下如ChatGPT或者自动驾驶之类的前沿技术都掌握在它们手里,它们不需要占地上千亩的厂房就能生产出被数亿人使用的产品,短短几年就能从一家创业公司成长为年入百亿的行业巨头,而远超全行业均值的工资回报更令象牙塔里最顶尖的那批人趋之若鹜。
但另一方面,除了一批做基础设施的公司,大部分互联网公司其实并没有足以令潜在对手望而却步的竞争壁垒,这在2010年代上半场的移动互联网浪潮中体现得尤其明显。这其中任何一种商业模式,只要验证了初步的可行性,就会有一堆创业公司蜂拥而上。
同时这些创业项目基本都是2C的,而2C的互联网产品都兼具规模效应和网络效应。这意味着如果你比竞争对手领先一步,往往会在增长飞轮驱动下把对手越甩越远。
既然这是个准入门槛很低和赢者通吃的市场,那通过不断融资烧钱超越和摆脱对手就成了资本的必选项。
在局部的时间尺度上,这甚至是个帕累托式的场景:企业通过做大规模占领了市场,资本通过更高估值获得了账面收益,用户通过补贴享受到了更具性价比的服务。 回溯移动互联网创业浪潮早期的风起云涌,几乎每个细分领域都呈现出上述模式。
首先在2010年,起源于美国的Groupon团购网站,将团购之风刮到了中国的创投圈。由于Groupon珠玉在前且行业入场门槛很低,国内一时间涌现了5000多家做团购的创业公司。随之而来的是铺天盖地的广告投入和补贴大战,一元看电影和9元吃大餐之类的O2O红利屡见不鲜。
其次是2014年的网约车大战。这次除了网约车企业想扩张市场份额以外,阿里和腾讯也都把网约车作为争夺移动支付主导权的重要筹码,因而双方都有保障阵地不失的理由,也有充足的弹药。截至当年5月底,二者总计补贴了超过24亿。最终双方迫于资本方压力,在2015年情人节宣布合并。
程维本来以为滴滴和快的的竞争就是总决赛,合并后就可以好好建设家园了,但没想到这只是亚洲小组赛,因为Uber进场了。仅2015年一年,两家的亏损之和就超过了200亿元。最终又过了一年半,中国的网约车大战才随着滴滴收购Uber中国宣告结束。
后来根据机构统计,滴滴从成立到IPO整个过程,一共融资了超过200亿美元。这个数字有多离谱呢?滴滴目前在粉单市场的估值刚好200亿美元。
当然团购和网约车只是两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我们曾经也骑过免费的共享单车,吃过免费送上门的外卖,也在携程和去哪儿这些OTA平台上订过打骨折的机票酒店。
除此以外,甚至还有“即买送”和薛蛮子投资的“社区001”这类奇怪的创业项目,它们帮用户从小区门口的超市买东西然后送货上门,依靠补贴创造了繁荣一时的需求。不过这就有点纯粹地面向VC创业了(2VC),表面打着创业融资的幌子,实则是期望最后有冤大头投资人接盘。
在这个时期,互联网行业估值的逻辑,基本只看标的公司的成长性,只要用户增长得够快,那亏再多钱也没关系。然而对上面提到的很大一批项目而言,它们要么烧钱没有烧出个名堂,要么后来突围也是有赖于盲目烧钱以外的因素,比如滴滴的本土化优势,美团的地推铁军,携程梁建章的人脉和资本运作等等。
03 常识落地 鸡毛上天的状态可以维持一段时间,但只要重力还在,常识未改,上天的鸡毛最终都会落地。
促使这波鸡毛落地的因素,首先是国内互联网行业整体环境的变化。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在移动互联网发轫的2010年,中国的网民规模只有4.2亿人,其中手机网民的数量仅有2.77亿人,并且每年增长速度接近20%。而到了2020年6月,国内网民规模已经达到9.4亿,其中手机网民数量已经达到9.32亿人,同时增长速度也落到了低个位数。
这意味着对于一众国民软件来说,当前网民中的绝大多数目标群体都已经渗透完毕。即便后面烧再多钱在引流拉新上,也换不来用户规模的继续增长。
其次,当一波新的商业浪潮兴起,无论是直接投身其中的创业者,还是背后提供支撑的资本,其实都需要一个试错和探索的过程才能看出浪潮的方向。而烧的那些钱虽然很多事后看起来意义不大,但某种意义上是交了学费。
当这些企业和企业背后的投资人刷了经验交了学费过后,昂贵的共识就会从一地鸡毛中逐渐形成:盲目烧钱建立不来核心的商业竞争力。 这方面一个重要的例子是字节跳动,张一鸣没有拿BAT任何一家的钱,却成了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最大黑马。如果烧钱是关键,那么BAT任何一家都比字节更有理由做出抖音。
对于上面提到的这波由移动互联网创业开启的“烧钱”浪潮,当市场走出狂热回归理性过后,大概反思时都能意识到过去那个阶段对商业常识的违背。这种狂热不止在中国出现过,在太平洋对岸那个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出现过。因为论亏钱,Uber、Airbnb、WeWork这一众硅谷新锐比起中国同行毫不逊色。
客观来讲,这种现象的发生不应该单单归结为是互联网行业的问题。因为投资人之所以愿意往互联网行业撒钱,是因为这个行业的前景大到足够装下他们的想象。 最后实际能不能赚钱是一回事,但起码是有机会赚钱的。相较于只着眼于钱为什么往这里流,同样关键的还有钱从哪里来的问题。
其实跟移动互联网浪潮同步发生的,还有各国央行在全球金融危机后采取的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近期这轮通胀起来之前,欧美等国的利率长期维持在极低水平。而极低的利率意味着资本的回报率被整体拉到非常微薄的水平,进而出现钱多但优质项目少这种失衡状态。因此面对互联网行业成百倍的风险投资回报,热钱便一涌而入了。
如今,不论是宏观的大气候还是行业内的小气候,都在加速互联网行业向商业常识回归。在常识落地后,对于互联网公司价值的关键评价指标也从成长性迁移到了盈利性上来。
所以我们既可以看到头部大厂在降本增效,收缩外围战线聚焦核心业务,也能看到很多之前不赚钱的企业加紧兑现盈利预期。
《新立场》预计中长期内,国内互联网行业的运营策略和投融资逻辑将进一步向利润指标归拢。未来能持续为股东创造实际价值的标的大概会迎来价值重估,而反过来不能适应这种调整的,则会被投资人用脚投票。 一个可能比较适合检验上述论点的观测窗口是国内几大社区APP的后续市场走向。
像B站过去两年一直在尝试出圈,从最近季度超过3亿的月活来看,效果还是比较明显。但快速增长的用户规模并没有帮B站实现商业效率的提升,2022年B站亏损达到75亿元,同比扩大了10%。
前两天的电话会上,陈睿再次强调B站的核心任务仍是减亏,关注重点也从MAU转向DAU。不过从MAU环比罕见下跌,同时ARPU值也出现下滑来看,B站距离2024盈亏平衡的目标还有很大距离。如果不能进一步改善盈利预期,未来股价承压态势或将长期持续。
知乎的状况跟B站类似,最近季度的财报仍然呈现亏损扩大的态势。作为一个比今日头条诞生还要更早的内容社区,知乎从准备上市前期就开始密集折腾包括内容付费和职业教育等商业化渠道,但目前来看效果并不明显。在月活同比停滞增长甚至下降的情况下,如果利润指标不能尽快翻红,股价估计会在一美元区间维持震荡。
相对来说,看起来渐显老迈的微博虽然业绩上同样没有太大增长空间,但优势在于稳定和韧性。疫情这三年,即便作为营收支柱的广告业务承压巨大,但依旧保持有正向利润。
从财务报表看,过去三年微博的每股摊薄净收益分别为1.38美元、1.86美元和0.36美元,跟疫情前的常态表现偏离较大。《新立场》预计未来随着广告市场和宏观大盘的恢复,上述指标应该会向18和19年的2美元以上位置回归,未来可能会迎来市场价值重估。
小红书由于还未上市,无法获得具体的营收和用户数据,但种草易拔草难已经成为平台沉疴。由于“社区+电商”的商业闭环迟迟无法合拢,商业化潜力大打折扣。同时另一个值得关注的信息是,微信上月内容改版,大有冲“小绿书”去的态势。小红书在提升平台商业化效率的同时,可能还需要考虑如何巩固自己的内容防线。
04 写在最后 过去二十年的互联网大概比其他任何行业都喜欢讲想象力。
这现象虽有两分情绪,但也有八分理性,因为这些想象力后来兑现了不少。在人类商业史上,从来没有哪一种业态能像今天的互联网服务一样做到边际成本无限趋零。这个特点天然就给互联网行业赋予了想象力,因为它总要触达最广最多的用户群体。
然而当这种想象力被发挥到极致,它就与原本支撑其的商业逻辑失联了。坦率地说,盲目烧钱创造和维持虚假的用户痛点和繁荣需求就是过分具有想象力的证据。
当然,需求是假的,痛点是装的,但烧的钱都是真的。无论投资人还是创业者,如今都需要,也正在从鸡毛上天的亢奋回归朴素的常识。
作者:B 哥;编辑:李凡
来源公众号:新立场NewPosition(ID:xinlichangNP),换个角度看世界。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新立场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年轻人“抠”出来的200亿市场,没有未来?
设计动态 2023-03-07大爷大妈喜欢赶在超市打烊前扫货,挑拣折扣商品。年轻人近几年也热衷于购买价格优惠的“临期食品”“化妆品小样”,以及“边角料零食”。 省钱不分年龄。 自2022年起,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媒体上关于边角料零食的话题热度就开始升温。大规格包装、低单价的坚果碎仁、肉脯碎片最近几年,临期食品、化妆品小样等价格相对优惠的产品逐渐受到年轻人的热捧,而现在,边角料零食这一市场也开始升温了,我们不仅在网络平台上可以看到大量用户的话题分享,在电商平台上,“边角料”甚至成为了部分商家的营销概念手段。
大爷大妈喜欢赶在超市打烊前扫货,挑拣折扣商品。年轻人近几年也热衷于购买价格优惠的“临期食品”“化妆品小样”,以及“边角料零食”。
省钱不分年龄。
自2022年起,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媒体上关于边角料零食的话题热度就开始升温。大规格包装、低单价的坚果碎仁、肉脯碎片、饼干碎块等备受年轻人推崇。“一斤吃到爽”“零食自由”“按正装一折价格起售”,种种噱头既助推了这一新兴品类在年轻圈层的传播,也转化成了电商平台上的实际销量——散装的猪肉脯、牛肉干,满满一大塑料袋,单价低至10元一斤,动辄拼团售超10万件。
受年轻人追捧的边角料零食
严格意义上,边角料泛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没有完全消耗完,且无法再用于产品加工的数量合理的剩余废、碎料及下脚料。举例来说,餐饮领域的牛杂、羊杂、筋头巴脑,其实都可以被定义为边角料。零食领域,核桃碎仁、面包边、猪肉脯碎片,也被归入此类。而据调研机构“头豹研究院”测算,自2020年到2022年的三年间,边角料零食市场规模从181.3亿元增长到了223.2亿元。
图表来源于:头豹研究院
品相上,边角料零食对比正装一般会显得不那么精致,往往“缺胳膊少腿”。但因为在用材、工艺上与正装食品没差别,所以食用起来并无二致。且因为是“废物再利用”,企业对它的定价相对正装往往也会低上不少。举例来说,目前在格力高官方旗舰店上,百醇抹茶慕斯味饼干400克的售价为60元。而官方散装包在授权经销商渠道,400克仅售35.1元,接近打了个对折。
临期食品的热度尚未退散,年轻人又“抠”出边角料零食这样一个百亿市场。但边角料零食性价比虽高,市场规模却难逃萎缩的命运。一方面原因是国内食品生产规模增速趋于稳定,另一面在于食品加工工艺在不断发展。毕竟对企业而言提升品控、不断降低边角料的产生,才是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所以客观上讲,边角料零食是一个天然被“制约”的市场,也难以找到可持续的增长潜力。
“边角料零食只是一个很小的细分市场,大家都在尝试找增长点,但和临期食品一样,其本质属性决定了它不可能成为一个大业态。”某日本零食巨头的边角料官方经销商Jeffrey对记者解释,品牌的边角料销售增速一般都难以和其大盘增速持平,否则就代表品牌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工艺管控都非常糟糕。
虽然市场天花板有限,但当下边角料零食的销售规模在走高也是事实。分析原因,首先是消费者对边角料零食的追捧,刺激食品企业提升了对边角料的利用效率,加强了其在零售市场的流通。举例来说,央视《正点财经》栏目此前报道了江西靖江一猪肉脯加工企业,负责人提到公司猪肉脯年产量在4000吨左右。附片,也就是边角料这一块,一般比例在10% —15%之间。近些年企业的利润增长,部分就来源于对边角料的销售。另一同行则宣称公司2000万元的年销售额中,边角料的销售额占比接近三成,而且供不应求。
其次,热度高涨、供不应求的边角料零食市场,也使得一些非真正意义上的边角料零食商家,打着边角料的营销概念渗透其中,给行业注入了一定的虚假繁荣。还对消费者甄别“真假边角料”,提出了考验。
走红逾一年,市场似乎需要更冷静、理性地审视这一品类。
一、谁在制造200亿的“隐秘富矿” 在食品生产加工行业,再好的工艺流程,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出边角料,差别只是数量的多与少。
Jeffrey举例,日企的食品加工工艺已属世界前列,所以边角料产量相对有限。以数据说明,Jeffrey的合作品牌在中国的年销售额达人民币数十亿元,但他的网店年销售额仅在百万元以内。“品牌在中国上海的工厂产出的边角料,全部都是我在卖,且年年脱销。所以我的销量几乎就是品牌在中国市场的边角料总产量。”
通过简单测算可得,该品牌的边角料产量对比正装产量,比例接近于万分之一。“也就是说,平均生产几千克的商品,才可能出现一克边角料。”Jeffrey还补充,很多食品的边角料可以回收,出现破碎“回炉重造”即可,不需要以边角料的形式去销售。这也是边角料产能受限的原因。而且控制边角料的产生,也是保护品牌形象、产品档次的手段。“一个有大量边角料、散装包在市场上流通的品牌,肯定不会很高级。”
在电商业态并不发达时,边角料进入零售市场的渠道有限,往往只能“就地消化”——以前很多地方奶企会限时、限量地向附近居民销售临期、剩余牛奶。也有面包厂员工对记者表示,他每天下班前,都会内购一些面包边。
而如今借助电商渠道,边角料得以进入更广泛的全国市场,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品牌也因此更有意愿亲自去做这一部分业务。比如桃李面包、雨润食品,如今都有官方生产、包装的边角料单品如“面包边”“碎头肉”在售,且从电商渠道数据来看,销量并不逊色于正装。同时,上述品牌的经销商对记者表示,从生产到包装,全程都由官方工厂自行完成,他们只负责销售,所以产品在食品安全层面是有保障的。
部分品牌官方出品的“边角料”商品
官方出品的边角料零食,类似于品牌产品矩阵中的“特殊款”,也会被纳入统筹经营之中,但普遍不会和正装一起放在官方旗舰店进行销售。以桃李面包为例,其天猫官方旗舰店并没有“面包边”这一品类,雨润的官方旗舰店,也仅有一款“碎头肉”食品在售。
边角料主要靠经销商出货。“这主要是从品牌形象的角度考虑,因为边角料商品会拉低品牌的档次。”Jeffrey解释,包括他在售的零食散包,品牌官店也没有上架。此外,业界也认为低价的边角料商品,同渠道销售可能会对正装造成一定的内部竞争,也容易打破品牌的价格体系。而二者基于不同渠道,面向差异化的群体进行销售,既能维持价格体系,也可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官方自己下场做边角料商品,也出于品牌对市场管控的需求。官方边角料商品,一般会使用官方提供的商品信息、包装设计。这样就能和一些可能是违规流通的非官方边角料商品做出区分。”Jeffrey提示,品牌的这些举措也意在告诉市场——官方边角料商品长这样,除此以外,消费者都要谨慎选择。
值得一提的是,相较于上述品牌,奥利奥对边角料的处理有些不同。据经销商透露,奥利奥工厂产生的边角料如“饼干碎”“饼干粉”,都会作为配料直接卖给奶茶、蛋糕等需求行业,主要做的是面向企业客户的生意。比如光麦当劳旗下的单品麦旋风,每年就会消化掉海量的奥利奥饼干碎。因此实际进入零售市场的边角料商品,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二、当“边角料”成为营销概念 边角料零食卖得便宜,但成本并不低。与正装在用材、工艺上均一致。但区别于正装的全自动生产,边角料还需要人工介入进行二次筛选。“唯一更便宜的是包装,相较于正装的盒装,边角料零食一般做袋装。品牌卖边角料利润肯定更低,但我们作为经销商,因为批发价相应的也更低,所以毛利率和商场卖正装差不多。”Jeffrey还补充,其所售的边角料零食,价格变动和品牌正装同频,也会受到官方的管控。
但并非所有的边角料零食,都卖得比正装便宜。桃李面包官方出品的“面包边”,在经销商渠道定价7.8元一斤,对比正装普遍8—9元每斤的价格,并无明显优势。有店员解释,面包边的产品定位并不完全是边角料,它本身是很多消费者喜爱的一种“DIY”食材,比如可以用来做烘焙,所以也无需“自降身价”。
定价受管控、毛利率低、产量有限且整体处下行通道。卖边角料零食怎么看都不是一门好生意,但参与的商家似乎反而越来越多,因为很多所谓的边角料零食商家其实名不副实——打着边角料的幌子,卖的却并非真正的边角料。
举例来说,很多大规格包装的肉脯、果脯,形状规整,一看就不是残料。而且有些价格比正装更贵。而一旦打上“边角料”标签,收获可观的流量外,消费者往往还会因为“边角料”三个字而盲目地信任商品,或是冲动决策,以至于忽视对品质、价格的精确考量,最终“踩坑”。
非官方渠道的奥利奥饼干碎,折合0.049元/克高于官方正装0.047元/克的单价
另外,艾媒咨询集团CEO张毅春曾强调,目前市面上销售的边角料食品,需要特别关注两个问题。一个是加工企业的资质问题,另一个就是生产周期和存储周期问题。即便原材料来源于品牌工厂,但后期做二次加工的渠道商如果自身不具备完善的消毒、封装能力,也很容易出现食品安全问题。
社交媒体上对部分非正规边角料的吐槽
商品之外,关于边角料零食的翻红,背后折射的也是年轻人消费心理的结构性变化——一面消费升级,愿意为商品所附带的情绪、颜值溢价买单。另一面又消费分级,沉迷于淘特、拼多多等下沉电商,对临期食品、化妆品小样、边角料零食爱不释手,享受所谓的薅羊毛的过程。
只不过,这些品类终归都只是主流的“附庸”,难以撑起一片独立的市场。沸腾过后,难免要陷入沉寂。
作者:沈嵩男;编辑:斯问
微信公众号:电商在线(ID:dianshangmj),见锐度、见洞察,聚焦互联网和新商业的创新媒体。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电商在线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二手“套现”生意,年轻人新舞台
设计动态 2023-03-07二手生意热度不断回暖攀升。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开始加入到二手交易的行列中,极大程度上促进了二手产业链在国内的发展。 此后一个名叫“套现”的生意应运而生,成为了当前二手经济中重要的一环。这里提及的“套现”并非游走在法律边缘的信用卡套现等,而是针对在二手经济出现之后,“二手套现”生意也应运而生了,部分卖家可能会出于套现、换新机、新包等需求,将手中残值较大的商品拿出来交易。而在“套现经济”下,部分年轻人已经发现了赚钱的可能性,并体验起了“二手商贩”的人生。
二手生意热度不断回暖攀升。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开始加入到二手交易的行列中,极大程度上促进了二手产业链在国内的发展。
此后一个名叫“套现”的生意应运而生,成为了当前二手经济中重要的一环。这里提及的“套现”并非游走在法律边缘的信用卡套现等,而是针对二手经济中独有的名词。
再简单点来说,如果从卖家目的性来分,二手市场可以分为“套现经济”“闲置经济”和“收藏经济”。
“套现经济”主要是二手手机、二手奢侈品等残值较高,需求较大的商品,卖家是出于套现目的,或者是有换新机、新包的需求,将手中残值较大的商品拿出来交易。
套现的渠道有很多种,首先,一些大品牌会有官方回收的渠道(例如:苹果);其次是一些专业做二手回收的平台(例如:闲鱼、转转、爱回收等);然后就是私人店铺(一般针对不同领域);最后就是个人二手商贩。
如今,很多年轻人对卖家的套现需求更加敏锐,趁机架起中间桥梁做起了“二手商贩”,并由此开启了人生新体验、新角色。
一、年轻人做起了二手套现生意 今年26岁的白帆,主业是一名公务员,同时他还是一名鞋贩子。
白帆是一名狂热的球鞋爱好者,从高中开始喜欢球鞋,但由于学生时代的经济实力有限,他并不能随时购买心仪的球鞋。
工作后,为了弥补学生时代的遗憾,他开始疯狂地买鞋,几乎会花掉每个月全部的工资,超前的消费让他“负债累累”。
为了还清“债务”,白帆不得不出售球鞋来获取现金。白帆找到了一家北京的二手球鞋店铺,进行套现,这也是他第一次接触到球鞋套现这个陌生的领域。
据白帆回忆,原本他计划通过出售30余双球鞋“回血”。这其中许多都是只穿过几次的球鞋,他购买这些鞋的总金额在7w元左右,但二手商家仅仅给出了2.6w的报价,这其中一双花了16999购买的aj5冰蓝只收到了商家3000的报价。
起初白帆并不能接受这一报价,企图与商家还价,但商家的一句“我是挣钱,不是做慈善!不着急你就别套现!”似乎点醒了他,白帆开始考虑进军二手行业,在他看来二手套现是稳赚不赔的生意。
为此,白帆查看了许多二手交易平台上的成交价,经过多方比对后,他预估商家这一单付出2.6w至少能获得1w的利润,利润率远超30%属于暴利行业。
最终,父母赞助了他10w作为启动资金,白帆开始了他的套现生涯。
起初,受限于没有宣传等因素,白帆做的都是零敲碎打的小生意,随着粉丝慢慢积累和朋友的推荐,他接到了一笔大订单。这是一批超大的货,货主准备移民,有200余双鞋子不方便带走,准备套现处理,需要在一天之内清理,货主的球友向他推荐了白帆。
这种因为移民进行套现的订单可谓行业中的肥差,货主一般不差钱,利润空间较大,但是这200双鞋的套现金额对于当时的白帆来说压力山大。几经筹款后,白帆成功接下了这一单生意。
最终189双成交价9.5w,这一单包括许多全新的球鞋,剩余的20余双品相不佳的鞋,货主直接送给了他。据白帆粗略估算这一单至少获利10w,仅把全新的球鞋卖掉几乎就接近成本价了,这也是他套现生意之路上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桶金。
时至今日,白帆在闲鱼有三个1000+粉丝的闲鱼玩家账号,二手鞋交易已经成为了他经济来源的重要一环,有时甚至能超过主业。
目前,相对更新换代较快的物品(鞋子、衣服、电子产品、汽车等),都可以作为套现生意开展的原始业务。同时,套现行业的准入门槛相对较低,只需要一定的本金,以及对于套现商品的行情的熟悉。
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发展,也对于套现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社交媒体上分享的新鲜事物通过屏幕传递到不同受众中,加之品牌商多种多样的广告,人们的购买欲随之不断上升,便加速了商品更新换代的频率。
二手行业也正是吃到了互联网时代的红利,迎来了高速发展的时代,无论是商品套现还是二手回收出售。
这也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看到了商机。
王思宇是一名摄影爱好者,平时喜欢看各种相机测评,是一名资深的器材党兼“摸摸党”。
各大相机厂商每年发布的新机他几乎都会买,早年间依靠着“七天无理由退换”摸遍各种器材。随着官网退换货机制的改变,王思宇不得不放弃原来的“套路”。
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了二手相机,价格便宜用起来也不心疼,有些冷门的品牌2年左右的旗舰机价格只要全新的一半左右。既能体验器材,也不影响后期转手,这样的买卖让王思宇十分乐得。
更有意思的是,近两年受到疫情的影响,工厂产能不足,加之人们长时间居家生活的枯燥乏味,促使了二手摄影器材异常火爆,所有主流商品供不应求。
王思宇第一次吃到了“版本红利”,他的两台20年单价9k购买的二手索尼A7M3,用了一年之后,均以1w+的价格成交。
发现商机的他又接连囤积了一批索尼和富士微单,都有着不俗的利润。经过这两年的“折腾”,他的相机换成了索尼旗舰机微单A9,镜头也更新为全套“G Master”(索尼的大师系列镜头)。
但王思宇似乎没打算将二手相机作为自己的副业,换到顶配设备后,便不再长期回收二手相机。他仍然会经常购买二手相机,但目的仅仅是为了体验。
至于为什么不直接租机器体验,王思宇提出了不同的见解。
他表示,租相机的体验并不好,首先时间的限制并不能让你随心所欲,时刻要关注还机时间。其次,租的相机“没有灵魂”和“归属感”,使用时需要小心谨慎,一旦磕碰押金就要被扣。
总之,二手经济模式,既让王思宇体验了更多的设备,又获取了一定的利润,这是他认为目前最好的“摸摸党”策略。
二、看似准入门槛较低,实则别有洞天 二手球鞋套现的途径主要依靠闲鱼和朋友介绍,白帆的三个闲鱼账号都会发布球鞋回收的链接,北京本地可以提供上门取货,外地可以通过邮寄。
有套现需求的客户在闲鱼联系时,白帆会索要鞋子各个角度的图片,结合磨损程度、配件情况和市场行情给出初步报价。
如果卖家觉得价格在自己的承受范围内,便会约定线下交易的地点或者上门取货,再经过平台鉴定后,打款交易。
然后,白帆会用专业的球鞋清洁工具对球鞋进行清洗、翻新,之后上架闲鱼或者朋友圈。
至于利润,白帆透露平均每一双鞋最低要保证有超过40%的利润才会收,因为其中包括了清洗、翻新的人力成本、资金周转的压力和时间成本。
当然,二手套现生意,也并不只有轻松、光鲜。
首先,并不是每一双鞋都能很快卖出,有的鞋可能1-2年才能卖出,期间还要考虑到氧化和行情变化的因素。
目前,主流二手交易平台上充斥着各种人,记者、刀客、鸽子和艺术家数不胜数,每天在闲鱼上回复消息对白帆也是一种折磨。
同时,还经常会出现问“是否包邮”“是否是正品”等诸如此类信息的用户,在白帆细心解答之后便消失的也不在少数。
除此之外,最可怕的还是闲鱼上存在的各种套路。
由于,线上二手回收的特殊性,卖家需要发快递给买家,这就让“套路”的玩法变得更多,以假乱真、狸猫换太子的案例层出不穷。
二手球鞋交易中有一条默认的规矩,是商品签收后不退换,需要卖家在签收之前进行鉴定,除非能提供签收前的完整视频监控。
白帆就曾几次遭遇商品被调包的情况,损失累计达上万元,此后他也养成了发货前安装防调包扣和拍视频记录的习惯,这些措施能在绝大程度上避免上述损失。
三、行业前景无限?或许不能盲目乐观 谈到二手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白帆认为:目前国内的二手行业总体趋势还是长期向好的,但是二手行业准入门槛低,也是行业整体存在的劣势。
二手行业受经济水平的影响巨大,经济状况直接决定二手行业的好坏。
白帆告诉氢消费,“疫情期间许多人卖二手套现,我们的回收成本确实在不断降低,但同时销量也发生了断崖式的下降。”
球鞋不像是二手电子产品,具有一定的生产力属性和生活刚性需求,二手电子产品的销量在疫情期间反而是上升的,人们通过买二手来减少电子产品的开支,而球鞋就会沦为被人们砍掉的支出。
另外,他还指出,当今许多像他一样有主业的人或是学生,开始将二手套现作为自己的副业,这些新人的涌入会逐渐打破整个市场的平衡,加速整个行业的内部竞争。
目前,已经有许多二手店加入了短视频平台,一方面发布收购二手商品过程的视频提高曝光度,另一方面开启直播带货,将客户群体不仅仅局限于门店所在城市。
二手奢侈品也已经成为许多明星带货的选择,名模胡兵近期长期直播带货二手奢侈品。
二手电商的出现也给白帆这样的“小作坊”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白帆曾多次表示对于一些二手鞋店的羡慕,“别人一晚上直播的销售额都快赶上我一个月了。”
白帆也曾考虑过专职做二手球鞋生意,但疫情的三年让他庆幸自己没有一时头脑发热。
这些年,白帆跌宕起伏的经历,以及球鞋市场的冷暖变化,让他早已不像从前那般痴迷球鞋,如今继续坚持二手鞋生意除了经济方面的原因之外,别无他意。
同许多不同领域的二手商户一样,无论球鞋、包包、手机、相机,任何二手行业都将会经历一轮又一轮的洗牌,将许多爱好者变成商家。
心态的转变不仅仅代表着个人的变化,或许也是整个二手套现行业变化的缩影。
目前国内的二手行业还没有能成功培育二手文化,但国人对于二手商品的接受度确实在不断提升,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二手行业会成为人们日常消费的主力军。
作者:三井;编辑:李可馨
来源公众号:氢消费(ID:HQingXiaoFei),新消费,新空间,新青年。冷静观察,理性热爱。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氢消费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虚拟主播,能在电商直播间站稳脚跟吗?
设计动态 2023-03-072016年直播电商大潮开幕,一路狂飙。2021年底,在经历了辛巴燕窝事件、薇娅偷税事件、李佳琦长期停播、罗永浩逐渐隐退等波折后。直播电商赛道逐渐降温,一轮跑马圈地之后,直播电商已经进入了下半场。 彼时随着元宇宙的爆发,虚拟数字人赛道也开始火热,虽然Web3的元随着元宇宙的爆发,直播电商进入到虚拟数字人赛道,各种虚拟主播横空出世。在各大真人主播翻车的背景下,虚拟主播是否能够取代真人主播?本文对未来智能直播间人货场进行探讨,一起来看看吧。
2016年直播电商大潮开幕,一路狂飙。2021年底,在经历了辛巴燕窝事件、薇娅偷税事件、李佳琦长期停播、罗永浩逐渐隐退等波折后。直播电商赛道逐渐降温,一轮跑马圈地之后,直播电商已经进入了下半场。
彼时随着元宇宙的爆发,虚拟数字人赛道也开始火热,虽然Web3的元宇宙世界还没有到来,作为元宇宙第一批原住民的虚拟人已经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中。从跨年春晚到品牌广告,从主播支持到直播带货,虚拟数字人随处可见。
2022年双十一,从11月2日至11月15日,在京东平台通过使用魔珐科技旗下的「有光」消费版虚拟直播产品,虚拟主播参加了7场直播,累计直播时长1380分钟,上架商品数超500个,活动总GMV近300万。午夜时分去光顾一些品牌的直播间,也能看到数字人的身影。
那么虚拟主播是否能够取代真人主播?本文主要从以下内容去讨论:
直播电商场景下,MCN机构和品牌方面临的问题; “中之人”驱动和AI驱动的虚拟主播的价值,以及存在的问题; 对未来智能直播间人货场的探讨。
Enjoy!
一、直播电商,进入下半场 2022年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电商直播用户规模为4.69亿,较2021年12月增长533万,占网民整体的44.6%。网经社数据显示,2021年直播电商交易规模达到23615.1亿元,渗透率达到17.97%。直播电商的风仍然越刮越猛。
直播电商正在逐步趋于成熟和规范化。商品品类从最初的美妆、服饰和食品饮料,逐步扩展到家居用品、母婴用品、运动户外、鞋靴箱包、3C数码、珠宝文玩、个护家清等更多品类。
直播间的运营方式也从早期简单粗暴的折扣促销转变为更深入的内容运营,如传播知识、喊麦、演戏、跳舞等各种形式的内容引流。这种转变让直播间的内容更加多样化。与此同时,平台对直播商家的监管力度也在不断加强,这使得直播电商平台在后半段时间将会竞争综合运营能力。
1. MCN机构,人才管理难 截至2021年,MCN机构数量达到2万个以上,增长趋势已经放缓,同时大盘流量也呈现出见顶的趋势。在现有市场竞争中,MCN机构采取了多平台多账号互动的策略,以争夺平台内外的流量和广泛的用户群体。这种宽泛领域的用户覆盖已成为MCN机构的常规策略。
例如,“交个朋友”利用罗永浩的影响力在抖音平台上扩大了用户群体,并不断拓展品类。目前他们已经在抖音上运营了17个矩阵账号,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不同的直播间进行购物。
人才管理一直是MCN机构面临的核心问题,难以招到足够的劳动力,用人成本不断攀升。
一旦主播走红,很有可能跳槽,这意味着机构可能会失去主播带来的流量,为此机构需要提高待遇来留住主播。对于超级主播的管理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例如薇娅的逃税事件、李子柒与机构不和事件。如果超级主播出走或者出现负面事件,机构损失无法估量。同时,平台和机构也早已意识到对流量红人的依赖,因此不断扩大达人矩阵,开展多元化的业务。
2. 品牌,自播常态化 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尝试自播,2022年抖音品牌自播同比增长约197%。
达人主播的产品比较丰富,每天都可以不重样。而品牌直播间主要是介绍自家的产品,或者也可以结合一些行业知识性的内容,比如化妆品的成分等等。但是相比起来,观众们会更加愿意观顾达人直播间。
“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品牌直播间面临的问题是如何让观众相信主播说的内容是客观公正的。这就需要主播拿出一些更加科学、更加客观的证据,来说明这个产品的功效。
品牌自播不可能像达人直播那样会爆量,它的特点是常态化运营,不追求单次直播的销量,更强调长期主义,注重讲好品牌故事,服务好观众。
通过自播的形式,品牌能够消除新用户的顾虑,提升购买决策效率,但用户复购的动机就得看产品力了。此外品牌能够直接与观众互动,更好地了解消费者需求,从而更好地设计产品。再有,品牌还能够与消费者建立粉丝关系,提高用户粘性和复购率,进而有效运营私域流量。
二、电商主播,疯狂内卷 直播电商崛起,在于提供了「好」与「省」这两个差异化的价值点。
在直播间中,消费者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产品的外观、功能等特性,而主播则可以为消费者提供试色、试衣、品尝美食等服务。此外,消费者还能够实时与主播互动并询问商品信息,从而获得更多的产品信息,这些信息的获得被称为「信息价值」。消费者与主播之间的长期互动也容易产生情感上的连接,这些情感上的连接以及消费者对主播的信任让消费者获得了「信用价值」。这是直播电商的「好」的差异价值。
直播电商和拼团所体现的「省」的概念实质上是相似的,都源于消费者需求的集聚。只有大量的同质化需求才能形成规模效应,但是只有头部主播才具备发挥规模效应的价值,从而持续 实现「省」的能力。
为实现这样的价值,则要求主播具备多方面的能力:
展现能力。主播需要能声行并茂地传递出产品的价值,并促进成交。一方面需要主播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了解所销售的产品的特点,能够对产品进行详细的介绍和演示,引导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另一方面还需要主播有一定的魅力,能够通过颜值、才艺等对用户产生吸引力,获取公域流量。 互动能力。与观众的互动是电商直播的关键,主播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与观众进行有效的互动和交流,解答他们的问题和疑虑,增强购买信心。 抗压能力。主播每天工作时间普遍超过8小时,而且还要持续的亢奋,不停的释放能量,工作强度很高。则需要具备在高压下的自我调节能力,不将负面情绪带进直播间。 选品能力。懂产品,了解粉丝需求,二者结合才能做好选品。当然现在机构中各人员分工明确,也有专门的选品负责人。 根据《2021-2022年中国MCN行业发展研究报告》,2022年中国直播电商主播数量将达到123.4万人。除了专职的电商主播外,明星、垂直类KOL等也开始参与直播带货。从已经入局的主播带货情况来看,头部主播的马太效应已经开始显现。
在2021年9月,“交个朋友”在抖音宣布开始实行“7×24小时直播”模式,因此被称为“日不落直播间”。东方甄选直播时间为每天从早上7点一直持续到深夜12点半,每天稳定直播17.5个小时,由各个主播轮班接力。
除了真人主播轮流上阵,一些品牌方,例如欧莱雅、花西子和李宁,选择在深夜使用虚拟主播代替真人主播,以保持24小时直播不间断。那么,虚拟主播的表现如何呢?请继续阅读下一节。
三、虚拟主播,能替代真人吗 目前,虚拟数字人从技术驱动方式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中之人”驱动,另一种是由AI驱动。
“中之人”这个词源自日语“中の人”,字面意思是“在里面的人”,主要用于指控制虚拟主播进行直播的人。通过动作捕捉和面部捕捉技术,实现虚拟人与现实的交互。动作捕捉技术可以提供一套全身动捕硬件设备,售价约为29000元,另需缴纳800元的软件年度服务费。如果只需要捕捉面部表情,价格则约为6000元左右。总的来说,“中之人”是虚拟人物的“皮囊”,而“中之人”才是其真正的灵魂。
AI驱动是通过AI技术实现虚拟人的创建、驱动和内容生成的综合技术,使其具备感知、表达等交互能力。AI驱动的虚拟人能够智能地读取并解析外部输入信息,并根据解析结果做出决策,然后驱动人物模型生成相应的语音和动作,从而与用户进行互动。这种“一站式”技术让虚拟数字人具备更加自然、智能、人性化的交互能力。
1. 中之人驱动,直播大于带货 中之人驱动的虚拟主播主要吸引观众的原因是其新颖的内容形式,这种方案更受MCN机构的青睐,因为能够在内卷的直播市场中获取更多流量。然而,由于虚拟主播无法像真人主播一样对产品进行实时测评,因此通常需要一位真人助理拿着产品,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向观众展示产品的卖点,比如化妆品、衣服等上身效果。
薇娅因涉嫌偷税漏税问题后,塌房退居幕后,那中之人驱动的虚拟主播是否也会遭遇同样的问题呢?我们不得而知。但日本虚拟偶像绊爱因更换中之人而失去了人气,虚拟偶像团体A-Soul则因中之人待遇差等问题引起了粉丝的不满。这表明,粉丝们不仅仅注重偶像的外貌,更加热爱其内在的灵魂。这也意味着虚拟偶像低成本和风险可控的商业设想可能会面临挑战。毕竟,偶像背后的中之人同样需要关注其道德、职业素养等方面,才能够获得观众的信任和支持。
电商主播网红属性也有一点偶像的味道。李佳琦之所以受到“所有女生”的喜爱,是因为粉丝们觉得他不作假、传递正能量、认真工作、细腻入微,同时还具备毅力等。主播和粉丝之间的信任和情感连接也是建立在真实的人身上。MCN运营中之人驱动的虚拟电商主播并不一定是完全没有风险的。
2. AI驱动,仍显稚嫩 欧莱雅、YSL、兰蔻、李宁、北面等品牌会选择使用AI驱动的虚拟主播进行自播。但由于技术尚未达到真人直播的水平,所以通常只在午夜时段排期。
阿里云提供的品牌智能直播间基础版售价为99000元/(年×路),其中每个店铺视为一路。该服务提供多种功能,包括直播剧本智能生成、多模态智能交互和营销平台智能整合等。
我们来看一下几个淘宝智能直播间的案例。
虚拟形象采用3D卡通风格,预设了丰富的动作库和真实的语音表现,呈现出鲜活、富有感染力的带货风格。品牌方可定制虚拟主播的服装,例如北面旗舰店的虚拟主播就着装本品牌衣物。 商品展示以图片为主,背景墙上呈现出商品主图。当主播介绍卖点时,画面会出现文字特效。 直播间的场景设定有三维空间感,营造出与观众互动的虚拟背景;而主播介绍产品时,则会使用蓝幕背景插入商品图片。 直播互动流程相对固定,比如进场互动,当识别到新进入直播间的观众时,会插播“欢迎xx进入我的直播间”;引导关注、分享、下单的互动话术;问答互动,当识别到评论区中的问题,主播会插播相关的回答,比如红包优惠,某个商品链接等。
欧莱雅京东自营官方旗舰店的直播间采用的是2D拟真人的虚拟形象。这类虚拟形象的定制只需要录制2分钟的视频,就可以训练生成。货品展示方式参考真人直播时的形式,将商品以图片的形式罗列在虚拟人面前。
由于虚拟主播无法与产品有接触,纯粹只能动嘴皮,商品只能放在一旁,这样的测评结果缺乏真实性,容易引起用户反感。
目前,AI驱动的虚拟主播更像是一个花瓶,能够吸引一些好奇的用户,再负责一些基础性的产品介绍和互动问答。
四、智能直播间的“人货场” 围绕人、货、场三点,来探讨下未来的智能直播间。
1. 虚拟形象,好看的皮囊和有趣的灵魂 从外形上来说,虚拟数字人可分为2D真人、2D卡通、3D卡通、3D风格化、3D写实、3D超写实、3D高保真等多种风格。
从2D升级到3D,从卡通到拟真再到超写实,随着精度的不断提高,相应的价格也随之增加。在2022年,制作超写实虚拟人的视频每秒成本介于8000至1.5万元之间。例如,柳夜熙的4分钟视频,其制作成本已经超过了100万。当然,随着建模技术的不断发展,制作流程将更加管线化和智能化,从而能够进一步降低超写实虚拟数字人的制作门槛、成本和周期。
目前,一些备受关注的虚拟数字人都采用了超写实风格,例如柳夜熙、AYAYI等。但是,难道只有那些精致的面容才能吸引用户吗?邻家女孩“阿喜 Angie”则展现了一种轻松自在的治愈风格,她虽不完美却极具吸引力。
正所谓“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虚拟人的各项能力可以轻松地复制粘贴,但要在虚拟人界脱颖而出,最终决胜负的是其内在的内容能力。为了成功地运营一个虚拟人,机构需要有独特的定位、优质的内容和故事,并能够长期地经营。尽管AIGC技术可以降低内容创作成本,但卓越的内容仍然需要人类的想象力。
直播的最大价值在于与观众的互动。提高互动性可以增强观众的临场感,从而影响其购买决策。目前,评论区是主播与观众互动的主要媒介。因此,提升虚拟人对评论的分析能力非常重要。虚拟人需要分析评论的有效性、重要性、用户情绪、互动氛围等等因素,从而做出决策并生成需要表达的内容。
ChatGPT已经出现。与知识图谱相结合,AI驱动的虚拟主播决策会变得更加智能。虚拟主播不再仅仅按照规则和脚本进行直播,而是可以根据评论分析系统输出的信息,生成更加健全、更有深度的回复,从而提升用户的互动体验,吸引更多用户留在直播间。
2. 货品展示,力求真实 直播间的特点在于真实性,其中包括真实的商品展示、试用以及真实的评测,然而这也是虚拟主播面临的致命挑战。比如虚拟网红翎Ling的美妆带货翻车案例,没有皮肤问题困扰的虚拟人很难让消费者共情。尽管SLAM等3D交互技术可以完善数字人与真实空间的交互,但要想实现与商品的互动,则较为困难,更何况用户还希望能够尽可能多的了解到商品的细节。
在《2022虚拟数字人综合评估指数报告》中指出虚拟数字人发展的三个阶段:
拟人化:由计算机虚拟合成的高度逼真的三维动画人物,动作形态声音等与真人吻合,初步基于AI实现虚拟人驱动,实时进行信息沟通和反馈。 同人化:从外观的形态模拟进阶到情感的可交互,情感算法技术实现与人类高质量情感互动。 超人化:虚拟人的能力超越自然人,“虚拟”实体化,机器人承载虚拟人意识回到现实世界。 或许再过十余载,虚拟主播肉身化,具备了真实的身体,他就真的能在直播间站稳脚跟了。
3. 场景变幻,无限可能 相比于“人”与“货”,直播场景虽然没有那么重要,但优质的直播视觉效果也是促进观众停留的因素。
绿幕的虚拟直播场景方案是一个比较低成本的直播样式。选择绿幕作为背景,通过抠图技术打造虚拟背景,可以低成本的快速打造一个直播间。手机上就有相关绿幕视频抠图App,288元就能购买永久会员,解锁所有功能。
虚拟直播间的场景搭建成本也因多种因素而异,包括场景规模、复杂度、细节程度、互动特效等,更大、更复杂、更详细的直播间就需要更多的投入了。
MR设备在未来的普及,也会带动新的一轮技术迭代,届时用户可以身临其境,还能与场景、主播、观众联动,更加沉浸式的互动购物体验。
结语 虽然虚拟人在新闻播报、综艺晚会等场景已有大量应用,但是直播电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场景。真人的“灵魂”套上科技的外衣,仍是一个吸引流量的噱头,图的只是个热闹。AI驱动的虚拟主播仍被人吐槽,分不清是人工智能还是人工智障。
但是技术仍旧在持续迭代,新一轮的AI技术狂潮已经来临,相信会为我们带来一些新的物种。
感谢你的阅读!
参考资料 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前瞻产业研究院 | 2022年中国直播电商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规模分析 淘宝直播 | 2022直播电商白皮书 克劳锐 | 2022直播电商发展研究报告 艾媒咨询|2022-2023年中国直播电商行业运行大数据分析及趋势研究报告 韩箫亦. 电商主播属性对消费者在线行为意向的作用机理研究[D]. 长春: 吉林大学, 2020. 虚拟人,在直播间打工 虚拟偶像顶流A-SOUL塌房:一场失败的商业实验 一千元的虚拟主播,小企业的直播希望? 魔珐科技虚拟人带货来袭,直播带货又有大变革? 虚拟人主播——直播带货绕不开的“坑”? 一文解析阿里巴巴达摩院智能/虚拟主播直播间 阿里云帮助中心 | 品牌智能直播间 腾讯研究院 | 好看的皮囊到有趣的灵魂,数字人产业发展趋势报告 清华大学 | 2022虚拟数字人综合评估指数报告 本文由@舟航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真的,抖音外卖全国18城上线了
设计动态 2023-03-07万亿外卖江湖,美团饿了么王座未稳,抖音微信加速杀入,大战一触即发。 亿邦动力独家获悉,截至3月5日,抖音又在全国15个城市上线外卖业务。至此,抖音外卖已覆盖全国约18个城市,除此前试点的北京、上海和成都,近期上线的城市包括南京、厦门、合肥、嘉兴、宁波、广州、无此前已有消息传出抖音将于3月1日上线外卖业务,虽该消息已被辟谣,但业内对于抖音外卖的关注却只增不减。而截至3月5日,抖音外卖已经覆盖约18个城市了,可以看到,抖音外卖正在一步步“蚕食”外卖这块蛋糕,而抖音、微信等新玩家在外卖赛道上的加持,也进一步搅动了这池春水。
万亿外卖江湖,美团饿了么王座未稳,抖音微信加速杀入,大战一触即发。
亿邦动力独家获悉,截至3月5日,抖音又在全国15个城市上线外卖业务。至此,抖音外卖已覆盖全国约18个城市,除此前试点的北京、上海和成都,近期上线的城市包括南京、厦门、合肥、嘉兴、宁波、广州、无锡、杭州、武汉、深圳、温州、苏州、金华、长沙、福州等,入驻商家主要集中在餐饮行业。
此前有消息称,抖音将于3月1日在全国上线外卖业务。对此,抖音生活服务相关负责人回应称,抖音与饿了么基于抖音开放平台的外卖合作,以及抖音闭环开展的团购配送项目,仍在部分城市试点过程中,后续将视情况考虑逐步拓展试点城市,目前均无具体时间表。
对此前所诟病的入口等问题,比如用户搜索“饿了么”或“抖音外卖”才能获取订单,抖音将入口从“搜索”前置到“商家主页”。
这并不是抖音第一次布局外卖。早在2021年,抖音就上线心动外卖,但很快下线。首次尝试失败后,抖音并没有放弃,而是选择通过新方式再次出击。2022年,抖音与饿了么达成合作,共同开拓外卖市场。
目前,抖音在全国18城上线外卖业务,背后也离不开饿了么。抖音外卖步步紧逼,覆盖城市范围进一步扩大,将会掀起多大的波浪呢?它又会如何影响接下来的外卖市场?
一、全国18城上线外卖业务,含闭环和合作两种模式 18座城市,除了此前试点中的北京、成都和上海,抖音外卖此次在全国铺开的城市,则是 建立在此前抖音与饿了么的合作基础之上 。
以郑州市场为例,用户点击餐饮商家的抖音主页,即可看到“到店团购”和“外卖到家”两个选项,其中“外卖到家”服务中标有明显的“饿了么”字样。用户点击对应的外卖套餐,就会进入该商家的饿了么小程序页面进行点单,后续操作与在饿了么点单并无区别。
值得注意的是,与北京地区的“团购配送”(用户在抖音商家主页直接下单,顺丰同城、UU跑腿等第三方配送或商家自行配送)不同,其余大部分城市的团购配送订单均是用户在抖音商家主页点击、跳转到饿了么抖音小程序完成的。
也就是说,目前抖音外卖可以大致分为两种业务模式,一种是抖音与饿了么基于抖音开放平台的外卖合作,用户点击跳转饿了么抖音小程序下单购物,目前已在杭州、宁波、上海等全国十几家城市开展,另一种是抖音闭环开展的“团购配送”项目,目前仅在北京、上海、成都地区开展试点,用户下单后,抖音与顺丰同城、闪送、达达快送、UU跑腿等三方聚合配送平台进行合作配送或者商家自配送。
亿邦动力获悉,目前抖音外卖的用户成交路径共有3种:
一种是用户在抖音搜索“饿了么”,跳转至“饿了么直播间”或“饿了么外卖抖音小程序” ,进行下单购买,由饿了么专有配送体系完成配送服务。2022年8月19日,抖音和饿了么官宣达成合作,“饿了么外卖”抖音小程序已在全国多个城市开通。
一种是用户通过品牌自有外卖小程序 (显示在商家的抖音主页) 下单购买 ,比如肯德基、麦当劳、味多美等这类有技术开发能力、有自有履约体系的商家。
另一种是“团购配送”模式 ,2022年12月5日,抖音生活服务上线了团购配送服务。此前抖音团购配送业务仅在北京、上海、成都三个城市试点,商家出餐后,自行选择与达达、顺丰同城、UU跑腿、闪送等第三方合作,或者自行完成配送履约。
今年3月5日,抖音团购配送已经通过饿了么开拓了其他15个城市,更多城市的用户可以直接在商家主页进行点单 ,无需再搜索饿了么才能点单。
此前,就有不少业界人士认为,抖音外卖的入口较为隐蔽,只能通过搜索饿了么、同城附近美食和推荐页POI(短视频附带的店铺地理位置)进入。而本次调整之后,抖音将入口从“搜索”前置到“商家主页”,抖音外卖的入口变“浅”了,也变“多”了。
二、一年多突飞猛进,入口覆盖直播、短视频、主页和搜索 业内俗称的“抖音外卖”实际上是抖音生活服务业务的一部分,主要指“团购配送”这一业务类型。2022年至今,抖音外卖业务经历了突飞猛进的一年。
抖音生活服务业务启动于2021年,目前已经成为抖音重要的增长点之一。官方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0月,上线不到两年的抖音生活服务就已经覆盖377个城市,合作门店超过100万家,并涉及吃喝玩乐、旅游住宿、个护美发等80多个细分品类。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餐饮商家,是伴随着抖音团购配送业务成长、逆袭的一群人。
2022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多地暂停堂食,经营困难的餐饮商家自发涌入抖音直播,开始自救,并提供自行配送上门的服务。期间,抖音开放了一个接口,为商家定制开发外卖的小程序,在直播间内实现外卖功能,商家出餐后,第三方骑手自动接单。
这一接口成为抖音“团购配送”的雏形——2022年7月,部分餐饮商家主页内测“团购配送”服务,12月抖音官宣在试点城市开放“团购配送”服务。
回顾过去,一年多来,在模式、入口、合作方等方面,抖音团购配送业务发生了巨大改变。
最初的“团购配送”方式下,商家能够以套餐的形式在抖音的短视频或者直播中展现商品,用户在短视频或直播间中被“种草”后,便可通过短视频的POI购物车、直播间小黄车购买商品,商家自行联系配送方完成配送服务。
后来的“团购配送”模式下,商家外卖的入口在短视频和直播外,还拓展了商家主页、搜索、饿了么小程序等多个场景,同时可选择使用抖音生活服务提供的三方聚合配送资源或者选择自配送,包括顺丰同城、闪送、达达快送以及饿了么自有配送体系等。
今年以来,抖音“团购配送”形式又拓宽了商家开放范围,在北京、上海、成都三个城市,面向非果蔬生鲜的餐饮商家,开放自助入驻。另外在覆盖城市范围上,日前,抖音外卖拓展试点城市至18城。
三、占据生活服务GMV大头,2023年冲击750亿元目标 据36氪消息,抖音生活服务2022年最终完成了大约770亿的GMV,2023年的目标为1500亿,这一目标约为上一年GMV的两倍,而抖音生活服务内部对这一目标很有信心。《晚点 LatePost》曾透露,抖音生活服务的长期目标是,在2024年完成超过2500亿的GMV。
有未经证实的市场消息称,2023年抖音生活服务1500亿元的目标GMV中,到店和外卖部分业务目标最高,为750亿GMV,其次是到综业务(抖音电影票等)为450亿元,酒旅业务GMV目标为300亿元。
为了完成这一目标,抖音生活服务内部组织架构在去年12月进行了调整,从原来的按区域划分BD团队,比如华东、华南、华中等6个大区,更改为在各大区内细化到餐、酒旅、到综等业务线,且在各业务线下再拆分出具体品类,比如酒旅业务线被拆分为酒店业务、景区游玩、旅行社、民宿、大交通等品类。
更细分、更垂直是这一次的调整方向,有利于提升对商家的渗透、提高转化率和品牌化率。这也从侧面体现出了抖音生活服务完成1500亿元目标的决心。
但市场从来不缺打擂者。
因为本地生活服务业务所具备的高成长性、高频交易、高变现率,它成为多个互联网巨头共同看中的“肥肉”,除了老大哥“美团”外,还有抖音、快手、微信等多方参与竞争。
拿快手来说,继2021年与美团达成合作,快手用户可在平台内实现美团点单后。日前据亿邦动力独家消息,快手本地生活正在第三方小程序之外,搭建自有交易链路,已小范围定向邀请餐饮、茶饮等连锁品牌入驻。北京、杭州等城市的快手用户,可通过新的交易链路直接完成团购商品交易,然后到店消费。
再比如,微信正在深圳和广州两地测试小程序快送服务,新项目名称为“门店快送”,入口设在微信发现页面的小程序里面。首批开放类目包括美食、茶饮、生鲜和百货,比如肯德基、喜茶、奈雪的茶、美团买菜、叮咚买菜、绝味鸭脖、锅圈食汇等具备外送能力的商家。
如果说抖音、快手、微信是打擂者,那么美团则是“守擂者”。
作为本地生活行业头部企业,美团也在近两年动作频出,继2021年8月测试主打“看视频赚钱”的短视频功能后,2022年12月美团再次测试短视频功能“二楼”,并在近期内测外卖直播,打造“外卖直播”频道入口,在外卖领域补齐短视频和直播等内容元素。
内容起家的平台在补齐“商品”、“配送”的功课,通过低佣金、高流量吸引商家给出足额优惠,从而培养用户在平台内的消费习惯,而“配送”、“商品”能力强的平台正在补齐内容板块,用新交互形式维护行业护城河。
目前来说,无论是抖音,还是快手,都处于餐饮外卖行业的初级阶段,离威胁到美团的市场地位还有一定距离,但最终成败如何,现在还未有定论。毕竟,美团也曾是百团大战的胜利者,一步步奠定到如今的地位,但谁又能保证如今正在经历的不是另一场“百团大战”呢?
作者:廖紫琳;编辑:董金鹏
来源公众号:亿邦动力(ID:iebrun),消除一切电商知识鸿沟。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亿邦动力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超多案例!8种人物海报的设计技巧总结
UI交互 2023-03-07一、前言海报设计在设计分类中存在多种类型,不同的主题想要传达的信息不同,不同的主题需要的主体元素不同,比如旅游海报,主体是旅游景点的风景特征;人物海报,主体是人物形象的特征;产品海报,主体是产品本身的特征。针对不同主题设计需求,需要考虑不同主体的特征。人物海报已经普遍运用到各行各业中,比如讲师海报、明星海报、儿童...一、前言 海报设计在设计分类中存在多种类型,不同的主题想要传达的信息不同,不同的主题需要的主体元素不同,比如旅游海报,主体是旅游景点的风景特征;人物海报,主体是人物形象的特征;产品海报,主体是产品本身的特征。
针对不同主题设计需求,需要考虑不同主体的特征。
人物海报已经普遍运用到各行各业中,比如讲师海报、明星海报、儿童海报等。
不同人物根据职业的特征所表现的气质特征不同,比如讲师海报需要表现讲师的专业性;明显海报主要体现明星个人风格气质;儿童海报主要体现儿童的可爱活泼特征。
下面我总结了八种人物 海报设计 的技巧,可以运用到不同条件下的 人物海报 设计中,根据实际海报特征选择合适的技巧。
更多海报设计技巧:
借势海报必看! 二十四节气之惊蛰海报设计常用意象总结 大家好,这里是和你们聊设计的花生~ 之前并不怎么注意节气的变化,但开始写节气方面的文章后才发现古人这种把握气候变化的习俗真的很灵。
阅读文章 >
二、人物海报设计的技巧分享 1. 照片平铺-聚焦主体
照片平铺-聚焦主体:将照片直接铺满整个画布,作为画布中的背景,将需要突出显示的部位突出显示,同时也是作为画面的主视觉。
照片平铺是人物海报设计中常用的设计技巧,设计也相对于其他方式比较简单,并且也能达到突出主体的视觉效果。
照片平铺一般会将照片中的主题放大突出,比如照片中的人物想要突出人物的眼睛,就可以选择将画面中心聚焦到人物的眼睛,一张照片可能视觉并没有那么干净,会有其他元素影响主视觉,我们可以通过放大主体、聚焦主体的方式达到突出主体的效果。
整个照片作为背景后,减少了背景设计,文本内容的排版就显得更加重要。
在排版文本时,需要注意文字与背景风格的匹配性,不同风格调性的图片所匹配的字体不同,例如,具有艺术氛围感的图片背景在选择字体时,可以选择宋体或者手写体,这样更能体现整个画面的视觉效果,图片和文本相结合后的氛围感也更加强烈,不会存在严重的违和感。
同时,文本不能遮挡图片的主体部分,图片作为整个画面的主视觉,是画面的重心,文本当然就需要避免遮挡主视觉,否则画面的重心就会偏移。
2. 照片平铺-制造意境
照片平铺-制造意境:照片铺满整个画面,制造特殊场景的意境/氛围感。
这个技巧和第一个技巧相同点都是将照片作为整个画面的背景,不同之处在于,这里的照片并非突出照片中的某一个部位/元素,而是将整个照片作为主体(过于杂乱的照片可以采用裁剪的方式,裁剪掉多余的元素信息,让画面更干净美观),主要是通过照片中的场景制造一种特殊的意境/氛围感。
例如:做一张旅游类型的海报,在选择照片背景时,我们并不会选择一个人物突出的照片,而是会选择突出风景(风景在照片中所占的面积更大,人物面积较小的照片),这样才能体现旅游的氛围、展示美景、得到不同照片的氛围感。
3. 照片叠加-双重曝光
照片叠加-双重曝光:指在同一张底片上进行多次曝光,视觉上显示多种意境,神秘又让人难以言喻的视觉效果常常让人沉迷其中。
采用双重曝光这一技巧时,一般会选择一个主体作为载体,将两个或多个主体并行,为了达到画面和谐,双重曝光一般只选择两个主体,这样才能使画面显得干净不凌乱,也更能体现画面的意境。
常规的双重曝光会选择一个主体作为主视觉,另外一个作为与画面融合的副主体。通过注视到主体后,再留意到主体内嵌入的副主体。
如果想要画面达到一种神秘感,就可以采用这种不出错的技巧。
当然,使用这个技巧,在选择图片时需要注意多张图片的风格一致,这样更有利于图片结合的协调性。
4. 图文叠加-增加层次
图文叠加-增加层次:人物主体与文本叠加显示,不影响文本的识别性,同时增加画面的层次感。
这个技巧一般是需要将人物主体进行单独的抠图,画面背景需要做单独的设计,相对于照片平铺更有难度,因为需要根据海报的主题设计符合条件的背景。
文本和主题叠加显示,需要达到互不影响的效果,人物主题不能完全挡住字体,避免无法识别的情况,字体也不能遮挡人物主体,避免主体不突出的情况,需要把控两者之间的位置关系。
5. 图文插画-趣味十足
图文插画-趣味十足:图片和插画相结合,制造一种轻松活跃的氛围感,让画面显得更加有趣。
拍摄的照片很难达到趣味的调性,如果需要将照片运用到海报中,并且想要体现轻松、活跃、有趣的氛围,我们可以选择插画与图片相结合的形式。
为了让人物与插画更融合,人物可以采用描边的形式,字体可以选择随性的手写体。
6. 塑料背景-潮流时尚
塑料背景-潮流时尚:质感的塑料做为背景装饰,可以更好的体现画面的现代潮流之感。
塑料材质是近几年设计的趋势,很多设计师都会在一些设计作品中运用到,质感塑料的采用能够让画面更有肌理感,整体视觉也显得更加现代、时尚、潮流。
这个技巧的使用,一般是装饰背景或者字体,将文本、元素等信息封装,人物主体独立出来(不影响人物识别)。
7. 矩形边框-活力潮流
矩形边框-活力潮流:矩形边框围绕画布边缘,给画面制造丰富饱满的视觉效果,主体内容在边框内。
在很多现代潮流、时尚、年轻有活力的宣传海报中,我们会看到很多设计作品中都运用到海报边框采用矩形框文字围绕的技巧,文字一般采用比较小的字体,只是为了装饰画面,所以识别性不强也是没关系的。
字体围绕画布边框,可以丰富画面,让画面显得更有设计感,同时也更具现代潮流感,当然,这只是一张优秀海报中的一个小技巧,海报整体的视觉效果还是需要看整体的设计,一个小的技巧只是一些细节。
8. 几何图形-专业商务
几何图形-专业商务:采用几何图形装饰画面,画面更加规整有序、更显专业商务。
几何图形是海报设计中常用的画面装饰元素,采用几何图形封装画面内容信息,可以让画面显得更加规整、更专业。
比如矩形、三角形、六边形、圆形等,都是海报设计中常用的元素,采用几何图形作为信息的载体。
如果想要画面显得更加正式和专业,可以选择采用直角/尖角的图形做装饰,如果想要让画面显得安全、可爱,就可以选择圆润的图形。
三、结语 以上,就是这一期分享的全部内容了。
今天就先到这里吧,我们下一期不见不散~~~
欢迎关注作者的微信公众号:「设计小余」
-
超多案例!8种人物海报的设计技巧总结
UI交互 2023-03-07一、前言海报设计在设计分类中存在多种类型,不同的主题想要传达的信息不同,不同的主题需要的主体元素不同,比如旅游海报,主体是旅游景点的风景特征;人物海报,主体是人物形象的特征;产品海报,主体是产品本身的特征。针对不同主题设计需求,需要考虑不同主体的特征。人物海报已经普遍运用到各行各业中,比如讲师海报、明星海报、儿童...一、前言 海报设计在设计分类中存在多种类型,不同的主题想要传达的信息不同,不同的主题需要的主体元素不同,比如旅游海报,主体是旅游景点的风景特征;人物海报,主体是人物形象的特征;产品海报,主体是产品本身的特征。
针对不同主题设计需求,需要考虑不同主体的特征。
人物海报已经普遍运用到各行各业中,比如讲师海报、明星海报、儿童海报等。
不同人物根据职业的特征所表现的气质特征不同,比如讲师海报需要表现讲师的专业性;明显海报主要体现明星个人风格气质;儿童海报主要体现儿童的可爱活泼特征。
下面我总结了八种人物 海报设计 的技巧,可以运用到不同条件下的 人物海报 设计中,根据实际海报特征选择合适的技巧。
更多海报设计技巧:
借势海报必看! 二十四节气之惊蛰海报设计常用意象总结 大家好,这里是和你们聊设计的花生~ 之前并不怎么注意节气的变化,但开始写节气方面的文章后才发现古人这种把握气候变化的习俗真的很灵。
阅读文章 >
二、人物海报设计的技巧分享 1. 照片平铺-聚焦主体
照片平铺-聚焦主体:将照片直接铺满整个画布,作为画布中的背景,将需要突出显示的部位突出显示,同时也是作为画面的主视觉。
照片平铺是人物海报设计中常用的设计技巧,设计也相对于其他方式比较简单,并且也能达到突出主体的视觉效果。
照片平铺一般会将照片中的主题放大突出,比如照片中的人物想要突出人物的眼睛,就可以选择将画面中心聚焦到人物的眼睛,一张照片可能视觉并没有那么干净,会有其他元素影响主视觉,我们可以通过放大主体、聚焦主体的方式达到突出主体的效果。
整个照片作为背景后,减少了背景设计,文本内容的排版就显得更加重要。
在排版文本时,需要注意文字与背景风格的匹配性,不同风格调性的图片所匹配的字体不同,例如,具有艺术氛围感的图片背景在选择字体时,可以选择宋体或者手写体,这样更能体现整个画面的视觉效果,图片和文本相结合后的氛围感也更加强烈,不会存在严重的违和感。
同时,文本不能遮挡图片的主体部分,图片作为整个画面的主视觉,是画面的重心,文本当然就需要避免遮挡主视觉,否则画面的重心就会偏移。
2. 照片平铺-制造意境
照片平铺-制造意境:照片铺满整个画面,制造特殊场景的意境/氛围感。
这个技巧和第一个技巧相同点都是将照片作为整个画面的背景,不同之处在于,这里的照片并非突出照片中的某一个部位/元素,而是将整个照片作为主体(过于杂乱的照片可以采用裁剪的方式,裁剪掉多余的元素信息,让画面更干净美观),主要是通过照片中的场景制造一种特殊的意境/氛围感。
例如:做一张旅游类型的海报,在选择照片背景时,我们并不会选择一个人物突出的照片,而是会选择突出风景(风景在照片中所占的面积更大,人物面积较小的照片),这样才能体现旅游的氛围、展示美景、得到不同照片的氛围感。
3. 照片叠加-双重曝光
照片叠加-双重曝光:指在同一张底片上进行多次曝光,视觉上显示多种意境,神秘又让人难以言喻的视觉效果常常让人沉迷其中。
采用双重曝光这一技巧时,一般会选择一个主体作为载体,将两个或多个主体并行,为了达到画面和谐,双重曝光一般只选择两个主体,这样才能使画面显得干净不凌乱,也更能体现画面的意境。
常规的双重曝光会选择一个主体作为主视觉,另外一个作为与画面融合的副主体。通过注视到主体后,再留意到主体内嵌入的副主体。
如果想要画面达到一种神秘感,就可以采用这种不出错的技巧。
当然,使用这个技巧,在选择图片时需要注意多张图片的风格一致,这样更有利于图片结合的协调性。
4. 图文叠加-增加层次
图文叠加-增加层次:人物主体与文本叠加显示,不影响文本的识别性,同时增加画面的层次感。
这个技巧一般是需要将人物主体进行单独的抠图,画面背景需要做单独的设计,相对于照片平铺更有难度,因为需要根据海报的主题设计符合条件的背景。
文本和主题叠加显示,需要达到互不影响的效果,人物主题不能完全挡住字体,避免无法识别的情况,字体也不能遮挡人物主体,避免主体不突出的情况,需要把控两者之间的位置关系。
5. 图文插画-趣味十足
图文插画-趣味十足:图片和插画相结合,制造一种轻松活跃的氛围感,让画面显得更加有趣。
拍摄的照片很难达到趣味的调性,如果需要将照片运用到海报中,并且想要体现轻松、活跃、有趣的氛围,我们可以选择插画与图片相结合的形式。
为了让人物与插画更融合,人物可以采用描边的形式,字体可以选择随性的手写体。
6. 塑料背景-潮流时尚
塑料背景-潮流时尚:质感的塑料做为背景装饰,可以更好的体现画面的现代潮流之感。
塑料材质是近几年设计的趋势,很多设计师都会在一些设计作品中运用到,质感塑料的采用能够让画面更有肌理感,整体视觉也显得更加现代、时尚、潮流。
这个技巧的使用,一般是装饰背景或者字体,将文本、元素等信息封装,人物主体独立出来(不影响人物识别)。
7. 矩形边框-活力潮流
矩形边框-活力潮流:矩形边框围绕画布边缘,给画面制造丰富饱满的视觉效果,主体内容在边框内。
在很多现代潮流、时尚、年轻有活力的宣传海报中,我们会看到很多设计作品中都运用到海报边框采用矩形框文字围绕的技巧,文字一般采用比较小的字体,只是为了装饰画面,所以识别性不强也是没关系的。
字体围绕画布边框,可以丰富画面,让画面显得更有设计感,同时也更具现代潮流感,当然,这只是一张优秀海报中的一个小技巧,海报整体的视觉效果还是需要看整体的设计,一个小的技巧只是一些细节。
8. 几何图形-专业商务
几何图形-专业商务:采用几何图形装饰画面,画面更加规整有序、更显专业商务。
几何图形是海报设计中常用的画面装饰元素,采用几何图形封装画面内容信息,可以让画面显得更加规整、更专业。
比如矩形、三角形、六边形、圆形等,都是海报设计中常用的元素,采用几何图形作为信息的载体。
如果想要画面显得更加正式和专业,可以选择采用直角/尖角的图形做装饰,如果想要让画面显得安全、可爱,就可以选择圆润的图形。
三、结语 以上,就是这一期分享的全部内容了。
今天就先到这里吧,我们下一期不见不散~~~
欢迎关注作者的微信公众号:「设计小余」